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等教育论文范文

高等教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等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等教育论文

第1篇

(一)个体差异性较大,学习的价值取向不同

由于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学习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因而学生的知识储备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另外,大多数学生已经参加工作,他们参加学习的目的不一样:有的切身感受到自身知识的匮乏,渴望获取新的知识来不断地提升自己;有的学生仅仅是为了拿张文凭,为晋升职称;还有的是已经走上领导岗位,为了所谓的“面子”才参加学习的。

(二)学生的个人负担较重,学习条件相对较差

大多数学生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在参加成人教育期间,既是学生,又是单位职工,同时还是家庭的顶梁柱。这就决定了这些学生学习与工作的矛盾突出,学习、持家两头忙,学习时间难以保障。加上部分学员年龄偏大,记忆力减退,学习效果要比在校学生差很多。

(三)学生大都是“哑巴英语”学习者

他们中的大多数由于实际工作中几乎不用英语,因此已多年不接触英语,原有的英语知识早已淡忘,有的甚至还达不到初中生水平,在上英语课时,听不懂,弄不明白,造成不会说,不能说,不敢说。而对于刚刚毕业的高中生、中专生,对所学内容又过于简单,造成不想说,不屑说。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变成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

二、成人高等教育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一方面,由于参加成人教育学习的学生年龄差距较大,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导致教师在组织英语教学时既要照顾到基础好的学生,又要兼顾到基础差的学生,这大大制约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调控作用,教学活动进展缓慢,效率低。另一方面,由于学员个体差异性较大,学习的价值取向不同:学习基础比较扎实的和愿意通过再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会认真听讲,努力掌握教师所受内容,并在课下不断复习,做到融会贯通。而抱着“混文凭”思想的学生则会心不在焉,甚至会逃课,只是忙于应付考试。更有处于领导岗位的学生,甚至会安排职工代听、代考,蒙混过关。这就很难保证英语教学任务的完

(二)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大部分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学习的学生都是在职人员,他们在社会上同时担任着多重角色,既要忙于学习,又要忙于工作,更要忙于家庭,加之现在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学习时间时常会难以保证。同时,有的学校领导不太重视教学效果,他们认为好不容易把学生招来了,只要交学费,专业课学好就行,英语只是基础课,学多学少都不重要,甚至不学也无所谓。一些班主任认为有的学生年龄和自己孩子差不多,有的比自己还要大,甚至还是领导,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不好意思,不愿意管理,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面子上过得去就行。有的英语教师更会认为,这些学生学完反正也不用,学不学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这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都很难保证英语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质量大幅度滑坡

现在个别高校的成人教育机构把成人教育作为创收的途径,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不顾师资力量短缺、硬件设施不全等客观因素,不断追求办学规模,盲目扩大招生,在各地市建立教学站点,对教学质量无法全方位监控,几乎达到了报考录取即可毕业的境地。这些教学站点大多缺乏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专职英语教师更是寥寥无几,仅有的也大多是半路出家,对专业知识一知半解,功底薄弱,大多全靠外聘,而聘用教师由于所主学专业不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节省费用,有的学校更是不分专业,不分层次地上大课。教师更换频繁,来去匆匆,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对教学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四)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授课时间一般都在寒暑假期间,时间短任务重,教师无法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实时授课、实时答疑。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又忽视成教学生年龄大小不一、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将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直接移植到成人高等教育课堂上,以讲为主,过于注重知识的单向传输,较少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知识的过程,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能力培养。

三、成人高等教育英语教学的改革设计

(一)教育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当今社会发展过程是知识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知识量递增速度愈来愈快,人才的竞争愈来愈激烈,知识的陈旧周期愈来愈短,只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不能融入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社会。不精通英语,会严重影响我们与世界接轨的水平和质量,进而制约自身价值的实现,最终被历史淘汰。成人高等教育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能够拿到文凭、提高学历,通过晋升职称从而获得表面利益,更重要的是为了不断提高市场意识,增强危机感,着眼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竞争力。学生一定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学习方法等。

(二)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成人教育教师管理机制需要完善,先要组织一支具有成人教育特色的独立的教师队伍,形成以专职教师为主体,社会兼职教师为补充的师资力量。各个成人教育机构、特别是函授站点要不断加大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合理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对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英语教学能力;定期邀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优质课教师到学校上课,让教师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不断扩大教师的视野;加大与兄弟院校、站点的交流,特别是与外教的交流,使英语教师能更好地把握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熟悉成教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趋势的具有可持续性严谨务实的英语教师队伍。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英语教学方法

第2篇

高校办学自落实不到位,政府和高校关系需进一步理顺。近年来,政府和学校的关系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成为众多大学校长讨论和指责最多的问题。政府的角色应该是为大学的发展提供一种自由与竞争的环境,目前,行政部门过多干预高校的具体事务,各种行政评估、行政审批、行政审查过多过频,占用了高校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创新型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亟待加强。目前,我国高校包括重点建设高校,在教育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相适应的地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工程能力的培养得不到足够重视,与国外学生相比,我国学生在以上三种能力上还存在差距。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布局和学科专业设置还不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很多高校对地方产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掌握不充分,专业和课程设置不能适应市场需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差。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服务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2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办好一所大学,关键在于如何进人,如何留人,如何用人。教师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关键环节。要采取特殊政策,通过有效的机制与制度保障,在世界范围内选拔教授,并参照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评价教授,真正吸引和会聚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加大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大胆破除制约创新、束缚创新的一切障碍,激发高校教师的生机和活力,为大师级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优化高等学校布局,加强学科专业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政府应加强对大学进行分类指导,着眼于从宏观上建立一个高质量、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避免高校间的盲目竞争和重复建设,使有限的投入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第3篇

一是割裂高等教育供给者和公共财政的必然联系,剥离公共教育系统与政府间的行政联系,打破高等教育领域垄断局面,使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处于同一竞争平台上,实现教育供给者的多样化。二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充分引入市场的公平竞争机制和自由选择机制,以激励公立高校革除科层管理的弊端,提高教育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二)大力发展私立高校,促进公办高校改制

给予私立高校与公立高校同等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使私立与公立大学按照同样的标准接受评估,取得学位授予资格,才能真正满足教育需求。另外私立高校拥有公立高校无法相比的自。这是因为,私立大学受外界干扰较少,尤其不大受政府的约束,其招生权、经营权归自己,可以自主制定招生标准,计划招生人数,自主设置专业结构,自主聘任教师,更重要的是,可以自主经营和确定办学方向,拥有自,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在公立大学中,按照“钱”和“权”的关系原则,大学从政府拿了钱,就不可能摆脱政府的干预。为了使公办高校获得更多的自,必须对其进行改制,可以采取“公办私营”的方法,使大学的所有权仍控制在政府手中,而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起宏观导向作用以及引导社会的舆论监督,不给学校具体的指标,让学校根据市场经济规律,自主经营,仿照私立大学的模式运行。

(三)明晰教育产权,逐步实现全面的高等教育民营化

第4篇

19世纪以来,大学开始有限度地介入社会,并逐步从社会的边缘走到了中心。“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无论是社会经历涓涓细流般的改革,还是暴风骤雨般的革命,大学都屹立于世,特别是在政治论哲学盛行之时。人们最初进入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做好今后生活的准备,可当他们一旦踏入了大学的校门,就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大学和学院就是生活的本身,它们不再是一首插曲,而是成为了主旋律。因此,“大学现在不仅是美国教育的中心,而且是美国生活的中心。它成为仅次于政府的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变革的主要工具,……它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正因如此,宗教和教会此时难以像以往那样在大学中占据统治地位。特别是到了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广泛推进,“垂而不死”的资本主义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冲击着教会的枷锁。随着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对高深学问的追求已经从当初的为上帝增加荣耀,转向了知识本身。大学开始试图挣脱教会的牢笼,以新的方式认识社会、解释社会,向世俗化方向发展。伴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源于宗教和神启的探索发展到了对世界本身的关注。这一过程的变革方式,是通过严厉批判圣书、高举进化论和新物理学,在暗中破坏主教们建立起来的神圣秩序而进行的。既然如此,大学是不是彻底与教会决裂了呢?毫无疑问,正如大学在获取教会的特许状时表现出的对宗教的忠诚一样,大学实际上是采取了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大学明白,“由于学者完全并且只能是上帝的仆人,因此,其自由是由一个超人的权威批准的。所以宗教信念是学术自由的必不可少的特点”。大学天然不是教会,但它却始终以宗教的虔诚和对上帝和真理的执着追求来约束自己。在这个意义上,世俗权力和已有权威并未消退,只是被大学的自我约束机制所取代。这些约束机制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大学的学术自由。学术自由的本义,即是作为一种社会机构的大学在不受控制、威胁的情况下对社会的所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论。因此,学术自由有其内在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从表面上看是掌握了高深知识的“专业特权阶级”服务自我需求的表现,但实际上,学术自由最终还是为了公众利益而存在。社会依靠高等教育机构作为获得新知识的途径,并作为了解世界和利用它的资源改进人类生活条件的手段。对个人而言,追求学术自由更是个人道德感的体现。这种道德感与对真理的体悟一起构成了学术自由的信念。学术自由植根于作为学者的专业团体对高深知识的认识和训练之中。学术自由是自由的一种特殊情况,它与理智自由相反并仅适用于学术界。学术自由来源于高深学问的性质及其内在逻辑,而公民自由则源自于政治原则和契约精神。学术界并不自然遵循民主政治,而是坚守学术本身的规范。因此,公民的理智自由是每一个公民都享有的权力,而学术自由则成为了作为学术团体的一项特权。强大的教会与作为“特权阶级”的学者团体在学术自由上达成的共识是一种“妥善保护”的体现。这种学术保护即是教会对日益壮大的学者社团的妥协,更是学者社团对真理和信念的坚守与执着。一旦拥有了学术自由,学者社团便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学者王国,与教会形成了对立。“如果妨碍了一个学者追求真理到它所能到达的任何地方,如果他们用神学枷锁束缚了学术思想,即使很松,那他们也是在那个范围内侵犯了学者王国的自治权”。从此,学者王国开始形成自己的规范,并用学术自由捍卫自身的权利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即便是在教会所属的大学中亦是如此。因此,北美天主教大学国际联合会认为,天主教大学也不应该接受宗教裁判的控制、审查或监督。而对教会中的牧师来说,“如果牧师想成为学者,他们就必须拥有学者的传统学术自由。因为,如果学术研究不是因为学术成就而受到尊重的话,它就不会对教会有任何贡献”。可见,学术自由已经从最初的“妥善保护”转变为教会和学者王国间达成的共识,从而奠定了随后几百年来西方大学的灵魂和根基。

二、“有而无在”:作为现代教会的大学

现代大学已经成了知识的工厂和现代社会的思想库。在独立发展的轨迹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大学保持着自中世纪以来的传统,同时也巩固着自身在社会中的核心地位。柏林大学的创立,使人们认识到了大学的社会担当,认识到了研究对教学的裨益,尽管最生动地把教学和科研结合在一起的是在新大陆上建立起来的现代大学。科学研究使大学重新焕发了生机,并在与教学的结合中把大学引向深沉。正如杜威所言,对于智慧的信念仿佛变成了本质上是宗教的东西。对通过学者研究获得的不断揭示真理的信念,究其本质而言,要比其他任何一种对完美的宗教启示的信念都更加具有宗教性。在这里,大学教师俨然成为了探求和传授真理的“高级牧师”,而大学则变成了世俗的大教堂,变成了净化人类灵魂的场所。人们不再依赖教会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取而代之的是对大学的价值和信念的推崇,并最终产生了对大学的依附心理。“对于许多人来说,大学已经成为社会中超自然的机构,因为它似乎发展着社会的概念。在这里,人们感到自己身后有强大的后盾———学者、学问、书籍、思想和过去”。诚然,这种依附心理最初来源于宗教对人们的启示。正因如此,大学在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的交替作用下,一方面逐渐走出象牙塔,融入时代和改革的洪流之中;另一方面,大学也在彷徨和失落中试图找回教会和宗教曾经赋予它的大学精神。大学和学者王国是允许犯错误的。“正如从前没有人会向教皇和身负神授之权的国王提要求一样,现在也没有人要求学者事事正确”。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一个过程。正如圣•奥古斯丁所说,如果能够认识的都认识了,那么就没有犯错误的权利了。而学者们所做的,仅仅是追求真理,而从来不是穷尽真理。正因如此,大学的发展过程总是伴随着颠簸,但其对真理的执着却未曾改变,“人们在真理方面可以自由犯错误的社会,在道德方面优越于必须把他们不能理解的东西接受为真理的社会”。伴随着对真理的追求和大学的扩张,伴随着科学的革命和学科的形成,知识也开启了扩张之路,从前居庙堂之高的高深学问也开始以各种形式融入到社会当中。然而大学毕竟还继承着中世纪以来形成的源自宗教的保守与坚持的一面,大学虽然逐步走向社会的中心地带,但并不必然地一切都听从于时代的召唤。正如弗莱克斯纳所指出的:“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必须时常给社会一些它需要的东西,而不是社会所想要的东西。”

今日的大学已不再是昨日纯粹的学者社团,不再是以保存和传播知识为己任的边缘机构。相反,现代的大学是“昔日学术自治、宗教等级与今日的官僚体系的混合体,而这种官僚体系本身又是在学术自治和宗教等级的相互融合中形成的”。学术自治和宗教等级仿佛是大学的左膀右臂,为大学保驾护航。与此同时,大学教师作为个体的影响力也引起了人们的反思。无论是梅贻琦的“大学者,大师之谓也”,还是如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教授Rabi所言“教授们并不是哥伦比亚大学的雇员,教授们就是哥伦比亚大学”,都表明大学早已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特点。大学教授作为高深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播者,往往有着超凡的魅力,为社会所敬仰。他们也往往会突破自己的学科限制,对公共事务品头评足,成为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学者关注社会问题并进行专业性的反思并无妨,只要是在其自身的研究领域之中,任何问题都可以成为研究的素材。不过,正如社会这个万花筒一样,学者们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在每一个领域都能像在自己的专业之内那样游刃有余。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对教授们的敬畏往往源自他们对公共事务的评论,并把他们对本专业的权威性移植到其对所有热点问题的言论上。而教授们往往乐此不疲,并立志从社会的公知变成社会的良知,甚至成为某一派的代表。其实,“魅力非凡的教授必须谨慎小心,不使自己有力的个性发展成为自己变身‘宗教首领’的起点。相反,他们应该注意当教师和当首领之间的微妙而又重要的差别”。不少教授对非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解读,在某种程度上往往能够引起社会的共鸣,而专业的学者往往不会随便对实事和热点进行公开解读,这既是鉴于学术的严谨,更是对公众的负责。而正是有些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在某些时候引导了公众舆论的走向,把大学和学术置于尴尬的境地。大学曾经彷徨过,也曾徘徊过,因为它曾在物质文明极度发达的社会进程中迷失了自我方向。

三,结语

第5篇

由于2011—2013年,河南省的从业人员各级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准确数据没有官方公布,因此,根据构造的模型,以2005—2010年为分析时间段,根据2005年河南省1%的人口抽样调查、2005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10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的数据,计算起始年份从业人员各级人均教育年限。对上述模型进行扩展,计算河南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①河南省劳动人口文化程度的分布情况。2005年和2010年河南省15~64岁劳动人口人均受各级教育的年限合计如下:2005年,受大学教育年限为0.16年,受高中教育年限为0.51年,受初中教育年限为1.60年,受小学教育年限为4.67年,合计6.94年。2010年,受大学教育年限为0.24年,受高中教育年限为0.60年,受初中教育年限为2.00年,受小学教育年限为4.96,合计7.80年。②河南省劳动人口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本文采用简化系数进行计算。概括起来,我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文化程度劳动力的劳动简化率分别确定为1,1.2,1.4和2。根据确定的劳动简化率和人均受教育年限,可以计算劳动力教育综合指数为:2005年劳动力教育综合指数:4.67×1+1.6×1.2+0.51×1.4+0.16×2=7.624,2010年劳动力教育综合指数:4.96×1+2.00×1.2+0.6×1.4+0.24×2=8.68。则2005—2010年河南省劳动力人口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Re=(8.68/7.624)1/5-1=2.63%。同时可算出,这5年间河南省人均接受高等教育年限的年均增长率为:Rh=(0.24/0.16)1/5-1=8.45%。排除高等教育后,5年间河南省教育年均增长率为:[(8.68-0.24×2)/(7.624-0.16×2)]1/5-1=2.34%,即在河南省教育年均增长率2.63%中,高等教育贡献占2.63%-2.34%=0.29%,所以,高等教育在教育年均增长率中占Eh=0.29/2.63×100%=11.03%。③同期河南省GDP年均增长率。根据河南省2005—2010年生产总值数据[1],5年间,河南省GDP年均增长率=([23092.36/10587.42)1/5-1)]×100%=16.88%。④河南省高等教育对GDP年均增长率贡献的测算。教育贡献为:Ce=0.73×2.63%/16.88%=11.38%,即这5年间在河南省年均16.88%的增长率中,有16.88×11.38%=1.92%是由教育所带来的。高等教育对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为:Rh=11.38%×11.03%=1.26%。⑤结论分析。上述测算结果表明,2005—2010年间河南省GDP年实际平均增长率为16.88%,其中约有1.92%是由教育带来的,所占份额为11.38%,即2005—2010年间,河南省教育对GDP年平均增长率的贡献为11.38%,其中河南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仅为1.26%。

二、河南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国内外比较分析

1.与发达国家相比,河南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较低。

美国学者根据AngusMaddison(1987)提供的数据做出估算,河南省20世纪90年代的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只相当于西方六国20世纪50~70年代初期的水平。而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与美国、日本20世纪40年代的水平持平。[2]

2.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河南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低。

将计算所得的2005—2010年河南省教育及高等教育对GDP年平均增长率贡献的结果与崔玉平计算的结果相比较[3],显示河南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尚未达到国家平均水平。1990—2002年,全国教育贡献率为14.32%,高等教育贡献率为2.387%。1996—2003年,全国教育贡献率为20.377%,高等教育贡献率为3.35%。2005—2010年,河南教育贡献率为11.38%,高等教育贡献率为1.26%。

三、河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1.树立主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的意识。

河南省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全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地认识到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中高校的重大作用,切实根据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需求,结合我省区域产业特点,优化办学结构和专业特色,优先发展与全省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

2.保障国家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经费。

首先,要认真落实《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达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4%。其次,要拓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构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用政策支持吸引社会投资办学力量、社会捐助,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第三,通过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科研服务,转化科技成果,为学校争取经费支持。

3.构建符合河南省产业特点的学科结构。

河南省高等教育要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增强专业结构调整的前瞻性,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优先发展与我省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确定全省高校学科发展的格局。

4.建立运转顺畅的产学研结合体系。

建立高校、政府、企业、社区之间的伙伴关系,通过产业园、科技项目合作、技术转化等方式,直接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形成全社会积极支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5.创新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分层次与区域经济互动。

第6篇

目前,转型期高等教育机类毕业设计安排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开学初完成毕业设计双向选题,各指导教师对学生下发毕业设计任务书和相关要求,学生根据任务书开始做毕业设计。教学计划安排一个学期完成毕业设计,但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找工作参加各类型招聘会,考研学生为研究生复试做准备等面临实际问题,真正用到做毕业设计时间很少,在短期内完成毕业设计只能是应付,东拼西凑,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高校教师多是从学生到学校的过度,不是双师型教师,没有企业实战经历,对于企业应用的新工艺和新方法不够熟悉,导致学生毕业设计题目偏离实际。高校对教师科研考核要求比较高,教师忙于科研工作,毕业设计所带人数过多,对学生指导和管理甚少,学生本身的求知欲望不强,导致毕业设计只有临近答辩才开始做。受到时间和能力的限制,学生开始上网找“”来完成毕业设计。高校在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制度上只流于形式,没起到实际作用也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2转型期高校机类毕业设计改革思路

毕业设计时间:转型期高校培养的目标是职业技能型人才,毕业设计完全不用到最后一个学期完成,有想法的学生大三可提前申请做毕业设计,学生提出毕业设计内容,教师对可行性和工作量把关,根据内容和学生探讨,师生共同制定毕业设计任务书,这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法不受任何约束创新设计。毕业设计选题:目前毕设题目多雷同或沿用往届题目,设计内容与实践脱节严重,题目不能做到因人而异。转型期高校教师准备的题目应以工程实践型为主,理论型为辅,联合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选题。教师可根据学生个人实际情况来制定选题,为下一步深入开展研究奠定基础。指导教师选择:提前在单位实习的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聘请实习单位工程师或者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作为指导教师,设计内容为本单位的实际生产项目,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与学生毕业设计相结合,不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提高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提升毕业设计的技术含量,更重要的是学生与实际生产和创新设计接触,必将会更快的走向生产一线。但由于企业人员对学校的毕业设计要求不清楚,学校可以针对企业配备校内专业教师完成辅助工作,这样既能把握好毕业设计的任务量和要求,又能与企业建立长期培养机制,同时弥补了专业教师带多名学生不足的问题。毕业设计答辩:毕业设计答辩环节直接明了的考核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以往答辩是对参加毕设所有学生进行答辩,每一个学生至少10分钟答辩时间。转型期高校应转变传统答辩思想,毕业设计成绩直接由指导教师进行考核,给出答辩成绩。对于想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可以提出申请,统一组织答辩。但答辩上交资料应取消上交图纸和设计说明书,避免纸上谈兵,取而代之则是上交毕业设计完成的加工或者创新设计实物,教师针对所做实物进行答辩。

3结语

第7篇

(一)目标和期望

1.目标

作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一部分,合作研究网络计划致力于帮助较小的、地区的和科研项目较少的高等教育机构调整研究体系,鼓励这些机构将研究活动聚焦于其优势领域;促进研究能力较弱的高等教育机构和其他机构开展合作,从而提升双方的研究能力;帮助地区高等教育机构解决与研究相关的难题;提高创新体系中不同部门间、大学间的合作水平;通过合作研究服务地区的优先发展事项。[5]

2.愿景

澳大利亚合作研究网络计划制定了长期和近期愿景。长期愿景是在高等教育机构间建立可持续的伙伴关系或合作关系,通过合作研究网络项目实现各机构的研究目标,提高各高等教育机构的科研能力,通过合作研究网络项目促进国家研究和创新的发展。近期愿景是提升高等教育机构间的合作研究水平,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局限于此):增加合作研究的出版物数量,改善联合申请澳大利亚竞争性赠款的情况,增加研究活动或研究人员人数,增加具有较高学历的研究人员人数,提高研究管理的效率等。[6]

(二)申请资格和申请程序

1.申请资格

较小的、地区的和科研项目较少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具备一定条件时便有资格申请资金建立合作研究网络项目,并成为项目的领导机构。具体要求是:在2007年和2008年获得澳大利亚竞争性赠款少于250万美元,或者在2007年和2008年获得澳大利亚竞争性赠款少于1200万美元,且距离州政府100千米或者更远。依据这些条件,16个机构具备申请合作研究网络项目的资格,分别是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巴拉瑞特大学、巴彻勒土著高等教育学院、邦德大学、堪培拉大学、中央昆士兰大学、查尔斯达尔文大学、查尔斯特大学、埃迪斯科文大学、墨尔本神学院、新英格兰大学、澳大利亚圣母大学、南十字星大学、南昆士兰大学、阳光海岸大学和维多利亚大学[7]。此外,《2003高等教育援助法》中表A和表B列举的其他学校可以作为合作伙伴参与合作研究网络项目,但领导机构必须限定于上述16所大学。另外,私立研究机构、国际机构和公共资金资助的研究机构也可以作为项目的合作伙伴。这意味着合作研究网络项目不仅可以利用国内资源,也可以利用国际资源。

2.申请程序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机构想要参加合作研究网络项目,获得项目资金,必须通过以下步骤。第一,合作机构提交项目意向书。项目意向书包括:项目描述,内容涉及拟参与的合作伙伴、项目目标和预期结果;简短陈述,阐述拟议项目如何帮助参与机构达成目标,特别是如何提高领导机构的科研能力,以及如何使合作机构受益;简要说明如何满足项目目标和选拔标准;制定参考预算,明确资金的数额、主要支出方向及每个参与机构可获得的资源;指出合作研究网络计划支持该项目的必要性;明确项目所需成本,制定项目实施时间表;说明从每个合作伙伴处获得的支持[8]。每个符合资格的领导机构只能提交一份项目意向书,但是可以作为合作者参与多个合作研究网络项目。

第二,管理者和合作机构讨论项目意向书。合作研究网络项目提案必须与参与机构的目标和任务以及高等教育改革内容联系在一起。同时,合作研究网络中的合作关系要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并且能够提供潜在的长期利益。鉴于合作研究网络项目的重要性,产业、创新、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部会与领导机构讨论合作研究项目的策略

和期望。此讨论可能会修订拟议项目的范围、结果、资金数量等,但任何一项修订都要获得所有参与者的同意。管理者认同项目意向书后,申请才可以进入下一个程序。第三,领导机构提交详细的资金支助申请。资金支助申请必须包括:最终讨论后的项目描述;简单陈述拟定项目如何帮助参与机构,特别是如何提高领导机构的科研能力以及如何使合作机构受益;简要说明项目如何满足目标和选拔标准;提供详细的项目预算;列出项目可利用的资源,包括资金、员工、学生、基础设施等;提供详细的时间安排;预测项目和各种重要的绩效指标可能产生的结果或利益;制定事务管理计划和风险管理计划。资金支助申请必须在第二阶段结束后的四周内提交。

第四,管理者对申请项目进行评选。合作研究网络项目需参加竞争评选,产业、创新、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部的官员和相关专家对申请项目进行评估的标准主要有:项目如何满足拟定目标,项目如何支持参与机构的任务和战略方向,项目在研究能力建设方面预期的结果和效益,参与机构特别是领导机构的研究能力,参与机构提供的支持措施,合作项目是否能够长期持续,项目对政府高等教育创新系统的战略和结构改革的支持程度,项目对提升各机构研究质量的作用等。通过评估,管理者会最终选出符合要求的合作研究网络项目。

(三)资金管理和使用

1.资金管理

每一个申请成功的合作研究网络项目要和产业、创新、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部签署资金协议,获得相应的资金支助。资金协议的内容包括项目合作伙伴、项目总资金、约定的项目绩效指标和结果、约定的时间表和相应支出等。合作研究网络项目的领导机构必须提交一份年度报告,说明费用支出情况、项目取得的成绩、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等。如果项目没有满足资金协议中的要求,产业、创新、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部有权力中止项目资金的投入。

2.资金使用

合作研究项目的资金可以用于保障该项目顺利进行,比如,为参与项目的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支付的工资;为项目设立的奖学金;用于职工和学生的学术交流,联动监管或职工的发展计划,共享研究设施,购置研究设备;建立和加强合作经费等。领导机构一般获得项目资金,但也可能会转让一部分资金给合作伙伴。

二、启示

(一)设立专项资金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合作研究网络计划为提高较小的、地区的和科研项目较少的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水平和培训能力,设立了合作研究专项资金,鼓励这些机构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从而提高各自的科研水平,完善相应的研究系统。这一举措为高等教育机构间的合作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等教育机构间开展合作研究的积极性。通过充分利用各高等教育机构的资源,合作研究网络项目能够招募到高水平的研究人员,这样有利于高等教育研究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界由于机构间的合作研究较少,从而导致许多资源、信息以及优秀人才无法实现交流共享。因此,我国需要加强高等教育机构间的合作研究,设立专项研究资金,鼓励高等教育机构开展合作研究项目。

(二)支持科研能力较弱的高等教育机构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合作研究网络计划重点关注研究能力较弱的高等教育机构。师资水平、地理位置及资金不足等问题常常制约着这些高等教育机构科研的发展。鉴于此,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合作研究网络计划主要帮助这些机构提高其科研能力。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逐渐呈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科研创新似乎成了重点大学的专利,很多地方高校以及地理位置偏远的高校在科研竞争中缺少优势。然而,这些高校却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快速提高这些高校的科研能力是当务之急。由于这些高校自身力量相对薄弱,政府部门应给予特别支持,鼓励开展合作研究,实现科研发展目标,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三)成立管理合作研究项目的专门机构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合作研究网络计划由产业、创新、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部监督和管理,该部门对合作研究网络项目的申请资格和程序进行严格要求,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进行密切监督。此外,该部门对合作研究网络项目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即项目能否给澳大利亚创新体系、社区、企业、工业以及整个国家带来利益。在这一专门机构的管理下,避免了权责不清造成的各种问题,保障合作研究网络项目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针对我国高等教育机构间合作不充分的现状,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促进合作的开展和进行很有必要。

第8篇

科技进步、信息化的成熟推进了全球化的进程,各国都必须以前所未有的警惕或姿态来面对国际政治及经济形势,特别来自科技和教育地位的竞争压力。在这些深层次的背景下,各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目标首先定位于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如美国高等教育政策的目标很明确:维护美国国家利益、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和对世界格局的掌控能力,维护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德国国际化政策的目标主要是为了保证高等教育学习、研究和管理的高质量,提升德国高教的名气,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带来更多的实际经济利益也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追求的目标。很多发达国家都已把招收留学生的“教育出口”作为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甚至规定了教育服务业经济收益占GDP的百分比目标。如澳大利亚通过向留学生出售教育而获得出口收入,留学生教育成为了其最大的服务出口业。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内容:系统性

(一)学生流动政策

学生流动是国际化政策中的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各国政府为促进社会、大学进一步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同时获取更多的国际优秀人才,纷纷出台战略措施,招募国际学生和输送本国学生到海外攻读学位项目或进行短期学习。首先,各国政府都充分重视吸引海外学生,如英国的“首相倡议计划”;日本的“留学生30”;韩国的“留学韩国计划”等。其次,各国政府也积极出台政策,促进本国学生出国,如美国的《包尔赛门参议员国外研习基金会法案》和吉尔曼奖学金项目,都是用来资助美国学生赴海外学习。德国联邦政府设立了“走出去———在全球学习和研究”、“提升德国大学生流动性项目”以及“到东部区”等三大资助项目。

(二)教师与学者交流政策

教师交流的政策分为国际教师流入与本国教师流出的政策。为了吸引国外优秀人才前往本国高校任教或从事科研工作,各国政府增加了资助项目与金额:美国的“富布莱特项目”包括多项资助教师、学者和专业人员的国际交流项目;德国联邦教育研究部设立了“索菲亚—科瓦雷夫斯卡亚奖”、“洪堡教授教席”奖,和“青年教授席位”;俄罗斯联邦政府则颁布了《关于吸引知名学者来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措施》。而欧盟的“伊拉斯谟世界计划”则鼓励欧盟国家的学者到国外的大学学习或者工作。

(三)课程设置的国际化

国际课程是国际化政策的核心,为构建满足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学习者需要的有效学术环境,许多国家在政策中明确提到增加国际性课程,实施融合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理念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如美国将国际教育的要求纳入主流课程中,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的发展变化,提高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下生存的能力。澳大利亚则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课程的国际化:增加课程中的国际内容,创办联合学位课程,开设涉及多国的交叉学科科目,引进语言学习和地区研究,采用比较和跨文化的研究方法,安排在海外实习或教学旅游,聘请外国访问学者授课等。[1]

(四)语言政策

语言作为国际化政策中主要的沟通要素,在吸引生源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外语教育政策受到各国家的重视。英语作为世界第一的通用语言,使得英语国家在国际化进程中具有明显的语言优势,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架设通向外部世界的桥梁,积极制定政策,鼓励本国学生学习外国语种。如美国2005年实施的“美国国家安全语言计划”,鼓励更多的美国人学习俄语、中文、日语、朝鲜语和阿拉伯语等语种。其他非英语国家的语言政策导向是双向的,一方面鼓励高校利用英语授课来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在国外开设本国语课程,建立研究机构,促进国外本国语言的学习与推广。

(五)跨境合作办学

国际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为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各国开展了多个层次的合作办学,一般分成以下几类:其一是由教育输出国的大学与他国大学共建一所新大学,合作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其二是输出国的大学与外国大学联合培养学生,授课的方式分为在全境外实施教学和学生在当地和输出国各完成一部分;其三是由一些全球知名的大学在国外设立分校;其四是向国外提供远程高等教育课程。各国为此制定了专门的措施,如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制定了“德国海外教育项目”计划,韩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则吸引外国优秀大学在韩国设立国际分校。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保证

(一)立法保障

法律规范的设置是各国用来推进教育国际化强有力的工具,各国政府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法制化,有效保障国际化各项活动的深入发展。美国作为法治国家,通过联邦立法保证了“富布赖特计划”和《高等教育》第六款连续50多年的顺利实施,同时《2006财政年健康、服务和教育机会法案修正案》、“林肯计划”等法案的提出和通过,使得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稳居国际领先地位。德国历来重视教育立法工作,先后对《联邦德国高等学校总法》、《高等教育结构法》等法律政策进行调整,改变传统的学位二级制为本、硕、博三级制,引入学分互认系统,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其合法地位。澳大利亚《海外学生教育服务法》的颁布使得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为国际教育立法的国家。

(二)设立专门机构推动政策执行

对一个国家来说,设立管理国际化的机构对促进其国际化政策的执行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执行,英国大学联合会内部设立了英国高等教育联合会和英国高等教育国际联合会;英国文化委员会作为对外执行文化交流的主要机构,已在世界200多个主要城市设立办事处,推广英语教学,提供英国大学课程资讯,开展留学生教育咨询服务。法国为了在海外推广高等教育,在各国领事馆新增设法国留学中心,2007年3月,法国创办了法国校园管理局。澳大利亚针对处理国际教育事务设立了“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处”,为拓展国际生源,设立了“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发署”。

(三)政府资金支持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需要坚实的资金保障,各国通过多种途径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实施提供充足的资金。美国国际化项目众多,其中“富布赖特计划”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声誉最高的国际交流计划,2000年以来,被资助人数持续上升。为了保证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执行,德国联邦政府提供了最主要的财政资助,在2006~2010年期间,联邦政府为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每年分别投入的经费均占其每年总经费的80%左右。

四、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实施影响

(一)人才流动加速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不断实施,全球学生、教师、学者国际交流的规模持续扩大,人员流动的速度加快。从总体上看,美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具有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留学生。2011年,在美国就读的外国留学生达到723277人,创下历年来最高纪录;同时,27万多名学生在国外攻读学位课程,在过去的10年间增长了150%。[2]“首相倡议计划”开启了英国教育国际化的国家战略时代,经过10年的实施,2010年,英国高等学校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已占世界高等教育留学生总人数的13%。2011年底,法国教育服务中心已在世界103个国家设有137个分中心和37个办事处,目前在法国留学的外国学生人数约有27.8万人。而德国2011年时出国留学生和外来留学生分别为102143和183249名,其中外来留学生比十年前增加了28%。[3]在亚太地区,2005年日本接受留学生已超过12万人,为此继续推行“招收30万留学生计划”。同样,随着“留学韩国计划”等各项措施的不断推进,韩国外国留学生占高校学生总数的比例十年间增长了10倍。[4]

(二)国际化服务体系完善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化教育市场化中,获得消费者(留学生)的认可是国际化政策能否获得顺利执行的关键,从吸引留学生到留住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各国积极构建完善的国际化服务体系。首先,为了方便海外学生求学,各国积极改革签证制度。如《2006财政年健康、服务和教育机会法案修正案》为学生签证办理过程中的快捷性制定明确标准;英国在海外增设了签证申请中心,简化签证手续,以便缩短签证时间;法国议会2006年7月通过了一项关于外国移民融入法国的新法律,对留学生学历要求、延长留学居住签证、实行多项优惠政策;德国的新移民法为攻读学位和进行学术研究的外国学生和学者提供逗留便利,放宽外国学生打工限制。其次,为了吸引更多世界精英人才,各国不断完善奖学金及资助制度。美国近年来逐年提高富布赖特项目的资助金额和人员范围;英国对于来自欧盟国家的学生,不仅可免交在英教育费用,还可享受英国政府提供的免费医疗保险;法国为了吸引高素质的外国留学生,外交部设立了艾菲尔奖学金和第一名优秀学生奖;德国政府三次修改了《联邦教育促进法》,为家庭收入中低下的学生提供助学金出国留学。最后,各国为留住精英人才,不断调整留学生的就业政策。如英国政府高度重视留学生的就业问题,在“首相倡议计划”中在就业政策方面放宽留学生兼职打工的限制,支持留学生在学期间积累工作经验;而日本在产学官三方配合下,吸收50%的国际毕业生在日本工作。

(三)经济效益提升

在市场化的环境中,国际化政策尤其是留学生政策为教育输出国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收益,除带来直接的留学生学费收入外,留学生的旅费、生活费及其家庭的花费等,给留学生目的国带来了巨大的教育出口收入。据美国国际教育者协会(NAFSA)的报告估计,2011~2012学年全美留学生及其家庭对美国经济的净贡献达到约218.1亿美元;据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的研究报告估计,2008~200年英国通过留学生学费及其他花费所获得的净收入(扣除了奖学金资助额)达到67.87亿英镑,据澳大利亚官方统计,2009年留学生带来的各种收入达到创纪录的172亿美元,教育服务已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服务出口产业。

(四)文化交流广泛

随着学术交流、海外办学及留学人员的增多,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有力地促进了不同国家人员间、学术团体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依存,加速国际文化的渗透与融合。留学生来到异国求学,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输出国许多的文化规则和价值观,同时,学成归国会将这种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开去。同时,语言政策推动了文化之间的理解与交流。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非英语国家特别重视本国语言的推广,如法国政府每年举行语言博览会宣传法国语言,在世界各国设立法语培训机构,派出志愿者教师到别国教授法语等。

(五)带来消极影响

虽然教育国际化是双向或多向的文化交流活动,但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也带来许多消极影响。首先,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高等教育优势,成为世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主要输出国,不可避免地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其次,发达国家借助于先进的科技和众多的文化输出渠道,将其社会价值观、思维和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甚至政治观点等方面随着知识技术的输出而传播到发展中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文化殖民主义。最后,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诉求会从根本上转变教育国际化的宗旨,淡化其教育意义。在巨额利益的驱动下,发达国家一些教育机构以牟利为目的招收海外学生,忽视教育培养人的本质属性。

五、国际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趋势分析

未来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国际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将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态势,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也会紧跟时代潮流,更加丰富完善。

(一)继续完善人员流动政策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留学生的规模继续扩张,而留学生教育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潜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几乎世界上所有重要国家都将继续参与留学生市场的竞争中。美国将继续利用丰厚的奖学金、颇有诱惑力的移民条件等政策,更便利地将各国的优秀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转变为美国雄厚的人才储备,尤其是同其他发达国家争夺印度、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巨大的人才市场。为了保持欧盟国家在教育国际化上的领先地位,欧洲各国将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强对国外学生的吸纳能力。随着日本人口老龄化及总数下降趋势,各大学面临生源危机,日本政府将继续推行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大量招收外国留学生。

(二)扩大规模转向保障质量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本质上应通过分享优质教育资源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因此,在强调留学生教育发展的规模与教育贸易额增长的同时,世界教育国际化政策最重要一个走势就是各个国家与国际社会将注重建立具有世界共识的教育质量标准及测定质量水准的核心指标。未来,将有更多国家签署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的国际性和区域性《关于学位、学历、文凭互相承认公约》,促进师生流动、合作教学、学分互换、学位联授,保障学生在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权益,国际质量保障体系日趋成熟。

(三)更加注重市场驱动与效益

在国际市场中,教育被视为服务业,被纳入国际贸易的第十四项服务业项目,会员国必须依其承诺开放教育市场,并给予其他会员国最惠国待遇。在未来争夺国际教育市场尤其是留学生生源的竞争中,各国的决策者为提高经济竞争能力,扩大政治文化影响,将吸引更多留学生,扩大留学生境外消费,增加本国高校海外商业存在,抢占全球高等教育市场。同时,为提高政策的效益,各国政府将探索如何协调国际化政策对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的遵循,平衡政府政策指导和市场驱动作用。

(四)更关注人文关怀

虽然经济利益仍然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但很多国家在利用高等教育国际化获得商业利益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发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人文关怀,全面提升国际教育管理与服务水平。参照目前发达国家一些先进经验,未来各国为了吸引更多的精英人才,将会不断放宽签证政策,在简化签证手续、缩短签证时间、延长居留时间的有效期上带给流动人才更多的便利。同时,为使国外学生更适应本国的学习环境,将会出台措施改善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条件,除了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对于学生的外语学习、临时性工作、医疗、配偶的陪读和就业将会有更加优惠的政策。

(五)更受教育信息化影响

第9篇

西方发达国家瞄准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市场。由于国内公立高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加之有政府的财政支持和众多政策的扶持,会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乘风破浪,获得长足的发展。但是,民办高校却要成为登陆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西方大学的竞争对手。伴随着国际高等教育日趋市场化,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注重对多样化办学实践探索,打造新型特色办学。采用多元化手段促成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民办高等教育如何走出困境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民办高校发展遇到了瓶颈,陷入了困境。应该如何发展?笔者认为,民办高等教育只有走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道路,才能保证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民办高等教育应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快民办高等教育的法制化进程。

为了加快民办高等教育的规范和发展,国家需要出台相应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办法,如《民办高等教育法》、《民办高等教育管理条例》、《民办高等教育基本法》等。同时,在有法必依的条件下,还要做到执法必严,规范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切实保护投资办学者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如有出现投资者、办学者或者管理者的违规行为,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到执法必严。另外,政府还应为民办高等教育创设健康发展的宽松外部环境(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环境以及办学秩序和政府管理的刚柔度)。中央和各级政府应在政策法规方面加大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倾斜与扶持力度,比如政府适当给予财政资助、适度放宽发放学历文凭的权限,适时引导民办高等教育招生、毕业就业等方面。

(二)加速民办高等教育的科学化进程。

1.提升整体教育质量。从国家统计局对民办高等院校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已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未来社会之中,民办高等教育会逐渐经历一个优胜劣汰之过程。作为民办高等教育,想要在未来社会发展之中立足,则必须提升整体教育质量。民办高等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民办高等院校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进而直接影响到未来学校生源。学生生源数量则直接会影响到民办高等院校的生存、发展。由此可见,民办高等教育要能够以提升整体教育质量为首要目标,深化改革,以学生个体发展、未来社会需要、市场发展为指导,大力提升整体办学效果,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稳定发展。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民办高校普遍的情况是:师资力量薄弱,返聘教师居多,大量依靠兼职教师,师资队伍不稳定。众所周知,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水平的教师。师资队伍是学校办学的核心主体。所以,民办高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吸引大批的中青年教师,落实民办高校教师依法享有的权利,如职称评定、工资晋级、接受继续教育、享受社会福利待遇等权利,减小民办高校的教师流动量。同时,民办高校还应该重视高校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来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3.专业设置多元化。民办高等教育由于经费不足等因素,专业设置单一,偏重文科,跟风热门专业等现象严重。为了避免重复办学和改变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政府应该给予适度的引导和政策的扶持。同时,民办高校也应该改革课程模式,比如,将普通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地联系起来,注重大学课程的整体性;普通课程的编排要考虑到专业之间的差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

(三)加速民办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的过程”。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参与体,我国民办教育应当能够积极适应国内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新需要,努力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切磋,积极构建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民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国际化包括:学生的国际交流、学者的国际交流、课程的国际交流和国际科研与外语培训四个要素。民办高等教育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采取走出去,迎进来的策略,鼓励学生出国交流学习也吸引大批的外国留学生来国内学习;同时,民办高校还应该资助教师出国交流学习和聘请国外的知名学者来交流讲学;另外,民办高校还需要增设和加强国际方面的内容,方便学生交流学习后的学生兑换。

三、总结

第10篇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基础教育改革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第一,基础教育的改革重构了基础。基础是重要的,但基础本身也在变化,基础教育的结构也要完善。首先,现阶段,在基础知识的结构性分析上,仅仅强调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能力结构的问题,考虑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含义。因此,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第二,基础教育的改革突显了素质教育。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凸显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等等。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构思未来,使学生建立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具有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以及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第三,基础教育改革要面向现代化。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在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立足眼前,放眼世界,既秉承传统,又映射现代。因此,课程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第四,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多方位交叉综合。首先是培养目标上的综合。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高度、新境界,要求基础教育把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核心,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重点,着重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上皆是对人才培养高度综合的要求。其次是要实现内容上的综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课程实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二者相结合,高中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明确提出必须要开设“历史与社会”“科学”等综合课程。最后,还要实现课程形式的综合。例如,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研究性学习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个性成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以及学生群体性共同发展出发,充分体现创新性学习、多样化和差异性学习、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以及互动性合作学习的特点。

二、现阶段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首先是教育规模的盲目扩大化。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实现,使绝大多数适龄儿童走进了学校的大门。至九十年代末期,高校开始进行大规模扩招。同时,高中教育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新兴高中不断涌现。高中的大规模招生促使高校生源有了一定的保障。这是基础教育给高校扩招带来的有利影响。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扩招是一把双刃剑,数的扩增并不代表质的提高,反之,有可能是质的降低。无限制的扩大招生规模,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就会出现短缺现象,生源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现行的高中与高校扩招疑似陷入到一个怪圈当中:高中扩招给高校招生提供了生源,高校扩招替高中提供了毕业保障。二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其次,应试教育在高校招生中占有绝对优势。应试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旨在“育人”,而是指向考试。尽管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其明确规定基础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但实际上仍未贯彻执行。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第一,现行的应试教育对高校的教育造成阻碍。应试教育注重应试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高分低能”。而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专业教育要求学生既要有以往的基础教育背景做铺垫,同时又要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长期受应试教育的熏陶,易使学生形成定势思维。面对高校教育,学生必然要经历思维转变的过程。经过正确引导,加上学生自主性和适应能力较强,思维转换的过程或许较短。反之,一些学生则始终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第二,应试教育阻滞了高校学生管理。教育的本质是“立人”,然而,应试教育与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现今,因为考试酿成的悲剧屡见不鲜。实际上,这些悲剧是应试教育不良影响的直观映射。考试带来的巨大压力已然使一些中小学生不堪承受,进而由此引发诸多心理问题。相较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闲暇时间较为充足,许多学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这样,新的问题应运而生,比如部分学生迷失了人生的目标,无心学习;有的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等。国家富强,教育为本;教育兴盛,教师为本。具有百年传统的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究竟何去何从呢?这迫切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新的制高点上,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关系,以全新的思维,做出恰当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培育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作者:刘奕单位: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第11篇

(一)声乐教育的功利化

声乐教育最初的目的是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对声音美的感悟能力。但高校在经济浪潮的吞噬下,大面积的扩大招生,使原有的师生比例产生了严重的不平衡,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被打破,转而改变教学理念,不得不更多的倾向于市场化,教育的目的越来越功利化。很多声乐教师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只顾自己的课费挣了多少,不管学生的音乐能力提高了多少,把学生当做流水线上的零件,上课下课即可,更谈不上因材施教。这种功利化的教育近年来大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二)专业技能的片面化

众所周知,声乐是一门技术性很高的艺术课程,高等教育中声乐课程的设置更是趋向专业化、技能化。由于声乐技巧的可操作性,以及掌握一定技巧后演唱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和教师会不自觉的走入一个误区:发声技巧就是声乐的核心。可是为什么很多的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发声技巧后,演唱的歌声并不能打动听众?原因是在多数声乐课堂上,声乐知识和发声技巧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主要内容,鲜有教师把人文教育与声乐教学相结合、把经典的传统文化与科学的训练方法相融合,以致我们培养出来的声乐学生重技巧、轻内涵,最后大多只能是“匠”,而不能成为“家”。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互补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那种只重视专业技术水平的单一、片面的教育目标,应当从根本上加以矫正,树立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双重教育目标,使大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和自身的努力,既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从多方面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并给高科技、重物质的世界注入必要的人文精神,并以此作为当代大学理想的内核。

(三)人文精神的边缘化

大学是培养学生对学问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学问,从而引导学生走上向学之路的地方。但当代高师声乐教育的发展正一步步远离这些最基本的职责,要把人文精神之地变成单一职业培训学校,使得人文精神逐渐边缘化,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职业培养可以用一生的时间来不断更新和提高,而精神的种子如果在关键时候没有种下,则恐怕一生都难以改变。现如今我们的声乐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表现出分离的状态,即知识、能力、素质的分离,真善美的分离,知识与智慧的分离,知识与思想方法、精神修养的分离,出现了有知识无精神的一代。这是教育缺少人文精神的表现,应引起我们大学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二、加强人文精神

在高师声乐教育中的传承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任何知识如果只有专业目标,没有人类高尚的追求目标和文明准则,就可能用于有害于社会的目的。声乐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带来的种种问题最终还是要转嫁给社会。反过来,自觉而良好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则可以促使一个人心清目远、心灵充实、情感丰富而健康。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的目的。

(一)教育观念回归本位

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应是以人为本、学生主体的教育。培养“完人”———完善而自由的人,具有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人,具有服务社会、发展社会的本领,能使自己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人。在柏拉图看来,教育的本质就是“引导心灵转向”。是将心灵引向超越个别事物的理念中去,使之直面“事物自身”。为此,必须引导心灵一步步向上,从低层次渐渐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使心灵远离可感知的存在,去看真实的东西。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它讲求因材施教,抓住学生的特点,塑造学生个性化的声音。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传授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让技能为作品和人服务,还应在教学中坚持渗透人文精神,让这种精神引领着声乐教育的发展,最终拨开技术的面纱,露出音乐中最本质的、最动人部分。

(二)突破学科藩篱人类的知识是整体的

文史哲之间没有明显的划分;自然界的现象更是互为关联,浑然一体。可是由于我们能力、时间的限制,人为的把它划分了学科,变成了教育结构中画地为牢的自我设限,不但严重阻碍科研的发展,也限制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事实证明这种人为的学科划分必须打破,否则科研受到限制,人才培养也受到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先驱、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当年曾提出“大学教育应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几十年来,在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系中,通识教育仍然是一所大学如何实现大学教育使命、彰显大学精神、提升大学品位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需要继续探索和不断加强的重要职能。近十年来,已有很多综合大学开始积极开展通识教育,整合资源,开设通识课程,推行人文系列的精品课程计划,鼓励学校知名学者给学生开设精品人文选修课程,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突破学科藩篱,还可以打破声乐教育的片面化。声乐专业的学生在通识教育的影响下,打通文、史、哲学科,全面的吸收人文知识,提升人文素养,帮助学生超越专业知识限制、羁绊,开拓心胸、眼界,拥有明辨是非、美丑、善恶的理性批判力;拥有高远的、超越当下的希冀和追求;培养出更全面、灵活、辩证的思维方式,更为合理、富有弹性的知识结构;更好地认识自我、激发理想、增长理性的力量。

(三)加强经典文化实践改变时下

我国高等教育不重视原著经典的现状,应精心设计人文教育最基本的必修课,以经典(包括人文经典和现代社会科学经典)阅读为中心,建设大学本科人文教育的主干课程,无疑有利于开阔探索人文精神传承的课题。人文精神的传承还应注重民族性、国际性相结合。值得借鉴的是,国外大部分的高校人文教育方面的课程内容设置多以本民族文化为主。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传统,体现着民族的个性。但我们也绝不可关起门来,与世隔绝。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好的吸收外国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外来文化的正确理解,形成民族意识与国际视野的统一观念。

三、声乐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传承实践

第12篇

(一)政府主导

评估制度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风向标”和“指示器”的作用,由政府主导的评估对高等学校的发展有很强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首先,由于从评估工作的统筹到评估人员的选配都被纳入到了政府行政工作体系中,大大加重了政府工作的负担,同时也由于缺乏常态、连续的评估,造成评估工作成本过高。其次,由于政府主推的评估远离教学真实环境、远离市场环境,导致评估活动的信息收集不完整,对市场需求的反映有明显的滞后性。再次,政府集高等教育举办者、管理者和主导评估者三角色于一身,从评估开始到评估结束都有很强的封闭性,缺乏第三方的有效监督,这使评估活动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公益性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政府在办好高等教育和管好高等教育的双重目标下压力越来越大。

(二)未反映社会的利益诉求

社会主体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利益相关者,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对其有深刻的影响。社会希望高等教育能产出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培养更多能适应、推动社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同时,社会希望自身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在高等教育评估工作中得到反映,并希望政府主导的评估活动的评估结果能融入到市场“信息流”中,为自己的决策提供依据。不仅如此,社会希望参与到评估中,引导社会资源对高等教育的高效投入,加强与大学的联系,扩大自身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影响力,改变社会对高校建设缺少话语权的现状,而上述种种诉求无法直接地在我国现有的评估制度中得到全面反映。

(三)高校参与评估的内动力不强

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评估呈现行政检查倾向,并且评估结果与政府的各项资源投入直接挂钩,高校在面对政府的评估时,不得不倾尽全校之力迎合评估标准,甚至不惜弄虚作假。评估一旦结束,学校便懈怠下来,逐渐在各高校间形成政府评估通过便“万事大吉”的消极思想。高校过分依赖政府的外部推动,无法形成参与评估的主体意识,对本应贯穿于日常教学的自我评估的推动意识不强,大大降低了教育评估的成效,影响了“以评促建”的实现。此外,现有的评估制度缺乏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检查,影响了高校参与评估内动力的提高,客观上也形成了高校评估缺乏基层参与的问题。

二、多元参与的意义

(一)有利于缓解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合法性危机

合法性是指得到社会大众或各个利益主体的普遍认同与自愿遵从。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自建立以来就带有明显的政府主导色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利益格局不断分化,政府主导的一元评估制度,与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契合度不断下降,无法实现其他利益主体的参与意愿和利益诉求,自然难以得到其信任和认同,形成合法性危机。高等教育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关乎各利益主体的切身利益,因此高等教育评估应有各利益主体的广泛参与。通过高等教育评估多主体参与,拓宽社会和高校参与高等教育管理的渠道,为其提供表达利益诉求的机会,从而使高等教育评估更加民主、科学,提高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协调能力,保证高等教育评估活动得到广泛认同和信任,缓解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合法性危机。

(二)有利于政府、社会和高校间的相互认可

随着市场经济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政府、社会和高校各主体在高等教育的利益逐渐分化,这必然会产生利益的矛盾和教育价值观念的冲突。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评估活动因缺乏与社会、高校的沟通互动,评估的认同感下降。高校在政府“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评价标准中呈现趋同态势,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对高校建设的认同感下降,对政府在高等教育事业中的管理能力产生不信任。多元参与是通过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权力的多元分配,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可以通过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参与高等教育评估,重建三方之间的信任关系,强化高等教育质量意识,引导政府、社会和高校各方的独立性,实现政府、社会和高校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相互认同。同时,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激发各主体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的积极性。

三、多元主体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的策略

(一)政府创造多主体参与的环境

在高等教育评估多主体参与中,政府需要通过宏观上的制度安排和引导来巩固影响力。第一,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职能的转变需要制度的保障。改善评估制度缺失的现状,创新已有的评估制度,加快评估的立法,实现更加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确立社会、高校参与评估的合法性,并对社会、高校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的方式进行明确的规定,确保社会、高校在参与评估时有法可依。第二,积极培育和发展教育评估市场。引入教育评估服务的竞争机制,运用立法、委托合作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评估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协调。第三,建立多样化评估标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需要有多样化培养目标的高校,也需要多样化的评估标准来衡量不同类型高校的质量。通过多样化评估标准的实施给予高校充分的建设空间,以充分发挥高校探索特色发展的创造性,使评估工作真正成为大学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动力。

(二)社会提高自身的参与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在教育市场资源配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教育评估领域,社会需要自主创造参与机会,提高自身的参与能力。第一,政府对公共高等教育经费的减少为社会市场参与高等教育提供了机会。社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金、信息优势,加大与高校的横向合作,提高社会与高校的密切程度,并运用市场竞争机制的参与,促进高校提高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中的成本效益,扩大社会在高校发展中的话语权,进而将这种影响力映射到高等教育评估中。第二,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将自身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的利益诉求以合理的方式反馈到政府评估的运行中,使这种参与愿望不断以温和的方式得到强化,进而引起政府在评估决策中的考量,为自身参与高等教育评估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

(三)高校加强自我评估

高校自我评估更能发现高校自身存在的不足,对高校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更强的推动力。第一,高校需建立一个常设评估小组,小组成员可由专业评估专家、普通教职员工、学生等共同参与。将学生纳入评估小组的目的是拉近教学评估与学生的距离,促进评估的基层参与。第二,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对自身建设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评估指标,并不断丰富评估指标体系,使指标体系涵盖学生的输入输出质量、教师绩效、行政管理和校园文化等高校建设的方方面面。通过制定合理的评估指标提高和强化高校进行自我评估的完成度,促使高校不断根据自身情况提高评估标准,提高自我评估的积极性。第三,高校在进行自我评估时要不断丰富评估技术手段,改变过去过分依赖现场抽查、直接面谈的方式,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评估工作中,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图书馆信息系统等已有数据库中的资源,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获得更加客观的信息,以减少参与主体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评估的信度和效度。第四,加强教育评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工作,将教育评估的本质和目的的研究以及科学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作为研究的重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理论支持,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科学发展[2]。

(四)评估中介机构积极参与

第13篇

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便是要将国际化的理念贯彻到旅游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中,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中外学者就其内容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BakerAyoun提出包括学生来源、课程结构、师资队伍、科研互动、网络组织与组织支持等六方面的内容框架;杨卫武提出包括办学理念国际化、合作伙伴国际化、学术科研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课程体系国际化、学生来源国际化以及活动平台国际化等八方面的内容框架;尽管目前学界对此还未形成普遍接受的界定,但学者们都一致认为,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是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旅游高等教育师资国际化,指的是建设一支具备国际知识和经验以及国际交往能力的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具体来说,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要树立国际化教学的理念,积极了解国际上旅游高等教育的前沿问题,能够向学生传达世界旅游学科的前沿知识和信息,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促使其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就业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第二,在教学方面,能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针对本国专业课程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案例讲授,实地考察学习、行业热点探讨等,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在学术研究方面,能积极参与学术国际交流和科研国际合作,通过加入国际性专业研究组织、创办与投稿至国际旅游学术刊物、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和开展国际性课题研究和科研项目等途径,与国际学界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第四,师资评估方面,应做到师资评价指标国际化,即通过构建一系列相应的标准来衡量、测评专业教师的国际知识与国际交往的能力。

2中美旅游高等教育师资国际化水平对比

随着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其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旅游高等教育也逐步发展壮大。截至2012年底,中国高等旅游院校已有1097所,在校生数57.62万人,专职教师数2.47万人。尽管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仍存在相当差距。BakerAyoun等曾对美国旅游高等院校的国际化水平做过问卷调查(2010),笔者将问卷翻译后,发放给国内5家旅游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师共350份,回收有效问卷254份。其中华北85份,华中39份,华南130份。由于条件所限,发放问卷的数量有限,地区分布也以华南地区偏多,但调查结果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师普遍接受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所在学校也鼓励他们以国际化的视野讲授课程,在招聘时也有这方面的考量;然而,部分学校只是设立了国际化发展的目标,却只是机械地将其搬到自身的发展战略中,缺乏切实的实施规划、支持政策与激励措施,从而导致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际化的理念还停留在喊口号上,没有发动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

第二,师资队伍的建设的国际化程度低,构成上极度缺乏外籍教师,现有教师队伍中具有海外教育与工作背景的比例也很低;

第三,教学方式和方法不适应国际化发展需求。这体现在:专业教师较少参与国际化性质的项目和课题研究,教学对象基本局限于本国学生,几乎没有通过网络电视、互联网等方式进行远程授课(条目18:Mean=1.02,SD=0.125)。陈旧的教学手段极大地制约了旅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更加难以适应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第四,教师参与加国际交流的机会有限,进行科研国际合作的机会更少,科研成果的发表也往往局限于本国。

3提高旅游高等教育师资国际化水平的途径

在参考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提高旅游高等教育师资国际化水平的途径:

第一,确立共同愿景,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教育国际化并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国际化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本身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化知识结构、能够适应国际环境,进行国际交往。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让教师理解到国际化的重要性,才能促使他们更新观念,积极地参与到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来。

第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实行“内培、外引”并举,面向全球外招聘教师,优化师资队伍;同时,要建立派遣教师赴外接受培训的机制,培养现有教师的国际交往能力。

第三,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迅速地了解学科理论的前沿状态,及时把握本领域的最新的研究动态和走向;还应鼓励教师向国际学术杂志投稿或发表著作,以促进学术成果在国际平台上交流共享。

第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争取与国际接轨,开设具有国际化倾向的课程,视条件逐步增加双语课程与全英课程的比例;另一方面,在教学方式上鼓励教师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辅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增强教学效果,改善教学质量。

第五,建立合理的评估与激励机制。一方面,要鼓励专业知识扎实、国际交往能力强的教师积极参与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切实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应注重这部分教师的经验总结与分享,以便为其余教师提供指引,从而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4结语

第14篇

每年云南如期参与“金边培训”、湄公学院等学习培训项目。为了促成更多的教育合作项目,省政府专设政府奖学金,鼓励GMS国家的学生来云南留学和参观,每年接收约八千人留学生;云南省多家高校与GMS五国的高校分别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就课程共建、学术交流、科研攻关等项目展开深度合作;云南还加大了为GMS国家培养汉语人才的力度,建立了一批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和孔子学堂。

2云南与GMS五国高等教育合作的SWOT分析

SWOT(Strengths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s)分析法,其中S为优势,W为劣势,O为机会,T为威胁。

2.1优势分析

2.1.1具有独特的地缘和人文优势云南与GMS五国山水相连、民族同源,语言风俗相近,文化交流历史悠久。近年来,云南省借助区位优势,从GMS五国招收了数以千计的留学生。随着中国和东盟的关系日益密切,GMS五国对华文教育的需求不断扩大,加上相近的文化背景和较低的学费、生活费和旅途费用,将吸引越来越多的GMS五国学生来华求学。

2.1.2相比GMS五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虽然云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在中国不占有领先地位,但是相比除泰国外的GMS国家,还是具有比较优势。就目前GMS五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来看,云南的教育理念比较先进,政府也高度关注教育合作项目,并且在资金、技术、信息交互等领域给予了更多的支持,云南省的教育规模、市场及人文环境对深度开展教育合作十分有利。总体来说,云南的教育合作情况在GMS五国中仅次于泰国,比较优势明显。

2.2劣势分析

2.2.1开展教育合作政策环境有待完善国内尚有一些法律法规不利于深度推进教育合作项目。比如高等教育的学历和文凭的对等互认工作还没有在GMS次区域中形成统一的体系。

2.2.2合作规模小、专业分布不合理从招生规模看,云南与GMS五国高校合作办学项目中十几个人一个培训班的情况比较常见,五十人以上的培训项目很少;从专业设置上看,云南与GMS五国合作办学项目多集中在语言、经济管理类等专业,缺乏理工类专业。

2.2.3语言教学师资严重缺乏专业教师队伍的双语水平不高,师生间交流互动困难。GMS五国留学生对金融、旅游和教育等次区域支柱产业相关专业十分向往,但由于云南高校从事留学生教学工作的许多教师属于兼职性质,导致目前云南高校开课以语言类为主,专业课教师双语交流沟通水平有限,制约了留学生专业选择的范围。

2.3机会分析

政策支持“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为进一步提升云南省教育对GMS国家开放水平、构建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机遇。随着GMS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建设以昆明为中心的面向东盟的国际教育基地,已经成为云南省与GMS五国高等教育合作的迫切需要。

2.4挑战分析

2.4.1来自广西的竞争广西毗邻越南。为了促成更多对外交流项目,广西建造了水陆空交通网,旨在通过发展西南出海大通道进军东盟。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博览会纷纷落户于南宁,这恰恰为广西增进与GMS各国的教育交流合作营造了良好氛围。广西一带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与GMS五国比较相似,而且广西有充足的高等教育资源,学费标准较低,因此也受到了GMS国家留学生的广泛关注。在不久的将来,广西高校必将发展成为能够与云南省齐名的对外教育合作基地。

2.4.2来自GMS国家华文教育完善的挑战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我国与东盟在各个领域都展开了交流与合作,外汇不断涌入。在商贸合作的推进下,华文逐渐发展成为亚太地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通用的商业语言。精通华文的专业人才,其薪酬待遇更高,就业前景更好,因此GMS国家的政府机构对华语教育都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度。华文教育开始在国际社会大放异彩。云南省抓住时机,以较低的学费标准为各成员国提供了专业化的华文教育和培训项目,吸引了大批留学生来我国留学和常驻,有力地推动了对外教育合作。

3云南与GMS五国高等教育合作的策略

3.1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严谨的政策体系和规范的法制环境是顺利开展高等教育合作项目的重要前提。云南应该在现有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对教育合作项目给予更多关注,完善教育合作法律体系,使高校拥有更多自主决策权。另外,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尽可能多地提供引导和服务项目,在“请进来”和“走出去”上下大功夫。同时,适当调高来滇留学门槛,鼓励更多学生来滇学习,优化留学生专业结构,为实现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增砖添瓦。

3.2加快学历学位互认进程

要使GMS各成员国之间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就必须在学历认证上谋求统一化。在GMS次区域统一贸易框架下,实现各成员国之间的学历学位互认,为合作办学免除后顾之忧。在这方面,我国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应该与GMS成员国积极对话,以促成成员国之间学历互认。

3.3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

随着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各国用人单位需要的不再是单一的外语翻译,而是既懂外语又精通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云南高校对留学生的专业与课程设置上也应由以学习、进修汉语为主,逐步转变为进修专业课程和进行学历教育为主。课程设置应围绕物流管理、加工技术、会展、旅游管理、东南亚语等专业人才需求来开设,构建适应GMS次区域需要的国际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3.4有力推进涉外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云南与GMS五国高等教育合作,必须将国际化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尤其要针对当前云南高校涉外专业教育任课教师匮乏的问题,积极争取国家及省级政府高等教育专项经费支持,加强青年教师国际化教学能力培养,逐步建立起一支具备适应GMS五国留学生教育的骨干教师团队。

3.5有效提升留学生专业教育

国际化水平云南高校需将涉外教育的学科专业建设放在重点关注的位置之上,以云南高校原有的优质专业、特色专业,尤其是对GMS国家极其有用的涉农适农专业作为涉外专业建设的核心,制定一系列推动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区域性人才培养规划。

4结论

第15篇

1.入学机会不均等。

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均等应当是追求高等教育公平实现的主要任务。造成入学机会不均等的主要因素是社会阶层的不公平,地区的不公平。社会阶层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的差异。阶层之间的差异主要影响的是下一代的受教育机会的取得。优势阶层的子女在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方面等方面较低社会阶层子女占有很大的优势。而这些因素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有很大的影响。具体而言,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地位与选择高校的类型和层次成正相关。社会阶层的不同,其经济资本享有程度也就不同。在我国目前的招生制度上来看,优势的社会阶层可以利用其本身的资本拥有程度,为自己的下一代获得更好的教育。比如当招生数量问题产生竞争时,优势的社会阶层可享有因其自身身份特征而产生的分数优惠政策。或者比如当不同阶层的子女进入同一所学校接受高等教育,优势阶层可以为自己的下一代因其经济资本的优越性选择质量更好的专业就读,而低社会阶层会考虑到学费等问题选择费用较少的专业就读。此外,由于国内高考的户籍制度,常常使得身为低社会阶层子女的学生如外来务工子女,在交纳高额借读费后仍然必须要回到原户籍地考试的问题。这些都是由社会阶层的不公所带来的入学机会不均等。地区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我国高考招生制度取向导致教育不公平。我国目前的高考招生制度并不是统一全国制定,而是采用的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方式进行的。各省录取的数额是不均等的,并不是根据当年参加高考人数的数量平均分布的。各地区的高考分数线的不同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造成了极大的不公。以2011年为例,2011年河南省与黑龙江省的高考试题全部采用的是全国卷新课标卷,而2011年河南省本科一批文科录取分数线是562分,理科是582分。本科二批文科录取分数线是515分,理科是531分。本科三批文科录取分数线是460分,理科是455分。黑龙江省2011年本科一批文科分数线是540分,理科是551分。文科本科二批分数线是462分,理科是465分。本科三批文科录取分数线是277分。理科是279分。这样明显的分数悬差,地区之间的不平等,造成了生源入学机会的不平等。高考是通向高等教育的必经之路,这样的不平等自然而然会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公平。再以清华大学2014年在部分地区的高考录取分数为例,这个统计数据是由国家教育部的,2014年清华大学在上海理科第一批次录取分数为533分,在广西省理科一批录取分数线为646分,在辽宁省理科录取分数为672分,在海南省为861分。而文科部分,在2014年,上海市的录取分数为529分,在广西省为623分,在辽宁省为654分,海南省为883分。由此可见地区之间的录取存在不公,在入学机会上是不均等的。同一高校的录取分数针对不同地区相差甚多,地区的不公是影响高等教育的重要原因。地区之间的招生制度不平等是一个方面,其教育资源享有程度的不同是另一个方面。在教育资源上,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情况大致包括四类,第一类是以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为代表,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较少的考生,而且录取分数线是低于全国大多数省份。第二类是陕西、江苏、以及东北三省等为代表的省份,其教育资源的配置相对较高,仅仅少于第一类,考生数量居中,高考成绩与录取分数线就全国来看并没有太大波动,基本相同;第三类是以宁夏、青海、内蒙、还有西部地区如新疆,为代表的地区,其教育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师资力量相对匮乏,但是国家的政策扶持弥补了不足。最后一类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以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西为代表的地区,这一类的教育资源是缺乏的,而国家又未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导致考生的压力巨大。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衡是导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的另一重要因素。

2.教育过程不公平。

高等教育的过程公平主要是一个“质”的问题,即高等教育的接受者在学习过程中接受高等教育的质量应当是平等的。高校贫困生在知识学习中的不平等,社会实践方面的差异都是造成教育过程不公平的重要原因。知识学习与获取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知识的覆盖面很广,不单单是指专业知识,在大学期间所学到的应用技能也是知识学习的一部分。专业学习方面,高校贫困生与其他学生的起点是一样的,在这个方面并不差异。但在英语,计算机等方面,我国高中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通过考试获取分数,应试教育的色彩浓重。对于计算机,英语口语一类的教育并不重视,这使得高校贫困生在家庭缺少英语和计算机学习的硬件条件基础上,更加的落后。先天条件的不足,后天的无法接触,使得其进入大学后,英语的听说能力和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比较薄弱,起点的不均衡,使其在学习方面存有一定的差距。考取资格证书是应用技能获取的一个途径,同时在目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资格证书的积累与涉及范围的广泛程度会被用人单位作为学习能力参考的重要标准之一,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仅仅是毕业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已经不能是满足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了,越是待遇优厚的岗位对资格条件的限制就越多,计算机证书,人力资源证书,托福雅思的考级证书都是在招聘时能为应聘者加分的项目。但是在资格考取方面,高校贫困生的表现并不积极。高校贫困生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因为这种资格考试需要支付一大笔费用。社会实践也是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大学生活中的社会实践包含很多方面,兼职,实习,社团活动经历等多个方面。在兼职方面,高校贫困生的兼职经历多于其他的学生。但是在社团活动方面,由于社团活动需要经费支出,是一笔额外的开销,高校贫困生会放弃社团活动。而在实习方面,由于高校贫困生的社会背景原因,大多缺乏广泛的社会人际关系,其能够得到的实习锻炼机会也就非常的少。

3.教育结果的不均等。

高等教育的结果表现在其就业方面,即能否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性别不同在就业过程的不平等对待是造成高等教育结果不均等的重要原因。一项由国内大学生就业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完成的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2月底,2010届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率为21%,明显低于男性毕业生的29.5%,可见在签约进展方面女生明显滞后于男生。该调查以2010届大学毕业生为调查对象,有效答卷共64589份,其中本科35071份,高职高专29518份。调查显示,签约国企的女大学毕业生占已签约女大学毕业生的比例远低于男性的同项比例,约13个百分点。截至2月底,女性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分别为1884元、1731元,较男性本科毕业生(2245元)和男性高职高专毕业生(2063元)分别低361元和332元。并且,女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较男性低,女性本科(61%)和高职高专(59%)毕业生分别比男性低12个和11个百分点。这表明,女大学毕业生通过接受较低薪资和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工作来实现就业,其就业质量较低。性别上的差异对待是造成了高等教育结果上的极大不公。

二、构建高等教育公平的法制保障

良法是实现法治的前提,法治不仅要求有法可依,更重要的是要求所依之法必须是良法。也就是说法律不单单要在内容上充分反映人民的意志,充分体现我国依法治国的精神,同时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内容完备的基础上,还要在形式上兼备实体性与程序性的完备性。不单单要追求我国法律在数量上的充足性,更要在其质量上切实结合国情,针对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予以完善。

1.要完善教育立法。

高考招生所采用的分省定额制度导致入学机会的极大不公平,这样违反了高等教育平等保障原则。针对这一的录取机制,应当完善高等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9条规定:“公民依法享有高等教育的权利。”由此可知公民享有高等教育的权利一律平等,这种权利的平等性是法律赋予的,并不因为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其他因素所影响。但是高等教育法中的平等原则具有模糊性,且《高等教育法》中并没有对招生录取和学生入学方面的具体规定。从《高等教育法》的实施状况来看,应当根据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出发,来完善高等学校自主办学的相关法律规定,在《高等教育法》中增设条款,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形成完备的高校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能够切实解决在目前高等教育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公现状。《高等教育法》应当对招生录取制度加以具体规定。考虑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国家应当针对高等教育考试制定《考试法》,加大立法程度,规范考试体系,立法上的公平才会有程序上的公平。高等教育立法的另一个要给予法律明确的就是关于高校学生与高校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当下的高等教育推进过程中,不难发现,目前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绝对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身份关系,制约与被制约的上下级关系。这样的关系的改变,推动了《高等教育法》的改革,故而在立法实施的过程中,对这一问题,应当明确。在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权利义务的界定,内容的划分应当予以法律上的规定。

2.完善司法救济制度。

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赋予了高校学生教育申诉权,然而在权利行使的过程中,学生的教育申诉权不能充分实现。探究其原因,是在其实践中缺乏严格的操作程序规定。具体来说,受理案件的申诉机关在处理相关案件时,不能做到公开透明。案件没有经过辩论,有的甚至不加以审查就作出决定。这样的形式化的处理让学生的申诉权受损,同时对国家的司法公正性也会造成信任危机。教育权利的司法救济制度要求加大对受高等教育权的各种侵权行为的司法干预,也就是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加大对受教育者的保护,对高校实施的行为予以监督管理。这种救济制度是针对高等教育中的弱势群体,是保障高等教育公平最有效的方式。完善对高等教育的司法救济制度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一要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法律监督,特别是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减少不公正法律行为所带来的损害;二是强化对高校中的弱势群体受高等教育权的司法保护,弱势群体的高等教育问题是造成高等教育不公现状的主要因素,国家应当加强对各种侵犯高等教育权行为的司法干预,对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这样对整个社会也回起到惩戒与警示的作用,防患于未然;三是完善高等教育行政赔偿制度,对于应当进行赔偿的情形、额度等进行详细的法律规定,保证受高等教育者在受到侵权之后,其损害能够得到国家赔偿。

3.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