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所有化学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生物实验;存在问题;农村初中生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地学科集实验性、科学性及实践性于一身的自然科学,如今获取知识途径不断的增加还有知识的不断丰富,初中生大多数会选择从有趣的经历中获取知识,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然而,目前的农村学校初中生的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生的思维跟不上,缺乏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不强,很多时候,只是简单的、大概知道对实验的设计、方法、步骤的流程,却很少有学生去想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要使学生们完全的参与其中,并真正的清楚其中的意思,学生们才能用心的去接受这么学科。
一、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在农村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让学生进行实物的观察,不产生实验的过程,学生就体会不到实验过程中的感受,对学生生物的思维形成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生物教学,不做实验、不进行实验探究,会导致学生只会答题,没有活跃的思维,没有最基本的操作能力,最直接的影响就学生素质的培养。如果只是单纯的黑板化的说教,对于学生来说,上一节生物课,就是枯燥无味的,学生更不会产生学习兴趣。因此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生物实验室尤为重要的。从教学的心理学角度来看的话,自然现象的直观更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上进心,培养其兴趣。比起老师书本上的说教,学生更喜欢接受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在他们自己操作,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去学习知识,积累知识,丰富自己。
生物实验教学就是要最大的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动脑动手的参与性,激发学生对自认科学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的更新自己的授课内容。经常和学生们开展实验,要开展一些适合学生,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会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够使学生们充分的去体验其中的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曲折,并感知知识生成的激情和欢喜,使学生在实验的探究中,形成良好的科学价值观和对新鲜事物不断的去研究与探索。
二、学思想观念陈旧
在前几年,生物这门学科是不在中考的范围内,只是进行会考,这样就会导致学校老师及学生的不重视,只要考试不考,就不会花时间去重视它,认为生物并不是像英语、数学那样是主科,与美术课音乐课归于一类。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在准备段考或期考时,原本的生物课会被改成语文课、数学课。很多学校都不是很重视生物这门学科,导致学校会把原本生物的课时会改成其他考试的科目。
而生物并不是没有它存在的价值,它也有它的专业术语,如食物链、生产者、光合作用、呼吸系统、生态平衡等,就像是数学里的符号一样,而现在的学生并没有时间去实验与探索,很多的知识学生们无法自己去摸索,老师又不去引导,这些因素会一点点的影响到生物教育的教学效果,更不用去想生物实验的探索了。在最基本的每周两节生物课的课表中,教师能够用有限的时间去把课本的知识讲完已经很不错了,生物实验准备实验的过程所需的时间要比讲课本上的知识要多很多,这样就导致生物教学一味的简单化、讲述化、黑板化。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必须要明白一点,要对生物这门学科引起重视,增加生物学科的课节,有足够的时间让教师去带学生开展实验。
很多教师都会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很多时候,学生成绩的优异都是以书面来评价,就是让学生记住一些死的规律以及注意事项,结果或是理论论据,因此无论如何调整,都不能改善学生缺乏自己动手的能力。不能给学生绝对的空间让他们去自由的发挥创造想象。教师应该多重视其过程,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仅仅学习到了应学到的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去学习、探索的兴趣。
三、生物实验在农村中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验教学安排管理不合理,在农村中学每个班级都会有五十以上的学生,人多空间小,会导致每次都要六、七个学生同做一个实验的状况,直接的影响就是每次做实验都是看的人多,实际动手的人却没几个,更有同学随意走动,不珍惜实验的机会。由于学生比较多,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会一边管理课堂纪律,一边去指导学生实验,一心不可二用,教师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既要去管理学生,又要指导学生实验的,很多时候是学生还没有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已经下课了,一节实验课下来,教师累得够呛,学生也没学到什么,这就导致实验效率很低。
生物实验教学,由于学生、教师、实验条件等很多的原因,很难得到更好的发展。改变这一现状,就是要学校和教师改变应有的观念,要明确生物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培养生物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加强实验课堂的管理,组织好学生们的每一次实验。只有学校教师意识到生物实验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学生能够更好地去发散思维。
结束语
在农村的生物教学体系中,有很多的欠缺,也有大量的不足,想要根本改变这些,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教师的完全配合,真正的使学生接受这一门学科,并喜欢上这门学科,在这一过程中,必定是任重而道远的。学校不仅仅要形式上的支持,要有资金的投入,购买实验器材、设备等,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购买一些关于生物实验的图书,使学生真正的投入其中去。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其兴趣。
作者简介:张清(1966-),男,四川省绵阳市人,民 族:汉,职称:中学一级教师,学历:大专,研究方向:生物教学。单位: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玉河博爱学校。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化学;教学方法;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3-07
一、从兴趣入手,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能否让所有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是判断一节课效率高低的关键。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课堂学习,才能实现初中化学课堂上的精彩呈现。
例如,在初中化学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把教学导入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基点。为的就是通过别致新颖的教学导入设计,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教学的精彩。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如磁石一样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中,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准备和激趣化的教学设计,能够给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带来别样的精彩,能够给与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感受,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有效参与度。
二、从问题入手,打开学生新的学习思路
在化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组织教学活动,从问题入手,通过设置恰当的教学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在思考中发现问题,打开学生新的学习思路。
比如,在学习溶解度知识的时候, 我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特意设置如下教学问题:在室温下,我们把50g的食用盐和100g的水放到一起进行搅拌,请同学们计算一下这50g食盐在溶液中所占的百分比。此时学生们不假思索地回答出食用盐在溶液中所占的百分比是33.3%。此时,我进一步提问:“这样的答案对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正确!”我提出:“不对,同学们的回答是错误的。”学生听到这个意想不到的回答后,表示出了惊讶和渴求正确答案的神情。同时学生新的思路被打开,在头脑中积极地寻找新的解题方案和多种答案的可能性。我抓住这样的时机,告诉学生,要解答这样的问题,首先需要学习有关溶解度的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习思路被打开,学生顺利进入到了新的学习领域。
可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合适的问题,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更能够自然而然地打开学生新的学习思路,帮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顺利衔接。
三、从对比入手,增强学生的知识系统性
打造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要充分地重视教学方法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彩程度,为此,在教学中抓住初中化学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不同,从对比入手,增强学生的知识系统性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
比如,用对比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系统地进行比较,在对比知识点的共性和不同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系统化建构。我在复习的时候经常采用这样的方法。用好对比法,就要把具有一定共性的化学知识点组织起来进行对比。比如:我们可以把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进行对比,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它们的不同之处,明白物质组成的内在规律;在气体的制取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制取方法的不同和相同点,让学生认识到制取方法的选择和制取对象之间的关系和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对比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知识的内在建构,从而形成自我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学中,可通过学生兴趣的有效激发,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深度达成;在教学中结合教学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有效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实现学生化学思维的有效建构;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对比,让学生对具有共性的知识进行有效地区分,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在建构,实现精彩的课堂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化学;趣味教学;策略
1.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
兴趣可以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积极探索,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情绪处于快乐的状态中.
学生对于游戏有着非常高涨的热情以及兴趣,所以,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主要特征,将学生主动学习以及积极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调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通过课本上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的对实验进行探索,另外,问题的设计在引导学生的学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学生较为感兴趣的问题对于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推动性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构建不同方面的情景问题,能够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充分调动,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课文第2章“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第3节“奇妙的二氧化碳”章节时,可以把班上的学生分别以每组8人的方式分成10组,然后再把每个大组以每小组两人的方式分成4小组.在课堂上,教师分别给学生派发仪器让他们制作二氧化碳实验程序进行装置,所有小组进行比赛,要确保每个小组在装置完成后,下个小组才能给进行组装装置,在装置过程中不能出现重复的组装.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动手与思考的能力.在完成比赛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点评.化学课的课堂教学采取游戏竞赛的方式进行,不但可以提供较为轻松愉快的环境给学生学习化学课本的内容,同时还将学生积极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激发,同时学生在竞赛中的团结合作精神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2.通过研究食品中的化学物质让学生对学习化学充满兴趣
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物品大多数与化学物质有着较大的联系,尤其是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食品.采取研究食品中所用到的化学作为化学课堂研究的主要目的来对学生课堂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不但可以让学生对了解的化学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到实际生活与化学是互相结合的,化学的课堂教学中采取的趣味教学策略主要有:采用某个品牌的食品作为例子,一些食品包装袋内会充满气体,让包装袋处在饱满的状态中,因学生经常接触该种食品,因此,教师应该趁机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要将气体充进食品的包装袋内;对包装袋内的食品起到什么作用;充进包装袋内的气体是什么;如何对该气体进行验证等问题.一系列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掌握气体的基本特征与检验的方式,并且构成相对全面的知识结构.由于在生活中食品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因此,教师应该对生活中存在的化学进行全面的观察,采用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化学这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学习化学知识,让学生觉得学习化学知识具有科学性以及实用性等,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化学课的兴趣,提高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通过有趣的学习技巧与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有趣的记忆方法,为了可以使学生学习的难点得到分散,从根本上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则要通过有趣的记忆来对相关的化学知识进行记忆.例如,在学习化学物质之间相互反应的内容时,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顺口溜来增加学生的记忆力.
(2)简单的记忆方法,这种方式是在化学实验中记住实验流程相对有效的方式,首先,在理解实验步骤的条件下,采用一些相对重要的词或者字来构成一句简单的话语总结实验步骤,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需要积累的内容简单化.
(3)采用对比的方式掌握化学知识,一般在学习化学知识时都会遇到一些全新或者已经学习过的知识,那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比较新旧化学知识中的对立要点以及相似点,同时找到相关知识中不相同或者相同的地方.
(4)采用联想记忆的方法学习化学知识,在学习化学知识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具有相反、相近以及相同性质的化学物品.因此,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如何掌握化学物品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的扩大对化学知识的联想.
(5)采取知识网络的方式加强对化学知识的记忆,主要将整理、归纳完成的化学知识选择图形或者表格的方式保存,形成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
总之,在初中所有课程中,化学课属于相对重要的一门课程,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充分的调动,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化学知识,促进化学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是化学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
(6)采用趣味教学的方式应用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能够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同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在化学课堂上应用趣味教学方法,教师适当的改变教学与教育思想对促进教学方式多元化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需要生动以及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才能够全面激发,因此,趣味教学方法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李英娜.趣味化学教学方法点滴[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7).
[2]张运法.趣味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7).
[3]鲍飞豹.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J].内江科技,2010(2).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高效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背景和现状
(一)研究背景
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是没有设置化学课程的。因此对初中生来说,化学课程是一门相对较生疏的学科。但国家对通过学习化学应达到的内容、培养的能力规定得十分明确。初中化学教学要求两方面:一是要求学生学会相应的化学知识;二是培养出中学生的实验能力,让他们在实验中领悟相应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有学校应适当开展并重视实验教学,通过引进先进的器材,完善实验方法,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学好初中化学。
(二)教学现状
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课时分配紧张初中化学是在初中九年级开始学习的,只有一年的时间来学习整个初中化学的知识,既包括书本知识,又包括实验时间。明显的,教师的教学时间非常紧张,即使按时完成教学计划都有些紧张,再加上所有演示实验的时间,因此,教师只能压缩实验时间。实验教学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而且有效,对于化学实验时间的压缩,会使得学生不能及时思考实验原理,能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很少,自然也就学不到关于实验的相关操作和实验技能了。2.实验设备不够充足学校配备的实验设备不够充足,由于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的缺少,导致教师在进行实验时,总是不能顺利进行。对于一些实验要求低、仪器简单的实验,教师可以寻找一些替代品来代替,但是对于要求较高的实验,教师则无法实施实验。
二、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途径
(一)完善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
实验教学是一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强调学生的感受、思维与技能习得。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应用激励手段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初中生的竞争意识较强,当看到同学得到教师的鼓励或者奖励时,都希望自己也在班级中得到鼓励或者赞赏。所以,我在组织化学实验教学时,会在恰当的时候评价学生,当学生做题既迅速又准确时就鼓励学生再接再厉、不要骄傲;当学生做题粗心又不重视的时候要鼓励学生不要放弃,继续加油。化学教师的评价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课堂评价的作用。
(二)因地制宜地激发兴趣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并且初中生的好奇心又强,思想又前卫,对于新鲜的事物又喜欢探究,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特点,给学生创造情境,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化学。如口诀歌谣记忆法,学生刚接触化学实验的时候,实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很多,教师可以编成口诀帮助他们记忆。例如:取用药品的操作要点:“固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缓立”“块状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量筒的操作要点:“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胶头滴管的使用要点:“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对于化合价的知识可以这样记忆: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从而让学生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很多化学知识和化学现象都要通过化学实验来证实,如果仅靠教师讲解可能使学生难以理解。初中化学实验室的器材完备,教师水平较高,设施齐全,完全符合现代化教学的要求,那么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软硬件条件就能得到保证。初中生思想成熟,自制力强,所以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比较轻松,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就可以顺利地完成教学。很多初中化学教师可能会忽视实验教学,认为实验课上实验器材和学生都难以管理。但是我却认为实验课必不可少,教学大纲既然规定了实验内容,就必须按照要求进行教学。
(三)转换教师的教学思想
转换教师的教学思想,就要重视学生对实验的动手操作体验。化学实验中各种可以观察到的外部属性,如色、味、态、声、光、热等现象,都依赖着学生的感官,之后还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出来,进而推断概括参与实验的物质的相关性质或反应机理。通过化学教师的思想转换,可改变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策略,加强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四)增强实验中的探究过程
1.注重团队合作在实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动组成团队,有效的团队合作既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又能够相互监督、相互促进,还能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讨论,交流经验。2.实时记录,注重过程所有的事要都是离不开实验记录的,更何况创新性实验。实时记录可以完整有效地记录实验的过程和实验中所产生的数据,从而为后续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3.评价反思,改正不足适时地评价反思是创新性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实验总会因为操作、仪器误差、理论偏差等多种原因而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每次实验之后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实验中的不足,以此令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实验内容和所要表达的原理。
(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是科学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在进行创新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由此要做到以下几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结合创新实验增强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初中阶段是学生真正开始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化学社会、了解化学知识、认识化学研究方法的初始阶段。在教学中,科学、有效地完成并进行实验教学,既是从真正意义上履行一名化学教师的教育义务,又是在促进学生各项技能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过程。
作者:祁国伟 单位: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摘要: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初中化学教学主要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总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在各类考试中取得好的分数,尤其是在中考中,取得高分,这样就能提高升学率。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初中化学教学,总是超常规的赶进度,死记硬背化学知识和原理,甚至大搞题海战术,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只有死读书的能力。试问,如果那些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服装行业,那些靠死记的化学知识对他们有用吗?因此,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刻不容缓。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关键词:初中化学;素质教育
一、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很多人,把素质教育理解成没有考试的教学,其实是不对的。没有考试,或者说,考试的时候,很多学生考底分数,这也不符合素质教学的精神。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掌握很少的文化知识,他们也无法完成以后的继续学习,将来也谈上能为科学事业奋斗终身。然而,作为素质教育,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考试,其他的都不会,那也是没有用的。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的教学既要以考试的方向一致,也要抓好对学生的兴趣、思维、实验、体质、创新等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教学时,既要做好化学知识教学,也要重视与学生进行沟通,关心他们德、智、体等多方面的发展。如果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进步了,也能促进考试的成绩的大幅度提高。因此,那种为只为考试而教的教学方式是极其毒害学生的。
二、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指一个人在行为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它包括兴趣爱好、行为动机、情感意志等方面内容。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每个老师都可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的智力不是很好,但通过努力,照样能取得好的成绩;有的学生很聪明,但学习习惯不好,照样考底分,这就是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征的原因,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处在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爱好、学习情感意志的培养,并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提高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水平。
化学是一门有着广泛应用的学科,生活、生产中处处渗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我们就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发现化学问题,并在实践中解决化学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化学知识的奇妙、有用、有趣,这样不仅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会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另外,丰富多彩的化学变化,奇妙有趣的实验现象、各种化学符号、化学知识中所蕴藏的丰富的思想内容等都会吸引学生去学习化学,只要我们精心设计,一定会使化学知识在提高学生非智力水平方面很好的体现其教育的功能。如,在烧杯里,注入二之一的水,再向水里放入一只鸡蛋,我们会看到鸡蛋是沉在水中的,然后我们向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浓盐酸,可以看到鸡蛋浮出液面后,不停的上下翻转。试请同学们解释其现象,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展开思维。促进了学生智力水平与非智力水平的同步提高。
三、要面向全体学生
现代社会不可能也不需要每个学生的将来,都去从事化学工作,但每个学生都是祖国的未来,要在这个处处可见化学知识的社会里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所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已经成为我们每个老师的职责,当然包括我们每一位化学老师。说到底,素质是在行为实践中增长的修养,蕴藏着学生发展的潜能,是持续、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初中化学是基础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认识素质,并且贯彻于全部教学的环节之中。
四、重视过程和方法,做好能力的培养
1、重视过程的教学
我们知道,过程教学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的提高,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过程教学的发展功能是以知识的获取为基础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注重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
2、重视科学方法的教学
在这知识经济的时代,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每个人都要善于检索、获取、分析、处理各种信息,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可能把所有的化学方面的知识和各种信息都教给学生,所以,要重视以化学知识为载体,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这就是科学方法教育。可见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进行终身教育的大事。
3、重视能力的培养
学生走出校门后,面对丰富多彩的人生和社会,要解决一个个现实的问题,而不是象学校里那样的一张张试卷、一道道的习题。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文字那样的题目是区别很大的,所需要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欲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关键词:科学素养;高中化学;化学教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之现阶段人们对学生教育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对学生动手思考能力的重视,加强化学教材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现代高中化学教学的一大重点。而科学素养是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高中化学教材作为化学教学中最基本的学习载体,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于现阶段社会各界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要求,在分析和理解化学教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以不断提高高中生的科学素养。
一、高中化学教材的一般性特点
1.注重衔接初中所学知识
为了确保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所学知识的系统性,我国各学科教材大都十分注意不同年级之间知识的相互衔接,以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在高中化学教材的设计上,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教材中的第一章会对所学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进行精心设计,确保学生在巩固之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指导的自然科学学科,尤其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实验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通过各种演示实验和科学探究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但很多学校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以及实验的不可控等原因,很难使一些实验现象与原理得到真正的体现,严重影响了实验在化学教学当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如此,教材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必须受到教师的重视。比如,在人教版的化学教材上,第一章中从实验学化学的学习,就是对学生初中所学知识的回顾和加深,这一章的实验操作锻炼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增强了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合理设计教材的知识难度
教材上的知识难度本就应该按照学生的认知程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进行设计。比如在进行物质结构讲解时,初中化学教材仅仅简单地介绍了物质结构的常识,包括离子、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在高一的化学教材中进一步介绍了原子结构以及元素周期律,让学生深入了解之前所学知识的由来以及更深一步的知识,到高二时,侧重于讲解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等,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高三时则对学生进行晶体类型的介绍。通过这种循序渐进式的教材内容安排,让学生所学知识由浅入深。
二、化学教材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意义
1.加强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高中生所学的所有科目之间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学生对各科目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素质。化学作为一门应用类学科,不仅与物理、地理、数学等学科有联系,而且与生物、语文、英语等学科有关系。为此,在高中化学的教材设计上,要想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必须要加强各学科知识在教材上的整合,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去感知和理解化学知识,比如将化学计算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将能源、气体体积与物理知识结合讲解,把化学资源环境等与地理上的相关知识融合。
2.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教材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的重要工具,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化学教材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高中学习是一个学生发展与成型的重要阶段,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和思维,而学校只有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比如:在化学教学中,实验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设置的实验安排,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加强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拓展思维。总之,在高中化学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有效教学,创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式,结合教材的编写规律和特点,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提高自身化学素养的同时,增强科学素养。
三、结语
现阶段我国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正不断向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向发展,化学教材的内容也逐渐以系统化的化学知识作为主线,注意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加强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并将其知识灵活地运用在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李志勇.在化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
关键词:初中化学;框图推断题;提高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9-0114-02
初中化学框图推断题具有考查知识容量较大、综合性强、化学特色突出等特点,在近几年河北省中考试题中已成为固定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运用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比较好的一类考试试题,区分度高。通过对此类题型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试题常以四到五个化学反应为基础进行框图设计,由此考查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组成与结构、用途与制取的理解及掌握情况。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要能将其有效的联系起来,运用严密逻辑思维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将框图中的物质推断出来,最终得出题中所设问题的准确答案。笔者在指导学生提高框图推断题的解题能力过程中分三步走:
第一步:总结常用“题眼”,降低解题难度。解答推断题,关键要找准突破口。学生必须对常用题眼做到心中有数,如常见的有色物质(包括黑色固体、红色固体、黄色固体、白色沉淀、蓝色沉淀、红褐色沉淀、蓝色溶液、浅绿色溶液等)、有特殊性质的物质(包括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气体、密度最小的气体、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常温下的无色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的液体燃料等)、有重要用途的物质(包括常见的食品干燥剂、常见的溶剂、重要的催化剂)、重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包括硫酸、碳酸钙、二氧化碳、水)、有特殊反应条件的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条件为通电、加热、高温、有催化剂的化学方程式)。经过对已学知识的系统总结,学生可以轻松从题干中找到解题突破口,并能准确判断题干中涉及哪种物质或哪个化学反应,解题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需要强调的是在解题过程中切忌顺着一条线推断,可根据实际题目前后左右呈放射性推断。
第二步:总结常考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在学生准确记忆常用“题眼”的基础之上,限时让学生对一道典型例题进行解答,结果至少仍会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是无法得到满分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常考知识点掌握的不牢固。那么推断题中的常考知识点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以引起学生的重视。方法如下:教师为学生提供四至五道典型的框图推断题,要求学生只需审题,不需作答。审题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关注每道题中的四个问题考察的知识点分别是什么。经过对几道题的对比分析,学生会发现推断题中的常考知识点为:①框图中某物质的化学式;②物质中某元素的化合价;③框图中某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框图中某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类型;⑤框图中某化学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此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框图中涉及的任意物质的化学式或任意化学反应均有可能成为考查对象,只有认真分析判断出框图中的所有物质,才能拿到高分。于是笔者要求学生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将以上几道典型例题涉及的所有物质的化学式在框图中标明,并请同学将框图中涉及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类型写在黑板上,然后师生一起逐个分析每个化学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当这项工作完成以后,学生对以上几道例题的答案早已心知肚明。不仅如此,学生还会发现有些化学反应在框图推断题中经常出现,需重点记忆,如:Ca(OH)2 + CO2=CaCO3?邬+ H2O;3CO+Fe2O3=2Fe+3CO2;Fe+CuSO4=FeSO4+Cu;CaO+H2O =Ca(OH)2;Fe2O3+6HCl=2FeCl3+3H2O;CaCO3=CaO+CO2?邙;2H2O=2H2?邙+O2?邙;CaCO3+2HCl=CaCl2+H2O+ CO2?邙;2H2O2=2H2O+O2?邙。在对几道例题的分析总结的过程中,学生明确了常考知识点,复习了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反应类型的相关知识,掌握了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解题能力大大提高。
第三步:实战演练,增强信心。最后当然要检验一下教学成果,限时让学生解答一道典型例题,解题过程分三步:①找准解题突破口;②分析判断出框图中涉及的所有物质及反应化学方程式;③明确反应类型及应用价值,准确作答。
下面笔者用一道典型例题加以说明:
【例题】: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均为液体,B为单质,D为常见的碱,E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C的化学式为______。
(2)E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反应⑤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
【解析】:通读全题,本题题干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根据“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均为液体,D为常见的碱,E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及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可推出A为H2O2,B为O2,C为H2O,D为Ca(OH)2,E为CaCO3,F为CO2,G为CaO,由此就可进一步确定框图中设计的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及其重要应用。以上问题全部明晰后,学生对于根据题意设计的问题均能准确作答。
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解答框图推断的能力和得分率普遍提高,师生均感受到收获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张仁强,刘瑞元.例谈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1).
关键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373-02
1.当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1.1 实验教学的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有少部分农村初中虽然器材和药品配备较齐全。但由于教师短缺,化学教师兼几门学科的教学,除担任化学教学外,还担任数学、生物等课的教学,即使不兼这些课,也代几个平行班的化学教学,同时兼任实验管理员,基本上农村的乡镇中学并没有专职的实验员,都是由化学教师担任。而一节分组化学实验课从准备实验仪器到使用完毕、清洗收拾实验仪器至少需要两三节课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即使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由于力不从心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甚至放弃实验干脆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
1.2 不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按课程设置,初中三年级才开化学课,化学课开设既是起始年级,又是毕业年级,本来上课时数较少,教学上赶进度现象比较严重,因而无时间圆满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不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注重的主要是化学知识及解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对化学实验的研究不够,平时的听课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思维能力的研究,至于实验的成功与否、实验经验的积累、实验的后记则往往不被重视。从工作量上讲,化学实验是一项费时费力、颇为麻烦的工作,而有的学校在计算教师的工作量时,对化学教师准备化学实验和预做化学实验都不计工作量,因而也影响了化学教师和实验员开展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怕麻烦、怕失败的倾向,使得本来有条件做的实验也省略不做,能够补充的实验也不补充。更有甚者,在升学的高压下,干脆就不开学生实验,造成人力和财力上的浪费。课后的探究实验根本就没有让学生动手去做。
1.3 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必需教具不足、实验教学严重缺乏。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且这不足的经费配置又严重不公平,"重城轻乡"。由于经费的限制,办学条件受到制约,虽然我县部分农村初中都通过了教育强镇的评估,实验器材和药品配备只是看起来较齐全。可实际上化学教具很少,尤其农村中学化学教具很少, 象我们学校连一些基本教学挂图和模型都没有(我县农村学校都如此,没有一所农村学校有),教师也难以将某些有规律可循的知识迁移到挂图或模型上。缺仪少药较严重,致使学校无能力开足开全演示实验或探究实验。另外,因化学实验是一种消耗实验,一些仪器需时常添补,化学药品用完不能再生,更需及时添补,而有的学校只注重一次性投资而不能够时常补充,从而造成仪器药品不全而难以开足开全实验,尤其是探究实验。
1.4 农村学生基础差。由于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流失,像我们西沱镇小学、西沱镇第二小学,学校很多小学毕业成绩较好的学生都流失到城里的几所重点中学去了,有的到了省市重点中学,升入西沱中学(今年计划招生300人,只招到210人,其余的到县城,到外地名校去了)的大部分是基础较差,无心向学的学生。再加上在农村,许多家庭生活条件普遍不如城市,许多学生没有条件上网搜索,查阅书刊,从广播、电视等方面收集资料,这使探究性学习难以实施。长期以来,农村学生接受的教育大多是接受式学习,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学到哪里,不习惯自主、探究学习,这使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打折扣。
2.加强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2.1 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化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要明确一种观念:实验教学是成功的化学教学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要做好每一个实验,尽可能把演示实验、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让学生多动手进行实验,感受化学的魅力,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力避纸上实验。另外,新课程对化学仪器和药品有新的要求,有很多需要更新和补充。因此,必须及早做好购置计划,以保障正常教学的需要。
2.2 吸引优秀人才,提高教师素质。 在西部农村中,迫于生存的需要,大部分父母都外出打工,很多孩子留守在家,这样的现状加大了学校的压力,也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相关部门一边要需要出台多种吸引优秀人才措施,引导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来到条件艰苦的农村教学第一线,增强农村师资力量。
2.3 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弄清课程标准对化学实验的要求。《课程标准》是开展化学教学的重要依据,只有认真学习,真正领会其中的内涵,才能较好地在教学中得以体现。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对教材中相关的化学实验进行改进或补充,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一氧化碳的燃烧实验,可以改为在集气瓶口直接点燃,操作简便易行,现象也比较明显。
2.4 研究、开发农村化学实验。
2.4.1 农村有效地实施化学实验教学,教师必须参与,做好演示实验,与学生沟通、合作、交流、分享。化学实验中所蕴涵的新现象、新方法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化学实验,由于仪器条件等的限制,实验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是各种各样的,很多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难以解释和应付的。
化学教师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假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或者利用教材的内容强制性地让学生对号入座地记忆化学现象和结论。如Cu-Zn原电池反应,Zn的纯度和稀硫酸的浓度对实验现象的影响不同,就算同一时间配制的药品也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Cu片上的气泡从无到有的过程,再解释Zn片上的气泡从有到无或从多到少的实际现象。
1.重视《考试大纲说明》中的主干知识
在化学科目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大纲相关说明及要求规定的化学知识的限定范围,我们可以进一步的将化学科目中重点的主干知识进行明确,在学习化学科目的过程中以重点的主干知识作为学习和复习的重点或者核心,将化学课程多覆盖的所有知识作为了解和知识扩展,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化学知识,还能够高效的复习,信心十足的迎战高考。
2.重视《考试大纲》中关于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不再是沿用以前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而是提出了对于学生化学科目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知识的应用,特别强调了对于化学试验与探究方法的培养及考查。在当前化学课程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教学方式,教学目的更加的注重化学科目的科学探究过程、基本化学反应本质、基本工作原理等化学科目的基本方法。对于这样变化是为了能够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探究,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和基本方法,然后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去自我探究,最终达到学生在实践中更加彻底地掌握化学探究中所涉及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正是新课程中教学大纲要求的高考重点和热点。
二、研究学情,有的放矢
当前新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指明了学习范围和复习方向,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我们所有目的都指向学生,但是我们应该从学生本身出发去考虑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初中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是在初三时才开始接触化学,一年的学习时间只能够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最基本常识。进入高中以后化学知识的学习突然晋升到另一种领域,教学内容急剧扩大导致在学习方式、基础能力等方面出现断层。这就使得高中刚开始的化学课程的学习难度较大,加之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初中,学习能力和教学方式的差异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对于化学科目失去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不足问题,模块知识掌握不牢
初中的短时间化学教学没有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进入高中后更深入、更广泛的学习化学知识,让学生一时间无所适从。高中的化学课程内容纷繁复杂而且学习课时有限,在有限的课时中让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各个模块只能寻找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课程只能通过赶进度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高中化学学习和复习方式给化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给学生带来巨大的负担。
三、研究方法,有效教学
研究并了解了教学大纲和考情,分析探究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学情后如后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复习效率,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这种教学理念是先通过学生独立的自主学习在先,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对于化学课程有所了解,并且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探讨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然后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分析论证,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了解和记忆还能够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节约有限的化学教学时间。
2.先教后学,以教导学
化学课程中有一部分知识是从学习化学后才逐渐引入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定义和理论,这些都是化学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难以理解较为陌生的一部分,教师通过课堂上的对于这部分的概念进行讲解,同时侧重性地引导学生对于这些知识进行拓展,引导学生自发的去探究学习,达到教学目的。
3.边做边学,以做促学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农村初中;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号:1673-9132(2017)07-005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7.031
一、我国现阶段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通过对我国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发现以下三点问题。
(一)教育教学基础设施落后,忽视化学学科的意义
我国农村许多地区都不重视化学学科的教学,教育教学所相关的实验室以及设备缺少。这会间接导致农村学生理解知识困难,课堂效率低下。除此之外,许多农村教师认为初中化学仅仅是学习基础知识,没必要涉及太多的实验等。更有甚者认为只要会做题解题就可以了。这样就会形成误区,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在初中化学方面的成长。
(二)农村初中化学教师专业能力低,教学方法老套
因为农村地区环境较为偏远,工资待遇水平较低,导致了农村初中校内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初中化学虽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但农村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会忽略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要求与精神,进而造成教学方法老套传统,使得学生掌握知识的方式就只有“死记硬背”一条路。这样会导致学生在化学课上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程度低,最终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不利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实行。
(三)农村学生综合素质不高,新课程改革难以实施
农村的初中生因为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与大城市的同龄学生相比,在知识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这样导致了学生接受新课程改革时效果不明显。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解读以及融入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意义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解读
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是指的一种实施探究式学习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快速有效掌握各种实践性较强和有一定动手能力的知识或者技能。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系统分析,结合之后所要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之后布置合适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一个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这个学习过程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而学生则是这个学习过程的主体。
当任务驱动教学法融入农村初中化学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一些客观条件来做出改变,以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教师需要将初中化学知识结合一定的情境,之后通过布置若干任务的方式来让学生完成。学生是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来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给予学生合适恰当的指导和建议,并对他们完成任务的效果做出合理的评价。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知识。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融入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3.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融入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任务,提高课前预习效率
学习化学之前,一定要做好课前预习。学生要对即将所学的内容以及课程目标有一定的了解。课前预习工作能够让学生在后续学习之中更加容易理解知识,同时还能够通过预习发现问题,之后在课堂之中对此部分认真听,进行重点学习,这样就能够极大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如果按照传统的预习工作,即让学生进行独立预习工作,很少有学生能够达到理想效果,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课前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在初中化学预习工作中应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以组为单位来进行课前预习工作。例如,在进行九年级上“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时,课前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针对质量守恒定律设置两个基本任务:(1)快速浏览本节课所学内容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2)尝试发现其中所蕴含规律。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小组内各成员当遇到问题时可以集中探讨并相互监督,并由小组长自行安排任务,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加以记录。这两个任务就能够对本节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而能够更好地开展后续教学。
(二)构建任务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下面就现行初中化学教材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谈一些体会和反思。
一、“初中化学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初中化学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分为5个阶段:关注、参与;实验、探究;解释、推论;整合、精致;反思、评价。现以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为例,说明“初中化学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1、提出问题。首先向同学们提出:如何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提示同学们可找出课本中所有能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参考课本内容,探究课本中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否是最好的方法。要求同学们写出实验方案、实验过程、现象、结论及体会,每位同学都要参与其中,分工合作,用家中的小实验室制取出二氧化碳气体,下星期三各“科学小组”进行展示。
2、实验探究。周末的两天里,各科学小组都行动起来,我用电话摸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较弱的小组,到现场辅导和鼓励。
3、成果展示与交流,上课前要求各“科学小组”先把设计的实验方案先交上来。
上课开始后,各小组开始展示其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一边实验一边陈述探究的过程。八个小组实验方案各不相同,甚至有的小组有多种方案,实验的用品更是五花八门,酒精灯有小药瓶做的,有玻璃胶水瓶做的;反应容器却用医用吊瓶、各式各样的玻璃食品罐;导气管用水笔芯、圆珠笔芯、自行车气门芯、细软管代替;而橡皮塞只有这些具有原创力的、可爱的学生想得出:用橡皮擦、捏成小动物的橡皮泥、小木块加橡皮筋代替。实验过程中针筒、衣服架、风钩、回形针、瓶盖等,都成了同学们手中的实验仪器,家里的醋、食用碱、装修用剩的大理石、蜡烛、泡沫、雪饼中的干燥剂等成了同学们实验用的药品,他们的实验橱更是哪个国家实验室也找不到的,用各种粘粘纸、彩笔画装扮得漂漂亮亮。
曾有一位科学院的院士说:能用最简陋的实验设备做出实验来是最了不起的。我们的学生不正是用最简陋的实验设备做出实验来的了不起的人吗?而且有的实验跟教材中的实验原理完全不同,当然不一定更好,但都是他们通过查资料想出的,这不仅使他们理解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和原理,而且回顾了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的装置,还掌握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4、反思与评价。当一个“科学小组”展示完毕后,先由小组成员自我评价,后其他小组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的总体评价。
经过前期的准备,学生已完全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并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
二、体会
(一)学生探究的内容要视教学内容的价值性。本次课程改革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但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内容都设计成探究性的。哪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探究,哪些内容要教师给出相关信息或启发讲授,我的体会是: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识的价值,选择具有核心地位和基础地位的、规律性的内容让学生探究。因为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化学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二)帮助学生建立进行探究的条件。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尽量利用传统的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并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探究学习的方法,如把探究学习的5个基本阶段印成小册发给学生,让学生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帮助指导学生用家里的废弃物、儿时玩的玩具和少量化学药品建立小实验室,以便为开展完全的科学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三)教师应当做探究“向导”。在学生探究阶段,教师要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巡视各小组的表现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辅导,如有的小组只是在盲目地做实验,没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更为后面的整合、精致及今后的教学安排提供具体的学生情况。
下面就现行初中化学教材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谈一些体会和反思。
一、“初中化学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初中化学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分为5个阶段:关注、参与;实验、探究;解释、推论;整合、精致;反思、评价。现以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为例,说明“初中化学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1、提出问题。首先向同学们提出:如何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提示同学们可找出课本中所有能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参考课本内容,探究课本中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否是最好的方法。要求同学们写出实验方案、实验过程、现象、结论及体会,每位同学都要参与其中,分工合作,用家中的小实验室制取出二氧化碳气体,下星期三各“科学小组”进行展示。
2、实验探究。周末的两天里,各科学小组都行动起来,我用电话摸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较弱的小组,到现场辅导和鼓励。
3、成果展示与交流,上课前要求各“科学小组”先把设计的实验方案先交上来。
上课开始后,各小组开始展示其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一边实验一边陈述探究的过程。八个小组实验方案各不相同,甚至有的小组有多种方案,实验的用品更是五花八门,酒精灯有小药瓶做的,有玻璃胶水瓶做的;反应容器却用医用吊瓶、各式各样的玻璃食品罐;导气管用水笔芯、圆珠笔芯、自行车气门芯、细软管代替;而橡皮塞只有这些具有原创力的、可爱的学生想得出:用橡皮擦、捏成小动物的橡皮泥、小木块加橡皮筋代替。实验过程中针筒、衣服架、风钩、回形针、瓶盖等,都成了同学们手中的实验仪器,家里的醋、食用碱、装修用剩的大理石、蜡烛、泡沫、雪饼中的干燥剂等成了同学们实验用的药品,他们的实验橱更是哪个国家实验室也找不到的,用各种粘粘纸、彩笔画装扮得漂漂亮亮。
曾有一位科学院的院士说:能用最简陋的实验设备做出实验来是最了不起的。我们的学生不正是用最简陋的实验设备做出实验来的了不起的人吗?而且有的实验跟教材中的实验原理完全不同,当然不一定更好,但都是他们通过查资料想出的,这不仅使他们理解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和原理,而且回顾了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的装置,还掌握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4、反思与评价。当一个“科学小组”展示完毕后,先由小组成员自我评价,后其他小组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的总体评价。
经过前期的准备,学生已完全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并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
二、体会
(一)学生探究的内容要视教学内容的价值性。本次课程改革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但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内容都设计成探究性的。哪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探究,哪些内容要教师给出相关信息或启发讲授,我的体会是: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识的价值,选择具有核心地位和基础地位的、规律性的内容让学生探究。因为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化学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二)帮助学生建立进行探究的条件。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尽量利用传统的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并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探究学习的方法,如把探究学习的5个基本阶段印成小册发给学生,让学生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帮助指导学生用家里的废弃物、儿时玩的玩具和少量化学药品建立小实验室,以便为开展完全的科学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三)教师应当做探究“向导”。在学生探究阶段,教师要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巡视各小组的表现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辅导,如有的小组只是在盲目地做实验,没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更为后面的整合、精致及今后的教学安排提供具体的学生情况。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程教学 质量守恒定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011
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占据着重要的教学地位,发挥着重要的教学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守恒定律原理、知识的学习和分析,一方面可以扩充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化学课程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学科问题,另一方面则可以加强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的建立使关于物质组成和化学变化关系的探索与研究走上了科学的轨道,有了这个定律作为基础和支撑,人们才能够精确的深入的研究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在整个化学教学体系中所占据的重要教学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更加全面深入的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原理等,进行分析和挖掘,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掌握这一化学基本定律,从而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良好的理论和思维条件。那么在现阶段的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过程,使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实现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目标呢?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时,在教学展开之前应该向学生分析和讲解进行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建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能够明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的目的和方向,从而避免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凸显教学和学习的指向性和针对性,从而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认真听讲,提升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学科中的基础性定律之一,对于学生掌握相关化学原理,利用该原理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分析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传统化学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限制和影响,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时,往往直接向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的讲解和剖析,而很少甚至完全不给学生喘息和准备的时间和机会。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让教师获得更为充分的教学空间和教学时间,在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之内,向学生讲解更多的关于质量守恒的知识,但是却使学生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学习时,容易由于对该定律的学习地位不明晰,不了解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必要性和学习意义,而以一种松懈的、倦怠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状态,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过于散漫、盲目,影响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质量的提升。
因此针对这种教学状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之前,应该抽出必要的教学时间,向学生进行学习心理疏导和学习心理建设,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进行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的重要性,向学生讲解进行该定律学习对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确定两个反应物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在混合物中求得某一纯净物的质量等,都有着重要的推导和运用价值,可以说质量守恒定律贯穿了化学学科的所有教学内容,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内核之一,通过教师的这种分析和讲解,学生便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进行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的意义和作用,找准进行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的目标和方向,迅速的集中学习精力,进行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进而提升初中化学课程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的效果。
其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时,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化学知识学习氛围和学习情境,并且以一种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作橹鞯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被教师所营造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情境所影响和感染,从而融入其中,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分析,提升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的教学效率,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在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引用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进行教学,对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原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创新性思维,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而在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进行知识的探究和剖析。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有效的课堂导入进行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的营造,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向学生讲述和质量守恒定律从相关的故事、历史、趣事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进行化学实验,向学生抛出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问题,向学生询问“为什么发生化学反应之后,物质的总质量有的不变,有的会增加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学生便可以跟随教师的思路和引导,提出新的问题“在生成新物质以后,物质的总质量跟反应前相比是否会发生改变呢?”这两个问题都是和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相关的,并且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实践性,教师便可以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和分析,并且带领学生运用之前自己所掌握的相关化学知识,对这一问题进行挖掘和整合,从而使学生在逐渐深入的自主探究过程中,发现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得出相关的科学结论,进而提升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实验教学;因素;对策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1-0011-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1.004
前不久,扬州市教育局组织了全市初中化学教师实验技能培训考核,本次培训包括专家讲座、理论考试、现场操作等。初中化学教师特别是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由考核前的焦虑、考核过程中的茫然不安,到成功后的喜悦。然而在现场也看到,教师们在实验室里,发生了常见仪器不会规范使用、实验不会科学设计、酒精喷灯不会使用、电解水实验电源不知道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等现象。在最后的培训考核中仍然有多名化学教师未能通过考核,场面、结果都令人震惊。对照新课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可以看出新课标对实验相当重视。为什么教师的学历水平在提高,实验装备在不断更新,而教师的实验水平和技能却不升反降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一是尽管通过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区域验收,实验仪器和装备都上了一个新台阶,硬件上去了,其他客观条件(如师资等)未跟上,致使实验教学不能正常开展。特别是在农村学校,同时受升学压力影响,学校也疏于对实验管理和实验的督查;二是由于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将实验习题化,变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为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让一个个形象生动的实验现象变成呆板的知识点让学生记忆,大大弱化实验功能;三是教师对实验研究不够不深,平时的实验都是教师预先选择好实验仪器,设计好实验步骤,学生依葫芦画瓢,变探究实验为验证实验,失去了实验应有的趣味性和探究性,又难以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长期下去,会形成恶性循环,会大大弱化教师实验教学技能,又怎能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呢?所以说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和教师实验技能都有很大空间可以提升。对实验教学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教师培训和考核,促教师实验技能的提高。针对初中教师目前的现状,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实验素养呢?笔者作了一些思考: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前提
陶行知说过:交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教学的素质,既要有化学学科理论和实验知识,更要有脚踏实地亲手实践的亲力亲为和娴熟的实验技能。
1. 走出去,拓宽视野
初中化学教师总认为初中化学知识简单,又是年年教初三,容易造成教师眼高手低,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畏手畏脚。学校要督促教师积极组织参加各级专题研讨活动,特别是有关实验方面的,力促他们转变观念、拓宽视野、增强内涵、提高素质。笔者建议可以针对化学教师在化学实验中的操作技能,设计、改进实验以及排除故障的创造性能力,及实验考核的命题能力等方面进行培训。例如:在我区2013年初中化学教师实验技能培训考核中,我事先在实验室放置各种实验装置,主要是教师平时不愿意做的实验,让教师必须进实验室独立完成,旁边有教师指导,完成现场操作后要再完成一份实验理论试卷。这样的活动理论与实践结合,培训与教学结合。
2. 请进来,面对面交流
作为初三化学教师要能清醒认识自身的不足,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实验实践水平,勤于动手、善于思考,向名师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他人学习。现在都强调送教下乡,我想这应当包括实验,送实验下乡,不单单是送实验仪器下乡,更应结合学校、教师的实际,送技能、培训等。
3. 促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促进自己的实验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提高,使自身具备良好的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目前的师范教育与中学教学还是有脱节的,化学教育师范生在大学更多学习的是理论知识和较深较复杂的大学实验,对中学化学实验触及很少,更鲜有研究了。初中化学教师要有钻研和创新精神,例如对化学中的疑难实验进行专题学习和研究、改进一些实验等;也应接受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实验教学实践,丰富自己的实验水平,这次由马宏佳教授和金惠文老师编写的《中学理科教学指导—初中化学分册》,就是一本非常好的学习和研究材料。
二、改革现行教材是关键
现行的高中化学教材,除去在大部分教学模块中都有建议必做(包括课堂演示)和选做的实验之外,还专门为喜爱化学或喜欢动手做实验的学生设计了一个《实验化学》模块(选修),这在过去的中学化学教材中是罕见的。说明已经意识到化学实验的缺失,我们在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怎么能跟高中配套呢?
1. 现行有关实验的教材甚少,能用于指导教师实验教学的更少
针对这一现状,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力量编写了《中学理科实验教学指导》,该书对初中化学涉及的所有实验逐一讨论,该书有两个特点:一是对每个实验给出了尽可能多的方案;二是提供了约120个趣味与探究实验案例。这本书对初中教师特别是农村初中教师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已成为不少教师的案头常备书。但我们仍感到种类少,供教师选择的余地小。
2. 改编学生实验手册,使其成为类似高中化学选修模块实验化学的教材
这个教材能与课本相辅相成,是包括学生实验、实验练习题、课后随堂小实验以及课后小制作等组成的系列实验教材。当然还要适当增加一些能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拓宽知识面的内容。这样既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实验技能。
三、改革考试方法是根本
在现行的中高考制度下,实验教学完全绕开应试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前途的。
1. 师生同考促共同进步
不少地方为了重视理科的实验,都会在九年级下学期进行实验操作考察,但一般成绩不计入中考总分,只要求学生合格就好,不合格再补考也可。因有考查所以对学生还是有一点触动作用,这也是考查的初衷,但由于内容简单、单一,教师在课前稍加指导,学生都能完成,使实验操作考试变成一个形式,走过场,所以触动又不大,长期下来又几乎没有触动。笔者建议实验考查,除要考基本实验操作,更要考实验设计,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实验兴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考查前可编写考核用书,使考核系列化,从理论到实践,有基本操作,有实验设计创新及对实验方案评价等。这其实是学生的,对教师也要定期进行化学实验考试,总体要求是把考理论和考操作结合起来,理论考试全面考查教师掌握实验基础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操作考试主要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考试,所谓综合性实验考试是将不同的实验进行组合,综合解决较复杂的问题,要求利用本实验手段去解决新的问题。考设计性实验时,根据试题提出的实验目的要求,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这样才能促进教师实验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才能更好指导学生实验。
2. 书面考试加大实验考查力度
由于种种原因,现行的考试试卷中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正误、实验步骤等,出现学生背实验、纸上谈实验的状况,长期下去,学生题目会做,动手能力太差,更有甚者仪器画在纸上或黑板上他认得,但拿在手上却不知道是什么了,值得让人深思。其实实验教学与笔试是可以有机融合的:请看2012年义乌市的一道中考题:
如图是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研究》的实验装置。本实验通过测定氧化汞分解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是否相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欲调整试管的倾斜度,应调节图中 A、B、C哪个旋钮?
(2)下列有关本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有哪些?
A.在量筒中加入一些煤油,可以减少氧气在水中的溶解
B.塑料管口放出连续均匀的气泡后才能收集气体
C.氧化汞未分解完全就停止加热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这样的题目出在试卷中,对学生的动手实践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的。这道题我们也让一线教师做了,其中(1)问真有不少教师不知调节哪个旋钮,这么简单的一个操作难倒了一片教师,可见教师的动手实验做了多少。(2)问教师将收集纯净气体与测定生成气体体积混淆了,教师的实验素养可见一斑。因此,在每次的教师实验理论考试中,要求教师会做题外,还要会命题,能命实验题,特别是一些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的题目。
四、发挥实验室的功能是保障
新课程已实行多年,学生学习方式已发生很多改变,对实验室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也准明确要求:实验室不但要在时间、空间上保证完成新的教材所要求的教学任务,而且需要拓展实验室的功能,让实验室成为开展科学探究的场所,即不仅仅是完成教科书中所要求的实验,还需要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去做他们想做的实验。然而在现实的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己做实验的机会很少。开放实验室,增加学生实验机会,让学生在实验室中开展他们的探究,无疑会使实验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具体操作上,新的课程标准也说的清清楚楚,一是学校和老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安排足够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二是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尽快向学生开放,鼓励学生自主开展课外实验。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课堂上所学理论,边学习边实践,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处理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掌握各种实验方法,熟悉各种实验设备的原理、构造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
农村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困难既有客观的,但更多是主观的,只要解决好制约化学实验教学的几个因素,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会有一片新的天空。
关键词:初中 化学 教学 策略
化学的本质是研究物质,它是以原子、分子为依托,对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结构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虽然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但是正式开始接触化学是在初中阶段。初中化学是化学教学的启蒙阶段,其侧重点在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但是从最后的考查结果来看,并不是很理想,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基础知识很扎实,但却不能应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了很多化学实验,拥有良好的实验素养,却不能清楚地表述出设计一个实验的方法与过程。作者结合初中化学的特点,在此探讨一下初中化学的教学策略。
一、引导点拨,勾画记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学生扎实地学好化学基础知识,是教学成功的要点,而课堂教学也一样。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化学教学中,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上好第一堂课,学生刚刚接触化学这一门学科的时候,可能有一点欣喜,也可能有一点害怕,有个好的开始,是日后教学成功的关键,下面是作者上第一堂化学课的一个教学场景。
师:“欢迎大家来到化学知识的殿堂,在上课之前,我想问一下大家,你们知道化学是什么吗。”
生:“……”(集体沉默)
(等待30秒)
师:“好的,既然大家不清楚化学是什么,那我就给大家演示几个实验,让大家看看,到底化学是什么?”
接着,作者取出两支试管,分别滴入3滴紫色石蕊试液,而后在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入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两支试管内的溶液立即变为红色与蓝色。做完这个实验后……
生:“太神奇啦……”(大家都是惊讶的表情)
(等待2分钟)
作者又取出1支试管,滴入几滴硫酸溶液后放入一块氧化铜,溶液立即变为蓝色。
生:“怎么颜色变啦……”(仍然是惊讶的表情)
师:“你们不知道化学是什么,那么,我刚才用直观的现象告诉了大家,这就是化学,而刚才产生这些现象的原理,则是化学的基础知识。”
……
作者在化学的第一堂课采用这样的开场白,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化学,让他们不要产生对新知识的恐惧,能够通过化学小实验,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只要学生有了学习化学的兴趣,那么在课堂上就能做到少教多学。让学生有了兴趣,化学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化学知识形散而意不散,是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打好基础最为重要。万丈高楼,源于垒土。化学的基础知识都比较散乱,需要进行记忆,只有记忆了,才能够应用。比如化学方程式,如果学生连化学方程式都不会,那么他又怎么能用化学方程式去解题呢?又比如石蕊试纸遇酸变红,遇碱变蓝,这样的基本现象,学生必须熟记。
例如,向pH=11的溶液中滴加石蕊试剂,溶液呈( )
A.无色 B.紫色 C.红色 D.蓝色
显然,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试题,考点是有关“石蕊试纸”的小知识点。虽然这些知识点很小,只要记忆就能掌握,但是从历年中考的经验来看,越小的知识点,学生越不重视,认为这样的知识点无足轻重。在此,作者要强调的是,所有复杂的题目都是由简单的知识点穿插而成的。如果将其进行分解的话,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只是我们日常学习中的一个个小知识点的集合而已。所以,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教学的要点。对于基础知识的教学,作者认为可以采取“教师勾画,学生记忆,每日督促”的方法去执行。
所谓“教师勾画”,就是教师对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勾画,其中包括对教材中知识点的勾画,以及对化学常识性知识的勾画。比如“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化学实验药品的存放”“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子结构的认识”等,都是基础知识,都是要求学生记忆的。学生记忆后,需要教师进行隔日考核,以此来督促学生。作者认为,最有效的考核方式就是默写,虽然办法有点强硬,但是效果最为明显。只有这样日积月累,当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到一定量时,才能由量的变化发展到质的变化。
二、动手动脑,融会贯通
掌握了化学基础知识,还需要学生勤于思考,多动手,多动脑,这样才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有的教师上完课就让学生做题,做大量的题,通过题海战术去巩固所学的知识点,不可否认,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又怎样保证学生在课后会规规矩矩地找几本参考资料去做练习呢?毕竟所学的知识点是“死的”,而题目是变化的,做的题目再多,也很难保证没有疏漏。所以作者不提倡对学生实施题海战术,而是注重对学生思考过程的引导与启发,
作者认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千变万化的,只有将知识灵活运用,才能说得上是“掌握了该知识点”。有的教师会说:虽然我们知道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我们找不到好的例子。作者要说的是: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只要教师细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很多这样的案例,而这些案例恰恰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在生活中,大家为了清洁卫生,往往将漂白粉(含氯漂白剂)与洁厕精(含盐酸)混合使用,这样做的效果如何?
上面这个问题就与我们的生活相关,显然答案是不可取的,因为漂白粉和洁厕精混合使用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气,会造成人员中毒。
再如,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亚铁离子,能否设计出一个方法,利用生活中所用的石灰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
这个问题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难易程度上来看,需要拐个弯,解决方案是先用石灰调节废水的pH,然后向废水中吹入空气,将亚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再过滤就可以了。作者在上完“酸和碱”后,就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课后去讨论。
每节课后,作者都会留出10分钟的时间,出上这样一道与当堂课内容相关的生活题,或者出上一道省略掉部分题设的化学题(省略了部分题设,题目就具有了扩展性,或者说多变性,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课后去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他们活学活用的能力。
三、学会总结,授人以渔
学而不思则罔,思考后还要学会总结。由前文可知,化学的知识点是零碎的,更需要我们去总结。在每章节课程结束后,作者都会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总结的范围主要包括本章的基础知识点和记忆要点。比如本章学习了哪些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匹配方法有哪些?本章做了什么实验?该实验的要点是什么?在化学实验中产生了什么物质?它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在本章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哪些解题方法?最后再对课后留下的、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进行总结。
在总结后的第二堂课开始的15分钟,作者会叫上几个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总结,以此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上的一种督促。虽然这样或多或少会影响本节的进度,但是作者认为,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
作为教师,除了讲授知识,引领学生认识化学物质外,还应该帮助他们去学习,引导他们去思考与总结,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面临陌生的化学问题时,能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思考,继而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