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会教育的形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5-0018-04
目前,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相对其他领域来说,社会教育属于比较薄弱的环节。许多教师在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存在一些困惑,特别是对社会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组织形式还不够了解。解决这方面的疑惑,有利于提高教师组织社会教育活动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质量。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了使教育活动既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又能对幼儿施以积极的影响,幼儿园社会教育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适度性原则
教育的适度性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把握好教育的分寸感,避免走极端,同时还要时刻注意教育对象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教育方式。教育的适度性原则体现的是教育的辩证法。“教育方法的辩证性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1〕
把握教育的适度性,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好教育的分寸感,即掌握教育的度。具体到社会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自由与限制之间的关系。马卡连柯指出,如果能找到“积极性和克制感之间的分寸感,也就等于解决了教育的问题”。〔2〕因此,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适度性的把握就是既要为幼儿创造宽松的环境氛围,又要引导幼儿遵守适当的规则。
2.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原则
一贯性是指教师对幼儿的教育要求不能随着时间、地点或者教师心情的不同而有所改变。〔3〕一致性则是指不同教育者对幼儿的要求应该相同。〔4〕一致性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即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以及家庭成员间教育的一致性。之所以要坚持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是因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很大的反复性,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有时甚至可能“进一步,退两步”。因此,教师不但要注意坚持自己对幼儿要求的一贯性,同时还要争取家长的配合,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从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配合至关重要。一天24小时,幼儿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如果家长不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那么很容易导致幼儿的行为表现出两面性,即幼儿在幼儿园里表现出好的一面,在家里则会有很多不良行为表现。可见,家园教育不协调,很可能会妨碍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因为良好行为养成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为的泛化,即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都表现出一致的行为。如果家长没有坚持与教师一致的教育要求,那么幼儿在幼儿园里养成的良好行为就很难在家里延续,行为的泛化很难形成,社会教育的效果就会受到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努力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理念,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特别是在教育目标方面实现家园一致。教师应经常就幼儿在园和在家的表现与家长沟通,从而更好地坚持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以免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削弱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效果。
3.专门的教育活动和渗透教育相结合原则
幼儿园社会教育有专门的教育活动形式。专门的教育活动可以有目的地系统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的养成。同时,社会教育应该和其他领域的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这是因为幼儿的社会性学习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特点,它的相当一部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都不是由教师的直接教学活动引发的。例如,为了让幼儿从小学会尊重他人,宽以待人,教师会特地设计并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如“给我们送来温暖的人”“你、我、他”等,然而,事实上平时教师和家长对待周围人的态度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甚至比专门教育活动的影响更大。因此,专门教育活动和渗透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专门活动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教育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在语言、艺术等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以及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社会教育内容。要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健康发展,教师还要为幼儿创设一个使幼儿感受到关爱、支持的环境,建立亲密、平等、互相尊重的师幼关系,营造安全、宽松、自主、允许探索与失败的学习气氛,为幼儿同伴之间的自由交往提供时间和空间,等等。
4.正面教育和个别行为矫正相结合原则
所谓正面教育是指要帮助幼儿了解在社会生活的各种场合或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做,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态度和行为习惯。个别行为矫正则是指针对不同幼儿,特别是那些社会性方面存在明显问题的幼儿进行个别教育,运用行为学的原理纠正其不良行为,帮助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其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幼儿的入园年龄一般是3岁,而3岁前正是幼儿社会性的初步萌芽时期。由于不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如溺爱、过分保护等,相当一部分幼儿在进入幼儿园时会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特点,如任性、依赖性强、自私、胆小、不合群等,这些不良行为特点不仅不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更不利于幼儿良好社会性的发展。幼儿期是幼儿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幼儿的个性虽逐步趋于稳定,但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教师要抓住幼儿个性教育的关键时期,利用正面教育方式促进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同时还要关注那些存在某些不良行为表现的幼儿,运用个别行为矫正方式,帮助幼儿用好的行为替代不良行为。当然,教师在进行个别教育时一定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家园教育保持一致性和一贯性。
5.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与社会行为相结合原则
社会性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社会认知是个体对自我与他人、社会环境、社会行为规范等的认识。〔5〕社会情感是个体在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中的情感体验。〔6〕社会行为是个体在与人交往、参与社会活动时表现出的行为特征。〔7〕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者关系密切:情感是社会行为的内在动力,认知是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前提,行为是社会性发展的最直接表现,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幼儿园社会教育要把幼儿的社会认知发展、积极的社会情感养成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相结合,以真正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组织形式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可以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等多种形式,但教师最难把握的还是全班幼儿参加的集体教育活动。目前集体活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枯燥、单调、幼儿的参与性较差等。换言之,如果集体活动组织不好,幼儿容易游离在活动之外,或者导致活动变成走过场。怎样才能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效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讨论不流于形式,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的发展,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对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的巨大挑战。
以下重点介绍几种适合幼儿园集体活动的社会教育组织形式,供教师参考。
1.以实践活动开始的社会教育活动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集体活动往往是针对幼儿生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设计和组织的。这时最好的活动方式就是如实再现生活场景,让幼儿从中体会学习。
(1)再现场景
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始时让幼儿自由表现,不加干涉,以便让幼儿将存在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例如,在小班规则教育活动“大家轮流玩”中,教师首先让幼儿自由拿玩具玩,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玩得开心吗?为什么?”教师可以有目的地让那些没有拿到玩具的幼儿来回答问题,从而更好地揭示问题。
(2)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要精心设计讨论题目,由浅入深地逐步提出2~3个问题,包括“为什么”“怎么做”等。可以说,讨论问题的设计是影响教育活动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出恰当的问题,有效引发讨论,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教育目标,围绕目标设计出既符合教育目标又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例如,在“大家轮流玩”的活动中,教师针对小班幼儿规则意识差的特点,活动开始时让幼儿自由拿取玩具,导致争抢玩具的现象出现,从而让幼儿亲身感受到争抢的不良后果。教师随后提出的问题“应该怎样玩”可以有效引发幼儿讨论。
(3)引导幼儿实践―讨论―再实践―再讨论
活动开始时的实践引发了讨论,但此时幼儿还不一定完全理解“为什么”的问题,对“怎么做”也不太明确。因此,讨论后的再实践环节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讨论时提出的建议安排幼儿再实践一次。通过再次实践,幼儿可以进一步掌握应该怎样做。例如,在“大家轮流玩”的活动中,通过实践、讨论、再实践、再讨论的过程,幼儿可以比较深入地理解轮流玩的规则。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巡回指导很有必要。巡回指导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幼儿的最新情况,还可以及时引导幼儿解决问题。例如,在“大家轮流玩”的活动中,幼儿在活动时可能会出现排队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教师巡回指导时可以及时引导幼儿解决问题。
(4)设计相应的延伸活动
相应的延伸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大家轮流玩”活动的延伸部分可以是组织幼儿到户外玩滑梯、秋千等,提醒幼儿要排好队伍轮流玩。这些活动可以进一步帮助幼儿掌握轮流玩的活动规则。
2.以情境表演开始的社会教育活动
情境表演是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幼儿不能亲身参与活动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表演的方式来再现生活场景,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
(1)情境表演
情境表演可以是现场表演,也可以播放事先录制的情境表演录像,让幼儿观看。表演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会倾听”的社会教育活动中,教师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录像,让幼儿观看小兔子在两种不同情境中的表现,一种是插嘴,一种是不理他人自顾自玩。角色表演夸张,情节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参与兴趣。
(2)引发幼儿讨论
情境表演后,教师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和讨论。例如,在“学会倾听”活动中,看完录像后教师提出了问题:爸爸妈妈在忙的时候小兔子做了什么?爸爸为什么生气?别人在说话,可是你也有话想说时,该怎么做?这3个问题分别属于看到了什么、他人的情绪原因及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讨论,幼儿可以学习辨别对错,了解他人的情绪及其产生的原因,掌握相应的社会行为规范。
(3)利用适当方式再现情境
情境表演和后续讨论可以使幼儿了解某种情境中应该怎样做,但由于在教育活动中无法将生活中的很多类似情境一一再现,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借助图片再现生活中各种类似的情境,引导幼儿利用刚刚掌握的社会知识去判断对错,以便幼儿将来在类似情境中可以表现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例如,在“学会倾听”活动中,教师准备了4幅相关图片,让幼儿判断图片中幼儿行为的对错。
教师还要坚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表现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并对这些行为及时予以表扬。
3.以游戏形式开始的社会教育活动
在社会教育中,教师经常要纠正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如不遵守活动规则等。这时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创设特定游戏情境,借此发现幼儿的行为问题并予以纠正。
(1)讲解游戏规则
教师先根据活动内容讲解游戏规则。例如,为了提高中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摸摸,猜猜”的游戏。教师准备一个纸箱子,里面放上各种物品。箱子用布蒙上,以免幼儿看到箱子里的物品。游戏时幼儿蒙上眼睛,然后把手伸进纸箱中拿出一个物品,猜猜是什么。在游戏开始前教师首先要讲解游戏规则,提醒幼儿在别的幼儿去摸纸箱子里的东西时自己要静静地看,不能发出声音,以免干扰到别人,也不要因为自己可以看清楚,就在摸的幼儿说出物品名称前抢先说出来。
(2)组织幼儿游戏
因为教师设计的游戏有针对性,所以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很可能会出现教师预先设想到的问题行为。例如,在“摸摸,猜猜”游戏中,经常会有一个或者几个幼儿违反规则抢先说出物品的名称。
(3)针对问题进行讨论
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在“摸摸,猜猜”活动中,教师首先让扰的幼儿(蒙着眼睛摸东西时被另一个幼儿抢先说出物品名称)说说自己的感受(心里不舒服,讨厌抢先说出的行为等),然后让那个抢先说出的幼儿去摸箱子里的物品,教师故意抢先说出物品名称,借此让抢先说出的幼儿体会这种情况下的心理感受,从而深刻理解遵守游戏规则的必要性。教师还可以在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充分讨论,借此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违反规则的坏处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规则等。
同样,活动结束后,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对幼儿的正确行为及时表扬强化。
除了上述三种形式外,教师还可以用以讲故事开始的方式或是以参观开始的方式等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此外,各种活动组织形式的各个环节也是可以根据需要变化的。必须强调的是,不论是何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教师都要注意在教育活动的开始部分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然后要有目的地提出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引发幼儿换位思考,帮助幼儿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从而知道该如何去做。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时,应该把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借此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扎古尔,摩西.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3〔M〕.梅祖培,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64,29.
〔3〕〔4〕郝斌.幼儿家庭教育〔M〕.大连:东北财政大学出版社,1994:27,27.
〔5〕〔6〕〔7〕李喜平.辽宁省幼儿园教师参考用书:社会性(小班)〔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5,15,15.
The Principles and Organizational Form of Social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Zou Xiaoyan
(College of Educatio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1)
《汉书》上明确记载:“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官,自文翁为之始云。”[2]319由此可见,汉代文翁之前,中国的地方郡国并没有“公立学校”,进而回溯汉代之前的历史,亦未出现过这样的学校。因此,“文翁兴学”乃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官方办学举措,开创了地方政府兴办“公立学校”之先河。同时,文翁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校长”。他的兴学举措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成都石室中学。从古代的“文学精舍讲堂”(公元前141年)、“文翁石室”,到近代的“锦江书院”(1701年),再到现代的“成都府师范学堂”(1902年)及“成都府中学堂”(1904年),直至现在的“石室中学”,在同一地址连续办学已达2152年,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不愧为奇迹[3]。
二、“文翁兴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和西方文官制度的间接源头
历史上,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是经由马可•波罗和利玛窦等对中西文化交流有重要贡献的西方人士通过“东学西渐”而传到西方去的,最终成为西方文官制度的源头。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科举起源又如何呢?目前史学界一般认为,科举制度创立于隋,盛行于唐,发展于宋,最后衰亡于明清。然而,我们注意到科举制正式诞生之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孵化时期。而这个时期的开端可一直追溯到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建立时的秦汉之交。那时候社会的发展对科举制的诉求已然提出,这是一种政治、文化一体化的诉求。换句话说,就是政治与文化的耦合,“官”与“学”的耦合。对此,汉武帝做出了两点重要的贡献。其一,独尊儒术。儒家文化注重教化,倡导“学而优则仕”,将“学”与“官”在思想观念上进行了耦合。其二,开设太学。太学以儒家文化为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封建统治人才,将“学”与“官”在文化教育实践中进行耦合。由此政治与文化的一体化得以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察举制及最终的科举制。而说到太学的开设,绝不能避开郡县学。太学作为一种官学,其制度自上而下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有一个自下而上的事实基础。而这个重要的基础就是郡、县学的创立,这必然要追溯到首创郡县地方官学的文翁。由此回推至最初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可把“文翁兴学”确立为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的起点,更是西方文官制度的源头[4]。
三、“文翁兴学”堪称社会教育的典范
汉代郡国学校以社会教化为宗旨,尽管这里的社会教化与我们今天的社会教育有一定区别,但毕竟也有许多相通之处,换句话说,“文翁兴学”是当时的“社会教育”的典范。推行社会教化是汉代设立郡国学校的宗旨,这鲜明地体现在各地立学设教的目的中。如丹阳太守李忠,“以丹阳越俗不好学,嫁娶礼仪,衰于中国,乃为起学校。”宋均任辰阳长时,为了改变当地相信“巫鬼”的陋习而“立学校,禁绝祀,人皆安之。”地方学校既讲教化,因此特别重视行礼。汉代的地方学校都有春秋飨射文礼和升降揖让之仪,成为朝廷推行社会教化的基地。除行礼之外,汉代的地方学校也学习经书。郡太守有的延请名师教授生徒,有的则亲自教授讲学。从以上论述可知,汉代的地方学校,尚属草创阶段,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办学以推行道德教化为主,学习儒经,注重礼教[5]。而文翁为了改变“蜀地辟陋有蛮夷风”的状况在蜀地兴学,成效显著,“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使得“至今巴蜀好文雅”,堪称社会教化的杰出代表。
四“文翁兴学”对当代中国社会教育的现实意义
“文翁兴学”作为汉代,甚至中国古代历史上以社会教化为宗旨的重大教育活动,以其举措的先创性、可行性,及成效的显著性,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教育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仍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一)充分重视社会教育的特殊作用
文翁以社会教化为宗旨,积极在蜀地兴学,最终使得当地从“有蛮夷风”而化为“好文雅”,这直接体现了社会教化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启示我们的政府和社会必须重视社会教育所具有的其他教育形态不可比拟的特殊作用:第一,社会教育直接面向全社会,又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它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第二,社会教育不仅面对学校,面对青少年,更面对社会上的成人劳动者。这不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满足成年人继续学习的要求,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政治、道德教育,促进社会安定与进步。第三,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制度化教育的严格约束性。它很少受阶级、地位、年龄、资历限制,能很好地体现教育的民主性。第四,现代人的成长已不完全局限于学校,必须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施行社会教育更有利于人的社会化。总之,社会教育在现代社会里的意义更加重要,是现代社会的庞大教育体系中不可忽略的部分。
(二)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机构,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华阳国志》中记载:“始文翁立文学精舍讲堂作石室,一作玉室,在城南”[6]。这就是中国的第一所公立学校———蜀郡郡学。后人又把这所学校称为“文翁石室”。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现在这所学校已成为“成都石室中学”,依然在发挥着它的教育作用。要进行社会教育,各种社会教育机构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只有充分利用这些教育机构,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让社会教育中的受教育者广泛参与其中,才能取得社会教育的预期成效,使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从而提高国民素质,改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我们国家现在缺少的不是社会教育机构,而是社会教育机构的利用率和受教育者的参与度。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对教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有新的认识,社会教育不再只是学校的事情,社会各相关组织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服务。因此,政府、学校及社会相关组织团体应该明确自己在社会教育中担负的重要责任,并切实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各种社会教育机构的利用率,提高受教育者的广泛参与度,进而充分发挥社会教育机构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应有的重要作用。
(三)充分关注社会教育中的教育公平问题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社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8-0066-02
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文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文化需要,是博物馆工作者今后很长时期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一、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
2015年3月20日,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行政法规《博物馆条例》正式实施。条例的出台,对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具有重要意义。《博物馆条例》指出:博物馆是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性组织。此次调整,将教育放到博物馆业务范围的首位。
近年来,、文化部等国家部委多次提出,要不断加强博物馆的宣传展示和教育工作,要把博物馆的教育工作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充分说明了博物馆独特的文化资源在开展社会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博物馆事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全国各地博物馆陆续实行的免费开放,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博物馆承载着记录文化的社会功能,其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早已是人类的共识,并且被国际博物馆协会明确写进章程。提高公众对博物馆的认知度,就必须加强博物馆教育。博物馆是以实物标本为基础,通过不同形式的陈列展览对人民群众进行直观教育的重要阵地。从本质上讲,博物馆是“宣传教育机构”,即使是文物标本、收藏、研究与陈列展览,最终也是服务于教育这一目的的。
博物馆既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也是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开展社会服务时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博物馆在传播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
二、运用多种教育途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博物馆条例》提出,“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制定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的政策措施”,并提出“根据自身特点、条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和服务活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利用博物馆开展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面对公众需求的变化和文化市场的日益丰富,博物馆必须改进服务理念,突出自身优势,根据自身特点、条件,运用现代信息科技,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活动,真正发挥好其教育职能。
(一)建立 “大篷车”流动博物馆,服务特殊群体
博物馆功能的发挥,应该做好两篇文章,一是把更多的公众请进博物馆,二是让博物馆走进大千世界。如何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如何让深藏闺阁的珍贵文物被人们熟知?建立“大篷车”流动博物馆,正是破解这个难题的有益探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就是将展览带出博物馆,送到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学校、军营和矿区,送到基层百姓家门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展览,切实体会文化乐民、文化惠民带来的知识与乐趣,了解博物馆的发展,掌握当地历史,推动文化资源共享,改变边远地区观众对文物、博物馆的态度;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赋予更多的“正能量”。
(二)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讲座
1.借助临时展览,举办主题讲座
在举办临时展览时,可借助展览内容举办与其相关的专题讲座,延伸展览内涵,以便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内容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唤起公众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和自觉。
2.走出博物馆,举办专题讲座
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可根据本馆馆藏特色,把一些历史事件、先贤英烈等编写成专题报告,组织馆内专家或馆外相关学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学校、部队、工厂、机关等单位作专题报告或讲座,直接深入到这些单位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从而担负起社会教育的责任,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三)开展主题活动
1.以节日为契机,举办专题活动
比如在春节、“5.18”世界博物馆日、“儿童节”、七夕、“中秋节”、“世界文化遗产日”等节日,根据节日特点,举办不同内容的专题教育活动,让观众在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能够亲自下手,丰富自己的节日体验。
2.针对青少年特长,举办系列活动
比如举办“儿童智力竞赛”、“儿童手工大赛”、“青少年书画大赛”、“博物馆征文比赛”、“我爱家乡――博物馆演讲比赛”等活动,以竞赛的形式,使孩子们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从而接受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四)展览走出展馆
今天的博物馆不能等着观众来上门参观,要深入到观众中去。有些学者认为,博物馆要把有中国特色的展览输出到外国去进行宣传展览,这样出门搞展览,既能增加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学术、文化交流,又能增加外汇收入,对国家、博物馆自身以及工作人员三者都有好处。把观众喜欢的小型展览输出到全国各地区进行流动展览,以此来普及科学、文化和历史知识,满足观众“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学习要求。临时展览小型多样,制作容易,既可以开阔群众眼界,又可使博物馆专业人员得到锻炼,还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借机宣传了馆藏文物,也展示了不同地区不同的文化底蕴,再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这两种途径都值得每个博物馆去认真思考、借鉴。因为只有把展品带到观众面前,使展览真正与观众见面,才能使观众从中学到知识,接受教育,从而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五)加强馆校合作
博物馆要同各类学校联系起来共同组织活动,以此来丰富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博物馆与学校项目是建立在对每一个班级、小组的背景了解的基础上的,知道哪些知识能被学生立刻理解吸收,这与学生的知识背景、学校的类型密切相关,也决定于学生本人独特的兴趣爱好。
(六)编辑出版博物馆教育普及性出版物
一方面博物馆可以与出版社合作,出版发行文物方面的图册、挂历以及相关方面的科普刊物等;另一方面,为了方便观众的参观,博物馆可以编写各专馆和重点特展的基础知识简介,放在各专馆入口处,免费供观众抽取使用。这种书面材料既可以帮助观众参观及理解陈列展览的内涵,又可以作为一种纪念物被带出博物馆,使博物馆的教育传播得以有效的向社会延伸。
三、改进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强化可持续发展
博物馆的服务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从关心观众、理解观众、帮助观众的角度出发开展工作,从而让观众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让他们在博物馆的参观学习成为一次身心愉悦的体验和休闲。
讲解员是观众跨入博物馆首先面对的人,做好讲解工作是博物馆开展教育工作的基础环节。要真正了解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的主题、内容、目的,了解展品的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要了解观众,针对不同的观众、使用不同的讲解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讲解起来才能做到深入浅出、得心应手,也才能吸引观众、启发观众、教育观众。讲解员要争取做专家型的讲解员,这已经成为博物馆界的共识。
新形势下,除了做好基本工作外,新技术手段的服务也要跟得上去,例如电脑触屏查询系统、博物馆网上的咨询和意见回馈及其他网上服务、多媒体演示系统,这些现代化设施既可自助使用,又可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使用下,能够为观众参观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让他们能更充分享受博物馆的展览资源。
论文摘要:质量标准是远程教育的永恒主题。目前,在远程教育质量的教育标准上,已相对清晰且可操作,但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却相对滞后。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角度分析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并结合“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的结构设计、实施设计和教学设计的实践,探讨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的操作原则,便于我们从社会标准角度提升远程教育的质量。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职工学习论坛”上,一位工人讲述了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他说:“我借助传统的教育学习方式,用了七年的时间从一名初级工成长为一名高级工,而借助拥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远程教育,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从高级工成为了技师。”这位工人的经历从侧面显示了远程教育在成人教育中的独特功能。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远程教育能够、也最应该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对社会组织和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从这个意义出发,远程教育的质量就不仅要有学校教育的标准,而且还要兼有社会服务的标准。也就是说,远程教育的质量是需要站在其对社会需求适应性和服务性的角度来审视和评判的,实际上这也是教育为社会服务本质的回归。本文结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中央电大”)和北京市总工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的具体实践。从社会标准的角度谈谈对远程教育质量的认识和理解。
一、远程教育质量的杜会标准
远程教育的质量评判既要有教育标准,也要有社会标准,应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但以往的评判多为教育标准,很少关注社会标准。而在市场经济中,衡量产品和服务的最重要的标准是需求方(消费者)的满意度。根据世贸组织协议中的有关规定,教育属于市场中的服务业大类(远程教育最具有这方面特征),因而,我们可以仿照市场经济中对质量的评判标准,即需求方的满意度来思考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
1.需求方的多元化
在传统的学历教育领域,需求方就是学习者,二者是统一的,而且学习者经过了层次划分,某一层次的教育针对某一层次的学生。但在知识经济时代,需求方往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首先,作为需求方的主体——社会学习者,其情况远比学历教育的学习者复杂得多,其年龄、职业、文化背景差异很大。其次,如果是社会有组织培训,需求方还包括学习者所在的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政府机构等。以“工程”为例,需求方除了职工学员外,还包括职工所在企业,“工程”的组织方(工会、教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局等),甚至还包括给本项“工程”提供经费支持的北京市政府以及社会舆论。他们都对“工程”抱有一定的期望和需求,都对“工程”的质量有监督权和相应标准。所以,虽然远程教育的质量效果最终体现在个体学习者身上,但如果不能满足其他几方的需求。特别是企业的需求,其教育质量是难以得到认可的。
2.满意度的多元化和相对化
需求方的多元化态势,必然带来对教育质量满意度的多元化和相对化。就像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对质量的满意要求是不同的:有的人要实用,有的人要感觉,有的人要价格,有的人要质地,等等。而且这种满意常常是以一种相对式满意呈现。一项高质量的产品往往兼有较多需求者的满意度,且在同类产品比较中具有较高的满意值。因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质量的满意度更多具有外延的色彩,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教育的狭窄领域。以“工程”为例,需求方有学习要求、有企业发展要求、有政治要求、有模式探索要求,等等。总之,这是一种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要求。这种教育质量就不单单是教学方面的内容,还要涉及教育的理念、教育的设计、教育的服务、教育的形象、教育的价值衡量等,甚至包含教育的文化和感情。
二、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具体操作与校正
在长期的实践积累和理论提升下,远程教育拥有了一套清晰且可操作的教育标准。但远程教育的社会标准却是相对滞后的。更重要的是,它无法从现有的教育操作模式中分析和演绎出来,需要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并完善。以“工程”而言,其社会标准是在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总结、边总结边改进中得以彰显的,在此,通过“工程”三年来的实施,笔者尝试归纳几点与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相关的操作原则:
1.分析需求者及其需求
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基础是“需求者的满意度”,所以,首先要确认需求者是谁?他们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如前所述,除了直接的学习者外,对于“工程”这样一种有组织的培训而言,企业、行业、政府机构等都可能是需求者(我们将这些非个人的单位统称为组织)。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形来看,由于个人接受继续教育和安排继续学习还远没有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因而组织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就显得更为重要,常常需要引发组织的需求而带动和引发个人的学习需求。由于组织的政策和经费的提供才保障了学习者个人的学习,这是远程教育在分析需求方时要特别注意的。
在明确了需求者后,我们还要仔细分析需求者的需求,这是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基础。以本“工程”为例,工会的需求:通过这项培训,要能够提高工人的素质,增强职工的职业能力和维权能力,实现工会所承担的教育任务;教委的需求:通过此项培训,寻求到在新形势下职工教育新的发展途径;企业的需求:此项培训能使企业发展得到真正的实效,起到明显的投资效应。特别是在教育培训的形式上,要考虑到“工学矛盾”,尽量不影响工作;职工的需求最多而且最复杂:培训是否实用,是否好学,学了有什么好处,学习支持服务怎样,能否提供随时、随地、对日常工作和生活影响不大的学习,等等。
基于此,为了保证远程教育的质量,必须充分掌握需求者及需求的信息。这其中,有些信息不一定都与教育有关,甚至有些信息还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偏差,这就要对需求进行转化和校正。此外,某些需求还可能是相互制约的,为了保证教育质量也需对其进行平衡和协调。
2.对需求进行转化与校正
实际上,社会需求往往不是直接的教育培训需求,而是组织生存和发展、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比如,北京市委组织部就提出他们需要有一种能够有助于提升区一级干部执政能力的培训(如果能够有效地达到这一目标就认为是高质量的培训);再如,北京市总工会提出需要一种能够提升职工职业稳定和发展能力的培训;至于企业,往往提出的是企业的发展规划;而职工则关注其工作的稳定和日后的发展。这些生存和发展需求都需要远程教育机构将其转化成教育培训的需求。这种“转化”能力将成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基本功,它是质量的基石。需求搞错了,再好的教育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但是,只是知道需求方的需求还不够,还要对这种需求进行校正。教育培训与其他服务业不同,它要对人,即对“消费者”进行“加工”,这种“加工”往往会使教育培训方和需求者之间产生矛盾。一般说来,社会需求者,特别是前面提到的社会培训对象的需求,容易追求眼前和片面,而忽视长远和整体;容易关注学了就用的具体技巧,而忽视提升“举一反三”的能力。这可能也是社会标准的某种局限性,这时就需要用教育标准进行某种校正(注意,只是某种),以保证“正确地做事”,维护需求者的长远利益。
3.要在“教育外”下工夫
从社会需求者那里准确地了解需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隔行如隔山”,由于行业的隔阂,了解跨行业的需求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加上教育行业有些“清高”,往往缺乏低下身来潜心研究的态度。另一方面,由于需求者自身的限制,往往很难准确地表述出自己的需求。所以,要想真正了解需求者的需求,“教育外”的功夫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培养与需求者的感情,要与他们有共同语言,就必须了解他们的领域和工作,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和默契。
三、“工程”的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如何操作,下面我们以“工程”为例,从其结构、实施以及教学管理设计等方面如何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进行详细阐述。
1.“工程”的设计与实施面临多元化需求
“工程”面对的是多元需求。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北京市政府要建立学习型社会,提高全体市民的素质;
(2)工会要加快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提高职工维权的能力与水平;
(3)教委要提高职工教育的水平;
(4)劳动局要扩大职业资格和岗位技能的普及;
(5)企业要提高职工素质,更好地管理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要求培训尽可能低成本,符合企业的生产节奏;(6)职工要稳定岗位,提高竞争力和争取更好的待遇。同时要求培训真正适合他们的需求、口味和接受能力。
2.工程的结构设计满足多元化需求
这些需求代表了社会对该工程培训的质量标准。不满足这些需求,工程的内涵设计再好也难以推广。所以,工程定位在培养一直被忽略的广大基层一线职工的通用职业素质上,进行绝大多数广大企业和职工(跨行业、跨岗位、跨背景)都需要的通用能力的培训。其次,为了满足广大职工学习延续性的需求,工程设计了通用能力阶段的培训与电大开放教育的学历教育和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续接的通道。另外,工程在实施上以各级企业培训机构、各级电大和社会力量为培训站点的教学支架。它外设学习课堂,吸纳企业的优秀资源进入工程,将企业的内部培训与工程的整体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方便职工学习。“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满足了政府和工会的期望,满足了企业和职工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打破了知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之间的屏障与束缚,搭建了职工“终身教育体系”的雏形。
3.“工程”的教学设计体现教育标准与社会标准的结合真正的教育质量需要教育标准和社会标准的结合。“工程”的教学设计关键要解决好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考核评价三个环节。这一过程既充分兼顾需求者的需求,也需要教育标准的指导。
(1)“工程”课程设置的模式是“菜单”式模式,对于入选课程,更多地是按照社会标准来确定。比如课程要具有通用性和发展性;要与实际任务目标相对应,而不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相对应,课程均可独立学习;在时效和内容上有一定的持久性和前瞻性;在具体的操作上有可行性;要优先满足培训费用出资方的要求;课程名称要显示实用性等。为了保证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方的需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按照广泛性和一致性原则听取需求方的意见,等等。经过“工程”后续的调查,80%以上的企业和学员对设置的课程是满意的。
(2)“工程”教学资源建设上以使“所有的需求者都能受益”和“兼顾需求方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为原则。在内容形式设计上兼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知识体系及知识含量与学员的可接受性和实用性、专家意见与需求方意见、成本与价格等多方面因素。在建设过程中按照教育标准和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减少人为操作误差),大力加强实际调研和专家与需求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形式上充分考虑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学习者的需要,采取纸质教材、影像光盘和网上资源相结合的方式。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反馈机制,认真听取需求者的意见,对教学资源进行调整改进,特别是要将学习者遇到的好的案例补充到教学资源中去,以提升其可接受性和实用性。
(3)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方面是教学过程管理。“工程”创造了这样一套模式:设立标准与要求,按照标准与要求进行过程指导和督导,将一部分质量监控权移交给职工所在的企业,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学交流,强调教师讲授和职工互教互学相结合,变应付学习为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要注重传授的知识和能力与职工平时的实践相结合,鼓励职工主动学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社会组织对质量监控的问题。在社会培训,特别是有组织的培训中,最关心质量的实际上是输送学员并承担学习费用的单位(由于受眼前利益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学员和办学单位在质量监控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现偏差),所以,一定要引入第三方的力量——企业组织。
此外,考核评价是远程教育质量检验的关键。“工程”按照社会标准,强调考察职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的能力)。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考核,将此作为学习的动力和指导;考试中要充分考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贴近学生的实际,变压力为动力。同时要考虑考试的多样性和便捷性。
四、运用社会标准提升远程教育质量的展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逐步将眼光投向了社会教育机构,特别是远程教育。据前不久我们在北京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以上的企业希望与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合作来开展内部的培训,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完全依靠“自力更生”的操作模式已越来越难以覆盖一个组织事业发展变化的全部需要,且成本也越来越高;
(2)一个组织自己设置的培训以及课程和建设的资源,虽然针对性很强,但往往缺乏规范的标准、科学的设计和可靠的质量评价体系;
(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信息技术为主的远程教育越来越为许多组织和个人所接受。
这种变化确实为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特别是远程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但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关键要看其能否满足社会标准。
在我国,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逐步普及与学习化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逐步形成,有组织培训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会快速上升,远程教育今后为社会组织的教育培训和个人继续学习方面提供支持的比重在整个远程教育任务中会明显上升。为此,笔者认为,远程教育机构要适应社会标准,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1)“工程”的实践充分证明,社会教育机构要想独立开辟社会有组织的培训领域是相当困难的。要想增强这方面的竞争和服务能力,就必须积极探索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模式,跨出传统教育的封闭圈子。努力学习借鉴其他行业领域、社会培训机构和国外在职工教育培训上的经验与做法。同时,也帮助和配合企业建立完善自己的培训体系和规范化标准;
(2)打破传统按知识体系设置课程的模式,按照通用素质能力和任务目标设置课程,按方便需求者挑选的方式搭建课程平台或课程超市;
(3)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逐步摸索过程操作的标准和规范,建立起远程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快速反应和反馈机制;
论文摘要:质量标准是远程教育的永恒主题。目前,在远程教育质量的教育标准上,已相对清晰且可操作,但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却相对滞后。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角度分析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并结合“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的结构设计、实施设计和教学设计的实践,探讨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的操作原则,便于我们从社会标准角度提升远程教育的质量。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职工学习论坛”上,一位工人讲述了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他说:“我借助传统的教育学习方式,用了七年的时间从一名初级工成长为一名高级工,而借助拥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远程教育,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从高级工成为了技师。”这位工人的经历从侧面显示了远程教育在成人教育中的独特功能。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远程教育能够、也最应该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对社会组织和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从这个意义出发,远程教育的质量就不仅要有学校教育的标准,而且还要兼有社会服务的标准。也就是说,远程教育的质量是需要站在其对社会需求适应性和服务性的角度来审视和评判的,实际上这也是教育为社会服务本质的回归。本文结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中央电大”)和北京市总工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的具体实践。从社会标准的角度谈谈对远程教育质量的认识和理解。
一、远程教育质量的杜会标准
远程教育的质量评判既要有教育标准,也要有社会标准,应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但以往的评判多为教育标准,很少关注社会标准。而在市场经济中,衡量产品和服务的最重要的标准是需求方(消费者)的满意度。根据世贸组织协议中的有关规定,教育属于市场中的服务业大类(远程教育最具有这方面特征),因而,我们可以仿照市场经济中对质量的评判标准,即需求方的满意度来思考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
1.需求方的多元化
在传统的学历教育领域,需求方就是学习者,二者是统一的,而且学习者经过了层次划分,某一层次的教育针对某一层次的学生。但在知识经济时代,需求方往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首先,作为需求方的主体——社会学习者,其情况远比学历教育的学习者复杂得多,其年龄、职业、文化背景差异很大。其次,如果是社会有组织培训,需求方还包括学习者所在的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政府机构等。以“工程”为例,需求方除了职工学员外,还包括职工所在企业, “工程”的组织方(工会、教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局等),甚至还包括给本项“工程”提供经费支持的北京市政府以及社会舆论。他们都对“工程”抱有一定的期望和需求,都对“工程”的质量有监督权和相应标准。所以,虽然远程教育的质量效果最终体现在个体学习者身上,但如果不能满足其他几方的需求。特别是企业的需求,其教育质量是难以得到认可的。
2.满意度的多元化和相对化
需求方的多元化态势,必然带来对教育质量满意度的多元化和相对化。就像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对质量的满意要求是不同的:有的人要实用,有的人要感觉,有的人要价格,有的人要质地,等等。而且这种满意常常是以一种相对式满意呈现。一项高质量的产品往往兼有较多需求者的满意度,且在同类产品比较中具有较高的满意值。因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质量的满意度更多具有外延的色彩,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教育的狭窄领域。以“工程”为例,需求方有学习要求、有企业发展要求、有政治要求、有模式探索要求,等等。总之,这是一种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要求。这种教育质量就不单单是教学方面的内容,还要涉及教育的理念、教育的设计、教育的服务、教育的形象、教育的价值衡量等,甚至包含教育的文化和感情。
二、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具体操作与校正
在长期的实践积累和理论提升下,远程教育拥有了一套清晰且可操作的教育标准。但远程教育的社会标准却是相对滞后的。更重要的是,它无法从现有的教育操作模式中分析和演绎出来,需要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并完善。以“工程”而言,其社会标准是在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总结、边总结边改进中得以彰显的,在此,通过“工程”三年来的实施,笔者尝试归纳几点与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相关的操作原则:
1.分析需求者及其需求
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基础是“需求者的满意度”,所以,首先要确认需求者是谁?他们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如前所述,除了直接的学习者外,对于“工程”这样一种有组织的培训而言,企业、行业、政府机构等都可能是需求者(我们将这些非个人的单位统称为组织)。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形来看,由于个人接受继续教育和安排继续学习还远没有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因而组织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就显得更为重要,常常需要引发组织的需求而带动和引发个人的学习需求。由于组织的政策和经费的提供才保障了学习者个人的学习,这是远程教育在分析需求方时要特别注意的。
在明确了需求者后,我们还要仔细分析需求者的需求,这是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基础。以本“工程”为例,工会的需求:通过这项培训,要能够提高工人的素质,增强职工的职业能力和维权能力,实现工会所承担的教育任务;教委的需求:通过此项培训,寻求到在新形势下职工教育新的发展途径;企业的需求:此项培训能使企业发展得到真正的实效,起到明显的投资效应。特别是在教育培训的形式上,要考虑到“工学矛盾”,尽量不影响工作;职工的需求最多而且最复杂:培训是否实用,是否好学,学了有什么好处,学习支持服务怎样,能否提供随时、随地、对日常工作和生活影响不大的学习,等等。
基于此,为了保证远程教育的质量,必须充分掌握需求者及需求的信息。这其中,有些信息不一定都与教育有关,甚至有些信息还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偏差,这就要对需求进行转化和校正。此外,某些需求还可能是相互制约的,为了保证教育质量也需对其进行平衡和协调。
2.对需求进行转化与校正
实际上,社会需求往往不是直接的教育培训需求,而是组织生存和发展、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比如,北京市委组织部就提出他们需要有一种能够有助于提升区一级干部执政能力的培训(如果能够有效地达到这一目标就认为是高质量的培训);再如,北京市总工会提出需要一种能够提升职工职业稳定和发展能力的培训;至于企业,往往提出的是企业的发展规划;而职工则关注其工作的稳定和日后的发展。这些生存和发展需求都需要远程教育机构将其转化成教育培训的需求。这种“转化”能力将成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基本功,它是质量的基石。需求搞错了,再好的教育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但是,只是知道需求方的需求还不够,还要对这种需求进行校正。教育培训与其他服务业不同,它要对人,即对“消费者”进行“加工”,这种“加工”往往会使教育培训方和需求者之间产生矛盾。一般说来,社会需求者,特别是前面提到的社会培训对象的需求,容易追求眼前和片面,而忽视长远和整体;容易关注学了就用的具体技巧,而忽视提升“举一反三”的能力。这可能也是社会标准的某种局限性,这时就需要用教育标准进行某种校正(注意,只是某种),以保证“正确地做事”,维护需求者的长远利益。
3.要在“教育外”下工夫
从社会需求者那里准确地了解需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隔行如隔山”,由于行业的隔阂,了解跨行业的需求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加上教育行业有些“清高”,往往缺乏低下身来潜心研究的态度。另一方面,由于需求者自身的限制,往往很难准确地表述出自己的需求。所以,要想真正了解需求者的需求, “教育外”的功夫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培养与需求者的感情,要与他们有共同语言,就必须了解他们的领域和工作,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和默契。
三、“工程”的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如何操作,下面我们以“工程”为例,从其结构、实施以及教学管理设计等方面如何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进行详细阐述。
1.“工程”的设计与实施面临多元化需求
“工程”面对的是多元需求。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北京市政府要建立学习型社会,提高全体市民的素质;
(2)工会要加快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提高职工维权的能力与水平;
(3)教委要提高职工教育的水平;
(4)劳动局要扩大职业资格和岗位技能的普及;
(5)企业要提高职工素质,更好地管理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要求培训尽可能低成本,符合企业的生产节奏;(6)职工要稳定岗位,提高竞争力和争取更好的待遇。同时要求培训真正适合他们的需求、口味和接受能力。
2.工程的结构设计满足多元化需求
这些需求代表了社会对该工程培训的质量标准。不满足这些需求,工程的内涵设计再好也难以推广。所以,工程定位在培养一直被忽略的广大基层一线职工的通用职业素质上,进行绝大多数广大企业和职工(跨行业、跨岗位、跨背景)都需要的通用能力的培训。其次,为了满足广大职工学习延续性的需求,工程设计了通用能力阶段的培训与电大开放教育的学历教育和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续接的通道。另外,工程在实施上以各级企业培训机构、各级电大和社会力量为培训站点的教学支架。它外设学习课堂,吸纳企业的优秀资源进入工程,将企业的内部培训与工程的整体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方便职工学习。“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满足了政府和工会的期望,满足了企业和职工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打破了知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之间的屏障与束缚,搭建了职工“终身教育体系”的雏形。
3.“工程”的教学设计体现教育标准与社会标准的结合真正的教育质量需要教育标准和社会标准的结合。“工程”的教学设计关键要解决好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考核评价三个环节。这一过程既充分兼顾需求者的需求,也需要教育标准的指导。
(1)“工程”课程设置的模式是“菜单”式模式,对于入选课程,更多地是按照社会标准来确定。比如课程要具有通用性和发展性;要与实际任务目标相对应,而不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相对应,课程均可独立学习;在时效和内容上有一定的持久性和前瞻性;在具体的操作上有可行性;要优先满足培训费用出资方的要求;课程名称要显示实用性等。为了保证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方的需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按照广泛性和一致性原则听取需求方的意见,等等。经过“工程”后续的调查,80%以上的企业和学员对设置的课程是满意的。
(2)“工程”教学资源建设上以使“所有的需求者都能受益”和“兼顾需求方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为原则。在内容形式设计上兼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知识体系及知识含量与学员的可接受性和实用性、专家意见与需求方意见、成本与价格等多方面因素。在建设过程中按照教育标准和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减少人为操作误差),大力加强实际调研和专家与需求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形式上充分考虑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学习者的需要,采取纸质教材、影像光盘和网上资源相结合的方式。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反馈机制,认真听取需求者的意见,对教学资源进行调整改进,特别是要将学习者遇到的好的案例补充到教学资源中去,以提升其可接受性和实用性。
(3)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方面是教学过程管理。“工程”创造了这样一套模式:设立标准与要求,按照标准与要求进行过程指导和督导,将一部分质量监控权移交给职工所在的企业,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学交流,强调教师讲授和职工互教互学相结合,变应付学习为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要注重传授的知识和能力与职工平时的实践相结合,鼓励职工主动学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社会组织对质量监控的问题。在社会培训,特别是有组织的培训中,最关心质量的实际上是输送学员并承担学习费用的单位(由于受眼前利益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学员和办学单位在质量监控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现偏差),所以,一定要引入第三方的力量——企业组织。
此外,考核评价是远程教育质量检验的关键。“工程”按照社会标准,强调考察职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的能力)。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考核,将此作为学习的动力和指导;考试中要充分考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贴近学生的实际,变压力为动力。同时要考虑考试的多样性和便捷性。
四、运用社会标准提升远程教育质量的展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逐步将眼光投向了社会教育机构,特别是远程教育。据前不久我们在北京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以上的企业希望与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合作来开展内部的培训,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完全依靠“自力更生”的操作模式已越来越难以覆盖一个组织事业发展变化的全部需要,且成本也越来越高;
(2)一个组织自己设置的培训以及课程和建设的资源,虽然针对性很强,但往往缺乏规范的标准、科学的设计和可靠的质量评价体系;
(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信息技术为主的远程教育越来越为许多组织和个人所接受。
这种变化确实为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特别是远程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但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关键要看其能否满足社会标准。
在我国,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逐步普及与学习化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逐步形成,有组织培训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会快速上升,远程教育今后为社会组织的教育培训和个人继续学习方面提供支持的比重在整个远程教育任务中会明显上升。为此,笔者认为,远程教育机构要适应社会标准,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1)“工程”的实践充分证明,社会教育机构要想独立开辟社会有组织的培训领域是相当困难的。要想增强这方面的竞争和服务能力,就必须积极探索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模式,跨出传统教育的封闭圈子。努力学习借鉴其他行业领域、社会培训机构和国外在职工教育培训上的经验与做法。同时,也帮助和配合企业建立完善自己的培训体系和规范化标准;
(2)打破传统按知识体系设置课程的模式,按照通用素质能力和任务目标设置课程,按方便需求者挑选的方式搭建课程平台或课程超市;
(3)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逐步摸索过程操作的标准和规范,建立起远程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快速反应和反馈机制;
关键词:社会性软件;教师;非正式学习;专业发展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加深,在社会性软件的应用得到广泛关注的网络信息时代,教师的非正式学习如何有效开展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关于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学习的研究数量较为庞大,但具体到社会性软件与非正式学习的结合,大多关注的是应用情况的研究,忽略了其影响和特点的研究以促进非正式学习的开展。利用社会性软件开展非正式学习,对于教师这个专业群体而言,将是提高自身的潜在、高效的途径。因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法深入了解目前教师应用社会性软件的具体情况总结基于社会性软件的非正式学习特点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一、概念
最早研究社会性软件的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英国人类学家,社会性软件是社会学与网络发展的结合。从2002年开始,社会性软件成为研究的热点主题。对于它的定义国内外研究者们也给出了不少的版本。
国内学者代表人物毛向辉对社会性软件定义:“社会性软件就是个人带着软件成为社会网络的一部分,和传统的软件相比,社会性软件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真实存在和真实关系,同时促进了建立在这些信任特性上的信息和知识交换。”[1]
非正式学习是相对于正式学习而言的,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外的非正式教育概念,而真正的研究时间始于二十世纪末。我国对于非正式学习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还没有明确的定义,笔者对非正式学习作如下定义:在正式学习之外,有目的或者偶然的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不存在明确的规章制度以及鲜明的组织性,通过自我控制完成的。
二、基于社会性软件的非正式学习特点
在社会性软件环境下,学习者能够迅速查找需求的信息,根据做自我需要分类处理信息,加强学习的有效性,进行更为有意义的学习。基于社会性软件的非正式学习,其区别于其他形式的非正式学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者可以借助多种多样的多媒体手段,发挥其媒体优势,进行有效的信息交互与信息组织,提高相互之间的沟通效率,实现更深广与高质量的学习。学习者之间通过常用的信息交流工具进行信息的交流以及学习经验的分享。
(2)学习者可以借助社会性软件环境下多样化及灵活自由的分组方式有效的组织学习。[2]根据学习阶段的不同,学习者开展不同的分组活动,例如以个人为单位、以小组为单位或者开展全体活动,以达到最大程度学习效率的提高。
(3)学习者可以借助社会性软件环境下能动自由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者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充分利用发挥非正式学习中自主的学习方式的选择。在社会性软件环境下,开展自由灵活的学习,有利于学习者加强自己信息处理的能力,提高自己适应多元化学习的能力。
(4)社会性软件与非正式学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社会性软件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学习资源及各种学习条件,有助于教师非正式学习的有效进行,同时有助于发展教师专业素养。在非正式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调整自己学习方式的方式建构适宜自身基于社会性软件环境的非正式学习条件。[3]社会性软件环境下的非正式学习依赖着网络资源与网络媒介,学习者之间交流互助,有效完成学习目标。
三、基于社会性软件的非正式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教师终身发展
在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更新换代迅速,终身学习成为以教师为典型群体的一般生存模式。作为专业化的教师,必须时刻掌握时代要求,注意课程改革动态,根据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弥补知识缺口,通过经验传递、问题学习、情境探讨研究等多种非正式学习方式,不断探索发现教育发展规律,以此为基础来建构自己的知识架构,培养专业化的知识素养。[3]这些以满足自我需求为目的的学习更多的需要通过非正式学习来完成,尤其是现在网络急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性软件将为教师开展非正式学习提供空间、时间上广阔的自由性,积极引导教师基于社会性软件的非正式学习的发展,利于教师终身学习促进专业发展。
(二)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共享
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有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文化知识三个层面的显性知识和实践知识。显性知识教师可通过日常性的正式学习以及定期的岗位培训获得;实践性知识,教师须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慢慢构建积累形成。显性知识固然重要,但实践表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对于教师的专业性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以及独特性。
实践性知识通常以个体化的语言存在于教师的思想中,不能像书本与媒介知识一样通过正式学习途径学习。研究表明,获取实践性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如教学案例研讨、教学经验交流会以及集体备课等形式。[4]而这几种获取途径恰恰是非正式学习的社会交往领域。非正式学习多种典型学习方式及多样的特点使其成为传递情景性实践知识的最佳方式。因此,教师的非正式学习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是实践性知识的共享。
(三)促进教师的专业自主
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从其方式和途径两方面来看,主要有两个主要因素[5]:
一是外部的环境因素,社会的进步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极速前进对教师产生不断更新的要求与期望,针对于外部环境的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培训。
二是存在于教师自身的因素,成为内部因素,这主要来源于教师的个人期望、个人需要,及其在教学实践方面的追求。
教师的专业发展从个人角度而言,更多的是强调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进修、实践反思来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性及责任性体现在专业自主性上。教师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选择自我需求的一致的学习内容,阶段性的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非正式学习是教师针对职业发展目标,自我发起、自我调控的学习过程的展现,体现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性。
四、总结
教师作为推动教师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有意识的终身学习是教师群体提高自身知识能力与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基于社会性软件的非正式学习对教师发展的积极推动力是毋庸置疑的,从社会教育事业发展及个人专业发展两个维度上看都是符合发展需求的,基于社会性软件的非正式学习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庄秀丽.社会性软件变革知识传播方式[J].中国教育报,2004(6).
[2] 胡强.社会性软件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
[3] 郑颖.社会性软件:学习的黄金之道[J].中国远程教育,2008(1).
[3] 宋飞.社会性软件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J],远程教育杂志,2007(2).
在大学古典通识教育方面,刘小枫和甘阳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古典班、重庆大学博雅学院、清华大学新雅学院相继开办,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可供借鉴推广的模式。2015年11月27日至29日在重庆举行的“中国比较古典学学会第三届年会”以“《理想国》的教学与研究”为主题,有百余名古典学者和一线大学古典通识教育教师参加,展现了大学古典通识教育开展的盛况。不过,这些古典通识教育实践仅限大学体制内,有待面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展开。
另一方面,民间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近年来也开始蓬勃发展,形成所谓“国学热”、“读经热”。不过,由于缺乏引导和规范,目前形势并不乐观,总的来说是问题多于贡献。当前民间开展的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主要分两类:商业性的和准宗教性的。它们存在的问题都很大,人们必须检讨。这些机构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它们共同的问题都是低俗的。相对而言,商业性的还稍好一点(有些是高校面向社会开办的“国学班”),虽然格调不高,旨在牟利,但还算有一定社会教育意义。准宗教性的模式提倡愚昧读经,贻害无穷。
在这种处境中,同济复兴古典书院想尝试一种新的可能性,依托高校学术资源,面向社会开展严肃的古典通识教育。同济复兴古典书院正式建立的时间并不长,2015年元旦开始招收第一批学员。但在书院开办之前,笔者以道里书院的名义已经做过十年的探索,积累了面向社会开展古典通识教育的经验。现在谈谈笔者对现代书院教育的思考和办学实践,请关心古典通识教育的人士批评参考。
科举制度早已取消,我们失去了传统书院存在的土壤。不过,科举制度对于古代书院的负面刺激功能,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体制内教育得到。醉心于功名利禄的科举和致力于职业培训的现代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在科举制度下,还是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中,书院作为一种社会通识教育的形式都是必不可少的。社会边缘自觉担当主流责任,古今中外往往而然。
古代书院的存在形式既非官办,亦非商办,也没有采用宗教组织的形式,而是真正的“民非”:民办非企业机构,无论注册没注册。今天,最适合书院的存在形式仍然是“民非”。古典书院在学员的努力下注册了民非,这既是适应现代社会组织形式的需要,也是继承古代书院传统的需要。以民非的形式与官办体制教育、商业和宗教都保持有距离的互动、有张力的合作,以非官方、非商业、非宗教的形式承担社会通识教育的责任:这既是古代书院一直在做的事情,也是未来书院应该继续做的事情。
但书院的教育对象不得不发生变化。以前教专职读书人,现在只能主要针对企业和事业机构的职员。以前教专业读书人倒不是因为古人爱读书,而是因为科举体制保证了专业读书人可以当官,即使不能当官也能赢得社会尊重,衣食无忧。所以,读书人心无旁骛,书院即使开到山里,也不愁生源。现代社会就业压力重,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一心想着毕业找工作,所以,他们即使心慕圣贤也没时间来书院读书,只能等到工作有成再来读书。“学而优则仕”是古代书院,“仕而优则学”是现代书院(仕不见得是当官,可以是做事)。它们的区别可以说很大,也可以说没什么本质区别。
教育对象的变化不得不带来教育形式的调整。这个调整既要适应变化,又不宜迁就变化。适应变化,譬如教学时间只能选工作日之外的业余时间,密度不能太大等等;不宜迁就变化,譬如读书内容不能降低要求,须用经典注疏,不用心灵鸡汤、通俗读物,须写心得作业,抵制消费化、娱乐化、体验化等等。同济复兴古典书院课程体系以十三经注疏为主,以史籍、诸子(含佛学和西学古典)和中医、书画、音乐和茶道等游艺内容为辅,周末上课,课后必须写作业。这些都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尝试,也是不向现代社会完全妥协的尝试。
教育自古以来就是有张力地适应时代需要、不妥协地满足学生需要的事情。完全的迎合学生叫服务,完全的迎合时代叫媚俗。无论在服务还是媚俗中,真正的教育都荡然无存。反过来,完全不顾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需要,也会取消教育,使教育堕落为灌输。教育既非服务,亦非媚俗,更不是灌输。教育是一种自由艺术,是古今对话的艺术、师生对话的艺术、社会批判的艺术。
在这种对话中,教学活动与古代经典、今日现实、学生和各方机构,乃至与教师本人的固有偏见都构成一种良性的张力。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就是生命本身,就是自由本身。教育是任何一个自由生命(也就是“人”)学会自由的成长过程。所以,在真正的教育中,教师得到的成长往往超过学生,因为教师是所有张力关系的结合点。古今各在一端,学生和机构各在一端,教师身处其中形成各端之间的张力,也协调各端之间的关系。一个教师能发起、容纳和调节多大的张力,教育就能达到多深多广的程度。
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以超过10%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已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社会成为现代商业社会。2007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排在全球第三位,仅落后于美国和日本。面对飞跃发展的时代,面对花花绿绿的世界,在许多地方教师已是落后与贫穷的代名词,跟不上经济的发展,更赶不上时代的发展,曾听过这样的一段对话:“这几位是教师。”“你怎么知道?”“看他们那傻劲,就知道。”我听后心中一颤,教师难道就傻吗?仔细一想,也有点儿。社会上有许多流行的词语我们不懂,还有学生写作文时,出现的一些电脑网络名词教师不懂,我们是落后了,也就看起来有点傻了。教师每天担负着繁重的工作,每月仅有几个固定工资。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冲击下,有一部分教师禁不起金钱与物欲的诱惑,以职谋私,职钱交易,甚至出卖道德,出卖灵魂。做出违背教师道德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应加强师德建设。
一、“安贫乐教”。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变革正处于新旧交替时期,经济发展不平衡,又由于竞争机制、分配体制的不健全,使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一些个体或私营主的收入迅速增加,甚至一夜暴富,与之相比教师收入明显偏低。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连教师的工资也难以保证,于是,教师队伍中出现不热心本职工作,对本职工作不尽职尽责,把主要精力用于校外创收或第二职业上,特别是出现那种以职谋私,职钱交易的行为。在这种现实下,教师应调整自己的心理,要有一种“知足常乐,安于贫穷”心态。从另一方面来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看看广大农民家庭中,有一些家庭连学生的生活费用都很难支付,相比之下,教师就应该知足。我曾听过一些教师在受到不公正待遇,特别是拖欠教师工资达半年之久时,有的教师发牢骚说:“真不想再管学生。”但事后仍兢兢业业,严谨治学。再问他时,答道:“我不忍心,不能为了几个钱,毁掉一代人,否则,良心难安。”这样的教师令人敬佩,他们想到的不是以已私利,而是教师应有的为师之道,这样的教师的师德在他们的性格中已升华,尽管受到不公正待遇时,仍能保持为师者的高风亮节。
二、廉洁从教,为师立教之根本。廉洁与贪污相对,是中国传统道德一个基本规范。特别是教师,教师作为培养人的专门工作者,其品德操行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性和对学生的熏染性,教师的品德除了仁爱、真诚,还包括公正廉洁。学生无所不在消息无所不通,教师言行上的任何不检点,人格上任何不完善,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学生,并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有一次,我的一位学生对我说:“某某老师的课我没有兴趣。”我说:“怎么会呢?他可是学校最好的老师,课上的特棒。”原来是因为他听说了一件事,班上有一位学生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有所进步,并得到老师的特别的照顾,就给老师送了礼。以后上课时,老师提问、演板时,叫这位学生的次数便多了起来,也特别照顾这位学生,把他的座位排到前排。因此,他对老师很失望,觉得老师怎么能这样不公平呢?就因为别人送礼,自己没有送礼就得到不公平的待遇。在学生眼中,教师是偶像的代名词。他们不容自己的偶像有任何的瑕疵。当知道自己喜欢的老师原来是这样的,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便会崩塌,会觉得失望,继之便是逆反心理的产生,不喜欢听他的课了。人常说:“爱屋及乌”对一个人不喜欢,对他的课也就不感兴趣了。
三、廉洁自律,树人的基石。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要树立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长时间的教师自身的高尚人格来感染和教化学生。人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也阐明了这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要有好的学生必须要有好的老师,只有教师的言行正直高尚,才能用自己的道德思想逐渐感染并逐渐支配学生的思想感情。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就有那么一些教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其严重,利用给学生订资料搞回扣,甚至暗示学生家长进行“感情投资”,为了奖金与名次,教学生如何作弊,这些教师忘了自己的职责、忘了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让金钱与名利蒙住了双眼。这些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时刻教育并指引着学生走上一条自私自利、、道德败坏的不归路,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造就了罪恶的根源。
四、洁身自好:教师做人的原则教师之所以受人尊敬,不只是因为教师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担负着培养一代又一代人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正如鲁迅所说:“他们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从精神上灵魂上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然而,教师置身于现实生活中,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何能做到洁身自好,不追随物欲,敬业爱岗,做好教育人的工作,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好教师,必须高度自尊、自重、自强不息、严以律已、分清是非善恶。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要保持廉洁自律,坚持高尚情操,就要不断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师德的学习和修养,努力促进道德认识,不断地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及时矫正和调整教师行为中失误,抵制不良风气和腐朽思想的侵蚀,保持行为的端正廉洁。总之,社会造就了人,同时人也可以改变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师者应以师德为重,安贫乐教、廉洁从教、廉洁自律、洁身自好、就不至于在经济建设的冲击下,迷失方向,走上歧途。因此在市场经济中更应重视师德建设!
[关键词]自学考试 竞争力 注册制 双证一体化 多元化
20世纪70年代,教育的发展理念从一次性终结教育转向终身教育。1968年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提出了学习化社会理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报告中提出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两个基本观念。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纲要强调指出“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发展自学考试对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序言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自1981年试行,历经30年,发展成绩斐然。截至2010年底,在全国693所高校设立专业主考院校,共开设796个专业,涵盖法、哲、历史、教育、经济、管理、文、理、工、农、医、军事12大学科门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图1为高等教育自考发展30年累计取得成绩的数据统计,输送的人才大致相当于130所万人规模大学20年毕业生的总量①,成果显著。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性分析
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构建学习型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形成我国三大高等教育体系。自学考试已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的开放教育格局,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改革要求。另外,每年有相当一部分适龄青年,因多种原因不能进入高校学习,农村所占比例更多,加之大量在职在岗人员有再学习意愿,自学考试为这些人提供了有利的学习平台。这个平台不仅便利、成本低、解决工学矛盾而且质量高,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发展均衡的有效途径。自学考试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力保障。(1)开放、灵活的特点与学习型社会“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需求相适应。自学考试的学习理念与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理念是统一的。它是目前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最为开放和最为便利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第一,自学考试不受性别、年龄、民族和已受教育程度、信仰和身体条件的限制,只要有中国国籍的任何人(包括罪犯)都可以参加;第二,自学考试不受专业和学习年限限制,专业自主选择,未通过的科目可重复考,取得的成绩长期有效,学分累积,考试一年举行四次,考生到当地设立的自考办报名即可参加。这种灵活、便利的学习方式更适合目前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2)自学考试纵深、严谨的管理组织模式有助于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自学考试管理机构逐级管理,分工明确。在教育部领导下,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负责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负责制定考务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领导本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务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负责本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务工作。考生因户口迁移、工作变动等原因需要转省、地市也很方便。
自学考试允许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相结合,考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学或者助学,但课程必须参加国家考试,是所有学历教育中唯一命题和辅导、考试和办学等关键环节分离的学习形式,严格规范的考试制度确保学习质量。因此,自考文凭被视为等同于普通高校文凭,不仅在国内含金量高,而且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认可,自考毕业生到这些国家可直接攻读硕士。
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竞争力转变及原因分析
1.历史回顾。中国自学考试是在独特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1977年我国恢复中断11年的高考,当时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教育条件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青少年对学习知识如饥似渴难以满足。1977年共570万人参加高考,录取了27万人,录取率不足5%;1978年共610万人报考,录取了40万人,录取率仅6.6%。为促使青年人自学上进,对有学习愿望者鼓励自学成才,凡是自学有成绩,经考试合格者,发放证书,等效于高校教育。1981年初,国务院批示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首次考试2万余人报考,第二次考试考生增加到17.7万人,对学习的饥渴、社会的需求可见一斑。1988年3月,国务院正式颁发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到1988年下半年,全国有560多万人参加了200多个专业的自学考试,并且有28万多人获得本、专科毕业证书②。20世纪80年代,自学考试为解决高等教育资源匮乏带来的教育机会限制、缓冲人才断层发挥了积极作用。90年代,自学考试规模得到空前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和不可或缺的部分。
2.自学考试教育现状。进入21世纪后,自学考试的情况有了新的变化。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的数据(见图2),2000年,学历教育报考1369万人次,而非学历教育证书项目报考仅171万人次,差距明显。然而经过十年的发展变化,学历教育报考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非学历教育证书项目报考异军突起,上升趋势明显,2007年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报考人次基本持平,2008年之后实现了反转。自学考试面临改革转变,非学历教育的发展迎来历史新篇章。
3.教育竞争力变化及原因分析。(1)学历教育竞争中显优势。近年来,自学考试学历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规模都有萎缩,呈现稳中有降趋势:2010年自学考试学历报考人次从1997年突破千万后首次重新回落到千万以下;2010年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占各类高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17.3%,相比1998年的45.3%,成人高等教育在全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的分量大大降低。弱化趋势表明二者同时遭遇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生源竞争和生存竞争态势不可避免。成人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不容忽视:一是成人高考的存在遭受质疑。近几年,成人高考报考人数低于招生指标的倒挂现象普遍,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形同虚设;二是缺乏质量监督和保证机制,教育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成人高校教学管理不严,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降低了成人教育学历的社会认可度;三是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计划各校自主设置,缺乏统一标准,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困难,不利于“学分银行制”实施;四是成人教育趋于普通教育化,办学模式、教学方式、管理制度不能适合成人教育生源结构和个性化、多样化、职业化的应用性需求变化,在开展全民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中存在局限性。相比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教育采用“教考分离”“宽进严出”的教育机制保证了自学考试体系的严密性和公正性。自学考试涵盖学科范围广,考试组织管理体系广泛、灵活而严谨,与学习型社会教育理念相一致,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有独特优势,自主选择、社会普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等诸多“以人为本”的特性有利于终身教育在全民、全社会更加广泛开展。全民继续教育对各种形式教育的成果认定、转换提出了新的课题。“学分银行制”是各种教育形式互通衔接的有效途径,而自学考试从实施以来一直采用“学分银行制”,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欠缺的,因此自学考试的执行机制在未来教育发展中颇具竞争力。(2)自学考试凸显的非学历教育功能。图2数据对比显示,自学考试教育的发展方向已出现拐点,非学历教育证书项目考试越来越受欢迎。自学考试能满足人们广泛而多样化的继续教育需要,以专业技能培养与行业资格鉴定为主的各种非学历证书考试社会需求广泛,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我国继续教育推进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中处于重要地位。因此,自学考试未来的发展重点在于全民继续教育。当前在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是市场导向,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见,自学考试在新时期应及时适应各种变化,通过改革探索,扬长补短,从而保持其长久的生命力。
四、改革创新自学考试机制,促进自学考试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1.建立基于自学考试制度的成人学历教育“注册制”。中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二者的生源竞争和生存竞争。利用现行自学考试学历教育运行模式的有利优势,将成人高等教育和自学考试有机整合,实行成人学历教育“注册制”:(1)学员“注册制”。将目前的成人学历教育和自学考试学历教育合并,成人学历教育由学校负责制统一改为教育考试院负责制。成人教育学员无须参加成人高考,而是由自学考试机构注册、建立和管理学生的考籍档案,统一命题和组织考试。考生每通过一门课程即取得相应学分,发放单科成绩合格证,记载考试课程名称、成绩和学分,并计入网上考籍系统,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认证也互认学分,所修学分累计,信息随时可供查询,考生考籍信息清晰明了、简单易查。考生可自学,也可就近自主选择院校参加助学培训,教考分离,考生完成规定学分后提交毕业申请,由教育考试院审定通过后统一颁发证书。(2)基于模块化学习的大选修制。专业课程实现模块化教学,分公共、核心、选修三个模块。除公共模块和核心模块外,选修模块课程不局限于固定课程,可由学员自行选择本专业或非本专业同层次开考的选修课程。在确保学科体系专业知识掌握的同时,兼顾学习者不同职业岗位需求和兴趣爱好,从而将学科体系、考生个性化需求和社会需求三位统筹,这与《纲要》中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相一致。(3)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最新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成立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委员会,建立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自学考试自始至终实行“学分银行制”,而且学分信息已实现信息化管理,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的可操作性强,探索其他形式教育的成果认证、转换可以归口统一由自学考试机构承办。以自考学分信息管理系统为中心,积极探索自学考试与高等教育全日制专、本科的教育沟通衔接、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沟通衔接以及其他各类形式教育之间的学分沟通衔接,逐步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2.建立自学考试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互通和衔接,实行“双证”一体化。参加自学考试对象多数为在生产第一线的在职在岗人员,对职业技能的应用和技术的管理学习意愿强烈。因此,关注自学考试教育的职业诉求,注重其教育体系与职业体系的有机整合联动是教育发展的主轴线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间的相互转换与衔接,是英、德等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英国的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是世界上公认做得最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NVQ)将学历教育、职业教育、职业资格分为五级,每级分别反映了实际工作中必须履行和具备的责任和能力,三者之间可实现相互对应、交叉转移。德国的“双元制”也是国际上饱受赞誉的,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教育,在企业接受职业培训,毕业前须参加职业培训结业考试,毕业时考试证书、培训合格证书和职业学校毕业证书“三证合一”,三证分别由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培训部门、职业学校颁发,彼此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④。 我国的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运行机制通常各自独立。自学考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双证”教育是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综合发展的试金石,该模式有效地激励了学员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同步发展。借鉴“双证”制度,确定自学考试学历教育专业课程学分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课程学分互认的可操作性通兑办法,建立二者之间的对应和交叉转移,将学历教育考试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无缝对接,从而实现“双证”一体化。
3.发展非学历教育证书项目,探索实现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归一化。我国的非学历教育从1994年起开展考试,2000年前,非学历教育证书项目考试品种单一、项目少、报考规模小,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此后几年,非学历教育证书考试报考逐年递增,2010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独立开考和合作开考的非学历教育证书项目报考达1103万人次,相比2000年报考171万人次,规模增长迅速。非学历教育证书考试广受欢迎的直接原因是广泛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部门将资质证书作为人事招聘、考核的重要依据。国家对职业认证体系的建设越来越重视,然而我国目前缺乏严谨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认证机构繁多,各行业、部门自行组织考核鉴定、发证,部门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之风无法杜绝,考核管理不严密、透明度不高、鉴定范围狭窄、考核内容陈旧等现象使得认证的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下降。相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承办的非学历证书考试因质量保证,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声誉不断扩大,涵盖的资格认证项目越来越广泛。大力发展自学考试非学历教育,加大与各行、各业资格认证的合作力度,开拓多类别的专业技能培养与行业资格证书,构建全国各行业统一的、以政府监管、行业指导、考试机构实施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4.建立多元化的自学考试运行机制。(1)层次上,向研究生教育发展延伸。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自学考试以专科教育为主,目前以专科、本科同步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和学习型社会的进一步推进,自学考试在各种继续教育中凸显出来的效用性促使其高层次发展需求日益增加。发展自学考试研究生教育,从而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2)空间上,促进自学考试国际化。加强自学考试与国际证书考试之间的沟通,将国际证书有机融合本土化。全国考委与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简称“UCLES”)合作推出的中英合作自考模式,由中英双方参照剑桥大学相应专业考试的标准共同设立课程体系,教材和命题都由英方负责,通过对剑桥大学先进的案例教学、实用课程学习,提高考生的综合能力,考试以案例模式进行,考生以实用的知识结构进行案例分析,不用死记硬背,考试通过率反而高于传统的自学考试模式。通过规定课程考试,可同时获得国内高校学历证书和剑桥管理证书,一考双证。该模式强调学以致用,特别注重管理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考生更具就业竞争能力。此后推出的中美合作自学考试SMAT项目是又一个自学考试与国际接轨的实践项目,这种国际合作模式可以走得更广泛、更深入。(3)形式上,创新多样化的自学考试模式。一方面,将自学考试委员会的监管作用和社会教育机构的教育资源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发展过程性考核,包括网上课件学习、网上作业和网上考核,加强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核,通过网上学习系统对考生学习行为及学习效果进行跟踪记录和考核测评。将过程性考核与国家统一考试有机结合,避免学员过分追求合格率的应试心理,突出自学考试教育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研究更开放的教学组织和评价形式,建立专业课程远程教学和网络答疑体系;打破常规学分制度,建立更弹性化的学分认定办法,通过区间学分制实现学分转移和借用;采用多元化的符合学习需求的考评测试方式,尤其是非学历教育不同职业技能的测试更需要灵活多样的考评方式。
[注释]
①参见教育部网站的“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简况”一文。
②于信凤.1981年自学考试在三市一省试点[N].中国教育报,2009-08-31.
[关键词]家政 家政教育 实施途径
[作者简介]王秀贵(1977- ),男,山东茌平人,聊城大学东昌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家政教育。(山东 聊城 252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山东省2011年高校科研发展计划课题“基于历史文化视角的家政思想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11WC51)
[中图分类号]G40-0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182-02
一、发展家政教育的时代背景
(一)发展家政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伴随着社会的转型,我国家庭也面临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家庭的结构、功能、关系都处在冲突与重新整合的新阶段。具体表现为,人们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家庭生活却茫然无序;盲目消费和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依然存在;家庭伦理价值观念的模糊与缺失。当前新婚家庭的主体大都为80后,他们成长于一个文化多元和价值难辨的时代。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一元价值模式下,在严峻的生存压力下,他们辛苦地奔走在应试教育的道路上。所以,80后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导致他们料理生活的能力普遍较差。他们一方面注重生活质量和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面对无休止的家庭与育儿事务无所适从。经营家庭也是一门学问,是每个现代人所必备的生活哲学。家政教育也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
另外,当前普通教育中知识化的应试教育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陈旧的知识体系与观念、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严重束缚了我们年轻人的思想、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育的平庸化和工具化阻碍了学生的个性与视野。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人们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的缺陷,素质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认为,家政教育应该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部分,应把家政教育有效地纳入素质教育体系。
(二)发展家政教育是家政产业的需要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目前我国家庭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有1600万人,全国有上百万家企业和网点。但是全国家政管理服务市场上至少仍有1500万个空缺岗位,该行业有很大的人才缺口。家政行业急需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入,从事该产业的开发、设计、营销、管理、教育、咨询等工作。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家政服务业正悄然兴起,但同时家政服务行业又存在服务技能差、行业管理不到位、市场诚信度差的现象。面对需求和供应的矛盾,我们呼吁专业的家政人才来培植、健全和维护家政市场,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发展服务产业。而专业家政人才的培养,则依靠家政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家政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应用型家政人才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家政教育的含义及内容
(一)家政教育的含义
家政最早是指“家务”,即家庭事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乐生”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生活的要求日益科学化、审美化、多样化,家政也不仅指以前的穿衣、做饭、打扫卫生等简单事务。在现代社会知识背景下,家政是指人们对待生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达到个人理想家庭状态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现代家政是现代家庭观念和家政事务的结合。家政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从内容上讲,家政学主要包括家庭消费、家庭理财、科学育儿、保健养生、心理健康、情感沟通等多方面内容。家政教育是从家政学衍生的概念,它指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关于家庭生活的相关观念和技能的培养,以提高个人家庭生活质量,建立良好生活方式的一种教育形式。它的教育对象是所有人;教育者是具有家政相关理论与事务和教师资格的人。
(二)家政教育的内容
家政教育的内容包括家庭观念的培养和家庭生活技能的培养两部分。家庭观念的教育是家政教育的思想基础。与家庭事务的处理能力相比,正确的家庭观念是更为重要的前提。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家庭生活态度,才能增强一个人在家庭角色的自我认知,形成主观意志来履行自己的职责。家庭观念具体是指一个人对待家庭中人、物、事的态度。包括对自己、配偶、孩子、老人的态度;对待家庭中财产、食物、服饰、环境的态度;对待家庭事务、活动及文化生活的态度。比如,我国古代作家、诗人袁枚就饮食态度提出自己的观点:“戒耳餐,戒目餐,戒暴殄,戒纵酒,戒强让”。家庭生活技能的培养是家政教育中另一重要内容。它通过对人们进行各种各样(包括家庭管理、家庭营养与饮食、服饰搭配与制作、家居环境、科学育儿等)技能的培养,使人们成为生活的“一把好手”,从而形成一种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三、家政教育的形式
家政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目前适宜建立各种形式并存的格局,以适应当前家政学发展的需要。
(一)普通教育中的家政教育
在中小学和幼儿园中开展家政教育的意义是很大的。儿童和少年正在成长阶段,身体和心理的可塑性都非常强。对他们进行家政教育可以培养他们对家庭及自己的正确认知,增强对父辈的理解与感恩,还可以让他们理解“家是爱的产物与共同体”,培养其责任意识。另外,在家政技能的教育中可以培养他们的手脑并用能力,增加业余爱好,健全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在繁重的学习生活中家政教育会给他们带来更多乐趣和很多收获。普通教育中的家政教育要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开发中小学校本课程。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制定实用性的课程。在教育目标上偏重于家庭观念和家庭意识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应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采用教师或同学模拟、小组合作、个人独创和比赛、展览的方法来进行。
一、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并不一定要到大工厂、大农场进行轰轰烈烈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中学生而言,生活中的小事也是很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了家庭劳动联系卡,记录家务劳动情况,如自己收拾床铺,打扫屋子,洗换衣服,为家庭买菜、购粮,做简单的饭菜。这些劳动不仅丰富了学生自己的生活,而且还美化了他们的心灵。
二、通过劳动技术课程,激发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
通过劳动技术课可以使学生转变劳动态度、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加学生的理论知识,让他们掌握了一些劳动、生活的本领,同时也开发了他们的智力,劳动教育还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如在学习“手工劳动制作”这节课时,有几个学生为完成一盏台灯的手工制作,不仅调查了周围几家商店以求式样精美,而且还咨询了物理老师怎样才可以节能。这个台灯的制作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其他的如:中英文打字、电子计算机和家用电器维修技术课等,这些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还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之美。通过系统的劳动教育,使学生学到了不少生产知识,受到了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养成了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合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小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德育教育
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因素、生活环境各不相同,所以,在开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可行性和有效性,要根据当地优势合理开展活动。同时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进行小组分工时要合理搭配。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如:
1.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
这个活动所有学生都可以参加,我们当地的优势主要有:走访老、重走时走过的老山界路线等。通过这些活动,使每个学生亲身感受到敌人的残忍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点燃他们的爱国热情。
2.以考察国情社情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
这种形式较容易组织,既可以学校集体组织,对特殊地区、特殊行业进行重点考察,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要求学生有专题地进行广泛的国情社情考察,并写出考察报告。如:组织学生到山风景区调查、调查自己家乡的变迁、调查少数民族的生活现状等。学生调查的过程中既要与游客、当地老百姓交流,又要走访相关管理部门。这样,既培养了社交能力,又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以参加志愿者活动和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
这种活动有学校和政府共同组织的,也有学生自发或学生社团与附近社区共同开展的,内容多种多样。如:组织学生参加街道卫生维护组、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等,这些活动让他们遇事有主人翁的态度,又树立起爱心和同情心,很好地将学生的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4.带有勤工俭学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组织学生到乡村去帮农活动、变废为宝活动等,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艰辛、生活的来之不易,让他们养成能吃苦耐劳和勤俭节约的品德。
关键词:幼儿;社会交往;自主建构;快乐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成功等于30%的才能加上70%的人际关系。可见,培养人的交往能力多么重要。3岁~4岁的幼儿,在共同的生活过程中,开始喜欢和同伴交往,但他们自制力差、易冲动,具有强烈的情绪性,自我中心化强。每个幼儿对集体的适应能力受其个性、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也均不相同。教师如何引导幼儿正确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一些表达情感与交往合作的技能,感受共同生活的愉快呢?以往的社会性教育,学习内容往往由教师凭主观确定,教育方法也多以灌输、说教为主。如,我们常会这样说:“小朋友要互相谦让,懂得谦让才是好孩子”、“你打人不对,快说对不起”。结果幼儿根本不理解行为的意义,常常出现下列情景:两名幼儿争抢玩具,其中一名幼儿竟理直气壮地喊:“老师你看,他不谦让我”。又如,一名幼儿把别人打哭了,可他只是毫无歉意地说了声“对不起”就走开了。再如一群幼儿围成一圈下棋、说话,只有小明落寞地站在集体之外,老师拉着她和大家站在一起,问:“你们怎么都不和她一起玩?”其他幼儿没回答,迫于老师在场,让出了一个空位让小明站着,却并不搭理她。老师就说:“小朋友要团结,大家一起玩才开心。”圈内的一位小朋友立即说:“她傻傻的,跟她玩才没意思呢。”老师忙说:“不许这么讲!”尽管一再强调,但幼儿依然不乐意接纳小明。
这些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说明,说教式的社会性教育难以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和行为的形成。只有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让幼儿在亲自感受、体验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一、注重幼儿对真实自然的生活情境体验与感悟,不剥夺幼儿亲历社会交往实践的机会
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充满了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教师和家长要放手让幼儿独立发展,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加强与别人的交流和分享,学习关爱他人。
如在一次郊游中,我们改变以往暗示性较强的教学情境,在不露痕迹的真实自然生活情境中感受和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在幼儿玩累了坐下来吃东西的时候,老师说:“今天我们出来郊游,大家打开书包看看,爸爸妈妈有没有给你们准备好吃的呢?”有小朋友惊喜地发现“我有饼干”、“我有果冻”、“我有软糖”,老师说:“那你们就吃吧。”更多的孩子表现出失望:“老师,妈妈没有给我准备吃的东西。”老师说:“那怎么办呢?”他们不约而同地围到有食物的小朋友身边齐声说:“好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而有食物的小朋友也能慷慨地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了大家。在真实自然的情境出现有人有食物,有人没有食物的情形,矛盾冲突的出现让孩子想他人所想,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形成换位意识,从而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与人共享、交往的好习惯。
现在的孩子没有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缺乏社会交往的学习机会,幼儿之间发生冲突或争执是常有的事,教师和家长要启发他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孩子去应用和实践。例如:当贝贝和琪琪争抢打击乐器时,教师不要急于裁决,而是耐心地启发她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孩子就会想出很多办法,一是先去玩一会儿别的玩具再交换;二是“剪刀石头布”来决定谁先玩;也可以一人玩一次等等。幼儿只有在真实的社交生活中,自己来分析判断,自己来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地提高交往本领,学会和谐地与人相处。教师只需适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孩子掌握方向,形成健康的心态和从容的社交技能就足够了。
二、坚持与幼儿对话,强调在不同途径中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
1.发展移情能力。移情能力就是识别他人情感,并对他人情感做出适当情绪反应的能力。移情要求幼儿去观察对方的情绪情感,继而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和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的发展,并能抑制攻击。为了让幼儿体验对方的感受,笔者设置了“换位思考”的游戏:浩浩喜欢破坏同伴的绘画作品,在一次美术活动中,当他满意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时,我有意让同桌用铅笔轻轻在他的画面上“乱画一通”,浩浩心疼得不得了,他说:“我画得那么好看,却被他涂坏了,真生气!”老师问:“那你把别人的画涂坏了,别人是不是一样会很伤心呀?”浩浩低头不语。从此以后,他学会了珍惜别人的绘画成果,这就是一大转折,这就是移情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对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做法与思考,陆静,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10
论文关键词:社会性别视角;性别平等;性别教育
社会性别是在社会文化的制约中形成的对男女特征的定义与角色要求。“社会性别”概念在诸多研究领域中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它是一种社会关系,一种社会结构,也是表示权力关系的一种途径,现已成为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重要方法和工具闭。从社会性别视角审视我国中小学教育,可以发现在教师层面、教材层面和学校层面都存在着诸多性别歧视现象。
一、教师层面
社会心理学认为,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性别刻板印象.认定男性大多坚强、独立、胆大、冒险、理性,适于从事家庭以外的、具有竞争性和开拓性的工作;而女性大多温柔、内向、仔细、体贴、情感细腻、胆小,适于从事家务以及服务性的工作,性别刻板印象往往是在内隐地起作用,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为。这种观念投射到教师身上,他们都会有意无意地采用这种性别刻板印象引导男女学生的发展方向。例如,研究者陈霞于2007年2月对江西省铅山县县城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性别意识现状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教师的男女平等观不成熟;(2)教师的女性家庭角色意识浓厚;(3)教师的女性发展观念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较深;(4)教师的性别态度不公正,存在性别刻板印象。由此可见,我们的教师一方面长期处于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之中.另一方面又得到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的保护,很容易产生社会已经“男女平等”的感知错觉,造成社会性别意识淡漠,不能对女性受压迫、受歧视的现象进行客观的分析。而对于这样的社会现象,如果教9币没有采用性别分析的视角去评析,很容易让学生,尤其是女生回到过去刻板的性别模式。从心里很自然地接受这些约定俗成的对女性的偏见,使我们的教育成为传统的刻板的性别模式的历史性重复。
儿童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体,社会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的观念并不是天生就决定的,是在社会化的成长过程中通过教育来培养的。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要引导者之一.其本身的社会性别意识以及对性别文化和现象的评价与思考能力都是很重要的,都会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性别社会化。为此,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中,国家在“妇女与教育”的策略措施中明确提出,“在课程、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改革中,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师培训课程。”这有助于在教育政策层面加强教师的社会性别意识培养,提高教师的社会性别意识,提升教师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社会性别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社会性别平等的教师教育。
二、教材层面
西方国家在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检视教科书中反映男女不平等思想的内容,并制定了按照社会性别公平化的准则,使用无性别偏见语言编写的教材,清除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我国的研究者也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分别对我国中小学教材中的人物插图和男女两性的角色定位及能力、性格等方面的描述进行了量化的统计分析。结论是,我国的中小学教材中同样存在着严重的性别不平等思想的内容:第一,男女两性在课文和插图中的出现频率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严重忽视女性人物。教科书中描写女性人物的课文只占以写人为主的课文总篇数的11.89%,女性人物插图也只占人物插图总数的16.5%,女性人物在教科书中的地位显得微不足道;第二,男女两性在职业角色、性别观念和能力、性格等方面的描述有显著差异,继续延续我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观念十分浓厚的性别刻板印象,仍在大量地传播着落后于时代要求的性别观念与行为;第三,男女两性在对社会文化和历史进步等方面的贡献描述存在极大的差异,明显地不注意宣传女性人物,忽视女性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在教材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和性别偏见现象,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对女性的省略、忽视、刻板化和歪曲,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男性标准”问题。从教材的编著到教材内容的筛选都以男性的视角为基点,都刻上了男性的价值标准的烙印,是无视或极少考虑社会性别文化因素的。
女性在这样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不仅处于弱势地位,而且还被以男性的标准来要求她们,女性完全失去了自己的声音。这不仅是教育过程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且也会造成教育结果的不平等。因此,学者们呼吁只有将性别平等原则和视角融入中小学课程和教改中,消除教材、教法中的性别偏见才能确保实现男女教育权利平等的目标。
三、学校层面
关键词:大学教师;角色冲突;学术性;行政性
一、大学教师职业的多重角色
大学教师在在从教的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分别是社会成员、学校教师、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以及社会化承受者的个人,这四个角色在社会化过程中承担的具体内容也不一样。就职业本身来看,教师这一职业较别的职业来说,承担更多的社会角色。且这些角色本身由于不同的职业理想、社会期盼、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有不一致性。
综观大学教师承担的这四个角色,可以看出大学教师这一职业就其他职业来说角色本身存在着相互背离的价值取向。而且还存在着多重角色的不断转换,因不同角色的内在价值选择的不同使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涯存在着很多的悖论选择。
不同角色或同一角色的多重身份使教师本身表现出悖论性,其主要的悖论缘由即自己内心的教育与社会规定性的教育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二、大学教师角色的行政性与学术性的博弈
1.大学教师的学术性。大学教师文化的学术性与神圣性有内在的一致性。神圣性包括的面更广些,大学教师文化的神圣性的最主要体现就是学术性。
大学教师的学术性可以说是大学存在的根本。理想的学术观认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是为了求知而追求学术,追求学术就是最终目的。除此之外,还应该关注学术的现实性,即学术应该放到具体的政治、经济中才能有自身的价值,实现学术所具有的应用功效。但无论如何,大学首先必须是一个学术机构且具有学术性,并且大学的学术性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特征之一,学术性还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大学不具备这个特征,那么大学没有了灵魂,如同行尸走肉。大学教师文化的学术性就建立在大学学术性的这一基础之上。试想,大学教师文化不具备学术性,大学的学术性从何谈起?综观中国大学的发展,无论事实上大学教师在多大程度承担着大学的学术性,我们都承认我们的大学有学术性,我们的大学教师追求着学术性。如果失去了与大学相伴而生的学术性,那么就失去了大学文化的赖以生存的根基和血脉,就失去了对知识,对科学和真理的执着追求、献身精神,这样大学就会迷失方向,那理想的大学教师文化便不复存在。
2.大学教师的行政性。中国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的行政性不仅有其特定的历史渊源而且还受现实背景的影响。从中国古代周朝的“士”阶层,春秋战国的“游士”,直至清朝末年,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就走着一条与政治相关的路。其中,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在隋唐科举制的产生并臻于成熟的过程中,中国古代的官学合一的体制一直贯穿始终。从读书入仕、科举选官到官学一体是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与政治之间的基本关系。隋唐的科考制度把士人与政治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制度化了。从此,读书取仕不仅是社会对他们提出的外在要求,而且成为士阶层所怀抱的普通理想。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子夏就说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篇》),那时“优”只是指“闲暇,即有余力”的意思,而到科举制后,“学而优则仕”已经成为读书人的毕生追求。读书就是为了进入仕途。在古代读书进而做官深深积淀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之中。始于19世纪晚期的清朝末年中国近代大学,从建立之日起,就是为了满足少数统治阶级政治的需要,这样大学自然地也就依附于政治。“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对大学教师职业影响也不例外。
学术性要求大学教师有独立的人格、批判精神、社会情怀等等,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角色,而其行政性要求大学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政治支配阶层,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在大学教师多重角色上的矛盾就体现在当大学教师代表的这两个不同阶层发生了矛盾,该如何选择。一方面学术的独立性要求其站在理性的角度起到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大学教师的行政性要求他服从支配阶层的意志,当二者发生冲突的时候大学教师该如何抉择。现在大学教师的行政性角色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依附于政治。这样他们就放弃了学术的独立性,所以大学教师的学术性在一定程度上就沦陷了。
三、正确对待这一角色矛盾
1.大学教师文化——学术性与行政性的悖论。大学教师文化的学术性要求大学教师是一个为了真理而奋斗的独立的人。在这层意义上说,大学教师是社会公共阶层的一部分,有独立的人格,并表现出一定的知识分子情怀。但是其行政性要求大学教师是支配阶层的代言人,即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或者担当政府意志的代言人。同时担任这两个阶层的代言人是大学教师文化行政性与学术性博弈的焦点,因为大学教师不可能简单地从这者中择其一,而只能在这两种相悖的角色中进行权衡。
2.正确处理大学教师文化的学术性与行政性。综合上面的分析,既然不能从两个角色中选择一个,那么中国大学教师应该担当的身份应是半公共知识分子半支配阶层代言人的角色。这样做是对相对立的双重角色做出的一种相对合理的选择。
一方面大学教师要有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并很好地处理其职业冲突。理想的大学教师文化需要缔造这样的大学教师:扮演一种介于支配阶层与社会公共阶层之间的一种社会代言人角色。大学教师这一职业本身面临着多重职业角色的冲突,使其无法成为纯粹的社会阶层代言人,也无法纯粹做支配阶层的代言人。所谓的独立人格就需要大学教师正确地面对支配阶层指令的执行,还要对公共社会价值的吁求予以合理的回应,也就是说对于两方面的需求大学教师都应该选择有限担当。大学教师应该扮演的不是也不能是一种极端的社会角色,但是又必须对大学教师这一职业相冲突的两个角色进行平衡的社会角色。该角色是一种有张力的社会角色。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师:一种悖论性的社会角色——兼答郭兴举同志的“商榷”》,《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4
[关键词]社会治理 服务时代 劳动与社会保障 复合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261-02
一、社治理时代要求培养复合应用型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人才
时代变了,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变化了,大学对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必须相应改变。从1999年大学扩招开始,我国的大学建设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阶段。大学生的数量快速增加,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各个大学都在学生数量、专业数量、校园面积、硬件设施、宿舍楼房等方面进行大规模扩建。但是有许多大学的扩建是盲目的、跟风的,其他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就跟着扩大招生规模,其他学校增开新专业就跟着增开新专业。各个学校都竞相争取获得博士点、硕士点等。大学之间的恶性竞争非常严重,为经济社会建设培养人才是同质化的,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建设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现在社会各界对大学教育最大的批评就是大学教育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人才需求脱节。以至于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恶性竞争,企业与政府等用人单位只能在这些具有相同专业背景的大量大学生中进行择优录取。而用人单位的许多其他岗位却没有对应人才。大学的扩招和建设,更多是在扩大学生规模、增开新专业等方面,却对大学教育建设缺乏反思。大学改革和建设,需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要求,进行教育体系建设、课程内容改革和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就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将出台两种高考模式,分别针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及学术型人才。5月,教育部酝酿启动高校转型改革,我国1200所国家普通高等院校,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这说明了我国对高等教育在进行反思,教育部对高等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进行顶层设计,以应对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和就业结构的多元挑战。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专科)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本次高等教育改革主要是给大多数普通地方高校进行定位,实现这类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本次高等教育改革重点是在课程体系改革上下功夫,相应减少理论的学术性课程,增加实务性的实践实验课程,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战能力等。
四川理工学院是四川的一所普通地方高校。四川理工学院定位为一所应用型综合性大学。四川理工学院的定位是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四川理工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2009年开始招生办学,专业建设与改革方兴未艾。四川理工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为地方基层的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这是时代要求、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要求所规定的。以前人们都抱有这样一种观念:在大学学习一门专业以后就能靠这门专业找到对应的工作,专业=就业。早期专业人才非常稀缺,大学生学了一门专业知识,的确可以凭借专业优势就能找到工作,甚至是好工作。但是现在用人单位的许多员工都是大学生,其人才需求是知识背景宽厚、综合能力强的大学生。许多高校开设第二专业课程体系,部分大学生在毕业时获得了两个甚至更多专业毕业证书。就业的压力对大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广泛涉猎各个专业的知识,需要具备更为宽广深厚的社会知识,而且要在社会实践中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基于此,四川理工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唯有更新观念,才能与时俱进。为地方基层的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四川理工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一个准确定位。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社会能力,并能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技术人才。这为专业建设和改革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二、专业建设与改革举措
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要求,四川理工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找准自己的定位,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