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学数学教育概论范文

中学数学教育概论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学数学教育概论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学数学教育概论

第1篇

目前,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搞“题海战术”、“大运动量测练”的现象依然存在,忽视数学基础知识教学,学生严重地两极分化的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另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对大多数概念进行了淡化处理,老师们也忽视概念的教学,课后搜集方方面面的题型,也是整天忙忙碌碌地钻在题库里。初中生本应轻松地学习,可也是昏头昏脑地埋在解题中。个别老师认为只要考的问题都是老师讲过的题型,考不好就怨不得老师了,但每次考试过后老师们总是抱怨,某题型练过多遍,怎么还有这么多学生不会呢?以前,人们把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全归于考试指挥棒,可是随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考试也在不断改革,尽可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那些只交给学生对号开锁的钥匙,不给学生解剖锁的结构原理的老师将离素质教育的轨道越走越远,现在是应该回到重视基础,重视概念教学的时候了。

二、加强数学概念教学的必要性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那种忽视基础知识教学,尤其是数学概念,人为地“拔高”,导致两极分化的做法显然与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数学概念是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及其特有的属性在思维中的反映,中学教材出现的近700个数学名词可称为教学肌体上的“细胞”,细胞键康,肌体才能强壮。提高概念教学的水平,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是使学生融汇贯通地掌握数学知识、增强能力的前提和关键,是把知识学好学活的必由之路。

三、加强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建议

1.把握教材体系,重视概念的连贯性教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着缺乏计划性和彼此割裂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要抓住主线进行连贯性教学。例如绝对值的概念,这是初中数学中的难点之一,由学习有理数运算法则的需要而引入;到学次根式时,又由于=a 与算术根联系起来;到高年级,在方程与不等式中又再次出现;在直角坐标系中,因为x=,它又是两点间距离公式的特例;到高中,学习了函数知识后,还可以把实数的绝对值规定为a=max{-a,a};在复数里,复数的模又可以理解为实数的绝对值概念的推广。

2.分析矛盾运动,用发展的观点进行教学。

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社会实践中,在数学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发展、充实。例如角的概念,开始仅局限于平面内,且在1800之间,即锐角、钝角、直角;以后发展到平角、周角;进而又出现了正、负角、任意角;若在空间里,又有线角、线面角等。有些概念如指数an随n的扩展与原概念的涵义就不同了。在教学中,应注意对其辩证的分析,指出其扩充的必要性,将概念纳入它自身的矛盾运动中去进行分析,要把概念的确定性和灵活性辩证地统一起来。

3.教学要明确概念的层次性。

每一个新概念都依赖着旧有的概念来表达或是由旧概念推导出来的,教学中务必注意概念的层次性,在学生对某些预备概念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引入新概念。例如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都是从斜率公式推导出来的,而“斜率”又依赖于“正切函数”来表达,“正切函数”又是以“任意角”、“平面直角坐标系”、“比”、“对应”、“函数”等作为预备概念的。如果对以上某一概念不理解或一知半解,建立新概念就有一定的困难。

第2篇

一、中学理科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

数学、化学、物理三学科有一共同特点:均为理解性学科,理解是学好它们的必备钥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轻视和忽略这一点,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四点不足:

1.浇灌式课堂教学

据研究,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持续专注时间为15分钟,所以说一节40分钟的课全部用来浇灌式的授课效果并不好,并且一个人的持续理解力是非常有限的,持续接受几十分钟的授课,来不及短期的理解和初级的印象记忆,本文由收集整理会令学生有囫囵吞枣的感觉,知识太多不能有效理解消化,造成半懂不懂的局面,一节课的理解不深刻会严重影响下节课接受知识的能力,日积月累会造成整个学科的知识框架不严密。

2.不重视思想教育

中学生还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对人生的意义和规划不能很好地思考和理解,对学习的重要性理解不够,这很容易令学生对学习产生应付心理,缺少学习的主动性,被动地接受知识,单纯地将学习理解为是一种任务,“为什么要学习”和“学习有什么用”这些问题的本质性质理解不够,不能理解学习在人生道路扮演何种角色,被动地听从父母去学校接受教育,被动地顺从老师去完成各科作业,却不能主动地去寻求知识,汲取知识。

3.倾向于题海战术

题海战术是很多学校采取的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办法之一。通过大量地做题来提高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题型的记忆。虽然题海战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成绩,但是弊端也很多。大量地做题虽然可以让学生对各类题型有所了解,但是也造成了对题的依赖性,单靠大量做各种类型题来记忆题的解法,会压抑住学生自身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发掘,限制学生对知识点的发散性思维,导致机械性地记忆答题技巧,而忽视了对题更进一步的理解。

4.陈旧的学习方法

对于数理化而言,最忌讳的就是死记硬背和孤立学习。数理化中的公式、定理,都是经过计算、推理、检验得出的结果,都拥有一定的逻辑性,所以逻辑性的思考并理解它胜于无休止地背诵它。

二、对中学理科教师的建议

鉴于以上教师在教学中的各种不足,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在整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地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寻找一些学生通过学习而成功的实际例子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对成功的向往。中学生处在思想活跃期,意志力较为薄弱,很容易被其他一些思想和情绪影响,即使在接受新的思想以后,也有时只能积极进取一段时间,三分钟热度,基于此,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制订计划在每个周期里进行一次思想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求学的必要性,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在这种积极的氛围里不断熏陶,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从接受知识到挖掘知识,将“苦学”变为“乐学”。

2.改进上课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活跃感

课堂教学应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般教育模式,将教师“教”的主动作用和学生“学”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深地理解和消化课堂知识,现在的课堂教师多主张“教师少讲,学生多讲”,不是单单地缩短授课时间,而是在授课结束后,要由老师围绕授课内容去引导、作适当的提示,由学生自己去理解、探索、发现。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学会思维的方法,学到的知识也更灵活、牢固。

3.建立学生的合作模式,增强学生的互动性

鉴于学生的学习认识程度不同,建立学生小组合作模式尤为重要。首先,学生应该摒弃因为学习和生活产生矛盾的情绪,尊重同学间的意愿,以若干人为一组,按学习成绩等级搭配,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无论学习差优与否,小组成员不应有歧视眼光,利用课后时间,筛选一知识点,围绕这一知识点每个成员提出对它的认识,共同讨论,通过合作讨论,能深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并有效地解决学生个体差异问题,把“学会”转化为“会学”。天长日久,这种“自学”就会成为“自觉”,使他们的内在潜能得到发挥,从而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教学 信息技术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131-01

教育部2000“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提倡信息技术在各科教学中的普遍应用。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 内容 的呈现方式、学生的 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 发展 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近几年,我国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明显加快,为了确保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推进,小学教师应通过专业引领下的校本教研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落实信息技术在促进学科教学、学生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实效性。

一、小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整合,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模式

校本层面的信息技术整合推进模式。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素养”是学校层面落实“整合”实效性的能力保障,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和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信息技术整合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校本层面推进“整合”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1)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整合素养的静态结构分析。小学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整合时,是以其教育基本理论修养、教学理念和教师角色的改进等其它一般性能力和素养为基础的,但除此之外,“整合”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全新的、系统的要求。信息技术整合素养主要由以下六个方面构成: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实施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的教学评价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辩证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自我职业发展能力。

(2)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模式。理论建构和实践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及其自我职业发展的研究普遍发现, 影响 教师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教师的职前教育;教师的校本实践;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 总结 ;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的同行交流、合作;专业引领。除了职前教育外,其余因素均属于教师培训和自我职业发展的范畴。“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模式,该模式可以概括为下述前后相继的行为链:“教师在专业引领下进行系统教学设计――在系统教学设计基础上的校本实践――在校本实践过程中开展教学反思并与同行进行交流研讨――新一轮教学设计基础上的校本实践”。

(3)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模式。实施流程:①专家报告,专家――教师研讨。②以教师为主体,合作教学设计。③展示、交流、评价教学设计方案。

二、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学科教学或者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原来可能比较狭隘,过多的使用讲授式,今后我们在一定的情况下使用讲授式,因为讲授式不可能完成新的课堂所赋予的任务,提倡要增加探究、体验、实践、包括一定的研究学习,最终形成小学课堂教学的多样的这样一种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共同探讨。

(1)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解先从对整合的理解和推进整合的意义、目标谈起。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性质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落脚点是学科教育改革,实现什么目标呢,在各科教学中,有效的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这是一个核心的内容,通过这种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同时还要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探究、解决问题的工具。除了这个以外,培养学生的兴趣素养。

(2)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但是不是说用了信息技术,学生学习方式就一定能拓展,关键是用的是不是 科学 恰当,用的好可能能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用的不好可能还促进不了。用的好的话,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学生的自主探究,分层教学、个别化学习和合作学习这样的思路来设计的话,它比没有信息技术变革还快的多。

(3)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如果学习方式发生变革,就必然引起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如果分层教学,个别学习,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教师的身份必然会从一个简单的讲解者要转向教学过程中设计者,转向教学过程实施中的组织者,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学生在活动中提出疑问的解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