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作者简介:赵莹,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
作者简介:李宝轩,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新型城镇化是以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为主动力,强调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注重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1]新型城镇化的根本是现实人的城镇化,但从人口结构看,我国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单纯依赖城市吸纳农村转移人口来缩小城市和农村发展差距的难度较大,新型城镇化目标也难以真正实现。[2]只有充分发挥小城镇的重要作用,城乡间才更容易形成一种平衡关系。因此,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城乡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重点中心镇建设质量不高,以“点”带“面”示范效应不强
首先,小城镇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从全国范围看,重点中心镇布点呈现西部稀疏、中部居中、东部密集的态势。具体看也就是重点中心镇集中分布在少数相对发达地区。如,从东部地区看,大量综合实力较强的重点中心镇集中在京津沪近郊、河北中南平原地区、珠三角内圈层与西部地区、苏南和浙东北地区,部分地区的中心镇还呈现“临轴”集聚的特点,少数地区甚至出现中心镇轮廓线相接现象。比较而言,京津沪远郊、环京津贫困带、珠三角外圈层、苏北和浙西南地区重点中心镇密度则明显较低,发展也严重滞后于发达地区。这种非均衡发展状况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特定区域间重点中心镇总体生产力水平差异日益加大。
其次,对重点中心镇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受“重城轻镇”的传统思想影响,中西部地区的省、市、县对重点中心镇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在政策、资金、资源的支持上,仍习惯于向城市倾斜。再加上地方存在一定畏难情绪,工作主动性缺乏,导致重点不突出,中心镇建设流于形式。
最后,部分地区的培育方法不合理,导致重点中心镇的建设质量难以提高。如,在中西部和东部后发地区,部分地方选择将撤乡并镇与镇镇合并作为重点中心镇建设的“捷径”。[3]表面上,通过调整行政区划,会使中心镇人口数量增加,但这并不是由产业发展、人口自然向建成区集中产生的结果,中心镇人口规模小的局面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可见,中心镇建设并未实现由点到面的跨越,许多中心镇的权利受限,自身发展活力、潜力无法释放,带动区域内其他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也难以充分发挥。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速度较慢,小城镇整体经济水平不高
首先,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我国东部地区小城镇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城镇互动、民资与外资的共同带动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部分小城镇产业已具备转型升级的基础。但由于大型企业和龙头企业少、自身发展要素受限,使东部地区小城镇产业(特别是工业)转型升级速度普遍较慢,成效不明显。相对于东部地区小城镇而言,我国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近几年,借鉴东部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经验,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强调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吸引外资,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但由于区内多数小城镇区位优势和创新优势较小,对外资的吸引力不强,加上区域内城市发育成熟度较低,对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许多小城镇常陷入产业发展困境,经济转型升级缓慢,产业发展水平难以提高。另外,由于中西部地区一些小城镇盲目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风能发电等新兴产业取代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果造成产业结构看似升级,但因发展脱离小城镇实际,使新兴产业转瞬间变成不良资产,反而抑制了产业转型升级。
其次,在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方面,小城镇普遍面临内需不足的问题。从区域角度看,我国东部地区目前虽已处于城镇化的中高级阶段,小城镇竞争力较强,带动了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跨区域流动。但由于农民市民化的成本较高,东部地区小城镇“候鸟型”农民人数颇多。这些农民在小城镇大多没有归属感,用、住、行及文化方面的消费意愿并不强,导致小城镇经济发展缓慢。我国中西部地区目前仍处于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农民向小城镇靠拢的积极性不大。另外,在产业基础薄弱的背景下,进镇定居的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消费能力有限。而社保制度、信贷体系不健全和公共服务不到位,又制约了农民消费潜力的释放,“新居民”消费对小城镇经济持续增长的积极影响不显著。
(三)城镇化建设障碍重重,建设进展缓慢
一方面,因产业支撑力度不够、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偏低等问题的长期存在,我国城镇化的进展缓慢。首先,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小城镇产业投资速度已有所降低,产业规模增幅逐渐减小,创造的新就业机会不多。同时,由于企业的资本、技术对低素质劳动力的替代加快,小城镇就业压力有所上升,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无法提供充足就业岗位,又进一步阻碍了东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其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我国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外来人口较少,加上本地60%以上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已转移到发达地区务工,剩余农民整体文化程度不高,适应能力差,进镇意愿不强,致使中西部地区城镇化速度慢,小城镇始终“人气不旺”。
另一方面,二元体制依然是城镇化建设的深层次障碍。第一,农地产权制度不健全,农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由于缺少制度支撑,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无法真正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弃土进镇”的决心较小。第二,我国小城镇社保制度不健全,多数小城镇户口对农民的吸引力不足。特别是随着农村资源要素价值的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农民认为农村土地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更保险。同时,因小城镇现有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已进镇定居的农民仍需靠自我积累来实现自我保障,这在客观上抑制了进镇农民的消费需求,使其生活方式市民化速度慢,阻碍城镇化进程。第三,成为小城镇永久性居民并获得相应社会权利对农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部分小城镇却人为设定本地农民落户附加条件,跨省农民落户更是难上加难,导致大量农民长期徘徊在小城镇“正规”门槛之外。目前,虽有部分小城镇落实了以居住地划分小城镇户口的户籍登记制度,但因未触及户籍制度背后的社会福利制度,新进镇农民与原镇居民始终无法融合成一个“镇民共同体”。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又加大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四)小城镇规模与内部空间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益不高
第一,从宏观层面看,小城镇高度分散,布局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有30%左右的小城镇建设尚未编制总体规划。因缺少规划,这些小城镇的功能分区不明确,用地布局相对分散;各功能区间距离较远,建设成本较高;单一功能用地比例过大,资源浪费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第二,从微观角度看,小城镇发展与保护土地间存在矛盾。如,我国中西部及东部后发地区许多小城镇建设者并没有按照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利用土地。如,将小城镇发展看成是规模扩张,盲目推进“圈地运动”;以吸引开发商投资来带动小城镇经济发展为目的,随意扩大产业用地规模,粗放利用土地;重视新区建设,轻视旧区挖潜改造,忽视土地利用环境效益的提高等。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的新路径
(一)妥善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
首先,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避免因重点中心镇分布不平衡带来的弊端。各地可考虑选取差异化路径建设重点中心镇:东部地区城乡、镇、村间的界限模糊,城乡一体化特征明显,中心镇建设应以条件较好的建制镇、县城和城关镇为重点;中部地区城乡差别较大,发展中心镇应以城关镇和少数建制镇为主;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应按实际情况重点建设城关镇。
其次,应继续探索中心镇发展新模式,通过中心镇带动一般小城镇发展,提高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水平。中西部地区应转变“重城轻镇”的观念,抓准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机遇,采用非均衡发展模式,积极培育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中心镇。加快制定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发展中心镇的组织协调机构,负责具体的调查研究、政策拟定、督促考核等工作,引导中心镇在各方面先行一步,使之成为带动作用较强的区域经济中心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台。如,可在农业产业化、工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市场建设的项目安排方面优先向中心镇倾斜,并出台“高含金量”的产业扶持政策,推动中心镇经济发展;优先安排中心镇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可采取联合、集团化等模式,推动大中城市的优质资源向中心镇延伸扩展;适当增加中心镇建设用地指标等。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地方应努力做好重点中心镇社会资金筹集、科技创新、镇村统筹等工作,带动小城镇整体建设水平提高。
最后,中西部和东部后发地区在引导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中心镇集聚的同时,应综合考虑地理区位、土地面积、经济和人口规模、财政收入等指标,有针对性地推进中心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管理权限,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力争将中心镇率先建成“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带动效应好”的现代化小城镇,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小城镇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推动小城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小城镇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功能完善,全面提高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应成为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小城镇培育中,应注意把握以下“两个结合”。
第一,小城镇建设应与较高水平的产业发展相结合,在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打造根植性强的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小城镇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应选择“竞争性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作为小城镇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夯实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为此,应制定特色产业培植计划,引导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4]基础好的小城镇应实施园区化战略,以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园区为平台,吸引与特色主导产业相关的大中小企业向园区集中。走“高、精、尖、优”产业集群发展道路,如,以大型企业为创新主体,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制度环境,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突破关键性技术,重点培养创新型企业;加大财政投入,努力打造共生性技术创新平台等。另外,积极实施品牌培育战略,以骨干企业、龙头企业为重点,打造具有全国性、国际性影响力的品牌。充分发挥特色产业集群的优势,形成小城镇品牌,提高镇域产业品牌效应和产业竞争能力。
第二,小城镇建设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首先,东部地区小城镇必须从自身优势出发,重点发展生产业和就业门槛低、资金投入少的社区服务业,从而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进城农民的收入,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5]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应立足于本地特色主导产业,鼓励富余农民、外出打工的成功人士、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带资金、带项目在小城镇创办实业,并积极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努力增加当地的经济总量和就业机会。同时,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应结合实际,走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道路,注重发挥“后发优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次,坚持“进得镇、留得住、富得起”的原则,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化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6]一要完善土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民较多的农地财产权;完善农村地价的评估机制,建立合理的土地市场交易制度,加快农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平台的建设,探索农地有效流转方式,鼓励农民割断与土地的“脐带”,使其真正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增强农民完全融入城镇生活的能力。二要逐步构建以居住地为基础、以身份证为核心的身份统一的户籍管理体制,为农民市民化创造条件。三要加快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小城镇社保投入,完善社保体系,提高社保水平,吸引农民进镇定居。制定面向全体居民的基本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层次,使每个居民都有一份医保、社保。四要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培训投入,鼓励企业参与“新”居民技能培训,培养专业技能型劳动力,增强“新”居民就业能力,从而带动“新”居民乐业,确保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三)合理规划,走紧凑型小城镇发展道路
第一,应制定小城镇布局的优化策略,形成合理的小城镇发展规模和布局。一是客观分析小城镇当前的综合承载力,科学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小城镇的发展状况,把小城镇放到区域发展的整体规划中综合考量,明确小城镇在区域内的功能定位。二是小城镇建设要坚持有限扩展理念,结合小城镇具体定位,从区域整体发展的高度来设计小城镇空间扩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引导小城镇进行有序的空间扩展。三是形成以重点镇为枢纽的小城镇总体布局,形成布局合理的小城镇发展态势。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349-01
根据十报告精神,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而中小城镇又是我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部分,为适应城市化的推进趋势,中小城镇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关注,利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推动中小城镇和大中城市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的进程[1]。
1 中小城镇规划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城镇处速发展的时期,城镇化不断加快,很多地区主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忽视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及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中小城镇规划管理比较落后,城镇规划工作滞后于规划建设管理和城镇目前建设的需求,跟不上全国大形势下新型城镇化的整体建设规划理念,对于城镇规划及管理的投资比较少,致使目前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及经济发展出现瓶颈,亟需寻求适合中小城镇的发展模式,紧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速度[2-3]。
2 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不少地区也逐步面临发展瓶颈,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
2.1 规划缺乏科学性
中小城镇的规划编制工作滞后于城镇建设需要,城镇的基础设施规划滞后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同时没有科学有效地进行分区规划,中小城镇的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小、功能少,服务设施的布局及发展不平衡。中小城镇的规划没有长远性,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
2.2 经济发展模式落后
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落后,产业结构老化,致使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如果不能转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进入低碳环保的发展阶段,将很难跟得上新型城镇什的发展速度。
2.3 规划的综合功能不配套
中小城镇在规划中不能很好地结合本地区的经济能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而是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因而出现城镇规划中功能不齐、配套不全的城镇设施现象。中小城镇在规划建设的理念中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
2.4 规划建设管理体制不完善
中小城市的规划管理部门权力有限,以规划部门的权限不可能改变城市的不合理建设。在中小城镇中,规划管理人才数量少,知识结构不合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规划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2.5 居民生活无保障
随着中小城镇的迅速发展,城镇慢慢形成半成品的城镇化,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差,配套设施不完善,就业没有保障。
3 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对策
在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导向下,中小城镇应充分把握国家政策和机遇,积极推动自身经济的规划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5-6]。
3.1 树立科学规划的理念
科学的城镇规划是中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根据自身的资源、产业和人口布局,找准城镇规划的定位,充分利用城镇的自然资源及人文优势,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功能,注重实用原则,多方案规划,规划方案应具有超前性、科学性,打造符合自身产业文化发展的城镇。
3.2 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中小城镇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改善民生,应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共同发展。不断完善城镇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医疗、教育、文化、就业等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城镇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方便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3.3 倡导节约发展模式
建立现代化的经济发展体系。坚持走新型节约化道路,依托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转变目前重速度、轻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中小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对自身的政策作出改革和调整,才可能实现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4 加强规划建设管理
中小城镇的发展,一方面是以科学的规划建设为基础,另一方面,合理的规划管理是关键,一个城镇的规划建设及经济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管理和法律来监督实施。应利用管理及法律手段来监督城镇规划建设的严格实施,同时处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案件,确保城镇规划建设的严格实施。
3.5 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国家应制定一些帮扶中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政策,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促进城镇居民就业,在城镇化的发展当中,让中小城镇居民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生活质量。
4 结语
面对新型城镇导向下的中小城镇的规划建设,重要的是因地适宜,不能盲目求发展,关键点是发挥中小城镇的地区优势,统筹兼顾,既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地利用当地环境资源,以达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5 参考文献
[1] 刘慧彦,杨军.浅谈北方中小城市的规划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242.
[2] 张车琼.服务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生态规划――以宁城县生态规划为例[J].建设科技,2011(14):76-77.
[3] 芩迪,周剑云.新型城镇化导向下中小城镇规划探析[J].城镇规划,2012(4):36-41.
[4] 游宏滔.“中心镇培育中小城市”专题学术论坛暨2007年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在绍兴召开[J].城市规划通讯,2007(23):15-16.
1.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尽完善
目前,在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中,乡镇金融机构分布较少,虽然融机构网点有覆盖,但区域分布不均,缺乏有效的信贷指和明确的政策导向。城镇化的发展中,农村城镇贷款的操作制度与专项贷款不够完善,各项贷款优惠政策体系不够健全。涉及农村金融发展的共基础设施服务建设与土地制度改革等仍未到位,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缺乏前进动力,主动性不强。另外,农村乡镇的国有商业银行网点较少,在县域入驻率低,支行存贷比低;而地方法人机构受存贷比偏高,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
2.城镇建设开发贷款主体缺位
按照规定,镇政府不能作为承贷主体。因此,金融对小城镇项目提供贷款支持缺少合适的承贷主体。而城镇化建设的起步阶段,需要投入各种公共设施建设过程中,需要靠政策优惠与补贴维持运营。直接对政府部门贷款的行为不满足政策条件,导致城镇建设开发失去了承贷来源,这成为金融信贷投入小城镇建设的核心困难。因此,城镇建设开发面临着承贷单位难、担保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持续化建设与发展。
3.融资结构不完善,创新不足
为了满足农村发展和农户需求,交易成本低、贷款手续简单的民间金融成为城镇建设的重要资金手段,但由于受到国家金融法规的制约,民间金融监管缺位,不能很好的发挥其积极作用。另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在产品开发上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品针对性不强,资金供给不足,银行业基于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已经不能满足城镇化建设中的信贷需求。同时,市政债券逐渐面向资产证券化,但是缺乏新型融资模式的应用,金融资源到不到有效配置,阻碍了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二、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项建议
1.改进信贷管理体制,构建完善的产权制度
我们必须明确市场定位,改进信贷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对于市场,应尽量减少无序竞争,引导特色化竞争,比如农业银行可以结合政策优势加强在城镇公共设施方面的金融支持;股份制商业将重点放在特色化的金融服务上;各种信用社应明确面向社区的发展方向,加强与城镇小微企业与农业产业企业的金融合作。另外,应激发产权制度的创新活力,可以利用各种土地融资业务聚金融资源;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集体贸易的进程,努力建立起产权交易市场。对于金融产品,应注意把握城镇化建设中的产业链,将生态意识融入城镇特色建设中,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有效的金融运作模式
各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满足城镇化发展的多方位需求,实现以间接融资为向直接融资的过渡与转变,利用财政投资吸引民间投资,通资本配置的改变,提高收租分红比例,使市政债券公益化。对于城镇龙头企业,应发挥其主导作用,进行创业板的上市融资;对于中小企业,应引导其利用集合票据进行票据融资。政府应颁布更多的财税激励措施,补偿企业的信贷风险,引导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对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应先进行合理的建设规划,建立有效的金融运作模式。可以将事业单位作为承贷主体,以政府和企业法人共同组建信用作为担保,为建设的融资环节带来新的活力。
3.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培育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城镇建设的信贷市场存在一些潜在风险,比如社会信用风险、政府决策风险、担保有效性风险等。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应注意把关风险防控环节,认真考察项目的合法性,保证信贷风险的可控性;应严格落实项目资本金,根据城镇经济发展情况预测财政收支情况,客观分析政府债务与偿债能力,制定计划确保贷款的稳定性;允许农村使用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促进经营权的流转交易,逐渐开辟自由的产权交易市场。另外,应构建有城镇化建设融资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新时期市场的变化,明确自设的竞争优势,不断深化利率市场的改革。政府应引导特色化竞争,出台相关的存款保险制度,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和谐的市场环境,保证金融的公平竞争,为促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基础。还应强化城镇的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的相关产权制度,激发城镇化的创新活力。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到了“瓶颈”阶段,“城市病”问题突出,城乡矛盾日趋激烈,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实践表明:传统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新型城镇化模式才是我国未来城镇化建设的良药。因此,关于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讨重要且迫切。国内外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欧美发达国家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政策的运用和城市再生两个方面[1];国内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大多在内涵、战略意义、进程等方面[2~5],对新型城镇化模式的研究并不多见,尤其环境容量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应用研究更是罕见,已有的模式研究也局限于省域、地区或全国范围内[6~8],对县域的研究几乎空白。鉴于此,本文以广东省翁源县为研究区域,把研究视角具体到县域,并尝试把环境容量和土地综合整治理念融入到新型城镇化模式中,使研究结果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符合新时期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和趋势。本研究旨在提出符合翁源县实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以期为翁源县及类似区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提供思路。
2.相关概念界定
城镇化是指农业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相对于传统城镇化偏重经济效益,新型城镇化强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以“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为原则,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9]。城镇化建设模式是指传统农村经济社会向城市经济社会转换的具体路径和具体方法[10]。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11~12]。环境容量尚无统一定义,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多种定义。简言之,环境容量为满足城市环境质量目标前提下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总量[13]。环境容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同一区域在不同的环境目标、不同时期、不同生活质量要求下的环境容量可能不同。
3.翁源县城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研究区概况
翁源位于韶关市南部,广东省北部,总面积2158平方公里,人口39万,辖7镇1林场,属于广东省的经济欠发达县。境内煤、铁、铅、锌、钨等矿产储量可观;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农作物以水稻、蔬菜、甘蔗、花生、大豆为主;三华李、六里柑、九仙桃等水果久负盛名,是“中国三华李之乡”、“中国九仙桃之乡”、“中国兰花之乡”。
3.2城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翁源县的城镇化发展有所加快,但城镇化水平低、质量差。2012年该县户籍城镇化率只有16.11%,而同期我国户籍城镇化率为35.29%[14];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3亿元,其中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占比只有71.5%,而同期我国二三产业占比高达89.9%。分析发现,翁源县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工业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程度、土地综合整治和政府财政能力四个方面。(1)工业化水平低,对城镇化的“拉力”不足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工业发展拉动城镇化发展。2012年,翁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3亿元,工业增加值18.2亿元,工业化率仅为30.18%。而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早在20世纪90年代,工业化率就达80%以上。落后的工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低,导致城镇化进程缓慢。(2)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对城镇化的“推力”不够农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农业产业化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随后向城镇转移,推动城镇化发展。翁源县的农业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对城镇化的推力有限,影响了城镇化进程。(3)土地综合整治意识薄弱制约城镇化发展翁源县的耕地大多被山地等所切断,呈碎块状;加之农村居民点零星分布,占用很多土地。由于政府缺乏土地综合整治意识和经验,耕地形态得不到优化,严重阻碍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从而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最终制约了城镇化发展。
4.国内较成功的传统城镇化建设模式分析
4.1模式的成功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城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成就,诞生了不少比较成功的城镇化模式和案例,其中模式主要包括农业推动型、外资推动型和民资推动型三种[15]。农业推动型以江苏华西村最为典型,华西村自然条件比较好,农业资源丰富,但发展之初生产力水平非常低、农业效益差,其主要做法是通过推行农业产业化解决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和效益差的难题,从而释放了农业对城镇化的推动力;外资推动型以珠江三角洲最为典型,珠三角地理位置优越,改革开放前劳动力和土地廉价,但财政乏力,其主要做法是通过吸引外资来解决财政难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工业,以此驱动城镇化;民资推动型以温州和宁绍地区最为典型,该区域地少人多,交通不便,但素有经商传统,其主要做法是通过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创业,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4.2模式的局限性
这些模式尽管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各种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凸显出来,不仅降低了城镇质量,甚至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1)耕地资源趋紧城镇建设用地的过度扩张侵占了大量耕地,城镇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造成耕地质量大幅下降。日趋紧张的耕地资源难以保证供养膨胀的城镇人口,从而制约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2)水资源短缺且污染严重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导致水资源短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超标排放,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比如珠三角地区的一些城市,很多河流支流的污染物排放已超过环境容量,水质型缺水现象突出,城市内湖和纳污河渠受到严重污染。(3)空气质量状况不容乐观由于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规模、建筑密度、交通强度和工业规模等越来越大,生活性废气、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排放量越来越大,加之建筑扬尘的污染,城镇空气质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城镇环境的恶化,降低了城镇的吸引力和容纳能力,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探寻一种新的城镇化建设模式,既继承传统模式的成功经验,又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5.翁源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探索
5.1模式推导———“自行车模式”
将翁源县城镇化存在问题与国内传统城镇化成功模式的经验进行对照和比较,结合新型城镇化和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进行分析,可知:要持续健康推进翁源县的城镇化建设,首先必须计算该县的环境容量,以此限制城镇化进程中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环境污染问题;必须激活工农业的潜力,充分发挥其对城镇化的驱动作用。对于制肘工农业发展的农业生产率低下和财政能力薄弱等问题,采取农业产业化和吸引外资等措施加以解决;对于阻碍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土地“碎化”现象,可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方法进行治理,优化耕地形态和居民点布局。鉴于此,翁源县城镇化建设可尝试采用“环境容量约束城镇化、外资带动工业化、土地整治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双轮一刹”模式———即“自行车模式”,一刹是指“环境容量约束城镇化”,双轮是指“外资带动工业化、土地整治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科学计算区域环境容量,作为城镇化进程中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从而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积极吸引产业转移资本,大力发展本地区的工业,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土地整治模式,加强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发展规模农业和特色农业,开展“一镇一品”工程,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为城镇化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5.2“自行车模式”的“新”特点
“自行车模式”借鉴了传统模式的成功经验,并注入新的内容,“自行车模式”的理念是绿色环保。与传统模式相比,该模式有两大新特点:一是首次引入了环境容量,实施该模式的第一步是计算区域环境容量,以此约束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这是先决条件,这样才能把环保重任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二是把土地综合整治技术引入到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建设中,一直以来阻碍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的重大因素是耕地规模小,而综合整治技术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对碎地进行“整容”,为产业化除障。
5.3“自行车模式”的作用机理
“自行车模式”是一个系统,外资带动工业化、土地整治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和环境容量约束城镇化三个子系统之间既合作又制约。新型城镇化好比自行车,工业化是后轮,农业产业化是前轮,环境容量是刹车系统。从子系统与系统的关系看,工业化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非农化,对城镇化起拉力作用;农业产业化释放并推动大批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对城镇化起推力作用;环境容量通过限制污染物的排放量来控制城镇化规模和速度,对城镇化起约束作用。从子系统间关系来看,工业化通过吸纳农业劳动力促使土地集中在少数农户手里,为农业产业化除碍,对产业化起带动作用;产业化为工业化提供工业原料,对工业化起保障作用。环境容量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限制工业类型和规模,并预防和控制农业产业化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
5.4“自行车模式”的适用条件
“自行车模式”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包括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为:(1)工业化水平低对城镇化的拉力不足,提高工业化水平才能促进城镇化发展;(2)政府财政匮乏,民间资本不活跃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撑,而财政匮乏阻碍了工业发展,民间资本不活跃降低了民资投资工业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引进外资发展工业;(3)农业生产力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无法为城镇化发展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和生活资料,因此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才有利于城镇化建设;(4)农村土地布局分散无序不利于农业规模经营,影响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最终制约城镇化建设,因此要通过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农村土地形态,促进城镇化发展。充分条件为:(1)地理区位优越,对外交通便利可降低产业转移的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对转移企业的吸引力很大,有利于吸引外资;(2)土地成本低有利于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和规模扩大,对转移企业的吸引力大;(3)劳动力廉价可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对转移企业的吸引力大;(4)有一定的能源矿产资源靠近能源或矿产资源产地是企业选择生产区位的重要倾向,一定的能源矿产资源能增加对外资的吸引力;拟采用“自行车模式”的地区必须同时具备必要充分条件,但不必满足所有的条件,可根据区情适当增减。
5.5翁源县城镇化采用“自行车模式”的充分性分析
翁源县城镇化存在的问题说明其有必要采用“自行车模式”进行城镇化建设,但能否采用决定于该县是否具备充分条件。对翁源县区位条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交通便利翁源县区位独特,南连珠三角,背靠湖南、江西,是珠三角产业近距离转移、低成本扩张的理想宝地,是泛珠三角经济辐射内地的战略通道。县城龙仙距离广州200公里、深圳300公里、东莞150公里。京珠高速公路、106国道和1944省道等越境而过,规划中的昆汕高速、深湘高速也将贯穿其中。(2)土地和劳动力廉价土地成本方面,2012年翁源县工业用途土地均价为132元/m2,同期广东省为300元/m2,珠三角地区为537元/m2,可见翁源县的土地很廉价。劳动力价格方面,2010年,翁源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534元,广东省为7890.3元,珠三角高达11431.4元,可见翁源县的劳动力非常廉价。(3)农村土地整治潜力大虽然翁源县的耕地和居民点比较分散,但是耕地数量大,面积达1.9万公顷,且土壤肥厚。据县国土部门统计,土地整治潜力高达50%。(4)具备环境监测设施翁源县目前建有较完善的环保监测站,环境监测专职人员共有14人。显然,翁源县满足“自行车模式”的充分条件。综上所述,翁源县同时具备“自行车模式”的必要充分条件,因此其新型城镇化建设采用“自行车模式”是可行的。
6.结论和讨论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核心内涵;主导路径
1.新型城镇化概念解析
“新型城镇化”的由来要追溯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战略,继而党的十正式将“新型城镇化”确立为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特别是当2012年中央经济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职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并将之确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后,“新型城镇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尽管长期以来各行业和学界人士分别对“新型城镇化”进行不同的研究和定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新型城镇化”并无明确统一的概念。直到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至此对“新型城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序推行新型城镇化是为了:①积极主动地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②矫正和弥补持续高速的城镇化所带来的弊病和损失;③使广大人民最大限度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④提供中国未来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2.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与内涵
新型城镇化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愿景图: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乡建设有条不紊、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绿色低碳。深刻明确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主导因素以及实施路径,是实现新型城镇化这一美好愿景的基本前提。
2.1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不是土地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兵突进,必须统筹推进;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①
以“包容、公正、有序”的理念推进人的城镇化,着眼于解决户籍制度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如异地高考、养老问题等,为移民、进城的农民提供保障服务,真正做到以人为核心。同时应极力避免国外城市化进程中出行的“城进农退”问题,改变人口城镇化慢于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慢于经济城镇化的两个慢于状况,构造社会文化生态,创造城镇欢迎、接纳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社会环境。②
2.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作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策略,其发展内涵不容忽视,必须深刻理解阐述。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内城镇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各类资源日趋减少、“资源枯竭型”城镇接连出现、人口老龄化继续加速。这些问题无不制约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因此新型城镇化必须努力摆脱现阶段对土地、资源、人口的严重依赖,坚定不移地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精神层面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增长,因此新型城镇化仍应以改善民生为基本要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形成了众多的弊端和损失:忽视了农业经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致使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受到制约;城市空间不断被侵占,城镇肆意蔓延,土地资源浪费问题与紧缺问题并存,亟待解决;传统资源被过度依赖和消耗,致使能源、材料濒临枯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监管力度,致使“三高”问题长期存在。2014年爆发的雾霾天使全国半数省区、30余个城市深受迫害,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为此,新型城镇化必须以质量效益型为主,必须坚持健康城镇化,坚持走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的发展之路。
综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强调民生,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强调质量。在此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必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发展与惠民并举的新道路。
3.新型城镇化的主导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推行的城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的主导因素应该是市场,并非政府。政府的职责在于维护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平衡。
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象征是城市的形成,然而城市的形成并非简单的“圈地运动”。城市是先有“市”后有“城”,“市”即指市场。过去的城是因为先有了市场,人们在市场上交易、生活,然后城才慢慢形成,谁也没有刻意造城。像魔都迈阿密和中国上海等一些国际大都市都是无意中形成的,其后来的发展规模和实力远在人们预料之外,一些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如此。因此,城市化,市场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政府是不可或缺的配角。③
目前,新型城镇化已由政府全面主导逐步向有限主导转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政府在城镇规划、公共服务建设、土地利用、体制改革等发面发挥作用,市场主导具体的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等。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解决人口转移、资源合理配置等问题。
4.新型城镇化的路径
关于如何选择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问题,一度出现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但随着大城市问题愈发严重,又出现了小城镇发展观点。通过反复的争论、分析、探索后,关于道路选择问题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观点,即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应该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城镇化,各地从实际出发,走综合协调与多元发展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城乡发展差异较大、资源环境各不相同,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也不尽相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所以我国推行新型城镇化必不能采用相同模式,更不能搞“一刀切”。
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城镇化道路,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④在此过程中,要根据城镇发展规律和实际布局来因地制宜地确立城镇发展战略,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从而实现城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5.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根据当前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具体问题提出来的,它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城乡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等。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人口、资源、环境三个层面。
5.1人口问题
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政府部门片面追求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聚集,却没有解决农民在城市中享受公共服务的问题,没有使农民更好地融入城市。由于农民缺乏文化素质和一技之长,所以在城镇中的社会地位无法提高,这就违背了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大量人口竞相涌入大城市,造成大城市负荷过重,形成城市拥挤、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过难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人口的不合理转移致使大中小城镇发展畸形化。
5.2资源问题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受到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资源短缺、资源浪费这些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强调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相违背。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现代化农业还未彻底实现在,这些都直接导致土地资源日益短缺;城镇化占用大量耕地建设城镇,降低了农业生产率。工业化迅速发展导致大量资源过度消耗,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用资源十分有限。城镇建设与人口需求的严重不和谐致使建筑资源的严重浪费,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鬼城”这样的怪现象。
5.3环境问题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大量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工业和产业对生态环境平衡遭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大量绿色植被遭到破坏、生活环境严重恶化、空气质量急剧下降、极端恶劣天气不断出现、水资源严重污染等等,这些问题无不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无不对居民身心健康造成威胁和伤害。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新型城镇化进程将无法顺利进行,社会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6.总结与展望
稳妥有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未来阶段极具关键性的发展问题,是中国未来较长时期内城乡建设、城乡发展的关键指导战略。明确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与核心、内涵与路径,发掘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十分必要。
2014年12月29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正式公布,今年以来,取得突破性成果,24省出台户改方案。2015年9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在北京指出,将扩大新新型城镇化试点范围,第二批试点名单不久将会公布。新型城镇化必将蓬勃发展,拉动内需,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彭佳彬.对城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中国发展观察,2013(9).
[2]陈文科.转型中国城镇化实践四题.汉江论坛,2013(9).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基础设施 财税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城市化建设高速发展,取得成绩有目共睹。从1978年到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1.72%。然而,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许多地方在强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农业、农民的利益,只是单纯的扩张城镇规模,搞成了“造城运动”,陷入依靠增加物质投入,以速度扩张、数量增长为特征的传统城镇化模式。城市与城市之间在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在此背景下,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中国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面临着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种种问题,发展受到制约。本文将单以四川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例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财税政策建议。
一、四川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一)“十一五”时期取得成果
“十一五”时期是四川交通运输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能力提升最多的五年,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加快了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进程。5年间各种运输方式新增网络里程近16万公里,四川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运输能力紧张状况总体缓解,运输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1]
(二)当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
加快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以来,四川省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里程明显增加,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制约有所缓解,但仍未得到根本扭转,其存在问题如下:
1.城市交通拥堵日益。我国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偏低,城市规划编制前瞻性与科学性不足,使得“城市病”久治不愈。城市交通进出集中、居住区域扩展密度增大、公交系统结构不合理等众多因素导致城市交通出行矛盾日益凸显。
2.地区间交通发展不平衡。尽管四川省总体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迅速,但由于四川省地广人多,情况复杂,致使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各不相同,地区间交通发展不平衡,民族地区、革命地区与贫困地区交通发展较为滞后,四川各市(州)在此方面发展十分不平衡,成都市发展遥遥领先。
3.交通建设筹融资困难。受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和地缘特点的制约,四川省项目难以筹集到足够的建设资金。“十二五”期间,四川全省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投资预计将达到8453亿元,比“十一五”增长172.5%,需求庞大。然而地方财政对交通建设的投资极其有限,省交通厅在未来期间的还本付息压力较大,承贷空间极其有限。
二、四川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发展
(一)“十二五”时期综合交通建设规划
为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四川省政府颁布《四川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建设规划》。表3为“十二五”时期四川省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具体目标:
表3 “十二五”期末四川省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目标
资料来源:《四川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建设规划》
(二)新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财税政策建议
1.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行区域差别化收费。交通需求管理作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措施势在必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交通需求管理的核心举措。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在投资上向公共交通倾斜。建立以多种公交方式特别是轨道交通和BRT为导向的土地利用模式;编制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对线网和车站进行优化整合,为乘客提供高可达性的运营网络和无缝衔接的换乘服务[2]。
2.因地制宜,解决结构性失调问题。各级政府应切实根据地区发展具体情况,正确衡量社会需求,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让投资物尽其用,取得更好的产出效能[3]。针对民族地区、贫穷地区,四川省省级政府可以通过财力与政策倾斜,加大对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直接将资金和政策用于地区无力承担的基础建设项目。
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资金保障。加强对交通建设项目的预算管理,统筹安排调度资金,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发挥政府性资金的引导作用和乘数效应。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经营性或具有盈利能力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市场化投融资体制和机制,建立统一融资平台,实行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运营分离,实现投融资主体多元化。积极利用资本市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资金,发挥上市公司融资作用,采用债券、信托、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方式,积极开展融资租赁等资金筹措方案。
参考文献
[1]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建设规划》,2011年,P2.
[2]四川省人民政府.《地铁公交无缝对接能实现吗?》.http:///10462/10464/11716/11718/2013/1/24/10245855.shtml.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型城镇化;农村人口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8-0082-02
新型城镇化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变化推动的历史必然,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保证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大力推行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本文从长远发展利益出发,将提出信息技术合理应用的建议,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尽微薄之力。
1 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
信息化主要以计算机软件为基础形式建立的,是人们以经济结构为主,并推动物质能源向信息化发展,将信息技术作为主要的基础形式,转变社会观念,并完善经济结构、商业模式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的优化和更新。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物质与能源结构的重要表现,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的表现形式,不仅利用信息实现资金融通,为人们创造更多的知识产业和社会物质资源,还推动IT行业达到理想发展状态。
新型城镇化,它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模式,是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大中小城市相互协调发展而来的。不仅能够节约资源,发展绿色经济,还能在人文主义发展中实现社会公平性与和谐性,从而实现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核心以不浪费农村资源、不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将公共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进行统一规划,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所以说,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能促进信息产业的更快进步,也实现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2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信息化现状
2.1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城镇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在道路优化、管道线路等设施建设质量还比较低,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还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如:光纤、通讯网络、电站建设等设施没有合理维护,导致信息资源在获取渠道中存在闭塞现象,传统设备也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基础设施在城镇化建设与发展中形成制约条件,不仅降低了社会公平性,也影响了城镇化经济的进步发展。如:城市化建设在交通上已经得到较大改善,但城镇由于地理位置、资金需求以及技术、管理等因素的制约,交通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绿色交通以及信息化交通等方向都没有得到实现。受城市发展二元经济结构变化影响,城市化与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较大差异,特别在供热线路中,农村出现较大制约条件。
2.2 信息化观念落后
信息技术建设下的城镇化发展,很多地区还在以工业发展为发展经济的主要方向,在思想意识层面上,并没有意识到信息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不仅掌握的信息资源比较少,信息渠道也比较单一。要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首先就要改变人们对信息技术的思想认识,并以科学的发展理念进行引导,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形势。
2.3 城镇信息化建设落后
我国城镇在部分地区建立的信息化都比较落后,不仅信息基础设施跟不上,信息技术水平也没有得到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与城市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在信息技术发展下,不仅实现了数字图书馆,还得到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而城镇由于资金问题,在教育信息以及硬件、软件设施上还没有得到进步发展。因为高新技术的利用成本比较高,在城镇建设中还难以实行。特别在工农业发展形势上,信息技术平台的建立还无法形成统一管理。而且,由于信息网络环境的安全,容易出现信息被盗以及泄漏等现象,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与社会稳定,所以移动手机的支付方式在城镇化还不能积极发挥,城镇化发展质量也得不到较大提高。
3 信息技术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途径
3.1 利用信息技术产业,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借助合理的空间布局,信息技术的深入改变了我国交通、环境等问题,并促进城市与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由于城市经济水平、国际竞争水平的提升,导致城市化人口聚集比较明显,所以中小城市数量以及城镇服务不断增强[1]。信息技术为中心城市创新发展带来积极力量,实现了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只有中心城市实现良好发展,才能推动周边小城镇经济进步。利用信息产业的优化升级也增加了较多的战略伙伴,并提高各个地区的资本运作效率。还为小城镇实现特色服务以及绿色产品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不仅减少资源流失现象,还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不断应用,智慧城市成为社会日益讨论的热点。智慧城市发展是信息化与城镇化建设的平衡点,它能够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打造智慧城市主要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并将互联网技术、云计算以及相关的高科技技术进行融合,然后对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对社会中产生的自然灾害等问题进行预警分析,不仅能降低人员的生命、财产损失,还能提高城镇化市场的经济活力。在城市内部发展中,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沟通、信息传输等方式,改变城镇环境发展,并为人们提供优质化服务,提高人们在生活中的幸福指数。智慧城市的建设优化了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减少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特别对科教组织在信息技术水平上的提升,利用信息网络在农村地区进行扩展,并改变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特别近几年的农村建设,农村人们不仅能利用智能手机以及数字化电视,还加快了与城市之间的信息化服务。
智能城市建设也改变了政府发展方向,利用办公自动化将政府信息实施透明化方式,不仅增加了政府业务效率、提高运转,还为城镇居民带来优质服务。信息技术推动了互联网发展,城镇居民在购物形式上,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网上支付,并实现相关的金融业务以及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目前,我国上海、江苏等地都已经实施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策略,城镇化发展也在不断壮大,不仅将信息技术实施合理利用,也加快了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3.2 强化人们对信息化的思想观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新型城镇化要发展公共服务,也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改善。信息技术提高了政府的办公效率,利用移动通讯客户端增加了政府对信息处理以及宣传的透明度,并实现城镇居民的有效监督。信息技术也解决了部分劳动力的就业管理问题,不仅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劳动力信息进行收集、管理,还能为企业的人才选择提供大量信息资源。特别是农民工力量,利用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不仅提高了劳动力综合素质,也增加了人们生活收入。信息技术的利用有助于社会保障的实施,为社保人员建立信息库以及管理平台,并解决了城镇居民在医疗上的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还加快了高速公路建设,增加了城市与城镇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并在多种领域下都提高了公共服务建设水平。
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建设,首先要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因为人们的思维建设是转变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方式,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较大优势。要转变城镇居民对信息化建设的思想变化,就要利用教育培训以及宣传等方式。建立完善体制,并加强城镇居民对信息资源的共享方式。城镇居民只有改变并优化自己的思想观念,在生产、生活中利用信息技术对产品、服务以及管理等方式进行利用,从而发展整体的农村经济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重视人才基础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对城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5]。如:将4G技术、云计算处理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对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或宣传,使每个人都能有效掌握先进技术的利用方式,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发展。信息技术知识加强人员的技术能力,使他们在企业发展中创造了有利发展价值,企业不仅能够对该产业进行优化升级,合理配置能源,还能准确对市场环境进行定位,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并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
3.3 改变城镇信息建设,创建高新技术产业
利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发展不仅完善了产业化升级,还丰富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在生产方式上,特别是传感设备、互联网连接以及通讯设备的使用,推动了企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经济成本,自动化调控也提高了产业发展中的工作效率,实现经济快速进步。在人们生活方面,特别是互联网软件的不断应用,使人们在多种软件利用中都实现购物、住房以及旅游等大众消费行为。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消费方式,也增加了商品的设计与创新。
如:在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增加了城镇居民的幸福指数,并推动了城镇化经济发展。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下,信息生产力得到各个企业以及政府重视。因为信息产业发展是以企业生产的零部件以及加工制作等形式聚集的,并成为产业群,使更多外资企业、先进技术都能在本地实施发展、运用,从而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聚集加强了产业化发展,并实现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新产业形势。科技进步能够促进信息技术的优化发展,加快信息技术设备的生产速度,对优化传统工业在污染、能源消耗以及低效率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 结 语
总而言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特别在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更需要多方面创新并发展。不仅要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人们对信息化理念的认识,还要创建高新技术产业,才能促进新型城镇化的较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绍田.制度创新推动中国珠三角新型城镇化研究[D].武汉:武汉大
学,2014.
[2] 欧阳力胜.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 科学研究所,2013.
[3] 牛晓春,杜忠潮,李同N.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区域城镇化水平评
价――以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3,(2).
任丘市是河北省中部的一个县级市,地处京津冀经济圈,属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开放带,是国务院确定的对外开放市。改革开放以来,任丘依托丰富的石油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多次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完成了由传统农业县向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的县级市的转变。任丘正处在城市化的加速期,因此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素质,为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开辟广阔空间,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力支撑,是任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一、任丘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优势
1.经济发展初具规模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4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96.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9.6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一直稳居全省前十强。
2.工业体系逐步形成
任丘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形成了以中国石油华北石油公司、石化公司、华油荣盛机械等国有大型企业,同时发展了铝型材、节能炉具等多种产业为特色的大工业体系发展格局。
3.园区经济发展迅猛
继开发区成为省级工业园区后,2011年底雁翎工业区也被确定为省级工业开发区,雁南工业区的建设也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园区经济的发展,不仅解决了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更成为推动任丘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4.中小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全县现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1.8万余户,其中一部分经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完成了一定的原始积累,正在辐射周边县市。
5.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全市建设中和竣工投产千万元以上的项目845个,其中超亿元的项目85个,省重点项目25个;累计引进外资项目28个,合同利用外资1.6亿美元以上,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铝型材、摩托车等传统产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石油钻采及石化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改变了过去“一油独大”的局面,实现了大石化、铝型材、摩托车、石化装备制造、铁路机车及电器备件等五大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任丘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虽然任丘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我们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产业转型压力还很大,淘汰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产出,粗放型的小微企业的任务还很艰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产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
任丘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虽然为我国为中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现在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如何进一步延伸石化产业链条,怎样发展其他几大支柱产业才能更好的实现由石油城向石化产业和其它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工业城市的转变。
2.农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尤其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任丘农业生产比较零散,多以小范围分散种植为主,很少形成规模,一些地方农民为了取得较高的收入放弃耕种转而务工经商,因此出现了耕地撂荒现象,由于农业生产大都以单户分散经营为主,就使农业技术推广成为难题,农业发展滞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短板。
3.城乡收入分配不合理,公共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存在
任丘属于农村包围的城市,目前,由于乡镇企业较多,大部分乡镇农民的收入水平是高于城市居民的。在农村,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居民每月的养老补助也是很有限的,更别说其他的一些保险了,几乎是没有的,而对于城镇居民在这方面就比较完善。还有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购买条件上,住房公积金的发放上城镇居民就可以享有,而农村居民却不可。对于复员军人的安置费城镇和农村的也是大不一样。还有就是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相对滞后的,一些农村地区至今还没有水改,没有通公路,更不用说建公园,图书馆,一些农村的文化生活是十分贫乏。
4.城市化建设推进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市场机制的有效参与
任丘的城镇化建设也存在问题,城镇化建设由政府规划和主导,以政府为主导的城镇化建设短期内集中资金,提高城市建设的效率,但如果缺乏市场机制的有效参与,就会使城镇化缺少了生机和活力。没有产业、没有人的城镇建设是有问题的,而依靠市场机制来主导城镇化建设,使资金投入优势项目,可以实现资源的更合理的配置。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1.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强工业园区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
我市可以启动建设任丘石化基地,重点建设热电厂项目,对五大特色主导产业进行整合,加强排污设备运作。对于乡镇工业园区建设,要注意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周边配备相应的社区,作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另外一种尝试。
2.培育新的经济增长亮点,搞活一批新的旅游项目
白洋淀素有“北地西湖”和“华北明珠”之称,要合理开发和利用白洋淀资源。通过新建水上游乐景点、温泉度假村、新民居改造及高效有机农业旅游开发项目,搞活白洋淀的旅游经济,启动“引水进城”工程,营造北国水乡风情;同时规划新的旅游景点,例如莫州大庙,红色旅游等项目,促进任丘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以打造文明生态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打造城镇新形象
市民化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要加强城镇管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文明。可以通过举办夜校,开展对市民文化素质的教育满足市民多样的文化需求。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休闲娱乐广场,建立健全精细化、标准化的城市管理体制,深入开展市区环境卫生,交通和市场的综合治理活动,做好城市绿化工作和地下管网改造,城乡并重。任丘要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关键词:河北省 贫困山区 新型城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总理多次强调城镇化建设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这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道路指明了方向,为努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国人民带来了福音。河北省贫困山区属于欠发达地区,主要是指承德地区、张家口地区和保定太行山区。这些山区贫困县24个,占全省贫困县的52.2%,这些贫困县城镇化水平不仅低于全国水平,而且低于全省水平。如早在2001年承德市城镇化水平仅为25%,比当时河北省城镇化率的26.08%还要低,比全国平均水平37.66%低10多个百分点。时值十三年后的今日,这种状况仍未根本改变:全国城镇化52.57%,河北省城镇化46.8%,承德市城镇化率仅达到42%。
一、传统城市化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这是一个首要问题――城镇建设目标、定位和方式的理念和指导思想问题。
城市的涵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城市的本质,法国著名地理学家潘什梅尔说:“城市现象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现实。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的说,也可以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城市有五个基本特征:(1)从事非农生产的人口为主;(2)人口聚居规模大于乡村;(3)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高于乡村;(4)有现对较好的公共设施;(5)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但是长期以来,传统城市化走的是重物轻人、高代价、粗放型的城市化发展路子,各地推进城市化的“化”――即建设内容与过程,过多地注重了实现上述五项的后三者,热衷于传统的城市版图与形象和规模扩张,铺大摊子、盖大高楼、建大广场,人为地“化”在城市的硬件上;许多地方的城镇化被异化为“大拆大建大变样,高楼大厦平地起,各类园区扎堆聚,CBP扮靓GDP”。经济底子薄的欠发达贫困山区这样建设城市更是欲速则不达、雪上加霜,使得城镇化发展不仅滞后于工业化和全国城镇化进程,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也与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以至于很多地区相当程度上出现: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服务管理水平不高;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这样的“城市化”模式贫困山区“化”不起,也不是人为照搬能解决问题的;承德市城小乡大、城弱乡贫的矛盾长期未有效缓解。
那么,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如何出“新”?河北省2012年的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6.8%,承德市城镇化率达到42%,尽管仍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但发展形势和势头好;且标志着城镇化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即将进入由向规模和质量并重发展的新的阶段。而且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将面临农村人口规模庞大、资源供求矛盾突出、城乡发展落差凸显、劳动就业压力加大、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城市病”大量涌现等重大风险和挑战。在此背景下,沿袭传统城镇化老路,我省现代化进程面临“中断”的风险,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城镇化理念、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走一条以人为本、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城镇化工作的表述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这是总的战略意图。下一步的城镇化绝对不能走以前城市化老路,一是要从物的城镇化转化到人的城镇化,二是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要从外延扩张、粗放发展转向内涵为主、通过结构优化实现集约发展。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作为贫困山区,新型城镇化的定位应该是中国农业经济转型、产业全面升级所带动的城镇化,对于以农为主的贫困山区的城镇化无异于一场新的农业革命。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动力是农业经济产业升级所涉及的各类主体,包括地方政府、现代农业企业及上下游产业企业、服务业企业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是现代农业振兴带动农业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的归宿目标是实现:农村土地集约化,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农民生活市民化。
二、城镇化速度与城镇化质量的关系
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必须以保证质量为前提,没有质量就等于没有速度。城镇化质量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与城镇化数量相对的反映城镇化优劣程度的一个综合概念,特指城镇化各组成要素的发展质量、协调程度和推进效率。《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尝试对该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其中省会石家庄市排名第92位,唐山市排名最高为第50位,欠发达的承德市排名最低,为275位。
有关专家指出,从本质内涵上讲,城镇化质量包括城镇自身的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的效率和城乡协调发展程度三个方面。从构成要素看,城镇化质量又可分为经济城镇化质量、社会城镇化质量和空间城镇化质量。因此,城镇化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城镇化各构成要素和所涉及领域质量的集合。
1、城镇化的速度要和经济发展的阶段、工业化的程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吸纳人口就业的能力必须相适应,否则会带来很多的社会问题。过去的35年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增长到2012年的52.57%,城镇化率已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城镇人口历史性地超越了农村人口,中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然而 “52.57%”只是基于城镇常住人口的统计,在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户籍城镇化率是27.7%。这说明,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速度,已大大落后于城镇化速度。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涉及到:市民化的程度,城镇的形成质量、速度,城市的科学定位、功能自我完善与可持续性发展等诸多方面。
2、必须走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之路,以适应城镇化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对于贫困山区,科学地认识和解决速度与质量问题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城镇化的速度更应切合市情和发展实际,城镇化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开始时,甚至较长时间内,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还不能立即取消,城乡居民的身份差别和权利不平等还会继续存在。与二元制并存的是,还面临未城镇化先老的问题,15~64岁人口绝对量在50%的城镇化率之际就下降。
3、城镇化融入能力直接取决于此时市民的受教育程度。目前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80%的水平,接下来的城镇化要推动初中学历以下的人口城镇化,之中60%的人在农村,他们主要从事体力劳动,这部分人的城镇化则必须靠经济的规模化扩大,难度非常大。
初中以下学历的人在过去的工业化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过程中,城镇化率并没有大幅提升,在未来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高级化将难以快速吸收他们就业,推进高等教育的普及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而教育决定的城镇化速度将放缓。
3、城镇化的方向是对的,但需要科学确定迈步的节奏。还需要制度变革。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措施应该更强调资源分配,对提升国内需求总量、改善需求结构的内涵,应推进的政策改革建议:户籍制度改革,放松落户条件;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征地补偿、降低土地供给垄断;公共服务均等化、破除城镇内部二元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城乡协调发展。
因此,对于承德市的城镇化质量而言,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的六大要素比单纯追求城镇化率上升更重要。就2008年分析,承德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为113.7,综合发展水平比上年提高13.7%,按可比综合发展指数计算,虽然仍在全省11个地市居后,位列第八位;但评价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的六大要素全面提高,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提高26.4%,社会发展水平提高0.4%,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36.9%,城镇聚集水平提高3.1%,城市建设水平提高2.3%,生态环境水平提高13.0%。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全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提高的贡献突出,贡献率达78.8%,其他要素贡献率为21.2%。 城镇化率5年提高8.64个百分点。
参考资料:
[1] 季良纲.城市化与产业集聚互动发展研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2] 邱俊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困境及其突破[J]. 理论探索. 2013, 4:82-86.
[3] 朱建华;周彦伶;刘卫柏.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4:9-12.
作者信息:万树兴,男,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建筑工程系教师,工程师,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开发区大学园区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融资困境;对策研究;融资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75.15 [文献标识码] A
Difficulties in Financing New Type Urbaniz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GUO Ce
Abstract: As urbanization needs huge amount of money, fiscal investment only cannot meet such demand. Consider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financing channels, land financing, bank loans, bond issuance and financing platform,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put in place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in financing urbaniz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focus on innovating financial system, encouraging involvement of the private sector, implement land transfer in rural areas by using asset-bonds, step up issuing municipal bonds and stabilizing local tax generation.
Key words: urbanization of new type, difficulties of financing, financing pattern
一、引言
通过与以往的城镇化相对比,可以看出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精神本质,强调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其中。吴江等(2009)结合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新”表现在:发展理念上,人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关注的重点,强调以人为本;发展模式上,新型城镇化将以新型工业化以及信息化为基础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以区域统筹为主线,全面协调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五位一体的城镇化发展的新道路;发展目标上,坚持可持续发展,确保城市发展的后续动力;统筹原则上,因时因地制宜,针对地方区域特点和经济发展现状,地方政府选择适合的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四化同步发展”作为党的十重大战略部署。2014年3月,国务院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有了宏观性、战略性的指导规划。2015年2月,国家发改委经过论证筛选,确定了两个省和62个市镇作为综合试点,标志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开始了改革的探索。这些政策无疑将城镇化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因此,探寻长期高效的融资方式,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成为当今金融行业亟待完成的任务。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金融与城镇化建设问题做了较为广泛地研究,外国学者对此着手研究较早,与我国不同,他们大多使用“城市化”,但这二个词所指内容基本一致。国外学者Richard(1995)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建立回归模型,通过分析英美两国主要城市的经济数据,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资本投入是对城市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Teranishi(1997)认为满足城市化进程中存在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住房融资需求可有效支持城市规模的增长。
我国学者对金融支持城镇化也做了大量研究,胡斌(2002)认为政策性金融是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手段,并且需要对以往的融资体制进行大力改革,以便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作用。沈和(2011)剖析了我国现行制度下投融资机制的缺陷和不足:城镇化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表现在资金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上。城镇化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典型,多为政府为主导,金融机构以银行为代表一般采用信贷方式参与城市建设,加之政府财力有限,融资渠道较窄,缺乏现代化的投融资手段,面对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信用制度不健全,容易形成政府建设投融资的恶性循环。贾康,孙洁(2011)城镇化在基础设施、公共产品与服务等方面将形成巨大的资金缺口,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就必须创新融资机制,形成资金的有效供给途径,保证建设资金初始投入。
我国学者运用实证模型结合我国的数据分析了在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的作用。黄勇,谢朝华(2008)采用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金融支持城镇化的直接影响是,银行贷款和城镇化发展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因果关系。吴超,钟辉(2013)提出城镇化建设增长源假设,使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检验,明确回答了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在哪里。
在已有的文献中大多是研究在城镇化建设中金融能否起到促进作用、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的重要性以及城镇化建设中金融如何支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缺乏对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模式以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即没有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需求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催生城镇化的发生与发展。城镇化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城镇化的推进必然伴随着有能力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镇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城镇化的过程是农村居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的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51.6%,但户籍城镇化率仅为35%左右,也就是说,近2亿的农民工仍没获得城市户籍。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包括农民工的子女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保障等方面。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对资金的需求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以外,还包括农民工市民化的资金需求。
目前,学术界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量没能达成共识,通过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迟福林(2013)估计,在今后的10年里,如果中国城镇化率以1.2%的速度提高,到那时存量城镇人口加上新增人口将达4亿左右。如果人的城镇化成本以100,000元/人计算,那么将产生近40万亿元的资金需求。(2)张占斌等(2013)测算得出:现有存量农民工的15863万人,以2011年价格计算,为实现这些农民工市民化的资金总需求为1.8万亿元。(3)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中国发展报告2010》中的估算得出:到2020年,至少要有16万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主要应包括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居民医疗、养老保险、民政其他社会保障费用、城市管理费用、住房保障等,综合评估得出,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为8万元/人。
无论如何测算,新型城镇化建设都需要大量数额的资金投入,所以仅依靠财政资金在短期内难以满足城镇化发展中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因此,为高质量地完成新型城镇化建设首要解决的是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如果城镇化中资金来源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不仅会出现城市贫富严重分化,产生城市病,并导致城市病蔓延,破坏小城市的发展,使整体生活质量下降,失去新型城镇化原本的内涵。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现有的城镇化建设融资模式来看,根据资金的提供主体不同,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私人部门所提供的资金(资本)。与之对应的,资金融通的工具有地方财政收入、银行贷款、发行有价证券,以及建立投融资平台等为主。下面从四个方面论述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渠道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融资
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政府提供的资金,主要来源是税收和专项费用,主要由营业税、房产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以及水资源费、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等财政性资金组成。以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为依托地方政府大力发展“土地财政”融资模式,即通过土地开发、转让或拍卖而获取资金以推进城市建设发展。这一融资模式被迅速且广泛地应用,成为当下城镇化建设最主要的融资渠道。而且,地方财政收入中“土地财政”资金占比较重(如下表)。
2008-2013年土地财化情况表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财政部网站,经作者自己整理。
土地融资在实行的过程中也暴露出来了一些问题:一是征地过程中暴力冲突、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城市发展必然伴随着拆迁与土地征用,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征地过程中滋生了官员的腐败行为,因此人民群众的利益遭受到了一定的损害,甚至引发;二是“土地财政”模式不可持续。我国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地方政府掌握并且可买卖的土地越来越少了;此外,受到18亿亩的“耕地红线”――耕地保护政策的制约,将使传统的“土地财政”融资模式难以为继。
(二)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作为最传统的融资方式,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最重要来源之一,主要包括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商业银行贷款。最为典型的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融资主体一般将项目的资产进行抵押或项目的经营权、股权、债权等进行质押以获取资金支持,而且正是因为基础设施项目的社会性,一般获得银行贷款的支持比较容易。
城镇化建设使用大量银行贷款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我国金融体系一直是由银行来唱主角,资金的分配离不开金融中介,但这并不适合以城镇化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原因是以短期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银行,支持长期投资项目容易引发期限错配风险。同时,如果项目建设企业过多使用银行贷款必然会提高企业的负责率,增加资金风险。
(三)发行债券
2011年我国在四省(市)开始对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进行试点,它们分别是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上海、浙江、广东、深圳、江苏、山东、北京、江西、宁夏和青岛试点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中央将发债权下放到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进行融资,并给以相应的政策支持,此举将有利于缓解“土地财政”模式的收入冲动,有缓释财政风险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财政透明度。
但该融资方式经过了四年的探索,如今还在试点阶段。其原因是有两点:一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大部分地方政府还不满足发债条件;二是如今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采取自发自还的模式,如果发行规模控制不当,到期时地方政府无力偿还债务,容易引发财政危机。因此,要实现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的全面覆盖仍需时日。
(四)融资平台
尽管我国大多数地方政府不能发行债券,但地方政府通常都会设立各种投融资平台,以城市建设投资类公司、基础设施建设类公司、轨道交通建设类公司等形式向社会发行与项目相关的企业债券,以募集资金。周小川(2011)说,中国城市化实际发展只有二三十年,所以,达到发达经济体那样完全以收定收是不可能的,因此完全可以考虑借今后的钱来加速当下的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政府以允许地方搭建投融资平台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政府支持的条件下进行市场化运作,筹集了大量城市建设资金。
但是,从微宏观经济管理角度都会看出地方融资平台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由于负债率高、资本金不足,所以融资平台风险高发展不可持续;二是因为资金运用不透明、责任主体不明确,所以融资平台一旦破产,这笔烂账就会算在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政府头上;三是地方政府大包大揽替代企业做决策,往往对项目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
五、突破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困境的对策
(一)以金融体制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政府应尽快对金融体系进行全面的调整和改革,使资本市场多层次化,即在资本市场中融合债券、银行、民营资本、信托、财政等多种融资方式,创造新型金融体制,共同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体措施的实施上,可以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融合多种融资渠道,建立新型融资模式;(2)提高股权性资本比重。减少新增资本的投入,使用资产证券化等手段盘活存量资产;(3)引进外资,加快形成资本。在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的同时,引进外资,将融资模式国际化;(4)集聚各种性质的投资如PE、VC等。
(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根据其社会化的本质,在改善民生、转移剩余劳动力、拉动投资、提升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城镇化建设带有非营利性的目的。而金融资本的投入都是要得到回报的,追求的是盈利性而非公益。正是这种本质上的矛盾,使我国民间资本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参与到城镇化建设中。
为改善民间资本投入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部分让渡受益权的方式进行,如在经营性的基础设施领域,引进民间资本,通过公私合营完成项目建设后,由该民间组织进行后续有偿服务,政府可以进行监督,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序开展,也可以将部分公共事业私有化,使其资本流入的同时,更具有市场性,如可以开放医院、保健、高等教育、体育等领域,对公共事业领域城市供水、供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可以部分私有化,使用民间资本运营,从而建立起新的城镇建设管理模式。
(三)运用资产证券化实现农村土地流转
农村劳动力在进入城镇后享受不到与城镇人口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同时,在现行制度下,他们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只能获得使用权,无法将土地转让获得转让收益。这也就使他们在城镇化过程中遇到无法在城镇工作的机会时,选择回到农村,这也就拖延了城镇化的进程。因此,在农民只享有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通过专业机构将分散的土地使用权进行集合打包,在金融市场上作为证券化商品出售,使农民获得现金收益,强化土地的保障作用,对城镇化建设中人力资本的保障有着推动作用,对农民来讲,也可以完善其在城镇化过程中的经济基础,弥补社会保障中的不足。
(四)加快推行市政债券
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经验,为城镇建设融资,发行市政债券是市场化融资的重要手段。从长期来看,随着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市政债券必然随之推出,也是支持城镇化发展必须的金融手段之一。根据央行公开资料,所谓市政债券是指由地方政府或其授权的机构为满足市政运转或经营建设需要而发行的债务性融资工具(周小川,2011)。发行市政债的优势在于债券可以在资本市场上交易,金融市场可以给债券定价,评价风险,根据债券的认可度不同使城市债券有不同的价格,这就形成不同的评级,有利于防范风险并形成激励机制。2011年我国开始对地方政府自主发债试点工作,现如今试点省市已经达到了十个。在2014年新修订的《预算法》中允许地方政府在确定的限额内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关于发行债券,地方政府已经得到了法律上的支持,下一步可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让市政债券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行,为市政债券全国范围内推广与运行提供法律依据。
(五)稳定地方税源
在我国税收制度体制中,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我国税收额最大的两个税种,每年总税收中约1/4是由增值税贡献的,每年总税收约1/7是由营业税贡献的。目前,增值税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种,中央占3/4,地方占1/4,营业税则绝大部分为地方享有,营业税的取消将减少地方税源。推进营改增要解决好中央和地方财政税收的分配问题,需要推进全方位的税收体制改革。加快营改增改革步伐,中央将本应属于中央财政的增值税收入留在地方,稳定地方税源。
[参 考 文 献]
[1]Richard B. Andrews. The Mechanics of the Urban Economic Base[J].Land Econo,1995
[2]Teranishi,J. Interdepartmental transfer of resources, conflicts and macro stabilit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oles of Government in the East Asian Region, Aoki, Kim and Okuno-Fujiwara, eds. Nihon Keizai Shimbun, Inc,1997
[3]迟福林.中国改革研究报告2013:改革红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
[4]胡斌.政策性金融与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J].中国金融,2002(10):37-38
[5]黄勇,谢朝华.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效应分析[J].理论探索,2008(3):91-93
[6]邱俊杰,邱兆祥.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困境及其突破[J].理论探索,2013(4):82-86
[7]沈和.当前我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与破解之[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2011(3):162-172
[8]吴超,钟辉.金融支持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在哪里[J].财经科学,2013(2):1-10
[9]吴江,王斌,申丽娟.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9(3):88-91
[10]相伟.深度城市化战略的内涵与实施保障研究[J].经济纵横,2012(4):49-53
[11]张占斌,冯俏彬,黄锟.我国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支出测算与时空分布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10):1-7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政府职能
2010年中国GDP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2012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至10%以下,我国工业化基本实现,而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众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基本公共服务在城市和农村差异巨大。而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要“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新型城镇化强调了能与之匹配的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应是齐头并进的。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性
(一)扩大内需战略的需要
在后国际经济危机时期,发达经济体需求依然不足,我国出口受阻,扩大内需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新型城镇化不仅能拉动内需,而且能促进我国发展模式进行转型。原因在于:一是农村人口城镇化后消费模式将会发生改变,消费总量将得到提升。据统计,每新增1000万城镇人口,每年可带动消费需求增加1000亿元以上[1]。二是拉动投资需求。从投资需求来看,若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随之将至少带动10万元的城镇固定资产的投资。三是农民收入水平将提高带来需求增加。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居民的人均占有资源会相应增加,有利于促进大机器的推广,更快速地提升生产效率,这将大幅增加农民年收入水平。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的需要
专家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为了满足解决日益突出的城乡差距和矛盾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33:1,是1985年以来第二个城乡差距最大的年份。从居民恩格尔系数来看,目前城镇已经下降到32.6%,而农村仍达42.1%。实际上,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仅仅因为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的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扩大,更在于城乡二元的医疗、教育、社保、社会服务等发面的鸿沟,迟迟没有成功跨越。当前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城乡协调发展、消除城乡差别的主要制度障碍。
二、新型城镇化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的关系
(一)我国已经具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条件
当前我国社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与推进,是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二元结构逐渐解体、政府职能的现代转型和社会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开始觉醒的背景下展开的。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日益改变我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僵化的制度体系和尚待完善的经济基础的同时,也为我国社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与推进创造了越来越有利的社会基础条件。
(二)新型城镇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新型城镇化为公共服务供给提供制度支持,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又充实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要求把基本公共服务纳入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之中,这既有助于扩大公共服务的辐射范围,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从而促进改善民生,又充分体现了对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的重视,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对推进新型城镇化有着重要意义。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环节
新型城镇化要求加快实现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工业促进农业的局面,需要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力度,实现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包括交通、供水、供电、煤气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包括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在内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公共服务的无差别化,使改革发展的成果覆盖到城乡每一位居民。
三、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安全是广大城乡居民最关心、最迫切的公共服务,是建立社会安全网、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所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并成为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2]。“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提高政府保障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一)公共教育服务特别是义务教育服务不足,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城乡以及区域不均衡问题
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我国的教育投入不足产生的教育事业与其他社会发展事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再分配过程中比例较小。二是我国的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城乡间的不均衡问题。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城乡教育资源分步差距较大,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未能有效解决。三是我国教育资源投入的区域不均衡也是导致教育事业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
(二)政府不能满足社会充分就业的需要,社会就业压力依然很大
当前我国社会充分就业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就业人口的劳动资本价值差异导致的就业层次和地域上的差异;二是农村就业人口流动以及农村就业人口权益保障仍然存在问题;三是城市就业机会区域严格和封闭,不利于就业人口的流动和充分就业。这些问题的广泛存在,强化了外来工对城市社会的不认同感甚至敌意,往往带来恶劣的社会后果。
(三)公共医疗卫生保障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资源配置存在城乡一级区域不均衡问题
公共医疗卫生保障事业是保证国民健康权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前提。首先,城乡医疗卫生事业资源配置存在差异。农村地区不仅卫生资源总量不及城市,而且普遍存在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低、医疗设施差等问题。其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虽然城镇以五大社会保险为主体的制度体系,经过多次改革,逐渐完善,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居民保障水平远低于城市居民。
(四)我国在实施与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存在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的问题
在管理体制上,一是未能清晰界定与划分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管理主体的职责与权力,从而导致了不同管理主体之间职权的模糊性;二是未能对不同管理主体之间的职权与事权给予明细的界定与区分,从而导致了职权与事权的相互分离性。在管理机制上,一是未能根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与实施的要求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管理与具体运作机制,从而影响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推进与实施;二是已建立或形成的相关机制之间缺乏有效的关联性,从而影响和制约了科学与健全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的形成与构建。
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
城乡一体化的本质是城乡融合,而不等同于城乡一样化。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建设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等相互融合,互为资源,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待遇,使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城镇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
城镇化是基于“发展红利”的概念之上,是世界经济由“国际分工”向“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转变过程中产生的理念。它表明,当经济主体从一个较低级平台向一个较高级平台整合时,由于生产要素组合的趋好、资源配置的优化、专业分工的趋强、发展成本的规模化,使得发展红利呈非线性增长。从投资“机会成本”的原理出发,由于中小城市、镇、乡的土地、旧房等交易成本较低,从而提高了资本的回报率,其对GDP的贡献也高过大中城市,用同样的投资可以产生更大的效益,因此应大力发展城镇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
(二)转变农民工身份,逐步使社保统一化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30多年来,这个特殊群体在为工业化、城市化做出历史性巨大贡献的同时,却难以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当前我国已处在快速城镇化时期,无论行现实需求还是发展趋势来看,都需要尽快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在全国范围内跨区域流动越来越频繁,应当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农民工基本服务相关政策,保障农民工无论在什么地区就业,都能享受到与该地区户籍居民大致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要抓紧建立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在内的农民工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在解决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障的同时,探索衔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基本医疗制度的有效途径。
(三)明确政府主体责任,使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多样化
公共服务提供的主体是政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的义务,是人民权利的表达。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存在供给总量不足的问题,当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公共服务供给的制度保障机制不完善,而制度性的保障恰是每项政策得以落实的基础。责任的缺失导致公共服务中引入市场机制的困难,明确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市场为辅助地位,政府承担公共服务的主体责任这点十分重要的。政府与市场一主多元的模式是当前我国公共服务有效提供的最优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十二五”城乡一体化趋势与挑战[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
[2]安应民.构建均衡发展机制——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3]王桂新.中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之路[J].领导之友,2010(3):44—46
[4]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文版社,2011:11—12
[5]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2010[EB/OL].教育规划与战略研究网,2011—07—12
[6]]JamesM. Ferris and Elizabeth Graddy , Organizational Choices for Public Service Supply.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 & Organization,1994 ,(1):126-141
[7] R. C. Mascarenhas,reform of the public service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2001,vol.3(1):75—95
[8]Gregory,R.J. ,Social cap ital theory and administrative reform:Maintaining ethical probity in public service.PublicAdministration Review,1999 (59)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发展方向。土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依托,土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目标,还是人口集聚都必须通过土地调整来实现。而目前河北省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土地集约利用处于起步阶段,这导致了其新型城镇化水平较低。因此,提高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是河北省当前的迫切任务。
二、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化程度低
由于河北省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缺乏科学的、协调统一的城镇用地规划,导致了其新型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和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2012年河北的城镇化率仅为46.80%,低于国家平均水平线54.68%。2012年河北省有建制镇为2232个,但是大多城镇仍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较慢,实质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形式发展。截止2012年底,河北省土地总面积为282650791.2亩,其中未利用地为59500473.7亩,占总面积的21.05%。但是由于河北省城镇总体规模偏小,致使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难以提高,造成城镇土地资源浪费和集约利用率低。
2.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河北省正处于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阶段,由于缺乏正确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致使河北省城镇化建设偏离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河北省土地规划是省委正确引导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城镇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土地的利用效果。在进行城镇化建设中由于对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估计不足,因此城镇土地规划使得工业和居民住宅用地所占的比例较大,而道路交通及绿化用地所在的比例较少,大量土地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这样的用地结构也违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生态均衡发展原则。因此,河北省需调整城镇土地利用结构,否则将会影响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及阻碍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3.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进行,各类建设用地的数量将会持续增长。与2000年相比,2012年河北省城镇建设用地累计增加93190公顷,即139.8万亩。假设增加的土地中耕地占7成,则需要占用耕地60573.5公顷,即90.8万亩。然而根据河北省建设用地指标规定,各类建设占用土地为10万亩/年。但是通过指标统计可知这样的用地要求只能满足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而河北省的工业、交通及城镇建设的其他配套设施的用地指标就不能满足,所以河北省城镇化建设中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三、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的路径选择
1. 提高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河北省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程度偏低,主要是因为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城镇规模较小。河北省应该抑制城镇建设发展速度,通过调查分析得知河北省在十三年间城镇数量增加了2.3倍,虽然城镇发展速度较之前有所下降,但是这种对土地集约利用认识不全面的盲目扩张,我们应统筹管理。为了提高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率,河北省可以全面了解城镇规模,统筹规划,统一协调城镇体系规划,将具有发展潜力的城镇作为中心城镇,将一些发展后劲较低的小城镇规划到中心城镇,形成“城镇群”。这样既可以扩大城镇规模又有利于城镇的整体规划。如将资本可以有目的的投入到中心城镇,在考虑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本前提下,壮大中心城镇,带动周围城镇发展,实现“辐射式”城镇发展。另一方面,将城镇规模做大,整体增强城镇的经济发展实力,可以更好的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向中心城镇转移,从而可以实现劳动密集型城镇土地集约利用。
2. 调整城镇化建设中的用地结构
河北省要全面有效的调整城镇化建设中土地结构,就需要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有足够的前瞻性,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土地结构。改革现行的土地利用规划,使其符合现代新型城镇建设的目标,加强对城镇土地存量的管理并积极改造之前因认识不足而建成的不利规划的旧城区。河北省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理解新型城镇的内涵,实现益民宜居。河北省应时刻严格遵守新《土地管理法》,城镇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规划保持高度一致。在进行城镇建设之前应该对河北省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可行性规划研究,保证城镇建设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并且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时降低工业及居民住宅用地,合理增加交通、绿化用地。在编制城镇建设用地规划时,首先根据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以及对城镇发展的预测,确定城镇建的规模,合理划定城镇建设留用地,合理分解和落实各项规划主要指标,切实做好用地结构平衡工作,使城镇建设能够健康持续进行下去。
3. 解决城镇化建设中土地供需矛盾
据统计,河北省2010年比2000年城镇建设需要增加900多平方公里(约140万亩)土地,然而河北省总体规划指出城镇化建设用土地为4500多公顷(即70万亩)土地,城镇建设用地缺口接近70万亩。因此河北省需极力寻求解决城镇化建设中土地供需矛盾。为了尽量弥补这接近70万亩建设用地的缺口,河北省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政府宏观调控,调整土地利用总规划,使之在保证城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情况下,缓解用地压力。同时政府还应要求各级单位完善土地利用监管机制,统筹安排各类用地比例,实现土地的合理高效利用,从宏观上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及促进城镇合理发展。除了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外,各地方仍需充分发挥土地的利用率,将城镇建设由向外扩张发展转向内涵挖掘。并通过编制实施各级土地利用总规范,科学合理有序地进行利用土地。
四、结论
城镇化是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目标的发展方向。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河北省发展战略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河北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在土地利用方面还存在不足,我们通过调整土地结构及布局,通过河北省政府宏观调控及各地政府的积极配合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用地难等问题,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的集约利用,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方式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201301121。
参考文献
[1]阎东彬,王金营.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
[2]李昌明,张向东,李丽杰.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
【摘要】山东省城镇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了高速发展,特别是最近十年成绩突出,但值得注意的是,山东省的城镇化发展是不全面的,粗放式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仍然大量存在,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发展、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问题不断涌现,文章在分析山东省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山东省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山东省;城镇化建设;对策
城镇化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实现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经之路。因此,我国各省份都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新时期山东省城镇化建设呈现以下特征:一是新时期山东省人口城镇化率持续增加,就地城镇化发展迅速。山东省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8.2%增至2015年的57.01%,城镇化率提升18.81%。山东省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城镇化平均水平,在全国排名第12。就地城镇化迅速发展,如德州的“两区同建”,将农村新型社区与农村产业园区相结合共同推进农村就地城镇化。二是产业转型和城镇化良性互动。新时期山东省在稳步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山东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2015年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21.52%,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38.79%。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环境质量出现改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城镇化质量不断提升。三是新时期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显著增长,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截止2015年底,山东省各城镇已建成1814个文化站、157个艺术馆、154个公共图书馆,广播与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是98.8%、98.6%。此外,各城镇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极大地满足了城镇居民对医疗卫生的需求。
一、山东省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山东省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
2011年―2015年,山东省城镇化水平从50.95%增至57.01%,增长幅度达11.89%,城市人口密度从1389人/平方公里增长到1452人/平方公里,增幅达到4.5%,但同期城镇建成区用地面积却增长了22.9%,地域景观城镇化速度远远高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城镇大量粗放式的扩展,开发质量差,导致城镇用地效率较低,影响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此外,城镇化建设中的“半城镇化”现象日益严重,人口城镇化率不断增加,但是市民化进程缓慢。马克思曾指出,城镇化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前,山东省大量农村转移人员在户籍、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与城镇居民存在着“不均等化”,据调查,山东省城镇人口中的两栖人口有近900多万人,近千万准市民还未能真正转化为城镇市民。他们大都聚居在城中村或者棚户区,与城镇社会生活格格不入,难以真正融入进城市社会。城镇内部形成新的二元结构,制约了市民化质量的提升。
(二)山东省城镇化建设滞后于工业化发展
城镇化建设阶段慢于工业化发展。国内外通常用IU、NU国际标准量化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系,当IU比约为0.5,NU比约为1.2时,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协调;当IU比明显小于0.5,NU比明显小于1.2时,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当IU比明显大于0.5,NU比明显大于1.2时,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的发展。通过IU和NU数值的计算分析得出,总体来看,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山东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数值都在下降,但是绝对值仍然明显大于0.5、1.2。因此,虽然山东省城镇化在不断发展,但工业化水平仍然远超于城镇化水平,这种现象长此以往会不利于山东省的长期发展。近年来,山东省工业化进程迅猛发展,各地区兴建大量经济开发区或产业园区,试图利用工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借农村建设的名义强制农民上楼,“圈地”致使农民失地,损害了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
(三)山东省城镇化水平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
与发达省份比,山东省城镇化率较低。2015年浙江省城镇化率65.8%、江苏省城镇化率66.52%,而山东省同期城镇化率还没达到60%。与发达城市比,山东省大城市实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较弱。济南市和青岛市的城镇化水平在山东省位居首位,是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的双核心城市。但是济南市与青岛市无论其人口规模、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均与其他省际中心城市如南京、杭州都存在较大差距。山东省各地市城镇化发展也存在不平衡。马瑶(2015)通过聚类分析将山东省17城市城镇化水平进行分类得出,新型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包括青岛和济南两市。东部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较高,包括东营、威海、烟台和淄博。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尤其是聊城德州和菏泽城镇化水平很低。这种城镇化不均衡发展的状况不仅不利于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而且也使得山东省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程度不高,导致城市群综合竞争力较低。
二、山东省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山东省生产力水平较低
生产力水平低是山东省城镇化建设滞后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速度慢,导致城镇化建设的滞后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甚至出现城镇化的畸形发展,影响城镇化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浙江、江苏等沿海发达省份比,山东省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基础较弱,影响第三产业的投资和发展速度,进而阻碍着山东省产业结构的升级。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不仅影响山东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影响山东省城镇化的建设。山东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和小城镇的城镇化是山东省城镇化的重点。城镇化发展离不开工业的产能,离不开重点支柱产业的支撑。当前山东省很多县城的规模还比较小,县城的带动辐射作用不能真正有效的发挥,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县城中产值效益好的支柱产业比较少甚至没有,聚集效应和地区辐射力较弱。因此,生产力水平低影响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和规模,造成山东省城镇化建设参差不齐,造成城镇化建设水平低于其他发达省份,滞后于山东省的工业发展水平。
(二)山东省城镇化建设经验和认识不足
由于建设经验不足,造成城镇规划不科学,这种不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城镇结构混乱。相比其他发达省份,山东省城镇化建设经验较少,一些地方重建设轻规划、先建设后规划等缺少科学依据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城镇结构混乱,进而造成人力、物力等大量资源的浪费。第二,城镇化建设千城一面,缺少特色城镇。山东省城镇化建设起步较晚,自身经验不足,不能够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建设有山东省特色的城镇。山东省资源禀赋比较丰富,在建设特色城镇方面有优势,第三,城镇规划与城市设计不配套。山东省有些地方只注重城区建设,而忽略了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规划,造成排水不畅和交通堵塞等城市弊病的大量出现。此外,地方政府对山东省城镇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全面,重建设轻管理,对城镇化中的生态环境和进城农民的市民化关注较少。地方政府不能够全面的认识城镇化的意义,阻碍城镇化的建设质量。
(三)山东省城镇化建设体制机制不完善
城乡之间户籍制度不健全,影响山东省城镇化的发展。当前,山东省仍然有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并未完全市民化,还处在半市民阶段,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城乡之间户籍制度造成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待遇不平等。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城乡二元体制打造的壁垒仍继续发挥作用,户籍制度的不健全,致使大量农业专业人口可以在城市生活,却不能享有与市民平等的医疗、教育、保险等公共服务。城镇行政体制有缺陷,阻碍山东省城镇化的发展。良好的城镇管理体制,是城镇化高效率和高质量进行的保障。当前山东省的城镇管理体制仍然落后于山东省的城镇化的进程,部门全责不明,部门之间互相扯皮推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过分看重GDP的增长,轻视其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错误引导地方领导,使得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发展随意牺牲环境。此外,一个好的政策能否发挥应有的价值,关键在落实。一些政法人员执法方式简单粗暴,容易引发冲突,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影响城镇化的发展。
三、促进山东省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山东省人均GDP比较低,阻碍山东省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必须提高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增加人均GDP,加快山东省城镇化的发展。要想促进山东省城镇化的发展,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加快第二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山东省工业化程度,进而加速推动城镇化的进程。具体来说,抓住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促进山东省先进制造I的发展。山东省西北部内陆地区如德州市,经济发展水平慢于山东省沿海地区,今后要积极承接沿海地区转移产业,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进而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推动山东省城镇化平衡发展。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有利于增加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加快山东省城镇化的发展。当前,山东省产业结构正处于快速调整阶段,山东省城镇化发展到了中期阶段,山东省应抓住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的重大机遇,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具体来说,挖掘山东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潜力,促进生产性与生活性的服务业协调发展,提高山东省现代服务业的水平和质量。此外,大力发展山东省小城镇旅游业,打造全国知名的山东省自然文化旅游景区。
(二)加强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宏观调控
山东省城镇化建设正处于中期加速发展的关键期,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需要政府在体制机制改革和科学规划城镇体系等方面发挥辅助作用,以促进山东省城镇化建设顺利发展。一是深化和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坚持以服务为核心,注重引导和教化,创新城镇化服务管理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户籍管理改革。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做好农民就业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展他们的就业空间。探索新的城乡人口管理办法,对进城购房居住的农村人口,提供公平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二是改革现有的行政体制,为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扫除障碍。对行政体制进行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如,改革行政审批制度,适当合并或精简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率,切实为城镇化建设服好务。此外,在推进山东省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更加注重选用人才,全面提升城镇化建设人才的综合素质,为山东省城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三是科学规划,建立完善的城镇体系。山东省城镇布局不够合理,城镇规模偏小,因此山东省政府部门今后要继续合理调整城镇布局,发挥济南和青岛区域中心作用,适当增加大型城镇体系,建设中小型的以特色产业为主或以观光旅游为主的特色城镇,增强地方性,避免千城一面,还要注意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性。
(三)坚持山东省城镇化和山东省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协同发展
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城镇化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相互联系中协调发展的。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必由之路。找准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山东省城镇化建设的结合点,是顺利推动山东省城镇化建设的可靠保障。具体而言,一是坚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山东省是著名的农业大省,要想促进山东省城镇化发展,必须推动山东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尤其是发展山东省特色农业。今后山东省利用我国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良好时机,因地制宜,积极发挥特色农业优势,集中发展特色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以及农业采摘旅游等产业,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加快城镇化发展。二是坚持城镇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广泛,“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出现。因此,今后山东省必须利用信息化促进城镇化建设。加强山东省城镇无线网络建设,实现城镇网络全覆盖,加强信息化在社区管理和服务以及城镇交通等方面的应用,实现人民生活的智能化。总之,坚持山东省城镇化和山东省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协同发展,就是要以信息化为纽带,促进山东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娜,王爱萍.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5,6
[2]严文杰.四川工业化和城镇化现状分析[J].中国国情国力,2013,3(11)
[3]马瑶.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5,41(3):9497
[4]冯静.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广西来宾市城镇化调研报告2017
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探路者
广西来宾市国家新型城镇化
综合试点评估报告(摘要)
来宾市围绕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和鼓励社会资本通过PPP等模式参与城镇公用设施投资运营两大重点任务和试点目标,着力解决好农民想要进来、走得进来、住得下来问题,积极稳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基本打好了基础,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主要成绩
来宾市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主要目标就是探索解决中央提出的三个1亿人中的引导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问题;通过一年半的工作实践,初步总结出了西部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做到五个基本的经验。
1园区建设、工业发展要基本能满足1/3以上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需求
来宾市长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50万人以上,目标是5年内实现30万名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通过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发展至少要安置10-15万人从事制造业,余下的从事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部分也可依托高铁、城市群的推动,到周边较发达的南宁和柳州打工。为此来宾市结合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强化了工业园区建设和港产城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基础设施、产业振兴和脱贫三大攻坚战。
2城(镇)区学校建设要基本能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子女上学需求
来宾市是从一个县城建立起来的地级市,具有县城便利吸纳农业人口的特征,高中全部在城区,初中大部分农村子女迫切要求到城区就读,小学进城就读的量很大。西部地区的欠发达城市,通过解决农村子女进城读书、吸引农村人口进城安家是当前城镇化最快、最现实的举措,也是顺势而为的民心工程。
3城区房价要通过降成本基本调控在农民进城购房可以承受的价格范围
来宾市是从一个农业地区建立起来的工业城市,但工业还很不发达,要吸引大学生来这里创业、吸引农民进城安家就业,必须推行低房价政策,要让他们买得起房。该市实施了支持房地产健康发展的若干扶持政策,支持房地产企业壮大发展,保障有效的商住用地供给,把房价控制在大部分农民购房无多大压力的区间(3000元/m2以内)。
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流转要基本达到让大多数农民放心离开土地、离开农村的水平
要想让农民放心进城,就必须保障其在农村的原有利益。来宾市率先在全区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
5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要基本满足进城农民的需求
进城农民跟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进城农民自主选择新农合或城镇医疗保险,落实好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启用社会保障一卡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有序衔接。切实提高参保人员的缴费率。
二、存在问题
1农业人口只想进城不想迁移户口
如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土地制度、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城乡二元化社会政策,造成农业转移人口既想保留农村户籍、享有农村权益,又想在城市打工挣钱、享受城市生活,农村要有房、城里也想有房,造成在城乡之间来回摇摆的现象。
2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度大
1.资金保障困难。该市是新建市,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扩张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力资金投入。
2.PPP项目筛选难度大。该市财力有限,之前新建、在建、改建项目或存量公共资产项目最主要是融资平台公司融资推广建设,大多属于公益性项目。
3.可用抵押资产不足。市级可用于抵押的土地等资产明显不足,且土地价值不高,抵押值小,从银行融资难,融资额小,与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差距大。
3工业化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能力不够
近年来,该市工业发展下行压力比较大,导致经济稳增长难度加大,对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支撑不够。部分领域仍然得不到政策支持,如热电联产政策和扶持铝加工、碳酸钙产业政策等;全市经济发展仍然缺乏大项目、好项目支撑。
4市级难以开展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
自治区实施财政省管县后,市本级财政没有权限参与县(市、区)税收分成或集中县级财力,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由自治区统一测算和下达县(市、区),进而影响了该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分担机制的建立。
5项目建设用地规划适应不了新型城镇化需要,项目落地困难
一方面是建设规划跟发展规划不同步编制和调整,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了,但建设用地规划不调整,很多规划的建设项目不符合建设用地规划。另一方面,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到该市的不多,而解决劳动就业问题,需要相当规模的产业项目用地、城镇基础设施用地作为支撑;同时,该市大项目不多,能挤进自治区重大项目由自治区统一解决用地指标的项目很少。
(一)产业升级对金融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型城镇化由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要求金融业创新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而银行金融机构对工业园区企业信贷投入较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较少;对传统企业信贷投入较多;对新型产业信贷投入较少;产业链融资进展缓慢。
(二)目前金融产品难以满足居民消费的需求变化。新城镇人口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对金融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银行业金融机构关注的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的发展,忽略服务行业。居民日益扩大的消费资金需求,消费金融的信贷产品和服务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三)城乡金融结构和服务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有大部分资金流向园区建设。更多的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农业企业的融资意愿让本已不足的信贷资源显得尤为短缺。大部分新兴农业产业处于刚起步阶段,缺少有效抵押物,而农屋、土地所有权等抵押物因制度障碍,难以向银行抵押,加之农业自然风险多,担保和保障机制不健全,以及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部分农民诚信意识淡薄,金融服务存在盲区,如金融网点分布不均、结算方式单一、金融工具匮乏等因素制约了农村金融业的发展。
(四)金融支持的制度尚不完善,信贷总量仍有缺口,存在供需矛盾。一些具体实施政策不明晰,缺乏激发城镇化金融创新活力机制,相关的政策措施不尽完善。目前城镇化建设融资方式过于偏重传统的银行信贷手段,间接融资居主导地位,直接融资比重较低,信贷融资难以满足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对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而且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影响了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二、对策建议
(一)扩大资金来源渠道,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要着力构建各类金融资源,适应不同融资需求的多元化融资渠道。根据城镇化建设多层次金融需求特点,搭建多渠道融资平台,实现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重转变。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缓解建设资金不足,减轻财政支出压力。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推动其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区域集优票据融资,对资信等级较高的城镇龙头企业,推动其上市融资。各金融机构也要针对新型城镇化的需要,量身定制金融信贷产品,发展有助于提升城市配套功能的金融产品,增加环境保护、居民服务、文教、卫生等城镇化信贷投入。二是要着力构建能够盘活沉淀生产要素,破解融资难题的金融产品体系。有序开展土地经营权质押融资业务,探索更多土地资本化方式,充分利用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增值集聚金融资源;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等金融产品,激活城镇化建设中的产业链、销售链各个环节的闲置资金。
(二)创新信贷产品,推动新型工业化园区建设,夯实新型城镇化基础。加大对新兴产业、产业转型升级、城镇特色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根据工业园区实际需求,开办“土地收储贷款”等切实可行的、零活多样的金融信贷产品。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就业吸纳能力强的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将更多资源投向城镇化。
(三)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尽力满足新增城镇人口的合理信贷需求。首先努力满足新增城镇人口的首套住房刚性需求,并提供利率优惠。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灵活运用小额担保贷款、农民工创业贷款、扶贫贴息等贷款模式,帮助解决失地农民和其他城镇转移人口面临创业就业的困难,创新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贷产品,大力推广林权抵押贷款、订单农业贷款等信贷新模式,努力满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融资需求。
(四)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要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小城镇的金融资源配置力度,增加机构网点,支持组建村镇银行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将证券、保险、信托与金融服务延伸到新型城镇,为城镇经济主体提供各类融资和保险服务。加强支付环境建设,拓展银行卡适用范围,推广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等业务。
(五)加大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力度,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广涉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大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发展订单农业贷款等信贷新模式。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有序合理流转、转让、抵押、出租。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产权抵押贷款融资机制。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优先在城市规划范围内规划非建设用地,实行村组整合,建设相对集中的新型农村社区。按照城市居住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模式进行建设和管理。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口,使人口向新型城镇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