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安全生产对企业的意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安全隐患;违章;伤亡
近年来通过各方面艰苦努力,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好转,2013年上半年全国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8.3%和26.4%,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同比下降30.4%,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全国有1046处年产9万吨以上煤矿连续安全生产1000天以上,全行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但煤矿事故仍然多发,事故总量仍然过大,较大以上事故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和煤炭企业还存在“打非治违”不彻底、煤矿整顿关闭不得力、安全管理和监督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煤矿企业必须始终坚持把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构建了一整套科学严密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走出了一条安全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降低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借鉴先进煤矿的安全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以及方法,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进一步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要全面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政府和部门监管责任及属地管理责任,严格安全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将有效的安全管理作为基础,从根本上杜绝事故发生,促进煤矿资源类企业生产的发展以及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
1、煤矿安全管理有助于促进企业生产发展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煤矿企业的效益主要来源于煤炭生产,如果没有安全作保证,生产煤炭就是一句空话,那就谈不上经济效益,一个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如何,必然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安全生产与实现经济增长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是两者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矛盾,又辨证统一。作为一个企业特别是我们煤矿企业,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和工作条件较差,又有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五大自然灾害的侵袭,时刻威胁着企业的安全和员工的生命与健康,煤炭企业科学技术和机电设备的研发和应用,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防爆的要求和工业可行性试验周期的限制,使得先进技术在煤矿的应用远远滞后于其他行业,种种原因影响着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开采,所以,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就显得突出和重要。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但是煤矿企业不能忽视安全而单纯去追求经济效益,这是煤矿企业也是任何一个企业的责任。没有安全,企业难以维持正常运转,事故发生后,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处理,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但是没有一个企业不在为提高效益而努力。现实中,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始终存在,合理的安全投入,科学和有效的企业管理能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安全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相互促进、相互依存。随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安全投入的增加,安全意识的增强,尤其是安全进入科学化管理、细化管理的今天,安全生产有了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随着提高。因此,煤矿安全管理有助于促进企业生产发展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2.煤矿安全管理降低了煤矿事故发生率
煤矿80%的事故是人为因素引发的,“安全第一”的思想没有真正扎根于员工心中,遵章守纪还没有成为自觉行动,要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强化基层煤矿工人以及技术人员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全煤炭行业700多万从业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只占到3%,而发达国家是60%以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基层抓安全抓管理切实把安全生产落实到每个生产单位上。煤矿安全管理研究了人为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起因。从而做到根据不同的事故起因做不同安全规范措施,积极有效的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率。
不安全行为的起因分析可以概括为:(1)非随意性不安全行为的起因。操作者对自身行为的不安全性质或危险性并没有清醒的意识,是个人未能随意控制其行为性质的情况下做出的行为—非故意性的不安全行为。①新工人、临时工、季节工缺乏知识和经验,安全知识不足、安全培训不够,往往对自己的不安全的危险性根本不知道。②上班之初和下班之前注意力分散思想被工作之外的事情占据,导致错误操作,或对重要的危险不加注意,产生发生伤亡事故的机会。③情绪波动;④感知、记忆、判断失误。主要表现为联络和确认不充分误解信号造成失误,信号感知与判断错误,遗忘。⑤疲劳状态下的失误。疲劳时会产生下面不良的心理状态:无力、注意力分散、感觉方面失调、记忆和思维障碍、意志减退。⑥应激状态下的失误过渡的应激状态会使思维出现混乱,分析、判断能力减弱、导致个体行为紊乱。(2)故意性不安全行为的起因。故意性不安全行为是指作业者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安全规程,但由于某种动机或习惯行为模式的作用,而有意识地做出的可能带来危险的操作或指挥行为。①效益第一的价值观:抢时间、抢进度、抢产量不按规程生产。②侥幸心理:闯运气;③经验主义观:技高人胆大;④好奇心理:越是写有“禁止入内”、“不准乱动”等字样的地方越会激发其好奇心。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制定相匹配的规章制度,有效的规范操作,保证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进行。
3.煤矿安全管理是全面落实国家社会对安全生产要求的重要保证
近年以来国家安监总局要求煤矿企业实施安全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有效防范事故发生。针对社会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严重关切,煤矿安全生产任重道远。实践证明制定完善的煤矿安全管理措施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核心,要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切实加强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和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加大安全投入。针对国家的要求煤矿企业必须健全完善企业内部责任体系,构建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链,并强化岗位安全责任制的落实,确保每个环节、每个动作,每人每分每秒都要将岗位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只有这样煤矿企业才能真正实现安全高效生产。当前从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安全知识溃乏,在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失误较多,不能够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做出科学的安排部署,而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三违"现象严重,为此做好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4.小结
煤炭企业的安全工作是核心问题,安全生产就是煤炭企业最大的效益,是煤炭企业生存发展的保障。我们必须严格贯彻执行煤矿安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是实现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我们绝不能为一时的眼前利益去铤而走险,而是应该摆正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实现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材.国家煤矿安全检查局人事培训司组织编写.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电力企业 安全生产 培训 要点
中图分类号:TU6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342-01
1.前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程度的加深,人们用电需求不断提高,这也需要电力系统更加完善,并保证系统输送稳定。
2.基于PDCA的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流程
在百度百科中,将工作方法定义为:是指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目的和效果所采取的办法和手段。最简单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是PDCA循环,展开来就是凡事有记录,有计划,有执行,有结果,有改进,在这个过程中时刻体现目标驱动和用数据为证。一般而言,电网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的工作,包括前期准备工作,中期的查评及整改、撰写自查自评报告、申请达标评级工作,后期的迎接第三方现场查评工作。其三个阶段之间是承前启后关联的,是PDCA循环的,而每个阶段内部,也是PDCA循环的。
3.电网企业培训体系建设难点
虽然电力体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但几十年的大型国有企业外部机制和管理体制加剧了电力企业培训体系建设的困难程度。
3.1 训文化与理念认识存在误区
目前有些电力企业内各部门对培训重要性较为认可,但往往基层部分员工对培训工作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区。广泛存在“培训万能论”“培训是教育培训工作人员的事情”“培训能立刻见效”等认知误区,由于这些认知误区,员工培训心态往往过于放松,导致培训效果欠佳。
3.2 员工参与培训积极性不高
目前有些电力企业内各层级员工对培训工作重要程度认识较高,但落实到个人,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工学矛盾突出,员工工作量较大,造成培训时间与工作时间冲突;二是培训针对性不足,导致员工参与培训意愿不强;三是培训费用报销流程复杂,导致员工培训心理懈怠;四是培训考核与员工岗位晋升关联不大,导致培训积极性不高。
3.3 培训针对性不足
目前有些电力企业内培训项目计划设置针对性不足。在计划制订过程中,很大程度站在企业发展角度,根据组织需求制定培训项目,然后确定参与课程人员,对员工岗位胜任能力的差距分析偏弱,课程与员工个人需求有差距,降低了员工培训积极性。
3.4 培训需求收集有效性不足
目前有些电力企业内部分员工缺乏对培训需求的思考,出现班组需求与岗位职责和工作能力不相关的情况,员工个性化需求与岗位胜任能力契合度不高。培训需求收集形式与渠道不够多样,反馈机制不完善,使得需求分析缺乏有效的来源。
3.5 培训相关激励不足
部分企业内由于考核激励未能和员工绩效、薪酬、晋升紧密结合,人力资源各模块未能有效联动,导致很多工作有要求无考核、有考核无激励或是激励措施太少、效果不足。此外,员工培训与绩效晋升无关联导致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3.6 培训评估难度大
培训结束后,多数企业主要开展一级评估、二级评估,虽然可以通过培训前与培训后的测试,观察员工培训后的成绩改善,但对实际工作的指导缺乏有效的观察手段。三、四级评估在开展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标准,跟踪时间长,投入的人力较多,存在一定人为主观性,很难持续开展。
4.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措施
4.1 前期准备工作应关注解决的主要问题
4.1.1在遴选人员取得内外审资格方面。一是遴选人员不严肃,许多参加内外审资质取证人员,多是即将退休或者部分对此感兴趣的员工,或是工作比较休闲员工;另一个是遴选人员时,没有考虑专业覆盖问题,形成专业空当;三是单位中层干部少有参加,特别是作为牵头部门的领导干部或专责参加内外审资格培训取证更少。没有认识到,遴选人员是开展达标评级的“播种机、宣传队”,也是企业开展此项工作的专家队伍。
4.1.2企业达标评级工作方案往往是一人拟定,征求极少数人意见建议,主管安全生产工作领导签发,一纸文件流转,少有将此项工作作为提升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的重大问题,在企业安委会或办公会议上研究决策。其结果是工作方案不细、考虑不周、可操作性不强,执行落实乏力。
4.2 中期工作应关注解决的主要问题
4.2.1企业自查常见问题表现
目前在一些企业开展自查自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系梳理不深不细,如注重对企业管理制度目录体系查评,缺乏对管理制度的合法性、合规性查评等;二是习惯性做法认识根深蒂固,如以职工健康体检代替职业病检查等;三是以母公司要求或企标、习惯代替查评标准;四是自查自评不认真,漏洞百出;五是企业自查报告讨论审核不足,用词模糊,如部分变电站、部分 10 千伏线路等存在某某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出现第三方查评时的窘态,更是达标评级成为走过程,过后一切如故,返回原点!
4.2.2自查自评工作方法
开展企业自查自评有两种工作方法,一种是自上而下方法,另一种是自下而上方法。但实施中,各个专业都存在并行工作。
自上而下工作方法是先从梳理查评企业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体系、每个管理制度(含管理的、技术的、工作的等企标)等与国家、行业已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的耦合度查评,从而归纳总结出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修订、补充、完善。第二步,以《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为标准,分专业按照查评项目内容同时查评。第三步是开展问题的整改,包括问题整改责任领导、部门、班组、完成时限、资金等,进而进行整改监督。
自下而上工作方法是直接以《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为标准,分专业按照查评项目内容同时查评,再归纳分析查评问题,是什么问题,整改什么问题,对于不需要停电的问题,立即整改,对需要停电才能整改,进入检修计划整改。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有必须收集、归类、存档查评结果,对以达到标准要求的,提供佐证;对于需要整改才能达到标准要求,提供已整改的佐证或已列入整改计划的佐证。他们是自查报告中必不可少的,也是自查报告以及结论的最重要依据。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电力生产作业技术复杂,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安全生产造成不利条件。因此,我们要提高对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这里所说的“电器”是指家用电器及各种电讯、电力器材:"压力容器“是指锅炉、氧气瓶、煤气罐、压力锅等高压容器:”易燃易爆产品“是指烟花爆竹、雷管、民用炸药等产品。
生产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电器、压力容器、易燃易爆产品或者明知是上述产品而销售的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未构成犯罪的,按照<产品质量法>第37条的规定处罚。
生产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电器、压力容器、易燃易爆产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上述产品,造成严重后果的,是犯罪行为,按照新<刑法>第146条规定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
【关键词】烟草行业 现代安全生产 企业管理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生产工艺的不断创新、“以人为本、以人的生命和健康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化,都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灵魂,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有必要放眼长远,构建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从思想、制度、机制、文化、监管和新技术等层面,既要注重宏观角度的规范,又要注重微观角度的落实,严把生产安全关,严把生产质量关,严把生产监管关,着力提升烟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烟草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快速发展,始终立于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
1.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内涵和意义
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模式而言的。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烟草行业承袭固有的管理机制,虽然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随着行业发展的深度调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生产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新困境不断涌现,这就为创建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创造了可行性条件。
1.1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内涵
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重在“新”的意义的凸显,传统意义上,在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管方面,强调领导重视,但是在具体的组织和执行环节,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新的管理体系重视责任细化,重视目标制定,重视落实环节的督促和执行;在安全生产的制度建设方面,新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重在“制度钢化”和“制度创新”,制度钢化是指对于安全生产制度无论是谁,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无条件严格遵守,不能破坏其权威性和稳定性,同时安全生产制度又要具有创新性,要富有前瞻性,不能一成不变;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方面,注重人的力量的挖掘,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全员重视、全员参与、全员献计”的浓厚氛围。
1.2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意义
对于烟草行业而言,构建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1.2.1从产业安全的角度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尤其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国烟与外烟争夺零售终端市场的竞争已日趋激烈,烟草行业急需改变原有的封闭思路并提高整体竞争力。[1] 实际上,这里内在的包含了信息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创新两层含义,企业需要在这两个方面注重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这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烟草行业加速蜕变的关键所在。
1.2.2从行业发展的角度
安全生产关乎行业发展,在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各行业都抢抓机遇,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管,确保企业平稳健康运行。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行业、任何企业出现安全生产的大事故,都将对该企业发展造成“一票否决”的致命硬伤,将会给整个烟草行业的发展蒙上阴影。构建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施无缝化管理,具有显著意义。
1.2.3从企业形象的角度
由于烟草行业的特殊性,企业往往更乐于承担社会责任,重视自我形象的塑造。事实上,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卷烟产品生产质量,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将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企业深谙此理,在生产实践中,注重安全生产管理各个环节的创新和优化,这将有利于烟草企业为自身发展赢得有利的外部环境和舆论支持。
2.安全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国烟草行业在长期的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在实践中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滞后,缺乏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对于安全生产管理新技术的研发、新策略的实施,新理念的应用都有明显不足之处。
2.1重视不足
此处的重视不足,不是泛泛意义上的缺乏重视。实践中,烟草行业相关领导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对新时期烟草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新问题,缺乏清晰地认识,尤其是对烟草行业安全生产信息管理、信息安全监管和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有力的措施。
2.2监管缺位
烟草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生产监管是一个体系,相辅相成,不能将两者割裂,但是我国烟草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从制度保障、动态监管、技术创新、奖惩机制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而且过多依赖于内部监管,在实施环节难免存在“人情往来”“寻租空间”,这就为安全生产监管带来了现实困难,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实施。
2.3文化建设形式化
烟草行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存在“形式化”“表面文章”的现象,安全文化建设应该渗透到安全生产的各个实战环节,而不是简单地一个口号的制定,一个活动的举办,一场会议的召开就能够将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的文化氛围带动起来,这样往往形成短期效应,将容易使得企业内部员工和领导在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管方面出现松懈和麻痹、淡薄的现象。
2.4技术创新乏力
安全生产管理需要紧跟时展,紧跟企业工艺创新和设备更新,这就需要烟草企业立足实际,实施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的创新。由于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投入产出效益上的认识存在不足,忽视技术创新和管理投入,过多的重视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使得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和技术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与变化。
3.新型安全生产的对策和建议
3.1构建新型安全生产领导机制
新型安全生产管理领导机制着眼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着眼于安全生产的新问题,为安全生产管理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层次化、网络化的管理机制。细化责任,强调安全生产各个环节的责任落实。
在实践中要强化领导机制、健全组织建设、提高人员安全技能、重视人员雇佣期间的工作安全,将安全生产管理与相关人员的工作绩效紧密结合。[2]注重领导机制的创新,探索实施“值班安全总监”的制度,让每一名基层员工都有机会担当领导角色,并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生产管理的积极性。
3.2构建新型安全生产保障机制
构建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保障机制,是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在实施环节,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
保障机制主要涉及制度机制的创新和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建设,尤其是管理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对于安全生产管理有重要意义。管理队伍在组织架构上要注重简化,职能权限不受任何部门的牵制。独立性强,确保他们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督促相关责任部门整改,并且在安全管理中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做好安全管理信息的汇总和分析,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安全生产工作。
3.3构建新型安全生产的监管机制
新型的监管机制,应该将烟草企业的生产环节、管理环节和监管环节实行分类指导、分层实施。以创新眼光审视现代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首先要注重细节,严把监管环节,“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隐患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要注重从小处着手,关注烟草配送、轮班期间的车间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节日值班等细节;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对计划;创新监管机制,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实施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监管的职责以招标方式外包给其他专业化企业或第三方机构,独立运作的监管机制将大大提高监管效率,并且减少不必要的内部成本开支,压缩寻租空间,减少寻租发生的可能性。
3.4加强新型安全生产管理文化建设
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理念,是烟草企业“以人为本”安全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3] “以人为本”的理念,内在的将“人”的价值放在了文化建设的关键位置。
“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理念,在实践中将成为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烟草企业要注重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将“企业是我家,安全生产靠大家”的理念内化为全体员工的精神共识和自觉实践;要注重打造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优秀企业文化,问计于员工、问需于员工,以企业文化展现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营造安全生产管理的浓厚氛围,人人有责,人人是安全生产的监督员、责任人。为了自己,为了他人,为了企业,自觉实施安全生产细则,自觉重视安全生产隐患,自觉抵制麻痹大意倾向,自觉担当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3.5强化新型安全生产技术创新
安全生产要注重技术创新,它是保障企业技术创新与安全生产同步发展的关键。
烟草企业要注重原创技术的研发力度,注重科技创新,成立专门组织,加强内部人才队伍建设;其次要联合大中院校,充分挖掘大中院校的技术资源、智力资源,建立并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加速高校烟草行业技术成果的转化速度,注重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建立技术分析机制,对于企业运作过程中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安全隐患,加强技术分析,加强调研诊断,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故再度发生。
3.6抢占安全生产信息网络阵地
抢占安全信息网络阵地,是提高我国安全科学技术水平,提升烟草行业自我防御能力的有效途径。
信息安全涉及通讯安全、网络系统安全、主机系统信息安全,数据与应用系统信息安全等。信息安全是当前烟草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实践中也关系重大。烟草行业在实践中要注重内联网的建设,将内联网作为安全的网络运行平台,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为大力推进信息化带动烟草现代化奠定必要的保障基础。[4]
参考文献:
[1]李建英.浅谈烟草行业信息安全[J].信息网络安全.2009(1):85-86
[2]李纯华.烟草行业信息安全系统建设策略[J].魅力中国.2009(29):223-224
[3]刘斌.烟草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研究“四元”.湖南省南县烟草局 413200
关键词:油井;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石油作为一种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对我们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为了保证国民生产的稳步进行,大批有志之士投身油田油井,油井施工由于受施工条件的限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油井安全施工的监管,但是仍然有安全事故发生,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因此,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油井安全生产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油井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缺失,安全生产状况堪忧
由于油井施工的特殊性,安全生产显然是企业管理最核心的部分。石油产品和生产原料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的甚至是有毒物质,加上整个油井工作体系庞大,运转效率高,一旦出现事故,极有可能引发连锁事故,抢救难度大,另一方面井下施工难度大,危险系数高。正是因为这些因素,要求企业一定要完善安全生产体系,严格按规定设置相关安全设施,但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追求高利益,忽视了安全生产体系的建立,逃生设施明显不足。即使是有了安全生产体系的企业,也有部分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安全生产体系的职能,很多设施比较破旧,保养检测工作也不到位,导致有些设备形同虚设。安全检查很多时候也沦为了形式,很多隐患并没有及时发现并消灭。加上领导安全责任划分不明显,安全生产监管不利。
2、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安全生产知识不贮备不足
安全事故发生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我们要做的是预防事故,而不是事故之后进行处理。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并指导他们安全生产,对避免事故发生有重大意义。然而,有部分企业并没有重视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片面强调了职工的专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底层员工,甚至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安全培训。由于没有将安全生产与职业技能考评挂钩,员工参与安全培训的意识也很弱,安全意思不强,基本的安全知识缺乏,比如说逃生常识,自救常识等。另一方面,企业没有设置紧急事故处理演练,员工没有机会将所学的安全知识应用到实际,久而久之,安全意识难免会淡薄。与此同时,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自身就不具备足够的安全意思,这对员工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有不小的打击,也非常不利于整个企业安全氛围的形成。
3、生产技术手段比较落后,部分设备比较落后
我国石油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很多生产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生产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专业人才比较缺乏,生产设备比较陈旧落后。这这样的施工条件下,不但产能比较低,对油井安全施工也有不小的冲击。加上部分负责人,善于准备“迎接检查”,很多设备都是外强中干,蒙蔽了安全监督人员的双眼,为安全隐患披上了隐身衣。油井施工器械大多庞大复杂,成本也相对较高,许多小企业无力引进新设备,加上施工工艺比较粗糙,很多时候,油井工作人员都是在高危险的环境下工作。事实上,油井设备的更新换代与检测维修,开发新的生产技术,已经是摆在相关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如何提高油井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督促企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关部门应督促所有企业建立或者完善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将体系设置的要求上纲上线,并制定规范,严格检查各企业的安全生产设备,例如安全通道,紧急事故处理预案等。对安全设施不齐全的企业应加重惩处。另一方面,要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让相关领导明确自己的责任,将安全生产踏踏实实的落实下去。同时要加强安全检查,杜绝应付检查的现象发生。最后,需要建立一套实用的安全考核体系,一定要将企业的业绩与安全生产成果挂钩,把安全生产放在企业评优的首位。现在部分企业推行的HSE管理体系,已经在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力争人人懂安全
不管体系多么完善,如果员工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那么什么都将是一纸空谈。针对现在很多员工不具备足够安全知识和安全意思的情况,企业应该加大对员工安全意思的培训,力争人人懂安全,人人都把安全放在生产的第一位,多开培训课,向员工介绍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条件允许的话,应该让员工参加消防演练,培训他们的消防技巧。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加强,不仅仅是局限在知识的培训上,还应该多做安全知识的宣传,例如,胜利油田集贤输油站建立了油井安全长廊,在通往员工宿舍的长廊上,把员工亲属的安全寄语和安全知识贴在长廊上,让员工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时刻将安全生产记在心中,对自己和家人负责。胜利油田的方法受到了广大员工的欢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
3、自主研发生产新技术,多引进国外高端技术和设备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对我们安全生产管理而言也有重大意义。改善现在油井设备落后和施工工艺的粗糙的现状刻不容缓。一方面,国家和企业应该大力支持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用科技的力量,改变油井施工难、危险系数高的现状。改善施工工艺,不但能提高安全性,更能提高企业的生产产能,比如说,将传统的裸眼完井法改善为负压完井法之后,不管是油井的产能,还是生产的安全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另一方面,国家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对于设备比较陈旧落后的小企业,可以予以取缔或是兼并,同时应该支持企业购买新设备,对于条件符合的一定要予以经济上的支持。很显然,技术和设备两方面的改善,对油井安全生产和产能提高都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三、总结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石油,也就离不开这些辛苦工作在油井里的工人,企业需要对他们的安全负责,安全生产体系的建立有这重大意义。通过采用督促企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力争人人懂安全,自主研发生产新技术,多引进国外高端技术和设备等三种解决方案来进行生产管理的再提高,相信会有一定的改善。虽然在提高油井安全生产管理上,我们还有很
长的路要走,但是只要每一个人都负起责任,实现安全高效生产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文件关于加强旧机电产品进口管理的通知[A];青岛市医学工程第一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摘要:本篇文章针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介绍了煤炭企业生产安全费用管理的意义,就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以及有关规定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问题;措施
一、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的意义
(一)为煤炭企业的生产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随着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的不断完善与改进,对企业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地作用。煤炭企业加大了对生产技术装备的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对矿区内采掘、探测等技术设施不断完善,为煤矿工作者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大大减少了矿井事故的发生。另外企业为了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政策,加大了对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资金投入,以保证及时迅速发现生产设备以及生产环境出现的问题,便于管理人员尽快采取措施,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炭企业安全生产。
(二)减少煤炭企业安全负债,促进煤炭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据有关数据显示,由于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投入长期空白导致煤炭企业欠账达到数百亿之多,加上前几年煤炭市场的低迷,煤炭企业亏损严重,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安全基础设施装备上,导致企业安全生产负债越来越多。近年来,随着煤炭企业市场逐渐好转以及国家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治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日益重要,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管理,不仅解决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负债,还促进了煤炭企业的进一步的经营发展。
二、安全生产管理中出现的漏洞问题
(一)企业对安全生产费用管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目前,很多煤炭企业都建立了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体系,但是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管理水平却相差很大,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煤炭企业领导对于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只是片面的理解,没有从煤炭企业的整个的运营来考虑,致使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不能真正落实;另外一方面因为完善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必须要加大对企业生产设备的资金投入,而这些资金产生的利益则比较隐性化和长期化,不能直接对企业产生一定的经济利益,导致了煤炭企业管理层没有充分意识到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的重要意义。没有进行完善与定期的监督检查,缺乏有效的执行力,严重影响了了煤炭企业生产安全的保障与管理。
(二)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标准不科学,随意性大
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标准按照煤矿规模的大、中、小以及煤矿可开采的技术条件来进行划分,大中型的低瓦斯煤矿每吨不少于5 元,高瓦斯煤矿不少于8 元,这种提取标准具有明显的“一刀切”的特点,忽视了不同煤炭企业之间开采技术的条件与实际生产需要的差异,许多煤炭企业,在经营效益好的情况下,提高安全生产费用,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利润,掩盖了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有的煤炭企业虽然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符合最低标准,但是生产技术设施非常落后,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没有投入相对足够的安全生产费用,对企业生产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三)费用使用范围难以界定,不利于监督管理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和维简费按照有关规定都是按吨提取,安全生产费用是用于煤矿的安全生产设备和设施以及煤矿安全改造和重大隐患的支出,而维简费是用于煤矿的正常延续的开拓延伸、技术改造等再生产的资金,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所以两种费用有一定的相似。但是由于煤炭企业内部生产工作环境非常复杂,企业安全生产设备与普通设备很难做出精确地界定,所以导致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与普通设备生产费用、维简费等费用混为一谈,不容易分辨、剥离,不利于企业对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与监督。
三、安全生产费用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完善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基础。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与管理,直接影响到煤炭企业的经营效益,关系到企业安全生产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煤炭企业煤矿伤亡事故屡见不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和管理不合理是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煤炭企业管理者必须要高度重视生产安全费用的管理,从煤炭企业未来的安全生产水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重新对安全生产费用管理进行深度认识,完善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二)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的监督力度
1.完善安全生产费用管理责任制。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必须交给企业财务部门统一管理,明确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健全完善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管理责任制。财务部负责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核算、分析,定期监督审查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情况;安全管理部门使用资金时,必须提出相应计划方案预算,经财务部门审核同意,才可以使用资金,保证安全生产费用的合理有效利用。
2.落实安全生产费用专款专户管理。企业对安全生产费用必须专款专户管理,其它项目不得私自挪用安全生产费用资金,对费用的控制管理必须加强监督、定额管理,监察部门对资金的提取使用情况定期监察审核。3.及时披露安全生产费用财务信息。煤炭企业对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应该透明化,定期对费用的提取使用情况进行披露,保证企业相关管理和审查部门及时了解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信息,从而促进安全生产费用资金的合理利用。
(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取安全生产费用
我国煤矿地质复杂,瓦斯的含量比较高,而且中小型煤炭企业较多,技术比较落后,所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很高,因此,提高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标准成为保证煤炭生产安全的必然手段。
煤炭企业应该根据煤矿的地质条件、矿井规模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立足于实际情况,在国家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标准上,再制定一个符合企业自身的提取标准,这样既减少了过度提取安全生产费用造成的资金浪费,又保证了企业对安全生产的足够投入,切实保证煤炭企业生产安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安全工作贯穿于煤炭企业生产的全过程是煤炭企业的生命, 也是煤炭企业管理的核心主题。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完善,对于提高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确保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煤炭企业管理者必须加强重视力度,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安全生产费用管理更加规范完善,全面提高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资料:
[1]荣树新.采掘企业安全费用的会计处理.财会月刊,2010.8.
[2]方应欣,张雪玲.对煤炭生产安全费用和煤矿维简费会计处的商榷.江西煤炭科技,2005(4).
[关键词]民用爆炸物品;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X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118-01
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与民爆行业的不断发展,民用爆炸物品的生产安全形势也越发严峻。虽然民爆企业都在抓安全管理,但在民爆企业生产管理实践中仍存在安全意识薄弱、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责任体系不完善、安全问题排查和安全事故处理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作为高危行业,国家通过法律和法规等形式对民用爆炸物品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予以全面规范,但民爆企业生产过程中仍安全事故频发。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与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保障也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如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成为当前民爆企业生存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重视民爆企业相关人员安全教育
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与综合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同时对于企业生产管理的安全性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民爆企业生产管理实践中存在安全意识缺乏和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首先,民爆企业的主要领导者与管理者安全意识薄弱,对民爆物品生产管理的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够。民爆企业的管理者往往重视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忽视了对民爆物品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涉及安全问题的相关文件与规定的实际执行情况的重视与考察。其次,员工安全意识与岗位意识不强,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民爆企业生产管理实践中操作流程不规范、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和安全问题发现不及时等诸多问题。最后,民爆企业对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针对性较差、资金投入不到位和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造成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无法满足民爆企业对安全性的高要求。
为解决企业在安全意识与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重视民爆企业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一方面,民爆企业管理者必须对生产管理的安全性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搭建舆论交流平台,强化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民爆企业可以利用企业内部的报纸、广播和网站等形式构建内部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对安全生产问题、优秀企业文化、行业最新生产管理方法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等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宣传。另一方面,为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民爆企业应定期组织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民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和职业技能鉴定机制,将对员工的岗前培训与定期在职培训纳入企业培训计划,深化员工对民爆物品的安全生产、仓储管理、生产操作和消防安全等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全面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在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要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民爆企业全面推广。同时,民爆企业还必须重视对员工职业素养与法律素养的培养,深化对民爆物品生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强化员工的岗位安全意识、法律法规意识和职业道德。
二、健全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的安全性与管理的有效性,对于民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解决当前民爆企业生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管理力度不够与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企业应构建以安全事故防范为目标,以企业自我约束为主体,以科技进步与管理方式现代化为手段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方面,为做好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企业必须加强对民爆物品生产的管理,实现对民爆物品和相关人员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企业应建立由企业主要管理者、安全生产系统管理人员和各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的交流平台,对企业生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相关安全管理经验进行讨论与分析。同时,为明确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和调动各级管理者工作的主动性,民爆企业应实行主要领导分包车间制度。企业领导者与管理者通过日常生产现场巡视和定期参加车间例会等形式,深入基层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实践,为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掌握第一手资料。
另一方面,为做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民爆企业必须构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机制。民用爆炸物品的安全事故一般具有突发性强、蔓延性快与危害性大的特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不仅可以防患于未然,还有利于及时有效的开展救援工作和降低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对于民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民爆企业应组织相关部门与技术人员,对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危险有害分析与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且操作性强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防案。同时,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检验救援预案的实用性,民爆企业应在组织员工熟悉预案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对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通过预案演练可以让参与演练的员工明确自身职责与救援的基本程序,提高员工的自防自救能力与安全生产意识,使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另外,通过演练,对进一步完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也具有重要作用。
三、构建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不仅有利于保证企业生产效率与安全,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与未来的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做好当前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必须建立民爆企业生产管理相关安全标准体系,加大安全隐患排查与安全事故处罚力度。一方面,为构建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必须建立民爆物品生产线检查标准、岗位检查标准和专项检查标准。民爆企业应按照《民用爆炸物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通则》和《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企业安全管理规程》的具体规定和民爆行业的相关标准,结合企业生产管理实际,编制并下发企业各生产线及储存仓库的安全检查标准。同时,企业应在安全检查标准的基础上,编制包含消防、防静电、防雷、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工艺技术等要素在内的专项检查标准和岗位检查标准,以增强相关标准针对性和操作性,为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管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与标准。
另一方面,为构建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企业必须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加大安全事故处罚力度。为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制度的作用与效果,企业应利用有限的人力和财力对整个生产管理环节开展危险源调查,制定危险点清单和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日常安全隐患的排查并重视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在危险源调查的基础上应对重点项目和重点部位进行重点监控,对于重大安全隐患,应停工整改并派专人监督,直至消除隐患后方可复工。同时,目前我国民爆企业生产管理中对违规作业并未规定严格的惩罚制度与责任追究机制,无法起到良好的警示与教育的效果。因此,为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民爆企业应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加大对违规作业与安全事故的处罚力度和责任追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
总结
民爆企业的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工作与责任工程,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对于员工生命健康安全与公共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构建以人员、物品和环境为对象,以法律法规为基础,以事故防范为目标,以强化安全意识和提高员工素质为保障,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重点,以构建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为关键的现代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为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营造安全的环境,才能为民爆企业生存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条件。
参考文献
[1]刘展利,张娅,王北锋.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法的研究与探讨[J].科技信息,2014(1):260-261.
关键词:石油企业 安全 管理
一、引言
近些年,石油企业在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安全责任事故时有发生,石油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事故的频繁发生,对该职业从事人员危害严重,从而(去掉)经济上造成重大的损失,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石油企业的安全投入不足,对石油安全重视程度依然不够。石油企业管理者应对企业的安全卫生工作足够重视,建立“安全经济观”意识,因为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安全就是效益。近些年来,我国的三大石油企业为我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做出的成绩有目共睹,这是我们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但与此同时,它在安全管理上也存在比较大的漏洞,致使近年来重大事故频发。就拿2011年来说,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接连发生两次重大安全事故,连续共四次发生火灾。事故的频繁发生,致使国家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对该职业从业人员及周边居民产生严重的危害,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
二、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尽管当前众多石油企业及相关部门非常重视石油生产的安全管理,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守国家关于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认真总结事故的经验教训,探求石油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为此积累了大量的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的经验,但是在石油企业生产和管理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内部的安全隐患排查不力。经研究发现,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企业的不安全状态所引发的。尤其是在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许多职工的生产环境非常险恶(改为恶劣)。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国际劳工组织所组织的研讨会上,根据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刘铁民所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我们可以看出,报告中系统总结了安全生产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的五个原因,是对现代化国家劳工行政一体化的任意践踏,而其中许多重大安全事故的最大受害人则是第三方即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处于被雇佣的位置,无法自由的表达他们的意志,也没有组织成一支强大的力量,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因此企业生产者及相关政府部门要引起足够重视,保障石油企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尽力排除我们工业生产中的不安全状态,那么我们的职工生命安全及生产安全将能得到极大地保证。
对事故的处理以及预防缺乏理性思考。采用一系列有效的分析方法来对涉及石油企业管理中的人和物进行危险预测分析,变安全管理中的事故后处理为事故前预防,这也是现代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对于事故的超前预防控制,需要对事故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发现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以达到对企业的宏观指导的目的。一味的采用过去的生产经验,已经并不能满足现代石油安全生产的需要,因为石油生产技术及设备设施发展日新月异,对安全生产也必将有着与过去不同的要求,而过去的生产经验也必将渐渐失去它原有的意义。如果我们没有先进的安全生产理论指导,那么安全生产方面的一些配套设施及相关规程一定会滞后于石油生产,而长期这样发展下去,铁定会造成更多的令人心痛的事故。
三、石油企业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我国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目前存在诸多的问题,对于其原因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对安全事故隐患的处罚力度不够。事故隐患的存在是石油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最重要原因,绝大多数事故发生源于安全隐患的存在,所以企业必须防患于未然,将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虽然发生事故后组成调查组调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但处罚力度和深度不够,应加大事故的处罚力度,给予相关企业和责任人强有力的威慑,从而使安全事故发生机率降到最低,保证石油企业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石油企业日常安全的执法检查力度不够。经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事故频发的企业,并非缺乏好的政策、制度支持,而只是各种相关政策和改为规章制度很难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落到实处。现在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已在安全生产、经营方面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数量也较多。《安全生产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安全法制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相关部门开始注重安全生产的法制方面建设,也是石油行业职业从业人员盼望已久的结果,开创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安全法制体系。《安全生产法》的出台对于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切实落实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着重推进安全生产法制化、规范化及制度化的进程,以防范石油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对于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石油企业的职工权利意识及安全生产意识较差。经研究发现,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企业的不安全状态所引起的。尤其是在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许多职工的生产环境非常险恶(恶劣)。
四、结语
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每一位员工的身心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企业存亡和发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安全保障,就根本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要走向市场争取理想的经济效益,生产经营就必须安全,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建立和保持适用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和前提。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经营理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建立健全安全自我约束、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改进的管理体系,实现科学、规范管理,做到“防微杜渐”,有效预防和遏制事故的发生。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基础性工程,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的形成产生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杜绝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安全生产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社会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这也是提升企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在本文中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安全生产;社会管理;措施
在社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安全生产,安全生产不仅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笔者在本文中对安全生产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深入探究,以期进一步提升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一、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指的是在生产的时候保障设备、机械等安全。也就是要在符合物质条件以及工序的基础上开展劳动,有效遏制事故的发展,保障人身安全和健康,有效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统一安全和生产,努力实现安全生产。所谓安全生产管理指的是为实现安全生产所处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或者管理活动。对安全生产来讲,党和国家异常重视,因为安全生产体现着社会主义社会规律、性质的本质,这也是我党的基本宗旨,是建设国家经济的保障,更是稳定社会,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前提条件,是国家人权的必然要求。
二、安全生产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1、安全生产的效益
社会效益和人的生命安全、健康直接相关,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间接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这是作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直接要求。提升安全管理质量,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提升社会效益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国家进一步发展。
2、安全生产的社会价值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让群众的生命安全切实保障,其中体现的是人们的根本利益,这也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分割的部分,作为政府,也是其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工作的体现;其本质为党“执政为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稳定社会公众,保障公共安全的必然要求。
3、安全生产对于企业的价值
安全生产是企业被国家和政府赋予的责任;是社会全体人员的正常要求;是作为企业应该自觉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更是企业提升社会声誉,保障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4、安全生产是个人、家庭、企业和国家的基本需要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对社会安定,国家经济、政治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协调生产力,在各部门、各行业均衡发展中扮演杠杆的作用;对集聚国家财富,降低经济损失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对一线员工来讲,关系自身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是员工家庭幸福生活的保障。每一个人都需要安全,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人们对健康愈加重视。既然社会中的个体如此重视健康,那么在劳动中保障自己的安全就会变成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动。
三、提高安全管理的措施
1、从思想上强化安全生产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如今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由于国内很多行业如石油化工、建筑、机械等属于高危险行业,因此国家各地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之所以发生安全事故,必然是存在安全隐患,安全事故的发生从侧面反映员工没有绷紧安全生产之弦。行动之先导是思想,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行动,因此,做好安全生产的第一步是在思想上重视安全,不容许有任何的侥幸心理以及麻痹大意思想,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个体安全。
2、安全生产不能浮于表面
当前国内一些企业存在这样的“怪象”,一些企业对安全生产十分重视,口号很响亮,在企业内部也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但是企业内事故仍不断。深究背后的原因我们会发现,那就是缺乏“执行力”。安全口号毕竟仅仅是口号,而安全是需要真抓实干后获取的,也就意味着企业必须摒弃喊口号的情况,自觉肩负起企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强化个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切实保障安全生产。
3、安全生产只许“小题大做”
社会上存在安全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思想以及态度。存在这一态度的直接影响为事故频发,严重阻碍国家安全生产事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的提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杜绝上述思想,彻底排查安全隐患,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4、狠抓安全生产
在安全生产工作上需要刚正不阿、严于律己的“包公”。针对工作流程中违反企业安全生产规定的人员,不管是管理者还是职工,都需要一视同仁,根据企业的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人身安全,我们必须自觉肩负起“黑脸包公”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国家、社会、企业、职工安全的本质需求。
5、拓宽安全生产宣传渠道
事实上,企业内也进行多种多样的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但是一些工作浮于表面,实效性较差,很难形成合力。对干部职工来讲,很难形成真正的说服效果,活动结束后,职工仍是我行我素。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一宣传措施和策略,强化宣传力度,全面进行宣传,让员工走出要我安全的误区,形成我要安全的正确做法。如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安全大讲堂、安全知识比拼、职工画廊等等,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护水平,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不伤害他人。
结束语:
安全生产涉及各方面,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出台可行的措施切实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在对其加以保障的同时也维护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更是国家社会发展的本质需求,针对于此,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安全生产,对该项工作有全方位的认识,并坚实推进。
作者:史丽改 单位:河北省委党校唐山工作站
参考文献:
[1]吴宗之.20世纪安全科学的形成与发展[J].劳动保护.1999(12)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全面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现阶段工贸企业和机械制造企业在生产和管理上的一件大事,它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和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是企业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高设备本质安全程度、加强人员安全意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设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二、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1.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的必要途径。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明确要求,严格企业安全管理,全面开展安全达标。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主体,要通过加强企业每个岗位和环节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逐一落实到每个基层单位、每个从业人员、每个操作岗位,强调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立起自我约束机制,从而真正落实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
2.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涵盖了增强人员安全素质、提高装备设施水平、改善作业环境、强化岗位责任落实等各个方面,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有利于全面促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3.是防范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就是要求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建立严密、完整、有序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使安全生产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标准化。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能够进一步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提高企业的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促进现场各类隐患的排查治理,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常见的问题
1.企业人员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认知不够
我们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在推行初期涉及的行业领域较少,大多数行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了解甚少,对其推行的目的和意义认知程度不够,很多企业只是认识到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会影响,比如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可能会面临政府部门的处罚,可能容易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等。企业而未看到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能够切实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遏制各类事故,扩大企业品牌效应,以及最终可以实现安全、科学发展等诸多益处,。以获取证书为目的的工作态势,这与我们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初衷相去甚远。企业人员的认知问题是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面临的最为突出和关键的问题。
企业基层操作人员安全素质不高
只有岗位达标、班组达标、车间达标、最后企业才能最终达标,因此企业操作层的素质是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基石,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效果,也决定着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长久性。企业操作层的素质问题主要体现在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两方面。企业操作层对安全标准化工作要有充分的认知,对企业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有认同感,懂得在工作中执行标准能够使自身规避风险、远离事故、赢得健康与安全,并付诸实践,才能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我们经常面对的就是一些企业在操作层人员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和必要培训的前提下,填鸭式地急于推行此项工作,效果必定不会理想。另一方面的问题是一些企业的操作层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但由于没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导致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标准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到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效果。
企业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严重
效益从广义上讲,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企业信誉等等。但就目前大多数企业来讲,很多人只将其狭义的理解为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广泛的内涵,在很多企业中普遍存在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安全投入是一种特殊的投资,其效益反映在不出现安全和职业健康事故,保证企业持续生产等方面,更多表现的是成本的增加,而无法让企业人员看到直接的经济效益存在。一些企业管理者在面对安全与生产效益问题时,对安全投入做出抉择时,往往会采取“等一等、看一看、推一推”的态度,使一些问题和隐患无法得到及时的处理,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进程和效果。
四、针对常见问题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具体解决措施
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稳定发展,提高本质安全的重要措施,为加快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推进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各级政府和安全管理部门履行政府管理职能,推动企业强化安全主体意识,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企业规范安全管理,特别是各级安监部门应当把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开。
2.发挥企业的能动作用
企业要用安全发展、健康发展的战略眼光看待安全标准化工作,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把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做到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同时加大安全科技创新投入,尽量的消除事故隐患。
3.发挥员工的参与作用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需要全员参与。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责任在企业,关键在员工。要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相关文件和知识,加强全员参与度,解决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思想认识和关键问题。通过培训让员工了解本部门、本岗位、相关人员应该做哪些工作,如何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相结合。
4.加强安监部门宣传、指导和协调作用
要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宣传的重要性,确实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作为规范各行业领域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工作内容,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企业整体安全水平。同时,应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与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结合起来,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融人到日常监管工作之中,进一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各级安监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支持,与相关部门搞好配合,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5.突出重点,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效注重在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重点做好教育培训工作。要充分发挥各级培训机构和企业自身的作用,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工作,做到持证上岗。,向职工传授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实现人员安全操作标准化。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各企业要加大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和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实现安全设备、设施标准化。
(三)管理上的工作缺陷方面,全面规范安全管理工作。健全的规章制度抓管理,修订完善适合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严格的安全监督抓管理,使企业实现岗位作业活动和作业现场标准化,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6.落实措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顺利推进
(一)完善措施,强力推进。把标准化工作作为本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制订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采取标准化与行政许可相结合方式推进实施。
(二)建立考核评审机制。主要实行“企业自评、外部考评、等级认定、公告”等考核评审机制。
五、结束语
企业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能有效的保障人民群众和操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根本利益,尽管在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规范和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使该项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关海敏.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操作实务[J]. 建筑安全, 2011,(11) .
[2]郭桂力.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发展的基石[J]. 山西建筑, 2012,(12) .
(1)为道路运输企业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知识系统,提升了全行业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管理水平。近年来,安全生产工作被党和国家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道路运输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大多数道路运输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一件经常性的工作,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并没有得到系统的梳理,安全生产管理尚处在经验性阶段,常常因管理人员的变更而改变,随意性比较大。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摆脱传统的经验型安全生产管理方式,用体系管安全、保安全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从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三个方面所设定的十六项考评指标,囊括了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要素的各个方面,全面的安全生产标准和明确的实施程序帮助企业建立安全管理的制度化体系,不断强化企业作为安全生产工作主体的责任意识,促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也将推动道路运输行业整体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
(2)为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了统一的安全生产监管依据和标准,创新了监管企业安管工作的手段。对于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目前,道路运输市场不断发展,道路运输企业数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复杂,监管难度也越来越大。道路运输企业有不同的类别,包括普通货物运输、危险品货物运输、道路旅客运输等,不同类别有不同的安全标准,就算是同一类别,安全生产的条件和规模也不尽相同,这给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很多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人员表示,对于企业应该具备哪些安全生产标准,交通行政系统的各个批次的检察人员意见并不一致,企业在应对过程中也比较茫然。安全生产标准化正好提供了一把尺子,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按照标准来开展安全工作,也统一了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的监管口径。对于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这是一项行政监管的创新,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够通过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延伸到其他领域的标准化,这是一种试验,更是一种开拓。
(3)引入第三方作为考评机构,有利于构建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推动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首次引入第三方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评价机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它改变了以往检查考核上对下、官对民的传统模式,形成了由第三方组织专家组按预设标准的客观评价模式,有利于构建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同时,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考评工作也为考评机构提供了一套相对合理的考评流程,整个流程既严格规范,又动态可控。总之,考评内容的标准统一、考评流程的规范和考评机构的第三方性质,共同构建了有利于公平、公正的安全评价机制,将会对行业安全管理日益呈现出重大作用。
2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2.1安全标准化考评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影响了考评的进度和质量
2011年7月《方案》的印发兴起了全国范围内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这场自上而下的标准化工作开展过程中,每一层级的行政主管部门都需要认真学习和理解标准化工作开展的重要内涵,这对主管部门的研究和执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行政主管部门内部本身宣传和学习的力度不够,认识不足,并没有把该项工作置于主要位置。许多地方到2013年才开始关注和部署安全标准化工作,离2014年底完成考评工作只剩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导致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准备不足,尤其是企业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内涵和进行整改自评,只能是仓促上阵、赶鸭子上架。不仅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也影响了安全标准化考评的质量和效益。
2.2政府没有资金投入,严重削弱了考评工作的公信力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行业内安全生产管理的大动作,不仅需要企业的全力配合,更需要政府财力物力的大力支持。从全国范围内来看,由于政府对该项工作没有专项资金投入,而工作又必须完成,许多地方采取向企业收取考评费用的办法解决考评工作必须的费用,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考评工作的客观公正性。从管理手段来看,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是行政主管部门强制性的监管方式,是在行使政府职能,考评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承接政府的职能转移,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作为前提和基础,才能顺利开展工作。企业需要做的就是配合政府的管理,在安全生产方面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但考评费用不应在企业的承担范围内,不然就违背市场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2.3行业导向不清晰,企业规避考核和监管的问题突出
道路运输市场的大门向社会敞开给整个道路运输市场带来极大的繁荣,形成多种经济所有制形式同台竞争的局面,也给行业导向和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市场竞争中,为使自己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大量的私营车辆挂靠在较大规模企业的旗下,被挂靠企业通过这种形式收取管理费用,这就产生了挂靠车辆和被挂靠企业的导向和监管问题。在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过程中出现的最极端的情况是:出现了靠收取“挂靠管理费”生存的企业,即企业备案记录的车有几百辆,但没有自备车辆,全是挂靠车辆,被挂靠企业对这些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基本上处于放任的状态。但是为了安全标准化考评,只能是东拼西凑地临时准备资料。因为权责不清晰、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分散经营等问题而给考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此外,企业规避考评的现象突出,例如有些地方对普货运输企业的考评定在10辆车以上,一些企业为了规避考评,想方设法将企业的规模变为只有9辆车以下的小公司。政府如果不能对挂靠企业监管的松弛和对规避考核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出现道路运输行业监管的死角,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增加了行业安全生产的隐患。
2.4用“一把尺子”丈量所有企业,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交通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指标体系是原则性和指导性文件,各个地方又对指标进行细化,形成评分方案。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企业的规模大小、经营管理模式等实际情况存在着较大差异,企业自评和考评机构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也有区别,用同一把标准化的尺子去衡量和要求所有企业,难免会出现削足适履的现象。比如,指标体系中要求企业制定中长期计划,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夫妻店”来说,根本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去搞那些“高大全”的一套。再如,对大型企业的总部也要求有配套的站场,否则不能达标。因此,为了考评过关,一些企业只能是“纸上谈兵”,这样就有悖于安全标准化的实际意义,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考评的积极性,反映了标准的制定存在脱离道路运输市场实际的现象。此外,这次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有些地方不涉及10辆车以下的普通货物运输企业,有些地方不涉及5辆车以下的普通货物运输企业,而且从数据上看,这些小规模的运输企业数量在市场上占比不小,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就没有全面完成,安全管理上就出现了死角,客观上产生了把企业变小的导向。
2.5对考评结果的运用缺乏硬性约束
由于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认识不足,一些企业在实际考评中忙于应付考评,缺乏有深度的整改。一方面反映了行业内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安全管理基础较差;另一方面反映了在设计考评政策时,对考评对象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考评结果的运用缺乏硬性约束。考评不是目的,考评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考评,推动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整改和提升。例如:挂靠企业的问题是考评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要优化道路运输市场,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整个行业的规范性,必须对挂靠企业的管理有一个明确的、强制性的规定,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企业进行严格整改,整改不合格就注销,否则就会削弱考评对行业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持续的推动作用。
3对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问题的解决途径的探讨
3.1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识,强化两个主体意识和责任
安全生产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是人们对安全生产认识的深化和飞跃。在经济新常态、民生新内涵的客观情势下,安全生产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安全生产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党和政府把安全生产置于发展的首要位置。我们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防止和克服单纯的任务观点。为此,要强化两个主体意识和责任,一是企业是安全生产主体的意识和责任,凡是不具备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企业都应整改,以至注销。二是行政业务主管部门既是行政业务的主体,也应是所管理行政业务的安全监管主体。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负有宣传推动、组织协调、监管落实的责任。支持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机构独立地开展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日常监督资料。行业内安全生产水平应成为检验他们履行安全监管主体职责的唯一标准。
3.2政府建立安全生产财政投入机制,向考评机构购买服务,增强政府和考评机构的公信力
交通安全生产在整个安全生产体系中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交通事故也是人们在享受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时必须面对的一个严重威胁,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的基于182个国家,覆盖全球68亿人口的《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显示,道路交通死亡人数高达每年124万人,俨然成为世界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公害之一,而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巨大,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据官方统计数据,中国过去三年中交通事故统计人数每年约6万多,造成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巨大。因此,交通安全在整个安全生产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政府健全和完善对交通安全的财政投入既是必要的,也是可以做得到的,是花小钱办大事。具体到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政府要建立专项的财政投入机制,向第三方购买服务,将资金投放到行业的安全管理培训、促进行业安全管理创新,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考评工作,切实改善安全生产环境,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交通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考评机构有购买服务的资金保障,就能够更加客观地行使考评职能。总之,建立安全生产财政投入机制,是确保安全监管主体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确保安全标准化工作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3.3严格和规范道路运输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实现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双重导向
在中央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形势下,中国迎来了第四次创业浪潮,道路运输企业同样在解决就业和创业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鉴于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的特殊性,道路运输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要有一定的原则性,不能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企业规模的门槛可以放宽,但是安全生产条件必须过硬,必须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安全生产标准化提供了一套明确的标准,要将达标与市场行政许可联系起来,凡不符合安全生产基础条件的,一律不得注册成立道路运输企业;已经注册成立但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的企业一律不批准从事道路运输生产经营活动。行政主管部门在严格和规范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的作用,通过第三方对企业的准入资质进行评审,最大程度上实现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在严格市场准入和安全生产监管的大环境下,会形成企业的严格自律,形成行业的良性安全生产环境和安全文化,从而推动行业安全生产水平的逐步提升。
3.4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生产考评标准,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实行分类指导
安全生产标准化设立的条款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已具规模的中大型企业,但从企业管理的实践来看,不同规模的交通运输企业在安全生产投入的资况上差别较大,用同一套标准考评所有企业容易造成考评的形式主义和企业管理上的虚以应对。所以,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建立不同的考核版本,做到分类指导。例如:针对5台或10台车以下暂时没有纳入考评的微型企业可建立简要型版本,该版本直接与道路运输市场的准入条件挂钩,考核过程就针对准入的基础条件进行审核和把关;10-30台车辆以内的小型企业可设立基础性版本,着重对经营者资质、运营安全管理、驾驶员安全培训、车辆安全技术标准、工作场所的设备安全状态等一些基础的安全标准进行考评;对于30台车以上的中大型企业则可建立精细化版本,安全标准朝更加细致、更加规范、更加严格的方向发展,但是精细并不意味着繁琐,而是通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促进企业日常的规范化作业。考核过程既要按标准严格执行,也要切合实际实现分类管理,要抓住安全的本质,尽可能去掉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通过考评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不同规模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全面达标。
3.5加强考评结果的跟踪管理,以考评为契机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常态化
关键字:建筑行业 安全生产 文明生产
安全文明生产,可分为安全生产与文明生产两大部分。这两部分之间既有所区别,又相互联系。下面,本文将分别阐述安全生产与文明生产所具有的意义。
一、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意义分析
所谓安全生产,顾名思义,便是指建设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中国古语有云:“人命关天”。保障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永远都是建筑行业最为核心的原则。有关安全生产的意义,具体说来,应当有以下几点:
第一:安全生产应当是生产活动的基础,是进行一切生产的必要前提。一个企业所拥有的建筑条件与生产环境,是企业接受政府部门检验的重要指标,是劳动者选择工作岗位时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如果企业连最为基本的安全问题都不能做到,开展生产便无从谈起。相对应的,对于企业而言,一个求职者所具有的安全知识与安全意识,也是其雇用职工时的重点考察范围。而企业的安全当一个企业同时拥有了安全的生产条件以及拥有安全生产意识的员工的时候,这家企业才可以在这一前提下开展生产活动。
第二:安全生产应当是企业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劳动规程。在走上岗位之前,认真参加岗前培训,深刻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详细规程,熟悉施工方法,在实际参加建设工作后,对于不懂、不清楚的问题及时解决,不把问题带到工作现场,工作时提高自己为危险的警惕性,应当是企业中每一个劳动者,尤其是从事第一线建设工作的工人的义务。只有在深刻认识和了解了安全生产规程的基础上,企业的生产才能做到真正的安全生产。
在实际建筑生产过程中,因当事人教育知识不够、安全意识淡薄而导致的悲剧并不少见。2010年三月,深圳南区一座建筑工地发生防护棚坍塌事故,酿成了正在防护棚上工作的10名工人9死1伤的悲剧。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人无视防护棚的承重能力,在防护棚上堆放的建筑材料过多所致。除此而外,劳动者应保证自己以良好的状态走上工作岗位,避免因自己的疏忽而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第三:安全生产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保障。对于建筑工人而言,“开开心心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一直是他们最为朴实的想法和愿望。安全生产最为重要的意义便在于此。“安全生产”应当成为企业每一个成员时刻铭记在心的四个字,须知有了“安全”才能有“安宁”和“全盛”,才能真正做到安居乐业。安全生产,是为企业负责,是为同事负责,是为家人负责,更是为劳动者自己负责。
第四:安全生产是企业应当时刻向员工强调的内容。对于企业而言,首先应当保证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的生产建设环境,保证生产时所使用的机械和工具的质量,保证各项应急措施的完备,并指派相应的安全生产负责人负责具体的安全生产事务。其次,应当将安全的思想传达给每一个劳动者,将安全生产作为企业文化之一确立起来,定期对职工进行有关安全生产的培训,不为贪图一时的效益而令工人疲劳工作。这是作为企业所应当做到的,是其不应该疏忽的。
对与企业而言,拥有安全的生产环境是企业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企业内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为企业财产安全和自身生命安全负责。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具有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较高的特点,在安全问题上更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而作为建筑行业的劳动者,则应当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在生产活动中时刻保证安全。
二、施工企业文明生产的意义分析
文明生产相较于安全生产而言,是对一个企业的生产活动所提出的的更高要求。它包含了安全生产的具体内容,同时又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拥有了许多新的特点。文明生产不但适用于生产建设环节,而且对于员工个人能力、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以及员工的精神文明生活都有了其具体要求。
进入新的时代,社会评价企业的标准也有了改变,一个企业不能只是一味的追求企业的规模与生产力发展,而是在以人为本的要求下,在发展壮大的基础上,注重企业的内部建设,让企业拥有更加强大的吸引力、竞争力。如此看来,文明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具体说来,可以有以下几点:
第一:.文明生产是扩大生产的必然要求。现代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就建设行业而言,各类机器的使用时间与使用范围相较于以往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增长。这就要求建设行业劳动者不但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还必须用标准化化、专业化的方法来使用管理设备,才能保证生产设备的正确使用,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使生产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第二:文明生产是企业规范化、人性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当今中国,规范化、人性化的管理是各行各业管理阶层进行改革和建设的主流方向,是社会不断完善的大势所趋,是中国国际化的必然表现。作为国家经济支柱之一的建筑行业,对自身的建设也必然包括这一点。文明生产有助于规范生产人员的行为,规范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建设过程可以以最好的质量得以完成。
第三:文明生产是提高企业所得效益的有效途径。从经济学原理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业想要提高生产效率,途径有二: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成本。由于国内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其雇佣成本、建设成本一直处于不降反升的过程中,因而,降低成本的办法在此并不可行。因此,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提高企业所得效益,便成为了唯一的选择。而文明生产可以通过通过改革管理办法等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这也正好符合了我国建筑行业的特点。
第四:文明生产是科学管理的具体体现。现代管理科学对于生产力有了新的定义,即如下的一个公式:生产力=(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科学的管理。由这样一个公式可以看出,在现代企业里,过去一直强调的生产力形式――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学技术,都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放大,使其发挥出更大的生产力作用。相反,如若管理方法不当,则会削弱原有的生产力,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由文明生产体现出的科学管理,可以充分地挖掘潜在的生产力,继而取得更多的利益。
第五:文明生产是提高员工劳动积极性,建立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这也是文明生产最主要的特点。首先,文明生产可以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让其在较以前更好的环境中工作,从心理上使劳动者产生快乐感,使劳动者在工作时的思想负担得以减轻,积极性得以提高,能以快乐的心态和充沛的精力来完成工作,如此一来,所得的成果就可以拥有更高的质量;其次,由文明生产所建立起的企业文化,其最主要的作用是在企业内部产生凝聚力,使得企业内的员工们可以拥有家人一般的亲密关系,这对于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以及帮助新进企业的员工尽快融入企业都有所裨益。
三、总结:
当下,在原有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党和国家又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新任务。这是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要求,也是正在崛起的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新的契机与挑战。对于建筑生产企业而言,如果安全生产是由来已久的“老传统“的话,那么文明生产则是新时期建筑行业的新的发展要求。
和谐社会的表现应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应有着不同的定义与追求。但追根溯源,以人为本、尊重和爱护生命、富于人情和人性则应是整个社会最为统一,最为基本,但也最为重要的内容。对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拥有一定事故风险的建筑施工行业而言则更是如此。因此,安全文明生产应当是,也必须是我们建筑行业进行一切建设的核心。
四、参考文献:
关键词 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 TM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61-0118-02
现如今,电力企业正面临着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以及企业深化改革的重点调整,尤其是电力企业现在正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如何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如何使项目管理和安全生产适时的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
课题。
1 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当前,很多的电力企业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在电力企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仍旧跟不上形式的需求。它主要表现很多方面,如:管理水平仍旧滞留,因为现在对电力企业施工项目的好与坏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因此,很多企业在项目的管理上没有创新意识、盲目的实施管理、项目管理仍然还是只停留在依靠过去的经验管理的层次上,致使管理的手段落后等问题日益凸显。电力企业对安全投入不足,在许多方面,如很多复杂的电力建设整体系统还是依赖人和安全技术措施等,这些是不能完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的。其实,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的可靠性和安全技术的可靠性组织的管理方面,在这些方面电力企业还有待加强[2]。还有就是,企业的员工对安全生产以及自我安全保护的意识淡薄,没有把安全第一和安全问题当做工作重点来对待,一些习惯性的违规屡有发生,因此导致的安全事故也是触目皆是。
2 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
如今,电力企业的安全建设任务十分的艰巨,现今的施工企业面临着更高的施工技术要求和紧迫的工期,施工技术的不足和机械设施的老化以及规范作业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等方面存在薄弱,电力企业的安全建设不是很乐观。
1)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在施工的现场人为的不安全因素和安全生产环境的复杂以及物品的不安全都是导致伤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做好安全管理的重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正确方针政策。对存在安全隐患及时消除,保障项目施工的安全生产,这项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
意义。
2)不安全因素多:具体表现在:设备构建吊装多、机械施工多、重运输多、登高作业多、焊接明火多、重叠作业多、临时施工多、外包队伍临时工多、预留孔洞多等等。
3)“各自为战”,因为电力企业施工的原因,导致项目施工的范围大、位置变化大,从而使施工人员“各自为战”,而且由于作业的位置和环境以及工具的随机性比较强,施工条件差等。
3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内在隐患
目前,电力企业是国家以及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点项目,因为它关乎着整个国家供电系统的运行长期性。但是最近一些年来根据社会和国家的调查发现,我国的电力系统工程建设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意外事故,也不仅阻碍了电力企业的顺利发展而且还造成了人员的伤亡。发生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成为当今电力企业着重研究的课题。
3.1 违规问题
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中造成安全事故的大部分原因都是“人为性质”的,这些“人为”都是因为施工人员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造成的。尤其的施工人员的习惯性违规更是目前电力企业中村咋的“惯性通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中:违反安全生产纪律、违章进行操作、违章指导工作等。在对一些电力设备的故障处理中,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在没有得到上级领导的批准下就私自拆开设备进行施工,导致施工人员触点身亡的安全事故屡有发生。
3.2 管理问题
想要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就必须要创建符合电力企业实际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因为规范的管理制度能使安全生产实事求是,更可以提高一个企业的项目建设质量。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电力企业往往只注重工程的质量而忽略了管理制度。比如说,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只注重施工的工期,对细节的施工却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3.3 预防问题
企业在进行一项工程施工的时候没有先见性,对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没有合适的预防措施。比如:施工人员违规工作没有及时予以处理、设备损坏没有及时修检、施工方案错误没有及时调整等,这都是造成电力企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旦这些潜在的安全事故发生后,电力企业也会遭受不同程度的
危害。
3.4 责任问题
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缺乏高度的责任感是普遍的存在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施工者,大多数的施工人员凭借着自己有施工工作经验,而对安全规范忽略;管理者,在施工的过程中对自己应尽的义务没有做到,在施工指挥时没有按照安全生产指标进行。
3.5 工具问题
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很多工程的施工都需要用到大量的机械工具来完成施工,但是却没有注意到工具本身也给施工的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比如:输电线路在施工的时候需要架设小型的起重器和登高作业工具来完成施工,而对施工工具检测不到位可能会造成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
4 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策略
4.1 严格的规章制度
在针对规章制度的建立上,要结合“奖惩并行”的措施。对违规进行操作的人员要加大的处罚,并且在其思想上进行正确的引导;对操作规范的员工不仅要在精神上对其进行鼓舞,而且要在其物质上进行奖励,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对于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常见的电力故障要尽快采取科学的操作制度来加以施工。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问题;对策研究
一、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对于企业来讲,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它是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的必要途径。第二,它对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有长期有效的强化作用。第三,它是政府对企业实施安全生产分类指导和分层级监督管理的非常重要的依据。第四,它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知识不够、能力不足安全生产标准化具有系统化的特点,它要求有关人员具有相当的知识和能力,才能胜任这份工作。首先,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危险源辨识以及风险评价。但是,在国内众多的规模较小的企业中,特别是有一部分非高危行业的企业,它们的安全管理人员甚至不了解危险源是何物,更不用说对其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价了。
2.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缺乏足够的认识部分企业没有认识到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活动的重要性,因而在一些企业出现了员工工作态度不积极、员工主动性不强的现象,还有一部分企业甚至发生为了应付检查而造假的现象;有一些企业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这项工作应该由中介结构来完成,因而对中介机构过于依赖,由于相关人员工作不主动,且自身建设能力薄弱,因而标准化建设无法落实,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3.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缺乏浓厚的氛围安全标准化达标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它跟企业中的各个成员和部门息息相关。而在实际情况中,有一部分企业重要负责人觉得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仅仅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及成员有关,这样就会使安全生产部门和成员跟其他部门失去联系,出现安全管理部门单打独斗,而其他部门人员对安全管理漠不关心的现象。总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缺乏浓厚的氛围。
4.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实用性不强安全生产标准化这项工作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达标仅仅是标准化工作的开端。我们需要通过持续改进来开展标准化建设,从而有效改善安全绩效。在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活动中,最基本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岗位达标和企业达标以及专业达标。有一些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达标后出现了思想懈怠的现象,导致企业的生产现场管理水平和设备设施水平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降低,这样就使得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获得的成果难以继续保持和传承下去。通过对企业进行咨询和评审,可以发现,企业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一般存在下列方面的问题:(1)绝大部分的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要素内容很不全面,对于安全生产没有具体的目标、没有进行量化,对于安全生产目标的实施没有进行实时监测。(2)大多数非高危行业没有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只有很小一部分企业设立了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在大多数企业中,安全管理人员身兼多职,其主要负责人甚至没有获得该行业的安全管理资格证书。(3)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一般是通过各个部门各自申报安全生产资金,安全投入管理制度缺乏,因而难以做到专款专用,很容易出现各部门安全生产费用不足的现象。很多企业对于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没有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建立台账。(4)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管理方面的制度推行不力,对于教育培训缺乏完整的记录。比如,对于新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未能落实到三级,而且缺乏对承包商、供应商等外部人员的教育培训。
5.硬件设备设施安全隐患整改不彻底对于常见的事故隐患而言,大部分企业都能针对性、及时性地整改,而对于重大事故的隐患整改,企业往往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整改不到位、不彻底。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资金不足,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历史问题而整改难度大。这些因素都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开展有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问题解决方案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遵从政府的统一领导,接受安全管理部门的协调和督导,实现行业组织推动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落实。企业不仅需要追求质量第一,还要兼顾效率。通过制订政策和措施,促进各层级的相关单位和部门加强领导,设立专项经费,从而对达标创建工作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2.明确责任,全面推进将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落实到企业各部门,有关部门承担监管责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是相关安全生产许可的前提条件的意识,当然,还需要加强联合执法检查。
3.广泛宣传,加强培训国家颁布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全面推进全国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见》,这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必须学习的内容,企业应该不断地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多层次地宣传,进一步加强评审人员的培训和评审机构的建设。
4.规范评审,严格标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评定标准和管理办法,进一步落实评审机构的管理工作,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的考评,严格要求安全标准,明确达标的级别。
5.注重效率,保证质量加强监督管理,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根据有关要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对现场作业行为进行规范,定期排查治理安全隐患,进而提升生产管理的安全性。需要在各个部门和岗位开展全方位的达标创建活动,打好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从本质上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不仅要注重效率,还要保证质量和成效。
作者:孙燕红 单位: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
参考文献:
电信企业属于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建设,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既担负着国家通信的重要职责,又承担着普遍服务的责任和义务。这一点直接决定了电信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这是由电信企业的职能决定的。电信企业既担负着国家通信的重要职责,又承担着普遍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既是构成国家信息化的基础,又是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信企业的安全就是整个国家和整个社会的安全!
其次,电信企业的安全是全面保证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电信企业是国家信息传递的中枢,国家信息安全以及金融,保险等部门的生产经营无不都依赖和依托于电信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再次,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是电信企业自身生产经营和发展的根本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有稳定安全的生产环境,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最后,全面落实电信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不仅是对企业,对员工的一种责任,更是对国家,对社会的一种义务。
二、电信企业安全生产的特征
电信企业安全生产主要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多样性。影响电信企业安全生产的因素复杂,安全隐患事故更是多种多样,既有通常所说的消防安全,又有由通信网络、通信设备等因素引起的安全事故。
(二)、连带性。电信企业全程全网作业的特点表明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需要全网的协同配合,每一个电信企业都是这一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安全事故的出现,无疑会对这一网络中的其他企业形成连带影响,进而影响到全网的安全和效率。
(三)广义性。电信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安全生产含义的广泛性。电信企业的安全既包含一般意义上的消防安全因素,又包含有通信网络安全以及企业保密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四)经济性。电信企业的资产是国家的资产,努力使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的目标是电信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电信企业的特殊职能和特殊地位赋予了其开展安全生产的的特殊意义,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企业、对国家、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电信企业安全生产的落实
(一)、电信企业安全生产,抓制度落实是根本。
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的意义,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的安全意识。宏观上要加强对国家安全法,保密法,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和落实,微观上要认真执行企业制定的相关安全生产规程和业务操作流程,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落实制度必严,违反制度必究”,做到令行禁止。二是要将这些制度和措施落实贯彻到企业生产活动中去,把企业的安全生产纳入企业管理的议事日程,使企业安全生产与企业的经营工作同布置,同安排,同落实。三是按照“管理自主,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要求,与企业相关责任人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使企业安全生产权责明确,层层落实和层层管理。六是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将企业安全生产与个人绩效考核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企业员工对企业安全生产高度重视,使之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享其利,负其责。
(二)、电信企业安全生产,抓教育培训是途径。
隔行如隔山。企业安全生产的落实有赖于员工安全素质的提高。一是加强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员工保密教育,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观念,二是加强对员工消防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对企业员工进行消防知识,消防安全、消防器材、消防自救等方面系统的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技能。三要加强对消防安全单位的联系和交流,聘请他们对企业的安全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努力健全企业安全工作监督预警机制。四要利用局务公开宣传栏,自办小报等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对安全工作的宣传和引导,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案例分析讲解、参观教育等方式来促进企业落实安全工作。
(三)电信企业安全生产,抓队伍建设是关键。
一是根据企业实际组建一支素质过硬的企业业余消防队,按照“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严格要求,平时加强安全训练和实战演习,使企业安全生产防患于未然,。二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应多听听企业员工群众对企业安全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开展“我为安全献一策”的活动,集思广益,让全员参预企业安全生产,举行安全生产可行性建议竞赛活动,对有突出贡献的给予一定奖励,三是要在企业内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切忌走过场,走形式,虚张声势,通过树立安全生产典型事迹,巧妙运用榜样的表率作用的感染力量来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深入。
(四)、电信企业安全生产,抓硬件设施建设是基础。
一是努力加强消防设备和消防器材的配备,在企业的重要部门和重要地
电信企业安全生产之我见
点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二是加强对企业消防设备和消防器材的预检预修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消除。三是建立企业自动安全报警系统和企业安全集中监控中心,以科技的力量来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四是建立企业安全预警系统和应急方案,做到防患于未然,力争把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