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范文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夯实社会治理根基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

第1篇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时代精神、异样的价值观念。当代中国树立、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一个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其历史文化相契合,同其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当前,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系统概括了多元价值要求,又集中回答了国家治理、社会建设、公民培育的重大问题;既寄托着近代中国人民上下求索、浴血奋战确立的理想信念,又承载着当今人们的美好愿景;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又反映了时代精神;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吸纳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

核心价值观既是个人私德,更是一种公德,即国家的、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民族无法进步、国家难以发展。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顽强生存、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要根据时代条件,继承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

传统美德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根基之一。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从思想道德抓起具有基础性作用,思想纯洁是执政党保持纯洁性的根本,道德高尚是领导干部恪守清正廉洁的基础。公职人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事业观、荣辱观。夯实传统美德这一价值观根基,一是坚持和弘扬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去粗取精、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二是从社会风气抓起、从党风政风抓起,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领悟、践行。要按照价值观基本要求,利用各种时机场合,推动人们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形成有利于核心价值观培育弘扬的生活情景、社会氛围。道德模范是有形的、鲜活的价值观,要广泛开展向道德模范学习活动,引导人们从身边做起,从基本道德规范做起,把良好道德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

领导干部要带头培育、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行胜于言,用模范行为、高尚人格感召带动群众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东汉张衡有句名言,“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表达了官员的道德修养比职位政绩更为重要的政德观点。官员的道德水准影响政风民风社风,如果官员品质低下、作风不正、道德堕落,不仅会失去民心,还会毒化风气。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信仰和道德的力量,正确对待权力、名利、群众,常修为政之德、常怀爱民之心,做核心价值观的示范者、引领者,以优良政风推动形成良好民风社风。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安全旅游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为主线,以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为核心,以进一步夯实旅游安全生产基础为抓手,健全安全监管、隐患排查整改和联动检查等工作机制,突出整治攻坚、求真务实,进一步深化各项安全专项整治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健全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和消除隐患的监管机制,加大对旅游事故的责任追究,全力打造“平安旅游”的良好环境。

二、总的目标

坚决杜绝重特大责任事故,控制重大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确保事故总量、事故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等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市旅游局及县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

三、主要工作措施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20*年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突出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健全完善责任体系

强化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和“一岗双职”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落实旅游安全责任制,深化细化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办法,加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考评,推进旅游企业安全自我监管职责,完善与旅游企业签订责任书的内容,进一步明晰和落实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八项责任,同时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二)巩固基础工作,夯实安全生产根基

20*年继续把基础工作作为全县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来抓,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根基。

一是深化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明晰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内容,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单项考核签订责任书,列入年度安全工作重要内容,同时加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督查,努力形成责任到位,管理有序,奖惩分明的责任制体系。

二是抓好安全生产培训工作。通过教育、培训等各种手段,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另外继续抓好旅游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的以会代训、互查培训等培训工作,使其能灵活掌握与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三是引导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进一步督促企业保证安全生产软件和硬件设施的有效使用和正常投入,鼓励和引导旅游企业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落实风险抵押金交纳等和各项有利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制度。

四是重视加强村级安全管理。规范村级安全协管员日常工作机制,制定《加强村级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意见》,明确职责,完善制度,健全台帐,促进村级安全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五是抓好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继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及预警机制,年内计划汇同消防等相关部门组织一次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演练。各旅游企业也要进一步完善细化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各类应急预案的日常演练,增强实战能力。

(三)以“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事故隐患整治

按照上级要求,把20*年作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年”,增强“治理一个隐患,避免一起事故,增加一分安全”的信心,行业内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并积极配合安监、公安、消防和质监等部门开展各项专项整治,推进“除隐患、降事故、保平安”工作,进一步强化行业监管职责。推行分层治理机制,继续推动治理责任、措施、资金和期限“四到位”,排查整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范围。重心下移,建立健全旅游企业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及时发现整治隐患,报告重大隐患,加强整改跟踪督查,确保旅游经济的安全稳步推进。

(四)落实专项检查,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1、做好假日旅游与“黄金周”安全专项监管工作,组织进行各重要节假日及旅游黄金周的旅游安全专项大检查,加强安全报表报送制度和节日值班管理。重点做好对星级宾馆饭店消防、旅行社交通、旅游景区(点)安全管理的检查,严防事故发生。

2、强化对各项大型旅游活动或节庆活动的安全监管。根据职责对相关旅游企业进行建立安全方案、各项措施的落实、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等内容的检查,落实责任,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认真开展旅游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严格旅行社的旅游用车管理制度,检查旅行社在租用社会车辆时,是否选择信誉好的车队,技术性能符合安全标准的车辆,挑选具备一定事故防范和处理事故能力,经过严格的交通安全法规培训,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驾驶员。

4、认真开展旅游饮食业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工作。除做好日常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外,根据职责,重点落实各重要节假日、黄金周及大型旅游活动期间的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检查,严格卫生要求,谨防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患事故在我行业的发生。

5、继续深入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的专项整治。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为主线,根据*市旅游局和省、市、县政府有关要求,全力整治“三合一”企业,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减少事故发生。

第3篇

都匀市“实”字为先,以“三亮一创”活动为载体,开启党建工作新模式,引领全市各项工作加速推进,5年来,真正做到工作实、措施实、为民实、成效实,切实响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与期盼。

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实”。实施“广场问政”和“脱贫问政”,始终把扶贫工作、脱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完成生态移民、扶贫搬迁2550户9873人,全面消除贫困乡镇,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3610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从18.88%降至10.23%。

党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实”。坚持以绿色生态发展为理念,积极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大力实施“绿色都匀”三年行动计划,新增营造林面积8.56万亩,退耕还林工程面积4.5万亩,治理荒漠化面积16.58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从55.37%提升到59%。先后荣获全球绿色城市、中国十佳空气质量城市称中国宜居城镇等s誉称号。

党建引领城镇化建设“实”。按照做强城市、做大乡镇、做美农村的思路,加快推进全国新型城镇化县级市综合试点建设,全市城镇化率达57.99%,“双百城市”建设踏出坚实步伐。

党建引领改革创新“实”。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政府职能持续转变,开放型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基层活力持续增强,社会生产力持续解放和发展。

党建引领区域发展“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10.16亿元提高到190.54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6.85亿元提高到34.22亿元,工业增加值从28.39亿元提高到38.95亿元,年均增速均达到15%以上,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实”。立体式综合治理网络初见雏形,法治都匀、平安都匀建设继续推向前进,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入全省前列。

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都匀以深化“三亮一创”活动为抓手,以党建促政风带民风,让每一名党员成为优化发展环境的先锋模范,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以基层党建带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在一个个社区、一栋栋楼宇、一类类人群中,织密基层组织之网,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根基。推动全市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环境大优化。

第4篇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治理制度;治理模式

1 前言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对保证国家粮食供应与社会安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经常被看做是公益事业,尽管规模很小,但是数量很多,因此对其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当前,我国农村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还以村集体直接管理为主要模式,产权不清,主体缺位,工程老化,效益衰减的现象非常严重,直接影响到了农产品产量的稳定性以及农业和水利工程设施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许多地方开始了合作治理模式的研究,希望农户能够直接参与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上来,从而使小型农田水利得到更加合理和充分的利用。本文就小型农田水利的合作治理进行了研究,为探索完善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合作治理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 小型农田水利合作治理的必要性

小型农田水利合作治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目前小型农田水利治理的主体主要是政府、供水组织、用水户以及其组织,在治理过程中,经常发生资金、人力、技术以及监管不足的缺陷,无法有效的发挥小型农田水利的优势作用,更无法满足小型农田水利的进一步发展。其次,在治理小型农田水利的过程中体现出许多的复杂性,主要是由于小型农田水利是典型的公共资源,数量和需求不断增多,各种设备技术也需要不断提高,但是其规划建设确实一个复杂而持续的过程,涉及许多政策和工具,因此需要其主体进行更深一步的合作。最后,合作治理是我国社会变革的归宿,是为了达到公共事务治理目标而转变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对降低小型农田水利的破坏、违规使用等行为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因此,加快小型农田的合作治理模式,是我国小型农田水利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3 促进小型农田水利进行合作治理的建议

3.1 发挥政府职能,促进合作治理工作的完善

首先,应该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制定有效的实施和监督方案。政府是治理小型农田水利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体,但是在合作治理模式中,政府仅仅是一个参与者的身份,监督和保护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其次,政府的公信力是实施合作治理的基石,因此要采取措施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尽管近些年来,政府在加强诚信建设上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但是效果不是十分显著。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多元化主体合作治理需要政府的强大推动作用,只有政府的公信力得到提升,才能够让其他小型农田水利合作治理的主体对其产生信任,从而发挥更好的号召作用。

3.2 夯实合作治理的根基

小型农田水利的直接使用者和最终受益者都是广大农户,因此,提高农户的积极响应力是进行合作治理的基础。要让各个农户意识到小型农田水利的重要性并掌握使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注意事项,积极的参与到小型农田水利的合作治理当中。其次,还应该培养合作治理中各个主体的责任感,力争让每个参与主体都能够承担起小型农田水利发展的重任,明确各方责任,树立良好的承担责任的氛围,对推卸责任的人必须让其承担一定的后果。再次,技术也是小型农田水利合作治理的根基之一,因此突破技术难关,建立强有力的技术团队也是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合作治理的有效措施。最后,要想做好小型农田水利的合作治理工作,还必须投入充足的资金供给,不仅要增加政府的投资力度,还要鼓励农户出资出力,完善配套设施。

3.3 建立和完善合作治理的保障机制

建立和完善合作治理的保障机制,首先要构建长效激励机制,对于在合作治理中表现突出的主体或个人不仅要给予精神上的嘉奖,还要给以一定的物质奖励,从而诱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合作动机,从而积极有效的投身到管理当中,实现小型农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应该提供多种渠道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到合作管理当中,积极配合其他主题的工作,并通过自己的经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等。其次,合作管理中,民主的协商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各方面达成共识能够让合作的效果更好,对事物的考虑也最全面。合作主体多元化是合作治理的主要特征,因此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因此,要允许各方将自己的观点表明,共同讨论,民主决定,才能够保障各方利益不受到侵害,才能够展现出合作管理的优势。最后,建立完善的监管保障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小型农田水利合作治理应该实施内部监督、社会监督以及法律监管多管齐下的监督方式,从而保证合作管理的公平、公正、合理的特点,更好的为农户,为社会服务。

4 结束语

小型农田水利合作治理模式是在一定制度下相应的治理方式,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发展小型农田水利能够为我国带来许多的益处,因此完善小型农田水利的治理模式,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产品带来的损失是政府应该积极实施的一项举措。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重点发展的公共事业,只有多方面共同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够使其更好更快的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第5篇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责任清单

序号

任务内容

工作要求

期限

分管

领导

牵头

科室

责任人

1

提高商业单位开办便利度

委派监督员参与开办企业工作,根据开办企业情况,配合企业在营业执照核准的一周内完成现场卫生监督检查验收工作的。

年底

马媛

执法科

王涛杨鹏

2

深化“最多跑一次”

通过资源整合、流程再造、系统集成,加快实现办理“一窗进出”、“一次办理”;瞄准靶心、聚焦核心、“提速办”,夯实“最多跑一次”根基;简化受理审批、现场检查等环节流程,真正做到数据共享、实时告知、事中事后全程跟踪,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年底

马媛

执法科、发证科

张照明、杨鹏

3

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联动

依托自治区政务服务“统一受理”平台,推动卫生计生监督业务系统与政务服务系统全面对接,推动信息共享,减少窗口人员二次录入。

2021-2022

倪月华

发证科

张照明

4

加强培训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卫生技能培训。

年底

倪月华

办公室

王涛

5

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办理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等依申请的行政事项,需要当事人提供证明材料时,依法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动制定并公布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清单,形成标准公开、规则公平、预期明确、各负其责、信用监管的新治理模式,进一步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通过扩大告知承诺制范围、规范操作流程、建立核查制度,进一步规范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守住法治风险底线,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年底

马媛

发证科、执法科

张照明杨鹏

6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对市场经营主体一些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首违不罚”“轻违不罚”。不断提高“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率,制定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确保“双随机、一公开”覆盖率、抽查任务完成率均达到100%。对照抽查事项清单,各科室全年至少开展1次以上联合抽查,推动“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共享,确保本年度产生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结果、联合惩戒等涉企信息及时录入“卫生监督信息平台”,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行政处罚案件公示率达到100%。

年底

马媛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安全旅游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基层基础强化年”、“隐患排查治理深化年”活动为主线,以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为核心,以进一步夯实旅游安全生产基础为抓手,认真抓好旅游行业安全防范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健全安全监管、隐患排查整改和联动检查等工作机制,突出整治攻坚、求真务实,进一步深化各项安全专项整治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健全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和消除隐患的监管机制,加大对旅游事故的责任追究,全力打造“平安旅游”的良好环境。

二、总的目标

坚决杜绝重特大责任事故,控制重大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确保事故总量、事故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等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嘉兴市旅游局及县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

三、主要工作措施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2009年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突出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健全完善责任体系

强化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落实旅游安全责任制,深化细化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办法,加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考评,推进旅游企业安全自我监管职责,完善与旅游企业签订责任书的内容,进一步明晰和落实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八项责任,同时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二)落实“基层基础强化年”,夯实安全生产根基

落实“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就是要通过在旅游行业开展“标准化”建设,提升旅游企业本质安全水平;通过抓好基层安全管理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安全监管人员素质;把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练内功,强基固本,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素质作为全县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来抓,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根基。

一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明晰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内容,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单项考核签订责任书,列入年度安全工作重要内容,同时加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督查,努力形成责任到位,管理有序,奖惩分明的责任制体系。

二是抓好基层安全管理组织建设。开展基层安全管理规范化工作,完善和落实旅游企业安全生产检查、隐患消除、目标考核、责任追究等一整套的安全管理制度,督促企业依法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保障。引导在全行业形成安全生产合作组机制,推动全县旅游企业安全监管人员的互相交流和企业互查。

三是抓好安全生产培训工作。通过教育、培训等各种手段,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另外继续抓好旅游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的以会代训、互查培训等培训工作,使其能灵活掌握与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四是引导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进一步督促和引导企业落实安全投入保障制度,保证安全生产软件和硬件设施的有效使用和正常投入。提倡科技兴安,鼓励和引导旅游企业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落实风险抵押金交纳等和各项有利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制度。

五是抓好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继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及预警机制,指导、推动全县旅游企业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教育和训练,年内计划汇同消防等相关部门组织一次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演练。各旅游企业也要进一步完善细化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各类应急预案的日常演练,增强实战能力。

(三)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深化年”活动,继续深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在去年“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在行业内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并积极配合安监、公安、消防和质监等部门开展各项专项整治,推进“除隐患、降事故、保平安”工作,进一步强化行业监管职责。

一是建立长效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认真贯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16号令),落实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建立长效、规范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把隐患排查治理纳入旅游企业日常安全管理。

二是加大安全隐患整改力度。继续推动治理责任、措施、资金和期限“四到位”,排查整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范围。继续在旅游从业人员中开展“我为安全生产找隐患”活动,提高企业自查自纠自觉性和安全生产自律性。加大《海盐县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监管暂行办法》宣传力度,通过加强部门合作,提高联合执法、监管监察能力,抓好行业内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旅游经济的安全稳步推进。

(四)落实专项检查,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1、做好假日旅游与“黄金周”安全专项监管工作,组织进行各重要节假日及旅游黄金周的旅游安全专项大检查,加强安全报表报送制度和节日值班管理。重点做好对星级宾馆饭店消防、旅行社交通、旅游景区(点)安全管理的检查,严防事故发生。

2、强化对各项大型旅游活动或节庆活动的安全监管。根据职责对相关旅游企业进行建立安全方案、各项措施的落实、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等内容的检查,落实责任,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认真开展旅游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严格旅行社的旅游用车管理制度,检查旅行社在租用社会车辆时,是否选择信誉好的车队,技术性能符合安全标准的车辆,挑选具备一定事故防范和处理事故能力,经过严格的交通安全法规培训,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驾驶员。

4、认真开展旅游饮食业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工作。除做好日常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外,根据职责,重点落实各重要节假日、黄金周及大型旅游活动期间的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检查,严格卫生要求,谨防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患事故在我行业的发生。

5、继续深入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的专项整治。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为主线,根据嘉兴市旅游局和省、市、县政府有关要求,全力整治“三合一”企业,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减少事故发生。

(五)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旅游安全意识

第7篇

20__年综治工作思路

20__年全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平安斜桥”“法治斜桥”的工作部署,着力创新社会管理,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提高我镇综治工作水平,保持我镇社会的持续和谐稳定,为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着力排查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

1、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工作。认真落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发挥基层综治工作站的作用>!

2、健全和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以我镇实行的“三五”工作日制度完善定期排查、下访接访、领导包案等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和有效调处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3、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重点加强部门的衔接,规范综治工作重心联合调解程序。构建部门协作调解工作机制,建立大调解工作体系。高效化解征地拆迁、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环境污染、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交通事故、两新建设等突出矛盾和纠纷。

4、完善预防和处置机制。建立完善群听性事件苗头隐患排查、研判、报送、预警等制度;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指挥机制。提高预防,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二、注重社会管理创新,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注重社会管理创新,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1、加强和改进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围绕“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实”的工作要求,完善落实“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实有人口管理模式。依法打击流动人口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2、抓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解决刑释解教人员中“三无人员”的救助帮扶问题,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加强监外执行罪犯的监督管理,防止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

3、健全青少年违法犯罪防控体系。落实闲散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子女,低收入家庭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帮扶、教育管理。

4、严密高危人员管控。摸清精神疾患人员,吸毒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底数,有针对性的落实教育管理措施,加强服务救助。

三、加强社会治安打击防范工作,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1、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依法严厉打击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财犯罪、严重暴力犯罪,深入开展打击“黄、赌、毒”的各项专项斗争,严厉打击传销,非法集资等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

2、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发挥视频监控技术在社会治安防范工作中的作用。积极稳妥的推进“技防进农家”工作。加强村级巡防队的建设,落实监督措施,充分发挥其在治安防范工作中的作用。

3、广泛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在深化平安镇、平安村(社区)、平安单位创建的基础上,要组织平安市场、平安铁路、平安医院、平安校园、平安家庭的创建活动。

四、强化基层基础,夯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

1、加强基层综治网络建设,抓好基层综治站及综治干部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职人员,发挥综治组织统筹、协调等职能作用。

2、深化镇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任务,规范制度机制,充实工作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巩固嘉兴市级“示范综治工作中心”,争创省级“示范综治工作中心”。

3、完善综治例会制度,坚持每月不少于一次的综治工作例会,分析综治工作形势,研究解决矛盾、问题办法。

4、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对村、社区综治工作考核办法,充实考核内容,推动综治工作制度化、规划化建设。

5、严格执行责任查究、一票否决等制度。

五、加强(市长电话)办理工作加强(市长电话)

1、健全落实工作责任制,构建大格局,全面提升服务大局的能力。

2、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实现工作双向规范,提升创新能力。

第8篇

坚持“四治四强” 做好“一化一稳”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1月30至2月1日参加了遵义市委政法委举办的“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培训班,聆听了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崔亚东同志,重庆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袁荣华,市政府王秉清市长和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小星同志等领导的报告后,倍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对在具体的政法工作中如何贯彻好、落实好、体现好“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个人认为我们政法机关和干警要坚持“四治四强”,做好“一化一稳”。

“四治”即讲政治,讲法治,抓综治,抓专治。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持“三个至上”“四个忠于”,履行使命,践行宗旨。要以法治的精神、结合法律法规宣传普及的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统筹兼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把握好情、理、法的独立性和交叉性,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调处结合,调判结合,公正执法,依法办案。要围绕发展中心,服务改革大局,不断加强和创新以民生、服务为核心,以管理、化解、控制为重点,以刹歪风、打犯罪为拳头的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阶段经常查找政法工作上的薄弱环节,针对重点热点突出问题,切实开展专项整治,筑牢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政法防线。

第9篇

摘 要 结合当前形势任务,增强做好新时期平安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升综治工作水平,对企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以坚强的党的领导和组织建设,为今后企业治安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打下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 新时期 平安油田创建 关键环节

综合治理工作以平安油田创建活动为抓手,任务明确,措施有力,有效维护了油田的平安稳定。群众看综治,首先看平安,实践证明,综合治理工作是构建平安坦途的有力保障。要通过平安创建,健全长效机制,维护油区、厂区的安全稳定,构建和谐企业。可以说平安创建已作为新时期推动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面重要的旗帜。

一、把握重点,严密措施,全力打造平安稳定的矿区环境

综治保卫工作要紧紧围绕公司“稳增长、调结构、强管理、保重点、惠民生”这一主线,找准工作的着力点,细化措施,发挥职能。

(一)新时期平安创建要把油区治安环境治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谋划。要树立重点意识,本着找重点、保重点、突出治理重点的思路,认真分析梳理本辖区的治安治理工作。找重点就是结合自身实际找准治安整治重点,保重点就是以保障油气生产为重点,突出治理重点就是全力打击治理重点的涉油犯罪。

(二)新时期平安创建要把群众安全感作为衡量创建效果的主要标准来提升。严打是综合治理工作的首要环节,是提升群众安全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平安油田创建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严打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严打和专项整治行动,解决突出的治安问题。要通过各种方式,形成对犯罪分子的强大震慑,使居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得到有效提升。

(三)新时期平安创建要把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作为重要基础来建设。一是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是我们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维护矿区平安、化解社会矛盾的第一道关口。二是要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职责,健全制度,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三是要加强技防建设。在“三防”建设中,物防是基础,技防是保障,但人防永远是核心。要进一步规范监控设施的使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做到人机高效结合,使公安和内保巡防力量与监控中心紧密衔接,即时响应,联勤联动。四是加强治安隐患的排查。要结合本区域实际,按照治安防控无盲区的原则,加大对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重点地区的排查力度,加快整改步伐,彻底清除治安隐患。

(四)新时期平安创建要把全面化解内部矛盾作为维护大局稳定的关键来把握。要进一步完善预警、矛盾纠纷调处排查、应急处置和责任追究等维护稳定工作机制,切实把预测工作做在防范之前、把预防工作做在调处之前、把调处工作做在激化之前,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夯实稳定基础,全力预防和坚决遏制重大和个人极端事件地发生。

(五)新时期平安创建要把舆论宣传作为激发工作热情的重要手段来加强。“稳增长、调结构、强管理、保重点、惠民生”,是我们今年的工作主线。要紧紧围绕这一主线,将平安油田创建纳入宣传内容,实现宣传工作的全覆盖。

二、加强领导,激发活力,把握好新时期平安创建工作中的几个环节

(一)强化组织领导,锤炼过硬作风。加强组织领导,首先要转变领导工作作风。作风的转变,领导至关重要,领导带了头,再顽固的积弊也能扭转,才能更好地释放上行下效的正能量。其次,要从更高层次更高起点去研究、去谋划本单位的平安创建工作。真正把平安创建打造成构建和谐矿区、促进油田发展的保障工程,维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确保领导责任的有效落实。

(二)抓好基层创建,打牢平安根基。平安创建工作,基层创建是基础,是关键。要大力推动基层单位开展“平安小区”、“平安队站”、“平安家庭”和“平安岗位”等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通过基层平安,构筑大局平安。要加大对基层创建工作的支持与管理,科学谋划,统筹考虑,不断优化保平安、促和谐的人力、物力和科技含量,保证平安创建工作有人抓、有实力抓。

(三)加强协调联动,凝聚创建合力。平安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积极发挥党委统揽的作用,组织动员各方力量献计献策,齐抓共管。

(四)加大查究力度,保障责任落实。要加强检查督导,对创建工作不重视,推诿扯皮的现象,及时予以纠正,对屡屡发生问题不及时整改的单位和领导要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处罚。做到优中选优,典型引路,推动公司平安创建工作再上新水平。

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要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和政策解释工作,确保队伍整体稳定。 紧紧围绕公司发展大局,我们保卫队伍更要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敢于负责、迎难而上、积极进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过硬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为油田的健康发展、矿区的平安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10篇

关键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治安稳定;社会环境

2017年,党的即将召开,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仍然存在风险隐患更加凸显,矛盾问题更加复杂,治安形势更加严峻,平安建设应对的挑战更大,承担的任务也更重等现实问题与矛盾,如何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改善社会治安环境,仍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

一、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与矛盾

一是社会矛盾日益多发,维稳任务繁重

各种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有增无减,千方百计插手利用一些社会矛盾,打着维权的旗号造谣声势,炒作各种热点焦点问题,不断放大矛盾,煽动群众的不满情绪,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任务将十分艰巨。随着经济转型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各种可能影响社会治安的因素增加,企业生产困难,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引起的各类矛盾,涉及的群体多、领域多、诉求多,如法涉诉、环境污染等领域,这些矛盾关联性、聚合性、敏感性不断增强,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再加上网络等新兴媒体的放大作用,处置不当,很可能由利益问题演化为社会问题,由个体问题演化为、由人民内部矛盾演化为对抗性矛盾。如何防范和化解这些不利因素,面临重要考验。

二是治安管理日益复杂,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在体制机制方面,合理利用社会资源,规划、组织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安工作方面做得不够,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在治安防范方面,网络体系不够完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现实危害的特殊违法犯罪群体没有有效打击处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监管亟待加强。从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队伍总量和质量与工作任务明显不相适应,条条分割、条块分离现象严重,阻碍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全面推进。

三是自身建设有待加强,群众不够满意

社会公众安全感不强,对社会治安状况评价不高,特别是对涉油犯罪现象反映强烈。基层队伍中部分工作人员与当前工作要求存在不适应的问题,表现出工作作风漂浮、工作方法简单、自律意识不强、廉洁从政不够等问题。

二、落实第一责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要把握今年我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新要求

要以为党的十九胜利召开创造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为目标,切实针对当前最容易诱发、最容易引发赴京、最容易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的涉稳突出问题,切实加大集中整治排查力度。要讲究实际效果,不搞形式主义,不断创新领导接访形势,立足于解决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当地、解决在第一时间,并逐步将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要逐案制定方案、明确措施、认真解决一批老案纠纷,最大限度地削减“存量”,全面化解积案。同时,要健全网上综合防控体系,强化网络舆论的搜集、研判和引导,防止错误思想管理和有害言论的传播。要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完善新闻制度,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

三、创新社会治安措施,确保公平正义

要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为先,积极探索社会治安的新途径和新方式。要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构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要加大联防联勤力度,加强专业、义务巡逻力量,建立健全警民结合的巡逻防控网,加强对虚拟社会的监控管理,提高防控实效。要针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调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职工群众反映的强烈治安问题,组织严打整治专项行动,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同时,要自觉把承办的每一起案件、处理的每一起纠纷、接待的每一次申诉、化解的每一个矛盾都当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实践,不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执法公开化程度。

四、做好群众工作,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群众路线是党的基本工作路线,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思想根源问题,把深入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来抓,让广大人民群众受益得实惠。要做到坚持民生导向,从源头上加强社会治理;坚持服务为先,从根本上改进社会治理;坚持基层在先,从基础上夯实社会治理。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开展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通过发扬民主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全面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民利,依靠群众自身的力量做好群众工作,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断扩大群众对政务、财务和其他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要通过办实事好事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自觉地把党的群众工作体现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具体行动中,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问寒问暖,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出现新情况新变化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利益。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工作。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沟通情况,增进了解,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五、努力实现社会治理工作的良性循环和科学发展

要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立体防控体系建设是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风险的有效抓手,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战略性工程。要切实加大支持保障,加强技术、巡防、管控、群防群治、公共安全、信息网络建设,深入推进立体防控体系建设,筑牢职工群众安全感的“防火墙”。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平安建设根基,认真分析研究社会治安的规律和特点,坚持“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零容忍”的严打高压态势,切实为油区发展和职工群众安居乐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第11篇

关键词:计划生育;工作;体会

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抓好这项工作,能增强群众的人口忧患意识,提高他们生育的自觉性。因此,近几年来,我们对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较明显成效,现总结如下,见教于大方之家。

一、大力宣传,注重经常性,构建婚育文化建设新格局

我们要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而且要注重宣传的经常性。因为传统生育观念根深蒂固,我们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宣传、发动群众,耐心工作,才能彻底消除这一观念。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应移风易俗,倡导婚育文明;应以人为本,大力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素质,把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纳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去。我们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对象,选择不同时机、不同方式、不同内容,开展教育工作,以确保教育的实效;要通过办黑板报,送条幅,制作永久性标语,转变传统生育观念,对育龄群众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还要充分利用媒体网络、拓展文化阵地,丰富宣传手段,积极开展婚育文化活动,提高群众品位,创建“三维立体”宣传空间。通过宣传,进一步增强广大育龄群众计划生育意识,使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真正能深入人心,以提高育龄群众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努力构建婚育文化建设新格局。

二、制定政策,注重实效性,完善惠民计生的导向机制

计划生育成为“天下第一难事”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思想观念这一内因虽较关键,但社会保障这一外因也至关重要。我们要完善惠民计生的导向机制,使计划生育家庭得到有力的社会保障。我们要在公共财政政策、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面制定一系列奖励政策,对实行计划生育者进行注重实效的利益补偿,坚持以人为本,实实在在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使这些家庭特别是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走上少生快富之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优惠政策,要让计划生育家庭在就业、就医、入学、社会保险等生活方面得到更加明显的优惠。还要通过积极探索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惠民计生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全面落实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与优惠政策,为育龄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养老之忧,真正使计划生育家庭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

三、加强统筹,注重协调性,形成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

计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需要很多部门的齐抓共管,积极配合,统筹联动。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统筹,注重协调性。各个部门要分工负责、明晰责任,强化领导,在治理违法生育上,要力争联合执法,形成计生问题上的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在计生管理上,相关部门要联袂主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到协调一致。1.政策上要协调一致。各级政府制定的惠民政策,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统筹落实,不能各自为政,互相掣肘;要形成一种合力,让违法生育者处处碰壁、举步维艰,从而乖乖就范。2.行动上要相互配合。对计划外生育者,各部门要实施协调配合、统筹制裁、共同处罚,才能起到震慑作用。3.人员上统筹参与。在计划生育大突击时,政府需要集中力度,营造强大声势,创造浓厚氛围,坚决遏制计划外生育。因此,在各部门抽调人员时,就需加强统筹参与。

四、推进执法,注重针对性,确保低生育水平长期稳定

在计生工作中,推进依法行政,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重要途径,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正逐步深入到计生工作者的头脑中,依法行政工作也逐渐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道路,但在广大农村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各项计生制度、流程制定得较好,但执行不到位;法定职责落实较少,甚至干脆搁置;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一,有待提高;违法行政案件时有发生;“自费执法”现象仍有存在;社会抚养费难以征收到位等等。要想推进依法行政,确保低生育水平长期稳定局面,应注重针对性,着眼于三个方面,即强化领导、规范程序、提高素质。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计生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为解决依法行政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铺好路。二是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不强制,不命令,增强服务意识,寓服务于管理之中。三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行政理念。各级党委、政府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强化分类指导,严处违法生育,加大计划外生育处罚力度,以确保低生育水平的长期稳定。

五、健全机制,注重监督性,提高流动人口的管理水平

要稳定低生育水平,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既是难点,又是重点。主要表现在流动人口漏管现象严重;假回函现象严重;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反馈信息有时与实际不符;在县内流动躲生等等。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应健全监督机制,提高流动人口的管理水平。首先,在公安等部门的配合下,依照“属地管理、市民化服务”原则,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制。其次,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持验证管理,计划生育监控,对未办证的,实行限期办证,并将其列为重点监控对象,杜绝流动人口的计划外生育。再次,强化目标管理,落实责任追究制。对流动人口有计划外生育的,追究用人单位责任。最后,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制度。对流动人口实行孕情监测定期反馈制度,减少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

六、夯实基础,注重持续性,保障公共管理的服务质量

第12篇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社会、家庭以及学校教育的整体过程,是青年道德人格培育的根本导向。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多元社会思潮对于青年的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年的道德人格是当代青年群体价值取向的内在体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重点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要抓住青年的道德人格认知的特点,一方面在学校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另一方面充分结合青年特点,利用新媒体手段,创新方式方法,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设计创作更多更符合青年需求的教育文化产品,对青年潜移默化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养成健全的道德人格。

重视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重视传统文化的滋养,是青年道德人格培育的宝贵资源。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新时期,加强传统文化的滋养,可以帮助青年群体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青年道德人格的根基。在社会领域功利思想的影响下,部分青年过分看重个人利益而忽视社会发展与国运兴衰,缺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担当。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育,能够有效填补青年道德人格的文化空白。通过对传统道德文化的培养,可以使青年将个人目标与国家目标统一起来,对于自身的道德人格提出更高要求。同时,要注重培养青年严于律己的自律精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是中华民族绵延千古的厚重美德,是青年道德人格培养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曾子的“三省吾身”,孔子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醒世箴言,都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道德文化所推崇的高尚品质。加强青年的自律教育,是提升青年道德人格的重要条件。自律作为主体基于内在需要的自我约束行为,可以确保青年拥有独立、稳定的道德人格。

加强学校道德人格教育的创新。相比于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而言,学校教育具有系统性、稳定性与专业性的优势,是青年道德人格培育的中心环节。抓住青年道德人格的可塑期,创新学校的道德人格教育,能够有力把握青年道德人格教育的主动权。要积极开展主题健康、形式新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青年道德人格培养的科学性。要加大实践环节的课程配置,将道德人格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鼓励更多的青年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通过帮扶弱势群体、参与环保宣传等多种途径,使青年在社会生活中感受真实的道德情感,了解社会发展对于自身道德人格的要求。要运用校园文化开展道德人格培育,有效矫正青年道德人格中的错误部分,抑制不良风气在校园内的蔓延。要加强校园网络新媒体平台建设,吸纳掌握先进网络新媒体技术的青年教师参与到青年道德人格的培育中来,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将社会道德热点和现象、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事迹制成宣传材料,加上“编者的话”在校园网刊登。要建立校园或年级、班级的官方微信、微博以及QQ群,教师带领学生在这些平台中对道德热点进行讨论,听取学生的心声,及时调整青年道德人格提升的准星。

夯实家庭的常态化教育功能。家庭教育是对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青年道德人格培育的基础保障。曾强调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青年成长的土壤,温润着青年道德人格的根苗,家庭整体的道德倾向、价值理念对于青年道德人格的形成影响重大。一方面,要发挥家庭教育的导向功能,家长要为子女提供积极、正面、健康的思想内容。正如扣扣子一样,青年道德人格的扣子要从家庭教育开始,要在最初就找准正确的位置,奠定稳固的基础。在家庭生活中,道德教育无处不在,如何尊敬长辈,如何学会感恩,这些都是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也需要细细思量,这些零星小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家长要注重家风的影响,真正地承担起“家庭教师”的责任。家庭教育可以在一顿温馨的晚餐中进行,也可以在火热的电视节目争论中开展,要在家庭生活的细枝末节处大做文章。另一方面,应重视健康道德心理的教育。健康的道德心理是青年正确看待和辨析道德现象的基本前提,因此家长还要注重青年心理健康情况的观察和把握,从而及时解决青年对于道德问题的思想困惑。此外,父母要以身作则,在青年道德人格提升方面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在看待事物、处理问题时不能偏激,在道德问题上要明确标准,使子女发自内心地钦佩家长,使自身成为“明星父母”,从而在道德层面上获得青年的崇拜和赞扬,使青年从中受到道德熏陶,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

第13篇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今年以来,我所民警共自破和协破各类刑事案件7起,立查治安案件12起,处理调解纠纷4起。共打击各类违法人员98名,其中抓获上网逃犯1名,治安拘留82人,治安罚款22人。今年以来,我所围绕开展基层执法评议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把握大局,竭力维护本辖区社会政治稳定

今年以来,我所始终把维护辖区社会政治稳定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大力加强了信息网络建设。控制的重点目标是重点人员。在做好日常控制工作的同时,结合敏感时期的安全保卫工作,对存在不稳定苗头的企业单位,提早介入,做好前期预防、疏导工作,给企业党委当好参谋助手。

二、立足本职,积极创建人民满意平安环境

在工作中,我所始终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创建“平安企业”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一方平安为己任,有效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秩序的持续稳定。一是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出击,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二是夯实防范根基,切实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我所根据所辖企业的实际,不断深化“巡勤警务”工作机制,合理划分责任区,配置有效警力,细化、量化目标考核标准,充分发挥“三位一体”防范网络的效能,使警区工作走上规范。三是强化治安行政管理,规范管理办法。重点深化了

“暂住人口管理”。

近年来,我所在暂住人口管理工作中,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谁雇用谁负责,谁容留谁负责”的原则,逐步建立起适应经济体制的暂住人口管理新机制,形成了暂住人口管理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牢记宗旨办实事,树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我所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以身作则,大力实施“树形象工程”。一是自觉接受企业监督,主动定期向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报工作,听取建议;主动深入社区了解民情,征求意见;规范治安案件查处和民间纠纷调处程序,做到依法文明办案。二是强化服务职能,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以实际行动树立了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四、严律严警,努力建设高素质干警队伍

在执法工作中,针对个别同志中有时还存在冷、硬、横、推、拉的现象,在执法程序化、执法规范化中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的问题。我所还制定了民警去向指示牌、警示牌和举报箱及学习专栏,教育全体民警处处从严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我所严格按照分局的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方针,狠抓队伍正规化建设,带出了一支作风硬、素质强的公安队伍。日常工作中,我所全体民警无私奉献,舍小家、顾大家,放弃了全部的节假日,坚守岗位线。在严以律己的同时,我所狠抓干警队伍建设。针对队伍当中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跟上工作,采取个别谈话和开展专题教育整顿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干警队伍的

思想教育工作,做到警钟长鸣。迄今为止,干警队伍未发生任何问题。

总之,我所在分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全所民警的积极配合下,圆满地完成了分局交付的各项工作,为辖区的稳定、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所要继续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竭力做好各项公安保卫工作,巩固好持续稳定的社会治安形势,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一个更加稳定的社会环境。

警务保障室2019年述职述廉工作总结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20xx年,在公安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所民警的密切配合下,我坚持立足本职,认真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总体工作目标,以“三基”工程和“三项”建设为中心,全力推进派出所规范化进程,带领全所民警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有效维护了辖区治安和政治稳定。现就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政治理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所长,我时刻注重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各项工作。今年,我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始终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教育学习,通过学习,我进一步坚定了为民服务理念,在工作中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意识,切实打牢了“人民公安为人安”的思想基础。

二、深入开展纪律作风整顿工作,廉洁自律夯实执法为民基础

20xx年,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政法委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活动,社会治安秩序大整顿活动,自查自纠,提高民警的执法公信力,与每位民警签定纪律作风目标责任状,规定约束其行为,切实加强民警政治思想教育,继续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警风警纪教育活动,果断杜绝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滥用职权等问题在我所发生,在此基础上,抓好执法环节的监督制约,加强内部监督,果断执行“五条禁令”和“六条警规”,落实警务公开制度,我坚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各项纪律,不断反腐倡廉的自觉性,有效预防派出所内部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20xx年派出所实现零违纪,为确保派出所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加强队伍建设,促进警务工作

我始终把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民警政治,业务水平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派出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治业务学习计划,并狠抓落实。通过培训学习,从根本上提高了民警综合素质,使其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更好的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服务人民。一年来,我能全面把握民警思想动态,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失,力所能及关心民警的的工作生活,对民警或家属生病时及时探望,从而暖和了警心,凝聚了警心。通过狠抓队伍教育治理,派出所民警综合素质及廉洁和自律意识明显提高,从而促进了派出所各项警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业务工作

1、以人口管理为基础,强化基层基础工作

今年,派出所继续做好人口综合信息治理工作,保证了人口信息完整、准确、鲜活,并切实发挥人口信息效益作用。今年,我所继续加大重点人口、外来人口、出租房屋、出入境人员的管控力度,列管重点人口6人,五种监管对象5人,外来人口登记办证34人,出租房屋建档治理20个,审批出境人员9名,为人口信息治理正规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强化治安治理,加强安全防范,落实大巡逻机制

今年,派出所以亚运安全保卫工作为中心,不断强化治安治理,加强安全防范。对辖区企事业单位,特种行业公共娱乐场所、网吧强化治安治理,每月对其进行一次治安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今年召集辖区特行、公共娱乐场所,网吧负责人召开治安会议四次,通过以会代培,提高业主法律意识,使其合法经营。

同时对网吧加大集中整治力度,从而有效发挥阵地作用。根据局党委的统一安排,开展了多次统一清查行动,全所民警恪尽职守,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圆满完成了清查任务,达到了震慑违法犯罪行为,预防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目的,此外对辖区3所学校,一方面加强法制教育,一方面对其周边环境加强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王茅镇政府的31126工程,特别是大棚蔬菜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确保了大棚蔬菜安全,促进人民群众致富。通过加强治安治理,今年,辖区未发生严重治安事故,未发生严重社会政治稳定案件,治安秩序良好,人民满意率上升。

进入冬季以来,派出所实行2小时不间断治安巡逻,白天将警力投放在行政村居民群众中,提高见警率,增强群众的安全感,晚间,将警力投放到路面上车辆巡逻,反复进行巡查,震慑犯罪,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得到了群众好评。

3、以提高执法能力为目标,努力营造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氛围。

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我牢固树立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以提高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法律意识,诉讼意识为重点,以提高执法能力为目标的执法理念,努力营造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氛围。今年继续推行办公自动化,进一步提高了执法办案效率和质量,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肯定。

20xx年派出所查结治安案件5起,侦破刑事案件1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15员,行政拘留2人;调解矛盾纠纷16起,抓获xx警方上网逃犯1名。一年来,派出所无群众投诉、复议撤销及其他执法过错案件,在提高执法质量的同时,确保了辖区社会治安稳定。

五、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14篇

在这风和日丽,春光无穷的阳春三月,各位领导亲临*乡指导工作,首先,我谨代表乡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乡综治维稳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个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乡位于*、*南岸,与县城渌口隔*相看。全乡土地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人,辖*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乡属企事业单位*家。乡域内交通发达,京广铁路、省道S*线、S*线、*大道纵横交错,*江一、二桥将县城与我乡紧密相连。乡党委、政府围绕县委、县政府“创平安*,建*社会”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综治维稳工作全局,根据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深进推进严打整治,继续深化综合治理,努力加强队伍建设,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倾力打造“平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一、领导高度重视,综治保障有力

创建平安*社会是推进富民强乡的重要基础,乡党委、政府坚持“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政法综治工作。

1、思想保障。乡党委、政府经常召开联席会议,突出全县“*”工作主题,围绕全乡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思路,研究部署全年政法综治工作,以优化环境促发展,应对我乡区位上风的提升和*产业新区的建设、*新县城建设以及乡内重点工程建设,及时调处好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与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严厉打击恶意破坏南阳桥乡投资环境的不法行为,建设发展*、*、平安*。特别是3月9日全县召开维稳紧急会议,乡党委书记*上午10点从县里散会后,马上赶回乡政府,10点30分召开党政班子成员会,下午2点召开村书记、站所办负责人会议,及时传达县有关精神,安排部署维稳有关工作。

2、组织保障。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书记*同道任综治维稳领导小组组长,乡长*、主管政法的党委委员*任副组长,对全乡综治维稳工作负总责。扩大了乡综治委员会成员部分,安排了3名乡机关干部为综治办专门工作职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乡司法所、派出所、民政、国土、团委、妇联、企业办、教育、卫生等职能部分作为乡综治委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政法综治相关工作,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健全了村级相关综治机构、信息网络,在村委会建立由治保会、调委会和综治兼职职员组成的综治工作小组,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全乡综治工作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多级联动、部分配合、全员参与的综治工作格式。

3、责任保障。乡党委、政府主动担责,主要领导亲身挂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抓不懈,每季度研究一次综治工作,听取情况汇报,分析治安形势和矛盾纠纷,解决综治工作中的困难和题目。切实强化各村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抓综治工作的责任意识,乡党委、政府与各村签订《综治目标治理责任状》及有关专项工作责任书,将综治工作成效作为干部政绩评判、考核赏罚的重要指标和依据,全乡各级负责人真正担负起“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政治责任。

4、经费保障。乡党委政府历来对综治工作是高看一眼、厚爱一层、从优待警。根据上级要求,按高于人平1元的标准,在乡人大会议通过了同级财政预算中安排3万元综治工作经费。为派出所提供设施设备,方便了群众办事,保障了警务工作的便利快捷。综治办的规范化建设基本到位,做到了“四有”:有机构、有场地、有上墙内容、有台帐治理。

二、化解矛盾纠纷,确保社会稳定

稳定事关大局,事关发展。乡党委、政府充分熟悉并正确处理好促进发展与维护稳定的关系,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稳定观,始终坚持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放在重要位置。

1、关注民生民权,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维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充分发挥制度的社会矛盾缓冲阀、剂作用,让群众因社会矛盾引发的各种激动、怨恨、委屈等情绪通过公道的宣泄、排放途径得以开释;深进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按照“属地治理”和“分级治理”原则,落实汇总交办、跟踪督办、限期化解的工作要求,采取“五个一”的办法,切实予以解决;各级各部分切实加强领导,依法依纪积极稳妥处置。①为确保两会期间稳定,乡安排对原重点上访职员(*、*)由村组专人防控并将有关情况及时上报,发现上访迹象,乡党委、政府及早安排政法、民政线工作职员上门了解情况,做好疏导化解工作;②不定期走访“9.01”案涉及的储户(214户),平息他们已兑付50.1%后仍愤愤不平情绪。今年以来,共解决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具体困难31起(件),全乡未发生一起因群众情绪激动而引发的过激事件,没有出现上访职员。全乡范围内开展了对“三元会”及,,,职员情况排查,目前全乡无“三元会”职员,涉及“三赎”等变相宗教类职员9人,全部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2、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作为维稳工作的关键。围绕涉军职员、企业环境、重点工程、征地拆迁、“901”案件等题目,深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活动,把群众关注的热门、难点等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从而预防和减少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题目。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活动,对分析排查出来的重点题目、重点单位、重点地区及时督办、跟踪治理、限期解决,有效预防可防性案件发生,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共排查出八类题目,都安排专人负责化解:①涉军职员76人,已有64人享受了有关待遇,暂未享受待遇的12人由乡民政办负责,正在向有关部分请示解决中;②涉及重点工程建设中遗留题目2个,一是原经仕公司土地水土流失造成*村土逢冲组一骨干山塘无法蓄水,由企业办负责协调处理;二是*50万伏变电站征地补偿款分配不均题目,由办点干部和村支两委负责处理;③“901”案和原*信用社*村代办员*私自吸收存款案遗留题目,由综治办负责协调处理;④安全生产中的非法营运、校车安全、企业安全生产题目,由派出所、乡中学、企业办分别负责处理落实;⑤对老方户*、*,以及弄释解教职员54名,社会闲散青少年4名,由综治办负责监管;⑥对城塘一带学生和村民私自违规穿越京广铁路线题目,由综治办和城塘村负责落实治理;⑦对原民办教师有关待遇落实题目,由乡中学负责处理;⑧对竹基村村民孙学正反映的民工工资题目和*村*反映的电力恢复题目,由农村办负责处理。通过矛盾排查和防控措施的落实,确保全乡不出现大的涉稳事件。

三、打击整治并重,治安平稳可控

按照县政法委和县严打办的同一部署,坚持“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什么题目严重就重点整治什么题目”的原则,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加大侦破力度,重点打击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及有组织犯罪和“两抢一盗”等侵财性犯罪。认真贯彻宽严相济政策,对未成年人犯罪、稍微违法犯罪等具有法定从宽条件的依法从宽处理。大力扫黄、禁赌、除毒,整治袁家洲市场等治安突出题目。加大群防群治力度,提升公众安全感。

四、夯实基层基础,完善防控体系

坚持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突出基层基础这个重点,扎根基层,巩固基层,夯实基层,进一步落实防控措施,积小安为大安。

1、全面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坚持把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作为基层基础工作的龙头来抓,积极开展了“平安乡”、“平安校园”、“平安村庄”、“平安单位”、“*家庭”等基层创安活动。全乡平安创建工作形成了一套有明确的工作标准、有规范的模式、有科学的测评、有严格赏罚的活动程式。在创安中,组织群众参与义务巡逻、邻里关照、矛盾纠纷互谅互调,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等群防群治活动,群众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

2、努力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各村、各单位和企业成立了治安防控体系领导机构,组建保卫队伍,健全完善了内部安全保卫制度,有力地预防了可防性案件的发生。在村组采取“联户联防、警*防”等办法,狠抓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步治安防范水平。

3、切实加强综治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活动人口治安治理、铁路护路联防、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刑释解教职员安置帮教、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制宣传教育等基础工作。对56名刑释解教职员做到基本情况必知、特殊困难必帮、重点对象必控,严防刑释解教职员重新犯罪。

第15篇

一、从“单位人”到“社区人”:完善与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系的现实背景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社会结构的一大变化是大量社会成员由“单位人”转变为“社区人”。大量社会成员身份的转变,给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带来了诸多难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随着单位制的解体,原有的单位组织管理网络弱化,而我国社区发展明显滞后,尚不足以承担基层社会管理重任。一些基层的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由于不能及时解决或处理不当,影响了当地社会的安定团结。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要求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面对日益复杂的现实情况,必须转变基层的社会管理体制并加以完善。

二、从“管制”到“治理”:完善与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

“管制”和“治理”是管理社会事务的两种不同行为方式,二者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

一是行为主体及权威来源不同,从一元到多元。传统的“管制”强调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绝对地位,管理行为的主体及权威的全部来源都只能是政府,呈现出典型的一元化特征。而“治理”虽也需要权威,但来源渠道不一定是政府,更强调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更多的是依靠合作网络的权威,是一个多元参与的结构体系。

二是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从自上而下到上下互动。“管制”的权力运行方式总是自上而下,依靠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强制的行政命令,对社会事务进行单一向度的管理。而“治理”则非常强调权力的上下互动,强调通过合作、协商、参与等方式实现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是一种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其权力运行的向度是多元的、双向互动的。

三是社会参与程度的不同,从强调服从到鼓励参与。政府“管制”因推崇权力的唯一性及绝对性,非常强调社会对其绝对服从,排斥社会参与,以便政府对社会控制及管理的顺利实施,但也造成社会参与性及政府回应性的严重不足。“治理”则强调合作网络的构建,重视公民社会的培养,鼓励多元参与,强调民众通过社区、NGO、NPO等社会组织与政府对话,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广泛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

四是管理方式的不同,从控制、规制、法制到服务、协调、回应。“管制”强调政府对社会的绝对控制,强调结构规制和行动规制,实行统一化管理,较少容忍差异性、多元化的存在。“治理”体系则是一个多主体平等参与的对话网络,以服务于各成员为宗旨,以成员的共同利益为追求目标,强调通过合约参与者的自律行为、互动性减少规制成本,增加公共事务的回应性。

从“管制”到“治理”,不仅是行为方式的转变,更体现了价值理念的嬗变。通过治理的实现,政府对于基层社会事务将由直接管理、控制变为引导、协调多元参与。所以,治理是一个更契合现实的理念,是一种更能实现基层社会管理良性运行的行为方式。

三、从“依赖政府”到“发展社区”:完善与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系的路径选择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集中凸显期,要想在基层实现总书记提出的“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就必须创新并完善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完成从“政府管制”到“社区治理”的重大转变。

首先,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首要前提。一方面,政府必须厘清行政事务与社区自治事务、政府委托事务与社区自治事务的边界,实现国家权力运作模式由“统制”、“管制”向治理、自治的转变,实现由政府绝对主导向引导、疏导的转变,实现由行政命令向协调、沟通的转变,实现由直接提供服务向购买服务的转变,实现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最终实现由“全能政府”、“管制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政府”的华丽转身;另一方面,政府应该专注于指导和帮助社区成立社区组织,为社区提供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面的支持,帮助社区大力提高其自治能力,在资金投入、设施建设、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社区大力支持,确立社区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要改变“管制”模式下,政府直接向社区提供公共产品的做法,变“服务生产者”为“服务购买者”,通过鼓励、扶持一批NGO、NPO等社会组织,使之有能力承担生产公共产品、提供公共服务的重任,促使政府实现从“全面干预社区”到“政策引导扶持”的职能转变。

其次,要以多元参与为实现途径。一方面,要激发和培育社区居民的公共精神和参与意识,强化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和身份认同,构建社区公共意识。要推动社区制度规范化、配套化建设,完善社区居委会及业主委员会的建设,畅通社区居民利益表达渠道,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来推动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和发展NGO、NPO等社会组织,政府取消对其进入社区的政策,并从财政、税收、准入登记等方面对其提供政策及资金上的支持,鼓励其获得在社区内开展活动的持续资源,规范相关社会组织行为,实现政府、社区、居民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与良好合作。

再次,要以加大投入为实现保障。一是要加大人员方面的投入,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政府要选派一部分具有社区管理及服务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人员进入社区,更要加强对现有社区服务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通过关于社区管理及服务知识的教育培训,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社区管理及服务人才队伍,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二是要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将更多的财政资源投入基层社区。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能力,财政预算支出适当向社区倾斜,另外可以通过政策导向,引导企业、社会组织等对社区建设进行投入,实现社区建设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三是要加大物资方面的投入,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原有的社区基础设施加以修缮,并兴建一批新的设施,如社区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游乐健身设施等。

最后,要以社区发展为目标追求。一方面,通过转变社区治理观念,实现社区治理的善治模式;通过构建社区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多元社区治理主体;通过与时俱进的制度建设,为社区治理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完善责任监管,形成监督与约束机制。通过以上建设,实现社区自身的发展,增强其自治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基层社会管理的主体;另一方面,社区治理也并不是完全摒弃政府作用的自治,必须坚持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下,实现社区的发展,最终实现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