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法学专科论文范文

法学专科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法学专科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法学专科论文

第1篇

(一)专业培养方向设定模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高等院校开设法学专业教学,但是对于法学专业设置及毕业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并没有更多的思考和设置,并没有针对自身特点确定培养的发展方向、确定今后毕业生的就业可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体现出培养的侧重点,造成了很多普通高校法学专业毕业生在寻求工作的过程中既没有科研能力、不能开展法学理论研究,同时也不具备法律实践能力。这一点在如我校一样的普通本科院校中普遍存在。没有对自身培养方式、就业方向的思考和定位,使得专业培养的方向设定不够明确,没有形成结合学校及学生特点的层次分化。

(二)教学理念方法缺乏创新教学中仍然延续以往的讲授型教学,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对学生主动分析能力的引导和培养,学生自身缺乏对专业理论研究的能力;教学内容也多为知识理论讲解,注重学科自身理论体系的完整和知识的系统性,授课中也缺少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运用教学手段比较传统,方式方法单一,改革进度迟缓,缺乏创新精神,很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专业内容的兴趣。

(三)实践教学过少,法律从业技能不足课堂教学内容与法律实践联系不紧密,课堂教学立足于书本教学,学习的知识也不过是应用于书本案例,“从书本中来,到书本中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不够重视,没有真正的接触到法律实践的环节;同时在课程设计上实践课课时较少,而且实践课教学也往往流于形式,学生没有切实的动手动脑,缺失了对从业技能的锻炼。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技能训练不足,很难从根本上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设计法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立足点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改变传统教学中灌输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开展自主性分析,加强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理念习惯,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重成绩轻能力,重固有轻创新的旧有理念,在各方面积极做出转变。

(二)完善课程培养方案,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课程设计比例更加科学合理,加大实践课、讨论课等培养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基础课程比例,并力求实现实践教学的切实有效性,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监管体系,提高学生实践教学的质量,为学生适用所学知识提供适合的实践平台和机会。

(三)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的切实需要立足于学校自身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方向,结合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特点,及时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完善相关课程设置,加强学生从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从业中要求的说、写、及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出色、具备专业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法学专业应用性人才。

三、法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施方法

(一)完善教学内容设计,丰富教学手段,强化创新思维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量化,使不够明确的教学相关过程具体化,杜绝教师的随意性,同时加大实践课程的教学比例,切实完善实践课程内容,使学生真正得到锻炼和实践的机会,加强学生实际的书写、语言、分析等能力的培养和运用,并以考核的方式对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各种活动加以管理,细化相关考核细则和规定。在授课来源上邀请知名学者、教授、初高中知名教师、执业律师、法官、检察官等来校,以授课、演讲、报告及座谈等不同的形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同时加强教师及学生同外界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加大任课教师对实践活动的参与,或者任用兼职法律实践事物的教师任课,保证教学质量。

(二)制定完善合理的教学质量评判体系,加强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针对学科特点,制定法学专业各门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改革计划及进度监察体系,对计划中各个环节加以实时监控和管理,制定个环节完成设定指标参数,细化各个进程中每个步骤的要求和作用,及时发现计划中的疏漏和错误并作出实时改动。严格实施合理的考评制度,实现有计划的完善过程,逐步形成量化体系。同时加强监控教学、服务教学等工作,在教学管理环节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细化相关规定和实际操作规程,杜绝人为意志的判断和决定,从教学工作的各方面入手进行全方位监控,同时运用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实现对教学工作的支持和对正常教学工作的保障,实现管理的切实有效性。加强管理的同时加强服务理念及实际行为的运作。

(三)做好毕业生情况总结工作,加强实际跟踪和信息反馈对学生在校的考试成绩及参与各种活动情况及时记录,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时汇总,对学生毕业后3年内的就业、工作情况实施跟踪调查,形成从新生到毕业生的一条龙持续存在的档案管理,对毕业生考研、通过司法考试、考公务员、社会就业等各数字进行总结,分析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问题及如何快速解决并及早适应工作需要,掌握社会需求,并对培养方案进行有必要的实时修改,使之更为合理和科学,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四)在相关可能从业行业中开展对毕业生能力需求的调查工作开展在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业行业内部的有关从业要求、从业标准的调查工作,增强教学培养的针对性,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增强本专业学生从业的竞争力,及早做好专业的对口培养工作准备,只有培养适合从业环境需要的适合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实践能力欠缺的难题,减少与其他同类优秀院校毕业生实践能力的差距,增强我校毕业生的竞争力,缩短从业培训时间,使之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

第2篇

关键词弱势专科医疗市场专科建设可持续发展

【Abstract】Undernewtimeandnewmedicalmodel,themedicalmarketisrenewedlyarrangedanew.Then,therearesomeweakspecialmedicaldepartmentssuchasburndepartment.Howwilltheybesurvivalinmarketcompetitionandgaintodevelop?Thewriterputforwardfiveviewpointstodiscussthosespecialdepartments’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

Keywordsweakspecialdepartmentmedicalmarketconstructionofthespecialdepartmentcontinuativedevelopment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生产安全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一些工农业生产的意外事故在逐年下降,随之而来一些专科的病人来源在减少,市场在缩小,例如烧伤外科就属于这一类在现代社会中的弱势专科。且现代医学的发展,旧的纯生物医学模式已逐渐被新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的模式所代替,医学的范畴也由单纯的救死扶伤向着社会大医学过渡。医学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入市场,一个医院一个专科的建设与发展也不可能违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优胜劣汰。在当前医疗市场中,像烧伤外科这一类弱势专科,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学科上谋发展,把这类专科做大做强,变弱势为强势,值得我们深思。

1认清形势,更新观念,适应医疗市场

1.1适应医疗市场的变更工业的革命推进生产的现代化,文明生产及工人的安全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人们生活居住环境的改善,一些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事故在逐步下降,导致了像烫伤这一类病人的逐年减少,造成了整个医疗市场构成的变更。这类专科由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推病人”、“转病人”现象到现在的“等病人”、“要病人”、找病人”。病人是医疗市场的主体,也是专科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及动力。所以说赢得病人是一个专科建设与发展的核心。

1.2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现代化的建设,医学模式也由旧的纯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化。医学的范畴在扩大,已形成了一个社会大医学。社会及病人对医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已不能满足于以往的“好死不如赖活”的生活原则,转向追求更高的生命质量。医学面对的服务对象不但是“生物人”,而且是“社会人”。这样就给医学的各专科不断地提出新的课题。换句话说专科的发展不但要在专业水平上有发展,而且还要在经济、社会、管理有发展。只有这样该专科才能适应新的医学模式下医疗市场的不断变更。才能赢得病人,求得专科生存和发展。

2创专科特色,树专科品牌是发展之本

在竞争日益强烈的医疗服务市场中,要在本专业领域具一定的声誉,在整个医疗市场中,在整个医院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通过:(1)敏锐地洞察学科发展的动向;(2)摸清外部环境及社会形势;(3)认清自身内部的情况及特点;(4)纵观当地医疗市场迎合市场的要求。科学地提出本专科在近几年的主攻方向,在人、财、物上,在临床及科研上均有所倾斜;在某一二个专题上做强做精,从而在本学科中创出自己的特色,而形成影响,具一定的声誉;只有回头客才是真顾客,只有能够向他人引荐本企业产品的顾客才是真顾客。顾客的忠诚度是企业生存之本。在医疗市场也是如此。在整个医疗市场中树立自己的专科品牌,从而赢得市场,扩大市场,赢得病人(特殊的顾客),得到发展。在这方面我院烧伤科这几年来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在提高烧伤整体救治水平的同时提出了提高手烧伤和头部烧伤医疗水平及功能康复,改善病人的功能的主攻方向,得到预期结果。在本学科中创出自己的特色,在专业水平上跨入国内先进行列,赢得了病人,社会知名度不断增大,专科业务覆盖区域不断地得到扩大,得到社会的承认,使专科病人得到了补充[1,2]。

3人才是专科发展的关键

专科建设,保证特色项目,用有限条件发挥出最大的科研效益,才能尽早、尽快多出成果。在这方面我们的体会首先是人才建设问题。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动力,也是医院科研工作最重要的因素。在人才建设上要注重学科带头人的提高,只有他们加快知识更新,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站在学科发展前沿,才能开发新的科研项目,研究出高档次的科研成果,使本专业处于本区域卫生系统内外较先进水平。专科的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批学有所长的技术骨干和有知名度的专家,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专科不但要有一个合理人才梯队,而且要有一个健全的人才结构,也就是说:专科的人才梯队在年龄上老、中、青相结合,技术职称上高、中、初相结合。从而使专科建设稳步进步,后继有人;在专科的人才结构上,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做到专科内的每一个人均有自己在本学科领域中的专长,特色,做到在某一方面胜于科室中的他人,学得较深,而具一技之长。形成一个由不同特长,不同专业水平相结合的合理化的智能机构,从而使专科在学科上能够全面发展,从而节省专科中人才资源,做到各有所长,专业知识在本专科中得到互补,吸引专科领域中的各类病人,使他们得到最好技术水平的(专家级的)治疗。真正实行“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所长”的目标[3]。

4科学管理是专科发展的动力

管理就是根据一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通过科学预测,制定组织目标,并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对人、财、物等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争取最大效益,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有组织的控制活动。管理的核心通俗地说就是如何让人愉快、高效地做正确的事。专科的建设和发展除了上述因素外,科学地进行科室管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科室这个小团体中,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最大程度实现科室的经济效益,这是科室管理的关键所在。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国外的经验值得借鉴。在整体规划下的分工,在分工基础上的协调综合,才能是高效管理。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管理人员和被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管理活动的核心。第一,对全体科室成员根据他们每个人的特长、学历、职称、能力进行合理的分工,各尽其能,各尽其责,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科室成员的潜力,为科室的发展作出贡献,这样也更好地节省了人力资源。目前在我们科室就存在人才的浪费,人力资源的浪费,一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绝大部分时间埋头于简单地劳动,换药,处理日常医嘱,写病历,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更适于他们的工作,例如像疑难病例的分析、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科教研等工作。而一些简单的操作,如换药等工作完全可以像国外由护士及创面技士来完成。这样对专科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在项目,种类和量上重新进行分配,使得更合理,更经济,更有效率。第二,一系列制度,条例和操作常规的建立和健全。通过它们来规范科室工作,来进行科室的科学管理,在制度、条例面前一定要做到人人平等。第三,科主任是科室管理的核心,其必须是业务技术精英,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办事公道,淡薄名利,甘为人梯,而且必须懂管理,会管理,敢管理。科主任首先应该是个学习型的表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不但要学业务,学政治,还要学管理,使自己在科室中永不落伍,从而带领的科室才能不断地进取,在专业水平上及组织管理上不断前进[4]。

第3篇

论文致谢一:

四年的学习即将结束,说时间转瞬而逝亦不为过,每一次的相聚都是那么短暂却值得珍惜。感谢每一位授课老师不辞辛苦赶赴杭州为我们授课,毫不吝啬地与我们分享自己在学术上的本科成果,给我们打开一道道门,带我们进入新的领域。感谢每一位同学,课堂上的观点分享以及课后的欢聚时光让我们结下深厚的情谊,而班长和学习委员更是无私地奉献出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全心全意为班级服务,使得我们的班集体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作为一名非法本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件痛苦却又极具挑战的任务。由衷地感谢张心泉导师对我的帮助,在学术上指点迷津,让人豁然开朗,生活上关怀备至,让人如沐春风。从开题、列提纲,到写作、定稿,张老师都十分尽心。特别在论文修改阶段,张老师对论文逐字逐句的检查,从内容、结构、格式、错别字等各方面提出了修改的建议。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的论文写作才得以顺利完成。很庆幸自己能遇到张老师这样的导师。在此向老师表示我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另外,感谢同事和家人在我就读期间所给予的支持和理解,帮我分担了很多事情,让我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最后感谢那些曾经给予我帮助的朋友们!

论文致谢二:

随着毕业论文的完成,我的本科生历程也将结束。通过这次写毕业论文,深刻感觉到自己学术的浅薄和钻研的艰辛。能够完成这篇论文,要感谢的人有很多。

首先,必须要感谢我的导师王月明教授。从论文选题、提纲拟定、调研问卷起草、论文修改完善等每一环节,都离不开他悉心的指导。特别要感谢的是,导师在百忙之中,却总是第一时间回复我的种种疑问,不厌其烦地提出修改建议,给予及时的指导,让我得以顺利完成论文。

其次,要感谢本科生学习阶段授课的每一位老师,真心感谢他们的传授,让我又一次体会到读书的美好和学问的学无止境。还要感谢两位班主任老师和研教院的各位老师为我们的本科生历程所提供的方方面面的指导和帮助。

最后,感谢我的同学,陪伴我度过了难忘的本科生历程,共同分享着探讨的快乐。感谢帮助我发放调研问卷的各位亲朋和热心参与调研的各位人士,没有你们,我的论文将无法完成。

论文致谢三:

在论文完成之际,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易典益教授。从本科方向的确定,到具体的论文写作,导师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而这四年里导师对我的指导和鼓励至今铭记在心,而他在科学本科方面孜孜不倦的为学精神,都将会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在此,再次感谢导师!

同时感谢给予我帮助与指导的老师们,感谢我们班所有可亲的同学们,正是因为大家的团结和努力,才使得我们这个本科生团队生机盎然,感谢你们的陪伴!

感谢我的家人,你们是我一路向前的动力源泉!

最后,衷心感谢各位专家、教授抽出宝贵时间,付出辛勤劳动评阅本论文。

谢谢老师们的宝贵意见!

论文致谢四:

经过近半年的写作,论文终于成稿,心里充满着对论文尚不完善不细致的担忧,边工作边写作,的确让我感到较大的压力。有人说吃过苦的人才有一颗善良的心,四年的大学生学习生涯,工作、生活上的努力对我今后的人生道路一定有莫大的帮助。

我首先特别特别感谢我的导师何敏教授,他是博士生导师,却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多次致电和请教,都得到了导师耐心的指导。从论文的选题,到框架的搭建,文章思路以及资料的筛选,何敏教授都是严格要求,认真严谨的提出修改意见,多次帮助我进行修改,使得论文质量得以弥补提高,占用了导师大量的休息时间与精力,同时对于许多像我这样由于家庭条件,未能考全日制大学生的学生,何敏教授也表示理解和师长般的关心,为我以后考母校全日制博士提供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和鼓励。

其次,我感谢母校华政,给了我重新上大学的机会,你的学风是那么严谨和亲切,那么多教导过我的优秀的教授,杨新培,牟逍媛,姚骏华,张学忠、彭溆、郑伟、武胜健教授等等,他们在社会上都是知名学者,可是他们没有脱离百姓,能够实事求是的看待社会问题,追求法律的公正和正义,社会的公平。有的告诉我,他们孩子的情况,有的告诉我考博士需要注意什么,有的告诉我他们是如何奋斗,使我们广大学生感到这些可敬的教授既是老师,又是长辈。

第4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县域经济;转型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质量,与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很不相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县域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和资源依赖型特征,使其发展受到局限。特别是随着资源稀缺度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对县域经济转型提出了紧迫要求,也为县域经济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对此加以探讨。

一、科学发展观要求实施新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以GDP及人均GDP、财政收入及人均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为衡量标准的。受这样一种评价体系的主导,党委、政府在领导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由此形成五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一,政府履职单一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由于过多地强调经济总量增长,必然导致其他职能的弱化,形成全体干部去招商的格局,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得不到发挥。其二,社会发展边缘化。以完成经济指标为最高追求和单边追求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县域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被党委政府边缘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三,资源消耗升级化。为了招商引资,县级党委、政府以廉价出售、出租、转让土地、矿藏、森林等自然资源作为手段,加快发展资源型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县域经济指标伴随资源的高消耗而增长。其四,环境破坏严重化。县域拥有河流、矿藏、森林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比较好,由于过度开采资源而又缺少有效的补给措施,加之工业项目造成的废物排放,使县域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其五,县域矛盾扩大化。在县域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争项目、争进度、争形象,往往对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采取强制性措施,导致农民与企业、政府之间的矛盾突出,影响县域稳定与和谐。

上述诸多问题的存在和演化,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县域发展理念及评价标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存在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县域发展的基本理念进行调整,确立新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的确立,应体现五个方面的要求:其一,体现统筹发展的要求。评价县域经济发展,不能单纯以经济指标进行核算和比照,应该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既要看城区,也要看乡镇,既要关注经济发展速度,更要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及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注重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潜力及社会基础。其二,体现协调发展的要求。协调是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转型的一个基本要求,县域虽小,内容体系却非常完备,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孤立地搞经济项目建设,应该促进经济项目和社会项目的协调发展。即使在经济领域中,也应使工业项目、农业项目、商业项目等结合起来,注重项目建设间的联动效应,使项目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三,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新型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评估应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对GDP、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形成,要对其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状况进行科学评估,防止过度消耗能源和破坏环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其四,体现和谐发展的要求。县域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应该考虑县域干部群众如何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并充分考虑县域干部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承受能力,在关注经济指标增长的同时,更要关注人民群众生质量提高的幅度。其五,体现民生发展的要求。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县域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必须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重点解决城乡困难群体脱贫和社会救济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科学发展观由传统“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转变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理念、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发展目标、评价体系等的变化及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策取向,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1.缓解了县域经济指标增长压力,提供了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机遇期。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过度重视经济指标增长,指标论英雄,数字出政绩。在这种发展理念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全部精力抓经济,抓经济最主要的就是抓GDP增长。为了完成经济增长指标任务,县级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人人抓招商,人人抓项目,不仅政府职能被扭曲,而且在经济指标增长的背后,形成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资源浪费。提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县级党委、政府能够从单纯抓指标增长的思维定势和压力下解放出来,进而从县域发展全局出发,进行县域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为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和新的跨越,提供了有利机遇。

2.扭转了县域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薄弱状况,提供了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社会基础。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根本方向。然而,以项目为载体的县域经济建设,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一个重要和共性的原因,就是县域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既缺少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又使县域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缺少强有力的软实力支撑,特别是人才匮乏,管理落后,使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受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摆上重要位置,推动县域党政工作机构开始关注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从而改变县域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失衡状态,进而为县域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奠定社会基础和人才保障。

3.国家逐步调整产业政策和相关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党和国家所确立的重大发展理念、指导思想,必将围绕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宏观层面进行产业政策调整,在财政、金融、税收等各个方面向县域倾斜,着重解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加大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投入力度,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这一切,都使县域经济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由于农业、农村、农民在县域发展中占有较大比例,也县域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和最为薄弱的环节,依靠县域自身的力量难以得到解决,从而成为影响县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在政策层面进行调整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为县域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利机遇。县域可以抓住“三农”政策调整的契机,在推动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乡村城镇化、管理社区化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4.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与评估,被纳入到法制轨道,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这对县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资源丰富是县域发展的基础,资源型企业是县域发展的依托,但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环保措施,不仅造成县域生态破坏严重,影响县域气候和环境状况,而且形成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县域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削弱,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宏观层面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状况将得到改善,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力度,这不仅对于恢复和改善县域生态环境有利,而且促进企业更新设备、提高技术,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三、科学发展观使县域经济面临转型压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县域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挑战大于机遇。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挑战,主要是传统县域经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运行管理到人才保障等,都面临转型压力,县域经济如何从传统发展观相适应转型到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需要系统性创新和变革。

1.科学发展理念要求县域发展思路转型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发展评价体系等做出了新的回答,与传统发展观相比,科学发展观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其一,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发展由人来推动,同时又要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最终体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其二,强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应该是全面的而不能是局部的某一方面的发展,是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在内的统一体系。其三,强调发展的和谐性。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应该是协调的、和谐的,不能只注重一个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单一经济增长并不代表发展的本质和社会进步程度。其四,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应具有全局和战略眼光,既要考虑当前,还要考虑今后和资源、环境的保障能力。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使传统县域经济发展思路面临转型压力,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转到注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共同进步,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转向注重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如何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转向注重节能环保产业开发,等等。这种与科学发展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思路的确立,需要一个较长和痛苦的过程,也是县域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2.国家宏观政策调整要求县域经济结构转型

为了推进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一方面,加大了对“三农”、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杠杆,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产业发展进行了限制。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对县域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结构性调整压力增大。其一,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增大。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增长中,第一产业占较大比例,在县域GDP中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但产品科技含量低,资源主导型项目为主体,产品关联度弱。第三产业发展薄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较大调整,由过去更多地关注第二产业转向提高一产和三产的质量、规模,使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其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压力增大。在县域三次产业总体布局失衡的同时,每一个产业的内部,也都存在失衡状况。如在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占主体。在第二产业中,采掘业和加工业占主体。第三产业中,以城市商业为主体。每一产业内部都缺少有带动作用的核心集群,使产业发展壮大受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以增强产业竞争力成为必然选择。其三,产业项目调整压力增大。县域产业是以县域项目为支撑的,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一些县域传统经济项目,如采矿、冶炼、矿产品加工等,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并增加限制性措施,市场准入和经营门坎提高,在新项目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老项目面临淘汰出局风险,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项目调整压力。

3.资源短缺与环保力度加大要求县域增长方式转型

简单、粗放、科技含量低、资源依赖及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是县域经济传统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县域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要求提高,一些传统发展项目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而将被淘汰出局。由此,使以资源为依托的传统外延式县域经济增长方式面临转型压力。其一,项目建设的资源约束增强。不能再以廉价出让、出租土地、矿山等资源作为招商引资的筹码,逐步提高的投资强度,提高了县域项目建设的成本,使县域招商引资的竞争更加激烈。其二,项目建设的环境约束提高。随着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的加大,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更加严格,环保设施投入增加,一些对环境有重大污染和破坏力的项目将禁止上马,这将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三,项目建设的资金约束显现。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国家加大了金融领域的宏观调控力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使企业融资面临更多困难,而银行贷款又是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资金来源,由此迫使县域寻找摆脱投资拉动之路。基于上述种种情况,县域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型。

4.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要求县域领导方法转型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构建县域和谐社会。这一本质要求,对县域经济发展和转型具有重大影响。其一,坚持以人为本必将增加县域经济发展的人力成本。除物质资源之外,廉价劳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国家从法律和政策层面更加注重保护群众利益和群众诉求,加强了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并对提高劳动力工资和改进劳动力工资支付方式做出了新的规定,这一切使得劳动力成本提高,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其二,坚持以人为本必将增加县域决策难度和复杂性。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决策更多关注项目建设的速度,而对百姓诉求关注较少,坚持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县域党委、政府在做重大决策时,必须考虑涉及到的群众利益保护,依法制止项目建设过程中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这将使决策难度增大而且复杂化,传统决策方式与方法需要加以改变。其三,坚持以人为本对县域领导方法提出新挑战。传统县域领导方法具有极强的“霸权”色彩,法治观念比较薄弱,党政领导个人主导型浓厚,由此也为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使这种传统魄力型领导方法面临转型压力。

四、县域经济应对科学发展观的策略选择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转型要求。在机遇与压力面前,县域发展应该积极应对,采取以下策略。

1.加快干部培养,推进干部队伍转型。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乡领导干部起关键作用。应对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县域经济转型,首先需要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转型教育,推动干部队伍转型,由具有科学发展理念的县乡领导干部主导县域经济转型。为实现干部转型目标,其一,应加大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县乡领导干部头脑的教育力度。采取刚性措施,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使其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和意识。其二,应着力提高县乡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改变干部教育中的实用主义倾向,加强县乡领导干部理论修养,提高领导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其三,应强化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领导干部能不能践行科学发展观,除其能力、素质原因外,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考核评价体系能否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特别是在干部政绩考核过程中,应改变“经济指标定乾坤”等“一票否决”作法,由只重结果转向重视决策、重视过程、重视全局、重视前景,只有考核评价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才能真正树立科学发展的思维,实现县域经济转型。

2.加强县域发展规划,优化县域发展目标。实现科学发展和县域经济转型,既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更需要循序渐进。因此,应加强对县域发展规划的科学性研究与论证,使县域发展规划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①以体现科学发展观为要求,调整和制订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县域发展策略,具有长期指导性,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和确立县域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作为县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纲,对于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具有战略意义。②以优化项目布局为重点,调整和制订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然要突出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应在县域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对项目建设的总体布局进行规划,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调整规划等单项规划,为科学发展观提供规划支撑。③以强化目标激励为手段,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应强化目标激励的作用,从县域实际出发,制定规划实施的具体发展战略,使科学发展的目标与科学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推动县域经济逐步与科学发展的要求接轨。

3.推进区域资源整合,拓展县域发展空间。因应科学发展观需要而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应打破县域自成体系的封闭发展局面,综合考虑县域发展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增强县域发展的区域规划性与协调性。特别是应充分考虑每个县域的优势和劣势,从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保护环境的需要出发,对相关县域资源、产业进行适度整合,加强区域性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建设、重复开发和资源的重复浪费,从而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和可持续能力。在推进区域资源整合过程中,应以省级行政单位为牵引,以项目为核心,以协作区为主要载体,以宏观调控为手段,由自然资源拓展到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

第5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县域经济;转型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质量,与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很不相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县域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和资源依赖型特征,使其发展受到局限。特别是随着资源稀缺度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对县域经济转型提出了紧迫要求,也为县域经济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对此加以探讨。

一、科学发展观要求实施新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以GDP及人均GDP、财政收入及人均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为衡量标准的。受这样一种评价体系的主导,党委、政府在领导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由此形成五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一,政府履职单一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由于过多地强调经济总量增长,必然导致其他职能的弱化,形成全体干部去招商的格局,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得不到发挥。其二,社会发展边缘化。以完成经济指标为最高追求和单边追求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县域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被党委政府边缘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三,资源消耗升级化。为了招商引资,县级党委、政府以廉价出售、出租、转让土地、矿藏、森林等自然资源作为手段,加快发展资源型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县域经济指标伴随资源的高消耗而增长。其四,环境破坏严重化。县域拥有河流、矿藏、森林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比较好,由于过度开采资源而又缺少有效的补给措施,加之工业项目造成的废物排放,使县域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其五,县域矛盾扩大化。在县域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争项目、争进度、争形象,往往对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采取强制性措施,导致农民与企业、政府之间的矛盾突出,影响县域稳定与和谐。

上述诸多问题的存在和演化,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县域发展理念及评价标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存在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县域发展的基本理念进行调整,确立新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的确立,应体现五个方面的要求:其一,体现统筹发展的要求。评价县域经济发展,不能单纯以经济指标进行核算和比照,应该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既要看城区,也要看乡镇,既要关注经济发展速度,更要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及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注重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潜力及社会基础。其二,体现协调发展的要求。协调是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转型的一个基本要求,县域虽小,内容体系却非常完备,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孤立地搞经济项目建设,应该促进经济项目和社会项目的协调发展。即使在经济领域中,也应使工业项目、农业项目、商业项目等结合起来,注重项目建设间的联动效应,使项目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三,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新型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评估应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对GDP、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形成,要对其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状况进行科学评估,防止过度消耗能源和破坏环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其四,体现和谐发展的要求。县域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应该考虑县域干部群众如何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并充分考虑县域干部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承受能力,在关注经济指标增长的同时,更要关注人民群众生质量提高的幅度。其五,体现民生发展的要求。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县域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必须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重点解决城乡困难群体脱贫和社会救济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科学发展观由传统“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转变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理念、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发展目标、评价体系等的变化及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策取向,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1.缓解了县域经济指标增长压力,提供了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机遇期。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过度重视经济指标增长,指标论英雄,数字出政绩。在这种发展理念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全部精力抓经济,抓经济最主要的就是抓GDP增长。为了完成经济增长指标任务,县级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人人抓招商,人人抓项目,不仅政府职能被扭曲,而且在经济指标增长的背后,形成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资源浪费。提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县级党委、政府能够从单纯抓指标增长的思维定势和压力下解放出来,进而从县域发展全局出发,进行县域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为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和新的跨越,提供了有利机遇。

2.扭转了县域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薄弱状况,提供了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社会基础。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根本方向。然而,以项目为载体的县域经济建设,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一个重要和共性的原因,就是县域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既缺少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又使县域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缺少强有力的软实力支撑,特别是人才匮乏,管理落后,使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受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摆上重要位置,推动县域党政工作机构开始关注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从而改变县域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失衡状态,进而为县域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奠定社会基础和人才保障。

3.国家逐步调整产业政策和相关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党和国家所确立的重大发展理念、指导思想,必将围绕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宏观层面进行产业政策调整,在财政、金融、税收等各个方面向县域倾斜,着重解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加大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投入力度,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这一切,都使县域经济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由于农业、农村、农民在县域发展中占有较大比例,也县域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和最为薄弱的环节,依靠县域自身的力量难以得到解决,从而成为影响县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在政策层面进行调整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为县域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利机遇。县域可以抓住“三农”政策调整的契机,在推动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乡村城镇化、管理社区化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4.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与评估,被纳入到法制轨道,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这对县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资源丰富是县域发展的基础,资源型企业是县域发展的依托,但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环保措施,不仅造成县域生态破坏严重,影响县域气候和环境状况,而且形成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县域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削弱,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宏观层面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状况将得到改善,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力度,这不仅对于恢复和改善县域生态环境有利,而且促进企业更新设备、提高技术,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三、科学发展观使县域经济面临转型压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县域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挑战大于机遇。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挑战,主要是传统县域经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运行管理到人才保障等,都面临转型压力,县域经济如何从传统发展观相适应转型到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需要系统性创新和变革。

1.科学发展理念要求县域发展思路转型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发展评价体系等做出了新的回答,与传统发展观相比,科学发展观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其一,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发展由人来推动,同时又要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最终体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其二,强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应该是全面的而不能是局部的某一方面的发展,是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在内的统一体系。其三,强调发展的和谐性。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应该是协调的、和谐的,不能只注重一个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单一经济增长并不代表发展的本质和社会进步程度。其四,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应具有全局和战略眼光,既要考虑当前,还要考虑今后和资源、环境的保障能力。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使传统县域经济发展思路面临转型压力,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转到注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共同进步,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转向注重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如何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转向注重节能环保产业开发,等等。这种与科学发展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思路的确立,需要一个较长和痛苦的过程,也是县域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2.国家宏观政策调整要求县域经济结构转型

为了推进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一方面,加大了对“三农”、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杠杆,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产业发展进行了限制。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对县域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结构性调整压力增大。其一,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增大。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增长中,第一产业占较大比例,在县域GDP中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但产品科技含量低,资源主导型项目为主体,产品关联度弱。第三产业发展薄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较大调整,由过去更多地关注第二产业转向提高一产和三产的质量、规模,使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其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压力增大。在县域三次产业总体布局失衡的同时,每一个产业的内部,也都存在失衡状况。如在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占主体。在第二产业中,采掘业和加工业占主体。第三产业中,以城市商业为主体。每一产业内部都缺少有带动作用的核心集群,使产业发展壮大受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以增强产业竞争力成为必然选择。其三,产业项目调整压力增大。县域产业是以县域项目为支撑的,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一些县域传统经济项目,如采矿、冶炼、矿产品加工等,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并增加限制性措施,市场准入和经营门坎提高,在新项目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老项目面临淘汰出局风险,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项目调整压力。

3.资源短缺与环保力度加大要求县域增长方式转型

简单、粗放、科技含量低、资源依赖及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是县域经济传统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县域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要求提高,一些传统发展项目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而将被淘汰出局。由此,使以资源为依托的传统外延式县域经济增长方式面临转型压力。其一,项目建设的资源约束增强。不能再以廉价出让、出租土地、矿山等资源作为招商引资的筹码,逐步提高的投资强度,提高了县域项目建设的成本,使县域招商引资的竞争更加激烈。其二,项目建设的环境约束提高。随着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的加大,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更加严格,环保设施投入增加,一些对环境有重大污染和破坏力的项目将禁止上马,这将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三,项目建设的资金约束显现。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国家加大了金融领域的宏观调控力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使企业融资面临更多困难,而银行贷款又是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资金来源,由此迫使县域寻找摆脱投资拉动之路。基于上述种种情况,县域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型。

4.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要求县域领导方法转型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构建县域和谐社会。这一本质要求,对县域经济发展和转型具有重大影响。其一,坚持以人为本必将增加县域经济发展的人力成本。除物质资源之外,廉价劳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国家从法律和政策层面更加注重保护群众利益和群众诉求,加强了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并对提高劳动力工资和改进劳动力工资支付方式做出了新的规定,这一切使得劳动力成本提高,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其二,坚持以人为本必将增加县域决策难度和复杂性。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决策更多关注项目建设的速度,而对百姓诉求关注较少,坚持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县域党委、政府在做重大决策时,必须考虑涉及到的群众利益保护,依法制止项目建设过程中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这将使决策难度增大而且复杂化,传统决策方式与方法需要加以改变。其三,坚持以人为本对县域领导方法提出新挑战。传统县域领导方法具有极强的“霸权”色彩,法治观念比较薄弱,党政领导个人主导型浓厚,由此也为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使这种传统魄力型领导方法面临转型压力。

四、县域经济应对科学发展观的策略选择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转型要求。在机遇与压力面前,县域发展应该积极应对,采取以下策略。

1.加快干部培养,推进干部队伍转型。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乡领导干部起关键作用。应对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县域经济转型,首先需要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转型教育,推动干部队伍转型,由具有科学发展理念的县乡领导干部主导县域经济转型。为实现干部转型目标,其一,应加大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县乡领导干部头脑的教育力度。采取刚性措施,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使其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和意识。其二,应着力提高县乡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改变干部教育中的实用主义倾向,加强县乡领导干部理论修养,提高领导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其三,应强化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领导干部能不能践行科学发展观,除其能力、素质原因外,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考核评价体系能否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特别是在干部政绩考核过程中,应改变“经济指标定乾坤”等“一票否决”作法,由只重结果转向重视决策、重视过程、重视全局、重视前景,只有考核评价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才能真正树立科学发展的思维,实现县域经济转型。

2.加强县域发展规划,优化县域发展目标。实现科学发展和县域经济转型,既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更需要循序渐进。因此,应加强对县域发展规划的科学性研究与论证,使县域发展规划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①以体现科学发展观为要求,调整和制订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县域发展策略,具有长期指导性,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和确立县域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作为县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纲,对于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具有战略意义。②以优化项目布局为重点,调整和制订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然要突出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应在县域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对项目建设的总体布局进行规划,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调整规划等单项规划,为科学发展观提供规划支撑。③以强化目标激励为手段,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应强化目标激励的作用,从县域实际出发,制定规划实施的具体发展战略,使科学发展的目标与科学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推动县域经济逐步与科学发展的要求接轨。

3.推进区域资源整合,拓展县域发展空间。因应科学发展观需要而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应打破县域自成体系的封闭发展局面,综合考虑县域发展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增强县域发展的区域规划性与协调性。特别是应充分考虑每个县域的优势和劣势,从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保护环境的需要出发,对相关县域资源、产业进行适度整合,加强区域性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建设、重复开发和资源的重复浪费,从而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和可持续能力。在推进区域资源整合过程中,应以省级行政单位为牵引,以项目为核心,以协作区为主要载体,以宏观调控为手段,由自然资源拓展到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

第6篇

关键词:德育课教师小学专业化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政治、心理等多方面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效性低是长期困扰德育的问题,也一直为多方所诟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德育课教师的专业素质跟不上,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一、德育课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

1.1德育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专业化是随着教师的产生而同时进行的,而真正意义上提出这一概念是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教师专业化应该如何界定,国内外不同研究者对此有不同的思考和认识。当然,国内学术界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也形成了一些共识,大部分学者都强调教师的基本专业素质应该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等基本内容。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基础教育办学质量、提高中小学生教育效果的基础。

在教师专业化成为教师教育的必然趋势这一大背景下,德育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开展德育的基本途径,配备专业的师资队伍自然是应有之义。

1.2德育课的特殊性要求专业化的教师所谓的德育课的特殊性是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的。德育课与其他课程,诸如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对人的态度和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等)的引领和转变,不同于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因此,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不能直接套用到德育课堂上。德育课的课程与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这样,德育课教师必须具备与其相应的专业素养才能完满完成教学目标。

1.3小学德育课教师专业化现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学和大学阶段的各门德育课教师多由专业对口的师范生组成,小学阶段的德育课教师,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多为兼职教师,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1.3.1教师队伍方面小学品德课教师绝大部分由其他科任老师兼任,专职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师较少。2006年,江西省针对农村骨干教师德育课程班全体学员、九江市市直小学及十三个县(市)区小学的德育课程教师展开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11%为专职教师,这些专职教师除个别是因为年龄大受学校照顾只带德育课程外,其他多为学校领导或德育处主任;89%为兼职教师,兼职学科多为语文、数学。这些兼职教师基本上都不是固定的品德课教师,而且常常受学校实际情况的影响而接受调整。他们当中接受职前相关培训的机会较少,层次较低,多数教师都是直接上岗。这在相当程度上造成德育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加上德育专业知识缺乏,不利于德育课程的教学。

1.3.2教师对课程的认识教师对课程的理性认识和把握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质量,但是不少教师不了解德育课程的发展历程,也没有认真学习过《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虽然大多数教师明了德育课的性质,但缺乏开展综合课程的经验,在内容处理、目标定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手段的选择等方面,多沿袭以往的其他课程的做法,专业化程度不高。

1.3.3教师的专业执行力教师的专业执行力主要体现在教师对课程的具体实施的各个方面。调查发现,教师在备课环节主要还是依据教科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开发和利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能力相对欠缺;教学方法也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讨论方法;教学场所多局限在教室,很少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或是参加一些公益性活动;在教学评价方面,多沿袭纸笔测验,或是评印象打分等量化的、不规范的方式。

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德育课教师是否有特殊的素质要求,在理论界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

实践中,小学德育课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的印象,即德育课教师无需特殊的素质。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言,德育课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在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诸多方面有其特殊的要求,因此,德育课教师必须走向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对于儿童思想道德发展的奠基时期,小学阶段德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尤为重要。

一般认为,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三个部分。其中专业知识包括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专业能力包括设计教学的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组织交往能力、教育教学机智、反思评价的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专业情意则主要关涉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四个方面。在构建德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时,除了考虑上述三个方面的要求外,我们尤其强调德育教师还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以利于其开展教学,并以其人格形象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师应该针对新课改以来的课程与教学要求,在课程理念、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设计、课堂活动的组织、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加强学习。

三、德育课教师德育素质的获得与提升德育课教师的德育素养的获得与提升是教师教育(职前和职后)和教师个体自我修养的结果

现实的教育生活是丰富而复杂的,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和教育经验的丰富,教师的德育素养也应该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3.1教师教育

3.1.1职前教育阶段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大德育,一般认为,大学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是进行德育的专门人才。但这些人才多流向中学。建议增强专门针对新课改以来小学阶段德育课程的师资培养。对于这些对口的德育课师资,同样应该加强道德教育的理论学习,使他们对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均应有系统的理性的认识,注重各领域学习的针对性,各不偏废。在课程设置上,建议丰富有关道德发展、道德教育和教育专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开发更具针对性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同时,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明确师德底线,使未来的教师队对教育专业特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正确而明晰的认识。

3.1.2职后继续教育入职以后的继续教育包括培训和外出进修等多种途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培训时应紧扣当前德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除了关注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外,还应加强教师专业伦理和道德教育方面的学习;针对道德课教师和其他学科的教师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培训,而且在培训时间、内容、方式和考核形式等多方面应更具针对性。

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保障教育经费,鼓励并创造条件使一线德育教师有更多机会到高校教育学院和研究机构进修,学习专门的德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针对本校实际情况,开展校本培训。

3.2教师自修除了职前学习和职后培训和进修,德育课教师提升德育素质另外一个重要途径是自我修养。这里提出教师提升德育素养的三个策略:

3.2.1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要圆满地实现德育目标,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念,对于实施德育有一种使命感,在此基础上,激发起德育主体内在的提升自我道德修养和德育素养的动机,以此激励和引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这就需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使其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从而形成其践履师德和进行德育的巨大动力。

3.2.2提升德育研究能力德育研究不仅仅是专业的德育研究者的工作,要科学地开展德育活动,一线教师除了理解和运用已有的道德发展心理学、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德育原理等相关理论知识外,更要掌握德育研究方法,培养自主研究的能力。只有具备了德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教师才能对已有的研究成果持分析和批判的态度,并且在教育实践中带有观察和反思的视角,不断地探求适合自身的德育模式。

3.2.3注重实践与反思教师的德育素质直接决定了德育活动的效果。教师对道德的体认和反思对于提升个体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德育实践也是检视其德育理念和方式方法的最好途径。正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德育的认识才能更加丰富和深化。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将自觉的反思意识、能力和习惯贯穿到各项教育活动中,惟此才能实现“实践———反思———实践”的良性循环,教师也才能收获学生进步和教师自我专业成长带来的喜悦和幸福。

参考文献:

第7篇

(1)生源质量不高

专科院校的学生一般高考分数都不是很理想,有的学生进入专科院校的目的是继续“专升本”,最终完成本科学业。专科院校的学生整体英语能力较低,在英语基础、词汇量以及语法知识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欠缺,给专科英语教学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有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着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不足、甚至是厌恶英语学习的问题,导致专科英语教学工作难以开展。另外,专科院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普遍存在被动情绪,很少有学生会根据自身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英语学习计划,甚至连教师布置的预习、复习内容都很难完成,根本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2)专科英语教学效果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首先,英语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教学目标除了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以外,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充分体现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形式、新特点,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往往还是基础的语言能力训练,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十分欠缺。其次,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人文性和科学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基础较为薄弱,教学方式方法落后,无法将这些特点展现出来,也就达不到英语课程教学的标准。

(3)专科英语教学资源相对匮乏

当前很多专科院校采取分级教学模式,以对专科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进行补充、更新,例如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到课堂中、为学生推荐多种课外读物和自学教材等等,但英语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仍然存在,很多专科院校使用的英语教材与本科教材是一致的,教材的内容设置与学习难度与专科院校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情况不符,缺乏实用性强、难度适中的专科英语精品教学教材。

2交际语言教学方法相关内容阐述

交际语言教学方法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语言教学方法。这种语言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是Hymes在1972年提出的关于交际能力四个方面的认知理论,这四个方面认知分别是可能的交际形式、可行的交际心理、得体的交际语境以及交际实现。交际语言教学方法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通过目标语言进行真正的互相交流。将交际语言教学方法运用到专科英语教学中,目标语言就是英语,而专科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英语的有效交流。通过交流方式提高英语学习能力是交际语言教学方法的主要目标。与过去传统的讲授法相比,交际语言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提高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交际语言教学方法在专科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教师和学生要对学习目标进行明确,认同提高英语交流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其次,交际语言教学要充分地体现相关人文精神、文化内涵,要符合社交、交际的实际情况。另外,教师和学生要明确自身在模拟场景中所扮演的角色,教师要具有流利、正确使用英语的能力,学生要积极配合相关场景的布置和开展。

3交际语言教学方法在专科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1)学生和教师的积极参与

学生和教师的积极参与主要是指学生和教师要在交际语言教学方法中明确自身的作用,相互配合,促进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在交际语言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要从过去的教学内容教授者、课堂教学管理者的角色中抽离出来,积极转变角色,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引导,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要让学生成为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改变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运用学到的语法知识和词汇量等,在各种模拟场景中练习听、说、读、写、译能力,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创新英语课堂教学形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需要对英语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要将多种多样的活动引入到交际语言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针对专科院校学生基础薄弱、沟通交流能力有限的现象,教师应当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进行教学。例如在词汇学习方面,可以根据词汇特色融入场景,通过大脑风暴进行词汇记忆。在学习新课的时候,通过学习小组进行课文导入介绍,让每一个小组都对即将开始的新课发表看法和讨论结果;定期举办故事会活动,让学生将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用英语讲给全班学生,然后就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文化内涵、事物现象等展开讨论。迷你情景剧也是交际语言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对名著、影视、戏剧中的相关场景进行情景再现、创新表演等,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自然地展示语言,进行沟通交流。交际语言教学课堂能够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注意力更多地投放在交际能力培养方面,提高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另外,教师应当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让交际语言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外语话剧竞赛活动、外语辩论会等,在训练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肢体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3)注重专科英语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交际语言教学方法对专科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语言素质,而且要求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交际语言教学方法的内涵,能够有效地指导交际语言教学活动。因此,要注重专科英语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教师在交际语言教学活动组织、活动预测和效果评价、经验总结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实际案例研讨和交流学习等方式,发挥教师在交际语言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意义。

4结语

第8篇

关键词: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

消费源于需要。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有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恩格斯曾经把人们的消费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人对物质的需要是低层次的需要,它是有限度的;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历史的经验表明: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需要,而“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可见,消费需要及其选择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直接的影响。

消费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检视

生存消费方式与传统农业经济社会

生存消费方式的诠释。生存消费方式是指为了维持家庭成员生命的延续和满足家庭成员生理需要的基本消费方式。满足生存需要的家庭消费过程包括满足生命的生产和生命的再生产需要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人的生理需要。生存消费可分为简单的生存消费和扩大的生存消费。前者是指家庭已有人口生命再生产的消费(补偿),后者则是指满足家庭新增人口生命的需要和生命生产与再生产质量提升的需要,其消费对象伴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具有很大的相对性。

传统农业经济作为一种处于长期均衡状态的特殊类型的经济,是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静态的经济,它的经济结构则由特定传统要素(土地、劳动、生产工具和技术等)组合成的一个有机结构体系,它包括土地所有制结构、农业种植结构、农产品加工贸易结构等。它具有技术状况长期大致保持不变和把生产要素作为收入来源的特点。但是,传统农业的农民是理性的,对生产要素的配置是有效率的(舒尔茨)。因此在传统农业经济社会,人们的消费是为了满足基本的需要——吃、穿、住等,是一种较低层次的需求。

现代消费方式与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社会,现代的消费方式是主要指工业社会的消费方式,它与农业社会“生存型”的消费方式不同。人的需要不仅是量的增加而且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基本型需要发展到享受型需要。市场经济不仅造就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且使人的个体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一方面,要扩大现有消费量,把现有的消费推广到更大的范围:另一方面,要生产出新的需要,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这样,就必然大规模地深入探索整个自然界,以便不断发现自然物的新属性以及加工自然物的新方式,以不断开发和满足社会的新需要。

特别是二战以后,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在凯恩斯消费主义理论的主导下,“大量投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不断循环。这样,一方面,使发达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步入了新的持续增长时期,物质消费水平达到了惊人的高度。另一方面,生活中巨大的浪费和高度的物质消费导致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例如,用过即扔的"一次性"消费商品和过分包装的商品,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造成大量生活垃圾。据统计,在美国,仅用于食品的包装就达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5,人均达130千克。同时,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效仿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及其派生的消费方式,使得过度消费方式向全球扩展。

由于工业社会的发展模式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刺激消费成了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生产经营者为了在生产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地推出超越人们"当前需要"的新产品,即创造一种新的消费时尚,使它最终扩展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价值尺度,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之一。可见,现有的消费方式源于现有的发展模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必然产生过度的消费方式。

我国社会消费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快速增长时期,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储蓄余额不断增长,个人消费支出稳定增加,社会消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供给制、半供给制消费向市场化消费转变。改变了传统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对居民消费采取“包”和“统”的办法,城乡居民消费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由生存需要为主向享受、发展需要转变。从90年代开始,居民用于吃、穿、用等实物性消费比值下降,而用于文化教育、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精神文化的消费比值不断上升。据统计,在农村,恩格尔系数由1990年时的58.8%下降到2003年的45.6%。在城镇,从1990年的54.2%下降到2003年的37.1%。

由传统型消费向超前型消费变化。随着小康社会的到来以及社会对财富和利益分配格局的重构,一个优越、富裕有足够消费能力的社会新富群体正在形成,他们的超前消费与世界消费潮流相一致。这些新富们享受到了更高的生活水准,成了消费潮流的创造者和引导者。

由国内消费向国际消费迸发的趋势。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信息传递速度加快,消费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大城市居民在对国内名牌商品消费获得满足的基础上,开始热衷和追求世界各地的时尚和流行。而且越来越多的居民也乐于接受国际流行的时尚、款式和消费方式。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上涌现了一些畸形消费、流行铺张浪费甚至奢靡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有的是超越现实条件、盲目攀比,有的是斗富摆阔的奢靡消费,还有的是过度包装的蓄意浪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报告:200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482.4亿吨,其中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61.3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4.2%。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沿袭传统的大量消耗资源的数量粗放经营型低层次方式。经济增长速度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能源、资金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发展在总体上没有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局面。200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通过大量的对比分析表明:以2001年为例,我国单位产出能耗比单位产出能耗较高的美国高出2.3倍,比单位产出能耗较低的日本高出5.1倍,比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巴西等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58%。钢铁消耗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资源消耗水平,我国单位产出的钢铁消耗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9倍,是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的两倍以上。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世界的5%,但煤炭消耗约占世界的30%,电力消耗占13%左右,钢材消耗占25%,水泥约占50%。

用科学发展观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

“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而消费模式的转变是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之一,没有科学消费观的支持,科学的发展观也不可能彻底和牢固树立起来。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消费方式变革。

树立适度消费的理念。适度消费是指在满足生活需要范围之内,不过度地欲求。现代经济学把物质消费分为满足需要的消费和满足欲求的消费,“需要”是人们为了生活必须消费的东西,而“欲求”则是在需要之外,由追求心理上各种满足(如追求地位上的优越感、满足感、嫉妒、攀比和炫耀等等)而形成的一种需求。需要是有限的、相对稳定的;而欲求则是无限的。满足需要的消费是一切社会共同具有的,而满足欲求的消费则是工业社会所独有的。“欲求消费”在本质上是一种“异化消费”,它使消费与“需要”、“使用价值”相背离,过度地去追求不必要的欲求满足,势必造成巨大的浪费。对于普通人来说,适度消费由支付能力决定,超过支付能力的超前消费和过度积累的滞后消费都不可取。

培养“文化人”,用先进文化引导消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要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和第一消费力的作用,提高全民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根本上体现以人为本。而文化是发展的摇篮,用先进文化来引导消费活动,丰富消费生活的文化内涵,使人们物质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从而使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发展和提升,使人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人”。这样,就可以不断提高消费中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促进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协调。

实行循环消费。这就要求消费品生产所需资源是可再生的,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生产的消费品应能够循环利用。这种消费理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意旨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收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品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努力做到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以及坚持消费代际公正与代内公正的行为准则:当代人的发展及其需求满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或者同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

倡导资源节约型消费。节约型消费是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保证全社会有较高的福利水平的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首先,这里的“节约”与其传统意义有根本的区别:节约并不是吝啬,不是该花的钱不花,而是花尽可能少的钱获取更大的效益。节约不是过苦日子,消费不是铺张浪费,要科学、适度地消费。消费既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又要以人为本、扩大消费、公平消费。消费不是浪费,节约型消费要避免浪费。消费是必需的,但要绿色消费、环保消费。其次,这里的“节约”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节约。它是按科学发展观反映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人们在科学、合理、有效地消费后,应当而且必定将目光和富余的资源投向许多新的、陌生的消费领域,不断延伸出新型的消费种类,从而真正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般来说,节约有三个层面:决策政策层面、技术支持层面和资源使用层面。不同的层面,内容各不相同,又互相联系,甚至相互制约。三者协调,节约的内涵才能完整,节约的效用才能更大。因此,推行节约型消费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参与:通过政府消费、政府购买等方式,优先选用绿色产品、再生产品,制止资源过度消耗和奢侈消费的现象,为人们的日常消费作示范和引导;在消费领域全面推广和普及节约技术,鼓励消费能源资源节约型产品,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努力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逐步形成节约型消费方式;大力加强消费教育,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能源资源节约活动,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到来,人类的需求由物质到精神,由商品到服务,由有形到无形的不断提升,要用科学发展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逐步形成文明、节约、与国情相适应的消费方式,使之既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译本上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

第9篇

 一、培养“在路上”的积极、稳定、开放的专业发展心念,是教师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

 “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首先是“发展”,只有当一个教师已经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之后,才能谈到可持续性发展;也只有当一个教师到达一定的层次之后才谈得上自我超越。而自我发现又是自我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学早已深陷“泥潭”,成了谁都可以炮轰的对象,语文教师自然就首当其害,现在的语文教学看起来是“随便拉个人来都可以教的”,却有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厌恶从事语文教学,甚至想方设法不再从事语文教学。

 在中学的校园里,语文教师历来是所有教师中最繁忙、最耗时、最无成就感的一种人群,相当一部分人甚至还觉得语文“学与不学也没有什么,只要会算帐就行”,不是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语文何在?谁关心呢?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我们的语文教师学会调整心态便是当务之紧要事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笔者认为不仅要有一种积极的心态、平稳的心态,还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能吸收各种不同的意见。如果用三个字概括,就是“在路上”。在路上的心态是永远不停步的心态,也是一个有时要快走,有时要慢走的心态。慢慢走,慢慢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不断吸纳、不断丰富自己。但也不能一直慢慢走,有时也要加快脚步向前迈进。在路上你可能会遇到很多的人,这些人你可以和他对话、和他交往,在对话交往过程中,你也在学习,在默默地思考,审视自己。这样把这三种心态结合一起,能够知难而进、知难而上,就可以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教师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1.多给教师一点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的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特征。现在普遍性的问题是我们的教师不得不跟着上级的考试和各种检查评比团团转,被动的、任务性的精力投入几乎占据了我们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非任务性的、自主性的投入实在太少太少。这种精力分配比例失调,必然造成教师主体性的缺失和自我发展的停滞。许多老师是每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然而一个学期过去,静下心来总结总结,却是“两手空空,头脑空空”,增加的只是脸上的皱纹和头上的白发。这是典型的缺乏主体性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结果,即所谓“有工作无进展”,人在一定程度上被异化成了机器。它“工作”过,但是没有“发展”,只有磨损,这种情况在我们落后的农村中学表现得尤其突出。教师素质的提高,迫切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各界给教师自主选择和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2.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整体良好氛围

 人与生俱来都有一种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欲望,但同时也潜藏着随遇而安、贪图享乐的惰性。哪一种动机占主导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所处的成长环境和氛围。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氛围是无价的,它是一块强力磁铁,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吸引着教师投身其间,追求自我超越;它是一种催化剂,能使某些异质在其中溶解、同化,寻找到自己正确的人生目标。

 针对教师素质的客观现实,可适时引导教师走“文化引领,和谐发展”的道路。通过评选“师德标兵”、“十佳教师”等活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自觉地将教书育人作为对事业的毕生追求,而不只是谋生的手段,培养教师对教育事业的酷爱之情,保持教师在事业上永不知足,开拓进取的良好心态,形成自主发展的责任感。

同时,以创建学习型组室为依托,鼓励教师广泛订阅有关报刊杂志,其中要求至少有一份与教育教学有关,并作好读书活动,记录读书心得。笔者身处其中,深感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对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真所谓环境无价、氛围无价。

 三、准确把握内因,是教师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

 1.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注重自我更新,不断成长

 我们通常说,“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要交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这是很有道理的,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内容需要做不断的更新、充实和适当的调整,语文教师必须站在学科的前沿,时代的高度,不断学习,不断给大脑“充电”,才能真正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运用自如地把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提取给学生。

 毋庸讳言,现在有些语文教师很少有读书习惯的,有的甚至仅凭一本教参“打天下”。如此荒漠的文化心灵中焉能生长出枝繁叶茂的语文教育之树!更不必谈什么自我发展!在我校青年教师中流行这样一句话:“让读书成为习惯,教育生活因为读书而精彩;让学习成为工作,教师生涯因为学习而成功。”不断学习着的教师,他的知识是充盈的,是流动的;不断学习能不断丰厚教师的文化底蕴,生成教师的教育智慧。

 理想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教育者、实践者、研究者,是一个通过不断学习从而带领学生不断成长的发展者,语文教师尤其应该经常阅读文学作品、人文读物、专业杂志、教育专著等。我们读一本真正有思想含量、文化积淀的书,就是在同历史对话,同思想巨人对话,进而使我们能站在人文精神的文化制高点俯瞰语文教育。

 做到“自我更新”,除了阅读以外,还要经常与自我保持专业发展对话。我校明确规定教师写教育日志,笔者认为写教育日志就是与自我保持专业发展对话的最好形式,在书写中,对自我的教学经历进行回顾反思,进行概括评价,进行交流探讨,能较清晰地了解自己专业发展的情况,促进自我更好地发展。

 2.树立发展观,学会科学合理地评价自我

 科学实践证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 20%-30%, 如果能受到充分的激励,能力就可能发挥 80%-90%, 以至更多。有位哲人说:人最难做到的就是看清自己。这一人性上的弱点往往使人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也就导致了对人自身发展的阻碍。为此,教师本身就要能合理地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更要看清自己的不足,想方设法激发自我,通过评价找到自尊,找回自信,在自我激励中,经常得到满足、快乐、积极、稳定的情绪,这样才能在自己的专业上、人格上、情感上不断超越,达到不断发展的目的,成为一个卓越的现代教师。

 3.要设计适合自己发展的计划

 人的成长历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给自己设计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计划是非常必要的。真实地剖析自己,根据自己的长处和弱点“量体裁衣”,制定长期、中期、短期计划,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在实施过程中要适时完善与修订,不能与学校的发展脱钩,同时还要考虑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发展有明确的目标,并向着目标不断迈进,最终使自身的发展达到最佳境界。

 四、踏踏实实践行基本途径,是教师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

 虽然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没有整齐划一的演进过程,它要受时空的影响,但是,许多专家经过对大量成功人士的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我认为是值得借鉴的。只有踏踏实实践行这些基本途径,才有可能做到厚积薄发,达到专业发展的制高点。这些基本途径就是:

 ①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

 ②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

 ③尊重同行教师,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④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

 ⑤投身教学研究,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

第10篇

关键词:数学专业 毕业论文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35

1 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中训练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同时还会影响学校的办学声誉。因此,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是高校教学人员及各级教学管理人员非常关心的问题。

我校数学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生,2006年第一届本科学生毕业。由于是新办专业,专业教师中大部分是青年教师,他们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面指导经验还较不够。因此,所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普遍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创新性有待增强。

2 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模式与方法

对于数学专业学生来说,要完成高质量的本科毕业论文,不仅需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而且需要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因此,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鉴于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重要性,在关注社会需求和我校数学专业实际情况及学生未来发展前景基础上,我们在数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模式与方法方面进行了以下几点初步探索与实践。

2.1 组建毕业论文指导团队

课题组以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为核心,以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教师为成员,组建了“非线性系统的控制与优化”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团队;以“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为负责人组建了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小组。

2.2 实践创新能力的分步培养

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中,毕业论文安排在大四的最后一学期,不但时间较短,而且受到就业、考研等影响,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从2007年开始,本课题组将毕业论文工作提前到大三的第二学期,此时学生已完成了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的学习,也希望更多地了解“非线性系统的控制与优化”学科领域相关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 让学生提前接触与毕业论文相关的科研课题,可以让学生在较充裕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研究工作。本课题组的做法是:在低年级,以开设科学研究方法学术讲座、小论文习作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意识。在高年级,以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参与教师课题研究为主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采取学生自愿报名、辅导员推荐、导师择优挑选的原则,安排本科生进入导师课题组从事一些科研实践活动,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导师的科研课题,根据学生特长,导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中的子课题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题目。

2.3 制定自学方案,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独立获取新知识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就是提高掌握知识的质量和速度。要较好地完成毕业论文,仅用已获取的知识往往是不够的,需要自学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新知识。课题组的做法是:导师给出毕业论文题目后,指出需要学生自学的内容,并根据学生实际,与学生一道共同制定自学的计划与方案,定期进行辅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便获取毕业论文所需的新知识。

2.4 传授文献检索方法,培养文献检索能力

科学研究的基础是文献的积累,只有对研究背景和现状有了足够的了解,才会产生出新的思想和想法,因此培养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尤为重要。本课题组的做法是:根据毕业论文和课题,导师告诉学生该研究方向需要检索哪些文献,它们主要来源于哪些刊物,并传授其检索方法,以此培养学生文献检索能力。

2.5 研读最新文献,确保问题新颖性

研读最新文献特别是国内外同行公认的权威期刊文献,才能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课题组的做法是:导师将自己的最新文献以及与国内外同行交换获得的文献让学生阅读,让学生及时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确保研究问题的新颖性。

2.6 引导学生找出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发现问题是创新的前提,提出猜想是创新的源泉。课题组的做法是:学生阅读文献后,让他们谈自己的感想,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7 注重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提高学生论文写作水平

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载体,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最终要通过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并获得理解、掌握、交流和应用。因此,准确地理解、正确地使用数学语言是掌握好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数学思维,表述数学研究成果的必要条件。所以,加强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课题组的做法是:以小论文习作、数学建模竞赛为途径,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论文写作水平。

3 结语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锻炼和提高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对其掌握理论知识程度及实际应用能力的最好检验,是帮助学生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对创新意识与科研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训练与升华;导师通过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也可以促进教师科研与教学实践的协调发展。因此,对于高校一线教师而言,我们应该在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进行大胆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冬,刘磊,郭德贵.面向科研实践的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探索[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2):152-154.

[2]武卫莉.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153-155.

[3]聂麦茜,蒋欣,吴蔓莉.毕业论文与科研能力培养相关问题探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3-45.

[4]周国海,杨美霞,于华忠.大学生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3):5-6.

第11篇

【项目模块教学乒乓球教学改革探索

乒乓球专项选修课是高校体育课程主干课之一,受到众多大学生喜爱,是各种专项选修课主要所选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根据学生们的基础,开设初级班、高级班及提高班,各个班级均依据教学大纲,针对学生们的特征,逐步讲解练习把握各种专项技术。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对学生们在有限学期内熟练把握运用专项技术有一定的时间制约;另一方面也不能适应当前学生们个性需求和学习喜好的要求。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法则是一个有效途径之一。

1项目教学法简介

1.1概念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突出实践性的项目模块教学方法,主要指以项目为中心,学生积极参和,教师精心指导,重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的教学活动。

1.2主要优势。

1.2.1项目方案的确定能够较好地将教学课程的专业知识和熟练把握专项技术相结合,具有专项技术把握扎实和全面技术能力提高的特征。

1.2.2互动性强,学生学习主动性高,且项目工作成果评价方式客观。

1.2.3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集中处理技术难题,有利于其独立思索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及钻研等能力的养成,使其自身全面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

1.2.4经过项目模块教学,学生所把握专项技术的熟练程度和运用能力和原传统教学方法有了极大进步,学生整体教学成果显著提高,教学反响较好。

2实施过程

2.1主要步骤

2.1.1确定项目模块。正式授课前对学生进行摸底考察,认真了解学生基础技术水平,根据各个打法,分组后确定模块内容。务必做到模块的选定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1.2制定和实施计划。由学生制定项目模块计划,并得到教师的认可。按照确定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学生开展分组练习和竞赛,要求组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模块项目教学任务。务必做好过程记录和新问题记载。

2.1.3评价和应用。项目模块执行效果由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衡量,包括自评、小组评价、专业教练员或运动员及教师评价四方面。

2.2项目模块教学应用探索

当前乒乓球教学打法主要分为直板快攻、两面弧旋、快攻结合弧旋、弧旋结合快攻、怪板、削球等几种。对于非体育专业高校的学生而言,前四种最为常见。

2.2.1将各个打法在构建不同模块的基础上,运用项目教学法由学生独立完成。主要流程如下摘要:(1)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和打法的不同确定学生分组情况、模块内容、实施要求等。(2)每个小组书写计划书,并经教师把关认可;(3)把每个学生的模块教学过程具体记录,尤其是对于多次练习仍把握不了的技术要具体认真记载;(4)组织各小组间交叉练习和竞赛,做到互相发现新问题,及时解决和提高;(5)书写分析报告,做好总结评价。

2.2.2注重事项摘要:(1)为充分达到锻炼机会,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且计划书分工和过程记录要详尽;(2)教师要对项目模块把好关,对学生所选定内容、时间、成效等提出建设性意见;(3)教师要务必关注项目模块开展进度,对出现难题予以协助解决,确保学生按时按要求完成学期任务;(4)除了关注学生各专项技能把握程度以外,教师更要关注学生体育竞技职业素养的表现。(5)总结评价时不能一概而论,要有针对性,综合专业教练员或出色运动员的专业点评,对学生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2.2.3模块教学实例简介摘要:

以下就非体育专业高校学生常见四种乒乓球打法之一“快攻结合弧旋”进行模块教学举例,具体教学如下摘要:

(1)将班级划分若干小组,确定组长等负责人,合理做好分工,并做好计划,要得到教师的认可和指导。

(2)划分模块进行项目练习摘要:如正手方面,从正手搓、正手快攻、正手弧旋、正手发球;反手方面,从反手搓、反手快攻、反手弧旋、反手发球等几方面构成模块内容。非凡需要指出,以上每个模块均包括全台的各个跑位及近台、及远台的相应技术和技巧练习。如近台搓、或远台攻或弧旋;侧身攻或弧旋、发球抢攻或弧旋等。

(3)根据项目模块竞赛摘要:按照以上模块采用小组内、小组间、全班升降级等方式分别开展竞赛,要求学生严格把握技术要点,务求扎实把握熟练运用。

(4)各小组务必把握过程教学的重要性,具体认真的做好记录,并及时请教教师加以解决难题。

(5)客观全面做好总结评价,尤其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在练习和竞赛期间体育竞技职业素养的培养,并将其纳入评价之中。

3实施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3.1提高师资质量是关键

授课教师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对于项目教学法能否顺利实施具有决定。项目模块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完成任何一个模块所涉及所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练习及竞赛环境,并且要在精心备课和过程指导方面和学生共同探究和探索新技术新发展。项目教学要求教师不能仅简单地逐一教会各个动作,而是应对本课程各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并融会贯通,成为本行业专家,以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新问题。所以,作为要求开展项目教学的教师必须不断探究最前沿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进修学习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心理因素分析和体育竞技职业素养的培养也提出了很高要求。

3.2做好课程改革是基础

深化教学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环节。主要包括完善教学计划、配套教材、考试改革等方面。一是要根据所授课专业的特征,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二是要根据教学项目的特征自行组织开发项目教材,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和手段。三是考试改革方面,除了按照传统方式闭卷专业知识,单项考核外,还可进一步采用开放式考核,如进行单项技术竞赛、升降级擂台赛等等多种方式使考试更加科学化和实用性。

3.3实现全员整体技术能力的提高是难点

项目教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人人参和实践和创造的活动。由于学生采用分组自我管理来实施,个别学生会出现依靠或偷懒的现象,所以要求教师除了针对性地指导外,还要认真记录并及时公布每个学生学习把握专项技术知识的过程,以激励先进鼓励后进,避免学生两极分化。

3.4健全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是保证

项目模块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全面能力为目标教学方法,因此学生的全面能力就成为其评价对象。具体包括自评、小组评价、专业教练员或运动员及教师评价四方面。评价参考指标包括摘要: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单项和综合技术水平、协调能力、团队精神、责任心、坚韧力、拼搏精神等,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虽然该教学方法的应用还存在很多不成熟之处,但实践表明,项目模块教学法在培养学生除基本专业技术水平能力外,对其扎实把握各项最新技术水平、提高学生学习喜好和积极性、全面提高技术能力方面均起到了较好效果,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认可和欢迎。总之,非体育专业高校乒乓球专项选修课教学应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乘全民体育的热潮,对本课程教学进行不断地探索、创新和改善。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中专语文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中专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语文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专语文教学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新中专语文课程观念,这是中专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不仅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且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教学的评价方式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一、课程资源的界定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是指构成教学活动的各要素和实施教学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外教学资源,基本教学资源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教学工具书等)。课外教学资源包括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还有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学生的家庭生活都是语文课程的资源。这为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教学资源可以理解为一切可以为教学所用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媒体条件等。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在教学资源构成的大环境下,学生可以主动利用资源满足自己的学习要求。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完善的学习环境。

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义

语文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语文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为学生创造适合学习语文的各种场景,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程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将语文教学由课堂延伸到社会,由教材内延伸到教材外,由教师延伸到学生,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搞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中专语文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形成有利于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及健全的人格,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策略

1.充分挖掘语文课内教学资源。

挖掘语文课内教学资源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出发。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是对教师自身修养及语文素养方面给予的充分肯定,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总是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好奇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要巧用多媒体、网络、图书等设施,挖掘与语文教材中相关联的教学资源。在语文教研活动中,教师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共同研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及教学风格,灵活利用与教学相关联的教学资源。

要有效开发与利用教材的教学资源。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生活气息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化,有效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并设计课后探究性习题,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如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活动等,开发学习资源。

2.有效开发和利用家庭课程资源。

中专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学习经验的获得相对一部分来自家庭,家庭对教育具有特殊的重要价值,家庭课程资源是不可忽视的宝贵课程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时一定要充分发掘和利用好家庭课程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家庭课程资源属于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家长、家居环境、书籍和杂志、音像资料、电脑、各类器材、家庭文娱活动等。通过这些课程资源,学生感受了亲情,理解了亲情,学会了感恩,学会了付出,懂得了什么是责任。家庭课程资源是最好的情感教育资源,学生可以得到爱的熏陶,精神得到升华。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要想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绝不能把学生禁锢在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课外活动,如开展主体研讨会、辩论会、报告会、朗诵会等,办校报班报、自编习作集锦等,

要利用黑板报、学习专栏等,把学生的作品在校板报或班级学习专栏展示;开展作文写作评优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激发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做生活的主人,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练就扎实的语文功底,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

第13篇

一、.产生职业倦怠,自主发展专业的积极性不高。

新课改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角色定位、专业发展等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使得教师在短时间内感到过度的负荷和角色冲突的不适应,而这种冲突和不适应又使教师产生了过高的职业压力,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职业倦怠的教师常常会满足于现状。同时,他们会用消极、悲观和漠不关心的态度和行为对待职业和自身发展。这种不思进取常常会造成教学能力低下,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有一种低个人成就感,无意也无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即使是“偶有为之”,积极性也不高。

二、.知识结构状态与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存在明显的差距。

长期以来,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其中相对固定的“史实”和“结论”过多,与其它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欠缺。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知识结构具有一种静态的特质,过于固定化,具有这种知识结构的教师,其历史专业知识的获得和更新大都依赖于比较消极的外部给予。一些历史教师,长期以来就是围绕着一本教科书教学,教科书以外的内容知之甚少,更不必说对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而在新的历史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教师如果简单依靠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就会出现各种困难和矛盾。

三、.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使得教师无心实施新课改理念。

新课程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要求中学历史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改进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这些理念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有益处的。但是,在实践中不少教师发现:这些理念仅仅是口号而已。因为在课改后,仍有许多学校评价学生的标准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同时,学生的成绩也是评价教师是否优秀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应试教育不改变,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标准不改变,又怎么实施呢?

二、课改后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专业化教师就成为当今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历史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必须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制。这个过程艰巨而复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和途径努力。

一、.通过自主学习激励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和相应的能力,就如无米之炊,无源之水。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主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在新课改后,历史教师必须努力掌握三方面的知识,即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宽广的其他学科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因为教师具备丰富、广博的知识,不仅能在新课程教学中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历史教师在研究历史教材和历史读物的同时,还要阅读历史理论著作,关注最新的史学研究动态,积极与其他历史教师或历史研究人员进行交流,广博地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从其他优秀教师的交流中体会与汲取。历史新课标要求教师勤于学习,广泛涉猎,使自己不仅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更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旦把这些学习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教师就会从中感受到乐趣,并得到成功的喜悦。

二、.通过教学反思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反思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历史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历史学科中要真正地实施反思性教学,必须养成自觉反思的意识,知晓在教学中反思的内容,并懂得在教学中反思的策略与方法。如:(1)教师采用教学日记的形式,把当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亮点、疑点、难点、盲点、弱点等中的某一点或几点,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深入反思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改善的对策及预期可能生成的结果。(2)在同行会诊中反思。当教师在长期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成绩,积累一定的教育教学的经验之后,往往会出现教学水平的停滞不前,其中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教师犯经验主义错误、不思进取、教育观念老化,等等。通过同行会诊,教师能找到教学水平下滑的现象的主要症结所在。(3)在学生反馈中反思。通过学生反馈的有效信息,从中获取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的信号;通过反思学生,明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目标任务是否完成,学生是否能够获得他们期望的意义。反思性教学拓展了历史教师的发展空间,让历史教师成为研究型学者,从而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三、.通过校本研究带动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作为一门科学,涵盖的内容极其丰富,其根本目的在于激发教师的教研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要让历史教师了解校本教研的价值所在,帮助他们提高校本教研的意识,树立在校本教研中主动发展的自信心,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校本教研的工作氛围。历史教师在教研组中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集体讨论等活动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同伴有效互助,实现经验共享,使每一位教师都在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进步。

校本教研的发展在于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可以把加强校本教研作为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实施多项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而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校本资源,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重要教育资源,强化校本教研能够带动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通过教育部门、学校支持推动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事物的发展中,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外因也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历史教师要实现专业的发展,除了具有强烈的自主发展意识外,各教育部门、学校也必须给予实质性的支持。在中学,存在着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即只重视语数外,对于史地等学科关注得很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教育部门相关政策的偏差。一个人的全面发展除了学好语数外,还必须有其他知识的熏陶,其中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素养的一个有力途径。所以作为教育部门,应该努力为中学的历史教学提供各种保障。

学校是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场所。在以往的教研中,我们都关注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而忽视了学校对老师发展的影响。要实现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就要积极支持,努力提供各种可能的条件。首先,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只有大家都意识到历史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历史教学才能走上一个新的起点。其次,学校要努力为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发展条件和机会。如加强历史教研组建设;组织专题讲座;举办理想课题研究和优质课比赛;构建促进教师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建立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教师培训模式等。所以机制保障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14篇

关键词: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改革现状 具体对策

一、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完善,在高职高专院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存在不少问题,高职高专院校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现状大致如下:

1.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形势大好。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的时期,其教学方法暴露出不少问题,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新教学方法在不断出现,使得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不断得到更新,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法、导学案学习法等。这样的方法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效率。从总体上看,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仍然存在问题。新课改在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在不断出现,但是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效率的提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并且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找到解决方法,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断完善。

二、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存在的问题

1.相关人员缺乏课改意识。课程改革是在课程进行中出现问题后应运而生的,但是研究调查发现,相关人员没有树立课改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方法

教师在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虽然有所耳闻,但是没有落到实处,课改成果没有应用到课堂中,学生没有感受到新课改的作用。

(2)院方对教学方法改革重视程度不够

课程改革必须作为一项重要的文件指示做,但是研究发现,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并没有采取措施,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改革重视程度不够。

2.学生没有主动融入教学改革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但是就目前情况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强,对于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漠不关心,使整个改革处于停滞状态,导致达不到预期效果。这是需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一个问题。

3.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因为其较强的专业性导致教师忽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这与当前的社会总体需求是不符合的,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不利,违背教育的目的和宗旨。

三、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存在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

1.切实强化教学方法改革意识。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对行为有指导和规范的作用,在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切实强化相关人员的思想意识,提高重视程度,改变传统上错误的改革观念,从根本上为教学方法改革扫清障碍。从院方领导到任课教师都要改变思想,从思想角度出发,强化改革意识,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切实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2.改革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也是教育的目标和对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处于主人翁地位,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努力维护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让学生切实享受课程改革的优越性,从而有更高的热情和积极性,投身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之中,为教学方法的改进出谋划策。

3.在改革过程中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学习是为了在社会中应用学到的知识内容,以此更好地生存。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应用性十分强的课程,在推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这一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做到课上和课下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将知识付诸实践。教师要注意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广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充实自身,努力提高个人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讲授的文化知识,在社会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和使用价值,新时期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暴露出一些问题,我们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积极投身其中,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从中吸取优秀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高原平.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第15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学前教育体育课程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方式是多元的,亦即存在多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这种多元、开放、尊重个体差异的现代智能观既为幼儿教育提供了广阔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肩负着儿童启蒙教育的重任,其素质直接关系到一代人的成长和发展。那么,作为服务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终身发展的体育教学就应该设置可供学生选择与发展的多元立体的课程,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长沙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1年~3年级体育课程,实施多元智能理论的利用与开发研究。

1.2研究方法。本文以体育教育学、幼儿教育学、课程论、体育概论、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主要采用分析法、比较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等,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分析、判断、整理,来建构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

2 构建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

2002年8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中明确指出:“本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定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我们构建的课程必须是在这个纲要精神中的课程,并有机结合课程的目标、设置、结构、内容、评价等来实施。

2.1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目标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2.1.1运动参与目标

人人都能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掌握一定体育知识技能后,可以组织和带动大家来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欣赏体育运动。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同时,在课程目标制定时,考虑到一系列的有关智能的开发,要把组织体育运动与参与体育运动等相关内容涉猎到课程的目标中来。

2.1.2运动技能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熟练掌握两项以上的健身运动基本方法和技能,并能利用所学的技术和知识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同时,还应要求学生掌握最常见的运动创伤的处理技巧和方法。

2.1.3身心健康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后,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的方法,并能利用一些有效手段提高身体素质,使机体生理指标达到较高的层次;同时,能对健康营养食品、恢复性锻炼等有较高认识,也就是通过学习后我们能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个目标必须在多元智能的身体智能中来实现。另外,学生经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后能自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也应该自觉地通过身体活动来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在运动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受,这是多元智能理论中的自我认识智能的应用。

2.1.4社会适应目标

体育活动的参与,实际上是需要竞争与合作完成的运动过程,这可以很好的解决因独处引起的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在体育活动中需要合作,需要有对手的竞争,无论是对手还是同伴,我们都是在合作中进行体育运动,这是人际关系智能的达成表现。同时,我们在欣赏大众体育时,不仅仅是欣赏体育技术和战术,我们还要欣赏和认同一种体育精神,传承一种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体育文化与精神,这对于鼓舞我们国民的奋发上进的精神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是多元智能中的内省智能体现。

2.2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设置

一年级课程设置“选项课”,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学年开设“选项课”,每周1次,每次100min。每学期选学1个项目。应有8大智能领域整合后的多个项目可供学生选择。1000m (800m )、100m(50m)作为必修课的内容分解到第一学年的每次实践课中,其组织形式是学校统一安排上课时间、出席教师、学生进行选项。学校为二年级学生开设教学俱乐部、选修课、体育活动课、竞赛,(每一专项根据学生特点、层次分为“普通班”和“提高班”)体育教学课每周1次,每次100min。其形式是教师授课项目固定、学生自由选择专项课教学;其组织形式是学生自由选择上课时间、内容、教师。将那些具有一定天赋的三、四年级学生组织起来,并把各运动队的训练纳入其中(注:要求每一个学生尽可能有选择的加入一个代表队的训练,各代表队欢迎普通生加入代表队的训练)。

2.3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结构

为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各项智能的发展,其课程结构有以下两种类型:

2.3.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我们应加大理论知识学习的力度,因为学生的体育学习不会只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他们会探讨其中的文化蕴涵。同时,在一般的高等学校,学生自我锻炼的场地器材能基本保证。再说,随着学生的自我锻炼的意识的增强,理解体育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应随之增强,这就要求我们开设相对多点的理论课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加强理论学习,这并不代表在教室里上课的时间增多,而是在每次体育实践课上讲解与之对应的体育理论知识,时间控制在20分钟之内,这样就建立起了理论与实践课程紧密结合的课程结构。

2.3.2课内外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在实践课的课程结构上,我们要立足实际来设计,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外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比赛作为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同时,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课程才能关注每个学生,才能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这样可以利用社会资源来开设有关体育课程。另外,我们的体育活动开展到具体的场所后,可以对当地的体育事业有推进作用,这种结合可以很好地弥补我们体育课程的不足。

2.4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内容

体育运动经过长期的发展,产生了种类繁多的运动项目。分别为田径、体操、球类、水上运动等。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起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其自己的特点。它更加追求学生的个性,更加强调学生的需求,也更重视学生终身体育的养成,因此,内容更加广泛,更加具有选择的余地。我们基于学生、教师、学校以及社会地域的实际,按照《纲要》精神,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加以整合,表1是一个多元、交叉的课程内容的构建。

表1课程内容�

2.5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实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拥有的多元智能既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用以沟通学生的桥梁与手段。在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多元智能的教学、多元智能的学习、专题教学与合作教学等几种方式。�

表2课程实施�

2.6体育课程的评价

2.6.1学生学习评价

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应对学习效果和过程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自评是学生自省智能的表现,是对自己的体育知识和能力以及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等综合评价。他评主要是同学与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参与状况、考试达标、进步幅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每一项赋予一定的权重系数,而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分数。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确立以定量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等组成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

2.6.2教师教学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模式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体育教师的业务素养和课堂教学。业务素养包括: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课堂教学的评价通常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教学的组织和课的结构、运动负荷、道德教育的构建、教学结果等。

教师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教师自评和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和同行专家评价相结合,但是我们在进行评价时,既要多元进行,也要具有个别对待的评价,看到教师的努力和成绩,对教师也要进行过程评价,不要进行终结性评价,因为体育教学效果是一个长期的检验和反馈过程。

2.6.3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评价的内容主要有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教材建设、课程管理、师资配备与培训、体育经费、场馆设施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采用多元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多元智能视角下利用与开发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能够使受教育者的体育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自我建构。

3.1.2多元智能视角下利用与开发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有利于学生多种智能的发展,能够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1.3多元智能视角下利用与开发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有利于丰富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增强课程结构的灵活性。

3.2建议

3.2.1研究者应与学习领导及管理部门应积极大力倡导该评价方法的推行,必要时应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因为学校领导的意愿,是实施课程改革和贯彻多元智能的主要张力。

3.2.2体育教师的理论素质与实践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我们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体育教师应努力发展多种类型的智能,增加自己的才能,熟悉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与技能,能够与各种类型的学生沟通。

3.2.3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多元智能观,相信每一个学生在智能强项的基础上,运用富有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变换授课的方式,激发学生不同的智慧,采用最适宜的教学风格,活跃课堂气氛,调动积极性,使学生把体育运动的技能和体育运动知识掌握好。

3.2.4体育教师应在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不断反思中,逐渐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北京:光明日报社,1990.

[2]郑金州.校本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杨立龙.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探讨[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4]白晋湘.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5]教育部.纲要[S].教体艺字[2002]13号文件.�

[6]张晓峰.多元智能理论关照下的课程开发[J].教育导刊,2002,(02).

[7]李健.基于多元智能的校本课程编制[J].教学与管理,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