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范文

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

第1篇

中间产品与半成品运输

在物流运输上,星巴克选择和冷链要求极高、被誉为“冷链之星”的某物流公司合作,展开从原材料供应地向各门店运输的工作。星巴克采取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定期订货与定量订货结合的方法,为小食选择每日定期,而其他产品则是定量订货,即库存水平降低到安全库存以下时订购固定批量。最终产品制作销售普通门店咖啡及相关衍生品(比如文化杯)是星巴克传统供应链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环。进入中国以来,星巴克一直保持着店内点单,即时制作即时喝的销售模式,并尽量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失误,保证其价值的成倍增长。智慧供应链时代智慧供应链时代已然到来,各个行业因其各自的特点,重塑供应链,搭建更加便捷的销售渠道成为趋势。聚焦咖啡领域,星巴克要想保持一如既往的强势劲头,必须在供应链信息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如图2所示。

在途产品信息化运输

信息化运输其实依靠的是数字化连接,商品出入库依靠RFID射频识别技术,通过EPC编码系统,构成远端的信息即时传递,能够有效抑制牛鞭效应的产生,对整个供应链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里的在途产品包括了采购的原材料(生咖啡豆、生鲜牛乳等)、半成品(烘焙后的咖啡豆等)、其他原料(糖浆、调味粉等)、中间产品(浓缩固体饮料等)、其他产品(周边杯子等)。虽然在途产品种类繁多,但是并未涉及太多咖啡行业独有的物流运输要求,因此与其他餐饮业的物流运输系统升级并无太大差别;每天根据各门店的报送需求,由计划部门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对实时库存进行数据分析,决定进货量和生产量,在采购需求信息之间做到高效协同,再通过专业化的物流中心,把餐饮及时配送到各个门店,以便形成高效的供应链模式。最终产品多元化销售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下,星巴克先后在最终零售环节增设了两个服务,专星送和啡快。2018年,星巴克官方线上订餐平台——专星送正式推出。在专星送服务范围内,门店派送单系统会智能分析周边门店运能后派单,并根据实时数据为每个订单优化配送路线,确保饮品尽快配送。2019年,星巴克又增设啡快服务,致力为顾客带来便捷高效、又兼具高品质的星巴克体验。这两个服务均是基于强大的物联网支撑和云计算的数据支持,进行第三方物流的全程监控,使得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可追溯;星巴克的员工操作也是通过第三方QA进行抽查监控,保证了饮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智慧物流与大数据

智慧物流利用包括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硬件等技术以提高物流系统的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能力,对其正确应用可以造就连锁咖啡业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和更灵活的扩张模式。事实上,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咖啡消费也日益发展起来。基于大数据支撑,ERP仓储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不但能分析出具体的饮品杯数、糖浆瓶数的订购量,更能通过店铺盈利情况的数据传递,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深度的数据挖掘,自我评估出市场的饱和情况,对企业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比如,星巴克“臻选”店的酒吧设置等,就是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客户细分的拓展,开拓适应新客户群体的产品和服务,以探寻出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与此同时,星巴克打造的咖啡公园、烘焙工坊、概念店、旗舰店等,也是依靠信息系统的“智慧决策”分析出传统店铺已经足够饱和了,使得其标榜的灵活的扩张模式真正实现“灵活化”。

参考文献

[1]吴晓兵,李眩.智慧物流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2(02):44-46+54.

[2]张一鸣.智慧物流或成中国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N].中国经济时报,2021-06-25(002).

第2篇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供应链管理;课程构建

1.现代学徒制项目的背景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古老的职业训练手法,是指在职业活动中,通过师傅的传帮带,传承文化和技能。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有效实现形式。目前,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本地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下,高职教育的发展凸显出招生数量和在校生数量增长迅速、举办高职教育的学校数量和类型增多、就业率逐年提高等几个特点。但是,高职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高职教育缺乏办学特色,重理论轻技能,不注重社会实践,从而导致实践教学薄弱,缺乏专业特色。这使得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造成毕业就失业的后果。面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学结合新模式,是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2.现行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校企合作不够紧密

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等需要学校和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外,由于多数学校与企业之间未能建立长远的战略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表面,合作效果大打折扣。

2.2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

由于大多数企业没有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因此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不符。

3.实行基于现代学徒制项目的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构建

3.1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特点

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涉及产品开发、采购、生产运作、市场营销、分销、财务管理和顾客服务等。供应链是动态的网状结构,其节点包含了制造商、供应商、运输商、仓储商、零售商和顾客本身。这就对教学过程关于企业整体运作管理实训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只依靠教本和课堂讲授,学生们就无法接触到社会所需的专业领域。只有学校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依托优秀企业的现有资源,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企业岗位设计培养方案,构建供应链管理课程,才能实现与企业的共赢。

3.2产教融合,校企共育

3.2.1明确岗位需求,因材施教针对职业基础课程和职业核心课程,校企共建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智慧物流分拣实训系统虚拟仿真平台、智慧仓储实训系统虚拟仿真平台、AGV自动化设备实训系统虚拟仿真平台、无人机操作实训系统虚拟仿真平台等,全面构建“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利用现有的技术、设计、服务等平台及人才资源,全面构建数字化供应链课程。学校应针对实践课程,依托企业岗位实践资源,利用企业培训平台和数据,让学生沉浸式体验供应链岗位内容。3.2.2课中产教融合,课后工学交替在跟岗、顶岗实习环节,学生走进企业,企业导师从企业文化、业务操作、安全知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专业知识,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应根据社会需求、企业岗位(群)需求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采用“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参与实施供应链运营1+X证书制度试点,对学习者职业技能进行综合评价,如实反映学习者职业技术能力。供应链运营1+X证书着力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从学校和行业两个方面推动了供应链人才培养,推动了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向类型教育转变。校企双方可以通过真实企业背景的实践项目形成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3.3教学团队建设

校企双方应以企业岗位为导向,共同设计培养方案;企业导师应参与教学,在现代学徒制的背景下,建设“双导师”队伍;专任教师应进入企业,针对供应链管理的易变性、不定性、复杂性与模糊性等特点,以企业需求为教学内容核心,与企业导师共同学习探讨新环境下的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实时掌握供应链的行业动态,并能将行业中的应用性技能传授给学生。在现代学徒制的基础上,校企双方应共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互派骨干教师和企业的能工巧匠教授实践理论及实践课程,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企业文化、职业素养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4.结语

供应链管理课程是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内容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生产运作管理等多种学科。由于课程内容涉及综合性理论而比较抽象,相对应的实践性内容较为广泛,学生在多学科交叉的抽象学习过程中较为吃力。因此,基于现代学徒制项目的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构建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广小利.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的探讨[J].卷宗,2015(9).

[2崔发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分类与构建[J].职教论坛,2016(7).

[3]王彦梅.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商贸人才,2018(8).

[4]潘海生,田云云.奥地利现代学徒制的模块化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8(10).

[5]谭永平.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增强高职社会服务能力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6(8).

[6]赵明,肖志斌,张妹如.浅谈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导师”队伍建设[J].商贸人才,2018(9).

[7]刘红燕.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4).

[8]邢敏.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体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11).

[9]黄伟,方张平.工作导向和双境融合下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教改研究[J].高教学刊,2016(1).

[10]马顺彬,吉利梅.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的路径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3).

第3篇

Abstract: The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promote the "Intelligent City" in the country from the 12th Five-Year plan. The intelligent community is the most basic unit of intelligent city, is an important practice of the city residents to experience the intelligent city out of work.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rvice model of the intelligent community O2O. Through the study it is found that China's traditional property is facing three main problems, that is, the value of the property company is low, and the surrounding businesses do not achieve Pareto optimal, developers are difficult to obtain a sales premium.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community service of O2O should establish the whole community service supply chain with the property as the center, and the supply chain can be extended in the later operation to realize the increment.

关键词:智慧社区;O2O服务;供应链增值

Key words: intelligent community;O2O services;supply chain value added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6-0082-03

0 引言

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智慧城市,改善人居环境”,国家注重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社区生活是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社区服务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今社会的需求。《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为我们发展智慧社区O2O模式指明了方向,为解决传统社区服务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的社区服务模式。在智慧社区中,将O2O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建立以物业为中心,连接业主、物业、商户和金融机构为一个服务供应链,通过延长供应链实现价值增值,在此供应链各个主体紧密联系,解决了传统社区服务中业主满意度低,物业公司价值小等问题。

根据研究本文发现传统社区服务主要面临三方面问题。

①对传统社区自身来讲,自营服务质量差,内容单一,精细化程度低,但却面临服务成本高,物业费收取困难,物业公司整体价值低的问题。对于业主来讲,需求多样化难以实现,服务质量差,满意度低。②社区周边服务和社区居民的粘合度低,消费体验不好,业主没有享受到更高端服务(如餐饮业中外卖到家服务),物业门面房租金不高,对物业公司和商家而言都并没有实现帕累托最优。③由于物业配套设施的不完善拉低了整个社区的定位,商业性质住房和住宅性质住房档次难以提高,导致开发商后续楼盘销售困难,难以获得销售溢价价值。

1 传统社区服务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传统社区服务存在很多问题,使得业主,周边商户和开发商都没有达到满意程度。本部分主要分析问题成因,并试图找出解决方案,优化智慧社区的服务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业主对于物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网购的兴起,业主有了代收快递的需求;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人们对于线上支付更加熟悉,传统的现金交易耗时费力,线上支付生活费用会更加方便;工作,娱乐时间的增加p少了人们闲置在家的时间,要求传统社区服务(如上门维修)的时间更加精确,减少等待时间。总之,业主的需求是不断多样化,精细化的。然而传统社区服务内容单一,主要提供基本服务,对一些增值服务如代收快递,商务服务等由于自身资源、能力及人员素质的限制,服务层次低,项目少,精细化不够,缺乏高端服务,出现了业主需求多样化与物业服务内容单一之间的矛盾。并且传统社区中,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缺乏沟通监督机制,业主问题难以反馈,物业公司缺乏证据去落实责任,问题的滞留使得业主满意度低,导致物业公司物业费低且收取困难。

社区周边服务和社区居民粘合度低主要原因在于社区周边服务是各自松散的组织,缺乏资源整合。以社区周边常见的餐饮业为例讲述物业的问题。社区周边餐饮对于社区居民来说最大的优势在于距离最近,传统社区周边餐饮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提供更高端服务。如商家可能加入不同的外卖平台,居民点外卖面临较高的配送费,或者社区出于安保考虑不允许外卖进入社区内部,导致业主消费体验差。一个社区的定位除去地理位置外,社区环境,物业服务也占据了较大部分。传统物业服务的种种问题,业主满意度低,社区环境差使得社区整体定位较低,社区门面房租金低,难以吸引高质量商铺。社区后续楼盘房价难以提升,销售困难,开发商利润低。物业公司物业费用低,缺乏增值服务利润,价值低。据《2014-2018年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商业模式和市场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目前57.60%的物业服务企业仍处于微利保本的状态,10%的小型物业服务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在物业服务企业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平均利润率不断下降的情形下,物业服务企业有必要重新审视现行商业模式,认真探索成功商业模式的内在规律,并在充分挖掘物业服务专业价值的基础上,理性设计和创新未来的商业模式。

2 智慧社区O2O服务模式构建

以上分析了传统社区服务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本部分主要设计智慧社区服务模式。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本文认为O2O服务模式将成为智慧社区提供物业服务的必然趋势,通过分析现有社区提供的O2O服务发现,现有O2O模式主要以第三方技术提供方位供应链核心,未能实现社区供应链服务价值最大化。智慧社区O2O服务应以物业为中心,构建业主,物业,商户以及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供应链,既能解决传统物业面临的问题,也可以改进现有O2O模式供应链价值的的问题。

智慧社区O2O服务模式如图1所示。

①业主:业主在传统社区中是作为单个个体存在的,是相对弱势一方,邻里之间互不认识,互不联系已成为城市生活的常态。但在智慧社区中业主可以通过物业提供的社交平台――邻里圈,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加强业主之间的联系,不仅可以结实更多的朋友,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增强业主归属感,而且业主之间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群体,在与物业沟通过程中地位提高。

②物业:智慧社区的O2O服务模式一方面可以帮助物业公司提高内部员工业绩考核管理,建立严明的赏罚机制,减少人员成本。如员工考勤打卡,业主对于服务人员工作打分都可以作为物业考核的基础,而且业主监督上报事件都留有图像时间证据,物业可以落实责任到个人。通过内部考核和业主监督提升物业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另一方面物业作为整个社区供应链的中心,通过后台系统很容易获得业主和商户的大数据,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挖掘提炼信息,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提高业主满意度。

③业主与物业:传统社区中业主与物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监督渠道,两者割裂开来,业主的问题难以解决。在智慧社区中,业主通过手机APP可以将生活中的问题如楼道打扫不干净等拍照上传到上报事件中;对于基础服务如管道维修等可以线上精准预约,事后打分;生活缴费如水电费燃气费的缴纳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线上缴纳,节省时间,方便快捷。物业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简单培训,为业主提供高端定制服务,如快递代收及其他个人服务。

④物业与商户:物业公司通过整体规划,选取质量较高的商户进入社区,为业主提供全面服务,并且可以建立线上商城,给予业主一定优惠要求其减免配送费,线上下单,物流到家,方便业主,物业通过收取门面房租金及线上佣金增加利润。而且物业公司更进一步主动搜集业主购买意愿,到合适的贫困地区指导生产,集体订购,如水果蔬菜等既可以获得优惠还可以响应国家精准扶贫。

⑤物业与金融机构:物业通过向金融机构提供业主和商户的大数据,方便金融机构为业主及商户授信,为业主商户提供第三方支付通道及其他金融服务。如为业主发放信用卡,提供较为优惠的车贷房贷等贷款服务;为商户提供贷款帮助其扩大经营,实现价值链增值。

通过以上模式我们可以发现,在以物业为中心的供应链中物业公司主要提供了三方面的服务,服务平台,电商平台,社交平台。此价值链运行及增值的第一步首先是取信,提高智慧社区在社区居民中的可信性。特别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负面消息传播速度快,服务对象较为稳定,一旦失信,后续工作很难开展。所以在一些信用敏感的服务中如电商服务中物业要严格筛选,管好入口,守住社区大门。服务平台中可对员工进行简单培训,提供一些免费增值服务,推广软件APP的应用。

以物业公司为中心的社区服务供应链解决了目前社区服务的主要问题。首先,在传统社区服务中,业主满意度低,物业公司价值低,在人员、场地的成本大。在智慧社区O2O模式中,员工受到物业公司和业主的双重监督,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保障,物业公司可以减少一大笔人员支出费用。在场地费用问题中,智慧社区O2O模式很多服务线上进行,减少场地占用,社区周边服务提供了送货上门服务,距离不再是业主考虑的主要问题,物业可以扩大招商范围。O2O服务有效减少支付,扩大收入,增加了物业公司利润,是未来物业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在现有O2O模式中,第三方技术提供为供应链核心,物业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并没有主动权。数据在第三方技术提供者手中,物业很难分析业主的需要以及商舻男畔,供应链短,很难实现增值。在智慧社区O2O服务模式中,我们构建了以物业为中心的服务供应链,将业主,物业,商户,金融机构连接起来,物业公司获得业主和商户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深层次挖掘,可以得到更多有效信息,物业可以提供更多高端增值服务,能够延长供应链,实现价值增值。最后,通过分析发现以物业为中心的服务供应链实现增值主要在对于业主商户数据的挖掘,因此数据越多,挖掘信息越准确,但社区来说相对封闭,人员较少,没有大数据的支持,社区的服务只能流于形式,业主并不接受。因此我们可以将多个物业联合起来,以规模较大的物业公司为主体形成联盟,各个物业之间是相对松散的组织,但在一些项目活动如研究社区增加某项服务中可信息共享,增加项目的可行性。

3 总结

传统社区服务发展至今面临许多问题,现如今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本文认为物业O2O服务模式是未来物业公司的发展趋势,通过互联网技术打造以物业为中心的社区服务供应链,以物业为中心连接业主,商户,金融机构等上下游主体,首先取信于业主,未来延长供应链实现增值,既能够提升业主居住和生活体验,而且物业公司也能够提升服务水平和收入,实现共赢。而且不同物业公司之间可构建松散联盟,将各个社区连成片,迈出构建智慧城市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钟远晖,王朝晖,马涛,龙显军.“互联网+”时代社区O2O服务探讨[J].移动通信,2015(19).

[2]韩俊丽.基于O2O视角下的物业企业“智慧社区”服务模式构建[J].商业故事,2015(12).

[3]牟敏,程鹏.基于社区O2O的物业管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J].2016.

[4]钱志新.“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精髓[N].2015.

[5].2015中央政府报告[R].2015.

第4篇

关键词:大数据;营销渠道;创新性思维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的不断深入,大数据已影响到个别消费者,甚至是消费者的各个方面。只要消费者参与消费,此消费行为已经成为大数据的一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当前信息科技领域的新热点,以数据驱动为导向的金融、市场、战略、营销和运作管理研究和实践,将成为未来商学教育重点发展的核心领域。现阶段,国内外大数据研究主要集中于大数据对企业的影响、大数据风险控制以及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管理与创新层面。因此,利用大数据基本技术路线,构建以市场为导向,更好将商品或服务传递给顾客的营销渠道的创新思维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大数据

1.大数据的定义

“大数据是一个体量巨大、数据类别巨多的数据集,并且这样的数据集无法用传统数据库对象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它可以实时为企业撷取、管理、处理、整理数据,生成企业所需的数据资料”。对大数据的定义,目前有下列几种表述:麦肯锡咨询公司指出,大数据是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办理和说明分解,其对象的长度超出了典范数据库软件的数据调集。GartnerGroup公司则以为,大数据是必要运用一种新的模式才能具备更强决策力、洞察发明力和流程优化本领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黄升民、刘珊等(2012)认为,大数据是指那些巨细已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标准,一样平常的软件东西难以捕获、存储、办理和阐发的数据。

2.大数据的特点

对于大数据的特点,对大数据的特色,罗爱宝等(2011)以为大数据具备如下特色:(1)数据量大:凡是到达TB级的数据;(2)数据对象异常复杂:面临的繁杂数据常常不是单一类型的数据;(3)复杂形态数据。大数据的特点也受到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甚至受研究者的知识体系和知识背景的影响。所以,可能会出现多种大数据的特点的阐述。各种因素的影响是一种持续地、变化地并伴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这让研究工作变得更加有趣并且有挑战性。

三、大数据影响营销渠道

营销渠道是指主体是企业或个人,从事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移动一些货物或劳务时,达到获得这种货物或劳务素所有权,或者是帮助转移其所有权的活动。渠道的结构直接影响着渠道的控制,概括地说,“渠道的控制就是指通过对渠道的管理、考核、激励以及渠道冲突的解决等一系列措施对整个渠道系统进行的综合调控,公司建立起渠道系统,仅仅是完成了实现分销目标的第一步,而要确保公司分销目标的顺利完成,还必须对建立起来的渠道系统进行适时的渠道控制,渠道控制构成了营销渠道管理的核心内容,渠道结构及渠道的搭建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而渠道控制则贯穿于渠道系统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

1.大数据背景下营销渠道结构的影响

营销渠道结构的本质是企业或个人将其转移的货物或劳务进行任务分派,渠道功能在渠道参与者之间的剖析。大数据首要经由过程两个方面影响营销渠道的布局:一方面,通过对数据的收集,针对企业提供的商品服务的特性、定期的销售数量、区域销售情况进行分析,可对渠道结构的进行优化,实现渠道结构扁平化。另一方面,在制定渠道目标时,应本着可达到、明确、可测量、相关和有期限的原则。可改变渠道设计的思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关键在于真正了解用户及他们所使用的你的产品的状况,改善用户体验,做最适时的提醒。通过巨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以消费者为导向这两方面,影响营销渠道的表现在为实现渠道扁平化提出重要依据。特别指出,渠道结构扁平化一般理解为,主体对象为营销渠道结构所采取一种策略,基于个体消费者或企业,建立一种简洁而畅通的构造。这种渠道策略被人们接受的原因:(1)避免因中间商层级过多而引发的众多问题;(2)达到减短消费者与企业的距离的目的;(3)尽可能节省中间环节的相关(运营)成本。

2.大数据背景下对营销渠道控制的影响

针对现代企业来看,有效性的渠道控制主要是指,企业在渠道设计、规划、安排、建设、维护和协调的过程中,根据控制力大小,进行运作后取得的相应的结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渠道控制力水平的关键:渠道的忠诚度。渠道控制力主要是指两个方面:①渠道供应链条的整体控制水平;②渠道客户忠诚度的掌握能力。一方面,借助巨量数据,直接影响到期望,这种期望来自渠道链中各个客户通过合作获得的利益的多少,还来自对未来合作前景的期望。期望更多的是获取相关利益,这种利益来自,通过对渠道链条核心的整体控制,结合巨量数据的分析和共享,同时也达到渠道成员清晰,期望能达成的,渠道合作带来的利益;另一方面,大数据的应用带来精确营销,使不同层次渠道的客户能及时获取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从消费者心理角度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消费者被企业的积极关注所打动,随之客户的忠诚度不断提高,控制力也越为上升,从而不仅影响到企业市场占有率和扩张速度,而且能更好的提升渠道控制的有效性,使渠道控制力不断扩大。

(2)渠道控制的基本原则:要以顾客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渠道控制的结果与产品的细分市场有密切的相关性。分歧企业的渠道扶植、节制模式怜惜与其产物的细分市场的特色相对应立室,才能从布局上包管所冷箭渠道链的有用性,奠基终究有用出货的根本,实现对地区市场的有用笼盖。进步渠道节制结果的基本原则便是要以主顾代价最大化为方针,经由过程渠道立异、功效发育、计谋调剂、资本投入等方式,进步全部渠道代价链的办事增值本领和差异化本领。

(3)渠道控制的效率关键:协同分工为了达到提高渠道控制效率的目的,必须针对渠道链条各环节的统一协作分工,加强关注。这一方面是渠道链中,各主体关键成员间的优势相互之间的互补和各成员和对象间资源共享,有效性地取得体系外部和内部间的协同效力外,另一方面还指针对统一企业内部,在利用分歧范例的渠道过程中,持续影响细分市场的渠道分工。

四、营销渠道的创新思维

1.商品即渠道

商品更确切的说是一种消费者使用的,甚至可以进行交换的产品。可不可以在出售产品的同时,让产品附带新的功能呢?这就为产品的营销提出了新的方向。传统营销组合中,将产品和渠道作为主要的方面进行研究,在大数据背景下,产品数据的挖掘和产品的进一步利用,改变人们消费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营销组合,将商品也纳入到了营销渠道的一部分,让产品变成商品,成为营销的手段。2016年在贵阳中国大数据财产峰会上。京东CEO刘强东提出,2016年京东会公布智能冰箱,该冰箱会像机器人一样,智能的对家里的肉类和蔬菜等情况可以及时阐发,“比如缺牛奶的时候,甚至在你还没有意识到缺少某种产品时,牛奶已经送到你家了。”当然,冰箱里还有其他食物比如鸡蛋、西红柿等。刘强东总结到,销售渠道的方向的改变可以是多方面的,顺应着社会、科技发展,成为一种必然性的趋势,生活中的智能冰箱已经成了一种特殊的商品销售渠道,未来的电商和零售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变得意想不到的智能。通过各种传感器、设备工具,每天能够对家里各种蔬菜、鸡蛋、肉类、水果等日常食品,不断地对数据状态进行收集、分析,在自己消费者并没有意识到的时候,经过巨量数据分析自行下单,将所需的食物给送到消费者手中。商品自己作为一个销售的手段或方式,这好像已经不再是个新鲜的话题。跑在路上的汽车,车主还在专注驾驶时,当某个配件有磨损,汽车作为主体收到信号的同时,已下定单了,经过电商平台将配件发出直接达到消费者手中,车主甚至还不知道自己驾驶的汽车配件有磨损。这听上去好像匪夷所思,但也是确实会成为现实的事情。当然,这件事是件节省时间的好事。更甚者,在事故发生的某个瞬间,系统知道了这次碰撞,汽车坏掉的零部件自动生成需求信息,提示汽车必须要进行更换,所需产品的订单将自动生成,并完成了购买活动,节约了寻找和等待配件的时间,车主所要做的工作只要将坏了的配件进行替换就可以了。未来智能冰箱也会酿成购物的一个界面,还好比智能冰箱,改变了传统冰箱只是用来存储的功能。以是将来的购物,跟着数据手艺的不断进步,良多品牌实在并不需要一个所谓的电商平台举行发卖,商品便是一个发卖的界面和渠道。

2.智慧物流

跟着电子商务成长,物流作为渠道中的成员,职位越来越重要。随着数据分析技术的进步,智慧物流成为重要的营销渠道一部分,甚至成为营销是否成功的关键。为解决自己的吃饭需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方式,不仅仅是去餐馆吃饭,也开始用这些外送服务。在北京的三环内,一家挺小的餐馆,叉烧饭作为餐馆的招牌菜,是几位广东人做老板经营的。这么一家小店在北京数不尽数,根据小店的规模,该店主要考虑的是成本,但令人惊讶的是,该店可以提供外送,外送的是通过外卖平台。多种途径和方式的冲击下,就连吃饭的需求也可以在不经意间得到满足。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物流,是一种立异性的营销渠道思维,营销渠道本身是解决如何将产品或服务送达消费者手中的方式,智慧物流作为营销渠道中最快捷、最直接的方式,逐渐被接受并引起重视。

3.供应链管理模式巨量数据的分析

收集背景下,单个企业开始思考,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才能生存下去。单打独斗的方式已经处于劣势地位,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业务体系逐步成熟,企业思考形成怎样的团队才能处于优势地位,供应链模式犹然而生,其产业链的不断成长、成熟并完善,企业对供应链依赖的诉求越发明显。供应链管理实质就是一种集成化,通过合作形成团队的管理方法和思想,其主体的合作方式就是,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主要的活动就是计划和控制,供应链活动中的针对渠道各方主体的物体的流动、资金的流动和互联网和传统线下信息的流动。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营销的渠道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衍生出多种多样的渠道形式,消费者获取产品和服务的途径变得多种多样,如何更多的获取市场这个蛋糕,企业应以顾客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营销渠道,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

参考文献:

[1]游丰沛.天平汽车保险公司APP设计方案的调查报告[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

[2]张高峰.通过数据挖掘获得客户智能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3.

第5篇

关键词:供应链;可视化;物资监控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 supply monitoring platform based on the intelligent supply chain. According to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the material supply management of the South China Power Grid, this paper designs the platform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material supply.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project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onitoring platform provides data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tools,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material supply timeliness and accuracy,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employee satisfaction.

Keywords: Supply chain; visualization; material monitoring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电网企业既是传统企业,也是现代企业。是传统企业,表现在电网企业的建设经历了几十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历经了初创、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工具、方法和技术都在不断地更新和进步,才有了今天的辉煌的成绩。另一方面,电网企业也是现代企业。这主要表现在电网企业的投资规模大,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工程建设复杂、周期长,对项目管理和技术管理要求高;电网企业的工作岗位,均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资格和认证,对人员素质要求高。因此,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特点注定了电网企业在日常业务管理上的特殊性。

电力物资的供应具有显著的特点。电力建设工期长、工程复杂、涉及单位多。参与建设的单位既有电网企业、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还有供应商、配送商和上下游的企业,因此,就物资供应而言,如何保证在合适的时间,将正确的合格的物资、移交到正确的地点,始终是企业面临的重要事项。传统的管理方式,多依赖于人工方式,以电话、邮件、QQ等方式,跟踪和督促货物资的交付,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物资供应过程中交流的障碍,但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尚缺少全业务和全流程视角的监控,如何对全过程进行可视化的监控及数据的分析,是物资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挑战。

智慧型供应链的核心是供应链中的成员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方面实现无缝对接,高效协同,消除不对称信息孤岛,最终从根本上解决供应链效率问题。基于智慧供应链的物资供应全过程监控正在为供应链管理领域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该监控机制具借助大数据和可视化的理念,有效改善物资供应全过程的效率和透明度,确保及时、准确地掌握物资供应全过程的真实情况,可以显著提高电力物资全生命周期效率和准确性。

1.物资监控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电力物资管理是一项基础工作,牵涉到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以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内容。加强电力物资工作,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对物资采购供应过程实行有效的监控,更好地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追求物资供应的协调性与及时性、库存管理的合理性、物资质量及物资服务的优质性。

基于历史条件建设物资管理系统,实现了需求、采购、履约及出入库等基本流程管理。但仍存在如下问题:各个环节的跟踪监控机制未达到智慧型供应链的要求;未建立相应动态监控模型,未实现对各个环节的标准工作时限设计、及时预警与动态提醒以及从信息系统中取数的逻辑。为了更好地满足生产及工程物资供应需要,仅仅实现基本的流程管理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电网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对过程监控的精细化管理手段和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相应的专业创新技术手段,提高智慧供应链的物资供应全过程监控水平,实现物资供应管理各流程、各节点之间流程的高效运作及动态监控。已成为电网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满足生产及工程物资供应需要,需要建设基于智慧供应链的物资供应全过程跟踪机制建立,通过物资流程监控,物资动态指标监控,流程管理与优化,获得最快速最完善的图文和报表输出,从而使得物资供应全过程信息一目了然,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

2.物资监控的设计框架和功能

根据物资监控平台的目标和要求,需要建立物资供应全过程跟踪机制,通过信息系统的可视化业务监控,使物资供应全过程信息一目了然,现物资供应全过程动态跟踪监控,有助于实现物资供应管理的集中、规范、高效。因此,对于设计的框架规划如图1所示。

2.1 项目物资供应监控

以需求计划申报单位部门作为统计维度,以需求计划单的审批完成时间作为计算时点,统计各个专业管理部门(如基建、营销等)申报的需求、已完成需求、已下发中标通知书的、已签订合同及采购金额、已经到货、已完成供货的明细。统计需求部门申报的物资需求,供应中的明细数(以及红黄灰绿灯数);以及各个环节处理中的需求明细数。可以往下钻取对应的需求计划明细清单,如图2所示。

2.2 储备采购供应监控

以需求计划明细申报的虚拟项目作为统计维度,以需求计划单的审批完成时间作为计算时点,统计年度累计或各个月份申报的储备物资申购需求、已完成需求、已下发中标通知书的需求、已签订合同的需求、已经到货的需求、已完成供货的需求。

统计各个虚拟储备项目各个月份申报的物资需求,供应中的明细数(以及红黄灰绿灯数);以及各个环节处理中的需求。可以往下钻取对应的需求计划明细清单,如图3所示。

2.3 闲置物资可视化监控

在统计供电局的闲置物资库存,可以按照单位部门、物资类别、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闲置物资产生量、再利用量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为进一步提升闲置物资的管理提供数据分析支撑,如图4所示。

2.4 绩效指标看板

统计物资供应全过程中的物资管理指标,指标共8个,分别是:需求计划准确率、特殊需求采购率、合同签订及时率、物资采购集中度、七天准时供货率、库存储备金额占比、常规储备物资库存周转率、闲置物资再利用率,展示各指标当期的指标值、同比、环比。指标的统计周期、计算公式、取数规则以南方电网公司公布的指标卡为准。

示例(如):

指标名称:需求计划准确率

统计周期:季度

指标公式:(1-n/d)×30%+k×70%

计算逻辑:

d:物资需求计划总条目数量。在统计期间内完成采购的非框招的所有物资需求计划总条目数。

n:错误的物资需求计划条目数量。在d的范围之内,并且发生过退回的需求计划明细条目数。

K:框架协议执行率。

当k为[80%,120%]时,k=100%;

当k120%时,

k=∑所有标的[(1-|单个标的实际采购数量-该标的需求预测数量|/该标的需求预测数量)/80%]/标的总数量×100%

当k

可视化监控界面如图5所示。

2.5 业务单据办结效率监控

统计昆明供电局的关键业务单据审批的办结效率,10种单据类型包括:需求预测单、需求计划单、采购报告单、采购合同、履约问题单、到货抽检任务单、入库单、出库登记单、储备方案、闲置物资入库单。统计的维度包含单据数量、审批时长(各单位、节点)、审批完结等,如图6所示。

3.管理效果提升

以云南电网昆明局为试点应用,通过对电力物资供应的全过程监控,加强了网、省、地市(县)各级单位的纵向协同,有力地促进了智慧供应链的建设。降低了沟通的成本,提升了企业的效率,提升了员工的满意度。为南方电网物资管理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富杰.浅析电力物资管理的过程优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5):182-83.

[2]韩智海.电力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6):228.

[3]董定邦.关于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系统的构建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4):14.

[4]杨灿魁.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管理全过程决策分析体系探索[J].机电信息,2016(36):138-39.

[5]崔巍,秦东,刘富荣.电力物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2):86-87.

[6]郑勇锋,陈庆.流程监控系统在企业流程标准化中的应用实践[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6,14(4):154-59.

[7]李杨,伍常炎.电力企业供应链监控预警机制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8):67-69.

[8]李志民,赵一丁.基于工作流的大型仓库物流监控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6(6):66-69.

第6篇

[关键词]张家界旅游;旅游供应链;旅游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F5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124 ― 03

一、旅游供应链的内涵

旅游供应链的研究事实上是将制造业供应链的理论借鉴到旅游研究中来,目前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定论。代葆屏作为较早的研究者指出旅行社应该成为核心企业,实施旅游社供应链管理,构建一条既包括食、宿、行、游、购、娱各供应商在内一切前向供应商,又包括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在内的一切后向用户的链条。〔1〕此后,以旅游社为核心企业的观点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但近几年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不同意见,比如王芬提出,要构建以景区为核心的绿色旅游供应链,并将旅游供应链的内涵放大至包括垃圾处理在内的广义层面。〔2〕而彭红霞等则提出基于旅游网站的旅游供应链协调问题,事实上是要将旅游网站作为整个供应链的核心企业。

由此可见,在将制造业供应链的理论向旅游业延伸时,出现了谁来担任核心企业的分歧,笔者认为,在电子商务时代,三者均有可能。分析整个旅游供应链,其主要环节有三个:一是下游方面的流量入口,不管是传统旅游社还是现在的电子商务网站,承担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吸引消费者,也就是控制住出发地的入口;二是旅游服务供应商,要向游客提供超乎其预想之外的满意体验,就要求对旅游目的地进行深耕细作;三是旅游中间服务商,它要打包景区、酒店、餐饮、交通等多种服务项目,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促使旅游活动顺利开展,如果吸引来了游客,却没有相应的、完善的服务,那个整个链条也不会理想。因此,旅行社、景区、网站,都有可能成为旅游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关键在于谁能够尽可能多的解决以上三个问题,并具备有效的协调管理能力。

二、张家界旅游供应链存在的突出问题

1.旅游产品供给过于单一

张家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以武陵源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和黄龙洞的地下喀斯特景观为代表的天然景观集雄、奇、险、秀、幽于一体,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但也正因为此,长期以来张家界旅游发展的就是观光旅游。如今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即产品和服务单一,具体表现为景区人气火爆,但旅馆和餐饮缺乏特色,休闲娱乐设施不足,难以留住客人,产业附加值低。以丽江、桂林、凤凰、张家界四地的旅游数据进行比较,2015年,张家界的旅游人次居于首位,但是旅游收入却落后于丽江及桂林,而人均消费更落后于其周边的凤凰。这些数据折射出的是张家界旅游供给的不足,正如一些分析人员所言,张家界旅游,除了景区门票、住宿、吃饭以外,其他消费所剩无几。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政府网站公开数据

2.网站平台同质化现象严重

如今,旅游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旅游营销和销售的重要平台和入口,张家界旅游产品的信息和预订,除了通过携程、去哪儿、美团等网络平台以外,也借助了张家界各级政府、旅游社、景区所建立了一大批网站。但是就网站模式而言,网站定位基本都是B2C模式。就提供的内容来看,基本都是张家界景点的推荐、风土人情的解说、还有旅游组团信息的宣传,同质化现象严重。以旅游路线为例,不同旅游社的网站上所提供浏览景点、行程安排、价格都相差不大,区别仅在于就餐和住宿的细微差别。网站访问量不高,也不利于旅游品牌的打造。

3.核心企业地位不突出

张家界景区景点分散,经营主体多元,比较著名的企业包括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张家界天门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张家界大峡谷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张家界魅力湘西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这些景区经营者各具实力,难以从中选择一个去担任张家界旅游供应链的核心企业。

就旅行社而言,全市共有大大小小的旅游社65家,其中规模较大者包括张家界中国旅游社、张家界青年旅行社、天马国际旅行社、湖南西部国际旅行社等,但由于争者众多,难以一家独大,也无法获得规模效应。

再看张家界的旅游网站,目前建成的主要有张家界市人民政府旅游官网、张家界市旅游和外事侨务委员会官网、张家界中国旅行社官网、张家界中国青年旅行社官网、武陵源旅游官方网站等等,数量众多,但网站建设的同质化现象严重,网站访问量和注册用户人数偏低,在吸引消费者方面难以形成优势。

由此可见,张家界旅游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不明显,成员之间大多是松散的商业合作方式,难以真正起到协调管理的功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因为核心企业的缺失,才是各种旅游乱象的根源。

三、完善张家界旅游供应链的主要思路

1.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旅游业会依次向旅游休闲业、休闲旅游业的阶段发展〔3〕,相应的旅游供应链也要有所转变。张家界长期发展观光旅游,缺乏统一规划,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旅游配套不足,横向供应链发展不均衡,也就无法发挥供应链应有的合力效应。

食:张家界有富含民族特色的美食,如土家三下锅、土家腊味、酸炸鱼、糍粑、蒿子粑粑、葛根糕等,但是餐馆分布零散,大多自行选址,低水平建设,没有像丽江花马街、成都宽窄巷子、北京簋街这样的小吃街品牌,也就难以刺激餐饮消费的进一步提升。

宿:张家界酒店主要围绕商旅顾客的需求来建设,从类型上看已涵盖商务型酒店、会议型酒店、经济型酒店、连琐酒店等,但随着养生旅游、森林旅游、风情村寨旅游和户外体验旅游为代表的新型旅游业态的发展,必然催生对应的住宿需求,比如公寓式酒店、观光型酒店、长住型酒店、乡村民宿等,和传统酒店的标准化服务不同,这些住宿服务除了提供酒店的基本功能外,还应该服务于人的内心需要。

行:张家界的商业、娱乐配套集中在永定区,而景点、演出等集中在武陵源区,两区相距32公里,乘车耗时约40分钟,交通方式主要是旅游大巴、线路车、出租车或自驾。旅游大巴、线路车在自助游时的便利性不足,出租车的价格过高甚至存在宰客现象,而自驾游所需配套的停车场供应不足,这些都将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政府应出台政策,加强这些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合理安排不同区域的旅游定位。

游:目前张家界拥有森林公园?、天门山2个5A级景区,黄龙洞、宝峰湖等8个4A 级景区,还有6个3A级景区,旅游资源丰富,但也存在开发不均衡的现象。以武陵源的景区为例,国庆长假期间接待能力超负荷,严重影响旅游声誉。因此,应积极响应政府提出的“三星拱月”的全域旅游发展方案,以武陵源为核心,打造以大峡谷为主的东线旅游、以茅岩河为主轴的西线旅游、以天门山及后山为主的南线旅游,争取5年内实现景区的跨越式发展。

娱:张家界目前推出了《天门狐仙》和《魅力湘西》等人文旅游产品,打造了国际乡村音乐周这样的节庆旅游项目,近期开业了云顶会酒吧。但是要实现旅游由单一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复合型的转变,还需要广开思路,加大投入,推进一批特色项目的建设,以更好的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张家界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地,森林资源丰富,空气质量怡人,地理地貌独特,完全可以据此开发科考旅游、乡村旅游、养生旅游、森林旅游、体育旅游和户外体验等旅游产品,增强旅游的吸引力,增长游客的停留时间。

购:张家界现有的旅游商铺多以小、微型个体户门面为主,缺乏大型、集中、高品质、高品位的商超综合体,商业地标更是缺乏,加上两区地理位置上的局限,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游客的购买行为。在旅游特产方面,张家界目前的特产主要是由葛根粉、蕨粉、岩耳、杜仲茶组成的“三宝一绝”组合,多以天然、野生为卖点,在大量供货的情况下,这一卖点早已受到旅客的质疑,购物需求大打折扣。张家界应以旅游作为先导,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策划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带动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形成有特色有优势的产业集群。

2.加快智慧旅游平_的建设

智慧旅游是高智能的旅游信息化,是以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实时旅游搜索和共同解决旅游方案为目的,贯穿旅游基本要素,使旅游资源最大化的创新旅游模式。其主要内容是“一心两端三网”建设。一心就是旅游超大数据库或云计算中心,存储海量旅游信息,并提供超强计算功能,两端即服务端和使用端,三网是指物流网、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4〕

服务端面向旅游企业、政府机构、旅游中介,将其服务内容通过到中心平台,供游客使用。为了避免信息重复提交的问题,笔者认为智慧旅游平台中的旅游产品(包括景区、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纪念品等)信息及产品预订应由供应商提供,旅游中介应转换职能,主要负责活动策划和各种增值服务的开展,比如推出旅游套餐、旅游金融等。

使用端供广大游客使用,在此平台上实现导游、导览、导购和在线投诉的功能。导游就是依据游客地理位置,主动推荐周边景点、酒店、餐饮等旅游信息;导览就是景区自助导游,配以图片、文字、解说等多种形式进行服务;导购就是在线预订和支付。

3.加强核心企业的培育

按照供应链的基本理论,其一、成员企业只有在供应链整体最优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各自的最优;其二、只有核心企业才能从供应链的大局出发,引导成员企业一起为游客提供各项高效的优质服务。这两点在旅游供应链中同样适用,那究竟谁来作为张家界旅游的核心企业呢?

首先,张家界景区供应商难以成为核心企业,这主要是因为景区作为核心企业,协调的如餐饮、酒店、交通、购物都有一定的地域限制,因为一个景区的火爆,只能带动周边的食宿和其他消费,而张家界的景点众多而且地理位置分散,所以单个景区供应商无法担任整个供应链的核心企业。

其次,张家界旅行社发展为核心企业的可能性也较低。理由如下:第一,张家界旅游供应商的难以替代性,决定了他们的强势地位,比如景区风光的独特性,形成对游客的强大吸引力,这使得旅行社在与之进行的价格谈判和协调管理中往往遇到巨大难度;第二、电子商务的发展,自助游游客的增长,也使得旅行社的中介功能被弱化〔5〕;其三、张家界市旅行社众多,竞争激烈,散、弱、小、差的状况,决定了他们无法掌握资源,也难以取得话语权。

因此,核心企业只可能在网站中产生。笔者建议以建设智慧旅游为契机,打造一个具有政府监管背景的张家界旅游综合门户网站,以此作为供应链核心企业。其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实现行业的统一实时监管。通过智慧旅游“一心”平台,市内全部旅游信息整理入网,通过在线投诉功能,实现旅游管理的实时监管;第二,促成产业的优化组合。比如通过产品预订信息,可以统筹人员、物资的调配和管理。再比如通过景区门禁数据的共享等,实现景区人流量的实时监控和预警,也便于游客提前安排旅游路线。第三,实现产品的深度挖掘。通过对旅游消费大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研究游客的需求倾向和季节规律,使旅游产品的推陈出新变得更有针对性。

〔参 考 文 献〕

〔1〕代葆屏.旅行社供应链管理模式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01):19-22.

〔2〕王芬.以景区为核心的绿色旅游供应链运作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02):52-54.

〔3〕周武忠.旅游景区规划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56-60.

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物流行业;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F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6-96-2

引言

物流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新的经济形态下,物流行业应积极探索转型升级途径,变革发展模式,以满足“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需求。因此,积极探讨物流行业的发展瓶颈以及未来发展的有效策略,对实现物流行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 “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行业发展方向

目前是信息技术全面覆盖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都会逐步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行业发展必然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方向。信息化的物流包括两方面:一是指物流企业内部的管理要实现网络化,要将各个部门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目的;二是指物流配送系统要实现网络化,即物流公司要和其他相关企业可以进行信息传递,信息共享。物流网络化的实现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所以物流行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此外,计算机网络系统具有开放性与便捷性,方便物流企业与客户的有效沟通。在“互联网+”背景下,物流行业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各种信息的共享,并且网络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供应商、客户、物流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网络。物流活动双方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查询物流运输实况,减少物流运输中不必要的麻烦,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同时,物流企业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及个性需求,在合理的范围内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行业的发展瓶颈

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迅猛发展,加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物流模式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难以平衡目前多元化、个性化的客户需求,影响了物流行业的科学发展,具体表现在:①“最后一公里”问题。在“互联网+”时代,物流行业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行业内部协作程度偏差,分散性较高,导致“最后一公里”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无法准时准点地将货物送到客户手里,包裹损坏、丢失问题严重,物流服务态度偏差等,这些因素直接关系着物流行业的持续发展。同时,物流网点的布局是否合理对配送是否及时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农村地区,物流网点极少,使得农村地区无法享受便捷的物流配送服务。②供应链不畅通。物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行业的联动,例如制造业、农业等。但目前物流行业的发展过分依赖电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业的持续发展,缺乏活力的物流行业极大地限制了其l展空间。③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多是中小型的,为了减少人力成本,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大多是非专业或兼职,无法支撑企业的创新发展。另外,缺乏掌握先进信息技术的物流专业人才,对于一些现代化的物流操作系统无法进行有效的操作,利用率偏差,难以发挥这些系统的作用。

3 “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行业发展策略

“互联网+”体现了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态势,其属于创新2.0形态下的产物。在此背景下,物流行业必须结合自身的优势,优化升级发展模式,实现科学发展,满足新时期的市场发展需求。

3.1 强化物流信息化建设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就是信息化建设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在“互联网+”背景下,物流行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丰富而全面的网络资源,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来构建新的物流体系,实现物流行业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发展。同时,通过网络系统和终端设备,合理、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准时、快速地配送货物,以良好的信誉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提升物流行业的社会效益。物流信息化建设通过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与系统,来实时、动态管理和监控整个物流过程,针对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制定有效的防御方案,切实提升物流工作效率和质量。还有就是信息化的物流会拓宽覆盖范围,构建出网状的物流智能骨干体系(CSN)。通过结合物流仓储平台与基于大数据的物流信息平台,实时、动态、准确把握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向,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

3.2 优化供应链

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使用网络进行相关的交易,对物流的要求也日益精细化,突破了物流传统的运输服务,这就需要优化物流全供应链。物流行业应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云仓,并升级转型为以大数据为支持、以深度信息系统为神经的仓网格局,满足新时期的物流仓储需求,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实现物流行业的科学及持续发展。例如顺丰,布局了“仓网”,利用大数据支持的信息系统,转变了以往“多仓”模式,通过调拨全国范围内的转运能力,为电商商家提供“仓、干、配、店、柜”一站式全供应链解决方案。借助仓网可以减少自身仓库数量,通过“分仓备货”实现仓库全覆盖,并把库设置在消费者周围,缩短了配送时间,提高了配送效率,在全供应链上实现了成本最优。

3.3 加强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培养

人力资源是现在各个领域发展的核心力量,市场竞争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人才的竞争。所以,物流企业应进一步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物流企业在选聘员工是要注重考核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合格者才能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另外,物流企业还可以加强与本地区的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一来有助于为物流企业培养更多对口且专业素养较高的物流人才;二来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为更多地物流专业人才提供工作岗位。校企合作办学可以共同开发适合物流专业教学的教材,使教材内容符合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需求,为企业储备更多的物流专业人才,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物流企业还要注重培养企业内部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定期组织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活动,还可以定期举办物流研讨会,学习国外先进的物流理念及技术,将培养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高层管理人才与提高员工专业知识及技能、经营管理理念并重,为企业培养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有效促进现代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此外,物流企业还要强化员工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全面、细致的服务,提高企业的形象,为企业招揽更多的客源,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3.4 加大科技投入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物流行业发展,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我国物流行业既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还要应对国外企业的挑战。为了提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加大科技投入,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经济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流技术,构建涵盖区域内所有商业流通和仓储运输企业的网络平台,打造信息化物流企业,实现现代物流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4 结束语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物流行业必须正视自身发展存在的瓶颈,结合当下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技术,加快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优化全供应链,并加强人才的培养,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支持,还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发展战略目标,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与经济的科学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薛劭节,韩飞,宋纪恩.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仓库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11).

[2] 杨春霞.智慧物流下林安智慧商贸城建设的意义[J].铜业工程,2016(05).

[3] 郑昱,高明.打造商品数据生态系统 共享全球智慧――聚焦2016世界物联网博览会[J].条码与信息系统,2016(06).

[4] 彭景乐.论物联网中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J].中国新通信,2016(22).

[5] 党红恩.云计算与物联网在智慧城市构建中的运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6(11).

第8篇

当前金融危机宣告以美国为主的虚拟经济体系的崩溃,导致全球经济恐慌,而受经济危机所累,以中国为主的实体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两大经济增长方式都受到挫伤的今天,实业界在痛苦中应如何求索了未来经济以何种方式增长?IBM提出的“智慧的地球”又能给人们带来哪些启示呢?

2009,“危”中有“机”

傅强:前一阶段在和有些专家交流的时候,有一位专家说,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和美国穿上了一条裤子,一条腿是虚拟经济、一条腿是中国的实体经济,但是现在这两个经济同时在出事儿,由此中国原来的一些发展规律是不是被打破了?请问周教授,你认为2009年中国经济还有什么样的变数?未来的发展态势是什么?有没有什么积极的因素值得我们去重视?

周其仁:2009年当然还会有很多变数,我们专门研究经济的人也不完全知道。但是有一点是知道的,中国已经形成了高度外向的,自己内在比较粗放的这种模式,这是我们应该主动加以调整的。但是一个社会,一个经济或者一个公司,没有很大的外部压力,完成调整有时候是有难度的。

原来的模式,是中国两个三角洲生产大量的中国制造的产品到美国,赚了外汇回来,这就变成了很高的国内市场的景气变动;另一头变成了国家外汇储备,又是一个两难局面,买了这么多的美国国债,就要受它形势的影响,无论是美元币值的变化还是美元资产的变动,分分秒秒都牵动着全球最大的外汇资金。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很多中国企业对世界的理解,这是正面的。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环境的开发压力实在太大了,原有的模式导致了过度的环境压力、过度的出口,过度依赖出口市场。珠三角这次调整,虽然是冬天,但是有好处。我不是说中国应该关起门来,中国的GDP中进出口占60%-70%,在所有大国中这个数据偏高,中国有那么多的资源,这些资源变成了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买了美元资产,美元资产又在贬值。倒过来想想,这些资源我们能不能用得更好呢?所以要兼顾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

很多产品国内是有市场,但是这个市场要怎么开发出来,这是我们量近关注的问题。一张单子往外走很容易,同样一张单子在国内做难度就大了。最近远大的总裁告诉我,他的业务很有意思,六个做外销的业务员,做的销售额等于250个国内业务员做国内业务的总量。为什么一个极高,一个极低7这就是有一个商业分工的问题,也有一个商业配合的基础设施的问题,我们关注水利怎么样、政府服务怎么样、信用体系怎么样、契约承诺守信等等。但是我对今天的主题非常感兴趣,因为所有变革要有技术支撑,但不是纯技术,它和社会需要是一体的。

上一波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国内经过调整,冒出一批新兴企业,比如说阿里巴巴,它就是利用新的技术,阿里巴巴提供了一种通道,在我看来是开发国内市场。你到大街上开一家店很困难,无论是成本,费用,手续都很困难,阿里巴巴是在网上开很多店。马云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也不知道在网上年轻人会想出,发泄出这种需求。有一个年轻人在阿里巴巴上卖蚊子的标本,这种产品有市场,供不应求。这真的是匪夷所思。

傅强:其实讲蚊子标本也好,讲什么也好,我们从周教授的发言中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从“危”讲起,最后落到“机”。

“智慧的地球”,随需而出

傅强:今天的话题是有关变革。我从业以来一直在跟踪关注IBM,确实感到它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抛出一个概念,从“e-Business”、到“随需应变”、到“创新”、到“智慧的地球”。不知道概念本身或者背后是否有深刻的背景?还是IBM自己遣出来的一个名称而已?

钱大群:“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是IBM长期跟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全球市场变化而制定出来的。其实IBM每次提出一个概念,都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全世界在改变。

当前不仅是金融危机,还有很多问题对全球影响深远,比如,资本和信用危机,经济低迷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不稳定的石油价格和能源短缺,信息爆炸带来的风险与机会俱增,全球化和新兴经济,新的客户需求和商业模式,等等。这些问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需要生活在地球上的各个国家,各个阶层的人们共同去面对的;而如何通过更加“智慧”的方式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发展之道。当然,在当前这个经济萧条的寒冬时期,如何能够通过更加“智慧”的方式走出困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同时IT技术正在经历15年前“互联网”出现后的IT技术变革。在“互联网”发展的15年中,人们利用无所不在的网络将世界联系在一起。从现在起,是将IT技术深度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运用新的计算模式,把“互联网”和“物联网”结合起来,开创以前做不到的更有智慧的城市,更有智慧的电网,更有智慧的企业,使得人类文明往前走。

傅强:我特别注意到你给“智慧的地球”赋予了一个概念“互联网+物联网”。这是什么概念?

钱大群:我们对互联网很熟悉,但是我们可以透过物联网把货物或者资讯进行更有效率地传输,把这两个结合起来,你就会发现可以做到很多以前没有突破的事情,所以我们希望把互联和物联结合起来,可以开创很多新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社会提升。

用智慧的方式帮助企业

傅强:吴总是物流行业的,我知道企业转型过程是相当艰难的,比如说很多外向型的制造业,让它转向内需就会发现一切都不配套了,生产环境、销售不配套,信息系统不支撑,这个转型几乎等于重建一个企业。不知道你怎么理解“智慧的地球”的定义,怎样看待它的机会?

吴坚忠:我们这个地球所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思考能不能和环境和谐地可持续增长,这就是我对所谓的“智慧的地球”的理解。

资源是有限的,人的生活品质要不断提高,这个转换过程一定要和谐,不能耗尽也不能不平衡。物美是做零售业的,把商品从生产端根据需求给消费者。这里有一个智慧的问题,就是供应链效率要比较高。在供应链的过程中,商品损耗很多。首先第一个环节就是你对需求的把握要准,老百姓需要的东西你是否知道,你知道了以后通过物流配送来满足消费者,这个效率是很高的,这个过程中时间是不是浪费了,最根本的问题是企业是否懂得需求。我们最近在做SAP,就是通过需求驱动我们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以前我们都是先生产出来,然后推销,卖不掉就变成库存,库存损耗以后就折价卖掉,这是生产驱动的,这不是智慧的方式,应该是需

求通过我们的流通引导生产。如果这个链条能够做得更好,我相信在商品的供应链过程中效率就会提高。

高新民:其实在克林顿执政的时候美国副总统提出过“数字地球”,现在我们提出了信息化,我经常讲信息化本质不仅仅是运行环节、不仅仅是办公自动化,不仅仅是互联网,本质上是挖掘这个社会的智慧的潜力,发挥智慧的生产要素。人除了体力要素外还有智力要素,社会的智慧要素不仅仅是人的智力要素,每个事情的运作都有它的流程,流程中也有智慧的因素,所以“智慧的地球”是最接近我们提出的推进信息化本质内涵的一个概念。

如果说智慧的地球更接近于信息化本身,那它确确实实是我们国家改变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一个最重要,最现实的战略措施和途径。为什么?因为我们是生活在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商业竞争、企业竞争,市场竞争。靠什么?就是靠信息化,或者靠“智慧的地球”的理念支撑经济,社会、企业、政府、甚至包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要加以改变。信息化本身要融合到各个领域里,推进它的智能化或者智慧化。

傅强:因为胡锤先生任职的机构是标准的公共服务机构,您怎样看待“智慧的地球”对于会共服务的影响?

胡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在万物中都是主体,但是信息技术打造的技术平台,使人们跨越时空的阻隔,将异地异时的各种信息尽收眼底,人们因此更容易洞悉事物的发展规律,并采用更加智慧的方法去应对各种问题,让人类所主宰的地球更加智慧。

在“智慧的地球”的建构中,博物馆的责任是提供文化资源。文化反映了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博物馆是收藏和展示人类历史文化“物证”的场所。在实体博物馆的基础上建立的数字博物馆,就是将博物馆蕴藏的历史文化信息以诺言、文字、图片、影像等等各种载体形式,通过信息技术平台进行广域传播,突破地域,时空的阻隔,放大实体博物馆的作用,帮助更多的人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轨迹,用更加理智的方法来应对当前发生的问题,这个过程本身又可以推动文化的发展。当然,在博物馆内部也存在借鉴,引入当下计算机业界在物流管理、仓储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安全管理等事务管理领域已经相对成熟的相关计算机技术,建立博物馆内部管理信息平台,提升博物馆的管理工作效率。

市场经济也需要智慧的计划

傅强:IT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责任来推动工业化的进程,更大程度还是在社会方面推动社会的变革。有时候我觉得,即使没有这场美国的经济危机,中国很多企业的发展方式也真的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刚才吴总在表述自己观点的时候谈到一个希望,希望从客户端更好地了解需求,这样再谈物流、配货,然后在后端又可以指导相应的生产。听完后我第一个反应是:这是不是回到计划经济?“智慧地球”的提出打破很多行业界面,会不会让大家理解成再往下运行,大家都讲计划和分配,反而让市场失去了活力?

吴坚忠:人们生活需求很多,是要用“看不见的手”的价值取向来控制整个社会过程。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有计划还是很重要的。举一个例子,刚才说零售业过程中有大量库存,大量的食品损耗。比如,北京有六七百家店,假如所有的员工卖可乐或者卖苹果,就根据每个店的销售发订单。订单汇总以后给供应商,你把货供过来。可能几百个员工天天在订货,每一个人为的判断,他们的思维,思考能力就会影响订单。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整,还有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这时候订单可能有的时候太多,有的时候太少,供不应求影响销售。这样就出现经常在高库存和低库存之间控制,有很多食品是要过期的,即使从供应商到物流,到店铺,最后卖给消费者的过程中,如果做不好就会有很多生产出来的商品浪费掉。

现在我们引进了ERP系统,通过所有店铺数据的处理,我们做出一个预测,认为这时候消费者需要这个产品,在未来三天当中需要什么,我们在这个基础上下订单,这个订单给供应商以后,送到我们的物流中心,再配送到商店。我们比较起来,订单不合理或者高库存的情况大大减少。这样一点点减少就会产生零售业在供应链过程中的浪费减少30%左右,我认为社会财富就会产生。这也是我们有效利用有限资源的一种办法,从企业来说可以更有计划性,从社会来说市场化能够提供很好地配置。

周其仁:市场经济从来不反对计划,一个企业甚至大型企业怎么可能没有计划?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差别在什么地方?计划经济是用强制手段控制,市场经济是没有人可以有这个控制,你怎么猜、你怎么理解顾客的需求,不能定他每个月一定吃多少,这是差别所在。计划经济的失败不在于它的计划性,计划经济的计划性很差,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都在调整。计划经济最大的问题是强制性,不恰当地运用了国家权力深入到消费细节当中。市场竞争怎么可以没有计划性?要有很强的计划性,但是不能强制。别人买你多少东西?这个只能自己去猜。我们观察全世界最厉害的公司,并不是光猜你有什么需求,要影响你的需求,比如说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个概念,不过就是影响而已,不能强制别人接受,其他公司可以提出别的概念。

“智慧的地球”带来什么

傅强:大家可以看到,其实现在的市场经济,应该是在动态的过程中帮助企业提升计划,控制一些新的变革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大家觉得“智慧的地球”的提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有何必要性?能解决哪些社会上和企业上“遭遇的现实问题”?

钱大群:我认为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建设“智慧的地球”是当务之急。我们先看资源问题,现有的油井中只能提取20%-30%的石油;在中国约有1/3以上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流,加剧了可利用水资源不足。再看供应链,由于供应链低下,消费品和零售行业每年损失约为400亿美元。还有食品安全和医疗卫生方面,美国一个国家,每年就出现220万起由于手写处方导致的配药错误:这些触目惊心的问题,亟待解决。

对于这些问题,IBM也在进行认真思考,并且已经在努力进行探索和实践,比如智慧的医疗;IBM正在帮助主动医疗网监控美国38个州的1.2万多家诊所,为超过200万病人提供注射液、疫苗及其他药品的适当运输网络。主动医疗网采用IBM软件降低治疗费用高达90%,降低病人,诊所应用费用达60%。

智慧的交通:IBM正在与布里斯班、伦敦、新加坡及斯德哥尔摩合作建设更为智能化的交通系统。通过一系列措施,斯德哥尔摩交通流量已减少20%,污染物排放降低12%,每天新增4万人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智慧的追踪系统:IBM与挪威的Matiq公司正在开发一套更先进的食物追踪解决方案,它采用RFID(射

频识别)技术,从农场、供应环节到超市上架,全程追踪肉类和禽类食物,以确保食品保持最佳状态。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只有把实体世界和数据世界融合在一起,才能把世界变得更加智慧。

傅强:“智慧的地球”在真正运用过程中,会给我们某些方面的工作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请问胡锤老师,从文化的留存和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你怎么看待“智慧的地球”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胡锤:我们在国外调查的时候,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故宫,没有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的人也不会浏览博物馆的信息,对信息的获取自然有屏障。观众头脑中固有的知识框架和博物馆的实物认知是有差距的,而且博物馆展出面积不断扩大和展陈品的繁多,给观众带来体力和精力上的疲劳,都会造成观众认知度的下降。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对博物馆所展示的文化现象的关注都不一样。

关注博物馆的人群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普通的浏览者,一类是具有相当文化知识的爱好者,另一类是文化学者和从事某一方面研究的专家 这三类人对于博物馆文化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浏览者希望看到各种炫技的画面,爱好者希望得到线索明晰的文物知识,而学者和专家关注的是文物本身解释出来的文化现象。因此,不同的信息内容,不同的编排形式,不同的载体形式和信息提供的时机都会影响受众的接受程度。

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文化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使博物馆有条件满足普通浏览者,一般参现者和专家,学者的不同文化需求。怎样有的放矢地提供文化信息是数字博物馆建设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傅强:社会提供文化资源,如果借助IT以后,可以更广泛地为社会文化进行相关的传播。

胡锤:常规博物馆只能在占地位置来传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受众。但是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以后,可以在广度,深度上提供很大的传播。但是在信息建造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传播信息的准确。博物馆是一个物证机构,就怕信息传播过程中以讹传讹。但是博物馆信息化工作中怎么保证传达的信息是准确的,这是我们工作中争论最多的事情。博物馆是一件件具体的藏品,作为“物证”来展现文化现象的,“物证”的作用就是防止以讹传讹而产生的认识偏差,这也是实体博物馆存在的意义。而通过数字博物馆收藏和传播的文物言息大多是经过“采”、“编”的信息,是“二手”信息,因此难免不带个人的主观色彩通过数字平台的广域传播、放大,很可能误导受众。

采编过程中怎么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包括我们和数字图书馆之间、数字档案馆之间的定位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考虑比较多的事情。当然我们也希望计算机技术来帮助我们进行广域的传播。但是怎么客观记录这些文化的现象,物证的记录,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技术和装备。

傅强:前一段北京市政府也在谈企业转型,由制造业大量向服务业转型。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变化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我甚至产生了怀疑,中国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很难真正地改变,怎幺办?中国后30年的变革之路到底是什么样的?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转化,IT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高新民:最近新成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一个观点,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既是工业化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也是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性补充。现在我们还是依靠制造业,国民经济的税收等各方面,制造业是功不可没的。要推动现代服务业,但是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后GDP怎么增长,这就产生了一个循环。我们现在制造产品在国际上有大量的竞争,但是我们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发展到高附加值的竞争力,高附加值的竞争力怎么转移?台湾的施振荣早就提出了“微笑曲线”,从研发设计、加工、组装、销售、真正高端的附加值在两端。制造业是很多环节组成的,实际上我们做的制造业就是加工,是附加值最低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调整,制造业的服务化里真正的信息化或者说智慧化是起到关键性作用的。

通往“智慧的地球”的路径

傅强:其实我们在座嘉宾的企业也有“智慧的地球”的例子。比如说物美,前一阶段他们一个很小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比较大的应用问题。2008年的福娃由于销量很大,生产量更大,导致福娃有很多积压。物美采取了一个简单的信息技术,在结账的时候,在POS机上有一个提醒,多少钱以后加十元就可以得到福娃赠品。这可能比以前智慧一些,不知道钱总你怎幺看待这样一个身边的例子?“智慧的地球”这个概念很大,但它会不会就在我们身边?真正做智慧的企业用什么样的方法和路径,到底大家如何操作才能达到这样的变革?

钱大群:这个例子很生动,在POS结账的时候就可以顺便把这个福娃送出去,解决存货很高的问题。事实上利润也很好,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刚才我们谈智慧的观念就是,今天在前端可以有很多智慧的点,使得企业的信息可以接轨,利用这样的观念或者业务可以有不同的做法,提升它的方式和竞争力。

在开创通往“智慧的地球”这一美好远景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如何解答四个关键的问题:

新锐洞察:面对无数个信息孤岛式的爆炸性数据增长,我们需要获得崭新的智能和洞察,利用众多来源提供的丰富实时信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智能运作:我们需要开发和设计新的业务和流程需求,实现在灵活和动态流程支持下的聪明的运营和运作,达到全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第9篇

摘 要: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农产品绿色供应链出现的新领域,它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物流模式新变化,为生鲜农产品物流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机会。在对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南京市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现有运作模式的例证分析,对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进行探讨,并从建立和完善相关体系、完善政府提供法制的规范和保障、建立支持绿色供应链的网络化信息系统平台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我国实行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进程。然而,由于我国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起步较晚的原因,导致其技术及管理水平发展缓慢,并且一些农业生产企业往往建立农产品供应链不是以自己的国情为根据,而是盲目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最终导致产业链的崩溃,企业的倒闭。本文以南京市为例,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运作模式,以期构建新的运作模式来实现对已有资源的高效整合。

一、现有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运作的局限性分析

农产品供应链的每一环,都涉及到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目前,农产品供应链主要包括农户、生产加工企业、批发市场、超市和消费者。在对南京农产品物流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现状如图1所示。

农产品物流模式通常包括以下环节:农产品产地、农产品生产者、批发零售市场、销售商和消费者。在整个物流链中,初级农产品(未加工)的销售占大多数,导致流通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在时间效率上不能适应鲜活农产品销售的形式,所以相当多的农产品由于价格和数量的不对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农产品物流中发现的几个主要问题如下:

1.发展不完全的批发市场。主要体现在:一、农产品物流设施不完善、物流设备落后,比如冷库的建设;二、由于对农产品的保鲜处理比较落后,农产品又是非标准化的,导致无法公开和公正司法拍卖,只能实现现货交易,贸易方式比较落后;三、由于发展不健全,所以电子商务的信息化水平也相对较低,信息技术有待加强。

2.农产品安全成本高。体现在单个农产品体积小,所以操作上的不规范难以监控,再加上缺乏统一的质量检测标准,农产品的安全检测不过关,导致的种种问题将直接造成农产品成本的提高,所以作为主要销售平台的农贸市场更要保障好农产品的安全问题。

3.农业物流处于无序状态。农产品生产者尚未充分参与农产品供应链,处于被动地位,再加上对商品意识的缺乏,缺乏营销观念、不注重信息的传播、不注意货物的包装、不注重品牌的发展,导致一种无序状态农产品物流。

4.供应链节点间的信息流不畅通。中国的农产品生产企业间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企业与企业之间供应链上的信息不通畅,对我国农业物流的发展形成阻碍。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运作模式例证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1.南京市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现状

最突出的问题在于价格控制,供应链基础设施也有待完善。在每年十月和十一月本应是南京城区大部分蔬菜优惠幅度大的月份,秋天蔬菜比较长得快,尤其是南京自己产的叶菜类,这个时间段刚好市场上多见。在十月份,南京本地蔬菜的售价是大约为4.69元/公斤,尽管比九月份的平均售价5元/公斤有所下跌,但十月份的阴雨使得南京本地产的蔬菜售价不断往上涨,矮脚黄青菜曾卖到十四元每公斤。十一月份以后,连绵不断的阵雨和不经意来袭的冷空气,蔬菜的正常生长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根据所观测数据显示,十二月份三十个蔬菜观测的品种售价为5.22元/公斤,其中大约二十二个品种往上爬,大概八个品种往下降。

所有观测的数据表明,南京市r产品供应链在销售过程中对价格的控制不到位,说明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加工、配送、储存等增值环节还没有充分完善。另外,从国家层面说,我国的现在实施的宏观调控重点是在工业上而非农业,因为农业的生产情况变化非常大。与此同时,我国对农业生产的调控比较落后,缺乏前瞻性,例如:很多都是对生产中出现的情况问题进行修补。这也正是我国农产品价格涨幅不定的最主要原因。

2.南京市实施农产品绿色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就江宁众彩的智慧公共物流市场模式而言,南京周边的农村经济相对薄弱,基础设施也不完善。农产品物流基于绿色供应链下,如果要发展,必须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挣脱束缚。通常情况下,物流高效稳定的运转依托物流基础设施的支撑,想要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解决后期生产减损的问题,就得多多引进先进的农业供应链产业化技术。大到农业企业小到农村合作社,对他们自主培育品牌的热情要多多支持,这样才能在探索的道路上挖掘出市场的实际需求,从而提高农产品供需,增加销售额。在南京高淳、溧水和六合等地区,农村农业信息网还不健全,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当前,信息技术不断朝着智能化网络的发展方向发展,为农业信息化提供了前进的动力;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和农业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不断发展向前。

3.南京市进一步实施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运作模式应采取的措施

(1)完善郊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生产地要购置农产品加工设施,如果具备加工能力,将大大提高生产者的收入;其次,要规范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及评定程序,在检测农药残留的同时对农产品的质量定级检测,便于日后更好地管理,也是对消费者健康的保障。

(2)加快建设农产品智慧服务“大数据”平台。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在互联网上进行最有效的沟通,生产者、市场和客户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统一的绿色供应链数据管理库,农业信息网络成为了加快信息传递的纽带,为生产者和客户提供交流平台,整顿农产品原材料从采购到销售这整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对系统进行整理和完善。

(3)推进逆向物流的发展。对农产品的回收再利用,除了避免资源浪费,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除了秸秆还田,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出现的废弃物也可以变废为宝,重新进入到生产资料的循环中去。

(4)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的构建

为加快现代物流与电商的融合,将构建更先进的农业物流信息网络管理体系,扩大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了提高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将建立以农业种植为基础,注重农产品的质量把控、农民收入的提高的运作模式。图2所示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

三、电子商务背景下的我国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的对策分析

1.建立和完善相关体系

首先,我国目前关于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规范,要想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清理,首先得熟悉现在的形势和发展需要,才能完善并规范相关的作业流程以及加工工艺。同时,工商、药检、环保、质检等联合执法,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全过程进行检查,尤其是对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事件要彻查严查。其次,要将工作主线定为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找出并解决当前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全面推动农业经济的各项工作。最后,要完善检验检疫防控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信息统计和监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2.加强政府对法制的规范和保障

国家应对绿色供应链企业的政策实施有所A斜,并制定有关政策进行支持和加强干预,促进绿色农产品供应链的健康发展。国际上,对外我们应该制定自己的绿色贸易壁垒,在进口国外农产品的同时,也要保护自己国家的本土产品,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农信社工作队伍,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法。多多宣传政策创新,充分利用现有的资金渠道建设寻求新的投资,增加农业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撑,加快形成跨境一体化建设,实现双赢局面。

3.建立支持绿色供应链的网络化信息系统平台

政府以及相关机构应当积极建设绿色资源数据库,分析并提供绿色制造、绿色管理技术、绿色交通和其他相关信息资源,为绿色供应链的有效实施提供信息和情报支持,完善市场服务和监管体系,完善软硬件产品的检验和检验体系。推动智能报警、精密生产、精准营销等体系,利用大数据,加速整个过程包括原材料采购的建立,质量安全,生产加工,包装,仓储,可追溯系统的分布。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整合环境等信息,实现数据与信息的共享。

参考文献:

[1]张D,马林.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构建与实践[J].改革与开放,2016,(07).

[2]李平荣.浅谈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的对策与建议[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0).

第10篇

【关键词】供应链;知识管理

1.概述

供应链知识管理一般认为是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管理过程,是供应链节点企业运用集体智慧,通过获取、共享和运用存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显性和隐形知识,使其产生协同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知识创新与运用效率,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过程。

现阶段,供应链做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和创造价值的一个重要源泉。通过协调与整合不同企业的互补资源,可以使成员企业学习和掌握企业外部的先进知识,从而提高组织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的创新能力。因此,对于供应链中的任何企业来说,解决好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图1-1.1 供应链知识管理架构

2.供应链管理中的知识管理

供应链中的知识除了企业内部知识以外还包括存在于供应链中的企业外部知识,供应链知识管理的范围也从单个企业扩展到企业之间,增加了企业边界、文化冲突、激励手段等影响知识管理水平的因素.因此,需要认识和了解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内涵。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就是对整个供应链中各参与组织与部门之间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目的是通过优化提高所有相关过程的速度和确定性,最大化所有相关过程的净增加值,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与效益。进入21世纪以后,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日渐成为竞争力的一大关键要素,知识的更新和传播速度加快,产生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管理的成败,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高低。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说,知识已经成为继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以外的重要因素。在供应链上实施知识管理,指的是将知识作为一种资产来进行管理,结合供应链所有参与企业的智慧,通过对供应链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系统开发、整合和利用,来改善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创新能力、反应能力和运作效率,以加强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中实施知识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知识创新和运用的效率,使知识在各成员之间进行知识的协调与共享,达到最优状态。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有助于企业与合作伙伴共同创建良好的知识运作环境,通过鼓励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实现延伸的知识管理。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知识管理网络,涵盖供应链上的供应商、顾客及其他合作伙伴,借助网络实施知识信息共享交流,帮助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交易等活动中获得先机。

2.1 供应链知识管理的内容

供应链知识管理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从供应链企业内部来看,知识管理包括对知识的获取、加工、传播与运用的管理。具体包括构建企业内部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营造尊重知识并学习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企业的资产来管理;从供应链中的各企业之间来看,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知识的共享与传播,以帮助整个供应链知识水平形成良好的协调和提高,从而加强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建立有利于供应链知识管理的环境。具体包括:在供应链各成员间建立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支持知识交流共享的企业联盟,在成员间进行知识交流和文化沟通,开展系统的知识教育与培训等。其中,知识在成员间的共享与交流是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知识的共享与交流有利于知识在整个供应链中运用的效率,同时知识在成员间的共享与传播由于成员间在业务上的互补性,有利于知识的创新效率的提高。

2.2 供应链知识管理的特点

供应链知识管理的特点包括:知识来源广泛性,知识主体多元化。

单个企业进行的知识管理对象是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所拥有的知识,而供应链上的知识则是来源于链上所有相关企业的所有部门,可能还包括技术支持中心的相关机构和技术咨询机构。知识主体从一个企业内所有员工,扩展到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所有员工及其客户,和技术支持中心的相关人员。知识管理中涉及人员的多元性和知识源的广泛性,导致供应链中的知识规模巨大。

2.3 知识管理的复杂性

在实行单个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时,管理者能够借助企业制度及企业文化来保证管理的有效性,但是在进行供应链知识管理时,由于各成员企业及其员工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企业文化,给知识管理增加了难度。要实现供应链的知识共享,就要在保证成员企业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供应链知识的无缝连接。既要维护成员企业各自的企业文化,又要在供应链上形成具有共同基础的文化联盟,并鼓励各成员企业的员工贡献自己的知识,参与到供应链的知识流动中来。这些具体的管理手段,都比单个企业的知识管理难度明显增大。

2.4 供应链知识管理的策略

(1)建立信息系统

支持知识管理知识的共享与传播是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核心,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的方式是在供应链内建立知识交流的信息网络,将各成员的知识源通过网络联系起来。信息系统作为知识管理的物质技术基础,包括企业的外部网、内部网、知识库、电子数据库及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整个系统应当涵盖供应链中常用的知识和技术,并介绍相关成员企业和专家的情况,借助于多种形式的沟通工具如电子邮件、实时通讯、电话会议等,来实现链上知识的交流共享。完善的设施,能保证企业实现知识获取,有助于推动链中的企业迅速、准确地收集和传递有关商业数据。这样成员企业能够迅速地调整和组织自己的生产,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方式来满足合作伙伴的生产需要,最终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消费者的需要。建设信息系统还使得供应链中所有企业的员工,可以跨越时空和组织界限的限制,进行学习和交流,进而提高企业及整条供应链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供应链中的企业可随时同其他企业、有关专家及相关人员进行讨论,以获取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企业间则可进行共享知识,并实现企业间知识的整合和相互利用。

(2)建设共享知识库

知识库的作用主要是供应链的成员将各自现有的知识识别、分类,进行加工和提炼,形成系统的、不断发展的知识资产。由于隐形知识往往涉及到企业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难以实现共享,因此在知识库中存储的主要是显形知识。通过对显性知识的有序整理、统一编码,在知识库中形成有效的检索查找功能,促进知识的交流使用。

企业学习和掌握外部知供应链中的知识共享与转移就是各节点企业传播和交换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并相互转化和反复提炼,以增强各企业知识的相容性。

3.结论

供应链知识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供应链企业知识创新和运用的效率,协调和优化成员间的知识水平,扩大供应链的知识容量,增强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实现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必须有实施的理论框架和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管理系统为保障。

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设计院应对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学习、知识共享与转移、知识吸收能力等进行研讨,并进行知识储备,为客户将来的要求提供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美]Ronald.Ballou著.王晓东,胡瑞娟等译.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第2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M].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第11篇

——IBM 董事长、总裁及首席执行官彭明盛

IBM,即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自1911年创立至今已历经了百年岁月。这样一家鼎鼎大名的企业,时至今日它依然保持着四个“最”的辉煌实力——全球最大的IT服务提供商、世界最大的外包提供商、世界最大的咨询提供商、世界最大的产品支持服务公司。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世界经济爆炸式大发展,IBM以其超前的技术、出色的管理和独树一帜的产品始终引领着全球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与时俱进,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之中,使责任与效益完美融合,满足了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行业用户对信息处理的全方位需求。

“沃森哲学效应”

IBM公司创建之初,老托马斯·沃森为公司制定了三条纲领准则,这三条准则奠定了IBM“责任文化”的精髓,贯穿于IBM公司每一步战略行动规划与每一项政策实施中,也贯穿于每个IBM员工心中。其内容为:必须尊重个人;必须尽可能给予顾客最好的服务;必须追求优异的工作表现。

作为全球信息产业巨头,我们先从IBM网站的用户体验上来看其中的“沃森哲学”效应:

打开IBM网站,界面简洁、操作简单易行,并且可进行各种语言的选择。产品、服务、解决方案三大板块一目了然,不需要下滑鼠标便可以将想要的内容进行查看,真正做到了“傻瓜”般简单实用。

同时,网站所提供的服务涵盖业务咨询、IT、外包、培训、融资租赁等各个行业,大而全的前提下却依然做到了条理清晰,并提供阅读器、可保存、发送邮件、分享下载等,每一个贴心的细节都在践行三条准则,都是公司从优异向完美深化的具现。

再单看这三条准则:“尊重个人”与企业社会责任内涵中的“尊重人权”“尊重员工”“尊重合作伙伴”这三项不谋而合,也是公司以人为本的纲领。IBM公司里没有自动晋升与调薪之说,晋升调薪靠工作成绩而定,晋升时永远在自己公司员工中挑选;就算经济不景气,IBM都能很好地通过让员工再培训,而后调整新工作的方式来使所有员工不致失业;对于供应链的合作伙伴,IBM要求合作共赢,对供应商进行尽职的社会责任审计和监督;即使对待同行竞争对象,公司也要求任何一位IBM员工都不可诽谤或贬抑竞争对手,销售时只能推销自已产品的长处,不可攻击他人产品的弱点….

“尽可能给予顾客最好的服务”,这条原则明确了企业要以顾客为导向,对顾客、未来可能的顾客即消费者这一利益相关者应承担社会责任。IBM公司规定,无论顾客有任何问题,必须在24小时之内解决,如果不能立即解决,也要给顾客一个圆满的答复;顾客打电话要求服务,在一个小时之内要派人去服务;IBM的专家们随时在电话旁等着提供服务或解决软件方面的问题;任何一个IBM新零件,一定要比原先换下来的好,而且也要比市场上同级产品好。

“追求优异的工作表现”,不断追求优异的信念使IBM公司在产品与服务方面始终保持高品质水准,对社会责任方面的应尽之责做了最好的诠释。公司设立了许多满足工作要求的指数;定期抽样检查市场以设立服务的品质;公司挑选员工时一般是由全国最好的大学挑选最优秀的学生,之后让他们接受公司的密集训练课程;同辈竞相学习争取更加的工作业绩…..这些都保证了IBM从人才储备到产品品质的一系列卓越性。

正是这貌似简单的三条准则,与及时有力的技术革新、灵活多变的市场销售技巧、庞大的财力后盾共同造就了IBM公司的辉煌,使它成为不可复制的商业典范。

成功的“当地人主义”

对一个跨国公司而言,如何有效地拓展海外事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为此,蓝色巨人IBM制定了“当地人主义”战略,把公司的科技优势与社会责任很好地结合起来,并做到可持续实行,在每个海外市场都以“当地人”的心态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而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IBM公司一向看重教育事业,他们引领全球教育创新革命,并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他们开展了“爱心献社区”公益活动,通过一个个基于网络的解决方案,由十几万训练有素的高水平IBM员工组成全球性志愿者队伍,以世界水平的先进技术和值得信赖的专业知识,为那些需要知识和技能的地方机构和学校提供专业性的帮助。

2008年4月,IBM宣布了 “企业全球服务志愿队”计划。企业全球服务志愿队,是 IBM 的一项创新计划,派遣最优秀的员工前往成长中市场,将科技力量和志愿者自身专业特长相结合,以调研培训和咨询服务等方式与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人展开合作,为全球各地经济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和建议,从而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另外,IBM全球公众事业合作部公益捐赠合作项目中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全球网格大同盟。全球网格大同盟通过对全球数百万台闲置在家和工作场所的计算机的协调管理,建立一个稳定而灵活的计算网格,向研究人员提供免费的计算力资源以解决困惑人类的各种问题,此项目一经推出便在全球引起了剧烈的反响。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愿意将没能被充分运用的计算力贡献出来,造福全人类。

具体到IBM中国公司,自1979年深植中国以来,IBM便积极推进它的“当地人主义”战略,秉承做优秀企业公民的信念,利用自身的领先技术优势,致力于各项公共事业,为中国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转型升级,构建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IBM的前任CEO郭士纳先生所言,IBM怀着对中国的承诺,为中国建立一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信息技术公司。它设在中国,为中国人服务,有朝一日也为全世界服务。IBM中国公司必将会成为“中国的IBM公司”,成为中国经济的一部分。

在员工方面,无论是薪酬制度、员工福利、全球劳动力多样主动性、学习计划,还是交流渠道,IBM都尽可能采取一切措施留住全世界的顶尖人才并激发其潜能。如:薪酬制度注重员工的工作结果,而非工作过程和工作年限;“福利管理系统”因地制宜,施行伤害和疾病管理,建立员工互助医疗计划等。

在教育领域,IBM作为首个与教育部及中国高校展开全面合作的跨国公司,多年来始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中国源源不断地培养着人才。

1984年, IBM为中国高校捐赠了一系列计算机设备硬件和软件。1995年,教育部-IBM高校合作项目启动,至今IBM已向中国教育机构无偿提供了超过人民币15.6亿元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及服务。

2001年,IBM将在全球范围内陆续执行并取得好评的项目——“小小探索者”引入到中国。该项目旨在帮助幼教工作者完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学习知识,为迎接更高层次的教育做好准备。

2004年,IBM在中国开展“基础教育创新教学”项目,充分结合中国的现状及需求,指导并鼓励中小学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成为终生学习者。

为缩小中国教育界的数字鸿沟,IBM建立了“蓝天”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为了更有效利用世界各地建立起的探索科学的网络通道,IBM实施了“放眼看科学”项目;为鼓励更多女性投身于科学领域、进入信息科技行业,IBM举办了“科技异彩”夏令营…..

在慈善领域,IBM 的网页灵活浏览辅助技术帮助老年人和有视力障碍的人更轻松使用互联网,并举办了“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 推动全社会对信息无障碍的关注和行动;

2003年11月,IBM中国公司启动“爱心献社区”项目,通过IBM的内部网络鼓励并协助IBM员工更好地参与志愿者活动。该项目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包括为特殊教育学校组织活动日、为科技馆提供志愿者服务、参加红粉笔支教和青年成就组织支教、通过网络为大学生担当辅导员等。

在环保领域,IBM致力于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领导者,重点关注减少自身企业运营及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运用领先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来帮助客户和合作伙伴来实现环保目标。他们通过节约能源、气候保护、污染防治、产品管理、供应商环境问题评估、审计制度等,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绿色革命。

2007年5月,IBM公司宣布启动“绿色创新工程”计划,以显著提升企业的IT能效水平,该计划主要包括:通过采用新的产品和服务,帮助IBM及其客户大幅度降低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改造全球的商业和公共技术基础设施并使其成为“绿色”数据中心。

同时,IBM积极参与“地球仪小时”等全球公益组织活动,践行节能减排,使用再生能源,开发节能产品,为高能效数据中心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从 1990-2007年,IBM 每年通过节能措施减少 31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公司199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5%-同时节省 3.1亿美元成本。

另外,IBM发表《绿色中国》白皮书,针对如何采用创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优化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中国企业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正在面对环保及能效挑战的中国及中国企业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共建“智慧地球”

智慧互联,大势所趋。当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竞争力的企业、和谐社会、能源有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等五大主题是中国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重心,而整个世界范围内也正在经历着一场经济与技术的智慧互联。

IBM推出“智慧地球”,旨在使用先进信息技术改善商业运作和公共服务,即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 “物联网”,并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智慧”状态。IBM公司通过CSR战略使公司与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建立友好的关系,对系统和流程实现智能化的方法来共建智慧地球,实现智慧的商业、金融、交通、供应链等。

智慧的医疗系统:IBM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将允许医生们从多个位置和系统来接入全部的医史信息,通过将新旧诊治结果进行比较,医生能够更加轻松地发现病变趋势,从而对病人的治疗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将众多系统中的医学数据整合到个人病历中,实现信息共享;病患记录均采用标准化术语,以便医生可以快速整理数据、了解数据模式,从而确保所有医生和研究人员均使用相同语言…..

智慧的交通系统:IBM智慧交通系统,以智能化提升运能和利用率,减少拥堵。在智慧交通系统中,可以动态调整时刻表,以应对因天气导致的停运状况;并拥有自我诊断子系统,减少延误。它的智慧传感器,能检测出潜在问题,也可以进行自我监控、监控供应链,并分析乘客的出行模式,以便将环境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智慧的能源系统:IBM 智慧能源系统能有效解决能源企业普遍存在的数据收集体系残缺、通信体系兼容性差等问题,建立起可自测、自愈的智能电网,实现更智慧的电力供给和配送;利用智能计量管理系统,帮助能源行业向服务模式转型;IBM智能核电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解决方案,不但能够支持接入绿色能源,还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排量,实现节能减排,从而成为能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12篇

【关键词】港口物流;集装箱;RFID技术;智慧港口

一、港口物流与RFID技术概述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区位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以临港产业为基础,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发展物流产业链形式的综合港口服务模式。

近些年,在“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及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国内港口向创新化、科技化、智能化的“智慧港口”转变的改革势在必行。即港口更趋于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并涉及到云计算、传感网、物联网、决策分析优化等智慧技术手段及各个方面的创新,其中RFID技术备受关注。

RFID全称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网络识别目标并读写、传输相关数据,是一种无需系统与目标直接接触的通信技术,其具有穿透性强、安全性高、存储容量大、抗污染能力与耐久性强、使用寿命长、体积小型化等技术优势。广泛应用于门禁和安全管理系统、服装生产线和物流与供应链系统、港口集装箱的管理等方面。

二、国内港口物流中RFID的应用现状

(一)基于RFID技术的自动识别系统

1.集装箱电子标签自动识别。以RFID技术为基础应用于国内港口集装箱运输的自动识别系统可以高效地完成集装箱信息的采集与识别、定位、基本信息处理过程。集装箱运输与存放的关键环节与集装箱货轮上都可放置RFID标签。该系统适合应用于集装箱港区的进出道口、查验箱区、岸边桥吊、装拆箱点等工作环境下的读写设备上。

集装箱电子标签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使得每一个集装箱都拥有自己的序列号,能够自动识别集装箱的基本信息,实时监控集装箱状态,保证港口的集装箱装卸搬运效率,适应特殊条件下的作业需求等优势。

2.RFID集装箱电子闸口系统。RFID集装箱电子闸口系统由RFID电子车牌自动识别系统、电子地磅系统、集装箱号自动识别系统、集中监控系统、海关接口等部分组成,满足港口码头集装箱进出港作业要求。该系统集车辆管理系统、集装箱管理系统、人员管理系统于一身,可方便、快速地实现交通控制、箱号识别、车号识别、集装箱管理等一体化港口物流服务。

(二)RFID系统无线传输通信

港口无线通信一般是指远距离信息通讯和数据整合处理。电子标签一般布置到重要的码头道口、桥吊、龙门吊、集装箱搬运车等设备上。例如:进场前,港口信息收集中心的员工通过手持终端将与集装箱有关的动态信息存储到电子标签中,并将所储信息以EDI文本格式发送到联网数据库。在堆场作业场合,叉车、龙门吊、堆高机等进行装卸作业活动时,附着在机械设备上的阅读器自动读取被装卸物品的标签信息并接受来自信息平台的指挥,校验无误后按信息平台要求实施起吊作业。

(三)集装箱信息数据交换

通过RFID系统的数据采集与交换将集装箱的基本信息、车辆管理信息、人员管理信息等即时发送给港口信息中心交换系统。以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支撑,以无线数据传输系统为载体,通过数据交换与共享,可提供运输车辆与集装箱历史和当前状态的查询,进出道口操作纪录的统计,堆场集装箱存放位置与实时状态的记录、审核、查询等,有利于运输车辆规范化管理,道口与堆场自动化管理,单证的无纸化操作与集装箱供应链信息的实时化、透明化管理。

三、港口物流中RFID应用问题及分析

当前国内采用的条形码和数码摄像软件识别等技术在识别距离、可靠性、跟踪定位和信息储存等方面并不能使港口企业管理实现全面信息化,为国内港口发展战略服务。然而通过在物流活动过程中广泛采用RFID技术,能够实现对货物自动识别和实时跟踪,消除错、漏现象,减少不必要投入,节约成本,保证物流过程中商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透明度和运行效率,提升港口物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服务水平,便于企业对其物流活动进行管理,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服务,使其真正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但是其应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与条形码相比,要发挥RFID的高效率,需要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撑,因此在推广RFID运用的同时要兼顾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的推广;二是标准化问题。各国间RFID标准各异,不利于港港之间信息交换与多式联运,阻碍了物流一体化、电子化发展,使信息化的应用只能局限于特定区域、港口。因此加快制定国际统一RFID标准,促进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很有必要;三是成本问题。我国因RFID系统的市场与技术等因素很难形成有效的市场规模,导致成本高。政府可在科研攻坚与政策鼓励的基础上兼顾推广,产学研相结合以降低成本;四是安全与可靠性问题。运输过程中货物、数据的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企业的商业机密一旦被非法截获,还可能涉及违法犯罪行为。这一问题则要求RFID的技术攻坚予以巩固加强。

四、总结

以自动识别,数据传输、交换、处理为基础的RFID系统的运用对港口集装箱管理、港口信息处理、系统资源管理等方面作业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近些年,以国际化、规模化、系统化为目标的高度整合的“大物流”体系及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的“增值物流”、技术密集型的“智能港”、“虚拟物流链控制中心”成为当前国内港口物流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抓住“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实现向“智慧港口”转型发展,是国内港口发展的重大机遇。当前,如何把RFID技术与国内港口物流充分结合,更大限度地发挥其自动识别、无线传输、信息交换等智慧功能依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杜明军.大连港建设第五代物联网智慧港口发展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2]张驰.“互联网+”背景下天津港建设智慧港口发展模式研究[J].天津科技,2015,(10).

第13篇

千余物管精英来交流

峰会当日,来自广东深圳、东莞、惠州、清远、顺德等10多个城市的物业管理精英及北京、贵州、湖南、湖北、广西、天津、重庆、山东等1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物业同行欣然应约,包括保利物业、华润置地、中航物业、中粮地产、深业集团等国内100多个品牌物业管理服务机构也都派员参加,现场参会人员突破1000人,全场座无虚席。

科技创新产品闪耀现场

这场聚焦传统物业管理模式改革的峰会吸引了多家智慧社区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亮相。来自硅谷的Thoms Wyatt来到现场,为参会人员展示Beam远程监控机器人。机器人由谷歌引擎架构师Scott hassan开发,其结合视频会议和灵活移动硬件的特色,可提高社区工作沟通的有效性和效率,可实现一人远程操控多台机器人,代替传统的物业人员进行社区巡检工作,从长期上节省人员成本费用。

在峰会现场,外形酷酷的自动扫地机完成办公区间的清洁工作后,物联网智能系统可以将扫地机的使用情况报告给用户,以达到精细化管理;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门禁系统相结合,“刷脸”成为住户开启大门的新方式,整个开门过程不到一秒;现场还有智能指纹门锁、智能停车识别系统等集合了新兴物联网技术的科技创新产品,公共安防及智能化设施升级更新为社区用户的人生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据了解,这些智慧社区的应用场景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全国各地的现代社区管理中。

行业专家现场思维碰撞

相比于上届峰会,2016 GMIC+智慧社区国际峰会的主题更加新颖鲜明,不仅有来自国内外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更有实力派专家阵容现场传道。

作为东道主的美国人工智能专家、富卡科技CEO黄彤元表示,当前视频监控、对讲设备、计算机等智能设备已经在物业管理中被广泛应用,依托认知科技建立起来的人类行为数据模型库,可将从人脸识别、语言对讲、智能停车等各种应用场景中采集来的数据源,进行分析解剖,从而打通智慧社区的数据链应用通道。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沈建忠指出,“滴滴打车向我们揭示了,在这个世界上财富的创造并不是你拥有多少资源,而是你整合资源的能力。而社区正是做共享经济的天然市场,它所具有的社区资源包括人、财、物等,虽然物业服务企业不拥有这些资源的所有权,但可以整合利用它,为智慧社区建设创造价值。物业服务企业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顺势而为,主动参与到这场伟大的变革中。如果居功自傲,躺在智慧社区快车上被动分享红利,迟早要被淘汰。互联网与传统物业的跨界融合是必然的,只有充分发挥和融合资本,智慧社区建设才能产生1+1>2的效益”。

智慧社区让居民生活更美好

第14篇

关键词:供应链 存货管理

一、引言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综合环境下,企业的成本与收益的权衡与控制,是各个企业关注的焦点。存货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存货管理的研究十分必要而且有意义。

以往的存货管理研究文献中,零库存模式、内部控制模式角度的研究已经很多,但这些研究中,多是涉及“点”的研究,即只注重控制采购成本与存储成本的总成本最低问题,研究局限于一个节点上成本的控制,并没有从“链”的整体角度,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顾客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内,从整体上协调,以获得存货管理的最佳模式。“存货管理与供应链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焦点之一正是存货管理”(Giannoccaro et al.,2003)。所以,本文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对存货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一梳理,以期为相关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国内研究现状

较早时期,库存控制的研究有:对于需求不确定性的供应链库存控制的研究(潘文安, 2004), 信息不对称下的供应链的库存协调(苏菊宁、赵小惠和杨水利,2004), 注重供应链的协调与合作下, 供应链库存协调与优化(柳键、马士华,2004)等。

基于供应链的存货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工作流技术、物流技术的集成。这种管理策略打破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存货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广泛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制造商与供应商、零售商、分销商乃至用户整合成一个整体,通过各节点间有效的信息传递实现整体效率的提高和存货成本的降低(杨智慧,2007)。一体化的供应链嵌入存货管理中,从供应商开始至最终消费者为止,所有环节都会影响存货的管理。基于供应链的存货管理模式受到很多企业的“热宠”,但国内企业真正在实施这一完整供应链体系下存货管理的企业却很少,海尔是为数不多的成功实施企业之一,该文作者从整体环境、企业的管理水平、信息支持技术、思维方式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国内实施的局限性。

于云波(2012年)从供应链模式下存货供需关系和信息技术角度阐述了当前供应链模式下存货管理的问题。企业针对某种产品的订货提前期和对于市场的预期会影响存货的供需关系。订货提前期预估的过长会导致存货短缺,增加存货短缺成本;预估的过短会造成存货积压,增加储存成本。同样,对于市场的预期过低,则造成供不应求,造成存货短缺成本;对于市场预期过高,则造成供大于求,存货积压,增加储存和过时成本。另外,考虑当前我国不同企业的信息技术完善程度不同,很少有企业拥有强大完善的信息技术支持系统,因此,“零库存”的存货管理模式实施有很大的难度。

纵观国内的研究发现,虽然很多学者注意到了基于供应链下的存货管理比单纯的就存货管理一个节点来考虑整体成本更为科学,但国内学者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文字性的阐述上,很少或是极少有人对究竟怎么计算、考虑哪些因素、遵循怎样的公式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订货量、保持多少的安全库存量等具体层面的内容进行研究。

三、国外研究现状

Ford W.Harris在1915年提出经典的经济批量订货模型,说明了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之间的权衡。该模型有一系列的假定:(1)需求速度是恒定的,每天需求D件产品;(2)订货批量每次固定订货Q件;(3)仓库每次订货都会发生一个固定成本;(4)库存持有成本;(5)提前期为零;(6)初始库存为零;(7)计划期无限长。另外要求一个仓库面临一个单一产品的稳定需求。基于这一系列的假设,在现实的应用中是不现实的,后来的学者对于假定条件的放松得到了许多改进后的新模型。

目前国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供应链库存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综合这些研究成果,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生产/库存系统、库存/配送系统、生产――库存――配送系统、库存分配(Allocation)系统、供应商选择系统。生产/库存系统通常采用多级库存模型加以描述,在需求确定和随时间变化情况下主要采用动态规划方法(Crowston,1973)、边界条件法(Schwartz 和Schrage,1975)和拉格朗日边界条件放松法(Afentakis和Gavish,1986)对装配型生产/库存问题进行研究。目前,对配送网络中的库存控制主要研究对象是优化决策结构,其基本假设是需求已知且是稳定的,目标是最小化订货成本和存储成本。生产――库存――配送系统是上述两种系统的综合,相对生产/库存系统和库存/配送系统而言,生产――库存――配送系统要复杂得多,因而研究文献也相对较少。Stefan Minner et al.(2003)从供应链中有多个供应商的情况阐述了存货管理模型。通过回顾多个供应商选择的存货模型,分析了其对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以及从供应商竞争的战略决策和寻求全球资源供应下经营的灵活性以及为了降低或是避免缺货角度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资产的专用性、资源分配的全球性、企业发展速度都会对企业存货管理决策产生影响。

Alev Taskin Gumus et al.(2009)考虑在多层级的供应链中时间的随机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需求的不确定性、商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原材料供应的不确定性等),提出了存货管理框架和“确定与随机”成本模型。存货管理架构是一个三层级(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的树形供应系统,每一层级都含有多个仓储点,每一层级都为其下一层级供货,其存货来源于上一层级。框架的形成步骤为:第一,分别建立确定性(TG-D)模型和随机(TG-S)模型;第二,通过神经模糊计算确定确定性需求、交货提前期和加速成本变量,通过数学计算或访谈供应链中成员的方法确定其他变量;第三,通过组织网络和总供应链成本计算确定变量因素的激励部分;第四,评估结果。

Ruggero Golini n, MatteoKalchschmidt (2011)认为,企业国际化水平增加,资源供应的全球性致使存货企业必须提升其处理与不同国家供应商之间关系的能力。与供应商地理位置的距离会增加存货量,因为长距离和不确定性因素加大了。作者基于这一考虑,通过实证研究,得到结论,资源的全球性会增加企业存货量,会引致企业实行供应商一体化,供应商一体化的实行会降低企业的存货量,因而,通过实行上游一体化来降低企业库存是可行的,会增加企业的效益。

Narendra Agrawal,Stephen A. Smith(2013)认为,由于当地经济水平、文化背景、人口构成等因素的不同导致消费者所需求的产品差异很大,因此零售店所需的产品品种也会不同。多变性和差异性会带来存货管理的挑战。基于此,作者从零售链多样化需求的角度对存货管理的最优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动态随机模型,确定总的订货量和各个时期不同商店最优的库存分配水平。

纵观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研究的范围和深度较之国内学者广和深。研究大部分是从供应链中一个部分切入,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很多具体的管理模型,这值得国内学者借鉴。但通过文献梳理,我们也会发现,虽然是基于供应链的存货管理研究,但没有学者从整条供应链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直至最终顾客的供应链分析研究还未涉及到,因此,这也为我们以后研究确定了很好的方向。

四、总结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我们发现供应链管理是企业从整体上全面协调管理某一环节的统筹管理工具,站在企业整体利益角度去实现各个环节的管理,其中存货管理正是其中一个环节,这种点、面结合的管理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因此,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深入做此方面的研究还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王冲,夏远强.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研究综述[J].价值工程,2006,(3).

2. 杨志慧.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存货管理策略[J].财会通讯,2007,(10).

3. 于云波.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的企业存货管理问题探讨[J].物流技术,2012,(12).

4. 董晶莹.内部控制视角下存货管理模式分析[J].财会通讯,2012,(4).

5. Ilaria Giannoccaro,Pierpaolo Pontrandolfo, Barbara Scozzi,A fuzzy echelon approach for inventory management in supply chain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3,(149):185-196.

6. Stefan Minner,Multiple-supplier inventory model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A review [J].Int. J. Production Economics,2003,(81-82):265-279.

7. Alev Taskin Gumus,Ali Fuat Guneri,A multi-echelon inventory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stochastic and fuzzy supply chains[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5 5655 575.

8. Ruggero Golini n,MatteoKalchschmidt ,Moderating the impact of global sourcing on inventories through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Int. J. Production Economics,2011,(133):8694.

9. Narendra Agrawal,Stephen A. Smith ,Optimal inventory management for a retail chain with diverse store demand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3,(225):393403.

第15篇

?P键词: 智慧物流;仿真教学软件;教学思考

Key words: intelligent logistics;application of simulation software;teaching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8-0295-02

0 引言

2016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文件,将发展智慧物流作为一项国家政策。根据该实施意见,国家支持物流企业建设智能化立体仓库,应用智能化物流装备提升仓储、运输、分拣、包装等作业效率和仓储管理水平等[1]。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智慧物流将成为物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201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230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达11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2]。智慧物流的出现,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物流更需要对智能物流流程、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仓、干、配的柔性自动化等熟悉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2]。普通高校物流专业的大学生成为物流企业需求人才的重要资源。然而,现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智慧物流对人才的需求要求存在失衡。多数大学毕业生只懂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实操技能。

如何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物流作业的实际操作技能,已是当务之急。物流实操技能包含诸多方面,如条形码设计、叉车使用、自动化拣选、包装、物流软件使用以及配送线路规划设计等等。以Flexsim为代表的物流仿真软件具有立体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物流实践模拟的功能,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在使用物流仿真软件方面的实操技能。邱建伟以Flexsim仿真软件应用为例,分析了解决物流系统的“瓶颈”问题[3]。王瑞亮利用Flexsim仿真软件进行教学实践,表明基于Flexsim开发的物流仿真软件可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4]。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其他物流仿真软件在物流课程的教学中的效果[5][6]。本文侧重于在智慧物流背景下重点分析物流仿真软件教学模式和物流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作用。

1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创新

在智慧物流背景下,尤其受教育主体是95后大学生,需要创新物流专业的教学模式以满足他们得需求。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1 情境化数字教学模式

以情境化数字资源为内容,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是满足数字时代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教师运用交互智能PAD进行授课。通过无线互联,有效融入“教”、“学”、“评”环节,实现教学互动、即时测评、教学资源共享等多种功能。院校支持学生开展移动式学习、个性化学习与探究式学习,形成混合式学习。以“智慧物流”为主题,实现课堂与院校仓储、运输等仿真教学系统无缝对接,在仿真实践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实时互连并及时反馈实践成果,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与评一体化的智慧化教学。

1.2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特征出发,由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问题探究与讨论解决问题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支持学生进行启发式学习与协作学习。这样,才是“适合的教育”。在日常教学中打破理论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物流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于一体。同时,培养学生主动了解行业前沿技术与动态趋势的意识。

2 Flexsim物流仿真软件简介

Flexsim系统仿真软件是一款3D,全实时的离散系统仿真软件,支持二次开发。广泛应用于仓储物流、交通运输、生产制造物流。其面向实际系统直接建立比例真实的三维仿真模型。每个实验项目由实验目的、案例描述、多媒体视频操作指导和若干小练习组成。该软件提供一系列物流系统、交通运输系统、生产系统的模板,方便建立物流系统中的各种物流设备。可用于仓储和配送、配送中心操作、物流园区规划设计、交通系统仿真、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仿真、订单拣选、传输带系统和布局、物流货架,传送带、叉车、堆垛机、港口集装箱船只的装卸过程仿真等。

目前Flexsim这款软件被国内的500多所各层次高校导入用于教学,为高校的物流教学实验课起了显著的教学作用。主要适用专业包括: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生产物流管理、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工业工程等专业。可适用的课程包括: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物流仿真分析、仓储配送、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生产管理、供应链与物流、交通运输等。

3 Flexsim物流仿真软件的教学思考

Flexsim仿真软件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提高学生物流系统分析与应用能力

学生利用Flexsim仿真软件对实际的物流系统进行建模,可分析物流系统的作业环节。在建模的过程中加入生动的动画,对物流过程和物流相关概念得到更加深刻的理解,逐步提高学生的物流应用和分析能力。

3.2 应用于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企业的生产问题。在物流毕业设计中,可以采用Flexsim 仿真软件对物流管理的多个活动进行系统建模与仿真,如配送中心设计、自动仓库设计、自动分拣设计、货运站作业分析等。

3.3 参加全国物流仿真设计大赛

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是一项专业物流赛事,旨在促进在校物流专业大学生学习与实践能力提升的赛事活动,面向全国物流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以团队竞赛模式,以物流仿真软件为平台,参赛团队模拟运营一家物流企业,通过在仿真模拟的过程中发现并思考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的问题,根据所学的物流相关知识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将理论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培养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