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消费主义的积极影响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绩效评价;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评价结果
当前,我国在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方面的改革发展迅猛,中央政府不仅出台了诸如《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规章制度,还在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开展实施了一系列绩效评价改革试点工作。然而,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改革工作不是一蹴而就,还需要大量的理论与实践支撑,尤其是在项目经费支出方面,因其经费体量大、专业技术强、管控监督难,开展绩效评价具有一定难度。在开展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时,要结合项目经费特点,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绩效目标设计应讲求合理
绩效评价目标是指经费支出在规定的时间内计划达到的产出和结果;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目标,是开展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依据。要想开展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评价,首先应科学设定项目经费支出的绩效目标,使绩效目标的内容能清晰地反映出项目经费产出的效果性和效率性。
(一)指向明确
项目经费支出绩效目标应当由该项目经费的使用管理单位(部门)及其所属单位(部门)设定。同时,绩效目标要符合项目单位(部门)计划和职能,并与相应的支出范围和明细、产出和效果等要素紧密相关,防止出现无效或者错误的绩效目标,影响绩效评价的实施。例如,绩效目标要与项目中包含的任务数量一一对应;要与预算确定的经费数额相匹配;要与单位(部门)年度工作任务相适应等等。
(二)细化量化
项目经费支出仅仅有总体的绩效目标是不够的,还要从数量、质量、成本、时效几个方面设计细化的绩效目标,同时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系统考量,合理细化。在细化绩效目标时,应尽可能地采取定量的方式表述,无法定量表述的,应采取可衡量的定性方式表述。当然,在设置绩效指标时,并非所有的目标都必须量化。将项目经费支出的绩效目标全部量化固然可以,但强行量化只会让不便于定量表述的绩效目标失去意义,最终对评价工作产生误导。绩效目标设计的终极目的不是量化,而是为了开展绩效评价,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项目经费使用管理,
(三)合理可行
在设定绩效目标之前,要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推导论证,以确保绩效目标符合客观实际,并能够在规定期限内顺利完成。
二、绩效指标制定要科学规范
绩效评价指标是反映项目经费支出绩效状况的重要量化手段,是开展评价工作的信息载体。科学规范的指标体系是推行绩效评价工作的有力保证,绩效评价指标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后期绩效评价结果的优劣。因此,应在绩效计划目标的指导下,以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客观、公正为出发点,遵循以下原则制定绩效指标。
(一)相关性强
由于项目经费支出内容十分广泛,加之不同项目之间存在着内容差异大、项目的效益不确定性明显的情况,不可能制定出一套普适的评价指标,因此,在针对不同性质特点的项目时,应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绩效指标,强调绩效指标要与对应项目的绩效目标以及经费支出状况有直接的逻辑关系、与评价的事项密切相关,并确保所制定的绩效指标具有代表性。
(一)准确无误
项目经费支出成果方面的量化指标不宜获得,单纯依靠数量指标不能反映出项目经费支出绩效的真实情况。所以,在定性分析的同时,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定性分析。在设置定量指标时,要选取可以被量化成比例数字或者百分比的指标,并确保标准值、权重和计算公式都准确无误。在设置定性指标时,主要采用专家组主观评价方法,尽量选取内容上明确清楚、便于理解的指标,例如绩效指标应区分明显的等级,不能模棱两可。此外,还应尽量避免指标之间的重复,减少重复指标对绩效评价产生的影响。
(三)具有可比性
绩效评价不是封闭独立的过程,在对不同的项目制定经费支出绩效指标时,要善于总结规律,发现项目之间存在的性质、类型、规模等共性,在不同项目之间制定能够共用的绩效指标,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工作量,而且就横向而言,可以在同类单位(部门)之间比较绩效评价结果;就纵向而言,可以比较单位(部门)各时期的绩效评价结果,便于得出明确结论。
三、绩效评价的结果要有的放矢
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是开展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一定要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发挥出绩效评价结果的积极作用。
(一)建立有效的激励问责机制
项目经费支出的主体是经费主管和使用部门,应依据评价结果,根据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以资金为杠杆进行激励,对于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单位(部门),可通过奖励、优先审批后续资金等手段开展正向激励;而对于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单位(部门),可通过降低后续拨付资金数额、暂缓或取消资金拨付等手段进行反向激励,同时,要追究经费审批人、经办人等相关责任人的经济责任,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二)分析改善项目经费管理现状
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归根到底是对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单位(部门)经费管理成果的评价。对项目经费的支出开展绩效评价,利用评价的结果衡量出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发现项目经费管理中好的做法及存在不足,将好的做法传承延续,对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三)改进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本身
绩效评价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实施绩效评价时,不仅要持续关注经费支出的情况,还应关注绩效评价体系本身是否存在缺陷,以便延续或改进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
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分化和演变的企图一直都没有停息过,只是在军事和经济等手段失灵以后,他们发现了一个更加隐蔽有效的方法———消费领域的文化渗透。他们凭借各种先发优势,借助传媒的示范作用,竭力将西方的消费方式树立为幸福生活的标尺,把裹挟西方价值观念的物质产品与文化产品打包兜售给中国,以此来分化、弱化和转化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地位,破坏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这种悄然的文化侵袭势必会对我国文化建设系统的有序运作和良性循环带来严重的甚至是 “功能性”损害。
(一)利用经济手段植入西方文化,我国文化安全维护难度空前增大:消费主义语境下西方国家进行文化入侵的主要方式是,凭借各种先发的优势,利用经济手段植入其文化价值观、通过文化贸易进行文化渗透。以消费为媒介的经济领域的文化入侵,使我国文化安全的维护难度空前增大。其实,消费和消费品原本并不涉及价值因素,问题在于,消费主义分析语境下的消费不再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更加关注商品背后的符号价值和象征意义。消费主义逐渐地将人们的消费欲望转移到经过编码后的商品符号价值及其象征意义上,因而人们购买商品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满足被刺激起来的且不断膨胀的欲望所形成的 “虚假需求”,消费者在这种 “欲望循环”中不断完成商品符号系统的文化解码和实践认同。相对于西方国家的文化产品知识技术而言,我国的文化产业尚处于劣势,因而西方国家利用经济手段植入文化就有机可乘,此种情形下,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就成了幸福生活的当代指称,消费主义就在这个过程中悄然消解着我国的民族文化。同时,伴随信息产业、资讯、影视乃至传媒等领域的逐渐开放,消费主义隐藏在广告宣传的背后,通过传媒示范的作用,建议或怂恿人们消费某种商品,使得经过选择的西方社会价值观一再被大众消化吸收,从而按照他们所设计或希望的模式向中国成功输出本国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等,形成对中国的文化侵蚀。我国传统的国家文化安全维护手段已难以应对来自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挑战,面临集体失语的危险。
(二)利用网络传媒削弱我国国民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感: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安全体系的深层主题,其重要表征和条件就是国民对社会的主流文化具有高度一致的认同感。在现实社会中, “文化的认同感、整合能力是政治得以克服地理上的离心力并使其超越一般的政治组织成为一种可能。而文化安全与否的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使人们在国家和民族问题上形成高度一致的认同。只有这种认同,才能形成有效的整合能力。这种整合能力是一个国家兴盛所需要的凝聚力程度的表现,更是一个国家安全稳定的基石。”[1]在消费主义影响下,西方国家通常利用网络传播的话语权优势,通过营造国际流行的时尚和明星的消费示范等娱乐文化来宣传他们的生活方式、道德标准、宗教传统等,严重冲击和消解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同时,长期接受西方文化信息的人们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会逐渐受到影响,这在客观上弱化了我国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当今中国,只要你稍加留意,不难发现一旦西方节日来临,媒体和网络都会不惜版面大肆炒作、极尽渲染之势。毋庸置疑,这种做法的确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甚至缓解了消费者的工作压力,为他们送来了欢声笑语。但是,受这种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在对待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中迷失了自我,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在消费社会似乎已无立足之地,显得无所适从。由于这种新的文化渗透方式极具隐蔽性和快捷性,所以一些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发生了价值观的扭曲和错位。他们开始以 “怀疑的目光来抵制正统、以嘲弄的口吻来否定理想、以游戏的姿态来看待人生、以狂欢的方式来放纵自己”,[2]他们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的目标。这是极其危险的,它给当前我国的文化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消费主义的这种文化渗透方式,不但会削弱我国国民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感,还会摧毁中国社会发展所需的精神力量和主体人格,因而消费领域的意识形态渗透问题不容忽视。
(三)以文化贸易为突破口大力推行文化输出战略,引起反向民族文化认同:文化贸易的发展为西方发达国家向我国输入文化产品提供了难得的 “机遇”,他们以跨国公司为前沿阵地,大力推行文化渗透战略,使其文化和价值观依附文化贸易的形式穿越国界渗透着尚未发展成熟的我国文化产业。大量反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在消费过程中,必将培养出西方文化风格的消费群体。同时,西方国家的物质生活标准方式将会伴随着我们国民的消费过程被系统地植入我们的文化之中,继而消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就像法国思想家担忧的那样, “通过电影,人们会逐渐熟悉美国的产品、美国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人们将会对自己的本土文化和传统失去尊敬”。[3]更为糟糕的是,进入我国的海外跨国文化公司,不但会改造其子公司所属员工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同时还会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进而导致我国国民生活方式的日渐 “西化”。因此,在消费主义的介入下, “意识形态成功地征服了消费者,并使人们对商品的消费活动成为认同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实践”。[4]无论我们是否承认,这种情况已经成为我们必须正确面对的严峻现实。一旦我们失去对本土文化的尊敬和认同,消费主义势必会诱使 “人们在审美情趣、生活方式乃至价值观方面日益趋同,这些无疑都严重冲击了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5]这种反向民族文化认同问题将严重威胁我国的文化安全。
当前实现我国文化安全的现实路径
在消费主义影响下,我国文化安全状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找到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现实路径,无疑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当代重要议程。
(一)建立为主导的文化统一战线,确保核心价值安全:不管我们是否承认,文化的多元交融已经成为社会的现实状况,我们的社会成员每天都经历着主流思想和多元文化的交锋,他们徘徊在两者之间,经受着痛苦的思想挣扎。显然,仅仅依靠对外防范来是绝不可能实现文化安全的。在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如何坚持的领导权、如何用来化解各种价值观之间的紧张状态,成为问题的关键点。在实现国家文化安全的具体路径上,许多学者进行了有益的讨论,但归结起来,至少有一点是普遍共识,那就是必须坚持的话语权和领导权,建立以为主导的文化统一战线。当然,绝不可能是高高在上的空洞的领导者,必须要 “‘榨取’被领导的思想体系中一切不可辩驳的合理成分,使之融入到思想体系里面,变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的文化力量”。[6]也就是说,坚持在文化建设中的领导权不是要绝对地排斥其他文化,显然任何文化对抗都不可能长久实现文化安全。要使社会主义文化保持合理的弹性和张力,在 “解释外部条件的可观察到的变化时保持灵活的适应性和包容性……从而赢得成员的持续认同与忠诚”。[7]只有这样才能在推进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同时,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感召力,才能以优秀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 “回应、平衡西方政治价值体系的冲击”[8],确保我国核心价值的安全。#p#分页标题#e#
(二)培育创意型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把握文化评价话语权:凭借先发的各种优势,利用经济手段植入西方文化、通过文化贸易进行文化渗透是当前消费主义语境下西方国家进行文化入侵的主要方式。显然,文化产业和世界话语权的强弱已经成为危及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国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增强国家的文化产业实力,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首先,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立足开发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创造出能够引领时代风尚的具有原创价值的高端文化产品。西方国家的文化输出意图能够实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低端位置,创造出的文化产品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热切需求。因而,我国文化的发展必须要在结合我国传统文化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以创意型文化产业为发展重点,创造出更多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其次,要建立科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体系。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管理体系是否健全直接影响着该国的文化安全,关系着能否抵御消费主义的文化渗透和文化侵袭。在具体做法上,可以试点建设国家文化安全危机决策咨询机构,承担国家文化安全形势的实时监控和国家文化安全预警机制和制度的建设工作,统一协调处理文化安全管理重大政策的制定和文化安全危机的处理。同时应该确保公民有序参与文化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实现国家文化安全管理体制的效用。最后,要注重实现文化产业的开放融合。一种文化要被另一种文化所接受和理解就必须让这种文化同另一种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而中国文化只有坚持开放融合,才能实现这个夙愿。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学会在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文化风格进行巧妙的文化转换。
【关键词】消费主义 “90后” 价值观教育 路径
消费主义及其价值观概述
消费主义价值观代表的主流价值体系是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其反映的社会思潮以物化的消费关系构建社会发展的基础,实质是为资本主义再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财富。以消费为主体的生活方式在西方国家的大力鼓吹下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式,甚至是各国人们的生活节奏、方式、观念。而在这种消费模式、观念的华丽外衣之下,隐藏着冲击、瓦解非西方国家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目的。①西方哲学认为,人的“理性”决定了人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这种需求以个人的利益实现为基础,个人本位的利益超越于社会的利益而存在。而为了实现对欲望的满足,可以毫无节制地挥霍资源。②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③。价值观则是作为社会一切关系总和的人对价值及其利用效度的认识,反映了人们对待利益的态度和原则。
中国的“90后”正在经历价值观发展、成熟时期,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面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渗透,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90后”学生的思想导向和价值观统领作用,积极地防御通过消费主义价值观及其编织的生活模式、价值体系对“90后”学生的意识冲击,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的、关键性的任务。
“90后”价值观现状、表现方式及发展特点
价值观现状。我国青年的核心价值观在理想与现实取向上存在二元性、兼具时代价值观边缘性与中心性的双重特征。④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学生的价值观与普通青年群体在现状上有着共通性,但又具有鲜明的主体意识,意味着该群体在价值取向上的个性化特点。
价值观表现方式。第一,价值认知自由度大、随意性强。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价值认知的目的是为了充分了解满足主体对个体某种缺乏状态的需要状况,而这种需要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层次:
图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其价值取向图示
从上图对应的需求层次可以看出不同的价值导向对应的价值需求差异性。“90后”学生在进行价值认知和需求判断时,往往是以最为直接的、也最容易获得的价值满足为出发点,停留在较低层次的需求,满足自我在功利层面的物质和生理需求,对社会道德价值的认可却多停留在意识层面,缺少实际行动,价值转化过程进行到道德价值便宣告停止,即出现价值取向的“断链”。
第二,价值选择复杂性。价值选择是在面临价值冲突时根据自身所处的价值环境,在价值认知的基础上,对价值活动所作出的判断、选择、决策的全过程。价值选择的矛盾来源于价值冲突,后者代表了不同文化和文明对人的价值观的影响,这些影响根源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性。⑤存在于“90后”学生价值观念体系结构中的传统文明、现代文明与后现代文明相互之间的激烈碰撞,既融合了物质与精神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经济与道德的冲突等通常意义上的价值冲突,又孕育出个体与整体、公平与效率等现当代社会代表意义上的价值冲突,在价值选择上表现为突出的功利性和实用性。
第三,价值评价结果矛盾性。价值评价是价值主体对价值判断和衡量的标准。对人的价值确立、维持或改变以及相应的社会态度和行为起着调控作用。价值评价的标准本身是客观的,但由于对其标准的界定和认同是主观的,因此,在衡量价值评价的标准时就容易出现偏差或不统一。具体体现在:一是价值评价标准与内容的脱节,未认识到个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能够在追求社会实践中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⑥就个体表现而言,体现为社会参与度不高,愿意享受孤独;同时却对公共事件、社会热点表现出一定的关注,其趋向的价值评价的主客体之间存在隔离与脱节,但并不是完全对立开来;二是价值评价标准实用范围脱离当下的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忽略价值评价是一个历史的、唯物的概念,淡化或脱离评价客体的时代背景,产生不客观、不全面的评价,个体表现为评价标准不固定,时常变动,缺乏发展性。面对多种文化的冲击,“90后”学生们的价值取向随着价值标准的多元化而繁杂起来,致使他们在面临多种选择时容易诱发不良的价值倾向,在价值评价上表现出偏移性、不稳定性。
价值观发展特点。影响“90后”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有三个:家庭、学校、社会。在这三个因素中价值观的发展形态从雏形逐渐走向成熟。经过长期的教化、教导和教育,三个外部因素分别对“90后”学生价值观发展变化的具体作用以“传授、灌输—教化、引导—调整、扬弃”为特征体现出来。由于家庭环境是价值观发展中的“首因效应”,学校环境是中介,社会环境是反馈,故价值观发展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经过学校教育深化,在社会教育中提升。
内在环境是个人价值观发展、形成、成熟所依赖的认知、分析、思维和评价能力,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分化、发展,当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认同感的增强实现同向发展时,个体价值观的发展过程就伴随其生理、心理发展不断清晰和明确起来,人的价值观也就在上述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从潜意识的模仿到自觉能动地学习再到改造演进渐进式地发展起来,其过程呈现动态性、社会性、实践性。“90后”学生容易偏离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价值评价主体的价值取向由社会本位取向转向个体本位取向;价值目标随之转向现实,从而出现道德下滑、价值评价的短期化和功利化,其影响因素呈现复杂化、多元化、冲突化。
消费主义价值观及其对“90后”的影响
一是外在表现形式诱发“90后”过度追求新奇事物。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属性,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的价值属性意义已经扩大化,由于商品本身所具有的或代表的信息而具备符号价值的属性。该属性被称之为“符号”价值,⑦这种新颖的价值衡量方式及其量度都极大程度地迎合了青少年对社会新生事物猎奇般的需求和满足。
二是传导方式催化“90后”滋生错误的消费观念。国家统计局在2012年初于某城市举行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时发现,2011年3月到7月,该地大学生人均消费达5170元;从消费水平分布情况看,消费在3000~5000元的占52%,6000元以上的占33%。而在麦肯锡公司提供的《世界奢侈品协会2010~2011年度官方报告》中,中国的奢侈品市场“低龄化”现象严重,45%的消费者年龄在1~34周岁,而对比同等消费层次的情况,西欧仅占22%。对名牌近乎狂热的崇拜,已经让大学生们在对物质的追求变得更为急切的同时也更为迷惑,不明白自己究竟追求什么,有的甚至认为仅是为了获得同龄人的认可。
三是内在实质可能诱导“90后”产生价值观危机。作为全球资本主义的制度性支柱,消费主义价值观通过意识形态来改变人们的消费和生活观念,从而借助文化的外衣实现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全球扩张。⑧伴随着消费主义在发展中国家的迅速扩散,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对这些国家中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产生于美国大众文化土壤的本质决定消费主义在作为文化输出所代表的意识形态上潜在的“掠夺性”,这种强大的物质化的观念带有鲜明的“文化征服”色彩,而首先被吸引和影响的就是青年一代。其对青少年价值观的诱导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青少年个体而言,易诱发“模仿”心理,滋长贪图享乐、以物质享受为核心的价值追求,造成精神的颓废、空虚和意识的冷漠、麻木;另一方面对青少年群体而言,易诱发“从众”心理,鼓吹以消费能力为象征性指标的社会地位上升假象,扭曲正常的价值发展路径,造成群体的信仰缺失、社会的价值危机。
“90后”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分析
青年价值观深层次地反映和体现了国家、民族在意识形态上的未来走向⑨,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品质和影响力,而青年时期则是价值观形成和稳定的主要时期。在此阶段,如何因势利导,引导“90后”学生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吸取有益养分,在已有的价值判断能力及价值选择趋向上进行合理的重塑和构建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
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创造价值重构教育的“育”环境。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导向对“90后”的思想引领作用,坚持理想教育与信念教育双向并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契合、开展“90后”学生价值观引领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根据教育的层次与类别以及价值引导对人在不同时期的要求,将承担教育主体责任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科学地划分在价值观引导、教育、凝练上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和教育的任务,有助于有效地开展价值引导教育,发挥不同环境和影响因素对价值导向的作用。在三个层面教育的衔接方面,尤其要注意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延续性、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递进性,实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在幼年—少年—青年价值观发展上的协同性与互补性,同时要重视三个层面教育中对于主流文化的认同应当具备一致性和统一性,而这种统一与契合需要以核心价值体系来总领和统帅。
第二,以实践体验增进价值引导实效,改革价值重构教育的“化”环节。根据“90后”学生价值实践能力较弱、价值需求与价值选择的能力并不匹配的特点,可采取一种“不经意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串联起来的相互关联的教育场景,吸引“90后”学生参与价值“熏陶”和学习的环境,开展间接教育;在人文素养和公民道德教育中实施逐层推进式的价值观教育,将其作为“90后”学生价值提升的有效方式。具体来说,从“90后”学生成长的情感需要、价值需求的诉求点出发,激发他们参与价值实践的兴趣和动力,在辩论与讨论中深入分析社会道德文化背景下各种价值观念出现的根源,培养其对主流价值观念的教育认知,构建核心价值观念培养的基础。
第三,以个体差异为基础实施分层指导,构建价值重构教育的“疏”渠道。社会分工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对事物认知的差异性都可能导致“90后”学生在价值观上存在着迥然的不同,实施“差异化”、“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是深化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据前文描述的需求层次图,价值观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不同群体的青年个体、同一青年个体在不同阶段的价值、同一阶段面临主要价值选择的不同取向都可导向不同的价值观形成结果。解决上述“矛盾”关键有三个步骤:首先,认可现实化的价值观念差异客观存在,理性面对需采取具体的、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将教育理念的转变融入思想;其次,按价值需求的不同层次合理设计对应的教育体系,按青年学生群体的不同价值趋向,为他们提供细致、人性化的教育、学习,实现价值需求与期望的对等;再次,在各体系中分解、细化价值选择的前后关系因素,针对典型案例制定分层教育体系维度下的教育方案,在规范的前提下使其具有可操作性、灵活性和延续性。
第四,以教育主体价值实践能力培育为目标,建立价值重构教育的“立”效应。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而价值引导重构教育的目的是解决青年在价值实践中的困惑,使他们通过价值重构教育形成较为稳定的价值观体系,并能针对价值选择做出合理的、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因此,在教育中应不仅将价值观作为一种知识来传授,更为重要的是教会“90后”学生掌握价值分析、判断的方法,强调价值判断、选择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训练和使用,⑩在价值实践的过程中重视学习和深化价值理论的相关内涵,提高运用价值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较于国外在价值实践教育方面的经验,我国在此方面的教育起步相对较晚,还未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可供参考的模式和方法也较少,一方面可以从国外较为先进的价值实践教育理论中寻找科学的养分,如借鉴和学习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相关方法,可为我国“90后”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结合我国青年学生,尤其是“90后”学生群体在新的形势下对价值教育偏向于实践教育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具有吸引力的、适合该群体的教育方式,并逐渐形成特色的教育理念和系统的教育方法及理论。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注释
①赵玲:“消费维度中的西方意识形态影响与批判”,《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9期。
②柴婷婷,热河木江·巴拉提:“现代消费主义的理性思考”,《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③[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三联书店,1956年,第117页。
④⑩金飞,孙泊:“文化多元视阈下青年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9期。
⑤宋永平:“价值冲突的本质与表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
⑥ 张慧琴:“关于人的价值评价中的几种关系”,《郑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