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会教育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摘要:文章阐述了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含义和内容,分析了图书馆社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探讨了创新社会教育的原则,提出了创新实践的措施和方法。
社会教育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其教育内容随着图书馆功能的演进而逐渐强化和拓展。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图书馆传统的社会教育方法已经无法真正适应“没有围墙大学”的需要,在种种限制和困扰面前,图书馆要想保持以往的优势,不仅要把自身特有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还要在思想观念、规章制度、管理模式上坚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含义和内容
1.1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含义
“图书馆社会教育”的概念是现代化发展对图书馆做出教育职能的要求并逐渐普及的结果,它是从图书馆社会职能中分化而来的。一般情况下是指图书馆在丰富馆藏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对读者进行信息和知识的传播,使读者从中得到教育和启发,让读者的知识水平及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从而推动国家科教事业的发展。它的教育对象不受年龄、民族、社会阶层及文化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不仅教育对象广泛而且教育内容新颖、全面,教育形式个性化、灵活、多样,能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1.2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内容
1.2.1社会人文与思想道德教育。图书馆有着丰富的馆藏,它囊括了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化,用丰富多彩的声、文、图、像等形式对读者进行熏陶和感染,让读者在典籍里受到教育,提高自己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让读者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质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塑造和升华,这种深入灵魂的教育,陶冶着读者的思想情操,能够丰富读者的人生感悟、填充读者的精神世界、充实读者的人生体会,为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2.2科学技术与实用知识教育。图书馆是人类改造社会、改造自然、完善自身的见证者,它用多种形式保存着人类创造和积累的硕果,丰富的科学文化是图书馆践行科技教育职能的根本保证。图书馆与学校的教育模式相比,其科技教育更加自主、灵活,它能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兴趣为导师指导读者对知识进行研究和学习,让读者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图书馆还把科技融入日常生活中,不仅便于读者理解还有效地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科学的力量,并进一步激发读者对知识的渴求,达到普及文化教育的目的。1.2.3学习生活与休闲娱乐教育。与传统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知识教育相比,图书馆的社会教育更加注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生活质量,引导人们培养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让人们学会彼此同情、关心、宽容、尊重与信任的行为和意识,让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用强烈的生活责任感去迎接自己的每一天。
2图书馆社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2.1专业服务能力差
图书馆在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时,必须要用专业化的服务来迎接学科与专业化的挑战,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具备专业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就目前而言,我国具备专业化水准的图书馆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但总体水平也不是很高。定题服务、高级参考咨询服务、学科馆员、查新服务等还没有得到普遍开展,即使一些图书馆开展了定题服务也仅仅是简单问题简单化,不能解决一些高端复杂的问题,由于图书馆缺乏专业化的服务,一些资深用户无法实现自己走进图书馆的目的。图书馆不能为资深用户提供科研帮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在社会教育中应有的专业性和普及。
2.2馆员综合素养不高
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能否真正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①传统落后的理念无法赶上时代进步的速度,“人性化”“主动化”和“一切为了读者”的全新服务理念不能很好地贯彻到日常工作中。由于馆员素质水平的整体低下,工作时不能用主动、热情的态度为读者服务,在读者心中留下了不良的印象,读者无法认同图书馆员所提供的服务,有的甚至对馆员产生厌烦心理,致使利用图书馆的读者逐步减少。②图书馆员大多缺乏专业的知识素养,对新方法和新技术不能及时主动地学习和利用,不能快速地转变工作方法,阻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不能很好地实现。③馆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工作态度,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社会形象。
3图书馆社会教育方法的创新原则
3.1教育方法的层次性
普通受众之间层次的不同决定了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必须要有层次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制订不同的教育方法。在知识信息的传递过程中,要注意传递对象的不同需求,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教育的普及性和大众化。
3.2教育方法的有效性
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是否能够真正实现,要看知识信息的利用度是否最大化,是否对受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种有效性是衡量图书馆教育方法的基本体现。由于图书馆与读者地位的不相等,读者只是图书馆的知识传授对象,是被动的,在传递地点、时间及方式上都无法自主选择,但读者可以选择自己所要接受的内容,这就要求图书馆在策划传递知识之前做好调查,针对读者的知识需求进行知识的传递,实现传递与接收的有效统一,从而提高图书馆社会教育的有效性。
4图书馆社会教育方法的创新实践
4.1开展推广活动,丰富阅读形式
图书馆开展推广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改善图书馆的软、硬件基础设施。②为读者推荐一些积极向上的书籍,帮助读者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③举办有关图书的推广活动,充实公众的精神世界,提升国民素质,促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
4.2加强群众联系,利用网络服务
群众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根本,要想保持图书馆的地位不动摇就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从思想源头上重视群众。要通过多种手段使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指导人们正确高效地阅读,提高社会教育被接受的效率。和阶段性、短暂性的学历教育相比,社会教育具有长久性、终生性的特点,图书馆作为一个为群众提供免费的、非学历的教育机构,它的作用将会更加受到重视,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图书馆将通过社会教育提升公众的整体素质,推动我国现代化文明的发展。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力争实现服务群众和自身发展的双赢。目前情况下,图书馆应引进高科技服务手段为读者提供现代化、专业化的服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更加全面地引导读者进行阅读和学习。
5结语
要想真正实现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就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顺利无阻,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困难,把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从被群众忽视提升到公众注视的地位。当今时代下,图书馆和以前相比更具生命力和时代特征,践行社会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得到了适时更新,相信未来的图书馆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更专业、更科学的服务,其社会教育功能将得到更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杨晓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重建与服务创新刍议[J].图书馆,2013(6):6-8,20.
[2]房永壮.努力探索公共图书馆承载社会教育的新途径[J].才智,2013(2):193-194.
[3]王余光,郑丽芬.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回归:以经典阅读推广为途径[J].图书情报研究,2014(2):1-6.
[4]杨运雄,戴旭.社会转型期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公民意识构建[J].学理论,2014(17):110-111.
[5]刘亚玲.人文化成: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的理性回归[J].图书馆建设,2014(9):7-10.
摘 要:文章阐述了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含义和内容,分析了图书馆社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探讨了创新社会教育的原则,提出了创新实践的措施和方法。
社会教育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其教育内容随着图书馆功能的演进而逐渐强化和拓展。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图书馆传统的社会教育方法已经无法真正适应“没有围墙大学”的需要,在种种限制和困扰面前,图书馆要想保持以往的优势,不仅要把自身特有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还要在思想观念、规章制度、管理模式上坚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 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含义和内容
1.1 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含义
“图书馆社会教育”的概念是现代化发展对图书馆做出教育职能的要求并逐渐普及的结果,它是从图书馆社会职能中分化而来的。一般情况下是指图书馆在丰富馆藏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对读者进行信息和知识的传播,使读者从中得到教育和启发,让读者的知识水平及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从而推动国家科教事业的发展。它的教育对象不受年龄、民族、社会阶层及文化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不仅教育对象广泛而且教育内容新颖、全面,教育形式个性化、灵活、多样,能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1.2 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内容
1.2.1 社会人文与思想道德教育。图书馆有着丰富的馆藏,它囊括了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化,用丰富多彩的声、文、图、像等形式对读者进行熏陶和感染,让读者在典籍里受到教育,提高自己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让读者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质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塑造和升华,这种深入灵魂的教育,陶冶着读者的思想情操,能够丰富读者的人生感悟、填充读者的精神世界、充实读者的人生体会,为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2.2 科学技术与实用知识教育。图书馆是人类改造社会、改造自然、完善自身的见证者,它用多种形式保存着人类创造和积累的硕果,丰富的科学文化是图书馆践行科技教育职能的根本保证。图书馆与学校的教育模式相比,其科技教育更加自主、灵活,它能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兴趣为导师指导读者对知识进行研究和学习,让读者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图书馆还把科技融入日常生活中,不仅便于读者理解还有效地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科学的力量,并进一步激发读者对知识的渴求,达到普及文化教育的目的。
1.2.3 学习生活与休闲娱乐教育。与传统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知识教育相比,图书馆的社会教育更加注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生活质量,引导人们培养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让人们学会彼此同情、关心、宽容、尊重与信任的行为和意识,让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用强烈的生活责任感去迎接自己的每一天。
2 图书馆社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2.1 专业服务能力差
图书馆在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时,必须要用专业化的服务来迎接学科与专业化的挑战,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具备专业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就目前而言,我国具备专业化水准的图书馆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但总体水平也不是很高。定题服务、高级参考咨询服务、学科馆员、查新服务等还没有得到普遍开展,即使一些图书馆开展了定题服务也仅仅是简单问题简单化,不能解决一些高端复杂的问题,由于图书馆缺乏专业化的服务,一些资深用户无法实现自己走进图书馆的目的。图书馆不能为资深用户提供科研帮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在社会教育中应有的专业性和普及性功能。
2.2 馆员综合素养不高
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能否真正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①传统落后的理念无法赶上时代进步的速度,“人性化”“主动化”和“一切为了读者”的全新服务理念不能很好地贯彻到日常工作中。由于馆员素质水平的整体低下,工作时不能用主动、热情的态度为读者服务,在读者心中留下了不良的印象,读者无法认同图书馆员所提供的服务,有的甚至对馆员产生厌烦心理,致使利用图书馆的读者逐步减少。②图书馆员大多缺乏专业的知识素养,对新方法和新技术不能及时主动地学习和利用,不能快速地转变工作方法,阻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不能很好地实现。③馆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工作态度,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社会形象。
3 图书馆社会教育方法的创新原则
3.1 教育方法的层次性
普通受众之间层次的不同决定了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必须要有层次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制订不同的教育方法。在知识信息的传递过程中,要注意传递对象的不同需求,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教育的普及性和大众化。
3.2 教育方法的有效性
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是否能够真正实现,要看知识信息的利用度是否最大化,是否对受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种有效性是衡量图书馆教育方法的基本体现。由于图书馆与读者地位的不相等,读者只是图书馆的知识传授对象,是被动的,在传递地点、时间及方式上都无法自主选择,但读者可以选择自己所要接受的内容,这就要求图书馆在策划传递知识之前做好调查,针对读者的知识需求进行知识的传递,实现传递与接收的有效统一,从而提高图书馆社会教育的有效性。
徐志彬:图书馆社会教育方法的创新实践研究
4 图书馆社会教育方法的创新实践
4.1 开展推广活动,丰富阅读形式
图书馆开展推广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改善图书馆的软、硬件基础设施。②为读者推荐一些积极向上的书籍,帮助读者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③举办有关图书的推广活动,充实公众的精神世界,提升国民素质,促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
4.2 加强群众联系,利用网络服务
群众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根本,要想保持图书馆的地位不动摇就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从思想源头上重视群众。要通过多种手段使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指导人们正确高效地阅读,提高社会教育被接受的效率。和阶段性、短暂性的学历教育相比,社会教育具有长久性、终生性的特点,图书馆作为一个为群众提供免费的、非学历的教育机构,它的作用将会更加受到重视,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图书馆将通过社会教育提升公众的整体素质,推动我国现代化文明的发展。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力争实现服务群众和自身发展的双赢。目前情况下,图书馆应引进高科技服务手段为读者提供现代化、专业化的服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更加全面地引导读者进行阅读和学习。
5 结语
要想真正实现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就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顺利无阻,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困难,把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从被群众忽视提升到公众注视的地位。当今时代下,图书馆和以前相比更具生命力和时代特征,践行社会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得到了适时更新,相信未来的图书馆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更专业、更科学的服务,其社会教育功能将得到更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杨晓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重建与服务创新刍议[J].图书馆,2013(6):6-8,20.
[2] 房永壮.努力探索公共图书馆承载社会教育的新途径[J].才智,2013(2):193-194.
[3] 王余光,郑丽芬.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回归:以经典阅读推广为途径[J].图书情报研究,2014(2):1-6.
[4] 杨运雄,戴旭.社会转型期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公民意识构建[J].学理论,2014(17):110-111.
用,是其他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拟的。
【关键词】教育方法;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和组织实施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家庭、社区是幼儿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微观环境,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它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因此,多年来,我园一直以培养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为基本点,促之早日成为社会的人。我们积极尝试开发并整合园内外的教育资源,开展幼儿社会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一、亲近自然,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为幼儿社会认知提供了天然的场所。幼儿喜欢大自然,眷恋大自然,因为大自然中充满神奇的自然现象,所以大自然是他们最好的课堂。我们让幼儿多亲近自然,与大自然交朋友,去触摸、尝试、探索、发现和游戏,得到自由的体验,创造的乐趣。如春天里,我们带领幼儿畅游在黄灿灿的油菜花、粉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使其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花儿盛开的季节。夏天,我们带领幼儿去石门湖、森林公园,风儿轻拂柳枝,阵阵鸟语花香,孩子们被迷人风景所吸引,尽情嬉戏、玩耍,并与同伴分享着自己带的食物。秋天,我们带领孩子参观“闽西干”之首――连城地瓜干的制作过程,带领孩子走进金色的稻田,观看农民收割水稻的繁忙景象,幼儿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带领孩子去城郊观看展,孩子们来回穿梭于花的海洋之中,窃窃私语。带领幼儿去观赏根雕、集贸市场,挑选一些秋天的水果,供幼儿观赏,品尝。冬天,我们和孩子一起徜徉湖畔,眺望原野、流连山色,感受冬的诗情画意。幼儿尽情领略自然的丰富多彩,在认知自然的过程中,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草草木木的情感,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陶冶了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情。
二、走向社区,拓展空间,融入社会
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的人群的组合,是一定地域的社会关系结构。社区的基本要素有人口或以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为基础组成的人群、一定的地域、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地方乡土观念。显而易见,在社区里蕴藏了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多年来,我园充分利用社区中的人力、物质环境等教育资源,来拓展幼儿学习空间,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一)带领幼儿参观,发展认知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增强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我们利用户外散游、参观社区等机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设施。如居民小区、桥、书店、商场、银行、邮电局、农贸市场等常见社区机构。认知内部设施、工作人员及工作方法。孩子们在这些场所里,一个个都瞪圆了眼睛,在叽叽喳喳中达到了认知目的。老师轻松,幼儿开心。为了使幼儿对公共规则、集体规则等方面有所认识,我们带领幼儿观察热闹的马路,观察红绿灯和交警叔叔的辛勤劳动,使幼儿知道汽车和其他一些交通工具行驶都有特定的范围和特定的规则。我们人也一样,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二)利用实践活动,培养社会情感
我们利用生活中大量的自然真实的情境对幼儿进行社会情感的培养。同样也因地制宜地设计社区活动,为幼儿创造大量的实践机会,使其产生的社会情感得以巩固,并逐步内化,渗透到社会行为中去。如小班的社会活动《去同伴家做客》,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发带上一份礼物,来到同伴家,通过同伴热心的招待,与同伴家人的相互交流,赠送礼物,使幼儿明白了与人交往应用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大班社会活动《爱心传递》,使幼儿懂得人间自有真情在,懂得向亲人、同伴表达自己的爱心;中班社会活动《农民伯伯真辛苦》,我们带领幼儿走入田野,观看农民收割水稻的繁忙景象,鼓励幼儿帮助农民伯伯拾稻穗,孩子们飞舞在金色的农田之中,忙得不亦乐乎,从小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了他们热爱农民,从小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在助残日到来的时候,我们开展了《大哥哥大姐姐,我爱你》的教育活动,事先和特教学校联系,带领幼儿到特教学校,参观特殊儿童学习生活的场所,引导幼儿将自己省下来的零食送给大哥哥大姐姐,并为他们献上自己制作的小礼物,和他们一起表演节目,增强幼儿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三)挖掘人力资源,促进社会性发展
新《纲要》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我们充分挖掘社区中的人力资源,时常邀请他们来园配合开展教学活动,“现身说法”起到了教师不可代替的作用,幼儿乐意接受,促进了幼儿社会性发展。如:在开展《我长大了》的教育活动中,邀请小朋友的妈妈走入课堂,为小朋友讲述从胎儿、婴儿到现在的成长、发育过程,谈谈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妈妈们付出的辛劳,使幼儿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
三、吸引家长,形成合力,共同教育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要积极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社会教育内容可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共同实施,依靠家庭的影响和教化。
首先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提高家长对社会教育的认识,让家长明确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使他们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家园同步,协调一致,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我们还指导家长将社会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之中。每月利用班级飞信,告知家长本班社会教育的内容,介绍本班社会教育的实施情况,提出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及注意事项,让家长心中有数。
其次,我们开展介入式活动,邀请家长参与社会教育活动中来。让家长利用假日机会带孩子参观、游览,引导幼儿接触更多的社会环境。在社会文化节中,邀请家长来到课堂中向孩子介绍“民俗民风”,如民间的“游大龙”“走古事”等活动,丰富了幼儿的认知,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灿烂。同时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桥,参与到“各式各样的桥”活动中来,增进了幼儿对桥的认识,感受到了桥的文化魅力。“三八节”期间,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走入教室,向幼儿介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大班有位家长开设了灯具店,我们就和他联系,带领幼儿前去参观,由家长介绍灯具的种类、特点、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大大丰富了幼儿的知识面。
四、立足本位,因地制宜,促进发展
新《纲要》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开展以大带小的混龄活动
大班和小班幼儿结合成姐妹班。让小班和大班的幼儿相互认识,彼此熟悉,成为好朋友。外出散步,参观时他们“手拉手”,游戏时他们扮演爸爸妈妈和宝宝,穿梭在各个游戏角。“六一节”他们一起做彩带、剪窗花,一起布置教室。大班幼儿对弟弟妹妹无微不至的照顾,无疑为小班幼儿在以后的社会行为提供了良好的楷模,也提高了彼此的交往能力。
(二)开展富有意义的劳动实践
每班根据季节变化开设自然角,种植幼儿常见的花草、蔬菜,养殖小鱼、乌龟、小兔等,让幼儿轮流当小助手,给花卉、蔬菜浇水,并做好观察记录,从而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和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克服困难,体验快乐。
(三)开展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能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我们充分利用三大游戏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社会性角色,幼儿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到角色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责任、义务等。如幼儿在理发店扮演“理发师”、在小吃店扮演“厨师”等角色,初步了解了相应的职业规范,交往技能和协助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四)开展价值深远的节日教育
中国有很多充满浓郁风情的节日文化,每个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风俗习惯等内容都可以引导幼儿认识。中秋节组织幼儿一起听“嫦娥奔月”的故事,品尝月饼。元宵节开展猜灯谜活动。三月五日雷锋日,我们献爱心活动,师生一起为园内贫困学生捐资捐物。幼儿从中受到了关爱他人的教育。孩子们自己的节
关键词:创新;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素质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当前的小学品德和社会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小学品德建设。要切实、有效地创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必须从现阶段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真正突破小学素质教育教学的瓶颈。
一、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创新性的教学情境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创新性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更加活跃,更快更深入地接受知识。小学生更多的是利用各种感官接受信息,教师要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及学生接受知识的特性出发,循序渐进营造出和谐鲜活的课堂氛围,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充分互动交流、发表言论的机会。例如,在学习“我们的社区”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顺利进行与个人的辛勤劳动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建立和培养学生对他人付出的感恩之心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展示各行各业的劳动场景,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工作的辛苦之处;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比如扮演一名小老师,教其他的小朋友学习;扮演一位妈妈,照看其他的小朋友,在情境中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意识。并在此过程中询问学生的感受,多进行互动,了解学生的想法。例如向学生提问:我们的生活为什么少不了他们呢?我们要怎样向他们表达感激之情呢?学生通过思考会给出各式创新性的答案,如我们离不开警察叔叔,要给他们写去感谢信;离不开妈妈,要帮妈妈多做家务;离不开老师,要帮助老师减轻压力等,引导他们学会体谅和感恩他人的付出。在自由的氛围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插上想象的翅膀,创新性的想法也会层出不穷。
二、丰富教学内容,注重知行结合
品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将知识与道理教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身的学习生活中,知行结合,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教学以“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课时,教师在上课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些水资源匮乏地区水资源现状的纪录片,学生看到寸草不生的土地与骨瘦如柴的人时,会更深入地了解水资源与水资源匮乏的内涵。同时,规定学生一天只能使用一定量的水,模拟水资源匮乏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水资源匮乏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与行为习惯,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教会学生关水龙头要记得拧紧,循环利用生活用水,在看到其他的同学没有拧紧水龙头的时候提醒他们,在家里看到家人浪费水的时候提醒家人。教师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要鼓励,及时向他们表达“你做的真棒”,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
小学生缺乏社会经历,一些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根据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习特性,乐于施教,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才能有效实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的科技手段被应用到教育领域,这极大地方便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如多媒体的使用,使得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机勃勃。比如,在学习“我们的学校”时,教师就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向学生展示学校的演变过程,丰富、直观的图片自然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理解和接受起来会更加快速、容易。
四、教师积极鼓励
鼓励也是一种艺术,当然可以有所侧重,如语言鼓励、表情鼓励、动作鼓励等,只要学生接受,师生默契配合,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使课堂如沐春风。师生交流默契,课堂上充满会意的微笑,可以使学生思维积极,发言大胆、踊跃,学生自然百听不厌。当然还要加上适宜的评价,评价应是一根连缀学生的红线,通过评价牵线搭桥,连缀学习,对学习情境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我在带领学生学习“奔腾的江河”内容时,就试着让学生模拟自己当导游,向大家来介绍长江两岸的名胜古迹,在学生生动地介绍四川乐山大佛时,采用这样的评价:谢谢你带领大家参观了乐山大佛。在介绍长江入海口的城市上海时,又采用这样的评价:听了你的介绍,我真想去上海看一看。评价,应该是一束赏识学生的灵光,充满了关爱和呵护,真诚地赏识每一位学生,延伸了学习的热情,做到情动而辞发,使学习过程和谐一体,其乐融融。但要注意,评价语言不可单一,避免左一个右一个“你真棒”充斥课堂,极易造成学生听觉疲劳,应注意灵活多样,随机应变。注意新,学生就爱听、想听。
在小学的品德和社会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要求教育方法和形式充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式,延伸教学内容,让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并且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建立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评价学生的表现,与学生相互沟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的创新,切实达到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040-02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并未受到重视,经常会看到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教师讲解过知识后就让学生进行自习,或者写其他学科的作业。在很多学生的印象当中,品德与社会课就是一堂说教课,没有实际意义,考试的时候只要背题就可以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一直强调要提高学生的素养,培养学生的品质,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社会技能,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就是实现这一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1.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1.1 要依据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制定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要全面、完整地把握与落实目标,并根据具体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特别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防止把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变成单纯的知识课。
1.2 要符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实际,在确定目标时,要把课程标准的规定和教材中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学目标更具有针对性。
1.3 教学目标的表述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出层次性。基础性目标是要求全体学生必须掌握和达成的,同时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设置发展性的分层目标,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1.4 教学目标的落实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课前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准备,课后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他们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系统设计和组织;而课堂教学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主阵地。
2.顺应学生兴趣,注重师生互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处在新鲜认知阶段的小学生,对任何新的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我们可以以这门课程的特点为出发点,将每堂课中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找出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比如,在教《社会呼唤诚信》这一课时,先让学生读课本,去寻找我提出的一些问题的答案,例如:"什么是诚信"、"诚信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呢?"、"怎样才算具有诚信?"等。学生们带着我提出的问题,都全神贯注地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圈点,然后我会抽着一些同学进行提问,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对于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老师及时进行鼓励,学生们更加想表现自己以获得教师的鼓励,抓住学生想要表现的特点问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让同学们可以尽情地表现自己,在最后会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完善与总结。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当注重及时地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思想逐渐活跃,这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并且能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3.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只要教育的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真实的现实生活就会成为学生最好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在体验中学习。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目的性很强,要改变学生不良的态度和行为。为了提高这门课的有效性,就要让课本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每个小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并通过自己的认知、判断、评价建立良好的是非观念,知道什么是能够做的事,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我们通过让学生看一些视频或讲一些真实的故事,让学生讲出这些事情是否正确,换做是自己应该怎么做等。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优秀的品质和恶劣的品质有什么不同。同时还要让学生接触真实生活的鲜活事例,体验社会生活和将要经历的人生。之所以要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是因为品德与社会这门课对学生的一生有很大影响。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通过研究找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更好、更实际的品德与社会教育,为学生一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4.将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融入课堂
将多媒体课件融入课堂,可将教学内容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渲染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积极主动性。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冲破时空,多方位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比如,在《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学中,用课件真实呈现汽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状况及用动画课件拟人化地呈现汽车尾气中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得意忘形的嘴脸和声音,让学生直观地体验汽车尾气污染的严重性,激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解决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因此,我们应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对学生有效地激情、启思、明理、导行。
5.注意拓展教学空间
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应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我们教师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比如在教学《我爱我家》时,让学生搜集家人的相片,让学生回家问问爸爸妈妈的生日,看看家里的变化,想想是谁在辛勤的劳动,使学生明白自己是幸福的,家长是辛苦的,自己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并且努力学习。
6.结语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对于学生的素质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打破传统单一、乏味的教学模式,通过融合新方法和新理念,来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科目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拥有丰富知识和社会技能,具有高尚品质和情操的人,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福生.谈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J].学周刊,2014(29).
关键词:开放教育;社会工作专业;嵌入性模式;发展路径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社会各领域对于专业社会工作者需求量远超预期。以上海市为例,具有社会工作职业水平的社会工作者达到7384人(2015年3月上海市民政局统计数据),上海市取得各类社会工作职业资格人数比例仅为0.6‰,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者一般占总人口2‰以上的比例还有较大差距。但目前又面临专业人才总量少、综合素质不高、职业能力不强、缺乏专业认同感与职业认同感、薪酬吸引力不足等问题,这不仅造成供不应求的现状,同时,职业人才流失严重,使得社会工作职业发展处于瓶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方针,2015年,发展专业社会工作首次写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目前,就普通高校而言,多数本科和硕士毕业生流向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教育机构,而从事一线社会工作者的人数不到总人数的10%。但无论是在妇女、青少年、养老、医疗、禁毒,还是在社区矫正等特殊社会工作领域都需要一线社会工作者。开放教育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期望值相对偏低,从事一线社会工作能基本满足开放教育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职业需求。因此,开放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承担这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一、得以生存:职业分化与专业选择的偏好
上海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在全国都处于较领先地位。上海开放大学是一所优质的开放大学,下设30所分校。尽管不同分校专业开设不同,但笔者所选取的两所具有代表性的静安分校(核心城区)和崇明分校(郊区)均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同时尽管两所分校的运行机制不同,教学质量不同,但却遇到了相同的困境,社会工作专业招生人数呈现“断崖式”递减。在宏观社会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需求下,这种递减不符合常理。因此极为有必要对该专业的生存与发展进行详尽的探索与分析。就上海开放大学而言,总体生源在不断下降,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人数较少。一些分校已处于停招阶段,部分分校还在以小班化教学支撑专业发展。所以在谈“质量”的同时,也应看到“数量”。目前开放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正在处于生存边缘期。此外,频繁的跳槽以及专业知识不能满足学生职业要求,这些问题也在不断考验开放教育的专业设置能力。上海开放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是小专业,各分校平均每届人数不超过20人,甚至部分分校实行小班化教学,人数在12人左右。而与之相比,行政管理专业人数颇多,崇明分校平均每届人数在100人以上。此外,市中心部分分校社会工作专业处于停招状态,崇明分校也是每一年或者两年招一届学生,不能实现长效化。这样的专业人数悬殊,不得让人思考是什么因素造成专业之间人数差异如此巨大,是市场需求的原因,还是宣传力度不够,或是其他的因素。开放教育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具有较大的差异。而在专业选择方面,更多地表现出学生的职业背景和职业倾向性。笔者在对行政管理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新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开放教育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的最大差异在于开放教育学生多数具有职业背景,在专业选择方面具有职业的倾向性;而普通高校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主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学生本身的职业对于专业选择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中国正面临快速的社会转型期。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提出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中国正在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社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转化,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化,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化,从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化”[1]。异质的多样性社会结构也带来了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职业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据调查统计,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中已从事社会工作岗位的人员占到了近90%,大专非社会工作专业就读本科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数只占到10%。对于已从事社会工作岗位的人员而言,选择本科社会工作专业,更多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职业的延续,也是职业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大专非社会工作专业就读本科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往往处于社会“中下层”,通过学历教育,拿到相应的文凭,他们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期望值并不高,认为即使以后对口从事社会工作,也只是职业的一种过渡。一方面,如果从职业到专业完全对口,那么社会工作专业的生源极为有限,这就大大降低了社会工作专业生源的广度,将面临专业生存困难;另一方面,如果只为了单纯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的就读率,将一些盲目选择专业的学生吸纳进来,又使得以后的教学和就业进入窘境。社会工作专业在开放教育中生存并蓬勃发展起来,就必须摆脱“职后培训”、“剩余专业”的色彩,需大力宣传社会工作专业,让社会人员了解社会工作专业的广度和包容度,改变落后、陈旧的观念。英克尔斯在其名著《社会学是什么》中指出,学术界并不是一艘防水船,不是整整齐齐地分为几个单独的知识防水舱的。社会工作专业化是开放性的,社会工作应跳出狭隘的专业范畴,树立大专业的思想。当代的社会工作学者应是多学科复合型结构人才,其知识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管理学、医学、经济学、信息科学等。社会工作专业化不是要排除其他学科的知识,相反,越是专业的,就越是知识多样的[2]。从社会工作专业本身而言,就需要各类相关学科的融入,如果把其他专业拒之门外,势必会限制社会工作专业发展。
二、尊重与理解:广泛回应多元化的求学诉求
目前开放教育学生的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主要概括为三种诉求:利益诉求、心理诉求、价值诉求,这三种诉求有时会相互交叉。李景鹏教授认为,利益表达(即利益诉求)是人们对待利益问题的一系列态度和行为的总和[3]。笔者认为开放教育学生的利益诉求主要包括在处理自身与社会关系之间所体现出的对自身利益的实际感受及对外部组织(学校和社会)的表达。开放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利益诉求,必须关心学生的权利表达的需求、职业发展的需求。比如说:开放教育专门设立学生处,将学生权利表达的需求放在首位,规范他们的表达途径和表达方式,并将其需求予以满足,形成良性的行为主体间的互动。而调查发现,职业发展的需求尤为重要。自从有了社会分工,职业的发展更趋向于多样化,人们对于职业发展的需求也是各有不同。开放教育学生更多表现出的是物质性职业需求。希望通过在较短的时期内提升专业能力和学历,这一利益诉求表现得特别强烈。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多数已从事社会工作,如上所述,学生在开放教育就读是一种职业的延续,或者说是在职业方面进行继续社会化,学生们更多倾向于“培训式教育”。学历式教育与培训式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甚至是整个教学体系都有明显的差别。社会工作专业的学历式教育更强调系统性和基础性,课程设置时充分考虑这两个特征,所以,课程之间存在重复和交叉现象。学生们所倾向的“培训式教育”,其特点在于时间短,具有针对性。希望能用有限的时间将授课时间大大缩短,并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比如说:中级社会工作师的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社会工作实务相关课程的授课。中级社会工作师的考核直接与学生物质性职业需求相挂钩。如果无法满足学生们这一方面的利益诉求,那么开放教育的学历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开放教育学生的心理诉求表现出在心理上对某事的渴望和要求。比如说:被他人关注的心理需求,以及个体互动的需求。在非参与观察中发现,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出勤具有一定的规律。他们将在学校进行学习作为一种社会参与的行为,而且表现出一种集体的行动。频繁的个体间互动对于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同时也会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比如说,一方面能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另一方面又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教学环境。这种“联动作用”在开放教育教学中表现得极为明显。此外,开放教育的部分学生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没有很好地进行社会化,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通过良性的个体间互动能增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另一种求学诉求常常被忽略,即是价值诉求。“无论专业初生时其慈善的使命宣称和科学的使命宣称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张力,现今通过一个表述两者似乎达到了均可接受甚至尽皆满意的局面,这个表述就是‘助人自助’[4]。开放教育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能认知到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以助人为职业的专业,部分学生带有“利他主义”精神和职业追求选择社会工作专业。这种精神应该在开放教育教学中予以重视,并积极予以引导和强化于职业工作者的产生。罗伯特K默顿指出,专门职业必须具备三重性价值:求知(knowing)价值,即专门职业获取系统化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价值;实践(doing)价值,即专门职业具有的获取训练有素的能力和技术技巧的价值;第三重价值也是默顿所特别强调的是援助(helping)的价值,这是将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以服务他人为取向的职业价值。对这种援助价值的支持和确认就是利他主义规范的确立,默顿称之为“制度化的利他主义”[5]。社会工作专业的这种价值取向贯穿于学习和职业的始终,开放教育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培养关键在于专业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如何去重视和整合学生们这三种求学诉求,如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求学诉求,这是开放教育社会工作专业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服务制度、完整的内在组织结构、专业的教师队伍以及具有服务意识的合作团队。将利益诉求、心理诉求、价值诉求有机整合起来,有针对性的予以满足,才是开放教育社会工作生存发展的“命脉”。
三、本土化渗透:嵌入性模式的实践运用
开放教育之所以是培育成长社会工作专业的土壤,不外乎两个原因:第一,已有职业背景,即现已从事相关社会工作的学生急需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第二,已从事社会工作和将要从事社会工作的学生组成小群体,学校作为他们重要的社交场所,他们在情感方面的支持以及其他求学诉求得以满足。但是,在实际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也面临着这样一系列的问题。“社会工作”一词的宽泛应用,早已失去原有的社会工作专业化色彩,过度的本土化,使得社会工作者包括了专业类社会工作者之外,其他行政类的工作者比如社区工作者在现有的体制框架下也被认可为社会工作者,这在人才培养和学生职业发展中存在着冲突与矛盾。2011年,王思斌在《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一文中,在社会工作发展结构的意义上引入经济学中的“嵌入”概念。他认为本土社会工作实践是原生的,并且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专业社会工作只是弱小的后来者,所以就二者的基本关系来说,专业社会工作实际上是进入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的原有领地,前者嵌入后者之中[6]。这实质就是在说明原有行政性社会工作与外来专业性社会工作之间的关系。已有职业背景已从事行政社会工作的学生在接受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理论的同时,难免会产生一些排斥和反应。这种反应是一种结构性的、群体性的。他们在长期固化的体制框架下,很难摆脱行政化和官僚化的思维模式,更在短期内无法从管理手段转化为服务活动,甚至他们认为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是建立在没有经验和没有特定情境之下的,这给开放教育社会工作发展带来瓶颈。专业社会工作嵌入实际社会服务具有明显的“物理性”———这是一种外来物的进入。一种外来物要进入庞大的强势体系,需要亲和,这就是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努力[7]。开放教育社会工作专业发展需要进行这种本土化的努力,在教学和管理模式方面发生巨大转变。一方面,不排斥行政社会工作者参加专业学习,与之相反,而是通过专业宣传将他们吸引到社会工作专业学习中来;另一方面,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再过分强调“专业化”,一味地被专业化所替代,而是一种有机融合。笔者认为嵌入性模式就是两者相互融合的初始阶段。但与此同时,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嵌入性模式的优势在过去的几年的实践中已凸显出来,但弊端也在不断地暴露,这种本土化的努力在一定情况下显得没有张力,想要将行政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进一步的实现双向融合,还需要将最为核心的内容贯彻在开放教育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之中。
四、专业与职业:嵌入性模式格局的突围
关键词:幼儿;社会性;途径
一、幼儿社会性教育概述
目前,在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社会性方面的问题:如任性、依赖性强、胆小、自私及孤僻等,严重危害了独生子女的健康发展。如何利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环境,帮助幼儿克服成长中的不良方面,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是当今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的重要工作。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与教育研究表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其将来的社会交往、情绪情感、社会适应性、学业成绩、智力发展等因素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其实就是对幼儿进行如何做人的教育。
前几年,我国幼教工作者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基本精神以及幼儿心理发展的具体特点,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目标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目标的大致框架:一是自我系统的发展,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尊心和自我的价值感、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自制力与坚持性等。二是情绪情感的发展,包括一般情感状态、情绪情感的表达与控制、同情心、责任心、好奇心与兴趣。三是社会交往的发展,包括交往态度、交往能力(合作、轮流、遵守规则、解决冲突)、人际关系等。四是品德发展,包括爱周围的人、爱集体、爱祖国、礼貌、诚实、爱劳动等等。
二、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通过角色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基本活动。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集教、学、玩于一体,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道路,是通过实际行动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积极活动。幼儿与伙伴一起游戏,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的作用尤为明显。教师不能老是组织孩子上课、画画等,要创造条件让幼儿与小伙伴一起玩各种他们感兴趣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能逐渐学会理解他人,学会谦让、宽容、忍耐、克制,学会合作,提高交往能力,促进社会性发展,这实际上是为孩子们今后走向社会做准备。
角色游戏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重要途径,通过让幼儿扮演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让幼儿逐步了解社会上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行为规范、职业道德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能做到有礼貌,学会了热情为他人服务。而在游戏中诸如对角色分配、材料选择、情节发展等,幼儿因意见不合发生争吵,先让其自行协调,老师则往正确的方向引导。
2.开展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就是让幼儿走人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其目的是不仅能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而且能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从中获得对社会的感性经验,而社会交往能力,是人的社会性当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指的是人在与别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运用口头语言、身体语言、情绪和认识等方面的能力。如:与人说话时音量是否适中,与别人交谈时眼睛要注视对方,不打断别人的话等等。蒙台梭瑞的教育方式就是让幼儿天天生活在社会交往的气氛里。如与别人合作完成工作,观看别人的工作,给别人提供帮助,遇到困难请求帮助,和别人一块聊天、一起分享零食等等。
3.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幼儿的生存能力
培养幼儿的生存能力是社会性教育的必修课。在日本,幼儿园是非常重视幼儿生存能力的培养的,他们的孩子经常参加游泳班、体育俱乐部等体育类项目,相比于北京、上海孩子的绘画班,日本的孩子学到了很多的生存技巧。所以他们能更好的保护自己,而我们的孩子跌了不会自己爬起来,懂得照顾自己,有起码的自理能力。如天还未冷,们的家长就使劲给孩子添加衣服,幼儿园不小心摔跤,家长不是找园长老师论理,就是心疼地哭。由于过分宠爱,养成了一些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
4.将社会化教育融入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挫败感的原因;心理教育;毕业不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81-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走进大学的校门接受高等教育,但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那就是很多的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往往由于很多方面的因素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从而形成“毕业不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只是出现在一些专科类院校,就连本科类院校和硕士类学生之间都存在,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大学生的教育我们不能只停步在知识教育的层面,还要加深对他们的心理教育。首先我们来分析大学生踏入社会为什么会出现“毕业不就业”的现象。
一、社会压力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对现如今社会最好的描述。现代大学生在学校里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他们意识不到现如今社会的这种生存状态,这种状态是与他们接受的正面教育相违背的,对于社会上出现的、铺张浪费以及不公平竞争的现象他们无力改变,因此对于他们来说,面对这样的社会他们就会出现挫折感,这种感觉是不同于在学校得到老师差评的那种感觉相抗衡的。这种感觉给信心满满、怀抱着一腔热血、打算大干一场的大学生形成了一堵无形的障碍墙,使他们开始退缩,从而出现两种现象:一是继续深造;二是躲避社会,选择不就业。
二、就业压力
很多学生在高中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原因都是为了今后能够有一个好的就业平台,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现实往往比较残酷。据目前的形势来看,大学生在毕业时就已经失业了,他们对于就业有着无法克服的障碍,当受到一件事情干扰的时候就容易对就业产生挫折感。我们知道目前就业问题不仅只是受学校关心,还成为了社会上最关注的重要问题,按照社会的分工来说,这种就业挫折感应该不会在优秀的大学生中出现,但是由于现代大学生都存在着眼高手低的问题,他们认为自己可以胜任一些高薪、高挑战的职位并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对于公司来说,很少有公司愿意将这些高薪、高挑战的职位交给这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这就形成了大学生对就业期望值与现实产生了很大的差距的局面,因此就会出现挫折感从而产生就业的压力。
三、自身因素
自身的因素其实也成为了阻碍大学生踏进社会的一个障碍。
首先是性格的不完善。在学生毕业选择进入社会之后,紧跟而来的就是就业、择偶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感,造成心理偏差,产生孤僻、以自我为中心或是极度的爱炫耀的扭曲心理,从而使他们交不到真正的朋友、不愿与人交谈或是以伤害别人自尊为乐趣,这都是性格不完善的表现。
其次就是适应能力差。社会和学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群体组织,公司选择人才的标准也千差万别,这就造成了在校高材生找不到理想工作,而那些学习一般甚至学习差的学生找到很好的工作,从而产生压力和心理不平衡。这种现象在社会上是很常见的,高材生在校期间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学习方面,而忽略了自身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公司选择就业人才的时候只是把学习作为了一个参考,更注重的还是综合素质,因此很多的高材生都因为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从而产生焦虑和烦躁的心理。
再次就是自我期望过高。这种期望值高的因素主要产生在学校里,很多的学生在校的学习能力、办事能力等都很好并且经常得到老师的赞誉,从而就对自身有了很高的期待值,认为毕业之后自己可以像在学校里一样也是一个佼佼者。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公司会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员工的岗位,而那些期望值过高认为会被公司重视的学生却只得到了很普通的岗位,这时他们就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这种落差就是由于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一旦学生心态不好,自身无法调整的时候,就会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无法适应这种巨大的落差就会出现频繁跳槽,做什么都无所谓的心理。
面对如此多的挫折感,对于我们教育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那么如何应对学生出现的这种心理挫折感,怎样让他们正视这些问题就成了我们心理教育的重点。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如若这种心理问题处理不当,那么对于今后所产生的后果是无法估计的。
四、改善环境
社会这种复杂的风气和环境我们个人无能为力,只能寄希望于政府,政府应该加大管理的力度,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即将毕业或者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我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环境对于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因此社会要健全制度,努力去改善社会的不良之风,让那些老人倒了没人敢扶的不良现象得到缓解,为大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健康的、有良好道德的社会环境。
五、健全心理教育
对于社会的大环境我们个人能做的微乎其微,因此我们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
首先就要完善他们的性格。各个高校要开展心理教育咨询室,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以提高他们对于社会的抗挫折能力。心理咨询室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让学生有倾诉的地方,只有将内心的不满或者其他消极影响诉诸出来,并加以正确的心理疏导,才能够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其次改善教育模式。高效的教育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学校的管制机构要充分地协调好日常的工作,善于发现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所出现的挫折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减少挫折感带来的危害,增加挫折感带来的积极效应。
同时还要注重学生适应能力和自身调控能力的培养,不断地加强社会和学校的沟通,做到两者的无缝连接,使学生尽可能地减少挫折感的产生。
六、加强合作
前面我们说的社会与学校做到无缝连接就是在校期间高校要多与企业联合,给学生实习的机会,或者在学校进行应聘教育,帮助学生在走出校门的时候能够应对各个公司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的应对方案,这样不仅加大了学生走进社会的信心,还帮助企业选择专业方面的人才,这是一个三方赢利的办法。既帮助了学生走出那种刚进去社会的心理压力,又帮助学校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帮助了企业招聘到专业人才。
这种面对社会的无力挫折感其实普遍存在,对于这种心理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为了帮助学生适应这个社会,对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对于学生来说,只要调整好心态,用正确的眼光看待这个社会,那么他必定能够生存下来。
参考文献:
[1]刘晓明,杨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认知.训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 视角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03-01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很多专业、研究学者和教师依据理论观念和应用案例的研究与分析对大学英语改革工作进行了有效的研究与分析。现阶段,很多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依据多种教学理念进行引导,促使教师逐渐从教向学转换,从而解决大学英语教学课堂质量较低的问题。
一、社会语言学的发展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语言学是一门较为信心的学科,最先出现在美国,主要是研究语言的社会意义和差异性。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一个国家或是区域的语言情况,例如双语言或是多种语言等。第二,语言的多样化,例如方言和标准化的构成和社会特点。第三,对不同语言和其社会效应的评价。第四,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原因引起的语言变化形式。
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的经济和文化也得到了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有效的英语交流能力在跨文化交流中占据着一定地位。但是受到以往教学工作的影响,同时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身的观点,促使学生在进行英语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三、社会语言学和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与语言学是有一定联系的,语言学是英语教学的根本教学。在语言学的分化中,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对英语教学来说有一定的影响意义,其中交流教学的方案展现了应用语言学的思想,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关社会文化展示了社会语言学的观念,语篇分析的教学方案是语用学的展现。社会语言学注重语言的社会意义和应用效果,研究在社会环境中语言应用的原因、方案以及规律。其不但研究了语言的根本还注重语言的社会应用。总的来说,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的一种形式,语言的应用形式是社会语言学习的中心。
四、社会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一)了解中英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交流能力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说出和做出符合其发展的语言、动作等,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不重视文化差异的教学,导致学生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很多问题,例如语法应用错误;应用禁忌语言;对文化产生错误的理解等。伴随着国内外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促使英语成为重要的交流形式。若是人们不了解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那么进行的交流是没有效果的。因此,在实际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依据词汇、单词、语法等教学知识进行学习,还需要结合相应的文化知识进行语言教学工作,从而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知识。
(二)重视语篇教学
社会语言学主要是语言的交流单位,不是语法单位。语言的交流能力不单单是一个孤独的句子或是单词,而是整体语篇。依据以往的语言教学来说,语篇可以分为句子、单词等,交流能力却没有人重视,但是很多语言现象只有依据语法知识进行讲解,例如人们在平常说话中的语法有很多不符合语法的标准和规定,但却实际存在于社会中。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学生主要是学习句子、单词、发音以及意义等,但是没有注重掌握整体文章的语言结构,这些问题主要是依据语篇教学进行获取。语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注重语言的交流能力,以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应用社会语言学理论知识,同时教师和学生不但可以了解语言的形式和意义,还可以感受语言文化中体现的社会文化内涵。
(三)对教师的要求
依据上述的问题,教师需要转换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现阶段的教学方案是否符合当前的教学方案。选择新式的教学方案需要依据提升学生语言交流能力为目标,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实施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为学生创造有效的交流空间,他们需要依据课堂环境提升自身的语言交流能力,因此单词、音标等不再是英语教学课堂中的重要教学内容,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下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依据实际教学情境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案,以此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实施的过程中,要想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需要重视语言环境的影响因素,提升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建设工作,从而为学生创造优质的学习环境,从而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在是小于英语语言环境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课堂内外的需求,从虚拟到现实都需要提供有效的英语语言接触和应用机遇,特别是应用英语的时候。依据这些努力,结合实际教学方案的改革,有助于提升教学课堂质量,从而有效的解决大学英语教学问题,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 社会学方法论 实证主义 整体主义 个体主义 价值中立
中图分类号:C91-06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理论研究是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最为核心的任务,正如著名社会学学者马尔科姆・沃特斯所说,“社会学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毫无疑问属于一门学科,原因有两二:其一是它具有一个被广泛公认的理论传统;二是它在方法论上有一种严肃的态度,即以精密的方法论来指导研究。”①方法论研究服务于理论研究,对于基本的方法论问题的思考是社会学理论建构的先决条件。另外,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独立性存在的诉求会一直迫使它去开拓、去关注新的领域,如何去发现新的领域,如何在这些必将被相关学科竞相染指的领域实现社会学的作为,这无疑需要社会学方法论上的创新。创新既然是作为对过去的某种背离,那么首先就需要廓清先前的社会学方法论,而这一廓清更是不可避免的要从其源头着手。社会学方法论滥觞于迪尔凯姆与韦伯对于社会学方法论的自觉思考。本文尝试从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研究的逻辑起点三个方面对二人的社会学方法论研究进行比较,以期获得对社会学方法论的新认识。
1 相关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大陆社会学逐渐恢复后,开始有学者对韦伯社会学方法论思想进行探讨,成果显著。李建立从社会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两个方面对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进行了评述。他认为,韦伯的方法论及其理论,充斥着实证主义和反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反自然主义、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矛盾,这些矛盾都有其社会环境和哲学方法论、认识论的渊源。②侯钧生从“价值关联”和“价值中立”这两个概念入手,分析了韦伯的价值思想。他指出,韦伯的“价值关联”和“价值中立”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同时并存的两个方法论原则,它们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二者异曲同工,目的都是要求研究者将“形而上学”和世界观的认识从科学活动与科学结论中清除出去,从而保证科学研究的客观性。③覃方明从科学哲学和语言哲学的理论视角对社会学方法论二元对立状况做出澄清。他认为“传统上被认为构成了社会学方法论之根本对立的方法论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间的对立只在发现的层面上存在,而在验证的逻辑层面上消失。因此,两者间不存在本质的对立。而理解的方法与实证的方法则在验证的逻辑上分别对应于本质上不同的方式,它们之间的对立才是根本性的。”④上述社会学方法论研究都有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但大多局限于“就方法论而方法论”,而近些年,中国国内学者对于社会学方法论论述很少。
2 社会学方法论比较
2.1 社会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虽然迪尔凯姆受到德国和英国社会思想的强烈影响,但是正如塔尔科特・帕森斯所说,迪尔凯姆思想“绝大部分源于法国学术史”。在法国学术历史中,迪尔凯姆思想的主要来源是启蒙主义传统,尤其是卢梭和孟德斯鸠的思想。卢梭关于“共同意志”的概念以及他对社会现象和心理学现象的划分,孟德斯鸠的社会整体论观点,在迪尔凯姆学说中的影响巨大。但是对于迪尔凯姆思想影响最大的还是孔德和圣西门,迪尔凯姆本人亦多次强调自己是孔德和圣西门所开创的思想的继承人。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先驱还没有社会学方法论自觉,即使伟大如斯宾塞者,在他的全部著作中也没有一处谈到方法论问题,而穆勒在这个问题上虽然花费了很多时间,但也不过是用自己的辩证法将孔德已经说过的东西筛选了一遍而已,只有孔德在这个问题上有独创而重要的研究。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信奉方法论的一元论假定,即自然科学的逻辑、方法和程序也同样适合于对人和社会的研究。面对来自仰慕和攻讦者加之于他的各种头衔包括实证主义社会学大师,迪尔凯姆本人申明他唯一能接受的称号是理性主义者,他的主要目的在于把科学的理性主义扩展到人们的行为中去,即让人们看到,把人们过去的行为还原为某种因果关系,再经过理性的加工,就可以使这种因果关系成为人们未来行为的准则。
韦伯对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有关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差异的方法论讨论的影响。这些讨论在德国始自康德时期,19世纪再度活跃。康德认为,人作为文化领域和历史领域中积极的、有目的的、自由的行动者,是不能用适用于研究自然的那种分析和概括的方法去研究的。人的头脑和头脑的创造物是不遵循自然法则的。应用于人文科学的分析方法必须是特殊化而非一般化的。它们必须限于以移情方式去揣摸单个的历史行动者行动的动机,努力用直觉去把握全部文化整体。⑤不难看出,韦伯“理解”方法正是源于这一传统。
与韦伯同时代的三位重要德国学者对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产生了中重要的影响,他们分别是狄尔泰、温德尔班以及李凯尔特。德国反实证主义先驱狄尔泰从科学分类入手吹响了向实证主义发起战争的号角。狄尔泰认为,科学当区别为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事件的进程,而精神科学则是研究追求一定目的的人的自由活动,研究社会文化现象。他认为,尽管对于人的研究也要遵循所有科学共同的思想步骤和方法,但是如果不使用能与自然科学方法相区别开来的理解方法,则对于人的研究就不可能达到其研究的目的。德国弗赖堡学派的创始人温德尔班,继承了狄尔泰反实证主义的传统,批判了实证主义方法论上的自然主义取向。他认为,近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实证主义万物齐一论的偏见,它无视个别认识领域里的自主性,意图使对于一切对象的理解都服从于一种方法的驱使,因而造成了不少差错。弗赖堡学派的另一位重要代表李凯尔特,三人之中,他的思想在更多方面对韦伯产生了影响。李凯尔特吸取了狄尔泰、温德尔班的基本观点,同样从科学分类入手,不同的是他采取的是从逻辑方法论角度,通过分析概念发生的不同途径来把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韦伯汲取了李凯尔特“价值关联”思想,李凯尔特在《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一书中明确指出,价值关联是文化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在他看来,研究者只有运用自己的价值立场去考察被研究的经验现实,才有可能真正揭示出经验现实的本质特征和它存在的真正意义。韦伯同意并发展了李凯尔特的这一说法。
2.2 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
迪尔凯姆认为,个人生活和集体生活的各种事实在程度上具有质的不同。在迪尔凯姆看来,“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的这一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但他承认个人是社会的唯一的能动成分。迪尔凯姆主动地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一原理运用在了社会学领域,主张从社会结构方面来解释社会现象,认为必须用一种社会事实去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然而,我们不能因此断言迪尔凯姆忽视社会个体。在迪尔凯姆学术生涯的后期,他转向了对宗教的研究,这一转向并非仅是学术兴趣使然,而是迪尔凯姆强烈的现实关怀、对人的关怀的必然结果。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这本著作的导言部分,迪尔凯姆指出,“社会学的主旨,并不仅仅在于了解和重建业已消逝的各种文明形式。相反,同所有实证科学一样,他所要解释的是与我们近在咫尺,从而能够对我们的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的现实的实在:这个实在就是人。更确切地说,就是今天的人,因为这才是我们最想要了解的东西。”⑥迪尔凯姆也明确地指出,他之所以选择研究非常古老的宗教,是因为它似乎更便于我们展示出人性的本质、永恒的方面。
韦伯认为现实的总是个别的,社会现实是由独特的、无限可分的事件构成,那些事件本身却有没有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由认知主体和评价主体的活动产生的。在他看来,社会现实从根本上讲是由人的有意的社会行动构成的,理解的基本单位只能是个人及其行动。至于说诸如国家、民族、团体这些常见于韦伯政治社会学中的概念,在韦伯看来不过是“一定类型的人类相互作用”的标志。而且出于理解的目的,这些概念必须得转化成为可理解的个人或群体参与的社会行动。显然,韦伯社会学方法论是一种个体主义取向。
所以说,所谓的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对立,存在于迪尔凯姆试图从社会事实去了解现实的人,而韦伯则径直地选择从有意义的社会行动出发。这种对立也完全在二人社会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上可说。
2.3 社会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迪尔凯姆一生努力建立科学的社会学,他认为,这门后发的社会科学要被认可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性。“一门科学只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才能让人视为达到了最后的独立,因为只有其他学科没有研究的那类事实成为它的研究对象时,它才有理由独立存在。”⑦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这本重要著作中,迪尔凯姆为社会学确立了有别于心理学、哲学、生理学及其他学科的独立研究对象:社会事实。“这类事实是由存在于个人之身外,但又具有使个人不能不服从的强制力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构成。”⑧迪尔凯姆是这样定义“社会事实”这一概念的,“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表现如何,都叫社会事实。”⑨迪尔凯姆强调,社会事实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社会事实的客观实在性,迪尔凯姆也一再表明关于社会事实的客观实在性的观点是全部社会学的出发点。二是超越个体的强制性。
“社会学是一门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并对其进程与结果进行因果说明的科学”。⑩显然,较之迪尔凯姆将社会学分析的对象确定为社会事实,韦伯选择的是社会行动。韦伯对社会行动给出了这样的界定:“我们谈到‘行动’时,指的是行动中的个人给他的表现附加了某种主观意义――不管那是明显的还是隐蔽的、是被忽略还是被默认的意义。“社会”行动则是指,该行动的主观意义还顾及到了他人的表现,并据此作为行动进程的取向”。 韦伯强调了社会行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行动者赋予其行动以目的和意义;二是行动者的行为必须关涉他人。
在韦伯看来,社会现实不过是由人的有意义的社会行动构成的。因此,理解的基本单位只能是社会行动。在韦伯那里,社会学是一门理解社会行动的科学,理解意味着把握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对于主观意义的理解迫使韦伯在类型学上做出了思考,较之帕累托的逻辑行为与非逻辑行为,韦伯区分了四种行为类型:有目的的理;有价值的理;富有感情的或充满激情的行为及习惯的行为。显然,这种区分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而是出于分析考虑的一种安排。
3 总结
中国社会学界对于迪尔凯姆与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方法论整体主义与方法论个体主义的二元对立的认识。将迪尔凯姆与韦伯划分为以上两大阵营的对立,不过是后来人“类型学思维”的流弊。我们不加反思地接受了这样的一种认识,并在这一认识框架内去解读迪尔凯姆与韦伯,这样就已经先在的决定了我们对二人的认识难以做到公允,也局限了我们对于社会学方法论的认识,更遏制了社会学方法论的创新。社会学方法论创新的诉求需要中国社会学研究必须要跳出西方思维。梁漱溟先生曾指出过,“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早熟,早熟不是真熟,而只是露了一个头,出现一点影子。(中国)人对自然的认识、利用还没有走到高处、深处就拐了弯,拐到了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的问题上来。” 因此,可以尝试从中国文化深处寻找社会学方法论创新资源。
注释
① 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杨善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② 李建立.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1994(4).
③ 侯钧生.“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评M・韦伯社会学的价值思想[J].社会学研究,1995(3).
④ 覃方明.社会学方法论新探(上)――科学哲学与语言哲学的理论视角[J].社会学研究,1998(2).
⑤ 刘易斯・A・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M].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267.
⑥ 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⑦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关键词]策略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点出了学习愉悦的重要性。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应该重视让学生“好之”、“乐之”的手段、方式,适应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愉悦中真正受到高尚的情操、可贵的品格等熏陶,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综合素养,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我们认为:要让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感到愉悦,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开展多角度、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从而使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一、巧借多媒体,促学生体悟
现代教学媒体显现出多元化趋势,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容量大的强势优点,巧借“东风”――多媒体技术,使平实的内容立体化,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多方位地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趣味盎然,在愉悦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正面说理,又有反而教训;既有校园内容,又有家庭生活内容和社会广角内容;既有辨别是非的讨论,又有体验生活的实践;既有身边的凡人小事,又有名家的典范等等。这些具体事例和现象,该如何上升为一种道德观念的认识,并理解和同化呢?巧借多媒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四年级(上)的第一单元《成长的脚步》“我该不该这样做”一节中,教材由“评议箱”、“回音壁”及“知识角”三部分内容组成。如果我们就书中内容进行单调地讲解,其效果显然是收效甚微。如果我们把这三部分内容进行形象化、立体化的多媒体教学,效果就会甚佳。像“评议箱”中的“去网吧”的教学内容,通过现实生活的真实事例制作成“网吧的故事”,来诱发学生的思考、探究和评议,易形成鲜明的是非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像“知识角”介绍拒绝的几种方法,学生虽然易于了解拒绝的方法,但在头脑中并不能留下深刻印象,并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分清场景去具体应用,教师通过制作“拒绝的故事”的课件,让学生在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件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学会在不同场景中正确运用,从而达到教学中的“分清是非、学会拒绝”的目标。
二、妙设场景,让学生参与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心理特征为出发点,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形成学生良好品德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为目标的综合课程,这一课程的性质决定着教师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心理特征,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要巧妙设置一些根据教学内容而开展活动的场景,让学生在愉快或忧虑、紧张或放松的学习气氛中受到教育,得到良好道德情操的熏陶。
(一)活动内容要有适当难度
在活动场景中,只有学生能感受到、观察到值得探究的现象,才能与内心世界发生相互作用。所以教师在设置时要有活动目的“隐蔽性”,要让学生有想像,发挥的空间,有质疑、解疑的时间,不能让学生“一眼看穿”,否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会造成流于形式的不良后果。
(二)场景形式多样化
道德情操的陶冶、增强社会活动的应变能力是我们教学的重点,这需要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索和拓展。采用学生适于接受,乐于接受的多样化场景形式,让学生能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获得体验和教育。
在设置场景多样化中,要注重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注重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作用,去观察、去体验、去感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生理上的愉快,在愉悦的场景中得到情操的陶冶,得到知识的增长。
(三)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
在设置场景时要重视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正确处理参与过程与参与结果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活动中,学生面对不同场景,会产生不同情感,正因为有着不同情感的产生、深化,才会不断地丰富学生的情感观、价值观,才会逐步健康地成长。
三、突围“圈子”,让学生实践社会
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健全人格的养成,不仅要靠校园环境(如校园文化等)的熏陶,而且要靠社会环境来促进和催化。据调查:中小学生的品德随着年龄增长,年级增高反而呈下降趋势,如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孝敬父母、勤劳俭仆、文明生活等观念逐年递减;热爱祖国、遵守公德等观念多量递减。其原因有:学生自身原因、学校教育原因、家庭教育原因、社会方面原因等。但我们不难发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是紧密相关,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的。因此,在开展《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时,我们不仅仅在课堂上、在校园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我们更应该让学生或带领学生突破校园生活的“圈子”,走进社会,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系列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长起来。
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探究社会、理解社会、适应社会。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活动的艰辛与愉悦,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道德品质。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做社会生活中道德规范的“小模范”。
关键词:社会化;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100-01
一、社会化钢琴教学的目标
初涉钢琴艺术的学童及家长,大多对学琴的目的及目标简单而功利,教师首先要为他们指明方向。
(一)目标是宏观规划
一个对音乐懵懵懂懂的孩子被钢琴所吸引,如何把他们“领进门”,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钢琴启蒙”首要问题。
多数学童家长把学音乐当成获取利益的工具:导致急求速成。
笔者从事少儿钢琴教学二十余年,遇到过形形的“为加分”、“求证书”、“奔成名”的琴童家长,经历过最初的焦虑、急躁、施压、疏导、困惑和徘徊、思考,摸索出一个思路:针对孩子(家长)目的和期望值,做出合适的宏观规划,制定出适合“这一个”孩子的教学目标。
教师和家长要在宏观目标取得共识:钢琴是一门专业,是艺术技能,想让孩子心灵与之相融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可能一蹴而就。孩子通过学习掌握钢琴演奏技能,可以学会诠释心中的音乐、抒发心中的美,塑造美好心灵。如果孩子能有一个很好的音乐环境,对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拓展创造思维、提升自信心有着重要作用。
这是社会化钢琴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既是学习钢琴的宏观规划,又是实现理想的终极目标。
(二)如何实现既定目标
院校钢琴教学目标有规范的大纲,社会化教学没有教学目标的硬性规定,因此,教师第一次接待孩子求学钢琴时,在宏观规划统一认识后,为孩子制定阶段目标。例如,在可以预见的时间段学会视谱,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和弹奏方法,完成《钢琴初级教程》规定的基本乐曲,让孩子小有收获,家长能看到效果,可以增强继续学习的动力。
学习的不同阶段,组织相互观摩或上网观摩钢琴家的演奏,聆听音乐会。这既可提升孩子学琴兴趣,找到不同阶段的学习榜样。
社会化钢琴学童的出路:一是输送到专业艺术(师范)院校,一是作为个人修养渗透到今后的人生感悟中。但无论哪条路,无论水平高低,孩子的音乐技能,都应该没有瑕疵。
二、社会化钢琴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消除陌生感 增强自信心
消除陌生感的过程是孩子对钢琴产生浓厚兴趣的过程。孩子第一次被家长领过来与老师见面,难免有些陌生。最好先通过聊天与孩子拉近距离,感到这位老师很可亲,消除孩子在陌生环境中的紧张和局促,消除陌生的心理隔阂。
孩子第一次面对钢琴,有临近的,也有无所措的陌生感。先不要急于讲课,而是由老师演奏几段孩子熟悉的小曲,然后让孩子试弹几下,顺势帮助纠正坐姿、手型、指法等。
注意爱护孩子的自尊心。社会化钢琴教学的特殊性之一是孩子都不识谱,陪同的家长也大多不懂五线谱。注意培养孩子在读谱时判断对错的能力,对孩子读谱要多鼓励少批评。尤其是对五六岁的幼儿琴童,不要一弹错音就迅速指出,把纠错机会留给孩子。如果孩子没有发现错误,可以让其重复一下刚才的段落,提醒其注意有无错音如果孩子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一定要表扬。不要责备,责备越多孩子越容易失去信心,抓住机会表扬,有助于孩子提高识谱和指法的正确率。日积月累,坚持下去,孩子就会养成好的习惯,不管在哪里练琴,形成独立判断对错的能力。
孩子消除了陌生感,掌握了正确读谱能力,就可以大大提高其在家练琴的正确率,从而提高演奏能力。
(二)传授正确的弹奏方法
把正确的方法再传授给孩子,是迅速提高演奏能力的基本保证,犹如高楼之基,不可忽视。
用什么方法为他们打好基础,涉及到他们将来能否与院校教育接续。退一步讲,无论是否从事钢琴专业,即便是自娱自乐,也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
手指训练是第一步。钢琴业界专家多强调手指力度要通过高抬指训练,这无可非议。问题是,社会上师资能力参差不齐,求学的孩子学音乐的天分不同,指导老师在缺乏经验及能力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强调高抬指,要求十个手指抬成某种标准,容易误读高抬指的真正内涵,把抬和落分解为两个动作,太小的孩子不易理解。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实践类小学课程,学生在学习这一课程时,不仅可以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指引,还可以了解、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所以,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时,应该深入研究教材,掌握教学核心内容,联系日常生活,拓展课堂教学,增加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如此才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深入研究教材,掌握教学核心内容
小学教师在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时,应该明确教材是课程教学指导,对教材内容充分研究并理解,归纳总结出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的教学核心内容,最终给予小学生更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小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同时它也是该课程的教学核心内容,明确这一点之后,教师在对思想品德课进行教学的时候便应该将重点放在怎样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上。
例如,教师在对《不能忘记的屈辱》这一章节进行讲解的时候,便应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核心内容,即爱国主义精神。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便需要将当时的中国国情介绍给学生,使其了解国家的贫穷与软弱导致西方列强变本加厉地欺辱,最后,教师对怎样爱国,怎样正确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进行积极引导,从而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用知识力量报效并建设祖国,使祖国日渐繁荣昌盛。又如在《钱该怎样花》这一章节中,核心思想便是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那么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便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树立合理的消费观,不相互攀比、不铺张浪费。
二、联系日常生活,拓展课堂教学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品德的综合型课程,它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时便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从而使学生将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以教材为教学指导方向的前提下,适当拓展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将教学内容实践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例如,针对《平安回家》这一章节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道路标识与交通规则等生活内容,培养学生遵守道路交通安全的良好习惯与意识,并且在互动环节中,教师可以针对上学路线这一话题,引导学生分享与讨论,总结上学路上影响安全的因素,并且教导学生怎样避免交通危险的发生。再如,教师在讲解《我会好好吃》时,便可以将饮食常识与正确用餐礼仪教授给学生,同时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用餐行为进行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同时逐一提出正确的用餐礼仪,加深学生对用餐礼仪问题的理解与掌握。
三、增加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
通常情况下,拥有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或是学习动机十分明确的学生,往往会比不愿学习或是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所以,为了有效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便需要设法提高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与热情。
例如,教师在讲解《长城》的时候,由于很多学生并没有接触过长城,长城对他们来说还是相对较为抽象的,教师可以尝试借助多媒体设备,利用动画或是图片将长城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了解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中A民族精神的象征。再如,教师在对《我们的国粹――京剧》进行讲解的时候,由于京剧对大部分小学而言都是十分陌生的,这时候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播放《唱脸谱》选段,便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从而帮助其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更加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讲课。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在小学教学中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文中研究并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教育同仁带来一定程度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叶柳欢.试论影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因素和有效解决方案[J].学周刊,2013(10):72-73.
公元386年,拓拔鲜卑祖先走出森林并在黄河流域建立了北魏王朝。17世纪中叶,在这里先后两次打响了大规模的中俄雅克萨战役,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少有的对外国入侵者作战胜利的例证,签订了近代史上唯一一个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1685年,康熙皇帝降旨开辟嫩江到漠河的驿道,共设驿站33处。更有民族的抗争;义勇军的号角;抗联的浴血奋战;的剿匪;革命志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幕幕悲壮。1953年,世居民族鄂伦春结束游猎生活并实现定居,至今仍保持着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民俗风情。大兴安岭拥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它在地壳不断运动以及自然界物种进化的漫长演变过程中应运而生,这里不但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土质肥沃无污染,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林区。作为展现大兴安岭自然风貌、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大兴安岭资源馆面向广大观众免费开放,充分发挥了展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突出宣传我区丰富的资源、美丽的景观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成就。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全国林业科普教育基地”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面向中小学生、驻地官兵开展一系列“爱祖国”、“爱家乡”、“崇尚科学”的教育活动,不断创新和完善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这些成果,为我区进一步发展博物馆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区文化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艺术想像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魂宝。在我区发现的古文化遗址及近现代文化遗址、遗存共有93处。
自2012年11月至2014年8月在大兴安岭境内7个县、区、局发现岩画共计58处,1850余单幅,是目前黑龙江省发现岩画数量最多、区域最广、历史最久、内容最丰富的地市,因此,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我区现已批复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墨尔根至漠河古驿站驿道遗址(它属线路型遗址共有27个单体),是我地区唯一的一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保护单位有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截止到2015年9月15日,全区可移动文物普查共登记文物藏品总数1486件,其中一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65件,一般文物118件,未定级文物1301件。我区被列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项:民间音乐:赞达仁;民族舞蹈:萨满舞、吕日格仁舞;手工技艺:兽皮制作、桦皮船制作、狩猎文化等,这些涵盖了历史、自然、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的文化遗产在得到完好保存的前提下,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其教育职能。文物凝结着民族的智慧、心血和生命力,具有不可替代性以及不可再生性。博物馆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深深地植根于民族历史文化血脉之中的记忆,传承历史,启迪未来。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工作的落脚点和重要载体,通过推陈出新的展览再结合多种多样的媒体平台来展示这些文物,是为了能让广大观众更加深入了解大兴安岭的自然生态以及人文历史,也是为了能更好地展现我区璀璨的文化遗产。
在当今不断推广文化产业的同时,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更加刻不容缓。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广大观众对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为能兼顾文物的发掘和保护,必须加大我区历史文化底蕴的挖掘,加大文物发掘和保护力度。这对加强我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全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发展提升生态旅游品位,一直以来各级政府积极支持文物部门,依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将采取先保护,后发掘的措施,对我区的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的探察和研究,使得我区不可再生的人类历史文化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开发和利用。更好地保护、展示、传承我区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这对我区今后的发展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多年来,地委、行署对地区博物馆建设十分重视,多次听取地区文广新局关于博物馆建设的意见,并给予充分肯定。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 大学生 教育方法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现代化建设的后备中坚力量。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葆活力,蓬勃发展,一件根本性的大事,就是要教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一代树立是非分明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让他们知荣明耻,学会做人、做事,健康成长。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来看: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积极进取,善于接受新生事物,渴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就一番事业,这是主流,应充分肯定。但由于受当前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一些学生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讲:一是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情况;二是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三是部分大学生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四是少数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五是部分学生意志力薄弱,心理问题较突出。针对以上现状,作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高度认识问题,努力探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强化学校管理,通过有效约束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常言道:严是爱,松是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基础能不能打好、夯实,直接决定他们走向社会后的“成就”和“命运”。毋庸讳言,高校在对学生实施有效管理方面走过弯路,有过教训。毕业分配制度改革以前,校方比较容易对学生实施管理,改革以后,管理手段明显弱化,另外,一部分学校从增加收入的角度扩招、争夺生源,主观上也放松了管理,加之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准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下降。
寓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于管理之中,首先,学校要树立严管思想。要使广大教师和学生明白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放任自流是对学生的极大不负责任。第二,实行科学的制度化管理。学校要建立一套对教师实施管理和自身作用发挥情况进行考评的机制、办法,真正将管理的责任落到实处。第三,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道德教育评价体系,在明确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标准的同时,更加强调道德激励和约束等评估机制,明确道德评价标准,让大学生明白到底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第四,实行全员全过程全天候管理,将荣辱观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从学生入学到学业结束,从课堂到课下,从教学一线到后勤部门,从校长到一般教职工,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每个人都是荣辱观教育的“课堂”和“阵地”,尤其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终日和学生在一起,更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第五,创新管理形式。适应时代变化和大学生特点,可以尝试建立学生社会道德实践积分、个人诚信档案等。第六,树立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学校可以开展评星活动,对在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等方面突出的同学授予明星称号。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要舍得奖励,广泛宣传,对品行差的要敢于批评甚至作出必要处理。
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把教育、管理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从当前来看,要切实关心贫困学生,做好资助工作,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还要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将荣辱观教育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就业结合起来,切实关心家庭经济困难、身体有残疾、性格内向同学的就业。另外,还要加强学生生命观、责任感教育,切实做好心理疾病预防与干预工作,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教育作用
首先,思想政治课教师应提高认识增强使命感,加强师德修养,努力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严于律己,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影响感染学生。其次,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抓好课堂教学。行首先是知,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过程中,首先要让大学生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有关的辅导材料。通过学习,不仅使广大青年学生熟记“八荣八耻”的内容,还要对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背景、具体要求和重大意义等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要努力让大学生把“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作为道德标准。再次,注重因材施教。就目前来看,大学生的荣辱观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社会主义荣辱观层次高的是少数;中间层次的是多数;层次低的也是少数。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普遍要求与各地区、各学校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机结合,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开展教育,避免空洞说教。教师要结合当前部分青年学生在学习、就业、婚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抓住身边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教育和引导,以增强荣辱观教育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另外,根据青年人求新、求异的特点,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切实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寓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作用于学生的“中介”。它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包括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风学风以及以学校教育为特点的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生社团组织、学校传统习惯等内容。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过程中,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体来讲,一是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充分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二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组织各类学生社团,通过举办学术讲座、辩论赛、征文赛、学生科学报告会、科技节、艺术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健康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以实现启迪思想,陶冶情操的作用。
四、强化道德实践活动,把“八荣八耻”转化为每个青年学生的自觉行动
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适应道德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坚持知行统一、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学校既可以在校内组织开展一系列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济贫助困、义务劳动、文明用语等,也可以抓住学生中出现的负面典型进行剖析、组织讨论,帮助他们识别真善美、假恶丑,引导他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还可以到社会上与先进单位、先进人物开展共建联谊活动,用先进人物的思想、行为感染和引领青年学生。学校要倡导和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社区敬老院、孤儿院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到基层和生产一线感受生活,到边远落后地区访贫问苦等,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
五、家庭和学校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公民,对青年大学生来说,核心是加强道德教育,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就我国目前学生教育来说,中小学阶段学校、家庭互动性较强,联系比较紧密,一旦闯过高考关,学生进入了大学,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种互动和联系明显减少,有的家长放松了对自己孩子的管理责任,把管理学生的任务全部推给学校,甚至有的学生也彻底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鉴于此,建议大学校方要学习中小学校的做法,定期召开家长会,或组织教师进行家访,就学生的在校情况与家长沟通,不能一张纸(成绩报告单)完事,学校、家长永不相识。学校也可以就学生的道德培养与跟踪管理和家长签定责任书,通过这种形式来强调家长的责任,使学校、学生、家庭在道德建设上三位一体、目标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人民日报,2006.3.5.
[2]孙勤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读本.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期.
[3]王小易.思想道德修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2版.
[4]封福霖.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考.教育探索,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