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一、生态文明的定义及其提出
经过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13亿中国人的生活正在逐步走向富裕,我们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然而,我们应该看到,这种“辉煌成就”的取得是以自然资源的过度耗损,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也明显低于世界水平;我国土地沙化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水土流失土地的总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平均每年农田受旱面积4亿亩,受涝面积1.5亿亩,损失粮食100亿公斤左右。这一系列令人惊心的数字正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所导致的,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教训。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博弈中寻求平衡,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这一追寻业已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这预示着人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建设时代。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中的扩展,是一种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文明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未来人类的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从维护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重视资源和生态有限的支撑力,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得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其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20世纪60年代,当全世界的人们还沉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梦幻中时,美国女科学家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用触目惊心的案例阐述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与环境产生的危害,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繁荣背后人与自然的冲突,标志着人类生态环境意识的新觉醒。从此之后,一系列有关生态思想、生态伦理、发展模式的探索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拉开了人们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序幕。因为这次会议不仅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承诺,而且还使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变为各国人们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计划,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在“里约会议”精神的鼓舞下,我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相继通过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生态文明观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解决我国资源和环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践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诸多矛盾的战略选择。
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科技水平不高、过分注重经济的发展,致使自然资源、能源浪费,甚至枯竭等等。凡此种种的原因,使得我国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只有尊重和保护自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人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对自然进行利用或者改造,从自然界获取物质满足自身的需要。反之,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不当,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失衡,人类便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更不用说发展了。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四个文明”一起抓,并发挥其内在有机联系效应,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两者都是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互补、共同发展,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三、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也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教育,树立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要借用各种媒体手段,大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使人们明确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行为,而应该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自觉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爱护动植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循环经济代替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靠把资源变废物排放来实现。这是一种“搞投入、高消耗、搞排放”的不协调的生产方式,人类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只有形成循环的经济增长模式,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最终达到以较小发展成本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目的。
(三)建立健全法律体系,用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
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既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优势生态保护的有力屏障。为此,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环保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当务之急是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并且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四)全民总动员,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既需要政府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需要他们从我国生态状况的实际出发,统筹兼顾、高屋建瓴,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加大和调控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合理有效的规划资源的配置方式和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还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发挥人民群众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在全社会形成节约为荣,挥霍浪费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刘书俊:可持续发展环境法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与现实.2005(4):4-5.
[3]洪向华.深入学习时间科学发展观教育读本.新华出版社.2008.
【关键词】保护;林业;生态文明
在近几十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在积极倡导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大大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最终实现我国环境保护体系的完善与发展目标。而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却是不可或缺的。
1 生态文明的内涵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以及冰山融化等各类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了各国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人们也更加关注自身所生活的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世界人民最高的呼声。生态文明通常是指人们在生存的过程中,主动性的对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优化与不断改善,从而构建一个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加和。从整体上来看,生态文明是至今为止最高的一种文明形态,而这一建设内容明确提出了人们对大自然所应持有的态度。站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角度来讲,生态文明是我国悠久历史发展过程中多种文明的结合与发展,而其文明程度也必然高于其他文明。
2 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林业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重要主体部分。林业肩负着以生产生态产品与物质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任务,同时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施者之一。也正是因为林业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林业建设与林业保护等工作,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速度是非常必要的。人们习惯将森林看做是地球的肺部,而将湿地看做是地球的肾部,由此可见,森林与湿地是林业发展的两大主要内容。众所周知,湿地与森林在地球上的占地面积是十分广泛的,充分利用起这一优势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可行的。
3 实现现代林业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加强农民的培训工作
我国很大一部分林业都处在农村与山区,这就使得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培训显得非常必要了。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知识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人民全面素质的发展,从而为我国从根本上解决林业发展严重落后问题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不仅如此,实施这一对策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增强农村人民的农林观念,扩大其相关技术理论的知识面,从而更加容易的接受新鲜事物。
3.2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
构建健全的林业生态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林业技术推广的已有规范,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这样一来,相关政府部门在进行林业推广以及相关活动中便可以有“法”可依,从而为这一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规则基础。加大对平原绿化的发展与保护力度,对平原地区进行绿化的最主要的两大目的就是搞好生态环境和获取经济效益,而同时这两大目的也是其背负的任务,因此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也应充分认识到平原绿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将平原绿化提起应有的重视,并将其放在合适的高度。除此之外,将林业生态体系加以健全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林业的工作质量,同时还能进一步增强其可靠性。
3.3农业的发展要结合实际
任何事物,不论是企业还是国家,要想实现发展就必须要结合实际,而林业的发展亦是如此。在现代社会中,建设绿色生态环境是人民和政府的共同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学科知识,需要各个方面的人们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目标。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其自身的发展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从自身发展现状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自身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内提出并实施针对性的改善策略,从而加快自身与我国林业的发展。在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将我们的居住环境同大自然进行融合,最大限度的做好林业建设工作,为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做出贡献。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林业不仅仅在我国林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它还是连接国内林业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两者之间的重要桥梁。所以,我国中央政府部门与基层政府部门都要提起对林业的重视力度,并加大对这一方面的投入力度。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还要在林业发展中配置足够的工作人员,并不断对其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其自身的全面素质,从而为林业的发展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玉奎.关于荣昌县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重庆林业科技,2013(1):38-43
[2]浦绍仁.城市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7):163
论文关键词:福斯特;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
论文摘要:福斯特的生态学是当代生态学理论的重要分支。他在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进行生态学分析的过程中所阐明的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都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这些宝贵思想,对于当今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多方面的启示。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是美国著名的生态学理论家,他在《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和《脆弱的星球》等几部著作中,通过阐释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分析了资本主义与生态相悖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走出生态危机的制度替换之路,在此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生态学理论。福斯特的生态学不仅发展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而且他对当代生态问题所做的多维度揭示,对于当今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发展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
福斯特认为,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条件和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怎样保持发展与环境的协调一致?不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对待我们目前的社会形态就不可能回答这些问题。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积累制度,“过去,这种积累一直靠全球环境不断被系统地剥夺其自然财富得以维持,环境被蜕变成了索取资源的水龙头和倾倒废料的下水道。”所以,过去500年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历史。
福斯特强调,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不会自动解决人类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只有通过采取诸如消灭城乡之间敌对分工、注重人口的合理布局、实现工农业的有机结合、实现土地营养物质的恢复和改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革命性变革等具体措施,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工业方法合理地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始终是和他对生态可持续的追求联系在一起的。
福斯特的发展观,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就在于,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确立科学的发展模式,制定可行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第一,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从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与模式,它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就是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之上。可持续发展战略向人类提出了一条新的发展原则:经济的发展既要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不能超出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和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既要给现时的经济发展提供环境支撑,又要给后续发展留有空间,同时还要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条件。这就要协调好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关系、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关系、经济系统与生存系统的关系、人化自然与原生自然的关系。
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考虑,应该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人类重新审视自身发展过程后,按照生态规律把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过程有机融合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经济运行模式。首先,循环经济仿照自然界物质代谢、循环、共生等规律,在经济发展中也形成类似自然界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之间的有机匹配,改变了“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传统经济运行模式,组织成了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资源利用最大化、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而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发展与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矛盾。其次,传统经济运行由基础设施、机器、工厂等加工资本,劳动、智力等人力资本和现金、投资和货币等金融资本三大部分构成。循环经济将资源和生态系统构成的自然作为第四种资本加人经济运行。这种生态资本内部化改变了传统经济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改变了企业节约资源与污染防治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最终实现经济增长、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目的。
第三,对传统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目前,我国已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社会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经济结构已很难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为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经济结构大调整这一潮流,对我国传统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大调整,在坚持继续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信息产业)的同时,要着力调整和优化第二产业构成,切实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的结构矛盾,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以前高投人、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
第四,建立科学的GDP核算体系。过去多年我国通行的做法,是把GDP和人均GDP及其增长速度,作为衡量发展的最重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尽管这些指标不可或缺,但GDP总量或人均GDP并不能准确反映发展的社会成本,不能准确衡量经济增长的代价和方式,不能准确衡量效益、效率和实际的国民财富,尤其不能对是否实现了社会公正和人民幸福作出准确判断。不仅如此,它还助长了一些地区和部门为追求过高的GDP增长而破坏环境、耗竭式地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陷人了“拼资源求发展”、“有增长无发展”、“有发展无幸福”的困境。因此,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势在必行。
二、生态价值观与中国现代价值观的探寻
福斯特生态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在于,他强调,必须认识到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并且努力保护它。当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我们不能避免改造自然,因为我们就工作并生活其中。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以可持续的方法改造自然,制定我们与自然的关系的理性规则。”
然而,在福斯特看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自然本身、自然和社会关系却出现异化,其集中表现在人与自然间的剧烈的不和谐以及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福斯特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造成自然本身异化、自然和社会关系异化的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及产品远距离贸易是其直接原因;第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大土地私有制是其根本原因。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本身异化、自然和社会关系异化是必然的。
福斯特积极倡导自然的社会化,极力反对自然的私有化。在他看来,目前最应该受到批评的就是所谓自然的私有化。“今天全球经济正逐渐将自然界中的每一种东西—水、森林、植物种,甚至大气本身—变成可以在市场上买卖的私人商品。这种自然的私有化趋势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并且激化了对资本主义来说是特有的那种环境问题。”自然的社会化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况。他认为,“自然越是被置于人民的保护之下—一般来说,这种保护是通过决定可持续规则的民主过程进行的—情况就会越好。如果我们把自然交给了资本,那么我们就为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可持续性这个集体目标的各种形式的私人控制和掠夺提供了可能性。”如果我们把一切都交给私人利益集团,人口中的大多数在反对拥有和控制大量社会资源的强大的少数人意愿的时候,就会丧失保护自然和自己的能力。相反,如果我们把一些事物置于公众领域,我们就会把这些事情置于一种可以运用民主原则的政治控制之下。在这个意义上,自然的社会化代表一种民主的和反资本主义的策略,一种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策略。
福斯特强调,在生态问题上必须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在他看来,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这种二元对立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人类在生物圈中的存在的、真实的、不断变化的物质条件并无裨益。这种观点中所体现出来的二分法往往使“人类与自然”相对立的观念长期存在,而这种观念正是造成生态问题的根源。
透过福斯特的生态价值观,给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最深刻的启示就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要实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必须确立起一种全新的生态价值观,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建立全民生态文明观。生态价值观的确立,离不开正确生态文明观的引领。生态文明观最核心的观点,就是人和自然不是对立的双方,而是和谐相处的统一体。为此,应该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观,进而使人们达成以下共识:一是,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之子。自然孕育、哺育了人类,使人类得以产生和发展。二是,发展使人类变得不断强大,强大又使人类自我意识膨胀,使自然之子自以为是自然的主人,没有限制地向自然索取,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进而引发生态恶化。三是,人类需要重新审视自己,人类不仅要利用自然、开发自然,更要爱护自然、尊重自然,既要考虑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其它物种生存、发展的需要,人类和自然要协调发展。四是,建立全新的生态文明观念,不仅科学家要高度重视,而且政治家、企业家及全体公民都要高度重视,站在自然之子的角度,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第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衣食住行及精神需求,即为了消费。然而资源的有限性与消费需求无限扩大,构成了一对矛盾。因此,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倡导正确的消费观,以引导人们合理消费,任重道远。具体来说,可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倡导适度消费,崇尚节俭生活。适度消费就是对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它要求我们以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而不是鼓励对物质资源的无止境占有。无节制的高消费是一种脱离现实生存环境与合理需求的消费方式,它以享乐、挥霍为特征,使人们对物质与能量的消耗最终增加到自然界无法承受的程度,既有害于自然生态,也有损于健康。因此,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反对一切挥霍性、奢华性、铺张性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二是,积极参与“绿色消费”,这应该成为实践消费道德的一种新境界。在消费过程中,我们应当自觉抵制对生态环境有消极影响的物质产品和消费行为,主动购买对环境友好、对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用正确的消费导向引导生产经营者向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变。
第三,健全生态法律制度。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价值观确立的刚性制度约束,其作用在于用刚性制度约束人类的生态不文明行为,惩罚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从我国生态法制建设的现况来看,当务之急是要完善如下制度:一是建立清晰的生态产权制度。在自然特征上,生态的天然属性决定了生态资产的公有性,任何个人和企业都无法有效行使生态产权,只有国家政府有权代表社会来行使。但在现实中,国家产权得不到很好地实施和贯彻。在生态产权不清的情况下,生态资源的社会再生产与一般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割裂的,生态价值没有通过一般的商品价值的实现而得到足量的实现,结果导致少部分人对生态资源开发的获益是建立在多数人环境损失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损失就是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因此,国家对生态资产行使公共管理职能,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包括生态产权界定、配置、流转、保护的现代产权制度。二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价值的实现,仅靠明晰产权、生态定价是不够的,必须借助一些财政制度的安排,达到功能维护的目的。生态补偿制就是实现生态资源生态价值有偿制度的财政手段之一,是生态受益者在合法利用生态资源的过程中,对生态资源所有人或为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的相应费用。生态补偿须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原则,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者应承担环境外部成本,履行生态环境恢复责任,赔偿相关损失,支付占用环境容量的费用;生态保护的受益者有责任向生态保护者支付适当的补偿费用。三是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三、生态伦理观与中国伦理道德体系的重构
福斯特认为,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在生态问题上还存在不道德行为。任何一种破坏环境并使未来几代人在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上更为贫困的制度,就是一种高级不道德。“人类不拥有地球,我们只是使用地球。必须为未来几代人保护好地球,维护它的完整。我认为,这是关系到所有可持续性问题的基本道德原则。”
在福斯特看来,要解决这种在生态问题上的不道德行为,第一,需要进行一次“道德革命”,即一次不仅针对个体消费者、政治家以及首席执行官们的不负责任的行动和决定,而且针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高级不道德”的革命。通过这样一次革命,以取代我们目前对待环境的不道德或至少是非道德的做法。第二,建立一种新的生态道德。福斯特指出,自15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兴起以来,以“支配自然”为核心的价值观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提倡保护环境被看作是对人们自由权利的限制。这种道德价值观在当代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的支持下,形成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式的关系模式,并最终一导致全球性的生态问题。福斯特强调,通过建立这样一种新的生态道德,可以引导我们重新学习在地球上如何居住,最终把自然看作是人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至于这种新的道德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价值观,在福斯特看来就是“绿色思维”。由此可见,在福斯特看来,社会变革和建立新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对于解决环境问题是缺一不可的。当然,在福斯特看来,我们社会中的个人道德并非社会道德的关键,关键在于我们这个社会的核心体制。
福斯特的生态伦理观,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最现实的借鉴意义就在于,我们要搞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进行伦理道德体系的重构,重视生态伦理的培育和倡导。要实现这一目标,可抓住以下主要环节。
第一,培育一种全新的生态伦理。就目前来看,最迫切的就是,我们在认同自然界自身存在其内在价值的同时,必须承认代际价值的存在。既然我们承认自然存在着内在的价值,那么,人类后代也具有自身的价值就不能予以否认。应该看到,人类后代的权利就是当代人生命和精神的延伸和延续,承认和尊重当代人的权利,就必须承认和尊重后代人的权利;反过来,承认后代人的权利,就是对当代人权利的承认和尊重。在代际价值的理解上,应该明确两点:一是权利和义务的非对等性,承认后代人享有权利并不意味着要求他们承担相应的义务,正如我们承认自然的权利而很难要求动物、植物等对人类承担义务一样;二是由于后代人尚未出场,因此其权利的行使并非一个现实的存在,而是一种观念的存在,存在于当代人的“观念”中,因此,后代人的权利必须由当代人来,由当代人按照公平的原则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