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范文

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

第1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037-02

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对大学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多方的共识。能源动力工程专业应用性很强,切实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努力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对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尤为重要。

一、实践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

实践教学包含多方面内容,如实验课与课程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影响因素也很多,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

(一)实验课与课程实验

实验课与课程实验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场地、设备、人员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关需要。究其原因,涉及学校经费投入、实践教学管理、新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与锻炼等方面。

(二)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但现状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是:学生人数多,实习单位联系难,实习经费少,实习深度不够,业绩考核难等。

实习人数多,组织管理难度加大,需分次进行;从经济、安全的角度,单位对实习比较谨慎,对参观实习更欢迎;实习经费少,直接影响实习单位的联系和实习的深度;目前生产实习以参观为主,深度不够,其预期效果受影响;实习业绩考核也是影响生产实习的重要因素。

(三)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要问题是,学生不够重视、选题盲目性大、毕业设计有效时间短、管理考核不严等。

毕业设计阶段,学生很看重求职面试、考研复试、企业岗前实习,再加上部分学生“能过则行”的思想,导致不够重视;学生选题,有些讲究简单省事,有些学生从众心理重;去掉端午节、五一节,再有学生外出实习、个人事务多、思想不重视等影响,因而毕业设计有效时间不足;怕影响学生毕业,学校管理考核偏松。

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结合本科培养方案修订,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采取了集中实践为主,分散实践为辅的新模式。

(一)形成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践教育平台(学分39)及创新拓展平台(学分6),占总学分的26.5%,比例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组成见表1。

表1 实践教学环节组成

在集中实践环节,调整优化了实践内容,如名称调整、学分优化,增加了“热力发电厂/暖通空调工程预算”课程设计等,强化了专业实践能力训练。

(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

前几年,我们把分散在课程中的部分实验组合成“能源工程基础实验”及“能源工程专业实验”,专门编写了实验课指导书,效果较好,后面将充实、调整实验内容,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结合学生、学校情况,在生产实习方面,针对问题,进行了多元化生产实习模式的探索与改革,收到了良好效果;根据形势发展,将总结经验,进一步研究多元化生产实习模式,加大应用比例。

工程训练针对大三学生,时间从2周改为4周,意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企业技术和管理,受到工程熏陶。毕业实习针对大四W生,通过技术讲座、工程图和生产流程图阅读,以增强实际工作能力。

毕业设计更强调应用性和实用性,加强选题的双选交流,将平时指导、督促与答辩考核相结合,防止走过场。

经过调研,我们已初步拟定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考虑学生人数、学校经费情况,设想选拔10~15人,采用“卓越计划”,最后1年全部实行实践环节,包括企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三、多元化生产实习模式的进一步研究

最近几年,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努力推行多元化生产实习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较好效果。

(一)建立稳定的集中实习基地

集中实习有专业人员指导、讲解,管理方便,是一种较好的实习形式。为了提高效果,我们精心挑选实习单位,并与部分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关系。参观前,师生要提前了解企业概况;参观中,学生要分组,老师要随行,企业人员、教师互相配合,把产品、设备等的有关知识讲解到位;参观后,学生要互相讨论,撰写实习报告。

(二)校内集中实习

学校有制冷机房、锅炉房、空调机房等设施,与本专业关系密切,充分挖掘校内实习资源,也是一项很好的实习选择。学生通过企业集中参观实习后,对产品构造有所了解,再通过校内实习可以加强学生对产品应用方面的知识的掌握。通过这几年的观察,校内实习省时省钱,学到的知识容易与专业课联系起来,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产品,效果很好。

(三)分散模式及其延伸

2010年,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暖通空调分方向在小范围内进行了分散实习试验,学生反应良好。

延伸分散实习,即学生利用暑假,继续在实习单位实习或重新找单位实习,以学生自找为主,老师联系为辅。

(四)其他模式补充

利用仿真、教学多媒体资源,拓展学生视野;组织学生观摩新产品会、新能源展会,增加学生对企业、专业发展动态的了解,多角度促进就业。

四、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

可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过程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锅炉”课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设有“锅炉与锅炉房设备”(简称锅炉)课程,在教学计划之外,我们抽出2节课,带领学生参观燃煤、燃油工业锅炉模型及电厂锅炉模型,从一般提高教学效果的角度,让学生了解有关锅炉基本结构就可以实现预期目标。我们在此基础上还有拓展,比如对照锅炉模型,师生讨论从锅炉制造、安装、运行方面如何保证锅炉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讨论锅炉本体、附件、仪器仪表配置与安全的关系;翻阅教材,结合锅炉模型,探究锅炉有关系统的功能及工作流程的路径等。

(二)“专业导论”课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本专业第1学期有“能源动力工程导论”(简称专业导论)课程,主要目的是了解、科普专业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生选课。例如我们围绕“核电是否可以逐步取代火电”组织班级辩论赛,再结合点评,锻炼并提高新生能力。同时,让学生模拟选课并说明理由,教师适当指导评阅。从反馈情况看,新生升至大二、大三,选课盲目性下降,选课更合理规范,效果明显。

(三)“太阳能利用”课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能源与动力工程高年级学生设有“太阳能利用”必修课,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指导部分学生进行太阳能产品概念设计与制作,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如太阳能凉帽,即遮阳帽、太阳能电池、小风扇组合在一起;太阳能盆栽,即盆景加太阳能电池、彩灯,白天花卉晒太阳,同时充电,晚上彩灯齐开,与盆景组合成新景等。

(四)其他课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设想

在“锅炉房设计”课程,让学生制作纸质锅炉房内部模型,包括锅炉本体、水处理设备、泵与风机、分气缸等;在“空气调节”课程,在实验室准备相关物品,一组学生安装管道、风机盘管等,另一组学生负责拆开;在“生物质现代利用技术”课程,购买或定制小型手摇成型装置,让W生动手加工生物质燃料块。

五、结束语

南京林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针对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此分享一些体会和经验。新形势对大学生的能力尤其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各高校应开拓思路,加强研究,积极探索,扩大交流,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 参 考 文 献 ]

[1] 吴卫兵,刘晨,张昊.大学生校外生产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铜陵学院学报,2012(5).

[2] 王志和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J].南京林业大学,2014(3).

第2篇

一、能源动力工程领域的高等工程教育

能源动力工程专业是伴随着近现代工业革命发生、发展、加速过程成长起来的传统专业,在新的能源形势和建立工业强国的需求下承担着崭新而重大的培养责任。我国目前设有能源动力大类专业的学校有130余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能源动力的工程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来看,整个工程教育体系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还不能很好满足现代工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3]能源动力领域的高等工程教育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

1.缺乏明确的工程教育定位

很多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是培养科学家,而不是工程师。而工程教育和科学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科学家从事研究发现,工程师进行创造发明。培养工程师和培养科学家需要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作为一个典型的工程学科,能源动力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以培养工程师为主。在现实需求下,就是培养既有创新能力又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同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人才。

2.工程教育体系陈旧

在课程设置上,能源动力专业的课程改革基本上是在原有课程体系下的完善,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随着新知识的不断出现,由于缺乏课程间的整合机制,课程有增无减,使学生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课程。在教学模式上,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学生的分析、想象、创造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在教学内容上,工程教育基础课程太偏理论,教学中缺乏实际应用的环节。不少专业课程跟不上科技发展的节奏,内容几十年不变,总体上比较陈旧。教学实验以验证性为主,测试手段比较落后,设备比较陈旧。

3.缺乏与企业的互动

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了解工程界的需求而一味纸上谈兵不仅不能培养出合格的现代工程师,而且对于学科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工程界对工程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水平有严格要求,但不少工科教师缺乏必要的工业经验和工程背景,学生也缺乏必要的实训机会和体验。4.缺乏工程教育的国际化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能源动力领域需要更多的按照国际标准培养的工程人才。在工程教育体系中,需要更多地接纳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教学和科研中注入更多的国际化内容,与国外大学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国际化现代工程师。总之,长期以来,能源动力工程领域习惯于从系统性和科学性出发组织工程教育体系,较少以学生和工程界需求出发进行考虑,无法真正适应社会的变化和现代大工程教育观念。

二、能源动力工程领域的高等工程教育探索及实践

针对能源动力领域的工程教育问题,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对能源动力专业的本科工程教育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明确培养主体

首先明确了能源动力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现代工程师。培养的主体就是学生。从华沙世界工程教育会议和美国“2020工程师”计划[4]对新一代工程师的要求来看,现代工程师首先要对工程或技术有热情,因此在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实际办学条件的基础上,选拔对成为未来工程师有强烈意愿的学生进入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特色班,希望能培养出未来企业界的领军人物。这样,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可以保持较高的热情,有利于教学和实践工作的开展。

2.制订“工程教育特色”培养计划

新的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如图1所示。第一部分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由人文、社科、经济管理、外语、体育等课程组成。第二部分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了能源动力领域必备的数学、物理、化学、电子电工、材料、设计制造、热学、流体力学等最基本的知识(必修)和各个研究方向(包括热能工程、车用发动机、叶轮机械、制冷与低温工程)的专业课程(选修)。第三部分专业实践课程涵盖了各类实习、实验和毕业设计。第四部分个性化教育课程由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择。相比原来的非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新的课程设置有下面几个很大的变化:

(1)淡化了各研究方向的具体差异,强调通用基础知识的学习。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应该注重“基础知识”,而“专业知识”可以在工作以后继续增加积累,甚至终身都要不断地学习。在“基础知识”中,国际上的观点更强调的是“通用基础”。

(2)对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原先的课程多而杂,在教学内容上出现重叠,加上许多课程学分少,学生为了凑学分需要同时学习多门课程,所以学习负担很重,不少学生都有“考完即忘”的经历,没有达到要求的教学效果。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考虑上述问题,对课程进行大范围整合:取消小学分课程(学分),设置高学分课程(学分),除个别课程外,多数课程都在3个学分以上。另外,突出了工程实践类课程和基本理论课,减少了拓展理论课的数量。以专业教育课程为例,可以看出新旧课程设置的差别,见表1。由表可见,专业基础课的必修总学分提高11分,但门数减少2门;专业方向课选修的总学分减少7分,可选的课程也减少了三分之二。

(3)强调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是按科学教育的体系构建的,所以工科学生进大学后难以马上适应工程教育,使教学效果打了折扣。在新的课程体系中,特别设置了“工程学导论”必修课程,向学生介绍工程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提出工程问题、通过团队合作研究并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以及交流、写作的基本能力。该课程要求学生在一年级学完,希望能够弥合高中教育和大学工科教育之间的鸿沟。另外,在热工核心基础课程如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等中增加课程设计和团组大作业,课题取自生活和企业,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4)增设企业课程模块。为使学生尽早地接触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和产品设计规范标准,在新的培养计划中增加了企业课程模块,包括“企业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及控制”、“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等课程供学生选修。授课老师都是来自优质企业的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工程师,可以提供大量新鲜而实用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速学生适应工程实践的进程。

(5)采用合适的优秀工程教材。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给能源动力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如纳米微米的应用、燃料电池、新能源开发、污染物减排等。优秀的教材能够及时恰当地反映工程技术的这些新变化,并以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这一点上,国外有些教材做得更出色。能源动力类各专业课程精心挑选了取材丰富、构思新颖、内容先进的教材,而且要求使用中文教材的课程必须提供优秀的英文参考书。例如,工程热力学课程就选用了中文教材《工程热力学》(沈维道、童钧耕编著)和美国的Moran、Shapiro编著的英文教材《FundamentalsofEngineeringThermodynamics》,不仅有益于知识的互补,而且能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

3.增强实践教学和工程实训环节

实践是实现工程教育的必要环节。在新的培养计划中,特别注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规划。整个实践体系分成四部分:理论课实验及课程设计、工程设计类、各类实习及各级工程实验/实践活动。如表2所示。

(1)理论课实验及课程设计。这类实践主要包括涉及课程知识的原理性验证实验和基本设计等,与工程实践内容相差较大,但却是夯实理论知识基础有效的手段,不可缺少。在新的课程教学大纲中,除了保留传统教学实验和设计外,还增设了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训练项目,如在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等核心基础课程中增加课程设计或团组大作业,题目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现实性,希望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驾驭理论实践相互转化的能力。

(2)工程设计类。工程设计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贴近工程实际,搭起学校学习与工程实践的桥梁。包括:“工程学导论”,通过课程学习将一年级学生引进门,建立对工程的认识和兴趣,如前所述;“工程设计1”,进行符合二年级所学内容的具有一定难度的项目设计;“工程设计2”,进行符合三年级所学内容的有较大难度并和专业相关的项目设计,如结合数理化、热机电等基础知识,设计电子元件冷却系统、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等;“毕业设计”。在四年级,结合企业实际项目,以产品为对象,实现较大的工程项目的综合训练。毕业设计可与生产实习衔接,共同在企业完成,给予毕业设计充分的时间和质量保障。工程设计类课程以项目为导向,强调设计的实用性、经济性与开放性,同时强调团队合作、沟通与领导能力的培养。项目有的来自上海通用、宝钢、航天八院、商飞、泰科等优质企业,有的是与海外大学合作联合承接海外公司的项目,进行海外实习,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了其全球工作的能力。

(3)各类实习。这类实践包括了传统的金工实习、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其中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都在企业完成,生产实习又和毕业设计紧密相关,这样使实习目的更加具体,不仅促进了企业和学生的相互了解,更保证了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4)各级工程实验/实践活动。除了培养计划中的各类实践内容外,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参加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的工程实践活动,如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上海交通大学特色实验项目等。通过竞赛或设计,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得到了培养和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兴趣,课程设置、专业教师,入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69-02

大学教育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应该始终将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兴趣作为一个重要目标。然而,对刚迈入校门的大学生,他们多半对将要学习的专业并不了解。调查表明,有大约30%的大学生由于缺乏专业学习动力而学习不努力、逃课和旷课[1,2]。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兴趣问题近年受到普遍关注,如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注重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措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3-5]。本文作者以动力工程专业教师的视角对如何培养大学生专业兴趣进行了探讨。

一、新生入学教育和专业导论课程是专业兴趣培养的启蒙

新生入学初期最关注的问题就是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所以新生入学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学校发展历史和办学特色,更应该让学生对所学专业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为此,本校对每届动力工程新生入学时要进行为期3天的新生入学教育,其中包括2天的专业启蒙教育。首先由本专业教授介绍专业性质和研究内容,然后带领学生参观专业各研究方向的实验室,包括流动、传热、燃烧、喷雾以及发动机实验室等,同时观摩学院教师科研成果和学生科技竞赛获奖作品。新生经过这种入学教育后对专业学习虽然有了一些认识,但还不能激发出他们的专业兴趣,因此,在第一学期还设置了16学时的《专业导论》课程进一步开展专业引导教育。《专业导论》课程是该专业必修课,主要是讲解专业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专业的课程设置、主干课程以及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专业的特点与学习方法就业领域等内容。该课使学生对专业有一个初步认识,对未来职业及工作性质及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有了清晰的轮廓,从而可激发出他们的专业兴趣,以正确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进行专业学习。

二、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是专业兴趣培养的桥梁

大学四年中专业课的设置原则应该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大学必须结合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以及学生兴趣构建合理的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分为专业主干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主干课指各专业必修课中那些培养专业能力、专业方向的课程,如动力工程专业课中设置了“内燃机原理”、“内燃机构造”、“内燃机设计”等专业主干课。专业限选课是专业必修课的延伸与拓展,也是与行业实际联系最密切的专业技术,如动力工程专业限选课有“专业英语”、“燃烧理论”、动力机械噪声与振动、动力机械测试技术、“发动机排放”等课程。专业选修课是本专业设置的供学生选学的相关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对自己将来的规划自由选择。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宽专业视野,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在保持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动力工程专业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教学对必修课程的比例适当进行了减少,加大了选修课程的比例,目前已提供了近10门课程可供选择,如“发动机电控技术”、“发动机工作过程”、“汽车概论”、泵与风机、制冷技术、发动机工作过程模拟、节能技术、新能源、发动机现代设计技术等。教学效果表明,学生由于课程选择自由度大,可根据兴趣选课,专业学习兴趣明显得到提高。

技能训练课是根据专业培养要求设置的提高学生实践课程环节,它重在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包括实习、实验、上机、课程设计、技能训练、毕业设计等。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使学生充分了解专业性质和提高专业兴趣的重要环节,为此安排动力专业进入发动机整机生产企业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分别进行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概况、工艺流程、企业管理制度,从而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际生产知识,扩大了专业知识面,专业认知度和学习兴趣普遍得以提高。毕业设计题目包括了研究类型、设计类型、计算类型和试验类型等多方面内容,课题来源有教师科研项目、自拟课题及企业委托课题,在选题时采用了师生双向选择模式,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度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课题方向,体现了科学性和人性化的理念。

三、课外实践活动是专业兴趣培养的重要途径

高校不仅承担传授知识的责任,也有义务组织一些课外实践环节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专业知识,提高创新能力,这些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一)举办专业文化节

动力工程专业文化节紧紧围绕节能降排这个主题开展,组织专业知识竞赛、发动机拆装比赛、最新专业前沿知识讲座、学生讲坛等系列活动。在专业知识竞赛活动中,由专业课教师出题,围绕发动机新技术和新能源主题,以笔试形式进行,主要目的是要考察参赛选手对发动机全面的了解。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加深了对专业的了解,从而激发出专业的学习兴趣。在发动机拆装比赛中,参赛队员以5人团队为单位,要求选手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在30分钟内利用现场提供的工具,完成汽车发动机的拆与装。通过比赛,既考查了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又使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加强和锻炼,同时激发了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在最新专业前沿知识讲座活动中,从天津雷沃动力有限公司、天津一汽、玉柴等企业邀请知名的专家介绍专业发展新动向和发展趋势、国内外专业企业的生产状况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这些都是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受到学生极大的欢迎,激励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学生讲坛活动中,由动力工程专业学生担任讲解员,引领发动机爱好者走近发动机实验室,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入发动机内部了解发动机原理和构造,增强感性理解。在学生讲坛活动中,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有效激发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专业自豪感。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锻炼创新能力、学习和巩固专业知识、培养专业兴趣的重要手段。动力工程专业近几年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等科技竞赛,“乙醇柴油相溶性的研究与助溶剂的开发”、“碳基活塞的研制及在内燃机上的应用研究”、“燃油添加剂在发动机节能减排中的作用”等作品分别获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奖同学均被理想的企业聘用,这极大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动力和兴趣。

(三)参与专业老师的科研课题

近几年每届有若干学生能主动加入到专业老师的各项科研项目中,在如何寻找问题、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建模计算、如何分析数据等方面均得到了锻炼,既巩固了学生的基础课知识,又激发了他们对专业的兴趣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四、专业教师的学术引导对学生专业兴趣培养有重要影响

专业教师对学生的专业兴趣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视,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师要及时跟踪本专业的最新学术动态,适时地将专业最新前沿技术引入课堂,使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课的同时,也能了解其发展的方向,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专业素养;其次是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素质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专业学习经历和科研经历让学生明白只有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才有利于确定方向,实现成才目标。

五、总结

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兴趣,既要在高校专业课程制定和教学实践环节设置中有所体现,大学教师对大学生的学术引导作用也要充分考虑。

参考文献:

[1]刘连龙,徐丹,何山.大学生专业兴趣调查及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02):122-126.

[2]郑庆柱.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论析[J].社会科学家,2007,(02):73-76.

[3]任晓红,涂建山.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教文汇,2012,(2):31-32.

[4]何凤丽.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J].当代图书馆,2005,(04):28-30.

第4篇

关键词 燃烧学 教学内容 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世界总能源的80%左右来自于石油、天然气、煤等物质的燃烧,而且绝大多数污染物如HC、CO、NOx、CO2等的排放也源自于燃烧,这将引起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等问题。目前,节能减排是当今社会的主题。“燃烧学”正是研究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热能的一门学科,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污染物的有效控制至关重要,尤其是随着全世界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严峻,“燃烧学”作为基础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重视。

在我国绝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中,“燃烧学”作为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能源动力、消防与安全、化学化工、航天航空等专业中独立开设。作为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基础学科,随着社会对高等院校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燃烧学”课程对能源类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尤为重要。

近年来,各院校在“燃烧学”课程的教学技巧、方法、手段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总结了不少的宝贵经验。但是随着社会需要的不断变化,在很多方面还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为了更好地促进“燃烧学”课程的教学,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能源类高素质人才,笔者根据“燃烧学”课程的特点,并结合最近几年讲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燃烧学”课程的经验,从“燃烧学”课程的特点、存在的问题、改革与创新等方面进行介绍总结。

1“燃烧学”课程特点

1.1理论性强

“燃烧性”涉及的理论较多,如燃烧反应的动力学机理,燃烧的着火、熄火、火焰传播、火焰稳定、预混火焰、扩散火焰、层流和湍流燃烧、燃烧产物的形成机理等,而且各种理论相互关联,较为复杂。

1.2涉及面广

“燃烧学”内容涉及面较宽,包括传热学、流体力学、化学动力学和高等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需要有一定的化学、物理、高等数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等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掌握。

1.3内容丰富

“燃烧学”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是燃烧理论方面的内容,主要以燃烧过程涉及的基本过程作为对象。二是燃烧技术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应用上述理论研究的结果来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1.4工程性强

燃烧科学应用极其广泛,涉及到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各个行业。例如火力发电厂的锅炉、工业燃烧和蒸汽、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都以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能为动力;在冶金、化工、玻璃、化肥生产、水泥、陶瓷、石油化工等生产过程中,都以燃料的燃烧来提供热源等。

2“燃烧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燃烧学”存在理论性强、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工程性强等特点,所以对教学的要求较高,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部分问题。

2.1教学手段不够丰富

目前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往往采用板书和PPT等硬性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播,而教学效果好坏的评估就是学生最后的成绩,这样不够丰富的教学手段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很强,尤其是“燃烧学”这样的课程,导致课程教学中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够。

2.2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目前“燃烧学”课程的教材内容变化和更新不够及时,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及社会的需求,也导致课程内容的吸引力不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强。

2.3理论结合实际针对性不强

由于“燃烧学”教材内容更新的不及时,加上授课老师在新的燃烧理论、方式、技术等方面所掌握的素材有限,导致“燃烧学”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当前的应用实际结合得不够紧密,针对性不强。

3“燃烧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对“燃烧学”知识的应用需求和研究的不断变化,“燃烧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

针对“燃烧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笔者将结合自己“燃烧学”课程教学工作的实践,探讨“燃烧学”教学工作中的体会和建议,在教学内容方面提出部分的改革和创新措施,以供与其他同行进行交流探讨。

3.1具体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时俱进

目前我校使用的“燃烧学”教材是StephenR.Turns主编的“燃烧学导论”,涉及固体、气体、液体等方面的燃烧理论和特征,而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偏向于汽车动力方面,以内燃机的燃烧及节能减排为主,因此在教学过(下转第117页)(上接第64页)程中,我们在教学中扩展了各章教学内容。例如,在燃烧反应机理介绍中增加了一些车用内燃机中的主要燃料如汽油、柴油、生物柴油、乙醇、丁醇等燃烧的化学反应机理、影响因素等。随着先进的燃烧模式和模型的出现,我们增加了内燃机中新的燃烧模型的讲解和分析,并分析了这些技术相应的理论支撑,如预混合压燃(PCCI)、均质充量压燃(HCCI)、燃油反应活性亚燃(RCCI)等。

3.2拓宽知识面,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

由于“燃烧学”涉及的知识面广,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知识面拓宽,并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如在将燃烧过程中气流状况时,应该给学生适当补充和拓宽流体力学中层流、湍流等知识。在讲燃烧效率、排放污染物等内容时,应结合目前能源状况、国家节能减排主题、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等,让学生体会到该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3注重践与试验

教学实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能力和工程意识,并有效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燃烧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与试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先进的CFD及燃烧计算分析软件(如Fluent、AVL Fire、 Star CD、Converge、KIVA、Chemkin等)进行燃烧的模拟和分析,让学生能比较直观的去理解和体会课程中所学的知识。二是进行相关的试验,我校虽然没有燃烧器、定容燃烧弹等基础的燃烧学试验设备,但是可以有效的利用学校的AVL发动机测试台架,让学生参与柴油机、汽油机运转时燃烧的测试和分析,让学生在内燃机燃烧试验中更加直观的理解和掌握各因素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情况。三是带领学生去参观和燃烧密切相关的企业,如发电厂、化工厂、汽车发动机厂等,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燃烧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3.4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授课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将科研成果与“燃烧学”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生产、科研实践相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为学生后期在硕士、博士生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满足后续科研的需求。同时鼓励兴趣浓、能力强的学生参与到授课老师的科研当中。

4结论

作为能源与动力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燃烧学”扮演着重要角色。从理论性、涉及面、内容和工程性等方面对“燃烧学”课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燃烧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手段不够丰富、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理论结合实际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并提出了“燃烧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措施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郭名女,杨仲卿. 浅谈青年教师如何上好热能动力专业课“燃烧学”[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04):100-101.

[2] 段锋,张西和,许诗双. 燃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20-122.

第5篇

关键词:燃烧学;课程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作者简介:邓文义(1982-),男,浙江温州人,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苏亚欣(1972-),男,河北高阳人,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上海?20162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7-0070-02

“燃烧学”是研究燃烧现象、实践和理论的学科,内容涉及化学、热力学、传热传质学和流体力学等问题的复杂过程。人类的物质文明史与燃烧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火的历史也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是空前的。目前,全世界所消耗的能源中有超过80%是来自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燃料的燃烧,对不可再生的矿物质燃料的严重依赖使人类进入了空前的能源危机。与此同时,环境保护又与能源利用息息相关。在我国,以煤为代表的矿物质燃料燃烧所排放的大量的SO2、NOx、CO2等有害气体对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燃烧学”是研究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一门学科,它在燃料清洁燃烧、能源高效利用和燃烧污染物控制等方面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东华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热能工程专业由1951年设立的热工教研室发展而来,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开始招收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本科。2010年获得热能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燃烧学”课程是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为我校最新的专业课之一,至今仅有两年的授课经历。因此,很多与“燃烧学”相关的教学资源都刚刚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从2008年招收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开始,到2011年开始第一次给本科生上“燃烧学”课程,经历了多年的与“燃烧学”课程相关的课程资料和实验教材的积累和建设。在该课程多年的建设中,教师队伍结构的稳定性、教学内容建设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相关优质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教材建设的持续性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与成效。

一、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

确立先进的教学思想是开展“燃烧学”课程建设的重要前奏,即教学思想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相一致。“燃烧学”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一方面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深化学生对燃烧基本理论的认识,为以后学习更深层次的燃烧学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燃烧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随着对燃烧研究的深入,对燃烧机理的认识也日益深入甚至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燃烧学”教学大纲,不断补充或更新教学内容,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燃烧学”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此外,还建立了该课程的教学网站,通过网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燃烧学”网络资源,同时为师生之间的网络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大大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此外,网络平台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课外学习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燃烧学理论,从而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将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和考核方式等六个方面来介绍“燃烧学”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二、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1.教材选择

根据国内外大学“燃烧学”课程的调研情况,长期以来,国内大部分高校的“燃烧学”课程教学比较偏重于燃烧设备和燃烧工程应用等教学内容,侧重于工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和国内高校不同,国外的知名高校“燃烧学”课程则偏重于燃烧机理的解释和原理的推导,尤其侧重于燃烧火焰机理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将本科教育改革定位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高校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国内一些著名高校在“燃烧学”教学过程中也逐渐加强对燃烧基本理论的教育,着重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清华大学就率先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燃烧学”教材,在国内“燃烧学”教学改革方面首开先河。

东华大学作为“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推行的教育理念是“一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实行“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上,宽口径、柔性化的专业教育”。在这种背景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燃烧学”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Stephen R.Turns教授编写,清华大学姚强教授等翻译并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4月出版的《燃烧学导论:概念与应用(第2版)》。该书在国外知名学府的“燃烧学“课程中被广泛采用,它采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来讲解燃烧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书本的内容体现了燃烧科学在近年来的研究发展状况和趋势。书本中还配有大量的例题以方便学生掌握,同时课后还有大量的思考题和习题提供给学生作为课后训练。该书还配有一张光盘,光盘中提供了用于燃烧计算的软件程序,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6篇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教师国际化 发展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2.039

Abstract The enhancement of teachers'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the core issue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on the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for teachers in local university. Therefore, each university should deepen the international ideology, strengthen teacher training,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expand th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support the recruitment of overseas talents and international training of local talents.

Key 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teachers'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and strategy

0 引言

20 世纪8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之一。①世界上越来越多的高校都把国际化的教育作为先进办学理念和学校战略举措,把建设世界知名国际化大学或全球一流大学作为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通过国际化建设,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

有学者指出:教师的国际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核心部分。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可以直接推动教学、科研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②国际著名教育学家汉斯范金克尔也曾经写到: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强调国家间学生的流动,更重要的活动在于教师和研究者的流动和交流。③学校发展需要教师作为动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主要是教师的国际化,主要依靠教师来实现。无论是授课方式国际化、引进国外优秀教学资源、国际化学生的培养,还是中外联合办学,都要依靠高校教师的积极参与。目前,制约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建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进入了国际化改革的阶段。地方所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如何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中,结合地区需求,开启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国际化改革新模式,是一项具有启迪意义和示范效应的工作。本文以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为例,分析了目前地方高校教师国际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地区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及措施。

1 现状与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我国高校教师的国际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地方高校在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工作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影响了地方高校的教育国际化展。

(1)教师国际化意识淡薄。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很多地方高校虽然提出了教师国际化的发展计划,但是一般教师的国际化思想还比较薄弱,存在主观能动性不够的问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师的传统办学观念较强,很容易影响到学生,使学生的思想受到了禁锢,从而导致人才培养的定位有本土化倾向;在科研中,教师由于不具备国际化视野,很难走在国际学术前沿。

(2)教师外语水平总体不高。从教学角度来说,由于我国教师的外语水平不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世界前沿教学内容的传授,另外也不利于招收国际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从学术交流及科学研究的角度看,由于本土教师不能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对话,语言水平不高,在本土教师与国外学者之间存在较多的语言障碍,完全不能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不利于国际合作研究的推进。

(3)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推动高校教师国际化毫无疑问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在工作中,通过长期观察我们发现,由于办学定位和政府财政支持等原因,在教育国际化这块,很多地方高校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明显不足。用于国际交流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学校学院拨款、少量的政府部门支持,资金来源渠道十分有限,制约了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4)教师出国交流的机会较少。近年来,尽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在教师的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方面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合作与交流的力度还远远不够,交流方式和合作渠道还有待扩展与加强。尤其是在地方院校,每年学校出国访问留学的名额与教师的实际需求还相差很大,很大一部分教师还没有跨出国门与国外同行专家进行合作或交流的机会。

(5)外聘的高水平外籍专家学者不多。随着我国在教育领域投入力度的加强,国内各大高校为了加强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都争先恐后地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创造了许多良好的工作环境,以此来吸引海外优秀人才。但是有调查研究显示,一般回到国内工作的通常是国外学者中的普通人才或者是中等水平人员,那些十分有成就或者很有能力的人依然选择留在国外。目前国内高校聘请的客座教授或者通过各种方式引进的外籍学者很难做到长期交流与任职,大部分都是短期访问学者或者是讲座型学者,全职回国的数量十分有限。④在地方院校,由于学科平台等更多因素的限制,高水平外籍专家数量更少。

2 建议与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在教师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各地方高校应该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校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从价值理念的培养、资源的投入等多层面出发,创新发展高校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工作。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深化国际交流意识。伴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深入,高校国际化工作应被列入学校的战略性规划当中,要使国际化意识深入人心,需要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因此高校首先应当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鼓励学校教师出国访问与交流。在政策导向上,应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各种激励机制,大力推进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继续教育,明确各级教师应达到国际化的指标要求。长沙理工大学现在已将教师的国际化水平纳入职称评定的基本条件,给每位教师一定的压力和目标。

(2)加强教师培训。要想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老师们的国际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前提下,还要提高他们的“交流硬实力”语言水平;其次还要提高“交流软实力”,即正确看待国外文化,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包容的文化心态。因此要采取多元的培训形式,重视外语水平与能力的培养。将这种实力的培养融入到教师个人事业成就发展当中,真正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

(3)增加教师国际化投入,采取激励性政策。建议地方高校在有限的财力下,为保障国际化的投入,每年在规划中设立专门经费预算和专项基金,保障对外交流持续不间断的有序进行。长沙理工大学最近已出台政策,每年资助若干名优秀教师出国交流访问。同时高校可以积极寻求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的支持,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各类留学项目和访学计划。此外还可以争取社会各界的一些企业团体、教育基金会等组织,以此来拓宽国际交流资金来源,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国际交流需求。

(4)国际交流手段多样化。对于国际交流的方式,我们建议学校要进一步解放思路,积极创造各种交流方式,广泛搭建交流平台。一是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拓展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更新前沿的专业知识。长沙理工大学近年来积极申请和举办各类国际会议,提高了教师的国际交流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国际知名度,效果良好。二是制定专门的奖励措施,鼓励教师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文章、参与国际会议。三是在条件成熟时考虑与国外高校联合申请科研项目,与海外高校建立友好往来,拓展教师国际交流互访的渠道。长沙理工大学与欧盟高校联合申请了科技部的国际合作项目,与英国拉夫堡大学、高地与岛屿大学、诺森比亚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推进教师的国际化进程。四是要充分利用学校聘请的著名专家的国际影响力,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培养一批具有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

(5)加强国外高端人才引进、推进校内教师国际化进程。在国外高端人才引进方面,要充分围绕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有计划、讲层次、分重点地引进一批能够引领学科发展、获得突出成果、培养杰出人才的学科带头人。作为地方高校,更应该应该结合学校特色、行业背景与地方发展需求,积极寻求各级政府的支持,做好海外高层次相关人才的引进工作。近年来,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成功申请了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湖南省外国专家局和长沙市外国专家局的引智项目以及湖南省教育厅的海外名师项目,聘请了若干名海外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同时我们也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本土教师国际化素质。据统计,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与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多所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大多已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和合作制度。此外,学校与学院同时实施了针对青年教师的青年英才计划,对培养工程入选者,在出国交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3 结语

总之,在高等教育的发展浪潮中,教师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是根本所在。地方高校在具有诸多条件限制的同时也具有各自的地区优势,只有不断地探索与总结,在发展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实现学校教育国际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理工大学2015年度校级教研教改项目“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 路庆云,朱柯冰.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效教师发展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6):35-37.

②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第7篇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3.2?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078-02

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已建立起了学科较为齐全、结构基本合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1]。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都定位在学术型人才上,从而保证高校及科研单位人才的连续性。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在数量上不断增多,导致研究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放弃科研单位和高校,逐步转向社会生产的其他部门[2]。今后,更多的硕士毕业生将进入国民经济建设的一线岗位,应用型高级人才需求加大,因此必须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

从2009年开始,教育部确定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并逐年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比例,预计到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将占整个硕士生招生比例的50%以上[3]。然而,目前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

1.生源的特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大多来自应届本科毕业生,有部分学生的第一志愿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而是由于考研成绩不理想调剂到专业学位。这类生源不同于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

2.培养目标的特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其中必须要有一定时间的企业实训经历,主要是培养在某一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4]。

二、存在的问题

1.认可度不高。认可度不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的认可度不高。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学校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宣传不够,学生对其了解不足,报考人数寥寥无几,最后的招生主要靠调剂,无形中造成学生自我贬低的心理;二是社会认可度不高,社会对全日制专业学位还不了解,加之目前培养模式还不成熟,导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后在应用、实践方面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从而使得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2.课程设置应用性不强。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方面,教育部早在2009年教研1号文件中就提出了课程体系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5]。而实际上,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面,目前大多高校的培养方案,以及指导老师的观念仍然停留在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上,课程设置还是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并没有突出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特色。

3.教学方式单一、内容过时。当前,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太过注重理论学习的缺点,课堂上仍然是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互动较少[5]。而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等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应用更少,学生对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在教学内容方面,一些高校仍沿用长期以来的学术型研究生的教材,不仅过于侧重理论研究,而且有些内容严重过时,不能及时体现由于科技进步所产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与实际脱节。

4.专业实践环节缺失。目前,各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尚不到位,学校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建设的力度不足,有些高校学生的专业实践环节甚至无处可去。实践基地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专业实践的效果,从而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5.“双导师”制度落实不完善。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高层次、应用型的特定培养目标,教育部要求“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即校内和相关企业各一位导师。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但是从目前高校的培养情况来看,“双导师”制度在高校落实的并不理想。一方面,校内指导老师实践经验相对不足。高校教师的工作主要是科研工作,很多教师不具备特定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在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另一方面,企业导师长期处于行业一线,忙于自身岗位的工作,闲暇时间较少,对学生的专业实践指导不足。

6.学位论文应用性不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根据其培养目标和要求,选题应具有明显的应用性,针对具体实践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但就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与质量的情况来看,不少学位论文缺少实践基础,理论性太强,没有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偏离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三、改进的方法

1.宣传力度。学校应加大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宣传。让考生在报考前充分了解什么是全日制专业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学什么、怎么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有充分的准备,从而提高毕业生的质量,增强社会的认可度。

2.课程设置。围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一体化设计,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实践性,科学开设理论性课程与应用性课程,合理安排基础课、专业课与选修课,以及为取得行业执业资格开设的专业培训课程。

3.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教学的特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的充分结合。将校企联合授课与校内单独授课相结合,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将学习习惯与创新思维培养有机结合,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一体化培养。

4.专业实践环节。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重要的环节,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实践要注意与课程学习的衔接,根据课程特点,分阶段进行校企联合学习。学校要提供和保障开展专业实践条件,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联合培养基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

5.“双导师”制。推行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同等重要。校内导师应具有工程实践经验,企业导师应具有较高业务水平、较强责任心、高级技术职称。校内导师指导研究生选好研究课题,落实研究内容和技术实施方案,指导论文撰写及学位申请等,严把论文质量关;企业导师提供企业技术与管理改革中可供选择的论文课题,落实研究经费,确保论文工作顺利进行。鼓励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承担联合培养工作。

6.学位论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生产实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比如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发;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要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6]。

四、结论

当前,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我们应当抓住机遇,在培养方法上加以改进,推动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更好地为创新型国家和人才资源强国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仲晓天,王世伟.基于社会需求下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5):88-92.

[2]牛换霞.新形势下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6):64-66.

[3]俞继仙,苏玉亮,肖立山.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J].石油教育,2011,(6):62-64.

[4]胡娟,金红,方玉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12):165-166.

[5]夏守信,詹一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现状分析与改进路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9(6):146-148.

[6]郑冬梅.产学研相结合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6):46-47.

第8篇

[关键词]工程训练;以学生为中心;训练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137-04

工程作为实际的改造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具有建造性、人文性、生态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等本质特征。因此,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克服目前存在的学术化、学科化倾向,担负起工程自己的教育使命,回归工程本身。或者说,高等工程教育要超越“科学范式”(强调工程科学与理论分析),确立“工程范式”(强调工程教育的实学性、集成性和创新性)。

为此,我国参照《华盛顿协议》,按“国际实质等效”的要求,从2006年开始试点工科专业的国际认证,并于2013年成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会员。《华盛顿协议》是国际工程师互认体系6个协议中最权威、国际化程度较高、体系较为完整的协议,该协议提出的工程教育国际认证通用标准对工科专业学生毕业时的能力要求,正是对工程本质特征的反映。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践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对于工科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一、工程训练面临的问题

工程教育的核心特征在于其实践性。我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理论课程的实验和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工程训练、认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两大部分。然而,在我国本科工程教学体系中,存在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现象。2009年,中国工程院了一个调研报告,对国内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批评:一是一些本科院校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盲目争办“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导致学校建设目标趋同,人才培养目标单一;二是工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被不同程度地削弱,使工程训练达不到最基本的要求;三是教师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学生创新能力不强,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

由于高校与企业联系不密切,企业难以容纳大批学生实习等问题,生产实多是走马观花,学生很少有动手和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因此,工科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虽然我们在不断进步,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滞,但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如:

(一)功能定位单一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功能几乎是所有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存在的核心要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这种教学理念及相应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能力。

(二)训练目标不明确

训练目标与工科专业培养未来合格工程师的要求有差距,目标仍然以验证理论知识和掌握加工工艺为主,对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组织管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要求比较模糊。

(三)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盲目,训练目标模糊,导致训练体系层次偏低,训练内容与理论教学和其他实践环节脱节。对学生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方案与思路创新等方面的训练不足。

(四)师资及硬件资源投入不足

师资队伍无法满足工程训练要求,软硬件资源投入不足。真正的工程师只有由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工程环境中才能培养出来。而我国工科教师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大部分教师热衷于申请课题、,对教学工作,特别是实践教学投入不足。

造成上述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核心理念未能深入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心中则是最主要的。由此,需要回答的问题有(但不限于):

1.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导向?

2.如何设计训练体系?

3.训练体系如何与专业培养计划中的理论教学和其他实践环节贯通?

4.如何建设工程训练所需的师资队伍?

二、以目标为导向,进行训练体系的反向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导向就是用期望全体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果,反推出所需的培养过程、培养要素和培养环节,以及对应的持续改进机制。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的具体化,它是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在工程教育国际认证语境下,培养目标可表达为学生毕业5年左右,成为所工作领域的合格工程师,即解决“能做什么”的问题。而在“科学范式”教育模式下,通常是教师(强调工程科学与理论分析)根据自身的认识,主观设定学生需掌握的知识,制订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实际上决定了学生毕业时掌握的知识,这会造成毕业生能力与培养目标脱节,更与社会需求脱节。

(二)毕业生的能力要求

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是指学生完成学业时应该取得的学习成果,即学生产出,实质上是学生毕业时“能有什么”的问题。本文对毕业生能力要求的参考体系是《华盛顿协议》的通用标准,具体为: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运用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的能力;

3.具有运用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4.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0.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训练体系的反向设计

训练体系的反向设计是指:调研内外需求,由需求确定培养目标;然后,由培养目标决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把毕业生能力要求分解、落实到培养计划的各个环节(包含工程训练),形成课程体系。这里的课程体系是广义的,即为各个教学环节。尤其要注意的是,课程体系的改革,要改变讲课、实验、实习相分离的传统做法,充分利用工程训练中心的条件,实现讲课、实习、训练一体化。这样,在新生入校后,执行该培养计划,在质量保障体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下,就能保证学生在毕业被授予学位时实现各能力培养要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成果导向,解决“能有什么”的问题;进而有效达成培养目标,解决“能做什么”的问题。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能力达成、训练体系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三、训练模式的重构

重构训练模式与其他实践环节的贯通,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实现手段。在学生产出导向视角下,机械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必须摒弃“金工实习”的传统观念,树立“大工程观”。按国际工程认证通用标准划分训练层次,即认知、基本制造技术训练、先进制造技术训练、机电综合训练。随着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现代机械产品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机械产品,而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要开发以机械、电子、控制一体为核心,以工程性、综合性为特点的训练项目。

为满足专业补充标准的要求,还要对机械类专业的训练进行特殊设计和创新训练,设置课外创新训练课程。创新训练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对初级训练阶段的学生开展机械创新设计基础知识、机械运动方案创新设计、电路板设计等基础性的专题培训,夯实其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对中级训练阶段的学生开展原理方案创新设计、机械系统创新案例、DSP系统设计、传感器应用技术等提高型专题培训,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对高级训练阶段的学生开展大团队创新项目训练,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这样,就纵向形成了“认知、基本制造技术训练、先进制造技术训练、机电综合训练和创新训练”为主线的递进式、五层次训练体系。

机械工程训练中心的训练还覆盖能源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工程、轻化工程等工科专业,训练中心还要按专业模块划分训练环节,以满足不同专业的需要,横向形成多模块训练体系。

训练时间的安排要灵活,可实施分段训练。如,对安排4周工程训练(金工实习)的机类专业学生,可令其先进行一周的认知实习,再用2周时间与工程材料及热成型工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结合,在完成图纸设计、教师审核后,分组、分批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最后一周则可与现代制造技术实习结合,完成工程实战。

根据以上思路,训练资源必须重新配置。要淘汰老旧落后设备,大量增加先进制造技术训练、机电综合训练、创新训练所需设备。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

“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理念对工程训练中心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基本上属于研究导向型,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方面的培养,很难胜任“工程范式”下的教学模式。因此,为了培养具有工程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必须完善工科教师的培养机制。一要大力推动对工程博士的培养;二是利用省部共建引入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支持,组织教师参加新技术培训;三是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模式,引导教师校企联合开展工程应用研究,提高他们的工程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传授给学生。

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在高校中是十分严重的。口里重视教学,实则以论文、科研项目为教师评价体系权重的最大指标,广大教师怎么会安心教学?所谓“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讲的是教学以科研为基础,科研为教学服务。科研不为教学服务,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一句空话。要以教师爱岗敬业、安心教学为前提,改革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与职称晋升机制,能很好地调节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其他方面的投入。

工程训练中心需要教授、博士,更需要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现场操作技师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指导教师普遍存在职称、学历低,年龄老化,人员严重不足的现象。必须解放思想,打破事业编制的限制,大力实行人事制,从企业招聘全职工程师、技师;也需要从学校相关院系聘请机械、电子、材料、管理、自动化等专业的教授、博士,兼职帮助工程训练中心开展教学设计与建设工作。

五、典型训练环节的实例与推广

为探讨校外实习的部分环节在校内训练中心完成的可行性以及工程训练与理论教学贯通的可行性,2013年,我们对长沙理工大学机制专业2010级学生现代制造技术实习进行了改革试点。该级学生第四学年秋季学期开设数控技术、现代制造技术实习(时间为2周)。数控技术任课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完成零件的编程,并通过数控仿真系统的虚拟制造考核(到工程训练中心)。实习环节在训练中心进行了1周,每个学生完成了3个零件的加工(线切割1件,数控机加工1件,快速成型1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剩下一周时间再到大型先进制造企业参观,整体实习效果好,解决了到企业不能动手的问题。

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对机制专业安排在机械工程训练中心的为期4周的实习进行了调整,实施过程及主要时间节点如下:

1.第一学年夏季学期机械工程导论与认知实习同时进行,时间1周。也为第二学年春季学期工程材料及热成型工艺课程教学做准备。

2.第二学年夏季学期进行2周的基本制造技术训练和先进制造技术训练。

3.第三学年秋季学期开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机械设计课程;随后进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由课程任课教师与专业教师联合指导,完成正确的CAD图纸。在此过程中,数控技术任课教师介入,选择适合线切割、数控车、数控铣和加工中心加工的零部件重点指导。

4.第四学年秋季学期开设数控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完成零部件的编程,并通过数控仿真系统的虚拟制造考核(到训练中心),要求理论教师先期熟悉训练中心的虚拟制造系统;在现代制造技术实习环节(2周)时到训练中心完成零件的加工,时间1周。以上分段完成了4周的训练。现代制造技术实习的另一周时间要到大型先进制造企业进行参观实习。

该实例的流程及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关系如图1所示。

对2015级学生,可全面实施图1所示的计划,学生将得到系统的工程实践经历。这使学生从2013年试点时只能完成3个零件的加工,发展到现在能完成机械部件乃至系统的设计制造,并得到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实施工程的能力训练,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认识专业责任和专业伦理。

[ 参 考 文 献 ]

[1] 袁广林.高等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基于工程本质属性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8(9):18-21.

[2] 李晓强.工程教育再造的机理与路径[D].杭州:浙江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