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常见垃圾处理方法范文

常见垃圾处理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常见垃圾处理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常见垃圾处理方法

第1篇

关键词:垃圾处理;建筑设计;思考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make a spurt of progress, city garbage treatment pressure is more and more big, the waste treatment methods are compared, put forwar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garbage disposal field architectural design thinking.

Key words: waste disposal; architectural design;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R12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6-0020-02

一、垃圾处理方法对比

垃圾处理主要有填埋处理、堆肥处理、焚烧处理。其中垃圾焚烧法确实是一种实践多年的垃圾处理方法。它比起填埋法占地面积小,效率高,结合并网发电,变废为宝,曾一度被视为一种“减量快”的好方法,吸引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大力发展。

1、机械炉排炉焚烧炉。这种炉的路床一般采用往复运动炉排,炉排面积较大,炉膛体积较大,不需要对垃圾进行预处理;占地面积较大,灰渣热灼减率容易达标;垃圾炉内停留时间较长,过量空气系数大,单炉最大处理量为1200T/D;燃烧空气供给容易调节,可通过调整干燥段适应不同湿度的垃圾;可通过炉排运往复运动使垃圾反转,使其均匀;烟气中含灰尘量较低,燃烧介质不用载体,燃烧工况控制较易,运行费用低;烟气处理较易,维修工作量较少,运行业绩或市场占有率最多,对工程的适应性面广;总的来讲这种焚烧炉对垃圾的适应性强,故障少,处理性能好,环保性能好,运行成本较低。

2、流化床焚烧炉。这种炉的路床一般采用固定式炉排面积和炉膛,体积较小,需要对垃圾进行预处理;占地面积较小,原生垃圾在连续助燃下,灰渣热灼减率可达标;垃圾炉内停留时间较短,过量空气系数一般,单炉最大处理量为500T/D;燃烧空气供给较易调节,炉温易随垃圾含水量的变化而波动;较重垃圾快速到达底部,不易燃烧完全;烟气中含灰尘量高,燃烧介质需要石英砂作为载体,燃烧工况控制不太容易,运行费用低;烟气处理较难,维修工作量较多,运行业绩或市场占有率少,对工程的适应性面窄;总的来讲这种焚烧炉需要前处理并故障率高,通常加有辅助燃料才能焚烧,环保不易达到。随着烟气处理技术的革新和二、三线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需求的提高,选用率呈增长趋势。

3、热解焚烧炉。这种炉的路床一般采用多为立式固定炉排,分2个燃烧室,在热值较低时,需要对垃圾进行预处理;占地面积一般,原生垃圾在连续助燃下,灰渣热灼减率不易达标;垃圾炉内停留时间最长,过量空气系数小,单炉最大处理量为200T/D;燃烧空气供给不易调节,可通过调节垃圾在炉内的停留来适应垃圾的湿度;难以实现炉内垃圾翻动,大块垃圾难于燃尽;烟气中含灰尘量较低,燃烧介质不用载体,燃烧工况控制不易,运行费用较高;烟气处理不易,维修工作量少,运行业绩或市场占有率最少,对工程的适应性面窄;总的来讲这种焚烧炉没有熔融焚烧炉的热解炉,灰渣不可燃尽,热灼减率高,环保不易达标。

4、回转窑焚烧炉。这种炉的路床一般采用无炉排靠炉体和转动带动垃圾移动,不需要对垃圾进行预处理;占地面积一般,原生垃圾在连续助燃下,灰渣热灼减率不易达标;垃圾炉内停留时间较长,过量空气系数大,单炉最大处理量为500T/D;燃烧空气供给不易调节,可通过调节滚筒转速来适应垃圾和湿度;空气供应不易分段调节,大块垃圾难于燃尽;烟气中含灰尘量高,燃烧介质不用载体,燃烧工况控制不易,运行费用较高;烟气处理较易,维修工作量较少,运行业绩或市场占有率很少,多用于工业垃圾,对工程的适应性面窄;总的来讲这种焚烧炉要求垃圾热值较高并且运行成本高。

二、以某工程为例对垃圾处理厂建筑设计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对垃圾填埋场工程的设计已除了要求有合理、先进的工艺流程,还需要整个场区有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和赏心悦目的建筑形态。这就必须对垃圾填埋场工程的原有设计方法和程序思路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应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以确保设计出一个优秀工程来。

某市城南生活垃圾处理场位于该市东南方向约17公里处,某二级公路南侧地段,交通十分便利。该垃圾处理场整体设计规模为1000t/d,占地368亩。该垃圾处理场的设计和实施最终体现在社会效益和改善并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人民创造一个清洁、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工程在设计时不仅要满足工艺要求,体现工艺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同时还注重生产管理区、生活垃圾运储、焚烧区、渗沥液处理站的内部及外部环境设计,考虑建筑空间设计,造型设计与城市周围环境的协调关系,为城市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1、总体构思

建筑设计的目的是创造满足生产要求的空间和环境,既要满足建筑一般概念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垃圾处理厂的工艺生产要求。卫生填埋场建设的总平面布置和建设用地,应按照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功能分区布置,满足生产、生活、办公的需求设计。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合理组织场区总平面设计,整个场区可分为生产管理区、计量区、焚烧发电区、渗沥液处理站、卫生填埋区等五个区。

(1)生产管理区。生产管理区设在场区的东北侧,地势较高,平整后高程为114.00米。位于场区的入口处。管理区包括:综合楼、大门及围墙、机修、仓库,针对基地狭长的地形尽可能节约用地,因此将办公、化验、宿舍、食堂、浴室、车库等功能结合到一起设计。生活垃圾进厂出入口与办公出入口分离,附设于计量区,连接二级公路。

(2)焚烧发电区占地101亩,采用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设计建设规模为两炉两机,即两台500t/d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配1台12MW和1台6MW凝气式汽轮发电机组,设计日焚烧生活垃圾800吨,年发电量1.2亿度。附配助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燃料储藏车间和钢架结构的生活垃圾转运箱存放区。将生活垃圾的预分拣、粉碎、压缩过程前置于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实现垃圾入场焚烧密闭化。预计生活垃圾焚烧前期供应量不足,采取复挖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和清理城乡生活垃圾散点、收集农村乡镇生活垃圾等方式补充。

(3)渗沥液处理站。渗沥液处理站包括厌氧流化床反应器、氧化沟、沉淀池、污泥泵井、污泥浓缩池、接触池、管理间、填埋作业车、车库等。根据自然地形设在填埋场西北坡地,并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设计,平面布置紧凑有序,在构筑物周围形成带状绿化区,从而创造清洁、舒适的工作环境。

(4)填埋区占地250亩,有效容积190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年限29年,填满后进行堆高处理,延长使用年限。填埋区三面环山场址中间为凹地,地形较封闭,使填埋场与外界隔离,主要填埋焚烧后残渣与飞灰固化物和复挖生活垃圾筛下物。该场址位于该市东南方向约17公里处,二级公路南侧,交通便利。

2、总体空间设计

由于垃圾处理场构筑物比较分散,使得场区建筑在总体空间设计上产生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总体规划中充分利用地形和生态环境进行布局。在工程用地较紧张的情况下,为了强化场前区,本设计布置了大片绿地和建筑小品,创造了优美舒适的建筑空间环境,把综合楼与机修仓库并列布置,创造场前区的公共建筑形象。管理区后为流畅简洁的生产空间,使功能分区明确相互紧密联系,整个场区内的构筑物在建筑形式上,力求统一,对每个单体构筑物的色彩运用及传统的坡屋面处理手法进行统一而细致处理,使建筑具有中国传统特点。

单体建筑设计。因为垃圾处理场工作环境恶劣,故对每个单体建筑周边进行绿化处理,空间开阔,富有变化,通过建筑手段为工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生产环境。在单体建筑设计中,通过综合楼及机修仓库的合理布置及对基地环境的细致分析,使建筑在狭长的用地范围内尽可能引入南北向采光,形成一个整体有序的工作环境。建筑造型简洁明快构图完整,色彩运用和细部处理饱含着高雅的文化气息,建筑形象既有中国传统脉络,更具现代化风格。综合楼建筑立面及空间处理采用非对称的庭院布置,高低错落,动静结合,在立面处理上采用传统的坡屋面的处理手法,从而使得整个建筑立面横竖舒展,富有韵律。

3、环境与绿化设计

(1)设计原则。目的是将垃圾填埋场区的环境建成富有个性和现代化花园式的场区,绿化的设计原则拟创造清洁、美观的场区环境。

第2篇

关键字:田间作业;离合器;田埂

拖拉机在田间作业时,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过沟渠、爬田埂、越泥泞以及陷车、飞车、翻车等等情况。为保证田间作业的安全性和顺畅性,驾驶员应该正确掌握这些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一、过沟渠。一般深而宽的沟渠先填平或用跳板铺垫后再通过;浅而窄的沟渠可用低速档斜驶通过,即拖拉机机身与沟渠成一定的斜角,让拖拉机左右前轮和左右后轮依次通过以减轻机车振动冲击,若受地形所限必须直驶通过时,则先让前轮缓缓下沟,然后加油门让前轮上沟再让后轮缓缓下沟,最后再加大油门让后轮上沟,若拖拉机牵引农具,应先将农具调到最高运输位置;悬挂农具时,应调整限位链,防止农具左右摇摆,并压下油缸定位阀,以免油管内产生高压冲击而爆裂;后轮越沟时,不得猛抬离合器踏板,以防拖拉机翘头。手扶拖拉机过沟时,应用跳板铺垫或填平沟渠;也可将发动机熄火,摇转曲轴通过。

二、爬田埂。一般较低的田埂可直驶或斜驶通过,通过方法与过沟渠相似,若田埂较高且陡,或拖拉机从较低的梯田向较高的梯田转移,应先在田埂上填土垡、石块等,或用跳板引导,用低速档缓缓通过,注意:牵引农具时用前进档通过;悬挂农具时则一定要用倒档越过,以免拖拉机翘头或纵向翻车。下田埂时,或从较高的田块向较低的田块转移时,也应在埂下垫物或铺跳板引导,悬挂农具的,应用前进档低速下埂。

三、越泥泞。拖拉机在松软潮湿的田块中作业时,若田中有积水,应先绕着走,先耕没有积水的部分,并尽量减小农具的耕幅和耕深,降低牵引阻力,以免打滑陷车。通过泥泞道路时,应稳住方向,尽量选择干硬路面和已有车辙中行驶,并降低车速,尽量少用制动,避免使用紧急制动,以防机车侧滑横甩;若路中坑洼积水较深,应先填平后通过。

四、陷车。当拖拉机驱动轮打滑陷车时,应立即停车,升起农具,不得盲目加油门前冲后撤,否则会越陷越深。这时应用木板、石块、柴草等物垫在后轮下,用低速档驶出;如果拖拉机单边驱动轮打滑,也可结合差速锁驶出。注意,在驶出滑陷区过程中切不可停车,因为机组在起步时需较大的牵引力,停车后重新起步会使拖拉机再次陷车。手扶拖拉机陷车时,可挂低档,减压摇转曲轴使拖拉机驶出陷坑;若手扶拖拉机防滑铁轮陷入田间泥中,可用长竹杠穿过防滑轮辐条,摇转曲轴,利用竹杠的支撑作用使驱动轮(防滑轮)驶出泥坑。

五、飞车。拖拉机在田间作业中突然飞车时,应立即关死油门,同时加大拖拉机负荷(如不摘档制动或加大农具耕深),将拖拉机憋熄火。切不要摘档停车,否则发动机负荷减轻转速还会急剧升高,若拖拉机在停驶中飞车,应立即关闭发动机油门,松开高压油管螺母,或用毛巾、旧布堵死空气滤清器进气口,或扳动减压手柄使发动机熄火。熄火后,应仔细查找故障原因并予以排除。

六、翻车。由于拖拉机的稳定性差,加上田间道路不平以及耕地时的倾斜,拖拉机(特别是手扶拖拉机)容易发生翻车事故。拖拉机翻车后,应立即熄火,尽快将拖拉机扶正,并对机车进行全面检查。如检查油箱、曲轴箱、气缸、变速箱内有无泥水进入,机体、缸盖、缸套、牵引框有无裂纹,曲轴、凸轮轴、连杆、气门推杆等有无弯曲变形,紧固件是否松动等,确无问题后方可重新启动。为预防翻车事故的发生,作业中除应掌握前述过沟渠、爬田埂的操作要领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手扶拖拉机起步时严禁捏转向手柄;(2)手扶拖拉机下陡坡时转向操作与平地转向操作方向相反;(3)通过泥泞路段时严禁紧急制动;(4)机组田间掉头时严禁高速急转弯;(5)拖拉机横坡作业时行驶速度不宜过快;(6)拖拉机悬挂农具上陡坡时应采用倒档通过;(7)拖拉机在下田作业前应先查看田块中有无隐蔽性陷坑;(8)拖拉机在田间机耕道上行驶时不得过于靠近路肩。

第3篇

1、突发性供油不足

拖拉机运行中出现供油不足,排出空气更换柱塞、喷油嘴后仍不见效,那就是喷油器的喷油针顶杆内小钢球偏磨使喷油不能雾化所致。此时应换一粒小钢球,如没有也可用自行车飞轮钢球代替。

2、高压油管磨损漏油

拖拉机高压油管两端的凸头与喷油器、出油阀接连处出现磨损漏油现象,可从废气缸垫上剪下一圆形铜皮,中间扎一小孔磨滑,垫在凸坑之间便可解燃眉之急。

3、机油泵性能差的

为解决大修或检修后的机车初次启动机油泵泵不上来油的问题,应将机油滤清器或出油管卸掉,然后用注油器从机体出油孔注满机油,即刻上好滤清器或通向机油指示器的机油管,启动后,机油就会泵上来。

4、水垢多引起发动机温度过高

发动机冷却泵水垢多会导致发动机温度过高,加速零件磨损,降低功率,烧耗泵的机洫。最科学的土办法是:挑选两个大丝瓜,除去皮和籽,清洗净后放入水箱内,定期更换便可除水垢。水箱水不宜经常换,换勤了会增加水垢的形成。

5、方向盘震抖、前轮摆头

出现方向盘震抖和前轮摇头现象,主要是前轮定位不当,主销后倾角过小所致。在没有仪器检测的情况下,应试着在钢板弹簧与前轴支座平面后端加塞楔形铁片,使前轴后转,再加大主销后倾角,试运行后即可恢复正常。

6、液压制动机车制动失效

要认真检查制动总泵和分泵,是否按时更换刹车油。彻底排除制动管路的空气,并要查看刹车踏板是否符合科学高度。气压制动的机车要检查调整最大制动工作气压,检查制动皮碗及软管是否发生异常变化。

7、变速后自由跳档

拖拉机运行中,变速后出现自由跳档现象,主要是拔叉轴槽磨损、拔叉弹簧变弱、连杆接头部分间隙过大所致。此时应采用修复定位槽、更换拔叉弹簧、缩小连杆接头间隙,挂档到位后便可确保正常变速。

8、液压油管疲劳折损

液压油管由于油压变化频繁和油温高,致使管壁张弛频繁,极易出现疲劳折损酿成事故。为有效延长液压油管的使用寿命,最好是用细铁丝烧成弹簧放入油管内作支撑。

9、柴油机烧机油冒蓝烟

柴油机烧机油冒蓝烟,除了检查缸套活塞组是否磨损、活塞环弹力是否减弱、油底壳机油是否添加过量、空气滤清器油面是否过高等原因后仍未解决问题,应注意检查气门杆与气门导管的配合间隙是否过大这一潜在的病因。

二、农用拖拉机维修时注意事项

1、不可安装气缸垫时涂黄油

有的农机手在安装气缸垫时习惯涂黄油,认为这样可增加气缸的密封性,熟不知如此做法恰恰适得其反。因为黄油遇高温后部分流失、缸垫、缸盖与机体平面之间产生缝隙,高温高压燃气易从此处冲击,毁坏缸垫,造成漏气。此外,黄油长时间处在高温状态下会产生积炭,造成缸垫过早老化变质。

2、不可将螺钉和螺栓使劲拧紧

拖拉机传动箱、气缸盖、轮毂、连杆和前桥等重要部位的螺钉或螺栓,其使用工具和拧紧力矩在说明书中有专门规定,如人为拧紧会造成螺钉和螺栓折断,或螺纹滑丝或拨扣而引起故障。普通螺钉或螺栓,其拧紧力矩一般可按4倍于螺纹直径的拧紧力矩来拧紧。

3、不可刹车油,齿轮油用机油替代

有的农机手以机油代替刹车油、齿轮油的现象相当普遍,酿成的各种事故屡见不鲜。要知道,刹车油是机车液力制动系统传递压力的介质,主要成份为蓖麻油和醇类,其溶解性好且不易沉淀、无腐蚀,与橡胶体接触,橡胶体的膨胀率小。而机油则不具有这些优良特征特性,若用机油代替,则易产生沉淀,并使制动系统橡胶件产生膨胀,容易造成制动失灵。机油与齿轮油相比,粘度低,抗压抗磨性和耐负荷能力也较弱。若用机油代替齿轮油,则传动齿轮不易挂带油膜、效果变差,会造成传动齿轮早期磨损,从而导致各部件性能的有效发挥,其危害程度无法估量。

4、不可将油门置于最大供油位置

有的农机手启动机车时,习惯于将油门置于最大供油位置,这样造成喷入气缸里燃油过多,混合气过浓,很难启动着。油门科学定位是:当气温在15℃以上时,略高于怠速。气温在15℃以下时,开始应空转曲轴数圈,感到轻松时,再用小油门启动方可。此外,切忌轰油门,以免因转速忽高忽低,燃油与空气混合不均,使气缸等零件产生积炭,或造成连杆弯曲、曲轴断裂等意外故障。

5、不可更换油不清洗油道

有的农机手缺乏维修常识或懒惰,在更换油时不清洗油道,自己为自己埋下安全隐患。要知道,油经过使用后,油中机械杂质残留很多,即使放尽油,而油底壳及油路中仍存有杂质。尤其是新的或大修后的机车,试运转之后杂质更多,倘若不清洗干净就急于投入使用,很容易引起烧瓦、抱轴等意外事故。

6、不可水箱“开锅”骤加冷水

第4篇

收费制度应体现公平

作为管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手段,收取垃圾处理费本无可厚非,但以什么为基础收取,收取的费用用到何处,就值得商榷了。

《意见》提出,“具体收费标准由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和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作为一种环境政策工具,生活垃圾收费制度首要注意的应是公平性原则。而根据“居民收入水平”确定收费标准的做法,显然与公平性原则相悖离。并且,在常见的垃圾收费方式中,也不存在这一征收方法。

要体现公平,就应对不同垃圾量收取不同费用。大多数国家如美国、韩国、日本、瑞士、比利时等,均采用按实际排放量的方式收取垃圾费。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定额制收取办法,尽管成本低、管理难度小,但由于居民排放的垃圾数量与所缴费用无直接关系,居民很少有减少垃圾量的动机,甚至可能引起恶意多排垃圾的现象。这对垃圾减量化的作用十分有限。

防止重复收费

《意见》提出,将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作为使用者,居民和企事业等单位享受由政府提供的垃圾收集、运输和最终无害化处理等服务,应为此支付费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已在按月收取垃圾处理费用,有的单列,有的含在卫生费、物业费、管理费等相关费用之中。在新的垃圾收费制度建立、完善之前,原有的垃圾收费方式还是应执行下去。但在新的垃圾收费制度建立之后,原有的垃圾收费方式就应自动转化为“制度性”垃圾收费方式,将原来的垃圾处理费扣除,以免重复收费。

生活垃圾处理是一项事关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处理生活垃圾所产生的费用应当由财政承担主要部分,再按标准向居民适度收取,才能体现对纳税人权利应有的尊重。另外,收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必须以避免过度加重居民经济负担为前提。

收费制度与分类制度结合

第5篇

【关键词】 生活垃圾;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X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103-02

一、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一)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

目前,武汉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方式基本为混合收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容器式

所谓容器式指的是收集容器放置于固定的地点,服务时间为一天中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常见的收集容器有桶式和厢式两种。主要街道的两侧和公共场所设置果皮箱也属于容器式收集方式。

目前使用的收集容器材料多为钢或塑料制品。钢制容器结构强度大,可制成较大的容积,但也有易腐蚀,洗刷不便的缺点。塑料垃圾筒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易于保洁等优点,正在获得较多的应用。

2.构筑物式

垃圾定点构筑物式收集方式,是以固定构筑物作为其收集容器的。构筑物一般为砖、水泥结构,样式各异,容器约5~10m3,不密封。这种收集方式的特点是收集容器为半永久型,故此容器使用寿命长,费用较低,但它具有容积固定,高峰季节会发生垃圾漫溢的情况,易造成周围卫生状况的恶化,保洁困难。

3.垃圾道收集

在已建成的多层和高层住宅楼中,通过垃圾道收集居民生活垃圾是最常见的收集方式。在居民生活垃圾产量高峰时如夏季,由于底层垃圾间贮料间容积有限,常会出现垃圾将门挤开使垃圾暴露;垃圾投放口密闭性差造成垃圾和臭味逸出,污染环境;特别是垃圾道收集方式不便于对垃圾收集的管理和控制以及推行分类收集等缺点,这一收集方式将逐步被淘汰。目前,北京、广州和上海等城市相继规定新建住宅楼不设垃圾道,许多城市还将已建住宅楼的垃圾道封闭停用。

(二)生活垃圾运输

根据操作方法的不同,运输方式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模式。固定式收运的容器则始终在原地不动,收集车把垃圾装入车中运走。空的垃圾容器留在原地。移动式收运是把装满垃圾容器整个运往转运站或处理场,卸空后在把容器拉回原处或其他地点。

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是为了使小型垃圾收集车从居民、商业和其它单位等各收集点清除的垃圾在这里合并,并将其投入大型车辆或其它运输成本较低的运载工具继续运往处理厂(场)以节省运输费用的设施。

垃圾转运站和转运方式选择应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上的合理性。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全过程中,垃圾的收集和运输是耗费人力和物力最大的一个环节,采用垃圾中转的目的,就是提高垃圾收集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三)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

据统计,目前武汉市每天约产出生活垃圾约5000t,80%采取中转后再运输的二次收运方式,武汉市生活垃圾最主要的处置方式是填埋方式.现有12 座垃圾处理场,之前已经拥有的垃圾处理厂为金口垃圾处理场、青山白洋桥、流芳、岱山、紫霞观等卫生填埋场,二妃山垃圾发电厂. 但是除去当时武汉市除刚启用的二妃山垃圾发电厂外, 所有垃圾处理场均在超负荷运转;金口垃圾处理场容量已饱和,关闭在即;岱山垃圾处理场浸出污水,无处可排;汉阳紫霞观垃圾处理场逢水必淹,污染汉江;流芳垃圾处理场早已饱和,必须封闭。为控制污染、保证环境安全,根据武汉市规划,早在2005 年,已经新建、扩建 6 座垃圾处理场。具体包括:新建汉阳锅顶山垃圾焚烧发电厂、汉口地区垃圾综合处理厂、岱山垃圾有机复合肥厂、江夏环保资源电厂、青山白洋桥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金口垃圾场.同时又相继要求了环卫部门能使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85%,道路清扫机械化达40%,清扫保洁率达85 ~ 90%,垃圾收集袋装化达 20%,资源回收利用率达 40%, 专用车辆达842辆,机动车辆拥有数达1.8 ~ 2.1辆/万人,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全面绿化,填埋场沼气收集后燃烧排放。

城市生活垃圾组成非常复杂, 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城市发展规模、居民生活习性 (食品结构)、家用燃料 (能源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都将对其有不同程度影响。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主要由居民生活垃圾,道路清扫保洁垃圾和集团垃圾 3大类组成。居民生活垃圾数量大,性质复杂,组成受时间和季节影响变化大;道路保洁垃圾来自马路、街道等路面的清扫,其成分和居民生活垃圾相似,但泥沙、枯枝落叶和商品包装较多,易腐有机物较少,含水量较低。集团垃圾指机关、学校、工厂和第三产业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它的成分随发生源不同而变化.总的来说,垃圾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中,无极垃圾占56%,有机垃圾占36%,其他占 8%。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改变不仅影响城市垃圾的产量,也影响着城市垃圾的成分。

二、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一)垃圾填埋方式存在的问题

垃圾填埋处理是武汉市垃圾处理的一种主要方式,并且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将占垃圾处理的主导地位。近几年来武汉市都会建设或已建成大型甚至超大型的垃圾卫生填埋场,这些填埋场在技术水平上总体而言采用了和发达国家接轨的技术要求,这类填埋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

1.填埋场的技术规范高,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规范要求还有差距,导致设计的填埋场先天不足,在场底防渗、修滤波处理、以及填埋气体的回收利用方面存在问题?。

第6篇

黑色垃圾桶代表不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指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此外,有害的,有污染的,不能进行二次分解再造的都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垃圾是失去使用价值、无法利用的废弃物品,是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但两者均会制造环境保护的问题,而终止过度消费可进一步减轻堆填区饱和程度。堆填区中的垃圾处理不但会污染地下水和发出臭味,而且很多城市可供堆填的面积已越来越少。焚化则无可避免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生物体。多数的城市都在研究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和鼓励资源回收。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关键词:乡镇垃圾 处理模式 建议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和工业化进程加快,乡镇垃圾化趋势加剧,而乡镇垃圾无序管理和随意处置已严重危及乡镇生态环境,影响群众生活,已成为乡镇突出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如何解决乡镇垃圾处理问题已迫在眉睫。乡镇是社会主义乡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乡镇环境的垃圾处理的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受到资金、技术限制,城镇的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我国城镇生活方式转变中的重大课题,城镇垃圾的妥善处置,对保护城镇环境起到了重大作用。这不仅是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乡镇的迫切需要,也是保障城镇居民身体健康,维护区域社会安定的现实需求。在此,以江西省上饶市为例,通过乡镇调查,初步探索出适合的乡镇垃圾处理模式。

1 乡镇垃圾处理现状调查

1.1 乡镇垃圾处理调查现状

据2011年数据显示,全国乡镇每年产生90多亿吨生活污水、2.8亿吨生活垃圾,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化肥年使用量达到4700多万吨,有效利用率不到35%;全国4万多个乡镇约60万个行政村绝大多数没有环保基础设施。

在上饶市各乡镇中,除了集镇生活垃圾处理有收集和简易处理外,乡镇农户生活垃圾处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集镇规模小的大约2000人,大的集镇达到8000人甚或1万人以上,按照调研数据来看,集镇每人日产生垃圾量在0.9千克左右,与国家有关生活垃圾日产生量统计口径南方乡镇每日人均产生量为0.8千克相差不大,照此估算,上饶市各乡镇每日生活垃圾产生量在1.8吨至9吨,从运作主体来看,乡镇生活垃圾都是由各乡(镇)政府来处理。从清运情况看,集镇规模大的乡镇生活垃圾基本达到日产日清,集镇规模小的乡镇通常每隔1-2天清运一次。从处理情况看,大部分乡镇采用集中简易填埋方式,还有采用简易堆积的方式。而在满意度方面,多达51.50%的村民对目前的生活环境感到不满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感到满意的仅占19.2%,充分说明居民对于这种“垃圾围城”的生活环境并不满意。

1.2 乡镇垃圾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中发现,当前乡镇垃圾处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垃圾数量猛增,房前屋后,村内外低洼处小型垃圾堆非常常见,并且无人过问;垃圾中不可降解物大量增多,塑料袋、饭盒、可乐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破化肥袋子、烂塑料薄膜、破鞋袜等丢弃越来越普遍;垃圾的综合利用率低,很多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被随意丢弃。

垃圾处理一般包括收集、转运、处理三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调查中上饶市各乡镇垃圾处理在这三个环节都还做得不够:

一是大部分乡镇没有设置固定垃圾转运站。大多数乡镇只是建立垃圾临时转运点,只能露天作业,对空气的二次污染较大。

二是大部分乡镇没有专业的运输工具。大多数乡镇垃圾运输车使用的基本是农用车或拖拉机,基本没有密封,运输过程中泄露、吹散情况严重,给二次收集带来极大困难。

三是少有专用、规范的垃圾填埋场,未做到无害化处理。部分乡镇采用简易的垃圾填埋场,只是在原始的地形上加以开挖而成,没有采取任何的防渗处理措施,有的乡镇甚至只是采用简单露天堆积,未做任何处理。

四是乡镇垃圾处理运转资金困难。据了解,一个集镇人口约8000人规模的乡镇,每天的垃圾生产量达到7吨以上,采用集中填埋式处理,包括雇用专业车辆开挖及填埋土方、运输车辆维修、油费、人工工资等一年运转费用达到20万元,而收取的垃圾处理费不到3万元,其余缺口需要乡镇财政贴补,给乡镇增加巨大的经济压力。

1.3 乡镇垃圾处理问题存在的原因

乡镇垃圾处理作为乡镇环境问题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乡镇环境改善的进程。乡镇环境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痼疾,无法从单方面来有效地解决,这就需要多角度来探讨乡镇垃圾处理现状存在的原因。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垃圾处理简单、随意。乡镇普遍存在公共设施建设滞后现象,乡镇生活垃圾,大部分被简易掩埋、堆放。久而久之垃圾成山,不仅附近的空气质量很受影响,而且对当地的地下水资源、土地合理利用危害甚大。整体呈现出处理主体个体化、分散化,技术水平低,处理不彻底,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等特点。

二是农民环保意识不强。乡镇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全民共同参与,需要农民的积极配合。但是出于自身受教育水平、国家宣传力度、乡镇农业生产模式、传统风俗习惯等原因,村民的卫生意识较为落后、环保意识较为淡薄、价值观念滞后、生态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足,亟待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水平,强化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是乡镇垃圾处理法规较少。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收集、储存、利用、回收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防治污染环境,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控制废弃物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专门规定:乡镇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由地方性法规规定。但是这些法律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和实施。

四是政府资金严重不足。乡镇居民点相对分散,交通不便造成处理费用大增,但是由于村庄可支配的公共资源有限,村庄自身无法拿出大量的资金来处理村庄内部的垃圾。市县乡等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入只能兼顾到城市和乡镇的垃圾处理,基本没有专项资金对乡镇垃圾处理进行投入,使得乡镇产生的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2 乡镇垃圾的分类和技术可行性分析

2.1乡镇垃圾的来源、分类

在我国,乡镇垃圾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1)生活垃圾:主要来源于村民的生活消费品如燃煤、饮食食材、塑料制品,各种废弃工具和破旧衣物等。其主要成分包括煤渣、厨余物、废纸、废塑料、废旧家电等。(2)产业废弃物:主要指工、农、畜牧业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其中最主要的是养殖业产生的大量粪便。由于这类废弃物有机成分含量高,不及时、合理的进行处理,将会侵占大量土地和污染附近水体环境,对农村生态系统将造成一定不利影响。(3)危险废弃物:主要来源于农村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含汞镉电池、废矿物油、含汞废日光灯管、失效农药和灭鼠药等。这类垃圾往往带有一定的毒性和危险性,需要及时妥善的处理,否则会严重危及到当地甚至附近乡镇的环境。

根据生活垃圾的组分可将乡镇生活垃圾分为四类:(1)有机垃圾:如生菜、剩饭、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以及秸秆、草木等;(2)无回收价值的无机垃圾:如灰土、煤渣、破废瓷器等;(3)有回收价值的废品:如纸类、玻璃、金属等;(4)毒性垃圾:如含汞镉电池、灭鼠药等。

2.2 乡镇垃圾处理的技术可行性

通过对上饶市乡镇地区垃圾成分的调查可知,其中生活垃圾中约有70%是灰土,剩余30%是厨余、砖瓦、玻璃、塑料、纸、织物、金属、木竹、有毒有害废物,生活垃圾中主要是无机成分,有机成分很少。农业废物主要是秸秆、畜禽粪便及少量其他废物(主要是废弃农药瓶)。区别于城市垃圾,乡镇垃圾分布面更广、收集更为困难,因此必须探索一条与乡镇实际相吻合,与经济承载实力相适应,与城乡统筹发展相一致的科学处理模式,并根据各地事情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

目前我国使用较多的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1)堆肥化。堆肥化就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有控制地促进固体废物中可降解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生物化学过程。能用堆肥化技术进行处理的废物包括庭院垃圾、有机生活垃圾、有机剩余污泥和农业废物等。(2)卫生填埋。卫生填埋是采取防渗、铺平、压实、覆盖等措施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和对气体、渗沥液、蝇虫等进行治理的垃圾处理方法,最终对填埋场封场覆盖,从而将垃圾差生的危害降到最低的处理技术。(3)焚烧。焚烧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但处理费用高、操作复杂、产生二次污染。依据目前乡镇的的垃圾成分及经济情况,乡镇垃圾处理模式必须遵循因地制宜、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确保“建得起、能运行”,因此乡镇垃圾应采用组合式处理原则。

3 乡镇垃圾处理模式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规划先行、以城带乡”的原则,县(市)政府作为乡镇垃圾处理建设规划的主体,针对不同县域实际情况的差异,应该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经济可行的垃圾处理模式。乡镇垃圾处理模式包括三种“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模式、“回收利用-沼气发酵-卫生填埋”模式和“混合/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处理”组合模式。

3.1 “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模式

对于县域面积较小、县城位于县域中心且经济实力较弱的县(市),可以采用在县城集中建设一座垃圾处理场,乡镇建设垃圾中转站,村组建设垃圾收集点,采用“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的模式,处理模式可以采用焚烧或填埋方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一个县只需建设一个垃圾处理场,一次性投资相对少,缺点是距离县城较远的边远乡镇垃圾运输成本较高。对于县域面积较大或县城不在县域中心的县(市),可以根据县域的实际情况将本县划分成2-5个片区,在处于每个片区相对中心的乡镇建设一个垃圾处理场,各乡镇负责收集和转运本乡镇垃圾,即采用“村收集-乡(镇)转运-片区中心处理”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垃圾转送距离相对较短,运转成本相对减少,但一次性需建设多个垃圾处理场,首次投资增大。

3.2 “回收利用-沼气发酵-卫生填埋”模式

垃圾处置的目的是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垃圾处置方法有三种: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卫生填埋的方法技术简单,投资少,但占地面积大,也容易带来二次污染。传统的堆肥法要二次发酵,占地面积也很大,切堆肥技术要求高,产品指标的一致性较难控制,加之产品自身价位低,不易贮藏及远距离销售。焚烧处理的减容量及无害化效果最好,但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空气二次污染较难控制。各国普遍采用的先进方法是上述三种的组合。根据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现状,对于人口居住分散、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户分散养殖普遍的地区,适宜发展户用沼气,将有机垃圾作为沼气发酵原料加以利用。可以“回收利用-沼气发酵-卫生填埋”模式。对于乡镇垃圾,可以设置专门的收集点,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鼓励居民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对于已经一次分类的垃圾,可大大减少二次细分类的工作量,将细分后的不同垃圾分别进行回收利用(玻璃、纸张、塑料等)、卫生填埋(煤灰、砖头等无机垃圾)、沼气发酵(菜叶、瓜皮等有机垃圾)和集中处理(电池等有毒垃圾)。“回收利用-沼气发酵-卫生填埋”模式是一种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工艺简单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和模式。

3.3 “混合/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处理”组合模式

经济较为发达的的乡镇可以采用“混合/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处理”的组合模式。结合乡镇实际情况,因分拣和处理处置方式的不同,为实现对乡镇生活垃圾的最优化处理。由村民主动混合/分类投放到固定收集点,将垃圾集中后进行人口分拣,根据垃圾本身可回收、有机、无机、不可回收、有毒有害等性质进行分类,再将分类后的垃圾分别运输到不同的处理点,进行回收、堆肥、填埋等处理。其中,采用混合投放还是分类投放,需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水平,采用混合投放收集简单,不需要单独分拣和处理,所需要的劳动力较少,难度和成本较低,但垃圾集中后分拣完全的难度增加,同时不利于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实现;而分类投放则更为有效率,劳动力投入较少,一般而言后续处理难度低于混合分拣,但分类设置不明确可能会导致垃圾后续处理暗度增加。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分类收集处理的原则必须得到贯彻,不同性质的垃圾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用组被充分利用实现资源化,无用组经过处理实现无害化,乡镇垃圾中转站对待处理垃圾进行压缩实现减量化,以实现乡镇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总目标,同时必须考虑不同乡镇地区的实际村情进行合理选择,构建相应的组合模式,方可实现有效的来及处理。

4 乡镇垃圾处理的相关建议

除了选择适宜的垃圾处理模式,在乡镇建设过程中政府、企业、村民等各种主体还必须有相应行动,方可实现真正达到有效处理乡镇垃圾、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调查中上饶市的经验已经表明,借鉴城镇环境污染治理体系是一条现实可行的方案,除此之外,还应积极向国外好的处理模式学习,现针对我国乡镇现状,具体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提高农民素质,宣传环保知识。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运用电视、报纸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大力宣传乡镇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不仅要强化乡镇基层干部的环保意识,还要对广大农民进行宣传,加强对大中小学生的环保教育,使环境保护深入人心。只有全体农民自身形成了对环境保护的共同认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乡镇的环境面貌,也从源头上杜绝环境问题的滋生。

二是完善立法,制定村规民约。我国乡镇垃圾处理的立法,应借鉴国外经验,应该重视乡镇垃圾处理的专门性立法。同时立法过程应与乡镇建设相结合,使乡镇垃圾处理和社会主义乡镇建设相互结合,促进乡镇垃圾问题的早日解决。并制定村规民约,规范垃圾处理行为,特别是对农药、医疗垃圾、电池等敏感垃圾进行回收,集中进行处理。

三是设立相关部门。村民的自治力是有限的,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履行管理公共卫生事业的职责。结合乡镇建设的契机,政府有必要设立乡镇垃圾管理的职能部门,加强对社会主义乡镇建设过程中乡镇垃圾处理工作的监管、指导。运用行政手段对乡镇垃圾处理进行强制性规范实施,建立垃圾回收制度,结合村庄特点建设回收站、小型处理厂,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一定的惩罚。

四是引进科学技术。乡镇垃圾技术处理的技术突破不能单凭村民自身的摸索,必须借助相关科研人员的技术攻关。针对乡镇的具体情况,对垃圾的处理实现资源利用回收,将科技运用到垃圾处理上,把村民眼中的垃圾变成宝贵的可利用资源,如建立沼气工程。在自然生态基础良好的乡镇,尽量实现用生态的方式实现垃圾的自净处理,减少清运垃圾的成本和费用。

参考文献

[1] 尚晓博,张朝升,荣宏伟等.中国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与解决对策[J].现代化农业,2011(11):34-36.

[2] 郑好,梁成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在及管理对策研究[J].北方园艺,2010(19):223-226.

第8篇

关键词: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环境与发展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城市垃圾的问题。尽管我国人均垃圾量远少于美国等国家,但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每年垃圾总量已超过3亿吨,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例如福州市,拥有300万人口的福州每天产生9000吨垃圾,相当于5个注满水的奥运会游泳池的重量。然而福州每天收集1900吨垃圾,这一数字大大超过其垃圾的处理能力。垃圾问题一方面影响到了城市环境、危害着居民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更是影响其城市经济转型能否顺利成功。因此,如何解决垃圾问题,还居民一个健康、洁净的生存环境,为投资者创造一个美丽、洁净的城市环境,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1我国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1.1焚烧法

焚烧法也是人们常见的一种对过多垃圾进行处理的方法,它主要是把焚烧炉里面的可燃垃圾同氧气有效接触使其燃烧,其好处就在于让垃圾的体积得到最快的缩减,以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同时空气这一物质容易得到,那么这一方面的成本也是免费的。

1.2堆肥法

堆肥法主要针对垃圾里面存在的大量有机物而言,其可以被微生物不断的分解,进而通过腐熟来转化成相应的腐殖质,这些有效的物质在农田施肥过程中可以发挥较好作用,其优点即使用成本低,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率较高。

1.3填埋法

填埋法是通过合理对垃圾填埋场地进行选择,再将所有垃圾填埋后即可以防止其对于环境造成的危害与污染,这在地下水方面的污染处理上十分有效。填埋法的好处在于费用比较低、对于垃圾处理的量很大、操作的方法简单、不会造成二次的污染等等,其在世界的范围内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2 城市垃圾处理新技术的发展

2.1蠕虫堆肥法

蠕虫堆肥法可以把堆肥同蚯蚓的养殖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以得到其有效的饲料,进而用于无公害的各类蔬果种植、培养等。其优点即蚯蚓对于垃圾的消化力强、见效快、投资少且没有污染。

2.2垃圾衍生性燃料

垃圾衍生性燃料通常是具备非燃性的废塑料相关废弃物,通过干燥或是粉碎加工来形成相应的固体燃料,其优点即烟气里面灰分少、能源的利用率较高等。

2.3 气化熔融的处理技术

该新型技术是指在500℃条件下的热解气化与超过1300℃条件下的熔融这两个垃圾有效处理过程相结合,这样,垃圾就可以借助热分解的过程制备出可燃性的气体,同时垃圾里面的各类金属也不会被氧化,进而可以回收并利用;另外,空气系数在热分解气体燃烧的过程里面比较低,这样就可以使排烟量有效降低,使能源的运用效率得以提高,让烟气方面的处理设备在运营和投资费用方面得到节省;另一方面,超过1300℃的含碳类的灰渣可以在高温条件下燃烧熔并融,这就可以制约二恶英等类似的有毒物质的产生,那么熔融渣通过高温消毒的过程便能再利用,使垃圾最大程度的减量与减容。

3处理生活垃圾的科学建议

3.1生活垃圾根源的控制

通过不必要的包装让生活中的垃圾的根源上得以减少,这也可以让相关的废气物有效减少,倡导蔬菜与水果等在洗净之后再出售,使垃圾里面的水分得以减少,倡导有节制的消费行为,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2 控制垃圾的运输过程

对于垃圾运输过程里面涉及到的设备,尤其是敞开式的进行缩减,以免二次的污染过程,运用密闭性的容器就可以让这些生活垃圾的运输水平、中转与收集效率大幅提高。

3.3 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的统一制定

在我国,各个城市根据当地政府的现有设施、财力和技术水平来制定各自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标准和工艺流程。从一方面来说,管理垃圾处理的相关部门又有监管不力的现象发生,其中多多少少会受当地经济和技术的制约。从另一方面来说,之所以目前我国各城市的垃圾处理水平差异显著,也是由于主管部门还没有一种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和监督而导致的。所以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迫切需要制定出统一的无害化处理垃圾的标准,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监督和管理。

3.4 加强城市垃圾处置与技术的研究及引进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置与利用的技术、生产工艺和加工设备等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政府应该加大垃圾处理的人力和物力投入,积极地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先进技术; 相关科研单位应该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和技术开发,相信我国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在固体废物的处置与综合利用方面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3.5 垃圾的分类处理

为了切实做到将垃圾分类,相关部门首先可以增加回收垃圾的人员数量,扩大工作规模,尽可能在小范围内完成垃圾的分类。其次先关工作人员把分好类的垃圾送到垃圾处理站。再次建立废品的回收、利用、处理体系,加强该系统的建设并规范管理。

3.6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及监管力度

严格按照以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只有详细到每个细节才能使这些法律法规不只是一纸空文。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各级管理部门对处理生活垃圾的设施进行严格的监测和监管以确保生活垃圾的整个处理过程都是在无污染的情况下完成的。

综上所述,垃圾处理是一项艰巨而又关系到整个社会利益的大事,处理好生活垃圾需要各个部门乃至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从源头上讲,首先要减少垃圾排放,其次要加大垃圾处理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再次加大新技术的开发力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健全整个垃圾处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国建.城市垃圾处理工程[M] .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王海岩,李雪驼,都绛瑛等.城市垃圾处理技术研究近况[J] .环境保护科学,2001,27(5):14- 15.

[3]吴克,蔡敬民,俞志敏等.合肥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现状和实施措施[J].环境卫生工程,2005,13(3):4-7

第9篇

指甲属于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集市贸易与商业垃圾、公共场所垃圾、街道清扫垃圾及企事业单位垃圾等。

垃圾是失去使用价值、无法利用的废弃物品,是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但两者均会制造环境保护的问题,而终止过度消费可进一步减轻堆填区饱和程度。堆填区中的垃圾处理不但会污染地下水和发出臭味,而且很多城市可供堆填的面积已越来越少。焚化则无可避免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生物体。多数的城市都在研究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和鼓励资源回收。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0篇

垃圾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过程中抛弃的“废物”。根据垃圾的来源可分为: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卫生垃圾及战争垃圾。按垃圾物质成分可分为:化学药品垃圾、塑料与泡沫垃圾、玻璃质垃圾、金属与合金垃圾、非金属建筑材料垃圾及饮食废物等垃圾类型。按垃圾赋存状态又可分为:固体垃圾、液体垃圾(如化学试剂、工业废水、污水等)、气体垃圾(如废气、汽车尾气及燃煤烟等)。

我们知道,气态和液态垃圾直接排放到我们的生存环境中,固态垃圾在地球生物圈中发生腐烂、分解、转化并释放有害气体与组分,再进一步迁移和扩散到生活环境的各个角落,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与蔓延,危及人的生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约10亿以上的人缺乏安全饮用水。

工业污水,特别是含镉、钴、铅等有害离子和有害有机物污水的直接排放,会导致海洋、江河、湖泊及其流域水系(包括饮用水)与土质污染。

医学专家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癌症及难以治愈的各种疾病均与空气污染和食用被农药与化肥污染了的动植物有直接关系。由微量元素含量超标造成的地方病也与垃圾污染有一定联系。

垃圾大战

面对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态势,全球各国都在努力探索垃圾处理技术,目前主要采取焚烧、填埋、堆肥3种较为常见的处理技术。然而,这3种处理方式又各有利弊。

填埋技术

填埋是最原始、最常见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一般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等方式。将垃圾倾倒在某一规划选定地域,然后分单位作业,层层压实,用土等材料加以覆盖,使其发生生物、物理、化学变化,分解有机物,达到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填埋最大特点是处理费用低,方法简单,但容易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二次污染。随着城市垃圾量的增加,适用的填埋场地愈来愈少,开辟远距离填埋场地又大大提高了垃圾处理费用。

人们最初采用这种处理垃圾的方法,使垃圾从表面上消失,但并未意识到填埋的垃圾不但侵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据统计,全国每年用于填埋垃圾的土地约75万亩),浪费了垃圾中宝贵的可回收资源,而且对环境也造成了危害。填埋的垃圾在腐烂、分解过程中释放有害组分和气体,通过渗透、扩散与迁移作用污染人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土壤及其中的动植物。直到今天垃圾的大量出现,人们才意识到填埋的危害性。

沈阳市曾经对10处填埋场进行钻探取样,分析垃圾断层样品和地下水质,分析结果发现:地下水质恶化,污染严重,水混浊发臭,水中均检出厌氧大肠杆菌;垃圾断层样品均检出有毒有害物质。上海市每天有上万吨垃圾运往郊区海边堆放,一座座几十米高的垃圾山拔地而起,造成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

达到国家部颁标准的卫生填埋场要求填埋场底层要有防渗工程;要有渗滤液导排及收集、处理系统;要有密度足够大的填埋气体收集系统及再利用措施;要有特殊的重型设备对作业场地进行分层碾实;要有对地下水、土壤气体等环境的监测设施。

美国中西部工、商业中心――堪萨斯城,由于地处美国农牧区的中心地带,大量牲畜、小麦和其他农产品在此集散和加工,有巨大的谷物仓库和地下天然冷藏仓库。人口不多,城市周围是广阔的乡村,在远离城市的一块丘陵山地的低洼处选建填埋场,为了防止二次污染,他们采取的措施包括:在底部和周围铺有防渗层;分层铺放,即堆放一层垃圾即盖土压实,有些垃圾堆放层还安装导气和导水管道,对产生的沼气进行利用。

日本东京都江东区有一片花草繁茂的土地,人们称之为“梦岛”,整个梦岛全部都是用垃圾填海造成的。

天津市在水上公园南侧采用垃圾堆山,营造人工环境,变害为利,工程占地近80万平方米,以垃圾与工程废土按1:1配合后作为堆山土源,对于渗滤液和发酵产生的沼气和山坡的稳定性等都采取了必要的措施。

堆肥技术

堆肥技术是将生活垃圾堆积成堆,保温至70℃储存、发酵,借助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使有机垃圾稳定化的过程。经过堆肥处理后,生活垃圾变成卫生的、无味的腐殖质,既解决垃圾的出路,又可达到再资源化的目的。但是生活垃圾堆肥量大,养分含量低,长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和地下水质变坏,所以,堆肥的规模也不宜太大。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应用“二次发酵工艺”使堆肥生产趋向于工厂化。堆肥产品可作肥料或土壤改良剂。

堆肥包括好氧发酵及厌氧发酵,好氧发酵工艺周期短、无害化效果好;厌氧发酵周期长、发酵气对环境影响不利。这种垃圾处理技术应以垃圾分类为前提。因为从垃圾处理和利用角度看,未经分拣的垃圾成分相当复杂,仅仅靠机械筛分的办法,许多有害物质就会随着堆肥产品进入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焚烧技术

垃圾焚烧指在远离居民居住区对可燃性垃圾进行焚烧,以消除其对居民产生直接危害的处理方法。垃圾中的可燃成份在高温(800℃~1000℃)下经过燃烧而充分氧化,最终成为无害、稳定的灰渣,这种方法一般可使垃圾减量90%,并可回收热能用于取暖和发电。

由于垃圾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在开放系统中焚烧垃圾极易造成更加严重的环境二次污染。垃圾在燃烧的过程中,不仅释放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氯化氢、氟化氢等有害气体和粉尘,同时在含氯塑料存在的条件下还会生成成分更加复杂、污染程度及毒性更强的多氯二苯并二恶英、多氯二苯并呋喃、烃类及芳香烃类等有机污染物质。二恶英是毒性最大的化合物之一,它具有强致癌性、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和内分泌毒性,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00倍、砒霜的900倍,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一级致癌物。除了剧毒之外,二恶英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溶于脂肪,难以降解,半衰期时间长,属于持久性污染物,一旦进入人体,7~10年都很难排出,而一旦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致人死地。加上如果垃圾分类不完善,垃圾中含水量极高,且无辅助措施,焚烧过程中炉膛内的烟气很难始终维持在不产生二恶英所要求的850℃~900℃。所以,如何控制焚烧垃圾时产生的二恶英成为世界性难题。这些有害物质在焚烧地随着大气、水的循环,污染人类生存空间和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水、空气、土壤、动植物等,从而危及人类。

但是随着城市垃圾逐渐向我们逼近,填埋和堆肥都无法高效处理大量垃圾的情况下,垃圾焚烧开始受到了人们的青睐。焚烧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垃

圾处理方法,目前看来是一种建立在政府向居民高额收费、政府大量补贴、垃圾源头严格分类、垃圾热值较高情况下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处理方式。瑞典、日本等国已将垃圾焚烧制能作为开发新能源的一种途径。从整体上看,我国采用焚烧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焚烧的设备、工艺和技术比较复杂,一次性投资巨大,而且如果解决不好排烟净化问题,很容易使得垃圾这种固体污染转化成气体污染。

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已经达到将焚烧垃圾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和供暖。美国西屋公司和奥康诺公司联合研制的垃圾转化能源系统已获成功。该系统的焚烧炉在燃烧垃圾时可将湿度达7%的垃圾变成干燥的固体进行焚烧,焚烧效率达95%以上,同时,焚烧炉表面的高温能将热能转化为蒸汽,可用于暖气、空调设备及蒸汽涡轮发电等方面。

美国矿务局将厨房垃圾在密闭高压釜内加热到380℃,经过20分钟蒸馏,每吨垃圾可得32千克低硫燃料油。

我国某些城市引进日本垃圾焚烧装置对医院等单位的特殊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残灰约占焚烧前生物垃圾重量的5%,一般为优质磷肥。

垃圾处理路漫漫

纵观国内外对垃圾的处理方法,我们发现无论哪种处理垃圾的方法,都不能有效地处理和利用垃圾资源。难道我们就这样任凭垃圾围城了吗?其实,在垃圾处理问题上,垃圾分类是关键的一步。一些国家提出过垃圾分类处理法,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在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基础上通过综合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思路,并已建立起相当完备的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体系。垃圾混合收集会增大垃圾资源化、无害化的难度。首先,垃圾混合收集容易混入危险废物如废电池、日光灯管和废油等,不利于我国对危险废物的特别环境管理,并增大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难度。其次,我国人均资源和能源并不十分丰富,垃圾混合收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能源浪费。垃圾混合收集不利于垃圾中可利用物质的回收和循环利用,降低了可用于堆肥和焚烧的有机物资源化和能源化价值。混合收集后再利用(分选)又浪费人、财、物力。

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如德国一般分为纸、玻璃、金属、塑料等;澳大利亚一般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等等。如今我国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4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第11篇

关键词:生活垃圾垃圾处理垃圾分类资源化

1城市生活垃圾的常见处理处置技术

1.1 现有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

生活垃圾主要来自城市居民家庭、城市商业、餐饮旅馆旅游业、市政环卫业、交通运输业、文教卫生业、行政企事业单位等。目前常见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6种:填埋、堆肥、焚烧、热解、固化、厌氧消化。

1.2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处置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置的最主要方式是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式,其中填埋所占比例最高,约占全部处置总量的70%以上,我国的卫生填埋历史不到20年,长期以来采用随意堆放,任其自然分解,导致固体废物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其次是高温堆肥,约占20%以上,在我国初期乃至现在部分小城市的垃圾堆肥化处理技术是将垃圾露天堆积,表面用土壤覆盖,在厌氧或自然通风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得到的产品简单筛分后作为农用肥,改革后,虽然在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陆续建成一批城市生活垃圾的机械化连续堆肥化设施,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但由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未分类或分类不完全,玻璃、塑料等杂质多,造成堆肥效率低,成本高的缺点;焚烧量则所占比例最少,我国在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研究方面起步比较晚,在“八五”期间才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当前制约我国垃圾进行焚烧处理的因素主要有:城市生活垃圾中灰渣含量较高,使热值较低,焚烧技术成本高,且国内尚未系统掌握垃圾焚烧技术。

1.3 当前国外城市垃圾处理处置状况

目前国外形成的垃圾处理方法基本上是填埋、堆肥、焚烧和热解气化4种。在发达国家中,填埋和焚烧占有很大比例,这不仅与各国的国情有关,而且与这些技术的工艺特点和投资成本也是分不开的。对于一些小国家由于其国土少,土地相当珍贵,焚烧技术的广泛采用可以达到迅速减容减量的效果,如日本、新加坡、瑞士等国;而对于一些较发达的国家,如澳大利亚、英国、美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填埋技术比较成熟,所以更多地采用了填埋处理。另外,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瑞士等,其生活垃圾中可回收利用成分较多且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垃圾的回收也占一定比重。

2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处置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

同市场脱节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严重制约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事业发展,在管理体制上政企不分,基本上完全依靠政府投入,垃圾产业缺乏自身的活力,政府的投入不力,城市垃圾处理率低,处理效果差,城市垃圾收运机械及辅助生产设备比较陈旧,机械化作业水平低,设备不足,工人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此外城市垃圾收运处理技术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由于缺乏资金投入,限制了垃圾收运、处理技术的发展。

2. 2 处理技术方面的问题

2.2.1 填埋处理

填埋场的技术规范离发达国家的技术规范要求还有差距,导致设计的填埋场先天不足,在场底防渗以及填埋气体的回收利用方面存在问题。如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系统往往在若干年后失去收集作用,场底导渗管发生堵塞,渗滤液无法正常排走,整个填埋场形成了高含水的渗滤液库,垃圾填埋一定年限后,渗滤液往往从侧面覆盖体渗出,严重影响堆体的稳定性和环境,另外填埋场缺乏规范的运营管理,缺乏监督。

2.2.2 堆肥处理上

(1)堆肥技术与设备:目前应用较多的主要是采用静态通风好氧发酵技术。其特点是工艺简单,使用机械设备少,投资少,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但同时也存在堆肥质量不高、堆肥筛上物未得到处理和气味及污水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其应用也受到一定限制。(2)堆肥原料:目前由于城市垃圾缺乏有效的分类收集,不能有效的将厨余物等有机质分离出来。用于堆肥的垃圾原料中含有玻璃、塑料、甚至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3)堆肥产品:堆肥产品质量不高,肥效低,销路不畅,严重制约着垃圾堆肥处理的发展。

2.2.3 焚烧处理

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在我国发展较慢。目前,制约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发展主要因素是建设投资与运行费用、实用的国产化焚烧处理技术以及垃圾特性,其中资金短缺是关键因素。

2.3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处置中的经验和教训

在过去几年我国的垃圾处理能力在快速增长,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在垃圾分类及垃圾处理设施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在城市垃圾分类收集推行中遇到的问题有:公众的环境意识不高,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比较普遍;分类收集设施不足,在设计上缺乏分类引导,宣传力度不够;分类运输设施不足,致使本已分类收集的垃圾,又混合运输;缺乏分类处理的基础设施;缺乏优惠的废品回收政策。

从国际经验及我国的经验教训来看,还需循序渐进的推动此项工作,特别是资金投入体制上除加大政府投入外还应建立其他资金进入的渠道。

3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发展趋势的探讨

3.1城市垃圾处理处置的出路

当前处理垃圾的国际潮流是“综合性废物管理”,就是动员全体民众参与的“三R”行动,把垃圾的产生量减少下来。三个R的行动口号是:减少浪费(Reduce );物尽其用( Reuse );回收利用( Recycle )。当全社会的消费者都这样做时,生活垃圾的总量和城市处理垃圾的负担就会大大减少。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各方面建设都需要资金,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难以立即改变。因此,我们既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全部靠高投资、高科技来消纳垃圾,期望一次到位,又不能对巨大的垃圾资源置之不理,任其泛滥成灾,中国城市的垃圾处理应走自己的路,充分依靠群众,政府加大宣传、引导,能做的先做起来,逐步加大环保投资力度,趋向完善。当然城市垃圾最根本的出路是实行垃圾从源头分类,提高回收利用效率,尽快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3.2实行从源头减量化

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是削减垃圾山最有效的措施。1、净菜上市。过去城市秋末冬初,大街小巷堆着脏稀稀的白菜帮子,环卫工人用大卡车不断的往外运,而现在菜帮还田,净菜上市,脏的景象消失了;2、有价提供塑料袋。治理白色污染必须从源头减少。政府应禁止菜贩无偿提供塑料袋,迫使人们又提起布袋子和菜篮子;3、商家回收产品包装物。一些大的家用电器多为上门维修,商家送货到家后,负责收回包装物再次利用;4、简化包装。在保障商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包装的重量和体积;5、抵制豪华包装。物品包装量远远超过物品重量,产生大量废弃物,应对这类厂家加收污染税等。

3.3 大力推进垃圾分类管理

目前,我国居民生活垃圾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废品类,包括可出售的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二是渣土、砖瓦等惰性垃圾,主要包括煤灰、砖、瓦、石、土、陶瓷等;三是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垃圾(可腐烂的垃圾或称为厨余垃圾),主要包括剩饭剩菜、蛋壳果皮、菜帮菜叶以及落叶、草、粪便等;四是家庭有毒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五是前4类生活垃圾单独收集后的剩余垃圾作为其余垃圾或其他垃圾,主要包括各类包装废弃物、废塑料以及其他日用品消费后产生的垃圾。

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对垃圾的分类收集需要克服许多现实的障碍。首先,需要定时定点收集,废除现行的日产日清模式。其次,要建立有效管理与监督体系。特别是厨余垃圾单独收集并不是放几个不同垃圾桶就可以实现的,特别在开始阶段,在一个垃圾收集点,如果有一个人没有按要求进行分类,其他垃圾分类就会变成无效。第三,要有经济引导措施,经济手段如计量收费、购买、奖励以及押金制度等。第四,资源化处理的产品要有稳定的市场。

3.4综合利用资源化

第12篇

关键词:生活垃圾城市管理

Abstract:The treatment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is an important affairs of government public services, but the original management model has not fulfilled the demand by the rapid increase of solid waste. So the government ought to change it’s duty on municipal solid waste, transfer from the treatment to the management, focus on supervision and deliver the detail business to private department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Key words:municipal solid waste,c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垃圾产生与处置的现状

垃圾围城已经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生活垃圾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然产物,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始终伴随着垃圾问题。早期由于人口总量少、分布分散,资源消耗低,环境容量大,生活垃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未得以显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人口急剧增加、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情况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生活垃圾的产生越来越集中,总量日益增加,成分也变的非常复杂,已明显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并威胁人类生存。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的年产量近1.5亿吨,与此同时,我国的垃圾处理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垃圾处理率仅为57.3%,真正达到处理技术标准和资源化利用的比例则更低。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1]。尽管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一定措施解决垃圾问题,有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技术和经济的制约,至今未能有较大的突破。

垃圾处理的技术手段还不能满足需求

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处理等方式。

卫生填埋法:在选定场地建造符合规范的填埋场,将城市生活垃圾分层分区填埋、压实、覆土,导出并处理填埋体中的渗滤液和填埋气体,达到使用年限后进行生态封场。该法技术难度低,投资相对较少,但存在占地大,使用年限较短,选址征地困难等缺陷[2]。

堆肥法是建设堆肥厂来处理生活垃圾。垃圾经分选后,送入堆肥厂,加入微生物使之降解,也可以在其中加入人畜粪便而获得用于农业生产的复合肥料。该法能合理回收资源,但垃圾减量性差,垃圾中无用成份的最终去处是填埋场,纤塑成份要么填埋,要么另行处置。

焚烧法是建立焚烧厂来处理生活垃圾,垃圾减量效果好,但焚烧过程中产生 “二噁英(DIOXINS)”,造成二次污染,烟气治理投资较大[3]。

各种处理方法的特点列表1。

表1 生活垃圾处理方法比较表

遍览现有的各种垃圾处理技术,暂时还找不到一种较为完善的处理方法,无论哪种方案都存在其显著的缺点,而且这些缺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接受。可见,应对垃圾的问题,仅仅通过技术手段不能奏效,需要从比技术更高的层面上去统筹协调。

从垃圾处理向垃圾管理的转变

垃圾处理是关系到公共安全的产业,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应该由政府来负责。如何提高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和绩效,是世界各国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恒久命题,大量的研究已经阐明,对于此类公共服务,引入私人资本参与能够较好的解决其供给问题[4]。

有了政府的监督、财政保障,才有可能杜绝垃圾处理行业的黑洞。世界可持续发展会议大力倡导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即“公私伙伴关系”)模式。指出要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建立和加强政府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并有效利用市场机制。国内有学者指出“PPP模式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解决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服务供给问题的最可行办法”。《私人部门参与城市垃圾管理指导手册》(安德朗.科德编)阐明了私人部门参与城市垃圾处理服务的详细操作流程。克里斯蒂娜.克塞德斯对不同类别的城市基础设施的排他性程度、外部性程度、竞争性程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在供给上也并非不具有竞争性,尤其在垃圾运输和资源回收等方面。因此可以充分引入私人资本,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竞争,从而为社会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产品。日本学者所著的《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固体废弃物流分析研究》中,以九个固体废弃物管理的研究开发计划作为研究平台,作者认为在垃圾费用收缴率低的国家制定与未来相适应的生活垃圾管理计划,对于居民垃圾自我处置率和垃圾回收率是非常重要的。台湾环境污染管理局因近年来实施的重要政策措施,其垃圾丢弃率大幅降低,并建立了一个公共的回收网络。

可见,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习俗各异的国家和地区,均存在以PPP模式处理生活垃圾的可行性,关键在于政府如何引导私人部门进入,以及制定什么的政策来保持供应者的可持续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政府对于固体废弃物的管路思路逐渐转变为“减少产生-循环利用-末端处理”的方式上。新的垃圾管理思路严格规定了垃圾处理的原则:在生产消费中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对不可避免产生的废弃物应以无害化方式最大程度地循环利用;对于无法回收利用的垃圾采用合理的、与环境相容的处置方式。为了实现这一管理思路,发达国家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公民的环保教育,这对于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有积极作用:一方面,加强公民的环保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废弃物处理与自己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政府通过赋予利用废弃物生产的新产品以特殊的标志和荣誉,使这些产品具有特殊内涵,鼓励人们使用,使全体居民自觉参加到城市废弃物循环系统中。

中国垃圾处理行业起步晚,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垃圾量正以10%的年增速向人们的生活圈不断逼近,我国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填埋约占70%以上;高温堆肥约占20%;焚烧处理比较小,约占2%。

目前,我国政府在垃圾管理方面主要有三个着眼点,一是通过推行“净菜进城”、简化商品包装、餐厨垃圾单独处理等措施,实现垃圾的减量化,二是通过宣传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推进垃圾的资源化,提供重复利用率,三是通过建设或改造符合规范的垃圾填埋场等终端处理设施,实现垃圾处理的稳定化和无害化。

在国家层面,环保部对全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城市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的监管工作;建设部负责全国城市垃圾管理,主要职责包括制定规划、相关政策、法规、条例、行业技术标准等。具体的管理工作由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市容环卫处承担。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局(处)负责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淸运和处置工作。

到地方对于城市垃圾的管理主要通过各城市的环卫部门进行。即环卫部门既要执行监管职能,又要具体组织垃圾的清运及最终处置。

可见,从国家一级看政府承担的主要是垃圾管理职能,通过制定政策、法规、标准等方式为垃圾管理和处理提供指导意见,而到了地方一级,则同时承担了管理和处理两种职能,环卫部门既负责监督市容市貌,同时负责组织清扫队伍、转运、处理等,属于“政企不分”,不能很好的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清扫队伍属于政府直接管理,难以考核其效能,也无法引入竞争,降低了公共资金的利用效率。因此地方各级政府环卫部门应尽快完成从垃圾处理到垃圾管理的转变,从细致而微的具体事务中抽身出来,站在更宏观和大局的层面负责垃圾管理事务。

通过理念转变实现垃圾管理与处理的协调

目前垃圾处理仍然是一件高投入低产出的事情,通常难以满足私人资本长期发展的需要,更不可能产生高额的利润,因此一般情况下私人部门对于垃圾处理缺乏兴趣,而政府虽然可以依靠公共财政的支付能力应对垃圾处理所需要的大量费用,但是正如前文已经述及的,这并不是一种高效率的运作方式。因此近年来各级政府普遍通过财政补贴的形式与私人部门合作,通过一定的转移支付分担私人部门的运行成本,从而改善私人部门的收支状况,提高其财务生存能力。这样的方式对于财政实力较强的地方政府已经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方法,能够很好的厘清管理者——政府与执行者——承包商的权利及义务,通过政府的监管督促承包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产品,从而让政府部门从繁杂的具体事务中抽身出来,更好的履行公共管理与服务的职能。

但是这种方式对于政府财政支付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当地政府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补贴私人部门,就很难找到愿意参与垃圾处理的承包商与之合作。目前对于这一困局尚无很好的方案可以破解,通常的思路仍是先行提高地方财政实力,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以消耗环境容量的方式换取经济的发展,再通过取得的经济收益来修复环境损害。

面对这样的困局在经济领域其实已经有较为成熟的模式,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时,往往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出让一部分未来的权益,以此换取私人部门的投入带动,特别是在开发产业园区时更是经常采用此种模式。以BOT的模式建设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热力岛等基础设施,再通过优惠政策吸引龙头企业进入,依托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拉动上下游产业,培育市场逐渐做大。

对于城市垃圾处理,也可以借鉴采用这种模式,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垃圾不是废物而是资源,关键是将其纳入一个成熟的系统中,成为产业链条上的一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阻碍垃圾处理进入产业链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技术制约,现在还没有足够经济有效的方法实现垃圾的最终处置;二是观念制约,未能深刻认识垃圾中蕴含的价值,仍然将其看待为无价值的废弃物;三是政策制约,对于利用垃圾实现循环再生产的企业,国家政策扶植力度不够,降低了它们的竞争力。要破解以上制约,政府只要牢牢把握作为管理者的角度发力,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首先是技术制约。技术进步的动力总是来自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目前在垃圾处理方面没有很好的技术并非没有需求,而是与其他产业分离,形成了技术发展和迁移的壁垒,一旦通过政府的管理,如鼓励实行垃圾分类、鼓励对垃圾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则能够逐步打破这样的壁垒,形成技术和投资的洼地,自然会有更多的资本和知本向这个领域汇集,从而大大加快相关技术的研发,进而带动上下游及边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比如促进石化产业生产出更容易回收的塑料。

第二是观念约束。政府的强项就是管理,而宣传教育天然就是一种管理手段,因此通过强化宣传教育以改变观念对于政府而言是轻车熟路的工作。随着现在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物质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追求自然、原生,往往希望产品的原料是直接采自环境,认为这样的产品品质更高,对于使用再生原料生产的产品,总觉得不清洁,不放心。事实上这都是认识的误区,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日益枯竭,人类对各种废弃物加工再利用将成为必然的趋势。原生的资源成本越来越高,大量使用直接来自自然界的原料不但成本走高,而且采集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明显的环境污染,并不是真正清洁的生产方式。而现在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能够保证使用再生原料的产品在品质和安全上与原生材料没有显著差别,比如再生纸、再生塑料,都大量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政府完全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的手段,让人们更好的接纳再生原料生产的产品,从而间接的带动上游企业的生产热情,反过来又可以促进人们做好垃圾分类管理,实现良性循环。

第三是政策制约。现在国家对于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利用等都出台了一定的鼓励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大都较为模糊,没有足够的力度,在实施细节上也不够完善。例如政府可以出台政策当原料中的再生资源比例高于某一指标时,能够享受一定的补贴或优惠,而当这个比例低于某一指标时,则需要缴纳额外的资源使用费。用收取的资源费反补再生资源利用企业,从而实现产业发展的引导。又如现在各种包装材料占据了生活垃圾的很大部分,国家可以制定政策,规定包装材料应优先使用再生资源,而且尽量避免使用多种不同材质的制作包装材料,如现在常见的白酒包装,外层为纸盒或铁盒,中间还有一层塑料盒,内里有衬有绒布,这样的当回收这个包装盒时,需要根据材质分成三个类别,无疑加大了垃圾分类的难度,如果全部改用纸,则只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分类处置。

综上,由垃圾处理向垃圾管理转变,能够发挥政府的优势避免过多的纠缠于技术细节中,通过引导私人部门的投资和参与,大大提高管理的效能,可以预见,这必将是一种政府管理部门应对垃圾问题的新思维。

参考文献:

[1] 石磊,边炳鑫,赵由才.我国大型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J].江苏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17(4):23-27

[2] 黎青松,郭祥信,张进锋,等.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技术[J].环境卫生工程1999,7(2):53-56

第13篇

关键词: 餐厨垃圾 厌氧消化 停留时间 温度 氨氮

1. 前言

1.1餐厨垃圾处理现状

餐厨垃圾是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的统称。其中,餐饮垃圾指餐馆、饭店、单位食堂等的饮食剩余物以及后厨的果蔬、肉食、油脂、面点等的加工过程废弃物;厨余垃圾指家庭日常生活中丢弃的果蔬及食物下脚料、剩饭剩菜、瓜果皮等易腐有机垃圾。

餐厨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垃圾中所占比例北京37% ,天津54% ,上海59%,沈阳62%,深圳57%,广州57%,济南41%。[1]

早期餐厨垃圾主要作为近郊养猪饲料,由于其来源比较复杂,极有可能引起疾病传播,现已被政府命令禁止。另外,餐厨垃圾也不宜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合处置:由于餐厨垃圾含水率和有机物含量较高,若直接填埋极易在较短的时间内腐烂发臭和滋生蚊蝇,对垃圾填埋作业和渗沥液收集都会产生较大影响;且由于餐厨垃圾含水率较高,低位热值仅为2100-3100KJ/kg左右,不能满足焚烧发电厂进料热值要求(5000KJ/kg以上)[2]。因此,对餐厨垃圾的处理迫在眉睫。

目前,全国各地均开始兴建餐厨垃圾处理厂,处理技术主要有:高温消毒制饲料、好氧发酵制肥、厌氧消化等[3],根据国内工程实例来看,高温消毒制饲料技术的产品存在同源患,且存在菌种管理问题;好氧发酵制肥堆肥技术存在占地较大、臭气较难控制、产品销路不畅等缺点。而相比于以上两种,厌氧消化技术在高浓度污水处理方面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其主要产品――沼气为优质清洁能源,副产物(沼液、沼渣)经处理后可达标排放,近些年在国内逐渐成为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重庆、宁波、兰州、苏州等地均采用厌氧消化工艺作为餐厨垃圾处理的主体工艺。

1.2厌氧消化基本原理

餐厨厌氧消化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和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餐厨垃圾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

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化学过程,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即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联合作用完成。因而粗略地将厌氧消化过程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即水解酸化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第一阶段为水解酸化阶段。在该过程中复杂的大分子、不溶性有机物先在细胞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小分子和溶解性有机物,然后渗入细胞体内,分解产生挥发性有机酸、醇类、醛类等。这个阶段主要产生较高级脂肪酸。第二阶段为产氢产乙酸阶段。该过程中在产氢产乙酸细菌的作用下,第一阶段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被分解转化成乙酸和H2,在降解奇数碳素有机酸时还形成CO2。第三阶段为产甲烷阶段。此阶段主要依靠产甲烷细菌的作用,将乙酸、乙酸盐、CO2和H2等转化为甲烷。此过程由两组生理上不同的产甲烷菌完成,一组把氢和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另一组从乙酸或乙酸盐脱羧产生甲烷,前者约占总量的1/3后者约占2/3。

虽然厌氧消化过程可分为以上三个阶段,但是在厌氧反应器中,三个阶段是同时进行的,并保持某种程度的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一旦被pH值、温度、有机负荷等外加因素所破坏,则首先将使产甲烷阶段受到抑制,其结果会导致低级脂肪酸的积存和厌氧进程的异常变化,甚至会导致整个厌氧消化过程停滞。

影响厌氧反应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温度、pH、有机负荷、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营养物质含量等。根据实际经验,餐厨垃圾中基本无有毒有害物质,且其中营养物质含量较高,不需要投加营养元素。

而在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工程实践中,沼气的产量是资源利用程度和有机物质降解是否充分的最直观的指标。因此结合某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前期的中试研究,选择停留时间、氨氮浓度值和温度三个具备可操作性的控制性参数进行沼气量的产量变化观察,从而为某市后续大规模设计参数提供参考和依据。

2. 工程实践应用

2.1工艺流程简介

某市餐厨垃圾处理中试项目,处理规模为20t/d,餐厨垃圾处理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如上图所示,餐厨垃圾先经过分 拣、磁选、破碎、固液分离制浆等工序预处理后,与油水分离后的渗沥液一起进入厌氧消化反应器进行厌氧消化反应,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经脱硫、除水净化后进入沼气锅炉燃烧产生蒸汽,产生的蒸汽一部分用于油水分离系统增温,一部分用于厌氧消化系统增温,厌氧消化系统产生的沼液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油脂经净化后作为毛油外售。

本工艺核心环节为厌氧消化。根据厌氧消化温度的不同,目前国内常见的厌氧消化工艺可分为高温厌氧消化(50-60℃)和中温厌氧消化(25-40℃)。相比于高温厌氧消化,中温厌氧消化具有运行稳定、能耗较低等优点,且国内中温厌氧消化工程案例较多,因此本工程选用中温厌氧消化工艺。

2.2进水水质

根据取样检测,进入厌氧消化反应器的进料浆液水质如下表所示:

注:试验过程中,温度下降到20℃时间需要1h左右,而从20℃加热回升到35℃需要30 min左右.

图6 沼气产生量随时间变化图

如上图所示,降温持续时间不同,相对产气量的变化也不同,当温度降至20℃持续时间1h时,相对产气量骤降至2.82%,温度恢复后,相对产气量随温度很快恢复至波动前的水平;当持续时间为2h时,相对产气量最低降至0,而温度恢复后,相对产气量要经过4.5-5h才慢慢恢复,且比波动前略低。

从实验结果中可看出,随着温度突然降低,沼气产生量急剧下降甚至停止产气。虽然温度不会使厌氧消化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但随着降温时间的延长,产气恢复时间也越长。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尽量避免温度骤降问题。主要方法有:增设备用锅炉和增加备用汽水混合旁路以避免因能源供应系统故障而造成的反应器温度骤降。

4 结论

(1)根据中试实践,确定厌氧反应器的最佳运行条件为:厌氧反应器最佳停留时间为35d,停留时间过长,产气贡献不大却会造成反应器过大投资增加,停留时间过短,产气不充分,有机物降解不完全。

(2)根据中试实践,厌氧反应器内最佳温度35℃,温度的变化范围应控制在33.5-36.5℃为宜;温度的骤然变化对产气效果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采取增设备用锅炉系统和备用汽水混合旁路,以保证能源稳定供应。

(3)根据中试实践,氨氮对产气效果影响较大,在实际工程中,应密切关注反应器内氨氮的变化,抑制氨氮浓度的增加。可采用利用出水稀释氨氮浓度和进料缩短垃圾收运时间等方式来尽量减少氨氮对产气效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向会, 李广魏, 孟虹, 等. 国内外餐厨垃圾处理[J]. 环境卫生工程, 2005, 13(2).

[2] 耿土锁( 食物性有机垃圾资源化方法[J]. 贵州环保科技,2002(12):15-18

第14篇

关键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建议;对策

中图分类号:R124文献标识码: A

所谓生活垃圾,就是人们生活中产生的综合废弃物。

按其回收类型分为:

可回收利用:是指生活垃圾中未污染的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如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衣服、鞋类、袜子、窗帘、桌布、围裙等。同时也包含有害垃圾回收,主要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如废药品、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废油漆和溶剂、废矿物油(废化妆品等)、废胶片及废像纸、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充电电池、废扣子电池等废镍镉电池和氧化汞电池以及电子类危险废物等,这类是生活垃圾管理的重点。

不可回收利用:是指家庭产生的有机易腐垃圾,包括制作过程废弃的和剩余废弃的食物,如剩饭、剩菜、肉类鱼虾(可含壳)类、骨头、蔬菜、水果皮、茶叶渣等。

按照回收方式不同,设立了不同的回收标识,可回收物利用为蓝色,不可回厨余垃圾为绿色,有害垃圾回收为红色,其他垃圾为灰色。

一、生活垃圾带来的危害

(一)占用耕地。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据相关资料介绍,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是很长的: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目前,我国已超过2/3的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围,有1/4的城市不得不把解决垃圾危机的途径延伸到乡村,尤其是城市垃圾的二次污染,导致城乡结合带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二)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

(三)污染水体。垃圾长期堆放,产生渗滤液以及垃圾中的有害成份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同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流入河流、湖泊、海洋,引起水体严重污染。

(四)滋生细菌病毒。垃圾堆放不仅污染环境,同时滋生蚊、蝇、蟑螂、老鼠会加速细菌、病毒的传播,给人们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生活在环境中的人,通过大气、水、土壤为媒介,可以将环境中的有害废物直接由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摄入人体,使人致病。

(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生活垃圾长期堆放,其有害成分在地表径流和雨水的淋溶、渗透作用下通过土壤孔隙向四周和纵深的土壤迁移。在迁移过程中,有害成分要经受土壤的吸附和其他作用。由于土壤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很大,随着渗滤水的迁移,有害成分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并在土壤固相中呈现不同程度的积累,导致土壤成分和结构的改变,进而对土壤中生长的植物产生污染,污染严重的土地甚至无法耕种。

(六)其他方面。大量垃圾长期堆放,容易发生自燃、爆炸,影响城市形象等。

二、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和综合利用等,下面主要介绍这四种常见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一)垃圾填埋(目前我国城市常用的垃圾处理方式):根据工程措施是否齐全、环保标准能否满足来判断,可分为简易填埋场、受控填埋场和卫生填埋场三个等级。

1、简易填埋场(IV级填埋场)

这是我国传统沿用的填埋方式,其特征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工程措施,或仅有部分工程措施,也谈不上执行什么环保标准。目前我国约有50%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属于IV级填埋场,它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受控填埋场(III级填埋场)

III级填埋场为半封闭型填埋场,其特征是:虽有部分工程措施,但不齐全;或者是虽有比较齐全的工程措施,但不能满足环保标准或技术规范。目前,III级填埋场目前在我国约占30%,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场底防渗、渗滤液处理、日常覆盖等不达标,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对现有的III、IV级填埋场,应尽快列入隔离、封场、搬迁或改造计划。

3、卫生填埋场(I、II级填埋场)

这是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开始采用的生活垃圾填埋技术,其特征是:既有比较完善的环保措施,又能满足或大部分满足环保标准,I、II级填埋场为封闭型或生态型填埋场。其中II 级填埋场(基本无害化)目前在我国约占15%,I级填埋场(无害化)目前在我国约占5%,深圳下坪、广州兴丰、上海老港四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是其代表。

其优点:卫生填埋由于具有技术成熟、处理费用低等优点,操作简单,是目前我国城市垃圾集中处置的主要方式。投资稍少、工艺简单、处理量大,并较好地实现了地表的无害化。建设卫生填埋场,要达到以下控制要求:

(1)填埋场必须进行防渗处理,防止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同时还应防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区。

(2)填埋场必须设置有效的填埋气体导排设施,填埋气体严禁自然聚集、迁移等,防止引起火灾和爆炸。填埋场不具备填埋气体利用条件时,应主动导出并采用水炬法集中燃烧处理。未达到安全稳定的旧填埋场应设置有效的填埋气体导排和处理设施。

(3)

填埋场不应设在下列地区:

(1)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

(2)洪泛区和泄洪道;

(3)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居民居住区或人畜供水点500m以内的地区;

(4)填埋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50m以内的地区;

(5)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民用机场3km以内的地区;

(6)活动的坍塌地带,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区、灰岩坑及溶岩洞区;

(7)珍贵动植物保护区和国家、地方自然保护区;

(8)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研究考察区;

(9)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

其缺点也比较多,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占地面积大,选址比较困难,填埋的垃圾并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残留着大量的细菌、病毒;二是潜伏着沼气重金属污染等隐患;三是其垃圾渗漏液还会长久地污染地下水资源。所以,这种方法不仅没有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而且大量占用土地是把污染源留存给子孙后代的危险做法。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明令禁止填埋垃圾。我国政府的各级主管部门对这种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有了认识,填埋法也无法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垃圾处理需求。

(二)垃圾堆肥

利用垃圾或土壤中存在的细菌、酵母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反应而降解(消化),形成一种类似腐蚀质土壤的物质,用作肥料并用来改良土壤。垃圾堆肥技术在中国农是从事活动中早有应用,而作为科学进行研究探讨此法则始于1920年。

其优点为:堆肥技术的工艺也比较简单,适合于易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垃圾处理,对垃圾中的部分组分进行资源利用,且处理相同质量的垃圾投资比单纯的焚烧处理大大降低。

其缺点为:不能处理不可腐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因此减容、减量及无害化程度低,因此仅仅依靠堆肥处理仍然不能彻底解决垃圾问题。

堆肥技术在欧美国家起步较早,目前已经达到工业化应用的水平。就我国垃圾的具体情况来看,生活垃圾中的易腐有机物含量较高,采用堆肥技术可以达到比较好的处理效果。目前在我国一些地方,简单的垃圾“堆肥”已经在一些填埋场应用,并产生了一定的效益,但是这与我们所讲的垃圾堆肥技术相去甚远,因为在这些地方仅仅是将生活垃圾填埋,靠自然发酵,若干年后再挖掘出来,筛去其中的塑料等不腐烂的物质后就当作肥料出售,实际上用这种肥料种植果树、蔬菜及粮食是危险的,原因是由于垃圾中不易腐有机组分(纸、塑料、布、橡胶等)的重金属(Pb,Cd,Hg)含量很高,占垃圾中重金属总量的85%以上,如果这类物质与易腐有机物长期共埋于地下,加上雨水的作用,重金属必然会渗入最终的有机肥产品中,用这种肥种出来的食品重金属含量必然超标,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堆肥技术必须是将新鲜的垃圾首先进行分类后再将易腐有机组分进行发酵,才能有效地防止重金属的渗入,从而保证有机肥产品达到国家标准,真正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

(三)垃圾焚烧

垃圾焚烧是一种较古老的传统的处理垃圾的方法,将垃圾置于高温炉中,使其中可燃成分充分氧化的一种方法,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和供暖。一般炉内温度控制在980℃左右,焚烧后体积比原来可缩小50-80%,分类收集的可燃性垃圾经焚烧处理后甚至可缩小90%。垃圾焚烧法已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优点:垃圾用焚烧法处理后,垃圾能减量化,节省用地,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现代的垃圾焚烧炉皆配有良好的烟尘净化装置,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近年来,将焚烧处理与高温(1650-1800℃)热分解、融熔处理结合,以进一步减小体积。它比起填埋法占地面积小,效率高,曾一度被视为一种“减量快”的好方法,吸引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在日本一哄而起地建起了6000多座垃圾焚烧炉,占据世界垃圾焚烧炉数量的首位,其垃圾焚烧企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也吸引了一些发达国家进行效仿,就这样把垃圾焚烧推向了。

其缺点:焚烧处理的前期投入较大,建设一个日处理垃圾1000吨的焚烧炉及附属热能回收设备,大约需要7-8亿元人民币;建成投产后的环保的处理成本高,大约需300元/吨,目前国内一些城市那种几十元焚烧处置一吨生活垃圾的操作方法,是否真是按环保程序处理其本身都是值得怀疑的,环保的焚烧处理方法一般城市是难以承受的,其运行中需要频繁更换过滤吸附材料,也花费大量开支,往往会造成操作随意简化的漏洞;焚烧炉尾气中排放的上百种主要污染物,组成极其复杂,其中含有许多温室气体和有毒物,尤其是二恶英类污染物,属于公认的一级致癌物,即使很微量也能致人死亡。

(四)垃圾综合利用

垃圾其实是一种资源,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型再生资源。其中食品垃圾可经过发酵等方法处理生成可燃气与肥料;普通垃圾中,纸张和木材可再生纸品;玻璃、金属可以熔化后制成新产品;塑料、橡胶也可以熔化后投如再生产;危险垃圾则通过特殊处理而去除其毒害性。垃圾的综合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使垃圾资源不被浪费。而常用的垃圾处理方式中,掩埋无疑不能回收垃圾资源;焚烧还处在一个资源回收较低的水平;只有综合利用,数管齐下,才能实现垃圾资源的最大回收。垃圾要做到综合利用,第一步就要进行分类收集,而后采用矿物加工技术和设备回收再生大部分有用的物质(占 50%~80%),再将剩余部分不能回收的物质(占 50%~20%)分别送去填埋、焚烧或堆肥等。

近年来,发达国家把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提高到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垃圾资源化已经成为各国谋求的垃圾治理目标。发达国家在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进程中,都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相关法律、规章和各种标准规范。如德国制定了《关于容器包装废弃物的政府令》;法国制定了《容器包装政府令》;丹麦制定了《再循环法》;日本制定了《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和《容器包装再循环法》;奥地利制定了《包装条例》等等。除法规保障外,发达国家还对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予以政策上的支持。同时遵循“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借助经济手段来保证有关举措的实施,如采取课税制度等。如美国纽约州对使用50%以上再生原料的企业实行减税制度。加拿大的部分州实行在销售过程中对易于再循环的产品课以小额度税金,对不易再循环的产品课以大额度税金。

四、我县生活垃圾处理存在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问题

我县垃圾处置工作相对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已滞后,突出表现在:

1、处置工艺单一、处置能力不足。目前我县生活垃圾处理基本上全部依靠我县的垃圾堆放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加,生活垃圾越来越多,我县垃圾填埋场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步伐。

3、垃圾收集、处置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我县垃圾收集过程中不符合准运规范,垃圾堆放属于简易堆放,没有环保措施,运输过程和处置过程中渗滤液造成的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填埋过程中垃圾挥发出的气体造成的恶臭和空气污染。

4、垃圾综合利用率低。我县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主要依靠“捡荒大军”和废品回收站进行回收,居民整体环境意识不强。目前,我县垃圾分类尚未提上工作日程,生活垃圾基本上都是混合收集,给后续分类、分质处理带来困难,造成垃圾综合利用率低。

5、垃圾处理产业还相当匮乏。沭阳县乐福橡塑有限公司、万成橡胶工业有限公司、江昊橡胶有限公司等企业回收废旧轮胎进行再生产,江苏天天铜业有限公司、顶峰铜业有限公司等回收废铜进行再生产,四海不锈钢有限公司等回收废铝、废铁进行再生产,新概念木业、大江木业、京沪木业等利用木材进行生产,以及在建的利用建筑垃圾的进行再生产的沭阳沂淮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建筑垃圾资源化工程,利用生物秸秆进行发电的光大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和处理生活垃圾的沭阳县生活垃圾发电项目。

(二)建议

1、加快我县卫生填埋场和垃圾发电厂规划、建设,尽早投入使用,解决我县当前垃圾卫生处理问题。用发展眼光来看,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是生活垃圾的最终的解决方案。

2、政府应尽早把垃圾综合利用提上日程。

一是尽早制定垃圾分类实施计划。教育城市居民提高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并制定相应的法规,要求居民将生活垃圾分类袋装,做到分类收集、分类运送、分类处理利用。

第15篇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防治;对策;安吉县

基金项目: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5C110001);2015年度宁波市领军与拔尖人才工程项目(第二层次)、宁波大学SRIP项目(2015年)的资助

当前,我国城乡生活垃圾成分复杂、来源多样,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十分严重。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2014年统计数据,我国人均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40公斤,全国城市垃圾的年产量达1.5亿吨,全国历年垃圾存量已超过70亿吨。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生活垃圾,我国目前大多仍采用 “集中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方式,这不仅使得垃圾中可利用部分白白浪费,垃圾处理耗费更多能源与人力,而且会对大气、土壤、水源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对此,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金书秦认为,虽然和城市垃圾进行对比,农村垃圾的形态相对简单,减量化更容易,同时在小范围内循环利用的可能性也越大,就地资源化更易实现,比如秸秆还田等;但因为农村村民对垃圾处理的认知相对短浅,一些硬件设备设施没有配套齐全以及资金短缺造成的人力、物力、管理的缺失致使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相关事务,更无法找到具体的人去监督、追责。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堆积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如果不能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并且有效回收利用,将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为此,笔者拟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源地――浙江省安吉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初步实践情况,进行较深入调查分析,以期准确把握当前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危害及其分类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促进生活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

1. 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与危害

总的来看,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成分复杂、来源多样。十几年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以厨余垃圾为主,大部分厨余垃圾也可以作为家畜的饲料。近些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垃圾的成分变得更为复杂,塑料、玻璃、金属、纸类、布类等生活垃圾比例上升,导致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变得更困难。由于农村生活垃圾有机成分含量高,若不及时、合理处理,将会侵占大量土地和污染附近水体与环境,对农村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大量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或露天堆放,也会造成疾病的传播率增高,同时严重污染了水资源、土壤、空气和居民生活环境。

1.1 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污染与破坏

1.2 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与危害

1.3 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1.4 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常见问题

2.1 处理设施沦为摆设,投入大收效微

以笔者调查的浙江省安吉县为例,当地在2014年7月就实施了垃圾分类,并尝试通过垃圾袋编码追责机制以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民众的配合与村政府的深入宣传,这些机制最终没能得到很好的落实。据调查小组的研究,不仅安吉县如此,垃圾处理机制在全国各乡村推行中都遭遇了此种问题。缺乏监管与配合不H会导致垃圾处理的无疾而终与财政的巨大浪费,更会成为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一道“过不去的坎儿”。据有关数据显示,2008-2014年间,贵州累计在640个行政村实施了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各类资金4.4亿元,但受益人口仅占全省农村人口的5.7%,垃圾和污水处置率极低。同时,垃圾处理设施的利用也十分低下,即使在村民集中居住的地方,造价近100万元一个的污水处理厂只能使不到500人受益,成本巨大却收益甚微。

2.2 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观念与知识缺乏

长期采用传统的“集中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垃圾处理模式,村民的垃圾分类知识极度缺乏。大部分村民错误地认为废品等同于可回收垃圾。许多村庄投资设立了专门的垃圾收集点,但大多数的收集点没有专门分类垃圾箱,只是一个大垃圾池或大垃圾桶。公共道路上设有分类垃圾桶,但缺少专门的分类指导,村民不知道如何分类,甚至大部分环卫工人也不清楚分类标准,处理时完全混合。这些情况都让我们认识到,只有当人们有了全面的垃圾分类知识,他们在进行垃圾处理时才能有效运用。

尽管农村环境治理保护已处于我国环境保护规划中的重要地位,垃圾处理机制在村民中推行仍有难度,难以得到持久有效的实施。“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是对我国现阶段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如何矫正村民观念,让大家积极参与环保,主动履行责任与义务成为建设新农村与美丽中国的关键问题。安吉县通过近一年的探索,根据7个试点村的自身实际,在厨余垃圾处理上形成了四种模式。成功的试点调动起各个村镇的积极性,随后就有50多个村申报参与垃圾分类。这一现象提示我们,在农村垃圾处理的道路上,还应不断加强创新探索,因地制宜,发掘一条长期有效的垃圾处理道路。

2.3 生活垃圾分类政策与法规不健全,处理机制待创新

垃圾分类的有效开展不仅需要村民有较全面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并且自觉进行垃圾分类,更需要有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法规出台并对村民的行为进行合理地约束。如果将合理的垃圾分类投放制度写进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里,将会使垃圾投放制度具有强大的约束力,个人分类投放的意识也会增强。1989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我国有了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法。此后,我国陆续颁布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但是这些规定都没能对垃圾分类做出真正有意义的指导,形成法律上的监管,更多在于约束地方市政与相关部门.。

3.安吉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践调查

作为“美丽乡村”的发祥地,安吉县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引领着全国,安吉县的美丽乡村建设计划一直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但随着安吉改革开放的推进,也有一些问题频繁地暴露,比如由于持续关注生态问题导致GDP下降,出于提升GDP考虑而引进的一些工业项目再次导致了水源环境的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忧虑。如何在落实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贯彻污染防治,并提升地方经济水平,不仅考验着群众,也考验着相关政府部门。

3.1 分类处理的提出与实施

安吉县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北靠天目山,面向沪宁杭。全县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万。其区位条件优越,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是杭州都市经济圈的西北节点,属于两大经济圈交汇的紧密型城市,是L三角最具投资价值的县市之一。作为生态大县,垃圾集中处理办法曾经一度让安吉人引以为傲。但随着每年垃圾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能源过多的浪费,集中处理已经落后,无法满足当前安吉县的“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安吉人民开始寻求新思路,同时垃圾分类这一国内较为新颖的方式逐渐走进安吉人的视野。

2013年安吉县有7个村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在体制机制,分类的方法和管理方法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按照计划,之后安吉县将对187个行政村(社区)垃圾分类处置统一规划,分三年铺开,并实行百分制考核。2016年安吉县将有50个村加入垃圾分类的行列,从实施情况看,到今年年底,全县C类乡镇垃圾分类将实现全覆盖, A类、D类乡镇部分覆盖。

3.2 初步实践调查与分析

此次调查采用了以实地调查走访为主,文献报告查阅为辅的方式。对于安吉县往年的环境保护情况和垃圾产生、分类等信息,通过访问相关的网站与翻阅相应的文献获取。2016年4月,两名小组成员就安吉县报福镇进行了主要街道的走访和生态办的调查。两人随机调查了20户居民,询问其垃圾桶被分配和使用情况;将报福镇主要村庄以及彭湖村各个街道的垃圾桶类型、垃圾桶外标、内部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拍照留存信息;在政府工作日上报福镇生态办和负责人了解当地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情况以及生态办提出的相应政策措施。另两名成员来到安吉县鄣吴镇来调查农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系统。通过与村民交谈、政府部门、考察当地环境来综合得出结论。

调查结果,以安吉县报福镇为例,该村目前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改善垃圾分类与处理:一是试行垃圾分类“实名制”,即每家都需认领印有自家编码的垃圾袋,如若出现垃圾丢放不合理的现象,则需本人负责到底。二是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在县内每个村都会设有宣传垃圾分类的标牌,图文结合更好地帮助村民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并且,将垃圾桶的颜色区分开来,使之有较大差异,能让人轻而易举地观察到这是放置哪种垃圾的垃圾桶。三是设立奖惩机制。在宣传垃圾分类的基础上,报福镇通过全村家庭户评星定级和优秀家庭户推荐表彰来引导广大家庭传承家庭美德、树立良好风尚,进一步完善美丽家庭示范村落建设,助推精品示范村建设。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诸多问题,比如:实名制成本投入大。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报福镇景溪村委会依据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厨余垃圾定制了三款不同颜色可降解的垃圾袋。首批给每户发放了90只垃圾袋,每只成本0.38元,总共花了1万多元,估计一年要花5万多元;长期坚持性不强,许多村民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便不再使用该类垃圾分类法,因为垃圾分类太过繁琐,并且市面上仍有其他垃圾袋流通;缺乏一套完善并强制的垃圾袋使用和奖惩制度,制度的约束力不够大;人口迁入或迁出导致“垃圾袋户户有”未能圆满实现。

在安吉县鄣吴镇,农村垃圾分类实施收集转运系统,即“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2014年3月,鄣吴镇开始在下辖的6个行政村推广垃圾分类,采用“户分、村收、镇集中处理”的模式。鄣吴镇配有专职保洁员,每天清晨,挨家挨户地去收垃圾,然后运至村口的放置点。之后由镇里的垃圾清运收集员负责将各村收集好的垃圾,统一运至镇上的资源循环利用中心进行处理。

4.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对策建议

4.1创新处理机制,因地制宜实施

4.2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4.3多方宣传引导,加强示范推广

4.4落实以奖代补,增进以补促投

结束语

在G20峰会主旨演讲中强调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本文首先归纳总结了当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及其危害问题,认为大量垃圾的堆积将严重破坏与污染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破坏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但当前我国农村垃圾治理中法律体制不完善、垃圾分类意识淡薄、普遍缺少资金投入等,都要求我们对于垃圾分类处理问题做出进一步调整。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关键。放眼未来,脚踏实地,做好规划,做出成果,做到长效,才能长久化解垃圾围村的尴尬,提高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实现真正美丽乡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付建丽,李炳俊.优化垃圾处理技术加强环卫循环经济发[J].环境卫生工程,2009,17(4):37-29.

[2]孙洁.向农村垃圾宣战让村庄重归乐山乐水[J].中国农村科技,2016,02:28-31.

[3]北极星.垃圾围村“死局”难解[OL].环保节能网,2016.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