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写艺术论文范文

写艺术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写艺术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写艺术论文

第1篇

艺术作品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前人的表现形式对我们有参考价值,但自己的作品要按自己的内容和自己的个性创作,采用恰当的表现形式,不能重复前人的作品。首先要有自己的风格,风格与表现手法,有相对的独立性,是从内容到形式之间的联系桥梁,表现形式有相对的独立性,对风格的追求也不是形式化的追求。风格的产生联系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联系美感倾向,再加上情感和技法,如构图、笔墨、色彩等方面的完美的组合。现实生活中,千人千面,艺术家要体味对象,就要敏锐地体察。生活中题材很多,我们要从事件本身来体察发掘时代主题。比如妇女在耕田,光事件本身不够,还要体察人和物的特殊性,特殊的思想,动态所表现的动作特征。同样一件事,每个人的情绪、动作也不一样,如米勒的《倚锄的男子》只一个动作就表现了他的疲惫和忧愁。由于不同的情感遭遇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艺术家表现人物时从外部形象走入形象的内心世界,而在表现景物时以魂附体,赋予景物以情感。总之,好的写意油画作品要:

(1)题材事件明确,主题深刻。

(2)形象生动。

(3)感情真挚。

(4)形式优美。主题的明确含蓄是对立统一的,感情要通过表现方法、表现形式的外化追求而成。一幅画能一气呵成,得有情有义,酣畅淋漓表达了才好。

二、在新形式与旧形式之间要继承发展与创新

要辩证地看,批判地继承,反对对待民族文化的虚无态度。从艺术发展的规律来看,在形式与技法上有相对的独立性、延续性,继承传统的重点还在发掘新的形式、新的技法规律,实现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发展。吴冠中这样说道:“我爱绘画中的意境,不过这意境结合在形式中,首先通过形式才能体现。用绘画的眼睛去挖掘形象的意境,这就是我艺术生涯的核心。”他重视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意境,空灵、萧疏、淡泊、飘逸的情趣,结合油画材料的凝重性和塑造性,发挥水性形式感,色彩加以平面化,点、线、面结合,浓重丰富的油画色彩与民间艺术清新明确的格调与淡雅的趣味相结合。要对生活进行选择,按照美的规律总结,提炼加工,将主观和客观的审美相结合,形成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艺术形式上要以节奏、韵律、均衡等组织视觉符号秩序,排列关系把握形式美的关键,是衡量艺术美感的重要尺度,用绘画语言传递色调、意象、构成、技法,表达自己的情感,达到艺术语言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三、结语

第2篇

自油画传入中国以来,写实是重要的表现形式。写实油画在油画家们的努力下,成为国内最油画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众多油画家在写实的表现形式上有所成就。例如,学院写实主义油画靳尚谊、杨飞云;乡土写实主义油画王沂东、艾轩;新写实主义油画刘小东、忻东旺;超写实主义油画石冲、冷军;古典写实主义郭润文、何多苓。当代中国画家更注重绘画语言的描述,懂得通过作品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关注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绘画语言风格各不相同,都是用于表现自我的意识体现。时下中国写实油画最引人关注的是现代艺术观念的注入,不少绘画家在作品中以崭新角度诠释和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设想。国内一批写实油画家拥有高超的绘画技术和细致入微的观察,也是写实风格的一个走势强劲的重要原因。另一批画家在有深厚油画技巧的基础上,融入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创作了大批写意油画。写意油画有它自己独到的神采与魅力,表现更多的是绘画者的情感和心境,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感染力。让人们通过作品了解绘画者所想要表达出的情感。写意油画更加注重的是内心的表现力。代表画家如20世纪初中国的油画先驱刘海粟、关良、常玉、潘玉良、李骆公等一批优秀的带有鲜明中国写意印记的画家。赵无极、群、吴冠中、吴大羽、朱乃正、苏天赐等一批具有中国气派和国际影响的著名画家。及当代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写意画家的戴士和、洪凌、王克举、赵开坤、尚扬、任传文、祁海平等画家。

2油画写实与写意的精神实质

写实油画表现形式,注重真实地描绘对象,追求逼真的再现生活。注重真实地刻画细节,精准地塑造所画对象的形体和其在空间中的状态,强调从理性客观的角度出发再现生活。写意油画充满着画家的感情,但是不应该仅仅凭借着画家的创作激情,内心情感,还应该有理性的写实基础。写实油画与写意油画并不冲突,写实强调的是油画的造型能力,锻炼作者绘画理性分析的能力。写意油画就是抛开束缚,主观来进行创作。但是好的作品不至于表现形式是写实还是写意,而在于表现语言是否地道,画面是否有美感,和作品所表现的精神内涵。一幅好的油画不能脱离了客观事物本身,只有丰富的色彩,生动的笔触加上画面所表现的精神内涵才能组成一幅饱含情感的油画。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写意”,写的不仅仅是一份当时的心情、一种认真的态度,我觉得更主要的是心灵深处情感的自然流淌与表现。写更是一种绘画的功夫,以及绘画的基本功底。并且通过一个写字,把画家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进行完全的表述。绘画者使内心情感充分进行表达。不论是写意还是写实,都是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体精神的体会,是由画家的思维方式体现的。西方表达方式倾向外在的,是呐喊式的表达,而中国艺术则是婉约,含蓄的内在表达方式。相对而言绘画者更加倾向于心灵与性格的融汇。写意所包含的妙处,全在于绘画者的内心感情世界的感知与世间万物之间的融合。而如今对于中国油画绘画者来说,在发挥油画原有的一些艺术特点与表达的方式之外,怎样才能使中国特有的一些绘画表达方式,以及中国绘画的细腻之处,并且与写意的表达方式很好地进行融合交汇。这需要绘画者不断地进行创新尝试摸索,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因为如果想很好地将两种迥异的表达方式融合,需要的不仅是时间,还有一些是需要靠氛围去促进。

3总结

第3篇

(1)群众文化要遵循群众性的原则。群众是文化的主体,也是群众文化的受众,没有群众参与的文化就没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创作和文化活动。所以,文化工作者要善于发现民间的优秀文化资源,培养更多的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加大对群众文化的扶持力度,发挥民间艺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传统民间文化艺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2)群众文化要遵循多样化的原则。群众文化工作人员,需要将群众文化的传播和群众文化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将零散的群众艺人组织起来,逐步建立起专业性的群众文化社团,并且组织这些艺人进行广泛的交流与沟通。

2和谐社会构建中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

(1)群众文化逐渐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发展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开放的状态,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也逐渐使得我国的文化艺术发展逐渐呈现出时代环境下的开放性。一个地区群众文化中,融入了当地的社会习惯和风土人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这种文化就会逐渐向周边扩散,进而传播到全国,但是当这一文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就难以再发展了。其主要原因是群众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空间的局限。这时,当地的群众文化就会逐渐的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这一群众文化的社会化也就越来越明显。(2)群众文化逐渐规模化和产业化。在我国政治和经济与国际接轨的情况下,我国的文化也逐渐地与国际接轨,群众文化逐渐走出了国民,融入了世界。其市场化与产业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这在另一个方面也显示出了我国的群众文化已经收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我国群众文化的不断发展与改革中,其已经逐步实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另外,我国的群众文化是我国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与重点之一,群众文化的发展也逐步朝向科学化、建筑化等方向发展,这促使了我国群众文化产业链的形成。

3和谐社会构建中群众文化的发展措施

(1)开拓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群众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不能够仅仅局限于一种方式,应该充分利用我国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力量进行全方位的发展与传播。例如,目前在社会中比较流行的街头文化、青少年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以及商业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新时期下群众文化的发展形势。这些形式均是群众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良好载体,充分地利用好这些载体可以更加有效的促进我国群众精神文明的建设,成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载体之一。

(2)大力发展通俗文化。通俗易懂的文化作品可以更加贴近群众的生活,更加生动形象的反映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使得群众更加切身地体会到群众文化所表达的寓意。所以,群众文化不仅在中国,在国际上也受到了大众的欢迎。例如反映普通人生活的小品、相声,在为群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可以引导群众对我们的社会生活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这样就制约了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所以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3)发展广场文化。广场文化是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的体现。广场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四种,娱乐演出、广场美化、健身文化和街头文化。在建设广场文化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广场文化要以公益性为主,要避免出现过浓的政治色彩和经济色彩。第二,广场文化要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审美趋势和经济能力,选择适用于全年龄段的广场文化,为人们提供一个优秀的文化氛围。第三,广场文化应该以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基础,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改进落后的群众文化,取缔腐朽的文化。

4结语

第4篇

(一)古典主义素描

提到素描就不能不说古典主义素描。古典主义绘画在题材上追求内容丰富,精神崇高,形式庄重,努力使作品产生一种古代的静穆而严峻的美,强调精确的素描技术和柔妙的明暗色调。这种作品主要是以文艺复兴和18、19世纪的法国素描作品为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成为了古典主义素描的杰出代表。达•芬奇主张绘画要“忠实于自然,倾向于自然中的对象”,他的素描造型结构严谨,线条刚柔相济,善于利用疏密程度不同的斜线,讲究明暗与线的融合,表现光线的微妙变化,体现出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气质。拉斐尔的画以“秀美”著称,画中的人物清秀,场景祥和。米开朗基罗的素描在造型上注重力量、饱满和激情,并富有强烈的动感,他的线条雄壮有力,形体结构鲜明,其作品是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他画的人物以“健美”著称。古典主义素描画派对写实油画艺术创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极大地推动了素描艺术的发展。

(二)浪漫主义素描

浪漫主义素描在素描领域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艺术流派起源于19世纪初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他们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他们的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用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素描和当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宣扬的肯定人的精神价值、解放人的个性、尊重民众的人权等思想不谋而合。可以说浪漫主义素描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产物,这种产物也极大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行。浪漫主义在绘画上主张作品必须具有个性、特征和情感。浪漫主义的绘画家中杰出的代表籍里柯一生都追求以现实为题材,热情浪漫地来体现新的主题思想。他的作品《梅杜萨之筏》深刻体现出了一种浪漫主义的精神和色彩。浪漫主义另外一个杰出的代表是德拉克洛瓦,德拉克洛瓦对素描艺术形式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他探索出的激烈运动的线条和笔法成为了素描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段和方法

(三)现实主义素描

现实主义素描伴随着法国1848年革命产生的现实派的出现而产生。现实主义素描作品主张要客观观察、认识社会和自然,深刻地去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特质和时代的特征,研究社会中的真善美。其代表人物有米勒、库尔贝,其代表作是米勒的《拾穗者》、库尔贝的《奥尔南的葬礼》等。这些作品共有的特征是以真实的生活为其艺术创作的原则,显示出了艺术家自信的性格和反抗的精神。

(四)印象主义素描

印象派素描在19世纪产生于法国。它的主要特点可以整体地概括为三点:1,主张根据太阳呈现的光谱颜色去反映自然间的瞬间印象;2,表现手法更加自然随性;3,题材和运用材料更加丰富,追求捕捉瞬息多变的大自然。印象主义的主要代表有毕沙罗、莫奈、马奈。其中印象派的代表作品有毕沙罗的《塞纳河和卢浮宫》、莫奈的《日出印象》、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等。(五)现代主义素描20世纪的西方素描被称为现代派素描,它是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二次工业革命标志着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现代派素描也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的重要变革,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现代派是立体派、新印象派、抽象派、野兽派、超现实派等艺术流派的统称,与现代社会的进程紧密相连,它标志着一个绘画新时期的真正到来。现代主义的审美意识有着复杂的倾向,它的主要特点表现在立体派和抽象派的作品上。以毕加索和布拉克为代表的立体派有意地追求狂乱粗野,注重面和体的表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自然物体穿越时间和空间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在同一幅画上出现多个画面。抽象派的代表人物培根和杜布菲以下意识的幻觉来表现他们的思想和作品的内涵。他们的作品摈弃了客观世界的物体,但他们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是一种升华了的现实中具有的主题和思想,只是他们极大限度的糊涂和混乱必须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才能够领悟到其作品的精华。现代派素描和现代派艺术的出现,促进了绘画艺术朝向多样化的形式发展,这种多样化发展也是艺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是如何使自己本身的这种艺术得到持久的发展是写实派画家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素描在写实油画创作中的空间作用

西方最早的油画家有着这样最原始的观念:人站立在大地上,以自己为中心,使用眼睛,直接感受到物象。这种观察自然的方法可以理解成定点透视法。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油画完善了定点透视法。定点透视法可以简单地这么理解:它为自然再现找到了一个基本的框架,这个框架可以给人的思维注入实实在在的物体,人们可以通过这个实在的物体来更加地完善使之立体地呈现在平面上。而素描恰好是定点透视法的一种体现,首先让观察者能够对所画的东西有种整体的把握,首先能够形成一个框架,再在上面增加绘画的技巧则能够让人具有强烈的立体感。素描是写实油画的骨架,是写实油画艺术创作的基础,因为在写实油画中充分运用素描的基本规律能够很好地表达空间,创造极好的效果。我们首先来了解什么是写实油画。写实油画在艺术形态上属于具象艺术,是绘画的一种表现技巧。艺术家通过对外部物象的观察和描绘,自身亲历的感受和理解而再现外界的物象,而写实油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三维的现实对象在平面上的空间转移。中国的写实油画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写实油画在中国的画坛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那么素描对于写实油画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呢?素描对于写实油画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够为写实油画描绘出三维的空间。空间可以分为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两种。早期的绘画主要以平面的二维空间为主,但这种作品不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不能够生动地表现出现实的实物。但是素描凭借多变的线条就让这种二维的平面能够呈现出三维的效果。我们不难看出,在写实油画艺术创作中,将现实空间中的物体转换到平面上,是其基本功能。素描对于写实油画家来说非常重要,素描不但能够使写实油画家在心底形成一种空间的概念,而且他们大量的素描练习能够使他们脑中形成的那种立体感在他们的平面作品上得到很好的空间立体表现,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

三、素描对写实油画的影响

素描对油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素描水平的高低制约了油画艺术家的发展。素描的技法越成熟创作出来的油画越具有艺术价值。对于每一位艺术家来说,素描是他们作画最基础的技巧,素描水平的高低能够明显地体现出画家的功底和艺术修养。所以对于艺术家来说,素描是他们必须牢牢掌握的一门技巧。其次,目前素描对写实油画发展状况的影响。在中国的艺术领域,很多人都把素描这一重要环节给忽视了,素描功底的不足导致中国很难出现一大批优秀的油画作家和一些具有内涵的优秀作品,这也是中国和欧美国家在油画创作领域具有差异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们在进行油画创作过程中不仅要选好有深度有影响的题材,我们更应该用素描把我们的思想和创作的精神和意图表现出来,油画和素描相结合才能够达到完美的效果,才能够使油画艺术创作展现出艺术的魅力。

四、结语

第5篇

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在加工工艺上,由于航空发动机的零部件结构复杂、数量比较多,再加上发动机工作的环境比较恶劣,导致航空发动机在制造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能源消耗等问题,以对发动机零件的切割技术为例,目前航空发动机的切割主要是依靠编程人员的经验选取切削参数等加工信息,这样导致切削用量选择保守、不规范,进而出现加工出来的零部件不能满足发动机的工作要求,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废弃零部件,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实施绿色制造对提高航空发动机制造水平,减少制造过程中的报废具有重要的意义。

2基于绿色制造的航空发动机制造

工艺由于航空发动机制造过程中出现资源浪费等现象,亟待提高制造技术手段,更大范围地采用现阶段各类成熟的先进制造技术。主要体现在:

2.1采取资源节约型工艺技术采取资源节约型工艺技术是目前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传统的加工技术以消耗不可再生金属材料的时代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航空事业发展的要求,当前高性能航空发动机采用了大量的新型结构件,由于毛坯结构的变化,其制坯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精铸件、精锻件、单晶和定向凝固精铸件毛坯将取代传统的大余量毛坯。传统意义的锻件将由77%降至33%,精铸件由18%增至44%以上,粉末冶金件由3%增至8%,复合材料构件由4%增至15%。

2.2降低能耗型工艺技术在航空发动机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紧张,积极采取低能耗工艺技术是发展现代航空技术的重要内容。降低能耗工艺技术主要包括:一是在发动机生产技术上实施节能措施。比如改善发动机的风扇工作性能参数、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等。二是从生产工艺方面入手,改变传统的生产工艺,加大节能型生产工艺技术的应用。三是积极利用先进的生产材料,比如当前我国的飞机发动机采用了高温合金材料,国内GH4169合金主要采用两联工艺(VIM+VAR)生产,棒材采用快速水压机开坯生产,盘锻件采用快速水压机自由锻制坯,在锤或水压机上采用包套模锻工艺或在等温数控液压机上采用近等温锻工艺生产。四是优化发动机生产的管理技术。通过强化加工过程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现人为因素的失误而导致的资源浪费现象。例如在生产加工发动机零部件时一定要按照规范的标准对机床参数进行设置,避免因为人为的粗心而导致的零部件出现报废。

2.3环境保护型工艺技术航空飞行器对环境污染严重,其主要体现在:一是巨大噪音,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二是废气污染,研究发现,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凝结尾迹会形成卷云(一种高空云),这种云会阻碍地球表面热辐射的散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因此需要采取具有高阻尼降噪性能、节能环保的新型材料,并从工艺角度避免切削加工的过程中造成的污染。

3选择绿色制造技术的切削液系统

在航空发动机零件制造过程中需要利用切削加工零部件,为提高切削的工作效率,往往会应用切削液,但是切削液的使用会对环境构成污染,同时在清除加工零件切削液时也会产生“二次污染”。同时应用切削液也会无形之中增加生产成本。因此采用减少切削液的使用、绿色切削液的选择、优化切削液系统以减少切削液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已成为绿色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3.1面向绿色制造的切削液供给系统一是采取对数量的喷嘴。传统的切削液供给主要是由单一的喷嘴装置实现,主要是通过喷嘴向刀具、工件的喷洒过滤之后返回到供液箱内,这样的喷洒模式需要消耗大量的切削液,如果采取一个喷嘴的话就需要保证切削液的容量,避免因为切削液容量的不足而产生切削温度过热的现象。采取多个喷嘴,可以实现切削量的使用效率,他们就能够更好地渗透到切削区,保证切削工作效率的最大化。二是通过外喷雾冷却方法。外部喷雾冷却方式就是通过雾喷装置将切削液以雾状的形式喷射到加工的零件上,从而降低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实践证明使用雾喷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切削液的使用量,提高航空发动机制造、修理企业的经济效益。

3.2面向绿色制造技术的切削液选择切削液虽然能够大大提高切削工件的质量,但是如果不能合理的应用切削量,就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切削液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切削液一旦流入生态环境中,不仅会对水资源构成污染,也会影响土壤的成分。二是对人体身体健康的威胁。切削液中添加的某些成分对人体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旦切削液被人所吸收产生的严重后果就是中毒。因此根据不同的加工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液是节约发动机制造企业生产成本,降低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3.3绿色切削液的开发与应用一是要积极地改善切削液的成分,根据航空发动机性能的要求,选择具有环保、可再生资源作为切削液的主要构成原料,比如在不影响发动机零件性能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植物油作为切削液的主要成分。二是积极创新切削液的添加剂成分。比如开发研究硼酸酯类添加剂、钼酸盐系缓蚀剂、新型防腐杀菌剂等。三是开发传统切削液的替代品。传统的以油脂为主的切削液具有处理不方便,对环境影响大的缺陷,而液氮则具有挥发性,其在使用后能够快速的挥发,其不会产生任何的污染,而且液氮的制冷效果也要高于传统的切削液。

4面向绿色制造技术的机床和刀具系统

4.1面向绿色制造技术的机床设备随着航空发动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对制造航空发动机的机床设备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在高科技信息时代背景下,要求航空发动机的机床设备也要具备高端科技化技术:首先由于发动机的零部件原件的强度不断提高,因此需要切削机床必须有足够高的刚性,以此提高机床加工的工作效率。同时机床的冷却应采用喷雾、冷风或压缩空气。其次利用MQL技术对机床结构改进。实施MQL技术是提高机床排屑性能的重要技术。

4.2面向绿色制造技术的刀具技术首先要选择适合发动机零件加工的刀具。加工刀具的材质要符合加工零件材质的要求,要根据不同的加工原料采取相应的刀具,比如钨钻类适合用于加工铸铁、有色金属等短切屑的工件。而钨钴钛类由于存在少量硬度更高而韧性稍逊的钛化物,更合适加工钢件等长切屑的工件。同样刀具的不同涂层材质对加工原料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例如氮化钛涂层可增加刀具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摩擦系数,减少积屑瘤的产生,延长刀具寿命。其次加强废旧硬质合金刀片再利用。提高废弃刀具的回收利用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最后,研制适合干切削加工的刀具材料。由于速干式切割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大大降低刀具的使用寿命,因此刀具要具有耐高温性、耐磨性、高强度和高冲击韧性。当然对刀具表面进行涂层处理实际上也会产生很好的效果,通过涂抹可以在刀具与零件加工过程中形成一种隔热层,进而有效避免刀具因为受热而出现磨损较大的现象出现。

5结束语

第6篇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五路;疏通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0-060-1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要求学生写的文章都是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语言精炼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内容和形式的思路疏通。

一、作文题目和文字材料要疏通

准确把握高考作文题面文字的形式内容进行审题立意,要抓住核心句子和关键词语进行综合分析,既要读懂它们的表层意义,更要悟出它们的深层意义。也就是说,所谓核心句子与关键词语具有暗示作用:它们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或引申意义。例如,1981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毁树容易种树难”,命题意图显然不是让考生去谈植树造林,隐含了当时社会历史背景,话题应该是引申议论去谈培养人才的问题,阐述“毁”与“种”难易之道理,当然重点还是要落在“难”上。同样,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与你为邻”,结合社会现实背景,可以推断“你”的深层含义应是精神文化财富,如理想、信仰、书香、诚信等。2011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回到原点”,写作入门就是要由实入虚,感悟“原点”的象征意义,赋予它特定的涵义。作文考灵气,但首先考的是悟性。悟性需要疏通。当然,教师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练习,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主动意识。

二、命题意图与题意范围要疏通

作文审题要有审题立意的常识。第一,要有人文意识。作文提供文字材料,命意不是要你去评判曲直是非,而是要你由此生发一点人生感悟。作文的灵魂是要体现一种人文精神,即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关注,对人生的思考,折射出一种青春的气息,积极的心态。第二,要有感性认识。要寻找立足点和突破口,要明白:题意虽然多元,但是只能从一而终。不要满山栽树,而要只挖一井。第三,要有理性意识。议论文审题立意不是急于定论,而是要开出一剂良方。所以要仔细审题,以便确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脚点、切入点。

正因如此,教师平时要为学生多提供一些有提取价值的材料,多和学生交流点评,探究讨论解决方法,一方面积累论据材料,同时又锻炼学生的分析判断综合能力。

三、结构变化与角度转换要疏通

议论文的结构有多种说法,一般文章原形结构都讲究起承转合,议论文也该如此。整合一下便于学生掌握运用,可以用如下语言公式加以概括:

公式1:问题——现象——原因——论点。

公式2:论点——理由——事因——结论。

公式3:中心论点——理由依据——各分论点段——结论。

议论文写作犹如建楼筑房,第一步审题立意好比先深挖、打地基、灌浆,第二步结构布局是先树框架后砌墙,第三步构段展开是每层楼里面进行装修,第四步结论等于封顶拆卸脚手架。所以记住自创的几个公式灵活运用,行文就会有章法,虽然限制一点思路,但可以保证思路清晰,角度转换,结构完整。

四、三要素与综合表达要疏通

开篇先摆问题再推论点可使用“但是”转折复句表述;也可用“不仅……而且”,论点含义有所侧重;还可以使用递进关系复句表述。如果开篇只摆出问题,中心论点放在文章中间,起到承上起下的结构作用,那么不妨使用“如果说,那么”假设关系复句,或者使用“既,又”并列关系复句或者“不但,而且”递进关系复句表述。列举事实论据要夹叙夹议,进行归因分析,可以使用因果关系倒装句式,进行假设推理可用“如果不,那么”假设否定句式。思辨性的论述既要看到问题的正反两面,更要运用联系的观点多角度深层次剖析其中的原因。文中出现一些复句或多重复句,可使语言凝练,思维严谨。如果论证还有类比与对比相映,比喻和对偶相衬,联想和想象兼顾,语言表达色彩将顿觉鲜明。

五、鉴赏与模仿要疏通

教师可以精选高考论述文进行多角度分析,疏通文脉,选练模仿,以助学生读写相通。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决胜于课堂,可谓事半功倍,一箭双雕。

第7篇

周口第三届戏剧大赛,有扶沟县创排的越调现代戏《母子情》的舞台美术别出心裁、风格朴实、手法冼练、虚实相兼,它以豫东平原浓郁的乡土气息为背景,用戏曲特有的虚实结合的手法,用流动的布景为该剧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大赛简报的评语)

剧中故事说的是一位善良的母亲含辛茹苦把两个儿子拉扯大成家立业,本该安度晚年享享清福了。而不孝的儿子仍把老人当成苦劳力使用,不能干活时则把老人当成了包袱、累赘,合计导演了一出用秤称娘的悲剧。看后让人感到气愤、斥责,社会呼唤伦理道德,呼唤传统美德的弘扬。故事的本身并没有构成大的情感矛盾冲突,而它所反映的、折射的事件则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令人普遍关心的问题。既如何“孝敬老人,关注老人,赡养老人”的社会道德问题。初看剧本的框架结构‘一度创作’剧本似乎有传统戏的写作痕迹,每场戏前均有二幕的“过场戏。”(也叫‘检场’交代下一场的剧情)所不同的这是一出新编的农村题材的现代戏。作为该剧的舞美设计有些犯难!试想,若在现代戏中增加一道‘二幕’来转换时空,势必引起同行的笑谈。

我国传统常见的戏曲“砌末”,尤其是传统戏中的“一桌二椅”非常简洁、灵活、多变,它根据剧情的需要而被赋予多种含义,如山、桥、楼、墙、室内室外、帐内帐外等,真可谓是千变万化,无所不能。熟悉戏曲的人群承认它的真实性,而这种传统的程式性是经过几百年的舞台实践与提炼,是演员与观众达成共识的特殊的舞台语汇。这种虚拟性的体现方法勾起我对《母子情》的创作热情和欲望。首先我在天幕上采用虚拟、写意的手法,用现代的制作材料‘粘贴’纵横交错的线条,勾勒出豫东平原一望无际的田野。有夸张的房屋,寓意的树木,后区用一横贯上下场的基本平台(预示着村里的一条坦直的路,人物上下方便,同时舞台的深度得到拓展)左后方‘网景’一棵枯枝摇摇欲坠的历经风雨的老树,含义是人至耄耋、已进夕阳,全剧清晰的线条和舞美基调就凸现出来了。难就难在“二幕”依何替代?与导演几经反复磋商,每天伏案苦思冥想、查阅资料、六易其稿,终于大胆地设想以左右“屏风式”的硬景移动推拉,屏风中间有一可转动的“门”。开场序幕,导演让人物各自从门里门外或出或进,一组一组地“定格”造型,每个人有各自的形态和情状表现。这种变软二幕为“屏风式”的移动硬景,既方便又美观,既别致又新颖,又符合真实生活的规律(左方和右方定位为俩儿子分家居住的各自院落)。当移动“屏风”景拉开,舞台上的空间时而是庭院,时而是野外,既没有让布景堆砌满台影响演员的表演,反倒将空间与环境点缀的更加清晰,同时操作起来更加轻便、灵活,这一大胆的艺术想象是在真正的实践中得以运用的、切实可行。艺术是实践的艺术,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知识靠的日积月累,舞台是创造者施展、实践的平台。

现代戏《母子情》的舞台美术设计,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可以说基本达到了以戏带情,情‘景’交‘景’景戏贯通,它在周口市戏剧大赛中获得了评委的赞许并荣获了舞美设计奖。这是我自艺术学校毕业后独自担纲舞美设计的第一出大戏,也可以说是处女作吧。当我平心静气坐在剧场里欣赏自己的作品时,那色彩绚丽的灯光,悦耳动听的旋律,写意流动的舞美,让我脑海浮想联翩。不论是写实的、写意的、浪漫的、荒诞的;或者是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流派,归根结地还应是一戏一风格,一剧一特色。创作者用他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感悟的深浅,去追求去开掘去创作,把自己的构思付诸舞台上,为戏服务,为戏增光,为戏增色,戏景互补,达到导演、音乐、舞美及其他“二度创造”者共同对戏的诠释,从而完成一剧的“最高任务”。

第8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简要介绍了超级写实主义绘画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远则近,近则远”的理义,同时驳斥了对超级写实主义的某些曲解。最后以“新形式的拓展”和“技术趣味的新境界”说明了超级写实主义绘画的价值所在。

一、“远则近”、“近则远”释义

超级写实主义是符合艺术规律的一种艺术形式,并非如某些艺术评论所说的是单纯追求视觉刺激。

确切地说,超级写实主义首先是对当时强调主观表达的抽象艺术的反叛。自塞尚以来,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现代艺术流派各自有其不同的艺术主张,无论其具体表现形式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的艺术取向,那就是——否认艺术传统,强调主观情感的表达,放弃了对客观世界的摹写,更多地关注人的主观情感宣泄,将艺术由原来的“完形”推进到“变形”,再由“打破形”到“无形”,完成了从具象到抽象的蜕变。但当艺术作品逐步递进到纯抽象的“无形”甚至“空无一物”时,艺术家们重新面对空白的画布,不得不开始新的思索和探究,绘画艺术还将走向何方?

超级写实主义便是当时的艺术家们努力探索的结果之一,他们强调“艺术再现事物应达到极端的写实”。在艺术家们以极端自由放松的心境表现主观世界后,在观众已经逐步接受并认同各种现代派的表现方式并建立起新的艺术欣赏标准后,以美国艺术家查克·克洛斯为代表的超级写实主义画家们把观者又重新“愚弄”了一番,把人们的目光又拉回到了“再现”和“具象”,拉回到这样一种“依照片而制作”的,但显然比照片更为真实和逼真的作品面前。而此时的“具象”已不仅仅是一种“具象艺术”,它是在经历了种种现代艺术流派的浸润和洗礼之后,进而赋予“具象”以新的意义,即隐匿在具象之下的,融合了抽象、表现意味的新形式。它高度写实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毫无意义的复制”,极具抽象意味,在表现手法上有其独特的“远则近”、“近则远”的符号化特征。

超级写实主义理论家理查德·马丁在1974年超级写实主义展览目录上的一段话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画派。他这样写到:“文艺复兴以来的绘画是一种主观的写实或人文的写实。一个物体如果被注入太多的解释和情感,这种解释和情感就会远离它的真实面貌,只有不带任何主观情感,跟它保持一段距离,物体的真实性和本质才能显露”,马丁把这种创作规律归结为“远则近,近则远”。“远则近”规律适用所有远离客观物象的外在形式而重主观表现的艺术手法。罗马尼亚雕塑家布朗库西曾为波嘉尼小姐作了一尊铜铸雕像,他在完成这一雕像时,并没有采取写实手法或古典造型来刻画对象,而是突出其主要特征,抓住对象大眼睛、椭圆形脸蛋的特点,并用手托腮的动作加以夸张和简化,加强了线的形式感以及形的流动感,表现出这位女画家深沉、诗意的个性。作品在再现这一形象时,以变形、抽象、简约、概括的艺术手法替代了传统的造型方法,从形象再现上看似乎离对象远了,但实际上却更深刻地再现了对象的个性特征,也正是由于这尊雕像不同寻常的表现形式,带给人们更多的美感,使这一形象深入人心,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效果。

“远则近”规律在绘画中也多有体现,康定斯基曾说:“抽象比具象更广阔、更自由、更富内容,抽象艺术离开的只是自然的表皮,达到的却是宇宙性的规律”。

“近则远”规律则可恰如其分地用于概括和解释超级写实主义绘画的创作主旨和艺术面貌。当我们观看一个物象时必须与它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站在合适的对焦点上,物象才会清晰地呈现出来。太远易模糊不清,太近则会在视觉和生理上产生一种新的陌生感,当我们由照相机镜头向外看时,可以体会到这一点。如果离物象过近,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物象本身,而会产生一种虚幻的感觉,并且会引起不同感官的复合式刺激和联想,此时这一物象所涵盖的意义将远远超出它作为人们心中某一惯常形象的意义。

在此,我们以超级写实主义画家克洛斯的作品《肯特》为例。艺术家采取的是顶天立地式的满幅构图,单是人物的头部特写便占据了画面的5/6,颈部、肩部缩略至不到1/6的面积,比一般的肖像照片构图更为饱满,形成强烈的视觉张力。这幅画原大为100cm×90cm,从面积上讲比普通的六寸人物照片(12.5cm×8.5cm)大85倍左右,即使与真人相比也大出了3倍至4倍。所以,当我们走近他的作品时,映入眼帘的不是一个整体的头像,而是经过数倍放大的某个局部细节的精微再现。这就犹如在显微镜下观看到的一个迥然不同却又与我们的世界并存的微观世界时的感受一样,我们惊异地发现另外一个——是我们自身却又不同于我们自身、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的世界。这便是近距离所产生的效果,是对“近则远”浅层面的规律的理解。我们认为他是在用一种“离对象最近的方式”来描绘对象,但观者面对画面时却似乎与物象原型离得更远了,仿佛走进了虚渺的幻境。由此,不可避免地引起观者全新的视觉满足和心理联想。

然而,仅以此来理解超级写实主义绘画还略显肤浅,其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流派而具有的艺术价值还值得我们深究。

二、超级写实主义绘画的价值

“新形式的拓展”以及“具象中的非具象性”是“超级写实绘画”价值体现的两个主要方面。

第9篇

写意山水画发展到明代中期,在基本笔法上已经逐步脱离了最初师法南宋马远、夏圭以及元代的王蒙、倪瓒的“形散意聚”的整体套路,开始呈现出“对物拟物求真、形意自在描摹”的全新趋势。尤其是在明清之交,徐渭(号青藤道人)、陈洪绶(号老莲)等画坛前贤持续在写意笔法上进行革新突破,山水画风遂境界大开、风气一新。石涛为僧学画之初,取法宋元明山水名家的用笔技法,及至其画艺纯熟精进之后,即开始博采融合众家之长,探索尝试笔法游走的挥洒自如。石涛写意山水画的笔法飞游淡弱,看似断散,实则连绵无尽、劲力充盈,这也形成了其柔宛连贯的笔法特色,在明清之际的写意山水画画坛上可谓自成一系、别具一格。与同一时期遭遇相近的朱耷(号山人)的凝练简厉的写意笔法所不同,石涛的写意山水画并不刻意追求用笔的规则套路,而是随性挥洒、自如游走,柔和冲淡而连绵贯穿。与朱耷相比,他少了些沉深的孤寂悲悯之味,多了些纵跃的活泼灵动之气。其“闲游楚湘江川而忽有游丝蛇行之兴”的《江山天色图》,便是极尽其柔宛连贯笔法之妙的代表之作。整幅画作多用侧锋意笔斜划勾描,线条疏淡轻柔、伏延纵跃,画里有云翳氤氲、险峰高立、古木幽森、飞溪穿梭、奇石散落。作者先是预留了画面顶部的大片空处,以极为轻淡的侧笔斜划出几缕隐约可见、飘忽悠远的游散云翳;在画面余下的空间之内,又巧妙地利用笔法游走的相互映衬对升腾缭绕山峰之间的云气清岚进行了描绘呈现,从而从整体上营造出了渺濛淡空的“天色云霞”之景。对与淡远云翳相近的主体险峰之外的若干远山,作者以淡墨侧锋笔快速勾描,线条起伏错落而又不显杂乱,远山、高云相融一体,悠绵无尽。而对于占据画面主体的江山险峰的勾勒描摹则以侧锋意笔为主、中锋意笔为辅。作者先是以淡墨侧锋笔自下而斜上地勾出了主峰轮廓,用笔轻和淡弱,线条在山腰之处自然断止,而在山谷密林之处汇合相连,凸显了险峰周遭的云翳缭绕、林泉幽清之姿。接着再以深墨侧锋笔连续斜划出险峰表面的起伏山石,线条柔淡而不失笔力,表现出了险峰的嶙峋之态。在主体险峰之下,作者则使用了部分中锋笔进行大小山峦的连续勾描,用笔开始连贯齐整。而对于山峦之上的葱茏林木,则多以淡墨点划其树干,笔法疏快灵动,凸显了其密集连绵的点缀之姿。对于山间清溪,作者则用侧锋笔轻划,线条飘动淡弱,与画面顶部的云翳遥相呼应,突出了其穿梭于山间的潺湲之态。在画面的底部有数株挺拔葳蕤的松柏乔木,作者先以大量的侧锋笔对林木树身进行了勾划,又错落有致地斜描出了其疏淡的枝干,用笔绵和,线条连贯,使得挺立苍翠的乔木密林与高耸巍峨的主体险峰相映成趣,继而将空濛绵远、幽淡明润的“江山天色”描摹勾画得灵动轻和、疏逸悠长。

二、洒脱巧奇的构图布局

作为“以意描形、意在而形神皆备”的独特画派,写意画历来讲究构图布局的设计运用。写意山水画也是如此,在淡化了对于景物对象的具体描绘之后,构图布局就成为了影响画作整体表现力的关键因素,从“一山一水皆为己之物,移置腾挪便知境有无”中就能看出构图布局的重要性。石涛深谙构图布局的肯綮之理,常于云游之际遍览景致,变换景物之性,融合己身所思,在构图布局上力求出新,所以其写意山水画的构图布局也每每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种洒脱新奇的构图特色也使得石涛的写意山水画充满了意趣之妙。石涛的写意山水画注重以寻常之物入画,描摹其形而自出己思,其疏朗明妍的幽奇意境遂飘洒自成。在石涛的山水画作品之中,看似随意勾画的浅淡山峦、苍茫江湖、连绵芦岸、蜿蜒小道自然分布,粗看上去平淡无华,细细把玩顿觉丘壑万千、意境无穷,其构图布局所蕴藏的妙思奇想不由使人击掌称快、激赏不已。《淮阳洁秋图》即是颇能体现石涛构图之妙的典范之作,该画为石涛晚年定居淮扬胜地扬州时所作,对于构图章法的设计驾驭已臻化境。作者先预留出了画面最底部的空间进行粗笔晕染的浅色留白,凸显了秋日雾霭淡薄、江水苍茫潋滟的空濛之态。接着再对底部画面的起伏江岸进行晕化处理,以粗笔斜染出一条草色浓重的坡岸,坡岸之上垂柳摇曳、密槐高耸,坡岸东侧又随意散落着若干灰瓦人家;而在坡岸西侧,作者又以皴笔斜点出高低崎岖的坡岸、斜划出随风婆娑的苇丛,这一条随性挥划的坡线就巧妙地将画面底部的主体部分分割为东南、西北两部分,这两部分一侧浓深、一侧淡浅、一侧密重、一侧疏清,两片画面彼此呼应,使得闲适澹泊、幽深自得的渔家野趣相映而生、自然天成。而在坡岸的高槐、垂柳之上,作者又以连贯曲折的侧锋笔继续勾画出连绵起伏的江岸轮廓,用笔沉练、晕化浑厚;在滨岸的转弯之处则回笔以左侧留白,并用大量的涂染晕化对江岸的水岸相接之处进行晕化处理,这样江岸由近及远就呈现出了清晰隐约的变化之态;在江岸之上又用笔法一致而色彩渐淡的侧锋斜划出了深远的连绵密林,密林随江岸起伏延伸而呈现“之”字形的蜿蜒纵深之势,悠远淡幽的淮扬江色跃然纸上。在江岸的尽头,作者则用粗笔大片以浅色斜抹晕化,形成了江雾烟波的清空之态,在江岸尽头的偏西南侧,作者则用侧锋浓染出了一痕江岸,从而使其与对面东侧的疏淡江岸相互呼应,强化映衬了浩渺淡远的秋日江景。而在画面中心偏左的沧江之上,作者又以细笔侧锋轻勾出了一叶扁舟与一名渔客,此可谓神来点睛的绝妙之笔。统观整幅画作,蜿蜒纵深的坡岸、深幽绵延的林木以及浅色留白的江水浑然交汇、融成一体,悠远清淼的沧江飞烟澹阔之感布满画纸、流动摇曳,洒脱巧奇的章法布局与恬淡闲逸的高远意境水融,令人胸生江乡、品味无尽。

三、爽净明润的用色表现

石涛初学山水丹青之初,对于水墨较为偏爱,常自取水、自调墨进行创作,其在水墨山水的用色上也主要效法元明文人山水画的淡墨清约来进行。而在完成对于笔法技艺以及构图布局的提升改进之后,石涛开始尝试在保持己身风格的基础之上,大胆进行多种色调的撞合交汇,以求色彩表现的淡净轻朗和疏爽盈润。在石涛中期以后的写意山水画中,浅青、淡绿、白灰、褐靛、幽蓝等冷快莹润的色彩元素频频出现,这也使得其写意山水画的用色表现整体呈现出了爽静明润、匀和朗秀的鲜明特色。不惑之龄以后,石涛对于写意山水画用色表现的雕琢运用日渐纯熟,往往随地近取染料、以心作稿、旋即调色、乘兴挥笔,在用色表现上彰显出了随性潇洒的朗润盈爽之态。《溪南八景图册》是石涛暮年之时追忆壮年旅居皖南黟县溪南村的思怀之作,整体用色明润精爽、秀朗纤丽,其眷念旧居之情无不渗于丹青之间。该图册中有三册为水墨作色,余下皆为多色描摹。其中第二图册描绘了溪南村后山的清幽闲逸之景,用色以浅绿、淡黑、浅青为主。作者先以大片的浅青晕化擦染出了占据画面右侧大部的山间云岚,在云岚左下侧则以中锋细笔勾描出了淡黑色、浅青色相间的茂密林木与低矮石坡,色调清润深幽。在矮坡之上,作者以中锋直笔勾描出了几株较为突出的淡黑高树,在郁葱淡碧的林木之间,数间浅灰茅屋错落分布,与云岚、矮坡相呼应。而在茅屋人家的上方,作者又以略显浓粗的侧锋笔法斜勾出了起伏绵延的主体山峦,用浅绿、浅青双色自如稳转地罩染点抹,山坡之旁的灌木乔木用色深微匀净。浅碧山峦的尽头又是几户用中锋淡灰色所勾描的茅屋人家;在茅屋人家的右侧,作者以侧锋细笔勾划出了数株密布的淡黑乔木,并使其飘然腾立于右侧浅青晕化的山间云岚之上。细赏该作,淡远晴润的山峦遂连绵而起,沉深无尽的乡思悠然而生。

四、结语

第10篇

我国剪纸艺术在民间渊源颇深,并根据地理分布不同大致分南北两派,虽然各派系艺术形态各有特色,但是鉴于材料与造型手法的单一性,以及中华民族共性的审美形象和思想内涵,在其纹样形态方面依旧可以总结出以下三点共有特征[2]。(1)祈福避灾的一致性在所有的剪纸纹样中,都体现出祈福避灾的思维,所以其在民间的图案纹样,主题纹样多采用谐音的传统吉祥纹样,如麒麟、龙凤、松鹤、蝙蝠、如意、松竹、梅花、兰花等题材,寓意为“龙凤呈祥”、“松鹤延年”、“五福六寿”等祈福愿望。另外,剪纸的辅助纹样也一致选用典型民族风格的式样,如祥云纹、卷草纹、弦纹、谷纹、蒲纹等作衬托和背景。图1为“龙凤呈祥”纹样;图2为“祥云”纹样。(2)构图的“一点透视”性在剪纸纹样的构图中,“一点透视”现象是指将多个不同角度的物体,有秩序的以一个角度的透视关系排列出来。由于剪纸的纹样受制于制作材料的空间局限,表现三维空间的场景与层次深度感有先天的困难,纹样具体形象之间的比例与透视关系也很难精准控制,于是往往采用“一点透视”的构图手法。此外,通过将个别纹样造型夸张变形,以期达到构图和谐、符合本民族的审美情趣,也成就了剪纸纹样特有的非自然性和浪漫主义色彩。图3为夸张变形的花草纹样。(3)纹样单元组合的连续性单元组合构图模式也是一种纹样造型手段,连续性则是这种构图模式的特点,通常表现为同一种纹样反复衍生并与其他纹样组合。这种纹样的单元组合不强调透视关系,也没有三维景深的层次要系,有助于问题的论证和探索。舒威霍弗(AntonSchweighofer)认为,类型学的目的不是发明新东西,而是发现某些已经存在的新东西。到目前为止,该方法研究领域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对设计中现存或过去风格,进行分析、梳理与归纳;二是如何基于原有产品风格的元素,创造出全新且具原创价值的产品风格[4]。类型归纳法在剪纸艺术鞋靴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可分以下几步:(1)确定典型纹样形态和色彩搭配通过对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常见的装饰纹样和典型色彩配置构成、工艺处理、情感体验的研究,提取具有典型特征的代表,如云纹、回纹和锦纹,以及常用吉祥色彩色相,如红、绿、黄、黑、白等,挖掘视觉情感体验,如色彩视觉平衡、色彩心理,将其作为鞋靴创新设计的基点。(2)寻找传统与现代鞋靴形态折中点现代鞋靴形态变化受市场消费文化、功能满足影响很大,因此鞋靴种类繁多,需要总结现代鞋靴发展的特点,此外还应考虑地域消费差异、社会流行趋势、等因素带来的动态变化,建立客观因素与规律性变化之间的联系。将以上两点作为基点,综合各项设计要求与限制因素,创新现代鞋靴形态,特别是对外观形态变化“度”的掌控,既要避免变化不够,导致鞋靴创新体验不足,又要避免设计的鞋靴外形过于突兀和前卫,不被市场所接收。

2剪纸艺术色彩特征

(1)祈福避害的主观色彩这种对色彩的主观选择体现在剪纸依据人们的心理需要与感受,主观的对事物色彩进行改造,充分发挥主观的想象,而具体事物色彩是否写实则不重要,只是作为一种心理寄托,反映在剪纸艺术上就是色彩纯度高、设色主观性强、不求色彩对比平衡、凡是与吉庆相关的色彩都会被大胆使用,例如红色、绿色、蓝色[3]。(2)五行观念下的色彩我国民间剪纸色彩设色,也根据《易经》与八卦方位所推崇的五行学说,通过五个方位对应“绿、红、黄、白、黑”五色,进行五行色彩的生克搭配。在我国广大民间不单是剪纸,包括皮影戏、脸谱、宗教神邸、图腾等,都将五行色视为正色,赋予神秘的玄学色彩。(3)色彩与纹样的互补出于对形式结构以及色彩视觉平衡的追求,都会考究色彩的色相与纹样形态之间的和谐匹配。通常而言,高纯度的色彩配合,剪纸纹样的刀工较为粗犷,其次,通过色彩的冷暖对比,匹配纹样面积的大小,使色彩与纹样互补,达到视觉色彩效果的平衡。

3剪纸艺术在现代鞋靴设计中的应用

3.1类型归纳法

类型学原理,是一种分组归类方法的体系,最初使用在工业时代的建筑设计领域,这种分组归类方法可以在各现象之间构建横向联于其他艺术类型的特点,其纹样形态反映出的祈福避灾主旨、造型夸张的浪漫主义、华丽的四方连续形式美感,以及寓意为祈福避害的五行色、主观偏好色以及冷暖色调互补纹样面积的设计手法,是鞋类设计师重要的灵感来源,亦是当代学者研究的范本[5]。通过对剪纸艺术纹样元素、规律的研究,领悟其精神基因核心,对其基本形态进行归纳、分类、重构与创新,将这种新的形态归纳应用于现代鞋靴设计中来。在现代鞋靴设计中,在进行针对剪纸纹样的装饰效果设计时,通常有四种设计路径。(1)形象提炼可以吸取剪纸纹样祈福避灾的寓意下的纹样造型与文化内涵,通过寓意联想,从具象的剪纸中提炼出抽象的神似的艺术造型,以情理交融手法引发人们情感共鸣,将剪纸花鸟鱼虫等蕴含谐音寓意的图案、纹样运用到设计中,以表达美好的愿望[6]。(2)变形将传统剪纸纹样进行抽象变形归纳,分析其典型形态特征,将繁琐的剪纸纹样理性整理为若干种几何形态,使其视觉效果即保存有原纹样形式美感,又符合现代审美基本规律。此外,还可以将原有的纹样夸张或者抽象化,通过二次变形形成不同风格的图腾纹样。图4所示的休闲鞋的修饰手法即是对图2“祥云”纹样的变形,由鞋帮到鞋面采用舒缓过渡设计,并在鞋舌与鞋口处,也采用变形祥云纹样与整体呼应,整体效果动势较强,且带有传统韵味。(3)解构组合传统剪纸纹样通常采用“一点透视”构图,而将其运用于鞋靴设计时,设计师可以将不同剪纸纹样以“多点透视”手法夸张变形,将提取的不同纹样元素以符合东方民族审美的方式,进行有规律的创作。图5所示女靴靴筒刺绣的花卉植物,即是由图3夸张变形的花草纹样演变而来,这种纹样的线条大胆泼辣,走向不拘一格,适于使用在青年运动风格风格的鞋靴上。纹样的“二、四方连续”造型也在鞋靴设计中可以大量使用,这种形态的纹样修饰在鞋靴的面料之上,富有很强的节奏感、跳跃感,有些品牌的鞋靴设计,甚至以此为品牌一贯风格,有效提高了品牌辨识度。如图6Gucci品牌的四方连续纹样。(4)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随着历史发展到现代社会,发达的科学技术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给传统民间纹样的创新提供了广阔天地,海量新生事物、形态与设计元素,可以融入传统纹样的创新中。从前受到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无法观测的微观事物,以及广袤的宇宙世界,都可以作为创新纹样的新元素。同样,受制于过去生产力和地理条件的制约,世界各地域或多或少会处于封闭状态,从而出现不同的地域特色,给纹样带来了地域性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设计师可以将不同地域特色的纹样与风格相结合,创新形态纹样;这些新生衍变的纹样,与上述的例子相似,同样可以运用在现代鞋靴的设计中。

3.2剪纸图案色彩的设计

第11篇

教师在进行论述类文章的阅读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论证结构清晰、典型,易为学生学习和借鉴的文章进行分析和解读,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议论文结构,并归纳出三种左右的较易操作的结构模式,让学生进行写作上的模仿。具体操作如下:

在学生阅读文章前,教师先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让学生在每一段后用简短的话概括出该段大意;二是指出每一段中的观点句、阐述句、材料句、分析句、总结句,即议论文段落的五个构成部分,进一步明确完整严谨的议论文段落的构成要素;三是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写出提纲,从而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

以2007年广东省高考题中的论述类文章《创新和想象》(王生平)为例。

首先,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每一段的内容,写在各段后的空白处。

第一段提出观点:艺术上的创造与科学上的创新都离不开想象力,二者相互渗透和补充。

第二段指出艺术虽不是科学,却具有科学的品格。

第三段指出科学虽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常有艺术创造的品格。

第四段指出艺术与科学是想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

第五段指出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带给我们的启示,进一步深化观点。

接着,让学生通过上述的概括,找出文章的论证角度,并写出文章结构示意图。

不难发现,这篇文章是从“为什么”的角度进行论证的。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1段)提出观点。

第二部分(2、3、4段)从“为什么”的角度论证观点。

具体为:因为“艺术虽不是科学,却具有科学的品格”。(分论点一)

因为“科学虽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常有艺术创造的品格”。(分论点二)

因为“艺术与科学是想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分论点三)

第三部分(5段)联系现实,重申观点。

教师可据此归纳出议论文非常清晰的一种结构,即分论点式。常见的是从“为什么”的角度提出分论点,以此证明中心论点。

同时,让学生找出每一段的观点句、阐述句、材料句、分析句、总结句。当然,有的段落可能没有包含完整的五个部分。

例如第3段,段首给出了观点句“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接着对观点进行了解释:“即使有了新的突破……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该解释即为阐释句。随后列举杨振宁、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美国发明家赫奥、德国化学家凯库勒、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的事例来证明观点,最后结合事例进行议论分析,回扣观点。

在学生对于议论文的分论点式结构及议论文段落有了清晰的认识后,教师可设题进行巩固和检验。例如:

题一:请从“为什么”的角度提出至少三个分论点来证明观点“细节决定成败”。

学生写作示例:

(1)古人专注于细节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2)今天的科技工作者专注于细节实现了我国科学技术的飞度发展。

(3)古今中外的艺术家正因为关注细节才实现了人生的辉煌。

题二:请选择以上三个分论点中的任何一个作为观点句,写一个议论文段落,至少使用两个事例,不少于200字。

学生写作示例:

第12篇

1. 评定参赛队的成绩好坏、高低,获奖级别,数模答卷,是唯一依据。

2. 答卷是竞赛活动的成绩结晶的书面形式。

3. 写好答卷的训练,是科技写作的一种基本训练。

3. 要重视的问题

1)摘要。包括:

a. 模型的数学归类(在数学上属于什么类型);

b. 建模的思想(思路);

c. 算法思想(求解思路);

d. 建模特点(模型优点,建模思想或方法,算法特点,结果检验,灵敏度分析,模型检验??);

e. 主要结果(数值结果,结论;回答题目所问的全部“问题”)。

注意表述:准确、简明、条理清晰、合乎语法、字体工整漂亮;打印最好,但要求符合文章格式。务必认真校对。

2)问题重述。

3)模型假设。

根据全国组委会确定的评阅原则,基本假设的合理性很重要。

a. 根据题目中条件作出假设

b. 根据题目中要求作出假设

关键性假设不能缺;假设要切合题意。

4) 模型的建立。

a. 基本模型:

ⅰ)首先要有数学模型:数学公式、方案等;

ⅱ)基本模型,要求 完整,正确,简明;

b. 简化模型:

ⅰ)要明确说明简化思想,依据等;

ⅱ)简化后模型,尽可能完整给出;

c. 模型要实用,有效,以解决问题有效为原则。

数学建模面临的、要解决的是实际问题,不追求数学上的高(级)、深(刻)、难(度大)。

ⅰ)能用初等方法解决的、就不用高级方法;

ⅱ)能用简单方法解决的,就不用复杂方法;

ⅲ)能用被更多人看懂、理解的方法,就不用只能少数人看懂、理解的方法。d.鼓励创新,但要切实,不要离题搞标新立异。数模创新可出现在:

建模中,模型本身,简化的好方法、好策略等;

模型求解中;

结果表示、分析、检验,模型检验;

推广部分。

e.在问题分析推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ⅰ)分析:中肯、确切;

ⅱ)术语:专业、内行;

ⅲ)原理、依据:正确、明确;

ⅳ)表述:简明,关键步骤要列出;

ⅴ)忌:外行话,专业术语不明确,表述混乱,冗长。

5)模型求解。

a. 需要建立数学命题时:

命题叙述要符合数学命题的表述规范,尽可能论证严密。

b. 需要说明计算方法或算法的原理、思想、依据、步骤。

若采用现有软件,说明采用此软件的理由,软件名称。

c. 计算过程,中间结果可要可不要的,不要列出。

d. 设法算出合理的数值结果。

6) 结果分析、检验;模型检验及模型修正;结果表示。

a. 最终数值结果的正确性或合理性是第一位的;

b. 对数值结果或模拟结果进行必要的检验;

结果不正确、不合理、或误差大时,分析原因, 对算法、计算方法、或模型进行修正、改进。

c. 题目中要求回答的问题,数值结果,结论,须一一列出;

d. 列数据问题:考虑是否需要列出多组数据,或额外数据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为各种方案的提出提供依据;

e. 结果表示:要集中,一目了然,直观,便于比较分析。

数值结果表示:精心设计表格;可能的话,用图形图表形式。

求解方案,用图示更好。

7)必要时对问题解答,作定性或规律性的讨论。最后结论要明确。

8)模型评价

优点突出,缺点不回避。

改变原题要求,重新建模可在此做。

推广或改进方向时,不要玩弄新数学术语。

9)参考文献

10)附录

详细的结果,详细的数据表格,可在此列出,但不要错,错的宁可不列。主要结果数据,应在正文中列出,不怕重复。

检查答卷的主要三点,把三关:

a. 模型的正确性、合理性、创新性

b. 结果的正确性、合理性

c. 文字表述清晰,分析精辟,摘要精彩

三、关于写答卷前的思考和工作规划

答卷需要回答哪几个问题――建模需要解决哪几个问题;

问题以怎样的方式回答――结果以怎样的形式表示;

每个问题要列出哪些关键数据――建模要计算哪些关键数据;

每个量,列出一组还是多组数――要计算一组还是多组数。

四、答卷要求的原理

1. 准确――科学性;

2. 条理――逻辑性;

3. 简洁――数学美;

4. 创新――研究、应用目标之一,人才培养需要;

5. 实用――建模、实际问题要求。

五、建模理念

1. 应用意识

要解决实际问题,结果、结论要符合实际;

模型、方法、结果要易于理解,便于实际应用;站在应用者的立场上想问题,处理问题。

2. 数学建模

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要有数学模型;

问题模型的数学抽象,方法有普适性、科学性,不局限于本具体问题的解决。

第13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健康和谐人格

我国提倡美育的先驱首推先生,他早在1917年即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他历任教育总长、北大校长时,大力倡导美育,其影响之大,可说是美育史上的盛事。

原国家教委何东昌同志在1986年也提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是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任务不应看作是培养几名艺术家,或者创作几件艺术作品,而是要造就新的一代有敏锐的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综合能力,并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事物和建造美好世界。

在普通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目的不在于培养设计师、画家或者音乐家,更重要的是要担负起培养“和谐健康的人”(艺术工作者)这一重要任务。美术课程是对美育具有实施意义与实践效果的重要艺术课程之一,所以在普通高校的课程中,开设美术课(公共艺术选修课),对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是符合教改精神的,也符合年轻人的情感特点。

一、通过艺术的带领与宣泄作用,促进健康和谐人格的形成

我们只要随手翻开报纸,就能看到一则则关于学生情绪失控、行为变态的报道:清华大学一学生危害动物,广州一些高校一年中有多名大学生、研究生自杀……这些类似的报道不断给我们敲响警钟:在高校中,孤独、抑郁、狂暴、易怒、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正困扰着“天之骄子”。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精神世界的贫乏、单调造成了心理的变态扭曲,各方面的压力与脆弱心灵的矛盾而导致内向——孤僻——冷漠——封闭,使有的学生缺乏热情与激情,从而不能产生对更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的动力。

美术教育的开展,比较简单易行,简单到一张纸一支笔或者仅仅是看看展览、看看画册等,都可以实施美术教育的功能。下面从美术欣赏和美术表现这两种艺术活动探讨美术教育的作用。

首先,美术作品对欣赏者具有“情感带领作用”。欣赏一件美术作品,其形式美感对欣赏者有非常直接的情绪感染作用。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感能直接传递出情感的因素,譬如那些色彩灿烂鲜明、对比强烈的画面,能使欣赏者情绪沸腾、精神振奋;色彩轻快、淡雅的冷色调画面,能使人轻松愉悦,有潇洒飘逸之感。反之,一幅枝叶错落弯曲、小鸟孤独高傲的山人的“水墨荷花小鸟”会让你心境深沉、愁肠郁积。那些生动、优美的画面线条节奏韵律或绘画形象,能够深深地吸引人、感染人,画面带给学生“知音”般的感受,情感情绪自然被艺术作品所带领,从而改善与调整人的情绪,消除和缓解外界社会及内在心理因素对人造成的紧张状态,获得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此外,美术作品对欣赏者具有思想感情因素的带领作用。众所周知,我们读文学作品,会被作者的观点、主题思想所感染,而且有时候这种影响还非常根深蒂固。同样,美术作品的“思想、情感带领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许多美术作品,虽然现在看起来似乎是“比较政治的题材”,但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它是如何去表达人与人之间朴素真实的感情、如何鼓舞人们的斗志、如何激起无限的爱国情怀的?那些美术作品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而且是积极向上的意义。且看当今的学校,一些日本漫画充斥着学生们的生活,不仅仅那些日本卡通漫画特有的“美的形式”成为学生某种审美的追求,更严重的是画面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价值趋向等直接影响了学生。这些漫画里的许多消极的、对抗的、早熟的、带有不良价值趋向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国内有关教育专家的重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必须急切地重视美术作品的这种“思想、情感的带领作用”,充分、及时地给我们的被教育者更多具有积极、健康思想与人格导向的美术作品,能对学生的思想、情绪产生明显的影响与调节作用。

其次,美术表现过程对于表现者来说具有“情感宣泄作用”。学习过心理学的人都会明白一种现象,那就是我们经常会在情绪烦躁的时候无意识地拿起笔,在纸上漫无目的地画一些杂乱的线条,或胡乱圈画一些宣泄的字眼,或涂画一些杂乱的形象等等。这一行为具有明显的“宣泄作用”。“正确的宣泄”是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当今社会里,信息快速传达与更新、生活与工作节奏特别快,有一个合适的宣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诚然,美术表现是提供个人宣泄非常好的方式之一,历史上的山人就是发挥了绘画的宣泄作用的典型之一。他在明朝灭亡之后的极其痛苦无奈的日子里,充分地利用了自己的艺术表现,使心中压抑、怀旧、抗争、无奈、不满与憎恶等思想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伟大的革命家廖承志同志也是利用绘画艺术的宣泄与调侃让自己度过了艰难的监狱生活的。在欣赏我国台湾著名的漫画家几米的作品的时候,我们也无不在感慨这优美的艺术魅力的同时,感慨艺术对生命的健康与生存的积极意义。

美术教育的开展,还能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娱乐与消遣。大学生有相当的闲暇时间,如何度过这些闲暇时间,对学生情感状态与心理健康颇为重要。如果他们能在课余参与一些带娱乐与审美趣味的美术实践活动,往往能消除大脑及身体的疲劳,减轻精神的压力。这样,将会大大有益于学生的精神放松,并使他们的性情得到健康、和谐自由的发展。所以,我们当今的艺术工作者,必须充分把握艺术这一精神工具,为塑造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做长期的努力,因为艺术的这种影响作用是连贯性地实施的。

二、通过艺术自由表达的作用,体验快乐、培养自信,塑造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

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进行美术教育,不应该以“画什么像什么”作为标准和目的,美术作品的表现与创造,其实也没有绝对的标准,那些流行在中国画领域里面的“出自某家某流派”“讲师承”的观点是极其有害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经对学生讲过:“师我者生、肖我者死”;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创作思想,鼓舞和指导出一大批出色的文化艺术大家。艺术表现过程究其本质就是个人修养、思想与情感的表达过程,所以,应该让学生自由快乐地进行自己的艺术表现,而不是得创作出“像某家像某流派”那样的艺术作品才是艺术表现。由此,通过艺术自由表达的作用,学生可体验快乐、培养自信,塑造和谐的人格。

美术作品作为一种由外至内都体现着自由的艺术形式,不但在其中积淀着美和智,而且也潜藏着真与善。画好一幅画,需要投入时间、细心与耐心。在这一心一意、专心致志的过程中,学生的自制、热忱、坚持、自我驱动、自我鞭策的能力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投入了情感成功地完成了一个艺术创作,哪怕是稚拙的,也特别有利于自信心的形成。作品创作之后首先欣赏作品的必然是作者本身,只有符合自己创作意愿和思路的作品才能满足自身的感官享受,更重要的是把画之美与他们体验到的美吸收到心灵之中,并且逐渐使自己的心灵、行为变得更为完善,高尚。而学生审美心理的形成,又能改善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美术教育能发挥其不带强制性、功利性的特点,以独特的不同于传统的思想灌输和道德训诫的方法,以审美的方式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因此它对人的感染力强烈、深入、自然和持久。当我们欣赏到敦煌壁画时,会赞美古代画工的匠心,为祖国文化遗产感到骄傲;当我们欣赏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时,看到圣母抱着小耶稣从云端徐徐降落人间,她那么和蔼可亲,又那么庄严崇高,她把她的爱子贡献给为人类谋求幸福的伟大事业,我们不禁被圣母为人类献出自己最宝贵东西的牺牲精神所感动、所启迪了。此外,美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那种超凡脱俗的审美境界,还可以影响和培养人的良好情趣与性格。

总之,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和途径,能够陶冶人的高尚情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塑造完美和高尚的道德人格,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当然,在实施艺术教育过程中老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广大的美术工作者也必须紧跟时代的脉搏,不断加强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修养,并不断深入社会以及学生中间进行真切的交流,才能在良好的互动过程中把素质教育推上一个新的层面。

结语

众所周知,美术教育也与其他学科一样担负着对学生实施“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道”不仅仅是艺道,“业”也不仅仅是艺业,“惑”也不仅仅是对艺的思索与困惑。自古以来,学艺必先修身,美术教育应该充分运用它独特的教育内容、灵活的教育方式、多渠道的教育途径,紧密结合时代,在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努力促使学生情商及智商的双重提升,使学生获得接受美、排斥丑的心理定势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意识。美术教育不仅能给人以美的愉快、智的启迪,而且还给人以善的诱导。它如微风细雨,渗透至人的心里、情感、智力各领域,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14篇

读书做人文明和谐统一一、前言

读书和做人看似两个不同的概念,实际上两者的关系紧密相连。一本优秀的书籍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长远的,犹如一杯甘澈的清泉,沁人心脾,引人入胜;又如一壶浓郁的香茶,耐人寻味且发人深思。

读书对于一个人增长才能、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开拓视野、拓展思想境界,提升道德品位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徐文长先生的对联: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年轻人更要刻苦读书,切勿荒废时机,错过学习的大好机会。

培根关于读书的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对于诠释“读书与做人”间的关系更贴切,更符合实际。

读书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同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需要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体现。读好书、读有益的书对于促进一个人的思想健康起到决定性作用。思想健康,觉悟增强,社会责任感浓烈,有群体意识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二、谈读书

读书是每个人的社会职责所在。一个学生如果不读书,就不能称之为学生,就像士兵没有武器一样。人的一生,应该是在不断的读书、学习中成长。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读书的好习惯。无论是在图书馆、在网上、还是在家庭,每天都有许多人利用一定的时间去读书、看报纸、上网络,涉猎知识,丰富阅历。

“读书使人进步”,从古到今,书籍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古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分别为我们诠释了读书的重要意义。在生活中、工作中、在社会实践中随时都会遇到与知识有关的东西。书读的多了,增长的见识就多了,运用起来也就很自如了。

同志少年时代就心系中华的振兴,立下远大志向,树立了要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目标。

但是,随着经济大思潮的冲击,部分人的经济头脑愈来愈强烈,淡化了书籍的重要性。这种不良倾向甚至会影响到在校学生。

在学校,就出现了极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意志不够坚定,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干扰,不思进取,不愿学习,沉迷于网络游戏或与读书不相干的事情上,出现了“上学不带书,带书不读书”的不良习惯,最终必将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获,不但虚度了大学阶段的黄金时间,而且还会影响到将来的就业,影响到自己的未来,到那个时候则悔之晚矣。

人的一生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处于不败之地,谚语“活到老,学到老”,更说明了我们需要终身学习。学习不仅仅是课堂上,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也是一个很好的熔炉,每一个人需要不断的磨练、锻炼,才能变的更加坚强,更富有思想,更加有修养。想要做一个有内涵的人,需要我们不断的好(hào)读书,读好(hǎo)书。

三、谈做人

学生在校,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做人摆在首位,毋庸置疑。这句话中,做人是根本。“认认真真学习,堂堂正正做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只学习,不做人,即使是满腹经纶,而思想品德很差,也必定是一个“无用”的人,甚至对社会有害的人;做人很好,不学习,不思进取,则会碌碌无为,成为一个庸人。

同学们在学校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嗑磕碰碰,比如在水房,在楼梯口,在食堂,在图书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有大度、包容、宽阔的胸怀,我们的周围就是一片和谐。“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如果我们只顾及眼前的利益、只顾及自身的利益,做事斤斤计较。这样的人相信是不会被人喜欢的,也注定是会被社会淘汰的人。

还有一些学生,在大学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模糊了校纪校规,出现偷盗、打架等严重违犯道德甚至是违法的事情,不仅仅学习未成,做人也很失败。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教育好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他们沿着正确的人生轨迹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谈文明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越来越进入到一个更加文明的时代。比如部分城市公交站点出现公交坐车“引导员”,打着“跟我排队”的旗子;比如北京、长春等地,部分公交站点,人们坐车能够自觉的排队;前几天,看见一老外吃完巧克力的糖纸顺手装进口袋,而不是随便乱扔;经常会有人捡到钱包后交给警察或者多方寻找打听到失主,而不是据为己有;路上碰见盲人过马路的时候,经常会见到有人搀扶。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情,但是可以看出大道理,说明人们的素质提高了,文明离我们越来越近。

说起文明,话更长,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源远流长。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每个时代会有自己的时代特点,也会有与之相适应的不文明随之出现,近代、现代、当代也不例外。且不谈社会,就谈我们工作和学习的学校吧。大学是传播和接受知识的殿堂,但是却出现了与文明、与高雅相悖的言、行。出现了食堂买饭不排队;图书馆占座位;上课期间来回进出上厕所;教室打手机;开会后的广场(操场)像个垃圾场;厕所用完不冲水;食堂浪费饭菜;公寓休息时间大声喧哗;公共场合男女行为不得体;塑胶操场(跑道)到处果皮纸屑;墙壁上到处都是脚印;上课带耳机,不尊重代课老师的授课效果;不能自觉抵制甚至是经不住黄、赌、游戏等的诱惑;“课桌文化”“厕所文化”涂鸦现象严重;公共场合吸烟,污染环境、危害他人健康。

出现以上种种的不良现象,在我们大学校园实属不该。这也映射出一个问题,说明我们离文明还有一段差距,说明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还很重大,说明需要我们努力的目标还有很远很远。

文明,从我做起,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我们每个人文明的一小步就会促成社会文明的一大步。

第15篇

目录:

第一节:学位候选人的资格准备工作..............................1

第二节: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的基础要求..........................2

第三届:本教程的教学目的与方法解释............................3

第一章:毕业论文的概念个分类..................................7

第一节:毕业论文概念的学术规范................................7

第二节:毕业论文的几种写作文体................................10

第三节:毕业论文的分类........................................11

第二章: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18

第一节:国家标准的论文写作格式................................18

第二节:文科通用的论文写作格式................................21

第三章:毕业论文的选题要点....................................24

第一节:选题目的与意义........................................24

第二节:选题途径与范围........................................26

第三节:选题的基本原则........................................28

第四章:毕业论文的资料收集和整理..............................32

第一节:收集资料的方法和步骤..................................33

第二节:从资料中发现问题和促进思考............................35

第三节:资料的整理与归纳......................................36

第四节:文献资料与索引格式....................................37

第五章:毕业论文的论文提炼和确立..............................42

第一节:确立符合学术探讨意义和论点............................43

第二节:论点学术价值的确立、比对与论证........................44

第三节:论点的提炼与表达......................................46

第六章:毕业论文写作提纲的列项................................50

第一节:毕业论文提纲的基本要求................................50

第二节:毕业论文提纲的基本内容................................51

第三节:毕业论文提纲的基本格式................................54

第四节:开题报告的准备与写作..................................61

第七章:毕业论文的主要论证方法................................72

第一节:论文的例证法..........................................72

第二节:论文的引证法..........................................76

第三节:论文的分析法..........................................80

第四节:论文的比较法..........................................81

第五节:论文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83

第八章:毕业论文的修改与润色..................................84

第一节:毕业论文修改的前提条件................................84

第二节:相关论文的比对与分析..................................85

第三节:毕业论文文字词句章的贴切使用..........................86

第四节:修改与润色的注意事项..................................90

第九章:毕业论文的答辩准备与发言提纲..........................93

第一节:毕业论文答辩的性质与要求..............................93

第二节:毕业论文答辩的准备事项................................95

第三节:毕业论文答辩的发言提纲................................98

第四节:毕业论文答辩的回答方式................................100

第十章:毕业论文选编与点评....................................102

附件:国家颁布的学位条例、文献著录规则........................155

参考文献及书目.................................................16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