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

第1篇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其中包含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值得借鉴的精髓,我们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找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从总体上讲,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位,以道德取向(儒家)为主导,以功利(墨家)和权力(法家)取向为两翼,以自然无为(道家)为补充,以群己和谐、天人合一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境界的多元价值取向体系。其中包含义利、德力、义生、德智、理欲、公私表示具体价值取向的范畴,真、善、美,表示人际和谐、天人合一美好境界的范畴,各范畴和诸要素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彼此之间的关系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即人贵于物、义重于利、德高于力、人际和谐、天人合一、义重于生、德高于智等。这些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一直主导着世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并以反映人的自身发展为中心的社会需求和价值取向,具有超阶级和时空局限的生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基本内涵

1 “天人合一,人际和谐”的文化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思想,它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在生态问题上最经典的智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古老而科学的原则,是我国哲学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易经》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平,民无能名焉。”,其主张以“仁”待人,也以“仁”待物,即所谓“推已及人”、“成物成已”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庄子强调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苟子对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更是有一段名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传统文化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守天则,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达至天人王阳明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概括起来,他们的理论的共同点即在于“溶小己入大我”,或“化小己为大我”。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问的万事万物。

2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文化思想

自强不息精神包括艰苦奋斗,勤学苦读,励志自强等。《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对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君子以此为榜样,要自强不息,努力向上,以便能够与天的这种气质协调一致。孔子积极倡导并实践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提倡人应当高远其志,发奋向道,不耽于衣食而无所用心。他在《论语》中曾经指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礼记・大学》倡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也是反映了儒家曰新不已、奋斗不止的人格观念的重要文字。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西伯拘盖里,演《周易》;孔子厄阵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殡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记载恰恰说明了中华民族愈是遭受挫折,愈是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自强不息、日新奋斗的文化精神,可以被看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及辩证法思想在中国人的生存态度上积极的价值渗透与塑造最集中的反映与结晶,也是对中华民族整体人格状态的历史概括与准确写照,它标明了传统文化中人的主体性的高度自觉。

3 “修齐治平,国家为先”的文化思想

现代教育倡导要提高人的基本素质,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教育讲求“德学并重”,就要从“修身”做起。中国传统文化别注重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大学》讲:“一切皆以修身为本。”“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德行为先,求知学文为后。古人把修身提高到国家兴亡的高度,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如《中庸》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它强调了一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自律原则,也高扬了人的主体性。

4 “讲情重义,诚实守信”的文化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仁义忠恕、道德诚信、重情守义。《周易。系词上》说“一人同心,其利断金”,讲的就是朋友问心灵相通的巨大力量。《论语・坦仁》也说“夫了之道,忠恕而己矣”,就是要求人们要讲究忠贞和宽以待人。自从这一观点提出以后,经过汉代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的发展,到宋明理学得到进一步强化。诚信是儒家伦理文化的基本规范之一。《管子》就提出过“诚实”的要求,强调“非诚实不得食于贾”;苟子也推崇“良贾”,以为“商贾敦懿无诈,则商旅安,货财通,而国求给矣”。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职业领域长期信奉“诚实守信”、“买卖公平”的行为准则,同时寺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尺度。因此,“仁、义、礼、信”作为君了交友的重要原则无疑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冲突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急需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体系。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内部结构完整,彼此之问的关系明确,既互补又协调,能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准绳或依据。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兴衰变迁的积淀,在形成过程中难免具有时代烙印和局限性。面对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冲击,教育对象在价值趋向,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必然产生新的嬗变,因而不免与传统文化思想产生矛盾和冲突。而这种矛盾和冲突又集中表现在受教育者对自主意识的提升和主动选择性的发挥上。如何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价值体系进步性的同时,克服其消极性,实现其自身的优化和现代化,从而构建起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体系,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回避的深层次问题。

1 道德化与功利性的冲突

传统文化思想具有一种明显的泛道德倾向,从人伦意义而不是从功利角度,传统文化对道德的过份倾斜造成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在传统社会中,道德建设一直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道

德完善也一直是个体和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目标。而经济发展则让位于道德建设。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强调对物质利益关注,必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泛道德化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性的冲突与对立,这是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一个焦点问题。

2 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冲突

个体性是指在群体与个体、公与私的关系上,主张突出个体的主体性。现时代是人的个性充分张扬的时代,人的个体价值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因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主义或整体至上的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冲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中,整体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是社会中的一个角色强调个体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整体是目标,是最高的存在;个人只有在被整体所包摄、消融中才有价值可言。而当前,个体的生存需求、发展需求成为人生理想的重要内容,尊重自我、关注自我、发展自我成为众多社会个体的人生理想,对此,在整合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对传统文化思想必须要有一个辩证的认识。

3 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冲突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在思维方式上追求“善”。求善的思维则重在制定规范、形成约定、讲究求同。要求众多的人有一个相同的思维指向,这就造成了人们的从众,趋同的思维心理,它通常以是否合乎规范,是否与别人一致,别人能否接受为思维前提,处处遵守外部规则,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思维方式就容易造成个体人格的不鲜明和个体行为的僵化保守。当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渐丰富,多元的生活也带来了多元的思维,人们已不再追随他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更追求一种个性化、有色彩、有特色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传统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对这种在思想上和理论上表现为推崇绝对主义的思维方式有明确的认识和辨析。

以上冲突和表现是当前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人们诉诸新理念的体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有所为,对这种现实是不能回避和不容忽视的。应当看到,随着社会发展的进一步深化,随着人们自我选择、自我设计和自主意识的提高,这种冲突必然在现实生活中凸现出来。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文化思想精神批判继承的基础之上,适应时代潮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积极更新观念,善于因势利导。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才能在对传统文化思想的把握中有破有立,卓有成效。用中国传统文化重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世界和精神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李玲菘:中国文化的几个基本精神的历史作用及其现代价值[J],广州师院学报,1998(8)

[2]黄钊:中国道德文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4

[3]陈少岚:大学生思想教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

[4]孟万金:中国传统德育观与当代西方德育观的比较[J],教育研究,1992,(8)

第2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思想传承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具有广泛的内涵,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与习惯。1何为传统文化?具体来讲,指的是在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某个民族保留的稳定形态的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由思想家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国民品性、伦理观念、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2

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中华民族的心理习俗。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的没有中断的人类文明,很多历史承续和积淀中都蕴藏着丰富的心理智慧,支配、指引和解释着人们的日常心理生活和日常活动。3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虽然没有形成学科体系,但却是丰富多彩的,有不少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和思想文化,为我国心理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心理思想

儒家文化重视人格和对个人道德的培养,塑造了独立、自主、自强、自尊的理想人格,强调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注重意志品质的锻炼,为个人设定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提倡通过效法天道、自强不息来实现自我价值。孔子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见贤思齐”,要通过内省认识真实的自我,加强对自我修养的反思和自我调控。4孟子在《告子下》中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法家注重培养良好的法制和纪律意识。商鞅在《字分》中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明确指出“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必须加强对民众的“法治”教育,凡不符合法令的言论,不听;不符合法令的行为,不赞扬;不符合法令的事情,不做。作为法家集大成者的韩非子,吸取了前期法家的诚信观念,崇尚信,宣扬信。诚信是法家思想最突出的特点,“立法禁、重执守、信赏罚”,在古代法家诚信思想中,已经出现了现代法治精神的雏形。

道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人们尊重自然,在自然规律的指引下积极改造自然。道家思想要求人们要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待人要不骄不躁、诚恳谦虚。“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体现出道家处世平和、宽容、自然的态度。道家另一个积极的思想原则是虚其心,道就是虚,去除心中的念想和心事就是快乐,把心放空,才能体验生命的乐趣,虚心方能容物,虚心方能容人。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人民对贪欲的异化越来越明显,同时也伴随着产生了很多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比如典型的焦虑症,就是由于紧张、忧虑、恐惧等生活感受交织在一起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还有常见的心理疾病忧郁症,表现为人们某种生活欲望受挫的失落反应。只要在生活中不过分苛求,不抱过多的不实际的期望,就能够保持良好的心境,从而不会不会再自寻烦恼,更不会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5

墨家思想的精华是其“兼爱”精神,所谓兼爱,就是强调人们具有“兼相爱, 交相利”的社会思想,通过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宽容和互助,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墨子主张“使天下兼相爱”,“兼爱”是对儒家“仁”的发展,在墨子看来,天下之乱,起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君与父不慈,直至盗贼之害人,都是互不相爱的结果。

二、传统文化思想在心理健康中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文化对于心理咨询的方法、过程和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心理治疗的过程或效果上,6中国人所呈现的“个人为中心的边缘型心理调节模式”,对人的心理调节来说是一种积极的方式。7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积极的内容都涉及到心理健康,把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利用人们熟悉的心理调节模式,来改变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对提高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自强精神塑造健康人格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优秀的精神内涵,在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一直注重对子女的自强精神教育,也成为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强精神对促进个体人格的独立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十分重要。

首先,自强可以立志,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消极、颓丧、痛苦、沉沦等心理因素。志向和抱负是人学习生活中强大的精神支柱,在建立个人理想的基础上,锻炼勤劳、勇敢、坚强的心理品质,梳理个人奋斗的理想和目标,总是能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状态,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困难,始终能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使自己拥有旺盛的精力,让生活充满乐趣。

其次,自强不息还可以使人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具备挑战精神,克服自卑感,让自己的心情能够处在一种适度的紧张之中,保证自己的心身健康。一旦缺乏自强精神,人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如果长期以往,甚至可能出现极度自疚和自责的情况,这对人的心身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

最后,自不息是自信心建立的基础。只有建立了自信,才能使人克服退缩和畏惧心理,不会妄自菲薄,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抵制因失败情绪产生的压抑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人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只有通过理想和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才会有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形成健康的人格,减少心理上的压力,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二)以自律和自省意识调控自我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也就是说,人在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模仿他人时,会为自己建立一个榜样。环境在这种社会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只要控制了环境,就可促进人的社会行为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自律和自省意识,强调的就是法制意识和纪律意识,要求社会公民遵守法制和纪律,注重自我行为的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法家的“法治”教育和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的内省方法,对借助外部环境,通过内心内心的调整,起到调节自我行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检查思想是进行自我检定、探究自我深层心理的有效思维方法。如果能用正确的道德规范反省自己,学习和模仿身边优秀的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就能有效地预防各种心理问题。

(三)以宽容心态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在人际交往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人际关系一经建立,一定会被个体直接体验到。如果在心理上距离趋近,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相反,如果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美国学者舒茨曾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三维理论认为,社会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感情需要,在这三种需要中,最基础的是包容需要。也就是说,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对于强调个性的现代人来说,交往中的包容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庸之道”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非常重视的内容,强调心胸豁达, 要求人们能够懂得自我解脱,从而维持心理的一种平衡状态,保持自我内心世界的稳定。随着生活压力的与日俱增,中庸思想日益突凸出心理健康方面的价值。对现代人来说,学会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能够及时控制外界的各种刺激,及时控制和调节,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

我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强调“兼爱”“包容”“和合”等思想。强大的包容思想,也是中华文化得以长期延续、从未发生中断的基础,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等思想,更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恒爱之,敬人者恒敬之。”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时常怀有仁爱之心、宽容之心,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不要以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人,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宽容和宽恕,才会实现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

传统文化中新旧交融的特质,使得其不仅仅是“过去的文化”,更影响和预示着未来。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都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代代延续的,在这种发展与延续当中时时发生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交融。8在心理健康中引入传统文化思想,不仅对提高当代人的心理健康素质很有帮助,从更深的层面来讲,对丰富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释]

1泰勒著,蔡江浓译:《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2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3罗鸣春、苏丹、孟景:《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传承的四个途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7~12页。

4杨伯峻译著:《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80页。

5巢传宣:《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健康》,《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第61页。

6Sue D, Sue D W, Sue S. Understanding Abnormal behavior.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0:59~63.

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文化教育;人道精神

TraditionalCulturalEducationShouldBeEmphasizedinUniversities

Abstract:Traditionalcultural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servestoinstillpatriotism,apositivephilosophyoflife,andhumanitarianism.Toemphasizeitisanimportantmeasuretoenrichuniversitiesideologicalandpoliticalworkundercurrentcircumstancesforthecultivationofstudentswithloftymoralstandards,highculturalattainment,apositiveoutlookonlife,asenseofnationalpride,andstrongselfconfidence.

Keywords:ideologicalandpoliticalwork;traditionalculturaleducation;humanitarianism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显得突出,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复杂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十分广泛,而思想素质教育则是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因为思想素质教育的成败得失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能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问题。就人才的个体而言,思想素质是最基本的素质,良好的思想素质是合格人才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要将思想素质教育作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来抓,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真正使思想素质教育行之有效,在培养合格人才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当前,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虽然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外来思想特别是西方腐朽的思想对我国固有思想文化正在进行着有力的冲击。在这种复杂的条件下,只凭有关的思想理论教科书对学生进行单纯的思想教育,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我们的祖先以他们过人的聪明智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阅历创造了优秀的精神文化,这是一笔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在今天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思想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发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将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人道主义精神的培养,人格理念的提升,都会起到十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感情,能够使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念,激发其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爱国思想的确立,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几千年来,爱国主义一直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母题。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充溢着圣贤先哲们浓厚而强烈的爱国思想,传统文化教育就是通过古代典籍特别是古代诗文的阅读和理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种爱国思想感情的影响。我国古代有成就的文人大多是优秀的爱国主义者,他们一生的经历行事都可以作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而他们留下来的文章著作则是其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结晶。

在我国众多的爱国文人中,屈原是杰出的代表。屈原一生经历行事的本身就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爱国思想的内涵,他的那种“独立不迁,横而不流”的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操守,那种为了国家民族的振兴富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追求,那种为了实现美政理想而“虽九死其尤未悔”的致死不渝的爱国信念,都如同经天之日月,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而屈原创作的楚辞作品始终充溢着这种强烈而执著的爱国思想,几千年来它一直是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典范题材。屈原的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哺育了千千万万个爱国主义者;即使在今天,屈原作品中蕴涵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也仍然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屈原的生平事迹及其楚辞作品仍然可以作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

高等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历史文化典籍中蕴涵的爱国思想通过学生的阅读或教师的讲解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乃是一个人应有的崇高品德,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我国人民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许多先烈为国家、为民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应该永远成为我们炎黄子孙学习的典范。

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在抗击金人侵略的斗争中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爱国词人辛弃疾年逾花甲,仍以廉颇自喻,报国之情弥烈;范仲淹高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念;大诗人陆游在弥留之际还不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民族英雄文天祥慷慨悲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国家为民族从容就义;这些都是何等崇高的人生信念和壮烈行为!通过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学生将会懂得,爱国主义并不是一句空话,传统文化典籍中充溢的爱国思想感情也并非是著者的矫情,而是著者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是饱蘸着著者心血的情感结晶。“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屈原、岳飞、辛弃疾、文天祥等都是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涌现出来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们毁家纾难,精忠报国,不成功,便成仁,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篇章。他们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诗文典籍,对后人都将永远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昭示。

当然,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爱国主义在内容上有着重大的区别。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是与忠君思想密切联系的,因为在家天下的封建专制时代,国君就是国家的代表与象征,忠君就是爱国,爱国即是忠君。“忠君”与“爱国”几乎成了同义语。从屈原以来的历代志士仁人,几乎都把“忠君爱国”当作高尚人格的终极追求。因此,就出现了一个令我们今天不能接受而予以批判否定的“愚忠”的思想。例如岳飞就因为愚忠致使抗金大业功败垂成,自己也残遭奸臣杀害,从而留下千古遗憾。就今天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而言,“愚忠”思想当然是封建文化的糟粕,应当予以批判和扬弃。但同时我们也应当将这种思想与行为放在特定的历史氛围和社会背景中去分析理解,在批判其思想糟粕的同时,发掘与继承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强调对于传统爱国思想中精华部分的继承、发扬与光大,这也是复兴民族文化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实践将会证明,加强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情操一定会起到十分有效而积极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中的人格风范

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他们既要有知识,有能力,更要有崇高的人格与远大的理想。人格与理想是人的灵魂。一个人的知识再多,能力再强,如果没有高尚的人格和远大的理想,他就不可能将这种知识和能力贡献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甚至还会走向

面,危害社会和人民。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是有理想,有抱负,有高尚人格的建设人才。人格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突出表现,人格的高下,突出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优劣。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德”尤其是人格的教育与培养,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与才育之间的关系:即德是才之魂,才是德之实;以德御才,德才兼备。因此,高校思想素质教育应把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人格与远大理想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理念。而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树立崇高人格与远大理想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古代的圣贤之士都十分强调做人的操守,注重人格的历练和培养。先秦儒家尤其重视一个人的品德修为和人格操守的磨练。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先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孔子和孟子的这些言论,突出表现了中国古代文士注重人格修养的高尚情怀。而儒家“士穷节乃见”,“君子固穷”等人生信条,则要求一个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尤其要保持独立特行的品节操守。孟子还认为,一个品节高尚的人必须做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是说“富贵”不能惑乱他的心志,“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摧毁他的信念。这种人格操守正是我们民族自强自立、不屈不挠精神的集中体现。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构成部分,虽然它有许多糟粕,但儒家提倡的人格思想,却对中华民族的心理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也是积极的影响。而先秦道家所提倡的“抱朴守拙”、淡泊超远、追求人生自由的思想,则是对儒家人格思想的有效补充,同样成为中华民族心理性格的基本特质。

我国古代众多的文人大都有着高尚的人格品节,他们的作品都是自己崇高的人格思想的真实流露。屈原刚肠疾恶、修身洁行、出污泥而不染纤尘的高风亮节,司马迁正直不阿、受辱不屈、发愤著书的执着精神,陶渊明淡泊明志、弃官归隐、追求人生自由的品格操守,都在他们的诗文歌赋中有着突出的表现。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过程中,去自觉地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人格精神,使这种人格精神对其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因为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中,我们仍然要提倡:富贵不能其心,贫贱不能移其志,威武不能屈其节。尤其是今天道德严重滑坡、物欲横流、腐败滋蔓的情况下,我们的高等教育更要注重高尚人格的培养。只有人格高尚,才能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材。

从一定的角度说,高等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比向他们灌输知识更为重要,而人格的塑造必须要有精神榜样,我国古代这些有着特立操守的志士仁人就是光辉的典范。开展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教育中接受榜样的人格力量的影响,从而使他们的人格品位得到逐渐提升。特别是文学典籍,其淘情冶性的作用又不同于一般的思想道德理论的直接灌输,文学作品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人格力量能够潜藏于读者的心灵深处,对他们产生人格的熏陶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讲,高尚的人格往往来自于高尚的审美情趣,一个人有了高尚的审美情趣,他就会自然的排斥一切庸俗丑陋的东西,在行为方面就会有较高的取舍标准,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文学鉴赏活动则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是一座可供华夏子孙万世取用的精神宝藏,其中所蕴涵的崇高的人格精神更具有发掘的价值。鉴于此,传统文化教育要注意开展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活动,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熏陶,以期取得积极而显著的教育效果。

三、传统文化中的人道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使之成为性格健全富有爱心的人,高校思想素质教育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人道思想的教育,培养学生博大的胸襟和仁爱思想。

关心和乐于帮助他人本来是我们民族的美德。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同时,不能不注意到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对我国的侵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的人生观念已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金钱锈蚀了人的美好心灵,“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已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处世哲学,有些人甚至变得自私冷漠,寡廉鲜耻,不择手段地侵占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来满足一己的私欲。社会公德的败坏和沦丧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强调对学生进行人道主义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人道主义是在14——16世纪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文艺复兴中诞生的。但是,我国先秦时期的诸子著作就已经反映了朴素的人道思想和人道精神。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反对猛于虎的苛政,提倡施行仁政;孟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文关怀;墨子的“兼爱”“非攻”的主张等等,都闪耀着人道思想的光辉。我国历代的文学家们继承和发扬了先秦诸子的人道精神,在他们的创作中始终表现了对社会底层民众的终极关怀。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曹操的“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高适的“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等等,无不表现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人道精神。

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通过阅读与理解,古代文化典籍中蕴涵的人文关怀和博爱精神,能够深深感染学生,引起他们思想的共鸣。谁都知道,当一个人居于高堂华厦之中,食膏粱,饮琼浆,空发一些关心民生疾苦的高论,那是很容易的事。但中国古代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的作者大多命运蹭蹬,处于窘迫维艰的困境。他们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的作品没有仅仅就个人的不幸怨天尤人,痛苦不堪,而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的底层,对劳动人民的疾苦予以极大的关切,一个没有博大的胸襟、充满爱心的人是不可能做到这样的。

在这方面,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年轻时的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的远大抱负来到长安,,但是,由于权奸当道,政治黑暗,他的理想很快破灭;在物质生活上也开始陷入困境,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甚至于“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贫困的生活使他接近了劳动人民,认清了黑暗现实。对劳动人民开始表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写出了《三吏》、《三别》这一类的杰出诗篇,唱出了那震撼人心的著名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晚年的杜甫四处漂泊,贫病交加,“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即便如此,他还是那样为民请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博大的胸襟,高尚的境界,都源于杜甫心灵深处潜藏的博爱精神。而蕴涵在杜甫诗作中的这种关心民众、体贴他人的博爱思想无疑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召作用。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先秦儒家著作和杜甫诗歌这一类文学作品表现出的人道思想,正是我们要挖掘的精神宝藏。

当然,传统文化中的人道思想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人道主义还是有区别的,但任何新的文化和新的思想都有所承传,人道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我们必须代代相传,永不废弃。因此,在思想素质教育中,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人道思想的精华来教育学生是十分必要的。对学生进行人道主义教育,通俗地说,就是教育他们对他人要有爱心,对社会要有责任感;而培养充满爱心,对社会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正是高校思想素质教育的主要宗旨和目标。

第4篇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传统文化

历史孕育出了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让学生体会民族情感,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建立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优秀的传统文化应拥有继承性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了五千余年的根本所在。在一段光辉历史的长河之中,中华文化孕育出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产生了大量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等。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由它而诞生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缔造出了对世界人类有着巨大影响的科学成果和丰富的文化艺术作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需要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中对学生加以灌输,并使学生有深刻的理解,这才能满足社会主义发展的需求。

2.多种文化共存

中华文化并不是单一的某一种文化,它是将百家之精华融于一身的代表,它的内核之中包含了所有中华民族儿女们的优秀道德品质和智慧。正因为如此,中华传统文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所以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一项很有必要、也是很有历史责任感的光荣任务。当下,世界正处于发展变革的浪潮之中,各种思想正渐渐进入人的意识,这些文化思想有精髓、也有糟粕,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共通、也有对立。但不可否认,任何文化都有糟粕的地方,中学思想政治老师在教学当中需要让学生以辩证的目光看待所有文化,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应该舍其糟粕,得其精髓。同时,以理性的目光看待西方文化流入中国的现状,在中国这片土地,实现多种文化共存并良好发展的局面。

3.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新一代学生在课堂之上除了接受科学理论知识以外,鲜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缺乏相应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因此,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当代中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之下,接受了较多外来文化的熏陶,且绝大多数中学生拥有主流意识形态,这些学生今后会有怎样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前程。但是众多西方文化糟粕涌入中国,而老师往往只注重学生成绩,没有对学生的个人价值观进行正确指导,很多学生养成了自私自利、崇洋等诸多恶习,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博爱、民族精神气节背道而驰。因此,在中学时代,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有效树立起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使学生抵御住外来文化中的糟粕,让中学生茁壮成长。

二、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则

1.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

无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外来文化,都有可取之处和不可取之处。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应该向学生多多加以讲授,让学生学习并发扬,以此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价值取向继续弘扬贯彻下去,并成为鼓舞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之中,老师应让学生学会鉴别中华文化中的可取之处和不可取之处,不可“一刀切”。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继续发扬保持下去,并且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当代中学生的文化内核。在此基础上,对中华传统文化中那些落后迂腐的糟粕,要让学生坚决抵制,以此实现培养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目的。

2.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之中有可取之处

中学的思想政治课程传递的文化往往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所以对学生进行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灌输往往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科目的觉悟,真正使学生树立起端正的价值观。所以,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应选择那些符合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要求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教学活动。

3.客观正确地评价“文化复古”潮流

中学的思想政治课程除了对学生进行有关的德行操守的教育之外,也必须帮助学生客观正确解析中国当下的“文化复古”现象。文化复古现象包含了“保守文化现象”“传统与现代思想的矛盾”等,这些思想在各界均存在,并且产生了较大的争端。而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任务就是让相关老师正确指导学生看待这种“文化复古”现象,并且提醒学生,单纯不假思索地在现代直接使用传统保守的文化是不正确的。

4.坚持文化的多元和谐发展

当下中华民族对待文化保持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多元文化共同发展”这一格局。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但在此之中,要让学生正确看待外来文化,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目前,优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渐渐开始被人们所忘却,在中学思想政治的教育中,老师要让学生逐步拾起这些被逐渐遗忘的优秀传统文化,正确看待“多元文化”这一当前格局。

三、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讲授技巧

1.在中学思想政治教材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在对初中生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需要着重于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爱国意识,让学生可以正确对待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分为经济、政治、生活、文化四个板块,着重于与我国国情的结合。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渗入儒家思想中的道德伦理观和情感价值观等。

2.注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相关教师必须注重教学策略的把握。以学生作为主体,完成“提出目标―制订相关策略―完成评价”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学生个人感情的表达,开展相关讨论,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发扬学生的主体性。

3.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

教育部强调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应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以此达到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中,实践教学往往可以取得出人意料的好效果。

对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让学生将魅力十足的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下去,是每一个老师必须完成的使命。在此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拥有明辨“精华”与“糟粕”的能力。因此,中学思想政治老师历史责任重大,需要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谨言慎行,渗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赵 刚.论传统文化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关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3):73―74.

[2]邵晓芳.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实践教学[J].科技信息,2008,(31):196.

[3]崔学献.浅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34―135.

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文化教育;人道精神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Universities

Abstract: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serves to instill patriotism,a positive philosophy of life,and humanitarianism. To emphasize i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enrich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under current circumstanc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with lofty moral standards,high cultural attainment,a positive outlook on life,a sense of national pride,and strong self confidence.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humanitarianism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显得突出,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复杂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十分广泛,而思想素质教育则是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因为思想素质教育的成败得失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能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问题。就人才的个体而言,思想素质是最基本的素质,良好的思想素质是合格人才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要将思想素质教育作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来抓,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真正使思想素质教育行之有效,在培养合格人才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当前,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虽然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外来思想特别是西方腐朽的思想对我国固有思想文化正在进行着有力的冲击。在这种复杂的条件下,只凭有关的思想理论教科书对学生进行单纯的思想教育,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我们的祖先以他们过人的聪明智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阅历创造了优秀的精神文化,这是一笔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在今天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思想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发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将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人道主义精神的培养,人格理念的提升,都会起到十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感情,能够使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念,激发其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爱国思想的确立,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几千年来,爱国主义一直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母题。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充溢着圣贤先哲们浓厚而强烈的爱国思想,传统文化教育就是通过古代典籍特别是古代诗文的阅读和理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种爱国思想感情的影响。我国古代有成就的文人大多是优秀的爱国主义者,他们一生的经历行事都可以作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而他们留下来的文章著作则是其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结晶。

在我国众多的爱国文人中,屈原是杰出的代表。屈原一生经历行事的本身就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爱国思想的内涵,他的那种“独立不迁,横而不流”的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操守,那种为了国家民族的振兴富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追求,那种为了实现美政理想而“虽九死其尤未悔”的致死不渝的爱国信念,都如同经天之日月,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而屈原创作的楚辞作品始终充溢着这种强烈而执著的爱国思想,几千年来它一直是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典范题材。屈原的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哺育了千千万万个爱国主义者;即使在今天,屈原作品中蕴涵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也仍然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屈原的生平事迹及其楚辞作品仍然可以作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

高等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历史文化典籍中蕴涵的爱国思想通过学生的阅读或教师的讲解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乃是一个人应有的崇高品德,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我国人民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许多先烈为国家、为民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应该永远成为我们炎黄子孙学习的典范。

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在抗击金人侵略的斗争中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爱国词人辛弃疾年逾花甲,仍以廉颇自喻,报国之情弥烈;范仲淹高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念;大诗人陆游在弥留之际还不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民族英雄文天祥慷慨悲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国家为民族从容就义;这些都是何等崇高的人生信念和壮烈行为!通过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学生将会懂得,爱国主义并不是一句空话,传统文化典籍中充溢的爱国思想感情也并非是著者的矫情,而是著者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是饱蘸着著者心血的情感结晶。“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屈原、岳飞、辛弃疾、文天祥等都是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涌现出来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们毁家纾难,精忠报国,不成功,便成仁,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篇章。他们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诗文典籍,对后人都将永远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昭示。

当然,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爱国主义在内容上有着重大的区别。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是与忠君思想密切联系的,因为在家天下的封建专制时代,国君就是国家的代表与象征,忠君就是爱国,爱国即是忠君。“忠君”与“爱国”几乎成了同义语。从屈原以来的历代志士仁人,几乎都把“忠君爱国”当作高尚人格的终极追求。因此,就出现了一个令我们今天不能接受而予以批判否定的“愚忠”的思想。例如岳飞就因为愚忠致使抗金大业功败垂成,自己也残遭奸臣杀害,从而留下千古遗憾。就今天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而言,“愚忠”思想当然是封建文化的糟粕,应当予以批判和扬弃。但同时我们也应当将这种思想与行为放在特定的历史氛围和社会背景中去分析理解,在批判其思想糟粕的同时,发掘与继承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强调对于传统爱国思想中精华部分的继承、发扬与光大,这也是复兴民族文化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实践将会证明,加强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情操一定会起到十分有效而积极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中的人格风范

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他们既要有知识,有能力,更要有崇高的人格与远大的理想。人格与理想是人的灵魂。一个人的知识再多,能力再强,如果没有高尚的人格和远大的理想,他就不可能将这种知识和能力贡献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甚至还会走向

面,危害社会和人民。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是有理想,有抱负,有高尚人格的建设人才。人格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突出表现,人格的高下,突出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优劣。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德”尤其是人格的教育与培养,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与才育之间的关系:即德是才之魂,才是德之实;以德御才,德才兼备。因此,高校思想素质教育应把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人格与远大理想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理念。而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树立崇高人格与远大理想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古代的圣贤之士都十分强调做人的操守,注重人格的历练和培养。先秦儒家尤其重视一个人的品德修为和人格操守的磨练。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先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孔子和孟子的这些言论,突出表现了中国古代文士注重人格修养的高尚情怀。而儒家“士穷节乃见”,“君子固穷”等人生信条,则要求一个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尤其要保持独立特行的品节操守。孟子还认为,一个品节高尚的人必须做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是说“富贵”不能惑乱他的心志,“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摧毁他的信念。这种人格操守正是我们民族自强自立、不屈不挠精神的集中体现。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构成部分,虽然它有许多糟粕,但儒家提倡的人格思想,却对中华民族的心理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也是积极的影响。而先秦道家所提倡的“抱朴守拙”、淡泊超远、追求人生自由的思想,则是对儒家人格思想的有效补充,同样成为中华民族心理性格的基本特质。

我国古代众多的文人大都有着高尚的人格品节,他们的作品都是自己崇高的人格思想的真实流露。屈原刚肠疾恶、修身洁行、出污泥而不染纤尘的高风亮节,司马迁正直不阿、受辱不屈、发愤著书的执着精神,陶渊明淡泊明志、弃官归隐、追求人生自由的品格操守,都在他们的诗文歌赋中有着突出的表现。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过程中,去自觉地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人格精神,使这种人格精神对其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因为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中,我们仍然要提倡:富贵不能其心,贫贱不能移其志,威武不能屈其节。尤其是今天道德严重滑坡、物欲横流、腐败滋蔓的情况下,我们的高等教育更要注重高尚人格的培养。只有人格高尚,才能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材。

从一定的角度说,高等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比向他们灌输知识更为重要,而人格的塑造必须要有精神榜样,我国古代这些有着特立操守的志士仁人就是光辉的典范。开展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教育中接受榜样的人格力量的影响,从而使他们的人格品位得到逐渐提升。特别是文学典籍,其淘情冶性的作用又不同于一般的思想道德理论的直接灌输,文学作品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人格力量能够潜藏于读者的心灵深处,对他们产生人格的熏陶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讲,高尚的人格往往来自于高尚的审美情趣,一个人有了高尚的审美情趣,他就会自然的排斥一切庸俗丑陋的东西,在行为方面就会有较高的取舍标准,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文学鉴赏活动则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是一座可供华夏子孙万世取用的精神宝藏,其中所蕴涵的崇高的人格精神更具有发掘的价值。鉴于此,传统文化教育要注意开展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活动,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熏陶,以期取得积极而显著的教育效果。

三、传统文化中的人道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使之成为性格健全富有爱心的人,高校思想素质教育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人道思想的教育,培养学生博大的胸襟和仁爱思想。

关心和乐于帮助他人本来是我们民族的美德。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同时,不能不注意到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对我国的侵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的人生观念已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金钱锈蚀了人的美好心灵,“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已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处世哲学,有些人甚至变得自私冷漠,寡廉鲜耻,不择手段地侵占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来满足一己的私欲。社会公德的败坏和沦丧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强调对学生进行人道主义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人道主义是在14——16世纪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文艺复兴中诞生的。但是,我国先秦时期的诸子著作就已经反映了朴素的人道思想和人道精神。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反对猛于虎的苛政,提倡施行仁政;孟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文关怀;墨子的“兼爱”“非攻”的主张等等,都闪耀着人道思想的光辉。我国历代的文学家们继承和发扬了先秦诸子的人道精神,在他们的创作中始终表现了对社会底层民众的终极关怀。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曹操的“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高适的“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等等,无不表现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人道精神。

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通过阅读与理解,古代文化典籍中蕴涵的人文关怀和博爱精神,能够深深感染学生,引起他们思想的共鸣。谁都知道,当一个人居于高堂华厦之中,食膏粱,饮琼浆,空发一些关心民生疾苦的高论,那是很容易的事。但中国古代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的作者大多命运蹭蹬,处于窘迫维艰的困境。他们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的作品没有仅仅就个人的不幸怨天尤人,痛苦不堪,而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的底层,对劳动人民的疾苦予以极大的关切,一个没有博大的胸襟、充满爱心的人是不可能做到这样的。

在这方面,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年轻时的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的远大抱负来到长安,,但是,由于权奸当道,政治黑暗,他的理想很快破灭;在物质生活上也开始陷入困境,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甚至于“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贫困的生活使他接近了劳动人民,认清了黑暗现实。对劳动人民开始表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写出了《三吏》、《三别》这一类的杰出诗篇,唱出了那震撼人心的著名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晚年的杜甫四处漂泊,贫病交加,“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即便如此,他还是那样为民请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博大的胸襟,高尚的境界,都源于杜甫心灵深处潜藏的博爱精神。而蕴涵在杜甫诗作中的这种关心民众、体贴他人的博爱思想无疑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召作用。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先秦儒家著作和杜甫诗歌这一类文学作品表现出的人道思想,正是我们要挖掘的精神宝藏。

当然,传统文化中的人道思想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人道主义还是有区别的,但任何新的文化和新的思想都有所承传,人道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我们必须代代相传,永不废弃。因此,在思想素质教育中,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人道思想的精华来教育学生是十分必要的。对学生进行人道主义教育,通俗地说,就是教育他们对他人要有爱心,对社会要有责任感;而培养充满爱心,对社会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正是高校思想素质教育的主要宗旨和目标。

总而言之,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当前党的以德治国的战略方针,要抓住思想素质教育这一重点,注重人才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而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对高校思想素质教育内容的新的补充,也是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培养品德高尚的合格人才、提升整体文化品位所必须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

第6篇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总体性概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最根本的一条。《易传?文言》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归结到人的身上,“天人合一”反映的是一种既能认识自然规律又能顺应自然规律的“天人合一”的人格操守。

二、个人自身方面:自强不息,重视伦理纲常、道德教化和理想人格

(一)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国人生存态度上的集中体现,它标志着传统文化中人的主体能动性和高度自觉性,也是对中华民族整体人格状态的历史概括。《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体现的都是这种精神。

(二)重视伦理纲常和道德教化

重视伦理纲常和道德教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素以人为本位,所以伦理道德受到特别的重视和提倡,而中西方在伦理与道德之间又有着巨大的差异。西方人的伦理思想建立在以个人为根本的基础上,而中国人的伦理思想建立在以家庭为根本的基础上。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人与人的关系素有“五伦”之说,也就是五种人际关系,即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这五种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家族关系。在五种关系中,家族关系占了三种,而君臣关系是父子关系的扩大,朋友关系是兄弟关系的扩大,如“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即反映了朋友关系和兄弟关系间的联系。

(三)理想人格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理论是从儒家文化中凝结和升华出来的,以中国儒家哲学为中心的基本传统价值观中,其所传播的价值信念即为一个君子人格在现实世界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承担精神和责任意识。在这种精神背后隐藏的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是对“人”这一群体的普遍关爱,即仁爱的情怀,它是在长远的中国历史社会发展下的产物,它使中国社会形成了一个坚定明确的社会集体意识:公而忘私、讲风骨、重气节。儒家道德的特点是:富于理想主义、人文主义和实践理性精神,它追求自我完美,力图通过提高道德塑造理想人格。

三、人与人之间:厚德载物,兼容并蓄

诚如《易经》所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当以一颗宽厚仁慈的爱心来对待世间万物。中国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不仅对中国文化的向外输出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也对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起着推动作用。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小,相互之间联系的更加紧密,传统的坐井观天、盲目排外只会自取灭亡,只有谋求共同发展,倡导厚德载物、兼容并蓄的精神互补才能真正实现双赢。

四、个人与国家方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春秋时期的孔子周游列国,著书立说鼓励人们为了国家、民族而奋斗;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调国人要居安思危;战国时期的屈原曾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满腔的救国壮志至死不渝;汉朝的苏武出使匈奴为求战争平息,被迫在荒芜的草原牧羊几十载无怨无悔;西汉时期贾谊为国家强大而主张改革,被贬长沙仍余心不改;范仲淹、陆游、岳飞、顾炎武、林则徐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置生死于不顾,哪里还会去考虑自己的祸福得失呢?封建社会的中国,无论是处于太平盛世抑或是遭受外族入侵,国难当头时总有人能为了国家兴亡奔走呼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甚至不惜以一己之力挺起民族的脊梁。

第7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课堂教学 实践活动 校园网络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070-03

高校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忧民、仁爱宽厚、诚实守信、积极进取和理想人格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价值,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当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国社会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形成并支配着大多数中国人的具有积极影响的价值体系、观念形态、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等的总体表征。[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永恒的魅力,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

人的素质,起源于先天,在后天的教育、环境影响下不断丰富、发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个人修身思想,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博怀,“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的处事原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浩然正气,“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的优良品德,这些优秀的思想历经数千年传承,已渗透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促使大学生以圣贤作为自身理想人格的典范和人生追求的目标,加强道德修养,完善人格操守,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外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促进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此外,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有利于扩展人文知识面,增强人文素质。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量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不断涌入,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和价值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作为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切入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内容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有利于丰富和拓展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教育更具感染力。例如,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引入中华传统文化中耳熟能详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典范,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内容融入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贴近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现实生活,促使他们在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洗礼、熏陶的同时,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人格品质教育和理想情操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

(三)有利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内容,以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处事准则,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以“言必诚信,行必中正”的人格修养,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仁爱、诚信、友善等思想品格和道德规范,从而推动当代大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一旦成为大学生普遍接受且广泛认同的主流价值观,就有利于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困境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育主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

作为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体,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为活跃的要素,二者共同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然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一是教育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教育者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控者与引导者,担负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效果。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一般都受过专门的培训,具备相对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但也有部分教育者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学科文化知识不完整,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二是教育对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群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化,有的大学生推崇西方文化,而对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却一知半解、知之甚少;有的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缺乏主体性,不能从自身思想道德实际出发,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主动从中汲取营养并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二)教育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够

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治观教育和道德观教育。[3]然而,这些教育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够。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够广泛。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教育内容中,少量地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朴素辩证思维、爱国主义精神和优良道德传统;而在政治观、法治观等教育内容中鲜少提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法治观念。第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够深入。在将抽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转化为教育内容的过程中,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以教育部统一颁发的教材、学校统一备课的课件资源和几本教师参考书为资料,而没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三)教育方法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形式单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传递教育内容,所采用的手段、方法以及运用这些手段和方法的技巧、技能的总和。[4]大W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要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通过恰当的教育方法才能起作用。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常而普遍使用的教育方法是理论灌输法,教育者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灌输式”或“注入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理论性强、说教味浓,往往会出现“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睡觉、玩手机、看电脑、聊天”的现象,无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艺术性与感染力;部分高校虽然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实践活动,如参观历史名胜、组织社会服务、开展公益劳动等,但缺乏系统化和经常化,不能对大学生思想品德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影响,且很多实践活动未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没有与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不能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从而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教育环境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欠缺

学校作为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和场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影响作用更加直接和具体。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比较欠缺。一是在校园物质环境建设上,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随着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日益加强,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投入逐渐增多,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不少高校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忽略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二是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良好氛围。一些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比较偏重学科专业的建设,重点突出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全方位保证教学和科研需要,却忽视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有的高校虽然也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但在大学精神、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建设中,未充分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途径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5]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观念与道德准则,既可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一)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并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一方面,要加强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培训,除了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外,还要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训,使教师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为他们专业理论的讲解提供丰厚的知识背景;另一方面,教师要自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知识外化为道德行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务实的工作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

2.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如在世界观教育中,融入老子、道家学说的朴素辩证思维,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政治观教育中,融入我国古代不同派别,特别是儒家的政治思想,有利于大学生了解我国政治文化,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时,要有效地运用影视、音乐、动画等多媒体手段,使课堂教学变得声色俱全,图文并茂,激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要创新教学方式,运用讨论式、案例式、问题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践活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在大学生课堂教学中展开,而且要在其日常生活中展开;不仅要在大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展开,而且要在大学生的校外生活中展开。[6]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还要拓展课外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

1.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校园实践活动

以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在大学群体中开展缅怀先烈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以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开展尊师敬老、弘扬传统美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深入认识并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还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2.以文化基地为依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本地区现有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基地,组织大学生参观遗址遗迹、特色建筑,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为社会服务的热情;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角色体验、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与大学生实际相结合,加强感性认识,促进理性思考,增长才干,培养品质,锻炼毅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

(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网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日益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因此,高校要加强网络阵地的建设,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校园网络。

1.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题专栏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建立了官方网站,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如“裳б蛔觥毖习教育、学讲话精神等专栏,但较少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和宣传教育,依托高校官网、官微、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创造性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校园网络,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如,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论坛,将社会热点事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促使学生在讨论中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题网站,建立传统文化学习园地,使学生更多地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制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不仅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于一体,还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缓慢、容量受限、受众面窄的缺点,给大学生带来更丰富的内容展示和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应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制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网络课程,以实现高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与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成效。

(四)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马克思指出:“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7]。良好的大学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而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关键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校园文化,优化校园环境,积极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

1.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建设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建筑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大学精神,传达着教育理念,是校园里无声的教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升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高校物质文化建设中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提高校园物质环境的文化格调,以调动学生思维,起到怡情励志的作用。如在校园雕塑、长廊、展示厅、陈列室、教学楼、图书馆、校训标牌中,加入中国古代优秀人物典范、励志格言等,有利于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的育人作用。

2.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建设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高校应该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让大学生时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在他们身边。一方面,利用校园媒体积极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加强包括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在内的校园风气建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练教学理念、打造大学精神,形成教师为人师表、学生自强不息的教风和学风,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国胜.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王为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融入思政教育全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4(8).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6.

[4]张红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以文化多样化视角[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106.

[5].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7.

第8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现代传承

DOI:10.15938/ki.iper.2016.03.015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3-0066-04

一国优秀传统文化是这个国家的“根”和“魂”,它催生着这个国家的民主文化、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等等,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只有根植于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上,才能沐浴明媚的阳光,充分发育与生长,从而再现这个国家的生机与活力。同样道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依托着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吸取营养,取其精华,承袭符合国家风格的教化传统,不仅如此,优秀传统文化也在此过程中实现了现代转化,完成华丽蜕变,被年轻的大学生所接受、认同,从而生生不息。

一、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优秀传统文化之于思想教育相当一源活水,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内涵,提供丰富的资源,它所积淀的最深厚的精神追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永不枯竭的动力。

1.优秀传统文化与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

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观点也闪耀着的光芒,实现了与殊途同归的相互呼应。例如《大同书》中对大同社会的美好憧憬,想要建立一个公正有序、互助互爱的社会,这与要解放全人类、解放人民有着相通之处;再如《易经》中讲到阴阳,与的辩证法也有共同的基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合,五行之说也蕴藏了唯物史观,等等。[1]这种不谋而合的文化元素,穿越时空,影响至今。我们知道是人类社会优秀文明成果的集成,它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和普遍规律,探寻了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正确路径,反映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本质与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普遍的真理性。然而就是这样的理论,其基本观点与中华传统文化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使在中国找到了生长的土壤,能够获得民族心理上的接近和容纳,有着文化上的亲切感。

2.优秀传统文化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向

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亘古相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是一种内在的最根本的精神力量,虽然出现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但核心的精髓都有着共同的表现,哪怕是战乱、社会动荡,这种绵延不绝的精华依然能超越时空。并且它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一个明确的指向,还将是未来的一种根柢,历经岁月更迭,始终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所以今天我们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指导,未来它也必将是中华民族的理念价值,这种指向不会随历史时间的推移而蜕变。就像德国哲学家布洛赫认为的“在人类历史中始终伴随着无所不在的乌托邦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游离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跨越时空被积淀下来”,[2]一旦某一时代的社会基础和意识形态衰落,唯有它“经久不息地存于各个时代,作为其他时代培育果实和提供遗产的始基而继续存在”,[3]这种美好期待也指向久远后的未来。

3.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厚的传统滋养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思想教育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它有治国安邦的睿智灼见,有彰显时代价值的真知理念,亦有教人修身涵养的鞭策警言,这些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需求资源。比如“仁者爱人,厚德载物”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原则的教诲,“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就是教育大学生要做诚实守信的谦谦君子的告诫,而“明礼为仁,仁爱孝悌”就是对大学生的伦理规范,“内省慎独”又为大学生提供了人格修养的方法,等等。所以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丰富的思想宝库,无论是孔子、荀子、老子、庄子的辩证法,管仲的人本思想,孟子的以民为贵的民本观点,还是老子的上善若水、廉政恤民的善政理念,墨子兼爱非攻的和谐认知,这些都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厚的滋养,成为对大学生教育的重要思想元素。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历史传承、现代表达和时代创新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我们要承袭历史,使其得以在大学生中传承,还要用适合今天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现代诠释,同时还要面向未来,不断地创新发展,完成创造性转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第9篇

在中国,首饰发展已经有了至少五千年的历史,具有较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很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首饰不仅是一种装饰,也是人们的情感寄托和美好心愿的表达方式之一。近年来,新中式首饰开始悄然发展起来,在众多风格中脱颖而出。不言而喻,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对新中式首饰的设计理念,材质造型等多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首饰 新中式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TS9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2-0100-02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沉淀深厚,有着独有的哲学体系。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融人世界,经济发展迅猛,并开始不断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生产技术,并成为世界经济链条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借鉴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不应一味地模仿而逐渐丧失自己的特色。如果慢慢失去了我们民族的特色,就犹如没有根的大树,无法屹立于世界之林。本文旨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探析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如何在新中式首饰设计中得以继承和应用,达到传承与创新。然后以新的形式将独具特色的首饰设计呈现,并将中国传统思想发扬光大。

1 新中式首饰设计

“新中式”这一概念起源于近些年来室内设计领域的一种趋向风格,讲究中式元素与现代材质的巧妙兼糅,实现清雅含蓄、端庄丰华的东方风格。设计领域大众审美的相通性使得“新中式”的设计理念渗透到各个类别产品设计中。业内人士将“新中式”定义为:中国传统风格文化在新时代的全新诠释,在对传统文化掌握的前提之下实现当代设计。新中式风格具有明显的特征,当前时代之下的新中式主要表现出“中”、“新”两大特征,并朝着本土化、国际化、民族化和时代化的方向发展。新中式风格并不是将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简单地融合在一起,而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之中,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恰当的表现。

在“新中式”定义基础之上可以更好地认识新中式首饰,其指的是通过现代先进技术和工艺打造首饰,使其既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又满足现代首饰通用化和标准化的需求。新中式首饰内容上具备文化的凝聚力和中华地域文化识别性;造型上存在形式的多元化;时间上有对传统文脉的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紧密结合当代审美观念的新元素,将传统积淀融入到现代首饰设计中,将创新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得到延续,将根植于当代中国人生活土壤中的思想意识在首饰设计中得到全面展现。新中式首饰不仅是一个物品,其还被赋予感情,实现人和物、人和人以及物和物之间的连接和沟通,让传统艺术在当今首饰设计中得到更美呈现。

2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2.1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概述

从前文可以看出,新中式首饰的发展必须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积极探索和深刻理解。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这五千年历史的沉淀和结晶,是各种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综合体,并包含哲学、社会学、美学以及宗教等各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一个完善的系统。刘梦溪教授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研究分析,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本文所研究的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运用语言文字所创造、记载以及传播的中国特色文化,其包括中国的文化艺术、价值观念、民族精神、政治体制、处事准则、科学技术以及意识形态等。中国民族文化建立在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基础之上,其实现三家文化的互补和交融,并对中国社会的各方面造成深刻影响。因此,新中式首饰设计从中可以获得很大的启发。

2.2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新中式首饰设计中传承的意义

随着现代化信息时代的猛烈发展,不少传统手工艺受到冲击,部分已经消亡。传统首饰也不例外。因此,必须找到融入现代化发展的契机,新中式首饰产业慢慢发展起来。在时展潮流中,“民族化、本土化以及地域化”的呼声一波强过一波,“现代中式”、“新东方主义”以及“新中式”等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市场中的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民族化、个性化以及多样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期望在产品中寻找历史文脉。种种现象均反映出民族品牌的建立符合时『弋发展趋势,设计师需要承担起对社会、对企业以及对消费者的责任。在此背景下,设计师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在高科技、信息化、快节奏的时代中,如何结合中国人审美方式、艺术追求,运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将新中式首饰的设计融入到现实的生活里势在必行。适应新时代大众的同时应不忘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

3 新中式首饰设计对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应用

3.1 天人合一,中和为美的整体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其中“和”的思想更是其精髓。作为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之一的就是“贵和谐,尚中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都积极探索和阐释了“和”这一思想。其最能体现中式设计思想的价值理念和理想追求。

3.1.1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和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之一。“天人合一”是指天、人、物的生理状态的合一。《考工记》曾对此加以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按照这种整体观,世界是一个包罗万象,涵盖一切的复杂系统,其间所存在的物种均具有各自的特性并拥有自身的归属,任何物种不存在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的权力。与此同时,世界中的一切物种均相互联系,其相互合作并相互竞争,没有任何一个物种可以实现自身不和其他物种产生联系。“知行合一”、“天人合一”以及“情景合一”等哲学思想的出现均体现出古人的整体意识。老子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孕育出“以和为美”的美学精神,强调设计需要讲究全面和整体,极端观念以及片面观念均不可以出现,从而实现各项元素的有机融合。新中式首饰设计作品体现出整体性和全面性,其间所包含的任何元素均不能够超越整体美。新中式首饰以一种全局观在首饰设计中把握各个元素间的平衡并协调地融于一体。将这种哲学思想应用在首饰设计中要具有整体意识,“和”而不“分”,造型优美,比例标准恰当,工艺精巧,设计与使用目的和谐统一。更进一步说,它体现了艺术辩证法的某些原则,如:虚实、浓淡、深浅、隐显、疏密、阴阳、刚柔、动静、曲直、朴华等。在这些审美范畴关系中,以整体为美,把握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走入极端,而是要相互协调、相辅相成。

3.1.2 中和之美对度的把握

根据朱自清先生《诗言志辨》中的考证,中和之美是殷周以来的传统思想。孔子之所以能够提出“中和”之美,其主要得益于《易经>中的美学思想。“即高明而道中庸”,意为人的情感在伦理、理性控制调节下,达到均衡。悲不过分伤心,喜亦不可狂欢。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温柔敦厚”、不能使欣赏者产生在喜、怒、哀、乐任一种情绪上的“过”。中和属于一种审美特征,既有质的融合和交汇,又包含量的权衡与折中。作为传承五千年之久的传统文化,中和之美强调的是尺度的把握,使得任何事情均处于合情合理之中。在艺术设计中避免走极端和片面性,达到恰当而不过。“和”讲究的是多种事物结合在一起,事物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对立性,“中”讲究的是把握融合整体的居中不偏。

在首饰设计中有律动、对称、对比、平衡、比例及调和等形式美的主要构成要素,以上构成要素的本质就是追求中和的设计理念。两种构成要素同时存在时,若特性过于强烈或相差太远,便会产生对比现象:若两者能达成一致,并且不排斥时,便达到了中和的状态。在新中式首饰设计中,“中和之美”传统哲学思想观念要求无论是色彩搭配,材质组合还是整体的风格设计,都应当把握好比例与适度中度的问题,即首饰造型的布置组合,颜色材质搭配,意境营造,形式与功能的结合都讲究协调之美。对于新中式首饰设计的把握要不偏不倚,达到一种无“过”或“不及”的理想状态,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这是符合中国民众的审美习惯的,并让佩戴者在精神和心理上达到平和,不能显得突兀,不能在产品,概念,装饰等任何一个对立方面走向极端。新中式首饰设计无论形式或者内容都应“适中”,“守正”,“和穆”,中庸而不偏激,显示―种“中和肃雍”的风格和精神。体现出设计原则中的均衡之美。

3.2 情境相融,虚实相生的意境法则

意境这一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老子“道一气一象”的范畴。老子认为,道、气、象是三个互相连接的统一体,不可分割。在老子看来,万物本体和生命本源是“道”和“气”,而“象”则指超越了具体物象,需要人凭借想象、心中对“道”的领悟形成观念中的形态,老子也将其称之为“大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象”与“道”密不可分,脱离了“道”的“象”也就失去了本体和生命。在此基础上,庄子提出了“象罔”之说,阐述了虚与实、有形与无形、境相和虚幻的融合。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给意境论的“物我与其”、“主客为一”、“情景交融”的美学理论提供哲学前提。意境体现在设计中是一种朦胧美,是一种精神体悟之美。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这一艺术辩证法范畴内容极为丰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

将意境理论应用在新中式首饰设计中可以体现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形象特征,任何意境均离不开情景,优秀的首饰设计作品必然实现“景中生情,情中含景”。西方美学将意境理论解释为移情现象,移情现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赋予对象形式以生命,从而保证对象形式具有一定的情感,另―方面是指将对象形式的情感和自身情感相融合,实现自我情感活动和意向的激发,也就是对象形式和自身情感的合二为一。

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表现为“虚实相生”。虚指的是空,实指的是体,虚需要在实的前提下得以表现,实则要在虚的衬托下实现加工。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是中国古典艺术家们强调的“虚实之美”,这一古老的创作规律在新中式首饰的设计中可以使“虚与实”相互转化、渗透,产生一种情景交融的效果,产生一种虚实相生的审美空间。使首饰作品或者一种传达感情表现情绪的作用,同时也通过这种情感的传达联系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意境中,虚实之间并不一定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或者中介,比如月亮和思念之前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然而人们却自然地将月亮带入到思乡之情中。

如周大生的小鸟与圆形窗花吊坠设计,通过一颗用现代材质和现代手法简约雕刻的吊坠,描绘了一幅具有古典韵味的窗边小景。通过比较写实的刻画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状态和淡雅清新的心情。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手法也是首饰设计中选材的一种构思角度。

3.3 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的造物思想

道家文化讲究和谐,这是一种自然之美。天地处于自然中,没有经过任何人或者事物的雕刻和修改,属于最自然的状态,道家认为这一状态无常规且无形式,最天然地体现出天地之间的和谐之美。老子认为事物最美的状态为道法自然。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我国古典艺术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艺术家在一生创作中所追求的艺术风格莫过于自然、朴实、清新。在新中式首饰设计过程中,自然中灵感的获取方可以保证作品的灵动性和自然醒。

在新中式首饰设计方法上,材料的自然属性得到充分尊重,追求纯手工绘制,而非机器生产,其目的即在于回归以人为本,保留自然痕迹,传达一种非机器的人类智慧,这也正是人类追求本真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尊重使用者的自然与社会属性。例如,su品牌的栀子花开银饰手镯设计,取材于自然。制作中又保留了手工浮雕的痕迹,巧妙地利用栀子花未盛开时本身的自然姿态,诠释手镯的生动性。大小花苞的对比,也增添了特有的情调。简单淳朴,典雅清新,呈现出一派“天然去雕饰”的悠闲气度。

第10篇

在书面记载中,维列斯是以畜牧神的形象出现的。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白俄罗斯的维捷布斯克和哥罗德诺地区还保存着一个名为“沃洛夏”的节日。这个节日通常是在谢肉节的周四或者大斋第一周的周四举行。沃洛夏节当天,人们让牲畜休息,并在太阳落山前训练牛犊或马驹。家中的女主人会在当天准备丰盛的食物,主人邀请亲朋好友到家中做客。宴请之后,人们会在村中慢行。根据民间信仰,这些仪式能够促进牲畜生长和繁殖。从沃洛夏节中可以看出维列斯的崇拜与牲畜的生长和繁殖密切相关,他是牲畜的庇护神;维列斯和佩伦一样,和它们相关的仪式通常都在周四举行。

随着畜牧业向农业的转变,维列斯与农业生产也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在俄罗斯北方地区保留着一个习俗:收割时,人们会在田间专门留下一把未收割的麦穗,献给维列斯,将其称为“维列斯的胡须”或“尼古拉的胡须”。人们相信,这样可以促进土地肥力的恢复,保证来年有个好收成。

从沃洛斯(Волос)的同根词“волосатый”(多毛发的)中可以看出,此神与毛发有很大的关系。在传统文化中,植物的纤维、动物的毛发和人的头发都寓意着财富、顺遂、潜力和丰收,因为这些东西数量多且生长速度快。在俄罗斯的沃洛格达地区,人们将未经过漂白的线和母亲的头发绑在一起,用此来包扎新生儿的肚脐,认为这样可以保护新生儿,助其健康成长。在俄罗斯的弗拉基米尔地区,母鸡产的第一个蛋会被三次放到家中长子的头上,并说道:“鸡啊鸡,他(名字)有多少头发,就下多少蛋吧。”在白俄罗斯的维捷布斯克地区,复活节当天长者会特意梳理自己的头发,希望自己的子孙如头发一样多。此外,在俄罗斯各地都有这样一个习俗:在婚宴上,人们会将新婚夫妇放到桌旁的、毛发朝外的皮大衣上,并会在婚床下放一个毛皮垫子。通过此举,家人希望新婚夫妇婚后过得富足,并能生育很多孩子。这些习俗都充分说明维列斯与财富和生殖力密切相关。

在俄罗斯史诗《伊戈尔远征记》中,歌者巴扬被认为是“维列斯的孙子”,可见维列斯是歌者和讲故事人的保护神。此外,维列斯是冥界的统治者,是鬼魂的放牧者。在立陶宛,维列斯被称为维耶罗纳或者维尔斯。在节日宴会上,人们会宰猪献祭,并邀请维耶罗纳和亡灵参加宴会。此外,立陶宛人把亡灵安息日称作“维尔斯日”。

在民间文化传统中,与维列斯相关的最常见的两个形象是蛇和熊。在斯拉夫人的世界观中,蛇的形象与土地和地下的世界有关系,是财富和富足的象征,这都与维列斯的形象吻合。在俄罗斯的斯摩棱斯克地区,人们通常会佩戴蛇形的护身符以求过得富足安康,这种护身符被称作“蛇符”。熊是维列斯的另一个化身。在俄罗斯的扎沃尔日耶地区(伏尔加河中下游的左岸),人们认为,维列斯的外表与万兽之王——熊的外貌相似。在这些地方,熊是财富和生殖力的象征。人们将用熊的头和脚掌或者毛发做成的辟邪物挂在家圈上,相信这样可以保护家畜,能帮助它们更好地繁殖。

俄罗斯第一部编年史《往年纪事》中最早提到了维列斯的名字。在公元907年和971年罗斯和拜占庭缔结的和约中,罗斯人以维列斯的名义发誓遵守和约。公元907年,奥列格和希腊皇帝立奥和亚历山大缔结和约,奥列格及其侍从按照罗斯的习俗——以自己的武器、以雷神和畜牧神沃洛斯的名义宣誓遵守和约。公元971年,罗斯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与希腊缔结合约时发誓:“倘若食言,违反上述和约,就让我与我的随从和部下受到我们所信奉的神灵——佩伦和畜牧神沃洛斯的惩罚,让我们像黄金一样发黄,就让我们死于自己武器之下。”公元980年,弗拉基米尔在基辅的山上修建了万神殿,但里面并没有维列斯的神像。维列斯像位于基辅河边的巴多拉。在古代斯拉夫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河与冥界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能正是因此,这位冥界的统治者的雕像才会位于河边。

第11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阴阳五行;饮食养生观

【中图分类号】TS9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民族文化积淀的成果,其中蕴含大量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中医理论中的哲学思想,如“五行学说”中,“五味”对“五谷”膳食结构起决定性作用,成为人们的择食关键。“医食同源”巧妙地将饮食与用药结合在一起,既可以填饱肚子又可以防治疾病,堪称中国一绝。中医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就像一个挖不完的金库,值得我们深究。

1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所体现的中医哲学思想

1.1 阴阳学说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而调之,以平为期”。可见调理阴阳是饮食中重要的一部分。中医认为,任何事物包括人的生理病理机能都可以分为阴、阳两种属性, 阴是指具有滋养,濡润、抑制、凝聚等作用的物质及其机能属性;阳是指具有温煦、兴奋、推动、气化等作用的物质及其机能属性。[1]在中医阴阳学说的指导下形成了因人、因时、因地择食的饮食观。

1.1.1因人择食

阴阳学说将人的体质分为偏阳质、偏阴质、阴阳平和质三种类型;将食物划分为温热、寒凉和平性三种类型。“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 (《灵枢·经水》)告诉我们:饮食因先辨其体质再决定吃什么食物调理。偏阳者应少食温热性食物,而宜食寒凉和平性食物,否则将会导致阳亢及伤阴;偏阴者应少食寒凉食物,而食平性和温热性食物,否则就会导致阴盛阳衰。阳虚者宜多食温补之品;阴虚者宜多食甘润生津的食物。

1.1.2因时择食

“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体现了阴阳学说中“因时制宜”的观点。日出、春夏属阳,日落、秋冬属阴,人体饮食需与外界环境相适应,所以春夏、早上宜食温热食物,如生姜;秋冬、下午宜食寒凉、滋润食物,如萝卜。

1.1.3因地择食

自然环境的不同使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呈现出复杂的地域差异,阴阳学说中“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我国南方属阳,北方属阴,南北的气候差异决定了南米北面的饮食结构,各地人们的口味也因气候差异而有所不同,四川、湖南一带湿气重,因而喜食辣;北方气候干燥,容易出汗,喜食润燥食物。由此说明,饮食与地理位置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1.2 五行学说

中医五行学说把自然界的事物分为木、火、土、金、水五个方面,从而构成不同级别的系统结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自然就被纳入到这一结构模式中,如把食物分为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谷(麦、菽、稷、麻、黍),五畜(羊、鸡、牛、犬、彘),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五果(枣、李、杏、栗、桃)等。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的属性在五味中分别是酸、苦、甘、辛、咸;在人体五脏中是肝、心、脾、肺、肾;在季节中则是春、夏、长夏、秋、冬。各五行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食物五味与人体五脏来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灵柩·五味》)同样,五脏与五季之间也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春季属木属肝,夏季属火属心,秋季属金属肺,冬季属水属肾。由五脏与五味,五脏与五季的关系可以得出五季与五味也有着密切联系,这些关系对饮食的宜食、宜忌有很大的影响,饮食只有在不违背阴阳五行生克规律的前提下,才能维持着机体的动态平衡,从而维持身体健康。

1.3 病因学说

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饮食病因”在中医思想里面占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为饮食失宜(饮食不洁、饮食不节、饮食偏嗜),饮食失宜直接影响脾胃消化、运输功能,导致营养失衡,引起其他疾病。

很多疾病都是由饮食不卫生造成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意在告诉人们不宜食变质、腐败、不洁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灵枢·小针解》:“饮食不节,而疾生于肠胃”,饮食不节包括“食量无节”和“饮食无时”。饮食过少或过多均不利于身体健康,过少使人饥饿,水谷精微不足而营养不良;过多则使饮食积滞于胃肠,引起消化不良。饮食无时是指没有按时规律的饮食,饮食应按四季,早中晚规律进食。

饮食偏嗜即为嗜食偏寒、偏热、偏酸、偏苦、偏甘、偏辛或偏咸之物,以及嗜酒等。长期饮食偏嗜会导致机体脏腑阴阳失调。

2中医哲学思想指导下的饮食养生

2.1未病先防:调理脾胃

未病先防是通过饮食养生来维持机体平衡,而饮食养生的关键在于调理脾胃,“人以水谷为生,故脾胃为养生之本”(清·徐文弼《寿世传真》),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有容纳和助消化的功能,即“主受纳腐熟水谷”, 食物中的精微物质都由脾胃吸收,化生气血输至全身,营养脏腑经络及维持其活动。脾胃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脾胃功能一旦受损,人体脏腑机能将会随之受损。因此,饮食养生的关键在于调理脾胃。传统中医饮食养生观强调必须以脾胃为本,[2]重视保护和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并认为:“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中医认为养脾胃的关键在于饮食,五味偏嗜、过硬、过烫、过多或不规律饮食均会影响脾胃健康。因此,饮食只有以温、软、素、淡、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注意饮食卫生,不偏嗜,寒温适宜,阴阳五味调和,方能达到饮食养生的目的。

2.2 调理阴阳 寒温适宜

饮食养生应以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为依据来调理人体阴阳,使人体维持和恢复阴阳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状态。调理阴阳包括补益阴阳之偏衰和祛除偏盛之邪气,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3]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可按照阴阳学说划分属性:如食物、人类、四季、地势的阴阳属性。因此饮食宜三因制宜、寒温适宜。《饮膳正要》:“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正是体现“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调理阴阳的目的。总之,调理阴阳、寒温适宜是中医哲学思想指导下的重要饮食养生方法。

2.3谨和五味

食物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其属性在人体五脏中分别与肝、心、脾、肺、肾相对应,五脏之间相互资生又制约着,因此,五味对人体脏腑的生理,病理有着重要的影响。《黄帝内经》中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五味调和,脏腑得益,人体自然健康;五味偏嗜或不遵宜忌,将导致脏腑阴阳失衡,脏气功能紊乱,进而生成疾病。例如:过食酸,会使肝气偏盛,从而伤害脾脏,使脾气衰竭;过食咸,则使骨质受到损伤,引起心气抑郁或者肌肉萎缩;过食甜,可引起心烦胸闷,面色发黑,或使肾气失衡;过食苦,可使脾气受损而不濡润,胃气损伤而胀满;过食辛,会使筋脉损伤而松弛无力,精神消沉。因此,饮食应“谨和五味”,而不宜偏嗜五味,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

综上所述可知,传统饮食在中医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以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整体观和辨证进食方法,坚持“审因施食”,“三因制宜”,“辩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遵循“阴平阳秘”的健康观,“健脾调胃,去除诱因,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养生观;使机体维持动态平衡,以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在中医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中国传统饮食方法是最科学的饮食方法。

参考文献: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123-02

立人先立德,成才先成人。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起来的共同文化,它影响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民族发展的根基。传统文化并非都是可取的,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修养品格,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这正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的本质要求。

一、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

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思想品德教师在讲授这些传统文化中有弊病或有歧义的部分时,应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才能理解通透。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文化,在思想领域,主要以儒、释、道为内核。钱穆认为,当今社会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受它们共同的影响,儒、释、道,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反映。它们各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学生在对传统文化没有很深入的了解之前,仅凭自己的印象,通常对其有两种极端的态度,一种是有崇古倾向,认为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经典、精髓,二是认为相较于现今的科技文化来说,传统文化并不能直接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对它持否定态度。这两种态度无疑都是偏颇的,老师在进行讲解时,有必要纠正学生的这些错误观念,可以追根溯源,从它们各自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其好坏。

例如,儒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讲解儒学时,可以追溯到它的创始人孔子,分析孔子的生平经历,儒学诞生的背景,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尤其是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儒学的影响,董仲舒对儒学的建议等,向学生讲解儒学的多方面影响,一方面,它积极入世的思想和关爱社会的观念,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解决社会问题来说,有很大作用;另一方面,后世出于某种原因(比如说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建议是为了实现统治的目的)对它的过度扭曲,较为单一的价值观,对成败结果的过度重视,都致使它忽略了人本身的完善和发展。

二、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传统文化只是近现代之前的文化,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田广林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指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应过于狭隘。老师在思想品德课教育中应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心胸。时间是一条不断流淌的长河,而传统文化是在这条长河中形成的,它必然随着时间不断变化。改革开放之后,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老师更有必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

在东西方交流逐渐加强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价值观不同而造成文化冲撞。在这冲撞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正是价值观的塑造期,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甄别,保持足够的理性,取长补短,加速成长。顾友仁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中认为,传统文化是“文化软实力”,它应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要讲究创新。在看到西方经济大国在世界的强势地位的同时,要理性地分辨,有选择性地接受,承认西方文化的可取之处,也要认识到他的某些不足之处,更要认识到我们中国自己的文化的独特之处。

比如,在教学湘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放眼国际经济与经济》时,教师应与学生一起探究经济和政治的相互影响以及对我们自身的影响。例如,美国是西方经济强国,在国际政治上,也占有霸主地位。其好莱坞电影、服装、化妆品等在我国有很大的市场,有很多的粉丝。但是,很多人(包括学生)根本不知道它们与国产产品到底有哪些不同,只是盲目追随。教师在思想教育中,应结合学生身边实例,让学生正确看待汹涌而来的西方文化,并汲取其中的可取之处。

三、理论联系实际

光有理论还是不够的。理论的作用是指导实践。书本上的东西,如果没有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那么那就是一堆方块字,进不了学生的头脑里。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理解书本内容,另一方面,让理论服务实际,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教师在讲授课本的时候,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阐释理论;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从身边的事入手,展开学生间的讨论。

例如,在教学湘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创造生命的价值》时,教师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创造生命的价值,学生年龄虽小,可想的却不少,很多时候他们就像一个小小的哲学家,很多学生都困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在这一课里,老师就可以给学生很好的答案:生命的意义就是创造生命的价值。在传统文化里,道家和释家都致力于追寻生命的意义。道家认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质量,也就是生命创造的价值。在这一课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明白,如果一个人碌碌无为,就算他生命很长,实际上,只是重复着没有价值的、相同的每一天,而有的人虽然生命很短,却为社会、为他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那他的生命价值就比前者大得多,这就是为什么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可以和学生就社会上某些享乐主义不思上进者和司马迁、张衡、李时珍、任长霞之类的人物进行对比,对什么是“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展开探讨。司马迁的《史记》,为我们展开了历史的画卷;张衡的地球仪作为世界地震仪之祖,超越世界科技1800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中国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历史人物虽然都早已作古,但他们的成就却影响至今。《史记》今天我们还在看,地震仪预防地震,今天我们还在用,《本草纲目》上的中医方子,也让我们受惠多多,所以,他们是: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那么,如果我们虚度生命,不好好学习,在课堂上开小差之类的,是不是在那一刻,我们是“虽然活着,但却死了”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如果我们每天都认真学习,充实自己,就是在创造生命的价值。教师通过这种与身边的实事联系起来、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并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

第13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管理 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发展。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企业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

一、“人为邦本”

关于对象管理现代西方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管理对象中最能动、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事实上,这些现代管理思想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就能找到源头活水。《尚书・盘庚》记载:“重我民”、“施实得于民”;孔子主张富民、教民(见《论语・子路》),重视“民、食、丧、祭”,“民”位列第一;孟子坚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基本观点,强调政在得民,失民必定亡国灭身。因而,在我国现代管理当中,应该充分重视人的管理,关心下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促进事业的发展。

二、“人之能群”

关于管理组织,现代管理在组织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事效率、行为规范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科学的理论。儒家的管理组织理论则集中体现在荀子所说的,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群”是人类生来就有的本能,而要使之成为现实的社会组织,就必须有“分”。所谓“分”,作为组织结构、伦理结构、职业结构以及国家的管理机构等,是人类生存的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前提,组织有序化的标志。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组织可以使人类的整体力量得到汇集和放大。儒家所提倡的“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是中国传统社会组织形态的基石,它所包含的家族主义倾向在现代管理中已不具有普遍意义,但其中所追求的亲密型的人际关系,对于现代社会组织来说,却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剂”,有了紧密的组织架构,就会便于人员和机构的密切配合,在工作当会提高管理效能,进一步推动事业的发展。

三、“贵和持中”

关于协调管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注重和谐,坚持中庸,是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的精神。春秋末年齐国的晏婴用“相济”、“相成”的思想丰富了“和”的内涵。他将其应用在君臣关系上,强调君臣在处理政务时意见“否可相济”的重要性。通过“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综合平衡,使君臣之间保持“政平而不干”的和谐统一关系。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这是强调以礼为标准和谐,是一种贵和须息争,息争以护和的和谐论。孟子也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现代管理中,人“和”精神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管理思想。“中”,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谓之中庸。《中庸》将孔子所主张的持中的原则,从“至德”提到“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的哲理高度。贵“和”持“中”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基本精神,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

四、“正己正人”

关于指挥管理,现代管理关于指挥和领导行为的理论有其丰富的内容,如R・布莱克和J・穆登设计的管理方格图和F・菲德勒提出的随机制宜理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思想与以上理论同出一辙。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的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因此,在人际关系问题上,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即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尽心上》),如果剔除其包含的封建内容,古代先哲“正己正人,成己成物”思想中所提倡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完全可以用在管理工作中的。

五、“自强不息”

关于激励管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自强不息。《易传》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如果说,这只是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自强不息、积极有力思想的表现,那么,“人穷志不短”,“刀子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等民间俗谚,则反映了自强不息精神的普遍化和社会化。如果将自强不息的精神运用到管理过程中去,那将充分调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整个组织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

由此,可以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人观念正暗合了当代西方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理念。一旦市场经济的闪电射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必然会唤醒中华文化的勃勃生机。如果把五千年的文明智慧和独特的民族精神同西方的先进管理模式相结合,就必然会使中国的现代人本管理思想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加速发展,并绽放出簇新灿烂的中华文明之花。

参考文献:

[1]郑致光 林宏宗:《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意义和影响》《现代财经》;1996年5期

第14篇

[关键词]和谐 天人合一 和为贵 协合万邦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

2.和为贵: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和为贵”,宽和处世,从而创造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尚书•尧典》中,就有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和谐相处的记载。孔子一生都在研究人际关系,不但提出了“和为贵”的价值取向,而且提出了忠、孝、诚、信、敬、爱、仁义、道德等准则。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人小同而不和”,(《论语•卫灵公》),可见,孔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于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也十分重视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并以他的“性善论”为基础阐述他的人和思想,认为只要把人的先天本性推及于每个人,就能建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和谐社会,从而实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的大同社会。

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更是强调人际和谐,避免冲突,实现社会安定、太平。《老子》不仅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衣、安其居、乐其俗”(《老子》第80章)的理想社会,而且提出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第77章),以及“去甚、去奢、去泰”、“知止”、“知足”等主张,要人们效法天道,“有余以奉天下”,而不要“损不足以奉有余”,以实现社会的相对均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3.神形合一:个体身心和谐的思想

个体身心的和谐,在中国古代,也称人的神形合一,主要是指人生在世,要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格,以实现个人身心的和谐。

儒家要求人们三省吾身,反求诸己,尽心知性,自我修养,从而进入一种高尚而又和谐的人生境界。故此,儒家十分重视修身作用,认为普天下的人都应以“修身”为本。其中对于“君子”即儒家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形象,更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孔子的“君子”标准为例,他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戒之在色;及其壮也,戒之在斗;及其老也,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君子又有“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君子又有“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君子又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颖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道家主张“冲气以为和”、“和其光,同其尘”,要求人们擦去世事纷争落在自己心灵上的俗尘,以一颗淡泊明净的心灵看待外物与自己。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老子》)第10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老子》第56章),强调人之形体与精神的合一,这样,就能“削除个我的固蔽,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超越于世俗偏狭的人伦关系局限,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人物。”从而达到个体身心的和谐。

4.协和万邦:民族关系、国家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处理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协和”而非“征服”,即在平等基础上,和平共处、亲善和睦。《尚书•尧典》中说尧对九州的政策采用“亲”,对百姓的政策采用“平章”,对万邦的政策采用“协和”。《周易•乾卦》中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即主张万邦团结,和睦共处。孔子也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即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主张以交往感化外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孟子则提出“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主张“以德服人”(《孟子•公孙丑上》),提倡王道,反对霸道。

总之,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个人内心和谐以及国家民族关系的和谐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内容,这些思想虽然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只要我们坚持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就一定能使其进一步发扬光大,对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有益的推动作用。

第15篇

(西北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摘 要:慈善之观念蕴含于我国传统文化中已有数千年。在我国传统思想中,儒、释、道3教之中都有着自己的慈善观念和不同的行善方式。对于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慈善观念,我们应该推陈出新,对“慈善”进行重新定义。

关键词 :慈善;儒家;道教;佛教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094-03

中国自古就有关于慈善的概念,在古代典籍中,最初,“慈”与“善”二字是分开使用的。“慈”,在书中多为爱心之意来解释。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慈,爱也。”孔颖达在对《左传》注疏时有云“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物也”,又曰“慈谓爱之深也”。《辞海》释义为:“慈,本指父母的爱,引申为凡怜爱之称。”“善”的本意是吉祥、美好,即《说文解字》中所说“善,吉也。从言从羊,此与義、美同意”[1]。孔子亦云:“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之后,善字被引申为善良,品行高尚。可见,慈与善经过长期演变,两字的含义日趋相近,均有仁慈、善良、富有爱心、同情心的含义。到了南北朝时期,慈与善常常被合起来并列使用,于是便有了“慈善”这一称谓。《北史·崔光传》中出现了慈、善二字合用的最早记载:“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沈浮,自得而已。”现代汉语中“慈善”的含义,直接承袭了我国古代的“慈善”概念。《辞源》对慈善的解析是“仁慈良善”,在《汉语大词典》中,“慈善”指的是仁慈、慈爱、善良、有同情心,而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则为对人关怀,富有爱心。这几种解释的共同之处就在于都能当作关怀、同情、仁爱、怜悯来解释,它所表现的是一种有关爱和同情的自发的利他行为,如行善积德、扶贫助残、乐善好施等。

儒、释、道3教在慈善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著名的清末慈善家张謇曾用一段文字将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又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此儒者之训也。诸君其有功于中乎?一钱匪少,一万匪多,各尽其力,以行其仁,以自完其为人而已。若因果报应,道家之求长生者,须积善之功,周人之急,济人之穷;释家云,布施为第一菠萝蜜。”[2]

一、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其中,孔子的以“仁”为核心的“仁爱”理论、大同思想以及孟子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性善论等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对“仁”解释道:“仁,亲也,从人从二。”[3]可以看出,“仁”是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善的关系。孔子从道德的基础出发,用“爱人”解释“仁”,提出“仁者爱人”这一观点,并把“爱人”看作是人的本性,要求人们在处理社会交往的人际关系中要爱所有人,把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宽怀容人、恩惠助人等当作“仁”,爱一切人,做到和一切人友善,建立起一种人人相亲相爱的和谐关系。这种理念可以看作是儒家慈善思想的重要动力。孔子把“仁爱”用于社会政治生活方面,提出了“大同思想”。在孔子看来,社会安定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富的平均,没有了贫富的差距,人们才能和谐相处,才可以让“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后来,在儒家重要经典《礼记·礼运篇》中,孔子把“大同世界”描绘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这是对大同理想社会的经典描述,这种“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促使后人自觉的投身于扶弱济贫的慈善活动,同时,也推动了慈善事业的发展。

孟子在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性善论”,这是其“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孟子慈善思想的基本出发点。“人性善”是指人天生就具备向善的要求和为善的能力,孟子曾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天生就有善端,孟子以“四心”为“人性善”的出发点,进一步将人性善归结到仁、义、礼、智4种德性上,认为人性本善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共同的本性,他解释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在孟子看来,所有慈行善举都来自于人们的内心深处,正所谓“仁,人心也”。孟子的“仁”也就由“恻隐之心”的道德感情发展成了一种道德行为,使之成为一种驱善的道德价值。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仁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而行的“不忍仁之政”就是“仁政”,“仁政”是这种“不忍之心”的外在表现形式。将“不忍人之心”推及他人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圣明的君王若能以“不忍人之心”推己及人,把自己对亲人的血缘之爱推及到百姓身上,那么天下就能安定统一,如运于掌。

孟子的民为邦本的思想,要求君主应推恩于民,尤其是要关心鳏、寡、孤、独等社会下层的困难群体,因为“此四者,天下穷民之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其四者”。君主要对这些困难群体给予充分的帮助和关爱,拔民之苦,救民于水火。

这样,从孔子的“仁爱”思想到孟子的“仁政”,儒家思想中关于慈善的思想理论便逐步得到了丰富和完善,为后世的慈善理论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成为历代统治者实行慈善救济的思想渊源。如兴修水利,治理河患;储粮备荒,建立仓储制度(平仓、义仓、社仓);赈济、以工代赈、调粟等多种赈灾济民措施;民间社会也由这类慈善观衍生出邻里互助、尊老爱幼、济人危难、助人为乐等中华民族的道德品质,进而促进了乐善好施风尚的形成,在各个历史阶段都出现了数不胜数的慈善群体和慈善活动。

二、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脉,其善恶因果报应等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百姓的伦理标准和善恶取舍的行为准则,并衍生为根深蒂固的慈善伦理传统,是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源头。

《道德经》中说:“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显然“慈”居首位,“慈”就是慈爱、慈善、慈祥,以慈爱之心来慈爱天下苍生。“善”指自我品质的最高境界,是天道的本质,也就是所说的“上善若水”。人只有保有慈善的心,与世无争,才能与道相应,正所谓“天道无常,常与善人”。在老子看来,“道”虽不可名状,却可以惩恶扬善,使善人享福,恶人遭殃。由此,他认为应遵守“道”的律令,人人向善,善待芸芸众生。这种看法通过进一步升华,成为了后人的慈善道德基础。

道教的重要经典《太平经》补充并发展了“善恶报应”理论,提出“承负说”。“承负说”是指,先人有过失,施其恶果于后代,为负;后人承受先人的恶果,为承;世代既相负又相承。前人为恶,后人食其恶果;前人为善,后人享其福荫。每个人的善恶行为都会对其后代有所影响,而今世的祸福也是先人为善作恶的结果。“承负说”还提出:“如果自身能行大善、积大德就可避免祖先的余殃,并为后代子孙造福;如果从恶不改,神灵将依据其行为赏善罚恶。”[4]在道教盛行的唐代,被誉为药王的孙思邈同时也是道士,在他的巨著《千金药方》中明确提出,医者应具有“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医德,还须“志存救济”,有慈济救人的爱心。这种以医济世的思想对后世设立医治所、惠民药局等慈善救济机构有很大启发,使民间的善举频频可见。

三、佛教文化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在西汉末年由西域传入我国,并在我国境内得到迅速发展。佛教在弘扬精神解脱的同时,还担负着劝善化俗的宗教使命。佛教教义里的慈悲观、因缘业报和修缮方式说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慈悲观是佛教的核心教义。在梵文中,“慈”指纯粹的友爱之情,“悲”为同情、哀怜之意。佛教要求信徒以慈悲为怀,用慈爱之心给予他人幸福,以怜悯之心驱除他人痛苦。佛家宣扬人人都有“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基于“不忍众生苦”的思想,佛教强调“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实行“与乐、拔苦”的义举,为众生造福田,以“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善待众生,以宽广的胸襟告诫世人要发慈悲之愿而生救世之心,多行善举,以得佛祖保佑。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在这里,慈悲即拯救受苦受难的生灵,并使其充满永恒的快乐。慈心是希望他人能够获得快乐,慈行是帮助他人取得快乐;悲心是希望受苦之人可以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受苦之人解除痛苦。由此可以看出,佛教的慈悲观是一种完全利他的道德观,是从事慈善活动的出发点。自传入我国后,通过寺院自办、发动募捐、动员信徒参与、与官绅及地方政府合办等方式,设立悲田养病坊、施药治病、扶孤助残、护生戒杀等慈善活动,在我国古代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佛教提出“因缘业报”说来实现劝善化俗的目的。东晋的名僧慧远,大力弘扬佛教的因果报应论,他认为:“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5]慧远认为:人有三业,业有三报,生有三世。生命之流,贯穿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现在的尊卑贵贱、福寿苦乐,都是过去业因的报应;而今世的思想行为所造就的业力,也会推动来世的流转。慧远的三报思想影响了历来就相信命运的中国人,所以人们愿为来世的美好在今世做善事。这成为了人们自觉参与慈善事业的内在动力,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佛教有其特殊的行善方式,如“修福田”“布施”等等。所谓“福田”,指行善犹如农民在田播种,行善布施撒下利人救济的种子,好比有秋收之利,能受诸福报于后。为圆成福德,福田又分为敬田和悲田。敬田即护持佛教,尊重人伦师道,对三宝父母师长的供养等;悲田是对鳏寡孤独、病人及动物的爱护与收养,以及有利于他人的公共福利事业等。在佛教徒看来,欲成圣佛,必须以慈悲为怀,以慈爱之心给予他人幸福,以怜悯之心拔除人之痛苦,为一切众生造福田。“福田说”劝告世人多做善事、积功德,是佛教教义中有关慈善思想的最有影响力的内容之一,唐宋时期的悲田病坊、福田院之名都直接源于此。

对于“布施”,佛教这样解释道:“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与他,名为布;辍己惠人,名之为施。”[6]布施分为3种:财施、法施和无畏施。财施又分内财布施和外财布施,把自己的金钱财物施舍给别人是外财布施,把自己的肉体甚至生命施与他人,是内财布施;法施即顺应人们的请求,说法教化,破迷开悟;无畏施是指急人所急、难人所难、能够给他人排忧解难。布施完全是出于行善者的怜悯之心、同情之心和慈悲之心,没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具有利他的性质,这与当代慈善所具有的自愿性和利他性的特点不谋而合。

中国的大慈善家熊希龄曾说,“孔教言仁,又曰博施济众;耶教言博爱,又曰爱人如己;佛教言慈悲,又曰普度众生”,“无论为何教何学,无不以人道为重”[7]。作为行为的慈善,就是要以行善积德为宗旨,只讲付出不求回报,以慈善的观念来指导行为,将这种观念自觉地付诸于实践活动。慈是一种善的动机,善是人的本性,慈善是一种爱的行为——由处于慈爱和善意的道德要求所表现出的爱他人的行为文化,人们在爱心的指导下对他人进行无私的物质和行为的帮助。综上所述,“慈善”是一种以“善”和“爱”的观念为核心的,由个人、团体、组织等发起的,受社会制度影响和制约的,无私爱人的善行活动。

参考文献:

〔1〕苏宝容.说文解字——导读[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2〕张謇全集(第4卷)[M].苏州古籍出版社,1994.

〔3〕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

〔4〕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M].人民出版社,2006.

〔5〕慧远.三报论·弘明集(卷5).四部丛刊本.商务印书馆,1922.26.

〔6〕佛教象法决疑经.大智度论卷27.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