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产品营销优势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049-02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是陕西杂粮的主产区,同时出产众多特色农产品,如米脂小米、吴堡红枣、佳县油枣、靖边马铃薯、靖边胡萝卜、靖边苦荞、靖边小米、靖边辣椒、子洲黄豆、响水豆腐、吴堡空心挂面、佳县手工挂面等等。近年来,榆林市在发展煤炭产业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农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更需要畅通高效的营销渠道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目前,农产品营销渠道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榆林市农产品市场繁荣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榆林的农产品市场中常常呈现出一种“丰产不丰收”“农民忙销路、商家忙采购”的局面,榆林的农业企业及农户的收益亦不乐观。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的优化,对于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调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产品生产持续发展、繁荣农产品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榆林市农业企业及农户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榆林市农产品营销渠道现有模式分析
(一)“直销”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将农产品销售给消费者,省去中间环节。它的优点在于缩短了流通时间,提高了渠道效率,节省了中间费用,降低了农产品的价格,而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模式适合于零散销售,由于生产者极为分散,所以难以形成规模效益,销售数量不大且范围有限。在榆林市农产品市场中,这种模式非常多见,尤其是在农产品成熟的季节,在很多农贸市场中随处可见。
(二)“间接分销”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在农产品销售的过程中存在中间商帮助农产品所有权发生转移,即使得农产品所有权由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中间商主要有批发商和零售商,可以只有零售商,也可二者同时存在。
(三)“先加工,后销售”的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用于产成品或半成品的销售,是指加工商从农产品生产者手中购入农产品,加工后转售给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商,再由批发商、零售商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实现最终销售。此模式主要用于再生产产品,即必须经过加工的农产品,不适合于直接消费品。
(四)农超对接模式
农超对接模式是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的一种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省去很多中间环节,降低渠道成本,同时保障销售范围。这种模式在榆林的农产品市场中非常常见,应用越来越广泛,当地的大中型超市基本都有农超对接项目。
二、榆林市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榆林市农产品市场主要营销渠道模式的分析,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农户规模小、分散化,农产品缺乏竞争力
榆林市农产品市场主要是个体农户在进行生产。个体农户由于知识水平低,往往是凭借以往累积的经验来进行生产,这样的封闭经营会导致信息闭塞,对市场不了解,这对于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具有高风险性。在榆林农产品市场中,以个体农户小规模分散化种植为主,目前还没有大型农业生产企业,个体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低,如果以这种分散状态进入市场,往往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自我保护力,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很难成为有实力的市场主体。
(二)传统营销渠道模式弊端尽显,产销一体化未大规模实现
传统营销渠道模式要经过诸多中间环节才能将农产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每增加一个中间环节就会增加渠道整体的流通成本,进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这些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实现产销一体化,将产前、产中和产后紧密结合,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由于分散化的小规模经营,组织化程度又低,榆林市农产品市场暂时无法大规模实现产销一体化。
(三)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设施落后,管理模式陈旧
在农产品市场中,产销过程往往面临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即消费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而生产主要集中在农村。在榆林,目前主要依靠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发挥作用将分散小批量的农产品集中起来。但这两者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相对落后,在管理模式上亦比较陈旧,无法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实现现代化。
(四)批发市场功能滞后,现代营销手段无用武之地
批发市场在农产品营销渠道中一直都发挥着主导作用,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交易规模小、档次低、功能不完善等问题,这些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现代营销手段的广泛应用。目前,在榆林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农产品交易主要采用现货交易,新的营销手段鲜有使用。而拍卖交易、委托交易、网络营销和绿色营销这些新的营销手段,近年来却体现出巨大的优势和极强的生命力。
三、榆林市r产品营销渠道模式的优化对策
针对以上榆林市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深入剖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榆林市农产品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优化对策,以期能够对榆林市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全面实现产销一体化
由于传统营销渠道冗长、流通成本高,导致最终消费者要承担的农产品价格也比较高,非常不利于农产品市场的长远发展。采用“政府+农户+企业+经纪人”这种渠道模式,使生产、供应与销售有机结合,全面实现产销一体化。通过政府的服务职能,经纪人的经手,让农户与本地龙头企业或外地实力企业实现长期合作,实现种前有指导,产后有市场,解决因市场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盲目种植问题,使得农户所生产的产品更符合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提高农业企业和农户的收益。
(二)多角度优化“间接分销”渠道模式
1.完善批发市场的功能。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间接分销”渠道模式主要依赖批发市场发挥作用,完善批发市场的功能对于优化“间接分销”渠道模式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完善批发市场应从质量监管、产品定价、信息提供、信息认证和信用机制以及增值服务等多方面做出努力。
2.采用先进的交易和结算方式。由于“间接分销”渠道的流通效率并不高,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缩短交易时间。在交易方式上,逐渐摒弃传统交易方式,转变为以拍卖交易、委托交易为主。在结算方式上,大范围地实行电子收费和电子结算,缩短交易时间。
3.大力开展冷链物流。据统计,我国每年在运输途中约有700亿元水果、蔬菜腐烂变质,经济浪费非常严重。所以,应大力开展冷链物流,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减少经济损失。
(三)大力推广“农超对接”模式
近年来,“农超对接”已成为一种潮流,“农超对接”不仅可以减少流通成本,还可以畅通营销渠道,稳定农产品经济,使农民增收,是一种多赢的渠道模式。所以,在榆林市农产品市场中应大力推广“农超对接”模式。
(四)广泛应用新兴营销手段
近年来,在农产品营销过程中,网络营销和绿色营销体现出巨大的优势和极强的生命力,这在榆林的农产品市场中已初见成效。例如2016年2月,“米脂县政府携手阿里巴巴集团招募农村淘宝合伙人”成功举办,使得农村淘宝合伙人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农民,农民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将自家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很多年轻人开始经营网店、做微商,并初见成效。同时,绿色产品一直都受到消费者的格外青睐,在榆林农产品市场中,“土鸡”“土鸡蛋”“纯天然食品”等绿色产品往往炙手可热。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将网络营销和绿色营销贯穿渠道始终,实现营销手段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 赵仕红,常向阳.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优化研究[J].农村经济,2011,(9):105-108.
[2] 孟志兴,王广斌.我国农产品物流渠道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流通经济,2012,(4):32.
[3] 王茹.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模式创新研究――以大河南镇西红柿销售市场为例[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
[4] 杜r,赵焕梅.国内外农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研究综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9):454-456.
关键词:有机农产品;营销模式;比较研究
DOI:10.13856/j.cn11-1097/s.2016.01.029
1有机农产品的由来及定义
对有机农产品加以定义,要先从有机农业说起。有机农业概念起源于19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建立起的工业化农业体系,带来的生态和食品安全危机是其产生的背景原因。自然农业、生物动力农业、有机生物农业和生态农业等是对有机农业最初的提法,在其后的几十年,有机农业在理论层面和实践探索中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起有机农业协会和科研机构纷纷成立,1972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成立是有机农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时刻,有机农业在国家层面开始得到重视,美国农业部从1980年起对有机农业加以定义,制定了相应的生产标准和行动指南,推动了有机农业在美国的发展。之后各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纷纷建立起基于本国的有机农业标准和体系,在各国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全球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迅速提升。在消费者环境和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升的趋势下,有机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美国、欧洲、加拿大和中国是目前全球4大有机农产品市场。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有机农产品因侧重点不同其定义也略有不同,但都从产地的生态环境、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天然、无污染、营养、安全等几方面加以诠释。当前国内学术界对有机农产品比较普遍接受的定义为:有机农产品是根据有机农业生产加工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并达到相关有机农产品认证标准,通过专门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农产品。
2美日欧等国有机农产品发展历程及营销模式选择
2.1美国
作为全球最大的有机农产品消费国,美国在营销策略的制定上主要针对本土市场。这是因为美国的有机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高,重视对产品的有机认证,一种有机农产品只有通过严格、高标准的认证审查才能进入市场销售,从生产、加工到流通等环节的层层质量监管,加大了生产成本,产品价格自然不菲,在除本国之外的海外市场不具备价格优势,受众局限在小部分高消费群体[2]。美国政府在推进有机农产品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在营销策略的制定上采取双管齐下的措施。一方面出台众多扶持政策鼓励生产者加入到有机食品产业中,几十年来,从联邦到各州先后出台了产品推广费减免、认证成本分摊、农产品补贴和降低保费等多项优惠政策,极大地激发了生产经营者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积极树立和引导国民的食品安全及健康饮食的观念。美国的主流媒体通过各种形式宣传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垃圾食品的危害性,有机食品正在逐步改变着美国民众的生活。普通商超和直销店是目前美国有机农产品的主流销售渠道,两者市场份额大体相当。小规模的迷你店迅速扩张和差异化经营模式成为美国有机农业发展的潮流。
2.2日本
日本的有机农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国土资源限制,日本农业人口和可用耕地稀少,因此其最初有机农业的发展采用“小生产—大流通”的营销模式。日本对有机认证的条件十分苛刻,因此有机农产品产量仅占农产品总量的1‰,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但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有机和非有机农产品价差过高相比,日本的有机农产品价格构成值得称道。在日本,有机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价格形成中心,采购者同农户商谈价格,采购价格由成本、再生产费用、合理收益组成,日本有机农产品的市场零售价只比普通农产品高出20%~30%,是大众消费者能够承受得起的价位,因此一直以来有机农产品的销售势头良好。政府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政府主导构建起完善、发达的市场体系和交通运输体系,有机农产品得以大批量物流配送的方式送到消费者手中,扩大了小规模农户有机农产品销售的辐射范围,促进了产业的发展。而随着有机农产品销量的增加和市场认可度的提升,如今日本有机农产品的营销模式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农消对接的直销、物流配送销售、大型商超专柜、品牌加盟连锁、行业协会牵头等营销模式多头发展[3]。日本的销售宅配送模式是其有机农产品营销的一大特色,日本拥有发达的遍布社区和居民集中区的配送网络,消费者通过对点配送能够足不出户的购买到自己可心的产品,十分方便和快捷。
2.3欧洲
欧洲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对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恶化体会最深,因此欧洲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有机农业,德国和英国是最早发展有机农业的国家,它们积极制定和建立起有机农产品的标准和相关法律体系。同时英国、法国和瑞典是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成立之初的5个国家代表之一,这些国家在有机农业的规模、速度和水平上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有机农产品营销模式与日本大致相同,营销渠道多元化,但很多欧洲国家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有机农产品展览会和博览会是其一大特色。举办方为不同参展商设置专门的展位,通过视频资料、宣传册和赠品等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他们了解和喜爱上有机农产品[4]。例如,一年一度的全世界规模最大和有机农产品最集中的德国纽伦堡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在2014年的展会上,有134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多家有机企业参展,观展的专业人士达42000人,30多家来自中国的企业也参加了本次展会,巴西、西班牙、法国等国家更是以整体国家的形象出展,对有机农业起到了积极的宣传和推广作用。
2.4美日欧有机农产品营销模式特征及差异化分析
美日欧有机农产品营销模式在特征上存在很多相同之处,但受地域、市场成熟度、消费者购买力和认知度等方面的影响,又有其各自鲜明的特点。共同之处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实施高端品牌定位发展策略,生产技术和认证制度的高标准、严要求必然导致产品生产成本上升、销售价格上涨,因此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定位也放在了中高端消费人群中;同时各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有机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基于本国发达、通畅的交通运输网络,现代化的冷链运输基础设施,各有机农产品生产区的辐射半径不断扩大,市场供应得以有效保障。各国家和地区有机农产品营销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美国有机农产品发展较早,同时作为超级大国,其国土面积、人口、经济和技术实力等诸多方面的优势,都足以保障其有机农产品业得到快速发展。美国长期以来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机农产品消费国,因此其产品营销主要侧重于本土市场。美国对有机农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的要求极为严格,高成本和高价格适合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下的产业化营销模式,所以美国有机农产品直销比例低,大企业垄断下的食品店、专业超市和电子商务的多元销售模式,占据着目前美国有机农产品营销的主导地位。日本受地域限制,农业资源有限,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成为其必然选择。日本十分重视有机农产品价格体系的建设,其有机与普通农产品的零售价差不大,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因此其有机农产品的销售总额和增幅始终处于世界前列。欧洲各国在营销模式的选择上不尽相同,但都依照各自国家有机农产品的市场成熟度、消费能力、信用体系和信任基础等,分别采取了直销、天然食品店、超市、展会相结合但侧重点不同的营销模式,有机农产品市场的成长始终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3中国有机农产品发展概况及营销模式现状分析
3.1有机农产品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中国有机农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1989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生态研究室成为中国第一个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成员组织,1990年浙江省临安茶厂率先获得了国外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5],标志着中国有机农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正式启动。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相关认证机构和行业标准,并同欧美等有机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积极开展行业合作,保障了中国的有机农业在快速、科学、规范的轨道上发展,但当前中国有机农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目前,中国有机农产品市场份额和有机农产品耕种面积分列世界第三和第四位,2014年中国有机农产品销售额达274.1亿元,但仅占农产品总销售额的0.1%,由于生产成本、产量和经营者逐利心理等因素而导致的价格过高,有机农产品仍很难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寻常食品。但随着中国有机农产品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在国家适度发展原则和相关政策的带动下,有机农产品价格将不断趋于合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推算,未来中国有机农产品市场规模每年将以近10%的速度增长,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有机农产品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5](图1)。
3.2中国有机农产品营销现状分析
中国有机农产品的营销模式正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迈进。除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当前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良好,生产者推行有机种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有机种植的农产品,消费者预付资金分摊种植风险,买卖双方实现利益共享。截至2012年中国的CSA联盟组织已经有100多家,如江苏句容的花果原乡有机庄园,规模达到了86.7hm2,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农夫市集是另一种营销模式,通过平台搭建,农户与消费者直接沟通,消费者在得到安全有机农产品的同时,拓宽了农户的市场渠道,当前中国的农夫市集正朝着正规化的方向发展,更多的农户参与到有机农业生产中;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自媒体时代的来临,更多的有机农户通过微信、微博销售自己的有机农产品,产品订阅、信息推送,网络节约了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通过手机客户端就可实现交易的全过程。但这种交易平台因网络监管难度大,难免鱼龙混杂,有机农产品买卖双方的信任问题制约其进一步发展。中国有机农产品在营销过程中,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也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突出矛盾,如产品缺乏创新、高投入低产出、非有机农产品当有机农产品卖、购买不便捷、价格昂贵、溯源制度不健全、产品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等,当前中国很多城市的有机农产品实体专营店以及电商生意惨淡和亏损运营。这都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多方参与者加以正确引导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制约有机农产品产业发展的不正常现象和问题,使中国有机农产品营销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和发展。
4国外有机农产品营销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在市场化经济模式下,有机农产品营销模式在选择上应注重其合理性。应当在优化营销渠道、提高营销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和消费者满意度和信任度的提升等几方面下工夫[6]。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有机农业起步早,产业发展成熟,它们的营销模式对当下的中国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在营销渠道的建设上,可以参照德国和日本模式,并依据中国国情因地制宜地建立起有机农产品多级销售渠道体系和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和农业合作组织广泛参与的产销结合的直销体系;在品牌建设上,应向欧洲各国学习,利用政府行为引导和推动有机农业的良性发展。政府应加大在政策上保护和扶持力度,在确保有机农业耕地安全的前提下,执行严格规范的认证制度;对那些通过审查的有机农产品,利用其掌握的强大社会公共资源,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以及举办各级各类的有机农产品展览会和博览会等形式,积极地进行宣传和推广,树立起本国或本地区有机农产品的良好形象,打造一批享誉海内外的自主品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不断扩大有机农产品的市场规模;也可借鉴美国有机农产品的差异化销售方式,建立一批独具特色的有机天然农产品商店,逐步进行市场渗透,在市场定位和产品设计上找准方向,通过产品的高性能和高附加值吸引消费者,当中国整个有机农产品消费群体的认可度和市场成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使价格偏高,仍能在中高收入人群的高端市场取得成功,大卖特卖。
参考文献
[1]时显勋.我国有机农产品销售渠道优化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2]郭玮.美国发展有机农产品的经验做法与借鉴[J].对外经贸实务,2015(3):29-32.
[3]张静.国外绿色农产品营销的特点及借鉴[J].食品与机械,2014(5):276-278.
[4]刘路星,吴声怡.国外有机农产品营销模式的经验借鉴[J].世界农业,2015(5):15-18.
[5]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公司.2015—2020年中国有机食品行业运营态势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R].北京: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2015.
[关健词]宁波 有机产品 营销策略
一、有机农产品的目标市场
有机农产品由于其生产加工的原则和标准相当严格,所以其单位面积产量要低于一般农产品,而成本和价格则要高于一般农产品。我国尚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人均土地面积少,13亿多人口的温饱问题压力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大规模推广有机农业还不切实际。所以有机农产品在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内,都只能作为高端农产品满足少数人的需求,其目标市场定位为中等及以上收入家庭;工厂、学校、幼儿园及机关、事业单位等的食堂;宾馆、酒店和注重品牌效应的一般饭店。
二、关于当前发展有机农产品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我国有机农产品的市场正在逐步扩大,有机农产品的多样化不断增加。人们收入水平也随之提高,因而更加注重食品上的安全。消费观念的转变,使更多的人认为食用有机食品是生活当中时尚的表现。
(2)弱势分析
有机产业是刚刚兴起的一个新行业。有机农产品在我们国家才刚刚兴起,并不为大多数人们所知晓。此外,有机农产品价格高,品质不一定优。有机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遵循有机农业的标准而进行生产,因而对生产基地的要求比较高。
(3)机遇分析
国家政策的支持,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投入力度。科学技术发展迅猛。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有些商家看准商机,运用互联网,在网上销售有机农产品。消费者观念的转变。食品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人们更向往健康、纯天然的食品。因此,消费者健康观念的转变,使有机农品逐渐被大多数消费者所认可。
表1 当前发展有机农产品的SWOT分析示意图
三、我国实施有机农产品营销的对策分析
(1)产品策略
在包装上,对有机农产品的包装可以不经过深加工进行装包。将出土的有机农产品用专用的包装袋进行包装,包装上不仅含有有机食品的防伪标志,更要突出原生态、健康这一特征。必要时可以带着蒜梗一起包装,给消费者一种刚出土的感觉,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包装上也要不断创新思路,在一些节假日可以混合不同种类的有机农产品,形成礼品包装。在包装中也要利用低碳的原理,尽量使用一些原始的包装,如用纸包装,或是菜篮子包装。
有机农产品包装的优化组合。目前生产出来的有机农产品多数是初级加工品,因此在销售过程中要细分品种,细分目标市场,并将有机农产品的组合根据高、中、低这三个档次进行细分,针对高端个人---会员制;针对行政、机关单位---周末菜篮子,每周五陪送;针对礼品市场突出送健康----礼盒产品。因为有机农产品存在季节性限制,所以在产品生产方面,有机农产品基地(公司)根据产品生产周期设置科学合理的产品种植组合。比如,在超市专柜,普通产品区则可以将简单包装的有机农产品进行出售,而在一些礼盒区或是高档产品区,就要制作有机农产品的高档包装。
此外,需要注意农产品的质量和营养问题。严格控制有机农产品的质量,有机农产品能不能长期受到消费者信赖与产品的质量显著相关。为长期定制有机农产品(特别是有机蔬菜)的消费者科学搭配蔬菜品类和营养,既满足消费者对蔬菜种类变化的需求又满足对营养搭配的要求,做消费者的“家庭营养师”。
(2)促销策略
促销就是卖方与买方之间进行的信息沟通。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促销的内容十分丰富,同时促销成为了企业出售商品的重要手段。有机农产品主要是面向出口,对国内的市场也只是简单的销售有机农产品,并没有进行相应的促销宣传策略,因此根据促销方式来制定有机农产品的促销策略。
第一,有机农产品不同于普通食品,它是属于调料品一类,因此可以采取免费赠送的方式。即购买有机农产品达到一定量则会送有机农产品的赠品,也可以赠送有机农产品的宣传册、农产品样式的饰品或是别的赠送物品。对有机农产品进行折扣上的优惠。比如在一些节假日,或是一些特殊的节日上,进行价格的优惠。发放折扣券,小面额的有价证券,吸引顾客前来购买。
第二,广告宣传,广告是各种商品进行宣传的媒介,是推动市场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有机农产品来说,它的广告应该面向全社会,在国家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应该高调宣扬。宣传对象是全体公众,尤其是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高收入家庭、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的人们。因此,广告的设计应该充分全面地展示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方式、生产条件、特点、种类、价格、认证机构、认证程序及标准、标志,要特别说明有机与无机的区别。
(3)价格策略
有机农产品的商家在制定有机农产品价格时需考虑成本、市场、消费三因素,商家可以选择一下价格策略:第一,组合产品的价格策略。有机农产品的互补产品是一些调味品,则进行产品组合时,要把有关煮菜的调味品摆在一起,让顾客一目了然,因为都是炒菜过程中的必需品,则可以价格优惠,比平常价格低一些,以此来吸引顾客。第二,差别价格策略。这是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不同的顾客群,不同的时间段采取不同价格。
(4)渠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