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保护生物学理论范文

保护生物学理论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保护生物学理论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保护生物学理论

第1篇

生物化学课是高职院校教学重点内容,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多方面价值意义。随着高职教育体制深化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日趋显现,拟定符合高职教育体制标准的授课模式,才能推动技术型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生物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医学基础课,实际教学过程面临着诸多问题,限制了大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综合考察课堂教学实况,努力为学生建造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1]

二、生物化学理论

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质的边缘学科,其任务主要是了解生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从早期对生物总体组成的研究,进展到对各种组织和细胞成分的精确分析。随着社会理论研究工作深入开展,生物化学理论成为学术界研究重点,综合生物学、化学等理论知识,共同探讨相关知识体系,对社会科研与发展具有实质性意义。此外,生物化学作为生物学和物理学之间的桥梁,将生命世界中所提出的重大而复杂的问题展示在物理学面前,产生了生物物理学、量子生物化学等边缘学科,从而丰富了物理学的研究内容,促进了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发展。

三、生物化学理论教学难点总结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校内专业设置与教学活动必须围绕技术领域开展,以先进理论知识为中心实施教学活动。生物化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由于涉及内容面域广泛,课堂教学活动存在诸多难点,限制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第一,教学思想。高职院校重点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科教育以实用性为准则,共同培养不同专业领域人才。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无论是学校或教师人员,均没有建立符合学科教育准则的思想理念,限制了大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医学专业知识涉及面广,生物化学课知识学习难度大,尤其在实验课中要实际操作,许多学生对生物化学课产生“排斥”心理[2]。第二,教学方式。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缺少方法与平台,大学生个人潜能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阻碍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生物化学不仅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对教师授课方法也具有特定要求,否则将无法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其中,“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尚未普及应用,学校长期单一注重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培养,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3]。第三,教学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有理论知识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才能体现出理论知识的应用价值。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生物化学理论教学活动,大多依赖于理论知识教授,对知识应用培训、理论知识操作、课堂实践指导等方面缺乏引导,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四、“理论课”教学实践改革对策

生物化学理论系统十分抽象,每一个知识领域涉及学科内容广泛,大大增加了教师日常授课的难度。与此同时,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标准逐年增加,高职学生必须努力学好理论知识,才能对后期实践操作提供科学指导。高职教育以实践技能为培养目标,这些都依赖于理论知识学习与理解,“理论课”是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第一,增强认知。从思想上增强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的认知能力,为课堂教学活动创造有利条件。生物化学通过对生物高分子结构与功能进行的深入研究,揭示了生物体物质代谢、能量转换、遗传信息传递、光合作用、神经传导、肌肉收缩、激素作用、免疫和细胞间通讯等许多奥秘。教师积极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识能力,可使其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跃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第二,关联学科。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相互关联着的,生物化学教学也要注重科目之间的连贯性。例如,生物学中一些看来与生物化学关系不大的学科,如分类学和生态学,甚至在探讨人口控制、世界食品供应、环境保护等社会性问题,都需要从生物学理论角度入手,深层次挖掘理论知识之间的内涵。对涉及到学科知识的相关内容,教师要懂得把握理论之间的连贯性,共同构建新型学习平台。第三,联系实际。现实生活是知识的来源,生物化学理论与实际生活存在密切关联,从社会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是不可缺少的。现阶段,生物化学是在医学、农业、某些工业和国防部门的生产实践的推动下成长起来的,反过来,它又促进了这些部门生产实践的发展。因此,教师可结合社会发展实况,对生物化学理论进行详细讲解,提高了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水平。

五、“实践课”教学案例综合分析

第2篇

1探究式教学理论应用特点

1.1知识运用具有实践性

在探究生物知识时,学生主要是运用自身基本认知以及以往所学知识进行探究,而后根据自己的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充分调用了过往的生物知识和能力,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所学知识,由此获得新的知识和生物学规律,丰富了生物领域的知识和学习经验,而借此探究过程,学生同样会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2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

探究式教学理论引入到高校生物教学中,教师只是作为启发者、带领者,而学生才是整个探究活动的主体,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明确探究目的,带着任务自主设计学习过程,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到探究结论。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大学生自主学习性,全面的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这为培养学生生物领域的探究意识奠定了基础。在自主学习意识驱使下,学生可以在参与探究学习活动中,提升获得感。

1.3强调探究合作学习性

探究式教学理论的运用,并非是所有的生物问题都需要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有些浅显的问题学生独立探究完成即可,而部分难度较大的生物问题,则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这需要生物教师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探讨、思想碰撞、交流协作。此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能极大的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进而有效促进探究式教学在高校生物教学中的顺利实施。

1.4重视教学整个过程性

在高校生物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或者合作探究,利用探究这一过程,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与此同时,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新的感悟和体验。由此不难看出,探究式教学模式并未盲目的注重学生知识学习情况,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2探究式教学理论应用原则

2.1确保探究科学合理

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有着非常独特的发展规律,因此,高校在开展生物探究式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科学思想,所选择的生物知识、探究问题必须保证科学,要遵照事实依据,从而促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的探究要实事求是、尊重事实。高校生物教师在选择相应的探究课题时,要保证其现实性、实践性,既要尊重生物学发展规律和趋势,更要符合学生生物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改进原有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以教材内容、学生学习能力为导向,探索出合理、有效的探究模式。

2.2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强调了学生教学的主体地位,对此,高校生物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保护好学生的人格,实施更加个性化的教学,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探究意识,提升学生探究能力,深化学生对生物学的认知,有效引导其自主探究。探究学习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提问、质疑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学会质疑固有知识,进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探究过程中增加经验。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坚持平等原则,保证每个学习小组、个体,都有机会表达意见。

2.3探究面向全体学生

在高校生物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所设置的探究课题、组织的探究活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实际上,在整个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从而保证探究教学落实到每个人身上,给予所有学生探究机会,并借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从思想层面给予学生深刻的认知,即生物学知识的探究需要积极探索、实践。所以,教师在应用探究教学理论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差异性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引导所有学生参与其中。

2.4丰富创新探究形式

目前情况看,部分教师已经逐步引入探究教学模式,但具体实践中,探究的形式过于老旧,很难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同时,采用的探究形式也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认知差异等,严重影响了学生探究效果。因此在教学前,高校生物教师应当做好课前准备,依照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接收能力等制定相应的探究计划,进而更好的落实探究教学任务。

3高校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具体实践过程

3.1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疑问意识

高校生物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时间、教学地点以及教授内容等方面的限制,如何才能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提出问题,并逐步形成探究思维,这是高校生物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为此,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可以借助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快速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进而激发学生产生求知欲望,而后自主参与探究、讨论活动。在具体实践中,生物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出发,合理创设探究的情境,进而营造出探究的氛围,由此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引发探究互动。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与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属于兄弟专业。对此,教师可以设计生物实验情景,借助具有探究性的实验来激发学生兴趣。如在《细胞生物学》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细胞膜,为学生提供实验所需器具,鼓励学生以小组方式开展实验探究。而后根据组内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学生讨论后,发现热水可以使细胞破裂,还有的学生说是细胞被热水烫死了,里面的物质才流出。多种声音、多种质疑下,学生学习兴趣、探究热情被激发。再比如,可以创设问题情景,借助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与自身思维产生冲突,并在冲突中探索、求证知识。比如,在《遗传学》课程中,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两个情境,其一,两只黑兔子后所生的兔子有黑也有白,其二,一只黑兔子和一只白兔子后,生下了两只黑兔子。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两只黑色兔子后,生的是白色兔子?”、“而黑白兔子后,却生的都是黑色兔子呢?”借助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意识,主动思考,自觉讨论。

3.2引导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生物学专业的主要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具备生物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掌握相关学科理论知识,更要拥有较强的实验技能,进而促使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各个领域,如医药、食品、环保等行业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生产管理、技术开发等工作,成为一名高级生物专门人才。依照这一培养目标,高校生物教师在设计探究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升其创新能力,从而为日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打好坚实基础。对此,教师应当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全面整合出学生的疑问,而后有选择性的挑选出一到两个作为探究教学课题,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因为疑问过多,课堂教学混乱,探究无效的情况,在明确核心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学探究。确定探究目标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学习能力、兴趣等,选择性对问题设计相应的探究方案,并尝试着解决。例如,在《发育生物学》课程中,主要是研究生物从和卵子发生,到发育、再到死亡的规律,要求学生在学习并掌握发育生物学知识后,可以与其他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以植物生物为例,教师可以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在课前为学生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学习前置”,促使学生带着课前预习过程产生的问题,集中到课堂讨论、探究,如“开花时间的调控机制”、“根发育调控机制”等等,可以结合多媒体讲解,也可以播放视频,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积极探究。生物教师需要明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所以,在探究中,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推动生物自主探究活动有序进行。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组内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极大的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很多不爱发言的学生也借此机会展示了自我,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生物学习自信心,使得学生在沟通交流中学会与他人相处。通过有针对性的探究活动,学生生物学思维得到了启发,并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也认识到自身不足,学习他人长处,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高校生物教师要注意鼓励式引导,多给予学生肯定和认可,只要学生提出质疑,便可适当的表扬,从而增强学生探究自信,敢于突破和挑战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探究,进而营造出浓厚的探究气氛,助力学生学习,并使得学生认识到,这样探究精神值得发展、学习。

3.3组织探究学习,促使学生总结结论

在情境创设和探究启发作用下,最终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探究的内容,进行总结,其本质就是总结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总结,可以帮助学生在整体上了解并掌握生物学内容,并深入认知探究性学习,这一过程,也是促使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增强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还是以上文的发育生物学知识为例,当学生合作探究后,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发育的知识、发育规律,最终小组内整合结论,进行汇报。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总结,如有的学生采用了“思维导图”方法,以树状图的形式,总结了生物发育整个过程;有的学生利用了多媒体,以动态的画面,呈现了生物发育各个环节关键点,配合解说总结了知识。不同的方法,不同形式的呈现方式,都是学生探究的结果。学生总结后,为了继续延续这种探究学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探究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完成从实践、认识、具体的实践这一过程,促使学生探究思维得到发展,使得学生在课外更多的观察、思考、分析和探究,达到“课堂结束但教学并未结束”的效果。

4探究式教学理论在高校生物实践中的效果分析

首先,在高校生物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理论,充分落实了新课程教学理念。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且具有探究性的课堂。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指导者、引导者、组织者作用,鼓励学生发挥自主性,积极参与到探究课堂教学互动中,这不仅带领学生深入探究生物学知识,培养其探究精神,与此同时,还与学生之间构建了良好师生关系,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其次,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转变高校生物教师教学理念,并积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探究式课堂,学习氛围活跃,知识学习效果好,教师教学工作开展顺利,可谓是师生“双赢”的有效方法。最后,在此种探究性的学习引导下,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开始转变,从以往被动逐步转为主动探究,学生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学习能动性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对其学习其他学科产生了重要促进作用,更是日后学生从事生物学研究、管理等工作的必需素养。

5结束语

第3篇

【论文摘 要】 生物科学为实施生态德育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和教育资源,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教育,能促进学生生物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实现科学技术的和谐发展,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生物学作为一门与生态伦理学、生态德育有着理论渊源关系的学科,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对达成生物学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课程目标,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完成基础教育的公民素养培养任务乃至对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生态德育的概念

当前关于生态德育的理论研究大都集中于生态德育的价值论层面上,实践研究相对较少,对生态德育概念上的界定也比较单一。通过大量的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当前在生态德育概念的表述上几乎都是援引刘惊铎教授的观点:“所谓生态德育,不是生态伦理学,也不是生态道德,而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新德育观。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的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它要在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这是目前学术界认可度比较广泛的生态德育概念。

二、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德育的必然性

1、生物科学为生态德育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生态德育的科学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生物科学领域中的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存条件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的基本单位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中由生物与其所处的环境所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它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环境等几个组成部分。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结构上说它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等几个密切相关的部分组成;从功能上说,它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将各组成部分紧密联系起来,并具有稳态和反馈调节的内部机制。各种生物通过食物供养关系相互联结起来,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能量、信息主要就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自然界中,处于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使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总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但是生态系统维持这种平衡状态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来的干扰因素超出了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能力时,生态系统就会失衡,或者说生态平衡就会破坏。

2、生物学课程为生态德育提供教育资源

生态德育以生物学知识为科学理论基础,这就使得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德育具有明显的优势,生物学课程能够为生态德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初中生物学课程为例,《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规定为初中生物学课程总目标之一。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思路中也指出“考虑到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内容标准突出了人与生物圈……”在教科书的编写中,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生物学实验教科书为例,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以生物圈为主线的特点。以生物圈为课程内容的主线,将人类和其他生物都纳入生物圈的范畴,引导学生树立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自然观。这是非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下的课程理念。从具体的课程内容上来说,不同的课程内容有不同的生态德育价值,和生态德育的内容体系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可作为相应的生态道德教育的素材。

转贴于

三、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德育的意义

1、促进学生生态道德素养的发展

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生态德育是学校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德育,有助于学生生态道德素养的养成。这是生态德育的本位性,也是生态德育的价值所在。生态道德素养的培养有多种途径,不只是生物教学,还包括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的教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的其他教学活动、学生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都是培养生态道德素养的途径。但是,生物学科作为一门与生态德育有着密切的理论渊源关系的学科,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德育有着更多的有利条件和因素。生物学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认识自然,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自然观,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和生态道德意识;对生命本质美、生命过程美、自然生态景观美的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生物学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以及人们采取的相应的环保措施等内容和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能力。

2、促进生物学课程目标的达成

将初中生物学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和生态德育理念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对应关系。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他方面目标的达成,生态道德教育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必然要求学生了解当今自然界生物资源状况,也就将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包含在内;生态德育要求培养学生热爱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情感,也就必然的包含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的培养;同时,生态德育要求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能力,其中包括保护环境的能力,而保护环境离不开人类的科学技术实践,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比如科学的态度和创新、实践的精神;另外,生态德育也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关注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因此,生态德育不仅有助于中学生物学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的达成,而且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的超越。

3、促进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和谐发展

在二十世纪,生物科学和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例如遗传育种、基因诊断和治疗、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等等在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传统观念。进入二十一世纪,生物科学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领头学科之一,生物科学和技术必将在人类历史上再创辉煌。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在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今天全人类正在面对的生态危机,很大程度上正是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正因为如此,才有激进的人文主义者主张放弃科学技术,回归自然。当然,我们应当认识到,错误不在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的观念上。掌握在人手中的科学技术就好比一把菜刀,菜刀可以切菜,但也可以用来杀人,菜刀做什么,完全取决于人的意念。所以,要想使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首先掌握科学技术的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热爱人类自身,热爱包括人类在内的大自然,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谋福利的时候,必须首先考虑到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事先采取相应的措施,边发展边治理。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今天在生物课堂上学习的青少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有一部分将成为未来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生力军。因此,我们必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生态道德观,让他们懂得热爱自然,关爱生命,实现科学技术的和谐发展,避免像大学生用硫酸伤熊这样的愚蠢事件再次发生。这种自然观和生态道德观的树立不是通过生物科学知识的学习可以完成的,必须通过生态道德教育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周谷平,朱绍英.生态德育与环境教育之关系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2).

[2] 文惊铎.生态体验,道德教育的新模式[J].教育研究,2006,(11).

[3] 周谷平,孙朝阳.哲学视野中的生态德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5,(7).

第4篇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细胞生物学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Q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09-02

生物技术是推动21世纪科技进步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围绕生物技术核心的“着力提升生物医药研发能力,开发医药新产品,加快发展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产品,大力发展生物育种,推进生物制造规模化发展,加速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已成为“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建立创新性国家已成为国家战略任务。在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的今天,具有创新知识的人才是实现“中国创造”的核心要素。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因此,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重大需求,探索高等学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型和教育机制,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性人才,是落在广大教育工作者肩上的重要任务。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本科首批招生于1999年秋季,是国内较早设置该专业的高校之一。作者一直致力于生物技术(工程)专业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对课程建设与实践颇有一些心得体会,本文就培养创新型生物技术(工程)人才的细胞生物学课程建设和实践进行探讨。

1. 细胞生物学理论内容的优化

作为生物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细胞生物学既具理论的抽象性,同时又富有技术的实践性。从理论角度,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其它专业课程互相联系、渗透,密不可分,同时又是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在生物技术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分析当前高等本科教育的国内细胞生物学教材不难发现,教材的组织架构基本是依循在介绍细胞基本成分之后,从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这种像剥蛋壳式的由外向内的机械式线条,显得呆滞和孤立,缺乏与其它课程的有机联系。从内容的组织上诸多内容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课程内容重复,如细胞的成分与结构、细胞核结构与功能(染色体结构与功能)等。科学设置细胞生物学课程体系,对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引导学生从基础理论原理中衍生创新设计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1.1形成 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生命活动原理-细胞的分子、遗传改造原理”的理论课程体系

即在理论的组织架构上以细胞功能结构为基础,贯穿细胞活动的基本原理,衍生现代新理论、新技术和领域发展新趋势。内容上主要表现于

①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生命活动原理-细胞的分子、遗传改造原理”为模块设置理论课程,围绕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系统阐述细胞生物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原理。②在现有基础理论课群中,增设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细胞生物技术基本原理理论课程,课程内容注重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为表达系统的生物技术发展过程和技术原理的阐述,让学生能从技术原理和历史技术创新角度对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系统了解,更能将生物化学理论、分子与遗传技术原理在细胞层次统一结合起来,在理论教学中阐述细胞内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以及生物技术改造的理论基础。③19世纪年代末,显微镜的发明缔造了细胞生物学的根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更是促进了细胞生物学的突飞猛进。在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的教育过程中,将现代科学信息、现代科学理念、科学技术实时引入教学中,不仅是对细胞生物学的扩充,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内容。因此,跟踪物理理论技术发展,结合生物技术及其它交叉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的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理论内容显得必不可少。

1.2建立“活化”的理论教学模式

①活化——教学理念要以活细胞为根基:细胞不仅仅是物理或化学上的纯结构组成,或是无机小分子及有机大分子的无生命的随机组合。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不仅表现在它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更重要的是细胞是生命的连续体系,从结构和功能都表现为基本物质在时空上的动态组合和生命代谢活动的有序性。因此,理论教学中,以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运输与分泌为主线索,设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课程内容,表现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和细胞生命活动的时空表达。

②活化——课堂教学要有活跃的氛围:摒弃传统的理论教条式的灌输模式,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将死板的文字描述转变为形象影像、动画,启动学生想象力。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围绕一个理论主题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与“学”互动、“师”与“生”角色互换,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探索理论的能力,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在自然中养成,创新之火在自然中点燃。

2. 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的内涵并不是理论课程简单的实验验证,而应该把它看作是创新型人才苗子孵育的第一基地。

2.1形成层次化的实验课程体系

整合现有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根据现代生物技术的产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扩充与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和措施相关的细胞生物技术基础实践,沿“细胞结构基础-细胞综合技术-创新研究”递进式内容,融合现有分散的专业、专业基础实验课,创新性构建一个系统的、层次化的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内容:

①细胞结构基础内容:一对一的细胞结构印证,组合经典细胞生物学实验内容,从细胞基本结构、细胞组分的分析、到细胞拆合和重组,利用基本技术和方法验证理论知识,完整认识细胞基本结构和基本方法,建立运用科学原理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验基础。此部分内容为细胞及其技术手段和方法的认识和专业基础技能实验训练内容。除必要的经典实验外,增设生物技术领域前沿技术和方法,保持实验内容的先进性。

②细胞综合培育内容:一主题多技术的综合运用。以细胞培养为主线条,按细胞融合、细胞转染及细胞基因重组、重组细胞遗传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内容进行模块设置实验内容。

③创新研究内容:多知识、多技术、生物技术多领域的发散式的自主实验性研究内容。“细胞结构基础-细胞综合技术-创新研究”的实验课程体系。

2.2建立“4+3+2+1”制式的实验教学模式

①40%基础指令性实验教学:教师决定实验内容,设定实验程序,学生进行验证性操作。对于前沿技术手段,采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进行系统介绍。强化学生对细胞基本结构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现代细胞生物学方法的认识和应用、对细胞生物学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

②30%综合指导性实验教学:教师命题,教师主导性设计,以一个实验内容使学生了解多种实验技术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实验技能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③20%综合研究性实验教学: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综合应用多种实验技术和方法在一个实验主题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④10%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学生自由选题,自主设计,教师辅地帮助学生创新性实践。对可能的学生创新性研究成果,适时地进行成果转化或专利保护,认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以上内容思考意旨是通过系统化内容的细胞生物学课程设置,建立集基本(础)知识、基本技能、实践能力、科学创新思维培植为一体、适合以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细胞生物学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2

[2].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2011

[3]翟中和.细胞生物学【M】.2011

第5篇

合作学习强调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并藉此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通过合作学习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在合作学习中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指导”和“参与”的关系,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探讨,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生物教学中如果恰当、合理、适时地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培养生物学的分析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生物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运用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包括: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教师的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服务者或帮助者;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还有责任帮助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学会。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及其在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由兴趣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每组3―6人,课题的选择、方案的制订、途径与手段的选择、过程与结果,也都由小组学生按自己意愿去完成,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促进理解、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形成学习团队。

二、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一些思考

如何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通过创设问题来激发兴趣或者通过生活实践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在探究生长素的产生时,针对书中的几种不同实验结果,分析后提出问题:胚芽鞘生长的部位到底在哪里?紧接着问:尖端到底和植物的生长有无关系呢?尖端产生生长素与光有无关系?通过层层深入,设置问题,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难度,主动地和其他同学予以合作,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三、可供参考的一些技巧

鼓励小组合作,大胆猜想;培养创新思维

如授课时老师要启发学生: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种子为什么会萌发?等等,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学生个人的思维往往带有局限性,小组合作往往可以引出丰富的多元化的猜想。初中生总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而这往往是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它将推动学生不断带着疑问去思考,萌发创新思维,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同时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让他们带着问题学习,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适时地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习惯

课堂上适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是一种积极的参与教学的过程,也是培养创造力、形成探索习惯的有效途径。如:总结生物的特征时,先让学生举出一些生物的例子,而后出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有哪些特征?个人的回答往往只有那么一点两点,小组讨论时,你一言我一语,能激活个人思维,同时相互启发、合作触类旁通,引发更多的思考,得出更加多样化的答案。

提倡小组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验课上有的放矢地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有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操作,并让他们认真观察,认真记录。

小组合作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节内容,仅靠书本资料只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生态状况,达不到应有的情感意识和价值观。但是,通过教师提供的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本地有哪些生态系统?本地有哪些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破坏的事例?给本地带来什么样的危害?本地正在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环境?经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调查,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答辩,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

第6篇

一、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人类文明出现的最初阶段,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认识水平有限,对生老病死的现象无法找出合理的解释。这个时期的人们将人类的健康、疾病、死亡都看做是受神灵支配的,人对此无能为力,健康是神灵的赐予,疾病与死亡是神灵的惩罚,只有通过对神灵的祈求才能实现健康的保护和疾病的治疗。处在这一时期的人们,对疾病的解释和治疗都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这一历史时期医疗活动由神职和巫卜人员兼任,并没有独立的医学行业。

二、朴素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伴随着的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摆脱神灵迷信的束缚,对自然进行哲学思考,逐渐有了朴素的辩证整体医学观念。这一时期的人们将人类健康疾病与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观察与思考,把哲学理论作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来解释健康与疾病,形成了朴素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古代中国的五行、阴阳、精气学说,古代希腊希波克拉底体液说都是在此时期产生,这些学说都是对神灵医学观的否定,哲学思考逐渐代替了神学的解释,哲学家医生代替了神卜人员。由于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认识水平有限,使得人们对自然现象和人的生老病死无法做出更加科学的解释,但是,它为以后医学走上科学道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唯心的僧侣医学模式

基督教在中世纪迅速发展,为抵抗其它哲学和教派发展,上层传教士汲取希腊哲学中对其有利部分与基督教原有信仰建立成新的教义体系。英、法、意等大学在此期间设置了一系列为神学服务,为神学理论及辩护的学科,所讲授理论称为经院哲学。黑暗的中世纪,自然科学知识被扭曲,成为了神学的附属物,古希腊与古罗马的科学与文明被淹没。这个时期的医学停滞不前,甚至退步。受当时奥古斯丁原罪思想的影响,人们依赖祈祷进行疾病的治疗与健康的保护,带有不切实际色彩的点金术与返老还童灵药盛行,此时的医生为僧侣医生,有限的医学知识沦为了僧侣医学模式的牺牲品。

四、生物医学模式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十五世纪下半叶到十八世纪初是自然科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的天体运行理论以及伽利略所领导的实验科学等较为先进的科学理论,科学的进步动摇了宗教神学的自然观。牛顿力学三大定律的提出实现了近代科学的第一次综合,形成了用力和机械运动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人们用这种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生命和疾病,把人体看成是许多零件组成的机器,疾病就是机器出现故障或失灵,可以修补和完善达到健康的目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封建权威和宗教神权的统治被彻底,为科学的进步扫清了障碍,自然科学开始迅猛的发展。近代的实验科学,特别是生物科学的巨大进步使得近代医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人们对生命现象及其变化以及健康与疾病的认识,是建立在对生物科学认识基础上的,认为疾病从发生、发展、到治疗、预防,都是有生物学因素决定的。每种疾病都有特定的生物或理化因素,会给人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带来形态或化学上的变化,且这种变化是可测量的。这种建立在生物科学的基础上,强调生物科学对医学的作用的医学模式称之为生物医学模式,它认为疾病的生成是因为细胞的病变引起组织结构病变进而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建立在机械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生物医学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的进步与发展,一直沿用至今。

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755年,康德运用辩证的观点,概括综合当时的天文学、力学成就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恩格斯敏锐地预见到自然科学必然要回归到辩证思维,他在《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中首次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i20世纪2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了“机体系统理论”指出“系统的定义可以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种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ii这个理论指出,对生命现象的解释应是整体性、系统性把握的,不应将其视为单纯的机械运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同样看到了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于1977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需要新的医学模型:对生物医学的挑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应替代已经不适应医学发展要求的生物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他指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内容是“立足于生物、心理、社会等各种学科,认识疾病和健康不仅应从生物学的变量来测定,而且必须结合心理、社会因素来说明,并且必须从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水平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疾病、增进健康”iii。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三个方面综合考察人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它认为人的心理与生理、精神与躯体、机体内外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心理和社会因素也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六、结语

第7篇

【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教学 学生

初中生物课程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它与当今社会的许多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口恶性膨胀、自然资源的大量破坏、能源短缺等都密切相关,所以生物学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把生物学知识和当前的社会生活、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多关注知识在现实生活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与经济繁荣、生态安全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的联系, 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也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生物教学理应与学生生理和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无穷的探索奥秘,为学生所喜爱,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并非如此。究其原因,可能是长期以来生物教学工作者将生物教学的重点放在生物学理论上,强调中学生物课程在学科体系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学中也局限于对生物学事实和概念的记忆,学生几乎不能将他们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因而学生虽然掌握了许多理论知识,但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仍然常常束手无策。知识与智慧、知识与能力之间并没有出现应有的关联,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在课程标准下的实际教学中,生物教师应如何就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课堂教学呢?笔者对此做了一些探讨。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而人类又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个中心内容,生物学既研究人自身的构造和生理机制,又研究人和整个生物圈的相互关系。所以教学中要经常联系人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生物学知识与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从而感到生物学知识亲切、有用,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许多学生学习生物靠死记硬背,学生负担很重,效果则不佳。如果能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在新的情景中解决新问题,必然对知识有牢固的记忆和充分的理解。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提出联系我们生活的一些问题:室内的花草是不是越多越好?学生畅所欲言后,了解花草虽然能利用光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但是在没有光能的情况下会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所以室内的花草不是越多越好。因为随着天气逐渐变冷,门窗关闭,气流不畅,室内花草过夜,晚上人们入睡时,花草也在呼吸,消耗大量的氧气,造成室内氧气稀少,有损健康,学生通过讨论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了解的更加透彻。经过学生的讨论分析,解决了这样的联系实际的问题,知识的掌握更容易,同时主动思考的过程也促进了思维能力的提高。再如向学生解释清晨日出前不宜在树林或花丛中深呼吸的道理。光合作用仅在白天进行,而呼吸作用日夜不停地进行,而且夜间植物主要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空气中氧气在清晨较少,因此不宜清晨到树林或花草丛中深呼吸或体育锻炼。

2.联系自然实际

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公园、花园、动物园、庭院、路旁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土壤、生物分布都有很大的差别,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家乡的生物资源进行教学,有利于拓宽知识面,有利于学生更加了解和熟悉家乡的资源优势及资源利用上存在的不科学性,让学生意识到家乡的发展迫切需要人才,科学知识在家乡大有用武之地,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献身家乡的情感和欲望,提高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也可联系改革开放后家乡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家乡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寻求减轻污染的措施,例如废弃塑料对环境的污染-——白色污染。

3.联系生产实际

第8篇

生物学审美教育内容

充分了解和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内容,这是实施审美教育的前提。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美学因素不仅存在于其研究对象生物之中,还渗透于其理论体系的构思与表达之中。因此,生物学审美教育内容即生物学美,至少应包括自然美、科学美和人格美等。

1.自然美

自然美指的是生物的形态往往是由线条、形体、色彩、声音、运动等美学因素,按照一定的美学法则构成的,并由此形成一种自然的整体美。如同种生物的形态结构都基本相同,体现了整体一律的美学法则;植物的叶子和哺乳动物的四肢、眼、耳等都表现为左右均衡对称的美学法则;生物体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在质量和数量、时间及空间等方面可以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如动物的警戒色、大树与小草、红花与绿叶,给人以振奋、醒目和显豁的感觉,而这些美学因素也可形成调和,如动物的保护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给人以融和协调的感觉,这则是对比与调和的美学法则的体现;生物体的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这又体现了比例的美学法则;心跳、呼吸运动、细胞分裂、个体发育以及动植物随着季节转换而发生的变化等生命现象则体现了美学的节律性法则;生物的各种器官和系统在功能上的彼此配合与相互协调、形态各异的脊椎动物有着惊人相似的骨胳系统、绿色植物的输导组织与高等动物的循环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存在着微妙的相似、形形的生物与各自的生活环境之间有着奇妙的适应,这一切则都是多样性统一与和谐的美学法则的体现。

2.科学美

科学美是人类在探索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或形式,是一种观念形态的美。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实验美。它指的是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所包含的美学因素、如仪器与装置美、实验操作美、实验现象美、实验结果的表达与分析的逻辑美等。

(2)公式美。科学美还在于发现自然界的和谐和简单性,并在公式、定律和原理中完美地表达出来。如光合作用的反应式、遗传中心法则图式和能量金字塔就是用极其简单的形式表达了非常复杂的生命活动规律,它们都显示了简洁、和谐的公式美。

(3)理论美。理论美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水平,它是真与美的统一体。就其本质来说,一种理论越是能反映客观实际,它的美学价值也越大。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美学价值就比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的美学价值大。而就其表达形式来看,理论还体现出逻辑美和结构美。逻辑美指的是生物学理论体系的构思与表达都严格遵循逻辑思维的法则;结构美则指的是生物学理论体系的结构都体现着某些美学法则,如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这两个概念体现了对称的法则,而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则体现了对应的法则。

3.人格美

人格美又叫心灵美或精神美,是社会美的核心,是指人的思想、品格、志趣、情操、智慧、情感等多方面的美。教材涉及到古今中外几十位著名的生物学家,尽管他们的国籍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各人的经历不同,但在他们探索生物界的奥秘的动人事迹中都闪烁着人格美的光辉。如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不计个人名利的高尚品格;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以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美好情操等,这些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生物学审美教育目标

根据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教育原则的要求,生物学审美教育目标大致可分以下三个层次:

1.初级目标

培养学生充分感知生物学美的能力。对生物学美的感知能力是指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感官(眼、耳等)对生物学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它是获得美的感性直观和直接印象的源泉,是审美活动得以进行和展示的前提。审美教育初级目标的具体要求是:通过生物教学活动使学生克服对生物学美的无视、无闻、无觉的美盲状态,逐步形成对生物学美的敏锐而充分的感知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提高其审美的比较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识别生物学美的性质、类型、程度;另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和联想能力,以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形象性。转贴于

2.中级目标

使学生获得正确鉴别和善于欣赏生物学美的知识与能力。这是指通过生物教学活动,在学生感知生物学美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美的生物事物的形式、内容以及思想意义进行整体把握和审美评价的能力,形成他们对生物科学美的爱好。为了提高学生鉴赏生物学美的修养,就要让他们掌握较多的科学的基本思想,逐步形成审美观;还要让学生分析和评价各种形态的生物学美,这样既增进了美的鉴赏能力,又培养了对生物美的情感。

3.高级目标

培养和发展学生生物学美的创造能力与兴趣。对生物学美的创造能力,是指审美主体在感知和鉴赏生物学美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按照美的规律直接创造生物学美的能力。中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与兴趣主要是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对学生来说,生物学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体现着学生对美的创造。这是因为学生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要付出体力、智力和情感,要克服种种困难,作出很大努力,这种富于创造性的活动,必然能促进自身创造生物美的能力与兴趣。因此,为了实现审美教育的高级目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学习、实践和创造。

生物学审美教育目标的实施

人的心理结构是由认知结构、审美结构和意志结构三部分组成的。在教学活动中,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认知、情感、意识心理活动的统一,这是实施审美教育目标的心理基矗中学生物教材中充盈着丰富的美。因此,只要教师能够正确地运用美育规律,精心操作与审美有关的教学变量来调控学生的审美感受,生物学审美教育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充分估计学生的审美经验和心理承受能力;从审美的角度钻研和领悟教材,组织好教学内容;选择直观、形象而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创造热烈轻松而又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重视教态美的设计,使其更好地发挥表情达意的美感效应;板书设计科学、美观;讲课要生动,富有真情实感,通过积极、振作、饱满的情感状态感染学生;借助挂图、标本、模型和仪器等创设洋溢着生物学美的情境,能够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审美感受。

根据中学生生物学美感形式的特点,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挖掘美学因素,感知美的形象

审美教育是从对美的事物的感知开始的。除生物自然美外,生物学美并不像艺术美那样外显和鲜明,而审美教育又是一种形象化的教育,它是通过各种事物具体的、可感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来感染人的,再加上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占很大的比重,所以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从生物学知识中发掘和提炼美学因素,努力把它上升为美的形态,从而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耳濡目染,感受生物学美。如学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时,教师结合根据当地情况绘制的“能量金字塔”进行讲解,使学生感受到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一种和谐统一和均衡对称的生物学美。再如,在“绿色植物代谢”的综合复习课上,通过引导学生编制“水分代谢”“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关系的网络图,学生除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间内在的联系外,还能真切地感受到生物学知识的结构美与动态美。另外,在生物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假设、实验、数据、符号、图解、标本、模型等因素,展示生物学知识独特的结构和联系,把学生带进生物学美的意境,这样能使学生从逻辑和形象两个方面认识事物,既深化了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又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完成美的感知与积累,实现“真中显美”和“以美启真”的相互促进。

2.注意情感体验,深化美的感受

教学实践表明,审美认识是在情感的参与下完成的,仅凭借对事物的感知,所得到的美感是不深刻的,还必须在感知美的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通过对各种生物形态美的品评、鉴赏和体验,才能深化对美的形象的认识与感受。生物学美特有的若干内容比较内在含蓄,需要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做到“入境动情”,设身处地地体会教材中美的内涵,得其用心、意蕴和境界,设计好教学中对美的情感体验活动。如教师在备“环境保护”这节课时,通过查阅有关野生动植物资料,详细了解它们的生态功能,对人类的贡献以及濒危的现状,自己产生了对野生动植物的情感和美感,讲课时就能将自己的情感和教材、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在完成知识传授不断从感性向理性升华的同时,师生之间也必然迸发强烈的情感和美感的共鸣,使学生受到深刻的美的情感体验。再如,学习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后,引导学生运用该学说的观点来解释若干种生物的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适应现象的形成,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自然选择学说”内在逻辑美的体验,而且还能使学生一次又一次地从不同的角度透过生存斗争残酷无情的现象,全面地、深刻地领略生存斗争美的内涵: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展示了令人惊叹的、至臻完善的和谐统一美。以美衍趣,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美感体验,又必然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更大的兴趣。

3.鼓励学生参加审美实践,指导美的创造

第9篇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争议;高中生物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2013年6月13日,农业部批准发放了3个转基因大豆生物安全证书,使得转基因技术安全问题又一次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尤其是科普作家和网络名人之间的论战,使得转基因食品的问题,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争论。高中生物课程中在“遗传与进化”“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四个模块中分别涉及转基因科技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社会价值。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我们对于转基因也有了基本的认识。如何科学地看待转基因的争论,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高中生物的教学。

一、生物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生物学理论一直是生物教学的重点,学科体系上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更是强调的重中之重,高中生物教学仅仅局限于对生物学理论和概念的记忆。在此理念下,学生学习生物的动力就是为了高考多考几分,由于这些内容离生活太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小,更谈不上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即使在生活中遇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也难以加以科学的解释,比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等等。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生物学知识,医疗卫生、保护环境、体育运动等等,都密切与生物学相关。前面所说的转基因生物、转基因食品等名词在媒体中频繁出现,使人们对于生物学的关注度空前的提高,但是对于这些家喻户晓的名词,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其背后的生物学原理,比如转基因食品的基本原理和安全性。正是因为对于这些问题的一知半解才导致了更大的争论。如果我们从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高度来全面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将生物学教学密切联系生活,必将培养一大批具有生物学素养的公民,这对于宣传和普及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定有积极的意义。如果绝大多数人,都能基本了解转基因的问题,也必将对于我们是否接受转基因做出科学的决策,那么这个争论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二、生物学教学必须以科学与技术的普及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对于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相比世界水平,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对此我们仍然要有清醒的认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说到底还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的素质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生物教育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生物学是一门与技术紧密相连的科学,生物学的进步恰是在一次次的技术革新中持续向前的。生物技术的革新在世界范围内正如火如荼、日新月异。恰是生物学家卓越的开创精神和创新行动,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美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去探究,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让学生把已学到的生物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手段,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实现。生物学的奥秘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任何答案都不是一成不变、绝对的。我们在生物教学的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教学中举出典型的生物学事例,比如克隆羊多利的故事、转基因水稻的研究等都可给学生以科学的创新意识培育。

三、生物课堂要多样性,既要走进小课堂,又要贴近大自然

我们通常的小课堂自然就是老师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要求进行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在21世纪的前十年,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不能再拘泥于小课堂的常规形式,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所学内容。教学全媒体的概念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运用数字化多媒体,可以把相对枯燥的静态材料,转变为声、光、电为一体的动态效果,向学生展示多彩的学习内容。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动态的东西记忆尤其深刻。还以转基因问题为例,事实上转基因的争论并不是现在才有的问题,早在1994年转基因食品于美国问世之时就有了争论。网上的资料很多,真正适合学生的东西我们自己先遴选出来,然后再整合音频、图像、图形和文字等,用极其活泼或者幽默的动态画面,非常形象地呈现给学生。通过这样的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小课堂变成了无限扩展的大课堂。

当然,大自然是一切生物学知识的源泉,贴近大自然是我们获得真正的生物知识的直接途径。如今,我们的很多学生,无论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孩子,出于安全和学业等各种考虑,已经很少能直接从大自然中汲取知识,亲近大自然几乎成了一个奢望。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我组织学生一起进行了一次有目的的游园活动。世园会的展览主要以园艺花卉为主,同时有草纲园、绿业园、农艺、科学等园区,是一个盛大的生物学知识大聚会。在参观之前,要求大家先了解世园会的基本情况,然后游园中各自根据兴趣选择植物的多样性、各种花卉、药用植物、海洋生物等等方向收集资料,使他们获得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在其后的课堂上,大家互相交流,共同分享体验和收获,使学生的体验更加深刻,再加上我的适当引导,让他们既学到了教科书上的知识,还把它同生活体验联系在一起,学到了“活”的知识,取得了令人非常满意的效果。在兴趣的引导下获得真正的生物学知识,这正是我们生物教学的初衷。

第10篇

关键词:档案学;生态学;档案生态研究;述评;展望

20世纪90年代末,档案界开始关切档案生态研究,尝试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档案系列问题,初步提出了相关命题,开了档案生态研究的先河,为后期档案生态研究奠定了学术基础。今天,生态学普遍应用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成果凸显。在图书、情报、档案领域,利用生态学理论分析专业问题也不再陌生,相关概念如图书馆生态、信息生态、情报生态及档案生态、档案信息生态系统、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等被不断提及并被学术界持续关注,同时,国家各层次相关社科基金也纷纷为此研究立项,支持学术界持续、深入地开展相关研究。为此,本文将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梳理并分析档案生态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档案生态研究发轫

单纯从生态学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观之,环境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引入生态学理论的重要基点。正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全球环境问题、地区环境问题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学思想也恰好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由此,环保问题、生态安全问题、转基因问题、物种问题等,成为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相关的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相关的交叉研究层出不穷,相关的交叉成果琳琅满目。档案界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在信息生态的关注中开始关注并研究档案生态问题,提出了档案信息生态、档案文化生态、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等研究命题,为档案生态研究开了先河。

1.1生态研究及其应用。生态学(Ecology),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的一个概念:它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英语ecology是由希腊语词汇“Οικοθ”(居住在同一家庭中的人)和“Λογοθ”(学科)组成,意思是“研究居住在同一自然环境中的动物的学科”,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1] 20世纪40年代以来,生态学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研究对象与领域不断拓展,相关分支学科不断涌现。[2]生态学发展至今,其内涵和外延都有了变化,尤其是随着全球人口猛增,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不断凸显,促使当今生态学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以人类为研究主体,从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发展到人类生态系统的研究,因此,生态学的定义应当反映这种变化,把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在内。为此,在集成众多生态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邹冬生、高志强认为,当今生态学可以定义为:生态学是从系统的高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其中的生物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而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环境;[3]曹凑贵认为,生态学可定义为“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4]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生态问题成为全球问题之一,生态学也从诞生时的生物学范畴衍生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尤其是在政治学与经济学领域,生态学的应用可谓百花齐放,各类成果不胜枚举。笔者认为,生态学由自然科学进入人文社会科学,最大的功效是为人文社科提供了思维导图,使人们尝试运用生态学理论从观察自然界转移到观察社会生活,如企业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以及文化生态等。其中,生态位理论尤为明显,生态位概念揭示的是生态个体、种群和物种生存与竞争的普遍规律,该理论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被引入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成为研究人类社会巨系统中的一个分析工具。[5]

1.2档案生态研究。档案生态问题,不言而喻,正是借用生态学理论和思想,参考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积极地将生态思想引入档案学研究领域的专业学术研究,根本目的,是在拓展档案学研究视野基础上,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或者是提供思维导图。而如何去实现,如何去选择生态学的理论,怎样使得生态理论和思想与档案研究之间取得关联等,这便是档案研究者、档案从业者需要面对和思考的直接问题。随着生态学知识在图书情报档案界的应用,除图书馆生态、信息生态、情报生态研究外,档案生态研究也业已初步展开,并取得一定成果。据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档案+生态”为关键词,以“题名”为限定条件进行检索统计,截至2011年8月,显示相关文章98篇,与档案生态研究直接相关文章近20篇,其中,有关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研究最能体现档案生态研究之思想,不仅积极引用借鉴生态学知识思考档案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理念,为学术界认识和研究档案问题奠定了基础。据统计,在目前有关档案生态研究的文献中,明确提出“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有3篇,分别为薛春刚《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种金成《档案信息生态失衡问题研究》 [6]及葛翠玲的《档案信息生态失调原因探析》[7] ,其中,薛春刚一文[8]对档案信息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界定:它是指以实现档案信息的产生、积聚、传递、开发、利用等为目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秩序的由各种要素组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其组成要素有人、信息、设备及指导其运行的档案学术理论等。并指出,理想的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应该是平衡的、稳定的系统,是“人造系统”、“开放系统”以及“动态系统”,突出强调人、信息传递、环境变换在档案信息生态系统中的表现。

目前,生态学理论和知识在学术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典范之一。借鉴生态学知识开展专业研究,不仅适用于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传统人文社会学科,也同样适用于新兴社会学科。尽管档案生态研究业已开展了初步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档案生态研究仍然处于起步状态,但研究的问题深度不够,成果不多,有关专著更是鲜见。为此,笔者以为,摆在档案生态研究面前的首要问题,是进一步推动档案生态研究的开展,使得档案生态研究在广度与深度上同时得到提高,即有更多的人参与档案生态研究,更多的成果体现档案生态研究,更多的问题驱动档案生态研究。

2档案生态研究现状

通过“档案生态研究发轫”的论述,我们对档案生态研究的主题有了基本把握,也对档案生态研究的前因后果有了初步认识,为今后档案生态研究提供了参照。接下来,笔者将以传统文献综述的方式详细分析档案生态研究现状,为档案生态研究的未来提供系统的文献梳理和问题导向。

2.1文献回顾。档案作为社会存在一分子,档案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与生态有自然的内在关联,实际上,我们从传统档案管理实践来看,作为档案管理重要内容之一的“档案保护”问题,其实,涉及诸多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生物学知识和传统生态理念,这在《档案保护技术学》这门课程上得到鲜明体现。同时,告诉我们,利用生态学知识开展档案保护工作,也是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重要手段之一。前文中,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检索统计,截至2011年8月,显示相关文章98篇,其中,与档案生态研究直接相关文章近20篇。而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层面上,金波教授《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课题、卞昭玲教授《信息生态学理论与我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研究》课题,分别在2008、2010年度获得立项研究。通过分析检索出的文章,我们发现,档案生态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其中,《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9]一文,是档案界最早从生态角度开展档案研究的专业论文,作者从档案的角度,分析了农业科技档案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的系列问题,尽管,不是我们所说的档案生态研究,但对我们后期开展档案生态研究具有启发意义;而《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10]一文,应是档案生态研究的开山之作,该文旗帜鲜明地从生态学角度探讨档案信息生态问题,并首次从生态系统的高度,认识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诚如其文所说,意在“着重探讨影响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诸因素,及保持和恢复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途径”。

新世纪以来,在上世纪末研究基础上,生态思想进一步被档案学界借鉴和引用。有人撰文提出建立“生态档案馆”,[11]当然,这纯粹是从建筑生态的角度认知档案馆建设低碳、环保问题,是传统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传承;有人提出,要关注“档案生态位”, [12]分析了档案作为社会信息群中的一个子系统,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独树一帜的原因,指出,“档案,作为社会信息群中的一个子系统,……以它的真实性、开发性、系统性、滞后性等特点,区别于其他信息,而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独树一帜,并由此,形成它独特的‘生态位’――司法工作的凭证,战略决策的依据,科学研究的参考,宣传教育的凭据等”,虽然文章较短,但“标题党”效应明显,明确地将处于生态学核心理论之一的“生态位”理论引入档案学研究,并提出“档案生态位”问题,至今不乏参考意义。事实上,这已经涉及档案与其他事务之间的生态生存问题,可以说,已经很“生态”了;有人提出“生态式思想与档案馆管理制度”,[13]此文已经将生态思想贯彻深入到档案管理制度层面,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还有提到“我国档案业务工作环节的生态学考察”,[14]此文引入生态式管理理念,可以弥补传统“科学管理”的不足。生态式管理追求管理的整体功效,向一切等级制挑战,它使人生发新的潜能,使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这已经从档案业务环节内部开始了档案生态考察,为我们全面认识档案管理工作开启了新的分析视角;同时,将文化生态有关理念引入档案学研究,也成为新的研究增长点。《从文化生态学视角看档案文化市场的构建》[15]、《文化生态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16]、《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17]以及《试析档案文化的社会生态系统属性》[18]等文,这些研究,已经集中体现了档案文化生态研究的初步成果。《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建构》[19]一文,通过生态学的理念,全面引入到数字档案馆的研究中,把数字档案馆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系统分析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各生态因子及其相互关系,建构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结构模型,为数字档案馆建设与研究提供参考。而本文也正是作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编号08BTQ040)的项目成果之一。而作者近年来以课题为支柱,已经指导多篇有关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有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环境、结构、保障机制、运行机制以及评估等系列研究。南昌大学张东华则在《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及其策略研究》[20]一文中,论述了保持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的意义,分析了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失衡的表现及原因,并提出了保持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的应对策略。

2.2研究述评。纵观上述文献回顾和分析,我们看出,目前,档案生态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尤其是专著除了传统档案保护技术学教材外更是鲜见。从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来看,反映了档案生态研究在档案学学术领域受到重视,且相关课题也被提到国家层面,需要开展深度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从已有的成果分析来看,我们认为,主要研究突出表现在初步的借鉴层面,缺乏深度的专业研究且研究层面比较分散,呈现零星研究状态,缺乏系统深度研究层次。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已持续关注档案生态研究,相信随着这类以课题为中心的档案生态研究,将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成果。

笔者以为,借鉴生态学理论研究档案问题、探索档案发展等,这其实是涉及学科嫁接这一基本问题,不算创新。若想提升至创新层次,迫切需要直面“如何选择、如何关联”问题,进而回答“如何实现”,即通过学科嫁接或者理论嫁接抑或思想嫁接,最终是“为我所用”,使生态理论为档案事业作“嫁衣裳”。虽然,档案生态问题客观存在,但实际上,档案生态却仍是个新生问题,相比相关学科而言,我们的交叉研究刚刚起步,我们的专业关注还很薄弱,我们的专业视野还很狭窄。为什么说客观存在?我们知道,生态问题与环境之间息息相关,档案与环境之间关系也很密切,相关的研究也很多,但缺乏理论深度和社会高度,生态学的问世及应用为档案与环境研究提供了理论视角和思想路线。作为新生问题,只缘从生态学视野关注、研究档案问题的太少,已经提出的档案生态问题声音太弱,迫切需要档案人开始高度关注,积极研究,充分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形成档案生态理论和思想,促进档案工作发展。

3档案生态研究展望

档案生态研究,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末业已开启,在新世纪初得以全面展开,并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层面进入深入研究序列,可见,生态学与档案学之间的关联研究,业已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相关深度研究仍然缺乏,其研究空间仍然广阔,需要学人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拓展档案生态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笔者以为,在未来档案生态研究层面,可以从以下诸角度开展研究。

3.1档案事业生态环境研究。目前,档案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信息网络技术驱动下,档案事业发展呈现诸多新特点,如新领域的开拓(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与发展所带来的系列专业问题)、新环境的呈现(档案事业发展环境需要直面信息网络技术驱动下的网络社会现实环境)、新问题的困境(档案事业在“传统与现代化”的转型历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如档案信息化、档案信息资源组织、电子文件的采集与长期保存、数字档案馆等结构与功能等)等,所有这些新领域,均可归结为档案事业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学术界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究,一方面,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新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跨学科的介入拓展传统档案学研究的范围。

3.2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实际上,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理念的提出,是基于生态系统的角度观察与分析数字档案馆系列问题,而提出的跨学科性研究课题。该课题,在金波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推动下,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就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课题本身而言,我们认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理念的提出,是建立在生态系统理论对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发展的战略影响的前提下提出的全新概念,这也是近年来,生态学理论与生态系统理念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体应用的进一步发展。面对未来,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培育与发展问题至关重要,这不仅涉及数字档案馆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问题,且关切到中国档案事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全面推进与发展。我们可以从生态系统理念的角度,提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理念,并从战略上规划数字档案馆发展,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培育与发展指点迷津。可以预见,随着数字档案馆建设投入的加大和相关研究的深入,该课题将会面对更多新情况,需要学人持续跟进,从生态学、系统学角度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相关的各类问题。

3.3档案文化生态研究。目前,文化生态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据百度百科解释,文化生态核心思想有三:[21]①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显露的美好的姿态或生动的意态;②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③泛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状况和环境。档案作为人类文明的承载,它自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性,通过文化生态的引入分析档案文化生态问题。目前,档案界在档案生态研究成果中已有初步涉猎,有涉及档案文化市场研究的,如《从文化生态学视角看档案文化市场的构建》;有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角度分析的,如《文化生态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与《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以及《试析档案文化的社会生态系统属性》。这些研究,已经集中体现了档案文化生态研究的部分成果,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展开系统深入研究,从文化生态学视角,深度探讨文化属性层面的档案及档案文化与“大文化”、“文明”等关联命题。从档案自身文化属性以及文化生态研究趋势来看,系统从生态学、文化学等角度,分析档案文化生态课题具有广阔的空间,它不仅有利于拓展档案学自身研究的领域,而且,可以提升档案学研究的深度,也是传统档案文化研究的升华。

3.4档案生态管理研究。生态管理(ecosystem management,也有学者称之为“eco-management”),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成为研究和实践的热门。由于自身的复杂性,生态管理无论是作为理论还是实践至今仍处于发展中。生态管理的理论基础非常广泛,它跨越了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和系统论等学科领域。[22]生态管理思想是生态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认为“生态系统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而成的系统,对于它的管理与调控,必须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同时,受到社会、经济规律的调节和制约”,需要通过生态管理思维达到“维持依赖于自然资源的社会经济修通之间的一种平衡”。 [23]鉴于生态管理在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从生态学、系统学等多学科角度综合提出的档案生态研究命题,生态学自然对其影响深远,不仅是此概念提出的直接动因,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传统档案学学科体系中,档案管理学处于核心地位,这与档案管理活动的实践性以及档案学起源于档案管理实践密不可分。在生态思维大力引入管理实践的今天,作为管理性特征突出的档案管理实践来说,引入生态管理思想具有逻辑的合理性。我们认为,在未来档案生态研究中,引入生态管理思想渗透入档案管理实践具有必要性,借鉴生态管理理论研究档案管理活动具有实践的可行性。

档案生态研究尽管已经起步并有诸多成果问世,但学无止境,档案实践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需要学界同仁持续跟进,进一步探索档案生态研究的前沿课题,不断拓展档案生态研究领域,为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08BTQ040)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生态学 [EB] [2010-12-16]:zh.省略/wiki/%E7%94%9F%E6%80%81%E5%AD%A6.

[2]邹冬生,高志强主编.生态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6.

[3]邹冬生,高志强主编.生态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

[4]曹凑贵.生态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5]庄悦群.从生态位到可持续发展位:概念的演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4 ):1.

[6]种金成.档案信息生态失衡问题研究[J].云南档案,2011(3):53~54.

[7]葛翠玲.档案信息生态失调原因探析[J].兰台世界,2007(7下):35~37.

[8]薛春刚.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J].档案与建设,1998(4):12~14.

[9]刘越男.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J].档案学通讯,1997(4):37~40.

[10]薛春刚.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J].档案与建设,1998(4):12~14.

[11]纵浩.论生态档案馆.宿州学院学报[J].2005(1):103~104,142.

[12]吴端端.档案的“生态位”.中国档案[J].2003(7):38.

[13]李伟.生态式思想与档案馆管理制度.兰台世界[J].2005(8):85.

[14]徐欣云,黄建连.我国档案业务工作环节的生态学考察[J].档案学通讯,2009(2):26~29.

[15]吴文斌,李亚珍.从文化生态学视角看档案文化市场的构建 [J].兰台世界,2007(7上):13.

[16]陈愚.文化生态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D].成都:四川大学,2005年5月.

[17]杨道玲.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J].上海档案,2003(4):36~39.

[18]程颖.试析档案文化的社会生态系统属性[J].湖北档案,2010(10):12~14.

[19]金波,汤黎华,何伟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建构[J].档案学通讯,2010(1):54~57.

[20]张东华,鲁志华.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及其策略研究[J].湖北档案,2010(8):12~14 .

[21]百度百科.文化生态[[2011-7-13] .baike.省略/view/897522.htm.

[22]百度百科.生态管理[2011-7-14] .baike.省略/view/3601184.htm.

第11篇

关键词:自杀;形成机制;综述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自杀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彼此消长下,个人素质和应激相互作用的产物。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的学者都对自杀行为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解析,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个体自杀思想或自杀行为的产生过程,试图阐明生物、社会、心理等诸因素影响个体自杀的机制。

一、心理动力学理论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说是标准的心理动力学模型。弗洛伊德认为,人一方面具有自我保存本能和性本能,即生本能,另一方面也具有攻击与破坏的原始冲动,即死本能。弗洛伊德分别使用Eros和Thanatos来指代生本能和死本能。弗洛伊德说,生命始于无机物,所有生命的最终目的是归向死亡——种无生命的、稳定的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会永远摆脱为不断满足生物需要而进行的斗争。弗洛伊德引用叔本华的话说:“一切生命的目标都是死亡。”(P797)Shneidman认为,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自杀的意念本来就存在于人的精神结构之中。自杀是指向自己的无意识的敌意、是向自己发泄愤怒。从心理动力的角度来看,自杀是一种谋杀。因此,既然Thanatos普遍存在于人性之中,既然所有生命的最终归宿是死亡,那么,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的形式感悟到死就是一种必然。

后来,一些理论家进一步发挥了弗洛伊德的“Eros——Thanatce”理论。Eros和Thanatos的矛盾与斗争贯穿人的一生。当个人以积极的方式成长、发展的时候,Eros是其人格中的主导因素。当个人感到停滞、抑郁、无望时,Thanatos正控制着他的生命。显然,自杀者是在Thanatos的影响下思考与行动的(P42)(P33-34)(P796-797)。

受弗洛伊德的影响,Orbach提出,可以通过测定生与死对人的吸引与排斥来诊断自杀的可能性。其中,来自死的吸引力与来自生的排斥力对应于Thanatos,来自生的吸引力与来自死的排斥力对应于Eros。Eros-Thanatos的矛盾运动明确地告诉我们,虽然死亡是生命的最终归宿,但是,在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Eros占主导地位,只有在生命的最后阶段,Thanatos才能取得胜利。只要不是生命的最后阶段,我们就可以激起Eros,压倒Thanatos。Eros-Thanatos理论还明确地启发我们,不能只看到所谓的自杀危险因素,还应该看到使人免于自杀的保护性因素。在无法识别、理解和消除危险因素的时候,我们也许可以通过识别并加强保护性因素来帮助自杀者。

弗洛伊德的理论强调,只有作深度分析才能透彻理解和应对无意识中的信息,应对消耗能量的内心冲突。弗洛伊德强调人生早期的经历对形成人格的决定性作用,强调目前行为的历史原因,使人们可能忽视引发和维持行为的当前刺激,这使他的理论在用来帮助自杀者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P397)(P46-49)。

二、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对自杀的研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迪尔凯姆。在《自杀论》一书中,迪尔凯姆试图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上解释自杀的原因。他认为当个体与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自杀起因于个人在社会中经历的“适应性”。他提出了四种类型的自杀。

第一类是利己型自杀(e-goisticsuicide)。迪尔凯姆认为,处于社会中的人必须以他为之服务的社会作为生活前提,他需要一种高于自我的生活目标和意义(如教徒的生活目标是宗教信仰),西方近代个人主义的发展使个人与家庭、宗教和社会相脱离,从而使一些人感到生活空虚并失去目标。当“个人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变得松弛的时候,当个人远离社会生活、并表现出极端的个人主义的时候”这类自杀就有可能发生。

第二类自杀是利他型自杀(altruisti suicide)。这类自杀产生于过分屈从于一种社会目标和意义,与社会紧密的结合使个人失去了自主性。以欧洲军队为例,士兵的个人价值被“社会价值”所扼杀,从而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导致自杀率增高。因此,当个人过度整合于社会时,这类自杀就可能发生。利他型自杀的目的是满足社会规范的要求。

第三类自杀为失范型自杀(anomicsuicide)。这类自杀由社会混乱所导致。迪尔凯姆认为,欲望与满足欲望的手段之间的不平衡是一切生物痛苦的根源。动物的生理机制为其欲望划定了界限,而人的欲望却是无止境的,占有的越多,欲求越多,所获得的未能满足需求反而刺激了新的欲望。欲望有界限人们才会感到满足和快乐,而欲望的限定只能来自社会。正常社会所形成的等级秩序总是能够被大多数成员所接受。当社会成员认为这种等级原则合理,自己应处在某一特定阶层中,他就欣然地接受该阶层给予他的限定,欲望与手段也就有了平衡的可能。当社会发生动乱、变迁时,人们失去了种种秩序和规范,欲望与手段不协调,行为混乱而无节制,遂造成种种痛苦,导致自杀率升高。迪尔凯姆把工商业者在经济危机中的自杀现象视为此种类型的例证。

最后一类自杀是宿命型自杀(fatalisticsuicide)。迪尔凯姆认为这类自杀几乎与失范型自杀相反,它起因于社会对某一部分人的过度压抑与管制,个人失去了生活的希望。例如奴隶与囚徒的自杀率一般较高,特别是在野蛮、残暴的条件下。迪尔凯姆认为这种类型的自杀在现代社会并不常见,他没有对此作详细的讨论。

迪尔凯姆总结其自杀研究,提出了3个命题:社会人需要一个高于个人的社会目标;对这个目标所负的义务不至于使他失去自主;他的欲望应受到社会秩序一定程度的限制。在自杀原因上,迪尔凯姆并不完全否定个人生理上的因素,但认为那是次要的,社会原因才是主要的。当一个社会不能提供上述3项条件时,一些心理脆弱的个人就可能会自杀。

与各种心理学的理论相比,社会学理论考虑到了更广泛的影响因素,认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社会文化条件是影响自杀率高低的重要因素,这对自杀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假设人是主动的、理性的、决策的人。认知研究者试图通过探讨大脑加工信息的通路来了解自杀行为的发生机制。聚合优化模型(Coherence Optimization Model)强调自杀思想的形成方式,并详细地描述了个体自杀思想的形成过程。该模型提出了个体因素的九大认知单元群(cogni-tiveunitset,简称CUS),即经济认知单元群、关系认知单元群、职业认知单元群、健康认知单元群、自我认知单元群、自杀思想认知单元群、生命认知单元群、死亡认知单元群和自杀认知单元群。认知单元群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建构、评价、信仰、情感等的集合体,关注共同的内外部目标和情景。每一个认知单元群都有正极(如我是一个成功的人)和负极(如我是一个失败的人),单元群的方向取决于正负极之间力量的差异;单元群之间也存在正负相关,而且相互制约。认知单元群作为个体因素的基本组成成分,具有相对稳定性。认知单元群之间关系的方向(积极或消极关系)和程度对个体自杀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该模型认为社会因素影响着个体认知单元群的分布方式以及单元群之间的关系方式,故而影响个体自杀的比率。个体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会改变他们对生活环境的看法,此时如果采用消极的方式对待生活,如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不满意,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认知模式,从而形成自杀思想。换言之,自杀思想受个体对自我、经济地位、关系、职业、健康状况的看法,以及对生命、死亡和自杀的态度的影响。该模型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突出了认知因素在个体自杀思想形成中的作用

四、生物学理论

生物学对自杀的研究始于对抑郁与自杀关系的探讨。虽然抑郁不是自杀的同义词(有些自杀者并非处在抑郁状态),但二者之间的高度关联足以使人们去研究自杀的生物学原因。

这一科学发现是非常偶然的。上世纪50年代,许多医生使用一种叫利血平的药物来控制高血压,结果,许多病人因此而表现出抑郁的症状。通过对动物的研究发现,利血平减少了大脑中的几种神经传送物质。后来,一项长达20多年的研究发现,与抑郁有关的物质主要是神经传送物质复合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亲肾上腺素)。在某些自杀者的大脑和脑脊髓液中,发现了复合胺的含量不足。因为复合胺是一种调节情绪的物质,所以有人认为,复合胺的含量不足可能是抑郁与自杀的原因,特别是冲动型自杀的原因。研究发现,复合胺的含量不足(通过测定复合胺的代谢产物5-HIAA可以确定复合胺的含量)既与抑郁又与强烈的自杀意念有关。

此外,有人试图弄清楚遗传与自杀的关系。Blumenthal和Kupfer的研究表明,曾经有人自杀的家庭的自杀率要高于一般家庭的自杀率。血缘关系越近(例如一卵性双生儿),自杀的相关性越高。Lester在研究了双生儿与自杀之后指出:显然,一起长大的一卵性双生儿之间的自杀相关性要高于一起长大的二卵性双生儿之间的自杀相关性。虽然这样的研究还不是十分明确,但它们启发我们:自杀行为也许与某种遗传因素有关。

五、系统论模型

目前,在自杀研究中,系统论是一个不断壮大和发展的理论。它采用系统的观点了解自我调节系统,实现对内部平衡状态的控制。20世纪70年代以后,受系统论思想的影响,许多社会学、心理学工作者试图把众多影响因素结合起来,探索各个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故而形成了许多新的理论模型。系统论模型来源于医学行为科学。该模型认为,医学诊断应当考虑出现在病人过去和当前条件中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矩阵。治疗过程必须考虑各治疗方法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病人的心理社会系统。

触发(应激)—阈值(素质)自杀行为模型(Stress Diathe-sis Model)由Mann等于1999年提出,该模型认为素质是通过遗传结构与获得性易伤性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早年的创伤性生活体验、慢性疾病(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慢性酒精中毒和物质滥用及其他生物学因素等在素质的发展上起重要作用。对于自杀行为,素质因素被认为是极端重要的。个体自杀的危险性是个体素质与应急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触发因素包括急性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严重的酒精和物质滥用、有害生活事件或家庭危机,阈值涉及遗传、人格障碍、易冲动等。当个体体验到应激时,不免产生焦虑、愤怒、悲痛、沮丧及绝望等显著的生理反应;而反复和持久的创伤可增加人的易伤性,进而使应付能力受损。触发因素与阈值因素共同作用才导致个体发生自杀行为或攻击行为。

Bonner参照“触发(应激)—阈值(素质)”思路,对罪犯自杀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概括总结,提出了压力—脆弱模型(Stress Vulnerability Model)。Bonner认为自杀是“个体没有准备好、也没有获得有效处理监禁情景资源”的结果。孤独、隔离以及被人疏远等危险因素破坏了罪犯有效处理问题或事件的机制,使他们在消极生活事件面前表现得很脆弱,长此以往将会导致个体情绪失控。这些脆弱的个体在一定条件的刺激之下,将会做出自杀行为。

一个更为系统的多原因、多效应模型是生物社会心理模型(Biopsychosocial Model)。它把个体自杀的危险因素分为人口统计学与社会因素、家庭特征与童年经验、人格特征与认知风格(包括性别定向)、基因与生物学因素、精神疾病以及环境因素六部分。人口统计学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着个体自杀的预先倾向性和自杀方式;家庭特征和童年经验主要包括不良的父母—儿童关系、个体遭受身体虐待、家庭机能失调等方面,它们对个体会产生长期影响,增加个体患精神疾病的概率和做出自杀行动的危险性;人格因素和认知风格方面的某些特征可能会促使个体形成自杀意念并采取自杀行动;基因和生物学方面的某些特征会使个体在精神失调和自杀危险面前软弱无力;而环境因素(包括生活中的压力以及挫折等)会促使个体自杀或使个体以自杀的方式应对生活中的压力。生物社会心理模型认为自杀行为的产生是上述相互关联的六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12篇

【关键词】生物;学习;方法

我是一个初中生物教师,长期从事初中生物教学,我认为,如下的一些方法对初中生生物学科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一、先记忆,后理解,掌握基本知识要点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学科不一样的特点:面对生物学,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理解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这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二、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能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5.衍射记忆法

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

三、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有利于知识形成整体网络

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四、用生物学的基本观点统领生物学的学习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习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以下生物学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

生物体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

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完全适合生物领域。不论是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水平,甚至包括种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

5.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界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谓产生就是生命的起源,所谓发展就是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6.生态学观点

基本内容是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自然实际

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公园、花园、动物园、庭院、路旁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2.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

参考文献:

[1]孙合顺.浅析初中生物学习方法.新课程:教研.2011.6

第13篇

1、现代临床微生物学中对病原学诊断的基本要求包括:

(1)提供可靠的临床标本;

(2)了解正常的菌群;

(3)结合临床,准确进行实验;

(4)病原学诊断需准确、合理;

(5)微生物实验室应及时报告实验的结婚;

(6)加强对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

现代感染性疾病诊断最重要的一步为采集恰当的标本,从而要求临床医师能够获取代表感染性疾病的标本。细菌进行实验的前提是了解知晓人体的正常菌群。在做微生物实验时,应联合临床,做定性、定位和定量的实验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恰当的临床实验标本由临床医师提供,然后进行全面的讨论分析,从而更加的为患者负责。微生物室应在涂片结果,敏感结果以及最后结果出来时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对病情做有力的报告。现代临床微生物学应对各种检验项目加强质量控制,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现代临床微生物学要求参与医院感染疾病的监测、管理和控制。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作用有:加强对病原学诊断、微生物抗药性以及环境、器械的监测;加强医院的消毒与灭菌;对流行病进行试验,并加以控制。

2、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对医院感染的要求有:

(1)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监测;

(2)临床微生物室参与医院的教育工作;

(3)对消毒隔离加强管理;

(4)对抗菌性药物进行试验,快速准确试验的报告。

临床微生物室对微生物的检验对医院感染的监测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若在临床实验中发现微生物的感染问题,应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沟通,及时与控制感染的科室进行必要的联系;一般提醒临床对于病菌的来源,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菌的传播与扩散;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要经常定期抽调人员去参与医院进行的教育工作,从而更加准确的对微生物菌体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正确消毒对微生物菌体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包括正确的对消毒隔离工作进行指导和监察,并且在特殊情况下,参与对特殊耐药细菌的实验工作并制定消毒隔离的措施。临床微生物室应定期对微生物耐药性的监测结果,这将对临床的救治成功率大有帮助。现代临床微生物学在现代医学中对实际临床中的感染控制工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微生物学要求紧密结合与临床之间的关系,并且还要牢牢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对常规的微生物检验工作要快速进行,判断要准确,并且应即有速度又有质量对实验结果做出报告。临床微生物学要求实验结果与临床尽可能的相符。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要加强对教育培训的宣传,并能对在微生物实验室中实验的结果做出合理准确的解释。现代临床微生物学不仅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们,或是对医学工作者的知识更新都是极其有必要的。医院应切实加强医院内感染控制的工作,从而为服务临床做到更好的服务。利用临床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技能来进行临床微生物学的检验。临床微生物学需通过检验系统,从中了解各类微生物的特性,快速、有效的做出对病原学的诊断及微生物检验报告,为治疗、诊断措施提供强有力的科学理论依据。为医学感染控制提供病原学诊断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目的,从而达到减少、避免和控制病原体的效果。微生物实验室工作者应加强对微生物标本的提取工作,然后写出对其的研究报告,为医学临床提供帮助。现代临床微生物学的任务包括:获取标本信息,并且学会妥善保存与保护,提高对微生物的检验率。利用微生物学知识学会多种对微生物检测的方法,从中选出最佳的检测方式,还包括系统鉴定程序,以及对检测中存在的质量控制。

第14篇

关键词 《医学生物学基础》教学 探索 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要求。作为医学生物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人的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体验,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健全的人格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达到“不教”的目的,这应该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1《医学生物学基础》注重实验教学

医学生物的实验教学目的不仅是训练学生技能,培养动手能力,而且还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细胞学理论知识的联想和理解,增强学生对细胞生命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和思维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和接近当今社会人才需求的标准。为此笔者在保留少数验证性实验内容的基础上,更侧重开放性及探索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等内容。如末期主要过程是子核的形成和细胞体的分裂。曾经有人认为星纺锤体含有三种纺锤丝,即三种微管。一种是星体微管,由星体散射出的微管;二是极微管,是由两极分别向相对一级方向伸展的微管,在赤道区来自两极的极微管互相重叠。现在认为极微管可能是由星体微管伸长形成的。三是着丝点微管,与着丝点联结的微管,亦称着丝点丝或牵引丝。着丝点是在染色体的着丝粒的两侧发育出的结构。有报告说着丝点有使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的功能。无星纺锤体只有极微管与着丝点微管。核膜破裂后染色体分散于细胞质中。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其着丝点分别通过着丝点与两极相连。由于极微管和着丝微管之间的相互作用,染色体向赤道面运动。最后各种力达到平衡,染色体乃排列到赤道面上。在这个难点上,尽可能地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实验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独立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在老师的审批与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学生将从中得到启迪,能更好地理解细胞学的理论知识及生命现象。

2《医学生物学基础》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把生命教育有机融入学生活动中

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环境孕育着人类,同时人类也在影响着环境。在环境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起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摆正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联系联合国环境署的决定:从1998年开始,每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都将是“为了地球上的生命”而不再更换。我们似乎不难理解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爱,是每一个地球公民对自己、对他人、对所有生命的爱。同时结合学校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引导学生回归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进而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3结论

(1)首先了解新概念与学生原有概念的关系,在原有概念中寻找新概念的固着点,并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上位关系、下位关系、并列关系,引导学生将新概念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建立新的概念。例如“群落”这一概念是在“种群”这一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延伸、扩展形成的,其教学过程是:展示一幅生物群落图,从中找出各种生物,进而复习种群的概念,然后分析各种群之间的关系,如竞争、捕食、共生、寄生及一些间接关系,引伸出“群落”的概念。明确群落是由多个种群构成的,各种群之间必须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种群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群落也必须是指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多种生物的总和。两者间是一种从属关系,由此将群落纳入种群的认知结构中,使之形成联系。同理,在“群落”的基础上可以引伸出“生态系统”、“生物圈”等概念。然后将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揭示其内在联系。

(2)生命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只有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对医学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的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之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要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能从我做起,把学生视为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体,关注学生,关爱学生,努力创造条件发展学生,那样,我们的学校就一定能够成为实现学生生命价值的绿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焕发生命的活力,都有可能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教育的伟大,也是教育的崇高。

第15篇

[关键词]初中 生物学教学 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一种特殊的独立的教育形式。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和自我情感调控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通过内化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最终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

二、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目标内容探析

1.道德感

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是关于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思想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情感,它是与对他人和自己道德要求的需要相联系的。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和初中生的年龄、情感特点,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把初中生物教学中应培养的道德情感又细划为以下4个方面。

(1)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关心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利益,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生物学教学中有丰富、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题材和国情内容。如我国生物资源的多样性、特有的珍惜动植物种类、我国科学家在生物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等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这些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

(2)辩证唯物主义观。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我们正确认识自然、探索自然规律、推动自然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强有力的武器。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生物与环境、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生物学中辩证唯物主义内容十分丰富,如生物界的一切现象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基础;生物是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的;生物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的;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等等,都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材料。

(3)环境道德感。促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物科学,形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生态伦理学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生物的关系、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观念。

(4)行为规范道德感。促使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有关生物科学的参观、实习和生物夏令营等活动,养成尊重自然规律和遵守法纪的优良品质;促使学生养成理性思维的良好习惯,克服意气用事和我行我素等毛病,在人际交往中树立守时、守信的观念;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品质,树立群体观念,养成协作习惯。生物学中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素材是很多的,如生物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活动的顺利进行,都需要严密的组织纪律、规章制度;很多探究性实验往往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等都可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2.理智感

理智感是一个人对智能活动中发生的一切是否符合其求知的目标而产生的情感,它是与对知识和真理的需要相联系的。追求真理越执著,则人的理智感也越深厚。理智感是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一个重点。理智感目标具体内容又可细分为以下两部分。

(1)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理智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有:对学习内容表现出好奇心、新意感;对于学习中事物的矛盾或不能解决的问题,表现出怀疑与惊异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就或解决问题后的喜悦的体验─成功感;对于学习过程出现问题的焦虑感;对于解决问题的准确性的自信感以及对取得很大的进步的自豪与欢喜等等。在生物学中,关于生物科学发展的信息和热点话题,如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最新成果,沿海频繁出现的赤潮,脑科学研究的新进展等探究活动等都可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培养和了解科学方法论。科学精神是约束科学家行为的价值规范或准则,是“从科学成就和科学探索中概括衍生出来的关于人在处世行事中所具备的一种精神气质,是一种追求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认识和理解的执着的探索精神。”在生物学教学中,科学精神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促使他们健康地发展个性品质。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具体要求是:一是通过观察、实验探索事物客观规律,讲实情,说真话,不弄虚作假。二是坚信凭借自己的毅力和创造性思维与能力会发现和掌握尚未知晓的知识,并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是为了共同的信念,善于与观点相同或不同的他人团结合作。四是无私无畏地把自己的发现贡献给社会和人类。

科学态度通常是指面对实际问题能够尊重事实和服从真理的精神倾向,它是一个人的优良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态度的核心是实事求是与诚实。具体内容如下:一是根据事实判断事物,没有获得充分证据不做结论的态度。二是运用因果关系的概念观察事物,重视识别事实与理论的态度。三是根据新证据或新理论及时修正自己的意见的态度。四是不盲目、不迷信、不偏见、不固执、不弄虚作假,尊重别人意见,追求真理和服从真理的态度。五是对待课外观察、实验报告、课后练习等作业,要有一丝不苟和力求精确、精益求精的态度。

学生在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过程中则认识科学理论的特征,正确识别科学与伪科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并形成相应的探究能力和培养科学思维品质。生物科学史和科学探究活动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性质,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3.审美感

审美感是对自然、社会和艺术中各种事物是否符合其美的标准而产生的情感。它是与对美的鉴赏和创造的需要相联系的。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能够体验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外在自然美、生物体的内在和谐美、生物科学理论或模型的科学美、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人格美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美等。

《课程标准》从促进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出发,构建了包括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然而传统教学强调知识本位,其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情感目标难以达到。要落实情感教育目标,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设置情境、创造氛围,通过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在实际问题情境和人际关系中逐渐形成积极情感。

参考文献:

[1]李大光,康雪.以科学精神探寻“科学精神”.中国青年报,2000.

[2]项伯衡,郑春和.生物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