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统计学的意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引言
《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分析数据并进行推断的方法论学科,其目的就是探索数据的内在规律性,使人们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其专业技术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对于经管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来说,其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能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因此,经管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教学应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本着“服务专业,突出应用”的原则,加强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经管类人才。但从教学实践来看,尽管近年来国内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教学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但是,当前非专业《统计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仍不够理想,为此,以在杭高校的经管类专业学生为例,通过统计调查探究《统计学》在经管类学生科研创新及实践中的应用状况及教学满意度,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及建议。
二、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现状分析
为探析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满意度,从教学目标与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教学应用与效果评价等多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展开统计调查。本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521份,其中有效问卷485份,有效率达93.1%。在所有受访者中,男女同学的比例为36∶64,符合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性别分布特点,问卷涉及各个专业,具有普遍代表性。
(一)学生对统计教学的基本评价
1.课程设置与本专业目标的符合度较高。调查结果显示,51.34%的人认为统计课程与本专业培养目标基本符合,26.80%的人认为比较符合,10.10%认为很符合,只有2.89%的人认为很不符合。可知《统计学》课程设置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符合程度较高。
2.统计学在以后专业学习中的作用较大。在调查的群体中认为《统计学》该门课程设置基本有用、比较有用和非常有用的人数占63.30%,只有4.95%认为是基本没用的,可以认为设置《统计学》这门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3.统计教学的专业针对性不够强。63.09%的同学更倾向于分专业组织上课,他们认为不同专业对于统计知识的接受程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是不同的,增强统计课程学习的专业针对性很有必要。但同时,学生反映当前非专业《统计学》课程主要通过介绍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特别强调各不同专业需要掌握的共性统计理论知识,与专业的融合不够,导致教学效果较差。
4.男女同学对《统计学》课程的难度、兴趣度及实用度等方面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50.52%的同学认为《统计学》课程基础实用,29.90%的同学认为课程难度大,24.54%的同学认为统计学枯燥无味,只有11.34%的同学选择课程是生动有趣的。由此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该课程的教学虽然是有用的,但是由于难度较大使部分学生无法接受而且上课的兴趣不大。可见,《统计学》教学需要改进以使更多学生对该课程产生兴趣,使实用性扩大。
进一步探析男女同学对统计课程的看法差异,运用假设检验对课程难度、兴趣度、实用度、基础实用度、生动及抽象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男女同学对课程难度(P值为0.018)和实用度(P值为0.002)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
5.学生对实践中巩固统计学知识的意愿较强。学生是否愿意在实践中巩固统计理论知识是实现统计学的关键。调查结果表明,80%以上的同学愿意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统计学知识,可见在课程教育中应增加更多的实践训练。同时,在考核方式上,绝大部分学生也愿意增加实践操作考核。
(二)《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主要存在结合案例不足及缺乏趣味等问题。学生普遍反映:教材结合案例不够(39.18%)、材料缺乏趣味(38.14%)、忽略统计软件应用(37.73%)以及过于注重数学公式推导(36.49%)等问题是当前统计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2.教学内容与专业融合度不够并过于机械化。被调查者认为教学内容主要问题在于与相关专业融合不够的占57.88%,认为教学内容过于机械化的占40.82%。
3.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传统落后。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二以上(68.45%)的学生认为统计教学方式多为灌输式教学,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此外,统计实践教学的缺乏、师生交流过少等问题也不可轻视。
4.考核方式单一,考核内容过于理论化。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考试内容过于理论化(占55.05%),其次是缺少对应用技能考核(占41.65%)。由此可见学生更愿意接受实际操作性的东西,对于理论的内容认为考核中可以少出现。
(三)《统计学》在学生创新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状况
1.对统计方法的运用认识大多限于统计描述分析,对统计推断方法的应用价值了解不够。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统计调查方案设计(62%的同学选择了此项)、问卷设计(61.3%)、统计调查方法(49.9%)及统计图表分析(44.7%)等方法对将来用途较大,其余依次是相关回归(32.4%)、假设检验(29.9%)、参数估计(26%)、统计指数(22%)和时间序列分析(15%)等。可见,当前学生对统计方法的运用认识大多还限于统计描述分析,对于统计推断方法的应用价值了解还不够。
2.统计调查和整理方法运用较广泛,对于统计推断方法的运用相对较少。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曾运用过的统计方法主要集中于问卷设计(70.4%的同学选择了此项)、统计调查(46.8%)、方案设计(46%)、统计图表(35.6%)及频数分析(23.8%)等最基本和最简单的方法,对于统计推断方法的应用,除相关回归(22.8%)和假设检验(21.5%)外其余则较少。可见,当前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对统计知识运用的深度及广度还远不够。
3.学生在各类实践竞赛和创新研究中运用统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为薄弱。在大学参与的各类竞赛及创新研究中,运用过统计知识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城乡调查(74.7%)和企业调查(77.8%)中,而其他创新研究及竞赛(如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大学生“新苗人才”培养计划、课题研究、创业设计大赛等)中应用统计知识和方法的极少。由此需要大力度地提高学生运用统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统计教学满意度评价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教学目标与课程安排对统计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统计教学目标与课程安排所包含的项目评价得分构建多分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其对《统计学》教学满意度的影响,Ordered probit模型拟合结果显示似然比LR为196.86,显著性水平小于0.01,表明模型具有显著性意义;同时输出教学目标与课程安排对统计教学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显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教学目标、专业融合、理论课时以及实验课时因素对于统计教学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可见,清晰的教学目标,能够让学生明确这门课的内容和要求,了解该课程的应用情况;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的合理分配,能够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当这些满意度提高时,能增加统计教学满意状况提高的概率,且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对教学满意度的影响最大,从系数来看它的提升对教学满意度等级的提高效应最为明显。而专业针对性前系数较小且不显著,说明它对教学满意度状况的提升影响相对较弱。
(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对统计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是影响教学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根据所包含的项目评价得分构建多分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其对统计教学满意度的影响,似然比LR为263.55,显著性水平小于0.01,表明模型具有显著性意义。各因素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显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教学媒体、实验教学方式以及实践训练的满意情况会影响统计教学满意度。从结果来看,这些影响因素的系数符号与数值大小与实际相符。评价一门课的重要指标就是这门课的教材内容,因此该模型下其前的估计系数最大;此外,当课程内容具体丰富、有实例、教学媒体效果良好时,学生更有兴趣学习这门课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统计学》教学满意状况提高的概率。统计与生活息息相关,好的实验教学方式与实践训练能够培养学生将其所学到的统计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上,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自然会增加他们对于统计学的好感。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中的其他因素的系数较小且不具有统计显著性,因此它们的提升对教学满意度的提升影响相对较弱。
(三)教学应用与效果评价对统计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结合应用是评价一门课程教学成效的直接因素,也是课程教学满意度的重要评价尺度。根据教学应用与效果评价所包含的项目评价得分构建多分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其对统计教学满意度的影响,似然比LR的值为222.51,显著性水平小于0.01,表明模型具有显著意义;各因素影响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显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影响统计教学满意度的因素有教师讲授技巧、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统计软件应用以及课程考核方式。
现实中,老师的讲授技巧和实践教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该课程的兴趣、学生听课状态以及吸收知识的情况等。面对枯燥乏味的讲课,学生可能对这门课产生厌倦甚至是反感,更可能造成他们的高缺勤率。如今的社会越来越重视创新,当然学生也希望能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创新能力对于教学满意度的评定情况具有正影响,且影响较大。此外,课程考核方式也会影响学生的满意程度,学习认真,统计学知识掌握较好的同学可能会希望通过一定的闭卷考核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而对统计学略知一二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开卷的考核方式,因此他们对于考核方式的满意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而教师理论水平以及学评教评价方式前系数较小且不显著,说明其对教学满意度的提升影响相对较弱。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当前经管类专业学生对于《统计学》课程的总体满意度不够高,统计教学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与本专业目标的符合度较高、实用性较强,但专业针对性不够。
2.《统计学》教材结合案例不够、缺乏趣味、注重数学公式推导且忽略统计软件应用。
3.教学内容与相关专业融合不够,内容过于机械化;统计教学方式则多为灌输式教学,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应用不足。
4.大部分同学对当前采用的纯粹理论考核方式表示不满意,而更倾向于实践测评。
5.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统计调查方案设计、问卷设计以及统计调查方法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帮助;70%以上的学生在城乡调查、企业调查和专业调查中能运用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方法,但对其他统计知识的应用极少。
从教学目标与课程安排的视角来看,教学目标、专业融合、理论课时以及实验课时的设计对于统计教学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所包含的因素中,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教学媒体、实验教学方式以及实践训练的满意情况会影响学生对于统计教学满意度;教师讲授技巧、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统计软件应用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则是影响统计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
(二)对策建议
1.统计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创新。统计教学应避免把时间放在讲授抽象理论、数学定理等方面,增加趣味性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并根据专业需要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增强统计教学的专业契合度,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转变。调查结果表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最突出的问题为灌输式教育,互动教学不足,所以即由“灌输式”转变为“互导式”教学。在统计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同时,运用统计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思维的基本思想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通过课程案例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重视课程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基本统计业务操作技能和基本统计分析技能。
3.优化考核内容及方式。基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等改革成效的督促,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应随之进行匹配,将考核方式由记忆性的闭卷笔试改为多样化的着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统计知识的应用能力考核,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核方式应采用综合考核的形式,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期末项目研究报告、上机操作和实践成绩等综合评定其学习成效。
4.构建统计实践教学平台,提升统计实践应用价值。依托学校实验中心建成全校大学生基础实验设备平台、统计建模演示与实现平台、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仿真模拟等平台,为统计的创新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社会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设立,是适应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细化完善的体现,对实际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成为了一级学科的背景下,社会经济统计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针对社会经济统计学进一步发展所需要接受的挑战以及发展机遇进行研究,进而分析学科发展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希望推动相关学科的不断完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
二、社会经济统计学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1.面对的机遇
(1)进一步明确和强化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学科地位。社会经济统计学体系的构建,从根本上确立了一级学科的地位,并且在日后不断深化完善过程中多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作为一门一级学科,社会经济统计学是有着广泛的数据和现实依据,在我国传统的教育内容中早已经存在,只是由于其相关的知识涵盖范围被社会经济学所包含,导致没有成为一门一级学科,具体的研究内容也仅限于表面肤浅的研究,对实际的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不是很明显。如今成为了一级学科后,社会统学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促进,使得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对经济活动中的数据统计的结果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与日俱增,为其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
(2)彰显社会统计学的学科特色。由于社会经济统计学成为了一门一级学科,其相关的研究目标得到了具体的确定,相应的学科特色也得到了彰显。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主要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相应数据和指标,通过统计学的处理来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保证经济发展处在一个健康有序的轨道中,推动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遇到的挑战
(1)学科类别有待确定。社会经济统计学所属于的学科范畴目前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有些学者认为其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那么理应属于经济学范畴,但是反方面的观点是统计学基础主要是运用统计原理进行分析,应该划归理学。相关的争议导致学科内容和相关联系还没有明确确定,成为了学科发展所遇到的挑战之一。
(2)课程机构问题。由于还未明确划分所属范围,导致学科内容容易出现重理轻经济的现象,理科课程占据了主体,而对经济的研究停留在浅显的层次,课程结构出现偏差,导致学生对发展方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迷茫。
三、社会经济统计学遵循的原则分析
1.遵循历史发展轨迹
统计学最开始的发展是以统计人口、财产、土地等数据发展而
来的一门专业学科,其相应的历史发展轨迹是统计学发展的主线,也是学科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指向,社会经济统计学在成为了一级学科之后,虽然研究的内容和运用的知识及方法较最初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同,但是却不妨碍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发展所需要遵循的历史轨迹,其出现的差异只是时展的体现,并不能成为偏离发展轨迹的依据。
2.拓展学科的认知
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数据以及信息。数据的体现是有着现实依据,因此对社会经济统计学的认知就不能脱离实际的研究对象而成为抽象的数据研究,其所需要遵照的实际就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所以在实际的学科发展过程中需要拓展学科的认知,与理学进行严格地区分以形成自身的学科特色。
3.规律研究与方法研究并重发展
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的实际经济数据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是指导实际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但是也不能忽视方法的研究,对于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相应的研究方法也会不断被深化挖掘,实际的学科发展需要将双方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来推动学科发展,防止出现单腿走路的现象,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准确科学的支持。
4.立足于中国实际的国情进行学科发展
社会经济统计学成为一级学科,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因为我国实际的经济发展需求对统计学提出了更高程度的要求,从而将社会经济统计学独立出来进行专业的设置和研究。因此学科的发展就必须遵循我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进行研究发展,才能够对经济社会提供有效的帮助,来揭示实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现实依据的参考。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025-0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无器质性原因的慢性或间歇性的上消化道症状,占消化科门诊的30%-50%,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根据罗马Ⅲ标准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抗酸或抑酸治疗FD适用于上腹痛综合征患者,本文就常见的H2受体拮抗剂枸橼酸雷尼替丁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FD进行成本-效果分析,选择一个相对效果最佳、价格最低的治疗方案,使患者以最小的经济负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8例患者在萍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均符合FD上腹痛综合征罗马Ⅲ诊断标准。1、诊断前6月出现间断性中等程度以上的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近3月每周至少1次,排便或排气后不能缓解;2、胃镜下表现正常或排除糜烂、溃疡、肿瘤及食管炎等器质性疾病;3、实验室、B超、X线检查排除了肝、胆、胰疾病;4、无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等全身性疾病及腹部手术史;5、无精神病史、无严重器质性疾病及影响随诊的因素。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于治疗后2周进行复诊,其中枸橼酸泌雷尼替丁组(A组)复诊61例,洛赛克组(B组)58例进行统计学分析。A组男性23例,女性38例,年龄38.54±11.36岁,病程45.3±19.1月;B组男性21例,女性37例,年龄35.49±9.68岁, 病程41.5±20.8月。两组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病程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药物 A组口服枸橼酸泌雷尼替丁胶囊(每粒含雷尼替丁150 mg,枸橼酸泌110 mg,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327) 1粒,bid;B组奥美拉唑镁胶囊(阿斯利康公司,国药准字号H20110211)20 mg,qd,疗程2周。
1.3 疗效评价 按症状轻重分为4级(0,+,++。+++)。0级:无症状;+级:有轻度症状;++级:症状稍重,但不影响工作;+++级:症状重,无自发缓解期,明显影响患者工作与生活,且难以忍受。显效:症状改善2个等级或完全消失;有效:改善1个等级;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以显效和有效病例计算有效率。
1.4 成本效果分析 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力和物力的价值总和。因本文中接受治疗的患者都是门诊患者,均为口服用药,因此本研究只计算药品成本,用货币单位元表示,余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及隐性成本未在计算之列。按2011年萍乡市药品招投标零售价:枸橼酸泌雷尼替丁胶囊39.98元/盒,洛赛克胶囊179.82元/盒。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医用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两周后A组有效率为67.2%(41/61),B组有效率为93.1%(54/58),两组之间,两组显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2.2 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时,不能单纯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比,有的方案尽管费用较高但效果可能也较好,因此评价时就要考虑每增加1个效果单位所需花费的费用,即增量成本-效果比(ΔC /ΔE),这一比值越低,表明每增加1个效果单位所需追加的费用越低,该方案的实际意义越大。本研究C/E两组分别为0.59和1.93,ΔC /ΔE为5.4。
2.3 敏感度分析 为了了解参与分析的数据发生变化时对结果的影响。判定其结果的可靠性,必须进行敏感度分析。由于其它费用各组均相同,但药品的费用是不同的,因此选择药费下调10%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见表3。
3 讨论:
多数FD患者胃酸分泌在正常范围,但在应激时胃酸有间歇性升高,且有研究认为36%的FD患者十二指肠对胃酸的敏感性增加,临床应用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符合上腹痛综合征诊断的患者,两者的疗效均优于安慰剂,表明该类患者胃、十二指肠对酸的敏感性增加。本研究结果示枸橼酸泌雷尼替丁和洛赛克治疗2周,有效率均较高,但总的疗效及显效率,洛赛克均明显优于枸橼酸泌雷尼替丁,如从临床疗效的角度考虑,上腹痛综合征患者的抑酸治疗以质子泵抑制剂为佳。
上腹痛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可合并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症状,治疗效果时好时坏,因此,在治疗上没有固定的模式,应根据临床症状的严重度、心态和经济状况选择药物,对于自觉症状重,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可选择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而对于症状轻微的患者,可选择成本-效果比较好的H2受体拮抗剂治疗。
参考文献:
关键词:合同农业;交易成本;“公司+农户”
中图分类号:F3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60(2009)06-0029-07
一、问题的提出
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从产业化组织数量和各类组织带动农户的能力看,“公司+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主导模式。截至2006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达154842个,比2000年增长132.2%。其中,龙头企业71691个,占产业化组织总数的46.3%,联结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服务组织70874个,占产业化组织总数的45.8%(黄连贵 等,2008)。
迄今为止,人们对于“公司+农户”的模式存在不同的理解,大体区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市场交易形式。农户随行就市将农产品卖给公司,公司一次性收购,不签订合同,自由买卖。二是完全一体化形式。即公司与农户通过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的联接,将农户生产活动内化为公司的经营车间,所有生产要素由企业中的权威配置。三是公司与农户保持各自独立的主体地位,通过签约形式建立双方间固定供销关系的经营模式,通常称之为合同农业或订单农业。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农户与公司交易中,通过合同建立交易关系形成的中间型组织模式是普遍的形式(万俊毅,2009;赵德余 等,2004;生秀东,2001,2004)。从统计数据看,2005年龙头企业与农户以合同方式联接的占55.3%,以股份合作方式联接的占15.2%,以其他方式联接的占13.5%。
上述数据表达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什么合同交易能成为农户和公司的共同选择?这个问题也暗示着:为了理解市场与企业间的权衡关系,有必要更确切地分析“公司+农户”采用合同交易的潜在优势与生成机理。
二、组织形式的选择:一个简化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分析框架
交易成本经济学作为理解如何安排交易治理的一个普遍性框架而出现,并成为了经济学、管理学与组织学的主流研究范式。这一分析框架的基本观点为:一项交易要选择可供选择的交易成本最小的治理结构来完成,即把属性各不相同的交易与交易成本最小化的不同治理结构“匹配”起来。Coase(1937)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将市场理解为用契约形式执行的交易,而企业则被视为用权威形式执行的交易,认为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性制度安排。受Coase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影响,很长时间里,人们关注市场或层级的问题,似乎除了市场就是企业。Larsson(1972)指出:“企业与市场之间直接协调和自动协调的两分法,使人误解为性质截然不同的协调方法,它忽视了企业间合作的事实。”现实中存在大量的合作生产和合作经营,并非“非做即买”,由此引申出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理论的萌芽。威廉姆森(2004)具体化交易成本概念,以组织的适应性为核心问题,依据交易特性带来的交易成本与组织管理成本的变化,进行组织形式选择的比较分析,区分出市场、中间型组织和科层三种基本组织形式,揭示了组织形式选择的逻辑。图1 简化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分析框架
根据威廉姆森关于组织形式选择的理论逻辑,通过绘制图1建立一个简化的交易成本分析框架。图1横轴的两端代表组织形式选择的两级:市场和企业。采用市场组织治理交易时,成本主要表现为市场交易成本(C2);采用企业形式治理交易时,成本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管理成本(C1)。因此,偏向市场组织的一端,表现为不断增长的交易成本与不断下降的管理成本;偏向企业内交易的一端,表现为不断增长的管理成本与不断下降的市场交易成本。由此,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问题可以表述为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的权衡过程,以折中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之间的两难冲突,达到总成本(TC)的最小化。
当某项交易治理的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的取值如图1所示,那么总成本曲线(TC1)最低点决定的H1点成为组织形式选择的均衡点。由于不同交易客体、交易主体、交易环境隐含不同的交易特性,交易特性的差异会影响治理交易的内部性质和属性,从而形成不同的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取值区间。不同的交易成本曲线与管理成本曲线所决定的总成本最低点,构成了不断变化的均衡点,从而形成了现实中多样化的组织选择类型。具体而言,当某项交易治理的管理成本偏高时,在图1中表现为管理成本曲线(C1)向左上方移动,新的管理成本曲线(C12)与交易成本曲线(C2)决定的总成本曲线(TC2)的最低点H2成为组织形式选择的均衡点。均衡点从H1移至H2意味着:组织边界向市场方向移动。表明管理协调成本上升时,出于节约管理成本的考虑,组织中会保留更多的市场成分。如果管理成本太高,中间型组织形态就会滑向横轴的左端,即采用完全的市场交易。当某项交易治理的市场交易成本偏高时,组织出于节省交易成本的考虑,组织的边界就会向企业方向推移;如果市场交易成本过高,组织形态就会转向横轴的右端,即采用完全的企业内交易。由此可见,企业、市场,以及处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中间型组织类型的选择过程就是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持续不断的权衡过程,根本目的在于寻求管理成本与交易成本之和最小化。
三、农户的经营模式、经营特征与潜在合作需求
(一)农户经营模式:自给模式转向市场化经营
1.生存压力淡化――农户经营模式转变的前提条件
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其生存状态密切相关。对于处于生存线边缘的“生存农户”而言,追求生存最大化是其根本的行为目标,是典型的风险规避型。在小规模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下,尽管从生产效率角度来看是低效的,但由于是多品种、小规模生产,品种间产量波动的非同步性为农户预留了品种间产量调剂补缺的行为空间,通过赋予农户收成的稳定性保障农户的生存。因此,对于“生存农户”而言,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是其规避生存风险的有效策略选择。1978―1984年,我国普遍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农民获得土地经营的真实权利与身份自由,农地产出率不断增加,承包地尽管不足以使小农致富,但吃饭问题基本解决,家庭生存问题越来越淡化。也就是说,家庭承包地确保了农户的生存安全,生存对农户生产行为的约束作用已越来越弱。这为农户转向市场化经营奠定了物质经济的基础条件。
2.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户经营模式转变的诱致性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改革将小农与外部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农户的生产和生活领域更深、更广地卷入开放的、流动的、分工的社会化体系。一方面,随着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推进,农产品市场的交易环境日渐宽松,交易空间不断扩展,一个以市场导向为基本特征的农村经济新体制正在逐步形成。以农产品市场交易为基础的货币收入成为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农户生活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农户的医疗、教育、日常消费等方面的支出越来越大,产生了持续性的货币支出压力。在产品市场化交易的货币收入,以及持续性的货币支出压力下,诱发农户从低效的自给模式转向市场化经营模式,生产目的由满足自身需求转向市场化经营的利益目标。
(二)农户经营特征与合作需求
重建的农户经济,确立了农户独立经营的微观主体地位。农户作为一个生产组织,在其内部形成了劳动监督的自我执行机制,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农业集体生产带来的生产效率问题。但我国人多地少,土地按人口均分,普遍而言农户的经营规模只可能是“小农”形式。分散生产的小农户受理性和能力的局限很难驾驭市场交易伴生的交易风险,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劣势。
1.农户生产管理的优势:“天然为低”的管理成本
农户经营的优势在于:面对的是“天然为低”的管理成本。农户是基于血缘关系的生产组织。这种天然的“关系”特性决定了作为生产组织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不仅限于经济利益的工具性关系,而更多地表现为情感性关系。双重关系纽带的重合使得农户内的组织成员从许多方面对农户家庭的整体目标和利益目标的认同,生产性努力动机无需通过家庭内部精密的劳动计量并同报酬挂钩来激发,在农户组织内部形成了生产劳动的自我监督执行机制。“天然为低”的管理成本有效适应了农业的生产特性。因为农业生产具有经营的灵活性,农业劳动存在监督与考核的困难。由此可见,重建的农户经营体制的优势在于:农业生产中形成了“低而平直”的管理成本曲线G(见图2),解决了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劳动生产效率问题,将中国丰裕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给农村经济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和活力。
2.农户市场交易的劣势:“高而上升”的市场交易成本
我国分散生产的小农户传统上与市场处于脱离的状态,受其理性和能力局限,要与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面临较高的市场交易成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经历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型。这种转型使得农户市场经营的交易成本问题日益凸显,农户收入函数发生了质的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产品整体上供不应求,特别是粮食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经济也没有完全融人世界经济体系。在这种“卖方市场”结构下,小农户的市场交易成本问题不是核心问题。因为农户只需负责生产,生产多少都能以较好的价格销售出去。在这种“生产约束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家庭经营的劳动生产效率优势带来的农产品增产与农户市场化经营的增收目标具有一致性的增长趋势。因此,尽管重建的农户经济没能解决市场交易问题,但在“卖方市场”结构下,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被掩盖,农户增产基本能保证增收。
1990年后,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求格局从过去的长期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市场日益成为买方驱动。农产品供求的结构矛盾取代总量不足成为主要矛盾,“谷贱伤农”成为一个长期性问题。从消费需求看,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而是要求吃好,要求农产品的品质高,品种多样化,还要达到保健、安全的目的。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市场面临进一步开放的严峻挑战,国内市场逐步国际化,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市场成为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约束因素,农业生产者所面临的风险从生产领域转向市场流通领域。而分散、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受理性和能力局限,难以准确判断市场需求动态和市场信号,与市场交易伴生的高昂的交易成本成为影响农户收入的决定性变量。具体而言,市场交易成本包括:(1)价格搜寻费用,包括产前要素购买价格与产后产品出售价格;(2)品质度量费用,包括对购买的投入要素、服务的质量评价费用,对自身出售产品的质量评价费用;(3)交易的谈判成本、监督费用以及因监督不足而遭受的欺诈损失等。孔祥智(2003)指出,由于分散的小农户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由此造成了三大“黑洞”:一是“交易黑洞”,小规模农户在与工商企业进行原料和产品交易中,得不到平等的谈判地位,往往受到多重盘剥;二是“信息黑洞”,由于信息不对称,小规模农户不可能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从而出现买难卖难现象,重复性的结构调整将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状态;三是“利益流失黑洞”,小规模农户难以分享与农业相关联的二、三产业的增值利润,从而造成利益流失。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结构的转型,“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衍生的高昂的市场交易成本问题成为制约农户收入增长的首要因素。这表现为图2中随市场化经营程度提高而“上升”的交易成本。因此,农民需要组织起来进入市场成为各方面的一个共识。
3.农户的潜在合作需求:节约市场交易成本
以上分析表明,农户经营尽管面对的是“低而平直”的管理成本曲线,但转向市场化经营的“小农户”存在“卖难”、“买难”问题,且由于处于讨价还价的弱势地位,容易受到价格、成本波动的冲击,面临着不断上升的市场交易成本。在农业市场化、农民进入市场与市场交易成本过高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下,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成为农户实现市场化经营利益目标的关键。由此,农户对市场稳定提出了要求,寻求具有市场网络与市场开发能力的组织进行合作,寻求通过组织创新解决产前、产中投入要素的“买难”和产后农产品的“卖难”问题,从而达到既改善生产效率,又改善交易效率的目的。
四、农业企业的产生与组织形式选择规则
(一)农业企业的产生
从农村突破的制度变迁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给农业企业进入农产品市场创造了良好机会。传统的国营、供销合作企业是我国改革前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但由于其改革滞后,不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导致改革后各类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出现重大空缺。这为其他企业进入农产品市场创造了良好机会。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外国公司、私营企业与国、合企业集中进入农业领域从事生产和购销活动的新气象。先期进入我国市场的外国公司、新创办的私营企业以及经过改制以后的国、合企业,尤其是多成分股份制企业,无论是在资金融通、技术引进、设备改造、质量保障方面,还是在企业管理、市场开拓、信息收集、经营网点分布方面,都具有先天优势(杜吟棠,2001)。毋庸置疑,在整个农业价值链中,资金、技术、市场营销及管理技术等现代要素主要存在于公司之中,这些优势条件,正好与农产品价值链上游的农户形成了互补型的比较优势。公司成为引领、组织农户进入市场的一个潜在合作主体和重要的推动力量。各级政府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态度从肯定,到鼓励,再到扶持,进一步推动了农业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组织形式选择的决策规则
公司与农户经营的显著区别在于:公司广泛采用雇工经营,采用层级制的管理方式,面临的并非“低而平直”的管理成本曲线。因此,公司对于组织形式的决策必须兼顾管理成本与交易成本。对于公司而言,理性决策规则就是管理成本与交易成本之和最小化的规则。
农户经营特征表现为:“天然低的”管理成本特征,但面对不断上升的市场交易成本。因此,对于农户而言,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之和最小化问题可以简化为交易成本的最小化,即交易成本最小化的交易组织形式是农户的理性选择。
(三)组织形式选择权的配置
由于公司与农户作为交易的主体双方,具有地位不对等的关系特征。大量分散化、小规模的农产品生产者,作为供者,形成了竞争性的农产品供给市场;由于规模经济性,当地一般仅有少数的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公司成为拥有一定程度市场力量的买方;在农业分工领域,农户拥有农产品生产信息控制能力优势,公司具有市场、技术优势,处于产业链的核心增值环节。公司与农户双方市场力量的差异以及比较优势的竞争力差异导致组织形式的选择往往在公司主导下形成。农户作为从方,决定是否接受该合作契约,并以一定的从方策略响应公司。因此,组织形式选择是在公司主导、农户响应下形成。
五、“公司+农户”:为什么采用合同交易
(一)合同农业的选择: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的权衡
任何交易的产生都是既定约束条件下利益相关者博弈的均衡解。“公司+农户”采用合同交易成为一种普遍形式,这必然要求回答:为什么合同交易能成为农户和公司的共同选择;这个问题也暗示:为了理解市场与企业间的权衡关系,有必要更确切地分析“公司+农户”采用合同交易的潜在优势及其存在基础。
公司与农户间存在着三种典型的交易组织形式选择:市场、一体化与合同农业。采用市场交易组织方式,意味着公司与农户间按照价格机制交易产品,各取所需,这种交易方式不能有效地降低农户的市场交易成本,因此,农户会尽量减少利用市场与公司进行直接交易。对于公司而言,采用市场交易可规避内部管理成本,但面临上升的市场交易成本,而农产品交易特性以及农产品市场结构的转变会进一步加大公司的市场交易成本。一方面,从农产品交易特性看,在外观上,农产品同质性极高,不同农民所生产的同种农产品在外形、色泽等特征上的差异很小,难以像工业品那样在产品上进行标记;在内在品质上,具有极大的异质性,而且农产品具体的口感与质量只有在食用后才能够知道,对健康的长期影响也许是永远无法知晓的,具有典型的经验产品特征。农产品外观的同质性、内在质量的异质性以及经验性产品特点可能导致公司在采用市场机制收购农户农产品时,因信息不对称而使产品分等定级的计量成本高昂。另一方面,当农产品市场结构转向买方市场时,消费者导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需求日益受到重视。在市场诱导与政府推动下,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规范不断推广。高质量的、标准的、规范的农产品加工生产要求高度专业化的投资。专用性投资在市场交易中易产生潜在的“敲竹杠”问题。为减少专用性资产的投资风险,公司需要稳定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必要质量属性的原料供应。这要求公司事先与农户交流,从而保证原料产品供应的数量和特定的质量规范。这时,延时交易、农户的身份、重复交易变得重要。因此,随着农产品市场结构的转变,相比于合同等更紧密的垂直协调,采用开放、匿名、瞬时的市场交易成本问题更为突出。
选择一体化组织形式意味着公司将农户纳入企业内部管理,实行农产品种养、加工与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在这种组织形式下,农户的市场、生产风险降到了最低,农户收入稳定,收入水平高,对于农户而言是一种有效的选择。但对于公司而言,虽然可以规避市场交易成本,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科层组织存在管理成本不菲的弊端,而农业的生产特性可能进一步限制了这种组织模式的扩张。因为农业生产是通过利用有构造生命自然力进而利用其他自然力的活动。这一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活动主体必须根据农作物的生物需要指令做出灵活、及时的反应,也决定了农业生产绩效(包括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既与气候等自然条件相关,又与农业活动主体的生产性劳动努力行为相关。采用雇工生产,企业难以对农户的生产给出标准化、严格的指令,难以将农户生产性劳动的努力程度与其绩效直接挂钩,或者这样做的成本极其高昂,因此,对于组织管理主体――公司来说,面临高昂的监督管理成本。
以上分析表明,受农业特性以及农产品市场结构转变的影响,随着组织形式向科层或市场集中,组织成本曲线将出现非线性的增长趋势。对于公司而言,基于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节约的折中,某些交易混合使用科层和市场机制,利用处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合约”作为交易的一种联结方式可以获得最小的总成本,即合同农业成为公司的一种有效的选择。对于农户而言,合同交易可以稳定农户农产品投入要素供给和农产品的需求,减少农户必须承担的事前与事后的交易费用。事前交易费用包括要素与产出品的市场价格搜寻费用、品质度量费用、谈判费用以及专用性投资过多或不足的损失;事后交易费用包括市场风险损失、交易监督费用以及监督不足带来的欺诈损失等。并且,在组织合作过程中,农户可在一定程度上分享到农产品价值链上下游各环节的整合带来的增值收益,从而带动农户增收。因此,在公司主导、农户响应下,合同农业可能成为交易双方的共同选择。此外,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曲线取值的变化特点,进一步拓展了中间型组织选择的范围,以至于“公司+农户”大部分的交易是“隆起的中部”,即合同农业成为普遍的选择。
(二)合同农业的组织形式:潜在优势
就逻辑关系而言,“公司+农户”采用合同交易的组织形式恰好结合了“市场”和“企业”的特点,将“价格协调”与“权威协调”兼收并蓄,同时将“平等的市场交易关系”和“目的性的合作关系”合二为一,是克服市场失灵和内部科层组织失灵的一种处于边际状态的组织形式。
具体而言,与企业相比,公司与农户的双边关系具有相对独立性,农户并不是公司的员工,公司也并非农户的“老板”,双方各自保持了相对独立的所有权自主性,使得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类似市场的激励优势。在具体运作方式上,主要表现为公司将农产品种养环节外包给地点分散的农户,农户承担种养环节的土地、物质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并拥有资产所有权,农户成为加盟公司的相对独立的作业车间,由农户负责生产日常管理并独自承担生产风险。这种“外包”式的不完全企业化、准外部化合作,既给公司、农户一定的自主性和激励诱因,也带来了公司管理成本的节约,包括员工管理费用、生产监督费用、投资管理费用等。与市场相比,公司与农户的双边关系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等级性、目的性合作,公司要求农户按合同进行生产,对农户实行准车间化管理,从而将农户生产纳入公司一体化的生产流程。这种对农户生产进行“选择性干预”的不完全市场化、准内部化分工,既给公司和农户一个稳定的生产决策预期,也带来了公司与农户交易成本的节约,这包括市场搜寻费用、质量监督费用、产品质量和数量不确定所造成的事后损失等。随着时间的进展和交易的重复进行,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大大降低,双方的交易行为也会变得更加具有规律性,进一步支持了公司与农户间更好地协作,使组织具有更大的合作适应能力。
六、结语
从理论分析看,采用合同交易方式是公司、农户在既定约束条件下,对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进行权衡的选择结果,是克服市场失灵和内部科层组织失灵的一种处于边际状态的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潜在组织优势。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合同农业也不例外。其在获得相对于企业与市场的相对优势时,也具有在总体层面上的劣势,突出表现为:一是不具有完全市场竞争下的高诱因激励。二是在缺乏统一所有权控制的基础下,缺乏对对方的有效控制权,并造成诸多交易协调方面的问题。因此,“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是一个“前途和风险的混合体”(Fryxell,et al,2002)。
“前途和风险的混合体”在“公司+农户”经营实践中折射出一种并存的冲突现象。一方面,既存在 “公司+农户”的成功案例,如温氏集团、雨润集团、东进公司等。另一方面,“公司+农户”合作落实到实际的执行层面上,普遍存在不稳定性,协调方面的问题减损了合作的效益或可行性,主要表现为合作中大量的毁约现象。据调查,近年中国订单农业的违约率曾高达80%左右(刘凤芹,2003)。这说明,不同的公司在利用“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时存在显著的绩效差异;同时,从整体层面来看,“公司+农户”组织失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意味着“公司+农户”组织形式所蕴涵的优势只是潜在的,并非完全在实践中无条件地展示。经济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离不开好的治理机制(威廉姆森 等,2008),如果不能很好地治理公司与农户间关系,这种优势将不能转化成现实利益。这提出了细节性观察、进一步挖掘“公司+农户”组织形式下正式合约治理、关系治理具体制度安排形式的必要性与重要
性,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安排契约治理机制以提高“公司+农户”的合作绩效。
参考文献:
杜吟棠. 2001.“公司+农户”模式初探:兼论其合理性与局限性[J]. 中国农村观察(1):30-38.
黄连贵,张照新,张涛. 2008.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成效及未来发展思路[J]. 经济研究参考(31):23-31.
孔祥智. 200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认识、问题及对策[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5):1-5.
刘凤芹. 2003. 不完全合约与履约障碍:以订单农业为例[J]. 经济研究 (4): 24-30.
生秀东. 2001. 劣市场、准市场与农业产业化:“公司+农户”运行机制探析[J]. 农业技术经济(6):53-57.
生秀东. 2004. 订单农业的运行机理和稳定性分析[J]. 中州学刊(6):37-40.
万俊毅. 2009. 公司+农户的组织制度变迁:诱致抑或强制[J]. 改革(1):67-70.
威廉姆森. 2004.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 段毅才,王伟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7-64.
威廉姆森,马斯. 2008. 交易成本经济学经典名篇选读[M]. 李自杰,蔡铭 等 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91-295.
赵德余,温思美. 2004. 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形成的动因与线索[J]. 农村经济(4): 5-8.
COASE R H. 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 [J]. Economica New Series,4(16): 386-405.
FRYXELL G E,DOOLEY R S,VRYZA M. 2002. After the ink dries: the interaction of trust and control in US――based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39(6):65-86.
LARSSON R. 1972. The handshake between invisible and visible handst [J]. Studies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23(1):24-52.
The Mechanism of Contract Farm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HU Xiny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AU, Guangzhou 510642)
审计作为由独立的专职机构或人员,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的财政、财务收支以及经营管理进行审核和检查的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其以独立、客观的视角向审计报告需求方提供审计报告,从而成为组织外部利益相关者评价组织绩效的重要依据。根据审计对象的不同,审计可以分为企业审计和公共审计。在现实中,企业审计多半由国家制定法律法规,企业按照法律规定定期由外部审计部门出具审计报告;而公共审计则是对公共项目或公共项目管理机构进行的审计活动。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其公共项目的资金来源于公民和企业所缴纳的各类税收,这些不同类型的税收上交财政后,经审批机构审批交由相应的投资机构投资于不同的公共项目,因而从所有权视角来看,公共项目的所有者应为全体公民,而公共项目则为全体公民所有的一个公共品。
根据奥尔森的观点,所谓公共品是指在一个集团中,任何一个人能够消费它时,不影响集团中其他人的消费。如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当通过这一项目有效的提高粮食品质时,所有的公民都能从中获益,这类产品就具有明显的公共品特征;在公共项目中,有些项目兼具私人品和公共品特征,如企业信息化项目,这类项目通常由某些企业承担,当项目完成,该企业将获得成果的使用权,但同时由于这类项目由国家投资,其又具有明显的公共品特征,国家通过相应的应用示范项目基地来推广,从而提高全国企业信息化水平。
(二)
在公共项目中,由于公共项目所有者为全体公民所有,所有者集团人员众多, 而一个集团在没有强制或外界诱因的条件下,为集团提供公共品的规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团中成员的数量。成员数量越多,集团中单个成员越容易从他人那里免费得到公共品,从而产生“搭便车”行为,这会进一步降低其支付成本提供集团公共品的动力。因此,集团越大,其提供的公共品的数量就会越低于最优数量,从而产生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
由于社会公共项目投资巨大,受益面广,只有国家行政命令才能促进这一公共品的供给,因而对于社会公共项目而言,其供给不足问题基本上是由行政命令规定,由相应的部委等机构来具体实施。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是综合研究拟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调控部门。其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研究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发展情况,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汇总和分析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情况,拟订并组织实施产业政策和价格政策;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指导和推进总体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规划重大项目和生产力布局等。发改委投资的目标就是初步将国债投资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统筹安排,集中力量办大事,调控投资的综合平衡。继续调整和优化中央政府投资使用结构,充分发挥中央政府投资对落实“五个统筹”、加强薄弱环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与私人品由所有者直接供给相对,公共品则是在国家行政力量下由相应的部门供给,根据詹森、梅克林的观点,他们认为即为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委托人)聘用另一个人(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因而公共品的所有者(全民)和者(相应的部门)之间形成了委托关系。
在委托机制下,由于委托人的目标在于公共品充足供给,并且按各自需要进行分配,而者或机构的目标则往往受到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影响,从而有时出现两者目标不一致的情形,这就产生了风险。在风险中,既包括人利用信息优势,侵害委托人利益的道德风险,也包括由于人机会主义倾向而造成的委托人利益损失的逆向选择风险。而要消除或降低这种风险,则必然增加相应的交易费用,对于交易费用,法玛、詹森等人认为除了包括在利益冲突的各人之间建立监督和组合一系列契约关系的成本外,还包括契约事实的成本超过收益而造成的损失。而巴泽尔则认为产权的界定、转让及保护的费用即为交易费用。在私人品下,委托人(主要是股东),为了试图确保人做出全优决策,只有提供给他们适当的激励和监督,激励主要包括股票期权、奖金和额外津贴,监督的方式则包括与管理者签订合同,有计划的监察管理者的额外津贴、审计财务报表以及限制管理者的决策权等。有时对于一些特殊的委托人,如目前比较兴盛的私募股权投资而言,为了降低其与标的公司管理层之间的风险,这些大额投资者(股东)往往通过参与公司治理,来有效的降低委托风险,使投资者与经营者目标一致,并最终实现双方共赢。
而产生公共品的公共项目则不同,公共项目所有者集团人员众多,分布非常广,同时每一个公民存在自身利益目标的多元化,从而使得“搭便车”行为盛行,因而仅靠所有者群体本身来设计一套制度来克服高昂的交易费用的障碍,并降低委托人或机构的风险的难度极高。由于公共项目产生的公共品供给的必要性以及风险的天然性,必然要求设计一套机制来提高公共品供给和降低委托风险,这种机制就是公共审计制度。公共审计制度实质上就是在人或机构面前建立一套防火墙,使其部门或个人目标与委托人的目标相互分开,通过这种防火墙,来提高委托人利益目标的免疫性,从而促使人改善工作效率,提高公共品的供给总量和分配机制。从这个角度上看,公共审计就是一套降低公共品委托人风险的制度安排。
在实践中,公共审计在加强公共项目投资效果方面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如在审计中发现的公共项目投资部门之间协调问题、公共项目资金及时安排拨付和及时使用问题、对同一项目的重复投资等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的相应的审计建议,都有利的提高了委托人资金的免疫能力,也提高了公共项目投资效果。
(三)
从委托关系来看,风险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公共审计作为委托人资金的免疫系统,提高其免疫力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从公共审计实践来看,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提高公共审计效果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第一,公共审计人员应该长期进驻被审计部门,了解被审计部门的业务流程。从私人品来看,能够降低委托风险,最重要的就是委托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程度大小,委托人参与公司治理程度越深,则风险就越小;反之风险就越大。这正如对于上市或非上市公司投资一样,中小散户由于很难参与公司治理,因而投资风险就很大;而公募基金由于是离散型参与公司治理,其投资风险就大幅度降低;对于大额投资的投资类公司而言,如巴菲特式投资,其最大的特点除了价值投资外,最重要的就是直接参与公司治理,把离散型监督调整为连续型监督,从而其更能把握投资标的发展方向。借鉴私人品降低委托风险的思路,笔者认为提高公共项目投资效果,公共审计部门就应该长期进驻被审计部门,把过去离散型监督调整为连续型监督,这样审计人员更能够熟悉被审计部门的业务流程,提高审计效果。
第二,加强公共项目审计分工,实行专业审计。在公共审计中,由于涉及的公共项目众多,各类项目之间差异性较大。如果审计人员在不同大类的公共项目中来回调整,那么审计人员就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去熟悉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性质,而当审计人员较为熟悉某一类别公共项目业务时,如果被调整到其他类别的公共项目审计,那么其就要重新熟悉项目的流程和性质。这不仅降低了审计的效率,而且不利于发现被审计单位在公共项目投资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公共项目审计中,我们建议采取按行业或项目类别对审计人员进行分工,每个审计人员主要负责一二个大类的行业或项目类别,实行专业审计。由于审计人员长期在少数几个大类行业或项目类别审计,其就会较为熟悉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从而更好地发挥做好公共资金的“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提高公共项目中公共品的供给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联通主义;移动学习;学习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2-0115-06
移动通讯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激增,为移动学习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置身于数字时代的人们被大量数字化、移动终端设备所包围,无时无刻不在接触海量的信息。3G手机、PSP、PAD和平板电脑等各类移动终端设备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数字化学习理念。移动学习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使得人们的学习不再单靠个人的经验,不再局限于纸质教材:知识的习得不再是源自个人的建构、积累,而是通过联系、连接自身与外界(网络、朋友、老师等等),在点与点之间筑起学习通道、桥梁,进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技术的发展已渗透入人类社会,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与革新作用已被公认,而联通主义恰恰描述了网络时代的学习发生过程,为解决数字化时代的学习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本研究利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对移动学习环境进行设计,让分布于网络各端的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地访问网络,获取所需的相关信息。学习者通过多面、多点的联结,沟通交流,分享学习成果,促进个性化学习,最终实现知识的与时俱进,保持个人的竞争能力,为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服务。
一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是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它适应了当前的学习需要和社会变化。网络时代知识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分散在各节点,知识所具备的连接点使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联通、重组和再造。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或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都是在网络技术不发达,学习活动还没有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时兴起和发展起来的,而联通主义则是网络时代的“新生儿”,更加强调知识的连接性、流动性、情境性、适应性。西门思在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一文中系统提出了联通主义的思想,指出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
在联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学习者的学习不再是个人的内化活动,而是利用新的学习工具迅速改变知识,持续获取新信息,保持个人与其他节点联系、畅通的过程。学习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增强创造力;学习的主体也没有限制,任何个体和群体都是这学习体系中的一员;信息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为这一切创造了条件,它能真正把一切具有教育资源和关系联结起来,构建立体的、多维的、协同的,多场合一的,弹性而有序的完整的学习系统。当今数字化时代下,知识是动态的、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变化着,其离散性和立体多维的连通性使学习更依赖于知识的意义关联。学习内容、学习资源的设计者需要理解他们领域知识的半衰期,选择合适的学习工具,利用其智能和效用创造网络虚拟化的学习情境,促进学习的有效进行,保持学习内容的时代性。
移动学习让世界因无线网络而连通在一起,学习者逐渐意识到自己知识空间之外的东西。网络通过一种超链接的形式将碎片化的知识、信息点连成一种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三维立体结构。这种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稳定的,它永远处在变动之中,因为其知识信息是流通的。网络中各节点上学习者知识的获得和流通,需要学习工具的指导;学习内容之间的连通,需要将其情境化,才会赋予新的意义;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可能就存储于个体头脑中,可以将其到整个网络,各个节点都持有问题的一部分,学习者与其他节点形成连通,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因此,我们利用这种全新的学习理论来重新解释移动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指导并构建支持的学习环境显得十分必要。
二 利用联通主义理论设计移动学习环境的可行性
正如Wagner所言,“无论我们喜欢与否,也无论我们是否准备好,移动学习将代表未来长期在技术支持下的新一代的学习阶段,它将带来新的策略、工具和资源,从而实现范在、普适、个性化、永远在线连接的学习承诺”。笔者认为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兴发展的研究领域,就是让学习者利用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实时与人沟通交流,实现个人有效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
所谓M-leaming(移动学习)环境,是指由移动远程教育技术生成的一类适于进行远程学习的虚拟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者需要利用零碎时间获取知识,而碎片化的知识需要联通、重组、再造,才能促进其学习效果的形成。联通主义学习理论阐述了学习的过程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在互动交流过程中重构和建立一种简单的知识结构联系,孕育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利用该理论来设计移动学习环境显得十分可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筛选、决策信息中的联通主义
随着移动技术的蓬勃发展,涌现出大量的移动终端设备,它给学习者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然而,面对海量的信息,学习者需要拥有学会区分新知识的重要程度、筛选适合自己的知识材料的能力。当新的信息改变了以往决策制定的知识结构时,学习者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和联想能力,进而能够自主利用移动资源建立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连接,并且在建构的基础上筛选获取最新的知识。筛选、决策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学习者的学习是建立于各种知识连接之上的。知识的不断更新、迅速变化会影响决策的改变,这样就使得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会如何筛选决策信息,并根据情况变化,理解新信息的意义。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首先能够辨别信息是否重要,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内容将新旧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产生个人新的理解,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2 知识记忆存储过程中的联通主义
跻身于网络时代的人们认为知识是不可能长时间孤立地存储于大脑(内部结构)中的。人的记忆总有个遗忘的过程,有时在需要知识的时候,它可能就被淡忘或者彻底遗忘了。但是,移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可能亲自拥有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他们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将知识形成体系存储于移动设备之中。他们也可以创建外部知识网络,在需要信息的时候,建立外部与内部结构的连通,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结合,从而快速检索、获取、重组信息和知识源,重新识得大脑中对先前知识的记忆。
3 学习引导中的联通主义
移动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直接指导性的和辅支持的学习及相关信息。支持性信息与直接引导信息不同,支持性信息并不直接告知问题解决方案,而是启发性的,如问题的提示和经验性的方法等,为学习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供帮助。软件开发设计者在进行导航栏设计、按钮设计、内容交互等设计时,都会着重考虑知识的引导,迁移,视觉效果等因素。这样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个小小的提示引导信息,就可能会快速沟起对以往知识经验的回忆,并能够与当前学习的知识进行连通,动态更新自己的学习网络,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4 交流共享中的联通主义
移动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广泛交流的平台,呈现了多样化的交互方式。联通主义认为学习就是网络节点连接的过程,它更注重学习的外部连接。学习者与其他个体成员构成一个复杂的学习网络,在网络体系中,学习者可以分享学习资源、交流学习心得。或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一问题产生疑惑时,分布于各地的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发出信息,展开讨论交流,激发新的思维火花,保持各节点之间的联系和知识的流通。“管道”不仅优化了学习者内外知识网络,而且还能够使他们在交流反馈中实现知识的重组,实现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目标。
三 联通主义理论下的移动学习环境基本结构
连通、重组、再造的能力是当今知识的特点。具有自身特征的小片段能在不同媒体、情境中再造,并用于建立更个性化的、更复杂的结构。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笔者以知识为中心,将联结、重组、再造构成整个移动学习环境的三个子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共同体、支持工具又是联结、重组、再造的子要素,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不断支撑移动学习的进行。如图1所示;
1 联结子环境
联结子环境,它需要移动学习者在何时何地都能够与外部组织机构建立联系,保持知识的流通。学习共同体之间通过无线网络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促进彼此进行学习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建立知识的连接。专家、老师等助学者也可提出反馈和评价。
2 重组子环境
重组子环境是对分散在网络各节点的知识进行组织排序,最终以网页、视频等聚合的形式提供学习者使用。重组子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要素要求学习者对不同学习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以达到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
3 再造子环境
再造子环境是移动学习环境实现的必要条件,它使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以达到学习的目的。再造子环境由学习情境、支持工具两个因素构成,为了让学习者更直观、形象地进行移动学习,有必要以支持工具为依托,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4 子环境中要素之间的关系
移动学习环境中,学习共同体通过自身的联结,获取学习资源:丰富的学习资源又促进支持工具的优化改进;支持工具的再造满足学习情境的创设需求;学习情境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进而更好地促进学习共同体之间进行知识的交流共享。反过来,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资源又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给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参与到学习情境的创设中,逼真直观的学习情境促使支持工具不断完善其功能,以更好地呈现学习资源。
四 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移动学习环境设计
1 总体设计
(1)学习者分析
移动学习所面对的学习群体比较广泛,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需要不同的学习资源、学习工具进行学习。考虑到学习者个体的学习风格、学习特点、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因此,利用联通主义让不同阶段的学习者汇聚到一个集合点,进行交流学习,触类旁通。
(2)三大子环境之间的关系
联结子环境、重组子环境、再造子环境是以学习者拥有的知识为出发点,三者之间保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联结是移动学习环境设计的前提,只有内外网络的连接,才能保证知识的畅通,才能促进信息的重组、再造;重组是实现移动学习环境设计的基础,是学习者将学习过程中的资源和学习以外的内容相互汇合,组成新的知识源;再造是实现移动学习环境设计目标的必要条件。
2 联结子环境设计
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合作学习小组是学习共同体的一种形式),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移动学习共同体就是学习者利用无线网络,借助于移动设备在学习者和助学者之间开展互动交流。
移动学习共同体之间是彼此联系贯通的,它打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网络各节点间的学习者通过互动交流产生问题,引发“头脑风暴”,进行思维的碰撞,进发新的想法,再反馈给助学者。助学者通过网络接收交流的情况或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学习交流情况和自身的知识经验,给予学习者以指导和帮助,实现了个体和群体之间信息的交换、知识的流通。如图2:
3 重组子环境设计
学习资源是指支持教学活动,实现一定教学目标的各种客观存在的资源。移动学习资源需要充分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根据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资源设计主要分为学习材料的设计、资源可视性设计、交互设计这三个方面,如图3所示:
(1)学习材料设计
移动学习内容设计时应考虑移动学习者在移动学习环境下片段式、非连续注意的状态。因此,要保证学习随时随地地进行,就要求内容具有短小精悍、概括性强的特点。
电子教材让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时,自我掌握学习的进度,对于不懂的问题可以做标注,也可以用标签注明看到哪个位置。有些教材还可以根据视觉效果调整明暗度,设置自动翻页等效果,给移动学习者的学习带来了便利。学习者在利用微视频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既体验了片段化的学习,又符合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大量的教育软件资源将人们包围了,学习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下载合适的软件。因此,设计者应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动机,不断调整更新学习材料。他们可将电子教材与微视频中出现的一类知识进行重新组织汇合,拓展了学习者的知识面,丰富了新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投入。
(2)资源可视化设计
界面设计。界面清晰与否会影响学习者对移动学习资源的第一印象。移动学习环境下进行学习时,学习者注意力持续时间会很短暂,因此人眼只对视觉整体识别感强的界面进行特别关注。界面的可视性会影响学习者对信息的反应时间、体验效度。文字、图形、色彩的组合,导航的分类、提示等设计都要简洁易用。导航信息的提示,会让用户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汇聚重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信息呈现方式设计。移动学习中信息的呈现方式应该简洁明了,利用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呈现信息时要符合学习者心理需求。如果软件资源单独地呈现文字或图片,就会显得单调乏味,缺乏活力。但是,反过来将图片、文字、音频等元素以组合的方式呈现信息,这样就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减少视觉上的疲劳;利用微视频配字幕的呈现方式,可以让学习者在简短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因此,将多媒体重组的方式呈现信息,不仅丰富信息内容,还促进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3)交互设计
移动学习者的学习不再拘泥于时间和地点,时间的零散性,空间的多变性,使得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和提示,对学习者的学习起到激励、指导作用十分突出。移动终端设备给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特征对资源进行组织设计。并且,教师还可以通过实时监控各节点的绩效,密切关注平台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交流情况,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处理好节点间的信息流通情况。交互过程中,支持工具的可操作性需要满足各节点的交互需求,通过文本消息、表情符号等自然行为与社会其他个人组织机构互动。可控制度与实时性相结合,能够很好地实现学习者间的交互。
4 再造子环境设计
(1)学习情境的设计
移动设备便携性、灵活性,使其能将教室延伸到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共同体是学习情境创设的主体,创设真实直观的情境,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直观。学习情境创设中,首先,应该考虑到不同学科内容的特点,创设符合学科实际的与实例相关度高的有效的学习情境。其次,应该将学习任务融于学习情境之中,在不同的学习形式和学习活动中以自然的方式展现学习任务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联通主义认识到知识流通的本质是基于情境(境脉)的连结,利用支持工具再造出符合学习者特征的学习情境,尽可能带来更多知识交换或联结的空间,以使各节点的学习者参与进来。逼真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学习者对知识进行重新组织与建构,促进学习者思维的联想,提高学习成效。
(2)支持工具的设计
工具是人类的延伸,它增加了我们彼此交互和行动的能力。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强调支持工具的设计,促进实现智能化、多样化的学习指导,实现知识的再造。基于联通主义的移动学习环境中的支持工具,主要有:信息搜索工具、学习工具、协作交流工具、认知工具等。如表1所示。
这些支持工具在促进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优化,开发设计者还会为了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再造出更多合适的工具,提高学习绩效,满足个性化学习。
关键词:移动终端;教学效果;即时反馈系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3-0084-04
一、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兴起,无线网络、3G、4G等立体无线网络环境正在形成。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教育改革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念。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反馈始终在其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学反馈是指教师对教授课程所达到教学效果的备忘记录及评价。教学反馈为教师提供教学效果信息,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即时的教学反馈能够快速得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信息,有针对性地对题目或学生进行专门的讲解或指导。
已有的移动终端教学设备多采用遥控器,如乐佰特互动教学系统、北京松博科技公司的“按按按”互动遥控教学系统等,虽然实现了传统教学与移动设备的结合,但由于类似遥控器的设备交互通常比较简单、采集的信息有限、可视化呈现方式少,而且未考虑利用长期的历史记录分析教学规律以及教学领域对象的关系,所以未能很好实现教学辅助和提升教学的功能。
本研究所使用的移动终端授课环境――智动课堂系统,是一种利用网络技术、交互技术、平台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学习终端等建构起来一种课堂教学环境。该系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理论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将移动学习思想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智动课堂系统使用带有丰富教学资源的平板电脑(Pad终端)完全代替传统纸质课本,能够非常方便地记录下教师、学生同系统的交互行为,学生同教师之间通过系统进行的师生互动行为,利用基于事件的方法进行行为数据的采集和有效分析能够反映出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教学反思,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决策。该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教师端、学生端和服务器端连接在一起,同时还可使用该系统进行多种教学活动,如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抢答、即时反馈等。其中即时反馈系统将学生课上的教学行为全部收集下来并存储到服务器中,进而进行分析处理并当堂反馈给教师和学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即时反馈。
即时反馈系统采用基于事件的方法,依靠教师和学生的各个行为点进行数据采集,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并以图形化的结果反馈给教师,为教师进行教学判断提供依据。
二、移动终端授课环境
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将移动终端设备与传统课堂相结合,就形成了更符合信息时代教育特点的移动终端授课环境,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完美融合。智动课堂系统是天士博公司开发的以移动设备为载体,进行移动教学和学习的教学系统,现已在多所中小学进行实际应用,教学效果良好。
平板电脑是智动课堂系统的基本组成设备。平板电脑在硬件上轻便易携,功能强大;在软件上,大多平板电脑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因其开源性,许多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运行的软件都有对应的Android版本,发挥出强大功能。安装在Pad中的智动课堂系统使智动课堂客户端软件可实现多种课堂活动,包括PPT课件、课堂练习、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即时问答、即时测验等,各部分都可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即时反馈。教师和学生均可通过Pad获取特定的教学和学习资源以及网络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Pad还可对学生Pad通过该客户端进行监看、锁屏以及表扬等操作,保证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性作用。图1表示智动课堂系统教师端界面。
一套完整智动课堂系统相当于一台服务器,在该服务器中安装有智动课堂服务中心、课件制作软件以及相应的配套软件。服务器与Pad之间可形成一个结构完善、功能强大的新型教学环境。教师可按照自己所需制作形式多样的课件,在线下载整理课程所需的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智动课堂系统优势明显,不但功能强大,更符合教师学生的学习愿望;智动课堂系统可与白板等多种教学媒体结合,丰富教学环境;该套系统摒弃传统课堂教师以讲授为主的特点,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应用优势,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即时反馈系统以该智动课堂授课系统为依托,前期进行了充分的设计、分析和讨论,记录了课堂随堂测试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有的行为,最终确定向教师所要反馈的教学信息和相关图表。
三、基于移动设备的即时反馈系统设计
随着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的出现和推广,移动学习作为继网络学习之后又一种新兴的学习和教学方式,已逐渐引起各界的关注。移动学习各终端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连接,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安装在移动设备上的移动学习软件进行教学、学习和交流。它一方面继承了网络学习不限地不限时的优点和教学资源迅速共享的优势,同时还能像传统教学一样进行实时的对话和面对面交流。
即时反馈系统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反馈系统所依托的硬件环境、实现反馈系统的软件架构、系统反馈的结果。
1.设计框架
(1)硬件环境
即时反馈系统以智动课堂移动授课环境为基础,学生端、教师端及服务器端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互连。其硬件环境如图2所示:
其中,服务器是整个智动课堂系统的中心,在该计算机中包含课件制作系统、课堂服务系统、数据库系统。教师Pad/学生Pad是一台安装有智动课堂教师/学生客户端的Android系统平板电脑。
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Pad端将学生的行为数据以特定的形式传送到数据库进行保存;服务器端负责进行数据的提取、处理并进行特定的分析,形成统计报表或图示;教师端向服务器端发出请求,服务器返回不同形式的结果,可直接返回到教师Pad端,也可返回到大屏幕(白板)上,供学生参考;教师和学生接收到返回结果,首先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反思自己的教学和学习行为。这样,就实现了一个完整的反馈过程。
(2)软件框架
即时反馈系统是基于J2EE的技术架构,可移植性强并且具有安全和再用价值。即时反馈系统采用客户端请求,服务器端返回Html统计页的通信形式实现反馈过程。在该过程中,智动课堂系统请求统计数据,统计服务模块进行数据处理并生成Html页面显示到客户端。
反馈过程中,教师端通过与智动课堂服务器端的业务协议,向其发出统计页请求,服务器端接收指令将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按照指令要求以网页的形式发送给指定位置或设备。其反馈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如图3所示:
考虑到即时反馈系统的可扩展性以及与计算机端的有效结合,统计结果通过通用的http协议以网页形式到Pad端或者白板端,以适用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和不同平台的多种不同的操作,以保持系统的一致性与可兼容性;学生课堂学习抛弃传统课堂的纸质课本,所有学习资源均整合到学生Pad中,所需学习资源可由指定网络地址或服务器下载。当随堂考开始时,学生Pad每次操作都会实时地发送数据给智动课堂服务;教师Pad包含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种课堂教学活动,可进行多学科教学。教师Pad可以调用查看并显示通过统计服务生成的Web页,打开反馈信息图表。
智动课堂服务是即时反馈系统及整个智动课堂系统的核心部分,它一方面负责显示Web统计页,另一方面智动课堂服务负责对实时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同时还需接受教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对整个课堂教学及统计服务随堂考的开始与结束进行通知。
2.反馈结果设计
随堂考即时反馈系统利用移动终端设备,以基于事件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采集学生学习行为。通过考察学生随堂考过程中的答题各项行为表现,采集相应的教学信息,形成图表,反馈到教师和学生面前。
即时反馈结果旨在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情况,指导教师进行全面辅导以及个性化辅导。具体反馈结果如表1所示:
在随堂考过程中,学生行为信息以及随堂考试卷试题信息多种多样,教师可通过系统所反馈的信息得到有用的学习信息,对教学和辅导发挥指导作用。
四、实现及应用
即时反馈系统从数据层、服务器层、客户层(或呈现层)三个层面进行实现。
数据层采用关系数据库,用于存储学生在Pad端的操作行为。通过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分离出能够呈现学生学习状态同时可抓取并记录的属性,将其存储在关系数据库中,以备服务器层提取分析。
服务器层(统计服务层)将存储下来的行为数据进行读取和分析,通过编程代码实现数据提取、数据处理,并响应客户层请求将数据处理结果以直观形式展现出来。
客户层(内容呈现层)是用户接口和用户请求的发出地。即时反馈系统主要通过教师端发出业务请求,获取所需要的反馈结果信息。反馈结果以网页的形式展现,同时预制多种接口,以适应不同移动设备、不同操作系统及不同浏览器,同时增加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易操作性。
1.元数据层的实现
即时反馈系统针对智动课堂系统随堂考模块进行分析和反馈,使用关系数据库存储学生行为数据,采用临时表存储采集的信息。
即时反馈系统数据模型主要包括四部分――试卷模型、测试模型、试题模型、过程模型。
试卷模型用于存储随堂考模块教师所下发试卷的主要信息。其字段信息包括试卷名称、试卷编号、总分数、下发时间、是否主动提交等。
测试模型用于临时存储试卷下发和收取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信息。主要字段包括试卷编号、学生姓名、学生编号、下发时间、上交时间、是否主动提交等。
试题模型用来记录测试中各个试题的详细内容。主要字段为试卷编号、试题编号、试题类型、试题分值、正确答案等。
答题过程模型用来记录测试过程中学生的做题信息。主要字段包括学生编号、试卷编号、试题编号、所选选项、是否有效、是否正确等。
2.统计服务层的实现
该层是反馈系统的核心部分,该层实现对所抓取的数据进行存储、提取、分析、处理,并生成图形图表。统计服务层采用Hibernate框架实现数据的对象化封装,使用MySQL数据服务。
3.内容呈现层的实现
统计服务层所生成的图形结果以网页的格式进行展示,同时供计算机端和Pad端调用。
统计过程中,教师Pad端向服务器发出指令,调用数据分析结果,接着统计服务层收到指令并同时分析指令类型才会执行回调方法,将对应的页面传递给教师Pad端或者计算机端(白板端)。Pad端通过内置浏览器控件打开网页链接进行展示统计图表,教师在Pad端进行操作时,可点击统计图中的某个功能点进而打开计算机端(白板端)的指定功能。其具体调用过程如图4所示。
4.应用成果
智动课堂系统已在若干小学和中学进行试用,其即时反馈系统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教师可通过不同形式的反馈结果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身的教学情况,以便能及时调整后续教学和查漏补缺,学生也可通过查看白板端的反馈结果反思自身学习行为,发现存在的不足。图5为智动课堂系统在某小学的应用场景。
即时反馈系统针对智动课堂系统的随堂考模块基本实现了5方面的即时统计分析,学生即时答题情况分析、学生即时答题正确率和提交人数分析、所有题目正确率分析、学生成绩等级分析以及学生答题时间过程分析。教师对该反馈模块有较好的评价,认为该模块对于即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教学即时反馈系统以快速性、即时性、针对性、教学性为设计原则,充分考虑到教师、学生对教学反馈信息的需求。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即时反馈系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形成教学反馈,反馈信息清晰明了地展现出了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教师和学生将其与学习目标相比较,找出差距,进行讲解和反思以缩小差距。
五、结论
即时反馈系统具有实时性、快速性、分析性、诊断性等特点,对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能起到指导作用。教师通过反馈结果及时改进教学,学生通过反馈结果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并及时改正。该即时反馈系统使用PC计算机作为服务端,连接Pad教师端和学生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对随堂考过程中记录的各种数据进行处理,产生反馈报告并以图形化形式表现出来。该系统通过计算机大大加快了数据的处理速度,真正实现了教学评价的即时反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即时反馈系统还不支持主观问题的即时评价和反馈,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理论研究的加深,相信更全面的即时反馈系统已离我们不远。
参考文献:
[1]余胜泉,刘军.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7(5):64-69.
[2]司耀龙.基于B/S结构的英语诊断性测试系统的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09(5):61-63.
[3]贾积有.高性价比的便携式智能电子学伴及其在传统教室的应用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12(3):120-126.
[4]王晓春,朱麟.ISI:一个师生共建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平台[J].现代教育技术,2008(10):93-96.
[5]宋正国,刁秀丽.多元智能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评价[J].软件导刊,2006(2):14-15.
[6]吕啸,余胜泉,谭霓.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评价系统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1(2):73-78.
[7]陈万平,初春红,出红霞.浅议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评价[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8]冯天敏,张世禄.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04(3):34-36.
[9]曹梅.网络学习中学习评价的要求及实施[J].中国远程教育,2002(1):45-48.
关键词:知情同意 法律经济学 权利配置 替代决定
中图分类号:DF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053-03
上世纪60年代,作为生命医学伦理四原则之一的尊重患者自主原则,逐步取代医疗领域的父权主义思想,成为医学伦理的核心内容。该原则是指医生在为病人提供医疗活动前,先向病人说明医疗活动的目的以及可能后果,然后征求患者意见,听由并尊重病人的决定,除非病人的决定超越了法律所容许的范围或有悖公序良俗,否则不得加以干涉。这一原则在医学伦理学上确立之后,逐渐扩展到法学领域,其核心内容就是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制度。心智健全的患者或其他知情同意主体在此基础上,在非强制状态和充分理解的情况下有自主作出选择的权利。最早因未履行知情同意而发生医疗纠纷的案例是1957年美国加州上诉法院的Salgo诉Leland Stanford University Board of Trustees一案。该案判决不但为美国其他各州所接受并“输出”到国外,使得“Informed Consent”成为一个法律上的概念。
一、知情同意制度的本土化特色
知情同意制度是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必须贯彻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具有其产生的特定的文化土壤。美国文化作为西方近代思想的交汇点,以“个人主义”价值观为其文化核心,并以其特有的创造性法院判例创造并发展了知情同意制度。“个人主义赋予个体比赋予团体更高的或社会更高的道德价值,因而它提倡个人随心所欲地做他们认为最有益于他们自身利益的事。”在各国的知情同意制度的实践中,又会打上沉重的历史与文化烙印。与美国不同,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取得长时期的统治地位,并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领域。儒家文化以宗法家族为背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庭利益为目标,强调个体服从于群体。家庭主义的文化价值观所折射的权利观更为强调家庭甚至是家族权利。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延伸,集体主义成为我国社会意识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当生成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的知情同意制度传入我国之后,因较大的文化差异和路径选择,面临种种尴尬境地。
我国的知情同意制度不是“源发性”的,而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即首先在法律制度中引入,而后贯彻到医疗实践当中去。中国现阶段规范知情同意制度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1条、《执业医师法》第26条、《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62条,《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6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第14条、《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第14条、《品、处方管理规定》第14条、《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19条等。就权利主体来看,法律文件之间并不协调,有的规定为仅是患者,有的规定为患者及其家属,或者患者及其关系人,有的规定为患者或其家属。就法律规定来看,这些法律文件强调了通常情况下中国知情同意权的主体的二元化:即患者及其家属,这区别于西方国家权利主体的一元化现象。因此,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家庭主义及现代社会所倡导的集体主义,决定了知情同意制度必然打上中国特有文化的烙印。这与知情同意制度的本意即强调患者本身的自具有一定的矛盾。就我国医疗实践来看,不论是医生的说明义务还是医疗行为的决定上都赋予家属广泛的权限。知情同意决定权问题是知情同意理论的核心问题,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看,其本质是为了在患方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本文以权利主体为分析视角,以法律经济学为分析路径,探讨知情同意制度的权利配置与替代决定之制度设计。
二、法律经济学对于研究知情同意制度的意义
随着20世纪70年代法律经济学理论的诞生,该流派因其理论体系之不断完善,方法之独特、视角之新颖和实际的运用价值,在西方当代法理学界的地位日益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出现与自然法学派、社会法学派和分析法学派这三大主流法学派相抗衡的趋势。正如美国当代法理学家庞德所指出:“在以往50年中,法学思想方面发生了一种转向于强调经济的变化。”法律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效益”。它认为法的宗旨是通过价值得以最大化的方式来分配和使用资源。一切法律制度和法律活动都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最大程度地增加社会财富为目的。它主要运用微观经济学的方法和观点来分析和评价法律的功能和实效,并力图以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来改革法律制度。由此确立了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科斯(Ronald Coase)提出的“科斯定理”对这一分析方法作了具有奠基性的理论概括。它是由两条具体的定律构成。第一定律的表述方法是:如果市场交易成本为零,则不论法定权利的最初配置状态如何,不会影响经济效益。这一定律说明,只要法定权利界定明确,权利可以自由交换。主体积极合作,则无论权利归属于谁,权利的配置都会发生有效益的结果。然而,实际的交易成本不可能为零,这时应该适用第二条定律:如果存在实在交易成本,有效益的结果就不可能在每个法律规则下发生。此时,理想的法律规则是选择那些使交易成本降至最低而使效益导致最大化的规则。法律经济学理论的一大特色和魅力就是其方法论上别具一格。它运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对法律进行分析,尤其是对法律进行实证性经济分析,具有明显的定量分析优势,它使人们的思维更加趋于准确。科斯的上述理论不仅适用于产权的配置,也适用法律价值的选择,法律权利的配置。对于解决知情同意制度下的权利冲突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就法律制度而言,重要的不仅是承认权利,更在于如何恰当地配置权利。“知情同意”作为患者的一项权利,是由患者的自和生命健康权共同派生而来的,两者都是公民人格权的体现。患者通过自由意志的选择、决定,来表达其价值观和维护个人尊严,并使其生命健康权得到保障,两者是紧密联系、同等重要的。当患者具有充分的决定能力,很好地理解了医疗相关信息、医疗决定的后果,并基于自己的生命健康自愿作出医疗决策时,其实现了自和生命健康权的统一。但自和生命健康权有时也会出现权利冲突,即只要保护一种权利时,实质上必然侵犯另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冲突可能发生在不同的主体之间,比如患者权利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患者的权利与家属权利的冲突,也可能发生于同一主体即患者身上。由于文化、宗教、道德、伦理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不同主体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从而作出不同的决定而不利于自身生命健康权的实现。运用法律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解决上述权利冲突将会取得更加具有说服力的研究结果。
三、医患双方权利配置的法律经济学考量
1.肖志军案件的思考。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看,在医患关系中,患方最后决定权对医方权力是一个最好也最有效的制约。此处的患方是指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所形成的共同体,医方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2007年11月发生的肖志军案件触动了很多人的敏感神经,许多媒体和学者反思、质疑了手术知情同意制度以及医院坚守这一制度的正当性。很多人都道貌岸然地指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医方应当强行救治。甚至有一些专家建议修改法律。学者们引用最多的是《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的规定:“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后实施。”
本案中,患者李丽云当时清醒、有行为能力,但她授权肖行使知情同意权;肖作为李的同居者或者胎儿的父亲至少可以“关系人”的身份并且有能力签字,但肖令人不解地签字拒绝了手术。此处我们需要认真考量是否属于该法条中的“特殊情况”。尽管肖的举动很反常,但按照法律解释的同类规则,当一法条列举若干情况之后跟随以及“其他”的字样时,这一“其他”只能包括未列举的同类情形而不能包括不同类情形;签拒与无法获得签字显然不同类。前者若手术将直接违背患方明确表达的意志;后者仅仅是真实表达缺位,手术不直接对抗,相反,符合推定的患方意思表示。因此,肖的签拒(注意不是拒签)行为不属于“特殊情况”。医方的措施并无不当。
2.法律经济学对于医患双方权利配置的意义。虽然上述事件的发生是一个悲剧,有人建议修改甚至废弃这一制度。但是根据法律经济学的理论进行理性的分析,应该充分理解知情同意的制度意义。制度的存在目的是处理常规问题,而非像本案之类的特例。制度化治理是现代法治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而制度化的核心是处理社会常规问题。由于具体问题千差万别,任何制度都不可能也不应当事先一一规定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因为无论从经验上看还是从理论上看,规则一旦复杂繁多,即使看起来严格全面,也会留下更多漏洞,容易被人上下其手,追求不正当利益。因此,尽管世界各国都强调严格依法,但实践中总是试图而且必须平衡法律的细密和粗略。法治追求以简单规则来应对复杂世界。否则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会大大提高,不符合效益的原则。这就是为什么时至今日上述法律条文仍然没有废弃也没有修改。该案应受到追究的是作为家属或者关系人肖志军的责任,而非制度本身或者是严格遵守该制度的医方。
坚守知情同意制度,对于当下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利大于弊。尽管每个社会都会通过各种非正式制度,包括道德、职业伦理甚至社会的意识形态激励医生以患者利益为重,但医患双方在实践中仍不可避免地具有利益冲突。上述非正式的制度措施都不足以保证医方任何时候都以患者利益为重。唯一的出路在于强化患方的知情和最后决定权,防止并制约医方牺牲患者利益,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
四、患者知情同意替代决定的法律经济学考量
基于法律经济学的观点,患者“知情同意”决定权的享有者应是患者本人,因为一般情况下,患者本人是自己利益的最佳代表者与归属者,但有时基于实现患者个人权益最大化或维护社会更大多数人利益的考虑,由患者以外的人替代患者行使决定权恰恰是更符合效益要求的。但应该对替代决定作出严格的限制,避免其滥用和过度膨胀。笔者认为,在以下五种情况下“知情同意”决定权的主体发生转移符合法律经济学的效益价值理念:
1.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患有特定种类的传染病病人、病源携带者与及其密切接触者,都应当依法接受隔离治疗、留验等。另外,对精神病人、吸毒人员进行强制治疗时,此类病人也不得以自己享有知情同意决定权加以拒绝。因为此时需要权衡的是患者利益与整个社会利益,而不仅仅是患者个人权益能否达到最大化,价值取向应以社会利益为重,但强制治疗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
2.患者不具备同意能力时的替代决定。不具备同意能力的患者一方面是指没有判断能力的未成年人以及处于发病状态的成年精神病人,他们的“知情同意”决定权一般由其监护人行使。关于替代决定人的顺位可以参考《民法通则》中有关监护人的设立的规定。另一方面是指无意识的患者,国外法律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法是利用先前预嘱或委托医疗人的方式,希望尽量通过患者在有意识时的指定来解决其无意识时的难题。如果当患者无任何指定时,则由法院代其指定一名医疗人,由医疗人来代患者进行知情后的决定。此时,由相应人员来替代决定有利于实现患者利益最大化的效益原则。
3.患者具有同意能力时家属的替代决定。在现代医学模式中家庭本身并不受到尊重,家庭的完整性和利益总是次于患者的利益。在这种模式当中,医疗被假定为应该满足患者的利益,家庭成员的利益被认为与医疗决定毫不相干,至少不应优先于患者的利益。如前所述,就目前的法律规定和医疗实践来看,大多数情况下医疗决定在患者本人具有同意能力时应由患者本人和家属的共同作出,甚至很多情况下由家属单方面作出。因为东方文化倾向于以整个家庭为病人作出医疗决定,并不认为这种方式是剥夺患者的医疗决定权,相反,家属的介入被视为是代替患者承受了作出决定的负担,而这种负担对于患者往往是难以承受之重。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也符合患者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因为,患者并非所有情况下都如病患自主理论所预设的前提一样是一个自由且理性的选择者,通常情况下,患者家属最为了解患者的情况及利益诉求,会选择最有利于患者利益的决定。从博弈论的角度,由患者及其亲属组成的群体因其具有一定医学知识,为同医师平等协商参与医疗决策提供了可能。另外,在我国目前的财产制度与医疗保障体制之下,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旦面临严峻的病患风险,家属往往是其医疗成本以及医疗后果的直接承担者。当医疗决定牵涉到家庭成员的重大利益时,患者自应该受到家属决定权的制约。当然,家属的替代决定权应当受到一定的限制,此不赘述。
4.医方医疗干涉权的行使。在特定情况下,医生需要限制患者的自利和家属的决定权,以达到完成医生应对病人尽义务和对病人根本利益负责的目的,这种权利即为医疗干涉权。有的学者称之为医生特殊干涉权。
笔者认为,医疗干涉权作为一种权利让渡的结果,具体存在于下列情形:第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精神耗弱的情况下,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又无家属及关系人在场;或有家属或关系人在场,但其不具备意思能力。第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自己无法理解医疗行为,无监护人在场,或虽监护人在场但其不具备意思能力。第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监护人在场,或虽监护人在场但其不具备意思能力。第四,患者自主决定权的滥用。作为权利的一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也可能存在滥用的情况,如拒绝治疗。一般认为,患者具有拒绝医疗的权利。前提是医师应向患者说明在是否接受治疗时所需要的一切信息。但这种拒绝权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医方要考虑患者自身的利益,同时要考虑到拒绝治疗对社会和家庭产生的影响。第五,家属决定权有害于患者的生命健康。在特殊情况下,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可能完全由家属决定。但如果家属认知能力、判断能力低下或出现心理障碍,就会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如果家属有恶意倾向,其危险性就更大。
5.医方采取保护性医疗。保护性医疗制度是根据前苏联巴甫洛夫学说而建立起来的,已在医疗界实行多年,它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为了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条件反射的因子,而向患者隐瞒部分病情,其基本精神是使患者的身体和精神完全处于轻松愉快的自然休养环境中,从而提高医疗和康复效果的一项措施。如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病情保密、为患者保守个人隐私及保证病情不外泄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都规定:向患者告知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时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1970年美国在夏威夷州Nishi V.Hartwell案确立了医疗特权的标准。即只有从医学角度看,告知患者治疗的危险会带来对伤害患者的威胁而使告知不可行时,适用医疗特权才是适宜的。并指出,即使可以适用医疗特权,医生也必须向患者提供与治疗有关的对治疗无害的信息,并对其家属作出说明。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医疗干涉权制度研究》(项目编号:J10WB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姚嘉.“知情同意”决定权的经济伦理分析.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8)
2.汪丽青.医疗干涉权的行使条件、法律困境及其完善.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11)
3.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7:246.
4.聂文军.论知情同意的道德性质及其限度[J].自然辩证法.2006(6):38.
5.[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5.
6.董延林,贺治忠.法律经济学与我国卫生法体系的构筑[J].中国卫生经济.1998(2):17.
7.时显群.波斯纳法律经济学的影响及其变革意义[J].政治与法律.2008(3):158.
8.苏力.医疗的知情同意与个人自由和责任[J].中国法学.2008(2):7.
9.薛满全,赵继顺.临床医疗中知情同意的实践与思考.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9)
10.Joseph H.Howell & William F.sale,Life Choices:A Hastings Center Introduction To Bioethics,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WSAHINFTON,D.C,2000.145
11.张涛.病人的知情同意与医生的特殊干涉[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2):8-10.
医药产品流通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生产、市场流通和消费。医药流通领域是连接医药生产企业和下游零售终端的环节,这一环节主要包括医药批发零售单位、生产企业直营单位、大型医药批发公司、国有及个体批发公司、药店等。医药服务及药品流通是否顺畅主要受到市场供应、消费供求、市场环境、国家政策等的影响,医药流通运行各个环节关系非常密切,直接关系到医药产品与市场服务价值的体现。笔者利用经济学对影响医药流通的几个变量进行分析,试图解释医药流通领域的几个相关因素,对医药流通运行的特点及规律进行解释。
1. 变量分析
医药流通领域的产值是否达到预期本文由收集整理标准,受到众多因素影响,需要对医药流通领域的价值总额及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建立数学模型:y=f(e,l,i,n,t,m)。
其中: y——医药流通行业实现的总价值
e——医药流通的市场环境
l——医药流通的相关政策
i——医药流通的国际环境
n——医药流通领域的企业数目
t——医药流通领域的企业综合科技含量与管理水平
m——医药流通的营销策略
下面对医药流通几个变量进行分析:
1.1医药流通市场环境(e)
在市场条件相同的环境下,医药流通领域的市场环境主要是消费者群体的特殊性,例如患者的生病率、消费意愿、预期消费花费、药费预算约束、医药产品选择等。一般来讲,由于医药产品具有特殊性,医药流通市场环境因素比较稳定。
1.2医药流通相关的相关政策(l)
医药产品流通不同于生活用品,其流通具有特殊性,在市场中带有部分垄断的特色。它不会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下进行市场调节。在我国,医药产品价格是由物价局和国家计生委联合制定,同时对药品价格进行监督管理,药品流通时会进行统一招标和采购,由卫生部门统一管理。
1.3医药流通的国际环境(i)
在医药产品流通过程中,较高的出口会促进医药行业的利润增加,提高生产供应能力,同时受到医疗条件限制,我国会集中进口一些高端医药产品,这虽然不会对流通领域的整体利益产生较大影响,但是会抵消国内医药产品及服务的流通利润。
1.4医疗流通领域企业数目(n)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增大医疗流通领域企业数目,消费需求满足的程度就越高;当流通环节的价格不变时,流通所实现的产值总额提高能够带动医药生产供应的增加;但是一旦生产供应超过了某一范围,这种供应效应就会逐渐降低,当流通领域企业数目超过市场饱和界点的企业数目,有效需求就会全部实现,流通实现产值达到最大值,但是其带动生产的刺激作用会消失。
1.5医药流通领域的企业综合科技含量与管理水平(t)
在流通领域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科技含量及管理水平越高,则医药产品流通效率就会增加,所消耗的成本也较低,起到开源节流的作用,流通利润点增多,这样企业的流通愿望也就越高,流通愿望的增高会反作用于药品生产,拉动生产的增加;同时流通经营成本会逐渐降低,有效遏制药品价格虚高的现象。对于医药流通企业来说,当增加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的确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但是从广大消费者角度来讲,会增加他们的费用支出,增加经济负担,同时还有可能使较多的潜在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医疗流通行业的服务水平降低。
1.6医药流通的营销策略(m)
随着国家医疗制度、医保制度、医疗价格制度改革,使得医疗行为更加透明和规范,从整个医疗流通行业来看,整个行业是向着有利于营销管理效能发挥的方向发展,医疗市场也最终会变得成熟、规范,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医疗流通过程需要使用营销策略,营销策略的使用是否得当关系着流通整个环节,一个好的营销策略可以满足现有需求,同时还能满足潜在需求,甚至可以创造出新的需求,一旦需
求增加就会带动生产的增加,从而带动科技医药流通领域的产值的增加。
2. 医药流通的特点和规律解释
2.1卖方市场的流通
医药市场是一个需求弹性很小的市场,医院及医药企业作为卖方处于主导地位,掌握着价格制定的主动权,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只知道常规项目收费标准,而患者每次接受医疗服务时所指出的费用是所接受各类服务组合的价格,这类组合价格不仅只有在接受服务以后才能完全搞清楚,而且具有不确定性,即便是同一种病到同一医院接受同一医生诊断治疗,也会产生不同的价格组合。
2.2消费主体的不完全理性和本文由收集整理流通信息的不对称性
医药药品的消费主体是患者,但是医疗药品选择及使用权在医疗机构及医生手中,由于医疗流通信息的不对称,并且患者缺乏相应的知识和医疗信息,就很难做出理性选择。医疗机构作为患者的人,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忽视了患者的利益,从而出现道德危险,大大损害了患者的权益。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医疗服务或者药品价格下降,医疗企业及医疗机构又会选择低水平的医疗服务和低质量的医药产品。我国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目前还不完善,医院以药养医、大处方、大检查等医疗腐败的滋生,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2.3供给大于需求情况下的流通
由于医药产业的高收益,用于医药相关产业的投资迅速增加,医疗服务机构、医药企业数目庞大。有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医疗服务需求的总体规模在逐步缩小,但是医疗服务的供给量却逐年上升。大量医疗服务部门和医药企业的服务利用率或设备利用率很低,为获取利润,在不缩减供给的情况下只能扩大需求,提高单位服务产品的技术含量,尽可能多地使用先进设备和高价药品。增加病人每次接受医疗服务所使用和消耗的药品、医疗器械的数量,提高医疗服务技术密集程度,导致医疗总费用的迅速增加。如个别医疗生产企业宣传的所谓工艺革新、剂型改革的新产品,并未经严格的科学论证;再如有些普通的伤风感冒患者入院诊治,动辄花费数百元。
2.4流通信号机制的不唯一性
医疗流通信号机制包括价格机制,同时还包括政府的调节机制。因为医药商业受到国家政策保护,医疗流通是否顺畅将直接影响到国民生活,因此医疗零售业几乎是商品零售业唯一未开放的领域。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分家、药品分类管理等政策的出台,使得医疗服务潜在需求得到了满足,给患者带来了实惠,但是药品流通环节花费的成本较高,约占售价的40%,因此医疗药品价格的下降,一方面可以促进医疗生产企业推出商业部门,进行企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资源;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医疗流通企业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引入网络营销等全新理念,改变以往药品批发配送障碍,有效节约销售成本,改变流通秩序混乱的局面。
2014年11月3日,“王苹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庄蕾蕾、冯燕玲老师围绕工作室研究课题“中学政治课‘有效课堂’的实践研究”,就高一年级《经济生活》“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内容做了两节同课异构的研究课,为政治课“有效课堂”的实践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本。本文将呈现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及指导教师王苹的课后点评。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教学设计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庄蕾蕾
【教学背景】
1.课标要求:描述企业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阐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第二目的教学内容,重点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必须为人们提供更好、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而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主要是由企业提供的。因此,企业是社会生产和市场中最重要的主体,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3.学情分析: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知道居民的生活、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企业,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由于学生还没有步人社会,对于企业经营、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的结果等问题缺乏直观的感受和认识,所以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经营与发展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案例分析和动手实践活动将社会生活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观点和方法。
【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法、演绎归纳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2.阐述技术、诚信等因素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1.通过对参观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对企业的经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运用逻辑思维对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概括和综合。
2.通过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分析自办企业经营策略和实战结果,运用所学习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对企业经营钻石模型和企业发展生命周期曲线的分析,能够初步学会运用全面的、发展的方法看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感受市场竞争的激烈,逐步认识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初步树立竞争意识,明确诚信经营在企业经营成功中的重要性,增强诚实守信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人们日常生活的消费品和国家的物质财富,都是由企业生产出来的。所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企业知识中有关“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问题。
讲授新课:
二、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板书)
教学环节一:事例分析
前不久我们组织大家参观考察了梦狐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由个人投资的私营企业。在我们眼前,没有高大的厂房,没有时尚的装饰,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企业,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生存下去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对这家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了解。
学生活动:观看企业视频,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的所见所闻,思考问题:你认为梦狐企业是否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什么?
学生发表看法(教师副板书)后,教师归纳:梦狐企业属于国家倡导和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研发的技术有利于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梦狐企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产业环境;企业自主研发的生物分离技术应用领域广、市场广阔,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企业的生产带来动力;企业重视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科学管理,企业具有的人才、技术、管理等因素,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
从经济学看来,良好的产业环境和市场需求形成了促进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生产要素和管理机制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内部条件。这些因素对企业的发展缺一不可,用图形表示如同钻石的顶面,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钻石模型”。(展示企业经营钻石模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梦狐企业正是抓住了促进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使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教学环节二:提炼要点
1.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P40,思考问题:结合对梦狐企业的了解与分析,你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应该怎样经营才能获得成功?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板书)
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战略?
教师归纳:企业的经济行为不能是盲目的,要全面客观地分析企业发展的外部和内部各方面条件,才能做到准确定位。
(2)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板书)
学生思考:一个发展前景好的行业,可能会涌人许多企业,企业怎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教师归纳:企业要在技术、管理、质量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板书),才能在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在竞争中获胜。
将来我们可能成为一家企业的投资者或创办企业的经营者,我们不能纸上谈兵,这些因素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中是不是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有哪些因素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我们来共同探讨企业的经营之道。
教学环节三:实战模拟
下面我们利用“JA经济”的企业实战模拟软件,对“记忆笔”的生产经营进行决策模拟。
材料一:企业实战模拟基本情况介绍
你和你的朋友准备用你们的全部积蓄收购一家企业,这家企业制造记忆笔。
记忆笔是一种将最新计算机技术与普通的钢笔结合在一起的创新产品。一支记忆笔能够复写出它写过的任何东西、图形、单词和语句。使用记忆笔书写就像使用普通的钢笔一样简单,当其转换为复写模式时,记忆笔就会把存储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写或画出来。
国家积极倡导和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小微企业给予减免税收和降低银行贷款利率等优惠政策。创业者纷纷投身其中进行竞争,这些企业处于同一水平,你们的企业就是这众多企业中的一家。
材料二:记忆笔产品的企业报表和行业报表(具体内容略,以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阅读)
企业的经营活动不能是盲目的,要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经营策略。
学生活动:请阅读有关记忆笔生产的相关信息,找出企业经营的外部和内部条件,根据企业发展的“钻石模型”,对记忆笔的生产做一下市场评估,决定是否对其进行投资生产。
学生阐述各自的决定并简要分析后,教师归纳:记忆笔是科技创新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各个企业已经具备基本的生产能力。从目前来看,记忆笔生产有着较好的市场前景。所以大家的决策是可以投资进行生产。
学生活动:我们将同学们分成A、B、C、D、E五家企业,同时进入记忆笔的生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你所在企业将采用怎样独特的经营策略扩大市场的占有率?5家企业分别根据企业和行业报表中反映的市场信息,做出第一期市场决策。(限时五分钟)
学生活动结束后,将企业第一期决策报表数据输入MS软件,等待竞争结果。
教学环节四:分享心得
学生回答:在刚才的这一期决策中,你的企业采用了怎样的经营策略?(教师副板书)
五个企业的代表分别回答。
教师归纳:引导学生对以上经营策略进一步分析思考,共同分析怎样的营销策略更适合当前的市场形势,有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
展示资料:山东蓝翔技校每年用于广告费用达2000万-3000万,依靠洗脑式的广告营销,使其家喻户晓。但有媒体爆料“蓝翔挖掘机并不强”!一个半月的培训,交5680元学费。所谓上机一天,其实只是上25分钟。37天上机操作,只会开挖掘机在路上走走,根本不敢用铲斗。由于对教学质量存在质疑,和“暴力事件”风波影响,近日蓝翔技校招生率下降90%,荣兰祥苦心经营的蓝翔技校帝国,正陷入濒临倒塌的困境。
学生思考:“蓝翔事件”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教师归纳:广告营销是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还要诚信经营,依靠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赢得市场。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信誉和形象(板书)
通过MS软件,计算出五家企业第一期决策结果,教师打印并公布结果。
学生活动:对利润、市场占有率和绩效指数进行比较,简要分析本企业决策成败原因。
2.企业的兼并与破产(板书)
学生思考: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在下一阶段的经营中你将在哪方面进行调整?
教师归纳: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中必然发挥作用的客观规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劣势企业最终将面临破产或被兼并的结局;优势企业可以通过兼并或强强联合的方式扩大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
学生思考:对于优胜者来说,你将如何分配利润这块“蛋糕”?
教师归纳:盈利是企业经营的目的,但不能把盈利作为企业经营的唯一目的。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资料展示:梦狐科技有限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2003年“非典”期间每天提供大约10万只口罩,为打赢“非典”做出重大贡献;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紧急生产并免费捐献给灾区保暖衣物;2010年捐助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春蕾计划”;2012年积极救助北京大兴区贫困人口,并被评为“大兴区先进扶贫企业”。
教学环节五:理论提升
图片展示:企业成长生命周期曲线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生命周期,企业也不例外,要经历创业、成长、成熟和衰亡四个阶段。为了避免破产或被兼并,在企业发展的成熟期就要在战略、技术、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形成促进企业长足发展的第二条生命线。
希望同学们将来无论是企业的员工还是经营者,都要勇于创新,不断进取,诚实守信,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教学反思】
第一,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将走出校门考察企业的实践活动、“企业经营实战模拟”的课堂实践活动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通过问题的设置、实践的操作,以及小组的合作、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情境中、在合作互动中、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与感悟。
第二,个案分析与共性理论有机结合。
本节课遵循了“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从参观考察的梦狐企业人手,通过讨论探究,概括归纳出企业经营成功的共性因素。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组织学生模拟企业经营,制定具体的经营策略。通过这一学习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理论来源于具体的、鲜活的生活,又要回归于具体的、鲜活的生活。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教学设计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冯燕玲
【教学背景分析】
1.课标要求:描述企业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阐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2.教材分析:《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是人教版《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第二目的教学内容。上承“生产的制度背景”,下启“新时代的劳动者”,是从宏观生产到微观主体的过渡。
企业是生产和市场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主体,企业经营的成败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发展,关系到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因此,掌握企业经营与发展的相关知识,能对市场经济基本内容有一个初步认识,对学生今后以经营者或劳动者的身份参与企业的经营提供一定的指导。
3.学情分析:高一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活知识,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能够通过经济现象形成一定的规律性的认识。但是学生刚刚接触《经济生活》不久,对经济学的理解和有关经济学的知识储备有限,尤其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知识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中情景创设要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相统一。
【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企业经营与发展成功的主要因素,正确看待市场竞争所带来的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现象。通过对“阿里巴巴集团”经营案例探究,初步把握创办企业的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角色模拟,体验企业成立与经营的过程。
(2)通过合作探究,分析企业经营成功与否的因素,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增强自身的社会参与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企业成功经营的奋斗历程,激励自身胸怀梦想克服困难、追求卓越,提高自己参与经济活动的兴趣。
(2)通过角色体验活动事例,明白企业诚信经营的重要性,培养诚实守信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课前准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咨询专家等形式组建自己的企业。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有着五彩缤纷的梦想,梦想着有一家属于自己的企业,梦想着成为成功的企业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放飞梦想,创赢未来。
学生活动:各小组代表用简炼的语言介绍一下自己的企业。
教师过渡:成立企业容易,经营企业不易。企业经营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企业经营需要关注哪些因素才能获得成功?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企业的经营之道。
二、讲授新课
(一)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展示资料:阿里巴巴集团发展壮大的资料
教师提问:你认为阿里巴巴集团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各抒己见。
教师归纳:在企业经营成功的众多因素中,企业经营战略对企业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营战略是指企业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为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总体的、长远的谋划与对策。主要解决的是企业“做什么”的问题。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板书)
展示材料:1999年,中国互联网热潮高涨。搜狐、新浪、网易等网站已经具备一定规模。马云根据在互联网上为商人服务的经验,决定为中小企业建立一个进行商业信息交流的网站,进入电子商务这个新领域。
教师提问:分析阿里巴巴为什么把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作为战略切入点?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回答。
教师归纳:企业在制定经营战略之前,都会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包括自身内部的优势、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再确定企业战略。阿里巴巴就是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的经营战略。
教师过渡:阿里巴巴集团在阿里网业务做大做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新的战略扩展。这些战略是否正确呢?企业要根据各业务市场占有率及增长率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法在国际上称为波士顿矩阵分析法。
展示材料:2008-2009年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各业务市场份额及增长率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运用波士顿矩阵分析法分析阿里巴巴集团战略。
教师提问:回顾阿里巴巴集团战略的制定到发展,哪些战略是正确的呢?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呢?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战略是否正确,一要看是否符合自身实际,二要经过市场检验。一家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加快发展。反之,就会遭受挫折。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阿里巴巴集团的明星业务——淘宝网。
展示材料:淘宝网是深受欢迎的网购零售平台,拥有近5亿的注册用户,每天有超过6000万的固定访客,同时每天的在线商品数超过了8亿件,平均每分钟售出4.8万件商晶。
教师课堂小调查:哪些同学日常会选择淘宝网购物?哪些同学不会选择?
教师提问:你为什么选择来淘宝网购物?或你为什么不选择来淘宝网购物?
学生活动:交流、回答。
学生角色体验活动:假如你是淘宝店的卖家,你怎么赢得顾客的心?假如你是淘宝网的总经理,你怎么留住顾客的心?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回答。
教师归纳:企业通过诚信经营,用自己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服务,赢得了顾客的心。企业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了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企业的品牌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
展示资料:2014全球企业品牌价值排行榜
教师提问:企业为什么重视信誉和形象?企业如何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回答。
教师归纳: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获得利润。淘宝网在建立自己品牌过程中不仅坚持诚信的理念,而且建立了诚信体系。企业在诚信建设中既发挥法的规范作用,又要发挥道德的教育作用。
2.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板书)
教师过渡:诚信不仅需要德和法的约束,更需要技术的支撑。
展示资料:阿里巴巴集团技术路线图:2007年成立阿里软件企业;2008年开始飞天研发;2009年成立阿里云计算;2012年自主研发成功分布式计算平台。
教师提问:阿里巴巴为什么重视技术?阿里巴巴为什么要自主创新?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阿里巴巴重视技术有利于开发新产品,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企业利润。自主研发的技术使阿里巴巴在国内外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不必受制于人。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板书)
企业经营成功是因为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以及诚信经营而取得的。所以企业必须在上述方面有所作为。
教师过渡: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会不断面临新的挑战。阿里巴巴集团在今天虽然取得不错的业绩,但是它也曾遇到过挑战。
展示材料:2005年夏天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进入网络搜索和门户网站领域。阿里巴巴希望和雅虎的合作能给电子商务注入活力,扩大自己的实力。
2013年8月19日,中国雅虎向用户发出停止邮箱服务的通知。如今的中国雅虎只剩下一个品牌,没有什么核心业务了。
教师提问:企业兼并对企业发展的积极意义是什么?是否任何兼并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回答。
教师归纳:企业通过兼并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进入国际市场。但是企业兼并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不能盲目兼并。企业对并购对象要有消化、吸收、整合能力。
教师追问:假如你的企业连续亏损,甚至扭亏无望,你能不能接受被兼并或者企业破产?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二)企业的兼并与破产
教师提问:企业经营成功的直接表现是获得利润,利润是企业经营的唯一目的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利润是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只有保持一定的营利能力,企业才能开发技术、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但是,获取利润绝不能是企业经营的唯一目的。企业的经营目的既要获得利润,又要注重社会责任。阿里巴巴集团在发展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等,把自身发展和整个社会、环境、公众相融合。
教师过渡:我们看到了阿里巴巴的昨天和今天,那阿里巴巴的明天会怎样呢?阿里巴巴集团的远景目标是要成为持续发展102年,跨越三个世纪的世界名企。
教师提问:阿里巴巴延长企业生命周期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教师归纳:为了避免破产或被兼并,在企业发展的成熟期就要居安思危,寻求新的突破。关键要创新,要有新的战略、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模式、新的市场等。创新需要人才,我们作为未来企业的经营者,应该努力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这样才能推动企业经营成功,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分享了阿里巴巴集团的成功之道,请同学们课下结合所学知识修改、完善你们的企业发展规划书,为实现创业梦打下基础。
【教学反思】
第一,选择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教学案例。企业的经营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之所以选择“阿里巴巴集团”的案例作为贯穿教学始终的案例,一方面是因为阿里巴巴集团在纽交所上市引发社会较为强烈反响的时事背景,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网络平台的关注度相对比较高,部分学生有网购体验。结合“阿里巴巴”案例设计的探究活动,通过有层次并环环相扣的问题,能够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
第二,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延伸学生学习的空间与时间。新课程要求学生做到自主、合作、探究。课前学生分小组组建各自的企业,课上分小组汇报企业的创意与经营理念,课后修改企业的发展规划书。一方面将教学重点内容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有效地统一起来,另一方面将学生目前的学科理论学习与未来的发展需求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专家点评】(王苹,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政治特级教师)
评价一节课是否能够是“有效课堂”,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课堂教学行为是否有意义。教学行为是否有意义关键看教师是否通过组织教学让学生学到了有意义的东西。何谓“有意义的东西”呢?从较高层面看,就是从学科角度帮助学生学习生活的知识、生存的技能、生命的意义。
两位教师通过各自选择的企业事例与学生共同分析了企业成功的因素,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应该如何作为,并将理论认识提升到如何让企业的生命更长久的层面。教师利用有限的时间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尝试用所学习的理论去解决现实问题。庄蕾蕾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企业经营实战模拟”,冯燕玲老师让学生课后修改完善“企业发展规划书”,从政治学科角度对学生成长需求做了有意义的尝试。
第二,是否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两位教师选择的事例都贴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拉近了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通过各具特色的教学情景设计、层次递进的问题提出,小组合作,生生、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课堂教学气氛活跃。
第三,所占用的教育资源是否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政治课的教学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如何有效的利用资源,让资源最大化地为教学内容服务,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呢?两位老师的做法可圈可点。
庄蕾蕾老师将陈经纶中学考察参观企业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校本拓展课“企业经营实战模拟”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更具有校本化的特点。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必修教学内容与校本课程结合,这种资源的整合更加利于学生综合理解学习的内容,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冯燕玲老师选用的热点话题是阿里巴巴案例,并深入挖掘案例将案例贯穿教学始终,更具有学科教学的推广价值。这种资源的使用方式,有利于集中学生精力,以“解剖麻雀”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的认识问题,既看到事物的共性,又看到事物的特殊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大一统 专制王权 权力经济 腐败
〔中图分类号〕K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5-0123-06
关于以大一统①为特征的专制王权的研究文章,可谓汗牛充栋。然而,把专制政治看作一种商业运作、把专制王权看作一种商品,从价值构成和成本-效用分析的角度,研究其生产、交易和消费的方式、过程,从而以历史理性的方法,去认识王权在传统社会中的资源分配和制度建构作用、它的种种悖谬与病变,特别是具有普遍性的不可克服的痼疾——,以实现对传统政治的现实主义理解,这样的工作还没有人做过。而这正是本文所要进行的尝试。
一、 专制王权的商品属性及其生产
什么是专制王权?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弄明白什么是权力。关于权力,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托马斯·霍布斯把权力定义为:“获得未来任何明显利益的当前手段”;②对伯特兰·罗素来说,权力是“预期效果的产生”;③而《权力论》一书的作者丹尼斯·朗则认为权力是“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④这些定义都着眼于权力的势位条件或行为本身,往往强调了权力的意向性就不能兼顾权力的潜在性(或者相反),并且没有强调权力的制度合法性,因而容易导致将权力混同于一般的影响力、暴力。我认为,权力是一种由公共资源——包括劳动力、财富、社会象征资本(真理话语权、习俗、制度……)等——占有状况所决定的不平等关系,这种不平等所产生的势能使一方对另一方具有了影响和支配力,这种影响和支配力就是权力。依此可以直截了当的定义为:权力是一种具有合法性依据的强制力。这个定义既涉及了权力的基础(公共资源),也强调了权力不同于一般暴力的特殊性。权力是一种合法性宣称,它的正常行使有赖于对方的认同和接受,因而与单向施加于他人的暴力不同,但暴力(强制)无疑是权力的实质:权力之所以是权力正在于它可以随时随地地诉诸强制。
权力资源要素包括两大类有学者认为个人魅力(包括行政能力、道德感召力等)也是权力要素,在将权力广义地看成是一种人际影响力的时候,才可以这么说。——实际上是生产权力的“资本”:合法性象征体系(意识形态、制度、习俗等文化要素所建构的旨在论证权力合法性的符号系统)以及体现为社会支配力亦即赋税征取能力的国家机器、制度(军队、监狱、警察等)、习俗等。前者是权力的精神性渊源,它使权力由一种纯粹强力变成了一种社会性公共产品,进而成为具有一般等价物性质的特殊商品——使权力具有了交换价值;后者是权力的物质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定的社会身份、地位相应支配的生产、生活资料——即财富)和载体形式,由此形成了权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基于血缘关系的、结合了社会象征体系和财富分配方式的社会等级秩序是权力的自然形式。在大一统系统内,皇帝的身份是唯一的,他是上天之子,是道的化身,处在人类社会体系的端点处,是人间秩序的枢纽。他的威力无所不在,无所不及。因而大一统专制王权是权力最纯粹、最完整的形态,它未经污染,未经分割,代表着人间的统一性,意味着对世间万物的所有权和支配权。
关键词:一体化交通;帕累托改进;博弈
中图分类号:U2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88-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交通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交通产品供给的刚性使得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对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明显的瓶颈作用。实践证明,传统的单一运输方式已无法解决我国交通供需矛盾,而交通运输一体化通过将各种运输资源有机整合,能够有效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缓解我国目前交通运输紧张局面,解除其对经济发展瓶颈作用的必然选择。
一、一体化交通运输的内涵
交通系统一体化是指把所有的交通资源(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交通信息)进行统一调配,以达到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优化,以便最充分地利用交通资源和最好地满足所有的交通需求(包括所有的使用各种交通工具和设施的人与物)。
交通运输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尽可能准确且实时掌握交通信息,这样才能在对交通资源(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交通信息)进行有机整合时有的放矢。在充分掌握相关信息后,还要掌握交通需求的变化规律,通过不断优化交通政策、交通规划、交通管理等措施来对未来的交通需求施加影响,以达到交通需求管理的目的。由于一体化交通几乎包含了所有的交通方式,所以其进行的需求管理也是统一进行的。同时,一体化交通体系是一个动态系统,它在进行需求管理时也应当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以一体化交通的优化是一个不断反馈、不断修复的动态过程,只有这样才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交通的一体化,在实现统一的交通需求管理的同时,不断优化交通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二、一体化交通运输形成的必然性
“囚徒困境”模型是博弈论中的经典范例,我们讨论一下它的结果:(坦白,坦白)构成了此博弈中双方的最佳策略均衡,但当俩囚徒都抵赖时得到的惩罚要比这个结果要轻得多。俩囚徒在选择策略时都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但最后却没有实现最大利益,这反映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存在着矛盾。
但是在交通运输领域中情况会有一些不同,因为运输基础设施提供的公共性使得运输企业之间在考虑合作的时候主要基于合作所能带来的收益而不是成本,这时最终博弈的结果会发生变化。
假设城市A中有两家运输企业B、C,分别经营轨道和公路运输,且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处于完全垄断的地位,即此时不存在重复铺设线路的情况,相互之间没有替代性。起初,两家企业没有形成相互对接的一体化运输的体系时,他们的运输量仅仅是各自的运输线路中存在的有效运输需求,此时假设他们的得益分别5,5。若企业C在B的运营场所附近建立自己的运输点,负责把企业B的一部分旅客转运到C的运输点上(因为不存在运输线路之间的替代性,一种运输线路不能设置在城市中的每一个区域),这时企业C得到了额外的有效运输需求,其运输量增加,得益也相应增加到8,而企业B的运输量没有受到影响,得益仍然为5。同理当企业B选择对接的时候情况也是大体相同的。若两家企业同时选择对接时,即初步形成了交通运输的一体化,此时在相互对接的道路上就存在了一定的替代性,竞争就出现了,但是基于运输需求的派生性,对接以后需求总量应当有所增加,对竞争造成的损失有一定补偿,它们各自的得益值也分别变为7,7。它们的得益矩阵如下:
显然在这个博弈矩阵中的均衡点为(7,7),即它们都会选择对接。在实际生活中上述假设条件中的“相互之间不存在替代性”很难达到,因为如果在一条线路上只存在一种运输方式,线路上将会变得十分拥堵,一定替代性的存在是必要的,只要能够使企业的收益不要从高水平的帕累托最优点下降到低水平的点就可以了。此时固定线路的建设不需要企业承担或只是承担很少的一部分,只要对接是有利的企业就会在利益的驱动下选择对接,而不必太多考虑成本。从上面矩阵中也可以得出一体化交通体系中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是存在正的外部效应的,这也就是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的必然性。
三、一体化交通运输的经济效益评价
(一)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也称为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改善。帕累托最优是指的是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的一种资源分配状态。帕累托改进是指一种变化,即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达到帕累托最优时,会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交换最优:任意两个消费者,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同,且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同时得到最大化。
2.生产最优:这个经济体必须在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此时对任意两个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者,需要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生产者的产量同时得到最大化。
3.产品混合最优:经济体产出产品的组合必须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此时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与任何生产者在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相同。
当上述三个边际条件均得到满足时,称整个经济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二)一体化交通中的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
假设社会上只有两种交通方式(事实上,下面的论述同样适用于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情况,在此为了讨论的方便而故作此假设),由其提供的交通资源由其生产可能性曲线AB(如图)决定。先来讨论短期的情况。
交通运输固定设施的供给具有刚性,短期一般无法改变,交通资源供给约束为曲线AB上的一点C(严格地讲,现实生活中的交通资源约束应该不在AB上,因为AB上的点均为帕累托有效点),此时一体化交通主要是通过合理地引导有效运输需求,减少运输时间,提高运输可达性来进行帕累托改进的,如图:
在既定的运输资源约束条件下,消费者所处的状态是点M,此点属于无效率的点,是两条无差异曲线的交点,还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如在某运输节点上,消费者A、B同等的面对两种运输选择X、Y,假设它们是等效用的。若A已经决定要选用X,此时若B同样也选择X,则他们面临的可能是拥挤,使它们处于点M,但是如果B知道A要选择X,且知道他若选择X可能面临的是拥挤而降低自己的效用水平时,从理性的角度出发B将会选择Y,因为他选择Y以后,A的效用水平不变,自己的效用水平却会提高,表现为无差异曲线的上升。此时整个系统业会因为这一选择而实现了帕累托改进。而正是由于一体化交通的存在使得各种运输方式能够有效地对接,合理地分流了运输需求,缓解了运输压力,从而向帕累托有效靠拢。
长期的情况较为简单,因为许多资源要素的约束是可变的,表现为生产的可能性曲线向高水平移动,同时由于是长期,故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调查不断调整城市交通的布局,使城市的资源约束点尽量处在生产的可能性曲线上,增加有效的运输供给,从而提高社会运输的效率。
四、加快我国一体化交通运输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规划协调,从总体上调整、优化区域交通运输结构和空间布局
以区域内高速公路等快速通道建设为契机,加快运输通道的配套与衔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结构,实现功能协调,高效便捷。同步建设多极化、网络化运输系统,充分考虑区域经济产业布局的要求。过去的交通运输发展都是在行政区域或行业内部进行的,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需要根据发挥优势和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打破行政区划及行业界限,统筹规划和积极发展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综合运输能力。
(二)加快交通运输市场一体化
建立公平、公开、公正、合理竞争的市场环境,打破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壁垒,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联合互补,强化区域整体发展观念,使区域内不同地区的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努力形成区域发展的统一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交通运输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更主要的是还可以促进建立区域范围内各种运输方式分工与合作的市场机制,并使分工与合作通过市场来完成,从而使区域内交通运输的整体效益达到最佳,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杜彩军.关于城市货运交通一体化的思考[J].运输系统与工程信息,2004,(4).
[2]苏红顺.埃奇沃斯箱模型的静态图形与动态图形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4).
[3]贺文华.商务谈判的经济分析[J].商业经济,2007,(7).
研究当今各种城市环境景观形态设计失败的原因,多为设计脱离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主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或为忽略了当地环境的生态规律。21世纪的社会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人”,但又不能一味的满足“人”的欲求,而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创造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生活方式。而“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正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这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指导方法,使得对环境的理解更为人性化和合理化。
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
依据吴良镛院士所着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引用其书中观点,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其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态的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技;重视发展整体利益;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等。
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
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特别要借各自相邻学科的渗透和展扩,来创造性的解决繁杂的实践中的问题
二、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1、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这一点。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导致许多人直接从绿化带穿过,破坏了绿化;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根据奥斯卡?纽曼所作的人们行为活动与城市形体环境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要有相应的领域,他提出了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半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设想。运用在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中,就是要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适当地进行区域的划分,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和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开展社交和活动的需要,既要有综合的集中空间,又要有适合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2、景观设计的生态持续性原则
人居环境学是以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构成,它是尺度不一、形式不一的综合构成。人们的生活与人工环境之密切不难理解,但与自然环境的密切性却往往受到忽视。上个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芒福德,指出:如果环境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的审美观念就不会只停留在一些风景名胜震撼人心的地貌上,而应该同等对待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还必须强调绿色空间不仅是为了游憩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了人作为自然的一贯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三、结语
关键词:人居环境学;景观设计;系统。
研究当今各种城市环境景观形态设计失败的原因,多为设计脱离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主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或为忽略了当地环境的生态规律。21世纪的社会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人”,但又不能一味的满足“人”的欲求,而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创造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生活方式。而“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正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这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指导方法,使得对环境的理解更为人性化和合理化。
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
依据吴良镛院士所著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引用其书中观点,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其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任何一个聚居环境中,这五个系统都综合的存在着,五大系统也各有基础科学的内涵。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建筑师、规划师和一切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工作者都要自觉的选择若干系统进行交叉组合。另一个方面,根据中国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人居环境研究的实际情况,也可将人居环境科学范围简化为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等五大层次。
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态的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技;重视发展整体利益;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等。
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
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
从人居环境不同方面可以有不同的学科核心和学科体系,就人居环境的物质建设、规划实际来说,则可以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大系统中的主导专业。依据我国的情况,当前大规模建设实践需要面向21世纪的建筑发展,宜将这三者融贯综合的进行规划设计与研究。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特别要借各自相邻学科的渗透和展扩,来创造性的解决繁杂的实践中的问题。因此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庞大的系统科学,研究建筑、城市、以至区域等的人居环境科学,也应当被视为一种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目标就是获得整体的协调发展。若能将此系统的设计原则贯彻在景观设计上,也同样将具有高瞻远瞩的发展潜力。
二、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同样是一门兼具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建立在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框架之内,景观设计同样需要贯彻整体的系统思维,以面对21世纪下,对环境的综合发展要求。在第20届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院士在《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广义的建筑应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他所谓的地景,即景观设计,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必然趋势,而景观设计也就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1、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这一点。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导致许多人直接从绿化带穿过,破坏了绿化;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根据奥斯卡•纽曼所作的人们行为活动与城市形体环境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要有相应的领域,他提出了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半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设想。运用在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中,就是要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适当地进行区域的划分,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和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开展社交和活动的需要,既要有综合的集中空间,又要有适合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例如:调查表明,当前居住区的绿地空间,老年人日常使用率最高。老年人的活动特点是以我国特有的各种健身功、舞、拳、剑等群体活动和小范围的交往、谈心等活动为主,为满足这些需求,应有针对性地以山、水、绿篱、树丛或建筑小品进行隔离,形成相对独立且视线干扰小的绿地空间。
2、景观设计的生态持续性原则
人居环境学是以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构成,它是尺度不一、形式不一的综合构成。人们的生活与人工环境之密切不难理解,但与自然环境的密切性却往往受到忽视。1872年美国建立的黄石公园,第一次公开确认原始荒野是文明生活的象征,不能不顾后果的把自然环境仅仅用于经济开发,因为风景也是一种社会文化资源,也是一种生态资源。被称为上个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芒福德,进一步指出:如果环境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的审美观念就不会只停留在一些风景名胜震撼人心的地貌上,而应该同等对待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还必须强调绿色空间不仅是为了游憩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了人作为自然的一贯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从生态学的角度把人类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强调生物的总体和环境的作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一起构成了一个实体,所有的需要都从这个人居环境取得,因此,不能只着眼于它的各个部分建设,还要达到整体的完满,既达到作为“生物的人”在这个生物圈内存在的条件的满足,又达到作为“社会的人”在社会文化环境中需要的条件的满足。因此,人工建设必然以人居环境的和谐作为前提和目的,园林景观设计实践同样不例外。
新时代的园林景观设计, 赋予新的形式、材料、科技、革新的同时, 传统的民族文化及特征需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中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卓越的园林文化遗产是现代风景园林师的宝贵财富,其中蕴涵的自然文化理念、园
林生态美学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 并融会贯通于实践之中。
三、结语
21世纪我们面对的将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意识觉醒,并开始进入积极行动的时代。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或如古语所云“天人合一”。因此,现代的景观设计应积极为居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室外公共空间及私密性空间,以及符合各年龄层居民行为特点的景观环境活动空间,加强居民与绿地的联系,调动居民参与景观环境设计与管理的积极性。在发挥景观环境、景观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居民进行社会性活动的需要,保持和发展其地域文化传统,共同营造人居环境的和谐美好。
论文摘要: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的生产生活以及具体的人居环境建设活动都离不开更为广阔的自然背景。因此,在实践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以科学的发展观践行大自然的生存法则,达到所谓的“天人合一”,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思维给了景观设计以理论的指导。
研究当今各种城市环境景观形态设计失败的原因,多为设计脱离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主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或为忽略了当地环境的生态规律。21世纪的社会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人”,但又不能一味的满足“人”的欲求,而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创造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生活方式。而“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正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这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指导方法,使得对环境的理解更为人性化和合理化。
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
依据吴良镛院士所著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引用其书中观点,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其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任何一个聚居环境中,这五个系统都综合的存在着,五大系统也各有基础科学的内涵。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建筑师、规划师和一切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工作者都要自觉的选择若干系统进行交叉组合。另一个方面,根据中国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人居环境研究的实际情况,也可将人居环境科学范围简化为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等五大层次。
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态的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技;重视发展整体利益;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等。
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
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
从人居环境不同方面可以有不同的学科核心和学科体系,就人居环境的物质建设、规划实际来说,则可以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大系统中的主导专业。依据我国的情况,当前大规模建设实践需要面向21世纪的建筑发展,宜将这三者融贯综合的进行规划设计与研究。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特别要借各自相邻学科的渗透和展扩,来创造性的解决繁杂的实践中的问题。因此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庞大的系统科学,研究建筑、城市、以至区域等的人居环境科学,也应当被视为一种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目标就是获得整体的协调发展。若能将此系统的设计原则贯彻在景观设计上,也同样将具有高瞻远瞩的发展潜力。
二、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同样是一门兼具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建立在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框架之内,景观设计同样需要贯彻整体的系统思维,以面对21世纪下,对环境的综合发展要求。在第20届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院士在《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广义的建筑应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他所谓的地景,即景观设计,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必然趋势,而景观设计也就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转贴于 1、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这一点。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导致许多人直接从绿化带穿过,破坏了绿化;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根据奥斯卡纽曼所作的人们行为活动与城市形体环境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要有相应的领域,他提出了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半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设想。运用在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中,就是要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适当地进行区域的划分,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和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开展社交和活动的需要,既要有综合的集中空间,又要有适合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例如:调查表明,当前居住区的绿地空间,老年人日常使用率最高。老年人的活动特点是以我国特有的各种健身功、舞、拳、剑等群体活动和小范围的交往、谈心等活动为主,为满足这些需求,应有针对性地以山、水、绿篱、树丛或建筑小品进行隔离,形成相对独立且视线干扰小的绿地空间。
2、景观设计的生态持续性原则
人居环境学是以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构成,它是尺度不一、形式不一的综合构成。人们的生活与人工环境之密切不难理解,但与自然环境的密切性却往往受到忽视。1872年美国建立的黄石公园,第一次公开确认原始荒野是文明生活的象征,不能不顾后果的把自然环境仅仅用于经济开发,因为风景也是一种社会文化资源,也是一种生态资源。被称为上个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芒福德,进一步指出:如果环境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的审美观念就不会只停留在一些风景名胜震撼人心的地貌上,而应该同等对待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还必须强调绿色空间不仅是为了游憩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了人作为自然的一贯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从生态学的角度把人类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强调生物的总体和环境的作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一起构成了一个实体,所有的需要都从这个人居环境取得,因此,不能只着眼于它的各个部分建设,还要达到整体的完满,既达到作为“生物的人”在这个生物圈内存在的条件的满足,又达到作为“社会的人”在社会文化环境中需要的条件的满足。因此,人工建设必然以人居环境的和谐作为前提和目的,园林景观设计实践同样不例外。
新时代的园林景观设计, 赋予新的形式、材料、科技、革新的同时, 传统的民族文化及特征需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中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卓越的园林文化遗产是现代风景园林师的宝贵财富,其中蕴涵的自然文化理念、园
林生态美学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 并融会贯通于实践之中。
三、结语
21世纪我们面对的将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意识觉醒,并开始进入积极行动的时代。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或如古语所云“天人合一”。因此,现代的景观设计应积极为居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室外公共空间及私密性空间,以及符合各年龄层居民行为特点的景观环境活动空间,加强居民与绿地的联系,调动居民参与景观环境设计与管理的积极性。在发挥景观环境、景观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居民进行社会性活动的需要,保持和发展其地域文化传统,共同营造人居环境的和谐美好。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关于人居环境科学.城市发展研究.1996 (1) 1.
[2] 吴良镛.芒福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环境学建设的启示.城市规划.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