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日本饮食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汉文化,作为对外汉语传播的核心始终影响着汉语教学,汉文化作为人类历史上众多璀璨文明中的一员,有其独特和宏大的特点和魅力。在日本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渗透是不可少的,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深刻地理解汉文化并且传播汉文化,就必须了解汉语传播在传播对象国家的传播历史,这样就能深刻理解汉文化在对方国家的发展情况,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汉语教学和汉文化的传播。
汉语在日本得到传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字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以天皇为首的日本上层封建统治集团对汉字和秦汉典籍产生了极大兴趣和学习热情①。由于缺少本民族文字作为记录载体,日本借用汉字文言书写宫廷文书。公元9世纪初,由留唐学生与僧人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片假名和平假名。
公元17世纪的江户时代,日本开始步入商品经济社会。应中日贸易之需,长崎地方行政长官选拔汉归化人任唐通事,担任中国语口译官兼商务官员。唐通事重视汉语口语学习,他们采用中国传统的私塾启蒙教育方式为子女传授“唐话”,还在“通事会馆”中教授汉语。自唐通事始,日本汉语学习由阅读经典转向实用目的,对此后的日本汉语教育深具影响。
由上述历史证明汉语在日本传播的历史是很长的,无论是官方国与国之间的文化融合,还是民间的互通学习,日本作为中国的邻邦,无时无刻不在吸取着中华文明和汉文化中的精髓。在日本的汉语教学也是发展成熟,无论是隋唐时期日本兴办的“大学寮”,还是当代的“孔子学院”,可见各时期日本对学习汉语必要性的认识和学习汉语的热情,虽然中间经历坎坷和曲折,但是始终没有完全中断学习汉语的需要。
二、汉文化对日本汉语推广的正面影响
日本在发展过程中是经过不断地学习和自身完善成长起来的亚洲强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人是在汉文化的滋养中生长的。文化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汉语教学,接受群体对汉文化的理解是促进汉语教学和激发学生学习汉语兴趣的催化剂,不断地在汉语教学中进行入汉文化的渗透会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和兴趣,寓教于乐,在学习中掌握教学对象的文化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日本,这个曾经热爱并依赖汉文化的国家对汉语或者说汉文化的理解层次一定比其他国家要高,这对汉语教学工作者来说既是有利的条件又是挑战。如何正确地在汉语教学中输出正确的汉文化知识是每个对外汉语从业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语言的文化价值是传播的根本动因之一,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历史上,汉语曾是亚洲最具文化价值的语言,是东亚乃至中亚地区极其重要的交际工具。日本主动学习传播汉语是出于对当时优势文化的崇拜,引进汉字是为了直接摄取中国文化。即使在假名产生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日本仍通过中国典籍吸取中国文化的精华。正如日本著名文化史家家永三郎所言:“从中国文化方面来考虑,其影响最大的则在于文字(流传下来的文章典籍)的世界中,我国原来没有文字,借用汉字后才开始能够记述语言思想。敬重汉字汉文的观念之所以在国字国文诞生以后还能永久地存在下去,就是基于这一原始的事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日本资本主义文化向中国文化的反向传播。作为文化载体的汉语,自然就被视为低层次的语言,在日本文化教育界的地位跌至谷底。日本吸收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并利用汉字的表意特性将其翻译为日语,称为“和制汉语”。和制汉语词大多创造于明治时代,在清末民初大量传入,而这种和谐的文化传播却被战争所打破,到了20世纪40年代左右日本的汉语学习则是为了战争目的。“近代日本的汉语不是从现实中国吸收文化所需的文化语学外语,而是服务于侵略中国的政治的”。
三、汉文化对日本汉语推广的负面影响
(一)汉语词汇和日语汉字中汉字、词汇的差别的影响
外国学生进行汉语的第二语言习得时,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其母语的影响,在这点上日本学生也不例外。而且,由于日语中存在不少汉语词汇,日本学生在词汇学习上所受到的母语的影响比欧美学生更大。同样适用汉字,给相互学习对方语言提供了方便,但是汉语词汇和日语汉字词汇不尽相同,极容易引起误会,甚至会造成学习障碍②。
(二)日语和汉语在文化层面的差别的影响
关键词:中原地区;食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
自春秋战国到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地域概念基本形成,不同朝代涵盖的区域范围略有不同,但大体上都是指以河南省为核心区域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现代的中原地区更多使用的是广义的概念,是指以河南省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周边的山西省东南部、山东省西部、河北省南部和安徽省北部等地域。2011年,我国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指出,中原经济区主要包括河南省全境,河北省邢台市、邯郸市,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1]。中原经济区所涵盖的区域,与广义的中原地区涵盖的区域范围基本相同。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由于其特有的地理位置,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相互碰撞、吸收、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形成的核心[2]。“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为了生存所必须进行的基本生活行为,因此,饮食文化在中原文化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有关中原地区饮食文化的研究多集中在论文、论著、研究报告及一些门户信息网站上[3],但围绕饮食文化这一主题进行的特色数据资源库建设较少。因此,笔者对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原则、主题构成和类型构成进行了探讨,以期推动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意义
1.1保护中原地区食文化资源
中原地区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演变、融合与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原地区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冲击,其文化资源生存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例如,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方便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洋快餐普遍受到年轻一代的欢迎,这些都对我国的传统饮食习惯有一些影响,对中原地区食文化有一定冲击。同时,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饮食文化也对中原地区食文化有一定冲击,法国美食、地中海美食、墨西哥传统饮食、日本和食及韩国泡菜文化等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美食也在中原地区得到传播,中原地区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4]。中原地区食文化本身就是在交汇融合多个民族饮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在吸取其他国家饮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饮食的优点,对中原地区的饮食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已刻不容缓。近期,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在编制《河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食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建设中原食文化数据库能为政府机构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推动中原地区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的持续开展。
1.2促进传统食文化资源产业现代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原地区许多传统食品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华老字号企业,已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出现了经营状况不佳甚至亏损的局面,依托其上的一些传统中原美食也濒临消失。因此,如何推动传统食品企业实现现代化转型,推动中原地区食文化的良好传承和健康发展,是政府、食文化研究人员、传统美食生产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原地区的食品企业都在努力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白象食品作为河南省的重要食品企业,是全国方便食品企业的领头羊。为了发扬传承中原地区食文化,白象食品将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现代营养学理念融入传统食品中,开发了大骨汤面、河南烩面等食品,吸收了中原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能从一碗香喷喷的面中找到“家乡的味道”。因此,建设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能为传统食文化资源产业实现现代化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支撑。
2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原则
2.1特色突出原则
特色突出是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建设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中原地区食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突出中原地区食文化的特色,充分发挥特色数据库的资源优势,增强中原地区食文化的实力,推动中原地区传统食品产业的升级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2.2共建共享原则
为了避免信息资源建设的重复、浪费,相关部门应在建设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过程中遵循分散建立、馆际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统一数据库的建设标准和评估体系,充分整合资源,实现资源的互通,为中原地区读者提供特色鲜明、资源全面、检索便利的信息资源库,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效能。
2.3实用性原则
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相关部门要依据实用性原则建设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在尽可能节约建设成本的前提下收录重要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实现投入效益的最大化。此外,相关部门还要加大对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宣传、推广力度,引导更多的读者了解数据库、使用数据库。
2.4先进性原则
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作为数字化大背景下的产物,需要先进信息技术与成熟管理方式的支撑。因此,相关部门可采用“区块链”技术建设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将其建设成容量大、兼容性高、安全性强、搜索便捷、速度快、准确度高和扩充性强的新型数据库,保障数据库的先进性。
3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主题构成
3.1食文化风俗
食文化风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环境的影响,在食品原料选用、加工生产、食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普遍、独特的传统习惯。中原地区食文化古老、活跃,特色鲜明,主要体现在原料选择、加工方式、饮食礼仪等方面。原料选择主要体现在平原地区对小麦、大米等大宗粮油的选择,偏远地区对玉米、小米等杂粮的选择,中原西部地区对牛羊肉等原料的选择等;加工方式主要体现焦作地区的土炒面馍、武陟的炒制油茶等;饮食礼仪主要体现在中原地区民众根据《礼记》对进食的规律、礼数、章法和禁忌等进行了规定。这些习俗都有明晰的总结和具体的守则,现代人在就餐时仍然能够遵守这些习俗,如主客座位的安排、敬酒时的端杯方式等。食文化风俗是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一个重要主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对记载食文化风俗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
3.2特色饮食
中原地区不同区域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饮食,如:河南省的代表性特色饮食有马豫兴桶子鸡、真不同水席、逍遥镇胡辣汤、黄河大鲤鱼等,河北省的代表性特色饮食有碗、永年驴肉等,山西省的代表性特色饮食有上党腊驴肉、晋城过油肉、石子饼,安徽省的代表性特色饮食有丁里羊肉汤、濉溪双堆面鱼、太和板面、利辛撒汤和公山豆腐宴,山东省的代表性特色饮食有高唐驴肉、定陶焖子和泰安煎饼等。地方特色饮食是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一个重要主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对记载这些地区特色饮食来源、制作方法、食用方法、民间传说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
3.3食文化遗产
中原地区食文化遗产是指中原地区具有鲜明地域风格的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历史文物、建筑、人类文化遗址,如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新密李家沟遗址、淮南八公山淮南王炼丹遗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被广泛认可的能够体现中原地区食文化特点的文化活动、文化表演、知识、技能等,以及承载食文化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如淇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原农耕文化”中收藏的三千多件中原地区的农耕老物件,仰韶文化遗址中保存的酒器、酒具,《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酒楼、饭馆、食店、茶肆等。食文化遗产是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一个重要主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对记载食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3.4食文化名人
在中原地区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原地区孕育出一些食文化名人,他们提升了各个时期的食文化水平,在传承、发扬食文化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食文化名人是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一个重要主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对记载食文化名人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
4中原地区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资源类型
4.1出版文献
目前,中原地区食文化相关的出版文献主要包括图书、期刊、会议文献、标准文献、学位论文和政府出版物等。图书主要包括食文化相关的教科书、科普读物和生产技术图书,如《食珍录》《饮膳正要》《中国馔食文化》《饮食文化》等;期刊主要有《中原文化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等与食文化相关的期刊;会议文献主要包括在国际或国内食文化学术或专业性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如《中原食品文化研究论文集》收录的相关论文;标准主要是指传统食品现代化加工涉及的相关标准,如河南省地方标准《油茶》;学位论文主要包括相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硕士、博士论文,如《仰韶文化时期陶质食器造型设计研究》;政府出版物主要包括中原地区各省、市、县政府部门及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版的与食文化相关的文献。
4.2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包括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资源,以及商业数据平台、专题数据库收录的相关信息资源等。门户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主要包括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等政府门户网站,以及河南省食文化研究会、山东省食文化研究会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这些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信息更新及时、信息量大等特点。商业数据平台主要包括“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CNKI中国知网”等,用户在这些数据平台以“文化+食”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得到大量中原地区食文化的相关文献。专题数据库主要包括一些公共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开发的相关数据库,如郑州轻工业大学的图书馆“民俗文化专题数字图书数据库”、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粮油食品专题特色数据库”等。
关键词:维吾尔语;饮食;饭类名称
一、维吾尔族的饮食特点
纵观中华烹饪,各民族饮食文明的进化都经历过生食一熟食一烹饪三个阶段,从饥不择食,如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从最早的火炙石燔发展到而今的崇尚饮食审美风尚,人们逐渐追求其精食,美食乃至食趣来,饮食美在社会中占重要地位,它是一个民族聪智的标志之一,是一个国家繁衍生息繁荣昌盛的具体写照。
饮食是伴随人类诞生出现的微生物,当今新疆境内信仰伊斯兰教的甚多,他们在共同的区域环境条件下基于宗教和地区统一性的影响,形成了区域性的维吾尔族传统饮食为核心的共同饮食习惯,即新疆饮食文化圈,而维吾尔族却是该文化圈的主要代表,它规范着维吾尔族的饮食结构,方式和礼仪,体现了该民族的饮食思想,同时也是该民族之民族性格的外在体现。
首先,维吾尔族虽然信仰伊斯兰教,但是它却跟信仰伊斯兰教的有些民族有着不同的特点,如:回族,撒拉族,保安族,东乡族及少部分托茂人禁食马肉,其中回族人不食马肉是因为回族人大多数姓“马”,俗话说“十回九马”,食用马肉是不允许的,而维吾尔族却可以食用马肉,他们的姓名中也没有“马”这个字,或许有的外号或绰号中带有“马”这个字,但是外号,绰号都属非正式场合使用。
其次,维吾尔族禁食驴肉,但是驴奶在某种条件下可以饮用,如:体弱多病者,肺炎患者可以饮用。在维吾尔族饮食生活中,奶制品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他们常食用的erim jk奶酪,syzrn奶疙瘩等等。
在维吾尔族饮食习惯中最常吃的肉类有山羊肉,绵羊肉,除此之外,还有鸡肉,鸭肉,鹅肉,鱼肉,兔肉,鸽子肉和一部分野生动物的肉。由于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根据教规自己死的,无放血的动物的肉不吃,同时,蹄子中间分叉的动物中,除猪以外的其它动物的肉都可食用(其中牦牛的肉也可食用)。而蹄子呈圆形的动物中,除驴,驴骡子以外的其它动物的肉都可食用。除此之外,狗肉也不能食用。这些肉非但不能吃,而且有关这些动物肉的话也不允许说,尤其是吃饭时,有关这些方面的话更不允许说。但是,有些动物具有某种使用价值,如:“马”可以用来骑; 牛”可以用来耕地; “骆驼”可以用来运货。诸如此类动物的肉,维吾尔族一般不食用。
维吾尔族的饮食对其思维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有些饭类名称可以当作比喻词来使用.如:用“包子”比喻小姑娘,“油饼子”比喻脸皮厚的人,用“搅团”比喻无聊的人,这种用饭的名称来作比喻的现象在其他民族中也有,但是具体的比喻词不同,意义也不同。如:汉语中“包子”比喻一个人的脸比较大。“面条”比喻消瘦的人。
虽然维吾尔族的饮食结构极为丰富,山珍海味样样俱全,但是他们还是保持自己独特的饮食方式,比如有客上门时,他们就会端出上好的饭食来招待客人,当抓饭,汤面,稀饭,凉皮,酸奶,烤肉,馕等饭食同时端上餐桌时,主人就会要客人先嚼一口馕,以防上火,然后开始吃主食抓饭,吃抓饭的过程中可以夹带烤肉,凉皮一起吃,继而喝稀饭,最后喝酸奶。
二、居住在内陆地区的维吾尔族与居住在沿海地区人们的饮食文化的异同点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复杂。众所周知,深居中国西北边陲新疆的维吾尔族是一个多元的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及融合过程中,维吾尔族人民用智慧创造了自己的文化,这都体现在他们居住的环境及民族文化。
维吾尔族和汉族一样,他们是定居生活的民族,并且一直生活在中亚内大陆。具体说,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中尤以喀什、和田和阿克苏地区最为集中。另外,在湖南、河南和北京等省市也有部分维吾尔族人居住。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特点是冬寒夏热,年温差及昼夜温差较大。所以维吾尔族人生活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因各地所处纬度不同,所以它们的温度也有差异,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湿气不易进入,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降水量少,空气干燥,所以维吾尔族饮食中用海鲜做得饭特别少,虽然海鲜都属于清真食品,但是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当地人们的饮食结构。在这种特殊的气候下,维吾尔族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夏天他们多食用凉性食物,以此来消暑,冬天为了防寒多食用热性食物。相反,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们却截然不同,海洋气候四季温润,温差较小,这里生活的人们多食用中性食物。因此内陆地区的维吾尔族与沿海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有着天壤之别。
三、居住在中亚大陆的维吾尔族与居住在东南亚,西南亚地区人们饮食文化的异同点
中亚大陆气候干旱,日照时间长,早晚温差大,水分缺乏,多适于种植小麦,玉米,高梁,棉花等耐早性作物,它是我国最早的小麦产地,自古至清末,天山南北,尤其是塔里木盆底,吐鲁番盆地和依犁河谷地带出产的谷,疏,果,肉等饮食达一百几十种,仅《突厥语大词典》记载了百种左右,如今更是多姿多彩。住在中亚内陆的维吾尔族多食用麦制品,一日三餐都以面食为主,最常吃的主食有馕,烤包子,包子,抓饭,馄饨,汤面,油塔子,拉条子等。在维吾尔族人民的饮食中肉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烤羊肉串,烤全羊,灌米汤,面肺子等珍馐,不仅为全疆各民族人民所喜爱,有的已经风靡全国。
而东南亚,西南亚与海接壤,水分极为充足,多适于栽培水稻,如:东南亚的日本,西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西亚的阿拉伯等国家,其中日本人多食用糯米饭,籽粑;印度南部盛产水稻,那里的人们几乎每天吃抓饭,阿拉伯人亦是如此。同时,居住在西南亚的穆斯林一般不用筷子吃饭,而维吾尔族却使用筷子。
如果地理环境不相同,在这种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生活的同一民族的人的词汇也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汉民族大部分生活在整个东亚,一部分生活在东南亚,生活在沿海地区的汉族人的语言里表示海鲜名称的饭类词汇与生活在河西走廊,山西,甘肃,新疆,青海,的汉语言比起来比较丰富。
以上是本人从民俗,不同地理环境方面着手,对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的浅析,当然,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文化,民族信仰仅靠这些分析是远远不够的。民族文化是研究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该论文内容丰富,语言材料翔实,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可能也存在不足之处,希望读者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奇曼.乃吉米丁,热依拉买买提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与生态环境[J].西北民族研究, 2003汉文版;
[2l罗会光简论维吾尔族饮食文化[J].国穆斯林, 2008 4汉文版;
[摘要]基于学界饮食文化意义本身研究的丰硕成果,以宗教人类学的视角对物质文化进程中的食物信仰性进行探究。专就族群赖以生存的基本食物的文化属性详加分析,窥探其在体制性与民族民间文化观念的建构过程中,表现路径之不同和所承载的重要作用。无论是体制性宗教的特殊标志,还是民族民间中以祭品加以改造的方式,都相当程度阐释出信仰食物在与神灵互通实践中的精神营养内涵,以及于此两种文化信仰氛围之下的饮食男女的意义关系。
[关键词]信仰食物;祭品;神性;饮食文化;饮食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7)03-0037-08
作者简介: 吴秋林(1955-),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学、宗教人类学。湖南 吉首416000
信仰食物是祭品,以及包含了信仰精神和观念的食物。这样的食物在日常状态下就是食物,但在经历了某些仪式过程之后,就可以成为信仰食物,并且反过来表达信仰的精神和观念,此时,它们与日常食物有着明显的界线。在体制性宗教中,这样的食物已经被深刻地表现在经典的教义中,对于这些食物的宗教定义非常明确而直接,它们直接参与了宗教精神和观念呈现的意义过程。在某种食物被选中作为祭品,以及以神灵的名义给予食品的时候,这种选择就一定包含了生存者的地域情景和文化情景,食物在经过祭祀,以及上帝之名给予之后,就会包含某种神性“营养”,赐福于人;或者说祭品已经作为一种礼物献给了神灵,在神灵“享受”了这些事物之后,又会回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成为一种食品。这种通过仪式的转换,以及以上帝之名给予的食品,我们称其为“信仰食物”。这是一个人类饮食文化比较有意思的角度,它会给予我们一些非常有趣的启示,比如信仰食物对于人的食物欲望的控制,以及信仰食物中“双重营养”意义。
一、饮食文化研究回顾
食物就是人们的一种赖以生存的物品,但人们从来都没有像动物一样把食物仅仅看成是一种纯粹的获取能量的食物,而是把食物与自己的文化存在Y合起来,形成自己文化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食物就参与了文化的构建,并且成为饮食文化。食物与信仰文化关联也是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故我们理解信仰食物的文化意义还应该从饮食文化的一般研究中开始。
对于中国的饮食文化研究,谭志国在《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饮食文化研究》一文中说:“与灿烂辉煌的中国饮食文化相比,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明显落后。有着各种学术背景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饮食文化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中国饮食文化研究还远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1]这意思很明显,我有极为丰富的“吃”,但很少“研究”为什么。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饮食文化研究还是开展了起来。研究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饮食文化的基本概念;二是对于国外饮食文化的研究;三是对于中国饮食文化特色的研究;四是地方和民族饮食文化的研究。
(一)饮食文化的基本概念
饮食文化的基本概念在《中华膳海》[2]中表述为:饮食文化指饮食、烹饪及食品加工技艺、饮食营养保健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文化艺术、思想观念与哲学体系之总和。并且根据历史地理、经济结构、食物资源、宗教意识、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将世界饮食文化主要分成三个自成体系的风味类群,即东方饮食文化、西方饮食文化和清真饮食文化。在《饮食文化概论》[3]中,其概念表述为: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的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科技、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在这些认知中,饮食文化中有艺术、科技、习俗、思想、哲学、传统、营养等一系列的要素,以及在这一系列要素之下的饮食文化分类。从中不难看出,饮食不仅仅是“果腹”的问题,而是一个在人类文化中关联性极强的问题。“民以食为天”在物质生存上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人类食物的文化也有“割不正不食”的问题。
对于饮食文化的概念性质,国内知名学者的见解多方:比如季鸿昆认为,饮食文化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4]。金炳镐认为,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在于:继承性和发展性、层次性、地域性、民族宗教性[5]等等。涉及概念和其他,还有徐新建、王铭珂的《饮食文化与族群边界――关于饮食人类学的对话》[6]等。
(二)中国饮食文化研究
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在近现代最早始于张亮采的《中国风俗史》[7],该书以风俗表述为主,但每章都有一节来“说”饮食,时间从远古至于明代。之后其他的零星研究有董文田的《中国食物进化史》[8]、郎擎霄的《中国民食史》[9]等数种。真正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起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后,赵荣光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概论》等5篇论文陆续发表,1994年他的《中国食文化研究述析》[10]最有影响力。金涛声的《华夏饮食心态与饮食文化》认为:“华夏人具有求美品味、重养尚补、助兴寄情等饮食心态,构成了独具一格的饮食观,它对华夏饮食文化的发达及其特色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11]这样的研究还有姚伟钧的《二十世纪中国的饮食文化史研究》[12]、季鸿的《中国烹饪文化研究工作中的十大关系》[13]《建国60年来我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回顾和反思(上)》[14]《建国60年来我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回顾和反思(下)》[15]等亦很重要。
(三)国外饮食文化的研究
蔡晓梅、刘晨的《人文地理学视角下的国外饮食文化研究进展》认为:“人文地理学视角下国外饮食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饮食的象征意义、饮食的文化经济、饮食的文化政治以及饮食与认同的相关研究四个方面。”[16]陈光新的《世界饮食文化评述》[17]对3大鲜明地域、8个独特国家、5个古朴民族和5种奇异宗教的饮食文化进行一些概略的评述。这样的研究还有孙太群的《中美饮食文化的对比研究》[18]、姜毓锋的《美国饮食文化综述》[19]等。
(四)地方和民族饮食文化的研究
关于地方性的饮食文化研究有方铁的《论云南饮食文化》[20]、谢菊莲的《西域饮食文化初探》[21]、曾国军、刘梅、刘博、蔡晓梅的《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的过程研究──基于符号化的原真性视角》[22]、刘慧的《黎平县肇兴侗族饮食文化述论》[23]、胡亚丽的《贵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24]等。
民族饮食文化研究有刘亚朝的《德宏傣族民间的饮食文化》,他认为:“傣族的饮食文化是傣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傣族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对傣族的饮食文化产生了各种影响。综合而言,傣族以稻米为主食,菜肴则喜好酸味,喜好凉食,少食肉类。其传统的饮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养生之道有许多相合之处。”[25]王希辉的《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的历史考察》认为:“饮食文化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史是土家族日常生活史的重要内容。”[26]
在以上的这些研究中,就饮食文化本身意义的研究比较多,涉及食物与信仰的极少,如果宽泛而言,在饮食文化中论述认同和族群边界的可以认为涉及食物与信仰文化,但这与食物与信仰文化的之间的极为广泛的存在和联系是不相符的。
二、观念和精神:体制性宗教的信仰食物
体制性宗教主要指在世界上扩张和不断传播,有着“三宝”(信仰主神、法度、传教组织)的宗教,比如基督教、伊斯兰、佛教等。在这些宗教中,食物也是它们信仰观念和精神表达的一种载体。
基督教的《旧约・出埃及记》第16章中:“以色列全会众从以琳起行、在出埃及后第二个月十五日、到了以琳和西乃中间、汛的旷野。”因为没有吃的,向上帝发怨言。于是“ 我已经听见以色列人的怨言。你告诉他们说、到黄昏的时候、你们要吃肉、早晨必有食物得饱、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之后,在此地“到了晚上、有鹌鹑飞来、遮满了营。早晨在营四围的地上有露水、露水上升之后、不料、野地面上有如白霜的小圆物。”“这食物、以色列家叫吗哪、样子像芫荽子、颜色是白的、滋味如同搀蜜的薄饼。”“以色列人吃吗哪共四十年、直到进了有人居住之地、就是迦南的境界。”①这样的食物就是典型的信仰食物。“有鹌鹑飞来、遮满了营。”这是耶和华向以色列人说的肉,吗哪是耶和华所说的吃的,而且一吃就是四十年。在沙漠里这样的食物非常神奇,不说是神赐予的食物都很难。我在一次人类学田野中吃过沙漠中的一种蘑菇,就非常类似于以色列人的吗哪。以色列人吃了这样的食物,在基督教的信众的食物中,神赐就是既定的观念,以后的日常的进食行为、祷告和感激等的仪式行为就是其信仰观念的“基本设计”了。在《圣经・创世纪》的基督教始祖吃果子(智慧果)的经典中,这果子也是典型的信仰食物。在基督耶稣死后,基督教出现了圣餐[Eucharist Holy Communion],信众去领圣餐是一种接受基督耶稣献身为圣之后的身体和血的仪式。圣餐中的面饼和红色的葡萄汁(酒)就是信仰食物,它代表着基督的圣体和血液。这是基督教各主要派别共有的重要圣事。圣餐的设立源于耶稣与门徒共进最后晚餐,掰饼分酒给门徒时所说“这是我的身体”“这是我的血”。基督教认为饼和酒是耶稣为救赎人类被钉于十字架的象征,基督教的一些派别认为耶稣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存在于圣餐中,但对于这种存在的方式各派说法不一。一种食物就这样进入了基督教信仰的精神和观念中。
在伊斯兰教中,关于食物进入信仰精神和观念的结构中,成为一种信仰食物的主要有牛肉,以及作为禁忌的猪肉。在今天的中国,我们对于伊斯兰教在信仰食物上体会最深的就是中国回族人的牛肉。在回族信仰中,取得牛肉@种食物是要举行仪式的,即在杀牛时会有仪式,而只有经过仪式之后被杀的牛的肉,才是回族人可以食用的洁净食物。回族人,以及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都不吃猪肉的禁令来自于《古兰经》:“他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屠宰者。但为势所迫,非出自愿,且不过分者,那末,真主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②这里的“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屠宰者”规定了伊斯兰人要使用自己的神职人员来为被杀的牲口举行仪式,而不能食用别人所杀的牲口肉食。而“死物、血液、猪肉”这三样东西是被禁止食用的,不食用死物和血液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不食用猪肉则与以农耕生计方式中多个族群文化相冲突,因为汉语的“家”字的基本意义就是屋子里有猪,所以这样的信仰食物禁忌,中国人非常关注。可见,伊斯兰教也把信仰食物应用到了自己的信仰精神和观念的本体建构中。
佛教的信仰食物可能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是“吃素”,即佛教规定不要吃“荤腥”,这个“荤”指的是葱、蒜、韭菜、洋葱、蒜苔等气味浓烈、刺激性强的植物;“腥”指的是鱼、肉类食品。认为“荤”不利于修行,“腥”多为生命,食之有违“众生平等”的教义。实际上在世界各地的佛教信仰实践中,这只是信仰食物的要求,实践中多有差异。不过,它也与基督教、伊斯兰教一样,也在信仰食物中来象征和表达自己的信仰精神和观念。
三、祭品:民族民间宗教的信仰食物
在宗教学上,民族民间的宗教有多种概念,一是少数民族宗教;二是民族民间宗教。前者主要说属于民族族群中的,后者主要说的是民族民间中的宗教和信仰文化表现,有纯粹宗教的范畴,也有宗教人类学中信仰文化的范畴。在这些民族民间宗教和信仰文化表现中,信仰食物也是林林总总。我们不一定要从一系列关于宗教人类学著作中去寻找信仰食物的踪迹,仅仅在笔者对于民族民间宗教和信仰文化的田野调查中看到的信仰食物就不胜枚举。但是,民族民间宗教的信仰食物表现的路径与体制性宗教不同,它没有在自己的信仰中直接标定某一种食物为信仰食物,而是通过祭品的形式把这些食物改造为信仰食物。所以,民族民间宗教的信仰食物往往以某些动物和禽类的宰杀和仪式为中心来实现。
羊、牛、猪、鸡、鸭是中国东亚文明中最经常使用的民族民间中的祭品。把羊作为祭品似乎与中国的游牧民族有关。在游牧民族中,有马、牛、羊等牲畜,但主要选择了羊作为祭品,而选用牛和马的很少。在中国内蒙古的鄂尔多斯草原的祭祀(祭天)中,牧民杀羊作为祭品,因为这是牧民的主要食物,他们想象中的天神和祖先享用的也只能是羊。这样的选择在草原牧民中是一种信仰文化不言自明,而且是东亚所有游牧人的选择。彝族是一个原来具有游牧文化“底色”的民族,它在千余年发展中已经完全进入农耕社会了,但是,它的祭品选择仍然是羊。羊作为祭品被杀死,贡献于神灵之后,其羊肉自然会被作为食物,但这样的羊肉就具有了如回族人通过仪式宰杀牛之后的牛肉,是信仰食物。但区别在于,伊斯兰人的牛肉一定是经过神职人员举行仪式后宰杀的牛而得到的牛肉,意义主要是“洁净”的食物,而羊肉是经过一定的神性仪式作为神性食物之后才会成为一般意义上肉食的,不会具有洁净与否的观念,只是一种转换关系的表达。
牛在游牧人那里主要是奶牛,是供应游牧人牛奶的牲口,比如现今的新疆喀纳斯的图瓦人养的牛就是如此,这样的牛是不会进入游牧人的祭祀仪式,成为祭品,也不会成为信仰食物的。但是牛在其他地区作为祭品表现却丰富多样。首先牛在广大的农耕区域主要是畜力,是用于耕地的,北方旱地耕作主要是黄牛,南方水稻耕作主要是水牛,这两种牛都会被使用为祭品,主要为祭祀祖先和山川神灵。中国的苗族是最为注重宰杀水牛祭祀祖先的群体,在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地区,苗族十三年一次的“吃咕脏”仪式中,就要宰杀大量的水牛。我在雷公山山区和月亮山山区见到的两次苗族“吃咕脏”仪式,都是宰杀了50头左右的巨大青色水牛,但据说,有一次月亮山某个区域的“吃咕脏”的宰杀记录是130多头。苗族人使用黑色(青)的水牛祭祀祖先,这在所有的支系中都是如此,但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人是群体性的祭祀和宰杀,而其他地区则为分散的宰杀和祭祀。比如贵阳市花溪高坡的苗族使用水牛祭祖,称为“敲巴郎”,他们是一家一户举行的。
仡佬族祭祀山川神灵宰杀的主要是黄牛,并且是一N村落的群体行为,购买祭祀黄牛的钱是大家出资,最后的牛肉也是全村人分而食之。
马在游牧人的文化中很少被作为祭祀使用,也很少成为食品,但在一些族群中却一样会成为祭祀神灵的祭品被宰杀。中国贵州麻山地区的苗族人就有一个特定的砍马仪式,使用的祭祀品就是马。在中国贵州仡佬族中也有一个祭祀仪式是杀马的,而且一定要是白马。这些被宰杀的马肉最后也会成为食物被人们食用。
猪是农耕生计方式中最为常见的肉食来源。一般在农耕区域里,有野猪,但人们看重的往往是家养的猪,在汉字的家字“会意”中,养了猪的家才是一个家的基本表现。这样的家养的猪除了作为一个家庭基本的肉食来源,自然也会成为以祭祀祖先为主的信仰食品。猪作为农耕社会中主要的肉食来源,为了获得肉食的宰杀行为就是为了获得猪肉食品,与信仰食品无关。但是,如果这个宰杀猪的行为有一定的祭祀仪式进入,那这个猪的肉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信仰食品。杀猪祭祀在农耕社会中是一个经常发生的事情,祭祀祖先的时候必然要杀猪,而且伴随的是民族民间先生主持的仪式过程。在汉族的葬礼仪式中,杀猪祭祀祖先是必须的,一般会使用纸钱蘸上猪血烧祭给某人,表明此宰杀是作为献牲给予某人的,并且在此后还要把宰杀的猪清洗干净,整猪献祭于祖先灵位前,叫“回熟”。有时候,这样的献祭会用一个猪头作为代表,表明有了猪头和一只猪尾巴就是一只整猪了。在祖先祭祀的仪式中也会使用猪这样的祭品,每年的年三十晚上献祭给祖先的祭品中,猪肉是必须的祭品。苗族人主要使用牛来作为祭品,但是一些苗族地区,比如黔东南苗族地区的雷山县就使用猪作为祭品,来过他们的“鼓脏节”,称为“白鼓脏”。在贵州省汉族的屯堡人中,每年的年三十,村落中的所有人户都会在下午的时候把一个猪头或者说一块猪肉(叫“刀头”)的祭品献祭给村中土地庙里的神灵。
在一般村落社会的集体祭祀中,也多会使用猪来作为祭品,祭祀山神,祭祀土地,抬猪祭祀被视为农耕社会重要的祭祀用牲。
鸡是农耕社会的另外一种肉食来源。鸡就是一种被人类作为食物利用得最多的家禽,但鸡在作为祭祀用品时,却不是如此简单的事情。在内蒙古草原,蒙古人一般认为比羊小的东西不能够吃,所以他们很少食用鸡肉,或者说不习惯吃鸡肉。但在农耕社会中,鸡的饲养和食用没有任何家禽能超过它。看看现代有多少养鸡场,以及每年鸡肉的食用量,就可见鸡肉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了。但鸡作为祭品,是在特定观念中所确立的,“此鸡不是非凡鸡……”这是几乎所有做仪式的先生都会念诵的一句关于神性鸡的巫祝之词,它说明用于祭祀的鸡区别于一般食用鸡,是具有神性来源的鸡。在把鸡作为祭品时,主要是公鸡,使用母鸡的有,但很少。一般认为鸡(主要是公鸡)是一种通灵的家禽,它作为祭品可以与被祭祀的灵者发生直接的关联,从而沟通人与灵魂的联系。使用鸡来作为祭品的时候,也是有使用纸钱蘸血的仪式过程,以此表明牺牲家禽献祭意义,也有“回熟”的过程。
猪和鸡都是农耕社会的主要肉食来源,所以,在许多时候,作为祭品它们常常是一起作为祭品被宰杀和使用的,但猪作为祭品往往比鸡作为祭品更为重视,即一般的“小事”可以使用鸡来作为祭品,但“大事”,尤其是乡村群体性祭祀中,猪作为祭品就是必然。
以上的这些作为祭品的食物,基本上都是肉食,但在农耕社会中,其他植物类的食物中,也有作为祭品的,比如各种粮食。在的农区,五谷神灵的信仰仪式中,各种谷物被放置在一个长方形的木盒子里作为献给神灵的祭祀品。在其他各族各地的节日神性表达中,植物类别的食品都会赋予特别的意义。仡佬族祭祀仪式中的九个米饭团,苗族、侗族节日神性表达中的五色糯米饭,在汉族祭祀祖先的时候,装有米饭的碗是放置在神龛的中心位置的,一般民间傩坛、道坛都会有米升、米斗出现,里面就是粮食。在彝族中,祖灵信仰是其信仰文化的核心。在祖灵筒的制作中,会在其中放进羊毛、草节、米、盐、茶等等。这米、盐、茶是彝族人的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但在这里就成为了彝族的信仰食物。他们认为祖先神灵在神灵之地也是需要这样的食物的。
四、神性“营养”与“饮食男女”
以上的这些与信仰关联的食物都是人类在物质文化的创造中出现的,并且在其文化的建构中发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中,一些食物在信仰基本构建中就已经出现,并且成为这一的基本观念和精神之一。人在伊甸园中的命运改变,来源于偷食了所谓的禁果,其实这样的禁果也是一种食物,它为什么被基督教称为禁果是因为吃了它会具有智慧和知道羞耻,但知道羞耻和具有智慧这正是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所要追求的目的,但基督教的上帝却不喜欢……这与后来基督教追求的人类文明从文化原点上是背离的。这可能不是本文的主要论题,笔者关注的是人类第一次以不吃什么食物来参与了的观念构建。后来的鹧鸪和吗哪也是这样的信仰食物,是上帝给予的食物。以后基督教圣餐中的饼和红色的葡萄汁也是作为基督圣体的象征,是类似于鹧鸪和吗哪的救赎性质的食物。通过食用上帝给予的食物完成了信仰观念和精神的实践,这是基督教信仰食物运行的基本方式,吃进了这些食物,所包含的信仰观念和精神就完全地进入了你的身体,这是最为彻底的通过信仰食物实践信仰观念和精神的食物行为。在这一点上,基督教的做法无与伦比。
五、结语
以“信仰食物”为题来看待我们人类文化中的食俗时,主要有以下启示:
一是信仰文化中都有对于人的食物和餐饮的要求和控制,表明人类文明中“饮食男女”的“食欲”的根本性。从中不难看出,“食色”二字对于社会控制的负面力量,所以中都有对于“食欲”和“”的控制性要求,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食欲”的研究少,对于“”的研究多,实际上“食欲”的力量在人们的“饮食男女”过程中更强大。在这一方面,体制性宗教强调的是食物的选择和控制,而民族民间信仰文化中的信仰食物则主要强调共享和交流。
二是生活似乎需要这样的信仰食物的神性营养,这也是我们理解文化的一条路径。食物的世俗性和神圣性在这里发生关联,人实际上一直被某些食物中的神性所滋养,不是简单的物理和化学的实在营养所能完全包含的。
三是我们的生存在食物这个环节上与祖先和一系列的神灵有如此密切的往来,祭祀仪式中给予祖先和神灵一系列食物,并且在与之共享的过程中完成了彼此的交流。人们把得到的食物给予了神灵,神灵也会给予人们更多。
注释:
①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印发.上海:新旧约全书[M].1982:85-87.另外,其中的“、”号,而不是“,”号,为原文如此,是圣经的“习惯”。笔者特此说明。
②见《古兰经》第16章115节。
参考文献:
[1]谭志国.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饮食文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3):124-127.
[2]华英杰,吴英敏,余和祥.中华膳海[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8.
[3]赵荣光、谢定源.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4]季鸿昆.我国当代饮食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烹饪研究,1994,(11):45-51.
[5]金炳镐.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和特点[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3):87-93.
[6]徐新建、王铭珂.饮食文化与族群边界――关于饮食人类学的对话[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83-89.
[7]张亮采:中国风俗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12.
[8]董文田:中国食物进化史[J].热大月刊,1929.5卷:(1-2)期.
[9]郎擎霄.中国民食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10]赵荣光.中国食文化研究述析[J]日本《VESTA》,1994.1.
[11]金涛声.华夏饮食心态与饮食文化[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3):.9-15.
[12]姚伟钧.二十世纪中国的饮食文化史研究[J].饮食文化研究,2001,(1).
[13]季鸿.中国烹饪文化研究工作中的十大关系[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8,(4).
[14]季鸿.建国60年来我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回顾和反思(上)[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0,(1).
[15]季鸿.建国60年来我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回顾和反思(下)[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0,(3).
[16]蔡晓梅、刘晨.人文地理学视角下的国外饮食文化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13,(5):36-41.
[17]陈光新.世界饮食文化评述[J].中国烹饪研究,1999,(2):38-48.
[18]孙太群.中美饮食文化的对比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13-115.
[19]姜毓锋.美国饮食文化综述[J].大学英语,2006,(3):140-143.
[20]方铁.论云南饮食文化[J].社会科学战线,2007,(3).
[21]谢菊莲.西域饮食文化初探[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73-78.
[22]曾国军、刘梅、刘博、蔡晓梅.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的过程研究──基于符号化的原真性视角[J].地理研究,2013,(12).
[23]刘慧.黎平县肇兴侗族饮食文化述论[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24]胡亚丽.贵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28-130.
[关键词]吉林省 温泉文化 旅游吸引力 途径
温泉文化在中国已经有很久的历史延革,吉林省也蕴藏了丰富的温泉旅游资源,并且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型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业市场以及旅游者、消费者对温泉旅游需求多样化,有必要对温泉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以提高吉林省的温泉旅游吸引力。
一、 温泉文化的内涵
温泉文化是指人们在认识、利用、开发和保护温泉资源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文化,是以温泉为物质载体或依托形成的各种文化形态与文化现象及其“物化”体现,包括重视生命质量的温泉康体保健文化、愉悦身心的温泉休闲文化,以及温泉地名文化、宗教文化、诗歌艺术文化、民情风俗文化等。
本文以温泉旅游文化中所涉及的几个重要领域为主要元素,把温泉文化分成养生文化、洗浴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及其他文化(历史、诗词、温泉地名、建筑、会展等)五个部分简要分析其对提升温泉旅游吸引力的关系。
二、温泉文化与提升温泉旅游吸引力的关系
一切具有接近、收缩性质的运动形式都是吸引,接近与收缩力越大,吸引力越大。温泉作为旅游资源吸引力越大,能够吸纳的顾客越多,提供的使用价值、实现的价值也越高,能为景区和旅游企业带来的收入和利润一定也越高。
温泉文化的开发和培育对提高温泉旅游吸引力有极大帮助,重视温泉旅游文化建设应当以生命文化为核心,重点开发温泉沐浴文化、养生文化、乡土文化、休闲文化等。
1.温泉养生文化
“养生”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书籍《庄子》内篇,又称“道生”、“摄生”、“养生”、“保生”、“寿生”等,其含义是在于根据人的生命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在古代,温泉被人们看做上天赐予的“神水”、“圣泉”、“圣汤”,并且远古神话人物女娲被供为“汤神”。现代社会环境下,人们追求健康、乐观、轻松的生活态度也是钟爱温泉的重要理由。“养生”是贯穿温泉文化的灵魂,它是精神层次上的一种理念。因此温泉养生文化也是提升温泉旅游吸引力的核心内容,也是开展温泉旅游文化挖掘的着眼点。
2.温泉洗浴文化
中国养生文化成就了温泉文化的“魂”,但在洗浴文化上日本把含蓄、谦让、自律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温泉文化之中并不断发扬传承。洗浴文化是提升温泉旅游吸引力的外在形式,也是温泉旅游最主要的行为体现。洗浴文化和养生文化构成了温泉旅游文化的树根和树干,两者在开发时也要以相互统一地风格出现。
3.温泉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沐以泉为尖,温文儒雅,泉涌乐膳。饮食可分为“饮”和“食”,温泉不仅具有康体、保健的功用,部分类型的泉水还可以直接饮用,泡茶作为汤药。现代的饮食文化也很重视食物饮品的安全性和保健性,很多地区也利用温泉培育出很多绿色食品,如温泉米、温泉丝瓜、温泉鳖等。有的地区利用温泉开发出许多特色菜肴,如温泉药膳,温泉鸭、温泉焖鸡等。
4.温泉民俗文化
温泉民俗文化因地域和民族文化的不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民俗样式,主要有民俗信仰、洗浴方式、节庆活动、传说、诗歌、舞蹈等内容。我国有很多少数民族还保持着远古露天洗浴的习俗,无论男女老幼,沐浴时都,若不完露身体,他们认为是对纯洁圣水的一种玷污。
三、吉林省温泉分布及旅游吸引力评价
1.吉林省温泉旅游资源概况
吉林省温泉尤其以中低温地热资源十分丰富。据资料记载,吉林省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中部高平原和东部山区,包括长白山天池温泉群地热田、抚松县仙人桥镇地热田、临江市花山镇温泉群等,中部高平原地区地热多埋在数百米至数千米的地下深处。长春市地热分布于西北郊区,在长春双阳区、安图二道白河、农安县九台市、公主岭市等地都具备地热储备条件。
2.吉林省温泉旅游吸引力的评价
对温泉旅游吸引力从旅游资源条件和旅游开发条件二个方面,扩展为五个影响评价的因素:自然资源条件、人文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区位特征和区域条件。吉林省温泉旅游文化评价。养生文化方面有着悠久的传承,吉林省在满清时期作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保留了这里很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吉林省在养生文化上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养生之道,还行形成了吉林省独具地方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粗狂、热情的区域温泉养生文化特征。洗浴文化方面还没有达到全民把沐浴温泉作为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观念的增强,而且吉林省在陆上与韩国接壤,与沐浴文化水平很高的日本隔海相望,因此,在汲取其他温泉文化的便利程度上,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容易借鉴日本、韩国的经验,乘势而为。饮食文化方面独具东北特色,也习惯吸收不同地域的风味饮食,加上东北人的大方、热情、好客的习惯,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利用温泉资源开发温泉食品及饮品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开发这种温泉类饮食产品可以延长温泉旅游的产业链。民俗文化方面,吉林省是满族的发源地,省内还有全国最大的朝鲜族自治州,满族民俗文化和朝鲜族的民俗风情就是吉林省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两个民族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十分丰富,也都有着对水和温泉情有独钟的风俗。
四、吉林省温泉文化建设的途径。
温泉文化建设可以为吉林省温泉旅游设定一个长远的发展方向,并且成为吉林省温泉旅游发展的长久动力和智力支持。
1.温泉旅游文化应挖掘养生医疗保健功效。
温泉的医疗保健养生作用人们都有共识,但大都处在感性认识层面上,缺少深入的分析研究,缺少临床医学方面的科学探究。从临床医学上、理论上对不同类型温泉、不同特定组份含量的温泉对人体的医疗保健、养生功能进行科学探讨。考察不同类型温泉的医疗保健价值,开发出对应的温泉医疗养生旅游产品来,从功能上找准吉林省温泉文化的基点。
2.吉林省温泉文化应挖掘历史文化脉络。
温泉历史遺迹能够真实地再现温泉的历史变化。可以依靠吉林省温泉文化的历史文化研究,找到吉林省温泉发现、发掘、利用和弘扬的路程,在此基础上在温泉景区规划方面也要注重本省温泉历史沿革与发展,及承继历史传统又有新时代温泉文化气息。
3.挖掘吉林省各温泉的民俗文化内涵,凸显地域文化。
吉林省可就满族、朝鲜族和蒙古族三大民族充分发掘其历史、诗画、音乐、舞蹈以及民风、民俗,并与温泉旅游嫁接,形成独特的养生、洗浴、饮食、民俗文化。为此,可以由省旅游局和地方有关政府部门专门组织历史学、地理学家、地质学家、社会学家等对上述民族的文化进行系统调查和研究,系统收集、整理和再现。同时应当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在温泉这种包容性的环境里各种文化可以兼容并蓄,丰富多彩,更加提倡传统文化用现代手段和方式加以表现。
参考文献:
[1]王艳平.俄国温泉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3):74—76.
[2]黄芙蓉.我国温泉旅游文化的建设[J]. 江苏 南京 中国市场 2011(36):162-162.
[3]王媛玲.吉林省发展温泉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硕士论文.2010.7
[关键词] 异文化 理解 日语教育
一、日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的日语教育,尤其是基础阶段的教育更重视对日语语言系统本身的教授,强调对词汇意思的记忆,句型的反复替换以及造句等练习,语法知识的掌握。说到文化,大多是开设《日本文化》,《日本社会》等专门课程,把文化教学看作提高学生日语语言能力的辅助课程。给学生的是大量笼统的、概括性的文化知识。其教学方法是将大量知识性信息通过听读方式介绍给学生的灌输法或进行对比找出异同。我们一直在把文化作为一种知识来传授和学习,而忽视了日语使用时的一些交际文化。言语能力实际上是交流沟通能力的一部分,如果想让学生能在交流中很好地运用日语,就不但要使他们掌握日语的基本构造,还必须掌握日本人的社会人际关系、价值观、禁忌,等等,也就是说不仅要教给学生日语文法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了解在日本社会中日语的真实地使用状况。传统教授模式的缺点就在于学生徒有很好的语言功底,但缺乏交际能力,在语言的应用上生硬,不地道。对日本人的行为,语言模式难以理解,造成与日本人沟通的障碍,产生文化冲击。
二、异文化理解的重要性和难点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长大的。随着成长,我们逐渐形成了在这种环境下所固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在心理学上被称作认知结构(scheme),这种认知结构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包括语言在内的我们的各种行为方式。语言学和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临界期”的假说,就是说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年龄(大概在10岁~12、3岁)以后,他对所学习的语言和文化的掌握再不可能达到母语者水平。也就是说,超过一定的年龄后,对异文化可以做到理性的认识,但要达到情感上的认可是相当困难的事情。换句说,我们所形成的理性的认知结构(intelligent scheme)是可以超越文化差异的,而我们所具有的情感的认知结构(emotional scheme)却是深深地扎根于自己本国的语言和文化中的,是很难轻易改变的,正是这种情感的认知结构往往会成为我们对异文化理解的障碍。
我们使用语言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用理性的语言阐述自己理性的思考,另一种是用语言进行日常的情感交流。前者在进行科学和数学领域的交流时,一般不会产生什么问题,因为尽管语言不同,但其规则是共通的。但在进行文学、思想、宗教等与各自的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的交流时,就会体现出各自言语文化的独特的陈述方式。而扎根于各自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更是我们进行日常情感交流的基础。我们所说的异文化之间的沟通障碍最容易发生在诸如情感交流等,充分反映出各自的文化背景的交流中。
三、如何在日语教育中导入异文化
1.单词讲解中导入文化
讲解单词时,在强调其发音,语调,书写和意思的同时,更注重一个单词和汉语在使用场合和使用方法的不同,着眼于一个词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意义。
比如,在讲到「先生这个词时,要强调它和汉语使用范围的不同,日本人习惯把什么阶层的人称作「先生。现代汉语中,“先生”这个词已经超越了职业范围,演变成含有尊敬意义的结尾词。还有在中国的校园里常常可以见到学生见到老师后,只叫一声“张老师”或“李老师”等就算是与老师打了招呼,而如果要把这种习惯用于对日本老师的寒暄,老师一定会很奇怪,他会以为学生叫他有什么事而停下来等候学生的下文。
2.句型讲解中导入文化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初级日语教材中,都会在一开始不久讲到「これは~です「それは~です这样的句型,无论是教材中还是课堂练习时,经常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问答,老师指着书问学生「これは何ですか(这是什么?)学生回答「それは本です。(那是书。)这种练习纯粹是为了课堂练习句型而人工设计的,缺乏现实实用性,所以与其作这种现实生活中很少会碰到的练习,到不如多引导学生做像A:「これはの本ですか(这是谁的书?)B:「それは私の本です。(那是我的熟。)A:「これはいくらですか(这个多少钱?)B:「それは1000です(那个一千日元。)等更贴近日常生活的会话练习。
我们的教材中都会提到「さしあげる是「あげる的敬语形式,所以学生就会说出「先生、辞をしてさし上げましょう这样的句子。「~てあげる这一句型有一种自己认为做了一件对对方很好的事,而把这种恩惠强加于人的感彩,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尽量避免使用。在此可以把它改成「お持ちしましょう的谦语形式就更符合日本人的交际规则了。授受关系和敬语是日语的特点也是难点,之所以难,正是因为它们反映了日本人人际交往中的文化侧面。
3.课文讲解中导入文化
讲解课文时是最容易导入文化内容的,教师一般也都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介绍很多有关日本的文化知识,但大都侧重于日本的文学、生活和社会状况等的介绍,而不太引导学生认识文化在语言上的反映。比如说在介绍日本的饮食文化时,除了介绍日本的生鱼片,漂亮的饮食器皿之外,不妨探讨一下,日本的饮食文化在其语言上是如何体现的,比如我们汉语有一句谚语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这句话用日语说就是「腐っても。我们用骆驼和马做比,反映了大陆文化的特色,而处于岛国,每天生活离不开鱼的日本人用最具有他们文化特色的“加及鱼”做比。再比如我们汉语形容人多时,说“像下饺子一样”,而日本人说“芋を洗うよう”(像洗白薯一样),这些表现形式的不同都分别反映了各自饮食文化的特点。
4.运用各种辅助教材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媒体的时代,各种传媒为我们外语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电视,录像,漫画,互联网等都是帮助学生对异文化理解的不可多得的辅助教材,学生可以通过视觉效应更感性地接触到日本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语行为和语言模式。教师如果能学会适时、适地的灵活运用,一定会在提高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教师应该注意到传统的日本文化教育模式的不足,从异文化理解的角度,以提高学生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摸索出一套对中国人学习日语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地促进和提高我国的日语教育。
参考文献:
[1]文化理解のための日本教育.文化文化部国.1999.
[2]山下秀夫.日本のことばとこころ.社学文.1986.
关键词:日本文化;日语;日常会话;共生
中图分类号:G13/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142-02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国际化交往的频繁,学习外语的目的变得更加清晰起来。为了顺利进行交际,既需要理解潜藏在语言深处的文化的能力,也需要具有超越交际中的文化理解障碍的能力。
日语学习者(指把日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群体)通过日语会话课在某种程度上了解日本文化、日本社会、日语表达本身以及日本人语言动作的特点等。学习者一方面会受到来自母语的文化背景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会受到来自目的语的文化冲击,这些都会影响日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质量等。怎样才能避免文化冲突,怎样才能将其冲突降到最低限度呢,本论文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尝试对日语会话课堂上的文化背景导入问题进行探讨,引用实例,尤其从其导入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日语学者减轻学习的负担,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从事日语教学的人员都知道日语学习者虽然学习了日语的发音、词汇、语法等,但是要顺利做到使用日语进行沟通还是有难度的。因为,当一个人向自己以外的人表达自己的意愿时,不仅传达语言符号所表达的信息,同时也传递非语言特征的信息,比如:“表情”、“肢体动作”、“视线(目光)”、“姿势”以及“与对方的距离”等都属于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大多由于文化的差异而出现意义上差异,因此,在交流时常常会引起误解。这些几乎都属于文化领域的范畴,受到文化的制约。语言信息来源于其归属的文化价值观,所以假如不能正确认知谈话对象的文化的话,就无法达到正确的理解,换而言之,无法顺利进行沟通。日本人在表达自己意志时,无论是语言方面还是非语言表达方面都是在遵从本民族的习惯为立足点的。
例如日本人早晨见面会互相大声打招呼说“お早うございます(早安)”,都认为这样可以让人感觉到团队的朝气和团队成员直接彼此的融洽的氛围。与此同时打招呼的人彼此之间还要弯腰鞠躬。据说日本的“鞠躬行礼”最早出现在日本的弥生时代,意味着普通百姓对身份高的人的一种敬意。到了日本的飞鸟、奈良时代,日本以中国的礼法作为参照制定出了与身份相符合的“鞠躬行礼”。如今,“鞠躬行礼”已经成为日本人的习惯之一,当成了家常便饭。被认为生活中有了“鞠躬行礼”日本人的生活才具有了完整性和有序性。欣赏日剧或是日语动画片,经常会听到剧中人物因为做了对不住对方的事情等时会说“すいません(对不起)”,当说到这个寒暄语时,只要是日本人不论男女都会将身体稍稍放低。即一般情况下说这句寒暄语时,都要伴随“略微弯腰”这个动作。假如采取挺胸、直背、不错眼珠地盯看对方的脸的体态,说出这个寒暄语时,对方(日语为母语的听者)绝不会感到有抱歉的含义。假如讲话者(日语为其学习的目的语)从小就被教导,为了表示对他人心中无愧就必须经常挺胸的话,做出“稍微弯腰”这个动作将是很难的。同样,反过来习惯了略微弯腰行礼的日本人假如他们见到了以握手为寒暄手段的中国人或者欧美人的话,日本人会习惯地在略微弯腰的体态下伸出一只手与对方打招呼,此时的日本人的体态应该是很滑稽的,丧失了整体形象的严谨性,而且与对方的间隔距离过远,整个体态过于生硬,缺乏自然感。
在日语会话课堂上除了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日语的单词发音、语调、句子结构、语法表达之外,那就是体态语动作方面的训练了。笔者认为由于日本民族是个喜好鞠躬的民族,所以首先要进行与日语表达相吻合的鞠躬行礼方面的训练。一般情况下为了表示郑重要先鞠躬行礼然后再说话,即“先礼后语”。由于受到对方的年龄、身份、性别以及进行鞠躬者对对方的尊重度的制约,所以鞠躬要有顺序,如年纪轻的人要主动向年龄高的人鞠躬;地位低的人(如:公司中的科员)要主动向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如:科长、部长、社长等)鞠躬;女性要先向男性鞠躬;店员要先向顾客鞠躬等等。“鞠躬行礼”是日本民族的有序性的突出代表。因此在会话课堂上遇到此种对话表达时,抓住时机训练学员的地道日式鞠躬显得格外重要起来。
还有日语学习者需要习得日本的社会文化以及语言行动特征。多数情况下,由于对日本人的言语行动理解的欠缺而招致误解。为了交际能够顺利进行需要一种比语法能力还要高级的一种能力就是正确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
比如从日本的饮食习惯上看,日本人的饮食习惯是以吃光为敬,可以说日本的吃光为敬的饮食文化体现了一种节俭和节能。但是我们的传统饮食文化是希望盘中能够有剩余,预示我们生活富足,连年有余,所以在准备饭菜量的时候都要比实际人数多准备一些,形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日本人在外就餐的机会很多,主要采取AA制。
从讲话和听话方式上看,日语特征是讲话中不停地随声附和。这一点给许多学习日语的外国人带来了困扰。比如:
A:先L、秋~原へ行ったんですが…
B:エエ
A:久しぶりだったんで…
B:エエ
A:すっかり子が浃铯沥悚盲啤
B:ソウデショウネ
A:kの出口をg`えちゃって…
B:アッ、ソウテスカ
A:待ち合わせrgにWれたし、相手には怒られたし…
B:エエ、エエ
A:大浃扦筏郡琛
以上的对话中,用片假名表示的是为了促使讲话者继续进行话题的表达形式,是一种随声附和的表达。日语中表示随声附和的“エエ”、“ハイ”、“ウン”等等与表示赞同的作用同时出现,所以学习日语的外国人通常把它理解成“赞成的标识”,过后当发现讲话的日本人并非表赞同意义时,学习日语的外国人感觉到“被骗了”,这可是一个无法挽救的误解,有可能日本人从此以后不会得到外国人的信任了。
日Z中的寒暄语的使用问题。如,外国人在日语课堂上学会了一句日语表达:“お出かけですか?どちらへ?(您要出门吗?要去哪里?)”这句话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在打探对方的隐私、惹人生气的一种表达。其实这句寒暄语,多数情况下它表示的意思是对听者的关心。即是一种礼节方面的问候,用外国语表达的寒暄,它是属于礼节方面的,还是实质性的等等,对这些的掌握程度也暗示着能够随心所欲使用外语的程度。所以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关于日语寒暄语的正确理解的引导。
日本人在与人见面寒暄时往往从回忆过去开始。日本人从他人处得到礼物或者请他人帮助做什么事情时,在当时就会致谢,而且下次再见面时还会再次致谢。日语表达的形式或者是“昨日は、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谢谢您昨天的关照)”、或者是“先Lは、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谢谢您上周的费心)”等等。一般认为经常被使用的表达大概是“先日、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吧。这被认为是日本式的礼节。但是在汉语的寒暄表达中很少提起过去。也可以说没有约定俗成的固定表达式。这种表达实际上是告知说话者和听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今天见面才开始的,重要的是要告知他们的关系从以前就存在的,属于确认的关系。日语中还有对眼前的对方表示关心的寒暄固定表达形式,如,“お元荬扦工(您好吗)?”对应这句话的传统表达是:“お浃铯辘りませんか(您好吗)?”它就表达了说话者与听者之间的关系来源于过去,换言之,听到使用这个寒暄语打招呼的话,第三者就知道了他们是老朋友了。在日语当中提及过去的寒暄语表达的频率很高而且数量也很多,比如、要走出家门时要说“行ってまいります(我走了)”、与此相反不出门的人要回应这句话说“行ってらしゃい(你走好)、从外面回到自己家的人要说“ただいま(我回来了)”、房间内的人要回应说“おりなさい(欢迎回来)”;就餐之前要说“いただきます(我开动了/我开始吃了)”,吃完饭了,放下手中的餐具要说“ごY走でした(我吃饱了)等等,日语中固定的惯用表达式的寒暄语非常丰富。为了记住为数众多的日语寒暄语需要花大气力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戴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2]胡振平.文化语言学与日语教学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8,(1).
The Symbiosis of Japanese Culture and Japanese Daily Conversation
LV Ping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1,China)
第一乐章:教与学的交响
谢美宝刚来中国那阵一句普通话也不会说。这位英籍的香港女孩,好长一段时间在课堂上简直像个哑巴。老师讲课、提问时,她能作出的反应只是微笑、点头或摇头。这一下可急坏了付瑶老师,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正是口语呀!
有一天上课,付老师特意走到她的跟前,对她提出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要求:回答问题时,只需要用中文回答“是”或“不是”。
面对付老师和其他同学那充满善意与期待的目光,谢美宝终于说出了“是”和“不是”,一时间,教室里报以热烈的掌声。
自此以后,谢美宝的语言天赋一如打开的山泉,淙淙地流淌开来。她喜欢中国的紫砂壶,她的毕业论文写的也是关于紫砂壶的研究成果,而且答辩时普通话对答如流。她博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交口称赞。
谢美宝深知这一切首先应该归功于中文的启蒙老师付瑶。她准备了一个精美的发夹,一心要送给付老师。可付老师早已不任她的课了,她又不知道付老师现在在哪个班上课,只好利用课前及课后在校园里到处寻找付老师。一个月之后,她才意外地在校园里见到付老师并将那个精美的发夹送给了她……
来语言学院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无论什么肤色和国籍,都受到中国老师的真诚爱护和精心培育并茁壮成长着。
河野文明来自日本的冈本株式完社。想当韧,他决意放下手头的工作到语言学院的中文速成班来学习汉语时,就有同事提出过异议:“这么短时间,能学好吗?”然而,河野文明到中国来仅3周时间,就用中文给公司的中国员工写了一封长信,令他的中国同事惊诧不已。公司员工禁不住给语言学院的张老师和郑老师写来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
北京语言学院是国家教委直属的唯一一所培养外国学生学习中文的学院,每年在校的外籍学生达3500人,中国学生也有1500位。来这里学习的外籍学生共同的目的是学习汉语、了解中国。
1995年6月30日,86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通过4年的学习,用汉语完成了他们的毕业论文答辩。他们的普通话表达能力之强,论文涉及内容之广、学术水平之高,使前来采访的记者们连呼“想不到”。
这次论文答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关于中国经济及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的研究明显增多,并且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例如:马来西亚卡马如令的《谈中国物价与人民的生活》、韩国李相锡的《我对中国知识产权问题的一些思考》、古巴阿尔费雷多的《中国乡镇企业的生命力》及沙特阿拉伯哈利德的《沙特阿拉伯王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贸易前景》等,都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而有关中国的语言及文化方面的题目也占了很大的比重。俄罗斯姑娘卡佳早在国内学习汉语时就对《红楼梦》情有独钟,在语言学院毕业时她论文的题目是《论秦可卿》,导师是红学专家周思源教授。卡佳在完成论文答辩之后说:“语言学院的老师好,教学水平高,又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所以我的学习进步很快。”和卡佳来自同一国家的安东是一个孔子迷,非常崇拜孔子的“中庸之道”,他的毕业论文是《孔子的“中庸”和阎锡山》,论述得还颇有道理,他和卡佳都以优异的学
习成绩取得了免试在语言学院继续读研究生的资格。
第二乐章:快乐多重奏
一场有12个“国家”介入的关于广告的“战争”爆发了,这是北京语言学院1993年4月举办的一场由各国留学生参加的汉语热门话题辩论会,本次主题:广告评说。
来自孟加拉的赛福尔担任主持人,他迷恋主张兼爱与非攻的墨子,看到双方都已虎视眈眈,便提醒大家:“君子动口,别动手。”
辩论开始,正方的朝鲜学主许正男首先亮出自己的见解:“厂告是现代社会的标志,没有广告,商品社会和信息社会就无法运转。”
反方的奥地利学生林峰针锋相对:“真正的好东西用不着广告,不好的东西才大声吆喝。”
于是正反双方开始了热烈的目枪舌剑……
语言学院的老顺们深知,学习语言,重要在于语言实践,而辩论往往最能锻炼语言表这能力。所以自1987年以来,学院差不多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大型辩论会,如“世界和平——人类的理想与现实”、“男女平等和妇女的出路”、“代际冲突的‘得’与‘失’”、“洋货进入的‘利’与‘弊’”、“电视是良师益友还是危险的伙伴”、“话说广告”、“好酒不怕巷子深”和“‘女士优先’的实质是歧视妇女”等等。出场的人员从起初的老外对老外发展到后来的中国学生对老外。有趣的是在“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辩论赛中,思维别致的老外竟然还战胜了中国学主!
除了辩论赛,老师们还组织了汉语节目表演、作文评比、演讲比赛、外出参观等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从而使外国学生无论是汉语水平还是对中国的了解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汉语学院汉语系组织的“外国人看北京”的演讲比赛中,日本学生佐藤女士以舒缓的语气把北京的自由市场着实盛赞了一番,她说“自由市场的菜新鲜,人也新鲜,很有人情味”,她在这里也学会了讨价还价,练习了汉语,增长了见识。韩国学生李景贤小姐则比较了中国家庭和韩国家庭的不同,幽默地认为韩国文化中的男权中心思想虽源于中国,现在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无独有偶,日本的大山小姐也流露了对北京妇女的羡慕之情。而韩国小伙子吕远元的一番高论更是令众人开怀大笑:“北京姑娘加上韩国姑娘的温柔是我的理想!”北京的胡同、北京的马路、北京的人、变化中的北京,还有那丰富有趣的饮食文化,都成了留学生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第三乐章 碰撞与交融
【关键词】 日语阅读 阅读能力 阅读基础 阅读技巧
引言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听”、“说”、 “读”、“写”四个方面。而“读”又是四个方面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日语学习者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到自己的能力有限,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模棱两可,不能全面掌握。因此,如何尽快掌握日语文章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就成为了日语学习者所关注的问题。
提高日语阅读能力的要素
1. 阅读基础
要想提高日语阅读能力,就要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广义上,阅读基础是指除阅读技巧外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本文主要从词汇量、句型结构和中日文化差异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概括。
1.1词汇量 词汇是阅读理解基础中的基础,词汇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词汇量达到一定程度,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语法上的不足。因此,掌握的词汇越多,对文章的理解才会越深。这就要求日语学习者在日常学习中首先要掌握大量的单词。有时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句话中,单词都认识,却不知道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这是因为对单词的把握和理解不够,因为一个单词常常会有多个意思,每句话根据不同的语境会有不同的意思。所以我们要熟练地掌握每个单词的每个用法,并根据上下文、上下句加以猜测。
1.2句型结构 谓语放在句末是日语的一大特征,这一点和汉语不同。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很容易只读到一半就完了,以致于将前半句的意思理解为整个句子的意思,或者先入为主的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推测而造成对句意的误解。因此,我们要适应这种结构,在阅读过程中,养成先看句尾的习惯,快速找出句子主干,把握全句含义。
1.3中日文化差异 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方式。不同的认知方式又会造成人们对不同事件的不同看法。举个例子来说,法律之外的很多事情,中国人以道德为准绳,这件事违背了道德观念,所以是错的。而日本人则以做这件事的人数的多少为准绳,因为大家都做了,所以没有错。再举个饮食文化上的例子。在吃面这件事上,中国人认为发出声音是很不礼貌的,而日本人则认为发出声音代表面好吃,是对主人的一种赞美。因此,要想提高日语阅读能力,在加强词汇、语法等基本技能之外,还必须了解包括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艺术等的日本文化,以日本文化为立足点,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把握,理解一些文章中没有表达出的内容,避免一些因文化的差异而导致的误解,才能更好的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 阅读技巧
想要提高日语阅读能力,除掌握词汇、语法及中日文化差异外,掌握阅读技巧也是必备的条件之一。阅读技巧也是“仁者见仁”。下面就从不同体裁的文章进行简单说明,以求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文章。
2.1说明文 说明文是运用说明的方式,客观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及其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能、特点的文章。阅读这类文章首先要弄清楚作者在文章里想要向读者解说的是什么样的事物或事理。再从局部到整体的把握全文意思。这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准确把握句与句的关系。句子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并列、转折、递进、选择、因果、条件、假设等关系。二是要把握段落大意,即找出说明文中的关键句,以便了解作者最想说的事。三是理清段与段的相互关系。而段与段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并列、转折、因果、承上启下等关系。弄清楚这些,全文的脉络和大意也就一目了然了。在这从局部到整体的把握中,还要注意理解指示词所指示的具体内容(そ、あ系列指前面已经出现的内容,こ系列指将要出现的内容)和分清文章中哪些是作者罗列出的客观事实,哪些是作者的看法或者感想。另外,还要注意文章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所说明的事物和事理,说明文在修辞手法上运用比喻句比较多。弄清比喻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及比喻的具体对象,对进一步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帮助。
2.2小说 小说是描写人或事的文学性文章。小说同我们所熟识的记叙文一样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因此,阅读小说时,首先要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出现的人物以及事件的具体情况。其次,通过小说中对人物的表情、态度、动作、情景描写等,正确理解人物的心理;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面部表情、处世态度来把握人物的形象,理清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留意作者的语言技巧。特别注意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应用,以便更好的体会文章所表现的感彩。最后,通过作者所描绘的生活背景和塑造的艺术形象,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3评论文 评论文主要考的是对文章中重点句的理解,句与句或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等。因此,解读评论文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搞清楚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揭示的问题是什么。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在短时间内,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寻找文章的主题。在明确文章主题之后,围绕主题,仔细阅读各自然段的具体内容以及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同时,注意抓住作者的观点。
结语
以上主要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在阅读时所要掌握的基本要领做了简单的分析和总结。在日常学习中,仅作为一种参考。阅读技巧是在一定的阅读基础上才能开始考虑的问题。否则,空有技巧,连最基本的文章意思都读不懂,何谈运用阅读技巧去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主旨呢。总之,学习外语没有捷径,主要还是多看多记,多读多查,多做阅读,这样对提高阅读能力是十分有帮助的。只要长期坚持阅读,阅读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成岗;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干扰[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8年01期.
[2] 张安德;张翔,论外语教学的文化意识培养与文化导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6期.
[3] 武晓燕;影响大学生外语阅读的因素及教学对策[J];衡水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张爱;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对微命题结构的探讨[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003年03期.
论文摘要:在美术教育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保持民族艺术能得到发展。在学生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在民族艺术发展中能加入时代感。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中国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能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民族的自尊心。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是主体,教育的首要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以此来诱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因此教师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者,是民族艺术的弘扬者。
?
一、民族艺术在现代生活得到的关注?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口号在现今已被提上了日程。在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中,民族艺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民族艺术在现代的地位也在提高。一个个宣传民族艺术的、研究民族艺术的、发扬民族艺术的个人或机构在不断的成立涌现。?
(一)传统服饰艺术的延续?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世界各国的服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短装化、机能化是其主要特点。世界服装界曾把旗袍誉为中国的国装,这是因为它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它的形成可说是汉、满、蒙等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整个中华民族服装文化的结晶。它的演变又可以说是中西文化结合的杰作,因此它又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和国际性,为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所喜爱。旗袍在现代生活中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与它适应现代生活的机能性以及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有很大关系,它具有强烈的东方色彩。民族艺术也会转化为世界性,在“洋服”国际化的今天,这种民族服装更应视为珍宝,可以说它是一种文化的延续。?
(二)岭南民俗艺术的延续?
岭南地区的“跳禾楼”是一种古老的祭祖和庆丰收的仪式,由岭南地区的瑶族所创,以后逐渐失传。六年前,云浮市文化局找到一个70多岁的老先生,根据他的记忆和一些史料,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终于复活。在第三届广东省群众音乐舞蹈花会中,《禾楼舞》经过了再次编排,音乐和动作也更丰富,使岭南民俗艺术得以延续。?
(三)四大名著的延续 ?
中国古典名著商标正在狂遭日本网游企业抢注,2006年3月初,当这则消息在中国人间传播开来的时候,四大古典名著只剩《红楼梦》没有被日本企业抢注了。其中,日本巨摩公司向我国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的“水浒传”商标已通过初审进入公告期,而《三国志》为期三个月的商标异议期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就在去年,端午节域名遭一家韩国公司抢注,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被韩国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不知道有多少体现我们民族艺术文化在消失。?
既然民族的都是世界的,我们就只用考虑怎样将民族的再发展。而要发展民族的文化却既不能脱离当前国际的环境,又不能失去民族的根本,更不能有违历史的洪流。也就是说要把重点放回到对自身文化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
二、传统美术教学中的民族艺术
(一)“技”的传授方式?
“技”的传授基本上是以严格的师徒传授制来完成的,呈严密的封闭状态。这种师徒相传、父子相承的教学方式,利弊相衡,得失互抵。一方面,它有助于某种技艺向精深圆熟发展,另一方面又容易形成封闭保守,拒斥新意的机制,甚至导致某一技艺的失传消泯。?
目前, 这种“技”的传授仍然是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利用口诀进行传授的教学方法。口诀往往言简意赅,要领突出,既利于学习,又便于记忆。?
(二)“艺”的传授方式?
另一种属“艺”的那一类具有某种学术层次,受到官方的垂青和文人墨客的推崇。早在三国时期的画家曹不兴就已留名青史,晋代画家顾恺之则因提出了“以形写神”和“迁想妙得”的“传神论”,更是名播遐迩。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国许多才华横溢的艺匠,纵然创造了精妙绝伦,价值恒久的艺术珍品,也只能落个寂寂无闻的佚名者。我们可以看到,以官方和文人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美术教育是倚重怡情悦性,陶冶情操的。?
在中国,纯精神意义的美术之所以受重视,自然有其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比较重视个体内心世界的修炼,以求通过个体身心的平衡和稳定,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平衡,而对物质世界则较少进行分析性的研究和探索。“艺术的民族性不在于在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是否具有民族性,艺术的民族性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在于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 [1]
?
三、民族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反映?
在现今我国的美术教育中,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更加严格。尤其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的是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在这一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是主体,教育的首要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以此来诱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因此教师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者,是民族艺术的弘扬者。?
(一)民族艺术在课程内容上的体现?
1.国画课程教学?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深爱国内外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体系。作为课程内容之一,培养学生对本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国画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其所能地通过观察,凭借感觉和自身独特的视觉角度,抓住事物特征,允许他们的感觉方式和能力自由地去表达。只有当学生开始明白自己的表达得到重视时,他们才会以更大的兴趣去努力学习。美育专家说: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敏感性,对孩子潜在的创造意识有启蒙作用。因此,经常让学生欣赏名师作品,了解国画大师们的作画风格及生活小故事。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大师的作品直接临摹,让学生一下子就开始触摸艺术顶峰的作品。?
2.剪纸课程教学?
剪纸是我国典型的民间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最普及和最具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它是民族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之一,是民族民间风俗活动的直观性:审美性的象征表现。因而剪纸教学必须要渗透中华民族优秀民俗文化教育,不然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失去了旺盛的生命力。它是以剪刀为主要工具,纸为材料,通过多种手法制作成各类形象的民间工艺。它融合了剪纸技艺、绘画造型、想象创造和多种审美意识。纸虽植根于民间,但其文化底蕴相当深广,有着极强的人文性。往往跟民间的生活、风俗紧密联系,并在寓意丰富的剪纸中,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学生通过了解剪纸,在剪纸艺术的熏陶下,生活的体验过程中,感受剪纸的魅力,健全人格,促进审美情趣的养成。通过对剪纸这一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中华文明的信念和历史责任感;吸取民族民俗文化的特点,传承剪纸的优秀传统,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并进行创新活动。?
3.皮影课程教学?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其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表演的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同样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于皮影这一艺术形式的了解,更能增强民族的自信心。
中国是个多民族文化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文化艺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现代的美术教育必将沿着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向发展。?
(二)民族艺术在教学形式上的体现?
1.以欣赏课的形式了解民族艺术?
通过开设民俗欣赏课,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优秀的民族文化。教师通过收集的图片向学生讲解,教师要根据渗透优秀民俗文化教育的主题内容精心选择呈示的教具,包括范作、图幻灯、电视录像、电脑多媒体课件等,并使之与讲授内容紧密配合。民俗欣赏课的开设还可以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比如初等的内容以民俗化的文本诵读为主,如各种脍炙人口的童谣、儿童故事、童话剧本等;中等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欣赏为主题,可以采用影视和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接触中国的电影、电视、地理、历史、各种文艺节目;高等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艺术的表演和再现为主要内容,这也是民俗文化课的最高境界,学生通过学习,直接参与进来,自排自演中国的民俗文化。?
2.对当地民俗文化参观考察?
组织学生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参观考察,从学生的切身感受中接受教育。参观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把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深刻体会祖国优秀民俗文化。南京文化部门曾组织过一次“南京民俗文化”夏令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带领学生走进南京民俗博物馆馆址——甘熙故居古建筑群,了解南京民居特色;观看南京地区民俗、民艺系列展演活动;聆听中华古典诗词楹联协会袁裕陵老师精彩的、深入浅出并富含知识性、趣味性的《古典诗词楹联趣味》知识讲座;欣赏中华传统民族音乐的现场演奏会和传统皮影戏、口技表演;品尝南京传统风味小吃的同时,进行南京民间饮食文化的介绍,使学生在吃的同时,对民间饮食文化有所了解;现场向南京地区民间老艺术家们观摩学习剪纸、折纸、葫芦画、魔术等民间传统艺术,极大地扩充了孩子们精神文化生活。把民俗文化夏令营作为时光隧道,把营员们带回到已远去的岁月,亲身感受我们祖祖辈辈传袭下来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
四、结束语?
我们现在在社会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保持民族艺术能得到发展。在学生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在民族艺术发展中能加入时代感。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中国本民族的文化,能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民族的自信心,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日语等级考试改革有效教学
自2010年起日语能力考的内容、形式、分数等都将进行全新改革,新考试等级将由原来4个等级(1级―2级―3级―4级)调整为5个等级(N1―N2―N3―N4―N5),其中N3是新增级别,相当于现行的2级与3级之间的水平。新日语能力考试不仅测试学习者将日语作为语言知识的能力,更强调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等级考试中最害怕的两项分别是听力和阅读,而改革后的考试不仅加重了这两项的比分,更要求每个单项都必须合格。对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难点,对教师而言,这更是个挑战。
在日语等级考试改革的形势下,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组织。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即“有效率”和“有效果”。在日语教学中具体的要求为,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日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那么,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是每一位日语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我认为,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新的形势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堂教学目标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归宿。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备课认真、准备也很充分,找很多例句,但目的都是围绕让学生掌握某几个语法点,不断地翻译、练习。在考级复习中,教师说得最多的就是接续、语法的辨析。当然这是为了适应之前的考试需要。新的考试形式要求教师重新制定新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
二、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让日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目前的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小心翼翼地回答的局面,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灌输,而缺乏交流。这种状况对外语教育教学极为不利,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改变这种沉闷的局面,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只有课堂充满活力,学生才能充满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索,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的毛病,积极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比如,利用课前2―3分钟,让学生模仿播音员向大家作天气预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我设定人物和情景来进行对话练习;在理解文章内容时,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和解答问题;适当举行小型日语话剧表演、演讲比赛,等等。我坚信,一个充满活力的日语课堂定会给日语教学带来无限的生机。
三、注重日本文化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日关系正常化,特别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日两国在经贸、科技、文教等各方面的交流和人员往来越来越频繁。对政治、文化等背景与中国不同的日本加深理解和沟通,有助于促进中日友好。也就是说,认识日本,了解日本过去和现在的基本情况,对于学习日语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扩大学生接触日本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对中日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可以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给学生介绍日本的地理知识、战后经济和饮食文化等。例如《新版标准日本语中级(上册)》「温泉大国、日本一文,教师除了可以根据课本知识进行介绍之外,还可以搜集一些相关图片资料进行补充,让学生有直观的了解,从而深入了解日本,激发其学习日语的兴趣。
四、巧妙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日语教学中的各门课程,它将促使传统教学发生质的变革,使日语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且更富有吸引力。
在文法课中,教师可制作幻灯片课件辅助教学。在课件中可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概念,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将相关的背景知识、扩展内容等更全面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解日本传统节目时,教师可将相关的照片、音像资料等适当地穿插到课件中,形象、生动、全面地展现出日本传统节目的特色。
在听力课上,教师应改变以往单调的听录音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教学模式,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播放一些相适应的短片、动画、电影等,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体会语言的运用,改变枯燥的仅有录音磁带的听力课现状。
在会话课上,教师要摆脱拘泥于课本的现状,必须采取更多灵活、生动的手段促进会话课的日常教学。一方面可以利用图片等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会话练习,另一方面可以播放一些短片,让学生模仿练习。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模仿是极为重要的,而多媒体设备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生动的会话场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仿对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会话水平。
总之,新的考试制度不仅要求学生学好日语,而且要求学生把日语学“活”,更要求教师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积极性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效果好、效率高是课堂教学的追求。对日语进行教学,必须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入手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就要求每个日语教师对课堂的无效教学进行调整和反思。
参考文献:
摘要在动漫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运用动漫的形式在城市形象宣传及旅游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是需要我们致力研究的地方。
关键词成都旅游文化资源宣传开发动漫形式
成都,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旅游资源的古城,有着“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
作为享誉国内外的古城,成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首推始建于公元前250年左右,历时2000多年一直效益不衰的鬼斧神工之作——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位手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中游,地处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悠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连续使用,仍发挥巨大效益。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如今,都江堰已成为成都乃至全国,全世界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更成为成都在世界的第一张名片。
举世闻名的三星堆遗址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三星堆是古蜀国的都城所在地,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约七公里的南兴镇和三星镇境内,面积约12平方公里,是目前面积最大的古蜀遗址。其年代上限距今5000年。下限约2800年,延续时间达2000年之久。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是在1929年,自80年代以来,四川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对三星堆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出土了大量古代蜀人遗迹遗物,初步揭示了古蜀文化的面貌。正式将该遗址定名为“三星堆文化”,确立了三星堆遗址时代的上限为新石器时代晚期。
另一震惊世人的重大考古发现一“金沙遗址”是2002年出土于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从文物时代看,绝大部分约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年代距今大约在3200年到2800年之间少部分为春秋时期。“金沙遗址”这一区域很可能是商末至西周时期成都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也就是说。证明了成都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文明的出现。举世瞩目的“金沙”——神秘的东方玛雅文明,堪称成都平原的文化奇迹。
都江堰,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成都古蜀王国地位的象征,一个活化石一个丰碑图腾,是成都辉煌的文化史上的奇葩,在动漫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更在原创动漫领域的题材挖掘及剧本创意刨作研究领域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伴随这些遗址出现的神话故事是古蜀文明杂糅积淀的结晶,为后人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背景和历史舞台。在博大精深的文明面前,何不兼容并蓄将古蜀文化以另一种新颖的形式——动漫发扬光大呢?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当代世界竞争日趋激烈的动漫市场,只有汲取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而创作出的动画题材和剧本,佐以现代先进计算机CO技术的支持配合,才能创作出富于生命力与市场竞争力的优秀动画片。成都。作为古蜀文明的发源地。作为中国西蜀文明的集大成者,应当首当其冲走在国内原创动画制作的前沿。当今二十一世纪。动漫文化的掘兴已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在世界动漫文明极度发达的市场氛围下,在国家及政府大力扶持动漫产业的政治背景下,动漫工作者们应当抓住机遇把握时机,因地制宜地走出自己的独特路线,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从新的视角挖掘题材和剧本创意,从而探索新的突破口,打破目前国内原创动漫市场剧本奇缺的尴尬局面。例如都江堰。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文化历史背景,其故事的创作已有浑厚的历史文明积淀,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故事创新,将现代生活与古文明叙事线相交织融合,进行独特视角的挖掘,将会出现很多优秀的动漫原创作品。当今世界,动漫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有着巨大的产业前景和经济效益,在丰裕的故事创作背景下,制作以古蜀文明为题材的动画连续剧,系列片及影院版影片其意义是非凡的,不仅能起到宣传城市形象塑造新的城市名片的作用,也能为如今优秀题材奇缺的国内原创动漫领域带来一线曙光。
作为中国的国宝,本身就充满着卡通设计感的可爱动物,四川的形象宣传使者——大熊猫,如今正被世界动漫创作团队火热关注。从早期日本动漫鼻祖宫崎骏老师的动画电影《熊猫一家人》到如今风靡全球的美国著名动画公司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都是以这个古老而神秘的物种为对象,带领观众进入动漫的魔幻世界的。中国四川,作为大熊猫的故乡和发源地,则更应该从熊猫身上挖掘出更多的文化内涵及创作空间,使大熊猫能够真正成为国内外动画领域的明星,用动漫的形式为它树立起新的文化定义。让熊猫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动漫明星。成都的另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享誉亚洲乃至世界的三国文化圣地——武侯祠。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首批一级博物馆,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参观游览。三国文化影响着亚洲几代人,从原著的追随者到如今三国题材动漫的爱好者和创作者,都痴迷于它塑造的经典人物及他们在那尘土飞扬勾心斗角的三国沙场所谱写的一曲曲动人的传奇战争故事。在动漫的舞台里,三国的故事曾被香港著名漫画家黄玉郎改编为漫画,后相继被拍成动画片及FLASH短片,用幽默诙谐的形式向世人展现一个完全不同的创意三国故事。
武侯祠堂内的川剧戏台。每年都上演着最富传奇色彩的川剧绝活——变脸。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川剧的“变脸”是一门独特的艺术。现在已被其它兄弟剧种所借鉴,并且已经流传国外。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脸艺术在动画研究领域同样有很广阔的挖掘空间。这种本身就被赋予了传奇色彩的绝活,出现在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川剧中,是极具生命力与张力的,这让笔者想起日本的鬼才动画大师押井守先生的《攻壳机动队》系列作品之《攻壳机动队2》里的一段极富东方神秘色彩的结合日本能剧与中国京剧特色于一体的表演,在壮观的人类文明极度发达的未来世界。四处充斥着即将崩塌的腐朽机械的末世感,中华街里嬉闹着戴戏曲脸谱面具的孩子和表情麻木的成年人,在街市的花车上,巨大的神官像吟唱着挥舞刀剑,在川井宪次先生汲取佛教音乐元素创作出的充满震撼力和空灵感的音乐的铺衬下,整个画面极具视觉与听觉冲击力,让人过目不忘,成为动画影片中的经典,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可见本土文化在动画创作中那张扬的生命力,它将作为一种鲜活的元素源源不断地在文化长河中流淌。不管出现于何种形式。
武侯祠东侧的锦里由武侯祠博物馆恢复修建,锦里为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古街。它依托武侯祠,扩展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并融人川西民风、民俗。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成为成都文化旅游的新亮点。在这条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提到川菜和成都小吃。“吃在中国,味在四川”,这旬四方流传的名言点出了成都“尚滋味”、“好辛香”的传统饮食特点。“川菜”品种上千。名菜数百。“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擅用麻辣”,可谓盘盘菜品是故事。道道佳肴有典故。传统名菜如“麻婆豆腐”、“回锅肉”、“开水白菜”已经风行全球很多地方。“小吃”以小而精的特色驰名海内外,品种数百,做工精细,色鲜味佳,造型别致,代表性品种有“钟水饺”、“龙抄手”、“赖汤圆”、“叶儿粑”、“韩包子”、“夫妻肺片”、“糖油果子”、“三大炮”等。成都的美食已经享誉世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趋之若鹜。饮食文化当然能代表当地独特的人文特色和乡土风情,尤其是为世人所广为传颂的饮食,就更加弥足珍贵了。
[关键词]留学生;微信公众号;教育;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4187
1本次调查问卷相关情况介绍
1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河北大学全体在校留学生,总数共209人,来自65个国家,分布在汉语言、工商管理、临床医学等13个专业中。我们以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的问卷公众号“河大留学生”为依据,组成专业的微信团队,三个月时间制作一份半开放式、单项和多项选择以及问答题相结合的调查问卷,采取署名方式对全体留学生进行问卷调研,两个月时间里发放问卷200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26份,本文以此126份有效问卷结果进行分析。
12调查内容
(1)留学生来源结构(姓名、性别、年龄、国家)。
(2)留学生学历等级(学历分级、专业分类)。
(3)留学生汉语水平(汉语程度分级、学习目的)。
(4)留学生微信使用程度(获得途径、使用时长、频率)。
(5)留学生与“河大留学生”公众平台(细节提问、批评建议)。
13调查方式
文章主要以问卷调查方式为主,同时按学历等级划分人数,按20%进行抽样采访调查。收集整理调查问卷数据,总结访谈结果,最终获得结论。
2本次调查结果分析
(1)本次调查留学生人数共126人,其中主要为黑非洲(津巴布韦、赞比亚等国)47人,东南亚(印尼、老挝、泰国等)22人,东亚(韩国、日本、蒙古等)23人。其次,南亚11人、中东国家9人、中亚6人、欧美国家5人、拉美3人。留学生来源结构呈现地区集点,亚洲国家学生最多,其次为非洲各国。亚洲各国之间文化相通,特别是中亚、东亚文化圈以儒家文化为中心,各国思想价值观念不会有太大差异。非洲国家学生多为政府奖学金生,由于政策鼓励、贸易影响也纷纷来华学习。由此可见,文化差异性和地区共享性是留学生来华学习的重要趋向因素(如图1所示)。
图1留学生来华学习的重要趋向因素
留学生年龄在23~25岁为48人,18~22岁为34人,26~30岁为30人,31岁以上为14人。由此可见,来华学习的留学生多为青年人,中年人偏少。大多数留学生为大三、大四学生、一部分为硕士研究生。说明青年人思维活跃、行动力高、学习能力强,更多的青年学生愿意为了学业而来华留学。
(2)本次受调查留学生在学历、文化程度上差异明显。其中非学历生为21人,本科生59人,硕士生40人,博士生6人。结果显示来华留学生167%为非学历生,833%为学历生,本科生占468%,硕士生占317%,博士生仅为48%。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留学生希望来华留学取得相应学历,少数留学生为受家庭或文化因素来华进行短期学习体验;留学生专业类别,文科生82人,占65%。理科类24人,占19%。医学类20人,占16%。来华留学生一半以上学习专业为文科类,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占比最大。理工科和医学类占比相对持平。由此可知,来华留学生多受中国语言文化影响,来华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同样中国理工、医学学科、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和临床医学等学科技术同样吸引非洲偏远地方留学生。
(3)受调留学生中汉语水平一般,能基本交流人数为68人,水平良好,交流基本无障碍人数为58人。受调留学生汉语水平分层平稳,其中汉语水平一般程度中大三、大四本科生占比39%,而汉语水平良好层次中硕士生占比36%。结果显示,在华留学生汉语水平与其学历成正比。由此可知,在华学习时g和学习层次对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影响很大。
来华留学生中40%的人出于想多学习一门语言的目的来华,37%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12%的留学生喜欢来华旅游,9%的留学生受所在国汉语老师影响,2%的留学生因妻女家庭原因来华。由此可见,汉语的神秘性和中国文化自身魅力是留学生来华学习的主要推动因素(如图2所示)。
图2来华学习目的
(4)受调留学生126人中经常使用微信者为110人,偶尔使用者为16人,受调留学生全部安装微信。可见,微信作为新媒体社交软件代表,以其极强的互动性为广大留学生所接受。其中经常使用微信人数中,大三、大四本科生占比48%,为微信使用者的主力军,而文科类学生又占其60%。语言文科类留学生对微信的使用关注程度更高。42%的留学生选择在晚上休息时间浏览微信消息。可见,留学生普遍接受微信的社交功能,其中中国语言文化是其关注内容的要点。
(5)本次调查问卷主要以“河大留学生”公众平台为媒介了解留学生意愿。问卷调查也以“河大留学生”为主。49%的留学生是由学院通知关注“河大留学生”公众号,也有28%的留学生通过老师和同学介绍的途径而关注。而公众号中的中国文化部分受31%的留学生关注,留学生个人投稿(老外在河大)也受30%的留学生喜爱,教务信息也同样受到19%的留学生关注。其中东南亚和非洲留学生最喜欢公众号中国语言文化部分,可见,文化互通性和学习苛求度是留学生关注此公众号的主要原因。而且,本科生相对于硕士、博士生的关注度更高,留学生学历程度越高对语言文化、个人展示和教务信息的关注度越高。年龄越小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学历越高接触信息越广泛。
“河大留学生”公众号运营期间也存在很多不足,19%的留学生认为推送内容的标题没有吸引力,17%的学生认为图文不美观,其中本科生占比35%,另外,15%的留学生认为公众号推送内容乏味、无意义,其中本科生占38%,其次,认为功能不实用的留学生占比9%。其他不足之处留学生也纷纷留下宝贵意见。汉语水平一般留学生对公众号的不满意度占比48%,汉语水平良好留学生不满意度为52%,可见汉语水平越高,留学生对公众号的文化呈现度和结构功能的要求越高。
问卷调查期间,留学生针对公众号将要所加内容也都提出建议,18%的留学生希望公众号加入生活小贴士,16%、14%的留学生分别希望加入成绩查询功能和中国饮食文化相关介绍。留学生中希望加入国家文化展示、提供签证查询功能、加入名师展示、汉语文化小知识模块内容各占13%(如图3所示),本科生中15%对汉语文化小知识有需求,14%的留学生希望提供生活小常识,还有5%的留学生关注饮食文化方面。而硕士生需求相对本科生有所不同,70%的硕士生希望公众号可以提供成绩查询页面,9%的人希望加入更多的汉语文化小知识。由此可知,本科生汉语水平一般不高,他们希望更多地汲取汉语文化知识,同时保定冬天寒冷干燥、天气污染比较严重,留学生对于保暖、防霾生活知识的需求也必不可少。硕士生绝大多数在中国生活时间较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硕士生汉语水平较高,对成绩查询和签证办理的需求度高于对基本汉语文化知识的渴求。而30%的文科类学生更关注中国文化知识,这与其专业相关度和知识敏感度有关。而理工类和医学类留学生对各方面需求相对比较均匀。
图3新增版块内容
最终调查结果表明,“河大留学生”公众平台对留学生的帮助率有59%之高,也有32%的留学生认为对他们的帮助程度一般,其中42%的本科生认为帮助程度很大,硕士生也有29%的留学生认为对他们有帮助,58%的文科生相对于17%的理工科、14%的医学类留学生认为公众号对他们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无论留学生汉语水平处于何种程度,他们都认为此公众号为他们提供很大的帮助。
调查结果证明,“河大留学生”公众平台在留学生生活、学习方面提供不可缺少的帮助,也为留学生管理者探查出留学生的心理和生活需求。公众平台作为新媒体媒介,是联系留学生和管理工作者、教师的一个新的桥梁。留学生管理者应该建立公正合理的教育管理制度,对留学生实行民主、平等、安全、高效的管理,也有利于留学生自身养成良好的纪律性和学习习惯。留学生教育者通过不同学历和汉语层次留学生在公众平台所反馈的需求,应该因材施教,保质保量、针对留学生的心理进行人性化教学。而“河大留学生”公众平台更应该潜心改革,开发留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模块,将功能开发更具体化、更有实用性。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利用新形势、新契机更多服务于自身的教育管理工作,研制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新型管理模式,让中国走向世界,更让汉语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营养本科办学 注册营养师制度 日本营养学
营养学是一门研究机体与食物之间的关系的学科。近几年,随着社会各界对营养学的进一步重视,我国高等院校的营养学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随着医学专业目录的调整,1995年以后,营养学专业从医学专业中脱离出来,成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下的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授予理学士学位[1-2]。然而由于相关制度的缺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营养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3]。同为亚洲邻国的日本,一向以长寿人口最多而闻名,这和他们很早就开始重视营养有关。国家法规和相关规定的支持、营养学专业教育的广泛普及使得日本营养学在亚洲国家中领先。本文对日本营养学专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希望对我国的营养本科办学有所启发。
1.日本营养学专业发展状况
早在1910年,日本就开始摸索营养学,针对食品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何时吃、吃什么、吃多少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分析。1920年,日本内务府设立了营养研究所,即现在的国立健康营养研究所。1924年,作为日本营养学创始人的佐伯矩用私费设立了日本的第一所营养学校佐伯营养专门学校;时至今日,日本的营养学高等教育也多见于私立大学。1933年设立的女子营养学园,于1961年更名为女子营养大学,营养学专业开始跨入高等教育的行列。1947年,日本意识到营养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制定了《营养师法》。1962年确立管理营养师(注册营养师)制度[4]。
日本的国立大学中,涉及营养学的代表性院校为:御茶水女子大学、奈良女子大学与德岛大学。前两所大学的营养学分别归于生活科学系和生活环境系下,属于综合科类;德岛大学的营养学归属于医学系下,属于医科类。
综合科类的营养学,专业设置为四年制营养学学士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主要是以丰富饮食文化生活,发展健康社会为目标,从食物和营养相关的科学理论视角,培养掌握实践能力的营养人才。而以德岛大学为代表的医科类营养学,也同样为四年制营养学学士专业,在人才培养理念上重点是以推进医学营养发展为目标,着重培养具有现代医学、营养学和食品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熟悉营养相关疾病的营养防治的临床营养专业人才。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在课时分配上略有差异外,主要课程设置与综合科类营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区别不大。此处,笔者列举了御茶水女子大学课程设置情况见表1。由此可见,日本在营养学专业的教学理念上,理论和实践并举,尤其侧重于实验和实习的环节。
表1 御茶水女子大学课程设置情况
由于研究方向不同,大部分院校的营养专业并不是单一的一个教研室,为了更有效地展开研究,专业内划分有各研究团队,如德岛大学的营养学科内分别设置了临床饮食管理学、食品机能学、生理营养学、预防环境营养学(食品毒理学)、分子营养学、代谢营养学、实践营养学、疾患治疗营养学等研究室,间接促进了整个学科师资力量的提升和营养学科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大四学年开始之前,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营养学分支领域,填写志愿后,被调配入不同的研究室。大四期间,以各个分支领域的研究室教师为首,大四学生跟随导师科研团队下的研究生前辈,以研究室为主要基地,开始各项课题的研究,最后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与答辩。在此期间,穿插安排食物营养管理实习、医疗机构的临床营养实习、供食经营管理实习、公共营养实习。学生自主调配,选择适当的时间有组织有计划地前往食品工厂、医疗机构、保健所等地完成规定时间的实习,并根据不同场合的要求分别提交作业或实习报告。
在以科研为主的最后一学年中,教师主要培养学生形成基础知识与实践验证并重的研究态度,并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激发,努力与各方协调,按具体情况调配科研与实习的顺序。科研期间,无论是基础型研究还是应用型研究,自主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需要时刻关注最新的科研成果;实习期间,根据实习场地的不同,在上级指导下,熟悉现场操作与管理,熟练专业技能。
本科学生在大四学期末,都有参加国家管理营养士(注册营养师)考试的资格,合格者给予管理营养士资格证,可以进入医院营养科或在食品企业中享受中高层人才管理待遇。管理营养士资格证是进入医疗机构和大型食品企业的敲门砖,因此营养学专业本科期间的教学以通过管理营养士资格考试为主要目标之一,前三年理论联系实验教学,将基础与应用知识全面解析,再通过最后一年科研实践的学习,让学生对知识结构全面掌控、融会贯通,以便顺利通过毕业前夕的全国管理营养士资格考试。
2.对我国开展营养本科办学的启示
2.1营养专业课程设置的宽泛性。
从表1的课程设置可见营养专业涉及领域宽广。营养学是一门涵盖了生命科学、医学、食品科学、农业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它和分子生物学、生理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学、食品科学密切相关。同样,我国现阶段的营养学专业也多隶属于预防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等[1-2],不同的学院和多样化的师资背景使专业的发展更为丰富多彩。另外,营养专业课程设置的宽泛决定了其就业的广泛性,学生可以选择继续研究深造或者就其感兴趣的某个领域安排细致的职业规划。
2.2国内本科营养专业可借鉴的课程内容。
要让营养专业本科学生受到系统的专业培训,课程设置应该具备哪些要点?这是笔者试图从日本营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学习和借鉴的。根据表1总结来看,有一些核心内容(见表2)是可以总结并借鉴的。国内的营养专业,尤其是开设在医学院的营养专业,在完成上述核心课程的教学之余,可以充分利用医学院的教学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医院见习,培养学生的临床意识,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2.3对国内本科营养教学的启示。
据调查,在教学过程中,上述日本国立大学的营养学专业的教师并没有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系统化的教学上,有些课程并不完全依照教科书,根据不同的教学习惯,采用案例法、分发讲义等多样化方式进行教授。由于国立大学科研经费较为充裕,专业内形成科研带动教学、实践带动教学的氛围,引导学生研读科研文献、积极参与实践学习。在本科的最后一学年,鼓励学生将重心放在研究室的科研课题上,复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关注科研新动态,强化了实践能力和科研论文写作能力,也间接促进了专业科研活动的发展。而国内在此领域的本科阶段,科研活动较沉寂匮乏,可能与学生的就业压力、实习压力、教师的科研申请等有关。国内本科营养专业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由系统化、多样化的科研活动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反过来更能促进营养专业科研的发展,这是国内营养人才及营养本科办学迫切需要发展的关键。
2.4营养本科办学分组发展,形成科研化、产业化。
现阶段,我国的营养专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在部分院校中,工作的重点更侧重于教学环节。而在日本,不同研究组的营养学科教研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科研中,将科研经验、科研新成果带入教学,分享给学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热情,更有利于整个学科内长期稳健发展。另外,营养本身与生活密切相关,将可行性的科研成果形成相关产业,也是营养办学发展的落脚点之一。因此,专业内分组发展,形成良性竞争,做到产、学、研相结合,是营养本科办学的重要发展趋势。
2.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注册营养师制度。
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营养师法》,确定临床营养师的法律地位,维护合法权益,建立相关制度,规范职责,保障依法开展各项业务。制定营养法规可以将我国居民营养改善工作纳入法制管理[3]。否则,全民营养与健康普及教育、居民营养监测等工作,因为无法可依就难以落实。另外,社会各界尤其医院方面应加大扶植力度,为营养专业的毕业生提供更宽泛的就业环境。
3.结语
营养学专业的本科办学是国家发展营养学、建设营养专业人才队伍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几年专业政策方面的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如早前的医学营养专业为五年制,具有医学学士学位,可以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证考试,而现阶段一并改为四年制,理学学士学位,加剧了学生对本专业将来的发展趋势、就业前景等的不确定性。目前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中国注册营养师资格认证及考试大纲已经进入积极研讨期,试点工作的推进,将有力推动我国注册营养师认证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
综上所述,营养本科办学在未来不仅要适应时展不断改革完善培养方案,丰富人才培养内涵,更重要的是需要加紧营养相关法规、注册营养师制度等的建设,为我国营养师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创造更优越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柳园,胡雯,饶志勇,等.医学营养本科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华西医学,2013,28(1):142-144.
[2]杜寿玢,李珏声.我国营养教育的历史回顾[J].营养学报,2006,28(2):106-107.
[3]张兵,翟凤英,张辉.营养立法对我国国民营养改善与营养健康教育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1):61-63.
论文摘要:个异性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化本来就是在本身组织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营特点,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企业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且被顾客所公认,才能在企业之林中独树一帜,才有竞争的优势。文章就如何突出企业文化的个性进行了探讨。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兴的科学管理理论,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激发职工的责任心、积极性、创造性,培养企业团队精神,提高企业整体效率的管理新形式。它主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思考分析企业这一经济组织的运行,给企业注入文化活力,从组织文化的高度,力图把企业管理从技术上升为艺术,从经济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文化已引起国内众多企业家的高度重视,有的企业出资与文化团体合作,有的聘请专家学者为企业进行战略策划,以求树立良好的形象,这些都为企业文化在中国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企业引进企业文化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企业缺乏对国情的了解和自身潜能的认识,生搬硬套国外的模式,使企业文化变成了一种好看不好用的花架子;二是一些企业虽然提出了自己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但不是不完全就是缺乏必要的落实手段,到头来企业文化只是成为一种口号和空话。如何建立起适合国情和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和突出企业文化的民族性
从世界其他国家的企业文化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文化往往带有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民族文化的性质决定和影响着企业文化的特征。如日本的大和民族文化,它所派生的日本文化,着眼点放在运用职工的“集体智慧”,力求“协调,”“合作”,并格外强调职工对企业、企业对社会、领导对下属的责任感,因而就有了“和亲一致、顺应同化、感谢报恩、产业报国、奋力向上、献身组织”的特色。而在英、美这些带有浓厚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国家,则强调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能力,强调个人创新,所以“发展个性、鼓励竞争、争创第一、走向国际”构成了他们企业文化的特点。产生上述两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无疑是民族文化差异的影响,是东西方企业面临的不同社会环境和职工思想意识的深刻作用所致。所以,中国的企业要发展企业文化,同样也要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特色。鉴于日本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我们的一些企业就试图套用日本企业文化的模式,以传统的价值观为核心,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与现代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相矛盾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进行更新和改造,藉此创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以达到企业经营成功和民族经济腾飞的目的,事实上却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创造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呢?首先,还是不能离开中国几千年来遗留下来传统民族文化这个根本,因为只有民族的东西才是最有特色的;其次,对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要加以批判性利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掘其与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相抵触的内容,同时还要体现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的鲜明个性;最后,对日美等国在企业文化的成熟经验也要坚定地吸取,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文化才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因此,我们企业建立企业文化应着重突出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企业对国家对民族的义务,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企业经营者与生产者同呼吸共命运等内容。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的积累,应有突出的个性
就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企业形象,同时它又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全体人员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审美理念的综合反映。因此,企业文化应与本企业的产品一样,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企业精神在内容归纳、升华和凝炼中,由于每个企业的情况各不相同,因而表现出来的企业精神也都应各有千秋。然而,时下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开创企业精神时,仅仅模拟其他企业文化的语言文字,提出几句口号或标语,都是团结、进取、拼搏、求实、开拓、创新等不同组合。众多的企业都用同一面目去描绘企业的精神,而不讲究企业的具体特点,造成雷同,使企业文化失去企业个性。与我们相比,日本的多数企业在引进企业文化时,就非常注重突出每个企业的特殊性,如索尼精神就提出:索尼是开拓者,索尼的窗口永远朝未知的世界而开,充满活泼的气息,做别人不做的事。日立公司的社训要求为:诚——将优良产品贡献给社会;开拓精神——积极进取,独立自主;和——尊重个人意见,广与谈话,但以和为本。这些企业精神、价值观都是每个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出来的,不仅个性鲜明,且言之有物,比起我国许多企业一概笼统地提出“求实”“拚搏”等口号,内容显然要丰富得多。当然,企业的目标精神制定后,更重要的还是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落实,如果只是口号,不采取行动去实现,那么用企业文化管理企业只能成为美好的愿望。
三、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行为准则,要能为企业职工接受
一个企业的企业精神、价值观等要能被企业的员工认同,这样才能为员工自觉地接受,变成员工的信仰和追求。像“肯德基”店所供应的鸡,24小时内没有销售掉的鸡,全部销毁,看似企业蒙受损失,但因为它的信誉与质量,而吸引了更多的顾客光临,这就是一种深入浅出的饮食文化。同时企业的这种道德行为规范必然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职工的忠于职守,高质量的服务等,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而自觉地接受。企业文化能否成为员工的自觉追求,主要决定于下列因素:一是看企业文化制定的是否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相联系。有些企业领导在创建企业文化时往往好高骛远,不能充分体现员工的意愿,这样的企业文化即使制定出来,也很难获得员工的赞同与认同,员工不是发自内心去接受执行,就难以产生企业内在的凝聚力;二是看企业领导干部能否在接受企业文化中率先垂范。实施企业文化往往需要打破以往陈旧的观念,改变人们往日的工作方式和态度,面对这种破旧立新的情况,尤其需要有人起带头作用,而领导干部又是职工关注的焦点,就更需要在企业文化中以身作则。如果企业文化不能为职工自觉接受,这样的企业文化就等于一纸空文。
四、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文化
纵观中华五千年文化和中国的世界地位,不难看到,经济和文化是个对立体,没有经济的强大和繁荣,就没有文化的强盛和繁荣,文化是经济的产物又驱动着经济发展,很难想象,没有文化驱动的经济秩序将是怎样的。经济竞争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竞争,这种文化既是凝结在产品上的人类智慧的精华,又是渗透到企业运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理念、意志、行为和群体风格。在现阶段,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我们也要看到,在决定影响企业发展的诸多构成因素中,企业的产权制度、管理体制、产品和技术创新、开发机制则是基础性和“硬”性的,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则是弥补性和“软”性的,企业只有形成了合理的产权制度,拥有了完整的管理体制,建立建全了产品技术创新开发机制,进而发展到从各方面去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竞争能力的阶段,企业文化的建设才会真正提高到实践的前沿上来,否则企业文化的建设将难以实质性地融入到企业竞争和发展机制的改革及其强化活动中去,最终只能成为流行一时的时髦词语。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大都存在产权结构失衡,管理制度松懈,产品和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缺乏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强化企业竞争和发展机制的强烈冲动;而一些非国有制企业虽然在产权结构、管理制度、产品技术、创新机制方面有相对优势,但大都满足于“泰罗制”的管理现状,缺乏对利用“行为科学”、“人际关系”管理模式来改善企业竞争和发展机制的内外压力,也使企业文化建设进展缓慢。所以靠企业文化建设不可能解决企业竞争和发展机制的主要问题,而非得由企业的产权制度、管理体制、产品技术创新开发机制加以解决之后才能顺利发挥其预期作用。因此,我们在选择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行方式上,一定要注意处理好与企业产权制度、管理体制、产品和技术创新机制等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进程的同步和协调关系,并要以后者为基础,摸索总结有利于自己企业竞争和发展的模式,结合企业实际,创出一套适于自己企业的企业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赵云喜.企业设计家[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