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一、生态文明的定义及其提出
经过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13亿中国人的生活正在逐步走向富裕,我们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然而,我们应该看到,这种“辉煌成就”的取得是以自然资源的过度耗损,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也明显低于世界水平;我国土地沙化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水土流失土地的总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平均每年农田受旱面积4亿亩,受涝面积1.5亿亩,损失粮食100亿公斤左右。这一系列令人惊心的数字正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所导致的,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教训。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博弈中寻求平衡,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这一追寻业已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这预示着人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建设时代。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中的扩展,是一种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文明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未来人类的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从维护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重视资源和生态有限的支撑力,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得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其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20世纪60年代,当全世界的人们还沉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梦幻中时,美国女科学家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用触目惊心的案例阐述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与环境产生的危害,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繁荣背后人与自然的冲突,标志着人类生态环境意识的新觉醒。从此之后,一系列有关生态思想、生态伦理、发展模式的探索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拉开了人们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序幕。因为这次会议不仅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承诺,而且还使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变为各国人们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计划,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在“里约会议”精神的鼓舞下,我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相继通过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生态文明观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解决我国资源和环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践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诸多矛盾的战略选择。
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科技水平不高、过分注重经济的发展,致使自然资源、能源浪费,甚至枯竭等等。凡此种种的原因,使得我国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只有尊重和保护自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人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对自然进行利用或者改造,从自然界获取物质满足自身的需要。反之,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不当,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失衡,人类便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更不用说发展了。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四个文明”一起抓,并发挥其内在有机联系效应,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两者都是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互补、共同发展,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三、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也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教育,树立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要借用各种媒体手段,大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使人们明确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行为,而应该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自觉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爱护动植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循环经济代替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靠把资源变废物排放来实现。这是一种“搞投入、高消耗、搞排放”的不协调的生产方式,人类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只有形成循环的经济增长模式,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最终达到以较小发展成本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目的。
(三)建立健全法律体系,用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
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既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优势生态保护的有力屏障。为此,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环保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当务之急是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并且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四)全民总动员,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既需要政府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需要他们从我国生态状况的实际出发,统筹兼顾、高屋建瓴,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加大和调控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合理有效的规划资源的配置方式和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还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发挥人民群众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在全社会形成节约为荣,挥霍浪费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刘书俊:可持续发展环境法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与现实.2005(4):4-5.
[3]洪向华.深入学习时间科学发展观教育读本.新华出版社.2008.
【关键词】保护;林业;生态文明
在近几十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在积极倡导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大大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最终实现我国环境保护体系的完善与发展目标。而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却是不可或缺的。
1 生态文明的内涵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以及冰山融化等各类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了各国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人们也更加关注自身所生活的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世界人民最高的呼声。生态文明通常是指人们在生存的过程中,主动性的对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优化与不断改善,从而构建一个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加和。从整体上来看,生态文明是至今为止最高的一种文明形态,而这一建设内容明确提出了人们对大自然所应持有的态度。站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角度来讲,生态文明是我国悠久历史发展过程中多种文明的结合与发展,而其文明程度也必然高于其他文明。
2 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林业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重要主体部分。林业肩负着以生产生态产品与物质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任务,同时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施者之一。也正是因为林业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林业建设与林业保护等工作,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速度是非常必要的。人们习惯将森林看做是地球的肺部,而将湿地看做是地球的肾部,由此可见,森林与湿地是林业发展的两大主要内容。众所周知,湿地与森林在地球上的占地面积是十分广泛的,充分利用起这一优势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可行的。
3 实现现代林业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加强农民的培训工作
我国很大一部分林业都处在农村与山区,这就使得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培训显得非常必要了。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知识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人民全面素质的发展,从而为我国从根本上解决林业发展严重落后问题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不仅如此,实施这一对策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增强农村人民的农林观念,扩大其相关技术理论的知识面,从而更加容易的接受新鲜事物。
3.2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
构建健全的林业生态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林业技术推广的已有规范,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这样一来,相关政府部门在进行林业推广以及相关活动中便可以有“法”可依,从而为这一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规则基础。加大对平原绿化的发展与保护力度,对平原地区进行绿化的最主要的两大目的就是搞好生态环境和获取经济效益,而同时这两大目的也是其背负的任务,因此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也应充分认识到平原绿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将平原绿化提起应有的重视,并将其放在合适的高度。除此之外,将林业生态体系加以健全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林业的工作质量,同时还能进一步增强其可靠性。
3.3农业的发展要结合实际
任何事物,不论是企业还是国家,要想实现发展就必须要结合实际,而林业的发展亦是如此。在现代社会中,建设绿色生态环境是人民和政府的共同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学科知识,需要各个方面的人们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目标。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其自身的发展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从自身发展现状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自身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内提出并实施针对性的改善策略,从而加快自身与我国林业的发展。在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将我们的居住环境同大自然进行融合,最大限度的做好林业建设工作,为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做出贡献。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林业不仅仅在我国林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它还是连接国内林业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两者之间的重要桥梁。所以,我国中央政府部门与基层政府部门都要提起对林业的重视力度,并加大对这一方面的投入力度。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还要在林业发展中配置足够的工作人员,并不断对其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其自身的全面素质,从而为林业的发展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玉奎.关于荣昌县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重庆林业科技,2013(1):38-43
[2]浦绍仁.城市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7):163
论文关键词:福斯特;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
论文摘要:福斯特的生态学是当代生态学理论的重要分支。他在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进行生态学分析的过程中所阐明的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都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这些宝贵思想,对于当今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多方面的启示。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是美国著名的生态学理论家,他在《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和《脆弱的星球》等几部著作中,通过阐释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分析了资本主义与生态相悖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走出生态危机的制度替换之路,在此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生态学理论。福斯特的生态学不仅发展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而且他对当代生态问题所做的多维度揭示,对于当今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发展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
福斯特认为,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条件和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怎样保持发展与环境的协调一致?不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对待我们目前的社会形态就不可能回答这些问题。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积累制度,“过去,这种积累一直靠全球环境不断被系统地剥夺其自然财富得以维持,环境被蜕变成了索取资源的水龙头和倾倒废料的下水道。”所以,过去500年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历史。
福斯特强调,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不会自动解决人类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只有通过采取诸如消灭城乡之间敌对分工、注重人口的合理布局、实现工农业的有机结合、实现土地营养物质的恢复和改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革命性变革等具体措施,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工业方法合理地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始终是和他对生态可持续的追求联系在一起的。
福斯特的发展观,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就在于,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确立科学的发展模式,制定可行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第一,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从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与模式,它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就是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之上。可持续发展战略向人类提出了一条新的发展原则:经济的发展既要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不能超出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和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既要给现时的经济发展提供环境支撑,又要给后续发展留有空间,同时还要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条件。这就要协调好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关系、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关系、经济系统与生存系统的关系、人化自然与原生自然的关系。
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考虑,应该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人类重新审视自身发展过程后,按照生态规律把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过程有机融合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经济运行模式。首先,循环经济仿照自然界物质代谢、循环、共生等规律,在经济发展中也形成类似自然界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之间的有机匹配,改变了“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传统经济运行模式,组织成了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资源利用最大化、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而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发展与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矛盾。其次,传统经济运行由基础设施、机器、工厂等加工资本,劳动、智力等人力资本和现金、投资和货币等金融资本三大部分构成。循环经济将资源和生态系统构成的自然作为第四种资本加人经济运行。这种生态资本内部化改变了传统经济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改变了企业节约资源与污染防治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最终实现经济增长、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目的。
第三,对传统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目前,我国已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社会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经济结构已很难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为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经济结构大调整这一潮流,对我国传统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大调整,在坚持继续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信息产业)的同时,要着力调整和优化第二产业构成,切实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的结构矛盾,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以前高投人、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
第四,建立科学的GDP核算体系。过去多年我国通行的做法,是把GDP和人均GDP及其增长速度,作为衡量发展的最重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尽管这些指标不可或缺,但GDP总量或人均GDP并不能准确反映发展的社会成本,不能准确衡量经济增长的代价和方式,不能准确衡量效益、效率和实际的国民财富,尤其不能对是否实现了社会公正和人民幸福作出准确判断。不仅如此,它还助长了一些地区和部门为追求过高的GDP增长而破坏环境、耗竭式地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陷人了“拼资源求发展”、“有增长无发展”、“有发展无幸福”的困境。因此,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势在必行。
二、生态价值观与中国现代价值观的探寻
福斯特生态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在于,他强调,必须认识到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并且努力保护它。当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我们不能避免改造自然,因为我们就工作并生活其中。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以可持续的方法改造自然,制定我们与自然的关系的理性规则。”
然而,在福斯特看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自然本身、自然和社会关系却出现异化,其集中表现在人与自然间的剧烈的不和谐以及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福斯特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造成自然本身异化、自然和社会关系异化的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及产品远距离贸易是其直接原因;第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大土地私有制是其根本原因。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本身异化、自然和社会关系异化是必然的。
福斯特积极倡导自然的社会化,极力反对自然的私有化。在他看来,目前最应该受到批评的就是所谓自然的私有化。“今天全球经济正逐渐将自然界中的每一种东西—水、森林、植物种,甚至大气本身—变成可以在市场上买卖的私人商品。这种自然的私有化趋势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并且激化了对资本主义来说是特有的那种环境问题。”自然的社会化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况。他认为,“自然越是被置于人民的保护之下—一般来说,这种保护是通过决定可持续规则的民主过程进行的—情况就会越好。如果我们把自然交给了资本,那么我们就为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可持续性这个集体目标的各种形式的私人控制和掠夺提供了可能性。”如果我们把一切都交给私人利益集团,人口中的大多数在反对拥有和控制大量社会资源的强大的少数人意愿的时候,就会丧失保护自然和自己的能力。相反,如果我们把一些事物置于公众领域,我们就会把这些事情置于一种可以运用民主原则的政治控制之下。在这个意义上,自然的社会化代表一种民主的和反资本主义的策略,一种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策略。
福斯特强调,在生态问题上必须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在他看来,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这种二元对立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人类在生物圈中的存在的、真实的、不断变化的物质条件并无裨益。这种观点中所体现出来的二分法往往使“人类与自然”相对立的观念长期存在,而这种观念正是造成生态问题的根源。
透过福斯特的生态价值观,给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最深刻的启示就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要实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必须确立起一种全新的生态价值观,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建立全民生态文明观。生态价值观的确立,离不开正确生态文明观的引领。生态文明观最核心的观点,就是人和自然不是对立的双方,而是和谐相处的统一体。为此,应该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观,进而使人们达成以下共识:一是,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之子。自然孕育、哺育了人类,使人类得以产生和发展。二是,发展使人类变得不断强大,强大又使人类自我意识膨胀,使自然之子自以为是自然的主人,没有限制地向自然索取,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进而引发生态恶化。三是,人类需要重新审视自己,人类不仅要利用自然、开发自然,更要爱护自然、尊重自然,既要考虑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其它物种生存、发展的需要,人类和自然要协调发展。四是,建立全新的生态文明观念,不仅科学家要高度重视,而且政治家、企业家及全体公民都要高度重视,站在自然之子的角度,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第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衣食住行及精神需求,即为了消费。然而资源的有限性与消费需求无限扩大,构成了一对矛盾。因此,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倡导正确的消费观,以引导人们合理消费,任重道远。具体来说,可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倡导适度消费,崇尚节俭生活。适度消费就是对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它要求我们以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而不是鼓励对物质资源的无止境占有。无节制的高消费是一种脱离现实生存环境与合理需求的消费方式,它以享乐、挥霍为特征,使人们对物质与能量的消耗最终增加到自然界无法承受的程度,既有害于自然生态,也有损于健康。因此,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反对一切挥霍性、奢华性、铺张性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二是,积极参与“绿色消费”,这应该成为实践消费道德的一种新境界。在消费过程中,我们应当自觉抵制对生态环境有消极影响的物质产品和消费行为,主动购买对环境友好、对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用正确的消费导向引导生产经营者向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变。
第三,健全生态法律制度。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价值观确立的刚性制度约束,其作用在于用刚性制度约束人类的生态不文明行为,惩罚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从我国生态法制建设的现况来看,当务之急是要完善如下制度:一是建立清晰的生态产权制度。在自然特征上,生态的天然属性决定了生态资产的公有性,任何个人和企业都无法有效行使生态产权,只有国家政府有权代表社会来行使。但在现实中,国家产权得不到很好地实施和贯彻。在生态产权不清的情况下,生态资源的社会再生产与一般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割裂的,生态价值没有通过一般的商品价值的实现而得到足量的实现,结果导致少部分人对生态资源开发的获益是建立在多数人环境损失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损失就是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因此,国家对生态资产行使公共管理职能,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包括生态产权界定、配置、流转、保护的现代产权制度。二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价值的实现,仅靠明晰产权、生态定价是不够的,必须借助一些财政制度的安排,达到功能维护的目的。生态补偿制就是实现生态资源生态价值有偿制度的财政手段之一,是生态受益者在合法利用生态资源的过程中,对生态资源所有人或为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的相应费用。生态补偿须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原则,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者应承担环境外部成本,履行生态环境恢复责任,赔偿相关损失,支付占用环境容量的费用;生态保护的受益者有责任向生态保护者支付适当的补偿费用。三是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三、生态伦理观与中国伦理道德体系的重构
福斯特认为,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在生态问题上还存在不道德行为。任何一种破坏环境并使未来几代人在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上更为贫困的制度,就是一种高级不道德。“人类不拥有地球,我们只是使用地球。必须为未来几代人保护好地球,维护它的完整。我认为,这是关系到所有可持续性问题的基本道德原则。”
在福斯特看来,要解决这种在生态问题上的不道德行为,第一,需要进行一次“道德革命”,即一次不仅针对个体消费者、政治家以及首席执行官们的不负责任的行动和决定,而且针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高级不道德”的革命。通过这样一次革命,以取代我们目前对待环境的不道德或至少是非道德的做法。第二,建立一种新的生态道德。福斯特指出,自15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兴起以来,以“支配自然”为核心的价值观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提倡保护环境被看作是对人们自由权利的限制。这种道德价值观在当代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的支持下,形成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式的关系模式,并最终一导致全球性的生态问题。福斯特强调,通过建立这样一种新的生态道德,可以引导我们重新学习在地球上如何居住,最终把自然看作是人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至于这种新的道德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价值观,在福斯特看来就是“绿色思维”。由此可见,在福斯特看来,社会变革和建立新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对于解决环境问题是缺一不可的。当然,在福斯特看来,我们社会中的个人道德并非社会道德的关键,关键在于我们这个社会的核心体制。
福斯特的生态伦理观,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最现实的借鉴意义就在于,我们要搞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进行伦理道德体系的重构,重视生态伦理的培育和倡导。要实现这一目标,可抓住以下主要环节。
第一,培育一种全新的生态伦理。就目前来看,最迫切的就是,我们在认同自然界自身存在其内在价值的同时,必须承认代际价值的存在。既然我们承认自然存在着内在的价值,那么,人类后代也具有自身的价值就不能予以否认。应该看到,人类后代的权利就是当代人生命和精神的延伸和延续,承认和尊重当代人的权利,就必须承认和尊重后代人的权利;反过来,承认后代人的权利,就是对当代人权利的承认和尊重。在代际价值的理解上,应该明确两点:一是权利和义务的非对等性,承认后代人享有权利并不意味着要求他们承担相应的义务,正如我们承认自然的权利而很难要求动物、植物等对人类承担义务一样;二是由于后代人尚未出场,因此其权利的行使并非一个现实的存在,而是一种观念的存在,存在于当代人的“观念”中,因此,后代人的权利必须由当代人来,由当代人按照公平的原则进行分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时间、有能力、有意愿去追求精神层面的愉悦,而旅游正是其中一项重要选择。旅游可以开阔眼界、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但这需要以旅游目的地良好的环境质量、协调的人文景观为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呼唤旅游的生态化,即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产业形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载体,是肩负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质量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是破解旅游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的金钥匙。其核心就是倡导保护环境,统筹兼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生态环境友好的方式开展旅游活动。本刊为探索生态旅游发展路径,促进生态旅游转型升级,助推生态文明建设,邀请了部分生态旅游研究者、从业者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研讨,为生态旅游未来发展问道探路。
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新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关系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多个方面,在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纲领的推动下,“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生态养生”等概念日益受到重视。如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旅游休闲的需要,在增加更多目的地、增加更多内容、提供多元化服务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对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保护,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玮提到,我国生态旅游正赶上了发展机遇期,内外因共同促进生态旅游大发展,尤其是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的逐步出台,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生态文明建设呼唤旅游的生态化,要求参与者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更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呵护。然而,当下我国的旅游业依然存在不少急功近利、过度开发、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张佑印博士谈到,基础设施的过度建设、活动范围的不当扩大、超承载能力的开发、环保设施建设不到位、运行不正常等现象并不鲜见,都不同程度地导致旅游地生态被破坏、环境受污染以及景观退化等恶果。这些都违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必然对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形成阻碍。因此他强调,发展生态旅游要在建设生态文明精神感召下,更充分地考虑生态保护的需要,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提高科学谋划、系统布局、统筹安排的能力和水平。在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产品设计、内容安排等方面综合考虑开发保护和长久发展要求,做到布局合理、环境友好、特色突出、优势显著,实现生态有保障、发展有后劲。
发展生态旅游难在何处
由于国内的生态旅游发展时间较短,有很多地方仍不完善,在生态旅游的认识、规划设计、协调管理以及日常的宣传教育等方面都亟待提高。
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曾对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了三点梳理:一是生态旅游认识不清,概念泛化。一些地区在制定发展规划时,缺乏对生态旅游的完整认识,仅仅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产品、作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这种标签式使用直接导致把大众旅游的开发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照搬到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不当,对生态环境构成隐患。二是相关规划交叉,环保监管能力不足。一些旅游开发项目缺乏全面科学的环境规划,一些自然保护区规划、经济发展规划、企业旅游发展规划都在景区内发生作用,规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存在相互交叉、冲突的现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旅游发展规划中也尚未发挥有效作用,一些景区日常的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时有发生。三是社区参与不足,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发挥不够。当地社区往往被排除在生态旅游发展之外,不能全过程参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仅仅出售一些简单的旅游商品,当地社区受益的比例不高,无法调动当地居民主动参与维护景区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中国人民大学邓荣霖教授谈到我国生态旅游现状时说,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是发展生态旅游的一个良好基础和条件。对大多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要在立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上,增加效益。如此不仅可以发挥生态资源的巨大价值,也可以促进当地加快以旅游业为重要支撑的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当地人民发家致富。然而,他也指出,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决杜绝一切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开发,经济效益应服从于生态效益。他提及目前在我国有些地区不顾长远利益,过度利用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破坏甚至不可恢复,最终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有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在没有正确分析形势和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开发,结果效益低下,浪费了大量的人、物、财力。这些都是应该坚决避免的。
生态旅游模式创新的关键
当旅游者已不满足于单纯追求观感上的享受,而更重视实际体验和参与时,生态旅游产业升级转型就不断被提上桌面,一种全新的综合型、多业态的生态旅游样式呼之欲出。
以投资生态旅游地产为主业的深圳七彩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国军认为,生态旅游在未来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从保护生态到享受生态,从偶然性消费行为到既定养成的生活习惯。闫国军以他们公司在广西巴马、云南丽江、西双版纳等地生态旅游项目为例展开分析,从单纯的发起生态旅游项目到为消费者量身打造一套适合个人的休闲养生度假方案,包括旅程预定、生态体验项目、健康检测、信息化管理、健康购物等系列化增值服务。他提出一种将休闲度假、生态养生以及旅游地产、养老房产融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旅游形式——依托美丽的景区或者改造现有的生活环境,建立生态养生度假基地。一方面为参与者打造休闲度假游服务,一方面又通过生活环境的改变引导参与者生活习惯的改变,在参与者体验生态健康的旅行之余潜移默化成一种生活方式,从而引领集休闲度假、生态环保于一身的生态旅游新风尚。
张佑印对闫国军所倡导的生态旅游新样式给予了肯定,他认为旅游地产、养老房产是利国利民的项目。他结合对国外一些生态旅游模式的研究,为我国打造专业化、综合化的生态旅游升级样本提出建议。他指出新型生态旅游是建立在一种资源优势基础上,不断挖掘外延价值,做深产业链,打通上下游关节,为参与者提供由身到心、由心到情的打包服务,使参与者在单次旅游过程中唤起长期参与、永久参与的意识,从而在日常生工作活中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进行生态养生活动,把生态化的旅游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点点滴滴中。
邓荣霖以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为核心展开论述,他评价闫国军所倡导的生态旅游样式是一种创新,并就“如何处理好市场机遇与环境的挑战”、“内部制度建设与外部竞争的关系”、“企业制度创新与企业文化结合”三个方面对生态旅游相关企业提出建议。他认为,生态旅游企业必须树立消费者利益第一的企业定位。只有当消费者参与到旅游中,能真正获得生态体验和享受,才会促使他们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而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带动更多人养成保护、呵护生态环境的习惯。如何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创造收益的同时带动更多参与者去重视生态环境,自觉养成保护生态环境乃至引领一种健康、生态的生活方式,应该成为生态旅游企业崇尚并追寻的价值。邓荣霖教授建议生态旅游相关企业要对从业者进行系统的培养,以硬性的管理制度和软性的企业文化这“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手,去引导消费者与景区、旅游活动与生态环保之间建立起和谐的默契,同时积极主动地与当地居民达成共识,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生态旅游未来发展路在何方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的核心,也是生态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方式的主要特征。张佑印、邓荣霖就外部环境、内部主体、合理宣传与自我约束等几个层面为生态旅游新局面开拓提出了建议。
首先,要完善生态旅游政策、法规、标准。张佑印指出,全国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发展生态旅游作出了具体安排。此外,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制定并印发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规程》、《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评分实施细则》,这些文件的印发和实施必将对加快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水平提升起到重要作用。而新近出台的新《旅游法》更详细、具体地对旅游产业、生态旅游发展作出规定和约束,使生态旅游在法律的护航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要加强生态旅游规划及其环境影响评价。吴晓青认为,发展生态旅游,要科学编制规划,更要严格的环评检测机制。应明确规划审批程序和内容要求,确立规划的法律地位,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同时,还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特别是世界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限制开发区域,要根据其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对生态旅游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防止规划和项目设计不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三,要提高科技含量,推广试点示范经验。邓荣霖倡导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加强生态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他表示,要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就要积极引入现代新科技,如推广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污水、垃圾处理回收利用等先进技术,防止生态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要积极开展生态旅游示范点建设与推广,静心打造一批经得起环保部门专业环评和消费者口碑评估的生态旅游样板,为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提供范例,形成辐射效应,推动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第四,要加强宣传教育,鼓励社区参与。张佑印表示,生态旅游专业化程度较高,要加强生态旅游宣传、教育,建立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体系,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生态环保意识。此外,如何与当地社区、居民处理好关系也值得研究,通过开发生态旅游带动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是生态旅游价值得以实现的保障。只有尊重当地的特色,尊重景观、文化的差异性,才能在吸引游客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以经济效益促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去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最后,要加强协作,严格监管。生态旅游是一项综合性活动,涉及诸多部门和领域,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邓荣霖建议要建立联合监管的长效机制,推动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制度的落实。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主动做好服务,联合旅游、发展改革、财政、建设、林业、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推进生态旅游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保;社会发展;重要农业;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S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70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发展更加注重生态效益。现代农业能够有效的涵B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进而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环保观念应运而生,现代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因此,现代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逐渐被人们重视,现代林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1 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1.1 现代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林业建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众所周知,森林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空气质量,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可有效治理荒漠化。现代林业的建设,能够起到涵养水源,减少水分蒸发,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基础工作。
1.2 现代林业是生态产品的主要阵地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生态产品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大,但由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产品数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生态产品供不应求。想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积极推进生态产品的生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植树造林,推进现代林业体系的建设,推动生态产品的开发,提升生态产品的产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2 推进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2.1 重视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随着人们对现代林业重视程度的增加,林业相关工作部门也加大了对林业的保护力度,林业保护措施逐渐完善,林木质量逐年提高,在有效促进林业发展的同时,也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在林业保护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在经济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对林业的造成的破坏,一些地区森林面积逐年递减的情况依然存在。为改善当前森林保护工作中的现状,必须充分认识森林对生态的重要作用,加大森林保护管理的力度。提出具体的保护方案,严厉打击非法毁林、占林的行为,严格遵守“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政府还要积极推进林地保护工作的考核工作的落实,切实将林地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纳入各部门和个人的考核标准之中,保证林业保护工作的有效落实。
2.2 加大对林业发展的投入
林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投资大与效益回报周期长的矛盾,政府应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林业发展资金的充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政府要出台具体的林业保护制度,提高林业保护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保证发展资金的持续供应和稳步增长;政府要加大林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支持,做好林业基础工作,切实将林业苗木,防虫妨害,以及防火工作纳入政府的整体规划体系,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保证林业保护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要通过政策支持或是资金扶持等措施,促进公益林和防护林建设,利用政府的公信力,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林业发展保护工作,为林业发展作出贡献[1]。
2.3 重视现代林业科学技术运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切实提高林业发展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就要加强科学技术的运用,在林业生物能源、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等方面进行研究,攻克技术难关,为林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要提高科学技术的利用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构建完善的林业技术推广体系,搭建林业技术推广平台,加快网络平台的建设,加强实验室、实验基地地建设[2]。
2.4 注重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
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森林环境质量的高低,也会影响森林的发展和保护,因此,要提高环境保护工作质量,尽量避免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等情况的发生;要及时处理环境污染问题,促进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3]。
3 结语
林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也是提高生态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必经之路,现代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积极作用,必须通过促进现代林业的发展,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重视林业资源的建设,加大林业发展的资金投入,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污染的治理。通过以上措施,促进林业发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孙晶.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1):196,199.
关键词:绿色生态空间;林业生态文明;建设
1 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和属性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认识的不断加深,林业建设逐渐成为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现代林业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发展成熟,并积极促进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通常来说,现代林业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生态的建设,提高对森林资源各种功能和作用的利用效率,引导社会群众广泛加入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建设中,并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有效支持之下,在和谐社会中建设“和谐林业”,以期更好地满足人类生活的各类需求。
现代林业具有多种层面的重要属性,除了作为国家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现代林业还能发挥自身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功能,承载着文化的内涵。在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过程中,现代林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现代林业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不断成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林业的发展也从木材生产供应为主,逐渐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并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发展林业的多种重要功能[1]。
2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历史任务,为了不断克服历史发展改造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并合理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林业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生态任务,并逐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通过发挥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功能,极大促进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在维护生态安全方面,现代林业的发展能够极大程度上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的建设。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林业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林业的发展在缓解森林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生态危机方面更是不可替代。在新的历史时期,林业的建设发展逐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头羊”,不断创造出价值丰富的生态文明成果,推动着生态文明的良好建设[2]。
作为国家重要的公益事业和重要的基础产业,现代林业的发展不断焕发出新的动力。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发展建设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同样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现代先进的林业技术科技,林业发展中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将得到不断地提升,西部干旱地区的林业生产力也将不断提高,为当地环境、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提高西部地区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3 加强绿色生态空间与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建议
3.1 宣传生态安全知识,引导社会形成生态文明理念
首先,从文化意识的层面引导社会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对生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以及生态优先政绩观而体现,在社会各阶层中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这种方式能够在国家政策方面体现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从而良好引导群众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并进一步重视林业生态文明的建设,形成绿色生态空间。
3.2 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的实践和探索
林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战场,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林业建设对于改善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在建设林业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应当统筹规划,突出建设的重点,并积极进行实践和探索,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促进林业建设的绿色发展,维护林业生存空间,加强物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积极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和绿色生态空间的建设。
3.3 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机制建设
在促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当重视相关激励机制的建设,并规范实施细则。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应调动中央和地方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力量,加强对于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投资和鼓励。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分工,制定出相应的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经营方案以及林业生态建设的实施规范和细则。通过国家政府层面的有效资金支持和各省级政府的高效实施,以及对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经济“无形之手”的良好协调,才能最大程度上获取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持和保障,在多种层面上推动我国林业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绿色生态空间的形成。
参考文献
>> 强化环境法,建设生态文明 浅论生态文明中的环境法伦理 论环境执法建设与环境法的信用 生态文明建设中利益协调的法律分析 生态文明理念在环境法中的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与改进建议 论生态文明建设中“人本”原则的哲学底蕴与当代价值 论森林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与发展对策 论环境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警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伪生态文明” 论环境法的调整对象 环境运动和环境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论生态文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负载有度:论环境法的生态承载力控制原则 论环境法的实施和环境执法能力建设 政府资源环境审计的内涵及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机理 地质环境管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为 环境审计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措施分析 环境美学在河南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 7]蔡守秋.环境政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 8]李希慧,董文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立法修改研究[J].法学杂志,2011(9):8-11.
[ 9]高铭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诞生和发展完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63.
[ 10]焦艳鹏.可增设超越环保标准生产罪[N].检察日报,2014-66-04.
[ 11]焦艳鹏.我国环境污染刑事判决阙如的成因与反思――基于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 [J].法学,2013(6):74-83.
[ 12]赵秉志,陈璐.当代中国环境犯罪刑法立法及完善研究[J].现代法学,2011(6):90-98.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泰安市
1 研究背景
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现和进步,但环境恶化是所付出的重大代价之一。党的十已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可迟缓,必须真切的落实行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环境资源是我国经济领域和生活领域的重要资源,我国环境总体状况形式还很严峻,考验着环境的承受能力的同时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污染严重的当下,生态文明、低碳生活虽已成为文明语,但落实实践力量仍显得薄弱无力。随着发展经济社会和深入人类社会的实践中,人们清醒地意识到以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来谋取短暂的经济繁荣的无限危害性。然而,即使如此,人们更多的是有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却不为其实施行动。近年来,环保建设前进的步伐日益沉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态文明观念树立不够牢固,呼吁保护环境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想要更为全面的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加强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引导人们构建生态化的思维方式,为创造“新环境”而努力实践。在1995―2015年,山东省泰安市多次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并且2013年泰安市“蓝繁”天数204天,居全省内陆城市第一。因此作者将泰安市居民作为此次调研的主要对象。
2 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2.1 被调查者年龄层
作者利用网络调查和分发问卷的方式,随机调查了676个人。参与者年龄分布情况如下:年龄在25周岁以下的有393人,25~50周岁的有211人,50周岁以上的有72人。
2.2 被调查者对生态文明基本认知
2.2.1被调查者中,听说过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的人数占79.14%,20.86%的人则表示没有。这一结果说明建设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还需加强,争取普及到每一个人。
2.2.2在是否对生态文明现状满意这一项调查中,其中123人觉得非常满意,占18.20%;215人比较满意,占31.80%;338人认为不满意,达50%。以上事实表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
2.2.3参与调查的居民对当地污染程度的了解情况:经调查,只有7.54%的参与调查的人非常了解当地的污染程度,65.98%的人对此了解一些,24.11%的调查者不是很清楚,而剩余2.54%的调查者表示从来不关心,这小部分人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阻力。数据表明只有让所有人都关注生态与环保,全民才能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调查者建议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污染分类及处理工作,帮助居民提高环保意识。
2.2.4调查者对泰安市本地污染源进行调查,当地居民认为生活垃圾占的比重最大42.60%,其次是空气污染32.84%,水和噪音污染占比例相当,分别占14.50%、10.06%。所以笔者倡导人们生活垃圾不要随意丢弃,并建议重工业工厂尽量远离城区及居民居住区。
2.3 调查结果分析
经研究分析,就发展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来说,55%的人们希望能同时进行,这也说明了现代人还是希望发展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可以共存,莫误入“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在生态文明史谁的责任的问题上,大家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心声,75%的数据反应出社会大众都认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人类共同的责任。责任与义务共存,体现了当代人身上所存在的良好品德。接着,作者对“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是一种跟风现象还是一种必然”进行调查,数据结果也引起了的反思:66.96%人倾向于这是一种必然,也有不小的比重认为还是一种跟风行为或是一种模式。这从另一方面告诉读者,部分人只是在空喊口号,空搞形式,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讲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付诸于实践。
2.4 采取措施
笔者就676名泰安市民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会做出哪种措施调查发现,身边出现不文明现象时,想办法阻止的人数占52.57%,向有关部问反映的人有24.74%,认为与自己无关和看自己心情参与环保的人数占22.69%。笔者认为,在没有强制措施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对生态文明建设仍抱有非常积极的态度,如果有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的话,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将更加的完善。
3 讨论
本文在选题方面,选取了生态文明典型城市――泰安市,该选题对最后进行分析结果的统计是非常有效的。当然,每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会有所差异,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也有所不同。所以,作者选取了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人,获取大量数据以能够得到更为精确的结论。
21世纪的中国,伴随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取得伟大成就,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出现资源全面短缺、环境污染持续恶化、生态系统退化和破坏严重的形势。泰安市作为我国生态环境发展的前沿城市,城市建设应当把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相结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次研究重点就是找出阻碍生态文明发展的因素并寻求相关策略。
本研究对泰山游客,泰安的城市及农村居民包括商场顾客、当地医院的医务人员和看病群众、中小学生,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进行了676份问卷调查,问卷形式包括书面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方式,采用11个问题涉及三个方面以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广泛性、严谨性。
通过研究调查笔者发现:
(1)随着环保部门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强和对生态文明的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效果。
(2)“生态文明”一词虽然在2005年已被总书记首次提出,但是在今天农村基层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人仍对生态文明这一概念非常模糊。
(3)大部分人都能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但是缺乏贡献自己力量的途径,虽然有相关政策不断的出台和实施但是并没有具体到个人的政策,使很多人心有余而力不足。
作者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对被调查者同时进行了生态文明的宣传,尤其是对生态文明不太了解的人,之后特意到多所中小学进行了生动有趣的宣讲活动。让孩子们学习,掌握生态环保基本常识,从小树立生态协调发展观念。
生态教育宣传是增强公民生态意识的有效途径,因此,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并出台有关政策把个人利益与生态文明联系起来,以调动群众积极性,实现生态文明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扬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发展研究(X2)[期刊论文]-科技资讯2011(17)
[2]选自主席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内容部分讲话。
[3]秦飞生态文明从娃娃抓起(G631)(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32期190页
[P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218-01
1.安康市汉滨区基本情况
安康市汉滨区是陕西省东南部的一个直辖区,是安康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信息中心。全区面积共计3643平方公里,辖30个镇,4个办事处,共有人口102万,是一个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绿色生态的版图大区,人口大区。
2.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现状
2.1 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按照自然规律科学开发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2012年党的十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决策,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国家五年规划。
2.2 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现状
安康市汉滨区共命名省级生态镇9个、省级生态村3个、市级生态镇34个、市级生态村32个、市级绿色学校1所、市级绿色企业1个。
汉滨区作为安康市下辖的最大一个区,人口比重大,一般社区规模较大,且分布密集。由于经济、科技、人才及其他等因素的限制,社区基础建设逐步加强但仍不完善;汉滨区社区化进程开始的比较晚,现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迅速,势头良好,但在绿化方面做得不够;安康市汉滨区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当地经济水平落后,尤其教育水平比较落后,人口素质普遍较低,很多人意识不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社区居民生态意识有待加强。
2.3 基本调查方法
通过现场查看、座谈会汇报、观看专题片、深入村民家中了解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创建镇村污水、垃圾收集处置、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
3.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结合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调查得出目前在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3.1 社区规模大,基础设施落后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虽然社区基本实现了公路、电网、通讯的畅通,但如大型超市等大型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难以开展。基础设施利用率低。道路照明设施等建设后放置不管现象严重;文化广场利用率低,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维护,十分的脏、乱、差。社区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程度低下是目前汉滨区社社区基础设施利用存在的问题
3.2 住宅建设缺乏规划,社区绿化不足
汉滨区社区化进程开始较晚,缺乏社区的整体规划。社区内部没有统一设计,选址较随意,住宅房屋排列无序。从我们的调查来看,汉滨区大部分社区的绿化面积都不足,甚至许多社区内都没有留出空间来进行绿化,有的绿化面积也因为各种原因被荒废或者占用。汉滨区社区普遍存在绿化水平低。
3.3 社区居民生态意识有待加强
在目前的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社区居民参与度并不高,对于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关注也不了解,这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极大阻力。在社区居民心目中,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的事,个人不愿意主动参与到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4.关于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建设生态文明社区有利于改进社区居住环境,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因此,因地制宜,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生态社区建设的优化路径很有必要。针对目前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4.1 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创新管理机制
政府有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投入。一方面,加大对关乎居民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目前汉滨区社区面积比较大的情况,对基础设施进行合理分配,最大限度保障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需要,满足社区居民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应该指导社区进行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委员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头羊作用。
4.2 落实社区规划,推进社区环境优化
汉滨区社区应该在现在社区房屋分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可实施的社区绿化详细规划设计,加强环境保护,推进新型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落实社区规划的基础上,要做到“常宣传、常管理、常检查”,经常向社区居民宣传绿化与卫生保护的重要性,对任意占用、损坏绿化的行为严肃处理,不定时对社区卫生、垃圾处理情况检查通报。通过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社区生态文明建设。
4.3 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强化生态意识
政府应利用网络、电视、宣传册、文化广场等载体所,广泛开展形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的宣传力度,不断强化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态行为。只有个体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不断提高,才有可能自觉地参与到生态社区建设中去。
国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将促进新型城镇社区的更好更快发展。目前,我国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还处于理论和实践探索阶段,存在许多问题,汉滨区应当借助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契机,对当地社区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建设理,建设人地协调的生态社区,大力推进汉滨区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静.陕西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坚定[J].2015.
[2] 周凯.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发展论坛,2013.
[3] 占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4] 杨海蛟,张翠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J]. 河南农业科学,2013 .
关键词: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13703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我国曾明确提出,防治环境污染,一靠政策、二靠管理,三靠技术[1]。在传统发展模式导致的环境问题日趋突出的现代,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赖于科技创新的助力。近年来,常州市不断努力建设生态城市,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常州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短板,特别是如何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更高效地推进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还未曾有过深入探索。
国内外关于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可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种。定性研究多集中于科技创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宏观层面的意义分析并提出实施建议。在定量研究方面,有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来评估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程度[2~4],然而这些研究还无法全面剖析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为弥补以上不足,有部分学者开始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评估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5],但现阶段的指标仅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去确立,而没有着重在科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上。
本研究通过对常州市区、金坛区、溧阳市三个地区基于科技创新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调研从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了常州各地区2010~2014年在绿色产业、能源利用、生态环境、环境管理4个领域基于科技创新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指数,并分析常州市不同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技术发展状态。通过从时间、空间角度分析、对比各地现状及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短板,提出相应发展模式及建议。
2评估方法与数据处理
2.1指标体系建立
本研究中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反应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又要凸显科学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根据此指标选取原则,本研究借鉴了国家级生态县、乡镇、市建设指标及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等相关评估指标体系,并充分结合市情,从而设定绿色产业、能源利用、生态环境、环境管理4个一级指标,并在一级指标基础上细分出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最终得到9个二级指标,见表1。本研究中,目标值的确定考虑了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提出的规划目标或理想状态下的目标。
2.2信息收集及数据来源
对基于科技创新的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科学合理评估、收集和整理评价信息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针对常州市生态建设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基于2011~2015年《常州市统计年鉴》及环统资料,收集了常州市区、金坛、溧阳三个地区2010~2014年各项评估指标的具体数据。
2.3数据标准化
由于原始数据间存在量纲不同和指标间数量级存在明显差异,需要统一指标量纲和缩小指标间的数量级差异。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即为通过数学变换来消除原始变量(指标)量纲的影响。
在使用目标渐进法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时,将每项指标转换为0~100间的数值。其中,0表示为观察到的最低数值,100表示为环境绩效目标。指标分为正向和负向两类,正向指标的数值越大越好,负向指标反之。
3评估结果分析
各区2010~2014年绩效指数如图1所示。总体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总绩效指数呈现一定的地域性,常州市区总绩效指数要远远高于金坛与溧阳地区,普遍在50以上,而溧阳市总绩效指数最低不到30。
从历年变化趋势来看,常州市区与金坛区总绩效指数不断上升,其中金坛区上升幅度较大,与2010年相比2014年总绩效指数上升了60%。而溧阳市绩效指数大体呈现下降趋势,仅2014年有回升现象达到22.98,但仍低于2010年的总绩效指数。
从一级指标剖析来看(图2),各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领域发展存在一定差异,这也能从侧面反应出各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不同。
生态环境方面建设成效较为显著,在总绩效指数中占据大部分甚至超过50%,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二级指标显示,常州市三个地区SO2、NOx、COD排放强度逐年下降,其中COD排放强度5年来均低于目标值。“十二五”期间,常州市不遗余力地在推进污染物的减排工作,尤其在技术层面进行了提升,从而导致污染物排放强度不断降低。
常州市区与金坛区在能源利用领域也投入不少科技力量,其绩效指数仅次于生态环境建设领域。“十二五”期间,企业技术改造和工艺革新力度不断加大,与2010年相比,常州市区与金坛区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了20%、30%左右。而溧阳市现状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2015年其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4%,偏重的能源结构导致2010~2014年溧阳市单位GDP能耗则是常州市区、金坛区的2~3倍,这成为溧阳地区生态文明发展的短板及阻碍,需要尽快进行完善。
从绿色产业发展领域来看,3个区域绩效指嫡急瘸氏种鹉晟仙趋势。尤其是溧阳地区,近几年该领域的绩效指数有超于常州市区与金坛区,并在总绩效指数中的占比较大。近年来,常州市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R&D方向投入大量资金,政府及企业更加重视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十二五”期间,常州市全面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2.8%。此外,江苏省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也将落户常州科教城,为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环境管理领域绩效指数最低,并且各地区都没有明显改善趋势。2010~2014年,常州全市环保投资额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环保能力建设资金投入不够,2014年三个地区环保投资占GDP比重都不到1%。此外,政府、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度不够,这也与环境监测技术、监测手段有很大关系。
4讨论
4.1基于科技创新的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问题
(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技术薄弱、落后及专业人才缺乏的制约。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型、集成性和产业关联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常州市能否顺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虽然常州市在不断鼓励科技创新,但目前产业发展技术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仍以中低端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此外缺乏人才支撑也是制约因素之一,环保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太少远跟不上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生态环境质量仍存在提升空间。
常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还需稳固,污染物排放强度仍需进一步下降。从上述对污染物排放强度分析来看,SO2与COD削减成效较好,其中COD排放强度已达到相应目标,并仍有进一步下降趋势,而NOx仍与目标存在一定差距。这与政策刺激息息相关,“十一五”规划较早地提出SO2和COD两项约束性减排指标,而氮氧化物在“十二五”规划中才成为约束性减排指标,导致NOx减排滞后于SO2和COD。
(3)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的制约。
从前述数据分析可知,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a业结构导致溧阳市单位GDP能耗较高,新能源消耗量占比也不乐观,造成了低碳产业比重低的现实,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客观问题;而常州市区与金坛地区能源利用情况虽优于溧阳市,但仍与目标存在一定差距。
(4)环境管理能力仍旧薄弱。
环境监管技术是衡量一个地区环境监管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从环境管理数据分析结果来看,环保投资虽持续加大,但占GDP比重却没有随之升高,而出现下降趋势。资金的缺乏导致了近几年常州市环境管理能力提升仍较缓慢,有些技术问题仍难以突破。
4.2基于科技创新的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常州市基于科技创新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全新探索,需要依据常州市各地区的经济基础、地域特色来选择探索适宜的建设模式。常州市各地区基于科技创新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可以采取扬长补短的方式进行构建,在上述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地积累的科研条件、技术储备、政策发展策略来选择不同的侧重点领域,通过弥补短板来提高建设效率,形成有地域特色的基于科技创新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常州市基于科技创新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如图3所示。
4.3基于科技创新的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建议
(1)产业发展创新。
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常州市应顺应市场需求,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鼓励发展以智能制造装备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碳材料为引领的新材料产业、以太阳能利用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智能电网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注重开发、利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最终形成高端化、高智化、高新化的产业体系。
(2)污染整治技术创新。
改善末端治理技术,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从现状来看,常州市氮氧化物排放强度较高,在未来几年氮氧化物应为重点减排对象。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关要求,除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外的燃煤机组均应安装脱硝设施,新型干法水泥窑要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并安装脱硝设施。
(3)环境监管创新。
完善污染源监测监控系统。基于物联网、云技术、3S(GIS、GPS、RS)空间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等最新科技,实现对常州市生态环境监控管理水平的技术支持,以此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效率。
促进减排设施运行效率的提高。通过不断完善的污染监测手段实现污染物的在线实时监测,通过搭建应急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完善企业超标指数报警联动制,实现对企业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
参考文献:
[1]
盛学良, 任炳相, 明. 环境保护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及预测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3, 25(6): 365~366, 369~369.
[2]Grossman G M, Krueger A B.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 110(2):353~377.
[3]Sawa T. Japan’s Experience in the Battle Against Air Pollution: Working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 Tokyo:Pollution-Related Health Damage Compensation and Prevention Association, 1997.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农业;生态文明
对于整个国民经济而言,农业是基础,农业必然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态文明推动未来城镇化建设中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防止环境污染以及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破坏、大大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由此可见,农业生态文明的建设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经过长期的不断发展,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然而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在城镇化的新的发展形势之下。因此,本文主要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进行了一系列地探讨。
一、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下的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结合农业机械以及劳动力资源两个过剩与农民增收缓慢的的实际情况,土地的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只有规模经营,才可能进行大面积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才能够使得生产成本大大减少,提升整个标准化水平,大大提升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资金及技术的集约化投入以及推广才能得以快速地进行。而土地流转是实现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之一,将土地由种田能手与农业龙头企业集中规模种植经营。土地流转牵扯到的范围可以说是相当广泛的,就目前的形势进行分析的话,还不能够全面实行。对于不具备土地流转机遇的乡村,可进一步增强对农民的教育,要使得广大农民充分意识到土地规模经营的巨大优势,从而推动其自动要求与别人建立起一种合作关系,在自愿互助以及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合作组织,从而进一步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二、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和能力
如果农村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的话,将会危及到广大农民。怎么样才能使得受污染的环境得到恢复,肯定要付出昂贵的成本。由于环境具有如下特征,即不可修复性,一旦受到污染不仅对当代造成严重地影响,还会对子孙后代带来严重地影响。所以,要树立以及提升农民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要充分认识报纸媒体等种种媒体的作用,向农民大力宣传造成污染的不良生产习惯与生产生活方式及污染防治的手段,污染的后果严重性以及环保的紧迫性;另外一方面,要切实加强教育以及培训,使得农民的农业生产能力和知识水平、公共意识和文明修养得以不断地提升,使其明确意识到生态环境与自身的切身利益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增强生态文明观念和责任意识,使其参与到环保的整个过程中,大大提高其参与环保的积极性以及自觉性;逐渐确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为主要地位的社会风尚。再者应不断强化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将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与循环农业等一系列的知识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而大大提升村干部引导广大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展开建设的能力。
三、建立生态文明宣传、政策制定及补偿机制
应进一步增强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重要战略性地位,对生态文明建设在十中的重要论述、战略目标以及部署展开深入地宣传;创建多方参与其中的政策制定机制,政府在对相关政策做出一系列的拟定时,要有资源、环保以及生态部门一起参与其中;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效益补偿机制,这无疑有助于当地的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从而使得民生问题得到切实有效地解决。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教育机制的建设,运用种种新闻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重要举措以及工作成效,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典型,使得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浸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广大群众对生态问题引起广泛性地重视,对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密切关系的科普知识以及价值取向通过报纸、电视台、网络等媒体进行大力宣传,使得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农村以及每一个学校都能接受到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知识,从而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形成这样一种思想,即生态文明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思想,切实增强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努力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二是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在对干部进行培训时,应有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密切联系的内容,引领广大干部牢牢树立“绿色政绩观”,使得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广大干部的共识。三是要进一步引领全体公民使得其转变消费观念,使得“勤俭节约人人行”主题实践活动得以深入开展,摒弃一系列的消费陋习,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发展需要的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重要主旨的、有助于推动人类健康发展的绿色消费方式,使得勤俭节约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从而做到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1利益相关方的确定
FREEMAN等[2]在1983年提出了利益相关方广义的内涵,即利益相关方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他们自身受到一个组织实现目标过程的影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利益相关方可定义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并对生态文明建设投入了人力和财力资本,能够影响生态文明建设或是被生态文明建设影响的群体或是个人。梳理出利益相关方的本质是为了找到动力源与被影响源,识别影响的重要性。国内外的学者对利益相关方的分类做了很多研究。美国学者MITCHELL等[3]基于影响力、合法性、紧迫性特征的不同组合提出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方,将利益相关方分为确定型利益相关方、预期型利益相关方、潜在型利益相关方。陈宏辉[4]则从利益相关方的主动性、重要性和紧急性3个方面将其分为核心利益相关方、蛰伏利益相关方和边缘利益相关方。大卫•威勒等[5]提出的包含社会性维度的利益相关方界定方法中,将利益相关方分为社会利益相关方与非社会利益相关方两大部分,社会利益相关方又分为主要利益相关方、次要利益相关方,而非社会利益相关方也包括主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方、次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方。笔者采用大卫•威勒等的分类方法来确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利益相关方。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生态文明与生态价值观为导向,积极主动、长期持续的实现活动,需要在人文基础上建立自然—社会—人长效机制,通过落实生态制度、意识、行为而完成。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企业、公众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利益相关方。政府主要是法律法规的制定者,确保生态文明的方向;企业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以循环经济的理念,以生态的方式创造财富;公众则需要响应政府的号召,提高自身的环保理念,改善行动,并对企业的产品方向起到引导和监督义务。主要利益相关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拥有直接的权益,对整个建设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此外,次要的利益相关方对生态文明建设也有较大影响力,比如媒体、科研机构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除了社会的利益相关方外,还要考虑非社会利益相关方。其中,主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方指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直接影响,但是不属于当代的行为主体人,包括自然环境、未来几代人;次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方指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间接影响,也不属于当代的行为主体人,包括动植物物种。虽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利益相关方很多,但是政府、企业、公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动力源,在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下面从定位、利益关注点、驱动力、权利、义务、沟通机制方面进行重点分析。
1.1政府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政府从宏观层面参与解决生态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法比拟的合法性,政府既是公众利益的委托人,也是公共物品如生态环境的承担、协调、管理者。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旨在以“政府直控型”的手段培养环保产业的成长、公民的生态观念,平衡公共利益、生态利益、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环境利益,注重社会—人—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最重要的主体,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1.2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面对政府强制性因素,市场因素(包括行业竞争压力、消费者需求等)以及来自公众、媒体等的社会舆论的压力,企业开始关注生态利益与环境利益,履行起对自然生态环境、市场、公众消费的生态责任,表现在从产品设计到产品回收全面贯彻生态环保观念、节约资源、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同时,部分企业从中发现新的机遇,实现发展转型,这也是企业关注的焦点。企业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对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3公众随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除了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追求不断提高外,也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与生态维权。转变生态意识、生活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求。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和认知是促使城市生态和谐发展的前提,公众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力量。政府、企业、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定位、利益关注点、驱动力、权利、义务、沟通机制见表1。
2主要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分析
政府、企业、公众3者之间组成了复杂的关系网(见图2)。对生态文明建设中主要利益相关方关系分析前,先做两点假设:(1)利益相关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将受到其他利益主体的制约,单方利益不能无限放大;(2)利益相关方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当一方影响另一方时,它也会受另一方影响。
1政府、企业间的相互关系政府是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对企业履行生态责任的影响最大。生态文明下的生产方式是以原料—产品—废物—原料的模式循环,致力于构造以环境和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的可持续生产方式。政府通过政策力的激励作用引导着企业朝着这个生产方式发展。正向激励就是政府运用物价补贴、财政贴息、优惠贷款等财政金融政策,引导企业创新、改革;负面激励就是政府对企业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行为采取征税等手段,鼓励企业朝着生态化方向经营与发展。政府的负面激励有助于引导企业走上循环再生、最低排放、持续再生的发展道路。企业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要经济源,支撑着政府的正常运行,但是企业的本质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面对政府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企业会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例如采用新技术的风险与收益的比较、逃避风险与污染治理运行费用的衡量等。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期,政策对企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引导企业在考虑经济效率的同时也考虑生态效率,随着建设推广深入,企业领导者的思想觉悟也随之提高,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
2政府、公众间的相互关系政府与公众的意志是一致的,根本宗旨是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品质,更好的满足公众需求,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虽然各自的动力源不同。政府属于外在的动力源,即通过政策、法律法规等手段有效地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公众则属于内在动力源,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政府可保障公众的权利,体现公众的意志,但对公众也有一定的约束力,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公众的需求与愿望对政府的工作起到监督作用,并施与一定的压力,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模式。双向模式能相互督促、相互补充。
3企业、公众间的相互关系企业的最终产品是以公众的需求为导向的,公众享受企业创造的财富,从而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在环境效益方面,公众既是企业履行生态责任的直接受益者,也是企业不履行生态责任的直接受害者。企业不合理的生产运行会影响自然环境状况,并且压缩人类的生存空间,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将从根本上影响公众的健康和幸福指数。公众对企业的环境行为有着监督责任。综上所述,政府、企业、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自己的定位与分工,造成了利益偏重点的不同,政府最注重平衡公共利益、生态利益、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环境利益,企业最注重经济效益,公众则最注重自身生活品质及生存环境,3者相互牵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是每个利益主体有着共同的利益目标,即城市朝着更健康、美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3者合作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方在良性的制约、引导作用下,发挥各自所长,相互协调,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
主要利益相关方的目标指标体系建立
针对主要利益相关方的不同定位,基于主要利益相关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有的表现行为(见表2),笔者提出建议性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体系,以期通过组织主要利益相关方之间的自查或评比,引导它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行为方式。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机构,除了要保证机构内部的高效有序运作外,具有制定法律法规的职能,还有提高整体社会的生态文明认知水平的义务。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体系见表3。企业在政府引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大环境下,制定内部管理制度,重在改善经营与生产行为,促进环境友好型经济的发展,同时营造自身的生态文化氛围。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体系见表4。公众通过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转变传统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改变个人的消费、污染排放及生态保护行为。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体系见表5。
结论与展望
(1.广东省财政科学研究所,广州510000;2.广东省高速公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州510000)
内容提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本文从研究财政体制机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作用出发,总结广东生态文明建设财政体制机制成效,针对其存在问题,在合理明确事权与支出责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补偿资金激励约束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为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财政体制机制保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生态文明财政体制机制 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544( 2015 )08-0082-05
[收稿日期]2015-07-02
[作者简介]刘华伟,所长,研究方向为财政理论与政策;吴广泽,党委副书记,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健全体制机制是关键。尤其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加快建章立制.形成完备的财政制度体系,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一、科学合理的财政体制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政府作为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的提供者,必须建立健全有关生态文明的各类制度,规范和引导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度体系。其中,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财政体制机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财政体制是确定政府间预算管理职责权限和预算收支范围的根本制度。完善的财政体制机制可以克服生态环境领域市场失灵问题,调整和补偿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从而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制度支撑。
1.清晰的环境治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有利于落实各级政府的职责。在各级政府间划分好环境事权与支出责任是有效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基础。按照公共产品理论,为确保生态公共产品更有效率的供给,可参照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或效用受益程度等因素,在各级政府间进行环境事权划分,并使财权和财力与之相适应,为各级政府履行其环境事权职责提供有效的财力保障。
2.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平衡相关利益方的生态利益分配关系。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有效调整相关利益方生态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彻底改变生态效益及相关的经济效益在保护者与受益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的不公平分配,提升生态发展区和禁止开发区保护生态的积极性,保证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有效实施。
3.刚性的绩效考核制度有利于提升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投入的成效。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效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使其与地方实际经济利益相挂钩,形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越好,地方受益越大的预期,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加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增强财政投入效果。
一、广东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财政体制机制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广东在完善相关财政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积极性进展。
1.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广东立足区域发展现状,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一是率先建立完善生态激励型财政机制。为有效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持生态地区良性发展,广东立足原激励型财政机制,以促进生态发展为导向,探索建立了生态激励和补助相结合的生态激励型财政机制。2012年出台《广东省生态保护补偿办法》,对26个国家级、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市)实施生态补偿。省财政还配套出台了《广东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考核办法》,引人生态发展激励机制,建立16项生态环境衡量指标体系,实施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的考核评价,将一般性转移支付与县域生态环境改善成果挂钩。二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强化生态保护激励导向。自2013年起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将现行激励型财政机制、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生态保护补偿等列入基础性转移支付,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规模。一般性转移支付政策向生态地区倾斜。2013年,按照“保基本”和“强激励”相结合原则,对综合增长率高于8%的扶贫开发重点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和少数民族地区县,以及综合增长率高于12%的其他县(市),按规定标准进行奖励。
2.率先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1998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主要针对生态公益林经营者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并且逐年提高补偿标准(见图1),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不断扩大。在森林碳汇建设方面,省财政通过竞争性机制分配碳汇林建设专项资金,充分调动市县政府加快碳汇林建设,帮助粤东西北山区欠发达地区消灭全省501.73万亩的宜林荒山荒地,并实施987.81万亩的树林改造,全面提升森林生物量和储碳能力。
3.试点推进环境权益市场化交易机制。2013年底广东率先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由政府向控排企业发放碳排放权配额,对控排企业碳排放进行监督管理。控排企业按照所获配额履行控制碳排放责任,并可通过配额交易获得经济收益或排放权益。全省还开展了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试点范围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项目需通过市场购买、政府出售等方式有偿取得排污权,首批交易总成交额达2084万元。
此外,2010年起广东开始探索建立县以下政权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全省以“省保县、市保镇、县保村”的隔层保障形式,确保县(市)镇(乡)和村级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及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财力需要。
三、广东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财政体制机制探索成效及面临问题
(一)取得成效
1.激励与补偿并重财政机制基本形成。经过多年改革探索,广东已建立起激励补偿并重的财政机制(见表1),有效提升了生态保护区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使生态保护区达到了与其他地区基本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从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看,通过压减专项扩大一般,省级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将从2012年的35.7%提高到2014年的53%,有效增强了欠发达地区基层政府资金分配自主权,缓解了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级次政府之间财力分布不均衡问题,保障欠发达地区落实生态建设支出。
2.各类专项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健全。一是森林生态补偿机制运行良好,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效益显著。据测算,1999年至2013年,全省生态公益林吸收二氧化碳量累计达2.876亿吨,森林生态效益总量达3204亿元,生态效益年增74.82亿元。二是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逐步完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全省已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94处,国际重要湿地3处,建成和筹建湿地公园5处,初步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多种保护管理形式并存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
3.环境权益交易机制初步建立。广东是全国首个设立有偿配额的试点省份,2013年全省配额总量约为3.88亿吨,累计碳配额成交量(额)领先于国内其他碳交易平台。在碳排放交易上,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新增碳配额向粤东西北地区倾斜。排污权交易中,珠三角地区作为国家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区域,禁止作为受让方接受非重点区域的交易指标,供水通道和水质超标的河段禁止作为受让方接纳其他流域的排污指标。这从利益机制上激励和引导企业绿色生产,促进了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二)面临问题
广东促进生态文明财政体制机制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政府间环境事权与支出责任需要明确。目前,政府间生态环境保护权责划分不明确,生态功能区县市财力和事权不匹配现象较为突出,仅靠县域财力难以落实保护生态环境等各项要求。二是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现行生态补偿方式和来源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横向区域间生态补偿机制仍需完善。在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时,广东还面临着中央和省两套考核指标体系不一致、自身收集的生态环境数据权威性不足等问题。三是绩效管理机制有待强化。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支持专项资金众多,但效果与实际要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并且个别专项存在挪用和和资金闲置等现象,资金的绩效管理机制亟待强化。四是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仍待完善。完善的排污权市场交易机制尚未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刚开始起步,尚未有效发挥市场交易机制推动环境污染防控治理的作用。
四、广东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财政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政府间生态建设事权与支出责任
合理界定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职责,通过建立清单式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实现生态建设事权和支出责任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间的科学、清晰、合理配置,形成完善的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制度,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动态调整机制,以落实各级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责。
1.合理界定政府生态文明建设事权范围。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清晰、合理界定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事权范围。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环境微观事务的管理职能,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取消微观管理事务和市场机制能够自行调节的环境事项,发挥市场主体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和参与作用,政府需制定参与规则以维护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对于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和较强外部性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权,如环境保护监管、行政执法和污染的防护治理等,则需要强化职责。
2.科学合理划分省以下各级政府的环境事权和支出责任。坚持从财权到事权的改革思路,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已经明确的事权调整要求,清理省、市、县承担的环境事权,明确各项环境事权的支出责任。凡属于跨越区域、流域和领域的环境问题,以及危害较大和影响较深的环境问题,建议由省或中央政府来负责,而属于地域性的环境问题,由地方政府来执行,但省或中央政府负有监督和指导职责;灵活选择地方环境管理体制,在条件适宜地区推行省以下环境保护主管机构垂直管理。
3.建立各级政府生态文明建设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动态调整机制。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通过法律形式明确后,就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或者人们对生态公共产品的需求产生变化,涉及政府间环境事权和支出责任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需要建立政府间环境生态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动态调整机制,对既定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安排按照公平、公开、民主和法定原则进行调整,以确保政府间生态环境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
4.完善省以下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加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按照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制度的要求,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重点增加对困难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提高省内地区间的财力均衡度。由省负担的事权,省应足额安排资金;由省与市县共同负担的事权,省应足额安排市县转移支付资金,承担相应的支出责任。履行指导落实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责任。建立和实施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统筹省、市、县财力,提高县级财力水平和均衡度,促进县级财力与保障责任相匹配。
(二)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健全区域利益补偿和分享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结合,以主体功能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制定体现公平正义的生态补偿政策,全面体现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调整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关系。一是完善生态环境指标考核机制。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改善、谁得益”,“谁贡献大、谁多得益”的原则,完善对生态功能保护区、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财政专项补助政策,调动各方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在现行生态指标体系基础上分类设置权重,以水质和大气保护为重点,合理安排水质保护类指标、大气保护类指标、森林保护类指标、节能减排类指标等权重。提高激励性补偿权重,强化激励性补偿与生态考核结果的挂钩关系,进一步调动市县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二是积极争取中央的技术指导和支持,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与考核工作,以便运用其考核结果,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三是健全区域利益补偿和分享机制。按照充分体现生态保护激励性原则,完善对生态功能保护区、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转移支付机制。健全财政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由生态环境受益地区采取资金补助、定向援助、对口支援、产业转移、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补偿,以提高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
(三)建立生态补偿资金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1.完善生态补偿激励与约束评价机制。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设计科学、合理、客观的评价体系:一是完善生态保护考核指标。根据社会发展和生态治理变化情况,增加公众舆论普遍关注的指标,调整各指标权重,发挥政府引导功能。二是动态调整基础性补偿和激励性补偿的占比。根据不同功能区的划分标准,区别设置基础性补偿和激励性补偿两部分资金的比重,以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和责任主体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2.强化生态补偿资金使用绩效约束机制。享受生态补偿市县要编制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计划,并将资金使用情况报省财政部门备案,省财政部门联合有关职能部门定期对生态保护补偿资金使用绩效进行考核评估,其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生态补偿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促使其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果。
3.健全生态补偿公众参与监管机制。通过建立信息平台,使利益相关者及时地了解信息,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环境信息公开化、环境决策民主化、环境公益诉讼化,引导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生态补偿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借助公众舆论、公众监督和环境公益诉讼的力量,对环境污染者和生态破坏者施加压力,对生态建设者和保护者进行补偿和奖励。
(四)完善排污权、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促进产业生态化改造
坚持“谁使用资源谁付费”,“谁污染、破坏生态谁付费”的原则,建立健全排污权、碳排放权、水权交易制度,通过制度安排将环境使用权益嵌入市场交易机制,强化节能减排治污的正向激励,使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形成防控环境污染合力。加强排污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明确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法律地位。借鉴我国排污权交易试点经验,健全“总量控制+配额交易”的市场化碳减排机制,逐步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抓好碳交易试点,同时做好碳排放量及排放基准核定核查等基础工作,循序渐进实行碳排放总量控制,合理分配排放额度,形成“增排有成本,减排有鼓励,减排投融资有回报”的正向激励。加快完善水权交易规则与定价机制,借鉴土地“招拍挂”模式,探索缴纳水资源使用权有偿出让制度。
参考文献:
[1]楼继伟.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再思考[M].中国财经出版社,2013:200-320.
[2]白景明,左俊等.推进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9第51期.
[3]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1).
[4]陆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职能与责任研究[D].辽宁:东北师范大学,2012.
[5]谢海燕,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体制文稿,2012,(5).
[6]刘成玉,蔡定坤.公共财政撬动生态文明:切入点与配套政策[J].中国林业经济,201 1,(1).
[7]张永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政策研究[J].环境经济,2007,(8).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城镇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26002
1引言
近年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带动下,宁夏经济发展迅猛。与之相对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宁夏自治区政府开始大力提倡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发展理念,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上述内容仅仅是针对城市,导致宁夏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仍然不够理想[1]。近年来,随着宁夏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在农村地区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处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的关键阶段,进一步探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系到我国新农村的建设与城镇化的发展。
2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宁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及沙漠与黄土高原的交接位置,整个地区的地貌、地形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南方为黄土丘陵区,存在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中部为沙源地,自然环境较为恶劣,是宁夏主要的牧区所在,同时也是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的关键地区;北方为引黄灌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是我国西北区域十分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正是因为宁夏地区“欠开发、欠发达”的特征,使其具有原生态文化、良好的自然环境以及丰富的宽敞资源,其具备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的优势。
2.1农村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1)垃圾污染。农村城镇化程度的持续提升,各种垃圾、生活污水呈几何倍数的增长,而各种混合城市垃圾也开始朝着农村地区进行转移。
(2)工况企业污染。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地区开始大量建设各种“小作坊式”加工厂与民营工业企业,因为相关管理工作缺失,引发污染加剧[2]。
(3)土地污染。过量、不合理应用农膜、农药以及化肥等,使得土壤肥力有所降低,各种农产品存在农药残留现象。
2.2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不足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只局限于环境保护,同时还在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尽可能发展效率高、污染低的第三产业。然而,宁夏各级政府在发展方面的认知仍然停留在经济方面,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宣传不足,导致农村地区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农村地区在生态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参与意识方面都有所缺乏。
2.3生态文明建设缺乏民族特征
宁夏在其中南部区域进行的生态移民,主要是将生活在贫困区域的农民转移到“近城、沿河、靠路”的区域。在移民的进程中,回族的比重非常高,然而针对移民社区规划方面,完全忽略了回族社区民族化特色,尽管整齐、规范的社区是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执行的,然而因为缺乏宁夏民族特征,导致整体景观性受到影响。
3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宁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3.1加强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治理
政府应当逐步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财政拨款当中的比例,给予农村财政拨款方面的政策倾斜,使得农村在资源保护、环境治理以及灾害防护等方面的相关投资得到有效的保障。对宁夏各级政府来说,应当适当增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资,环保方面的投入应当倾斜一些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农村。针对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地方政府在投入建设的进程中,需要解决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体基本利益相关的各类问题,比如垃圾处理、饮水安全等相关问题。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积极利用科技解决农村污染、生产等相关问题,加大清洁能源的推广力度,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逐渐实现集约式的生产模式。地方政府应当给予乡镇企业科研大力的支持,包括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同时针对先进的乡镇企业与有贡献的个人,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3]。除此之外,政府各项支持的资金来源不只局限于财政收入,还应当利用违法违规企业、个人征收罚款,进一步扩展资金方面的来源。针对一些具有独特资源的农村地区,应当加大地区旅游产业的开发力度,通过政府投资、农民协同管理的模式,进一步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达成生态资源与经济双赢的局面。
3.2加大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宣传力度
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依靠有效的宣传推广,使得生态保护的有关知识能够得以有效地普及,能够在农村范围内逐渐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对地方政府来说,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当避免传统理念中过于追求经济的行为,应当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模式,定期组织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咨询、讲座活动,利用形式多元化的宣传推广活动,使得广大农民群体能够全面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能够在意识方面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态理念,逐渐在日常生活、生产进程中养成生态环保的良好习惯,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自身的行动中来。
地方政府应当将教育当作生态文明意识宣传的重要途径,同时综合利用各种传播途径,主动与媒体进行深入的合作,使得农民群体能够了解环境污染造成的巨大危害,通过结合地区实际案例,进一步加深农民的印象[4]。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还应当把生态文明思想当作地方文化,利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的代领,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认知,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使得农民群体能够逐渐了解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具体到实际生产实践的各项细节中,注重思维意识、文化氛围方面的影响力,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农村地区各项建设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大众文化意识,使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真正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传承。
3.3新农村建设重视保留民族特征
所谓农村民族化社区规划,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彰显我国多民族人口分布的事实与现状,在充分尊重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所开展的社区规划与建设工作。生态文明层面下的民族化社区规划,应当高度重视将各个民族的生态文化理念引入到社区建设当中,例如民族文化中形象崇拜、图腾等相关内容。具体而言,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达成:
(1)在社区建设进程中尊重地方文化传统、民族风俗,尽可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2)利用综合性的手段彰显民族文化精神与元素,能够通过这些元素与精神产生吸引力;
(3)建成民族化社区景观,使其能够与城市社区景观之间形成风格迥异的特征,进一步提升地区景观多样性。
4结语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漫长的工程,这就需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正确应对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紧紧抓住城镇化进程中的各种机遇,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新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海霞,王景山,景清华.以节水型社会示范省区建设为核心推进宁夏水生态文明建设[J].水利发展研究,2015(1):66~68.
[2]许芬,李霞,李晓明.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4(1):37~43.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而公众参与理论的先驱Arnstein认为:“公众参与是一种公民权力的运用,是一种权力的再分配,使目前在政治、经济等活动中,无法掌握权力的民众,其意见在未来能有计划地被列入考虑。”托马斯指出:“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过程已经成为更多公共管理者直接面对的环境与情景。”[3]在分析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的国内目前研究状况时,采取了文献研究的方法。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生态文明建设公众研究成果集中在:(1)公众参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理论上,公众参与机制有助于增强公众自身的环境意识、发挥监督作用、提高行政效率[4]。公众参与机制具有权力平衡功能,其运作的效率直接影响到“控权”作用的发挥,为有效实施,必须改革[5]。(2)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但已经摆脱了单纯由政府主导的局面,“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等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日见深入人心。从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长模式来看,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在扩大,方式和途径也多种多样,听证会业目前已成为主要形式之一,但仍然处萌芽期[6]。(3)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缺陷。公众参与形式的限制和欠缺,导致居民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仅仅停留在原则性的层面上。(4)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应措施。①“义务”向“权利”的转变;②确定公众参与的法律地位;③公众参与程序立法制度的完善,保障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施;④加强执法,使公众参与不走形式;⑤提高公民素质,强化参与意识和参与实际能力。总体而言,公众参与机制有效运作的前提是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自发的”公众生态意识与公众参与机制的实施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然而,“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低下与公众参与机制运作的低效率却表现出双向制约关系。”[7]如果说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的强化是公众参与机制运作的前提,那么对生态环境权的主张就是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的实施基础[8]。但上述研究,对于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表达机制普遍在于理论层次的研究,缺少具有一定地域特点、深入实地、体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公众参与性质的调查研究类研究文献,而这正是本文希望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居民公众参与实践的调查来完善的部分。
2研究设计
2.1调研背景
创建公众参与和谐社会的氛围,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同的发展。这将有助于提高政府和公众的满意度,促进政府和居民之间的良好互动,当然这种有效表达的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机制。公众参与是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只有发挥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尊重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知情权、给予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监督权,才能构建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本文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研究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有效表达机制的主要载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既承载着保护“一湖清水”的环境使命,又肩负着引领江西地区社会发展的经济功能,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9],是研究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良好范本。
2.2问卷的编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南昌市、景德镇市、鹰潭市,以及周边的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全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约5.12万平方公里,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48亿元,年末总人口2006.6万人[10]。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涉及的城市广、居民多、公众参与的全过程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头绪繁杂,本研究遵循了“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预调研,界定选题,确定研究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和社区访谈,统计数据分析,政策建议”的技术路线。通过查阅文献,对省内环境政策研究专家进行结构化访谈,同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南昌、九江、景德镇、吉安和抚州等5个城市的热心市民进行开放式预调研,收集到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建议与诉求67条。合并归纳后选取其中29个具有代表性的条目形成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参与表达机制的核心问题部分,该部分分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要素(10个问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常见观点所持的态度(9个问题)和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各因素的重要程度(10个问题)等三个部分,采用五点评价法,要求被试者对问卷中的题项与自身的了解做出唯一回答。
2.3对象与方法
2.3.1对象
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在南昌、景德镇、九江、抚州和吉安等5个城市通过便利抽样方法,让被调查者面对面填写问卷(自填式问卷)并当场收回,同时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通过电话进行访问,最终回收有效问卷489份,有效率达到81.5%。通过表1中的数据可知,在有效回收的489份问卷中,男女比例、年龄构成、受教育程度、职业构成与地区构成均具有一定的覆盖面,虽然被调研人的年龄集中在18~30岁之间,这种情况造成的主要原因是该年龄的居民更加愿意配合我们的调研,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公众参与的“新一代”年轻力量。综合上述情况,作为探究性研究而言,本次调研仍不失为一份宝贵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第一手资料。
2.3.2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内容就被调查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了解和参与程度,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评价和被调查人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前说明调查目的和保密原则,采取无记名方式并现场收回(或电话记录)。
2.4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部分问卷回答的汇总
问卷的第1、2、3、4、8、9、10、11、18、19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调研问卷的基本部分:涉及被调研人的个人社会公益基本情况、被调研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了解程度、参与程度、基本态度和参与途径等五方面。因为均为常规问题,非本次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调研问卷的核心问题部分,所以仅进行分类汇总,其汇总百分比表如表2所示。通过该部分的数据,从Q1、Q2、Q3、Q4和Q10的回答情况,不难发现当前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热情(“希望参与”,32.5%)和参与情况(“有参与”,3.3%)并不乐观,大多数的公众处在观望状态(“只有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项目才考虑参与”,16.6%),他们并不是十分热心(“只是关注但不会实质性地参与”,35%),但也不完全把自己视为局外人(“愿意尽量配合占”,76.1%),对于Q9,人们已不追求单纯的经济开发区建设(7.6%),而有了“生态经济开发区”(77.3%)的呼声,这与王素芳等人研究中所提出的“萌芽期”的结论是相吻合的,也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任重道远,公众参与意识的培养需要长效地培养。在培养时,宣传途径首选的是电视(29.2%)和网络(26.4%),参与途径可选择公开政府信息(65.6%)、微博(61.3%)、媒体热线(58.9%)、调查问卷(55.2%)和项目听证(50.3%)等,在引导公众参与时要把公众的意见落到实处,改良公众参与有效表达机制,提供便利可行的工作渠道,而不挫伤公众参与的信心与热情。既然引进公众参与,就不能“务虚”,出现走形式走过场,这值得某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深思。
3.2信度与效度检验
信度用来反映问卷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对于江西省公众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居民问卷调查核心问题部分进行了三个维度及一致性信度检验,其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要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常见观点所持的态度和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等三个维度的同质性系数分别为0.687、0.717、0.676,内部一致性信度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0.682,一般而言,该系数在0.6~0.8之间就可以表示内部一致可信度较高[11]。效度涉及调研结果是否正确,本次调研问卷的结构效度检验结构为:两两相关系数在0.213~0.519之间,各因素均显著相关。
3.3探究性因素分析
针对问卷核心部分的第一部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要素和第二部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常见观点所持的态度这两部分的结论,本文采用探究性因素分析。首先进行KMO和Bartlett球性检验,KMO的统计量为0.833,Bartlett球性检验值为8950.52(P=0.000),两者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表明本文采用探究性因子分析的方法是适合的。根据研究结果选择的四个因子解释项目总方差达到78.44%,将这四个因子的命名和所包含的题项如表3所示,研究结果要表明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利益表达机制,只有政府充分重视,对投资项目有效管理,提供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提高公众参与程序的透明度才能构建政府、企业、公众三者协调的耦合机制;就公众而言有效利益表达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比如对公共事务的信心与责任感、参与公共事务的信心与责任感和参与意识等。除此之外,为了使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有效利益机制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还必须匹配相适应的议事协调制度和信息平台建设,加大宣传,明确公众参与的范围、比例、专业要求和奖励措施等等。
3.4公众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注情况
问卷的第三部分主要回答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各因素的重要程度,考查被调研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关注事项,进而回答公众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时更加关心的问题。在问卷设计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可能带来的益处分了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居住环境、提升江西品牌影响力、提升江西旅游资源水平等十个方面,采用五点评价法对其重要程度进行调研,这十项评价的平均分依次为:3.26、2.99、4.10、2.61、2.81、3.44、3.25、3.82、3.25、3.31,评价分越高,代表公众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时越加关注,关注程度前五项依次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江西的品牌影响力、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江西的旅游资源水平。为了研究参与的不同人群结构(是否在鄱阳湖湖区、年龄、公益热心程度和工作性质等)对生态文明建设关注程度的差异,在SPSS17.0中对数据进行了独立t检验,其结果如表4所示。鄱阳湖经济区比非鄱阳湖经济区的公众更加关注“增加财政收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较多地投入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而非鄱阳湖经济区的民众并不能享受到这部分的收益,所以在非鄱阳湖经济区公众利益表达机制中该部分差异显著。从年龄段而言,18~30岁的公众对于体现发展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居民收入”的四个指标比其他年龄段更加关注,18~30岁正是人生发展的年龄,正所谓“三十而立”,而个人的进步必须与社会的进步同步,同时该年龄段的公众因为处于财富积累初期,故对收入也较为敏感。基于自身利益出发,职员与其他人员在“吸引外资”和“增加财政收入”有显著差异,外资的投入、财政收入的增加对于职员而言意味着更好的就业环境、可能的更高收入或者潜在的发展平台,这也是自身利益表达机制的一种体现。而热心的公益人士比不热心公益的人士更加关注“改善生态环境”,对外界环境的关注本就是公益人士的特点之一。通过上述分析,在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的表达机制中,不同居民的参与诉求的出发点是“和而不同”的,必须予以充分的尊重和考虑,否则由于自身关注度的冲突,公众参与也有可能如“散沙”般形成不了合力,那样的话,对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产生的影响将十分的有限。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