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放射医学影像技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放射科;影像技师;综合素质
1医学影像技师的现状
谈及提高医学影像技师的综合素质,首先需要了解影像技师队伍现在的状况。大部分影像技师在临床工作中以操作为主,给患者摄X线、CT、磁共振检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着同样的操作。大部分的放射科都是主任医师管理,医师在放射科有绝对话语权,技师只负责患者检查流程。影像技师大都专科毕业而医师都是硕士、博士毕业。出身学历偏低和在科室的地位不高,加重了自卑感。认为自己处于医院基层且在一个辅助科室,做的再好也难得到领导的认可,工作中只要做好本职工作不出医疗事故就心满意足了。由于抱有这样的心态阻碍了自身的发展。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必需提高影像技师的综合素质,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努力改进。
2树立岗位敬业精神和专业自豪感
作为一名放射技师,虽然处于医院的基层,但其作用和地位是不能小觑的。现在大部分的临床科室都需要影像检查来协助他们对疾病的诊治。一张清晰明了的图像对患者的诊疗提供了重要的帮助。随着设备技术的发展,放射技师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磁共振引导下穿刺靶向治疗需要放射技师精准的病灶定位,引领手术医师的操作。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技师的协助医师将寸步难行。传统的观念已经在发生改变,放射科不是以往那个简单的辅助科室,而是慢慢向临床科室转型。放射技师也不是仅仅提供简片的操作员,而是一个诊疗过程不可或缺的一员。没有我们的一线努力,患者的疾患将被耽搁,临床的误诊率将会提高,现代医学将回到望闻问切的年代。
3加强业务水平,扩大学科知识体系
这里说的业务水平,不仅指的是能拍好一张甲级片。医学影像学发展至今所涉及的学科很广,包括影像工程学、影像物理学、影像生物学、分子影像学、信息影像学、网络影像学、计算机科学等[1]。一名优秀的放射技师不仅要懂医,而且也要懂得与学科交叉的其他知识。这些知识的获取可以有多种途径,可以从继续医学教育着手,也可以通过自学或参加计算机短训班、国家及省级卫生部门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阅读网络文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专业或通俗刊物等。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了解科技的最新发展。人类每一次的科技进步,都会尝试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医学领域中,因为生命是发展的本源。
4主动的自我教育,努力提升学历层次
不得不承认目前放射技师队伍存在普遍学历偏低,即便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放射技师大部分也只有大专毕业,本科也只是业余毕业。而影像医师基本都是硕士、博士毕业,他们在科室医、教、研方面起着主要作用[2]。但是技师和医师是影像科一条链上的两股绳子,只有彼此缠绕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在发达国家影像中心有一只技术专家组成的支援小组,他们有QA高级技师、医学物理师、既懂得计算机知识,又善于分子影像学实验和研究的生物医学工程师[3]。这正是我国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方向。我院影像科至今已有61位影像技师,几乎所有的技师都已完成业余本科毕业、1位全日制本科、1位生物医学硕士、1位博士。我们不断努力向着国际目标发展,深信有朝一日我们也会站上国际舞台。可喜的是,目前在上海有三所高等院校设立了和医学影像技术学相关的专业,分别是上海医疗器械专科学校、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了配合发展三所院校今年合并为上海健康医学院。它是一所本科院校,它为影像技师这支队伍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这支队伍的学历水平。不久的将来这支队伍将会出现硕士、博士。它为我国医学影像技术与国际接轨,为影像技术的医教研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5提高科研和创新能力
随着先进医疗设备和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推波助澜。人们的观念意识也逐步改变。从拍摄效果到绿色医疗,从开胸探查到精准定位靶向治疗。这期间离不开影像专业人员的摸索探求。现代医学影像技术要求技师在临床实践操作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不仅能将新技术应用于实际临床,而且也能在以往的技术上不断创新,推动本学科水平的提高。医疗是本质,教学是源泉,科研是发展。对于一所医学院附属的三甲医院更应担当教学、科研的责任。随着教育体制结构的改变,影像技术高学历人才将会越来越多。这势必为影像技术的创新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带来新的局面。随着高等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每年扩招,放射技师的队伍日益扩大。面对影像技术的未来发展,我们不妄自菲薄,也不骄傲自满。关键在于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学习好外语,多参加继续教育、国际会议讲座实时掌握国际先进的技术和设备[4-5]。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年轻的技师业务才能提高;只有这样我国的放射技术才能蒸蒸日上。随着祖国医学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神经外科借助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以及新设备,正在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向前迈进。而神经外科的专科护理质量能否跟上其临床诊疗及科研发展进步的相应需要,也将是相应临床工作及科研工作继续前进的一大决定因素[1]。1神经外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医疗系统的任何一个科室都缺少不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存在,而目前大部分从事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马雪华,李春平,雍那.从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谈影像技师的技能培养[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7,22(6):629-631.
[2]巫北海.关于医学影像学技术系列人才培养的一点思索[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8):569.
[3]卞读军,胡冬煦,肖恩华,等.高层次医学影像技师培养与临床水平的提高[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8,29(5):3-6.
[4]曾样阶,彭振军.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与影像技师的基本素质[J].放射学实践,1999,14(1):42.
【关键词】广告摄影;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改革
广告摄影教学存在着严重不足,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思考分析和主动参与不多,这种单向知识灌输,使学生缺少实践锻炼,教学效果不佳。虽然广告摄影专业教学在不断改革,也有高校在教学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但总的来说,广告摄影教材升级缓慢,难以与现实中的广告摄影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因此,广告摄影实践教学亟待改革,这样学生广告摄影实践能力才会得到有效地提高。
一、整合资源、创造环境
广告摄影教学体系中涉及的基础设备及与主流广告传媒公司的互通共赢模式都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设施的落后直接导致与信息时代脱节。学生人数较多,设备少且落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兴趣点。其次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在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因此与广告公司的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注意力和增加社会活动能力的长期有效的途径。
二、理论整合,指导实践
广告摄影理论是基础,有了理论作指导,实践才不会走弯路。虽然现在信息社会下摄影教材琳琅满目,但总体延续以前的模式,从相机、胶卷、曝光、用光等讲起,教材与广告摄影实践严重脱节。广告摄影教材大而全,没有突出重心。因此有必要把现在的广告摄影教材进行整合,删减教学内容中不适合现实广告摄影环境中实际操作的内容,增加信息社会背景下广告摄影多样性的特征,注重艺术表现的潮流性与生动性。在此需要教师不断的在广告摄影教学实践中与时俱进,加大改革力度。因此需在教学环节实施能激发学生兴趣点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校本教材,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和思考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感受力。
三、实践创新,突出能力
实践课程采用了经典广告摄影重现与真实广告摄影实践两种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广告摄影敏感性,提高拍摄广告摄影照片的能力。
经典广告摄影重现主要是根据以往的广告摄影题材进行广告创意、广告镜头的使用、广告场景的建立及光线等基础参数设置的再重现。作为学生对整个摄影环节有个初步的印象。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加以合理的再创作。即可以发现拍摄环节中的应用的不足,也可以对经典广告进行重新的诠释,让学生可以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尽情表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真实广告摄影可以更好的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结合初期以教师帮带为主,学生观摩学习为辅。在教学上更加灵活多变,尽早的让学生增加社会活动能力与摄影技术理解能力。从传统的课堂学习彻底解脱出来,更好的适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摄影行业的发展。以此锻炼学生的广告摄影敏感性和对摄影更深入的理解。
在经典广告摄影项目实践过程中,整个拍摄项目全班同学分成三至四个拍摄小组。专业老师担任评委,对各个小组交上来的广告摄影图片的技术参数和再创作空间进行客观评价。分阶段总结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消化知识。
在校企合作的真实广告摄影拍摄环境中。老师在广告摄影现场指导广告摄影实践,对学生拍摄的广告摄影图片及时进行点评并加以改正。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熟悉各种广告摄影题材,掌握拍摄技巧。逐步让学生走出校园,独立创作和思维。
积极参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广告摄影中去,同时邀请优秀的广告摄影人为学生讲解自己的广告摄影实践经历和人生感悟,让学生在榜样的鼓舞和影响下坚定拍摄广告摄影图片的信念。
四、拓展思路,了解前沿
目前学生接触的都是老师和校企合作广告公司的摄影师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毕竟有限,难免会造成学生广告摄影视野狭窄、艺术表现和再创作的能力不足等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可通过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方法拓宽学生广告摄影的思路,了解最新最前沿的广告摄影理论和实践。多看优秀的广告摄影图片和登录广告摄影图片网站。优秀的广告摄影图片包括报纸、杂志、广告摄影展览和国内外获奖的广告摄影图片。各大媒体和广告摄影协会举办的广告摄影展览也是欣赏和学习的好地方。国内外每年举行的摄影比赛的获奖图片更是学生开阔眼界、了解前沿最直接的范例。有影响力的广告摄影比赛主要有中国广告精英业余摄影大赛、美广告摄影师协会(APA)。比赛囊括了所有的广告摄影题材,学生可以很仔细地分析每种题材的获奖图片,了解每种广告摄影题材的拍摄精髓和最前沿的表现手法,从中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为现实的广告摄影实践提供参考。
总之,艺术设计类广告摄影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技能强化与创意培养有机统一。通过结合项目、研发校本教材,激发学生自主的创作实践,提高学生的主观表达能力和对客观世界的观察、思维与表现能力。加强对广告摄影基本技能与广告摄影艺术表现手法的把握。更好的适应信息时代背景下广告摄影市场的人才需求特点。
参考文献:
[1]谢荣生.广告摄影讲座[J].照相机,1995-01-08.
[关键词] 医学图像融合技术;肿瘤;放射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11(b)-019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edical image fusion technology in cancer radiotherapy by takeing CT-MRI image fusion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and January 2014 were included. They all underwent CT and MRI scanning. We compared CT image and fusion image in determining the target volume and radiation dose. Results The tumor volume was 72.45cm3 on the CT image and 51.12cm3 on the CT-MRI fusion image, and the area of target tumour cells determined by the CT-MRI fusion image was precise than that determined by CT imag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dose of radiation to the bladder and rectum showed that the minimum radiation dose and maximum radiation dose of the fusion image were both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CT image,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Medical image fusion technology; Tumor; Radiotherapy
医学图像融合技术[1]作为当代科技与医学影像相结合的计算机信息融合工程,为临床肿瘤诊断、治疗提供多模态图像,为医学诊断提供了更确切的医学信息。医学图像融合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在于肿瘤的放射治疗,通过各种模态医学图像的融合,准确勾勒出肿瘤靶区轮廓,使肿瘤放射治疗更加精准和有效[2]。该文将通过对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名前列腺癌症患者,应用CT―MRI融合技术确定前列腺癌强调放疗靶区,综合分析、探讨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前列腺癌症患者50名为研究对象。病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5.32.2)岁。所有患者经医学图像及病理学检查符合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标准,癌症病程情况为T2bT3a期21例,T3bT4期9例。
1.2 方法
1.2.1 扫描方法 所有患者检查当天清晨保持空腹状态。医学图像扫描前1 h饮用1.5%泛影葡胺水(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峰制药厂,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33021004),扫面前15 min肌肉注射15 mg盐酸山莨菪(国药集团容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41023400)。由本科专业医师操作行CT扫描,扫描范围从第3腰椎至坐骨结节下缘约 5 cm。患者于第二天CT扫描时间短进行MRI扫描,扫描前1 h喝800 ml温开水,其他操作与CT扫描一致。
1.2.2 放疗靶区勾画 运用图像配准软件对CT扫描及MRI扫描图像进行配准,并将配准图片传入放疗计划系统,根据CT及CT-MRI融合图像勾画患者前列腺、精囊的体积,并勾画出膀胱、直肠、股骨头周围的正常组织。对勾画的肿瘤体积进行化疗,化疗剂量根据照射体积计算。比较患者CT图像与融合图像放疗靶区体积大小,以及各部位的照射剂量。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
2 结果
2.1 肿瘤体积勾画体积比较
50例患者采用CT图像勾画的肿瘤体积为(72.45±2.35)mm3,采用CT-MRI融合图像勾画的肿瘤体积为(51.12±2.12)mm3,CT-MRI融合图像确定的肿瘤靶细胞范围更加精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24,P
2.2 放疗照射剂量比较
对膀胱、直肠等部位的照射剂量选择上,CT图像技术的放疗最小照射量为与最大照射量均大于CT-MRI融合图像的放疗照射剂量,(详见表1)。采用CT图像与CT-MR融合技术,两组数据比较:膀胱最小照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6,P
3 讨论
3.1 医学图像融合技术的应用讨论
3.1.1 几种主要的医学图像融合技术 目前临床成像设备主要有CT、MRI、SPECT、PET等[3],为临床提供多模态的医学图像。图像融合技术在放疗中的应用主要有:①CT与MRI融合。CT图像应用于肿瘤放疗中对高密度组织比较敏感,图形稳定不易发生变形的优点,但对软组织边界显示不清晰[4]。MRI图像则提供了较高的空间分辨度,对浸润性肿瘤软组织更加敏感,能清晰显示图像的边界。二者的融合对某些特殊部位,如脑部、前列腺要求精度更高的靶区位置时,图像融合就起到了互补作用,可以帮助医师确定肿瘤边界。②CT与MRSI融合[5]。在胶质瘤的放疗中,MRI图像技术对肿瘤的局部控制和复发控制效果不明显。MRSI技术相比于MRI技术能更加清楚显示肿瘤位置及形状,还可以同时显示代谢水平的有关信息。CT与MRSI融合能提高部分肿瘤的控制效果。③ CT与PET融合[6]。肿瘤细胞具有增殖快、转移速度快的特点,PET可以根据失踪化合物在组织内的浓度,对比肿瘤细胞的增殖及代谢水平。PET显示的活性肿瘤区域图像与CT图像图像融合技术可提高图像对肿瘤病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指导精确肿瘤化疗区域与化疗药物的剂量控制。
3.1.2 医学图像融合技术操作步骤 第一,预处理。医学图像预处理是对选定的图像信息进行增强对比度、噪声去除、统一图像大小、格式、分辨率,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分割等各项处理[7]。
第二,图像配准。配准首先应选择适合的图像特征量进行图像特征提取;再根据图像的特征量确定几何变换,以相似性测度函数检验所选图像与参考图像的相似程度,并通过改变参数使测度函数值达到最优,最后执行整体变换。
第三,创建融合图像。首先应进行图像数据的融合,以图像为基础的融合是通过各种图像预处理方法使图像最终呈现的效果达到最佳,以像素为基础的融合即尽量提高图像清晰度。完成图像数据融合后,最终通过伪彩色显示法、断层显示法和三维显示法等显示方法使临床医师能够通过直观的图像进行疾病诊断。
3.2 该次研究结果讨论
医学图像融合技术使传统化疗计划的确定摆脱了单一模态数据指引,以不同图像技术的优点弥补不同技术存中在的不足,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应用于肿瘤放射治疗,可确定肿瘤分布位置,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与灵活性,对恶性肿瘤的控制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该次研究中采用CT-MRI融合图像确定前列腺癌强调放疗靶区的应用中,可以看到,CT图像勾画的肿瘤体积为(72.45±2.35)mm3,采用CT-MRI融合图像勾画的肿瘤体积为(51.12±2.12)mm3,CT-MRI融合图像确定的肿瘤靶细胞范围更加精准。另外,肿瘤靶细胞区域的体积大小与放疗照射剂量密切相关,放疗区域确定越大,使用的放疗剂量越多,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危害更大。CT-MRI融合图像放疗剂量明显少于CT图像,化疗的毒副作用更少。该次研究与胡玉兰等[8]关于CT-MRI融合图像确定前列腺癌放疗靶区的结果具有一致性,认为可以利用图形融合技术进行靶区勾勒,以减小误差。
综上所述,医学融合技术在肿瘤放疗中已有广泛应用,各种医学显像技术取长补短,提高了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李兴波,陈炀,叶岭,等.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1):105-106.
[2] 赵琦,钱永红,王琨,等.CT、MRI 图像融合技术在头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4(z2):163-164.
[3] 宋永浩,夏海波,周诚忠,等.CT/MRI图像融合在骨转移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和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3):412-144.
[4] 金烁.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的研究及其在放射治疗PET-CT系统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大学,2013.
[5] 李凯,苏中振,郑荣琴,等.三维超声-CT图像融合评价肝癌消融安全边界[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2,21(8):719-722.
[6] 吕宗烨.常规超声、CT检查及超声/CT融合成像对肾肿瘤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21.
[7] 张德智,梁萍.肝脏超声图像融合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4(5):375-377.
【关键词】现代;影视技术;放射医学;研究;应用分析
放射是一门医学学科,放射医学又被称为“核医学”与“原子医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其产生与发展是以辐射为基础的,一般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1]。从临床内容上将,放射学科主要包括造影、C注、摄像、透视、传统X光线诊断、放射毒理学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10月~2013年5月肿瘤科患者6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6~62岁不等,平均年龄52.4岁,病程0.5~4.2年不等,平均病程2.4年;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8~63岁不等,平均年龄54.3岁,病程1~5年不等,平均病程2.5年。
1.2 一般方法
60例肿瘤科患者中,7例患者为生殖系肿瘤、13例为乳腺癌患者、15例为消化道恶性肿瘤、5例为性淋巴瘤、3例患者为头颈部肿瘤、12例患者为肺癌、5例患者为颅内肿瘤。采用传统的检查方法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CR和CT两种现代影像技术检查实验组患者,对比两组检查方法的准确率。
1.3 统计学分析
与两组患者相关的数据资料,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7.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处理,研究中的计数资料,借助卡方检验的方法比较组间差异,用%描述;研究中的计量资料,借助t检验的方法比较组间差异,用±描述。对比结果以P0.05,认为统计学方面无意义。经统计学分析、处理,比较两组肿瘤科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具有可比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肺癌检测、消化道恶性肿瘤、生殖系肿瘤检测、恶性淋巴瘤检测、乳腺癌检测、头颈部肿瘤检测方面,还是在颅内肿瘤检测方面,与采用传统方法的对照组相比,采用现代影像技术实验组的检测准确率更高、灵敏度更强、特异性更好,经对比,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核能产生之后,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放射医学的产生就是以核能为基础的。放射医学具有研究发展难度大、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德国科学家伦琴于1895年发现了X光[2],医学界用其进行人体检查,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医学影像学,现代影视技术在医学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临床诊断角度看,传统的放射医学一般通过对比黑白图像来判断人体疾病的,图像的密度比较小,不利于人眼分辨[3],医师不能准确快捷的获得人体内部信息及其病情的变化情况。利用CR和CT两种现代影像技术,能够取得很好的检验效果,提高医师的诊断水平,最终提高早期肿瘤的准确性。
本研究中,采用传统的方法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CR和CT两种现代影像技术检查实验组患者,检测结果出来后,无论是在肺癌检测、消化道恶性肿瘤、生殖系肿瘤检测、恶性淋巴瘤检测、乳腺癌检测、头颈部肿瘤检测方面,还是在颅内肿瘤检测方面,与采用传统方法的对照组相比,采用现代影像技术实验组的检测准确率更高、灵敏度更强、特异性更好。经对比,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CR和CT两种现代影像技术可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与效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能够帮助医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及肿瘤科手术,研究在放射医学中应用现代影像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周荣报.现代影视技术在放射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07(10):64- 65.
[2] 王津京,陈玉荣.在放射医学研究中应用的卫生影视技术[J].中国医学装备,2009,03(23):20- 22.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主要是应用工程学的概念及方法,并基于工程学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其实医学影像技术还是医学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物理学的概念和方法及物理原理发展起来的先进技术手段。医学影像信息包括传统X线、CT、MRI、超声、同位素、电子内窥镜和手术摄影等影像信息。它们是窥测人体内部各组织,脏器的形态,功能及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胶片为主要方式的显示、存储、传递X-ray摄像技术已不能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发展的需求,医疗设备的数字化要求日益强烈,全数字化放射学、图像导引和远程放射医学将是放射医学影像发展的必然趋势。
1 传统摄影技术在摸索中进行
1.1 计算机X线摄影
X射线是发展最早的图像装置。它在医学上的应用使医生能观察到人体内部结构,这为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在1895年后的几十年中,X射线摄影技术有不少的发展,包括使用影像增强管、增感屏、旋转阳极X射线管及断层摄影等。但是,由于这种常规X射线成像技术是将三维人体结构显示在二维平面上,加之其对软组织的诊断能力差,使整个成像系统的性能受到限制。从50年代开始,医学成像技术进入一个革命性的发展时期,新的成像系统相继出现。70年代早期,由于计算机断层技术的出现使飞速发展的医学成像技术达到了一个高峰。到整个80年代,除了X射线以外,超声、磁共振、单光子、正电子等的断层成像技术和系统大量出现。这些方法各有所长,互相补充,能为医生做出确切诊断,提供愈来愈详细和精确的信息。在医院全部图像中X射线图像占80%,是目前医院图像的主要来源。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X射线机的结构简单,图像分辨率也较低。在50年代以后, 分辨率与清晰度得到了改善,而病人受照射剂量却减小了。时至今日,各种专用X射线机不断出现,X光电视设备正在逐步代替常规的X射线透视设备,它既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病人的X线剂量;又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数字成像技术越来越广泛地代替传统的屏片摄影现阶段,用于数字摄影的探测系统有以下几种: (1)存储荧光体增感屏[计算机X射线摄影系统(computer Radiography.CR)]。
(2)硒鼓探测器。(3)以电荷耦合技术(charge Coupled Derices.CCD)为基础的探测器 。(4)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a:直接转换(非晶体硒)b:非直接转换(闪烁晶体)。这些系统实现了自动化、遥控化和明室化,减少了操作者的辐射损伤。
1.2 X-CT
CT的问世被公认为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的重大突破,因为他标志了医学影像设备与计算机相结合的里程碑。这种技术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所谓“先到断层成像”(FAT),另一种模式是“光子迁移成像”(PMI)。
1.3 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现称为磁共振成像。它无放射线损害,无骨性伪影,能多方面、多参数成像,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不需使用对比剂即可显示血管结构等独特的优点。
1.4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它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将造影部位注射造影剂的透视影像转换成数字形式贮存于记忆盘中,称作蒙片。然后将注入造影剂后的造影区的透视影像也转换成数字,并减去蒙片的数字,将剩余数字再转换成图像,即成为除去了注射造影剂前透视图像上所见的骨骼和软组织影像,剩下的只是清晰的纯血管造影像。
2 数字化摄影技术
数字X射线摄影的成像技术包括成像板技术、平行板检测技术和采用电荷耦合器或CMOS器件以及线扫描等技术。成像板技术是代替传统的胶片增感屏来照相,然后记录于胶片的一种方法。平行板检测技术又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结构类型。直接FPT结构主要是由非品硒和薄膜半导体阵列构成的平板检测器。间接FPT结构主要是由闪烁体或荧光体层加具有光电二极管作用的非品硅层在加TFT阵列构成的平板检测器。电荷耦合器或CMOS器件以及线扫描等技术结构上包括可见光转换屏,光学系统和CCD或CMOS。
3 成像的快捷阅读
由于成像方法的改进,除了在成像质量方面有明显提高外,图像数量也急剧增加。例如随着多层CT的问世,每次CT检查的图像可多达千幅以上,因此,无法想象用传统方法能读取这些图像中蕴含的动态信息。这时在显示器上进行的“软阅读”正在逐渐显示出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软拷贝阅读是指在工作站图像显示屏上观察影像,就X线摄影而言这种阅读方式能充分利用数字影像大得多的动态范围,获取丰富的诊断信息。
4 PACS的广阔发展空间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有医学影像设备延续了几十年的数据采集和成像方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临床医生的需求。PACS系统应运而生。PACS系统是图像的存储、传输和通讯系统,主要应用于医学影像图像和病人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并且可以与医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放射信息管理系统等系统相连,实现整个医院的无胶片化、无纸化和资源共享,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远程会诊,或国际间的信息交流。PACS系统的产生标志着网络影像学和无胶片时代的到来。完整的PACS系统应包含影像采集系统,数据的存储、管理,数据传输系统,影像的分析和处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是整个PACS系统的核心,是决定系统质量的关键部分,可将各种不同成像系统生成的图象采入计算机网络。由于医学图像的数据量非常大,数据存储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光盘塔、磁带库、磁盘陈列等都是目前较好的存储方法。数据传输主要用于院内的急救、会诊,还有可以通过互联网、微波等技术,以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实现远程诊断。影像的分析和处理系统是临床医生、放射科医生直接使用的工具,它的功能和质量对于医生利用临床影像资源的效率起了决定作用。综上所述,PACS技术可分为三个阶段,(1)用户查找数据库;(2)数据查找设备;(3)图像信息与文本信息主动寻找用户。
5 技术----分子影像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今天已具有显微分辨能力,其可视范围已扩展至细胞、分子水平,从而改变了传统医学影像学只能显示解剖学及病理学改变的形态显像能力。由于与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奠定了分子影像学的物质基础。Weissleder氏于1999年提出了分子影像学的概念:活体状态下在细胞及分子水平应用影像学对生物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
分子成像的出现,为新的医学影像时代到来带来曙光。基因表达、治疗则为彻底治愈某些疾病提供可能,因此目前全世界都在致力于研究、开创分子影像与基因治疗,这就是21世纪的影像学。 新的医学影像的观察要超出目前的解剖学、病理学概念,要深入到组织的分子、原子中去。其关键是借助神奇的探针--即分子探针。到目前为止,分子影像学的成像技术主要包括MRI、核医学及光学成像技术。一些有识之士认为;由于诊治兼备的介入放射学已深入至分子生物学的层面,因此,分子影像学应包括分子水平的介入放射学研究。
6 学科的交叉结合
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是当今科学发展的趋势。影像技术学最邻近的学科应为影像诊断学。前者致力于解决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管理及研发新的技术方法;后者则将信息与知识、经验结合,着重于信息的内容,根据影像做出正常解剖结构的辨认及病变的诊断。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所以,影像技术学的发展离不开影像诊断学更密切地沟通与结合将为提高、拓展原有成像方式及开辟新的成像方式做出有益的贡献。医用影像诊断装置用于详细地观察人体内部各器官的结构,找出病灶的位置毫克大小,有的还可以进行器
官功能的判断 。还有医用影像诊断装备情况,已成了衡量医院现代化水平的标志。
7 浅谈医学影像技术的下一个热点
医疗保健事业在经济上的窘迫使得90年代以来,成为一个没有大规模推广一种新的影像技术的、相对沉寂的时期,延续了一些现有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得他们中至今还没有一种影像技术能对影像学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最近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批有希望的影像技术。如:磁共振谱(MRS),正电子发射成像(PET)单光子发射成像(SPECT),阻抗成像(EIT)和光学成像(OCT或NRI)。他们有可能很快成为大规模应用的影像技术,将为脑、肺、及其他部位的成像提供新的信息。
7.1 磁源成像
人体体内细胞膜内外的离子运动可形成生物电流。这种生物电流可产生磁现象,检测心脏或脑的生物电流产生的磁场可以得到心磁图或脑磁图。这类磁现象可反映出电子活动发生的深度,携带有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大量信息。
7.2 PET和SPECT
单光子发射成像(SPECT)和正电子成像(PET)是核医学的两种CT技术。由于它们都是接受病人体内发射的射线成像,故统称为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ECT)。ECT依据核医学的放射性示踪原理进行体内诊断,要在人体中使用放射性核素。ECT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空间分辨率低。最近的技术发展可能促进推广ECT的应用。
7.3 阻抗成像(EIT)
EIT是通过对人体加电压,测量在电极间流动的电流,得到组织电导率变化的图像。 目的在于形成对体内某点阻抗的估计。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所采用的电流对人体是无害的,因而对成像对象无任何限制。这种技术的时间分辨率很好,因而可连续监测实际的应用,已实现以视频帧速的医用EIT的实验样机。
7.4 光学成像(OTC或NIR)
近期的一些实质性的进展表明,光学成像有可能在最近几年内发展成为一种能真正用于临床的影像设备。它的优点是:光波长的辐射是非离子化的,因而对人体是无伤害的,可重复曝光;它们可区分那些在光波长下具有不同吸收与散射,但不能由其它技术识别的软组织;天然色团所特有的吸收使得能够获得功能信息。它正在开辟它的临床领域。
7.5 MRS
[关键词]基层医疗单位; 放射科医生; 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 R74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1-246-01
1 基层影像医生培养目标及要求
培养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专业相关工作的和较强医学影像技能、从事医学影像诊断的基层放射科医生。
2基层影像医生培养的方法
基层放射科医生的一般既做技术员又做诊断医生。职后教育应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职业道德教育,放射科医生除了具有一般的医学道德以外,还要懂得利用最有效的检查、最少的射线量保护病人;这就要求医生有一定的x线防护技术及具备x线摄影技术。恰当的投照条件、投照既能达到诊断目的又能减少射线量。第二,通过书本、互联网学习放射专业技术及诊断,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非影像专业的学生在医学院读过《医学影像学》,但当实际从事专业x线诊断时,尚显不够用。因此,基层放射科医生应备一本《x线诊断学》、一本《x线检查技术学》,自学或者通过互联网学习,并且在工作中虚心向老医生请教,用心揣摩。第三,放射科的老医生做好传、帮、带。在基层公益性卫生单位,有比较好的传统,就是老医生义务帮带新来的医生。老医生介绍所用机器的性能,使用方法及机器的保养,传授工作经验,帮助年轻医生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显得尤为重要。第四,新进科室的医生在熟悉基本的操作流程、掌握了基本操作,能诊断一些常见病以后,应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这样可以多见病例,积累经验,提高x线诊断水平。
3 讨论
医疗体制的改革,重点在 基层。老百姓在基层医疗单位看病可以就近方便、廉价。一般的常见病、慢性病在基层医院诊治最适合。基层医院的放射科,好像在疾病诊断过程中的“侦察兵”,担当起重要的角色,有时不可或缺。放射科医生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
据我观察 我国目前的医学教育现状是放射医学技术与诊断专业设置较少,本专业的人才到基层医院放射科工作的凤毛麟角。好多基层放射科医生都是由其它专业转过来的。如我区基层卫生院及社区放射科医生66人,近2%3的放射科医生非本专业毕业。这样,基层放射科医生的职后教育显的犹为重要。通过以上方法,我区培养了一批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基层放射科医生,在临床一线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环增.积极推进卫生人事制度改革[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13.
[2] 张胜林,李亚东.加强医技科室建设,促进与临床科室区同发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7,2:111-113.
【关键词】PACS DICOM;影像设备;网络通信
【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098
随着影像信息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PACS系统已经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医学图像数据转换为计算机数字形式,并结合放射医学 技术,数字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利用高速计算设备,通信网络来实现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和管理。在医疗行业的PACS系统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 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起步较晚,技术发展还不够成熟。
1PACS系统产生及发展的背景
随着近年来医疗设备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很多医院都采取了不同形式的信息化网络来达到共享内部医疗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的目的。PACS 的概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建立PACS系统的目的主要在于病人资料的数字化存储代替以往的胶片存储,节省空间实现集中存储;另外,病人资料(图 像、报告)网络传输代替人为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数字化的影像资料也使得相关影像科室可以进行图像融合工作;最后PACS使远程医疗会诊更加准确。
PACS系统是高科技时代提高人力,自然资源使用效率的一种体现,现在医院主要负责人树立了医院工作一定要符合信息化大趋 势和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医院的特点是先进设备多,而成本最高的大多都是影像设备,将近30%固定资产是影像设备,因此其在医疗方面起的作用特别大。而由 于设备种类多,设备交流存在问题,设备之间信息资源共享以及标准化要求非常迫切。
2PACS在在医院的应用
PACS系统最初主要是医院的影像部门使用,通过近几年的发展,PACS已经不再是放射科几台影像设备之间的通信了,而是扩展到医院所有影像设备甚至是 不同医院间相互使用医学影像。根据PACS系统的图片归档及通讯系统的规模,可分为小型PACS,即科室内影像系统;医院不同科室间的影像浏览系统;全院 级PACS系统,所有科室均可以共享使用PACS资源;不同医院间的远程放射医学体系。每个医院都有不同的需求,所以PACS系统的设计也是多种多样,但 总的来说,PACS系统主要由影像采集设备,影像显示设备、图像储存设备和通信设备等四部分组成。
PACS真正的技术在于接口技术和存储技术。在存储方面技术都已经比较成熟:大容量分级存储,预提取机制。但是在接口技术方面,由于接口标准日新月异,接口技术也不断发展。在接口方面主要有一下几种:
(1)模拟接口使用视频采集卡采集的,转换为dicom接口识别的信号,或者使用原始采集下来的图,适用于病理内镜等的设备,这一类设备没dicom 口,要用专门的设备将影像转换为DICOM标准后再接入PACS,对于旧型号的CT、MR,一般需要增加专用升级模块来实现,使用这种方法图像的质量有保 证,数据的完整性也较好,但价格通常较高。
(2)网络接口影像设备联网即利用网卡,通过网络协议访问文件,例如心电的设备 hl7输出的心电波形,通过网络解码的得到图像。
由于PACS涉及到图像处理,需要考虑执行效率较高的语言,使用C++或C#会提高代码的执行速度,另外,开发过程中C++或C#关于PACS相关模块,有大量源代码可供参考。另外,PACS实施过程,会遇到某些非标设备,需要做接口开发使用C++更方便。
3Pacs系统对医院的节能环保做出的贡献
(1)系统操作性好:采用全中文界面,容易掌握;可以同时使用鼠标、键盘操作,简单方便;培训周期短。报告系统具有随时形成模板的功能,大大地方便了报告的书写和规范化,便于今后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开展。
(2)系统安全性好:系统采用分组权限管理,兼顾安全性和灵活性。既有利于临床应用,又考虑到影像科室资料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3)诊断终端软件功能完善、强大,不仅能够完成CT值的测试等DICOM图像的基本数据,并具有对非DICOM图像进行黑白对比的调整等功能。可同时查阅同一病人或不同病人的不同检查的影像及结果,方便医生进行比较诊断。
(4)可输入DICOM图像以及非DICOM图像,大大地方便了一些旧设备的数字化,加快了医院数字化的进程,很好地适应不同档次的影像设备。
(5)PACS系统结合主服务器及存储局域网实现海量存储,能够保证医院全部病人几年的影像在PACS上处于在线状态,大大缩短系统查询老病人的时间。
PACS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各级医生使用医疗影像的效率,对手术病人的术前准备、临床诊断以及医生的科研教学非常有帮助;通过加强系统管理力度以及在符 合医疗法规的前提下,可以逐步做到减少出胶片的数量,从而降低出胶片所耗费的大量人工和财力,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使用电子存档不存在胶片老化和原始 信息损失问题,提高了医疗影像的持续运行它将为医院带来更多的效益。
关于PACS的一些思考在PACS实施过程中,与影像科相互的沟通是少不了的,要想把工作做得流畅,需要影像科有专门人员负责和PACS系统实施人员配 合。选择一种适合自己医院的PACS系统,需要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并结合自己医院的特点,一般来说,PACS系统首要考虑的就是稳 定性。随着医院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与影像技术的结合,PACS也将应用于所有的医学领域,利用最先进的存储和传输技术,实现随时随地简单快速获得 患者的影像资料;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PACS还将出现语音输入报告的功能,这将是提高诊疗效率的一个发展方向;影像技术将朝着多维动态多媒体影像发 展,利用广域网和无线技术建立一个多维高速不受地域限制的全球影像医疗系统。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儿童;X线检查;防护
作者单位:265700山东省龙口市烟台龙矿中心医院放射科
常规的X线检查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了依据,同时随着医疗健康水平的提高,X线对儿童的有害效应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儿童的骨骼、甲状腺、眼晶状体和性腺对放射线更为敏感,所以X线辐射对他们有大的潜在危险性[1]。在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前提下,为使儿童在检查中接受最小的X线照射剂量,得到最佳的诊断信息,近几年山东省龙口市烟台龙矿中心医院采取了一些相应的防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采用数字X线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 DR)摄影技术取代常规胸部透视
强永刚教授[2]指出,世界上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已经淘汰了胸透检查,而我国使用率高达618%。 由于胸透的辐射剂量大,是胸片的20~30倍,对人体尤其是儿童会造成很大伤害。而DR照片是瞬间曝光,辐射剂量小,其产生的X射线剂量比常规的胸片减少1/2~1/3,而且能提高图像的分辨、显示能力,照片清晰度高,只要一次曝光就能捕捉到多层次的影像信息来满足诊断的要求。同时可采用计算机技术,实施各种图像后处理功能,增加显示信息的层次,满足诊断需求。
2控制照射野,减少直接辐射危害
儿童摄片一般不应使用滤线栅,并且在投照中根据投照部位、焦片距离,将照射野严格控制在临床实际需要的最小范围内,每张胶片边缘均有1 cm以上的未感光区,以减少直接辐射的危害。
3对非投照部位进行屏蔽防护,对射线敏感的部位重点保护
在拍摄胸部时用铅橡皮遮盖中下腹部,用铅橡皮围脖、铅玻璃眼镜遮盖患儿颈部和眼部以防止生殖腺、甲状腺、眼晶状体受直接照射;在拍摄下肢时,用铅橡皮遮盖胸部及腹部;同时注意防护,拍上肢各部位时常取侧坐位,使性腺器官避开直接照射。
4加强拍片前沟通,争取患儿合作,避免重复照射
儿童重拍片的原因多为患儿不合作所造成的不正、影像模糊,因此摄片时保持患儿固定是重要环节。拍片前取得患儿和家长的合作,允许婴幼儿父母陪伴,从而减少了患儿因位置不正或活动而引起的重复摄片。对于实在无法配合的患儿,等其睡着后拍片,也是不错的选择。曝光时机房内始终只有一个受检患儿,按顺序逐个拍片,最大程度地保护好每位患儿,避免遭受不必要的辐射,同时请家长穿好防护衣,合作完成摄片工作。
5提高放射工作人员责任心,增强辐射防护意识
放射科技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工作前要认真检查设备性能,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能勉强使用,保证放射设备的正常运行,严格规章制度的执行,增强防护意识,要钻研业务,练就过硬的投照技术,决不增加患儿不必要的照射剂量。
本科在儿童的X线辐射防护工作中遵循以上几点外,还采用相对高kV、低毫安、短时间摄片,不仅减少患儿照射剂量,而且提高了影像的清晰度和锐利度,使胶片影像层次分明。
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因其器官系统未发育成熟,接受过多的X线照射,其致癌率也相应大幅提高,因此,做好儿童X线检查的防护尤为重要,放射工作人员在儿童放射防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的曝光条件、控制好照射野、非投照部位的防护,这是放射防护的基本要求,放射工作者必须提高对受检儿童的防护工作,保护儿童的健康。
参考文献
【摘要】:影像物理学是各种影像检查技术的基础学科,是现代医学影像技术、肿瘤放射治疗学和核医学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影像物理学的发展情况,阐述了影像物理学在四大医学影像中的应用.影像物理学知识解决了放射医学和核医学所涉及的物理问题,为提高临床工作水平奠定基础。
【关键词】:影像物理学;声学;核磁共振;放射性核素
物理学的很多新理论都为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带来了革新,X射线、激光、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等技术为医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对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借助于某种能量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提取生物体内组织或器官的形态、结构以及某些生理功能的信息,为生物组织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影像信息。
20世纪中叶,一批物理学工作者进入医学领域,从事肿瘤放射治疗及医学影像的研究.并于1958年成立了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1963年成立了国际医学物理学组织.并将具有定量特征的物理学思想和技术引入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中.物理学与医学的结合不仅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也对物理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1 声学的应用
超声成像90年代以来,由于数字化处理的引入,高性能微电子器件及超声换能器的出现,以及各种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超声成像的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超声不但能显示组织器官病变的解剖学改变,同时还可应用Dopper技术检查血流量、血流方向,从而辨别器官的病理生理受损性质与程度。超声诊断采用实时动态灰阶成像,在掌握正确剂量的前提下,可连续对器官的运动和功能实施动态观察,而不会产生像X射线成像那样的累积效应及危险的电离损害。由于超声诊断具有无损伤性、检查方便、诊断快速准确、价格便宜、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得以在临床中迅速推广。超声波成像的物理基础是超声医学的基础,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遇到介质的不均匀界面时能发生发射的特性,根据检测到的回波信号的幅度、时问、频率、相位等,得到体内组织结构、血液流速等信息.
2 光学的应用X射线成像
X线实际上是一种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医学上应用的X线波长约在0.001--0.1nm之间。X射线穿透物质的能力与射线光子的能量有关,X线的 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力越强。X显得穿透力也与物质密度有关,密度大的物质对X线的吸收多,透过少;密度小则吸收少,透过多。利用差别吸收这种性质可以把密度不同的骨骼与肌肉、脂肪等软组织区分开来,者正是X线透视和摄影的物理基础。X射线成像包括X射线透视和摄影、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是以测定人体内的衰减系数为基础,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经计算机处理,重新建立断层图像的现代医学成像技术[1].X射线的几种特殊检查技术,分别是X射线的造影技术、X射线的断层摄影、数字减影.
3 电磁学的应用磁共振成像
MRI成像的先决条件MRI成像的先决条件是被成像样品中的原子核必须具有磁性,而这种磁性源于原子核本身的自旋运动.因此,对原子核等微观粒子的自旋属性进行的深入研究是量子力学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客观上也是MRI得以产生的知识前提.磁共振成像利用了人体内水分子中的氢核在外磁场中产生核磁共振的原理.由于人体不同的正常组织、器官以及同一组织、器官的不同病理阶段氢核的弛豫时间有显著不同,利用梯度磁场进行层面选择和空间编码就可以获得以氢核的密度、纵向弛豫时间 、横向弛豫时间作为成像参数的体内各断层的结构图像.近年来产生很多新的成像序列和技术方法.如扩散加权成像是通过测量人脑中水分子扩散的特性来反映组织的生化特性及组织结构的改变,在临床上可用于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2].螺旋浆扫描技术,明显消除患者因运动或金属异物造成的伪影, 可生成高分辨率、无伪影、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理想图像。
4 原子核物理学的应用放射性核素成像
放射性核素成像的物理基础放射性核素具有放射性,利用放射性核素作踪剂,结合药物在脏器选择性的聚集和参与生理、生化功能,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检察方法 有4种:扫描机、照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PET).核素检查中产生的正电子只能存在极短的时间,当它被物质阻止而失去动能时,将和物质中的电子结合而转化成光子,即正负电子对湮没.转变为两个能量为0.551 MeV的光子,并反冲发出.放射性核素在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分布不同,产生的光子强弱也有不同,PET成像技术通过探测光子对的差别形成影像.
5 结语
影像物理学在影像检查技术中的意义非常重要,对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影像深远,随着影像物理学的不断发展,新的影像技术不断出现,必将对疾病的诊断总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核医学; 影像; 技术;
Abstract: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 are usually latent and unnoticeable at the early stage.Therefore,in diabetic patients,early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 are pivotal points for improving life quality and prolonging life span.Nuclear medicine imaging technology perform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monitoring blood flow,function and metabolism changes of early lesions,which plays a potential role in early diagnosis,management and prognosis estimation.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nuclear medicine imaging technology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diabetic complications,we reviewed the utilization and progress in this field.
Keyword: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ion; Nuclear medicine; Image; Technology;
临床医学各专业间的深层次交叉是精准医学及个性化医疗基础之一。目前,中国DM患者全球最多,成人DM患病率约11%,估算DM患者1.14亿,DM前期患病率约35%[1]。
核医学影像技术以检测脏器血流灌注(特别是微血管血流灌注)、功能及代谢见长,显像原理基于注射显像剂后同一时间点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放射性显像剂分布浓度的差异性,通过显像仪器探测及后处理,能尽早发现病变并进行半定量评估。近年来,核素介入影像、分子影像、多探针(多种显像剂)技术、多模态(多种影像融合)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核医学显像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望在DM慢性并发症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核医学影像技术在DM慢性并发症,如DM心血管和脑血管病变、DKD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使临床医师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一、DM心血管病变的核素显像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DM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并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在进展为不可逆性扩张性心肌病前进行干预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早期检测DCM有重要意义[2]。有研究[3]调查我国104家医院25000例T2DM患者发现,14.6%合并心血管病变。因此,防治心血管病变对T2DM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4]证实,DCM早期主要由微血管损害引起。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进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不仅提供血流减少性疾病和肌膜完整性的生理信息,还能对主要心脏不良事件进行风险评估[5]。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SPECT具有无创、安全的优势,特别是在冠状动脉造影等技术无法显示的微血管病变中独具价值,临床应用日趋广泛[2]。对中国821例T2DM患者行SPECT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成像,以筛查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现合并DR、LDL-C-TC水平升高的男性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风险增加[6]。对无症状但心肌灌注异常T2DM患者进行针对性连续追踪检查,可及时发现并干预病情进展[7]。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以心跳触发多门电路技术采集图像,可同时观察室壁运动,并获得左室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室壁增厚率等信息;作为一种心室功能三维评估技术,在患者预后,尤其是心源性死亡预测方面独具价值[5]。对533例DM患者行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发现,即使心肌灌注影像正常,左心室功能可能已受损,通过该检查所得心脏收缩功能参数有助于早期识别需要干预治疗的DM患者[8]。临床常用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的心肌代谢显像可显示存活心肌情况。99mTc-MIBI和18F-FDG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及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DM心肌损害早期诊断价值研究[2]发现,部分患者有心肌损害并存活,LVEF正常(>50%),较正常志愿者低,表明核素显像在早期发现心脏微血管损害中独具价值。
二、DM性脑病的核素显像
DM患者脑皮质血流灌注不同程度降低,可引起脑功能受抑,导致皮层对信息认知、加工、整合发生障碍,即认知功能降低[9]。10.1%的T2DM患者合并脑血管病变[3]。
MRI等结构性检查方法能显示脑白质病变、腔隙性脑梗塞、脑萎缩等病理改变;脑功能影像技术包括SPECT、PET、磁共振波谱及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等[9]。脑血流灌注改变是脑部病变的重要诊断依据,15O-H2O PET显像是目前局部脑血流灌注测量的“金标准”[10]。齐颖等[11]对CT及MRI结果正常的老年T2DM患者行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发现,左颞叶皮质血流存在不同程度放射性减低及缺损,对部分患者行18F-FDG PET脑代谢显像发现,左颞叶皮质和左侧海马存在不同程度放射性减低及缺损,说明脑血流灌注减低及脑细胞糖代谢水平降低早于脑实质结构性改变。对29例阿尔兹海默症(AD)及18例DM相关痴呆患者进行脑血流灌注SPECT随访研究[12]发现,后者表现为额颞叶及边缘叶小灶性灌注减低,后续11C-Pi B PET显像(可特异性识别淀粉样沉淀)提示病灶区域无异常放射性分布,说明DM相关性痴呆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表现与AD不同,临床实践中需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对749例无痴呆表现老年患者行8F-FDG PET脑代谢显像发现,DM组额叶、颞顶叶及扣带回区放射性摄取低于正常人群,即相应脑区葡萄糖代谢率降低,这种现象早于认知功能障碍数年,糖代谢受损可能是神经损伤原因之一[13]。因此,SPECT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可敏感显示亚临床脑缺血;在CT、MRI脑结构检查及认知功能正常的情况下,PET显像可早期发现和预测脑功能障碍导致的认知功能降低,表现为葡萄糖利用率降低。
三、DKD的核素显像
T2DM患者DKD发病率约25%,是发达国家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DKD患者心血管意外风险高于冠心病患者[14]。随着我国DM患者基数的不断增长,住院患者中,DM已超越肾小球肾炎成为慢性肾脏疾病的首要原因[15]。
DKD分为5期,Ⅰ期以肾小球高滤过为特征,GFR升高,尿微量白蛋白阴性;Ⅲ期GFR降低,可持续检出尿微量白蛋白20~200 g/min。182例中老年DM患者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发现,微量蛋白尿组及临床蛋白尿组GFR低于正常蛋白尿组,3组肾曲线高峰时间较健康人群延迟[16]。对105例T2DM患者行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和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并与同期尿白蛋白比较分析发现,DKD早期GFR、ERPF升高,随着尿白蛋白升高,出现GFR升高(反映肾小球功能)、ERPF减低(反映肾小管功能)的“分离现象”,说明DKD肾小管损伤早于肾小球损害[17]。上述研究表明,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可准确测定GFR,捕捉至关重要的Ⅰ、Ⅲ期,从而早期干预DKD;另外,肾动态显像GFR升高、ERPF减低的“分离现象”可作为早期诊断DKD的临床指标之一。高达40%的中度蛋白尿DM患者尿蛋白可恢复正常,50%的GFR降低患者可表现为中度蛋白尿,甚至正常。因此,DKD患者除尿蛋白外,还应进行敏感性更高的GFR评估,但临床实践中对其使用不够,是DKD管理的缺陷[14]。
四、DPN的核素显像
核医学影像在DPN,如糖尿病足(DF)、胃轻瘫方面有所作为。运用SPECT骨三相检查观察足部血流、血池改变及骨病变,简单易行,PET/CT更为敏感特异。有研究[18]显示,核医学SPECT/CT白细胞炎症显像可评估DF骨髓炎抗生素治疗效果。对25例急性夏克氏骨关节病DF患者进行X线、MRI、18F-FDG PET/CT检查(结果以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表示)记录基线水平,X线证实无骨受累;治疗至临床恢复后,多次PET/CT检查示SUVmax逐渐降低,直至SUVmax<2,MRI提示炎症消退;表明PET/CT可量化炎症过程,更好地指导急性夏克氏骨关节病治疗[19]。与其他影像学方法比较,18F-FDG PET显像和99mTc-HMPAO标记的白细胞SPECT显像在DF骨髓炎检测方面有高特异性[20]。
目前,DM胃轻瘫的诊断与治疗均存在不足,T1DM患者胃轻瘫发病率为5%,T2DM患者胃轻瘫发病率为1%[21]。DM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早饱、腹痛时,功能显像有助于查找病因与鉴别诊断。核素胃排空显像的胃排空延迟,是DM胃轻瘫评估的“金标准”[21]。胃轻瘫患者胃半排空时间与血肌酐、24 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与e GFR呈负相关,提示DM性胃轻瘫与肾功能损伤相关[22]。
五、核素检查辐射剂量的安全性
核素显像建立在脏器组织和细胞对显像剂特异性结合或分子代谢基础上,能反映脏器或组织特定功能和代谢特征,与超声、放射学等以解剖结构改变检查为基础的影像学技术截然不同,可优势互补,但无法完全替代。
核医学发展严格遵守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提出的放射防护核心三原则,即放射实践的正当性(放射实践的获益要大于付出的代价)、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23]。在辐射实践中,当电离辐射检查给患者带来临床获益高于不良作用时,这项检查就是正当的。核素检查在DM并发症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符合辐射实践的正当性原则。辐射有效剂量小于100 m Sv,不会引起癌症风险增加;吸收剂量低于100 m Gy,组织器官不会出现临床功能损伤,不存在确定效应的风险,既适用于单次急性照射,也适用于每年反复持续小剂量照射的情况[24]。PET显像剂多为18F-FDG,以肿瘤代谢显像为例,单次有效剂量约5.7 m Sv;SPECT显像剂多为99m Tc,以剂量较高的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为例,单次有效剂量为12.5 m Sv,距100 m Sv有较大空间[25],得益于国家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及放射医学监护队伍的严格监管。我国核医学逐渐发展壮大,核素检查已成为各大医院常规开展且不可或缺的项目。
六、小结
核医学影像以显示血流、功能、代谢见长,具有敏感性较高的优势,能捕捉大部分DM慢性并发症(除DR外)的早期变化;对DM性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DKD、DF及胃轻瘫的早期诊治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我国是DM高发病率国,在寻找更特异的分子探针和研发更敏感探测设备的同时,应促进现有核素检查技术在DM慢性并发症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控中的应用,使广大DM患者获益。
参考文献
[1]杨文英.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8,48:812-819.
[2]张伟晓,盛丹丹,许小飞,等.18F-FDG和99mTc-MIBI双核素心肌代谢/灌注显像及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在糖尿病心肌损害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实用医学杂志,2016,32:3303-3306.
[3]Ji L,Hu D,Pan C,et al. Primacy of the 3B approach to control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Am J Med,2013,126:e11-e22.
[4]Shah MS,Brownlee M. Molecular and cellular mechanisms of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in diabetes. Circ Res,2016,118:1808-1829.
[5]Mordi IR. Non-invasive imaging in diabetic cardiomyopathy. J Cardiovasc Dev Dis,2019,6.
[6]Xiao RZ,Hui RZ,Mei L,et al. Risk of 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detected by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amongasymptomaticChinese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Medicine(Baltimore),2019,98:e15618.
[7]Tavares CA,Wajchjenberg BL,Rochitte C,et al. Screening for asymptomat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diabetes mellitus. Arch EndocrinolMetab,2016,60:143-151.
[8]Jeong HJ,Lee DS,Lee HY,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normal perfusion but impaired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the diabetic heart on quantitative gated myocardial perfusion spect. Nucl Med Mol Imaging,2013,47:151-157.
[9]于瀛,孙倩,崔光彬. 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影像学研究进展.磁共振成像,2016,7:396-400.
[10]Golen LW,Kuijer JP,Huisman MC,et al. Quantification of cerebral blood flow in healthy volunteers and type 1 diabetic patients:comparison of MRI arterial spin labeling and15O-H2O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J MagnReson Imaging,2014,40:1300-1309.
[11]齐颖,张人玲.糖尿病患者脑血流灌注及糖代谢的临床特点.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4:272-273.
[12]Fukasawa R,Hanyu H,Shimizu S,et al. Identification of diabetes-related dementia:longitudinal perfusion SPECT and amyloid PET studies. J Neurolsci,2015,349:45-51.
[13]Roberts RO,Knopman DS,Cha RH,et al. Diabetes and elevated hemoglobin A1c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brain hypometabolism but not amyloid accumulation. J Nucl Med,2014,55:759-764.
[14]Tziomalos K,Athyros VG. Diabetic nephropathy:new risk factors and improvements in diagnosis. Rev Diabet Stud,2015,12:110-118.
[15]Zhang L,Long J,Jiang W,et al. Trend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 N Engl J Med,2016,375:905-906.
[16] 邓志刚,刘渊,李利梅,等.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医学临床研究,2015,11:2245-2247.
[17]陈雪红,钟甘平,王正江,等.肾小球滤过率和肾有效血浆流量“分离现象”对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意义.中国糖尿病杂志,2007,15:21-23.
[18]Vouillarmet J,Moret M,Morelec I,et al. Application of white blood cell SPECT/CT to predict remission after a 6 or 12 week course of antibiotic treatment for diabetic foot osteomyelitis.Diabetologia,2017,60:2486-2494.
[19]Ruotolo V,Di Pietro B,Giurato L,et al. A new natural history of Charcot foot:clinical evolution and final outcome of stage 0Charcot neuroarthropathy in a tertiary referral diabetic foot clinic.ClinNucl Med,2013,38:506-509.
[20]Lauri C,Tamminga M,Glaudemans A,et al. Detection of osteomyelitis in the diabetic foot by imaging technique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omparing MRI,white blood cell scintigraphy,and FDG-PET. Diabetes Care,2017,40:1111-1120.
[21]Santhanam P,Marashdeh W,Solnes L. Functional imaging of evaluation of diabetic gastroparesis. Curr Diabetes Rev,2018,14:222-226.
[22]周永静,李山林,刘丽,等.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胃轻瘫与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究.中国全科医学,2017,20:3725-3730.
[23]王宏杰.辐射防护概念拓展与环境放射预防和保护研究.科技与创新,2015,1:24-28.
[关键词]医疗器械;计算机技术;应用;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302-01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现代医学科学技术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医院中医疗器械的管理也要跟上现代化的脚步,计算机现在已经普遍应用到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但是,大部分的医院对医疗器械的计算机化管理还处于发展阶段,医疗器械管理相比医院中其他管理还比较薄弱,这就导致一些医院在医疗设备管理上很不成熟,不能全方面发挥医疗器械在医院中的应用,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所以加强医院医疗器械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和管理已势在必得,这已成为医院管理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计算机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医学成像上的应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因为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所以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地方各个领域都存在数字化的信息。在人们医疗中好多人体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这就要归功于放射学的快速发展,放射学在医学图像处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目前在医院的人体成像技术有CT、MRI、CR(计算机投影射线照相术)、DSA(数字减影)、NM(核医学成像)、PET(正电子发射断层X线照相术)、US(超声扫描显像装置)等。这些先进的技术在临床诊断中提供了大量的图像资料,这些丰富的影像资料使医院的医疗提高到了先进水平。(二)计算机对PACS系统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网络通讯、图像的采集等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也为医学界图像的数字化采集、存储、管理、处理、传输奠定了基础。在医学界中医学影像的传输系统和医学影像的存储被称为PACS系统(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系统包括影像医学、计算机技术、放射学、数字化图像处理等技术,它有效的将医学中采集的图像资料转化为数字的形式,充分有效利用了影像资料,为临床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图像的存档和图像的传输系统在医院中可以分为四个大类,第一类是在科室的内部;第二类是在院内的图像系统;第三类是整个医院的PACS系统;第四个大类是基于全院PACS的远程放射医学系统。在医学信息领域中,PACS系统能提供很多功能,比如它可以在会诊、诊断、报告、远程工作站上观察医学的成像,它还可以把这些图像根据图像的不同性质存储到不同的介质中去,并且利用局域网或者广域网进行通讯,给用户提供一个集成的信息系统。PACS系统可以降低医院的支出成本,提高医生的临床诊断率,让医院变成一个数字化的医院。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图像压缩功能,它可以将这些数字图像有效的存储起来,减少了一些专门管理的人员,而且已经存储的图像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查看,在复诊 或当诊断需要时能够快速的对诊断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由于计算机技术还具有网络传输能力,所以在PACS系统中可以将医学图像在整个医院内或者是医院和医院之间互相传输图像信息,促进了远程医疗的快速发展。由计算机应用的PACS系统将成为现代医学影像诊断的一个模式,这项高新技术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推动着医学不断发展,推广和使用PACS系统将会是医院的必然。但是中国的PACS系统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这项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中国,国家对PACS系统的研发经费发放的比较少,好多中小型医院的医疗设备都比较过时,设备上的数字接口也都不是很标准,更不用说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图像的传输了。而且在医院中好多影像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加上好多医务人员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是非常熟练,这就制约了PACS系统的发展。
三、计算机在医疗器械中的管理
(一)计算机在医疗器械管理中目的和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在医院中所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其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大,计算机应用的加入方便了医疗器械的管理。目前在医院中计算机管理的范围一般为物品的采购、物品的出入库、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修等,专门的管理人员可以将计算机作为主要工具,将计算机管理应用到全范围的工作中去。在管理中使工作信息化,对医院中的医疗器械进行全程跟踪,从进医院一直到设备因报废离开医院,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在医疗器械中运用计算机管理技术,不仅可以加强医院财务的管理,而且还能有效的加强价格调控管理。在过去医院从采购到发货都是人工操作,人工填写各种表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容易出现差错,一些业务部门还不能准确的把握器材的使用情况。通过计算机管理后可以有效的将这些问题一一删除,对医疗器材的管理可以了如指掌,有效提高的医疗器材的利用率。在医院中价格管理非常重要,为了杜绝一些科室对病人乱收费的现象,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跟医疗收费系统联网,使收费价格透明化,当材料价格出现调整时可以迅速通过计算机进行修改。(二)计算机在医疗器械管理中的现状分析。在医疗器械的计算机管理中应该加强对从事设备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这样才能促进医疗器械的计算机化管理。因为医院中医疗器材种类繁多,设备的发放、出入库相对频繁,工作量也随之加大。为了提高对设备管理的工作效率,应该使用条形码技术将医院中所有的医疗器械进行编号,这项技术大大方便了医院设备的管理,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条形码的参与下,计算机在医疗器械中的管理也变得非常简单快捷,当以医疗器械在出入使用时用条码扫描器一扫,这个设备的各种信息就会利用计算机储备起来,这项工作不需要人工输入,全部电脑自动记录,减少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差错。而且当设备在出现故障时,可以迅速的找到设备的生产商,根据设备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维修,保证了医院的正常运营。
四、结束语
在医院快速的发展中,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医院医疗的器械当中已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医疗设备经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科学管理将会使设备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医院的医疗设备才能最大的发挥它的作用,才能够更好的为病人、医生和工作人员服务,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现代医学科学技术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医院中医疗器械的管理也要跟上现代化的脚步,计算机现在已经普遍应用到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但是,大部分的医院对医疗器械的计算机化管理还处于发展阶段,医疗器械管理相比医院中其他管理还比较薄弱,这就导致一些医院在医疗设备管理上很不成熟,不能全方面发挥医疗器械在医院中的应用,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所以加强医院医疗器械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和管理已势在必得,这已成为医院管理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计算机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医学成像上的应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因为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所以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地方各个领域都存在数字化的信息。在人们医疗中好多人体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这就要归功于放射学的快速发展,放射学在医学图像处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目前在医院的人体成像技术有ct、mri、cr(计算机投影射线照相术)、dsa(数字减影)、nm(核医学成像)、pet(正电子发射断层x线照相术)、us(超声扫描显像装置)等。这些先进的技术在临床诊断中提供了大量的图像资料,这些丰富的影像资料使医院的医疗提高到了先进水平。(二)计算机对pacs系统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网络通讯、图像的采集等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也为医学界图像的数字化采集、存储、管理、处理、传输奠定了基础。在医学界中医学影像的传输系统和医学影像的本文由收集整理存储被称为pacs系统(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系统包括影像医学、计算机技术、放射学、数字化图像处理等技术,它有效的将医学中采集的图像资料转化为数字的形式,充分有效利用了影像资料,为临床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图像的存档和图像的传输系统在医院中可以分为四个大类,第一类是在科室的内部;第二类是在院内的图像系统;第三类是整个医院的pacs系统;第四个大类是基于全院pacs的远程放射医学系统。在医学信息领域中,pacs系统能提供很多功能,比如它可以在会诊、诊断、报告、远程工作站上观察医学的成像,它还可以把这些图像根据图像的不同性质存储到不同的介质中去,并且利用局域网或者广域网进行通讯,给用户提供一个集成的信息系统。pacs系统可以降低医院的支出成本,提高医生的临床诊断率,让医院变成一个数字化的医院。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图像压缩功能,它可以将这些数字图像有效的存储起来,减少了一些专门管理的人员,而且已经存储的图像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查看,在复诊 或当诊断需要时能够快速的对诊断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由于计算机技术还具有网络传输能力,所以在pacs系统中可以将医学图像在整个医院内或者是医院和医院之间互相传输图像信息,促进了远程医疗的快速发展。由计算机应用的pacs系统将成为现代医学影像诊断的一个模式,这项高新技术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推动着医学不断发展,推广和使用pacs系统将会是医院的必然。但是中国的pacs系统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这项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中国,国家对pacs系统的研发经费发放的比较少,好多中小型医院的医疗设备都比较过时,设备上的数字接口也都不是很标准,更不用说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图像的传输了。而且在医院中好多影像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加上好多医务人员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是非常熟练,这就制约了pacs系统的发展。
三、计算机在医疗器械中的管理
(一)计算机在医疗器械管理中目的和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在医院中所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其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大,计算机应用的加入方便了医疗器械的管理。目前在医院中计算机管理的范围一般为物品的采购、物品的出入库、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修等,专门的管理人员可以将计算机作为主要工具,将计算机管理应用到全范围的工作中去。在管理中使工作信息化,对医院中的医疗器械进行全程跟踪,从进医院一直到设备因报废离开医院,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在医疗器械中运用计算机管理技术,不仅可以加强医院财务的管理,而且还能有效的加强价格调控管理。在过去医院从采购到发货都是人工操作,人工填写各种表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容易出现差错,一些业务部门还不能准确的把握器材的使用情况。通过计算机管理后可以有效的将这些问题一一删除,对医疗器材的管理可以了如指掌,有效提高的医疗器材的利用率。在医院中价格管理非常重要,为了杜绝一些科室对病人乱收费的现象,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跟医疗收费系统联网,使收费价格透明化,当材料价格出现调整时可以迅速通过计算机进行修改。(二)计算机在医疗器械管理中的现状分析。在医疗器械的计算机管理中应该加强对从事设备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这样才能促进医疗器械的计算机化管理。因为医院中医疗器材种类繁多,设备的发放、出入库相对频繁,工作量也随之加大。为了提高对设备管理的工作效率,应该使用条形码技术将医院中所有的医疗器械进行编号,这项技术大大方便了医院设备的管理,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条形码的参与下,计算机在医疗器械中的管理也变得非常简单快捷,当以医疗器械在出入使用时用条码扫描器一扫,这个设备的各种信息就会利用计算机储备起来,这项工作不需要人工输入,全部电脑自动记录,减少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差错。而且当设备在出现故障时,可以迅速的找到设备的生产商,根据设备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维修,保证了医院的正常运营。
一、区情介绍
(一)区位优越。龙泉驿区位于成都平原东缘、龙泉山脉西侧,全区幅员面积5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94万人,是国务院批准的成都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的东部副中心和中心城市向东发展的主体区,是天府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201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区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三年蝉联四川省首位。
(二)卫生概况。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30余家,其中医疗卫生事业单位26家,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8家。近年来,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第三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筑面积3.4万m2的新区妇幼保健院已于2015年10月正式竣工投运,并成功创建为国家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建筑面积11.5万m2的新区一医院项目正在加快实施二装,计划2016年竣工投运;区中医医院(三级标准、6.0万m2)、区二医院(二级甲等标准、3.4万m2)迁建项目已完成规划选址,分别计划2018年、2019年建成投运。
二、引才专业
序号
需求单位
专业
需求人数
备注
1
区第一人民医院
临床医学(普通外科、耳鼻喉科、康复医学、儿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妇产科、肾内科、重症医学、肌电生理等方向)
5
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2016届规培生(第一学历须全日制本科)
②拥有独立博士培养点医学院校全日制研究生(第一学历须全日制本科)
③全日制本科生(专业限临床医学(限超声诊断方向)、放射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儿科学、医学检验、康复治疗学)
2
中医学、临床药学、病理学技术、麻醉学、医学检验
5
3
区中医医院
临床医学(急诊医学、超声诊断方向)、中医学(骨科方向)
1
4
医学影像学(放射方向)、医学统计
1
5
区妇幼保健院
临床医学(妇产科、儿科、康复医学等方向)、医学影像学、中医学、中药学
5
6
区第二人民医院
临床医学(普通外科、儿科、骨科、急诊医学、内科等方向)、医学影像学
3
7
合计
20名
8
备注
各单位在直选名额不变的前提下,可根据报名及考核情况适当调整需求专业招聘数量。
三、引才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身体健康,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体检符合相关要求。
3.须为普通高校2016年应届毕业生或2016届规培生。承诺在2016年7月31日前获得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留学回国人员须在2016年12月31日前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学位)认证。
4.承诺在入职两年内取得相应执业资格。
5.年龄要求:本科生25周岁以下(1991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28周岁以下(1988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31周岁以下(198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6.上述引才条件,根据报名情况,紧缺急需专业可适当放宽学校、年龄等要求,经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可适当调整。
四、有关待遇
(一)身份编制: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进行管理,解决事业编制。博士原则上首次聘用到专业技术十级岗位(中级),硕士原则上首次聘用到专业技术十二级岗位(初级)。
(二)职业发展:研究生可优先送至国内知名三级医院进修培训以及出国培训;作为科研后备人才,可优先给予科研配套综合保障、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及进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表现优秀者可作为后备干部培养或直接提拔到中层及以上领导岗位。
(三)经济待遇:享受事业单位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博士除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外,3年内提供18万元安家补贴(考核合格后按年平均发放)。取得省级及以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硕士研究生(3+2或3+3模式,即研究生毕业后参加两年或三年期规范化培训),除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外,3年内提供15万元安家补贴(考核合格后按年平均发放)。
(四)岗位安排: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安排到所需岗位工作,引进人才一经聘用,在用人单位最低服务期限不低于6年。[page]
五、引才流程
(一)网上投递
请登录官方网站lqyrsj.gov.cn/(成都市龙泉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lqyqwsj.gov.cn/(成都市龙泉驿区卫生信息网)下载《个人简历》(附件),按规定填写后投递到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并在邮件主题标明“姓名-毕业学校”,投递截止时间为3月16日18:00。每人限投一次,请保证信息真实有效,信息不实者直接取消资格。
(二)组织考核
我们初定于2016年3月17日(周四)在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龙泉街道玉扬路383号)三楼学术报告厅召开专场人才引进宣讲招聘会,并进行笔试、面试考核,拟聘用人员体检合格后签订就业协议。
参加笔试人员须提供以下资料:
(1)《居民身份证》及复印件;
(2)《个人简历》;
(3)研究生提供自本科以来的学历学位证书及复印件;
(4)规培生提供规培相关证明材料及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5)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推荐表》。如未发放此表,请提交由学校出具的证明材料(注明姓名、毕业时间、毕业院系、专业等内容);
(6)学校盖章的成绩表(研究生需提供本科及研究生阶段)。
六、联系方式
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卫生人才引进工作组
咨询电话:028-69928683 、15208259654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最新引才动态请关注:
官方网站:lqyrsj.gov.cn/(成都市龙泉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lqyqwsj.gov.cn/(成都市龙泉驿区卫生信息网)
【摘要】为了评价医用X射线摄影影像质量,用透明环氧树脂板设计及制作了一种对比度细节体模,同时提出了对比度细节体模影像质量指数的计算方法及体模的应用。
【关键词】测试体模;对比度;对比度-细节;影像质量指数
The study of Testing phantom for X-ray image quality
【Abstract 】 In order to evaluate medical X-ray photography image quality, design and manufacture a quality testing phantom Use clear epoxy resin for the materials . Also proposes the phantom image quality index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hantom.
【Key Words】Testing phantom;Contrast;Contrast Detail;Image Quality Figure
1 引言
X射线摄影设备的应用,除了安全,医生最关心的就是图像质量。图像质量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对比度和分辨力.近年,一种符合美国医学物理师协会(AAPM)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要求的对比度细节影像质量体模,被推荐用于对X射线摄影系统的影像质的这两个指标进行精确的量化和评价。
它是由荷兰Nijmegen大学医院医学物理科首先设计的[1-2]。一些知名的公司已在生产。我国王鹏程、赵嵩、宋少娟、刘澜涛等[3-7]人在不同X射线摄影系统的影像质量比较研、曝光技术参数的优化等方面成功的使用了这类体模。卫生部、江苏省等[8-9]也在CR/DR系统检定规程中加进了使用对 比度细节体模检定影像质量的要求。对影像质量的定量要求已经引起了职能部门和医生的高度重视,使用对比度细节体模对影像质量对比度和分辨力的检测是很大的意义。
该研究报告的体模设计和制作参考了AAPM和IEC的要求。该文章对设计原理、体模材料、体模大小、指标要求及体模应用进行了叙述。
2 测试体模的设计
体模材料采用透明环氧树脂板。诊断用X射线平均能量一般在40kev到100kev范围,在这个范围内,人软组织的X射线减弱系数在0.2340~0.1660,而透明环氧树脂在0.2595~0.1687,二者是很接近的,即对X射线的吸收减弱特性较为等效。前者密度为1.05,后者为1.15,二者也很接近。透明环氧树脂材料易购易得,为稳定固体,结实均匀,而且便于加工。所以,在放射医学的研究中,很多情况采用了透明环氧树脂代替人软组织或体模材料。
影像质量最重要的指标是对比度和空间分辨力,二者都由影像上的光密度差异来表示的。光密度差异是由透过患者的曝光剂量的差异产生的,透过的曝光剂量的差异又是由体层厚度的差异引起的。透过的曝光剂量的差异是随体层厚度的增加呈指数形式变化。所以,影像上的光密度差异也随体层厚度呈指数形式变化。
根据上面原理,体模参照物的厚度及大小,就该体模而言,就是透明环氧树脂板上的孔的深度及大小,深度就是对比度,孔径大小就是细节,对比度细节也当按指数形式变化。
在一块厚度均匀的透明环氧树脂板上,用同一钻头,钻上深度不同的孔,得到不同厚度的孔底,就得到不同的对比度参照物;又对同一厚度,钻成不同直径的孔,就得到不同大小空间的参照物。为了在一块与x线照射野大小相适应的、使用又方便的透明环氧树脂板上得到对比度和细节数值范围较宽
注:图中纵坐标R/φ:R是行(Row),φ是直径,横坐标、C:是深度;C是列(Column)。
图1 透明环氧树脂体模对比度--细节孔的分布的不同的孔,通常也采用对比度细节孔的深度和大小以指数函数形式分布的办法来设计。为了行文方便,以后就把深度叫成对比度,而把孔的大小叫成细节,二者合起来就叫对比度细节。它们的指数函数形式为
Y=AeB.X…………………(1)
式中:Y―孔深度(对比度)值或孔直径(细节)值,mm;
A―曲线系数;
B―指数系数;
X―横或列的编号。
该体摸采用262mm×262mm×厚10 mm的方形透明环氧树脂板。在上面设计了15列×15行225个方格。每个方格都钻了孔。在上面三行的方格中,只在中心钻一个孔。
其他12行中除中心钻孔外,还在四角随机钻了一个与中心相同的孔。一共有225种深度和直径的孔(图1)。这些孔就代表了有225个对比度细节。
列和横的编号都是等距离的,图中大小不同的黑圆点就代表所钻的孔,但是,孔的深度或孔的直径随编号呈指数函数分布如(图2)。
对于孔的深度、大小、分布及加工可行性做如下考虑:
该体模把孔深度最大设计成8mm,其孔底厚2mm,同10mm相比有8mm的差异,在适当的孔径下,这是很容易分辨出来的;把孔直径最大也设计成8mm,在适当厚度下,也是很容易分辨出来的。为了在接近临界分辨处,精确地找到分辨识别的位置,在该处前后的孔深度值或孔径值,设计分布细密一点;容易分辨的范围,孔分布稀疏一点,这样,体模就可以做成便于使用的大小。将孔深度和孔直径最小设计成0.3mm。于是曲线系数A=0.2464;指数系数B=0.2323。上式(1)就成为
Y=0.2464e0.2323.X…………(2)
根据上面的考虑和公式来计划圆孔的深度和直径:孔深度(mm)的范围和分布设计为0.3、0.4、0.5、0.6、1.0、1.3、1.6、2.0、2.5、3.2、4.0、5.0、6.3和8.0。孔径(mm)也设计为0.3、0.4、0.5、0.6、1.0、1.3、1.6、2.0、2.5、3.2、4.0、5.0、6.3和8.0。孔径的取值还考虑到是市场上应是可以买得到的标准刀具。
0.3 mm ~8.0 mm范围,其造成的光密度差异包含了诊断需要的范围。
在图1中,同一行,孔径相同,深度不同;同一列深度相同,孔径不同。12行以下的方格四角随机打孔,且要求只辨认这些孔而不认中心孔,这样做,目的是为了避免凭印象认孔。
3影像质量的量化表示
影像质量对比度及空间分辨力的量化表示有三种方法:影像质量指数和影像质量指数倒数百分率。
3.1 影像质量指数(IQF)的定义:在放射学中,是成像链反映被成像体的物理特征的量化表示。具体到该体模而言,是最终的图像显示每列中最小细节(直径)的孔的深度与直径乘积的和,即
式中:i ―从1到15;
Ci ―第i行看到的该阈值孔的深度 (mm);
Di th ――第i行看到的阈值孔的直径(mm),下脚标th是英语阈值(threshold)的缩写。
就是说体模板上有15列,就有15个阈值孔,每一个孔有一个Ci Di th乘积,15个乘积相加即为IQF。也称为阈值对比度
用(3)式的计算值来叙述IQF与影像质量的关系时是:IQF值越小,影像质量越高。二者关系趋向相反。
3.2影像质量指数倒数百分率
也有用它的倒数乘以100%的方法表示的,表示式为
IQFinv=(1/IQF)×100% ………… (4)
这时的叙述是:IQFinv值越高,影像质量也越高。二者关系趋向一致。
4体模的应用
4.1 比较不同屏-片组合系统的图像质量:不同屏片组合,图像质量往往有很大差别,通过体模实验可以选择曝光剂量最低而影像质量最好的组合
4.2 确定最佳的曝光技术参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X射线检查的频度也不断增加。这就要求X射线摄影技术要以最低的曝光剂量,得到最高质量的影像图片,减少公众由于X射线检查的频度增加带来的剂量增加。
目前日益先进的数字摄影(CR)、数字成像(DR)及数字减影(DSA)等X射线摄影技术,在精心策划下,可以达到这个要求。
这种策划,可以用对比度细节体模加以实现。实验可以看到【6】,当图像清晰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再增加曝光剂量,图像清晰度也不会再增加;反之,在保证等图像清晰度情况下,可以尽量减低曝光剂量。CR/DR摄影成像系统具有较大的宽容度,优化曝光技术参数,体模是可利用的工具。
4.3监测X射线系统是否老化:通过体模影像质量的检查,可以监测X射线系统(例如X射线管)是否老化。如果已开始老化,要达到同样水平的影像质量,就必须提高曝光剂量。体模可以代替人体做X射线系统超期服役实验及最终决定是否更换设备。
4.4比较不同体厚目标的图像质量:为了模拟不同的患者体厚,通常添加不同厚度的透明环氧树脂板来实现。推荐把体模夹在中间,上下使用相同的数量的透明环氧树脂板。可以比较不同体厚图像质量的差异;对同一体厚图像质量,可以选择一致的优化摄影参数。
4.5检验不同厚度的过滤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不同厚度的过滤对图像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过滤太厚,透过剂量小,对比度细节不容易显示;过滤太薄,散射影响大,图像清晰度变差。用体模实验可以优化过滤厚度与影像质量的关系。
4.6 检验不同观察者对图像质量的感知能力:在合格的观片灯、合格的观片环境下,不同观察者因视力、精神状态等原因不同,对图像显示的感知能力也不同。对CR/DR、DSA系统而言,即使把把窗宽窗位调到最佳,不同观察者的感知能力也有差异。用体模实验,可以用量化办法检验这种感知能力的差异程度。
4.7为量化影像质量系数提供客观客观标准:影像设备检定部门用体模影像可以量化的特点,制定对影像设备的对比度指标的量化要求。
4.8 通过体模影像质量的检查,可以监测X射线系统质量控制:医院质监中心用体模影像可以量化的特点,对X射线摄影系统进行质量控制。
5 结论
该体摸的设计原理清楚,指标设计合理,数学表达方式明确,对比度及分辨率范围包含了X射线影像诊断要求的范围。应用范围广,它不但适合于CR/DR、DSA影像质量的评价,也适用于传统的胶片影像及乳腺摄影影像的评估。为X射线摄影影像质量的客观评价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方法。
参考资料
[1] Fischbach F,Ricke J,Freund T,et al ,Flat panel digital radiography compared to storagephosphorcomputed.radiography:assessment of dose versus image.quality in phantomstudies[J].Invest.Radiol.,2002,37:609-614
[2] SiegfriedP,UlrichN,SalvatoreM,et.al,Comparison of Low-Contrast Detail Perception on Storage Phosphor Radiographys Digital Flat Panel[J]Detector Images. IEEE Tans Med Imaging, 2001,20:239-242
[3] 王鹏程,张富利,李士俊:两种数字化X射线摄影技术影像质量与成像比较[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5,25(1):91-95
[4] 赵嵩,张军毅,章伟敏,等: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中低剂量应用的探讨[J],中华放射学与防护杂志,2006,26(4):396-398
[5] 宋少娟,亓恒涛,刘传亚:CR质量控制程序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12):1328-31
[6] 王鹏程,张富利,李士俊:两种平板探测器X射线摄影系统的成像剂量与成像质量比较[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6,26(4):401-404
[7] 刘春华,刘国宝,华余强;CR系统影像质量的控制和评估[J],医疗卫生装备,2008,4:113-115
[8] GBZ 187-2007《计算机X射线摄影(CR)质量控制监测规范》
[9] JJG(苏)69-2007《医用数字摄影(CR、DR)系统X射线辐射源检定规程
作者单位 810000 青海红十字医院(青海 西宁 )1
610051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2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ode of the radiology residents training program, build a new residents training system, our hospital learn from the residents training system of the United States, integrate with the advanced level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by interactive online education platform, and ameliorate the recent radiology residents training program. As results, we find residents’ theoretical knowledge become more solid, clinical experience have grown, and work efficiency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us we drew a conclusion that the use of interactive online education platform, reform the theory studying in form and content of residency training may be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 to grow multi-faceted imaging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Medical imaging; Resident; Training program
现代社会的医学教育已经从一次性教育转化为阶段性终生教育[1],其中毕业后住院医师的继续教育,特别是以临床专业化培训为目标的住院医师培训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3]。世界各大发达国家经过百余年的探索与完善,均形成了各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住院医师培训体系[4],如美国于1876年便制定了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我国现代医疗起步较晚,培训体系尚不成熟,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距[5,6]。为满足当代社会对先进医疗服务及高素质医务人员的需要,提高医疗质量及医院综合实力,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及培训体系,结合我国自身的国情和需要,建立健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显得尤为迫切[7-10]。
1 医学影像专业住院医师培养的现状分析及改革的必要性
医学影像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承担着对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工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对住院医师培训的要求[11],如何与国际接轨,在现代体制下制定及实施新型的规范化住院医师影像培训工作是当前医学影像科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医学影像科不同于临床科室,住院医师培养方式也与临床科室有很大差别,目前,国内基于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的研究及创新较少[11,12]。我院医学影像中心为浙江省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完成医疗工作、满足临床需要的同时,还承担着医学院影像学专业本科等的教学任务。随着医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医院规模的逐步扩大,对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还不尽如人意,如工训矛盾突出、重使用轻培养、实践理论不能共进等。因此,在较短的时间内构建适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影像培训体系,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合格影像科医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要求,已成燃眉之急。
2 医学影像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法
2.1利用交互式网络教学平台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共同参与影像教育课程
如今是“互联网+”的高科技时代,被动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远不能满足当代师生的需求,为取长补短、中西贯通,互联网技术为教学服务的全球化提供了最适宜的平台基础[13-15]。以往远程网络教育由于时空分离造成的教学行为的分离,使得学习者从传统的团体学习转变成单独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习个体的归属感淡薄和学习者的封闭性,而现今开发的交互式网络教育平台能实现大规模视频会议中一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的通信模式,使得在学习过程中,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最终促成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6]。将交互性网络平台教育与传统的以医院平台为基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相结合,整合教师资源、病例资源,促进多院校交流合作,形成多团体竞争氛围,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17-19]。
2013年12月,我院完善了网络教学相关的硬件及软件设施,如计算机、网络、摄像头、麦克风等,开始使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webex.com)参与由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王维平教授牵头的多中心联合医学影像教育课程(每个工作日上午7:20-8:00),使用交互性网络平台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国内外多家单位进行学术交流。培训课程由美国王维平教授带领医学影像团队和多家合作医院各自委派的高年资医师分担教学任务,并定期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专题性讲座,课程涉及影像科的各个专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超声及介入。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业务水平,同时互补各单位的强弱项,满足规培生对各知识点更深入、更专业的要求。我科成立了?C诺母涸鹦∽椋?以保障多媒体授课及师生交流讨论的顺利进行,所有课堂涉及病例及疑难病例均由各合作单位标准化后分享至网站论坛,并由专人分组管理,大大便利了规范化培训学员对课程内容进行复习及整理。在课程后期,我科计划选派培训成员与上述的其他医院进行交换培养,交流各单位强项技术及先进科研成果,并实现部分科研课题合作。
2.2 改革理论教学模式,开展阳性病例读片会及专题讲课
与此同时,分析国际上先进的美国放射医学医师的培训模式可知,除了对医学影像住院医师在各亚专科轮转实践有着更精细的分工,每天为住院医师提供1~2 h各专业组的理论学习也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20],而这正是目前国内薄弱的项目。美国医师培训的理论学习内容涉及医学影像诊断的各个方面,内容由浅入深,课堂形式多变,师生互动交流多;此外住院医生还需进行病例追踪、随访汇报以及专题讲座,对自主学习很有帮助。
借鉴美国住院医师培养的模式,提高理论学习在住院医师临床实践过程中的比重,改变国内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讲座形式,系统化学习内容,能弥补我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不足,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师队伍奠定了基础。因此我科?_展由规培生及住院医师负责的阳性病例读片会(每周2次,早晨8:00-9:00),由规培生/住院医师查阅资料、追踪患者、展示病例,科室人员各抒己见分析病例,对病例的影像表现进行描述,并结合临床资料得出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最后由高年资医师补充及点评。在收集和展示病例过程中,住院医师可以积累经验,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在聆听科室人员及高年资医师分析的过程中,学员得以了解并学习他人的影像描述及诊断思路,积累临床经验,这都是影像工作人员非常宝贵的互相学习和成长机会。除此以外,我科还开展了由规培生及研究生主讲,以及高年资医生引导、辅助的专题讲课(每周2次,中午12:00-13:00)。由规培生及研究生结合本院患者资料,轮流有主题性地讲课,编排系统化、阶段化课程内容,从流行病学、临床及病理表现到着重学习的影像学表现,从影像解剖、常见典型病例等基础性内容逐步过渡至疑难病例、新型影像技术或各种新进展等进阶内容,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调动全科室的学习积极性,引导规培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规培生在锻炼临床技能的同时,巩固理论基础,提高影像诊断分析水平,并在此过程中发现论文切入点,培养科研兴趣及科研思维,提高科研能力。
3医学影像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初步成效
我院医学影像学中心每周期约20~30名规培生在该项计划中进行深入培养。利用交互式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取各家之所长,不仅拓展了住院医师的知识面,我院医学影像学中心其他医师包括高年资医师、技术人员及其他进修人员也可利用这一平台改善自身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还可为温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科研交流的平台与场所。此外我科计划将多中心联合医学影像教育课程逐步作为温州地区及省内的医学影像学继续教育的培训与交流平台。
由住院医师主导的每周两次的阳性病例阅片会及专题讲课,培养了住院医师的学习兴趣,使其理论知识更加扎实,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临床经验增长,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高,调动了科室全体人员学习主动性。另外在收集病例及讲课过程中,结合临床资料,发现有报道及分析价值的病例,培养科学研究思维,找到科研切入点,经过三年的培训,使受训规陪生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4讨论
4.1 培养方案的创新之处
①交互式网络教育平台实现了医疗、学科等资源向人才培养的多渠道转化,与国内外领先医学水平接轨,多团队联合培养,开放交流合作渠道,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以高标准、严要求培养诊疗能力过硬、具有发展潜力的医学影像学人才。②引进美国开放式教学模式,改变现有住院医师的理论学习模式,加强互动交流,激发学习兴趣,使被动接受向自主学习发展。③把科研能力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培养适应医学快速发展步伐的医学影像专业型人才。
4.2 需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