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开放银行发展现状范文

开放银行发展现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开放银行发展现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开放银行发展现状

第1篇

银行业在引入民间资本的问题一直我国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多年来也在不断积极探索。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性,介绍了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现状,和台湾民营银行的经验,以期为我国正在探索的“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设立民营银行等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民营银行;发展现状;经验借鉴

1998年至2000年的三年时间里,世界银行金融市场发展局对世界107个国家的金融和银行体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截止2000年底,其资产规模占全球银行资产的比例接近70%。并且从发展趋势来看,自1990年以来,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民营银行的资产比重总体呈上升态势,而国有银行资产比重则在不断下降。其中,发达国家国有银行资产比重平均由40%下降到20%,发展中国家则平均由60%下降到40%。由此可见,民营银行已经日趋成为各国银行业的主流。

一、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性

发展民营银行并非是权益之计,而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战略改革的战略性步,从我国目前来看,发展民营银行有其客观必然性。

第一,是推动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竞争的客观要求。

中国的银行体制开始改革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中农工建4家国有银行为主体,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银行的多层次、多种形式的银行业格局,但是总体上银行业的集中度仍然很高,近70%的存贷款增量仍然被国有和国有控股银行掌握。到目前为止,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仍然处于垄断地位,而且这种由于计划经济的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垄断本身是不会主动产生优化银行产业结构的动力的,从而造成了国有商业银行对金融资源的配置低下的现状。发展民营银行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加快国有银行的改革步伐,使得我国的金融体系更加健全和稳定。

第二,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必然要求。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有关数据显示,在我国企业总数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99%,对我国的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和82%的新产品开发。当前,“十二五”规划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作为战略重点,这其中离不开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进而离不开一个与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相匹配的健全有效的金融体系支持。现阶段,我国的银行业仍然由国有银行垄断,它们主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一直制约着他们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发挥。

第三,是促进民间金融规范发展的现实途径。

民间金融的特点是自发和自主,主要包括民间借贷、民间集资、地下钱庄和典当等形式。由于缺乏有效的规范,民间金融的利率水平普遍比较高,并且缺乏法律保护,隐含较大的支付风险,并且民间借贷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处于比较混乱的自发状态,因此容易引发借贷纠纷和刑事案件。不少债权人常通过暴力形式收回借款,导致地区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加大经济和金融运行风险。而民间银行有着现有正式融资渠道所不具有的优势,同时,可以使民间借贷起到很强的规范作用。

二、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

民营银行是由民间资本控制与经营的,相对于国有银行而言的一种现代金融企业,它是产权结构、资产结构和治理结构的统一。

2013年,政策放开,民间资本兴办银行一浪高过一浪,出现了“全民银行”的投资热潮。民资渴望进入银行业,一是看中银行的高收益;二是期望能够为企业自身服务,解决融资困境,在更大范围内利用金融资源,甚至不排除有些企业想高关联交易,使民营银行成为自身的融资平台;三是将来民营银行可以上市,套现,这对企业来说可谓是一本万利。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稳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实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目前,我国首批试点地区名单已经确定。

三、台湾民营银行的经验借鉴

(一)开放民营银行设立的速度不宜过快

台湾地区开放民营银行设立时,首批核准了16家民营银行。新设的民营银行资本规模远高于既有的公营银行,短期内对货币市场、人才储备等造成冲击,长期中更导致银行数量过多、竞争过度,银行业利润下降,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

(二)较高的资本金门槛不仅无法有效限制申报数量,反而导致其与公营银行形成了同质化竞争

为限制民营银行申报家数,台湾地区相关部门为其设定了远高于公营银行的资本金门槛。事实证明,资本金规模未能限制民营银行申报数量。准入门槛采取“一刀切”模式,未考虑新设银行的业务种类、经营规模等。民营银行诞生伊始就背负着巨额的资本金压力,业务重点自然是传统的大企业贷款,未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三)开放民营银行设立应考虑金融服务的地域性、产业性等特征

台湾地区开放民营银行设立时没有考虑地域、产业等因素,银行可自主选择网点分布、客户类型,几乎所有的银行都集中争抢大型企业客户的存贷业务。在总结开放民营银行设立的经验教训时,应多考虑客户的地域、产业等特征,首批开放针对特定地区。

(四)开放民营银行设立的同时应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与民营化同步进行的过程中

从开放民营银行设立至今,台湾地区一直没有建立可行的银行破产退出机制。这种“只进不出”的市场存在很高的道德风险。随着民营银行数量的激增,因其个体运营上的差异而导致的优胜略汰不可避免,但是台湾当局一直没有建立有效的银行退出机制。在这种环境下,经营不善的银行在考虑退出市场时发现退出成本太高,因而更多地依赖于台湾当局对银行采取的“不可倒闭”政策,形成了很高的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熊继洲,罗得志.民营银行:台湾的经验与教训[A].金融研究,2003,(2):1221

第2篇

关键词 村镇银行 融资渠道 信用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1村镇银行经营发展现状

村镇银行指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各项如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收付款等一系列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务主要覆盖在城市地区,村镇银行起步晚。2006年银监会创新性的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实现了我国农村金融政策的重大突破。紧接着,2007年银监会相关规定,为村镇银行的发起设立和经营管理提供制度保障,这标志着我国村镇银行的正式起步。随后我国提出加速村镇银行建设的三年规划,制定开放性政策,给予一些政策扶持,加快村镇银行的发展步伐,2009年,村镇银行数量破百。至此,村镇银行进入迅速扩张阶段,据统计,包括分支机构,2013年村镇银行数量突破1500家。

2我国村镇银行经营存在的问题

2.1支付的便捷性有待提高

村镇银行没有加入银联的行列,异地、跨行取款都需要通过其他银行,与此同时,村镇银行的现金调拨也需要由农村信用合作社,手续上的繁琐降低了村镇银行的效率。

2.2业务的经营项目种类少

截至目前,我国村镇银行能够办理的业务种类远远少于城市银行,电子银行、投资理财等的发展更是远远落后于城市银行,业务种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发展,无法满足客户对业务的多样化需求。导致很多客户有需求但村镇银行无法办理。

2.3融资难,资金来源不足

农民的资金对于村镇银行来说数额小、很分散。相较于市民,农民的闲置资金少,存款能力有限,加之村镇银行网点少,往往离家远,因此难以吸引农民去村镇银行进行储蓄。从银行自身的角度讲,村镇银行业务种类少,效率低,融资渠道少。这些因素导致了村镇银行的融资难。

2.4存在信用风险

由于农产品的产量和销量受天气和市场的影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之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农民的收入难以保证。与此同时,农户由于缺少固定资产,因此在申请小额贷款时缺乏有效的抵押工具,而小额贷款又是村镇银行的主要业务。因此,这些因素导致村镇银行的收益存在很多潜在的信用风险。

2.5金融监管力度缺乏

对于村镇银行的金融监管,虽然相关部门制定了严格地政策和法规,但由于村镇银行发展时间短,没有形成区别于城市银行适合自身结构和经营范围的监管体系和运作机制,使得村镇银行监管存在机制不健全、农村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性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村镇银行缺乏监管力度。

3完善村镇银行经营的对策

3.1拓宽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

3.1.1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理财意识

(1)加快农业保险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通过建设与完善农业保险机制,有效规避风险,减少农业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出现重大损失,保证和提高农民的收入,从而有效保护村镇银行的利益,同时增加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

(2)丰富农民的文化知识,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的理财意识。教育是发展经济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的教育水平相对低,相关部门应重视农村的教育与再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丰富农民的文化知识,从而增强农民的资金运作能力,提升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另外,地方媒体应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的理财意识,增强其对村镇银行的认识,了解村镇银行的相关业务,引导他们将闲置资金存到村镇银行,从而拓展村镇银行的业务渠道。

3.1.2发行村镇银行金融债券

村镇银行可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的方式扩充本金,通过发行形式、期限各不相同的金融债券来吸收农村各类闲散资金,这种方式不仅能拓宽村镇银行资金来源渠道,同时也改善了村镇银行资金来源总量波动的问题,保证了村镇银行资金的稳定性。

3.2提升管理水平,防范信用风险

由于我国农村与城市呈现二元化趋势,其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大,并且,农村与农村之间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村镇银行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所在农村的现实条件,建立信用风险预警系统、信用内部评级体系等信用风险防范机制,重视员工的培养,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全面提升村镇银行的管理水平来防范信用风险。

3.3加强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部门应从政策上建立健全的村镇银行风险管理机制,为村镇银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提供指导方向和具体方法。如,规定对申请开办村镇银行的个人或企业要严格审核、规定村镇银行的准备金率高于一般水平等等。

4总结

2006年以来,村镇银行从起步逐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发展时间短、扩张速度快也使村镇银行的业务经营面临一些困难。本文描述了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出村镇银行经营存在支付便捷性差、业务经营范围小、融资渠道小、存在信用风险和监管不力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景浩.当前我国村镇银行经营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1(04).

第3篇

关键词:金融开放;经济增长;资本账户开放

一、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国际贸易对于国际资本流动的持续推动作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相继推行金融开放政策,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金融开放属于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对外方面,它主要包括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市场开放。其中广义上资本账户开放定义为不对资本跨国交易进行限制或对其采取可能会影响其交易成本的相关措施,而狭义的资本账户开放主要是指取消跨境资本交易的汇兑环节限制,可以理解为允许国际资本和本国资本以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方式自由进出。而金融市场开放主要是指允许外资金融机构以独资、合资或并购等方式在本国从事银行、证券和保险服务业。

然而伴随着近几年金融危机的频频来袭,各国的资本开放账户是否能够应对大量外资流入可能引起的货币危机,这一疑问同样存在于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中。因此后危机时代金融开放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两方面的。以下将从我国目前的资本账户开放进程入手,以及通过对少数国家的经验借鉴,来促进我国金融开放的顺利实施。

二、经济增长下的我国金融开放的进程与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资本积累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我国中国的金融开放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但关键还是需要看其在生产效率上的提高。我国金融开放的第一阶段是在改革开放后(1979.1.1-2001.12.10),此时同样也是我国金融开放的尝试阶段;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后国际贸易业务的迅猛发展使金融市场发展进入第二阶段(2001.12.11-2006.12.10),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也是国内金融开放的实质性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006.12.11-至今)则是我国金融全面对外开放的实施阶段。在现有的金融开放政策框架下,金融开放有助于我国经济增长。在开放尝试阶段,金融开放使人均GDP年均提高0.028%-0.094%;第二阶段为0.08%-1%;第三阶段为0.06%-0.18%。

由此,金融开放对我国经济的阶段性影响是有两面性的。首先,虽然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但由于我国具有较高的国内储蓄率、长期性资本的流入,以及较好的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内经济的相对稳定性,都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以吸引长期直接投资为主的金融开放策略的实施,使得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逐步提高,从而获得了经济的持续增长。然而,有可能由于国内自身发展不足,特别是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官方承诺开放的速度和质量不相匹配,导致金融开放的真实水平与官方承诺水平并不协调,这样便会达到抑制国内资本积累同国外成熟技术结合的负效应。倘若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也会导致国内经济抵御金融风险的冲击能力脆弱,给增长带来潜在的威胁。因此如何改善金融开放已经带来的或者可能带来的不良冲击,成为当前中国金融开放研究的重要方面。

三、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开放政策的经验借鉴

经济全球化不仅带来了各国间资本的自由流动,同时也使得各国在金融开放政策上逐步成熟起来。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开放经验尤其值得深入学习与探讨。

东南亚国家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实施金融自由化改革,一批有一批的新兴市场国家开始走出金融开放的第一步,而新加坡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成为继伦敦、纽约和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跻身离岸金融市场的行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新加坡虽然未能幸免,但凭借其成功的金融开放政策,相比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新加坡受到的危机影响最小、处境最佳。总结其能在多次经济危机中依据保持国家金融状况稳定多半归功于其良好的金融开放政策,尤其是以下几方面比较值得借鉴。

1. 重点发展金融业,大力发展离岸金融业务,1968年创立新加坡亚洲美元市场,2013年5月,新加坡开展离岸市场人民币清算服务,成为第三大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

2. 引进声誉良好且注册资本不少于800新币的外资银行,并建立商业银行竞争机制,在资本充足率、存贷比例等方面实行极其严格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使得呆坏账比例控制在2%-3%。

3. 对于本国金融机构及外资金融机构实行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尤其是银行业务的管理上,例如资本充足率最低设限为12%,但实际中甚至高达20%。

然而相比之下,泰国1997年首发罕见的金融危机,墨西哥1994年也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其多半是泰国与墨西哥的不当的金融开放政策引起的。均由于两国大肆放开对外资的限制,而导致其走上了匆忙的金融自由化道路。过快的经济自由化造成经济实体空虚,从而禁不住丝毫的“泡沫经济”的打击,最终演变为金融危机。

澳大利亚在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上,同样在推进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方面实现了出乎意料的成功。20世纪80年代初,澳大利亚开始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20多年的改革经验对我国金融开放的进程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 实行金融市场全面自由化。以放松管制为自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1980年起,取消存款利率上限,取消金融机构存贷利率,取消外汇管制等金融管制措施,实现金融全面开放。

2. 推进金融监管市场化,1996年,成立金融体系调查组,提高监管效率,实现金融监管体制的严格的管理方式。

四、政策建议

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金融开放成功的实践以及泰国、墨西哥过度开放而引起金融危机的教训为我国目前金融开放现状提供了很好的修正蓝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1. 建立审慎的银行业管理体系,加快跨境资本的流动速度。以澳大利亚为蓝本,积极拓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鼓励国资银行走出国门,以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银行内部建立可操作的风险管理制度,提高资本质量,有效抵御外来风险。

2. 逐步放开利率,渐进式实现利率市场化,便于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利率水平,但前提是建立存款保证金制度,从而有助于有效规避和防范金融风险。同时有利于促进国内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改善产品,推进机构的经营改革和发展。

第4篇

关键词:外资银行;金融;发展前景;策略

一、我国外资银行的发展现状

1.数量持续增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状况持续转好。截止2004年底,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了204家营业性机构。以上海市为例,截止到2005年3月底,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3423.4亿元,同比增长了38.4%,占市场总额的12.8%,上升了2.2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1659亿元,同比增速达到50%以上,占上海市贷款市场总额的10.6%。2005年1-3月份,外资银行实现经营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了46.8%。

2.入股中资银行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在过去一年间,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相继启动股份制改造,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机制更为灵活的股份制银行,开放更是全面提速。截至2005年10月,共有19家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了16家中资银行,投资总额近165亿美元。目前境外投资者持有的股份,已经占到中资银行总资产的15%。

3.进入范围由京沪深向内地逐步扩散。目前,以京沪深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仍是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首要选择地域,并且以京沪深为中心不断向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延伸。随着鼓励外资金融机构为西部大开放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提供金融支持的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服务的对外开放区域将不断扩大,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后的地域分布也将不断向中西部延伸。

4.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数量逐渐增多。截至2004年10月末,已有105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其中61家获准经营中资企业人民币业务,从12月1日开始,中国将进一步按时开放昆明、北京、厦门三个城市的人民币业务,并提前一年开放西安、沈阳两个城市的人民币业务,使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增加到18个。

5.人民币业务主要集中于存贷款。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主要集中在存款与贷款上,结算方面也趋向活跃,其人民币的来源不仅依靠外商投资企业的存款,而且充分利用同业借款等市场机制来筹集,基本上满足了信贷资产上的需求。据业内人士预计,外资银行在大陆的贷款额将以每年40%速度增长,到2010年,外资银行占大陆总贷款的比例将达8%。

二、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前景展望

专家分析,外资银行和跨国公司之间的天然联系是割不断的,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初衷便是跟踪自己原有客户发展市场的需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资银行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已有的外币业务客户群中跨国公司占了绝大多数,目前,该行正在等待着获得人民币业务的经营权,而那些跨国公司、高端客户正是他们首先发展的目标。

对未来更长的时间,即全面开放人民币国内市场后,中国银行机构将继续保持在国内银行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而外资银行机构则可能稳步提高它们的市场份额。外资银行机构要显著地提高它们在中国国内银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将其地位提升到与现有的若干股份制商业银行相类似的水平,它们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准备和开发工作。这包括,在更多的中国城市开设分行,在已经开设分行的城市中开设更多的经营网点,在推销成熟的银行服务产品的同时针对中国客户需求特点进行调整和创新,实行融合中外文化因素的经营和管理策略,推行人力资源上的本土化战略,与国内银行机构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多样化的密切合作。也就是说,外资银行需要成为被中国国内客户广泛认可的经营机构,为中国国内企业带来并增加直接经济效益,帮助中国经济改善资源配置,促进资金合理流动,降低金融风险,使外资银行真正成为中国经济体系和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1.外资银行并购中资银行的案例将大幅度减少。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外资行在限售期后大幅减持中资行股权获取暴利,引起国内舆论争议;二是学术界对海外战略投资者提高中资行公司治理水平、科技水平存不同看法;三是次贷危机后,外资行自顾不暇,光环破灭,中资行已不再盲目崇拜外资行的经验。

2.在我国建立分行或独立法人银行的外资行会越来越多。自2007年花旗等4家外资行率先成立独立法人银行后,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已成立24家独立法人银行。随着中国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小国的金融机构将不断在中国增设机构,大型外资行则成立独立法人银行。有必要指出的是,台资银行或大举进驻大陆。

3.一些外资行已完成中国境内机构布局并采取本土化策略。东亚、汇丰、恒生等外资行在中国境内分行数已达15个以上,多于所有城商行分行数,在东部沿海地区机构铺设已基本完毕,正在向中西部地区扩展。目前,港资、新资、美资等外资行大多采用了本土化的发展战略。预计今后有更多欧资和韩资银行采用本土化发展策略。

4.外资行市场准入将越来越广泛。一些外资行已经具备发行借记卡的资格,下一步外资行拓展的重点应是信用卡业务。一部分外资独立法人银行提出A股上市及发行次级债的要求。例如,东亚(中国)已经公开表达了A股上市的希望。外资银行业务准入水平将与中资银行相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外资银行希望分支机构能够扩大,能够更关注核心客户,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希望有更多网络的发展以及有更多客户的发展。深化:全球的网络是外资银行的一个优势,但不仅仅是在中国网络的优势,仅仅靠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分行就要与中国内地银行竞争是很难取胜的,但是可以在这个市场带来国际化的发展,而且能够带来不同的产品和方案给客户。强化:从一个现有客户身上得到更多的收益与获得一个新客户相比是更容易的,外资银行希望通过强化客户关系以获得更多的份额。优化:外资银行希望能够提供良好的服务给客户,只有通过这样的优化才可以使外资银行和其他银行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8年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第5篇

[关键词]外资银行 金融 发展前景 策略

一、我国外资银行的发展现状

1.数量持续增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状况持续转好。截止2004年底,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了204家营业性机构。以上海市为例,截止到2005年3月底,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3423.4亿元,同比增长了38.4%,占市场总额的12.8%,上升了2.2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1659亿元,同比增速达到50%以上,占上海市贷款市场总额的10.6%。2005年1-3月份,外资银行实现经营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了46.8%。

2.入股中资银行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在过去一年间,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相继启动股份制改造,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机制更为灵活的股份制银行,开放更是全面提速。截至2005年10月,共有19家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了16家中资银行,投资总额近165亿美元。目前境外投资者持有的股份,已经占到中资银行总资产的15%。

3.进入范围由京沪深向内地逐步扩散。目前,以京沪深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仍是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首要选择地域,并且以京沪深为中心不断向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延伸。随着鼓励外资金融机构为西部大开放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提供金融支持的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服务的对外开放区域将不断扩大,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后的地域分布也将不断向中西部延伸。

4.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数量逐渐增多。截至2004年10月末,已有105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其中61家获准经营中资企业人民币业务,从12月1日开始,中国将进一步按时开放昆明、北京、厦门三个城市的人民币业务,并提前一年开放西安、沈阳两个城市的人民币业务,使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增加到18个。

5.人民币业务主要集中于存贷款。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主要集中在存款与贷款上,结算方面也趋向活跃,其人民币的来源不仅依靠外商投资企业的存款,而且充分利用同业借款等市场机制来筹集,基本上满足了信贷资产上的需求。据业内人士预计,外资银行在大陆的贷款额将以每年40%速度增长,到2010年,外资银行占大陆总贷款的比例将达8%。

二、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前景展望

专家分析,外资银行和跨国公司之间的天然联系是割不断的,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初衷便是跟踪自己原有客户发展市场的需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资银行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已有的外币业务客户群中跨国公司占了绝大多数,目前,该行正在等待着获得人民币业务的经营权,而那些跨国公司、高端客户正是他们首先发展的目标。

对未来更长的时间,即全面开放人民币国内市场后,中国银行机构将继续保持在国内银行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而外资银行机构则可能稳步提高它们的市场份额。外资银行机构要显著地提高它们在中国国内银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将其地位提升到与现有的若干股份制商业银行相类似的水平,它们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准备和开发工作。这包括,在更多的中国城市开设分行,在已经开设分行的城市中开设更多的经营网点,在推销成熟的银行服务产品的同时针对中国客户需求特点进行调整和创新,实行融合中外文化因素的经营和管理策略,推行人力资源上的本土化战略,与国内银行机构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多样化的密切合作。也就是说,外资银行需要成为被中国国内客户广泛认可的经营机构,为中国国内企业带来并增加直接经济效益,帮助中国经济改善资源配置,促进资金合理流动,降低金融风险,使外资银行真正成为中国经济体系和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1.外资银行并购中资银行的案例将大幅度减少。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外资行在限售期后大幅减持中资行股权获取暴利,引起国内舆论争议;二是学术界对海外战略投资者提高中资行公司治理水平、科技水平存不同看法;三是次贷危机后,外资行自顾不暇,光环破灭,中资行已不再盲目崇拜外资行的经验。

2.在我国建立分行或独立法人银行的外资行会越来越多。自2007年花旗等4家外资行率先成立独立法人银行后,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已成立24家独立法人银行。随着中国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小国的金融机构将不断在中国增设机构,大型外资行则成立独立法人银行。有必要指出的是,台资银行或大举进驻大陆。

3.一些外资行已完成中国境内机构布局并采取本土化策略。东亚、汇丰、恒生等外资行在中国境内分行数已达15个以上,多于所有城商行分行数,在东部沿海地区机构铺设已基本完毕,正在向中西部地区扩展。目前,港资、新资、美资等外资行大多采用了本土化的发展战略。预计今后有更多欧资和韩资银行采用本土化发展策略。

4.外资行市场准入将越来越广泛。一些外资行已经具备发行借记卡的资格,下一步外资行拓展的重点应是信用卡业务。一部分外资独立法人银行提出A股上市及发行次级债的要求。例如,东亚(中国)已经公开表达了A股上市的希望。外资银行业务准入水平将与中资银行相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外资银行希望分支机构能够扩大,能够更关注核心客户,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希望有更多网络的发展以及有更多客户的发展。深化:全球的网络是外资银行的一个优势,但不仅仅是在中国网络的优势,仅仅靠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分行就要与中国内地银行竞争是很难取胜的,但是可以在这个市场带来国际化的发展,而且能够带来不同的产品和方案给客户。强化:从一个现有客户身上得到更多的收益与获得一个新客户相比是更容易的,外资银行希望通过强化客户关系以获得更多的份额。优化:外资银行希望能够提供良好的服务给客户,只有通过这样的优化才可以使外资银行和其他银行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8年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第6篇

关键词:外资银行金融发展前景策略

一、我国外资银行的发展现状

1.数量持续增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状况持续转好。截止2004年底,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了204家营业性机构。以上海市为例,截止到2005年3月底,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3423.4亿元,同比增长了38.4%,占市场总额的12.8%,上升了2.2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1659亿元,同比增速达到50%以上,占上海市贷款市场总额的10.6%。2005年1-3月份,外资银行实现经营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了46.8%。

2.入股中资银行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在过去一年间,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相继启动股份制改造,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机制更为灵活的股份制银行,开放更是全面提速。截至2005年10月,共有19家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了16家中资银行,投资总额近165亿美元。目前境外投资者持有的股份,已经占到中资银行总资产的15%。

3.进入范围由京沪深向内地逐步扩散。目前,以京沪深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仍是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首要选择地域,并且以京沪深为中心不断向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延伸。随着鼓励外资金融机构为西部大开放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提供金融支持的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服务的对外开放区域将不断扩大,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后的地域分布也将不断向中西部延伸。

4.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数量逐渐增多。截至2004年10月末,已有105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其中61家获准经营中资企业人民币业务,从12月1日开始,中国将进一步按时开放昆明、北京、厦门三个城市的人民币业务,并提前一年开放西安、沈阳两个城市的人民币业务,使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增加到18个。

5.人民币业务主要集中于存贷款。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主要集中在存款与贷款上,结算方面也趋向活跃,其人民币的来源不仅依靠外商投资企业的存款,而且充分利用同业借款等市场机制来筹集,基本上满足了信贷资产上的需求。据业内人士预计,外资银行在大陆的贷款额将以每年40%速度增长,到2010年,外资银行占大陆总贷款的比例将达8%。

二、外资银行在华未来展望

专家分析,外资银行和跨国公司之间的天然联系是割不断的,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初衷便是跟踪自己原有客户发展市场的需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资银行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已有的外币业务客户群中跨国公司占了绝大多数,目前,该行正在等待着获得人民币业务的经营权,而那些跨国公司、高端客户正是他们首先发展的目标。

对未来更长的时间,即全面开放人民币国内市场后,中国银行机构将继续保持在国内银行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而外资银行机构则可能稳步提高它们的市场份额。外资银行机构要显著地提高它们在中国国内银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将其地位提升到与现有的若干股份制商业银行相类似的水平,它们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准备和开发工作。这包括,在更多的中国城市开设分行,在已经开设分行的城市中开设更多的经营网点,在推销成熟的银行服务产品的同时针对中国客户需求特点进行调整和创新,实行融合中外文化因素的经营和管理策略,推行人力资源上的本土化战略,与国内银行机构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多样化的密切合作。也就是说,外资银行需要成为被中国国内客户广泛认可的经营机构,为中国国内企业带来并增加直接经济效益,帮助中国经济改善资源配置,促进资金合理流动,降低金融风险,使外资银行真正成为中国经济体系和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1.外资银行并购中资银行的案例将大幅度减少。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外资行在限售期后大幅减持中资行股权获取暴利,引起国内舆论争议;二是学术界对海外战略投资者提高中资行公司治理水平、科技水平存不同看法;三是次贷危机后,外资行自顾不暇,光环破灭,中资行已不再盲目崇拜外资行的经验。

2.在我国建立分行或独立法人银行的外资行会越来越多。自2007年花旗等4家外资行率先成立独立法人银行后,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已成立24家独立法人银行。随着中国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小国的金融机构将不断在中国增设机构,大型外资行则成立独立法人银行。有必要指出的是,台资银行或大举进驻大陆。

3.一些外资行已完成中国境内机构布局并采取本土化策略。东亚、汇丰、恒生等外资行在中国境内分行数已达15个以上,多于所有城商行分行数,在东部沿海地区机构铺设已基本完毕,正在向中西部地区扩展。目前,港资、新资、美资等外资行大多采用了本土化的发展战略。预计今后有更多欧资和韩资银行采用本土化发展策略。

4.外资行市场准入将越来越广泛。一些外资行已经具备发行借记卡的资格,下一步外资行拓展的重点应是信用卡业务。一部分外资独立法人银行提出A股上市及发行次级债的要求。例如,东亚(中国)已经公开表达了A股上市的希望。外资银行业务准入水平将与中资银行相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外资银行希望分支机构能够扩大,能够更关注核心客户,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希望有更多网络的发展以及有更多客户的发展。深化:全球的网络是外资银行的一个优势,但不仅仅是在中国网络的优势,仅仅靠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分行就要与中国内地银行竞争是很难取胜的,但是可以在这个市场带来国际化的发展,而且能够带来不同的产品和方案给客户。强化:从一个现有客户身上得到更多的收益与获得一个新客户相比是更容易的,外资银行希望通过强化客户关系以获得更多的份额。优化:外资银行希望能够提供良好的服务给客户,只有通过这样的优化才可以使外资银行和其他银行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8年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第7篇

>> 我国台湾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启示 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发展及启示 我国台湾地区的加工出口区现状与启示 台湾地区电子认证服务发展现状及启示 探析我国民资商业银行设立的背景条件及意义 探析我国民营银行设立的背景条件及意义 小议我国台湾地区《民法·亲属》发展的若干启示 我国台湾地区幼儿亲职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其启示 我国台湾地区农业产业化政策及启示 浅议台湾地区产险业并购及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台湾地区图书馆法律研究及启示 浅析台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启示 我国台湾地区高校图书馆学科专家/指导教师制度及其启示 我国台湾地区高校图书馆校友服务实践与启示研究 台湾地区高校学位论文授权及开放存取的现状 简析中国台湾地区《终身学习法》立法背景及启示 我国台湾地区市地重划公众参与方式的启示 我国台湾地区小学品德测评实践与启示 我国台湾地区长期照护制度的启示与借鉴 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历程与再造及其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0]吴斌.台湾就业怪相:七成毕业生待业七成企业招人难[EB/OL].台湾社会.环球网.(2010-09-14) [2013-01-22]. .

[11]台湾“教育部”.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台湾教育部门户网.(上载日期不详)[2013-01-25]. [EB/OL]..

[28]徐金明,等. 我国高校教师培训改革发展的前瞻与对策[J].教师教育研究,2004(7):13-17.

第8篇

>> 台湾地区高校创业学程的特色研究综述 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发展及启示 台湾地区高校开放式课程发展状况及启示 台湾地区高校机构库的建置发展及启示 台湾地区成人教育立法概况及启示 台湾地区工程教育认证考察及启示 台湾地区创业教育初探 我国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设立背景、现状、特征及启示 台湾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运行模式探析 我国台湾地区普通高校户外教育创业平台构建研究 浅析台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启示 台湾地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政策脉络、发展路径与启示 我国台湾地区幼儿亲职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其启示 我国台湾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启示 台湾地区出版业发展的现况\问题及启示 美国、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企业e—learning的发展分析及启示 台湾地区电子认证服务发展现状及启示 台湾地区结构型商品市场发展特点及启示 台湾地区发展民营银行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法律的特点及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7-01-12.

[2]林美貌.台湾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验及其启示[J].福建论坛:人文科学版, 2015(10):155-161.

[3]侯东喜.台湾地区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相关学程发展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04-108.

第9篇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现状

一、引言

2016年的互联网金融堪称“冰火两重天”。一方面,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平台数量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数量上切是创了历史新高。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与评估(2016~2017)》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的网络借贷平台数据为3585家,然后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11月网贷平台切多达达5879家。另一方面,监管方面,制度环境方面得到逐渐完善。10月起,国务院牵头“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出清高风险外溢性的企业,去年因配资问题的处罚决议得以落地。所以2016年又被认为是互联网金融的“合规”元年。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与评估(2016~2017)》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累计问题平台数量达1263家。截至2016年6月,累计问题平台达1778家,截至2016年11月累计问题平台2838家。我国互金行业负面消息是非不断,但是市场和行业发展仍然取得了可喜进步。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以互联网作为技术工具来开展资金融通、支付或者是与之相关的信息服务业务等的行为。广义上看来,互联网金融不仅包括了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还包括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众筹等模式,这些模式是随着我国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发展产生的模式,到了目前这个时期,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先后经历多个阶段。随着我国金融交易成本的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改善,以及金融交易效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渗透越发关注,对其认识也更加深入,加上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其发展模式、内容等方面的创新和丰富,其发展的前景仍然很强劲,值得我们好好的研究探讨。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缺乏有效管理

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发形成发展起来的,在管理方面存在欠缺。发展的几年来,互联网金融经历网上银行到P2P网络借贷、大数据金融等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暴露了严重的管理问题。第一,在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下的大数据金融,最开始由电商平台与商业银行合作,后来分立演化出电商大数据金融和商业银行自建电子商务平台两种形式。但是因为商业银行对电子商务平台的运作模式不熟悉,发展前景十分艰难。第二,这些年来,我国的互联网理财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对我国传统银行存款业务和理财产品造成了冲击,严重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和金融体系稳定。第三,互联网上的P2P网络借贷发展门槛低,发展飞速,大量的倒闭现象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

互联网金融发展以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金融软系统为基础,并且结合了当前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逐步发展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因此,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二者关系密切。但是,尽管这几年来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取得硕果累累,依然存在诸如密钥管理和加密技术等发展不够完善,TCP/IP协议安全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另外,目前我国的网络通讯的开放性也使得其容易受到来自计算机病毒和电脑黑客的侵害。这一切都不得不承认,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存在着较大的技术风险。再加上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软硬件大多来自国外,没有自主研发的,具有知识产权的相关系统,因而也就导致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客户终端软件难以获得较好的兼容性,并且在未来时间内容易被技术淘汰,威胁我国金融体系安全,也就是说,我国互联网金融不完善的信用体系建设,仍然有很高的信用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不完备,导致了发展受到威胁。现阶段我国所采用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大多数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互联网金融发展沿袭传统形成的。大部分的内容是继承沿袭了传统金融机构监管,由传统金融机构来监管,那些监管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也是主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具体管理办法或提示开展工作。不得不承认的是,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这一套体系基本上可以比较好的满足互联网金融发展需要。但随着这几年科技发展的速度不断增长,这一监管体系也逐渐暴露出了不少的缺席。比如说,现阶段我国对银行主导型的网络融资过多监管,但是却严重缺乏对非银行主导型的网络融资的监管,随之就产生了商业银行贷款创新不足,非银行网络融资风险大等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好的解决势必会影响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三、改进我国互联网金融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管理,提高互联网金融发展效率

就像前面所描述的,我国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基础“自发”形成的,因而导致对其的管理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缺失,这一现状正是反映出了我国在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管理的不规范不合理,难以适应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节奏。通过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例如,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和P2P网络借贷等已经逐步建立起了比较新型的金融发展模式,对于原本传统金融网络化模式的管理难以适用。因此,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管理,设立专门开展管理工作的相关机构,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不同于传统的管理规则,至于对传统金融的管理,应该更加注重在如何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提升优势,提高核心业务效率上。

(二)完善互联网技术和信用体系,降低互联网金融风险

要保证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得以健康发展就务必把完善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及信用体系作为是建设的基础。所以,完善互联网技术及信用体系,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风险。完善互联网信息技术:第一,制定出较为完备的互联网金融技术标准,并且这一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要同国际计算机网络安全标准吻合,旨在提升我国互联网金融系统在全球范围的适应性和协调性。第二,整合当前资源,建立健全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数据库。第三,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技术,从多方面来加强防火墙和数据加密等技术水平,切实地加强网络安全性。建设网络信用体系:首先,在互联网金融范围内普及网络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制度。其次,切实引入互联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注册登记管理,并且保证落实到位。最后,要在整个互联网金融内制定出互联网金融信用评价标准,用来确保企业互联网贷款信用额度得到认证,使得整个互联网金融征信资源得到共享和统一。

(三)整合、发展和完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模式及其内容

第一,由于我国目前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大数据金融、P2P网络借贷等新型模式与传统网络化模式的矛盾问题,政府应该开展相关模式间的整合工作。例如,有针对性地开展第三方支付业务及互联网理财等与商业银行的银联业务冲突的解决方案,推行利率市场化体制改革,提高商业银行效率;由于商业银行不熟悉电子商务运作流程,具有较大风险,采取限制发展或加强电子商务企业重组等进行化解。第二,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应该重视对商业银行征信系统的建设和开发,切实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创新。第三,由于目前我国的P2P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内容不够完善,必须尽快建立完善保险体系和信用体系的建设,以期能够有效推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完善和发展。

四、总结

总之,要想推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和防范制度体系,以及多方的协作配合,共同努力。我国需要做的是认清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界定,明确监督主体,消除隐患。规范互联网金融服务,构建安全防范制度体系。建立自律性行业协会,同时要兼顾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和行业创新,防范风险,做到“适度无漏洞”。最后,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的协作监督下,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必将在今后的日子里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欣颀.浅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J].时代金融,2015(32):330-331.

[2]陈聪,王斌.浅析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J].中国外资,2014(2):46-46.

[3]卢孟秋,王歆.浅析互联网金融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商业故事,2015(30).

[4]王舜.浅析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3):262-263.

[5]蔡诗尧.浅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影响及发展趋势[J].决策咨询,2016(2):12-14.

[6]张先成.浅谈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趋势与展望[J].经营管理者,2014(26):17-18.

[7]陈颖.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趋势[J].经济视角,2014(1):42-45.

第10篇

金融开放对我国经济的阶段性影响是有两面性的。首先,虽然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但由于我国具有较高的国内储蓄率、长期性资本的流入,以及较好的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内经济的相对稳定性,都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以吸引长期直接投资为主的金融开放策略的实施,使得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逐步提高,从而获得了经济的持续增长。然而,有可能由于国内自身发展不足,特别是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官方承诺开放的速度和质量不相匹配,导致金融开放的真实水平与官方承诺水平并不协调,这样便会达到抑制国内资本积累同国外成熟技术结合的负效应。倘若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也会导致国内经济抵御金融风险的冲击能力脆弱,给增长带来潜在的威胁。因此如何改善金融开放已经带来的或者可能带来的不良冲击,成为当前中国金融开放研究的重要方面。

二、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开放政策的经验借鉴

经济全球化不仅带来了各国间资本的自由流动,同时也使得各国在金融开放政策上逐步成熟起来。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开放经验尤其值得深入学习与探讨。东南亚国家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实施金融自由化改革,一批有一批的新兴市场国家开始走出金融开放的第一步,而新加坡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成为继伦敦、纽约和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跻身离岸金融市场的行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新加坡虽然未能幸免,但凭借其成功的金融开放政策,相比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新加坡受到的危机影响最小、处境最佳。总结其能在多次经济危机中依据保持国家金融状况稳定多半归功于其良好的金融开放政策,尤其是以下几方面比较值得借鉴。1.重点发展金融业,大力发展离岸金融业务,1968年创立新加坡亚洲美元市场,2013年5月,新加坡开展离岸市场人民币清算服务,成为第三大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2.引进声誉良好且注册资本不少于800新币的外资银行,并建立商业银行竞争机制,在资本充足率、存贷比例等方面实行极其严格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使得呆坏账比例控制在2%-3%。3.对于本国金融机构及外资金融机构实行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尤其是银行业务的管理上,例如资本充足率最低设限为12%,但实际中甚至高达20%。然而相比之下,泰国1997年首发罕见的金融危机,墨西哥1994年也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其多半是泰国与墨西哥的不当的金融开放政策引起的。均由于两国大肆放开对外资的限制,而导致其走上了匆忙的金融自由化道路。过快的经济自由化造成经济实体空虚,从而禁不住丝毫的“泡沫经济”的打击,最终演变为金融危机。澳大利亚在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上,同样在推进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方面实现了出乎意料的成功。20世纪80年代初,澳大利亚开始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20多年的改革经验对我国金融开放的进程有很大的借鉴意义。1.实行金融市场全面自由化。以放松管制为自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1980年起,取消存款利率上限,取消金融机构存贷利率,取消外汇管制等金融管制措施,实现金融全面开放。2.推进金融监管市场化,1996年,成立金融体系调查组,提高监管效率,实现金融监管体制的严格的管理方式。

三、政策建议

第11篇

摘 要 本文基于对现阶段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的描述,阐述了村镇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村镇银行 发展现状 政策建议

一、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村镇银行是指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自2006 年12 月,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其他一系列文件,首次对包括村镇银行在内的农村金融机构的性质、法律地位、组织形式、准入条件、设立方式、股东资格、业务经营、审慎监管、市场退出等进行了原则性阐述,村镇银行作为主推的新型金融机构之一首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并确定了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6 省(区)的农村地区作为首批试点区域。2007 年3 月1 日,南充市商业银行发起成立了我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此后,各类商业银行纷纷加入到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行列中。截止2010年,全国已开业村镇银行数达349家。

二、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要试点机构和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一项重大创新,拥有机制灵活、依托现有银行金融机构等优势,自2007 年以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对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搭建农村金融供给新渠道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己经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作为新生事物,村镇银行本身也有诸如成本高、网点覆盖率底、金融供给不足、成立时间短等弱点,而且面临着来自其他金融机构的威胁,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许多具体问题。

(一)吸储难,运营成本高

村镇银行设立于我国广大的农村贫困地区,虽然定位是“穷人的银行”,但是由于成立时间短、网点少,较之拥有“准国家信用”、物理分支机构高楼林立的大型金融机构(如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而言,农民对村镇银行的认可度较低,缺乏对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吸引力。其次地域自然条件和开放程度等金融生态环境限制也制约了村镇银行业务发展。再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民和村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客观上制约了村镇银行储蓄存款的增长。并且银监会规定村镇银行不能面对区域外的客户开展业务,这也进一步桎梏了其资金来源。

(二)银行主导,经营缺乏独立性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要求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并且对股份比例作出最低限定,这使得作为主发起人的银行在村镇银行的设立合法其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主发起人基于管理便利和自身业务的延伸的目的,必会将其经营理念复制到所设立的村镇银行,造成二者的同质性。由于缺乏对作为其大股东的商业银行的独立性,以及村镇银行在信贷技术、管理能力和资金方面对大股东的依赖,村镇银行很难实现市场化和创新化,因而无法遵循既定的经营理念,偏离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初衷。

(三)地方政府介入,带来负面影响

虽然村镇银行管理制度并没有明确定义政府在村镇银行设立和运行管理中的角色,但是实际在强势政府主导的过程中,政治权利的分布决定了其在村镇银行设立过程中的影响力。首先地方政府偏向于选择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作为主发起人,其他发起人多为政府控制的企业,从而挤压了中小银行和民营资本,违背了国家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政策意图的实现。并且股东数量的混乱也是的沟通协调成本较高,影响长期发展战略的确立,影响经营效率。

(四)风险集中,防控难度大

村镇银行建立的初衷指明了其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农业和农民。而农业和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在我国当前农业保险并不健全的背景下,易受自然灾害冲击,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就某一特定地区来说,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村镇银行面临的风险高度集中,面临着难以分散的系统性风险。农业经营的周期性决定了贷款需求的周期性与集中性,使得村镇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在操作风险方面,由于多数员工均在当地招聘,简单培训便予以上岗,员工业务水平较低,增加了操作风险。

三、政策与建议

(一)明确市场定位,加强产品创新以及实现差异化服务

村镇银行试点的目的是“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因此首先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细分金融市场,弥补市场空档。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创新金融工具、金融技术、金融产品。逐步推出与自身管理相适应、与“三农”和微小企业融资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成本可测和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增强自身竞争力。

村镇银行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细分金融市场,本着弥补市场空档的原则,结合自身优势,大力挖掘与培育一批优质客户群。其次,村镇银行在开展信用审查时,除了审查财务数据外,更应关注借款人的性格特征、家庭构成、日常开销特征等个性化因素对还款能力的影响;在进行信贷审批时,要能更好地理解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在经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融资和咨询服务。最后,村镇银行要坚持市场化原则和商业化运作模式,在成本可测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创新符合当地客户合理需求的金融服务。

(二)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政策扶持

为促进村镇银行更好服务“三农”,除在农业保险方面对其给予支持外,在政策上也应加大扶持力度。首先,当前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空白点多,已经成为制约村镇银行生存和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引个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在市场准入上实行区别对待政策。其次,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利率等货币政策在鼓励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村镇银行延伸和发展针对农村和农户的金融服务。

在存款准备金方面,目前给予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相同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再行降低标准。对村镇银行的再贷款方面也应予以支持,同时适时开放同业拆借市场增强其资金实力。利率可根据村镇银行所在的农业实际经营情况、乡镇实际经济情况、农产对利率实际承受能力给予调整,给予更为灵活的定价机制。另外,要支持村镇银行抓住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良机,积极参与农村养老保险金的发放,提高村镇银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监管部门要将村镇银行支农业务的情况纳入考核体系,结合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引导村镇银行开展农户联保贷款、农业产业链互助担保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等业务,增加支农信贷投放,大力改善支农服务,支持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三)强化风险防控机制

针对村镇银行经营风险较大的问题,建立健全有效的内控机制是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在审慎的运营监管制度和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之下,首先,加强对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建立风险问责制,增强其识别风险的能力和防范风险的意识,加强贷款信用风险防范。应建立对村镇银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的支持机制,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针对村镇银行单个法人开展教育培训成本高的问题,应从外部积极为其创造条件,提供良好的培训教育平台。同时村镇银行应加强贷款信用风险的防范。要做好贷前工作和贷后跟踪,与贷款客户保持经常联系。

其次,应完善内控机制,创新管理激励机制。此外,还应当鉴国内外经验,尽快建立符合村镇银行自身实际的信用风险预警系统和信用内部评级体,有效预测风险。对村镇银行贷款客户的资信状况和信用额度实行按年考核、动态管理的原则。对于无实物抵押的信用贷款农户,可以采用联保制度或其他担保制度控制信用风险;对于需要担保的农村中小企业贷款,要认真审核担保品和担保资格。

对信贷风险审批流程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避免因信贷人员素质或主观性评估而造成的信贷风险。在操作中还可引进一些银行的成功模式,如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的农产联保模式,增强风险防控。有效预测风险实现自身的稳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融资租赁;发展现状;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7日

一、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

我国的融资租赁业起步于20世纪八十年代,1981年中国东方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成立,拉开了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序幕。融资租赁行业在微观方面和宏观方面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积极作用,为我国的企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利润点,并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为引进技术,利用外资发展我国工业,带动我国商务和贸易的发展,我国逐步展开了对租赁行业的探索,其中历经了高速成长期、行业整顿期、法制建设期、恢复活力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业已经初具规模。

二、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阶段

1981年中国东方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成立,拉开了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序幕,自融资租赁开始的三十多年间,该行业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一)高速成长期(1981~1987年)。在此时期,我国经济的主体为各政府部门,由于有国家信用作为后盾,虽然我国当时还没有信用评价系统,但国外投资者还是灵活的运用融资租赁来获得在华的贸易机会,同时为今后的商务合作奠定基础。这一时期的担保大部分是由政府部门提供的,使得租赁的风险更低,收益更为稳妥。在融资租赁高速成长的时期,国内主要是利用租赁业引进外资,发展工业,改进技术,同时为国内的银行扩大经营范围,带动本国商务及贸易的发展。这一时期是融资租赁模式初步引入中国,由于对国内新生金融模式的探索与支持,国家给予了融资租赁公司很低的门滥,使得很多公司以较低的注册资本获得了牌照,这对该时期融资租赁业的成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导致了日后租金支付的隐患。

(二)行业整顿时期(1988~998年)。八十年代后期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磨合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原来的经济运行格局,上一时期的经济主体还是各政府部门,到这一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放开,企业成为了经济行为的主体。融资租赁业的企业担负起了偿还租金的任务,但由于在行业高速成长时期的资格审批不够严格,使得很多租赁公司注册资本不充裕,不具备偿还这些债务的能力。前一时期融资租赁公司的数目迅速增长,业务量也不短扩大,但是资金的不足带来了未来风险的隐患,刚成为经济行为主体的企业并不成熟,在发展过程中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对项目对接的不匹配,更凸显了企业资金的短缺,同时,由于1988年6月我国公布了《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一件(试行)通知》,规定了 “国家机关不能担任保证人”,这就进一步使得企业缺乏了国家信用作为后盾,导致许多融资租赁企业拖欠资金。

行业发展期间的清理整顿是必要的,虽然使得该行业在这一时期发展较慢,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整理规范各企业后,为融资租赁行业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建设时期(1999~2003年)。行业整顿后,随着国外技术援助项目的发展,我国租赁业的信息不断充实,初步具备了发展租赁的法制环境。1999年,在秦皇岛召的研讨会上,统一了对融资租赁业的认识,使得中国融资租赁业的法制规范提上了日程。从1999年后,我国在法律法规、监管政策、会计准则和税收政策上也不断完善,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1999年3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单独列出了融资租赁的章节,并对其交易进行了规范;2001年1月的《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以及后期修改为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都规范了融资租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关于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了关于内资业务的试点范围。在此期间,很多关于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融资租赁业,初步形成了该行业的法律框架。

(四)恢复活力期(2004年以后)。2004年之后,我国租赁业迎来了全面发展的契机。商务部外资公司负责人宣布从2004年12月起开始开放外商独资融资租赁企业,同时,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批准了9家内资融资租赁公司试点单位,至2010年,外商独资的融资租赁企业约为120家,内资融资租赁企业为45家;2007年,《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修订,新的管理办法允许了国内商业银行重新介入金融租赁,该办法颁布后陆续成立了建信金融租赁公司、工银金融租赁公司、交银金融租赁公司、民生金融租赁公司、招银金融租赁公司,银行系的租赁公司开始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我国逐步形成了金融租赁、独立第三方、外商租赁公司共同发展的形式,融资租赁行业逐步恢复活力并逐渐活跃起来,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融资租赁行业在我国发展的几十年间,规模和影响度都在不断扩大,它为急需资金的企业提供了便利,同时辅助了银行对客户的管理。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为其争取到了相对稳定的现金流,降低了经营风险。近年我国坚持金融改革,对融资租赁业的影响也很大,众多法律法规的出台,规范了租赁行业的行为,政府也逐渐开始重视这个兴起的行业。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宗胜,柯卡生.中国融资租赁现状与发展战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第13篇

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银行资金的支持,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花大力气发展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有所忽略。所以现阶段农村地区的信贷需求具有小额、风险较高、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原有的大规模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无法满足农村金融市场需求,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运而生。

随着农村银行在需求上的增加和我国发展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2006年银监会适时调整准入政策,让越来越多的银行进入到这个领域,村镇银行应运而生,并较快发展。在实际运作中,银监会先试点再扩大范围,再引入外资银行加入,整个体系逐渐完整。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组建726家村镇银行。2013年末,全国各地新型农村机构总计8872家,同比增长28.2%,其中村镇银行占比10.9%。东部地区村镇银行数量在全国占比最高、增长最快(30.0%)①。

二、外资村镇银行的设立与发展

(一)外资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外资银行在国内建立分支机构限制很多,而建立准入门槛低、受到政策鼓励的村镇银行是业务拓展的一个很好的渠道。外资银行在大城市开设网点较难获批,且银行业竞争太激烈,而开设村镇银行更容易获得审批,既响应了中央支持“三农”金融服务的号召,又能享受优惠政策,还能收到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好口碑,催动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村镇银行。

2007年12月,全国首家外商独资村镇银行――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的开业,拉开了外资行布局中国村镇银行的序幕,掀起了外资行抢建村镇银行的。

(二)经营优势

1.拥有实力雄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注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筹资单一问题。知名的外资银行,可以在短时间获得客户的信任。在吸收存款和引入民间资本上弥补了村镇银行产权制度上的限制。

2.外资村镇银行选址的区位优势以及先进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弥补了地域限制带来的局限。开放性经济地区,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贷款投入生产,产出多元化的销售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信贷资金的流动性,降低了业务地域限制的影响。

3.创新的贷款模式,控制了风险,使盈利得以保障。汇丰中国和汇丰村镇银行业务的运营和管理是完全分开的,每个村镇银行可以根据当地情况设置自己的经营策略和方式,如“公司+农户”、“农业合作社社员联保贷款”、“贷得乐”等各类无抵押贷款。通过“公司+农户”模式,汇丰村镇银行与当地的龙头农业企业合作给农户及产品经销商提供贷款,三者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企业可以对农户及经销商进行筛选和推荐,并提供担保,为他们解决了缺少抵押品的问题,银行也能有效控制风险。目前,“农户联保”的模式也已经被村镇银行广泛使用。

三、外资村镇银行的进入对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启示

(一)注重合作伙伴及网点的选择,弥补产权、地域限制的影响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够成熟,监管以及相关法律制度仍有待完善。完全由个人或非银行业机构出资设立村镇银行,存在较大风险,故产权限制在现阶段是必要的。从外资村镇银行的设立,我们不难看出可以利用发起银行或出资银行的良好信誉,及具有雄厚实力的合作伙伴弥补产权限制的缺陷。地域限制使村镇银行缺乏规模效应,所以对选址提出更高要求。开放的经济环境,涉农企业频繁的对外交易,跳出了区域的局限,其资金使用不仅为本地经济创收,还可以利用货币乘数带动其他地区其他行业发展。

(二)创新业务模式,进一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

1.丰富存款模式。存款是银行的业务基础,将存款业务做好才能获得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在存款模式上可针对“三农”特点进行多元化尝试对大额存款客户提供专业管理,提供相关理财产品,增加中间业务收入。针对个体农户可推广教育存款,个人通知存款等特色存款,普及金融知识同时吸收多元化存款。

2.更新贷款模式。第一,发挥当地特色产业的经济支柱作用,将公司加农户的组合进一步完善,若能借助特色农业,以村镇银行为媒介,将生产农户、加工、销售,以此产业链形成贷款小组,以应收账款作为抵押担保,可以更好的控制资金流动,小组成员进行共同担保,在各环节中缺乏资金时,先由小组成员评价贷款风险与可行性,再由村镇银行进行审批,贷后由村镇银行定期跟踪贷款情况,完善贷后管理工作。第二,引导农民联保贷款。既可实现村民的共同监督,又使他们结成风险共同体。村镇银行积极引导村民交流合作,也保证了还款质量和期限的确认。第三,采取更为灵活的担保方法。农户手中的不动产不易作为抵押品,这就需要尽快建立村镇不动产担保的登记查询系统,并由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政策,使农村房屋、土地承包权等不动产抵押更加灵便。

3.升级管理模式。在人员配置上,要求管理模式与村镇银行的产品和服务配套,加强村镇银行企业文化的营造,形成一整套的人员培训模式,促进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要强调“合规经营,优质服务”的经营理念,注重对员工风险意识培养,在服务中树立专业过关,服务优质的良好形象。

第14篇

关键词:银企关系;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2

前言

在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国家综合国力日益提升,中小企业的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并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本文关于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意义,可以表现为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研究意义两方面,理论研究意义体现为本文对中小企业对相关理论性内容进行了阐述,能够为其他研究该领域的学者提供宝贵的理论基础和依据,现实研究意义体现为本文也通过探讨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提出相关的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发展措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的相关理论阐述

(一)中小企业的内涵

中小企业主要是与现代化社会中的大型企业相比而言,中小企业也可以称之为小企业,是与同类型的大型企业相比较之下,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企业工作人员相对较少以及企业发展资产受限的单位[1]。中小企业在成立过程中,可以通过单个或个人提供的少数资金组成,在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雇佣的工作人数以及企业营业额数量都相对较少。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基础上,中小企业逐渐呈现出其独特的重要性,并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

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主要体现在,首先,中小企业具有投资节省以及经济收效快的特点,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规模相对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小企业的经营决策权较为集中,因此经营者能够通过相应的信息和权利,作出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投资较少的同时能够更快的收获效益。其次,中小企业的机制比较灵活,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中小企业受规模和资产的限制,在发展进程中热衷于追求稳定化和专业化的经营,由此能够使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2]。最后,中小企业还具有经营范围广泛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只有大批量产品的生产才能够充分发挥投资的优势,但就目前企业发展形势而言,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以品种单一为主,但是其生产量相对较大,并且经营范围较广,能够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分析

(一)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现状探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逐渐呈现出难以沟通和协调的问题,中小企业在发展进程中贷款难的现象较为突出,银行在发展进程中放款难的现象较为突出[3]。就银行角度而言,目前中小企业在发展进程中,仍处于创业和成长阶段,因此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仍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并且无法确定,由此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时存在顾虑的情况,通常会存在贷款利率偏高并且条件比较严格的现象。就中小企业角度而言,企业贷款融资过程中不仅缺乏相应的担保人,并且缺乏有效的抵押物,致使中小企业受到融资约束,由此可见,当前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相对较为紧张。

(二)良好的银企关系能够提升企业融资能力

就当前银企关系的发展现状而言,银企关系的好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以及企业的日后发展情况,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融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4]。在中小企业发展进程中,相对紧张的银企关系能够极大程度上导致银行出现惜贷和慎贷的现象,由此在向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会对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要求顾虑较多,并出现故意拖延审批时间等现象,因此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小企业失去最佳的融资商机,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形成约束。良好的银企关系能够提升企业融资能力主要表现在,良好的银企关系说明银行与企业之间相互信任并能够进行有效的协调,银行在向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相信中小企业的实力和能力,并降低相应贷款条件,而中小企业也在贷款融资过程中向银行展示自身的实力,由此使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实现相互信任,并由此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

三、限制银行与企业关系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就当前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关系的发展现状而言,致使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融资约束问题的原因以不同形式存在,首先体现在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银行是银企关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5]。一方面,银行的信贷资源通常普遍集中于大城市和大行业,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相对较小,资金力量较为薄弱,因此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够,使中小企业对银行存在不满的态度,并且此种信贷资源配置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另一方面,就当前我国各种城市银行和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而言,我国诸多金融机构的发展实力相对较弱,服务能力明显存在滞后的现象,因此无法有效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的需求。

(二)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力不足和诚信意识相对较差

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力和诚信意识相对较差,也是致使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融资约束关系的重要原因,中小企业是向银行贷款融资的主体,因此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情况以及发展现状是极为重要的。就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而言,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发展能力不足以及诚信意识较差的现象,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相对较小,资产实力和科技能力相对较差,由此导致中小企业抵御市场经济风险的能力较弱,致使其对外的发展能力不足;另外,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在发展进程中体现出缺乏诚信意识的现象,企业经营发生意外时,相关的管理者存在逃避债务和骗取银行贷款的现象[6]。

四、通过银企关系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发展措施

(一)银行机构转变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观念和态度

在中小企业的融资的发展进程中,通过银企关系促进中小企业的融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首先银行机构要转变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观念和态度。银行是中小企业融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机构,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诸多中小企业在发展初始,需要大量资金的现象对银行而言是较为巨大的利润市场,因此银行机构要逐渐转变以往对中小企业的偏见[7]。摒除中小企业规模小和资产受限观念,要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中小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贷款调整,并专门为中小企业设立融资服务部门,加快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手续时间,由此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发展。

(二)提高中小企业发展能力并完善其信用体系

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进程中,不仅银行机构要转变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观念和态度,同时中小企业也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并完善自身的信用体系,由此提升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任度。中小企业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实事求是的向银行提出贷款融资请求,并尽量减少违约事件的发生,可以通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与个人信用联网的机制,中小企业发生违约后会在个人记录中备案,由此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

(三)政府要加强对银企关系的支持

政府要加强对银企关系的支持,是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关键措施。一方面,政府在加强对银企关系支持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适合我国银企关系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由此缓解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政府在加强对银企关系支持的过程中,加快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根据我国当前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使之能够与中小企业的发展相适应,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贷款融资。

参考文献:

[1]张晓玫,宋卓霖,何理.银企关系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投资-现金流模型的检验[J].当代经济科学,2013,01(05):32-39.

[2]陈晓红,高阳洁.企业家人口统计特征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3,04(12):110-119.

[3]莫亚琳,李珊珊,余海铭.关系型借贷对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基于广西中小企业调查的实证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4,03(11):76-81.

[4]阎美娜.利率市场化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初探[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04):324-327.

[5]刘圻,刘星宇,刘斌.银企关系对中小高科技企业融资的影响――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财务与金融,2016,05(01):12-21.

第15篇

关键词:个人理财;投资;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居民理财观念的提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异军突起,在国内刮起了一股“理财”潮流。然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在获得了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将针对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

1.总体获得较大发展

从2010年到2014年,我国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的年增长率在30%左右,个人理财产品成为银行之间竞争的一个主要市场。2014年8月,市场上在售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有140多只,产品的投资金额、投资周期、收益率和风险种类繁多。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蔓延影响,投资者在投资热情和风险偏好程度都有一定成度的降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青睐投资期限短、低风险和保本型的银行理财产品。

2.还存在改进空间

虽然当前理财产品的数量繁多,但是其理财产品的质量不高。某一家银行推出一支理财产品,在短时间之内就会被其它银行跟风模仿,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力短缺,也表现出监管机制的不够开放。

金融危机爆发时,个人理财产品出现大面积的亏损,给理财产品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也暴漏出银行理财制度的不完善、风险管理欠缺。在客户方面对理财产品不够了解,不知道自己的资金要投放于那个市场,盲目购买,最终无法承载理财产品存在的风险,从而给自己造成损失;在银行方面操作不透明,私募性质强,介绍产品时内容不够全面,只介绍优点,销售产品时过度宣传收益,而对风险提示不足。

理财产品对于市场的划分缺乏多样化和层次化,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准入门槛为5万元,而基金产品已经做到了1元起投,这也是近年来余额宝的投资规模达到2500亿元,不是因为它具有高收益,而是余额宝理财门槛低,目前银行由于其准入门槛高,造成大量小额散户流失。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对策研究

1.加强自主创新

创新能力取决于人才,银行对人才的吸纳不到位,创新就无法落到实处,建立更好的激励制度,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出更好的产品。

理财产品的开发与银行的经营战略、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都有很大的关系,最重要的是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可以参照国外银行在开发理财产品上的先进经验,多做关于理财产品开发的市场调查,推出受投资者欢迎的产品。

可以开发出免费大众理财服务,在学校内普及财务管理教育,并在银行理财网站上专门的视频、文章对大众进行理财培训,从而提升其理财品牌知名度,发展大量潜在客户。

2.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是加强风险管理,理财产品的收益达不到预期甚至出现亏损,对投资者和银行都是不好的结果,投资者损失了钱,银行损失了信用。对于风险管理,不仅要做好市场风险调查,更要防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及其它风险潜在隐患。

其次是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如今银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借助于理财产品的销售,有助于缓解银行的存款压力,通过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保持投资者对银行的信赖。根据客户的需求合理提供理财产品,并做好风险提示,建立客户投诉机制,对客户的投诉及时妥善的处理。

最后是加强制度的执行管理,加强对理财产品设计、资金投向和销售环节等环节的管理,加强品牌建设工作,提升银行理财业务员工的业务能力,做好突况应急预案等。理财产品由于涉及金额巨大,在管理过程中需要精细化,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并实行首问责任制。

3.促进产品多元化

对于投资周期,当前理财产品的周期大多在三个月以上,这样就无法吸纳那些持有大额资金但是短时间内不打算投资的投资者。通过开发出超短期理财产品,增强投资的流动性,吸纳这部分资金。

对于投资金额,可以适当的降低投资门槛,并根据不同的投资金额设置不同的投资回报率,这样让更多的人体验到投资的乐趣和获得一定的回报,通过培养人们的理财意识,从而促进自身理财产品的销售。

我们通过余额宝的调查,可以发现,其成功因素无外乎流动性高、门槛小,还有借助于电商平台,而这些因素正是目前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所欠缺的地方,我觉得银行可以分别从以下几点来扭转其劣势:

(1)适当降低门槛,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在便捷性方便无法与余额宝相比,且银行在理财产品上的管理成本比余额宝大些,但是其投资门槛可以降到1000元。

(2)减少投资周期,余额宝类似于银行活期存款,当前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类似于定期,银行可以适当减少投资周期,在减少投资周期的同时,可以适当减少回报率。

(3)基金用处多,当前居民生活中的水费、电费、天然气费都是在银行办理,可以吸引居民投资基金,然后水费、电费、天然气费都可以在基金当中扣取。

(4)发挥网上银行线上平台,当前各家银行都已开发出手机app,手机app上可以嵌入基金理财板块,让人们感受到理财的便捷。

4.提升服务水平

首先是美化服务环境。银行内的物品、资料摆放有序,地面整洁,并且挑选适当的花木盆栽放置在银行内外,让投资者进入银行后,感觉舒适。

其次是加强培训,通过案例分析,让员工意识到提升服务的重要性,每日清晨进行早训,将服务理念贯彻于心。对于一线柜员,需要进行严格的培训与考核,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

最后是树立典型,通过参考员工的服务水平和业绩水平,评选和奖励先进人物,起到带头模范作用。

结语

虽然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存在产品同质化、理财风险加大、监管不足等问题,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处于一个健康发展的状态。在个人理财产品竞争方面,银行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做好自主创新、健全管理制度、产品多样化和提升服务水平,才能进一步繁荣我国的理财市场,保障投资者的权利和利益,推动金融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振达.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及趋势[J].经济导刊,2010(1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