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精准农业概论范文

精准农业概论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精准农业概论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精准农业概论

第1篇

关键词:3S技术集成;精准农业;应用;研究进展

一、前言

“3S”技术是以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l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基础,将RS、GlS、GPS三种独立技术领域中的有关部分与其它高技术领域(如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有机地构成一个整体而形成的一项新的综合技术。它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于一身,突出表现在信息获取与处理的高速、实时与应用的高精度、可定量化方面。

在信息社会,精准农业代表着农业发展的方向,精准农业的诞生和发展受到3S单项技术的推动,目前国内外关于精准农业的研究,主要内容仍然集中在3S技术利用上。

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无线电通讯技术、空间技术及地球科学的迅猛发展,3S技术已从各自独立发展进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阶段,并且在农业生命科学、交通网络、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区域管理、城市规划等诸多领域里得到了迅速广泛的应用。3S技术的集成为精准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而适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它不仅可为精准农业工作提供及时、可靠的基础信息,而且还可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其应用前

景非常广阔。

二、3S技术及其集成

(一)遥感技术(RS)

遥感(Remote Sensing,RS)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以及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光、微波等电磁波探测仪器,通过摄影、扫描及信息感应、传输、处理,从而研究地面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现代科学技术。现代遥感技术将向集多种传感器、多级分辨率、多光谱段和多时相为一体的方向发展,并将与GPS、INS、CCD等技术结合,从而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精度和更大的信息量来获取对地观测数据。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美军自7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的新一代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GPS接收机接收GPS卫星发射的导航电文,获得必要的导航信息及观测量,再经数据处理,从而完成导航和定位工作。目前,GPS可满足高精度实时数据采集的精度要求。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处理地理数据的输入、输出、管理、查询、分析和辅助决策的计算机系统。GIS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它不仅可以像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那样管理数字和文字信息(属性信息),而且可以管理空间信息(图形信息);二是它可以利用各种空间分析的方法,对多种不同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空间实体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区域内分布的现象和过程。

目前,GIS正向多功能、高精度、现势性强的时态GIS(TemporalGIS,TGIS)方向发展。

(四)RS、GPS、GIS技术集成

GPS提供适时而准确的定位信息,对于空间数据的确定有特殊的意义;RS技术利用某些仪器设备在不与被研究对象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收集数据,通过处理分析最后提取和应用有关对象信息,是一种高效的信息采集手段,具有极高的空间、时间分辨率;GIS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输入、存储、编辑、查询、分析、决策和输出空间图形及属性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即RS发现变化、GPS测量变化区域、GIS统一管理数据,形成“一个大脑,两只眼睛”的框架。

以GIS为核心的3S技术集成,构成了对空间数据适时进行采集、更新、处理、分析及为各种实际应用提供科学决策的强大技术体系。

三、精准农业及其产生背景和国内外发展现状

(一)精准农业的概念

“精准农业”也被称为因地制宜农业(Site Specific Farming)、处方农业(Prescription Farming)。精准农业的含义是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环境条件和作物产量的时空间差异性(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y),精细准确地调整各种农艺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各种投入(水、肥、种子、农药等)的量、质和时机,以期获得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等农业自然资源。

精准农业要求实时获取地块中每个小区(每1m2到每10Om2)土壤、水、农作物、光、热等信息,诊断作物长势和产量在空间上差异的原因,并按每一个小区做出决策,精确地在每一个小区进行施肥、灌溉、杀虫、除草、播种、耕作、收获等。

精准农业要求实现三个精确:一是定位的精确,精确确定灌溉、施肥、杀虫等的地点;二是定量的精确,精确确定水、肥、药、种子等的施用量:三是定时的精确,精确确定各种农艺措施实施的时间。

(二)精准农业的产生背景和国内外发展现状

1、产生背景。传统农业把耕地看作是具有作物均匀生长条件的对象进行管理,采用统一的耕作、播种、灌溉、施肥、喷药等农艺措施。传统农业一直忽视作物和资源环境的时空差异性,实行大田均匀施肥、均匀灌溉、均匀喷药等统一的农艺措施。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农业存在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普及,美国农业工作者于20世纪90年代初倡导并实施了精准农业。

2、国内外发展现状。精准农业目前在发达国家发展十分迅速,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1997年已建议将PA的研究与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日本政府专门启动了“2l世纪农业机械开发课题”,也将PA的相关技术研究列入计划。我国精准农业的研究和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但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视。2O02年国家科技部批准在北京农业科学院成立了“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成立了“精确农业研究中心”。“十五”期间,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与精准农业列入了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计划)。

四、3S技术集成与精准农业

精准农业是基于作物和资源环境的时空差异性,以最小投入、最大收益和最小环境危害为目标,以管理信息系统(MIS)、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3S技术为核心,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海量农业信息对农业生产实行处方作业的一种全新农业发展模式。

(一)作为精准农业的核心技术的GIS在精准农业中的具体应用表现

1、对GPS和传感器采集的各种离散性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差值运算,形成田间状态图,如土壤养分分布图、土壤水分分布图、作物产量分布图等。

2、对点、线、面不同类型的空间数据进行复合叠置,为决策者提供数字化和可视化分析依据。例如,不同作物由于其不同的生物特性对土壤类型、土壤养分、耕作层深度、水分条件、光热条件、有效积温等均有不同的要求,在进行作物种植规划和布局时,只需将上述各专题图层利用GIS的叠加功能,就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出各种作物的最佳生物布局,如果再将市场、运输等社会经济条件专题图与最佳生物布局图叠加,就可进一步规划出作物的最佳经济布局。

3、利用GIS的缓冲区分析功能,能直观地显示分析灌排系统的控制范围、水肥的有效渗透区域、病虫害的扩散范围以及周围环境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范围等。

4、利用GIS的路径分析功能,能够快捷地确定出农道、水系、机井等各种农业基础设施的最佳空间布局和机械喷施农药、化肥以及收获作物的最佳作业路线。

5、与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相结合,生成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生长状况“诊断图”(Diagnosis Maps)和播种、施肥、除草、中耕、灌溉、收获等管理措施的“实施计划”(Action Plan)。

6、利用GIS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计算作业区的面积、周长、坡度、坡向、通视性等空间属性数值。

(二)精准农业的关键技术需要GPS

精准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实时动态地确定作业对象和作业机械的空间位置,并将此信息转变为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贮存、管理和分析的数据格式,这就需要采用GPS。

GPS在精准农业中的主要作用有:精确定位水、肥、土等作物生长环境的空间分布;精确定位作物长势和病、虫、草害的空间分布;精确绘制作物产量分布图;自动导航田间作业机械,实现变量施肥、灌溉、喷药等作业。为实现上述功能,需要将GPS接收机和田间变量信息采集仪器、传感器以及农业机械有机的结合起来。安装有GPS接收机的农田机械及田间变量信息采集仪器,除能够不问断地获取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土壤压实、耕作层深度和作物病、虫、草害以及苗情等属性信息,与此同时还同步记录了与这些变量相伴而生的空间位置信息,从而为进一步生成GIS图层和专家决策提供了基础数据。

(三)卫星遥感是精准农业农田信息采集的主要数据源

卫星遥感具有覆盖面大、周期性强、波谱范围广、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是精准农业农田信息采集的主要数据源。

遥感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估算。作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其内部成分、结构和外部形态特征等都会存在一系列的变化。叶面积指数(LAI)是综合反映作物长势的个体特征与群体特征的综合指数。遥感具有周期性获取目标电磁波谱的特点,因此通过建立遥感植被指数(VI)和叶面积指数(LAI)的数学模型,就能够监测作物长势和估测作物产量。

2、土壤水分含量和分布监测。在植被条件和非植被条件下,热红外波段都对水分反映非常敏感,所以利用热红外波段遥感监测土壤和植被水分十分有效。

3、作物水分亏缺监测。干旱时,作物供水不足,一方面作物的生长受到影响,植被指数降低,另一方面由于缺水,没有足够的水分供给植物蒸腾蒸发,迫使叶片关闭部分气孔,导致植物冠层温度升高,因此通过遥感植被指数和作物冠层间数学模型的建立,能够监测作物水分的亏缺。

4、作物养分监测。作物养分供给的盈亏对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明显的影响,通过遥感植被指数与不同营养素(N、P、K、Ca、Mg等)数学模型的建立,能估测作物营养素供给状态。研究表明,遥感监测作物氮素营养水平的精度比监测其他营养素的精度高。

5、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应用遥感手段能够探测病虫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跟踪其发生演变状况,分析估算灾情损失,同时还能监测虫源的分布和活动习性。

(四)3S技术集成优势

GPS的优势是精确定位,GIS的优势是管理与分析,RS的优势是快速提供各种作物生长与农业生态环境在地表的分布信息,它们可以做到优势互补,促进精准农业的发展。如GPS和GIS结合提供了科学种田需要的定位和定量进行田间操作与田间管理的技术手段。RS与GIS结合提供了多种数据源,为建立农田基础数据库奠定了基础。

五、结论

3S技术集成为精准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适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与此同时,3S技术集成在精准农业应用中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深入开展遥感机理和农业遥感图像解译机理研究、进一步提高农田作业定位精度、加强农田基础数据库自动更新研究、更加重视新型农田机械与3S技术集成的整合等方法与途径来解决。

参考文献:

1、邝朴生,蒋文科等.精确农业基础[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

2、承继成.精准农业技术与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4.

3、刘金铜,谢高地等.精准农业概论[M].气象出版社,2002.

4、王长耀,牛铮等.对地观测技术与精细农业[M].科学出版社,2001.

5、王人潮,史舟等.农业信息科学与农业信息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6、张学俭.精准农业与3S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06(3).

7、郑可锋,祝利莉等.数字农业技术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学报,2005(3).

第2篇

[中图分类号] S4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5-0090-01

1 国内环境及国家政策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中国传统的粗放型作业方式正向“高产、优质、高效、持续"的精确节约型方向转变。瑕不掩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农业仍面临着不小挑战――农田除草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农业科平仍有很大差距。我国对株间除草应采取“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优先采用农业、物理防治,积极采用生物防治和生态防治,合理应用化学防治技术。因此,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必须立足于研发无污染、低能耗、智能化的机械式机器人。

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暨农机化工作座谈会召开,其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13年农机化工作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情况,研究农机化发展重要问题。关于当前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在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力促进下,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巨大成绩,得到了长足发展。

2 产品及技术介绍

产品为可拆卸的智能株间除草装置。图(1)为一个简易模型,仅供参考。

图(1)

可拆卸的智能株间除草装置可安装在家用拖拉机上,由多关节机械臂、末端执行器、雷达、嵌入式开发板、电机等组成。通过各部分的配合与响应,进行株间、行间的除草以及冠下的清耕等作业。

本组采用可安装在拖拉机或其他农业机器上的可拆卸装置,利用单片机原理进行控制,通过传感、识别等技术利用机械臂、刀片等装置进行除草,具有极大优势:(1)用简单的操作方法即在作业部进行除草机或中耕机的更换。所以, 很容易对应于不同的栽培方式,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2)不仅可实现多方面的株间、行间的同时除草,而且可完成树冠下清耕等管理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和资材的有效利用,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节能减排。

精准农业[1](Precision Agriculture)是20世纪80年代初,从农业生产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精准农业中的智能化农机具[2]在农田中指装有全球卫星定位仪、产量传感器及监视器的联合收割机及带有自动装置的播种机、施肥机以及其他与拖拉机配套的农机具。

精准机械式除草技术是精准农业的重要课题之一,其核心是获取农田中杂草的位置信息,通过除草执行机构,将杂草的茎铲断。此过程没有了农药的使用,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同时通过智能化的除草执行装置,实现了除草作业的低能耗和低碳化,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除草机器硬件部分由主体、多关节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等组成。软件部分主要包括导航控制和杂草检测。各种部件的联系极为重要,其中主体由客户已有的家用拖拉机担任。将可拆卸的智能株间除草装置安于主体上便可进行工作。由雷达检测装置周围植株并判断距装置的距离,将数据传到控制核心(由运行XP系统的嵌入式开发板承担)后进行分析,再由电机控制主体自主行走和机械臂升降,伸展与收缩,从而达到除草目的。另外,装置中的下位机系统采用稳定性高的 PLC 和人机界面搭建,中间继电器和一些开关、按钮等。车辆行进过程中装置周围环境的检测由雷达检测。

3 发展方向

杂草综合治理体系的主要环节[3]有:增强作物群体生长势;减少杂草密度;削弱杂草群体生长势等。由此,许多方法应运而生。如覆盖治草、人工除草、机械除草、化学除草、生物治草等。传统的人工除草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化学除草广泛被人们接受,其带来高效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严重的消极影响[4]:农田杂草抗药性明显增强,抗性杂草的数量增多,抗除草剂的杂草种类明显增加;除草剂混用不合理,从而药效差、造成药害;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这些已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并严重影响了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同时也违背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宗旨。为了在对环境污染最小,低碳排放,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除草效果,对机械式田间除草机械的研究已成为一种趋势。所以说智能株间除草机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陈桂芬等,《数据挖掘与精准农业智能决策系统》,科学出版社,2011

[2]刘金彤等,《精准农业概论》,气象出版社,2002

第3篇

关键字:建筑、精确性、环境设计

Abstract: Aiming at 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 put forward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 design should increase the " precision " principle and countermeasures. Accuracy refers to the design to the accurate extraction of different kinds of factors, the precise analysis of factor interaction mechanism and interaction, fine integration of factors, and with fine rules, precision standard for accurate descrip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content of design of precision design connotation, property, basis, effect and value are put forward, to guide the various types of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to the depth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dvancing the " precise construction industry " development.

Keywords: construction, accuracy, environment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7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由于人类自身需求的增长和消费的不断膨胀,使人居建筑与环境建设得到了空前大发展.面对建设空前膨胀,人本需求升级,资源危机,环境严重污染,自然生态的破坏,以及科技成果广泛应用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自动化和数字化,人居建筑与环境的未来发展倍受关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因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居建筑与环境发展模式已成为带有战略性和关键性的课题.设计是建设模式的先导和表达,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应以具有可持续性的设计为先导和示范.但如何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实施可持续性设计?切入点从那里开始可以有较大的突破?如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有效的实施?如何进一步发挥建筑学科的作用?当前比较时尚的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健康建筑、智能型建筑、节能建筑,可持续性发展的建筑等,如何确切定义、评价和经济估算?如何推广应用和普及?这些都是当前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精准性的内涵“精准性”内涵是指在设计的全过程中精细准确地确定相关决定因子,精确分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和互动程度,精巧地整合诸因子,提出精确的设计指标体系和目标体系,选用精良的建筑用材、设备用品、绿化物种等,通过精心策划和精致工艺制造,达到精简节约各种生态资源,建造精美舒适的生存环境,使人居建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品的目的.而且设计应为加工及使用管理过程中实施精良管理和总量、分量的有效控制提供前提和基础.各地区也‘应形成具有当地地域、环境、经济、人本特性的设计精细准则、精量标准和实施方案.设计“精准性”的内涵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实现“精准性”是一次变革的过程和一次革命的过程.如当前我国正在贯标实施中的采暖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1],若从建筑节能这一“精准性”设计目标出发,应从节能与住区规划布局、局地气候、日照环境、风环境、当地能源状况、地形地貌、保温体系、维护体系材料、供暖热源、供暖方式、供暖路径、住宅平面空间组合、室内通风组织、用户使用状况、工程施工状况、资金筹措、节支去向、法规、相邻用户使用状态、散热器、锅炉等设施设备运用、户内其他能源的利用、窗洞口尺寸、居住舒适度、建筑的耐用年限、建造能耗等方面的要素之间的综合作用机理和互动程度进行模拟分析与研究、精细准确的策划、提供精细准则、精量标准和整体设计方案,以保证建筑节能目标的“精准度”.

2精准性的属性

2.1整体性精准性有别于“标准化”又高于标准化,标准化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它具有固定性、单一性和同一性,局限于中间产品,强调的是尺寸的协调,产品的标准化、集约化生产.而精准性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强调动态同一,体现最终产品,强调是整体的一体化的协调,将最终产品置于更大的环境范围来整体性思考[2,3].2.2可控制性应能适时、适量、适地控制,以实现设计目标.2.3灵活性和多样性精准性要求通过不同因素的组合,不同质与量的组合,通过精良策划,精密结合,精打细算,按需要优化组合,以形成不同特点的方案,又可以形成在某些特点方面具有高度集成化的方案,所以个性突出,丰富多彩.2.4可匹配性由于在设计全过程中按一体化精致搭配而成,所以最终产品匹配准确、性能可靠.2.5明显的目标性由于所处地域、经济、人本、生态条件、生态资源和所处的时期不同,其精准出的结果是有很大出入的,因此精准性设计的对策和方案具有明显的目标性和多目标性.2.6可度量性精准性增加了产品可量化的指标的透明度,可以将这些指标体系用作评价、购买、租用、销售、使用、管理、纳费的依据.

3精准性设计原则的作用精准性设计原则可以是软的细则,也可以是硬的条件,还可以是一种回归原理的方法和途径.引导人们思索、探求和实践,逐步地走向可持续,它的作用和意义将逐步被人们认同.贯彻执行精准性设计原则促进综合量化设计的深入,改善以往设计中的一些模糊性,在更大环境范围内作到量入为出,宏观控制.精准性原则可促进产品以及产品接口匹配化,并通过精良技术,精良工艺制作,实现精准性产品.精准性原则可以使室内各项环境指标因子在互动情况下,得出精准的设计指标,为实现自动控制提供基础,满足人们的质量追求.精准性原则可以实现以较小的生态资源消耗获取更大的生态效益回报,并可针对资源消费不限定、无节制,进行有效控制.精准性原则可为实现对资源、能源的有效控制和监测提供基础,保证在更大规模和范围内实现社会的平等和公平.精准性可以对环境实现监测和保护,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保证人类健康.精准性原则可以针对不同人群的身心健康、体能状态,在动态的居住环境中提供居住需要保证,以体现最大的关怀度.精准性原则有助于使人居建筑与环境中的能流、物流、信息流、人流、技术流形成精良循环.达到资源的可再生、可重复利用.精准性原则要求设计成果不仅是方案图、施工图;而且还包括周围环境生态条件分析图;各工种利用资源状况图、表;以及运营工况,管理水平的动态监控技术软件等.精准性原则的实施将召集各专长人才汇集,汇集得越多,精准性程度越高,则具有越高的应用和学术价值.精准性原则是实现资源共享,便于实施最佳配置的有效途径.精准性设计原则可以变粗放建筑业为精准建筑业.克服以往在学科领域方面存在的专一化、单一性设计,实现相关因素综合集合,精心考虑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作用机理和作用功效.精准性设计有利于对人居建筑环境实施有效控制,保持持久的高水平和高品味的生存质量.精准性设计可建立生态仿真模型,使设计科技化、仿真化.精准性设计能为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应用提供条件,使传统产业升级.精准性设计观念可以拓展设计者从更宏大的环境条件中去汇集创作灵感.数千年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如今逐步走进“精准农业”.如意大利种植主利用卫星监察葡萄园里葡萄的生长过程,用电脑分析生长中葡萄的糖分和丹宁酸含量,以决定灌溉、施肥的适时方案并确定适宜的收割日期,还通过卫星追踪葡萄病菌.我国农业在示范区也开展卫星定位、精准灌溉、精准施肥和控制农用药等精准设计和精准技术.农业精准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它为种植业带来变革,也带来新的发展前景,其影响是深远的.

5结语

人居建筑与环境是人类自身人为创造和制造的,它比农业更具有人为控制性.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为精准性设计的理念和技术提供了条件,使人居建筑与环境实施人为控制成为必要和可能,可以达到可靠、有效、有序、有量和可调的设计目标.树立精准性的设计观念,明确精准性设计原则,建立精准化目标设计体系,实施科学严谨的设计方法是实现“精准建筑业”的基础和关键.本文提出“精准性”的内涵、属性、作用和价值,可以引起人们对人居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的更大关注,并使精准性设计技术的精准程度不断提高,方向不断拓展,使人居环境质量迎来新面貌、新情感,也带来建设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桂文,周淑萍.住宅科技概论[M].哈尔滨:黑龙江民族出版社,1999.

第4篇

关键词: 课程成绩考核模式 网络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 特色作业 提问式考勤

《环境保护学》是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是一门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变化、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应用课程,主要内容为各类环境污染的成因、危害和防治方法。目前我国面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1],因而开设本课程可弥补农学专业教育的不足,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思维。

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同学们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2]。课程成绩考核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成绩评定,公平合理的成绩考核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3]。为提高环境保护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各高校的任课教师均十分重视教学手段的创新性研究和实践[4]-[6],但目前对于课程成绩考核方法改革的研究还比较少。

为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本教研组以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工程建设为契机,对成绩考核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将其应用于2013-2015年的实际教学中,并根据教学效果反馈进行了完善,逐渐形成了本教研组在成绩考核方面的特色。

1.改革的必要性和思路

本课程的传统考核模式:(1)期末成绩占总成绩70%,形式为课程论文或开卷考试,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决定;(2)平时成绩占20%,形式为课堂回答问题或小作业等;(3)点名式考勤占10%。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该考核模式存在一定不足:(1)学生平时学习积极性偏低,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存在随意逃课的现象;(2)期末课程论文成绩评定标准不够科学合理,开卷考试试题内容过于宽泛和乏味;(3)平时作业数量多、内容陈旧,使得学生负担重、兴趣低、疲于应付,且存在互相抄袭的现象;(4)单调乏味的点名考勤,占用课堂时间,且对师生关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传统的成绩考核模式应该加以改革,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本教研组从改革课程考核方法入手,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建立了课程成绩考核体系:(1)降低期末成绩的比重至60%,增加学生对选择考核方式的参与程度,并对课程论文和开卷考试方法进行革新;(2)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至30%,平时成绩设置为网络学习评价、自我评价和特色作业三个模块;(3)考勤比例仍为10%,采用提问式考勤的方法。

2.期末成绩考核方法改革

2.1考核方式的投票决定

与必修课不同,选修课在考核方式上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开卷考试或课程论文。本教研组认为由学生投票决定是可行的,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具体程序:课程进行至半程或三分之二时,由任课教师介绍各个考核方式的特点和要求,然后学生利用纸质选票或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等进行投票,投票完毕,由任课教师根据多数同学意愿决定考核方式。经实际教学检验,选课同学对该方法的认同感和满意度较高。

2.2课程论文考核方法改革

课程论文是选修课程采用较多的考核方法,同学们可根据自己兴趣和爱好,查询资料撰写论文。然而,由于课程论文在成绩评定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使得评分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部分同学对课程论文写作的认识存在误解,写作用语一味迎合批改教师以期取得高分;由于批改标准不一,部分同学不认真对待,滥竽充数交差,甚至抄袭。因此,我们认为应该进行课程论文的标准化批改,将成绩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引导学生认真对待、规范写作。改革后的评分标准见表1,其特点是注重格式、创新性和可读性,有利于养成科学的文献查询和写作习惯,还可为后续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此外,本教研组还要求学生提交课程论文的电子版,由任课教师制成课程论文集(电子书),于网络空间或者打印存档。由于涉及自身的荣誉感,学生写作认真程度显著增加,论文抄袭现象显著减少。

2.3开卷考试内容改革

环境保护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较多,传统的考核对于内容广度和深度要求较高。对于选修课来说,过多的知识点和过高的难度,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教研组认为开卷考试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开放包容,形式可以借鉴公务员考试申论部分的模式,分为3-6大题,要求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利用课程知识解决当前实际问题,如:(1)论述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2)探讨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3)发表对当前突出的具体环境问题的见解;(4)研究当前某具体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等;(5)结合农学专业知识,讨论如何实现绿色农业。

3.平时成绩考核方法改革

3.1网络学习评价

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教研组在学校建立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建立了“环境保护学”网上课程。网上课程的建立,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得学生能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式交流[7]。同时,提供了一种新的成绩考核模式――网络学习评价,教研组将此方法应用于环境保护学成绩考核中,比例为10%。具体方法:要求同学们定期进入网络课程进行学习和交流,结课时由任课教师进入系统中的学生学习统模块计,查看和汇总学生登录次数、进入课程次数、发表讨论次数、回答问题次数、查看教学材料次数等,并进行评分。教学实践表明,网络学习评价是一种精准和合理的成绩评定方法,可促进师生的交流,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新技术平台实现自主学习。

3.2自我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效果和状况的评分,代表着自己对自己学习态度和效果的认可程度[8]。在2013-2015年的实际教学中,教研组要求选课同学进行自我评价,方法:(1)学生对自己的听课效率进行评价,教师也对学生进行评价,若两者严重不符,则酌情扣分;(2)学生对自己的期末成绩进行预测,若预测成绩与实际成绩误差≤10%则给满分,若误差超过10%则表明对自身学习水平认识不足,扣除相应分数。教学跟踪结果表明,学生的自我评价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和认知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约束能力,间接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3.3特色课程作业

传统的作业一般要求各种资料查询、罗列和分析等,部分不仅作业枯燥乏味,还会增加学生学习负担。教研组认为作业应该简单、新颖、与时俱进,提高同学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教研组推出了特色课程作业,并根据认真程度和新颖性进行评分:(1)要求用手机拍摄自己身边的环境污染图像,制成环保视频;(2)要求用智能手机下载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查询软件、查询学校周边或者家乡的环境污染数据;(3)要求分组讨论如何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4)看环境保护纪录片,写出观后感。经实际教学验证,同学们对此类作业的兴趣较高,完成较好。

4.考勤方法改革

目前,普遍存在的逃课现象影响了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也是对教师劳动的不尊重,因而各高校非常重视点名考勤。但是,该方法单调乏味、占用课堂时间,过多的点名还会影响师生关系,降低学生参与课堂的意愿。教研组认为采用提问式考勤方式不仅可以起到点名的作用,还能加强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由于提问式考勤覆盖面和效率不如点名方法,因此提问式考勤需要提前规划尽可能增加覆盖面,还需要与点名方法相配合。

5.结语

本教研组以山东省名校工程建设为契机,从已有成绩考核方法的现状出发,对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引入了期末考核方式选择的自由投票,革新了课程论文的评分标准和开卷考试的内容,注重了网络学习评价、自我评价、特色作业和提问式考勤的积极应用。考核模式应用于2013-2015年的教学实践后,教学反馈见表2。由表可见,自由选课的总人数随年份有所增加,表明该专业学生较为认可课程的教学改革;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对课程的期末考核形式进行民主投票,三届均为课程论文,选课同学对投票模式及后续的论文评阅方法认可度和满意度较高;期末成绩及格率达到100%,平均分数逐年增加,且均大于80分;三届同学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评价分数均大于94分。课程论文选题统计结果表明,多于60%选课同学的课程论文涉及水污染监测、土壤污染成因、PM2.5防治和噪声污染危害等,表明同学们比较关注当前社会环境和生活中常见问题出发,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了解和解决当下问题。因此,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学习成绩,改善了课堂气氛,促进了环境保护学课程教学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华.“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目标任务[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6 (1): 3-7.

[2]李凌绪,李平亮,邢小霞.应用型本科农药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构想[J].科教导刊, 2016 (5): 125-126.

[3]罗兰,李平亮,杨从军,等.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成绩考核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考试周刊,2015 (57): 1-3.

[4]董怡华,冯治宇,林静雯,等.“环境保护概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 42-45.

[5]赵本良,章家恩,秦钟.高校公选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改革实践及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29): 110-111.

[6]代莹,王伟,张敏,等.《环境保护概论》通识教育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 (1): 64-65.

[7]罗小勇.网络教学平台在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2 (17): 336-337.

第5篇

关键词:北美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pes);兵蚁;形态特征

中图分类号:Q969.29;S41-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8-4699-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8.018

白蚁是最古老的社会性昆虫,其危害却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曾被国际昆虫生理生态研究中心(ICTPE)列为世界性五大害虫之一[1]。全世界已知白蚁共281属2 600多种,隶属于7科14亚科。散白蚁属(Reticulitermes)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属,已定名111种[2]。散白蚁属白蚁广泛分布于温带及亚热带地区,为土木两栖性白蚁。随着木材的大量进口和木质包装的重复使用,在口岸截获白蚁的种类和频率仅次于鞘翅目昆虫[3],截至2014年底,全国各口岸已报道截获的白蚁近百种,多为乳白蚁和散白蚁,其中北美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pes)截获的最多。

本试验以北美散白蚁作为研究对象,与中国常见的5种散白蚁黑胸散白蚁(R. chinensis Snyder)、黄胸散白蚁(R. flaviceps Oshina)、栖北散白蚁(R. speratus Kolbe)、圆唇散白蚁(R. labralis Hsia et Fan)和尖唇散白蚁(R. aculabialis Tsai et Hwang)进行形态比较鉴定[4]。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6种散白蚁的采集时间与地点见表1。在采集样品时,若样品数量比较大,则直接将携带虫体的木块或者土块收集至样品储存袋或者塑料盒中进行保存。后期的人工饲养在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物检疫实验室完全黑暗的条件中完成。饲养条件:温度为25±1 ℃,湿度为70%±5%。若采集的样品数量较少,则直接将样品用100%的乙醇浸泡,并将其保存于-20 ℃冰箱中,每15~20 d更换乙醇。

1.2 方法

1.2.1 散白蚁兵蚁形态鉴定主要依据 本试验采集的散白蚁为工蚁与兵蚁两个品级。在散白蚁的传统形态鉴定中,由于工蚁存在强烈的趋同现象,无法通过工蚁的外部形态特征对散白蚁进行分类鉴定。因此,本试验通过对散白蚁兵蚁体部形态特征和量度对散白蚁的种类进行分类与鉴定。

1.2.2 散白蚁兵蚁分类鉴定特征 通过收集与整理《中国白蚁学概论》、《外来森林有害生物检疫》与相关文献资料中对散白蚁兵蚁体部形态特征与量度的相关信息,将其与采集到的样品进行核对,看数据之间是否相互匹配。

1.2.3 散白蚁兵蚁图像采集 利用蔡司高级体视显微镜(STERAD ZEISS Discovery V12)和奥林巴斯体视显微镜(SZX16)对采集到的散白蚁兵蚁样品进行解剖与拍照,记录相关的测量数据,并对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中的图像和数据进行对比。

2 结果与分析

2.1 散白蚁兵蚁形态特征

2.1.1 黑胸散白蚁 黑胸散白蚁兵蚁形态特征如图1所示。头部与触角的颜色均为暗黄色,被稀毛;上颚为棕褐色,形状为镰刀状;囟非常小,不十分明显,位于头部前端位置;头部正面长而扁,形状近似长方形,两侧边缘相互近似平行;腹部为黄色且有密毛;触角节数为15~17节;前胸背板上宽下窄,从上看似倒梯形。

2.1.2 黄胸散白蚁 黄胸散白蚁兵蚁形态特征如图2所示。头部为淡黄色;触角颜色比头部颜色略深一点,呈黄色;上颚为深褐色,形状为镰刀状,端部尖且细;触角为15节;头部的形状近似长方形,且两侧的边缘相互近似平行;前胸背板前缘比后缘宽;腹部毛浓密,呈淡黄色。

2.1.3 栖北散白蚁 栖北散白蚁兵蚁形态特征如图3所示。头部为深黄色,前端的颜色较深,偏淡褐色;触角与头部颜色相近,为深黄色;上颚为黑色,形状为镰刀状;触角为14节;头部为长卵形,两侧边缘不平行且在末端处向内弯曲;前胸背板前缘的宽度约为长度的2倍,从上看似元宝状;腹部呈黄色,毛浓密,形状近似长椭圆形。

2.1.4 尖唇散白蚁 尖唇散白蚁兵蚁形态特征如图4所示。头部与触角均为赤黄色;上颚为深褐色偏黑,颚基部为浅褐色,形状为镰刀状;头部近似长方形,两侧边缘相互平行;前胸背板近似半圆形,前缘宽于后缘,且在前缘上有一处凹陷;腹部较短,呈淡黄色,毛较密。

2.1.5 圆唇散白蚁 圆唇散白蚁兵蚁形态特征如图5所示。体形较小,头部与触角均为深黄色。上颚较短,端部较尖,呈深褐色,形状为镰刀状;触角有16节;头部形状近似长方形,两侧边缘相互平行;囟比较明显,位于头部中央位置,略凹陷;前胸背板近似心型,前缘中央有明显的凹陷,后缘为弧形;腹部为淡黄色。

2.1.6 北美散白蚁 北美散白蚁兵蚁形态特征如图6所示。头部与触角颜色略淡,呈淡黄色;上颚较细长,端部尖而细,呈深褐色,约与头宽等长;头部近似长方形,两侧边缘不平行,头长约2倍于头宽;触角有16节;腹部具有较多的毛。

2.2 散白蚁兵蚁形态特征与量度比较

对图1至图6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与《中国白蚁学概论》、《外来森林有害生物检疫》中6种散白蚁兵蚁的形态特征描述基本相符,只有少部分的描述有差别。其中,在上颚方面,6种散白蚁兵蚁上颚的颜色均为深褐色且形状均为镰刀状;北美散白蚁兵蚁与其他5种散白蚁兵蚁相比其上颚较为细长,而圆唇散白蚁兵蚁的上颚较短;黄胸散白蚁和北美散白蚁上颚端部比较尖且细。在头部的形状方面,除了栖北散白蚁之外大多为近似长方形;头部的颜色大多为黄色,只在深浅程度上有差别。前胸背板在形状上很相似,前缘均宽于后缘。触角的形状几乎一样,只在节数上有差别。由此可见,6种散白蚁兵蚁中的各个部位形态特征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很难通过兵蚁形态特征进行区分。

6种散白蚁兵蚁的量度见表2。由表2可知,与《中国白蚁学概论》、《外来森林有害生物检疫》中全虫体长、头长至颚基、头长至颚端、头宽、前胸背板长、前胸背板宽、后足胫节长的量度进行对比后发现,实际测量的数据与资料中的量度是相吻合的。除了全虫体长上存在一定的差别之外,其余部位的量度之间存在相互重叠的现象。很难从量度上对6种散白蚁进行区分。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对散白蚁兵蚁头部形状和颜色、上颚形状、前胸背板形状等体部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种散白蚁兵蚁形态特征确实存在差异,但这些差异还不足以将6种散白蚁准确、快速的鉴别出来,只能对个别种进行区分[5]。蔡邦华等[6]指出不同种之间的差别都是相对而言的,很难通过体部上的差异进行精准的鉴别,并且大部分体部的量度之间存在相互重叠的现象。因此,说明通过兵蚁的形态特征与量度上很难对6种散白蚁进行准确的区分[7]。

通过传统形态学分类方法对本试验的6种散白蚁进行鉴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采集的样品中兵蚁数量较少的情况下,虽然能够获得相应的量度,但无法排除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8]。第二,观察与测量所使用的仪器不同,通过人为对兵蚁测量部位的判定,可能会导致测量的结果出现偏差[9]。第三,散白蚁形态特征会随生存的地理环境和取食习惯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同一种散白蚁的兵蚁在不同地区出现体色、大小不一致的现象[10]。

依据6种散白蚁兵蚁的传统形态学特征与量度鉴定到种比较困难,需要借助有翅成虫的形态特征与量度之外的数据才能够更好地对散白蚁进行分类与鉴定[11]。因此,将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传统形态学相结合对散白蚁进行种类鉴定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蔡邦华,陈宁生.中国经济昆虫志[M].第8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

[2] 邓 锋,刘延胜,庞正平,等.散白蚁属Reticulitermes分子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J].四川动物,2014,33(4):627-633.

[3] 庄永林,杜国兴,周明华.我国进境木材中白蚁检疫的回顾与展望[J].植物检疫,2004,18(5):296-299.

[4] 杜心懿,杨明昆.散白蚁为害特点、分群规律及其防治[J].白蚁科技,2000,17(4):25-27.

[5] 喻 敏.中国土白蚁属常见种的形态和分子鉴定[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4.

[6] 蔡邦华,陈宁生.中国南部的白蚁新种[J].昆虫学报,1963,12(2):167-198.

[7] 王新国,王定国,梁 帆,等.八种乳白蚁兵蚁的形态学研究[J].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28(1):1-7.

[8] 权永兵,廖 力,张卫东,等.乳白蚁属Coptotermes(Isoptera: Rhinotermitidae)检疫分子鉴定研究进展[J].环境昆虫学报,2012,34(3):354-362.

[9] 卓 奕.湖南五种白蚁形态学特征及黄翅大白蚁生物学特性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4.

第6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工艺美术;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092-02

“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的转变不仅仅只是名词上的变化,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多的联系,是对立统一一脉相承的,为了更好地区分两者之间所存在的侧重点,掌握其发展趋势,首先需要对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内涵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内涵

1.工艺美术。“工艺美术”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封建时代。在封建社会,工匠通过将美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所制作的手工制品极大地丰富了当时的市场,这些制品在市场竞争中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这促使工匠不断追求技艺的提高,色彩的华丽,这也促使了工艺美术发展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的不断提高,其实质是在应实际生活要求而产生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极密切的关系。

2.艺术设计。“艺术设计”这个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于19世纪初在欧洲爆发的“工艺美术”运动,一直到20世纪初包豪斯学院的成立才使这个概念得以确立。由于十九世纪欧洲工业化的发展,给市场带来的负面效应促使造价低廉且质量粗糙的工业产品繁多,一些对产品要求严格的艺术家看到这一现象反映出设计方面的严重缺陷,开始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他们的这一行动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促使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发生。这次运动的主要特点是:反对工业产品大批量制作;反对浮华与造作的装饰特点;在设计上,偏重于欧洲古典风格与东方美学风范。随后,“工艺美术”由英国转向欧洲,在欧洲其发展的形式为“新艺术”运动,接着又发展成为“装饰艺术”运动。直到20世纪初期,“现代设计”出现在人们的眼里,“艺术设计”这一观点才逐渐得以确立。德国包豪斯学院的建立是这一观点确立的关键性事件。包豪斯设计学院成立于1919年,该学院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钻研新的艺术形式与艺术手段,适应工业化时期市场的需求,加强产品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使其产品的设计更加满足大众的需求。

二、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区别

1.服务对象不同。在旧石器时代,器物文化的发展是十分漫长的。有的器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使用后才被人们认可并加以应用。各种器物的发展有自己本身的发展形式。相比较而言,处于较封闭状态的封建自然经济与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商业活动发展水平不高,因此工艺美术的面相对狭窄,而生产出来的手工艺美术作品,多是供给宫廷使用。而艺术设计是工业革命与商品经济结合的产物。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产品的功用性不断地提升,从产品的设计方面来看,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更多地符合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求,由此可见,其面向的是市场与大众。

2.美学价值不同。传统的农业以及手工业生产方式与其价值模式的结合产生了工艺美术,因此说工艺美术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而艺术设计是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工艺美术结合了科学与艺术的先进之处,艺术设计的特点主要是人性化、时代性与集成性,并且学科之间交流频繁。而艺术设计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宗白华曾说过:“懂艺术美学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艺术美学。”而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状态目前还是以画室为主。

3.研究的范围不同。从田自秉的《中国工艺美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范围无非是器、织、雕、染、塑、绘这几个方面。从尹定邦的《设计学概论》讲到的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的三大类型可以看出,其参与的范围要比工艺美术要广泛的多。从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来看,艺术设计的发展几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并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而不断的发展。所以说,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具备鲜明的时代性。

4.二者的教育模式和专业设置。传统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传播方式比较单一与封闭,往往存在于师徒关系与家族关系中。熟练的传统手工业者,对于本行业的传授形式几乎是凭经验而定,因此说,其主要的方式便是经验多的积累,其缺点便是缺少系统的知识归纳与总结。传统的手工业者把自己毕生的经验传授于自己的后辈与门人,保护技术的传播与流传。而现代的艺术设计理论系统主要是受西方的思辨哲学的影响,形成一种系统的,理论化的知识,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有的以书刊,录像等传播方式进行传播。艺术设计还应用了科学的系统论来作为系统的指导方法,采用现代系统论的成果,是人类的思维模式与研究方式的又一次发展与变革。传统的工艺美术包括染织、装潢、陶瓷、服装、特种工艺等工艺,现代的艺术设计包含了一些新的层面,包括工业设计、包装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平面广告等方面。造成二者的不同的根本原因便是社会背景的不同。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产品也有了相应的发展,艺术产品反映当时社会的市场需求与社会发展。

经过以上的对比,笔者详细讨论了“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关系以及观念的转变,并得出以下的结论,这些结论只是普遍的现状。(见表1)工艺性艺术设计对产品的外观要求很高,并强调实用性与观赏性,以及包含的文化蕴涵。工业性艺术设计要求科学性以及精准性,并要求能从事机械化的批量生产。

三、小结

根据以上对于“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的解释,艺术设计所包含的范围要大于工艺美术所包含的方面。虽然“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都收到了西方近代设计文化和思想的影响,但是这两种艺术方式也有我国本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当我们把一个艺术形式的产生与其社会环境结合起来,我们就会发现传统工艺产品在满足其本身要求的功用性之后出现的产品便是艺术设计要研究的对象。也就是说,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之间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它们只是一个艺术形式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反应形式而已,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满足人类的生活发展需要,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总之,分析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关系,是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需要,也是时代环境下的要求。从历史的发展水平来看,工艺美术转向艺术设计是艺术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劳务输出;民族地区;职教扶贫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4-0052-04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扶贫工作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职教扶贫作为扶贫的重要措施逐步受到国家的重视。据研究显示,“农村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家庭收入有着显著的作用,平均回报率约27%”[1]。在此意义上,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具有促进脱贫与防止“返贫”的功能。民族地区是扶贫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如何根据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以脱贫与防止“返贫”为终极目标,构建有效的职教扶贫模式是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重要路径。职业教育本身是以学员直接创造社会财富能力的提升为导向,因此立足民族地区农业劳动力相对富余的现实境况,从劳务输出视角构建职教扶贫模式有助于推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愿景的实现。

一、民族地区职教扶贫模式的逻辑起点

职教扶贫并非一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宏大叙事,而是基于社会现实的实践审思。尤其把其置于精准扶贫政策境遇中,其实践导向尤甚。民族地区职教扶贫的核心任务是致力于解决民族地区农民收益的问题,而增收的潜在假设是民族地区具有通过职教扶贫增收的潜力和通过职教扶贫增收的现实需求。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内涵诠释

精准扶贫是有别于传统粗放式扶贫的新概念,其不是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的否定,而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扶贫工作的新要求。《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6)》认为,“中国的精准扶贫是运用统筹、协调、分类的科学方法,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坚持全过程责任式管理,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扶持、精准管理的综合治理贫困新方式。”[2]精准扶持是对扶持方法有效性的规约,强调“精准扶贫不应该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帮扶,而且要有教育、技能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帮扶。”[3]其“是为了抵消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下降而必需采取的措施,也是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摆脱贫困的根本保证。”[4]然而,就民族地区的贫困现状而言,当前的贫困主要属于相对贫困,造成这种贫困的原因除经济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外,人口的教育水平、人口掌握技能专业性与相对滞后的思想观念也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是提升教育水平与专业技能,转变思想观念,推动就业的长效方式,与精准扶持具有天然的逻辑联系。因此,强化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工作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推动二者的相互衔接与支持,是把民族地区潜在劳动力转换成现实劳动力,促进民族地区人口经济收益增加,推动社会稳定的有效方式。

(二)民族地区居民转岗就业的现实困境

民族地区贫困的本质问题表现为财富的创造与实际的财富消费不对等,即实际消费需求大于创造的财富总值。职业决定着居民的收入,因此为摆脱贫困,求职与转岗问题的解决是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必要途径之一。“推拉理论”(push and pull theory)认为,“流入地的那些使移民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就成为流动人口的拉力,而流出地的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流动人口的推力。人口迁移就是在流出地的推力和流入地的拉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完成的。”[5]民族地区经济与发达地区经济之间的差距逐步加大促使推力与拉力共同增强,因此民族地区劳动力“候鸟式”迁徙已成为常态。然而,在这种“候鸟式”迁徙的背后,缺乏技术支撑的体力型职业的不稳定性使得多数民族地区居民收入不稳定,容易造成“季节性”贫困。如在建筑业不景气的境况下,依靠在建筑业做体力劳动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很多民族地区家庭收入急剧下降,“季节性”贫困成为多数民族地区家庭贫困的常态。鉴于此实况,通过职教扶贫的方式促使民族地区靠出卖体力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获得专业性技能,以此谋取相对稳定的职业,这有助于脱贫与防止“返贫”。

(三)民族地区遗传性贫困的恶性复演

据研究显示,全国的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288提高到2012年的0.474,不平等程度增加了65%。农村的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2124提高到2011年0.3897,增加了83%。不平等程度的扩大意味着处于收入分配底端的贫困人口越来越难以享受经济增长的好处,即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下降[6]。具体表现为“遗传性”贫困,即贫困基因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呈现出家族特征。遗传性贫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贫困家庭因经济收入偏低,无足够的资源用于子女教育,从而使得子女只能“遗传”祖辈的“体力活”职业,周而复始地重复着贫困的生活,这属于教育上的“遗传性”贫困。二是因缺乏现代教育,贫困家庭的文化属于“享受型”阶层认同文化,他们认为贫困属于自己家族的“命”,因此家族愿意接受现有的贫困生活方式,这属于观念上的遗传性贫困。三是民族地区由于地方经济发展难以消耗现有的劳动力,因此大量劳动力常年漂泊于城市,贫困的相关政策其完全不清楚,加上部分农村富人阶层与村委力争占有扶贫资源,因此在外务工人员很难被识别为贫困对象。这属于政策落实错位导致的“遗传性”贫困。四是现代社会的“职业遗传”性贫困。因缺乏教育,民族地区的社会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外出务工人员通常是先外出的带后外出的,因此其从事的职业单一,致贫风险高。如贵州省S县的贫困村M村,全村1921名成年劳动力中有85%从事建筑业,其中,有50余羰且患胰代人同时在建筑工地从事体力劳动。这种“职业遗传”既降低家庭乃至村庄的抗贫困能力,也使贫困在代际间传递。以劳务输出为导向的职教扶贫模式有助于减轻遗传性贫困的恶化。

二、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模式的逻辑结构

劳务输出本身属于民族地区实然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式,传统的扶贫模式也认同职教与劳务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然而由于缺少精准管理致使职教促进劳务输出的效率不高,因此以劳务输出为导向,从职业教育的视角构建职教扶贫的理论框架是研究的核心任务。

(一)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模式的内涵解读

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模式探讨的逻辑起点主要包括职业教育、扶贫与劳务输出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民族地区劳动力转岗就业的现实困境与民族地区“遗传性”贫困的恶性复演。在此基础上,职教扶贫目的在于通过职业教育促进劳动力转岗就业,减少或防止“遗传性”贫困问题以达致减贫与脱贫的效果。就研究的核心词汇而言,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核心词汇,即劳务输出、职业教育、扶贫模式。劳务输出是该模式构建的目标导向,职业教育是该模式所蕴含的方法或路径,扶贫模式是对职业教育与劳务输出在该模式中所发挥的功能的规约,而且最终目的促进民族地区脱贫。三个关键词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是:职业教育促进劳务输出,劳务输出推动“脱贫”与防止“返贫”,这即是基于劳务输出职教扶贫模式内涵解析的内在逻辑。

(二)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模式实践框架

职教扶贫本身是指向扶贫的实践路径,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与思路的明确性,这是职教扶贫模式指导民族地区扶贫实践工作的必然要求。基于对民族地区现实境况的研究,结合职业教育自身的内在逻辑,设计出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模式实践框架,该框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何人接受职业教育、怎么培养人才与怎么实现脱贫。

1.职教扶贫对象的识别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实施职教扶贫模式的首要环节。劳务输出模式之所以适应于民族地区,其原因在于民族地区因经济落后致使其劳动力“自消耗”能力较差,因此民族地区劳务输出的潜能相对较大。劳务输出是输出方与接收方的双向行为,因此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对象的识别应从输出方与接收方同时着手。接收方即劳动力市场,需要对劳动力市场展开调查,确定现实的劳动力市场需要何种人才。同时对民族地区的劳务输出潜在对象展开学习评估,评估其适合接受什么类型与层次的学习。在劳动力市场需求与评估结果之间寻求契合点,处于契合点的劳动力即可归为职教扶贫对象。此外,关于劳动力市场真实需求的调研要对职业具有预见性,尽可能避开短期即会消失的职业,因民族地区人口本身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其在城市求职存在困难,因此稳定性相对较强的职业对其尤为重要。

2.职教人才的培养培训

职教人才的培养培训属于职教扶贫模式的核心环节。按照职教的规律,在对象识别清楚之后,需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已确定的对象制定人才培养培训的标准与规格。人才培养培训规格的确定需扶贫主体、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与相关职教专家三方参与,以确保规格的实效性。根据确定的人才规格,培养培训主要采取三种模式,即基地培训模式、驻村培训模式与职校培养培训模式。基地培训模式即扶贫主体把培训对象直接送到未来的生产与工作现场进行培训的模式,在培训期间扶贫主体承担着组织者与监督者的角色,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监控。驻村培训模式指把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技术人员聘请到学员居住地开展职教培训的模式。扶贫主体承担着组织者、监督者与资源调配的任务,这种培训模式的成本消耗较基地培训模式低,与居民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易于组织与实施。职校培养培训模式指把学习者直接送到职校或技校参与培训的模式。针对民族地区的实际,职校培养对象主要指民族地区初中毕业的青年,他们可以进入职校接受学历教育。培训主要针对已难以进入职校接受学历教育或不愿意进入职校接受学历教育的人口,通过短期培训,他们可以掌握一门就业技能。

三种模式各有优劣,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职教模式。基地培训模式通常培训的实效性更强,但可能在现代职业理念的引领上较为缺乏,且培训成本较高。驻村培训模式实施较为便利,成本也较低,但从劳务输出的视角而言,学员最终需进入发达地区就业,因此相关的技术性培训在居住地难以获取实践训练资源。从理论上而言,职校培养培训模式专业性较强且培训效果较好,然而需要关注的问题是职校能否有足够的模拟训练场所或其实践基地能否满足短期培训的需求。

3.职教成果的现实转化

职教成果转化的过程即职教达致脱贫目的的过程。职教成果可视为学员掌握了现代职业教育观念,了解现代就业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同时掌握相应行业所要求的员工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实现职教成果的转化即学员顺利走上与其职业学习相对应的岗位,且此类岗位具有相对稳定期。这样培训学员才不至于劳命奔波于各就业岗位。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依次需要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宿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稳定的就业带来的是稳定的收入,基本的衣食得以保障,同时能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与社会归宿感,生活的自信心得以提升,相应地其才能得到同辈群体的尊重而非怜悯。在此意义上,职教扶贫成果的转化是解决农民物质与精神贫困的重要路径。职教扶贫要达致扶贫的目的,最后的环节则是协助参训学员走上相对就业工作岗位,甚至可能的情况下协助其构建自身的职业愿景,这样职教扶贫的使命才算基本完成。

三、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模式的实施保障

以劳务输出为导向的职教扶贫模式是职教扶贫的理论构架,是对基于职教扶贫的民族地区长效扶贫模式的探索,然而落实以劳务输出为导向的职教扶贫模式需要相关的保障措施。

(一)政策与资金支持:职教扶贫模式的资源保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7]民族地区职教扶贫模式作为智力帮扶模式,是国家关照民族地区弱势群体的一种方式。政策支撑与资金投入是该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政策支持既表明国家对职教扶贫的重视,能提升职教扶贫的社会认可度或“正式”性。民族地区扶贫本身是资源消耗的事I,从职教扶贫的规划、实施、监管与后期的就业等环节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况且民族地区经济条件本身不好,扶贫对象难以自身出资参与学习,因此职教扶贫模式的实施需要充裕的经费支撑,否则职教扶贫目的难以实现。

(二)施与监管严格:职教扶贫模式的过程保障

实施与监管严格同属于过程性保障的重要内容。精准扶贫的实施要突出“精准”,要求扶贫对象识别要精准,职教实施过程要精准与就业支持要精准。扶贫对象识别要精准指帮扶真正的贫困户,尤其是已在职教扶贫行动计划中的贫困人员。职教实施过程的精准指职教目标确定要精准,既符合市场需求,同时也符合学员自身的学习水平与特点。就业支持的精准指职教扶贫主体要帮助学员走上符合其自身水平、与其学习内容对应的就业岗位。监管是从管理的视角而言的,要求职教扶贫模式的落实需要加强监管。监管包括从职教扶贫计划的制定直至就业追踪的全过程,就业前的监管在于监管职教扶贫的计划与实施质量。就业后的监管重点在于评估,即通过就业后的工作情况反思与审视职教扶贫计划实施存在的问题,以便后期的改进。监管除扶贫主体外,建议由第三方实施监管,这样能保证监管的公正性与实效性。

(三)保教与保职有效:职教扶贫模式的质量保障

民族地区职教扶贫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地保职,保职才能保证工作稳定、保证收入,保证收入的前提是保证教育质量。保证教育质量需重视三个维度的问题:一是重视对市场需求的调研,注重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共同确定定向培养的规格与内容,确保定向培养成果“出口顺畅”,提升定向模式的整体水平[9]。二是重视教育资源的配置,包括教师的水平、教育教学所需的各类材料,从资源配置上满足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需求。三是重视教育教学过程的质量。细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目标,加强目标的监管与调适,提升培养培训质量。职教扶贫不仅重视教,也必须重视就业,只有把职教与就业有效结合起来,职教扶贫的内涵才得以体现。一是通过各种形式促进职教学员走上适合其自身职业发展的就业岗位。二是建立职业追踪机制,对就业人员的职业发展进行定期的了解,帮助他们发展自身的职业。尽可能减少其失业“返贫”。

参 考 文 献

[1]周亚虹,许玲丽,夏正青.从农村职业教育看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的贡献――基于苏北农村家庭围观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0(8):55-65.

[2]阚枫.报告析精准扶贫内涵: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EB/OL].http:///gn/2016/10-17/8033781.shtml.

[3]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57-163.

[4][6]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47-150.

[5]徐祥运,刘杰.社会学概论(第4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264.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5.

[8]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48.

Labor Services Exporting Orientation: Rational Review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Yang Zhi

Abstract The poverty is the key and difficulty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Poverty alleviation in Minority Areas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or job and "hereditary" poverty problem. The study suggested that construction of labor service exporting-oriented vocational training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 could help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verty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The model includes three links, the first is to identify the targe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second is to tra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he third is to transform vocational education achievements. To apply this model effectively, it is of needed to ensure policy and funding resources, rigid guarantee for implementing and supervising, and quality guarantee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第8篇

关键词 LED光源;植物工厂;光环境调控

中图分类号 S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161-02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al Trends of LED light source Utilization in Plant Factory

XU Yuan-yuan 1 QIN Yi 2 LV Man-fang 2 LIU Xu-qing 1 WEI Su-jie 1 YANG Mei 1 *

(1 College of Forestry,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Guangxi 530004; 2 Guangxi State-owned Weidu Forest Farm)

Abstract LED light source as the fourth generation of new type semiconductor solid state cold light source,with the advantages of pure light quality,high efficiency,rich wavelength,light intensity and light quality are controlling and energy saving,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nd so on. These advantages make LED light source have a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artificial light plant factory ambient light regulation and solar plant factory of artificial lighting in.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factory and light-emitting diode were described,the application of light fill and light environment regulation in plant factory were introduced,and the application of LED light source in plant factory was prospected.

Key words LED light source;plant factory;light environment regulation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加,人们的环境意识薄弱使得环境污染不断加重,气候灾害频发,使得农业资源减少,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性能与稳定性下降,严重影响其可持续发展[1],设施农业的出现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途径。植物工厂是设施农业的最高级发展阶段,它很好地将现代工业、生物科技、营养液栽培和信息技术等相结合,对设施内环境因子实施高精度控制,具有全封闭、对周围环境要求低,缩短植物收获期,节水节肥、无农药生产、不向外排放废物等优点[2],单位土地利用效率是露地生产的40~108倍,智能化人工光源及其光环境调控对其生产效率起到决定性作用[3]。植物工厂的能耗成本通常占总运行费用的50%~60%,将LED光源运用于植物工厂可以降低运行成本,随着半导体光源技术的发展,LED光源品质不断提高、价格逐渐下降,LED将逐渐取代荧光灯作为密闭式植物工厂中的人工光源[4-5],这很好地解决了植物工厂的能耗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提出了植物工厂这一概念,并在70年代使其商业化,随后日本研究者也逐渐对植物工厂进行研发[6]。我国对植物工厂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相对滞后。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植物工厂的概念及特点进行了阐述,介绍了LED光源的特点及其在植物工厂补光、光环境调控中的应用,并对LED光源在植物工厂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1 植物工厂的概念及特点

植物工厂是一种实现植物周年、立体连续生产的高效系统,设施内的温度、湿度、CO2浓度、气流、光照和营养液组分等环境因子均由计算机实施高精度控制,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条件制约[7]。根据光照来源不同,植物工厂可分为人工光植物工厂和太阳光植物工厂。人工光植物工厂采用人工光源与营养液栽培,栽培条件完全密闭,不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植物可进行周年生产;太阳光植物工厂光源为太阳光或短期人工补光,采用营养液栽培,栽培条件半密闭,植物可周年生产[8]。目前,植物工厂可应用于反季节蔬菜、花卉、果品和食用菌生产,以及种苗、组培苗、大田作物育苗(水稻、烟草等)和濒危植物(中草药)扩繁与生产,我国有蔬菜工厂、种苗工厂、植物组培工厂等多种形式[9]。

2 应用于植物工厂的LED光源特征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是一种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新一代照明光源,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抗震性好、安全性高等属性特点,及光效高、低能耗、寿命长、冷光源、响应快、环保性高、使用方便等光电优势[10-11]。与传统植物设施栽培中使用的光源(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白炽灯等)相比,LED光源具有以下优点:①LED的光谱可按植物生长发育需求进行调制,生物光效高;②LED为冷光源,可贴近植物照射,空间利用率是温室的5~10倍;③LED为直流电,可控性好,光能有效利用率高,能对光强、光质和光周期等实现精准调控,适宜植物工厂的生产;④节能、环保、体积小、重量轻、长寿命;⑤LED光源装置多样(灯板、灯带、灯管和灯泡),适于植物工厂的应用[10]。研究表明,蔬菜中糖分、维生素的含量会随着光质和光照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可实现使用不同组合LED光源对蔬菜的营养成分和口味进行调整。对于植物的生长,采用LED进行跳动式的间歇光照,比连续照射更有效率[12]。

植物对蓝紫光(400~510 nm)、红橙光(610~720 nm)和远红光(720~780 nm)反应最为敏感,其中可吸收的波长主要集中在蓝紫光段(波峰为450 nm)和红橙光段(波峰为660 nm),但不同植物间所需的适宜光质存在差异,LED发射的窄单色红光光谱(620~625 nm)、蓝光光谱(470~475 nm),与光合色素(叶绿素a、b)的吸收波长相匹配,且LED光源光质调配精确、生物效应指向性高,使LED光源实施精准光环境调控提供了可能[13]。

3 LED光源在植物工厂中的应用

1957年世界上第一座太阳光植物工厂(1 000 m2)在丹麦诞生,用于种植水芹,而后奥地利建成第一座人工光植物工厂,种植生菜。1973年,英国发明了营养液膜栽培法,日本发明了深液流栽培法[8]。1994年日本开始试用LED作为植物工厂的照明光源,并在生菜、小白菜、茼蒿、芹菜、水稻、糊蝶兰等的工厂化生产上获得了成功[14]。200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成功研制了国内第一例智能型LED植物工厂,采用LED光源进行育苗生产,运行效果良好[15]。2010年4月,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将废旧大型集装箱改造成植物工厂辅以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和LED光源进行作物的光合作用,日本昭和电工专门开发相关LED产品适应新生植物工厂的需求[16]。

3.1 植物工厂中人工补光

光是环境信号和光合作用能量的唯一来源,对太阳光植物工厂来说,人工补光是十分必要的,自然界中许多因素可能导致植物工厂内光环境(光强、光质和光周期)不能满足植物生长需求,此时就需要进行人工补光,而LED用于植物工厂人工补光具有一定优势。早在1982年就有关于采用波长650 nm的红色LED光源进行温室番茄补光的试验报道[17]。侯红英[18]用不同光质LED光源对小白菜、番茄、油菜进行补光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红光使植株的鲜质量和株高显著提高,而蓝光苗更为粗壮。

3.2 植物工厂中人工光环境调控

人工光植物工厂中光环境的调控更为必要,其光源质量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产效率及其品质。渡边博之采用水冷模板LED光源栽培植物工厂内生菜、芹菜等蔬菜,光能利用效率较高,且能明显缩短生产周期。Okamoto等[19]使用超高亮度LED红光∶蓝光=2∶1培育莴苣获得成功。Yanagi等[20]研究表明,单色蓝光LED处理下莴苣干物重较纯红光或红蓝光组合下小,但植株显得更加矮壮和健康。Nichols等[21]研究发现传统人工光源产热较多,用LED补充照明,可将电能高效转变为有效光合辐射。研究发现,以LED单一或组合光源作为植物工厂内菠菜[22]、萝卜[23]、甜菜[24]等蔬菜的光源,可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植株生长,调控其形态建成。LED的光谱域宽在±20 nm左右,完全能够满足植物对单色光的需求,对红光、蓝光及其PPFD实现单独控制[20]。刘水丽[25]研究表明,与人工光照处理相比,LED光源下植株生长速率高,叶面积大,叶片数多,叶片生长速度快,扎根较深。张 欢等[26]研究表明,红光有利于萝卜芽苗菜生长,提高产量,改善部分营养品质。陈晓丽等[27]研究了LED组合光谱对水培生菜矿物质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叶绿素生理吸收波峰(峰值450、660 nm)对应的单一或组合光谱均可增强水培生菜根对Na、Fe、Mn、Cu、Mo元素的吸收能力,且单一红光光谱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周 华等[28]在江西省科学院植物工厂内研究不同波长LED光源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能提高地上生物量,蓝光能矮化植物,提高生菜VC和粗蛋白质含量,复合光质(R∶B∶UV-B=20∶5∶1)可降低生菜叶面积,提高VC、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

4 LED光源在植物工厂中的应用前景

世界上的可用耕地面积是有限的,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耕地面积减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植物工厂的出现,为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粮食紧缺、资源耗尽、耕地紧张等诸多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解决途径[29-30]。据报道,2013年全球植物工厂LED灯具产值高达12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了27%。LED光源植物工厂是植物工厂发展的方向,符合现代农业生产高效、高产、优质、生态和安全的总体要求,节能效果明显,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LED光源在我国植物工厂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其发展:LED光源价格偏高;植物工厂中LED应用技术需进一步提高,相关方面的研发和经费投入不足;产业化和标准化较低,植物工厂用LED光源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未形成完善的标准化技术体系;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因此,不断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LED光源在我国植物工厂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植物工厂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处于学习和成长阶段,还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和研究,而LED光源作为新一代光源应用于植物工厂具有很多优势,LED光源的使用可使作物栽培层的间距降低,再加上其散热少、光合利用率高,可降低成本、增加产量[31]。LED光源的使用和普及为植物工厂高精度环境控制提供了保障,LED植物照明工厂在中国市场还处在认知和磨合期[32]。而LED光环境调控是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光质、光强和光周期等的综合调控,也是未来人工光植物工厂必需实现和满足的技术手段,近些年,相关学者对LED光源在植物工厂中光生物学规律和光催化提效及LED光源装置创新与制造方面进行了研究[9],但仍存在一些阻碍,有待深入系统的研究[33]。

5 参考文献

[1] 刘文科,杨其长.现代设施园艺的最高形式:植物工厂[J].科技导报,2013(33):11.

[2] 杨国伟.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植物工厂[J].农业与技术,2013(10):13.

[3] 刘文科,杨其长.LED植物光质生物学与植物工厂发展[J].科技导报,2014(10):25-28.

[4] 杨晓建.不同光质对青蒜苗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1.

[5] 崔世钢,于洋,苏雄,等.LED光源在农业上的应用[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2(2):6-9.

[6] 李钊,蔡婕.LED植物照明灯具在植物工厂照明领域的应用及展望[J].科技视界,2014(26):286.

[7] 杨其长,魏灵玲,刘文科.植物工厂系统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8] 刘文科,杨其长.现代设施园艺的最高形式:植物工厂[J].科技导报,2013(33):11.

[9] 刘文科,杨其长.人工光在植物工厂中的应用[J].照明工程学报,2014(4):50-53.

[10] 刘文科,杨其长,魏灵玲.LED光源及其设施园艺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13.

[11] 夏鹏云,彭颖.LED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3(14):150.

[12] 唐大为.LED光源不同光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0.

[13] 吴沿友,刘建,胡永光,等.发光二极管作为组培光源的特性分析与应用[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3- 96.

[14] 刘丹.LED光源对花生以及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15] 杨其长,徐志刚,陈弘达,等.LED光源在现代农业的应用原理与技术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13(5):37-42.

[16] 李效民.LED光源在农业照明领域的市场需求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19):4385-4387.

[17] 杨其长,张成波.植物工厂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8] 侯红英.人工调光环境下蔬菜生长的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6.

[19] OKAMOTO K,YANAGI T,KONDO S.Growth and morphogenesis of lettuce seedlings raised under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red and blue light[J].Acta Horticulturac,1997,435:149-157.

[20] YANAGI T,OKAMOTO K,TAKITA S.Effects of blue and blue/red lights of two different PPF levels on growth and morphogenesis of lettuce plants[J].Acta Horticulturac,1996,400:117-122.

[21] NICHOLS M,CHRISTIE C B.Towards a sustainable “greenhouse” vegetable factory[J].Acta Horticulturac,2002,578:153-156.

[22] YANAGI T,OKAMOTO K.Utilization of super-bright light emitting diodes as an artificial light source for plant growth[J].Acta Horticulturac,1997,418:223-228.

[23] YORIO N C,GOINS G D,KAGIE H R,et al.Improving spinach,radish,and lettuce growth under red light-emittting diodes(LEDs)with blue light supplementation[J].HortScience,2001,36(2):380-383.

[24] SHIN K S,MURTHY H N,HEO J W,et al.Induction of betala in pigmentation in hairy roots of red beet under different radiation sources[J].Biologia Plantarum,2003,47(1):149-152.

[25] 刘水丽.人工光源在闭锁式植物工厂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26] 张欢,徐志刚,崔瑾,等.不同光质对萝卜芽苗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J].中国蔬菜,2009(10):28-32.

[27] 陈晓丽,郭文忠,薛绪掌,等.LED组合光谱对水培生菜矿物质吸收的影响[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5):1394-1397.

[28] 周华,刘淑娟,王碧琴,等.不同波长LED光源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5(2):429-433.

[29] 刘颖.LED用于拟南芥生长光源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30] 杨其长.LED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战略[J].中国科技财富,2011(1):52-57.

[31] 杨国伟.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植物工厂[J].农业与技术,2013(10):13.

第9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工程;人才培养;教学资源;数字样机

Digital prototyping for teaching resources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engineering

Yang Xin, Li Jianping, Feng Xiaojing, Liu Junfe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071001, China

Abstract: The technology connot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principle of the digital prototype instructional resource were put forward through digital prototyping method. The digital prototype models of the typical components, mechanisms and machines were founded with the digital prototyping for th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engineering instructional resource, and the various forms of simulation teaching based on these digital prototype models were carried out such as mechanical structure learning, the mechanism motion analysis, and the working principle demo.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engineering; talent cultivating; teaching resources; digital prototyping

我校省级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多年来一直坚持“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实验不能探精微”的教学理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1-3]。但在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农业生产作业方式正向保护性耕作、精准作业、设施栽培等现代化作业方式转变,农机装备也随之向高效、精细、节能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未来若干年,是传统的农业机械化工程逐步向现代农业机械化工程提升的关键时期,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不仅要发展外延,更要着重向内涵拓展,培养高质量人才,出高水平成果[4]。考虑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工程教学的服务面向,以提高教学水平为主,不增加教育成本,开发高质量的农业机械化工程数字样机教学资源,构建农业机械化工程实验实习教学网络平台,已成为农业机械化工程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1 数字样机教学资源技术内涵与开发原则

1.1 数字样机教学资源技术内涵

数字样机开发(Digital Prototyping)是把一个创意变成一个可以向客户推销的数字化产品原型的全过程,是科学研究中新产品设计开发的一种现代化技术手段。利用数字样机开发技术可使得概念设计、工程设计、制造、销售和市场部门在产品制造之前虚拟地体验完整的产品[5]。工业造型师、设计工程师和制造工程师使用数字样机技术在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产品进行设计、优化、验证和可视化。市场人员可以使用数字样机技术在产品制造之前创建产品的真实感,渲染和在实景环境中的动画模拟。目前,数字样机技术在机械、电子、航空、汽车、动力工程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数字样机教学资源是指利用数字样机开发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数字化教学材料。按处理的对象划分,数字样机教学资源可分为典型零部件、典型机构和典型样机等;按信息的呈现方式划分,数字样机教学资源可分为数字化图像、投影、视频以及网上教学资源等。与传统的教学资源相比,数字样机教学资源有开发技术数字化、处理方式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等特点。数字样机教学资源是一种动态的教学素材库,基于数字样机教学资源可以在不同教学单元间和教学平台上共享数字样机模型数据。

1.2 数字样机教学资源开发原则

开发数字样机教学资源应遵循教学性、科学性、开放性、通用性、层次性的原则。

(1)教学性原则:数字样机开发技术本属于科学研究中新产品设计开发手段,将其用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中,与科研产品开发有着本质的区别。科研产品开发的目的是得到市场需求的新型产品,满足人们对产品的功能需求,而数字样机教学资源应能满足教与学的需求。

(2)科学性原则:数字样机教学资源应能正确反映科学知识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所构建的样机模型应该尽量按实际设备进行1:1建模,按实际工作原理进行运动、动力仿真参数设置。

(3)开放性原则:数字样机教学资源应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师生都可以将自己的数字样机作品纳入其中,可以通过网络论坛设置不同身份的会员机制,给每一位使用者(教师、学生等)提供提交建议、上传作品的许可认证接口,尤其是对学生提交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成果进行审核认定,及时充实和更新教学资源库。

(4)通用性原则:在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下,数字样机教学资源应能适用于不同的教学情境和多种形式的学习,适用于针对不同专业而设置的同门类学科通论类课程,最大限度地共享资源。

(5)层次性原则:数字样机教学资源应实行模块化管理,使学习者通过对不同层次资源的使用和重组,方便进行课程或知识体系的筛选,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个性化定制潜能。

2 农业机械化工程数字样机教学资源开发

2.1 将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数字样机建模

将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数字样机改造是把现行教学中使用的载体进行数字化改造,形成数字化模型资源。现有教学资源包括两大类:一是教研室和实验室原有成熟的实物教具、机构模型、零部件结构挂图等。二是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师生创作的机械机构作品,包括展示型作品、师生交流作品集、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作品等。将这些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样机设计,建立虚拟教学模型,主要是三维立体模型的制作和开发。图1所示是根据几种典型农机部件实物教具建立的数字样机模型。

(a)典型零件模型

(b)典型部件模型

图1 实物教具数字样机模型

可以筛选一批典型资源设立学生设计研究计划项目,让学生参与教学资源建设,并借助设计过程提高学生对现代数字化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将学生技能教育融于教学中,并兼顾提升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提前熟悉一些主流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

2.2 将科研产品数字样机进行教学型转化

在农业机械化工程诸多核心课程教学中,除了加强理论课程的基础知识外,更要体现学科前沿知识,在实践环节中融入最新科研成果,将学科前沿知识带给学生,让学生对专业方向有更好的把握和定位。如今农业机械产品开发已经采用了数字样机开发技术,许多产品生产之前需要借助产品数字样机进行功能和行为的仿真模拟,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更是借助数字化手段对研究对象反复仿真分析和评价[6-9]。开发完成的产品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尤其是一些新机构、新部件的结构原理、动态特性等。图2所示是在科研项目中开发的新型机械装备和核心部件运动仿真分析模型。

(a)果园风送喷雾机 (b)零速投种运动仿真

图2 科研产品数字样机模型

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典型科研产品设计和仿真过程进行录制、编辑等,形成用于课程教学的素材。这要求任课教师在参与科研工作的同时捕捉可用于教学的信息,及时收集科研工作中的教学素材,这也有助于科研工作本身的总结和提高。

2.3 将调研产品数据作为数字样机资源补充

调研数据主要包括旧式农具、农民自制农具和新型农机产品等。这些农具或农机产品是目前教材中没有的产品类型,但它们对了解农业机械发展历史和目前农村使用农机的现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搜集到大量旧式农具、农民自制农具和新型农机产品的数据信息。筛选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机具产品进行数字样机建模,如图3(a)所示是我国北方农村现存不多的小麦播种开沟农具,这种农具曾在我国小麦播种区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改革开放后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图3(b)所示是目前北方农村玉米播种区域广泛使用的一种勺轮式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适用于对包衣后的优质玉米种子进行精量播种。

(a)播种开沟旧式农具 (b)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机

图3 调研产品数字样机模型

3 数字样机教学资源应用

3.1 农业机械学省级精品课教学应用

农业机械学是我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2003年已经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我们建立的各种数字样机教学资源在农业机械学省级精品课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课件中采用的数字样机模型包括耕整地机械、播种机械、中耕管理机械、收获机械、植保机械等。各种模型素材在各个理论教学单元中以图片、动画等形式体现,其中动画素材与理论教学课件素材占总量的50%以上。尤其是对于结构认知课,学生通过逼真的数字样机模型分解视图和生动的三维动画模拟演示,很快理解了在理论课程中所讲的基础知识。

3.2 “农业机械化工程实验实习教学网”应用

“农业机械化工程实验实习教学网”是河北省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该教学网于2009年5月开通试运行,其内容以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课和业务素质课的实验和实习教学为主体内容,以省级精品课农业机械学的实验和实习教学为核心,兼顾农学、园艺、畜牧、植保等非机化专业的农机化概论、草业机械化、植保机械等选修课程实验教学。学生实名注册为会员后可选择相应内容学习、下载资料、参与师生互动交流等,实现网络教学。图4所示是农业机械化工程实验实习教学网首页,通过链接数字样机教学资源,能够让学生在任何地方学习农业机械基础知识和了解学科发展动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4 数字样机教学资源网络教学应用

4 结束语

为适应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向内涵拓展,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时代要求,利用数字样机开发技术建立了大量数字样机模型作为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的教学资源。通过将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数字样机建模、将科研产品数字样机进行教学型转化和将调研产品作为数字样机资源补充的途径,完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典型零部件、典型机构和典型样机的数字化模型。并把这些模型应用到了农业机械学等课程教学和“农业机械化实验实习教学网”建设中,开展多种形式的仿真教学和网络教学,为加快农业机械化工程教学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实践性参考。

参考文献

[1] 冯晓静,刘俊峰,杨欣.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J].中国农机化,2004,3:67-68.

[2] 杨欣,冯晓静,刘俊峰.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CAD教学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5,5:275-277.

[3] 冯晓静,刘俊峰,钱东平,等.面向21世纪农业机械化工程实践教学的探讨[J].中国农机化,2007,5:87-88.

[4]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报告(2010-2011)[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5] 吴菌.数字样机真的是老生常谈吗?[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7,7:60-62.

[6] Yang Xin, Feng Xiaojing, Liu Junfeng.Virtual Assembly Associative Design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r Digging Spade of Potato Harvester [C]. Proceedings of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7: 426-431

[7] Xin Yang, Junfeng Liu, Jin Tong. Virtual Assembling Associative Design for Digging Spade of Potato Harvester [C].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Conference, Bangkok, Thailand, 2005.

第10篇

【关键词】文化语境 社会因素 英汉翻译

语言是人类在社会环境中交际的工具,也是思想文化的主要载体。翻译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在不同的语言社会之间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外一种语言内容。语言影响文化和社会,文化和社会会影响语言环境的形成,从而对英汉翻译活动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所以,要想用一种语言文化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另一种语言文化,翻译者就必须较全面地掌握不同的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那么,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对英汉翻译活动产生怎么的影响作用呢?下面将从理论基础和例证分析两个方面浅析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英汉翻译活动的影响作用。

一、理论基础

1.文化语境。语境是由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最早提出的,即语言使用的环境。他认为语境如果脱离了语言,那么语言便只是臆造的没有意义的东西。同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语境可以分为两种――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指的是语言行为发生时周围的情况,事情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地点、方式等。而关于什么事文化语境这个问题,学者们从角度和层面诠释了文化语境。胡壮麟认为“文化语境是社会结构的产物,是整个语言系统的环境。具体的情景环境则来源于文化语境”。黄国文给文化语境下了这样的定义:“每个言语社团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会契约、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这种反映特定言语社团特定的方式和因素构成了所说的‘文化语境’。”蒋坚松和彭利元又提出文化语境“是语言运用的社会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社会心理和人类思维的共同认识。”根据文化语境的上述定义,我们可以认为文化语境,指的是那些对语义有着制约作用的、语言之外的因素,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由于英汉两种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译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2.社会因素。所谓社会因素则是指社会上各种事物,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群体,社会交往,道德规范,国家法律,社会舆论,地理环境,教育水平,风俗习惯等等。它们的存在和作用是强有力的,影响着人们态度的形成和改变。社会背景的不同是影响英汉翻译的最大瓶颈。因此,译者要想清楚准确的传达反映原著的内容和思想,就要在良好掌握两种语言的基础上,更要了解两种语言的语言文化背景,并且在翻译过程中将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结合起来。

二、例证分析

1.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活动的影响作用。随着翻译的发展,翻译工作的内容也已经从简单的语言词汇的转换变成了两种社会文化的传播过程。因此我们要深刻的了解到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活动的影响作用,在翻译过程中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下文笔者将试图从历史传统、、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四个方面来阐述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的影响作用:

(1)历史传统。在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些短语或词汇看上去不难理解,但是如果不结合这些词汇的历史文化背景便很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例如,“Achilles ’ Heel”,原指仙女忒提斯为了让儿子炼成“金钟罩”,在他刚出生时就将其倒提着浸入冥河,但是却留下了全身唯一一处死穴。现指“致命的弱点,要害”。同样,汉语中的“鸿门宴”应译为“Hongmen feast with a trap for the invited”, 如果译者不了解在当时中国楚汉象征的历史背景,只会简单地直译为Hongmen Feast,读者只会将其理解为就是常见的宴席,而不能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

(2)。另一个对翻译活动影响较为明显的因素就是。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尽相同,这对翻译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要求。差异要求译者更精准的在不同间表达词语的社会文化含义。例如中国文化中关于佛教的俗语“借花献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这些在西方的宗教文化中是不存在的。在英语为主的西方国家里,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使西方人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产物,类似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西方社会文化中语言和思维的表达甚至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例如“God bless you.”、“God be with you.”等。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意识到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避免翻译失当。

(3)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决定语言表达方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翻译方式在处理分析原文,翻译要针对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进行,这样可以是译文有更高的观赏性,也提高了译文的可读性。

如“布衣蔬食”这个成语常用来表示节俭朴实之意,将其英译时,译者应充分考虑到译语的文化语境,避免引起误解。现代西方人士普遍认为蔬菜是营养健康的食品,棉麻是时尚健康的布料,它们的价格往往高于鱼、肉黑人化纤制品。如果将“布衣蔬食”直译为“wear clothes of cotton and eat vegetable”,西方读者不可能意识到这是在形容一种节约简朴的生活方式。在充分进行语境分析的前提下,不防将这一成语译为“wear coarse clothes and eat simple food”,以避免原译在译语文化中可能导致的对蕴含意义的误解。颜色类的词语在英汉文化中也具有较大的差异,颜色意象所表达的象征意义也有所不同。例如,红色在中国人眼中代表热烈,忠勇,但在英语中则更多的用来表示人物的性格火爆;黄色和金色表示权威和天神,但是英语文化中更多的认为黄色表示内心胆怯,等等。因此,为了避免译文中意象理解的混乱,一些具有特殊含义或意象认同不吻合的词汇最好不要直译。

(4)价值取向。 在价值取向方面,英汉两种社会文化也具有较大的不同。中国人崇尚儒学,强调“中庸”,因此中国人在言语交谈或文字中更注重表达含蓄和内敛。西方人更注重个人价值的体现,强调进取,认为个人力量和意志是成功的关键。正因为价值取向的差异,中国人经常在听到别人对自己说“You are amazing!”的时候会回答“No.”西方人则会很高兴的回答“Thank you.”也正是因为西方文化更重视跟人的价值,因此英文日常交谈中会将年龄,婚姻等问题看做是个人的隐私,这点也与中国社会有一定差异。

综合以上几点,翻译活动受历史文化思维等多方面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对原语言和目的语的社会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精准的理解原语的语境,从而采用适用的方法。

2.社会因素对英汉翻译活动的影响作用。翻译活动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呈现出一个开放的活动场,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翻译活动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的交流活动,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变而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由此可见,英汉翻译活动不仅受文化语境的影响还受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制约。

(1)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成的影响或许不如历史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影响广泛,但是地理环境可以造就特定的文化,从而衍生出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以英国为例,英国四面环海,距离欧洲大陆最近也有三十多公里之遥,英国人早期的生活很大程度依赖于海,他们在与海斗争中创造了“海的文化”,这一文化在部分词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英国文化的日常用词中,海文化可见一斑,英国人经常用“fish”组成复合词,例如“cold fish”用来形容“冷漠的人”;同理,中国漫长的发展历史都处于农耕环境中,因而产生了“农业文化”,例如“天涯何处无芳草”、“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等等。

(2)地域政治。语言与政治是不可分割的。在不同的社会中,由于政治制度等各方面的不同,必然也就存在着各自独特的民族个性,使得语言富有而且具有浓厚的政治民族色彩。例如:“Those were days when the sun never set on the British flag nor rose on many an EastEnd home.”该句中EastEnd具有特定的政治内涵。从地理的分布上来看,英国伦敦分为西区和东区,西区则叫WestEnd,是富人居住的繁华地区;而东区,即EastEnd,则是穷人居住的地方。因此,该句也就应翻译为:那是日不落大英帝国的黄金时期,也是伦敦贫民区千家万户从不见天日的岁月。

(3)风俗习惯。人类的语言源自社会生活,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之下生活的人们就具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就有了相同事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有截然相反的意思。最典型的莫过于对“龙”这个意象的理解。在中国文化中,“龙”已经被神化了,中国人也常以“龙的传人”在形容自己。中国古代的皇帝更是“真龙天子”。但在英语文化中,“dragon”的文化意象却是大相径庭的,是魔鬼的化身。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与习俗的差异,不同地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不甚相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了解这些文化层面的差异,才能更加请准的表达出原语言要表达的意思,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文化差异处理得好坏,社会背景知识掌握得多少,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巴斯奈特曾经指出,翻译时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由此可见,要达到真正成功的翻译,翻译者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语言知识,还要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掌握全面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社会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如果想达到两种语言清晰准确的交流,就要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参照两种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将二者结合起来。总之,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对英汉翻译活动有直接影响。所以,在英汉翻译活动中恰当的翻译策略是英汉翻译活动有效进行的保障。

参考文献:

[1]C.K.Ogden,I.A.Richards.The Meaning of Meaning[M].New York:HBJ,1946.

[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3]黄国文.语篇分析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蒋坚松,彭利元.文化语境与中国典籍翻译[J].中国外语,2006.

[5]包惠南.文化语境和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1.

[6]陈宏薇.新编汉语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第11篇

有经验不等于理论功底厚实,注意克服经验主义。目前,一些人视“理论学习见效慢,作用不大”,抓理论学习不静心、不用心、不虚心的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从新视角,用新观念、以新对策去观察思考和解决,开展工作凭“老底子”,解决问题靠“老经验”,其结果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也是造成一些工作难开展、难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反作用于内因。一些工作开展中遇到阻力,碰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不从内因上找原因,经常是怨天尤人。一旦跳出经验主义的传统思维模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便会有新的方法,也能收到新的效果。如,面对不宽松的质监工作外部环境,固然需要费资、费神、费时的“协调”,但不是长久之计,不是治本之策。如果在深化“三种意识”、搞好“两大服务”指导思想理解的基础上,一靠严格自律,加强队伍监督管理,理顺内部执法监督机制,规范行政行为,严格依法行政,杜绝乱作为,依法树威;二靠按章办事,按规定办事,尽职尽责,履行职能,杜绝不作为,有位争有位;三靠服从服务大局,围绕当地经济发展中热点、难点等问题,主动服务中求贡献,开展工作的“外耗”会大大减少,质监工作的外部环境压力可以有效缓解。淮阳县局实行质量监督综合管理的做法,深受当地政府、企业和人民群众的欢迎就是很好的例证。

“才须学也,学须静也”。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抓落实的能力,亟待排除杂念和干扰,端正抓学习的心态。要把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升到为自己修身启智明理、为别人“传道授业解惑”、为党的事业负责、为单位建设负责的“讲政治”高度来认识。要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自觉性和紧迫感。须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原创:在把握基本原理及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运用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于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内容上,要抓好“三学”:一是系统学。注意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质量标准化计量基础理论》等科学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努力夯实政策理论、业务理论功底,提高业务水平;二是选择学。注意学习《领导科学、《管理科学》、《质量技术监督与管理》等实用性很强的书刊,拓宽知识结构,吸纳有益营养;三是广泛学。坚持多渠道、多层次,“既蓄远水,又解近渴。”增加知识储备,增强思考问题的前瞻性。方法上,坚持学习、工作和研究问题相结合,做到经历一次、实践一段、总结一番、提高一步。要带着问题学、盯着问题学、为解决问题学,不断地“充电”、“造血”、“吸氧”,真正解决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从而避免认识上的局限性和抓落实的习惯性,尽可能少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理论功底厚实不等于指导实践管用,注意克服教条主义。教条主义表现在工作中往往是理论和实践“两张皮”、实践和认识脱离,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空对空”;以会议贯彻会议的“上下一般粗”,甚至以中听、中看不中用的“花花点子”当措施,结果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保证对上级指示要求学深悟透的前提,也是有可能改进工作作风,抓好工作落实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理论能否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指导实践,关键在于二者的结合“度”。如果抓落实者在抓落实的认识过程中,不能做到对上级指示要求“精准”把握、抓不住“纲”;在抓落实的决策过程中,不能科学筹划组织,不能把上级指示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加以具体化,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在抓落实的实施过程中,不能形成“调查-决策-部署-督查-落实”的“闭合回路”,抓落实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实施“五大工程”这是省局党组的总体要求。结合到本单位本部门采取什么措施途径加以实施,要善于围绕地域经济发展实际,根据各地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加以具体化,确定工作重点,制定具体措施。工业大市应着重在质量振兴工程上下功夫,农业大区则着重在农业标准化工程上多出亮点。舍本遂末的削足适履则表现为教条主义。

要使厚实的理论功底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做到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必须在领会精神求“透”、了解下情求“深”、上下结合求“准”、办法措施求“实”上下功夫。不唯上、不唯书,不照抄、不照搬,弄清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与上级普遍要求之间的实际差距;明确上级指示精神在本单位、本部门如何加以具体化,从而形成既符合上级指示精神,又切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的工作思路。对落实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在上级指示要求的统揽下,以“有所作为”的进取心,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落实”中“创新”,肯抓落实、敢抓落实;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实现认识的飞跃、理论的升华,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就会现实理论成果向工作成果的转化。

强调形式不等于忽视与内容的统一,注意克服形式主义。内容和形式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一面。认识这一点意义在于:一是无论认识质监事业发展规律、把握质监工作内在规律,还是抓落实,都要把内容和形式很好地统一起来;二是内容决定形式,这为我们针对不同的工作内容选择具体的形式载体,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最佳结合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三是内容和形式的对立,二者存在排斥与脱离的关系,这也使形式主义的存在有了理论上的可能。

造成形式主义的几种情况:一是过时的形式导致形式主义。不随着时间和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与内容相适合的形式,就会使形式脱离内容,从而造成形式主义。二是片面追求新形式导致形式主义。干工作抓落实需要根据内容的发展改变旧形式,探索和创新新形式。如果不愿意下扎扎实实的功夫,不愿意深入细致地研究内容的变化,去寻找适合变化了的内容的新形式,只是在形式上搞花样创新,必然脱离内容,形成形式主义。三是生搬硬套导致形式主义。学习借鉴别人的有效形式是必要的。不加分析,不从实际情况出发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就可能徒有形式而收不到好的效果。另外,搞过头的形式导致形式主义、形式的随意性导致形式主义、缺乏抓落实的环节导致形式主义。造成形式主义的主观原因,一是抓落实的思想意识“歪”。有的人私心杂念和功利思想作崇,想出政绩,专投上级领导所好,采取上级领导喜欢什么,就做什么;领导要求什么,就抓什么;领导检查什么,就落实什么,热衷于做表面文章。二是抓落实的思想作风“浮”。有的人抓落实,思想上惧怕艰苦,作风上不深、不细。浮在上面听汇报,眼睛很少向下。即使“沉”一下,也是“雾里看花”、“晴蜓点水”,转一圈就算“深入”了,发现不了实情,解决不了问题。三是抓落实的指导思想“偏”。有的人抓落实,不注重从奠基固本管长远的工作做起,搞一些“周期短、见效快”的“应景工程”和“面子项目”。只抓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工作,靠轰轰烈烈的“大场面”哗众取宠。如,服务与监管的关系就是一对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统一。服务是形式,监管是内容;服务是手段,监管是目的。目前情况下,“服务中监督”则是二者最好统一。

克服形式主义应把握好检验抓落实标准的定位。要始终把终端效果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检验抓落实方式上要坚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重在内容;“虚”与“实”的统一,重在“实”;动机与效果的统一,重在效果。既要看目标任务等硬性指标完成的如何,又要看单位的凝聚力是否增强等软指标。不能只看那些热热闹闹、有声有色的形式,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看这些热热闹闹的背后到底有多少实际内容,看看单位的士气、考考干群的素质、查查干群的觉悟;不能只听他说得如何,还要走走群众路线,听听当地政府、企业和干部职工说得怎么样。更重要的是努力发现和提拔使用那些默默无闻、埋头干事的人,形成抓落实、干实事、求发展的正确导向。这样,抓落实者才能做到从党的事业、单位建设大局出发,把思想搞端正;才能讲实话、办实事、报实情、求实效,把作风搞扎实;才能较好地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把目标搞明确;以群众“答应”、“高兴”、“满意”作为抓落实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形式主义的根治、求真务实的风气形成大有希望;抓落实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形成大有希望。

工作要求“满、快、高”不等于效益越好,注意克服主观主义。产生主观主义的主要原因,一是统筹安排工作,抓工作缺乏“法”的意识。“土政策”胜于“法”,令出多门、政出多门、文出多门、考出多门,基层疲于应付。二是抓落实者长官特权思想作怪而带来“命令”大于“法令”,而产生的工作指导上的随意性。三是抓落实者头脑不清醒,思路不清晰而导致的“想到哪,抓到哪,要求到哪”,抓落实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四是建章立制及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工作缺乏程序性,抓落实没有形成制度化。“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想“一口吃个胖子”,撇开法、条例,不从实际情况和单位的承受力出发,狠劲压任务过分苛求“满负荷、快节奏、高效率”结果往往是哪个要求最急,基层先抓哪个,“糊弄”的事也越多;工作越满“半截子工程”越多;节奏越快“夹生饭”越多。

“小智者治事,大智者治人,睿智者治法。”法治是治本之策,制度带有根本性。各级领导和机关布置任务,实施指导,抓落实,除“专项执法打假集中行动”、突发性案件(事件)等特殊情况要求“满、快、高”外,其它一些常规性的工作都要给落实者抓落实和抓反复的时间、精力。因为,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工作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办。应尊重科学、注重“法”制、统而有方、分而有度、掌握节奏。这样才能抓一件是一件,落实一件成一件,进而提高抓落实的效益。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就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从质量、标准和技术等从源头抓质量做起,围绕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企业最急需帮助的问题入手,做实经常性、基础性工作的服务工作,帮助更多企业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进入省级、国家级名牌序列;立足农业大省实际,循序渐进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对质监事业的发展,对于提升质监部门的社会地位必将大有益处。

事必躬亲不等于扑下身子实干,注意克服个人主义。事必躬亲工作作风表现出勤奋的敬业精神和很强的责任心,用心无可厚非。但不符合层次管理原理,有悖于抓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工作方法,同时还常常表现出事与愿违的结果。事必躬亲的工作方法,既分散了各级领导协调指挥和统筹抓“总”的精力,造成自身不应有的忙乱,也挫伤了下级的工作积极性,还容易产生“大官管小事,小官说大话”、“你不放心,我不用心;你不放手,我不动手”怪现象。如,一些班子团结出了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多与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不好有关,多数是因为不放权、不放手、不放心造成的。

主要领导要增强抓大事的意识,少做或不做本该下级做的事。应注意研究探讨抓落实的艺术、方法。抓重点。各级领导抓落实应把主要精力用在谋划到位、统筹到位、督查到位。内容上,主要是把方向、理思路、出主意、用干部、抓班子、带队伍、多协调、抓预算。方法上,注意抓好宏观指导、调控与微观服务的结合;抓好治标与治本的结合;抓好蹲点与跑面;抓好统管与分工。抓关键。依据责任制抓落实,抓住了责任制,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领导要让部属做到六个明确:任务明确、要求明确、标准明确、时限明确、责任明确、赏罚明确,运用激励机制调动上下两个积极性,真正使大家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都动起来,各自种好“责任田”、各自管好“自留地”,各级办好各级的事;抓难点。对难度大的工作和易反复,不易落实的事宜、部位、时机,多投入一些反复抓的时间和精力,该亲自的才亲自。这样才不会出现自己“忙”,别人“闲”,甚至自己“忙乱”,别人“乱忙”和“抓了芝麻,漏了西瓜”的负效应,高标准抓落实就会水到渠成。如,河南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打假斗争形势严峻。“打不死,打不烂”现象还比较突出,制假售假,此消彼长。这是目前全省系统质量监管的重点,也是工作的难点。原因主要:一是法律不健全不完善,行政处罚力度不够;二是地方经济原始积累过程中,政府和有关部门不自觉的保护行为制约着打假工作;三是经济发展初级阶段企业的短期、投机行为,增加了打假工作难度;四是监管部门的规范性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不规范性的矛盾,制约着打假工作;五是个别单位由于利益的驱动的乱作为而造成的监管不力;六是社会道德、诚信的缺失,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不落实等。目前,重点应抓住对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的产品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当地政府部门重点扶持的名优企业和产品要帮助打假;群众反映强烈的产品;日常监管较为困难的产品。同时要讲究打假的方式、方法,准确把握打假力度。一是协调借势。主要领导应多拿出一些时间,利用各种渠道和形式做好行政执法打假政策、执法环境的协调,以取得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为执法打假助力。对一些有影响的、难啃的打假对象,借助当地政府的力量,由政府或人大出面,暨可以减少阻力,又便于调动各方面的执法力量,围而聚歼;二是舆论造势。利用当地的新闻媒体跟踪打假,适时曝光,借社会舆论监督造势,赢得社会支持;三是打扶结合。打假中,严厉处罚是硬措施,为使打假取得预定的效果,不但要处罚,更重要的是做好后处理工作。要通过对生产经营者的帮扶,既打又扶,双管齐下,一方面减少他们的对立情绪,消除他们认为质监部门只是处罚的片面认识;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分析生产经营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搞好服务。从而既规范经营行为,又减少了假冒伪劣行为的再次发生,达到打假的最佳效果。

坚持用唯物论认识问题、用辩证法分析问题、用矛盾论理解问题、用实践论解决问题,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形式与内容、认识与方法、手段与目的、重点与一段等辩证关系,对于改进领导作风,高标准抓好工作落实,加快服务型质监部门建设,促进服务地方经济和质监事业自身发展很有必要。

有经验不等于理论功底厚实,注意克服经验主义。目前,一些人视“理论学习见效慢,作用不大”,抓理论学习不静心、不用心、不虚心的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从新视角,用新观念、以新对策去观察思考和解决,开展工作凭“老底子”,解决问题靠“老经验”,其结果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也是造成一些工作难开展、难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反作用于内因。一些工作开展中遇到阻力,碰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不从内因上找原因,经常是怨天尤人。一旦跳出经验主义的传统思维模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便会有新的方法,也能收到新的效果。如,面对不宽松的质监工作外部环境,固然需要费资、费神、费时的“协调”,但不是长久之计,不是治本之策。如果在深化“三种意识”、搞好“两大服务”指导思想理解的基础上,一靠严格自律,加强队伍监督管理,理顺内部执法监督机制,规范行政行为,严格依法行政,杜绝乱作为,依法树威;二靠按章办事,按规定办事,尽职尽责,履行职能,杜绝不作为,有位争有位;三靠服从服务大局,围绕当地经济发展中热点、难点等问题,主动服务中求贡献,开展工作的“外耗”会大大减少,质监工作的外部环境压力可以有效缓解。淮阳县局实行质量监督综合管理的做法,深受当地政府、企业和人民群众的欢迎就是很好的例证。

“才须学也,学须静也”。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抓落实的能力,亟待排除杂念和干扰,端正抓学习的心态。要把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升到为自己修身启智明理、为别人“传道授业解惑”、为党的事业负责、为单位建设负责的“讲政治”高度来认识。要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自觉性和紧迫感。须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把握基本原理及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运用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于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内容上,要抓好“三学”:一是系统学。注意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质量标准化计量基础理论》等科学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努力夯实政策理论、业务理论功底,提高业务水平;二是选择学。注意学习《领导科学、《管理科学》、《质量技术监督与管理》等实用性很强的书刊,拓宽知识结构,吸纳有益营养;三是广泛学。坚持多渠道、多层次,“既蓄远水,又解近渴。”增加知识储备,增强思考问题的前瞻性。方法上,坚持学习、工作和研究问题相结合,做到经历一次、实践一段、总结一番、提高一步。要带着问题学、盯着问题学、为解决问题学,不断地“充电”、“造血”、“吸氧”,真正解决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从而避免认识上的局限性和抓落实的习惯性,尽可能少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理论功底厚实不等于指导实践管用,注意克服教条主义。教条主义表现在工作中往往是理论和实践“两张皮”、实践和认识脱离,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空对空”;以会议贯彻会议的“上下一般粗”,甚至以中听、中看不中用的“花花点子”当措施,结果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保证对上级指示要求学深悟透的前提,也是有可能改进工作作风,抓好工作落实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理论能否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指导实践,关键在于二者的结合“度”。如果抓落实者在抓落实的认识过程中,不能做到对上级指示要求“精准”把握、抓不住“纲”;在抓落实的决策过程中,不能科学筹划组织,不能把上级指示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加以具体化,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在抓落实的实施过程中,不能形成“调查-决策-部署-督查-落实”的“闭合回路”,抓落实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实施“五大工程”这是省局党组的总体要求。结合到本单位本部门采取什么措施途径加以实施,要善于围绕地域经济发展实际,根据各地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加以具体化,确定工作重点,制定具体措施。工业大市应着重在质量振兴工程上下功夫,农业大区则着重在农业标准化工程上多出亮点。舍本遂末的削足适履则表现为教条主义。

要使厚实的理论功底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做到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必须在领会精神求“透”、了解下情求“深”、上下结合求“准”、办法措施求“实”上下功夫。不唯上、不唯书,不照抄、不照搬,弄清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与上级普遍要求之间的实际差距;明确上级指示精神在本单位、本部门如何加以具体化,从而形成既符合上级指示精神,又切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的工作思路。对落实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在上级指示要求的统揽下,以“有所作为”的进取心,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落实”中“创新”,肯抓落实、敢抓落实;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实现认识的飞跃、理论的升华,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就会现实理论成果向工作成果的转化。

强调形式不等于忽视与内容的统一,注意克服形式主义。内容和形式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一面。认识这一点意义在于:一是无论认识质监事业发展规律、把握质监工作内在规律,还是抓落实,都要把内容和形式很好地统一起来;二是内容决定形式,这为我们针对不同的工作内容选择具体的形式载体,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最佳结合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三是内容和形式的对立,二者存在排斥与脱离的关系,这也使形式主义的存在有了理论上的可能。

造成形式主义的几种情况:一是过时的形式导致形式主义。不随着时间和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与内容相适合的形式,就会使形式脱离内容,从而造成形式主义。二是片面追求新形式导致形式主义。干工作抓落实需要根据内容的发展改变旧形式,探索和创新新形式。如果不愿意下扎扎实实的功夫,不愿意深入细致地研究内容的变化,去寻找适合变化了的内容的新形式,只是在形式上搞花样创新,必然脱离内容,形成形式主义。三是生搬硬套导致形式主义。学习借鉴别人的有效形式是必要的。不加分析,不从实际情况出发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就可能徒有形式而收不到好的效果。另外,搞过头的形式导致形式主义、形式的随意性导致形式主义、缺乏抓落实的环节导致形式主义。造成形式主义的主观原因,一是抓落实的思想意识“歪”。有的人私心杂念和功利思想作崇,想出政绩,专投上级领导所好,采取上级领导喜欢什么,就做什么;领导要求什么,就抓什么;领导检查什么,就落实什么,热衷于做表面文章。二是抓落实的思想作风“浮”。有的人抓落实,思想上惧怕艰苦,作风上不深、不细。浮在上面听汇报,眼睛很少向下。即使“沉”一下,也是“雾里看花”、“晴蜓点水”,转一圈就算“深入”了,发现不了实情,解决不了问题。三是抓落实的指导思想“偏”。有的人抓落实,不注重从奠基固本管长远的工作做起,搞一些“周期短、见效快”的“应景工程”和“面子项目”。只抓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工作,靠轰轰烈烈的“大场面”哗众取宠。如,服务与监管的关系就是一对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统一。服务是形式,监管是内容;服务是手段,监管是目的。目前情况下,“服务中监督”则是二者最好统一。

克服形式主义应把握好检验抓落实标准的定位。要始终把终端效果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检验抓落实方式上要坚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重在内容;“虚”与“实”的统一,重在“实”;动机与效果的统一,重在效果。既要看目标任务等硬性指标完成的如何,又要看单位的凝聚力是否增强等软指标。不能只看那些热热闹闹、有声有色的形式,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看这些热热闹闹的背后到底有多少实际内容,看看单位的士气、考考干群的素质、查查干群的觉悟;不能只听他说得如何,还要走走群众路线,听听当地政府、企业和干部职工说得怎么样。更重要的是努力发现和提拔使用那些默默无闻、埋头干事的人,形成抓落实、干实事、求发展的正确导向。这样,抓落实者才能做到从党的事业、单位建设大局出发,把思想搞端正;才能讲实话、办实事、报实情、求实效,把作风搞扎实;才能较好地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把目标搞明确;以群众“答应”、“高兴”、“满意”作为抓落实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形式主义的根治、求真务实的风气形成大有希望;抓落实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形成大有希望。

工作要求“满、快、高”不等于效益越好,注意克服主观主义。产生主观主义的主要原因,一是统筹安排工作,抓工作缺乏“法”的意识。“土政策”胜于“法”,令出多门、政出多门、文出多门、考出多门,基层疲于应付。二是抓落实者长官特权思想作怪而带来“命令”大于“法令”,而产生的工作指导上的随意性。三是抓落实者头脑不清醒,思路不清晰而导致的“想到哪,抓到哪,要求到哪”,抓落实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四是建章立制及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工作缺乏程序性,抓落实没有形成制度化。“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想“一口吃个胖子”,撇开法、条例,不从实际情况和单位的承受力出发,狠劲压任务过分苛求“满负荷、快节奏、高效率”结果往往是哪个要求最急,基层先抓哪个,“糊弄”的事也越多;工作越满“半截子工程”越多;节奏越快“夹生饭”越多。

“小智者治事,大智者治人,睿智者治法。”法治是治本之策,制度带有根本性。各级领导和机关布置任务,实施指导,抓落实,除“专项执法打假集中行动”、突发性案件(事件)等特殊情况要求“满、快、高”外,其它一些常规性的工作都要给落实者抓落实和抓反复的时间、精力。因为,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工作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办。应尊重科学、注重“法”制、统而有方、分而有度、掌握节奏。这样才能抓一件是一件,落实一件成一件,进而提高抓落实的效益。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就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从质量、标准和技术等从源头抓质量做起,围绕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企业最急需帮助的问题入手,做实经常性、基础性工作的服务工作,帮助更多企业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进入省级、国家级名牌序列;立足农业大省实际,循序渐进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对质监事业的发展,对于提升质监部门的社会地位必将大有益处。

第12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大数据;茶企品牌;优势;建设策略

从茶企的品牌建设以及传播角度来看,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分析来深入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而以往那些传统进行数据分析的工具无法做到这一点,也就不符合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相关企业所要进行的品牌建设以及传播活动,因此,如何加快企业自身的品牌建设以及传播体系在大数据下的构建,是当今茶企普遍要面对的难题。

1大数据下新闻传播与企业品牌建设的变化

1.1大数据下新闻传播的变化

新闻传播在大数据时生的变化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新闻传播表达方式的转变,由于以往传统的新闻传播的表达方式较为单一,随着大数据的出现,其后产生了许多各式各样的新闻传播的表达方式,例如可以通过网络、视频、音频、图标等方式进行新闻的传播,这些方式既优化了相应的新闻传播的手段,又不断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内容;二是以多媒体为主的新闻传播形态以及格局的出现,大数据时代下数据的快速传播促进了全新的新闻形态出现,带动了相关新闻传播行业传播形态的革新,同时大数据也可以更多的应用到数据分析方面,例如可以将以往的文字新闻进一步转化为图像、影像形态的可视化新闻,大大促进了多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闻格局的不断变化;三是新闻传播过程中,关于传播交互性的不断增强,由于大数据不断拉近了新闻媒体以及受众之间的距离,两者之间的交互性大大增强,受众同时可以作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发现者以及传播者;四是数字化的传播工具大量出现,由于当前的新闻领域中运用了更多的大数据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相应的新闻采编以及传播时的便捷性,同时还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更多的新闻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过滤以及整合,大大加快了新闻信息的提炼速度,促进了新闻采编准确性的不断提高。

1.2大数据下茶企品牌建设的变化

大数据时代下,茶企关于品牌建设方面的变化主要分为以下三点:一是要通过大数据信息方面的分析来实现品牌的精准定位,茶企在进行品牌定位时需要明确目标消费市场以及消费者的信息,虽然这些信息大多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以及易改性,但可以通过近年来市场的走向以及消费者近期的行动轨迹从中总结出规律,从而分析出真实的市场需求,因此就需要相关企业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市场发展的规律以及消费者的行动轨迹,同时对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浏览记录、交易记录等相关数据进行提取,再通过更深入的数据挖掘找出企业真正需要的有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完成企业后续定制服务的设计,从而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明确了品牌的定位;二是通过大数据信息对品牌的传播进行分析,茶企想要实现精准的品牌营销,就需要结合大数据以及新媒体工具的应用来进行更加便捷、准确的品牌数据分析,例如京东、阿里巴巴等多家互联网公司就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的用户数据,方便进行用户的行为分析,而茶企就可以与这些互联网公司进行合作,借助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力量对用户的历史数据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与提炼,从而形成每一位用户的行为画像,然后根据市场的调研以及分析来完成后续商品营销方案的制定,为品牌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三是应用大数据信息对品牌战略进行的分析,茶企运用更加正确、科学的品牌战略不仅可以促进销售额的持续增长,还有利于品牌价值的快速累积,在当今大数据的支持下,单一品牌、多元品牌以及独立运营的品牌都可以通过大数据信息完成品牌的战略分析以及决策,还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特征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战略选择。

2大数据下新闻传播在茶企品牌建设中的优势

新闻传播与广告相比,在大数据时代下具有更大的优势,尤其在茶企的品牌建设以及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更加显著,而在茶企的品牌建设中,新闻传播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2.1新闻传播的即时性

大数据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强势介入,大大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质量,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全球化的覆盖和渗透。茶企业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可充分突显新闻传播的优越性。基于大数据构建现代化的公关管理平台,发挥新闻传播即时性优势,快速应对企业危机。根据舆情反馈,科学制定危机公关处理方法,继而达到快速和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的目的。互联网时代下,茶企如果遇到了有重大宣传价值的事件,就可以通过新闻传播第一时间将信息向外传播出去,新闻传播具有即时性的特征恰好可以满足企业日常宣传的需要。

2.2新闻传播的阐释作用

新闻可以将一件事情的人物关系以及来龙去脉等讲的非常清楚,而广告就做不到这一点,因此茶企运用新闻传播可以实现更加准确、详尽的信息传播。茶企要利用好大数据技术做好新闻传播,利用新媒体实现跨区域的传播企业文化、弘扬企业先进精神。茶企应基于多样化的新闻传播模式,更好的应对网络积极和消极舆论。充分发挥新闻传播的阐释作用,对相关事件进行理性的解释,并正确和恰当地表达企业观点和态度。茶企品牌建设的重点,在于树立健康和正面的企业形象,确保大众对企业价值观给予高度认可,才能持续产生品牌效益。因此,必须对网络负面舆论做好阐释,利用新闻传播输出正能量和正确价值观,以此真正打造健康和绿色的国民品牌。

2.3新闻传播的公关作用

在面对负面事件时,新闻传播具有的公关作用尤为明显,茶企在遇到负面事件时就可以运用新闻传播来进行危机公关。大数据时代下,茶企在深度推进品牌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需利用技术手段最大程度强化新闻传播的公关作用。既要正确和有效的处理舆论,还需基于精准的大数据分析,了解引发负面舆论的原因和要素,继而制定科学的应对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新闻传播要充分体现真实性和客观性,以此才能切实发挥积极的公关作用。做到不违背公序良俗,不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冲突。要根据事件原因,充分发挥新闻传播的公关作用,以此真正体现其在茶企品牌建设中的优越性。2.4新闻传播相关信息具有的真实性特征新闻传播要以报道真实、客观的事件为准,茶企在运用新闻传播的方式进行相关产品信息的时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同时传播范围也更广。而基于大数据的新闻传播具有两面性,即企业会输出预先设定的思想和价值观,社会大众也会产生相应的反馈进行二次的加工和传播。若不能保证新闻传播信息的真实性,会引发不良的社会效应,不利于茶企业提高社会形象,甚至会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大数据时代下,各类信息会大面积和快速传播,茶企必须注重传播真实信息,并保证内容和逻辑具有极强的可推敲性,以此才能真正体现新闻传播的优势,助力企业更好推进品牌建设工作。

2.5新闻的媒介作用

新闻可以在茶企与客户两者之间作为一个桥梁的角色,尤其在消费者使用手机以及互联网日益频繁的现在,新闻逐渐成为了许多用户获取相关产品信息的主要媒介。大数据时代下,茶企需精准定位新闻传播的价值,在品牌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能生产和优质内容。真正发挥新闻传播的媒介作用,做好平台和用户的情感交流和文化互鉴。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向大众输出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观,确保企业能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在良性沟通和深度交互下,真正以新闻传播构建良好的交流平台,有效解决企业与用户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2.6新闻具有二次传播的特性

大数据时代下,普通大众都可作为自媒体人参与到舆论传播和导向中。企业品牌的建设,才能真正利用好新闻传播。企业需对新闻二次传播的特性建立正确的认识,要能科学控制新闻生产和传播的质量。保证新闻二次传播对企业形象树立具有积极影响,而不应产生负面的舆论反向作用。茶企要全面了解新闻传播的作用和特点,根据品牌建设的需求和诉求,合理和巧妙的将其应用到各项宣传和推广活动中。大数据技术和新媒体平台要发挥协同效用,对新闻传播进行赋能,继而能在品牌建设中展现显著的优势。利用好新闻二次传播的特性,继而帮助相关企业实现产品信息更大范围内的传播。

3开展茶企品牌建设的有效策略

3.1建立信息与新媒体融合机制,实现循环传播

新闻传播在以往更多采用的是“一对多”这种传播方式,它的特点就是只能利用一个渠道向受众传递信息,但在新媒体出现后,以往这种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逐渐被取代,媒体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手机、互联网等多个渠道将信息传递给受众,而受众可以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及渠道也更加的便捷和广阔,同时受众也可以成为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的加工者,这种传播方式逐渐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类似“麦克风”式的当代特有的新闻传播时代,随着更多企业参与到“两微一端”的传播模式中,新闻进一步实现了循环往复的重复传播,在此基础上,茶企可以将新媒体与传统信息的方式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循环传播的信息传播体系,同时企业还可以在自媒体以及新媒体等平台上进行信息,不断扩大自身品牌相关信息传播的渠道以及范围,持续加大品牌建设的力度。

3.2加强信息过滤收集,关注客户的核心需求

对于茶企来说,大数据的最大优势就是关于信息的集中收集,大数据可以用最快地速度完成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更加全面的分析,例如大数据技术可以在电商平台上收集、过滤大量的客户信息,同时进行更加深入地挖掘以及提炼,然后通过“画像”的手法构建一个核心的客户信息框架,企业就可以得到与客户需求相关的信息,最终完成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并提供给相应的客户,而茶企想要做好自身的品牌建设,使更多的消费者喜爱并且接受自身产品,就需要充分了解潜在客户以及现有客户不同的产品需求,增加不同产品间的适用性,同时还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以及新闻传播的规律进行客户个性化需求相关信息的收集以及分析,全面了解不同客户的需求,才能设计出满足客户需求的相关产品,建立一个更好的品牌形象。

3.3产品信息准确对客户需求,提高信息宣传与传播质量

茶企在进行品牌建设时,最重要的就是关于产品信息的宣传以及传播,想要充分发挥出产品相关信息宣传以及传播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茶企就需要收集整理大量客户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切实掌握客户的需求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信息在市场上的投递,使相应的产品信息准确投递到目标客户群中,从而实现企业形象以及产品信息的有效传播,因此相关茶企需要充分利用数据地挖掘以及分析技术来进行客户需求更加深入的分析,同时严格把控好自身产品的质量,将高性价比、优质、有品味的产品提供给客户,才能使客户逐渐对企业的产品产生信任。

3.4明确品牌形象定位,开展有针对性的新闻传播活动

茶企想要实现品牌形象的精准定位,就需要在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以及市场等多个领域进行差异化竞争,通过优于竞争对手的优势不断提升品牌自身的内在价值,从而不断增强现有用户对于品牌产品的忠诚度,由此可见,根据不同品牌的形象以及定位开展更加多样化的新闻传播相关活动,有利于提高品牌建设的效果,首先可以通过细分消费者的市场来进一步明确目标市场,同时根据目标群体的特征以及产品自身的形象来选择合适的品牌代言人,有利于品牌特质的建立以及品牌形象的塑造;其次,可以通过微电影、多媒体新闻以及电商视频等形式来进行产品信息的,不断提高自身品牌形象方面的辨识度,逐渐加深消费者对于品牌的相关印象;最后可以举办一些例如产品会、节庆活动以及演出等关于品牌宣传的活动,还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来进行相关信息的,提高企业自身产品曝光率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的知名度,而在进行传播活动的组织以及设计时,要根据不同产品的形象以及定位来进行设计,例如高端产品就不能开展促销活动,这样反而会降低产品的内在价值,而中低端类型的产品就可以通过促销来不断扩大产品的销售量,从而实现了企业销售额的大幅度上升。

3.5精准定位市场,构建现代化和智慧化的营销管理平台

现代网络营销,是茶企品牌建设的重要手段,对产品文化宣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人员需根据新闻传播在茶企业品牌建设中的具体优势,精准定位和客观分析市场。继而构建现代化和智慧化的营销管理平台。依托虚拟互联网平台,将优质信息快速和高质量传播,并有效把控舆论方向和舆情,确保企业能够树立正确的社会形象。茶企业品牌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要发挥新闻传播的阐述作用、公关作用、媒介作用,根据市场和外部反馈,科学的制定营销方案和策略。围绕茶产品和服务进行对外的宣传和推广,既要使公众对企业形象产生良好印象,还需对茶产品建立深刻的认识,甚至产生购买欲望。企业作为盈利性的组织,必须利用现代营销手段刺激消费,并能够及时的重要产品信息和服务活动内容,以此真正发挥新闻传播的作用和价值。茶企业需利用现代化的营销管理平台,及时和快速的采集、整理、共享优质信息,确保平台和用户获得有效和良性的交流,继而达到建设企业形象和推广品牌文化的目标。要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和开展新品会,以互联网直播的形式进行信息传播,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将重要信息对外传播,令用户能快速了解产品特点和优势,继而促使企业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茶企业需从经济和营销双重视角出发,分析和研究品牌建设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利用新闻传播改善企业形象。同时,茶企业要根据茶产品的流通情况,以及市场供需,科学的制定营销策略。要以智慧化的营销管理平台为媒介,宣传茶产品,并能吸引更多消费者进行咨询和购买。而在平台与消费者进行交易的过程中,既是销售的过程,更是提高企业形象的重要契机。企业应要求工作人员回复消费者的过程中,必须体现专业性,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能力,以此大大提升他们对企业的好感和认同感。有效营销和推广产品的同时,能巧妙的开展品牌建设工作。在信息良性和双向流动中,达到提高企业形象目标。将现代网络营销与新闻传播进行科学融合,共同助力茶企业品牌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

4结语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茶企的品牌建设以及新闻传播的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对于茶企的品牌建设以及传播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茶企想要抓住当前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机遇以及新闻传播方面的优势,就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同时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进行新闻传播活动以及相关策略的制定,从而不断做好品牌自身的建设以及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田高旭.新媒体视域下探究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以新浪微博、抖音APP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2):27-29.

[2]邵金花,李相基.大数据时代对新闻采编与传播的影响——评《新闻传播的大数据时代》[J].新闻爱好者,2021(03):99-100.

[3]马子惠.智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新实践——以2020年“两会”期间智媒体参与下的新闻生产为例[J].潍坊学院学报,2021,21(01):58-62.

[4]朱施霖.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的创新策略研究——评《新闻传播学概论》[J].新闻爱好者,2020(10):101-102.

第13篇

 论文摘 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体系系统性设计方面存在较大不足。solo分类理论以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为主线,以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为考核对象,实现了教学设计的整体性,思路清晰、简捷明了。为此,旅游管理专业基于solo分类理论进行了专业整体课程优化设计,对本专业的21种可观察学习成果进行分类,根据认知规律进行排序,获得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三个学年的课程和实践教学整体设计方案。 

 2011年3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十一五”教育改革发展及“十二五”教育工作召开新闻会,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会上表示,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到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36%,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如此大量的学生走入社会,各高校当务之急是专业建设,课程优化设计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需要系统性改革 

 旅游管理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各开设院校普遍存在教学设置偏差、教学方法落后的现象。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在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点等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从事接待、服务与基础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要达到此目标,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及合理的知识结构,如具有较广阔的历史、地理、园林、建筑、植物、民俗、宗教等方面的知识素养,以及能够掌握旅游基本理论和旅游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但以上两方面都需要学生内化后通过一定的实践才能显现出价值来,其隐性存在的特点致使学习效果评价障碍重重。有些学校进行了pbl教学改革或项目化教学改革,这些大胆尝试的目的是打破旧有的知识体系教学设计,将目光转向能力培养,逐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知识传授型教育向能力训练型教育的转变。他们的积极探索意义重大,正确引导了高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但是,这些教学方法在单独的模块化教学方面优势突出,而在整体教学体系系统性设计方面略显不足。 

 二、solo分类理论指导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 

 (一)solo分类理论主旨思想 

 solo是structure of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的缩写,译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此理论更加注重整个教学的系统设计。它以可观察的学习成果作为为教学和考核对象,将学习成果按性质不同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学习一门新学科时首先获得的分离的、互不相关的教学内容,其加总后形成量变。量变进一步深入之后,质变发生了,所学的内容相互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连贯、一致的整体,此类学习成果为第二类。当学生的思维建立起抽象体系后,就可以解决以前从未遇到的新问题,此类学习成果为第三类。以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为主线,即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表面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因此形成了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由于此分类理论,以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为考核对象,以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学习成果的循序渐进培养为教学设计思路,使专业教学整体设计更具系统性。为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进行了solo分类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尝试。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思路 

 课程优化设计焦点在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重新构建和组合,包括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两个向量,目的是使教学质量不偏移。为此课程设计步骤分为三步,一是找到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即学什么,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深入的企业调研来完成;二是对学习成果进行类别定义。定义原则为:分离的、互不相关的教学成果定义为第一类学习成果;相互联系的、连贯的、一致的整体教学成果定义为第二类;抽象思维后可以解决以前从未遇到的新问题的教学成果定义为第三类。第三步是根据认知规律调整教学顺序,即怎么学,调整顺序的原则如下: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循序渐进。 

 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服务面向不同有所区别,但本质上应定位于: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职业综合技能,在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旅游景点等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从事接待、服务与基础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合的工作岗位(毕业后3-5年)为:接待经理、外联经理、计调经理、导游经理四个。以上岗位的优秀工作者都将成为企业调研的跟踪对象。通过对62家企业248位以上岗位的优秀员工进行工作过程实时跟踪,形成了岗位职业能力的重要指标,此即旅游管理专业的可观察学习成果共计21项。再对以上学习成果进行类别划分,形成了11项第一类、5项第二类、5项第三类可观察学习成果。 

 1.接待经理岗位可观察的学习成果(职业能力项)中第一类是客户心理、分析旅游线路、推荐门市销售三部分,第二类是签订旅游合同,第三类是旅游风险规避和; 

 2.外联经理岗位可观察的学习成果(职业能力项)中第一类是旅游市场调研,第二类是旅游市场开发和客户开发与维护,第三类是旅游产品销售;

 3.计调经理岗位可观察的学习成果(职业能力项)中第一类是旅游要素采购,第二类是旅游线路设计和成本核算,第三类是突发事件处理与预防 

 4.导游经理岗位可观察的学习成果(职业能力项)中第一类是客户档案管理、为游客提供食宿等生活服务、游客个性化服务、迎送服务、景点讲解、商品导购讲解等,第三类是导游培训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结果 

 按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的教学顺序,对以上能力点的相关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和实训)进行前后序调整,形成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案。 

 1.专业必修课。顺序开设《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安全与急救》、《领队业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计调实务》、《旅游文化》、《旅游英语》、《现场导游》、《接待实务》、《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经济学》14门课程。 

 2.专业任选课程。顺序开设《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会展概论》、《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旅游美学》、《旅游公共关系》6门课程。 

 3.实践课程及交付成果。为增强学生动手能力,高职高专层次专业教学应开设大量的实践课程。在职业背景下,实现前述21个可观察学习成果(即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一学年以认知实习为主的体验教学。训练包括客户心理分析、旅游线路推荐、门市销售、旅游市场调研、客户档案管理、客户迎送服务、景点讲解等11个一类能力项。通过对旅游企业实地调研,加强学生对就业岗位、工作环境等的感性认识,促成第一类可观察学习成果(即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二学年以生产性实训为主的双轨教学。一部分学生进入旅游教研基地,在接待、外联、计调、导游等岗位熟悉工作程序与工作内容,实现签订旅游合同、旅游市场开发、客户开发与维护、旅游线路设计、成本核算等五项第二类可观察学习成果(即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三学年学生带课题进入企业实习,课题设计全部与第三类能力训练相关,包括旅游风险规避、旅游接待管理、旅游产品销售、突发事件处理与预防、导游培训等五项,实现了第三类可观察学习成果(即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solo法在课程优化设计中的实施难度 

 (一)应用知识教学尚存差距 

 高等教育的学习者任务是双重的。第一必须掌握一些认知范畴的知识,如概念、基本技能、事实资料等;第二必须掌握、应用前述认知知识的方法,从而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按以上课程体系完成教学任务的08级毕业生进行回访,发现第二部分的能力未能更好的发挥,尚需在以后的研究中找出答案。 

 (二)课程开发是团队工作 

 对能力、工作任务分析、可观察教学成果等事项的信度严重影响课程整体设计的水平,参与人员需要精通学科知识并对课程广泛涉猎,需要一支至少是由任课教师、课程理论专家和企业专家组成的队伍来共同完成此项工作。 

 结束语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设计,虽然存在瑕疵,仍不影响其优秀教学成果的显现。我们形成了基于solo的高职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思路,并将其应用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优化设计中,实施此方案的08级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后续研究我们将深入更多的专业领域,通过优化设计实现课程的精准定位。 

 

参考文献: 

[1]李俊,鞠燕梅.高职院校在专业教育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j].文教资料,2008(6):242. 

第14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SOLO分类理论;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孙毅(1965-),男,山东邹平人,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1)33-0059-02

2011年3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十一五”教育改革发展及“十二五”教育工作召开新闻会,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会上表示,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到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36%,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如此大量的学生走入社会,各高校当务之急是专业建设,课程优化设计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需要系统性改革

旅游管理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各开设院校普遍存在教学设置偏差、教学方法落后的现象。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在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点等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从事接待、服务与基础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要达到此目标,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及合理的知识结构,如具有较广阔的历史、地理、园林、建筑、植物、民俗、宗教等方面的知识素养,以及能够掌握旅游基本理论和旅游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但以上两方面都需要学生内化后通过一定的实践才能显现出价值来,其隐性存在的特点致使学习效果评价障碍重重。有些学校进行了PBL教学改革或项目化教学改革,这些大胆尝试的目的是打破旧有的知识体系教学设计,将目光转向能力培养,逐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知识传授型教育向能力训练型教育的转变。他们的积极探索意义重大,正确引导了高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但是,这些教学方法在单独的模块化教学方面优势突出,而在整体教学体系系统性设计方面略显不足。

二、SOLO分类理论指导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

(一)SOLO分类理论主旨思想

SOLO是Structure of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的缩写,译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此理论更加注重整个教学的系统设计。它以可观察的学习成果作为为教学和考核对象,将学习成果按性质不同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学习一门新学科时首先获得的分离的、互不相关的教学内容,其加总后形成量变。量变进一步深入之后,质变发生了,所学的内容相互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连贯、一致的整体,此类学习成果为第二类。当学生的思维建立起抽象体系后,就可以解决以前从未遇到的新问题,此类学习成果为第三类。以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为主线,即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表面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因此形成了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由于此分类理论,以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为考核对象,以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学习成果的循序渐进培养为教学设计思路,使专业教学整体设计更具系统性。为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进行了SOLO分类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尝试。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思路

课程优化设计焦点在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重新构建和组合,包括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两个向量,目的是使教学质量不偏移。为此课程设计步骤分为三步,一是找到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即学什么,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深入的企业调研来完成;二是对学习成果进行类别定义。定义原则为:分离的、互不相关的教学成果定义为第一类学习成果;相互联系的、连贯的、一致的整体教学成果定义为第二类;抽象思维后可以解决以前从未遇到的新问题的教学成果定义为第三类。第三步是根据认知规律调整教学顺序,即怎么学,调整顺序的原则如下: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循序渐进。

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服务面向不同有所区别,但本质上应定位于: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职业综合技能,在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旅游景点等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从事接待、服务与基础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合的工作岗位(毕业后3-5年)为:接待经理、外联经理、计调经理、导游经理四个。以上岗位的优秀工作者都将成为企业调研的跟踪对象。通过对62家企业248位以上岗位的优秀员工进行工作过程实时跟踪,形成了岗位职业能力的重要指标,此即旅游管理专业的可观察学习成果共计21项。再对以上学习成果进行类别划分,形成了11项第一类、5项第二类、5项第三类可观察学习成果。

1.接待经理岗位可观察的学习成果(职业能力项)中第一类是客户心理、分析旅游线路、推荐门市销售三部分,第二类是签订旅游合同,第三类是旅游风险规避和;

2.外联经理岗位可观察的学习成果(职业能力项)中第一类是旅游市场调研,第二类是旅游市场开发和客户开发与维护,第三类是旅游产品销售;

3.计调经理岗位可观察的学习成果(职业能力项)中第一类是旅游要素采购,第二类是旅游线路设计和成本核算,第三类是突发事件处理与预防

4.导游经理岗位可观察的学习成果(职业能力项)中第一类是客户档案管理、为游客提供食宿等生活服务、游客个性化服务、迎送服务、景点讲解、商品导购讲解等,第三类是导游培训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结果

按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的教学顺序,对以上能力点的相关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和实训)进行前后序调整,形成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案。

1.专业必修课。顺序开设《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安全与急救》、《领队业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计调实务》、《旅游文化》、《旅游英语》、《现场导游》、《接待实务》、《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经济学》14门课程。

2.专业任选课程。顺序开设《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会展概论》、《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旅游美学》、《旅游公共关系》6门课程。

3.实践课程及交付成果。为增强学生动手能力,高职高专层次专业教学应开设大量的实践课程。在职业背景下,实现前述21个可观察学习成果(即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一学年以认知实习为主的体验教学。训练包括客户心理分析、旅游线路推荐、门市销售、旅游市场调研、客户档案管理、客户迎送服务、景点讲解等11个一类能力项。通过对旅游企业实地调研,加强学生对就业岗位、工作环境等的感性认识,促成第一类可观察学习成果(即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二学年以生产性实训为主的双轨教学。一部分学生进入旅游教研基地,在接待、外联、计调、导游等岗位熟悉工作程序与工作内容,实现签订旅游合同、旅游市场开发、客户开发与维护、旅游线路设计、成本核算等五项第二类可观察学习成果(即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三学年学生带课题进入企业实习,课题设计全部与第三类能力训练相关,包括旅游风险规避、旅游接待管理、旅游产品销售、突发事件处理与预防、导游培训等五项,实现了第三类可观察学习成果(即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SOLO法在课程优化设计中的实施难度

(一)应用知识教学尚存差距

高等教育的学习者任务是双重的。第一必须掌握一些认知范畴的知识,如概念、基本技能、事实资料等;第二必须掌握、应用前述认知知识的方法,从而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按以上课程体系完成教学任务的08级毕业生进行回访,发现第二部分的能力未能更好的发挥,尚需在以后的研究中找出答案。

(二)课程开发是团队工作

对能力、工作任务分析、可观察教学成果等事项的信度严重影响课程整体设计的水平,参与人员需要精通学科知识并对课程广泛涉猎,需要一支至少是由任课教师、课程理论专家和企业专家组成的队伍来共同完成此项工作。

结束语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设计,虽然存在瑕疵,仍不影响其优秀教学成果的显现。我们形成了基于SOLO的高职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思路,并将其应用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优化设计中,实施此方案的08级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后续研究我们将深入更多的专业领域,通过优化设计实现课程的精准定位。

参考文献:

[1]李俊,鞠燕梅.高职院校在专业教育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J].文教资料,2008(6):242.

第15篇

【关键词】孢粉学;研究进展;中国;第四纪

0 前言

孢粉学的名称是1944年英国人赫顿(Hyde)和威廉姆斯(Williams)等提出的,研究现代植物孢子花粉和地层中有机壁微体化石―孢粉和其他孢型的形态分类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苔藓类、蕨类孢子和种子植物的花粉,有时人们也把一些个体很小的植物体如藻类和菌类也作为孢粉学的研究对象[1]。

孢粉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通过对比两处含相似孢粉组合的层位,确定地层时代和地层划分,为寻找煤、石油等矿产资源提供依据。通过分析确定孢子和花粉在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等方面定性或定量的特征确定地层沉积时期的植被,从而分析地质时期植被的演化规律和趋势,为恢复古环境演变提供可能。由于植物孢子花粉具有产量大,孢粉壁易保存,体积小易被搬运,因此地球表面含有丰富的孢粉,获得了孢粉量方面的资料可精准的分析和解释植物群的性质,植物的生长会受到气候、地形、土壤等的影响,因此分析孢粉资料可再造古植被,恢复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预测未来环境变化[2-3]。

1 研究进展

中国孢粉学研究开始与20世纪30年代,丁介绍了孢粉在泥炭、湖相沉积和煤的分析方法,以及在地层中的具体应用(丁,1938),但真正开始与20世纪50年代,在徐仁(1950)、宋之琛(1958)、欧阳舒(1962)等老一辈孢粉学工作者的努力下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中国孢粉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中国早期的孢粉研究主要是为社会生产服务的,主要方便进行石油、煤田勘探,查找铝、铁、金、钻石等矿产资源,而后主要是恢复过去植被的演化规律和趋势及其恢复古环境。中国孢粉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末为探索时期,主要借鉴瑞典、英国、苏联等国已有的孢粉学工作经验,进行一些基础性研究,如现代孢粉形态、植被与花粉的传播、以及空气花粉等,应用于石油和煤炭勘探,地质、海洋和冶金调查。20世纪70年代末-21世纪末为成熟时期,主要开展一些综合性研究和区域性总结工作,同时加强了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21世纪初至今为国际融合期,逐渐与国际相接轨,与相关学科的结合更加紧密[4]。

孢粉学研究内容广泛,产生了许多分支科学,不同学者根据不同的角度和需要分类都不同,王开发,王宪曾(1983)[2]将其概括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基础研究包括孢粉形态学、孢粉生理学和孢粉化学;其中孢粉形态学可细分为现代孢粉形态学和化石孢粉形态学。应用研究包括地层孢粉学、石油孢粉学、海洋孢粉学、考古孢粉学、农业孢粉学、医学孢粉学等,其中地层孢粉学再细分为前寒武纪孢粉学、古生代孢粉学、中生代孢粉学、第三纪孢粉学和第四纪孢粉学。刘炳仑(1988)将其概括为两大分支:孢粉形态学和孢粉分析。孢粉形态学包括农林孢粉学、蜂蜜孢粉学、医学孢粉学、司法孢粉学。孢粉分析包括蜂蜜孢粉学、医学孢粉学、司法孢粉学、大气孢粉学、粪便孢粉学、海洋孢粉学、第四纪孢粉学以及原油孢粉学。[5]随着国内外交流合作的不断进行,中国孢粉学在许多分支上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下面主要就第四纪孢粉学、应用孢粉学等几个分支做出介绍。

1.1 第四纪孢粉学

20世纪2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通过孢粉分析来建立第四纪地层单元和重建区域植被的变化(Huntley and Birks,1983;Delcourt and Delcourt,1991),并且被J.J.Lowe,M.J.C.Walker(1995)等认为是第四纪古环境要素重建的所有方法中最可行的一种方法[6]。中国第四纪植物孢粉主要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系,后来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而分异演变[7]。

孢粉研究的基础前提是具备高质量和准确的孢粉资料,因此孢粉库的建立刻不容缓。1995年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建立,收集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孢粉学家累积的成果(孙湘君等,1999,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小组,2001)。有关专家学者呼吁建立其他重要地质年代如第三纪,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数据库,这也将是孢粉学家以后不可忽略的基础工作。我国孢粉采样地点遍布全国,倪健等(2010年)总结中国第四纪晚期孢粉记录,对孢粉采样点信息进行分类,其中中国表土/湖泊表层花粉采样点有2324个,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东部、北方地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南方地区;沉积物钻孔或剖面采样点987个,主要集中在、青海、内蒙古、甘肃、黑龙江、新疆、江苏、广东等省份和自治区。[8]

在一些学者的努力下这些重点研究区域的孢粉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如杨惠秋等采用格里丘克分离法、镉重液法分析青海湖盆地新生代地层[9];周曙等利用太湖东北侧4个钻孔的孢粉分析,14C和古地磁测试,同时结合钙质超微化石、介形类和有孔虫所确定的海侵地层,此外再参照长江下游相关资料,对12.7―1.5万年以来的4个孢粉带作了较深入的环境探讨[10];潘安定等根据近年来的抱粉研究成果,阐述了兰州地区第四纪抱粉植物群的主要类型及其演替特征,同时对存在的向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看法和建议[11],童国榜等利用用数字滤波方法,对昆明盆地l号孔的抱粉时间序列进行了波动特征的研究,显示植物演变存在着四种显著的周期,还将三通滤波曲线与气候波动、深海氧同位素及地球轨道偏心率曲线加以对比,结果证明可比性很好[12];刘会平等运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沪、杭、苏地区三个文化遗址孢粉与气候的关系。结果显示,马家浜文化期和崧泽文化期比较温暖潮湿,良渚文化期相对凉爽[13];吴国等利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第四纪沉积物中包含的植物花粉确定该地经历了5个寒冷期[14]。郑卓等利用中国建群植物数字化的地理分布数据与中国表土样品的1860个花粉数据与气候进行插值分析,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表土花粉含量的气候指示性与建群植物地理分布的气候区间是相吻合的,但也有部分花粉的指示存在偏移,这位全球生态学、古气候学及第四纪环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参考[36]。同时我国古生物群区的制图工作也开始展开,在中国北方建立了花粉-气候转换函数、气候-花粉响应面模型。高分辨率时间序列研究取得重要进展,10万年时间尺度上突破了千年的间隔[15],万年尺度上突破了百年间隔,局部时段达到了50~60年的分辨率[16]。

孢粉分析方法不断与时俱进,张佳华等(1997)以北京坟庄剖面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过去植被和环境作用进行在分析,有效消除了因主观原因对同一孢粉谱的分带差异[17],这对以后更加深入了解植被演替和环境演变并且准确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刘会平等(1998)运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沪、杭、苏地区三个文化遗址孢粉与气候的关系,选取那些最具代表性又有环境指示意义的孢粉作为变量[13]。李育、王乃昂等(2007年)选取74个中国北方不同沉积相的沉积物样品通过对同一种样品进行不同的处理方法并对比,得出黄土及古土壤中的孢粉提取用氢氟酸筛选法效果最佳;湖泊沉积物孢粉提取用氢氟酸法最佳,而干旱区含砂量较高湖泊沉积物及风成砂样品需要配合重液浮选法;泥炭、沼泽中孢粉提取应采用重液浮选法配合筛选法;考古点文化层沉积物孢粉采用重液浮选法并将重液浮选出的样品配合氢氟酸处理更佳;表土样品采用无酸碱重液悬浮法(2007)[18]。

1.2 应用孢粉学

孢粉分析除在恢复古植被恢复古环境演变方面发挥作用外,在油气形成原始物质、植物分类、环境科学研究、农业、医学、考古学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植物是母油的主要来源。伍哈特(1923)在位于美国肯塔基晚泥盆世俄亥俄页岩下部的黑色和灰色页岩中,发现可能与石松科有亲缘关系的大孢子和藻类的叶状体,经化学分析,指出这些植物都是形成石油的母质。散德斯(1937)对原油进行分析,得到孢子和单细胞藻类化石,分析认为这些孢子和藻类化石为石油的形成提供了蜡质、脂肪质或油质分泌物而残留抗腐蚀的外壁。孢粉壁有孢粉素和纤维素组成[19],布鲁克斯和休斯(1972)研究指出孢粉外壁的孢粉素均由胡萝卜素和胡萝卜素酯的氧化共聚物组成,石油组分的自然来源之一就包括脂肪酸、类胡萝卜素,此外孢粉的木质素衍生物还参与了油沥青和干酪根的芳族部分的形成。干酪根通常占其有机质的80%-90%,其余都是沥青。王开发等(1983)对向日葵、松、玉米、枫树、白皮松、贯众、水麻柳等的现代孢粉进行热模拟实验,结果证明孢粉能生成石油[20]。

蜂蜜孢粉学主要是通过对分析蜂蜜中的花粉及比较蜜源植物花粉形态确认蜂蜜的来源、产地和种类。国外蜂蜜孢粉学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期,最开始是在瑞士、法国和北欧一些国家中进行的,随后欧洲、美洲、亚洲的许多国家也开始陆续展开研究,Jato 等(1991)对西班牙西北部奥伦赛地区94个蜂蜜样品进行了定量的孢粉分析,确定了该地区主要的蜜源植物有欧洲板栗(Castanea sativa Mill)、悬钩子属(Rubus spp.)、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inn.)和杜鹃花科(Ericaceae)[21]。Floris等(1996)对150个撒丁蜂蜜(包括87个多花蜜和63个单花蜜)进行了定量的花粉分析,确定了通过检测蜂蜜中花粉的绝对数目确定撒丁蜂蜜等级的方法[22]。刘炳仑(2001)观察研究了春夏秋冬44种主要蜜源植物的花粉形态,同时还观察了国产柿属(Diospyros)1属18种1变种蜜源植物及其花粉形态[23-24]。空气孢粉学主要研究植物的花粉及孢子在空气中的含量及其传播问题,能很好的证明不同时空尺度所表现出来的生物学或气候学事件。

空气孢粉学的研究最早开始于医学,鲍克托(1819)提出枯草热病是有花粉引起的,艾利奥(1873)桑专门研究牧草花粉与花粉症的关系,威曼(1954)指出豚草花粉是主要致敏源之一。Cour等人利用从北极圈至赤道以南27个国家建立的150多个空气孢粉站定期收集和分析空气中的孢粉,对北欧至南非、俄罗斯至印度、中国的表土孢粉尘进行研究。通过对空气孢粉组成及其浓度的监测,可以了解植物分布区的变化,从而反馈气候(温度、降水)的变化,还可根据作物花旗空气中的花粉浓度直接预报当年的产量[25]。黄增泉等(1998)对台湾地区的空气孢粉做了全面报道。

孢粉学在考古研究中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我国很多重要一直都有运用孢粉分析推测人类文明发展与气候环境之间的相关性,如北京的上宅遗址、半坡遗址、金山亭林遗址、东湖林遗址、山西丁村人遗址等[33]。李宜垠等通过分析对比湖北屈家岭遗址附近的河湖相沉积剖面及文化层孢粉,得出屈家岭文化兴盛时期植被以常绿、落叶阔叶林为主,优越的气候环境为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4]。杨晓燕等对北京平谷地区新石器时代上宅文化层的第5文化层的磨棒及石磨盘上的淀粉粒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淀粉粒中既有橡子也有粟和黍,进而推断上宅地区居民虽然有意识的栽培一定的作物作为日常生活的补给,但是没有形成真正的农业社会,也没有进一步的毁林开荒[35]。

此外,孢粉对于考古学家及法医鉴定工作等的顺利开展都可以提供一定的思路,相关文献也有报道,如张丹妍等(2007)利用孢粉个体小、质量轻、数量多、不容易发现等特征,指出孢粉可为法医工作者为破案提供有利线索[26]。

应用孢粉学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与其他学科及领域的相互渗透和相互结合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应用孢粉学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将造福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1.3 海洋孢粉学

海洋中沉积物和海底岩芯中的孢粉,主要来自于大陆上的河流和风。此外还有随孢粉一起搬运过来的真菌、有孔虫、甲藻和其他一些单细胞藻类。据有人的粗略计算,每克海洋沉积中,少者有十几粒孢粉,多者有几百万粒孢粉。深海孢粉具有陆地孢粉不可比拟的优点,深海孢粉资料因为受自然因素如地壳运动,风力、流水等外力作用以及人为因素影响小,因此保存较完整,能提供长周期、连续的可靠的古气候信息,更由于深海孢粉来源于陆地,因此,海洋中的孢粉对于直接对比大洋与大陆气候演变信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27]。

深海孢粉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关于深海孢粉学的研究晚于美国、苏联等西方发达国家直到90年代才开始有研究成果出现,我国有关学者关于深海孢粉学的研究地区主要在东海的冲绳海槽和南海的大陆坡。孙湘君等(1997)分析了南海南北深海海底40多个孢粉样品,通过计算孢粉浓度(粒/mL)绘制出了孢粉浓度等花粉线,从而探讨孢粉的源地、传播动力及途径[28-29]。徐家声(1994)通过搜集黄海上空的大气孢粉,对比黄海表层沉积物中孢粉组合,分析指出近岸草本花粉含量高,远海木本花粉含量高[30]。张玉兰等(1994)利用滦河三角洲的渤缘28井指出可以根据再沉积孢粉化石的种类追踪海盆沉积物的来源,根据再沉积化石的数量推断海平面升降的变化幅度、古气候变化及陆缘构造运动的强弱[31]。此外,深海孢粉实验处理方法也在不断进步,李杰等(2008)通过对比酸碱处理法与氢氟酸处理法,指出氢氟酸处理法在最终腹肌无的分散性、孢粉纹饰的清晰程度、孢粉的分离状态等方面均有利于深海孢粉的鉴定[32]。

【参考文献】

[1]王伟铭.中国孢粉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古生物学报,2009,48(3):338-346.

[2]王开发,王宪曾.孢粉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3]杨振京,徐建明.孢粉-植被-气候关系研究进展[J].植物生态学报.2002,(26):73-81.

[4]王伟铭.中国孢粉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古生物学报,2009.48(3):338-346.

[5]刘炳仑.孢粉学及其各分支学科简介[J].自然杂志,1988,11(11):824-825.

[6]J.J.Lowe,M.J.C.Walker.Reconstructing Quaternary Environment[M]. Science Press,1995.

[7]罗宝信,王毓钊,林泽蓉,戴国梓,胡继兰.中国第四纪孢粉组合的探讨[J].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84:17-32.

[8]倪健,陈瑜.Ulrike HERZSCHUH,中国第四纪晚期孢粉记录整理[J].植物生态学报,2010,34(8):1000-1005.

[9]杨惠秋,江德昕.青海湖盆地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其意义[J].地理学报,1965,31(4):321-335.

[10]周曙,邹松梅,刘志平,等.江苏太湖平原北翼的第四纪孢粉与环境[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1,18(1):70-75.

[11]潘安定.兰州地区第四纪抱粉学研究进展及其问题探讨[J].干旱区地理,1997,20(1):84-90.

[12]童国榜,白士英,周顺江,等.昆明盆地第四纪抱粉时间序列的波动特征及其地质环境意义[J].植物学报,1990,32(2):146-l56.

[13]刘会平,王开发.沪杭苏地区若干文化遗址的孢粉)气候对应分析[J].地理科学,1998,18(4):368-373.

[14]吴国,王开发.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第四纪抱粉分析[J].冰川冻土,1987,9(2):157-166.

[15]袁绍敏,孙湘君.据花粉分析推论东北长白山西麓一万年来植被与环境[J].植物学报,1990,32(7):558-567.

[16]刘金陵.长白山孤山屯沼泽地13000年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J].古生物学报,1989,28(40):240-248.

[17]张佳华,孔昭宸,杜乃秋.主成分分析对恢复过去植被和环境作用的再分析:以北京坟庄剖面为例[J].地理科学,1997,17(4):316-322.

[18]李育,王乃昂,许清海.中国北方第四纪孢粉提取方法研究[J].沉积学报,2007,25(1):124-130.

[19]潘建国,试论应用孢粉学及其新进展[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2,19(2):206-214.

[20]王开发,王宪曾.孢粉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70-71.

[21]Jato M V,Salallinares A,Iglesias M I,et al.Pollens of honeys from North-Western Spain[J].Journal of Apicultural Research,1991,30(2):69-73.

[22]Floris I,Prota R,Fadda L.Melissopalynologic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ypical Sardinian honeys[J].Apicoltore Moderno,1996.87(4):161-167.

[23]刘炳仑.我国春夏秋冬44种主要蜜源植物的花粉形态[J].养蜂科技,2001(4):4-6.

[24]刘炳仑.我国柿属蜜源植物及其花粉形态[J].养蜂科技,2001(2):4-6.

[25]黄赐璇,陈志清.法国空气孢粉学的研究及其应用[J].1996,13(增刊):7-11.

[26]张丹妍,张丹媚,侯一平.孢粉学在法医学中的应用[J].法医学杂志,2007,12(23):457-459.

[27]孙湘君,罗运利,陈怀成.中国第四纪深海孢粉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03,48(15):1613-1621.

[28]孙湘君,李逊.南海现代花粉传播动力与途径在南北海域的差异[J].中国科学(D辑),1997,27(6):494-498.

[29]Sun X,Li X,Beug H.Pollen distribution in hemipelagic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relation to modern Vegetation distribution[J].Marine Geology,1999,156:221-226.

[30]徐家声.黄海大气中的孢粉及其对海底沉积物中孢粉组合的影响[J].植物学报,1994,36(9):720-726.

[31]张玉兰,王开发.海洋沉积物中的再沉积孢粉化石研究[J].海洋通报,1994,13(4):50-58.

[32]李杰,李珍,赵宝成,等.海洋泥质沉积物的孢粉实验室处理方法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08,26(2):184-189.

[33]吕砚.环境考古学袍粉分析的应用[C]//董为,主编.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255-260.

[34]李宜垠,侯树芳,等.湖北屈家岭遗址抱粉炭屑记录与古文明发展[J].古地理学报,2009,11(6):70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