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产品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产品设计,产品族,DNA,知识
随着技术的同质化,产品不再只满足于功能性的要求,如何赋予产品特殊的形态与风格意象以塑造独特的品牌,已经成为产品开发的重要工作之一。在那些著名企业,产品的风格总是在不断创新中保持一定的继承性,如奔驰、宝马、诺基亚,无论旗下的产品经过多少更新换代,人们总能将它们从众多品牌的产品中识别出来。然而,产品设计充满了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很难以传统的手段解构其造型法则,一般都是设计师凭借自身的经验与灵感,将设计意图映射到新设计当中。由于缺乏理性的支持,难以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风格导向的产品设计方法。
一、产品族以及产品族设计DNA的概念
1.产品族的概念
产品族(ProductFamily)是指以产品平台为基础,通过共享通用技术并定位于一系列相关联的市场应用的一组产品,它是一种利用有限的开发、制造和服务来经济地发展产品多样性的方法。
对于工业设计而言,产品族是对一些具有大量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产品的统称。产品族中的成员在变化,但是却共享着许多共性的特征,使得同一企业的产品具有共同的识别因素。
2.产品族设计DNA的概念
DNA是DeoxyribonucleicAcid的缩写,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生物基因的物质基础。生物体亲子之间的相似性和继承性即所谓遗传信息,都贮存在DNA分子中。在生物界中,遗传与变异现象十分普遍。如果没有遗传,各式物种就不可能延续发展;同样,如果没有变异,地球上的各色物种就不可能有进化,也就不可能构成绚丽多彩的生物界。
产品的开发设计也是一个反复迭代、不断细化的过程,所有新产品与以前的产品具有一定的联系,但又不完全一样。通常情况下,产品的从属部件与零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如果对其中某些特性进行复制、转移、删除等,必将对产品产生相应的影响,如功能或结构上的变异,综合性能的进化或者使其淘汰。
二、设计DNA的研究现状
一些国际著名企业总是很关注产品的风格变化,总能在不断创新中保持一定的继承性,以便消费者进行识别,从而保持忠诚度。苹果电脑前设计总监伯纳认为,若能将特有的企业文化“DNA”因子应用于各项产品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才会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
1.产业界关于设计DNA的研究
在产业界,国外很多企业都很重视产品的设计DNA,例如奔驰汽车、宝马汽车、沃尔沃汽车、丹麦B&O公司、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电子、意大利Alessi等。韩国三星还设立了产品DNA研究小组,针对企业文化和产品品牌展开产品的DNA研究与设计。
在国内,一些大型企业也开始重视企业的设计DNA,以增强企业的品牌文化特质,要让设计作为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长虹还聘请了曾因一手打造韩国三星工业设计体系的美国工业设计大师高登•布鲁斯来担当设计顾问,理顺长虹的设计DNA。
2.学术界关于设计DNA的研究
在学术界,Karjalainen博士以沃尔沃汽车和诺基亚手机的DNA为例,从产品语义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品牌认知到产品造型的转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指导其它公司的产品识别设计;SusanSanderson等以索尼随身听为对象,研究了索尼公司为了适应美国的市场需要,建立产品的快速模型(RapidModel)来协调各个设计部门,进而管理整个企业系列产品的设计的过程。
国内目前针对产品族设计DNA所展开的研究较少,主要针对产品族方面,而产品族的研究大多数表现在产品的功能、行为和结构等层面,集中在产品零件级和大规模定制生产领域。这些研究方法缺乏对产品创新设计前端,即造型设计、设计文化等方面的研究;缺乏对产品造型风格与人们认知意象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不能表达产品设计元素与人们情感、审美之间的关系。
三、企业设计DNA的内涵
建立企业设计DNA,就是要建立企业的性格,可以从企业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1.企业的外部因素
企业开发产品通常都从外部开始着手,包括市场目标、竞争对手、客户需求、商业环境、获利分析、营销手段等诸多方面。譬如索尼公司的定位是高档市场,因此,只要提到“SONY”,消费者脑里会出现一个联想集合:日本、电器、高品质、高科技、高价格等。
2.企业的内部因素
要建立企业的DNA,还要了解自身的历史与文化、品牌内涵、产品设计开发流程、制造工艺等因素。
企业的历史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环境中随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形成的。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说明了企业文化具有异质性,不同企业由于其面临的经营环境、所处行发展历史等因素的差异,其企业文化必然不同。因此,在研究产品族DNA之前先了解企业文化有利于从企业的整体解构设计DNA,明确企业产品族设计方向。
以意大利精品名牌Alessi为例,Alessi的产品从锅子到照明灯具应有尽有,其造型、颜色、用途都不同,但却有一些共同的特质:有趣、聪明,而且有个性。这就是产品的性格,也是Alessi的设计DNA。这些特质与Alessi公司的历史背景是密切相关的,不同于简单的“搞怪”或者“标新立异”。
结语
随着技术的发展,工业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也随之逐步发展和变化。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内外高度整合信息产品将成为未来企业产品竞争的一大主流。2007年1月10日,苹果公司推出了集电话、音乐、网络于一体的iphone手机,其硬件设计十分简洁,重点关注易用的界面设计。事实上,像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企业,一直都十分关注产品的软件与硬件的一体化设计。因此对于产品族设计DNA研究,将更加关注产品开发的软件与硬件的高度整合;从关注产品外观造型设计的DNA,转向软件与硬件的整合设计将成为未来工业设计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①KarjalainenToni-Matti:《SemanticTransformationinDesign:CommunicatingStrategicBrandIdentitythroughProductDesignReference》,Julkaisut,Taideteollinenkorkeakoulu,2004。/②罗仕鉴,朱上上:“用户和设计师的产品造型感知意象”,《机械工程学报》,2005,10。
本研究得到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本文节选于:朱上上,罗仕鉴.工业设计中产品族设计DNA探讨.装饰,2007,5:118-119。
作者简介:
现阶段,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医疗体制的改革,大大刺激了人们对商业医疗保险的需求。我国已经加入WTO,外资保险公司即将大批涌入。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医疗险市场将是竞争的焦点之一。
一、区分不同因素开发医疗险产品
1.针对不同人群设计险种
一是基本医疗保险未覆盖的人群,如农民、学生等,他们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障,因此可以为这些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障计划。二是拥有社会医疗保障的人群,可从两个方面对其增加保障,即超过社会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的医疗费用(自负费用)和不属于社会统筹基金支付项目范围的医疗费用(自费费用)。前者需要一些高免赔额、高保障的产品,以解决特殊疾病的高额医疗费用支出,使保障更加完善;对于后者,例如社会保险范围之外的医疗费用、就医过程中的交通费、营养费、误工费等等,可以通过费用型或补贴型等多种形式的保险来补充。
2.针对不同地区设计险种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原有医疗保障基础以及人口、地域疾病等特点,提供适合现阶段该地区需求的医疗险种。
3.可将医疗保险分为几个层次低层次为费用补偿型险种,满足客户的医疗费用补偿需求;中等层次能在医疗费用补偿的基础上提供医疗津贴和收入损失补偿;更高的层次可以适应较高经济收入群体的需求,及时制定出全方位、多功能的医疗保险项目,特别是发展一些能够满足特需医疗服务和保健项目的综合医疗保险方案。
二、开发新型医疗险种
借鉴国外的医疗险经验,我们可以考虑开发下列几个新医疗险产品:
1.收入损失保险(或丧失工作能力收入保险)
指的是当被保险人由于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丧失劳动能力不能工作,以致失去收入或收入减少时,由保险公司在一定期限内给付保险金的保险。它主要是保障被保险人在丧失劳动能力后仍能有一定的稳定收入。
目前市场上类似收入损失的险种仅是提供医疗津贴或残疾金,定期补偿其收入损失的险种极少见。因此,保险公司可开发此类险种,在被保险人因疾病或意外事故而丧失工作能力时,由保险公司按被保险人在丧失工作能力前的收入水平的一定比例定期给付保险金,以补偿其收入损失。这种保险可以采用团体保险和个人保险两种方式,保险责任期限也可以有长短期之分。
2.老年护理保险老年护理保险是为那些因年老患病或伤残需要接受长期护理的被保险人提供费用给付或护理服务的保险。
老年护理保险是一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新型分支,自西方国家开办以来,呈现出大力发展的势头。虽然目前我国太平洋等保险公司已推出老年护理保险,但其仅仅在规定年龄后定期给付一定数额的保险金作为护理费,与国际上的老年护理保险仍有较大差距。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于我国建立社会保险体系大有裨益。
3.为企业提供基金式账户管理服务保险公司向客户企业提供一个单独的类似于基金的账户,用于该企业自办医疗保险的保费、赔款和资金运用收益的结算,同时保险公司附加相应的管理、精算和投资服务,还可以应客户要求对超过约定数额的医疗费赔付项目吸纳承保或代其办理超赔分保。保险公司根据提供的服务内容收取相应的手续费。这种形式既可以使企业不必自行投入人力物力,便可以享受“自保”和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服务,同时又可以将企业自保基金不便承担的高额风险及时转嫁出去,避免自保基金的剧烈震动,而保险公司也可以部分转嫁费率精算上的技术风险而拥有稳定的利润来源,保险双方可以在最大诚信基础上达到双赢。
4.现有医疗保险的发展和延伸(1)提前给付期权。客户在投保人寿保险的基础上,只需加缴少许保费,便可以获得一个提前给付期权,当客户在保险期间内被确诊患有合同规定范围内的几种重大疾病时(一般来说这些疾病要么属于绝症,要么治疗费用极高且若不及时医治可能危及被保险人的生命),则上述期权便转化为现实的保险金请求权,保险公司可以依此向客户提前给付死亡保险金的约定比例部分,而寿险保单上的死亡保险金相应减少。应当说这种产品设计思想可以为已经投保人寿保险的客户比较经济地提供附加医疗保障服务。目前,我国有的保险公司在条款设计时采用了类似的延伸服务,比如平安公司在重大疾病保险中加入“生命尊严”给付条款。如何进一步将该设计思想运用到人寿险中,为人寿险增加医疗保障服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加保选择权益。对于投保了给付型医疗保险的被保险人,如果其在未来某个时期内收入有所增加,则有增加保险金额的权利,而不论当时健康状况如何。被保险人在申请增加保险金额时,只需出示收入增加的证明。这实际是为客户在年龄渐大后提供的一个优惠投保的权利。
(3)医疗津贴调整给付。对于投保了给付型医疗保险的被保险人,可以在保险金给付期间根据生活费用的变动而调整给付金额。通常每年调整一次,调整的依据是通货膨胀率。它能够有效地保证被保险人得到的保险保障不会因为通货膨胀而受到很大影响。
三、产品设计中的风险控制
1.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开发新产品首先从公司财务状况考虑。如果公司财力雄厚且准备金充足,可扩大医疗险业务领域;而对于规模小、财力较弱的公司,可先设计几个主要险种,不必求全。
其次从公司对医疗险的管理经验来看,如果公司经验丰富,可以开发一些综合性医疗险种,否则,可先开发一些功能单一、便于管理的医疗险种。
商业保险公司的产品开发战略应该是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以免业务难以控制。从目前情况来看,门诊医疗费用较难控制,而住院医疗保险由于医疗费用数额大、发生率低、医疗方案相对较易于监控,因而保险公司应当优先开发住院医疗产品,谨慎开发包含门诊医疗的综合医疗保险产品。从保险给付方式来看,定额给付型产品要比费用补偿型产品管理控制成本低、操作难度小,更适合作为其他形式的医疗保险的补充,保险公司应当首先开发、推广重大病种的定额给付型医疗保险,暂缓开发费用补偿型的医疗保险产品。从保险期限来看,逐年续保的产品要比长期型或终身型产品对保险公司而言承担的经营风险小,对于试验性险种,保险公司可先设计逐年承保条件,掌握一定经验数据后再附加保证续保条款改造成长期险种。这一原则既符合医疗保险风险控制工作的规律,实践证明也是非常有效的。
2.在产品中设置一些自我保护性条款商业医疗保险由于是自愿投保,逆选择风险较大,因此在产品设计时,应加入一些自我保护条款。在商业医疗保险的产品开发阶段,除了对被保险人群的疾病风险进行准确地估计,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准确的保险费率外,在条款设计时恰当地应用除外责任、规定合理的免赔额、自负比例、支付限额、等待期等进行自我保护,这是医疗保险取得成功的基础。
我国证券市场上投资类保险产品包括投资连接保险、分红保险和万能保险,具有保障和投资的双重功能,其中分红保险在国外属于传统产品而不属于投资类产品,我国之所以归于投资类保险产品是因为相对于传统的纯粹保障型产品来说,它具有投资的功能。从性质上说,分红保险给予投保人享受保险公司的盈利分配权,投资连接保险和万能保险根据保险资金投资运作情况来确定投资收益,但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不管购买了上述保险中的哪些产品,除了得到保险的保障之外都存在获取一定投资回报的可能。
中外投资类保险产品的差异
将我国投资类保险产品与国外的同类产品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存在以下区别:
1、推出背景上的差别。国外推出投资类保险产品是为了增强保险产品的竞争力,而我国推出投资类保险产品的直接原因是降低利差损。在20世纪70年代,受通货膨胀的压力,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业纷纷寻求创新,保险公司传统的固定预定利率的长期寿险保单由于缺乏竞争力,导致长期寿险保单持有人纷纷退保,造成保险资金外流,保险公司受到严重冲击,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各保险公司开始研究开发投资型保险产品。近20年来,投资型保险产品在各国得到迅速发展,在一些投资型保险发达的国家,其保费收入已经占到寿险保费收入的30-55%,目前投资型寿险产品已成为各国寿险业同其他金融业竞争的工具,并日益成为未来寿险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保险业迅速发展,保费收入以年均超过30%的速度飞速发展,而寿险保费收入在1997年超过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后,其增长速度一直超过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与此同时,央行连续8次降息,寿险公司因此蒙受巨大的利差损失。为扭转不利局面,保险公司纷纷从传统业务之外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投资型保险产品就应运而生了。由此可见,国外由于通货膨胀和高利率原因,为增强保险产品的竞争力而推出投资类保险产品,而我国各保险公司是在不断积聚大量利差损的金融背景下推出投资类保险产品的。
2、投资账户方面存在的差异。国外的投资保险产品提供多种投资账户,供投保人选择,保险金额也具有灵活性,而目前国内出现的投资型保险,如投资连接保险仅仅提供一个投资账户,投保人完全被动地接受保险公司的投资选择,而固定的保费和保险金额降低了产品的灵活性。
3、投资收益上存在的区别。在国外,保险新品种积聚的保险资金一般交由专门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投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而且国外保险公司的发展一直秉承投保和承保并重的理念,所以即使是部分保险公司自己管理保险资金,投资管理能力也比较强,普遍推行资产负债管理,所以一般都有较好的投资收益。在我国,投资类保险产品近年才逐步推出,各家保险公司均采取运营保险资金的投资方式,而资金运营主体的模糊容易产生责任的混淆不清,从而可能降低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投资效果。
4、产品在监管和营销上存在的差别。在国外,投资型保险产品被看成是一种证券。证券管理部门和保险监督部门同时对它进行监督,产品同时受制于证券法规和保险法规。在销售该产品时,要求营销员具有保险和证券双重从业资格。而在国内,投资类保险产品只受保险监督部门的监督,在选择保险营销人员时没有具体的身份鉴定。
投资类保险产品面临的制约因素
纵观世界范围内投资类保险产品的发展可以发现,投资类保险产品与证券市场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投资类保险产品的兴起对证券市场的扩张起一定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投资类保险产品的兴旺可以吸引更多的投保人购买与证券市场相连接的保险产品。
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有关实证研究表明,尽管证券市场的系统风险呈下降的趋势,但由于证券市场本身存在的缺陷,再加上有关政策因素的影响,所以系统风险仍然偏高。另外,从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来看,由于受制于分业经营的限制和资本市场的总体水平较低,保险资金运用空间和渠道都处在较低层次。投资类保险产品的资金只能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股市,这样就限制了投资类保险的获利能力。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投机气氛太重,价格波动大,即使允许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市,其投资风险也很难为保险投资所接受。从目前的现状看,保险资金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还没有达到有关法规所规定的比例上限就是明显的例证。
[NextPage]
正是因为资本市场不成熟和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狭窄导致我国的投资类保险产品面临较大的风险,特别是投资连接保险。例如,产品收益波动性与消费者预期刚性的矛盾,投资连接保险产品的保险金额和现金价值的大小随投资帐户的表现而发生波动,即同一投资连接保险资金的投资单位价值在不同时点会高低起伏的。与此相冲突的是,消费者对投资连接保险产品收益的预期却呈现出明显的刚性。这种冲突在证券市场状况好、投资产品价值上升时不易表现出来。但是,一旦证券市场表现不好,投资产品价值下降,这一潜在冲突就会显现出来,而且,由于产品收益上浮的历史往往会强化消费者的刚性预期,所以在证券市场由好转坏时这种冲突变得非常强烈。
发展投资类保险产品的策略选择从我国投资类保险产品对保费收入增长的贡献来看,投资类保险产品已成为推动保费收入增长的决定要素,因而投资类保险产品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和矛盾必须解决,发展投资类保险产品须根据市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策略。
1、从投资类保险产品自身的角度来看。
第一,加大投资类产品的创新。受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政策及保险公司自身管理水平的限制,目前国内的投资类产品与欧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相比差距较大,针对性不强,一家公司推出,其他公司纷纷效仿,市场细分不明显。因此中国的投资类产品创新必须结合国情进行,创新方式应该多样化,实现属地型创新,针对性创新和适应性创新。
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收入水平对于保险需求具有决定性意义,保险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必须适应不同地区收入水平的需要,实行属地型创新。例如在国内保险市场起步较早经济较好的上海、广州以及北京等城市,保险产品可以采用“保险+投资理财”的产品为主,在其他城市,由于经济不发达,保险市场的产品结构在近年应该以风险较小保障型产品为主;随着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和倒塔型的赡养老人义务,国家提供基本保障的数额的降低,人们转向商业保险,力图能够得到保险保障,又能实现投资的目的,因此保险产品的设计要针对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实现针对性创新;证券市场的发展决定了保险产品创新的程度和发展时机与规模。目前证券市场不规范,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少,但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的渠道不断拓宽,应该根据保险资金运用政策的变化,开发新的投资类产品,实现适应性创新。
第二,加强对投资类保险产品的监管。我国保险业目前的监管侧重于市场行为的监管,监管方式滞后。针对投资类保险产品的特点,保险监管要提高保险监管的信息透明度,保证客户能够及时查阅保险单的保险成本、费用支出以及账户资产的价值,便于投资决策以及外部监管。另外,投资类保险产品虽然属于保险业,但是投资收益分配又类似于证券投资基金,因此证券监管也是投资类保险产品监管的重要部分,所以要加强对投资类保险产品必要的证券监管部门和保险监管部门的联合监管,以免出现监管真空。
第三,谨防投资类产品的风险。从目前各公司实际情况看,风险产生在于保险公司投资能力不足。因此,根据投资类产品的本质特征,经营投资型保险产品的保险公司必须建立一支具有较强投资能力的投资队伍,分设多个投资账户,让投保人有权利选择投资账户,在投资机制中引入激励机制。此外,要防止退保风险。退保将引起保险资金长期运用计划中断,导致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率,因此要增强投资类产品的保障功能和服务功能,增强保险产品的吸引力。
2、从投资类保险产品消费者的角度看应采取的措施。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城市居民处理闲置资金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如购买证券、投资房产等,但储蓄仍是居民主要的投资方式,所以对投资类产品的消费群体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由于投资型保险产品除了保障外,增加了投资的功能,有些产品还需要投保人承担投资的风险,因此投资型保险产品并不适用于中低收入的消费者。从这几年销售情况的统计数字来看,投资型保险的客户群分布与传统保险产品相比有显著的区别,那些拥有较高知识水平,对投资和风险理念有一定认识,收人中等偏上的人员是这类产品的最佳客户。因此,投资类保险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应定位于这类消费者。
窥一斑而知全豹。未来是对现实的思考和对历史的继承,由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5年后进口大片以来对好莱坞的认知,我们可以管窥其中因应之理、辉煌之最,一者一窥堂奥,引发国内业界的电影生产思考,二者于品牌世纪来临之际,促成人们寻求新的电影营销之路,以发展民族电影市场和电影品牌。
好莱坞电影是一种文化
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传播方式,电影首先是一种艺术,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发展结果,电影又逐渐演化为一种商业娱乐。好莱坞对商业电影最伟大的理解和贡献,是好莱坞将电影商业与电影艺术的完美统一,将电影工业与艺术个性的深沉妥协,这样,商业性与艺术性成为好莱坞展翼飞翔的两只强有力的不可分割的翅膀:电影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一种需要像商品一样生产和销售的艺术产品,从而,它势必形成一种文化产业。
因为,衡量一种文化能否成为文化产业,有两个标准,一是文化的生存活力,一是文化的生命张力。好莱坞的娱乐文化不仅有着顽强鲜活的生存力度,而且有着广阔持久的市场空间。
建立在商业性与艺术性矛盾统一基础上的、具有非凡的生存活力与生命张力的社会文化,其文化产业才有可能焕发出博大久远的青春力量,并生产出深深烙印有其文化风骨及特质的品牌产品。这里,无论是一般的日用工商业产品,还是文化上的影视产品,其生产与品牌的关系,都有着这一深沉的矛盾积淀和本质联系,如汽车制造业及其品牌关系。因为生产上的商业性,因为产品定位上的娱乐性,因为产业理论构架上的商业与艺术的统一协调性,更因为体制环境的宽松性和文化生命上的扩张性,好莱坞的电影生产,自然地自始自终地,走向了品牌生产的道路,拓开了一片因文化理解而商业娱乐而电影品牌的广阔市场视野。好莱坞对电影是文化及其产业的充分认识,是好莱坞不仅生产电影更是生产品牌的必然依存,也是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借势的市场营销理论支点。
好莱坞的经济目的,是品牌营销
众所周知,好莱坞一般的电影操作模式,是大资金投入大网络回收并充分利用社会高科技,以获取最大市场利润。其中,还有“营销大于影片”的理念,也不容忽视。这种大制作、大投入、营销大于影片方式的目的何在?是为了生产更多的电影满足人们需要?不,是为了品牌营销。甚至可以说,好莱坞电影生产的一切手段和模式,其最终经济目的,都是为了品牌营销,是为了生产出世界上无可匹敌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电影品牌。有了品牌,自然有了票房,更重要的,从此可以在电影品牌的后电影产品开发中,获得无穷无尽的、滚雪球般的市场利益。因为,好莱坞明白,惟有品牌及其延伸,才可以因一定的投资获取最大的尽可能多的利润,而躲在品牌后面的票房价值及其相关商品开发价值,才是他们的真正财源。基于此,好莱坞逐渐形成了它独特的压倒一切的精细品牌意识。
具体而言,好莱坞对品牌的流水化生产有3种:一是明星品牌,二是电影和导演品牌,三是相关商品开发品牌;三者各有区别但紧密地联系着,形成好莱坞品牌生产、营销及经营管理的、三位一体的电影终极生产销售方式。
据知,在好莱坞,是否是明星品牌,就是以金钱来衡量的,而“牌”位之高下,自然以片酬之多寡来取舍(中国呢,除了定级别定工资,据说还会给你一张奖状或荣誉证书,像幼年读大班时得小红花一样)。当年吉姆·卡里张张大嘴扮鬼扮马,片酬是2000万美金;黛米·摩尔的那一次,是1250万美元;出演《漂亮女人》的朱丽亚·罗伯茨,片酬高达2000万美元,有着近年来好莱坞女影星获得片酬的最高纪录。因为他们是明星,他们的开价自然是要付出的,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些巨星的出场担纲,使影片有了票房保证。《CableGuy》的制片人安德鲁·利希特曾这样说:“……依我看,付吉姆·卡里2000万美元片酬,是个棒极了的主意……”这不仅因为这些演员出演的电影都有上亿元数亿元的票房收入,而且好莱坞的品牌经营意识,也有意无意地制造出片酬奇高的大牌明星,为他们提供生长土壤。
电影本身的品牌,实际上与导演品牌是一致的,就电影艺术而言,影片就是导演的产儿。卡麦隆导演的《泰坦尼克号》制作费高达2亿500万美金,全球票房总收入突破11亿美元大关,光“泰坦尼克号”的游艇,每年就有成千万美元的旅游收入。《真实的谎言》投资1·2亿,全球票房收入有4亿之巨。电影品牌的典范之最是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系列电影。自1977年始,《星球大战》前3部曲取得辉煌成功,为科幻片留下了世纪经典的印象,1999年5月,《星球大战》的首部曲《幽灵的威胁》于美国公演,上映10天后,票房就超过2亿美元,世人为一睹其风采,等待了16年。片头的主题音乐和片中似曾相识的人物,使人们将此片与《星球大战》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本来不是十分成功的《幽灵的威胁》,借助《星球大战》在公众心目中的品牌魅力,创造了极佳的票房收入和相关商品开发收入。这就是品牌的力量,也是好莱坞苦心追求的目标和有意经营的品牌力量。
一提起后电影产品品牌,人们立马会想起迪斯尼公园的世纪明星米老鼠。他走上银幕7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是好莱坞最有生命力的明星品牌,每年为沃尔特·迪斯尼企业帝国带来上10亿美元的营业额。他产生于好莱坞无声电影时期,可这位老牌电影明星兼后电影产品明星并没有在有声电影的今天落伍,小到皮带服饰,大到二战时期美国B-17轰炸机,到处是米老鼠的形象,到处是米老鼠的品牌营销活动。他是好莱坞永远的米奇。
可见,品牌力量之大,令人叹为观止。至此也不难理解,为何好莱坞的电影生产,要么三年五载,默默无闻,耽于剧本,要么一举推出,必是精品,一鸣惊人,名利双收了!
从整合营销传播到“制造”电影品牌有目共睹,未来的市场竞争、文化碰撞,就是品牌之争、品牌碰撞。电影品牌,凝铸着更深厚的文化历史意义和人文价值内涵,伦理、道德、理想、信心、价值观念等,将不再以企业或国家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以品牌形象的诉求、品牌价值的积淀凸现出来。
好莱坞是深谙其理的。电影品牌不是从天而降的上天恩赐物,要想实现品牌营销,则必须“制造”品牌,这样,如何形成电影品牌则成为好莱坞对电影市场和电影营销的重要策划与投入。米老鼠和唐老鸭有70多年的历史确实不假,但到底也是默片时代“制造”出来并一直加以呵护的。鉴于品牌的形成有文化积淀的因素和特殊情境的因素,因此,好莱坞的策略之一就是尽快地推出,尽好地传播和尽力地营销,并以此构筑了一个庞大的好莱坞品牌阶层。如今,好莱坞在全世界寻找拍片素材,就是一个尽力“制造”品牌,抢夺文化先机,从而尽快沉积品牌文化历史厚度的具体表现。
好莱坞明星、影片和后电影产品等品牌虽然有其各自的品牌形成方式和机制,但它们共同的塑造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广泛深入的整合营销传播,二是偶然的特殊情境下的一夜成名和品牌持久保持。这里,整合营销传播对于品牌“制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整合营销传播的关键力量,一是传播,即宣传炒作,二是整合,即综揽粹取繁复的营销手段和传播力量,根本性地巩固传播成果。《星球大战首部曲》借助了70年代《星球大战》的余威不说,在推出影片前,也进行了近半年的集中宣传和炒作;《泰坦尼克号》的男主角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原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奶油小生,但通过对电影、主角和导演的密集的全球营销传播,他不仅名声大噪,而且身价陡增,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卡麦隆、道格拉斯、汤姆·汉克斯,《拯救大兵瑞恩》、《真实的谎言》、《泰山》、《侏罗纪公园》等,无不是整合营销传播的力量使它们相继轰动起来,成为一个个璀璨夺目的品牌、一条条财源滚滚的河流的呢?
好莱坞“制造”品牌的可取之处还在于,因为影片(导演)、主演及后电影产品的三位一体性,决定了整合营销传播时的整体策划性和集体受益性,从品牌塑造角度而言,可以说,好莱坞电影的“营销大于影片”思想,就是为创造这些集体品牌而提出的。实践也证明,这一理念为电影品牌的创立,取得了相当成功的市场效益和文化影响。据统计,美国1997年大厂家花费在广告营销上的成本,平均为2200万美金,且每年以12%~18%的速度增加营销传播投入。回过头来,自1995年后的进口大片,对中国国内电影市场的影响如何,有多少可以数得上的电影品牌,相信国人的心中有数。除《花木兰》铩羽而归外,哪部大片不是叫得响当当呢?若未来每年进口20部外国大片,而国产电影品牌意识没有因此而大力增强,那么,国人面对电影市场不寒而栗则并非危言耸听了。
光从票房而言,电影品牌价值就让人不可思议。以1999年为例,美国该年有17部影片票房突破1亿美元大关,《幽灵的威胁》总收4·3亿美元,其中的十大卖座品牌总价值,占该年北美地区票房总收入的1/4(1999年北美地区票房总收75亿美元,比1998年的69亿美元增加8%)。据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好莱坞的终极营销追求,不是生产电影而是生产品牌的结论了呢?
品牌运营的核心:相关商品开发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好莱坞营销文化的基本内核,是品牌文化,是一种自觉的对电影品牌的终极追求,是深层次市场竞争中的品牌营销。那么,品牌“制造”以后,又是如何具体运作的呢?一般而言,明星品牌作为一种品牌主体,是一种可以长期挖掘、使用和排放的无形资产,而影片品牌则以一定时期内的票房价值体现出来,因此,后电影产品开发则成为电影品牌运营的核心,事实上也是电影品牌收获大利的关键,它已经完全属于品牌经营管理范畴了。
本质而言,相关商品开发就是一种品牌开发、延伸和衍生。据悉,美国电影工业的总收益,20%来自于银幕营销,80%来自于非银幕营销即后电影产品开发。后电影产品开发有两种相互联系的形式,一是影片本身的“时间窗”方式,一是与影片有关的其它商品开发方式。与其说“时间窗”是一种商品开发方式,不如说它就是一种品牌经营方式。影片打响之后,强大的品牌力量和众多的市场机遇,需要借助电视、版权出让、VCD、CD、DVD等方式,予以释放和攫取,因此,从电影院放映到上述每一个传播方式的具体时间间隔,就是一个完整的“时间窗”,通过它们的层层挤占和抢夺与电影品牌有关的市场空间,涸泽而渔般地割取着市场份额,最大化地收获品牌余威带来的价值。后一种品牌经营方式主要是指旅游开发、日用消费品生产和玩具产品开发等方式。1999年的《星球大战首部曲》玩具产品有六大系列,其中包括机器人、战机、战舰、镭射枪等,共200余款,价格在10~60美元不等,据测算其相关产品的收入将突破50亿美元大关。17年前的3部《星球大战》,票房总收入不过10亿美元,而相关商品开发收入至今已有40亿美元之巨。《泰坦尼克号》光画册就是20多种,船模、扑克、T恤衫等,不计其数。随《怪物奇兵》的上映而推出的后电影商品从篮球到茶杯,共3000多种,且畅销不衰。迪斯尼公司将过去几十年里出品的影片制成影像带出售,仅此一项每年即可收入1·7亿美元。至今《狮子王》的相关产品收入,已超过它的票房总收入(7·5亿美元),成为迪斯尼又一拳头产品。与米老鼠有关的产品以一年1亿美元利润计算,它对迪斯尼公司真可谓功高盖世。
加上其它诸如拍卖、产品授权、多媒体开发等形式的综合利用,说后电影产品开发是品牌经营的核心,真是当之无愧。据统计,1994年美国好莱坞电影票房总收不足50亿,而同年的后电影产品总收高达70亿美元,大大高于票房收入。纵观电影品牌价值,不由得思考这个问题:难怪美国民众这么看重电影产业?难怪电影业能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们是否一直在努力
微观有来自结构的方面的,有来自材料方面的,有来自色彩方面的,有来自造型方面的,有来自工艺方面的——
宏观上有文化因素、人的因素、环境因素、能源因素等。
每种因素,在今天这个高度专业化,知识密集化,信息爆炸化的时代中,都衍生出各自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构成了产品形态设计复杂的本质,如何组织和运用好这些知识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设计出好的产品形态。很多前辈们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这里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讨论有关形态的问题。从宏观的角度对形态设计问题做一个粗略的分析,希望明确美的形态的获取途径、方式,美的形态的角色、定位、分类和组成等。
第一个方面:有关形态和人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方面:形态的分类及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方面:文化分类和形态
首先让我们看第一方面的内容——形态和人之间的关系
实验心理学在形态方面的研究表明,人类对客观形态的认知最主要的途径是视觉,人们靠它来感受外界形态的美和丑。也就是说,人们接受外界形态的刺激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它了,这是价值出入的入口。(相对的,手就是价值输出的出口,而大脑是加工厂)支配人视觉活动的指挥中心的命令来自人类大脑对客观存在认知在人大脑知识库中形成的经验。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明白,这种经验主要对象是书面抽象的理论对美的形态的描述和具象的公认为美的形态的实物形式。理论是前辈们对美的诠释和实践后的升华,实物是前辈对美的实践结果,这些对我们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提升自己审美和创造美的有效媒介。而个人实践在此时往往构成对经验的一种实践和确证,为创造美的形态寻找最佳组合要素。
就是说,一个人可以通过训练培养,通过大量的学习接受知识和有关美的知识和理论来提高自己对美的形态的认知能力,对美的形态的创造能力。
也就是说对知识的摄取和对前辈对美的形态的创造实践的学习和借鉴是我们创造美的形态的前提和基础。这就告诉我们,不管从生理或实践的角度,一个从事设计工作的人,是不可以停留在玩弄技巧的层面上的,而是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尽量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懂得什么是美的形态,懂得如何用自己的加工厂来创造它。
只有通过训练,设计者才可能脱离原始的造物水平,用专业的眼光和水准把那些来自抽象的、零碎地、复杂的、不系统的有关对美的知识的经验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整理、组合、完善以至于应用,来创造出符合需要的美的产品形态。
这一点上讲,设计者是伟大的,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人类创造了令人类愉悦的产品形态。他们的使命也是巨大的。因为他们的成功让千万人感受到愉悦,美化了我们的社会;相反,则更可怕。
这里还蕴涵着另一层意思——设计者也不可以是唯美的。它的设计作品还应该是在一定社会责任感的监督下的设计作品,不可以有悖于伦理、道德,并且对环境和能源不产生负面影响。只有这样它才是真正的成功。
所以设计者要对那些构成美好形态的要素要了如指掌,要知道那些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应用,哪些是不可以。与之对应的是运用什么样的材料、色彩、工艺来达到设计目的——适当的美好形态。
从这个意义上讲,优秀的设计师是不可能天生就是优秀设计师,而是要靠后天辛苦的努力和有意识的、正确的训练而成长起来的。由上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训练的本质在于提高设计师视觉对美的敏锐扑捉能力,对知识的掌握深度、宽度以及对外来信息的综合、整理和再加工能力,还有一点真诚的责任感。
上面我们简单的讨论了形态设计和人之间的一些问题,明确了人如何获得对美好形态的认知及如何创造美好形态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接下来看看第二方面的有关形态分类及它们之间关系的问题。
我们生活在自然之中。对吗?有人可能毫不犹豫的回答对!对!没有问题。可事实上,看看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生活、工作、学习,衣食住行,有哪一样是真正的自然产品?因此,研究者为更好的说明问题,把我们周围的客观世界分为两大世界。一是纯粹自然的自然世界,这里的形态我们称为自然形态。二是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些非自然的却又是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客观世界——第二自然或人工界,这里的形态我们称为人工形态。还有是一种不同于这两者但又和它们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种形态——所谓的纯粹形态。
自然形态很好理解,人工形态也就是我们周围的人造的一切形态,也好理解,而纯粹形态——其实就是我们几何学上的形态概念。对于设计者生活中面对的最多的,是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而设计中用得最多的是纯粹形态。
下面就让我们分析这三种形态和我们设计者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自人类开始打制石器,人类就展开了创造第二自然的历程,当然也开始了创造形态的历史。多少年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今天,经过了人类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创造了今天人类现在的伟大成绩。也正是人类的这种努力,对形态的创造、概括、提炼、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有关形态的丰富内涵。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知识宝藏。上面提到的纯粹形态,也就是人类对形态的提炼概括的结果,是排除了那些可能的属性后的最普遍概括。现在想来,这是多么伟大的功绩,它把一个复杂的客观世界,以一种最简洁的形态向我们展示了出来。成为我们进行形态设计的最基本造型元素或语言。对它的组合、加减、排列和整合成为造型的基本方式。从而创造出千变万化的人工形态。
这对于设计者来讲,是极其宝贵的财富,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许多设计者对形态设计存在难度。不讲知识面不够宽、知识匮乏,对美的知识认知浅薄。但就这一点上来讲,也说明他不太明白什么是形态的造型语言,或者说什么是形态这一概念,否则就是对这些造型语言进行各种组合,也是可以搞出无数形态的。
了解了这些,就可以搞出好的造型形态了吗?
这就要回到前面提到的一个问题上,就是你知道如何去搞造型,还要知道什么是好的造型形态。前辈的经验和做法对我们也许是很有用的。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伟大的设计师和画家都很提倡师法自然,如果不了解形态之间的关系,也许很难体会到他们为何那么崇尚自然。现在我们明白,他们是在向自然学习,学习它创造的神奇和美丽的形态。
有人说大自然是最伟大的设计师,这一点都不夸张,它所创造的壮观、迤逦、神奇恐怕没有哪个设计师敢与之比拟的。那么知道如何去创造形态,却不知道创造美的形态。如果我说他不知道什么是美,可能是个形盲,如果真是这样,也就无话可说了。可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具备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的一种文化积淀的产物。而经过训练的人当然会具备比普通人更加高强的能力。那么原因就是他把自己放在了一口井中,眼光只盯着自己所谓的专业这一狭隘的圈子里,玩弄技巧,而把世间无数美好的形态排除在视线外。对于神奇、伟大的设计师自然,恐怕压根就没想过去认真观察它,学习它。
而事实上,模仿自然形态,早就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仿生学。不仅在造型上,而且在很多方面都进行着,成功的案例举不胜举。因此仿生学作为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成为我们寻求美的重要源泉。
师法自然,是一种做法更是一种方法,伟大的人这么做了,显然有它永恒的道理。而且在传统文化宝库中,先辈们也形成了一套完善齐备的借鉴自然的创造形态的方法,甚至是可以说是一套哲学思想。这种伴随着人类发展史而诞生的朴素思想,有它最普遍的大众化意义,更有着广泛的代表性。在设计中对这些思想的运用,也就是我们使我们设计产品具备文化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说,我们的造型元素的应用,应该具备一点理由和可追溯得渊源,而不是随心所欲的,这样的产品才是美的有理由,美的有内涵。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每一个人,都具备特有的对形态的感知能力,但又是有着共同点的。原因就是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延续的、人类发展史后,形成了我们这个民族所特有的心理结构,这些为我们这些本土化的设计师和外来设计师竞争创造了良好的先天条件。所以,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我们先辈们对待和创造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的态度和思想,理清自然形态、人工形态和纯粹形态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到创造适合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美的产品形态的方法。
最后让我们分析一下第三个方面的问题。
人类本来所进行的各种造物行为,本身就是文化行为。现代造物和远古先辈的区别是现代造物行为是在社会发展到当今大规模生产时的一种社会行为,相较远古时代人们朴素和个人化的造型行为,现代造物行为具有更高级的形式和程序,现代人称为设计,设计者的行为结果往往不是满足他自己的需要而进行的,而是满足社会需要而进行的,相较远古时代人类造物的单纯目的,现代设计行为的目的变得更加宏大。很明显,现代设计所要包含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也具有更加复杂的社会性,显然,其文化性也无容置疑地强化到一个产品组成的必要元素的地位。因为设计产品将不是为了满足一个人的需要,二是为了满足一群人,那么塑造产品为大众所接受的共性要素,也只有一个民族所形成的共同文化和心里才可能是承担这一职责的唯一角色,也就是说可以成为这一要素的东西,非它莫属。这也是设计的根本要旨所在吧——在满足功能造型的背后,塑造更加深层次的精神层面上的东西。这也许是人工形态区别于自然形态的最本质区别吧!也可以说是设计区别于普通人朴素的个人造型的区别吧!
这里提到文化这个很大的词语,我们想从形态设计的角度对它做一下解释。
苏联学者卡冈认为,文化是人类活动的各种方式和产品的总合,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介于这二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生产形式,既包括社会上人类的全部能动性形式的全部丰富内容。
对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我们都很好理解,对于这两者之间的生产,恐怕有些人不太明白。其实它就是我们日常所接触的艺术或设计生产活动。为何这样划分——把艺术和设计作为不同于一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特殊生产来对待。前面提到,设计活动是一种满足社会的社会化造物形式,同其它的艺术形式一样,它们既包含物质成分,又不同于一般的物质;既包含精神成分,又不同于完全精神化的东西,它是人类在一种很特殊的精神指导下以实物形式所进行的造物行动。
这也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水平所决定的生产形式,人类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后的高级需求是这种生产形式产生的必然原因,它同物质生产和纯精神的生产也是不矛盾的。这一特殊的生产形式,往往是时代物质水平和精神世界实际情况的实物结合的写照,体现一个时展水平和特色。如果说物质生产是从自然向文化的转化,精神生产是由精神为主导所创造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文化,是一种纯抽象的存在于人们思想中的文化内容,那么这种文化就是介于这二者之间的,这二者互为融合的结果。
也就是说,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艺术和设计生产组成我们的第二自然后者是人类经过具有情感意识为指导的手段加工而成的。是一种较特殊的文化形式,既不是它也不是它,在这种文化生产中,艺术因素(审美因素)是一种组成产品的必要因素,它的生产实际上是物质文化生产中融入深刻地对人类心理、审美、情感的诠释和理解。
1.1IPD发展历程及实践IPD的思想来源于美国PRTM公司1986年出版的《培思的力量:产品及周期优化法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该书系统性地描述了这种新的产品开发模式,介绍了其包含的各个要素,包括阶段性评审、核心小组、结构化开发以及开发工具和技巧。这是一种基于产品及周期优化法理念的产品开发流程,是一个实用的、有效的产品开发完整的框架。IBM公司最先将IPD付诸实践。20世纪90年代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IBM遭遇到了严重的财务困难,1993年IBM营业收入为630亿美元,税前收入亏损88亿美元,股票价格21美元。经过分析,IBM发现他们故步自封,仍然着重于硬件领域,没有向技术与服务转型,分公司各自为政,IT系统零散分散,导致研发成本、研发损失成本和产品开发周期等几个方面远远落后于业界最佳。为了重新获得市场竞争优势,IBM提出了将产品开发周期减少50%,将研发费用减少50%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IBM公司率先采用了IPD的方法。2002年,IBM营业收入达到812亿美元,税前收入75亿美元;IBM也转型为一个客户优先、技术与服务提供商、全球整合业务、全球共用IT平台的IT行业的领导者。IBM的成功带动了一大批国内外高科技公司采用IPD集成产品开发模式,波音、思科、华为、金蝶、方太、长虹等公司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1995年,美国各公司的研发经费约1000亿美元,其中利用IPD的有150亿美元,占总投资的15%。目前,世界500强中近80%的公司在推行该法。据统计发现,成功实施IPD方法,能够获得如下典型好处:产品研发周期缩短40%-60%,产品开费减少50%-80%,产品开发生产力提高25%-30%。实践证明,IPD的确是一种先进产品开发模式,对提高产品开发的成功率、降低研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1.2IPD体系框架IPD体系框架是IPD的精髓,它是业界最佳实践的集成。它具体包括7大要素,可概括为市场管理,含客户需求分析、优化投资组合和衡量标准;流程重整,含跨部门团队、项目和管道管理、结构化流程;产品重整,含异步开发与共用基础模块。
1.2.1基于市场需求及投资理念的市场管理IPD首先强调产品开发及创新是基于客观的客户需求分析,采用$APPEALS方法,从8个方面对产品进行客户需求定义和产品定位,开始就要把事情做正确,缺乏清晰及时的市场需求往往导致项目方向偏离和产品失败。其次,IPD认为产品开发是企业的一种投资组合,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企业需要最大化资源的使用效益,聚焦企业战略,在符合企业战略的前提下,产品开发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服务方向、市场需求、企业优势、资源条件、竞争对手情况、收益目标等因素。最后,IPD认为产品开发也是一种投资决策,需要企业高层参与,从产品调研阶段开始就评估产品的可盈利性。并且,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以业务决策的方式,随时评估产品的可盈利性,及时终止亏损项目。
1.2.2基于协同理念的流程重整IPD通过跨部门的团队、结构化的流程、项目和管道管理来加强协同。在IPD模式中,跨部门的团队分2类:一种是集成产品组合管理团队(IPMT),是IPD体系中的决策机构,由企业高层及各部门主管组成,负责制定企业愿景、战略,对各产品线运作进行指导和监控,并推动各产品线、研发、市场、销售、制造、售后服务和物资采购等部门的协作;另一种是产品开发团队(PDT),团队成员一般包括研发、市场、财务、采购、制造、技术支援、质量师等,在PDT经理的领导下,以一种跨功能部门的方式工作,保证沟通、协调和决策的高效。另外,产品开发是一项复杂活动,涉及到各个部门。IPD通过将产品开发划分结构合理、定义清楚的过程来管理这些庞大而复杂的活动。对单个项目的管理以PDT团队和结构化的流程为基础,通过全流程计划进行监控和协调。管道管理是通过分析一定时期内的业务策略,对项目及其所需资源的优先级进行排序及平衡的过程。
1.2.3基于并行工程的产品重整提高研发效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IPD的有效手段是产品重整,产品重整主要关注于异步开发和共用基础模块。异步开发模式的基本思想并行工程,是将产品开发在纵向分解为相对独立的不同层次的任务,如最终产品、平台层、子系统、关键技术等层次任务,并行开发不同层次的所有任务,从而减少各层次任务的依赖关系,快速、高效地进行产品研发。共用基础模块是指那些可以脱离具体产品,在不同系统之间共用的零部件、模块、技术,是企业内部的积累和共享机制,是异步开发的基础。
2IPD对军工企业研发管理体系的借鉴作用
军工企业与完全竞争的民品行业相比,有明显特点:一是主要市场为国内市场,与军兵种有关,市场属有限竞争;二是所承制军品以承接任务为主,中途基本不可停止。但是,随着军工企业的发展,逐渐出现一些变化,国际市场打开局面;国内军兵间的市场有融合趋势,由以前被动承接任务,向引领用户需求发展。这些变化,对军工企业以前立足于单领域、单项产品的研发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给引入IPD研发模式带来了契机。笔者认为,IPD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军工企业研发管理体系有借鉴作用。
2.1构建产品战略及规划体系军工企业过去不重视成本,但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没有利润就意味着失去未来发展的机会。因此,军工企业可以借鉴IPD的市场管理工具,成立企业的IPMT团队。通过需求分析、投资组合分析以及可盈利性评估工具,将有限资源用于最有市场机会和产品组合上,构建企业的产品战略、产品线战略、产品开发的路线图,并在具体产品开发过程中设置阶段性的投资决策评审点,时时关注可盈利性,及时终止没有前途的产品。
2.2构建跨部门的产品开发团队军工企业内往往技术职能部门过于强势,产品开发团队相对弱势,产品开发受技术职能部门影响较大,而IPD强调集成产品开发团队是跨部门团队,是一个重度矩阵结构,产品开发不仅是研发部门的事。它将产品研发(从项目立项一直到产品推出市场,可以大批量生产为止)的相关环节统一到一个团队中进行管理。团队人员不仅对职能经理负责,更要对相关的项目经理负责。IPD的模式有其优点,因为他有一个最终负责人,这个小组必须对最终结果负责,避免职能部门互相推诿、各自为政,出了问题总是找不到责任人的现象,也提高了沟通、协调的效率。因此,军工企业可能将项目研发的责权利适当向产品开发团队倾斜,让产品开发团队人员都参与到产品研发过程中来,在产品开发之前做出相关联的规划,产品过程中相互协调,以保证产品从始至终都保持技术领先、成本合理且符合市场需求的优势。
2.3构建相对结构化的开发流程军工产品开发一般比较复杂,牵涉到许多不同协作厂家,涉及到成千上万项活动,这些活动如何协调一致,需要一个定义清楚的开发流程,可以借鉴IPD结构化的流程。IPD结构化流程由4个决策评审点和6个阶段组成,4个决策评审点为概念计划决策点、成本决策点、上市决策点和终止决策点,6个阶段为,概念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验证阶段、阶段、生命周期阶段。但需要在非结构化和过于结构化之间取得平衡,非结构化极其随意、流程不可重复、没有衡量指标、没有文档;过于结构化没有创新空间、官僚、僵化、运行缓慢、太多的测量指标、过多的规范;最佳的结构化流程是高效的、可重复的、文档化并得到应用、可持续改进。
GMP思想应用在生产管理中,能够不断提升药品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可确保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有序性、规范性和稳定性;在改善企业药品生产中生产环境方面效果好,可提升药品生产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在提升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方面效果显著。
2GMP思想运用于生产管理中的不足
现今,药品生产也在推动药品GMP认证工作开展时,还明显存在着GMP执行困难现象,很多药品生产企业内部都制定了较为冗长的、繁琐的GMP文件,所制定出的文件内容执行起来却有一定的困难,很多职工头脑内一直认为所谓的GMP即是添硬件、写记录、背制度、搞卫生,或将药品企业的认证达标作为其主要考核内容,很多药品生产企业内部仅重视编制、执行,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现象。针对此类问题,均应引起高度重视。
3GMP思想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
在生产过程中要实践好GMP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包括,机构与人员、厂房与设施、设备等等,并且每一方面都非常重要。可是要实施好GMP,核心还是要靠高素质的人员来执行。这里着重谈一下如何培养、提高操作人员GMP素养问题。我们学习的GMP是由具体条款而组成的规范,但同时应该明白每一条款后面都是具有指导思想的。生产车间的每一个岗位也会有操作规程,但也应该让操作人员明白操作规程背后的指导思想也是防污染、防差错、防混淆之一或其全部[1]。
3.1生产工艺规程、标准操作程序方面GDP在生产工艺规程、标准操作程序的制作等属于产品生产管理GMP软件建设的重要内容,药品生产企业还应根据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制定与完善相应的工艺规程,标准操作规程等各种文件制度,并逐条清楚表明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的操作规程,让员工明白自己在生产过程中应怎样做,如何做,何时做,可有效避免自行其事。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有这样的案例,GMP规定“操作人员应当避免裸手直接接触药品、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设备表面”,这体现在具体的操作规程中就是要求操作人员在该项操作时要戴上手套。这里要求操作人员戴手套的目的在于防止通过裸手直接接触药品而污染药品。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名操作人员在该岗位上无论做什么都戴上手套。例如,去操作设备或者清洁卫生也会戴上手套,并且事后没有对手套进行相应的处理又去直接接触药品,这样也会给药品造成污染[2]。造成这样的情况可能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该名操作工人存在主观上的故意,明知这样做不对还这样进行操作,这样的问题需要通过加强管理来达到目的;二是该名工人不知道这样操作是不对的,只是在教条、机械的执行操作规程的规定,这需要通过加强培训来达到目的[3]。
1、派恩与吉尔摩的《体验经济》和谢佐夫的《体验设计》为新世纪的经济界和设计界展示了一个崭新的理论和设计方向。
产品设计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是时代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内在反映。作为经济提供物的基石——产品的属性也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相对于产品经济、商品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它的属性也由自然的向标准化再向定制化以及人性化发展。以消费经验为设计核心的体验设计是体验经济理论与商品市场战略结合的产物。体验设计的理论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开发产品的重要依据。比如:耐克公司、迪斯尼主题乐园、主题性餐厅等。总之,体验经济、体验设计目前在世界上处于发展阶段,本文将以体验经济、体验设计以及体验为基点,对体验经济时代下的产品设计特征作深入剖析,在新经济领域中,对于中国的制造业和设计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体验经济与体验设计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曾谈到这样一个现象:有一次,他在东南亚一带旅行,途中他看见人们排着长队进入小木屋体验真“冰”的感受。于是他预言,未来的经济可能转型为体验经济。
那么什么是体验经济呢?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文中所言,体验本身代表一种已经存在的,先前并没有被清楚表达出来的经济产出类型。是自20世纪90年代继服务性经济之后的又一全新经济发展阶段,它是一种开放式互动经济形式,主要强调商业活动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其灵魂和核心是主题体验设计。
那么什么又是体验设计呢?谢佐夫在《体验设计》中对其定义为:它是将消费者的参与融入设计中,是企业把服务作为“舞台”,产品作为“道具”,环境作为“布景”,使消费者在商业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美好的体验过程。诸如“我去过那里,我做过那个”成为时尚的流行语。
3、体验
体验这个概念来自心理学,但是,体验的含义远远超过了心理学范围。《庄子·天地》中有一个故事,子贡经过汉水南岸,看见一个老翁正在抱瓮汲水浇地,问他为何不用桔槔,用力少而见效多。而老翁答道:有了机械之类的东西必定会出现机巧之类的事,有了机巧之类的事必定会出现机变之类的心思。由此呈现出中国古人朴素的体验意识,习惯于对自身的体悟,工作不仅仅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更是体验个人存在的“剧场”。
“体验事实上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产生的美好感觉。”(派恩语)它是主体对客体的刺激产生的内在反映。主体并不是凭空臆造体验,而是需要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之下所体现,它具有很大的个体性、主观性,因而具有不确定性。一方面,对于同一客体,不同主体会产生体验的差异性。体验是以每个人的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的事件,任何一种体验其实都是某个人本身心智状态与那些筹划时间之间互动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同一主体对同一客体在不同时间、地点也会产生不同的体验情感,同一客体在不同时间、地点会产生相应的视知觉、情绪、思维、关联、行动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必然影响体验活动。
作为“道具”的产品在设计中主体对客体的体验层次表现为:首先是在消费体验识别和设计编码阶段,一方面,是设计师主体对消费者客体的体验识别。“瞽者无以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乎钟鼓之声”,必须针对消费客体的特性与需求作充分、准确的体验识别。另一方面,设计师对物的属性的体验识别,这是定位产品的功能与形式的基础。我国书画家对于制砚的石材天然品性的揣摩,比如讲究端石的细腻,鲁石的嫩润等,无不包含着对宇宙万物中生命之气的仰慕和感性把握。其次是,在设计解码和体验市场化过程中,消费者主体对于产品客体的解码和体验。
正如伟大钢琴家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所言:“掌握精湛钢琴演奏技巧的秘诀是——不要碰到旁边的琴键。”同理,完美的产品设计同样来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准确体验。
4、作为“道具”的产品设计特征
(1)、游戏化、娱乐性。
德国思想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有个著名论断:“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在体验经济时代,产品的娱乐性、游戏化正是人们本性回归的体现,是人们日益追求一种休闲的、愉悦的生活方式。娱乐不仅是一种最古老的体验之一,而且在当今是一种更高级的、最普遍的体验。首先是随着电子、信息、网络科技的发展,电子游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2001年日本经济大约20%由电子游戏产生,该产业在韩国的产值达200亿美元。其次是在卡通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成为庞大的消费群体,由于社会、经济的急剧变化,设计风格和观念也发生着迅速的变化,一种娱乐性的、游戏化的、不确定的设计风格日益影响着产品设计。最后是伴随科技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使消费者与产品使用之间凭借的是遥控技术。产品由三维实体到平面图像,屏幕化、图像化显示了娱乐、游戏倾向。总之,在体验经济时代,娱乐性、游戏化是产品的普遍特征。
(2)、人性化、互动参与性。
体验经济本身是一种开放式、互动性的经济,体验设计的终极目标之一便是人的自主性。产品作为道具,应该给予消费者更互动、更独特的体验,以获取充分的人性化的体验价值。工业化初期,人们关注产品的物理功能,引发了后来的“手工艺运动”、“新艺术运动”,初次涉及人性化理念。现代主义设计才正式提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但标准化的生产模式更本不存在创造或发明一个人自己的个性问题,而是一个顺应或选择一个市场所提供的原型性的个性的问题。只有在服务经济、体验经济时代下,人们的需求才是高度的人性化,甚至是单独的、纯个人性的精神层面。
在体验经济时代,产品的人性化、互动参与性表现为:一是在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大规模定制。人们的消费需求已由低层次的物理功能需求转向高层次的精神功能需求,产品的差异性、人性化成为人们选购产品的价值取向。大规模定制有效地满足了顾客的特殊需求,提供了优质价廉、充满人性的产品。三维摸拟技术为大规模定制提供了基础,位于美国加州的视算科技公司的“虚拟实境中心”能够随时处理信息、三维空间立体模拟产品,工程师与顾客在其中可以无止境地尝试、试验产品设计。二是在使用过程中的DIY(doityourself)。消费者根据自己的个性购买模块化的产品部件,按自己的需要组合。撇开个人电脑的组装不说,2000年,伊莱克斯特设插式可换门板,并配有多种材质和颜色的搁架,使冰箱的面板、内部配件均可按照消费者的意愿更换。当然在使用过程中最高层面上的参与、互动来源于人与产品的情感交流。
(3)、非物质化、虚无性。
《理由》杂志编辑威吉利亚-波斯特尔指出:“实际上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不确定的经济系统中,大量的财富不以实物的形式而存在。”在体验经济时代,体验无论是作为一种产品、还是服务以及经济提供物,数字化、信息化、服务化、体验化的非物质特征是其重要属性。
产品的非物质现象呈现出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从超薄到微型再到隐型。美国利用光刻技术制造的齿轮、连杆组件的宽度不超过100微米。同时微型化技术带来设计观念的变化,“形式追随功能”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二是从三维到平面。伴随科技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使消费者与产品使用之间凭借的是遥控、网络信息技术。消费者是利用自身与屏幕图像的对话来体验产品。在产品设计中的平面化因素的强化,使它向非物质化状态渐近。
正如马克-第亚尼所说:以电脑为中心的生活开辟了一条新的地平线。人类社会正处在由高度发达物质社会向非物质社会过渡,形式的非物质化,功能的超级化,逐渐使设计脱离的物质层面,向纯精神的东西靠近。
(4)、情感化、纯精神性。
在体验经济时代,设计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马克-第亚尼语),大量设计的是“种种能引起诗意反应的物品”。消费者是根据感性和意向来选择商品,社会已进入文化和精神的消费时代,根据马斯洛的层级需求理论,体验设计将传统设计对人的生存需求的层次进行了提高。
体验是认知内化的催化剂,它起着将主题的已有经验与新知衔接、贯通,并帮助主体完成认识升华的作用,它引导主体从物境到情境,再到意境,产生感悟人的三个情感体验阶段。一是物境状态。重视对顾客的感官刺激,加强产品的感知化。一种体验越是充满感觉就越是值得记忆和回忆,为使产品更具有体验价值,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某些感官要素,增强顾客与产品相互交流的感觉。因此,设计者必须从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和嗅觉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突出产品的感官特征,使其容易被感知,创造良好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听觉方面,对汽车开、关门声音的体验设计,在视觉方面,显示器由超平到纯平再到等离子等等。二是情境状态。
一方面是人对产品的关爱情境,另一方面是产品对人、社会以及自然的关爱情境。物品具有自身的灵魂,它的价值符号是拥有者身份、地位以及权利的象征。人与产品之间必然会形成互动的关爱情境。在产品设计系统中,我们来体会LG企业给予消费者意外惊喜,其售后服务中,企业随时电话关注对你的服务质量。给消费者一分独特的消费体验,企业就是从小处深深地感化着顾客,吸引着顾客。三是更高层次的意境状态。中国画讲究“意在笔先”,在体验经济时代,应追求“意在设计先”,设计具有强烈吸引力的良好主题,寻求和谐的道具、布景,创造感人肺腑的剧场,产出丰富的、独特的体验价值。
1.1社会与自然环境要素
首先来看社会与自然环境方面,它包括两个内容即社会要素和自然环境要素。其中社会要素又分为政治,文化,宗教等;自然环境涵盖资源和能源等大自然本身提供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人类出现的初期因为生存的需要打造石器。氏族的出现使得人们得以定居下来,居所的建造和陶器的出现体现出人类群居的社会现象。阶级的出现在历史上对于任何方面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最初的奴隶和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了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利用各种方式禁锢人们的思想。古埃及的法老时代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皇帝专制制度,有很发达的宗教为其政权服务,金字塔就是这一时期的辉煌见证。金字塔的艺术构思反映着古埃及的自然和社会特色。这时的古埃及人还保留着氏族社会的原始拜物教,他们相信高山、大漠、长河都是神圣的。早期的皇帝利用了原始的拜物教,皇帝被宣扬为自然神。于是,就把高山、大漠、长河的形象的典型特征赋予皇权的纪念碑。在埃及的自然环境里,这些特征就是宏大、单纯。埃及的壁画雕刻也反映出当时埃及发达的手工艺,多为手工艺制作场面。著名的吐坦哈蒙随葬家具中,金壁辉煌的法老椅上,雕刻着主人生前的生活场面。以“哥特风”标新立异的中世纪风格一直是设计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14—15世纪资本主义制度萌芽之前,欧洲的封建时期被称为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主要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集中表现是基督教,它宣扬世俗生活是罪恶,人欲是万恶之源,并有意识地诋毁含有现实主义和科学理性的古典文化。教会统治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并深刻地体现在设计上,他们宣扬禁欲和清教徒般的生活,因此,这时期的产品都是质朴与不加装饰的,不过这使得它们显得更加实用。而建筑上的哥特式风格有别于产品的设计,它独特风格的形成主要源于教会企图控制人们思想的要求。哥特式建筑以尖拱取代了罗马式圆拱,宽大的窗子上饰有彩色玻璃宗教画,广泛地运用簇柱、浮雕等层次丰富的装饰,高耸的尖塔把人们的目光引向虚渺的天空,使人忘却现实而幻想于来世。
自新兴资产阶级出现以后,封建社会和宗教的思想被驳斥,文艺复兴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它提倡“人文主义”,主张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桎梏。这种思想使得人们一改中世纪刻板地设计,关注于更为亲切的产品设计。
工业革命的完成带领人们进入了工业时代,机器地出现使设计界一度为之迷茫,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欧洲的设计当中,这与欧洲悠久的手工艺文化是分不开的。他们怀念传统手工艺带给他们的高质量享受,痛斥机器生产的粗制滥造。为了提升公众的审美趣味,重新建立一种审美标准,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者们展开了探索。然而,工业发展的趋势是不能逆转的,逆潮流的改革必定要失败。与欧洲的社会文化不同,美国对待机器的态度也不同,他们顺应机器大批量生产的时代,发展了影响世界设计的美国制造体系,最终第一个走进了工业设计的门槛。
在大批设计改革和美术改革的探索下,现代主义酝酿而生。它极力赞美机器的特点,并产生了一种机器美学,纯几何化的形式适应机器生产,从而形成了“国际风格”,尽管这种风格被视为忽略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冷漠,刻板,但它毕竟将设计与批量生产结合起来。随着社会与文化的解放,体现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追求新奇的波谱风格悄然兴起。不过,因为它无法适应工业化的生产不久便消失了,但它留给我们的是对社会与文化生活中潜在意识挖掘的启发。
随着工业的发展,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人与自然如何共生成了社会化的新问题。绿色设计应时而生。它提倡人,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将环保这一迫切的社会问题付诸实践。
众所周知,现在是信息时代,无论任何方面都可实现全球化,那么面对社会文化的相互冲击,如何立于本土,将是我们设计师要面对的另一棘手问题。
1.2技术要素
其次是技术要素,我们且来解读技术要素中的材料,能源和加工工艺。可以说技术要素是最直接制约设计实现的要素。在金属如青铜出现以前,我们的祖先使用天然的材料制作生活必需品,这些天然材料包括石头,陶土,兽骨,木材等等。其实我们现在也在使用这些材料,只是由于加工工艺的影响,当时的人们只用手工。我国明代的家具是手工艺发展史上的杰出代表,由于当时木材的丰富,木工工艺的高超,打造了完全靠榫接而成的家具。使得结构完美,意匠独特。随着工业化的出现,批量生产的需要使手工艺人逐渐从经济中消失,蒸汽机的发明为时代注入了动力,英国小五金商人保尔顿在发展蒸汽机,并使之适用于制造产业方面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这使工厂可以远离水,不在受地域的限制。人类从此有了另一种能源。金属材料,特别是钢铁的广泛应用是工业发展的基础。18世纪中叶,由于军备的需要和造船业的扩展,加上冶铁业不再依赖于木炭,生铁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冶铁业成了大规模的产业。1779年,在冶铁业的重要基地柯尔布鲁克代尔建造了第一座大型的铁结构桥梁。这座桥梁提供了一个使用新材料的范例,从而使整个设计的手法发生了变化。18世纪中叶,英国向机械化迈进了一步,并且将之运用于纺织业,各种关于纺织业的新技术开发随之产生。20世纪早期,电气化时代的来临可以说是人类的福音,各种电器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这些产品以一种新的形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例如,贝尔的电话机,爱迪生的电灯。材料及其加工工艺的发展是使产品设计发展起来的基础,从木材来讲,从原木发展到胶合板,层积木等,随之也产生各种木材新的加工方法,这些都广泛地影响了家具业的设计发展。例如,芬兰的家具设计师阿尔托,利用薄而坚硬但又能热弯成形的胶合板来生产轻巧、舒适、紧凑的现代家具。从金属来说,无缝钢管的产生让米斯椅得以诞生,包豪斯的设计师才会有那么多经典钢管椅的作品。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轧钢逐渐取代了铸铁和其他类型的钢材生产,铝、镁等轻金属也日益普及。福特公司使冲压技术处于领先,并产生了机壳的概念。塑料的产生对设计的影响不容忽视,最早的塑料叫赛路硌,1909年的酚醛塑料的发明,使部分金属有了代替品。总之,塑料的出现让产品设计有了更多样性,多色彩性的发挥。走进信息时代,集成的概念激起了设计界的波澜,产品可以不受本身解构的局限,有了更大的形式发展空间。同时,信息时代带动了有关信息产品诸如电脑,手机等的发展。例如美国的苹果公司的imac与日本的索尼公司的walkman等,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它们都是信息时代设计的典范。
1.3审美要素
再次是审美要素。审美要素的决定是多方面的,包括对象的社会环境,教育程度,价值观念,个性等,在这里我们就从产品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看历史上的设计师们提炼出的审美要素。
人们真正将产品的实用性转为审美性是原始装饰艺术的出现,包括兽牙,贝壳等制成的装饰物。中世纪的哥特风格主要为高直式,体现了一种宗教精神。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寻求一种更亲切和理性的风格成为设计的方向,新古典的意义就在于此。巴洛克和洛可可的流行代表了上层社会炫耀与浮夸的风气。巴洛克式设计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其建筑设计常采用断裂山花或套叠山花,有意使一些建筑物局部不完整;在构图上节奏不规则地跳跃,常用双柱或以三根柱子为一组,开间的变化也很大。在装饰上,巴洛克式喜欢用大量的壁画和雕刻。洛可可风格主要体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和家具等设计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最喜欢用的是千变万化地舒卷着、纠缠着的草叶,此外还有蚌壳、蔷薇和棕榈。洛可可式的色彩十分娇艳,如嫩绿、粉红、猩红等,线脚多用金色。可以说工艺美术甚至包括新艺术运动以前的产品都带有手工艺制造的特点。早期的新艺术运动喜用卷曲的线条,到了麦金托什,他运用高直式的线条的风格让他的设计别具一格。可以说他的设计以及维也纳分离派的设计因为简单的几何型更适于机器生产,使之成为由手工艺转为批量生产的设计风格转折点。
现代主义因为崇尚机器美学,以及受到诸如构成主义,未来主义和表现主义等的影响,它的风格趋于几何化,这种适于批量生产的设计风格很符合现代主义的宗旨。现代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做为大众的设计,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只是他们忽视了过于刻板的几何化磨灭了消费者对于多样化的选择性。
现时代的时尚设计更注重人的情感化和个性化,消费者面对多样性的产品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说现在的产品设计形式已经几乎不受技术的约束了,各种风格争奇斗艳,对于它是否被市场所接受,关键在于它是否符合某个群体消费者的需要。
1.4人的要素
“以人为本”是工业设计的宗旨,但纵观设计史,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是在现代设计出现以后。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以人为本”的概念要建立在为公众服务的基础上,手工艺时期的设计是服务于少数上层社会群体的,因此我们不能归其为“以人为本”。当批量生产出现后,使得商品空前繁荣,低廉的价格让普通消费者也有了选择的可能,这样才能为进一步的设计公众服务打下基础。人机工程学的发展是设计“以人为本”的依据,它的发展已经涵盖了人的生理与心理部分。科学人机工程学是由经验人机工程学和现代人机工程学发展而来,今后,它的发展将更关注于人,机,环境的协调发展。
1.5中国的产品设计
回顾完设计史中各设计要素的影响与发展,我们将镜头拉进我国的产品设计。就我们周围的设计做一简要分析,体会设计要素的提炼带给我们产品设计的灵感。坦白说,中国的产品设计处于年轻阶段,加之早期经济体制的制约,让它的发展尤为缓慢。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外来品牌凭借种种优势占领我国市场,对我国民族产业的冲击显而易见。巨大的竞争让企业家们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产品设计的重要性。于是一些较大的企业身先士卒,打开了中国产品设计的大门。海尔是我们必须要提到的典范,它拥有独立的产品研发中心,将产品创新作为竞争的主题。海尔推出的产品无一不具有创新特色,或靠技术,或靠文化,或靠造型。在刚刚结束的第27届国际制冷空调及通风产品展览会(即德国IKK展)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尔''''07鲜风宝空调,凭借创造A级空气质量的高差异化卖点备受瞩目,现场许多欧洲客商在看到海尔''''07鲜风宝空调后都赞叹不已,发出同样的感慨:“这款空调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有发展潜力的空调,它的‘AIP电离净化’、‘双新风’、定温除湿三项独特健康技术非常吸引人,正满足了我们欧洲人对家居健康环境的需要,再加上获得IF国际工业设计大奖的时尚外观,欧洲的消费者一定会喜欢它!”海尔近期推出的新产品——风幕油烟机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将风幕这一成熟的技术引入吸油烟机,使人与油烟有效隔离,像一道防护墙有效屏蔽油烟,彻底避免了油烟对人体肌肤、呼吸系统的侵害。此外,还有环保双动力,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和为农村家庭开发的“家家乐”电脑。海尔以一种海纳百川的气魄吸纳着各种创新的设计要素,使得海尔的品牌不仅充斥中国消费者的脑海,同时也走向世界。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经济水平的不够无法让我们的设计深入每个企业,但至少我们可以把握其中一方面,其他为辅。千万不可一味走模仿之路,那样不仅放弃了我们周围丰富的设计要素,同时也将中国的产品设计带入产品复制的恶性状态。
参考文献
人通过这种有意识的活动改造了自然,并使自己获得人类的灵气。自然界就被赋予人的意义,出现反映人的意向和活动的世界,"文化"也就开始了它的一发而不可止歇的生命运动。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进入"文化"范畴。人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改造自身的过程与产物就是文化。人打磨石器的过程,人在打磨石器的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在打磨石器中人与人结成的相互关系,以及最后成就的这件包蕴着人的价值取向的石器,都是文化现象。
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为了以一定的方式来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社会的人是动物长期发展的产物。但是,只有当人不满足于坐享大自然的赐予,而开始亲自生产他所需要的消费品时,人类的文化史才开始了。"这种文化诞生于人类最初的"造物"活动之中,可以称之为"造物文化"。只是到了后来,生产力发展了,人的需要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就由简而繁、由单一到多样,文化的概念也随着文化学研究的深入而被赋予越来越复杂的内涵。但有一点,即人类文化是由一元向多元发展的,没有改变。
一部人类的文化史,无论哪个地区和民族,可说都是从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开始的。人类在打制第一件石器作为工具的时候,并不是出于"艺术"和"审美"的考虑,而完全是出于"劳动",利于"生存"的实用目的。也就是俄国普列汉诺夫(1856-1918)提出的"实用先于审美"。因此,从最早的意义上讲,造物活动是综合的、笼统的、实用的。但是,一般的人造物只要一旦作为物质出现,就会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作为物质的存在,就会对人产生精神的影响。在"劳动"、"生存"的实用目的达到以后,就开始了附加上"艺术"和"审美"的考虑,一般的人造物就上升为造物艺术。在长期的历史中,随着人类进行"艺术"和"审美"考虑的越来越丰富,人造物作为它原来的载体已不能充分满足了,便逐渐从中派生出、分离出现在所谓的"纯艺术",由此形成艺术文化,譬如独立欣赏的绘画。以致出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野。然而,造物文化作为原发性的"母型"并没有被解体,而是沿着自身的轨迹发展。而此时的造物文化也就是造物艺术文化。
人类的造物活动,是以人类自身的创造性获取一种自然界中本来所没有的功能形式,求得在自然中的主动生存的开始,是最本质的文化现象。造物文化就是一种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或之上未经分解的文化,带有原发性和综合性。张道一教授在造物艺术论中把这种兼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不可分离的文化称为"本元文化"。并在《跨世纪的造物艺术》一文中说:
"……一般的人造物,按照通常的说法,多称作为''''物质文化'''';它是相对于''''精神文化''''而言的。……严格地说,这方面的''''人造物'''',不能算作纯''''物质文化'''',而是带有文化的综合性,我称之谓''''本元文化''''。即在文化分为多元之前,一种最早的文化形态。随着社会的和生产的分工,文化由一元而分作多元,本元文化并没有被解体,而是同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行发展。而且由于它同科技的发展同步,又合着生活的脉搏,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如以陶瓷为例,从它的历史演变中不难看出,尽管技术变了,生活方式变了,它的制作、式样、用途也随之变化,而且能够看出各代陶瓷和品类式样上的风格差异,成为实用与审美的统一物,但上万年来并没有中断。由文化上的综合性,决定了它在艺术上和美学上的综合性。我们所要研究的''''造物艺术''''及其设计,正是指这一类的文化。"
作为本元文化的造物文化从其出现的时候就具有了实用和审美的双重社会功能。实用功能的发挥是个体的,而审美功能的发挥是整体的。
而造物艺术文化从它形成起就具有了造物文化的性质。前苏联学者卡冈认为,艺术文化从文化形态上是不同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殊文化,由此,他将整个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艺术文化三部分。物质文化是指从自然向文化的转化,包括物质生产的产品和方式;精神文化是指由精神生产创造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文化,两者是互为的。而艺术文化则是这两种文化有机互融的结果。他认为:"人的艺术活动的这种特殊的精神--物质完整性导致了:定形于艺术活动周围的艺术文化不能纳入精神文化的界限内,它在文化的空间中既区别于精神文化,又区别于物质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这就是说,艺术文化的内部结构具有特殊性,既区别于精神文化的结构,又区别于物质文化的结构,因为它由艺术活动本身的特性所决定。"这里卡冈所说的"艺术文化"就是造物艺术文化。
人类文化的发展,如今已是丰富多样,绚丽多彩。高尔基把大自然看成是"第一自然界",而人类创造的文化是"第二个自然界"。他说:"学者观察着,研究着一切存在在''''第一自然界''''里的现象,教人用这''''第一个''''的力量去创造''''第二个'''',教人关心自己的健康,延长自己的生命。艺术家观察着人的内心世界--心理。"他认为"三个人是创造文化的:学者、艺术家和工人。"艺术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品类更是错综复杂,几乎无法从同一个角度进行分类。一般的艺术,是"纯然"的意识形态,作用于人们的精神,起着认识、教育和审美的社会作用,是易于辨别的。但是也有的艺术门类,并不纯是意识形态,它以物质形态出现,同时又影响着人的精神,这就是造物艺术。造物艺术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它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是适应着物质生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表现的艺术。造物艺术也就兼具了造物文化和艺术文化的特征。
大千世界中,多样的造物艺术已是司空见惯。然而,当我们生活在一切需用之物齐全的环境里,对这些无时无刻不接触的造物艺术的存在以为都是天经地义的。于是便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了,对这些人造物的"母型"地位也就漠视了,把这种造物文化简单化地归入"物质文化",斥为工匠之作,并排除在艺术与美学之外。特别是我国自先秦以来,奉行形而上之道,以形而下之器为不齿。造物属于形而下的范畴,由此它从思想观念上和社会实践上都被纳入了世俗末流之中,这种思想影响于历代。正是我国这种传统的"重道轻器"思想的沿袭,在实践上强烈的社会需求促使工艺及产品大量介入人的生活,成为一种左右社会和人们心态的物质力量;而在人们观念上却又鄙视这种工肆之人的艺术劳动,不仅大批艺人、工匠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造物活动作为一项文化也没有在整体意义上得到相应的承认和重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甚至"坐而论道":"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这种"君子不为",不知影响了多少人。
马克思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我们不能否认造物艺术文化的本质。造物艺术文化是艺术文化的基础和根源,又是艺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视觉艺术语言,是艺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造物艺术文化的不断积累,才将人类的艺术文化逐渐充实丰满,才将人类的文明高高托起。
我们知道,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因为自然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条件,人也不能离开自然而完全独立生存。人类的祖先就是这样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生活于自然之中。在这种状况下,人类的生存受到当时人们的意志难以改变的、复杂的法则的支配。在自然中固定着自己的位置,不能从自然的循环中摆脱出来。当时,人们依kao树木的果实、优裕的自然而维持生命,遇上严酷异常的自然灾害时,只有冻死、饿死。这样,自然对于人类的存在来说,是绝对的条件,同时,有时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为此,人类便开始努力,尽可能逃避不利的自然环境,创造出有利的环境以便更容易生存。人类变得有意志和自然相对抗了。拒绝由自然来摆布本身生存的一切,开始作用于自然而又改造自然,对此,人类在人和自然之间,创造出了应称为第二自然的人工环境,借此,从自然的直接的异动中逃避出来,开始调整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把自己生存的某部分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因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因此,不管自然环境如何多变,随着创造出适应多种情况的人工环境,人类便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生存。人类创造了制服猎取物的武器,创造了满足各种生活所必需的工具。最初是kao手,尽管所用的材料也往往是原封不动地搬用自然的材料,但已经深深地刻上了人类的痕迹。在保留着打击痕迹的人类第一件工具的石器中,却能看出,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制造出了最顺手的和最能发挥功能的造物艺术。"可以把一切意识性的、物象化的、符合某种目的的物品都称为产品设计。若一般通俗地说明的话,即,把具有目的,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实体都可称为产品设计"。这些造物艺术都是手工产品,因此,也可以笼统地称为工业产品设计。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技巧的熟练,所使用的材料既有取自自然的,也有人工制造的。譬如说,制陶术的发明,是人造物由物理的性质向化学的性质扩延的一次大的成功。人类从此不仅能改变天然物的形态,而且能利用火对粘土的烧结,改变材料的性质。这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大发明。这一发明,是烧制出规整、饱满的陶器。从而开扩了工业产品设计的领域和及其性质,艺术的手段可以轻而易举的被体现,只不过当时的工业概念仍然是手工业。
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革命开始以后,造物艺术伴随着大工业生产技术和艺术文化的不断融合,并在20世纪初凝聚成为工业设计,并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得以确立,工业产品设计才成其真正意义。
工业产品设计就是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诸因素从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既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求。
也就是在对工业产品进行外观设计时,不仅要研究工业产品制造的可能性、操作时的可kao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形态表现的艺术性等,同时还要研究工业产品对社会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作用。这里的"艺术性"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产品的造型处理、色彩处理、纹饰处理与视觉效果相关的结构处理、纹理效果处理,还包括人的触觉、听觉等综合感觉效果的处理。
工业产品设计也是人类创造的物化形态、是一种造物艺术的同时,它已经成为一种综合艺术语言。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同样是一种艺术文化。在技术手段上,它拥有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无可比拟的现代工业文明;在审美精神上,它又是传承不断的人类创造力与文化传统的延伸与发展。于是,工业产品设计将人类完善自己制造产品的努力从个人性的劳动转变为专业化的社会性劳动,变为运用社会的宏观力量控制和优化人类生活与生存环境的浩大工程。这意味着,人类已不满足于将生产力的发展仅用于从自然中获取财富;人类已觉悟到、并有意识地运用现代工业技术和艺术手段去拓展文化生活中的精神空间,以求得人类自身的不断完善。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管理(含财务人员)较少的企业,组织体系通常利用垂直式管理体系,管理跨度较小。中小型企业因数量众多而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创办新兴的科技企业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将有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由于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在生产方面具体表现为:1.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2.辅助核算部门不独立核算;3.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经常失真;4.车间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易区分---说到这,是否有人会说,那还能核算准,核算不准核算又有何意义?我也有这要样的疑问,也正是如此才更想通过介绍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以期能对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也同时决定了他们多数应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而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二、核算方法的选择
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
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待查措词)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这在本文所要介绍的核算方法上也能体现出来。
三、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帐,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帐;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帐。
2.因中小企业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制造费用科目不按车间设明细帐,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同时因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多参加生产管理,对这种由管理人员参与且发生不会太多、金额不会太大的与生产有关的差旅费、办公费没必要再设制造费用-办公旨同。差旅费什么的二类科目。而是直接记入管理费用。制造费用月底不先进行分配,而是转到生产成本科目后统一分配。
3.原材料范围。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做为原材料,这样即能减少工作量,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进入了成本,可起到一点避税作用。
4.对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月即可;若价值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
5.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
6.若管理上或生产工艺上非常有必要,设自制半成品科目。否则不设。
7.不设在产品科目。生产成本科目月末余额即为其成本(分配方法见下)。
8.不设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记入制造费用---机物料或修理费明细科目,同时设备查帐以备管理需要;若需要设,亦采用一次摊销法,入帐同时即进行分配。
9.关于折旧,建议按税法规定的年限计算,可省去纳税调整的辛苦。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再参考财务制度的规定。
10.对于在产品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小且数量众多的存货建议采用实地盘存制计算每月实际消耗量。
四、日常工作及成本资料的取得
(一)、日常
1、成本计算离不开仓库和车间等单据的传递、归集、整理等,这就需要企业起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库房管理制度,生产
2、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记录、生产通知单、领料单、入库单等资料要及时转交会计部门。
3、.日常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费用归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科目。
(二)月底
1.计提折旧,结转制造费用科目到生产成本科目。
2.取得原材料库月报表,先比对已入财务帐原材料与库房所报购入数量是否有出入,若有应属发票未到者,要估价入帐。原材料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
3.取得工资相关资料,计提工资及福利费。
4.由生产车间相关部门提供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五、成本费用分配方法
(一)、原则:
1.分配方法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条件,要能体现受益原则。
2.分配标准的选择原则强调所选择的标准与待分配的费用之间有一定联系,并且容易取得。
3.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记入,分不清的按一定标准记入。
(二)、
1、能直接归属到某产品的原材料等大项费用直接归入相应产品。
2、其它成本费用一律采用产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计算产值参与分配。
六、个人对此法的评价
1.核算基本准确,能满足成本分析的需要,但不够精确。
2.产品约当产量估计不够准确,这也是成本核算中的通病,没法。
3.产值比例法未见哪本会计著作上有记载,感觉没有理论依据,适用范围也不太广,主要适用于已做过详细成本核算、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企业。不过我认为其有一定的科学性,虽然其同工时比例法、工资比例法、材料比例法原理不一样,效果却相近。
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常性停工与非正常停工
2.委托加工问题(互相多重委托)
3.生产研发耗用问题
4.试生产阶段无产品产出耗用问题
八、成本核算的几个相关问题
1、成本会计最核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作业,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底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坐在办公室每天进行核算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二是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自我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做个论证等,是有必要的。有时仅靠财务部门自己检查有时难以发现问题的。(注意:实际中,财务部门和其它部门检查的角度或指标多有不同,这好许是易产生差异的原因)
窥一斑而知全豹。未来是对现实的思考和对历史的继承,由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5年后进口大片以来对好莱坞的认知,我们可以管窥其中因应之理、辉煌之最,一者一窥堂奥,引发国内业界的电影生产思考,二者于品牌世纪来临之际,促成人们寻求新的电影营销之路,以发展民族电影市场和电影品牌。
好莱坞电影是一种文化
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传播方式,电影首先是一种艺术,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发展结果,电影又逐渐演化为一种商业娱乐。好莱坞对商业电影最伟大的理解和贡献,是好莱坞将电影商业与电影艺术的完美统一,将电影工业与艺术个性的深沉妥协,这样,商业性与艺术性成为好莱坞展翼飞翔的两只强有力的不可分割的翅膀:电影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一种需要像商品一样生产和销售的艺术产品,从而,它势必形成一种文化产业。
因为,衡量一种文化能否成为文化产业,有两个标准,一是文化的生存活力,一是文化的生命张力。好莱坞的娱乐文化不仅有着顽强鲜活的生存力度,而且有着广阔持久的市场空间。
建立在商业性与艺术性矛盾统一基础上的、具有非凡的生存活力与生命张力的社会文化,其文化产业才有可能焕发出博大久远的青春力量,并生产出深深烙印有其文化风骨及特质的品牌产品。这里,无论是一般的日用工商业产品,还是文化上的影视产品,其生产与品牌的关系,都有着这一深沉的矛盾积淀和本质联系,如汽车制造业及其品牌关系。因为生产上的商业性,因为产品定位上的娱乐性,因为产业理论构架上的商业与艺术的统一协调性,更因为体制环境的宽松性和文化生命上的扩张性,好莱坞的电影生产,自然地自始自终地,走向了品牌生产的道路,拓开了一片因文化理解而商业娱乐而电影品牌的广阔市场视野。好莱坞对电影是文化及其产业的充分认识,是好莱坞不仅生产电影更是生产品牌的必然依存,也是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借势的市场营销理论支点。
好莱坞的经济目的,是品牌营销
众所周知,好莱坞一般的电影操作模式,是大资金投入大网络回收并充分利用社会高科技,以获取最大市场利润。其中,还有“营销大于影片”的理念,也不容忽视。这种大制作、大投入、营销大于影片方式的目的何在?是为了生产更多的电影满足人们需要?不,是为了品牌营销。甚至可以说,好莱坞电影生产的一切手段和模式,其最终经济目的,都是为了品牌营销,是为了生产出世界上无可匹敌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电影品牌。有了品牌,自然有了票房,更重要的,从此可以在电影品牌的后电影产品开发中,获得无穷无尽的、滚雪球般的市场利益。因为,好莱坞明白,惟有品牌及其延伸,才可以因一定的投资获取最大的尽可能多的利润,而躲在品牌后面的票房价值及其相关商品开发价值,才是他们的真正财源。基于此,好莱坞逐渐形成了它独特的压倒一切的精细品牌意识。
具体而言,好莱坞对品牌的流水化生产有3种:一是明星品牌,二是电影和导演品牌,三是相关商品开发品牌;三者各有区别但紧密地联系着,形成好莱坞品牌生产、营销及经营管理的、三位一体的电影终极生产销售方式。
据知,在好莱坞,是否是明星品牌,就是以金钱来衡量的,而“牌”位之高下,自然以片酬之多寡来取舍(中国呢,除了定级别定工资,据说还会给你一张奖状或荣誉证书,像幼年读大班时得小红花一样)。当年吉姆·卡里张张大嘴扮鬼扮马,片酬是2000万美金;黛米·摩尔的那一次,是1250万美元;出演《漂亮女人》的朱丽亚·罗伯茨,片酬高达2000万美元,有着近年来好莱坞女影星获得片酬的最高纪录。因为他们是明星,他们的开价自然是要付出的,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些巨星的出场担纲,使影片有了票房保证。《CableGuy》的制片人安德鲁·利希特曾这样说:“……依我看,付吉姆·卡里2000万美元片酬,是个棒极了的主意……”这不仅因为这些演员出演的电影都有上亿元数亿元的票房收入,而且好莱坞的品牌经营意识,也有意无意地制造出片酬奇高的大牌明星,为他们提供生长土壤。
电影本身的品牌,实际上与导演品牌是一致的,就电影艺术而言,影片就是导演的产儿。卡麦隆导演的《泰坦尼克号》制作费高达2亿500万美金,全球票房总收入突破11亿美元大关,光“泰坦尼克号”的游艇,每年就有成千万美元的旅游收入。《真实的谎言》投资1·2亿,全球票房收入有4亿之巨。电影品牌的典范之最是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系列电影。自1977年始,《星球大战》前3部曲取得辉煌成功,为科幻片留下了世纪经典的印象,1999年5月,《星球大战》的首部曲《幽灵的威胁》于美国公演,上映10天后,票房就超过2亿美元,世人为一睹其风采,等待了16年。片头的主题音乐和片中似曾相识的人物,使人们将此片与《星球大战》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本来不是十分成功的《幽灵的威胁》,借助《星球大战》在公众心目中的品牌魅力,创造了极佳的票房收入和相关商品开发收入。这就是品牌的力量,也是好莱坞苦心追求的目标和有意经营的品牌力量。
一提起后电影产品品牌,人们立马会想起迪斯尼公园的世纪明星米老鼠。他走上银幕7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是好莱坞最有生命力的明星品牌,每年为沃尔特·迪斯尼企业帝国带来上10亿美元的营业额。他产生于好莱坞无声电影时期,可这位老牌电影明星兼后电影产品明星并没有在有声电影的今天落伍,小到皮带服饰,大到二战时期美国B-17轰炸机,到处是米老鼠的形象,到处是米老鼠的品牌营销活动。他是好莱坞永远的米奇。
可见,品牌力量之大,令人叹为观止。至此也不难理解,为何好莱坞的电影生产,要么三年五载,默默无闻,耽于剧本,要么一举推出,必是精品,一鸣惊人,名利双收了!
从整合营销传播到“制造”电影品牌有目共睹,未来的市场竞争、文化碰撞,就是品牌之争、品牌碰撞。电影品牌,凝铸着更深厚的文化历史意义和人文价值内涵,伦理、道德、理想、信心、价值观念等,将不再以企业或国家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以品牌形象的诉求、品牌价值的积淀凸现出来。
好莱坞是深谙其理的。电影品牌不是从天而降的上天恩赐物,要想实现品牌营销,则必须“制造”品牌,这样,如何形成电影品牌则成为好莱坞对电影市场和电影营销的重要策划与投入。米老鼠和唐老鸭有70多年的历史确实不假,但到底也是默片时代“制造”出来并一直加以呵护的。鉴于品牌的形成有文化积淀的因素和特殊情境的因素,因此,好莱坞的策略之一就是尽快地推出,尽好地传播和尽力地营销,并以此构筑了一个庞大的好莱坞品牌阶层。如今,好莱坞在全世界寻找拍片素材,就是一个尽力“制造”品牌,抢夺文化先机,从而尽快沉积品牌文化历史厚度的具体表现。
好莱坞明星、影片和后电影产品等品牌虽然有其各自的品牌形成方式和机制,但它们共同的塑造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广泛深入的整合营销传播,二是偶然的特殊情境下的一夜成名和品牌持久保持。这里,整合营销传播对于品牌“制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整合营销传播的关键力量,一是传播,即宣传炒作,二是整合,即综揽粹取繁复的营销手段和传播力量,根本性地巩固传播成果。《星球大战首部曲》借助了70年代《星球大战》的余威不说,在推出影片前,也进行了近半年的集中宣传和炒作;《泰坦尼克号》的男主角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原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奶油小生,但通过对电影、主角和导演的密集的全球营销传播,他不仅名声大噪,而且身价陡增,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卡麦隆、道格拉斯、汤姆·汉克斯,《拯救大兵瑞恩》、《真实的谎言》、《泰山》、《侏罗纪公园》等,无不是整合营销传播的力量使它们相继轰动起来,成为一个个璀璨夺目的品牌、一条条财源滚滚的河流的呢?
好莱坞“制造”品牌的可取之处还在于,因为影片(导演)、主演及后电影产品的三位一体性,决定了整合营销传播时的整体策划性和集体受益性,从品牌塑造角度而言,可以说,好莱坞电影的“营销大于影片”思想,就是为创造这些集体品牌而提出的。实践也证明,这一理念为电影品牌的创立,取得了相当成功的市场效益和文化影响。据统计,美国1997年大厂家花费在广告营销上的成本,平均为2200万美金,且每年以12%~18%的速度增加营销传播投入。回过头来,自1995年后的进口大片,对中国国内电影市场的影响如何,有多少可以数得上的电影品牌,相信国人的心中有数。除《花木兰》铩羽而归外,哪部大片不是叫得响当当呢?若未来每年进口20部外国大片,而国产电影品牌意识没有因此而大力增强,那么,国人面对电影市场不寒而栗则并非危言耸听了。
光从票房而言,电影品牌价值就让人不可思议。以1999年为例,美国该年有17部影片票房突破1亿美元大关,《幽灵的威胁》总收4·3亿美元,其中的十大卖座品牌总价值,占该年北美地区票房总收入的1/4(1999年北美地区票房总收75亿美元,比1998年的69亿美元增加8%)。据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好莱坞的终极营销追求,不是生产电影而是生产品牌的结论了呢?
品牌运营的核心:相关商品开发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好莱坞营销文化的基本内核,是品牌文化,是一种自觉的对电影品牌的终极追求,是深层次市场竞争中的品牌营销。那么,品牌“制造”以后,又是如何具体运作的呢?一般而言,明星品牌作为一种品牌主体,是一种可以长期挖掘、使用和排放的无形资产,而影片品牌则以一定时期内的票房价值体现出来,因此,后电影产品开发则成为电影品牌运营的核心,事实上也是电影品牌收获大利的关键,它已经完全属于品牌经营管理范畴了。
本质而言,相关商品开发就是一种品牌开发、延伸和衍生。据悉,美国电影工业的总收益,20%来自于银幕营销,80%来自于非银幕营销即后电影产品开发。后电影产品开发有两种相互联系的形式,一是影片本身的“时间窗”方式,一是与影片有关的其它商品开发方式。与其说“时间窗”是一种商品开发方式,不如说它就是一种品牌经营方式。影片打响之后,强大的品牌力量和众多的市场机遇,需要借助电视、版权出让、VCD、CD、DVD等方式,予以释放和攫取,因此,从电影院放映到上述每一个传播方式的具体时间间隔,就是一个完整的“时间窗”,通过它们的层层挤占和抢夺与电影品牌有关的市场空间,涸泽而渔般地割取着市场份额,最大化地收获品牌余威带来的价值。后一种品牌经营方式主要是指旅游开发、日用消费品生产和玩具产品开发等方式。1999年的《星球大战首部曲》玩具产品有六大系列,其中包括机器人、战机、战舰、镭射枪等,共200余款,价格在10~60美元不等,据测算其相关产品的收入将突破50亿美元大关。17年前的3部《星球大战》,票房总收入不过10亿美元,而相关商品开发收入至今已有40亿美元之巨。《泰坦尼克号》光画册就是20多种,船模、扑克、T恤衫等,不计其数。随《怪物奇兵》的上映而推出的后电影商品从篮球到茶杯,共3000多种,且畅销不衰。迪斯尼公司将过去几十年里出品的影片制成影像带出售,仅此一项每年即可收入1·7亿美元。至今《狮子王》的相关产品收入,已超过它的票房总收入(7·5亿美元),成为迪斯尼又一拳头产品。与米老鼠有关的产品以一年1亿美元利润计算,它对迪斯尼公司真可谓功高盖世。
加上其它诸如拍卖、产品授权、多媒体开发等形式的综合利用,说后电影产品开发是品牌经营的核心,真是当之无愧。据统计,1994年美国好莱坞电影票房总收不足50亿,而同年的后电影产品总收高达70亿美元,大大高于票房收入。纵观电影品牌价值,不由得思考这个问题:难怪美国民众这么看重电影产业?难怪电影业能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们是否一直在努力
关键词:酒店,市场定位
一、酒店产品定位概念:
“定位”一词是由两位广告经理艾尔•里斯(ALRise)和杰克•特罗(JackTrout)于1972年率先提出的,他们对“定位”的定义如下:
定位是以产品为出发点,但定位的对象不是产品,而是针对潜在顾客的思想。也就是说,定位是为产品在潜在顾客的大脑中确定一个合适的位置。通常情况下,无论酒店是否意识到产品的定位,在顾客的心目中,一定商标的产品都会占据不同的位置。例如,“希尔顿酒店”在顾客认识中意味着“高效率的服务”,“假日酒店”则给人“廉价、卫生、舒适、整洁”的市场形象。
由上述定位的概念可以看到,定位始于产品,然后扩展到一系列的商品、服务、某个、某个企业、某个机构甚至是某工人。对酒店而言,酒店的产品定位并不是酒店要为产品做些什么,而是指酒店的产品要给顾客留下些什么,即给顾客造成自己的产品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印象和位置。实际上,产品定位就是要设法建立一种竞争优势,以使酒店在目标市场上吸引更多在顾客。
酒店产品定位从另一个角度看,是要突出酒店产品的个性,并借此塑造出独特的市场形象。一项产品是多个因素的综合反映,它包括性能、构成、形状、包装、质量等,产品定位就是要强化或放大某些产品因素,从而形成与众不同的特定形象。产品差异化是达成酒店产品定位的重要手段,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此处所谓的产品差异化并非单纯地追求已有产品变异,而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寻求建立某种产品特色,是市场营销观念的具体体现。
酒店产品定位对酒店的经营具有重要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有利于建立酒店和产品的市场特色:酒店市场中,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使得同类型酒店使出浑身解数争夺有限的客源,潜在竞争跃跃欲试,随时准备出击,市场竞争环境恶劣,竞争压力巨大。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获得稳定的销路,避免竞争乏力而被其他酒店取代,酒店势必从各方面为其产品培养一定的特色,树立起鲜明的市场形象,以期在顾客心目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偏爱。如同前文中提及的“希尔顿”和“假日”各自强调的酒店和产品特色一样,国内酒店中亦有个性鲜明的例子,如南京市酒店业中长期以来流传着“住‘金陵’、食‘丁山’、玩‘玄武’”的口号,正是对这三家酒店及其产品特色的高度概括,这三家酒店也正是通过强化其各自的产品特征,进而形成一种产品优势,从而依靠这些特色产品在市场中取得竞争的主动权。
(2)为酒店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奠定基础:酒店通过产品与市场进行交换,从中获取利益,这是酒店经营的基本出发点。换而言之,酒店经营的基础是产品,没有产品,一切经营活动都将变成纸上谈兵的空谈。由此可以看出,酒店和市场营销组合受到酒店产品定位的限制。例如,某酒店决定在市场上销售豪华、优质、高价的组合产品,如此定位就决定了酒店产品必须是高水准、有稳定质量保证的、能体现顾客身份的。由此,酒店在宣传上就必须以这些特质作为强化的重点,让目标市场的潜在顾客接受这样的产品特质;同时,要求酒店内部应协调一致,通过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和规范、强化技能培训等管理手段,保障产品的高品质。也就是说,酒店产品定位决定了酒店必须设计和与之相适应的市场营销组合。
二、酒店产品定位
酒店产品定位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根据属性和利益定位:酒店产品本身的属性以及由此获得的利益能够使顾客体会到它的定位。如酒店的“豪华气派”、“卫生和舒适”等,这种定位方法,酒店往往强调产品的一种属性,而这种属性常是竞争对手所没有顾及到的。
(2)根据质量和价格定位:价格与质量两者变化可以创造出产品的不同地位。在通常情况下,质量取决于产品的原材料或生产工艺及技术,而价格往往反映其定位,例如人们常说的“优质优价”、“劣质低价”正是反映了这样的一种产品定位思路。
(3)根据产品用途定位:发扬同一个产品项目的各个用途并各种用途所适用的市场,是这种定位方法的基本出发点。同样是一个大厅,它可以作为大型宴会、自助餐的场地,也可以被当成会议大厅接待各种会议,同时,还可以成为各种展示、展览的场所。对于这样的一个酒店产品,酒店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用途,在挑选出来的目标市场中,分别树立起不同的产品个性和形象。
(4)根据使用者定位:这是酒店常用的一种产品定位方式,即酒店将某些产品指引给适当的使用者或某个目标市场,以便根据这些使用者或目标市场的特点创建起这些产品恰当的形象。许多酒店针对当地居民“方便、、口味丰富”的用餐要求,开设集各地风味为一体的大排档餐厅,便是根据使用者对产品的需求而进行的定位。
(5)根据产品档次定位:这种定位方式是将某一产品定位为其相类似的另一种类型产品的档次,以便使两者产生对比。例如一些酒店将自己客房产品的档次设定为与某一家公众认可的好酒店的客房档次相间,以求使顾客更易于接受他们的产品。这种做法的另一个方面是为某一产品寻找一个参照物,在同等档次的条件下通过比较,以便突出该产品的某种特性。如一些酒店推出的公寓客房,突出在与标准间同等档次的前提下具备的厨房设施,更加适合家庭旅游者使用,从而达到吸引家庭旅游者购买的目的。
(6)根据竞争定位:酒店产品可定位于与竞争直接有关的不同属性或利益。例如酒店开设无烟餐厅,无烟意味着餐厅空气更加清新。这实际上等于间接地暗示顾客在普通餐厅中用餐,其他人吸烟会到自己的身体健康。
(7)混合因素定位:酒店产品定位并不是绝对地突出产品的某一个属性或特征,顾客购买产品时不单只为获得产品的某一项得益,因此,酒店产品的定位可以使用上述多种方法的结合来创立其产品的地位。这样做有利于发掘产品多方面的竞争优势,满足更为广泛的顾客需求。
三、酒店产品定位步骤
酒店产品定位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就是使顾客能够将本酒店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实现这一目的,通常必须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步骤一:确定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
酒店的竞争对手实际上就是酒店产品的替代者,即者有与酒店相同或近似的特点(如相同或相近的地区、酒店星级、顾客群、价格等)的酒店。
酒店在确定竞争对手的时候,常会出现这样的失误,即单纯地以星级或业务围来作为判定依据,将同星级的酒店或业务范围类似的其他酒店都视为自己的竞争者。同样的三星级酒店,有的以旅游团队作为目标市场,有的以会议为主要目标市场,还有的则以商务散客市场为目标,分属于不同目标市场的酒店相互间不能成为直接竞争者。同样以会议市场作为目标市场,五星级酒店的会议市场划分与三星级酒店的会议市场划分又因为划分标准的差异而使目标市场有所不同。因此酒店产品的竞争对手范围应限定在同一或相近的目标的市场中。
判断某一酒店的产品是否和本酒店的同类产品存在竞争,有一简单的测试方法:在酒店降低产品价格时,观察对方的顾客是否转移过来,如果有,则说明对方是酒店的竞争对手,顾客转移得越多,则说明竞争程度较高,反之则较弱。
确定竞争对手之后,酒店必须采取多种渠道收集竞争对手产品的有关信息,了解目标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向顾客提供何种产品,其质量、数量、价格、特色等方面与本酒店同类产品比较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从而明确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位情况。
对竞争对手产品的调查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例如向曾经购买于竞争对手产品的顾客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购买经历、对产品的评价等信息;也可以派人到竞争对手那里实地消费和观察以获取准确的竞争对手产品的有关资料。可以记录对各个竞争对手的调查数据,可以汇总目标市场内的总体竞争情况并与本酒店进行劣势对比。
步骤二:准确选择竞争优势,树立市场形象
通过上一步骤,酒店对目标市场内的竞争对手及其产品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调查和优势分析,发现本酒店优势所在,这些优势就是酒店产品定位的主要基础。
酒店可能会面对多种竞争优势并存的情况,此时强调所有的优势并不可取,因为那样有时会给顾客留下“王婆卖瓜”的感觉,而且,信息过多反倒失去重点,不利于加深顾客的印象。因此,酒店应当运用一定的方法,在众多竞争优势中进行取舍,评估和选择出最适合本酒店的优势项目,并以此初步确定酒店产品在目标市场上的位置。段准确有效地向目标市场传播酒店产品的定位观念。酒店产品的优势不会自动地在目标市场上表现出来,要使这些优势能够发挥作用,影响顾客的购买决策,酒店需要以产品特色、优势为基础,树立鲜明的市场形象,通过积级主动而又巧妙地与目标市场中的顾客进行沟通,引起顾客的注意和举趣,求得顾客的认同.
要对目标市场进行宣传、沟通时,酒店要尽量避免因宣传不当在公众中造成误解,酒店优势的发挥。例如,传播给公众的定位过低,不能显示自己的特色;或定位过高,不符合实际情况,误导顾客认为酒店只经营高档、高价产品;或是定位含糊不清,无法在顾客中形成统一明确的认识。
步骤三:审时度势,调整产品定位
顾客对于酒店及其产品的认识并非一成不变,产品的定位即使很恰当,在遇到下列情况时亦会发生偏差:
•目标市场中的竞争对手推出新产品,定位于本酒店产品附近,侵占了本酒店产品的部分市场,致使本酒店产品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顾客的喜好发生了变化,使得对本酒店产品的偏爱转移到竞争对手的某些产品上去。
当遇到上述情况时,酒店应根据变化,采取具体的办法,对本酒店产品进行定位调整甚至重新定位。在做出定位调整或重新定位决策之前,酒店应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首先,酒店要准确好自己的产品定位从一个目标市场转移到另一个目标市场的全部费用;
其次,酒店将自己的产品定位在新的位置上时,能够得到怎样的回报。
收益的多少取决于目标市场的购买者和竞争者的数量,其平均购买率有多高,在目标市场中酒店产品的销售价格能定在什么水平上。
酒店应将收、支两方面的预测进行认真的逐一比较,权衡利弊得失,然后再决定是否将本酒店产品定位在新的位置上,避免仓促调整,造成得不偿失的局面。
四、酒店产品定位策略
(1)抢占市场定位,避实击虚:
当酒店对竞争者的市场地位、顾客的实际需求和本酒店产品的属性等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发现目标市场上竞争对手实力雄厚,无法与之正面抗衡时,酒店应将目光转上竞争对手尚未顾及或忽观的市场空隙,组织自己的产品去满足那些市场上尚未得到满足或未被完全满足的需求,从而与竞争对手形成鼎足之势。这样的定位方式风险较小且易于成功。
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型酒店如汽车旅馆(BudgetMotels)成功的产品市场定位,对我国的酒店行业竞争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这种旅馆对大众旅行提供了满足基本需求又可以省钱的选择。它没有会议室、宴会厅以及项目繁多的娱乐休闲设施,只提供卫生、舒适、价格低廉的客房,这对于过路、只求得到很好休息的客人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我国许多中小型酒店在面临大酒店和酒店集团的竞争压力时,往往采取追加投资,对产品更新改造,求上档次,求项目全,并以此作为竞争的本钱。这样做将对本已有限的资源造成更大的压力甚至浪费。实际上,我国的国内正在兴起,国内旅游者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成为一个巨大市场,他们要求酒店提供与他们的经济能力相适应产品,这样需求是一些四、五星级酒店所忽略的,而这正好是中、小型酒店的市场空隙,在这样的市场中将大有可为。
(2)强行改击,共享市场:
资源雄厚、实力强大的酒店常采取这样的产品定位策略。当发现目标市场竞争对手众多,但市场需求潜力仍然很大,此时酒店采取强行挤占的策略,选择与竞争对手重叠的市场位置,争取同样的潜在目标顾客,与竞争对手在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等各个方面和环节展开直接面对面的拼争,与竞争对手共坐一席。
采取这种强硬的产品定位策略,酒店对竞争者和竞争的结果必须有充分、准确的估计和分析。酒店必须十分了解自己是否具备比竞争对手更为丰富的资源、更强的经营能力,是否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为出色,竞争中的获利能否平衡为赢得竞争所付出的代价等。如果缺乏足够的认识,贸然逞强,将可能把酒店引入歧途,那是十分危险的。
由前文论述可知,酒店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低而退出壁垒较高,这就造成了市场景气时竞争对手纷纷进入,而一旦市场形成势发生逆转,酒店在无法退出竞争的情况下必然倾全力搏杀以求生存,此时在竞争中往往“迫于形势”以硬对硬,以强制强。
硬拼对竞争双方甚至多方而言将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国内某省会城市1999年酒店价格大战致使当地酒店业亏损以亿元计算,恶果是可想而知的。
为避免恶性竞争的出现,即使是大酒店也应该有意识地去寻找新的市场空位,而不是只注重传统的“有利可图”的市场。在酒店制订产品定位策略时,上述两种策略同时并举并在不同时期内有所侧重,将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无论采取何种产品定位策略,酒店都应当对自己的产品提出以下八个:
1•酒店的对象是谁?酒店的目标是什么?
2•酒店在哪些方面与竞争对手有差异?怎样才能使自己与众不同?
3•酒店在哪方面有可能占得先机?酒店有可以利用的优势吗?
4•酒店需要克服哪些不利条件?是否有可能变不利为有利?
5•在所有细分市场中,哪一个对本酒店而言是最重要的?
6•酒店如何扩大或改变习惯模式?
7•酒店是否已经利用了有形和无形的优势?
8•顾客最有可能挑选酒店提供的哪种产品?
参考文献:
1.《大酒店经营管理100例》,钟健夫、丁河月,花城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2.《酒店市场营销》郑红,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3.《酒店业亏损病例诊断》刘瑛,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1现有绿色设计的含义和内容
1.1绿色设计的含义
绿色的含义有很多,例如象征生命、和平、春天、大自然、安全、天然、环保、理想等等。我们所说的绿色食品,是引申天然、安全(无毒害)的意义。那么绿色产品中的绿色,含义又包括什么呢?当前绿色产品中的绿色大多是指环保、节能,这也是对绿色产品的普遍理解。但是这种绿色的理解是不全面、不完善的。绿色的含义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会影响到我们产品设计中绿色思维应用的原则。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绿色设计产生的历史以及绿色设计的含义。
绿色设计思想最早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设计理论家威克多·巴巴纳克(VictorPapanek)在他出版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fortherealworld)中,强调设计应该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为保护地球的环境而服务。当时还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人类意识到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可利用的资源日趋枯竭,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人类文明的繁衍,从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20世纪80年代末,首先在美国掀起了“绿色消费”浪潮,继而席卷了全世界。绿色冰箱、环保彩电、绿色电脑等绿色产品不断涌现,广大消费者也越来越崇尚绿色产品。绿色设计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现代设计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绿色设计的定义有很多,这里我们引用《绿色设计》中的定义:绿色设计(GreenDesign)也称生态设计(EcologicalDesign),环境设计(DesignforEnvironment),环境意识设计(EnvironmentConsciousDesign)。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1]。绿色设计的原则被公认为“3R”的原则,即Reduce,Reuse,Recycle,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
1.2绿色设计中的内容:
绿色设计的内容包括很多,在产品的设计、经济分析、生产、管理等阶段都有不同的应用,这里我们着重将设计阶段的内容作以分析。
1)绿色材料选择与管理
所谓绿色材料指可再生、可回收,并且对环境污染小,低能耗的材料。因此,我们在设计中应首选环境兼容性好的材料及零部件,避免选用有毒、有害和辐射特性的材料。所用材料应易于再利用、回收、再制造或易于降解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还要尽量减少材料的种类,以便减少产品废弃后的回收成本。
2)产品的可回收性设计
可回收性设计就是在产品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该产品报废后回收和再利用的问题,即它不仅应便于零部件的折卸和分离,而且应使可重复利用的零件和材料在所设计的产品中得到充分的重视。资源回收和再利用是回收设计的主要目标,其途径一般有两种,即原材料的再循环和零部件的再利用。鉴于材料再循环的困难和高昂的成本,目前较为合理的资源回收方式是零部件的再利用。
3)产品的装配与拆卸性设计
为了降低产品得装配和拆卸成本,我们在满足功能要求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要尽可能采用最简单的结构和外形,组成产品的零部件材料种类尽可能少。并且采用易于拆卸得连结方法,拆卸部位的紧固件数量尽量少。
4)产品的包装设计
产品的绿色包装,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1)材料最省,即绿色包装在满足保护、方便、销售、提供信息的功能条件下,应是使用材料最少而又文明的适度包装。(2)尽量采用可回收或易于降解、对人体无毒害的包装材料。例如纸包装易于回收再利用,在大自然中也易自然分解,不会污染环境。因而从总体上看,纸包装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包装。(3)易于回收利用和再循环。采用可回收,重复使用和再循环使用的包装,提高包装物的生命周期,从而减少包装废弃物。
2绿色设计思维的延伸
从前面4点原有绿色设计的内容可以看出,绿色设计的出发点主要是在技术层面上,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这是“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的反映,也体现了现代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但是,绿色设计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更应该体现在设计的思维和原则上。绿色设计是在设计观念上的一次变革,要求设计师以一种更负责的方法去设计更加简洁、长久、完美的产品。例如1994年,philipstarck为法国一家公司设计的“绿色电视”,除了在技术上选用了一种可回收性材料,在造型和风格上,也体现了简约、持久、安全的“绿色”感觉。
在绿色设计的定义中也提到了“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这主要是针对在产品设计中体现的人性化设计思想,因此绿色设计可以说是人性化设计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人性化设计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在设计中以人为轴心进行设计思考。“以人为本”不单单是指个体的人,更包括整体的人,即社会的人、环境的人、宏观的人类。从这一点出发,“自然为本”实际上和“以人为本”是异曲同工。在以往的产品设计中,由于过分强调了个体的人、小范围的人,忽略了宏观的人类乃至整个社会和自然环境,从而导致了资源匮乏、污染严重等种种问题的出现。但是现在我们不能犯同样的错误,即只强调宏观的人,从而忽略的个体的人。绿色产品在环保、节能的同时,还要能更好的满足产品的使用者(个体的人)的要求,包括功能要求、安全要求、舒适性、经济性、美观等等。强调宏观的人,忽略个体的人,这也许正是目前许多绿色产品的一个误区。比方说现在有很多种绿色产品,虽然做到环保了,但是其价格比同类产品要高出很多,而且在功能性、美学性上还不如同类产品,我们怎么能说这种产品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产品。
绿色设计的含义是“以人为本”设计原则的体现,绿色思维也是人性思维的反映。因此,我们在产品设计中,绿色设计的内容除了前面提到的4点外,还要加入一点,就是产品的人性化设计,即注重产品能更好的满足个人的需要,包括功能更加完善,使用起来更加安全、舒适,外观更加美观等。产品设计中的绿色思维还应该包括安全、自然、人性的含义,这样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产品。
3结束语
绿色设计被称为是“工业生产的又一次效率革命”,而且已经成为目前产品设计中的一个主流方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产品设计中需要考虑和注重的设计原则。但是,到目前为止,绿色产品大都是在某一个技术方面可以做到“绿色”,而并非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绿色”。绿色设计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更应该上升到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的高度。因此,我们要明确产品设计中绿色思维的真正含义以及如何应用绿色的思维进行设计,这样才会设计出更多更好的绿色产品,体现出绿色的含义。希望我们的未来可以生活在更多的绿色当中,我们身边可以有更多真正意义的绿色产品。
参考文献:
1.刘志峰、刘光复,《绿色设计》[J]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摘要:本文论述了产品作为企业信息的综合体现,是企业活动的中心,而对产品感觉的注重贯穿于整个设计管理始终,涉及到产品各个层面,扩展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延伸到整个企业多种的产品组合,设计管理从而成为企业产品感觉的导演。
一.产品是企业信息的综合体现
企业把科技、生产、工艺、材料、市场促销、媒体传播、经济、社会、人文等多种学科的互动与协调,物化为产品。就是说,作为一个出产品的企业,在其产品上会给人们提供一种综合的、全方位的信息。
通过该企业的产品,人们可以了解其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严格的质量管理,创新的设计理念,精湛的工艺技术,高效的生产管理,完善的售后服务,高超的促销手段,吸引消费者的魅力等等。产品折射出多种信息,从而营造出脍炙人口的品牌,进一步塑造了企业形象。因此,企业形象,最终是体现在它的产品上,所有的软件资源是体现在产品这个实实在在的硬件上,因此,与其说消费者在消费该产品,不如说在消费信息,消费上述的种种软件资源。
二.以产品为中心的企业活动
作为一个出产品的企业,产品是其存在的价值所在,企业所有活动都围绕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而展开,企业所有的职能部门为此而建立,能否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正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我们可以根据资本的循环增值来考察这一点。
这个理想的资本增值活动中的一个单位循环,我们可以看到,伴随着经济活动的展开,资本由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料,再到产品,再到商品,再到货币。其中我们可以看到,资本在企业中最终会物化为产品,进入市场流通成为商品能够为消费者接受,正是其价值能够实现的关键。企业所有活动正是围绕此展开。
我们也可以通过企业的组织架构来考察这一点。
从类型学来说,商业组织共有五种基本架构(RichardL.Daft,Management):
1.功能型(Functional)
2.部门型(Divisional)
3.矩阵型(Matrix)
4.团队型(Team)
5.网络型(Network)
这几种企业组织虽然形式各异,适用范围不同,但都为了的产品的生产活动组织起来。因为可以把企业看作一个简单黑箱,输入的是资本、人力、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输出的是产品。黑箱内部虽然形式各异,但是所实现功能都是一样的。
企业活动以产品为中心,客观上还提供了以下的好处:
1.提供一个可感的实物。这个实物就是产品,一切活动与讨论围绕此进行,减少了不确定性。
2.提供进程明确的标志。根据对于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可以把企业活动的进程区分开来,易于控制,从而形成分工与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
三.以产品感觉为中心的设计管理
设计管理的定义:在谈论设计管理之前,我们首先要对本文所说的设计作一个界定,本文中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这一职业的一个统称,可分为四个类别: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图形设计(《DesignManagement》BorjadeMozota,p5)。设计管理是针对以上四类设计活动所作的一种管理。
产品感觉定义:产品感觉统指人对产品的感受,包括产品的舒适性、安全、和美学吸引力。虽然每个人对于同一对象的感受都会有所不同,但实际上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许多的共同的感觉。
以产品感觉为中心的设计管理:对于出产品的企业而言,产品感觉是设计管理的中心,也是设计管理的目标所在。
设计所具有的最本质的作用在于,它赋予了产品形式上的秩序与生命力。产品有着物理上的结构,同时也体现着人类的文化精神。一件成功的产品仅有物理上的结构功能正确是不够的,同时要符合人们文化上审美要求,尤其在现代社会,人们低层次的物理需求已经得到满足,需要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企业间的产品竞争也日益转向高层次方面。虽然人类已经有着丰富的知识及发达的理智,但形式上的秩序,即美感并不能够直接由工程师根据公式推导出来,而是要由专门的设计师来进行处理,这就进入了设计的领域,而比较复杂的设计需要很多设计师的合作,这就产生了设计管理的问题。
对产品感觉的控制要成为长久萦绕在设计管理者脑海里的一个中心概念,直至成为一种本能,一种习惯。设计管理者通过多种方式控制产品的感觉:或者直接控制产品的进程;或者直接控制设计师,间接控制产品。
一个好的设计管理者,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与感受力。因而设计管理者常常是从优秀的设计师中脱颖而出的,因为设计师由于多年的训练与职业生涯,常常具备了非常敏锐的职业感觉,以及对这种感觉几乎成为本能的实现能力。但是,优秀的设计师不一定必然成为优秀的设计管理者,因为作为设计管理者所具备的能力结构与作为设计师的能力结构并不相同。作为设计师,理解客户要求,迅速高质提出创意是最重要的能力;而作为设计管理者,协调各方面资源,完成最终的设计创意是最重要的能力。这两者并不相同,后者在设计学校中并不教授,往往是个人自学实践中得到的。
四.整体产品概念
为了方便我们进行设计管理,从而找到控制的着手点,我们有必要对于产品概念进行分析。
市场营销理论把产品分为三个部分: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
核心产品指消费者购买某种东西时所追求的利益,是顾客真正要买的东西,因而在产品整体概念中也是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并不是为了占有或获得产品本身,而是为了获得能满足某种需要的效用或利益。
有形产品是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即向市场提供的实体和服务的形象。如果有形产品是实体物品,则它在市场上通常表现为产品质量水平、外观特色、式样、品牌名称和包装等。产品的基本效用必须通过某些具体的形式才得以实现。
附加产品是顾客购买有形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服务和利益,包括提供信贷、免费送货、保证、安装、售后服务等。附加产品的概念来源于对市场需要的深入认识。因为购买者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因而他们希望得到与满足该项需要有关的一切。
五.设计管理作为企业产品感觉的导演
设计管理通过把产品的三个层次的感觉整合起来,成为企业产品感觉的导演。
在核心产品层:设计管理可以通过概念设计,提出有核心性的概念。比如汽车公司每年提出的概念车,以及在设计竞赛中的概念设计。通过概念设计可以把对未来的设想可视化,从而把概念明确化,从而可以直观地进行判断。通过这种概念的创造与发想,引导技术进行革新,创造出新的核心产品,可以为公司树立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在有形产品层:设计管理通过对产品外观,包装,品牌,结构的优化,创造出差异化的产品,为公司赢得竞争力。这层是设计活动参与最多的一层,当然也是设计管理参与的最多的一层。
在附加产品层:设计管理通过对附加服务的设计增加产品的价值,如售后服务的设计,购物环境的设计,直销渠道的设计、策划促销设计。这层是在现代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如全面设计(globaldesign)的概念。
六.产品生命周期与设计管理
任何一项成功的新产品都会经历从开发期经商品化而进入市场,为市场所接受,经过成长、成熟和衰退以及最终退出市场而消亡的过程。营销学上把产品从投入市场至退出市场的全过程成为产品的生命周期,为了研究设计管理在其中的作用,这里我们把产品开发期也加入,形成广义的产品生命周期。当然,不同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不同的。有的新产品被市场接受的时间较长,有的则进入市场不久便夭折,有的甚至在投入市场之前便终止了继续开发。
产品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开发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设计管理在不同的阶段参与的设计领域重点不同。
1.开发期
这一阶段产品孕育的阶段,企业理解市场需求,提出产品概念,制作原型机,试制样机,为量产作准备。
开发期在营销理论上常常不列入产品生命周期,因为营销理论研究的是产品进入市场后的价值实现,而在设计管理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设计管理主要进行产品创新设计管理。
2.导入期
导入期是产品进入市场后的第一阶段,产品开始按批量生产并全面投入企业的目标市场。这个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销量低,销售增长缓慢。在这个阶段设计管理:产品创新设计管理,展示设计管理、包装设计管理。
3.成长期
新产品从投入期转入成长期的标志是销售量迅速增长。另一特征是竞争者纷纷介入,当新产品盈利较高时更是如此。
在这个阶段,设计管理主要进行:产品细节创新设计管理、广告设计管理、分销渠道设计管理。
4.成熟期
成熟期时产品在市场基本饱和,虽然普及率继续有所提高,而销售量则趋于基本稳定。由于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时出现价格竞争,使产品差异化加剧和市场更加细分,顾客对品牌的忠实感开始建立,产品市场占有率的高低主要决定与重复购买率的高低,维护市场占有率的所需的费用仍然很高,因此少数财力不足的企业被迫退出市场。
在成熟期设计管理进一步对产品细节进行设计管理,利用企业形象设计管理,进一步维持市场。居安思危,及早考虑产品的升级换代,从功能、形态、技术等诸方面考虑新产品开发,以从总体上延续本企业产品家族的产品周期连续不断。
5.衰退期
由于市场竞争势态,消费偏好、产品技术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产品销量减少而进入衰退期,从而必须要有更新的产品面世。这时原有产品普及率迅速降低,成本回升,分销环节转向营销新品。
这时为了能够保持企业的生命力,必须投入已开发新品,从而进入新的一个产品生命周期。
七.产品组合与设计管理
作为一个出产品的企业,往往不只有一个产品,而是有着众多的产品,为了能够获得最佳的效益,需要对产品组合进行战略设计,而对于每个战略部分都要进行不同的设计管理。我们在这里引入日本SONY公司使用的SAB方程式,作为产品组合战略分析。
SAB产品组合战略:
S--STAR,明星性产品,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品,
A--ABILITY/AWARENESS,优先性产品,确保企业产品质量与美誉,
B--BUSINESS,辅助型产品,技术成熟,数量大,确保企业的盈利,另外利用产品量的展开,吸引眼球,提高企业的认知度。
八.结语:设计管理--以产品感觉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
综上所述,对于产品感觉的注重贯穿于整个设计管理始终,涉及到产品各个层面,扩展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延伸到整个企业多种的产品组合。我们可以说设计管理是一种以产品感觉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它不同于传统全面质量管理,那是以数字、规范为依据的,而设计管理以产品感觉为中心,更具开拓性与创造性,进一步把企业的产品提升到艺术的境界,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作为一个企业就像一个人一样,满足了比较低等的生存需要之后,必然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美学需求与自我实现的需求,在其中,设计作为一种满足高层次需求的手段得到越来越大的应用,设计管理也随着设计活动的开展而展开。
作为一个不断要求上进的企业,作为一个想把做到艺术境界的企业,作为一个想在消费者需求越来越高市场中的赢得胜利的企业,必然要引入设计与设计管理,这不仅会改善其产品的品质,更会改善其公司的气质,还会通过产品改善社会情调。
参考书目:
1.BrigitteBorjaDeMozota,2003,DesignManagement----UsingDesignTOBuildBrandValueANDCorporateInnovation,AllworthPress
2.PeterGray,1994,Psychology,WORTHPUBILISHER,SecondEdition,
3.RichardL.Daft,1997,Management,THEDRYDENPRESS,FourthEdition
4.《现代营销管理》张大亮,范晓屏,阮志毅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1998年9月第1次印刷
5.《创新管理》ManagingTechnologicalInnovation陈伟著,科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1996年5月第1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