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营销学论文范文

营销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营销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营销学论文

第1篇

理性营销始于1823年美国人A.C.尼尔逊创建的专业市场调查公司,自此,市场研究建立营销信息系统并成为营销活动的重要部分。C.E.克拉克指出市场信息是“对事实或近乎事实的收集与解释,或对事实的估计与推测。”广告媒体的广泛应用把简单的回归分析、抽样技术和定性研究引入市场研究。

营销从传统的经济学转入管理学研究,标志营销管理时代的开始。“经济学是营销学之父,行为科学是营销学之母,数学是营销学之祖父,哲学乃营销学之祖母。”经济学侧重于效用、资源、分配、生产研究,核心是短缺,而营销是公司管理的重要部分,核心是交换。

50年代营销环境和市场研究成为热点。营销管理必须置于而且适应其不断变化的环境,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定性与定量研究的重点,有助于制造商更好地理解其生活方式与态度。特别是当商品不再短缺时,消费者的差异逐渐扩大,于是“市场细分”的概念浮出水面,市场细分根据消费者的社会经济特征去判断消费者的行为模型。60年代,威廉、莱泽提出了比市场细分更理想的方法,即消费者的价值观念与人生态度比其所处的社会、阶层更准确地解释消费者的消费方式。自此,市场研究强化了消费者态度与使用的研究,从态度与习惯判断生活方式。1960年杰罗姆·麦卡锡提出著名的4PS理论。

70年代末,随着服务业的兴起,服务营销为服务业提供了思想和工具,也推进了制造业开拓了新的竞争领域。

80年代,顾客满意度(CustomerSatisfaction)开始流行。满意是一种感觉状态的水平,源于对产品的绩效或产出与人们的期望所进行的比较。顾客的期望源于自己和别人的经验、公司的承诺,而绩效源于整体顾客价值(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与整体顾客成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精神成本)之差异。它与顾客对品牌或公司的忠诚度密切相关。80年代另一流行概念是品牌资产(Brand

Equity)大卫·A艾克(Aker)提出构筑品牌资产的5大元素为品牌忠诚、品牌知名度,心目中的品质、品牌联想,其他独有资产。作为公司的无形资产,品牌资产往往又构成公司最有价值的资产。

伴随全球一体化进程,西奥多·莱维特提出“全球营销”(GlobalMarketing)的思想,强调产品与手段的一致性,认为过于强调各地方适应性会导致规模经济损失。然而,他忽略了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受文化影响的产品更多强调各方市场适应性,百不受文化影响的产品可以更多的标准化。

舒尔兹(DonSchultZ)提出整合营销(IntegratedMarketing),包括营销战略与活动的整合,信息与服务的整合,传播渠道的整合,产品与服务的整合。

巴巴拉·本德·杰克逊强调关系营销(RelationshipMarketing)的重要性,它有别于传统的交易营销,为客户增加经济的、社会的、技术支持等附加值,更好地把握了营销概念的精神,强调了营销的人文性。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企业“一对一沟通”顾客成为可能,出现了数据库营销,它更好地了解了顾客,加强了与顾客的忠诚关系。

90年代,企业营销理念发生变化,企业开始反思传统的营销活动,意识到营销不仅要考虑消费者的需要,更要考虑消费者手社会的长远利益,如环境保护与人身健康。公司实行组织目标不应为利润最大化或消费者的选择和满意度最大化,而应是兼顾消费者的满意与长期福利。于是,4CS开始向传统的4PS挑战。

二、21世纪营销学的展望

尽管世界著名营销学者对营销未来发展的看法显得多元化,但网络营销无疑是21世纪营销的焦点。营销环境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是网络营销发展的动力,20世纪工业时代创造的营销4PS要素与互联网技术重新整合。

网络营销的最大特点在于消费者为导向,消费者的个性特点使得企业重新思考其营销战略。网络环境使得双向互动或为现实,使得企业营销决策有的放矢,从根本上提高了消费者满意度。网络社会的竞争优势将来自于吸引和保持顾客的能力和极显著减少交易成本。

网络营销在三个方面对营销理论体系将产生重大的突破:

(1)强调消费者已逐渐取得交易;

(2)消费者需求差异日趋扩大;

(3)营销策略重在吸引消费者,培养消费者对公司及公司产品的忠诚。

工业革命以来,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冲击。无疑,传统的营销理论也将发生重大变革。市场细分的标准将更加细化;市场调查方法将更加创新,显现多元化;营销策略的研究更加注重互动的、整合的网络营销。

买方市场的完全转移和因特网使生产商的产品定位、厂商自身的定位更加细分,商品的文化特征、民族特征、艺术特征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商品将不再仅是大众的商品,而开始真正表达极小群体的生活方式。顾客成为一切的开始,为顾客找产品,不再是为产品找顾客,重要的不再是将尽量多的产品卖给尽量多的顾客,而是培养一个已有顾客更多地或只是某一公司产品的顾客。“一对一营销”、“直效营销”、“直复式营销”将成为全面满足消费者个性要求的营销方式。

网络调研由于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共享性和低成本的优势而将逐渐取代传统调研方法,这种基于顾客和潜在顾客的市场调研结果更为客观、真实,反映了消费心态和市场发展趋势。

三、中国营销学的现状

市场营销理论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重新引入中国大陆,经过近20年代的风风雨雨已从单纯的理论学习阶段步入需要全面创新和拓展的时代。中国营销学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引进阶段(1978—1982)年。主要通过翻译、考察及邀请专家的形式,系统介绍和引进了国外的市场营销理论。这是营销中国化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参与研究者少,研究比较局限,对西方营销理论的认识也相对肤浅。

(2)传播阶段(1983—1985年)。1984年1月,全国高等综合大学、财贸院校的“市场学教学研究会”成立,大大促进了营销理论的全面范围内的传播,营销学开始得以到高校教学的重视,有关营销学的著作、教材和论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实践的充分探索,缺乏中国营销理论创新的尝试,营销学依然没有实现和中国国情的有效整合,营销学最权威的指南仍然是“科特勒”、“麦卡锡”和“斯坦顿”。大多数人只不过是在介绍他们的理论与观念。实践中的营销更多的是广告、促销,甚至不顾道德的束缚,操纵消费者的欲望,背离了时代的特征。

近年来,现代营销理论和应用原则上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对质量、价值和顾客满意的强调,对关系建立和顾客保持的强调;对商业过程和整合商业职能的强调;对全球性思考和区域性规划的强调;对战略联合和网络建立的强调;对直接(复)和在线营销的强调;对服务营销的强调;对高科技产业的强调;对符合伦理的营销行为的强调。这些新的观点经过系统化后,也正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关系营销、整合营销、网络构建、战略联合、直复营销、在线(网络)营销、服务营销和营销伦理等,它们构成了当今营销时代的新特征。

营销是对需要满足的促进,需要无处不在,营销也无处不在。实用的营销不在于优雅的形式,而在于被谁,在什么地方,以何种程度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应用。营销应成为一门实用管理技术,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应该向企业提供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技术。从宝洁的品牌营销,可口可乐的特许经营,斯沃琪的差异化影响,马狮的关系营销到戴尔大规模开始定制化营销,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营销创新成就了一个品牌,一个企业,丰富了营销理论体系。

因此,中国营销学面对21世纪,应结合西方营销理论、技术趋势和中国文化、市场、企业的实际状况,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创新:创建中国市场环境下,尤其是网络环境下道德的营销理念和体系;创建结合实践的微观营销实务技术;创建整个组织范围的营销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郭国庆,市场营销管理——理论与模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第2篇

关键词:再就业创业营销学思考

再就业工作是目前我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社会课题,各级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离彻底解决问题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从政府和社会的角度而言,大家都在考虑能为下岗职工们做点什么、帮助下岗职工尽快再就业,但从下岗职工者的角度而言,我们也应该考虑;我们自己该怎么办?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具体而言,也就是说下岗职工如何迈出艰难的一步?如何创业?路在何方?

转变观念营销自我

无论什么原因,下岗或失业对一个人而言都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任何人遇到这种事情都会心情不好或是怨天尤人的。但下岗者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自我、转变观念、营销自我。

克服精神紧张和“要面子”的窘境,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下岗后就业或择业第一关就是心理关。需要战胜自我,克服精神紧张和“要面子”的窘境。从做小买卖的第一声吆喝到去一家陌生的企业或单位应聘,都需要鼓起勇气,都需要迈过心理关这道坎。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克服心理紧张和“要面子”的窘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正确认识下岗问题。下岗问题是国家国有企业改革即减员增效或企业破产倒闭的结果,并不主要是个人原因和问题。既没有什么不光彩的更没有什么可耻的。下岗职工多着呢并非我一个。

采取自救措施、自找门路是为国家社会分忧,是无上光荣的事情,如果成功是值得自豪的。

自食其力、靠自己劳动挣钱吃饭没有什么丢人的。

认清自我,树立信心

全面了解自身优势和劣势,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自身优势如自身长期以来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树立信心。

彻底转变观念,克服等待思想

国家和政府对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非常关注,并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安置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都是外力,要使每一个下岗职工都能很好地再就业还必须依靠下岗职工自身的内力,两者共同起作用才能彻底解决好这一问题。尤其是下岗职工自己,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克服等待、观望思想,积极行动起来寻找自身发展及创业之路,避免由于等待和观望而贻误战机。

善于营销自我,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下岗职工的创业,需要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因为,社会的非议、亲友的不信任、自身经济实力和管理经验的极度有限、外部市场领域的激烈竞争所导致的可做之事和可创之业越来越少等,都无疑给下岗职工的创业之路设置了重重障碍。作为下岗职工必须善于营销自我,排除以上干扰,才能为自身创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其中,置外部非议于不顾、争得亲友的同情、信任、理解和支持尤其重要。因为多数情况下,创业需要动用多年的家中积蓄、需要向朋友借款、需要了解信息等。当然,更不要忘了国家、政府或组织给予的政策优惠、低息或免息贷款等诸多支持或扶持。

寻找机会走创业之路

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之路是多方面的,其中寻找机会、走创业之路是值得推广的重要方面。因为,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许多毕业大学生临时性打工等,使易做的岗位越来越少,就职择业的空间越来越小,竞争更加激烈。下岗职工多数情况不仅是年纪偏大,而且长期以来只做一项工作,原工作性质单一,除原工作之外多数没有一技之长等。面对这种状况,多数人犹豫彷徨,不知该如何是好。但仔细考虑,还是大有可为的,许多机会在等待着我们,需要去发现、把握和运用它。

什么是创业机会

创业机会是针对创业者而言的市场营销机会,即可以被创业者利用的市场营销机会。市场营销机会就是指市场上客观存在未被满足或未被充分满足的需求。由于需求总是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所以客观上总是存在着市场机会,即总是存在着未被满足或未被很好满足的需求。营销机会是一种客观存在,对所有的人而言都是均等的。一定情况下,只有当市场机会中存在着有利于发挥创业者优势的时候,才能成为创业机会。由此可见,创业机会就是指市场环境中各种需求要素在动态变更中与创业者经营条件和经营行为最佳结合的那一部分。所以,对创业者来说,重要的并不是是否能够找到多少市场机会,而是是否能够对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估,从中寻找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创业机会。

在自己熟悉的行当中找机会

下岗职工长期以来从事单一的工作,既是自己不利的因素,同时又是自己的优势。长期从事某项工作,自然对该项工作所涉及的领域或行业非常熟悉,更容易寻找到适合自己并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创业机会。

在社会发展的动向中找机会

密切关注社会发展的动向和趋势,从社会发展的动向和趋势中寻找创业机会。目前,这些趋势主要有:

环保呼声的日益高涨

环保呼声的日益高涨,使世界各国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日益重视,不断强化环保立法和执法。这既给我们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机会。苛刻的产品环保标准(如:对汽车尾汽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等)对经营者或创业者而言,是一个挑战;但另一方面又是机遇,它造就了一个庞大的环保产业。由环保热而带来的绿色消费观念为创业者们带来了机会。绿色养殖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绿色装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等都方兴未艾;回归自然,使消费者更愿意到大自然中去享受青山秀水。对创业者而言,寻着这样的思路一定可以找到极有发展前途的创业机会。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从事挑战性和刺激性的活动

挑战性和刺激性的活动正在受到人们的欢迎。经常听到“花钱买罪受”的说法,譬如攀岩、蹦磯和野外生存训练等,现在都成了很受人们欢迎的时尚娱乐项目,这为娱乐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也为创业者们创业、发展找到了新的思路。

休闲性娱乐活动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如这些年到郊外钓鱼的人越来越多,尽管钓出的鱼与市场上卖价相比,价格不菲,但仍然趋之若鹜。承包鱼塘、买鱼放鱼供人垂钓、提供休闲服务成为许多人创业的好机遇。

旅游活动的新动向

当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一项庞大的产业,各地、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旅游业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许多人开始由到大城市旅游开始转到农村去、到自然界去,形成了古朴各异的农村田园生活型旅游和青山秀水的山川型旅游。开发这些旅游项目并提供相应服务是大有发展前途的。

家务劳动社会化或产业化趋势明显

妇女就业、双职工家庭的增加、收入的提高,使家务劳动越来越成为家庭中无法兼顾的但又不得不做的负担,家务劳动社会化趋势愈加明显。伴随着家务劳动社会化的进程,一个个庞大的产业将不断出现并发展壮大。衣着制作退出家务劳动的历史舞台、餐饮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都足以证明了这一点。未来洗衣业及有关托幼、托老、料理家务、搬家、接送孩子上下学等家政服务业将会成为一项庞大的事业。并且这些工作更符合下岗职工自身的特点,适合他们去工作和创业。

人口老龄化及单子女状况所带来的机会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中国目前的生育政策所带来单子女家庭的增加,使中国未来有关老年人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老年人市场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针对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食品、衣着及养老服务等产业,将成为更多人乐意从事的事业。

在日常生活中找机会

许多市场机会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日常生活是创业者们寻找市场机会的重要源泉。太阳牌锅巴的诞生是由民间小吃中开发而出的;婴幼儿洗发剂,中国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没有的,凡是当时有小孩的父母,只要注意体会,都会感觉到孩子洗头的不便和苦恼;对抽烟而又注重环保的人来讲,买一个随身便携式烟灰缸,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但我国市场上还没有这种产品;从包装上做文章,更便于携带和健康的饮品将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如各类不同含量的水果饮品、蔬菜饮品等;超浓缩的蔬菜片、食品片也将成为人们外出消费的时尚,如菠菜片、胡萝卜片、更高更平衡营养的食品片等,这些东西有些有,有些市场上还没有。如何使人类得到更多、更健康、营养更全面、吸收更充分(少有“废料”排除,让工厂与大自然循环,减少做饭、吃饭、上厕所的时间)将成为世界食品工业革命的方向。当然也为创业者们提供了庞大的开发、创业机遇。

当然,对下岗者而言,创业机会是多方面,如从来自国外的朋友的信息中找机会等,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和思考,机遇总比困难多,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机会。

营销忠告

毋庸置疑,创业是艰难的,但也不是不能成功的。要想成功,必须注意许多问题,在这里给创业者们提几条营销忠告。

对创业或营销的思考

什么是营销?营销是做什么的?说简单点,营销是帮人解决问题的,为别人解决问题、为别人着想,是营销的思想灵魂。我总给人讲这样一个小时候给人推车的故事:一位老农,拉一车苹果上坡,怎么也上不去,我帮他推上了坡,他对我的答谢是用手掐了尽可能多苹果给我。事情过去后,我一直在想这件事。事前我没有对我的帮助行为标价、更没有与老农讨价还价问推车给几个苹果,但他却在事后能给我尽可能多的苹果,这是为什么?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呢?

信誉和法律

守信和合法经营是创业者进行创业经营并取得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在当代中国市场环境下更是如此。不守信事件的增多,可能正带来了人们对不守信的深恶痛绝和对守信的渴望,这也恰好是守信者成功良好机遇。至于合法经营就更不用说了,因为非法经营是不能长久的。

自我提高

创业者尤其是下岗职工创业者,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综合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随着生意的发展壮大,所需知识和技能就越多,要求会更高,处理的事务将更多、更复杂,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经营管理、营销知识及有关创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新的环境和工作的要求,也才能不断的更新老观念、摒弃老模式,使事业不断兴旺发达。

学会“吃亏”

学会“吃亏”是给创业者们的另一点忠告。有人说“吃亏”是福,是很有道理的。初次创业的人,往往既无现成的客源又无经验可谈,当遇到客户时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艰辛的努力,如做更多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工作、同等质量条件下在价格上做更多的让步等才能抓到客户、做成买卖;没有“吃亏”的精神或老是关注于自己利润率的创业者是很难成功的。事实上,第一笔买卖的成交甚至是在“吃亏”的、有时是在亏本的条件下成交,往往是更大买卖、更多利润买卖的开始。这也是稳定客户队伍的强有力手段。

第3篇

双语教学或双语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通常指英语和汉语)作为媒介的教学,尤其是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和学的媒介教学。对此,欧盟采用的英文表述contentandlanguageinte-gratedlearning(学科内容与语言整合)能更好地反映双语教学的本质特征:学科内容与语言技能的整合学习。双语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将语言学习与学术内容领域相结合,将教学重点从语言学习转移到以语言为媒介的具体学科内容学习上。通过将语言和专业知识的结合,一方面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学习和掌握,另一方面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如何展开双语教学,不同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师资情况、学生的实际水平及专业和课程的特点,在课堂教学、教材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通常来说,双语教学有三个不同层次:一是半外型,即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中文教学、中文评价;二是混合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中英文混合型教学、英文评价;三是全外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进行全英文授课,学生的学习与实践也是全英文进行[1]。通过双语教学的广泛推广,为培养国际市场营销学人才打下了坚实的语言与知识相结合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主要从市场需要和学生实际素质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语言和专业知识基础,采用半外型和混合型结合的方式,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并结合一定的中国市场营销特色案例,中英文结合讲解,难点重点的部分使用中文评述,对学生学习和实践要求运用规范的商务类英语。

二、《国际市场营销学》培养国际化商务人才的重要性

(一)市场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国际化经营模式的形成,来自国内及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挑战日益激烈,对于同时具有语言能力和专业背景的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愈演愈烈的就业市场上,单一的具有良好语言能力或者深厚专业知识的学生,越来越难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随着开展国际性业务企业的增加,对人才需求也从对相关专业的重视发展成为对综合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重点关注。因此,如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国际化商务人才,成为各个高校必须面对的一个紧迫课题。国际市场营销学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通过对市场营销规律及活动过程进行研究,对多种传统及新型营销模式的探索学习,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指导企业合理规划设计市场营销方案,让产品真正走向市场、走进市场。一方面,在专业知识上,需要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将不同的政治、文化、法律与营销实操相结合;另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过硬的语言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外语环境下商务沟通、交流的技巧,并能胜任相关的商务接待、翻译及洽谈。由此可见,国际营销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的专业型课程,应以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为导向,培养学生以扎实的语言基础为平台,掌握丰富的营销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而现阶段,各高校对国际营销学尤其是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仍处于不断的探索中。以教师单向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渐向学生参与为主的双向互动教学模式发展,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有很大的改善。但受到师资力量匮乏、学生综合素质不平衡、商务环境不理想等因素影响,国际营销学专业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国际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模式的课程特点

传统的《国际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开设该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深厚的市场营销学技巧。然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是使用汉语学习专业知识的,所学的内容更多的是研究中国本土的市场营销,所以在频繁的高水平的国际商务活动中,这样的人才往往受制于语言,很难将自己的所学较好地运用在实践中。而新生的商务英语专业,作为一个跨学科的专业,其发展还未成熟。很多高校在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很难清晰地界定语言和专业知识的课程设置,往往会因为师资、课程设计等原因,造成专业和语言能力两方面的培养发生脱轨或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往往会更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经贸专业知识,或者语言与专业知识分开培养,而脱离了彼此的联系性,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很难快速有效地融入当前的国际市场经济环境中。

三、《国际市场营销学》培养国际化商务人才的途径

(一)开展新型的《国际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模式

1.课堂讨论式案例双语教学

《国际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结合大量的实际营销案例,通过深入研究讨论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相关知识。首先,在案例的选择上,既要引入一些国外原版教材中的经典案例,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对英文案例的阅读提高他们的英文阅读能力和使用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了解到不同政治文化背景下市场营销运作的差异,使用一些我国市场营销中较为经典的案例,联系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其次,需要教师组织与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案件的讨论分析中,在课堂上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案例分析和演示,使其能够加强语言和知识的结合运用,同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将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深化巩固,并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课堂双语讨论式的案例导入法,不仅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软件模拟式教学

软件模拟式教学是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构造一个模型,利用计算机及网络平台,将现实营销中的复杂问题简单化,并以主要经营活动为模拟范围进行定量设置,学生在此范围内作出各种经营决策,而系统会自动计算模拟结果,给出相应的反馈。在这种模拟式教学中,教师应当起到引导和指示的作用,“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模拟营销环境加以分析,并且大胆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决策。这样的模拟式决策并没有“标准化”的答案去衡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析做出完全不同却都符合市场的营销策略,如低价抢占市场份额或高品质高价格以获得极大的利润空间。这种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以模拟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并为他们设定相应的任务目标,以任务的完成度为考核标准,既帮助学生对所学基础理论加以巩固,又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学会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2]。

3.小组交互协商合作及presentation教学模式

交互协商,通常又称为对话互动,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的互相沟通、互相协作下,建立起一定的关系,并以此形式共同完成一定的任务。将这种交互协商法运用到国际市场营销的双语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交互协商学习搭建一个平台,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定相关的教学任务,比如分析营销环境,制定相关的营销策略,并在完成相关任务步骤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市场营销报告。而学生可以5-6人一组,合理分工,共同协商,共同合作,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在课堂讨论阶段,要求学生尽量使用英语交流,既要深入掌握营销学中的基本知识,又要突出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国际性,辅导学生做出合理的英文营销方案并完成相应的报告论文。在论文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将本组的研究结果以pres-entation的方式在课堂上呈现。Presentation意为“陈述,展示”,在西方发达国家高校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模式。通过对一个话题或研究的准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对此话题及研究结果进行讲解分析展示。在国际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中,大量使用presentation教学法,不但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通过上台进行全英文演讲,展示PPT等方式,有效锻炼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办公软件的应用。将“学习”与“实践”完整的统一,最终完成对本门学科知识的意义构建。

(二)《国际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在课堂实践中的设计与实施

1.教学内容

根据市场营销学的学科需求,以基础市场营销方案为框架,笔者对教学内容进行选取,将整个课程具体细分为8个主题,具体内容为:营销的性质(Thenatureofmarketing);全球营销环境(Theglobalmarketingenvironment);消费者行为(Cus-tomerbehavior);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的选择与定位(Marketingsegmentation,targetingandpositio-ning);产品管理(Productmanagement);价格策略(Pricingstrategy);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s);分销管理(Distributionmanagement)。

2.教学目标

根据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特点,结合未来市场实践的职业需要,在双语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围绕“learnbusinessthroughEnglish”的教学目的,笔者将具体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专业知识掌握要求:(1)清晰理解整个市场营销学的框架及八个教学主题间的逻辑关系;(2)学会如何制定营销计划和战略;(3)学习如何做营销调研和掌握信息系统;(4)进入到现实市场中,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语言表达运用要求:(1)能看懂原版的国际营销学教材,将英文表达和专业理论有效结合;(2)掌握基本市场调研,完成全英文的营销策划书;(3)能就策划内容进行准确的英文说明及策划论证。

3.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模式下的国际市场营销学注重学生实际市场营销实践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双重培养。因此,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使用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式。一是采取课堂讨论式案例双语教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实践性强的学科特征决定了案例教学在本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使用原版英文案例,既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成功营销案例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通过Burberry,Beckham和BigBrother的案例,让学生们了解如何进行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定位;而Gorenje集团的“一万英镑冰箱与新的欧洲品牌”奇特案例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产品与品牌的管理;IKEA宜家家居的分销管理享誉全球,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研究分析,加深对分销管理的理解。二是采取小组交互协商合作及presentation教学法。交互协商合作教学法可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将学生分组,通过groupwork的方式,在课堂上开展全英文的互动式讨论或练习。例如,让学生们制作新产品的开发,从创意产生、创意筛选到最终产品商品化的流程,都以小组讨论,互相辩论的方式最终决定出方案,并小组推选代表以英文向全班对本小组产品进行说明。同时,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家或几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完成一份完整的英文市场营销报告的调研、制作及撰写。通过presentation的方式,将本组的营销理念呈现给大家。三是使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除了选定的教材外,笔者向学生们推荐大量营销相关的书籍。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日新月异的营销市场环境。另外,多媒体、网络甚至电影、纪录片都是让学生更好了解营销世界的途径。例如,《Ingoodcompany优势合作》、央视制作的大型纪录片《华尔街》等电影或纪录片的片段都可以真实而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一个真正的商业世界。四是设置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并不以单一的期末考试为主,通过多个学期的研究改进,笔者最终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模式进行成绩评定,其中平时成绩70%和期末成绩3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5%、课堂参与度5%、英文案例分析20%及小组英文营销策划报告40%。而教师则通过课堂上对各小组案例分析结果及最终的英文营销报告予以点评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国际市场营销基本理念和如何将语言良好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这样的考核方式多样化设置,可以减轻学生的期末考试压力,通过考查学生将语言运用到营销理论实践中的能力来实现语言性和专业性双重考核,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课程结束后,笔者通过学生们在课堂的案例分析表现以及市场营销报告的制作和展示,可以看到,通过课堂互动等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对营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是良好的,并且基于双语教学理念,在期末时,学生基本都能较好地将英语运用到营销实践中。双语教学为国际市场营销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笔者以营销方案为基础,将整个课程划分成为8个主题,并辅以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打乱了教材原有章节的顺序并加入大量的教材外资料,让习惯依赖教材进行学习规划的学生们在教学初期感觉不适,对变动的教学内容和模式感到迷茫、紧张。因此,在学期初,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较为被动。分组以自愿为原则,导致小组间的水平差距较大,组员的学习能力、参与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小组态度认真,积极投入;有的小组消极怠工、责任划分混乱。对于互相学习、切磋、帮助、提高的教学目标没有最大化地实现。8个主题的难点重点划分不清晰。有的主题内容丰富,是教学中的重点,但实际理解操作难度都不大,花费大量的课程时间,影响了课程进度,但事实上学生早已掌握。有的主题内容单一,课时安排很少,但实际上,学生们觉得难以理解,对于掌握和应用该知识点都很困难。基于以上的问题,为了更好达到教学目的,笔者建议:首先,根据划分的8个主题,教师应该在课前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搜集资料,了解到难点重点所在,并合理安排整个学期的课时分配。同时,在上课过程中,大量和学生沟通,对于难点主题,尽可能地介绍详细,并通过举例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们掌握该主题的知识点和运用方法。对于虽然内容丰富但实际易于理解的主题,尽可能简洁,不影响课程进度。其次,在学期初期,对学生详细讲解本学期该门课程的教学安排,通过对八个主题间的逻辑关系、重点难点把握、教学资源应用的详细说明,让学生们对该学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减少初学的不适感。第三,参与到各小组的课堂讨论活动中,加强与学生们的课堂互动,并对各小组的营销方案制作给予最大的指导和帮助。对于积极主动的小组有效引导、积极反馈;对于消极沉闷的小组,要主动参与他们的课堂互动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及时答疑解惑。总之,在我国高校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双语教学改革中,如何改善教学课堂,将教学和实践相关联,将语言与专业相结合,培养出最适合社会需要的综合专业型人才成为我们亟需考虑的课题。

(三)提升《国际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思考

1.搭建专业发展平台,提高双语教师素质

我国的双语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高校双语教学的水平和师资力量的建设参差不齐。作为双语教学的直接实行者,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英语水平。对高校而言,应该探索如何为双语教师搭建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创造更多的学习培训和研修机会,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其专业发展。对教师个体而言,一方面,教师要大力加强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双语环境;另一方面,要在专业方面进行自我强化,钻研国外高校的原版教材,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结合我国的实际市场营销现状,实现双语教学中语言和专业的有效结合。

2.明确教学目的

一个良好的教学,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明确教学目的。《国际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是以培养全球化经济背景下,从事国际性商务活动的人才为目的。此类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基础以适应双语甚至多语环境下的沟通交流及具体业务的实施,还必须掌握并且能够真正应用相关的商务营销知识。鉴于此,双语模式下的《国际市场营销学》,其教学目的应当明确定义为“通过英语来学习专业知识”,即将专业内容与语言技能进行整合的方式进行教学[3]。

3.教材及配套资源的选择与配置

目前,各高校双语模式下国际市场营销学的教学中,对教材的选择并没有明确选择的方向。在教学实践中,部分高校会选择原版英文教材,让学生接触到最先进最前沿的国际市场营销知识,方便学生整体系统地把握国际市场营销的理论框架,“原汁原味”地获取国外学术信息。但原版教材也往往存在一些不足:大多数高校由于缺乏相关商务专业的先修课程的铺垫,使得学生缺乏足够专业知识基础,而原版教材的信息量又非常庞大,学生对于原版教材的理解非常有限;另外,原版教材往往是对国外本土化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而缺少与中国实际情况相联系的具体分析。因此,随着双语教学的展开以及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发展,部分高校组织编写了一些适合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使用的国际市场营销专业教材。这些教材都是在国外原版教学的基础上,将篇章结构做了修改、调整或删减,并辅以对应的中国市场典型案例分析,相关的配套资源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4]。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选用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院校双语教学适用教材———两位国际知名营销学者戴维·乔布尔和约翰·费伊合著的《市场营销学(第三版)》。使用这一教材能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概念,同时可以阅读到大量的英文例子和真实案例,帮助学生掌握英语专业术语并良好地掌握英文理解营销学的基础知识。再者,通过大量的阅读,将英文案例与现实实践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及使用能力,且熟练地掌握市场营销的技术和方法,将英语语言与营销学知识有效地结合。另外,在使用难度适宜的原版教材的基础上,笔者根据课程内容需要,将整个课程按照制作市场营销策划的主体架构,将原版材料内容予以调整,对其中的相关章节进行适当的增加或删减,并通过制作图像及影音材料,让学生了解中国国内的营销实例,并有效地同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

四、结语

第4篇

开展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工作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了解到,目前市场营销学课程实验教学的主要手段是案例教学,而案例教学这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早已经成为各个学科课堂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其缺点也日益突出。例如,当前使用较多的纯文本案例(也包括语言案例、情景模拟案例),通过枯燥的文字描述,很难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当时的情境,这使得学生在案例讨论时很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仅仅拘泥于案例文本本身。此外,文本案例通过采集和编辑,可能会丢失大量重要信息,这就使原本丰富的教学过程变得简单,也使学生难以再次对案例进行加工和处理。所以,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效果也亟待提高。

2.市场营销教学问题存在的原因

2.1教育机制方面的原因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都是以高考为代表的应试教育,在这种教育机制下,考上大学成为中学乃至小学的唯一目标,于是,追求知识灌输的“填鸭式”教学普遍受到推崇。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只是一味的记、背,以至于已经忘记了自己可以独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思考解决方案,而是去查找相似答案并模仿。虽然近些年我国已由原来的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过度,由填鸭式教育向启发式教育过度,但长期以来对学生和教师造成的影响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的改变。

2.2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原因

落后的教学管理会对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工作产生阻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2.2.1教学管理方式呆板部分院校为了规范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师教学行为,规定了很多教学细节。客观讲,这些规定确实能够起到一些积极作用,对约束教师不良行为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过于注重教学细节,规定定的过死,也会起到限制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例如,有些院校对考试方式、考试题型、标准答案,以及答案中每个知识点得几分等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这种方式限制了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学生的自由发挥,使得学生只是在考试前机械的背诵一些之前课堂上分析过的案例的结论,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2.2配套教学改革激励机制不足市场营销学研究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在实践教学方面,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对资料的收集、编写、整理、完善需要花费比课堂理论教学更多的心思,但对于这些劳动,学校配套激励机制明显不足,这样的机制不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2.3教师方面的原因目前,各高校教师普遍呈现年轻化趋势,很多高校市场营销学教师从走出校门到进入校门,自身几乎没有从事过相关社会实践,谈起理论头头是道,但遇到实际问题又往往无从着手,对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性教学有些力不从心,指导学生研究案例也往往流于表明,做不到深入分析,更谈不上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这是当前市场营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在师资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此外,还有一些在教学方面颇具经验的教师,在目前高校普遍追求职称、职务的风气之下,对教学工作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在这种功利主义的影响下,教师往往避重就轻,就教材论教材、就理论论理论,不愿在备课上下工夫,不愿寻找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这和一些年轻教师有心无力相比,就显得有点有力无心。

3.提高《市场营销学》教学效果的对策

3.1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从源头上讲,学生对学习市场营销知识积极性不高的根源在于长期的“填鸭式”教学,造成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缺乏主动思考意识。所以,作为高校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借助于百度、google来处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增加多媒体来弥补纯文本案例的不足,视频案例表达更直观,更真实,也更引人入胜。此外,由于当今科技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可供教师利用的视频资源十分丰富,如果把被实践证明十分成功的案例教学和视频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融合为课堂里的多媒体视频案例教学,则不失为教学方法上的革新,值得我们区探索。

3.2改革教学管理制度,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很大程度上规范了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师教学行为,但如果制度过细、涉及的面过宽,又会限制住教师的手脚。所以,教学管理要增强灵活性。例如:要允许和鼓励教师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有益的尝试,如通过互联网或精品课程教学平台授课、与学生进行沟通,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而非过分拘泥于全程面对面式的教学模式。另外,在认真执行教学大纲和课程授课计划的前提下,应该允许教师进行创新尝试,不要强求与大纲和计划完全相符,对教师的教学考核也不应单一,可以从教学效果与教学过程等多方面进行。总之,教学管理在规范的基础上,可以考虑给予教师一定的自主性。

3.3完善配套教学改革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要变学生“被动的听”为“主动的学”,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例如,对案例的选择和编排、研究学生更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教师自身知识储备的丰富等,都需要很大的工作投入,但这些投入是看不见的,甚至在有些时候,也是无法衡量的。如果没有完善的配套教学改革的激励机制,教师往往是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却得不到肯定,这容易使教师的心理受到影响,也不利于提高市场营销的教学效果。

3.4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增强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一般来说,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对于思想道德素质,可以通过宣教教师的爱岗敬业、职业道德来树立。但是,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素质,就需要学校加大资金的投入了。例如,支持教师到企业实践,为教师提供便利或帮助教师联系企业;鼓励教师到国内较好的院校或到国外知名院校进修或访学,或经常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学、传授经验。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可以把教师在企业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考核标准之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自身实践能力,进而提高教师自己分析与解决实际营销问题的能力。

3.5加强团队合作,共同研究增强教学效果的方法

第5篇

(一)实践教学不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

目前,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在仿真实训室,进行情景模拟,但是这样的模式难以让学生产生职业认同感,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应该面向各类公司、企业,能够灵活应对营销对象,开展市场营销策划与组织、运用推销技巧,具有一定的商务谈判能力,并且能够拥有法律知识和一定的现代企业管理能力。在实训室中,难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实践教学方法主要集中在实训、顶岗实习等方式,实践教学方法亟需创新

(二)实践教学缺乏考核与评估体系

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市场营销学等应用性强的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评价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之一。技工学校没有根据中职教育的特征,有效地确立各学科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继而构建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三)注重技能培养而忽视职业素养提升

技工学校学生市场营销学实践过程中,强化的是知识体系构建与职业技能提升,而缺乏对于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教育,从而导致技工学校毕业的学生职业认知能力普遍偏差,对于所学专业的应用方向把握不准、没有契合实际的职业目标、缺乏完善的职业规划等。这种注重技能而缺乏系统性的职业认知教育,也会弱化实践教学效果。

二、技工学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贯彻“能力本位+学生主体+实践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

技工教育要求各类技工学校贯彻“能力本位,学生主体,实践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各类技工学校学生应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市场营销学》应用性极强,但是传统的理论教学,难以满足人才培养要求,过多强调理论也弱化了教学效果,因此,适用社会需求的市场营销学的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二)技工学校学生培养目标和要求的体现

中等职业学校又分为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等五个类别。中等职业学校属于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也承担着为高等学校输送人才的任务。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是以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其毕业生的主要出路在就业。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方向、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密不可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经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就是要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意味着技工学校的市场营销学必然强调技能应用。

(三)结合技工学校学生的特征培养人才的要求

技工学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生源层次不高,学制3年,学习期间,这些学生年龄不大,心理成熟度不高,文化素养不高,自我约束性不强,市场营销学过分纯理论教学,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样的学生特征,市场营销学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三、技工学校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教学改革路径

(一)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创新

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创新就是要求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过程中,构建与创业型组织、创业过程中的系统知识培训,培养学生的知识系统,传授就业与创业过程中的营销知识,包括商务运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业营销知识、商务谈判能力等。成立创新创业工作室,孵化学生的一些小型创业项目,在这些项目中加强学生对于市场营销学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运用,也就是说通过创业活动,服务于市场营销学的教学。

(二)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课程体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日益重视营销工作,市场对于营销人才的需求旺盛。市场对于营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社会营销人才培养难以匹配。因此,本文认为各个技工学校应该基于岗位能力培养,设置市场营销课程体系。通过师带徒制度、校企合作、校中企等模式提高学生对于岗位的适应能力,基于岗位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各方面技能,通过校企协同培养,根据企业需求,设置课程,以保险行业的市场营销人才为例,学生市场营销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非常重要,结合保险行业特征,培养学生保险行业的市场营销知识,包括客户沟通技巧、保险推销、保险高级客户维护与管理、保险电话营销等等。也就是说,基于保险行业岗位能力分析,要求学生掌握金融保险综合知识,精通金融保险基本业务技能,熟悉金融保险业务,初步具备保险和经纪业务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具备保险市场的开拓与客户开发管理能力、具有保险公司的基层管理能力等。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市场营销学教学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也就是基于工作过程来完成各项教学工作。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教学环节基本可以确定为,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也就是说坚持模块教学—任务驱动—目标管理的方式。将教学分成若干模块,模块中分解若任务并设置学习目标,学生自行进行目标管理干任务,学生在比如,市场营销中的产品开发,首先要求学生对于同类产品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找出产品需求的影响因素,并叫学生分组讨论,进行营销策略选择并进行有效组合。加强与企业合作,学生参与实践环节,完成教学工作计划。

(四)创新市场营销的教学环境

创新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环境,构建独具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营销实践教学环境,市场营销学创设的教学环境,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主动创造机会,创设丰富的信息资源环境,强化教学环境对于学生职业认识和职业素养的认同,尽量减少情景模拟的虚拟环境,而是真实的营销办公环境,通过实体经营,从而提高学生的营销技能与营销水平,加强团队协作与合作能力,强化真实环境下的体验式学习,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五)构建实践教学质量评估系统

第6篇

1.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模式陈旧

据调查,到目前为止全国没有一本专门为高职高专编写的《药品市场营销学》国家级规划教材,目前的教材理论性较强,实训内容较少,反映药品营销实践的案例少,难以满足就业岗位的要求,能力得不到培养;现有的教材从内容上讲是以“产品为中心”来设计的,没有转变到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市场理论上来。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表现在课内教学和课外创新实践脱节,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融合度差,等等。许多学校的老师一般都把教学重点放在营销理论的讲授上,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其结果是形成了“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营销能力得不到训练,在实际的药品营销工作中,缺乏沟通技巧,表现的不够主动,不知如何有效地开展业务,完不成销售任务,经济效益低下。药品市场营销是一种创造性的经济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只重视理论教学,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忽视了技能的培养和实务操作过程的训练,无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和市场的要求。

2.实践、实训条件差,缺乏校企合作

由于药品营销学实践性、职业性的特点,实训、实践环节必不可少。但是在当前的实训教学中,很多高校用于实践的硬件设施薄弱,没有专门实践训练的实训场地和设施,校内实训仍然停留在简单的角色扮演和方案论证上,很难全面、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学生不能体验药品营销业务中的决策过程和业务流程,如在客户拜访、药品消费者行为分析、具体业务的处理等方面。社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学校的教学难以满足这点要求,因此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在医药营销行业的就业。缺乏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由于没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不愿接纳实习生,担心实习生做不了业务,还影响工作。部分企业即使接纳实习生,也是安排到服务和勤杂岗位,营销能力得不到提高。

3.缺乏“双师型”教师

药品营销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但学校的主讲教师大多数是从财经院校招聘过来的研究生,他们没有药品商品学的基本知识,缺乏药品市场营销实践工作的经历,只注重自身学历的提高,不重视营销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有营销师或高级营销师资格证的教师少。在讲授实践课程时显得很空洞也很吃力,有些老师甚至没有见过合同、支票、发票、提单等单证,从事过医药营销工作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条件会导致学生缺乏训练,训练不到位,独立工作能力差。

二、教学改革的建议

通过分析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近六年毕业生就业去向,我们探索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提出“两会一能”,即会生意、能营销、会赚钱的培养目标,构建了突出职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做法是:

1.以项目教学为主线,促进教、学、做一体化

2012年12月25日,教育部颁布了历时7年研究制定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对18大类410个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进行了界定。因而,需要更新教材的体系架构、内容和形式,以满足市场营销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们通过对医药企业的调查,以及药品营销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采用能力培养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结构脉络来实现教学内容与医药企业营销实际岗位的紧密结合,从而达到上岗零距离。还设计了新的教学体系———项目教学,项目教学也是精品共享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项目教学又称模块教学,是国家“十二五”教改的重要内容。具体做法是将课程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任务或模块让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提出要求,指出重点难点,审查学生的方案,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到主动,由灌输到探究,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由于自身的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特点,许多内容相对独立,易于进行模块设计,学生容易感知和模拟,实训效果较理论讲授效果更好。例如,在拜访客户教学项目中,通过对医院药事部门、临床医生及患者进行拜访,学生能够懂得:拜访客户要做哪些访前准备工作(药品知识、使用方法、顾客消费行为分析、竞争对手分析、药品推广资料的印制、礼品的购买);在开场白中应如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以吸引对方;如何懂得倾听并探询对方的需求;如何将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基本信息介绍清楚并突出产品优势,并能解答医生对产品的疑问;如何激发购买欲望;如何培养顾客的忠诚等。设计项目或任务时,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知识和技能螺旋式地融于项目或任务中。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

2.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校企合作

建立一支既有市场营销理论和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药品营销实践经历的师资团队至关重要。第一,鼓励和支持教师考取营销师资格证(取得证书有奖励),培养“双师型”教师,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80%的教师已达到双师型教师。第二,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在实习基地做兼职,直接参与医药营销业务,年轻教师在一个聘期内不得少于半年。教师走出课堂,参与实践,能打破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能够将营销理论与现实业务有效结合。由于教师具备做业务的亲身体会,在授课过程中,内容就会显得真实而不空洞,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第三,聘请医药企业的专家和医院药学管理部门人员来校讲课或进行学术交流。项目教学为校外医药企业的专家讲授提供了平台,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他们带来了最新的理念、鲜活的案例,例如,公共关系、销售人员的招聘、销售人员的激励、销售业绩评价等。可聘请企业的专家和来自一线的营销人员来讲授,既有他们成功经验的分享,又有失败案例的分析,通过这种请进来的方式,活跃了课堂氛围,丰富了学生知识,能力得到了培养。第四,突显校企合作,打造行业特色。高校教师和医药企业相关人员共同研究教材大纲、共同讨论教材案例、共同编写教材内容,这样就保证了教材理论与工作实际的契合度,真实反映了企业的营销状况。第五,实现“订单培养”,构建“冠名班”的教学体系,由学校办职业教育转变为学校、企业共同办职业教育,使得企业成为学生实习的基地,学校成为企业用人的蓄水池。

3.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没有规定的教材,采用的就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础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场景进行有关问题的分析,通过学生独立的思考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主要包括:精选典型案例、学生积极准备参与、教师正确组织引导。经典案例,能经受时间的考验;案例新颖,贴近行业企业实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近几年评选出的中国医药营销十大案例就是重要的素材。例如,笔者在讲授药品市场定位时就采用西安杨森制药———玛叮琳的市场定位案例。玛叮琳在比利时、英国等国作为止吐药,销售不理想;而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将玛叮琳作为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获得销售成功;在中国提出胃动力的概念,开拓胃病治疗新思路。让学生分析其定位的角度,提炼营销概念,准确定位。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各抒己见,开拓思维,说出自己所做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营销环境的能力、研究消费者行为的能力,从而为营销决策打下良好的基础。

4.倡导智能教育,提供人机对话的教学平台

所谓智能教育是指利用模拟平台软件,结合互联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系统强大的处理能力构造的一个学习环境,向着教育的3e时代迈进(教学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在教学中,我们不满足课堂简单的“角色扮演”,而是采用人机对话的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努力构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仿真情景。在教学软件上操作并展示,设计不同的方案,分析比较,综合各项指标进行评分,选择最优方案。去年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购置了一套营销电子沙盘系统(ERP),为学生提供了全程互动的课程教学平台,在实训室可以进行药品企业的业务模拟训练,学生分别扮演企业运营岗位的不同角色,根据教师设计的企业不同经营状态,在相同市场环境下模拟运营和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从而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创业和就业,同时达到岗位实训的目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这种情景模拟,为学生营造多种途径探讨学科知识的氛围,学生在情景模拟中获得了亲身体会的经验,这与传统教学的“纸上谈兵”相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符合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需要,使学生学得更自觉、更有趣

三、结语

第7篇

关键词:旅游市场营销学;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改革

1、研究目的

国内关于信息技术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颇少,而关于信息技术背景下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设计和研究更是寥寥无几。为了实现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区内学生与区外学生共同进步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思路,实施研究性学习。

2、教学改革方案的设计和探讨

2.1以选用适用性教材为突破口,实现相关教学资源的网络化。近5年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市场营销学》(第三版)与服务业、旅游业的教学与实践的实际不符。课题申请者在历年的授课中发现,学生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对于专业知识的获取渠道和使用方法知之甚少,因此,对于资料和服务的宣传推广也有一定必要。信息技术进入教学将会空前扩展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来源,他们可以访问各种电子化的课程资源库,获得直接相关的素材和资料;使用各种多媒体百科全书光盘,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资料;通过互联网检索图书馆中的相关资源,或者直接访问数字图书馆中的内容,比如中国期刊网;浏览万维网上的各种专业网站,获得该学科的最新信息等等。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实现优质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精心考虑应该利用哪些信息资源,如何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最好、最新、最有吸引力的信息。

2.2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采用重点讲解加自学,以在线答疑、网上互动、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来激发学生、教师的双向信息交流,实现教学相长;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以及利用网络资源查阅和整理课程相关资料、分析解决问题、书面语言和口头表达能力。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需要呈现的课程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等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同时让学生课后去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案例教学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商业场景,为学生接触和解决问题创造机会,使学生切实地了解现实中的企业遭遇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案例的选择一方面要注重和理论知识相切合,另一方面要尽可能选择具有典型性和现实意义的案例,特别是一些热点性的话题,学生对于这些话题的参与欲相对较高,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能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通过案例讨论或辩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让学生找到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提供文字资料形式或视频形式的案例,有学生阅读后进行分组讨论,从中分析出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启示意义。由于答案的非标准性,有助于刺激学生思维的创新发展,同时分组的讨论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案例讨论既能使学生理解知识点,又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互动效果显著,但对于教师的要求较大。教师需提前做好案例的筛选工作及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能够组织学生积极发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最后对案例讨论后的结果再进行总结和补充性讲解。除了即时的当堂案例讨论,教师亦可让学生自讲案例,由学生自己收集案例素材,暂时作为教师上台讲授。教师提前拟定范围,由学生自主收集筛选材料、加工制作课件以及上讲台讲解,因此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信息检索和筛选的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文案水平、实用软件运用水平,以及锻炼学生的课堂组织能力、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功力等。

2.3利用信息技术,加大教学手段的改革。在讲授营销信息系统这一章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息中心直观地感受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和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提高对信息技术运用的素质,不仅能熟练操作现代化的教学仪器与设备,而且要逐步实现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的软件化与直观化,最终实现旅游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2.4课程教学考核方式改革。课程考核应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的功能、内容、方式等都要发生相应的改变。评价的功能不再是单一地评定学业成绩的好差,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进行诊断,为改进教与学提供参考。考察评价的内容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开始关注学生的能力及其发展的过程,重视过程的评价;考试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价、课堂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调查问卷等都成为评价的一部分。这些改变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经常性地设计课堂评价表、调查问卷、学生自主评价表等,还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统计、管理这些评价用的材料和相关信息,这对于过程性评价是否能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实现评价诊断教学的功能都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3、拟达到的教学效果分析

3.1培养学生探索性的学习态度。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平台,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从正确树立学生的态度开始。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积极学习的态度是实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目标。要改变长期以来的“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型、继承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首先要从学生的思想上转变观念,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不断探索。教师不仅要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将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欲望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3.2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模式要求教学人员为首先为学生提供进行研究性学的宽松环境、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使其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正面状态,敢想、敢问、敢做,敢于发表意见。同时,教学人员还要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探索和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突破传统教学人员单向的传道授业解惑,鼓励学生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看法,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增强双方之间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模拟旅游市场营销决策的能力。例如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就某一旅游目的地或者旅游产品进行整套的市场营销方案设计的能力。通过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市场调研能力、计算机软件运用、作业设计制作的能力来提高学生市场营销决策的能力。

3.3利用精品课程制作平台,实现课程教学资料网上开放。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完成后,借助于校教务处提供的精品课程制作工具,使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案例习题集以及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等相关教学文件与授课内容共同形成一套完整的、可供学生网上查询和网上学习的开放资料,建设现代化的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系统,使学生可以便利地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以及教材的选用,以及时进行课前预习、课外复习、模拟考试、综合训练等;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该系统,演示教学内容,辅导学生阅读,进行案例分析和理论拓展,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3.4充分利用网络实现与学生的在线交流。为了与学生实现更多的交流,解答学生与课程有关的或者感兴趣的相关问题,目前,课题申请人主要选用的在线QQ和邮箱两种形式,对学生的疑问能进行解答。进一步应实现的目标是:学生可以借助计算机实验室电子课堂管理系统,就教师提出的主题进行网上专题探讨,撰写分析报告,通过电子课堂提交或电子邮件提交。这样可以弥补教学课时有限的不足,更好地与学生实现教育学的互动,增进了教师与学生的感情。

作者:徐秀美 王勇 胡淑卉 单位: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第8篇

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构成教学系统的组成要素的合理组合。这种组合方式是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因此一种教学模式,必有一套成型的教学操作程序、规则和方法,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运用。“工学结合”既是教学指导思想,同时也可以作为教学活动结构的框架。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工学结合”中的“学”理解为“教与学”“,工”理解为做,因此工学结合的市场营销教学模式应该做到的是“教、学和做合一”,因此我们可以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基本结构包括了教学模式的六个基本要素: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结构及活动程序,师生交往系统,反馈方式,支持条件。教学模式的六个要素各有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彼此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构成完整的教学模式。

2目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的不足

2.1教师间沟通不够,教学上各自为政

市场营销学目前在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系基本上都是属于专业基础课,是每个专业的必修课程。一般都是有两位以上的老师担任该课程。由于没有统一备课,也没有统一的市场营销学课程设计,教师在进行市场营销教学的时候基本上是各上各的。除了期末的考核的方式统一之外,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也没有办法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教学的效果究竟如何。

2.2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

这一方面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高职院校教师很大一部分本身并不是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所以对于教学模式的理解不深。另一方面主观上高职院校也容易忽视市场营销教学模式的总结和提高。其实许多高职院校在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的探索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比如课程内容的调整、课程结构的整合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但是没有去归纳和总结出来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因此只能算是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无法被其他老师模仿或者使用。因此如何把市场营销学中形成的各种有效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就是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2.3课程教学随意性比较强

实际上这是第二个问题的衍生问题,因为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可以遵循或者学习,因此每个上这门课的老师只能够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设计都存在问题。因此教学的效果无法得到保证,效果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评估。

3《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的重新设计

3.1教学指导思想

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媒体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结构、活动程序等要素,在教学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团体学习进行指导,进一步实现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目标,同时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

3.2教学目标

对于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等,要使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地掌握,在经济条件下,充分认识企业和其他组织对市场营销加强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营销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市场购买行为,进一步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同时组织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在分析、解决市场营销管理能力方面,进行重点培养和提升。

3.3教学结构及活动程序

传统的教学结构基本上就是理论+例子或者案例,这种教学结构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因为都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学生参与性不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从根本上被发挥出来,自然教学效果也有限。“工学结合”强调“教学做合一”,实际上就是对教学结构及活动程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按照“教学做合一”对市场营销教学结构进行深入的改造,把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有特色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大都来自于企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因此,需要改革市场营销课教学模式,由于市场营销课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不能只教不做,更不能只学不做,在做中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市场营销学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在营销理念、营销策略、营销方法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为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保证。因此,我们强调在教学结构的设计中既要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设计,也要对课外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设计。按照“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要求,我们把理论学习和实践的比例控制在4比6,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我校为例,市场营销学一个学期总课时为64课时,实践课安排要求至少不低于24课时。同时在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上,讲授与分析讨论的比例控制在6比4这个比例上,这样就从时间上保证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节理论课的教学结构设计及时间分配:问题导入(3分钟)———阐述理论内涵(20分钟)———案例提出(3分钟)———分组讨论(12分钟)———案例总结(7分钟)。当然时间控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实践教学活动主要采用项目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开学初就应该针对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的特点,有选择性的事先安排好几个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实践的项目,比如市场细分理论、产品和促销手段都可以设计实践项目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市场调研。具体的操作程序:布置调研项目———设计调研方式方法———项目实施及检查监督———项目总结。市场营销课的主要活动程序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老师根据每个章节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方式,或者把几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

3.3.1理论知识教学理论知识的教学,也就是“教和学”。

教有两个问题,教什么和如何教;学同样有两个问题,学什么和如何学。当然这里的学可以是狭义的也可以是广义的,狭义的“学”是相对于教师的“教”而言,广义的“学”就是指学生在校内校外的学习行为了。下面我们主要讨论的是“教”的方法。多媒体与网络资源并用,帮助学生树立参与意识,提高互动效果。第一根据讲授的内容,教师需要事先作好课件,借助多媒体课件讲授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第二利用网络指导学生搜索相关的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第三利用微博等工具,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第四利用案例进行分组讨论。在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方法:①探究式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对枯燥,我们可以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设计问题时应注意,首先要紧密结合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然后问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最后还要有一定的难度,不能让学生感觉枯燥或一眼就看穿答案。②案例教学。本校在讲授市场营销学的过程中,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法,这种授课方法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注意:一是选择日常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和现象。二是选取与大学生生活相关的或同学感兴趣的。我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选取珠三角范围内的中小企业案例。三案例最好是真实的,有真实的情境可以进行对照。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鼓励同学积极参与。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起引导作用,自己的观点不要直接暴露,避免对学生的思维造成影响。通过创造自由讨论的环境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案例教学的主体,进而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

3.3.2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也就是“工学结合”中的“工”的环节。

“在做中学”,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市场营销学理论知识的精髓,实现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在做中学”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的方法和手段。①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也可以说是课堂上的实践环节。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参与感不强,令许多教师在组织课堂讨论的时候都碰到不少问题,比如学生们不主动发言,甚至很多学生根本不愿意表达自己对某件事情的想法,因此也就无法展开课堂讨论;或者学生更愿意讨论与课程无关的话题,根本没把注意力集中到课程上来。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情况,教师恐怕要自己检讨一下,是自己的方法不对,还是自己找的话题让学生不感兴趣?我把课堂讨论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教师的铺垫阶段,这个阶段是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对讨论的话题产生兴趣。第二阶段是分组讨论阶段,让同学自行组成小组进行,由组长分配任务,组织成员讨论和发言。第三个阶段是汇报阶段,各小组根据讨论的结果向全班汇报并把结果写到黑板上;第四个阶段是评价阶段,分成两个部分,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是让学生对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投票,得票最多的小组为优胜队伍,可以获得教师的奖励。教师评价就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生讨论的结果对讨论的话题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概括。这种课堂讨论一方面便于进行分工协作,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在进度和时间方面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的控制。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将相关的资料和要求,提前一节课发给学生,在课前要求同学仔细阅读,查找相关资料,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总结,便于课堂发言。②模拟经营。这个环节主要包括:一是在假期安排课外实际企业的模拟实习。同学们通过学校组织或自行联系的方式,进入企业的营销部门进行实习,在主题方面,由教师布置或者自行确定,教师进行指导;二是利用营销实践模拟平台的软件,通过计算机对实际进行模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③第二课堂活动,组织所有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参加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和创业策划大赛。大赛以市场营销知识为基础,以企业营销策划方案设计和大学生创业策划大赛为具体的操作形式,选出优秀的作品参加全国市场营销案例策划大赛。大赛的策划、组织和实施都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的作用是动员、指导学生收集、分析、整合资料以及营销策划方案的制作。比赛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筹备阶段,老师把学生一起制定比赛的规则并组织参赛者组队报名参加大赛;第二个阶段是培训阶段,老师对参赛队伍进行规则和策划案写作的培训;第三阶段是撰写策划案阶段,由教师初评并给出入围作品的修改意见;第四阶段为答辩阶段,学生修改后组织决赛答辩。组成教研室教师作为评委进行评议,最终产生选拔出优秀的作品。学生可以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营销企划方案的设计能力,锻炼增强组织管理的能力。

3.3.3考核形式的改革。

考核形式与营销策划大赛紧密结合起来。考核内容为撰写营销策划案,成绩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营销策划书成绩,占60%,现场答辩各个评委给出的平均分为最终成绩;二是课堂发言成绩,占20%,考察同学综合表达能力。三是团队配合得分,占20%。此项成绩先由教师根据团队的整体表现给出一个分数,然后由组长组织组内同学根据各自贡献大小进行分配,例如某小组成绩为80分,该小组共有4名同学,则小组总分为80×4=320分,组长根据各自贡献的大小来分配这320分。

3.3.4教学助教制度及反馈。

结合市场营销课的特点,我们把教学模式当中的交往方式定义为教学助教制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些热爱本专业,学习认真,工作主动活跃的学生为教学助教,组成教学组教团。教学助教团主要做三件事情:一是事先熟悉教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并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查找与课程相关的资料;二是在课堂教学和实践中带动其他的同学积极参与到讨论和实践中来,帮助和指导其他的同学进行学习。三是让助教团成为教师和其他学生当中的纽带。助教团及时地向教师反馈其他同学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等情况。

3.3.5教学支持条件。

第9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教学模式

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市场营销学》课程,从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反应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师本身缺乏实际营销管理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力不从心;教学方法组织不当,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等等。根本的原因在于市场营销教育本身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还没有形成为各院校公认的教学规范和教学模式。对《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及其基本要素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综合体。课堂教学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教学过程的诸要素在时空上的组合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着教学效率和质量,关系到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构成教学系统的组成要素的合理组合。这种组合方式是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因此一种教学模式,必有一套成型的教学操作程序、规则和方法,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运用。因此,教学模式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对影响特定教学目标达成的若干变量(要素)的组合方式。不同的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及对师生活动不同安排,就构成不同的教学模式。

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结构应包含以下六个基本要素: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教学功能目标。教学结构及活动程序。师生交往系统。反馈方式。支持条件。以上六大要素各有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彼此联系,相互蕴含,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

二、《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的设计

1.教学指导思想。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为:在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多种媒体,对课程的教育系统及要素进行优化设计,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实行交互式学习,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的要求。

2.教学功能目标。总目标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企业和其他组织加强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分析营销环境,研究市场购买行为,制定营销组合决策,组织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能力。除了总目标之外,沿着市场营销的学科主线,每一章都有更具体的教学目标。

3.教学结构及活动程序。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结构有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没有突破,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二是老师讲课的方法仍然沿用“原理+例子”的模式,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也力争引进国外案例教学的方法,但在传统的重原理轻实践的教学方法影响下,一个“案例”实际上只起到一个“例子”的作用;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缺乏“动手”的机会,实习时间不多,即使有,其目的也不过是验证老师讲授的“原理”,调动不了学习兴趣;四是最新的营销理念、策略和方法难以引入课堂。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强调的是按既定的大纲讲课,按既定的大纲要求命题考试;五任课教师没有多少实践经验,而有经验的企业营销专家却因为各种原因难以聘任。

用这样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很难培养出头脑灵活、富有创新意识的营销人才,必须进行改革。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大都来自于企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因此,市场营销课教学的改革,必须从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特点出发;同时,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创新性极强的科学。不断创新、不断更新营销理念、不断更新营销策略与方法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保证。

基于上述考虑,设计市场营销课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如下。

(1)课堂教学。①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并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互动效果。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事先制作好PPT课件,通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课件来进行理论课的授课,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将课程相关内容放置于校园网,供学生学习参考。本课程要大量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校园网络,不断完善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给学生学习提供方便;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搜索有关信息,以开阔视野,丰富学习内容;利用校园网对学生进行答疑和辅导。②进行案例教学。近年来,市场营销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同学们十分欢迎这种授课方法,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案例教学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主要有:案例选取不规范,教师选择案例比较随意,且案例陈旧,大多是经验介绍型;教师往往注重理论研究,对市场营销的实践不甚了解,这就导致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案例教学的方法简单陈旧,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组织驾驭不够,有些老师将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说明,忽视调动同学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这使得案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同学不感兴趣。

三、案例教学的改革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统一选择基础案例。但并不限制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内容增加相应案例,这既保证了案例选择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又不至于影响和限制教师的自由发挥。案例选取的主要原则有以下几点:选取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和现象。选取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和事件无疑会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刺激求知欲望。例如在讲授市场危机时,选择“阜阳劣质奶粉”和“肯德基苏丹红”等当时被各种媒体广泛报道和引发争论的案例,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或上网或在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踊跃发言,不仅对市场危机及其处理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对竞争激烈的液态奶行业和快餐行业也有一定了解;选取与大学生生活相关的或同学感兴趣的。笔者所在院校为邮电类大学,同学毕业后的去向大多是邮电通信企业,在讲授市场营销环境时选择了通信行业作为分析的重点,在为同学说明环境分析模式的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并为同学今后的择业提供了有用的信息;选取一些只提供背景材料的案例。大多案例教材是在叙述说明,这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选取外国企业的案例时要注意中外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的差异。在教学中使用经典案例对于教学帮助较大。但是要注意国外的案例不一定适用于我国的国情;适度选取一些反面案例。反面案例中隐含了一些带有一定普遍意义的问题,启发性较大。比如提出“三株口服液”和“郑州亚细亚”的实际案例,让同学分析失败的原因。其次是课中案例教学的组织。案例选取后的工作是精心设计案例的问题和要求,应该环环相扣,在讨论中突出重点和难点。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对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同学来说适应能力不强。教师对此应当有充分认识,通过典型示范引导等方式鼓励同学积极参与;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起引导作用,不要直接暴露自己的观点,以免影响学生的思维。创造自由讨论的氛围,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课的主角,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2)实践教学。①案例的课堂展示。教师设计两次案例的课堂分析。一次是教师给定背景材料回答问题,另一次,教师给出去年营销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同学自行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重点是长处和不足。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对营销界的现状有一定认识。让同学自行组成小组进行。要求每一个小组都为自己的小组选定一个实名,这个实名代表小组的精神。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组织成员讨论和发言。案例讨论通常要收集各种不同的资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这既利于分工协作,又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控制好进度和时间。应当在课前将案例和相关要求发给学生,要求同学在课前仔细阅读,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以便课堂发言。为防止同学对案例的过分展开和对案例分析的敷衍了事,应当规定每个小组发言的时间,一方面引导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小组讨论的精华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对那些敷衍了事的同学也有约束作用;重视同学发言完毕后的点评环节。教师应在每节案例讨论课中留出一定时间对案例和同学发言进行点评。同学的发言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难免有分析不到或者分析不够正确的一面,如果不进行点评,而是就此了事,则对理论的掌握就有一定欠缺。通过点评环节,指出同学分析问题的差错面,并补充分析不够之处。这往往也是同学较为关心和期待的环节,否则他们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分析讨论的结果到底是否正确,是否全面。②市场营销的模拟实习。这个环节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课外实际企业的模拟实习,可以安排在假期进行。学校组织或同学自行联系企业的营销部门进行实习,由教师布置或同学自行确定主题,教师进行指导;二是利用营销实践模拟平台的软件,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际,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③积极组织和鼓励同学参加二课堂活动,组织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大赛以市场营销知识为基础,以企业营销策划方案设计为中心,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形式。竞赛的计划、组织和实施都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的作用是动员、策划,指导学生收集、分析、整合资料以及营销策划方案的制作。同时为学生做针对比赛的讲座。由教师初评并给出入围作品的修改意见,学生修改后组织决赛答辩。组成由教师和企业营销专家组成的评委进行评议,最终产生冠军。学生可以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营销企划方案的设计能力,锻炼增强组织管理的能力。由于学习和兴趣相结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达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目的。教师指导学生也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可望大大提高。

(3)成绩评定。案例分析成绩按小组记分,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案例分析报告成绩;二是课堂发言成绩,考察同学综合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计评个人得分。增加这一评分程序是考虑到按小组记分可能产生“搭便车”行为,此项成绩由组内同学自行打分,由组长组织组内同学根据各自贡献大小进行分配,例如某小组成绩为15分,该小组共有10名同学,则小组总分为15×10=150分,组内同学根据各自贡献的大小来分配这150分,比如A同学贡献较大得18分(最高不超过20分),B同学贡献较小只得10分,组内同学得分加总为150分。这样能从一定程度上避免“搭便车”现象的产生,同时也有利于同学团队精神的培养。

(4)师生交往系统。结合市场营销课的特点,师生交往的方式、方法、地位、角色、关系、相互作用等的不同配合考虑采用温和型(如“探究──发现”模式、合作模式)。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相当,教学民主,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意义建构,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5)反馈方式。反馈方式指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如何对学生的外显行为作出反应。教师对于学生的一些不符合常规和习惯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应当一味否定,这可能恰恰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应予以适当的引导和保护。

(6)支持条件。任何教学模式都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效力。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支持条件包括实训基地、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等)教学设施、教学软件等。随着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对于物质条件的依赖程度愈来愈大,应当认真研究并保障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可以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教学模式,成功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金永生: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VI

第10篇

何谓顾客满意

一般而言,顾客满意是顾客对企业和员工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性综合评价,是顾客对企业、产品、服务和员工的认可。顾客根据他们的价值判断来评价产品和服务,因此,PhilipKotler认为,“满意是一种人的感觉状态的水平,它来源于对一件产品所设想的绩效或产出与人们的期望所进行的比较”。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顾客服务的目标并不仅仅止于使顾客满意,使顾客感到满意只是营销管理的第一步。美国维持化学品公司总裁威廉姆.泰勒认为:“我们的兴趣不仅仅在于让顾客获得满意感,我们要挖掘那些被顾客认为能增进我们之间关系的有价值的东西”。在企业与顾客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的过程中,企业向顾客提供超过其期望的“顾客价值”,使顾客在每一次的购买过程和购后体验中都能获得满意。每一次的满意都会增强顾客对企业的信任,从而使企业能够获得长期的盈利与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感到满意,顾客也会将他们的消费感受通过口碑传播给其他的顾客,扩大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企业的形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不断地注入新的动力。但现实的问题是,企业往往将顾客满意等于信任,甚至是“顾客忠诚”。事实上,顾客满意只是顾客信任的前提,顾客信任才是结果;顾客满意是对某一产品、某项服务的肯定评价,即使顾客对某企业满意也只是基于他们所接受的产品和服务令他满意。如果某一次的产品和服务不完善,他对该企业也就不满意了,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感性评价指标。顾客信任是顾客对该品牌产品以及拥有该品牌企业的信任感,他们可以理性地面对品牌企业的成功与不利。美国贝恩公司的调查显示,在声称对产品和企业满意甚至十分满意的顾客中,有65%85%的顾客会转向其他产品,只有30%40%的顾客会再次购买相同的产品或相同产品的同一型号。

何谓客户信任

顾客信任是指顾客对某一企业、某一品牌的产品或服务认同和信赖,它是顾客满意的不断强化的结果,与顾客满意倾向于感性感觉不同,顾客信任是顾客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肯定、认同和信赖。一般地说,顾客信任可以分为3个层次:认知信任——它直接基于产品和服务而形成,因为这种产品和服务正好满足了他个性化需求,这种信任居于基础层面,它可能会因为志趣、环境等的变化转移;情感信任——在使用产品和服务之后获得的持久满意,它可能形成对产品和服务的偏好;行为信任——只有在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成为顾客不可或缺的需要和享受时,行为信任才会形成,其表现是长期关系的维持和重复购买,以及对企业和产品的重点关注,并且在这种关注中寻找巩固信任的信息或者求证不信任的信息以防受欺。

长期以来,管理者都认为市场份额是取得利润的原动力,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PIMS(ProfitImpactofMarketShare)模型支持了这种观点。但EarlSasser教授发现这种观点是不一定正确的,因为他发现一个与高利润和快速增长更密切相关的因素是顾客信任,而不是市场占有率。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在营销管理理论中,顾客忠诚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但顾客忠诚实际上只是一种误解。当市场营销的专家们提出“顾客忠诚”这一概念时,企业经营管理的至上理念是大规模生产,即企业先按照自己对顾客需求的理解设计产品,然后通过长时间的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吸引顾客购买。在整个过程中,企业是主导,处于主动的地位;顾客作为企业产品的接受者,只能接受企业为“他们”设计、生产的产品,顾客选择性差。特别在短缺环境下,顾客不得不重复购买相同的产品。这种重复购买给人的错觉是“顾客忠诚”。其实,在个性化感性消费时代,产品品种繁多,产品同质化日盛,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使得顾客不可能长期对某企业和某产品“忠诚”。从另一方面而言,顾客忠诚的对象是企业或产品,因此顾客忠诚是顾客对企业或产品忠诚,这是以产品为中心的产物,现在的情况应该是企业对顾客忠诚。只有这种观念的转变才能使企业为顾客服务,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以顾客忠诚为指导的市场营销可能导致:企业或产品独自尊大,脱离顾客,服务质量差;企业为了达到销售目的,滥用消费案例,贩卖顾客善意,引诱顾客消费;销售过程中的急功近利,不讲信用,不择手段,等等。Daniel教授的“桶”老顾客是对企业、产品、服务有信任感而多次重复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的群体。企业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完成不断增长的销售额压力,都或多或少地把寻找新顾客作为营销管理的重点,而忽视了老顾客的作用。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区。DanielCharmich教授曾经用漏桶来形象地比喻企业的这种行为。他在教授市场营销学时,在黑板上画了一只桶,然后在桶的底部画了许多洞,并给这些洞标上名字:粗鲁、劣质服务、未经过训练的员工、质量低劣、选择性差等,他把桶中流出的比作顾客。他指出,企业为了保住原有的营业额必须从桶顶不断注入“新顾客”来补充流失的顾客,这是一个昂贵的没有尽头的过程。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维系老顾客,因为堵住漏桶带来的远不是“顾客数量”,而是“顾客质量”的提高。老顾客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一个老顾客的终身价值是巨大的。根据调查,从一个爱吃意大利馅饼的人身上获得的终身收入大约是8000美元,从一个卡迪拉克车主上获得的终身收入是332,000美元。顾客信任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相当可观,这一点在其他行业也得到了证明。近年来的服务行业,如软件和银行业的调查统计表明,顾客信任度提高5%,企业收益可上升25%80%。如果一家公司始终不渝地给予顾客超值回报并赢得了忠诚的顾客,其市场份额和收益就会增加,而招揽顾客和为顾客服务的费用就会下降。公司可以将因此获得的超额利润投资于一系列新的活动,譬如,奖励老顾客,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员工的报酬等等,从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形成“企业盈利顾客信任”的良性循环。顾客信任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顾客信任带来重复购买,顾客重复购买增加企业的收入,而且老顾客保持的时间越长,购买量就越大;因招揽顾客费用减少,使企业成本降低,一项研究表明,争取一位新顾客的成本约比维持一位老顾客的成本多数倍,而且在成熟的竞争性强的市场中,企业争取到新客户的困难非常大;由于“口碑效应”,老顾客会推荐他人购买从而增加新顾客;企业对熟悉的有丰富消费经验的老顾客的服务更有效率、更经济;顾客信任度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助于改善企业员工的工作条件,提高员工满意度,员工归属感随之提高,进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招聘和培训费用,减少员工流失损失,又进一步使成本降低,因此形成一种强化顾客信任的良性循环效应。

顾客贿赂不能培养顾客信任

企业有一种流行的做法,希望通过折扣或回馈来招揽顾客、留住顾客,并把这种活动称之为“忠诚营销活动”,这实质上是一种顾客贿赂,对于培养顾客信任没有任何作用。椐美国食品营销协会的报告,瑞士的顾客转移率最低(7%),英国最高(24%),但是,低转移率的瑞士却是顾客忠诚营销活动参与率最低的(15%),而高转移率的英国的顾客忠诚营销参与率是最高的(83%)。没有参加这种活动的顾客中,有12.7%的人认为这些活动太浪费时间,为获得这些折扣不值得。有35.5%的顾客说如果没有这些活动,他们仍然会购买同样多的东西,有87.5%的顾客声称如果没有这些活动,他们仍然会从这家商店购买商品。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顾客贿赂实质上的最大收益者是企业的一般顾客,他们是现实的获利者,而不会是企业的信任者,企业在这种活动中得不偿失。

但企业为了一定的市场目的而采用折扣或回馈等方式招揽顾客却是十分有效的,也是可取的,如清仓,快速收回投资,季节性转型,避免延时导致损失(如水产品、鲜果等),通过关键的活动赢得竞争优势,等等。不过长期地应用这种策略则会导致价格战,导致多方受损,如彩电业。为了赢得竞争企业还是应当通过独特性来提高顾客价值,获得顾客信赖,如海尔。

从顾客满意到顾客信任

顾客满意和顾客信任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如果说顾客满意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话,顾客信任则是顾客满意的行为化。因此,我们说顾客满意仅仅只是迈上了顾客信任的第一个台阶,不断强化的顾客满意才是顾客信任的基础。同时,需要明确的是,顾客满意并不一定可以发展致顾客信任,在从顾客满意到顾客信任的过程中,企业还要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在促进顾客信任的因素中,个性化的产品和及时是两个决定性因素。个性化的产品能增强顾客的认知体验,从而培养顾客的认知信任;个性化的产品和及时能使顾客产生依赖,进而培养情感信任;只有个性化的产品和及时都能适应顾客的需求变化时,顾客才会行为信赖;顾客不可能自发地信任,顾客信任需要企业以实际行动来培养。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个性化的产品应从营销的最上游开始。较高层次的顾客已不再满足于成批生产出来的产品,他们对于能体现个性的产品更加青睐。由于技术的发展,产品的个性化与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已不再是相互对立的矛盾,企业可以在保持一定规模经济的同时,为顾客提供满足其不同需求的个性化产品,使顾客都能获得满意的感受,现代生产理论中的大规模定制正是这种思想的表现,它既可以满足特定顾客群的个性化需要,又可降低生产成本。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柔性制造系统已能按顾客个性化要求生产定制化的个性化产品。例如,在日本松下自行车工业公司里,机器人、电脑和工人一起在一条装配线上生产出一辆辆定制的自行车。每辆车都是根据顾客的身材、重量和爱好特制的,价格比现成的型号高10%。松下的经验已渗透到日本的许多工业领域,他们开创了一个成批生产个性产品的新时代。而DELL则通过顾客化定制满足了不同顾客的个性化需要,使企业一跃而成为名列前茅的IT供应商和服务商。

据调研,顾客对于产品的个性化要求主要集中在外形、色彩、规模、型号和特殊的辅助上,而对于产品的基本功能的需求则基本上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大多数产品的差异性、多样化主要体现在辅上而非基本功能上,就好象不管是洗地瓜的洗衣机还是洗内衣的洗衣机,清洗的功能是基本的,但手动控制、电脑控制则是顾客各有所好。因此企业在实现产品个性化时,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的外形设计和辅助上,这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并非是十分困难的事:(1)面对面地了解顾客的真实想法,根据顾客的需求意向预测产品;(2)让顾客参与产品的规划和设计,使顾客感到该产品是为他量身定做的;(3)进行敏捷化的定制化生产,使顾客时刻感到他的个性化享受;(4)商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宣传,使顾客感到接受这件产品和享受商家的服务是价值的体现;(5)在顾客接受产品和服务之前使顾客感到便利;(6)解除顾客的疑义,增加顾客的贴身感受;(7)及时送达;(8)销售关怀。

增强顾客体验

LewisCarbone认为顾客很在乎与你做生意的感受,尤其是对某种产品或某企业有感情的顾客,很难用打折来改变主意。他们在购买产品和服务时是在接受一种体验,他们频频光顾某一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实际上是因为该企业创造了比竞争对手更让他们倾心的体验,因此增强顾客体验是培养顾客信任的重要方法。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要树立为顾客服务的观念。“礼貌待客,微笑服务”并不等于优质服务,这仅仅是服务态度上的要求。企业要做到全面优质服务,就必须将为顾客服务的观念贯彻到营销活动的全过程中去。IBM提出了“IBM就意味着服务”的经营理念,对每个员工都进行企业理念的培训,帮助他们懂得本企业的宗旨就是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达到顾客满意的水平,并使员工认识到与顾客打交道,不单纯是为了销售产品,而是要为顾客解决实际问题。IBM公司以其完善的服务和对顾客负责的精神使人们对其产生了充分的信赖感。(2)制定合理有效的服务质量标准。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会有不同的具体化的有特色的标准细则要求,如海尔的“12345”法则:1个证件上门服务要出示上岗证;2个公开公开统一收费标准并按标准收费,公开出示维修或安装记录单并在服务完毕后请顾客签署意见;3个到位服务后清理现场到位,通电试机演示到位,向顾客讲明使用知识到位;4个不准不喝顾客的水,不抽顾客的烟,不吃顾客的饭,不要顾客的礼品;5个一递一张名片,穿一双拖鞋,自带一块垫布,自带一块抹布,赠送一件小礼品。

有效的服务质量标准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具体明确。企业应确定尽量具体的质量标准,以便员工执行。员工接受。员工理解并接受企业确定的服务质量标准,才会切实执行和落实。企业可以发动员工参与制定质量标准,这样不仅使标准的确定更精确,而且可以获得员工的支持。(2)强调重点。如果确定的质量标准过于繁琐,势必会使员工无法了解所需达到的主要要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基本原则统一的前提下,可以给予员工一定的灵活性,使他能够根据不同顾客的具体情况灵活变通,有针对性的提供特殊服务。既切实可行又有挑战性。如果企业制定的服务质量标准太高,员工无法达到,就必然会产生不满情绪;如果标准过低,又无法促使员工提高服务质量。既切实可行又有挑战性的质量标准,方能激励员工努力做好服务工作。(3)向顾客作出承诺后一定要兑现。“一诺千金”对于企业来说是责任,对于顾客来说是价值。多次的“一诺千金”有助于形成顾客信任,一次的失约会导致顾客的背离。(4)服务质量的考核和改进。做好服务质量检查、考核工作,才能促使员工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企业应定期考核员工的服务质量,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地反馈给有关员工,帮助员工提高服务质量。此外企业应根据考核结果,奖励优秀员工,研究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服务系统的核心和基础,高质量的服务可以提高企业的可信度,增强顾客对服务价值的满意感,产生有利的口碑宣传效应,并鼓舞员工的士气,最终也会加强员工和顾客对公司的信任感。

顾客关系管理

顾客关系管理是培育和维系顾客信任的手段。良好的顾客关系管理不仅可使企业更好地挽留现有顾客,还可使企业寻找回已经失去的顾客。作为全球最大、访问人数最多和利润最高的网上书店亚马逊公司,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能够保持长盛不衰的法宝就是顾客关系管理。当你在亚马逊公司第一次购买图书后,其系统就会记录下购买或浏览过的图书,当你再次进入该书店时,系统识别你的身份后就会根据你的喜好推荐有关书目。你去该书店的次数越多,系统对你的了解也越多,他也就能够为你提供更完美的服务,因此亚马逊公司始终维持着65%的回头率。顾客关系管理现在越来越成为企业提高顾客服务质量的必不可少的法宝,它可以改进信息提交的方式,加强企业与顾客的沟通,简化顾客服务流程,提高顾客服务质量。据调查,近80%的企业都在努力建立适合自己企业的顾客关系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徐章一,顾客服务:供应链一体化的营销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2、(美)约翰.A.昆奇著,吕一林译,?市场营销管理—教程与案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查尔斯.戴克著,李圣贤译宝洁的观点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第11篇

1.案例选取适用性低,影响教学效果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本素材,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只有选择好的恰当的案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中案例素材的选择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选取的案例时效性不强。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一些新技术和新理念不断地涌现,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来适应市场营销学的发展,特别是在案例的选取上更应当如此。有些教师的教案不及时更新,所选取的案例发生时间很早,案例当中所反映的问题已经获得改进和解决,或者案例所反映的现象已经不符合当前的市场环境。案例的内容缺乏时效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其次,选取的案例本土化程度低。市场营销学理论起源于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逐步被介绍到我国,而国内许多教材最初也是由国外教材翻译而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所选取的案例也大多是国外的案例,例如微软、可口可乐、IBM等跨国大公司。一方面,由于背景和环境差异,对于案例内容学生难于理解、接受和认同;另一方面,所选取的案例大多来源于跨国大公司,与我国企业的实际有较大差异,针对性不强,指导作用不明显,实用性不够,这些都严重影响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2.案例教学方法保守,影响教学效果目前,大多数的经济管理专业市场营销教学仍以教师课堂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的陈旧方式进行。在实际的案例教学过程中,大多也仍以教师为主导,由教师陈述案例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简单点评后给出答案。这种“灌输式”的案例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参与课堂分析讨论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开展的案例分析也变成了理论知识的佐证,使得案例教学形式化;学生也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为目标被动学习。因此,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难以提高学生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重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3.教师教学水平欠缺,影响教学效果市场营销案例的真实性和实践性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实践经验,否则很难在案例教学环节给学生讲透,更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标。目前,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参加高校的教学,缺乏企业工作经验,而且多数高校对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也没有进行专门培训。因此,这种学校到学校的经历,使得多数教师对案例的分析只停留在文字和理论层面,对案例的分析不够全面,不能指导实践,很难达到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模式应用

案例教学起初主要应用于研究生教育,并不涉及本科教育,但由于市场营销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对经济管理专业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案例教学由于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启发性,因而,在本科层次的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1.案例教学的组织。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合理的组织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组织得当才能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有利于案例的组织讨论,应当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一般来说,3~5人一组比较合适,太少了不利于相互讨论,集思广益;太多了则不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存在“搭便车”现象。最好由学生自由组合,然后推选出小组长,由各小组长领导自己的小组分工负责,齐心协力完成任务。2.案例的选取市场营销案例的选取应尽可能选材于现实生活,这样不仅能使案例内容贴近现实,从心理上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引起重视,提高学生的实战技能;同时,在案例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角色必须转换,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咨询者和指导者。这样,学生参与到全部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现如今的信息时代,学生往往乐于在互联网上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与其让教师主导课堂,不如让学生参与其中。在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自己准备10分钟的案例内容,并以Powerpoint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这样,学生既可以对日常生活中的市场营销现象保持关注,如分析小米手机的营销策略,三星压制小米中国手机的营销对策,京东上市后的营销战略变化等;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演讲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3.案例问题的设计进行案例教学,一定要针对案例内容和教学需要设计相应的问题。设计问题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问题要与案例内容、教学内容、理论观点相呼应;二是问题的设计要便于课堂讨论,方便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三是题目数量不宜过多,一般以1~3个为宜。4.案例的分析讨论课堂讨论通常是案例分析的核心环节。在案例教学实践中,只有学生广泛参与讨论,通过思考形成建设性的方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分组讨论,各小组形成自己的方案,并通过演讲方式进行陈述。当然,就一个问题来讲,往往存在多个解决方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地去寻找更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通过各小组间的辩论和分析使之完善。5.案例的总结对案例分析得出的结论,教师应该进行点评、总结和归纳,还可以根据情况要求学生将案例及其分析内容总结成书面材料,加深学生对案例的印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结语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包装设计,民族化创新

包装是一门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作为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包装起着保护产品,方便储运,宣传商品,树立品牌的作用,包含了科学、艺术、材料、经济、心理、市场等众多要素。

现代包装艺术追求个性语言,其从属性与独创性在追求完美和协调的过程中寻求着独特的艺术欣赏魅力。要做到包装的美观、个性,好的设计构思尤为重要。设计可以提升产品的档次,提高商品的价值。富有人性化的产品容易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能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和心理、生理的满足与快乐。

笔者以为,可从包装设计的内容元素入手对此加以分析:

(1)包装材料。从自然经济时期竹、藤、茎、叶等天然材料到瓦楞纸、金属软管、聚乙烯等新型材料,包装材料不断推陈出新,现今已进入复合材料新时代。种类繁多的包装材料让我们在选择上必须要注重产品的自身属性和市场内涵。

(2)包装造型与结构。包装造型种类多样市场营销学论文,有盒类、袋类、瓶类、罐类等。结构可分为:便携式、易开式、开窗式、组合式等。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包装外观所体现的审美情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适用、方便和美观始终是设计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3)包装视觉传达设计。包装的视觉传达设计是指针对产品特性,通过运用文字、图形、色彩、标志等元素,创造出特色鲜明的产品形象的过程。任何优秀的包装视觉传达设计无不是经历了缜密、成熟的设计构想后,才在审美意境和艺术风格上取得成功的。

包装之美贵在设计,设计之美贵在创新,而民族化创新是包装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大师韩美林说:“艺术要达到世界水平,就必须依靠民族传统加上现代意识”。诚然,民族传统的应用绝非只是对民族文化形式的直接搬套,现代意识的贯彻亦非国际主义风格的简单移植。我们应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吸收其“形、色、气韵”的内涵,同时,融汇包含了西方现代意识的新技术、新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属于自身的设计创新思路免费论文下载。这也在本质上符合了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潮流。

十数年来,我国包装作品在国际上屡屡斩获“世界之星”、“亚洲之星”之类大奖,业界为人称道的新作也不断涌现,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加之成功演绎的典范。我们不妨从设计要素的材料、造型、结构、图形、字体、色彩等方面逐一加以分析。

(1)材料。国人自古就赋予了“包扎”以“礼”的内涵,选用陶瓷、叶草等作为包装材料。这不仅是防腐、消毒等的功能需要,更是传统文化的呈现,给人以浓郁的民族气息。传统酒类有其自身的本土属性,具有民族指代的丰富特质,因此,配以充满自然纹理和乡土气息的材料无疑是其包装的上上之选。如“ 酒鬼酒” 以捻结的麻绳和缝缀的麻袋为外包装,其质朴的陶罐盛酒器与压凸、烫色的水纹纸的组合,更给人以古朴浑厚、天人合一的审美感受。

(2)造型和结构。我国传统容器形式多样,它们大都造型饱满、敦厚、富有张力。这源于中国传统审美中追求圆满、完整、具有包容力的民族心理。在包装设计的创新过程中市场营销学论文,我们可广泛借鉴民族建筑、家具、生活用品中具有国际共同认知的设计要素,创造出别致的造型和科学的结构。在包装设计中不乏佳作。

如,国内设计师根据川西出土的殷商时期三星堆青铜器制作的酒包装容器。其主体以三星堆人头像造型为瓶身,古朴大方。外突的双眼,飞扬的两耳,清晰的口鼻构成了其特有的造型装饰效果。加之包装外盒结构上采用了匠心独运的开合式展示,这些都使得其整体效果辉煌夺目,不同凡响,充分体现了一种极具民族风格和民族气魄的美。

水井坊白酒包装设计是民族化创新的又一佳作。其内凸的六面表现出古井台的意境,寓意好水酿好酒,传达了佳酿的信息。同时,古井台台基则采用了传统的木门结构把纸质外盒和木质基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此创意体现了中国式的高贵与威严,彰显品质。

(3)图形。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一个蕴藏着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装饰图案的图形宝藏。它包含了国画、雕刻、剪纸、刺绣等工艺品以及大量在戏剧、服饰、脸谱、纺织印染等物品上寓意深刻、吉祥喜庆的图案。它们装饰手法丰富,追求圆满、完整、对称和稳重,极具装饰美感,深受人们的喜爱。对于它们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我们不能满足于照搬或删减,而是要赋予其现今的审美标准和技术手段。比如将图案的某些元素进行重构和转化,将某些图形的象征意义加以引申和拓展,做好二次设计工作。

茶叶作为一种极具民族性的商品,其自身属性使传统图形这类表现语言较之其它更能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如“茶枕工坊”系列包装,采用简洁独特的云纹、印章、如意等传统文化符号,结合以点、线、面的设计手法,烘托出其淡雅、飘逸的茶文化底蕴。这种对传统图形“以物传情”的合理应用市场营销学论文,减少了设计的商业气息,提升了文化意境,增添了时代的亲和力。

月饼包装是另一类典型的民族设计,其风格植根于传统又不断推陈出新。秋韵丽影系列包装是极具古典意蕴的作品,其素材主体选自金陵十二钗的形象。通过对图形的重构和篆刻质感的层次演绎,包装的个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突显出民族化包装商品的文化品位与无穷魅力。

(4)字体。汉字是独特的象形艺术,是极具本土化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汉字在包装中的运用是民族化精神形象与情感气质的彰显。书法与篆刻是汉字的外延展现,如与西方的“构成”手法糅合往往能收到很好的视觉传达效果。

普洱茶包装把汉字宋体笔画打散,大小不一,粗细不等地满版罗列,这种民族文化的创新演绎形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标题采用虚实相映的手法呈现出书法字体的品牌名称,同时,篆刻印章的构成与书法字体相映生辉,起到了点缀、活跃画面的功能。汉字本身具备的形象美在这里已成为民族化创新的一种形式特征,准确、明晰的地体现了产品的内涵和地域文化特色。

贵府特醇酒系列包装则以青花瓷纹为底,衬托出产地的悠悠古韵免费论文下载。瓶标处施以蓝色字符,似古瓷拓片。而正中以印章艺术形式书写的贵府名称,其书体意态美的不规则性和渗透性与产品整体的严谨性巧妙而又奇特地结合在一起,显示出非凡的视觉力度,折射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现代设计意识。

(5)色彩。有道是,远看色彩近看花。消费者对产品包装的第一印象就是色彩。无论是朴素与浓艳还是大俗与大雅,在包装的民族创新中都拥有一席之地。民族色彩在感性化的基础上有着丰富文化寓意和信念。比如在我国的传统习惯中,红色象征吉祥、喜庆和富贵,它在民间习俗和礼仪交往中运用最多。又如皇家追求富贵和华丽,其色彩的运用多以金、银、黄、红为主色市场营销学论文,一些与宫廷题材相关的包装色彩上大多采用黄、金色调。

汉帝茅台酒包装为突出“帝王国酒”的尊贵品质,就运用了金光爵杯、玉玺盒盖,飞龙雕刻,双轴诏书等元素加以设计。其中,箔纸的亮金、印章的朱红、软绸的明黄对情调渲染构成了特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色彩在此呈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文化特征。

采芝斋糖果包装系列的主色调是暖色。大面积明快的橙红色构成了商品特有的色彩基调,并利用补色和无彩色的隔离调和使品牌名称更加醒目,加之苏州传统文化中丝绸、工艺元素等的共同演绎,形成了其典雅美观,富有文化品味的食品包装设计。这里民族色彩以潜在的暗示和视觉的魅力吸引并打动了消费者。

任何艺术都是审美判断的结果,都是美的创造。对于包装设计来说,通过创新可使产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市场占有率。而创新融入民族元素之后必能更好的获取打动审美对象的艺术之美,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勃勃生机。我国包装设计的创新,应汲取时代设计理念的精华,融合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兼具广阔国际视角和中国文化特色的同时,体现时代精神的特征。对于设计师来说,包装设计的民族化创新必将是永无止境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曹方.包装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8

第13篇

【关键词】营销学灌溉管理作用

针对巨大而疲软的冬灌用水市场,我们从营销学的理论入手,先分析市场,制定正确策略,围绕棉田和果树冬泡,广泛搜集市场信息,积极做好市场调查,科学做好市场预测,结合市场营销理论,采取“三改一加强”措施,打开冬灌用水局面。

从2000年抗虫棉大面积应中以来,洛惠灌区的棉田面积一直居高不下,冬季预留的棉田是一块块空地,多年群众用水观念只用救命水,不浇高产水。造成冬灌用水连年滑坡。一组数据表明。据我局实验站分析资料:灌区的粮经比由1999年的48:52变为2000年的25:75;到2003年的19:81;饮水量从1999年的12300万m3到2000年的6400万m3,少引5900万m3,2003年比1999年少引4300万m3。西渠头站2004年工作十分被动,原因就在冬灌。与2003年比,全年少引水545万m3,冬灌就少引水461万m3。因此,要想取得全年引水的主动,抓好冬灌的工作就显得尤为关键。

1改变经营思路,从适应市场到创造市场

棉花下播前,不灌水无法下种。这是群众对棉田冬灌泡地的习惯认识。抓春灌用水,是我们去适应市场。棉田冬泡能高产,激发棉农进行冬泡,是我们去创造市场。创造冬泡市场,实际上就是争取泡地的群众。客户往往并不知道他们真正的需要,这就是需要去刺激和鼓励。首先要及时宣传,有效动员。宣传用语要有亲和力、富有吸引力;多讲冬灌的效益,少谈不灌的危害。过多强调不灌的后果,反而引起群众的逆反心里。冬灌积极性会越来越少。我们会有这样的体会:本没有买某件商品的意识,在广告宣传的反复刺激下,就会心甘情愿地去消费。其次,要长远考虑,抓好示范。人都有趋从和仿效心里。看见别人在干,就有可能跟着干;听说别人挣了钱,自己就会学着做。事实是打动客户心里最好的钥匙。就像移动公司送话费,目的就是为打开长远市场。第三是精心策划,及早准备。创造市场,必须进行实现策划和准备,把握火候。学会知道要下雪,提前去送碳,知道朋友饿,及早架好灶。冬泡应该在12月份上冻前期进行,等到12月份该冬泡时再抓冬泡工作,显然为时已晚!这时地已上冻,群众无法犁地整田,也就不可能再冬泡。因此,必须提前做好先期工作,11月份就成为抓好冬泡工作的黄金时间。

2003年,西渠头站为了冬灌果树的用水市场,集思广益,全站职工每人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写一份宣传材料,最后归纳整理成站上的宣传材料。要求站上职工亲自发放,宣传材料,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发放完后紧接着搞了一次民意调查,调查果农对材料观点的看法。这实际上是再一次加深宣传效果,提醒群众总结经验,刺激果农冬灌的欲望。据调查,这次宣传活动,使站上果树冬灌面积提高了30%以上。

2001年,西渠头站为了打开棉田冬泡的用水市场,做出了“只要有一户群众愿意冬泡,我们就会把水送到田间地头”的服务承诺。当年冬泡棉田2.6万亩,每亩增产籽棉70公斤左右。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成为后来宣传的活广告。冬泡面积2002年上升到3.2万亩,2003年突破4万亩。2004年冬灌宣传时,材料中引用了大量的农谚,虽然客观原因(2003年50年不遇的秋涝),但2004年棉花面积未减少。

2改革经营管理,从计划供水到营销管水

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灌区用水市场的差别划、个性化不断增强。洛惠渠供水不但受作物需水规律和天气的影响,更受洛河来水的严重制约。用水紧张时,河源反而没有水。这就要求我们把按计划用水,靠提高价格增加效益的经营模式,改为依托自流从洛河取水的优势,进行合理定价,抓住先期,提高市场占有率。

2.1打破用水原计划的条条框框,全站内部灵活调配,通过零星带动,打开用水局面。

2.2结合市场情况,考虑各种因素,寻求最佳的供水模式。棉田泡地最佳时期是3月中旬到4月上旬的30天时间。以西渠头站为例,全站实有面积不足6万亩,棉田不足4万亩,冬春灌任务引水778万m3,收入181万元。要完成任务,,需引水600万m3,日需流量2.34m3/s,要满足这个流量,义井需水13m3/s。显然这不可能!如果4万亩泡地放在春灌,每亩按120方需水,共需水480万方,价格按0.3元/m3,才可收入144万元;若在冬灌期间能泡地4万亩,春灌一亩地80m3就够了,4万亩地320万m3水一个月时间就有能力供够。

2.3要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合同供水可以抓住先期,提前占领市场,平衡上下游负担,缓解矛盾,但若管理跟不上,容易产生浪费水量现象。将合同供水和节约用水两者进行有效嫁接,统一实施,对洛惠灌区来说不算难事。“三改两全”灌水技术方案等,是洛惠渠过去创造的享誉国内外的地面节水灌溉技术,只要对现行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进行和完善,就能起到双赢的作用。

3改进服务质量,从强化管理到全面服务

推销界有句金言:顾客永远是对的。灌区的每一位群众都是我们的潜在用户,要善待群众。中国有句名言:关系是金!与灌区群众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他们就会成为我们的义务推销员。顾客的满意也是我们最好的广告。按照乔.激拉得调查总结出的250定律,即一个人影响250个人的关系法则,如果对一个群众的用水问题处理不好,我们就会失去一片忠诚的客户。不要和客户对立,失去关系。当我们吵架赢了的时候,也就是效益损失的开始;当请求群众理解我们的无奈时刻,就是我们信誉下降的转折点。为什么失灌面积都在下游,为什么个别群众或个别地区长期不用洛惠渠水,我们应进行深刻反思,从自身找原因,不断改进工作,重新找回失去的市场。

3.1建立浇地专业队,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3.2及时掌握水情,为用户提供信息。

3.3合理调配流量,确保下游流量稳定和群众用水相对稳定,减轻群众负担。

3.4工作前移,事前杜绝,避免问题发生和处理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优质服务就能赢得顾客,赢得了顾客才能赢得市场。我们的服务每改进一步,灌区群众的满意度就能增加一份,我们的竞争力就会提高一度。

第14篇

关键词:服务营销;网络营销;绿色营销;关系营销;整合营销。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全球经济的显著特征就是企业朝多元化、一体化发展,在发展的同时,改革与创新也不断的深入,其涉足的领域更广,竞争更为激烈。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繁荣与衰败、取胜与出局,更换交替,不断轮回,其间唯一不变的活跃因素便是营销。因为不管市场经济如何推动企业发展,企业自身的营销理念才是生存之本,它决定一切,主宰企业兴衰。注重营销,注重用户的需要,注重与其他企业的协调发展,注重企业整体形象与整体素质,已成为新世纪的企业求生存、谋发展。迎接新挑战的战略指导思想。

营销适用于一切企业,首先体现在大企业,综观层出不穷的行业大战,多为大企业充斥其间,它们资本雄厚,人才济济,市场经验丰富,有敢于争夺市场的先决条件。而中小企业往往势单力薄,资源匮乏,它们又如何面对激烈而又残酷的市场竞争呢?答案就在营销战略上利用有限的资源,挖掘最大的潜力,创造无尽的价值。新型市场营销模式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及发展演变,已受到广泛的认可和重视。根据其特性和规律,制定市场操作规范,完善运营机制,重点围绕发挥企业自身优势,激发营销队伍的创造性来开展科学营销,牢固树立市场决定一切的经营观念。由此看来,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应该把如何创新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市场营销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按照新型市场营销模式,结合行业和企业背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服务营销。

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服务营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中国已经加入WTO,外资企业纷纷抢滩中国,中外服务市场营销大战将出现白热化的态势。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服务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服务产品,产品为顾客创造和提供的核心利益主要来自无形的服务。另一种是功能服务,产品的核心利益主要来自形成的成分,无形的服务只是满足顾客的非主要需求。贝瑞和普拉苏拉曼(1991)认为,在产品的核心利益来源中,有形的成分比无形的成分要多,那么这个产品就可以看作是一种“商品”(有形产品);如果无形的成分比有形的成分要多,那么这个产品就可以看作是一种“服务”。与服务的这种区分相一致,服务营销的研究形成了两大领域,即服务产品的营销和顾客服务营销。服务产品营销的本质是研究如何促进作为产品的服务的交换;顾客服务营销的本质则是研究如何利用服务作为一种营销工具促进有形产品的交换。但是,无论是服务产品营销,还是顾客服务营销,服务营销的核心理念都是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通过取得顾客的满意和忠诚来促进相互有利的交换,最终实现营销绩效的改进和企业的长期成长。

二、网络营销。

互联网络是一种利用通讯线路,将全球电脑纳入国际联网的信息传送系统必将是未来市场营销最重要的渠道。网络营销的特性包括;可24小时随时随地地提供全球性营销服务;电脑可储存大量的信息,代消费者查询,可传送的信息数量与精确度,远超过其他媒体;能因应市场需求,及时更新产品或调整价格;减少印刷与邮递成本;且无店面租金,节约水电与人工成本;可避免推销员强势推销的干扰;可经由信息提供与互动交谈,与消费者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互联网络是一种功能最强大的营销工具,它同时兼具渠道、促销、电子交易、互动顾客服务以及市场信息分析与提供的多种功能。

它以声光互动沟通的特质,作为跨越时空的媒体,已深深吸引年青一代人的眼光。此外,它所具备的一对一营销能力,正是符合[分众营销]与[直效营销]的未来趋势。

网络营销可视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渠道,它并非一定要取代传统的渠道,而是经由信息科技发展,来创新与重组营销渠道。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营销必然会给传统营销造成冲击,因此商业界必须要注意这种趋势,并与软件产业作密切的联系与合作。以广告业为例,在最新媒体时代,销售是从开始到完成的一贯作业,就是说由吸引注意、引发兴趣、造成购买欲、进行采购,一气而成,而广告公司将参与营销的全程。商业企业也有必要改变传统的组织形态,提升新媒体部门的功能,引进兼具营销素养与电脑科技的人才,未来才能具备市场的竞争优势。

三、绿色营销。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社会和企业在充分意识到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对清洁型无公害产品需要的基础上,发现、创造并选择市场机会,通过一系列理性化的营销手段来满足消费者以及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绿色营销的核心是按照环保与生态原则来选择和确定营销组合的策略,是建立在绿色技术、绿色市场和绿色经济基础上的、对人类的生态关注给予回应的一种经营方式。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绿色产品的需求非常广泛,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和消费导向上和消费质量等原因,还无法真正实现对所有消费需求的绿化。以我国为例,目前只能对部分食品、家电产品、通讯产品等进行部分绿化;而发达国家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包括立法等,来推行和实现全部产品的绿色消费。从而培养了极为广泛的市场需求基础,为绿色营销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以绿色食品为例,英国、德国绿色食品的需求完全不能自给,英国每年要进口该食品消费总量的80%,德国则高达98%。这表明,绿色产品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市场需求非常广泛。

绿色营销只是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营销理念,也就是说,绿色营销还不可能脱离原有的营销理论基础。因此,绿色营销模式的制定和方案的选择及相关资源的整合还无法也不能脱离原有的营销理论基础,可以说绿色营销是在人们追求健康、安全、环保的意识形态下所发展起来的新的营销方式和方法。现代企业只有树立起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营销的经营理念,努力开展绿色营销,开发绿色产品,进行绿色生产,才能和可持续发展潮流相适应。同时,企业还可进一步“导向消费者”,促成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全面建立和实现,承担起促进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的责任和义务,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四、关系营销。

关系营销是指企业在赢利的基础上,建立、维持和促进与顾客和其他伙伴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参与各方的目标,从而形成一种兼顾各方利益的长期关系。关系营销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正确处理企业与这些组织及个人的关系是企业营销的核心,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

关系营销突破了传统的4P组合策略,强调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如顾客、分销商、供应商、政府等建立长期的、彼此信任的、互利的、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关系营销体现了更多的人文关怀的色彩,而少了裸的金钱交易关系,它更注重和消费者的交流和沟通,强调通过顾客服务来满足、方便消费者,以提高顾客的满意与忠诚度,达到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目的。如何留住顾客,并与顾客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是关系营销的实质。要维持现有顾客,培养对企业高度忠诚的长期顾客,企业必须重视建立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并为顾客提供能带来价值增值的服务。在关系营销管理中,顾客服务是企业获得高市场份额质量的关键,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五、整合营销。

整合营销是一种对各种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结合,根据环境进行即时性的动态修正,以使交换双方在交互中实现价值增值的营销理念与方法。

整合营销就是为了建立、维护和传播品牌,以及加强客户关系,而对品牌进行计划、实施和监督的一系列营销工作。整合就是把各个独立地营销综合成一个整体,以产生协同效应。这些独立的营销工作包括广告、直接营销、销售促进、人员推销、包装、事件、赞助和客户服务等。

整合营销理论主张重视消费者导向,其精髓是由消费者定位产品:(1)不要卖你所能制造的产品而是卖那些顾客想购买的产品,真正重视消费者;(2)暂不考虑定价策略,而去了解消费者要满足其需要与欲求所须付出的成本;(3)暂不考虑通路策略应当思考如何给消费者方便以购得商品;(4)暂不考虑怎样促销,而应当考虑怎样沟通。与传统营销4P相比,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核心是4C:即相应于“产品”,要求关注客户的需求和欲望,提供能满足客户需求和欲望的产品;相应于“价格”,要求关注客户为了满足自己需求和欲望所可能的支付成本;相应于“渠道”,要求考虑客户购买的便利性:

相应于“促销”,要求注重和客户的沟通。目前,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已在国内营销界引起了一股“研究热”和“应用热”,对提高应用企业的竞争力和核心能力,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运用整合营销的原则是为了控制消费者的心理转变过程,目标是使消费者对公司产品产生信任的心里感觉而购买公司的产品。这种营销有效地克服了制造商和经销商各行其是,各自为战的弊端。因此,认真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欲望并在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的全过程中加以满足,为客户量身定做全过程的服务,这是整合营销的关键一步。对最终服务客户的运营商而言,就需要牵头建立产业价值链。价值链核心是上游为下游服务,以客户需求为整个价值链的努力方向;要开放,所有有能力的都可加入;要合作,为整个市场的持续增长而努力;要共赢,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获得与其付出相对应的收益。因此,在每一种新业务推出和技术重大革新前,制造商应向运营商提出初步方案,运营商应主动全面调查潜在目标客户的需求,并建立相应业务模型,准备运营模式,向终端制造商提出要求。业务开发成功后,应组织客户试用,根据试用情况再加以改进。如果每种产品在推出之前都实现市场、终端、渠道特别是客户就绪,那这种产品的前景十分光明。

参考文献:

[1]何志毅。市场营销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第15篇

1.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

建构主义理论是当前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的一种新思想,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话题。代表人物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奠定了建构主义的两大流派: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2],其理论的精髓一是认为学习过程不是个人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积极建构当前事物的过程;二是认为知识是个人主动建构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的相互作用,来充实和丰富个人的知识经验。

2.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改革中的意义

第一,建构主义理论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各自所处的地位,表明双方各自的责任与义务,也更加明确了教师的职责是促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教学任务高质量的完成;第二,建构主义教学更为注重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形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人才的创新培养。

二、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种子营销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综合化,既要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技能,又得掌握农村市场与农村社会以及各类种子企业的经营特点,具备为种子企业打开国内国际市场的实践技能。然而,从目前高校种子人才培养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方面。

1.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实践指导

教学的内容主要与选用的教材有关。教材从组织编写、审定、出版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更新速度较慢,成本也高。因此,教师所选用教材往往是多年使用一本书,容易造成学生所接受的信息是过时的或是跟市场需求不符的。目前,种子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内容依据的是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体系,涉及营销的各个环节,比如种子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种子营销策略和技能等,教学内容比较固化,而种子企业为适应营销环境变化而创新的营销策略没有体现在教材中,尤其是网络营销知识的缺乏更为突出。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基本的教学内容显然不能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法落后,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是目前许多高等农林院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由于授课教师实践经验不足,课程没有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案例缺乏,导致目前大多院校停留在理论讲授层面。虽然教师采用多媒体授课,但从本质上来看还是以教师单一讲授为主,以教材为中心,以课件为主要内容,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

3.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培养

种子市场营销学的特点决定了该课程应突出实践教学,实际上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穿插实际的案例进行说明,但在实际过程中出于对理论体系和知识的连贯性考虑,就会安排更多学时进行理论讲授,而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方法、技巧、策略相对来说安排的学时较少,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培养。

4.考核方式单一,不利于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考核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考核达到检验教学成果的目的,不但便于检查学生的学业成绩、督促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且对于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从目前的考核方式来看,课程的考核普遍采用考试形式(主要是笔试),而且客观题多、主观分析题少,形式上比较单一。由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做好监督或考核,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平时学习松懈,考前突击死记硬背,考后遗忘的不良现象,使考试最终成为学习的目的,违背了教学的初衷,从而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养成。

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课程教学设计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处于教学引导地位。因此,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设计须打破过去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模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设计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加大实训内容的设计,见图1。

1.课程教学目标构想

建构主义理论兼顾了学习的社会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形成教育目的和形式的有机融合[4],也就是说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既要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又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本文认为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实现以下内容:即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实现对相关种子营销理论知识的意义建构,能够认识、分析种子经济领域内的相关问题,从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

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既要考虑到学生已构建的知识框架(如学生的认知能力、前期认知程度),同时又要考虑到学生对新信息的接受与容纳能力以及学生对输入信息的反馈。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种子市场营销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全面,这就对课堂教学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不再是简单的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种子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内容应是围绕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并补充大量的必要信息。因此,在改革教学内容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内容。(1)多渠道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一方面通过参加国内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来扩大教师的视野,拓展教师的知识领域;另一方面给予教师创造便利条件,让教师亲自到企业中去体验,真实地感受实际工作中对于专业能力的要求,找出目前教学内容中的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学内容,也有利于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2)突出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做到学以致用按照种子市场营销工作的具体内容与职业能力要求设计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所掌握的内容与实际岗位能力要求一致;同时,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使其具备营销工作的基本技能。(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保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从高等教育角度,一门专业课程必须要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根据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特点,在保证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前提下,还需要有一定量学时的实践内容作为支撑。比如通过种子营销工作中的案例教学启迪学生的职业思维,促进其经验性知识的形成。

3.课堂教学方法设计

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是教师主动教与学生被动学的互动过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佳。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必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主体由过去教师如何教变为现在学生如何学,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1)理论教学法任何一项实践工作的开展都须在一定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也就是说理论知识是专业能力的基石。理论教学法也就是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优势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分析能力。同时,在理论教学上强调必需、够用、适用的原则[5],在此前提下,提高学生对专业相关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掌握最新营销领域的理论前沿问题,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中较经典的方法,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形式。由于案例内容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真实的经历而区别于教材中理论性内容,从而可以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补充。因此,学生在分析案例过程中,经历了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教师设计一个营销环节的场景或借助于营销模拟软件,将课堂变为营销活动的现场,要求学生分别扮演场景中的各个角色。通过亲身体验角色,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独立分析和判断,由学生当评委给出成绩,由教师就学生在这一环节的表现给出综合评价,指出不足。这种方法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意识。比如在帮助企业推出新品种上市这一情景中,学生可以从企业角度向潜在客户分析新品种的相对优势和所产生的效益最终达到销售的目的,从客户角度着重分析新品种可能产生的效益,通过讨价还价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4)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教学应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校内实训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借助实验室进行专业软件的实际操作。一方面,借助系统仿真软件可以锻炼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如网络查询种子营销信息,进行网上的询价、议价、最终达成交易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软件的全过程操作流程,训练学生对市场的预测和决策能力,掌握种子营销的技巧,了解种子营销的账务处理。校外实习主要是利用课外的时间,统一组织学生真正体验社会实践,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市场调查。市场调查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教师事先向学生布置调查专题,明确调查目的,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让学生深入市场,培养其发现市场机会、搜集市场有效信息、进行数据信息分析和处理的能力,最终形成市场调查报告。第二,直接向目标客户进行种子营销活动。由学校或种子企业向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商品,由学生分析潜在目标客户群体,最终实现商品的销售,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岗位的能力。

4.课程考核设计

科学合理的考试不仅能对教学起到反馈、调节、评价、促进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6]。因此,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课程考核应遵循以考促学的原则,将教学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起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1)采用多元化的考试方式考试方式多元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要求,更加注重考试结果的信息反馈,即教学过程中最终考核的结果是多种考核形式的综合。一是“平时+期中+期末”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将考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平时成绩由课堂小测、课堂提问、课堂出勤等综合评定;期中和期末成绩由卷面笔试进行评定。这种方法还是沿用了传统的考核方法,综合成绩主要是由笔试成绩构成。二是“调查报告+期末”方式。在这种方式下,通过撰写调查报告,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完成专项调查的能力,并用以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根据调查问题的设计、完成情况给出成绩;期末成绩仍由笔试成绩构成。这种方法既考查了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平时+课程论文”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作业、案例分析、学生互评等方式综合评定;以课程论文形式作为课程考核的最终形式,通过专业论文的撰写,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另一方面为写毕业论文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2)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如前所述,平时成绩可以采用课堂讨论、作业、出勤、论文等形式的综合,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因此,只有加大平时成绩在综合成绩中的比例,才能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性、动态性的考核目的。(3)给予学生创造性表达的机会考试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能够与他人进行交流。教师通过开展课堂讨论、课堂答辩等环节的设计,给学生创造自我展现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5.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直接目的就是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教师不断地改进,提高教学效果。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因此,在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第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多方参与的综合评价主体。综合评价主体是包括学生、教师、领导、用人单位、家长等在内的多方参与教学评价过程的主体,从多方面、多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综合评价,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应符合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具有可操作性,符合科学性原则。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