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电力工业发展现状范文

电力工业发展现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电力工业发展现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电力工业发展现状

第1篇

一、内蒙古电力现状分析

内蒙古电力工业虽然长期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上大压小、煤电一体化,提高科技研发水平及环境保护”等政策,不断深化改革,从扩大电网容量以及清洁发电等方面入手,做出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电力工业的特殊性,这个以消耗能源为特点的产业,必然决定了它必须从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着手探索未来发展方向。

(一)结构不合理

在内蒙古电力现有发电装机中基本是火力发电,一些小型火电机组,技术落后,造成了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效率和创造经济价值低等负面影响,一些新能源清洁能源发电发展缓慢。

(二)电源点与电网不匹配

电力作为商品,其发展速度和规模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电力市场的载体是电网,电网有多大,市场就有多大。内蒙古电网归自治区管理,与国家电网公司的关系是完全独立的关系。因此,内蒙古电网区域内上网的电厂所发电力,原则上全部由内蒙古电网包销,除少数点对网直送电厂。虽然内蒙古电力工业在发展中不断扩大电网建设,增加了一定的售电量,但内蒙古区内的经济社会对电力需求的增量与内蒙古电网区域内近几年投产的发电装机相比只是个零头,所以出现了大约48%机组不能正常运行,导致大量窝电的现象。

(三)电力技术相对落后及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内蒙古电力工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导致其在发展中创新及研究较弱,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大机组,先进技术应用较少。目前还没有单机百万机组,仍以30万机组为主。电网建设技术不到位 ,如2004—2006年间投入近30亿元资金建设的从额济纳旗到满洲里的区内大联网工程,虽然建成但未能达到安全、稳定的技术要求, 电力技术薄弱等原因造成了该项目不能联网只能断开运行的局面,未能实现将西部电力送到东部的愿望。

(四)发电企业布局不合理

内蒙古电力工业布局由于历史原因存在很多不合理,在城市周边建电厂,在缺水地区建电厂,在无煤地区建电厂等的情况很多。例如呼和浩特金桥热电厂屡屡因没有铁路而燃煤告急。“八五”期间内蒙古丰镇电厂装机达120万千瓦,其中80万千瓦空冷机组因电厂用水靠当地地下水,致使水位下降,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水造成严重后果,导致群众上访不断,电厂多次赔偿,在当时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内蒙古西部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严重缺水,锡林河已干枯断水,但是这里仍在利用地下水发电,建煤化工产业。

(五)电源点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由于2003—2005年连续缺电的影响,内蒙古加大电厂建设,导致电源点重复建设严重,加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很多发电厂不能满负荷运行,甚至停机备用,对资源造成浪费,占用大量资金。

(六)电力发展的同时,环境破坏在增加

电力作为基础行业,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动力源,同时也是不再生能源一一煤炭的主要消耗大户。产生二氧化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4.6%,成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作为西部能源重要基地的内蒙古,能源开发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内蒙古的电力仍以火电为主,煤炭中除含炭外,还有灰分,水、硫、氮以及有害的微量元素。因此煤炭在燃烧后,释放热能的同时还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灰渣和烟尘。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水汽结合生成硫酸和硝酸,形成酸雨,造成农、林、牧业及水产养殖业的损失和建筑物的腐蚀;大量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煤炭燃烧后的灰尘经烟囱排出飘浮于大气中,危害人群健康;大量灰渣堆放需占用土地,如果措施不到位,还将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火电厂的环保建设。

二、内蒙古电力的发展趋势

内蒙古电力产业的高速发展势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使当地的社会、民生以及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内蒙古电力公司在“十五”期间,在“新农村、新牧区电网”建设方面完成了全区范围内324个行政村、700个自然村、11万户农、牧民用电难的问题。除此之外,大唐电力、神华、华能等大集团企业在内蒙古投资建设内蒙古电力产业,拉动内蒙古的工业化水平高速发展。根据资料显示,2007年内蒙古工业增加值增加到2668.58亿元,工业占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31.7%提高到2007年的44.3%,提高12.6个百分点 。内蒙古电力发展既影响内蒙古经济的发展,又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内蒙古电力工业的发展的方向及趋势应放到战略规划之中。

(一)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多元发电结构

第2篇

一、农村供电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农村供电公益性、基础性意义非常深远,且直接支撑农村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一直以来,由于电力体制的特殊性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制约,农村供电企业计划性、垄断性特征非常突出。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和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供电市场逐渐转向“买方市场”,供电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况且,随着农村电网改造、农网现代化以及农网补充等工程的不断投入,农村供电企业现代化水平同样在不断提升。从这方面而言,农村供电企业管理创新自我发展,既能够确保农村供电发展的现实需求,也能够确保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屹立于不败之地。

二、农村供电企业管理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人才结构发展失衡现象非常严重

农村供电企业整体资产和人员结构大都由乡镇电管站演变而来,直接导致人才结构粗放型特点非常明显。以笔者工作单位为例,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仅仅占据到总人数的7.8%,大专毕业生则占据到总人数的19.2%,大量的初高中毕业生不仅仅制约着供电企业的长期发展,更使得企业效率长期徘徊不前。

2.农村供电企业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近些年来,在经过农网改造、农网现代化后,农村供电企业已经获得初步发展,但整体电网结构基础薄弱,供电半径偏小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况且,大部分农村供电企业地处山区,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导致大面积停电现象时有发生,最终产生设备使用率低、资金投入大、企业利润回报低等,直接影响农村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3.农村供电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受地域经济因素的制约,加之供电企业公益性特征,导致农村供电企业无法象其它市场经济主体一样,单纯以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的,这就直接束缚了农村供电企业管理的自我创新发展。例如,部分农村较为偏远,用户分散,用电量小,毫无效益可言,但仍然需要投入巨额维护费用。

4.农村供电企业服务成本逐渐增加

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尽管供电企业已经完全市场化,但由于农村供电的社会性和公益性,仍然不免收到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甚至会要求为招商引资提供免费用电。除此之外,行政部门对农村供电企业监管力度越来越大,服务投诉事件时有发生,一方面直接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增加供电企业的服务成本。

三、农村供电企业管理创新对策

1.建立新型完善管理创新体制

农村供电企业管理创新应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将管理创新活动纳入到企业工作议程中,从供电企业的发展实际需求着手,明确管理创新目标、理念和规划,积极与政府部门及农村沟通,已形成全社会重视供电,支持农村供电的新兴发展格局。当前,农村供电企业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农村电价体制改革,已形成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除此之外,还应该切实加强农村供电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开源节流,增强企业筹资能力,强化农村电网建设,为提供优质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2.完善供电管理服务创新体系

农村供电企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以提升服务创新为核心,只有如此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不败质地。在这一前提下,农村供电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特点,积极探索电力营销管理发展现状和创新方法策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坚持以需求为目标,既考虑到客户的短期目标,又将客户长远利益和社会利益相互结合。针对不同用户,供电企业可以实施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需求,并利用阶梯价等相关经济手段指导用户科学用电、节约用电,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做出贡献。具体到农村智能电网建设层面,供电企业应该不断更新自我设备,加强电力体制改革,合理分配电量流向,提升电网负荷率,提高电力影响管理科技含量,提升企业服务整体水平。

3.建设新型供电企业文化体系

农村供电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性质、基本定位和具体使命,结合农村供电用电的实际情况,从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和治企方略层面,打造属于自身特点,又兼具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改变过去传统企业文化的单一内容。农村供电企业文化建设应该让所有员工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基本理念,创新企业文化意识,已形成良好的工作精神、工作姿态和工作理念,充分展现出新时期农村供电企业的管理创新文化。

4.实施电网规划与建设创新

根据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求,供电企业应该认真规划,长期建设,认真测算农村实际用电情况,完善农网规划,将农村电话规划建设创新计划纳入到基层政府建设整体规划中,努力实现电网建设创新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同步推进,和谐发展。农村供电企业还应该不断正确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提升农村电网创新建设审批效率,统一辖区内部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从法律层面、政策层面两个角度争取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赖佳栋.电网企业管理创新之探索[J].管理世界,2007,(1).

[2]董海波.地方供电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广东科技,2009,(24).

第3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 电力营销管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V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082-01

一、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营销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供电企业的整体效益,很大程度上甚至决定了其市场竞争力。供电企业之所以需要开展电力营销管理,有下列两方面意义:首先,适应时展的需要。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供电企业也在深化改革,其经营管理所处环境较之前有很大转变。面对该形势,供电企业若不转变过去的生产、产品及推销理念,则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变化需求,很快将被市场所淘汰。因此,供电企业需不断引入竞争机制,突破传统垄断局势,促进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实现与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其次,实现效益目标的需要。供电企业一旦转变经营体制,电力营销则成为企业的主营。若要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更高的效益,企业就需逐步健全营销管理,改进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二、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现状

(一)人员队伍素质整体偏低

电力营销管理质量的优劣,与企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挂钩。从当前供电企业状况分析,营销管理人员水平仍良莠不齐。这和企业自身的人员结构不当,很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加上员工学历、技能等差距较大等因素相关,使得整个管理队伍发挥不了原有的作用。部分管理人员已步入中年,学历水平、专业技能相对较低,对各种新设备、技术较为陌生,甚至思想上排斥新事物,这就不利于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居民用电市场难以拓展

现阶段,居民用电市场不仅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天然气、风能等诸多可替代能源,逐渐与电能形成竞争,共同占据居民家庭用电市场。怎样应对挑战, 扩大供电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这是电力营销的核心所在。从现状来看,开拓居民用电市场最大的难点在于:市场敏感度低,供电产品得不到有效更新,企业的产品策划、销售和设计方式相对滞后,不能适应能源市场的变化需求。此外,我国出台的能源政策、相关管理体制也对电力市场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这些都不利于其市场的拓展。

(三)线损管理得不到重视

首先,抄表问题。关口抄表时出现违规抄表问题。为达到线损指标,部分单位少抄关口电量,甚至对关口电量肆意进行调整。其次,计量问题。少数计量设备,其质量不达标,使得电能表出现跳马甚至不走字,有些低压动力表得不到及时更新,也会出现失真问题。再者,素质问题。新型表轮呈现的内容较多,投放较快,错抄现象屡见不鲜。最后,线损管理失调,绩效考核力度小。供电企业的管理岗位,无法与生产岗位保持贯通,降损、技术降损管理极不协调。

(四)电费回收水平偏低

电费回收水平,对供电企业发展、营销管理工作的开展均有负面效应。基于供电企业当前实际,拖欠电费等问题屡见不鲜,对企业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极大不便。现阶段,供电企业多采用限电、停电等方式来解决电费回收问题。该类方法虽有效,但却会给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造成恶劣影响,甚至加速企业破产,对电力营销工作的顺利运行极为不利。

二、供电企业实施电力营销管理的策略

(一)积极开拓居民用电市场

首先,实施灵活性较强的销售策略。通过累积消费积分、赠送奖品等方式,积极引导居民用电消费,提升其忠诚度。其次,在居民区宣传用电知识,提倡新时期用电意识。供电企业应积极开展用电安全传播,鼓励广大居民积极消费。应设立和评选电能示范小区,相邀客户参观示范家庭的用电状况,引导客户形成时尚、前言的生活理念,并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再者,深入调查和分析市场,参与可替代能源的市场竞争。供电企业应积极研发可替代能源,在天然气尚未大面积铺设的今天,努力抢占家庭能源市场。应普及电热水器、电锅炉等销售,积极推广电能设施。

(二)积极推进电费回收、线损管理

1)电力回收。A.积极开展电费回收考核,采取科学的考核办法。B.充分借助先进技术,努力推广IC卡装置,并对新装、老户以及交费滞后的用户采用预付费装置,减少电费拖欠现象,确保电费能够有效回收。C.通过法律途径,及时催收恶意拖欠电费的用户,使电费能够按时回收。D.构建并落实电费风险预防机制。对于那些排灌用电或临时性用电客户,需通过预收电费等方式,避免用户恶意欠费。E.及时上报政府部门回收难题,努力获取政府的支持,保证电费能够正常回收。2)线损管理。A.清晰工作职责,重视考核管理。线损管理工作,应列为电力单位业绩考核范畴。B.构建电能量计量管理(TMR)系统,综合分析分区、分线、分压等电量平衡问题。C.积极推进电力改造,提供降损硬平台,并对各改造区进行有效管理;应严格执行抄表程序,避免抄表时间带来的线损波动,提升无功设备的运行效率。

(三)开展需求管理,采用多样化缴费方式

首先,重视需求侧管理,深入用电市场了解供电范围内的经济状况,对电力供应进行科学预测。其次,落实用电报装程序,认真考核报装环节。采用简单、便捷的“一站式”用电报装模式;积极开放电话、网上、上门等多种报装方式,为客户提供多方面、多角度的电力服务。在营业窗口,供电企业可积极设计、施工与电力供应相关的候选名单,便于用户选择,避免“三指定”行为再次出现;集中管理、拟定工程报价,并构建预算模板。再者,积极宣传电费储蓄、银行批扣或代收等电费缴纳方式,鼓励用户购买和使用充值卡,或网络在线缴纳电费,从而有效解决缴费难问题。

(四)努力提升电力营销人员的整体素养

供电企业应努力打造高素质的营销队伍,打好服务工作的“内功”。应通过薪酬、待遇等方式,广泛汲取学历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营销人才,提升整个营销团队的综合水平。应构建并落实岗位培训机制,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政策,为企业内部的营销人员提供晋升、深造等机会,从而实现整体素质的提升。应重视开展思政理论、职业技能等教育培训,保持营销团队的良好道德。应引进员工激励机制,将眼光放在整个市场,增加营销团队的合理流动。积极培养法律、经营管理及策划等方面人才,为电力营销建设提供人力支撑。

结论

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入,电力营销成为企业的主营。若要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更高的效益,企业就需逐步健全营销管理,改进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因此,供电企业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营销思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增供扩销,实现企业经济、社会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