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化功能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文化功能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国际新闻跨文化传播价值观文化功能

文化是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中国学者对文化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西方有些学者认为,"文化是由价值、信仰、标准、规则、符号、意识形态等多种元素构成的,是一种精神产物;另一方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整体生活方式,他们的人际关系及个人态度的体现……文化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方面,它们是某种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通过社会化的过程(例如学校,大众媒介和宗教)在社会成员中传递并巩固。

不言而喻,国际新闻属于文化的范畴。从文化角度而言,国际新闻传播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流。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国际新闻的传播也是价值观的传播,美国社会学家赫伯特·甘斯说,"新闻本身不局限于对真实的判断,它也包含着价值观,或者说,关于倾向性的声明。"他认为,在西方各国,新闻报道的基础是媒介认为国家和社会应该如何的图景,媒介不仅仅是在报道正在或已经发生的事实,还在或明或暗地提倡反对什么,以其理想的图景力推主流价值观。

赫伯特·席勒认为,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的并不仅仅是消息和娱乐,同时也是传播社会价值和政治观点的工具,它们会对全社会的精神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教会和大众传媒是维护西方主流价值观的两大精神支柱。研究发现,大众传媒对受众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有适度的效果。中国也有学者认为,国际新闻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一是为了赢利,二是作为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活动,其中流动的是意义、价值,它超越具体功利而与人的精神世界相关联。

如果把国际新闻放在文化帝国主义或媒介政治经济学的视野下进行观察,国内外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批判性的观点,它认为文化全球化就是文化帝国主义,只不过是全球文化受到西方或美国文化主导的委婉说法,认为西方文化会将其他文化同化。因此主张要与全球化保持距离,主张文化的自主性,并提出国家文化安全的说法。例如,以华勒斯坦(Wallestein)为代表的"依赖/全球系统(Dependency/WorldSystemTheory)认为:在全球系统中,所有国家通过交往而相互依存、联系,经济一体化将各种文化、政治整合在一起。然而经济力量的差异导致了国与国之间交往的不平等。发达国家总是利用自己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优势,将一些不平等的新闻交流条件强加于发展中国家头上,并对发展中国家予取予求,使得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从而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在各方面的依赖。

嘎尔滕(Galtung)试图用"帝国主义结构论"(StructuralTheoryofImperialism)来揭示这种依赖关系的实质。他提出了著名的"中心一边缘结构"(Center-PeripheryStructure)概念,认为在"中心一边缘结构"中,发达国家处于中心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地带。这种结构实质上是全球帝国主义的表现。

中心国家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充当主角的表现形式有两种。首先,作为产品形式的国际新闻传播,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关龄中心国家的报道;其次,作为国际新闻传播领域最大的传播者,在国际新闻输出和期刊贸易的数量上占据着中心地位。边缘国家由于没有占据全球传播系统的中心地位,任何产生于或关于这些国家的报道都得通过更多关卡的过滤,才可在国际新闻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之间还存在着另外一级:半边缘(Semi-periphery)国家,在中心与边缘国家之间起着桥梁作用。虽然半边缘国家与中心国家的交往较之边缘国家更为频繁,但在与中心国家相关的报道中,半边缘国家总是充当配角。而边缘国家全靠另外两级的国家在国际新闻交流市场上提携自己,方有机会在全世界面前"露脸",如果报道空间有限,边缘国家便免不了被省略掉的命运。

按照通常的分类法以及考虑到不断变化的新闻中心等因素,现在的"中心一边缘"国家划分情况是:美国、西欧(特别是英、德、法)、日本、加拿大为中心国家;其他欧洲国家(如瑞典、瑞士、俄罗斯)、亚洲的中国、南韩、新加坡、马来西亚、拉美的阿根廷、墨西哥,非洲的埃及为半边缘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独联体的一些国家)是边缘国家。

这种"中心一边缘结构"的国际新闻传播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带来了什么不良影响呢?西方新阵营的学者们认为,美国媒介帝国主义把美国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和文化范式包装成普世的、永恒的真理,其实质是使美国霸权在哲学和道德上合法化。美国媒介帝国主义严重污染了世界各民族的本土文化,威胁世界文化的多元化。

在中国,也有学者认为,"信息全球化很大程度上是信息的美国化,美国凭借强大的媒介力量,利用商业化的手段,向世界推销着美国式的文化,不仅经济不发达的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受到了威胁,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也深受其害……

还有中国学者认为,媒介帝国主义是通过文化全球化,最终实现以西方"化全球"的目的。这是新一轮的"殖民"一"文化殖民"。目的是将"我们"变成"他们",达到"不战而屈人"的目的。

与上述观点相反的西方自由派观点认为,文化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的胜利。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这一观点得到强化,认为全球化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合乎社会的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对称关系是可以接受的。

对于上述有争议的观点,有些中国学者的看法显得更为理性和务实。在他们看来,"单纯强调''''文化人侵''''及''''美国化''''的概念只是夸大了强势文化以及美国对弱势文化的影响,这对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是不利的。""文化间的相互影响从来就不会间断,没有必要担心东方文化会被西方文化''''殖民'''',也不用担心一国文化会淹没在全球化的趋同性中。

作者本人认同上述中国学者的观点。就国际新闻的跨国传播而言,有些因素,如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可以阻碍外国节目的流通,使外国节目的影响远非文化帝国主义论所预言的那样厉害。另外,在讨论新闻节目的全球传播效果时,还要考虑到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受众不仅偏爱本土的节目,而且对外来的节目也会进行本土化和个人化的解读,这种解读有顺从式、对抗式和协商式。

例如在"9,11"事件的报道中,世界各地观众看到的电视画面大概是一样的,但对此的反应并不一致。在西方世界,大部分观众认为这是所为,对他们的行动表示义愤和遣责,但在亚洲有些国家,不少人为这场攻击叫好,认为美国"活该"。对国际新闻的传播效果分析不能仅满足于内容分析和节目流向分析。它对受众文化认同的影响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绝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为此,试图从价值观建构的角度,对国际新闻这种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功能进行探讨。

跨文化传播可分为三个主要层次:一是跨文化人际传播,二是跨文化组织传播,三是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传播,即不同国家之间利用大众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而国际新闻就是属于这个层次的跨文化传播。

国际新闻的文化功能主要通过对包含在新闻中的价值观的传播而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国际新闻传播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建构方式,对人们价值观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在传统社会,人们价值观的建构主要是通过群体参与获得的。人们在家庭、邻里、村庄和社区等社会群体参与过程中,主要通过人际交流获得文化的价值观。小至群体、社区,大至国家、民族,都呈现为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封闭系统。人们生活在相对孤立,彼此隔离的环境中,对他民族的价值观很少感受和感知,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中保持基本相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国际新闻作为一种跨越时空的跨文化传播,也跨越了各种社会共同体。国际新闻作为一种具有文化价值的信息,并不只是在一个共同体内传播,或者由一个共同体传到另一个共同体,而是许多社会共同体同时获得同一文化信息。国际新闻通过大众媒介跨越了国家和民族的界线,使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共同体同时感受和感知国际新闻信息中所包含的价值观。整个世界成了一个"地球村",使以前彼此隔绝的村民们有机会和条件分享与交流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也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

因此,在大众传媒社会,国际新闻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价值观的建构方式。例如在亚洲,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外国的新闻节目或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有些亚洲国家的政府认识到本国的电视,尤其是新闻节目,是建立社会共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渠道,所以对西方新闻节目的进口有一定的限制措施,而且还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资助扶持本国的电视。

二、国际新闻对建构人们价值观的传统内容也有所改变

在传统社会,文化传播的内容主要是本民族或国家的经验知识、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礼俗文化观念。在现代大众传媒社会,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国际新闻涉及到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各方面的最新发展信息,它丰富了文化传播的内容,对一个民族或国家知识体系的更新和发展有一种推动作用。文化系统也表现为一种知识体系。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获得发展的持久动力,必须与时俱进,通过类似国际新闻传播的跨文化交流和自我创造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人们通过国际新闻感知世界,所获得的文化信息容量大大超过了传统社会,有助于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上所述,国际新闻传播的知识信息含有价值观的成份在内。虽然并非每一条国际新闻都是如此,但作为整体的国际新闻体系,是必然为某种主流的价值观所影响或操纵。一个民族或国家主流价值观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其他民族或国家不可避免地有高低优劣之分。特别是对于一些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国家或民族而言,要获得跨越式的发展,更应把国际新闻作为一种渠道,来了解、吸取其他民族价值观中的优秀成份。落后就要挨打,这种落后内涵应当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包括价值观的落后,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

三、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国际新闻传播增强了建构文化价值观的强度

在传统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节奏,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播的速度非常缓慢。人们生活在一种松散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中,文化资源极其稀缺。类似国际新闻传播这样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很少,获得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资源更是来之不易,主要依赖于宗教传播、战争传播、经贸往来获取文化信息。

进人现代大众传媒社会后,国际、国内新闻传播日益频繁,甚至出现了信息超载和信息爆炸,文化传播带来了信息密集型社会。带有不同价值观的国际新闻信息跨越了传统的国家和民族界限,互相交流碰撞,对人们价值观的构建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伴随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速,文化全球化也随之而来。国际新闻传播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其实是不同文化资源在全球的再分配和重组。这种再分配和重组不一定是均衡公平的。某种程度上它是以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作后盾的。但总的来说,国际新闻传播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使人们能分享彼此有价值的文化。当然也易导致价值观的同构化趋势和思维的同构化倾向。对此,有学者认为是"偏狭的传播机制"造成的。所谓"偏狭的传播机制",或者是以集权主义的权力运作方式和思想统制的形式,实现信息的单向,片面的传播;或者是在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建立政治经济文化权力的单向流动与单一控制,以至个性消失,界限消失,文化的多样性消失,出现受资本主宰的,虚拟的国际社会或"时尚感觉"。

四、小结

第2篇

留学生身处异国他乡,周围的语言文化环境与本国的语言文化环境有着很大差异,容易产生“文化休克”现象。“文化休克”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深度焦虑症。对于留学生特别是本科学历留学生,这种情况则显现得尤为突出。

1.语言不通。来华留学生面临的跨文化交际障碍首先是语言障碍。语言是交流的基本工具,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留学生初到中国,基本的交流都面临巨大困难,要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则更是无从谈起。语言不通会导致留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恐惧情绪,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兴趣。部分留学生由于长期语言水平不足,不能有效和教师沟通,不能充分参与到课堂和课外的学习中来,甚至出现厌学、弃学的情况。

2.生活不便。语言的障碍以及由之而来的文化生疏会导致留学生在生活中的交际障碍。留学生有专业学习的任务,常常没有太多的机会与中国人接触。缺少沟通会造成留学生的文化误解。比如,中国人在市场购物时习惯讨价还价,而外国人不懂这个规则,或者因为表达有误不能有效地讨价还价,看到别的中国人花更少的钱买到跟自己一样的东西时,他们会觉得自己被欺骗。这种对文化的生疏如果不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和辅导,会对留学生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影响。

3.文化孤立。语言上的障碍和生活上的隔离会最终造成留学生文化上的冲突和孤立。文化冲突首先表现在教学活动中,中西方在教育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方面具有很大差异,我国的教学方法侧重知识传授,教学模式侧重于以教师为中心,这与西方国家强调学生为主的轻松活跃的教学模式有很大反差,很多留学生由于不能及时适应,学习兴趣减弱,学习成效低下。语言的障碍和交际的困难,使留学生容易退缩在自己的群体之中,减少与其他文化的交际,形成了文化上的孤立,而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冲突也加剧了这种孤立。

二、通过留学生第二课堂建设实现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1.留学生第二课堂的定位。长久以来,第二课堂一直被认为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得不到学校和师生的重视。而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手段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实属两种相互独立的教育组织形式。因其人性化和开放性的特点,第二课堂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占有更明显的优势,应该更广泛地被利用。留学生第二课堂,作为留学生教学中的一个更为灵活的形式,相比于中国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有着更大的意义,更能发挥其育人功能。

2.留学生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第一,拓展知识,提高留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课堂能够对第一课堂进行延伸和补充,它能够克服第一课堂教师传授的单向性和被动性,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开放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内容融入到各项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根本上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认知和体验,培养创造能力、交际能力和协作精神。因此,综合素质中所包含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文化素养等不能在第一课堂得到充分培养的内容都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来实现。对留学生来说,第二课堂的开展能够帮助他们掌握丰富专业的知识和实践技能,更能使他们通过参与到广阔的实践空间中,深入感受校园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氛围,是帮助他们理解中国文化、融入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第二,使留学生融入到校园文化氛围中来。第二课堂不仅给留学生提供参与实践、沟通交流的机会,而且允许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施展自己的才华,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来,这对促进留学生心理适应期的顺利过渡,解决留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留学生来自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单纯地通过第一课堂的教育或者行为规范的硬性约束,很难让他们真正理解并接受。形式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可以吸引留学生主动参与,并在其中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意识,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使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获得自信,同时又得到了思想上和行为上的锻造,以更乐观更开放的心态融入到学习生活和校园文化中来。

第3篇

大学的物质文化一般是指学校的物质文化载体,通常体现在学校的硬件设施上。例如,校园建筑(教学楼、门面、学生宿舍、道路及食堂等)、校园文化设施(主要指俱乐部、体育场、图书馆、展览室、音乐厅、学生活动中心以及相关的设备器材等)和校园美化物态(指草坪、花坛、雕塑、纪念碑、假山及亭台等)等。原本的客观物体就是一种状态,没有情感和生命,但是通过建设者们的努力,把这些生冷的建筑,进行精心设计和创造后变得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校园建筑和生态环境巧妙融合使整个大学校园环境也变得活起来,更加有朝气。大学物质文化不仅可以作为环境育人的元素对大学生产生影响,而且其本身也具有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的明显印记。许多表现为物质形态的文化符号,其实都是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物化”,如校园雕塑、人文景观、艺术馆、博物馆、校园规划等。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他们总是习惯于用自己接触到的事物来评价全部的周围环境,常以所接触的人为榜样进行模仿。大学生绝大多数时间要在校园内学习、生活,在校期间,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德育影响是明显的。校园物质文化蕴含着学校所倡导的价值、理想,积淀着一个学校的历史与传统,是学校道德认识的重要素材。“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和感受这种物质实体文化氛围,通过对它的解读与领悟,学会与他人、社会、历史、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把物质环境中隐含的客体精神转化为自己的主体精神和自我感受,由自然的人过渡到文化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己的‘文化化’的过程”。

2.大学精神文化的道德养成功能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一所大学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和源泉,体现了大学人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追求,反映着一所大学的整体精神风貌。大学精神文化对道德具有隐性导向功能。大学精神引导大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朝着符合学校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这种观念形态的东西不具有强制性,却能使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与认同,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的、内在的驱动力和强大的感召力,使他们去主动地完善自己,适应并改造社会。大学精神文化对个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具有持久性的特点。大学精神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的隐性导向功能,主要融合在学校各种优秀的报刊所倡导的理念、校园物质条件到精神活动所营造的文化氛围、学校各种制度以及领导工作方式中,给每个校园人心理上以一定的暗示,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可学校所倡导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大学精神文化对道德具有激励和凝聚功能。大学精神文化本身具有—种“内驱力”,能对大学师生产生激励作用。大学精神文化使一所大学成为一个共同体,成为一个由理想、价值、荣誉等凝聚起来的教育机构,作为人类精神家园,使人形成一种比较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大学制度文化的道德养成功能

概括地说,大学制度文化是高校所制定的各种大学规章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制度文化反映大学与社会、大学与政府、大学内部机构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是促进大学物质环境文化和精神文化协调发展并将其转化为高效有序行动的保证。从大学本身来说,大学制度对大学生道德养成的规制作用更为明显,而“文化化”的制度或者说制度文化,对学生道德养成的功能作用同样明显。首先,表现在规范和约束功能层面。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思想方式、伦理道德、技术能力、行为规范和知识水平都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是环境的产物。学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理念,离不开一定的组织和制度的调控,制度是学生最好的导师,良好的人文环境必须要依靠制度文化来保驾护航。制度文化隐藏在学校的仪式、教育观念、学校管理结构、教育目标乃至心理氛围中。科学合理的制度一旦形成,就具有权威性,就会成为集体价值理念,师生员工就要自主地接受它,并认识到这种校园物质文化的价值、功能,防止人为破坏。制度文化具有组织性和规范性。例如,教学制度、培养目标、校规、校纪等都是师生应严格遵守执行的。制度文化是大学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其次,表现在积淀功能层面。大学治理从表现上看是制度本身,但其本质却是大学制度的“灵魂”即大学制度的文化属性。大学制度区别于一般的社会组织制度,区别于政治、经济乃至一般的文化制度,它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体现着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精髓。

4.大学活动文化与行为文化的道德养成功能

目前,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关注的热点。大学活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血液,是指大学通过各种活动倡导及表现的大学文化价值及行为方式,是校园文化动态的外在表现。它能展示学校的风貌。学校举办的各类富有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活动,如文艺晚会、辩论赛、学术活动、艺术节、社会实践活动等都能反映出学校师生的精神状态。校园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在思想道德、政治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大学活动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的养成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首先,大学活动文化是培养大学生道德行为习惯最现实的路径。我们知道,学校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良好道德行为的积淀离不开大学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大学活动文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行为实践条件,对于促进道德认识迅速转化为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作用不可低估。第二,大学文化活动特别是学习类的活动,对促进大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激发上进心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大学活动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学生毕业后要步入社会,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就是对未来社会生活的一种体验,也是把德育付诸实践并内化为人的品格的过程。大学行为文化也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道德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它是指大学教职员工、学生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学习生活、娱乐休闲、文化活动等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大学行为文化鲜明地反映了大学的办学理念、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它既是包括大学人对大学设立的基本要求、办学的宗旨及方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认知和体现,也包括大学人对国家、社会、大学的发展传统、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利益规范等一系列观念体系的认知与体现。学校师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模式、各类群体(社团)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校风学风等,都是大学行为文化在大学人身上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