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风险管理的措施范文

风险管理的措施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风险管理的措施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风险管理的措施

第1篇

医疗服务行业是一种高技术、高风险的行业。护理工作是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有护理服务活动的存在,就必然伴随着一定的护理风险。

通常来说,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医院以及医护人员对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探视者在探寻过程中以及其其他会对病人的治疗产生影响的状况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相应的风险始终存在,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不仅不利于病人治疗并恢复健康,而且也容易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情况严重的会进一步升级为恶性对抗事件,近些年出现的一些病人及家属同医护人员发生口角、打架甚至暴力冲击医院等现象均从不同程度体现出医患关系的恶化,而这些冲突中的一部分正是由于护理风险处理不当演化而来的,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由此来看,护理风险管理的影响范围已经超出了单一的病人与医生的关系范畴,对于社会的稳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此,充分认识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积极探寻护理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对于提高护理水平,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确保医院的运转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2. 1凸显“以病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病人是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核心服务对象,各项医疗工作都是围绕病人来展开的。众所周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其要求各项工作的展开以民众的需求为导向,重视民众的利益诉求,解决民众所关心的问题。医疗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样需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病人的需求,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同时也需要把握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变化,进而及时的调整相关的医疗工作。护理风险的发生常常是由于护理人员缺乏对病人进行足够的了解,没能重视病人及其家属的诉求,相互之间的关系恶化所引起的,从根本上说是违背了“以病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没能为病人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就是为了扭转这样的态势。

2. 2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的需要

如前所述,护理风险事件不仅会对病人的治疗及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构建良好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提高护理风险管理效率与水平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能够充分支撑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构建的知识基础、经验基础还比较缺乏,不利于健全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为此,医院积极推进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发现更多的问题,吸取更多的经验为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打下重要的基础,及时弥补制度中的不足与漏洞,及时完善相关的标准,不断提升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3促进护理工作质量持续改进的需要

护理工作本身属于医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的质量会对整体工作的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国家要求以及民众呼吁不断提升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背景下,医院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有效应对风险,能够不断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同时,随着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也能够提升医护人员护理能力、护理风险处理能力,让他们不断发现风险、评估风险、解决风险,推动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3 护理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

3.1护理风险识别能力建设

护理风险识别能力这是一项基础性的能力,其会对整个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推进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护理风险识别能够有效确定护理风险发生的概率、发展趋势、产生的影响、影响的范围等都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知。只有对护理风险建立相对正确的判断才能更加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解决风险,实现风险管理成本的最优化。另外,在护理风险识别的主体方面,不仅涉及一线的医护人员,同时也要涉及管理层人员,都需要对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有助于对护理风险的发生进行宏观的研判和处理。

3.2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是最为核心的任务,是护理风险确保管理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的保障。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机制能够规范各项管理工作,对医护人员进行正确的指导,保证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医院的情况以及护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制定风险管理计划,设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与方法,完善管理工作启动的各项程序,确保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对于那些不适合当前现实需求的规章制度进行及时的清理、修改和完善。另外,还应该成立了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对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总体上的引导和协调。

3.3医护人员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建设

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是推动整体管理工作的关键部分,很多的护理工作、护理风险管理工作都要依靠医护人员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倘若没有医护人员的支持,那么再好的制度设计也无法产生实际的效果,为此,医护人员的管理能力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具体而言,医护人员需要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风险意识,不断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正确处理风险,提高为病人护理的服务水平。

4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措施

4.1护理风险识别能力建设

首先,强化护理风险意识。必须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来强化医护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让他们明白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之下,提高护理能力以及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风险观。其次,重视护理风险识别能力的培养。护理风险

作者简介:王福玉,女(1991年1月生)贵州省丹寨县人,苗族,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护士

认识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一系列比较专业的教训和训练,对护理风险的类型、影响方式、影响范围等建立起较为全面的了解。最后,重视进行预演。学习了相关的识别方法、技术之后就要进行一定预演,不仅有助于医护人员熟悉、强化已经学习的方法,而且也有利于发现一些问题以便进行及时的处理。

4.2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组织与制度建设

建立管理制度。收集已有的与护理风险管理相关的、医院及各科室的实践经验,特别要了解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式方法等,结合自身当前的实际情况,对整体的管理制度进行整合,制度的内容大致包括管理工作开展的程序、对象、范围、具体措施,让工作的开展有制度可依,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体系。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组织建设。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有效发挥领导协调的职能,应定期召开护理风险管理小组会,对护理的现状、遇到的问题、相关人员的工作感触等进行较为全面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与此同时,护理部门也要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专业性,确定专职护理风险管理的人员,及时收集已有的或者潜在的护理风险信息,进而识别在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加强协调工作。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本身的对象比较明确,其综合难度不是非常大,但是依然需要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尤其是护理部门与相关科室之间的协调,一些问题并不是护理部门自身能够解决的,需要其他部门的协助,例如在原因分析、对策制定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协调,为此,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信息的相关的科室进行传递,实现协同管理。

建立相关的保障制度。一方面,推行护理工作缺陷、差错事故分析制度,严格做好记录工作,并以一定的时间周期为标准进行学习讨论,对于相应的对策措施也要进行及时的处理整合。另一方面,制定病例管理制度,由于不同类型的疾病有着不同的护理要求和护理重点,如果不进行针对性的护理,那么很可能出现既浪费护理资源,又没能降低病人病痛的情况,为此,需要重视病例管理,建立起管理档案,这样就有利于提高护理的效率,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4.3提升医护人员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力

首先,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让他们充分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对自身的服务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其次,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培养、强化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学习护理风险管理的能力,例如定期举办《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学习班,组织护理人员学习风险管理知识以及相关的护理法律法规,同时,也可以邀请具有相关经验的医护人员开展专题讲座以及医疗、护理纠纷的个案分析会,让更多的经验、知识得以传播,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最后,除了培训学习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将本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送到其他做的比较好的医院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积极吸取经验。

4.4强化护理风险管理监控能力

监控工作最主要的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和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之后。为了确保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做好检测与报告两个层面的工作。

第2篇

关键词: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效果

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程序,具体是指通过识别、评估患者、患者家属以及临床医务人员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危险,进而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的过程[1]。我院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产科2014年1月~6月收治的孕产妇100例,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7.4±2.2)岁;孕周37~41 w,平均孕周(39.2±1.4)w;排除妊娠高血压孕产妇、肝肾功能严重障碍孕产妇以及配合度低孕产妇等。将全部孕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两组孕产妇一般资料无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孕产妇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孕产妇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如下。

1.2.1组建风险管理组织: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预防小组,护士长作为小组的组长,小组成员则包括产妇护理骨干。护士长应结合科室具体情况制定出每周、每天的检查项目,具体检查工作则由小组成员去完成,进而明确相关的风险信息,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科学的预防措施,加强风险事件的预防工作。

1.2.2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文件的学习。分析护理安全隐患的具体案件,进而来对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和引起的后果进行分析,让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操作中能小心谨慎,避免护理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

1.2.3完善相关的风险管理制度 临床护理工作应该要认真落实到个人,加强分工合作,提高护理人员的团队精神。针对临床护理操作的重点工作应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定时汇总检查结果,并加强分析和改正。详细告知患者家属护理操作可能存在的风险,让患者及其家属能理解,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从而让纠纷事件和投诉事件发生率降低。

1.2.4强化专科知识的学习,让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让护理人员积极学习其他行业的管理模式,实施每天一问制,晨间护理前组织开展晨会,点评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共同讨论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定期组织考核。全面评估新住院的孕产妇,进而来对风险因素进行及时发现,并告知孕产妇,同时制定科学的措施来对纠纷发生率进行有效控制。

1.2.5加强护理环节的安全管理 护士长应提前上班,进而来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对护理记录和登记进行仔细查看;让护理人员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加强质量管理,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进而来对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孕产妇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管理;并利用本院自制调查表对两组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若(P

2 结果

对照组中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为10.0%(5/50),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4.0%(42/50);实验组中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为2.0%(1/50),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0%(49/50);实验组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产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临床科室,也是产妇进行分娩的主要场所,容易受到患者自身、临床医护人员以及医源性等因素的影响,临床护理风险较大[2-5]。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就是对护理操作存在的或者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识别和处理,主要特点为实用性、针对性和组织性,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让产科的护理风险减少,让孕产妇生活质量提高。护理风险管理能让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为孕产妇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明确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让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操作中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标准,对风险因素进行及时评估,并进行有效预防,对护理操作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查找,让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汪海燕.产科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0):3-5.

[2]何春燕.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天津护理,2011,19(2):119-120.

[3]胡俊珍,梁玮伦,杨明玉,等.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体系架构建立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114-116.

[4]朱雁群,吴美清.护理风险管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5,(16):2552-2553.

[5]王惠利,胡艳芳.风险管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01):146-147.

[6]赵慧娟.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右江医学,2012,40(03):435-437.

[7]余燕.风险管理在基层外科护理管理当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07):139-145.

[8]黄江艳.风险管理在基层外科护理管理当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2,6(12):60-61.

第3篇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控制;实施

风险管理策略是指公司依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确定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选择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等适合的风险管理总体策略,并确定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资源的配置原则。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应包括风险解决具体目标、所涉及的管理及业务流程、所需手段、条件等资源,以及风险事件发生前、中、后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危机处理计划等,并明确责任部门或责任人[1]。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需求和收益

1.全面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

(1)保障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和各项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贯彻执行;(2)建立健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将风险控制在与集团公司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3)不断优化现有管理体系和内控流程,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4)强化规章制度建设,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内、外部信息沟通真实可靠;(5)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增强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

2.全面风险管理的收益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对风险、资本和盈利性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管理;对公司的风险转移策略进行合理化,可以产生二个方面的主要收益:(1)增加机构效率。风险总监(CRO)的任命和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设立为各部门有效工作提供自上而下的协调,更好处理风险之间的依存关系,提高效率;(2)改善风险报告。全面风险管理从企业整体的角度来看待总损失、政策异议、风险事件、主要的风险敞口和早期预警指标。这点可以采取简明的风险管理指示板形式,将公司主要风险信息及时、简明、清楚地表示出来。

二、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内容

1.企业治理风险管理

对企业治理“硬”的要求是企业应构建适当的组织结构和风险控制,“软”的要求但却是最重要的方面是风险融入企业的文化中。这一点和所有的文化问题一样,涉及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执行问题,即管理层能否做到“钉是钉,铆是铆”。高级管理层的决定和行动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比任何纸上的规定作用更大[2]。

2.部门管理

部门管理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关系是企业总体业务和风险文化的主要驱动力。如何构建良好的业务单位和风险管理的健康关系,获取并维护好业务单位的信任和支持,把风险管理实务融入部门管理中,并帮助他们实现业务目标,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成功的前提。

三、实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措施

1.推行职业道德规范

企业采取以下措施推行职业道德规范:(1)建立高层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企业应制定《高层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并使其与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章程、企业精神与宗旨、企业核心经营管理哲学等保持一致,成为企业对各层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主要道德准则。同时企业还应制定《高层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制度》,将对高层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宣传作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工作。企业最高负责人是企业职业道德的倡导者,具有表率作用。

2.企业全面风险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企业应根据经营战略与风险策略相一致、风险控制与运营效率及效果相平衡的原则,定期全面梳理业务流程,制定风险解决的内控方案,针对公司风险所涉及的各项管理和业务流程,制定涵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确保有效管控风险。内控措施一般包括内控岗位授权、内控报告、内控批准、内控责任、内控审计检查、内控考核评价、重大风险预警、企业法律顾问、重要岗位权力制衡等制度。

3.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下几点:(1)企业注重建立以绩效为标准的激励机制,针对同层次的员工,制订相应考核和评价办法,包括《总班子年度绩效考核办法》、《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办》、《中层及以下管理人员考核办法》、《员工考核办法》相关制度。(2)企业通过与高层管理人员签订业绩合同的方式,高层管理人员应完成的主要任务作为关键绩效指标,并此进行考核。绩效指标的选择和目标值的确定应注重短与长期相结合,具体明确,重点突出,覆盖高层管理人的主要工作内容。(3)企业将绩效考核作为员工薪酬、奖惩、升降及用的依据,使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达到权、责、利相统一[3]。

4.企业应当加强文化建设

第一,应大力培育和塑造全员参与、企业特色鲜明的风险管理文化,在各个层面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氛围,增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促进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二,应营造合规经营的制度文化环境。将风险管理文化融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在相关政策和制度文件中明确规定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要求和内容,在各层面营造风险管理文化的氛围。第三,应建立各级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风险管理培训制度,采取外部专家培训、内部交流学习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的培训。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培训工作纳入集团本部及各控股企业年度培训工作计划。

结论

企业应当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风险规避是企业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守伟.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认识[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