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育功能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的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并不是一个绝对性的概念,其内涵具有发展性、历史性。在不同的时期,教育公平的内涵、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也有差异。从整体上看,其内涵的发展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并且呈现正比例关系,换言之,就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教育公平的内容和形式就会更为丰富。我国古代“有教无类”思想即是教育公平的追求,可谓人类历史上最早对教育公平的论述。到了现代社会,教育公平已经上升到基本人权的地位,是教育权的核心内容。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教育权宣言》中就明确指出,教育公平是人权的一部分,其关系到受教育权能否实现。教育公平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在很多情况下,绝对的教育公平是不存在的。从其内容上看,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等三个方面的公平[1]。教育起点公平,即是受教育机会的公平,也就是入学机会的平等,这是教育公平的初级要求;教育过程公平强调的是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消除歧视与不公,其主要是针对教育政策、决策而言的;教育结果公平强调的是教育质量的公平和平等,是实质性公平。就发达国家而言,在教育领域基本上实现教育公平的三重内容,且在实践中更加注重过程、结果的公平。就我国教育实践看,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起点公平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在基础教育阶段过程公平也已经基本实现,结果公平尚未实现;高等教育阶段过程、结果公平均未能实现。目前,高等教育阶段的不公平主要是基础教育结构造成弊端的积累所致,也是基础教育不公平的一种延续。对于大多数社会成员而言,错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公平,只能依靠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的公平来进行补偿。当然,这也是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随着现代化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的开放、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日渐凸显,已经是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立交桥。按照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超过50%,网民人数达到6.9亿人。中国网民发展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正在向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扩散,特别是初中及其以下学历的人群增幅较大;第二,逐步向中老年群体扩散;第三,逐步向农村人口扩散[2]。正是这样的特征,既为依托于“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迎来发展良机,也为教育公平的推进提供平台。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特点,不仅可以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还可以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随时学习,无疑,这为缩小教育差距,尤其是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提供良好的条件,是我国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功能机制
(一)开放式办学模式为入学机会均等提供条件长期以来的城乡分治及经济社会的不均衡发展,造成教育机会的不均等,突出表现就是教育机会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性别之间造成的差异依然存在。近年来,特别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更是突出。有学者研究指出,尽管当前农村学生升入大学的人数相较于1980年代并没有减少,在绝对数额上甚至更多,但农村学生在大学中人数比例在下降,特别是在重点大学中的比例下降极为明显,只有1980年代的一半。即便是考虑到城镇化进程较快等现实原因,但农村学生在大学人数中比例下降已是不争事实,越是重点大学,农村学生人数越少。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在入学机会上不受年龄、地域、时间所限,学籍有效期也比较长,这就可以为那些失去学习机会以及想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社会个体创造条件。尤其是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不公平或是制度、现实造成的差异,可以通过远程教育解决。比如,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在2015年全年招收各类本科学生近7万名,男女比例基本上保持在1∶1;学生的来源也极为多元,包括汉、藏、蒙古在内的近40个民族学生;从城乡看,城镇学生的比例约为53%,农村学生比例为47%,相差不大[3]。从这个数据看,入学机会公平得到很好的解决,基本消除性别、城乡、地区、民族等因素造成的不平等。
(二)灵活式的学习方式和优质的学习资源为教育过程的均等提供条件现代远程教育是依托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网络的平等、灵活、开放等优势在其身上得到明显体现。远程教育具有普通教育不可比拟的网络优势,比如,电大系统开展的远程教育,其网络技术、学习机构布局,大大突破时空、地域限制;其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覆盖城乡的各个角落,为社会个体创造“人人可学、时时能学”的机会。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远程教育的学习资源建设提供条件。计算机的巨大储存量,保证学习者只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就可以获得海量信息,任何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比如,电大系统依托其网络化、数字化的学习资源优势,构建学习资源统一管理、传输、储存、协作的平台,各类多媒体学习资源遍布各级电大系统,学习者只需要访问学习平台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资源。此外,现代远程教育还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理念,学习选择的专业类型、知识层次完全是依据个人需要,自主选择。这种均等化的机会在一般课堂教学上是无法实现的。
(三)科学化的课程考核及评价方式为教育结果的公平提供条件尽管现代远程教育在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上还没有全国性的标准,但电大系统在远程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五个统一”“五个要素”等质量保障体系,能够为远程教育学习者的教育结果公平创造条件。所谓的“五个统一”是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材、试题、考试、评分标准等五个方面的全国统一,从而保障对所有学习者的一致评价,不会因学习机构不同而造成差异;“五个要素”是指,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学习支持、教学管理、办学方式等五个方面的全国统一和协同,从而保障学习者不因地域的差异而造成学习质量的下降[4]。同时,各个远程教育机构还探索出试点评估、年度检查等评价方式,确保远程教育的办学质量的统一,由此推进学习者教育结果的统一和公平。
三、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中遇到的问题
(一)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缺乏统一的政策法律体系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权的平等性尽管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教育政策大力倡导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各级政府也不断加大对远程教育的投入力度。但远程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国家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政策导向对于远程教育与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成人教育的界限不明,甚至在很多时候将远程教育视为一种教育技术,而不是教育类型。从全国范围看,远程教育的发展并没有进入教育政策的层面,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体系中,没有一部专门的远程教育法律法规,由此使得各级政府对远程教育的定位不清。更重要的是,这种没有法律的支持,使得远程教育的经费得不到政府的常规保障,从而导致远程教育学习者和普通教育的学生形成权利上的不对等。甚至在很多地方,远程教育经费甚至没有列入政府预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现代远程教育市场秩序失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过程及结果的公平当前,除了电大系统,各普通高校也相继成立网络教育学院来从事远程教育工作。由于普通高校的主要资源包括各类软硬件设施主要用于其普通高等教育上,远程教育只是其附属部分,普遍存在重视规模效应而忽视教学质量,甚至有些高校只是将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创收的工具。同时,普通高校在远程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还没有摆脱普教化模式,忽视远程教育中成人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和其固有特点,使得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完全无法发挥远程教育对于成人学习者的优势[5]。当然,电大系统的远程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学习资源数量不足且更新缓慢,加之对学生管理松散,很多学生的学习目的并不纯正,混文凭、混学历的现象较为突出,导致远程教育社会认可度较差,直接影响远程教育的办学质量。
(三)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性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公平也有不利影响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远程学习者带来入学机会的平等和便利,但缺少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流和校园情感。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计算机来实现学习计划和任务,掌握相应的技能,但教育目标是否能够达成,难以判断。同时,远程教育对于学习者的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很多学习者特别是年长的学习者面对各种数字化资源、媒体、形式,难以适应。如果学习者缺少自学能力或缺少指导,将难以从这些海量信息78资源中获取其想要的知识,学习的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失去学习的热情。如此,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
四、完善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功能的具体对策
(一)完善并健全现代远程教育的政策法律体系从整体看,远程教育的政策和法律支持体系还较为薄弱,仅依靠政策导向,如果没有法律的支持,在实践中的执行力可能会大打折扣。因此,确保法律法规对远程教育的肯定和支持是极为重要的。我国应该尽快推进远程教育政策法律体系的完善,通过相关立法,明确各级政府在远程教育发展中职能定位,保障远程教育的经费来源。尽管我国当前教育政策的导向对远程教育的投入做出一些规定,但很多时候并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从而导致投入的不足,影响其促进教育公平功能的实现。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立法经验,比如,英国通过《开放教育皇家特许令》,该法明确规定英国各类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可以获得经费支持的数额、方式和形式;印度的《大学及教育法》也明确规定远程教育经费来源方式、政府支持形式等。由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推进现代远程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大对远程教育的支持,保障其促进教育公平功能的实现。
(二)强化对现代远程教育市场的规范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加之国家对网络办学资格审查机制的取消,以网络教育为代表的远程教育发展很快,但是也造成其市场失范,恶性竞争,严重影响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合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会民众对远程教育的认可度。远程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对远程教育市场的规范和管理,对远程教育在招生、服务、教学等方面的监管[6]。此外,对远程教育的市场要进行规范,对相应的办学机构还实施准入机制,定期要对其进行评估,淘汰一些资质较差的机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远程教育发展需要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确保其人才培养能够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唯其如此,才能提升教育质量,才能保障其促进教育公平功能的实现。
(三)完善并健全现代远程教育的软硬件设施建设现代远程教育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新的教育形式,对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有较高的要求。故此,推进远程教育发展,必须有健全的网络、计算机、多媒体等软硬件设施以及相应的学习支持服务、数字化的学习资源等软件设施。这些设施是保证学习者和教师、远程教育机构实现互动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远程教育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对技术手段的要求不断提升,如当下的4G网络、无线局域网、移动APP、移动课堂等技术手段可以与远程教育结合,可以推动远程教育的发展。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不高,网络条件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必须推进这些地区的软硬件建设,推进这些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力度,否则就可能会带来新的教育不公平。为此,不仅需要加大远程教育信息化及其技术的推广力度,提升远程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还要求学习者要积极主动掌握信息技术,实现与学习资源、远程教育机构、远程教育教师的互动。
(四)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与学模式现代远程教育追求的服务是个性化、差异化、社会化,其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知识结构也会融入其中,这就决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照搬普通教育的知识传授方式。不管是主讲教师还是辅导教师,在远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与学模式,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个性、需求来进行授课、辅导,安排好教学进度。一方面,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化要求,帮助其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方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大有针对性的指导,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7]。另一方面,应该积极改革课程内容,开设针对性、实用性、可选择性强的远程课程资源,借助于网络远程优势,对学生学习加大指导,通过开展交流互动,帮助学生解决个性化问题,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欣.由教育政策走向教育公平———我国基础教育政策的公平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秦虹,张武升.“互联网+教育”的本质特点与发展趋向[J].教育研究,2016(6):8-10.
[3]俞金香.开放教育资源(OER)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国家开放大学为平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9):29-34.
[4]袁昱明.宏观视野下的区域开放大学与中观远程教育学[J].开放教育研究,2012(5):43-48.
[5]杨令平.现代远程教育中有效学习的困境与出路[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1):40-43.
[6]马成斌.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选择[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19-22.
[论文摘要]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丰富而积极的教育功能,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无论其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都为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的可能性,并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高校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起着以下作用。
一、心理健康
稳定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节身心状态,增进体育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显现,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形式和健身方法来发展人的身心,确立顽强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体育教学的内容比较丰富,适合于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通过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能使学生在运动中寻求最佳心境,在各项运动中去感受运动技术动作的快慰感;能充分享受体育运动的馈赠、洒脱,奔放的心灵愉悦和机体每一细胞进发而出的勃勃生机活力,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通过体育活动和比赛,不仅能增强大学生的体质,还可以从中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培养坚强的意志,培养心理耐挫力和良好的情感,防止和减弱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合理渲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
二、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心理相容
人际间维持一种融洽正常交往,就能给人带来一种存在的安全感,就会引起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间建立一种亲密友好关系,生活在和谐氛围中增加集体凝聚力,向心力,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且能充分挖掘潜能,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有益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形成健全人格。
体育课中存在着人际关系。体育教学过程,是由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完成的,课堂中存在多种人际交往活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到,师生之间因处在教与学的不同位置上,而必然有教与被教,组织与被组织的关系。如在队列练习、队伍调动、教师讲解时,学生应无条件服从命令听指挥。而必然有教与被教,组织与被组织的关系。如在队列练习、队伍调动、教师讲解时,学生应无条件服从命令听指挥。而师生之间还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协作关系。如学生在自由练习、活动性游戏时,要让学生摆脱羁绊,充分表现他们的个性。
教学过程中,还大量存在着学生个体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小集体之间的关系,应该培养学生摆正个人的位置,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可见体育教学中的各种活动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心理相容、以及培养心理适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竞争是推动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未来社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正是为其步入社会做好心理上的准各。
体育中的各种竞赛,是在平等条件下的竞争,教师应通过比赛和游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应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不断进取,并将这种意识渗透到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比赛中总是胜利与失败并存,对学生进行胜负观的教育尤为重要。正确对待胜负,胜不骄,败不馁,在胜利中找不足,继续前进;在失败中找教训,以顽强的毅力去争取胜利。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中、各遇到的失败与挫折,振奋精神、克服困难、永远成为一个强者。
四、培养学生自信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生活中不是每一个都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心理不健康的人,有的自以为是,总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不足之处;有的妄自菲薄,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卑的心理使之什么也不敢做,什么事也不愿去做。心理正常的人,应正确的认识自己,把自己放在群体中的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和大家同心协力共同进步。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机能、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差异,会出现这种情况:运动能力强的总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课上练习时一般很活跃,精神状态较好。而那些能力较差的学生,跑不快,跳不高,投不远,什么运作也难以完成,他们往往把上体育课当成一种负担。若不注意这些学生的情绪,就可能在个别人中产生心理障碍。体育教师要从细微处发现他们的长处,要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展示其优势、特长的机会,逐渐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知识,尽管我很多不够的地方,但事实上我也有比别人强的地方,使他们丢掉自卑感,在集体中和大学平等相处,并主动地提高自己。
五、体育教学中应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论文摘要】教育是一种传递经验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即教育的本体功能;一是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即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教育本质的根本体现,是其社会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中介。
杨贤江在他的《新教育大纲》中说“自有人生,便有教育”,可见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人类自身身心发展需要和参与社会活动需要的必然产物。因此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成长的两种功能,是个人成长发展和社会延续进步的必要手段。
一、教育功能的内涵
在分析教育功能之前,首先得弄清楚功能是什么。功能是一个在多个学科中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在哲学上,功能是指事物的结构所决定的该事物的特性和能力;在社会学上,功能是指某一活动或社会系统所发挥的作用,是一种客观结果。基于这两种观点,我们可以把功能定义为“构成某一事物或系统的因素对事物或系统的维持和发展所产生的一切作用或影响”。有了对功能的认识后,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对人以及由人所构成的社会所产生的一切作用或影响。这种作用或影响是一种能实实在在观察到的客观结果,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也就是说,教育功能是教育这一客观存在的社会意义。
既然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对人以及由人所构成的社会所产生的一切作用和影响,因此从它所指向的对象,即人与由人所构成的社会,就可以看出教育功能包括两大块:一是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即教育的本体功能;一是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即教育的社会功能。把教育对个人的功能作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是因为教育是一种传递经验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直接对象是人,教育的功能就首先体现在教育对个人的作用上,而教育社会功能的形成与发挥必须以它为基础、为中介,即通过育人来实现。因此在谈教育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涉及到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其核心就是教育功能问题。
二、教育的本体功能
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教育对个人的作用,是教育本质的体现,在教育功能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教育应该具有怎样的本体功能决定于对人有影响的后天要素,因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因此有哪些要素对人产生影响,教育就必须去培养这些要素。作为生命个体的人,首先得生存,其次是发展,最后才是享用,因此教育必须使个体获得生存素养、发展素养和享用素养。由此可知,教育的本体功能主要表现在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和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三个方面。
(一)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人作为生命体必须得生存,因而获得生存技能是生命得以维持和延续的必要条件。
怎样才能获得生存技能呢?我们知道,对生存的需要就直接诱发了教育的产生,也就是说教育起源于满足个体和社会生存的需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个体的要求越来越高,要获得社会相应的技能,谋求某种社会职业,就必须要接受相关的教育或训练,因此教育成为了个体获取谋生本领的一种手段、一种途径和方式。在此意义上,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是很现实、很直接的,它在教育的本体功能中处于基础地位,其他功能的形成和发挥得以它为基础。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的实现,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化,将社会的规范要求内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使之在社会实践中能迅速地适应环境;一是教育必须对个体传授“何以为生”的本领,教人“学会生存”,这是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和职责。
(二)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是人具有社会性,因此除了生存之外,人还必须要发展自己,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具有两重身份,即他既是社会的人又是个体的人。前者表现为人具有社会性,追求其共性;后者表现为人具有个性,追求其独特性,因此个体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既社会化又个性化的过程。可见,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一是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个体的社会化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可能孤立存在于社会之中,因此社会化是个体生存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必要途径,“狼孩”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点。教育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个体的思想意识是社会规范和价值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而代表社会要求的教育,通过传播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念来对个体施加影响,进而形成与社会相一致的思想意识。第二,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教育通过社会规范的传递,使个体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规范,为社会所承认和接受。第三,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意识。社会中的人往往要从事一定的职业,要扮演多种角色,而职业意识和角色意识的形成有赖于教育。个体的个性化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而独特性的形成是教育的个体个性化的结果。个性化是一个尊重差异性的求异过程,反映的不是对现有社会的适应,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变革和创新,因而个性化的核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促进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形成。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第一,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培养个体的主体性。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人的主体性的表现,前者是主体性的观念表现,后者则是主体性的外在表征。无论是主体意识的形成还是主体能力的发展,都要依赖于教育。只有通过教育,个体才能获得知识和技能,才能进行社会实践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二,促进个体差异的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个体因先天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的环境不同而具有差异性,教育能在了解和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设计和选择适合不同个体的教育,以便充分地挖掘个体的潜能,形成自己的特长。第三,培养个体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创造性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品质,是个性的自主性和独特性的综合体现。只有通过教育,个体才能拥有进行创造活动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在创造活动中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三)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指教育不是单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受教育,而是教育成为了个体生活的必需,受教育的过程是需要得以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获得自由和幸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人因其本能的不完备性,具有未完成性和巨大的潜能,正是因为这种潜能的存在,所以对个体而言,接受教育和训练是十分必要和可能的。个体必须在社会中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得应有的素养,因此个体的存在是一个无止境的学习过程和完善过程。众所周知,人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教育既可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又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是教育的外在价值,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是教育的内在价值。教育的个体享受功能就是要满足个体的精神需要,是建立在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的基础上的,是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的延伸和发展。人的精神追求有三大方面,即求真、求善、求美,具体来说,对“真”的探索以拥有智慧,对“善”的追求以获取幸福,对“美”的向往以赢得自由。因此,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通过经验的传递和知识的传授,教人怎样求真、求善、求美,满足个体的精神需要,使个体成为自由之人,幸福之人。
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教育本身对培养人的作用和价值,是根本上决定教育之为教育,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教育既要传授知识技能,满足个体的生存之需,又要发展个体的智能,满足个体的发展之需,更要健全个体的心灵,满足个体的享用之需。因此,教育的基础功能是满足个体的生存之需,核心功能是满足个体的发展之需,终极功能是满足个体的享用之需。
【参考文献】
[1]黄济著.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龙玲玲编著.现代教育概览[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关键词:环保意识;保护生物多样性;培养实践能力;珍爱生命,学会生存
一、让学生们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
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家庭进入了小康社会,许多孩子娇生惯养,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不成熟,一旦遇到一点挫折,就承受不住打击,对情绪的调控不是很到位,容易产生放弃自己的想法,出现自杀的倾向。研究表明,现如今学生的自杀现象日益严重。因此,生物教学中的育人就显得尤为重要。生物教学中,让学生们了解生命的进化史,另外也要让学生们看到祖国的大好山河,秀丽风景,让学生们领会到大自然的美丽。另外,在生殖课中,让学生们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体会母亲承受着怎样的痛苦孕育出自己的,父母培育自己的时候付出了多大的心血,从而让学生们提高自己珍爱生命的意识。
二、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然后人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创伤,环境日渐恶劣,生活污水,工厂废水的排放,不但让人们的生活环境不健康,也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生物育人中,强调人们要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俗话说,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命起源于海洋。水孕育着生命,滋养着生命,由于水的存在,生命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维持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近几年来,由于大量地使用含磷洗衣粉,排放的水进入河流和海洋,出现赤潮现象,使河流和海洋的生物性减少,破坏生态平衡。通过对学生们的教育,让他们明白不保护环境的危害,从而让他们能以身作则,做好自己,让他们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给予制止。真正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三、学会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平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生物教学中多次提到。生物多样性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人们在地球上的衣、食、住、行都依赖生物的多样性,正是因为有了生物的多样性,人们的生活质量才不断的提高,食物种类才不断的丰富。生物多样性中,树木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由于近年来人们被利益所驱使,乱砍滥伐,使得树木大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逐年锐减,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由于黄土高原的过度开采,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的时候带走大量泥沙,沙漠化现象日渐严重,人工种植可以使生物多样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人类一些病无法治愈,但是正是生物多样性的存在,才使得这些病的治疗有了希望。红豆杉在治疗癌症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劣,红豆杉的数量少之又少。另外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全球气候变暖,部分南极、北极的冰山出现融化现象,在南极和北极生活的动物即将失去自己的家园,这也对生物的多样性造成了危害。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教育学生做到:1.不乱扔垃圾;2.不屠杀小动物;3.不捕捉小动物;4.不乱丢垃圾;5.不使用塑料制品;6.不用一次性用品;7.一水多用。教育学生们小事从身边做起。
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无论任何事,都是讲究知识与动手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学习也不例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物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自然少不了实验这一项。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自己周围的环境,根据就近原则,带领学生们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了。比如:调查本地的昆虫以及昆虫标本的制作,植物种植条件的研究,等等,通过这些实验,培育学生们勇于实践的精神。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逐渐形成了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另外,在教学中,可以向同学们介绍优秀科学家的事例,以此来激励同学们。比如,袁隆平经过自己的潜心研究,孜孜不倦,废寝忘食,研究出了杂交水稻,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使人逐渐由自然人变为社会的人,从而融入社会中去。在与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能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更加能融入社会。
五、让学生们学会如何更好地生存
对于人来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学习、工作可言。要想生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比如,碰到地震,人们应该如何去应对,发生溺水,人们应该如何去做,下雨天打雷闪电人们应该怎么办。这都是人们要解决的问题,在生物课的教学中,这些求生技能人们都会涉及。这样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要多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用生物课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实践活动的指导,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另外,学生的心理也是比较脆弱的,教师也要正确引导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六、结束语
21世纪作为一个全新发展的世纪,生物学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中国的生物教育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人们应该把教育放在育人上,通过教育,让学生们珍爱生命,学会生存,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对学生们的教育,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潜能,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骆丽玲.浅议中学生物学科的心理素质教育[J].生物学杂志,2003,20(1):49—50.
[2]阳春燕,刘勇.在生物学教学中加强环境伦理教育[J].生物学教,2005,30(9):58—59.
(一)创业教育视域下的教学功能革新
1.大学教学目标定位的革新。
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很多人一度对创业持悲观态度。从金融危机给国际经济市场带来的大洗牌来说,对于创业,其实带来的更多的是机遇。首先,金融危机带来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对于高校而言,需要调整教学目标定位,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塑造创业能力来抵御这种风险,来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其次,次贷危机引起的经济衰退和失业率增加、就业率降低等问题需要解决。德鲁克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在经济危机的时候中小企业可以比经济繁荣时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2014年9月15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公司总裁马云曾经说过,“金融危机是创业良机”。大学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卡拉克?克尔认为大学是要培养“狐狸”:要看遍每一个树丛,避开所有陷阱,吃掉正巧过来的、无法吞食的食物。只有狐狸具有足够的警觉、足够的聪明、足够的灵活、不受蒙蔽、足够的生存能力去穿过所有的复杂情况和所有陷阱向前迈进。而需要培育这些能力,正是创业教育所擅长的,也是现代大学调整和加入创业教育内容所要做的。
2.大学教育教学内容的扩充。
创业教育是培育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教育形式。这是当代大学生在现代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通过创业教育活动,创业者可以将法律、金融、政治、文化等知识相互交融、综合成一体,并能有意识地寻找商机。这是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教育,这种注重实际效果的观念使得学生讲理想可以照进现实,而不是止步于空想阶段。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向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融合是一种悖论,这必将导致学生面临“脑袋和口袋”哪个先鼓起来的矛盾。事实上,在接受创业教育的同时,并不是因其偏向功利主义或者工具主义取向的缘故而扼杀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批判意识,这正是现代大学需要致力于去协调和调整的地方。
(二)创业教育视域下的科研功能革新
创业导向的科学研究强调的是科学研究和市场的紧密结合。通过创新成果的转化满足市场需要和推动经济发展。美国的高校科研工作有着深深的创业印记,自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大学的创新科研成果成为了美国社会的专利申请、成果转化和创办公司的主要来源。无论是对于国家社会还是高校和企业而言,创业导向的高校科研都是有益的。国家可以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和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高校而言,产学研的合作也将会给高校带来可观的收益来抵充办学经费的匮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参照美国的经验,与高校签订相关技术转化协议,将一流的人才资源化为己用,申请专利、攻克技术难关、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实现利益最大化。以创业为导向的大学科研,可以加强校企合作,“科学探索已经演变成一种趋于集体合作的过程,需要各种不同来源的贡献和刺激,而且其中一部分是来自更实际的企业领域”。在美国,以创业为导向的科研工作已经以事实证明了其推动经济发展和向科技导向的产业转型的作用,而在我国这一情况还不甚显著,因而就大学科研功能的嬗迭来说,创业导向的大学科研必将导致学术研究的集群效应,形成新兴科技产业。对整个国家社会的经济效益来说也将会产生正面影响。
(三)创业视域下社会服务功能革新
创业导向的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应当体现出大学增强技术转移所带来的创业影响力。美国高校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从赠地学院成立农业试验站为农工生产服务,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到上个世纪20年代,威斯康辛大学的教授们参加政府决议,积极推广技术教育等。在于社会的不断接触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的同时,美国的高校也在不断地推动着高校的体制改革和内容革新。弗里曼在1987年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目前关于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已经在国内得到重视。所谓的“区域创新体系”是指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大学为主题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各类科技中介组织为主题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科技园和孵化园为主体的科技园孵化器等创业服务体系,以及产业化体系和政策法律保障体系。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的内涵应该囊括新内容,包括应当以超前的眼光发现社会发展的需求,并创造出科研成果来引领社会的发展;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美国近年来的创业设计大赛的理念已经作出改变,将社会创业与商业创业置于平等位置,以推进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因为高校除了承担其教学、科研的义务之外,就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来说,还要注重发挥高校知识和科技人才优势,在创业理念之下推动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更多的发展不均衡问题。我国高校目前就社会服务功能所发生的变化来说,也可以称得上是“与时俱进”,很多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活动,体现出了更多的主动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不断地促进校企合作和科技成果的转移,同时也加入了社会责任。然而就是否有效地在区域经济创新体系中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来说,依然值得提高。
二、结语
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从先秦儒家诸子认为“乐教”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到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土把“歌乐”作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学科之一,都说明了我们的先辈很早就意识到了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至今,它的育人功能日趋成熟,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一、以乐辅德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学校音乐教育能以乐辅德。如教唱革命历史歌曲《义勇军进行曲》、《长江之歌》等,能使学生爱憎分明,能唤起他们对敌人的仇恨、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教唱叙事歌曲《军民大生产》、《读书朗》、《歌唱二小放牛朗》、《小卫士赖宁》等能激发学生爱劳动、爱学习的热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净化学生的心灵。
二、以乐促智
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古今中外许多高智能的名人如孔子、爱因斯坦、卢梭、歌德、列宁等大都酷爱音乐,可以说音乐对于他们的事业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科学的认识和借助艺术的认识”。学校音乐教育不仅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客观世界,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并且可以以乐促智,让他们的智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诸如思维、想象、情感体验、审美感观等。如在音乐欣赏和唱歌时,学生会产生注意、记忆、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这能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让其获得活跃的思维能力;在器乐演奏中,学生手、脑、眼、耳并用,这能极大地开发他们的智力、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
三、以乐怡性
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与学的环境,传递数字化学习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它具有与传统普通教育所不具备的品质和特点。第一,具有开放性和延伸性。第二,其本质特征是教师和学习者在时空上相对分离。第三,学习自主性特征。第四,现代远程教育是基于媒体技术和各种教育信息资源为中介进行的教育活动。网络课程在教 育部高教司2000年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的定义: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两个部分。网络课程是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形式。现代远程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教师和学习者在时空上相对分离,这种分离一方面方便了学习者的学习,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学习交互的困难。如何实现远程技术和远程学习的完美结合,充分发挥远程技术功能更好地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所在、价值所向和生命所系。网络课程利用现代远程信息技术手段、网络环境、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设计进行课程教授活动,通过点播或直播的形式,突破时空的局限,营造出开放的、互动的个性化学习环境,是实现现代远程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解决远程教学交互难题的有效途径。
二、网络点播课程在现代远程教育中交互功能的应用分析
网络点播课程通过网络交互支撑平台提供学习者与学习资源、与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异步交互,主要实现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网络点播课程学习内容的组织形式是非线性的超媒体方式,并同时呈现文本、视频和音频等多种信息,这种非线性特质非常有利于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者可依据屏幕上的非线性网状结构任意跳转搜索相关信息,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需要和能力等选择学习内容和调节学习进度,从而扩大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网络点播课程的双向异步交互形式主要为在线论坛。论坛可以向学习者提供开放性的分类专题讨论区服务,学习者可以在此发表自己的对于某个专题的观点、交流某些技术和经验、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也可以为其他学习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或建议。这种协作式学习方式,使教师与学习者的交互不仅在学科知识方面,还有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计划等方面,使教师可根据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也增加了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在线论坛是以文本形式进行,失去了面对面教学中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真诚而积极的关注,导致了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心与心情感交流的弱化,容易使学习者感到自己处在一种冷漠、机械的学习环境,而网络课程在直播的形式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三、网络直播课程双向实时视频交互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网络直播课程在课程内容传输的战略基点上,能实现基于网络的双向实时文本、音频和视频交互。这种网络面对面双向实时交互功能对网络教学非常重要,它拉近了远端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距离,尤其是双向实时视频、音频交互,特别能激发学习者与教师交流的热情、兴趣,提高学习者与教师情感交流的质量,它使学习者能及时得到教师的实时辅导和其它学习者的信息反馈,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活跃学习思维,提高网上学习注意力,从而改善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同时教师也能及时获得学习者的反馈信息激发出更高的教学热情,并可根据学习者的需求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远程教学活动达到最佳的效果。2004年秋,我校开放教育本科会计学专业的《税务会计》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试验,主持教师充分运用现代远程交互技术以提高远程教学效果。该课程以专题为单元进行的面授辅导采用了网络直播课程的形式,另外在首节的课程介绍和末节的期末复习指导以及专家讲座的网络直播课程中专门开设双向实时音频、视频交互,参加这次教学改革活动的10个分校的学生通过实时接收网络直播课程同时参加教学辅导。这种教学形式无论是在本地课堂还是远端课堂,其课堂气氛都生动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兴趣浓厚,教师与学习者互动强烈,尤其是远端的学习者更珍惜与专家网络面对面实时交互的机会,不仅提出学习上的问题,还提出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们的热情感染专家给予详细的解答。课后,我们对《税务会计》课程的多媒体教材使用情况、网络直播课程意见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收回的67份(发出80份)“多媒体教材使用情况调查”问卷中,在“喜欢的教学媒体”选项中,选择网络课程的占51%、在“希望提供的多媒体教材”选项中,选择网络课程的占67%,见表一;在回收的187份“网络直播课程意见调查”问卷中,在是否“喜欢网络直播课程”及其原因的选项中,喜欢的占46%,不喜欢的占23.5%,见表二。从两表中可见学习者是以文字教材为基础,网络课程是首选的配套教学媒体。而喜欢网络直播课程的主要原因是能远程实时听到优秀教师上课。不喜欢网络直播课程的原因是视频、音频效果不好,可见视音频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网络课程的质量和使用情况,高质量的网络面对面视频交互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四、提高网络课程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应用绩效的思考
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必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网络课程是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交互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的现代远程教学活动,如何提高网络课程的远程教学绩效,下面分别从教师、教育技术人员、学习者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1、教师网络素质和教育技术素养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离开教师的积极参与任何教育改革都无法实现。所以提高网络课程的远程教学绩效首先是提高教师适应远程教学需要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格雷格•柯瑟林提出了网络教师的素质要求:(1)乐于每天在计算机旁花上1—2个小时来阅读和回答学习者的问题;(2)喜欢与学习者进行一对一的交互;(3)每天有许多耐心来与技术打交道;(4)喜欢用键盘书写;(5)教学方法灵活并乐于尝试多种教学方法;(6)能熟练使用网络课程的基本要素(E—mail、BBS、实时会议等);(7)能描述出成功远程学习者的特征;(8)能描述出有效网络教学的技巧;(9)能评价网上学习项目的质量等。任何从事网络教学的教师都需要有在线学习的直接经验,以便深刻理解网络环境下学习的特征和规律,教师熟练掌握使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技术手段,并把它应用于教学实践,可以加深与学习者的沟通,使教师既真正担负起学习者的朋友、指导者和共同学习者的角色,还能使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专业技能和思维方式得到完善和提高。教师要形成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习惯,自觉地把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和技术转化为教学行为。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应用不应只限于对原有教学内容的电子化,而应更好地实践将新的教学思想融入到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代远程教学模式,探索适合自身的网络教学风格。
2、教育技术人员技术支持服务意识和技能
现代教育技术是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必要手段,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一定义说明,尽管教育技术离不开硬件的购置,软件的制作与使用,然而教育技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是教育技术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其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因此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人员,首先是教育思想观念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特别要树立技术为教育服务的理念,在为教学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的时候要有教育理论的指导。其次是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技术和技能,迅速适应教育中应用新技术的要求。目前,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自身正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要保证技术人员紧跟发展前沿,保证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充分发挥作用,教育技术人员必须进行长期持久不断的培训,除了必要的校外培训外,快而省的实际做法可通过开展对教师和学习者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培训以提高自身水平。另外不断探讨网络课程的制作技巧也是提高技术人员自身水平的另一有效途径,在一个网络课程制作出来以后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及时改进网络课程的技术支持服务,通过对网络课程的动态维护,既使网络课程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又提高技术人员的网络课程制作水平,随着网络课程建设的发展,技术人员要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新型的满足现代远程教育要求的教育技术人员。
3、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地理学科;素质教育;功能
中学教育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一般认为,素质教育不能只注重智力方面的培养,而应该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修养,身体和心理等各方面都能健康向上发展。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地理学科可以充分利用其学科特点,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它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实用性等特点。因此,中学地理教育首先应重视地理课堂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地理观念,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提高多方面的能力,这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就自己教学实践中的感悟,谈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是怎样发挥其素质教育功能的。
一、地理学科与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培养
地理学科可以充分利用其特点,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政治思想品德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教育往往忽视这方面,只注重传授知识,以至于有些人走上社会后,往往由于政治立场不坚定,或道德品质方面出现各种问题而犯错误,成为历史的罪人。
现行地理教材突出了素质教育的内容。
(一)地理紊质教育中伦理道德的培养伦理道德是中学地理道德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观。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明显的贫富差距。以农业为例,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存在着极大的差别,亚非拉美的发展中国家普遍短缺。特别是非洲地区,数百万人忍饥挨饿,生活在生命的生死边缘,而欧美等少数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是粮食生产大国,积压了大量的商品粮。面对贫穷地区的人们而没有任何同情心。我们呼吁全球共同行动起来,伸出援助之手,向饥饿作斗争。我们国家正在缩短东西差异,加快开发西部地区,使东西部人们共同走向富裕之路。
(二)地理素质教育中资源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上的一切资源属于全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不可盲目开采,要做到既满足当今人们生存的需要还要对得起子孙后代,这样人类才能不断延续。中学地理课本中讲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突出了人类生存环境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人类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以中国为例,传统的教材常提到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由于人口过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特别是东部地区人口过于稠密,土地的后备资源不足。再加上不合理的城市建设,林地的滥砍乱伐,土地沙化等的破坏,如果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最后我们将无立足之地。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们长期的一项基本国策。“珍惜每一寸土地,对得起子孙后代”、“珍惜方寸地,留于子孙耕”等宜传标语真实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从日常生活垃圾的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给自己生活学习造成的不便,养成与不良现象斗争的勇气。一切污染环境的行为,都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和反对。如几年前肖县兴起的一股风,大建小造纸厂,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畜用水发生困难,给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政府一纸令下,全部关闭,人们拍手称快。
二、地理学科与学生文化知识及技能的培养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政治、语文、历史等很多学科都有很紧密的联系。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求地理教师要有很宽的知识面,掌握的信息量要大,能有效地进行渗透性教学,利用其它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地理方面的问题。
(一)联系历史学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常言说“史地不分家”,地理教学中有很多内容与历史知识的联系非常密切。如讲俄罗斯的气候严寒,可以联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寒冷的天气使德军大批冻死,战斗力减弱,苏联大胜德军。再如讲美国的工业发展,是利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的技术优势,奠定了其工业强国的基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财,成为工业发达的国家。讲世界人种分布时,从世界人种分布图上可以看出,黑人多分布在美洲和非洲,非洲是黑人的故乡。从十五、十六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不断地从非洲贩运大批的黑人到美洲劳动,为他们创造财富。在四百多年的殖民活动中,非洲有一亿多黑人到美洲劳动为他们创造财富,所以现在美洲的黑人比例比较大。讲中国的航海运箱,可以利用郑和下西洋与欧洲开辟新航路进行对比,郑和曾先后七次下西洋,途经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规模大,次数多,时间早于欧洲开辟新航路近百年。今天我国的远洋航运正以迅猛的势头跻身世界前列,如上海、广州、大连等均为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今昔对比既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联系语文学科,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地理知识
在地理教学中,适时的把语文知识运用到地理课堂中,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时盛开”。很好的反映了大气水热状况与海拨高度的变化;反映大气水循环,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来描述,胜过枯燥的语言讲解。讲粮食问题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不可浪费。初中语文课本里的《看云识天气》、《秃鹰之死》、(气候的威力》、《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等,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天文地理知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及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人类可能面临的威胁,使学生既长了知识,又懂得了利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见地理和语文之间有很多相融之处。
三、地理学科与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
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较,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有的内容直接关系着我们的生活和生存,关系着我们的生产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教材内容,认真组织学生动手、动脑、挖掘潜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培养
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关心社会的使命感和危机感,勇于承担社会的责任。例如,从本地小造纸厂的大批兴建,引出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强化社会公德意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就要求人们用新的价值观、资源观、环境观自觉地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面变化和发展。提倡绿色消费,减少污染(如日常生活中塑料包装袋的使用),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把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统编教材与乡土教材相结合。不仅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能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知识信息和情感交流,融洽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表现自己的机会。在他们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心理素质也逐步提高。
(二)学生的体质体能及耐力的培养
地理知识要学以致用,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同时使学生的体能及耐力得到锻炼。例如:地理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需要到野外考察,认识一些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我们到野外考察时,需要走上几里或十几里山路,这样对学生的耐力和体力要求很高,所以通过地理课的实践,能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质体能及耐力。传统观念的学校教育,地理学科常被忽视,认为地理课可有可无,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职地理教师,或是地理教师改教其它学科。这些不正常现象不能说不是地理科学的悲哀。在新形势下,教育工作者应更新观念,恢复地理教育的地位。首先从自身做起,正视地理课堂教学,发挥其素质教育功能。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京鸿.现代学习与教学论发展对地理素质教育的启示.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年第5期。
关键词:医学学生人文素质教学作用
人文教育有着自身规律与特点,是提高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环境、社会、家庭、个人等很多因素决定着的医学学生的人文素质。一个医学生的人文素质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医学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在我国,全国高校已经开展了加强人文、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已经近二十年之久,在取得了一些肯定的成绩的同时,当然也存着一定的问题。下面则对人文教育对I临床医学生的作用分析如下:
一、人文教育可促进医学生的健立高尚的人生观
医学人才不仅要具备精湛的医疗技术,而且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质,具各较强的法律意识和审美意识,具备有亲和力的交往和沟通能力,具备能决策和管理的能力。WHO在20世纪90年代正式提出了培养五星级医生的要求,这就是:健康的提供者、医疗的决策者、心理的交流者、社区的领导者及组织的管理者。其中决策、交流、领导和管理的要求都需要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医学人才。
二、人文教育可引导医学生树立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中国医学界,很早以前就重视医德。为医学生提供人文素质教育之目的,就是为了学生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树立与加深学生的人生观与人文信念,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积极的、主动的为学生讲授人文素质的相关知识,更要处理好正确的培养关系。不仅仅是局限的传授知识来完成将教学目标,更应该做到多元化的引导学生树立好人生观、关爱人性、关爱生命、尊重人权的观念,切实的达到引导学生树立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全力让学生的人道主义观念提升。
三、人文教育可以促进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知道,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本质上的不同,但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政治理论课也是重要的人文教育内容之一。虽然二个科目具有相同的教学目标,都含有使学生树立健全的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但却在教育内容上来说,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将弘扬爱国主义思想、集体主义观念与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二者成互补态。但人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又有不同之处,但人文素质教育在不同的程度上更加侧重于人文知识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具有艺术性,还包括社会性与道德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政治、思想、以及道理教育为重点,其内容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等。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基础性,人文素质教育包含的范围更加广泛,所以,对医学生进行人文互素质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具有健全的思想观念,更可促进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医学学生的智能
人文素质教育事实上除了以上作用之外,还可以促进医学生的两大方面能力,一是医学生的智力,其主要包括医学生自身的大脑意识的形成的思维能力,更能决定学生对新生事物的观察力、注意力、想像力、记忆力等。二是医学生的能力,即基于学生的在对事物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之上所观察的结果,形成的意识的体现,也包括着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等。因为,在临床医学生的专业领域和工作过程之中,经常对会其病人进行观察、询问、倾听等方式,来确定病人之病情。这就要求我们医学生有着敏捷的思维能力、细致的动手能力等。因此,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医学学生的智能,更是医学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以及人生道路之中,必要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汪行舟,陶钧。试论文学作品对医学生的影响。2006
关键词:素质;文化教育功能;数学教育是文化系统;数学精神的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40-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192-02
1 不同的数学观和价值观导致不同的数学教育观念,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数学教育
如果把数学看成是数学知识的汇集(即数学活动的结果),就会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如果把数学看成是一种思维活动,就会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这正是近年来数学教学研究的重大成果,它已经被广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把数学看成一种文化系统,就应该把数学教育看成是数学文化教育,和前面两种数学教育相比,这是一种全新的数学教育观念。
2 把数学教育看成是文化系统,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即从宏观的角度来考察数学的结果
众所周知,数学活动不仅仅是个人的活动,它还打上了社会的历史的烙印,因此还必须对它作宏观上的考察和分析,这样就产生了数学是一种文化的认识,其基本观点可以概括如下:现代数学已经发展为一种超越民族和地域界限的文化。数学文化是由知识性成份(数学知识)和观念性成份(数学观念系统)组成的。它们都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创造物。数学家在创造数学文化的同时,也在创造和改造着自身。在长期的数学活动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共同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数学观念成份所制约的),并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文化群体――数学共同体(数学文化的主体)。
3 一般地说,数学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实用价值――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
(2)形式训练的价值――提供了一种思维的方式和方法;
(3)文化价值――提供了一种价值观,倡导一种精神:它集中地表现为数学观念在人的观念以及社会的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型的数学教育看重数学的实用价值,能力型的数学教育看重数学的能力训练价值,而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则在注意到数学教育的实用价值和形式训练价值的同时特别看重数学的文化教育价值。
(4)作为一个例子,我们可以从爱因斯坦学习平面几何的感受来体会一下数学的文化价值。爱因斯坦说:“在12岁时,我经历了另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惊奇,就是在一个学年的开始时,当我得到一本关于欧几里德平面几何的小书时所经历的,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至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造成了一种难以想象的印象 ……如果我能依据一些其有效性在我看来是无容置疑的命题来加以证明,那么我就完全心满意足了……对于第一次经验到它的人来说,在纯粹思维中竟能达到如此可靠而又纯粹的程度,就象希腊人在几何学中笫一次告诉我们的那样,是足够令人惊讶的了。”爱因斯坦说,正是这种“逻辑体系的奇迹,推理的这种可赞叹的胜利,使人们的理智获得了为取得以后的成就所必需的信心”。 爱因斯坦的感受,体现了欧氏几何所蕴藏着的文化价值,而这正是文化型的数学教育所致力开发的。
4 数学的文化教育价值集中地体现在数学观念的价值之中
数学观念是数学文化的核心,它是数学共同体(数学文化的主体)在长期的数学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数学精神、数学意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式等等都是数学观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文化学认为:观念系统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是文化特质的最深刻的体现。不论是文化对特定的社会成员的影响,还是文化对社会的影响,都是通过观念系统的作用来实现的。具体来说,数学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数学观念对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来实现的;数学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则要通过数学观念对社会观念的影响来实现。由于人的观念是构成其心理素质的核心要素,而社会观念又是构成民族素质的核心要素,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数学文化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
5 除了数学观以外,数学文化教育观念的形成还受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观的影响
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看成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显然,这和数学文化教育观念的价值观是完全一致的。由于数学观念实际上是数学共同体成员在长期的数学活动中形成的深刻而稳定的人格模式,表现为一种心理和行为的倾向性,处于心理结构的最深处。因此,重视数学观念系统的发展就成为促进人的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
6 十分重视数学观念特别是数学精神的教育价值,就成为文化型的数学教育的一项根本特征
当然,能力型的数学教育也十分重视数学观念的发展,但是它的着眼点却是和文化型的数学教育不同的。在能力型的数学教育中,仅仅把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念看成是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手段(尽管是一项重要的手段)。但对于文化型的数学教育来说,发展数学观念系统就不仅仅是一项手段,而且是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了。因此,文化型的数学教育不仅要充分发挥数学观念的智力教育价值,而且更注意充分发挥数学观念,特别是数学精神在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
7 能力型的数学教育和文化型的数学教育的差别还表现在前者看重数学观念在方法论方面的意义,而后者则更看重数学观念系统在价值观方面的意义
能力型的数学教学和文化型的数学教学都希望通过数学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因此都重视迁移,都提出了为迁移而教的口号。但是应该看到两者之间的侧重点还是有差别的。和能力型的数学教育相比,文化型数学教育更追求数学活动的成果向非数学领域的迁移。因为它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数学家,并不一定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数学能力,只希望学生能通过数学学习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良好的精神品德。显然,这后两项任务只有通过这种大范围的迁移才能实现。这样,文化型的数学教学就表现出如下的特点:
(1)更注重数学和其它学科的联系,特别是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注意从生活的例子中找到数学知识、方法、思想和观念的胚芽。
(2)适当地降低“硬数学”(数学知识、数学技巧、数学能力等)的要求,提高对“软数学”(数学思想、数学观念等)的要求。
(3)降低形式化的要求,注重理解和应用。
概括地说,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具有“泛数学化”的倾向。
(1)数学观念和能力都是在数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不论是能力型的数学教学,还是文化型的数学教学都十分强调过程。但是,即使在这个方面,这两种形式的数学教育也是有区别的。能力型的数学教育特别强调数学思维过程。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因为从本质上讲,数学活动确实是一种思维活动,数学思维活动构成了数学活动的主体。但是,文化型的数学教学在重视思维活动的价值以外,还注重情感活动、审美活动的教育价值,并且认为即使在数学教育中,这种价值也可以独立于思维活动而存在。这样一来,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就突破了“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的框架。
由此可见,今天,我们已经不能把数学教育仅仅看成是“能力的教育”、“思维的教育”了,应该看到数学教育同样具有文化教育的性质,这样的认识可以为数学教育开辟出更广阔的空间。
(2)即便在思维活动中,这两类不同的数学教学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求真意识,就必须突出逻辑和演绎的地位,这往往会过分地加大教学的难度,过分地增强数学教育的专业色彩,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这就违背了数学文化教育的初衷。因此,在文化型的数学教学中,必须根据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采用一些策略,以取得两者的平衡。如:
①要坚持数学的严谨性。要让学生体会到,原来世界上还存在着一种价值观和思维方法,是十分强调严谨的(以至于在数学证明中只承认演绎的结果)认识到经验、观察和直觉往往是不可靠的,因此我们不能相信它们!让学生认识到演绎思维的价值,认识到对演绎方法与理性精神间的关系,并自觉地接受数学对证明的要求。
②当然,这里所说的“超出想象的严谨”,是以学生的眼光为参照系的,追求过度的严谨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事实上,只要能让学生感觉数学是严谨的,而且这种对严谨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就基本上达到了文化教育的要求。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重视提出问题的思维环节,注意介绍问题的背景。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理性探索精神;重视问题的概略性解决的思维环节(即大思路),以突出数学观念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淡化问题特殊性解决的环节,淡化特殊的技巧,避开对解题细节的纠缠,降低教学的难度。
(3)适当降低形式化的要求。注重实质,注重理解,追求“悟”的境界。必须在重视逻辑思维和演绎推理的同时,注意直觉思维和合情推理的作用。要严格地区分猜想和定理,做到“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注意对直觉进行逻辑的分析,追寻导致直觉产生的原因。注意对逻辑过程进行“直觉的浓缩”,实现逻辑与直觉的转换。
(4)重视对思维活动的反思,自觉地分析思维过程,加强对思维过程的监控和评价,这应该是在文化型的数学教学特别要注意的地方。
(5)适当采用局部公理化等方法,在不增加难度的前提下达到严谨的要求。
(6)文化的养成,观念的养成,主要是对文化的继承,这反映了文化教育的社会性。数学观念的形成主要是一种“文化继承”行为,和技能与能力不同,现代的数学观念并不是通过训练(那怕是强化训练)就能建立起来的,它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具体的文化继承行为又是由每一个个体完成的,因此,文化型的数学教学十分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
以上两方面都要求我们为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和宽松的环境,具体地,它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如下特征:①淡化目标。这里要淡化的是“目标管理”式的,功利主义的目标,而不是数学教育的总目标。文化型的数学教学的总目标是十分明确的,这就是通过教育来影响学生的观念(特别是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以达到提高其素质的目的。这个目标必须通过长期而复杂的心理过程才能实现。因此那种目标管理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不适用于文化型的数学教学,而且是有害的。
②重过程,重体验,轻结果,淡化功利色彩,不以成败论英雄。③尊重学生的个性,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④重视范例的作用。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把“科学传统称之为范式”。他说:“对于科学传统的继承而言”,“具体的范式比抽象的道理更重要,也更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这类范例,让学生认真学习、欣赏这些范例,并仿照它们进行自己的工作。值得指出的是,教师的行为也应该具有范例的作用。⑤重视学生的潜意识活动。⑥注意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注意建立课堂文化的新规范,形成宽松、自由、热烈的氛围。⑦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对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文化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是作为现代数学文化的代表参于教学活动的。教师的价值观念在他的教学活动和日常言行中会得到充分的反映,并对学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正如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NCTM)的《教师规范》中所指出的:“如果我们希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他们能由教师而感染到对数学的热爱以及体会到数学是人类思想的一种创造。”
除此以外,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还要求他们具有更宽广的知识面。数学教师应该熟悉数学史、科学史、文化史,应该具有哲学、数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基本素养。总之,教师只有在熟悉了数学文化的规范,并自觉地接受它对数学活动的全部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胜任文化型的数学教学的任务。
(7)实际的数学教育应该是多层面的,多视角的。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能力型的数学教育和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在提高学生的素质方面都是可以发挥作用的,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数学教育在提高学生以至提高民族素质方面的作用,我们的数学教育应该是综合性的,应该兼有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文化教育的成分,并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和教育阶段对其侧重点做出调整。一般地说,在义务制教育阶段,应该适当地加大文化教育的成分。
参考文献
[1]丁石荪,张祖贵.数学与教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2]徐利治,郑毓信.数学模式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3]克莱因.数学与文化,载数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事实上,传统的数学教育一直漠视数学文化及其教育功能,这种做法背离了数学教育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数学文化、数学教育目的的探究,使广大教师充分地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确立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融合的观念。同时,使更多地经历了中小学、大学等各个阶段数学教育的学习者,深刻体会数学文化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更好地发挥数学文化所蕴含的特殊作用,体会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以便适度地加大数学文化教育的力度。
1什么是数学文化
文化,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按照这样的理解就可把一切非自然的,即由人类所创造的事物或对象都看成文化物。由于数学对象并非物质世界中的真实存在,而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数学不仅是关于数的世界、形的世界或更广阔世界的科学,数学还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的科学。因此,数学就是一种文化。
数学是一种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数学教育界提出的一种新观点。最早系统提出数学文化观的是美国学者怀尔德(RWilder1896-1982)在他的著作《数学概念的进化》和《作为文化系统的数学》中从文化生成的理论、发展理论等方面提出数学文化系统的概念及有关理论。怀尔德认为数学是一个由于其内在力量与外在力量共同作用而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的文化系统。数学文化即由数学传统及数学本身所组成,怀尔德在书中明确列举了影响数学文化发展的11种力量。它们是[1|:①环境的力量;②遗传的力量;③符号化;④文化传播;⑤抽象;⑥一般化;⑦一体化;⑧多样化;⑨文化阻滞;⑩文化抵制;?选择。从这11个方面可清楚地看到,数学文化的发展并非是自生自灭的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系统,社会文化为数学文化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当今世界在各门科学日益数学化的趋势下,数学作为科学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数学又从一般文化的发展中汲取营养,受到所处时代的文化的制约。正如音乐不仅仅是音符节拍,绘画不仅仅是线条和颜色,数学也不仅仅是一些公式、规则、方程式的堆砌。数学和其他人类创建的文明一样,也具有特定的文化价值。数学的确定性、简单性、深刻性、抽象性和自我完善性,在促进人类思想解放、使人类摆脱宗教迷信、不断创新的历史等都有许多功绩。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教育就是数学文化的教育,在数学文化观下的数学教育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2数学教育的目的
著名的美国数学史学家M克莱因(M〇ikie1908-1992)在《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中指出12: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也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己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因此,充分认识数学文化及其教育价值,确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新教育价值观,是全面实施数学教育的崭新课题。
数学是科学发展、人类文化发展的灯塔。数学,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最广泛的学习科目数学教育的意义不仅见之于物,还应见之于人。数学教育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是要把人类创立的数学文明中的精华部分,以符合时代精神的方式,构建数学课程,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让学生理解、吸收和掌握优秀的数学|31。数学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数学教育的价值首先应从认得发展方面去衡量。对所有研究和教授数学的人们来说,明了数学的人文精神教育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教育的功能和任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提供给学生一门技术性、工具性的学科,以适应今后生活及工作的需要;其次,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人对数学的感悟和应用是千差万别的,那么其中是不是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能够终身受益呢?
传统的数学教育,强调的是学科知识的逻辑性、科学性及完备性,让学生见到的是一个个完美无暇的果实,难有机会见到繁枝茂叶,更见不到满山遍野的鲜花。数学,作为人类社会财富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化人性、陶冶心灵的功能。
3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
“数学学科并不是一系列的技巧。这些技巧只不过是它微不足道的方面:它们远不能代表数学,就如同调配颜色远不能当作绘画一样。技巧是将数学的激情、推理、美和深刻的内涵剥落后的产物……。数学在形成现代生活和思想中起重要作用……”“数学一直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14。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教育功能,而数学文化观下数学的教育功能中除了教会学生掌握这门工具之外,还通过数学文化对学生进行其他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么立足社会。当然这不同于政治理论的灌输,更不是对数学知识贴标签,而是挖掘数学知识的思想内涵,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一这就是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当然,这也是深层理解和消化数学知识的需要。那么,数学文化观下的数学教育包括哪些主要的教育功能呢?
3.1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开拓、创新精神是人的创造性的体现,而数学是人类理性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晶,体现出人的巨大的创造力。同时,数学又是人类创新的锐利工具。无论数学知识的应用或是数学知识的发展,都需要研究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恰如其分地分析,并由此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里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循,需要某种程度上的创新,而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之一。学习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正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个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是利他主义的,精力旺盛的,刻苦勤勉的,百折不挠的。创造,它能使人获得一种满足感消除受挫感,因此给人提供了一种对于自己以及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致力于创造精神的培养和教育,乃是教育工作者最大的责任和义务,而要启发人类独有的这种高贵的品质,莫过于妥善利用数学教育。
前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卡皮查(KaitaPeterLenidovicji1894-1978)认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最合适的学科是数学和物理。纵观整个数学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种创造的演化史。如果没有创造,没有数学家的创造活动,数学就不会发展,历史的时钟将会倒退数千数万年。贯穿于数学理论中的无限、非欧几何、极限、变量、微分、积分、概率等等,无不闪 题为例,它向人脑提出的挑战,激发了人类想象力,是思想中任何其他单个问题都无法比拟的。无限显得既生疏又熟悉,有时超出我们的领悟能力,有时又自然而易于理解。在征服它的过程中,人也砸碎了将自己束缚在地球上的镣铐。为了实现这一征服,需要调动人的一切能力一人的推理能力、诗一般的想象力以及求知的渴望。因此,数学对培养创造精神具有独特的作用,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深刻内涵,实现对人的素质的培养,才能算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32有利于理性思维的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duaujiHBaHOBnqK_hmh,1875-1946)兑过,“数学是思想的体操”,说的就是数学对培养严格的逻辑思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深刻地表明数学可以训练一个人的思维。尽管大多数学生将来不会成为数学家,但是条理性、逻辑性作为一种文化素质对他们将来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是需要的。
“抛弃理性思维的倾向是群众不安定和政治不稳定的标志”理性思维是一种历史的、科学的、富有哲理的思考,是批判的思维,是求异或创造性的思维,是一种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的道德推理。在数学教育中,数学科学是培养人们理性思维素质最有效的学科。数学是人类思维所能达到的最严谨的理性。正是通过数学,引入了理性,从此人们才有可能开始靠理性,而不是凭感觉去判断是非曲直。由数学精神产生的这种理性、确定性、永恒的不可抗拒规律性等一系列思想,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数学中理性的思维、讲逻辑证明就是要言必有据。但是,世上所谓“证明”,其目的是为了说服别人相信某个真理,而说服人的方法有许多种,不能也不必都用逻辑方法。例如
■引用权威人士的话证明是真理。
■举例说明,使人相信。
。以多数人的意见证明某事正确。
■用历史材料证明。
。用观察、实验证实。
。举不出反例,故而该事不能不真。
其实,大多数的“使人信服”的证明,都出自以上几种情况。这些都是有效的证明方法,只不过在数学的理性思维下,由逻辑证明得到的结论在某体系内是绝对正确的、无可辩驳的,而上述证明方法则可能出错,不能完全使人信服。“举个例子就是证行的,使用数学式的逻辑证明毕竟还是少数。
33有利于数学精神的渲染
踏实细微、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良好作风是人的高尚品质的具体呈现,而数学文化在数学科学中所渲染出的数学精神、思想和方法正是人们数学活动的延续,是培养人的高尚情操、改善人的心理素质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数学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的学习来感受数学精神、思想和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维能力,培养意志品质,并且在学习、工作、生活等诸多领域使得数学精神发扬光大。
例如在英国的大学里,律师专业的学生被要求学习许多数学课程,这是基于经过严格的数学训练后,能够使人养成一种坚定不移而又客观公正的品格,形成一种严格而又精确的思维习惯考虑的。同样,在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也开设有数学课程,其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是基于使学生养成严谨分析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具有把握军事行动的能力和适应性,从而为他们今后驰骋疆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学习数学的人都有这样深刻的体会,数学的学习常常需要对问题进行仔细分析、深思熟虑,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数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毅力与对事业的执着精神。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文化精神能使人养成周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良好的数学文化素养也为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4有利于培养科学的审美观
数学文化的教育有利于美育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培养科学的审美观。人们对美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总之美和完善、完美、和谐、秩序等相联系。而数学及数学文化对世界秩序和内在结构的精确描述,使之成为美学四大中心建构(史诗、音乐、造型、数学)之一,具有极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审美价值。数学之美主要体现在对称美、简单美、统一美、和谐美、奇异美,以至数学常常被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一数学美而为人们所普遍欣赏和追求。
正如数学家庞加莱(HP〇ncr1854-1912)所说,数学中的美“就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和谐、对称、恰到好处的平衡。一句话,那就是秩序井然,统一协调,……”事实上,数学发明创造的实质也就是对这种数学内在美的深刻认识。中学数学是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虽然不能完全反映数学本质的全 当充分。例如,数学符号以简洁的外形表示丰富的内涵,给人以美的感受。符号na表示a+a+…+a(nt)等,都是简洁的外形表示了复杂的内容。中学数学到处都可以发现对称美: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的等。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bx+c=〇的判别式A=b-4&当A>0时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当A=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当A<〇时方程无实根,体现了内在的和谐统一。集合论中的悖论是对奇异美的追求,而公理化方法是数学抽象美的高层次显示。因而,数学及其文化之美能熏陶人、激励人,并形成一种高雅的审美情趣。
4结语
首先,医学院校对于创新教育的支持不够。现阶段,大多数的高等医学院校都已经开展了创新教育的改革,但是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多数学校只是重视学生的教学工作,而轻视学生的想法与需要。因此,对建立医学生创新教学工作的支持力度与改革力度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改进。其次,学生的教育工作也过于片面,在各类医学高等院校的创新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学校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创新活动还有待于提高,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还不是很全面,学校内的文化创新氛围也远远不够,这样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有相当大的局限性,难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与灵感。最后,现阶段看来,我国国内的医学高等院校对于学生的考评还仅局限于考试,这种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有极大的影响的。学生们为了应付考试,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提高创新能力,大多都在死记硬背,不仅不会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反而会使学生的能力下降。所以,对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教育部门可以建立多种考核制度,不能仅局限于考试。
2医学生创新教育所起到的作用
使学生树立起创新观念,对于学习有足够的热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也正是因为理想,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挖掘自己的潜力,从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高校的学习生活是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自己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最关键的阶段,离开大学校门,即将步入社会,这对于学生们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一定要重视学生在高校的学习情况。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学校要尽量多组织一些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活动。创新文化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一部分,也为学生自主创新提供动力。而学生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只有将学生工作做到最好,学校才能更加适应现今社会的潮流。根据现阶段学生的特点,学校可以尽量多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能够适应学生发展的活动,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平等互助的平台,让学生们主动的去相互沟通、了解。
3医学生创新教育工作的探索
在教育课程中,一定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们多动手、多动脑,不能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这种教育模式只会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甚至影响其今后的发展。对于实验课的内容,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教师在旁边指导,有问题大家在一起讨论。对于学校对学生的考核也要创新,不能一直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要让学生们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对于医学生创新活动学校一定要大力支持,对于科技创新的经费一定要尽量满足,从而保证学生各类科技活动的顺利完成。同时,要建立多个适合学生动手实验的创新基地与实验室,保证学生们能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与研究。只有学生们亲自动手,才会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更有激情的去挖掘自己的潜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创新实践中关怀与关心精神的培养。所有学生,特别是医学院校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团队协作是分不开的,在一般的课堂教育中,教师只是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但对患者是否怀着关怀的心情也是同样重要的,理论知识的提高并不能代表其人文知识的提高。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灌输给学生关怀意识,不要仅局限于对患者病理的研究。
4结束语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合理定位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符合专业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有助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展开,有助于高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提升竞争力。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依据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充分理解国家对通信工程类的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南开大学公能素质教育纲要》为指导,根据现代工学学科建设的需要和通信工程专业的特点,从而制定我校具有“公能”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我校不断强化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拓宽专业、严格管理、保证质量”为教学指导思想,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强化质量特色。通信工程专业不仅要强调全面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而且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在制定通信专业的培养目标过程中,要体现出通信事业现状和通信发展的方向,培养出通信事业需要的创新型技术人才。因此,我校的通信工程专业着力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厚的知识基础、优秀的专业能力、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开阔的国际视野、特色鲜明的电子信息技术科学的专业人才。依据“厚基础,宽口径”的育人理念,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创新型科学与技术人才。依照这一培养目标,有必要细化素质、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将培养目标落实到教学实践过程中。
2课程体系改革坚持的原则
课程体系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反映。通信工程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课程体系的建设既要保证人才的知识系统性和学科前沿性的要求,又要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特性。因此,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发展前沿,理工兼备、综合发展。在上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2)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成功的办学理念和经验,突出我校的历史积淀和办学精神,凝练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特色、优化本科课程教学体系;(3)科学、合理的分类设置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充分考虑专业间、课程间以及不同年级知识结构的关联度,避免因人设课的现象;(4)在全体专业教师范围内选拔胜任的任课教师,组成课程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5)教授必须上教学第一线,承担并完成本科基础课教学任务;(6)深化教学方式改革,贯彻“讲一练二考三”要求。
3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与措施
3.1组织调研
对国内外高等学校的通信专业进行考察与调研:国外高校主要通过网上调研的方式,通过访问各国外高校的网站,对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设置等进行调研;国内高校主要通过派出相关专业教师到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进行实地考察,对无线通信技术、宽带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等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未来几年内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同时,走进与通信学科密切相关的各大企业,充分调查研究社会企业对通信工程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需求。
3.2建设课程体系
构建“专业+模块”的课程体系,其中“专业”是保证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厚基础、宽口径”,“模块”主要是实现不同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将公共基础课分为数学类课程模块、物理类课程模块、英语类课程模块和计算机类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分为电子电路课程模块和应用设计模块,专业课分为通信理论模块、通信网络和专业实践模块。这种模块化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整合与创新。传统教学课程之间缺乏良好的衔接,彼此内容间有重叠。模块化课程可以使教学避免课程间的重复和脱节,适度把握课程间的交叉与渗透,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各个模块课程的授课教师组成了课题组,以课题为引领,带动教师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课题组通过顾问专家指导、讲座等形式完善课程和教材建设,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期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此外,我们对课程体系中的细节问题进行了修订。全面考查专业课程名称并进行调整,对6门专业选修课的课课程名称进行规范;新开设4门专业选修课,补充了调整前缺少的相关领域的课程;将通信电路和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两门课程由专业选修课调整为专业必修课;陆续开设科技论文写作、通信技术系列讲座、实践类的一系列课程,形成一整套优质的课程体系。
3.3优化课程内容
直接反映授课内容的是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大纲首先由任课教师制定,由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并修订,审核通过后,主讲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如果主讲教师发现问题,或者随着社会发展需求更新教学内容、授课教材等,需要及时修改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学科知识体系,梳理出相关知识群,形成课程教学的知识脉络和框架,明晰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同时,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通信电路作为通信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将作为通信工程专业重点培养的精品课程,推出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包括课时的调整、理论讲授与实际练习比重的调整、授课方式的改革、加强课程资源共享系统和共享制度建设等等,最终实现“讲一练二考三”的教学理念。
3.4增加实践比重
在综合考虑各门课程知识之间的衔接关系,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开设时间和讲授内容进行调整的基础上,我们适当地增加了涉及通信前沿技术的选修课程,并着重加强实验和实践类课程,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适当开设或增加实习、实训的课时和学分,开设认知实习课程,鼓励学生进行实践。由此,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立体思维的能力,强调宽厚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国创、百项等实践活动,利用开放实验室资源,组织学生形成研发设计小组。鼓励学生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系统设计、电路焊接调试等动手练习,并组织专业教师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进一步加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
3.5加强教学管理
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听课、审核大纲等方式,加强教学规范化管理,进一步理顺教学管理体系,明晰职责,加强教学督导。实施院领导听课制度,明确教学系职责,强化过程管理。建立课程建设课题组,以课题为引领,带动一部分教师参与到学校课程建设中来,通过顾问专家指导、讲座等形式完善课程和教材建设,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期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
4结束语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文化功能 教育功能
一、图书馆文化体现着对书籍的尊重和对知识的敬畏
图书馆乃是人类社会收集、整理、传播以及交流文化成果的一个信息中心以及服务机构,是人类文化成果发展并且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高等学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并通过服务的方式施教与人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一项基本职能。而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在长期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读者服务等工作的积淀下形成的精神和物质文化财富。它是图书馆的一种精神追求,它体现着一种对书籍的尊敬、对知识的敬畏,也是各种思想、思潮尽情发挥的策源地。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是高校整体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管理以及提供信息服务和资源利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
近些年来,图书馆事业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相对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和社会大众对图书馆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我国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相比也还又很大的一段距离。高校图书馆由于其高校的文化辐射作用,使得高校图书馆也成为我国图书馆领域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辐射作用。
首先,高校图书馆是为该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文献保障机构,其自身就具有教育的功能和职责;其次,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从图书馆的服务、管理和阅读风气能反映出这所高校的治学风格以及校风建设;第三,从图书馆的文化氛围如各种文化沙龙、知识讲座、思辨讨论主题和竞赛活动反映了这所学校的学术水平和档次。
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强化管理,竭诚服务,使读者特别是学生读者在图书馆的学习和阅读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和教育,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特有的文化功能和教育功能。
二、高校图书馆文化发展的特征
大学应该作为社会文化的引领者,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应该起着重要的作用,担负起重要的历史责任。传承文化也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历史责任。图书馆要通过管理和服务使大学生感受到该校的传统校风、和治学的学风。高校图书馆也肩负着重要的教育职能,对启迪学生智力培养良好品德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科学理论的基础,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政治方向。
高校图书馆相对于一般图书馆来说区别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校图书馆具有引导性的功能。由于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受众为学生,所以培养合格的人才就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同时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是高校图书馆最为重要的职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图书馆更是责无旁贷。其次,信息功能,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给予读者以强烈的信息刺激,并且使每一个人在学校受教育的过程中都感受到图书馆对其个人在今后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第三,创造功能以及服务功能。创造功能指的是读者通过在图书馆的学习阅读,感悟着知识,从中提高了修养和个人素质,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创造着物质以及精神方面的产品。为读者收集、整理、提供信息,引导读者快速提炼、加工、利用信息,这一系列工作都是图书馆员通过服务来实现的。
高校图书馆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的文化结合体,是图书馆在长期发展的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这种文化是以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来体现的,图书馆精神以及图书馆的思想理念都会在图书馆文化中得以体现。
藏书既是图书馆传承人类文化的方式,同样也是为社会提供书籍阅读服务的基础,所以说对书籍的收藏乃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图书馆工作的物质形态。而当今现代化社会,网络传输、电子藏书的方式以及多种存储手段的现代化,冲击着图书馆的发展,因此,藏书载体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与图书馆的文化紧密联系的。电子文献的出现使得图书馆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它为数字图书馆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并且使图书馆朝着技术自动化以及馆藏自动化、文献数字化以及通信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些都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三、高校图书馆的教育功能
图书馆以丰富的馆藏文献为主要手段,来发挥教育职能是它的特殊性,图书馆是对公众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但是文献是静态的,必须通过图书馆人员和读者的劳作,把静态的文献激活,成为动态性的文献,才能起到教育作用。高等教育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对时代的使命感,教育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冷静思辨、独立思考、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高校育人的第一要旨。培养合格人才是各高校的光荣使命,而高校图书馆是体现这一使命的载体,从这个意义出发教育职能乃是图书馆的天然属性。
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发挥图书馆教育功能十分重要的方面。培养大学生的自觉阅读意识,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这是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图书馆阅读文化,发挥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一个重要的途径。近年来,各个高校的图书馆纷纷举办了各种特色的读书活动,并且营造较为浓郁的读书气氛。阅读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认识,而图书馆更是意识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图书馆文化也会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着影响。在图书馆文化中,通过馆员采集和传递的高质量信息以及图书馆参与组织高层次高品位的系列学术讲座,尤其是宣传和报道的各种新观念、新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产生巨大影响。而这些大学生走向社会又会通过他们辐射四方,这对提高社会整体素质、促进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这也是对图书馆教育功能发挥的最好诠释。
【参考资料】
关键词:美育 自然 人性 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美育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越来越感到在语文教学中,美育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喜爱,而且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中各种各样的美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使学生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得到升华,从而达到灵魂的净化、人格的提升。
一、自然之美
大自然的美千姿百态,数不胜数。上有变化多端的云海,浩瀚无际的宇宙,星光斑斓的夜空;下有波澜壮阔的江河,连绵起伏的高山,遮天蔽日的森林;既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巍巍峰峦,也有“大漠孤烟直”的茫茫戈壁;有池生春草,曲径风荷;有皑皑白雪,莽莽草原……这些无限美景,引得历代文人墨客留下许多经典之作。而中学语文教材中对大自然之美描写的文学作品也俯拾皆是:譬如《山居秋暝》这首诗,描写的便是一幅秋天雨后清新自然的山中景色:一座雨后青松如盖的高山,一轮皎洁如镜的圆月,一条弯弯曲曲、洁白如练的小溪,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踏着月色笑逐归来,一片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边披分,一艘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月色的宁静向远方摇去……
再如《荷塘夜色》中那流水一般的月光,以及月光下那绰约多姿的荷影,丝丝缕缕、若有若无的荷香,脉脉的流水和凝碧的波痕,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淡雅;还有《再别康桥》中那多情的康桥,那云彩,那金柳,那清荇,那星辉斑斓的夜晚……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一方面,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使之成为适于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环境也能美化人,使人类变得更完美、更高尚。因此,阅读这些作品时,就会让学生产生对自然的热爱,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回忆,同时也会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对美的形象进行发掘、开拓,从而感知美、发现美进而创造美。
二、人性之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谈到文学的作用时曾这样说过:“诗人指导人们趋向于高尚的生活概念和情感的高贵形象:我们读诗人的作品,就会厌恶那庸俗的和恶劣的事物,就会看出所有美和善的迷人的地方,爱好所有高贵的东西;他们会使我们变得更好,更善良,更高贵。”由此可见一切艺术(当然也包括文学在内),它的最基本的推动力,就是改善人生,呼唤人性,把人类生活提高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文学作品是依靠文字来反映社会生活、诠释作者在生活中的感悟以及对生命的体验、喟叹和期盼的。社会生活的主要贯穿者,便是人类,而人性又是永远无法完全、完整地揭示出来的,所以一代又一代的作家、文学家在不断地琢磨与探究中,在对社会生活的描述中,都阐释了自己对人性的理解与看法。因此文学作品最能够震撼人的心灵的,恐怕就是它所展示的入木三分的人性了。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就以其犀利的笔调,对国民的奴性、愚钝性、任人宰割的麻木性做了深刻的剖析。如他笔下的农民形象润土,少年时身手矫健,灵活自在,经过几十年生活的磨砺之后,变成了一个拘于礼数、反应迟缓的中老年农民。还有鲁迅先生笔下的另一代表人物――《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是一个在婚姻、生活方面终身都受到封建制度的制约、束缚与奴役的妇女形象,她是那个年代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还有人人熟知的阿Q,更是整个民族劣根性的集中体现。这些形象正如一个个制作精良并且个性鲜明的标本一样,一直活跃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是那个时代人性受到禁锢的见证。
而另一位文学大家沈从文先生则是以一种优美的、诗化的笔调将一副副湘西的风俗画展现给了大家。他的文章质朴清丽、含蓄自然,笔下的人也是向善向美的。如《边城》里的翠翠美丽、纯真、热情,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与期待。这种淳朴的爱与美的展示,能使学生领略到艺术赋予人物的人性之美。
三、情感之美
美育中的情感教育,涉及的就是审美情感 。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表现人间真情、友情、温情的文章,它们就像一缕缕和煦的春风吹入学生的心田,引导着学生真切的体悟至真至纯、尽善尽美的人间真情,从而激发他们尊老爱幼、团结同学、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