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全面发展培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艺术氛围
天津市实验中学是有着近90年历史的津门名校,有着雄厚的文化艺术底蕴。走进实验中学的校园,不仅会看到饱含学校发展历史足迹的大钟楼、里程柱,威风凛凛、寓意东方醒狮的校标,还有浓缩中华民族5000年传统文化的中华文化廊:其中包含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艰难曲折的革命历程,异彩纷呈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学书画、五彩缤纷的民族之风。校园中还矗立着著名校友红学专家周汝昌、声乐家沈湘的全身雕塑,及达芬奇、聂耳、冼星海等名人雕塑,这些历史文化的足迹和艺术家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每时每刻都活跃在学生的周围。所有这些,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在“讲话”,使校园“时时、处处、人人”都散发出浓郁的艺术气息,漫步在校园里,随处都能感受到艺术教育春天般的勃勃生机,学校已成为追求真知的学园、陶冶情操的花园、施展特长的乐园。
二、开设名家讲坛,感受艺术魅力
多年来,为了普及高雅艺术活动,实验中学积极邀请天津市知名艺术家来学校进行高雅艺术讲座,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艺术讲座内容丰富、形式生动。专家们或从音乐特有功能的角度阐释艺术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或以作品鉴赏为切入口,传授音乐艺术的鉴赏方法;或从个案分析入手,讲述中外音乐的发展历史和有关知识。在高雅艺术讲座中不仅艺术家们的风趣的语言、简练的文字和精美的声像,将大家带入了一个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音乐世界,而且,专家们的敬业态度、博学睿智和涵养风度,赢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很多学生说:通过讲座,能近距离地聆听到专家们的精彩演讲,真切感受到了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发挥美育功能,拓展艺术课程
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一样,有着自身特有的教育价值,美育具有陶冶情操、开启心智、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美育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引导青少年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重视德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道德水准;不重视体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身体健康;而不重视美育,损害的则是一代人的心灵世界,影响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美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内容,艺术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因此,我们把不断提高艺术课教学实效、广泛开发艺术课程作为实施全方位艺术教育、普及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1.开齐开足课程,提高艺术课教学实效。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使艺术课程的开课率达到100%。同时,从加强常规教学入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将艺术知识、基本技能与情感表达有机结合,将“过程教学”的重要性置于“内容学习”之中,让学生在感受艺术、掌握必备的艺术技能的过程中,了解文化艺术的精髓,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开发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爱好。
我校从1988年以来,不断探索开设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至今已形成百余门,其中,艺术类课程约二十门,涉及文化艺术的有陶艺、二胡演奏、双钢琴、民族舞蹈、架子鼓等项目,学生参与率达100%。校本课程通过“激发兴趣―自主设计―交流改进―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一个个“完美艺术”的塑造过程,从中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提高了学生对传承艺术项目的兴趣和自觉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感受、努力实践,不断提高艺术修养。
3.创新艺术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促进艺术活动的全员参与。
学校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校文化品位,举办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活动。多年来,实验中学的艺术活动本着立足普及、重在参与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面向全体学生,积极组织开展各种艺术活动。如,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组织学生观摩各类音乐、舞蹈、戏剧等优秀演出;定期举办艺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并形成学校学生艺术活动的特色和传统。学校深入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以班为基础,开展合唱、校园集体舞等活动,努力实现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加至少一项艺术活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书画展、小品大赛、“魅力之星”主持人大赛、“校园卡拉OK歌曲”大赛、“唱响班歌”大赛等纷纷上演,努力做到全校学生“人人喜欢、人人参与、人人受益”,形成“年级有特色、班班有歌声、人人开口唱”的艺术氛围,让学生们“用艺术形式展现自己的生活,让艺术文化丰富自己的心灵”。
四、建设精品社团,激发艺术潜能
很多艺术形式(如合唱、合奏、艺术设计等)都要求参与者的集体配合、共同协作,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学生艺术社团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因其格调高雅、形式多样、喜闻乐见而备受学生推崇,对营造校园艺术氛围、支撑艺术教育体系、激发学生艺术潜能、提升学生道德修养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热风艺术团”是实验中学艺术团的名称,它由来于1949年,那年1月学校热风口琴队的队员们顶着寒风、吹着口琴在天津解放桥头欢迎解放大军入津,那场面至今一些老校友还历历在目。“热风”二字凝聚着老一代校友的爱国激情,激励着一代代实验学子,因此,这个名字一直被沿用至今。“热风艺术团”深入每个实验学子心中,也成为活跃在天津普教系统艺术教育领域的一支活跃的队伍。艺术团下设有交响乐团、合唱团、民乐团、舞蹈团、美术团等多个社团。多年来,艺术社团秉承学校的优良传统,以为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发挥个性潜能、提高艺术技能创设条件为宗旨,形成了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运行模式,在历年天津市文艺展演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2012年,我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五、坚持对外交流,促进艺术融合
关键词:流行演唱;教学;全面发展
1 流行演唱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如今流行音乐的发展速度很快,大众对于单纯的歌曲演唱已审美疲劳,市场以及大众对于流行演唱的需求已经不再停留在歌曲的层面上,也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演唱技巧上。流行音乐有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双重属性,尤其是商品属性在今天尤为突出,艺术娱乐化的进程使大部分的观众更喜欢感受流行音乐的视听盛宴。从大众以及市场的角度上看,对流行歌手的选拔需要综合看待,这意味着流行演唱专业的学生从学生时代就要开始全面的培养,从而适应市场的进程与发展。需要在舞台以及创作领域进行全面的培养,提升歌手的综合水平,使歌手受到更多受众的喜爱,否则很快就会被淘汰。有的歌手尽管演唱水平很高,但没有全面发展,形象、舞台魅力都没有,不会受到观众的喜欢。所以学习流行演唱必须要全面发展。
2 设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块
流行音乐具有高度融合性以及高度发展速度的特点,流行声乐的教学应针对这一特点与时俱进。全面发展的核心是“全面”,全面是教学的广度,从演唱技巧的角度上看要涉猎诸多的音乐风格。教材是教学的重要的依据,而如今的流行音乐演唱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教材可循,也没有诸多风格特定的教材,如灵歌的演唱教材、爵士唱法的教材、即兴演唱的教材等。因此全面发展应该从教材入手,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模块。
针对性的教学模块设定一方面能让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一种教学方式或一种演唱风格,这种教学态度本身就违背了流行音乐自由的原则。因此针对性的教学模块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演唱能力得到全面培养,而且还会使更多的学生找到自己适合的演唱风格从而树立信心。笔者认为教学中教学定位十分关键,这就如同出去旅行选择交通工具,目的地决定了交通工具的选择。教学中一旦形成明确的目标和特点定位,这样就能更好的实现流行演唱专业的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形体与舞台感觉的培养
形体与舞蹈表演也是流行演唱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流行演唱也属于音乐表演的范畴,因此表演的基础形体也是流行演唱学生应该学习的。形体从两个方面将演唱者展现给大众,其一是演唱者的素质,其二是演唱者的形体练习。演唱者的演唱水平以生活为依据,其感触有多深情感表现也就有多深。在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性格也不同,在形体上要对角色进行一定程度的塑造,在演出时要有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服务热情,同时注意在舞台上的动作,要潇洒、自然、有适度感。
形体需要练习,一般在学习中会有形体课来专门塑造形体。舞蹈是流行演唱十分需要的一种舞台表演能力。流行演唱作品中快节奏的歌曲需要用舞蹈来表现,如果只是站在舞台上演唱就会影响作品内容的表现,不能将歌曲的情感思想更好的传递给观众,因此舞蹈现在也是流行演唱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蔡依林的大部分作品都需要边唱边跳,其他人的作品有很多也需要用舞蹈来完善,提高整体的舞台表演水平。舞蹈可以提升演唱者演唱的气氛,可以拓展演唱者的演唱风格,如今国内外一线的大牌流行歌手,无不具有很强的舞蹈功底,如碧昂斯、珍妮弗・洛佩慈、MJ等。因此形体与舞蹈在今天都是流行演唱学生全面发展所需要学习的内容。
舞台感觉是肢体表现的灵魂,简单说舞台感觉就是舞台表现力,是演唱者站在舞台上给观众的一种感觉。无论是在演唱还是在交流中要始要保持这种感觉。舞台感觉也是人们常常说的“范儿”,这个“范儿”是一种整体的舞台风格,包含舞台表现力、歌手内涵、歌手的表演欲望以及亲和力等。舞台感觉是一般在学校不会作为一门课程来进行学习,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舞台实践以及表现力的积累而形成的一种舞台惯性。我们看到很多活跃在大众视野下的演唱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舞台感觉,彼此不重复,并且通过这种感觉赢得了很多受众的喜爱,有的是亲民的感觉、有的是内敛的感觉、有的是酷的感觉。
因此舞台感觉可以视作是演唱者的“名片”,只要站在舞台上这种感觉就会出现,名片式的介绍会使观众对其形成一种首因效应。这种第一印象也是成就演唱者的重要元素。
4 创作能力与演奏能力的培养
创作能力以及演奏能力也是流行演唱学生全面发展所需要掌握的技能。现在乐坛越来越多的新晋歌手都是集创作、演奏、演唱于一身的。创作能力可提升演唱者对音乐的认识,演奏器乐的形式可以对歌曲进行另一个角度的诠释和解读,这两者都是在乐坛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技能。
为什么说创作和演奏音乐是流行演唱者应该掌握的技能呢?创作音乐需要对音乐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我们看演唱者的演唱是表演音乐,是对音乐进行的二度创作,而创作音乐则是一度创作,能够从一度创作的角度来进行创作的歌手在二度创作中的能力也就越强。创作是一种抽象的感觉,将其捕捉后具象为音符满足听觉需要。从形而上的角度上看与演唱表现出的感觉是同一种感觉,无论悲喜,都是一种体现。深层次的创作能够提升外在的表现能力,并且通过演奏表现出来的音乐更加立体,也提高演唱者的综合艺术性。因此从音乐性的角度上看,创作对流行演唱者十分重要。从商业角度来看,流行乐坛的竞争十分激烈,更多的演唱者都是以创作人的身份出现,周杰伦、方大同、林俊杰、王力宏等都是集创作与演唱、演奏的多元化歌手,音乐市场更加需要掌握创作和演奏的流行歌手。
流行演唱学生在专业学习时候要全面发展,不仅要从唱功的角度入手,对演唱技巧、情感技巧进行反复的学习和练习,还要从舞台上寻找属于自己的舞台感觉,并能以肢体的语言和舞蹈来获得更多人的喜欢。加强音乐理论的学习,从创作和器乐演奏的角度丰富自己的音乐性,使演唱者能够将内在修养与音乐进行结合,从而使歌手的整体表现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 袁筱安.浅析舞台表现对于流行演唱的重要性[J].民族音乐,2013(02).
[2] 崔泉馨.浅谈流行音乐演唱的审美能力和舞台表现力[J].音乐大观,2013(02).
关键词:全面发展;个性培养;提高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并不仅仅只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它更需要的是全方位的技能型人才,这种人才需求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必须要走出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教师也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能力,笔者经过长期的调查和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提升他们的能力。
一、要全面地了解学生个性差异,多与学生交流
世界上难以找出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的在一个班级里也难以找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智力水平和学习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即使是同样的教学方法,同一个教师,学生之间也会有较大的差别,致使他们的个性各不相同,这就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的时候,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实现共同提高,教师首先就必须要全面了解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如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和观察等,深入地了解学生间的个性差异。此外,教师在平时还可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如询问一下他们在学习上都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平时喜欢哪些游戏,有什么兴趣爱好等,在交流的过程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发展需要,这样教师的教学活动就能够更好地开展。
二、改变评价方式,创设和谐向上的环境
评价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十分重要。俗话说:“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是多种多样的,它既可以是书面评价,也可以是口头评价,但是无一例外,积极正面的评价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渴望得到表扬。而在传统的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和方式比较单一,评价多是书面的,而且多是在期末考试后,简单地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平时的表现进行终结性评价,缺乏课堂上的及时性评价与交流。
教师的这种评价方式显然是不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因此,笔者认为教师除了需要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有一定了解以外,还需要改变教学评价的方式,尽可能地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如将平时的课堂表现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上受到了智力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十分出色,但是他们在课堂上学习认真,善于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尊重教师和同学。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也要不吝评价,积极地鼓励他们,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得到l展,也有利于创设和谐向上的环境,使学生意识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
三、发挥班集体的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
在教学的时候,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是一个都不能少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就必须要注意发挥班集体的作用,注重通过班集体的影响力,提升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比如说,有些小学生平时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课后喜欢打闹,上学总是迟到,针对这些学生,如果教师仅仅是严词批评,作用可能很有限,学生可能在受到老师批评之后的一两天会有一些好转,但是时间一久,他们便又会故态复萌。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如可以在班级里设立学习小标兵,开展竞赛活动。不论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每周都对学习认真,遵守纪律的学生进行表扬,给他们发放小红花,使他们在心灵深处受到他人的感染。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运用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引导,很容易激发他们的竞争心理,也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实现个性培养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学的时候,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个性培养,教师不仅需要从理论方面入手,还需要结合实践。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数学中的“认识人民币”的知识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人民币,教师可以开展“我是小小顾客”的活动,让班上的学生自己独立去商店购物,认识人民币,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
总之,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是不适用于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对于学生创作力的培养具有较大的帮助,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也必须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篮球;体质;心理;社会适应;角色转换;全面发展
1.研究目的
21世纪是以人为本的世纪,健康第一,人的全面发展第一。未来高速发展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激烈的人才竞争是社会竞争的主要表现。未来社会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具有创造性和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人的全面发展,不可能是一个自然过程,而必定是一个教育过程。如何使人得以全面发展?是全社会都应该思考和解答的问题,也是教育界的追求目标,更是各门学科的教育目标。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我国的体育教育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一个时期是单纯的追求技术教学,强调的是体育基础知识技能和技术教学,注重的是传授;另一个时期是追求体质教学,强调的是课堂运动负荷、运动密度、注重实践;第三个时期应是改革教学时期,这一阶段已持续很长时间,改来改去基本是方法手段的变化,这种从一个片面转向另一个片面的作法制约了能力的培养、心理品质的教育和个性的发展。由于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和实践的检验,所以体育教学改革亟待需要的是升华阶段。把人的全面发展和人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是方向性的东西,是时代的需要,培养人才的需要。而篮球运动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与课余文化生活中,已成为增进健康的身体教育手段和贯彻德、智、体、美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研究篮球与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2.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在撰写过程中查阅整理了大量关于篮球教学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为本文的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2 专家访谈法
对各高校的一些资深篮球教授,专家进行电话访谈。
3.结果与分析
3.1 篮球运动能增强体质
3.1.1 促进身体形态的完善
篮球运动对骨、关节、肌肉会产生良好的影响;经常参加篮球运动,使骨表面的隆起更为显著,骨密质曾厚,管状骨增粗,骨小梁配布更符合力学规律。经常参加篮球运动,能增加关节的稳固性、以及增加关节的运动幅度和灵活性。体育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最为明显,使肌肉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肌力加大;肌肉中的线粒体等细胞器增多以及毛细血管数量和分支增多,血液循环加强;还使肌肉膜结构的结缔组织增厚,肌肉中运动终板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有利于改变肌肉形状,从而改善人的身体形态。
3.1.2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人的运动能力主要是指在掌握一定的知识、技术、技能的前提下,所获得的从事走、跑、跳、投等各种运动能力,同时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得到发展。篮球运动的技术动作是由各种各样的跑、跳、投等基本技术所组成,在比赛中以争夺球权为手段,以投篮为目的进行竞赛的,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提高人体自身的基本素质。
3.1.3 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水平
体育运动对心血管系统也会产生积极影响;经常从事篮球运动,使心肌增厚、心腔扩大,增进心的工作能力,使心脏工作时出现“节省化”现象。有研究表明,运动会对血管壁的结构,心脏和肌肉的毛细血管产生有利于器官供血和功能提高的影响。运动有利于加快人的胃肠蠕动,新陈代谢加快,消化液增加,消化能力提高;有助于改善人体酶的活性,提高对食物的分解、消化和吸收能力。
3.2 篮球教育促进人的心理健全
3.2.1 培养现代竞争意识
竞争观念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项目,团体精神、集体合作和竞争观念是篮球运动中不可缺少的,无论是竞赛或教学都能通过篮球运动的特点来培养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互不相让的竞争意识。篮球运动又是一项比技术比体力的竞争,不讲资历,只论现实;不讲门第,只讲规则。这就要求每个人尽自己最大努力去竞争,从而增强了参加者的竞争意识。
3.2.2 把握全局与局部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只有把握了全局,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去协调和处理各个局部的关系;只有通览全局,把局部问题放在全局的高度上来考虑,才能加深和提高完成局部任务的自觉性,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驾驭各个局部,不为一时、一事等暂时的利益、现象所左右。篮球运动的训练和比赛不是孤立的整体,是由不同部分组成。要实现整场比赛的胜利,就要依赖于各个部分的问题的解决,每一个计划、方案也都必须通过具体的技术、战术去实现,由具体的局部去完成,这就培养了人对全局和局部把握的能力。
3.2.3 提高抗挫折意识
篮球比赛在紧张激烈的情况下进行,它要求队员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运用复杂的技术动作、战术配合,与对手竞争,由于竞赛中心理压力大,消耗很大的心理能量,通过这种磨练可以培养队员良好健康的心态,使队员具有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保持心理控制的最佳状态,提高心理素质。作为一种竞赛,队员会经受各种考验:失败的痛苦;比分落后下的焦虑;对手的粗野行为;裁判员的误、漏判;以及观众的喧闹、喝倒彩等等。这就培养了队员的抗挫折的能力,不然的话,比赛就会失去控制,更不用谈胜利立了。队员应该明白只有在困难情况下保持积极的增力情绪,才能集中注意、排除干扰、沉着应战去争取最后胜利。
3.2.4 促进学生和谐意识
篮球运动发明之初就明确提出该运动是一项文明的运动,规则的改变不断规范着人们的运动行为,通过规则的界定和长期运动实践中所建立的行为准则,篮球运动在形势和内容上都体现了公平、合理原则,使运动更加和谐。公平竞赛原则,本是人类理想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公德的反映,人在参与篮球运动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到创造成绩受奖,违反规则受罚,这就增加了人对社会规范的认识和行为的自我控制力,使得人们的社会生活更加和谐。
3.2.5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篮球运动本身是对抗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运动。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既要有广阔性,又要有深刻性;既有高度的灵活性,又有准确性。思维的积极活动与运动技能的形成及战术的灵活运用,三者紧密配合方能准确、迅速地判断比赛场上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局势,善于与对方 “斗智”,实现个人和全队的战术意图,争取比赛的主动性。这说明,篮球教学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重视篮球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3 篮球教育促进人的社会适应性
3.3.1 篮球教育促进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特定的社会现象。马克思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际交往使人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人与人之间互相接触、互通信息、交流情感,达到相互了解,彼此吸取对方的长处和积极因素,从而增进友情,和谐合作,促进事业成功;或彼此满足相互的精神慰藉,实现自我价值,增加社会群体的聚合力。篮球运动或比赛可以在不同时间、地点进行,可以是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联系与交流,队员扮演的角色地位经常发生变化,人际关系更趋复杂,这正满足了人对人际关系的需求,对今后进入社会,和社会人的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帮助。
3.3.2 篮球教学能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角色的转换的能力
社会角色,即有着特定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的人。在社会结构中,需要有各司其职的多种社会角色。篮球战术教学、比赛中,连续换位,主动进攻转换进攻的各种阵势都需要运动员从球场的两边来回移动,当某一名后卫向篮下运球时,另一后卫则须向前锋的位置移动,为前锋做掩护,然后切入到篮下或者切入到一半再返回前锋位置。因而,内线位置的交换使内线防守队员不容易形成超前防守,而干扰传到篮下的球。像这样的各种战术,都要求队员在场上不断的变换位置,充当不同的角色,这就要求学生适应角色的转换。在篮球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得让学生在比赛中扮演超出本人能力的角色,如让替补队员充当主力、让一般队员作决定性最后一投,这样能够提高本人的自豪感和自觉性,刺激本人通过加倍努力去获得成功。使学生体会到经过个人努力是可以成功扮演各种社会角色的,从而体验出人的主观努力是改变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通过篮球角色的学习,学生懂得了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这有利于能很快适应生活中各种社会角色的变化。如从学生变老师、从工作到失业、从普通工人变领导、从中老年到退休等。角色转换能否顺利完成,关系到生活能否正常有序,关系到人的身心健康,如果过渡不畅,角色生活方式迟迟不能建立,会给人的心理、行为甚至其家庭、社会造成痛苦和困难。所以,篮球教育对角色转换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4. 结论与建议
4.1 篮球是以跑、跳、投等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所构成的体育运动,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提高人体自身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完善人的身体形态。
4.2 通过篮球教学可以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开阔人的思维,提高把握全局与局部和抵抗挫折的能力。
4.3 通过篮球教学可以促进人际交往,有利于适应社会角色的转换。
4.4 建议今后的篮球教学,应该构建一个以科学的技、战术为主体,在此基础上发展人的体质和心理素质,促进人际交往,适应社会角色的转换,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模式。
参考文献:
[1] 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马启伟 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3]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教育;人格;健康人格;全面发展
人格(Personality)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表现在知、情、意等心理活动各个方面的总体精神面貌。人的认知能力特征、行为动机特征、情绪反应特征、人际关系协调程度、态度信仰体系、道德价值特征等构成人格。人格不仅控制着人的行为方式,而且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培养健康人格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一、健康人格的形成及其特征
人既是一个生物个体,又是一个社会个体。人格特质的形成既有先天遗传的因素,更有后天环境的影响因素。在人的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方面,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而人的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质的形成更多的受后天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社会文化、家庭环境、童年经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形成。①不同的人由于其后天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特质。作为个体存在的每一个人,其人格特质表现出个性化特征。按照人的个性发展要求实施教育,培养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
当然,个体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特征非常复杂。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经历认知、情感、意志的过程,个体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人格是贯穿在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之中的,一般认为人格是由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等方面构成的,人格的自我调控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系统。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人格结构趋于相对稳定,一是人格结构的构成成分不变;二是各成分的平均水平不变。②达到稳定的人格结构也就标志着一个人的成熟。
在对人格的研究中,形成了一些派别和研究成果,了解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人格特征的认识。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的人格结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一个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趁我是道德理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善。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障碍或疾病。③艾森克提出了人格结构的四层次理论模型:这个模型的最下层是“特殊反应水平”,为日常观察到的反应,属误差因子;上一层是“习惯反应水平”,由反复进行的日常反应形成,属特殊因子;再上一层是特质层,由习惯反应形成,属群因子;最上层是类型层,由特质形成,属一般因子。④正是由于这些因子的不同,使不同人的人格存在着层次上的差异。卡特尔经过长期艰苦工作,提出了人格特质结构理论,他测验出了16种人格特质:乐群性、智慧性、稳定性、好强性、乐观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控制性、紧张性。⑤正是由于这些人格特质的不同,使得人存在着区别和差异。从这些人格结构、人格特质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格有积极与消极、健康与病态、成熟与幼稚之分,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人的积极、健康、成熟的人格。
什么是健康人格呢?通过对健康人格的研究总结出的模式有:奥尔波特的“成熟的人”模式,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模式,罗杰斯的“充分起作用的人”模式,弗洛姆的“创造型的人”模式,弗兰克的“超越自我的人”模式,皮尔斯的“此时此地的人”模式,以及埃里克森的“自我整合的人”模式等。我们可以将健康人格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能有意识地控制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把握自己的命运,而不被意外的、不能控制的、无意识的力量所驱使;第二,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能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能正确地对待;第三,能立足于现实,而不是沉溺在过去的生活之中,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能较快地摆脱其带来的阴影,在现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付诸行动;第四,具有紧张而有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不满足于平平淡淡的工作和生活,渴望挑战和刺激,渴望新的目标和新的经历;第五,能给予爱也能接受爱,热爱学习和工作,并乐于承担义务,情绪成熟健全,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态,生活充满了活力;第六,有独立和自主的需要,不依赖于别人来求得安全感和满足,乐于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不过分顾虑他人的态度;第七,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既承认自己,又尊重别人,能体谅他人的痛苦,并用各种办法来帮助他人,具有同人类共祸福的意识。
二、健康人格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通过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展认知活动、培养情感、增强能力而实现的。
1.健康人格有利于认知活动的开展。认知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人在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人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受人格控制和影响的。健康人格有利于认知活动的开展,不良人格会阻碍认知活动的开展。如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或应用,开始于感觉和知觉,获得什么知识,应用什么知识,往往与他所具有的人格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学习某个专业,某门课程,不同的学生由于其人格特征的不同,采取的态度和方法不同,学习的效果就不同。有着健康人格的学生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所学的专业和开设的课程,进行积极的记忆、想象和思维,刻苦学习和钻研,与教师密切配合,课余时间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开阔自己的知识面,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的学生必然学习成绩优秀。而那些人格不健康的学生,由于有着心理障碍,在认知的过程中,以消极的被动的态度对待所学专业和所开设的课程,缺乏学习的动力,其结果必然是对知识的获得或应用处于应付状态或者是认知活动不健全,学习效果也不可能好。
健康人格可以促进人的思维和想象。思维是人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是与思维和想象密切联系的。学生解决每天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凭借思维活动来实现的。想象是人凭借在头脑中保存的具体形象来进行的,是和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活动相联系的。健康人格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促使认识的不断深化,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
2.健康人格对学生的情绪或动机具有调节作用。情绪和动机是在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或情感。学习的收获,朋友的支持,家庭的团聚,使人感到愉快、兴奋和喜悦;而学习的失利,朋友的讥讽,亲人的争吵,使人感到沮丧、痛苦或愤怒。情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健康人格可以使人产生积极的情感,胜不骄,败不馁。“知之深,爱之切”,深厚、真挚的情感来源于对人、对事真切、深刻的了解。积极的情感能激发人认识的积极性,使人锐意进取,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相反,消极情感会使人消沉、沮丧,窒息认识与创造的热情,使人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
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或情感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来源于人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人有生理的需要,如饥择食,渴择饮等,也有社会的需要,如劳动的需要,人际交往的需要等。人有物质的需要,如住房、交通工具等;也有精神的需要,如受人尊重的需要,求知和求美的需要等。正是在人各种需要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的不同动机。动机具有性质和强度的区别,动机不同,人们对现实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也不一样。
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感,而且能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意志。意志与认知、情感有密切关系。人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和控制,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来实现的。而人的意志的坚强或懦弱又反过来对人的认识和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只有建立在健康人格基础上的意志,才能构成人的稳定的不懈力量源泉。
3.健康人格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能力。能力构成个体的心理特征,是人在获得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或者说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心理特性,这种心理特征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人的心理特性有些是暂时、偶然出现的;有些是稳固、经常出现的。这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也叫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正是由于人的能力和人格的差异,将人与人区别开来。例如,有人记得快,有人记得慢;有人长于想象,有人善于思考,这是能力的差异。有人比较温柔,有人比较粗暴;有人敏捷,有人迟钝;有人谦虚谨慎,有人骄傲自满;有人坚强,有人怯弱等,这是人格的差异。正是这些人格的差异,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使得不同人的能力大小和范围不同。健康人格可以增强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能力,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归纳能力等等。
三、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是教育目标的要求
健康人格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而广泛,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需要人们有健康人格来应对时代的变化,适应现实生活的要求。因此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要把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呢?就学校教育来说,要以人为本,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帮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20世纪70年代,人本心理学家提出了“选择性学校”的改革,就是要尽力培养健康人格。这项改革提出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决定学校的课程及管理;学生的发展应是表现能力与认知能力的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受到最大限度的重视;教师应尽一切努力保持学生心理发展的敏感性;重视以阐明和发展价值观形成的道德教育;培养感觉的意识、身体的意识和从动觉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对学生进步的评价不应以固定的标准和目标作指导。⑥今天我们重新审视这些观点,可以看到,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当然,作为个体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化程度,即作为个体的人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智力、能力、体力、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等等。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健康人格的形成,特别是人的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它所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构成了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同时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则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状况和发展水平有着直接关系的。只有在整个社会处于全面而协调发展,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健康人格,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这样说并不否认有些人,特别是社会的先进分子在社会环境不佳的状态下,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人格完善。正因为此,才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从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上来分析教育的功能,教育不仅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的科学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能力以及变革社会、改造社会的创新能力。英国教育学家纽曼在他的《大学的理想》中认为,“知识是一种心智状态和条件”。⑦因此,追求知识必然是一种精神追求,而精神追求的最大目的也在于精神本身。这种精神追求也意味着人格的力量在支撑着,形成精神本身内在的动力源。健康人格不仅来源于社会环境的熏陶,更来源于知识积累、技能形成的过程,也就是教育的过程。因此,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形成不是孤立的,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以及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并完善人格特质的。(作者简介:王传旭,淮南师范学院院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
注释:
①③④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47-452、429、438.
②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45.
⑤⑥叶浩生.心理学理论精粹〔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70、277.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个性
中学生由于家庭出身、知识阅历、生活背景、环境因素、个人经历等各方面的不同,已经开始具有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判断,加之个人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智慧品质、不同的兴趣爱好,对教育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和选择。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
作为班主任,我们不应以个人喜好去评判学生个性的好坏,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我们要杜绝通过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只有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熟悉学生的个性倾向,才能制定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方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识到,如果学生的个性对自身发展有益,我们必须及时给予肯定并加以适当引导。反之,如果学生的个性并不利于其自身发展,我们应委婉指出其不足并加以指导。在日常的教育和班级管理中,要重视对不同个性学生的积极引导,通过多种途径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展示其个性风采,鼓励学生自我培养最佳个性。要充分尊重学生,平等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以诚相待,以友相见,以情相交,形成一个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处于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发展必须要有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地指导,以形成正确的导向。作为班主任,我们要认识到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身心健康、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意志坚强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具备了这样的人才观念,我们才能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出具有个性特色的人才。
二、班主任要注重发挥主导作用
在学生个性培养的过程中,班主任是主体力量,我们必须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来指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行。因此班主任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具体而言,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挖掘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潜能,结合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和才能发展的成长点,为实现学生自己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二要通过观察、访谈,充分了解班级内学生整体及每个个体的个性发展状况,明晰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优势、劣势和存在问题,帮助并督促学生弥补不足。三要正确引导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求知兴趣,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事业心等创新人格,培养学生个性中的正义感、包容心、同情心等优良个性。从而丰富并促进学生的个性良性发展。四要在不同场合和时机鼓励学生努力进取,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为人正直、善良、诚实,能够主动关心爱护他人。教育学生要学会适当肯定自我、宣传自我、展示自我,尽展自信风采。
三、班主任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教育环境对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成长成才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学阶段,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一草一木,教师的一言一行,同学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会对学生个性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的关系,在宿舍、班集体中所处的角色等都会对他们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优化班级育人环境。班级环境的优化、美化是班主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及个性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一环。班级育人环境的建设,要利用学生集体的力量,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从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入手,提高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知道学生自己所选择的字画,自己所设计的班级图书角,自己所培育的花草,自己决定的参赛节目,自己主导的运动方式……对学生自己而言更具有长远意义。因此,班主任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教室布置、文艺、体育等各种活动中去,尽可能地尊重他们的个性习惯和行为方式,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环境的巨大力量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论文摘要: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同样应是高职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专门化培养不但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高职教育可以通过其课程体系、教学实训、职业道德教育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的特点是:高层次、技术性、应用性、专门化。所以,高职学生都有明确的专业定向,学习的课程偏重于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因此在职教实践中出现了一种误解:高职院校不必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很难使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剖析人们对职业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模糊认识入手,探析了高职学生专门化培养与全面发展的逻辑关系,提出了高职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一、关于高职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模糊认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的发展问题是教育活动永恒的主题。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和其他类型的教育一样,其核心职能也应该是促进人的发展。我国教育一直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为基本方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应该是职业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但是我国当前的职教研究对高职教育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还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以至于在职教实践中对这些问题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笔者将这些认识简单地归纳为两类:
一是从必要性的角度,认为高职教育不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从可能性的角度,认为高职教育难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与专门化培养的关系
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根源于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基本含义指的是以脑力和体力为要素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这一理论经过教育实践的检验与升华,其涵义逐渐丰富并更具现实意义。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三个基点来认识人的全面发展:一是发展的全面性。二是发展的自由性。三是发展的充分性。[1]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都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以期获得预期的效果。同其他的教育形式一样,高职教育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具体的发展形式。从本质上看,高职教育中的学生与普通教育中的学生在发展的总体趋势上是一致的,发展的根本特征是共同的。
当然,高职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教育也有其特殊性。高职教育是指向于一定职业与工作岗位的专门化培养,因此在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途径与具体内容上,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所不同。高职教育始终是着眼于学生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为构成要素的职业能力的培养的,高职教育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应该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展开。如果不能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的特殊性,那么高职教育就会失去自己在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也就谈不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了。
基于以上分析,高职教育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专门化培养不但不矛盾,而且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高职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教育指的是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实现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性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全面发展既要体现在学生各个素质指标的提高上,更要着眼于学生整体个性的完善与和谐。正如埃德加 富儿在《学会生存》中对教育目标的表述:“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与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2]
三、高职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
(一)高职课程体系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科话语与实践话语一直进行着激烈的争夺,高职课程应该以普适性还是以专门性为基调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3]笔者认为,在理论上论证普适性的学科课程与专门性的实践课程孰轻孰重固然重要,但更具现实意义的是对现有的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更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渐进式的变革。而在这个课程改革中,应该注重职教课程对学生发展更全面深入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课程的效能问题。那种认为学科课程就是着眼于全面发展而实践课程就是着眼于专业发展的看法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在高职教育中构建一个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的课程体系将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
(二)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职业教育不容忽视的内容,也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把人的各项素质统合到一个轨道上来,那就是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道德是全面发展的素质中奠基性的内容,“德育为首”的教育原则在职业教育中同样适用。但是值得担忧的是,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其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发挥。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体现出职教的特色从而提高其效应。为此,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应该进行必要的变革,这是一个宏大的话题,本文仅就与全面发展相关的问题谈两点看法。首先,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与高职教育的专业或工种设置相对应。职业道德教育既要体现社会对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也要与学生未来具体的职业定向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其次,职业道德教育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职业观的教育要引导学生的职业观从“生存型”与“兴趣型”向“责任型”发展。职业道德教育要提倡这样一种境界:每个人的职业会有所差异,但每种职业的从业者作为有理性的生命个体,其价值、理想、尊严与精神则是平等的,因此每个人都有全面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可能与必要。
(三)教学与实训
教学与实训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中心环节。高职教育中的教学一方面要强调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发展上保持一个基本水准的要求,从而使学生有更大的柔性去适应未来工作需求的变化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珍视学生的个性与需要。心理结构的客观差异导致了个体在专业领域或技能领域的分野,进而使人走向不同的职业分野。这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必需与必然。如果教育只肯定一两种心理类型的学生,那么其他心理类型的学生就会被教育抛弃,成为“学业失败者”。职业教育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平等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自我实现.。[4]以上两个方面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是相辅相成的。基本素养的培养为个性的发展提供前提与基础,而个性的充分发展则进一步促进整体素养的提高。为此,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变革。比如结合职业方向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自我式教学、强调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式教学等等。总之,高职教育的教学既要体现生存、实用、职业的特点,又不能忽视对学生个性自由、全面、充分发展的促进。
作为能够把理论与实践、能力与技能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环节,实训是高职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利途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生产实践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特色。学生参与校内和校外基地的实训对其锻炼是全方位的:既拓展和深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又提高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与能力,并在实践中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四)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学校品位与档次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发展是一个外因不断内化的过程,环境所提供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内化过程中的作用常常超出我们的估计。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除了与普通学校有共同之处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在校园文化中培育浓郁的职教特色。高职院校应该综合调动校园文化中的一切因素营造出对职业的重视与对劳动者的尊重的心理氛围。二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高职院校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人人皆能成材”的主题,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培育他们的成就动机,引导他们自尊、自立、自强,鼓励每一个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当前重点发展的领域。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不应该是马克思提及的“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部门的局部个人”[4],而应该“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完整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5]。只有真正关心人、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高职教育,才是健康发展的高职教育,也才有可能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家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4.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
[3]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话语与实践话语[J].教育研究,2007,(1):51—55.
一、关于农村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目前,农村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总数远远超过城镇学生数量。对农村学生的培养,相对于城镇学生而言,不论从教育教学设施、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虽然近几年来国家致力于农村学校的建设和硬件配备,差距略有缩小,但还是没有可比性。通过我们的初步调查,仅仅就多媒体课程开设这一项而言,农村学校起码要比城市学校平均晚十多年!有些勉强已开设多媒体课程的农村学校质量和师资力量远远比不上城市学校,许多农村的中小学生甚至还不会开关电脑。
农村学校课程的开设情况更就是五花八门,有些老师身兼几种学科的课程,要想专业对口去上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老师有时候一天上几种课型,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都成问题,至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那就是未知数了,更遑论对学生的个性特长进行发现与培养了。人才的有些特长和天赋是要早发现早培养才能在黄金年龄段得到较好的发展的,否则就出不了成果,失去了培养的意义。我国有些体操艺术滑冰等运动员们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站在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了,发现他(她)们并进行培养应该是多大年龄的时候呢?这样无形中就让一些农村有天赋的孩子没有被发现,少量的被发现的好苗子也限于条件而得不到科学有效的培养,结果肯定会出现“把一个科学家的苗子培养成了一个放羊娃”的情况。更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城市周边的一些农村的孩子由于看好城里学校优越的教育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大量拥进城里的学校上学,无形中增加了城里学校和重点学校及名校的负担,造成城里学校班额过大,住宿紧张等诸多问题。据了解,许多城里的中小学,农村学生占有的比例已超过城里的学生。相应的一些城镇周边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有的学校出现了班额只有几个孩子的尴尬状况,还有一些学校已经办不下去了,只好停办合办!这种状况同时又增加了农村家庭的负担,有些农村家庭孩子的父母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了孩子进城念书之中,家长同时进城一边打工一边租房陪孩子念书!农村的只剩留守老人,又造成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而有些较为边远地区的有些学校则由于条件限制而无法进城上学,结果也有不少学校存在校舍不够,班额过大,师资匮乏的情况。像这样极端的现象在甘肃省白银市的平川、靖远、会宁、景泰等地十分普遍。
二、农村学校应加强人才意识,要有“伯乐”观
目前农村学校师资力量配备形势严峻,比如外语、艺术、科技、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配备参差不齐,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少,待遇相对较差,生活条件落后,许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思虑个人前途和成家等问题,根本不安心农村教育,在农村学校待不了几年就纷纷向城镇学校调动。农村学校落后的硬件设施和教学条件也制约了一些年轻教师才能的发挥,多功能教室、微机室、图书室、美术室、实验室、科技活动室、体育器材室等在很多农村学校仅仅只是一个奢望。边远地区甚至闻所未闻,造成了农村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方面与城市孩子相差甚远;虽然国家这几年来致力于推进教育均衡,有些地方实施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城乡教师对流,城里教师到乡下学校支教等举措,但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而作为农村学校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设法走出困境,一方面应该设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将国家规定的课程开足开全,统筹兼顾,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培养,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具备慧眼识英才的“伯乐”意识,留住教师和学生。同时应该和城里的教育机构达成交流合作,及时发现一些具有各种特长和个性天赋特点的孩子,如果学校无法给予较好培养,就应该和孩子的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协调,将孩子送到有条件的学校加以培养造就。
农村学校还应该设法开设各种兴趣、特长、艺术小组等,并指定有专长的老师进行指导培养,使得有特长和爱好的学生有一个施展才艺和发展个性能力的地方,有助于学校和老师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特长和特殊才能,因材施教,让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三、国家应该出台政策减少城乡差别
尽管近年国家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但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水平仍相当低,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相当大。国家应继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加大对中西部省份资金转移支付力度,努力缩小区域间差距,实现更大范围内教育均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和改善农村教师的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让农村学校也有吸引力,能留得住年轻教师。由此才能逐步实现生源和教学质量均衡,消除“学生择校热”、“教师进城热”等乱象。
关键词:农村 培养 个性特长 全面发展 教育理念 学习范围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论要求:重视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实现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探究创新,达到全面发展。
农村小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与教育理念
什么是“个性特长”?简单的说,就是除了文化课以外的课程,学生所具有的爱好、喜欢和天性所学得及获得的最好技能,比如:喜欢音乐,歌曲唱得动听;爱好体育,舞蹈跳得优美;热爱美术,图画画的栩栩如生等等;所有这些具备一门或者几门课程特别技能的称之为“个性特长”。
一是学生从小不喜欢属于“个性特长”的学科
很多小学生从小在娇惯、溺爱和任性中成长,淘气贪玩、不爱读书、不爱画画、唱歌和跳舞,每天只是记得吃好、穿好和玩好;虽然有些小学生喜欢文化课以外的课程,比如画画、唱歌和跳舞,但是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和重视也就不了了之;长此以往,失去了对自己爱好和兴趣的热爱程度,扼杀了“个性特长”的萌芽阶段,也就把“个性特长”丧失在摇篮中。
二是家长不支持小学生热爱“个性特长”的学习
在农村,很多家长持有“只有学会学好文化课,才能考上大学、才能有出息、才能光宗耀祖、才能更好的生活”的这种陈旧理念,对于小学生的”个性特长“不予支持、甚至横加干涉,认为“没处用”,堵塞了幼小心灵中“喜闻乐见”的“个性特长”闪光点,使他们(她们)按照家长的思想、意愿和概念,一门心思学习文化课;有的家长还嫌唱歌、跳舞和跑步挤占文化课的学习时间,影响文化课的学习成绩;甚至有的家长更怕自己的孩子从小喜欢其他除了文化课以外的学科的学习而变得“出轨”而放弃文化课的学习去从事唱歌、跳舞绘画等等“不正当”的专业学习,影响一生美好的前途。
三是学校不重视培养小学生“个性特长”的教学
在很多农村小学,学校、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为了获取奖学金、为了学校的荣誉,只有重视“外语、数学和语文”,轻视“音乐、体育和美术”,并且说“音、体、美”只是一些大学、中专和技术学校这些“特殊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责任,殊不知“万丈高楼平地起”之说,小学生的时代没有“个性特长”培养的萌芽和思考、更谈不上初步练习和具体学习与操作了,等待进入初中、升到高中哪有“个性特长”的爱好、兴趣和成长经历呢?
农村小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与学习范围
其实,“个性特长”的培养与成长具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味,有些孩子在家长和教师的严格监督之下背诵语文、计算数学和记忆英语,但是收效甚微,并且越发强迫效果越差,最后失去信心而厌学、逃学和弃学,令人“无可奈何花落去”!相反就是对于或者画画或者唱歌或者跳舞一类“非专业”的学科,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一画就像,充分显示出难以想象的天赋、敏感和灵气来。
首先,家长要在发现孩子具有“个性特长”的时候,恰当的给
予鼓励、支持和帮助,想到“行行处状元”的意念,在加强文化课学习的同时做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其次,教师要在发现学生具有“个性特长”的时候,持有“保护”的态度,不能予以打击、抹杀甚至杜绝,要产生刻意培养的良好念头。
最后,学校既要重视文化课的教育教学学习,又要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教育教学的安排,千方百计配备“副课”相关的科任教师。
毕竟具有“个性特长”的学生在一个班级属于少数(或者个别),要么他们(她们)的父母、亲友或者天赋所具有或者长期受到熏陶,他们(她们)自幼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个性特长”潜滋暗长,幼小的心灵有了深厚的爱好和兴趣;“个性特长”的学习范围和培养目标都是教育所属的教育教学大纲不可缺少的规定,不容忽视。
农村小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与全面发展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提到议事日程,重视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那么怎样对农村小学生实施“个性特长”培养并且达到全面发展呢?
第一是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同程度的重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1.家长可以在节日假期督促学生完成文化课的巩固、练习和预习,然后进行具有特长的培养,或者聘请专业教师、或者送进培训学校,让孩子学习专业的唱歌、跳舞、弹琴、绘画、书法等等“特殊”学习;2.学校要配备如绘画、舞蹈、唱歌等等方面的专业教师,安排相应的学习时间,使具有“个性特长”和不具有“个性特长”的学生同时学习、体会和熏陶,奠定培养基础;3.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尽可能互相联系,让孩子们在文艺汇演、绘画展览和技术竞赛场合得到认识、学习和提高。
第二是指导关于指导的意义就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进行,对于幼年的小学生来说,“引诱”很重要,即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古典教育经验。
关键词:信息能力 教育 发展
信息能力是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活用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信息能力是一种基本的信息素养,它是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的素养,它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培养中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信息能力,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应该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才能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验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计算机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1、目标激学:目标是一个人奋斗的归宿,只有目标明确才会争取目标的实现。针对实际确立目标,激励学生拼搏进取,自觉地朝着预定的目标不懈地努力追求。于是我采用远景目标与近景目标相结合的方法:远景,告诉学生社会的变革,计算机将逐步成为全社会使用的工具,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让学生从认识上领悟学习计算机的迫切性。近景,上课开始,展示目标,在课堂上不断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投入学习,激发进取心。
2、竞赛激学:争强好胜是中学生的天性,因此对竞赛性的活动都很乐意参加,因此,对于汉字输入练习这一节,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针对这一现象,利用好恰当的契机,组织一次汉字录入竞赛,测试软件进行竞赛,从上机,看谁的速度快,这样一来,你追我赶,促进了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这包括教学心理和计算机教学环境的营造,当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只是简单地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计算机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各学科教学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三、精讲多练,加深学生印象
精讲多练就是多一些上机操作的时间。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自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例如:我在“文字编辑”练习时,采用了使用多种文字编辑练习软件的功能对比,使学生对Word2000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为了增强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先熟悉Word工具,再熟悉软件。接着就进行文字录入比赛,使他们在玩中练,练中学、学玩结合。由于学校计算机数量有限,上课时不能保证一人一机,于是我们就让机房全天向学生开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足的练习机会。同时,鼓励操作成绩不理想的人,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使被动的学习,变成了愿意学,主动去学。根据这一情况,我又趁热打铁,及时总结他们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准确性和速度不够,不能盲打等是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进入指法综合练习后,我提出了操作要求和技巧,许多同学自己“挑战”,课堂学习氛围即活跃又充满竞争性。
每节课的开始,我都会让学生讲讲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操作技巧。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同时,也给别的同学树立了学习电脑的好榜样,对操作不理想的人,我解决的办法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还有时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他们在一点点进步,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经过实践,这些同学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有的还提出要参加电脑兴趣小组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四、培养学生对信息活用时的评价和完善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中,应注重学生信息活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活用能力,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应注重学生对信息活用的评价和完善,在某种意义上,对信息活用的评价与完善比具体的操作更为重要。它决定信息活用手段的选择,操作结果的评价,操作过程的完善,它对课题的解决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实现有效地评价与完善,应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没有对这些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深入学习和理解,不可能实现对信息处理的结果和信息活用实现,有效的分析、评价,进而完善活用的过程。
五、加强学生信息化教育,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应该有效使用校园网络系统
为了加强学生的信息化教育,培养学生信息能力,还必须更好地使用校园网络系统。只有学生的信息化教育水平提高了,学生才能主动接收并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学习,相反,只有加强信息化教育,学生的信息能力才会提高,才能更加有效使用校园网络系统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服务。当今发达国家都把信息化教育摆在首位,我国信息化教育也必须加强。我们学校在信息课教学中不只是教会学生“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操作”,还把“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所提供的强大能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作为重要内容,让他们主动有意识地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学习更多的新知识。同时在校内组织网页制作比赛,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这不仅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以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教育。如何去培养中学生信息能力?在培养信息能力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在培养学生信息能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我们应将培养学生信息能力作为学校素质教育,学校教育改革,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大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认真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文虎主编,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
2、苏秀强、梁启荣《中学校园网建设和应用初探》;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5—0034—01
何谓“人格”?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个人的行为、心理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人皆有之,但人格的高低、人格是否健全、是否独立对一个人素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独立人格要求人必须自主、自立、自尊、自强,不依附于他人。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没有独立人格就没有责任感,就没有个性,就培养不出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没有人才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一个民族是很难得到生存和发展的。
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须更新教育思想,即改变传统教育思想中的教师观、学生观和人才观等,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时代对教师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淡化教师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在教育过程中首先就应该淡化传统教育下强烈的教师主体意识,给学生充分的自,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许多事情就是这样,教师替学生想得周全,学生就会想不周全,教师事事都管,学生就会习惯于被管而失去独立性。在校园中,我们不难看到这类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目标缺失和目标模糊的问题;生活中相对缺乏独立处事的能力,遇事往往依赖于外界帮助。这些都是独立人格特点缺乏的表现,也是传统教育的悲哀。如果不想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心理的残疾者,班主任就应以民主的方式来管理班级,着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互相激发,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同时班主任也应尽量安排一些能充分显示学生智力、道德、意志力的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我的舞台。
二、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虽然许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但绝不能因此而抹杀学生的个性。在诸多相似背后,他们身上存在着更多的差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
因此,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的教育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并以“个性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为目的,承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反对教育的整齐划一与陈旧僵化,反对压抑个性发展;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没有个性的教育,则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所以,走出标准件式的教育模式,走向多元化的个性教育就成为必然要求了。
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学生的差异状况表现为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个性特长。不同发展方向的外显指标主要是对学科或活动的喜爱程度、专注状态,乃至对未来职业选择的倾向性;不同发展层次水平的外显指标主要是现有学业成绩、活动能力及活动水平等;不同个性特长的外显指标主要是学生个体表现出来的学科特长、体育特长、艺术特长、文学特长、科技发明特长和社会活动特长等。
关键词:雏鹰争章;全面发展;接班人
“全面发展”与应试教育所造成的人的“片面发展”相对应,是指人的多方面素质获得相对均衡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指出,20世纪“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而且,“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理应成为素质教育的基本指向。
全国少工委根据的讲话精神,从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把对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具体内化为若干枚“雏鹰奖章”,鼓励少年儿童从日常生活及学习的具体环节入手,通过定章、争章、考章、颁章、护章,不断为自己确立新的目标,发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证明自己的成功。引导全体队员能够在学习与生活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发扬自主、合作精神,创造性地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全面发展的祖国建设人才。
管理也是教育。必要的管理,可以约束人的行为,协调人们行动,以便建立正常的秩序。加强教育管理,可以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那么,怎样加强教育管理呢?
首先,管理也是教育,是说搞好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如怎样按照我国的教育方针制定院校培养目标?怎样根据院校的培养目标编订课程?怎样根据各科课程标准选择适当的教材?怎样适应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和生产部门的新要求来改革课程与教材?怎样按照各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来选择教材和教学方法?怎样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怎样使学生在品德、体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怎样通过家庭和社会同院校的协作来巩固和扩大教育的效果?等等。都属于管理的范围。
要想通过管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所高校需要用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法。如:每所高校应有自己的主力科系,进行富有特色的教育;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要宽而扎实,具有开拓新知识领域的能力;要扩大学生的视野,把他们带进社会,让他们深入实践,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不定期地到工厂、矿山、农村、林场、牧场去实习;要提高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全部过程,自己安装、调试一般实验设备、仪器;要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现代计算技术能力、外国语能力。
其次,管理是学院协调各分院、系、室的活动,并使之与教学环境相适应的主要行为。管理工作是保证协调靠各系、各个教师个人的努力所不能达到的各种目标必不可少的。
院校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使各项教学任务及管理工作协调有序地进行。教学计划是管理的源头。不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工作就没有秩序,其他管理职能无从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得不到提高。
管理要有章可循。开展院校管理,离不开规章制度;有了规章制度,各系、科、室、班以及各部门、各系统的职能、职责才能界定清楚;同时有了规章制度,对各级管理者及工作人员才有约束和激励鞭策作用。
管理要有效的沟通与协调。管理工作是系统的、动态的行为活动。有了计划、规章制度,并不能说管理就会到位,就能协调有序。客观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新情况、新问题随时可能发生,人的主观意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需要管理者积极主动地去沟通与协调,解决新问题,适应新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学院的管理工作。
管理工作重在考核。人是有随意性的,计划、规定的事情能不能如期完成,监督与考核是有效的控制手段。没有考核、管理必然失控,计划可能落空。再好的规章制度也是一纸空文。
做好管理工作,要求管理者的思维具有前瞻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有一个过程。只有想到和计划了的事情才可能实现。这就要求管理者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话筒式”地传达工作任务的做法是学院管理的大忌。只有想在前面,并估计难易程度,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及要做的筹备工作等,高瞻远瞩,方可胸有成竹。思维的前瞻性是高等院校管理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再次,使教育事业适应国民经济发展要求,是当前高等院校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加强教育管理的重点课题。高等院校同有关科研单位、工厂企业协作,建立一个集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联合体,坚持教育与科研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学用一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以湖南工学院为例,该院校本身有三支队伍:一是教师,二是应届本科毕业班学生,三是应届专科班毕业生。教师在完成教学的任务后,有余力从事各项科研工作;应届本科学生的许多论文,可以从生产第一线选取课题;应届专科毕业生可以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毕业设计或写毕业论文。这三支队伍,三个层次,可以组织起来,以教师为主导,加强管理,充分发挥作用。高校学种多、专业多、设备好、信息畅通,在科研上具有优势,将这支力量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各行各业的科研力量结合形成网络,通力协作,能够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也能培养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人才。
一、有利于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用一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解决生产课题的实践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同时,可以促进学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新的方式培养学生,让他们走向社会,成为有用人才。
二、可以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联合,促进课程的基本建设,为高校专业调整提供依据,推进教育方法上的改革,如在讲课、习题和实验上,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
三、可以为多种形式办学开辟渠道,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良好条件。学院可以为联合体及有关协作单位举办培训班,促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业务技能的提高。
四、有利于培养“全能型教师”,可以扩大学校经费的来源,用以提高学生专业水平,适应就业。
关键词:高等学校;大学生;观念;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9-0021-02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肩负着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担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
“育人为本”作为高校固有的职能,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高等学校的当务之急是主动抓住机遇适应挑战,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教育规划纲要》[1]明确提出要重点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五大人才培养观念,为高校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思想基础,指明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方式,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关键。
一、树立全面发展观,引导学生全面发展[2]
“全面发展”观念的核心内涵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也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方针。就高校而言,树立全面发展观念,要强化以下观念:
第一,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要转变以扩大规模和注重物本经济收益为重心观念,树立“以生为本”提高人才质量为重心的观念。高等学校要把学生看成学校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本,真正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观念,把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教育改革的立足点。树立“以生为本”思想,当前着重要抓好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学校工作重点和资源配置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和提高教育质量上;要“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1]要“加大教学投入”[1]特别是“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1]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和“严格教学管理”,[1]切实让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人类文化知识的精华成果,确保学生培养质量,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教育教学保障。
第二,强化德育优先思想。要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把德育工作置于全面发展教育首位与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要树立德育为先思想,把德育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其目的就是注重做人培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确保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完善学生人格,促使德智体美和谐结合,协调发展。
第三,强化能力为重的观念。要克服以往单纯重视知识掌握和检查,忽视知识转化和能力形成的缺陷,把一般能力、专业能力和丰富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形成和提升作为教育教学重要目标加以追求。高等学校要注重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掌握有价值的知识体系,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了解科学问题的现实根源和原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
第四,强化身心健康的观念。要改变轻视体育、忽视心理健康的思想观念,提倡强身健体理念,倡导健康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据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身体育锻炼不够的比例高达74%;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有28%的大学生具有心理问题。高校要强化“健康第一”的思想,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素养和习惯为终级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意志坚强、热爱生命、勇于克服成长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树立积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加强美育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素质,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树立人人成才观念,促进学生公平发展[2]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策略。高等学校实施公平发展,促进人人成才,要进一步树立以下观念:
第一,树立公平发展的观念。要克服重优生轻差生的现象,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的要求和发展的潜力。高等学校首先要保证每位学生入学机会的平等、享有发展所需的教育资源的平等、参与并完成学业目标权力的平等和对更高级教育的竞争机会的平等,也就是受教育权力的公平。再有要保证学生待遇的平等,特别要落实好国家资助政策,充分发挥适应新的教育发展需求的学生资助体系的作用,使家庭困难学生得到扶持和帮助。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促进每位学生获得成功成才,这是教育公平的核心,也是教育公平的目的。
第二,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要转变对学生厚此薄彼的观念,树立面向全体学生是教育责任的理念。从学校层面看,高等学校加快教学方式的改革,使学校工作的重心不是放在选拔适合学校教育的学生上,而是放在努力地去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育环境上,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学校教育实践中都能够得到积极、主动和丰富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学校生活体验,都能感受到尊严、进步和快乐,都能够带着更大的希望进入未来的学习或工作过程中去,为学生人人成才提供保障。从学生自身看,每一位学生都有特长,都具备成才的可能,但由于遗传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其生理素质、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理想、追求都各不相同,需要学校在重视共性教育的同时,加强个性教育,发掘、培养和发挥学生的特长,使人人成才成为现实。
第三,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改变“千人一面”的无个性的教学方法,实行因材施教,以下两点不能忽视。一是教师到位。教师要树立“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是最好最公平的教育”和“因材施教是最好教师”的观念,并且能够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能够把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打基础”与“发挥特长育人才”结合起来,把对优异生的培养与对后进生的帮助结合起来,使不同潜能的学生都能接受适于自身发展的教育,帮助学生充分发挥所长,克服所短,发掘学生的潜能。二是制度保障。高校实施的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培养优异学生的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的制度,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的制度等从制度上保障了因材施教的实施。三是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2]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多样化人才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对国家教育质量和人才评价标准更新起着重要作用,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思想之一。
第一,树立人才类型多样化的观念。要转变“重学术、轻职业的单一化”的人才观念,改变学术型人才过剩,技术型人才急缺的现象;树立“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的多样化人才观念。高校要根据高度专业化的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满足社会对大量高水平管理专家和技术专家的需求,培养出科学家、文学家、外交家、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等各种类型的人才。要按照《纲要》提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争创一流”(1)的要求,走出“盲目升格”和“盲目趋同”等误区,自觉找准学生个人职业理想和社会人才需求的结合点,促进不同学生在不同领域成才。
第二,树立人才层次多样化的观念。要克服把人才等同于高层次人才的思想认识,树立为社会全面培养人才的观念。高等学校要关注的三点:一是明确自身定位,选定是何种高校,即:研究型大学、博士型大学、硕士型大学、本科型大学(学院和专科型)和高职院校,确定本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二是以人才市场需求和学术发展为双重依据,确定本学校培养人才层次的学科设置。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要求,“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三是营造尊重各类人才,尤其是对社会发展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校园氛围。
第三,树立成才方式多样化观念。要改变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鼓励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探索,形成“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的局面。高等学校从教学模式上,要改革“大一统”,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特长,使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要以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能力为核心,重点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实行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试点。特别在实践训练上,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群众和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同时重视第二课堂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组织和参与以科技、文体、社团等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给学生提供自我设计、自由发展的空间。
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促进学生持续发展[2]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是实现《规划》提出的“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1]战略目标的具体措施,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观念更新的重要举措。以下思想需要进一步在高校倡导:
第一,倡导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要改变教育只贯穿于儿童和青少年阶段的认识,树立“人的发展持续一生”观念贯穿于一生。高等学校要处理好学生在校学习与长远发展的关系。促进学生从享有“受教育权”向享有“学习权”转变,变“教育主要是教师的责任”为“师生的共同责任”,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大学整个教育过程中来,实现学生由“要我学”为“我要学”,奠定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
第二,倡导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高校要把学校教育纳入终身教育的体系中,要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来改造和完善,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一是实行学科结构综合化;二是拓宽专业口径,开阔科学视野;三是实行课程的综合化;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要倡导高等学校为社会成员创造终身学习条件的责任意识。既要改变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人为隔离终身教育与高等教育内在联系的现象,也要肃清把终身教育视为业余教育、社区教育等非学校化教育形式的影响,要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后为全社会成员终身学习服务。
五、树立系统培养观念,促进学生创新发展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系统培养人才思想,《纲要》明确提出“树立系统培养观念”,[1]强调以系统理论为指导,[3]协调各方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教育合力。高校在系统培养人才方面,有成功的做法,也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第一,树立大教育观念。要改变“就教育论教育”的观念,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加强高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衔接、沟通,形成利用全社会资源构建充满活力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如:探索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发挥作用中形成的人才培养开放体制。再如: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又如:建立高校与中学、其它高校和社会互通的人才培养渠道。高校要通过社会组织、校友、学生、家长、社区、媒体特别是用人部门,了解用人需求并接受其对教学质量的检验。
第二,树立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观念。要变当前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不够适应社会和学生的需要为全面适应。从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角度,在加强高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社会参与中,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要努力提高的认识:一是办学自主。扩大办学自,尤其是专业设置权。二是教授治学。克服高校行政化倾向,推行教授治学。三是以评促建。建立并实施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总之,高校要抓住关键,发挥学校系统优势,培养出高质量人才,适应社会和学生需要。
第三,树立理论与实践结合观念。要改变“学思分离”和“知行脱节”的教学方法,创新“学思结合”和“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以做到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开展教学。
通过“学思结合”,使学生从狭隘的思维方法中解脱出来,树立创新的思维方法,学会发现和解决问题,自觉地把学习和人生理想、追求结合起来,并认识到学习对人生幸福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实行“知行合一”,高校在课程训练方面,开发实践性强的课程,精心组织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训练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提高各种实践技能特别是为创新能力创造条件;在资源基地建设方面,充分利用好各种社会资源并加强学校校外活动基地建设,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造条件;在学生管理方面,要发挥好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独特功能,通过开展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等活动,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才培养;通识教育;辅导员队伍;多样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032-03
辅导员是在高等学校直接从事学生课外教育、管理、服务和辅导工作的专业从业人员。在西方国家,学生事务工作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经历了“代替父母制”、“学生人事工作”、“学生服务”和“学生发展”的发展模式,已经形成了以专门设置的机构、职业化的工作岗位和专业化的管理人员等为标志特征的现代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辅导员的定位也经历了从单纯的学生行为控制者和父母替代者到学生所需要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再到学生发展的教育者的角色转变,其地位也由学校管理和教育的从属地位上升为高校学生教育的主体力量之一。在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已经日益专业化发展的情况下,辅导员队伍的发展不仅是学校对辅导员提出的要求,也是辅导员自身的内在要求。
一、从人才培养视角,充分认识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必要性
大学是教育机构。“教育”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词条解释,“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也就是说,大学的教育职能,至少应当包括传播知识、传授技能和道德教化。
《礼记・大学》开篇第一句话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说,大学的任务就是要发扬人的善良的德性,化民成俗,更新民众,使人毕生求善。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讲座教授金耀基先生在《大学之理念》一书中谈到,大学“应本于所信的价值,成为社会风尚的定力,成为文化的指针”。这里涉及大学在道德领域及其在影响人类社会道德方面的任务:促进接受大学教育的民众“德性”的养成并由此引导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趋向。
无论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是道德品性的教化,最终的承担者都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即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学要发挥引领社会的作用,也需要依靠培养出来的一个个学生个体。可以说,学生是大学精神的承载者,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永恒主题。抓住了人才培养这一环节,就抓住了学校内涵建设的基本要领。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国家,对大学进行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技术的传授,更主要的是进行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包括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我们培养的各种人才,“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把“有理想”和“有道德”放在了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
承担了这一人才培养任务的不仅有大学各课程的任课教师,辅导员队伍也是人才培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是因为,辅导员是大学里与学生最亲近的老师,是学生最熟悉的老师。如果说,任课教师在课堂内直接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那么辅导员就在课堂外和网络上直接及间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辅导员的道德素养直接关系到德育的质量,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
培养一流人才需要一流德育,而开展一流的德育需要一流的辅导员。我们要从培养一流人才的角度,来认识促进辅导员队伍发展的问题。既要让全校上下认识到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全局性,贯彻“德育为先”的理念,重视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也要让辅导员认识到提升素养和自我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自我发展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自我素质的提高,更是与学生德育工作的根本目标相一致的,是与为社会培养一流人才,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理念相一致的。
二、按照通识教育需要,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大学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学习。通识教育,就其表现来说,是让学生接受不同学科的训练,例如让理科生读人文方面的著作,让文科生读一些自然科学的课程等。究其实质,是着眼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渗透,注重专业横向拓宽和纵向延伸,使学生了解人类组织、运用和探索知识的方式和手段,以达到培养学生的智能和思维方式的目的。高校推行通识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够具有完全的人格,能够扎根民族、关心民生、关怀天下,能够追求卓越、立足前沿、视野开阔,具有科学精神和理性批判的能力,具有探索精神和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辅导员呢?为了担当起开展通识教育的重任,我们应当培养具有通识教育理念、自身人格完全、全面发展的辅导员。
通识教育的开展主要依托核心课程,即设置一定的符合通识教育目的的课程,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选修。这些课程通常涵盖了文化、历史、艺术、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是各学科的精华,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各学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各学科的精神。然而,这些由专业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方式教授的内容,仍不免被学生看作是专门的知识,他们为了学分要求而不得不修读。真正引导他们融会贯通,把孤立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智慧的是辅导员。可以说,核心课程是通识教育的物质基础,辅导员对学生人生发展的指引,以及在各种课外活动中让学生得到的锻炼,帮助了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为了能够达到这一目标,辅导员首先应当具有通识理念和通识素质。要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有教养的公民”,他首先应当是一个“有教养的公民”,要教育学生成为人格完全、全面发展的人,他首先应当是一个人格完全、全面发展的人。
因此辅导员的以下几种素质和能力是尤为重要的:
1.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通过对文学、历史、艺术、哲学、政治等人文学科的教育和环境的熏陶,并通过人自身的内化和发展而形成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辅导员应当拥有人文关怀的情操、胸怀天下的责任、独立批判的意识、崇尚真善美的追求,这将使得他们更加爱自己的学生,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奋斗目标。
2.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之源,在我们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它是时展的核心精神,在学生工作领域也是如此。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需求的变化都要求辅导员能够拥有创新意识,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拓宽自身的知识领域,完善思维模式。同时,辅导员的创新意识和开放意识也会影响到学生,培养他们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与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成为创新型人才。
3.心理素质。在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现代社会,心理健康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一般意义而言,心理素质标志着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发展水平,是使人达到内外协调的健康状态的能力。辅导员每天面对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工作任务重而且压力大,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拥有自信、耐挫折的心理素质和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就更为重要。辅导员开朗、豁达、宽容、善解人意、热爱生活、向往未来、永不服输的人生态度也会影响到学生,能够传递给学生更多的正能量,使他们找到一种勇敢面对生活、面对问题的模式,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
三、构建科学培养体系,保障辅导员队伍的多样化发展
随着对学生工作内涵的不断深入认识,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学生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学生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和从业人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上海,辅导员基本都具有心理咨询师和职业咨询师从业资格证书。应该说辅导员队伍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应当着眼于未来,致力于提高学生工作队伍整体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保障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构建科学的培养体系
科学的培养体系包括两层涵义。
第一,培训的制度是科学的,符合辅导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培训的时间和课程数量,有多样的培养形式和适当的考核标准,使得每位辅导员都能有时间接受和参加培训。
第二,培训的内容是科学的,真正符合辅导员的实际需要。既符合他们从事德育工作的需要,也符合他们自我提升的发展需要,让每位辅导员都能够选择到自己需要的培训内容。这就要求在设计培训课程时,不仅考虑到辅导员目前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还要着眼于未来,考虑到将来情况的变化和发展,提高辅导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鉴于部分辅导员从事一段时间工作后可能会转行到其他岗位发展,因此,培养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也十分重要。在学生工作从业的经历,应当成为他们今后工作的有益经验,在学生工作中培养的以责任心、奉献心、上进心、务实心、真诚心为代表的职业道德,以及人文精神、创造能力和心理素质,将是他们在各行各业成为中流砥柱的坚实基础。在做学生工作时接受的这方面的培训和培养,将为他们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深厚底蕴,使得从事学生工作不仅是一项工作,而且是一项锻炼人才、培养人才的事业;培养的不仅是我们的学生,还包括我们自己。
(二)打通多样化发展渠道
辅导员的发展方向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在学生工作系统内部流动,从一个岗位到另一个岗位,从基层实务岗位到管理领导岗位;二是向专家型辅导员转变,从事学生工作方面的研究,为开展学生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三是向其他行业流动,在学校或者社会的其他行业上发挥自己的能力,开创新的事业。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是就系统内部的从业人员而言的,但不可能所有辅导员永远都在系统内部流动,我们应当鼓励辅导员队伍的多样化发展。
在第一种发展方向中,我们应当建立辅导员岗位流动的机制。岗位流动是指员工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期限内、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横向和纵向移动,员工通过岗位流动获得不同岗位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获得提升的机会,以此达到激励员工、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积极性的目的,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行政学理论认为,行政的主要职责之一是有效地组织并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而其中以人力资源的开发最为重要。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又以激励制度最为关键。岗位流动及其制度化是激励辅导员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将促使辅导员不断更新自身的行为模式,消除长时间从事单一岗位工作所产生的惰性和倦怠感,并通过岗位流动带来的新鲜感和挑战来保持内心的工作激情,从而有效地发挥其工作潜能和积极性。
在第二种发展方向中,我们应当鼓励辅导员在从事具体工作中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点,为他们搭建从事研究和实践的平台,从而推动他们向专业化和专家化的方向发展,比如有些辅导员将来成为心理咨询方面的专家,有的可以在思政教育领域成为博导教授等等,使学生工作体现出更多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在第三种发展方向中,打通不同学科、部门及行业间的发展瓶颈是关键,应当避免出现具有一定水平、技能和经验的辅导员到了系统外的其他岗位需要从零开始的现象。在这方面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序列职务评聘与其他序列职务评聘打通的做法,解除辅导员在学科专业发展方面的后顾之忧。上海市也建立了辅导员队伍与公务员队伍之间的立交桥,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当然,辅导员的发展首先取决于其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素质和能力强的在任何一条发展方向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因此,构建科学培养体系,培养一支高素质、有能力的辅导员队伍仍然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苏珊・R・考米斯,达德利・B・伍达特,等.学生服务――高校学生事务工作手册(第四版)[M].夏科家,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3]通识教育[Z].复旦大学(内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