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网络的研究意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中国名著 网络游戏艺术
作为信息时代文化载体之一的网络游戏,以其经典的背景故事,华丽的场景和引人入胜的关卡故事,越来越受到全球玩家的青睐。随之,网络游戏背后的文化价值取向也悄然地影响着受众的认知,甚至改变其对社会的看法和世界观的建立。游戏文化内涵是游戏的灵魂,是决定游戏作品成败的重要条件之一。目前,许多网络游戏创意取材于各民族的文学作品。例如:拥有全球众多玩家的《魔兽争霸》、《暗黑破坏神》等游戏均来源于北欧神话。《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古典文学名著世代流传,其故事经历了岁月的洗练与沉淀,这样家喻户晓的文化品牌,被不少游戏公司借鉴到网络游戏中。例如:日本的网络游戏《三国志》,国产网游《大话西游》,《真三国》、《Q版大话西游》等。
广义的文化内涵指通过文化载体所反映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本文所提及的游戏文化内涵,主要包括游戏虚拟世界中所体现的那个时期的人们生活的品味、习俗以及精神气质,行为习惯等,具体通过游戏中的元素诸如“游戏背景故事”、“游戏场景设计”、“游戏角色设计”、“游戏关卡设计”、“游戏社交规则”等方面来呈现,这样的游戏文化内涵应饱含丰富的民族性和历史性。而这些文化内涵主要通过游戏元素的艺术特点表现出来,烙上深刻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的印记。例如:在《暗黑破坏神》中它构建的辉煌游戏世界观非常完整,无论是游戏画面风格、还是游戏的背景故事,或者游戏人物的服饰都体现了古希腊神话、基督教神话和北欧神话的精髓,所以,我们在体验经典网络游戏时,会通过这些精美的游戏元素的艺术呈现,强烈感受到游戏营造的文化内涵,并被其深深打动。
目前国内众多上线游戏中,以中国名著为题材的网络游戏不乏少数,由于游戏设计者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游戏,除了名称还依稀可辨,其游戏文化内涵早已不复存在,例如:《大话水浒》是一款Q版卡通风格的网络游戏,其彻底颠覆了原著《水浒传》的人物造型风格,采用可爱Q版的卡通形象出现,并在游戏中添加了大量情感情节;另一款《幻想三国》则增添了现代的情感剧情,诸如周瑜私奔、赵云刺杀诸葛亮等。《红楼馆》这款游戏则直接把《红楼梦》改编成网络游戏。在游戏中除了人物的姓名眼熟外,几乎是新版故事。面对这样的文化现象,如仅从娱乐的角度来说,一笑置之尚可,但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珍贵遗产是否还能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保持其本来面目进而传承下去,却是当下国人不能回避的时代命题。如何改变现状,让中国优秀的文化能以真实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是业内人士不可推卸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
关键词:房地产 网络营销 房地产网站
1.研究题目的背景及存在的现实意义
1.1研究题目的背景
1.1.1当今中国互联网的应用概况
2011年12月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占整体网民比例为69.3%,较上年底增长5285万人。
在2011年国家加大各项调控力度的影响下,房地产行业普遍出现不景气局面。降价谋出路的楼盘也遭到老业主的围攻和不理解。此时,房地产电子商务随即出台,成为新时期房地产企业打破局限形势的创新型营销模式。常规的线下营销手段,配上独具互动性的网络营销推广,当然事半功倍。
1.1.2网上拍卖的热兴
因为互联网可以跟用户实现互动联络,且通过多种软件能实现文字、视频及通话联系,无论参与者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随时上线参与进来,进行网络交易,所以网上拍卖切实可行,而且很多公司企业和个人都比较热衷这种方式,网络营销企业也大多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特色销售,以此来吸引人,既进行了交易,又达到了广告宣传的效应。例如淘宝网、易趣网等均属此类交易。那么,这两年网上拍卖房子也成为时尚。
1.1.3房地产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
近几年来,房地产行业持续火热,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商看到了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前景,纷纷加入地产界,很显然,大家是朝着房地产市场丰厚的利润回报来的。而随着竞争商家的增多,中国人民对人活一辈必须有自己房子以及年轻人结婚对房屋的刚性需求,各类商品房价格就一路飙升,高得让老百姓难以接受;随之政府出来通过各种宏观调控政策来调控市场,抑制价格不断上涨,那么房地产市场在2011年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企业今后的出路在哪呢?无论是一手房还是二手房?到底企业今后应该怎样进行房地产商品的销售呢?因为大家都是一个套路在做市场,我们能不能有什么新渠道呢?
1.1.4论文的现实意义
我国互联网这些年发展速度很快,中国人民对网上参与买卖活动已经渐渐开始增加了不少的信心,但像房地产这种交易金额较大的商品交易环节更多还是要通过线下来实现,而能够通过互联网起到辅助作用的更多的还只是房地产项目的信息互通。如:楼盘照片的公布、楼盘详情介绍、楼盘网上咨询等服务。虽然只是如此,也已经给广大房地产企业在品牌宣传上起到了推动作用。
1.2 国内外房地产网络应用模式研究现状
关于房地产市场营销和专业网络营销领域的研究,本文认为中国还是停留在表面,应该多借鉴参考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成熟的房地产网络营销模式,这样,我国无论是一手房还是二手房地产市场都将少走弯路,节省时间,节约成本,早日建成符合我国国情和市场行情的房地产网络营销运营模式。
1.2.1 国外网络营销模式研究现状
(1)营销学基础理论研究
20世纪50年代,市场营销学起源于美国,市场营销理论最早是由美国著名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提出来的,是他给出营销学的基础理论铺垫,认为市场营销观念的核心就是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此后的研究则永远以此理论为基点,无论提出什么新理论都是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此后,美国学者杰瑞・麦卡锡 在出版于1960年的《营销学》第一版书籍中第一个提出了市场营销4Ps理论:即产品、定价、渠道、促销,4Ps即取其每个英文单词的大头大写字母;1956年美国营销学家温德尔・史密斯 最早提出了市场细分的概念,而后,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总结出了STP理论,即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目标市场选择(Targeting)和市场定位(Positioning);菲利普・科特勒提出来的4Ps理论是站在企业的立场上的,1990年,美国的劳朋特教授又提出了4C理论,是站在消费者立场上的,即即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客户成本、客户便利、客户沟通,4C实际上更加说明了客户需要的是什么,就是带来什么价值,付出多大成本,是否便利,是否方便沟通,是4P基础的升级,考虑的更加完善;而如今,网络时代的到来,奥美又提出了网络整合营销4I原则:即Interesting 趣味原则、Interests利益原则、Interaction互动原则、Individuality 个性原则 ,该原则应用于网络营销的特色方面的研究最为适用。
(2)网络营销学的理论研究
关于网络营销国外还有一些研究理论,本文将国外的研究成果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网络营销渠道主要作为信息传递渠道,起到信息传播的作用。雷波特和斯欧卡拉(Ray Port & Sviokla,1995)[49],他们最先提出在网络电子虚拟市场中存在电子渠道的定义,认为电子渠道可以帮助人们顺畅、方便、快捷、低成本地将信息传递给潜在消费者;阿伦和弗杰梅斯特德 (A11en&Fjermestad,2001)[50] 则认为,互联网可以很方便地联络到世界各地,对市场营销中渠道构架都有着颠覆性的影响,例如,不受地域限制、营销渠道更宽、虚拟构建的组织团体等,可以为传统企业通过网上宣传、网络搜索功能为企业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
第二阶段,认为网络营销渠道是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可以实现新型交易模式。麦克唐纳德和威尔森(McDonald&wi15n,2002)[51] 认为,应该多研究买方市场的行为因素,觉得这个平台还是更多地给网络在线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网上挑选商品、网上支付、网上选择物流配送等功能更好地帮助网络营销模式实现;爱德华.J.迪克 (EdwardJ.Deak,2006)[52] 认为,网络营销模式的优势就在于他的互动性和开放性,有了信息的强大传递,其他市场营销功能均可以借此平台来发挥作用了,并提出当网络营销渠道与竞争者之间发生冲突时,要注重建立合作关系、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来解决这些问题。
1.2.2 国内研究现状
近些年,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工作等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每天基本上都离不开网络的使用;而近几年,全国房地产行业又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房地产企业和消费者们经历了几起几落的市场变化。如今,房地产业仅靠客户上门店的被动营销方式显然正在落后,现在各房地产企业每个月约有一半左右的营业额是来自网络营销。所以借助互联网络平台,来开发房地产营销的新渠道,新模式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国内学者们对“网络营销”的定义也有着不同的说法:
张泉馨和王凯平(2005)[2]认为,网络营销实际上是借助网络平台,发挥现代信息传递的先进性,研究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
校际协作学习研究过程中的策略
1.实施网络自控管理
本策略的目的是提供保障协作学习不受外界干扰的重要手段。课题组实施的第一步是在学校网站上建立属于本课题控制管理的“在线会议室”,从而为主持校和参与校集体制订实施方案提供高效的交流手段;第二步做法是开发设计并制作《饮食与营养》课题专题网站,进一步优化信息环境;第三步借助“企业BQQ”,进一步优化开展网络协作学习的在线交流功能。
2.采取化整为零策略
此策略是为了提高校际协作学习功效,解决《饮食与营养》课题活动因成员多而时间难以统一这一矛盾而设想出来的,我们称它为自由组合“化整为零”策略。即在21个成员学校中,根据地区的差异,按照相同学段,由3~5所学校自愿组成一个“协作体”,每一协作体选取一个组内“召集学校”,“召集学校”负责传达《饮食与营养》主持学校的活动方案,并制订本组网络交流学习活动内容和交流时间,采用BQQ网络会议室,进行群体或一点对多点的学习交流。除了统一时间外,学生业余时间还可利用BQQ或e-mail进行点对点自由协作交流。这既解决了人多时间难于统一的矛盾,又增强了协作学习成效。
3.组建策划与协调的教师共同体策略
本策略就是在上述几个协作体中,以我校所在的小组协作体为核心,以这些学校指导教师为骨干,充分发挥各协作学校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建立策划具体活动方案并指导实施的共同体。同时,在我校所在协作体学校内先行示范,再行推广,保证了每月方案决策的正确性。
4.实施多种模式并举策略
“多种模式”是指实践中归类整理出的“实践――网络”模式、“网络探究”模式、“在线会议室”模式、“论坛”学习模式、“档案评价”学习模式等。“并举”是指在开展校际协作学习过程中,不是采用一种操作模式,而是根据校际协作学习的主题、内容的需要、环境条件的差异,因地制宜,同时运用上述多种学习模式,开展校际协作学习。“多种模式并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者认知空间和领域进一步拓展,以达到提高协作学习和差异性学习效度的功效。如课题开展中,以“认识、理解《饮食与营养》”为主题的《走进餐饮酒店》学习实践活动;以“中外饮食比较”为主题的《肯德基调查》实践学习活动;体验“地方饮食特色”的《小小餐饮师》实践学习活动等。在采取“实践网络”模式后,还采取了“网络探究”模式和“在线会议室”模式、“论坛”学习模式、“档案评价”学习模式等。
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开展的整个过程中,坚持了以行动研究方法为主导,综合运用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等多种研究的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具体运用了下列做法。
1.坚持系统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鉴于本课题是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因此,坚持系统科学方法理论的指导,更具有其特殊意义。
(1)我们把“饮食与营养”这个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的研究过程,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考察构成这个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各要素的作用。
(2)研究中既着力考察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结构依赖关系,又要考察当其中某一要素改变的情况下,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的研究对象功效状况,总结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系统整体的最佳效果。
2.在实施层面上的以主题为轴心的循环推进法
以主题为轴心的循环推进法关注了三个要素。
(1)主题:主题有层次性。第一个层次是研究主题(即课题),第二个层次是任务主题,第三个层次是操作性的主题,称为学习主题或活动主题。以主题为轴心是指以第三个层次的操作性主题为轴心开始。
(2)活动单元:是指围绕着活动主题而开展的步骤环节。每一个活动单元对应着1~2种研究方法。
(3)循环单元:是指以主题为核心的单元。就本课题而言,每一个循环单元都要围绕着主题这个轴心,策划安排多个活动单元。每一个循环结束,又都要总结反思,以推动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以主题为轴心的循环推进法,就在于三要素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整体内,研究方法是以多种方法组合的方式出现的,它们共同实现逐步递进的主题研究目标。
3.在操作层面上的程式操作法
在具体研究的操作方法中,有较为明显的操作程式的方法为程式操作法。它是研究活动中观察的基础单元,它的新体现在以网络环境为依托,以协作成效为目标。我们在课题中运用了以下三种操作法。
(1)实践感知法。围绕共同的学习主题,通过开展实践(社会的或自然的)活动,以自身的体验感知(含网络)和网络交流为依据,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研究方法。特点:要经过调查或协商,策划共同的学习主题;要设计活动方案和严密的实施计划;活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实施。操作程序:主题――实践――网络――意义建构或目标达成。此方法是贯穿课题研究始终的一种最为基本的校际协作学习方法,在各个学习实践活动中都有体现。
(2)网络探究法。这是在课题研究中一种以网络活动为主要特征,依托丰富的网络资源自主探究的研究学习方式。即围绕主题,先在网上开展活动,再实践感悟(有时不经过实践阶段),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特点:确立学习主题,设计周密的学习方案;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先以个体形式开展网上学习活动,形成作品后再进行群体的交流展示活动;要有丰富的网络资源为依托,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以保证学习者不会在网络海洋里迷航。操作程序:主题――网络(搜集素材――主题探究――形成作品――交流展示――学习差异)――实践――意义建构或目标达成。
在《饮食与营养》课题组于2003年8月份的学习主题“探求地方菜系(全国菜系)的起源、发展与特色”中,我们以“徽菜”菜系的探求为主题,组织开展《网罗安徽名菜,培养爱皖情怀》学习活动就是一例。
(3)“在线交互”法。这是依托网络工具平台而开展协作学习研究活动的方法。如“RTX”通信平台、“电子学习小档案”平台等。前者以“在线会议”的形式开展,后者是以自我评价和交互评价的形式开展。在操作中一般由主持方提出议题,然后各协作学校成员登录专用区域,围绕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交流学习心得,展示成果,自我或相互评价,以达成共识或共同提高的目的。特点:要有中心议题和主持者(发起者);要有一个约定的能够容纳一定人数的专业平台(“在线会议室”平台或“学习小档案”平台);“要具备抗干扰(外人不能进入)功能;要具备传送图片、自动记录与资料查询等基本功能;要求协作体成员都准时在线。操作程序:中心议题――平台交互(交流)――形成共识(意义建构)。
在《饮食与营养》课题研究实践中,以在线会议形式使用最为频繁,在研究活动开展前的确立主题、制订方案,开展中的交流进程、展示作品、协作学习,开展终结的评议活动或成果评价等,都有体现。
课题研究的意义
1.突破束缚,为课改注入新活力
“基于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研究”的实施,是在我国第一次开展校际间的协作学习活动。突破了单一的封闭教育模式的束缚,把“协作学习”、“合作学习”理论,成功地付诸实践。它为全国大规模开展,建构了校际协作学习模式、探索规律,提供了经验和方法。同时,它为基础教育改革开展综合课程学习提供了新思路。
2.更新观念,为课改另辟蹊径
《饮食与营养》的综合学习课程,不但有计划方案、活动目标,还有检测评价等严格的程序要求。围绕《饮食与营养》的基于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研究,开展各类活动百余次,使实验班的综合活动课真正活起来,也实实在在地动起来。通过对实验班课题组的学生两年多的观察,学生不仅在认知能力、创作能力、参与能力、表现能力、自律能力和情感方面,比同年级其他学生进步大以外,语文、数学两科成绩也有明显提高。
3.促进教育理念的创新与突破
(1)评价理念的创新。“电子学习小档案”平台的应用,改变了过去单纯以成绩等级评价学生学习优劣的评价方式,注重了纵向成长的比较和学习过程的反思。这种评价,是评价理念的创新和突破。“电子学习小档案”,记录着网上学习的点点滴滴,不时回头看看自己留下的脚印,会使学习者在看到自己的成长历程的同时,激发上进求知的欲望。
关键词:网络文学 传播途径 基本特征
1998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在网络和实体书店的热销,一个新名词开始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网络文学。短短十几年,便随着互联网这只昔日王谢堂前燕落入寻常百姓家,网络文学的创作和阅读,以及有关的解读开始逐步流行,并蔚为大观。尤其是网络文学现下在青少年中的自觉认同,其中的流行观念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已经不可小觑,因此各个专家学者对网络文学的认识和研究也从自发走向自觉,由直观感性的议论,进入到理性的思考和学理的探究中。要想研究网络文学对青少年的影响,首先要对网络文学本身进行不偏不倚的合理界定,否则就失去了研究的本体。
曾经有学者因为网上创作的随意性和个人性,而对其持质疑态度甚至否定其存在,李洁非提出:“我强烈主张撇开‘文学’一词来谈网络写作,网络写作根本不是为了‘文学’的目的而生的。”李敬泽说:“文学产生于心灵,而不是产生于网络。”这种以传播媒介作为文学的定义的说法,在现在看来毫无疑问已经成为明日黄花,随着网络文学的兴盛,这种媒介决定论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网络文学要求,而且大多数的学者也对网络文学存在论持肯定态度,并逐步开始研究其内在的学理形态和外部的影响,正如欧阳友权在《网络文学概论》的后记中所说:“让网络文学走进学术的殿堂……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一种文学的需要,甚至是一种学术的使命。”而现在我们所做的网络文学对青少年的影响则是呼应了现实情况的吁求。
当我们解决了这一存在论问题之后,首当其冲的便是网络文学定义的厘定,就目前而言,流行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一种认为,网络文学就是以网络生活为题材的文学,如网聊、网恋、网游等,这种观点着眼于以内容界定网络文学;第二种观点认为,网络文学就是网上的文学,一切发表在网络空间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涵盖其中,这种观点侧重从发表、传播的途径理解网络文学;第三种观点认为,网络文学就是存在于网络空间、以网络为传播媒介、其创作和接受都具有交互性的文学样式。
第一种观点显而易见过于狭隘,第二种观点又过于宽泛,仅仅强调了发表和传播的途径,而第三种观点则在第二种观点的基础上,不只限定了网上发表、网上传播,还从网络原创的角度和接受学的角度界定了网络文学的特质,因此我们应当认可这样的一种网络文学定义:网络文学是指首发于互联网,以网络为其主要和首要传播途径(不排除其发表后又形成实体书,但其首要途径是网络,如《藏地密码》等小说),在网络创作过程中不断得到读者的反馈并根据读者要求进行修正的作品。
在这种观点的支持下,网络文学的首要特质便呼之欲出了:文本的开放性和参与性。罗兰巴特说,文本既有单向度的阅读成分,也有反向度的读者创造成分。而文本的开放性在网络文学这里,由于技术条件(bbs等互动社区)的支持,以及网络文学的市场经济化(依靠收藏、点击等获得物质收入),其作者的创作过程便不断地得到了读者和消费者的参与,文本的开放性也就体现得更为明显。
其次作为网络文学的基本特征,也就是其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所在,主要存在于以下几点:1.媒介载体不同:传统文学的媒介是语言极其文字符号,传播载体是书籍报刊等实体纸张。网络文学的媒介是数字化“比特”,其传播载体是基于数码传输技术的互联网。2.文本形态不同:原有的文学文本只能依靠书本、杂志、报纸等物质载体呈现,而网络时代的文学可以依靠光盘、u盘、硬盘、服务器等信息载体加以储存和传播,传统意义上汗牛充栋完全可以由几张薄薄的光盘存储下来,这就使得网络文学的容量和传播得到了大大的扩展。3.主体身份不同:传统文学的作者大多是社会中的精英,其本身承载着巨大的社会责任。而网络文学的匿名性则形成了一个大众狂欢的创作场,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写作中。网络的平等性、兼容性、自由性和虚拟性成就了其创作主体的民间化,为文学回归民间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现实条件,从而形成了文学真正的“民间时代”。4.创作模式的不同:创作手段从文房四宝到键盘码字,构思方式从主体先行到众声喧哗,都在不断丰富文学创作模式。5.功能价值不同:从载道经国到价值狂欢,从反映生活到闲适自足,从真实书写(包括客观真实、情感真实和主观真实)到虚拟世界的真实表达。
参考文献:
[1]董胜.论网络文化视野中的穿越小说[D].苏州大学.2010.5.
[2]景志萍.论网络文学的通俗化特征[D].山东师范大学.2009.4.
[3]雷艳林.网络文学的怪诞特征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1.11.
[4]刘斌.互联网时代文学发展的新图景--网络文学十年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0.5.
关键词:网络新词;翻译风格;有道词典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230-02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上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新词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影响着世人的语言交际。探讨网络词典对这些网络新词的翻译问题,不仅有利于语言词汇的积累与规范,而且还有利于拓展翻译研究的范围,丰富相关的翻译理论。所以,在此有必要结合具体的个案对网络新词翻译实践中最为关切的焦点――翻译风格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详细阐释与说明。
一、网络新词及翻译风格
研究网络新词在英语网络词典中的翻译风格及其相关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两个核心概念,即网络新词和翻译风格。
(一)网络新词
“网络新词”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术语。不同的研究者,因其研究目的与所持界定标准的不同,网络新词会有不同的含义。有研究者通过外延列举的方式,这样界定网络新词的内涵:“一是技术专用语(如磁盘、鼠标、多媒体、刻录机、攒机等);二是网络文化词语(如网络大学、键盘伙伴等等),三是聊天室用语(赛羊、7456等)。”[1]
这是对“网络新词”认可度较高的界定。但这个界定却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首先,这样外延列举式术语内涵界定不严密。虽然在这段选文中,研究者对网络新词进行了归类,但是它没有客观而科学地解释出“网络新词”中的“新”的全部内涵。因为,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交际的形式和途径也在发生着快速地变化,例如,“微信”这个词语就很难归类。再如,随着网络的发展,有些网络新词也逐渐失去了“新”的特征。对于这类词语又应该如何解释?其次,网络新词的产生虽然与网络相关,但是并不能把每一个与网络相关的词语都作为网络新词来处理。即,“新词”的“新”究竟体现在哪里?是词汇的构成形式上,还是词汇的意义里?再次,这样的界定没有解释出“网络新词”产生的方式。
根据对上述网络新词的界定及其分析,网络新词应该具有这样的内涵:所谓的“网络新词”是指因网络的普及与运用而产生的比较规范的新生词汇。这里的“新”并不指向时间意义,而是指向“网络”的普及与应用。网络新词的外延包括网络专业词汇和网络流行语。它产生方式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在第一个层面上是指因为网络的普及而产生,例如上边提到的那些专业词汇。在第二个层面上是指因为网络的运用而产生的词汇。例如,因为网络交际而产生的词语。
(二)翻译风格
翻译风格是指译者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和翻译价值取向等长期而综合性的表现。
对于这样的界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翻译风格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形成的、长期的、综合性的表现。这也就是说,翻译风格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表现,但这种表现却体现为综合性和长期性。因为其具有综合性,所以翻译风格是译者综合翻译能力的体现;因为其具有长期性,所以才能形成与众不同的风格。如果仅从事段短暂的翻译实践,即使译者有多么娴熟的翻译技巧,即使译者拥有与众不同的翻译策略,那也不会形成自己的翻译风格。因此说,考察一个译者的翻译风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次,翻译风格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翻译风格的形成主要受翻译目的、翻译者的审美意识、语言素养以及他对源语言的理解等诸多元素的影响。针对网络新词的翻译而言,译者翻译风格的形成主要受到了译者对于网络文化和网络语言的理解。因为,任何一个词汇的翻译都要受到具体语境的影响,而对于这个特定语境的理解又要求译者准确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传承,即网络文化。从网络新词到网络语境,从网络语境到网络文化,这才是网络新词翻译必备的思维系统,这才是其翻译风格形成的关键所在。
翻译风格的形成可以通过比较得出。在比较的过程中,既可以比较不同翻译者对于同一词汇的翻译结果,又可以通过翻译语言与源语言之间的对比来分析。因此,下边的论述主要结合后一种翻译实践对比进行阐释,关于这一点需要读者注意。
二、网络新词的翻译风格研究
翻译风格是一个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形成的、与众不同的翻译特点。因此,不同的译者会有不同的翻译风格。对于网络词典而言也是如此,不同的网络词典会有不同的翻译风格。所以下边结合著名网络词典“有道”进行翻译风格的分析。
(一)彼此会意
网络新词的产生要有自己原来词汇的基础。这也就是说,大多数网络新词的产生都是原有词汇的更新和运用。而无论是其更新还是运用都会体现出会意的特点。所谓“彼此的会意”有两个层面的意思。在第一个层面上,它是指在原来的语言中,网络新词的产生及其蕴含的意义都可以通过构词成份进行相应的分析;在第二个层面上,对于翻译而言也是如此。译后的网络新词,不仅会体现出原来语言中的会意特征,而且也会体现出译文中的会意特点。
例如,“网民”可谓是一个网络新词了,在有道词典中对它的翻译有如下几种:Internet users 、Netizen (net citizen)、cyber citizen。第一个词汇是由“Internet”和“users”组合而成的一个合成词汇。前一个词语是“网络”的意思,后一个词汇是“用户”的意思,因此,读者可以在组合“Internet”和“users”的过程中会意整个词汇的意思,即,网民;第二个词汇的构成与第一个基本一样,只不过是把“Internet”换成了“net”,而“net”的本义也是“网”。这个词汇的构成方式与第一个有些许的差别,利用了词缀而已;第三个词汇,虽然也采用了合成构词法,但是它运用的“cyber”却与前两者有重要的差别。因为“cyber”是“计算机的”或“网络的”意思。例如在翻译“网络犯罪”的时候,在翻译“网络攻击”的时候,都是用这个词汇。
这也就是说,有道词典翻译中的“彼此会意”与汉语“网民”的翻译有着相同的思维。而且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很好地借鉴了英语传统语言中的某些词汇的基本意义。但是其彼此会意风格的形成却给予翻译者这样的思考:为了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新词的翻译应充分考虑到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传播[2]。
(二)语境暗示
语境暗示风格就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通过语境的限制使读者理解网络新词的基本内涵。所谓的语境是语言的使用环境,但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并非只有句子、只有上下文才构成语言的使用环境。对于网络新词“给力”的翻译而言就是如此,通过对它的翻译,有道词典不仅更新了读者对于传统“语境”的理解,而且还使更多的读者领略到了自己的翻译风格。例如:在有道词典中,对于“给力”的翻译有以下3种:Awesome、it rocks、cool。这也就是说,当这3个词汇并列地出现于同一个词语的翻译之中时,它的读者会在它们的组成语境中,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含义进行感悟和理解。因为,第一个词汇Awesome是由“Awe”和“some”组合而成的。而对于前者“Awe”而言,它的含义是“敬畏的”之意。而这个意义则正是“给力”的效果;第二个词汇it rocks的核心意义体现在rocks上,虽然它的常用意义是“岩石”,但是rocks这个词汇在俚语里,它还有“宝石”“钻石”之意。而由“岩石”到“宝石”的质变就是汉语里“给力”一词的另一个基本含义,即事物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并且结果又超出了当时人们的预料之外。第三个翻译词是cool,而“cool”的基本含义就是“好”。这也正是“给力”一词的汉语意义之一。
通过上边的分析,读者可以发现一个这样的事实,即,有道词典在翻译汉语“给力”一词的时候,通过Awesome、it rocks、cool组成了一个语言应用环境,虽然它们3个词语具有彼此不同的含义,但是当这些不同含义出现在同一个翻译语境之中时,却把汉语网络新词“给力”的全部意义呈现给了所有的读者。
(三)差别迥异
有道词典的网络新词翻译风格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即,差别迥异。所谓“差别迥异”是指根据彼此语言所处文化背景的不同,对网络新词通过突出彼此差异来使读者领会其核心的含义。
“菜鸟”是一个意义奇特的网络新词。即使在汉语语境里,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正确理解它的基本含义。因为它的含义不能够从这个词汇构成的语素及其含义进行会意感悟。众所周知,“菜鸟”并不是用来做菜的一种鸟,而是指“新手”之谓。而且在运用的过程中,它又衍生出了反应缓慢之意。在有道词典中对其的翻译有3个,即rookie 、 newbie、green hand。仔细地分析这3个译词,读者就会发现一个这样的问题,即这3个词语中都没有汉语“菜鸟”词汇的构成语素。无论是“菜”,也无论是“鸟”,任何一个语素也没有体现在译词之中。特别是对于第三个译词而言,green hand更能体现出翻译中差别迥异的翻译风格。Green一词的常用意义是“绿色”,但是在此译者却选了它的“生的、嫩的、未开发”的意义来与hand合成,突出汉语“菜鸟”的“新手”之意。
再如“山寨”而言,在有道词典中对它的翻译有shanzhai、cheap copy、knock-off3种。而在汉语词汇中,“山寨”是指因为其所处地势偏僻而缺少政府的监管,后来被用来指向“盗版、克隆”之意。在有道词典中,第一个shanzhai译词是对其的直接音译。而且这种音译对于外国读者而言是完全陌生的;对于第二个和第三个译词而言,国内的读者又是相当陌生的。因为,它们都是“仿制”之意。“仿制”虽然与“盗版、克隆”密切相关,但毕竟两者还有差别。因此,这种差别迥异的翻译风格在增进彼此了解的同时,也丰富着各自的语言词汇系统。
总之,网络新词的翻译风格,特别是网络词典在网络新词翻译实践中形成的翻译风格更应该引起相关研究者的关注。因为,它在传播网络新词的过程中,也在践行着翻译理论,拓展着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Abstract:The language variation is one kind of universal existence social language phenomenon. The network language in the user liked factor under and so on custom influences presenting succinctly, novel, unstable and so on characteristics. The main reflection and shrinks slightly and so on the pronunciation aspect's variation including the harmonics several forms. Must treat the network pronunciation correctly.
关键词:网络语言 借词 语音变异 谐音 缩略
Keywords:Network language; Loanword; Pronunciation variation; Harmonics; Shrinks slightly
作者简介:孙小云(1980-),女,讲师,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研究生,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教师,主要研究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H0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93-01
一、网络语言的概念及特点
网络语言被看作是虚拟空间的社会方言,是网民公开的交际工具。网络语言这种社会方言包括有行业语和习惯语。网络语言中的很多专业术语跟网络技术密切相关,是特定的行业语;网民之间聊天交流的语言有些是跟使用者的喜好、习惯有关的习惯语, 是在网络虚拟空间“生存”的特定居民的习惯语。
网络语言的特殊之处主要体现在词汇方面,而从英语中借用词汇是网络语言的突出特点。网络语言中英语借词的特点是受网络语言、网络交际方式以及借词自身的构成方式等因素所决定的,其特点鲜明,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简洁性
由于网络交际需要通过敲打键盘进行字符输入和从屏幕上阅读字符来实现,所以很难做到思维和交流的同步,往往造成对话的延迟和脱节[1]。
(二)新奇性
我国的网民多数是年轻人,年轻人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因此,他们喜欢用新奇有趣的语言来张扬个性,引人注意。
(三)浓厚的专业技术色彩
网络语言中大量的借词是信息技术专业术语,具有鲜明的专业技术色彩。
二、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
网络语言的在语音方面的变异形式主要归纳为谐音、缩略等几种形式。
(一)谐音
综观我们搜集的网络流行语语料,以谐音为主要特点的网络流行语其谐音方式主要有下面几种。
1 数字谐音
利用数字的汉语读音与相近读音的外来词或汉语词语谐音。例如,“88”在网络流行语中不表示数量概念“八十八”,也不读“bāshíbā”,而是把“88”看成由两个数字符号组成的数字串,读作“bābā”(变读
成 báibái),与外来词“拜拜(bye-bye)”音近。这样的数字谐音式流行语在网上较常见,
2 语码混合谐音
这类流行语的谐音方式较复杂,随意性较大。在网络聊天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字符串“3ks”“B4”等等。如果是初次接触这些字符串,还真难品出其中三味。字符串“3ks”是由数字“3”的汉语读音和字母“ks”相加合成英语单词“thanks”的谐音。“B4”是由“B”的字母读音和数字“4”的英文“four”的读音相加合与英语单词“before”谐音。通过这种方式谐音,词语的形制缩短了,电脑输入更简便些,同时,也显得新颖,给人以另类的感觉。
3 汉字谐音
利用汉字的音同或音近来谐音是汉语最常用的谐音方式。流行的网语中有不少属于汉字词的谐音。网络流行语的汉字谐音又有不同的方式:
(1)无意义的谐音。这类谐音词指的是谐音词是几个与被谐音词音同或音近的字符的组合。这类组合纯粹表音,从字面上无法理解其意义,如“你才(你猜)、打雪丈(打雪仗)、密马(密码)”等。
(2)有意义的谐音。网络流行语中的汉字谐音词多数是有意义的。我们根据谐音词与被谐音词间的关系,把网络流行语中的有意义的汉字谐音又分为下面几种情况:
A.创造新词。“妹妹”是比较正式的普通词语,而通过谐音变调创造出“美眉”,则是在非正式场合对年轻女子的流行称谓语。
B.借用旧词。“斑竹”作为一种竹类的名称是普通词语,而在网络作为“版主”的谐音则是流行语。“斑竹”与“版主”本来在意义和构词上都毫无瓜葛,两词能通过谐音联系在一起,是与计算机“智能 ABC 输入法”有关。“版主”是个新词,该词在“智能 ABC 输入法”中没有现存的词条,当输入汉语拼音“banzhu”,首先出现的是“智能 ABC 输入法”中存有的“斑竹”,为方便快捷,输入者将错就错,于是在网络上约定俗成,普通词语“斑竹”也就逐渐成为网络流行语。
三 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
网络语言正在逐步走进大众媒体并渗透到年轻人的日常生活用语之中,这将会对越来越多的人的交流方式产生影响。人们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各有不同。申小龙持肯定态度,认为“网络语言的出现是一种进步,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发展趋势,是汉语有生命力的表现”[3]。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4]。网络语言的随意性和另类书写方式必然会导致人们对语言文字规范的思考。有人主张对待网络语言应采取宽容态度,用适当的方式去规范,如王先霈则认为“不要强调纯洁,而要强调规范―――动态的、有弹性的规范”[5]。应该看到,网络语言确实存在诸如音译混乱、随意缩略、英文缩略语同汉语拼音缩略语形近易混、词形不固定以及读音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对网络语言我们应当持一种开放性和建设性的态度,一方面要承认它们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进行必要的干预,采取一定的规划措施。
参考文献:
[1]江南,庄园.网络语言规范与建设构想[J].扬州大学学报,2004,(2):52.
[2]武丽梅.网络语言中的字母词构词特点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2003,(1):40-41.
[3]仲伟丽.网络新语文运动―――专访申小龙:革命来了[J].e时代周刊,2003,(3):56・
随着我国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为人们的日常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如今,计算机网络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网络协议分析技术作为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关键技术支撑维系着网络的正常运转,很多IT领域的研究人员及从业者对网络协议分析十分重视。本文就网络协议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做以论述,进一步探究该技术的核心框架及内涵,并结合该技术在现实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剖析网络协议分析系统的有序运行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网络协议分析 网络数据 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直以来,专业的网络信息技术人员对于网络协议分析技术的探究从未停止。而且,从应用现状来看,TCP/IP协议是构建互联网架构基础,它对于当下互联网世界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现阶段,有关网络协议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都经历了较漫长的时期,并且也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该技术能够起到净化网络环境的作用,具备实践与研究价值。
1 网络协议分析技术的研究
TCP/IP协议是网络协议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现代网络信息管理中最核心的协议之一。TCP/IP协议的基本原理很简单,首先由IP层接收到网络接口层所发送的数据包以后,然后将该数据内容再发送到TCP层或UDP层,这就完成了单向数据的传送过程,同理,也可以将从TCP层或UDP层所接收到的网络信息数据传统至下层环境中[1]。但是,在传送数据的过程中,由于IP层的传输不会受到过度限制,信息的传递顺次可能会有所改变。从网络协议分析的基础框架结构来看,网络协议分析技术的理论研究内容仍有一定的挖掘空间。
1.1 网络协议分析框架
依照TCP/IP参考模型,在数据包封装相关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采取端口检测以及特征值深度包检测等协议识别技术,探究网络协议分析的基本内容。并且,根据协议标识字段依次识别网络协议类型,采用树形结构进行构建协议分析的基本模式。另外,按照TCP/IP协议格式逐层显示所采集到的网络数据包的各层协议网络字段信息,最终构建起网络协议分析的基础框架。
1.2 网络数据采集
从以往的网络拓扑形态结构来看,总共可以分为五种类型的网络架构类型,即总线型、环形、星型、树形与网型,每种形态结构都有其独特的适用环境与搭建标准;再从传输技术的角度而言,网络拓扑结构又可划分为两类,即点对点的传播方式与广泛散播方式,二者都能够对网络协议和数据采集过程产生影响。无论如何划分网络结构与形态,网络协议分析技术需要足够的网络数据来支撑,只有当网络结构中的数据库中采集到大量的网际间信息数据时,网络分析技术的框架才可能搭建起来。
1.3 网络协议分析
一般情况下,网络环境中的物理地址与IP地址是互相绑定的,这样可以稳定网络运行环境中的各项信息资源,以便于网络参与者执行信息传输与操作。但同时,也意味着当有人盗用他人网络地址进行恶意操作时,就会给正常使用网络的人们带来一定的风险,易发生损失。所以,就要发挥出网络协议分析技术的功能,通过研究物理地址与IP地址的绑定时间范围,来确定并指认盗用网络者的非理,进而维护网络运行安全。
2 网络协议分析技术的应用
2.1 网络协议分析技术的应用现状
在实践过程中,网络协议分析技术的应用标准较为严格。在针对网络入侵检测系统采取模块匹配方式执行操作时,由于网络信息量较大,导致探测结果出现偏差。可见,网络协议分析技术在实践过程中并不十分完美。但就目前来看,基于网络协议分析技术的数据检测平台的运行较为稳定,该平台下的网络数据运算数据结果更为精准,对于数据包的传输及处理过程也较为及时,且能够对每一个网络用户的命令进行合理的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分析测试结果,以便于维护网络平台的安全与和谐。
2.2 网络协议分析技术的实践意义
在以往对网络协议技术内容的研究与应用过程中,专家学者及IT技术人员不仅对系统应用进程管理技术以及网络入侵行为技术的深度探究,而且还设计应用进程对照以及入侵行为检测等相关系统模型。这些研究内容及实践经验的积累,能够将网络协议分析技术的功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利用网络协议分析的基础原理实现了数据包级别应用进程查找功能,以及入侵检测响应等终端安全检测功能,这些功能定能够为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帮助。而且,在实践过程中,网络协议分析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所依托的网络平台扫清了沟通的障碍。
3 结束语
通过研究网络协议分析技术的核心框架与实践价值,挖掘出网络协议分析系统中网络数据采集与网络协议分析的实际内涵,即维护网络平台的正常运转,并能够对网络数据进行适当的安全检测。研究网络协议分析技术对与实践而言具有绝佳的现实意义,使得网络环境更加平等、和谐。在实践过程中,应用网络协议分析技术,能够使网络检测过程更加完善。由此可见,网络协议分析技术的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卢良进,徐向华,童超.无线传感网络协议分析技术研究与实现[J].传感技术学院,2010,12(12):196-197.
[2]张楠.新一代入侵检测技术与应用――基于协议分析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研究[J].计算机安全2010,12(12):155-156.
[3]杨杰,陈昕,万剑雄.网络协议分析与决策树挖掘的入侵检测模型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2(04):144-145.
[4]方欣,万扬,文霞,郭彩云.基于协议分析技术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中DDoS攻击的方法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2,4(04):166-167.
[5]戴建军,吴卫东,罗廷生.基于可视化技术的网络协议分析[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1,10(18):188-189.
关键词:教学实践 人才培养 网络化建设 管理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c)-202-01
艺术类专业培养的是高素质的艺术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艺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内容。随着教育的改革,教学过程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共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北京印刷学院的艺术类专业学生对实验室的依赖度不断提高,这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招生人数的增加、教学资源的相对紧缺,实现实验室的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无疑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 目前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机构组织不健全。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艺术类实验室的建设受到很大的限制,并且没有专门的艺术类实验室组织机构,所以艺术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刚刚起步,并未能够真正的适应现代艺术类专业的教育。
(2)存在重复建设情形。由于缺少经验,并且对高校艺术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缺乏研究,从而导致高校以及艺术类专业之间的实验室建设是单枪匹马、缺少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因而在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实验室之间存在大量的重复性建设的情况。
(3)艺术类实验室形式单一。到目前,国内艺术类实验室的建设并为体现艺术类的独特性和专业性,多数实验室的建设接近于建设计算机机房的预期和使用进行建设。这种单一的建设模式根本不适应艺术类学科的建设和学生的培养,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4)资源建设不完整。艺术类实验室资源建设不完整,其一,指的是硬件资源的配备不到位,实验器材欠缺;其二,即使是硬件资源比较丰富,软件配套效果不佳。其中,包括实验室课程的内容空洞,效果欠佳,实验室人才配备不全。
(5)协作和协调及协同程度不高。协作、协调和协同是建设艺术类实验室的基本保障,只有把各个方面都协调好,才能满足艺术类实验室建设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各学科教学资源的建设离不开各学科的专家、学者,需要各学科的专家、学者相互配合;二是数字资源的建设离不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成果,充分发现代数字图书馆的功效;三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需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大力参与。
(6)缺少相应的检查和监督措施。目前,高校艺术类实验室处于摸索期,并未形成科学高校的管理体系,也未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因此高校艺术类实验室的建设不规范。因此,有关部门或者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的强制性规章制度就显得有必要。
2 加强艺术类实验室建设的建议
艺术类实验室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的,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建设时,应充分发挥领导、专家协同建设,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资源共享。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进行宏观规划。艺术类实验室的建设必须按照学生的培养计划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杜绝重复性建设现象,在适当的范围内对实验室资源进行科学宏观的规划和调整,以适应学科建设的要求。
其次,制订标准,规范艺术实验室建设。比如,摄影实验室包括影室和黑白暗房。影室由拍摄区、化妆间、图像处理工作室和道具仓库组成;暗房由小暗房、药水调配区、教学演示区和储物间组成。艺术类专业实验室建设要制订建设标准,以促进艺术实验室建设尽快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第三,加强实验人才培养。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依赖于一批实验室骨干力量。随着实验室建设的加强,对这些实验室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须加强实验室人才储备,提高艺术类实验室人员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第四,加强评估和监控。通过各项评估工作,加强对艺术类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从而进一步加快实验室建设步伐。通过专家的评估考核,对实验室的建设进行统一的评估和监控,借此加强艺术实验室的快速发展。
第五,加强资金投入。为了解决实验室建设经费不足的矛盾,应多渠道筹集经费,可向国内外银行贷款,可面向社会筹资,从社会中争取资金、设备和技术上的支持,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3 实验室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
根据实验室规范管理的要求,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学校完善的网络资源,运用计算机进行实验室信息的收集管理,通过网络及时将信息上传,便于学校及时检查各实验室情况,及时处理出现的相关问题。实验室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运行主要应分为两个部分内容:网络平台、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
(1)网络平台。随着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日益完善,校园信息化、网络化逐步实现,实验室已成为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便于管理和维护,每个实验室分别组建局域网,通过校园网接入CERNET和Internet,从而使实验室在教学、科研、信息服务、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2)硬件平台。艺术类专业的硬件平台包括,动画创作平台、多媒体创作演示平台、以及影像媒体平台。要实现这些平台的硬件资源的共享,必须通过信息化管理平成,能够通过信息化管理平成实验室硬件基础资源的合理使用。例如,通过将摄影摄像器材通过校园网实现实时摄像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中心,然后通过多媒体创作平台对其继续编辑。
(3)软件平台。网络平台和硬件平台是实现艺术类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的基础平台,软件平台的监视更能体现艺术类实验室的建设重点,成熟的软件平台不仅能够满足现在实验室需要,也能随着实验室的发展进行升级和更新。软件平台包括系统软件、教学应用软件以及实验室门户网站、实验教学论坛、多媒体教学系统、实验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开放机房自动化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平台,其中,应用系统平台的建设是软件平台建设的关键。
在新媒体时代,通过网络化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充分发挥优质教学资源效益,实现对学生实验/实践过程的严格管理和控制,可以有效提高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为培养和选拔优秀创新人才提供综合实践平台。
4 结语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存储成本已大大降低,通过基于网络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利用好现有的网络资源,随时随地进行实验室的管理,并且能够及时处理实验室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管理效率。实验室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完成艺术类专业实验的开放问题。此项目的研究为高等学校科学规范艺术专业实验室管理探寻了一条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网络测量;网络性能指标;网络流量测量仪
0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借助于网络人们可进行工作、娱乐、购物等等,渗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网络的复杂度也越来越高,所以网络性能的测量,有助于对网络性能有效的预报和控制,及时发现网络出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网络测量可以这样理解,使用的软、硬件测量工具或者软硬件结合的工具,对网络性能的的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并对网络性能的状况作出客观的分析。
1 网络测量分类和主要研究领域
目前,对网络测量的分类有很多。根据测量的内容可以分为拓扑测量与性能测量;根据测量方式可以分为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根据测量点的多少可分为单点测量与多点测量;根据测量采用的协议可分为基于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协议的测量、基于TCP/IP协议的测量以及基于SNMP协议的测量。在主动测量方式中,需要短暂断网,向网络中发送数据,通过观察收到的数据,对网络性能进行分析。被动测量不需要断网,通过镜像或者串接的模式连接到网络中,记录网络中产生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一般的网络测量的主要参数包括RTT(往返时延)、路径数据、带宽、延迟、拥塞程度、吞吐量、带宽利用率、丢包率、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响应时间、最大的网络流量、网络服务质量QoS等。
2 网络流量测量
目前,上网用户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是用户对自己上网产生的流量并不透明,上网产生的流量精度与否,用户也是不甚明了,由此而产生的争议不断上演。通过对网络流量的测量,不仅可以对计算机网络的动态使用情况进行掌握,而且对流量的准确监测,对用户的合法权益维护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网络流量性能可以通过网络流量模型进行预测,流量测量不仅仅是用在流量的测量上,还能够应用在安全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等方面。
3 网络流量测量仪的设计
3.1 网络流量测试仪的设计思路
针对目前没有一款网络流量测量仪是从计量方面来进行网络流量监控,此款网络流量测量仪主要是从用户端进行流量计量,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对用户产生的流量进行精确统计,精度是现行电信运营商的精度的0.3倍。
网络流量测试仪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在线路中,仪器的一个端口连接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另一个端口连接用户电脑,连接方式。
3.2 网络流量测量仪的硬软件结构
网络流量测量仪是由一块FPGA,在物理层有两个RJ45网卡接口、存储器、LCD和控制面板等组成,其硬件结构。
网络流量测量仪依据的标准是IEEE802.3以太网络通讯协议,通过计算MAC层的数据来统计流量大小。网络流量测量仪的软件结构三个模块组成:实时数据处理和分析模块、流量统计和计量模块和LCD显示模块。
3.3 网络流量测量仪的工作流程
网络流量测量仪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上网流量进行计量,这也是设计此仪器的核心所在,所以仪器的首要功能是精确可靠的统计上网产生的数据,通过帧的接收、验证、计算,数据包括上下行流量,然后通过查询功能对得到的数据在LCD上显示出来。
4 结论
网络流量测量仪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在用户端进行网络流量统计,从模拟验证来看,可以精确对用户的上网流量进行测量,填补了我国在网络流量计量方面的空白,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宁、罗军勇,一种关于重叠服务网络的可用带宽测量技术[J].微计算机信息,2005(23).
[2]王存立、吴捷,服务质量测量技术及其应用[J].中兴通讯技术,2003(04).
变化、突破、革新是互联网来到这个世界后给人的惊喜,也是互联网给人带来的最大压力,一切都在变化中,一切皆有可能。中国的互联网新闻传播时时在变,发展变化中的互联网新闻传播与中国社会息息相关,我们的探索和思考才刚刚开始。
美国学者曼纽尔·卡斯特关于网络社会的系列巨著,成为当前关于互联网与社会研究的经典和重要参考范本。卡斯特在《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一书中强调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国家及地域的人们使用互联网实践的差异,以及基于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人们使用互联网的实践来考察网络社会的重要意义。
新闻传播是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且新闻传播被认为是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重要起源之一。在中国,人们对于互联网的关注最早也来自于新闻传播。当然,今天互联网对于中国的影响绝非仅有新闻传播可以包涵。然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闻传播,曾经而且仍然深深地影响和重构着中国社会,成为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以新闻传播为落脚来考察中国的网络社会具有深远意义,《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结构、功能、效果研究》一书即为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一个旅程。
直面困难 努力前行
彭兰和高钢两位老师,可谓中国网络新闻传播研究的权威和领军人物,然而,此书开篇他们便将互联网新闻传播及其研究的复杂性及困难一一道来,可谓知其愈深,愈知其难。在互联网试图颠覆和重构所有理论的当前,要构建一套框架对其进行分析,是一件极其考验知识储备及智慧的事情。两位前辈为我们搭建的研究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的框架,可谓启蒙与开山。然而,以此为框架的研究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与其说该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可供执行的研究路径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不如说两位前辈给我们捅开了一个洞,让我们可以看到洞里的丰富及洞的深远。
互联网对于人类还是个很新鲜的东西,虽然它已经来到中国近20年,然而,我们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和了解其实才刚刚起步。而且,当前人类社会进入了技术和高科技爆炸发展的时期,新东西、新玩意、高科技、新应用层出不穷、目不暇接。要在这时时变化、处处颠覆的互联网时出规律性的东西,没有多年的积累和观察是根本无法想象的。高钢和彭兰两位老师都可谓中国互联网信息传播领域的元老,高老师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最早的一批实践者,亲历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发展,彭兰老师是中国最早一批接触信息学和信息技术的,他们的功底可见一斑。
作者以“结构”、“功能”、“效果”为关键词,试图厘清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内在逻辑与外在作用,而书中的论述既有基于现有理论的构架和分析,又有大量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实实在在的数据及案例,很多部分读起来颇有一种看故事的趣味。比如:书中谈到网络舆论时,收录了1998-2010年中国网络舆论热点事件,而对于这些热点事件的纪实及叙事描述,则是放在中国社会变迁、中国网民成长的大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下。书中收录了当时大量的重要新闻网站的统计数据。这些不仅有力支持了本书的论证,而且都将成为中国互联网及互联网新闻传播发展的重要史料。
本书的效果研究部分,提供了大量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学等学科的对于互联网新闻传播及网络社会研究非常有价值的理论线索,可以看出作者知识的广博和积淀的深厚。作者认为,以新闻传播为基础,中国网络媒体对于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尤为显著,基于中国文化的特征以及中国社会当前发展的主要特征,作者对这一作用的凸显及其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是中国网络社会研究的重要贡献和参考。
理论的渗透
互动是贯穿于该研究的重要的思想。互联网上的互动,网络与现实社会的互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关系与网络,重构着社会生态系统。互动是互联网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由于互动而不断改变和重新结构的关系直接作用于人,又作用于人所组成的社会。作者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来统领互动,将网上、网下、网上与网下的关系变化与重组视为网络社会的重要特征以及研究网络社会的要点。将政府、企业(商业网站、媒体网站)、网民三者都纳入互联网新闻传播的情境下进行讨论,因为互动,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这三者的互动和影响又直接体现在中国的互联网新闻传播中,不仅影响着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发展,而且影响着中国社会、中国网民。通过互动作者将互联网新闻传播的研究引申到互联网与社会、互联网与政治、互联网与权力的更深入的思考。
全书仅有关于马克思理论的一个引用,却画龙点睛,使得该书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的意义更为深远。
值得商榷的是,在互动与关系的讨论中,以传统媒体为依托的媒体网站(比如重点新闻网站、传统媒体机构网站)似乎更应该视为政府力量的一支,或者政府力量在互联网上的一种代表,与商业网站(或其新闻频道)还是存在很大差异。
确实,对于已完成的研究和成果的质疑似乎是最容易的,对于该著作也是如此。然而,如果你真正明白互联网发展变化之快,互联网研究之难,以及中国当前监测、测量互联网相关(尤其是互联网新闻传播)数据的现实状况,你就会为这本书资料的新鲜、案例的丰富、数据的详实而折服。
变化、突破、革新是互联网来到这个世界后给人的惊喜,也是互联网给人带来的最大的压力,一切都在变化中,一切皆有可能。中国的互联网新闻传播也时时在变,发展变化中的互联网新闻传播与中国社会息息相关,我们的探索和思考才刚刚开始。
链接
1、《网络传播学》
作 者:彭兰 著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3-1
本书继承了很多传统传播学的理论基础,但目的不是对传统理论进行简单的诠释和印证,而是希望在传统理论的框架下研究网络传播的某些特性,进一步探索人类传播的某些共同规律,深化对传播的社会功能的认识。传统理论是我们研究的基础,但不应该成为我们的束缚。
2、《网络传播革命:权力与规制》
作 者:蔡文之 著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8-1
把网络传播革命放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予以考察,首先剖析了由传播生态变革而引发的新理念、新格局和新的交互方式等多棱面的社会进步,继而分别从技术和社会两个层面对网络赋权的内在逻辑和现实效应进行了阐述。
3、《众声喧哗》
作 者:胡泳 著
出 版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网络新词新语 概念 来源 特点 翻译方法
一、引言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新词新语则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放大镜,显微镜。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研究新词新语能更好地发现民族语言规则、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的异同。能更好地拉近民族的距离,让他们能顺利地交流,有助于新疆的民族团结。
二、网络新词新语概述
1. 概念
新词新语,是一个相对概念,既包括某一时段新产生的词语,也包括旧词的新义和新用法;前一年出现过的后一年依然流行,并在不同的语境赋予新的意义,这都叫新词新语。
2.来源
本文的新词新语来源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语料库中的网络新词新语主要来源于论坛发帖、娱乐话题、新闻事件、微博、动漫、电视节目等。本文具体分析的语料是2015年媒体关注的十大榜单之首:我也是醉了。
3.特点
网络新词新语最大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因为它流行于某个时期、某个时段,而过了这个时期和时段,就有新的词语替代它,所以它的“新”体现出时效性。其次是简洁性,因为很多网络新词新语形式简单,内涵丰富,是潮流和时尚的代名词,要知道来源和典故,并置于具体的语境才能看出,这也是人们喜欢使用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再者是它的口语性,因为多使用口语的表达方式,不遵从严谨的书面语,打破固定的语法规则,这也是词汇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最后就是它的传播性,因为前几种的特点,它在不同地区、阶层、年龄段之间传播的十分迅速,这也是网络新词新语广泛用于社会生活,让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
三、翻译方法探究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网络新词新语的分布规律大致是:年轻群体大于年长群体,城镇群体大于农村群体。在撰写本文的同时,笔者也对本校民族学生使用网络新词新语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得出:汉族学生使用频率大于维族学生,低年级的学生使用频率大于高年级的学生,学生的使用频率大于老师的使用频率。
探讨翻译网络新词新语的方法。本文以2015媒体关注的十大榜单之首:“我也是醉了” 为例进行分析。在维吾尔族人的认知中,这句话只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真的喝醉酒了,翻译为haraq it∫ip mεs bolu∫;二是指为之陶醉,欣赏,翻译为mεstxu∫ bolu∫。而现在我们常用的却有以下三种意思:
1.假借醉了、不清醒的状态来表示不能理解对方的想法,实则表达对对方的不可理喻而表现出的不满。
(1)哥:“他说我不照顾孩子,好吧我也是醉了。”aka:u meni balia qarimajdu dedi,boptu mεndimu amal joq.
本句的翻译方法为意译法,翻译技巧为转换法。将“醉了”译为“amal joq”。
(2)四娘:“韩爷为何最近不来,难道说爷又醉了吗?”tθtint∫i a?t∫a εrkilεp turup :xεn begim jeqindin beri nemi∫qa kεlmεjdu,εd?ba begim kili∫ni xalimamdu?
本句的翻译方法为意译法,翻译技巧为转换法。将“醉了”译为“εd?ba begim kili∫ni xalimamdu”。
2.表现对事物、状态、行为的无力感,进而表达出一种无奈、无法交流的心理感受。
(1)她穿着比基尼那也叫艳照?看来我也真是醉了。uni? bikini kiji∫mu rε?lik syrεt bolsa,buni??a mεn rastinla amalsizimεn。
本句的翻译方法为意译法,翻译技巧为转换法。将“醉了”译为“amalsizimεn”。
(2)我跟你辩论一个身高一米四的、不男不女的、思想肮脏的小个子的人这么久,我也真的是醉了。Boji bir metir qiriq kelidi?an ,idijisi paskina,rεzil qizmu εmεs,o?ulmu εmεs bir adεm,meni? sεn bilεn ∫unt∫ε uzun tirkε∫kinimni kimmu ojlisun,mεn rastinla θzumgε“qol qojdum”。
本句的翻译方法为意译法,翻译技巧为转换法。将“醉了”译为“qol qojdum”。
3.对人物或事物的轻蔑和鄙视,表达出不屑于对其进行回应和反击。
(1)他拍的那也叫电影?我也真是醉了。Uni? i∫ligimu kino bolamdu?boldi mεn uni? bilεn tala∫majmεn。
本句的翻译方法为意译法,翻译技巧为引申法。将“醉了”译为“mεn uni? bilεn tala∫majmεn”。
(2)她的脸太美太耀眼,我想我也是真的醉了。uni? t∫iraji nahajiti t∫irajliq hεm d?εlip qilarliq,biraq mεn undaq dεp qarimajmεn。
本句的翻译方法为意译法,翻译技巧为引申法。将“醉了”译为“qarimajmεn”。
上述所例举的例子翻译成维语时采用了意译法,翻译技巧有转换法和引申法。因为维语中没有对应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对句子上下文和语境的体会,将原文换一种说法进行表达,以便读者能够理解。除此之外2015年媒体关注的网络新词新语的十大榜单还有:“有钱就是任性、主要看气质、这是什么鬼、cp、小鲜肉、脑洞大开、土豪、买买买、约吗。”如果不是时代赋予了网络新词新语另外的含义,如果不是了解网络流行语言的人,用这样的话语去和维吾尔族交流,肯定会产生语言障碍甚至是笑话和矛盾。因为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艺术,没有办法去用具有强烈时代色彩的词句进行交流和沟通。网络新词新语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作为年轻、走在潮流前沿的一代,使用网络新词新语成为了必然,所以为了尽可能消除民族的交流障碍,我们要努力探讨出适合网络新词新语的翻译方法。在翻译中因为网络新词新语具有实时性、时代性等特点,翻译起来十分困难,所以许多从事翻译的工作者也不愿多去涉猎。但是虽然它不规范,却是老百姓最常用、最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需求的语言载体。而且解决网络新词新语的翻译问题,不光是对民族有益,更是对解决青少年和中老年人群的“代沟”问题有重要作用。在进行翻译工作时,要让翻译者了解这些词句本身的语法规则,结合具体语境,联系使用现状,找出对应的词句。翻译时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1.尽量避免对号入座式的翻译,注意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如意译法和等值互借法等;2.翻译时要注意其生动性和艺术性,不但要忠于原意,而且还能结合这些新词新语的音、形、意以及具体语境等几个方面表现出来的突出特征使译文尽量做到生动活泼,富有艺术性;3.网络新词新语的翻译都是在交际过程中为了应付某个场合即时翻译的,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这些翻译会出现些许的偏离,还有就是随着时间的变化,新词新语的内涵随时发生变化,所以翻译时要结合当时的特点,及时修正过去译文中的不妥之处,重新探索新的适合的翻译方法;4.对于政治色彩浓厚的网络新词新语要尽量尊重已有的习惯译法,这样可以避免理解上的混乱,而且要有政治的高度和素养,以严谨的态度对待;5.以不同的文化视角做到灵活翻译。网络新词新语来源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对于来源不同的新词新语要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尤其要区分来自本民族和外来语的两种新词新语的翻译,要以不同的文化角度、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来灵活翻译这些网络新词新语,对外来词的翻译一定要根据其来源地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语法规则来翻译。
由于语言经济的原则,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新词新语,简洁固然是网络新词的优点,但我们一定要区分现实和网络生活,如果在日常的书本上或语言中不分清语境、不理解语义就盲目使用这些文字,不仅使汉字乱了套,也会对双语学习者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扰。为了让民族融洽和谐的交流,为了将幽默、愉快、时尚的生活方式运用到生活中,理解并熟练运用网络新词是走上新时代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网络 真实文本 翻译教学
一、引言
根据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在西方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翻译教学的主流十分重视与市场接轨,强调满足市场需求。Li Defeng[1]强调根据翻译市场的变化和社会实际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增强合格翻译教学与翻译专业教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Maj-Britt Holljen[2]指出在挪威翻译教学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是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教学突出实践内容,注重学生实际翻译能力的培养。陈浪、柴明颍[3]介绍说,英国翻译教学面向社会需求,首先表现为职业导向的翻译教学在英国翻译教学体系中占绝对优势。杨柳在撰文评价2001年全国暑期英汉翻译高级研讨讲习班盛况时指出,香港的翻译课程设置和教学针对性很强,比较注重市场需求和实际能力的培养。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一方面社会对实用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4],另一方面学生翻译能力的实际水平远不能满足翻译市场的迫切需要。市场的需求和翻译人才的现状对传统翻译教学模式提出严峻挑战,网络技术和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为其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从翻译的社会属性和实践属性出发,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基础,探讨研究基于网络和真实文本的翻译教学。
二、理论基础
这项研究主要参照教学法中的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分支。作为一种新型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5]。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借助原有的知识经验,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依靠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6]。Kiraly是建构主义翻译教学的代表人物,其主要理论观点认为翻译教学不是传递主义的教学(transmissionist teaching approach),而是合作建构式的[7]。具体说来,在翻译课堂上,学生是个主动学习者而非容纳翻译知识和翻译技能的器皿。学生的翻译能力的习得是学生在和同学老师共同合作的过程中,在自己原有经历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而来的。在主动参与翻译合作学习的活动中,一方面学生逐渐了解翻译的性质、翻译的规范和翻译的标准等,并在翻译过程中不断加深认识,另一方面学生在翻译的实践活动中积极发现和学习翻译技巧,实现有关翻译知识的意义建构。
Kiraly主张建构主义的翻译教学是:(1)基于真实文本翻译的学习:从练习转移到实践;(2)提倡翻译实践的课堂;(3)教师是翻译项目的管理者,主要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7]。正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笔者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网络和真实文本的翻译教学模式”。
三、基于网络和真实文本的翻译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和真实文本的翻译教学模式”提倡将真实文本翻译材料引入翻译教学课堂,采用基于网络的合作翻译,注重翻译过程的教学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在翻译实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利用网络信息,在与同学和老师的合作中进行知识构建,强调在真实文本翻译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翻译能力[8],以真正实现翻译教学的目标。
下面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效果和实践意义四个方面阐述“基于网络和真实文本的翻译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
“基于网络和真实文本的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旨在通过让学生大量接触各类真实文本并对它们进行实际翻译操作,让他们充分了解翻译过程,逐步掌握翻译策略和掌握和熟练运用翻译参考工具的能力,最终提升其认知能力和综合翻译能力。教学内容的设置可包括以下两点:
第一,在教学中尽可能选择真实文本作为翻译材料。诺德[9]强调,为保证翻译教学效果,翻译教学的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必须是真实文本,即真实情景中的文本(realtexts-in-situation)。真实文本的选择要多样化并以翻译市场上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应用型、信息文本为主,尽可能地少量涉及文学文本的翻译;真实文本的选择可以本土化,如当地的旅游、新闻、经贸、教育、娱乐、法律文本等。这些文本具有时代感和真实感,因此具有更强的实践性,更贴近翻译市场需求,让学生通过真实文本的翻译更真切地体会专业翻译的过程,积累翻译经验。教师可带领学生了解本地的翻译市场,寻找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真实翻译任务,或者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师自己的翻译项目中感受职业翻译的魅力。
第二,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翻译资源。翻译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资源(比如纸质词典、术语表、参考书籍等)、网络资源(如维基百科、在线词典)、在线专门的资料库和网站和各种翻译软件(如Trados,Transtar等)。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有效地使用各种词典,包括在线词典如宗教词典和人名、地名词典;引导学生搜索引擎检索库如Baidu、Wisenut、Teoma等;引导学生学习和利用平行文本;引导学生合理地利用各种翻译软件和翻译网站等。
第三,结合学生的翻译实践传授应用理论中的翻译专业知识。对于提高以学生实际翻译能力为目标的翻译教学而言,教师可在点评、讲解学生翻译作业中传授应用理论中的翻译专业知识而非翻译纯理论,把学生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解释。与翻译实践相关的翻译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翻译文本的内外因素包括原文、翻译背景和受众、客户等;(2)翻译的标准:实际翻译实践中的多元翻译标准;(3)翻译的形式:包括口译和笔译,全译、节译和编译等;(4)翻译的目的、翻译的策略、翻译的步骤等;(5)文本类型与翻译的关系等。
2.教学步骤或过程
基于网络和真实文本的翻译教学立足于讨论协商、解决问题和相互学习等学习的社会属性,通过学习小组的组建实施翻译教学,促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深层理解和建构知识,最终提升解决实际翻译问题和综合翻译的能力。鉴于网络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师可考虑按照以下步骤实施具体的翻译教学。
第一,译前的准备工作。这一阶段教师根据待译任务的内容,引导学生搜索与翻译任务相关的背景资料。学生需收集相关翻译情景信息比如何时交付译文、交付的方式、预期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水平如何、翻译的目的等,并据此确定翻译的原则和策略;收集相关主题的平行文本,了解源语和目的语文本的语言规范和文化特点差异,突出相应的“翻译要求”,降低翻译专业知识困难;预测在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可能所需要的各种工具包括书本资源、电子资源、翻译工具等。在这一阶段教师还要根据待译任务的内容和工作量大小将学生划分为若干翻译小组,由小组决定其翻译负责人,并通过网络如qq、blog、wechat、email等将待译的真实文本内容、时间和质量要求等到各项目翻译小组。
第二,学生分组进行翻译。各小组召开翻译项目会议,针对翻译任务和翻译目标,通过讨论、分析、确定翻译标准和专有名词等,以便统一术语,并将术语清单分发至小组每个译员。同时制订翻译项目进度计划和工作日程表,确定各阶段的分工活动,合理安排分工合作;确定翻译标准后,小组每个译员仔细阅读原文本并通过网络互动平台访问语料库等翻译信息资源解构源语和建构译语从而完成初译,并在此过程中记录下自己遇到的翻译问题,解决办法和未解决的翻译难点;每个小组成员的初译文经小组成员互评后,将个人译文与问题提交小组评价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小组需统一译文风格和规范术语,集思广益认真讨论和修改以形成小组译文,同时小组要记录下讨论时所争议的问题,以及如何作出修改和为什么这么修改译文。
第三,小组PPT演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以PPT形式展示翻译过程和翻译成果,并接受教师和其他小组对成果的评析,进一步完善译文,获得小组评分。在这一过程中,小组PPT演示重点放在其翻译的思维过程、翻译的重难点、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中的困惑与感悟等,这样学生可以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久而久之,形成基本的文本翻译转换能力和锻炼其自我反思的能力,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小组课堂汇报的基础上展开小组间讨论和师生讨论,就遇到的问题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产生最终的译文。在这过程中教师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引导和监控课堂,促进学习者建构知识;就各小组在解决翻译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适当的质疑并推介认知工具;通过营造轻松和自由的学习和思考空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学习及讨论的兴趣,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四,总结和评价。各学习小组通过课堂汇报和网络平台展示其翻译成果后还需要撰写翻译评论以反思其整个翻译过程并形成自我评价。“翻译产品的形成必须经过翻译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进行翻译实践,译者必须理解翻译的过程”[10]。自我评价学习成效可帮助学生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和锻炼自我反思的能力,从而不断自我提高和改善。
3.实践意义
在翻译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堂课后观察、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笔者发现基于网络和真实文本的翻译教学的最大意义在于以下三点:(1)可以激发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改善的动机和提高学习翻译的兴趣和信心。学生在查找资源、解决问题和课堂发言中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撰写翻译日志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反思和独立思考,促进学习者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进一步提升自我导向学习能力。(2)可以培养合作团队精神。小组成员在整个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经过小组会议、小组译文互评和小组讨论修改译文,学生做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充分体现合作式学习的良好效果。(3)可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就是要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为目标,学生一旦具备自学能力,就能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接受新挑战和承担新任务”[11]。通过学生自行查找翻译资料背景、平行文本、语料库,自行解决翻译中的问题和难点,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师可以引导和监控整个翻译过程,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翻译的过程和学生的不足,因材施教地采取教学对策,也可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合作,教学相长。
四、结语
基于网络和真实文本的翻译教学有别于传统翻译教学模式。该模式注重翻译材料的多元性、真实性和语篇性,与翻译市场上的翻译项目或翻译任务紧密相连,即考虑翻译市场需求也考虑学生需求,充分做到有的放矢,务实高效。该模式将建构主义理论引入教学中,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能力上。通过让学生借助网络手段,参与解决真实问题,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提高翻译问题求解能力和翻译综合能力。总之,该模式有助于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学生。
参考文献:
[1]Li Defeng. Needs Assessment in Traslating Teaching――Making Translator Training More Responsive to Social Needs.Babel,46:4:289-299.
[2]Maj-Britt Holljen. Practice Orient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LSP Translation. Babel,46:1:41-65.
[3]陈浪,柴明颍.“多元化:翻译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英国高校的翻译教学为例”.外语界,2008(2):60-64.
[4]黄友义.社会需要更多的实用翻译人才.中国翻译,2007(1):47-51.
[5]张萍,等.中外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北京:科学,2005:111.
[6]Jonasson,David H.“Evaluating Constructivistic 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1:28-33.
[7]Kiraly,D.C.“A Passing Fad or Promise of a Paradigm Shift in Translator Education?”[A].IN B.James & S.K.Geoffery(eds.)Beyond the Ivory Tower: Rethinking Translation Pedagogy[C].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2003:3-32.
[8]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64.
[9]Nord,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Theory,Methodology 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Amsterdam & Atlanta:Rodopi,1991:147.
[10]Bell.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 Longman,1989:22
关键词:分类方法 神经网络 多层感知器
医疗服务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维持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进来床位吃紧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医院病床紧张,住院需要等数周的现象很普遍,这让许多患者苦不堪言,甚至因此耽搁了病情。而仅仅采取多盖医院大楼,多增加病房的方法是不可能一蹴而就上午。因此,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现有病床的使用率,根据病人的信息,合理有效地配置现有床位,避免空置就显得非常重要。
1.样本数据和模型构建
1.1指标体系和样本数据
选择所研究医院某一时期的病人为研究对象,考察他们的住院停留情况。所选用的指标主要是病人的基本信息指标在分类、汇总、整理的基础上,同时兼顾数据的可获取性原则和可量化原则,最终以年龄、到达时间、性别、到达方式、分诊级别这5个指标作为系统的输入,以病人的在院停留时间(los)作为系统的输出,以此来评估医院的拥堵情况。其中性别、到达方式、分诊级别是名义级数据,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将其量化。
1.2模型的构建
首先我们将这105个样本数据按照习惯上年龄的分法分成三组,第一组为16——40岁(青年),第二组为41—64岁(中年),第三组为65岁及以上(老年),得到的样本数据个数分别为18、26、61。
然后分别对每一组样本进行网络的学习训练,这里我们将每一类样本进行按照7:2:1随机分成三类:训练样本、检验样本、坚持样本。其中训练样本包含用于训练神经网络的数据记录,数据集中的某些个案百分比必须分配给训练样本以获得一个模型。检验样本是一个用于跟踪训练过程中的错误以防止超额训练的独立数据记录集。坚持样本是另一个用于评估最终神经网络的独立数据记录集,坚持样本的误差给出一个模型预测能力的“真实”估计值,因为坚持个案不用于构建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主要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网络结构的确定和学习参数的设定。网络结构中网络的层数、各层神经元的数量和适用的激励函数是需要明确的主要任务。HechtNielsen曾证明当各节点具有不同的阈值时,对于在任何闭区间内的一个连续函数都可以用一个隐含层的网络来逼近,但由于上述先决条件难以满足,实践中常导致应用的困难. 目前一般认为对于二进制分类或判决边界问题,一个隐含层就足够了,但是如果要求输出是输入的任意连续函数,采用两个隐含层或者不同的激励函数则更为有效。
依据上述分析,本文的感知器网络包括四层,其中含有两个隐含层,均使用对数sigmoid函数,网络的输出层的激活函数使用恒等函数。使用在线培训类型,最初的学习率为0.4,动能为0.9。
2.结果分析
通过反复测试与比较,可以得到如图1结果(以第三组即老年为例):
对于刻度因变量,观察预测图针对组合的训练和检验样本显示Y轴上的预测值X轴上的观察值的散点图。理想的情况下,值应大致位于从原点起始的45°线。在此图表垂直线上的点代表各观察los的时间数。其中位于理想45°线左上方的点表示预测值明显偏大,45°下方的点表示预测值明显偏小,这一是与系统本身有关系,同时也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有关系。
图1 los的观察预测图
3.结论
(1)利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能在一定程度上对los进行有效地评估预测,为医院有效地掌握相关信息并合理地配置床位等资源提供了借鉴意义,可用于医疗服务效率的评价。
(2)从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年龄段的病人的los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也是符合现实情况的,如青年人的los相对中老年人要小很多(当然也有特殊的情况),其中三组病人los的均值分别为1.01、13.94、18.75。这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可以根据病人的相关信息大致地判断出其los的范围,方便医院对资源进行配置。
4.问题与讨论
(1)在利用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时,隐层个数及隐层神经元数目的确定没有十分准确的方法,而是人为地进行验证,传输函数也是不确定的;
(2)样本数据中存在的极值对训练影响较大,但是又不能对其进行剔除,因为这些数据个数较多,而且在实际中有其代表的含义,比如样本数据中的极小值说明这个病人的病情较严重,需要紧急治疗,如果仅仅依据FIFO的原则,那么可能造成生命危险,也不符合实际。所以这些数据不能直接剔除,而这些值必然会对系统产生影响;
(3)对于病人来说,除了本文说的几个指标外,病人的血压、体温、所患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所采用的治疗方法等等生理医学指标没有考虑进去,而这些指标对于一个病人的停留时间很较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医疗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99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2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对医院的人流、物流、财流等进行综合性管理,以将医院各项医疗行为所产生的数据加工成各种信息,进而为医院的整体运作提供现代化管理的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作为现代化医院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应用有助于提升医院的业务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但是随着我国医院信息系统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其安全隐患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这给医院的信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从信息安全管理层面入手,医院信息系统存在网络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在于缺少行之有效的信息安全策略,使系统的网络通信与数据备份等操作的安全性无法获得根本的保障。
1 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现存的问题
1.1 杀毒软件、系统补丁更新不及时
当前,诸多医院在应用医院信息系统时,通常都会在业务主机中安装杀毒软件,但因为主机数量较大,维护难度也较大,导致计算机维护人员很难保证所有主机的杀毒软件、系统补丁都是最新版本,使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存在网络安全管理问题。
1.2 IP、MAC地址绑定无现实意义
个别医院为了避免外来者随意连接院内网络,通常都会选择在接入层的交换机上将IP地址、MAC地址与端口绑定。但是此操作存在两大安全隐患:第一,IP地址、MAC地址的绑定必须逐台电脑进行设置操作,工作量非常大,也很不方便;第二,略懂计算机技术的人能轻松修改IP地址、MAC地址,进而使其绑定失去现实意义。
1.3 IDS入侵检测系统作用失效
当前,大多数医院在应用医院信息系统时都安装了IDS入侵检测系统,但该系统只能在出现异常时发出预警提示,而无法实现其他功能,因此导致入侵检测的功能难以见效。
1.4 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难以定位到人
在应用信息系统时,大多数医院为了有效避免数据被修改或盗取,通常会选择对登录者进行访问权限设置,但此操作依然不能有效预防恶意者的不法行为。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能够详细记录数据库的各项操作,并准确定位到IP地址,但却难以与IP地址所在的人员一一绑定,因此导致无法将责任追究到个人。
2 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的需求
2.1 身份验证与访问控制需求
按照角色级别与用户类型以及对医院信息操作的重要性,判断是否进行身份验证,另外应对不同的用户采用不同的方式验证。访问控制管理必须有明确的条件约束,以确保用户能够在权限范围内登录医院信息系统。
2.2 信息资产的安全管理需求
对医院信息资产的安全管理应从硬件与软件两个层面来分析。在硬件上,应保证信息资产处于绝对安全的环境中,以保证信息资产的安全性;同时要保证医院信息系统中各核心设备的合理冗余。在软件上,应保证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的安全性,保证入网用户端设备外连接口启动、后台服务等运行的安全性。
2.3 网络通信的安全管理需求
医院信息系统要能对网络数据流进行实时控制,同时能够屏蔽危险网络行为,自行检测并处理安全事件,以及时对系统故障进行处理,进而避免网络风险事故的发生,保证网络通信操作行为的安全性。
3 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的创新对策
3.1 物理安全管理对策
医院信息系统的物流安全是指各种硬件信息资产的物理保护,以防遭到破坏,其保护对象包括中心机房、服务器、工作站与硬件接口设备等。中心机房是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设备,对其进行网络安全管理的过程中,①应按其设备需求,对室内温度、湿度进行严格把控;②应启动门禁制度,以控制人员流动;③应实施多路供电,以确保电源不中断;④应采取避雷措施。服务器在医院信息系统的运作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服务器一旦发生故障,则会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因此必须确保服务器24小时正常运行,还应进行冗余设置,可采用多机容错、多机热备份方案,或采用双服务器;同时要给服务器配置高质量的UPS电源,并进行冗余设置。工作站是医院临床医师与护理人员的终端PC设备,可作为医院信息系统的独立模块,对其进行网络安全管理时,应确保其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同时对软盘、光盘的使用进行明确规定,并用软件对用户的行为进行监控。硬件接口设备包括路由器、集线器等,管理时应制定严格的制度,做好传输电缆端口的记录。
3.2 身份验证管理对策
当前,大多数医院所选用的医院信息系统都是基于“B/S”结构与“用户名+密码”的方式验证身份,这种方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医院信息系统的升级需求。建议在“用户名+密码”身份验证方式的基础上,由医院信息系统网管人员统一设置,灵活绑定用户名相关信息,再统一下发至接入层交换机,以加强对用户身份的验证与管理。也可采取安装网络安全管理软件的方式,评测主机的接入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则拒绝登录,以此确保用户身份的合法性。
3.3 访问控制管理对策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的不断推广与应用,过去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方法与静态授权方式已然不适用。角色访问控制模型――TLRBAC是一种基于时间与空间环境制约因素的访问控制模式,能够满足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需求。角色访问控制模型的工作原理是:用户用特定角色身份登录医院信息系统,在其登录前需受时间和空间属性的访问控制权限的限制,以此实现对用户访问行为的有效管理。角色访问控制模型是访问控制对策主要从用户验证、联网访问控制以及操作权限限定3方面来实现。
3.4 授权管理对策
在我国医院信息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逐渐提升,传统的集中式授权模式显然已经不适用。为了确保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一种更合理的用户授权管理体系。可以采用分布式授权方式或层次化授权方式,分布式授权方式能够实现医院信息系统管理者的多方式分配,确保医院信息系统登录者身份的合法性;层次化授权方式是由各部分进行分层授权,要求医院建设最高授权管理部门,实现信息资产的自动识别,并制定最高的权限管理策略。
4 结 语
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上,当前并无完全单一且有绝对安全保障的管理对策,因此,必须在合理的立体化安全机制下运用各种对策给予预防,且应不断对其功能进行完善,提高安全防治意识,以确保医院各项操作的安全性。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桂华,罗平,郭剑峰.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思路[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
[2]陈卓明.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探究[J].通讯世界,2016(5).
【关键词】 移动通信;网络体系;结构;安全机制
在信息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基于移动通信的网络体系在技术与商业上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被广泛地应用于世界范围内。基于移动通信的网络体系因能够更为方便、灵活、快速地支持用户移动性,而成为互联网和个人通信发展的大方向。因此,对于基于移动通信的网络体系进行研究,明确其相关内容十分必要,对于全球通信互联的进一步优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移动通信网络体系的结构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公共汽车、长途汽车、出租车等公共客运事业得到了迅猛地发展。但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犯罪案件却时有发生,给社会带来了很大危害,直接危及到城市客运事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车载报警系统的解决方案。它是以ARM9微处理器作为核心芯片,结合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GPRS/CDMA和Internet网络进行通信,实现对移动目标的远程图像监控和实时数据传输。此系统充分利用了ARM9微处理器的高速处理能力,对监控图像进行JPEG算法压缩处理,使得在移动网络GPRS/CDMA带宽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对远程监控图像实现高质量、实时地传输。基于无线通信的网络体系具有分布式和集中式两种结构形式,自组织通信系统是前者的主要代表,如自愈式雷场系统。而基站移动通信系统则为后者的主要代表,如CDMA、GSM、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一)分布式体系结构
这一体系结构下又分为平面结构和分层结构两类。其中,平面结构中,其全部节点具有平等地位,且网络简单,省去了结构的维护环节。通常情况下,目的节点与源节点间存在的路径有许多条,而通过对这些路径的利用,便可使得平均负荷得以实现。同时,结构中所有的网络节点具有对等性,整体网络比较健壮,网络规模受限是平面结构所表现出的最大缺陷;分层结构是通过簇和簇成员的划分形成的。每个簇由多个簇成员和一个簇头组成,而这些簇头则组合在一起来组成高层网络。这一结构较为简单,通常不需要对路由进行维护,从而使得网络中承担信息控制的路由数量大大降低。其缺点表现为簇头的选择需通过较为复杂的计算,簇间信息需依靠簇头寻径来实现,且对于较大规模的簇,簇头需承担较大的负担。
(二)集中式体系结构
这一体系结构中存在一个专门节点来负责对蜂窝内或节点覆盖范围内所有传输的控制与协调。如基站扮演专门节点角色过程中,其通过地面来互联有线线路,便可促进网络覆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紧凑简单、高效节能是该体系结构的有点,集中化的控制也使得宽带管理和服务质量支持得到简化。而其缺点则为无线网络的展开存在难度,新基站的安装需要系统配置、精确定位及新地面线路的铺设。同时,该结构还表现出较差的抗毁性,基站的实效易造成整个网络的瘫痪。
二、基于移动通信网络体系的目标特性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体系的目标特性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能用性。指网络用户能够对网络所提供服务进行充分的使用,即使在网络节点遭受外界攻击时,网络体系依然能够提供给用户优质服务;第二,机密性。指对于未授权的实体或用户进行相关信息的保密;第三,完整性。指传输信息过程中不会发生中断或遭到破坏,这些中断或破坏包括人为干扰、信号衰弱及故意攻击等;第四,认证性。对通信对端进行确认,即需通过通信来保证移动节点同其他通信间的为真正的通信对端;第五,不可否认性。指通信节点不能对其发送出的信息进行否认,从而所有移动节点均认可其之前行为。可以说,基于移动通信网络体系的目标特性既是其应具备的基本特性,也是其应有作用得以有效发挥的重要条件。
三、基于移动通信网络体系的安全机制
(一)消息鉴别
如两网络节点存在共享密钥K(通常为一个),便可通过对带有密钥K消息的散列值hK(h为单向散列函数)的计算,来完成对消息鉴别码的生成与检验。该种机制形式的优点是只需要进行小量的计算,且生产与校验较为简单。但应注意的是,该机制的应用前提是在发送方与验证方间应具有一个共享的密钥,故该机制对在认证广播信息方面并不适用。同时,为保证消息具备可认证性,且任意两个网络节点共享一个密钥,就需要在节点网络中(n个节点),做到n(n-1)2个密钥数量的保持。
(二)数字签名
该机制的基础是公钥密码算法,因属于公钥结构,故所有发送者接收密钥的方式均可对数字签名有效性进行验证,且在接收者与发送者多对一的环境下尤为适用。这一机制要求每个节点只需进行n-1个公钥的保存,故使得存储密钥的空间大大降低。其缺点在于签名与验证需要较大的计算量,且易受到Dos的攻击。
(三)声誉评估
为使网络中来自异常节点的干扰,尤其是针对节点不合作和自私等行为得到更好的解决,需对节点实施声誉评估,来对可信任节点与不可信任节点进行区分,来避免异常行为,鼓励和引导节点操作的正常性,从而达到孤立网络中异常节点的目的。
结语:基于移动通信的网络体系是信息化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关键组成,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基于移动通信网络体系的应用将进一步优化,从而为全球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绍华.移动通信网络体系的研究和应用[J].移动通信.2011(18)
[2]倪成凯.移动通信核心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J].通信与信息系统.2010(20)
[3]郭继鸿.第三代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对比分析[J].硅谷.2010(13)
[4]张忠丽.浅谈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体系结构与安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