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质职称论文范文

地质职称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地质职称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地质职称论文

第1篇

1矿山开采影响范围

1.1放炮影响范围根据开发方案,采场每次布置3排钻孔,每排10个孔,排距4.6m,孔距5.6m,共布置30个孔,每孔深16.5m,超深1.5m,以确保爆破后台阶高度达15m。

1.2采矿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影响范围矿山开采过程中采用自上而下台阶式分层开采,高度为15m;开采时工作台阶切向坡和反向坡最终开采的边坡角不大于55°。由此可确定采矿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影响范围为矿区开采最终边界外延15m。综上所述:矿山开采影响范围为露天采场外延215m。

2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根据开发技术方案,矿山开采后四周将形成5段高度为110m的边坡,边坡编号分别为AB、BC、CD、DE、EF,边坡位置详见福禄镇周家槽周家槽水泥用石灰岩矿山矿区范围及开采平面图

3水文地质预测矿区范围内开采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三段(T1j3)石灰岩矿层,开采标高均高于当侵蚀基准面;开采范围内无河流、水库等地表水体;地下水与地表水没有必然的水力联系。矿山开采对岩溶裂隙水的补给条件破坏小,矿山开采后不会对含水层结构破坏,不会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疏干等。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

4地形地貌预测按照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开采后将形成高度0~105m的边坡,矿山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严重。

5土地资源影响预测璧山县福禄镇周家槽水泥用石灰岩矿不单独设置料场及废渣场,在矿区东侧采区50m外设置破碎站及运输道路,占用耕地资源4.41ha;工业广场修建占用耕地资源1.59ha;矿区为露天采场,占用耕地资源43ha;石灰岩矿山开采共占用耕地49ha。因此,璧山县福禄镇周家槽水泥用石灰岩矿开采后对土地资源影响严重。

6建(构)筑物影响预测矿山为露天开采,将会对矿区范围内的所有建(构)筑物全部破坏。根据计算的爆破地震波安全距离为158.45m,计算的爆破产生飞石最远飞散距离为200m;对矿区周边200m范围内的建(构)筑物造成较严重破坏。因此,璧山县福禄镇周家槽水泥用石灰岩矿开采后对建(构)筑物影响严重。

二、矿山地质环境防治

针对矿山开采影响范围及采后地质环境因素的影响预测结果,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划分为重点区、次重点区、一般区,设计以下防治工程:1)矿山开采时应及时清除边坡上的掉块,特别是在BC边坡东段边坡可能会发生局部掉块。2)对矿山采坑四周形成的边坡采用生物工程护坡;对采坑坑底进行绿化或土地复垦。3)对矿区道路、破碎站和工业广场区域进行环境恢复。4)修建截排水工程。

1边坡防治工程

1.1边坡放坡根据开发方案矿山开采的最终边坡角为55°,自上而下台阶式分层开采,采高15m,台阶宽度约10.5m;AB边坡长约600m,高2~50m;BC边坡长约440m,高50~106m;CD边坡长约360m,高40~96m3;DE边坡长约526m,高17~42m3;EF边坡长约210m,高2~17m;放坡处理各段边坡。

1.2清理危石及时清理采场边坡上的危石,避免发生危石滚落伤人事故。按照“边采边治”的原则,对各边坡上的危石清理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台阶的开采。

1.3截水沟矿区位于沥鼻峡背斜轴部,地形呈浑圆状的小型独立山包,自然排水条件良好,汇水面积小,在矿区DE、EF边坡顶部修建截水沟长约300m,以防治地表水进入矿区。在其余每个台阶坡面每隔50m,高差10~20m,设置横向和竖向的截排水沟,将边坡顶部的地表水汇入采坑内的排水沟,避免对坡面草籽植物造成冲刷,竖向的排水沟按急流槽设计。迎坡面沟壁需设置泄水孔。

2水文防治工程矿山开采后的采场地面标高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对地下水的影响小。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故本次不对其进行处理。但未解决矿山生产、生活用水,需在工业广场内修建一个蓄水池。蓄水池尺寸为15m×15m×2m,墙体宽度为0.3m,预计砌筑工程量约为36m3。生产废水主要为清洗矿车及挖掘机所排除的污水,设计每个污水处理池采用尺寸为2.5m×2.5m×1.6m,容积10m3污水处理池3个,墙体宽度为0.3m。预计开挖工程量30m3;砌筑工程量约为14.4m3,污水经生化处理后由砼管排放。露天采石场的作业点应实行湿式作业和喷雾洒水,对采场及装载点设2台洒水器进行了洒水降尘,防止粉尘飞扬。

三、地形地貌景观防治工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设计方案图。

1露天采场采坑地貌景观恢复根据划定矿界和开发方案,露天开采结束后采坑的平面面积为302013m2,矿山开采前矿区土地主要为耕地,以种植果树为主;矿山开采难以恢复原来的地面植物,故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主要以绿化为主。可采取治理方案如下:(1)回填土壤,平均厚度不得小于0.8m,预计回填方量为241610m3;(2)平整场地,场地平整应采坑中间高,四周低,便于地表水排入排水沟中;(3)植树,行距×株距为5m×5m,预计12080株,建议种植樟树或果树等经济类树木(4)排水,沿采坑边坡坡脚围绕采坑修建截排水沟,保证采坑内地表水排泄通畅,将矿区的地表水有序的排放到矿区东侧地形较低地段,用以灌溉耕地。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底宽400mm,顶宽700mm,高800mm,壁厚300mm,预计长度约2350m。排水沟每隔10~15m设置一道伸缩缝,用沥青麻丝进行有效止水。

2采坑边坡地貌景观恢复采坑边坡采用坡面绿化+截排水的矿山环境恢复设计方案。对于采坑边坡主要采取分阶放坡+绿化处理。每级边坡分阶高度取15m,每阶平台宽度取10.5m,种植蔓藤类植物绿化坡面,在坡顶设置截排水沟。台阶边缘修砌墙体,墙体嵌入基岩0.1m,墙体截面0.3m×0.5m(宽×高)。墙背回填0.3m厚的土壤,蔓藤种植行距×株距为5m×3m。截排水工程在边坡防治工程中实施。

3矿区公路及破碎站矿区公路两侧及破碎站区域的空地进行植树绿化,预计植树60株。待矿山闭坑后,建筑垃圾清除干净,将表层1.0m范围土地掘松,种植樟树等经济类树木。矿区公路和破碎站的平面面积约为4410m2,可采用挖掘机松土,植树绿化,行距×株距为5m×5m,预计176株。

4土地资源的采后处理矿区主要的土地资源占用和破坏为矿区范围内的采场、矿区东侧的破碎站及工业广场,矿山闭坑后,采场及破碎站将对其进行地貌景观恢复,工业广场建(构)筑物提供给当地使用,不进行处理。

5地表建(构)筑物的处理矿山为露天开采,将会对矿区范围内的所有建(构)筑物全部破坏,对矿区周边200m范围内的建(构)筑物造成较严重破坏。为保护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对在影响范围内的村民实施搬迁。

四、结论

1)分析了矿山地质条件,认为矿山开发技术条件的级别为中等;

2)根据矿山开采方式,采用赤平投影的方法,对矿山采后地质环境进行评估,得出矿山开采影响范围为露天采场外延215m;水泥用石灰岩矿采矿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造成的损失小,危险性中等,影响严重;对含水层影响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严重;对土地资源影响严重。因此,预测矿山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

第2篇

关键词:水文地质 地质工程 问题及对策

Abstract: hydrogeology ha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construction projects, not only includ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 etc many field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osely. Strengthen the hydrogeological research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the safety of the after put into operation. This article is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does not comply with the conditions of hydrogeology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the harm of engineering. To be able to better servi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rojects in China.

Keywords: hydrology geolog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国分类号: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的发展,高层建筑层出不穷,结构日趋复杂,能源消耗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加大最能源的勘探与开采等等很多方面都不可避免的提到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二者之间相辅相成。水文地质的差异直接决定各种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对工程本身的安全性构成极大的影响。对水文地质一工程地质之间的关系,相互之间的作用做深入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水文地质队在工程勘探中的注意事项

水文地质对于工程勘探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当前的水文地质对于当地岩土以及将建建筑的影响。能够准确的预测出地下水对于岩土的危害及产生的影响,做好应对措施。其次是根据新建建筑物的结构以及自身特点,推算出对水文地质的要求,同时对当地的水文资料做出详细的调查,为建筑物的安全施工及成功运营积累相关资料。再者是细节问题需要更加注意。细节之一:考虑到地下水水文地质对于建筑物地基的钢筋以及钢结构的腐蚀性。细节之二: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地下水文地质对于建筑物下面的不同土质的影响。对于地下水文地质对于岩土层产生的膨胀,冷缩,软化等问题要分析到位,做好预案。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及施工安全。细节之三:如果在建建筑物的地基存在含水地质,应该对建筑地下水文地质对于建筑地基底板的影响做出准确的评估和计算。细节之四:在对建筑物地基最深层挖掘及构建时,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做相应的实验,依此为依据计算出由于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土体沉降,失稳而对建筑物产生不利的影响。采取相匹配的措施确保在建建筑物以及周围建筑的安全。

地下水水文地质变化对于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水文地质变化对于岩土工程的危害主要是指地下水水位升降或者地下水动力变化这两面而造成的。

2.1地下水水位升降对于岩土工程的危害。

地下水水位之所以升降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和天然因素而引起的。当地下水的水位达到一定的高度或者说是达到一定的饱和度以后都会对岩土工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水位上升引起的危害:水位上升的原因很多。既有水层结构变化等地质因素也有受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多等天文因素,还有受农民灌溉,施工等人为因素。也不排除是很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产生水位上升。一旦地下水潜水位上升可能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影响十分明显。首先就是土壤以及水中,岩土层中对于建筑物的根基钢结构的腐蚀强度大大增强。其次是特殊地形如河岸斜坡等部分位置容易发生滑坡,塌顶等危险现象。再者是不同地质中的一些由特殊成分构成的岩土中自身的结构会遭到严重的破坏,岩土中的强度会降低,甚至出现软化的现象。并以此出现管涌流沙等破坏性的现象,都是由于土壤中的水分过于饱和造成的。最后是由于地下水水位上升可能造成动摇进而动摇建筑物的地基造成根本性的破坏。二、地下水位下降引发的岩土危害。引发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因素有很多。归结起来,人为因素占据其中的主要部分。最为常见的是过度抽取地下水,开采地下矿产不加节制。修建水库水坝不够科学。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形成地面沉降地下水资源被污染,被破坏甚至造成水资源枯竭的环境问题。对建筑物的安全,地质的构造,人类的居住环境构成了更为严重的威胁。

2.2地下水水位不规则变化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

地下水水位的不规则频繁变化会引起膨胀性岩土的膨胀性收缩。在地下水水位不规则变化的同时,膨胀性岩土自身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自身膨胀收缩的幅度在不断的变大,可对地面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形成地面沉降的现象,进而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构成威胁。水位的下降还可以造成地下土壤以及岩土自身的结构以及构成发生变化对于建筑物的地基处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使建筑物的地基处理所面临的现实情况更为复杂。四、地下水动压力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一般说来地下水水动压力的影响比较微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如果是通过人为的因素改变地下水水动力,则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岩土工程损坏。如流沙以及管涌。这些破坏性的现象都能危害到建筑物的施工安全。必须采用相应的解决措施。

水文地质之于资源勘探中地质工程的影响

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疆土,地下矿产资源种类繁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勘探并开发这些资源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在众多的资源中,煤的地位举足轻重,且具有代表性。不同的地质水文直接影响着煤田的构造及形成,也左右着煤层的分布及种类。不同的煤田所在的地质水文条件是不同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要从对煤矿冲水的主要含水层的性质和冲水特性来看。其次是从煤矿冲水的含水构造来看。然后是从煤矿冲水的含水构造来看。最后是从矿井冲水的特性来看。从这这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水文地质对我国的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影响很大,部分特殊的水文地质给我国的矿井地质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利用是我国是实行可持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建的矿井项目在具体施工的时候也要结合当地的现实水文地质状况进行施工。针对不同的情况合理的选择治理地下水灾害的方法。根据现实的需要,把水文地质研究与地质工程研究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相统一,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

对矿产地质环境和灾害的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

我国矿产地质环境十分恶劣,灾害发生频繁,形势严峻。在加强相关地质环境的监测监控之外,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完善各个环节的细节问题。此外,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4.1加强沿海地区环境灾害监测预报防治研究系统

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随着近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沿海建设十分迅速,海洋相关开发的规模十分惊人。随之未来的海洋污染也然人颇为头疼。造成的灾害以海水入侵和地面下降最为普遍。海水入侵每在山东莱州一年就造成数十亿人民币的损失。同时还早成了很多设施的破坏。过度的开采人工地下水还造成了地面沉降。据不完全统计,在东部沿海地区有数十座承受受地面沉降影响,上海和天津的地面沉降量达到263厘米。在河北的部分地区,受沉降影响的第面达到2000多平方公里。在这方面,应该加强对沿海灾情的监控以及预防。大的灾害要控制,已经发生的灾害一定要尽力减少受灾的规模。同时研究地下水文对于地质工程的影响及规律。加强新技术的使用,为全国在这方面的工作积累相应的经验。

4.2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保护再利用

在我国的西北部,干旱地区随处可见。但是在西北,其他资源的蕴含量是非常的丰富。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这些工作都受制于水资源的短缺。加强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具有很大的意义。

结束语

水文地质与地质工程的关系千丝万缕,影响也是相辅相成。水文地质的工作对于项目建设,灾害防治能许多关乎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国家发展的需求,这方面的工作将会被愈发的重视。而伴随着相关技术人员的继续努力,有理由相信,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将会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 张光辉,费宇红,杨丽芝,刘中培,连英立. 深层水漏斗区开采量组成变化特征与机制[J]. 水科学进展. 2010(03)

第3篇

在进行水文地质评价时,要根据掌握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和评价地下水可能对岩土体造成的影响,科学的预测水位变化造成的岩体工程变换,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根据自然环境下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影响,分析预测人为活动,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影响;分析地下水对持力层岩土体产生的分解、软化、胀缩等影响,评价地下水为对工程建筑物的腐蚀状况;当工程项目的基础在地下水位以下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渗透试验、富水试验,分析评价地下水位变化造成的基础沉降、位移,从而判断地下水位变化对工程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

2水文地质对工程项目的危害

据统计,在地质灾害中,地下水造成的灾害占很大的一部分,因此,要认真分析地下水变化引起的灾害,并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确保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稳定,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2.1地下水变化引起的工程危害地下水在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水位会发生升降变化,当地下水位变化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从而对整个工程项目造成危害。引起地下水为上升的主要因素有降水量的增加、气温的变化、人工灌溉、施工破坏等,地下水位上升会加快土壤中盐碱化现象,加大地下水对工程建筑物的腐蚀;地下水位上升后,斜坡、河岸还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地质灾害,例如斜坡崩塌、滑移等,对工程项目造成严重的破坏;地质水位上升还会造成岩土体软化、强度下降等现象,从而对工程项目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引起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例如河流改道、地下水排除等,当地下水位下降后,岩土层会变硬,在这种情况,很容易引起地面开裂、沉降等现象,对地质条件产生严重的破坏,从而对工程项目造成影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地下水位会出现反复变化的现象,这样很容易造成基础变形,同时地下水位反复变化还会将岩土层中的胶结物带走,降低岩土体的强度,对工程施工造成影响。

2.2地下水压力作用引起的岩土危害在自然环境中,地下水很少产生动压力,但受开矿、灌溉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地下水的压力平衡会受到破坏,导致局部产生大的压力,如果遇到粉土层,就很容易引起流砂、管涌等现象,从而造成基础变形、位移等现象,甚至会造成边坡失稳,因此工程安全施工事故,对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工程项目施工前,勘察人员要认真分析人为活动带来的地下水压力变化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从而为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2.3地下水对基础的影响当工程项目的基础需要埋深时,需要考虑到地下水变化对基础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工程项目基础设计时,在没有特殊要求下,要保证工程项目的基础设置在地下水为上面,如果基础需要埋设在地下水位以下,要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防水处理,为保证工程的稳定性,还要对基础钢筋混凝土进行防腐处理。如果基础埋设在承压水层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水位,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地下水喷出的现象,对施工的顺利进行造成影响。当工程项目处于河岸附近时,还要考虑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关系,防止地表水对工程项目的基础造成影响。

3总结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