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电厂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节能减排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电厂作为高能耗企业,节能减排不仅是公司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公司竞争力、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公司为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制定了“管理一流、指标先进、效益显著、和谐发展”的十六字奋斗目标,在全公司范围内广泛开展了节能减排、节能降耗活动,公司工会通过合理化建议活动积极营造“我为节能做什么,我怎样为减排作贡献”的良好氛围。作为节能减排主战场的班组,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以下四点:
一、提升节能意识,在强化宣传中营造氛围。节能减排是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永恒的主题,我们将充分利用班组这个平台,积极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宣传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法规,全面提升班组成员的节能环保意识,形成“人人倡导节能减排,人人参与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
二、结合生产实际,在不断学习中提升员工技能。节能减排需要技术支撑。我们将把“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与建设学习型班组活动紧密结合,更加注重班组的学习培训,更加注重技术信息的收集、积累,通过经常性的学习和交流,让班组成员全面掌握设备检修的要点、难点和工作重点,不断提高员工设备缺陷的发现、分析、制定技术措施、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预防事故发生的能力和本领。
主题突出明重点
大唐辽源发电厂以提高供热、抢发电量为中心,将“节能、降耗、减排、增效”做重点深入开展“讲、比”活动。
工厂全面启动了“扭亏增盈我行动”为主题的“讲、比”活动,号召全厂干部职工认清当前的严峻形势,树立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以及点滴皆成本、“西瓜芝麻一起捡”的节约意识,把思想统一到价值思维和效益导向上来,落实到扭亏增盈的行动中去。辽源发电厂还向职工征集“扭亏增盈”岗位格言及挖潜创收的“锦囊妙计”,开设“扭亏增盈大家谈”专栏,搭建职工与厂领导互动的平台。
为了完善能源体系建设,加强能源管理水平,努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工厂结合实际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出台了《节能减排指标绩效管理办法》等24项制度措施,目的是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把节能减排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并对项目完成后要达到的效果、项目完成时间等内容进行跟踪、评价,使其达到预期目标。
厂科协根据节能减排的目标和计划,组织科技工作者和技术能手,自行设计制作了“空预器水冲洗自动冲洗和浆液循环泵叶轮拆卸”等专用检修工具,并在热控辅机振动改造、斗轮机减速机检修等项目中,通过利用已关停的10万千瓦4号机组设备,自行研究检修工艺等方式节约检修费用约180万元。4号机组修后启动一次成功,机组汽耗率大幅降低,锅炉效率比检修前提高了0.44%,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比检修前降低了1.34%,锅炉本体漏风系数降低了0.015,汽机高压缸及中压缸效率分别提高了6.76%和0.74%。
厂科协组织了“比合理化建议”的活动,2011年共提出并实施的重要合理化建议386条,经评比获奖80项。2011年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合同能源管理,完成技改项目23项,其中重大技改项目12项,完成了取消增压风机、烟风系统优化改造等重大技改项目。增压风机取消后,降低了厂用电率0.33%,半年可收回设备改造的投资,其后每年可节约资金400万元。同时利用机组检修机会对凝结水泵进行变频改造,将循环水泵定速电机改为双速电机,根据季节性气温变化,合理优化运行方式;将燃料输煤系统进行改造,降低厂用电率,降低煤耗;解决了4号机6号机高加漏泄、锅炉干排渣系统输送能力差、热风管道漏热、磨煤机漏粉、引风机叶轮及后导叶磨损严重等问题。
厂科协组织开展专题科技攻关,解决生产中影响安全、效益、环保的实际难题;实现科技创新,为企业进步提供技术支持,运用科技手段为企业创造财富。2011年27项科技攻关项目,其中12个项目已经达到预期效果,使辽源厂的主要生产技术指标达到设计标准。2011年全年未发生轻伤及以上人身事故,未发生一般及以上设备事故,未发生交通、火灾和环境污染事故,未发生有社会影响的供热事件,实现了安全年;全年累计发电量完成33.15亿千瓦时;机组平均利用小时累计完成5023小时,高于吉林省机组平均利用小时822小时;供电煤耗累计完成307.39克/千瓦时,同比降低8.79克/千瓦时;厂用电率累计完成6.14%,同比降低0.38个百分点。厂荣获集团公司、省公司2011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3号和4号机组被授予“2011年度国内一流火力发电机组”称号;主要经济指标综合排名列集团公司2011年火电企业第十位。
开展QC小组活动。厂QC活动围绕企业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员管理水平和经营利润为目的,对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保证安全生产、增加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技术培训质提升
大唐辽源发电厂把提升职工素质作为强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在3号机组大修过程中培养技术型人才,提高参检职工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检修工艺水平,工厂大胆创新,借助机组检修主辅设备全面解体的有利时机,开设“检修课堂”,将培训工作由会议室引入检修现场,安排相关专业名师高徒现场授课和学习。通过现场讲解设备构造、工作原理、检修工艺等,让职工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中进行培训学习,并现场考核职工的培训效果,把培训纳入到职工检修绩效考核中,做到了工作培训两不误,为广大青年职工早日成为技术型人才提供了平台。
在检修期外,安排生产技术人员到生产厂家或其它电厂同类型机组进行学习,参与监造设备的生产及组装过程,积累经验及相关技术数据。通过参与同类型机组检修工作,各专业技术人员并结合本厂内部科技及技术改造项目撰写了技术报告和技术论文,提升了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特色鲜明服务新
厂科协结合企业特点,积极探索新的途径,为科技人员科技创新提供有效服务。
提供信息服务。厂科协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收集信息,为厂技术创新提供材料。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始终坚持“高效、适用、先进”的原则,从挖掘内部信息入手,充分了解本厂的生产经营需求,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筛选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1年至今,通过基层提问题、信息查询、信息反馈、实地调研共完成104个科技攻关项目的前期工作。由于注重了立项前期信息收集和研究工作,保证了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
建立技术交流平台。厂科协利用渠道多、联系范围广的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交流活动,搭建技术交流平台,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厂科协为满足科技人员的需要,组织各类专业技术讲座,内容包括试图绘图培训、钳工知识培训、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等。组织开展电力系统交流活动,近几年组织了与省电科院、设备厂家、中企电联等在金属、继电、励磁、化学、绝缘、热工、汽机、锅炉、脱硫、燃料技术领域开展了技术交流。
组织学术论文征集评审。厂科协每年下发通知,在厂内部征集科技论文。每两年出版厂科技论文集,向集团及国内权威刊物推荐科技论文。近几年,共收集论文60余篇,发表32篇,并荣获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优秀组稿单位。此项活动的开展活跃了厂内的学术氛围,为技术创新、学术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
我很幸运自己能成为公司营销部的一员。因为并不是每一个有能力的人都能成为公司的一员,当幸运的我们在优越的工作环境中享受着良好的工作待遇时,我们应该看到社会上有许多比我们更优秀的人才还在为寻找一个满意的工作而奔波。所以首先我们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这份工作,而不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每天浑浑噩噩地混日子。
作为企业的主人,懂得珍惜只是第一步。既然要以企业为家,自然就应该像经营家一样去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去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了这两点,自然也就提升了员工对工作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提升了对企业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增强了集体凝聚力。随着电力系统改革和行业结构调整,我们的工作环境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优越,所面对的客户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我们只有及时更新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才能适应公司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只有不断提高各项基本素质以及工作能力,明白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爱岗敬业,干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才能把工作做好。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对于我们的企业也是如此,总书记倡导建设和谐社会,我们同样也要建设和谐企业。我认为作为一名企业员工,首先,要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主人翁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当我们认识不到自己与企业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时,我们自然不会产生主人翁意识,尤其是当前强调个人利益越来越“理直气壮”的时候,个人与企业的潜在冲突便会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应该加强培养,树立企业人文关怀意识,建立企业人文关怀机制。营造企业上下相互信赖、合作的良好氛围。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具体体现在责任感、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大局意识、奉献精神、团队精神上。
作为一名电力人,我们深深地知道该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只有努力拼搏,团结一心,克难奋进,才能让我们的供电企业发展壮大,竞争力增强,立于不败之地,我们供电人才能过上富足、安稳的生活。否则,“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一个企业,如同一个民族,当它强大时,它的人民就会扬眉吐气,神采飞扬;当它衰落时,人们可能只有暗自嗟叹。因此,应该把企业当成一种力量的源泉,生命的支撑,视企业如生命,与企业共命运。
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节能减排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电厂作为高能耗企业,节能减排不仅是公司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公司竞争力、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公司为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制定了“管理一流、指标先进、效益显著、和谐发展”的十六字奋斗目标,在全公司范围内广泛开展了节能减排、节能降耗活动,公司工会通过合理化建议活动积极营造“我为节能做什么,我怎样为减排作贡献”的良好氛围。作为节能减排主战场的班组,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以下四点:
一、提升节能意识,在强化宣传中营造氛围。节能减排是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永恒的主题,我们将充分利用班组这个平台,积极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宣传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法规,全面提升班组成员的节能环保意识,形成“人人倡导节能减排,人人参与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
二、结合生产实际,在不断学习中提升员工技能。节能减排需要技术支撑。我们将把“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与建设学习型班组活动紧密结合,更加注重班组的学习培训,更加注重技术信息的收集、积累,通过经常性的学习和交流,让班组成员全面掌握设备检修的要点、难点和工作重点,不断提高员工设备缺陷的发现、分析、制定技术措施、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预防事故发生的能力和本领。
三、开展科技创新,在推进工作中节能增效。围绕节能减排的难点、重点问题,组织班组成员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为节能减排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小窍门、小创造、小发明,努力降低能源消耗;通过技术革新、科技攻关,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企业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作出积极贡献。
四、创新竞赛形式,在节能降耗中构建和谐。节能降耗需要发挥每个人自身的潜能,我们将立足本职,以主人翁的姿态,围绕促进安全生产,把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保护的新观点、新措施和“金点子”等合理化建议提出来,在设备改进、新技术的推广、设备的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狠下功夫,进行内部挖潜。同时,通过自我排查,自我对照,拾漏补缺,做到人人心动、人人行动、大家互动,坚定不移地做好节能降耗对标管理,为推动市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城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加强节能工作领导组织
常州公司结合集团公司节能管理评价,进一步完善节能管理体系,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节能领导小组和以副总经理为组长的节能工作小组,完善了三级节能网络,将年度节能工作计划纳入公司年度综合计划中,并把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承包到各部门,将各级节能负责人的工作成绩与业绩考核挂钩,从而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公司设立节能管理专门机构并提供工作保障。
坚持工程降耗
在集团公司及江苏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常州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有关节能减排政策,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技术项目改造,给合#1、#2机组大修,实施了一揽子的节能减排工程,坚持工程降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积极开展能效对标活动
常州公司按照同类可比、同行领先的原则,通过边界条件比较,选取指标最好的电厂为标杆企业,通过安全可靠、供电煤耗、厂用电率及机组运行小指标等进行对标找差。
加强运行优化调整的精细化管理,挖掘节能潜力
做好运行优化工作,如锅炉氧量的控制、机组滑压运行、循泵经济调度、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投运、电除尘节能运行、脱硫系统节能运行、燃料大型机械运行等的运行管理,力争在运行生产的环节上做运行方式最优的事。
锅炉运行优化
常州公司两台机组均进行了低氨燃烧器改造、磨煤机动态分离器改造、引风机改造及脱硝系统改造,改造后风烟系统及燃烧系统特性变化较大。针对不同的煤种,常州公司制定了磨煤机的温度控制要求、动态分离器转速控制曲线,提高了磨煤机的出力和煤种适应性。
加强汽机凝器冷端优化
一是加强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和真空系统的及时查漏消缺管理,经过几年的综合治理,别1/#2机组的真空系统严密性水平均达到了优秀水平;二是加强对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投运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胶球装置的管理,提高收球率和清洗效果,降低凝汽器端差,同时要求专业主管建立机组典型运行工况的加热器、凝汽器端差、温升、运行经济指标等运行台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加强真空泵运行方式的管理,同时注意合理调整真空泵运行方式,根据凝汽器真空及真空严密性情况,确定采用一台或两台真空泵运行方式;四是特别重视循泵运行方式的调整,制订了不同季节、不同循环水温度以及不同负荷下的循泵运行组合,并每月进行经济分析比较。
加强机组启停的过程分析和控制
在机组起停各阶段中操作,进行认真分析总结,不断完善起停操作票,既保证机组起停过程中各系统起停的时间节点控制,又完善了机组起停过程中的节电节水工作。在停机维护时,在保证机组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停运各类辅机,减少不必要的辅机厂用电耗。
提高化学系统再生质量
每月平均酸耗不大于45g/mol,碱耗不大于70g/mol。平时加强工业水池、生消水池、清水箱、除盐水箱水位监视,不得发生溢流现象,污泥沉淀池清水进行回收使用。生活水泵、冲洗水泵在低流量供水情况下,优先用变频泵定压运行,化水、精处理加热器在树脂不再生时,作停用处理,减少了日常保温用电量。
做好日常阀门内外漏的检查消缺工作
超临界机组主蒸汽系统及给水系统因压力高,阀门易发生泄漏,造成大量高品位蒸汽漏至凝汽器,机组功率减少,同时凝汽器热负荷加大,影响真空;高、低压加热器的旁路门内漏直接引起加热器的出水温度下降,降低了回热系统性能,引起机组热耗上升。
进一步提高燃煤掺配掺烧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根据煤场存煤结构、负荷预估曲线,合理控制入炉煤热值、灰份、硫份、挥发份等指标,做到分时段加仓,确保入炉煤除了要满足机组负荷要求外,还能保证锅炉燃烧安全,灰渣综合利用,烟气环保排放,脱硫厂用电率等问题。此外根据不同煤种的标煤单价与掺烧经济煤种对炉效的影响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入炉标煤单价及炉效、厂用电率变化的精细计算,确定机组不同负荷下的各煤种最佳掺烧比例,既控制了入炉标煤单价,又使经济煤种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寻求掺配掺烧的最大利益化。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节能低碳氛围
营造节能低碳的氛围和意识,公司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活动,增强全体员工节约用能、绿色出行、绿色消费意识,引导大家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科学用能、节约用能,经常组织开展节能宣传与培训,定期组织能耗计量检测、统计、管理和操作人员业务学习和培训,形成人人讲节约、处处讲节约的浓烈氛围。对节能低碳工作做得出色的部门或者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并通过多种形式在公司内部进行推广。
关键词:电力系统;节能调度;模型;优化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系统节能调度模型与优化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电力系统的节能模型调度与优化工作,能够更好地指导电力系统的各种实践工作。本文首先从分析电力系统节能调度系统与办法着手研究。
一、电力系统节能调度系统与办法
节能发电调度的关键是将现行的以价格为标准的竞价上网模式变更为以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为标准的调度模式。同时电网企业由原来的偏重商业化转变为偏向社会化功能,这必将导致发电成本的增加,面临长短期节能调度优化等诸多的问题。节能调度电力市场与传统电力市场的主要区别是使用“队列”的方法优先让可再生能源、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发电。《节能发电调度办法》指出节能发电调度是指,在保障电力充足供应的前提下,本着节能、经济的原则,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发电,按照机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的由低到高排序,依次调用化石类发电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节能发电调度是以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提出的发电调度理念。在优先调度清洁能源的基础上,对火电机组进行节能与市场机制的结合调度,如果完全按能耗量排序进行发电调度,虽然能达到节能降耗目的,但必然会引起电网公司购电成本的上升,忽视了市场的主体意愿,而假如仅仅考虑发电厂报价的经济调度,忽视机组煤耗、排放等因素,节能减排又不能实现。
火电机组作为电力市场中的主体,在集中竟价的电力现货市场中,按机组报价进行发电排序,这一过程不但给出了调度依据,而且给出了系统边际电价,最终实现了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节能调度是按煤耗排序,暂时仍按批复电价作为上网电价。在此情况下,为保证各发电企业公平竞争与实时经济调度,其调度原则、方案应该模型化。电力市场条件下的节能日发电计划模型应该是多目标优化模型。从电网公司的角度出发,短期交易计划可以改变原有的以购电成本最小的经济调度,在其基础上增加煤耗指标,变单目标优化调度为双目标优化调度,引入多目标优化决策的方法。
二、节能调度模型研究方法
节能调度采用优化理论实现电网的全局优化,以最小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满足电力负荷的要求,其采用的优化分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效率法:为效率较高,污染较少的机组分配较多的负荷,而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优先选择能源消耗较低的发电机组。
2.等微增法:该方法是目前电力系统负荷实现经济调度的主要方法,且简单、易懂。其所依据的原理是等微增率原理,即当系统内各部分的微增能耗率相等时,系统整体的能耗是最小的。
3.动态划分法:该方法属于运筹学的范畴,是求解最优化决策的一种方法。首先列举出所有可能的局部解,再根据判定条件,排除无法得到系统最优解的局部解,采用每一步都保证最优的方式来实现全局最优解的计算。
4.人工智能遗传算法:这种方法模仿生物遗传学的进化机理,通过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等机制实现全局优化,保证所得到的结果是最优解。
三、做好无功电压调整工作
1.调度员及变电站、地方电厂运行人员熟悉各母线电压标准及电容器补偿无功和发电厂增减无功出力与电压的关系,及时投退电容器、调整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位置,合理调配地方电厂有、无功出力,保障电压在规定范围内。
2.电压考核点以公司颁发的文件为准,电网无功出力不足或过剩引起电压下降或升高时,首先调整无功补偿设备和发电机的无功出力,其次再调整相应的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开关位置,使电压恢复到合格范围。
3.无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位置要做好记录,电压不符合要求时,应通过计算通知有关单位调档;无法调档时要及时向领导汇报。
4.密切关注系统潮流分布情况,合理调整无功,使无功做到就地平衡,若电厂只发有功而不发无功或少发无功,使联络线无功流向不合理,应立即通知其调整。
若采取以上措施后,电压值仍不能满足要求,甚至威胁电网运行安全时,要采取改变运行方式的措施,必要时采取调整控制用电负荷手段和电网运行安全措施,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直到电压满足要求。
四、节能调度模型的优化方法
1.调度方面
(一)健全部门线损管理组织。为加强公司线损管理工作,调控中心内部及时组织人员讨论分析,并根据要求健全本部门线损管理组织。
(二)线损管理制度。依据公司新的线损管理考核办法,调控中心明确专人进行相关报表的报送及日常工作,并传达到每位调度值班人员。
(三)线损业务管理:上半年调控中心线损专责参加省公司组织的对线损工作相关人员的培训,并积极组织人员讨论主网线损将孙措施,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四)事故处理。调控中心加强调度员的生产技能、业务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训,每个调度员都要经过多关考试才能正式上岗;每个月利用开会时间进行反事故演练,以达到事故处理时能正确判断、及时处理和恢复送电的能力。尤其是涉及到用户的配电线路停运,要求相关部门迅速查线,并根据保护信息做出正确判断,分段试送重要线路,及时恢复用户的供电。
2.检修方面
(一)工区指定一名副主任负责工区增供降损工作的管理、协调及考核,生产专责及各班长是工区增供降损工作的具体负责人。指定生产调度专责负责增供降损工作的日常管理,及时组织学习、落实上级增供降损工作的有关措施和要求。
(二)认真抓好计划检修工作,认真开展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按照应修必修、修必修好,一次停电综合配套检修的原则,避免重复停电,尽量缩短检修停电时间的原则,统筹制定检修计划。
(三)抓好临时检修工作,临时检修是非计划检修,工区生产调度要主动与调度运方部门结合,尽量在不影响电网设备安全运行和电网正常供电时(或在供电负荷低谷时段),申请临时检修。
3.改进方案
(一)加强电网的“六复核”工作,加大对电网线路备自投、重合闸、低频减载等安全自动装置的投退情况的监视力度,确保电网安全可靠供电;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并加强学习,提前做好对电网重要环节部分的事故预想,减少电网大面积停电的风险。
(二)供电设备故障停电时,要尽量采取负荷转带措施,保证对用户的连续供电,同时还应通知计量单位做好相应记录,以防止电量流失。
(三)加强通讯自动化设备的建设维护,保障通讯畅通,遥测遥信功能正常,为增供降损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持与后备保障。
(四)随着用电负荷的增长,对电网无功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在负荷侧增加无功投入,实行无功就地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可以减少线路输送无功,从而降低损耗。变电站无功补偿度合理范围为10-30%,我公司各变电站无功补偿度处于下限水平,建议对新建站设计时加大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入,有利于提高负荷功率因数、降低损耗。
六、结束语
通过对电力系统节能调度模型与优化方法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电力系统中,节能调度模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电力系统不断完善的今天,研究其优化方法已经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相关工作起到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尚金成:兼顾市场机制的主要节能发电调度模式比较研究[J],电网技术,2010年,第52期:78-85
[2]张立庆:电力节能减排与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电网技术,2011年,第22期:58-63
[3]王月峰,张子仲,陆巍巍,张伯明.配电管理系统中地理信息一体化处理方法[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2011年.
【 abstract 】 : analyses of energy utilization, and combining the current energy crisis and the domestic enterprise coal exploit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evitable connection betwee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work thorough in the coal enterprise viable path.
【关键字】:节能减排;清洁发展机制(CDM); 合同能源管理(EPC)
【 key words 】 : saving;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 Contract energy management (EPC)
人口、节能和环保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三大社会问题,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近几年全球气候异常,重度污染,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问题凸显,地球荒漠化加剧等生态的演化,为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敲响了警钟。世界污染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16个。在中国,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酸雨率占全国的40%,而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来自于燃煤,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GDP的8%,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威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将节能减排工作贯彻落实到煤炭资源的有效开采中,一直是煤矿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寻求行之有效的途径对于落实节能减排工作更为重要。
1 建立节能减排管理体制
煤炭企业要积极构建节能减排全面管理体系,以体系化管理保障节能减排全面、快速、持续开展。
1.1建立节能减排专项工作领导管理机构。组建以总经理为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和日常管理工作机构,明确各有关部门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主要管理职责,形成强有力的节能减排工作组织管理体系。
1.2健全节能减排计划管理和目标考核体系。制订《节能减排实施方案》,构建完整的节能减排规划计划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以节能减排指标、节能减排管理职责履行、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节能减排工艺项目、节能减排规章制度执行等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办法,形成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节能减排目标考核体系。
1.3建立能源消耗定额标准;建立明确职能管理部门、基层(使用)单位节能减排的统计体系;分别从能源计量、统计、消耗限额等方面量化标准。
2 加大投资力度以增加节能减排技改工程
加大节能技改投资力度,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用于煤矿建设开采中,是煤矿企业重点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方法。比如从节电方面,淘汰老型号高能耗变压器,推广应用各类电容补偿器,增装电机变频调速装置、矿井主变配电系统自动化改造、建立瓦斯发电厂,推广瓦斯发电等。从节水方面,根据水泵测试效率变水泵维修为更换新型高效水泵,井下主排水系统节能改造,澡堂太阳能利用等。还有矸石砖厂余热利用、电厂循环冷却水供暖改造、锅炉技改,洗煤过程的集中控制系统改造等大型节能降耗项目等。
3 创造条件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
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之一。核心内容是允许附件1缔约方(即发达国家)与非附件1(即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抵消额的转让与获得,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
环境保护一直以来就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资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政府长期坚持的战略目标。而实施CDM项目,在帮助附件一缔约方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其减排温室气体承诺的同时,可以通过先进和适用技术的引进促进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种双赢的活动。
我国被视为最具潜力的CDM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40-50%。通过CDM项目的实施,可为我国企业带来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促进企业规范管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极大地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为国内企业逐步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市场提供良好机遇。CDM项目作为“双赢”的机制,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良好的契机。CDM为我国的能源、化工、建筑、制造、交通、废物处置、林业和再造林及农业等领域带来了广阔的投资机会。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和利用、矿井乏风瓦斯的利用等都是有前景的CDM项目。要将潜在的市场变为现实的市场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进一步完善CDM项目的管理办法、审批程序和相关的政策,建立中国自己的项目咨询机构以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等。
另外根据EB(执行理事会)的规则,只有2000年1月1日以后投入运行,并在立项时考虑了CDM的项目才可成为CDM项目。因此,在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应创造参与CDM的条件。
4 积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EPC)”健康发展
所谓“合同能源管理”(EPC――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就是指由节能专业服务公司带资金、技术为能源用户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它可以为能源用户减轻节能技术改造的资金负担和投资风险。这是能够使合作双方实现共赢的模式。一方面,企业可以不花一分钱,就能将现有的落后设备改造成节能设备并能从中获益;另一方面,节能专业服务公司也可通过对节能收益分成,来实现自己赚钱的目的。基于这种机制运作、以赢利为直接目的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在国外简称ESCO,国内简称EMC公司)的发展亦十分迅速,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ESCO 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节能产业。
由于我国能源消费量大,利用效率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大约10%左右,存在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和广阔的节能市场。基于市场的合同能源管理机制适合中国国情,不仅颇受广大耗能企业的欢迎,其他如节能服务机构、能源企业、节能设备生产与销售企业、节能技术研发机构也非常欢迎,同时也引起不少投资机构的兴趣。
从先进国家的经验来看,合同能源管理从起步到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且发展节能产业最终受惠的不仅仅是有关企业,而是整个社会。所以,节能服务具有公共事业的性质,应在财政税收等方面予以支持。此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具有前期投资大、回收期长的特点,需要较大的融资支持。此外,政府应在规范节能市场方面做一个“引路人”,建立节能长效机制,出台鼓励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的“管理办法”,设立相关管理机构,包括技术研究机构、评估检测机构,为企业和能源公司制定游戏规则,从而让其健康发展。
5 做好统计工作
能源统计是运用综合能源统计经济指标体系和特有的计量形式,是采用科学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能源的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转换、输送、储存、流转、使用等各个环节运动过程、内部规律性和能源系统流程的平衡状况的数量关系的一项专门统计。
企业要配备具有一定统计工作能力的专业人员进行节能减排统计工作,要求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整个能源系统流程的统计资料,及时反映能源经济的发展水平、能源经济效益、能源综合平衡状况等发展变化情况,为宏观决策和管理,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统计信息和依据。
能源统计工作的程序:首先要确定统计体系范围,建立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制定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其次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编制能源统计报表,计算各类能源的综合指标。再次绘制综合平衡分析图表、对所调查的能源西工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最后将结果报送各有关部门。
6 培训、宣传
如何将节能减排形式的严峻性、紧迫性、必要性深入人心,如何将节能工作与个人生活紧密相连,而不把节能减排当成一项工作,一个流行口号,宣传是尤为重要的。宣传让我们知道肆意浪费是可耻的,宣传让我们知道如果没有节能意识,地球资源就会枯竭;不论是什么人,不论是在什么岗位上工作,每个人对节能都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有了节能意识,如何节能,怎样节能,企业的培训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普及节能知识,培养专业人才,定期对节能工作做总结,制定节能计划;人尽其职,各尽所能,节能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国电集团)已走过十年的不平凡历程,这既是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的十年,也是安全生产管理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升的十年。多年来,国电集团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规律、依法治企、科技兴企,认真研究把握电力生产、电力市场和煤炭市场规律,以星级发电企业创建活动为载体,瞄准一流,动态对标,开展安全、节能、环保、技术监督等专业评价,着力建设综合经营型、节能环保型、安全和谐型发电企业,为建设一流综合性电力集团奠定基础。
以人为本、依法治企
安全是做好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安全一切无从谈起。多年来,国电集团牢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积极培育科学的安全理念,全面落实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加快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不断巩固平稳的安全生产局面。十年来,国电集团在机组容量和机组台数均逐年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安全生产实现年年大局平稳,98.5%的电厂实现了年度安全生产无事故,115家企业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000天以上。
安全工作贵在做细做实、重在遵章守纪、难在持之以恒。国电集团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培育干部员工增强“风险无时无处不在、任何风险皆可防范、一切事故均可避免”的安全意识,形成“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国电集团根据《安全生产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国电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等安全管理制度80多项,明确了各级职责和安全管理要求,规范了工作程序。组织各单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技术标准、企业内部改革发展情况、设备技术更新改造情况以及行业内外事故教训等,及时修订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国电集团健全了集团公司、分(子)公司和发电企业三级生产管理体系,明确了管理职责及权限,做到安全管理全方位覆盖。坚持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每年组织专家对所属企业进行安全性评价和复查,总结成绩,查找问题,督导整改,持续改进,累计完成安全性评价153家、复查76家,夯实了安全基础,设备可靠性大幅提升。在原电监会与中电联组织的可靠性指标综合考评中,12台机组获选金牌机组称号。积极推广NOSA五星综合管理,制定安健环综合管理系统工作导则,提升安健环综合管理水平,12家企业达到NOSA四星和五星标准。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7家企业被评为一级企业。
遵循规律、标本兼治
节能减排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国电集团将此作为一项重要责任和不懈追求。多年来,国电集团坚持以节约资源能源、提高设备效率和污染物排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再利用为重点,通过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持续提升经济清洁生产水平。
十年来,国电集团完成发电量年均增长16.4%,供电煤耗年均下降5.5克/千瓦时,发电厂用电率年均下降0.18个百分点,累计为国家节约煤炭1456万吨,单位电量二氧化硫排放绩效由2002年的9.75克/千瓦时下降到2011年的2.14克/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硫210万吨,被国资委评为“十一五”中央企业节能减排优秀企业。在中电联和中国能源化学工会主办的全国30万及以上火电机组能效对标中,公司累计有73台机组获选优胜机组。
结合电网和机组实际,研究制定火电机组运行优化导则,指导发电企业依据机组性能特点和负荷规律,组织编制运行优化细则,健全考核机制,抓好主力机组管控,不断优化技术经济指标。各发电企业积极开展节能培训,提高运行人员节能意识和工作标准,针对煤种变化、负荷率低的情况,努力探索机组低负荷安全经济运行方式,制定优化运行操作手册、操作规程,通过试验制定每台机组滑压运行曲线,提高经济运行水平。坚持将环保设备设施纳入主设备管理,加强脱硫设施运行维护,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合理控制燃煤硫分,加强检查调整,实现达标排放。
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加强检修管理,实行大修技改工程招标制、合同管理制、过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制和修后效果评估制,严格工艺质量管理标准,推行标准化作业,提高设备检修质量,控制检修成本,提升检修效益。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开展锅炉、汽机、主要辅机、脱硫除尘设备检修提效工作,设备可靠经济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加强技术监督,开展技术监督评价,提升技术监督工作质量,为设备检修和运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积极应用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大设备技改力度,提升设备经济环保性能。国电集团成立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73亿元用于技术改造,完成了29台30万千瓦等级汽轮机通流改造,平均每台机组降低煤耗17.61克/千瓦时;完成了232台锅炉等离子(微油)点火技术改造,火电机组单位耗油量由0.67克/千瓦时降至0.1克/千瓦时,累计为国家节约燃油14万吨;累计投入环保技改资金110亿元用于环保设施技改及提效改造,国电集团脱硫机组容量达8405万千瓦,占全部火电机组容量的94.5%,比2002年提高了92.4个百分点。认真落实国家能源合同管理和脱硫特许经营政策,制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办法》和《火电企业烟气脱硫特许经营管理规定》,充分发挥专业公司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改造,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容量2890万千瓦。
效益优先、综合经营
盈利是企业的本质要求,也是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的基础。多年来,国电集团一直坚持效益优先原则,牢固树立经营企业的理念,深入开展“双学”活动,认真研究把握电力、热力和煤炭等市场规律,实现增收增效、降本增效、挖潜增效,盈利能力明显增强。
认真研究电力市场,及时掌握当地电力需求和电能交易信息,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网省公司协调,特别是抓住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负荷高峰时期,积极开拓电力市场。组织水电站利用丰水季节科学调度水库水位,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多发电。积极参加大用户直购电工作,增加企业收益。加强电热价费管理,力保批复电价政策执行到位,确保电热费足额回收。优化运行方式,千方百计增加效率高、低排放机组发电比例。积极开展大机组低负荷经济运行方式研究,减少机组负荷变化对机组效率的影响。
燃料成本约占燃煤发电总成本的70%,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认真研究把握电力市场、煤炭市场和运力市场规律,坚持重点合同与市场采购、国内采购与国外采购、自产与外购相结合,拓宽采购渠道,统筹协调运力,加强市场预测分析,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煤炭保障能力。坚持保供控价和商业经营相结合,建立燃料三级战略储备体系,利用煤炭需求的时间差和价格差,努力提升企业效益。科学开展配煤掺烧,组织制定《进一步做好配煤掺烧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煤炭接卸、堆放、掺配,输煤、制粉、燃烧调整以及消防等涵盖配煤掺烧全过程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煤质、负荷情况,试验确定掺烧方案,努力降低燃料成本。
2009年以来,掺烧经济煤种1.11亿吨,节约燃料成本72亿元。坚持过程控制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加强对采购决策、合同签订、进厂验收、结算付款、煤场盘点等重点环节的管理与监督,控制燃料成本。
牢固树立经营企业的理念,制定下发《关于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推进电厂经营转型的指导意见》,因地制宜,拓宽市场,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企业内外资源,激活企业经营要素,提高综合经营效益。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做到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提高污水废水综合利用率,实现污水废水零排放。在余热和副产品利用上,通过深加工,提升蒸汽、热水、灰渣、石膏等资源的利用价值和产品附加值,在有条件的单位进行机组供热改造,开拓热力市场,提高企业效益。对于关停电厂及有闲置扩建场地的单位,积极做好开发利用,盘活资产,增加收益。对于人员较多的发电企业,积极对外承揽设备检修、运行维护业务。截至2012年9月底,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77%,炉渣综合利用率71%,9家分子公司所属企业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研用结合、科技兴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无核心技术是企业竞争实力强弱的体现。多年来,国电集团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积极整合科技资源,持续优化创新环境,着力推进企业创新体系建设、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积极顺应经济发展形势要求,认真遵循科技工作规律,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集团公司引导、分(子)公司协调、基层企业实施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科技研发、成果推广与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坚持服务企业发展与市场开拓并举,注重发挥基层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建立新能源研究院、科学技术研究院等2个科研单位,组建节能、烟气净化、风力发电、自动控制等8个企业技术中心,着力提升研发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
国电集团重视科技研发能力建设,坚持保障科研资金、配置先进设施、选用优秀科技人才,围绕传统能源产业升级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科技创新,科技研发水平显著提升。承担了国家863、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9项,获批建设风电设备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研发中心。加快企业科研基地建设,在龙源电力建设亚洲最大的潮汐发电实验电站;在电科院建设全国最大的袋式除尘技术实验室,拥有国内最大、最先进的双试验段环境风洞实验室;在北仑电厂建成60/100万千瓦火电机组仿真培训基地,在蓬莱电厂建成双尺度低氮燃烧技术工业试验和示范基地;在科环集团建设了全国唯一的等离子点火实验室、全国首个1.5MW全功率并网型风电机组实验台、全国首家烟气脱硝气动模型实验室及湿法脱硫实验室,为科研成果完善和快速转化奠定基础。
国电集团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围绕企业发展技术瓶颈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展技术创新,为安全生产、节能减排、装备升级、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多年来,公司被授予科技进步奖173项,优秀合理化建议奖33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项,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29项。新增软件著作权55项,国家专利219项。公司被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国家创新型企业。
继承创新、管理强企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做优做强企业的保证。多年来,国电集团深入开展星级发电企业创建活动,以此作为提升发电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载体、检验发电企业综合管理素质的竞赛平台。坚持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动态考评,用标准规范企业行为、用目标引导企业管理、用指标评价管理成果,选树典型,塑造标杆企业,开展比学赶超,持续提升发电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企业年度目标要求,修订完善星级企业考评标准,突出安全、节能、环保、效益等关键指标,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切实打好管理基础,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开展星级企业创建活动以来,84家企业被评为四星级企业和五星级企业。
关键词:煤炭洗选;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建议一、前言
煤炭洗选是煤炭深加工的一个重要途径,从矿井中直接开采出来的原煤因品质不同、赋存条件不同会含有许多杂质,煤炭洗选就是将原煤中的杂质剔除,或将优质煤和劣质煤进行分门别类的一种工业工艺。经过洗选过程后的成品煤通常叫精煤,它一般具有灰分低、硫分低、发热值高的性质。只有大力推进煤炭洗选加工,才能。只有通过洗选加工,才能提高煤质、分离杂物,收到降低环境污染、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运输效率的综合效益。通过煤炭洗选工艺,可以提高煤炭质量,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减少原煤利用的环境污染,降低煤炭运输成本,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二、就煤炭洗选行业目前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的防治措施
煤炭洗选业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大气(煤粉尘)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下面按各污染类型提出防治措施,详述如下: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生产系统煤粉尘防治措施
①对原煤皮带输送工段设置全密闭式的皮带通廊,设置喷雾降尘设施;
②对筛分破碎设备进行全密闭,关键产尘点设置除尘器。
2)贮运系统煤粉尘防治措施
产品储存在封闭储库内,原料煤配套建设防风抑尘网,并配套洒水抑尘措施,定期对贮存堆场洒水,使煤堆表层含水率达到7%。
3)运输道路煤粉尘防治措施
对运煤车辆应进行统一管理,煤炭在装车时必须至少低于车帮上沿10cm并表面拍实,煤炭表面含水率不得低于7%,限载限速,对厂区附近的运煤道路硬化为三级及三级以上路面,厂区及附近的道路经常洒水,运输道路两侧进行适度绿化,可起到一定的抑尘作用。
2、水污染防治 措施
洗煤用水须实现闭路循环,并配套煤泥浮选和尾煤压滤措施。具体防止措施如下:
①设置与洗煤规模相配套的循环水池,以保证煤泥水最大程度循环使用。
②在有水作业的车间设置地面排水集中回收系统。生产中会产生煤泥水的车间如主厂房、浓缩车间等在车间设置地沟和集水池等装置收集设备的跑、冒、滴、漏、事故水和冲洗地板水。并将此部分废水打入煤泥水回收系统。
③设置相应容积的事故池,保证事故状态下废水不外排。
④各处水池及外排管道须做好防渗措施。
⑤加强管理,严格限制生产用新鲜水量。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煤炭洗选行业的噪声主要为机械噪声,噪声源主要来自生产机械设备如破碎机、分级筛、空气压缩机、离心泵、风机等工艺设备。产生的噪声值一般在85~110dB(A)之间。主要减噪措施如下:
①在满足生产工艺的前提下,选用设备加工精度高、装配质量好、产生噪声低的设备或附有配套降噪措施的机电设备;
②平面布置利用建筑物和厂界四周防护林带来阻隔减弱声波的传播;
③对于属于空气动力产生噪声的设备,如各种风机等,应在设备的气流通道上加装消声设备;
④对筛分破碎车间的筛分破碎设备采取加设密闭罩、吸声体等隔吸声措施;
⑤在无法采取隔声、减振、阻尼等降噪措施的作业场所的人员佩戴耳塞、耳罩等劳保产品。
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后,为进一步降低厂界噪声,可在厂界四周设置阔叶防护林带,利用绿化的降噪功效提高防噪工程措施的降噪效果,以使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要求。
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煤矸石是煤炭洗选行业的主要固体废物,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对这项工作的研究,煤矸石综合利用途径归纳为三类:①利用矸石发电,如煤矸石电厂。②利用煤矸石制砖,矸石热值一般控制在2 090 kJ/ kg~4 180 kJ/ kg 范围内,常与大型选矸厂配套,利用选矸厂产生的洗矸来生产烧结砖建材类。③利用煤矸石生产水泥。煤矸石在化学成分上和黏土相近,且含有一定的煤炭及热量,可替代黏土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材料或作为混合材料直接掺入熟料中增加水泥的产量。一般生产32.5复合硅酸盐水泥,混合材中可掺加15~25%的过火或煅烧过的煤矸石。④ 填铺类。用煤矸石铺路或者用于露采采坑的填埋。
目前煤矸石的常规利用途径利用率较低,大部分煤矸石不能做到完全的利用,既占用土地,又可能自燃,不仅浪费资源还会排放大量空气污染物。建议暂时无法利用的矸石选择铺路或者回填于露采矿坑内并分层压实覆土,防止自燃。
三、几点建议
目前,煤炭洗选行业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已基本成熟,若严格按要求操作,环境污染可以得到减缓,但由于人为操作、环保意识淡薄和科学技术发展等原因,在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就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大气污染方面。目前,煤炭行业扬尘污染依然严重,尤其是风天扬尘更加严重。主要原因如下:①原煤堆场防风抑尘网建设不符合规范要求,大部分企业将防风抑尘网当作面子工程,将整个厂区围封起来,而不是重点将原煤堆场围封;原煤堆存高度高于防风抑尘网,使防风抑尘网起不到防风抑尘效果。②喷淋洒水频率低,不能做到使主要运输道路和煤炭表面不起尘。③车辆装卸时不能严格按要求拍实并做好防护措施,导致车辆运输二次扬尘严重。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①企业应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境保护责任感,严格执行环境环保治理措施。②环境保护部门应该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加强日常监管,对恶意排污企业严惩不贷。③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公众对环境污染企业进行举报监督,做好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共同维护我们共有的环境。
2、固体废物方面。煤矸石是煤炭洗选行业主要的固体废物,但从资源角度说,煤矸石既是劣质燃科又是建筑材料等工业的原料。因此,如何大量的利用煤矸石,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
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①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制定相关的优惠、扶植政策,并制定相关制度保证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提高企业开展煤矸石利用的积极性。
②)加大科研投入,促进煤矸石利用规模化。随着煤炭洗选业的发展,煤矸石的堆存量越来越大,但其利用率相对较低,煤矸石利用实现规模化发展,还需进行科研攻关,加大科研投入,摸清煤矸石的主要特性及分布,以便有效合理地利用煤矸石,节约资源。(作者单位:内蒙古乌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参考文献
[1]彭维增,刘长青.煤炭洗选和环境保护.选煤技术.1989.1.
[2]赵立门,赵安平.选煤厂煤尘防治技术.中国煤炭.2004.2.
[3]单忠健.煤炭洗选加工生产中的环境问题—治理工程及对策.煤矿环境保护.1995.1.
一、值内注重安全管理,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意识,确保安全生产
运行二值有着较好的班组安全管理基础,较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厂部和分厂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各类安全文件和有关的通报,认真吸取兄弟班组和其它单位的经验和教训,班组三级安全网发挥各自的安全责任,始终把“人”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要素,引导和教育全员树立科学的安全管理理念,不断强化全员的安全意识。持之以恒地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真组织班组人员学习、分析、总结生产中出现的事故教训,并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查找问题,制定相应的安全整改措施,不断加强班员的安全责任心,将队员的安全责任心提高到讲政治、讲稳定的高度。坚定不移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二值把提高职工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贯穿于安全管理的各项实践工作中,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他们把反习惯性违章、严格执行规程、“两票三制”和防止误操作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及时掌握相应设备的运行方式变动情况,坚持在操作前进行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在操作中严格执行操作联系和监护制度,不放过任何危险因素,以“三个不能过高估计”的要求严把安全关,有效地提高了全员的安全技术水平,杜绝了误操作的发生。,二值发生工作票417张,合格率100%。同时积极做好事故预想和危险点分析,仔细巡检、细心监盘、精心操作,全年没有出现一次异常及以上事件,确保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二、加强培训,提高全员技术素质,确保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值内加强培训,积极开展导师带徒和岗位练兵活动,运行二值本着全能值班员为培训方向,积极贯彻厂部、发电部的培训方针,结合一期、二期、三期机组的特点、根据人员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和具体措施,采取讲课、现场考问、仿真机模拟操作等手段进行培训,使大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能源公司举行的全能集控值班员基数比武中取得了好成绩;在3机组启动过程中实现了全能换专业操作。由于技术水平高,处理方法得当,避免了4机组因单循环泵运行跳闸停机的事故,受到了厂部的奖励。由于4机组凝结水泵本体存在裂纹导致凝结水泵达不到满出力;11月23日,在投入2机高加的过程中,汽机主值发现7高加水位增长过快,判断钢管泄露,由于判断的准确性及时,处理果断,保证了机组安全运行。
巡检人员认真巡检及时发现eh油泄漏,空预器轴承座裂纹,12小机调门摆动大,4发电机转子电压波动大等重大缺陷,由于分析正确、处理得当,避免了事故发生,这充分体现了技术培训的成果,值内人员努力学习业务,刻苦钻研技术的学习氛围逐步形成,在青年职工的培训中总结出了较科学和标准化的培训模式,得到了部门的认可。
三、在二期机组无渗漏达标工作中成绩显著
运行二值认真贯彻厂部关于无渗漏达标工作的指示要求,发动职工积极主动投入到无渗漏达标工作中。首先,明确责任,划分设备和区域进行漏点普查,共普查出724点。集思广益,发动全员的主动性,创造性,提出汽机侧防水门统一到母管等合理化建议9项,其中5项被采纳。大家利用学习班,休息时间进行设备治理和现场的文明生产工作。使二期机组在无渗漏达标验收高标准通过。
四 、值内始终坚持经济运行和效益运行的理念, 为节能减排工作出力献策 1
本着多发、超发的原则加强与网调沟通与联系确保发电任务的超额完成;在工作中,二值始终坚持经济运行和效益运行的理念,把机组的节能降耗工作做细做透,对机组运行中出现的任何参数偏离、经济指标的异常,都会仔细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制定相应的调整措施,为电厂的节能降耗工作出力献策。
针对后夜机组负荷较低的情况,积极调整运行方式,通过一机一台循环水泵运行,调整磨煤机运行方式和送引风机的运行方式等有效手段,每年节约厂用电约100万千瓦;春秋冬季科学的组织水塔挂挡风板来改善真空;在机组启动过程中通过提高给水温度来减少燃油量,全年节约燃油约35吨;加强节能日常管理,避免长流水,长明灯现象。 加强烟气监测,积极调整运行状态,保证烟气排放不超标。
五、管理标准化,积极推进五好班组建设
值内认真学习公司下发的《五好班组建设实施细则》,值内借助有利时机开展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如何加强值内各项管理大讨论”的活动,在值内努力推行人性化管理制度,通过此次讨论,使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安全生产上来,而促进安全生产主要措施是具有一个宽松、团结、互助、积极向上集体。值内发挥民主管理监督的作用,工会小组和团小组积极组织有益的活动,组织学习各类文件,传达厂部各项政策,加强自身宣传报道,从而增强了全值的凝聚力,提高了思想觉悟。在日常工作中值长、单元长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扬民主,在值内创造人人互助,相互提醒,互指不足良好工作氛围,使值内人员团结、齐心,工作上积极主动,使值内能够在今年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得到了有利保证。
煤矿作为能源生产企业,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户,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形成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开展节能降耗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从优化系统设计、制度管理、技术改造、修旧利废等方面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举措。树立节能意识,从身边事做起,从点滴入手,以身作则,钻研节能技术与管理,积极开展节能降耗是每个人的岗位职责,也是个人价值的一种体现。
2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途径及方法
2.1矿井开采方案设计贯彻国家节能标准
依据GB50215-200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1053—2014煤炭工业矿井节能设计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及合理用能标准的要求,矿井开采方案对井田开拓开采、矿井运输、提升、通风、排水、压风、安全设施、电气、地面生产系统、总图、地面运输与建筑、给排水、暖通、环境设施、其它能源的利用,总体规划能源计量及能耗指标等方面,进行工程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合理采区布置,选用经过能效认证的安全、高效、节能和环保的设备,编制节能评估报告,开展能耗评价,制定煤矿工序能耗指标,并在建设和生产中贯彻落实,提高煤矿节能水平。
2.2完善管理体系及制度
完善节能减排管理体系及规章制度,制定节能降耗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原则、具体内容等。在成本控制管理上形成成本预算、生产现场和过程控制,将可控成本指标、项目、措施分解到班组、岗位个人,层层控制严格落实;同时将完成情况纳入月度考核中,直接与个人工资挂钩,做到奖惩兑现。
2.3合理选择工艺流程和高新技术装备
煤矿采掘、通风、瓦斯抽采、排水、提升、运输和锅炉是主要的耗能设备,也是节能降耗管理的重点。设立节能资金专户、专款专用,用于现有生产环节和设备更新、系统优化及推广节能技术。通过主要机电设备节能技术改造,选用节能型变压器、空载运行自停装置,均可达到节电效果。
2.4加强节能基础管理,合理控制消耗
加强能源消耗监测,利用分析找出企业节能降耗的重点。通过实施定额、统计、计划、技术管理措施,降低煤炭生产过程的能耗,合理减少电、油、水、煤、钢材、水泥等原材料的消耗。
2.5增强节能意识,开展节能降耗活动
通过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局域网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节能降耗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树立节能新观念,引导广大职工从生产的每一道生产工序入手,坚持同班组建设、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技术攻关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相结合,对全矿井上下各作业场所,地面各生活地点、各科室和队组进行全面成本、节能降耗管理情况督查,真正做到工作落实有效果。开展推行修旧利废,加强生产原材料、配件和办公用品的重复利用率,极大地降低材料消耗。
3煤矿节能降耗的主要措施
煤矿的能源损耗和节能的重点是在生产过程控制消耗,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各项节能措施,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3]。
3.1组织管理措施
a)设置专职节能管理机构,构建节能网络管理体系。成立节能领导组和领导组办公室,在采、掘、机、运、通、地测防治水、地面后勤专业科室设置节能技术管理小组,配备专职管理与业务人员,明确领导、科队、班组及岗位职责,细化分工,落实责任。奖励节能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单位或个人,提高全员积极性和主动性;b)建立符合实情、合理的能源消耗考核指标体系、有效的激励、约束和考核管理机制。加强以生产成本为重点的内控预算管理、材料消耗指标量化考核管理,实行节奖超罚。根据生产条件和进度控制物资申报、领用,严格控制不合理的用料现象,切实杜绝浪费;c)修旧利废是节能降耗的一项重要措施,开展修旧利废、降耗增效活动。制定修旧利废管理办法,对煤炭生产中常用物资的回收、维修、复用、奖罚做详细规定;通过发挥职工聪明才智,鼓励职工围绕生产和管理的薄弱环节,献计献策利用革新和技术创造、节省材料支出,节约资金。
3.2矿井节能降耗的技术措施
3.2.1优化开拓开采和生产工艺
a)合理采区布置,减少井巷工程量,使生产系统更加简单化,提高生产效率、矿井资源回收率,避免资源浪费,总体上降低矿井能源消耗;b)推广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高水材料充填开采等技术,合理减少能源消耗。
3.2.2矿井供电系统和主要机电设备节能措施
煤矿节电的主要范围是供电系统和用电设备。结合现场实际,认真分析用电的各个环节,采取多种措施节约电能消耗,减少电费支出。a)优化供配电系统,改善功率因数,减少线路附加损耗。(a)各级变压器应选用低损耗节能型变压器,条件允许时可选用非晶合金变压器;(b)设置、投运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对矿井主变电所6kV或10kV高压供配电系统进行集中补偿,确保功率因素运行在90%以上;(c)合理选择线路导线截面、敷设路径,减少线路长度,降低线路损耗。井下设有采区变电所,采掘工作面采用移动变电站供电;b)所有系统、装备、设施选型应与采掘工艺、生产能力相匹配,杜绝高耗低效。选用节能电气设备,产品自身能耗低,对老旧设备要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或更换。严禁采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限制类和淘汰类的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c)井上下各变电所采用计算机远程监控信息系统,实时监测设备、各馈出线路电能消耗等运行状态和参数,实现电能管理信息化和自动化。(a)供电线路正常工作时应采用两回线路同时工作、分列运行的方式,不仅可降低线路损耗,而且提高供电质量,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b)严格按机电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科学合理组织生产,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减少设备空运转,降低用电量;(c)充分利用电价政策,合理调整用电负荷,严格控制高峰期用电,搞好避峰填谷,有效降低生产用电成本;d)利用高新技术实现有效节能降耗。(a)采用变频调速装置,大力推广软启动控制,减少电气及机械冲击,延长工作系统寿命;(b)地面、井下照明选用LED高光效照明灯具,应设自动照明控制装置,减少电量损耗。
3.2.3矿井地面建筑的节能标准要求
结合当地气候及建筑物功能要求,对建筑物朝向、布局和建筑平面、立面、体型、构造、材料等各方面均采取有利于节能的最佳选择。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GB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JGJ26-2010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积极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建设低耗绿色建筑[4]。
3.2.4节约使用煤水和油的技术措施
a)煤矿节煤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节约自用煤量,二是提高煤炭质量,为其它企业节煤降耗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采用新型高效、节能锅炉,推广节煤新技术,不断提高采暖工业锅炉司炉工操作水平,同时提倡集中供热、节约用热,包括热水、热风、蒸汽等。采取煤炭筛选、入洗等方式,提高煤质,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水平和改善矿区环境;b)节约用水主要表现在采用矿井水及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处理后的矿井水回用作地面生产系统冲洗用水、井下洒水、绿化、降尘等用途;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回用于防火灌浆站和地面绿化灌溉。同时通过管网改造和优化结构,加强对管网系统的检查,杜绝管路的跑冒滴漏现象,加大水的复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c)煤矿用油主要包括车辆耗油和采掘机械、电气设备用油,加强车辆耗油指标和设备的管理,合理核定指标,减少设备漏油,达到降低油耗的目的。
3.3其它能源综合利用技术
a)研究煤矿瓦斯抽采技术,提高瓦斯抽采浓度和流量,利用矿井瓦斯(煤层气)高(低)浓度瓦斯发电及余热利用技术,实现变害为宝,节约利用能源,保护生态环境。高瓦斯矿井气源稳定可以考虑燃气锅炉等;b)煤泥、煤矸石综合利用可以提供给矿区电厂作燃料、生产烧结建材的原料;c)太阳能或风能资源充足的矿区,结合实际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光伏发电、风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利用方案,以满足自用。
4结语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造纸;科技创新;循环经济;低碳节能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中国造纸业无疑要对产业模式进行变革升级,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在提升产能和效益的同时增强竞争力,从而完成从传统造纸业向现代绿色产业的转变。一些具有战略前瞻性的国内大型制浆造纸企业,也已开始从低碳经济的视角,积极寻求可循环经济发展和减排节能的有效途径,尝试破解一直困扰造纸业的提高产能和降低污染的环保悖论,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金东纸业就是其中的先行者之一。
《造纸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建设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造纸工业为目标,充分发挥造纸工业绿色、低碳、循环的特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在造纸大国向现代造纸强国转变中迈出实质性步伐。
1 低碳经济在纸业
自“低碳经济”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开始,其涟漪效应开始显现并逐步扩大。从昔日的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峰会;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正式施行,再到2010年两会的重要提案―“低碳经济”。“低碳经济”不仅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日益成为党和国家制定相关策略方针的重要参照之一。因此,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已逐渐成为一种经济模式,不同程度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绿色经济,其实质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而这种根本性转变,需要全社会、全人类的努力。企业作为国家发展经济的细胞,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成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主要实践者。
对于中国造纸业,低碳发展已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造纸工业曾是传统制造业中能耗较大、环境污染较重的一类,但当前国际上,已普遍认可现代化的造纸产业是符合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理念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现代造纸业具有的行业优势,使得低碳经济生存土壤很广阔。“造纸行业以生物质纤维资源为主要原料,是典型的低碳经济产业,并且其生产过程中能自己产生能源。”中国造纸业的现代化不仅需要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林纸一体化”等政策的不断推进,而且需要造纸企业自身不断创新和实践,提高造纸业的技术水平,进而实现清洁生产和造纸业的低碳发展。《造纸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造纸工业绿色、低碳、循环的特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长期以来,造纸产业饱受传统的“两高一资”的困扰(即“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近几年,以金东纸业等为代表的大型现代化造纸企业,秉承“低碳造纸、循环造纸、绿色造纸”的理念,引领造纸行业走出了一条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循环经济型的低碳发展“纸”路。
2 金东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
作为APP旗下的最大造纸企业――金东纸业,秉承集团永续经营的理念,不断实践着循环经济和绿色造纸,一直坚持以发展“低碳造纸、循环造纸”、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强力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结构不断优化、能源消耗持续下降、污染排放不断减少、经济效益不断攀升的“高效、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金东纸业在自身的经济活动中,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政策,加强污染预防,以积极进取的精神,不断改进管理和推进技术进步,在同行业中率先于2000年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活动,实现各个环节的“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同时不断提高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的综合回用率,逐年降低各类废弃物的产生量,减少乃至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从而实现污染于生产全过程的控制,使自己的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经济系统和谐的纳入自然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目前各类污染物的排放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耗、单位工业产值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处于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吨纸排水量为5.9吨,仅占国家排放标准的29.5%(国家排放标准为20吨);目前吨纸COD排放量也仅为0.29吨,仅占国家允许排放量的18%。
金东纸业在环保建设中所做的努力得到了中国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 2004年获得了国家环保最高荣誉――“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称号;2006年金东纸业被评为“2006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最具社会责任感”前50家优秀企业,并获得江苏省特别单项奖“循环经济贡献奖”;2007年,获得镇江市“清洁生产审核示范企业”;2011年获中国造纸协会授予“中国造纸工业环境友好企业”,同年获“江苏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2013年获“江苏省首批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评选为“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光荣称号。
2.1 “碳足迹评估”升级纸业环保新坐标
2009年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完成英国碳信托有限公司在中国推行的碳先锋试点项目,成为首家遵循国际领先的PAS2050标准完成产品碳足迹测算的中国企业,这是金东纸业继2008年参与APP(中国)集团“碳足迹”评估后,在碳排放管理方面的又一里程碑。实际上,APP(中国)在所谓的“低碳时代”来临之前,就已经在国内制浆造纸业演绎了“低碳先峰”的角色。
碳足迹评估是企业应对低碳时代多个步骤中的第一步,只有全面了解单位产品排放二氧化碳的水平,才能在企业中建立减排标杆,并为接下来设计减排项目提供依据。在全球,作为一项抵御气候变暖的自觉行为,越来越多的公司将“碳足迹”评估作为其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目前已有可口可乐、金佰利等20多家跨国公司进行了“碳足迹”评估。应该说,金东纸业的“碳足迹”评估,不但可有效为企业节能减排和降低经营成本,也为造纸行业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参照基准。
2.2 科技创新发展低碳经济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是造纸工业实施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要大力推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技术。发展低碳经济,科技创新是根本。造纸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保持与低碳经济同步,并从中获得巨大收益。
2.2.1 微米级过滤回收白水技术
采用多盘精细网面过滤技术,利用圆盘两侧压力差原理,通过圆盘外侧过滤毛布去除纸机多圆盘白水回收机回收超清白水中的1um以上悬浮杂质,去除1um粒径以上杂质后避免堵塞高压喷嘴,其过滤水可直接用于纸机网、压部高压喷淋,提高白水回用纸机用途,减少纸机清水耗用。该技术为白水深度处理技术,在传统白水回收粗放式回用模式基础上进行改进,有针对性的去除白水中可以堵塞高压喷嘴1um粒径杂质,以增加白水回收利用点,扩大回收白水使用量。
2.2.2 砂滤深度回收超清白水技术
采用连续流砂净化过滤技术,按水量需求组合成套过滤器,通过石英砂的过滤作用,去除纸机多圆盘白水回收机回收白水中的纤维等悬浮杂质,提升白水品质,可直接用于纸机网部喷淋,提高白水回用纸机用途,减少纸机清水耗用。通过该技术与传统白水回收系统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回收白水品质,提高白水回用使用量,减少清水耗用。
2.3 放流水逆渗透回用技术
将逆渗透膜分离技术引入到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领域。处理后的水回用于电厂锅炉超纯水制造和其它工艺用水。该工艺选择抗污染复合膜,纳滤膜元件具有高通量、高截留率和耐污染等特点,利用纳滤膜对经超滤处理后的放流水进处理,深度回用水的收率可达70%以上。该项目于2009年获得造纸工业废水回收利用方法国家专利,并于2011年通过江苏省质监局组织的“江苏省造纸业排放水回用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审核验收,这是全国造纸行业首个建成验收的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
3 “低碳产品”研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低碳意识”将在商业利益领域成为发展趋势, 金东瞄准这一发展趋势,不断加大对环保型、节能型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努力实践造纸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环保型商业用铜版纸
传统铜版纸使用的胶粘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石油产品相关的产物,而石化产品正面临着日益枯竭的资源问题。因此,研究用天然生物聚合物取代石化产品用于工业生产的趋势应运而生。环保型商业用铜版纸实现了多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形成“可降解的胶粘剂及应用其的涂料和涂布纸”、“淀粉胶粘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生物胶乳、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等3项发明专利。
3.2 “无荧光”单面铜版纸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产品要实现由内而外的全面绿色,对包装纸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经过金东研发人员的努力,开发出了无荧光单面铜版纸,该产品荧光剂含量远远低于国家食品级标准GB/T5009.78--2003的规定。无荧光单铜现已广泛应用于香烟包装、食品、糖果包装等领域。
3.3 高效节能铜版纸
为了顺应时展的需要,满足不断增长的用纸需求,金东纸业一直以来在生产过程中对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耗能方面孜孜以求。经过研发、生产等各部门充分反复研讨、规划、准备,通过调整工艺配方,克服重重困难,终于通过利用白水循环优化,采取良好的打浆处理工艺等手段,研发出金东纸业独有的双面高效节能铜版纸,并荣获2011年度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项目。该产品平整细腻度、强度等性质基本维持在与常规纸张相近水平,在各类杂志、产品目录以及广告单页等产品的印刷上表现非常出色,能达到较高的色彩和层次表现力,实现高质量的信息传递,这也使得造纸行业朝高技术含量、高质量、节能环保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4 “低碳节能“环保实践
作为国家“十一五”千家重点耗能企业和“十二五”万家节能低碳企业,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投入近亿元开展节能改造项目,大力实施国家推广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4.1 实施节能改造工程
“十二五”以来,已投入1.5亿元,先后实施电机变频改造、锅炉烟气余热、造纸干燥段余热的回收利用、生产工艺能量系统优化等10多个重点节能项目,年节能量达3.2万吨标煤。
4.2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节能
先后与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展了锅炉底灰利用、能量系统诊断与优化、中浓磨浆等一系列研究与成果应用。在节能减排方面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件。与太古电力合作,应用DCM技术实时调配生产线大型电机负荷分配,一期工程实施后每年节降电费600万元。
4.3 大力推进节能管理
建立建全节能管理网络,夯实能源计量、实施能耗考核和能效对标。开展员工脑力风暴活动和提案活动,每年收到员工合理化建议近2万条。开展技改小组活动350多个,有力提升了员工的节能降耗意识,每年公司对各项活动的奖励及经费发放近150万元。
5 造纸污泥资源化无害化
造纸污泥是制浆造纸过程当中废水处理的终端产物,由于造纸污泥存在污泥量大,成分复杂,含水量高,处理的难度大等问题,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进一步严格,污泥本地化综合处置已成为造纸企业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使造纸污泥资源化、无害化,改变污泥的废弃物性质,使得污泥变废为宝,金东科研人员经过市场广泛的调研,决定采用将污泥生产包装用纸盖板方案,即采用将污泥回收并添加适当填料生产纸盖板的技术对污泥进行回收利用,在减少外运处置的同时也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通过引进污泥综合利用项目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我司污泥委外综合处理量,实现造纸污泥的可资源化利用,同时进一步达成减排目标。
6 结束语
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倡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低二氧化碳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生产”。随着低碳经济浪潮的兴起,造纸行业的变革无疑影响着全行业低碳发展水平的提升,这不是一两家企业可以推动的,需要全行业携手与共,共同协作发展,从而推动整个造纸产业由“高碳”向“低碳”时代迈进,金东作为造纸行业的标杆企业,已走在了低碳发展“纸”路的最前沿,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探寻可持续发展的低碳之路,来实现行业、产业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
发展绿色纸业,既是绿色环境的要求,也是我们纸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讯,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相关措施[R].2004-11-26.
[2]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林业局.造纸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R].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南通市工业经济战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南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南通市工业发展现状
(一)总体发展情况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十五”中期以来南通工业经济进入量质并举的良性发展轨道,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总体上有三个特点。1.经济运行保持高位。从2004年2月份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以来,已连续47个月保持了20%以上高增长态势。2007年,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1018亿元,同比增长21.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2.经济效益不断跃升。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44.3亿元,同比增长53.8%,实现利税364.9亿元,同比增长48.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91.2亿元,同比增长33.9%,继续保持利润增幅快于利税增幅,利税增幅块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的良好态势。全市工业产销率达99.45%,列全省首位。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39.24,列全省第三,同比提高32.8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数和亏损额分别下降28%和23.6%。3.有效投入持续攀升。2007年,全市实现工业投入970.66亿元,同比增长21.9%,列全省第二。规模以上工业投入完成755.9亿元,同比增长34.6%。工业投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76.7%。在投入总量不断放大的同时,项目规模和质量大幅提升。全市实施超千万元项目2066个,累计完成投入620亿元,同比增长15.37%,其中已竣工项目876个;全市实施超亿元项目340个,其中已竣工项目55个。
(二)产业结构演进情况1.产业内部结构。重型化趋势更加明显。2007年,全市重工业实现增加值562.28亿元,增长24.6%,高出轻工业增幅6.4个百分点,重工业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55.2%,比上年末提高2.7个百分点。支柱产业支撑有力。机械行业、化工医药和船舶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工业比重达16.4%、12.9%和4.3%,分别比上年提高0.7、0.4和1.5个百分点。纺织服装行业和轻工食品行业占比29.9%和13.5%,分别比上年末下降1.9和0.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4.2%,比上年末又提高2.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迅猛。全市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000.4亿元,同比增长43.26%,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工业的35.6%,比上年末又提高3个百分点。代表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船舶工业,全年实现造船完工量274万载重吨。全市新能源装备和电力设备产业实现产值321亿元,同比增长48%。2.产业布局结构。重点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日趋显现。“两带五园”格局的船舶修造基地正在崛起,现代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和精细化工三大基地水平不断提升,轻工食品、电力及新能源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全市20个特色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6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40%以上,其中超50亿元产业集群达到10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市比重达90%以上。3.企业组织结构。2007年末,全市规模工业企业5111家,比上年末增加894家,超出常州343家。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将超过800家,比上年增长148家。其中超10亿元39家,超20亿元16家,超50亿元1家。南通醋纤、南亚塑胶、江山农化、中远船务和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首次跨入20亿元企业行列。4.项目投入结构。全年全市规模工业投入中,技术改造投入占比达到42.9%,同比上年提高7.2个百分点;亿元项目投入占比达到33.7%,同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投入占比达22.96%,同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全部工业投入中,船舶修造、电力能源等行业投入占比明显高于其产出占比。5.资源消耗结构。全市节能降耗、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水平取得较大进展,热电联产、变频调速、绿色照明、清洁生产等成熟技术不断推开。建成全国最大的废旧轮胎回收利用基地。总规划100万千瓦的如东风电场首期10万千瓦机组已并网发电;启东20万千瓦机组已开工建设。装机容量240万千瓦的LNG电厂项目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装机容量4.8万千瓦的如东秸秆发电项目即将竣工投产,如皋3万千瓦垃圾发电项目已建成投运。预计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0.773吨标煤,同比下降4.3%。二、工业经济发展主要问题和不足1.结构调整任重道远。目前纺织、轻工等传统工业依然居主体地位,占全部工业的43%,先进制造业发展还不快,贡献份额还不大。装备制造业中缺少竞争力强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少,产业集中度不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是我市经济发展转变的重要任务。2.自主创新能力偏弱。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企业技术创新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传统产业领域企业的科技投入有待进一步提高。据统计,我市重点企业中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领域企业2006年平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仅为1.76%,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重大创新成果。46家重点大企业(集团)研发平均投入仅为3604万元,而同期苏州市36户工业大企业集团投入研发费用平均近亿元。此外,以专利为主的知识产权利用、保护工作需要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仍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管理创新水平不高。近年来全市广大工业企业积极适应国际国内市场变化,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但我们也看到,管理仍然是当前企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管理现代化水平不高、管理粗放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财务账目不实、资金周转慢、产品成本高等问题仍相当突出。这些问题已严重制约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4.节能降耗任务艰巨。一方面,随着我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节能降耗空间越来越小。工业是能源消耗相对较高的产业,目前,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市GDP的比重仅为47%左右,根据我市“十一五”规划,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预计比GDP增速高出4~5个百分点,工业化程度还将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沿江开发、江海联动的深入推进,大桥、大港效应不断显现等,一批重特大重化工项目相继落户我市,工业重型化的趋势仍在延续。在工业化和重工化双重压力下,要完成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难度很大,压力巨大。另一方面,我市节约能源的监测机构较少,县一级的节能监察、监测和节能服务机构建设还亟待加强。全社会节能降耗意识比较薄弱。
三、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措施
当前,南通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过渡的发展阶段,正处于建设全面小康、推进全面腾飞的关键时期,转变发展方式正当其时、尤为迫切。要坚持以十七大为指导,深刻认识现代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全面落实转变发展方式的新举措,推动工业经济在新起点上的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