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企业全面风险控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预算 管理 风险 控制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企业经营受内外部环境影响越来越大,企业管理也越来越趋于复杂化,如何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来提高运营效果、防范运营风险成为企业经营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企业的内控管理现状
我国企业管理尚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无法有效预见和控制经营风险。多数企业按要求建立了制度和流程,但实际可操作性差,执行力低,效果较差。
缺乏协调机制,权责不明确。很多企业职责分工不明确,管理链条长、流程不清晰,人员变化快,数据不统一,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运营效率低,经营风险高。
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系统。很多企业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主要由部分管理部门甚至是一般工作人员完成,判断标准不明确,管理措施存在局限性,导致风险失控。
监督机制不健全。许多企业内部稽查、评价制度不完善,导致监督工作难以落到实处。董事会机构缺少必要的常设机构,或者董事会就是半个经营班子,经理层的决策就是董事会的决策,缺乏牵制和监督。
二、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
(一)外部监管的规范,要求企业必须重视内控管理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在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基础上,于2010年4月又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交所、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这就要求企业单位必须重视内控管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加快内控建设。
(二)当前的经营环境要求企业必须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级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的衰退,将使企业进一步认识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带来企业管理理论新一轮的改革和深化。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五个阶段。当前的风险管理框架理论,是在2004年在美国COSO委员会颁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ERM)中提出的,把企业内部控制提升到企业风险管理阶段,管理内容扩展到相互关联的八个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
从内部控制理论进程演变来看,内部控制内涵逐步扩展,内容不断丰富,管理思想从财务活动逐步扩展到整个经营过程,从经营活动扩展到战略目标管理,从内部环境分析扩展到外部风险应对,从过程控制扩展到事前管理(风险识别),将全员、全过程管理思想逐步深化。其管理内涵基本与当代全面预算管理内容一致。
全面预算管理自上个世纪20年代在美国的通用电气、杜邦、通用汽车公司产生,通过业务、资金、信息、人才的整合,明确适度的分权授权,战略驱动的业绩评价等,来实现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进而对作业协同、战略贯彻、经营现状与价值增长等方面的最终决策提供支持,是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工具,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企业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首先,全面预算与企业战略规划密切相关,预算目标一般由董事会制定,代表出资人的利益,是企业战略目标在短期内经营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一般涉及利润目标、规模目标、投资目标、成本控制目标、资源分配目标等,是内控管理中价值创造、资产安全、风险可控等活动的终极目标。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目标是实现控制目标的基础。
其次,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企业的生产、销售、研发、投资等各个环节,与企业内外部环境密切相关,要求企业必须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充分了解和评估,建立动态的风险识别和分析系统,制定风险控制目标和应对措施,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贯彻推行。预算编制对宏观形势、行业趋势、成本承受能力等活动研究的越透,预算的执行力、稳健度就越高,企业面临的风险就越小。
其三,全面预算在目标既定的前提下,需要对目标进行再细化、对数据进行再明确、对任务进行再分解、对资源进行再分配,需要管理层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梳理优化,完善治理结构、权责分工、人力政策、内部监督等管理程序。制度健全、管理高效、信息通畅的内控环境能促进预算目标的落实和各项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反过来,全面预算编制过程也能发现内控管理的缺项和薄弱环节,从而推动风险点控制和内部环境的改善。
其四,全面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上报、质询、确定等一个沟通过程,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对完成结果确认、与目标对比分析、确定纠偏方案等实施必要的控制,两者都需要以经营信息为桥梁,在各部门、各管理层之间实现传递,在上传下达的过程中,基本就实现了风险点发现、防范措施制定、整改措施下达等风险控制的目的。
其五,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企业必须建立监控评价体系,需要进行信息归集和分析,需要开展业绩评价和薪酬考核,需要对管理过程审计监督。只有形成不同面、多方位的协同管控机制,才能将预算评价做到合理、可行,实现奖惩分明,确保经营风险可知、可控、可承受。
参考文献:
【关键词】纺织企业 全面财务管理 风险控制
2012年,受到国内外经济增速趋缓影响,纺织行业增速放慢;2013年,虽然纺织行业具有较大的内需市场,但由于原材料价格上升,贸易壁垒等方面影响,我国纺织企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在此情况下,有效提高纺织企业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能力,将对纺织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全面财务管理的涵义
全面财务管理是指由企业总经理发起,以企业财务管理为核心纽带,创造积极良好的财务环境,给企业各部门、员工系统的普及财务税收知识,注重沟通合作,强化事前、事中及事后管理,对企业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进行二合一式的梳理,实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二、纺织企业全面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风险意识缺乏
一般来说,企业有财务活动就存在财务风险。但目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意识还比较淡泊,尤其体现在中小企业当中。而我国纺织企业绝大部分属于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意识缺乏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纺织企业受到自身发展规模的限制,在筹集资金方面非常困难,一般只能通过银行借款,但是,当纺织行业形势发生变化或是金融形势发生变化的时候,纺织企业很容易出现资金量断裂的现象,财务风险随之而生,纺织企业竞争激烈,缺乏财务风险意识,没有对应的风险处理方法,造成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这样的纺织企业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我国纺织企业属于家庭式经营的比较多,家庭式经营管理方式有比较明显的缺陷,企业控制权掌握在个别人手中,除了家庭成员,其他工作人员很难再重要职位任职,尤其是财务部门、各管理部门,而这种家庭式纺织企业大部分是缺乏财务知识与管理知识的,又不聘请专业人士进行财务管理,这样就造成了部分纺织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账目错漏、不健全,财务数据不真实。有些企业看重眼前利益,将销售成本入账,而不讲销售收入入账,偷税漏税现象严重,资金管理困难,由此可见,纺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能很好的约束企业财务行为,增加财务风险。
(三)现金流量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现金流量管理对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的纺织企业没有认识到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性,缺乏现金流量管理观念,没有科学有效的现金预算管理办法。这使企业固定资产扩张现象严重,而用于设备更新、产品研发、人员培养方面的资金比较少,企业竞争力得不到提高,这使得企业在面对形势变化,订单减少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产能不足,现金流量减少,容易出现财务危机。
三、纺织企业加强全面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的策略
(一)增强企业风险管理意识
纺织企业竞争激烈,具备必要的风险管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管理观念,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首先就需要对纺织企业财务风险有正确的认识,可以对财务风险做出评价,当企业资金短缺,市场形势发生变化的时候,分析企业所处状况,科学合理的吸收社会分散资金,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纺织企业应该增强风险管理意识,时刻注重风险防范及风险控制。
(二)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为此,纺织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严格而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并真正落实,如建立健全组织架构,明晰职责权限,建立完善存货及应收账款控制系统,强化财务监督控制。重大事项由专业部门参与会商联签。多多加强事前及事中管理,防患于未然。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通过企业内控机制,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资金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从而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三)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
纺织企业应该注重对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实行财务预算化管理,不盲目进行实物资产扩张,应该有计划的安排企业资源,规划性发展,同时加强设备更新、产品研发、人员培养方面的资金投入。为了更好的应对企业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对企业预算进行结果跟踪,分析与考核,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企业各项现金活动都是企业考核、监督范围之内,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同时还需要对企业未来财务情况进行合理的预期,以便尽早的做出有效决策,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降低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为了增强纺织企业全面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应该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企业财务进行实时监控,可以降低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促进纺织企业财务管理。为此,纺织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应该贯穿于企业整个财务活动中,将企业财务活动处于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之下,对于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危机的风险发出警报,提醒企业做好充分、全面的准备,预防财务风险的出现,并找出出现财务变化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的可能性扼杀,控制财务风险的蔓延。
四、总结
在日益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危机随处可见,纺织企业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才可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纺织企业应该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将纺织企业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管理,控制风险,从而促进纺织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曲云海.浅议丝纺行业的财务管理[J].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9,(02).
[2]姬海华,王恒斌.纺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及对策[J]. 广西纺织科技,2009,(02).
[3]刘缨.浅议纺织企业存货成本核算的问题和对策[J].新会计,2010,(04).
一、企业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全面预算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经营状况等,运用系统的方法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一)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内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经济发展计划,严格按照预算目标进行发展,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内部资金的正常运作,同时有利于减少经济风险,管理者可以很好的应对决策变化,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目前,诸多的企业内部开始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建立这一体系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二)它是企业实施战略目标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必须以市场调查研究来科学的预测作为前提,以销售预算作为起点,逐步扩大到成产、成本等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经济正常运作的保障。
二、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下边具体分析了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和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一)管理者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大部分的企业管理者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甚至有些管理者不重视全面预算管理,认为没有太大的作用,只是片面重视企业经济效益。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对于企业内部决策制度的建立健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多数企业的管理者由于片面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是对经济决策实行预算管理,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认为全面预算没有太大的作用,甚至将全面预算等同于部分预算。同时,管理者对市场环境分析不够透彻,对面临的风险认识不充分,过于追求短期利益,随意加大投资,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不能全面保证资金链条的正常运作。
(二)全面预算管理比较松弛。由于管理者的不重视,内部没有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没有设置相应的预算管理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等各个环节流于形式。大部分的企业,预算的管理工作归属于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只是针对某一经济决策进行预算编制,经济效益是他们的根本目的。企业只是针对效益实行预算管理,以此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由于缺乏有效的预算制度,使得工作人员在执行时缺乏一定的约束性,也没用相应的预算监督部门进行监督,这就使得预算管理工作比较松弛,存在许多漏洞,许多的责任不能落实到具体部门或者个人,严重制约了企业内部经济发展,加大了经济风险。
(三)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财务风险是企业必须面对和应付的,但是大部分的企业内部缺乏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系统,甚至有些企业内部并没有设置相应的系统管理部门。出现财务风险,相关的管理者和财务部门人员只是进行商议,临时制定一套应急方案,这使得财务风险管理不规范,不利于企业内部稳定和发展。财务部门既要管理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财务风险控制等都推到财务部门,加大了财务部门的工作压力,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管理的效率。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部门,使得财务风险的管理控制工作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影响了企业内部经济发展。
(四)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比较低。由于企业内部并没有实行有效的预算考核机制,使得工作人员对于全面预算工作同样不重视。许多企业,缺乏一套有效的部门、个人预算考核机制,不能有效的激励各部门、各位员工的工作热情,不能最大效率的执行预算方案,使得企业内部预算管理工作滞后,阻碍了企业发展。同时,由于企业只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为了减少成本开支,很少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水平培训,使得工作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比较低,面对突来的财务风险,不能及时的应对和解决。这些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内部的预算管理和财务风险控制,不利于企业内部的稳定和经济发展。
三、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完善财务风险控制的措施
企业要想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完善内部的预算管理,加强财务风险控制,这样才能减少企业经济风险,逐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管理者转变观念,提高对全面预算重要性的认识。管理者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者首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对于企业稳定发展的必要性。管理者要重视对预算管理工作和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对于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思想宣传,引起各部门员工的重视。只有管理者和员工转变观念,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实行全面预算考核机制。企业内部要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首先成立专门的预算部门或者小组,有专门的负责人,实行责任到人的机制,这是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实行的前提条件。预算管理部门要根据财务部门的数据、市场行情的分析等制定相应的预算目标、进行相应的预算编制,合理规划资金,保证资金链条的正常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