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范文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教育现状

1.小学语文教育束缚在严重的应试教育之中

当今教育格局,虽然经过许多的改革,提倡教育应以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为基础,然而受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高低的标准,这就导致了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这样的情况使学生只是单纯地以成绩高低来要求自己,而不是真正学习我们的国粹,久而久之,语文教育的教学效率自然就呈现出下滑趋势。

2.教学质量大不如从前

随着语文教育整体水平的下滑,导致现在的语文教师的整体水平也有待考量,大部分教师仍然是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这就加大了学生的压力。

二、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加强语文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建议

1.加强素质教育,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

小学语文教育应该以学生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为目标,而不是单纯地只关心他们考得怎么样,这样只是把他们训练成考试的机器,而不是真正地学习知识、了解语文、了解阅读、写作等内容。因此,需要转变这种陈旧的思想,让学生进行自主、互助合作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加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自主性

小学生需要加大他们的阅读量,多认识字,多了解语文知识,对于自己的写作和其他方面的提高都是无法估量的。

综上所述,为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能够继续发扬下去,更为了小学生的语文教育水平能够不断地提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就需要教育部门做出努力,改变现在的这种应试教育思想,并且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上,让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阅读,增加阅读的数量,引导学生从简到难,独立自主地完成写作,不要一味地在作文书上抄写等。如此日复一日,相信中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第2篇

课堂是教师最好的练功台,教师在课堂上发展了学生,也必然发展自己。

教育的目的是塑人,塑造有健全人格、公民素养、担当情怀、奉献精神的大写之真人。

教学即创造,课堂教学是创造艺术。教师要善于用爱心和智慧打造塑人的课堂。引导学生以“有限”课堂为发端,发展“无限思考力和创造力”,为未来终生学习奠定基础,从而让语文真正站起来,活起来。我认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有10种境界:

1.浸透教育爱、师爱。

缺乏爱的课堂,是遗憾的课堂,是缺失的课堂,是没有生命的课堂。有爱才有智慧,有爱才有灵性,有爱才有活力。

大爱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至爱要渗透到内心深处,博爱要关注到每个学生,最好的爱莫过于对学习主体——学生的尊重。

每个班级总有少数学生的思维呈潜藏状态,这些学生的心里同样蕴藏着思维潜能,他们心灵深处都有一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可以成为萌发学生思维的春风,也可以成为凋零学生思维的秋霜。机智的一语点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如久壅顿开的泉水汩汩流淌;一句轻声的责备,也可以熄灭学生思维的火苗。

教师启发调动学生思维时,往往会在有些学生身上“卡壳”。因此更需要教师善于用真爱和睿智的目光,去发现他们一丝一毫的表达欲望,爱护他们一闪一烁的思考,点亮他们一星一点的思维火花,即使一时“启而不发”、“调而不动”,也要耐心地等待。

有一次我上公开课,教学《皇帝的新装》。一位同学回答“故事结尾为什么让一个孩子来戳穿谎言”的问题,说了一半,忽然讲不出来了,其他同学“刷”地都举手抢答,我亲切地微笑着对大家说:“我相信他一定能答出来,请等他一分钟。”等一分钟,是艺术,是对学生思维积极性、自尊心的保护,是师爱。在60次时钟的“嘀嗒”声中,终于爆出了思维的火花:这位同学不仅圆满地回答了问题,而且讲得很精彩。课后有人提醒我说:“你当着800位听课老师的面,说孩子一定能答出来,万一答不出来,你怎么下台?真为你捏把汗。”我说,这是基于我平时对这位学生语文水平、思维能力的了解,我是成竹在胸,即使冒点险,为了保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值得。这叫“有失有得”。

2.蕴含丰富多彩。

有教育机智的教师总是善于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巧妙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文本的文化含量,使课堂教学的蕴含充实而丰富多彩。课堂教学充实丰富,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的多多益善。有时,适当减少内容,反而使教学更加厚重;充实丰富,也不意味着教学环节的繁复。有时,简单的几个步骤却使得教学越发灵动;充实丰富,也不等于教学手段的多样与时髦。有时,最朴素最古老的方法也能使教学效果不同凡响:这就是教学艺术的辩证法。

课文《一双手》明白如话,文章表面的意思孩子一读就懂,看不出内涵的深意和高明的表达技巧。按照一般的教法,就像师生共饮一杯白开水。我教《一双手》先后设计了三个情境。使课堂丰富起来。

情境一:抓外部特征。用老松木喻文中主人公张迎善的手的主要特征:粗一老一硬一干一色深一厚。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去看,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那手指是如何的“粗”,如何的“干”,从而联想到这位劳动模范几十年如一日植树的艰辛。这样的感受,一定要比单纯的抽象概括丰富得多,细腻得多。

情境二:妙用一把尺子。讲张迎善的手“大”,作者用了长、宽、厚的一组数字,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运用数字的作用之后,我设计了比手大小的环节:让学生用尺子量自己手的长、宽、厚,与张迎善的“大”手作比较。这个体味“大”的过程,把学生从惯常的概括之中拉回来,让他们认识到简单的概括不能使事物丰满,只有具体、具象,才能丰满。通过量自己的手,使一个看来非常空泛的“大”字,顿时鲜活生动起来,显露了文中用字的精妙。

情境三:咀嚼一个“裹”宇。我引导学生从“裹”字体会张迎善的手大。我对学生说:“同桌的同学互相裹一裹手,看能不能裹起来?体会一下这个‘裹’字用得好不好?”

学生说:“裹不起来。”“突出了手的大。”

我问:“可不可以把‘裹’字换成‘包’字?”

有个学生说:“不能,因为‘裹’字前面有‘紧紧’二字,‘裹’在这里不仅表示手大,还表示力气大和热情,用‘包’字就失去了这些含义。”师生对“裹”字的探讨,与作者不谋而合。

这里用的是从直观读出具象的方法;在读书的过程中,通过还原“裹”、“紧紧”这些平凡词语的真实情境,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张迎善的手是如何的“大”!

这便是使课堂教学充实丰富起来的关键:从课文中拎出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然后布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语所蕴含的丰富的意义与情味,而不是那种泯灭印象的概括。这里隐含着通常所说的由过程走向结果的理念。三个情境把白开水烧得沸腾起来,丰富起来。课堂应当追求这样的教学效应。

3.知情意行完美统一。

第3篇

摘 要: 文化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才能正确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因此,英语口语教学不应只是简单的语言知识传授,它必须与其所承载的文相结合,在这种结合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 英语口语教学,跨文化交际,口语课堂

1.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交际的总体理论简单来说可以由有三部分来表述,即形象感知,背景透察和视域融合。形象感知是跨文化传通的初级阶段,是交际双方相对而视和初步的交往过程, 是具有感知和想象的过程。背景透察是跨文化传通的深入阶段,并伴有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过程。视域融合不仅指交际双方的内外视域的反复沟通,融会贯通和繁复交融,而且是两个交互主体在语言的中介作用中和双向的意识交流中,从各自的交际场出发向着共感场无限逼近的过程,从而达到融合。交际者双方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都要考虑到思维的转换。从某种程度来说,语言与思维方式二者是交互作用的。在使用非本族语时要注意到思维方式的转换。否则在表达上就会产生混乱,遭到误解,影响交际效果。 交际者双方所处的文化背景更是语言运用误区产生的主要来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而且文化与语言也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文化的特点有时也会反映到语言上。所以如果只懂得语言而不知晓文化那么同样会让跨文化交际失败。

2.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整个世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英语交流的作用显得愈发重要。而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需要解决 这一问题。但是我国英语教学长期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传统模式,虽然强调听、说、读、写、译,但主要的教学重心都放在了读与写,大学里的学生就有一种情况,每当教师布置口语任务时,大多数学生一定会拿出纸和笔,把想要说的英语先写出来。不写就没有思路,然后把写出来的东西念给大家听。这就是传统英语英语教学最大的弊端之一,这导致了学生不会真正的英语口语表达,更别提应付自如的流畅口语交流了。除了交际技能本身培养的匮乏,忽视文化背景知识及语用能力的培养也是大学英语口语要面临的迫切解决任务之一。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思想上重视不够。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现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采用了以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为重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表达,勇于表达,而不再是哑巴英语。许多英语教学工作者都对英语教学进行了探索,但是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行之有效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式方法。

3.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能力

首先,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语言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中西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不I司,在交际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困惑,影响交际效果,甚至造成一些误解。如中国人初次相识时,会向对方打听“在哪里工作”、“工资多少”、“今年多大了”等问题,以表示对对方的关心。而英美人认为这些问题会侵犯他们的隐私权。英美国家的人初次相识时,往往谈论大气、球赛等与个人无关、不会引起麻烦的话题。因此在口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认识并接受外国人的思维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它是跨文化交际中学会准确、得体交际的前提,是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关键所在。

其次,教师要创造语言环境,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交际场景。教师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让课堂成为学售语言实践的场所,将语言知识的学习融于语占使用的活动中,使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首先要改变以往口语课仅仅以句型背诵及机械模仿的方式来训练学生口语的方式,在课堂内加入大量的以学生为主导的练习方式,如对话、角色表演、小组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为他们提供能够开口说话的机会。如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模拟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掌握如何打电话、看病、购物等语言表达功能。这种场景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而且一旦在生活中碰到类似语境,学生能从容应对。另外,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英语角活动,以加强学生实际运用的操练。如利用外籍教师的优势定期举办有关文化方面的讲座,开设扩大学生文化视野的选修课,如“英美概况”、“英美文化”等。让学生在较为自由的环境中运用语言,学生是信息的主动接受者和反应者,有充分的自由来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活动,更近距离地体验文化差异。

另外,教师还需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语言、画面、音响三结合的特点,能使声音和形象相结合,语言和情景相结合,视觉冲击力和听觉感染力相结合,可以把社会带进课堂,学生既可以看到形象的动作、姿态、表情,又能听到纯正的现场语言交际,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置身于外语环境之中,能轻松地进入语言活动的现实情景,而这种真情实感又是语言使用者所必需的,这样就很巧妙地体现了“跨文化交际”的特点,让学生置身于这样的语言环境之中,接触大量活的交际语言,无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信息。通过参与复述、问答、专题讨论等实际语言交际活动,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根据情景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阅读一些介绍英美文化的文章,观看英语原版电影等,以促进文化知识更新,丰富其语言背景知识,适应新的交际需要。

最后,教师还需关注和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激活学生学习口语的态度自卑、缺乏自信、怕出错、焦虑是影响学生口语表达的消极情绪。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怕出错、不怕出丑;要采用轻松、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教学内容安排要循序渐进,使学生有进步感和成就感。此外,教师要敏锐地观察学生的情感状态,注意纠错的艺术和策略,在针对学生的语言表现给予客观的评价性信息的同时,要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要提供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诚挚的关怀和帮助,适时的表扬和鼓励,善意的纠错,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内部动机。

4.小结

语言的表达是直接的,明了的。在从现象学入手的跨文化传通学中的形象感知,背景透察和视域融合三个阶段里面我们了解到语言作为交流的中介,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方式所无法替代的,因此语言的运用是贯穿于跨文化交际之始终的。作为交际者双方都要从自身入手,加强语言的修为,提高语言的运用,同时掌握与语言相关的文化,及时地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注意一定的谈话技巧,这样我们就能够实现愉悦的理想的跨文化交际。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静林,论英语口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5)

第4篇

一、“情意课堂”产生的背景

1.基于对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思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师生共同展示生命活力、获得成长意义的丰富而又复杂的过程。然而,审视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我们发现,常出现两种偏颇:一种是漠视汉语特点,弱化语文灵性。课堂教学建立在工具化、符号化和理性化的知识观基础上,含义解释、要点归纳、机械练习、语料记忆等做法不胜枚举。结果,鲜明的形象被淡化、丰富的情感被稀释、自由的想象被禁锢、美丽的意境被解析、文本的意蕴被肢解……这样的教学淡化、剥离了语文所固有的“本体价值”,使原本充满人性之美、富有情性之趣的语文变得不像语文了。另一种是过度追求感性,虚化语文内涵。课堂教学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玄乎,形式多,花样多,让人觉得繁花满目、异彩纷呈,但细细咀嚼,却又感觉平淡,缺乏内涵和品位,语文课变得苍白而贫乏,陷入了一种新的少、慢、差、费的境地。

这两种偏颇使语文教学既缺失了母语的典雅与智慧,也缺失了生命的灵动与光辉,显然与素质教育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2.基于对汉语本体价值的认识

我们中国的儿童,学习的是汉语。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简洁、最丰富、最优美的语言之一,具有“情境建构”的特点:句读简短,形式松弛,组合自由,充满弹性,以神摄形,情趣盎然,气韵生动,意义遥深,具有“以象见意的诗性特征”(辛国刚),富有独特的人文品格。

汉语“重意会、重虚实、重具象”(申小龙),使“汉语保留了更多感性的东西,更接近人的瞬间体验而非理性思维”,因而显得有“情”有“意”。诗人郑敏说:“每个汉字都像一张充满感情向人们诉说着生活的脸。”汉语能“随物赋形”,重“意合”而轻“形合”。汉语的“意合”特点又与中国人传统的思维特点有密切的联系。

强调对汉语本体价值的认识,其实质是实现语文教育的民族化,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培育他们中华民族的思维与情感,为他们成长为世界的中国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情意课堂”的理论依据

(一)关于“情”

“情意课堂”中的“情”可理解为情感、情绪、情趣。

语文教学需要“情”,这是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指出情感在文章中是感动人心的首要因素。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秀的文章,他们都充盈着作者的情感,奔涌着作者的思潮。语文教师应从文本中充分挖掘情感因素,以文导情,激起学生情感波澜,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共鸣。

情绪是一种心理体验,具有强烈的情境特性,只要有特定的情境氛围,便能激发起明显的或是强烈的情绪体验。学生在情绪高涨、精神振奋的状态下,学习效率高,反之则低下。正如大教育家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情趣即情调和趣味。著名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认为,从脑科学这个角度讲,语文教学“重情趣”应放在重要位置。于永正老师也说:“要说我的教学还有一点特色的话,那就是重情重趣,无情无趣的教学永远不会是成功的教学。”成功的语文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学习的内在情趣;成功的语文课堂,自然也应该充满情趣。

(二)关于“意”

“意”这个概念是我们古代常用的,古色古香、意蕴丰厚。“意”是会意字,从心从音,或可谓“心音”。本意是:心志,心意。

“情意课堂”中的“意”,内涵丰富,主要可理解为意象、意境、意蕴。“意”的这三重性,构成了完整的、丰富的、独特的语文之“意”。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意”和“象”的契合统一,也就是内在的思想情感内涵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作者创作作品,是他们情感表达的需要,其作品必然有其特定的意义寄托,而这些情感、意义的表达往往又借助于他在作品中意象的创造。语文教学应当聚焦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意象,把握住了文本的意象,也就把握住了作者的心跳、文本的灵魂。

意境是意象的叠加和连续呈现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情境。《辞海》对“意境”作了如下解释:“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这里的“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意境往往能呈现出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充满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意蕴是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是指“潜伏在艺术作品的内在含义、意义和意味”(童庆炳)。黑格尔说:“意蕴是总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简单地说,意蕴就是“透过意象和意境所要言说的意义,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王崧舟)。意蕴是深层次的,包孕在外表形态中,深裹在意象层内。语文教学应引领学生充分挖掘文本内涵,获得对作品所描写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感受作品的审美情趣。

(三)关于“情意课堂”

“情”能生“意”,“意”能生“情”,“情”与“意”互相促进、相互转化、共同发展。对语文学科“情”与“意”的两极融通、相克相生作深入的理性追寻,能使语文课堂达到一种理想境界。

1.以情为纽带,创设语言生活的“意境”

语文教学应回归语文本体,应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情”和“意”。情意课堂以情为纽带,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沉潜品味,穿透语言表义,深入文本深层,感受语言的音韵之美、形体之美和意蕴之美。情意课堂为学生构建的是一种多元启悟、自由对话的语言生活的“意境”。这种“意境”的构筑不是由感官直接察知的,而是要通过联想、想象、体察、玩味、感悟,以及伴随的情绪、情思、激情等活动来“描摹”和“意会”的。

2.以情为根基,灵动儿童本位的“意趣”

小学语文是儿童语文,小学语文应当成为儿童的一种生命存在。“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更多地关注儿童的心态,儿童的感受,儿童的兴趣特征和思维方式……一句话,应当更多地去追寻儿童精神,莫让童心过早地消逝。”(周一贯语)情意课堂以情为根基来体现儿童本位的意趣:纯真美好的情感、奇特丰富的想象、天真精粹的语言、童稚优美的意境……说到底,情意课堂就是让儿童过充满德性的、灵动的、创造的课堂生活。

3.以情为动力,彰显主体发展的“意志”

情意课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素养本身是不能通过诸如灌输、教导、训诫等手段获得的,所以我们要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去自信地学、自主地学、自觉地学。情意课堂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活跃、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以积极的情感因素为动力,进而引发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去感觉、去领悟、去精思、去玩味,彰显主体发展的意志。

4.以情为导向,洋溢文化积淀的“意蕴”

语文教育的根在文化。可以这样说,教材中,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无不深深地烙着中华文化的印记。“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不是孤立的语音、符号系统,而是在其中积淀了这个民族的睿智、文化、精神和感情。”语文是文化的,沿着文化的血脉引导学生去解读文本、阐释文本、升华文本,这是“情意课堂”的重要职责。情意课堂,必是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意蕴的精神家园。

三、“情意课堂”的操作要领

(一)价值皈依:情智互动,言意共生

“情智互动,言意共生”是情意课堂追求的核心价值。

应该说,情感、智慧和语文教学的关系犹如水与池塘一样,没有情感、智慧,也就没有语文教学的生机和活力,语文课堂的魅力也就无从说起。语文是一门特别富有情感的学科。语文教育只有引向情感,才可以在深入理解的接触上赋予文本丰富的色彩、恰切的分量,显示出灵动的活力、艺术的魅力,发挥巨大的感染力。同时,语文又是一门富有智慧的学科。语文教育只有超越知识和技能的藩篱,走向智慧,才能使学生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促进儿童智慧的生成。“情智互动”的情意课堂努力发现情智的结合点,奋力追寻情智的生长点,追求“情”与“智”的和谐融合、互促互补、相得益彰,从而使课堂生活成为儿童人生情感、生命智慧的一种诗意享受。

“言”和“意”是汉语文的内在构成要素,处于谁都不可以替代的核心地位。“言”又称为语、文、辞、章、体式、结构等,是指言语的形式、言语的样式;“意”又称为志、理、义、思、道、神、旨等,是指言语的内容。汉语文就是“以意为主”,又“从言出发”,其高妙之处正在于“言意之间”。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实现“言”与“意”的融合共生。可以这样说,“言意共生”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抓住了“言意共生”,就等于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语文课程无比的美妙,语文课程无限的魅力,就在于“言意共生”。

情意课堂通过潜心涵泳、入境想象、联系语境、深层对话、迁移抒写、拓展反哺等方法走向“情智互动,言意共生”,从而使语文教学更趋向于工具和人文的和谐统一,也更趋向于语文的本体、语文教学的本真。

(二)审美追求:雅致灵动,情意交融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美的音韵、美的意境、美的意蕴……情意课堂追求的是一种雅致灵动、情意交融的审美境界。

“雅致”,《辞海》中的解释有:(1)高雅的意趣。(2)高雅别致,美观而不落俗套。情意课堂的文化心态和审美心灵是雅化的,文雅的语言、优雅的举止、古雅的氛围、典雅的方式、闲雅的情致、静雅的冥思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雅兴、雅趣,使语文教学呈现出一种温文尔雅的格致,隽永悠长的情致,舒卷自如、意态邈远、清新宜人。

情意课堂的灵动之美,不仅是教学形式的一种表现形态,更是对语文本源的一种阐释,是一种精神态度,是一种美学追求。灵动不等同于灵活,它强调的是思维的流畅和心灵的自由,更是心智的开启与交流,展示的是高度的智慧。以灵动为核心,课堂就会充满激情,富有生机,富有情趣,富有启发性,富有感染力。

情意交融追求的是一种情真意切、情深意浓、情投意合、诗情画意的境界,能使师生随物入境、随情入境、随人入情、随文入意,从而神随物游、智随心展、知随意令、能随言成。

雅致灵动、情意交融的情意课堂是个见情、见性、见灵思、见神韵的审美课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师生和谐、美智相映、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形神兼备、情理相谐、冲突融合、韵味悠长。

(三)实施路径:曲径通幽,诗情画意

就情意课堂的实施路径而言,我们期盼达到“曲径通幽,诗情画意”的境界。“曲径通幽,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特点之一。“曲径通幽”是曲和折之后的一种新境界,如同画论中强调的“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人崇尚自然、顺应自然的体现。“诗情画意”是园林设计的主导思想,力图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深远的意境,采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收到“步移景异”的效果。情意课堂中如何体现“曲径通幽,诗情画意”的境界呢?一般来说,有这样的实施路径:

1.披文入情,以情造境

教师首先要对作品有深刻透彻的理解。在感受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上,从上课一开始就把握情感基调,渲染氛围,有意识地让教材蕴含的情感与儿童的情感连接、沟通,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师生带着情感进入作品所渲染的意境中。

2.以境育情,动情涵泳

进入语境后,教师可采用创设情境、悬念激活、朗读质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借助美的形式、美的内容、美的语言、美的行为进一步创设艺术情境和情感气氛,让学生置身其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涵泳。

3.多情共融,动情悟意

通过入情朗读、引情提问、激情研讨、抒情讲述、缘情想象等方法,促使文本情、教师情、学生情融为一体,在多情共振中把学生情感引向。以此为契机,精读品味、潜心会文、悟其意蕴。

4.意犹未尽,建构升华

在课即将结束,余音绕梁、意犹未尽之际,让学生通过言为心声的抒发,自我反思,自我通融,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构建升华自己的意义世界。

(四)基本策略:立象尽意,意会言传

1.立象尽意

阅读要经历“言―象―意”的过程,其中,“象”是“言”与“意”的中介。所谓“象”,指的是形象、印象、意象。作品的“象”往往是具有审美品格的,是具体的、有形的,而“意”是抽象的、无形的。抽象的、无形的“意”附托在具体的、有形的“象”上,使“意”有了一种生命的形式,同时又使“象”有了生命的内容。那么,如何使“象”浮现出来,使本无生命的文字符号变得有声有色、可触可感?这就需要“立象”。早在《周易・系辞》中就载有“立象以尽意”的说法。就是说,文本当是以“言”来“立象”,以“象”来“尽意”。所谓“尽意”,就是要具体生动地、形象含蓄地、丰富深厚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智慧。

教学中,可通过勾勒图像,生成意象;咀嚼文字,感知形象;媒体辅助,美化意境;延伸余味,深化意蕴等方法实现“立象尽意”。

2.意会言传

汉语的重要特性之一是意合,由此折射出的思维方式是意会。

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思是只能用心去领会,无法用言语具体表达出来。但是,如果一味强调“意会”,而不注重“言传”,就会使原本很虚无缥缈、浮泛微妙的感受由于缺乏言语思维的介入和参与而显得凌乱模糊。其实,“意会”和“言传”不是完全割裂、非此即彼的东西。意会是基础,是理解的内在过程;言传让意会显性化,是外在的表达过程。意会言传,强调先于语言妙处,由“言”知“意”到会“意”;再于人情练达时,以“意”生“言”,用“言”达“意”,最终形成语言素养。这种“意会”与“言传”的互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他们对语言的直觉感受能力,还有利于还原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意会言传,应是阅读的一条规律。

教学中,可通过整体感知,细节揣摩;移情入境,物我合一;调动经验,入情会意;多向感悟,融会贯通等方法实现“意会言传”。

四、“情意课堂”的实践意义

1.走出一条母语教育民族化之路

我们中国的儿童学习的是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是我们的母语。只有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触摸语言文字的声音、形体与色彩,才有可能抵达语言的深处,激发对母语的炽热感情,唤醒融于血脉中的母语文化,从而在心灵上建构起牢不可破、永不遗忘的“母语情结”。

在当前课程改革深入展开的态势下,语文教育要想摆脱现实的困境,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首先必须着力探讨汉字汉语汉文的特点以及中国青少年学习、掌握汉字汉语汉文的规律。这是一项带有根本性质的基础工程”(顾黄初语)。“情意课堂”强调对母语的认识,其实质就是让语文教育重新植根于汉语文本土,走出一条母语教育民族化之路。

2.解决一些语文教育的偏颇困惑

情意课堂的实践解决了目前小学语文课堂较多的教学偏颇与认知困惑,体现在以下方面:情意课堂,不断丰厚语文教育中“情”与“意”的内涵,促进了“情”与“意”的自然渗透,“言”与“意”的有机融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情意课堂,突出了语文的本义和内涵,让语文本身更加显现出来,实质上是语文的“回家”。

第5篇

这几年,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语文课程改革成果骄人,课堂教学与以往相比,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众多的公开课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可总感觉有很多课我们平常是上不来的。那么,最常态的语文课该怎么上?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语文课堂呢?笔者认为,夯实“双基”,追求本色的课堂才是我们应追求的理想境界。正如薛法根老师说: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搞训练。

一、简简单单教语文

现在的语文课堂变得越来越复杂,形式多,花样多,让人觉得“乱花渐欲迷人眼”,但仔细咀嚼,却又感觉平淡,缺乏内涵。新课程强调学科整合,关注学生的个性张扬,但语文学科的整合绝不是各学科 的大杂烩,张扬个性要以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不能让非语文活动占据课堂。譬如我曾听《吆喝》公开课就非常热闹,教师把文中出现的所有“吆喝”用合理的语言串起来让学生逐一模仿。学生模仿得很到位,课堂上笑声不断,掌声不断。但反思一下这堂课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多少?课堂上展示“吆喝”的学生课前需花多少时间练习?老师课前难道就不需花大量时间指导吗?课堂看似热闹,其实轻松花哨有余而扎实严谨不足。再如《恐龙无处不在》,老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多种恐龙图片介绍恐龙。学生看到繁多的恐龙图片惊讶不已,沉醉其中。当老师想让学生回归课本时,一堂课的三分之一时间已过。这难道不是剥夺了学生学习“真语文”的时间吗?这难道不是为了增加课堂的可观性,冲淡语文本色,甚至失去语文本色吗?所以,我们要上简单、朴实的语文课。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在深入浅出上做文章,准确地把握教材,艺术地处理教材。从而使教学内容简约、教学过程简化、教学手段简便、教学语言简洁……简单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

二、扎扎实实搞训练

第6篇

郭学萍老师不愧为“诗意语文”,先声夺人,在华灯映照的无锡教坛上,写出了一首优美动人的抒情诗、自由诗、现实诗。其教学设计独特――打破常规,长文短上,直奔重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情感美、洒脱美、朴实美。一、抒情诗――情感美。课堂上,郭学萍老师以优美的、充满激情的导语,营造出一个诗意的语言环境,学生浸润其中,语言被催生,情感被催化,师生情感在情意融融的场中激荡、共生。她适时使用媒体激发学生的情感,在理解“排空而至”一词时,先让学生理解“排”的意思,并同“排山倒海”作比较,然后郭老师打出图片,当学生一下子看到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的鸟儿飞过,情绪立即激动起来,争相动情朗读,“排空而至”这个词一下子就在学生头脑中鲜活了起来。在教学第5自然段,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郭学萍老师配乐范读,其优美动听的朗读使“翩翩起舞”、“百鸟争鸣”这些词在学生头脑中又一次鲜活了起来,而后学生争相为这段起出了各种各样优美的、动听的、感情奔放的小标题。二、自由诗――洒脱美。在让学生初读课文4、5自然段的时候,郭学萍老师大胆地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场面的好词,并让他们写在黑板上。学生众说纷纭的时候,郭学萍老师抓住课堂上生成的资源,进行巧妙地点拨、引领,让学生自己去归纳,理解。这样的课堂,流泻着自由,放荡着不羁,呈现着洒脱。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共同感动,在与文本的切磋对话中逐步走向深层的精神交流。在看似松散的课堂流程中,学生对文章主旨的领悟却越来越深。三、现实诗――朴实美。在第一课时的生字教学中,郭学萍老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揭示课题《灰椋鸟》的同时拎出“椋”这个生字,又让学生主动找出文中带有木字旁的另两个生字“椭”、“栖”。对于其余的生字,其实在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场面的好词时就逐个解决了。郭学萍老师采用随文、随词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地去找,去识,去理解。这样的课堂不但朴实、扎实,实实在在,而且充满了美感,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陈道佩(南京栖霞教师进修学校,210018)

纵观实录,这堂课显得行云流水,十分流畅。但也正是这份流畅,让我们陷入对语文教学理想境界的追问之中。这堂课似乎没有出奇制胜的精巧设计,也似乎缺少激荡心襟的迭起,于是很多人也许会有一种不满足的遗憾,总期待这篇文章的教学能够有一份更加陌生化的、足以令人叹为观止的创意出现。究竟是我们观课者的期待超越了常态语文课堂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还是我们早已对现有语文课堂教学的常态因为太过熟悉而充满疲倦?我们每个人都在期待着眼前一亮,许多人也在实践中对此孜孜以求。为了探索理想的课堂境界,有人坚守自己对语文的本质理解,在扎实和活泼之间寻求平衡,郭老师的这节课有如此类;也有人试图寻求根本性的超越,希望走出语文课堂教学新的一片天。每个人都很努力,在理想的引领下追逐各自理解的完美课堂。这是一种可贵的坚守与顽强,他们都怀着对语文教学的“情”致力于实践研究。所以,无论课堂呈现出的面貌如何,笔者以为首先要看到这份执着体现出的使命与责任。当然,既然是语文教学,我们自然也会对其洋溢出来的所谓专业“耿耿于怀”,而这种对理想课堂的焦灼期待,是不应该淡忘了语文的根本的,即语文教学究竟要给学生什么?又究竟该通过哪些方式让学生获得相关的语文素养?如果我们紧紧围绕这些去看待任何一堂语文课,我们就不会首先去关注表层的“怡情悦目”,而用一种更加理性的态度检视哪怕是寻常课堂背后的意蕴。这节温婉而显得有些四平八稳的语文课,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皆有落实,虽然没有一些公开课的“惊艳”,但相较于一味的“好看”,其实实在在的质地更为重要。

――刘卫锋(南通市教育局,226018)

第7篇

2015年,真语文活动主办方、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真语文图书策划工作室编辑出版了真语文系列丛书。目前,有5本图书已经面世,其中最重要的当属语言文字报刊汇编――《这个时代需要真语文》。这本书汇集了真语文活动发轫以来的理念阐述、真语文教学实践总结、媒体关于真语文活动的重要报道等。其中既有全国14省市32校联合的《聚龙宣言》,也有真语文总策划、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文章《这个时代需要真语文》;既有柳斌、孙绍振、吴桐祯、吴忠豪、陆俭明等语文教育专家关于语文本质的理论探讨,也有贾志敏、黄厚江、余映潮、张赛琴等语文特级教师本真质朴的教学实践,清晰再现了真语文理念发展完善、真语文活动蓬勃开展的轨迹。读了这本书,结合曾经参加过的真语文活动,笔者对于本文开头的问题,有了确定而清晰的答案。

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不同于语文教学界存在的各种流派,真语文是一种理念。它首次以理念的形态出现,是在2012年12月的《聚龙宣言》中:“语文教学最该真实、真诚、真情、真切”“使语文回归本真状态”“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蕴含在工具性中,要紧扣字、词、句、段、篇教语文,贴近学生的兴趣和生活需要教语文”“真语文的教学风格:教师要真讲、学生要真学、评价者要真评”“语文教学不装、不演、不做作、慎用‘PPT’,慎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真读、真说、真写、真对话”……这一系列的教学主张,看起来很具体,但已经远远超越了各种语文教学流派对教学技艺的追求,而是体现出对语文本真的叩问与探索。自此,真语文活动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教学主张也有了提升空间。其实,真语文所提倡的教学方法,很多优秀教师都在自觉实践着,有一些老师还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形成了某个流派,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实践多散见于个体教学中,难以形成合力。真语文通过持续的理论阐述和推广活动,把这些个体的教学实践集中、强化、系统化了。真语文强大的理论升华力量,也使这些教学实践焕然一新,成为对“真”的教学追求中的代表与旗帜,强有力地推动了语文教学的发展。

真语文不是坐而论道,也不是孤芳自赏,而是通过系列活动,持续性、大面积地产生强烈的社会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理念的实践推广,比单纯的理论提倡更有意义,但也更为艰难。谈真语文,不能不谈真语文活动。没有真语文活动,就不会有真语文理念的广泛传播;没有真语文活动,真语文就难以避免过去许多语文思潮长不了腿、行之不远的局限,难以对语文教学发展产生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在推广实践的层面上,真语文提供了许多值得称道的经验。比如,语文教育专家与优秀教师二者有机整合:每次真语文活动中,既有语文教育专家对真语文理念的专题讲座,又有语文特级教师的真语文教学示范课展示及教学体会阐释,这些内容使真语文理念阐述落到了实处,人们对真语文的认识也愈加深刻。再比如,考虑到一线语文教师的实际接受能力,真语文活动从中青年骨干教师中选拔出一批“真语文之星”,他们在活动中上公开课,让普通教师看到学习真语文大师、开展真语文教学实践的可能。又比如,为了让青年教师有成长机会,活动专门设置青年教师研讨课,给他们提供机会,展现锐气,不断探索,弥补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教学实践中,“真评”发挥了巨大作用:活动中,微信、微博互动电子屏上实时呈现现场听会老师的评课、感言;真语文总策划王旭明课后检测,对每堂课做有针对性的学习效果检验,检测问题没有预案,而是根据现场教学效果发现、提出,既有基本问题,也有拓展问题;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育专家,也会在现场发言,如实评价老师的教学。这些评价真实、及时,常常让青年授课教师“胆战心惊”,但也让他们看到了提升的路径与希望,更让现场听课的老师热血沸腾,因为他们看到了真教、真学、真评的力量,看到了语文教学的前进方向。同时,“真评”尤其是总策划王旭明的课后检测,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极大兴趣,他们说,这是前所未有的语文教学评价形式,在动态的现场中随时生成,考验评测人对语文教学的了解以及表达问题的能力,更见其“真”的功力和效果。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不能不被提及,就是真语文总策划王旭明的个人魅力与影响。出身语文教师的他,对语文真挚热爱,对真语文活动的开展倾注了全部心血;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的履历,锻炼了他的敏锐,拓展了他的视野。王旭明自身过硬的语文素养,再加上语文出版社的品牌力量,这些因素的有机融合,保证了真语文始终沿着探讨语文教学规律的正确轨道行驶,并且不断向着完美的境界提升。

走近真语文,人们感受到的是对语文的热爱和理想的激情,看到的是用专业态度追求事物完美的精神。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真语文已不是单纯的语文教学活动,它已形成了一个关于语文的强大的思想平台、交流平台、对话平台、展示平台,提供了语文学科发展的专业建设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真语文必将对语文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独特贡献。

二、不妥协的时代战斗风骨

真与假的矛盾对立,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具有普遍性和尖锐性,从经济领域和其他各个领域持续打假活动就可以看出这个时代“求真务实”的艰难性。语文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语文教学必然会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不同的是,语文领域“假”的现象不具有道德判断意义,真语文活动也没有在道德判断上一究高低的意图,真语文关注的是对教学规律认识不足或违反教学规律的问题。有人忽略了这一点,人为地对真语文产生抵触情绪,这是没有系统了解真语文理念的认识误区。看看全国14省市32校联合的《聚龙宣言》,以及《这个时代需要真语文》《语文教育的出路在哪里》《何谓真语文》等文章,人们就可以知道,真语文的“真”是有明确严格限定的。

真语文理念就是对语文教学规律的不断探讨,凡违反语文教育规律的就不是真语文。在语文教育中,违反规律的现象不是比比皆是吗?过分强调语文的教育功能,有意无意地拔高课文人物的思想或过度煽情;过分使用“PPT”等多媒体教具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及实践练习;忽视了文体区别,按照记叙文的要求来教学诗歌、小说等文体;朗读不按生活中说话的自然性而拖腔拿调;对学生评价只表扬不批评;观摩教学中大讲特讲教学长处、优点,而对问题轻轻带过,形成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局面;教师教学评奖中过分讲资历、顾情面、求平衡……对这些现象人们似乎已经司空见惯、麻木不仁了,有的还成为正确、开放、现代化的东西被宣扬和推广,这就是语文现状问题的严重性。

王旭明在《这个时代需要真语文》中说:“也正是因为假语文大行其道,我们才聚在一起,如此痛心疾首,不惜被称为‘毒舌’去打击它。从这个意义上说,别的理论都可以常青不老,而真语文,我希望它是有寿命的,我希望它早一天结束寿命,我希望它早一天退出历史舞台,假语文消灭之时,就是真语文结束之际。”

直到今年11月下旬的成都真语文高级研修班上,王旭明依然在说:“我为什么要坚持?主要是我认为,无论我们国家的母语教育,还是像贾老师这样的语文教学,真的不是学术问题,真的不是业务问题,真的是做人的问题,真的是怎样对待语文教育的问题。”

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真”是最起码的资格证书,是属于底线层次的东西。没有真,语文教学不可能接触善,更谈不上美,距离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永远遥不可及。因而,追求真语文,不是作秀,而是不妥协的战斗性时代风骨。

三、通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道

真语文强调回归本真、回归语文规律,也是回归优秀传统文化。从字、词、句、段、篇出发学习语文,必然要加深对汉字文化的理解与学习。和世界上拼音文字不同的是,很多汉字的形成,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很多词语的构成,浓缩了历史的经典和掌故。汉字是传承优秀文化的载体,汉字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汉字这一特征表明,从认识汉字的规律出发学习语文,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工作,它既有工具性的一面,也有人文性的一面。过去对这一问题认识不足,仅仅把它看成是工具性的因素,这是不全面的。

真语文在理念阐述和实践推广中,对优秀传统文化格外重视,很多语文教育专家和真语文大师都反复提到,搞好语文学习,老祖宗留下的方法最为有效,那就是多读书、多抄写、多练笔、多朗读、多积累,最忌讳教师多讲,而当下语文的弊端之一就是教师“满堂灌”。

第8篇

一忌形式化。

随着科技发展与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为语文教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载体。为实现语文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在语文课堂上,多媒体课件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使学生们看得、听得激情四起,课堂上活跃至极。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但若把握不好,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不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效率极低。因此,一定要制作优秀课件,让课件富有生命力,根据教学需要能随意调度,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切记教学载体只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辅助手段。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决不能流于形式,造成喧宾夺主。

二忌单一化。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颁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这并不意味着削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忽视了语文的基础知识而淡化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这无疑是使学生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三忌模式化。

现代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教育也是如此。洋思经验、黄冈教学、杜郎口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模式。哪一种形式被“重视”,许多学校就竭力学习并推行这种教学模式,对他们的课堂教学模式认真学习,原样照搬,生怕“走样”。齐白石先生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绘画如此,语文教学也如此。语文教学可以有模式,但不要模式化。如果教师都去学习照搬,那只能是走向教学的“模式化”,使教学走入死胡同。一味推行统一的某种教学模式,终究会因“前途”渺茫而中途“夭折”。一味推行统一的某种教学模式,还会扼杀了教师的教学风格。使其不能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不能使教和学融为有机的整体,不能使自己的语文教学不断走向成熟。

第9篇

关键字:农村;语文;教学

如果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么语文教师就是这顶桂冠上的明珠。语文教师为了要上好一堂课,课前要大量查找资料,专研教材;课堂上要孜孜不倦地讲;课后还要认真细致的批改作业,忙得是不亦乐乎。满以为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可谁知换来的是参差不齐的成绩,令人不能满意。造成这样的根源是什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现代学生需要掌握的语文技能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现代的学生需要听、说、读、写四个技能的全面发展。在我们和他人实际交际的时候,就要用到听、说、读、写的技能。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听好、读好,说好、写好呢?我觉得,要让学生懂得在什么样的情景下、什么样的场合下、在什么人物身上来用、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这就要让学生掌握需要用怎样的词语,怎样的句式,怎样的说话语气。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教给学生这些语文技能,这也正是我们农村语文教学中贫瘠之处。

二、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是什么?

就词汇、语法方面说,中学生最需要掌握的是两方面的知识:一是词语和句式选择两方面的知识;二是有关虚词知识的运用。词语的选择,包括在特定环境下,为什么用这个词语、不用哪个词语,为什么用这个词语最合适呢?这就是词语的选择和词语的锤炼。通过教学,老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在某特定环境下可以用哪些词语,不可以用那些词语,为什么用这些词语最好。就虚词方面,也要让学生明白,在实际应用中怎么来锤炼使用虚词。其实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往往忽视虚词的教学,认为虚词不是特别重要,这种认识是有偏颇的。这也是我们农村现在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三、怎样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

在中学进行语文知识教学,必须坚持随机教学。什么是随机教学?我认为就是紧密结合课本的讲解或对作文、练习评讲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语文知识教学。我们在教学时不能脱离课文讲解,作文、练习讲评时孤立地给学生讲解某个常用词的用法,把词语教学和课文讲解、语文实践搞成两张皮,而是要融为一体。只有这样,同学才喜欢听,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农村语文教学在这点上做的不是很好。

针对农村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怎样来改进呢?我在平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思考和探索:

1、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听、说、读、写并重。

叶圣陶先生说:“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听和读是对语言的理解,是信息的接受;说和写是对语言的运用,是信息的输出。接受和理解的过程就是人思维活动的过程。并且,语文能力的表现形式就是语言能力,语文能力的内在本质就是思维活动。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用思维活动把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那种重读写,轻听说,甚至认为“多读、多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唯一途径的观点是偏颇的,这就不利于语文能力的整体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使这四种能力不断循环往复,交叉变换,才能促进知识的巩固和深化,促进学生分析、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

2、融情于教材,在情感中感化农村学生

农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来自于学生的内在需要,但这种求知的火焰需要老师去点燃。而这点火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过程,教师可以用自己对知识的渴求以及获取知识之后的满足之情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主动要求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情感投入到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情感中去,融真情于教材。教师要尽可能地了解、理解学生的兴趣、情绪、爱好,并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诱导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自己的体验与行为融入到学习中去。

3、学生的自学要和教师的讲授巧妙地结合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于教师的教学艺术语言的灵巧运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启蒙教育特点,教师的教学语言尤其具有示范、引导和影响小学生语言发展与语文能力的重要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语言艺术,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魅力及教学修养、教学风格等都会从教学语言的具体运用上体现出来。因此,抓住语文学科的特性,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质量,有效发展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其它学科教学语言相比,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

一、规范性

教师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可以效法的。如果说教师的行动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那么教师的语言就是有声的行为、无形的楷模。教师为人师表,口语的示范作用是“师表”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语言必须具有规范性,以期产生语言的正面示范效应。越是面对年龄小的学生,教师的语言越是要求具有规范性。因为小学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儿童处在语言习得阶段,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因此,特别要求教师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合乎规范,为儿童的语言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的老师把“师范”念成“思范”,“教室”念成“教史”;把“故意”说成“得为”,把“肥皂”说成“胰子”;把“你先走”说成“你走先”,“我听过”说成“我有听过”,等等。这些都是不符合规范的语言表达。教师必须运用国家宪法规定的“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和教育活动,这样既可避免教学语言出现“南腔北调”,又可以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正确的发展。如果一位教师不会运用普通话教学,那么他的语言即使妙语连珠,也不是规范化的。同时教师的口语表达还要做到声音宏亮、发音清晰、语流通畅,语调自然、适度。

二、科学性

教育教学本身就是科学,语文教学要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情达意必须准确细腻,合乎科学。教师要掌握词语的准确含义,包括词语的感彩和语体色彩,能正确、深刻地分析和传授知识。小学语文课本中一片文章题目为《落花生》,“落花生”是花生的另一种名称,而有的教师没有深入查阅理解,却望文生义解释为“种花生”,构成知识性错误。再如,“这个同学的解释,有人不同意,我认为是对的。”这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究竟是“这个同学的解释”我认为是对的,还是“有人不同意”我认为是对的,语意模糊,令人费解。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必须语意明确,毫无歧义。语文教学口语的科学性还体现在教学用语的简约与精练上。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有一则寓言说:狐狸讥笑狮子一胎只生一子。狮子笑着回答:“然而是狮子!”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同样不取决于话讲的多少,而在于是否简明扼要,是否句句击在学生心坎上。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要点,突出精华,精要处不惜泼墨如水,次要处也能惜墨如金,做到“立片言可以明百意”,“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真正达到以少胜多、以简驾繁的理想境界,使学生在同样有限的课时里获取更多的知识。

三、可接受性

小学语文教学口语应该贴近儿童的生活,能够被儿童充分理解和完全掌握,并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从具体的表现手法来看,应多用生动活泼的表达形式,多用儿童所习惯的、所熟悉的方法和手段。比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教学口语要注意词语的通俗易懂、语法的浅显简易、表达的生动有趣等,同时要注意有意识地逐步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高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相对较多的发展,这时,教师口语则要求严谨、深刻—些。

四、生动性

生动性是指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充满活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这既符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也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语文教材中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语文教师要善于用最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让学生在形象的意境中去切身感受体会,去解其惑,得其道,感知教材,理解作品,发展形象思维。

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得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为风趣。小学语文《月光曲》中有“幽静”一词,如果教师仅仅按照词典解释为“幽雅安静”,尽管十分准确,但学生不一定真正理解它的内涵与意境。一位有经验的教师这样阐述:“秋天的夜晚、朦胧的月光、小镇的河边、无人的小路、远处的茅屋、闪烁的灯光、断断续续的琴声……这就是课文中所描写的幽静的境界。”教师生动形象的描绘,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沉浸在“幽静”的氛围中,深深地感受到了幽远静谧的意境。特级教师于漪讲《春》时,用这样一段话导入:“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情有景。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学生也会感到春意融融,眼前一片勃勃生机。生动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结束语

有人曾经说过,完善的语文教学应该有诗歌语言的精炼,小说语言的生动,散文语言的优美,戏剧语言的传神,相声语言的风趣,演说语言的雄辩。这虽然是一种几近苛刻的要求,但它无疑也为我们描画了一个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第11篇

王冬精:盛老师,您的“和美语文”教学研究历时10余年,在小学语文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能不能谈一谈您提出这一教学主张的一些想法?

盛新凤:好的。我认为任何教学主张的提出,都有它的背景,“和美语文”也不例外。前几年,我发现小学语文教学及其研究一直被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操纵,非左即右,非此即彼,一直在做钟摆运动。极化现象的产生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研究迂回徘徊、停滞不前,也是造成语文教学效益不高的直接原因。这种两极对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尤为突出。近几年,我读了一些书,了解了如孔子的中庸教育哲学、一分为三的哲学观、古代建筑学、中医理论以及圆美理论等内容,接受了一些传统文化的熏陶,然后才发现我们只有用一种“和”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事物因“和”而美,语文教学也是因“和”而美。克服极化现象,构建“两极融通之和”的小学语文绿色生态课堂境界应是我们的终极追求。

其实,“和美语文”的研究经历了“诗意语文”“两极之美”“和美语文”三段历程。2000年,我们启动了“追寻小学语文诗意课堂境界”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追求融“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于一体的诗意课堂,引起了较大反响。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不够全面,语文教学不光要追求阳春白雪的诗意之美,还要有下里巴人的实用之美,即要有两极之美。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又启动了新的研究“追寻语文课堂的两极之美”。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发展了诗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境界追求又向前迈了一步。2006年,我们在对语文教学进行深度思考后,发现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应是两极融通后的和美之境。2006年,我参加浙江省首届高访学者培训班,“和美语文”第一次以课题形式进行申报。2007年,“和美语文”申报了浙江省规划课题,进行第二轮研究。可以说,这一系列的研究经历,推进了我的思考,是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思考的轨迹。

王冬精:我完全同意您的观点,回顾近百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史,我们确实因为极化思维的作怪而走了许多弯路,甚至是回头路。我认为“和美语文”的研究,它的现实意义是很大的。那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和美语文”的基本教学主张吗?

盛新凤:“和”这个字有着很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儒家的“中和”、道家的“妙和”与释家的“圆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第一个节目就是“和”。“和”最早出于春秋史伯的“和同论”,其中提出的“夫和则生物,同则不继”,正是所谓的“和而不同”。要把不同的事物加以综合,形成“和”之态,就要把极化的事物进行融通。所以,“和美语文”以“融通”为关键词构建自己的理念体系。“和美语文”雅俗共赏的优课观是融通之一。阅读教学“雅而不俗和者寡,俗而不雅则无精神滋养:”太“阳春白雪”,会造成“曲高和寡”,太“下里巴人”,则会流于枯燥、机械,缺乏美感和情趣。雅俗共赏的阅读教学,正是追求两极融通的“和美”境界,达到“共赏”的目的以适合各个层次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既有美感,有可鉴赏性,又有实用性、适切性。“和美语文”显隐结合的学习观是融通之二。内隐学习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因为语文具有极强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但语文教学的现状是忽视了学生的内隐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揭开内隐学习的神秘面纱,充分发挥内隐学习的巨大威力,还应把内隐与外显两种学习方式紧密结合起来,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和美语文”主客相生的师生观是融通之三。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角色不断变换、冲突,直至胶合,使课堂生成一种“有冲突之和美”。 “和美语文”的言意相谐的性质观是融通之四。“言”和“意”是个相互转化的过程:由言到意的转化策略有据言悟意、由言带意、创言补意,由意到言的转化策略有由意带言、循意识言、会意生言,最后达到言意共振的境界。

王冬精:任何一种教学理念和主张,都要经受实践的检验,涉及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和美语文都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操作程序、操作策略?

盛新凤:和美语文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建构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操作程序。如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主张遵循“寻点―拉线―丰枝―画圆”的教学程序进行设计:先找到一个教学支点,再拉出一条教学主线,线要注意延伸性、流畅性,还要在主线的牵引下,上挂下联,通过对主体语言的聚焦和发酵,加上文本中背景语言的渲染烘托,使课堂的主线变得丰厚饱满。最后“画圆”,画同心圆、开放圆,使课呈现圆融之美。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采用内外融通、读写融通、讲练融通的教学策略,找到最佳融通点,把课内和课外、阅读和写作、讲授和训练巧妙融通起来,使两极要素不断转换、相互交织、促进。

王冬精:盛老师,您提炼的这个设计流程我看可以用“点线圆和”来概括。但我还有一个问题: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文体不同,你们又是怎样根据课文特点寻找不同的融通点的呢?

盛新凤:文体不同,教学各异,关键是要找准不同的融通点。如导读写人文章,如何透过人物外貌探究人物内心,使人物形象在读者视野中“表里融通”,是教学的关键。我们可以从描写人物外表的语言切入,在逐层朗读、感悟中不断在学生头脑中“塑像”,塑有形的外在形象之像和无形的内在精神之像。叙事类文章,往往情、理蕴含在事中,文章通过对事的描绘,说理表情,读者通过对事的解读,悟理悟情。此类文章的教学抓手在哪?最佳融通点是“事理融通”,应紧紧抓住事件中耐人寻味的“细节”细读品味。“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文章,景物之美,必融合了作者情感之美,在教学过程中,“和美语文”主张把感受景物之美与体会作者情感融通起来,找到最佳融通点――情景融通。导读状物类文章,透过文本语言文字,既要感受物之“形”,又要感受物之“神”,把两者巧妙融合在一起,做到形神融通。要读中悟形,形中悟神。民间故事的特点是用虚构的情节表达人民真实的情感。教学的抓手是抓住融通点―― 虚实融通。诗词类文章,体会诗词的意境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此类文章的教学,要在诗词境与文章外显的语境之间找到巧妙的融通点,使诗词境与语境融通。

这几年,我带着我的研究团队,对不同文体的课文教学进行分类研究,总结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自己也对每类文体的课文都开发了公开课,如《番茄太阳》《燕子专列》《青海高原一株柳》《趵突泉》《文成公主入藏》《如梦令》《三个忠告》《最想做的事》《半截蜡烛》等,这些课例在全国各地公开示范教学,反响比较大,应该说是能很好地诠释“和美语文”的内涵。

王冬精:盛老师,这次在山东日照举办的“和美语文专题研讨会”很成功,可以说为您的“和美语文”研究进行了一个小结。您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大会的概况吗?

第12篇

一、激发学生兴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兴趣能激发人类的创造力。人们向往天空,进而发现了宇宙的奥秘;人们对脚下的土地产生了兴趣,进而创造了金字塔、万里长城雄伟的奇迹。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我认为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在于引导学生能够“好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灵活性很强,因此教师不要单纯从“教参”中领悟观点,进而引导学生得以“求甚解”。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努力激发他们获取新知识的动机,鼓励他们争当课堂的主体。学生的求知欲、创新欲、成就欲,以及渴望学习语文的兴趣逐日增长了,才会想学、爱学、乐学。

二、体现新课改理念,加强课堂讨论实效性探究

在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推进下,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进行改革,并大胆创新。课堂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的宗旨,把求知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积极开展生动有效的课堂讨论。而成功的课堂离不开新颖科学的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就像一幅美丽诱人的图画,能吸引学生在课堂内踊跃探索,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兴趣,引领学生对问题积极探究,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有一位大学的教授,他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后,问学生圆圈代表什么,大学生们看了以后纷纷进行想象,有一个同学对教授说,这个圆圈也许是一个不规则的圆吧!大家知道,如果把同样的问题交给幼儿园里天真的孩子们来回答,得到的答案肯定是丰富多彩的,比如他们会说是太阳、月亮、地球、月饼、眼睛等等。同样的问题,得到的答案却大不一样,究其原因,就是大学生的思想被禁锢了,他们越学思想越僵化了,慢慢地失去了想象力、创造力。从传统的语文教学来看,明显的误区就是让学生满足现成答案。近年来的语文高考试题,尤其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考查。如果学生缺乏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他们就很难应对。

四、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与健全人格

第13篇

【关键词】 美育教育 改变模式 深挖教材 拓展延伸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即是:“小学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是缺乏审美教育的教学活动就称不上是完美的教学,缺乏审美意识的学生也称不上是健全的学生。在新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这些课文注重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这一特点,依据语文教学的审美特征,遵循儿童的心理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将美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注重对学生讲授的多,而使学生感悟的少。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美育教育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不仅容易使学生厌倦而产生疲劳影响美感,同时也对学生对美的感悟体验也大打折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相应地改变教法,推陈出新,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该具有多样化特点。首先要营造美育教育的良好氛围,例如,教学语言富有音乐感的节奏性给学生以愉悦感,教学的节奏要错落有致富有变化,使学生产生精神的愉悦。教师进入课堂要充满激情,这样就会感染学生让学生富有学习的精神。教学的手段要多样化,例如运用多媒体,直观展现教材的一些内容,给学生以感官刺激,通过声音、图像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可以直接用感官去感知,能加深情感的体验。这些教学模式上的变化为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深挖教材,感受教材蕴藏的美育教育

1.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藏的自然美。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许多描写景物的课文,这些课文有的是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有的是描绘祖国的壮丽河山,语言优美,形象逼真,富有浓郁的诗情画意,给学生展开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景,给学生带来了众多的审美享受。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情趣, 用优美的语言、华丽的辞藻去描绘这些自然风景,通过反复咏诵课文,产生激情,让学生感悟教材中蕴藏的自然美。引导学生诵读、欣赏、玩味,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琢磨,把学生带到美的意境中去,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这也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特点。

2.让学生体会教材中蕴藏人格美。记事写人,赞颂人的思想道德情操等精神世界的心灵美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美好的人物形象能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 从而产生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好好揣摩他们的言行, 使学生体会人格之美。教材中描写了许多璀璨夺目的形象,他们高尚的品质、纯洁的心灵、美好的语言给学生深刻的感染。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美好人物的形象,让其情操、言行、心灵感染教育学生,使学生崇尚英雄模范,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勇挑重担、见义勇为、富有牺牲精神的高尚美德。

3.让学生体会文章蕴藏的意境美。所谓的意境包括意和境,它是浸润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 要让学生感受意境美,首先要营造美的环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 制造气氛, 表情范读, 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 以情动情, 使语文教学上升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也可以让学生采用绘画、唱歌、表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尽情感受写景之美,感受状物之美;还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意境。再通过老师富有感情的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再现自然和生活的美景,真切地感受、欣赏到美的因素,获得美的享受,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三、让学生在拓展延伸中学习创造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还不是将美育融入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激励学生创造美,既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在教学中,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美时, 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和灵感, 这时教师就应趁热打铁、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论文格式把整个审美过程进一步提升。 语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 结合课文的学习, 诱导他们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

第14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人格;思想;技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题海战术渐渐成为过去,如何充分利用好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也就是说怎样提高课堂效率,成了摆在一线教师面前亟待深思的问题。具体到语文教学来说,课文知识内容老化使学生产生隔膜和疏离,社会不良风气侵蚀让学生厌学情绪日益增加,这些因素都会严重影响教学效率。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而言,改变社会和他人很难,从自身做起比较容易,我们应该正视自己,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人格与效率

教学先做人,构建新型教育模式下的教师人格,提高课堂效率。教师的人格首先体现在道德层面上。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人境界。”自然境界重视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看见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不惜一切也要弄到手,无所顾忌;功利境界则稍有进步,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可以暂时克制自己的欲望,但还是以自我为主,重功利而轻道德。想吃好穿好本身并无可非议,谋求更大的利益也是人的本性,问题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还需要把“道义”这两个字放在心间。这便是道德境界。至于先义而后利,把道德修养当作本身的一部分,做到天人合一,那更是一种理想境界。作为一名教师,面对涉世未深的学生,应该多重视道德层面,至少做一个达到道德境界的人。

教师的人格美还表现在教师的服饰穿戴,一举一动上。不修边幅,胡子几天不刮,穿着短裤背心,提拉着拖鞋溜溜达达走进教室,这样的形象很难得到同学们的认同;做事拖沓,丢三落四,作业不能按时改完,卷纸还没发给学生几张就不翼而飞,这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言语粗俗,出口成脏,对学生的潜移默化更是糟糕。至于摆阔显富,一身珠光宝气,或者穿着妖艳绮丽,过于暴露,把教师等同于服装模特,绝不会让学生赏心悦目,只会带歪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思想和效率

敏锐的思想如利剑,是斩断应试教育模式束缚的最佳武器。语文属于人文科学,它不仅仅是学几个字词,背几篇作文所能概括的。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思想性和人文性,“除了能给人以知识、能力外,还具有思想道德教育,情感熏陶,培养性格、意志和审美观念等功能”。(引自黄品泉《试论钱梦龙的“人格总体论”及语言教学观》《语文教学论坛》1990年第6期)从语文教学的目标来讲,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多元的,不仅有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标,而且有认识、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标。语文教师如果只能教给学生字词句篇,只能让学生背诵文学常识,实在是不合格的,语文教师之所以是语文教师,他在学生心目中,更应该是精神上的指路者和导师。

要做学生精神上的指路者和导师,教师自己必须眼界开阔,善于接受新知识,思想开放,对人生和社会有敏锐和清醒的认识,也就是说,教师应该能够同时扮演诗人和哲学家的角色。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东西铺天盖地而来,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作为教师如何应对呢?闭上眼睛或者视而不见,这种遇见变故把脑袋沙地里的鸵鸟心态固不可取,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把自己变成一个各种杂烩堆放一地的垃圾场也不见得高明。魏书生老师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深思,他在班上让学生订阅了很多科学杂志,很受孩子们的欢迎。设想一下,魏书生老师如果板起脸,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课外书一概没收,结果如何?或者不加选择,学生订阅了很多时尚杂志、八卦周刊,结果又如何?

教师的教学思想的保守有时直接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教授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教师只是简单地把中心思想归纳于讽刺皇帝的昏庸上,稍微深层次一点的东西只字不提,不敢越教学参考书雷池一步。事实上,安徒生之所以是世界级的文学大师,《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超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数百年来入选各国语文教材,其立意之深远,思想之深邃,远远不只是讽刺皇帝的昏庸。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受教育模式的影响,不管学生的需求,也不管课文的本意,只管追求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这实在是令人无奈。语文教学要发展,就不能停留在只教几个应考的知识点上,应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大胆质疑提问,从佳作中汲取营养,多方位理解。

教学模式的僵化也严重地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比如学习小说《杨修之死》,学生拿到课文以后本是兴致勃勃,觉得这篇出自《三国演义》的故事很有意思,个别对三国故事有兴趣的学生只怕还能联系看过的资料,说出几点颇有水平的意见。但是教师一上课,味道就变了,先死记文学常识,再照本宣科地介绍几句时代背景,然后进行人物分析,这么几斧子下来,故事被肢解的七零八落,学生自然是兴味索然。

三、技艺与效率

打铁还要自身硬,教学手段的强化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一个小水洼可以漂起几片枯叶,一片湖泊可以养活鱼虾,而要给万吨巨轮提供纵横驰骋的舞台,一定要是广阔的海洋。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很难做到得心应手。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才行。教师必须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学生们的欢迎,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有时候,这种崇拜甚至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第15篇

艺术美 语文教学路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成高格,自有名句。”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感情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一、语文教学中的艺术美

艺术都是相通的,语文之课堂教学中也要追求境界美。这种境界就是指在教学过程所创造的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教学氛围,它以激发学生兴趣,更好地传授知识,培养创新能力,陶冶情操为目的,以知识性和科学性为前提,以形象美、情感美、结构美为主要因素,是教学的一种理想境界。

形象美。课堂教学中的形象美是通过生动教学活动感悟作品的艺术形象,或者将抽象知识、道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艺术形象。

文学作品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对教材中的艺术形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函咏体味,使之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情感美。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如果说,创作过程是一个“情动而辞发”的过程,那么欣赏过程则是一个“批文以入情”的过程。

要引导学生“入情”,教师要必先“入情”,只有深刻的感动了自己的东西,才能深刻的感动别人。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室在上课前,必先要准确的把握每部作品的时代背景,深刻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首先让自己先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在此基础上,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用充满感情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创造一种适合作品的基调的情感氛围,让这种感情弥漫于整个课堂之中,融汇到每个学生的心田,让他们身心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达到最佳学习的境界。

二、语文教学中实现艺术美的路径

那么,如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这种形象美与情感美呢?

第一,读。读――语文教学的第一教学法。语文重感悟和积累,语文靠读。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可以通过声调和语气把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感情传达出来,诗歌要读,散文要读,小说要读,议论文里的重点段落也要读。朗读的好,文艺、文情、文势、文序、文趣,都可在铿锵的朗读声中体现出来。“激昂出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必须是朗读的高手。充分发挥你的语言魅力,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梁实秋先生在回忆他的国文老师时有这样一段话:“徐先生教书,首先是把原文一丝不苟的引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的意义好像都给渲染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已经理会了原文意义的一半了”因此老师选择恰当的朗读方式,用富有感染力与象征性的“美读”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魅力。

第二,情讲。做到情讲一方面要背课时“入的去”,上课时“出得来”;另一方面要讲究教室上课时的语言艺术。

于漪老师教《,你在哪里》一课时,课堂里之所以会出现一片悲咽之声,就是因为老师请感动人的缘故。于老师说:“我的教案是用泪水写出来的。”备课时有了这样的感情,教课时又运用那种“发自肺腑、亲切真诚”的语言,使这种情“出得来”,学生当然会情不自禁。

要使这种情“出的来”,还要依赖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主要条件。”教学语言在教学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传递信息、知识具有特殊作用,还具有强烈的情感激励和鼓励的作用。教师的语言应是准确、流畅、充满感情、富有启发性语言。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做到:叙述,娓娓动人,声情并茂;描写,生动形象,惟妙惟肖;说明,平实明了,简洁清楚;议论,头头是道,逻辑严密;抒情,出自肺腑,真诚亲切。学生则能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状,如闻其声的艺术享受。

教师语言还包括教师的体态语言。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无不传达信息,无不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学中,教师要用自然得体的体态引导学生正确的感知与理解;同时也要密切注意学生表情和动作的反应,并据此来判断学生感知和理解的程度,及时调整情绪,改变手法,推动教法。

在教学中,教师在情讲,在注重自己的语言艺术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规范。指导学生用准确、优美的语言回答问题,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教师的语言是美的,学生的语言也应该是美的。美的语言相互感召,才能形成美妙的乐章,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中的情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