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数字校园的特点范文

数字校园的特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数字校园的特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数字校园的特点

第1篇

摘要:随着电影中逐渐运用计算机技术以来,一个全新的电影世界展现在人们面前,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制作的图像被运用到了电影作品的制作中。其视觉效果的魅力有时已经大大超过了电影故事的本身。对于任何一位动画数字影视特效制作者,无不深知色彩在整个影视特效制作环节中的重要作用。色彩在电影创作中的运用起到了跨时空进行空间色彩再创作的作用。

关键词:数字影视特效;动画电影;色彩

“数字影视特效”本身是基于计算机的软硬件环境,运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原理和方法,将多种源素材(包括实拍的画面和计算机生成的画面)混合成单一复合图像的处理过程。多种源素材能否在色彩、运动、透视、素材锐度等方面达到真实统一将直接影响到影视作品的可信性,尤其对影视的最重要表现元素——色彩的处理,更加直接关乎影视艺术表现的艺术性。因此对于任何一位数字影视特效制作者,无不深知色彩在整个影视特效制作环节中的重要作用。133229.Com

色彩作为动画电影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觉元素,为刻画角色的情感、营造环境的氛围、增强剧情画面的丰富,创造动画片的欣赏价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色彩在表现人物的心理特征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有时为了更夸张地表现、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颜色的运用也具有很高的自由度。通过颜色的转换可以看到色彩不仅带给观众颜色本身的魅力,而且直接参与了剧情的渲染,同时也强化了主题。

一、动画电影与数字影视特效中的色彩调整

数字影视特效中的色彩调整主要分为色彩匹配和色彩校正,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制作中有时又是相互叠合。因此对色彩匹配和色彩校正的探究,不仅对数字影视特效制作具有指导作用,还将对影视艺术提供一种新的创作可能。

二、动画电影与数字影视特效中的色彩处理

数字影像的另一主要表现形式数字动画电影的色彩匹配与校正与数字影视特效又有很大的不同,动画电影的色彩处理更为突出色彩夸张及色彩造型。因此,在进行数字色彩匹配和校正方法研究的同时,更是想激发影视色彩处理的更多可能。

三、计算机中的色彩处理原理及色彩检测

人们对色彩是如此地敏感,计算机的色彩处理能力也越来越强,并早已实现了千万色的色彩再现,那么在影视创作中,如何在人眼的色彩感知范围内使计算机处理的色彩得到最大程度的艺术表现,对数字色彩处理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探讨数字色彩匹配和色彩校正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眼识别色彩的基本原理,以及计算机对色彩处理及检验的基本原理。

(一)人眼对色彩识别的一般规律

人眼对此感觉到的是一种单纯、鲜艳的颜色,可称为谱色或单色。但在自然界中,人眼所看到的各种光源发射出的可见光都不是谱色光,他们是由连续光谱或是线状光谱构成的,它们所发出的光线称为复合光。无论谱色光(单色光)或复合光,都基于亮度、色调、饱和度三个参量得以描述。

(二)计算机中的色彩处理原理与监测

前面谈论了人眼对色彩识别规律,接下来我们探讨计算机中的色彩处理和监测的一些概念和方法,这将加深我们对数字色彩的认识。

计算机是通过数学的方式,经过程序计算形成图像。任何图像,不管它如何复杂,在计算机中都是像素的集合。

每一个像素的颜色都能单独设定。现行通用的pc对图像的设定是通过24位真彩色或更高位数来进行描述的。在表达彩色图像或黑白图像时,采用的是颜色通道(channel)的管理方式。依据色彩理论,任何一个颜色都可以用三个独立的参数来描述。比如hsb模式、rgb模式、lab模式。

数字色彩处理是直接对画面的原始色相、色度的修改。而最终效果的显现也依赖于数字显示设备才能查看、比如显示器、监视器等设备。由于各种色彩显示设备自身的色彩显示设置标准不同,因此各设备并不能完全做到检测效果的统一。正是由于显示设备本身色彩管理与现实的限制,不能完全呈现出人眼所看到的全部色彩,而是进行了相应的色彩截取,从而使现实信息量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并节省资源。

四、色彩表现思路及实例分析

(一)色彩匹配

在影视拍摄时,经常会遇到由于拍摄时地点、时间的不同、以及所用的胶片材料、灯光器材、光学镜头和曝光程度的不同,因此不同影像片段间的色彩值和色度明暗也存在很大差异。后期制作时为了使影片影调和谐统一,需要对影像素材进行色彩值、色度值的进行调整,使不同影像片段间保持色彩的连贯性,这就是色彩匹配的传统定义。

在数字特效制作过程中,尤其数字特效合成镜头中,经常需要将多源素材进行合成,多源素材之间的颜色、反差、质感等方面经常出现不匹配,因此需要对各元素进行不同程度的色彩调整,以便使合成镜头形成统一的画面风格和质感,这是数字制作中的色彩匹配。

而在动画电影中,为了表现动画特色而使用了大量夸张的色彩表现手法,此时的色彩匹配更多地引用了色彩构成的原理,更多的用色彩本身进行创作。

(二)色彩表现的应用类型

在影视特技的制作过程中,经常遇到如何将实景拍摄素材的相互匹配、三维制作素材与实景拍摄素材的相互匹配。因而大体上分为实景拍摄匹配和实景拍摄与虚拟背景匹配两种类型。

实景拍摄匹配主要处理一些由拍摄场地光源、拍摄时间、现场大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素材间的色彩不统一。

实景拍摄与虚拟背景匹配,数字影视特效制作中,由于一些场景在现实中不存在或很难实现它,因此不得不用数字手段来创造它。因而需要将机生成的cg图像进行色彩上的统一调整,使观众看不出是由数字虚拟出来的画面。

(三)色彩匹配思路解析

进行匹配的时候,将所需匹配目标素材与源素材要完全融合在一起,需要将目标素材中的亮部、中间层次、暗部的色彩、亮度与源素材匹配一致,这也是色彩匹配的主体思路。因而在制作之前,我们需对目标素材与源素材之间的亮部、中间层次、暗部的色度进行比较,为后续制作提供匹配依据。

五、数字色彩处理对影视创作的影响

无论是电影之前的美术,舞台美术,还是影视美术,造型、色彩、质感都是众多导演和艺术家孜孜以求,期望完美的。从各个角度对现代数字下的动画电影和数字影视的各方面元素进行阐述,色彩匹配与校正是基于模型造型基础上的艺术性表达。色彩在电影创作中的运用起到了跨时空进行空间色彩再创作的作用。如果说影视作品的画面造形是以形动人的话,那么色彩则是以情感人,形色交融。现代数字技术背景下,色彩再创作已经成为众多导演的必然选择。后期数字色彩匹配和校正不但降低了对传统诸如色片控制,色温控制的依赖,更是赋予导演更宽泛的创作空间。

通过对色彩匹配和校正,保持相同场景之间的和谐性,不同场景之间的连续性,甚至产生时空错觉,让一切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从此,“电影中的色彩不仅仅只是一种再现客观色彩的技术元素,在电影工业漫长的中,电影创作家们逐渐了以外在影片中运用色彩的经验,色彩开始以纯电影化的形式因素进入银幕世界。”“色彩就是思想”已经成为现实。

本文限于篇幅,仅就色彩一项环节在动画电影与数字电影制作中的基础知识,制作要素,评价要素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更后续的色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将以数字影视特效中的综合匹配为线索,穿起整条综合匹配的大龙,为的后期特效制作行业添砖加瓦。

说明:该论文为黑龙江省文化厅2010年度黑龙江省艺术规划课题,关于《动画(数字)电影特效制作环节中的重要视觉元素——色彩》的研究结题论文。立项编号:10d032

参考文献:

[1]《电影摄影画面创作》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教授;

[2]《色彩美》黑龙江美术出版社李天祥赵友萍著;

[3]《动画场景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顾严华主编;

[4]《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孟群编著;

第2篇

[关键词]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中小型图书馆

[分类号]G250.76

1 中小型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特点

目前,中小型图书馆都很重视数字化建设,并且馆藏数字资源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中小型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目的是确保其数字资源能够持续地、长期地为其用户提供服务,以保障中小型图书馆的特色数字馆藏建设成果。对于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中小型图书馆既要积极参与,又不能相互之间盲目攀比。因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需要受到财务、技术及人的因素制约。

1.1 财政投入不够,经费短缺

财政投入是图书馆建设的有力保障,数字资源建设及保存需要大成本投资,软硬件建设都要以资金投入为后盾,而且在数字资源运行起来后,软硬件的维护、更新、升级也均需不断地投入资金。大多数中小型图书馆主要依靠政府常规拔款,经费难以保证到位,在数字化资源建设过程中更显得捉襟见肘,软硬件的投入、运行和维护费用以及人员培训费用都是中小型图书馆面临的现实问题。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作为经费保证,而中小型图书馆经费困难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需要承担高额的保存费用,而目前的情况是绝大多数中小型图书馆还没有划拔专门数字资源保存工作的资金。

1.2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技术力量薄弱,设备落后

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及运行必须要有专门的技术人才队伍,而绝大多数中小型图书馆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即使有,由于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其积极性也得不到发挥,导致人才队伍极不稳定,流动性较强。对于中小型图书馆来说,技术力量薄弱就意味着不能开发自己的数据库应用软件,要发展就要花钱购买合适的软件。而购买了软件之后,还要考虑如何使相应的硬件到位以及使软硬件都利用起来,发挥其效用。对于这一点,中小型图书馆往往显得力不从心,难以胜任中小型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运行的重任。

1.3 数字资源馆藏少,规模不足,具有鲜明特色

经费短缺再加上人力、设备方面的原因,中小型图书馆不可能购买大量的商业数据库,也不可能用大量的人力对网络资源进行整理和编目,导致数字馆藏规模小,资源覆盖范围小,数字资源收集不全面。此外,由于外文数字资源价格昂贵,中小型图书馆外文数字资源的采购更是举步维艰。

中小型图书馆由于历史、地理位置、学科、行业等原因,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特色,其建立起来的有价值的特色数字资源馆藏,是自己独特的品牌,通过提供电子化阅览,既保存了馆藏珍品,又达到了共享的目的。

2 中小型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运行策略

由于中小型图书馆在技术、资金、人员方面的不足,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和资金来进行数字馆藏的全面长期保存是不可能的,数字化资源的长期保存应该明确重点,判断哪些数字资源适合大馆保存、中小型图书馆利用,哪些需要合作保存,哪些需要自己单独保存,并一一界定保存内容,明晰责任。

2.1 外文数字资源:大馆保存、中小馆利用

大型图书馆,特别是国家级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等大型文献单位经费相对充足,具有相当的外文数字资源馆藏。例如,国家图书馆是全国的外文文献资源中心,它有责任来长期保存外文数字资源,以提供公共利用。而中小型图书馆外文数字资源采购量几乎为零,外文纸质文献也偏少,缺乏外文文献数字化技术与经验,因此,中小型图书馆几乎没有保存外文数字资源的能力,但中小型图书馆可以依托大馆的外文数字资源,分担一定的长期保存费用和文献使用费,依靠电子文献传递来获取相应的外文数字资源。

大型图书馆在采购外文数字资源时,必须要求国外数据库商承认图书馆对所采购资源拥有可持续使用的权利,允许图书馆在终止购买的情况下继续使用已购买的数据为该馆用户提供服务。不管是通过镜像还是网上包库形式,图书馆必须要求数据库商提供永久的备份数据,备份数据不包含加密措施,允许图书馆有依靠自己的技术及设备将备份数据转存到自己的永久存储系统的权利。在签订数据库订购合同时,要求数据库商提供有关数据格式、标引、分类、数据库组织、检索机制以及数据技术处理措施的信息,以保证图书馆拥有能够建立相应的利用系统的权利。当系统软件更新时,数据库商应及时提供数据迁移或系统仿真的技术说明,帮助图书馆完成相应的数据迁移或系统仿真。

2.2 中文数字资源:合作保存,共同利用

由于大型图书馆及大的数据库商在资源规模、资金、技术及市场上的突出地位,其数字资源能够经受市场的长期考验,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能力也相对较强,但对于巨量的中文数字资源而言,单凭单个大型图书馆来进行长期保存是不可能的,必须强强联合,以强扶弱,强弱合作。因此有必要成立一个全国性的数字资源保存机构,下设各省保存机构,各保存机构负责协调图书馆与数据库商的关系,并拟定技术标准、引进或开发统一的技术系统平台、下达保存任务,各级图书馆完成相应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任务。数字资源可分散保存,统一提供使用。

除了馆馆合作外,馆商也应联手合作。中小型图书馆应根据各自用户的需求,尽量购买知名数据库商的数字资源。数据库商会不断地追赶新技术,迎合不断发展的硬件、软件的需要,而知名数据库商的技术、资金实力使其具有更强的提供长期保存的能力。图书馆在采购数字资源时,一定要注意数字资源采购的连续性,以确保数字资源能长期有效地使用,达到长期保存数字资源并为用户提供长远服务的目标。

2.3 特色数字馆藏:单独保存。

中小型图书馆应把长期保存的重点放在自建的、有特色的数字馆藏上面。

2.3.1 根据载体可保存时间,选择不同的保存策略 目前,中小型图书馆的特色数字资源一般以光、电、磁为介质,具体的表现形式有磁带、磁盘、光盘、磁盘阵列等,这些载体寿命都不长。据有关测试表明:9磁道磁带使用寿命为l到2年,8亳米磁带存储为5到10年,4毫米磁带为10年,WORM光盘为100年。

・选择可保存时间较长的载体。很多数字资源的载体不适合做长期保存,最适合保存的是特殊光盘,其次是磁带和一般的光盘,再次是磁盘阵列,单体硬盘最不适合保存。磁盘阵列价格最贵,不可以长时间脱机保存;磁带和光盘的价格居中,并且可以脱机保存。因此,对于在中小型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保存介质应该在光盘和磁带中选择。另外,要提高存储载体的稳定性和寿命以减少存储成

本,缩微胶片被认为是唯一能够接受的存储载体,其寿命至少可达300年,但是缩微胶片利用起来会有诸多不便。数字资源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可记载多媒体信息、容易复制和打印、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因此,适合用磁带和光盘进行保存。

・通过更新来延长保存时间。对于原始介质,如光盘等数字资源,最好不要多次使用。光盘的多次使用对于介质的损坏很大,导致无法长期利用。将数字信息拷贝到新媒体上,保护数据本身不受存储介质质量恶化的影响,这是目前中小型图书馆开展得较为普遍的数字资源的保存工作。更新策略的成功有三个前提:①当前所存储的数据格式没有过时,还能被现在的软硬件系统读出;②数字资源所依赖的软硬件系统环境必须得以保存;③更新过程不能丢失相关的结构、内容或与之连接的重要信息。

・采用分布连保式网络存储。随着网络存储如NAS、SAN等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网络存储服务供应商为客户提供数字信息存储、备份的服务活动。中小型图书馆可以借鉴网络存储服务供应商的技术方法,建立起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连保式存储管理中心,形成各数字资源存储中心对数字信息的网络化存储备份的连保机制,建立起真正安全的数字资源存储与信息服务保障体系。

2.3.2 针对技术过时问题,选择不同的长期保存策略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存储处理能力不断增强,存储设备、处理方式与软件以2-5年为一个周期进行更新。而信息存储格式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使旧的数字信息不能被新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读出而产生技术过时问题。

・把握迁移时机,进行适时迁移。中小型图书馆一些有特色的数字资源由于技术的问题,无法被当前系统读取。对于这部分的特色数字馆藏资源,宜采取的办法是进行数据迁移。它是为保证当前存储的数字信息总能被当前系统读取,而持续地将数字信息从旧的软硬环境转换到新的计算机环境,是一种随着技术变化定期改变信息格式的处理过程。例如:如果技术的发展表明PDF1.1版本将很快不能存取,所有用该格式保存的数字资源就要被转化为新的版本格式(如PDF1.4版本格式)。这样,数字资源就进入了下一个可被访问的生命周期,直到PDF1.4版本格式出现不可存取危机为止。这时,就要进行下一个数据迁移过程。

迁移法的主要优点在于数字资源总是以能被普遍接受的格式为人们所使用,现行的硬件与软件能够毫无障碍地访问数字资源,且可以被复制。迁移技术的缺点是不适用于保存复杂系统中的复杂数据对象。对于多媒体信息、交互性信息、联机对话等动态数据,则更不适用迁移方法。迁移技术最关键的问题是迁移时机的选择,迁移法实施的对象不是一个数字资源的整体,而是数字资源中的单个对象,这就需要对一个数字资源集合中的每一个数字对象单独进行转换,因此采用迁移法的费用与要转换的数字资源集合的规模有直接关系,规模越大,所需费用越多。

・对于复杂的数字资源,宜采用仿真技术。仿真即用一个计算机系统去模拟另一个计算机系统的应用环境,来保障数字的可利用性。仿真法虽然不改变用于资源访问的软件或浏览器,但是要提供一种仿真工具,这种工具能够采用原来的浏览软件来浏览原始格式的数字资源,其实质是通过仿真软件将已过时淘汰的系统模拟到下一代计算机上,使得过时的设备和功能得以在非原技术平台上运行。比如:Windows平台集成了一个DOS环境,从而保证原来在DOS环境下开发的软件能正常运行在Windows平台上;再后来的Win32系统又封装了Win16仿真环境,实现了对Win16应用系统的兼容。仿真法的最大优点在于保持数字资源的外观,尤其对于一些不适于迁移的、复杂的数字信息,仿真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仿真技术的缺点就是要求有较高的和持续的技术水平与运行支持能力,这往往是一股机构难以独立做到的,软件制造商也可能最终要放弃某些软件的向下兼容性。仿真工具是应用于一个数字资源集合的整体,其使用费用不受数字资源集合规模的影响。但是,仿真法需要更多的初始阶段投资,对数字资源的短期保存也不合适。

因此,就特色数字馆藏而言,采用更新或迁移技术,是比较适合中小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需要的。

第3篇

    摘要:随着电影中逐渐运用计算机技术以来,一个全新的电影世界展现在人们面前,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制作的图像被运用到了电影作品的制作中。其视觉效果的魅力有时已经大大超过了电影故事的本身。对于任何一位动画数字影视特效制作者,无不深知色彩在整个影视特效制作环节中的重要作用。色彩在电影创作中的运用起到了跨时空进行空间色彩再创作的作用。 

    关键词:数字影视特效;动画电影;色彩 

“数字影视特效”本身是基于计算机的软硬件环境,运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原理和方法,将多种源素材(包括实拍的画面和计算机生成的画面)混合成单一复合图像的处理过程。多种源素材能否在色彩、运动、透视、素材锐度等方面达到真实统一将直接影响到影视作品的可信性,尤其对影视的最重要表现元素——色彩的处理,更加直接关乎影视艺术表现的艺术性。因此对于任何一位数字影视特效制作者,无不深知色彩在整个影视特效制作环节中的重要作用。  

色彩作为动画电影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觉元素,为刻画角色的情感、营造环境的氛围、增强剧情画面的丰富,创造动画片的欣赏价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色彩在表现人物的心理特征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有时为了更夸张地表现、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颜色的运用也具有很高的自由度。通过颜色的转换可以看到色彩不仅带给观众颜色本身的魅力,而且直接参与了剧情的渲染,同时也强化了主题。 

一、动画电影与数字影视特效中的色彩调整 

数字影视特效中的色彩调整主要分为色彩匹配和色彩校正,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制作中有时又是相互叠合。因此对色彩匹配和色彩校正的探究,不仅对数字影视特效制作具有指导作用,还将对影视艺术提供一种新的创作可能。  

     二、动画电影与数字影视特效中的色彩处理 

 数字影像的另一主要表现形式数字动画电影的色彩匹配与校正与数字影视特效又有很大的不同,动画电影的色彩处理更为突出色彩夸张及色彩造型。因此,在进行数字色彩匹配和校正方法研究的同时,更是想激发影视色彩处理的更多可能。  

三、计算机中的色彩处理原理及色彩检测  

人们对色彩是如此地敏感,计算机的色彩处理能力也越来越强,并早已实现了千万色的色彩再现,那么在影视创作中,如何在人眼的色彩感知范围内使计算机处理的色彩得到最大程度的艺术表现,对数字色彩处理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探讨数字色彩匹配和色彩校正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眼识别色彩的基本原理,以及计算机对色彩处理及检验的基本原理。 

(一) 人眼对色彩识别的一般规律 

人眼对此感觉到的是一种单纯、鲜艳的颜色,可称为谱色或单色。但在自然界中,人眼所看到的各种光源发射出的可见光都不是谱色光,他们是由连续光谱或是线状光谱构成的,它们所发出的光线称为复合光。无论谱色光(单色光)或复合光,都基于亮度、色调、饱和度三个参量得以描述。 

(二)计算机中的色彩处理原理与监测 

前面谈论了人眼对色彩识别规律,接下来我们探讨计算机中的色彩处理和监测的一些概念和方法,这将加深我们对数字色彩的认识。 

计算机是通过数学的方式,经过程序计算形成图像。任何图像,不管它如何复杂,在计算机中都是像素的集合。 

每一个像素的颜色都能单独设定。现行通用的pc对图像的设定是通过24位真彩色或更高位数来进行描述的。在表达彩色图像或黑白图像时,采用的是颜色通道(channel)的管理方式。依据色彩理论,任何一个颜色都可以用三个独立的参数来描述。比如hsb模式、rgb模式、lab模式。 

数字色彩处理是直接对画面的原始色相、色度的修改。而最终效果的显现也依赖于数字显示设备才能查看、比如显示器、监视器等设备。由于各种色彩显示设备自身的色彩显示设置标准不同,因此各设备并不能完全做到检测效果的统一。正是由于显示设备本身色彩管理与现实的限制,不能完全呈现出人眼所看到的全部色彩,而是进行了相应的色彩截取,从而使现实信息量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并节省资源。 

四、色彩表现思路及实例分析 

     (一)色彩匹配  

在影视拍摄时,经常会遇到由于拍摄时地点、时间的不同、以及所用的胶片材料、灯光器材、光学镜头和曝光程度的不同,因此不同影像片段间的色彩值和色度明暗也存在很大差异。后期制作时为了使影片影调和谐统一,需要对影像素材进行色彩值、色度值的进行调整,使不同影像片段间保持色彩的连贯性,这就是色彩匹配的传统定义。 

在数字特效制作过程中,尤其数字特效合成镜头中,经常需要将多源素材进行合成,多源素材之间的颜色、反差、质感等方面经常出现不匹配,因此需要对各元素进行不同程度的色彩调整,以便使合成镜头形成统一的画面风格和质感,这是数字制作中的色彩匹配。 

而在动画电影中,为了表现动画特色而使用了大量夸张的色彩表现手法,此时的色彩匹配更多地引用了色彩构成的原理,更多的用色彩本身进行创作。 

(二)色彩表现的应用类型 

在影视特技的制作过程中,经常遇到如何将实景拍摄素材的相互匹配、三维制作素材与实景拍摄素材的相互匹配。因而大体上分为实景拍摄匹配和实景拍摄与虚拟背景匹配两种类型。 

实景拍摄匹配主要处理一些由拍摄场地光源、拍摄时间、现场大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素材间的色彩不统一。 

实景拍摄与虚拟背景匹配,数字影视特效制作中,由于一些场景在现实中不存在或很难实现它,因此不得不用数字手段来创造它。因而需要将机生成的cg图像进行色彩上的统一调整,使观众看不出是由数字虚拟出来的画面。 

(三)色彩匹配思路解析 

进行匹配的时候,将所需匹配目标素材与源素材要完全融合在一起,需要将目标素材中的亮部、中间层次、暗部的色彩、亮度与源素材匹配一致,这也是色彩匹配的主体思路。因而在制作之前,我们需对目标素材与源素材之间的亮部、中间层次、暗部的色度进行比较,为后续制作提供匹配依据。 

五、数字色彩处理对影视创作的影响 

无论是电影之前的美术,舞台美术,还是影视美术,造型、色彩、质感都是众多导演和艺术家孜孜以求,期望完美的。从各个角度对现代数字下的动画电影和数字影视的各方面元素进行阐述,色彩匹配与校正是基于模型造型基础上的艺术性表达。色彩在电影创作中的运用起到了跨时空进行空间色彩再创作的作用。如果说影视作品的画面造形是以形动人的话,那么色彩则是以情感人,形色交融。现代数字技术背景下,色彩再创作已经成为众多导演的必然选择。后期数字色彩匹配和校正不但降低了对传统诸如色片控制,色温控制的依赖,更是赋予导演更宽泛的创作空间。 

通过对色彩匹配和校正,保持相同场景之间的和谐性,不同场景之间的连续性,甚至产生时空错觉,让一切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从此,“电影中的色彩不仅仅只是一种再现客观色彩的技术元素,在电影工业漫长的中,电影创作家们逐渐了以外在影片中运用色彩的经验,色彩开始以纯电影化的形式因素进入银幕世界。”“色彩就是思想”已经成为现实。  

本文限于篇幅,仅就色彩一项环节在动画电影与数字电影制作中的基础知识,制作要素,评价要素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更后续的色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将以数字影视特效中的综合匹配为线索,穿起整条综合匹配的大龙,为的后期特效制作行业添砖加瓦。 

 

说明:该论文为黑龙江省文化厅2010年度黑龙江省艺术规划课题,关于《动画(数字)电影特效制作环节中的重要视觉元素——色彩》的研究结题论文。立项编号:10d032 

 参考文献: 

 [1]《电影摄影画面创作》 北京电影学院院长 张会军 教授; 

 [2]《色彩美》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李天祥 赵友萍 著; 

 [3]《动画场景设计》上 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顾严华主编; 

 [4]《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孟群 编著; 

第4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总体规划;实施原则;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4-5763-02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高职院校一项基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是一所高职院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大多数高职院的基本特点是规模小,部门全,由于经费、教职工的数字化理念等问题导致信息化建设较晚,应该根据这些基本特点来规划数字化校园建设。

1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意义

1)数字化校园建设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活动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处理大量的管理数据,提高了教、学、管的质量和效率。

2)各级领导管理决策数字化,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体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透明化。

3)数字化校园建设解决信息岛问题,推进数据的集中和共享。避免了多部门的重复劳动,节约了人力成本,保证了数据的标准化存储。

4)创建虚拟大学空间,实现跨地域远程教学与管理。建立新型的学习环境,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建设的目标

通过几年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构造一个能够满足高职院数字化校园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基于这一稳定、可扩展的框架为各种应用系统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服务。该应用框架既能满足目前学校的应用需求,也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同时考虑到整个系统的拥有成本,必须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思路,辅以成熟的、主流的、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运用现代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规范标准,科学合理的进行建设[1-3]。

按照“顶层设计、统一标准、数据共享、应用集成”的规划建设理念,实现:

1)为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提供一个开放、协同的数字化环境,实现规范高效的管理。

2)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依据。

3)为师生提供高效、便捷、丰富的一站式信息服务。

4)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职院的跨越式发展。

校园信息化全面实现后,将形成统一标准、统一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和统一数据库,高职院的各项功能和范围将得到扩展,使高职院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突破传统的概念,延伸其内涵,形成为一个校园网络覆盖范围内的无围墙的数字化校园。实现环境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数字化、产学研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生活数字化[1-3]。

3规划与指导思想

数字化校园的整体规划首先要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有力的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统筹考虑,分析可能对信息化建设产生影响的各种关系。然后要从全局的出发,对数字化建设的基本问题进行总体全面的设计,确定目标。最后选择制定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战略战术,并提出高职院体制和相关业务的改进建议,从而减少风险和规划上的缺陷和不足。

3.1总体规划目标与蓝图

数字化校园的总体目标:立足于师生与部门需求,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升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改善学校的运营管理的各种业务流程管理,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要以“数据、服务、决策”为建设目标。

3.2规划原则与指导思想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一个相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站在学校整体的高度全盘考虑。系统规划既要从横向各部门之间以及与校外机构的协调运作的关系考虑,也要从学校以后发展的纵向考虑。软硬件建设、安全保障系统建设等信息校园建设项目的分步实施,同时也要考虑到相关建设项目的协调发展,最终要达到以业务应用和数据资源建设为基础,以师生的需求为核心,面向教学、科研、管理、校园文化校园生活等多层次的信息化应用,提供综合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服务,构建高职院信息化环境。指导思想如下:

3.2.1分步实施的原则

由于大多高职院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且每个部门的信息化程度以及员工的信息化应用程度不同,在建设的过程中,应高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规划应根据学校经费,并根据各个部门目前的状态及业务流程的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的分步规划。

3.2.2协调发展的原则

由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相互关联,有的存在依赖关系,因此建设规划要根据信息基础建设、公共平台建设、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支撑体系建设等内在的逻辑关系,制定合理的分步实施规划,以确保各步骤的协调发展。

3.2.3强化基础建设原则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的基础是运行平台、数据中心,这些平台建设应该首先建设,并制定符合本校特点的信息标准和技术标准,这样可方便地实现数字化校园的集成与扩展。

3.2.4个性化应用的原则

丰富多彩的应用服务能体现出数字化校园的魅力,应用服务是数字化校园的灵魂。因此,应用服务的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制定建设规划的过程中,要根据学校特色及实际情况,选择能在短期内实现、有明显改善的试点工程亮点工程,组织力量重点突破,尽早使师生感受到数字化校园的魅力,有利于下面步骤的时候。

3.2.5有选择发展的原则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规划应从高职院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做到够用、能用即可,切不可一味地追求大而全,也不可一味地追求技术的先进性。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规划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必须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兼容性和可转向性。

4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式

由于多数高职院在信息化建设较晚,很多学校部门级的信息系统应用较少,根据这个特点可以较少的考虑信息整合问题,应该建立基本上全新的系统。应该由高职院领导统一牵头,有信息化建设部门站在学校的高度,从高职院的整体需求、使用部门需求、师生需求出发,并考虑到系统运维的因素,进行统一规划和统一平台建设,优化调整业务流程,构架一套支持高职院整体运营管理的高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平台。此建设模式的重点在:

4.1站在学校整体的高度规划设计

构建了高校整体运营的管理支撑平台,满足高校资源管理和业务管理的统一需求,包括学校师生、业务智能部门与各级领导。

4.2按照业务域来进行功能边界的划分,按照流程管理的思想建设管理应用

基本建设思想是打破以往的部门边界,对以往的分段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提高流程执行的效果和效率。从软件架构的角度来说,目标是建设面向学校综合管理和综合服务的应用系统,需要实现校级的综合应用,而不是部门级别的。

4.3以平台化方式分层次建设,统一运行管理

为了防止各个系统重复开发学校所需的基本功能,对于各个业务模块需要公用的基本功能,使用统一的平台,保证不重复建设,并确保核心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些平台包括业务信息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管理、使用权限管理、业务报表管理等。新系统开发均基于统一的开发运行平台。

为了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系统基于统一的运行监控平台,提供日志记录、安全审计等运维功能,确保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审计和保障。

5总结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长期系统工程,不仅涉及范围包含高职院的方方面面,而且在教职工的观念、应用等方面有着较高的标准与要求,因此,在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提高领导和教职工的现代化教育理念、数字化信息化理念,提高他们的应用水平,提升他们的数字化校园的应用和管理的能力,根据他们的需求拓展现有数字化校园的应用范围和深度,进而更好地为高职院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朱迅.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和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Oll(11):24-26.

第5篇

关建词:数字化校园;校园网;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6-10358-02

The Question and Resolve of E-campus

JIANG Xi-jiong

(The Center of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Technology,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ampus, points out the general problem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brings forward the idea about how to construct the e-campus.

Key words: e-campus; network; technology of information

在数字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高校能培养适应数字化环境下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而数字化应用环境是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础。许多学校为了适应这种要求,提出了新建数字化校园的概念,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在建设及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的矛盾。如何牢牢把握数字化建设的特质,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无序的管理,理顺数字化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建立完善的应用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1 数字化校园的结构与特点

数字化校园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及其应用系统构成整个校园的神经系统,完成校园内外的信息传递和服务。实现校园在空间、时间上的延伸。它包括从环境、资源、活动的全部数字化。它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多层次网络结构,实现所有学校资源的社会共享。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将成为未来数字化校园的特点。

数字化校园各种应用服务间是一种层次性的模块化结构,也是一种开放式结构。各模块间即相互独立,又可相互融合,可以从下层提取出新的数据,产生新的应用。这种结构有利于系统的开发及应用的扩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还会有新的应用服务生成,有些服务也会逐渐消亡。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结构的这种特点,使其内容能够不断吸收新的思想,促进自身的不断向前发展。

2 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而不断深入,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局部到全面的过程。国内外许多学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摸索,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据统计分析,目前有90%以上的网络应用仅局限于基本的信息交流和学校管理,忽视了教学服务功能和学习功能[1]。各应用服务间缺乏统一的规划与数据共享,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2.1 思想观念落后于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管理架构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学校在各种内因和外应的作用力下,主动或被动地建立了各种基于网络的应用系统,但普遍存在的“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重开发,轻服务”意识,其实这都是在传统教育环境下形成的思想意识。一方面造成校园数字化应用的匮乏,管理与服务不到位,网络设备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同时也影响了对校园数字化应用的进一步的资金投入,而资金投入的不足,无法满足校园数字化的建设的要求,又造成校园数字化不能快速有效发展,形成不良循环,影响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整个进程。

2.2 管理机制不能满足数字化建设的需要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完善的制度保证是确保数字化建设成功以及运行的前提保障。学校在建设初期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基础投入上,忽视了管理体制建设,在网络建成后,没有及时建立与调整相应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在没有全局战略和方向的环境下,缺乏一个统一的论证、决策机构,而在应用系统的建设上,往往建立起各种分散的系统,各自为政,形成了数据相对独立的所谓信息“孤岛”。 由于没有统一规划,造成数据重复,增加了管理成本,对系统的溶合与开发带来了诸多困难,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数字化校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已经不是一个功能单一的“网络管理中心”或“信息管理中心”所能胜任的。网络化的管理运行模式将引发传统管理体系的深层变革,管理体系将更高效、更集约,决策将更民主、更科学,从而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

2.3 人才队伍建设不能满足数字化建设的需要

稳定优秀的人才队伍是建设好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和保障,数字化校园是建立在技术平台上的,就需要懂技术,会管理的人员参与建设与管理,技术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数字化校园的技术水平,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决定数字化校园管理水平。由于缺少自己的技术人员,在建设数字化校园时将整体规划、设计完全托付于软硬件厂商,急功近利,造成了学校的实际需求与建设项目差距较大,影响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效果,得不到用户的承认,也进一步阻碍了数字化校园的发展;此外,数字化校园的最终用户,即广大教师,学生,职员的应用能力决定了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水平,有些学校不注重师资培养,尽管提供了数字化的环境与技术,但使用偏少,有些教师本身都不了解数字化的本质、内容、目的, 造成了数字化建设表面很热闹,但实际却没有内容,数字化也不能真正发挥它的效益;管理人才的水平决定了数字化校园的运行水平,多数学校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偏少,专业人才缺乏,而且待遇较低,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也不安心工作,造成管理与服务的不足。所以要建立一个技术先进,应用广泛,高效管理的数字化校园,人才的培养与建设至关重要。

2.4 对信息技术的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影响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如何把握网络设备、应用软件的发展方向,采用具有较好发展前途的新技术对校园数字化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目前,Ipv6、J2EE、XML等的发展与应用,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技术。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建设数字化校园时,部分学校缺乏对信息技术发展的认识,片面追求硬件设备的先进性和网络建设一步到位,在设备采购及基础设施上投入大量的资金,结果造成软件建设缺乏资金,应用水平跟不上,新的功能根本无法使用,这不但造成硬件系统功能上的浪费,也带来软件建设的滞后。而有的学校则化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开发应用软件,但由于缺乏技术前詹性,采用落后技术,开发周期长而应用周期短,造成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因此,如何加深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和当前学校的数字化建设具体情况接合起来,对于充分有效地利用建设资金,建设性价比高的数字化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数字校园的建设是分阶段、分层次的,它经历的是由硬及软、由下而上、螺旋上升的建设过程。是对校园教学、管理,服务思想与方法等进行现代化改造的一个过程。把握数字化校园的特点,建设好一个高效的数字化校园,以下几个方面是必需解决的问题。

3.1 转变思想,建立适应数字化建设的制度

数字化校园的实施过程,是学校思想及管理的变革过程。在建设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来自于管理机制和体制的束缚,迫切需要管理机制和体制的创新。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必然会造成管理组织结构的重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需要人们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利益的再分配对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会产生巨大的阻力;数字化校园这个系统工程需要引入规范的项目管理,进行持续的技术支撑,完善的培训、调动业务部门的积极性,需要有一个整体解决方案,需要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统一的权限控制;另外大量膨胀的信息流也需要有序化,对其进行科学的提取与开发,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秩序、政策法规和各种标准,在不断进行校园资源的数字化的同时,进行有序化管理,并形成制度。数字化校园要求我们接受应用新技术,并根据基础结构和功能重新思考和重新制定相关的制度,使学校成为数字世界中的真正的数字校园 [5]。

3.2 科学规划与设计,建设稳定高效的数字化校园

科学规划与设计是极其重要的工作。其重心应放在需求分析与解决方案的论证上。首先,要从应用出发,以集成化为本质,应用为重点,服务为核心,个性化为主体。为了保证应用的长期性、持续性,扩展性,需要整体规划,分布实施。整体规划是指规划设计上有超前意识,从全局出发,通盘考虑,而不仅仅是着眼于眼前要实现的功能与要求,要使整体方案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分步实施是指实施上步步为营,以应用为核心,逐步开发应用,使系统完善程度始终与用户的阶段性需求相一致,即在数字化系统使用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增长的过程中,逐步完善数字化系统的组成部分,最终达到整体设计的要求。其次,方案设计必须遵循先进性、兼容性、可扩充性、开放性原则。另外,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做好整体规划,保证各个系统的集成协调发展,避免重复投资。在整体规划下分层次逐步扩大,使工程形成良性循环。采用成熟技术以减少风险,又能做到实施快、见效快。

3.3 高度重视建设中的标准化应用

数字化校园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应用系统,必需加强标准化在其中的应用,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加强标准化建设重要性在于通过它从技术上、内容上、组织管理上把各方面有机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保证数字化系统有条不紊、稳定地运行。同时, 标准化也是衡量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具有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的特点。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各个阶段与层次,有效地利用各项国际国内标准,就有了获得高质量与高效率的保证。科学采用各种标准,可以数字化校园的发展避免盲目性、重复性,避免不必要的、无代价的经济损失和劳动损失,从而提高数字化校园的经济效益。 促进数字化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包括教育信息分类编码与文件格式标准化、教育信息处理过程标准化、教育信息交换标准化等多个方面。

3.4 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建设数字化校园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从规划设计到运行管理需要专业人才,各种应用系统也需要大量的既懂相关专业又能熟练应用相关工具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学校进行良好的人力资源建设,建立起专业的咨询顾问和系统的应用培训,培养大量的能够满足数字化校园运行的各种人才。数字化人力资源开发应从培育环境、调整机制入手,加强学校对现有教师进行专业技能、信息技术培训的工作,还要着手调整知识结构,提高师资素质,特别是加快人才引进,积极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规模,依托校内校外两个资源,培养大量实用型和高层次的适应数字化建设的人才,全方位地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同时,通过建设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外部氛围和激励机制,促进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激发创造力与积极性,保障人才队伍的稳定,为数字化校园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4 结论

抓住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机会,就抓住了时展的脉搏,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要求我们能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抓住机遇,进行大胆的探索与试验。运用全新观点、全新视野加以审视,努力建设一个科学、高效、符合现代教育、管理、服务的数字化校园,较快地实现由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以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学校在未来的发展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满足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孙名松.如何避免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误区[J].东南大学学报,2002,32:36-39.

[2] 蒋东兴,郭大勇,罗念龙,刘启新.清华大学新一代数字校园建设规划与实践[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6:173-178.

第6篇

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对传统校园环境的革新,将校园的各项资源、管理及服务流程进行数字化、程序化,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为一体的数字化环境,并利用校园网络化、数字化方式集成师生员工对科研、教学、管理以及生活的需求,满足各级管理者对业务数据和工作流程及时、安全、准确监测,为师生员工提供快捷、便利的校园管理服务。

一、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的原则

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建设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公共应用平台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支撑体系建设等建设项目,为保证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后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整体规划: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多个设计细节和执行环节,需要从学校整体的高度全盘考虑,系统规划既要从时间上、发展上进行纵向的考虑,又要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科研各要素等部门间横向关系上考虑。

2.分步实施: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的各个环节相互关联,在集成建设的过程中,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的规划应根据学校各个部门的需求和业务流程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分步实施规划。

3.完善基础: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应重视网络基础平台、公共数据库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门户平台等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的建设,这些平台建设完成后,符合一定信息标准和技术标准的应用系统可方便地实现与数字化校园的集成。

4.突出应用:应用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灵魂,数字化校园的魅力只有在丰富多彩的应用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应用系统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制定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可选择能在短期内实现的应用系统和服务作为试点工程,组织力量重点突破,争取早日见效并带动全局。

5.特色发展: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建设应从学校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在把握高等教育和高校信息建设的一般规律的同时,又要突出学校的特有属性,强调高等教育的特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应在不断发展中做到技术的先进发展,而不是盲目追求技术先进性,满足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的可扩展、可兼容。

6.安全保密:学校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涉及数据收集和信息展现,这些应用与网络系统结构和系统的应用等因素密切相关。建立数字化校园综合安全服务体系,从物理、网络、系统、信息、和管理等方面保证整体安全,是保障数字校园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支撑体系。

二、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步骤

集成的数字化校园平台,从用户端来看是采用统一门户方式,由“校园一卡通”和若干个管理子系统组成,利用具备储值功能“校园一卡通”作为使用媒介来实现系统充值、消费功能,利用若干个管理系统加强对教职员工以及学生的人事管理、图书借阅、学生注册和离校等工作。可以说,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是一个系统,集成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创新能力,以及人才培养水平和规格,其建设步骤如下:

第一步,首眼长远发展规划建设框架。建立起满足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为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实施以及后续应用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服务。该应用框架将充分支持于高校的应用需求和未来发展,同时考虑到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必须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思路,辅以成熟的、主流的、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运用现代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规范标准,科学合理的进行建设。

第二步,在基本框架基础上,建立起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基础平台是多方面的,基本的要求是应建立一个符合国际、国家、教育部和行业标准,能够用于规范化学校应用长期建设的标准规范体系;应建立一个涵盖数字化校园应用业务和与之关联的其它业务数据信息于一体的基础共享数据库;应建立一个立足于应用建设长期发展的应用系统及其软硬件平台和应用基础技术框架平台;应建立一个涵盖数字化校园应用业务的集成化应用系统,能够对未来应用能够平滑无缝的集成;应建立一个面向最终用户(师生员工)的能够集成公共信息、个性化信息、应用模块功能,具有信息推送能力的应用信息门户。

第三步,建立起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技术团队和保障体系。有条件的单位,可以从校内机关院系抽调技术力量,无条件单位可以利用社会力量和组织,建立起面向长期发展的技术队伍,利用不同层次、不同研究方向的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力量,建立配套应用的安全和运行保障体系。

第四步,积极推进校内基础资源数据化建设。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各个环节工作,完善、发展和应用学校基础建设数据,尽可能将业务工作具体化,业务流程程序化,业务内容数据化、数据信息全覆盖,为数字化平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三、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内容

(一)系统集成的总体架构。数字化校园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科学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通过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推动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数字化总体框架 图1

一体化规划建设综合管网、弱电及网络系统作为上层应用系统的基础设施平台,以“师生”为核心,围绕数字化校园资源、管理、服务三要素,依托数据中心及应用支撑平台,重点建设校园资源中心、校园管理中心、校园服务中心应用系统,以形成学校数字化的科研环境、教学环境、培养环境和生活环境。

(二)系统集成的体系结构。按学校内业务工作区分,校园内管理系统基本由办公自动化、教务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监控等组成,具体的数字化校园的体系结构可以用图2描述:

数字化体系结构 图2

其中,基施建设,是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主要包括网络、主机等基础硬件和操作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包括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管理工具,是数字校园信息传输的平台;系统建设,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是数字校园的核心;信息服务/决策支持,包括信息门户服务平台、个人工作平台等,是数字化校园的管理和决策终端;安全体系,包括系统安全、信息安全、安全管理、安全审计等,是保障数字校园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标准规范体系,包括管理规范、实施规范、维护规范等,是保障数字校园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

(三)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需集成内容。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的内容很多,从体系结构中可以看出,将各个体系的细分及落实。其中应用系统中主要包括,网络管理与办公系统,如,学工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党群管理系统、成人教育管理系统、新生注册系统、招生管理系统、就业管理系统、毕业离校管理系统、校友会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网络教学实训教学系统、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服务视频点播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网站内容管理系统、校园邮件系统等;数字图书馆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资源检索系统、专业数据库制作与管理系统、论文提交与管理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软件基础设施,如,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网络安全与管理、WWW服务、FTP服务、E-mail服务、域名服务、目录服务、流媒体服务、电子身份认证服务等;硬件基础设施,如,计算机系统、校园网络、数据中心、有线电视系统、卫星接收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一卡通”专网、电子公告及查询系统等。

(四)数字化校区安全建设。针对学校数字化集成建设的安全保密的要求和特点,对数字化的安全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网络服务策略。对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校园一卡通”系统、数字视频监控、校园广播、车辆、人员、资产管理系统,干部管理系统、教务系统、研究生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数字图书馆等多个应用网络环境进行安全网络建设,主要实现能满足国家安全标准,保护网络系统的可用性,护网络系统服务的连续性,防范网络资源的非法访问及非授权访问,防范入侵者的恶意攻击与破坏,保护信息通过网上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防范病毒的侵害等安全管理。

2.软件安全策略。软件数据传输采用加密方式,身份认证采用负载均衡,数据存储采用双机热备,应用服务器采用集群。软件架构采用分布式设计(区别于集中一体化的设计),由围绕各自业务主题的系统、公共数据平台、身份认证平台、信息门户平台共同组成、协同工作,系统之间采用接口调用的方式,灵活易修改,使得局部业务系统的更新不至于影响到整体,不同的业务类型,采用不同数据存储方法和访问结构。

3.安全管理策略。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安全管理,制订管理要求、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按照要求进行规范管理,对密码进行规范管理,具有内部合法身份进行登录,服务器在机房中进行集中规范管理,采取身份认证形式进行安全登陆等。

四、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需注意问题

一个学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各个应用系统有各自相对独立性,但应用与应用之间有相互的功能依赖关系。如果没有总体规划,各个应用又会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应用与应用之间的信息交换十分困难,校园网上数据的一致性和信息共享问题难以解决。有了总体规划,学校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力、人力情况,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逐步完成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在总体规划中尤其要注意各种各样规范的建立,包括基础设施规范、应用系统规范、信息规范、用户规范和信息化管理规程等。

第7篇

关键词:网络文化;数字化校园;网络社区;Web2.0;SNS

作者简介:李彦(1976-),男,湖南岳阳人,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卓(1980-),男,重庆人,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重庆?40005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137-02

网络文化是产生于信息化高度发展时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基于信息传递所衍生的文化活动内容,以及内含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活动形式的综合体。[1]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与社会网络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亚文化,正日益成为校园主流文化。[2]网络技术是高校网络文化发展与体现的手段、工具和基本构造方式,网络技术平台对校园网络文化的构建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一、校园网络文化产生的技术平台——数字化校园系统

从20世纪末期开始,各高校开始建设MIS(管理信息系统)或OA(办公自动化)系统,系统之间没有横向的数据联系,不能进行数据共享,于是产生了“数据孤岛”问题。部分高校开始着手将孤立的系统进行整合,并形成单点登录的统一门户,此类整合系统便是最早的“数字化校园系统”。

清华大学最早提出了“数字化校园”概念: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3]

国内高校基本上都是遵照这个思路来建设本校的数字化校园系统,而且系统建设初期的主要推手都是学校的网络技术部门,因为网络技术部门在高校中属于服务型部门,在本世纪初网络刚刚进入人们视野时,此类技术服务部门为了提高本部门在学校的形象和地位,急迫的希望通过应用系统的普及使校园用户了解网络、使用网络。这个过程也正好从另一个层面诠释了网络文化是由网络技术创造并界定的一种亚文化。[1]

从文化产生的根源来看,数字化校园系统具有促进校园网络文化形成和确立的功能特征。人要生存,必须要生产;要生产,又必须追求协调与效率;要达到协调与效率,就必须相互交流和沟通,交流就产生了人类的文明与文化。[4]数字化校园系统通过网络信息交流使学校的教学、管理等过程高度协调、效率提高,这样的信息交流也就孵化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校园网络文化。

数字化校园系统的目的是“环境、资源、活动”的数字化,由此产生的校园网络文化也相应的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要素。物质文化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网络内容资源及其影响下的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制度文化包括与网络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活动组织方式等。[5]

二、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繁荣的技术平台——网络社区系统

数字化校园系统虽然促使校园网络文化的产生,并且成为校园网络文化的一部分,但并不能成为校园网络文化的主体,这是由其特点决定的,数字化校园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被动性。参与数字化校园系统活动的用户都是受工作要求,被动进入系统进行活动。系统中的活动步骤和环节亦是按事前的需求约定,不具有任何随意性,在这样的系统中,人是第二位的,流程和制度是第一位,用户无法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

第二,封闭性。进入数字化校园系统就像进入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封闭世界,在使用系统过程中,用户不能够与其他系统发生任何交流。每一个子系统产生的数据大多是本系统的专用数据,不具有标准性,无法与其他子系统进行交流。

第三,严肃性与现实性。数字化校园系统是严肃系统,是对现实世界的拓展,是依附于现实世界存在的。

在这样被动、封闭、严肃而现实的系统中,并不能给予刚刚发芽的网络文化以充足的营养,还需要寻找另一片沃土,而这片沃土必定是由校园网络文化的主体所创造的。

校园网络文化的主体是青年大学生。[6]数字化校园系统营造出来的网络环境让他们找到了自我宣泄与表达反抗欲望的重要渠道。无拘无束的网络空间是大胆探索者和反叛者的乐园,这正是网络文化能够发展繁荣的源动力。

于是网络社区系统便应运而生,这正是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繁荣的一片沃土。这类系统往往由学生自发建设与管理。网络社区系统中包括了BBS、博客、文件、图片、视频、音乐等当前常见的网络服务与网络资源,相对于严肃而沉闷的数字化校园系统,网络社区里充斥着青年学生旺盛的精力和无穷的创意,这为校园网络文化的迅速发酵准备了充分的技术平台和精神资源。

网络社区系统与生俱来就是为了弥补数字化校园系统的不足,从技术上看,具有匿名性、公平性等特点,还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正是由于这些技术特点,使得网络社区系统成为学生课余的主要活动场所,也使得校园网络文化正逐渐发展成为大学生文化的主体。

三、两种技术平台的弊端

虽然数字化校园系统与网络社区系统在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任何技术平台都是特定时期的产物,随着事物的发展,这些技术平台会逐渐暴露出与发展不相适应的弊端。

第8篇

关键词:数字视频;影像新平台;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7—0039—03

一、数字视频传输的特点

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字视频制作传输技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电视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等现代技术,与传统的视频传输相比,数字视频的传输改变了广播式的单向视频被动接收节目的传播方式,走向双向互动,实现了人们对视频播放进行实时的控制。数字视频的这种传输特点,方便了访问用户的交流与互动,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为师生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显示出强大的优势。

1.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使数字视频节目更有针对性,利于改进和提高视频制作质量

网络信息传输技术实现了视频节目的互动性,师生可以对访问的视频节目内容、节目形式,通过电子邮件、视频页面的互动窗口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同时节目制作人员可以结合师生的观点或要求,更有针对性地策划、编导、制作广大教工和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视频节目,不断去改进和提高节目的质量。

2.点播服务的个性化,利于提高网络传输和管理工作水平

随着网络视频节目的不断增多,高校校园网视频点播系统的不断完善,广大师生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自由地进行视频节目的点播,这对视频制作传输和网络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保证节目的传输质量,又要求管理者要严把入口关,把健康向上的视频节目有选择地传输给特定人群,不断提高网络传输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3.教学资源的多样化,为知识重构提供借鉴

视频资源建设已经成为许多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建设工作,视频资源的建设可以把原有各学科的教学录像转换压缩为流媒体格式存放在视频服务器中,同时不断积累各专业教学的视频资料,并借鉴兄弟院校的虚拟视频资源,建设视频教学资源库,方便师生进行选择学习。师生可以通过这些教学信息进行重新构建,产生新知识,为各专业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

4.授课范围的广阔性,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数字视频传输的优势,可以把优秀的教学资源传播到更广阔的范围,方便学生随时点播老师授课的视频,并可以重复播放,不断巩固所学内容,像我们所建设的精品课程,教师授课的录像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教学视频可以更加方便学生进行直观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地点、内容、进度和方式,进行自主化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查询自己所需的资料,遇到难题通过互动平台或电子邮件向老师请教,也可以与其他学习者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意见,共同提高。由于该学习方式,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学习者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增强了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二、校园数字化影像新平台的构建

基于网络化传输,一个简单的数字化影像平台的硬件基本由客户端、服务器、视频节目的直播和点播、视频文件制作四大功能模块组成。客户端接收模块,用来接收网络视频;服务器模块,为视频信号的传输提供保障;在线直播和点播模块,实现电视节目和校园网络视频的直播和点播;视频文件制作模块,主要按照节目制作要求,通过非线性编辑系统,对视频素材进行采集、编辑、合成,并导出方便网络传输的流媒体视频文件。校园数字化影像新平台的构建,主要包涵面向校内外的视频新闻点播、面向校内的视频点播和视频直播系统、校园大屏幕节目广播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1.校园数字化影像新平台功能框架及内容设计

校园数字化影像新平台是建设以教学管理为核心、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养成为基础、课程资源建设为重点的方便快捷的数字化影像资源库。建设网络化、虚拟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学习、研究、交流、娱乐的平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养成,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所高校文化氛围和办学理念的个别体现,是能否成为合格人才的关键。数字化影像新平台的建设,为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养成扩展了空间,让学生在新的媒体中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1)数字视频的职能

校园数字视频主要是利用视频节目制作和网络传输的优势,充分发挥教育、宣传、舆论氛围营造等导向作用,将国家的相关政策、学校的实事要事,以及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校园师生,努力为师生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2)数字视频广播系统的功能框架设计,如图1所示。

(3)数字化影像新平台的内容设计

第9篇

数字校园是以校园网为背景的集教学、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的数字化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一个典型的数字校园包括各种常用网络服务、共享数据库、身份认证平台、各种业务管理系统和信息门户网站等[1]。数字校园作为一个庞大复杂的信息系统,构建和维护一个良好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构建和维护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它通过识别组织的重要信息资产、资产面临的威胁以及资产自身的脆弱性,评估外部威胁利用资产的脆弱性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判断安全事件发生后对组织造成的影响。对数字校园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保证数字校园的业务连续性,并为构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二、评估标准

由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性作用,包括我国在内的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以及相关国际组织都非常重视相关标准和方法的研究。目前比较成熟的标准和方法有ISO制定的《IT信息安全管理指南》(ISO/IEC13335)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ISO/IEC27001:2005)、美国NIST制定的SP800系列标准、美国CMU软件工程研究所下属的CERT协调中心开发的OCTAVE2.0以及我国制定的《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T20984-2007)。

ISO/IEC27001系列标准于2005年10月15日正式,作为一种全球性的信息安全管理国际标准适用于任何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活动,同时也为评估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依据。但是ISO27001系列标准没有制定明确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流程,组织可以自行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如OCTAVE2.0等[2][3]。

为了指导我国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我国于2007年11月正式颁布了《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T20984-2007),这是我国自主研究和制定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该标准与ISO27001系列标准思想一致,但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过程进行了细化,使得更加适合我国企业或者组织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开展。

三、评估流程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T20984-2007)等标准为风险评估提供了方法论和流程,为风险评估各个阶段的工作制定了规范,但标准没有规定风险评估实施的具体模型和方法,由风险评估实施者根据业务特点和组织要求自行决定。本文根据数字校园的业务流程和所属资产的特点,参考模糊数学、OCTAVE的构建威胁场景理论和通用弱点评价体系(CVSS)等风险评估技术,提出了数字校园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具体流程和整体框架,如图1所示。

据图1可知,数字校园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首先在充分识别数字校园的信息资产、资产面临的威胁以及可被威胁利用的资产脆弱性的基础上,确定资产价值、威胁等级和脆弱性等级,然后根据风险矩阵计算得出信息资产的风险值分布表。数字校园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详细流程如下:

(1)资产识别:根据数字校园的业务流程,从硬件、软件、电子数据、纸质文档、人员和服务等方面对数字校园的信息资产进行识别,得到资产清单。资产的赋值要考虑资产本身的实际价格,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资产对组织的信息安全重要程度,即信息资产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在受到损害后对组织造成的损害程度,预计损害程度越高则赋值越高。

在确定了资产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赋值等级后,需要经过综合评定得出资产等级。综合评定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方法是选取资产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属性确定资产等级;还有一种方法是对资产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三个赋值进行加权计算,通常采用的加权计算公式有相加法和相乘法,由组织根据业务特点确定。

设资产的机密性赋值为,完整性赋值为,可用性赋值为,资产等级值为,则

相加法的计算公式为v=f(x,y,z)=ax+by+cz,其中a+b+c=1(1)

(2)威胁识别:威胁分为实际威胁和潜在威胁,实际威胁识别需要通过访谈和专业检测工具,并通过分析入侵检测系统日志、服务器日志、防火墙日志等记录对实际发生的威胁进行识别和分类。潜在威胁识别需要查询资料分析当前信息安全总体的威胁分析和统计数据,并结合组织业务特点对潜在可能发生的威胁进行充分识别和分类。

(3)脆弱性识别:脆弱性是资产的固有属性,既有信息资产本身存在的漏洞也有因为不合理或未正确实施的管理制度造成的隐患。软件系统的漏洞可以通过专业的漏洞检测软件进行检测,然后通过安装补丁程序消除。而管理制度造成的隐患需要进行充分识别,包括对已有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也一并识别。

(4)威胁—脆弱性关联:为了避免单独对威胁和脆弱性进行赋值从而造成风险分析计算结果出现偏差,需要按照OCTAVE中的构建威胁场景方法将“资产-威胁-脆弱性-已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关联。

(5)风险值计算:在资产、威胁、脆弱性赋值基础上,利用风险计算方法计算每个“资产-威胁-脆弱性”相关联的风险值,并最终得到整个数字校园的风险值分布表,并依据风险接受准则,确认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风险。

四、评估实例

本文以笔者所在高职院校的数字校园作为研究对象实例,利用前面所述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流程对该实例对象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1.资产识别与评估

数字校园的资产识别与评估包括资产识别和资产价值计算。

(1)资产识别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专家、数字校园管理技术人员和数字校园使用部门代表共同组成数字校园信息资产识别小组,小组通过现场清查、问卷调查、查看记录和人员访谈等方式,按照数字校园各个业务系统的工作流程,详细地列出数字校园的信息资产清单。这些信息资产从类别上可以分为硬件(如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软件(OA系统、邮件系统、网站等)、电子数据(各种数据库、各种电子文档等)、纸质文档(系统使用手册、工作日志等)、人员和服务等。为了对资产进行标准化管理,识别小组对各个资产进行了编码,便于标准化和精确化管理。

(2)资产价值计算

获得数字校园的信息资产详细列表后,资产识别小 组召开座谈会确定每个信息资产的价值,即对资产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进行赋值,三性的赋值为1~5的整数,1代表对组织造成的影响或损失最低,5代表对组织造成的影响或损失最高。确定资产的信息安全属性赋值后,结合该数字校园的特点,采用相加法确定资产的价值。该数字校园的软件类资产计算样例表如下表1所示。

由于资产价值的计算结果为1~5之间的实数,为了与资产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赋值相对应,需要对资产价值的计算结果归整,归整后的数字校园软件类资产的资产等级结果如表1所示。

因为数字校园的所有信息资产总数庞大,其中有些很重要,有些不重要,重要的需要特别关注重点防范,不重要的可以不用考虑或者减少投入。在识别出所有资产后,还需要列出所有的关键信息资产,在以后的日常管理中重点关注。不同的组织对关键资产的判断标准不完全相同,本文将资产等级值在4以上(包括4)的资产列为关键信息资产,并在资产识别清单中予以注明,如表1所示。

2.威胁和脆弱性识别与评估

数字校园与其他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一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同时数字校园作为一种在校园内部运行的网络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的种类和分布有其自身特点。任何威胁总是通过某种具体的途径或方式作用到特定的信息资产之上,通过破坏资产的一个或多个安全属性而产生信息安全风险,即任何威胁都是与资产相关联的,一项资产可能面临多个威胁,一个威胁可能作用于多项资产。威胁的识别方法是在资产识别阶段形成的资产清单基础上,以关键资产为重点,从系统威胁、自然威胁、环境威胁和人员威胁四个方面对资产面临的威胁进行识别。在分析数字校园实际发生的网络威胁时,需要检查入侵检测系统、服务器日志文件等记录的数据。

脆弱性是指资产中可能被威胁所利用的弱点。数字校园的脆弱性是数字校园在开发、部署、运维等过程中由于技术不成熟或管理不完善产生的一种缺陷。它如果被相关威胁利用就有可能对数字校园的资产造成损害,进而对数字校园造成损失。数字校园的脆弱性可以分为技术脆弱性和管理脆弱性两种。技术脆弱性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漏洞、网络协议漏洞、应用系统漏洞、数据库漏洞、中间件漏洞以及网络中心机房物理环境设计缺陷等等。管理脆弱性主要由技术管理与组织管理措施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造成。

技术脆弱性的识别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工具检测、人工检查、文档查阅、渗透性测试等方法。因为大部分技术脆弱性与软件漏洞有关,因此使用漏洞检测工具检测脆弱性,可以获得较高的检测效率。本文采用启明星辰公司研发的天镜脆弱性扫描与管理系统对数字校园进行技术脆弱性识别和评估。

管理脆弱性识别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数字校园现有的安全控制措施进行识别与确认,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可以降低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无效的安全控制措施会提高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安全控制措施大致分为技术控制措施、管理和操作控制措施两大类。技术控制措施随着数字校园的建立、实施、运行和维护等过程同步建设与完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识别比较容易。管理和操作控制措施识别需要对照ISO27001标准的《信息安全实用规则指南》或NIST的《最佳安全实践相关手册》制订的表格进行,避免遗漏。

3.风险计算

完成数字校园的资产识别、威胁识别、脆弱性识别和已有控制措施识别任务后,进入风险计算阶段。

对于像数字校园这类复杂的网络信息系统,需要采用OCTAVE标准提供的“构建威胁场景”方法进行风险分析。“构建威胁场景”方法基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理清“资产-威胁-脆弱性-已有控制措施”的内在联系,避免了孤立地评价威胁导致风险计算结果出现偏差的局面。表2反映了数字校园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资产、威胁、脆弱性、已有控制措施的映射示例。

将“资产—威胁—脆弱性—已有控制措施”进行映射后,就可以按照GB/T20984-2007《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要求进行风险计算。为了便于计算,需要将前面各个阶段获得资产、威胁、脆弱性赋值与表3所示的“资产—威胁—脆弱性—已有控制措施”映射表合并,因为在对脆弱性赋值的时候已经考虑了已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因此可以将已有控制措施去掉。

本文采用的风险计算方法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中推荐的矩阵法,风险值计算公式为:R=R(A,T,V)=R(L(T,V)F(Ia,Va))。其中,R表示安全风险计算函数;A表示资产;T表示威胁;V表示脆弱性;Ia表示安全事件所作用的资产重要程度;Va表示脆弱性严重程度;L表示威胁利用资产的脆弱性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F表示安全事件发生后产生的损失。

风险计算的具体步骤是:

(a)根据威胁赋值和脆弱性赋值,查询《安全事件可能性矩阵》计算安全事件可能性值;

(b)对照《安全事件可能性等级划分矩阵》将安全事件可能性值转换为安全事件可能性等级值;

(c)根据资产赋值和脆弱性赋值,查询《安全事件损失矩阵》计算安全事件损失值;

(d)对照《安全事件损失等级划分矩阵》将安全事件损失值转换为安全事件损失等级值;

(e)根据安全事件可能性等级值和安全事件损失等级值,查询《风险矩阵》计算安全事件风险值;

(f)对照《风险等级划分矩阵》将安全事件风险值转换为安全事件风险等级值。

所有等级值均采用五级制,1级最低,5级最高。

五、结束语

数字校园是现代高校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数字校园的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到校园的安全稳定,而风险评估是保证数字校园安全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依据国家标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使得风险评估结果能对后续建立数字校园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起到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宋玉贤.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4).

第10篇

CNNIC《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5.38亿,从年龄分布看,30岁以下网民占到56.8%;从职业结构看,学生占比28.6%,远高于其他群体。2012年11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已达7.5亿户。青少年学生是新媒体应用的最大群体,高校校园文化传播与数字平台的相关性不容忽视。

(一)使用频率高

数字平台日益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就业、生活娱乐、交流沟通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帮手,也成为群体交流、聚集、联络和组织动员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调查显示,高达95.13%的问卷对象“拥有微博账号(或者腾讯qq账号、人人账号)”,其中“登陆微博或者人人的频率”,“每天一次”占比最高,达35%,“每天多次”占比次之,达29%,60%以上的大学生每天使用微博、QQ等数字交流工具1次或多次,使用频率之高、应用范围之广远远超过传统媒体。

(二)接受效果好

就信息传播的有效性而言,数字平台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播效果受到大学生肯定,接受度较高。“您认为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哪种媒介最易于传播信息”,41%的调查对象选择“人人或者微博”,广播次之、校报最弱。调查显示,数字平台相较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得到认同。“在信息传播方面与其他媒体相比,微博或者人人有哪些好处”(图1),半数以上调查对象肯定了数字平台信息海量、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并关注到互动交流等其他特点。纵向对比,如2010年5~7月,武汉大学生新媒体接触状况调查分析的结果“3G手机使用者仅为少数”[2]。新时期数字技术的改进,特别是3G技术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推广,推进了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客观上促成了数字平台在高校群体中的推广应用。

二、媒介素养悄然提高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群体是使用数字平台最频繁、最主要的群体,良莠混杂、利弊共存的新媒体传播环境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方式带来巨大影响。以往的调查研究,往往侧重新媒体传播工具给大学生带来的信息盲从、人际交往弱化等负面影响。然而,伴随着数字平台在全社会的广泛推广、舆情引导机制的日趋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推行,我们看到,新时期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悄然提升,对于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上,有了较为客观全面的认识。

(一)不盲从新媒体

“媒介素养”涵盖的四方面内容之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之二“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当代大学生群体基本能做到不盲从不轻信,正确比较、客观研判各媒体的传播优劣势。“你认为在建设校园文化中,新媒体在发展中应该借鉴传统媒体的哪些方面”的调查显示,48%的参与者选择“健全的经营模式”、40%参与者选择“准确性”。数字平台信息交流的不确定性、不准确性受到了大学生的质疑,并引起其在信息接受上的关注。

(二)理性对待传统媒体

“根据你的了解,你认为传统校园媒体具体有哪些特点”的调查结果显示,35%参与者认为“存在时间地点的限制,很难做到实时动态更新”,22%认为“普及范围广”,15%认为“早已深入人心,为大众广泛接受”。“您认为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哪种媒介最易于传播信息”的调查结果显示,30%参与者选择“校园广播”,仅次于“人人或微博”,但比“校园网”高出10个百分点。相关信息证明,当代大学生能够理性客观地认识传统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和劣势,并在达成传播目的的前提下,分析选择使用较为适合的传播工具。

三、数字平台传播效果有待加强

数据表明,数字平台在高校群体中的应用及普及程度日益提高。但数字平台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效果,或者说预期的传播目标,并没有实现,尚有待提高。

(一)校媒官方数字平台:开通早,传播力差

“您所在的高校有哪些与之相关的微博或者qq群”的调查结果显示,13%参与者选择“教师”,69%参与者选择“各种学生组织”,14%参与者选择“学校官方”,21%参与者选择“我不知道”。仅以新浪微博为平台搜索,三所高校均已开通官方微博,其中“西北大学官方微博”粉丝3万人、“西北农林科大学生会官方微博”粉丝3625人,“陕理工校园”粉丝2292人。截至2012年2月20日,全国约700所高校开通了新浪官方微博,高校官方微博和部门院系目前已认证的腾讯微博近1000个[3]。2012年3月6~15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会员媒体展开新媒体发展调查,353份有效问卷表明,各校媒官方账号传播力有待提高,粉丝数3000以上的较少[4]。官方微博平台是2010年后逐渐兴起的高校内部舆论引导新阵地,但就目前的现状看,尽管其重要性已经得到关注,仍存在发展不均衡、辨识度不高、传播效果差等现实问题。

(二)传播渴望:个体行为及参与意识

第11篇

关键词 数字化校园;教育信息化;教学方式;管理方式;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6-0192-02

1 数字化校园概念

数字化校园是一种虚拟化了的校园环境,其依托且融合了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对校园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存储、传输和应用,实现了校园环境、校园资源、校园应用的全部数字化,形成了一个数字化的信息虚拟空间。数字化校园拓展了传统校园的时间和空间,提升了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和运行效率,使校园环境、校园资源、校园应用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1]。

数字化校园以学校的全方位生活和工作为中心,覆盖并协调校园人员对生活、工作的需要,并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与学生身上。数字校园是我国校园文化发展的必然,它将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带入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化时代。

2 数字化校园特点

2.1 网络化

网络化是数字校园的基础,校园中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都被赋予了鲜明的网络特色,校园中的工作、学习、生活都直接或间接地与Internet相联,可以说,没有网络就没有数字化的校园。

2.2 智能化

智能化是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现实生活中某方面或某领域的智能集合。智能化能够减少人们日常生活的手工操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舒适,智能化的校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3 个性化

教育需要个性化,个性化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数字校园的述求。数字化校园为个性化教学拓宽了渠道,开辟了视野。数字化的校园环境下,师生将自己的经验、感受和体会在网络上分享与传播,相互协同教研、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更为灵活,教师的教学更富有人性化。

3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的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媒体等多种信息技术,为实现并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建立多层次的、创新发展的、开放共享的信息化校园。

3.1 教学方面

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媒体等多种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传播,提升课堂教学的交互行为和质量,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同创新的能力[2]。

3.2 科研方面

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媒体等多种信息技术,开展班组、学科的网络教研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加快科研信息传播,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领域转化,提高科研创新水平的带动力和辐射力。

3.3 管理方面

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校园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办公自动化,使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信息数据实现协调与共享,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的数字化校园管理机制。

3.4 公共服务体系方面

建立覆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化网络环境,提供面向校园的、快速响应的、集成化的网络服务体系,为全面实现高水平、高效能的校园教科研管理服务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4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

数字化校园建设首先要实现校园内各方面的数字化、信息化;其次要实现信息资源和各项服务的规范技术标准,保证资源和服务的最优分配和利用;最后要确保信息资源和各项服务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管理过程的最优化[3]。总之,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概括起来讲,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建设、强调应用的指导思想。

5 数字化校园的模式探讨

5.1 教学方式数字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学校教学方式数字化已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必然。教学方式数字化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排斥,相反,而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辅助,它们相互作用,互为补充。在数字化校园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网络为工具,以学生为中心,营建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协作学习的网络氛围[4]。师生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按照以用为主的原则,建设适合学校教学需要的信息化网络环境;以有线或无线网络技术设备支持,做好软、硬件系统设计,创建标准化、共享型的教育信息资源库,最大程度地实现校园信息资源共享,使数字化教学成为学生课堂内外学习的有效手段,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5.2 管理方式数字化

5.2.1 建立校园信息管理平台

建设一个完整的校园信息管理平台,为实现基于校园管理的、相对远程的、一体化的办公操作、教学培训、信息查询等提供周到的、全面的硬软件技术支持。校园信息管理平台的集成、应用、实现,可以极大地提高办公效率,使办公信息实现无纸化,校内所有信息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出现,校园管理将会实现高效率和高收益。

5.2.2 推广应用校园智能卡

建立先进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是教育信息化实现的必由之路,而智能卡技术的推广应用,则是推进校园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所谓校园智能卡,是指在校园内,凡有现金、票证或需要识别身份的地方或场所,均使用智能信息卡片来完成,实现一站式的数字化管理。此种数字化智能管理模式代替了传统的多头消费管理模式,极大的提高了校园管理的方便性、安全性、高效性。

6 结论

数字化校园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技术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也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在校园全面渗透和应用的标志。数字化校园为师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领域和实践空间,以信息网络化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极大地影响着当代校园,并将深刻地改变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张久旗.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5).

[2]范国渠. 高校数字化校园整体构建策略与实施[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第12篇

[关键词] 数字校园2.0 数字化教学 信息技术

随着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走进校园及国家大力投入资金建设CERNET 2,数字校园2.0也逐渐成为各大学建设的主流。由此数字化校园进入了系统、应用、信息的集成阶段。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教学环境,首当其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数字校园2.0建设的主要方面。同时应用数字化教学环境所进行的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新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已逐渐成熟、系统。数字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利用也在改变着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面貌。

一、数字化教学环境与平台建设的基本内容

高校在综合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教育教学的特点,在已有系统基础上构建“一体化数字化教与学平台”,构建适合高校推广应用的数字化教学系统,可概括为一个门户,将应用集成起来为用户提供单一访问点的个性化服务;一个考核,对进入教学平台的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一个管理,是对整个教学环境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管理;N个应用,是指各个教学系统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使用,是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的支撑。构成如图见下:

二、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方案

为达到上述整合目标,我们需要进行如下三个建设:环境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

1.环境建设

环境建设主要是以校园网、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等为基础的硬件构成的环境。主要是由支持数字化教学的硬件设备构成,包括校园网、多媒体投影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精品课程录播教室等。

(1)校园网

校园网是数字化教学硬件环境的核心,是数字化教学的基础支撑平台。校园网主要由服务器、网络互联设备和网络传输线路等构成其基本功能是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和科研服务,用户可共享校园网内部和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资源由于校园网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中的基础地位。

(2)多媒体投影教室

多媒体投影教室主要由数字化投影机、视频展示台、多媒体计算机、录音机和校园网接口等多种媒体设备组成。它是数字化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学生与数字化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终端平台,分布广泛,利用率高,已成为高校目前主要的课堂教学环境。

(3)多媒体网络教室

多媒体网络教室是由一定数量的电脑组成的小型局域网,通过网络设备实现教师机与学生机之间的通信,并且具有多种辅助教学管理功能的教学系统。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师生的实时交互性是其重要的功能特点。多媒体网络教室连接校园网后,可方便地开展网络教学。

(4)精品课程录播教室

精品课程录播教室是实时多媒体教学直播、转播系统,可以作为实时视频直播教学的主播场所,还可以满足全校N个校区范围内的视频会议和视频教学的需要。

2.队伍建设

提高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水平和素质,是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保障。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旨在通过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技能的实际训练和优秀教学案例的示范研讨,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增强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机制建设

网络教学、多媒体课件、精品课程等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是保证高校数字化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去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因素。

(1)网络教学开展机制建设

根据高校目前的实际情况,在网络教学的开展上要重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参与该课程的情况上面;通过学校立项,推进网络教学平台的广泛应用,使网络教学平台成为积累教学资源的重要手段;通过立项建设课程学习网站:选择特色优势学科中的优质课程,以及基础较好的新兴学科中的重点课程,立项扶持这类课程的学习网站建设。

(2)多媒体课件开发机制建设

多媒体课件开发上应重点放在全校公共基础课的课程制作上,把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校有关部门的组织规划下,对全校公共基础课实行按顺序制作的计划,确定媒体采用的形式和手段,然后再进一步分工。对所要制作的课程进行论证,共同设计、开发,并要有相应的政策,形成统一的规划、投入、管理、设计、开发、试用、反馈、修改、评审、推广等工作。从而建立全校公共基础课程多媒体教材建设和课件开发机制与科学的质量体系,为将来的公共基础课逐步实现网络化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3)精品课程网络化机制建设

精品课程必须实现网络化教学且教学互动良好,要求申请校级以上精品课程的教师必须提前一年建立网络课程,并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与学生的互动,且效果良好,参加每学期的网络教学评定与评比且二等奖以上才具备评校级以上精品课程资格。

第13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信息技术;规划

0前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工具的不断更新,人类利用互联网传递信息变得越来越快捷,越来越频繁,基于数字化和计算机化的电子文化的发展给传统的书本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更使教育领域的课堂模式、教学手段、学习方法、课程教材等面临严峻的挑战。其应对策略,是努力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所以推进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行政举措,更是科学技术和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谁抓住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动权,谁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主动权。

1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和特点

1990年由美国克莱蒙特大学凯尼斯•格林(KenneGreen)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大型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是数字化校园概念的最早出现。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一次演讲中,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迅速被全世界普遍接受,并引出“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等多种理念。

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包括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以拓展实现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

从技术层面看,数字校园的基本特点是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化;多媒化使得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教学信媒一体化。从教育层面上看,数字校园的建设必然导致教育过程信息化。信息化教育具有以下显著特点:教材多媒化:教材多媒化就是利用多媒体,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

资源全球化:利用网络,可以使全球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教学个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教学及提供帮助。学习自主化:由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向。

活动合作化: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活动也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在支持合作学习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其形式包括通过计算机合作(网上合作学习);在计算机面前合作(如小组作业);与计算机合作(计算机扮演学生同伴角色)。

管理自动化: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过程的系统叫做CMI(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包括计算机化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等功能。

环境虚拟化:网上活动空间是一个空间距离为零、时间维度具有高度弹性的虚拟世界,这意味着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是电子网络化教育的重要特征。现代已经涌现出一系列虚拟化的教育环境,包括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图书馆、虚拟学社、虚拟出版社等,由此带来的必然是虚拟教育。

2数字化校园建设原则和目标

(1)教学创新。依托学院各示范专业群的建设,整合形成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共享型教学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网络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为其他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信息和借鉴,同时为各专业不同层次的技能人才职前培训和职后提升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

(2)管理创新。以就业为导向,建成一个“双挂牌、双基地”校企合作的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承担企业职业能力培训服务等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与企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形成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培训体系,更好地为学院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提供服务。3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规划

数字化校园的特点是涉及面广、任务重、项目复杂,同时由于与原有系统的整合问题,整个工程时间跨度较长,因此规划在分阶段完成整个系统的实施。

总结以往实施系统的经验和教训,建议整个项目划分为两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是基础建设阶段,其总体目标是:完成信息化基础设施以及基础平台的建设,同时要选择能在短期来产

生效果的应用系统,从而为为后续阶段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主要任务包括: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将校园网主干升级为千兆,建立与中国教育网及其他网络多样化的宽带连接,形成一个结构合理、高速通畅的教学办公网络,同时网络覆盖学生宿舍,为宿舍学生访问互联网提供方便。校园网实现全网的安全控制与管理。在校园网的硬件设施建设上满足数字化校园建设需求并为数字化校园软件应用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完成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包括共享数据平台、信息交换平台、综合信息服务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建设,完成主要应用系统与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的整合,同时选择综合性全局应用进行建设。

(3)信息化应用技术培训和制度建设。成立数字化校园管理中心,引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加强数字化校园的管理和维护。建立信息化应用技术的培训制度,对教师不断开展网络新技术培训和网络应用培训。

第二阶段的深化建设阶段,其总体目标是:在第一阶段建设成果上,继续深化各应用系统的整合,推动全局性业务系统的建设。其主要任务包括:完成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对其他应用系统的整合,同时全局性业务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

(1)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建立以采购、编目、馆藏、流通及馆际互借等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海量图书资料存储系统,有计划地实现图书文献数字化计划。

(2)综合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应用服务。

(3)教学资源库建设。围绕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模拟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几个模块进行资源的建设。

(4)基础数据库与平台建设。建立学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各项数据资料,形成数据库。开发完成全校综合性的管理信息系统。

(5)校企合作的网络平台建设。建成一个“双挂牌、双基地”校企合作的网络平台,通过Web服务器技术建立为社会、企业提供职业能力培训服务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交互式服务平台,实现职业能力在线培训和职业技能在线鉴定等功能;提供职教集团企业人才招聘、人才资源统计、在线查证;向社会、企业提供职业能力发展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资源及相关信息。

(6)校园网络社区服务系统建设。建立校园一卡通系统,从学校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管理,充分利用银行的金融服务,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

4结语

数字化校园的规划和实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在进行系统开发时需要有一个整体的考虑,以保证各个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使得数字化校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参考文献

第14篇

1 数字化校园的内涵

最早来源于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于1990年主持的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网络为载体,整合教师办公、校务管理、教学教研、后勤服务和生活娱乐等各项信息为一体的数字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使校园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极大延展。数字化校园利用应用系统的密切协作,使各项信息资源得以优化利用。数字化校园由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平台、数据平台、应用系统集成平台及全校的各类应用系统(校园一卡通、图书馆等)等组成。其中,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平台保障网络信息利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数据平台促进了各应用系统之间数据的有效传输和充分共享;应用系统集成平台和各类应用系统能将使用者的各类信息进行整合并连接到网络应用系统,为使用者提供多项便捷的数字化服务。

2 数字化校园的功能

数字化校园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在技术层面的变革,也是对学校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全面优化。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重视和支持力度的加大,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获得了坚实的政策支撑和物质保障。

数字化校园能进一步促进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学校现代化长效管理机制,进而能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推进中职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数字化校园的主要功能表现在:

一是数字化的环境,指网络基础支撑系统,包括网络的硬件设施设备、支持和安全保障系统;

二是数字化的教学,指在网络条件下创设的虚拟的教学环境,教师可藉此完成备课、教学、实训、答疑和评估等各项教学活动;

三是数字化的管理,指依托网络来实现多项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四是数字化的科研,指借助网络构建一个可以整合与共享资源的科技创新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提高学校整体科研水平;

五是数字化的生活,主要是指支持数字化的阅读、商务、娱乐等日常活动。

3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思考

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要根据自身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实际需要,坚持整体规划、硬软并重,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基本原则,坚持引进与开发并举的方式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校园网络平台改造升级的基础上,立足数字化校园资源、管理、服务三大要素,通过数据中心及应用支撑平台,重点建设校园资源中心、校园管理中心、校园服务中心三大应用系统,提高师生信息化应用能力,创新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推动教学环境、管理环境和生活环境全面的信息化。

3.1 坚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实际要求

当前,多数中职学校已对数字化校园创建给予了高度关注,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目标。但在这一过程中,往往重建设轻应用,建设与应用、条件保障与教育理念的转变,项目建设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不能完全满足信息化教育的实际需求。

对此,要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遵循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把项目建设与实际需求统一起来,大力做好应用促进与保障工作,同时加强体制、机制变革,调整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把现有模式渐变成符合数字化教育统一要求的新模式,发挥其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工作中的独特优势。

3.2 落实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提升项目功效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的各项工作,需要进行充分论证和科学规划,制定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明确阶段建设的内容,分步加以实施;需要在学校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各个部门统筹安排,协作完成;需要结合每一阶段的建设内容制定相应的评估考核体系,考核建设的应用性、经济性,以进一步完善今后的工作内容和重点。

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使信息数字技术与专业课程建设、实施等密切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注重采用技术成熟、稳定的硬件设施、软件系统,同时要注重不断提高学校自身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3.3 注重教育资源引进和开发,加快软硬件条件的同步改善

学校的教育资源库软件系统在未来的信息化及教育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数字化校园需要大量数字化教育资源为支撑,但目前多数学校比较重视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而对教育资源特别是与教学密切相关的一些教育资源的建设力度严重不足,如电子课件、图书及网上备课、教学、评估系统等的建设严重滞后。另外,多数学校对各项教育资源的引进和开发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学校为应付上级检查,临时从市场上购买一些教育光盘或从网络上下载一些内容,缺乏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同时,各学校还普遍存有重硬轻软的错误做法,软件建设投入不足,软件升级困难,软件拖了硬件的后腿,束缚了数字化校园整体效能的发挥。

为此,中职学校目前要将教学资源库建设和软件配置作为学校信息化基础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结合学校和专业建设实际,建立网络教育资源信息中心,丰富学校管理、教学、实训、科研、生活服务等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加强软件建设,加快教育资源的引进、开发与利用,增强各种资源的适用性、实用性和实效性。资源建设需要根据中职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不断充实和丰富。

3.4 密切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健全建设和运行的制度建设

数字化校园建设涉及面广,任务量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与学校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科研发展、生活服务等各方面工作密切结合起来,统筹规划,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为保障建设与应用同步推进,要不断完善管理、运行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提高建设和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需要出台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所涉及的投入和奖惩、晋职考核等方面的政策,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朝着健康、有序、高效的方向发展。

3.5 强化资源信息安全管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信息网络的最大特点是资源共享。很多学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注重资源信息的建设,有专人进行教育资源的分类、整理和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但多数教育参与者的网络和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缺乏计算机网络和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应对病毒入侵、防毒防黄、恶意代码攻击等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高。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必须强化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加强资源信息安全管理,妥善解决诸多信息安全问题。

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涉及的理念、技术、应用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标准和要求,对此,我们应予高度重视,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理念为指导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才能为教育的明天构建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环境,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J].教育技术通讯,2001(5).

第15篇

论文关键词:网络文化;数字化校园;网络社区;Web2.0;SNS

网络文化是产生于信息化高度发展时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基于信息传递所衍生的文化活动内容,以及内含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活动形式的综合体。[1]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与社会网络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亚文化,正日益成为校园主流文化。网络技术是高校网络文化发展与体现的手段、工具和基本构造方式,网络技术平台对校园网络文化的构建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一、校园网络文化产生的技术平台——数字化校园系统

从20世纪末期开始,各高校开始建设MIS(管理信息系统)或OA(办公自动化)系统,系统之间没有横向的数据联系,不能进行数据共享,于是产生了“数据孤岛”问题。部分高校开始着手将孤立的系统进行整合,并形成单点登录的统一门户,此类整合系统便是最早的“数字化校园系统”。

清华大学最早提出了“数字化校园”概念: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

国内高校基本上都是遵照这个思路来建设本校的数字化校园系统,而且系统建设初期的主要推手都是学校的网络技术部门,因为网络技术部门在高校中属于服务型部门,在本世纪初网络刚刚进入人们视野时,此类技术服务部门为了提高本部门在学校的形象和地位,急迫的希望通过应用系统的普及使校园用户了解网络、使用网络。这个过程也正好从另一个层面诠释了网络文化是由网络技术创造并界定的一种亚文化。

从文化产生的根源来看,数字化校园系统具有促进校园网络文化形成和确立的功能特征。人要生存,必须要生产;要生产,又必须追求协调与效率;要达到协调与效率,就必须相互交流和沟通,交流就产生了人类的文明与文化。数字化校园系统通过网络信息交流使学校的教学、管理等过程高度协调、效率提高,这样的信息交流也就孵化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校园网络文化。

数字化校园系统的目的是“环境、资源、活动”的数字化,由此产生的校园网络文化也相应的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要素。物质文化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网络内容资源及其影响下的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制度文化包括与网络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活动组织方式等。

二、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繁荣的技术平台——网络社区系统

数字化校园系统虽然促使校园网络文化的产生,并且成为校园网络文化的一部分,但并不能成为校园网络文化的主体,这是由其特点决定的,数字化校园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被动性。参与数字化校园系统活动的用户都是受工作要求,被动进入系统进行活动。系统中的活动步骤和环节亦是按事前的需求约定,不具有任何随意性,在这样的系统中,人是第二位的,流程和制度是第一位,用户无法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

第二,封闭性。进入数字化校园系统就像进入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封闭世界,在使用系统过程中,用户不能够与其他系统发生任何交流。每一个子系统产生的数据大多是本系统的专用数据,不具有标准性,无法与其他子系统进行交流。

第三,严肃性与现实性。数字化校园系统是严肃系统,是对现实世界的拓展,是依附于现实世界存在的。

在这样被动、封闭、严肃而现实的系统中,并不能给予刚刚发芽的网络文化以充足的营养,还需要寻找另一片沃土,而这片沃土必定是由校园网络文化的主体所创造的。

校园网络文化的主体是青年大学生。数字化校园系统营造出来的网络环境让他们找到了自我宣泄与表达反抗欲望的重要渠道。无拘无束的网络空间是大胆探索者和反叛者的乐园,这正是网络文化能够发展繁荣的源动力。

于是网络社区系统便应运而生,这正是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繁荣的一片沃土。这类系统往往由学生自发建设与管理。网络社区系统中包括了BBS、博客、文件、图片、视频、音乐等当前常见的网络服务与网络资源,相对于严肃而沉闷的数字化校园系统,网络社区里充斥着青年学生旺盛的精力和无穷的创意,这为校园网络文化的迅速发酵准备了充分的技术平台和精神资源。

网络社区系统与生俱来就是为了弥补数字化校园系统的不足,从技术上看,具有匿名性、公平性等特点,还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正是由于这些技术特点,使得网络社区系统成为学生课余的主要活动场所,也使得校园网络文化正逐渐发展成为大学生文化的主体。  三、两种技术平台的弊端

虽然数字化校园系统与网络社区系统在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任何技术平台都是特定时期的产物,随着事物的发展,这些技术平台会逐渐暴露出与发展不相适应的弊端。

第一,网络社区系统的匿名性是网络社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但同时也带来了管理上的难题。数字化校园系统虽然实行实名制,但却缺乏开放性与自主性。

第二,数字化校园系统与网络社区系统虽然都是校园网络文化的载体,但却“公私分明”,毫无联系,用户在登录两种系统时,目的和心境是完全不同的,这种技术的分裂性并不利于校园网络文化的良性发展。

第三,随着Facebook、人人网等SNS社区文化席卷全球,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展现的舞台,更需要以自我为中心,以人际关系为半径,组成一个个虚拟社群,构筑属于自己的亚文化圈。于是“以用户为中心,由用户创造内容”的Web2.0理念开始影响Internet上应用系统的设计理念,而数字化校园系统完全是以管理者为中心,依据管理者的需求设置功能模块,普通用户无法自主的建立属于自己的圈子,这种平台从设计理念上与当今的网络文化发展方向大相径庭。

四、新型校园网络文化技术平台的设想

为了适应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消除现有系统的弊端,新型校园网络文化技术平台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遵照“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创造内容”的Web2.0理念。Web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数字化校园系统是以数据为中心,系统会按照管理者的要求,“强制”用户进入系统提供相关数据,无法与管理者和其他用户进行交流。下一代技术平台应该以用户为中心,相关数据是由用户之间的交流活动所产生的。如:选课数据是由学生、任课教师、教务管理人员三方交流产生;评选优秀学生是由班主任、同班的同学共同交流产生等等。

第二,以SNS为平台软件的基本架构。所谓SNS是“社会化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的简称,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化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然而,SNS的意义却远非一类网站或者网页技术那么简单,它所代表的是全球互联网发展的一大趋势——传统互联网正在从“人与机器”的时代迈向“人与人”的时代,集中体现了Web2.0的核心思想。

SNS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交往所产生的,完全符合SNS网络的特征。以学生为例,新生入校时系统里的“社会关系”为空,在报到的第一天,便会和所在学院、宿管中心、财务处、教务处、辅导员、班主任、同班同学、同寝室同学等各种客体产生“交往”,于是在系统中就会产生相应的种种“关系”,类似功能在传统系统中称之为“迎新系统”。学生毕业后,这个技术平台仍然充满活力,其中产生的新关系往往都是校友之间的联系,这在传统系统中称之为“校友系统”。

由此可见,以SNS做为平台软件的架构,在时间上可以涵盖从新生入校到毕业离校再到校友联系的全过程,与传统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相比,SNS架构此方面具有天生的优势。

第三,融合数字化校园系统和网络社区系统的功能,使得校园用户的网络活动统一在一个技术平台之中。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做一个单点登录(SSO)或是统一门户(Portal),而是将两者的功能特点互相交融。如:学生用户进入系统后,可以查看下一节课教师通过微博预先的上课内容,可以跟同一个科研小组的同学讨论上一次实验的体会,可以加载选课应用程序模板补选这学期的选修课,也可以发一条心情的微博,或是在电子游戏部落里交流游戏心得。教师登录系统后,可以通过某门课程微博跟学生讨论一下教学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也可以加载成绩登录模块登录本堂课程的成绩,还可以在本专业系的教师群中交流前沿科技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