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道德意识现象范文

道德意识现象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道德意识现象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道德意识现象

第1篇

道德榜样高校思想道德教育2013年的《感动中国》十大榜样人物揭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的感人事迹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出崇高的道德品质。道德榜样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具有极大的现实教育作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生动鲜活地展现了社会主流道德规范,能有效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热爱祖国,立志成才与成功,对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热情。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快速发展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多元化的思想道德观念在一起交织、碰撞,缺乏社会经验和阅历的大学生容易受到一些错误思想道德观念的侵蚀:有的大学生将金钱和利益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有的大学生奉行个人主义,追求低俗狭隘的理想信念,缺乏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有的大学生贪图享乐,畏惧吃苦,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有的大学生缺乏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只讲索取,不讲贡献,等等。大学阶段是人生观和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期,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大学生尤其需要借助道德榜样为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参照准则,以矫正错误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道德榜样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为大学生示范了正确的、具体的道德准则和行为参照

大学生由于自身心理特点和思想特点,很容易受到榜样的影响,他们会从榜样的思想行为中获得对道德的思索和启迪,会通过榜样的亲身示范来获得间接经验,然后将榜样的思想行为奉为道德标准,去认同、学习。2013《感动中国》人物方俊明为救人高位截瘫,28年后才获得了迟到的见义勇为称号,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不悔。百岁仁医胡佩兰爱岗敬业,对病人耐心负责,常给病人垫付医药费,退休后还坚持坐诊,等等。这些道德榜样将抽象的道德观念变得生动化、具体化、人格化,为大学生示范了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参照,促使大学生对照和反思自己的思想言行,从而“见贤思齐”,自觉保持和强化高尚的思想和行为,矫正和消除错误的思想和行为。

2.对大学生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容易在大学生群体中引起效仿效应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个体价值的评价具有社会一致性,为了满足被社会接纳和肯定的需要,个体会驱动自己与社会主流倾向相一致。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过程中,尤其希望自身的思想行为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与接纳。而《感动中国》道德榜样符合时代精神的内涵,代表了社会道德的评价标准,受到了社会的推尊、赞美和表彰,正是被社会接纳的典型。因此,当大学生了解到《感动中国》道德榜样的事迹后,自觉受到教育和鼓舞,引起内心共鸣,在生活中努力仿效道德榜样的思想和行为。此外,根据激励的强化机制原理,当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道德榜样所代表的道德评价标准,并且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后,会感到自豪、愉悦和光荣,进而不断自我强化这种效仿榜样的行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二、充分发挥道德榜样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扩大道德榜样的影响

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要大力宣传道德榜样的杰出事迹,弘扬道德榜样的崇高道德品质,形成尊敬、推崇、学习道德榜样的良好校园风尚。在宣传渠道方面,要认真编辑、整理榜样人物的事迹材料,通过学校广播、网站、校报、电子屏幕等渠道大力宣传,还可利用学校官方微博、贴吧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选取宣传方式时,要综合采用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教育方式。例如,采用图、文、影音等多媒体形式举办榜样人物事迹展览;组织主题班会和研讨会;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等介绍道德榜样的栏目;邀请榜样人物来校园举行宣讲会等。总之,要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道德榜样在大学生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以道德榜样们所体现的崇高的社会主义主流道德观来引导校园道德风尚。

2.建立和完善校园道德榜样评选和激励机制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要注重发挥校园内部大学生身边的道德榜样的带头作用。要建立一套公平、公开又不乏灵活的校园道德榜样评选机制。要不断完善报名方式和评选程序,综合采用自我推荐、组织推荐、辅导员推荐、学生投票等多种方式;要不断修订、更新评选标准和荣誉称号的具体设置,体现人性化、灵活化,使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成为道德榜样,展示道德风采。此外,要强化校园道德榜样的激励机制,给予校园道德榜样诸如荣誉称号、加学分等各种奖励,表彰校园道德榜样对校园道德风尚的积极作用,激励大学生争当校园道德榜样,以校园道德榜样为标准,不断加强自我思想道德修养。

3.完善道德实践机制,调动学生参与道德实践的积极性

为更好贯彻道德榜样教育,要注重将大学生接受的道德思想外践于道德行为。只有让大学生把主观化的道德思想与实践化的道德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将思想道德教育落于实处。因此,要深入完善道德实践机制:首先,要强调道德实践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精心制订活动方案,合理部署活动流程,执行时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形成一套系统的道德实践工作制度。其次,要不断创新道德实践的形式和内容,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和发展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可操作性,开展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另外,道德实践要形成长效机制,要把道德实践作为一项长期的持续性任务来抓,使道德实践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常态工作,促进道德实践活动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柏正杰,陈亮.对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8,(12):161-163.

第2篇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思路

随着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原位于城市边缘的村民点,陆续已被城市包围,由于村民点的建设长期与城市政策不对等,村民的居住、就业、保障、治安和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特有的不容忽视的“城中村”现象,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瓶颈。加快推进石河子市“城中村”改造步伐,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和人居环境质量,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已迫切摆到政府议事日程。

一、石河子市城中村的现状概况

(一)现状概况

石河子460平方公里行政区域内分布着近60余个村、连居民点,其中铁路以南分布着18个;乌伊公路与铁路之间分布着15个;乌伊公路以北石莫公路以东分布着16个,以西分布着14个。这些村、连居民点在城市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种为城郊型。如铁路以南和石莫公路以西区域的村、连居民点;

一种为城中型。如城市中心区和北工业园区内的村、连居民点;

(二)城中村的主要特征是:

在地域上已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其行政设置仍为村建制,管理机构是“村委会”,常住人口是村民,土地性质为农村集体组织所有,其经济组织形式和行政管理体制仍然保持着农村的模式。

(三)城中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中村的建设景观杂乱,生活环境“脏、乱、差”,建设和管理长期处于无序和低水平状态。

2、村民的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得不到落实。

3、集体土地无序流转,已影响到城市经济的正常秩序。

4、集体资产处置缺乏规范,难以发展壮大。

5、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社会治安和安全问题突出。

二、实施城中村改造的主要模式

(一)“改制不改造”,即主要立足于转变土地权利性质、管理体制和经济形态,而没有实施大规模改造。

具体做法:将农村村民转为城市居民;将村民委员会改为居民委员会;将原来属于农民所有的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逐步将城中村纳入城市一体化管理。此类模式主要适用于城郊型城中村的改造。(成都锦江区五朵金花项目可以借鉴)

(二)“改制加改造”

“改制加改造”,即除改制外,需要对原旧村通过重新规划,实行综合开发、配套建设进行整体拆迁改造,将城中旧村转变为公共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城市文明社区。

这种模式按照改造主体和资金的不同,又分为政府主导、村集体主导、市场主导等三种方式。石家庄、渭南就是采用“政府决策、政策推动、市场运作”的方式,为旧村改造腾出市场空间。

三、城中村改造指导思想

在切实保护农民根本利益、维护社会长期稳定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行政、法律手段,从管理体制、物质形态、经济组织等方面,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多种形式,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

四、规划原则

(一)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既要考虑农民的现实利益,如改造安置问题、补偿安置问题、集体资产的处置问题等,更要考虑农民的长远利益,如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

(二)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城中村改造模式,不宜搞“一刀切”,各地结合本地实际,选择不同的改造方式。

(三)综合配套,统筹安排。

1、要明确改造范围,即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经依法批准为建设用地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应征为国有,尚未征为国有的应纳入城市规划用地控制范围;

2、严格坚持改造标准和条件,根据规划、政府财力、土地所有者愿望等因素综合考虑,成熟一个改造一个;

3、要统筹安排,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条件下,将城乡结合部集体土地非农建设用地纳入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管理,实行总量控制,以保持与市场消化吸纳能力相适应;

4、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在实施城中村改造时要先行试点,在总结和摸索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行。

5、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改造工作顺利推行。

五、石河子城市远景规划发展构想

根据“南进北扩、贯通东西、提升中区”的城市发展战略,确定改造思路。

六、结合石河子乡实际情况,提出城中村设想

(一)规划先行,以《城乡规划法》指导城中村治理。

1、编制市域体系规划以及城中村改造规划策划。将石河子乡、152团场、北泉镇一并纳入,系统、长远、统筹整体考虑。

2、摸清家底。先做1:500地形图测量。

3、编制城中村的详细规划。可由村委会牵头,可利用招标形式。

北区:乌伊公路以北为北区,主要含北泉镇、北工业园区、开发区化工新材料园区、石河子乡的几个村,主要承担工业、物流等功能。

石莫公路以东、南侧作为一类工业和综合用地,可以依托大庙村拆村西侧逐步考虑拆村并点项目建设考虑安置。

石莫公路以西区域,规划统一考虑以作业点形式存在;

袁家沟村位于312国道以北、白杨小区西侧,户数120户,规划可与白杨小区廉租房建设结合起来考虑;

中区:北至乌伊公路、南至北疆铁路,为石河子市中心城区,主要承担行政、商贸、居住、工业、教育等功能;

城中村的改造可以两部分,开发区的村民点可以结合六宫村并点;

老区村民点(沙依巴克村、努尔巴克村)可以结合五宫村统一并点改造,布局形式采取城市小区规划建设模式。

南区:北疆铁路以南为南区,主要承担居住、度假休闲、商贸和部分一类工业功能。

城中村的改造可以考虑发展观光农业和设施农业,解决城市菜篮子工程。

(二)政府主导,合理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城中村治理。

可利用城司作为项目建设法人,工作原则以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利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拓展融资渠道,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

(三)沟通畅通。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机构,充分调动村委会、村民的积极性,提高群众理解、支持、参与及认可的程度。

(四)加强学习,认真研究城中村改造中配套改革一系列政策、办法。

采取“政策主导、市场运作、村民参与、一村一策”思路,做好充分的摸底调查工作,确权、确户、确界截止期限,制定有针对性的一系列配套办法作为法律保证。

(五)运作过程公开透明。

把“公开、公平、公正”作为工作的准则,严密工作步骤及工作程序,全力打造阳光规划,努力构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划公平、分配公平的工作机制,应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牵涉面广、影响面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规划建设应树立不与民争利的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把着力推进市区城中村改造作为全市重要的“民心工程”,加快启动,强势推进。通过改造,使广大城中村居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成为未来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3篇

摘要:孟子的道德观以性善论为基础,德性不仅是道德行为的出发点,也是个体自我修养的主要途径,义利观是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崇尚道义、依义取利是其价值观的取向。本文探索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在积极因素,结合当前现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丰富和完善以德治国的理论基础,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孟子道德教育;义利观;和谐社会;现实意义

1 引言

当今世界,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我们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道德教育体系。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一个重要的理论来源,就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把其中优秀的、合理的内容融合在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中,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他推崇仁政、井田制及先富民而后教之的主张;强调道德教育的自主性,同时也提醒统治者注意对百姓的道德教育。认为人性是善的,人人皆有善性,只要道德个体存心养性、保持善端、反求诸己,就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些人存在着价值观念困惑、理想信念迷失、心理素质不高、道德修养不够等现象。在新时期,着力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是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

2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分析

3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4篇

2 解析

本题以“篮球联赛”为背景,主要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考生对实际问题的数学抽象与建模能力,是一个简单的常规题.不妨设这个班要胜x场,则负(28) x?场.由题意得3(28)43xx+?≥,解得7.5x≥.因为x为正整数,故8x≥,即这个班至少要胜8场.

3 失误现象及分析

失误3 设这个班要胜x场,则负(28) x?场,由题意得3(28)43xx+?>,解得7.5x >.因为x为正整数,故8x≥,即这个班至少要胜8场.

分析 表面上看最后答案是正确的,但所列的不等式却不完整,问题出在关键词“至少”的理解上,“至少”是表示不小于,应用“≥”来表示,而非“>”.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是考生因大意未仔细审题或本身对“至少”理解不到位造成的.

失误4 设这个班要胜x场,则负(28) x?场.由题意得3(28)43xx+?≥,解得7.5x≥,故这个班至少要胜7.5场.

分析 列不等式、求解过程都是正确的,问题出在作答时,未能考虑生活实际对场数取整,以致出现“胜7.5场”这样的低级错误,从这里亦说明考生在解题过程缺乏反思能力.

4 教学启示

本题源于课本,是课本例题的改编.作为一道比较简单的不等式应用题,却在答卷中出现了如此多的失误,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平时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1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读题习惯不好一直是造成学生解题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应为了节省时间而包办题目的阅读、理解和“数学化”过程,而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建议学生采用两次读题的方法,先泛读,大致了解题目的条件和要求;再精读,划出关键词,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等,尽可能避免因审题不清或思维定势而出错.

4.2 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一贯强调教学中应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结论的获得过程及数学方法的探索过程.因此,教师要关注过程教学,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现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分析、综合、归纳等活动,亲身体验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便能更好地认识数学的本质,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活用数学,更有效地避免概念混淆、生搬硬套等情况.

4.3 重视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解题反思是深化认识、提高思维水平和解题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解题反思能力,让学生从自己的解题思路、方法、所涉及的数学思想、同类问题以及解题结果等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反思,题不在多,在于精,更在于透,在于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长此以往,自然能提高学生解题准确率,提升思维能力,优化思维品质,亦不会出现低级错误之现象.

第5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 监督要素 风险导向

内部控制是对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控制,从而帮助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不是单纯的制度安排,而是由目标、要素、结构三个层面构成的完整框架。目标层面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合规性目标和报告目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还单独设定了资产安全目标;要素层面包括内部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要素。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其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发现和认定内部控制缺陷,并及时加以改进和完善的过程。目前,我国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建设情况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内部审计职能残缺、内部审计独立性得不到保证、检查监督制度流于形式、监督信息缺乏有效的沟通反馈机制等问题。

一、内部监督流程(一) 建立监督基础

一是高层基调。高层基调对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有直接影响,董事、监事的言论基调会影响管理层执行监督和对监督的反应方式,同样管理层的言行举止也会影响员工行为。企业高层应以身作则,诚实守信,倍尽职守,依据规程和制度实施管理,尊重和支持内部监督机构的工作,积极沟通和反馈监督结果。二是监督机构。监督职能依赖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来实施,因此,监督机构设置和监督人员配备是影响内部监督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监督机构的独立性、监督检查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操守、监督机构及人员被适当授权等是形成有效监督的重要基础。三是理解和把握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依据和标准。有效性是指内部控制对实现控制目标的合理保证程度。有效性应从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应涉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评价应结合内部控制目标进行综合评价,存在一个或多个重大缺陷的内部控制,应认定内部控制无效。企业上下应通过宣传、培训等手段明确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判断标准,在整个企业内部统一该标准,这是进行有效监督的方向和基准。

(二) 设计和执行监督程序

一是风险排序。风险是影响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是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影响结果的组合。风险影响可以是正面的或负面的或两者兼有,并表明目标可以有不同方面。企业应从整体层面、业务单元、分支机构及子公司四个方面系统梳理各业务、各活动、各环节的风险点,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和排序,这是风险评估要素的重要内容。二是识别关键控制点。风险点是影响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如员工道德风险、员工能力胜任风险等;控制点是针对风险点设置的控制环节,如招聘、培训、考核等;控制活动是针对风险点在控制点采取的控制措施。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关键控制点,这是建立控制活动的重点。三是获取有说服力的信息。针对关键控制点,监督者应努力获取有说服力的信息来支持自己的监督结论。有说服力的信息是适当且充分的,适当要求信息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和及时性。识别有说服力的信息有助于确定使用哪些监督程序及频率。(三) 评估和报告监督结果

一是监督结果排序。按缺陷的严重程度,内部控制缺陷可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重大缺陷是指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的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严重程度和经济后果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能导致控制目标的偏离。一般缺陷就是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缺陷。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缺陷的定量和定性确认标准。二是报告监督结果。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及时报告给执行该流程和相关控制的人,并向比这些人更高级别的管理层报告,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监督者应编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对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成因、表现形式和整改方案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复核,并以书面形式向有关方面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应按严重程度的不同确定报告层级,重大缺陷应与审计委员会、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沟通,涉及董事和高管的缺陷应与监事会沟通。三是后续追踪。针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董事会、管理层及相关人员应分析缺陷原因,及时采取措施纠正,监督人员应及时追踪缺陷纠正情况。

(四) 形成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无论是单独评估还是持续监督,都需要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给出结论。在实施完成以上三个步骤后,企业应根据监督结果排序、报告和纠正情况,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并出具监督评价报告。

二、风险导向的内部监督模式的建立(一) 明确风险归属

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每一环节随时充满各种风险。风险的类别很多,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从企业管理目标看,有战略风险、合规风险、报告风险、经营的效率效果风险、资产安全性风险等;从风险发生的层级看,有战略风险、经营风险和操作风险;从风险性质看,有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经营风险、人员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从风险后果看,有纯粹风险和机会风险;按风险是否可被分散,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从风险来源看,有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等。风险不仅存在于业务层面,而且伴随着企业活动的全过程,普遍存在于预测、决策、执行和监督等活动中,可以说企业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的每一环节都充满各种风险。风险可能形成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差异,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首先需要明确风险归属。企业应通过书面授权文件清晰地定义风险归属,合理划分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的职责权限,明确治理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等)和内部机构层面(业务单元和职能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治理层通常要对战略风险(包括战略决策风险和战略实施风险)负责,对经营、投资和财务活动中的重大风险负责,对重要的人事任免风险负责。董事会负责设计、实施并维护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管理层和职能部门主要对经营和管理风险负责,并协助业务部门控制业务活动层面的风险;业务部门主要对业务层面的风险管理负责,重点关注业务流程风险;普通员工应结合岗位职责,对岗位操作风险负责。

(二) 将风险评估结果与内部监督相联系

风险评估是识别、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措施的过程。风险评估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企业实施控制活动的主要依据。实施风险评估进而管理风险是建立控制活动的重点,风险评估过程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企业应结合业务流程、风险因素、风险承受度和重要性水平等,对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和评估,列示风险清单,建立风险数据库,为持续开展和不断改进控制活动及内部监督提供依据。风险评估过程是一个持续和反复的过程。企业应结合不同发展阶段和业务发展情况,持续收集与风险变化相关的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风险评估,适时更新、维护风险数据库。风险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监督者对风险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应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相应地,内部监督的侧重点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不同。风险重要性水平的持续判断对于提高内部监督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三) 控制内部监督流程各环节的自身风险

如前文所述,内部监督有特定的流程,每一环节的实施都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实施内部监督本身也面临诸多风险,例如,监督机构的独立性风险、监督者的业务胜任能力风险和职业操守风险、监督结果报告风险等。为提高内部监督的效率效果,企业应加强内部监督各环节的风险控制和管理,全面系统地梳理和识别内部监督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分析风险形成原因,评估其发生概率以及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针对内部监督流程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分别设置相应的关键控制点,采取风险管控措施,建立内部监督制度,这实际上是对内部监督流程的一种再控制、再监督。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关注文本的“语象世界”,实现由“写什么”到“怎样写”的本体实践

文本的“语象世界”是指作者的言语表现(言语意图)、主体具象及两者之间形成的张力联系。探询深层的“语象世界”,不仅要带领学生弄明白课文“是(写)什么”,还要弄清“为什么说‘是什么’”和“怎样表达‘是什么’”。

在引导学生领悟“月光的意象”时的片段:

师:明明是母亲在月光下用歌谣、童谣等给我启蒙,为什么说是“月光启蒙”呢?

生:是因为作者的母亲只能小时候陪他,等到长大了,遇到坎坷的时候,也许作者看到了月亮也就想到了母亲,就不会害怕。

师:我们再来看看书上是怎样写月亮的,读读写月光的句子。

生:“……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

生:“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师:联系这里月景的描写,想想为什么用这个题目,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母亲和月亮一样,月亮是把光明无私地献给了大地,母亲是把她那伟大的爱无私地献给了我。

师:是呀。月亮是无声的,母亲给我的爱也是无声的。这里把月亮和母亲结合起来写,这种写法叫作――“情景交融”。

不难发现,“月光启蒙”的“语象世界”里有柔和的月色景象、有穿着白布褂子的美丽的母亲形象,还有母亲搂着小作者轻轻吟唱歌谣的景象等。这几种意象不是独立的,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从“月亮升起来了”的再现性意象,到“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的表现性意象,再到“凤凰落在梧桐树”的象征性意象。在这样一个柔和的月色里,一位美丽而勤劳的母亲搂着孩子唱歌谣、讲故事的意境就建立了。月光和母亲是两个主要意象,月光是照耀聪颖智慧母亲的月光,母亲是沉浸在如水月色里的母亲。月光是柔美的,母亲是柔美的;月光是神秘的,母亲唱的歌谣、讲的故事也是神秘的。此时月光就是母亲,母亲就是月光,月光已不只是一种意象,更是一种象征,这也正为我们深入走进文本的“语义价值”提供了可能。

二、走进文本的“语义价值”,实现语文知识的“普适性”到“个体性”的完满建构

语义价值作为文本构成的“表现层”,是从文本“表现什么”的视角,在多维对话中探寻多层次的语义内涵,实现语文知识“个人意义”的获取与建构。从知识的内在生成看,它是强调语文知识对学生个体的发展性价值,也体现了文本语义所彰显的公共审美意蕴向学生个性涵养的转化与升华。

引导学生创作童谣的片段:

师:平时妈妈唱童谣给你们听,你们有没有唱歌谣给妈妈听呢?接下来请同学创造一首童谣。(五分钟后交流)

生:《我们爱妈妈》――花儿爱阳光/朵朵齐开放/鱼儿爱大海/游得多欢畅/鸟儿爱蓝天/展开金翅膀/我们爱妈妈/爱您到永远……(掌声)

……

“月光启蒙”是篇抒情性散文,它呈现的是作者“情感流动的过程”。而语义的最大价值是构建“个人意义”,这种构建要在“多向流动”中实现多重“融合”,即文本言意象的融合;文本的客观价值与个体主观理解的融合;文本的核心语义与自我精神世界、公共文化世界的融合等。

第7篇

关键词:道家人生观思想;小学德育教育。

先秦道家人生观丰富而深邃,其中很多思想都具有永恒的价值,但是,如何将这种传统思想资源转化成当代人生智慧,如何将道家的人生观思想较好的运用到我们的小学德育中,则还需要我们对先秦道家人生观思想和如今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和把握。道家人生观思想,从两个方面对我们当今的小学德育教育发挥着作用。

一、道家思想中育人观的运用

道家思想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出了育人观,在教育方面,道家推崇的是“不言之教”。“老子曾多次说到“不言”和“不言之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二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四十三章)“不言而善应”(《老子》七十三章)。老子所说的“不言”,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从内容上来说,“教”的指向应是“道”,而“道”是非常深奥的,它往往隐藏在事物表象的背后,并不是随便可以认识和掌握的。只有充分发挥人的理性思维,用自身的智慧并且通过长期的努力才能体悟的到。”从教育方法手段的层面看,“不言”指的是不以语言为载体的教育,不能仅凭语言进行讲授,还应该强调个体的感悟和内省。这就要求个体在现有的思维体系的基础之上,用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的对事物做出判断和选择,自主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在生活和学习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修养和思维品质。这两个角度,后者更加注重对教育对象的尊重,提倡在教育过程中要顺其自然,尊其本性。只有把教育对象放在自然状态,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传统的德育教育突出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这种教育观念隐蔽地存在于许多人的头脑中,抑制甚至窒息了教育中的平等性、民主性、沟通性,挫伤了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积极性,非常不利于受教育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这种教育观念,在教育者和教育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中,实行“不言之教”,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主观能动性,教育者通过对教育对象的点拨、引导、启发等,从教育对象身心发展实际情况出发,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教育对象的独立思考、选择与应用,将德育内容,内化为他们的智慧和能力。

二、道家人生观思想对小学德育教育内容的充实

道家丰富,内涵,博大精深的人生观思想,对于我们小学德育教育内容起到了丰富和充实的作用。庄子在《逍遥游》里,讲到了这样一个“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尧被中国古人认定为圣人之首,是天下明君贤主的代称。许由呢?是一个传说中的高人隐士。庄子写道,尧很认真的对许由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与泽也,不亦劳乎!”当光明永恒的太阳月亮都出现的时候,我们还打着火把和日月比光明,不是太难了吗?及时的大雨落下来,万物都已经受到甘霖的滋润,我们还挑水yulu.cc浇灌,对于禾苗来说不是徒劳吗?尧很诚恳地对许由说:先生,我看到你就知道,我来治理天下就好像是火炬遇到了阳光,好像是一桶水遇到了天降甘霖一样,我是不称职的,所以我请求将天下让给你。许由淡淡地回答:你治理天下已经治理得这么好了,那么我还要天下干什么?我代替你,难道就图个名吗?许由接着说了一个很经典的比喻:“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何,不过满腹。”他说,一个小小的鸟在森林里面,即使有广袤的森林让它栖息,它能筑巢的也只有一根树枝。一只小小的偃鼠在河里饮水,即使有一条汤汤大河让它畅饮,它顶多喝满了它的小肚子而已。庄子这个简单易懂的故事,运用到我们的小学德育教育课程中,可以让学生们从简单有趣的故事中,获取德育思想的大道理,加之通过老师的引导,可以讲其中的哲理升华。这个故事告诉现在处于终日忙碌中的我们,当我们忙碌到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时,我们要看清自己的方向,看清自己的目的,看清眼前的选择。这只是道家丰富的人生观思想中很小的一个部分,还有很多的思想都可以通过转化为德育小故事的方式,添加到我们的德育教育课程中。这样会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内容得到丰富和充实。

三、道家的人生哲理渗透在世间简单的事物之中

道家的人生哲理,都是通过对世间简单事物的感悟所得出,这样使得学生们理解和感悟起来更加容易。道家人生观思想,大多都依托于实际的事例之中,很多思想的根源,都是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自然事物,例如老子在讲述“善”的境界时,提到的“上善若水”,流水包容一切,滋润万物,却不和任何事物争长短。达到至善的人,能屈能伸,无往而不自得,与他人交往能感觉他水一样亲切、润泽。他重视承诺,说出的花一定会兑现,处理政事像水一样平儿不偏,对待事情能随机应变,懂得韬光养晦,等待最好的实际才采取行动。因为从不与人争长短,抢功绩,所以没有忧患能独善其身。老子将人的品质与水结合,将无形的品质和有形的事物“水”结合,让學生们懂得更好的在生活的点滴之中,领悟道的真谛。让学生们更好的去观察,去感受,去领悟,将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简单的事物中蕴含的德育思想转换为自己道德思想的一个部分,帮助自己更好建立起完整的人生观体系,更好的去感悟生活。老子在讲述对待天下大事要用整体的态度,不能将各个方面和个人的利益分割对立起来这一思想时,他首先提到的是“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其次又提到:“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再者:“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老子在讲述一个道理的时候,通常都是先列举我们身边习以为常的,有所了解的事物,用雌雄,黑白等具体的事物,再到荣辱等虚无的概念,通过简单的举例,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由无数个对立的关系构成的。那么,面对这一组关系,应该要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这时,老子才开始将其所要表达的人生哲理一一道来。道家人生观思想的内容,丰富了小学德育教育理论基础,使我们的人生信仰不再毫无依托,变得有迹可循,变得实实在在。同时也教会我们善于感悟生活中每一个细微的事物,告诉我们,生命的真谛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点滴之中。经典的力量便在于,它有一种魔力,让人们愿意去相信,让人们愿意去崇尚,同时将思想转化为行动。道家人生观思想中还有很多的观点都是值得我们从中吸取精髓的,能让我们的祖国的下一代,拥有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形成良好的人格,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建立豁达,自由的人生心境,使我们赢得一个美好的人生。

第8篇

道德教育是社会道德活动的基本形式。当前,我国正在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努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对国民的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而现实的道德建设,离不开对历史上道德教育传统的批判和继承。中国传统德治精神的一个积极内涵就是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对培育和提高民众的基本道德素质的重视。因此,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秀的传统文化承接起来。但如何去挖掘真正有价值的有关道德教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呢?这确实是一个难题。最近有幸拜读了王晓昕、李友学的《传统文化与道德建设》一书后后,偶然发现王守仁的道德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深远,对我们当前的道德建设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一、强调道德行为的能动性,重视道德意识的教育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极大地强调了道德行为的能动性。“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这实际上是把一切道德归结为个体的自觉行为。而且,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原则,强调了一个主体的道德活动从意念、动机的方萌未萌之际到付诸实践的过程乃至完成,是一个整体统一的过程。而“知行合一”论的重点在于强调“行”,知不离行,强调道德“践履”、“笃行”。人们在吸取社会和教育影响的活动中,不仅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而且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2]也就是说,外界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才能被他们所理解、选择和吸取,成为人们自己的观点、需要和追求。这样通过“行”才能转化为人们个人的品德。因此,在德育实践中,人是能动地吸取教育影响的。所以,我们今天对大众进行道德教育,应该借鉴王守仁的这一思想,必须强调道德实践,不仅让人们懂得道理,还要强调让人们切实去做,因为“知行并进”才能达到道德教育的目标。

王守仁在“知行合一”论中还强调了道德意识的重要性。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不能分离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在他看来,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他通过被贬谪到贵州龙场驿的生活经历体会到道德理性和道德意志的力量,认为依靠道德的自觉,可以产生不可估量的力量,从而帮助人克服私欲杂念,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新时期的道德教育,就是要在人们的内心树立起崇高的道德意识,要在人们的内心积聚道德的力量,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去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

二、尊重学生个性,量力施教

王守仁主张道德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他认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瘘。”一般说来,儿童的性情总是爱好嬉游,而厌恶拘束,就像草木开始萌芽,顺应它就发展,摧残它就衰萎。[3]这就要求掌握住儿童好动好学的特征,顺应儿童的身心特点,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为他认为学生是有独特心灵的生命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性格和特长,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教育应该从每个个体出发,教学方法要因人而异,因度而进。在教学上王守仁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月化”。

王守仁还主张老师给学生讲学时,“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力争少而精,使学生在学习上留有余地,“量其资禀能二百字,只可授以一百字”,使学生“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使学生不会因学习艰苦而厌学,而乐于接受教育。并且,在教学量度方面,又主张“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要逐步加深,循序渐进,量力施教,以达到道德教育的有效化。王守仁的这一思想告诉我们,学生的品德发展既有一般规律、年龄特征,又有各自的个性、优点和不足。这要求道德教育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否则,不但不可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调动他们进行道德修养的积极性,而且还会无视学生特点、压抑学生个性,阻碍学生的进步,从而达不到道德教育的目标。

三、重视学校教育,把道德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

王守仁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 “心学”为基础的,他认为,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中,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事物及其运行规律,以至人类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都是心所固有的,由心派生出来的。王守仁指出:“德有本而学有要。不于其本而泛焉以从事,高之而虚无,卑之而支离,终亦流荡失宗,劳而无得矣。是故君子之学,惟求得其心,虽至于位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也。”在他看来,“良知”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也是人们认识和道德的本体。因为心的本体就是“良知”。良知是道德生成的根本及为人的本质所在,良知就是天理。

王守仁继承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3]他非常重视学校教育,一生不断兴建书院、举办社学,坚持讲学,把道德教育当成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他指出:“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长于礼乐,或长于政教,或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意思是说,学生的才能各有差异,专长各有不同,但都要以“成德”为前提。他坚持认为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这是学校中最重要的工作。

第9篇

【关键词】涂尔干;道德社会学;道德教育;意义

爱弥尔·涂尔干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西方社会学界一般把他同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并列,合称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涂尔干一生所关注的问题是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思考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思考的是个人在精神和道德层面如何保持协调一致,进而使社会保持整合的状态。

一、涂尔干提出道德社会学思想的背景

任何一种思想或理论,都是一定时代特征的反映,都与当时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状态相联系。这一点在涂尔干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他的道德社会学思想是19世纪末法国社会现实主义的反映。19世纪后半叶,对法国来说,是一个社会转型和动荡不安的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统治欧洲近千年的原有宗教道德价值体系日益失去了主导地位,而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社会一度出现了道德的真空。

二、道德的起源

在道德起源问题上,涂尔干主张“社会”决定论。他认为应该从“社会”出发探讨道德的本质及起源。按照他的看法,道德存在于社会连带关系中,并随社会连带关系的改变而改变。涂尔干指出,造成社会危机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分工的高度发展引起社会连带关系的减弱,从而破坏了社会均衡。可见,涂尔干注重道德社会化的倾向是十分明显的,因为他认为道德是建立、巩固社会秩序的有力工具,同时,这也同他对社会危机和道德状况之间关系的认识有关。

三、道德的本质

涂尔干认为道德的社会本质是一系列关于行为的原则和规范,他对道德本质的理解是同他对社会事实特性的理解相联系的。在他看来,社会学应以社会事实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道德事实除了具有和其它社会事实一样的客观性和强制性外,还具有一种独特的特征,即它可以对人产生一种期待,能够产生一种超人的力量,它向人们发出执行义务的命令,从而使人们对道德规范、纪律产生向往的情感,并由此产生一种义务感和责任感。

四、道德的三要素

涂尔干认为,道德作为一个社会事实具有三大基本要素:纪律精神、牺牲精神和自律精神。

(一)纪律精神

在涂尔干看来,道德的首要要素就是纪律精神。纪律就是使行为符合规范,就意味着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某个行为。但是涂尔干告诫人们不应该把纪律看作是一种严格的约束,而应该把它当作是我们正常生活的需要。他认为纪律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即它具有抑制功能,可以防止个人私欲无限制地膨胀。

(二)牺牲精神

涂尔干根据人类行为的不同目的把人类行为分为两类:追求个人自身利益的个人行为和与个人自身利益无关的非个人行为。他指出,为自身利益服务的行为从来就不具有道德值价,道德行为总是追求非个人目的。非个人目的是超越于个人的集体的目的,而在涂尔干的眼里,这个集体就是社会。因此,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集体或社会利益而行动,就是一种牺牲精神。

(三)自律精神

在考察前两个要素时,涂尔干把道德看作是一个由各种规范组成的体系。从根本上说规范是他律的,与道德意识的实际倾向——自律相反。涂尔干指出如果我们创立了一种道德的科学,人们了解道德的起因与功能,就能理智地服从规范,有意识地遵守规范,无需外部的强迫,也丝毫没有约束。在涂尔干看来这就是自律精神——道德的第三要素。

五、涂尔干道德思想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显著的特征就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中国社会正逐步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在这个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变革浪潮中,社会道德风尚也悄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一些道德领域内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严重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损害改革开放的大局。

首先,要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目前,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构建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长期以来,我们给公民提供的道德范型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缺陷的,表现在道德教育的生活化不足,“神圣”的道德范型与人们的生活联系不紧密。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转型日益深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注重道德教育的层次性与渐进性,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其次,要提高教育者对道德教育的认识。

涂尔干认为道德情感的培养是道德教育成功的心理力量。这一正确思想正是我们目前道德教育中所缺少的。当前,我们的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就是说教式教育,学生对这种说教式教育往往心里比较抵触,因此,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再次,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公共伦理建设。

公民道德教育是公民在参与国家活动、公共生活时表现出来的公共性要求,它体现了道德领域中自律与他律、个人修养与社会规范的辨证统一。经济发展了,物质层面丰富了,精神层面却得不到提高,这跟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倡导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要使我们这个社会更健康、持久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发挥道德的力量,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高旭平.涂尔干道德社会学思想简略评介[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l987(2).

[2]张崇脉.涂尔干的道德三要素及其现代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2(04).

第10篇

关键词:现象级节目 创新创优 指导意义 原创精神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视节目的演进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热点,从综艺热、谈话热、真人秀热到民生新闻热、脱口秀热,再到相亲热、讲故事热、户外明星秀热……使得一个新名词横空出世――现象级节目。在追踪研究现象级节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掐尖消费”无孔不入的当下,现象级节目越来越集中于强势卫视平台首发、制播分离模式下购买国外节目宝典的“大体量、大明星、大制作”季播综艺娱乐节目。如何将现象级节目的成功要素用于指导更广泛意义的电视节目创新创优?笔者拟从非综艺娱乐节目、地面频道逆袭、建立激励机制、坚持自主原创等多维视角,通过案例的剖析予以说明。

向现象级节目学习有所为有所不为

案例:央视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没有耀眼的明星阵容,没有华丽的灯光舞美,“讲述寻人故事+揭晓结果”的节目模式也绝不花哨,仅仅凭借纯公益的属性,自今年4月份入驻央视黄金档以来,创造了城市网平均收视率2.4、单期最高2.773、多次周冠军的收视奇迹,相关微博阅读量也达到了17.7亿次,有超过359万人参与相关讨论,并多次被《人民日报》等媒体点赞。①在娱乐节目大行其道的当下,全国首档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如何能力压众多“大制作”成为梦寐以求的“现象级”?“以人为本,以情动人”可以说是其中的关键。

《等着我》作为一档室内录播节目,在观众所能看到的部分,制作成本并不高,但在观众看不见的地方,节目组的投入让一般人难以想象。从2014年4月开播至今,《等着我》聚合了民政部、公安部全国警察系统、“宝贝回家”公益组织、公益明星、十几万志愿者和热心观众的力量一直在开展公益寻人事业。经过两年来的发展,《等着我》公益寻人平台拥有越来越强的力量,寻人成功率从最初的“一周寻得一人”到现在的“一天寻得一人”。更难得的是,《等着我》没有落入商业化的窠臼,除了固定的赞助口播,整期节目没有任何广告植入的痕迹。“专注寻人”初心不变,这样的品质反过来提升了观众对于节目的印象,从而吸引了更多关注。

案例:央视王牌新闻栏目《新闻联播》。《新闻联播》堪称中国首席电视新闻节目,其巨大价值不仅仅在于政治性和权威性,专业性也同样令人称道。央视综合频道新闻编辑部主任李风曾表示,《新闻联播》常年执行着电视新闻行业最高最严最有效的标准。这个“金标准”有四个来源――去“零失误”的国家航天团队学习,去全世界安全记录最好的公司国航学习,去“预判风险”能力最强的国家气象局学习,30多年来栏目组丰富的经验总结和对质量控制制度的严格遵守。②2015年这档老牌新闻栏目之所以能获中国新闻奖的最高荣誉,源于近年来广受好评的革新:一是重大时政报道成为拉动收视的新亮点,尤其网上点击率及央视新媒体客户端跟评量的飙升,显示了央视构建多媒体矩阵的成果;二是基于顶层设计的主题报道、系列报道因鲜明的时代性、针对性、前瞻性,聚焦了观众的目光;三是“直播报道”契合“动态编排”构建经典的组合报道,使相关新闻显得鲜活又深刻;四是秉持与时俱进精神,推动节目形态创新,如“据说春节”“据说‘两会’”,开创我国大型综合性新闻栏目使用大数据的先河。

启示:以央视为代表所提示的新时期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呈现何种特点呢?笔者总结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换成央视广告中心任学安主任的话就是:“创新是永恒的,但是坚守有的时候显得更重要。”③创新是与时代、与观众同步的形式和内容,一手抓“顶层设计”,一手抓“大片战略”,从节目定位、选题规划、内容创意、亮点聚合、表现形式、互动推广等各个方面下工夫。坚守则包括三个层面:“以精英实力服务大众文化”的理念,“输出正能量,传递真性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益求精”的质量控制体系。尤其要说明的是,随着中国电视市场的开放和竞争,央视节目所追求的标准已不仅仅是国内标准,而在向国际最高标准看齐。

向现象级节目学习精准节目定位

案例:珠江频道《麦王争霸》。在大片时代、资源倾斜的背景下,弱势频道与央视、强势卫视的差距越拉越大。然而,凡事皆有例外。广东珠江频道推出的《麦王争霸》音乐选秀类节目已走过第五季,从2011年的首播开始屡夺广东地区综艺节目的收视之冠。这意味着在南粤收视战场上,《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都败给了这档无论是成本投入还是明星阵容都远远不及的同类节目。《麦王争霸》总导演、珠江频道副总监倪卓宏认为,地面频道最大的问题是能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充分发挥自己的地缘优势。从2011年第一季《麦王争霸》开播伊始,珠江频道便明确定位节目最核心卖点是粤语歌曲,令广东地区的观众倍有亲切感。同时节目打出“重振粤语音乐”的旗号,以选拔粤语歌唱新人、新曲为宗旨,深挖草根中的粤语乐坛新力量,命中了广东观众的核心需求。在节目模式方面,《麦王争霸》坚持以小打大、以土打洋。这个“小”是指地面频道的资金只够做中小型成本的综艺节目,但必须不断求新求变;这个“土”不是土气,而是深挖本土味。素人选秀、明星综艺、强强PK……这些大牌综艺音乐节目常见的元素,在《麦王争霸》中灵活结合,不仅能针对本土观众及时调整,更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博采众长。

启示:一档电视节目成功与否,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中节目定位至关重要。定位是对电视产品进行设计,以便受众了解、辨别该节目,与竞争者相比较的占位行为。④定位明确的节目相当于拥有了“好节目”的基础,天生具备独特卖点。《麦王争霸》一路走过五季且渐入佳境,就是因为节目定位精确,把脉到广东市场的观众需求,发现并开拓了粤语歌曲这一片“蓝海”,即使成本投入远不能和大牌综艺相比,但在节目模式上更灵活,一直紧跟观众品味变化,将本土亲民优势发挥到了极致。《麦王争霸》的成功还提醒我们,整体实力远逊于央视和强势卫视的其他频道,如果动辄数千万元去引进国外模式,既不可能也不现实,不妨向现成的现象级节目学习创新理念和手法,将可借鉴的部分消化吸收到自身节目的运营中,显然更为务实高效。

向现象级节目学习激励保障机制

案例:浙江卫视建成有体系的研发团队,推出创新创优奖励办法。浙江卫视前期面向社会招聘的160个岗位中,专业的模式人才与研发人才清晰在列。浙江卫视战略发展中心主任俞杭英介绍,建成有体系的研发团队是她目前的主要工作之一。另据介绍,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曾出台了全集团适用的创新创优奖励办法,鼓励地面频道及集团内部所有员工给卫视提案。

案例:江苏卫视力推“受众测试实验室”。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设置研发部门已经有十年的历史,2014年升级为“节目研发与受众研究中心”。借鉴受众研究这一国际传媒机构广泛使用的科学方法,江苏总台希望开启全新模式,让以往仅凭经验的工匠式生产转变为根据受众意见来科学地指导生产。在构建“总台专属受众样本库”并投入试运行之后,其现阶段的研发任务集中于“受众测试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在播前、播后的各个阶段均引入受众意见,以便对总台的创意研发、新闻生产、内容采购、节目测试乃至构建更完善的内容评价体系发挥推动作用,推动研发创新和内容生产更为科学化。

案例:东方卫视推进项目经理制,探讨团队持股。《极限挑战》前两季的爆红,奠定了东方卫视在周日档的强势地位,这是东方卫视推行独立制作人制度取得的硕果之一。2016年东方卫视除了延续“地升星”“周间转周末”等传统节目研发方式,还着力推进项目经理制,这是一种“项目总监与总导演共同负责制”,总导演主要把关艺术创作,项目总监则负责项目总体运营,包括整个项目的投资成本、广告营销、宣传推广、政策把关、团队组建与管理等,可谓加强版的“制片人”。为进一步完善创作机制与激励机制,东方卫视还打算在独立制作人的基础上推进工作室制,并且进一步探讨团队持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的可能性。

启示:新节目研发是极其复杂而且耗时耗力的工程,需要多方论证,反复试验,不断试错,投入高昂费用。在欧美国家,通过辛迪加组织做分销渠道,以鼓励节目创新的积极性。辛迪加组织将新节目购买过来,采取向多家电视台出售播放权的方式,将价格成本大大降低,使规模不大的独立电视台也能获得优秀节目资源。这种经营模式可以使电视网不要的节目获得播出机会,旧节目可以获得新生机,昂贵的节目可以通过多家电视台分摊的方式降低播出成本,从而大大化解了社会公司从事新节目研发的经济风险。而且,相关法律规定大型传播公司每年都要拿出广告收入的5%用于购买创意方案和模版,以更新节目。比如,CBS每年都要用1亿美元左右公开招标,订制8个节目作为年度新节目推出。⑤

在寡头时代“掐尖消费”的文化范式中,在同种类型越来越难出新的当下,体制决定生产力,高效的创新激励办法、完整的成建制团队、规范的整体协作机制将成为行业内最具有竞争力的因素。中国传媒大学影视创意与媒体运营研发中心主任欧阳常林曾经提出,随着制播分离成为行业趋势,越来越多的现象级节目将由制作机构承制,对于电视台来说,仍有必要通过系统培训,尽快建立具备节目创意能力和平台营销能力、熟悉先进理念和生产方式、有效对接各方需求的专业团队。⑥

向现象级节目学习原创精神

案例: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奔跑吧兄弟》的成功除了本身节目模式好和得到韩国版权方的大力支持外,国内版还做了很多超出原版的努力。比如每一期的开场都打造成类似电影大片的场面,在内容编排上采取电影情节化的设计,像采用中国观众熟悉的“白蛇传说”“上海滩”“西域通商”“葫芦娃”等经典情节,每期形成独立主题。这就把季播节目常见的金字塔式改成单集成篇、明星串联的系列模式,非常符合中国章回小说的传统。随着节目质量、收视率、影响力进一步上扬,本土化创意的成功因素还反过来被原版节目采纳,实现了节目创意的“反向输出”。⑦

案例:央视《挑战不可能》。作为央视综合频道近两年着力推出的原创大型励志节目,《挑战不可能》在2015年取得了城市收视平均破2、国内外网络点击超16亿次的惊人成绩,被业界称为“中国素人真人秀的新标杆”,第二季节目更是吸引3.7亿元冠名和特约广告,成为2016央视季播综艺节目标王。《挑战不可能》的成功源于节目的创作理念,核心就是“不可能成为可能”带来的巨大张力与戏剧效果。惊险刺激的挑战项目,配合高标准的灯光、舞美、音乐等技术手段,带给观众的不光是视觉冲击,更是心灵的震撼。如今《挑战不可能》声名远扬,在网络上出现中文、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等多种语言的精彩视频,单条点击量往往数亿计。

启示:曾亲手打造“好声音”和“跑男”两大现象级节目、原浙江卫视总监夏陈安在某次论坛上大发感慨,近些年中国的电视节目,已经把欧美、韩国、日本积累了三十年的现象级模式都消耗殆尽,再想找到类似“跑男”这样的现象级节目模式几乎已无可能。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首先是市场竞争因素导致的。众所周知,互联网时代的市场竞争讲究快,加上电视台、新媒体等竞争主体大增,而直接购买海外版权比原创成功率高得多。急功近利之下,过分依赖引进模式、节目同质化、哄抢明星资源等乱象日趋严重,加上产品成本急剧增加导致的高风险、高门槛,播出平台难保不沦为引进模式的搬运工,制作机构则成为代工厂。

其次,当前我国法律对版权的保护还未落到实处。十年磨一剑,今天磨出来明天就被别人拷贝走了。即使是引进版权也因为种种原因出现问题,比如当初东方卫视和浙江卫视都与MBC谈过《无限挑战》的版权,两家电视台已经开始找广告招商,却杀出灿星与CCTV霸气拿下版权。然而《无限挑战》的韩国编剧跑到江苏卫视去了,东方卫视《极限挑战》和浙江卫视的《挑战者联盟》也出现了韩国团队的影子,于是围绕正版与山寨,四家电视台一通乱斗。⑨有分析认为,中国电视业从“内容到王”到“制作为王”再到“资本为王”,如果自己不能牢牢掌握核心资源,而是一味依靠向外购买,迟早会面对版权方哄抬价格、另择金主的尴尬局面。⑩

第三,中国综艺节目不乏巨额投资制作、先进拍摄技术等,但更需要内在原创精神和思想力量等“软实力”的支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已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于2016年6月中旬发出通知,要求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将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思路,对“920”时段节目加强调控,防止类型集中和雷同重复,将在创新创优节目评选、宣传推介和进入黄金时间等方面优先考虑自主原创节目。

需要注意的是,电视人不能把创新创优简单理解为一次性、爆发性的推陈出新。在欧美等国家,很多王牌电视节目都拥有30年以上的历史,它们的成功不在于某一次形态发明式的创新,而是常年不间断持续创新、细节优化的结果。只有那些常年保鲜的节目,品牌价值才能不断推高,才能成为市场的最大赢家。

(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本文责编:陈道生

注释:①传媒内参节目研究组:《以小成本撬动大IP 〈等着我〉如何把纯公益节目做成“现象级”》,《传媒内参》,2016-06-12。

②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央视创新创优:保持电视行业最高标准》,中国经济观察网,2015-12-17。

③舞 彩:《央视优质广告环境带来多方共赢效果》,舞彩资讯中心,2015-12-21。

④沈浩卿:《想成为现象级:节目定位须把握好三个基点》,传媒圈,2015-6-17。

⑤老君昌:《新时期电视节目创新创优方法机制探析》,老君昌的博客(新浪),2013-01-24。

⑥赵新乐:《欧阳常林委员建议:加快推进制播分离供给侧改革》,《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3-12。

⑦毛亚美:《奔跑吧兄弟开启“现象级”电视节目新模式》,人民网,2015-6-25。

⑧凌 晨:《“现象级”综艺节目是如何养成的》,《新京报》,2015-9-11。

第11篇

【关键词】道家思想 “无为” 发展历程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3-0199-02

在《论语·宪问》篇里有着这样的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时,曾遇到许多“避世”的“隐者”。这些隐者嘲笑孔子一心济世,但都归于徒然。隐者们大多远离世俗,遁迹山林,欲洁其身,在遁世之后,还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归结了一套道理,而他们所秉承的“避世”思想,便是道家思想的早期雏形。

在《老子》中曾就“道”的多方面理解进行了大量的阐述,而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自创立以来一直以崇尚自然,主张遵循客观规律而被人们所熟知,道家主张个人应法天、法地、法自然,即“道法自然”。在我看来“道法自然”不仅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万物生生不息的规律,还提出了相对于消极“避世”的积极迎合自然的发展之道——“无为”。《庄子·齐物论》中提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家的思想认为,天地与个人是一个整体,是同生同灭的,只有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才能长生长存。人与万物都根源于“道”,“道”是人与世界的一种本原关系,它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故而,道家主张做到“无为”。“无为”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待,也许过于消极,但不得不说,道家所提倡的“无为”并不是指无所作为、随遇而安、不做任何事情,而是反对过多的人为干涉,不要以多为胜,这就与老子的“反者道之动”不谋而合。即“少则得,多则惑”,“无为”相对于“有为”来说,是一个维持自然稳定、平衡的良好状态。即“无为”之道。

道家的“无为”思想伴随着历史发展的脚步,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并在各个阶段中不同程度地发挥着、显现着其在治世、治国、济人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从道家思想的发展和历史时期的划分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 先秦时期:以老子、庄子思想为代表

在这一时期,时代的大背景主要以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为主。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空前繁荣。社会环境的大变革,促进了一大批思想家的诞生,诸子百家争鸣,思想之花竞相绽放,而老子与庄子也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为道家思想的传扬吐芳露蕊。在《老子》第一章里,开头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老子看来,“道”是万物之本源,是无从命名的,故唤之“无名”。在道家的思想里,最为常见的就是对“有”、“无”的思辨,也可理解为对“多”、“少”的平衡。而这种使事物变化时保持平衡所要遵循的法则,老子称其为“常”,即为常理。按照“无为”的“常”来进行活动就必须要顺乎自然,这就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方面不要矫揉造作,做人做事不能违背常情。而在治国方面,则提倡不要忙于为大众多做事,而是应当废除那些本不该做的事;另一方面,当以道为法,自己无为,而让大众各尽其能,以达到“无为”之境界。

而在庄子看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是其对“无为”的理解。他认为达到“至乐”的途径就是“无为”地去超越普通事物、“我与世界”、“我与非我”、主观与客观的界限,达到“无”的境界。常人因为“无为”,所以“无己”,可以至乐;神人因为“无为”,所以“无功”,万物得以顺其自然的发展;圣人因为“无为”,与道合一,所以“无名”,世人可以自由自在,充分地发挥其所拥有的才能。故而,“无为”之道实则自然之道。

二 汉代时期:道家的兴盛与没落

众所周知,汉朝若要细分,可分为西汉和东汉。在此不作细分,而是以道家的兴盛与没落作为时间的主线来阐述。

汉朝建制初期,经过数年反秦战争与楚汉相争之后,原本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的农业人口大量流失,作为新生的国家为了让流失人口快速回到原来的农业劳作岗位上,并且为了减少多余的政策支出和浪费,从而制定出了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清静俭约三大政策方针。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背景下,道家的主张巧妙地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因此,汉初的统治者在思想上就推崇以“清静无为”为特征,以“无为而治”为原则的黄老思想,以此来安定社会秩序,很快使社会和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并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故而把它作为统治的指导思想。自此,道家的思想得到了当权者的重视,其也成了汉初的正统学派。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的更迭,汉初所奉行的黄老之术,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使社会矛盾有所缓和,但并未能使矛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并且对于封建社会固有的矛盾更是没有起到遏制的作用。所以,到汉武帝时,又面临“盗贼群起”,农民以暴力反抗统治阶级的危机局面。为了进一步缓解紧张的社会局势,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统治者借鉴前人经验,企图借助鬼神的强大威慑力来加强国家统治,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天人感应”为核心思想的儒学家董仲舒横空出世,很好地稳定了民心,巩固了统治者的统治与权威。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这样一套新的思想体系,很快替代了之前的“无为”之治,成了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而董仲舒所主张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宣告了道家学派的没

落。“无为”的治世思想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有为”的政策从此卷土重来。

三 汉朝之后:道家思想与其他学派融合,再起思潮

汉朝之后,封建统治逐步加强,统治者更加致力于加强对民众的统治,“无为”的思想不再适应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从而,在其自己的发展空间中缓慢地发展前进着。在这一阶段,道家学派的思想出现了异化,吸收了其他学派的思想,并与其他学派的思想相融合来奠定本派思想的位置,因此世人称其为“新道家”。新道家们注意借鉴历史经验,兼容各家之长,其中以《淮南子》为代表的新道家将阴阳说引入宇宙万物生成论中。在公元三四世纪里,随着道家的再起,对名家的相关理论也再次进行了钻研,在“玄学”中提出了“辨名析理”观念。在这一时期的新道家们对早期的道家思想进行了修订。即将“道”解释为“无”,另外就是提出了万物自生的“独化”理论。对“无为”也有了新的理解,首先,随着社会的变革,新的典制和道德自然应运而生。这一时期,顺应天、顺应自然就要顺应新的典制道德,这就是“天”,就是“无为”。反之,反对新的典制道德,极力维护旧的典制道德,这便是“人”,便是有为。一个人,让他的天赋发挥出来,就是“无为”。反之,就是“有为”。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道家所遵循的“无为”不仅仅是要主张世人遵循自然、人本身所包含的规律,还将维护社会稳定、典制道德作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自然规律。

随着时代的发展,道家思想家们逐渐开始将目光从山林,转向了社会和世人。“无为”作为一种维持事物自然、和谐状态的思想,被更为广大的民众所接受。“无为”由为了自然而“无所作为”,演变为只有“有为”在先,才能实现“无为”的治世理念。然而,作为一名现代人,我们也应恬然淡泊、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淡然坦然地生活。正如现今所提倡的勤俭节约一样,“见素抱朴”、“粗茶淡饭”的生活方式,“知足常乐”的生活哲学都将现代的“无为”思想融入其中。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理想的社会是一个无剥削、无压迫,按照自然规律发展的和谐社会,民众不受干扰,人与人之间无猜忌、无矛盾、无冲突,自由平等,人民各尽其性、各安其事、各得其所,整个社会安泰和美、其乐融融。中国传统道家学派的这种渴求万事万物都能遵循自然,和谐发展的“无为”思想,不仅能对人们在修身养性方面起到指导与提升的作用,还能对我国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直接的理论借鉴。在稳定中建设和谐社会,这不仅是一个理想,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宁国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道家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5

第12篇

关键词:早期食管癌 X线征象分析 观察方法 教学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

食管癌是上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疗效甚佳。但早期改变病灶较轻微和局限,容易漏诊。而病程较长者进入进展期或中晚期时,造影检查容易显示病变部位,但该时期治疗意义不大。本文主要探讨早期食管癌的X线征象分析及观察方法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为教学片,共20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40-60岁。其中50岁以上12例占60%,50岁以下8例占40%,平均发病年龄52岁。

(二)X线检查方法:早期食管癌病变仅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用常规吞钡透视的方法多不能发现病变,因此,在实际临床中采取黏膜相显示法,结合透视观察食管扩张情况,重点显示病变部位的黏膜改变,对其进行局部点片摄影。

(三)临床表现:早期食管癌很少有症状或仅有间歇性食物通过滞留或异物感,常不易引起注意。待肿瘤逐渐增大后才出现症状。主要为进行性持续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不适。由于梗阻可引起呕吐,肿瘤侵犯喉反神经可出现声音撕哑,晚期可出现消瘦,贫血、腹水等恶病质。

二 X线表现

(一)早期食管癌的X线征象

1、局限性食管黏膜皱襞紊乱:增粗,中断和迂曲,但边缘毛糙排列紊乱,典型者呈虚线状改变。这种改变仅局限在食管的某一段,其上下方黏膜正常。大口服钡时食管完全充盈时病变常被掩盖。

2 、小溃疡形成:在增粗的黏膜面出现小溃疡,单发或多发,大小约0.2cm-0.4cm局部食道可轻度痉挛。

3、局限性突入腔内的充盈缺损:充盈缺损边缘不规则,大小约0.5cm-0.5cm至0.5cm-2cm局部黏膜纹常伴有紊乱现象。

4、管壁局限性僵硬:管壁局限性舒张度减低,显示偏侧性僵硬征象,双重造影较易发现。钡剂在病变部位流速减慢出现滞留现象。

(二)进展期食管癌的基本X线征象

1、黏膜皱襞的改变:主要改变为黏膜破坏,中断与消失,边缘不规则,是由于癌组织的浸润造成表面粗糙和高低不平引起的。

2、管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及狭窄改变:为癌组织不均匀向 腔内突入生长,形成不规则充盈缺损及管腔狭窄,狭窄常呈不对称性,边缘多不规则,呈虫蚀状,有时狭窄边缘可整齐。根据管腔狭窄的程度,可使钡剂通过时有不同程度的受阻及排空障碍,狭窄以上的食道显示不同程度的扩张。

3、恶性龛影:癌组织如有破坏可产生凹陷而形成不规则的溃疡,其底和边缘高低不平,正位和切线位观察,均可见充盈缺损区内有不规则的龛影。

4、管壁僵硬及蠕动消失:在癌组织累及的部位,食管的蠕动,韧度和张缩性减低甚至消失,致使病变区僵硬,钡剂通过缓慢或滞留,扩张明显受限。

三 讨论

(一)早期食管癌的X线征象分析

早期食管癌仅侵及食管黏膜或黏膜下层,病变比较表浅。因此,X线改变比较轻微。型病变因局限性突入腔内,而产生充盈缺损,较易被发现,但此型在早期食管癌中为数较少。较常见的是溃疡型和斑块型病变,并不形成明显的充盈缺损,仅因癌瘤在黏膜或黏膜下浸润,使受累部位黏膜皱襞局限性中断或破坏呈虚线状改变。又因癌组织在黏膜下浸润的程度不等,造成黏膜皱襞宽窄不一,而成卧蚕状改变。而这些较轻微的改变,只有在摄黏膜相时才能较好地显示。

(二)中晚期食管癌的X线征象分析

中晚期食管癌病变已侵及食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癌瘤侵及食管全层。黏膜明显破坏,管腔内充盈缺损,管腔狭窄恶性龛影,管壁僵硬等典型征象。所以,X线表现比较明显,造影检查完全均可显示病变部位。但在临床中已失去治疗的大好时机,也就意义不大了。

(三)食管癌的X线观察方法及在教学中的意义

食管疾病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常规X线检查,正确的诊断取决于正确的检查方法。要显示食管的细微病变,须在检查中采用恰当的方法。早期食管癌在实际临床中常采用黏膜相检查方法及低张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方法两种,后者尤为重要。但在检查过程中就要详细讲解病人所取的摄影位置,并到X机上进行实际操作、演示,适当转动病人,做到有目的地,选择性地进行多角度,多方位透视观察,进行直观教学。并在显示病变部位的最佳位置进行摄片。但立位检查造影剂流速过快,病变部位显示不佳,则可选择卧位进行检查。仔细的观察,分辨正常与异常的表现,并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和推理,对早期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晚期食管癌在检查中,病变部位只要在恰当的容易显示,容易诊断,但已失去治疗的大好时机。所以,早期食管癌的观察方法及X线征象分析,在教学中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各个时期的细微表现,在教学中就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启发,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实践性教学和实验实习,以典型教学片进行演示,反复强调,突出重点。把所观察的较佳方法及对早期食管癌仔细分析的结果有机联系起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把更多的基础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全面掌握后,才能在实际临床中发挥其作用。

陈 懿

2012年5月5日

参考文献

1、董玉珍等. 食管癌病程的X线观察. 中华放射学杂志1985.5.286.

第13篇

关键词:现实需求;工科课程;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158-02

一、工科课程实训教学介绍

进入21世纪,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大学使命的内涵更为丰富。大学不仅应履行启迪智慧,探索真理,发展科学,传递文化,服务社会的职责,同时实现着造就人才的伟大使命,而且更强调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完美结合。因此,大学生不应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应以更积极的态度采取更多的方式获取知识。如何将课本知识与实践中的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毕业时能更好地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

(一)实训教学介绍

实训教学是指在学校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的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本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

实训教学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是学生了解实际知识、熟悉职业环境、培训职业能力的重要渠道。通过专业模拟实训,学生既可以把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养成一定的职业技能技巧,还能使学生在模拟操作过程中逐步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锻炼职业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走向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训教学在工科课程中的应用情况

部分高校实施学分置换的政策,可以说是实训教学的一个表现。学分置换是在校生通过去企业实习获取学分,从而代替在学校上课修学分,这样的学生既可以在企业学习本专业知识,又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采用学分置换的方法帮助学生把书本中的概念、公式、定理应用到实际中,更加强了知识的理解。

二、工科课程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工科课程实训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为:缺乏有效的适合本科层次学生学习的互动式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提升不明显;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很好地掌握理论及其实践的前沿发展动态,难以很好地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难以养成等。国内高校现有的工科课程实训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一)多采用以教科书为依据,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目前,实训课使用的教材多为教科书,虽然教科书每几年会有调整,但仍旧存在着教学内容相对老化的问题,而且教科书与现实生产、生活也存在着差距。这样与现实联系不紧密的实训课会让许多学生认为实训课的开设意义不大,当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调动,而且实训课程多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而教师在大学里学习的多是理论知识,也没有到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实际操作,因此在教学中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问题,实训教学就变成理论教学的“实验版”,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很难适应社会需要。

(二)现有教学多采用理论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及课程设计环节不够

实训教学要以必备的硬件作为支撑,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必要前提。没有必备的实训室和实训设备,就无法进行相应的实训,因此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训设备的构建。加之原材料、耗材成本高,一些实训中不得不减少实训课的实训内容、课时。

(三)现有课程仍然采取以考试成绩为主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训教学的考核办法,或没能真正落实。采取考试成绩为主的方式容易使学生忽视平时上课,而在期末前突击学习,这样考试虽然没问题,但就实践能力而言实训课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会让学生认为实训教学的要求远没有想象中的严格。学生对实训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又没有必要的压力,实训效果可想而知。

三、以现实需求为导向的工科课程实训教学

(一)以现实需求为导向的研究目标

以现实需求为导向旨在开发工科课程中的实训式教学方法,构建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管理实践技能掌握之间的循环学习模式的教学方法,开发项目实训方案,实现全过程的考核目标。通过本教学方法的运用,实现学生既能全面掌握传感器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将工科课程的原理理论联系工程实际应用的素质,还能从专业的视觉系统地思考和分析工程应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务实、创新、敬业、协作的工作态度。

(二)现实需求为导向的研究内容及方案

1.现实需求为导向的研究内容。

(1)工科课程阶段式教学方法研究

工科课程是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训练结合型课程,过于强调某一方面均会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本部分研究将探索如何实现理论知识学习阶段与项目实训学习阶段之间的循环学习模式的教学方法。

(2)工科课程实训项目研究

项目实训旨在通过采用来自真实工作项目的实际案例,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有所提高。本部分主要研究以现实需求为导向的实训方法及流程,包括课程总体的实训项目计划设计、实训方案执行设计,以及实训项目答辩方案等。

(3)工科课程的全过程考核方式研究

知识、能力与思维的提升是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需要改变单一量化的评价方法。本部分研究将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在工科课程中的运用,创建多元化、多层次、常态化的知识加能力的考核评价方式。

2.以现实需求为导向实训教学方案。根据现实需求为导向的实训教学的研究目标,给出如图1所示的实训教学方案。

首先,在理论知识的教学阶段,向学生灌输学以致用的思想,要求学生带着所学知识在现实生产生活中运用在哪些方面,如何运用等问题来学习。在课堂上加大对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情况介绍比重,多给学生发表看法的机会,调动学生主动寻找和深入了解相关应用案例的积极性;课后布置作业时加入关于实际应用的成分,着重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其次,在实训项目选题阶段,不给学生预设范围,杜绝学生“等靠要”的思想,帮助学生联系校外较知名的相关企业,鼓励学生通过自行研讨和向企业技术人员请教来确定题目,从而加强其探索创新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

再次,在实训项目进行阶段,建立严谨的考勤制度,并严格执行。定期进行项目汇报,实施全过程的考核方式,确保学生按时按质完成阶段性目标。

最后,在实训项目考核阶段,充分给予学生发挥的空间,将结果展示、报告答辩、自我评估等多种考核手段相结合,对学生的成绩做出客观的考量。

四、结语

传统工科教学工作更多注重基本原理及基本应用情况等知识的传授,所安排的实验大多也只是围绕着对基本原理及基本工作情况的验证来展开。这些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工程应用开发人才的迫切需求,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实训教学模式将实训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给予学生发挥的空间,再搭配以科学的考核方法,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很好地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仲伟俊,梅姝娥,谢园园.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8).

[2]赵士斌.虚拟现实技术进入高校教学的研究与实现[J].电化教育研究,2001,(94).

[3]Schartinger D,Schibany A,Gassler H.Interactive Relations between University and Firms:Empiric l Evidence for Austria[J]. Journal o f Techno logy Transfer,2001,(26).

[4]陈至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1998,(5).

[5]徐晋涛,冯增才.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0,(13).

[6]邢曼媛.实训教学基本问题探讨[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9).

第14篇

[关键词]微小企业;融资;企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7-0024-02

1 微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

微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活跃的力量。有数据表明,目前各种所有制和组织形式的微小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我国企业单位数为434364户,大、中、小型企业分别为3254户、38036户、393074户,分别占企业总数的0.74%、8.76%、90.49%;大、中、小型企业工业总产值(当年计)分别为175812亿元、159374亿元、213125亿元,总体来看,我国小企业约占国民经济38.9%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微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微小企业的发展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需求、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距,这对于我国实现建立和谐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微小企业已发挥出了重大作用,但是外源融资困难却一直困扰着微小企业,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使微小企业的发展基本上被限制在自我融资的狭小范围内,发展潜力和速度都受到严重制约,有时甚至因为融资困难而被迫退出市场。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高度重视,各地方政府及时跟进,相继出台鼓励发展微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政策,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微小企业融资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为了响应这些政策,各地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等纷纷涉足微小企业贷款业务。然而,众所周知,由于微小企业自身规模小、产出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差等特点使得微小企业借贷的风险较高。微小企业融资与大企业融资相比,除要承担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外,还存在着道德风险和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信用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微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那么,如何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在破解微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基础上,有效地防范微小企业的信贷风险,使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身在支持微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共赢局面,就成了金融业和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二十年前,为了加大对微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世界银行提出了以财政补贴形式向微小企业贷款的传统战略,这种战略也曾为中国政府所采用。近年来,各地也积极探索解决微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途径,但是,微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进而制约着各地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2 因融资问题而出现的微小企业道德缺失的危害 (1)缺乏诚信的骗贷,使融资机构的社会成本增加。微小企业投资规模小,加之体制、技术、管理、企业投资者的投资意识等原因,企业对市场波动的风险承受能力差,经营状况不稳定,一般金融机构不愿意与微小企业发生借贷关系,微小企业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就会铤而走险,伪装自己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状况以骗取金融机构的贷款,这使部分微小企业毫无诚信可言,如果一旦骗贷成功,微小企业就可能出现连续骗贷情况,给金融机构带来连续风险。一旦债务方拒不履行还债义务,债权方就不得不追债,追债过程中难免增加债权方运行成本,走上法律追债程序的债权方不仅要忍受资金被占用、成本增加的痛苦,还要忍受漫长的诉讼和等待期,整个社会成本被大大提高,严重影响了金融秩序。

(2)三角债危机爆发概率高,影响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商品流通的进一步扩大。微小企业在找不到金融机构支持的情况下会向有实力的企业来进行举债,这种债务关系如果是建立在良好信用的基础上,会出现企业与企业间相互抵消的现象,会减少社会中对货币流通量的要求,但是这种关系一旦出现一方无力支付债务的情况就会危及其他企业的生存,甚至增加经济危机出现的概率。虽然我国政府对这种债务债权关系进行了治理,但却从未根除,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某些道德缺失企业运用这种方式获得的负债资金既不用支付利息,又不受契约合同的法律约束,而债权人一方则被动地眼看着自己的资产让债务人占用。为了催债,债权企业不得不加大业务费用,许多好企业被这种不讲理的恶意负债给拖垮。这种不良关系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商品流通的进一步扩大。

(3)非法集资,扰乱我国正常的金融秩序,阻碍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在当前我国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背景下,一些大型企业追求大而全从而进一步的挤压了微小企业生存空间,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也会促使一些中小企业为了生存而抱团发展。一旦金融机构和企业间融资两个主渠道被堵死,而民间借贷在风险和利率都无法满足微小企业需要时,微小企业很可能会出现不顾国家法令而自发融资,在不顾自身实际经营状况下,夸大业绩水平,掩盖真实财务状况,以种种高回报等欺骗方式获取社会闲散资金用于经营。一旦出现经营滑坡、市场波动等市场竞争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时,其抗风险能力差的本质将会暴露无遗,那么以前曾经的许诺都会成为泡沫,为了掩盖泡沫不得不用更大谎言来掩盖,这样泡沫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微小企业主万劫不复,社会投资者出现巨大经济损失。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3 完善微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出现的道德问题的实现途径 (1)增加融资渠道。没有哪个企业愿意冒着违反国法的风险战战兢兢地搞经营,也没有哪个企业愿意冒着被贴上道德败坏标签的风险去销售自己的产品。微小企业甘愿冒着这样的风险无非是为了能够生存和发展,而生存和发展需要合适的土壤和环境,微小企业生存和发展最大的困境就是资金,在外资大企业苛刻的准入高门槛和国内大企业追求大而全的双重夹击下,没有资金支持就没有继续发展的动力。而我国目前对于微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又太过狭窄,虽然国家给了政策,但是在实际执行中,金融企业仍然顾虑重重,认为风险较大而不愿贷款。而企业之间的拆借承受的道德风险太大,也不为国家所允许。民间借贷虽然发展很快,但是这里面管理不规范、不成熟。所以对于微小企业而言,极度缺乏一个安全、快速、可靠的融资渠道。

(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健全法律体系是加强微小企业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要健全法律体系首先就必须明确微小企业的法律责任,制定专门针对微小企业道德体系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大惩罚力度和加强法制教育与宣传也是必需的。

(3)造就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企业高尚的道德品质不是企业的自然属性,而是企业自身修养和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在这种道德水准高的社会环境下成长的企业,会迫使企业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促使企业合法诚信;反之,社会环境道德水准比较低,社会风气较差,造就出来的微小企业必定道德水准不高,欺诈、野蛮的经营就会出现。

(4)完善微小企业自身发展。强化规范微小企业的管理活动,使微小企业能够按照一定的企业制度规范运行,增加企业的信用评级水平,增加金融机构给予贷款的概率。完善微小企业自身的道德建设,增强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道德水平,通过自我学习、培训等方式完善自身的道德建设,增加企业道德水平。企业内部要树立微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义务,要明确微小企业发展对国家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利关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利害关系。加强自身的生产经营建设,打造属于微小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属于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游薇.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J].商场现代化,2008(6).

[2]王凤霞,许海燕.浅谈中小企业道德建设[J].商场现代化,2007(7).

[3]贺辉南.企业生命周期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J].科技广场,2007(12):107-108.

[4]李日新.欠发达地区微型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07(2):13-14.

第15篇

关键词:做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红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法》课),是教育部规定的我国各级各类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的主要内容由理想人生、道德修养和珐律知识三部分构成。做为夲课的任课老师,必须要明确国家之所以要对当今大学生开展这三方面内容的教育,之所以各级各类大学生都要开设此课,以及之所以要把这三部分内容做为一门课来开设,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三部分内容有密切的内在逻辑联系,这就是,都是在讲关于做人的道理。因此我们必须把“做人”作为夲课的核心和精髄,作为连结教材三部分内容的主线,即贯穿夲课全部内容的一条“红线”。

一、 在大学生中开展做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古人曰:做亊先做人,正人先正己,成大器者必先学会做人,党的-贯教育方针提出的德智体三好,以及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都明确指出要把“德”放在首位,即把“做人”放在首位。教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而且育人重于教书。学生也应先学做人再学做亊,做人重于做亊,做人重于做学问,这是从古至今恒古不变的道理,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这是在大学生中开设思法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尽管我们在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忽视了对年青人,特别是大学生关于做人的道理的教育和宣传,以至于今天不少大学生只知道读书考试拿高分、获高学历,而不懂有关伦理道徳和做人操守,缺少爱心和同情心,沒有责任感和义务感。有的甚至连基夲的做人的底线也不清楚,为了获得成功,取得财富,不择手段、不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也不遵守法律法规,以至于今天社会流行的“80后、90后、00后,一代不如一代”的说法。故今天在大学生中开设《思法》课,是非常及时的和必要的。

二 、理想人生、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三者的关系

理想人生,是做为一个人一生最基夲的方向和目标,是人生观的起点和归宿。如果说人生是一条大海中的小船,则理想就是灯塔,信念则是风帆,沒有理想信念就不能到达人生美好的彼岸,也就没有整个人生观。因而可以说理想人生的知识是关于做人道理的理论基础。

道德修养,是做为一个人一生最基夲的内在要求,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起码界线。一个人沒有基夲的社会公德,不懂基夲的职业道德,缺乏基夲的家庭道德,就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真正的人。沒有道德修养,就分不清真善美假恶丑,就沒有是非观,就沒有羞恥心和荣辱感。因而可以说,道德修养的知识是关于做人的具体要求和起码的规范。

法律知识,是做为一个人在法治社会生存和发展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法治社会要求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必须在法制下进行。只有严格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各项法律义务,才能充分享受各项权利,才能在社会得以顺利地生存,才能尽情地发挥和充分地发展。违反了法律法规,不仅不能得到发展,实现理想人生,甚至连基夲的自由和生存的权利也将被剥夺。因而可以说,法律知识是关于做人必须遵守的前提和条件。

综上不难看出,理想人生是做人的目标和方向,道德修养是做人的内在要求和具体规范,法律知识是做人的客欢前提和必备条件。要做一个起码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三者缺一不可。

三、 要把“做人”作为《思法》课的-条“红线”

首先, 通过把做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深讲透,突出“红线”的性质。可通过引经据典,理沦联系实际,既有历史的经验又有现实的依据,既有古人的名言又有今人的论述既有理论的阐释又有实际的案例,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重要性,明白做人重于做亊的道理,从内心接受这门课的学习。

其次,通过把“做人”的三个过程有机的连佶在-起,突出“红线”的作用。教材的三部分内容,都是围绕“做人”这一主题展开的,三者的内在逻辑联系是, 理想人生解决人生目标方向问题,即为什么要做人的问题;法律知识,解决人怎样才能生存和自由发展问题,即怎样才能做人的问题;道德修养,解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即做人的具体要求问题。教材三部分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做人”二字,从为什么要做人开始,经过怎样才能做人,最后落实到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这样的讲解,让学生完整把握这门课的目的和宗旨。

最后,通过避开三部分内容分属三门学科知识状况,选择突出“红线”的主题。理想人生、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看似分别属于哲学、伦理学和法学三门互不相干的学科知识,为了突出“做人”这一红线,因此,在讲解时应淡化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完整性,而应选择性地突出讲解各自其中有关做人部分的内容,并将其有机地连结起来,突出出来,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门完整的课程,领会到课程的实质和精髄,始终看到做人这条红线。

参考文献:

《伦理学是什么》 何怀宏 北京大学出版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 高教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