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论文前言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研究背景
简要说明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是前言写作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提此研究课题前人的观点、主张、当前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已经解决、尚待解决和今后应致力解决的主要问题。让读者了解这一课题领域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及研究前景,从而领悟作者的选题思路和研究动机,并达到点明主题和自然引发下文的作用。但介绍研究背景时,只需择其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史料,切勿作过细的历史回顾和无选择性罗列过多文献。
1.2研究内容及主旨
概括论文的基本内容,展现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是前言写作中的核心部分。应承接研究背景顺理成章地说明该研究课题的性质,本文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研究中所涉及的资料来源、方法原理以及此项研究工作在学科领域中的学术地位及影响等。使读者能透过前言而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实质性内容以及这一研究课题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从而唤起读者的注意和通读全文的热情,进而实现文章在广大读者中的传播和交流。
1.3研究时间
在前言中说明研究工作的起迄年月不仅是编辑、读者的一般阅读,更是科研成果可能引发奖励、专利或其它有关归属权问题的重要评定指标,是前言内容中不应忽视的一个要素。
2前言写作的基本要求
2.1文词要精炼
文词精炼而又引人入胜是前言写作中最基本的要求。依据科技学术论文约定俗成的写作规则和国内医学期刊的一般稿约要求,前言部分以200~300字为宜,一段写成,约占全文篇幅的1/10为限。内容比较单一的论文,其前方有时三言两语即可。短篇的个案报告也可略去前言。力避冗词赘句、洋洋洒洒,写成长篇大论的“文献综述”。标题用的“前言”二字通常也无需列出。
2.2评价要客观
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述研究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是前言写作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要选用客观、含蓄而留有余地的言辞。切忌主观臆断,夸张宣染,盲目自诩或作广告式的自我标榜。除非确有必要和真有把握,不可轻易使用“达到国际水平”、“前人没有研究过”、“国内外文献沿无记载”、“填补空白”之类自我炫耀之词。否则,不但不能提高论文的“身价”,反而会弄巧成拙,招致读者的反感而引发负面效应。
2.3内容要切题
前言是论文标题到正式内容之间的过渡段,其核心作用是回答“为什么进行此项研究”。因此,前言的构思和撰写要紧紧围绕这一主线,提纲挈领地概述本研究工作的动机、目的和意义。有的作者写出的前言内容只有简单重复论文摘要已给出的信息,也有的作者把方法、结果、讨论的内容也写进了前言,致使文不对题或与下文明显重得雷同,还有的作者在前言写作中随意行事,无所遵循,信笔挥洒,敷衍塞责。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论文的学术质量和文章的社会传播与交流。
3.总结
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生学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写毕业论文是当代大学生必 备的能力之一。
由山东建筑大学商学院教师参与撰写的《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为 工商管理类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了基本规范和重要参考。本书在毕业论文选 题、资料的获取和整理、结构设计、写作与修改等各个方面都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倌 息,指出了毕业论文中经常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毕业实习规范和 毕业论文各环节工作安排,最后,提供了三篇有专家指导性意见的具有工商管理类 专业代表性的毕业论文范文,以供读者参考。
本书以各位专业教师长期教学实践为基础,总结了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写作 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作为工商管理类学生论文写作的指导,也可供其他专业 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参考,对洱望学习写作的人士也是一本理想的参考读物。
本书由王海滋、张笛、许娜、陈建华负责编写,王海滋对全书进行总纂定稿,商 学院2007级研究生徐丹、韩娜、陈超、张建明同学为本书的整理付出了辛勤的劳 动,山东建筑大学教务处给予了热悄的帮助,本书中的范文选自山东建筑大学商 学院2004级学生马燕燕、单一娟和刘成成(指导教师分别为姜阵剑、田存礼和吴永 春)的毕业论文,此外,本书还才参考了许多作者的优秀毕业论文写作指南,在此一 并表示感谢。书中若有不当之处,恳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论文关键词:场域,前言课,策略
新课程教学改革给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如:充分运用案例来呈现理论知识,使课程的学习趋于生活化、现实化;突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培养等。然而,要在教学中顺利实现这些变化并非易事,特别是对高一新生来说尤其困难。
一、场域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政治学科本身而言,初、高中两个阶段差别较大。首先,从教材来讲,与初中的社会学科相比,高中政治教材不但是独立编制、自成体系的,而且在知识性、理论性、系统性、综合性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其次,从考试方式来讲,与高中闭卷考试不同,初中阶段期中、期末考试直至中考,社会学科都是开卷考试的,这直接导致“学校忽视、家长轻视、学生无视”等现象的出现,进而割裂初、高中政治课学习的有效衔接;最后,从教学目标来讲,初中教育主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而高中教学则更加重视能力的培养。鉴于上述问题,随着教育场域的变化(即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网络,本文主要指初中学习环境和网络向高中学习环境和网络的转变。),如何上好高中政治前言课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贯彻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高中政治课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等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场域变迁后的前言课现状
对于高中政治前言课,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重视教育教学论文,究其原因大多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其一,没什么可说的,内容、具体的学习方法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展开;其二,内容不怎么重要,几乎没什么考点,讲不讲无所谓;其三,课时较紧,把宝贵的教学时间花在“前言”上,不划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初中阶段的思维,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不少学生还在向教师询问高中政治考试是不是还是开卷考试?课本内容是不是背背就行了?单从这一方面来讲,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的认识就存在偏差和误解,学习方法仍固守在原有的思维印记中。因此,作为高中政治课的处女之行,上好政治前言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究竟前言课该怎么上?笔者通过个人的教学实践,把前言课的教学策略进行展现。
三、场域变迁后的前言课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驱力,也是推动学生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
措施一:在高一《经济常识》前言课中,笔者出示了“缘聚政治课”的课题,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这一课题所吸引。因为这样的课题容易从情感上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产生心理上的互动效应。接下来让学生对于今后政治课的期待畅所欲言,并对老师的教学提出设想,从而更好的加深师生交流,从感性上提高了学生对于新老师、新课堂的期待和兴趣,使今后的教学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措施二: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来自对新奇事物的追求。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感性事例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寓教于乐,更能在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乐趣。我以“在暑假生活中你都了解了哪些时政?最感兴趣的国内外大事是什么?”这一问题作开场白,引起同学们一片热议;我接下来提出要求:首先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两分钟,写下来;然后形成四人讨论小组,相互交流,共同商定一个主题;最后确定一位代表发言,班级分享和评价。在该互动活动中,独立思考是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避免学生的依赖性。组内交流,共商主题,就是防止在“所谓”的讨论中漫无目的的“闲聊”,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信号:“我们是在共同解决一个问题”。除此之外,也给学生一个先期导向,让学生初步感知到高中政治课“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因为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班级对小组的评价。这一过程解决了课堂秩序和课堂讨论、有效学习和过程功能的矛盾,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措施三:结合各小组的发言,对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进行了变化,将备课过程中准备的一些假期中国内外发生的时政新闻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其中涉及内容广泛,图文并茂,既有经济现象,也有政治现象、文化现象,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笔者进一步追问:“在上述现象中,哪些属于经济现象?”此时学生们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分辨经济现象中,兴趣被完全激发出来了。
这一过程教师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教育教学论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学生的时间和能力。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养成关注时政,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奠定了基础。
(二)、理解内容 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这节课在知识点上,要完成“经济”这一抽象概念及经济知识重要性的教学。特别是“经济”概念,它就是一条知识脉络,贯穿《经济生活》的四个单元。如何突破?
措施一:如何识别经济现象呢?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回答:“与钱有关的现象。”一方面,肯定学生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下发《家庭经济生活问卷调查表》,通过实际问题的真实体验得出,我们的经济生活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很自然地过渡到本框的学习内容上,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钱能干什么?”,“钱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干什么?”,“如何花钱?”,“如何挣钱?”,“如何管钱?”。这些问题贴近生活,与实际关系密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纷纷给出了意见,在此及时回归教材,让学生结合教材当中对于经济概念的解释,从具体到抽象,达到明理的效果,课堂生成较为自然。接着,让学生运用这一概念,去理解分辨哪些时政新闻属于经济现象,又从抽象到具体,这样一个演绎过程,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又还原到现实生活中,真正让其感受到学习高中政治课的有用性,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措施二:讲述本地现实生活中(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经济故事:被人们喻为“江南鸡王”、“老板的加工厂”――浙江不老神食品有限公司的品牌发展历程。短短的十年来,已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160多个城市开设“不老神鸡”连锁店,有专卖店600多家,不老神造就了28个百万富翁,实现6000多人的就业。是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也是一家全国性的连锁经营企业。让学生从身边的故事中体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经济知识,经济知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帮助,而且让学生感受经济知识有用、不难,有研究价值,初步感知这一经济现象背后蕴藏的经济知识,从而产生以经济专业的视角思考经济问题的需求,为学生今后主动学习《经济生活》打好基础。至此,学习《经济常识》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比教师单纯讲述该课程的重要性效果明显。
(三)、掌握方法 注重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政治课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复杂情感的人,前言课所要实现的目标不但要焕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还要培养学生对经济知识重要性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经济现象的理性思考,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对社会经济现象有全面的、深刻的认识的情感需求,通过讲述不老神的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以及公民更多的社会责任教育教学论文,并将其转化为理想信念,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由此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学科价值。
前言课的教学还要让学生对高中《经济知识》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评价方式等有所了解,从而实现被动接受到主动探求的转变。因此在教学过程就学习方法适时导入。向学生提出以下建议:(1)课前预习,完成教材知识的梳理。(2)课堂上积极思考,提出困惑,发表观点,参与小组活动。(3)关心时政,理论联系实际,能为教学提供很好的材料。其实,这里不仅是为学习《经济常识》导入方法,也是为整个高中阶段政治课的学习导入了方法。
一节课要完成以上目标,必须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不需要太多的教学信息资料,但必须典型,因此教学资料的选择很重要,这是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引导思考,现成探究的最主要的前提。不需要有很多的课堂问题,但应该有一组逻辑性较强的启发性问题,既能节约时间,又有很强的针对性。
高中政治《经济常识》前言课,从学科教学来说,是整个高中阶段政治课的第一课,言的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言的能否感受到学习的意义,言的能否引导教学的行为,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政治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愿我们一起开好头,上出前言课的精彩。
参考文献:
[1]葛步红.上好《思想政治》的前言课.思想政治课教学[J].2006(08).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3][法]布迪厄,华康德.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方法 读写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106-01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记载着我们祖先在思想、科学、文化等方面的高度成就。今天,我们要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要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就需要了解先我们的过去,继承这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从中吸收其民主性、科学性的精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应具有“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为了完成这个教学任务,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一部分同志把重心放在了课文的精讲深析上,不管是讲读课文还是课内外自读课文,大到每篇课文的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篇章结构、人物形象塑造,小到特殊句式、固定结构、词类活用等等,不厌其烦地讲,生怕哪一点讲不到、讲不深、讲不透。笔者认为这一部分同志精神可贵,但方法不妥,是本末倒置了。我们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事实也证明,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学生,测试结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 学生学习主动性缺乏的原因
一是学生学习是被动的。上课时思维处于抑制状态,这样就激发不了学习兴趣。时间长了,还会滋生懒惰情绪,有依赖,反正老师要讲的,自己是否主动学习都无关紧要。这样就使学生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要是学生克服惰性,跳出怪圈,比较困难。
二是即使学生态度端正,学习认真,也会对教学内容分不清层次,抓不住重点,只能学到一些死知识,不能形成能力,因此遇到一些生疏的文章就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2 让学生主动地积累知识,然后再着重能力培养
2.1做好十三个方面的知识积累
(1)异读词的积累;
(2)通假字的积累;
(3)常见古今同形异义字的积累;
(4)常见实词义项的积累;
(5)常见虚词用法积累;
(6)常见文言文固定结构及其意义用法的积累;
(7)常见句式的积累: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疑问句;④省略句;⑤倒装句:A.主宾倒装 B.宾语前置 C.状语后置 D.定语后置;
(8)常见文言文修辞格的积累;
(9)作家作品积累;
(10)文体知识积累;
(11)名言警句积累;
(12)古代浅显常识的积累:①称谓②历法③官职④地理⑤科举制度⑥风俗礼仪⑦饮食器用⑧音乐文娱⑨文史典籍⑩目录辞书⑾作品名称⑿刑法⒀度、量、衡;
(13)一定数量诗、词、文的积累。
上述十三个方面均要求学生借助注释疑释和工具书自行归纳,如有错误或不足,教师再指正、补充。教师还应系统的印发相关内容以充实学生记忆的宝库,并且这知识的宝库应该一学生入学时就建立。
2.2注重五种教学方法的使用
(1)古今比较法。运用比较法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拓宽学生思维空间,精准地获得知识,更好地把握阅读内容。教学过程中,字词句都可以对照比较,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如对古今异义词进行比较,多音多义词比较,文言文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进行比较。
(2)纲举目张法。凡是教材关键处,学生困惑处,就要言不烦,讲深讲透,使学生每课至少有一得,不留困惑。同时,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3)新旧结合法。新知识新技能的获得总是极易忘记,因此,讲课时必须启发引导学生回忆和唤醒旧知识旧技能,加强知识的连贯性,条理性,系统性建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有实效,越学越丰富,越学越深刻,越学越感,越学越有成就感。
(4)语境推断法。语境可以分为句子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所谓内部环境是指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环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或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如,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②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根据语境推断,前一句中言解释为叙述,后一句中言解释为记载。
(5)规律总结法。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文言文词语与句式的用法也是有规率可以遵循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地引导学生系统地总结归纳知识,使之具体化条理化系统化,从而大大提高语言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比如宾语前置句当中有一小类是用之或是来提前宾语的。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归纳出来。
2.3引导学生归纳写作特点以指导鉴赏和写作
在十三个方面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要求生根据注释和工具书自学文章内容。重难点以题的形式提出,由学生讨论解决。分歧较大、难度很大的,再由老师点拨,引出答案。
还要充分调动学生,让其自行归纳写作特点,以提高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高中课本所选取的文言文都是名家名篇,因而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这些宝藏,从中吸取丰富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如,鲁人版必修五《齐桓晋文之事》中课堂讲述此段:
“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学生看到此处“以羊易之”不免发笑,于是老师即兴设置问题,“大家对齐王的此种做法有何感想?”此问题一出,课堂顿时活跃起来。然而,有的课堂对此问题的讨论却展开过度。问题一出,学生各抒己见,课堂讨论得热火朝天,学生也听得不亦乐乎,老师也认为枯燥的文言文课堂顿时有了生趣。
当我们冷静下来反思,这样一节表面热热闹闹的课堂,我们从中到底获得了些什么?学生是否有真正的思考?对课文的主题是否真正探究到位?因此,命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讨论的质量和效果。所以,确定好课堂讨论题目是确保讨论课成功的第一步。
课堂问题的设计不仅在难度上要把握适度,而且要确实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引发学生围绕课文的主题做深层次的思考。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老师:
一、对文本做精细的研究,挖掘可以设计问题的切入点
课堂讨论要精心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讨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越需要学生去理解,去积极参与,进入角色,给学生一个理解的方向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二、讨论问题要有难度,有价值
教师无论是自己提问,还是引导学生质疑问题,一定要选准讨论的焦点。所谓讨论的焦点,就是根据文章的重点、难点、要点,提出有利于理解课文、提高认识、形成能力、陶冶情感的问题。
鲁人版必修四《屈原列传》,有课堂在讲述最后一段“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很多老师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渔父、屈原的观点你同意哪一个?”
老师设计此问题的用意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屈原的处境及心境,明白屈原的赴死决心和救国无望而投江的壮烈绝望,领略屈原的高尚情操。课堂讨论的结果是一多半的同学倾向于渔父,认为“活着就是比死了好,只要活着还可以继续为老百姓做很多事情。”又有同学当即反驳此种论点,“屈原投江是迫不得已,是无奈绝望之举”。对方不服,当堂辩论起来,“难道他投江就会挽救国家吗?就是对百姓负责吗?”双方分作两派,唇枪舌剑,没有定论。
“择死与择生”的问题本来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也历来被当做此课的一个讨论问题之一,的确,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对于生死的看法,然而司马迁对屈原做传的目的是否要纠结于择死择生?大多数人都认可“渔父”只是一个虚幻的人物而已。那么我们理应从什么方向设计问题?
我在研读此文时发现司马迁对《屈原列传》倾注的心血是很大的。司马迁在前文记叙屈原的生平一波三折,文思斐然,后文议论更是铿锵有力,而结尾写“屈原投江”一节却语调异常平静,因此,在课堂上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屈原投江一节为何没有描写悲壮的场面,而仅以‘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作结?司马迁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写这一场面?”
本想就此问题做一尝试性的提问,没想到学生反应很迅速。对于课堂讨论的驾驭非常能体现一个老师的水平。有的专家提出“课堂二次备课”的说法,确实非常有道理。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尽管课堂讨论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但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发挥好主导作用。为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课题中心进行发言,不要离题太远;要根据讨论发言进展情况,随时抓住和深入理解与主题有关的其他有争论的课题,引导学生深入展开讨论,以求讨论步步深入;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做出小结,对疑难问题或争议问题要阐明自己的看法,指出讨论的优缺点。
论文摘要:翻译是不同语码之间的转换,也是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的重要途径。以文化因素为突破口来研究翻译活动为翻译研究打开了新局面。本文从文化以及文化研究的内涵,翻译理论研究与文化研究的互动关系,文化研究对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等方面,着重探讨了翻译理论视角下,如何确立文化研究的学科走向以及文化研究对翻译理论研究的深远影响。
翻译理论指的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包括欧洲,美国,加拿大)翻译理论(王鹏,2010)。传统意义上的翻译活动被看作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因而,翻译研究一直以语言分析和文本的对照为主要任务。长期以来,翻译理论往往依靠文学(尤其是比较文学),语言学(尤其是应用语言学)和美学这样的学科。而事实上,翻译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字转换过程。它还涉及到源语及译入语所负载的文化(孙会军郑庆珠,2000)。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随着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在西方学术理论界的逐步崛起,大批学者开始从不同的文化研究角度切入翻译研究。1976年,勒菲弗尔(lefevere)提出,翻译研究不仅仅是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或语言学的一个特定区域,而应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1980年,英国比较文学家苏珊·巴斯奈特(shsan bassnett)出版了《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指出翻译研究应该专注于从文化层面对翻译进行整体性思考。为了在新的生活情境中,在与其他文化形式的关系中有效地解释翻译现象,翻译理论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lefevere,1992)。翻译理论的“文化转向”就是主要以文化的视野来取代原先占据翻译理论中心位置的美学或语言学的考查方式。当下翻译理论领域流行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就正是翻译理论文化转向的具体表征(张柏然,辛红娟,2009)。
1、“文化”及“文化研究”的内涵
人类学家指出,各个社会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1871年,英国人文学家泰勒(edward tvler)把文化定义为“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文化表现为一定的语言模式和行为方式。同时也涉及并受限于在共同生活中起实质性作用的物质存在。在文化的表现形式上,语言有最具意义的重要性。翻译理论中的原语和译入语文化的差异通常表现在审美、伦理、政治、思维模式以及译者的文化定位等方面。
文化研究初期着力于文学的文化批评,有的文化研究者致力于弘扬经典文学作品,并以此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随着文化研究理论的逐步深入,后期的文化研究逐步走出初期的经典文学领域,引入了对社区文化生活、大众传播媒介、当代文化、强势(精英)文化以及边缘文化的研究。戴锦华(2003)认为,“对文化研究而言,重要的不是某种独有的理论脉络与知识谱系,而是某种社会立场与社会批判的精神,是某种(反)表意实践与社会实践的可能”。文化研究,自诞生之日,就是一种实践的理论,而不是对文化一精英文化抑或大众文化一的学院式研究(张柏然,辛红娟,2009)。对于文化研究,欧洲多采用文化结构范式,而美国则采用多元政治范式。相较于文化结构范式,多元政治范式更注重研究非精英文化现象(如广告、艺术建筑、市井故事、电影、时装、大众文学等普通文化现象),有意疏远那些被认为是精英文学的经典文学作品。现在,这两种研究范式逐步吸取对方的一些主要理论和特点,以期构成文化研究新的范式。
2、翻译理论研究与文化研究
翻译研究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翻译研究致力于研究如何以一种语言为载体的内容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形式;广义的翻译则着重研究以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如何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翻译理论研究在历史上曾经一度依附于语言学和文学研究,作为语言学或者是文学的一个分支而寄人篱下。文化研究的勃兴打破了语言学和文学之间的天然界限,改变了原来把翻译研究置于语言学科或文艺学科之下的地位。扩大了译学研究领域,开创了译学研究新的局面。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有这样一个清醒的认识:文化研究只是翻译研究的一个新途径,一个重要方面,它并不是翻译研究的全部。的确,很多文本中蕴含着为某个特定文化所特有的一些因素,但并非所有的文本都是如此(wilss,1996)。吕俊(2004)认为,我们在进行翻译研究的同时必须防止文化研究对翻译研究的剥夺,进而导致翻译研究的终结,使翻译研究消弥在历史研究、文化研究、人类学研究之中,从而使其丧失作为独立学科的本体地位。皮姆(pvm,2010)认为,20世纪后半叶,西方翻译理论界围绕着“等值”建立了一系列有共同核心的理论范式:等值、目的(purposes)、描述(descfiption)、不确定性(uncertainty)、本地化(localization)以及文化翻译(cultural translation)。因此,文化研究并不是翻译研究的全部方向,它只是多元视角中的一个视角。
3、文化研究向度下翻译策略的选择
影响和制约译者的翻译策略的文化因素可大致归为以下五个方面:(1)译者所处的时代;(2)译者与目标读者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价值态度、翻译一部作品的目的)与审美取向;(3)诗学(译入语文化中的文学传统);(4)译入语文化与原语文化之间的相对地位;(5)翻译活动与译入语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等。其中,意识形态最为重要。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意识形态对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意识形态决定译者个人和译入语社会的思想架构(conceptual grid),并通过思想观念和世界观决定读者和译者阐释文本的基本方式。因此,意识形态决定译者所采取的基本翻译策略,并影响其对原文的改写。如果译者因既有的思想意识而对原文进行无意识的改写,或者故意对原文进行改写以便译文符合译入语文化所特有的意识形态。译者会倾向于采用归化策略。对汉文化经典《论语》的英译版本中。不乏采用归化翻译策略的例子。
例1: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目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第一》
威利(arthur waley)的英译如下:
tzu-hsia said,“a man who treats his betters as betters,wears an air of respect,who into serving father and motherknows to put his whoie strength,…”(徐瑁,2010)。
作为汉文化经典论作,例1中“贤贤易色”指的是用尊贵优秀品德的心来交换(或者改变)爱好美色的心。对妻子而言,重要 的是品德,而非容颜,正如中国传统文化中“丑妻家中宝”一说(同上)。威利将“贤贤易色”译为“a man who treats his betteras betters。wears an air of respect”,采用了英语固有的语言表达来传达汉语经典词语“贤贤易色”的含义。根据《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one’s betters(主旧或幽默)指的是“上司们,比自己能力强的人”。显然威利没有读懂和领会原作的文化的内涵,而此处所采用的归化翻译策略明显是受到了译者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如果译者为刻意展示“他者”(others)文化中某些思想价值,而故意对原文进行改写。译者多会采用“异化翻译策略”。
例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第四》)
威译如下:
of the adage“only a good man knows how to like people, knows how to dislike them,” the master said, “he whoseheart is in the smallest degree set upon goodness will dislikeno more.”
雷蒙·道森对“仁”的英译为“humaneness”。
威利将“仁”译为“good”或“goodness”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哲学观念“善的理念”(the form of the good)不无关系,因为希腊哲学思想是西方传教士和西方汉学家诠释中国儒家思想的基本立场(徐珺,2010)。威利对“仁”的英译是其异化翻译策略的又一具体表征。孔子乃以仁为其理论之基。作为《论语》的关键词,“仁”并非简单地指做个好人,亦隐含着为人之道(同上)。雷蒙·道森保守地将“仁”翻译为“humaneness”,而没有做太多的创新,尽可能地传达了原作的意义,是一个成功采用异化翻译策略的案例。
除了文化研究中备受关注的“归化”与“异化”,目前翻译界逐渐出现了另一个较新的理论范式——“本地化”。本地化指为了使产品适应新的文化、市场、环境而作的准备(或专门制作、改写)过程。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本地化也将可能成为与“归化”、“异化”并行的另一种可行的翻译策略。
4、结语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传播媒介。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翻译研究得以从纯语言层面走向探讨文化层面的相互影响上。文化研究逐步开始并将继续占据着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地位具有其历史必然性。但是,从文化的角度来切入翻译问题并不是进行翻译理论研究的唯一途径:文化研究只是翻译理论研究多元视角之一。我们如果能正确看待翻译理论研究与文化研究的互动关系,以文化研究为突破口,从历时和共识的角度把握影响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各种因素,我们就一定能为更深入地进行翻译理论研究,并建立系统的、全面的翻译理论研究体系,揭示翻译活动的本质规律做出我们的贡献。
参考文献:
[1]lefevere,andre,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m],london andnew york:roufledge,1992.
[2]pym,a.exploring translation theories[m],london and newyork:roufledge,2010.
[3]wilss,wolfram,1996,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ranslatorbehavior,john benjamings publishing co.
[4]戴锦华,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代前言)[a],大众文化的神话[m],阿兰斯威伍德著,冯建三译,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3.
[5]吕俊,论翻译研究的本体回归-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j],外国语,2004(4).
[6]孙会军,郑庆珠,译论研究中的文化转向[j],中国翻译,2000(5).
一、取保候审制度的适用现状
(一)取保候审的保证效力过低
取保候审的保证效力是指在决定和实施取保候审过程中,所依法采取的保证方式,能否足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随传随到,不逃避侦查、和审判,而起到的制约作用。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保证人和交纳保证金二种保证方式,即人保和财保,还规定了违反保证的处罚,以保证取保候审制度施行。但从近几年取保候审的实施情况看来,一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保证人无视法律,肆意违反法定义务,出现不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候审后逃之夭夭,使得刑事诉讼无法继续进行的违法现象,尤其是一些重大经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逃跑,严重地损害了我国司法机关的形象和声誉。实际情况说明,保证制度尚存在严重缺陷,不足以充分有效地发挥该强制措施的制约作用,显得保证效力过弱。由此,一方面造成了对少数犯罪分子的放纵,另一方面却导致司法机关过分倚重羁押性强制措施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逮捕制度的谦抑原则的贯彻,难以从最大限度上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自由权。所以,应当从根本上解决保证制度欠科学,制约性不强的问题。
(二)取保候审转化为逮捕,亟待修订赔偿法与之衔接,程序还欠规范
取保候审转化逮捕是指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情节严重,依法应予逮捕的制度。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作了基本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适用逮捕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四)项规定了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予以逮捕的四种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2条第(一)项也作了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被告人应当予以逮捕的规定。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取保候审转化为逮捕的条件是与刑事诉讼法第60条规定的法定条件并存的独立适用条件。①但司法机关执行起来却十分为难,除非能够确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犯罪事实,否则,单纯对取保候审转化逮捕就不敢采用。原因在于司法机关怵于引起错捕赔偿诉讼。国家赔偿法第15条第(二)项规定,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这是一个实体性错捕的赔偿标准。而取保候审以及监视居住转化逮捕属于程序违法性逮捕情形,国家赔偿法至今对此没有规范。但审判机关审理这种逮捕索赔案件,仍以有无犯罪事实这一实体性赔偿标准来进行评判,不管是因为违反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规定而转化逮捕,只要是证据不合条件不或者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而判决无罪的案件,就认为是错捕,得予赔偿,以审判标准代替逮捕标准。
(三)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适用范围小,总体适用率不高,羁押是常态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范围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的。单纯看这一规定,我国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范围是比较广的。但该条款中“社会危险性”的标准较为含糊,司法人员在“重强制手段、轻权利保障”的观念影响下,对“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往往作扩张性理解。对于那些安全性能不十分确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了防止其逃跑、妨碍侦查、审判,往往从职业观念上倾向于实施拘留、逮捕,而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在实践中采用的比例极小,而拘留及逮捕的比例很大,“事事必拘留、案案必逮捕”,审前羁押已成为一种惯例,造成拘留、逮捕后的羁押是常态,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是例外的司法现状。
(四)由于适用条件与司法投入不对等,实际使用监视居住刑事强制措施极少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之规定,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完全相同,法律对其根本未作任何区别,导致司法机关在这两种强制措施的选择适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监视居住与取保候审相比,其投入的公权力较大。如果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出现刑诉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两种情形之一的,采用监视居住,那么公安机关就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资源,而这一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和效果与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和效果完全一致。相比之下,取保候审要比监视居住适用起来更方便、司法成本更低。在实践中司法机关优先选择的,可能就是取保候审这一刑事强制措施,导致监视居住的使用频率较低。
(五)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方式不规范
一是取保候审的具体操作不规范。法律规定取保候审的方式有人保和财保两种,且两者只能择其一。但实践中,有些地方对有些案件采取人保和财保并用的方式,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另外在具体适用人保和财保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保证金数额的确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对保证金的没收操作不规范,关于保证人的责任问题规定对保证人的约束力不大等问题。
二是变相的监视居住被大量使用。现行的刑诉法规定,监视居住的居住场所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自己的住处;另一个是司法机关指定的居所。该条文规定的住处和指定的居所是一种选择关系,而且是住处优于指定的居所。这是一种“法律规定的原则和例外的关系”。但在司法实践当中,由于指定居所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监视居住,有利于讯问犯罪嫌疑人,也有利于司法机关顺利侦破案件,故司法机关不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没有固定的住处,绝大多数的监视居住,一律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即在办案单位内部设立的“办案点”或指定的宾馆、招待所执行,犯罪嫌疑人24小时有人看守,一举一动全在办案人员的监视之下,基本上失去了人身自由。这时监视居住的严厉程度犹甚于拘留和逮捕,形成变相羁押的局面,有违立法本意。
(六))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
在实践中,“取而不保”现象时有发生。保证人通常是被保证人的近亲属,即使是在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藏匿或者逃逸时,出于亲情关系,保证人不会或者不会及时的向公安机关报告被保证人的行为,甚至还会出现保证人串通被保证人藏匿或者逃逸以逃避法律处罚的现象。而即使出现串通、潜逃的情况,也没有证据证明有串通的行为,对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无法得以处罚。现行法律对没有按照履行保证义务的保证人处罚力度不够,除《刑法》第310条规定的行为对保证人以窝藏、包庇罪进行追究刑事责任外,现行法律对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或未尽保证义务的仅仅以罚款作为处罚措施,因而保证人没有足够的责任心来履行保证义务。
二、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策略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取保候审的改革很难一蹴而就。为此,笔者提出取保候审完善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一)近期目标
1、完善办理取保候审程序,加强对当事人的生活能力、环境情况,人格状况的调查取证,增设听证程序,切实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建立取保候审听证制度,除了减少取保候审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令决定过程更为公开和透明,符合法律的精神和公正司法的要求,也可以消除当事人对决定机关司法不公的猜疑。
2、加强人民检察院对取保候审工作的法律监督。事实上,由于未规定检察院对取保候审的法律监督,致使整个监督活动显得非常滞后,监督力度严重不够,所以,应该规定检察院对取保候审案件审批的监督权。转3、加强检查,明确责任,不断规范取保候审制度的执行。为保障取保候审的依法正确执行,公、检、法三机关内部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要像检查其他政法工作一样,定期对取保候审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形成制度,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防止办理取保候审的执法人员办关系“保”、人情“保”,进行受贿索贿、等违法犯罪活动,必须建立和健全公、检、法三机关人员“办保”责任制,错“保”追究制。
4、建立和完善取保候审案件审批制度。对司法机关审批取保候审申请的自由裁量权作出明确限制。即将司法机关在审查取保候审的申请后的处理权限制度化、具体化、公开化。建立健全“办案人提出意见,集体讨论,领导审批”层层把关的审批制度,对有可能影响案件诉讼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尤其是严重刑事犯罪嫌疑人尽可能不采用这一措施。
(二)长期目标
1、修改刑事诉讼法,完善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
(1)明确取保候审适用条件,明确规定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和禁止条件,纠正取保候审的随意性。
(2)明确法律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取保候审的期限虽然规定为12个月,但是否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总和期限为12个月,或是各机关各自期限为12个月并不明确,从立法精神来理解,总和期限应为12个月。为了更充分保护被取保候审的人,刑事诉讼法应明确规定侦查阶段、审查阶段、审判阶段的取保候审期限。纠正取保候审期限过长,司法机关不及时结案的问题,进一步防止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逃避法律制裁,以及继续危害社会的问题。
(3)加强对被取保人的的监管措施。对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应当遵守的法定义务,可以考虑规定单独构成犯罪;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法》第56条的规定,应增加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逃跑后所负的责任,追究其潜逃罪。如何解决保证人不履行义务或防止保证人与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串通,而弃保和潜逃呢?笔者认为,要解决该问题并不难,除了要强化保证人的责任、制定保证人的资格审查制度加强执行机关监督外,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双保险”即由两个或多个保证人同时提供担保的方式,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9的规定,即除了监督人为保证人外,可以增加由与监督人、被取保人能相互制约、能履行监督义务的另一个人为保证人,该保证人的保证义务与第一保证人应略有不同,主要起监督第一保证人是否履行保证义务的作用,当然,如果第二保证人监督不力,则也将面临着和第一保证人连带受罚的危险。
(4)明确保证金限额,刑事诉讼法应确定保证金的上限和下限。为确保保证金制度目的的实现,应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水平来确定各地不同的保证金额。在确定保证金额时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一是被控犯罪行为的严重性,保证金额应与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二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生活状况,在案情相似的情况下,被保证人生活困难的,保证金可以适当减少,反之亦然;三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品格情况。
(5)取保候审的监督。
这里所指的监督并非执行机关公安机关对被取保候审在执行过程的监督,而是指广义上的监督,包括检察机关行使的法定监督、党政机关、社会各团体及公民个人对取保候审决定及执行的监督。建立这种监督机制有力于防止非法决定取保候审措施、在执行过程中的非法行为以及能及时发现被取保人及保证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的违法行为,以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2、法院统一行使取保候审的决定权。
公安机关、检察院和国家安全机关都是国家的追诉机关,追诉犯罪是它们的职责,因而它们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适用取保候审的时候就会更多的考虑自己的追诉活动是否会受到影响,因而决定的时候就难免会带有倾向性。法院是中立的机构,不会将自身利益牵涉进来。取保候审决定权统一由法院行使,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人、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决定取保与否。公安机关为具体执行机关,人民法院可依公安机关的申请,或依职权决定撤销取保候审,没收保证金、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检察机关有权对人民法院做出的决定以及公安机关的执行情况提出异议,实行监督。这样既有利于贯彻决定权与执行权相分离的原则,又能合理利用司法资源,加强监督制约,保证取保候审制度达到预期效果。
3、借鉴国外的保释制度,完善取保候审制度。
关键词 文化理论 文化模式 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1《文化模式》全文概述
《文化模式》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代表作,写于1934年。该书也可以说是20世o西方有关文化问题讨论中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已被译成14种文字,有着广泛影响。《文化模式》阐发了一种新的文化理论研究――文化模式论,认为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历程,这种独特性决定了各民族特有的社会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并最终影响了民族的风俗礼仪与文化模式。在本书一开始就指明了人类学的目的,“人类学的显著标志在于,它还包括对我们自己的社会之外的别的社会进行严肃的研究”另外,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模式是相对于个体行为来说的,她认为,人类行为的方式有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可能是无穷的。但是一个部族、一种文化在这样的多种多样的可能性里,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些,而这种选择有自身的社会价值趋向。选择的行为方式,包括对待青春期、人之生死、婚姻的方式,以至在经济、政治、社会交往等领域的各种规矩、习俗,并通过形式化的方式,演成风俗、礼仪,从而组成一个部落或部族的文化模式。
2对《文化模式》的人类学评析
关于文化模式的概念。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论的贡献在于把心理分析概念引入对于文化的研究这一创举。她的“模式”概念就是一个行动心理学的概念,不同于许多学者所说的“类型”。文化类型与文化模式的区别在于文化类型是把已知的文化按事先规定的若干型加以归纳和分类,而文化模式则是规定文化特征的统一表现形态的特殊性和异质性,而非预先设定的类型分类。她明确指出“我们这里作为‘类型’来讨论的这些完型,并不是说它们代表了一种固定的特性的群集分布。”不同文化所展露出的相似性特征和意图是同它们各自不同的文化特性相联系的,彼此相像的文化也不可能选择同样的文化特性来按它们支配地位的意图去把握。因此,文化在本质上是异质性的,是千差万别的,是不可化约不可类型化的。我们在做文化研究时,必须要把每一个文化视为一种独特的历史存在,一个独立的分析单元。
关于文化整合,本尼迪克特认为,整合的首要条件就是选择,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可以被理解的。它们在本身特有的文化意图和主旨的统摄下,不断融合、改变、修正,趋向于具有一致性的行为模式。因而,文化整合也是文化自我完善的一种形式,既体现了文化在历时中的变迁,又使文化在共时中在一定限度内维持稳定秩序成为可能。整合不是文化诸特性、现象的机械组合或总和,而是那些部分的独特排列和内在关系,形成的一种相互联系的新的有机实体,是多于其各个特质的总和。若只把注意力放在对单个文化元素的研究上,那实际上就只能是在描述一种文化的表层现象。
关于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是其理论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她所持的这种思想是直接针对种族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她认为,诸种文化模式间差异如此之大,甚至可能是完全对立的,但任何一种文化模式中的行为总有其合理的存在,无所谓等级优劣之别,每种文化模式都是一个独立整体,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都有同所属社会相适应的能力。“文明的任何成分归根结底都是个体的贡献”因此,文化的价值是多元的,对于每种文化,都必须按照它自身的价值和结构来考察,而并非按照某种被当做“绝对价值”的文化来对其他文化进行评判。本尼迪克特的相对主义人类学原则,倡导一种对多种价值体系的尊重。
3结语
文化研究应把重点放在文化的整体结构上,重视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本尼迪克特的理论认为所有的文化都会自然发展出一个类型,这个类型如同个人的人格般,虽然会随时间而变迁,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便逐渐稳定下来,进而形成固定的模式。各文化的模式千奇百种,差异甚大,它们也各有各的长处,分别发展出独树一格的优势。因此,我们不该否定任何文化的价值,而独尊自身文化的优势,虽然形貌论并未解释这些典型如何产生,且描述重于数据与分析,但却确切描绘出多元文化存在的必要性。在此之外,本尼迪克特引用心理学的概念,认为各文化的适应与人格密切相关:特定的极端人格可能活跃于甲文化,却可能被乙文化视为病态。因此,各方面所谓好坏、是非,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是一切全赖各文化模式偏好或厌弃的那种类型而已。
《文化模式》一书中文化模式论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尊重不同民族针对自身特点所选择的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把和平共处,以及人类从生存的原料中为自身创造出来的种种同样有效的生活模式作为希望的基地,宽容的基础来接受。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映证了天下“天下大同”的文化观。
【关键词】牵引变电所内部联跳馈线开关开关失灵拒动短路电流死区。
【Abstract】Basedonauther’sworkingexperienceinmetroprojects,putforwardtwokindsofprotectionmethodwhichareabsolutelynecessarilyforthetractionsubstation,theinter-trippingofbreakerandthebreakerfailureandtrippingdisabledprotection,becausenoremotestandbyprotectionisinstalledinfeedbreaker.Cuttingoffthepowersupplyimmediatelyisthefinalaimofallrelayprotection,especiallyfortheDCsystem.Inordertocutoffthepowerquickly,theprinciplethattheshort-circuitcurrentshouldbecutoffinitsriseprocessshouldbefollowedintheprotectionofDCsystem.Threecausationswhichleadtotheskipareaofprotectionisanalyzed.Inordertomaketheprotectionoffeederbreakerperfectmuchmore,ThetripdisableprotectionforfailureofbreakershouldbeinstalledinfeedbreakerofDCsystemtoinsurethesafetyofthetrainoperation.
【Keywords】tractionsubstation,inter-tripping,feedbreaker,thebreakerfailureandtrippingdisabled,shortcircuitcurrent,skiparea
一、概述
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保护,可以分为两部分:牵引整流机组保护和直流馈线保护。牵引供电系统保护的最大特点就是系统的“多电源”和保护的“多死区”。所谓多电源,既当牵引网发生短路时,并非仅双边供电两侧的牵引变电所向短路点供电,而是全线的牵引变电所皆通过牵引网向短路点供电。所谓多死区,是因牵引供电系统本身构成的特点和保护对象的特殊性而形成保护上的“死区”。任何保护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当发生短路故障时,首先要迅速“切断电源”、“消除死区”,针对这两点,牵引供电系统除交流系统常用的保护外,还设置了牵引变电所内部联跳、牵引网双边联跳、di/dtI等特殊保护措施,这就可以完全满足牵引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切断电源、消除死区的要求。对任何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而言,可靠性总是第一位的,而对直流牵引供电系统,速动性可以看成和可靠性是同等重要的,所以直流侧保护皆采用毫秒级的电器保护设备,如直流快速断路器、di/dtI保护等,目的就是在直流短路电流上升过程中将其遮断,不允许短路电流到达稳态值。至于选择性,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则处于次要位置,其保护的设置应是“宁可误动作,不可不动作”。误动作可以用自动重合闸进行矫正;不动作则很可怕,因为牵引供电系统短路时产生的直流电弧,如不迅速切断电源,电弧可以长时间维持燃烧而不熄灭;而交流电弧则不同,其电压可以过零而自动熄灭。
关于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的常用保护,已为业内人士所熟知,这里不再多作介绍。下面谈一下容易被人忽视的两种保护。
二、引变电所内部联跳保护
牵引变电所内部联跳的定义:当发生短路故障引起两台整流机组直流引入断路器或交流断路器同时跳闸时,应迅速跳掉全部直流馈线断路器,以及时切断电源。见图(01)
当牵引变电所内部发生短路时,如K2点短路,则流向短路点的短路电流有6路,两台整流机组2路:IK1、IK2,相邻牵引变电所通过4路馈线开关流向短路点的有4路:IK3、IK4、IK5、IKy。若只跳掉两台整流机组的直流开关或交流开关是不够的(只切断IK1、IK2),相邻牵引变电所仍会通过牵引网继续向短路点供电(IK3、IK4、IK5、IKy),因此必须跳掉直流母线上所有开关,以切断电源,实现牵引变电所内部联跳;
当牵引变电所外部发生短路时,如K1点短路,则流经DS6开关的短路电流有5路,两台整流机组2路:IK1、IK2,相邻牵引变电所通过3路馈线流经DS6开关的短路电流有3路:IK3、IK4、IK5,此时若馈线开关DS6拒动,而又没有远后备保护,此时只能通过牵引变电所内部联跳及时切断电源。
牵引变电所内部联跳的保护范围:无论是牵引变电所内部短路还是外部短路,凡引起两台整流机组同时跳闸的故障均应实行牵引变电所内部联跳。
由图01可以看出,流经馈线开关DS6的短路电流IKZ是由IK1IK55个短路电流组成的,这就说明,如果馈线开关DS6失灵拒动,要切断短路点的电源,只跳掉DS1、DS2是不够的,还要跳掉DS3、DS4、DS5等5路开关,即必须跳掉牵引变电所直流母线上的所有开关。
牵引变电所内部联跳保护,就是为当发生短路故障时,迅速切断电源的一种保护措施。如发生一路馈线开关失灵拒动或两台整流机组直流侧两路开关同时跳闸(或两路交流中压开关同时跳闸),为迅速切断电源,都必须实行变电所内部联跳,既跳掉直流母线上的所有开关,否则不能切断电源,如图(01)所示。
图中K1(牵引变电所外部短路)和K2(牵引变电所内部短路)点短路时,如果DS1、DS2两台直流断路器或DL1、DL2两台交流断路器同时动作,则必须实行变电所内部联跳,跳掉所有直流馈线断路器。即跳掉DS3、DS4、DS5等馈线开关,否则不能切断电源,相邻牵引变电所继续向短路点供电。
三、直流馈线开关失灵拒动保护
目前国内地铁直流馈线开关设置了多种保护和自动装置,这些都是必要的,但尚缺少一种重要的保护:开关失灵拒动保护。当开关失灵拒动时,开关本身设置的所有保护均失效,而馈线开关又没有远后备保护,这是直流馈线保护的“软肋”。众所周知,从牵引变电所的主接线上看,直流馈线开关没有远后备保护设备,这是由地铁供电网络的构成特点所决定的。在直流母线上共设置6路开关:2路直流引入开关、4路馈线开关,见图(01)。从电源角度讲,每路馈线开关的上一级有5路电源开关,这和交流电路不一样,交流电路上一级只有一路开关,所以当下一级开关失灵拒动时,上一级开关可以作为它的远后备保护。直流则不然,它的上级5路开关都不是它的远后备保护设备。从图(01)中可以看出,当K1点发生短路时,如为变电所出口短路,馈线开关失灵拒动可能引起2路直流引入线开关跳闸,引起变电所联跳,及时切断5路电源。如果发生远端短路,馈线开关失灵拒动就非常危险,此时将有5路短路电流IK1、IK2、IK3、IK4、IK5持续不断流入短路点,短路点的直流电弧将烧毁一切,对于运行的电动车辆,尤其危险,对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
其实,解决这一问题并不需要什么高深技术和增加投资,直流电路保护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字:“快”,迅速切断所有电源的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通过牵引变电所内部联跳,迅速切断电源。
判断馈线开关失灵拒动有两个条件:
1.di/dtI/t动作;
2.经一定的时限馈线开关不动作(开关辅助常开接点仍处于合闸位置)。
将上两个条件组成“与”电路,即di/dtI/t动作信号、经一定可调整的延时(30~100ms),而开关辅助常开接点仍处于合闸位置,既判断为开关失灵拒动。应及时实现牵引变电所内部联跳,切断短路点的电源。
牵引变电所内部联跳、馈线开关失灵拒动两种保护,希望能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
三、直流馈线保护的死区
直流馈线保护,在牵引供电系统中是最重要的保护,这是由它的供电方式和供电对象的特点决定的。因供电方式不同而形成保护上的不同的“死区”;因供电的对象是随时变化并移动的负荷,还需要在保护上进行配合,这就形成了保护上的特殊要求。直流馈线保护首先是以保障列车的正常运行、保护旅客的人身安全为第一要素。
1.死区的形成因供电方式的不同,保护设置不同,形成保护上的死区也不同,单边供电死区发生在供电区段的末端附近;大双边供电死区发生在供电区段的中点附近,运行列车主保护不能断弧时死区发生在电动车辆的上,可以发生在列车运行区间的任何位置。
死区的大小和供电方式、供电距离、保护措施有密切的关系,采取适当的供电方式和保护装置,死区是完全可以消除的。
⑴单边供电死区发生在末端
死区的大小,取决于开关整定值的大小和供电距离的大小,当只靠开关本身整定值保护时,形成死区的范围见图(02)。
由图02可见,单边供电时,开关整定值越大,死区越大;供电距离越长,死区也越大,图中Izd为馈线开关整定值。1.2Izd是考虑开关整定值有10%的误差时确定保护死区的范围。
⑵大双边供电死区发生在中点附近
如果只靠开关的大电流速断保护,死区会出现在两端变电所的附近,这里所说大双边供电死区发生在中点是指馈线保护设置了双边联跳装置以后形成的死区。正常双边供电是不会形成死区的,因为区间任何一点发生短路,都可以使一端开关跳闸,并使另一端开关联跳。而采用大双边供电时,在供电区的中点附近可能出现死区,见图(03)。
图中Izd为馈线开关整定值。
⑶列车主保护不能断弧形成的死区
这一死区发生在车上,范围在整个供电区间都可能发生,直接威胁旅客的生命安全,非常可怕。要求变电所的馈线保护和车辆的主保护要相互配合和协调。
牵引变电所保护和地铁车辆的主保护相互配合的基本原则是:
①地铁车辆主保护应当“自己保护自己”,即地铁车辆在运行中无论在任何地点,当车辆发生短路故障时,其主保护应动作可靠,不允许有拉弧现象,“要动作就可靠动作并断弧,不动作就拒动”。绝不允许开关动作而出现燃弧现象。
几乎在不知不觉中,电视已经走进亿万中国百姓的家庭,成为他们获取新闻、了解信息、增长知识、得到娱乐的“第一媒介”。据1997年出版的《中国广播电视年鉴》提供的数字:到1996年底为止,全国已有电视台880家,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6.2%,电视机社会拥有量超过2.4亿台,居世界第一位。可以说,电视所拥有的受众数量和影响力已超过报纸、杂志、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成为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最重要的媒介。电视评论的主体地位也逐步确立起来。
一、电视评论类节目的出现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电视几乎没有自己独立的新闻评论,都是电视新闻节目,主要是播发报纸的社论和评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思潮的涌动,电视要发表自己独家的意见,才真正终结了电视“播读”报刊评论的状态,所以在1978年以前,人们通常是把新闻评论看作报刊文体的一种。电视评论类节目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1980年7月12日,央视开设并播出《观察与思考》栏目,它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固定的电视评论栏目诞生,也标志着一种有别于报刊、广播评论,更具电视传播特性的电视评论样式的出现;1994年4月1日开播的《焦点访谈》,在《新闻联播》后的黄金时段、每天一期的高频率、关注的都是国内外的大事,使电视述评及深度报道类节目走向成熟;1996年3月推出的《实话实说》及其后的《对话》等栏目,将西方媒体中较为成熟的“脱口秀”节目移植改造成谈话体评论节目;而现场直播节目中主持人的有机串联与适时评点,也使其成为电视评论的又一特殊样式。可以说,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电视新闻评论已经逐步成为新闻评论的主体。
二、电视评论语言的特点
电视评论语言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画面语言、声音语言、文字语言。这三部分在电视传播中各有其不可或缺的传播功效。画面语言具有“再现性”、“现场性”、“概括性”等传播特性,故有利于反映生活的原生态,展示事件发展过程,有利于直接传达“言外之意”或某些“难以言传”的微妙内容。声音语言具有物理性、表情性和心理性等特性,因此它在电视传播中的有效运用可以打破时空局限,大大扩展了电视传播的内容范围,可以通过缜密的逻辑推理和精确的分析来阐述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哲理,也可以渲染、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心理,加强传播内容的真实感和亲切感;文字主要是屏幕文字,一方面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深化受众对传播内容与主题的认识作用。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受众视、听、读、三种信息接触行为的一体化,加深对信息记忆的深度。电视评论语言同时兼容了画面、声音、文字等传播符号,而且它们不是一种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相互整合,形成合力。
三、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
当今新闻评论处在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并存各显其能的历史新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媒业的发达,传播方式的变迁,电视也已步入“频道专业化时代”,网络更成为亿万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人们在不经意间可以发现,当代传媒所传播的大量信息中,言论性信息的数量呈大幅度增加的态势,几乎所有的电视新闻中都有评论的身影,各大电视台也纷纷开办各种类型的评论性节目,网络媒体开辟名目繁多的论坛及BBS讨论区,其中用发送收集短信表达看法,也成为各类媒体吸引公众参与、扩大影响的重要方式。这说明,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信息渠道不断扩展、媒介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独家报道”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独家角度”、“独家观点”正成为不同类型媒体共同争夺得又一个制高点。
(一)电视类评论节目的发展方向
电视评论类节目往往很少有自己的独家新闻,只有自己的视角、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态度。自己的视角、观点、态度从何而来?主要来源于节目策划。所以我们要注重节目策划的角度,把不是独家的新闻报道演变成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节目。
电视评论节目的发展综合性越来越强。电视评论类节目内容也不仅仅是最初的新闻政治节目,经济、文化、生活、科教类评论类节目更多地进入人们的视线。传播内容范围的扩大,频道专业化,细致化是电视评论节目的又一发展方向。如经济类的评论节目有《赢在中国》,文化类评论节目有《百家讲坛》,生活类评论节目有《为您服务》,科教类的评论节目有《探索发现》等等。但这些专业的频道栏目之间还有相互的融合,如经济与法制融合央视二套的《经济与法》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还有生活和科技相融合央视10套的《走进科学》就是把百姓身边的奇闻逸事,在生活中我们所解释不了的事情用科学的道理解释出来。
电视评论节目播出形式也很多样,对于大型的活动或事件采用同步直播的方式,如《NBA赛事直播》同步报道评论,时时反馈信息,进行焦点评论。还有大众参与的形式,观众发送短信进行讨论或在网上发表评论的形式。
(二)电视评论语言的发展方向
电视是一种直观的视听形象系统,它的画面与声音是同时存在的,而且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所以电视评论语言要发展首先要注意声画的配合。比如我们曾经经历过完全以解说词为主的时期,近年来,同期声的使用有增强的趋势,必然也带动了其他一系列视听元素的变化。
画面语言主要是由记叙性画面语言、描述性画面语言及表现性画面语言组成。画面语言重在会意,所以要注重拍摄手法有很高的要求,如何运用好镜头,准确的找到新闻的着眼点,还原现场真实感,保持拍摄对象最自然放松的状态,尽量表现出新闻所要表达或重点评述的地方。现在的一些纪录,纪实类节目做得很好,评论类节目在叙事上可以借鉴。
电视评论语言的“新生词汇”越来越多。如超女、快男、反恐等等一系列的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新生词汇”不断地出现。网络语言和电视语言的融合也越来越多,网络评论语言和电视评论语言最终发展成网络电视评论语言是必然的趋势。
摘要:文学的语言第一应该生活化,倾向于王安忆所指的具体语言中的风土化,即便这种语言不来自乡土,不来自方言,但是小说应该是用来讲故事的,讲故事的语言就该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其次文学语言应该精致,这里的精致倾向于王安忆所说的抽象化的语言,我理解的抽象化语言就是语言的“文学性”,即也许这种文字不似唐诗宋词搬雕琢附丽,但必须传神精准,寥寥数字便蕴藉深刻。
关键词:池莉;张爱玲;文学语言;生活化;智慧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王安忆在《心灵世界》提到文学语言的具体化和抽象化,她认为具体化的语言分为两类,一是风土化的语言,如文学寻根运动中所追求的更接近人性原初的语言;第二类是具有时代感的语言,王朔作品中的语言就是具有时代感的语言,他创造了一种依托于具体环境的语言的市井风潮。至于抽象化语言,王安忆仿佛更青睐于这种语言类型,“没有一个冷字,也没有一个色彩性的字,全是用语言的骨骼架构起来的”①她认为这样的语言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样的语言才是小说世界真正的建筑材料。
基于她的观点,我认为文学的语言第一应该生活化,倾向于王安忆所指的具体语言中的风土化,即便这种语言不来自乡土,不来自方言,但是小说应该是用来讲故事的,讲故事的语言就该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其次文学语言应该精致,这里的精致倾向于王安忆所说的抽象化的语言,我理解的抽象化语言就是语言的“文学性”,即也许这种文字不似唐诗宋词搬雕琢附丽,但必须传神精准,寥寥数字便蕴藉深刻。如阿城的《棋王》,阿城通篇只用最“白”的文字,但却达到了最立体化的效果:“他静静的像一块铁”,“眼睛虚望着”,用了这种实物的比喻以及副词的巧妙使用,即便是最简单的语汇也能让读者迅速体会到作家想描述的意思。
语言的生活化和精致化,例举两位作家,一个是池莉另一个是张爱玲。在当代作家作品中,新写实主义的代表的作家池莉,她的小说语言无疑是平实不过的了,池莉在《写作的意义》中言辞激烈的反对了两种文学语言的样式:一是翻译式语言,将国外的东西和“五四”时代莎菲女士的自我情结结合起来,制造出一种作品;另外是启用半个多世纪前的中国语言“掺杂老庄老道佛学禅宗的玄妙机制”。至于张爱玲,有评价说张爱玲是“语言的妖姬” ,张爱玲做到了将自己有限的情感经读者传达为回味的无穷。
一、池莉小说语言的选择
(一)明快、辛辣、谐趣
池莉小说的语言“汉”味儿十足,有鲜明的生活化语言风格特点,而且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如:
1、女人们说:“猫子真是个好男将哦,又体贴人又勤快又不赌又不。”――《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是好》
2、猫子说:“个巴妈苕货,你儿子是你是幺事。”――《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是好》
3、大家说:“徐师傅啊,我们哪有思想,比不得您家,思想武装的。”――《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是好》
在选文中“男将”是武汉方言中对男人的称呼;“个巴妈”、“苕货”是典型武汉骂人的话,但是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侮辱,而是有些亲昵感在里面的;“您家”是对对方的敬称,在您的后面加上个家,更有敬重的成分,但是在文中又有调侃的意思。很多人称池莉为“汉味作家”,她对这个“味”也有自己的理解:“味是一种本质的东西,一种神韵,远不只是表面的地方色彩、习惯用语和风俗人情。味在作品的骨子里头,要靠读者品出来。”②
(二)使用短句
池莉在与读者见面会上谈到她的《所以》时说:“《所以》更特别的是,我对自己有个强行要求,一定要用短句。因为我觉得叶紫的性格属于冲动型、神经质型的,内心会有被压抑的强烈情绪。这种人说话或短或长,但我认可选其短。因为长句子看起来累,跟现在的阅读习惯和生活节奏不匹配”。同时,排比短句“使文本的语盲极具智慧,凌历而温柔,锐利而蕴藉。从而内涵更加个人,更加辽阔.使读者的阅读也更有弹性和韵律。”再如:
1、林珠因祸得福,暗结佳缘,越发神清气爽,妙眸生辉,娇艳无比,一路夺尽了世人的目光。――《来来往往》
2、他们面对着同样的彤势,林珠潇洒自如,不以为然;康伟业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来来往往》
这种四字结构的反复使用可以畅快淋漓地书写人物表达情感,也和读者更加亲近,读起来效率也更高。
二、张爱玲精悍语言中的意味深长
(一)智慧的语言
张爱玲小说的语言始终做到了语言上的跳跃与新鲜,这种跳跃不是无厘头的搞怪,新鲜也不是刻意追求艰深奇崛的词汇,而是用最精准的语言表达最适合的情感和道理,每一帧字句都不是闲笔,都饱含了作者赋予作品、人物的殷殷期待。如:
1、这是一个脏的故事,可是人总是脏的;沾着人就脏。
――《沉香屑・第二炉香》
2、郑先生是连演四十年的一出闹剧,他夫人则是一出冗长的单调的悲剧。――《花凋》
3、自己拣的和父母拣的是不相上下的两个人,但总是对自己拣的偏心一点。
――《琉璃瓦》
这两句话中无一字雕琢附丽,但是在作品中却显得很有智慧。关于《第二炉香》张爱玲在故事的开始就说“这是一个脏的故事”,读到最后也许才明白,作者说的“脏”并不是在说两性之间的关系,恰恰相反,正因为故事中两个女儿不谙人事,导致了两个无辜生命的终结和两段不幸的婚姻。《花凋》中,郑先生五个女儿成了他下半生唯一的指望,而郑太太恨他的男人“不知怎么一卷就把她那点积蓄卷的荡然无存”,小妹妹川嫦苍白多病又懦弱,四个姐姐整日叽叽喳喳各怀心思。而张爱玲在文中只用了“闹剧”和“悲剧”两个词就把这个故事概括的滴水不漏。《琉璃瓦》中姚先生七个女儿的婚事是姚先生最大的心病,而在选夫婿这个问题上作者写的诙谐调侃,女儿们都各怀主意,姚先生反对又奈何不得,直到自己一病不起。这种情景在小说的对话中比比皆是,生动可感。
(二)传神写意的语言
张爱玲的语言,经常体会到的是言有意而意无穷的境界,只是那么不经意的几个语言符号,却传达出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的微妙感觉来,使人回味良久。如:
1、如果湘粤一带深目削颊的美人是糖醋排骨,上海女人就是粉蒸肉。
――《沉香屑・第一炉香》
2、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言语,随身带着的一种袖珍戏剧。
――《童言无忌――穿》
例一中作者用两个典型的地方菜来形容那里的女人,或骨感或丰腴,形容的精致且有韵味;例二这句话是张爱玲的经典语录,将衣物看似言语,“袖珍戏剧”传达的其实不单单是人对服饰的品味,更重要的是传达一种真实的人生态度,颇值得玩味。
三、总结
池莉小说的语言倡导通俗易懂的语青风格,用俗人之语讲俗人之事。她成就了一个流派的文学典型。她的作品具有生活流式的叙事结构和朴实平易的世俗化语言,但俗而不庸,在看似俗不可耐的言语里,绽放出缕缕的光芒,作品呈现出了极具个性的风貌。张爱玲的作品语言,都试图在叙述的深度和语言的经典间架起一条沟通的桥梁,使读者读着精致的语言陷入深沉的思考。作者的敏感体现在了她睿智的语言上,使她平实朴素的叙事方式、精心雕琢的语言符号得以彰显。阅读张爱玲的作品,会感到只有用中文来表达才准确,她的语言是唯一合适的语言。文学的语言就是应该游走在生活里,归结于智慧中。这两点池莉和张爱玲在各自的文学领域都做了近乎完美的阐释。
参考文献:
[1]王安忆《心灵世界》2007年11月第二版。
[2]张艳玲、刘东莹 池莉作品在选词上的特点[A]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C] 2003年16卷6期。
[3]林莺,张爱玲建构的汉语视界[A] 学海[C] 2008年第6期。
[4]穆迪,论池莉语言的俗与雅[A] 时代文学[C] 2010年第2期。
[5]王卫英,论张爱玲小说语言的陌生化效果[A] 文学理论研究[C] 2008年第1期。
注解:
关键词:语言;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中图分类号:H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1.语言文字异同及文字发生
关于语言文字的关系问题,以“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的观点最具权威和代表性:“文字表现语言”,“后者唯一的存在理由是在于表现前者”[1]。该观点在国内外依旧主流。若针对拼音文字及语言,不愧是不刊之论,倘若谓之汉字与汉语,则未必适切。国内对之反思最深切剧烈的当属徐德江先生。徐氏认为:“文字分为两大类:非字音文字和字音文字。人类最初产生的文字是非字音文字,如图画文字。这个阶段,文字与口说语言尚未结合。当文字与口说语言结合时,人类文字的发展步入第二阶段:字音文字。‘形义法’是区别于口说语言的一切文字的共同本质。‘音’只是文字的一种―‘字音文字’的特质,认为没有‘音’就没有一切文字是不对的。‘形音义法’只是‘字音文字’的特点。”[2]上述观点发人深思。
“文字起源于图画”[3],是学界的主流看法。本文据此认为,文字本源上是一种粗糙、简单的以形表义方式,一种与语言完全不同质也未必有关联的视觉性质的表义手段;而语言本质上是一种以音表义方式的听觉性质的交际工具。在历史的长河中,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人类交际的需要。需注意,语言与“文字”的相互作用中,人类对语言于文字的作用更敏感,许是语言对文字的影响更大些。文字作为一种成熟、简明、便利的表义系统是建立在对语言借用乃至表达基础上的事实,支持了这一点。因此成熟的文字系统,往往是一种兼形音两种表义方式的视听的交际工具。换言之,自源性质的成熟文字系统,是一种在坚持自身本源中以形表义优点又最大可能地继承口语(语言)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优于语言的认知和交际工具。
那么,如何认识徐氏的“非字音文字”呢?笔者前文提到,文字本源上是一种粗糙、简单的以形表义方式,一种与语言完全不同质也未必有关联的视觉性质的表义手段。图画、手势等一切能够据形表义的方式都可以看作这样的表义手段。比之语言,它们存在表义不简明的严重缺陷。然而图画类的以形表义方式潜在的跨时空性,又恰是语言的天然所短。这许是文字起源于图画的道理。同时离开对语言的借用乃至表达,又难以形成一种成熟、简明、便利的以形表义性质的交际工具。这或许是学界坚持用是否表达语言以及能否完备地表达语言,作为衡量图画类形体是否算文字及成熟文字体系的道理。
因此,“非字音文字”可看作一种诸如图画、手势之类粗糙、简单的以形表义方式的视觉性质的表义手段。但须知,通常所说的文字,是指人类为克服语言交际的局限而创立的一种兼形音两种表义方式的视听的更优的新交际工具。它是在借用乃至表达语言的前提下,坚持自身本源中以形表义优点,又最大可能地继承口语(语言)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
2.文字表达语言方式与文字类型
上文提到,离开对语言的表达,便难以形成新的更优交际工具,即通常所指的文字体系。由于语言是语音与意义的对立统一体,文字表达语言自然具有两种基本方式或可能。一种为文字形体主要通过直接表词或语素意义、间接表其音的方式。因而形体与意义关系密切与语音关系较为疏远,汉字为典型代表;一种为文字形体主要通过直接表词或语素音从而借以表其意的方式。因而形体与语音关系密切,与意义关系较为疏远,拼音文字都属该类。值得注意的是,前者一般是自源文字的语言表达方式,代表文字表达语言的天然路径和趋势;后者通常是借源文字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前者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下的自然变体。
简言之,汉字为代表的表意文字,是“写意”的文字。字形系统主要通过“据义而构形”[4]的方式形成。走的是形体表意理据性的道路,也就是,字形构造与所表意义之间的直接相关性和可解读性。因而,许多汉字古今构字理据虽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但“汉字的形体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5],还“因为汉语语素意义的变化比语音的变化慢”[6],使得汉字字形的演变不但缓慢而且有迹可循。以上因素使表意汉字往往具备较强的沟通古今的能量,以其为载体的书面语,比之拼音文字,在历时平面上能够起到卓越的传播文化遗产的功效。同时,该类文字在坚持据义构形原则的前提下,仍沿着内在规律发展简化,以更好地发挥共时平面上交际工具的价值。
比之汉字,拼音文字是“写音”的文字。字形体系主要通过“据音而构形”的方式形成,本质上走的是形体表音理据性的道路。也就是,字形通过表达语音的方式自然而巧妙地表达了语音所负载的语义内容。纯粹“写音”表意的方式,大大解放了“字形直接表意”对文字本体的束缚,使字形的最大简化和书写的最大便利化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却大大减损了文字本体的价值,使得字形本身不再能直接携带任何意义信息,只能依赖其所约定表达的本就携带意义内容的语音来间接表意。文字本源于直接表义的图画形体,其形体本该能直接携带一定的意义信息,表意的汉字多少还保留着这一点。在表意文字体系中,意义是由字形和所约定表达的语音协同传达的,字形本身的表意度不容忽视。
因此,以拼音文字为载体的书面语,在历时平面,虽然不能否认也具备传承文化遗产的功效,因为其有形的物质外壳也一样可以传于异地流于异时。但由于其所“映射”的口语具有变化快的特点,每隔一段较长的时间后,作为其物质外壳的拼音文字为了能较好地记录口语的新面貌,就不得不跟着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文字体系面貌频繁变动的情况,大大削弱了以其为物质载体的书面语沟通古今、传承文化遗产的功效。而文化传承于人类的重要,却不言而喻。
3.结语
表意和表音是文字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两大基本理据和两种自然路径。自源文字通常倾向于沿着表意的天然路径演变下去;借源文字则往往在改造某种自源文字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走上文字表达语言的第二基本路径即表音,并将沿其内在规律发展下去。两种文字类型各具特点和价值。在表意汉字于汉语应用的实践中尚未被淘汰及对其尚未得出透彻的认识之前,断言汉字落后乃至废除汉字是不科学的。
参考文献:
[1]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7、47页。
[2]徐德江 《浅谈文字语言―1981年来公开发表的论文与专著中主要学术观点综述》,《汉字文化》2005年第1期。
[3]周有光 《世界文字发展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4]王宁 《汉字构形学讲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5]王宁 《汉字构形学讲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文字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98-02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的学生根据索绪尔上课的笔记整理而成的一部语言学著作。书中他从符号学和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语言学的本质,认为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本文主要对索绪尔对语言文字的关系的看法做一个简单地述评,并谈谈自己对语言文字关系的认识。
一、索绪尔对语言文字关系的看法
索绪尔《教程》绪论第六章的标题――文字表现语言就已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即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从属于语言。索绪尔认为语言是建立在听觉形象基础上的符号系统。与某一概念相联系的听觉形象,是语言的本质。接下来的论述中,他更一步论证了自己的观点。第六章共有6个小节,分五个层次进行论述:
第一层:语言和文字是两套不同的系统,必须区分开来。他说“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后者唯一的存在理由是在于表现前者。语言学的对象不是书写的词和口说的词的结合,而是由后者单独构成的。……和这符号本身一样重要或比它更加重要。”索绪尔以照片做例子,说我们认识语言不是通过语言本身来认识的,而是借助文字这种外部手段,就好像我们认识一个人,不看其本人,而是看他的照片,结果被表象所迷惑,不能清楚地看待文字的本质。
第二层:语言不依赖文字独立发展,而文字是依赖语言的。他以立陶宛语在今天仍旧反映印欧语系的状况为例,说明语言是离开文字而独立存在的。此外,他还讲到“有些很细微的语言事实是不依赖任何符号记录的帮助而被保存下来的。”
第三层:很多人并不区分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他们甚至把文字看得比语言更重要。索绪尔认为是不对的。论证这一层观点时,他说就连像葆朴这样的人,都没有把字母和语音明白准确地区分开来。在语言学领域的权威人士,直到今天,还是把语言和正字法混在一起。
第四层:汉字与汉语的关系。世界上有两种体系文字,一种是表音体系,另外一种是表意体系,首先,他把汉字看成表意文字,但也看到了汉字表音的倾向;其次,汉字只对于汉语而言,在汉人看来更不易区别。
第五层:写法和发音发生龃龉的原因及其后果。写法和发音矛盾的原因很多,索绪尔只谈了最重要的,“语言是不断发展的,而文字却有停滞不前的倾向,后来写法终于变成了不符合于它所应该表现的东西。在某一时期合理的记音,过了一个世纪就成了不合理的了。”另一个原因是一个民族需要借用外来字母时,借来的字母又不能适应新的书写体系,就只能采用随机应变的方法;还有就是词源上的原因。当写法和语音发生矛盾就会产生一系列后果,例如,语言本来的面貌被文字遮掩了,文字不再是一件衣服,而是假装,我们把文字看得比语言重要,这是最主要的一个后果;另外就是人们总是在语言和文字不一致的时候,以文字为标准。
二、索绪尔对汉字的认识
索绪尔在《教程》中讲到:“在他们(汉人)看来,文字就是第二语言”。乍看这句话,好像是索绪尔在给文字下定义,但是仔细理解的话,其实他只是用了一种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汉字比喻为第二语言,是为了突出文字对汉人的重要性。他说表意体系中的一些文字,有的已经失去了表意的功能,变成了单纯表音的符号。他讲这些时,已经意识到了汉字中的形声字出现了。所以,他也意识到汉字不仅表意,而且具有表音的功能,汉字是一种形、音、义结合而成的单位。汉人遇到同音词时,就会借助书面语来区别意思,表达思想。他以方言为例,说明相同的书写符号可以表示不同方言表现的同一现象。他觉得汉字可以跨越方言而存在。汉字对于汉语来说是不同的系统,与汉语本身的系统并没有纠结在一起。
三、对索绪尔观点的评价
总的来说,索绪尔的语言文字观是为《教程》的观点服务的,他专门开辟一个章节讨论文字与语言的关系,就是为了说明语言学是一门单独的学科这个观点。他对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的看法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同时也存在着矛盾。
(一)合理性
他对汉字的看法具有其合理的一面。他意识到汉字里也有表音的成分,即形声字。我们说汉字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结构单位。它的含义广泛、模糊、没有专一的所指。我们平常跟人说话,如果对方讲的太快,就会说:“别着急,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说。”绝不会说:“你一个词一个词慢慢说。”即使语言学家也不例外。显然,这里的“字”指的就是语言的结构单位。这些情况可以清楚地说明,“字”是汉语社团具有心理现实性的结构单位,写出来的字仅仅是把这种心理现实性书面化而已。这就是说,字首先是说的单位,从汉语形成的时候开始人们就用字说话,而后才把这种说的字写出来,至今还只有几千年。索绪尔对汉字的认识有一定的正确性的,只把他研究的内容限于表音体系。
(二)矛盾性
尽管索绪尔看到了语言和文字发展的不同步性,但他仍然坚持“文字表现语言”,而且强调“文字唯一存在的理由是在于表现语言”。于是在他看到了文字不表现语言时就说出了“(文字的)写法终于变成了不符合于它所应该表现的东西”这样自相矛盾的话。如果文字是表现语言的,语言变化了,那么文字也应该随之而改变,既然语言变了,文字可以不改变,这本身就证明了文字不是表现语言的。怎么明明看到了文字不表现语言的现象,还坚持它应该表现语言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索绪尔一方面举出具体的实例来论述“文字遮掩住了语言的面貌”,“是一种假装”,文字是如何不表现语言的;另一方面又坚持“文字唯一存在的理由是在于表现语言”,这是他在理论上自相矛盾的地方。
四、笔者对语言文字关系的认识
(一)文字是为适应语言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媒介来传递信息的,只是依靠口耳相传而流传下来的,它不具有超时空性,不利于保存,因此不能适应语言社会交际功能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人类经过长期的摸索,终于创造了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文字。反过来,文字的产生对语言也有积极的作用。它的超时空性、稳固性的特点决定了文字可以永久保存。
(二)人类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它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文字就不同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早期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比如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建国前是没有文字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交流。只不过,后来有了文字,他们的生产活动才有了更加详尽完备的记载。
(三)就存在形式而言,语言以语音为物质材料,文字则以书面符号为物质材料,不论文字的书面符号是否直接记录并表示语言的语音,这种物质存在形式的差异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字系统的产生和发展不同于有声语言,也决定了人们对这两者在掌握和使用上的差异。
语言和文字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不管人们如何争论,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当今社会,语言和文字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不可忽视。利用好语言和文字,为的是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张朋朋.评索绪尔对语言和文字之间关系的论述[J].汉字文化,1994(4).
一、会计制度变迁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
按博弈论的观点,会计制度的制定者其实是局中人,会计制度是策略,会计信息供方和需方以及会计制度的供方和需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必然影响策略的水准。他们之间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博弈。博弈的结果最终取决于博弈过程中的策略和利益调整。会计制度博弈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会计制度制定机构掌握了制定权,利用裁决权让其他局中人为制定者所代表的集团服务。
会计制度的博弈双方主要表现为政府与会计实务界(企业)之间的关系。会计理论界一般是会计制度博弈中的中介角色。一方面,会计理论界通过研究讨论和制定会计法规与政府发生联系,直接感受到较为充分的政府的“旨意”;另一方面,会计理论界又需要从实务界广泛听取意见和“呼声”,才能使制定出来的制度有可能达到“均衡状态”。但如果会计理论与实务界缺乏沟通,便会使得会计制度的制定者过多地接受政府的“旨意”而听不到群众的“呼声”,会计制度的制定者也就成了政府的代言人,最终使得会计制度的博弈由政府与企业的对弈转化为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对弈。这一矛盾的转化,显然不利于会计制度的制定和进一步完善,也难以使会计制度达到“纳什均衡”状态。
会计制度变迁中的博弈,在现实中表现为政府颁布的会计准则若有破绽或漏洞,市场主体就会利用机会钻营牟利,政府一旦发现了便会采取措施完善原来的准则,制定新的准则加以疏导、规范,政府和市场主体便会展开新一轮博弈。经过多次博弈,会计制度就会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公认程度便会日益提高,纳什均衡便会逐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最终趋向帕累托最优状态。因而,会计制度变迁过程是一个社会博弈过程,是一个帕累托优化过程。
二、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特点
制度变迁可以采取“激进式”和“渐进式”两种方式。所谓激进式制度变迁即一步到位的制度变革。它是一种间断性的跳越,不具有过渡性的环节。渐进式制度变迁是逐步到位的制度变革。它是通过几个过渡性环节的相互衔接而呈现的连续性变异的演进过程。我国的会计制度变迁基本上是一种渐进的方式,即先在旧制度的边缘衍生出一些新的制度安排,通过新制度的不断发展来逐渐缩小旧制度的空间,然后达到整个会计改革的目标。这种渐进式的会计制度变迁决定了我国会计改革具有以下特点:
1.强制性中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有两种基本类型: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强制性会计制度变迁能利用政府的强制力的优势降低会计制度变迁的成本。尽管纯粹的强制性会计制度变迁可以取得会计制度的高效性,但由于政府的有限理性、集团间利益冲突和知识准备不足等因素可能影响制度变迁的效果,以致我国二十多年来的会计制度变迁采取了以强制性为主、同时带有一定程度的诱致性的做法:将政府自上而下的领导、组织和协调与公众自下而上的探索和试验相结合,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会计人员在制度创新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会计制度改革的目标。实践证明,这种强制性中的诱致性在我国的会计制度制定和征求意见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大大减少了自上而下的整体改革过程中由于信息不足可能出现的风险。
2.我国会计制度的渐进式变迁是由会计制度的特点及国情所决定的。会计对经济的发展虽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深层次上看,会计的发展始终依赖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因此我国的会计制度变迁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对整个经济制度变迁的适应。会计制度变迁的动力来自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技术变迁可视为会计制度变迁的内在因素,新的知识被用于改变企业生产技术时,会使会计实务的内容更为丰富,诱导会计制度的改变;而经济体制变迁则是促成会计制度变迁的外在因素,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为适应经济转轨时期的经济环境,必须对原有的会计制度进行改革,使之适应新的经济体制。会计主体通过自身会计实务的变化去适应新的会计制度的变化,可称之为会计制度适应性。它是每个会计主体生存的前提。只有适应了会计制度的变迁,会计主体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会计渐进式制度变迁是逐步推进、分步到位、先易后难、先试验后推广,然后再进行整体协调。从实践来看,这种从局部到整体的渐进式变迁比整体均衡推进的社会阻力要小,摩擦成本相对较低。
4.会计制度变迁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即制度的惯性依赖。在新旧制度交替的时候,从传统制度中脱胎出来的会计主体,对旧的制度有一种天然的依赖。在传统的惰性力面前,要推行新制度而改变会计处理,其内在动力是不足的。如我国有些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就习惯性地使用旧的方法,对于一些推荐采用的新方法却不重视,以致严重地影响了制度运用的深化。
5.会计制度变迁和其他经济制度变迁相协调。我国社会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首先表现为一种经济体制或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过程,而资源配置的转变继而又促使产权制度改革深化。从实质上看各项改革的推进,表现为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的整体性过程。而会计制度作为资源配置、产权制度中的一种信息产生和传导机制,作为宏观和微观管理的一种手段,无疑应和整个社会嬗变过程中其他经济制度变迁相协调。例如,证券市场的发展创新了我国资源配置的方式,而为适应证券市场的发展,会计准则得以逐步规范和完善。
三、渐进式会计制度变迁的利益冲突与协调
1.利益冲突导致会计制度变迁。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产生了外部收益(外部收益是一种在已有的制度安排中主体无法获取的收益),只要这种外部收益存在,就表明社会资源还没有达到帕累托有效状态,应进行帕累托改进。制度变迁的目的就在于使显露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以外的收益内部化,以求达到帕累托最佳状态。所以,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使外部收益内部化,不断增加社会福利,实现我国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2.会计制度改革是各方集团利益均衡与妥协的产物。会计制度在形式上表现为会计处理的一组技术规范,但其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的博弈规则和利益分享的制度安排。其中,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就是财务报告的编制者与相关利益集团合作性博弈达到均衡的过程。值得指出的是,我国1993年的市场化会计制度改革是通过政府行政手段强制进行的。之前,博弈双方虽然一直处于一个“势均力敌”的僵持局面,但一直存在着会计制度改革的呼声。而当时的会计制度改革一开始就在很大程度上以保护国家利益为前提,然后才考虑到社会组织或公众利益。这种国家利益占上风的主张,一度使当时的企业利益不如改革以前,如为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和税收利益的最大化,对资产和收益的计价未能采用真正的稳健原则。这一会计制度变迁属于典型的“非帕累托改进”。因而在实务上,企业出现了“假账林立”的对抗局面,将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发挥到极致。
在春、秋2季均可进行。春季在4月下旬至5月底,此时气候温和,枝条活力强,插后1个月即可生根,成活率高。秋季扦插在8月下旬至10月底进行,此时扦插受昼夜温差大影响,生根相对较慢,要40~50d才能生根,成活率比春插稍低。
2苗床准备
扦插育苗宜选择土层深厚、结构疏松、通透性能佳、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地块作插床。插床拌入腐熟的农家肥(猪粪、牛屎)3000kg/hm2、过磷酸钙375kg/hm2作基肥,再拌入火土灰或谷糠灰300~450kg/hm2,以利透气。为减少扦插苗发病,插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洒土壤,再用塑料薄膜覆盖3~4d,揭膜后1周扦插。
3插穗的选择与修剪
选择当年生、没有病虫害的健壮枝条(以花后枝条较好),剪除枝条上部,选取枝条中、下部,每10cm左右剪截1段,作为一根插穗,其上保留3~4个腋芽。不留叶片或仅保留顶部1~2片叶片,以防插条内水分和养分流失,以利扦插生根及控制枝、叶生长。插穗上端剪成平口,下端剪成斜口,剪口距腋芽1cm。剪口要平滑,以便形成愈合组织。
4扦插前的生根处理
一是浸泡法。用2号ABT生根粉配成30~50mg/kg溶液,将插穗以50~100根捆为1捆,下端2cm浸入该溶液2~4h,取出后插入苗床,深度3~5cm。二是蘸法。用50%酒精和萘乙酸或吲哚丁酸配成500mg/kg溶液,将插穗下端2cm浸入该溶液中2~5s,待药液稍干后,立即插入苗床。为避免插穗在生根期间因病菌侵袭而腐烂,还可在配制生根药剂时,同时加入2.5%克菌康。把剪好的插穗按50根1捆,将其下部5cm浸入100mg/kgGGR6号溶液中1~2h,可提高扦插成活率。
5扦插
尽可能做到随剪枝、随处理、随扦插。扦插时千万不要伤及皮部,一般先用小木棒或用手指在插床上插出1个小洞,再将插穗放入洞内。扦插深度为插条长度的1/2~2/3,株行距为10cm×15cm。插后用手将土压实,浇1次透水,使插穗与土壤紧密结合。
6插后管理
(1)架拱棚、盖遮阳网。塑料棚可调节土壤和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遮阳网可防止阳光直射,降低温度。遮阳网的透光率以20%~30%为宜。除在苗床顶上覆盖遮阳网外,还要在苗床的东、西侧挂帘遮光,以减少早晚阳光照射。月季生根的最佳温度为20~25℃,温度过高,除覆盖遮阳网外,还可浇水降温和通风降温。
(2)浇水。扦插前期,插穗尚未萌发叶片,供水不宜太多,一般7~10d浇1次即可。1个月后,穗条开始生根、抽梢,耗水量逐渐增大,应3~5d浇1次。浇水量应依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确定,做到土壤干湿适度。扦插后最佳的水分条件是:苗床的田间持水量保持在8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0%~90%。湿度过大,可控制浇水量和加强通风;湿度过小,可增加浇水量和喷水次数。
(3)施肥。插条需肥量不大,在整地时已施了基肥,故在成苗移栽前无需再土壤施肥,但要进行叶面施肥。即在扦插1个月后,每15d轮流用0.3%尿素液肥和0.2%的磷酸二氢钾液肥进行1次叶面施肥,以促进生根。(4)除草。要及时拔除插床内的杂草,但不要动苗。
(5)炼苗。苗木生根半年后,要适当延长其通风和光照时间,以提高苗木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
7病虫害防治
月季病虫害主要有黑斑病、白粉病、叶枯病、刺蛾、蚜虫等。防治黑斑病可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达可宁等药物。防治白粉病于发病期喷施多菌灵、三唑酮即可,但以国光英纳效果最佳。在叶枯病防治上,除加强肥水管理外,冬天应剪掉病枝病叶,清除地下落叶,减少初侵染源。发病时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并喷洒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药剂。刺蛾主要为黄刺蛾、褐边绿刺蛾、丽褐刺蛾、桑褐刺蛾、扁刺蛾的幼虫,于高温季节大量啃食叶片。一旦发现,应立即用90%的敌百虫晶体800倍液喷杀,或用2.5%的杀灭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杀。蚜虫主要为月季管蚜、桃蚜等,及时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