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机械化工程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英文名称: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1298
国内刊号:11-1964/S
邮发代号:2-36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7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昆明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关于__镇农业机械化
与农业现代化的思考
学
院:现代农业学院
专
业:农村区域发展
年
级:20__级
学生姓名:__
指导教师:__
日
期:20__年4月
昆明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现代农业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20__级
学生姓名:__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关于__镇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思考
毕业设计(论文)内容:21世纪的经济、科技高速发展,中国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中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农业机械化是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解放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体现,是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条件。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对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从现在起到20__年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因势利导,把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上,认真研究解决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中的问题。
设计(论文)指导教师:
主管教学院(部)长:
20__年4月
目录
一、任务书…………………………………………………………………………1
二、目录……………………………………………………………………………2
三、前言……………………………………………………………………………4
四、正文……………………………………………………………………………5
1、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5
1.1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5
1.2农业机械化是实施科技兴农的重要载体…………………………6
1.3农业机械化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6
1.4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举措……………6
1.5农业机械化是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7
2、我镇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现状……………………………………7
2.1我镇的基本镇情……………………………………………………7
2.2我镇农机化现状……………………………………………………7
2.3农业机械装备………………………………………………………8
2.4农业机械的作用日益突出…………………………………………8
3、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9
3.1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均衡……………………………………………9
3.2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形成………………………………9
3.3农业机械机构和队伍不够稳定……………………………………9
3.4农业机械化相关制度建设尚待完善和加强………………………9
3.5机械的修理服务问题………………………………………………9
4、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措施……………………………………………10
4.1切实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10
4.2确定目标,制定规划………………………………………………11
4.3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11
4.4加强农业机械的管理………………………………………………12
4.5加快农业机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13
4.6注重农业机械人才的培养…………………………………………13
5、结论………………………………………………………………………14六、谢辞……………………………………………………………………………14七、参考文献………………………………………………………………………15
前
言
21世纪的经济、科技高速发展,中国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农业机械化是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解放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体现,是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条件。建立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基地,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都必须以农业机械化为纽带。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对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
生活中的主力军作用日益突出。
加以复种指数高,作物生长期短,耕作季节性强,以致耕作粗放,并常因贻误农时,造成减产。再看看“公路变晒场”,就知道农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和农业机械的缺乏。
从现在起到20__年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因势利导,把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上,认真研究解决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中的问题。确定目标,制定规划,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机械的管理,加快农业机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注重农业机械人才的培养。
推进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与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不矛盾的。经营规模扩大的实现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可以在农民自愿和保持土地原承包权不变的原则基础上,土地的使用权可以流转和集中,从而形成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另一方面,农户也可以在不改变各自土地占用规模的条件下,实行一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联合,从而也可以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
关于__镇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思考
21世纪的经济、科技高速发展,中国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中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农业机械化是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解放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建国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为农业机械化制定了不少的政策法规,这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给农机工作者以振奋和鼓舞。在实际工作中,农业机械化遇到了新的问题,突出表现是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工作中摆不上位置,因此各级政府在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制定、资金分配等方面农业机械化的内容很少。而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之一,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面临新的课题。
一、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主席就高瞻远瞩地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表明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和地位是相当突出的,它与农业现代化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
1.1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农业现代化,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和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其中,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主要是指农业机械化,即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取代落后的手工工具和以人畜为主的劳动形式。农业机械是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手段。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体现,是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条件。
1.2农业机械化是实施科技兴农的重要载体
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之一,是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农业成为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化产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证明,技术的发展要以一定的载体为媒介,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技术的载体。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大面积、大规模实施,必须通过先进的农业机械才能完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高度发展,必须通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才能实现。可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对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1.3农业机械化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生产系统,与农业机械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建立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基地,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都必须以农业机械化为纽带。
1.4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举措
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从农作物种植、农业运输、机械脱粒、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诸多环节,到建设农业设施和抗灾工程,以及设施农业、立体农业、园艺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科技工程的实施,离开机械化是无法实现的。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不仅仅是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手段,更重要的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生产力水平的一项现代工程技术,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致富的有效保障。
1.5农业机械化是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
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所需要的服务,都离不开农业机械,农机化服务贯穿农业生产、加工、运输的全过程,是其它服务不能替代的。
二、我镇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2.1、我镇的基本镇情
__镇位于__县城北部,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7千米,东与__镇接壤,南与__镇相连,西与__镇及__乡、__乡相邻,北与__镇、__镇毗邻,最高海拔2577米,最低海拔1860米,政府所在地海拔1880米,年均气温14℃左右。辖区面积241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25人。有耕地面积1814.2公顷,水田、旱地面积分别为854.8公顷和959.4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9亩。全镇辖10个村委会,64个自然村,80个村民小组,7981户30207人,非农人口1245人,占总人口的4.1,少数民族1343人,占总人口的4.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8‰。虽然人均耕地面积少,但除去老人和小孩,一个劳动力负担4.8亩耕地,一头耕畜负担近11.4亩耕地,加以复种指数高,一年耕作三至四茬,作物生长期短,耕作季节性强,以致耕作粗放,并常因贻误农时,造成减产。
2.2、我镇农机化现状
20__年全镇机耕面积3500亩,机耙面积3010亩,机收面积500亩,机电排灌面积1100亩。20__年机耕面积4600亩,机耙面积3050亩,机电灌溉面积1500亩,机收小麦面积510亩,农机运输总量212万吨公里,农机总收入343万元。20__年完成机耕面积4800亩,机耙面积完成4100亩,浅旋面积1200亩,完成机播面积510亩,机收面积300亩,新增动力38千瓦特,农副产品加工总量2.47万吨,农机运输总量214万吨公里,农机总收入353万元,农机化培训45人。有力地支持了我镇的春耕生产。
表1:我镇农机化现状统计表
单位:亩、万吨、万元
2.3农业机械装备
到20__年底,农业机械总动力693.38万kW,拥有大小农业机械203台,全镇有农业机械化从业人员382人,处于较低水平。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2.4农业机械的作用日益突出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中的主力军作用日益突出。农民对农机的需求也更强烈,在我镇农活集中,抓节令,每当4月底5月初,劳动强度大,这时经常看到的是“公路变晒场”,到20__年,农业机械经营总收入353万元,发展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开展联合作业,大大缩短了“三夏”周期,促进了粮食的增产增收和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在抵御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3.1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均衡
我镇除机耕、机播有一定面积外,机收面积很少,象水稻生产、玉米机收、
设施农业、副食品生产等处于一种新事物的状态,距离实现农业机械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也制约了我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3.2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形成
目前,我镇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主要以农民为主体,政府缺少对大中型农业机械补贴和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等农民自身无力解决的问题的启动和引导资金的投入,这是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3.3农业机械机构和队伍的不够稳定
机构改革首当其冲的是农业机械机构,这是几次机构改革的结果,只要一说要进行机构改革,农业机械人就人心慌慌,再有农业机械部门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但自身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缺乏发展后劲,这些对农业机械机构和队伍的稳定是相当不利的,也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4农业机械相关制度建设尚待完善和加强
目前各级虽然出台了部分农业机械法律、规章,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如农用运输车的管理体制不顺问题,致使大量的无证照农用运输车存在,形成重大安全隐患,并影响到对其他农业机械的有效管理。
3.5机械的修理服务问题
从过去建立农场、拖拉机站的工作中,我深切感到,机械能不能适应我们的耕作制度、土壤气候和技术条件,能不能万能通用、价格低廉,是实现机械化的重要关键问题。过去我们所采用的拖拉机和主要农具绝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虽然这些农业机械的效能是好的,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这些农业机械的性能不能完全适应我们的经济、技术、土壤和气候条件,同当地的耕作制度和经营条件存在着矛盾。进口的农业机械一般是:一、型号很大,适于大量开荒和大面积单一作物的耕种。二、作业项目单一,只适于耕地,不适于运输和其他工作;耕地又只适于平播,不适于垅作。三、适于干旱地带,在湿洼地区和雨季作业困难。而我镇的农业特点是:一、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主,需要精耕细作。二、地形复杂,田地面积不大,以种植水稻与杂粮为主(占耕地面积百分之八十以上),以垅作为主(占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十以上)。结果只好改变某些原来的耕作制度以适应农业机械,形成了“削足适履”的现象。根据几年来的实际经验,我认为在设计制造农业机械的时候,必须面向生产,根据地区条件使机械适合多种作业和多种作物的需要。并且,还要价格低廉,节省燃料,构造简单,便于操纵修理。按照这些要求,拖拉机的马力、构造、体形、附属装置等,就必须具有万能通用的性能。
在加强机械的设计制造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农具改革运动,不能因为要实行农业机械化就不重视旧农具的改良和畜力的利用。应当把推行农业机械化同人力、畜力和民间农具的利用结合起来,也就是新旧农具结合,“机、马、牛”结合。
4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措施
4.1切实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
从现在起到20__年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因势利导,把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上,认真研究解决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中的问题。要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把农业机械化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并根据本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纳入政府目标,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要建立农业机械化领导小组,组织协调计划、财政、金融等综合部门做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和服务工作,研究、制定和完善农业机械化的配套政策,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要加大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力度,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以农民和农村集体投资为主体,各级财政资金为导向,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机制,保障农业机械化稳定健康的发展。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其他农业发展资金中,财政资金要安排一定的比例,并由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进行管理使用。
4.2确定目标,制定规划
我镇要实现基本农业机械化,就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抓紧制定本地区的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规划。要根据各地的条件、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农业机械化,并突出地方特色。基础较好的坝区应率先成为我镇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地区;粮食生产区要重点解决玉米、水稻生产机械化;根据我镇农业的特点,争取玉米和油菜生产机械化上做好文章。规划要明确各个阶段应达到的目标,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强化工作的目标性和计划性。
4.3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是党在农村长期不变的政策,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十五届三中全会又决定继续延长30年土地承包合同。要稳定这一基本制度和贯彻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就必须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市市、区(县)、乡(镇)三级,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已基本健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又被赋予新的机制、新的内容。重点要围绕深化农村改革,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解决农民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事情等方面,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围绕“建龙头,强龙身,壮龙尾”的思路,建立健全各类农业机械服务组织,逐步形成以区(县)级农业机械服务组织为龙头,以乡(镇)农业机械服务组织为龙身,以村和农业机械专业户为龙尾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各类专业性的农业机械作业服务组织和专业户、机具租赁公司以及农业机械作业中介组织,逐步形成以农田作业为主要支柱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产业,推进农业机械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同时各类农业机械服务组织要面向广阔的农村市场开展综合服务,特别是要在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运销等“龙头”组织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4.4加强农业机械的管理
农业机械化事业“横跨工农业,涵盖大农业”,其管理涉及的业务,既有按市场机制运行的特点,又有以行政力量组织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的政府行为。因此,加强农业机械的管理首先要在认真贯彻实施《云南省农业机械促进法》、《云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的基础上,要加强配套法规的建设,完善农业机械法制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法对农业机械进行管理,形成依法管理的新局面。其次要稳定和理顺农业机械管理体制,强化农业机械管理部门的行政职能和行业管理职能,稳定和充实农业机械科研教育机构和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抓好农业机械的生产和供应,与 工商行政和技术监督部门密切配合,依法对农业机械产品生产、销售和维修环节进行行业质量监督,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农民权益。要重视和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特别是国家要授权农业机械安全监督部门对农业机械实施全面监督管理。
4.5加快农业机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
在稳定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充实技术人员的基础上,要下大力量,狠抓农业机械科技进步,用更多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产品来武装农业,来提高农业机械乃至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作为我镇的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重点应围绕“服务农村,富裕农民”做好文章,进行项目推广,如发展设施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应充分利用城市的吸纳、加工、辐射功能,实现农副产品的增值,增加农民的收入。在种植业方面要加强新机型选型和引进推广,尽早实现水稻、玉米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切实抓好增产效果显著的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玉米移栽、地膜覆盖等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为我镇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
4.6注重农业机械人才的培养
要提高农业机械工作的科技含量,关键是要加快跨世纪农业机械人才的培养。人才是天津农业机械化事业事业实现跨世纪奋斗目标的关键。要充分利用市和区县农业机械化学校这个农业机械教育培训阵地,下大力量加速培养跨世纪的、优秀的、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农业机械人才,为农业机械队伍源源不断地补充生力军,增添新鲜血液。
5、结论: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不仅表现在农业的装备和投入水平方面,更主要的是表现在农业的产出水平方面;不仅表现在农业生产本身的过程中,而且还表现在农业的产前和产后关联活动过程中;不仅表现在农业的技术层面,而且还表现在农业的组织层面。
我国的土地政策是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推进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与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不矛盾的。应当承认,我国超小型的农户经营规模,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非常不利的约束条件,经营规模的扩大是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但是,也应当看到,经营规模扩大的实现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可以在农民自愿和保持土地原承包权不变的原则基础上,土地的使用权可以流转和集中,从而形成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另一方面,农户也可以在不改变各自土地占用规模的条件下,实行一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联合,从而也可以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
谢
辞
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教导和培养,“谢谢”!
参 考 文 献
1、杨敏丽.《中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国际竞争力》.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__-3.P17-23
2、余泳昌.《新编农业机械读本》.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日期20__-5-1.P45—47
3、王福海.《农业推广》.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__-2.P1—4
4、于 冷.《农业标准化》.出版日期20__-1-1.P86—88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关于**镇农业机械化
与农业现代化的思考
学院:现代农业学院
专业:农村区域发展
年级:2002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2005年4月
昆明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现代农业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2002级
学生姓名:**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关于**镇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思考
毕业设计(论文)内容:21世纪的经济、科技高速发展,中国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中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农业机械化是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解放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体现,是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条件。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对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因势利导,把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上,认真研究解决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中的问题。
设计(论文)指导教师:
主管教学院(部)长:
2005年4月
目录
一、任务书…………………………………………………………………………1
二、目录……………………………………………………………………………2
三、前言……………………………………………………………………………4
四、正文……………………………………………………………………………5
1、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5
1.1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5
1.2农业机械化是实施科技兴农的重要载体…………………………6
1.3农业机械化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6
1.4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举措……………6
1.5农业机械化是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7
2、我镇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现状……………………………………7
2.1我镇的基本镇情……………………………………………………7
2.2我镇农机化现状……………………………………………………7
2.3农业机械装备………………………………………………………8
2.4农业机械的作用日益突出…………………………………………8
3、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9
3.1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均衡……………………………………………9
3.2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形成………………………………9
3.3农业机械机构和队伍不够稳定……………………………………9
3.4农业机械化相关制度建设尚待完善和加强………………………9
3.5机械的修理服务问题………………………………………………9
4、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措施……………………………………………10
4.1切实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10
4.2确定目标,制定规划………………………………………………11
4.3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11
4.4加强农业机械的管理………………………………………………12
4.5加快农业机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13
4.6注重农业机械人才的培养…………………………………………13
5、结论………………………………………………………………………14六、谢辞……………………………………………………………………………14七、参考文献………………………………………………………………………15
前言
21世纪的经济、科技高速发展,中国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农业机械化是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解放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体现,是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条件。建立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基地,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都必须以农业机械化为纽带。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对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中的主力军作用日益突出。
加以复种指数高,作物生长期短,耕作季节性强,以致耕作粗放,并常因贻误农时,造成减产。再看看“公路变晒场”,就知道农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和农业机械的缺乏。
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因势利导,把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上,认真研究解决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中的问题。确定目标,制定规划,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机械的管理,加快农业机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注重农业机械人才的培养。
推进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与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不矛盾的。经营规模扩大的实现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可以在农民自愿和保持土地原承包权不变的原则基础上,土地的使用权可以流转和集中,从而形成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另一方面,农户也可以在不改变各自土地占用规模的条件下,实行一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联合,从而也可以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
关于**镇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思考
21世纪的经济、科技高速发展,中国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中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农业机械化是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解放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建国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为农业机械化制定了不少的政策法规,这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给农机工作者以振奋和鼓舞。在实际工作中,农业机械化遇到了新的问题,突出表现是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工作中摆不上位置,因此各级政府在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制定、资金分配等方面农业机械化的内容很少。而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之一,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面临新的课题。
一、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主席就高瞻远瞩地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表明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和地位是相当突出的,它与农业现代化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
1.1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农业现代化,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和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其中,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主要是指农业机械化,即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取代落后的手工工具和以人畜为主的劳动形式。农业机械是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手段。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体现,是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条件。
1.2农业机械化是实施科技兴农的重要载体
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之一,是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农业成为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化产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证明,技术的发展要以一定的载体为媒介,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技术的载体。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大面积、大规模实施,必须通过先进的农业机械才能完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高度发展,必须通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才能实现。可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对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1.3农业机械化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生产系统,与农业机械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建立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基地,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都必须以农业机械化为纽带。
1.4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举措
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从农作物种植、农业运输、机械脱粒、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诸多环节,到建设农业设施和抗灾工程,以及设施农业、立体农业、园艺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科技工程的实施,离开机械化是无法实现的。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不仅仅是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手段,更重要的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生产力水平的一项现代工程技术,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致富的有效保障。
1.5农业机械化是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
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所需要的服务,都离不开农业机械,农机化服务贯穿农业生产、加工、运输的全过程,是其它服务不能替代的。
二、我镇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2.1、我镇的基本镇情
**镇位于**县城北部,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7千米,东与**镇接壤,南与**镇相连,西与**镇及**乡、**乡相邻,北与**镇、**镇毗邻,最高海拔2577米,最低海拔1860米,政府所在地海拔1880米,年均气温14℃左右。辖区面积241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25人。有耕地面积1814.2公顷,水田、旱地面积分别为854.8公顷和959.4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9亩。全镇辖10个村委会,64个自然村,80个村民小组,7981户30207人,非农人口1245人,占总人口的4.1%,少数民族1343人,占总人口的4.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8‰。虽然人均耕地面积少,但除去老人和小孩,一个劳动力负担4.8亩耕地,一头耕畜负担近11.4亩耕地,加以复种指数高,一年耕作三至四茬,作物生长期短,耕作季节性强,以致耕作粗放,并常因贻误农时,造成减产。
2.2、我镇农机化现状
2002年全镇机耕面积3500亩,机耙面积3010亩,机收面积500亩,机电排灌面积1100亩。2003年机耕面积4600亩,机耙面积3050亩,机电灌溉面积1500亩,机收小麦面积510亩,农机运输总量212万吨公里,农机总收入343万元。2004年完成机耕面积4800亩,机耙面积完成4100亩,浅旋面积1200亩,完成机播面积510亩,机收面积300亩,新增动力38千瓦特,农副产品加工总量2.47万吨,农机运输总量214万吨公里,农机总收入353万元,农机化培训45人。有力地支持了我镇的春耕生产。
表1:我镇农机化现状统计表
单位:亩、万吨、万元
2.3农业机械装备
到2004年底,农业机械总动力693.38万kW,拥有大小农业机械203台,全镇有农业机械化从业人员382人,处于较低水平。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2.4农业机械的作用日益突出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中的主力军作用日益突出。农民对农机的需求也更强烈,在我镇农活集中,抓节令,每当4月底5月初,劳动强度大,这时经常看到的是“公路变晒场”,到2004年,农业机械经营总收入353万元,发展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开展联合作业,大大缩短了“三夏”周期,促进了粮食的增产增收和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在抵御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3.1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均衡
我镇除机耕、机播有一定面积外,机收面积很少,象水稻生产、玉米机收、设施农业、副食品生产等处于一种新事物的状态,距离实现农业机械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也制约了我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3.2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形成
目前,我镇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主要以农民为主体,政府缺少对大中型农业机械补贴和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等农民自身无力解决的问题的启动和引导资金的投入,这是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3.3农业机械机构和队伍的不够稳定
机构改革首当其冲的是农业机械机构,这是几次机构改革的结果,只要一说要进行机构改革,农业机械人就人心慌慌,再有农业机械部门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但自身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缺乏发展后劲,这些对农业机械机构和队伍的稳定是相当不利的,也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4农业机械相关制度建设尚待完善和加强
目前各级虽然出台了部分农业机械法律、规章,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如农用运输车的管理体制不顺问题,致使大量的无证照农用运输车存在,形成重大安全隐患,并影响到对其他农业机械的有效管理。
3.5机械的修理服务问题
从过去建立农场、拖拉机站的工作中,我深切感到,机械能不能适应我们的耕作制度、土壤气候和技术条件,能不能万能通用、价格低廉,是实现机械化的重要关键问题。过去我们所采用的拖拉机和主要农具绝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虽然这些农业机械的效能是好的,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这些农业机械的性能不能完全适应我们的经济、技术、土壤和气候条件,同当地的耕作制度和经营条件存在着矛盾。进口的农业机械一般是:一、型号很大,适于大量开荒和大面积单一作物的耕种。二、作业项目单一,只适于耕地,不适于运输和其他工作;耕地又只适于平播,不适于垅作。三、适于干旱地带,在湿洼地区和雨季作业困难。而我镇的农业特点是:一、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主,需要精耕细作。二、地形复杂,田地面积不大,以种植水稻与杂粮为主(占耕地面积百分之八十以上),以垅作为主(占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十以上)。结果只好改变某些原来的耕作制度以适应农业机械,形成了“削足适履”的现象。根据几年来的实际经验,我认为在设计制造农业机械的时候,必须面向生产,根据地区条件使机械适合多种作业和多种作物的需要。并且,还要价格低廉,节省燃料,构造简单,便于操纵修理。按照这些要求,拖拉机的马力、构造、体形、附属装置等,就必须具有万能通用的性能。
在加强机械的设计制造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农具改革运动,不能因为要实行农业机械化就不重视旧农具的改良和畜力的利用。应当把推行农业机械化同人力、畜力和民间农具的利用结合起来,也就是新旧农具结合,“机、马、牛”结合。
4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措施
4.1切实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
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因势利导,把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上,认真研究解决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中的问题。要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把农业机械化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并根据本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纳入政府目标,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要建立农业机械化领导小组,组织协调计划、财政、金融等综合部门做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和服务工作,研究、制定和完善农业机械化的配套政策,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要加大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力度,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以农民和农村集体投资为主体,各级财政资金为导向,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机制,保障农业机械化稳定健康的发展。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其他农业发展资金中,财政资金要安排一定的比例,并由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进行管理使用。
4.2确定目标,制定规划
我镇要实现基本农业机械化,就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抓紧制定本地区的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规划。要根据各地的条件、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农业机械化,并突出地方特色。基础较好的坝区应率先成为我镇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地区;粮食生产区要重点解决玉米、水稻生产机械化;根据我镇农业的特点,争取玉米和油菜生产机械化上做好文章。规划要明确各个阶段应达到的目标,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强化工作的目标性和计划性。
4.3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是党在农村长期不变的政策,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十五届三中全会又决定继续延长30年土地承包合同。要稳定这一基本制度和贯彻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就必须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市市、区(县)、乡(镇)三级,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已基本健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又被赋予新的机制、新的内容。重点要围绕深化农村改革,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解决农民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事情等方面,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围绕“建龙头,强龙身,壮龙尾”的思路,建立健全各类农业机械服务组织,逐步形成以区(县)级农业机械服务组织为龙头,以乡(镇)农业机械服务组织为龙身,以村和农业机械专业户为龙尾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各类专业性的农业机械作业服务组织和专业户、机具租赁公司以及农业机械作业中介组织,逐步形成以农田作业为主要支柱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产业,推进农业机械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同时各类农业机械服务组织要面向广阔的农村市场开展综合服务,特别是要在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运销等“龙头”组织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4.4加强农业机械的管理
农业机械化事业“横跨工农业,涵盖大农业”,其管理涉及的业务,既有按市场机制运行的特点,又有以行政力量组织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的政府行为。因此,加强农业机械的管理首先要在认真贯彻实施《云南省农业机械促进法》、《云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的基础上,要加强配套法规的建设,完善农业机械法制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法对农业机械进行管理,形成依法管理的新局面。其次要稳定和理顺农业机械管理体制,强化农业机械管理部门的行政职能和行业管理职能,稳定和充实农业机械科研教育机构和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抓好农业机械的生产和供应,与工商行政和技术监督部门密切配合,依法对农业机械产品生产、销售和维修环节进行行业质量监督,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农民权益。要重视和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特别是国家要授权农业机械安全监督部门对农业机械实施全面监督管理。
4.5加快农业机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
在稳定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充实技术人员的基础上,要下大力量,狠抓农业机械科技进步,用更多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产品来武装农业,来提高农业机械乃至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作为我镇的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重点应围绕“服务农村,富裕农民”做好文章,进行项目推广,如发展设施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应充分利用城市的吸纳、加工、辐射功能,实现农副产品的增值,增加农民的收入。在种植业方面要加强新机型选型和引进推广,尽早实现水稻、玉米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切实抓好增产效果显著的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玉米移栽、地膜覆盖等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为我镇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
4.6注重农业机械人才的培养
要提高农业机械工作的科技含量,关键是要加快跨世纪农业机械人才的培养。人才是天津农业机械化事业事业实现跨世纪奋斗目标的关键。要充分利用市和区县农业机械化学校这个农业机械教育培训阵地,下大力量加速培养跨世纪的、优秀的、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农业机械人才,为农业机械队伍源源不断地补充生力军,增添新鲜血液。
5、结论: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不仅表现在农业的装备和投入水平方面,更主要的是表现在农业的产出水平方面;不仅表现在农业生产本身的过程中,而且还表现在农业的产前和产后关联活动过程中;不仅表现在农业的技术层面,而且还表现在农业的组织层面。
我国的土地政策是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推进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与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不矛盾的。应当承认,我国超小型的农户经营规模,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非常不利的约束条件,经营规模的扩大是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但是,也应当看到,经营规模扩大的实现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可以在农民自愿和保持土地原承包权不变的原则基础上,土地的使用权可以流转和集中,从而形成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另一方面,农户也可以在不改变各自土地占用规模的条件下,实行一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联合,从而也可以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
谢辞
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教导和培养,“谢谢”!
参考文献
1、杨敏丽.《中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国际竞争力》.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3.P17-23
2、余泳昌.《新编农业机械读本》.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5-1.P45—47
3、王福海.《农业推广》.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2-2.P1—4
4、于冷.《农业标准化》.出版日期2004-1-1.P86—88
关键词:土壤容重;土壤肥力;土壤含水量;农业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 S3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098-2
我国人均耕地严重减少,而且农业耕地中尚有相当数量的低产田,特别是山区农田,田间存在大量的石块,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耕作与产量。
通过田间观察和实验研究得出,大量石块的存在对农田质量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土壤物理特性、农机作业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1 大量石块影响了土壤的物理特性
1.1 土壤中石块的存在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土壤中石块的存在对于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中,最明显和最直接的就是对土壤容重的影响.对于含有大量石块的农田土壤,其土壤容重的计算是根据石块在整个土样中的重量百分含量计算的。采用下式:
其中:ρT――土壤容重;
ρs――石块密度;
ρb――土壤中细土(
W――土壤中石块重量百分含量。
石块的容重要高于土壤的容重,因此当石块含量增加时,土壤总的容重必然要增加。而农田土壤中的细土(
图1 质地孔隙a图2 质地孔隙b
图3 结构孔隙a 图4 结构孔隙b
图5 结构孔隙c
1.2 石块对农田土壤肥力特性的影响
对于含有大量砂粒和石块的山区农田来讲,其土壤养分与风化岩石的母质有密切关系,不同的成土母质,形成不同的土壤质地,某些岩石中含有适量的钙、磷等,而某些岩石却有可能根本不含有钙、磷,而含有大量的钾元素。因此某种土壤中除含某几种元素外,其余大部分营养成分都处于缺乏或半缺乏状态。对于作物成长所需要的养分,只有通过人工施肥的方法来补充。但如果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大径石块,土壤中所含的这些所施养分便极易被雨水冲击而形成地表径流,土壤和养分流失速度快。因此逐年有效地捡拾出来的石块,是保持山区农田土壤养分的当务之急。
同时由于岩石中有机质含量单一,且这些有机质进入土壤具有强迫性,使得土壤中被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有效有机质反而被排挤。因此地表岩石的捡拾十分必要。
1.3 石块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砾石是指粒径大于等于2mm的矿物颗粒。在石质山区,土壤表层常有大量的砾石存在。土壤中大量砾石的存在,不仅对土壤物理特性如土壤容重、土壤孔隙率及土壤含水量等存在影响,并且也对土壤的入渗特性存在影响。入渗一方面决定了产生地表径流的水量,从而对地表侵蚀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它又影响了土壤含水量,而对作物可利用的有效水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作物产量。因此,土壤中砾石的存在将对整个水文循环产生影响。
土壤含石量不同的情况下,土壤有效水的入渗时间、达到稳定含水量所需时间及开始产生地表径流的时间都是不同的。因为土壤中大量石块的存在对土壤中表层水的下渗起到了阻碍的作用,所以开始入渗时间随土壤含石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也使土壤达到稳定含水量所需的时间延长,含石量较多的土壤产生地表径流的时间也就相对延长。
1.4 石块对雨水打击侵蚀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雨滴打击是细沟间侵蚀和细沟侵蚀的主要侵蚀力,降雨所具有的动能,尤其是暴雨所具有的动能是地表径流动能的200倍以上,雨滴击溅作用除了使土壤更加分散以外,还能使农田表层土壤的水流动性增加,从而使农田土壤抗水蚀能力大大降低,而农田中位于土壤表层和浅层的石块,由于其特有物理性质,会加剧这种冲击和侵蚀,从而加剧表层土壤和养分的流失。
2 体积较大石块影响农业机械作业
由于耕层土壤中这些石块的存在,给农田的耕作和管理带来很大不便。农田中的石块,尤其是那些直径大的石块,严重妨碍了农机作业。从耕地、整地,到收获、灭茬,农田中的石块都在或多或少地增大着农机作业的阻力,甚至在不同程度地损坏农机具。这些都严重阻碍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多石地区难于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专业化。
因此要减少农田中的石块,尤其是直径较大的石块的含量,以方便该地区的农业机械作业,尽快普及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加速落后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加快其经济建设的前进步伐,为该地区的建设添砖加瓦。
3 农田中的石块影响作物的生长
种植作物的第一步即为播种。在进行播种作业时,石块很可能随着回土压在种子上,这样便会造成种子出土困难、甚至不能出土;当种子播在石块之上或者附近时,又会造成根系延展阻力加大,影响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对于根系作物,当种子贴近半裸于地表的石块时,由于石块是热的良导体,当地表所受阳光极强时,石块吸收热量,整体温度会明显高于土壤,容易达到过热而烫伤甚至烫死种子,致使种子不能出芽。另外,已经发芽的种子,其幼芽在出土时也容易遭遇石块而产生烫伤或烫死现象,即使能克服高温的损伤,长出的幼苗也容易弯曲,而不能健康成长。
石块对于块茎作物的影响较根系作物更为显著。其中,半裸的石块仍会因受热而整体温度过高,以致烫伤或烫死根茎作物;另外,由于石块质地坚硬且致密,位于耕层内的石块还会限制块茎作物的生长,造成块茎作物的发育不良,如未完全发育、形态不规则等。
4 结语
在我国,耕地不仅面积有限,而且大部分为包括高原和山地在内的中低产田。由于石砾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农田土壤的养分、水分和作物的生长、农田的耕作,给农田的生产和管理等带来很大不便,因此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降低了亩产水平,减少了经济效益,难于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专业化,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于含石量过多的农田,除石是改善农田质量,提高农业作业效率,增加单产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黄昌勇.土壤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 江波清.除砾石机械的利用[A].北海道技术研究学会论文集,1986:1511-1518.
[3] 刘银忠.永济耕地资源评价与利用[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4]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1.提高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若干对策
2.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研究
4.略论高职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
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探讨
6.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改革探索
7.基于项目导向的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研究——以钦州学院为例
8.提高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探讨
9.提高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10.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研究
11.新形势下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12.探索提高热工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13.MATLAB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学生毕业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14.基于ASP及VBA技术实现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自动化
15.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探讨
1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改进措施探索
17.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方法
18.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大纲的探讨
19.高职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实践的探讨
20.应用型本科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运行机制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21.仿真技术在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22.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探索与实践——以太原工业学院自动化专业为例
23.提高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方法研究
24.浅淡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毕业没计
2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改进措施探索
26.利用网络资源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实践
27.试论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高技班开展毕业设计
28.对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经验总结与思考
29.如何做好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的毕业设计
30.农机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与科研结合效果探讨
31.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现状分析与新模式探索
32.工科毕业设计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系为例
33.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实习与设计
3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改进措施探究
35.高校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的探讨
36.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改进
37.提高工科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38.地方农业院校机械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探析——以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39.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方法探索与实践
40.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改革与实践
4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讨
42.电力系统厂站及调度自动化综述
43.微生物自动化分析仪的毕业实习带教初探
44.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卓越技师毕业设计作品化改革与实践——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45.自动化和建环专业联合开展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实践
46.基于工作过程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探讨
47.提高工科高校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改革与探索——以自动化专业为例
48.CAD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49.浅谈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规范化
5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质量的研究——以常州工学院为案例
51.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及思考
5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制定——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53.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54.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改革探析
5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探索与实践
56.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57.基于CDIO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索
58.不变与应变——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再思考
59.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模式探讨
60.自动化仪表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实践
61.MATLAB在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62.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方案研究
63.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4.以实际生产工艺过程作为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题目的思考
65.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探讨
66.毕业设计与毕业分配挂钩新的教学模式 记92届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
67.工企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研究
68.谈中专自动化专业的毕业设计
69.自动化专业新形势下毕业设计过程与质量研究
7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7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改革探索
72.电子束离子束专业结合毕业实践研制用于生产自动化仪表零件的电子束焊机
7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的改革
74.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教学改革
75.毕业设计过程中学风因素及治学方略研究——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76.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和思考
77.工业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
78.高职电类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探讨
79.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践
80.基于学科平台开展本科毕业实习的改革与实践
81.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应用对检验医学本科生实习的影响与对策
82.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能力
83.毕业设计过程中如何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的创新能力
8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教学实践
85.医院药房自动化管理系统应用进展
86.人工与自动化双分拣区系统品项分配优化
87.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88.基于配电网自动化的多Agent技术在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继电保护中的研究
89.基于不同接线模式的馈线自动化实现方式
90.自动化炒青绿茶生产线的设计与应用
91.薄煤层综采工作面自动化技术综述
92.馈线自动化自适应快速保护控制方案
93.滚筒采煤机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技术发展及应用
94.国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市场发展状况研究
95.正念训练的去自动化效应:Stroop和前瞻记忆任务证据
96.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新发展
97.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
98.基于数据驱动的软件自动化测试框架
99.省级气象计量检定业务自动化系统
100.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101.压力容器焊接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102.薄煤层综采自动化配套装备开采技术
103.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究
104.自动化装配设备的总体设计
105.配电自动化
106.探讨22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107.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分析
108.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究
109.从国内外建设经验探讨广州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
110.槟榔包装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
111.我院基于整体设计的自动化药房建设
112.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及其进展
113.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探索
114.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浅谈
115.基于CAN总线的船舶自动化系统研究与设计
116.基于SMART准则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117.基于Android的自动化测试的设计与实现
118.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119.自动化综采工作面概念探讨
120.任务复杂度对自动化意识的影响
121.探析智能型机械自动化应用趋势
122.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煤矿通风系统中的应用
123.软件自动化测试概述及应用工具分析
124.试论化工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趋势
125.基于IEC61850国际标准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研究
126.远动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127.智能配电网馈线自动化发展及展望
128.图书馆自动化开源系统的市场可行性研究
129.国内石油钻机自动化技术现状与建议
13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选型
131.IEC61850在高级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
132.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的探索
133.智能电网发展的机制及其对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影响
134.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一)——电力市场与协调型自动化
Abstract: Case teaching is widely used because of its unique practice characteristics.agricultural machinery is a practical major, case teaching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class. After several years of practice, cases teaching have made excellent achievements i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ase teaching metho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rousing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But case teaching has not received the attention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colleg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of case teaching,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case teaching. Therefore, we must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case teaching, take full advantage of case teaching by selecting the high quality cases and improving case teaching skills.
关键词:案例教学;农业机械;实践性
Key words: case teaching;agricultural machinery;practical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1-0158-03
0 引言
案例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并能有效提高研究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案例教学起源于美国20世纪初,以提出企业案例在课堂上讨论的形式开展,尤其是在商业、管理教育中被广泛应用,随着逐渐的完善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1-3]。案例教学在80年代引入中国,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将案例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已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4-7]。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在培养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因而格外受到重视。案例教学作为中国目前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贸易经济学”、“管理学”、“发展经济学”等课程中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案例教学近年来在工学专业课教学所占比例逐渐扩大[8-10],这是由于它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有下文所述的优势。
1 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教学是一种在教师再现案例情景的情况下,把研究生带入到特定角色,通过案例分析以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它把一个个独特的生活应用情景展示给研究生,使他们能在短期内接触到生活生产中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从而有效地弥补了实践的不足和学习的片面性。
1.1 向研究生传授知识,大力提高研究生的基本素质 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与其他方法的区别在于,其不仅能给研究生传授知识,而且能开发研究生的智力,提高研究生吸取知识、探索知识的能力。进行案例教学的好处,就在于它不仅能够使研究生获得知识,而且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锻炼。借助于案例教学的方法,教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相互分析案例,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从中得出经验和教训,从而使研究生更深切地理解理论的真谛。通过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可以培养研究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从而将课堂教学逐步提升到培养研究生的独立学习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轨道上来。
例如,进行到讲述农业机械开发与研制时,可以将铧式犁、水稻插秧机、谷物联合收割机做为典型,采用案例教学模式进行讲解、分析和讨论。师生在探讨和研究的过程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和学习效率,同时又锻炼了研究生的口才,增强了研究生的自信心。
1.2 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研究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授课这一教学环节,对于研究生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讲授知识,只能对理论知识进行阐述和论证。而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的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研究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具有生动形象、易于被理解的特点。对于专业课程,概念和原则占比偏多,表述上具有抽象性,比较枯燥,而由于案例具有鲜明的叙事性和特定的场景,比较生动,两者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研究生的记忆、有利于深化理论教学、巩固研究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是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
而研究生要进行案例讨论,就要求能够全面理解理论知识,并能有针对性地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可以特别安排海南特产的绿橙的采摘机构、传送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视频进行学习。再让研究生综合所学知识和已有的成熟的装置进行绿橙采摘机构的设计。通过实际生活和生产的案例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这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作用。
1.3 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研究生处于被动地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研究生是“传”和“授”的对象,成了理论知识的接受者,着重于吸取知识,而忽视应用知识。案例教学同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教学,研究生需要积极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在课堂上对研究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需要身临其境地处理问题,提出方案。案例教学的重心在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研究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得出结论,达到师生思维同步,有利于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教学效果,并且能有效地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对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原理时可以利用其工作动画作为辅助,另外可以通过参观企业,通过观察农机具的生产组装过程,从而让研究生们更深切地体会书本知识是为实践服务的。专业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强强联合,将使整个课堂更生动,研究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从而大大提高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4 有效提高研究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研究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字撰写和语言表达能力,才能胜任相关的工作,案例教学在这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激烈的讨论,对提高研究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帮助。在案例讨论之后,要写出案例分析报告,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1.5 教学相长 案例教学有助于教师发现理论教学的不足。案例教学为研究生主动参与教学创造了机会,同时教师也能从研究生对案例的多视角分析、不同意见的争辩中激发出新的见解和观点,并且在教学中发现不足之处后进行改进,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2 案例教学在农业机械课程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针对广东和海南当地的特色经济作物香蕉,以香蕉假茎的粉碎机为例。首先,对香蕉假茎的特点和其粉碎难点进行介绍,并对张进疆、荣等设计的假茎粉碎机进行基本原理、主要部件及关键技术参数的分析。再分组查阅有关文献和资料,掌握已有秸秆粉碎机技术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讨论已有结构及设计的不足之处,及优化应解决哪些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最后形成各组的最佳方案。在各组选定1名同学在课堂上介绍本组的设计方案。介绍完毕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认真讨论和提问。同组成员还要对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质疑做好记录,以便回应质疑和对方案做进一步优化。教师要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指导。待汇报和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点评和总结,并引导研究生对本组在案例教学中所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各组利用改进后的方案可以申报院级课题、发表期刊论文(如2010年在农机化研究上发表的“香蕉假茎还田机研制与试验”;2012年在广东农业科学上发表的“切碎组合式香蕉秸秆还田机设计”;2015年在农业工程学报上发表的“滚割喂入式卧轴甩刀香蕉假茎粉碎还田机设计与试验”)等。案例教学以研究生主导,教师指导的形式,使教师和研究生都参与教学和科研,同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科研水平。
案例教学使同学们亲身体会产品新方案的形成过程,锻炼了研究生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香蕉秸秆粉碎机粉碎装置的设计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研究生对课程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培养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研究生的机械创新技能和科研能力;案例教学以研究生为主体,培养了研究生自我学习能力,使案例教学实现了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
3 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最初案例教学始于商业和企业管理学,如果仅仅是生搬硬套会引起教学上的“水土不服”,因此在农业机械专业课上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可能往往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广大师生对案例教学方法产生怀疑。本文对工学专业课程案例教学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结合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谈谈在案例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3.1 缺乏符合当地特色的案例 案例的选择在案例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要体现理论知识的特点,而且要切合主题。目前更多的是从国外教科书中引进的案例,但由于国内外种植制度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农业机械发展水平的不同,国外的案例在国内使用时面临适用性问题。其次,大多数国内出版的案例教材尚不成熟,真正符合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案例较少且更新不及时。由于缺乏适合我国农业机械发展前沿的高质量案例,案例教学的效果受到影响。我国高校的案例教学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因此,发掘具有我国特色的农业机械案例已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
3.2 案例讨论组织缺乏有效性 讨论中由于人数过多,平均下来每个研究生发言的机会不多,甚至有些研究生往往局限在枝节末梢问题上,跑题甚远,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的。另外在案例讨论中教师不能有效引导研究生深入正题也将成为案例教学的难点。
3.3 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 “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传授“最终结论”,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讨论和思考,去诱发研究生进行思维发散。它甚至不一定有正确的答案,它真正侧重的是思考过程。这样,实施“案例教学”将会是对教师素质的考验。首先,案例的搜集、筛选和准备的工作量很大,需要教师围绕课堂主题对案例进行适当人为加工,并将相关知识有效集中到一个案例中,这对教师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大考验。其次,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力。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对整个课堂有整体把握,能够准确地把握讨论的进程和方向,教师还要善于根据研究生的特点调节课堂气氛。教师具备运用“案例教学”的能力,才能使案例教学有的放矢,尽可能大地发挥出案例教学的效果。
3.4 教师不能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关系 在农业机械教学中原理讲授应该处于主导地位,案例教学只是辅的教学手段。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分注重案例教学,在课堂上轻讲授,重案例教学,出现主要原理和概念讲授不清,造成研究生基础不扎实,对原理难以获得全面科学的理解的情况。案例教学与基本概念讲授主次关系本末倒置,难以实现教学本来目的。
4 结论与展望
通过几年来对农业机械研究生的教学改革与探索,笔者认为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对农业机械化人才的培养,使研究生学习和掌握农业机械的相关技术,还要在案例教学的完善上下功夫,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实践,适应发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虽然案例教学引入我国的时间不短,但在案例教学中,无论是案例的选择还是其编写与实施,其工作量都要远远高于传统教学。尤其是对于工科类课程尚没有成熟的经验与理论可供借鉴,远不能与商学、管理学已经成熟的规模化案例教学相比。其次案例教学的适用对象较为有限。以教学实践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应该以案例教学为主,但也要充分考虑到学校师资、研究生课程设置等整体实际情况确定案例教学的比例,从而保证案例教学的效果,而研究生比本科生更适合用案例教学。
我国的案例教学的应用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同时,很多教师对案例教学模式不太适应。这些都已成为教师运用案例教学中的困难与挑战。农业机械研究生的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应用还任重而道远,本文只是在这方面做了一点初步的努力和尝试,要想彻底的完成这个重任,还需要各高校同行教师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1]朱文.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0:39-41.
[2]经柏龙,罗岩.论案例教学及其运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38-41.
[3]朱涛,马恒,刘强.专业技术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01:91-93.
[4]陈福松.案例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05:81-83.
[5]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7:36-41.
[6]钱方明.改进案例教学,提高案例教学质量[J].嘉兴学院学报,2002,S1:206-207.
[7]李寒梅.案例教学在教师教育课堂教学中的观察与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3,06:70-72.
[8]张新平.论案例教学及其在教育管理学课程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56-61.
[9]经柏龙.论案例教学在教师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科学,2006,05:39-42.
[论文摘要]从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战略、我国农业科技与世界科技水平的差距等方面,对我国的农业科技对农村经济的作用提出对策和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过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面对目前的国内外形势,急切需要新的突破,今后农业可否通过科技革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发展农业科技的十项战略对策
(一)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
既积极推进改革,又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地域性、周期性、公益性的特点。一是优化专业结构,使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科技力量配置科学合理,当前的重点是加强产前,特别是产后的科技力量;二是优化布局,逐步改变农业科研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建立以生态类型区为基础的新型科研组织体系;三是扩大开放,更多的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引进资金和先进的设备、设施。
(二)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的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在改革的基础上,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下大力气把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逐步建立一支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宏大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三)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针对农业产业化对技术的需求,筛选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适当引进进行组装配套,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大成果推广计划、星火计划,大力推进农村的科技进步,积极引导东部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出效益。
(四)切实提高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
一是突出应用研究,努力解决严重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难题;二是抓好基础研究与基础性工作,为农业科技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特别要抓好基因工程、光合作用机理、杂交优势机理和生物固氮等方面的工作;三是要加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核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产业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一批农业高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四是要针对21世纪养活16亿人口对技术的需求,抓好超前研究与技术储备。
(五)建立一个宏大的、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国的人口多,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还很低,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大。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拥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体系。
(六)加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由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科技管理和科技企业等部分组成。针对农业科技多头管理、重复和分散的现状,建立协调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对农业科技机构进行分类重组,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机构。将农业研究开发机构分为技术开发类、科技服务类和基础公益类三大类,采取不同支持方式。技术开发类机构转变为科技企业或进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科技服务类机构转变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公益类农业科技工作由政府以项目和基地的形式给予支持。对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建立队伍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形式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科技企业,逐步形成国家、地方、企业、民营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体系,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择优支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基地,培养一批世界知名的农业科学家。
(七)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
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各级政府、全社会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特别要增加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拨款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到20世纪末,使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0.5%~0.7%以上;到2005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
二、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从以下六个方面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一)农作物品种
我国拥有丰富的品种资源,但在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的深度如抗性基因的发掘利用,野生种、边缘种优良特性的利用,利用生物技术保存种质资源和人工创造新种质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资源鉴定和品种资源工作体系也不够完善。另外,在良种繁育体系与制度方面,不如发达国家规范化、科学化。
作物生理化研究,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个体、器官或细胞水平上,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
1.植物生物技术。目前国外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程度相当高,形成产业的产品主要有:细胞和组织培养产业,如花卉、草莓、荔枝等试管苗和脱毒苗;微生物农药,如苏芸金杆菌;生物技术农产品;兽医治疗药物和防治疫苗品;农用诊断试剂;家畜胚胎移植技术;单细胞蛋白;人工种子和胚芽等。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仍然较低,研究设备和手段,工业化生产还相当落后,生物产品商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还不够。
2.畜牧业科技。目前我国畜牧业科技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总体上落后10-15年。特别是在畜牧业基础学科研究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明显。有些研究还几乎是空白。
3.农田灌溉技术。瑞典、英国、奥地利、罗马尼亚、法国等国的喷灌面积均已超过80%,美国、俄罗斯约为40%,美国微灌面积到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达到总灌溉面积的3%,以色列灌溉面积中约2/3为微灌,1/3为喷灌。我国在地面灌溉方面,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无论在材质、性能、自动化程度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自动控制设备方面差距更大。
4.农业机械化技术。从大量生产的现有产品来看,机具性能、质量技术水平,只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的一般水平或5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亦即落后30-40年。
在应用方面,农业机械化程度,机耕率为80%,机播率为77%,机收率为70%,而发达国家则全面实现机械化。超级秘书网
5.林业科学技术。我国现有的林业技术水平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至少落后20多年。科学技术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1.2%;人工林林木每公顷蓄积只有33.3立方米,远远低于我国森林总蓄积每公顷平均83.6立方米的水平;全国有林地面积只占全部林业用地的50%,而美国为95%,瑞典为98%,日本为96%;我国的树木利用率很低,树林出材率只占全树的25%,而林业发达国家已从原来的全树利用发展到全林利用以至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利用;我国每公顷森林年均净生长量仅为2.7立方米,而德国是6立方米,芬兰是4立方米,美国和日本是3.1立方米。
[论文摘要]从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战略、我国农业科技与世界科技水平的差距等方面,对我国的农业科技对农村经济的作用提出对策和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过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面对目前的国内外形势,急切需要新的突破,今后农业可否通过科技革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发展农业科技的十项战略对策
(一)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
既积极推进改革,又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地域性、周期性、公益性的特点。一是优化专业结构,使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科技力量配置科学合理,当前的重点是加强产前,特别是产后的科技力量;二是优化布局,逐步改变农业科研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建立以生态类型区为基础的新型科研组织体系;三是扩大开放,更多的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引进资金和先进的设备、设施。
(二)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的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在改革的基础上,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下大力气把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逐步建立一支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宏大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三)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针对农业产业化对技术的需求,筛选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适当引进进行组装配套,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大成果推广计划、星火计划,大力推进农村的科技进步,积极引导东部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出效益。
(四)切实提高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
一是突出应用研究,努力解决严重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难题;二是抓好基础研究与基础性工作,为农业科技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特别要抓好基因工程、光合作用机理、杂交优势机理和生物固氮等方面的工作;三是要加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核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产业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一批农业高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四是要针对21世纪养活16亿人口对技术的需求,抓好超前研究与技术储备。
(五)建立一个宏大的、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国的人口多,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还很低,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大。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拥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体系。
(六)加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由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科技管理和科技企业等部分组成。针对农业科技多头管理、重复和分散的现状,建立协调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对农业科技机构进行分类重组,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机构。将农业研究开发机构分为技术开发类、科技服务类和基础公益类三大类,采取不同支持方式。技术开发类机构转变为科技企业或进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科技服务类机构转变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公益类农业科技工作由政府以项目和基地的形式给予支持。对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建立队伍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形式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科技企业,逐步形成国家、地方、企业、民营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体系,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择优支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基地,培养一批世界知名的农业科学家。
(七)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
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各级政府、全社会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特别要增加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拨款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到20世纪末,使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0.5%~0.7%以上;到2005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
二、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从以下六个方面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一)农作物品种
我国拥有丰富的品种资源,但在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的深度如抗性基因的发掘利用,野生种、边缘种优良特性的利用,利用生物技术保存种质资源和人工创造新种质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资源鉴定和品种资源工作体系也不够完善。另外,在良种繁育体系与制度方面,不如发达国家规范化、科学化。
作物生理化研究,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个体、器官或细胞水平上,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
1.植物生物技术。目前国外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程度相当高,形成产业的产品主要有:细胞和组织培养产业,如花卉、草莓、荔枝等试管苗和脱毒苗;微生物农药,如苏芸金杆菌;生物技术农产品;兽医治疗药物和防治疫苗品;农用诊断试剂;家畜胚胎移植技术;单细胞蛋白;人工种子和胚芽等。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仍然较低,研究设备和手段,工业化生产还相当落后,生物产品商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还不够。
2.畜牧业科技。目前我国畜牧业科技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总体上落后10-15年。特别是在畜牧业基础学科研究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明显。有些研究还几乎是空白。
3.农田灌溉技术。瑞典、英国、奥地利、罗马尼亚、法国等国的喷灌面积均已超过80%,美国、俄罗斯约为40%,美国微灌面积到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达到总灌溉面积的3%,以色列灌溉面积中约2/3为微灌,1/3为喷灌。我国在地面灌溉方面,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无论在材质、性能、自动化程度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自动控制设备方面差距更大。
4.农业机械化技术。从大量生产的现有产品来看,机具性能、质量技术水平,只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的一般水平或5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亦即落后30-40年。新晨
在应用方面,农业机械化程度,机耕率为80%,机播率为77%,机收率为70%,而发达国家则全面实现机械化。
5.林业科学技术。我国现有的林业技术水平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至少落后20多年。科学技术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1.2%;人工林林木每公顷蓄积只有33.3立方米,远远低于我国森林总蓄积每公顷平均83.6立方米的水平;全国有林地面积只占全部林业用地的50%,而美国为95%,瑞典为98%,日本为96%;我国的树木利用率很低,树林出材率只占全树的25%,而林业发达国家已从原来的全树利用发展到全林利用以至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利用;我国每公顷森林年均净生长量仅为2.7立方米,而德国是6立方米,芬兰是4立方米,美国和日本是3.1立方米。
【关键词】教学改革 创新 教学方法 案例库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18-0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teaching reform of modern Agronomy Introduction
WANG SHUJIE WANGS HUJUN SUIYUANYUAN XUYAN MAYAN LIDIANYUNZHANGLI
(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China 130022)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odel reform of Agronomy Introduction teaching i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engineering. Firstly, active network teaching is advocated to enrich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content. Then, the perfect practice case database and file database of examination paper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is will build a good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professional course evaluation and quality certification.
【Key words】Teaching reform; Innovate;Teaching methods;Case database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明确教育改革的方针与目标,改进更新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积极开展网络教学,不断丰富与完善教学内容。建立并扩充课程实践案例库、完善试题案例数据管理库,应该是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与首要任务。
一、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本教法改革的重要环节在于积极引领学生开展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强化课堂讨论和专题演讲内容。作业结合所拓展的内容作专题、述评,开展以教师讲授为主导、课堂讨论和课程专题讨论为辅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分组讨论与激发学生兴趣进行演讲。可以启发学生结合生产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开展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启发学生产生创新性思维。使学习热情高涨,拓宽视野,使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锻炼与培养。因此,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发表新见解,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而学生通过回答教师提问、学生间相互交流,也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并能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查阅文献,通过专题、述评作业的训练,不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科学论文写作和综合归纳总结能力。综合能力与业务素质得到了明显地提高,有利于毕业后择业与今后的个性化的良性发展。
二、积极开展网络教学,丰富与完善教学内容
网络课程是教师、教材、教育技术的新手段、教育方法与学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网络教学既可以进行大面积地教学,也可以进行个别化辅导,还可以进行基于网络化的协同化学习。由于网络课程的这种开放性、灵活性、智能化等特点,有利于缓解高校扩展后教学资源、设备紧张的局面。
网络课程显著地突破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和协作化,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例如:网络公开课、教学在线、慕课计划的开展,教学手段实现网络化、自主化可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跨入新的时期,慕课计划的实施,表明网络教学平台已经走向国际化。学生可以通过免费登录网络教学平台,收视各大学教学名师的公开授课,吸取众家之长,领略自己制定目标的各位名师的教学风采,获得许多新信息。开阔视野,拓宽思维,完成高目标的学习任务,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并完善实践案例库
为提高教学效率,增强课堂授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组课本着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进行了多媒体教学体系的设计,其所设计使用的《农学概论》多媒体课件.具有内容图文并茂,多姿多彩,寓教于乐,使抽象问题更加形象化,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提高了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教师的广文博见,见多识广为课件的内容提供丰富的素材与论据。
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不断实现新形势下农机发展对新农艺的要求;教学大纲的编写,每4年都要改版一次教学大纲。每次都要更新许多新内容。教学内容的更新及教学方法改革,为课程的教学增添许多生机;科研实践教学平台的建立,以实际教研示范基地为模板构建虚拟农场及植物工厂,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的新目标;努力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
科学研究案例库建立:构建大学生创新实验案例库,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验计划,参与高层次、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努力实现“科、教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模式;理论教学平台不断完善:教材的不断改版与更新,多媒体课件的不断完善,结合网络资源不断地开发利用。实现高水平教学管理的目标。
实践平台的建设:实践案例库建立,添加课程设计环节,营造“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的完善的毕业设计。
四、建立并完善试题案例数据管理库
建立教学档案管理库:提供本课程各学期教学方案,教学大纲(每四年改版一次教学大纲);教案(文档与PPT不断更新);教学任务书、教学进程表、点名册;试卷2套A,B试卷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学生成绩单、试卷分析报告、考试通知单、考场记录、试卷复查表一,表二;试卷、实验报告纸质版等,全部实现档案的有序化管理,为今后农业工程专业评估、专业质量认证提供良好的信息(模板)平台。
通过选课系统学生可以对每一门课程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总体评估来评判教师的授课水准。虽然评价系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误差,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但依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进步意义。
五、结束语
教育要重视大学的本位教育,重视教学改革政策落实与经验交流。2016年8月22日-24日在吉林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成功举办十二届全国高等院校农业工程及相关学科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校领导介绍了吉林大学的总体情况以及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现状,着重指出:一定要强化农业工程及相关学科建设,对推进我国农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与共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来自50个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近400名代表,经过大会报告、学术交流、分组讨论,圆满完成了会议内容(包括课程建设),达到了预期效果,可以说此次研讨会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讨与咨询的结合,南方与北方的交流,学习与合作的探索。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通过研讨会这个平台,进一步加强了解,增进了友谊,推进了合作,明确了农业工程类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与方向,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此教学改革研讨会议,收获很大,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 杨文珏.农学概论[M].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02,3.
[2] 张建萍,陈静,张建.多媒体技术对昆虫学教学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 崔翠.《农学概论》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4] 佟艳,朱刘娟.工科院校《农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J].陕西教育,2009,(7).
关键词:云南省产业;一带一路;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111-02
引言
2013年9月7日,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底,“一带一路”战略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后,中央一直在扎实有序地推进该战略。2015年的两会,总理在政府报告中三次提到“一带一路”战略,这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一带一路”战略。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质内涵
“一带一路”的内涵实质上是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率先实现亚洲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源于亚洲、依托亚洲、造福亚洲。并通过互联互通为亚洲邻国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以经济走廊为依托,建立亚洲互联互通的基本框架。“一带一路”要兼顾各国需求,统筹陆海两大方向,涵盖面宽,包容性强,辐射作用大。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的早期收获,优先部署中国同邻国的铁路、公路项目。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夯实亚洲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
“一带一路”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当前最重要的“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东部的小康也不是西部的小康,不是片面的小康是全面的小康。这就需要大力发展落后地区经济,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只有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经济,为西部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红利和发展环境至关重要。“一带一路”战略根本目标是促进各沿线各地区、各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睦共赢,缩小国内东西部地区差距,有力推进西部再开发战略,使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焕活力。
二、当今云南省特色产业发展的问题
云南省特色产业主要具有地域性和稀缺性。如,生物资源(玉溪烟草加工产业集群、昆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普洱茶产业集群、云南糖产业集群等)、矿产资源(个旧市有色金属产业集群、曲靖煤化工企业集群等)、气候优势(呈贡花卉产业集群等)、旅游资源(丽江、大理、香格里拉、西双版纳等旅游产业集群)等;或是依赖当地人文和经济资源,如民族手工业(大理喜洲扎染蜡染手工业集群)、悠久重工业基础(昆明机床制造业产业集群、玉溪钢铁企业集群)等。但产业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特色农业在农业发展中起步较晚,竞争力较弱。特色农业是云南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和资源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云南的烤烟、甘蔗、制糖、茶叶、橡胶等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专业化和区域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特色农业的发展仍然只强调生产,忽视了技术的推广、市场化开放程度低,大部分特色产业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限制了产业的发展。
基于经济发展的急切要求,尤其是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兴起,云南各地都加大对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的力度。在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一些开发者缺乏对民族文化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其不同程度地丧失了民族文化构成中深厚的民族性、系统性和原有特色,到处可见的是过分商业化现象。把民族文化活动当成一种吸引消费的手段,为了吸引旅游消费,越来越倾向于走低俗、庸俗、媚俗的三俗宣传模式。
三、云南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自身定位
云南背靠中国西南腹地,北上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连接海上丝绸之路,东向连接长江经济带,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和印度洋周边经济圈开放,云南的开放发展空间从未如此海阔天空。云南应把服务“一带一路”作为对外开放工作的重点,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功能定位,主动作为,努力发挥好“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省份的作用。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它明确提出,云南要发挥区位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要继续发挥中国―南亚博览会在“一带一路”中的建设性作用。
2014年1月21日,李纪恒做云南省政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云南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务实参与打造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拓展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2014年12月3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云南省加入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的消息,并发表评论称区域通关一体化作业模式实现后,云南省进出口企业办理跨关区货物通关的时间成本、通关成本和经济成本都将显著降低。“一带一路”及“印中孟缅经济走廊”的口岸优势将进一步提升,为云南省加快产业梯度转移、经济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云南地区产业在政府政策主导下,自身也应明确定位、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特色农产业转型升级等跨越式发展方式,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云南省首先应明确区域与产业定位,结合优势和区域经济考量来设定目标。
云南是一个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依托这些资源,云南省在烟草工业、旅游业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实现烟草业的跨越式发展,云南省现已朝生产专业化如优化种植结构、增加特色品种种植面积、推进烟草收入模式改革、增大集约化育苗、揭膜管理方面实现烟草产业的转型升级。未来旅游业要打造旅游+走融合发展的路子,在辐射中心中发挥“迎客厅”的窗口展示作用。在生物医药方面,优先发展特色优势中药、民族药,加强对现有创新药、民族药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及新药用资源和食用资源开发,重点打造云南白药、三七(文山)、灯盏花、天麻系列及藏药、彝药、傣药、南药(西双版纳)等系列,研发一批自主创新生物药物和生物仿制药,培育一批健康产品知名品牌。在农特食品加工方面,提高食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健全标准体系,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打造茶、酒、糖、油、核桃、咖啡、果蔬、食用菌8类过百亿元特色食品加工业。在有色金属及稀贵金属新材料方面,以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为重点,加快新材料工业发展。针对东南亚、南亚国家农业发展迫切需求的,云南有优势和特色的陆稻、大豆、甘蔗、马铃薯、花卉、蔬菜等粮经作物新品种以及配套栽培技术、农业机械化、初深加工技术和标准化集成技术,通过整合资源,集成创新,在境外开展研究与示范推广,不断优化农业走出去产业链,不断提升农业走出去企业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云南农业走出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老挝合作,在老挝北部联盟的橡胶示范面积现有80 000多亩,联盟下一步将以老挝、柬埔寨为重点,以橡胶产业、甘蔗糖业技术的境外集成创新和应用、橡胶产业技术的境外集成创新和应用、建设优质非转基因境外大豆生产加工基地、太阳能光伏取水与蔬菜高产栽培新品种新技术境外示范等为发展的重点。
总之,云南省特色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产业结构的低级化,二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这些年来,云南省政府坚持把培育发展产业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规划布局滇中产业新区建设,培育发展大生物、大能源、大旅游、大制造、大服务五个万亿元大产业等一系列重大部署,例如2014年12月10日云南省工业信息委员会公告称为充分发挥规模以上企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企业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带动产业健康发展,着力从制定精准政策措施、完善服务、搭建平台等3个方面入手,实施中小企业达规培育工程,壮大规模以上工业总量。云南煤炭产业也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2015年3月19日云南省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要求加快推进煤矿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煤矿发展水平;科学研判煤炭产业发展趋势,着力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2015年云南省科技工作会议中获悉,我国首个自主培育的三元杂交肉牛品种――“云岭牛”育成。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促使云南省持续快速发展,也使云南产业转型发展成为可能。
云南省特色产业应立足自身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打铁还需自身硬,云南省特色产业自身需夯实产业基础、转变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中,充分抓住发展机遇享受“一带一路”政策红利,走出一条科学、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云南特色产业跨越式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穆艳.桥头堡战略下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22):495-496.
[2]杨虹.中国―东盟自贸区背景下云南产业结构优化及对策分析――从区域分工的视角[C]//加强公共政策协调,促进泛珠合作发展――2012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社科专家论坛(第十届)论文汇编,2012.
[3]刘尔思.承接与转移的再思考―云南桥头堡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11(2):141.
[4]田丽敏.中国少数民族特色产品产业价值链治理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0.
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以下简称“中国农大”),是国家“211工程” 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其历史起源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时至今日,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不仅如此,学校还形成了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学科群。
如果你沉醉于葡萄酒清新顺滑的口感,并为之深深着迷,那就来中国农大的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吧,它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葡萄酒专业之一。中国农大长城葡萄酒学院(硕士、博士)研发中心由中粮集团赞助,硬件设施一流。你除了学习葡萄栽培、葡萄酒酿造,还可以学到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更可以在“葡萄酒之夜”尽情狂欢,品尝自己精心酿制的葡萄酒。时至今日,葡萄酒学院研发中心开发的系列优质葡萄酒,已经成为中国农大对外交流的重要展示产品。
除了以上提到的品牌专业,中国农大还有不少的非工科专业任君选择。中国农大的农林经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等都不错。以工商管理学科为例,它于2003年获得MBA试办权,2005年开始招生,重点在期货、农业与食品企业管理两个领域打造特色,目前已经成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最后,如果你希望感受首都的氛围,又情系乡土,那么中国农大一定会为你的梦想插上翅膀。
历史最长的高等农业院校――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中农大”)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狮子山,三面环湖,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建筑楼群鳞次栉比,自然园林风貌引人入胜。
华中农大的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所以它是我国办学历史最长的高等农业院校,是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同时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着重向大家介绍华中农大的基地班,一个叫生物学基地班,一个叫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华中农大最好的师资和硬件都会为它们敞开。生物学基地班是全国4个连续2次被评为“优秀”的生物学理科基地之一,实行七年制本硕贯通培养模式,拥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而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则是国家首次批准设置的36个国家基地之一,也是国家年度检查评定的7个优秀基地之一,它是六年制本硕贯通培养模式。这两个基地班里50%到70%的学生,都会直接免试进入硕士阶段学习。
华中农大的另一大特色是,不仅可以校内转专业,该校还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6个部属院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也就是说,华中农大的学生可以在大学期间选修协议中的任何一个心仪高校的第二学位,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志向。
“天府之国”里的农业高校―― 四川农业大学
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坐落着我国西部地区著名农学及生物科技类高等学府――四川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川农大”)。它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现有3个校区,即雅安校本部、成都校区和都江堰校区。
川农大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除了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部分省市还招收本科第二批和艺体本科批次新生。这些批次的新生经录取进入学校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自身学习情况,在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还有两次调整专业的机会,转到第一批次去。调整专业时学校不收取任何费用。
川农大的“三巨头”素来指林、农、动物3个学院。林学院的林学,农学院的作物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动物科技学院的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草学,都是在国内响当当、排得上号的王牌专业。
川农大还非常重视与其他国家优质资源的交流,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学校于2003年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联合举办草业科学(中美合作办学草坪管理项目)专业,完成本项目所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的学生将获得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学士学位和川农大的学士学位与本科毕业证书。
花园式高等学府――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成立最早的本科高等学校,是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院校,是一所以农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尤其注重与自治区特色经济发展的结合。
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由于地处畜牧区,学校注重与草原特色相结合,畜牧学非常发达。动物科学为国家特色专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学、蔬菜学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农业水利工程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内蒙古的本科高校中仅此一家。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土木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为自治区品牌专业。
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另外一大特色是开办了英汉双语授课专业,目前有十余个专业都开设了英汉双语授课。该校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每年都会聘请一百多位国外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无论是教学体系还是课程内容,都按照国外先进的课程体系安排进了教学里,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近现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拓荒者―― 南京农业大学
喜欢江南山水的同学们,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盘的古都南京的南京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南农”)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南农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现拥有作物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兽医学等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8个学科进入了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环境生态学3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
“你SRT了吗?”这句话经常流传于南农学子口头。SRT即大学生科研训练(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计划。SRT计划每年申报一次,每次都将有500名同学得到直接参加或独立完成科研项目的机会,他们能够与活跃在科研一线的知名学者、专家教授进行面对面交流,及早地进行科学研究训练,既启发创新意识,又锻炼实践才干。
南农开展了中美本科“1+2+1”、中澳本科“2+2”双学位、中法和中英“硕士双学位”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于希望能够出国学习的同学来说,南农是个不错的选择。2012年,南农更与肯尼亚埃格顿大学联手打造第一个农业特色孔子学院。
总之,在南农,你不仅可以感受六朝古都的文化底蕴,更能站在最新的科技前沿,享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
黑土地上农业高校―― 东北农业大学
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坐落着一所东北农业大学。东北广袤肥沃的黑土地滋养着它,最终成长为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喜欢亲近大自然?农学院欢迎你。农学院现有农学、植物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3个系,农学专业作为东北农业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是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另有大豆研究所、小麦研究所、玉米研究所若干,完全满足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愿望。
你是个吃货?那就来食品学院吧。一级博士授予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告诉你怎么吃最健康;畜产品加工、农产品贮藏加工工程专业告诉你吃不完怎么办;还有一个校内肉品加工厂,一个校内乳品中试基地,完全满足你的味蕾。
什么?你说你很宅?没关系。“国际胚胎工程精英的摇篮”――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技术(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等专业,实现你足不出户的愿望。
你说你是学霸?生物科学专业为你量身打造。生物科学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生物学专业点,它也是东北农业大学的特色专业之一,实行八年制本硕博分段培养方案。本科阶段实施 “3+1”培养模式,即“3学年课程教学 + 1学年综合实践课程及综合论文训练”。
“花城”的求学圣地――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农”)坐落在美丽的“花城”广州市。“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校园”,可谓是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齐飞,读书修德与求学问道的圣地。
华农的前身是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实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华农现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农业经济管理、果树学、预防兽医学5个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农林经济管理、农学等12个国家特色专业,农业科学、植物学和动物学都进入了ESI全球前1%的学科领域。
关键词:工科;毕业实习;考核
工科院校为了培养出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制定了与专业相关的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制度[1~2]。校内实习主要是金工实习,即对车、铣、刨、磨、钳、焊和数控等岗位的学习,熟悉各类机床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并最终完成一件工艺品的加工,通过校内实习,能够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校外实习主要是指毕业实习,是高校工科专业中重要的专业实践环节,目的在于通过让学生在具有特色的企业中实习,了解先进专业技术,并将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实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学生在校期间了解自己专业技术发展方向的重要途径,能够为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本文介绍了工科专业毕业实习内容和要求,总结了毕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建议,为毕业实习更好地开展提供参考。
一、毕业实习内容及要求
毕业实习是指学生对本科阶段所学全部课程知识进行综合并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能够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提供专业知识基础,保证毕业设计质量[3~4]。截止至2017年,大部分高校的毕业实习安排主要是由指导老师带领学生统一到指定企业进行各个岗位的参观学习,主要包括机械零件的研发设计、加工工艺的确定及加工成型等。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必须按照企业安全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活动区域内参观学习,并在技术人员的讲解及彼此交流中培养积极工作、努力进取的思想,拓展知识积累,树立创新意识,最后完成实结的撰写。毕业实习的开展,能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提升。以石河子大学为例,机电类专业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学生一般在第七学期或第八学期统一到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进行为期4周的毕业实习。在实习之前,学院通过开展实习动员大会介绍实习内容及要求,强调实习过程安全注意事项等,并由学院选派有经验的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习。
二、校外毕业实习存在问题
机电类毕业实习过程主要是根据学院下发文件,要求所有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企业,教师组织学生在企业人员的讲解下完成实习。但该过程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毕业实习专业指导教师不足
由于学院选派的外出实习指导教师来自于院内各系,每位教师的研究方向和教学内容都不不经相同,因此在面对较多的实习岗位时只能对自己熟悉的知识进行讲解,如教授机床相关课程的教师能够为学生详细讲解各类机床构造、工作原理、加工要素等,但是对于材料在热加工中的金相组织变换内容却不精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会相应的出现部分内容很了解,其他部分却知之甚少,这样就势必会造成指导内容局限性。从而影响实习效果。为此,必须配备和增加专业实习指导教师人数,才能使毕业实习指导中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
(二)参观实习为主,实习效果有待提高
各院校为了保证毕业生的实习质量,在指定实习基地的同时往往选择具有文化底蕴、机械加工特色等的企业。如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在河南省洛阳市,产品涵盖了农业装备、工程机械、动力机械等领域。该企业具备了实习基地的各项条件,为此部分高校与其建立了合作关系,将学生集中到该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其中包括新疆部分高校。学生通过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按照规定时间到达洛阳,在指导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以学校为单位在企业技术人员讲解安全须知后带入工厂,在规定的活动区域内向学生介绍设备结构、工作原理、加工工艺等。学生主要是以参观实习为主,不能够亲自动手实践,并且由于工厂内各种噪音使得大部分学生听不清讲解内容,极易出现部分同学只了解了表面知识,没有进行深入了解,达不到对未知结构或原理的学习效果,从而导致实习质量下降。
(三)外出实习成本高
随着高校不断的扩大招生范围,一些工科类专业的学生人数骤增,由原来实习6个班级扩展到现在的9个班级,在后期跨地区的毕业实习中管理费、住宿费及实习费等都会增加。此外,由于实习企业同时与多个高校进行合作,而实习时间又相对集中,因此,在学校学生实习人数增多的同时,势必会出现实习接收企业在安排学生实习过程中指导人员紧缺、时间紧凑等问题。学生除了感到讲解的内容没有主次之分,还达不到预期实习效果,费时费力,又收获甚少。
三、提升毕业实习质量建议
(一)强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在组织好学生队伍的同时也必须要保证实习质量。为此必须不断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①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实习过程中,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学生讲解所见到的,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形象,也会督促学生进行积极发问学习;②增加青年教师指导经验。在每次实习教师队伍的配备中,应该由有经验的老教师、青年教师等组成,青年教师在多次指导实习中获取经验,回到学校后以讲座的形式分享给其他教师,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后期实习学生的有效管理,而且还能够提高实习效率;③培养指导教师的社交能力。教师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学生,但是在校外实习过程中,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能够与各行业人员沟通交流,不仅是实习过程顺利的基础保障,也是一个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体现。
(二)加强实习过程管理
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实习过程中,以保证实习质量为目标,主要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1)实习前,教师指导学生提前查找相关岗位资料并作出实习计划,做到带着问题去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实习中,定时检查学生实习日记,督促其完善实习内容。每位同学在实习过程中学习内容得侧重点不同,在实习日记上体现的内容肯定不同,教师每天可通过检查实习日记来检查学生现状,详尽的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3)规范学生各项行为,教师在相对陌生的地方管理人数较多的学生,必须时刻注意学生各种行为并及时纠正。如学生在进入工厂后由于好奇彼此会交谈,混乱的声音会影响工人师傅的正常工作,此时教师必须及时制止。
(三)建立健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责任制
毕业设计是在毕业实习结束后进行的,学生通过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所学的专业知识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在该过程中如果对学生统一安排毕业实习内容,可能会与可供选择的毕业设计题目内容联系不大,造成毕业实习内容浪费和毕业设计的零基础开展。如果学校建立指导教师责任制的相关制度,将学生的毕业实习任务安排给指导教师,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同时按照实纲带领学生毕业实习,这样就保证了毕业实习和设计之间的紧密关联性,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提供了保障。
(四)改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实习模式
学生所选择的毕业设计题目大部分来源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科研项目主要是以产学研相结合模式进行开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而学生就可以借助科研项目的实施平台参与到企业产品设计研发和实际生产中,了解和自己毕业设计相关的技术知识之外还能学习企业管理理念、先进技术等,增加了自身专业知识储备,积累了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为后期就业方向的确定提供了参考。
(五)完善考核方式
目前,学生的毕业实习成绩考核主要以实结为主,为了增加学生实习过程知识获取量,提高学生创新意识,达到毕业实习目的,必须建立全面的考核方式。在传统的实结(所占比例为30%)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教学、系统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毕业实习水平。如在总装岗位实习之前,指导教师将拖拉机总装顺序以项目任务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就会着重记录总装相关知识,如装配顺序、每个部件装配时间等。校内的热加工实习内容较少,在校外的热加工岗位实习之前,指导教师应该重点强调学生学习热加工工艺,如金属铸造、热轧、锻造及金属热处理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每次实习内容的记忆。要求学生完成实习笔记并将相关问题及技术人员的解答进行汇总,在实习结束回到学校后进行整理,形成专题报告并汇报,将汇报成绩(所占比例为40%)计入实成绩。此外,还应将学生的实习态度、纪律遵守、实习日记完成情况等方面以30%比例计入总成绩。
四、结束语
毕业实习是高校工科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专业实践。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在指导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完成各岗位的学习,能够在巩固学生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积极工作、努力进取的良好心态,为后期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以及毕业后工作岗位的确定等奠定了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珩,杨艺虹,刘永琼,等.工科大学生毕业实习工程能力培养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3(2):96-98.
[2]刘慧卿,宋永嘉.高等工科院校本科毕业实习改革[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2):125-127.
[3]齐红元,朱衡君.工科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7(3):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