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面发展;幼儿教师
众所周知,3~6岁的儿童处于学前教育期,这时的他们身体发育和大脑发育加快、识别能力逐渐增强、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增加,这个时候如果不加以科学的引导和学习,很可能会影响儿童的一生。而《指南》则可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一个科学系统的教育方法。本文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介绍,从四个方面阐述学习《指南》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我国幼儿教育的不全面性决定了学习《指南》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都以应试教育为主,而对于3~6岁的儿童教育来说,没有一个系统的教育方法来引导,而作为幼儿教师,肩上更是担当着重大的教育责任,如果幼儿教师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没有专业的教学水平,且不能全面地对幼童进行引导教育,则很可能会错误地引导幼儿,磨灭他们的专长和兴趣。幼儿正处于认知世界的关键时期,引导不当会影响其未来的心理动向和价值观。而《指南》则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非常标准的教育规划,它会让教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并对其现阶段应当达到的某种水平有具体的了解,让教师树立教育目标,发掘儿童的潜力,促使教师在不断探索中提高教学质量。
二、3~6岁儿童发育的关键性决定了学习《指南》的重要性
3~6岁是儿童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的大脑不断发育,身高不断增长,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和识别能力逐渐增强,他们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家长和教师为他们画出美好的蓝图,因此,每笔每划都要细心琢磨,不可乱涂乱画,否则就会造成不良的影响。5~6岁这个阶段可看作是人生的起跑线,因此,在此阶段的教育上,我们要更加慎重地去引导。而《指南》则为家长和教师总结了很多教育原则:(1)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能力,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尊重幼儿的行为,切记“拔苗助长”。(2)要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着手,全面挖掘儿童的潜力,以促进儿童协调发展。(3)尊重每个儿童发展的差异性,每个儿童都有其发展的特点,只要能把握好儿童发展各阶段的目标,让每个儿童都能向更高层次进行发展,就是成功的教育方法,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这些原则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学习《指南》可让其受益匪浅。
三、家长的盲从性引导决定了学习《指南》的重要性
现在人们大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以至于从小就对孩子给予厚望,甚至替子女规划将来,殊不知其太过盲从的心态会对幼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磨灭孩子的天性和潜质,让孩子从小就饱受压力而享受不到生活的乐趣,这很可能会导致儿童以后性格上的转变和缺失。因此,家长应当学习一下《指南》,找到一套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教育计划,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让孩子慢慢学会自理,学会发现并欣赏美好的事物。《指南》还提出一些建议,例如,父母可带孩子参观一些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活动,参与一些意义重大的亲子运动等,不仅可以增进与幼童的感情,更能提高其欣赏能力和认知能力。还有,父母要注意树立自己的形象,不能说不文明的语言,做不文明的事情,为幼童做好榜样等。可以说《指南》是一本教育百科全书。
四、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决定了学习《指南》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虽然不缺乏专业性的技术人才,但综合性强的人才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教育上,应从小综合性地培养幼童各方面的能力,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指南》就是从关注的幼童全面发展出发,从健康、心理、社会交往、生活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引导和修正,并注重提高幼童的“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指南》通过理论与事例相结合的方式,让家长和教师在细微处掌握幼童的心理,挖掘幼童的潜力,并且其实例切近生活,容易实践和操作,是不可多得的“教育秘籍”。
【关键词】健康个性 培养 问题 措施
良好个性对一个人的生存、发展和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培养一个人就是培养一个人的健康个性,教育的目的应是“人的个性培养计划”。个性塑造在整个中小学阶段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小学教师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并主动在教育教学中对其施以积极的影响。
1 培养幼儿健康个性的重要意义
对于健康个性的塑造,鲁迅先生早有忧虑,当许广平问及“我总不解教育对于人有多大效果?世界上各处的教育,他们造就人才的目标在哪里?……究竟教育是怎么一回事?是否要许多适应环境的人,可不惜贬损个性这环境,还是不如设法保全每人的个性呢”鲁迅的答复是:“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哪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要恰如其分,发展个人的个性……”随着整个社会经济机制逐步和“全球化”接轨,导致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发展。目前在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方面却忽视了幼儿个性的发展。笔者将从以下几点来论述幼儿健康个性培养的重要性。
1.1 从社会发展方面看幼儿健康个性培养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仅仅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不够的,没有健康的个性是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的,拥有健康的个性才能不被社会淘汰。在幼儿阶段培养幼儿健康的个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白己,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1.2 从幼儿的自身发展的需要看健康个性培养的重要性。
全面发展最本质的概念就是指个人的身和心、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时代呼吁着人的全面发展与培养健康的个性相结合。
1.3 从已有的存在问题看个性培养的重要性。
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不仅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需要一个健康的个性。幼儿个性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当今的幼儿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生和成长起来的。
2 当前幼儿个性普遍存在的缺陷
2.1 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
以自我为中心,唯我自尊的典型表现是把每一件事物都与自己的身体关联起来,好像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情感去判断和理解事物、情境以及与他人的关系,而完全不能采取别人的观点,不注意别人的意图,不会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
2.2 独立性差,依赖性强。
独立自主意识是全面发展的基础,独立性越强,发展得越快越好。陶行知有一首通俗的《自立人之歌》:“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上不算是好汉”现在读起来仍很亲切,感到切中时弊。孩子要健康成长,必须从小克服依赖性,不依赖父母、亲友、老师。
2.3 只能接受顺境,不能接受委屈或挫折。
许多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也存在着许多的个性问题。这些好幼儿往往在学校深得老师的喜爱,天天听的都是表扬,各类“好幼儿”都当过,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表扬,荣誉就应当属于他们。所以我们往往发现这些幼儿“说不得”,老师要是一批评,反应就比较剧烈,哭天抹泪的,甚至作业当中,老师指出存在的问题也不服气。这些幼儿听惯了来自各方面的夸赞,没有经过挫折的考验。这些一帆风顺的“好幼儿”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狂风暴雨的考验,将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还能绽放吗?
2.4 社会适应能力差。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各种变化的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是个性健康的重要标志。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个人未来的幸福生活的发展。
2.5 人际交往能力差。
在学校中总有这么一类孩子,特别不爱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差,不与别人交往,表现出明显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不足。
3 幼儿个性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影响制约因素
3.1 社会培养方面。
时下,一些人喜欢用“张扬个性”的提法,这个提法不太科学。因为它有一个错误的前提,似乎“个性”是个绝对好的东西,尊重它,欣赏它还不够,必须要张扬。有些社会组织和媒体一味强调个性解放、强调个人隐私,似乎已是过了头了。社会上一部分人全盘否定我国传统教育,片面认识国外现代教育,过分地夸大张扬个性的好处,缺乏对幼儿进行正确全面的引导。
3.2 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对孩子教育的主战场,家庭环境、指导观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直接影响着孩子个性的成长。
3.2.1 家庭教育环境方面。
家长的文件程度是影响家庭教育的一个因素。有较高文化知识及修养的家长能比较客观地评估自己孩子的能力、性格、特点,去挖掘孩子潜在能力。
3.2.2 家庭教育指导观念方面。
在现代竞争的社会里,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博学多才,有一技之长。据调查有些家长由于文化程度较高,职业稳定,让孩子将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这种愿望并不强烈。
3.2.3 家庭教养方面。
在实践中发现:文化程度高的家长比较明智,不主张用物质奖励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较重视父母言传身教的方法,能尊重孩子兴趣,尽量满足孩子好动的愿望;而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则倾向于以物质奖励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忽视父母的榜样作用,有抑制孩子兴趣的倾向。
3.3 学校教育方面。
坚持全面发展是我国学校教育不容置疑的根本目标。但有些学校却认为,坚持全面发展,就不该突出发展个性;主张发展个性,就是否定全面发展。把发展个性与全面发展放在对立的位置上。在发展个性方面,由于受“升学率”指挥棒的控制,一些学校却存在着借 “发展健康个性”的时髦口号,对幼儿厚此薄彼,只注意“尖子”和“优等生”的发展,认为“尖子”和“优等生”代表了“健康个性”,对所谓的“差生”、“劣迹生”或放任不管,或厌弃鄙视的问题。
3.3.1 认识理念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们以“全面发展”作为指导学校教育的工作方针,但它在现实中往往变成“平均发展”,影响了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发展。
3.3.2 学校环境的影响。
优美的校园环境会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在这样的物质环境中,幼儿可能会对接受教育产生兴趣,并可能形成维护良好环境带来的责任感。除了物质环境之外,一个学校良好风气也会对幼儿的个性发展产生影响。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幼儿容易形成强烈的成就动机,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个性。
3.3.3 教师行为的影响。
教师是幼儿心目中的权威人物,他们是继父母以外与幼儿保持长久而密切的关系的主要成年人。因而,教师的个性、能力等特点,以及教学、教育风格都对幼儿个性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3.3.4 我国教育传统的影响。
应试教育是以“应试”和“升学”为直接目的的教育,只重考试的模式更加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4 改善与加强幼儿健康个性培养的有效举措
良好个性对一个人的生存、发展、成功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的目的应是“人的个性培养计划”。培养一个人就是培养一个人的健康个性,个性塑造在整个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师和全社会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主动在教育教学中对其施以积极的影响。
4.1 正确认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辩证关系。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个性发展是在全面发展基础性标准上的有选择的发展。原苏联所说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个人或个性的全面发展。
4.2 通过活动来培养。
幼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活动为基础和前提的。活动能表现幼儿个性,使健康的个性逐步形成,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在活动中激发他们的进取心、求知欲,并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使他们热爱学习,渴望求知。通过感兴趣的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培养幼儿健康的个性。
4.3 利用教师行为来培养。
教师不但是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还应是幼儿心理健康的塑造者。幼儿的个性发展与教师的个性有着直接的联系。教师对幼儿的个性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开拓性的健康个性的教师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幼儿在学习和精神上进行交流,有利于培养幼儿健康的地个性。幼儿的模仿性要求教师以自身鲜明、健康的个性为他们提供示范。
4.4 利用家庭教育来培养。
对于孩子个性的培养,家庭教育可能会走进培养健康个性的误区。有些家长误把个性的培养认为是放任自流,随便自己的孩子怎样发展。对此,家长不能片面强调自由而忽视规则的教育。然后要根据儿童个性差异对家长进行分类指导;对家长期望值比较高而孩子个性发展差的家庭给予正确指导,引导他们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不是消极地迁就,或提出过高的要求。
4.5 践行课堂民主。
在校期间,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里度过的,课堂教学为幼儿个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所以,教师要走到幼儿中间去,与幼儿平等交流,充分尊重幼儿的思想;允许他们独立思考并发表个性化的意见。在课堂中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发挥引导型的作用,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幼儿,打破教师一直讲幼儿一直听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王丽娟,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10期。
[2] 陈爱红,浅论幼儿健康个性教育研究,今日科苑,2010年08期。
[3] 李丽,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新课程,2010年05期
关键词:音乐启蒙教育;重要性;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141-01
一、前言
幼儿时期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培养幼儿的智力、感知、情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幼儿时期进行音乐启蒙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促进幼儿身体肌能的提高,在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音乐能力培养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幼儿时期进行音乐启蒙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见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促进幼儿成长、培养学生语言认知和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等方面分析音乐启蒙教育发挥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也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幼儿音乐启蒙教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接受,越来越多人开始在幼儿时期开展音乐启蒙教育,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成为了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情操培养、语言能力培养,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音乐启蒙教育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
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在幼儿的智力开发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启蒙教育能有效的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音乐启蒙教育采用轻松活泼的音乐旋律,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轻松活泼的音乐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效的促进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接受,在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过程中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帮助幼儿更好的接触客观世界的存在,引导幼儿向着积极活跃的状态发展,更好的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
三、音乐启蒙教育促进幼儿的语言认知
幼儿教育在人一生中的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在培养幼儿的语言认知和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时期作为语言的敏感时期,有着较强的模仿和学习能力,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能够极大的降低幼儿学习语言的难度,促进幼儿的更好更快的学习语言,培养幼儿的语言认知能力。音乐启蒙教育能够有效的促进幼儿的语言认知能力的提高,音乐中的力度、音色、节奏等因素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幼儿的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四、音乐启蒙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作为一种声音艺术,音乐在解放幼儿天性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音乐启蒙教育中,通过音乐、乐器、舞蹈等多种形式来解放幼儿的天性,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幼儿展示自我,培养幼儿的音乐的感知能力,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在音乐启蒙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的音乐理解能力,包括对音乐的音色、音准、节奏等,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接受音乐教育,同时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交流能力和沟通能力,引导幼儿形成健康良好的性格,更好的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五、音乐启蒙教育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
音乐作为具有感情的艺术形式,在培养幼儿的情感和德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幼儿时期开展音乐启蒙教育有利于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感情基础,促进幼儿的德育发展。音乐启蒙教育中为幼儿播放轻松活泼的音乐,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以此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满足幼儿的听觉需求。在潜移默化的音乐启蒙教育中,帮助幼儿保持心情的舒畅,稳定幼儿的情绪,更好的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
六、总结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的全面素养越来越多的渗透到教育中。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幼儿的智力开发、德育发展、个性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有效的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接受音乐教育,同时促进幼儿的音乐理解和感知能力,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开发;同时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感知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感情基础,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的德育发展。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在幼儿教育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要更加合理有效的运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杨阳.幼儿启蒙音乐教育的重要性[J].亚太教育,2015,(9):13-13.
现代教育认为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启蒙阶段,属于黄金阶段,所以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我国的国民的经济情况也愈加好,在这样经济良好的影响下,幼儿时期的教育就逐渐受到广大父母以及有关专业人士的重视,当然,在幼儿园的教育中,体育教育也是教育中的重要一部分,它不但可以在幼儿时期开发幼儿的智力,也有利于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所以,下文就幼儿园教育中的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几点建议与看法,对幼儿园教育的体育教育给出几点实质性的策略。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体育教育;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是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的一部分,是幼儿踏入教育的第一阶段,它也是我国国民培养素质的基础阶段,幼儿园是针对3到6周岁的幼儿所创办的正规具有保育教育的培养机构,是作为学校教育的举步阶段,而体育阶段在幼儿园教育中所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地位也是本文索要探析的问题。
一、幼儿园教育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从1990年开始到2001年,我国一共实施了三部重要幼儿园教育的有关规程与条例,从这三部重要教育文件中的规定与要求中幼儿园体育教育也占很大的一部分,这足以说明了体育教育在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地位,也能够探知到国家对幼儿园教育中的体育教育的重视,依此来了解体育教育在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体育教育可以增强人的体质,对幼儿的身体协调有很大的帮助,若要全面发展,那么体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正是容易模仿大人行为与学习的阶段,这个时期很容易受到一些外来的直接影响而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小孩子的心理活动也容易受到影响与改变甚至停止。所以在幼儿园阶段,幼儿会受到很多的教育与不断的成长的影响,可以不自觉的发展自己的各方面与行为,这个阶段也是幼儿性格形成的阶段,这种个性虽然不会一直保持直至成年,但是在这个阶段所形成的性格在其以后的终身都会保留一定的痕迹,所以在这个幼儿园的教育阶段,体育教育则有利于启蒙幼儿的智力发展还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育观念,体育教育也会逐渐的推动婴幼儿生理与身体的健康发展,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幼儿的抵抗能力,有效防止生病,是幼儿在以后学习教育生活的正常保障。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个人的素质是属于先天就具备,但是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需要后天的学习从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优秀的品质。现在人们常说的素质教育就是在普通的知识教育之外,对学生个人品质的培养,它也分为身体素质教育、社会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其中又可以细分为德智劳美体、道德、思想上的素质教育。近几年,教育部已经有明确的规定,素质教育应该培养在幼儿时期,幼儿园应该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来启蒙孩子的智力等,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欲望、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行为和健康的体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教育中体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幼儿园教师对体育教育的观念
就目前的教育趋势来看,幼儿园教育中的体育教育是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可能现在的幼儿园教育工作者还没有将体育教育当成自己教育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他们对于体育教育的观念还没有真正的重视,没有真正意识当体育教育涵盖了许多运动训练,可以增强幼儿生理、身体以及心理等素质,所以这样一来,许多幼儿园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当高,可以说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对于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幼儿性格、启蒙智力等许多方面都是相当重要的,这样对幼儿实施体育教育一方面要有机高效的统一幼儿的运动发展与学习知识的发展,从整体上平衡两者,另一方面来说,幼儿园教育中的体育教育也并不是单一的户外活动,而是在户外运动的同时结合一些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发展幼儿的心智等素质,推动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体育设备的健全
对于幼儿来说,一些好玩且安全的体育器材可以激发幼儿对于体育活动的情趣,如若幼儿园的体育设备完备,那么不仅有利于促进幼儿对于体育意义的了解,也有利于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供了场地与想法。但是,当前形势下幼儿园的体育设备都存在着不合理与不科学等问题,所以要健全幼儿园的体育设备也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需要相关部分给予单独重视,督促幼儿园的负责人完善幼儿园的体育设备,实现幼儿园的发展要求,教育不止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我们国民自己的责任,为幼儿园建设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确保幼儿能够在幼儿园得到科学合理且完善的体育教育。
(三)科学组织体育教育
科学家表明,人体的生理机能的获得通常是梯字型的规律变化,先上升,然后平稳一段时间后下降,所以对于幼儿的体育教学也应该依照这个规律,但是根据多项调查表明,幼儿的生理机能规律通常是过山车形变化的,很快的上升,在到达一个顶峰之后维持短暂的时间之后就开始下降,这表明幼儿对于急剧的改变是难以适应的,所以要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学,避免发生对于幼儿不利的体育教学活动,安排适合且利用幼儿发展的体育教学活动,毕竟幼儿与成年人的机制是不同的,对于体育教育的运动负荷量也是不同的,所以在未来,科学合理的组织幼儿体育教育也是幼儿园工作者需要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
总体上来看,幼儿园教育中的体育教育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对于许多幼儿园工作者来说,需要全方位的结合幼儿园体育教育的现状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并且带着积极的目的去实施体育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出具有优秀品质与良好素质的全方位人才。
作者:张敏 单位:新乡幼儿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1]周岩.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学管理,2009,12(4):71-73.
【关键词】幼儿教育;美育;素质教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它是通过审美活动,即通过认识周围事物和艺术之美,以培养审美能力的过程.美育具有德育、智育、体育无法替代的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个人和社会最为重要的事业之一,幼儿阶段处于人生成长发展的最初阶段,这时期的教育对以后人生有着重要影响。人的身体素质、智力发展水平、个性品质的形成都与幼儿阶段的教育有密切关系。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社会成员,除了重视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外,也要注意其他方面的教育,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所说:“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互相交融,使这方面的教育呈现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因此,要使幼儿全面发展就不能忽视美育的重要作用。
一、幼儿美育的重要性
要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绝不可忽略美育的重要作用.这是由幼儿身心特点和美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幼儿很早就能够表现出对美的感知,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在外部条件的影响下,四个月的婴儿,有的已喜听钢琴的声音,一岁的婴儿爱看颜色鲜艳的衣服;两岁多的幼儿已有他们喜爱和不喜爱的颜色;五岁的儿童能欣赏落日和晚霞。所以幼儿美感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起点,也是美育的始基。
1.美育能促进智育、德育等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首先美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感。在美育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能逐渐正确地分辨出善恶美丑,在爱美之心的驱使下,自觉地抑制和抛弃丑,去掉自己的不良习惯,追求和创造美,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其次,美育能够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美育对智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美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比如学生在欣赏自然风光时,如画的景色会让他们不自觉地展开思维的翅膀,去想象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是怎么来的,鱼儿为什么在水里游?鸟儿为什么在天空飞?总之,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美育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养成健全人格
美育是一种侧重于感性而又能够促进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的教育。这使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世界的多元性也决定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美育不仅从感性出发而且能使感性得到升华,它使人的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欲望通过审美获得熏陶和理智的滋养,潜移默化地形成感性和理性意识的交融与和谐,从而培养了健全的人格。
二、幼儿美育存在的问题
如前文所述,幼儿美育在促进智育、德育协调发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养成健全人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1.忽视美育的重要性
由于应试教育制度和思想的恶劣影响,加之“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教育观念的盛行,幼儿教育的单纯知识化现象也开始流行。不少幼儿园过分偏重于对儿童科学知识的灌输,有意或无意地忽略其他方面尤其是对幼儿的美育。
2.错误理解美育的内涵
美育涵盖内容宽泛包括音乐和舞蹈,绘画,影剧欣赏,文学;自然美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所感受和体验到的美;社会美以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为对象而感受和体验到的美;科学美以科学的内容和形式为对象所感受到的美。因此,对幼儿的美育自然不能只侧重一点或某一方面,当前部分学校或教师错误地认为美育就是教教孩子画画,这种对美育片面的理解很容易对孩子的全面发展造成伤害。
三、幼儿美育的实施策略
根据美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并针对当前幼儿美育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改进幼儿美育。
1.在游戏中实施美育
幼儿普遍存在着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的特点。针对幼儿这一特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多组织孩子参加具体、形象、生动、愉快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受到美的教育。如安排孩子当“演员”或者让孩子组织小游戏,老师参与,让孩子在玩的同时感受美。
2.在教学中实施美育
在教学活动要创设情境,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美育熏陶。如,春天来了,就让孩子到室外去观看花儿的美丽,春风的轻抚,使幼儿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在绘画课上让儿童把看到的花儿按自己的印象画下来,并讲讲自己的感受。这样,孩子们不但丰富了语言,而且对自然之美有了进一步感受。通过让幼儿观察、画画、交流等活动,让他们感受美、理解美。
3.在生活中实施美育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艺术领域的“目标”要求让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爱护花草树木,不踩踏花草,不乱写乱画,讲究卫生等,这些能使他们感受到什么是行为美。教育孩子要学着自己穿衣服,午睡时衣帽要放在固定的地方,注意个人卫生,养成整洁的好习惯,使幼儿知道这就是仪表美.要保持环境卫生,每天吃完水果,果皮要放在塑料口袋里,培养幼儿不乱扔果皮等杂物的好习惯。老师要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美化环境,见到别人有困难要尽力给予帮助.教师对幼儿的点滴进步,可以用“小红花”的形式加以赞扬、鼓励,从而培养幼儿具有美的心灵。
四、教师要提高自身水平。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体育教育;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是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的一部分,是幼儿踏入教育的第一阶段,它也是我国国民培养素质的基础阶段,幼儿园是针对3到6周岁的幼儿所创办的正规具有保育教育的培养机构,是作为学校教育的举步阶段,而体育阶段在幼儿园教育中所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地位也是本文索要探析的问题。
一、幼儿园教育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从1990年开始到2001年,我国一共实施了三部重要幼儿园教育的有关规程与条例,从这三部重要教育文件中的规定与要求中幼儿园体育教育也占很大的一部分,这足以说明了体育教育在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地位,也能够探知到国家对幼儿园教育中的体育教育的重视,依此来了解体育教育在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体育教育可以增强人的体质,对幼儿的身体协调有很大的帮助,若要全面发展,那么体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正是容易模仿大人行为与学习的阶段,这个时期很容易受到一些外来的直接影响而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小孩子的心理活动也容易受到影响与改变甚至停止。所以在幼儿园阶段,幼儿会受到很多的教育与不断的成长的影响,可以不自觉的发展自己的各方面与行为,这个阶段也是幼儿性格形成的阶段,这种个性虽然不会一直保持直至成年,但是在这个阶段所形成的性格在其以后的终身都会保留一定的痕迹,所以在这个幼儿园的教育阶段,体育教育则有利于启蒙幼儿的智力发展还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育观念,体育教育也会逐渐的推动婴幼儿生理与身体的健康发展,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幼儿的抵抗能力,有效防止生病,是幼儿在以后学习教育生活的正常保障。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个人的素质是属于先天就具备,但是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需要后天的学习从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优秀的品质。现在人们常说的素质教育就是在普通的知识教育之外,对学生个人品质的培养,它也分为身体素质教育、社会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其中又可以细分为德智劳美体、道德、思想上的素质教育。近几年,教育部已经有明确的规定,素质教育应该培养在幼儿时期,幼儿园应该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来启蒙孩子的智力等,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欲望、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行为和健康的体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教育中体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幼儿园教师对体育教育的观念
就目前的教育趋势来看,幼儿园教育中的体育教育是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可能现在的幼儿园教育工作者还没有将体育教育当成自己教育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他们对于体育教育的观念还没有真正的重视,没有真正意识当体育教育涵盖了许多运动训练,可以增强幼儿生理、身体以及心理等素质,所以这样一来,许多幼儿园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当高,可以说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对于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幼儿性格、启蒙智力等许多方面都是相当重要的,这样对幼儿实施体育教育一方面要有机高效的统一幼儿的运动发展与学习知识的发展,从整体上平衡两者,另一方面来说,幼儿园教育中的体育教育也并不是单一的户外活动,而是在户外运动的同时结合一些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发展幼儿的心智等素质,推动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体育设备的健全
对于幼儿来说,一些好玩且安全的体育器材可以激发幼儿对于体育活动的情趣,如若幼儿园的体育设备完备,那么不仅有利于促进幼儿对于体育意义的了解,也有利于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供了场地与想法。但是,当前形势下幼儿园的体育设备都存在着不合理与不科学等问题,所以要健全幼儿园的体育设备也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需要相关部分给予单独重视,督促幼儿园的负责人完善幼儿园的体育设备,实现幼儿园的发展要求,教育不止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我们国民自己的责任,为幼儿园建设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确保幼儿能够在幼儿园得到科学合理且完善的体育教育。
(三)科学组织体育教育
科学家表明,人体的生理机能的获得通常是梯字型的规律变化,先上升,然后平稳一段时间后下降,所以对于幼儿的体育教学也应该依照这个规律,但是根据多项调查表明,幼儿的生理机能规律通常是过山车形变化的,很快的上升,在到达一个顶峰之后维持短暂的时间之后就开始下降,这表明幼儿对于急剧的改变是难以适应的,所以要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学,避免发生对于幼儿不利的体育教学活动,安排适合且利用幼儿发展的体育教学活动,毕竟幼儿与成年人的机制是不同的,对于体育教育的运动负荷量也是不同的,所以在未来,科学合理的组织幼儿体育教育也是幼儿园工作者需要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总体上来看,幼儿园教育中的体育教育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对于许多幼儿园工作者来说,需要全方位的结合幼儿园体育教育的现状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并且带着积极的目的去实施体育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出具有优秀品质与良好素质的全方位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岩.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学管理,2009,12(4):71-73.
[2]温婷.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与改革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幼儿 体格锻炼 重要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225-02
一、引言
从目前我国幼儿园体育教学现状来看,整体教学水平还比较低,很多幼儿园只关注幼儿的知识教育,却忽视了体格锻炼的重要性,体育教学方式不能达到满足幼儿身心成长发展的需要。健康的身体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身体各器官发育较慢,抵抗力也比较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因此,幼儿的体格锻炼是幼儿的基础教育,有效的体育锻炼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体格锻炼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减少儿童肥胖的现象
生命在于运动,体格锻炼不仅能让幼儿骨骼和肌肉、神经系统及身体各器官系统都得到协调发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某些幼儿身体上的先天不足,增强幼儿的抵抗力,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体格锻炼除了能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外,还可以促使幼儿的平衡感、节奏感、方位感等各种感觉得到全面发展。通过户外体育活动,可以让孩子受到大自然阳光、新鲜空气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刺激,增强幼儿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促进幼儿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发育。
另外,体格锻炼还可以减少肥胖症的产生。近年来,体重超标的儿童越来越多,幼儿体型肥胖是由长期食用高热量的食物和过少的体育锻炼导致的。受到某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幼儿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只有多吃好的有营养的食物才能有强壮的身体。长期的高热量营养饮食,会使大量脂肪堆积从而引发肥胖,这些肥胖儿童在成年后患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可能性会更大。因此,幼儿园和家长在给幼儿搭配合理的膳食,以促进幼儿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的同时,还要鼓励他们多参加体育活动,进行体格锻炼。长此下去,幼儿的身体会更加协调的发展,才能使身体强壮而不是肥胖。
(二)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儿童的不怕困难,坚强的意志
体格锻炼不仅可以使幼儿身体各方面得到锻炼,还可以磨练他们的意志和性格。恰当的体格锻炼可以提升幼儿相互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幼儿克服某些心理上的障碍,使他们的性格开朗、活泼、乐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些游戏需要与同伴合作才能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幼儿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困难复杂的情景,从而培养幼儿坚强、不怕困难的意志和耐心。幼儿的耐心有限,其中有很多患“多动症”的孩子,教师可以运用游戏中的角色和时间来提醒幼儿,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合理的体格锻炼对于培养幼儿良好性格和健康的人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改善目前幼儿体育教学现状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宣传,充分认识体格锻炼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幼儿体格锻炼并没有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所以,首先应大力宣传体格锻炼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转变幼师和家长只重视知识教育忽视身体素质教育的观念,鼓励幼儿多参加体育锻炼。对处于幼儿阶段年龄的孩子进行教学必须是在“学”与“玩”结合的基础之上的,幼儿园应将体育活动融入到常规的课程中,从而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成长。另外,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发展和教育质量。幼儿园要注意加强对幼师的体育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幼师的能力素养。
(二)采用科学、巧妙的方式组织幼儿进行体格锻炼,激发幼儿参加锻炼的兴趣
教师要设计合适的锻炼方式和新颖的游戏,激发孩子对体格锻炼的兴趣。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和好胜心都较强,针对幼儿的体育教学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老师要充分结合孩子们的个性发展特点,幼儿园是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置一些好玩有趣的小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这样才能使体育课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游戏可以增强幼儿体育课的趣味性,让幼儿在玩的同时身体和心理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所以应多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游戏。
另外,教师和家长也应让幼儿了解体育锻炼与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关系。如经常练习跑步可以让自己跑得更快,多参加体育锻炼可以让自己长得更高更强壮。孩子如果知道体格锻炼与身体体能的关系会更容易从心里接受体育课,爱上体育锻炼。教师可以问小朋友长大后的梦想,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通过偶像的影响来激励他们多参加体格锻炼,教师可以和幼儿说经常进行体格锻炼可以让自己跑得和喜羊羊那么快,也会越来越聪明。也可以给幼儿讲些体育明星的励志故事,让孩子明白做什么事情都是不容易的,都要经过一番努力,贵在坚持,从而培养出持之以恒的处世态度。
最后,还应该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有些孩子可能有些先天不足,肢体不太协调,很怕上体育课,和其他孩子一起进行体格锻炼。幼儿体格锻炼是需要幼儿身体直接参与的活动,不应该有太多的心理负担。对于这些幼儿,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多鼓励、关心和肯定他们,帮助幼儿克服心理障碍,让幼儿开心、自信地参加体育锻炼。
四、结论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对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幼儿在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开展合理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集体这个团队组织,调动幼儿的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在充满竞争色彩和有趣的体育活动中,让幼儿通过不断地努力和锻炼,体会完成目标的喜悦,从而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勇敢、坚强、自信、友爱互助、具有团队精神的良好品质。让儿童成为一个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园教育至关重要,这既能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也能促进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交流。目前,幼儿园教育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注重环境创设的单向作用;二是轻视师生之间的互动。
1.1忽视环境营造的双向作用
一些幼儿园认为,只要把幼儿园装饰得整洁、有序、美观,就算是创设了良好的幼儿园教育环境,没有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环境创设,只一味的追求外在形式,完成布局任务,没有从根本重视环境对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环境创设的内容上比较零散、片面,整个布局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给人一种不平衡的感觉。很多幼儿园只注重丰富的物质条件,没有结合幼儿对整个教育接受过程中环境创设的需求,这种单向作用的环境布局,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1.2忽视环境创设中师生关系互动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创设,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很多幼儿园认为环境创设主要为物质环境的创设,忽略了精神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幼儿园的设施设备等物质环境具有视觉直观性和形象性,教师认为幼儿很容易接受和掌握,往往忽视了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缺乏师生之间、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没有真正建立起师生之间那种亲切、和谐、互助、友爱的关系,教师没有树立真诚相待、友好合作的榜样。
2、营造良好幼儿园教育环境的措施
幼儿园要充分认识环境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性,不断创设和利用幼儿园教育环境,努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隐形课程,随着幼儿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逐渐重视环境这一隐形课程的重要作用,不再只重视幼儿园的常规课程。因此,幼儿园必须按照要求,不断创设符合幼儿实际的环境,充分发挥环境对幼儿的教育引导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1创设优美的室外环境
幼儿要与环境进行互动才能学习和发展。良好的环境能激发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通过与环境互动活动中不断提高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幼儿园的布景大多体现在墙面上。因此,墙面的布置要符合幼儿的审美观念,才能激发幼儿的情趣。包括墙面上的礼貌用语、图画都要让幼儿有兴趣读一读、看一看,充分利用这些环境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的第一站,他们对幼儿园充满幻想、新鲜感,只要提高幼儿园,他们在大脑中立即呈现出一幅充满乐趣的画面,有很多的小朋友在幼儿园中一起耍玩具,墙面上有很多的蜻蜓、蝴蝶等小动物,这种富有儿童乐趣的地方才会吸引小朋友的到来。
2.2创设良好的室内环境
教室作为幼儿日常学习、活动的主要场地,其良好的环境对幼儿有直接的作用。各个班级可以根据教室的实际情况构建班级科学区,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让幼儿自由组合,在科学区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想象。当然,不同班级尽量创设各具特色的科学区,努力实现班级之间的资源共享。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建立科学活动室,这为培养幼儿的科学实践能力提供了重要平台。这种集中的科学教育资源既可以让幼儿全面体验探索科学的氛围,也可以为教师提供专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场地。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教学目标,营造的教育环境要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2.3创设精彩的课堂环境
幼儿的学习关键在于培养他们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幼儿园的课堂应该要生动形象,通过设置精致教具等多样形式,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充分让幼儿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扮演,比如让幼儿扮演一个小动物,并模仿小动物的特色动作和语言,充分调动幼儿动手、动口的积极性,逐渐培养幼儿自主参与意识,让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2.4创设温馨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幼儿温馨的港湾。作为家长有义务和责任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个环境要求干净、整洁,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富有童趣的自由学习、玩耍空间。家长要注意幼儿玩耍活动的时间长短,不要让幼儿玩某一种玩具太久,要引导幼儿玩不同的玩具,要安排合理的运动时间,强健幼儿的体魄,这也为更好的学习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家长抽出时间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增长见识,拓展视野。同时,家庭要协调配合制定幼儿的教育目标,共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家长之间也可以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在教育幼儿一些好的方式方法,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进步。
2.5营造丰富的互动环境
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参与幼儿学前教育工作,借助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平台开展亲子教育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某一项有意义的游戏,增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信任、默契和感情。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幼儿对教师的一种依赖心态,要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鼓励幼儿进行探究和操作活动,密切关注幼儿的兴趣爱好,引导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总结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家园合作;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37-02
一、前言
近些年,人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的头等大事。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对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致力于人才的终身教育和全面培养。幼儿教育是我国人才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儿童的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抓好幼儿的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两种教育方式,社会中对两种教育方式仍存在很大的争议。笔者认为,作为幼儿的两种基本教育方式,幼儿园教育已家庭教育两者各有所长,不可偏废其一,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发挥“家”“园”合作新模式的优势,才是我国开展幼儿教育的正确道路。
二、幼儿园教育及其重要性
(一)幼儿园教育概述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基础部分,以幼儿园为教育场所对幼儿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肩负着幼儿的知识启蒙和健康成长等重任。幼儿园教育是国家教育部要求和社会需求的产物,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实现幼儿身心和和谐发展,为幼儿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幼儿园教育基本上采取“保”“教”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注重幼儿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此外,幼儿园教育还要求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保证幼儿在社会中的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人类是社会的产物,人在社会中不可能孤立而存在,幼儿园教育为人才的早期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人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指定的,引导幼儿直接感知自然环境,在对空气、花鸟等的欣赏中幼儿对人类的自然环境产生热爱,培养幼儿爱护环境、保护小动物的社会责任感。幼儿园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幼儿的社会认知,幼儿园主要采用合作、分享等教学模式,通过幼儿之间的情感与话语交流,促进幼儿帮助、合作、同情等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加快了幼儿社会化的进程。
三、幼儿家庭教育及其重要性
(一)幼儿家庭教育概述
家庭教育伴随人的终身发展,对人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广义的家庭教育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指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教育,另一方面指父母对子女单方面的教育。幼儿阶段的家庭教育属于后者,主要指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具有灵活性和连续性。幼儿家庭教育的灵活性格体现在教育的内容和时间上,幼儿和家长接触的时间较长,家长可以随时对幼儿进行教育,尤其是在幼儿出现错误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特征及时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此外,幼儿的家庭教育不会出现中断,稳定的亲子关系使幼儿的家庭教育具有连续性。
(二)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主要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首先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为幼儿营造了爱的摇篮,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了安全感,有利于幼儿形成稳定、活泼的性格,反之,不和谐的家庭会带给幼儿心理阴影,从而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对幼儿的理解和尊重,以平等的态度与幼儿进行交流,在教育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力;最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把握对幼儿“爱”的尺度,家长要注意自身的行为的素质,做到言传身教,不要对幼儿过分溺爱,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四、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幼儿家庭教育
幼儿园教育属于我国教育体系,是在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而家庭教育局限于家庭之内,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对幼儿的教学比较随意。再加上家长的工作比较繁忙,家长本身缺乏科学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在对幼儿的教育中常常感到束手无策。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家庭教育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家长可以通过幼儿园教育掌握先进、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即使在幼儿园放假期间幼儿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此外,幼儿的家庭教育要以幼儿园的发展目标为标准,促进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之中都能健康成长。
(二)幼儿家庭教育反作用于幼儿园教育
幼儿的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反作用,科学、规范的幼儿园教育可以为幼儿家庭教育提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良好的家庭教育也为幼儿园教育奠定了基础。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与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保持一致,如果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辅相成,保持连贯性,幼儿园教育就会事半功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能够显著提升;反之,幼儿的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左,幼儿园教育的难度会相应加大,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随之下降,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具有一致性
作为我国幼儿教育的两种教育方式,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一方面,两种教育方式的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结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进行科学有序的教育活动,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使幼儿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另一方面,两种教育方式的教学内容具有同步性,幼儿园教育注重幼儿的基本认知能力和科学逻辑能力的提升,家庭教育则侧重与对幼儿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实现了幼儿的智力、能力、思想道德的全面发展。
五、幼儿教育新道路——“家”“园”合作
(一)“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家庭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两翼”,两者各具优势、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我国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在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幼儿教育的改革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家”“园”合作的幼儿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家”“园”合作模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要注重两种教育方式的优势互补:一方面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幼儿园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幼儿园定期举办家长会或幼儿教育知识专题讲座,定期进行家访,增加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另一方面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家长通过家庭教育在幼儿心中树立教师的威信,言传身教,做到尊重教师,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严格要求,确保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二)“家”“园”合作的有效途径
1、加大对教师和家长的宣传,增强“家”“园”合作意识
目前,大多数孩子的家长工作比较繁忙,对幼儿的教育有所疏忽也在所难免,“家”“园”合作教育模式的顺利开展的前提是要增强教师和家长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意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进行“家”“园”合作的宣传,比如致家长的一封信、家访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家长与教师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共同致力于幼儿的教育工作。
2、开展“家”“园”合作活动,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
幼儿园应该积极的开展亲子活动,引导家长直接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在亲子运动会、家园主体活动、亲子音乐游戏等亲子活动中,教师、家长、幼儿三者之间都进行了深入的情感交流,为幼儿提供知识信息的同时也拓宽了幼儿教育的视野,有利于实现幼儿教育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要相互信任的关系,在相互信任、主动参与的基础上实现“家”“园”合作。
3、定期进行家访活动,深化“家”“园”合作层次
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兴趣和机会,但是“家”“园”合作不能流于这些表面的文体形式,“家”“园”合作需要幼儿园与家长之间更深层次的合作和交流。家访是增加幼儿园与家长之间联系的有效途径,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在园期间的表现定期进行家访。幼儿园要十分重视家访工作,制定明确的家访目标和家访内容,在家访中深入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家庭环境和家长素质,结合家访的结果,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4、提升教师和家长的素质,提高“家”“园”合作的教育水平
提升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素质是提高“家”“园”合作教育水平的基础。幼儿园要十分重视幼师的选拔工作,聘用热爱孩子、有亲和力、专业素养高的综合人才,提高幼儿园的教师队伍素养。幼儿园定期对教师和家长进行培训和教育,邀请幼教专家举办讲座,不断提升教师和家长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另外,根据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对幼儿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教育工作中,切实提高“家”“园”合作教育模式的效率和质量。
六、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幼儿的终身教育中同等重要,两者各具优势、相辅相成,在具体的幼儿教育活动中,两者不可偏废其一。“家”“园”合作教育模式是新形势下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科学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亲子活动等教育平台,教师、家长、幼儿三者之间进行了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实现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华正宏,钟锐锋.关于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10):239-240.
[2]黄绪云.重视家庭教育 突出育人地位——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11,(2):67-68.
[3]廖贻.幼儿园社会认知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目标与内容[J].学前教育研究2010,(1):57-60.
指导思想
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降低婴幼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和农村儿童生长迟缓率,加强婴幼儿早期的启蒙教育,健立健全婴幼儿早期发展工作机制。婴幼儿早期发展是出生缺陷干预三级预防中的重要内容,对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任务要求
本年度末,基本建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婴幼儿早期发展工作体系,基本普及培育婴幼儿科学知识,改善婴幼儿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全面提高婴幼儿的综合素质,基本满足社会和家庭对婴幼儿早期发展的需求。
基本方法
1、成立机构
为加强婴幼儿早期发展工作,促进婴幼儿个体身心健康、智力开发,我乡决定成立婴幼儿早期发展工作指导小组,制定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使婴幼儿早期发展工作得以更全面、更深入、更有序的开展。
2、加大宣传
利用妇女节、生殖健康普查、入户随访等时机向广大妇女群众大力宣传婴幼儿早期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发挥农家书屋、人口学校等宣传和科普阵地的作用,提高全乡人民对婴幼儿早期发展的认知度,促使优生、优育、优教的科学理念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指导服务
⑴计生服务所在举办药具知识培训时一并将婴幼儿早期发展知识列入培训内容。每年至少举办2-3次培训班。
⑵充分利用计生服务所卫技员丰富的医学知识,在为计生服务对象进行孕环情检查、四种手术实施、孕前优生检测等医学操作时,为服务对象提供规范的科学的育儿指导服务。
⑶计生服务所与乡卫生院、卫生所合力形成更为强大的医学队伍,为全乡广大群众提供更加全面的育儿科普知识,及早发现一些可及时干预的婴幼儿早期或潜在疾病,指导纠正婴幼儿家长或看护人员一些对婴幼儿早期发展不利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全面提高群众的育儿知识。
⑷与乡中心幼儿所加强交流,共同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婴幼儿及其家长、看护人员接受早期教育的指导率。
变革一:家长教育观念具有时代性
与孩子感情最深的莫过于自己的亲人。当今的社会主旋律是拥有先进文化知识、具有丰富阅历的一代。作为至亲之人,在培养自己的下一代时,更注重用心去观察、体会与实施。更懂得科学育儿,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幼儿的重要性。为了孩子,能下大力气在物质、精神上进行长期投入。
用心倾听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是很多家长正在努力做的事情。同样付出心血和努力去培养孩子,在实施后的结果上并不一定会尽如人意。所以现在的家长在以上意识形态形成的基础上,注意到因人而异,利用各种先进的社会资源如:网络、育儿书籍、专家咨询等来促进孩子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萌芽与启迪。
在我所带过的孩子中,有一位名叫乐乐的小男孩,身体结实、情绪愉快、思维充满了童真,主动性十分强。身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乐乐妈妈对我们说:“我的目的就是想让乐乐拥有一个尽可能快乐的童年。做一些他这个年龄段感兴趣的事,从中或多或少培养他的宽容、礼让以及一些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这就够了。”她时常把自己从书籍、网络上搜集到的一些数据实用化后与其它家长共享,为我们整个集体的融洽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感谢这些懂得选择、懂得提炼的人对我们的工作、对孩子的发展所做出的支持。
变革二:家教、幼儿园教育合作的重要性与必然性
1、幼儿园教育存在的重要性
越来越多的事实让家长体会到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幼儿园教育更具专业性、规律性。它符合时代的、社会的需求。幼儿园培养出来的孩子在精神面貌等多方面比未入园的孩子明显健康、积极,能力也更为突出。
好似孩子在该爬的时候,家长却因为种种原因阻止他这一需求,这就有可能造成日后孩子多动症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孩子年龄大了,您再让他去做一些弥补联系,孩子心理会怎么想,更重要的是结果未必如人意。
2、家园合作的必然性、必要性
(一)小班幼儿身体保健能力需要加强
身体保健发展的能力是整个能力的关键所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把健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可见身体保健对幼儿的至关重要性。现实表明,小班幼儿的身体保健的发展能力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造成以上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家长过于溺爱幼儿和包办代替等这些现象。
(二)小班幼儿观察、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幼儿的有效学习方法是通过观察外界的事物从而进行思考,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因此认知能力对幼儿的学习是很重要的,但是现实表明,小班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还需要加强培养。因此,家长的教育应该对幼儿不足之处着重进行教育指导。
(三)小班幼儿情绪情感、交往能力有待发展
现实表明情绪情感和交往技能相对于其他能力情况而言是发展的十分不好的。但是我们又无法忽视他们的重要性。绝大多数的幼儿都无法做到不争夺或独占玩具,他们不知道玩具要大家玩以及经常会提无理要求、发脾气。幼儿保持良好的情绪情感对幼儿的性格的长期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交往能力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也至关重要。小班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就意味着自己将要独自面对同伴和教师,但是看到以上的现状,幼儿今后的发展还是十分让人担忧的。
二、建议与对策
为了更好帮助家长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小班幼儿的能力,促进小班幼儿的全面发展,从而帮助幼儿更好的适应入园生活乃至进入社会生活,建议如下:
(一)要重视对小班幼儿身体保健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身体保健的能力下降是当今幼儿领域的群体现象,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培养小班幼儿身体保健能力应该做到:
1、教育幼儿要制定具体详尽的学习步骤。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最先学会的东西往往是最简单的动作,然后才会开始学比较复杂的动作。就拿洗手这个提问来说,幼儿除了有自己洗手的意识之外,掌握方法更是十分重要。洗手步骤应该是:幼儿第一阶段的重点需要是学习如何拧开水龙头和搓肥皂的方法。第二个阶段是擦手的方法。到了差不多10 月中旬的时候,幼儿衣服穿的多了的时候,洗手前的卷、拉袖子自然就成了第三阶段的重点要求了。这样就避免了幼儿将水开太大或者不卷袖子将衣服弄湿等问题。
2、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调动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培养小班幼儿身体保健方面采用这种方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许多小班幼儿独自睡觉能力很差,大部分都需要成人陪伴才愿意独立入睡。所以,针对这点,幼儿平日在家中睡觉时家长可以为他准备些毛绒玩具或者放些轻音乐陪伴幼儿入睡。
(二)要重视对小班幼儿脑力能力的培养
脑力发展能力上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思维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有许多幼儿无法做到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较物体的形体大小和数量差别,不会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或排序,针对思维能力这个内容,家长应该用具体物品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要求幼儿通过思考掌握一些不能直接感觉的东西。如:家长和教师可以在平日外出游玩时候让幼儿观察身边的动植物,一些物体大小比较和认识图形形状可以在平日家中多去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比较,从而更好的把概念与实物联系起来。在幼儿平日生活和游戏中,要利用孩子接触的各种事物,练习他们的思维能力。如在认识小动物的时候,教师和家长不是罗列一大堆动物的名字,让孩子知道动物的名称就可以了,而是通过图形或者实物去分析,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比如当孩子看到小鸡时,会对小鸡的外形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如毛茸茸的,然后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到小鸡的身体特征:如尖尖的嘴巴、圆圆的眼睛以及细长的腿脚,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小鸡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再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小鸡和小鸭等其他动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并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分类、抽象和概括,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能逐步认识动物的一些本质特征,头脑中不再是杂乱的、无序的动物名称,孩子的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要全面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小班幼儿的能力
一、促成每位幼儿的发展是幼儿园教育之本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学的根基性,本质上就要求幼儿园必须从幼儿的发展着眼,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促成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幼儿园教学的本质诉求。全面发展不仅是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智力、能力的发展,注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更是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面向全体,是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全面发展本身即隐含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不是某个幼儿个体的发展,而是所有幼儿的全面发展。正是基于此,《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幼儿为本为首要基本理念,要求:幼儿园教师尊重幼儿人格,维护幼儿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信任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既是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也是促成每一位幼儿发展的具体体现。
二、教学公正是每位幼儿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学公正属于教育公正的范畴。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具有不同于一般社会公正的本质与特征。教育公正具有很强的复合性,它是由教育系统内部公正与教育系统外部公正通过一定的制度形式有机地整合起来的一种伦理实在。教育系统外部公正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制度上的公正,而教育系统内部公正则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师生交往实践上的公正。教学公正是教育系统内部的公正,即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特质等在交互主体的意义上,实现教学活动过程中互动性影响,最终使学生发展成为其所应该成为的人的过程。学生个体发展上的公正是衡量教学公正的最终标尺。
具体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只有基于对幼儿个体的充分了解,只有对每位幼儿的个性特点和背景差异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才能给予每位幼儿“适合”的教学、“公正”的教学。对幼儿个体的全面了解是教学得以公正的前提基础。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基本方式和主要途径。在师幼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师往实践中教学行为的执行者和教学资源的分配者。作为受教学者的幼儿直接受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因而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否基于每位幼儿的发展需要来分配教学资源,关涉到幼儿能否经由教学活动获得应有的发展。
三、实现教学公正,促成幼儿发展
(一)明确“教学公正”的含义,树立正确教学公正观
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教学公正的关注仅仅在入学机会和教学资源的占用方面,认为只要在入学机会、教学资源的占用等方面分配公正,就能做到教学公正,这实际上是对教学这一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深入的认识,忽视了教学活动过程中制约“教学公正”实现的一系列复杂的主客观因素,这种认识上的不足也导致了人们对教学活动中不公正现象的漠视。所以,要做到教学公正,首先是要正确理解教学公正的含义。一味的认为只要自己在教学活动中“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幼儿,不对幼儿有所偏爱或是偏见就是公正。,就会顾及不到一些幼儿的差异需要而不能合理地分配教学资源。要做到公正还需要教师在幼儿不同的方面“差异对待”,比如,对相对滞后的幼儿个别关照和用心引导,给一些聪慧的幼儿创造提高的条件等。教学公正要求教师在公正取向上能够因材施教、因人制宜,提供给每位幼儿适合的教学发展资源。同时,要认识到教学公正的重要性。教学是教育的实践领域,教学过程的公正与否影响着整个教学领域内公正的实现。教师只有对教学公正的含义和重要性有着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树立正确的公正观并在教学的过程中约束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消除对幼儿的刻板印象,给予幼儿所需教学资源
在对课堂教学资源的分配过程中,一些教师依据的是教师对幼儿的期望,而对幼儿的期望往往源于教师最初对幼儿的一些认识。即刻板印象。尽管在后来的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印象可能会有所变化,但这种刻板印象仍然是教学资源分配的主要依据。影响教师刻板印象的形成因素涉及幼儿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外貌、性别等方面。很多教师对聪慧活泼的幼儿都会有“晕轮效应”,对一些乖巧可爱听话的幼儿有着感情上的偏爱,对出生于家庭背景与自己相当的幼儿更有认同度,这些潜在的因素都影响着教师对幼儿的刻板印象的形成。在教学资源的分配上,教师有意无意地就偏向了给自己印象较好的幼儿,自己比较喜欢的幼儿。教师在偏向一些幼儿的同时就必然忽略和漠视了另一些幼儿的发展需要。要在教学中公正合理地给予每位幼儿应得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关注,实现师生间的差异互动,教师就必须打破对幼儿的刻板印象,全面地收集幼儿个体多方面的信息,做到对每一位幼儿都能有客观、具体、全面的认识和动态的把握,而不是自己主观印象上、主观期望上的感性认识。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不断地提醒自己,关注幼儿的差异性,关注幼儿的不同需要,给予每位幼儿成长所需要的资源。
(三)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选择适当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掌控能力和对幼儿的引导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强弱也是制约教学公正的因素之一。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对活动进程有着较好的控制感:在活动内容的把握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能够做到“点面结合”,既能让大多数幼儿参与进来,也能兼顾较为聪慧和接受能力弱一些幼儿的差异需要,使全体幼儿通过教学活动的差异互动都能有所获得。相对而言,一些教学能力较弱的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掌控力不足: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引导幼儿,以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幼儿,或是顾及不到接受能力较低的幼儿;往往忙于教学活动的进行和场面的维持,教学精力被分散,对幼儿的差异需要自然兼顾不够。比如,有的教师往往喜欢让某几个幼儿长时间地说故事,聪慧活泼的幼儿往往会窃窃私语,嫌别人没有自己说得好,而接受能力较差幼儿则又显得无所事事,不知道到底在说什么。教师教学能力影响教师对教学活动过程的把握、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影响一些幼儿获得应有的教学关注,影响幼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学习时间,最终影响教学过程中的公正与否。
教学公正并不是要使“参差不齐”的幼儿个体最终“达到整齐一致”,而是要给予幼儿发展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在差异的前提和客观背景下力求实现每一位幼儿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差异并不是要求教师“有多少个幼儿就采取多少种方法”。面对有差异的幼儿群体,选择一种适合于班级幼儿群体特点、较为普适的教学方法,使聪慧的幼儿能够得到提高,接受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跟进。因为公正的教学不是要达到一致的水平,而是提供一个公正的“过程”,使每位幼儿都能够受到积极的影响,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份关注,使每一位幼儿的需要都会得到公正的认可、而且也会得到来自教学活动的支持。
教学公正不但需要教师正确地理解“公正”的涵义,客观全面地把握幼儿的具体信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更是需要教师切实地以“幼儿的差异需要”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在教学活动中切实地考虑到每位幼儿的需要,顾及到每位幼儿的成长。教学公正需要教师真正了解幼儿的需要差异,使教学的过程成为是一个丰富的^程,足以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够获得其应该获得的教学关注和应有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樊浩,田海平等著.教育伦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冯晓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J].学前教育研究,2012,10.
[3]郭亦勤.《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专业化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依据[J].学前教育研究,2012,12.
[4]江畅.理论伦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5]肯尼思A.斯特赖克,乔纳斯F.索尔蒂斯著,洪成文,张娜,黄欣译.教学伦理(第四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刘占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2012,11.
[8]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一、“家园合作”的内涵
“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需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相互配合。一方面,幼儿园视家长为促进其孩子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合作者,保证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发动家长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并对家长的教养方式和与幼儿园合作的方法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家长要向幼儿园提出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对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一切做出反应。
二、“家园合作”的重要意义
当前,幼儿教育界流行一个公式:“5+2=0”,意思是幼儿在幼儿园5天生活所取得的成绩只要在家里度过2天就会消失为0。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幼教机构和家庭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协作的重要性。尽管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没有太多的学习任务,但幼儿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经常会出现“5+2=0”的现象,这就需要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密切配合。
三、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误区
一是家长习惯包揽一切,忽视幼儿的独立意识。突出表现为幼儿在长辈的关爱和父母的精心呵护下,久而久之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事事等别人来为自已做的不良习惯,幼儿的独立意识会被忽略。
二是重视早期智力开发,忽视身心全面发展。突出表现为家庭教育小学化问题严重,只重视眼前智力的培养发展,忽略了培养孩子生存、合作、交往的能力,忽略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是过分溺爱子女,忽视幼儿品德教育。突出表现为父母在生活中一味地迁就孩子,导致幼儿经常以自我为中心,性格执拗孤僻,不懂得感恩父母,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得与人分享。
四、实现“家园合作”的有效途径
上述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幼教机构的指导,更离不开家长的配合,要在家庭和幼儿园相互理解的基础上,采取诸多方式来影响家长行为从而引导幼儿,使教育的意图逐渐地、自然地转变为家长的愿望和动机,从而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一)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家长要承认幼儿的独立人格,减弱并逐渐消除幼儿的依赖心理。平时多和幼儿平等交谈,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放手让幼儿去做他喜欢且不违反原则的事,使他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在这些活动过程中,让幼儿逐渐意识到,他是一个有独立思想和独立能力的人,不是事事必须依赖父母。家长要对孩子放心,该放手的时候一定要放手。
(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家长必须高度重视并从以下几方面付诸行动:
1.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学前准备中,让他们学会自己铺床叠被,自己起床,脱穿衣服、鞋、袜,学会洗脸、洗脚、漱口、刷牙。家长应当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擦桌椅,会自己取放玩具、图书、其他用具等。
2.教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让幼儿自己整理图书、玩具,收拾书包和生活用品等;要懂得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学会削铅笔、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并能按教师的要求制作简单的玩教具等。
3.孩子生活规律化。小学生活正规而有序。家长要提前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什么时间不该做什么事情,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如该写作业时一定要认真写,写完后收拾利索才能去玩;教孩子养成早起早睡、按时吃饭的习惯等。
(三)重视孩子的德育工作
一、树立在体育游戏中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观念。
身体素质是衡量幼儿体质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体育是通过身体运动来提高身体素质的。因此,我们不再将发展幼儿基本动作视为最终目的。而是努力把握好练习基本动作与发展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活动中克服动作的单一性练习及组织形式的小学化,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全面、综合地提高幼儿的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
体育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而且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它能促进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心理因素的发展。我们在活动中,除了注重身体的锻炼价值以外,还有意识地把体育与其它相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二、认真做好体育游戏的物质准备工作
1、选好器材,废物利用,一物多用同时认识一些新材料、新玩具。
物质准备不仅是游戏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我们吸引幼儿参加物质准备工作,以培养幼儿乐于参与,关心集体,自觉为集体服务的品德。如发动大班幼儿收集了易拉罐,旧报纸、硬纸板、旧长统丝袜,布边角料等,发挥了幼儿主体性。使幼儿由被动变为主动参与。
2、根据器材,精心设计游戏活动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所限,他们不可能同成人一样认识到锻炼的意义,并自觉地从事有目的,有计划的身体练习,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直接动机只是"好玩"。因此,游戏是吸引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好形式,幼儿在一个个有情节的游戏中做起动作来形象逼真、轻松、愉快,容易收到好的效果。
我们根据器材特性精心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内容。首先,尽量避免每次活动内容单一而造成幼儿身体局部负荷过大的问题,其次注意游戏时让幼儿的上下左右肢体均衡与协调地发展。再次我们尽量做到在游戏中让幼儿有机会闪现出智慧的亮点,游戏中故意给幼儿留下思考的空间,促使幼儿积极开动脑筋,以最佳方式完成游戏。
以往在游戏前,总是教师将活动环境设计布置好,现在,我们提供了有利于幼儿探索,参与的材料后,引导幼儿自己动脑子,发挥想象。如幼儿玩小兔采蘑菇游戏前,教师先提供玩具纸板和雪碧瓶,然后提问:"小兔采蘑菇要经过一条小河,一片小树林,想一想咱们用什么当小河,小树林呢?"孩子们纷纷动脑筋,想办法,最后想出将纸板摆成平行的两排当小河,在小河的侧分散摆放雪碧瓶为小树林。幼儿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思维活跃,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探索玩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现。
参与创设,仅是幼儿操作材料的开始,在游戏中,我们改变以往让幼儿模仿的学习模式,鼓励幼儿边思考边探索玩法。比如,小班在玩"青蛙捉虫"的游戏中教师请幼儿想一想怎样才能使青蛙捉到虫。中班幼儿在玩"小松鼠采松果"时,请幼儿想一想怎样可跳得更轻松,比一比自己和别人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大班在玩"纸板"时,教师引导幼儿探索纸板的不同玩法。幼儿在活动中产生成功感,克服了退缩行为,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主动创造行为,使幼儿思维活跃,真正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
四、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