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投资风险评估方法范文

投资风险评估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投资风险评估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投资风险评估方法

第1篇

【关键词】项目风险;投资评估;多属性群决策

对一个项目风险管理的好坏,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项目最终管理目标的实现。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价是项目投资决策中的重要环节,因为对其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了解到各种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导致损失的后果,从而确定风险大小的先后次序和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价,首先要识别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和可能发生风险的具体环节,罗列出风险调查表;然后由相关专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或者风险事件的重要性进行打分,以此来确定一个项目的综合风险。

一、问题的提出

基于上述综合评价方法,在一个项目投资决策中,个别专家因受个人情感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对某些项目阶段的风险做出失真的评价是无法避免的,这就必然会导致不合理的评估结果。而基于有序加权平均算子(WA算子)和加权算术平均算子(CWAA算子)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则是:首先利用OWA算子进行纵向集结(即对一个专家所给定的某一项目阶段的所有风险分值进行集结);然后利用CWAA算子对纵向集结结果进行横向集结(即对不同专家得到的同一项目阶段的综合风险值进行集结),其结果可用于项目投资的风险评估。该算子不仅能充分考虑专家自身的重要性程度,还尽可能地消除了上文所述的那些不合理因素的影响,并增加了中间值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过高或过低的某投资项目阶段风险综合属性值赋予较大或较小的权重),从而增强投资评估结果的合理性。

二、 基于OWA算子和CWAA算子的多属性群决策评估方法

1.OWA算子和CWAA算子的定义。(1)定义1:设FOWA:RnR,若F(a,a,…,a)=wb(j=1,2,…,n)(公式1)

其中,w=(w1,w2,…,wn)T是与函数FOWA相关联的加权向量,且wj∈[0,1],w=1;bj是一组数据ai(i=1,2,…,n))中第j个最大的元素,则称函数FOWA是n维有序加权平均算子,即OWA算子。(a,a,…,a)是任一组数据向量,(β,β,…,β)是(a,a,…,a)中的元素按下降序组成的向量,则有(a,a,…,a)=f(β,β,…,β)。根据上述定义,令w=

(1-a)/n,i=1a∈[0,1],为一调节值。则有fw=(a,a,…,a)=af1(a,a,…,a)+(1-a)f*(a,a,…,a)(公式2)。其中f*(a,a,…,a)是i≠1的情况。若a=0,fw=(a,a,…,a)=f*(a,a,…,a),若a=1,则fw=(a,a,…,a)=f1(a,a,…,a)。(2)定义2:设FOWA:RnR,若F(a,a,…,a)=wb(j=1,2,…,n)(公式3)。式中,w=(w1,w2,…,wn)T是与F函数相关联的加权向量。bj是一组加权向量(nw1a1,nw2a2,…,nwnan)中第j大的元素,n是平衡因子,则称函数F是n维组合加权算术平均算子,即CAWW算子。

2.评估过程。(1)决策矩阵的构造。在指标权重信息完全未知的状况下,请k位相关风险专家dk对该项目计取权重,设X和U分别为方案集和属性集,属性权重信息完全未知。D={d1,d2,…,dn}为决策者集,λ={λ1,λ2,…,λn}为决策者的权重向量,其中λk∈[0,1],k=1,2,…,t,λk=1。假定决策者dk(dk∈D)给出方案xi(xi∈X)在属性uj(uj∈U)的属性值为a(k)ij,从而构成决策矩阵Ak。Ak经过规范化处理后,得到规范化矩阵Rk=(r(k)ij)nxm。(2)综合属性值计算。利用OWA算子对决策矩阵Rk中第i行的属性值进行集结,得到决策者dk所给出的方案综合属性值z(w)=F(r,r,…,r)=wb (公式4)。(3)群体综合属性值的计算。利用CWAA算子对位决策者给出的方案xi的综合属性值z(w)进行集结,得到方案xi的群体综合属性值 z(λ,w′)=FCWAA[z(w),z(w),…,z(w)]=w′b(公式5)。

其中,w=(w,w,…,w)T是FCWAA的加权向量(投资单位应综合考虑不同专家对风险的把握程度来判定各专家的打分在最终决策中所占的权重),b是相应的一组加权向量(tλ1z(w)),tλ2z(w),...,tλtz(w)中第k大的元素,t是平衡因子。(4)风险评估。利用 z(λ,w′)对方案进行排序。投资者根据以往对相关项目的投资经验以及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投资招标、投资实施等环节投资单位所能承受的风险能力,给出项目投资的各个阶段的风险标准值Ri,在z(λ,w′)

基于OWA和CWAA算子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在实际项目风险投资评估中,计算比较简单,同时也考虑到了众多风险因素对各个项目投资阶段风险的影响程度,因此,这一方法的评估结果的可信度比仅考虑单一因素的评估结果要高。

参 考 文 献

[1]徐泽水.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5~22

第2篇

[关键词]商业房地产 投资风险 AHP

一、引言

项目投资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因为其具有改善和提高项目经济强度及项目债务承受能力、减少项目投资者的自有资金投入、提高项目投资收益率等诸多优势,所以自出现以来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目前,许多投资者投资于大型工程项目来获得收益。但由于项目投资跨度长、涉及面广,往往伴随着较大的风险。

因此,企业在商业房地产项目投资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估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EXCEL工具来评估投资房地产项目风险的方案选择方法。

二、商业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的类型

项目投资的风险一般可分为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两大类。内部风险是指项目实体可自行控制和管理的风险。外部风险是指与市场客观环境有关,超出项目自身范围的风险。

1.外部风险

(1)政治风险

商业房地产项目投资的政治风险主要由于各种政治因素如战争、国际形势变幻而导致项目资产的收益受到损害的风险。政治风险的大小也与一国政府的政策的稳定性有关。政治因素的变化往往是难以预料的,其造成的风险也是难于避免的。由于商业房地产与国家经济形式紧密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政策的控制。

(2)法律风险

商业房地产项目的法律风险是指东道国的法律变动或不健全给项目带来的风险。我国当前的商业房地产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商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房地产中的法律也会逐步改进。法律一旦变动,投资人就必须面对和自已原来投资时点所不同的法律条款,就可能会受到某些方面的损害。

(3)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是指项目发起人不能控制的金融市场的可能变化对项目产生的负面影响。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及通货膨胀风险。由于商业房地产项目的回报时间长,所以汇率波动带来的债务负担的加重,利率上升导致融资成本的增加,通货膨胀影响项目的现金流量的变化。

(4)不可抗力风险

商业房地产项目从设计到建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自然灾害天气,如地震、冰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房屋的建造过程中出现给商业房地产的建设造成破坏的自然天气,会对项目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但这种自然灾害是人们无法预测的,所以不可抗力风险是不可以避免的。

2.内部风险

(1)预测风险

预测风险是指项目的制定人在项目规划时面临的项目完成所发生的项目收益变化的风险。由于商业房地产项目在一开始规划时预测其可能会给投资人带来的收益的大小,所以项目的收益是无法预测的。从项目到一开始规划到建成有一定的时间差,在这段时间内,规划人所预测的商机就可能发生变化。如果在投产后没有达到投资人预想的收益,投资人就会不可避免的承担预测风险。

(2)完工风险

项目的完工风险是指项目无法完工、延期完工或完工后无法达到预期运行标准的风险。商业房地产项目融资是以项目为导向,在项目建设阶段,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如果项目不能按预定计划建设投产,将导致项目建设成本的增加,项目贷款利息的加重,项目不能按计划取得收益。

(3)生产风险

项目的生产风险是指在项目的试和生产经营阶段存在的技术、资源储量、能源和料供应、生产经营和劳动力状况等风险因素的总称。它是项目融资的另一个主要的核心风险。生产风险主要表现在: 技术风险; 资源风险; 能源和原材料供应风险; 经营管理风险。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资商业房地产是指用于各种零售、餐饮、娱乐、健身服务、休闲等经营用途的房地产形式。

(4)市场和经营风险

商业房地产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首先,由于位置的固定性,致使其必须面临并承担因项目所处位置的地理条件变化而带来的项目风险;其次,由于商业房地产投资额大,开发周期长、销售经营持续的时间也很长,各种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发生变化都会对收益产生极大的影响;第三,商业房地产的发展与整个城市经济发展趋势密切相关,商业房地产的投资和消费,依托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变化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增减;最后,商业房地产经营过渡期的存在使开发商在这期间内随时可能面临调整和亏损。所以,商业房地产面临的市场和经营风险相当大。

因此,在实际进行商业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中要考虑多方面的风险。不同的项目面临的风险表现在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对于项目的投资人来说,能够有效的评估其要投资的项目的各类风险的权重对其决策有重要的意义。

三、商业房地产项目投资的风险评价

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对投资决策风险进行综合的度量。AHP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的运筹学家萨迪(A.L.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该方法把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组成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决策者的判断,确定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该方法目前在许多决策规划中得到应用,评价商业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也采用此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采用AHP法求出指标权重。它为分析复杂的社会系统,对定性问题做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简洁的方法。用层次分析法求权重的计算步骤:

1. 对问题所涉及的因素进行分类,建立指标体系。在商业房地产的投资中,面临各种各样的不同的风险。其中包括政治风险、金融风险、完工风险等。在进行层次分析法时必须先把所有涉及到的风险进行分类。

2. 根据指标体系构造各因素相互联系的层次模型。根据对商业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的分析,作者构造了如下图的层次模型,如图。投资者可以利用这个体系评价几个相似的投资方案的投资风险。

3. 根据专家的意见,构造关于各个风险的判断矩阵从而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判断矩阵的元素的值反映了人们对各因素相对重要程度的认识,一般采用数字1-9及其倒数的标度方法。专家通过相互比较,当相互比较因素的重要性能够说明实际情况时,判断矩阵相应的值可以取这个比值。

4. 通过判断矩阵的特征根的求解得到特征向量,把判断矩阵经过归一化后几位同一层次相关因素对于上一层次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在层次分析法中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两种方法:方根法和和积法。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CI=。一致性指标CI的值越大,表明判断矩阵偏离完全一致性的程度越大,CI的值越小,表明判断矩阵越接近于完全一致性。对于多阶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CI与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之比称为随机一致性比率CR=。当CR.< 0.10 时,便认为判断矩阵具有可以接受的一致性。当CR.≥0.10时,即不满足一致性的要求,则将信息反馈给专家,就需要调整和修正判断矩阵,使其满足CR.< 0.10,从而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5. 根据各方案的情况构造每个方案对各个因素判断矩阵,计算各方案对于各个因素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6. 把第四步所得的各个因素权重和第五步所得的各个方案对因素的权重,求其加权总和。按照所得的百分比情况得到方案的风险综合排序。投资人尽量选择风险最小的方案投资,这个综合排序为商业房地产项目投资人的决策提供依据。

四、商业房地产项目投资的分险评价实例分析

在项目投资之前,投资人会面临多种复杂的风险。本文试图从运用AHP法定量分析商业房地产项目投资的风险,可以在安排项目投资前为投资人提供参考,为投资人进行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下面我们以和积法为例说明如何用EXCEL解AHP问题。若某投资人决定投资,经过初步调查研究,确定了三个投资方案A、B、C。从以上分析的商业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分析这三个方案的风险的大小,从而帮助投资者确定一个合适的方案。本文运用EXCEL来计算A、B、C三种商业房地产项目投资方案的风险,然后根据计算出的风险大小的排序,来有助于投资者进行科学的决策,从而有利于提高项目的投资成功率。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欲投资一个商业房地产项目,计划通过项目融资方式获取资金,经风险辨识后,其风险因素主要有政治风险、市场经营风险、金融风险和完工风险。并建立了如图一的商业房地产项目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综合专家群体咨询意见,对该项目的融资风险进行了评估。根据专家的意见,列出了判断矩阵,然后运用EXCEL对此矩阵列求和并列规范化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各个因素的权重和A、B、C方案对各个因素的权重如表2所示。

从以上结论可以看出A、B、C三个投资方案,就其投资风险来说,方案C的风险权重最大为35.64%,其次是方案A为33.68%,相对来说,方案B 的风险最小为30.68%。

五、结论

以层次分析法为数学工具对项目的投资风险进行评价,可以为投资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促进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进程,有利于提高项目的投资成功率,从而更有效地发挥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本文仅从投资决策的角度对投资风险加以研究,但在现实生活中,投资风险对项目的作用是全过程的,因此,对投资全过程的风险控制与防范将是更具有现实意义的。通过论文所提供的决策期的风险分析方法,可以类似地进行投资全过程的风险研究,但毕竟投资决策是整个投资行为的第一步,只有顺利地通过第一关,才有可能达到投资者获取收效的目的。另外,对于投资决策来说,不仅仅要考虑项目的风险,还必须同时兼顾项目的效益。科学的投资决策是在综合考虑风险和效益两方面的因素后做出的。投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成功需要人们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共同努力,并需要投资决策者与投资项目的管理者等方方面面的人的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更加理解投资行为的内在规律,掌握它、运用它为经济发展造福。

参考文献:

[1]陈琳 潘蜀健:房地产项目投资[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42-246

第3篇

卢凤菊

(上海海事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135)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特征,并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潜在的不确定性,但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风险投资价值评估方法如风险因素、折现现金流量、比率评估都无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做出准确预测和价值评估。运用实物期权方法契合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潜在不确定的特征,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能更好地体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种子期、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重建期五个发展阶段的特性,有利于实现风现投资项目的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价值评估;实物期权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新技术、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孕育着新一轮新产业革命。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对于我国来说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时不我待,意义重大。2010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与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具有3个特点:

一是成长性,新兴产业往往有着良好的成长预期,发展速度一般快于传统产业;二是新颖性,技术新、形态新、结构新(包括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组织结构等);三是不确定性,因为用户的需求市场条件、未来的进步等尚存在着很多未知因素,新的业态新的技术能不能形成规模,能不能成为未来的主导产业,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前期的高额投入具有较大的风险。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特征。在未来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传统的信贷方式根本无法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融资工具,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所以,在现实环境下,风险投资的定位与功能正好契合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而项目价值评估是风险投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准确的估计可以为风险投资家的投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传统风险投资价值评估方法及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中存在的缺失

传统的风险投资价值评估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投资回收期法,会计收益率法,内部收益率法,风险因素评估法,折现现金流量法和比率估价法等,本文主要介绍风险因素评估法、折现现金流法和比率估价法在战略新兴产业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一)风险因素评估法

风险因素评估法是一种定性的方法,通过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因素指标用合理的方法赋予权重比例以期从总体上把握投资项目的风险因素指标的高低次序,并评估与项目价值的联系。

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从产品的研发到投入生产都要面临各种投资风险,而风险投资的各个阶段其风险特征也不相同,这就需要风险投资者有效地评估各种风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价值评估体系。而风险因素评估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投资价值评估方法,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确定需要较多的人为判断,这对新兴产业的价值评估不利;而且风险因素评估法的评价体系中的许多数据来源于历史数据,而新兴产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特征,它的许多数据都需要预期而无历史数据可查,且其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风险因素评估法在实际运用中很难对新兴产业的投资作出准确的预测不利于新兴产业的风险投资价值评估。

(二)折现现金流量法

折现现金流量法是由美国西北大学的阿尔弗雷德· 拉巴波特于1986年提出的,是一种定量的方法,其核心是净现值法(NPV)。 所谓净现值是将整个寿命周期内发生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差额,按照一定的贴现率分别折现而得到的净现值。计算净现值的公式为:净现值NPV=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

折现现金流量法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都处在成长阶段,其未来发展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如果项目经营失败,运用折现现金流量法就要选择放弃,这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其次折现现金流量法从项目开始时就开始预测未来各年的现金流,并根据事先确定好的折现率对未来各年的现金流进行折现。新兴产业的新颖性决定了很难对未来的现金流其准确的预测;最后新兴产业无形资产比重大,而这些无形资产多半在账面上体现不出来,具有隐形性,按照折现现金流量法无法准确评估战略性新兴产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这样就很容易造成项目价值被低估,将可能导致投资者错过投资机会。

(三) 比率评估法

比率评估法是一种定量的方法,对于经过综合指标计价法评价的风险投资项目,可进一步进行评价。其中,市盈率估价法是评价风险投资项目的有效方法。市盈率以企业所属行业平均市盈率来评估该企业的价值,即:

修正的市盈率=可比企业实际市盈率/(可比企业预期增长率*100);

每股价值=修正市盈率*目标企业预期增长率*100*目标企业每股收益。

但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性,很多项目都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很难找到具有相同特征的可比企业;而且市盈率指标无法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潜在的增长能力,也无法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面临的风险程度,所以采用比率估价法也很难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准确的价值评估。

三、实物期权法再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传统的风险投资价值评估方法很难适应处于不确定环境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投资价值评估,而运用实物期权法正好契合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特点。实物期权的概念最初是由Myers(1977)在麻省理工学院所提出的,他提出一个投资方案其产生的现金流所创造的利润,来自于目前所拥有资产的使用,再加上一个未来投资机会的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价值就等于净现值与实物期权价值之和。净现值部分可以运用传统的净现值法,实物期权价值部分可以运用B-S模型或二叉树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实物期权法应用于新兴产业风险投资的价值评估中,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更加符合新兴产业不确定性的投资环境。新兴产业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给新兴产业风险投资带来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投资机会。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投资可以看作看涨期权,即:投资者获得了一项对未来进行投资的权利,为下一阶段的投资创造了机会。在投资环境好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执行期权,否则就不执行。这样即使前期投资不产生现金流,也为后期的投资创造了投资机会。

(二)有利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新兴产业拥有很多无形资产,而按照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会低估企业的价值,运用实物期权法,新兴产业拥有的这些无形资产,使得企业拥有了一种在未来使用这些无形资产的权利,同时也拥有放弃使用这些无形资产的权利,企业考虑这些权利时,项目的价值就能公正地体现出来。

(三)能更好地体现新兴产业多阶段的特性。新兴产业一般有种子期、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重建期五个发展阶段,中国创业风险投资项目所处阶段的总体分布(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重心主要集中在后期,对种子期投资的金额仅为10.2%,投资项目仅占19.9%。这说明在种子期风险比较大,风险投资的价值评估也比较困难,许多评估都是基于经验判断,这样用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其作出的评估就会不准确,忽视了项目后期投资者的选择权,而实物期权法考虑到了各个阶段投资所具有的选择权,这样更能体现新兴产业多阶段的特性,从而更好地预测新兴产业的价值。

(四)有利于实现风险投资项目的价值最大化。风险投资项目的价值是由未来的增长权决定,而不是由现在的现金流所决定。对于新兴产业来说,企业进行的投资活动并不能立即获得收益,而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短期的收益,从长远来看企业前期投入的资本是为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取得某种专利权或者进入市场的潜力。传统的风险投资价值评估方法,忽视了风险投资项目的期权特性,使得投资者低估了项目的价值,导致投资者会做出不利于企业的决策,不利于实现风险投资项目的价值最大化。

四、结语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的产业,也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对其进行风险投资价值评估具有重大的意义。而实物期权方法正好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相吻合,这不是对传统的风险投资价值评估方法的否定,而是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找出更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评估的方法。如果能同时正确的使用实物期权法与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将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元,张晓原,赵明鹏.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2011[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第4篇

一、风险管理内涵

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增强盈利水平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但是,企业通过不断对外投资、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投资风险。无数案例说明,对外投资的成败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是企业在风险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我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16号――企业风险管理审计》中指出“风险管理,是对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风险管理旨在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在于帮助企业实现目标。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决定了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企业风险管理过程的了解,审查并评价其适当性和有效性,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更了解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有利于将内部审计的资源和成果与企业风险控制相结合。参与风险管理已成为内部审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企业对外投资风险分析

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风险从风险来源上可以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从企业控制能力方面分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从资金要素分可分为“技术风险与财务风险”;从市场因素上可分为“资金市场风险与商品市场风险”等。

(一)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

外部风险是指外部环境中对企业对外投资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其主要来源于以下因素: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变化;科技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资源及市场变化;自然灾害及意外损失等。内部风险是指内部环境中对企业对外投资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其主要来源于以下因素:组织治理结构的缺陷;组织经营活动的特点;组织资产的性质以及资产管理的局限性;组织信息系统的故障或中断;组织人员的道德品质、业务素质未达到要求等。

(二)技术风险与财务风险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不动更新,各种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企业对外投资的技术风险就是企业投资技术更新的风险。而企业的财务风险就是当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的效益达不到预计要求、现金流动性差,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和偿债能力,使企业面临财务上的风险。

(三)资金市场风险与商品市场风险

资金市场风险包括汇率、利率变化的影响。产品市场风险主要有消费者与用户消费嗜好或使用形式的变化、市场容量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新产品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对原产品市场的影响等。

三、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审计的内容

(一)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机制的审查与评价

企业的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机制是企业进行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基础,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是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是否有效的前提。因此,内部审计部门或人员需要审查以下方面,以确定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性及有效性。

1.审查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的健全性。企业必须根据规模大小、管理水平、风险程度以及生产经营的性质等方面的特点,在全体员工参与合作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风险管理负责人、一般专业管理人、非专业风险管理人和外部风险管理服务等规范化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该体系应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和阶段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并通过健全的制度来明确相互之间的责、权、利,使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2.审查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程序的合理性。企业风险管理机构应当采用适当的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程序,以确保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3.审查对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的存在及有效性。企业进行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避免对外投资风险、减少对外投资风险,因此,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建立对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即通过对对外投资项目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预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并提醒有关部门采取有力的措施。企业的风险管理机构和人员应密切注意与对外投资项目相关的各种内外因素的变化发展趋势,从对各因素变化的动态中分析、预测对外投资发生的风险,进行对外投资风险预警。

(二)对外投资风险识别的适当性及有效性的审查

对外投资风险识别是指对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对外投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对对外投资风险识别过程进行审查与评价,重点关注组织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是否已得到充分、适当的确认。笔者认为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审查对外投资风险识别原则的合理性。企业进行对外投资风险评估乃至风险控制的前提是进行对外投资风险识别和分析,对外投资风险识别是关键性的第一步。

2.审查对外投资风险识别方法的适当性。识别风险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管理人员应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之后,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及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的归类,并总结出对外投资项目面临的各种风险。风险识别方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采取一定的方法分析对外投资风险因素、风险的性质以及潜在后果。

(三)对外投资风险评估方法的适当性及有效性的审查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对对外投资风险评估过程进行审查与评价,并重点关注对外投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对对外投资项目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严重程度两个要素。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充分了解风险评估的方法,并对管理层所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对管理层所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审查,并重点考虑以下因素:已识别的对外投资风险的特征;相关历史数据的充分性与可靠性;管理层进行对外投资风险评估的技术能力;成本效益的考核与衡量等。

内部审计人员在评价对外投资风险评估方法的适当性和有效性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定性方法的采用需要充分考虑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意见,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在风险难以量化、定量评价所需数据难以获取时,一般应采用定性方法,定量方法一般情况下会比定性方法提供更为客观的评估结果。

(四)对外投资风险应对措施适当性和有效性的审查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对对外投资风险应对措施进行审查。内部审计人员在评价风险应对措施的适当性和有效性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采取风险应对措施之后的剩余风险水平是否在组织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是否适合本组织的经营、管理特点;成本效益的考核与衡量等。

四、内部审计人员实施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审计的具体实务

(一)审阅企业有关文件资料,判断企业是否成立对外投资相关的风险管理机构,是否制订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制度,审阅有关对外投资的会议记录和相关的会计资料,判断风险管理机构运行效果和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制度落实执行情况。

(二)对对外投资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力的审计

通过审阅对外投资相关的规章制度、会计资料、现场询问有关人员、实地观察等,调查、了解对外投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详细情况,并作出初步评价。

1.审查企业是否建立对外投资业务的岗位责任制,对外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对外投资项目的分析与评价、对外投资的决策与执行、对外投资处置的审批与执行、对外投资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等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

2.审查企业对外投资授权批准的适当性。审批人是否按照授权批准的方式、权限、程序办理对外投资业务,是否存在未经授权的部门或人员办理对外投资业务。

3.审查企业对外投资决策控制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合规性审查,重点审查对外投资预算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单位发展战略要求和社会需要,对外投资建议书有无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承担可行性研究的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研究人员的构成是否满足需要,重大对外投资项目决策是否实行集体审议联签等;合理性审查,重点审查可研报告内容和深度是否满足对外投资建议书的要求,是否能够满足项目审批机关投资决策及编制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是否明确回答对外投资项目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以及确定的对外投资项目所需资金、预期现金流量、投资效益、投资的安全性是否达到合理的精确度。

4.审查企业资产投出控制的有效性。重点审查:是否与合作单位签订合同,合同谈判我方是否两人以上参加;是否严格按照投资计划确定的项目进度、时间、金额和方式投出资产;提前或延迟投出资产、变更投资额、改变投资方式、中止投资等是否经决策机构审批。

第5篇

1.风险评估技术分析。

1.1根据均值—方差进行评估。在风险评估技术中,利用均值—方差进行的金融风险评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这种评估方法利用均值、方差对金融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和理论性风险进行验证。在金融投资中,投资风险的大小和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是没办法被准确估算的,但是根据损失相关风险系数,并利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可以对其估算出一个大概数值。而在风险估算时,可以利用变异风险系数和均值—方差方法等有效评估方法对金融投资风险进行估算。在风险评估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某项金融投资的实际效益对变量随机达成的期望值进行估算,即这组数据的方差。标准差是指评估平均值离散范围与大小后产生的数值,即方差的平方根。当标准差数值比较大时,各组数据间就会呈离散状态,在这种状态表明投资损失有了较为明显的波动,也代表投资造成损失的几率和金额会非常大。而当平均值相同时,在对可能造成风险的多种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标准差对部分数据进行直接操作,但是在两组数据的差异很大的情况下,则需要分析其离散程度,同时利用变异风险系数对其进行对比操作。正常情况下,变异风险系数与偏差之间是呈正比例,在变异风险系数变小的时候,偏差一般不会很明显,也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金融投资风险;而在变异风险系数变大的时候,偏差也会随之变大,这代表金融投资出现较大风险的几率也变大。

1.2根据β系数进行评估。β系数作为评估系统性风险经常使用的指标之一,其指的是资产收益率和市场组合间的关系。对其进行利用的目的是为了依据市场组合来反映出资产存在的系统性风险数值。其计算方法。Rm是指市场平均收益率。为了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可以利用在β系数计算方法中加入调整后的收益率,即收益率=(股票买卖价差+股利收入)/股票买价=[±(最高价-最低价)]/[(最高价+最低价)/2]+1/市盈率。

1.3根据风险价值度进行评估。为资产组合提供的独立风险度量就是风险价值度,其作用是为了显示出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其计算公式是:Prob=(P﹥VaR)=1-α,其中,Prob是指资产损失比损失上限大的几率,P是指资产在持有期i内的损失金额,α是指确定的置信水平,VaR是指α水平下可能出现的损失上限。在利用风险价值度进行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的时候,可以进行以下讲解:在i时间段内,损失金额不超过VaR的几率有α%。在这里,VaR指的是i时间段和置信区间α%的函数。另外,如今VaR已经逐渐变成了一种较为常用的管理度量。

2.风险评估技术较常出现的问题分析。投资前无法对投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利用均值—方差与β系数对未来的投资进行风险评估一般都是使用一定的历史数据,这就代表评估出来的结果只是体现出了资产在历史某个阶段所出现的损失状况,无法对未来进行准确评估,因为未来和历史是承接关系,有历史才有未来,但是未来也不仅仅是历史的重复,其是历史存在因素和新兴因素的综合体。这就显示出这两种评估技术都带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准确评估未来的风险。利用风险价值度进行风险评估也是使用历史数据,因此其也存在滞后现象。

二、风险评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优点进行评估。定量分析的优点是逻辑性比较强,且对数量的分析也比较严密,而且在评估过程中还会利用相应的模型对不同发展趋势进行体现。但是,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在缺点。例如由于部分影响因素不能量化,在应用定量分析的时候就不得不将这些因素忽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评估结果。定性分析的优点能够很好的弥补定量分析的这一缺点,因此在风险评估过程中,需要对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优点进行结合,以便确保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数值的准确性。另外,风险图评估法也是国际金融投资行业较常使用的风险评估技术。

2.利用压力测试方法对VaR计算模型进行检测。利用压力测试方法对VaR计算模型进行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极端情况下金融产品组合的定价。这种压力测试一般包含两个步骤,一是使极端市场产生一定的变化;二是根据极端市场的不同变化情景为金融产品组合定价。根据研究显示,假如VaR计算模型能够和压力测试结合,压力测试方法的使用则会被更加重视。此外,压力测试作为金融投资风险管理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其能够督促金融机构对定量分析方法忽略的因素造成的极端现象进行充分考虑,并促使其研究出能够有效解决这些极端现象的方法,从而确保金融机构能够利用这些测试结果对金融投资的风险进行评估。

三、结语

第6篇

关键词:风险投资 项目 风险因素

一、风险投资项目风险

风险投资也称创业投资。风险投资项目即风险投资支持的对象,风险投资项目从本质上与其他投资项目没多大区别。风险投资项目是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产物,由于其资金来源与投资对象的特殊性,其特点是大多没有抵押和担保,大多是面向高新技术,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金融与科技、资金与管理相结合,投资大但流动性很小的中长期投资,信息不对称,是一种积极的投资,通常是一种投资组合或者联合投资的高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是风险投资理论探索的需要,它可以帮助投资者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防范因投资而带来的风险和危机,指导风险投资家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依据风险投资风险的系统特征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的理论研究,可以增强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意识,为分析和防范其风险提供有效工具,帮助风险投资机构建立风险防范系统;风险投资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角逐世界经济舞台的需要,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的需要,健全科技投资体制的需要,对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项目风险识别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风险因素的识别方法可归纳为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识别风险,从风险不同类型来识别投资风险,将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模型化、程序化、定量化,运用公式和模式对项目效率及风险进行评估,做到事前充分的信息搜集和审慎的研究评估,只有这样方可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事先防范,将投资风险度降低。国内外关于投资风险问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

作为风险识别、评估及防范机制的建设,风险投资项目还存在以下问题:研究内容系统性不够,缺乏对风险投资的各个主体如投资者、风险投资机构、风险投资项目等面临风险的系统研究。有关风险因素对投资绩效的影响基本上处于理论探讨和定性研究的阶段,还停留在介绍和探讨风险因素研究意义上,现存的不同类型的识别方法、评估指标及防范措施,主观色彩浓厚,缺少跟踪研究,其信度、效度还将经受考验。对风险系统性特征较少反映,缺乏从大量的调查样本中寻找规律,风险控制手法相对单一。因此,有必须采用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分析风险投资风险,有助于对风险投资风险识别、评估、防范理论的发展。

二、风险投资项目中风险的产生

传统风险是指人们进行风险投资遭到损失的可能性及程度,项目风险机制是项目风险产生、发展、转移、分散的机能与规律。其宏观机制是投资风险的外源性机制,微观机制是投资风险的内源性机制,其运行机制即指从项目选择、项目组织、项目激励等运行的角度作用于投资的风险,动态机制从时间与过程的角度作用于投资的风险。

利用分类手段能够揭示风险的属性,它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根据控制角度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根据项目系统要素分环境风险、结构风险和行为主体风险;根据对目标的影响分为工期风险、费用风险、质量风险、市场风险、信誉风险等;根据系统开发进程分为:分析阶段风险、设计阶段风险、开发阶段风险、实施阶段风险和系统转化阶段风险等;根据风险来源分成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根据风险的性质可分为自然风险、人为风险;根据风险发生的损失程度和概率大小可划分为主要风险和次要风险;根据风险发生结果划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的特征是风险的高概率性、风险管理调整的频繁性、风险出现的规律性、项目风险的可控制性和风险与收益的辩证统一性。

风险投资项目风险产生的原因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是指信息不充分所导致的风险,它包括项目的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缺陷所导致的组织型风险、项目人员素质及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素质型风险、项目的定位不准所导致的职能型风险;客观原因主要是指外部环境的异常变化或市场发育不成熟给风险投资项目带来的风险。政策法规不够健全带来的风险、现有的风险资本市场缺乏风险资本的有效退出机制风险、采用技术或技术的集合的不确定性风险,因此,对风险的认识必须上升到系统性的结构层面上。

风险投资风险影响因素一般可归纳为:

战略风险因素。指项目的长期战略目标和内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对今后项目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它包括决策因素(判断和决策失误程度,意识因素和精神素质,特别是风险意识,信息因素)、政策法律因素(政策因素、法律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环境方面的风险因素主要体现为宏观经济形势、投资环境因素和退出因素。

生产及市场风险因素。它包括管理因素(即管理团队结构的合理性及人员配置合理性,企业文化),生产因素(原材料、能源供应及价格状况,中试风险因素,生产技术人员情况,批量生产风险以及外部企业与本项目的协作情况),技术因素(技术的先进性、技术的可替代性、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技术可行性风险、技术成功的不确定性、技术的适用性、知识产权保护和配套技术的不确定性)、市场因素(市场需求因素、市场的接受能力、接受时间、市场进入障碍、产品竞争能力);

项目融资风险因素。融资风险方面的因素可分为资金供应、财务状况及资金成本三个方面。主要是指项目资金不能适时供应,或者经营状况不佳(或风险发生)时得不到风险基金持续不断支持,或者是获得资金支持的代价太高,或者周转困难、支付不灵等而导致项目失败的可能性。

人因风险因素。领导者因素(因素、道德因素)、员工因素和政府的因素应积极采取防范措施予以清除不利因素。

三、风险投资项目关键风险因素的识别

风险识别(Risk工dentificati。n)是指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地、连续地预测、识别、推断和归纳,并分析产生事故原因的过程。必须采取有效方法和途径识别项目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各种风险。

项目风险识别的原则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即注重历史数据,杜绝凭直觉管理,持续的风险管理思想,独特的效果评价标准,识别的不完全性。

必须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已有的项目开发经验,建立风险投资项目中风险因素结构方程模型,促进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进程,达到隐形直觉管理的最大成效,有利于提高项目投资的成功率,另外,保险是最佳的回避风险的方法,能更有效地发挥风险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从数据收集、变量度量和分析方法角度采用风险识别方法,并使用风险因素与投资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来进行风险因素的识别,从而有效地促进风险投资。

四、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的评估与防范

风险评估也称风险衡量或度量,它是对风险投资某一特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风险损失的程度进行估计和度量。风险定性评估方法是一种典型的模糊评估方法,快速地对项目风险进行估计并采取防范措施。应从项目生命周期的角度研究项目风险评估的整体情况,应从风险管理过程的角度研究项目风险评估,应从方法加大对项目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

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的防范在于建立风险管理防范体系,进行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内容和编制,并构建动态防范体系,以及进行风险控制。强化风险管理与培训,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和专职的风险管理人员,事先做好防范措施,使项目避免和降低技术风险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蔡莉,熊文.我国风险资本市场的特殊性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7

第7篇

文章就金融投资中的风险评估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对常用的几种评估方法进行了详细而又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了解不同方法当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意见。

【关键词】

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市场的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加快发展速度,大量的企业都逐渐往金融投资的活动中进行投入。自2008年由美国引发出来金融危机之后,诸多企业都经历了股市上的巨大动荡,动荡之后,上市的公司在投资方面也变得更加清醒和明智,然而,还是会出现部分的上市公司,内部实质上拥有许多其他的上市公司股票,还有部分的上市公司把投资的重心进行了改换,向着创业模式的发展市场进行转变。目前,常被了解的金融投资是将金融方面的市场当做基本操作中心进行基础性的运行,从而展开金融市场中的全部金融交易活动,从实质上来看,这也就是对有价的证券进行一定的额投资活动。

1 金融风险

1.1 金融风险的概念

金融风险是指与金融方面有关联的风险情况,诸如金融的产品风险、金融的机构风险、金融的市场风险等,一般,一家金融方面的机构一旦出现风险,所产生的后果要比金融机构自身受到的影响还要严重,在进行金融交易的活动中如果出现了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内部的整体体系都会遭受到严重的影响,有的对金融相关体系的正常运行都会造成威胁,如果发生的额金融风险是系统性的风险,金融的整体体系就会出现运转失灵的现象,最终可以导致社会经济的秩序出现严重的混乱,而政治也会出现十分严重的危机。

1.2 金融风险的分类

一般,金融风险可以从大体上分成三大类,分别是:结构的失衡使得风险集中、金融和财政方面的风险被放大、股票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其中,金融和财政方面的风险被放大这个方面又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非正规式的金融过于庞大,最终形成隐患;机制转化过程中国的风险十分突出;资本化的管理制度有效性很弱;人民币的汇率机制损失;利率方面的风险日益的明显;房地产中的风险不能被忽视;“拉美化”的风险。

以风险影响范围的角度出发,金融投资风险可以分成非整体性和整体性两种风险情况。非整体性的风险,就是对某一个投资种类当中的利益收支情况而造成的影响。例如,在某一家企业当中出现了诉讼情况或者是投资操作当中出现了失误或是内部的管理人员不按照正常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操作工作,都会造成公司的股价出现大幅度下降的情况。这种风险只是对企业自身出现风险问题,对其他的企业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是一种能够将其分散的风险操作。整体性风险指的是在某一个投资操作中心当中,每一位投资者都面临着一样的风险,这项风险是没有办法回避的。例如,在股票市场当中,因为国家宏观的经济政策的影响或者是股票价格发生的浮动影响等,这些风险是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承担的,这种风险是无法规避无法解除的。

2 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技术介绍

2.1 β系数衡量法

在对整体性的风险进行衡量时,β系数是使用次数最多的一项操作性指标内容,它的定义内容可以简单且准确的描述出某个资产收益中的整体收益情况与相关市场之间存在的具体关系。它明确的反映内容对市场中的组合关系而言,是对某种特殊指定风险的绝对性评价,β系数的表达式一般都表示为:β1=COV(Ri,RM)/o2M=piM(oi/oM),为了让计算的公式变得更加简单明了,通常可以使用一种经过调节之后的收益率以及β关系指数进行相关计算工作,表示的公式为:收益率=(股票买卖差价+股利收入)/股票买价={±(最高价-最低价)/[(最高价+最低价)/2]}+1/市盈率[1]。

2.2 VaR方法

Value at Risk 的字面意义就是“在线价值”,也就是金融市场在正常的波动情况下,某一家金融证券或者金融资产组合形成的可能出现的最大损失值,它的表达公式为Prob(ΔP>VaR)=1-α,在公式当中,Prob表示的是资产价值所产生的损失大于可能损失上限中的概率,ΔP则是表示某金融方面的资产在一定的持有期限之内Δt中造成的价值损失金额,α是确定的置信水平,而VaR则是表示在确定的置信水平α下存在的在险价值,也就是可能出现的损失上限。

置信水平和持有期都是VaR的定义当中十分重要的两个参数。一般的情况下,VaR与置信水平的提高或者持有期的变长而进行增加,所以,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适当的参数进行选择。

2.3 均值——方差衡量方法

风险大小的决定因素是不确定的,而这个不确定性能够通过出现损失的距离要求的偏差了解,也就是风险的度数。在进行风险测量工作的时候,可以使用方差和标准差的方式,或者变异系数等各种数学指标进行确定。

对于存在的随机变量X,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往往是利用某一种金融工具投资的具体效益E(x)是变量随机完成的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表示的是标准差,标准差是对测量值与平均值进行评价衡量离散程度的大小范围,标准差的数值越大,数据之间的关系就越加的分散,损失的波动幅度就更加的明显,出现较大损失的概率就更高。在平均数相等的情况之下能够直接使用标准差进行数据的比较操作,当两组分布的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时,可以使用变异系数对离散程度进行相关的比较操作。标准差和期望值之间的比表示的数值就是变异系数,也就是V=o-/E(X)。

一般情况下,变异系数越小,出现偏差的情况就越不明显,出现重大风险的可能性因素就越小。相反,变异系数越大,出现偏差的情况就越突出,也就更加容易出现风险情况。假如企业为了将风险分散,而进行证券组合的投资工作,那么投资风险只要就是决定于证券之间各个协方差之间的大小关系。协方差主要就是对整体性的风险进行进行估计衡量,他没有办法透过证券之间的排列组合形式对其进行分散化研究。简单的说也就是COV(X,Y)=E{[X-E(X)][Y-E(Y)}。除了协方差以外,还可以使用相关系数之间的关系对证券之间的收益互动进行相关的表示[2]。

3 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3.1 风险描述的程度不够精细

目前,金融风险的整体描述程度还不是十分的精细,跟风险有关的侧面反映还太少。因此,不同的投资人员对于风险的相关信息掌握的程度也就不可能一样,不过,至今使用的金融风险评估方法都做不到从诸多侧面对投资人员的利益进行有效的保护。

3.2 事后的风险无法准确表示事前

在β系数方法和方差衡量法当中,进行计算的使用的数据都是过去历史中的数据信息,算出来的最终结果和的出来的最后总结都只能说明资产处在过去的那个时间段的时候,可能发生的损失程度。VaR的计算方法其实也算是一种事前对风险进行预测的方法,然而,在计算的过程中,历史的数据也是其中的依靠,因此,计算后得出的结果同样会存在失效的情况。

3.3 多个指标中缺少可比性和统一性

对不同的资产风险整体水平进行高低顺序的对比时,采用β系数方法和方差衡量法时,得出的结果极有可能出现背离的现象。

4 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技术中问题的相关建议

4.1 VaR的计算模型进行压力测试以及后验测试

在VaR方法中,应用的过程里隐藏了假设性的条件,对金融风险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就一定会存在缺陷,然而,VaR计算方法却是以后总可以在事前对金融风险进行衡量的方法,它在表达的方式方面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同时还将风险的计量标准进行了统一。为了让VaR方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有更加明显的效果,可以让VaR的计算模型进行压力测试以及后验测试。压力测试从实际上来说,它就是一种采用情景模式的分析方法,也就是假设多种不利市场环境背景下,对资产或者资产组合在相关环境背景下可能出现的风险值进行计算,并且对有可能发生的变化价值进行提前估计。后验测试的主要形式是正态性的检验,目前在相关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就是偏度检验、Kolmogorov Smirnov以及峰度。

4.2 把制定出来的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相互结合起来,在分析计算的过程中,除了运用多种风险的衡量模型对金融风险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之外,还需要对有效定性分析方法所评价出来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结合。在国际上,与这种方同样流行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风险度评价法、管理评分法、风险图评价法等。在诸多方法当中,风险图评价法是以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绘制的,这也是至今为止,最为实用的一种风险识别工具。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中金融投资风险的评估办法里,包括了风险衡量和风险评价这样的两个方面主要内容,在实际的操作工作过程中,风险评价和风险衡量有时候是可以两个内容一起进行操作运行的,这两种操作内容一直处在相同的重要位置,因此,很难明确的规定究竟哪一个才是风险衡量的范畴,哪一个又是风险评价的专属区域。但是,尽管目前还有诸多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相关的理论操作,不过,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依然是存在着许多具有限制性的地方。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数据的信息化建设还没有达到要求中的先进程度,相关方面的监管人员依然没有办法充分的利用现代化操作手段和技术,诸如此类的问题会在未来的发展当中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这些也都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改进的主要发展内容以及方向。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风险;风险分析;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第一章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概述

1.1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的相关概念

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是指投资的实际收益与期望的或要求的收益的偏差。

但是到目前为止,风险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项目风险的定义:项目在其寿命周期内自然存在的导致经济损失的变化,而项目的风险评估就是对项目风险的分析,也即分析项目在其存续的时空内自然存在的导致经济损失之变化的可能性及其变化程度。项目的一次性使得项目中不确定性比其它的一些经济活动要大得多,项目的风险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有风险的客观性、多样性、持续性、补偿性、全面性、可测性及规律性。

1.2 房地产项目风险分析的一般过程

一个工程项目进行风险分析的过程,通常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1]。

风险分析是对风险的识别、估计、评价和应对作出全面的、综合的分析,这四个部分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缺少任何一部分,风险分析都是不完整的。

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识别

2.1 概述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人员找出影响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进度、投资等目标顺利实现的各种风险因素,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以及客观存在的风险进行分类,找出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对风险进行分类列表。 [2]。

2.2 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专家调查法、故障树分析法(FTA 法)、幕景分析法

及筛选―监测―诊断技术等方法。

第三章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评估

3.1 风险估计与评价常用方法

房地产项目风险估计与评价是指应用各种管理科学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定量地估计风险大小,找出主要的风险源,并评价风险的可能影响,以便以此为依据,对风险采取相应的对策。风险估计与评价常用方法主要有调查和专家打分法、风险报酬法、风险当量法和解析方法。

3.2 我国传统项目风险评估方法

我国传统项目风险评估方法包括:(1)盈亏平衡分析;(2)敏感性分析;(3)概率分析。三种方法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且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现逐一论述。

3.3 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就是利用投资项目生产中的产量、成本、利润三者的关系,通过测算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能力后的盈亏平衡点,来考察分析项目承担风险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3]。所谓盈亏平衡点,是指项目在正常生产条件下,项目的收入等于支出的那一点。在这一点上,项目既不盈利也不亏损。如果低于这一点所对应的生产水平,那么项目就会发生亏损;反之,则会获得盈利。

3.4 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分析技术。其基本目的是考察一个项目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即该项目投资分析结果以多大的程度随着相关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通过分析,可使决策者对项目的风险程度有一个量化的概念。敏感性分析是研究和分析由于将来客观条件(如政府政策、通货膨胀、投资等)的不确定性因素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引起项目的经营产生变化而使项目主要效果指标发生变动的程度。

3.5 风险概率分析

3.5.1 房地产投资风险的类型

房地产投资风险涉及政策风险、社会风险、技术风险、自然风险和国际风险等,而这其中对房地产投资影响较大,同时又是可以预测、规避的主要是经济风险。经济风险主要包含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

3.5.2 风险概率分析的方法

风险概率分析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利用已有数据资料分析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的概率

(2) 利用理论概率分布确定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的概率

(3) 蒙特卡罗模拟法

第四章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应对

4.1 风险应对概述

风险应对就是对项目风险提出处置意见和办法。通过对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把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以及其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就可得出项目发生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再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就可确定项目的危险等级,从而决定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及控制措施应采取到什么程度。

4.2 项目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指当项目风险的潜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很严重,又无其他策略来减轻时,主动放弃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从而回避风险的一种策略。采取这种策略,必须对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对威胁出现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有足够的把握。这种策略从根本上放弃使用有风险的项目资源、项目技术、项目设计方案等,从而避开项目风险的一类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4.3 项目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投资主体将其本身面临的损失有意识地转嫁给与其有相互经济利益关系的另一方承担。风险转移是房地产开发商处理风险的一种重要方法。风险转移也叫合伙分担风险,其目的不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不利后果的大小,而是借用合同或协议,在风险事故一旦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项目以外的第三方身上。

4.4 项目风险控制

相对于风险回避而言,风险控制措施是一种积极的风险处理手段,它是指投资主体对不愿放弃也不愿转移的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缩小其后果不利影响的损失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的各种控制技术或方法。

4.5 项目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是指开发商自己承担由风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当采取其他风险规避方法的费用超过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数额时,可采取风险接受的方法。风险接受是最省事的风险规避方法。自愿接受风险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

第五章 结语

5.1 本文主要工作和结论

本文详细介绍了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分析的全过程,包括风险投资的相关概念,风险分析过程的四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特点和相互关系,风险识别的具体方法和存在问题,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和适用条件,并重点介绍了我国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盈亏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最后介绍了风险应对的四个策略: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控制和风险自留。

参考文献

[1] 赵振宇,刘伊生,杨华春.故障树法引入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电力,2002 年

第9篇

关键词: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2-0193-0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其目标是在全面评估企业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对风险进行事前评估与控制,对风险处于何种状态做出准确判断,为控制风险提供依据。与传统的审计模式相比,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更注重从宏观上把握审计风险,审计工作重心从实施阶段前移到计划阶段,关注的核心从内部控制转向风险,在审计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关注风险,依据风险选择项目,识别风险,测试管理者降低风险的方法,并以风险为中心出具审计报告,协助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审计方法从以审计测试为中心转移到以系统化的风险评估为中心,即计划阶段对风险进行评估,实施阶段对相关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和报告,报告阶段提出风险管理建议。2007年新审计准则要求全面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故本文对我国企业如何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提出几点建议,与大家探讨。

一、建立全流程风险管控机制

建立审计战略计划、审计项目计划和具体审计项目实施的全流程风险管控机制。

一是年度风险导向战略计划的制订。年度风险导向战略计划要与企业目标相契合,建立在对公司重要领域的认定、风险自我评估的基础上,以重大风险和重要风险为导向,明确审计重点,确定年度审计项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风险自我评估,识别各自存在的风险,排列风险次序,出具风险自我评估结果,以此为依据,确定本年度审计关注点,编制年度审计计划。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风险评估贯穿于年度审计计划、项目计划、执行审计、总结发现和报告的各个阶段,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以前年度审计情况,合理分配审计资源,将审计资源重点放在高风险领域。

二是建立风险管控标准,有效识别风险。就是按统一的标准梳理各业务环节的流程,审计部门牵头,各业务单元的内控负责人统一对采购与应付、生产循环、销售与应收、存货与仓储、营销管理等业务循环的流程图和业务流程的风险点进行全面梳理,对应将风险点、控制措施嵌入到流程中,建立清晰的业务流程图、明确的岗位控制标准和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三是业务流程测试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通过实施不同的测试程序识别审计风险,包括企业整体层面控制评估、信息系统一般控制评估、流程层面控制评估、控制测试以及实质性测试等。建立业务循环各个节点的穿行测试标准,指导各单位业务人员开展业务流程的穿行测试,通过全流程的穿行测试验证各业务层面风险受控情况,运用自审、互审和复审相结合的方法,推进全员、全流程的风险自我审计。

四是出具风险评估报告及风险地图。审计部出具企业各业务单元的风险评估报告和完整的风险地图,建立企业审计风险资源库,为相关部门提供风险关注和控制优化的依据。

风险管控机制将风险管理流程与审计基本程序有机融合,更多地从全流程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全面风险评估。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设计风险管理流程、风险评估项目和评估标准,并根据风险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时调险评价标准,以适应管理需要。而且,风险管控是一个持续、循环的管理过程,不能将风险管理审计作为一次性的专项审计项目,在风险管控执行过程中,要不断地关注风险,针对问题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二、以风险为导向,优化具体审计项目实施程序

以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为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管理环节复杂,管理风险和审计风险都较高,采用风险导向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识别和评估重大管理风险和关键控制节点,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可以有效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其审计程序如下:

一是制订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导向项目审计计划。风险导向项目审计计划是对具体审计项目实施全过程审计所作的综合安排,需要明确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项目风险评估、关键风险点、项目组人员分工、时间安排以及其他事项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目标要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相联系,审计范围包括选定经营单位、选定业务及流程、相关信息系统测试范围、测试时间范围等。

二是业务经营单位初步评估和关键风险识别。审计人员要掌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整体情况,注重从宏观层面了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获取背景信息,包括行业状况、监管环境、建设模式、建设目标等信息,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识别和评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系统风险和关键风险。

三是业务流程分析。在全面评估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基础上,从投资项目风险入手,进一步了解流程,更新识别的风险,对高风险项目和资金重点监控,从整体上把握审计重点。

四是评估流程有效性和流程重大风险。在了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运用分析性程序,分析关键流程,评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重大风险,分析对目标产生影响的风险以及风险控制,测试实际的控制能否切实管理这些风险,这是风险导向审计关注的重点。

五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项目审计范围和审计重点,制定相应的审计策略。具体是设计审计步骤,根据审计步骤进行审计抽样并对样本进行监督,实施实质性测试等审计程序。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审计实施情况对项目方案进行重新评估,扩大审计范围或增加审计程序,实施进一步测试以修订审计方案,保证审计质量。

杜邦“沸腾壶”审计抽样模型就是一种常用的审计抽样方法。它以审计项目风险为对象,建立风险识别模型,对每一类风险进行排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即高风险、敏感风险、适中风险、低风险,直观地反映风险与审计面的关系。杜邦“沸腾壶”模型说明,在风险因素中,风险结构一般是高风险占10%,敏感风险占30%,适中风险占40%,低风险占20%。风险审计规划在审计资源配置时,要依据风险水平高低配置审计资源,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因素需实行差异化审计。高风险因素要进行详细审计,对于处于敏感风险性质的风险因素一般抽样50%进行重点审计,对于适中风险因素一般抽样 25%,而对于低风险的风险因素只需要抽样10%进行一般审计。风险级别越高,配置的审计资源越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主要的审计资源分配在高风险领域,有的放矢,提高审计效率。

六是根据对流程设计有效性测试结果得出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提出管理建议。

三、建立以审计调查法为基础的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评估机制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模型的建立及风险评估结果分析等。对确定的审计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主要是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梳理,找出流程关键控制点,并选择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对控制点进行风险分析,以准确识别和正确评价风险。以审计调查法为基础的风险评估方法,能清晰揭示风险的高发区域和风险变化趋势,操作性强,评估结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即选取一定比例的被审单位实施风险典型调查,采用审计调查法对风险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和预测,对风险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根据风险水平确定审计重点。步骤如下:一是确定评估范围。评估范围与审计范围相关,对风险评估结果的运用有直接影响。二是风险评估数据的采集。采集近几年的相关风险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以往风险管理审计、综合性审计及专项审计的相关资料和数据等。三是对风险评估基础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内部审计人员依据原始资料和专业判断对一些定性资料进行量化处理,确定各组风险数据的影响程度级别,据此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四是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根据事先界定的评估范围,分别对审计项目各类风险、各类子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对所采集的一定期间的风险数据,采用审计调查法分析历史数据,寻找各风险的变化趋势和集中趋势,建立能描述各风险变量未来变化态势的模型,运用数学方法对各类风险的主要变量——风险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风险变动趋势分析及预测,求出风险预估值,并运用政策分析法,整理和分析可能影响各类风险变量的政策因素,对固定资产投资风险预测值进行修正和完善,确定风险估测值浮动区间。五是风险评估结果的分析和利用。根据风险分布情况,布局安排审计资源,对风险多发区域进行重点审计。风险评估结果可以应用于企业的风险管理,包括:将风险评估结果与企业事先确定的风险管理策略(如各类风险的承受度等)进行对比,并分别采取不同的风险应对措施;协助企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达到风险预警线的风险发出预警信号,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对风险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规避和防范风险。

四、建立风险自我评估和预警机制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可以有效管理和预防重大风险。风险预警机制前移风险管理关口,使风险管理重点由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转移,防患于未然。企业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针对风险高发区域建立预警机制,完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如利用DCCS法、盈亏临界点法及财务比率法等有效捕捉企业风险征兆,对异常情况提前发出预警,帮助管理层完善风险管理程序,控制风险。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使用风险自我评估(RSA)法,可以有效提升风险预警效率。风险自我评估是指内部审计要监督:(1)风险环境分析的恰当性。主要是对企业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风险性质和影响程度的变化以及控制措施是否能与环境变化相符,并在审计报告中反映分析结果。(2)风险事件识别的充分性。(3)风险评估的恰当性。风险评估要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性两方面对已识别的风险事件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4)风险度以及风险预报合理性。主要是审核风险度的计算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反映企业实际风险水平。综合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审核风险预报的根据及预报的级别是否合理。(5)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主要是对业务控制程序进行测试,检查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控制风险,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帮助企业管理风险,降低风险损失。(6)风险信息沟通的有效性。内部审计人员要从风险识别、评估信息的获得,风险警报的及时发出等方面评估风险信息是否被准确及时地传达给所有相关人员,让管理层了解风险是否被有效管理。风险信息沟通评估也可以提高外界对企业风险管理的信任度。

此外,企业应建立风险审计信息系统,完善审计资源数据库,积极推进审计手段创新,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合理配备审计项目组成员,有效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和质量,提升风险导向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

参考文献:

第10篇

摘 要 现代农业企业是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食品加工业、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等为基础的涉农企业。如何加强这些农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特别关键。在国家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框架下,构建与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推动企业管理规范化和规避风险尤为必要。

关键词 农业上市公司 财务风险 内部环境

一、农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不足。很多农业企业没有内控意识,没有健全的内控制度,延续着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看重对供应、生产、销售环节的控制却忽视了对内部机构的控制。这会造成企业片面强调和利益的追求及对组织结构的改革,而将内部控制制度滞后,最终导致改革同治理不能协调发展。

(二)风险意识薄弱。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投资风险、融资风险、营运中的坏账风险和股利分配的风险。农业上市公司建立财务风险框架来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的思路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设计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控制环境更改为内部环境,增加了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三项内容,比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更为完善。

二、建立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思路如下

(一)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是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的基础。农业上市公司要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财务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主要内容是确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财务权限和职责。要有科学合理的程序对投资、融资、信用政策和股利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管理。

(二)设定合理的财务目标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条件。按照主流财务学观点,企业的财务目标是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我认为,若以相关者为理性人假定,企业财务目标是使相关利益者满意,限于篇幅,这里不论述。但只有盈利,才能满足相关者的利益。财务目标的设定是其实现的前提条件。财务风险管理框架中的财务目标是,融入资本成本率、投资收益率、资产周转率、呆坏账比率和股利支付率,最终在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上面体现。所以,农业上市公司要确定资本成本率、融资规模、投资收益率、投资规模、资产周转率、呆坏账比率和股利支付率等财务目标,并确定波动幅度和财务风险容量。只有先有目标,管理当局才能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潜在事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要确保管理层采取适当的程序去设定要实现的财务目标,确保所选定的目标支持和切合公司的使命,并且与它的风险容量相符。

(三)事项识别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关键因素。农业上市公司融资风险的识别主要有,融资规模是否适当,融资渠道是否可靠,融资成本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投资风险的识别主要有,评估工具是否适当,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和技术水平如何,目标客户群在投资年限内的稳定性如何,替代品和竞争者如何影响公司的市场份额等;坏账风险的识别主要有,哪些产品的坏账水平比较高,哪些渠道产生坏账的概率较大,公司的信用政策会面临哪些风险等;股利分配风险的识别主要是股利分配政策是否与公司的战略一致,是否能让利益相关者满意,是否能让公司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等。

(四)风险评估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手段。融资风险评估的主要是金融市场环境变化对融资额度、融资成本的影响程度;投资风险评估的主要是内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对公司净现金流入的影响程度;坏账风险评估的是确定公司可接受的坏账准备率,对客户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信用政策等;股利分配风险评估的主要是公司的股利政策对投资者或中小投资者的影响等。

(五)风险应对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财务风险规避是公司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财务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风险降低是公司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准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风险分担是公司准备借助第三方的力量,采取业务分包、购买保险等方式和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风险承受是公司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不准备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的策略。

(六)控制活动是将财务风险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的保障。农业上市公司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三、结论和建议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要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建立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将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建立财务风险管理框架要关注员工,特别是管理层素质和岗位

胜任能力;要有可持续融资理念,与资本市场保持和谐的关系,完善公司治理、改善经营绩效,提高可持续融资能力;要利用科学的项目评估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的评估;要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建立客户管理政策,建立应收款预警机制,减少坏账风险等。

参考文献:

[1]陈振年.浅谈农业企业的成本考核.中国农垦.1980(03).

第11篇

关键词:交易策略;风险评估;收益

Abstract:This paper sets up a risk-benefit model based on binomial distribu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risk assessment on securities trading strategy. This model proves from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iews that under some conditions the long-term risks of trading strategy are not relative to the number of transactions or the ratio of the number of positive-benefit transactions over the total number of transactions,they are only rely on the extent of positive benefits over negative benefits. This model as a tool of risk assessment provides basic foundation for securities trading strategies and gives a forecasting method to estimate long-term risks by calculating the value of alpha of trading strategy.

Key Words:trading strategy,risk assessment,benefit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10-0003-05

一、引言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大量学者研究证券市场中资产风险与收益率的关系。马科维茨(Markowitz,1952)的投资组合理论奠定了风险和收益关系研究的基石,并导致了现代资本市场理论的发展。基于该投资组合理论,夏普(Sharp,1964)、林特纳(Lintner,1965)和莫辛(Jan Mossin,1966)提出CAMP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根据市场走势预测选择不同的证券组合以规避市场风险、获得较高收益。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罗斯(Ross,1976)提出APT套利定价理论,默顿(Merton,1973)提出OPT期权定价理论。这些理论模型在投资组合绩效、证券估价、证券投资等领域成为里程碑式的投资模型,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这些经典模型以及后来布里登(Breeden,1979)、里昂诺姆(Reinganum,1981)、陈浪南等(2000)、靳云汇等(2001)都集中在对投资组合风险性的研究上,很少涉及到交易策略的风险研究;康拉德和考尔(Conrad和Kaul,1998)研究了交易策略,但没有具体研究交易策略的风险评估方面。投资组合的风险性和交易策略的风险性存在一定差别:前者属于投资标的选择策略范畴,而后者属于操作层面的交易策略范畴;投资标的本身的风险具有不可控性,而操作策略往往能够通过诸如“止盈”或者“止损”等手段来有效控制投资标的自身带来的风险。

尽管目前一些理论试图揭示证券市场复杂行为的原因,并预测投资标的的未来行为,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仍很缓慢,甚至大多数成功的投资者也认为,复杂的市场行为是不可预测的。巴菲特说过,他从不预测市场,也没有人能够预测市场。当人们总结这些投资者投资成功的原因时,会发现他们往往非常注意投资风险的控制,尽管他们也很重视对投资标的的选择,但从不对市场做出坚决的预期。这说明,复杂的市场行为至今仍是人类未解之谜,而包括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在内的交易策略的风险研究在实际投资过程中的作用往往重要于投资组合或者投资标的本身的风险研究,也就是交易策略的制定比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重要得多。

由于交易策略的制定,每一次投资的收益率往往是可控的,因此我们可以假设其单次投资的收益率是固定的。在本文中,我们以熟悉的二项分布为基础,建立了一个风险—收益模型,结果证明该模型能够作为交易策略风险评估的一个理论基础。该模型把目前关于交易策略风险评估方法中常用的正收益比率与收益率联系起来,改进了评估方法。

二、 交易策略亏损概率的测算

(一)正收益交易的概率函数

我们假设某个投资者按照既定的交易策略,比如设定“止盈”和“止损”收益率等,进行了一系列交易,投资者的初始资金为 ,并且每一次正收益交易的收益率为常数 ,负收益交易的收益率为常数 ,则总收益率可以表示为:

这里, ; 分别代表正收益交易和负收益交易的次数。我们感兴趣的是总收益率小于零的条件:

即:

这里: 。

在 次交易中,我们想知道发生 次正收益交易的概率是多大?显然, 次正收益交易和

次负收益交易的顺序可能不一样,因此,交易次数为 的交易过程将有总共Q种可能的情况出现。

这里C 表示组合数。另外,发生 次正收益交易的可能性有M种。

于是,出现 次正收益交易的概率为:

该概率函数是归一的,即:

显然,这就是人们熟悉的二项分布。累计概率函数于是可以表达为:

(二)辛苦系数

当正增长率 和负增长率 一定时,在 次交易中,正收益的交易次数小于 次将导致总收益率小于零。这是个临界正交易次数,即 ;

又由于 ,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临界次数表达为:

这里,符号[]表示取整的意思,并且:

它是一个临界的正交易比率,正交易比率就是正收益的交易次数占总交易次数的比例,也就是所谓的“胜率”。这里我们不妨称这个临界值为“辛苦系数”,它表明投资者在目前的正收益率和负收益率交易水平下,至少要保证总交易次数中的 比例是正收益,才能使最后的总收益率为正。显然根据前面

的表达式,我们可以得到“辛苦系数”与单次收益率的关系:

假设 ,并在图1中画出 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单次负收益率相对正收益率越大, 值越大,说明投资者想要最后获得正收益率就需要更多的单次正收益交易,就越“辛苦”。

(三)未来亏损概率

定义未来亏损概率为:假设保持现有的单次正增长率和负增长率的增长模式,未来在一个较大的交易次数 下,总收益率亏损的概率。未来亏损概率实际上就是某一个交易策略的长期风险。根据这个定义,我们知道它等于累计概率函数(7):

方程(11)的解析表达式为:

这里, 是 Gamma 函数, 是超几何函数,从而构建了交易策略的风险收益模型。

方程 (12) 就是未来亏损概率的表达式,它是一个在交易次数 时与 无关的函数,这就为我们评估交易策略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因为未来无论 和

如何配置都不影响未来的亏损概率,它是一个能反映交易策略长期风险的特征函数。图2 根据方程 (12)给出了未来亏损概率与交易次数在不同“辛苦系数”下的关系,显然,当交易次数很大时,未来亏损概率是稳定的;并且投资者越“辛苦”,其未来亏损的概率就越大。

三、Monte Carlo模拟

为了验证前面所述的模型,我们进行了Monte Carlo 模拟。Monte Carlo 模拟是一种用以替代真实随机实验的计算机模拟实验方法,它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来模拟自然界中的各种随机现象或者实现各种计算要求。我们假设一次试验过程包括 次交易,而每次交易的收益率不是正的 就是负的 ;另外,出现正收益和负收益的概率是相等的。于是我们就可以计算出这样一次试验的总收益率 。我们重复这样的试验 次,并且统计每次试验的交易总收益率

的次数 ,就可以得到在常数参数 、 和 的条件下,该交易策略的亏损概率 。当我们在每一次试验中选择很大的交易次数时,便可得到未来亏损概率。图3给出了计算流程图。

方程(12)描述了在交易次数 情况下,亏损概率与辛苦系数 的关系。从图4中可以看出,未来亏损概率与辛苦系数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并且这个关系可以划分为三个区域:在辛苦系数小于0.4的区域,未来亏损概率几乎为零;辛苦系数在0.4—0.6之间的区域,未来亏损概率显著上升;而在辛苦系数大于0.6的区域,未来亏损概率几乎为1。事实上,辛苦系数是关于单次收益率 和 的函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某交易策略的单次收益率情况来判断其未来存在的交易风险。

我们分别模拟了对应这三个区域的亏损概率与交易次数 的关系,其结果与方程(12)得到的理论值符合得很好。图5给出了模拟值与理论值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到,当交易次数 很大时,亏损概率趋向一个稳定值,这说明如果一个投资者坚持在一个常数的单次(正负)收益率的交易模式下进行交易,那么这个投资者长期的收益率出现亏损(或者盈利)的风险也是固定的。另外,这个风险与“辛苦系数”有关,“辛苦系数”越大,亏损概率越高;或者说与单次交易的常数收益率有关,负收益率绝对值相对正收益率越高,亏损的风险越大。

未来亏损概率 是在交易次数 时的亏损概率,显然它是个只与参数 ,也就是“辛苦系数”有关的量,而与交易次数 无关,换句话说,它与单次交易的正负收益率有关。我们令单次正收益率

并给出了未来亏损概率和单次负收益率绝对值 之间的关系。图6 给出了理论值和模拟值的比较,可以看到两者符合得很好。这说明,我们的理论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这样一个基本的交易风险与收益的事实。

四、交易策略的风险评估

我们提出的这个收益与风险模型为评估交易策略的未来风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单次交易的增长率确定时,其交易策略在长期交易下的亏损概率就是确定的,而与交易次数没有关系。这个结论使我们科学地评估策略风险成为可能,因为在这个模型下,策略的风险是一个由策略本身所决定的禀赋性特征,与任何交易次数或者交易时间等细节问题无关。因此,也就可以不必对交易策略进行耗时的实际测试,而直接判断策略的未来风险了。当然,实际的交易往往非常复杂,单次交易收益率经常不会满足这个风险—收益模型的条件,但当交易策略能够长时间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单次收益率时,这个模型确定的风险值就是可靠的。换句话说,本文提出的风险—收益模型为数量化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另外,我们的评估模型也揭示出这样一个关于投资交易的道理:一个交易策略的未来风险仅仅取决于正收益率相对负收益率绝对值的比值,也就是

,这个比值越大,其风险越小。换句话说,交易的风险与发生正(负)交易的次数无关,而只与单次的正负收益率有关。我们必须保证一次或者少数几次很高的正收益率,而其他发生负收益的交易产生的损失都很小,才可以保证我们长期的总交易是正收益。这也就是平常投资者所说的“大赚小赔”的投资法则。

目前,有关交易策略的风险评估方法多集中于考察交易策略所能达到的正交易比率上,也就是所谓的参数“胜率”上,然而本文的模型显示“胜率”高的交易策略不一定未来亏损的风险就低。单次正收益率很低,但获利次数很高,即“胜率”很高,未来亏损概率一样会很大,这是因为单次正收益率很低,尽管正收益次数很多,但未来一次亏损就可能把以前积累的利润消耗尽。我们的模型把正交易比率与交易的收益率联系起来,给出了更加科学的评估方法。

五、在交易策略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我们的模型可以应用于交易策略的风险评估。可以根据某个交易策略的历史交易次数和交易收益率,把所有正收益率和负收益率分别折合成两个复合收益率,即 和 ;然后分别根据“辛苦系数”的计算公式(10)算出参数 ;最后按照方程(12 )可以算出该交易策略的未来风险概率 。这个概率的含义就是,如果交易策略在未来以目前的模式继续运行下去的话,它的亏损概率就是 。

举个例子,假设某个交易策略产生了下列的收益率,如表1。首先,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复合收益率,即 , - ;另外根据(10)得到辛苦系数 ;于是可以计算出该策略的未来亏损概率为 。它表明,如果这个交易策略以后仍按这种模式运行下去的话,其未来亏损的概率大概是0.58。这个例子表明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交易策略的 值来估算它的未来风险,并且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也看到尽管该交易策略有70%的胜率,但其未来存在的亏损风险仍然高达58%。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实际交易中每次交易收益率是变化的,有时差别还很大,这将影响辛苦系数

值的评估效果,因此我们还需要附加计算单次收益率的方差 和 。方差越小, 值的评估效果越好。另外,用户可以选择市场处于上升阶段或者下跌阶段计算 值,这样评估更易于比较。

六、结论

不同于传统的关于风险的描述,比如定义风险为收益率的方差等,本文试图通过一些基本假设自然地推导出风险的表达式。在二项分布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一个风险收益模型来作为交易策略风险评估的理论依据。这个模型从理论上和数值实验上证明了:在单次交易的收益率不变以及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条件下,(1)交易策略的长期风险不依赖于交易次数;(2)交易策略的长期风险不取决于正收益比率;(3)交易策略的长期风险只取决于正收益相对负收益的幅度。模型为风险评估工具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把目前关于交易策略风险评估方法中常用的正收益比率与收益率联系起来,改进了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

[1]Banz,R.,198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turn and Market Value of Common Stock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9(1),pp.3-18.

[2]Breeden,D.,1979,“An Intertemporal Asset Pricing Model with Stochastic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7(3),pp. 265-296.

[3]Markowitz,H.M.,1952,“Portfolio Selection”,The Journal of Finance 7 (1),pp. 77-91.

第12篇

关键词政治风险评估方法分析

在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过程中,由于跨国公司面临的国际市场环境竞争激烈、复杂多变,故存在诸如政治风险、经营风险、文化风险等众多的风险。其中因政治风险的极难预见性与损失巨大性等特点,已经逐渐被跨国公司所重视。所谓政治风险,是指政治因素对国际投资与跨国投资的盈利产生不利影响或实现其它关键经营目标的可能性。常见的政治风险主要包括:国有化风险、战争风险、政府干预风险及外汇风险。关于政治风险评估分析方法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多年,对政治风险评估方法的分类有许多种,有从是否可以量化分为定性和定量分析;也有从所涉各方来分类的,即从东道国角度出发的宏观分析法,从跨国公司角度出发的微观分析法以及综合两大方面的宏微观分析法。但不论分析方法如何,具体的评估方法是不会改变的,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类:

1政治制度稳定指数

政治制度稳定指数由丹·哈恩德尔(DanHaendel)、杰罗尔德·维斯特(Ger?鄄aldT.West)以及罗伯特·米都(RobertG.Meadow)提出,旨在为政治风险提供一个定量分析框架。它由三个分指数组成:国家的社会经济特征指数、社会冲突指数和政府干预指数,其中社会冲突指数有三个分量:社会不安定指数、国内暴乱指数和统治危机指数。这些指数分别根据各类共15项指标测定,

计算时可从年鉴、政府文件和政治资料等出版物中获得。与其他方法相比,政治制度稳定性指数方法的优点是利用客观数据而不是主观判定资料作为衡量风险的指标,包含的因素也较全面。主要缺点是没在政治制度稳定性指数与各个风险变量之间建立联系,因而不能说明制度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与跨国经营或投资风险的关系。也就是没有指出衡量了政治制度风险之后应该做什么以及投资决策者如何利用所评估的结论。

2失衡发展与国家实力模型

此模型由霍华德·约翰逊(HowardC.Johnson)提出。其基本前提是,政治风险(没收)是该国失衡发展与该国实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一个国家失衡发展的因素来自五个方面:政治发展、社会成就、技术进步、资源丰度和国内秩序。失衡发展来自它们相互之间进步程度的差异性和非持续性。而国家实力表现为该国经济、军事与外交关系的结合。这一模型将世界各国依其实力与平衡发展状况分为四类:失衡强大国家、平衡强大国家、失衡弱小国家和平衡弱小国家。四类国家中,发生没收的概率最低的为平衡强大国家和平衡弱小国家,而失衡弱小国家存在中度没收概率,失衡强大国家没收的相对概率最高。在此模型中,与政治不稳定相当的变量因素是非均衡发展。

3国家征收倾向模型

此模型由哈罗德·克鲁德森(HaroldKnudsen)拉丁美洲国家样本统计分析资料提出。其涵义是:一个国家的挫折水平和大量外国投资的相互作用能解释该国没收倾向。而一国的挫折水平形成于该国的抱负水平、福利水平和期望水平,这些水平假定为代表一国生态结构。当一个国家的福利或经济预期低于抱负水平时,该国的挫折水平就高,若此时有大量的外国投资涌入,那么这些外国投资就可能成为国家挫折的替罪羊而遭没收。在此模型中,与政治不稳定相当的变量因素是国家挫折水平。

上述两种模型虽容易理解(失衡发展与国家实力模型和国家征收倾向模型),但比较主观、片面及缺乏可操作性,失衡发展与国家实力模型只是一种理论推导,不便于判断失衡发展的程度。国家征收倾向模型的统计资料来源于拉美,不具全面性。

4政治风险指数

美国BERI公司定期在《经营环境风险资料》上公布世界各国的政治风险指数,动态考察不同国家经营环境的现状以及未来5年后和10年后的情况。它先选定一套能够灵活加权的关键因素,再由专长于政治科学而不是商务的常设专家组对评估国家多项因素以国际企业的角度评分,汇总各因素的评分即得该国政治风险指数。予以评估的因素有3类10项:

评分采用百分制,70分以上为低风险,表示政治变化不会严重影响企业,也不会出现重大社会政治动乱;55-69分为中度风险,表明己发生对企业严重不利的政治变化,某些动乱将要发生;40-54分为高风险,表明已存在或在不久的将来发生严重影响企业的政治发展态势,正周期性地出现重大社会政治动乱;39分以下为极度风险,表明政治条件严重限制企业经营,财产损失可能出现,已不能接受为投资的国家。

另外,美国纽约国际报告集团制定的ICRC—国家风险国际指南也较为实用。该指标体系每月公布一次,其构成因素及各自权重如下所示,

ICRC=0.5*政治指标+0.25*金融指标+0.25*经济综合指数

其中:政治指标包括领导权,法律,社会秩序传统……官僚化程度等13个指标。

金融指标包括:外汇管制,停止偿付,融资条件,政府撕毁合同等5个指标。

经济综合指数包括物价上涨,偿付外债比率,国际清偿力等6个指标。

不论政治风险指数还是国家国际指标,都采用定量的方式,方便实用。虽然结果由于评估人的观点和立场不同不宜照搬,但风险指数的设置却具有参考意义,经修改便可自成体系。

5政治风险评估总框架

政治风险评估总框架由杰夫雷.西蒙提出,他从东道国和跨国公司自身情况出发,将政治风险归纳为类50余种,。该评估方法的多维分类更加明确了政治风险的概念,有助于跨国企业认识风险事件及其可能带来的冲击,故能将风险分析更好融入投资决策分析当中。

6丁氏渐逝需求模型

该模型属于微观政治风险评估方法,丁氏(WenleeTing)的“渐逝需求模型”的基本命题是:在经济民族主义竞争迅速上升、粗暴的社会政治风险不断下降的条件下,外国投资项目的政治风险与该项目对东道国(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看中价值”呈反向关系。此模型考虑了渐逝协议现象以及非工业化国家发展工业经济趋势。这种趋势为: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加速工业化并致力于经济发展时,对没收和国有化这类暴力风险将逐渐变得罕见。而这里的“看中价值”表现为该项目为东道国所需要的程度,动态的看,它随技术领先程度的降低和其他国际企业竞争的加强而逐渐下降。

项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着投资项目的“看中价值”随时间推进而下降的状况,而8-11项因素则间接影响同一时间“看中价值”的大小。如果公司在项目实施中,正面因素作用加强,则该项目的看中价值上升,反之则下降。

7产品政治敏感性测定

产品政治敏感性测定方法是理查德.罗宾森提出来的,该方法的主要含义是: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政治敏感性,政治敏感性取决于该产品在东道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政治敏感性的大小与该产品面临的政治风险成正比,即政治敏感性低的产品投资政治风险小,得到东道国关注的可能性也小;反之,则政治风险大。当然,即使产品的政治敏感性大,其面临的政治风险也大,但如与东道国经济发展政策同向,也可得到东道国的政治鼓励而减轻政治风险。影响产品政治敏感性的因素共有12项,根据东道国的情况分别给予打分,对绝对否定者给10分,绝对否定者给0分,对介于两者之间的情况分别给予相应的分数。最后累计12项因素总分,分数最低者表示该产品政治敏感性最强,分数最高者则表示政治敏感性最弱。

该方法简单实用,可根据产品特点,并在对东道国调查的基础上,对各项因素进行评分。然而,该方法也有其不足的一面,比如对每项因素的权重都是一样的,这样难免对结果产生影响,在外汇十分短缺的情况下,如果产品行销将明显减少东道国的外汇,则该产品政治敏感性的分数可能远远超过10,甚至达到20或者更多。所以,在对该方法进行使用时,权重应该区别对待,对不同的国家,每一项因素权重应有不同。另外,还需根据东道国不同时期情况,还可以适当增加相应因素,使最终结果更具有使用性。

对上述两种微观评估模型(丁氏渐逝需求模型和产品政治敏感性测定)中,都是针对外资投资项目产品及相关产业的评价,只要有利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都能受到东道国不同程度的鼓励,就可相应减少所面临的政治风险。比较而言,丁氏模型更为全面,且具有动态评估效果,符合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基本评估情况。但从量化角度来看,产品政治敏感性评估显得更为方便,但权重的等量分配无疑也是它的一个很大的局限。

参考文献

1曾忠禄.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决策、管理与案例分析[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

2赵月圆.跨国公司财务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第13篇

摘要:为完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分析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在借鉴先进区间经济评估方法(区间净现值法、区间投资回收期法及区间内含报酬率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将区间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方法有效地运用到海洋交通工程上,为项目可行性提供科学的判定标准。为检验区间经济评估方法的实用性,对某港口工程以区间经济评估分析方法进行了经济评估和分析,来确定该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经济评估分析 区间 海洋交通工程

015年9月1日,国家海洋局公布今年上半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27 303亿元,同比增长6.94%。随着海洋经济发展的推进,海洋交通工程的经济评估已颇受重视。以往海洋交通工程采用传统的经济评估指标,但却不能消除海洋交通工程实施中存在诸多的信息不确定性和风险不可预见性。基于区间的经济评估指标具有缓减和平衡海洋交通工程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足。

一、基于区间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分析方法的提出

以未来现金流折现为基础的传统经济评估方法有净现值法、投资回收期法及内含报酬率法。传统评估方法的操作性强,关键参数也较易确定,但基于区间的经济评估分析方法能消除和处理项目评估中不确定信息更简单易行。近年来关于项目的区间经济分析研究已有一定进展,肖峻(2008)等研究者提出区间成本的涵义来优化决策项目经济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延伸了确定区间情况下区间现金流和区间利率的概念,提出以区间净现值为基础的经济评估新方法;上述文献均将区间概念运用于电力工程的经济评估。根据项目区间经济评估方法的实用性和通用性,借鉴肖峻等人的区间经济评估指标概念,笔者认为区间净现值法、区间投资回收期法及区间内含报酬率法同样适用于海洋交通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估。

结合海洋交通工程投资特点,投资内容独特(每个项目都至少涉及到一项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数额多;影响时间长(至少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发生频率低和变现能力差导致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大。那么,基于区间的经济评估指标方法更利于减少海洋交通工程项目信息处理的不确定性。本文拟在区间经济评估指标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体系:区间净现值法、区间投资回收期法和区间内含报酬率法。

二、基于区间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方法的介绍

根据估计投资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的原则,以及区间概念是建立在项目计算期的基础上的,可以确定海洋交通工程的计算周期。假设投资计算期为n,那么各期的现金流为NCF0,NCF1,NCF2…NCFn。NCFn=(CI-CO)n,表示第n期现金流入量CI扣除现金流出量CO的差额,(CI-CO)n即是区间数。

(一)区间净现值法

以净现值来体现项目计算期即整个区间数值的方法,以既定折现率折算至项目期初的现值之和。区间净现值(Interval NPV),简称INPV。计算方法如下:

INPV=[(ci-co)t-/(1+ix)t,(ci-co)t+/(1+ix)t]

区间净现值法运用如下:

若INPV>0,则意味着不仅能保证项目获得预定收益外,还可得到更高收益,在经济上项目可行;

若INPV

若INPV的区间最小值(NPV-)小于零,INPV的区间最大值(NPV+)大于零,即NPV-

(二)区间投资回收期法

就是结合动态的区间变化,主要采用以货币时间价值为基础的投资时间回收期来确定项目可行性的方法。区间投资回收期(Interval PT,简称IPT),在项目现金流出量的基础上,计算项目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可以回收的期限。计算方法如下:

(-)t(1+i)-t=[0,0]

也可表示为: =[PT-,PT+]

区间动态投资回收期是个区间化概念,有区间最小值(PT-)和区间最大值(PT+),在利用此方法进行判断项目可行性时,需要以区间动态投资回收期和基准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此来得出最优方案。区间投资回收期法运用如下:

若IPT区间最小值(PT-)和IPT区间最大值(PT+)都大于基准投资回收期,则表明项目投资回收期过长,投资风险过大,无法在确定周期内收回投资成本,表示项目在经济上不可行;

若IPT区间最小值(PT-)和IPT区间最大值(PT+)都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则说明项目投资回收期短,极易收回投资成本,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可控风险,表示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若IPT的区间最小值(PT-)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IPT的区间最大值(PT+)大于基准投资回收期,即PT-

(三)区间内含报酬率法

就是在动态区间范畴下,根据项目本身内含报酬率来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区间内含报酬率(IIRR),是项目计算期区间内未来现金流入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现值的贴现率,或者说是使项目整个计算期内投资项目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计算方法如下:

(-o)t(1+IRR-)-t=[0,0]

也可表示为:

=[IRR-,IRR+]

区间内含报酬率是一个区间化的概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区间内含报酬率大于基准资金成本率(基准收益率)则项目可行,且在合理范围内,区间内含报酬率越高方案越优。区间内含报酬率法运用如下:

若IIRR的区间最小值(IRR-)和IIRR的区间最大区(IRR+)都大于基准投资收益率,则表明项目投资能获得预期收益,表示项目在经济上可行;

若IIRR的区间最小值(IRR-)和IIRR的区间最大区(IRR+)都小于基准投资收益率,则表示项目投资根本无法获得预期收益,该项目在经济上不可行;

若IIRR的区间最小值(IRR-)小于基准投资收益率,IIRR的区间最大区(IRR+)大于基准投资收益率,则表示项目投资获得预期收益具有不确定性,该项目实施在经济上有风险。

三、基于区间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方法的运用

(一)某海洋交通工程简介

该海洋交通工程位于东南沿海,交通工程建设规模为3万吨级外海散杂泊位1个。项目计算期32年,其中项目建设期2年,使用期30年。项目设计年吞吐量80万吨,本项目竣工投产后,第一年完成设计吞吐量的60%(计48万吨);第二年完成80%(计64万吨),第三年达到设计吞吐量80万吨。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19 806.9万元(含建设期贷款利息412.9万元)。资金来源和筹措是自有资金6 932.4万元(不计息),占总投资的35%;其余65%(计12 874.5万元)由项目业主向商业银行贷款解决。根据资金来源和筹措的比例,按目前银行5年以上贷款利率计,再考虑潜在的通货膨胀和风险系数。因此,本项目的财务基准收益率确定为8%。根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要求,目前对于海洋交通港口基础设施项目社会折现率采用8%。

以该海洋交通工程为例,计算期内的区间现金流量如表1 所示。海洋交通行业区间财务基准利率为[8%,11%],基准投资回收期为12年,研究该项目在经济上的可行性。

(二)基于区间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方法的计算和运用

结合各年的效益、费用量情况,在确定的海洋交通工程计算期32年内,利用选取给定的海洋交通港口基础设施项目的社会折现率8% 作为区间折现率,分别用INPV 法、IPT 法和IIRR 法三种方法对该项目进行经济评估,计算结果见表2 所示。

通过表2的计算结果,从INPV指标分析来看,区间净现值的区间中位数2 605.52万元大于零,表明不仅能保证项目得到预定收益,还可获得更高收益;从IPT 指标分析来看,区间投资回收期的区间中位数9.1年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10年,能够收回初始投资;从IIRR 指标分析来看,区间内含报酬率的区间中位数9.225%大于基准收益率8%,表明该项目预期收益明显。可见,本项目经济评估方法下各项指标均较好,符合经济评价要求,经分析本项目经济上可行。项目有较强的抗风险性,项目生命力较强。从经济与社会影响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对腹地内的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较大的作用。

本文采用动态区间分析方法,建立了一套基于区间现金流和项目区间计算期的海洋工程经济评估方法体系,分别用区间净现值(INPV)法、区间动态投资回收期(IPT)法和区间内部收益率(IIRR)法进行评估确定计算期内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这个评估方法体系有助于海洋工程经济评估实施者作出更科学的判断。J

参考文献:

1.肖峻等.基于区间分析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估方法比较[J].天津大学学报,2008,41(4).

2.罗凤章等.计及电价波动的电网建设项目经济评估区间法[J].电网技术,2005,29(8).

3.王凌燕.煤炭企业项目投资风险评估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

第14篇

摘 要 电力是现代社会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能源,电力行业是基础性的重要的能源行业,属于国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可以说,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电力是其前进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本文首先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概念进行界定,对财务风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进而对几种常用的财务风险评估方法进行评析,在前述论述的基础上尝试性的提出构建我国电力企业财务风险体系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电力企业 财务风险 有效评估 体系

电力是现代社会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能源,电力行业是基础性的重要的能源行业,属于国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可以说,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电力是其前进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我们要采取综合性措施,促进电力行业以及电力企业的良性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生活的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电力行业快速良性发展的重要要求是要有完善的财务制度和良好的财务体系。

电力企业财务状况如何,有无潜在风险,如何预防这些风险,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对电力企业进行科学的财务风险评估,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概念进行界定,对财务风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进而对几种常用的财务风险评估方法进行评析,在前述论述的基础上尝试性的提出构建我国电力企业财务风险体系的初步设想。

一、财务风险的内涵和特征

广义的定义是在企业的财务活动过程当中,由于存在融资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以及筹资风险等风险因素造成企业利润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运用财务杠杆筹资操作不当而引起的风险。财务风险使得企业的实际财务活动结果由于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偏离了预期的财务活动结果。作为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财务风险能够通过采用数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确定和衡量,它是客观存在的。

财务风险除了具有风险的一般特征如必然性、客观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全面性、损失性、收益性以及危机性等基本特征外,同时,它还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一是财务风险与企业经营状况直接联系。一般而言,财务风险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总是由一定原因引起和因素导致的,导致财务风险的直接原因往往是企业的经营状况;二是财务风险对企业影响范围广、程度深。财务风险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进一步的发展,甚至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三是财务风险的分析和判断属于专业性强的范畴。财务风险具有其独有特征,对其的分析判断和预防都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这样才有可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和判断,否则,可能难以认识到财务风险的实质和问题症结所在。

二、几种常用的财务风险评估方法的评析

(一)BP神经网络法

Fletcher等国外研究者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应用BP神经网络法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这种分析模型能够动态地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BP神经网络法是通过输入层(一个)―隐含层(若干)―输出层(一个)的计算机软件计算的,它避免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观定性,利用计算机操作性强的优势,增强了计算机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二)单变量判定模型

单变量判定模型关键依赖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比率,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可以通过对比行业的标准财务比率和企业财务比率进行评估分析。伴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化,单变量模型在财务风险评估方面的片面性以及单一性等缺点影响到企业财务风险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现阶段所采用的多元线性模型是对单变量模型的发展和突破,这种在现实中比较常见的企业财务风险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多元线性模型在变量相关性以及企业的成长能力等方面仍旧具有一定的缺陷。

(三)风险价值度量法

风险价值度量法是企业在风险状态下的价值衡量方法,它是风险资产在持有期间和置信条件之下的预期损失,它同时也是在最低置信水平下目标报酬与报酬的偏离。风险价值度量法不仅有利于企业对市场风险的度量和分析,而且还有利于为企业管理者反映和提供一定的投资风险信息。风险价值度量法对计算人员的专业素质及知识水平要求较高,这主要是由于风险价值度量法具有复杂的计算过程,而且风险价值度量法对资产的损失提供的是最高的期望值,无法提供具体的数值。

三、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一)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指标选取原则

一是构建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要遵循系统性原则,电力企业采用系统评估和系统设计的原则对财务风险的影响要素进行充分考虑,从而进一步准确评估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因素,确保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的综合性。

二是将内容动态性与相对稳定性相结合,通过坚持指标层、准则层以及目标层的体系结构的稳定性,使得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三是重要性和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要全面地反映各个相关环节以及各个相关要素的关联通过对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进行有代表性的选择、对风险来源合理地归类和划分,从而确保评估内容的充分性和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四是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要尽最大可能量化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指标采用定性指标对电价政策、环保政策支持度等量化难度大的指标进行描述,以便从量和质的层面科学评估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

五是评估体系在统计上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原则。为了确保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要严格要求客观实在的评估结论、适中的指标数量、简便的量化方法、简介的层次、可行的量化方法、方便的资料收集以及明确的定义,从实际情况出发增强财务风险体系指标的可行性。

(二)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体系的设计结构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过程当中要将该体系的评估指标条理分层。我们可以将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分成指标层、准则层以及目标层三大类。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企业的相关政策以及金融环境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在构建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考虑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根据设定的评估体系层次对评估准则、要素、指标结果等经验值和数据有针对性的对电力企业的外部风险(环保政策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电价政策风险以及利率变动风险)、发展能力(净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以及销售增长率)、运营能力(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以及应收账款周转率)、获利能力(主要包括成本费用率、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以及已获利息倍数)以及偿债能力(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长期资产适合率以及流动比率)进行具体分析。

相关的学者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进行了归类整理,现阶段普遍认同的是由三项企业外部风险评估指标和十六项财务指标构成的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在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实际构建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及经验,建立一套符合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促进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效率和效果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慧.M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

第15篇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风险 风险分析 风险评价 模糊评价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278-02

房地产投资是指投资者将其资金投放到房地产的开发经营管理中,以获得产业利润的一种经济行为。房地产投资的风险是指在房地产投资活动中存在影响开发利润的多种因素,而这些因素的作用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使开发商开发利润可能与预计利润发生背离,因而使之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房地产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它具有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等特点,很难在一开始就对整个开发过程中的有关费用和建成后的收益作精确的估计,即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定性,从而不可避免地带有风险。

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风险系统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且不同风险的评价及权重的确定具有较大的主观不确定性,即模糊性,因此本文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模糊评价(Fuzzy Evaluation)相结合,力争建立一个适合于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的多层次、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一、模糊综合评价介绍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分析和评价具有“模糊性”事物的系统分析方法。它是一种以模糊推理为主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精确与非精确相统一的分析评价方法。由于这种方法在处理各种难以用精确数学方法描述的复杂系统问题方面所表现出的独特优越性,近年来已经在许多学科领域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为:

第一步,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步,确定评语等级论域;

第三步,确定指标权重W,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

第四步,计算模糊合成值;

第五步,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其中在基本步骤中对权重(W)的确定本文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作为系统工程中对非定量事件一种评价分析方法是1973年由美国学者A.L.Satty最早提出来的。层次分析法是首先将复杂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和要达到的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照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根据系统的特点和基本原则,对各层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引入1-9比率标度方法构造出判断矩阵,用求解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及其特征向量的方法得到各因素的相对权重。

基于AHP的房地产投资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步,两两比较结构要素,构造出所有的权重判断矩阵;

第三步,解权重判断矩阵,得出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并检验每一个矩阵的一致性,若不满足一致性,则要修改判断矩阵,直到满意为止。计算出最底层指标的权重组合。

第四步,建立多层次模糊评价模型,进行模糊计算;

第五步,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价。

为了顺利而正确地对风险进行评估,必须建立和遵循一定的评价程序。

二、投资项目评价过程

(一)确定评估目的

这是整个评估工作的前提。在房地产开发过程,对风险评估具有不同目的要求,如通过评估为开发决策提供依据;为房地产置业投资确定风险损失与风险报酬;为开发活动进行市场预测等等。只要确定了评估目的,才能根据评估目的收集材料,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准确而合理地开展评估工作。

(二)风险环境分析和收集评估资料

这是为了寻找风险源,以及定性分析风险程度所必须进行的工作。风险环境分析要抓住影响风险程度的主要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在风险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收集汇总可定性、定量评估风险的有关资料和数据。评估资料将直接影响到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评估资料的收集要作到全面、及时、准确。此阶段还要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初步分析,筛选和分类整理。

(三)建立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体系

1.指标体系的建立。根据对房地产投资风险因素的构成分析,可以得出房地产投资风险实际上是一个由多层次、多因素构成的系统如图1。根据风险识别得出的主风险因素,进一步查找各主风险因素的来源,从而得出相应的子风险因素,即构成本项目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以房地产投资风险因素为主要依据,建立房地产投资风险层次模型。

其中主风险因素Rk=(R1,R2,…,Rm)

子风险因素Rkp=(Rk1,Rk2,…,Rkp)

p表示主风险因素含有的子风险因素的数量。

2.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是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的定量表示。此指标体系权重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各主风险因素权重,二是每个主风险因素中各子风险因素权重,两个层次的权重确定均采用专家法进行,但选择“专家”的标准不同。第一个层次即主风险因素的权重应征询项目管理专家、技术经济专家以及其他开发企业领导者的意见;第二个层次即子风险因素的权重应征询对该主风险因素精通的专家以及其他房地产开发企业该部分业务的负责人。

由风险分析得出:

(1)主风险因素权重集为A=(a1,a2,…,am),其中ak(k=1,2,…,m)表示指标Rk在R中的权重;

(2)子风险因素权重集为Ak=(ak1,ak2,…,akp),其中ak(i=1,2,…,p)表示指标Rki在Rk中的权重。

3.房地产投资风险度评语集。由于风险度变量的变动范围为[0,1],如果将风险等级划分为n级,则每个区间的长度为1/n,风险的等级区间为:

式中i=1,2,…,n。

分级的差异直接影响因素评价值,最终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在房地产投资系统风险等级的评判中,一般都将风险等级划分为五级,即很低风险、较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和很高风险,其风险度取值范围分别为[0,0.2],[0.2,0.4],[0.4,0.6],[0.6,0.8]和[0.8,1]之间,从而构成:定义评语集为U=u1,u2,…,un,其中uj(j=1,2,…,n)表示由小到大各级风险对投资项目的影响程度评语,取n=5,u1,u2,u3,u4,u5分别代表评语是风险影响程度很小、较小、中、较大、很大。

4.建立模型,进行评估。

(1)评价矩阵Hk的确定。假设有n位专家对子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进行评判,对第Rki项指标合计有mkij个人评判为Uj级,则可认为专家组对该成片开发项目在Rki项指标下评判为Uj级的可能性程度:

由此可得到一个子风险因素(单项指标)评价的行向量:Hk1=(hki1,hki2,hki3,hki4,hki5)。

所有子风险因素评价的行矩阵组成评价矩阵HK:

下标k为各评价指标子集中含有指标的数目。

(2)主风险因素风险综合评价。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各主风险因素综合评价向量为:

模糊子集Bk=(bk1,bk2,bk3,bk4,bk5)表示在各Rk(K=1,2,…m)因素下房地产投资项目分别以百分之多少的程度处于风险各等级。

(3)风险综合评价。通过上述运算,得到是对评价指标子集的综合评价结果并B1,B2,…,Bm可构成一个总的评价矩阵B,即:

权向量A=(a1,a2,…,am)

按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再进行综合评价运算,即:D=A・B或

则D=(d1,d2,d3,d4,d5)就是对该投资项目的综合评价结果。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dj(j=1,2,3,4,5)中的数值最大者djmax所对应的风险程度等级即Uj为该投资项目的风险等级。

四、评价结论

最终评价结果是一个代数值,表示对所有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指标的综合主评分。分值越高,说明房地产投资项目的风险越高,在所有风险评价指标的综合表现越差;反之分值越低,说明房地产投资项目的风险越低。

当然风险分析针对的是未来可能的风险,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方法,都可能产生错误的估计,因此评估报告须进一步分析可能存在的评估误差,以使风险决策有更为可靠的依据。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克服了以往只能衡量房地产投资中某单一风险的弊病,而是将房地产投资作为一个系统来衡量其整体不同阶段风险程度,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的房地产投资的风险模糊评价模型,可针对房地产原始信息的不确定性,将其转换为模糊变量,利用模糊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得出的定量结果,对房地产投资决策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俊松.房地产投资风险概述.经济与管理,2005(5)

2.任宏,邓中美.建筑策划中的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价.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9)

3.徐嵘,孟德林,欧志高,李可读.完善风险识别与预防机制.中国城市金融,2006(5)

4.冯套柱,孟亚宁.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研究.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5(3)

5.刘晓君,孟凡文.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中的应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

6.熊红梅,王慧敏.房地产投资风险综合评价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5(1)

7.李永,胡向红,乔箭.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