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基层医生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浙江省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进修的208名医生,其中来自县医院的115人,乡镇卫生院的25人,厂矿医院49人,个体诊所19人。男139人,女69人;年龄17~42岁。
1.2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分析208名基层进修生的年龄、从事口腔专业工作的时间、学历及所学专业。
2结果
结果见表1、表2。结果显示,基层口腔医生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口腔专业知识明显不足。
3讨论
3.1口腔医学教育和基层口腔医疗市场的现状
口腔医学在中国起步较晚,相关医务人员处于接受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阶段的较多,年龄也相对较小,38岁以下者约占36.3%。一些医院的口腔科医务人员,其知识层次不能与其职业需求相适应,且乡村与城市差异明显。高学历的口腔医生集中于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农村地区和绝大多数基层医院不仅人才匮乏,而且口腔科医生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有的甚至是自学出身。从事口腔医疗后,医院缺乏专门培训,进而导致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偏低。加之观念落后,对口腔疾病缺乏正确认识,错误地认为“牙痛不是病”,从而对基层口腔医疗不够重视。基层医院的口腔护理人员同样存在层次低、技术不过硬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基础医院的口腔医疗质量。
3.2加强基层口腔医生继续教育的建议
提高口腔医疗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加强基层医生继续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加强考核力度,设置专业性强的考试,选拔合格的基层口腔医护人员。多设成人大学,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加强在校生的专业素质训练,增加更多的适合广大基层医生学习的有针对性的各类教材:利用书本教材、视听教材、病案讨论和病例示教等因材施教,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医学要求的人员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要因人施教、分阶段施教、实例施教和模拟诊疗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强化训练,加强和巩固“三基”训练,提高进修医师的综合素质,使进修医师努力掌握和运用循证医学知识。医德和医风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加强进修医师的自身修养,多用实践案例以及法律道德来提高进修医师们的专业素养及自身品质,完善他们的综合素质建设。基层口腔专业人员的实际操作要求高,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更要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口腔专业人员的手术培训,多安排有临床经验的口腔医师进行技术、理论指导,使基层口腔医生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与规范化的操作规程,并通过实践得到巩固和提高,使基层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达到理想目标,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3]。
3.3如何做好基层口腔医生
[关键词] 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现状;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2(b)-0166-03
当前,我国大部分居住人口分布在乡镇、农村、社区等基层地区,相对于城市医疗的先进和发达水平,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在基层[1]。基层医生是我国实施全面医疗保健的生力军,同时由于住院医生的工作关系及占据的重大数量比例,基层住院医生自然成了解决基层疾病问题、提高整体医疗水平的核心人员。目前基层绝大部分住院医生均具有中专以上文凭学历,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医生面临服务手段、工作方式、就诊方法、知识结构、工作技能等方面的改变,同时由于基层经济落后、条件辛苦、资源匮乏等的影响,基层住院医生的素质水平很难达到高要求的标准,从而导致基层医院临床医师任务繁重、患者就诊困难、医务管理混乱、整体医疗水平低下的现状问题比较突出[1-2]。我国目前有基层医生100万名以上,在他们中主要承担基本医疗和服务工作的住院医生占绝大部分,这使得上述问题变得更加严峻[3]。
为解决这些问题,对广大基层住院医生进行继续教育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住院医生继续教育是对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种综合性、规范化的培训,是全面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加强住院医生综合素质技能、造就医学人才的关键手段[4]。住院医生继续医学教育可促进基层住院医生快速掌握临床坐诊实践、加深自身工作技能及知识,从而改变基层技术低、任务重、服务差、资源少及看病难的现状问题。通过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不但要建设一支稳定、合格、具有良好医德、扎实专业知识和临床水平的服务基层的临床医师队伍,也必须规范教育和严格培训考核,以保证继续教育的质量[5]。
本文从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其当前发展的程度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其发展并导致问题的影响因素,结合当前基本国情和城市继续医学教育的成功经验,探讨基层住院医生的未来发展路径。
1 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概况
1.1 基层住院医生
住院医生是工作在医院的中层人员群体,上对中高级临床医师负责、下对患者负责,住院医生的医疗工作是全院工作的中心环节,与各个科室都有广泛的联系,也是全院医疗质量及协调运行的关键所在。一般大中专医学类院校毕业学生,通过医师职业资格考试,进入医院工作后即是住院医生。因此,基层住院医生即是在国家基层地区工作的住院医生人员。
住院医生由于要对上级医师和患者直接负责,所以负责医疗活动和日常事务较多,通常包括写医嘱、开化验单、检查单、病历、病程、医技报告查询、查房、取药、协助临床治疗等等。由于基层设备落后,人员匮乏,基层住院医生工作相对更多。
1.2 医学继续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高等教育毕业进入医院工作后的终身性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高层次的教育阶段。其主要内容是根据社会的发展、技术的创新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对医务人员进行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保证医生能在工作中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的同时,提高治疗和服务质量[6]。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即是针对基层地区医院里的住院医生长期进行的一种医学教育培训。
1.3 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从医学模式上看,逐步由生物治疗向生物、心理、社会治疗转变,疾病类型和治疗模式逐渐增多并向综合型发展,这就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提高住院医生的技能和素质[6]。同时知识总量的不断增长、旧知识被新知识取代及住院医生的临床知识水平也需要通过继续教育补充[7]。基层住院医生由于发展落后的影响,信息及经济资源的匮乏,就更需要通过持续的继续教育培养成高水平临床人才,逐步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并与发展地区接轨。由此可见,实行基层住院医生的继续教育十分必要。
2 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现状
基层住院医生培训是其继续教育的主要方法和重要组成部分,要分析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对策,以探索合适的继续教育模式,就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2.1 当前发展现状情况
我国在80年代初引入继续医学教育的概念,并逐步实行各种措施和办法促进其快速发展,1991年颁布的《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标志着医生继续教育工作走上正规化、制度化的道路,并发展至今[8]。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大、乡镇农村等基层人口数量多等国情,整体住院医生数量少、医学院毕业生大多数不愿去基层等现状,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工作逐步得到重视,各基层地区根据国家要求和自身情况相继开展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工作。当前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工作的认识性日渐深入,积累了不少经验,也暴露的许多问题和不足。基本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1 加强领导,推动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工作 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培训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提高基层医疗水平的主要途径,各基层地区根据卫生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办法》,制定出适合当地的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培训办法等指导性文件,甚至于强制要求住院医生进行继续教育。部分地区组成由医学院校、医学会、当地医院等参加的专门针对住院医生的教育培训机构,有效地促进了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
2.1.2 强化制度,提高住院医生继续教育效果 许多基层地区根据卫生部文件要求,结合当地发展实际,出台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实施细则,强化管理和工作落实,从政策和制度上保证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很多基层地区还明确规定住院医生职称晋升、职位发展与继续教育考核有关,把完成继续教育内容和学分作为聘任、升职的必要条件,该制度的实施调动了当前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2.1.3 分析医生结构,针对性实施住院医生继续教育 部分基层地区分析医院住院医生的人数、等级、工作要求等,对不同工作年限或级别的住院医生实施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例如针对临床医学实践教育、针对基础理论知识教育、针对综合素质提高等,全方位分配和提高医院住院医生的结构和素质能力。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对当前我国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工作状况的分析,对比城市较发达地区实际发展程度和特点,结合乡镇、农村等地区的社会特征,总结出当前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如下:
2.2.1 对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的认识不够 继续医学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只有30年的历史,专门针对住院医生的继续教育工作更少,从而导致许多个人和单位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十分欠缺。特别是在基层落后地区,甚至尚未开展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工作,基层地区行政部门对继续教育的重视和认识严重影响了住院医生的发展。
2.2.2 经费资源和配套设施的严重不足[9] 基层地区发展普遍落后,卫生行政部门大多设置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乡镇、农村医院一般没有足够经费用于住院医生继续教育,没有配备良好的学习平台和机会保证住院医生接受规范的教育。同时,经费不足导致缺乏激励机制和免费、补偿机制,而基层住院医生本身收入较少,难以接受自费参与教育培训或离开工作岗位专门接受继续教育。
2.2.3 继续教育形式和资源的匮乏 基层地区高级医师较少,住院医生继续教育一般都在院内听取高级医师的讲座或统一上课学习,难以聘请国内知名高级专家进行专题教育,继续教育形式单一,接触的高级专家和医师较少。同时由于地区偏远落后等原因,导致各种医学信息难以及时、全面掌握和了解,如国内外新知识和先进医疗方法、网络丰富资源、知名专家经验等重要资源难以随时获取和使用。
2.2.4 缺乏专门性指导文件和教材 由于基层医疗教育管理体系相对落后,未出台针对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的实施条例、管理办法、指导意见等规范文件,缺乏教材、手册等资料,尚未形成科学化、合理化、标准化的住院医生继续教育体系,导致住院医生继续教育机会少、积极性不高、效果差、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如确实针对性提高临床实践的继续教育办法。
2.2.5 继续教育考核评估滞后[10] 继续教育考核评估是对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加强管理和进行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在基层地区继续教育不完善的体系下,考核评估办法多以考试分数、参加次数确定,方式单一,同时由于基层住院医生学历普遍较低,兼顾中专、专科、本科等各种层次水平,导致考核难以做出客观评估结果。
2.3 发展对策及方向
综合上述对我国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的分析及其问题的总结,可以看出在目前虽然各基层地区陆续开展住院医生的培训和知识教育工作,但是由于基层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条件困难导致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还处于发展初期,继续教育体系尚未建立,存在许多重大问题和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结合我国基层地区医疗教育现状,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的发展偏向重视管理制度、出台相关条例、建立各项配套设施、加大投入经费、充实继续教育资源和评估方法等方面,并以此为发展方向提出各项有利对策。
3 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发展路径
针对当前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工作的严重不足、教育体系的不完善现状,以及各种影响基层住院医生教育发展的问题的凸显,提出针对性对策和当前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的发展路径迫切需要。
3.1 分步发展路径的提出
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分步发展路径是基于当前基层发展落后、继续医学教育认识性不足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其主要实施原理是制定阶段性目标,逐步往前推进,整体快速发展的方式。分布式发展路径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改变当前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现状的分步发展;二是提高基层住院医生综合素质水平的继续教育方法的分步实施。其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3.2 强化继续教育和培训发展力度
针对当前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的严峻现状问题,根据分步发展路径的原则要求,快速建立科学有效的住院医生教育方法体系,提高管理和实施力度,强化基层医生继续教育工作深度,提出并实行各种教育和培训方法。包括建立科学的学分制模式、实行全方位教育体制、构建充裕的住院医生教育资源体系、定期开展住院医生病例讨论会等。
3.2.1 建立学分制培训体系 学分制是借鉴高校教育模式,对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确定相应的学分,以100分制衡量。其中对每个学分分配到不同方面,以保证住院医生素质全方面提升。主要包括医德医风教育10分,临床实践操作教育15分,专业技能教育30分,基础理论10分,病历及医疗文书书写10分,参加各种医疗学术活动10分,外语及服务5分,论文著作5分[11]。考核即以住院医生这些方面接受教育和表现情况评估,确定最终学分评定结果。学分制继续教育机制见图2。
3.2.2 实行全方位教育制度 全方位教育制度是指对基层住院医生实行患者管理、医学知识、职业道德素质、人际关系处理技能、独立处理问题能力、临床水平等方面全面教育的一种体制。住院医生素质好坏是医院医疗水平和满意度的体现,而全方位综合能力又是住院医生素质的直接体现,因此,在当前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发展路径上,要实行整体考虑、重点培训的教育方式,即对住院医生进行上述各方面全面教育,对内科、外科、妇科等专科技能进行重点培养,尽快培养出独当一面的高级医师。
3.2.3 构建资源共享体系 当前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资源是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不可或缺的。本文构建资源共享体系正是考虑到基层信息闭塞、资源匮乏的问题而提出的,主要包括实际资源和虚拟资源两个方面。实际资源共享即是与周边医疗机构、地区进行合作,频繁进行医学交流活动、互相传递住院医生工作经验,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获取多方专家的知识;虚拟资源即是搭建网络平台,使住院医生可以随时了解和使用网络医疗相关资源。充足的资源可使基层住院医生逐步达到较发达城市地区住院医生的水平。
3.2.4 定期开展病例讨论 建立病例讨论制度是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发展路径中一个较好方法,医院各科室之间定期开展病例讨论会议,以患者学习疾病、以临床工作拓展知识,做到活学活用,急用先学,将是住院医生继续教育、改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的良好途径[12]。同时可以邀请资深医师参加,传授经验和知识,相互学习,既提高住院医生教育兴趣又积累经验。
3.3 构建住院医生工作站
为解决基层医院住院医生不足、能力水平低下、信息化程度落后等问题,在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发展路径上就必须加快建立基层住院医生工作站,实行住院医生智能化工作。住院医生的医疗工作是全院工作的中心环节,工作复杂而且任务繁多,良好的工作站就可以方便住院医生开处方、管理医嘱、录病历等,对提高住院医生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巨大便利。构建住院医生工作站及其培训也是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迅速达到城市化水平不可缺少的环节。
综上所述,通过详细分析当前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的现状,发现当前面临管理落后、经费不足、资源匮乏、教育低下等问题,故提出了大方向上科学发展对策和趋势。基层住院医生可实施分步发展路径,是我国基层住院医生队伍发展和壮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杨静.乡村医生职业素质提升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2] 李宜川,常景芝,崔金环,等.商丘市乡村基层医生继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职业与健康,2012,28(4):493-496.
[3] 张淑华,姚龙山,侯健,等.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2011,(3):11-13.
[4] 李璐.基层需要什么样的医疗工作者[J].首都医药,2009,(1):6.
[5] 沈淼.社区医生网络继续教育需求及商业模式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6] 贾山,陈丽琼.浅谈临床医生继续教育[J].培训广角,2005,(8):41-42.
[7] 王向波,贾建平,李存江,等.临床医生继续教育新模式的实践[J].继续教育,2009,13(11):62-64.
[8] 周小冬,卢建华.对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分析和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8,33(4):358-361.
[9] 王番宁.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对策[J].经营与管理,2012,(1):16-17.
[10] 王庆林,周伟庆,苏琼.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1):66-67.
[11] 于导华,陈晋南,王清.国内外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比较研究[J].理论纵横,2010,24(10):13-16.
为选拔优秀参赛选手参加上海的决赛,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 心决定联合举办浙江省社区医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知识竞赛和健康教育演讲 比赛。现通知如下:
【培训方式】
一级培训: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对各市的授课专家 进行先期培训。各市授课专家由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心脑防办的临床专家各1名组成 。一级培训已于2010年5月8日在杭州完成。
二级培训:由各市授课专家对各区/县的社区医生进行培训(要求各区县参加培训的社区医生 覆盖面为100%)。二级培训完成时间2010年5月9日至2010年8月30日。
【培训教材】
采用由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提供的统一培训教材及课件。
【参赛者基本要求】
1.每个参赛队由3名社区医务人员组成。
2.每队须指定一名普通话较好、语言表达能力强者为演讲比赛参赛者。
3.队中至少有一人会电脑PPT幻灯片制作。
【竞赛内容】
1.知识竞赛内容: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选取。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各 市竞赛题目由各市自定。
2.健康教育演讲内容:有关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或自我管理教育内容(参考演 讲题目见附件),演讲时间为8分钟左右。必须制作多媒体幻灯片,其内容也是评奖要素之一 。
【竞赛程序】
1.初赛(时间5.9~8.30):12个地市的讲师5月8日在杭州完成培训后,回到当地组织以 区县为单位的知识竞赛和健康教育演讲比赛,最终选出1个优胜队代表本地市参加省里的半 决赛。
2.半决赛(时间2010.10中旬):以12个地市为单位组成12个队参加在杭州举行的全省半决 赛,最终选出3个优胜队参加在上海举行的“长三角”决赛。
【评分方式】
知识竞赛每队三人同时参加,所得分为总竞赛分的50%,健康教育演讲比赛每队选派1人参加 ,所得分为总分的50%。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成人继续教育依托原兰州电力技术学院(兰州电力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办学条件,先后与华北电力大学、重庆大学、三峡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合作设立了甘肃函授站;以兰州理工大学为主考学校,与甘肃省自学考试办合作开办应用型自考;与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三峡大学、重庆大学联合开办电气工程硕士、计算机软件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班。自1993年建站以来,已培养函授专、本科毕业生2600余人,自考专、本科毕业生2500余人;已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近200余人。现在读函授专、本科学员361人,在册自考专、本科学员1250人,在读工程硕士及工商管理硕士239人。现开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供用电技术、电力市场营销、发电厂集控、热能与动力工程等专业的专科、专升本函授及应用型自考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同时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重庆大学、三峡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办电气工程硕士、自动控制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等在职研究生教育。
理清思路,确定工作目标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在教育培训机构整合过程中,对原培训中心和“两校”的成人继续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成立中心继续教育部。继续教育部成立后,按照中心统一部署,大力开拓培训市场,以管理提升活动为契机,根据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在对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和员工学历层次进行调研及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成人继续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确定了继续教育发展目标:服务公司人才培养,提高公司员工学历层次,提升公司员工整体素质。通过函授、自考等形式,举办以电力类专业为主的在职工程硕士、本科、专科等多层次员工学历教育,形成多形式、多规格、多层次的员工继续教育体系,确定了努力打造“管理规范、质量优良、具有行业特色”的公司员工继续教育基地的工作目标。
加强招生宣传,拓展培训市场
为确保稳定的办学规模,培训中心借助公司人力资源数据库,积极开展公司员工学历结构分析与研究,重点分析符合工程硕士、工商硕士报考条件的员工分布情况及县供电企业员工学历结构,并进一步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有计划地组织人员到省公司所属各市、县供电公司进行员工继续教育需求调研和招生宣传。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中心继续教育工作方案,以公司员工研究生教育和县供电企业员工学历教育为重点,按照“规模适度,保证质量”原则,统筹研究生、函授和自考招生,制订了每年自学考试招生150人、函授招生150人以及在职工程硕士招生80人的人才培养计划。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培训中心继续教育部以狠抓教学全过程管理为手段,培养合格人才为宗旨,认真落实教学任务,着力加强教学组织、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管理,加强教学监督与检查,按照合作院校教学质量评估标准,认真组织开展面授、辅导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制订学员自学指导计划,规定自学内容、进度及作业,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严格执行学员考试考勤制度,认真组织课程考试工作,严肃考试纪律,树立良好教风、学风,确保教学质量。
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
在充分结合成人的年龄特点,学习理解能力相对较高、记忆力相对减退,实践经验丰富,以及行业特点的前提下,培训中心继续教育部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企业和员工意见,积极与合作院校协调,适当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结合企业发展和员工实际工作需要,紧密结合现场实际,不断优化专业教学计划,充实更新成人教育教学内容,努力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并采用在线辅导、送教上门、集中面授等多种形式,解决工学矛盾,使成人继续教育工作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受到学员欢迎。
为做到讲授内容的先进性和直观性,培训中心继续教育部积极申报省公司层面县供电企业员工学历提升培训课件开发培训项目。课件开发组已开始《变电站电气设备》和《电能计量》两门课件的开发。项目组人员深入到省电力公司所属的民勤、景泰县供电公司调度中心、计量中心、典型先进变电站及电能计量设备现场,实地拍摄电能信息采集系统构成设备、接线、设备调试过程以及变电站一、二次构成设备,系统接线和操作技能,并与现场运维人员交流学习现场运维实践经验,制作培训课件,做到重点突出、通俗易懂、体现时效性和实用性。
创新培养方式,发展网络教育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不断创新成人继续教育培养方式,利用培训中心先进的设备和网络资源,积极探索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成人继续教育。2014年组织完成公司员工网络教育需求调研和合作院校考察工作。2015年起,根据培训需要,与国内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合作设立高校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至2020年,在中心建成2-3个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的自主性、灵活性等特点,提高成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有效克服在职员工继续教育工学矛盾,拓展中心继续教育覆盖面。
加强高学历培养,输送合格研究生
为提高办学层次,培养合格的硕士研究生,首先从抓研究生面授培训班课堂纪律入手,严格考勤制度,做到上、下课点名,并将学员出勤情况记录到考勤登记表里,确保每位学员的学习课时数。另外通过征集学员意见和建议与合作院校授课教授沟通,在完成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晚上时间开展一些专题讲座,拓展学员的知识面和研究课题的思路和方法。强化考场纪律,要求学员独立答题,对违反考场纪律者进行批评教育。通过全方位的加强管理,研究生学习成绩达到了合作院校的要求。
加强队伍建设,树立培训品牌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分层教学 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034-01
1 高中物理分层教学前提之“尊重学生差异,依据全体学生差异进行分层”
(1)分层要自愿,分层不是为了给学生打上“优、中、差”的标签。要做好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安抚学生情绪。高中物理教学分层教学的实施要走的第一步就是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让学生明白分层是为了更好地保证每个学生的发展,分层绝不是对学生进行等级划分,绝不是为了给他们打上“优、中、差”的标签。对学生进行分层极有可能引发成绩中等和成绩差的学生的抵触心理,他们会觉得教师在排挤他们。因此,教师必须密切关注这部分学生,要对他们进行分层思想的解释和安抚,让他们在自愿的前提下进行分层。
(2)分层要科学,要体现层次性和差异性。高中物理教学的分层分为三层,A层主要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B层主要是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C层主要是学习成绩稍差,自觉性较差的学生。需要注意的是高中物理教学实施分层不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学习成绩只是学生分层的一个参考。教师在分层时还要考虑那些成绩波动比较大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往往是“一努力成绩就上去了,一不努力成绩就下来了”,对这部分学生原则上在分层时要以鼓励为主,比如甲学生按学习成绩分层是B层,但是甲生成绩也有突出的时候,那么可以把甲分为A层,让他发现自己的不足,奋发学习赶上A层的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定期进行分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精神面貌都会发生变化,教师要根据变化适时调整分层。要让学生看到他人的进步,自己的不足或者自己的成功,激励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
2 高中物理分层教学实施基础之“教师备课要体现差异,要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学生是有差异的,对学生进行分层就是为了更好地执行教学任务,因此,分层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它也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只为了哪个层次的学生备课,比如教师要在统一的考试大纲要求的指导下,对考点进行分层处理,A层学生要达到考纲的所有要求,要具备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物理公式和实际的解题能力,B层学生要达到大纲80%的要求,C层学生则要让他们达到50%的大纲要求。在备课上体现分层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
3 高中物理分层教学实施关键之“课堂教学要体现差异,要让全体学生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是比较艰巨的,它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差异,课堂内容要体现对不同学生的“照顾”。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把同一知识点应用到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例题讲解中。教师对A层次的学生的教学重点要放在提高他们解题能力上,不要再对他们进行概念性东西的重复讲解上,对B层次的同学教学重点要放在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对C层次的同学要重点放在他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上,不要盲目地“拔苗助长”,要打好他们物理学习的根基。比如教师在讲解牛顿三定律时,教师当教师提问“马拉车,车也在拉马,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马和车都应该精致才对,为什么马还能拉着车跑呢?”这类问题对A类学生来说是小菜一碟,对B类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知半解,对C类学生来说就不知所以然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可以挑A层次的两个同学站到讲台上进行拔河,并让失败的一方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就会明白,物体的滑动跟对方所受拉力的大小是无关的,而取决于各物体与地面摩擦力大小所受的拉力。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既能让A、B、C三层次的同学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A层次学生多了体验,对于他们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大有帮助,又让B同学更能懂得其中所蕴藏的物理原理,同时,也让C类同学对牛顿定律有了更深更直观的理解,让每个同学都达到了学有所得的目的。
4 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的实施要注意作业布置的层次性
学生做作业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因此,教师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标布置作业,要保证全体学生所作学习题的一致性,又要体现细微差异性,比如对不同层次学生作业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对层次高的学生布置基础题的同时,要给他们布置一些难度题,锻炼他们的解题思路和能力,同一道题要培养他们不同思路的解题能力。对层次中等的学生以巩固和提升为主,让他们做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既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又让他们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对层次较低的学生以基础题为主,让他们多做多练简单题目,提升他们自信心。
结语: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学要达到提升全体同学学习成绩的目的,必须运用分层教学,要坚持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教学手段来达到每个同学都学有所得的目标。同时,要尽量避免分层教学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提高分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廖剑宇.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中学物理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关键词:分层教学;信息技术;基础;成才
教师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时,普遍面临着学生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态度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质量产生了影响。部分小学因资源不足,尚未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或者受家庭经济条件等影响,信息化设备硬件与软件基础被限制。一些学生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之前,从未接触过电脑,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为课程的有效性教学增加了难度。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学生基础区别对待,分层教学,以获得最有效的教学效果。
一、针对学生基础分层
人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知识的掌握能力都不一样。教学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时,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通过基础测试或书面调查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综合水平进行客观评价,对知识掌握能力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发现差异后,根据实际情况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零基础或者基础较弱的学生分为C层次,有部分基础知识,但学习过程被动的学生分为B层次,知识掌握丰富,学习主动认真的学生分为A层次。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和知识结构进行分层教学设计。当然,层次的划分应该是动态的,需随时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同时,针对学生分层问题,要防止产生等级差异的心理感受,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基础特点,有针对性进行教学,是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二、 教学过程分层
(1)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大纲要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素质,制定不同教学目标。针对初中生的差异性,教师在合理对学生基础进行分组情况下设定教学目标:针对C层次学生注重基础技能培养与应用能力培养。对B层次学生在提升能力前提下,增加技术软件的操作运用。A层次学生应侧重于提升实践操作难度系数,培养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协助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
(2)教学过程分层。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是课堂教学,进行分层教学,要把授课内容从简单到复杂区分相应等级,分层教学。信息技术教学采用理论讲解与实际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分层教学时,学习任务的合理性对学生学习情绪有很大影响。教学目标的设定应适当高出学生能力基础,针对学生差异性为学生分层布置学习任务,又要有策略地保证学生能够完成任务,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成就感。对待基础差的C层次学生以示范教学为主,对课题耐心讲解,单独辅导。对B层次学生提出教学任务,做出指导,鼓励自主学习,最后查漏补缺。对A层次学生给出教学任务后,让学生独立探索完成,检验完成结果,对结果给出合理建议。这样的分层教学可以实现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发挥激励引导作用。
(3)课堂提问分层。课堂提问是加强学生与教师互动沟通的最直接方式,通过课堂提问能有效加深学生对课题的理解与思考。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对课题进行提问时,应兼顾到学生能力差别,有意识地编制适用各层次解答的问题。对C层次提出问题应相对简单,对B层次学生问题应加入思维扩展,有深度的问题留给A层次的学生回答。并对回答过程与回答结果进行积极肯定,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肯定自身能力,对增强部分后进学生的自信心有很大帮助。
(4)课堂练习分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课程,课堂练习通常都是在机房内进行。学校要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优质的资源,配备完善的计算机与教学软件。教师针对不同学生层次设置不同难度的实践操作练习。第一类为基础练习,对基础较差的C层次学生指导熟练操作。第二类为深入练习,为B层次的学生设置独立思考的空间。第三类为难度较大的练习题,使A层次学生在学有余力基础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练习分层,帮助学生更好掌握知识操作能力,通过练习巩固知识、提升学习兴趣。
(5)评价管理分层。针对学生基础能力,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评价标准也应分层次进行判定。不能仅用单一的考试成绩作为学习成绩优劣的评判标准。不应片面地针对优秀学生进行表扬。对基础相对较差,缺乏自信的后进生,要善于发现闪光点,不能打消其学习积极性。对中等学生给予鼓励,督促并使其进步。对优秀生提出中肯的建议,坚持严格要求。科学的分层评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各阶段学生间形成积极的竞争力,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分层教学的本质为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有效的实践性教学被广大初中教师所接受。分层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主体,适应学生特点及不同内容学习发展需要。保持后进生的学习信心,也让中等生保持学习积极性,迈向更长远的发展目标。有效解决初中信息技术授课过程中班级授课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益于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周晔.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微型电脑应
用,2009(5).
[2]张海娟.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J].黑龙江科
技信息,2012(32).
[3]薛卫香.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J].成才
【关键词】分层教学;翻译技能;效果
而今,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大都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翻译技能作为英语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能力的培养受到了绝大多数英语教师的重视。
一、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现状
(一)高职英语分层教学背景
高职高专学生由于受到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影响,学生的英语水平层次不齐,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因此,许多院校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创设各种有利条件,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分层次地去开发学生潜能,以期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二)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
分层教学模式刚开始应用时,出于新鲜感,快班的学生觉得很有优越感,学习很积极。慢班的学生虽然很失落,但也想通过积极努力的学习进入快班。但时间一长,新鲜感一过,快班的学生就会感到竞争压力过大,而慢班的学生也会因没有榜样而失去学习的动力。
二、分层教学模式下高职学生英语翻译技能培养的效果
根据高职教育以职业为导向的理念,高职翻译教学的内容也与各专业紧密相连,主要涉及到商务洽谈、报价、旅游接待、宴会翻译、商务信函、公司介绍、协议、标书、商务合同等应用型文本的翻译。
本文以天津某高职院校为例,来谈谈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学生英语翻译技能培养所取得的效果。
(一)分层具体实施过程
该校根据学生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成绩及学生意愿进行显性分层,将2005、2006 级各专业学生分为两大层次:快班(A 层)和慢班(B 层)。A 层学生必须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 级。两个层次所选用的教材一致,但在教学内容深度上有所区别。A层教学班的教学进度要快些,偏重学生对英语综合能力的掌握和运用;B层教学班的教学进度慢些,注重扎实学生基础英语知识。
(二)翻译技能培养的效果评价
这两个层次期末都采取统考,考试题目完全一致。阅卷完毕后分别从两个层次随机抽取50份试卷对翻译部分成绩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A层学生的翻译水平并没有较之在全国高等学校应用能力考试A级中的翻译水平有显著提高;B层学生的情况也一样,甚至有部分学生翻译水平还有所下降。
此次分层教学中,虽然教A层次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采取了很多新点子,也加了很多内容,但由于课时上的限制,所以分层教学的效果没有出来,学生的翻译技能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B层学生由于本身的词汇和英语综合技能的缺乏,对翻译技能的提高上会相当吃力,再加上慢班的心理落差等因素,造成有部分学生翻译技能上还存在退步的现象。
(三)存在的问题
该校的分层教学仅仅只是一个缩影,很多高职院校在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后,其效果大多不甚显著。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翻译能力的重要性没有得到重视。很多学校在进行英语分层教学时,并没有针对翻译进行专项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大多数的翻译训练都涵盖在综合能力教学中,翻译能力的重要性没有得到体现。
2.显性分层教学对学生学习心理上的影响。快班、慢班的分层教学,让快班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竞争力的残酷,不免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慢班的学生因缺乏榜样而容易破罐子破摔,失去学习的动力。
(四)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各位专家学者所提出的建议如下:
1.提倡采用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模式,即“语言+ 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许多学生学非所用,无法掌握其相关专业所需要的英语技能,所用应当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求进行英语能力的培养,满足其专业发展需求。
2. 采用隐性分层教学,也就是实行班级内分层教学。班级内进行分层教学,可以避免学生因为快班或慢班造成的心理落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合作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结论
本篇文章就目前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在目前分层教学模式下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培养的效果。分层教学在高职教学理念上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在教学效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其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贺子琼,刘玉强.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模式与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0年1月
[2]周密.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高职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29期
论文摘要:目前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存在不分阶段“一刀切”现象,而事实上大学生各个年级段其行为、思维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对大学生以年级进行时段的划分,并根据各个年级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教育才能收到应有效果。
随着我国社会的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反映到大学生身上,思想呈现出比以往更加多元和复杂的趋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一刀切,而不同年级学生具有不同特点,同一年级学生又具有近似相同的特征,因此,按照年级为层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一、分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高级阶段,其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高校育人的应有之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应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针对不同学生根据其个性特点进行分类教育和指导。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从总体上说,目前我国的高校是和谐的,但在有些高校,仍然存在少量不和谐因素或是潜在倾向,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分年级、时段一刀切式的教育仍然存在,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有时候适得其反。
(三)适应新时期大学生群体特征的迫切需求。当前,在校大学生都是90后的新生代,道德观念多元化、价值判断趋利化、主体意识个性化等特征,使得每个年级段基本上都会形成一个“代沟”,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等都会有较大的变化,这也就是有些同学戏谑称通过起床早晚、上学迟早等就能判断出是大几的学生,这些都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
二、大学生各年级特点
(一)大学一年级——适应期
生活上,最直接的就是宿舍生活,大多数新生都是第一次离家独立过集体生活,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其生活方式、习俗等又有很大的不同,这时会发生矛盾冲突,再加上现在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娇惯与溺爱程度比以前要高,即使不是娇惯,其“小皇帝”“小公主”的习性也或多或少会体现出来,但宿舍毕竟和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刚刚入学的一段时间内会感觉生活很不适应,因此这个时期我们不妨称之为适应期。这个时期最容易受到老乡等的影响,稍稍得到一点关怀就觉得是找到了亲人,很容易就接受对方,好多同学最后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学习上,紧张高考后,经过2个多月的修整,他们的学习方式还带有明显的中学痕迹,而大一的课程基本都是基础课,课程安排也不是太多,上课方式又和高中不同,班主任也不像高中时,整天跟着督促,因此好多学生感觉一下子把不住舵了,不知该怎么办。
活动上,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对很多东西非常感兴趣,正是“小马乍行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的时候,各方面表现的比较活跃,对好多东西比较感兴趣,会积极参加各种社团组织,这也是一些社团组织在新生入学后出现火热报名现象的源头。
心理上,还属于非常不成熟时期,甚至是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让人觉得幼稚,这个时候其可塑性比较强,向正确的方向引导会很容易,但是也非常容易被一些不健康因素所诱导,甚至会离经叛道。
(二)大学二年级——调整期
生活上,绝大多数同学已经基本上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开始不断的进行调整,逐渐摸索大学生活规律,因此我们不妨称这一时期为调整期或者是转轨期。这一时期,南北方的习俗等开始融合,但人际关系却变得较大一复杂些,宿舍的小圈子基本形成,有时会发展到班集体出现小圈子。
学习上,已经基本上适应了大学的学习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变化,好高骛远的心态逐渐开始转变,变得接近现实,对英语四、六级,计算机过级等等级考试比较关注,并积极备战,学习目的也比较明确。
心理上,大二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处在大一与大三、大四的交界处,因此这也意味着心理问题具有多重性,即既有大一的残留也有大三、四的预兆,当然还有我们这个阶段特有的问题。
(三)大学三年级——稳定期
大学三年级是大学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相对稳定的阶段,因此我们不妨称这一阶段为稳定期。
生活上,大三的学生有了更多的朋友,有了自己除了班级体之外的另一个圈子,对于自己的生活及其他方面显得更有主见。在这一时期,朋友的影响是非常突出的。
学习上,这一阶段是专业知识学习的主要阶段和重要阶段,大多数学生开始了专业课的学习,工程实习、专业实习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因此,大多数学生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比较重视。有一些同学已经开始考虑自己的将来出路,特别是大三下学期一些有想法的同学开始积极准备考研。 转贴于
心理上,又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段,少了好多锋芒毕露,多了一些成熟与沉稳。
(四)大学四年级——关键期
大学四年级是毕业并准备就业的阶段,也是即将迈向社会的关键阶段,因此我们不妨称这一阶段为关键期。
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思想心理上更趋成熟,能够理智地对待各种问题,有较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也有较大提高,学习较自觉,言行较慎重,考虑问题较实际,择业、生活、婚姻、家庭等都成为学生思考的现实问题。但由于就业的压力和对未来生活的心理准备不足,往往是情绪波动非常激烈的时期,也是在就业上最迷茫的时候,表现为在签约时犹豫再三,难以取舍。
三、分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一)引导大一新生尽量缩短适应期。应以最快的速度引导他们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变,包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的转变。因此,对新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行为规范准则的养成教育。让新来的学生尽快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熟悉学校的环境、知道学校的规章制度及大学学习和生活与中学的不同。要帮助他们尽快了解本专业,通过逐步开展专业教育,向学生介绍专业内容、专业方向、专业发展趋势、专业的地位作用、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本专业已取得的成就等,使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要通过组织大家一起度过传统节日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这种方式事实上在大学的各个阶段都非常有用,但是对于新生与毕业生更显得与众不同,并令好多同学终生难忘。
(二)对大二学生进行目标教育和定位教育。要使每一名同学在经历了一年的大学生活后能够给自己定一个发展的目标,能够给自己在大学里的发展定好位。引导其重视基础课程的学习,打好专业基础同时重点突出——英语,并以抓“英语四级”为切入点,让学生明白四级的重要性和英语的重要地位。自觉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让自律自教意识影响更深远,并逐步认清自己的方向。这个阶段可以开始有意识的灌输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内容。
(三)引导大三学生进入业务学习主轨道,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在加强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积极引导他们参加各项活动,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就业做好知识、能力、素质的准备,并鼓励他们考取相关证书,让他们认识到社会的严峻形式,社会的需求,提高主观能动性,积极争取属于自己的每一份成功。三年级下学期和四年级上学期围绕考研和就业,加强指导和服务。
(四)要帮助大四学生确择业。要教育他们认清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面对挫折,正培养他们知难而上,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强烈的竞争意识。教育学生懂得各种社会公德,学会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在这个时期显得非常重要。同时,要加强就业教育,通过各种方式为毕业班同学提供就业服务,包括简历的制作、面试的技巧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广泛开展各种就业指导及咨询活动,为学生设计近期计划提供依据,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做好就业工作,完成就业签约指标,使毕业生愉快上岗。同时,有条件的还可以做好毕业生回访工作,为下一步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查漏补缺。
参考文献:
[1]韩文瑜.以学生为本 提高学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
[2]张宝君.学生管理的多重博弈困境与对策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0.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多层CT;超声影像
Comparison of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ulti-slice CT and ultrasound in acute pancreatitis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he value of CT with multi ultrasound for the diagnosis of acute pancreatitisMethods:70 cases of acute pancreatitis are all using multi-slice CT and ultrasound,contrast analysis of two positive rate of inspectionResults:The positive rate of diagnosis of multislice CT in acute pancreatiti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ultrasound(P
【Key words】acute pancreatitis;multiple CT;ultrasound image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010-01
急性胰腺炎属于比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危险性很高,同时临床症状与体征较多,容易发生误诊。以往研究表明,血尿淀粉酶可以作为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指标之一,但是该指标并不能反映疾病程程度,故而其增高程度也无法与预后判断相连。因此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往往根据临床表现与生化指标来进行判断,但从以往研究来看,大部分为CT或超声影像检查,而对于两者的对比研究则比较少见。为了进一步分析多层CT与超声影像检查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价值比较,我院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接诊的有完整资料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含有50例胆源性胰腺炎,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70例患者中男患29例、女患21例;年龄19~70岁,均值458±24岁;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序腹痛、呕吐、恶心及腹胀与发热等,少数患者并发黄疸。
12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皆进行多层CT与超声影像检查,其中多层CT为全身16排德国西门子多层CT,而超声诊断仪为飞利浦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121多层CT诊断:所有患者行常规扫描,参数设定为层厚3mm、层距3mm、螺距10、重建间隔10s。其中有61例患者进一步采取增强扫描处理,对比剂为碘普罗胺,总量控制在80~100ml,而注射速率则控制在每秒25~30ml。
122超声影像检查:利用诊断仪经患者的腹部、腰部及背部行多途径扫描,根据病情采取改变及探头加压等处理。此外,还要根据患者情况随时行床旁超声检查,重点对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进行探查,观察胰腺大小、内部回声、形态及周边腔隙等的声像图表现。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种诊断方式急性胰腺炎阳性率及胆源性胰腺炎阳性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行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21急性胰腺炎诊断结果对比
多层CT诊断急性胰腺炎,70例检出61例,阳性率为8714%,超声影像检查70例检出50例,阳性率为7143%,多层CT诊断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超声影像检查,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胆源性胰腺炎诊断结果对比
多层CT诊断胆源性胰腺炎,50例检出27例,阳性率为5400%,超声影像检查50例检出40例,阳性率为8000%,超声影像检查检出胆源性胰腺炎阳性率明显高于多层CT检查,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急性胰腺炎属于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程及预后等都比较复杂,轻者可能出现胰腺水肿,重者则可继发感染、囊肿、休克及多器官衰竭等,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基于此,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从以往研究来看,本病病因比较复杂,而且基本上可以明确,最多的病因当属胆道疾病与暴饮暴食等,其中胆道疾病又多以胆石症为主。目前,对于本病诊断常采用CT与超声影像检查处理,但对于两者对比诊断研究并不多见,本次研究便旨在探讨两者诊断的对比效果。
本次研究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皆采取多层CT与超声影像检查,结果显示CT诊断阳性率要明显高于超声影像检查(P
综上所述,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多层CT诊断可以取得比较高的确诊率,而胆源性胰腺炎则采取超声影像检查可获得更高的阳性率,临床诊断应灵活处理。
参考文献
[1]朱利飞,王莲英,陈英等急性胰腺炎患者超声表现与CT表现对比分析[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2,09(1):25-28
[2]安利香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西部医学,2012,24(1):135-136
[3]祖秋菊,许雪英,王燕红等国内超声与CT诊断急性胰腺炎患者符合率Meta分析[J]临床荟萃,2012,27(19):1674-1678
关键词:和谐社会视角 基层医院 医生 职业道德建设
医生职业道德建设是基层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基层医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医院和医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和谐社会视角下,不仅要求医患关系和谐,还要求医院内部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而基础医院联系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之所系。因此,把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建设置于和谐社会视角来探讨,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1.和谐社会视角下,基层医院医生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1有利于营造基层医院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在基层医院各部门各环节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体现着医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准。通常情况下,医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越高,医生和病人之间就越容易形成信任、平等和合作的关系,双方之间就能互相尊重,使得医患之间充满人文关怀。而同时,加强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建设,能让医生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岗位职责、理清自身与患者的关系,进而改善医患关系。
1.2有利于提高基层医院医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道德是医生的一项重要素质,加强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题中之义。以较高的职业道德为精神依托,医生能更积极主动地从职业需求出发认识保护患者权利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能更加积极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医疗水平与医疗服务质量;能更主动地反思自身工作得失,加深对自我的认识,虚心向同事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进而不断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1.3有利于推动基层医院工作的和谐发展
医生是医院工作的主要群体。医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医院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医生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才能贴心服务于患者,为患者分忧解难,真正做到救死扶伤,医院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展开。而相反,如果缺乏职业道德,基层医院医生也就失去了他们职业的根本,失去了患者的信任和尊重,当然也就谈不上医院工作的和谐发展了。另外,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可以从内在约束医生,减少基层医院医疗腐败的发生与蔓延,让患者形成对医院的良好形象,维护基层医院的声誉,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和谐发展。
2.和谐社会视角下,基层医院医生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2.1以多种形式加强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首先,以理论为基础,加强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理论教育是基层医院医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只有建基于坚实的理论,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才不易受到市场经济不良风气的腐蚀而时刻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要通过参加学习、培训、讲座和征文等形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武装医生的头脑,引领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教育,让基层医院医生深刻认识职业道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以案例为核心,加强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坚持以正面案例教育基层医院医生,让他们通过感人的实际案例深刻理解职业道德的内涵,深入了解职业道德在实际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要坚持以反面案例教育基层医院学生,让他们深刻认识缺乏职业道德的严重后果,让他们及时从丧失职业道德的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进而不断警醒自己提高职业道德素质。要坚持以基层医院医生身边的案例教育他们,不断加强他们的岗位意识、服务意识、风险意识和守法意识。
再次,要坚持以实践教育的方式不断提高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要定期组织基层医院医生到其他大型、知名医院进行参观学习,吸取职业道德建设的先进方式方法,发现自身的不足,在不断总结工作的过程中推进职业道德建设。
2.2以多种机制规范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行为
首先,加强监督机制建设,规范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行为。为了防止医生走向患者的对立面,要加强监督机制建设,规范基层医院医生的行为。要逐步建立自下而上又有自上而下的内部监督机制,有效规范医生职业行为。要逐步建立与内部监督相对应的外部监督机制,对医生的职业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督,减少他们违背职业道德的几率,遏制不良行为。只有把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约束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为制止不道德行为和歪风邪气建立良好的基础。
其次,加强激励机制建设,推动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建设。一方面要对基层医院医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表彰,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另一方面要对违背职业道德的基层医院医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罚。在此基础上,还要把医生的职业道德纳入考核目标,并利用好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考核结果,促进基层医院医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再次,要加强物质保障机制,对基层医院的发展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和财政支持,减轻基层医院的经济负担,减轻基层医院对经营性收入的依赖,继而为打击和遏制“药品回扣”建立基础,减少腐败行为,净化基层医院职业道德建设的土壤。.
2.3强化典型示范提高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要积极树立职业道德模范,以典型示范带动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建设。一要积极发掘本地方基层医院医院的职业道德模范,二要并利用好和宣传好其他地区医院医生的典型事迹,促进医院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同时,基层医院的主要领导和骨干医生要以身作则,认真践行职业道德规范,为带出一支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质的医生队伍建立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和谐社会视角 基层医院 医生 职业道德建设
医生职业道德建设是基层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基层医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医院和医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和谐社会视角下,不仅要求医患关系和谐,还要求医院内部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而基础医院联系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之所系。因此,把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建设置于和谐社会视角来探讨,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1.和谐社会视角下,基层医院医生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1有利于营造基层医院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在基层医院各部门各环节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体现着医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准。通常情况下,医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越高,医生和病人之间就越容易形成信任、平等和合作的关系,双方之间就能互相尊重,使得医患之间充满人文关怀。而同时,加强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建设,能让医生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岗位职责、理清自身与患者的关系,进而改善医患关系。
1.2有利于提高基层医院医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道德是医生的一项重要素质,加强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题中之义。以较高的职业道德为精神依托,医生能更积极主动地从职业需求出发认识保护患者权利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能更加积极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医疗水平与医疗服务质量;能更主动地反思自身工作得失,加深对自我的认识,虚心向同事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进而不断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1.3有利于推动基层医院工作的和谐发展
医生是医院工作的主要群体。医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医院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医生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才能贴心服务于患者,为患者分忧解难,真正做到救死扶伤,医院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展开。而相反,如果缺乏职业道德,基层医院医生也就失去了他们职业的根本,失去了患者的信任和尊重,当然也就谈不上医院工作的和谐发展了。另外,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可以从内在约束医生,减少基层医院医疗腐败的发生与蔓延,让患者形成对医院的良好形象,维护基层医院的声誉,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和谐发展。
2.和谐社会视角下,基层医院医生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2.1以多种形式加强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首先,以理论为基础,加强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理论教育是基层医院医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只有建基于坚实的理论,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才不易受到市场经济不良风气的腐蚀而时刻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要通过参加学习、培训、讲座和征文等形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武装医生的头脑,引领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教育,让基层医院医生深刻认识职业道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以案例为核心,加强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坚持以正面案例教育基层医院医生,让他们通过感人的实际案例深刻理解职业道德的内涵,深入了解职业道德在实际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要坚持以反面案例教育基层医院学生,让他们深刻认识缺乏职业道德的严重后果,让他们及时从丧失职业道德的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进而不断警醒自己提高职业道德素质。要坚持以基层医院医生身边的案例教育他们,不断加强他们的岗位意识、服务意识、风险意识和守法意识。
再次,要坚持以实践教育的方式不断提高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要定期组织基层医院医生到其他大型、知名医院进行参观学习,吸取职业道德建设的先进方式方法,发现自身的不足,在不断总结工作的过程中推进职业道德建设。
2.2以多种机制规范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行为
首先,加强监督机制建设,规范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行为。为了防止医生走向患者的对立面,要加强监督机制建设,规范基层医院医生的行为。要逐步建立自下而上又有自上而下的内部监督机制,有效规范医生职业行为。要逐步建立与内部监督相对应的外部监督机制,对医生的职业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督,减少他们违背职业道德的几率,遏制不良行为。只有把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约束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为制止不道德行为和歪风邪气建立良好的基础。
其次,加强激励机制建设,推动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建设。一方面要对基层医院医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表彰,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另一方面要对违背职业道德的基层医院医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罚。在此基础上,还要把医生的职业道德纳入考核目标,并利用好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考核结果,促进基层医院医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再次,要加强物质保障机制,对基层医院的发展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和财政支持,减轻基层医院的经济负担,减轻基层医院对经营性收入的依赖,继而为打击和遏制“药品回扣”建立基础,减少腐败行为,净化基层医院职业道德建设的土壤。.
2.3强化典型示范提高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要积极树立职业道德模范,以典型示范带动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建设。一要积极发掘本地方基层医院医院的职业道德模范,二要并利用好和宣传好其他地区医院医生的典型事迹,促进医院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同时,基层医院的主要领导和骨干医生要以身作则,认真践行职业道德规范,为带出一支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质的医生队伍建立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基层医疗单位; 放射科医生; 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 R74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1-246-01
1 基层影像医生培养目标及要求
培养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专业相关工作的和较强医学影像技能、从事医学影像诊断的基层放射科医生。
2基层影像医生培养的方法
基层放射科医生的一般既做技术员又做诊断医生。职后教育应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职业道德教育,放射科医生除了具有一般的医学道德以外,还要懂得利用最有效的检查、最少的射线量保护病人;这就要求医生有一定的x线防护技术及具备x线摄影技术。恰当的投照条件、投照既能达到诊断目的又能减少射线量。第二,通过书本、互联网学习放射专业技术及诊断,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非影像专业的学生在医学院读过《医学影像学》,但当实际从事专业x线诊断时,尚显不够用。因此,基层放射科医生应备一本《x线诊断学》、一本《x线检查技术学》,自学或者通过互联网学习,并且在工作中虚心向老医生请教,用心揣摩。第三,放射科的老医生做好传、帮、带。在基层公益性卫生单位,有比较好的传统,就是老医生义务帮带新来的医生。老医生介绍所用机器的性能,使用方法及机器的保养,传授工作经验,帮助年轻医生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显得尤为重要。第四,新进科室的医生在熟悉基本的操作流程、掌握了基本操作,能诊断一些常见病以后,应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这样可以多见病例,积累经验,提高x线诊断水平。
3 讨论
医疗体制的改革,重点在 基层。老百姓在基层医疗单位看病可以就近方便、廉价。一般的常见病、慢性病在基层医院诊治最适合。基层医院的放射科,好像在疾病诊断过程中的“侦察兵”,担当起重要的角色,有时不可或缺。放射科医生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
据我观察 我国目前的医学教育现状是放射医学技术与诊断专业设置较少,本专业的人才到基层医院放射科工作的凤毛麟角。好多基层放射科医生都是由其它专业转过来的。如我区基层卫生院及社区放射科医生66人,近2%3的放射科医生非本专业毕业。这样,基层放射科医生的职后教育显的犹为重要。通过以上方法,我区培养了一批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基层放射科医生,在临床一线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环增.积极推进卫生人事制度改革[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13.
[2] 张胜林,李亚东.加强医技科室建设,促进与临床科室区同发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7,2:111-113.
[关键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需求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3.02.020
江西省自2010年开始开展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已有200名学员完成了为期1年的培训,有550名学员完成了理论阶段的学习,进入临床阶段的培训。为了更好地了解培养对象的现状、学习需求、预期目标,本研究分别对2010、2011年参培学员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学员的需求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江西省2010年、2011年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班学员。
1.2调查方法 调查时间为2010年6月-2011年12月。本研究自行设计了A、B、C三套问卷,均向我校全科医学专家征求意见后编制而成。(1)A套问卷在学员入学时使用。采用整群抽样的办法,选取参加江西省2010年与2011年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学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为学员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职务、工作单位、单位性质及派遣形式等。共发放问卷569份,回收有效问卷477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3.8%,其中2010年学员174名、2011年学员303名。(2)B套问卷在学员理论阶段培训结束时使用。随机抽取2011年学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培训面临的最大困难、自身的需求及兴趣等。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3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4.4%。(3)C套问卷在学员培训结束时使用。随机抽取2010年学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对培训基地的满意度、培训收获、效果评价等;还设计了部分开放式问题,征求学员对理论、临床、社区培训基地的意见和建议。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49份,有效回收率为93.1%。
1.3统计学方法 对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的基本情况 2010、2011年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班学员的基本情况见表1。
2.2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的需求现状
2.2.1学员的学习目的、动机 关于学习目的与动机,236名学员选择以下选项的分别有:知识更新195人(82.6%);获得合格证书173人(73.3%);胜任工作的需要162人(68.6%);上级派遣143人(60.6%);人际交往38人(16.1%);从众心理9人(3.8%)。
2.2.2学员参加培训面临的最大困难 关于参加培训面临的最大困难,236名学员选择以下选项的分别有:所学内容难以应用于实际74人(31.4%);想脱产学习,但领导要求回去工作62人(26.3%);放不下单位工作29人(12.3%);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困难25人(10.6%);经济负担沉重23人(9.7%);不想参加培训5人(2.1%);其他18人(7.6%)。
2.2.3学员自身的需求及兴趣 基层全科医生需要掌握的临床理论和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需要程度见表2。
关于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内容与学员自身的需求及兴趣相符程度,236名学员选择以下选项的分别有:完全符合13人(5.5%);比较符合71人(30.1%);基本符合120人(50.9%);较不符合30人(12.7%);完全不符合2人(0.8%)。
关于临床基地培训中轮转科室的选择,2010年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149名学员选择以下科室的分别有:急诊科125人(83.9%),呼吸内科120人(80.5%),心血管内科119人(79.9%),儿科112人(75.2%),消化内科108人(72.5%),外科99人(66.4%),神经内科71人(47.7%),内分泌科71人(47.7%),妇产科40人(26.8%),肾内科28人(18.8%),传染科27人(18.1%),血液内科19人(12.8%),风湿免疫科22人(14.8%),康复科3人(2.0%),皮肤科3人(2.0%),五官科1人(0.7%),眼科1人(0.7%),针灸科1人(0.7%),未轮转1人(0.7%)。
2.2.4转岗培训过程中学员的满意度和收获情况 2010年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149名学员对各项的满意度见表3。
针对参加转岗培训后,认为自己的工作在哪些方面可以学以致用,149名学员的选择情况见表4。
针对参加转岗培训后,认为自己的工作在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149名学员的选择排序为:临床基本技能128人(85.9%);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126人(84.6%);沟通技巧107人(71.8%);疾病的诊治知识104人(69.8%);责任心和事业心97人(65.1%)。
2.2.5转岗培训过程中学员的评价情况 针对在转岗培训即将结束时,对理论、临床、社区基地的意见和建议时,绝大多数学员很中肯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1)针对理论基地,学员认为需要改进的问题有:建议适当延长课时,便于学员充分理解课程内涵;建议减少各章节部分重复内容;理论基地应增加临床实践技能模拟培训;教材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2)针对临床基地,学员认为需要改进的问题有:培训缺乏针对性,应多安排适合基层的临床技能知识培训;基地的生活及住宿条件应改善;应多给学员实践操作的机会;培训时间较短,科室轮转较少。(3)针对社区基地,学员认为需要改进的问题有:时间太短,不能深入、全面了解社区全科医生的工作职责及范围;缺乏专业的培训教师;培训较为随意,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讨论
3.1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现状与目的
3.1.1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参培学员中仅有8.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由于基层医生收入低,条件较为艰苦,工作量大,所以大专院校毕业的医学生往往不愿意到基层就业。学员大多为初级职称,占全部调查对象的64.2%,可见当前基层医生多为低职称人员,具有较高职称的基层医生大部分到城市的私立医院就业或是在城乡结合部开诊所。从学员的派遣形式上来看,仅有35.0%的学员是主动申请参加转岗培训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一些基层医生对基层卫生服务失去信心,不求进取。以上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基层医生业务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群众对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不满意,致使基层医生队伍的稳定面临极大挑战。另外,由于以上种种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迫使群众小病、大病都往大医院跑,造成农村卫生室门可罗雀、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局面。这不仅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明显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造成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
截止到2009年底,江西省1530个乡镇共设1553个乡镇卫生院,床位28942张,卫生人员4114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5093人)。我省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为0.86张,低于全国的1.12张;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为1.22人,低于全国的1.30人。全省16880个行政村共设26937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中,执业(助理)医师4786人,注册护士1277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43047人(其中乡村医生41270人)。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1.28人,低于全国的1.46人。我省乡镇全科医生队伍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和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数量不够,质量堪忧”,福建省卫生厅科教处调研员陈秀华以此来形容福建省全科医生的现状,实际上也指出了我国不发达省份的基层全科医生的基本现状,就是学历层次偏低、业务素质较差、数量相对不足。
3.1.2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目的 江西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基层医疗情况在全国很具有代表性,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同样很具有代表性,在借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农村地区特点,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提升了适合乡镇社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基层全科医师的服务水平和技术能力,保证了乡镇卫生服务队伍的可持续建设,以形成一支数量适宜、质量较高、结构合理、适应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需要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的人力支撑要求。我省的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将为让农民群众不仅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还能“看得好病”,为农村、为农民培养一批忠诚为农民防、治、保、康、健、计划生育服务的基层全科医生人才队伍。
基层全科医生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是继续医学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素质和医疗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当前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此项工作的研究和实施能确保我省基层全科医生培训教育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使培训工作更具有针对性、计划性、规范性、时效性、实用性。
3.2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为进一步规范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管理与教育工作,进一步实施“以学员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教育工作健康有序蓬勃发展,使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高,使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取得实效,江西省已经开展并在进一步研究、探索,以期形成一个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长效培训管理机制。
3.2.1人性化管理 重视基层参加转岗培训的全科医生的工资待遇问题,不能让他们因培训使原本应得的工作待遇受到影响,从而不能保证培训时间;尤其是基层卫生机构的领导,对派出培训的全科医生应保证他们的脱产学习时间,不应以各种理由要求学员回单位上班。
尊重基层全科医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基层全科医生来自农村,他们中一些人可能学历不高、职称不高、基本技能不强、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等,在他们走进高校、走进教室、走进病房时,常常缺乏自信。培训时,管理者、培训师资应给每一位基层全科医生应有的尊重,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转岗培训的角色;并在尊重他们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尊重自己的患者,这也是医学人文教育的第一步。
人性化管理还体现在学员管理上,建立全省统一报名、推荐制度;建立全省学员管理制度(包括考勤制度)、学员档案(三个基地应衔接);建立年度学员结构调查情况汇总、年度学员培训完成情况汇总;建立学员的学习考核、考评制度。各基地应指定带教导师,学习结束后,导师填写考核手册,给出学员评语,提出问题和需要加强的方面,要求学员达到三个提高——基础理论水平提高、基本临床技能操作水平提高、社区人文关怀水平提高。
3.2.2针对性教学的改革
3.2.2.1加强学员学习的目的性 基层全科医学服务理念和社区卫生服务的新知识、新技能的产生和更新速度加快是现阶段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一个最大特点和难点,掌握自学的方法,提高基本技能,学会批判性思维,努力提高独立解决基层全科医学服务问题的能力,是适应这一特点的对策。目前,比较多的全科医生意识到要使自己适应当今社会职业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参加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才能使自己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在医改大潮中不被“大浪淘沙”,顺利转岗,由基层专科医师尽快转变成基层全科医生,改变自身的服务理念与服务技能,使自己能胜任岗位的需求、百姓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成为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合格的基层全科医生。
3.2.2.2针对培训大纲、计划的改革 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教学内容直接影响着培训质量。在卫生部全科医学岗位第一次培训大纲执行了4年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分析原大纲执行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根据卫生部基层全科医学岗位培训教育的计划和要求,为我省基层全科医学培训教育(理论学习、临床学习、社区实践)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可行的、实用的管理、教学、考核、教学评估计划,含理论、临床、社区三个培训基地的教学计划、实习要求、技能操作手册、考核手册;编制学习复习资料,并在江西省卫生厅科技教育网站公布,供全省各类培训基地和所有学员使用。
3.2.2.3针对培训学员结构的改革 基层转岗培训应以学员需求为导向。(1)学以致用:转岗培训工作应本着“用什么,学什么,学以致用”、“不会什么,培训什么,需求第一”、“怎么有效,怎么培训,适宜实用,因地制宜”的原则。(2)分类办班:A岗位班,学员在规定的培训时间里完成大纲规定的要求,通过考试,取得岗位合格证;B学分班,学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还可根据职称条件安排高、中、初级培训班;根据学习时间安排长线、中线、短线培训班;根据学习需求安排特色、补缺、补新专科培训班;根据知识结构安排理论、临床技能、社区技能培训班等,这样学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增加学习兴趣,节省时间。
3.2.2.4针对培训教学的改革 基层转岗培训以胜任岗位为目标,围绕这个目标组织教学、组织实践活动、组织达标考核,使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达到能满足基层卫生服务的需要,能规范化完成防、治、保、康、健、计六位一体工作任务的基本条件。
基层转岗培训应“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全科医学基础理论课可以围绕几个大的理论问题组织教学,例如,“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社区医疗与人际关系、医学伦理、医学心理、医疗法规”等。全科医学临床实践课可以在轮科过程中,围绕几个大的系统疾病组织教学,例如,“临床思维方法与典型案例分析”、“社区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各类疾病的转诊指标”、“社区紧急救护”、“社区实用临床基本技能”、“社区简易医疗设备的使用和读片”等。全科社区实践课可以围绕几个大的社区问题组织教学,例如,“走进家庭号慢病照顾”、“社区常见疾病的接诊与重症转诊”、“利用计算机进行全科医学档案管理一社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社区筛查与慢性病管理、重点人群管理”。“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有利于有工作经验、医学基础的成年人学习,它不仅可以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同时可以调动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2.5针对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考核改革 在基层转岗培训中各类培训机构都应把参培人员的基本功培训放在首位,要求参培人员基本技能操作项项必考、人人过关,确保参培人员具备今后职业生涯中应有的基本技能操作能力。考核组织分为阶段(理论、临床、社区)考核和结业考核。(1)理论考核:理论考试目标是测评经过培训的基层全科医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应用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测评其是否具备了培养标准要求的职业素质、医疗服务、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的工作能力。各教学基地结合各自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自行组织理论考试,统一命题(题型、题量:单选题30题,每题1分;多选题10题,每题2分;填空题10空,每空1分;临床读片题5题,每题3分;简答题3题,每题5分;分析题10分),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登分,统一进行试卷分析评估。(2)技能操作考核:临床、社区技能考核包括以下项目:接诊患者、基本技能操作、实验室检查读片和分析;临床、社区技能考核可借助真实场景,床边考核;也可借助真实或模拟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或标准化病人进行考核。
3.2.3建设好三类基地、两支队伍、一个中心 建设三类基地即理论、临床、社区基地;培养出三类基地的两支队伍,即高素质管理人员队伍、教师队伍,为理论、临床、社区基地选拔、培训出一批优秀的带教导师和管理人员;建设好一个融高校、省级教学医院的教学资源,设备相对齐全、资源可以共享的省级结业考试考核中心,可以满足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考核工作要求;用较短的时间、较高的起点、最好的质量完成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确保国家的培训经费落到实处,确保我省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培训质量。
一、指导思想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我省实际,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路径,遵循全科医生培养规律,在政府主导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国情省情的全科医生制度,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二、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在我省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突出整体设计,坚持分步实施,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制度。着眼长远目标,兼顾当前需要,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突出培养质量,注重服务能力,统一全科医生的培养和管理。健全激励机制,转变服务模式,引导全科医生到基层执业。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1培养模式。实行“5+3”培养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在过渡期内,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可以采取“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两种方式,具体依照国家规定。(省卫生厅、省教育厅分别负责)
2培养方法和内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具体按照国家《指导意见》和相关规定执行。(省卫生厅、省教育厅负责)
3执业准入条件。注册全科医师必须经过3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取得合格证书,并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医师资格。具体按照国家《指导意见》和相关规定执行。(省卫生厅负责)
4参加规范化培养人员的管理。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人员培训期间享受培养基地住院医师待遇,财政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补助。规范化培养期间原则上不得向个人收取培训(学)费。具体管理办法按照国家《指导意见》和相关规定执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负责)
5大学基础教育。临床医学本科教育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全科医学理论和实践教学,增加医患沟通、基本药物使用、医药费用管理、公共卫生工作等内容。(省教育厅负责)
6研究生教育。从2012年起,逐步扩大全科方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并按照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要求进行培养。(省教育厅负责)
7全科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省教育厅负责)
8继续医学教育。做好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并将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情况与岗位聘用、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资格再注册挂钩。(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
(二)近期多渠道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
1转岗培训。选拔符合条件的基层在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在全科医生培养基地进行1—2年全科医学转岗培训。转岗培训合格者,可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省卫生厅负责)
2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对2010—2014年入学的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医学生,毕业后在全科医生培养基地进行1—2年全科医学转岗培训,培训合格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后可注册为全科医师。(省卫生厅、省教育厅负责)
3偏远农村定向培训。对到偏远农村地区工作的3年制医学专科毕业生,可在全科医生培养基地经2年培训合格并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注册为助理全科医师,但要严格控制比例。(省卫生厅、省教育厅负责)
4提升学历层次。基层在岗医生通过成人高等教育和在职研究生教育,符合注册条件的可按程序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省卫生厅、省教育厅负责)
5城乡帮带。建立健全县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对口支援制度和双向交流机制。支持医院医生(包括退休医生)采取多种方式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服务。(省卫生厅负责)
(三)改革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建立分级诊疗模式。
1鼓励多种方式执业。取得执业资格的全科医生一般注册1个执业地点,也可以多点注册执业。鼓励组建全科医生团队,划片为居民提供服务。具体管理办法由相关部门制定。(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
2推行签约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全科医生要与居民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服务责任落实到全科医生个人。具体办法由相关部门制定。(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
3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机制。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和分级医疗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院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机制。(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
4加强全科医生服务质量监管。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等为主要指标的全科医生服务考核体系,严格考核,定期公布,并与劳动报酬挂钩。(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
(四)建立全科医生的激励机制。
1按签约服务人数收取服务费。全科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按年收取服务费。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分担。具体由物价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确定。(省物价局、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
2规范全科医生其他诊疗收费。全科医生可根据签约居民申请提供非约定的医疗卫生服务,并按规定收取费用;也可向非签约居民提供门诊服务,按规定收取一般诊疗费等服务费用。(省物价局、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
3合理确定全科医生的劳动报酬。全科医生及其团队成员属于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式工作人员的,执行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其他在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按照签约服务及向非签约居民提供门诊服务等获得报酬。具体激励和考核办法由相关部门制定,同时要完善鼓励全科医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津补贴政策。(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厅、省财政厅负责)
4拓宽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路径。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必须有合理数量的全科医生岗位。各地可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全科医生特设岗位,招聘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工作。鼓励各地依托现有资源组建区域性医学检查、检验中心,规范社会零售药店发展,为全科医生执业提供条件。基层单位全科医生职称晋升和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双向流动机制由相关部门专门制定。(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四、实施步骤
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12月。
1完善政策,制定办法。2011年底前,卫生、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物价、财政等部门组织修订完善现行法规政策,制定出台相关工作办法或实施细则,并报省政府审定。(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物价局、省财政厅负责)
2开展试点,逐步推广。选择宝鸡市作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试点单位,于2012年初正式启动。宝鸡市政府和省卫生厅尽快研究制定试点方案,并报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定。(宝鸡市政府、省卫生厅负责)
3建设全科医生培养基地。选择我省现有五所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和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基地,建设以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作为临床培养基地,以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实践基地的全科医生培养实训网络。具体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按照国家规定执行。(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负责)
4继续实施“万名医师培训计划”,转岗培训全科医生。(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
5启动“千名待业医学生规范化培训计划”。从2012年起,通过制定特殊用人政策,每年从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或大专毕业生中公开招聘200—400人,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2—3年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到2020年前力争为偏远艰苦地区定向培养约1000—2000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具体办法由省卫生厅牵头制定。(省卫生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负责)
6完成阶段目标任务。到2012年,每个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负责)
第二阶段:2013年1月—2015年12月。
1延续第一阶段启动的工作。
2总结试点经验,逐步在全省推广。2013年对宝鸡市开展全科医生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试点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并逐步在全省推广。(省卫生厅、宝鸡市政府负责)
3推进和完善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力争到2015年底前在全省形成一定数量规模的全科医生队伍和基本的全科医生制度体系,初步建立起首诊在基层和双向转诊服务模式。(省卫生厅、省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负责)
第三阶段:2016年—2020年。
继续建立和完善全科医生制度体系,全面实现总体目标。(省卫生厅、省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负责)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工作由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省卫生厅牵头负责,各设区市和县(市、区)政府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方案中承担的职责和工作任务,落实责任,设定专人负责。
试点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充分调研论证、积极稳妥推进,务求实效。
省医改办公室对各部门、各地实施情况要加强督导检查,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二)完善政策法规。各相关厅局要加强制度研究,注重政策衔接,形成口径一致、便于操作的全科医生制度政策体系。
(三)落实经费保障。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以设立奖学金、基金等形式为全科医生培养贡献力量。
要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步伐,必须造就一批实用型高素质的卫生服务人员,这一责任就落在医学高职院校身上,医学高职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
《卫生事业发展纲要》指出:“办好合作医疗,发展基层卫生事业,办好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是我国现阶段卫生工作的重点。”这一纲要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医学发展的方向,也为医学教育改革指明了道路,特别是对高职院校医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据调查,湖北英山县11个乡镇卫生院510名专业技术人员中,中专学历层次卫技人员占卫技人员总数84%。呼伦贝尔市农村牧区共有乡镇卫生院137个,其中城市卫生院7个,牧区乡镇卫生院150个,卫技人员1607人,大专学历以上的仅占4%(多数是在职以后获得的),中专占76%,多数是自费在职学历。由此可见,我国多数基层卫生人员的学历较低,素质较差,完成医疗预防、妇幼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基层卫生服务的难度依然很大,更不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卫生服务的要求和渴望。根据高教[2006]16文件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目标定位,在保证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社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积极探索工学结合、工学交替、专兼结合等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培养直接为第一线服务的高技术、高技能的“社会职业人”,逐步形成医学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1]。
2 素质教育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和“面向社会,服务基层”的办学方向,为基层卫生机构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基本知识,熟练的医学基本技能,较强的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的卫生技术应用型人才。
3 深化高职教育改革要紧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脉搏
3.1 培养全科医生,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突破口 为实现WHO提出的“人人享有保健的战略目标”,应着重加强基层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全科医生作为基层卫生团队的基本成员,应具备医疗、预防、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实践技能。据全国政协委员王德炳介绍,按照国际标准,每名全科医生应服务2 000~3 000人。按最低标准计算,我国5亿城市人口至少需要16万多名全科医生。而目前全国真正的全科医生不到1 000人。全科医生总数少、素质低已成为制约我国基层医疗事业发展的瓶颈。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职责要求,要重视基础,拓宽口径(以满足岗位群职业流动和职业岗位专业素质提升的需要),强化技能的原则。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设计课程结构,构建宽厚的公共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娴熟的专业技能三级教学平台,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摸式,达到“社会职业人”的办学目标[2]。
3.2 优化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
国外全科医学教育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内容:医学生的家庭医学学科教育、家庭医学住院医师培训项目和家庭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我国开展全科医学教育主要有四种形式:①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知识教育。②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③全科医生岗位培训。④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通过对国情与全科医生培养现状的分析, 以及基层服务范围如: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岗位群的职责要求。教学内容应:①医学基础知识以够用和必需为原则,课程开发主体必须多元化。②专业理论以应用和适度为原则。③专业技能以实用和娴熟为原则。④积极与医院合作开发课程,突出实用性,强调针对性,体现先进性。科学制定授课计划和调整实习方案,并及时把专业有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充实进去,运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先学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探索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项目导向等有利于提升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3.3 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基础 全科医学教育是未来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医学院校将成为我国培养全科医生的主渠道,全科医学师资建设是高等院校开展全科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没有合格的全科医学师资就培养不出合格的全科医生,当前,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领域出现了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有关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尤为突出。为此,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外聘高职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的力度,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由具备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机制。同时,要高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继续再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3.4 团队精神培养,是适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关键医疗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活动,讲求团队合作与整体化一,在基层卫生服务中显得更加突出,而且这一项活动在学校难以发挥其重要性,因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少、服务面广,各个岗位间的依赖性较大,具体体现于卫生服务团队是否相互协作处理问题,如何联合执行各项任务,遇到紧急情况,怎样共同作战等。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实用型人才,当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设计一个以立体式教学为基础的综合教学模式,在教学安排上要注意理论讲授、示范与模仿环环相扣,三者有机融为一体,把课堂作为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所,加速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使教学与临床联系更密切。在基地训练中严格监控,客观评估,重在鼓励,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 基层卫生服务组织,为高职医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新疆古丽巴哈尔・王买尔政协委员调研黄山市疏勒县乡镇卫生院发现,全县共有15个乡镇卫生院,核实编制309人,缺编85人,自2001年以来没进过一个大中专毕业生。常德市霍城县共有9个乡镇卫生院和3个国营农牧场卫生院,共有事业编制241名,实际在编179名。从调查可知,基层有我们医学生广阔的就业空间。围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服务基层,规范基层卫生服务训练基地,彰显办学特色。这样既可以解决医学毕业生找不到就业单位的问题,又可以避免基层卫生服务医疗机构缺乏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卫技人员断层问题。
参考文献
[1]蔡泽寰.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再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