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浅谈职业卫生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是保障职工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就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职业卫生;卫生档案管理;警示标识
1引言
做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保障职工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调查发现,国企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明显好于合资和民营企业,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设置和素质也较好。但职业体检间期完全按照规定执行的却很少,个别企业的职业体检周期已经超过正常周期的23倍;不少企业新、改、扩建工程未进行预防性职业卫生评价,致使生产场所不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卫生防护措施不齐全。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职业病和职业性疾患仍然是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者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因素。本文将就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2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用人单位缺乏认识
部分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职业危害,认为只要有了企业效益,一切问题会迎刃而解,职业卫生抓与不抓,无碍大局。有的甚至把职业病防治与企业发展对立起来,认为办企业就产生职业危害,过多强调职业危害,招工难、管理难,上设备处理和控制职业危害,浪费资源、时间和精力,影响经济效益。
2.2用人单位刻意回避职业危害
如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方面,没有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能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更有甚者不愿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导致职工不知其危害、后果以及防范要求和应急处理措施。同时,也没有对职工尤其是对进入企业的农民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不能使其充分掌握预防职业危害的有关常识以及注意职业危害预防以及自我防护。少数企业已知职业危害因素超标严重,而采取岗位轮换、短时间辞退职工的办法,隐瞒职业危害,逃避职业病防治责任。对于受职业危害而发病的职工,用人单位不愿提供发病人员的职业史、危害因素接触史以及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相关资料,给职业病的诊断、鉴定设置重重障碍,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2.3企业职工自我保护意识淡漠
部分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明知工作场所有毒、有害,但置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于不顾,企业配套的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不使用,甚至有的将防护设施拆毁,自愿在有毒有害环境中拼命加班加点,以牺牲个人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追求工效与工资,一旦发病后悔莫及。
2.4职业卫生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受诸多因素如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经费匮乏、监管任务繁重等的制约,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力不从心。部分企业虽然设立了相关管理机构,但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管理,把各项职业卫生工作落到实处。有的制定了规章制度,但没有严格执行,部分企业内部的职业卫生管理基本上流于形式。
3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对策
3.1完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1)职业卫生档案
职业卫生档案应包括企业职业卫生基本情况、生产工艺流程、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名称及用量、产品、副产品、中间产品、产量、职业性有害因素动态监测结果及其汇总、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转及维护档案等内容。
(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含职业健康检查表、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相关资料。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还应包含个人剂量常规监测的方法、监测结果、应急或事故中受到照射的计量和调查报告等相关资料、职业照射接触史、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价处理意见、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疗、医学随访观察等资料。
(3)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
教育培训档案包括教育培训计划、教育培训组织部门、时间、地点、内容、授课教师、试卷、考核成绩、学员签字等。
(4)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登记档案
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登记档案应包括个体防护用品年度配备计划、发放的个体防护用品名称、规格、型号、有效期、领用人签字等。
3.2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的监督管理
(1)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评价。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监测是职业病诊断、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治理和劳动卫生学评价的依据。企业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企业应委托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每年至少一次。检测、评价结果需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
(2)监测结果及时公布。企业应在作业地点设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公告牌,噪声作业监测点应根据监测结果注明最长停留时间。各单位应在收到正式监测结果或评价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将监测结果在监测结果公告牌上向职工公布。
3.3警示标识的监督管理
(1)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按要求设置警示标识
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GBZ158)和《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203)设定。警示标识可分为以下四类:1.禁止标识:禁止不安全行为的图形;2.警告标识:提醒对周围环境需要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3.指令标识:强制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4.提示标识:提供相关的安全信息的图形。
(2)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设置在使用高毒物品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上,提醒操作者注意安全,避免发生危险。
3.4健康监护的监督管理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依法落实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对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确定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的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结合实际及时、妥善处理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人诊断,做好职业病人的治疗康复、定期检查和妥善安置,确保职业病人的权益。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 实训教学 实验指导教师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护理、医技与药学类应用型人才,重在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因此,实验教学成为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教学。实验室是学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培养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为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管理工作是实验室工作的关键,也是实验室工作的中心内容,更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证。实验室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如何搞好实验室管理,使其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是管好、用好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整体效益。实验室管理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反映出实验指导老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以及业务水平、组织才能的高低。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要做到实验室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首先应该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真正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我校各个实训室、实验室已经制定了《实验室规则》、《实验室安全规则》、《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学生实验守则》等,并已经上墙。有了这些制度,在进行工作时,能严格执行,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也保证了学生在进入实验室操作练习时,能规范自觉地遵守实验室规则,大大提高了老师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练习自觉性。
二、加强实验指导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充分认识实验教师的价值和重要性。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视理论教师轻视实习指导教师的严重现象。传统的观念一直认为实验教师是理论教师的附属者,普通教育中所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使实验教学处于从属地位,但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社会实用型人才和熟练的劳动者,因此实验教学成为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教学。将学生动手能力、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地位,是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的特征之一。实验教学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重要性和工作积极性也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实验教学作为职业教育主体教学的地位决定了实验教师队伍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是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最基本要求。实践证明,要管理好实验室,开展实训教学,没有一支良好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是不行的,因此,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师素质,是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如何做好这项工作,首先,是每个实验教师要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学历层次。中青年实验教师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历层次上逐步提高。在学历上,最好达到本专业专科以上,有能力的要达到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如我校的两名护理专业的实验教师已经取得了相应专业的研究生学历。另外,实验教师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进行普通话的学习,考取教师资格证书或是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书。以我校为例,共有十名实验教师,其中两名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书,四名有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书,其余四名有相应的专业资格证(如医师资格证或护士资格证)。在这其中有三名实验教师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资格证书如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属于“双师型”教师。其次,是学校领导要重视实验教师的发展,转变对实验教师的认识,制定稳定的政策,使实验教师在进修培训、职称晋升、奖励薪酬等方面有充分的保障。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迅速提高。比如,对新来的实验老师进行集中岗前培训和严格的试讲制度,要求新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都要过关。还有以老带新制度,老教师的经验丰富,通过言传身教和自身的不懈努力,新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学校还组织实验教师不定期外出参观学习,短期进修培训等,使实验教师了解了现代管理知识,掌握并学会应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这些措施,实验指导老师们开阔了眼界,提高了业务水平,并应用于实践教学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对实验器材和仪器的管理
随着我校不断加大实验室投入力度,投入大量的经费,购置了各种先进的教学器材和精密仪器设备,极大的改善了原有的实验条件,同时对更新的仪器设备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这项工作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要求老师在进行带教练习时郑重宣讲实验纪律,演示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认真讲解清楚。另一方面,是实验老师对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修管理工作,这方面要求实验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而且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做好。比如显微镜镜头的保养,大家知道显微镜的镜头是非常贵的,进行显微镜观察时镜头须浸泡在油中,而这样长时间浸泡在油中对镜头的损伤很大,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及时擦拭镜头,延长其使用寿命,但擦拭镜头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给老师带来很多困难,所以也需要老师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及时做好仪器的清查工作,发现有损坏的仪器要及时报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仪器设备的良好运转,发挥其最大的使用效益。
四、安全管理
[关键词]职业卫生管理 难点 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340-01
1、引语
职业卫生管理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企业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自2002年5月1日《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新职业病防治法修订后,对于进一步解决由于新兴产业的发展,职业危害问题显得日益复杂等实际问题,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武器,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随着职业卫生管理模式的转变,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面临着新的挑战。
2、企业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问题
2.1 用人单位缺乏认识
对职业卫生缺乏认识,在劳务输出型企业表现较为突出。许多人认为,职业卫生抓与不抓,与企业发展大局无关。有的甚至把职业病防治与企业发展列为对立的地位,认为过多强调职业危害,既直接导致招工难、管理难,也会造成不断投入,既浪费资源,更会影响经济效益。
2.2 用人单位刻意回避职业危害
刻意回避职业危害在劳务输出型企业比较明显。有的企业,甚至于无视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逃避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是,使得企业职工不但不知道在工作岗位上能受到什么危害,不知这种危害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对于在工作中,如何进行防范,如何遇到特殊情况进行应急处理,完全不知。另外,用人单位没有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也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对劳务输出型企业来说,由于多数农民工知识水平不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就业机会少,造成即使培训也难以取得应用效果,不能使其充分掌握预防职业危害的有关常识以及注意职业危害预防以及自我防护。
而且,由于劳务输出型企业员工多在合作企业承担着艰苦岗位工作。这些企业常采取岗位轮换、短时间用工的办法,隐瞒职业危害,逃避职业病防治责任。对于受职业危害而发病的职工,用人单位在发病人员的职业史、危害因素接触史以及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相关资料保管方面存在大量欠缺之处,给职业病的诊断、鉴定设置重重障碍,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2.3 部分职工自我保护意识不足
部分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由于各方面原因,在了解工作场所有毒、有害的情况下,由于未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重视不够。其主要表现有以下方面:一是不使用企业配套的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二是私自拆毁防护设施,自愿在有毒有害环境中加班加点,追求工效与工资;三是对相关培训不重视,不听从安全管理人员管理。
2.4 职业卫生监管机制完善乏力
受诸多因素如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经费匮乏、监管任务繁重等的制约,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力不从心。有的企业虽然设立了相关管理机构,但履行职责不够,管理流于形式,没有把各项职业卫生工作落到实处;而且,由于人员数量少,素质不高等原因,监督力量不足。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规章制度,但基本上是停留在纸上,在实际落实中不足,形同虚设。
3、问题解决对策
3.1 强化责任目标考核
在职业卫生工作方面,政府及企业应承担各自职责。在政府层面,应该把职业卫生工作纳入对各级政府、各有关各部门考核指标体系,定期考核,落实奖惩。对于具体承担管理职责的政府部门,应强化对所辖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的管理,从基层抓起,抓薄弱环节,整体推进职业卫生管理水平的提高。从企业层面,要加强企业管理者的问责,责成其进一步完善防护设施,加强职业卫生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危害,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在企业建设方面,要健全职业卫生监管机构,配备得力人员具体实施监管。要实行严格的监督执法责任制和问责制,确保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3.2 强化职业卫生工作宣传
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给减少和控制职业危害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加大职业卫生工作宣传是当务之急。
首先要扩大宣传层面。要向全社会,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职业卫生工作,除了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外,还要发挥新媒体作用,如微信QQ等,让社会各界了解职业卫生知识,了解以及做好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加大对《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要突出重点,强化对用人单位、企业职工,尤其是农民工的宣传。要通过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宣传掌握相关法律规范及每个单位及个人的权利义务,做到依法控制,依法防治职业病,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四是抓好正反两个方面宣传。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宣传职业病防治先进典型,树立样板。对典型违法案例,要毫不手软,进行曝光、跟踪报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进职业卫生工作深入开展。
3.3 从源头预防职业病
在招商引资、企业审批过程中,政府、企业要把好入口关。把职业危害问题作为重点问题,严格把关,做到严格准入标准,对涉及职业危害较大、较多,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予审批。已通过审查批准企业,要严格管理,重点做好严格按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全面检查所用设备和生产材料,严禁使用不明毒性化学品;没有明确名称,以代号来代替的不明毒性的化学品,供应商需提供相关成分资料,方可采购。使用单位还应制订注意事项、卫生应急措施,使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3.4 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实践证明:职业卫生管理落实效果好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部门监管。强化监管之职,是解决企业在职业卫生方面问题,保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前提和基础。因此,要重点解决好部门职责不清,分工不明问题,同时,还要解决多头执法,交叉执法、重复执法,形成联动机制,以维护职业卫生法律的严肃性,确保职业卫生监管到位。
3.5 形成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合力
职业危害监测主要是技术性强,涉及面广。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应建立健全相应机构,配备懂专业、熟练掌握监测技术人员;二是配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健康等,按照有关规范进行日常监测,对职工定期体检,及时提交体检报告;三是不断完善检测监测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监测水平,为职业卫生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