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化教育学论文范文

文化教育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化教育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文化教育学论文

第1篇

1.多元文化与教育相融合

多元文化既可以是一种政治态度、一种意识形态,也可以是一种历史观、一种教育思想,其核心是承认文化的多元性,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打破西方文明作为强势文化在思维方面和话语方面的垄断地位。教育本身就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多元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反映的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比较教育学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所面对的是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传统中的教育现象。由于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构成了不同国家与社会的教育差异。从长远的发展来看,需要采用兼容并包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中国与外国的教育理念有效融合。

2.批判思考与有效借鉴相结合

在我国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尚未成熟之时,多采用翻译、引进等介绍性研究。然而教育研究中过分依赖外来理论而忽视本民族和文化的研究,这是当今教育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源之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批评那种不顾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一味效仿西方教育模式、制度的做法,将其比成“拉东洋车”,是“害国害民的事,是万万做不得的”,主张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由于基本国情、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不能把英美发达国家的教育教学模式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来。本土化才是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必然的价值追求。在今后的比较教育研究中,应把国际化和本土化联系起来,互为条件,互为补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其真正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多融入一些中国“元素”,少一些“拿来主义”,批判思考与有效借鉴相结合,才能真正地实现中国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

3.多样化学科与研究方法相完善

近几十年来,比较教育学主动借鉴、引用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描述研究法、统计研究法、因素分析法、历史研究法、阶段分析法等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还积极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统计学、语言学、数学等多样化学科来完善自身的学科建设。可喜的是,有不少研究者已将更多的社会研究方法运用于比较教育研究之中,给学界吹进一股清新之风。然而,我国比较教育研究起步晚于西方发达国家,所取得的成果基本上都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学界通用的研究方法和科学范式,整个比较教育学都充斥着西方化的术语。还应看到我国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相对滞后,更多是形而上的、思辨型的,因而远没有形成比较教育学独特的话语体系和基本的学术规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和发展潜力。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学科,比较教育学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架构,最重要的是彰显其在教育科学诸学科中的独特地位,提供具有概括力、解释力和生成力的方法论体系。

4.全球化视野下的开放与综合相统一

第2篇

一、德国文化教育学倡导的教学价值观

诞生于德国的文化教育学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教育哲学流派之一。作为一个教育流派,文化教育学的思想先导为狄尔泰,而在狄尔泰之后,李特、斯普朗格、诺尔、福利特纳、鲍勒诺夫也都是这一教育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德国文化教育学的理论深邃、系统,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感,而且具有一定的历史视野。其中,对体验、表达、理解、唤醒、陶冶等问题的探讨尤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1.体验。“体验”是狄尔泰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狄尔泰的“体验观”超越了“经验”的局限性,破除了教育场域里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外在关系,使人真正回归到自身发展完善的道路上,开拓了人向自身探索的新途径。狄尔泰的“体验观”在其教育哲学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一观念的核心思想与独特之处给我国的传统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2.表达。狄尔泰所倡导的“表达”是人类探索外部世界,建构自身生命体系的重要出路。表达“使得个人能超越自身的局限而走向广漠的人的生活世界,并享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也使得人的教育成为可能。”在表达中,个体不仅可以把握当下,更能对话过去,展望未来。而在这种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整合中,个体的内在体验世界与人类广袤的表达世界豁然贯通,个体生活被赋予历史性的本质和深度。而这,正是教育的核心与本质之所在。

3.理解。狄尔泰认为,所谓“理解”,即是“我们理解体现在一个物质符号中的精神现象的活动”。而福利特纳作为解释学教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提出了自己对“理解”的看法。福利特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以“理解视界”为出发点,所谓“视界”即指人的前判断,学生进入学校学习时,就已经带着从家庭和周围环境中所得到的零散知识参与学习,这就构成了他们的前判断体系和理解视界。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种“理解视界”,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4.唤醒。斯普朗格通过对人的本体结构重要特征的揭示,提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此外,鲍勒诺夫从生命哲学上也赋予了唤醒本体论的含义,在鲍勒诺夫看来,只有当教师以其恰当的方法和时机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撼,才会空前增加学生的自我觉醒和自我意识。

5.陶冶。“陶冶”是李特提出的文化教育学范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李特看来,正是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才构成生动的陶冶过程。而被教育者是陶冶的目标,是陶冶全过程的重心所在。同时,被教育者由于其所处的地位和境况的不同,以及性格、气质的差异,又呈现出千差万别的“陶冶可能性”。因此,就要求教育者注意被教育者的“陶冶可能性”,因材施教,方可收到满意的陶冶效果。

二、德国文化教育学对我国当前课堂教学价值观改革的启示

我国当前的课堂教学价值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重理性认知,轻生活体验;重理智训练,轻精神世界的建构;重知识灌输,轻主体意识的培养。德国文化教育学所倡导的“体验”“表达”“理解”“唤醒”“陶冶”等教学观,恰恰与我国当前的课堂教学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理论观点对改革我国当前的课堂教学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体验性———在体验中深化课堂教学的意蕴。首先,要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体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其次,要加强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性体验。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全体参与全程参与。最后,要深化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体验。

2.表达性———在表达中焕发课堂教学的生机。“表达”教学观蕴含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把表达的权力还给学生,使他们能够体验到活动的乐趣,从而唤醒学生多样化的表达。

3.理解性———在理解中实现课堂教学的整合。第一,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上。理解意味着一种视界的融合,个体通过视界融合从而不断地扩大了自己原有的视界,并形成一个全新的视界。第二,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理解意味着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第三,在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上。理解意味着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的过程。以上三种“理解”是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的,学生只有真正地走进教材、走向他人、走入自我,才能实现个体潜能的最大发展。

4.唤醒性———在唤醒中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唤醒”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的载体便是言语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践行“唤醒观”,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更要注重情感的投入,把“爱”作为唤醒学生心灵的一剂良药。因此,教师要不时地对学生给予称赞和鼓励,唤醒学生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具有无限的潜力和发展的可能。

5.陶冶性———在陶冶中升华课堂教学的内涵。“陶冶”是对人的心灵加以影响和塑造,因而它与情感是分不开的。由此,实施陶冶的最佳策略便是“以情动人”。一方面,教师要有良好的情感品质,能够用体贴入微的情感来感染学生,使其受到精神上的陶冶,获得强烈的内心体验。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正向的意志品质,对学生产生榜样的力量。

三、结语

第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和谐校园

人文精神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之一。文化作为人类精神的一种物化形态,对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既是一份珍贵的财富,同时又需要我们给以足够的重视。

一关于学生道德及传统文化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1.对于大学生日常行为的调查

(1)尊重他人意识。尊重他人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对他人劳动是否尊重是大学生日常行为中最为明显的素质表象。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在课堂上和自习室里是否能经常听到手机铃声或喧闹声”进行调查,而从问卷发现经常听到手机铃声或喧闹声的占38%,偶尔能听到的占61%,这反映了目前绝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注意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更没想到对他人劳动的尊重。

(2)尊老爱幼意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仅限于赡养父母,抚养子女,而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道德感情去对待社会上所有的老人和儿童。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主动给老人或孕妇让座的占22%,不能决定或犹豫不绝者占62%,而有16%的学生觉得这个事情与自己无关。这说明有78%的学生在尊老爱幼这个问题上存在问题。

(3)诚信意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人格很重要的一面。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是一笔财富。涉及学生诚信的事例很多,如贫困生家庭状况、考试、请假、就业等等。从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调查发现,有41%的学生对于作弊行为反感,但认为可以理解、总比补考好甚至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占59%。而包括对作弊反感的学生在内,从小学到目前考试作过弊的学生竟然占到了75%。

(4)团结意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显然,“人和”是各种条件中最重要的一环。“人和”是我们要创建和谐校园必不可少的环境。学校中,大到一个院系,小到一个班级,都要讲求“人和”,只有班级达到“人和”,才能使全院形成合力。从我们对班级的团结性调查看,有31%的学生认为本班级很团结,认为团结情况一般甚至有小集团的有56%,有13%的学生觉得班级团结情况差。

2.对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调查

(1)获知途径。在对于传统文化的获知途径中,从小听说占43%,通过课外书籍获得的占40%,说不清的占10%,大学期间继续获知的占7%。其中大学期间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文科学生占76%,理科学生占24%。这表明我们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吸收很大程度上是靠点滴的积累,而这种积累也正是传统文化深远影响力所达到的,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缺陷,投入很少。

(2)获知情况。通过问卷发现,在对于中国传统的道、儒、法、墨等大家思想,有较多了解的占2%,71%的学生表示有点了解,有27%的学生不了解。能够说出某一家思想大致观点的,在参加调查的学生中只有20%,其中,文科学生占80%,理科占20%。在对于某一门传统艺术的调查中:大致了解的占76%,不了解的占21%(全理科)。这说明学生对于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认知十分肤浅,文科学生虽然要好于理科学生,但在知识的面上以及深度、广度方面十分不足。

(3)获知态度。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阅读是一种方式。我们调查发现,经常到图书馆借阅传统文化类书籍的占11%,偶尔借阅的占64%,有25%的学生从不借阅此类书籍。

二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