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计算机已经有60多年的发展基础,计算机的开发与应用等多方领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更新与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并且在自身飞速发展演变的同时还衍生出众多的发展方向。如今计算机已经在各个领域都涉及广泛,例如军事、政治、文化等。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析,从而对计算机未来的趋势进行了浅析和探讨。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历史步伐
20世纪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标志着我们进入信息化的时代,当时的计算机体积和重量庞大,运行速度也慢,成本也非常高。但是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许多国家机关和一些先进企业开始利用计算机来进行一些高度数据的处理,处理器也随着发展的需要而诞生,并逐渐得到广泛的利用。到了1982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计算机,这样计算机的成本得到了明显的降低,也可以更广泛的得到发展和利用。所以计算机的应用逐渐从政府机关开始延伸到中小型的公司企业,最终甚至延伸到了普通家庭中来。总体来看,计算机一直沿着积极的方向迅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是出现了分化的趋势,首先计算机被高度利用在国防,军事和科技研发中。其次,计算机的微型领域也是得到了科学迅速的发展,融入到了各个行业领域中。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计算机已经逐渐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社会进步的速度也在不断更新。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得到发展的原因
2.1时展的需要
如今信息化的进程在不断的更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是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而发展。最初计算机是由于战争的需要和繁多的信息数据的处理需要,加之计算机的发展技术还不够成熟,会在利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是正是因为这样才能促进计算机的诞生以及不同领域的需要促使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由于国家政府对计算机技术的大量需求和利用,需要通过利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来对国家各个领域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对计算机各种硬件和软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计算机的革新技术的速度也随着需求而加快了发展的脚步。
2.2技术的发展基于计算机的理论基础
在计算机技术更新的研发中,开发者需要有活跃的设计开发理念创新,并要把这些创新理念实际应用到具体计算机技术操作当中。当然创新理念在应用中需要不断的检验才能证明其是否存在利用价值,会不会对原来的操作产生更为便捷的途径。在检验计算机技术是否成熟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失败或者错误的情况,这就需要研究者不断进行反思和修改,并促进其开发研究内容的更加丰富和实用。当某一个计算机技术成熟后会对下一次的技术革新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3.1智能化的计算机
如今各个领域对计算机的要求日益趋高,很多计算机的旧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大量数据整理的需求。所以就需要更为强大的计算机技术来满足需求。智能化的计算机的研究利用,它在较之前的计算机有了处理速度上的提升,以及更全面的数据技术的分析和处理。节省更多的时间,大大增强了工作效率。
3.2新型的计算机
硅技术在近些年的技术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期,所以要发新的技术成为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计算机领域的研究人员把目光投入到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和纳米计算机等新型计算机的研究开发。而今计算机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所以新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也指日可待。3.2.1光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是利用光子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采用光子硬件和光子运算方式,数据处理量大,处理的速度也快,使更为复杂的数据的处理在光子计算机的技术上得到优化。所以光子计算机会随着对计算机科学技术要求的不断提升会成为新型的计算机类型。3.2.2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是对庞大的数据量进行运算处理储存和分析处理源,它是在遵循量子力学规律原理的依据上进行大量数据的处理和运算的。与传统的计算机比较起来,量子计算机在计算速度方面也是要快许多的,主要原理是量子计算机可以通过量子来进行计算。并且量子计算机在系统的安全防护方面比传统计算机有明显的优势,这目前是很多人对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追求。3.2.3纳米计算机纳米计算机是把纳米技术运用到计算机的技术中来,通过纳米原件体积小的优势来取代传统原件,并且其导电性会比一般传统的计算机原件有明显突出的优点,相信纳米技术一定会成为计算机技术领域重要的一部分。
4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的发展已经不能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脱离,计算机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也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计算机技术也不断朝着智能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人们未来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0(08).
[2]谢平.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J].工程技术,2012(05).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思考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使信息技术成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当前,计算机与网络逐步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网络电话、智能小区、网上银行逐一亮相,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地球的呼声逐日提高,加上各商家、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使人们清醒的看到:不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
一、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的特点
1.时代性
信息技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从计算机延生之日起,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带动信息获取和加工、处理方法的不断更新,这样,信息技术学科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高速度与高淘汰并存的发展状态。
2.科学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推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反过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又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3.基础性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硬件资源更新发展迅速,人们在应用过程中创造了许多的新的应用方法。目前,可应用的资源很多,新技术和新知识不断出现,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不够的。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角度出发,选取具有普通性和迁移性基础知识的基本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
4.应用性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课程的核心目标。在过去的计算机教育中,曾一度为了学习计算机而学计算机,而面对现阶段的现代化教学,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去应用它。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要特别重视应用信息技术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的是如何进行信息检索、筛选、鉴别、使用、表达和创新以及如何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5.整合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逐渐成为基础教育其它学科的有机组成部分。整合的目的是学以致用,真正做到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不断的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二、初中计算机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需求
计算机已经在中国的许多家庭得到了普及,许多家庭配备了电脑,而且也连接了互联网。因此,许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能够简单的操作电脑,并懂得一些基础的操作知识和方法。当学生开始在初中阶段学习计算机知识时,对计算机已经不再陌生,而且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但是迫于中考的压力,许多地区将计算机课程作为辅修课,并减少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课时。教师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上,按照其他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照本宣科,板书和讲解成为计算机教学的主要方法,学生很难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难以调动。就是在计算机教学中,也很难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教授计算机课程很难满足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需求与期待,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很难提高。
(二)教师的知识结构很难与课程知识的变化保持同步
信息技术是快速变化而且发展速度极快的一门科学,在短短的时间内可以完成知识的更新。计算机知识的快速变革对计算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计算机教师从高校毕业之后能够进行系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机会很少,知识结构很难跟上计算机知识的发展速度。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素质教育开展比较好的地区,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普遍很高。因此,初中计算机教师的知识要不断更新才能满足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求知欲望。目前,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学校,计算机教师不但教授计算机课程,而且还要教授其他学校安排的课程,很少有时间学习计算机知识,从而很难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
三、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对策
初中计算机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践操作能力。在教学中,有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但是操作能力确是很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操作能力训练,通过多次的上机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新颖教学方式引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在对新课程内容的讲解,首先简单的讲解一些概念,之后教师要进行示范性的演练。再次,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练方法和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进行巩固练习。对于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安排大部分时间给学生进行联系,这样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所学的知识点。教师要对讲解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梳理,课堂的教学要有针对性,这样可以给学生留有更多的上机操作时间,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应用理解知识点。
四、结语
为了更好地把握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脉络,以适应初中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更新频率,在教学中要引入新的知识点和新的教学方法。学生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填充新的教学内容和引进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师自身内容和建立新的知识结构,以达到适应新情况发展的状况。
参考文献:
[1]程文武.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16(13):56.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分级教学;因材施教;教学模式
一、目前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计算机技术日益普及,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和计算机文化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近几年的教学状况和教学效果来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习的起点不一。
中学已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而日益增加的家庭计算机又为部分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使相当多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部分学生对计算机非常精通。来自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水平普遍高于来自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上课感到内容太浅,而入学前程度低的学生又感到听不懂、跟不上,课后难以消化。学生学习起点不一,给教学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教学内容过于系统。
由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是为了将计算机作为工具来使用,他们今后是计算机的应用者,因此,他们所需的计算机知识应注重应用性和实用性。而目前教学使用的教材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过于完整和系统,从二进制的转换、操作系统发展到网络体系结构,使理论授课内容非常庞杂,难以突出重点。另外,在授课的安排上,因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内容不是面向应用的,而是一大堆的概念和术语,使学生原本认为非常有趣的得十分枯燥乏味,影响了学生应有的学习热情。
3、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个性无法发挥。
计算机基础课虽然改进了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表达趋于直观,增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教与学的关系还是“你教我学”,所不同的是将教材的内容搬上了计算机投影的大屏幕,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只能来自于课堂上的教师讲授。事实上,学生缺乏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如何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另外,由于同一学习起点的学生也存在着学习上的差异,采取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难以适应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利于因材施教。因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分级教学的改革思路
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迫使我们必须对现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根据学生计算机水平的高低实施分级教学,分级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是改革计算机教学的一项十分有效的措施。在学生计算机水平大致相等的班级,教师比较容易地为学生提供合理的输入,不论是基础好的学生还是基础差的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1、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起点,进行分级教学。
新生入学伊始,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进行摸底,设计一些基础理论和操作题进行水平测试,达到合格成绩的学生可允许免修本门课程,并取得本课程相应的学分;同时,对合格分数以下的同学根据考试成绩分快班和正常班。根据现有的教学资源,针对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开展因材施教。对于进入快班课程学习的学生,一方面缩短上课学时,另一方面多提供上机和上网学习的机会,使这些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和网络化学习的方式,在较短的时间里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对正常班学生,加职业技术学校习内容的辅导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当入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达到基本上的均衡,这门课的教学目标与课程学习内容还要进行实质性的调整,教学形式逐渐过渡到以自学为主,学生完成相应的作业,学校组织考核。
2、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相结合的模式。
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班级授课与学生自主网上学习相合的教学模式。将计算机基础多媒体课件和相关知识、链接放在校园网上,并提供学生自由上网学习的环境,改变学生单渠道从教师那里获得学习信息的状况。同时精减正常班理论授课学时,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上网进一步对课程自主学习,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的选择权。
3、教学内容和专业知识结合。
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设计一些练习和作业,而不必采用教材中的例子或作业。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意识。
三、分级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学生对分级教学的正确认识。
经过分级后,被分到慢班低层次的学生或许会产生自卑心理,再加上同班同学的层次较近,缺乏一种互相激励的环境,他们中有些人可能会自暴自弃。因此,课前加强学生对于分级教学的正确认识,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意识到分级教学是为了他们的学习,也要让他们明确经过努力学习后,低层次进入高层次学习的机会绝对是有的,分级教学对于每个学生是公平的。
2、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分级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学习的任务只能靠学习者自己去完成。只有学生充分了解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他们在学习中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把教师的教学目的转化成学生的学习目的,同时在此基础上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将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3、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中,不但可以学习已框定的课程内容,也可以通过网上查询,链接到相关网站,获取相关的学习信息,完全打破了单向获取知识的渠道。在这里,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结果完全由学生自己实践和寻求,不必按教材系统去学。它将包含两种能力的锻炼:一是信息的获取;二是信息的运用。另外,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还使自己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4、把握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师要针对学习者不同的语言能力、认知风格、动机、态度和性格等个体差异来施行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此激励,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满足”。当然,要做到因材施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和不断地学习。教学要与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尤其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更应与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相适应。今后我们将面临许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计算机基础的分级教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尹志军.关于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卷(第6期)52-53.5923.
[2]刘涛.新编计算机基础案例教程[J]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978-7-5308-4545-5.
[3]何迪.关于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探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4):224-225.
[4关心.关于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的探讨.黑龙江教育.2006,3:44-45.
1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前单一的、枯燥的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采用了“创新型教学模式”,首先将学生分组,然后自主选择课题,独立完成大作业,最后进行课题展示,以供大家共同探讨和交流。老师在这期间结合所讲内容,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准备调查研究。这样不仅促使学生思考了本课程的相关内容,还锻炼了表达能力。基于此本文提出教学改革的期望目标如下:(1)构建新颖、实用、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确定课程的教学项目和具体的能力要求。(2)制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案、管理制度,探索出一套与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相适应的考核办法和评价体系。(3)进一步完善课程的助学、助教系统,完成高水平、立体化教学系统的建设,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课程内容的改革
传统的课程内容设置虽然详细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浏览器等软件的具体操作并附带例子,但是所应用的案例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按照课本的步骤去操作,表面上学生是自己动手并掌握了所学内容,但实际上缺乏主动性和思考,只是形式上动手操作一遍而已,只要一段时间不用就会忘记。我们提出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情境设置教学内容,以案例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牢牢记住所学的知识。比如,课程中的Word模块,可设计一些个人简历、通知、调查报告、总结之类的文档案例,将整个Word包含的知识都贯穿在这些案例中。在Excel模块中,将所有知识与综合测评、问卷调查、通讯录等贯穿起来。而在PowerPoint模块中,可以让学生制作项目的介绍、工作的流程和成果的展示等。这样设置课程内容,不但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将所学知识马上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
本课程采用“项目启发-讨论实践-综合展示”的教学模式,使该课程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实践能力。3.1项目启发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寻找小组成员感兴趣的焦点问题,初步设计任务目标和实施方案,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最终确定可行性的项目和任务。在设计任务的内容和目标时,教师要注意合理的引导。首先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以及知识结构等因素,帮助学生制定感兴趣、有意义的任务,例如,“餐厅意见调查报告”“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等等;其次设计项目的任务时,应将《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重点和能力要求巧妙地融汇其中,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课程的知识;另外项目容量不能太大,完成任务所用时间要尽量短,避免学生产生畏难的心理,要利于教学任务的实施;最后要注意任务的完整性,任务从设计、实施到完成,最终要能够提交一份完整的项目报告,使学生在完成任务后有一种成就感,同时该项目报告也作为课程的评估、考核内容之一。3.2讨论实践由学生制定任务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下面三个步骤:(1)将学生分成若干个任务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获取信息;(2)学生通过分析任务的要求,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讨论和设计相关调查问卷的题目和选项;(3)制定小组的行动计划,确定工作任务的实施方法和具体的分工。在分组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性格气质、男女比例等因素,以互补为原则,尽量使各组力量均衡。在本课程中,小组人数根据任务的情况以3人一组为宜。每个小组确定1位组长,负责本组任务的计划、实施和检查。小组的3位成员分别负责Word文字处理部分、Excel表格处理部分和PPT幻灯片展示部分。在这一阶段,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学生在确定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以及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后,按照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法完成任务。在这个阶段中,教师的指导与监控尤为重要。在设定工作计划时,教师要协助学生准确把握方向。在学生制定任务实施的步骤时,教师要在恰当的时机提示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既能避免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对任务束手无策,又能避免学生走不必要的弯路,保证任务的顺利进行。最后根据设计任务编写调查问卷,按照项目报告的要求分三部分进行编写和排版。3.3综合展示教师提前确定评分标准和检查评估方案,结合学生的电子版资料和现场展示进行综合评价,并指出问题和改进的方法。通过这个重要的阶段,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优点,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以便完善后续的项目实践。
4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成果
《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是全校的公共基础课程,“电缆专业双元班”采用“4+1”的教学模式,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原来分散安排的上机环节改变为集中在1天的实践环节。鉴于此,我们采用“项目启发-讨论实践-综合展示”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分工合作,以完成任务为目标,以能力需求为导向,自发地学习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将办公软件的应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深度开发。学生在最后综合展示时所提交的电子版项目报告将上课所教授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新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如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此教学模式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在电缆专业普通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及格率为80%,优良率为42.4%。而在电缆专业双元班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后及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67.8%。成绩的大幅度提高表明,“项目启发-讨论实践-综合展示”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5结语
少数民族预科生 计算机基础 教学
我校是全国最大的少数民族预科基地,大部分学生来自于边远农村。汉语水平不高,在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方面相比内地学生有差异,进校时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几乎为零。在民族预科教育中,计算机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主要以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为主,通常情况下,其开设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计算机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初步应用等。
目前教学存在问题是教学目标要求过高,不适合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教学。这些学生即使努力也很少有人能达到目前课程要求的目标。这在客观上造成学生上课不愿听,上机操作玩游戏,学生学习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这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通过教学实践和探索,发现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
一、授课方式改变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与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例操作演练是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方法。以前的授课方式是多媒体和实践分离:学生先进行多媒体的理论教学,而后在实验室进行上机操作。如今改变为在实验室进行,老师为每一个模块精心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通过任务驱动对学生提出要求。在老师为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并讲解知识点后让学生进行操作,然后归纳总结并拓展。使学生可以跟随老师一起动手操作,不仅解决了学生语言方面的不足,也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机房配置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来选择采用集中讲授或单独辅导的方式。老师在学生操作时经常走动,及时发现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促使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真正体会到“听而易忘,见而易记,做而易懂”。
二、考核方式改变
以往的考核结果以平时成绩和期终考试卷面成绩决定,如今改变为采取过程性考核方式,建立过程性考核制度。因为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Office下几个常用软件的使用,它们具有各自独立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学生在学完一个软件或模块后,就组织一次小考核,并且把考核成绩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学期末,再组织一次综合的考试。采用这种方式后,学生在平常的学习时明显有一种紧迫感,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三、教学角度改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老师和学生都要进行观念教育,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不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由原来的“填鸭者”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老师的职责在于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支架,帮助和推动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帮助系统等自主学习;总结计算机应用中的规律,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如视窗类应用的界面组成都大同小异,可以触类旁通。让学生广泛参与实践,紧贴教学内容设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营造富有“信息味”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当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以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为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引导者,通过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调动学生的学习计算机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主动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四、分层次教学
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了解认识通常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熟练掌握、熟悉了解、完全陌生等三个不同层次。其中,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学生,多在入学前接受过计算机的相关教学与培训,这类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相对较高,对于预科教学阶段的计算机课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学习应用不太熟悉;第二个层次的学生主要表现为入学前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有一定的接触,其就读的中学开设了计算机教学课并配备了相应的教学设备,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比较少,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处于完全陌生阶段的学生,多生活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学生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相关内容知识。处于熟悉了解和完全陌生阶段学生所占比例相对比较大,处于熟练掌握阶段的学生比例较小。
我们尝试采用分层次教学,分为普通级和提高级。普通级按《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提高级安排一些其他教学内容,如:图像处理Photoshop、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在实验课上可以给熟练掌握的同学安排比其他同学稍微难的作业,也可以让他们担任“助教”的角色,帮助任课老师给其他同学讲解问题,但要注意不是帮其他同学做作业。事实证明,他们上课纪律也会明显改善,其他不敢问老师问题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助教”解决自己的问题。
五、增加与计算机接触的机会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通过反复操作不仅可以提高操作技能,还可以夯实理论知识。而只凭实验课时的学习是达不到要求的,我们可以尝试实践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机老师和其他课程任课老师联合起来,布置一些需要计算机操作才能完成的作业。如民族政策与理论课程可以布置学生完成介绍自己民族的演示文稿。这种绑定式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和练习计算机操作技能相互促进,久而久之,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必然熟能生巧。
因为计算机操作贯穿于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如:利用计算机网络查询资料,使用Excel统计数据等等。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可以发现学生通过加强练习及反复操作,大大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的能力,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可以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在就业或工作时都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当地的信息化建设。
总之,民族预科教学是民族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而计算机是民族预科教育中的一门主要课程,进行民族预科计算机教学的研究,有利于提升民族预科计算机教学水平,促进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职学院少数民族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科技信息》2011年36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2-0000-01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urriculum Reform Study
Jing Guomiao
(Shanxi Lucheng Vocational High School,Lucheng 047500,China)
Abstract: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as a very practical discipline,the curriculum has a strong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Practice shows that this clos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was to help the students hands and abilit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words: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Teaching;Ability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不可缺少的生活娱乐、学习和工作手段。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不科学,教学内容受其限制。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受其教材的限制,大多数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阐述网络的层次结构、协议以及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原理,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知识相对较少,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和抽象,从而严重降低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有些教材只注重对网络硬件设备和软件产品的基本介绍,而没有进行想尽的剖析,使学生接受理论知识后无法理解工作原理或理解不够明朗。
(二)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质量减低。目前,有很多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学生只是被地接受,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上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从而大大降低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考核方式单一,无法全面检验学校效果。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考核方式大多以期末考试的笔试试卷成绩对学生评定成绩,这种方式缺乏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不能全面有效地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
(四)实践课设置不合理,缺乏应有的实践环节。目前,普遍存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理论教学结束后,实验课立即停止的不良教学现象。一味的强调理论复习,学生只会凭借记忆力对教学中的知识点或考试重点进行死记硬背,而不能对知识进行深刻系统的理解。根本不可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所学和所用脱节,缺少必要的实践环节。
另外,即使有些学校理论教学结束后设有相应的实验课,但是实验目的、实验内容不明确,实验课时也相对较少,考核中实验课占的比例很小。
(五)忽略差异化教学,不能满足现代教育需求。现代化教育强调人文关怀。每个学生的能力、思维习惯、解决问题的方式等都有差异。然而,当前的多数网络课程教学方式不能差别化的对待学生,不能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差异化的需求。
二、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吸取先进的观念,完善教材。教材陈旧在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专业的学校中,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大多数学校没有和紧跟市场的需求,也就无法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和个性发展。在推行项目教学过程中,应当拥有一套符合现今发展潮流的科学教材。教材是理论知识的基本载体,因此,完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材也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良好及时的理论知识可以更好的指导实践,这一点无庸置疑。
(二)教师完成在新型教学模式的角色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性的运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长期依赖于教师的安排,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一点创新意识,学生也非常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俨然成为陈旧教学模式的主体。新型教学改革中,学生应当成为理所当然的主体。所以,教师应当注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学环境,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学校在课程设置时,也应当确保保证学生的实践频率,不能单单讲解过多的理论知识,而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现今社会里,教师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教师在不同的场合下,应当担当不同的角色。
(三)完善考试制度,确保学生能力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在实际考核中,这两项考核内容不能厚此失比,应当予以兼顾。理论知识包括学生对基础性、关键性概念和原理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与创新思维的能力。对应用能力考核采用的方式可以灵活一些,可以通过平时的实验完成过程及上交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
此外,为了体现评分的公平性,对于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可以采取分阶段检查学生完成作品的方法,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得到及时评价,从而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督促和考核,防止学生抄袭现象的发生,确保学生能力的提高。
(四)注重教学实践,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真正理解、消化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就是上机操作,这一点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校在设置这门课程时首先要想到实践课程安排的是否合理,并注重实践操作效果,是学生在教学实践与理论功底皆有提高。
(五)注入人文关怀,培养学生自身素质。要时刻把握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准确定位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网站,鼓励、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免费资源,学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游刃有余的应用与现实生活和工作中。
三、结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肩负着向特定的行业和岗位培养合格的操作技能型人才的使命。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教育体系改革的深入,计算机网络课程更应符合教育的根本需要,更应得到更为深化的教学改革。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寻求更科学的教学方法,以便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专业技能。同时,教师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也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总结经验,使计算机网络课程开办的更好。
参考文献:
[1]陈华.浅析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2]王运成.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改革初探[J].吉林教育,2008,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化资源;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4-0030-02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涉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组建与管理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教育教学领域的不断应用,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数字化学校的建设,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成为必然。因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利用数字化资源教学成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 现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程枯燥抽象,学生难以接受
目前,很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采取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课程内容多为网络原理、工作过程或结论,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学生难以接受,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2.概念众多,理论复杂,知识体系结构陈旧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密切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的内容既有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又有通信技术方面的,所以概念众多,理论较复杂。另外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更新快,而大部分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学生难以接受到较新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3.实践教学环节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现行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网络理论知识的讲授,理论课偏多,实践课偏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网络实验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网络知识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网络理论的理解。而在实际教学中,网络实验因为硬件、软件种种局限无法顺利开展。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技术处理的、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可以实现共享的软件教学资源。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视频教学录像、题库、软件素材等,满足学生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在线讨论等功能,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现代化的数字化学习,真正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1.改革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概念、原理、工作过程大都比较抽象,单纯用文字叙述,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化,帮助学生来理解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协议等相关知识。比如利用投影仪,使用Flash、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将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DNS的解析过程等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而网线的制作和局域网的组建等内容也可以使用图片或录像来教学,以此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2.优化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课程网站
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繁杂,教学应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实际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充分考虑到专业特点和学生能力的差异,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内容划分成熟练掌握和一般了解两个目标层次,如学生应熟练掌握常用的网络工具和建立、配置网络,包括Unix/Linux系统的简单应用、Internet浏览器使用、建立对等网、Web和FTP服务器的安装与测试等。而对于其它较为高级和复杂的网络应用操作技能则作一般要求,或者是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作进一步讲解,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
另外,在信息化时代,书本教材已不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载体,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和教学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利用课程网站教学平台中的在线课堂、教学辅导、作业与讲评、IP课件、课程论坛等功能模块,教师可以将教学大纲、教案、实验指导、参考资料等内容进行教学资源共享,并不断进行更新补充,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主选择学习进度、学习阶段,便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学习。
3.加强实验教学,改革评价体系
计算机网络实验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学校提供专门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配备有网络服务器、工作站、三层核心交换机、二层交换机、路由器等先进网络设备。实验的内容与理论教学保持同步,选择适合中职学生的实验教程,并由有经验的教师编写相关实验指导书,对每个实验的目的、有关知识点、步骤、注意事项等作明确的说明,同时也制作一些实验的视频录像,将这些内容全部放在课程网站上供学生学习参考。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熟记相关的配置命令,利用虚拟网络实验软件,通过校园局域网形式向学生开放,学生在网上练习并将相关配置发给教师进行评讲,充分利用了网络学习资源,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理论水平、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必须采用一种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学生最终成绩的评定分为两个部分:形成性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包括平时表现(如在线课堂提问等,占10%)、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占10%)、实验完成情况(占30%)。
以上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在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背景下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学生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激发了学习和发现的兴趣,充分体现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从而也促进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发展,各个中职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均开设了诸如PhotoSHOP、CorelDRAW、3DSMAX、AutoCAD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与传统的设计教学相比,在引进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后,实现了设计的数字化,教学的效率大为提高。但是,受传统美术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校中,仍然是采用分段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作为美术教研室专业课教师,我根据多年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及专业教学的工作经验,试图通过对此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实验性操作,以求在今后的艺术设计教学工作中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在本学期前两个单元的教学中,在07、08级艺术设计班的教学上不再分段教学,而是采取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与专业课程互相混合的教学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授《图案》与《CorelDRAW》这两门课程时,我们不再是按照例先教授《图案》后教授《CorelDRAW》,而是先明确单元教学目的,共同授课。在上课时将两门课合理的糅合在一起,共同教学。原先两门课程各4周共计8周,采用交互式教学后,各课程教学时长、及总教学时长缩短为6周,在具体教学安排上也发生了变化。
教师先告诉学生学习这两门课程的目的、意义及学习重点难点,同时,将两门课程的作业合并在一起。《图案》的作业基本涵盖了《CorelDRAW》的常用工具,而《CorelDRAW》的小练习也与《基础图案》的内容相关联。这样,学生能掌握学习重点,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的要求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遇见的不同问题分别指导,操作问题在软件教学中解决;设计上的问题在专业课上指导。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互相沟通,课堂上能够互相配合,学生遇见任何问题均能快速的解决。另外,到了学习的最后阶段,根据学生的作业要求,教师针对学生作业的具体情况,将《CorelDRAW》的部分内容再次讲解,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练习上不会感觉到使用工具的困难,能够全身的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
计算机软件是作为工具而不是目的来学习的,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专业设计的学习上,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学生在学习设计专业课程的同时学习了与之相关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两者很好的实现了无缝结合,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课程结束后的作业展览来看,本次混合教学的课改实验是非常成功的。同时,也为第二次混合教学实验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和宝贵的经验,将《色彩构成》与《PhotoSHOP》课程共同教学。
教师在《色彩构成》教学的同时,教授《PhotoSHOP》的教学中,也将《色彩构成》的部分内容引进去,在指导方式上与上个单元交互式教学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本次交互式教学更加注意凸现专业教学的地位。在软件教学时仍然是以专业教学为主,因为我们深知既然计算机是辅助设计的软件教学,就必须在教学中注意处理好软件功能与设计运用之间的各种关系,以便充分、合理的发挥教学的积极引导作用。《PhotoSHOP》是大型平面设计软件,功能强大,滤镜繁多,但具体用到《色彩构成》中,使用到的滤镜效果是有限的。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上不再全面的、平均的介绍软件的功能,而是以《色彩构成》平面设计的制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详细的讲解,在《PhotoSHOP》中只做简单的介绍,通过《图案》、《色彩构成》的作业,全面地将《CorelDRAW》、《PhotoSHOP》这两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里面的常用命令,一一加以应用。而且由于专业设计课程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交互式教学,教师准确到位的课堂指导,在短短几周的教学结束后,学生均能运用这些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设计,且软件掌握得较为熟练。由于在教学上能做到目的清晰,学生学习的目的也非常明确,学习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AR技术;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1引言
AR技术是现阶段的发展重点,在各种电子产品大面积推广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深入人心,数字化、网络化的教学手段开展在教学行业内普及,对于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而言,将AR技术引入其中,让学生处于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下,可以让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得到根本上的提高。
2AR教育教学平台的作用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绝大部分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受到专业因素的影响,课程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践性较强。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在此基础上基于AR技术,对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可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和体验性,打造出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可以培养出和现代社会发展相符合的人才。AR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包括光电显示技术、交互技术、可视化技术等,以此创造出现实环境中不存在的虚拟对象。将AR技术应用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构建教学平台,让教学形式更加新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化解教学重难点知识的理解问题。此外,AR技术可以打造沉浸式教学,改变传统的静态学习方式,让学生对抽象思维知识形成具象化认识,学习难度降低,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极大的培养。
3AR教育教学平台的构建方式
3.1头戴式AR教育教学平台
利用位置跟踪器和数据手套等设备组建而成的头戴式AR教育教学平台,应用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知识,并且对一些情境形成直观的认识。比如,将设备应用在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中,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场景拆解计算机设备,将其中一些软件系统具象化,对软件系统之间联系性形成深刻的了解,甚至直观的感受到计算机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走向。2016年曾经推出一款头戴式AR教育教学平台,具有一键操作和一键统计等功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还有一些公司设计了光学投影系统,真正摆脱电脑和手机,在空气中完成操作,真正落实计算机系统组件设计任务。
3.2手持式AR教育教学平台
利用手持设备和APP软件,打造出高效教学流程,借助手机将虚拟形象融合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教学体验,确保特殊化。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持式AR教育教学平台需要和配套的图书共同完成教学,学生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图片,就可以将静态例题转变为演示效果。如,病毒的传播,利用手持式AR教育教学平台,学生扫描病毒传播文字后者病毒传播图片时,就可以的看到病毒传播的动态过程,并且进一步明确杀毒、建立防御的过程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3桌面式AR教育教学平台
近几年来,桌面式AR教育教学平台得到了大范围发展,美国曾经设计了一款手持式AR教育教学平台设备,其中包含了六门基础课程,借助系统内部的教学工具完成教学,并且及时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学生借助眼镜、激光笔等道具进行操作,打造出了裸眼3D立体的感受[1]。比如,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涉及到软件设计、网页设计等课程,需要应用到大量的插件,借助桌面式AR教育教学平台,可以将所有的插件和系统囊括在内,从而让学生实现高质量的编程体验,不仅如此,学生编程的过程中,桌面式AR教育教学平台也会及时发现学生的编程错误,并且将编程状态及时的展现出来,简化编程的应用测试工作。
4AR教育教学平台的具体设计
AR教育教学平台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知识,动态化的吸收理解知识,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为:计算机基础模块、增强现实接口以及系统设计模块,利用相应技术。比如,计算机病毒传播教学中,利用AR教育教学平台将通过摄像机拍摄到的病毒传播文字描述,传输到计算机屏幕上,计算机此时就会创新形成一个虚拟的程序系统界面,病毒的传播过程和文字描述相重叠,然后将其传递到手持式虚拟系统中,学生可以操控病毒或者操控防御机制,形成一个对抗游戏,从而系统的了解病毒传播过程,不仅简化了病毒传播学习难度,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AR教育教学平台还可以通过编程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程序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推出的不同的训练。通过ARML人机交互技术,建立系统的编程操作系统,获得更真实的体验,最终得到高质量的系统,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基于微软Hyper-V虚拟化技术,目前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完善相应的硬件设备,包括声卡、网卡、USB等关键配件,选择相应的网络模式和操作系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每个学生可以在这种桌面式AR教育教学平台中,存储多个不同的编程程序,完成更加复杂的编程。而且桌面式AR教育教学平台方便数据移植,数据备份能力也极强[2]。
5结语
关键词: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方法 四个方面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学生步入大学校园后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它集知识性、技能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于一体,有明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尤其是上机操作是《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好这门功课,更好地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呢?
我结合教学实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因材施教,培养特长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由于各地区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不平衡,新入学的大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一是少数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他们对这门课的学习没有压力;二是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仅限于文档的简单编辑,网上收发电子邮件、聊天和玩游戏,他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仍很薄弱。这类学生自认为游戏玩得不错就是电脑学得好;三是有少数来自边远穷困地区的学生,由于当地教学资源匮乏,计算机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呈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他们的不同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地培养特长。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并将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分层次进行设计。主要分为:基本内容、扩展内容、重点和难点。对操作练习题,加入具有一定难度的操作题。将制作好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放在共享文件夹中作为共享资源。基础好的学生在自行操作计算机进行学习时,可在共享资源中选择有一定深度、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或练习内容,而基础稍差的学生则可反复对某一内容进行学习和练习。这样因材施教,有效地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作品赏析,提高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认为,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的,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较强的延续性。学生的兴趣表现为他们有主动了解、积极探索的愿望,在不惜时间,不怕困难,可以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兴趣,把握学生的兴奋点,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自主的过程。为此,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兴趣成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动力。
为此,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我们对Office软件使用等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主要采取作品赏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Word排版前,先向学生们展示教师资源库中的利用Word排版所制作的精美电子报刊等优秀文档,使学生们耳目一新。让学生们知道,原来Word还有如此大的作用,能使文档的制作产生如此神奇的视觉效果,从而对枯燥Word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寓教于乐,上机实践
计算机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教学,就是一个寓教于乐、上机实践的活动过程。计算机的操作性极强,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需要学生记忆许多操作命令和快捷键,学生不可能一下子掌握这么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从操作中、从实践中去领会方法,这样不但可以巩固课堂知识,而且可以从中掌握感兴趣的知识,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并且在实际应用中碰到问题不断学习,这才是学习信息技术的真正目的。
四、任务驱动,创新能力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课堂上既不能连续讲解理论知识,又不能放任不管,自由操作。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有计划地制定阶段教学目标。每节课都要有讲练结合的重点内容,每个章节都要设定若干个上机操作实验供学生练习、巩固,对一些既实用又不熟悉的高级功能及使用技巧,也要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讲解、演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不断取得成功的喜悦。
比如,在讲解Word文字处理应用软件时,大家较熟悉的文档排版等常用功能常以上机实验为主,而对Word提供的非常实用的邮件合并功能,很多老师通常只是进行了简单讲解。Word中的邮件合并功能,一般不会引人注意,但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处理大量日常报表和信件的情况,这些报表和信件的主文档相同,只是具体数据有所变化,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先进行示范演示,之后设定要求、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练习,要求利用这一功能,加上艺术效果,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总之,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培养方式,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穿插上机操作课。在教学任务设计上,为学生设定合适的学习目标,使他们从实践中寻找快乐。这样,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感受到学计算机的乐趣,又享受到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社会对技术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大,要求高校切实提升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创新力度。从而达到革新教学思路、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水平的目的。研究表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是对课堂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统一整合,旨在培养大学生动脑、动手和问题分析、处理能力[1]。因此,研究和探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及策略,将是我国高等教育部门和学术界共同关注和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内容
(一)上机操作
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上机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对课堂理论知识的升华和巩固,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并且起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真正作用。
(二)课程设计
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课本理论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和掌握,高校将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的设置,课程设计环节重点进行实践操作和专项训练。首先由教师进行课程设计目标的确定,然后由学生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进行课程设计任务的完成。学生通过进行课程设计,一方面能够提高其计算机运用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的提升[2]。
(三)组织竞赛
高校及教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估,认为学生已经能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并且基本掌握了所学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之后,便会通过组织专业知识竞赛和专业技能大比拼活动的方式来进行集中检验。所有的规则由学院和专业教师共同制定,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的能力和水平。
(四)毕业设计
作为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此时学生已经学业完成,并且完成了本专业教学大纲和课本内容的系统化学习,接下来需要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首先由教师进行毕业选题的确定,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毕业设计涉及到本专业所有理论、实践知识,需要学生系统、全面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一)转变传统实践教学理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实践、探索和创新能力,其意义深远而重大。通常而言,实践教学主要涉及到实验、实习、实践、课程设计、知识竞赛、毕业设计等环节内容。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指导主体,学生为实践主体,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完成实践任务。然而,传统的实践教学理念陈旧、方式落后,无法满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基础所需,也不能达到计算机专业化人才培养目标[3]。因此,要转变传统实践教学理念,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实际,以学生为实践核心,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改革和创新。
(二)坚持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
调查发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尽管如此,但是用人单位在专业化、技能型、高素质人才选聘过程中,却无法找到合适的人选。究其原因,正是由于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未遵循市场人才标准和要求,没有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针对性和价值性。因此,坚持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进和创新的主要方向之一。
(三)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要注重专业化、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体系的系列性和系统性。首先,将实践教学体系视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四年时间的学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了较高水平,具备一定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学习结构较为系统、全面,这便为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特征;其次,实践教学环节中,需要将之前所学知识连贯起来,形成统一整体,便于后期集中使用,即为系列性特征[4]。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的时候,通常以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为主,到了大三的时候,重点运用重点核心知识,参与实践创新,大四的学生基本上已经学习完专业知识,并且掌握了专业核心技能,实践能力较强,此时,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继m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体系,进而来达到提升专业水平的目的。
(四)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高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专业化、技能型、高素质、复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同时,需要打造一支理论教学经验丰富、实践技能水平高超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不仅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而且由于自身知识能力十分有限,教育教学手段过于落后,严重影响和制约到最终的教育教学成效。因此,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需要加大专业教师的教育和培训力度,聘请校内外专业人士前来指导,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指派教师前往国内外其他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学习新知识、借鉴新做法,从而达到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和提升专业化素养的目的。
(五)创新考核机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成效的大小,取决于考核机制。为了突出实践教学成效,在考核机制创建过程中,需要与理论教学相独立。同时,为了满足考核公平性、客观性、公正性所需,需要进行三个指标的科学设计:一是实验过程。通过实验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技能操作水平;二是实验报告。作为实验过程的总结,能够通过实验报告进行实验过程所开展工作进行归纳、总结,并形成实验成果,为实践工作提供基础依据;三是实验答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实验总结,结合实验原理,参与实验考核、答辩,其目的是教师对学生所掌握知识和技能运用情况的系统化检验,并且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5]。
(六)强化校企合作
为了满足社会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基础需求,高校有必要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建立订单培养模式,深入企业内部,全面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融入企业生产模式,让学生提前对企业的相关操作有所熟知和掌握,进而达到增强技能和提高业务素养的目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可以带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前往企业参与顶岗实习,通过深入企业生产线和内部组织管理体系,对企业运作模式有一个系统、全面的掌握。另外,高校要结合市场用人实际,及时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大纲内容进行调整,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唯有此,高校才能把握市场机遇,为学生创造出更宽、更广的就业路子。
三、结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含上机操作、课程设计、组织竞赛及毕业设计等内容。为了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成效,需要从转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体系、创新考核机制、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强化校企合作等层面入手。可以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和创新,将有利于符合社会人才市场需求的计算机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和人才创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启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5):74-76.
[2]宫洁,李颖,刘长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探讨[J].电子测试,2013(14):154-155.
[3]吴海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电子制作,2014(14):84-85.
一、需求分析
(1)大型工程分析与科学研究的数值模拟要求的计算量与存储量都是巨大的,甚至是海量的。多CPU并行机与大规模的集群环境为用户求解数百万、数千万甚至更多的自由度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复杂和大规模的工程与科学计算找到了出路。石油勘探、地震预测预报、气候模拟与天气预报、人体基因与遗传工程、医学图像的快速处理、海洋环流和超导模拟等。此外,还可以作为超级服务器用于信息服务、事务处理、决策支持等进行应用。
(2)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各行业的信息量呈爆炸性增长趋势,一些科学应用中的数据量已经从几十个TeraBytes发展到PetaBytes,并且在不断扩大。2000年科学应用每年需要处理的总数据量已经达到数百TeraBytes,2010年科学应用每年所要处理的数据量预计将要达到数百PetaBytes;数据规模指数级的增长已经超过了由摩尔定律所预测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的增长。
(3)高能物理学实验:大型强子对撞器(Large Hadron Collider,LHC)通过把高度活跃的质子以超快速度撞击到一起来完成高能物理学实验,2009年夏天启动以来,这些物理学实验每年都会产生数PB的原始数据和派生数据,预计会持续15年。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将会以协作的方式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分析。
二、国内外同类云计算平台对比分析
1.国外云计算平台
(1)Google公司针对Google特定的网络应用程序而定制的专属云计算平台。针对内部网络数据规模超大的特点,Google提出了一整套基于分布式并行集群方式的基础架构,利用软件的能力来处理集群中经常发生的节点失效问题。这个平台先是为Google最重要的搜索应用提供服务,现在已经扩展到其他应用程序。
(2)IBM于2007年11月推出了蓝云计算平台。通过架构一个分布的、可全球访问的资源结构,使数据中心在类似互联网的环境下运行计算。包括Xen和PowerVM虚拟Linux操作系统映像以及Hadoop并行工作负载安排。
(3)亚马逊凭借其简单存储服务和弹性计算云被运来越多的人所熟知。通过这两个平台,个人或者企业可以将他们的数据和应用放置到亚马逊提供的云平台上去,亚马逊已成为全球最成功的公共云服务中心之一。
2.国内云计算平台
(1)北京工业大学于2009年启动云计算实验平台项目,搭建了新一代的基于云计算的高性能计算中心和数据中心。是面向校内、校际及社会开放的公共计算平台,能够提供优质、稳定和可靠的高性能计算服务。
(2)2008年3月,无锡市政府共建了第一个云计算中心,这是一个政府投资的软件园的平台,这个软件园平台目的为不同软件企业提供共享、集中的软件开发和资源的共享环境。
(3)2008年,中化公司在业内乃至全球建立起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云计算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在内的整体系统的虚拟化和管理,形成了可托管多种不同应用,根据需要动态地部署、配置及回收应用资源。
(4)中科院超算中心(自研) 、清华大学、上海超算中心(LSF调度)。
3.国内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的状况分析
(1)已有多个自行建设的千万亿次项目立项,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
(2)在建设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计算峰值的实现,严重缺乏对科学计算的管理、维护、节能和使用。
(3)没有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海量计算和数据处理,也对进一步提高计算性能造成了严重的瓶颈。
三、基本内涵与使命
1.基本内涵
(1)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数据资源的有效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并能快速响应多种研究项目所需的资源环境。
(2)支撑多种研发平台,为研究者提供独立计算环境;可以成为网格计算的支撑平台,提升计算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3)在大规模集群环境的基础上,开展在物联网环境下如何对海量的数据集合进行有效管理等基础研究。
2.使命
运用虚拟化技术让各种应用运行在共享的资源上,运用自动化技术完成应用之间的资源调配,提升学校公共计算服务平台的功能和安全性,有效改善学校大型计算设备及通用、专用软件的使用条件,培养出一批具备高性能计算能力和高素质的科研梯队,并以本平台为依托产生具有标志性的研究成果,为把我校建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做出贡献。
四、建设方案
1.建设目标
满足我校学科交叉对科学计算的多样化需求,充分考虑各种高性能计算方案的特点和适应性,在既有建设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复合架构的科学计算平台,既提供能满足普遍性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的通用化平台,也能够提供对重要科研方向提供高使用性能的专门化支持。
(1)实现科学计算、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的全流程支持。充分发掘计算资源,实现对信息价值的充分发掘和利用,提高科学计算使用水平。同时也为校内其他信息(管理信息、教学信息、科研信息等)提供数据的计算、分析、存储支持。
(2)将这一平台建设成为E-science的支撑平台,实现计算类科研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服务,提供以科学计算和信息分析、使用为核心的科研协作和服务支持。
(3)从我校科学计算的长远发展出发,在平台建设过程中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打造一支跨学科、跨部门的科学计算研究梯队。
2.建设内容
(1)硬件规划
1)跨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平台,能够支持各种应用的不同需求。进一步提高集群和小机两种具有普适性的科学计算方案的计算性能,完善多级存储体系,实现高性价比的海量数据存储,满足未来计算发展对数据存储的需求,同时充分考虑关键数据的管理和应用需求。
2)构建“SMP集群+PC集群”混合架构,以满足用户各种用户工程计算和科学研究的需求,配置由XIV存储组成的存储系统来存放相关的数据,通过并行文件系统GPFS将数据共享出来供用户使用 。
3)共享内存的IBM Power 755服务器;250节点的云计算平台;60TB扩展存储规模;GPFS高效并行文件系统。
3.基于云计算构建管理和服务体系
(1)优化IT资源使用
建设统一IT资源池,通过简单高效的自助服务方式共享给所有计算项目使用,实现大规模IT基础架构的集中配置管理和资源的按需分配。
(2)计算环境快速部署
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计算需求对应的是多种多样的应用环境,云计算平台的自动化引擎,能够按照不同的计算需求,在资源池中选择匹配的软硬件资源自动化安装部署,交付给用户的是一个可以直接使用的应用环境。
笔者根据现阶段所能实现的教学条件,将计算机技术与旅游心理学课程进行整合尝试,认为具有以下优势:
一、框架问题的巧妙设计,有效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技能
教学设计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主要体现在框架问题的设计当中。框架问题,是用于框定单元学习范围,并引导学生深入探索的一组问题。通过框架问题的提出,学习被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被置于积极的问题解决者的角色,在问题求解过程中学习单元内容并培养高级思维能力。笔者通过框架问题设计,对单元计划问题实施三个逻辑层次的划分(从本章节教学内容中提炼出内容问题,从内容问题中延伸出单元问题,再从单元问题中升华出基本问题。)在经过“提炼+延伸+升华”的过程后,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这种提升的结果是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高级思维培养。
例如:笔者在教授旅游心理学《旅游服务心理》这章节时,为了更好的实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笔者将本章作为一个整合的单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命名为:“探究旅游服务心理”,从教学目标出发,设计了框架问题,目的是在问题求解过程中学习单元内容并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技能,设计如下:
二、单元概述中的项目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
单元概述中的项目设计,不但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有机会解决该单元所涉及到的所有问题,包括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其逻辑关系是:
在解决了内容问题后,能够为单元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在解决了前两个问题后,单元问题的解决方法就基本明朗了。
例如,本章要求学生根据旅游者在前台、客房、餐厅的一般心理需要,掌握做好对客服务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能够针对宾客不同的心理需求,提供标准化、个性化的服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完成单元概述中的项目设计,从而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笔者将单元概述设计如下:
三、教师引领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
教师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学生学会了使用计算机合作完成PowerPoint文档;学会通过互联网有效获取各方面信息,并能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培养了学生乐于帮助他人,共同克服困难,携手共进的优秀品质。
如在“探究旅游服务心理”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将班级分成6个小组,每组5人,小组成员收集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演示文稿,最后推荐一名学生结合幻灯片展现探究结果。这一过程使学生充分地利用了网络及图书资源,使其主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由知识受体转变为知识的主宰、学习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一旅游方案的设计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作用,充分体现了教学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
四、设计合理的评价量规,有利于学生责任心的建立,使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
为了判断计算机技术与旅游心理学课程整合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就需要对学生制作的演示文稿和网站进行反馈和评价。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计算机课程;教改
一、艺术类院校学生及专业设置特点
首先,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现行的考试制度决定了艺术类学生在高考时,文化课比普通高考学生低。这使得艺术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轻视文化课,重视专业技能课学习的倾向。因此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不喜欢学理论知识、重专业课而轻文化课等特点。
其次,艺术类学生多半是感性思维,而非理性思维 ,因此学生对直观性、观赏性强的内容比较容易理解,但对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相对比较难接受。
最后,艺术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教改提出了要求。由于计算机有多种应用方式和用途,有的专业与计算机技能关联较大,而有的专业则无太多联系。以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为例,传媒学院的编导等专业以及艺术设计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需要学生掌握计算机通用及专用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是将来他们学习其他更加专业的软件课程的基础。与此同时,演艺学院的音乐表演、主持等专业的学生只需要了解或掌握一些计算机方面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与商务办公有关的软件操作。所以,艺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针对性。
二、艺术类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生基础水平差异较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理解能力及应用能力差异性较大。一般来说,艺术设计和影视编导类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好,表演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相对较差。基础好的学生认为课程的内容太浅,希望教师能增加讲课的深度,而基础差的学生又感到内容太深,听不懂,跟不上,这样给教学带来很大困扰。另外,上面也提到了艺术专业的学生多为感性思维,对直观、形象的内容易接受,而对抽象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不感兴趣,这些都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其次,现有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包括了计算机硬软件、网络以及多媒体等诸多内容,知识烦冗复杂,专业词汇多,课程内容相对较为枯燥乏味,以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式为主,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造成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即使有些高校进行了一定的教学改革,采用多媒体课堂理论授课和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也仍然存在教和练分离的情况以及没有考虑不同专业学习内容的情况。
最后,考核形式单一。考核是教学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重要的环节。很多艺术类高校的该门课程的考核仍然采用理论考试(即卷面考察)的形式。这样的形式对于操作要求较高的该门课程来说无疑是存在弊端的,不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三、艺术类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改思路
针对上述艺术类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找出教改思路,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第一,教改必须明确教学目标。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可按照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需求特点进行内容建设和教学,使学生做到“一专多能”。“一专多能”是艺术类和应用类大学的培养目标,其目的就是明确教学目标,使培养的目标更具有针对性,一方面使学生学到计算机通用知识,另一方面结合专业特色,使其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某一方面,特别是软件应用方面学得更深入、扎实,可以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岗位的技能要求。
第二,加强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本身就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非常必需的。教师可以在演示完成后,设计出适合各个专业学生操作的各类案例,让学生学以致用,主动获取知识。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和探究性,还可以使每个学生达到他们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科学的教学目标,尽量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手脑并用,动思结合,提高运用技能与技巧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艺术专业,艺术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尚未有面向艺术类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材出版,各个高校艺术类的计算机教育也主要是在文科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大纲上进行一定的修改。在对本校艺术类学生进行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活动中,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尝试对艺术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进行改革。改革的宗旨是从应用出发,吸引学生对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1艺术类学生的特点
(1) 学生之间计算机水平差别巨大
我国城乡的教育水平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学生之间的计算机水平存在差距,而对艺术类学生,这个问题更加突出。艺术类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城市,这些学生在中学甚至小学就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而且早已有了自己的计算机。但艺术类学生中还存在少部分来于乡镇或农村的学生,这些学生很少或根本没有接受计算机的基础教育,对计算机的认识主要停留在聊天工具等的使用上。
(2) 重视实用性
艺术类学生注重实用性,学习每一门课程的过程中都会问这门课程有什么实用价值。目前没有艺术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大纲,将艺术类的笼统的归纳到文科中,忽略二者之间的差别。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份:计算机的理论和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理论的内容对艺术类学生来说难以理解,而中Office之类的计算机应用,艺术类专业学生普遍觉得这些内容的实用性不大。
(3) 崇尚自由,喜欢创新
艺术类的学生通常生性活泼,相对其他专业,更喜欢自我表现,追求自由。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以教代学,重在教授,缺少教与学的互动。理论课的教学和实验课的教学都采用固定的模式,固定的任务,学生在其中难以创新,也未能提供学生展现个性的平台。
(4) 对计算机学习兴趣不高
艺术类的学生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学生对艺术特别热爱所以选择艺术,而另一部分选择学习艺术仅仅是艺术类对文化理论要求比较低。前者由于毕业以后面临工作的巨大压力,需要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应用于专业课的学习,而后者学习兴趣不大,更觉得计算机和自己的专业相关度不大,所以学习兴趣更低。
针对上述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我们对教学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采用了开放性项目教学方法,让计算机教学作为一个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大纲将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我们将这些模块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类教学、应用类教学和设计类教学。
(1) 基础类教学
基础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一些理论基础知识。这类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原理、网络原理、Office的应用。
(2) 应用类教学
艺术类学生大多有自己的计算机,对于如何维护自己的计算机和一些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学生有很大的兴趣,因此结合艺术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特点,我们进行了如下的应用软件作为教学内容:
① 病毒的防治与查杀:瑞星、卡巴斯基;
② 网络工具的使用:浏览器、MSN、QQ;
③ 文档传输和压缩:Outlook Express、FlashGet、Thunder;
④ 媒体播放和格式转化:RealOne、Windows Media、ACDSEE。
(3) 设计类教学
为适应艺术类学生喜欢展现个性的特点,选择一些设计类的教学内容。以专业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是否需要使用计算机作为工作平台为标准,可以对艺术类的各专业进一步的细分。对于不需要计算机作为工具的专业,选择学生比较喜欢的艺术设计软件的应用作为设计类的教学内容,比如DreamWeaver、3D Max、Flash。对于以后需要计算机作为工具的专业,可以考虑在选择该专业以后会用到的应用软件作为设计类教学内容。
以上三类教学内容,基础类教学和应用类教学的内容所有学生必须学习,而设计类学生只用选择其中一种应用软件进行深入的学习。
3教学方式的改革
3.1按照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
(1) 基础类的教学方式
艺术类学生对基础类教学中的计算机基础理论不感兴趣,因此必须对现有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改变。从电视、电影、报章和杂志中选取比较容易引发学生兴趣的事件,产品,将这些事件和产品背后所隐藏的计算机基础理论以通俗的语言介绍给学生。
(2) 应用类和设计类的教学方式
对于应用类和设计类的教学,采用项目案例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实例“项目”的驱动下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完成项目得到清晰的知识思路和方法。整个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吸引学生,让学生不断的体会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就感。
3.2按照教学形式选择教学方式
(1) 理论课
教师首先选择一个容易引发学生兴趣的项目,针对教学目标设计项目的若干问题,并将所要学习的概念、技能运含在所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中。首先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实例的作后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演示具体的操作过程,并演示阶段成果,以吸引学生,加强学生的参与。演示的过程中指明学生遇到困难时所要探索的方向。
(2) 实验课
实验同样建立在项目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只是指定本次实验中所需要使用的软件工具和技术,而对项目的具体内容由学生自己设计。学生自己建立实验小组,每个小组2~4人,选择1名同学作为小组负责人。小组成立后首先选定自己的项目内容,交由教师对难度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完成项目。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先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解决不了再由教师提供指导。项目完成后,从小组中选择一名同学面向全班同学进行演示,分析自己使用的技术,并突出自己作品的亮点。
4考核方式的改革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考试主要分为笔试和机考,笔试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进行考察,机考主要选择Office作为考试内容,对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察。这种开始方式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但艺术类的学生没有参加等级考试的要求,并且学生本身的参加等级考试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我们采用了笔试+作品的方式来进行考核,其中笔试占50%,作品占50%。笔试着重对理论知识的一些掌握,而作品由学生自己组建的小组来完成,各个小组用两周的时间完成自己作品的设计,最后向全班同学展示。对作品进行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所选择软件的应用水品和作品的艺术效果。由于讲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一般来自于计算机相关专业,因此对作品的艺术性的评价并不比学生高,因此对作品的评价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其中教师评价软件的应用水品,学生评价作品的艺术效果。
5结束语
艺术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吸引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热情,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对教学过程中三个方面改革的实践,可以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这门课程打造成艺术类学生展现自我,激励创新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战德臣.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C]. 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