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德育的导向性原则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马卡连柯说:“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组织起来、自豪的集体能够做到的一切”。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前提,它让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舆论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把一个班级培养成一个有战斗力的班集体。班主任在班风的建设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管理学生的日常学习,以优秀的人格影响学生,更应该注意班上的舆论导向,让正确舆论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做人。所以,班级工作中有意的发挥集体的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作用是形成良好班风的重要条件。
那么,既然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是如此重要,怎么样才能在一个班集体里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呢?本文认为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有三个原则和三种基本方法。
二、班级舆论形成的三个基本原则
(一)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班级的任何规章制度、行事规范能否合理并得到有效执行,依赖于学生的认同,因为即使大多数同学并未反对,但如果少数同学持有反对意见,也会制造舆论并通过舆论将这种反对情绪传播、放大。而能够被充分认同的班级规则、制度、精神,其形成应通过民主集中制的决策方法,使得规章制度、行事规范充分融入了每个学生的意识、观念。一般而言,可以通过班会在班上搞些活动,比如选举班干部等都可以让学生选。让他们自己选出的人管理他们自己,即给予他们一定的民利,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情感因素与私利驱动会造成在荣誉奖励、班干部选举时现有班干部推荐其好友的现象,进而导致学生中出现利益小团体,但是根据笔者从各方面了解,班干部好友大部分并非称职、合格,反而是那种需要加以批评、帮助的学生。这时,班主任就要搞专制了,不能听从这位班干部的建议,要维护班上大多数同学的利益,要去反驳这位班干部,这就是集中的一种形式。
(二)“大题小作”的原则
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则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态度。一旦某个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或者某个学生做了一件不宜公开的错事,并正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与自责,此时负面的班级舆论就有可能对这个犯错误的学生带来更大的打击。那么,班主任就应该遵循“大问题小讲”的原则,把有可能给这个学生带来更大打击或更多负面影响的问题限制在最小的知情范围内,爱护这个学生的自尊,给予犯错误的学生一个较为安静的反省空间。否则,如果舆论公开,不仅不利于问题的处理,更有可能带来更坏的结果,甚至把学生逼上绝路,从而发生恶性事故。对于一些社会上发生的恶性事故或案件则要遵守“大问题小讲”的原则。正在成长的学生的心灵如一汪纯净的水,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不是很强,发生在社会上成年人中的抢劫、、凶杀等恶性案件,班主任不必在班级中绘声绘色地向学生讲述,一是防止污染学生的心灵,二是防止挑起学生们不健康的好奇心,以至于产生“效尤”心理。
(三)“小题大做”的原则
一个班级是由复杂的学生个体组成,处于好动阶段的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在不影响学生的自尊心的前提下对于一些学生常犯的错误,“小问题大讲”的原则是有必要的。不仅要“小问题大讲”,而且更要“老问题常讲”,即通常谓之为班主任工作特点之一的“嘴勤”。清洁卫生、同学团结、学习态度、劳动态度、师生关系等一些问题要抓住典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大讲特讲,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知道自己该怎样做,让全班都知道什么事情不该做。比喻班主任可就写字问题多次在班上强调:写字要认真,一笔一画要写清楚,不要求你能够写得多好看,但至少要让老师、同学看得清楚。曾有一个真实实例,某班主任曾公开自己考试时不注意字迹问题而吃亏的事实,以自身为例,敢于自我批评,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信服力。因此,在每次考试前动员会上都应强调这个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今中小学生(未成年)去网吧的问题,从一开始就必须对学生严明该问题的严重性,陈述无监护下、非正确引导下网吧不良信息与恶性事件对学生的影响,例如针对报纸上网吧打架斗殴的报道,可利用晨会的时间对学生宣读了一遍,对严重事件板块贴在公告墙予以警示及告诫。正是遵循这个“小事情大讲”的原则,班级工作中才使一些易犯错误的学生得到了及时提醒,把错误的发生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避免一些重大的甚至恶性事故的发生。良好的班风形成要求班主任做大量的工作,班级舆论建设更需要班主任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
三、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的四种基本方法
(一)班主任的正确引导
首先,班级舆论中心的形成离不开班主任的正确引导。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通常班级建设中存在一种共识:什么样的班主任带出什么样的学生。所以作为班主任,要经常在班上宣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差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中学生的“时尚”、什么是歪风邪气,同时对于学生的不良言论要及时加以纠正。
其次,学生的成长总是围绕在家庭、社会和学校,复杂的社会环境及不一样的家庭教育背景对学生必然形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有负面导向作用。例如有来自单亲家庭的,有父母长期不在家的,当来自不同的家庭的学生集聚一起,形成一个班级,那么不同的思想意识、不同的生活经验就会互相影响、彼此作用,对同一个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认识,那么不同的舆论中心就会自然形成。此时就需要班主任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知道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要求家长配合班主任一起监测学生动态、纠正偏差行为、引导正确理念。
最后,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复杂、琐碎,在大量而琐碎的工作中,和学生多讨论,多交流,多沟通,多问学生几个“对不对”“有没有道理”“这样做好不好,行不行”,以便在问题的认识上与学生达成共识、共鸣。班级总会有一些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或事件发生,在不涉及当事人隐私和自尊的前提下可以让全班参与讨论,旨在通过公开讨论使全班共同受到教育,让所有学生明确此类错误对个人特别是班级的危害。从而形成班级认识问题的正确的舆论基础,通过有效的班级舆论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约束学生的违规行为。
(二)集体观的舆论环境建设
学生生活在一个班集体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发挥班级舆论监督作用的保证。在大多数学生中流行什么,其他的少数人也会被感染,因此要时时刻刻让学生知道自己是这个集体的一员,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员,班级中不能缺少你,所以你做的任何一件事情对于整个集体而言都非常重要的。例如对于学生经常迟到的问题,班主任可以采用聊天形式询问迟到原因:某某你为什么老迟到啊?而对于学生惯有的、看似合理的理由: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我家住得有点远等原因,班主任可进一步告知:每迟到一次,班级评比中就要被扣掉0.1分,你的行为不仅影响你自己的评分,更拖了班级的后腿。进而形成集体荣誉感以及规范舆论,只要有同学迟到,其他同学的不满与批评使得迟到的同学会感到很惭愧,班里的迟到情况大有好转。
(三)班级舆论中心的形成
舆论中心人物——班干部的观点与行为应正确。通常在一个班上,班干部就是最重要的舆论点,所以班级舆论的建设首先从班干部开始。选拔责任心强,学习认真的学生做班级干部,他们本身就具有的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班主任首先要紧紧地抓住班级中这些优秀的个体,让他们能够在问题的认识上和班主任达成一致,在处理班级的日常事务中站在正确一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带动其他同学,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其他同学。同时,班主任要注意保持班干部在班上的威信,不要随便在公开场合批评他们,即要注意工作的方法。对于不合格的班干部,要及时予以处理,不能让他影响班干部的整体。有了以上的几个保证舆论中正确性的基本舆论点,班级中的一些错误的思想和做法自然就失去了它的存在空间和条件了,良好的班级舆论也就形成了,班风自然也就正了。
(四)班级舆论监督的形成
班级舆论的建设还要注重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班级拥有良好的舆论导向的基础上,要加大舆论的监督的力度,这不仅能够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强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观和自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班级本身就是一个小的社会和生活舞台,在这个小社会和舞台中,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和自律意识,毫无疑问舆论的监督作用不可小觑。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班级的自身情况制定具有本班特色的“法律和法规”,有利于维持班级的秩序,有利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紧紧抓住班级舆论监督这个武器,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是受欢迎的,怎么做是不对的,是不受欢迎的。把学生所有的行为都置于班级的舆论监督之下,最终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好事抢着做,坏事没人做。给学生一个机会,蹲下自己的身子,倾听学生的意见,体会学生的感受,让学生给班主任提提意见,指出班主任工作中的失误,让学生感受到作为学生的尊严和作为老师的大度,这种班级舆论的监督不仅对舆论承受者而且对舆论发出者都有一种行为约束,毫无疑问会不断地引导正确的班级舆论行为、环境的形成。
四、结语
中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价值观与世界观尚未形成,处于思想塑性、行为定性的关键时期,往往难以正确辨识对错,此时代表班级典型人物或大多数人思想与行为的舆论就会对学生产生主要影响,由于处于思想塑性、行为定性的关键时期、不稳定时期,学生观念与行为容易被舆论所左右,因此正确班级舆论形成直观重要。此外,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级体形成战斗力的前提,而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又是一个班级形成良好班风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肖幸福. 建设班级舆论之我见[J]. 教育教学论坛,2011(24).
[2]王建慧. 浅谈高职违纪学生转化教育与管理工作[J]. 教育教学论坛,2011(24) .
[3]贾弘钰.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个性特点[J]. 教育教学论坛,2011(24) .
一、主体性原则是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的支撑理念
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一对关系范畴。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配合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前准备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课后延伸教育活动,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具体来说:
1、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是有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基础”课教学目标的前提
高校“基础”课的基本目标,就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为此,“基础”课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对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发自内心的“感情”,不仅对自己的岗位有感情,更要对自己的学生有感情。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积极主动、多渠道多角度去接触学生,全面地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去引导学生,使学生沿着教育目标良性发展。
第一,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自身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塑造人的社会实践,其有效性建立在对人需求的了解、理解和尊重之上,而不是漠视主体需要,单向度地通过灌输向受教育者施加外在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满足人的需要这一准则才能获取受教育者内在的动力支持和有效的精神保证。作为社会人,大学生既有求知的需要,也有其他各种合理的需要,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了解他们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同时还应了解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思想状况。这样,“基础”课教学才能避免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主动激发、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大学生健康的主体意识不会自发形成,在某种程度上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和培养。激发、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就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大学生以自主、独立、能动、积极的姿态参与教学活动。让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关键,也是“基础”课教学成败的关键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思想政治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确立,使人文关怀有了对象和重点,是把大学生作为情感丰富、感受易变,渴望尊重、理解、交流的青春生命体。当今在校大学生对新事物、对社会、对理想都有独特的见解,个性化趋势十分明显。他们不满足于“你讲我听”的传统教学方式,甚至会对之产生逆反情绪。与专业课相比,“基础”课教学更需要学生的积极认同和主动接受。尽管“基础”课教学与单纯接受活动有所区别,但“接受”却是“基础”课教学的落脚点。“基础”课教学,作为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结合体(主要是价值体系),不仅要受到受教育者个人的生活环境、兴趣爱好、原则立场、社会经历,以及原有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影响,而且还要受他们特定的社会关系、社会地位,以及个人利益的影响。教育理论观点只有在受教育者主动认可和自主选择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进入学生的头脑,并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也就是说,学生是自身品德形成和建构的组织者。外在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要求只是通过学生的自愿(进而自觉地)实践,取得认同、内化为它自身的道德需要,才能真正起到外化指导道德的行为的作用。忽视学生内心的需要,忽视学生自愿参与实践的理论也罢,榜样也罢,都是无法达到理想教育效果的。离开学生的主体性,“基础”课教学必将事倍功半,甚至无效。当然,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巧妙激发,受教师主体性的影响。
3、“师生互动”是“基础”课教学有效性的基石
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在师生互动中展开和生成的。新时期的大学生,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知识结构上都已经具有较为系统且相对稳定的认知、分辨、综合思维和自觉行为能力。他们学习、生活于大学校园环境中,受着大学特有的文化熏陶,具有思想敏锐、思维活跃、敢于突破、喜欢标新立异的特点。教学对象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基础”课教学不可能单一由教师来完成,必须采用“师生互动、信息双向交流”的模式。“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活动是在师生相互作用中进行,通过师生间动态信息交流,实现师生间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师生在互动与交往中实现着多种多样的视界融合,不断地校正各自的观点和思想。
师生互动强调“激励人的自主发展”。要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旧理念,提倡换位思考,树立“以学生为本”新理念;从“师道尊严”的传统格局中走出来,做到心中有人(学生),进入与学生平起平坐、平等交流的关系中来。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索,在观察、倾听和交流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分享思想感情与道德认知,与学生一道探寻真理。师生间相互提供感情支持和理论支持,相互启迪灵感,共享文化智慧。这种教学方式没有预定的真理、知识、经验或价值,教育的过程是种探讨、交流与对话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为始终,能够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师生互动的关键是教师和学生均是价值平等的主体。师生间不仅是人格地位的平等,而且是学术思想的平等,更是真理面前的平等。师生之间的民主不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更体现在问题结论上。师生之间的平等与民主要在教学过程中得以落实,则主要取决于教师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恰当的教学行为方式。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是贯彻“主体性原则”的有效方式
所谓问题探究式教学就是在师生互动中,共同探讨 如何结合实际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何解释和验证问题,最终生成师生期望的教学效果的活动过程。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出教学要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说明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质疑就不会有新问题的产生,没有新问题的产生就不会有新理论的创造。在信息多元、利益多元、价值多样的时代,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围绕“问题”开展教学活动,能更好赢得学生的认同,收到教学实效。我们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强调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本身也是素质提高的一种表现。我们不应被动地把它当作一种挑战,而是要主动地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教学理念,适应时代变化,充分利用信息社会和当代大学生的自身优势,切实做好“基础”课教学工作。
如果说研究性教学主要侧重于理论研究,那么问题探究式教学则主要侧重于实际问题的发现和讨论。其关键或者前提是教学主导者(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心理实际、思想实际以及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和理论难点问题,联系大学生入党、恋爱、就业问题、社会群体贫富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保障、通货膨胀、社会风险、生态环境、社会管理问题等进行探究,发现并思考大学生在这些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然后围绕具体的问题和矛盾组织课堂讨论。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调动学生自身现有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和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证实自己的观点和结论。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精心准备,并在参与探究活动中发挥引导、调控和点评的功能。学生既是问题的发现者和提出者,又是问题的论证和解决者。要不断地激励大学生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搜集资料,积极思维;开动脑筋,主动思考;大胆发言,相互辩驳,依据确凿,结论正确。
问题探究式教学活动必须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进行。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切感受到:大多数学生希望老师和他们一起作为真理的探求者,进行基于问题的学习、交流、对话和争论,互动双方平等相待、自由讨论,在思维的碰撞和理论的辩驳中逐步认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针和目标。在问题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现代教学理念,构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知识、能力、价值观互动的教学模式,努力营造质疑探究的环境和氛围。就目前我国高校师生现状而言,教师与学生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理论水平和认知方向上的差异和矛盾,故而,质疑的主体主要是学生。学生要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供师生共同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行动导向;德语教学;语言行动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德国职业教育领域。近十几年来,该理念在国内职教领域教学改革中得到普遍传播,众多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在德语教学领域,该理念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一些教师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遭遇一些实际问题。但关于该理念在德语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却仅有零星论述。因此,对行动导向的德语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理清教学实践中应遵循的规律,对于该理念的推广运用有其实际意义。
一、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理论发展
早在19世纪初,瑞士启蒙教育家裴斯泰洛奇就提出了将脑、心和手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指的是在儿童教育中将智力、道德和活动统一起来,这可以说是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最初的思想萌芽。之后在欧洲,一批改革教育学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推行了多种行动式教学思想,比如,高迪希的“工作学校”,弗雷内教育学以及蒙台梭利的“自由活动”等。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杜威提出“做中学”的观点,他和克伯屈创立的项目教学法目前仍是行动导向教学的重要方法。这些探索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发挥了重要影响。九十年代,行动导向教学成为德国职教领域的主导教学理念。
该理念主要建立在两方面的理论基础上。其一是源自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和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其二是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的儿童认知发展心理学。受其影响形成的建构主义学习论强调学习过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社会协作完成真实性的学习任务,从而实现意义建构。这可谓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理论依据。
二、行动导向外语教学的内涵
关于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概念描述目前并不完全统一,大多是从职业教育角度出发。而针对普通学校教学的代表性定义是德国教学法专家迈尔提出的。根据他的定义,“行动导向型教学是一种整体性学生主动式教学,由师生共同协定的行动产品引导组织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实现均衡。”制造行动产品是其中重点。具体到外语教学,德国的英语教学法专家巴赫和提姆认为可从两个角度解读。就目标角度而言是指学生发展出适合课堂以及校外现实社会的语言行动能力,在教学法角度而言是指在真实性的情境下,学生以任务为主导,通过互动并基于内容实现口头和书面的交际目标。
行动导向的外语教学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协作学习或分组学习,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项目教学、角色扮演、任务教学、辩论和各种游戏等。
三、行动导向德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原则
对于在行动导向理念指导下开展教学实践,教育专家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需遵循的教育学标准。具体到德语作为外语的教学,可总结出以下四条原则:
1.在行动导向教学中应注重整体性原则
这是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中一个重要概念。所谓整体性学习,指的是学生的头脑和身体同时投入学习活动,达到协调统一。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认知智力因素之外,它还“强调躯体和情感情绪因素,是使学习者调动全部感官、思维和肢体的教学方式”。整体性学习能大大提高学习效果。以语法课上学习表达上、下、左、右等方位介词时的“视觉听写”游戏为例,学生两两结对,各自向对方描述手中图片所绘的房间摆设,并根据听到的信息画出相同的图像。在完成行动产品,也就是通过信息交换还原图画的过程中,学生既用到了听觉、视觉,也进行了智力思考,还需开口表达和动手绘画,此外又因为双方的信息差激起好奇的情感,增强了交际行动的动力。这种全面投入的学习显然比传统的语法练习更有助于掌握和应用语法规则。
2.在行动导向教学中应以学生的主观兴趣作为出发点
深受杜威影响并创办帕克学校的库克指出:“兴趣就是令人全神贯注于教育的根本法则。”“兴趣是最有效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的因素,学生开展有价值活动的最佳起点就是兴趣。教师永恒不变的任务就是使得旧的兴趣发展成更高水平的新兴趣。”因此,在行动导向的德语教学中,为取得最佳学习效果,需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而学习者可在一定主题下自由选材分组实施的项目学习,就是非常适应该项要求的教学方法。以视听说课上“介绍自己最喜爱的德语电影”的项目教学为例,与时下流行的美剧相比,德语电影一向因其沉闷晦涩之名而为大部分德语专业的学生所排斥,这样会错过利用其提高听力水平,了解德国社会文化的机会。因此在准备阶段,应由教师列出适合的电影名单并说明类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分组,当然选择也可以超出名单范围,但不能由教师硬性指定。这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因为受兴趣驱使而充满学习积极性,力求在成果展示阶段做出最有说服力的演示,也就是说行动过程中的兴趣因素对最终的行动产品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也因为对这些优秀电影作品的了解而发掘出对德语电影新的兴趣,甚至在项目完成之后,还会进一步去了解相关的导演、主演和影片,并和教师做后续的交流探讨。这正如迈尔所言,“行动导向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通过处理新主题的过程意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3.在行动导向教学中注意学生自主性原则
当代教学论普遍认为,学生不仅是被动接受知识传授的客体,更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行动导向的德语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活动的计划、实施、展示和评估阶段,都应尽量让学生掌握主动。教师不再是学习行为的控制者,而是引导者和辅助者。比如,在通过讲授和练习学习了语法规则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分组研究德语与英语的语法规则区别。首先在选题阶段,即可通过课堂讨论与学生共同协定比较的具体对象,然后由学生分组自行搜集材料并分析、归纳和整理,任务分配和研究进程也是由学生自己掌握,最后以小组报告的方式进行展示,之后可以让其他小组的学生一起补充或提问。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的是协调和顾问的作用。通过这种独立自主的学习,既深化了学生对德语语法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的养成,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组织、合作能力和自我承担责任。
4.在行动导向教学中应注意开放性原则
所谓开放性,可以从四个层面上理解,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以学生已掌握的教材知识和直接经验为后盾,教学材料不应是单一和封闭的,而应具有多样化特色。比如,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可以以分组报告的形式,结合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各方面进行探究性学习,而不是局限于课本。其次是时间安排的开放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在行动导向的教学中,学习时间不再完全固定,可以允许学生根据个体差异自由安排。比如,上述的分组报告,可让学生自己决定在一个学期中展示的先后顺序。能力强的学生提前完成学习任务,能力弱的学生可以推迟完成。此外还有教学场所的开放性。教学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根据学习目标的需要走出校门。比如,口译课是一门对真实性有很高要求的课程,在处理旅游口译主题时,可组织学生前往上海的著名景点外滩或者城隍庙,由学生按照分组准备的内容进行景点参观的现场口译,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利于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发展口译能力。最后是教学参与人员的开放性,可以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士或者校友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四、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在德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反思
用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德语教学活动,在具体操作中会遇到一些问题,综合下来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所谓以行动为导向,并非只以行动学习为主
正如巴赫和提姆所言,“在实施语言教学时,语言的行动能力
是以掌握语言形式的各项技能为前提的。”“这两大要素,即获得行动能力和语言形式的各项技能,从一开始就是处于同等地位的。”因此,在德语教学中,虽然要强调行动的重要性,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熟练也不可忽视。以处理寻租主题时学生模拟房东和房客的角色扮演游戏为例,每个学生分别根据各自分配到的卡片上的房东或房客信息,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依次询问排除,最终找到匹配的租赁对象。要实现这样的行动目标,当然需要事先传授表达愿望和要求的语言手段,包括虚拟式等语法形式以及一些套语作为前提。但仅仅这样还不够,如果教师不在活动的开始步骤中通过师生对话等手段,再次激活和强调这些套语和语法知识,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很可能会无视相应的语用手段,大量采用最直接和简陋的语句甚至身体语言来进行询问和提出要求。这样虽然能完成任务,却不能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在真实语境下的行动能力也会大打折扣。
2.行动导向教学活动对教师的知识贮备和更新提出了前所
未有的挑战
传统的讲授型教学以课本为依据,只要针对教材做好充分备课即可,而在行动导向理念指导下的教学,由于其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性,对教师角色的转变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作为协调者或辅助者,随时准备应对学生的各类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对相关行业领域的了解,而且不断更新。以介绍德国日常生活的分组报告为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自身兴趣,选择和设计学习内容,这些内容并非教师事前规划,因此要求教师本人对德国社会文化相关的知识有相当的积累。而且国情概况等知识是随着时展不断变化的,学生也会通过网络媒体等接触使用最新信息,如果教师对此没有相应了解,就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也影响学生对教师教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江苏大学出版社, 2007:89.
[2]Hilbert Meyer, Unterrichtsmethoden I:Theorieband. Cornelsen Verlag,1987:214.
[3]Gerhard Bach & Johannes-Peter Timm: Englischunterricht. Grundlagen und Methoden einer handlungsorientierten Unterrichtspraxis. UTB Verlag,2013:12-13.
[4]Frederike Klippel:berlegungen zum ganzheitlichen Fremds-prachenunterricht. In: Fremdsprachenunterricht.Heft,2000(4):242.
[5]迈尔.课堂教学方法:实践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45.
1.构建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对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认识,确立德育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首要地位
一些培养单位在思想上,还没有把研究生德育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存在着重视业务素质培养,忽视或轻视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现象;对新形势下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规律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研究生德育工作体制有待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要改变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现状,贯彻落实国家的德育方针,使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建立起科学、完整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德育工作评价的导向功能。从而促使学校进一步重视研究生德育工作,促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建设。同时,德育工作评价能对德育工作者在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作出正确评价,有利于人们公正地认识德育的客观地位,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逐渐使德育首位的地位在实践中真正得到确立。
2.有利于公正评价研究生德育工作者的劳动价值,充分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研究生德育工作在许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与培养中还没被摆到应有的位置,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重智轻德”“以智代德”“智育是硬指标、德育是软指标”的现象在一些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少人对研究生德育工作者是否创造价值持怀疑态度,总认为对研究生来说,德育工作可有可无,包括很多导师在培养研究生时也只是传授专业知识,对于思想品德、为人处事等方面的教育则不能给予足够重视。科学的德育工作评价可以客观、公正地评价德育工作者的劳动价值。通过对研究生德育成绩、德育经验的令人信服的肯定性评价,使全体师生员工真正看到德育工作在研究生教育和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励受评者更积极地投身到德育工作中去。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所需的舆论环境,充分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使研究生德育工作取得实效。
3.有利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提高研究生德育工作水平
由于没有构建科学而规范的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广大德育工作者和德育领导部门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便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依据,对其工作效果也就无法进行科学的评价。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价过程是按照德育各方面的标准逐项进行检查考核的过程,构建系统、科学的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价体系,有助于研究生德育领导部门提高认识、健全制度、科学决策、正确领导;有助于研究生德育工作者对德育工作的目标、政策有更加清晰、具体地认识和理解;有助于研究生德育工作者充分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从而改进德育内容和方法,提高工作水平,提高德育质量;有助于教育对象自觉地追求和创造,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把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化为自己个体的道德素质,增强其主体意识,巩固、深化教育成果;有助于全面、正确地认识研究生德育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提供依据。
二、构建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价体系的依据和原则
1.方向性原则
高校是传授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示范区和辐射源,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对社会思想和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和促进,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应当而且必须走在整个社会的前列。无论是从社会对学校德育的制约和影响,还是从学校德育对社会的辐射和引导来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理应成为高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建立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价体系时,要充分体现这种方向性,所设立的评价指标必须坚持和体现社会主义方向性的要求。
2.科学性和可行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工作评价必须符合德育和德育工作评价的规律。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应当注意两个问题:①必须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制定评价体系时要注意评价指标的全面性、系统性,既要考虑到那些表面可见的因素,又要注意到某些不可见的潜在因素,同时还要注意区别评价对象的不同情况,做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②必须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是搞好德育工作评价并使评价结论科学、全面的两种重要方法,该用定量评价的就要进行定量评价,有些评价内容是无法进行定量描述的,就应用定性评价。
所谓可行性原则就是指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在正确导向、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做到既能对评价对象进行度量,又便于评价过程中操作实施,能为绝大多数研究生所理解和接受。坚持这一原则要注意四个问题:①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在确保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力求简明清晰,表述准确,指标体系多寡适当,难易适度;②从实际出发,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避免一刀切,讲究实效,防止搞花架子、形式主义;③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要有权重,比例要科学合理;④要有利于评价工作操作实施,有利于评价对象的正常工作,有利于节省人力财力。
3.稳定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则
评价体系既然作为评价德育工作的一把标尺,是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等相关文件进行设计的,其自身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既有利于发挥德育工作评价导向功能,又能从纵向对德育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把握德育工作的规律,保持德育工作的连续性。只有围绕相对稳定的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德育工作者才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如果我们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缺乏相对稳定性,朝令夕改,那么,人们就不知道到底该何去何从,这势必会导致德育工作的混乱。当然,由于社会在发展,德育的内涵在扩展,多元价值观会不断冲突整合,德育工作的内容、社会环境对德育工作的重心要求也就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而变化。这就需要我们确立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又必须具有相对性,能够不断地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而补充和吸纳新的内容,与德育工作的发展保持同步,从而充分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1.对德育主体的评价
德育主体主要包括德育工作者和德育领导部门。
德育工作者在整个德育中起主导作用。对德育工作者作出正确的评价是提高教育者的素质,改进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他们的评价主要是对其素质和工作实践效果的评价。
德育领导部门统管学校德育工作的全局,肩负着决策和指导的责任。因此,对德育工作领导部门的评价,主要是对影响全局的指导思想、制度管理、队伍建设和人员素质进行评价。如德育总体规划是否把研究生品德素质的提高作为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德育工作及管理的有关制度和规定是否科学与合理;德育工作者及队伍的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如何;德育理论、方法的创新研究如何,德育工作的调查研究工作是否与时俱进,不断深入,卓有成效。
2.对德育客体的评价
对德育客体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对德育客体的评价是德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只有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切实评价的基础上,对德育客体的思想品德现状作出科学的评价和描述,才能制订出正确的教育计划,并付诸实施。第二,对德育客体的评价是对德育结果的检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德育工作对象进行评价,必须依据唯物辩证法观点,运用恰当的理论和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必须从新时期的政治关系与文化关系中准确把握德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二是必须分清德育对象思想与行为中的本质与现象方面;三是必须从德育对象特征出发,如时代特征、性别特征、年龄特征、文化水平特征、家庭特征及性格与气质特征、志趣与爱好特征等,工作只有从这些特殊性出发,才能对德育工作对象作出较为真实和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德育 课改 职教 特点
新一轮中职德育课改号角已吹响,给我们带来了新课题:如何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出国家需要、企业欢迎的高水平高素质人才?如何体现职教特点,适应中职学生身心发展和专业发展需要,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神圣使命?笔者以为,构建好适应中职学生特点的“六性”德育课教学模式,方可打赢这场攻坚战。
一、德育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体现职教性,强调针对性
1.将中职德育目标与普校德育目标区别开来。
2.在确定德育目标时,应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3.在制订具体德育培养目标时,应从中职学生思想实际出发,从职业教育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的德育培养目标。
从新生进校开始,就及时帮助学生规划职业人生,培养职业兴趣;在二年级,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提高职业技能,提高职业道德;到三年级,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加强诚信、守法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就业、择业、创业观,成为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二、德育教学内容应注意导向性,强调全面性
1.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知道应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让学生明白,事业成功首先是做人的成功。
2.教学内容,按照“必需、适用、够用”原则,用好教材,选好素材。对教材内容要进行合理整合,以就业、择业、创业教育为重点,把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等作为重要教学内容,贯穿在学生在校期间品德养成的全过程。
3.以中职学生逐步扩展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创设各种职场情境、生活情境,并以此作为平台,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引导到蕴涵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现实生活主题中。
三、德育教学模式应注重实践性,强调活动性
以实践为中心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
1.大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科学性基础上突出实践性。依据中职学生现有思想水平和文化基础,针对专业特色,从实际、实用、实效出发,倡导探究开放式教学模式,坚持知行统一,形成学、思、用三维立体式教学模式。
2.减少空洞的理论说教,注重体验增加活动。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根据职教需要,根据专业特点,设置教学板块,如职场在线、探究平台、职业天地等,用职场中典型案例或学生熟悉的榜样事迹作为切入口,引发问题,启发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学空间和交流机会,通过活动,教会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全面地看人生。
同时,要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以专业实践为契机,以具体职业道德规范为切入口,带领学生,亲历职场,深入调查,亲身体验,思考感悟,主动践行。
四、德育教学素材应注重生活性,关注现实性
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素材是基本的教学资源,也是学生感受理论价值、提高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基本载体。
1.教师选用的教学素材,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根据中职学生特点,从提高职业道德需要出发,使教学设计有较强的现实性和职业性。
2.教学过程中引用的素材,要体现以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标准的职业教育观,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注意从生活和职业的角度去选择素材、创设板块、设计问题。
五、德育教育过程应突出主体性,注重开放性
主体性是中职德育的灵魂。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1.坚决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观念,确立“以生为本”的新理念。将德育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的主人真正动起来,乐学、善思、会用。
2.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大量职场信息。将与学生专业发展有关、与当地经济发展有关、与就业状况有关,具有时效的资讯及时补充进课堂,围绕学生关注的职场问题教学,为学生能力发展和觉悟的提高提供广阔空间。
3.充分考虑中职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设计同一层面活动时,设计几个方案可供选择;在探究性问题提出时,允许学生有不同答案,以形成答案多样化和开放性,促进学生心智和谐,全面健康发展。
六、德育评价体系应体现多元性,注重过程性
中职德育评价,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 对确立什么样的人才观,对中职德育课改,都有重要导向作用。
1.构建多元立体的德育评价体系。
(1)德育评价目标多元。根据职教对人才培养要求,适应职教的社会和行业要求,制定具体德育评价目标。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了解和技能掌握的情况,更要评价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道德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和发展情况。从多方面多角度真实全面反映出学生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全貌。
(2)德育评价主体多元。学生是学习主体,也应成为评价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价、自我评价、评定他人,以强化学生道德意识,提高道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中职培养的是合格的社会人,培养规格如何,是否合格,最有发言权的是用人单位。应邀请实习单位、用人单位参与评价,形成教师、学生、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体系,通力合作,全面评价,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3)德育评价方法多样。摒弃传统单纯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研究和开发可操作性的多样评价方法,采取灵活、多样、开放的评价形式,考查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查过程中,发现学生进步,鼓励学生前进,激励学生成功。
2.注重过程评价。德育的效果大多在德育过程中形成显现,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在学习整个过程中的态度、实际能力、道德情感、价值取向等因素,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努力程度,综合考察学生在各阶段的进步。将德育评价过程,变成学生自我教育、及时调整、发展进步的过程。
中职校是培养合格社会人的大舞台,德育课教师要想成为称职的导演,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与时俱进,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构建适应中职学生特点的有效德育课教学模式,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完成新一轮中职德育课改的任务,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Z])
[关键词]德育课程;设置原则;德育目标;优化整合
[作者简介]邱琪,福建建材工业学校讲师,福建福州350004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8―0184―03
一、反思目前中职校德育的课程设置
目前,中职校德育课程是参照2001年2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设置,其中有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哲学基础知识(以下简称“哲学”)、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以下简称“经济政治”)、法律基础知识(以下简称“法律”)等4门必修课课程,分别安排在六个学期内完成。
现有德育课程设置较以往有很大的突破,但笔者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体验,发现其不足之处随社会的发展已经出现:(1)近年来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现有课程理论性仍然偏强,学生有畏难情绪。(2)现有课程针对性不够强,没有很好研究学生当前的思想动向,没有很好考虑体制改革对教学的影响,过分追求系统性而缺乏针对性。如目前大部分中职校采用“2+1”学制,而现有德育教学仍采用三年理论教学模式。(3)教学内容过多过杂,层次不分明,部分内容交叉重叠,缺乏渗透与融合,按教学计划每课时都要讲很多内容,很难讲得透讲得活,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收效有限。因此,笔者认为应对德育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以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二、德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因此,学校在进行德育课程优化整合时,必须以德育目标为核心,不得背离这一原则。
2.就业导向性原则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人将直接走向工作岗位,面对社会的选择。要使学生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岗位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学生赢得岗位的就业竞争力更为突出地体现在综合职业能力方面,其中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德育教学应以德育目标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市场和职业岗位分析为依据,以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培养为总的指导思想。
3.整体性原则
现有的德育课程,在建构上大多囿于各课程内容自身的体系,各课程或各年级学习内容既缺乏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又难以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学习规律。德育各课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成德育教学的整体,因此教学内容应按照学生生活范围扩展的逻辑和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将所有德育课程纳入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中。
4.生活化原则
在现有的德育课程中,理论编写多于现实问题的反映,与现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教学内容偏少,且未充分地凸现人文精神,而对于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的中职校学生来说,教学内容显得过于抽象。而中职校德育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营造和展示一种与社会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形态,努力使学生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根据这一原则,德育教学应更多地利用学生所面临的生活环境来设计教学,为学生的生活作准备,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现有的德育课程未将“心理健康”作为必修课程是一大遗憾,中职校学生面临着友谊与爱情、性格与情绪、就业和创业、竞争和抉择、理想和荣誉等生活的主题,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从容地面对这些主题。
5.层次性原则
大多数中职校学生年龄在16―20岁之间,他们在进校直至毕业时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都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应确立分阶段德育教学计划,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心理状况等,分年级、分阶段进行有计划、有目标、有程序的循序渐进的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目的性更加明确,层次性更加分明,大大提高可操作性。
6.实效性原则
德育工作历来被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但是,德育实效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德育工作者。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广大德育工作者所关心和探讨的问题。所谓实效,既指效果,又指效益,还指效率。同样,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既包括学校德育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上的效果,又包括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上的效益,还包括投入与产出相比较所形成的效率。因此德育教学要紧密地联系实际,符合社会现实,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达到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三、德育课程优化整合的思路
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笔者认为,中职校德育课程的设置可以确立德育模块、专题教学的思路。把过去以学科为特征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四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割,相应组成“法律基础知识”、“心理健康”、“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时事政策、“职业生涯规划”等系列模块,根据德育目标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优化整合,实现德育的总目标。
1.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对德育课程进行整合
根据层次性原则,德育教学应克服学科教学的缺陷,使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科教学中,一门课程往往集中讲授,而在每个学期中,学生都会遇到学习、生活等人生成长的疑惑,进行模块、专题教学,可以灵活、机动地穿行思想教育模块,使德育课的教学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如《法律》课程,每学期学生都会面临不同的法律问题,把《法律》拆成系列专题,就可以提高法律课的教学效果,如对新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熟悉、遵守校纪校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安排“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青少年的犯罪问题”等专题教学内容,而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而言,可安排“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民法”、“企业与企业法律制度”、“市场管理法”等专题。再如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层次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年级新生面对新同学和新老师,应重点教育学生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处理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一学期之后则对学生重点进行青春期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教育,消除学生在两性心理、生理方面的神秘感和偏见,如开展“青少年的性格与情绪”“青少年的学习障碍及克服”“爱情与友谊”
“如何消除胆怯与自卑”、“挫折教育”等专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2.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整合
根据就业导向性原则,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联系专业、联系职业、联系就业、联系创业。现实中,许多职校的学生是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职业学校的,他们感到前途无望,因而也就丧失了学习动力,也削弱了行为约束力。在大力推进“就业导向、服务于人”的教育理念下,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考察当前的职校德育,不乏存在观念封闭、内容陈旧、方式机械、导向不明等弊端,而要改变这一现象,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整合是一条有效的德育途径和载体。在传统的学科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往往是在最后一学期单独进行,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形成是长期的、渐进的和有系统的,仅仅在毕业前用较短的时间进行所谓的就业创业突击教育,显然效果不很理想。因此,要根据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目标与方法,让学生在认识自我、认识专业的基础上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以及顺利就业。如新生处在职业生涯的“认识与体验”阶段,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验职业世界、认识自我与环境,初步设计自我的职业生涯,此阶段可安排如“认识工作与职业”、“职业理想与目标”、“职业生涯设计”等专题教学内容;在最后一学期学生处在“抉择与发展”阶段,重点在于全面提升专业知识、技能与专业实践能力,掌握相应行业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与职业纪律等,此阶段可安排如“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道德与职业道德规范”、“就业准备与求职技巧”等专题教学内容。
3.将《经济政治基础知识》与时事政策进行整合
德育课程是一门社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德育教学必须紧密地联系现实,即国际、国内和生活周边以及学生自己的思想实际。目前高中德育教学较重视时事教育,而许多中职校却不尽人意。当前学生对抽象理论(特别是经济政治、哲学理论)感到乏味的原因之一是以为“学了没用”,有些学生甚至还有抵触的情绪,而时事政治材料新鲜真实,加之报章传播具有权威性、说服力,克服了德育教材信息的滞后性,拉近了学生与“政治”这一严肃话题的心理距离和感知距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观念内化。如果教师有针对性地不断从时事中发掘补充新鲜的时事材料提供给学生,则可使学生以这些感性材料为基础,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从而有助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评价各种社会现象与思潮,使其觉得政治理论有用武之地,以达到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可以结合“经济政治”中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社会与我国的外交政策、民族与宗教政策等内容,进行“时事政策”的专题教学。
4.对不同德育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关键词:整体性德育;养成教育;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125-02
德育在于“育人”,既包含“智”的成分,也包括“知”的成分,还包蕴“行”的成分。它既要培养人学习知识与前人的经验教训,又要培养人的自我意识的内容、品格和德行,更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体的说,德育的任务是培养社会化的政治人。在社会主义的现阶段,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指导下的公民品德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从而履行自己的责任。德育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在社会道德、主导思想、政治观念和行为等方面的期望与要求。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德育是其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外在因素、条件和力量,甚至是某些个体自然性的异己力量、约束力量。
德育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要完成之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为完成德育的重大任务,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的整体性德育模式,根据学院特色和学生实际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
一、整体性德育在学校的现实生活
整体性德育模式通过德育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二课活动、道德实践、职业训练以及专业课程的德育活动来帮助学生塑造主体人格。整体性德育模式强调教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性,个人道德的相对性,德育内容实践性以及教育对象的自主性。整体性德育模式不断克服教师讲授课本的单向模式,从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各种有效方法不断形成新的德育局面。这种整体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方法综合化
在德育理论课程教学实施过程综合使用教学方法:有的教师采用讨论、个案学习、专题教学、模拟和角色扮演、课外阅读和评语等方法;有的教师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灵活运用文化传递法、设身处地考虑法、价值澄清法和道德认知发展法等方法。教师不仅组织教学,还要策划、引导和督促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教学。教学方法综合化在形式上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第二,德育内容实践化
将德育领域扩展到课堂以外,把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活动纳入德育范围,从而丰富了教育的实践化。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大量的二课活动和社会实践来培养并检验学生德育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例如:学院学生处和团委成立了30几个社团,包括各种学习小组、俱乐部和体育等课外活动;规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劳动(每个班在每个学年都有一周劳动课);推动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走进自然课堂认识环境问题;组织学生参观社区、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机构,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帮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关心社会。德育实践化在内容上满足学生心理、情感和道德需求。
第三,行为日常生活化
注重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并强调心理辅导、生活辅导在德育中的作用。学校制定一系列与法律规范、社会公德相一致、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日常行为准则,根据准则对日常行为进行评价。例如:学院坚持半军事化管理把升旗仪式、教室卫生、宿舍卫生、上课迟到早退现象等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中(进行公寓文化建设对优秀的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表彰);学院还成立心理咨询室,配有指导教师和学生心理工作者,并与班级、校医院、社会公益组织、就业指导中心、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等合作,形成一个立体的咨询网络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行为日常生活化推动整个学校的文明健康发展。
二、整体性德育的原则及策略
整体性德育培养的是主体性人才,不能随随便便,必须贯彻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德育的应有的成效。这些原则有:
(一)回到现实生活
在生活中,不是先有教育而后才产生道德,恰恰相反,社会生活是“德”之源泉。德育只有回到现实生活(包括课堂生活)才是完整的。回到现实生活是整体性德育的切入点。这要求德育工作者对学生要育之以需,要在生活中增强学生品德需要意识。人除了有正常的七情六欲外,更应具备体现时代特征的思想、情感、道德、政治意识。德育要紧密联系学生这些现实的需求,使之既能个体解决当下问题,又能帮助解决学生发展方向问题,让学生感到学而有用,增强其需求意识。
(二)体现价值导向
德育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不仅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且要通过主体的人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本身蕴含着导向性。德育具有导向性,必须定位在:社会主义价值导向和价值追求。它要面对社会现实,既为社会服务又促进个体发展;更应该面对未来,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 “时”、因“世”利导开展德育实践。
(三)凸现主体能动性
我们要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主人的主体意识,开发主体能力,发挥主体作用,塑造主体人格。这要在德育工作过程做到:以师生互动为基础,以发展学生主体能力为中心。要使学生成为时代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自觉遵从者、倡导者和创造者,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包括道德判断、推理、选择等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把握正确价值原则,拥有正确的道德认知力和道德实践能力。整个过程体现民主平等性和学生能动性。
德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以教会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方法论教育的策略。整体性德育要培养学生广采博取、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的能力;不唯前是,只为实是的能力;使之有内在的潜力与后劲,而不只是知识积累,使受教育者自身有造血功能,而不是只靠输血。德育具有育人功能,从本质上讲,它与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是统一的,整体性德育充分突出了人的价值。
基于德育的任务与现状,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的整体性德育,不仅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和家长、企业建立联系制度,共同为课堂教学成果的巩固努力,使知转化为行。通过这种整体的德育,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实践证明整体德育的成功。当代高职学院的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中、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等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心理结构整体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因此,我们高职院校的德育要既反对只重视培养道德观念的主智说,也反对只重视训练行为习惯的主行说,而是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自己学校与学生的特点、学生将来从事的行业和职业的特点进行整体德育,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知行合一,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版).
[2]岑建君.近距离观察美国教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3][美]倍根,格莱叶,周海涛等译,学校与社区关系[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
[4]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卷).
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综合能力因为职教不同于普教,现代职业教育不同于传统的职业教育,所以要办好现代职业教育,我们必须面向市场,服务企业,依托行业,依靠政府来研究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我们必须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工作精神,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落实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有条不紊地做好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
目前,在我国最失败的教育是家庭教育,最难进行的教育是职业教育;我们在有效实施职业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是三难一担忧:一难是招生难。生源日益减少,市场竞争激烈,很多教师无耐,招生压力大;二难是教学难。学生基础太差,零录取,有的学生连1/3+1/2=?都不知道,英语26个字母甚至都认不全,教的很累,收效甚微;三难是管理难。学生素质偏低,独生子女多,偏激,任性、自私,有时付出很多,效果很差。由于亲情招生,对于自己所招的学生能否就好业又很担心,这三难一担忧除外界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还来自于内部的影响因素,由于招生难,为了保证招生数量,学生入学时就被招生老师的承诺,学校的就业安置协议给学生吃了定心丸,使本来不爱学习,不爱吃苦、玩心较重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压力和动力,使本来难教,难管的学生教育更是难上加难,举步维艰,教学质量很难保证,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很难形成。学校的招生、教学、就业很难形成良性循环,更谈不上学校办学品牌的形成,从而失去了招生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使招生难上加难。而学生就好业,需要的是有很好的就业能力,否则再好的岗位不会属于他。它不是靠企业的好坏这种“西医疗法”能根本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如中油吉林化建这样的好单位,学生流失也近三分之一,所以破解上述三难一担忧问题,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另外从教育部领导讲话中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核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质量的高低和品牌是否能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应该说靠的就是学生较高的综合就业能力,换言之,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形成了,学生就能被企业接纳,并长期聘用。学生就好业了,家长也就放心了,教育就和谐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宗旨就实现了。所以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就是要紧紧抓住提高学生综合就业能力这一中心开展工作。
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这一中心,我们必须遵循两个原则,实现四个转变。两个原则:一是以品牌教育为目标的方向性原则。二是以提高学生综合就业能力为中心的有效性原则。今后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就业能力的工作和做法就应该坚持,否则摒弃。四个转变:一是由部门德育教育向全员德育教育转变,这是有效实施德育教育的关键,做好此项转变,学生处必须发挥好全校德育工作的核心统领作用,班主任必须发挥好班级德育工作的核心作用,学校争取一切可以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和力量。人是有感情的,教师是讲道理的加之学校及时的引导,有效的管理,发挥学生处、班主任在学校与班级德育教育的核心作用,学校就一定能够营造一个全员德育的工作氛围和环境。二是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解决传统的讲理论体系,讲知识的连续性,而不注重就业能力形成的问题,这是我们能否顺利实施好教学改革,形成办学特色,办学品牌的关键。解决观念问题。三是由学科教材本位向以学生综合就业能力提高为本位的转变,解决教材为谁服务的问题,如果现代的教材与职业就业能力的形成完全相匹配的话,就不会提倡校本教材,校本科研,所以我们应坚持教材创新。四是教学手段、途径、理念向现代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综合能力提高这一中心上转变,现代教育规律主要是因才施教、能力本位、注重实践,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如杯子的体积是用微积分计算的呢,还是用量杯去量的呢?哪一种更适用于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实际,这是我们研究的永无止境的问题。
我们在明确一个中心、两个原则、实现四个转变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中心,开展创新工作。
第一,按照国家德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丰富学校德育教育模式的内涵、内容、途径及实施办法,发挥德育教育与学生有效管理相融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第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为核心,以实现学生就业人岗匹配这一任务为统领,改革实施好学校的教学模式,教会学生如何做事。
第三,为有效实施德育模式、教学模式,我们必须抓好班主任为核心的德育教师队伍,以专业教师为核心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从调研、规划入手,以达标培训为切入点,做好队伍建设工作,这是学校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的关键。
第四,按照教学模式建立的要求,遵循一个中心、两个原则,建立学校各长线专业的课程标准。为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保障,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提供保障和可能。
第五,以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考核,教师落实课程标准的效果考核,特别是以课程标准中一级课程标准的落实程度为考核重点,有效建立学生综合评定,教师工作绩效考评机制,实施有效考核,强化教育教学的导向性和实效性。
第六,按照现代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形成的实训需要,完善好现有实训室,规划、建设好拟建实训室,强化实践教学,使之与学校发展规模相匹配,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技能形成提供保障。
只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这一中心,遵循方向性、有效性原则,以学生做人、做事两项教育为支撑,借助德育、教学两个模式,依靠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德育队伍,以专业教师为核心的教师队伍,大力推进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改革与创新,我们一定会摆脱现在的困难和担忧,逐步形成学校的的教育、教学特色和品牌。
参考文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都明确指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学校德育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必须不断创新,从模式、内容、形式、方法、途径等都要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个体。
社会、家长、学生不能将学校单纯地当做一个教育载体,应该将学校作为实现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主体,而受教育者就是主体服务的对象。学校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开展德育工作,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阵地,学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主导。个体必须以主体为本,服从和服务于主体,才能更好地促进主体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个体的自身发展。
二、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核心
1.明确育人目标,努力营造德育工作新气象
目前,国内很多中职院校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德育师资力量,中职院校重视学生德育工作,不仅是加强学校德育硬件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同时要加大力度,完善和强化软件建设,要建立与完善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加强队伍的组织与培养,充分展现出高等教育教育者的“榜样示范性”;德育工作要齐抓共管,使德育工作贯穿于整个管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
2.明确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和基本原则
目标是德育管理工作任务顺利开展和实现目标的灵魂,直接指导和制约着整个德育过程。中职院校德育目标是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年龄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作用,提高德育管理的水平,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提高德育的效益。原则是确保行动按照计划和目标顺利实施和实现的思想保证,德育管理工作的原则是根据德育管理的目标和任务,遵循德育管理的规律而制定的对德育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德育管理活动的准则和依据。其基本原则有:①导向性原则;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③动态管理原则;④灵活性原则;⑤开放性原则。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提高中职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提高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实效性是实现德育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与时俱进的内在需要,也是时展的外在要求,更是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自身要求。①引导学生从哲学角度上认识本质,激励个体主动学习;②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和目标的实现;③提升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自身水平,加强沟通与交流;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建立中职院校德育管理新体制,切实做到中职院校德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建议与策略
1.不断加快中职院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步伐
深化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改革,是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我国已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对德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市场的竞争也对大学生提出了更好、更具体、更新的要求。所以必须结合中职院校办学特色,以学校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不断加快中职院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步伐,促进中职院校德育管理体制的转变,在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完善,使德育工作为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服务。
2.适应学生特点,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不断转变观念,以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发展前景为基础,努力在大学生的文明教育、良好习惯、适应能力、道德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等培养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良好个性。不断引导学生树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主学习的观念。并通过各类培训班、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净化学生心灵,养成独立勤奋的性格、较强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
3.以就业市场为向导,促进学生德育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培养大学生不仅需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德育教育。中职院校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4.基于校园网络平台,优化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软环境
用先进的网络文化建立校园网络平台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只要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充分发扬网络的优势,克服其弊端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园网络平台为德育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和面貌,使中职院校德育教育有可能利用这个空间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加强网络环境的建设,有利于学生个性意识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总结
树立“以校为本”的德育理念,抓住德育的灵魂,不断地深化改革,加强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发挥中职院校育人职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德育工作的作用,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向导促进德育。中职院校是对受教育者实施道德素质教育教育、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基地,要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就要利用好中职院校的全部资源,以育人为本,努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时刻坚持以生为本,加强中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时刻渗透着崇德、励志、求真、向美的元素,促进和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金台.探索班级德育管理之路[J].文学教育:下,2011.
首先,根据思想品德课的目的、任务、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应强化以下几方面的德育功能。
1.思想品德的导向性。在现阶段,要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就是要把学生的思想、言行、判断是非和衡量得失的标准,以及抱负、理想导向基本路线指引的轨道上来。这是思想政治课应该发挥的最基本、最首要的功能。
2.道德品质的可塑性。提高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中学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既有渐趋成熟的条件,又有着可塑性。要帮助学生从最基本的区分该做与不该做、好与坏到逐步明确社会主义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逐步形成正确的、高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3.行为习惯的养成性。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而指导与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言行一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在发挥思想政治导向功能、道德品质的塑造功能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其次,针对德育工作的现状和应具备的功能,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必须承认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广泛性、分层次性、讲实效性可行性。对学生的教育应是多方面的,除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外,还负有实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文明习惯的培养,以往的德育工作,要求过高、过急,超出了学生可接受的程度,欲速则不达,出现了动机与效果的矛盾,愿望与实际的矛盾。我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注意把握好可行性,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恰如其分地确定不同阶段、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德育目标,分层次要求,脚踏实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只能根据学生身心和智力发展水平特点,从他们成长的实际出发进行。例如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时,应该引导学生从尊重,接受一定规范的约束开始,到逐步“自律”,才有可能达到“自觉”,真正做到以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理想支配自己的行为。教师应从学生常见的和较为熟悉的心理现象入手,抓住最需要解答的心理问题和最应该解决的心理矛盾,展开品德培养内容的几个方面和层次。
2.要把灌输与自主自律结合起来,力求知、情、信、意、行统一。现在是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及时地向学生进行的教育,正面的东西不学习,反面的东西就会侵蚀。“愚蠢来自无知”,要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首先要解决好“知”与“不知”的矛盾,使实现德育功能有扎实的思想认识基础。实现了“知”,还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要把“信”与“不信”的环节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在“信”基础上引导学生落实在“行”上,实现“知、情、信、意、行相统一,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摆事实、讲道理、有分析、有说服力、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律。要把正确思想的灌输与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律的能力相结合,使正确的观点、理论、伦理、信念占支配地位,全面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3.对思想道德教育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思想道德教育有其特殊性,重视思想道德教育,解决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就要把道德教育的功能完全归结为量化管理,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一思一想都纳入量化。但全部转化为量,也是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在德育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对象和不同任务目标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二者不能互相替代,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养成教育,可以量化,而具体思想问题的解决,个性心理的指导,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就只能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办法,才有较好的效果。“定性”与“定量”应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关键词:德育;素质评价;原则
在经济日益发展和科技快速进步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形势的需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育人过程起着导向和保证作用。我在落实德育序列化教育,构建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目的及意义
1.1开展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搞好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构建和完善学校德育目标体系。并为全面了解和检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更好地组织开展德育序列化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方法。
1.2开展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具有导向动能和珍断功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导向功能表现在可以指导学校德育工作,也可以指导学生的思想行为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诊断功能表现在它可以鉴别学生思想、行为的优劣,让学生不时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1.3开展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进一步检验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教育学生提供科学的依据。
2、综合素质评价制定的依据
2.1理论依据
人的个体心理主要有两个方面,即“需要”和“激励”,“需要”是马斯洛的学说,共有五个方面,“激励”有两种:一是行为激励,二是认和激励,我的依据是美国赫茨格的狭义激励论。激励分三个方面:目标激励、榜样激励、感情激励。感情激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创造一种气氛,使人情感及内心世界变化,这个综合素质评价就是遵循这三个方面制定的。
2.2内容依据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主要依据中学生德育课程标准、中小学生守则和规范及相关内容进行制定的。
3、遵循原则
3.1以人为本的原则。
3.2科学性的原则。
3.3导向性原则。
3.4学校、家庭齐抓共管原则。
3.5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原则。
3.6语言激励与量化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4、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五个方面: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学习习惯、个性心理和遵纪守法,五个方面共24项,内容分年级体现了科学性、层次性和连续性,评价手册除了学生自评互评以外,还有家长助评。体现了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学生的思想。
5、实践与探索
在教学资料上,我看到了襄樊市樊城区教委选了三所代表性的学校进行试验,一所是松鹤小学、一所是牛首镇竹条一中、一所是樊城区最好的中学三十五中。从试验到现在将近两年的时间,而这次试验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松鹤小学,两周一次小班会,班会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长主持,学生首先自评,然后学生互评,现量化,每次班会老师订出一个主题。竹条一中每次评价后评选出进步最快的学生然后把对学生的评价反馈给家长,三十五中评价出星级学生(分五种一、学习进步最快,二、品德进步最好,三、是最有创意,四、劳动最积极分子,五、综合素质最优。)实施评价方案后,他们不仅认真的做自我批评而且认真的帮助别人。这为他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6、一些感受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政策,是全面反映中小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开展,将极大提高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提升运动与健康品位,审美与表现能力!
7、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与实施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生命整体,面向不同的有差异的学生,开发人的多种潜能,要坚持综合的、全面的、经常的评价。
7.1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内容
我认为把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确定为学生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并与学科学习目标分离,最后确定“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审美与表现、研究性学习能力和运动与健康”6个维度,“文明礼貌、自尊自信、团队精神、审美情趣、良好体质”等18个要素。
7.1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
学生和教师是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除研究性学习能力外,每项均进行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
8、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
综合素质评价能否扎实有效开展,关键在于对其价值的认识,我认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毕业与开学,而在于它能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应追求“高附加值”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8.1综合素质评价能深化办学理念,形成稳定和谐的评价文化
8.2综合素质评价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使评价的价值进一步得以延伸。
8.3综合素质评价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格与学力基础
9、综合素质评价的深化思考
综合素质评价伴随新课程改革而产生,它也必将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完善而完善,经历几年的综合素质评价,看到了评价改革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导向作用,显现了评价改革对课程改革的支撑作用和对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助推力,也引发了我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进一步思考。
9.1寻找综合素质评价价值的平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育”“许”统一
9.2探索综合素质评价触角的延伸,构建综合素质评价的系统工程
9.3走出综合素质评价的两难境地,促进评价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目前,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学生的毕业和升学中要么“硬挂钩”,要么“软挂钩”,“硬挂钩”导致评价仍然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的工具,为高一级学校选拔服务,不如不改;“软挂钩”导致走过场,起不到评价与考试导向素质教育的作用。如何走出这种两难境地,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保障机制和结果运用的执行体系。一是学校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考核观念;二是要建立教师和学生参加综合素质评价的培训机制,实现公平、公正;三是要加强社会舆论导向和宣传工作,促进家庭和社会评价观念的转变,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营造良好氛围;四是要建立责任追究与处罚制度,完善学生申诉制度,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合理利用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 浦卫忠《中国古代蒙学教育》.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4月第一版;
[2] 刘林平《爱的误区》.中国人事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程改革
德育课是中职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坚持德育课改的正确方向,对于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体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教育部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对中职学校德育课进行了三次重大改革,目前基本摆脱原来照搬普通高中“政治课”的模式,变成具有中职特色,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新德育课。
一、新一轮课改的亮点
08年以来的第三轮课改方案,将“经济政治基础知识”调整为“经济政治与社会”,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反映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增强了时代感;增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这门必修课,体现了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加强了实效性;遵循职校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要求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并通过开展技能竞赛、节庆仪式、文化艺术等活动,把德育课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增强吸引力,加强针对性,体现理论与实际统一的原则;要求要有不少于64学时的选修课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构建了以职业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基础,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德育课程体系框架,增强了科学性,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目前中职德育课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对德育课缺乏兴趣。
有些学生对德育课存在偏见,觉得德育是“假、大、空”的东西,学了没有作用,提不起兴趣,不听课做自己的事或者干脆旷课;有的学生由于原来文化基础较差,对教师所授内容似懂非懂,或者假作认真听课状,课程讲授完了,留下的东西并不深刻,达不到德育的目的与要求。甚至少数学生对正面引导、理性教学存有浮躁心理和逆反心理。
2. 教师自身素质较薄弱。
古语有言“身教胜于言传” “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职校德育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本领,而且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关心、热爱学生,理解、尊重学生。然而现实的德育教师队伍状况远远达不到要求,不少德育教师是“半路出家”,学术功底、教学经验较欠缺,面对德育新课程,其教学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总体上仍显不足,无法认真贯彻新的《大纲》精神,一直采取“填鸭式” “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学活动的双向性,教学模式僵化单一等。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研究薄弱,德育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指导,跟不上课改的步伐。比如外出参观培训机会少、见识少;偶有培训也是走过场,收效甚微;教辅资料相对缺乏,课外辅助资料主要靠自己收集,教学方法也多靠教师个人摸索。这些问题使得中职德育教师的素质难以迅速提高。
德育课在许多中职学校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往后靠”,学校师生和家长对德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学生是中考的失利者,带着无奈的心情选择了职校,对完成学业比较消极,往往是重视专业学习、忽视文化学习和品德教育。
4. 不良社会环境对德育课程的反向作用。
当前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深刻变动,人们在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发达的通讯、网络技术带来的大量信息冲击着人们的大脑。各种社会思潮投射到校园,使职校德育教学增添了难度。对于思维还不够成熟的学生来说,他们会用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来与教师讲授的课本知识进行比对,质疑课本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 考核方式落后。
德育课程在检测和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和水平方面,仍坚持传统的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分数高等同于道德水平高。诚然,考试分数可以反映学生的考试能力,但并不完全代表学生的实际思想道德水平。评价机制不合理,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就难以发挥德育考评的引导作用。
三、关于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1. 注重情感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逐渐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的态度和误解。教师关心、爱护、尊重、理解学生,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2. 重视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德育课改能否成功,教师的支持是第一位的,当然,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配合也非常重要。要使教师能全力开展德育课改,学校的重视要落到实处。比如多给德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加强德育课教师群体与个体的协调联动,教师间分享课改成功与收获,探讨面临的问题,交流有效的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学校要加强德育课改与其他专业课改的互动,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形成职业人才培养的配套模式。
3. 提炼德育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德育课教师要转变以书本知识为范式的观念,摆脱传统教材的局限,以人为本,提炼德育知识,融进德育成果,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让德育课突出职业特色、反映地方风貌。由于中职生相对来说行为习惯需要加强,因此,开设文明礼仪教育可以完善学生的养成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礼仪习惯。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对教材作适当调整,注意深浅得当,同时,还应结合当地、当时实际,增加鲜活的例子,使学生产生共鸣,加深印象。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单位: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党的十提出:把( )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A.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B. 促进教育均衡 C.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D. 立德树人
2.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建设活动要以学生行为规范( )为重点内容。 A. 养成教育 B. 文明教育 C. 规则意识 D. 公民意识 3.( )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 A.德育骨干 B. 团队工作者 C.教师 D. 班主任 4.写好班主任评语的前提是( )
A.深入的了解每一位学生 B.抓住每个学生的特点 C.掌握标准 D.以情感人
5.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作为管理者必须要具备( A.绝对的职权 B.较高的职位 C.丰富的学识 D.人格的魅力
6.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因为学生享有( )。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7.各中小学要把德育实践活动纳入( )管理。
A. 教育 B. 教学 C. 课程 D. 实践 8.对性格内向、孤僻、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宜采用( )谈话。 A.谈心式 B.循导式 C.渐进式 D.商讨式 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锻炼法
C.陶冶法 D.榜样法
10.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 )。 A. 总目标 B. 基本原则 C. 具体目标 D. 主要任务
11.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2.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 )。 A.班级环境布置 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 C.班级制度与规范 D.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 1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坚持( )德育为先的主要体现。 A. 育人为本 B. 教学为主 C. 创新发展 D. 全面发展 14.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 A.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5.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班主任有采取( )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A. 适当 B. 讨论 C. 任何 D. 体罚 16.班集体建设的灵魂是什么( )。
A.方向性原则 B.情感性原则 C.民主性原则 D.活泼性原则
17.中小学定期评定学生品德行为和定期评选“三好 ”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中学)、优秀班集体是依据( )。 A. 《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 B.〈〈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
C.〈〈小学生德育纲要〉〉和〈〈中学生德育纲要〉〉 D. 〈〈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
18.“孟母三迁”这一典故指的是下列( )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 1 -
)
A.学校环境 B.社区环境 C.家庭环境 D.社会环境
19.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 )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A. 四分之一 B. 一半 C.一倍 D. 二倍
20.济南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建立中小学全员育人( ),实现学校教职工全员参与德育,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协同育人机制。 A. 导师制 B. 奖惩办法 C. 考核制度 D. 协作制
21.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 )取得联系。 A.父母 B.监护人 C.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D.社区
22.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 )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A.十六 B.十四 C.十八 D.十二 23.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 )。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24.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 D.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5.作为班主任,如你班学生在校发生学生伤害事故,正确的处理程序一般应为( )。
28.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是( )。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C.班主任工作 D.体育竞赛
29.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30.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 )。 A、开除 B、批评教育 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班会的特点主要有( )。
A.集体性 B.自主性 C.针对性 D.时效性 2.德育工作的原则是( )。
A. 全员育人原则 B. 全面发展原则 C. 知行统一,注重实效原则 D. 一致性 3.家委会的基本职能是( )。
A. 参与教育教学 B.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C. 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 D.加强与社区的联系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 B. 学校在教育管理中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骨干作用。 C.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 D. 学校应定期组织对班主任进行考核。
A.首先救助受伤害学生,然后告知学校相关领导,再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 5.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有( )。 B.首先救助受伤害学生,然后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再告知学校相关领导。 A.全面了解班内每一名学生 C.首先告知学校相关领导,然后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再救助受伤害学生。 B.认真做好班级管理
D.首先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然后救助受伤害学生,再告知学校相关领导。 C.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开好班、团队会 26.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 A.观察法 B.问卷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 A.电脑技术、网络技术 B.教师家访 C.电话沟通 D.家长会
- 2 -
D. 组织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6.班主任的教育方式应是( ) 7.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应是( ) A.班主任尊重科任老师对班务工作的建议与意见
27.( )实现家校联系和教育的信息化是家校联系在信息社会上的新创新。 A.灌输式 B.启发式 C.说教式 D.务实式
B.严禁学生中不尊重科任老师的言行
C.恰当反映、慎重转达学生对科任老师的意见。 8.撰写操行评语的基本原则是( )原则
A.客观性原则 B.全面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9.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 )紧密结合起来。
A.文化教育 B.法制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10.班主任如何判断自己的工作是不是素质教育? ( ) A.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 B.是片面发展,还是全面发展?
C.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发展,还生动活泼地发展? D.是以说教为主,还是以引导为主?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为了维护班主任的权威,不能让学生民主评论班主任。( )
2.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 ) 3.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 ) 4.建立中小学社会实践档案,将中小学生参加实践情况纳入学业考试。( ) 5.“四颗糖的故事”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故事。( )
6.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
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内容。( )
7.班主任要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
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对学生奖惩有决定权。( )
8.学校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应调整到低年级任班主任。( )
9.教师要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发挥教育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拓宽教育渠道,着
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体系。( ) 10.家委会有责任帮助学校改进和完善教育教学工作。( ) 11.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
12.“四块糖的故事”主人公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 13.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 ) 14.知识是班主任个人影响力的资源。( )
- 3 -
15.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 16.班主任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完善的学习制度。( )
17.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出现偶发事件是在所难免的,遇到这样事情,要有自我控制
能力。( )
18.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是班主任工作的必然趋势。( )
19.班主任谈话要注意自己的对象,点明问题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
( )
20.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更应是学生的益友。( )
四、简答(每小题5分,共20分)
1.如何让学生在站队时做到“快、静、齐”? 2.请说出五条以上班主任的权利是什么? 3.班主任如何做好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整合? 4.班主任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五、实例分析(10分)
在期末考试即将来临之际,为了引导全班学生树立良好的考风考纪,班主任决定举行一次关于考风考纪的主题班会。本次班会由班主任和班长一起主持。首先,班主任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接着,班长总结了以前班级里违纪现象和后果;然后,每组学生派一名同学谈考试作弊的动机和后果;最后,全班起立,举右手宣誓,以诚信为保证,在期末考试中不作弊。你认为这样组织主题班会效果会好吗?结合主题班会的设计要求谈谈你的看法。
六、主题班会设计(50分)
【关键词】 校训;导向功能;实践
学校文化作为德育的载体使德育具有文化品位和审美观照,校训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办学特色、培养目标的概括和抽象,它应该成为我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的一面精神旗帜,是国家教育方针个性化的表现,是师生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
1 学校校训的异同比较及其内涵分析
1.1 学校校训的异同比较
(1)提倡良好学风,指出应该掌握的治学方法。
有的校训充分表达了办学者在学习方面的严格要求,他们希望求学者努力养成什么样的学风,掌握什么样的治学方法。
(2)彰显教育目的和办学理念。
有的校训比较明确地表达了教育活动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目的,学校这一社会组织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理念。
(3)培养高尚的人格,期待承担社会责任。
有的校训具体地昭示了受教育者应该具备的人格,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应该拥有的人生追求。
1.2 学校校训的内涵分析
中小学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从萌芽到逐渐定型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学生正处在性格的可塑期,蕴涵正确价值观和人生理想的校训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校训这个视角切入,可以透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方针、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
经过分析,学校校训具有以下特性:
(1)稳定性。我们所说的稳定性是指相对稳定性而不是指绝对稳定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校的校训会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时代的进步发生相应的变化和调整。
(2)时代性。一个学校的校训保持相对稳定性的同时也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校训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等因素制约的特点。
(3)个性化。校训最本质的内容反映了学校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与该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体制建设、学科设置都息息相关,因而每个学校的校训都体现出个性化的特点。
(4)导向性。校训作为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小学进行科学办学的理论基础,从而也具有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2 学校校训导向功能的三个维度
校训是学校为了发挥社会功能和完成价值使命而制定的行动指南。在实践上,它主要起导向和激励功能。
(1)校训的理想信念导向功能:理想信念导向就是通过校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来帮助师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并通过理想信念来凝聚社会,激发动力,指导行为。理想信念具有指向性、确信性、稳定性的特点。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想信念所遵循的价值观准则来分析问题,评价事物,选择态度和行为。对符合自己理想信念的各种事物和思想行为给予肯定性评价和选择,对有悖于自己理想信念的各种事物和思想行为,则取否定的态度。
(2)校训的奋斗目标导向功能:奋斗目标导向通过校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来帮助师生努力成为“四有”新人。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着眼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并为其终身发展打基础,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分析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教育主题和内容,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活动,让学生成为具有健康自我价值、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校训的行为规范导向功能:行为规范导向就是按照道德、法纪的准则、要求进行导向。行为规范导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道德规范导向,二是法纪规范导向。道德规范导向是通过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教育,道德习惯的养成,以社会舆论、自教自律的方式进行行为导向。
3 学校校训对师生产生导向功能的策略
校训属于学校理念形态的文化,是校园精神的本质属性。
校训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以观念形态,行为、心理状态等形式存在于学校师生的内心深处,又以独特的校风、教风、学风、传统习惯等方式作为外显标志。一个学校,如果只是推祟建设现代化的校园环境,只注重提供良好的外部办学条件,而忽视内在校园精神和学校校训的建设,那么这种没有“根基”的外部办学条件只能是徒有其表的外壳,是决没有可持续发展办学能力的,更不能为办好学校提供强大的凝聚效应以及抵御困难的精神动力。
4 学校校训对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的构建
校训是校长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是校长对全体师生(主要是学生)提出的训词,是学校规定的对全体师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它对师生如何做人和做学问,提出了方向性、针对性、规范性的要求。
从学生发展的评价角度看,校训的导向应有以下几方面的 评价指标:
4.1 知识与能力
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
4.2 过程与方法
校训是一所学校教育教学一以贯之的努力方向,它体现在学生发展过程的时时刻刻。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校训体现着一所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她影响着学生文化特质的形成。
5 学校校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为学校文化的深刻反映,我区中小学的校训反映了各自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深层次的精神底蕴与人文内涵,理应贯彻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然而,现实中的校训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
5.1 重视不够,流于形式
虽然校训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学校和社会认可,但由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校训的制定并没有硬性的规定,依然有许多学校对校训的功能与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5.2 内容重复,缺乏特色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学校都有其独有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教育风貌。办学特色是办学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校训既要体现学校的类别特征,符合学校的独特定位,反映学校的办学传统,又要与学校所处的独特地理和人文环境和谐的融为一体。
5.3 思想空乏,内涵单薄
关键词:网络时代,德育教育,机遇,挑战对策
21世纪,网络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最抢眼的词汇。而互联网正像一个不断生长和扩展的大网,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据统计,我国互联网使用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上网人数中的45%为25岁以下的青少年,而我们的学生又首当其冲地成为网络冲浪的主力军,随着在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上的量变引发了青年学生在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质变,已给我们的德育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阵地。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1、网络为学校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互联网使用的普及性,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连为一体,通过网络,社会对青年学生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形成教育合力,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社会育人创造良好的网络系统环境和育人模式。同时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教育工作的资料,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资料来源。
2、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使德育教育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点,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以往,德育教育以课堂传授或一对一的形式开展,通过促膝长谈,可以很好地解决个人和少数人的思想问题,但这种交谈的内容无法广为传播,对其他有类似问题和疑惑的人无法产生影响。网络的发展使我们传统中深入细致的德育教育工作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
3、网络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对象-----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是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网络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使得学生可以独立地参与讨论,自由地访问所需要的站点,主动了解各种信息资源使学生接受来自不同角度的建议,经过自身的判断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免费论文。二是促进学生开放精神的树立。网络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以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向学生适时地传播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及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使青年人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社会知识,发展和形成自己的个性,顺利参与社会生活。三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从中获得养料,完善知识结构。四是网络有利于促进学生民主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法制意识的健全。
二、网络浪潮给学校德育教育带来的挑战。
1、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给德育教育理念的主导性带来了新的挑战。
由于网络文化来的太迅猛,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精神并没有很好地借助网络文化整体充分地展示。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性又空前增强,多样化的社会经济成本、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必然会带来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情感评价。这些同样会在网络信息中以各种面貌出现并诱导学生在行为和意识上发生质的变化,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学校德育以什么样的对策来保证自身理念传输的主导性地位,就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
2.网络成员沟通的交互性给现有德育教育方法的机械性、静态性、单向性、带来新的冲击。免费论文。
互联网是开放的,每个上网者可以与大学教授交流也可能与罪犯沟通;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制造信息;既相互沟通,也相互感染;面对这样一个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传统德育教育显的机械和单调。所以德育以什么样的途径来保证教育的实效性,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3、网络技术发展的创新性与现有德育教育模式的滞后性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网络时代德育的背景是新的,挑战是新的。面对着网络的挑战,我们的德育教育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师的自身素质等重要环节上,自身改革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空泛的高谈阔论与媚俗的市井传闻都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中并存。问题的关键是:教育主体--学生与教师以及他们所依赖的原有教育制度环境已严重滞后,特别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三、如何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如何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以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关注网络,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自律教育。
(1)针对网络文化的多元信息流的冲击,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对网络保持高度的关注,要依靠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对因特网的控制力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
(2)网络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性因素,必然会引发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理念的深层次嬗变,这种嬗变最可能引发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所以,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3)加强学生自律教育。在德育教学中可以增加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网民等相关内容。
2、建立专门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
(1)建立坚持正确导向的网络阵地。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网络阵地。办好学校网站,一定要体现出导向性原则。在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上,针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稳定的敏感性问题,要有正面的声音,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以政治上的引导。
(2)要创造思想类网站,将可读性、服务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网站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有可读性、服务性。
3、要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
学校网络管理,决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从事德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师,不能是对网络一无所知的网盲,他们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学生,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此,一是要尽快地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二是德育工作者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注意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学会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解疑解难;
4、德育教育要在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前瞻性的探索。
(1)要确立终身德育教育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扩展,知识更替的周期越来越短,单纯的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一次性教育已经过时,与终生教育理念相适应,德育应树立终生德育理念。免费论文。德育主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 ,由这一主题所决定的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等德育目标不是一次就能完成,而需要教育对象在德育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内化、升华、实践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素质,在时空上它不仅需要小学、中学、大学道德教育的相互衔接,而且还会贯穿德育主体的人生的全过程,而且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新的德育问题会不断的出现。所以,在德育教育上要确立终身教育的理念,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帮助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提高教育对象的自我修养能力。
(2)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我们可以以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教育为基础,向实践能力和鉴别能力、选择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延伸。
(3)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还要倡导生动活泼的学风,将传统的灌输方法转变为吸引和参与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政策,我们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文风表现出来,并且利用多媒体以声、色、光、画等多种现代化手段体现出来,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化不解为理解。也可以在校园网络的信息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总之,网络时代的到来,关起门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代之而起的应该是开放的德育观念,既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既要增强教育对象对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辨别能力,又要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参考文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