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工程安全生产论文范文

工程安全生产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工程安全生产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工程安全生产论文

第1篇

1.石油企业安全意识十分淡薄

忽略安全生产浮躁以及形式化是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的一个典型表现。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某些企业不顾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短时间内取得高效益,对改善劳动条件的资金进行最大程度地挤压,从而使得石油生产过程中各种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预防石油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关键就在于提高人们的安全认识水平,在完善以及强化安全管理的同时,必须对石油工程现场工作的每个环节或细节加以夯实。一个企业,毫无安全意识的人极少,但是安全意识淡薄的员工却大有人在。

2.忽略安全管理的有效作用

石油企业属于一种危险程度较高的行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强调安全生产的概念,然而由于工作时间比较紧凑,石油工程作业任务重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得石油企业完全忽略了安全管理,直到发生事故后才开始追究责任,使得安全管理长时间处于被动的位置。为了能够从根本上对上述问题加以解决,保证企业平稳以及高效地完成每年的安全生产任务,我国政府于2002年颁布了第一部全面规范安全生产行为的法律法规,即:《安全生产法》,该部法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领域已经有法可依,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化建设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对促使石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势必会产生强劲的推动力。

3.石油工程企业安全管理经验说教多

但理论联系实践少作为风险较高的石油企业,应该对安全生产与管理的重要性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这个方面所做的工作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改进。自1997年开始国内石油行业便陆续了关于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等多个行业标准文件,这些标准性文件的颁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国内石油企业的健康以及安全管理水平,大大推动了国内石油企业尽快构建以及实施HSE管理体系进程与步伐,节约了大量的企业成本,改善了企业的形象。同时,国内率先构建HSE管理体系的部分石油企业在这个方面也获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二、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策略分析

基于当前时期下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加强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势在必行,具体策略如下:

1.积极构建安全文化氛围以安全文化为基础

构建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能够很好地提高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的效率及质量。对于石油企业而言,应该对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给予高度地重视,可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等,在企业员工生活区设立人性化安全生产的宣传与教育栏,对安全事故发生的诸多隐患、风险、石油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各个细节、注意事项等进行详实地宣教与讲解。在这样理想的宣教氛围之中,可循序渐进地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加以强化,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可有效地减少习惯性违章,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纪律。同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能时刻牢记安全生产规则,在石油工程安全生产中将安全意识完全融入其中。

2.符合人性化的根本需求

安全生产是保障石化企业长久生存以及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保证,管理工作是其工作的核心内容。根据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的本质特征可以得知,人性化管理应该集中对员工的基本需要、员工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员工的工作激情以及员工对企业的态度、职责等加以体现。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可采用安全事故积分管理制度,将员工的各项违章行为进行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分类,如可按照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蓄意及严重等级别的违章类型。总体而言,应该遵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样就能够很好地体现人性化的特点。

3.加强应急及消防安全管理

工作注意突出抓好应急预案的实战性演练及编制,各家石化公司及企业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定,分类及分级健全完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及响应预案等。根据相关规定向当地政府及有关分管部门上报,做好与地方政府的良好衔接及联合预演。

4.强化制度约束

在实际的石化工程安全生产之中,应该将人性化管理的思想有机地融合其中,首先应该注意加强制度上的约束力。很多石化企业管理人员往往会陷入误区,即他们经常认为只需要进行安全生产就可以了,不需要加强人性化管理,也不需要制定具体的人性化管理制度,认为人性化管理是一个形式化的管理模式,对管理制度也不够重视,甚至在管理制度实施、落实之后很难将其落实到位,并对制度置若罔闻,不仔细对待等,从而给安全管理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需要对人性化管理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反思。根据石化企业所具备的特点、生产工艺以及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等,制定较为完备的安全生产人性化管理制度,对于工作人员的各类生产活动进行切实有效地约束,使其能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且主动地采取各项预防措施,保证石油工程生产的安全性,从而提高石油工程生产的效益。

5.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工作若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最终还是需要管理者所采取的有效手段及一线员工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但是,由于一些管理者综合素养较差,制定工作计划粗枝大叶,工作内容在安排时也缺少这缺少那的,在工作现场仅仅是形式化的检查、粗略的根据制度进行,从而造成工作上所出现的各种漏洞,从而对石化工程安全生产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碍。因此,应该不断地提高员工的综合素养,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解决(:1)定期地或者不定期地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各项学习,如讲座、培训等,不断强化员工队伍的业务素养,并设立监督组确保各项培训工作落实到位;(2)将遵守纪律作为员工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3)在对员工进行培训过程中,还应需要将思想道德建设纳入至实际的培训过程之中,使其职业道德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树立员工主人翁意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三、结语

第2篇

关键词: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运营管理

近年来,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和安全生产运营方面的相关技术和装备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但是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和安全生产运营中的安全问题仍然不能忽视。从城市燃气工程的特点来看,其危险系数相对较高,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应进行严格的把关和管理,以保证城市燃气工程的正常施工及其安全生产运营。所以,探究当前城市燃气工程施工中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具有防控性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1城市燃气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1.1工棚管理

工棚是城市燃气工程施工的一项必备设施,对于临时工棚的管理通常包括了其选择的设立点、防火、用电、半成品检查等方面,如建设临时工棚地点的选择,首先应尽量选择较为开阔的地方,必须绕开高压线等危险设施,同时考虑到临时工棚搭建在户外必须具有一定的抗风、抗雨、防潮的功能性,这决定了对搭建临时工棚的材料要求较高,同时为了更好的做好防火措施,在临时工棚内应当配备相应的灭火器,且定期安排人员进行巡逻检查,当发现安全问题及细小漏洞时,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向上级报告,尽可能排除一切的火灾隐患,当然这也需要培养和增强对临时工棚进行巡逻检查人员的安全意识,尽量使每项安全检查做到专人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工棚在设计时应当考虑将员工住所与存放设施设备的储物间分开,尽可能为户外参与城市燃气工程施工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生活和休息环境。

1.2用电管理

从当前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及安全生产运营的情况来看,其用电环境比较恶劣且稳定性较差,再加之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地点的变动,其用电本就具有暂时性、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这使得城市燃气工程施工用电受到了更多的限制。同时,由于城市燃气工程施工的特殊性,一旦在施工现场出现电器泄漏等危险性事故,将会给城市燃气工程带来巨大的安全问题,不仅会造成工程的损失,更严重的会给周围生活区的人们带来生命财产安全。由此来看,加强城市燃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用电管理,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用电安全问题,提前制定措施并在问题产生时及时进行处理,将城市燃气工程施工中的用电安全隐患降低到最小。

1.3材料管理

城市燃气工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于施工材料的选择具有很高的要求,其燃气管道材料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燃气工程的质量,所以在选择燃气管道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燃气管道的气密性、其阀门和管线的抗压性、热稳定性等方面。当然,在施工过程中,对城市燃气工程施工中所需的材料进行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出去在材料选择阶段对其质量的检验之外,还应当定期对存放的管道等材料进行抽样检测,以保证城市燃气工程施工中所用材料的质量。

1.4管道管理

(1)管沟的开挖和回填。燃气在常态中是一种气态物质,但是在其流通的过程中,燃气会发生液化,从而以液体的物质状态进行流动。因此在开挖管沟时应当考虑到管沟的倾斜度,保证液态燃气流动的顺畅性。同时,地下水也应当是开挖管沟过程中考虑的一个因素,应每隔一段距离便设置一个凝水缸,以减少地下水对燃气管道的干扰。在管道设置好进行管沟回填的过程中,应当控制好回填管沟的材料,避免尖锐物体接触到管道,以免刮伤管道,从而影响其使用的效率。(2)套管安装。在城市燃气工程施工中安装套管,主要是为了借助套管来避免和减轻燃气管道承受过大的压力,为燃气管道起提供一个好的环境,保护其正常生产运行。虽然我国当前对于燃气工程施工方面设置了相应的指标和要求,但是部分施工队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忽视了套管安装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其一,安装套管时的保护措施没有做好,从而导致管道受损;其二,没有考虑到地下水问题,直接将套管设置成封闭状态;其三,套管与管道没有完成整装,从而影响燃气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3)管道焊接。燃气管道主要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以其管道的焊接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管道焊接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标准,同时,施工队也应当对管道焊接工作做好管理,以提高燃气管道的焊接质量。首先,在选择焊工的问题上,应从其是否具有专业资格证书、个人实际焊接工作质量、焊接团队的整体工作质量等方面进行考量。其次,在管道焊接完成之后,严格按照相关质量检测标准对其焊接质量进行检测,并将相关的检测信息进行记录存档,为之后的管道维护管理提供更多的数据信息。(4)管道清扫。管道清扫主要是在管道安装完成之后对管道内的水、杂物等进行清扫,这看似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首先,在进行管道清扫之前应制定出相应合理的清扫施工方案,必须在经相关部分审批之后才能进行清扫工作。其次是清扫方法的选择,不论是气体吹扫、清扫球等等,都应当注意清扫口的设置,同时清扫的压力应当控制在适宜的范围之内,以免对燃气管道造成损坏,最后便是做好相应的施工记录,以便于后期的管道维护。(5)管道气密性检测燃气管道的气密性检测是城市燃气工程施工中的一项关键步骤,直接影响燃气管道能否进行正常工作,以及是否存在着安全隐患。众所周知,燃气管道中输送的是易燃易爆气体,一旦在输送的途中发生燃气泄漏等问题,那将会造成巨大的安全事故。所以在管道安装、焊接、清扫等一系列工作完成之后,必须对其进行三级质量检查,先是由现场施工人员对燃气管道进行自检,再是城市燃气工程施工管理单位进行检查,最后再由专业技术部门进行第三次检查,只有每次检查均为合格之后,才能够获得相关的合格证书。在进行气密性检查的过程中,可选择的检测方式有多重,但一般选用的是压缩空气检验,其是成本、效果等方面最优的检测方式。

1.5高空作业与防物体打击的管理

在城市燃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临边高空及上下交叉作业,虽然在施工中设置了相应的防护栏和安全网,但是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这为临边高空作业人员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在进行临边高空作业之前,要对相应的设备、工具做好检查工作,对从事临边高空作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此外,由于城市燃气工程施工的户外工作环境,常常会出现物体打击事故,所以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进行工作期间必须佩带安全帽,并且进行高空作业人员的物品在高空不得随意放置。

1.6文明施工管理

城市燃气工程的建设本就是一项利民工程,所以在燃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避免与周围生活民众产生矛盾冲突,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由于现场施工的需要,可能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着些许噪音,所以应当合理安排施工工作,将可能将噪音大的工作安排在白天,为民众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生活和休息环境。此外,在燃气工程的施工现场,应做好其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禁止随处扔垃圾等不文明习惯,树立文明施工观念,共同参与到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工作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较好的工作环境。

2强化燃气工程安全生产运营管理

2.1加强管线后期的维护检修工作

城市燃气工程在建成之后,会长期处于工作运行状态,定期的检修与维护可以避免发生燃气泄漏等安全事故,从而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因此在城市燃气管道的运行中一定要重视后期的维护检修工作。燃气管道因其特殊性一般是埋在地下,所以我国主要是以GPS定位为基本原理的金属示踪线或者示踪球为主要检查工具对其进行检查,经实践运用证明,该检测方式能够对周围2m范围内的管线进行检测,且检测效果良好。

2.2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与安全意识

在城市燃气工程的施工与生产安全运营过程中,提高相关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使得城市燃气工程的质量更具有保障,培养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能够增强其责任意识,以保证施工中的各项工作能够有秩序且安全的开展与进行。因此,城市燃气工程的管理部门应当为参与到该项工程中的工作人员创造学习的机会,对施工过程的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并且增强其安全责任意识,让每一位工作人员认识到自身是社会的建设者。此外,增强民众在燃气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所以,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大燃气安全使用的教育与宣传,让人们意识到不规范使用燃气的严重后果,从而提高民众的安全意识。

2.3建立并完善各级施工队伍的管理制度

一项有质量保证的燃气工程,其各级部门及施工队伍的管理制度应当是完善的,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切实落实在参与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位工作者身上,使每一项工作是有理可依,出现问题是有责必担。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使得工作人员的权责、工作范围及标准更为明确,同时再加以适当的激励政策,这不仅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能够保障城市燃气工程的完成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燃气工程作为造福民众的一项基础性设施,其建设及完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利益与社会的稳定,因此保证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及安全生产运营的安全与质量,是促进我国燃气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

作者:何凡 单位: 四川德阳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公司

参考文献

[1]孙喜玲.城市高层建筑中燃气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探析[J].居业,2015,20:133+135.

[2]张琳.城市燃气管网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同济大学,2006.

[3]朱汉生.燃气管道第三方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第3篇

1.1部分人员以经验替代标准规范

工程实施过程中,有的施工人员不以设计图纸、标准规范为依据,仅仅凭经验,凭自己的想法操作,从而使工程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随着建设工程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的发展,人的技能和知识体系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经验在实际工作中有促进作用的为实际经验;经验代替不了科学,只有经过总结并经过实践证明正确的“经验”,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经验。经验总结源自优质服务的过程,在工程实际中形成。不具备成熟、科学特点的经验将对工程实施、工程质量、安全造成直接的损害。标准、规范在有的人员脑中,极其随意。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较为复杂,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在掌握标准规范的同时,通过工程中灵活的工作方式,将标准规范贯穿到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去,促成施工人员、施工方的负责人必须采取保障质量的措施,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

1.2安全意识淡薄、施工防护措施不力

这个问题集中体现在各类工具的使用上,包括手持式封焊工具、电焊工具、气焊工具(含氧气瓶、乙炔瓶)等等。监理应督促施工方严格各类措施,必须不断观察作业现场,察看四周环境,做好防护措施,放置消防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上岗证,极力消除此类操作可能造成的潜在危险,消除事故隐患。想想看,铁件加工时,火星在喷射飞溅,不远处或其前方就绝对禁止摆放氧气瓶、乙炔罐等危险品;正在实施对构件的气焊过程中,有时点燃焊枪时的火苗很大,喷射很远,如果不注意周围的环境,不去观察现场的状态,就可能在点燃焊枪的瞬间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再如:机房动用明火施工的问题,由于老机房或特种场合长期密封,有的材料化学性质相当不稳定,室内含有各种有害气体,有的是可燃气体。在动用火施工之前,必须先考察室内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否则可燃气体在满足一定的条件后,就会出现燃烧或瞬间燃烧的问题。安全隐患处处存在,危险不断产生,不注意这些特点,就容易出现大问题。

1.3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

由于工程施工现场的特殊性,不稳定因素很多,“事故隐患”一直在寻找着满足事故的条件。比如: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现场不允许使用金属类登高工具,是人性化的硬性规定,有的施工人员在你不注意的时候,会做出出人意料的举动。如:有的操作人员,眼睛不能集中在手中的活上,一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架势,心不在焉,这种状态导致工作的质量根本保障不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三心二意,一些看似很小的问题会导致纰漏,造成大的安全事故。这些情况,不仅对质量产生严重影响,还会对工程安全造成重大隐患,必须时时提醒。工程施工不是儿戏,工程施工的过程是实践标准规范的过程,是遵守标准规范控制质量的过程。不管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单位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所规定的程序,在做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有理有据地工作,才能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安全,杜绝质量和安全隐患的产生。

1.4施工单位或施工人员不重视质量和安全

我们知道,由于施工单位的专业水平、施工队伍素质、人员工作技能、熟练程度、思想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和认识也不尽相同;工程单位的规模不同,成熟与肤浅对工程的影响程度也明显不同;施工单位对建设工程的认识,对各类建议重视程度,是否按照标准规范施工,工前培训等因素都将造成工程质量的不确定,不怀疑有的施工单位是为了所谓赶时间、抢速度、应付工作。监理发现了问题给他们指出时,有的就以“没听见,或一会再改,或已经整改”敷衍。说到底还是单位重视的程度不够,有的人员能认识到安全隐患等问题,但做的时候却马虎大意、敷衍了事,究其原因,是思想麻痹,行为没有准则。质量和安全措施在每个人身上所发挥的作用也有区别,无论什么人,忽视标准规范、忽视安全都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1.5施工工具使用和临时防护措施不到位

施工过程中,临时用电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安全内容。既然是临时设施,就容易使施工人员心理上形成一种不重视、无所谓的感觉。临时设施使用不当,将直接产生质量和安全问题。如:临时脚手架、临时木工梯、临时操作平台、质量形成过程的辅助设施等等。工具是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其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如设备工程中的带电作业,在带电设备上方作业,身上携带容易脱落的金属物品等等看似小问题,但都构成了重大的安全隐患因素。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部分施工人员身上的体现更加明显。

1.6材料进场使用中存有漏洞

使用不合格产品或材料是工程质量出现问题、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不合格材料渗入工程施工的过程,会给工程造成许多致命的伤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特别是一些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过程(如隐蔽工程),如果采用了劣质材料或材料短斤缺两,会直接留下重大质量和安全隐患。为了防止不合格材料“混入”工程现场,监理就要注意搜集进场材料的证明文件。如产品合格证,质量或技术承诺书(函)、质量保证书、质量检测证明等可证明进场材料在技术、质量上符合工程建设要求、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的资料,防止没有任何保障的假冒伪劣产品混入工地。笔者认为,处于发展阶段的施工企业,靠的是企业管控实力,过硬的技术团队建设,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服务质量和信誉来促进发展壮大。劣质材料给工程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加强材料进场的检查检验是保证工程质量的第一关口。

1.7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监理合同义务

分析以上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因素中,除了固有原因外,大部分是人的因素,包括监理人的因素。监理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工作被动,不能有效实施事前控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监理的建议不具备指导意义,监理对规范的程序、内容生疏,协调能力不足,专业技术水平有限,技术标准不熟悉,采取了不正确的方法或措施等等,又会造成监管不力,都将影响到工程质量,影响到现场监理的效果。监理不能偏爱粗心、体验侥幸、钟情马虎,应爱岗敬业、积极主动采取控制措施,采用规范的程序和方法对工程质量实时控制,才能体现我们监理工程师自身的价值,才能体现守法、诚信、公平、科学,才能体现实事求是。因此,培养个人素质,提高自身修养,是监理工作的有效保证。

1.8工地安全监督管理的问题

实践证明,安全与现场人员的思想重视程度,人员的行为准则、施工规范和标准的执行力度,工程管理、规章制度落实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安全出了问题以后,建设方从勘察到设计、施工,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承包方在各个方面付出了很多代价;各工程参与方的管理成本投入都将付之东流。这些浪费是哪一方都不愿意看到的。分析这种问题的原因,大多是由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的漏洞、人的不规范行为所造成。安全是个老问题,我们只要拥有科学的解决问题思路,采用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终究能解决问题。安全生产管理是不容忽视的日常管理工作,必须采取正确、科学的管理方法,注意细节和安全隐患的处理。要掌握和执行强制性标准,严格程序和过程控制,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顺利实施。

2避免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措施

2.1严格法律法规要求,促进安全和质量的统一

安全和质量的统一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在工程质量控制的同时,强调安全施工,并注重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机结合。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实施事前控制,预测分析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形式,按标准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做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制止现场任何不规范的苗头。影响工程安全的因素千变万化,从开工的第一天起,安全隐患就无处不在,它处处在威胁着我们,关键是如何去发现这些隐患,破坏其转换成事故的条件,如何通过一定的管控方式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工程实施中,关键在于细节,每一个细节就是一个安全环节。我们必须注意安全的每一个环节,把握工程中决定质量的每一道工序,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2.2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督

严格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程序对进场施工的人员进行预控;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实行责任分工,不定期检查督促各类工程现场状况。加强对进场作业的人员审查,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建议根据不同工程的特点,组织进场施工人员、工程施工实际操作人员有目的的培训;按照规定配备质检员、专职安全员并持证上岗;督促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指导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督促施工单位对进场施工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检查;督促施工人员检查所使用工具的完整性、技术性能等。

3结语

第4篇

1.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问题

一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工程建设中,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等各方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分配不明确,落实工作不到位,管理人员不能严格按照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薄弱,安全生产措施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对发现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整改。二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比较大。水利工程施工地点基本都在野外,施工过程中容易被外部环境和天气因素所影响,特别是在汛期河道内施工很可能受到洪水的影响从而引发安全隐患,并且,水利工程施工现场作业面广、作业地点分散,施工现场进行封闭管理和施工比较困难,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都会对工程施工造成严重干扰,如有疏忽就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对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三是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复杂。水利工程设计的某些单元工程技术比较复杂,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且难度较大,例如高空、悬空大体积混凝土立模、扎筋、混凝土浇筑,深基坑的开挖等,这些高难度单元工程对现场技术指导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施工人员的施工经验要求很高,使得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四是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尤其是临时雇佣的农民工,往往专业水平较低,安全意识薄弱,部分施工人员上岗前没有进行系统的安全生产培训,增加了安全事故出现的几率。于此同时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对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落实不到位,机械不能按时检修等,也会增加安全问题出现的概率。

2.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一是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制度,才能保障水利工程施工“有法可依”,指导现场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发现的安全生产隐患及时排除,防患于未然。一是设置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有工作经验的专职安全人员对施工现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在发现安全隐患后能够提出整改意见;二是要统一对所有员工进行培训,学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让员工对安全问题和隐患产生警惕意识;三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对每次进行的安全生产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如果出现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并制定处理方案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四是管理部门给出的整改意见要严格执行,把安全问题扼杀在摇篮里。二是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由于施工队中大部分是农民工,安全意识较低,因此,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势在必行。一是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保证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安全隐患防范意识;二是多元化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利用标语、条幅、宣传片、知识竞赛等让施工人员更进一步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增强安全责任意识,把安全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三是对某些特殊作业和高危作业工种,要更加严格的进行培训,保证持证上岗。三是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工程监理人员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工程的施工进行安全监督和管理。一是监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巡视与旁站结合,对重要部位,重要工序严格实行旁站监理制度;二是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安全隐患要督促施工方马上进行隐患的整改;三是利用监理例会,组织参建各方共同分析安全隐患,主动参与协调和处理施工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安全问题,并监督施工单位落实必要的安全生产措施。工程监理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四是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对于提升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有重要作用,开工前利用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项目施工技术交底,开展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并根据具体工程特点,指出相应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通过安全措施的交底和教育,帮助全体员工对于施工安全做到心中有数。五是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安全程度。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比较落后,这难免会影响到施工进度,施工效率低导致人工增加,使安全隐患出现的概率增加,因此,只有及时更新新技术和新工艺,才能减少繁琐的人工操作,并对安全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做好安全隐患的预防工作,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结语

第5篇

【关键词】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支付方法

1引言

近年来,我国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公路水运工程事故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究其原因,与现阶段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法制不够健全、安全管理理念落后、安全管理技术水平跟不上形势、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低下有很大关系。而这其中,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处于基础主导地位,作为安全生产保障性措施的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管理成为影响目前公路水运工程安全形式的主要因素。尽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交通运输部出台了关于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和管理的若干规定,但是还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因此,健全安全生产费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对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逐一分析。

2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的重要性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安全生产费用是指企业为辨识、分析、评估危险源并对危险源采取控制措施进而消除事故隐患,实现施工作业人员本质化安全而投入使用的费用。因而,安全费用投入在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中处于基础和主导地位。安全费用投入不足,是导致各类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从20世纪90年代统计的各国安全费用平均万人投入与职工死亡率对比表(表1)就能得出以上结论。

3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3.1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

我国在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费用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很少,交通运输部2007年1号令的《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只在第二十二条中针对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有所规定。其规定为:“施工单位在工程报价中应当包含安全生产费用,一般不得低于投标价的1%,且不得作为竞争性报价。安全生产费用,应当用于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不得挪作他用。”。但本管理办法中未对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方法做出相关规定,随后也未出台相关的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此后在2012年,财政部和安全监管总局以财企[2012]16号文印发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本办法第七条规定了公路水运工程安全费用提取标准为工程造价的1.5%,比交通运输部2007年1号令的规定有所提高。同时,本办法第十九条对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范围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但对于公路水运工程施工而言,财政部和安全监管总局的管理办法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差,不能满足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而交通部至今并未出台针对本领域的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办法,这就造成了目前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基本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目前,只有江苏、浙江和福建等少数省份出台了针对本省的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办法,但是还不太成熟。因此,由交通运输部出台本行业的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2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不明确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对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作出了以下规定: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洞口、临边、机械设备、高处作业防护、交叉作业防护、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雷、防台风、防地质灾害、地下工程有害气体监测、通风、临时安全防护等设施设备支出;2)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3)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4)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5)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6)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7)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8)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9)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但是以上规定是面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对于公路水运工程而言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差。2013年,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组织编写的《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中针对《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所列的9类安全生产费用制定了安全生产费用清单。但此指南还未上升到行业标准的高度,对行业内安全费用列支范围还不能起到强制执行的作用,而且其中所列举的安全费用清单还存在诸多争议,与若干省份的相关规定存在诸多差异。因此,由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安全生产费用实施细则等强制性规定是目前1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3安全生产费用计量支付方法不健全

当前,大多数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中只对安全生产费用计量范围进行了笼统的规定,而未在招标清单中单独计列,这就造成了安全生产费用计量范围模糊,施工单位存在扩大安全生产费用投入范围、转嫁工程实体投入为安全生产费用以及安全投入以包代管等行为。《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对安全生产费用的支付方法规定如下:“安全生产费用由监理人发出开工通知后支付总额的50%,在承包人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说明被监理人批复后支付总额的25%,按规范要求及监理人指示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后支付剩余的25%。”以上这种将工程进度和安全生产费用支付挂钩的安全生产费用支付方式是不合理的,不能保证施工单位按阶段计取的安全生产费用全部用于安全生产投入,不符合《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中关于不得挤占、挪用安全费用的规定。交通运输部应该结合《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公路水运工程自身特点完善安全生产费用计量支付方法,确定安全费用支付子目,同时明确安全生产费用超支和结余的处理方法,写入《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范本,统一指导全国的安全生产费用计量支付管理工作。

3.4安全费用监管不到位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各级财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依法对企业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检查。而在实际执行过程当中,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交通行业安全监督部门很少对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在项目上的安全生产费用投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由于我国在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费用管理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管理规定方面的不统一、不健全,造成了各省招标文件和合同文件里面对安全生产费用的计量和支付方法的规定千差万别,也就造成了监督检查部门缺少相关检查依据,从而在大多数安全检查中,都对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避而不提。这就造成了施工单位随意扩大安全生产费用列支范围、安全生产费用票证依据造假等问题,从而严重减少了安全生产费用实际投入、降低了安全生产条件。

4结语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关乎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而安全生产费用投入是决定安全生产水平的基础性和决定性因素。2006年12月财政部与国家安监总局联合下发的《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交通部2007年下发的《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2007年第1号令)、财政部与国家安监总局联合下发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仅对安全生产费用的计列与使用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具体实施细节并不明确,各省在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的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与争议。虽然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市已先后制定了当地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规定,但是各省又存在着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不统一、安全生产费用计量支付办法各异等诸多问题。因此,由交通运输部统一出台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办法和相关实施细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作者:严默非 单位:河北省交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费用监督管理办法[Z].交通运输部2007年第1号令.

第6篇

1.1管理方面

近年来,我国政府增加了对工程建设管理的监督,这对企业的安全管理非常有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但是,施工企业对项目的安全管理意识只在政府突击检查时才会有所提高,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监督管理仍然是企业施工的薄弱环节。安全管理具有法规性、复杂性、流动性和渐进性等特点。监管力度薄弱,监管体系脆弱,资金落实不到位等,导致企业在实际中实施规范的安全管理比较困难。此外,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存在蛮干抢工和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等问题,过于重视经济利益,经常出现不按照安全规章制度施工的情况,所以建设施工的安全问题频出。

1.2人员素质方面

由于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大多的劳动力来自于农村,他们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较低,对于安生施工的专业知识不够了解,因此,他们的安全素质普遍较低。此外,在项目安全管理过程中,项目的安全管理人员人数偏少,尤其是一些有经验的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更是偏少,导致在安全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企业在今后要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1.3安全技术方面

近年来,施工项目的难度不断加大,给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难题。在项目建设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安全技术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对于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的识别、控制力度不够;施工员的安全防护装备配置不足,使用不当,质量不合格,安全事故的预防水平较低;安全救助措施和管理不到位,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得不到及时的救助,造成人员伤亡,企业的损失较大;项目分包作业多,不同施工队伍之间的安全文化背景不同,较难实现统一的安全管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业主和建筑各方的关系。除了上述的几方面问题,施工作业非标准化、作业强度大、作业环境条件差、高处作业、交叉作业也非常容易造成项目安全问题。

(1)施工作业非标准化。工人散布在工地上工作,作业环境变化很大,难以规范全部操作行为,标准作业技术难以制定,提高了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检查的难度,易发生安全事故。

(2)作业强度大。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大部分为手工作业,湿作业多,如浇筑砼,劳动强度大,施工人员容易疏忽,造成安全事故。

(3)作业环境条件差。工程项目施工80%以上为室外作业,工作条件很差,甚至在夜间和雨雪天也会进行施工,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4)交叉作业、高处作业。高处作业,一般指施工高度距离地面两米以上的作业,而现在建筑高度最高的多达几百米,所以,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多都是高处作业,比如建筑物内外装修施工作业、管道施工、基坑施工、模板施工。除了高处作业之外,还存在着地下工程作业,最深的离地面有几十米的距离,并且存在着同一施工部分,多个班组和工种同时施工的现象,这种交叉作业危险性大。

2提高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对策措施

2.1制定对策措施的指导思想

一定要制定安全对策的指导思想,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指导思想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贯彻“安全生产”及“以人为本”的理念。②贯彻“两个责任”和“两个主体”的基本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如果想要项目工作管理人员尽职尽责,落实好各项安全管理要素及生产制度,就必须责任到人。这样,才能在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除了企业落实好主体安全责任之外,相关的政府部门也要落实监管责任。企业为生产主体,政府为监督主体。在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要正确把握“两个主体”的地位,相互促进。③项目工程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的要素较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如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具有动态性、相对性、综合性及整体性的特点,并涉及到政府监管、业主、社会组织等,关系十分复杂。因此,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时,一定要从各方面综合考虑。

2.2加强教育培训,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班组安全活动

项目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他们的文化程度较低,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基本的安全技能和知识比较缺乏,时常发生“三违”现象。因此,工人进入工地之后,先进行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合格之后才可上岗。此外,还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较大,可能同时在几个工地流动作业,这也制约了工人的安全培训。所以,我们要制定严格的安全教育培训措施,做好班组安全活动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

2.3开展安全检查工作,灵活运用规范标准,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动态复杂的工作现场。不论项目部对安全多重视,在日常的施工作业当中依然会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所以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十分必要。相关人员必须每天对现场进行细致的检查,发现隐患后应立即“按规定”要求提出整改,整改要求应根据有关规范标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制定,避免出现整改后仍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情况出现。

2.4定期做好现场安全考核工作

项目部要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考评小组,根据工作人员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书》定期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考评,考评成绩与物质奖励挂钩,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班组也可进行相应的考核活动,能如实的反映被考核班组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进行相应的奖励和处罚。目的在于对班组管理人员进行激励,增强其安全管理班组作业人员的意识,作业班组整体安全意识,减少“三违”现象发生。

2.5营造现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施工现场要搞好安全管理工作,也需要在平时抓好安全生产氛围的建设工作,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月等形式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违章曝光栏及警示牌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营造出“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现场的作业人员逐步形成“我要安全”的思想。

3结束语

第7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不足,对策

 

建筑业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其管理难度较大,且具有危险性。据统计,建筑业的生产事故频率、灾害率要高于全国各行业的平均水平,每年建筑业生产事故伤亡人数占全国生产事故总伤亡人数的25%。频繁和严重的伤亡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影响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切实可行的现代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1.建筑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1.1政府监管不到位

一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国家有关加强安全管理方面的文件精神行动不力、措施不到位,使一直由政府主导的安全管理出现了很多管理漏洞。对应依法纳入监管的项目未实施有效监管,有些地区还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比如,有些地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人员缺编,没有经费来源,没有处罚依据,安监站的安监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免费论文参考网。

其次,管理权和处罚权分离削弱了安全管理的力度。免费论文参考网。有的城市将违反建筑安全生产行为的处罚权由工程安监部门改为城建执法局,使管理权和处罚权分离,削弱了安监工作力度,致使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得到有效整改。

1.2施工单位对施工安全不够重视

安全责任意识不到位。领导不够重视,管理工作中,施工企业没有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没有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于是就出现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不健全,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只写在纸上没有真正贯穿于整个施工当中,甚至有些施工单位根本就不签订安全保证责任书。也有些施工企业没有设置专职安全员,致使安全施工监管薄弱。还有些施工企业没有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导致施工中出现员工不系安全带、不戴安全帽、不按技术交底作业等一系列现象,而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1.3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建筑施工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建筑业从事一线作业的建筑工人中,除技术管理人员外大部分是农民工,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差,也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操作技能不高,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又远远不够。二是全行业技术、管理人员偏少,且综合素质不高,甚至有些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对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也缺乏了解。

1.4施工安全监理未认真履行职责

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理工作,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但很多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对监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免费论文参考网。一些监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只重视质量,追求效益,不重视安全,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还不清楚、不熟悉、不掌握,不能有效地开展安全监理工作,法律、法规规定的监理职责和安全监管作用得不到发挥。还有些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工作态度消极,不能主动开展安全监理工作,对安全隐患不能及时督促建筑企业进行整改,不能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致使安全监理形同虚设。

2.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2.1施工现场的合理规划及布置

提高现场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的策划水平,并进行科学的定量化管理。将各种宣传、警示标语、安全防护设施、危险源辩识和控制措施等管理与技术资源都纳入策划范围,并要深入到每个单项工程和施工作业的现场中去。在工程开工前,按照策划内容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由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及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布局力案。通过合理化布局能够充分的展示公司的企业形象。因为施工现场是施工企业的门户,也是施工企业对外宣传的窗口和企业综合实力水平的体现。只有布局合理,才能为日后的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2抓好安全基础建设,保障安全费用投入

安全教育、培训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人是安全生产管理中最活跃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同时也是最不稳定的因素。再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也需要人去创造。就以往发生的事故来看,大部分事故不是因为装备不好、制度不完善造成的,而是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大量的违章操作所导致的。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源头管理,实现本质安全。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素质和意识及安全技能和行为规范,在企业内形成“人人讲安全、处处重安全、时时保安全”的良好氛围,从而弥补一些管理装备上的不足,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

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无序竞争,有一些建设工程项目低价中标,安全生产管理投入的资金不足;还有一些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认识不到位,不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经济的关系,只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没有真正的将工程安全管理所需资金落到实处。稳定可靠的安全环境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的必要途径。所以,我们必须确保建设工程安全管理费用的足额及时投入。

2.3切实落实好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首先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并加以落实。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始终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检查,严明奖惩”。积极主动地抓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为安全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安全生产需要齐抓共管,在采购施工所需材料时,必须选择正规厂家并经安检部门推荐备案的产品。淘汰落后的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安全生产的综合防御能力。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级抓级,逐级抓落实”,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超前预测,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安全隐患。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减少降低事故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谢苏丽.建筑施工安全的新对策[[J].中华建筑,2007,(7).

[2]邓龙海.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7,(7).

[3]党宏斌.浅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努力方向[J].建筑安全,2007.

第8篇

前言

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着建筑施工爪、l深化改革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调整等问题,企业的安全管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笔者结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如何做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对策。

1施工前期的安全管理

建设单位要与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监督单位签定合同。建设单位在申请施工许可证之前,应当向当地建筑_J:程安全监督机构提交工地安全方案,其中包括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各自的安全责任、该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措施。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要加大力度抓好材料管理。这项工作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性能,保质,安全上起重要作用。要做到材料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检测,评测,验收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的现场勘察、设计到竣工验收等一系列安全工作上有意识科学地进行策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控制和改进来发展安全管理工作。公司和项目部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编制施工安全方案。审批后的施工安全方案即是作为建设工程全程项目安全施工的依据。

2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安全工作不是单一的部门和个人的工作,它是一项社会化工程、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只有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高度重视起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安全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扎实的工作才能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首先要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层层落实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建筑工程项目监理单位要将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安全审查相关内容纳入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范围,具体要做到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安全、质量、丁期和投资四项同步控制。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针对下列工程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施工临时用电工程:垂直运输机械安装拆卸工程:拆除、爆破工程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施工单位应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提高人员素质不仅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也是单位整体发展的需要。安全管理应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有利于规范企、lk和企业职工行为,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实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实现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安全控制

在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之前进行安全评价,可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的原材料以及不合适的设备、设施。当必须采用这些设备、设施时,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开工之后进行的评价,可查出施工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和预防措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系统建成以后,在现场施工阶段进行的安全评价,可了解现场的现实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超级秘书网

31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T是一项复杂的生产过程,产品是固定的,而且在同一个施工现场需要组织多工种,甚至多单位(如,桩基、土建、吊装、安装、装饰等)协同作战。为理顺、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使其紧密配合,保证正常施工,就需要严密地计划组织。因此,必须编制指令性的施工技术文件一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而安全技术措施是旌工组织设计(或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安全手相术措施是针对该项工种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先分析,从而进行控制和消除工种施工过程中的隐患,从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人身事故。安全技术措施不是一般的措旌,而是国家规定的安全法规,具有法律的性质,带有强制性,必须编制,必须执行。

3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是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目标管理控制、制约、激励的总纲,是企业领导、管理者为实现安全生产所采取的保障措施,是贯彻实施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具体化。它具有法律效力,规章制度一经确定,贵在严肃认真地组织实施。“安全第,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预防为主”是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安全第一”是说明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是第一位的,“预防为主”指的是所采取的积极可靠的组织、技术措施,这个措施是根据设计、施工地点、条件、时间、方法、使用机械设备、工程特点、施工工艺等实际情况预测容易出现那些事故隐患,所采取的组织技术对策和措施,消除隐患,具体地说就是不让事故的萌芽出现。

4安全管理对策

第9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 公路施工 施工管理 安全管理 高速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庞大。高速公路建设为确保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由于风险因素较多,威胁施工安全。安全生产是长期以来的发展原则,在高速公路施工管理中,要将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搞好安全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二.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内涵。

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就是从工程的开工到竣工整个实施过程,所组织安全生产的安全管理活动。实施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则是对公路施工中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和避免事故,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有效监督,明确安全责任人,预见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因素。安全管理是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制度,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以实现施工过程安全、安全监管到位为目的的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其基本任务是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要求,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施工项目特点、要求,构建企业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采取相关的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以期科学地、前瞻地、有效地发现、分析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制度,主动防范、控制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避免、减少事故及所造成的损失。

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使得国家级高速公路和地方高等级公路迅猛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安全生产是人命攸关的大事,如果不重视安全管理,不重视安全措施的落实,放松对薄弱环节、隐患多发点的检查、整治,则必然会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分析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成因以及对施工安全管理的原则显得非常重要,在高速公路建设、监理、施工全过程都应该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思想,并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三. 加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安全施工的有效手段

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安全生产,按照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密切抓好各项安全施工制度的落实,才能保证公路工程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顺利进行。紧紧抓住公路工程安全施工这个重要环节,不断促进安全施工迈上新台阶。安全施工是施工现场管理重要内容,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加强对施工用电、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出安全事故。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有效落实施工安全的教育制度,抓好现场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使所有施工人员都学会安全生产知识,掌握安全生产要领,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施工。对于不安全的因素要及时检查排除,不允许安全隐患存在于施工现场。

2. 实施安全管理,严格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必然要求

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的控制应采用数据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部分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个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其步骤为:实测—分析—判断。为了更有效地做好事前质量控制,①要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操作人员都应严格执行。②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前提。主要活动条件有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只有将它们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状态,才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③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因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3.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外部形象的重要标志

良好的生产管理秩序,全面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文明整洁的施工现场环境,紧张有序的施工生产安排,都是企业外部形象的重要体现。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只有通过抓好施工安全管理,建立良好的文明施工秩序,才能不断地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增加社会的知名度,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

四.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1、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高速公路建设涉及面广,安全管理工作繁杂,为了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使包罗万象的工程建设全过程处于一个良好实施的状态。西商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处从以下几方面认真构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1)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高速公路开工后,项目管理处立即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设立专门科室和安排专职人员负责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

(2)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从业单位进场后,三淅项目管理处与从业单位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了从业单位的安全责任。同时督促从业单位将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参建的每个班组乃至一线作业人员,使全体作业人员都兼负安全生产责任。

(3)科学编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了杜绝“制度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的现象,项目管理处对安全制度进行了认真审查,确保安全制度符合工程实际情况,杜绝生搬硬套的制度,使安全制度便于接受和执行。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证安全设施的配置

(1)项目部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职安全员, 每天对施工现场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并应对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督促整改,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施工单位设立的安全机构必须经常组织安全隐患大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对每次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下达书面的《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并且让相关责任人签字。凡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按时完成整改的,根据情况进行经济处罚。

(3)加强上级下发的各项安全生产要求的管理,并对其中的内容逐一落实到施工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管理,不留任何死角。

(4)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施工的每个环节,由总工办给技术负责人、施工队长、技术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关键环节施工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应全过程盯上。 (5)分批组织所有工种操作人员参加岗前培训,熟练掌握有关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的要求,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特种作业证,方可持证上岗。

五.结束语。

加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确保高速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建立科学可行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现阶段正是我国高速公路飞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要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科学施工,确保施工安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建设投资效益,发挥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韦立天 关于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10期

[2]朱云峰 楼向卫 浅谈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 [期刊论文]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9年1期

[3]梁蓉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初探 [期刊论文] 《青海交通科技》 -2012年3期

第10篇

关键词:加强,分包,安全,管理,措施

 

0.前言

由于建筑市场的广阔前景,每年都有上百万的农民工长期工作在城市的角角落落,基本遍布了整个建筑市场,他们为城市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一些农民工没有经过正规的安全培训教育,个人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能力差,且个别分包单位不能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和有效的防护用品、安全设施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建筑市场事故频发,给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幸福造成威胁。下面笔者根据多年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经验和个人工作实践,对分包安全管理的问题进行浅析,探讨分包安全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1.问题分析与保证措施

1.1确保分包单位的合法性。

符合法律规定和要求是使用分包单位的前提。由于分包单位没有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超资质分包、转包、没有为施工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等等原因,造成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为防止以上问题的重复发生,遏制事故频发的势头,要做到以下几个环节,确保分包单位的合法性。(一)审查分包队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得使用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二)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不得超资质分包工程。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三)不得使用资质挂靠的分包队伍,杜绝转包、重复分包现象的发生。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四)审查分包单位的工伤社会保险交纳情况。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各类企业应当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当分包单位已经缴纳工伤保险费用,总承包单位要为分包单位人员缴纳意外伤害保险费用。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支付意外伤害保险费。意外伤害保险期限自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止。此外,还要审查分包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证件、法人授权委托书、公证处公证书、特殊工种证件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等内容。

1.2投入一定比例的安全措施费用。

安全是需要投入的,只有在达到一定的投入后才可能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而物的不安全状态正是建筑施工事故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可以说,只要控制了物的不安全状态,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就会大大的降低。目前,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中标价格越来越低,许多工程效益微薄,个别分包单位直接将效益增长点建立在降低安全投入上,导致现场安全设施不到位,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确保安全措施费用足额、及时投入,是改善安全施工条件的保证。建筑施工企业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为计提依据。总包单位应当将安全费用按比例直接支付分包单位,分包单位不再重复提取。分包单位对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应当用于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不得挪作他用。为了便于操作,确保现场及时投入,在签定分包合同时,总承包单位也可以从总造价中提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安全备用金,一旦分包单位不能按要求履行安全责任时,总包单位可以直接动用这笔资金进行安全投入,保证安全生产,而不需要得到分包单位的同意,工程完工后根据实际情况将多余的备用金返还给分包单位。

1.3促使分包单位内部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

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但建筑业生产过程的低技术含量决定了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普遍较低。加强分包单位的管理,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一)促使分包单位形成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督促分包单位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劳务分包企业的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人员50人以下的,应当设置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50――200人的,应设2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00人以上的,应根据所承担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危险实际情况增配,并不少于企业总人数的0.5%。确保一定比例的安全管理力量,是做好安全管理的首要条件。(二),监督、检查分包单位施工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和日常培训的执行情况。三级安全教育是安全生产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新进公司人员和调换工种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思想建设的一项有效措施。为加强新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凡新进公司人员和调换工种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准安排生产岗位。论文大全。各分包单位每周安全学习时间不得少于一个小时,学习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总承包单位要不定期抽查分包单位的安全学习开展情况,保证安全培训的效果。(三)监督分包单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有双方签字确定。安全技术交底是对施工人员上岗前的最基本的培训,通过本次交底后,施工人员将会参与直接施工,因此,上岗前的安全技术交底是有效杜绝各类违章、了解施工中的危险因素、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非常有效地措施。论文大全。

1.4发挥监督、检查、指导、考核的作用。

分包单位应当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有分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风险,首先提升对分包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检查可分为日常检查、突击检查以及阶段性检查等等,通过监督、检查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对分包单位的三级安全教育开展、安全学习培训和安全站班会的开展、安全技术交底、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等进行不定期的抽检。检查完毕,要通过考核兑现安全奖惩,通过奖惩手段体现安全管理的权威性。

1.5发挥总承包单位安全文化的力量加强管理。

企业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职工广为接受、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安全观念、安全作风、安全态度、管理机制及行为习惯的总和。分包单位要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接受总承包单位的安全文化。总承包单位要不断完善安全文化建设,营造浓厚安全氛围,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第一,加强安全文化理论的宣传,使员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自我安全意识和环境氛围,使“严守规程”成为全体员工的基本素养,使“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成为员工的基本理念,才能够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进一步筑牢安全生产的坚固防线。论文大全。第二,主要从观念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入手,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确保了企业长治久安。

2. 结束语

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安全施工,平安顺利的将工程移交建设单位而协同合作,只有共同致力于安全生产管理中,才能确保各项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进而完成安全生产的目标指标。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不断增长,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逐渐增多,建筑业越来越显示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工程项目由于投资大,工期长,技术要求高,在建设工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因此,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均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风险,如果不加防范,很可能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使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和安全目标不能顺利实现,甚至酿成严重后果。为此,就需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管理。本文将对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谈一些看法。

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识别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是要确定在建筑施工中存在哪些安全风险,这些安全风险可能会对工程产生什么影响,并将这些风险及其特性归档。为此,就需要了解建筑施工中主要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哪些及引起这些事故的原因。 下面将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分析发生这些事故的原因: 1、事故的直接原因 参考《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CTB6442-1986)的规定,可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施工机具、材料以及建筑产品(统称为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1)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①安全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②机械设备、设施、工具等有缺陷; ③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手套、护目镜及面罩、防护服等)缺乏或有缺陷;④施工场地环境不良。主要包括现场照明不足、通风不良、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混乱、交通线路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和地面滑等; ⑤恶劣的气象条件或现场条件,如暴雨、酷暑、严寒、台风、龙卷风、洪水、泥石流等易造成事故。 (2)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操作错误,忽视警告; ②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③使用不安全设备; ④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和工具等)存放不当; ⑤手代替工具操作: ⑥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⑦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吊车吊钩等); ⑧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⑨机器运转时进行加油、修理、调整、检查等工作; ⑩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⑧在必须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企业管理论文,忽视其使用; ⑩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等。 2、事故的间接原因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属下列情况者为间接原因: ①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建筑物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②安全教育培训不够,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③劳动组织不合理; ④对现场工作缺乏安全检查或指导错误; ⑤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 ⑥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等。 工程管理人员可参考有关检查标准或规范规程及上述发生事故的原因,对照本工程的建设环境、建设特性、建设管理现状和工程技术文件等方面采用检查表法来分析可能出现的主要安全风险。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是安全管理中的必要环节,对于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程度并且获得关于它们的核心与外延信息很重要。而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性是确定安全风险控制的优先权的基础,包括确定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 工程管理者可以采用调查和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性。首先,识别出某一特定工程项目可能遇到的所有重要的安全风险,列出安全风险调查表;其次,利用专家经验,对所有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进行评价。

三、建筑工程安全风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法规方面。建设工程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也需要完善。据统计,我国自建国以来颁布并实施的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障方面的主要法律法规约280余项。其中以法的形式出现,对安全生产和和劳动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以及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这无疑对规范我国建筑市场,加强我国建筑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政府部门安全监督管理方面。一直以来,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都局限于大检查、标准化验收,而现有监督机构的安全监管人员正在做大量本该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员应做的工作。事实上,无论是从人员数量、工作范围、工作深度,安全监督人员绝对代替不了施工企业安全员应做的工作。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往往是以点代面。监督机构仅能发现检查的那几天的部分工程的安全问题,而对大量不在现场检查时工程的安全就无法顾及了。

3、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方面。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安全投入不足,在安全上少投入成为企业利润挖掘的一种变相手段,安全自查、自控工作形式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领导最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安全工作口头化,往往落不到实处。其次,企业安全检查工作虚化。安全工作有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没有形成严格明确细化的过程安全控制,全过程安全控制运行体系无法得到有效运行。而实际上,安全工作是保证利润的前提,如果一个工程在安全上出了事故,它的利润将受到非常大的损失。

四、加强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1、落实安全教育与技能培训

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能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有效地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对新进入的职工和调换工种的职工进行基础安全教育,包括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技术的一般规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明施工要求、工程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另外施工项目要经常性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对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规定、新法规进行教育培训,使之在施工项目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2、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材料、机械相当集中,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企业管理论文,在错综复杂的施工现场对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点,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充分调动人的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错误行为予以坚决制止,用人方面也要从人的身体状况和业务水平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控制。施工现场把机械、物料、及其他生产对象存放位置,存放状态,存放条件进行控制,体现“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准确及时的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有效的控制,施工生产用电、特种设备作业现场、水灾、高空作业、滑坡、塌方危险地址地段、塔机作业、重点防火防盗区域、爆破材料的管理和使用、化学品的使用储存与使用、机械伤害等。

3、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

各地方应该有专门的建设工程安全职能部门,对重大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检查,并督促整改。政府官员应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尊重业主与承包商签订的施工合同,尊重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避免以不合理的行政命令干扰施工的正常进行。

4、监理单位安全监督是保障。监理单位作为整个工程建设过程的全程参与者,其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较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要重要得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树立“工程质量、百年大计”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切实履行法律法规的原则,积极保障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营造文明和谐工程建设环境。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不断增长,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逐渐增多,建筑业越来越显示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工程项目由于投资大,工期长,技术要求高,在建设工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因此,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均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风险,如果不加防范,很可能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使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和安全目标不能顺利实现,甚至酿成严重后果。为此,就需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管理。本文将对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谈一些看法。

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识别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是要确定在建筑施工中存在哪些安全风险,这些安全风险可能会对工程产生什么影响,并将这些风险及其特性归档。为此,就需要了解建筑施工中主要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哪些及引起这些事故的原因。 下面将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分析发生这些事故的原因: 1、事故的直接原因 参考《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CTB6442-1986)的规定,可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施工机具、材料以及建筑产品(统称为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1)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①安全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②机械设备、设施、工具等有缺陷; ③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手套、护目镜及面罩、防护服等)缺乏或有缺陷;④施工场地环境不良。主要包括现场照明不足、通风不良、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混乱、交通线路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和地面滑等; ⑤恶劣的气象条件或现场条件,如暴雨、酷暑、严寒、台风、龙卷风、洪水、泥石流等易造成事故。 (2)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操作错误,忽视警告; ②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③使用不安全设备; ④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和工具等)存放不当; ⑤手代替工具操作: ⑥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⑦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吊车吊钩等); ⑧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⑨机器运转时进行加油、修理、调整、检查等工作; ⑩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⑧在必须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企业管理论文,忽视其使用; ⑩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等。 2、事故的间接原因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属下列情况者为间接原因: ①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建筑物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②安全教育培训不够,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③劳动组织不合理; ④对现场工作缺乏安全检查或指导错误; ⑤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 ⑥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等。 工程管理人员可参考有关检查标准或规范规程及上述发生事故的原因,对照本工程的建设环境、建设特性、建设管理现状和工程技术文件等方面采用检查表法来分析可能出现的主要安全风险。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是安全管理中的必要环节,对于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程度并且获得关于它们的核心与外延信息很重要。而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性是确定安全风险控制的优先权的基础,包括确定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 工程管理者可以采用调查和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性。首先,识别出某一特定工程项目可能遇到的所有重要的安全风险,列出安全风险调查表;其次,利用专家经验,对所有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进行评价。

三、建筑工程安全风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法规方面。建设工程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也需要完善。据统计,我国自建国以来颁布并实施的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障方面的主要法律法规约280余项。其中以法的形式出现,对安全生产和和劳动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以及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这无疑对规范我国建筑市场,加强我国建筑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政府部门安全监督管理方面。一直以来,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都局限于大检查、标准化验收,而现有监督机构的安全监管人员正在做大量本该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员应做的工作。事实上,无论是从人员数量、工作范围、工作深度,安全监督人员绝对代替不了施工企业安全员应做的工作。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往往是以点代面。监督机构仅能发现检查的那几天的部分工程的安全问题,而对大量不在现场检查时工程的安全就无法顾及了。

3、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方面。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安全投入不足,在安全上少投入成为企业利润挖掘的一种变相手段,安全自查、自控工作形式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领导最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安全工作口头化,往往落不到实处。其次,企业安全检查工作虚化。安全工作有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没有形成严格明确细化的过程安全控制,全过程安全控制运行体系无法得到有效运行。而实际上,安全工作是保证利润的前提,如果一个工程在安全上出了事故,它的利润将受到非常大的损失。

四、加强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1、落实安全教育与技能培训

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能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有效地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对新进入的职工和调换工种的职工进行基础安全教育,包括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技术的一般规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明施工要求、工程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另外施工项目要经常性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对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规定、新法规进行教育培训,使之在施工项目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2、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材料、机械相当集中,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企业管理论文,在错综复杂的施工现场对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点,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充分调动人的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错误行为予以坚决制止,用人方面也要从人的身体状况和业务水平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控制。施工现场把机械、物料、及其他生产对象存放位置,存放状态,存放条件进行控制,体现“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准确及时的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有效的控制,施工生产用电、特种设备作业现场、水灾、高空作业、滑坡、塌方危险地址地段、塔机作业、重点防火防盗区域、爆破材料的管理和使用、化学品的使用储存与使用、机械伤害等。

3、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

第13篇

关键词:标准化,达标,建设,长效机制

 

煤矿工程质量标准化,是煤矿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新概念,它以更新、更科学、更全面的标准,规范了煤矿安全生产的全过程。质量标准化就是煤矿自觉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对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包括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日常管理等在内的每个环节的安全生产工作标准、作业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实现与安全生产相关联的每个岗位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论文参考网。就煤矿而言,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矿井井下特点是广、散、多、杂、难。论文参考网。矿井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断层发育,井下巷道变坡多、转弯多,路线长、自然灾害多(瓦斯、煤尘、顶板、水灾、火灾),以及煤矿特有的用工性质决定了搞好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而推行工程质量标准化工作,能够规范煤矿安全生产的全过程,从而确保煤矿生产达到长治久安。论文参考网。那么,如何推动工程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笔者所在矿区把工程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作为矿井的生命工程长期推广,扎实开展,从而夯实了我矿安全生产的基础,构建起扎实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使我矿朝着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目标又前进了一大步。现笔者结合我矿生产实践,归纳以下几点成功经验:

1.用思想达标带动安全质量达标

坚持思想先行,用思想达标带动安全质量达标。从广大干部职工思想认识上入手,宣传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积极了解和借鉴国内同行业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的先进经验,使广大干部职工认清本矿、本单位在质量标准化工作方面的差距,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进一步坚定大家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信心;把解决好中层干部思想认识问题作为重点,引导他们牢固树立起“干一辈子煤矿,抓一辈子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明确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工作步骤、工作重点、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从而增强全体干部职工搞好安全质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以理念导入为切入点,引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上台阶

实践证明,没有思想的高境界,就没有工作的高标准。要引领安全质量标准化不断上台阶、创水平,必须以先进的安全文化为先导,强化理念灌输,狠抓教育培训,提高认知水平,培育和规范职工的文明行为,增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内在活力。一是理念灌输引导人。安全文化是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灵魂,理念引领是制度约束的升华。要针对我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现状,着眼于向更高层次迈进,在系统整合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求创新、求突破,确立了适合我矿自身发展需求的精确化管理模式,推动安全质量标准化向精心、精致、精益、精确、精品的转变。并在此模式的引导下,提炼出了“职工生命高于一切,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核心理念,“干部的工作在井下,重心在现场,责任在保护员工生命”的责任理念,“抓安全质量标准化不提升就是倒退”的工作理念,“有一必争,有冠必夺”的争先理念和“严规程、严标准,严流程、严细节”的操作理念等等。这些理念的生成,有效地促进了全员安全质量标准化认识的升级定位。二是严格培训、规范人。高标准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要由高素质的队伍来建设。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成功企业首先是所学校,优秀员工永远都是学生”和“安全以人为本,素质保证安全”的教育培训理念,要分专业、分系统对地面科室科长(书记、技术人员)、辅助科室科长(书记、技术人员)、采掘队队长(书记、技术员)、安监员、安全跟班副队长、班组长、职工进行培训,办班时分专业,可采取脱产或业余形式,严格计划,严格落实,严格培训。三是优化环境影响人。文明整洁的环境,既是企业文化的外在体现,也是规范职工行为的有效手段。为此,我们树立“人能改造环境,环境能够改造人”的思想理念,对井下进行适宜的美化,等车点提供可更新的安全标语。对矿内广场、宿舍区、井下巷道、机电峒室及采掘头面进行美化、亮化,高标准的制作以“法规宣传、安全知识、亲情感化”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理念牌板和灯箱。井下环境分段管理,实施24小时保洁,管线分色刷漆,吊挂整齐划一,物料定置管理、排列有序,水沟平整齐直,上下山路面硬化,特别是从井口到井下等候室安设了电子显示屏,建立了蕴味浓厚、宽敞明亮的安全文化长廊;在区队学习室制作了温馨的“全家福”等安全文化牌板,更新了区队学习室、办公室的各种设施,使职工时时处处感受到强烈的安全文化氛围,有效地改善了职工的心智模式,促进职工规范操作行为的养成。

3.以流程再造为关键点,创新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机制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夯实基础工作尤为关键。我们要推行“6S”行为规范,对每一人、每一件事、每一天、每一处实行精确控制,逐步构建起了以精确化推动质量标准化的管理体系。第一,行为规范化。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员工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效果。组织职工学习《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成功源于细节积累”的理念,促进职工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一言一行规章至尊,使职工行为和素质不断攀升。第二,管理规范化。为全面提升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我们对现有岗位工种进行全面梳理,制定了涵盖全矿各系统、各专业、各岗位作业标准,真正做到了时时、处处、人人、事事有标准,有考核。为使标准更加精细、更加直观、职工更容易掌握,印刷精简的工作标准(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安全监测、防尘、爆破器材、地测防治水九个专业工种标准),以“4E”动态管理、走动式管理、“ABC”卡和看板管理为平台,并逐步向矿井全方位各岗点辐射,较好地构建起了制度零缺项、管理零盲区、安全零事故为重点的“八零”管理体系。第三,检查规范化。在坚持日常检查的基础上,依照《安全质量管理检查表》检查,规范检查方法。坚持在优中找不足、找差距。完善了工序化检查法。本着“严流程、严细节”的理念,规定任何作业地点每一道工序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从根本上杜绝了工程质量靠停产整改达标的现象,保证了工程质量时时达标。第四,考核规范化。严格考核、重奖重罚是抓安全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建立全矿每个人的考核体系。

4.以强抓严管为根本点,促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全面落实

建立起机制,制定起标准,不等于贯彻标准,要把安全质量标准化落实到生产的全过程,就必须坚持强抓严管。没有“严”再好的标准、措施也无法贯彻落实。因此,要建立《领导干部(分管矿领导到跟班副队长)安全质量标准化责任考核实施细则》、《安全生产系统领导(分管矿领导到跟班副队长)干部绩效考核规定》,层层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对各层次、各专业明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逐级签定安全质量标准化目标责任书,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如对上级检查发现的重大问题,从生产班子逐级追究责任;矿领导在现场发现的重大问题自副总往下逐级追究责任;生产科室管理干部在现场发现重大问题,追究区队干部、现场跟班安全副队长、班组长的责任。安全管理出现漏洞,发生事故按其性质对专业分管领导、专业副总、生产科室负责人、区队干部给予绩效考核。严管理重在严干部,严作风。

5.建设好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队伍和施工队伍

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队伍包括矿级、队级两级检查人员,队级是由跟班安全副队长兼任的,矿级是七人小组负责的。矿级检查人员要选择工作认真、专业水平高、愿意干好检查工作的人员担任。科队成立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组,对每天施工的场所检查。采掘队每班检查由跟班安全副队长负责,选择愿意干好这项工作的人员担任。采掘队每天对一个圆班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进行考核。

总之,要让跟班安全副队长认识到安全质量标准不是哪一级领导或部门的事情,而是我们全体干部职工需要建立的共同愿景。特别是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做好职工思想的引导工作,只有我们的思想统一了,同时,又能够把现有的思想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班组,化解在个人,我们才能在安全质量标准化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把我们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煤矿工程质量标准化建设作为矿井的生命工程,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日常性工作,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以此来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础,构建起扎实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而加速推进煤矿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目标的实现进程。

第14篇

关键词: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0.引言

我国己经加入WTO,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市场竞争必将越来越激烈。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重要的途径。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是决定工程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建设市场运行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目前,大部分企业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风险管理建筑安全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然而,由于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发展水平所限,目前我国建筑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的特点

建筑工程与其它行业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流动性大,一项工程在一个工地施工完成后,往往立即迁至另一个工地;二是临时性强,工地的建筑物、设备和设施、机具、材料、人员等都有很强的临时性;三是变动性大,不同工程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设计特点、平面布置都不一样;每项工程的施工准备、开工至竣工,施工阶段的作业内容、作业条件、作业人员变动很大;四是交叉作业多,一项工程往往由多家施工单位、多专业、多工种交叉施工;五是人员组成复杂,既有企业自身的,又有分包单位,人员又有户籍、岗位、工种与文化程度的不同。在建筑工程中运用风险管理,应针对这些特点,以增强其实效性。

2.安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法律、法规、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颁布实施了诸多有关建筑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初步构成了建筑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法规体系,对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伤亡事故起到了积极作用。论文修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暴露出不少问题,如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需要进一步细化、安全生产的投入也需要法律法规予以保证、缺少工程保险的实施细则不适应实行工程风险管理。目前建筑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更注重突击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重视不够。监管体系不够完善,资金不落实,监管力度不够,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2风险管理安全意识薄弱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建筑企业经营者和施工项目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比较淡薄,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其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有一些风险管理的措施,但仅局限于在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中编制的一些在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保证措施,缺乏系统性和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没有正式的项目风险管理方案,对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认识。论文修改。

如投资方为了早日发挥项目的效益,违背客观规律,单一追求施工进度,迫使施工单位大量增加人力物力投入,简化施工程序,压缩合同工期,对施工场所所需安全措施费用不予认可,拒绝支付安全生产所需经费,导致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施工单位过分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防护措施得不到落实;个别单位甚至认为安全管理是一种“纯消耗”,投资安全管理会降低收入,从而取消了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员,致使安全生产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施工过程中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普遍存在。

2.3缺乏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

建筑业从业人员中80%以上是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整体素质不高;建筑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偏少,技术人员仅占5.%3,管理人员仅占4.%,特别是专职安全员数量少,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自身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能力较低,在风险识别、控制、措施制定等方面很难是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修改。

2.4施工方案不合理缺乏针对性、安全防护设备有待于提高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项目有序施工和规范管理的基本依据施工组织设计,也是防范安全质量事故风险的首道防线。有的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专业施工方案无针对性,缺乏必要的计划书或蓝图,施工现场组织或管理结构混乱,技术性操作缺乏应有的安全保障。典型的弊病如脚手架搭设方案无针对性,高层架体无设计计划书,结点设置无详细图纸,悬挑架未按设计要求搭设等,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触目惊心。安全防护设施一方面未按规定设置或设置不齐全,另一方面设施简陋,起不到安全防护的作用。个人的安全防护装备落后,质量低劣,防滑鞋、安全防护服装等配备严重不足。

2.5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企业内部风险机制不健全,大多数建筑企业普遍没有系统化、制度化、程序化的风险管理体系,没有主动进行风险管理的意识,组织结构中没有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履行风险管理职责。主要依靠个人的经验进行判断决策,一些决策由于缺乏相关数据带有盲目性。使化解、抵御风险的能力降低,增加了组织结构的运行风险。

3.安全风险管理对策和建议

3.1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由于市场经济的框架体系在我国建立时间不长,许多制度还在探索阶段,特别是有些现行的法律法规不适应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缺少工程保险的实施细则。当前, 最关键的是要针对建设领域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尽快建立参照国际惯例并符合中国实际的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制度。要研究合理的工程时录、工程保险收费标准及费用计入办法。

3.2提高风险管理安全意识

业主、承包商、监理单位和政府职能部门都必须有全员风险管理意识,把风险管理意识贯彻到参与项目的各类人员中;树立风险管理的全过程意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因素,而风险就是在项目实施中形成的;要树立风险管理的法律意识,依法履约,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解决违约的问题。

3.3提高安全风险管理人才的素质,加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

风险管理不仅要投入资金,而且需要一批有丰富的风险管理技术知识的专业人才,企业可以通过多方面提高安全风险管理人才的素质如:通过与高校合作、对企业内部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从高校或社会招聘相关人才、利用中介机构力量等。

在施工现场有许多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甚至监理人员都相当缺乏施工安全知识,不懂安全规范、标准、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个建筑工地,如果管理人员都不懂得安全知识,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对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熟视无睹,又如何去行使管理的职权呢?所以必须对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的安全教育,包括对全体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纪律的教育和对专业的管理人员、技术工人进行本专业、本工种的安全技术规范和措施的教育。

3.4严格施工方案预控和规范劳动防护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项目有序施工和规范管理的基本依据,也是防范安全质量事故风险的首道防线。应重点把好三个方面的关口:一是前期现场调查论证关、二是认真落实技术领先的基本原则、三是严格执行审批优化后的施工方案。要制定现场执行和过程优化管理方案,确保每一个工点、每一个环节都能严格按方案实施预控,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能留下方案预控记录,从而规范施工现场的管理控制。

对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应当设立专人来管理,及时的向施工人员发放性能符合要求的、清洁有效的防护用品,并对使用过的防护用品细心保养。对洞口、临边作业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应规定由专人负责搭设与检查,以保证安全可靠。

3.5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与机制

建立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与机制切实提高风险管理技术要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首先必须建立企业风险管理制度,明确职责,逐步形成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与机制。由于风险具有掩蔽性和不确定性,企业必须提高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并加强风险信息收集工作,掌握不同项目的风险规律。目前, 绝大多数承包商对房地产项目的风险比较重视,但对政府投资项目的风险重视不够, 有些所谓的“形象”特事特办,不按市场规则运行,有的根本不进行可行性研究或不可行也上马,企业只要介入就会遇到极大的风险。所以承包商要对参与的项目列出潜伏的风险清单,进行分类并衡量对比,确定风险的相对重要性;应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对风险进行分析、预测、评估, 采取相应的对策, 尽可能减少风险损失。

结束语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是一种复杂、多变的高风险作业、施工现场属于事故多发的作业现场,风险管理已经在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中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使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不尽人意。我们要充分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全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逐步提高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及决策水平,并取的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龙卫洋,龙卫国.工程保险理论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彭卫华.工程保险及其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南京:河海大学,2003.

第15篇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安全责任,安全机制

 

安全生产是涉及职工生命安全的大事,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稳定。近年来,从报纸、电视等媒体报道中交通、煤矿等行业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损失之重,影响之大,频率之高,令人胆战心惊。剖析事故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不难看出一些干部、职工对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着认识上、思想上的误区。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实际运行中点多、面广,高空作业、交叉作业、焊接作业、特种设备操作等工种繁杂。所以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执行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消除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无疑是实现安全生产“有序可控”良好局面的有效办法。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犹如履薄冰,来不得半点疏忽和麻痹。作为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各级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者首先要消除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一是对安全设施的认识误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场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也呈现高、精、尖技术,并被广泛运用到生产实践中。。由此个别从事安全管理人员就出现盲目乐观思想,认为只要投入这些“精良装备”,今后不会再发生安全大问题了,工作中也不注重抓小防大了,这种麻痹思想很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二是对职工培训的认识误区。大多职工从事工作多年或干过很多个工种,觉得没有再加大培训力度的必要了;另外新进职工绝大多数是大专、本科生,少数还是研究生,文化程度较高,于是就降低了三级教育网络的培训标准;还有一些企业因使用劳务人员流动性较大,实施三级安全教育较繁琐,于是便心存侥幸,省略或简化了三级安全教育。由于领导重视程度和培训力度不够以及流于形式的状况,而事故恰恰最容易发生在对业务知识生疏、工作经验少的职工身上。。所以,抓紧对职工劳动安全生产的教育,也是有效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保障。三是个别安全管理人员思想上的认识误区。执行制度必严、违反制度必究,对待安全生产工作我们都知道“严是爱、松是害”,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安全管理人员或干部对安全管理存在着“三怕”思想:对上怕担责任,对下怕得罪人,对工作怕吃苦受累,造成形式主义、好人主义、官僚主义的严重局面,导致在执行和落实当中出现“缺位”现象。

管理能出效益,安全亦出效益,安全生产是涉及职工生命安全的大事,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稳定。安全生产需要多管齐下、警钟长鸣。

一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再先进的安全设施和机器也要靠人去操作、去控制、去维修、去管理,其科技含量愈高,对操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愈高。因此,安全生产必须以人为本,没有一支恪尽职守、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安全生产就没有最基本的保障。提高人的素质,首先是提高思想素质。创建一流的企业需要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保持良好的安全生产局面同样需要培养过硬的职工队伍。所以在工作中,应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搞好安全生产的紧迫性、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站在保障职工安全和健康的高度来对待安全工作;除了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外,还要不断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从根本上调动职工保证安全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把本单位、本部门的安全生产抓好抓实。其次是提高业务素质。对职工队伍的业务培训,除了正常情况下应知应会、必知必会的内容外,更要加大对非正常情况下的应变能力教育和演练。针对安全生产现状,进行超前性、前瞻性的培训,提高事故的防范能力。

二是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实践证明:安全好不好,关键在领导。为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机制,扭转一些人员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和不务实现象,就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形成动态考核评价机制。同时要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明确不同层次考核的对象、内容、程序,并结合职工群众评议、考核等办法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一体化考核。对未完成定量考核任务或发生安全问题的,要有相应的处罚制度,以此增强管理人员的危机感、责任感,促进逐级负责制的落实,实现从“要我抓安全”到“我要抓安全”的转变。

三是积极探索安全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各项管理方式、手段要根据实际情况,摸索与之适应的管理机制和有效办法。首先要夯实安全基础,坚持预防为主,严查违章违纪。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利用各种载体和形式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做实、作出新成效。

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巩固和创新,努力走出一条适应本单位安全、操作性强的管理路子,时刻保持良好的、稳定的安全生产局面,做到筑牢防线、长抓不懈、警钟长鸣,为企业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