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会教育的形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5-0018-04
目前,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相对其他领域来说,社会教育属于比较薄弱的环节。许多教师在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存在一些困惑,特别是对社会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组织形式还不够了解。解决这方面的疑惑,有利于提高教师组织社会教育活动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质量。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了使教育活动既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又能对幼儿施以积极的影响,幼儿园社会教育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适度性原则
教育的适度性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把握好教育的分寸感,避免走极端,同时还要时刻注意教育对象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教育方式。教育的适度性原则体现的是教育的辩证法。“教育方法的辩证性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1〕
把握教育的适度性,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好教育的分寸感,即掌握教育的度。具体到社会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自由与限制之间的关系。马卡连柯指出,如果能找到“积极性和克制感之间的分寸感,也就等于解决了教育的问题”。〔2〕因此,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适度性的把握就是既要为幼儿创造宽松的环境氛围,又要引导幼儿遵守适当的规则。
2.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原则
一贯性是指教师对幼儿的教育要求不能随着时间、地点或者教师心情的不同而有所改变。〔3〕一致性则是指不同教育者对幼儿的要求应该相同。〔4〕一致性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即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以及家庭成员间教育的一致性。之所以要坚持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是因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很大的反复性,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有时甚至可能“进一步,退两步”。因此,教师不但要注意坚持自己对幼儿要求的一贯性,同时还要争取家长的配合,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从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配合至关重要。一天24小时,幼儿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如果家长不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那么很容易导致幼儿的行为表现出两面性,即幼儿在幼儿园里表现出好的一面,在家里则会有很多不良行为表现。可见,家园教育不协调,很可能会妨碍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因为良好行为养成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为的泛化,即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都表现出一致的行为。如果家长没有坚持与教师一致的教育要求,那么幼儿在幼儿园里养成的良好行为就很难在家里延续,行为的泛化很难形成,社会教育的效果就会受到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努力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理念,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特别是在教育目标方面实现家园一致。教师应经常就幼儿在园和在家的表现与家长沟通,从而更好地坚持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以免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削弱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效果。
3.专门的教育活动和渗透教育相结合原则
幼儿园社会教育有专门的教育活动形式。专门的教育活动可以有目的地系统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的养成。同时,社会教育应该和其他领域的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这是因为幼儿的社会性学习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特点,它的相当一部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都不是由教师的直接教学活动引发的。例如,为了让幼儿从小学会尊重他人,宽以待人,教师会特地设计并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如“给我们送来温暖的人”“你、我、他”等,然而,事实上平时教师和家长对待周围人的态度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甚至比专门教育活动的影响更大。因此,专门教育活动和渗透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专门活动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教育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在语言、艺术等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以及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社会教育内容。要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健康发展,教师还要为幼儿创设一个使幼儿感受到关爱、支持的环境,建立亲密、平等、互相尊重的师幼关系,营造安全、宽松、自主、允许探索与失败的学习气氛,为幼儿同伴之间的自由交往提供时间和空间,等等。
4.正面教育和个别行为矫正相结合原则
所谓正面教育是指要帮助幼儿了解在社会生活的各种场合或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做,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态度和行为习惯。个别行为矫正则是指针对不同幼儿,特别是那些社会性方面存在明显问题的幼儿进行个别教育,运用行为学的原理纠正其不良行为,帮助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其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幼儿的入园年龄一般是3岁,而3岁前正是幼儿社会性的初步萌芽时期。由于不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如溺爱、过分保护等,相当一部分幼儿在进入幼儿园时会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特点,如任性、依赖性强、自私、胆小、不合群等,这些不良行为特点不仅不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更不利于幼儿良好社会性的发展。幼儿期是幼儿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幼儿的个性虽逐步趋于稳定,但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教师要抓住幼儿个性教育的关键时期,利用正面教育方式促进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同时还要关注那些存在某些不良行为表现的幼儿,运用个别行为矫正方式,帮助幼儿用好的行为替代不良行为。当然,教师在进行个别教育时一定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家园教育保持一致性和一贯性。
5.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与社会行为相结合原则
社会性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社会认知是个体对自我与他人、社会环境、社会行为规范等的认识。〔5〕社会情感是个体在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中的情感体验。〔6〕社会行为是个体在与人交往、参与社会活动时表现出的行为特征。〔7〕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者关系密切:情感是社会行为的内在动力,认知是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前提,行为是社会性发展的最直接表现,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幼儿园社会教育要把幼儿的社会认知发展、积极的社会情感养成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相结合,以真正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组织形式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可以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等多种形式,但教师最难把握的还是全班幼儿参加的集体教育活动。目前集体活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枯燥、单调、幼儿的参与性较差等。换言之,如果集体活动组织不好,幼儿容易游离在活动之外,或者导致活动变成走过场。怎样才能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效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讨论不流于形式,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的发展,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对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的巨大挑战。
以下重点介绍几种适合幼儿园集体活动的社会教育组织形式,供教师参考。
1.以实践活动开始的社会教育活动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集体活动往往是针对幼儿生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设计和组织的。这时最好的活动方式就是如实再现生活场景,让幼儿从中体会学习。
(1)再现场景
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始时让幼儿自由表现,不加干涉,以便让幼儿将存在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例如,在小班规则教育活动“大家轮流玩”中,教师首先让幼儿自由拿玩具玩,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玩得开心吗?为什么?”教师可以有目的地让那些没有拿到玩具的幼儿来回答问题,从而更好地揭示问题。
(2)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要精心设计讨论题目,由浅入深地逐步提出2~3个问题,包括“为什么”“怎么做”等。可以说,讨论问题的设计是影响教育活动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出恰当的问题,有效引发讨论,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教育目标,围绕目标设计出既符合教育目标又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例如,在“大家轮流玩”的活动中,教师针对小班幼儿规则意识差的特点,活动开始时让幼儿自由拿取玩具,导致争抢玩具的现象出现,从而让幼儿亲身感受到争抢的不良后果。教师随后提出的问题“应该怎样玩”可以有效引发幼儿讨论。
(3)引导幼儿实践―讨论―再实践―再讨论
活动开始时的实践引发了讨论,但此时幼儿还不一定完全理解“为什么”的问题,对“怎么做”也不太明确。因此,讨论后的再实践环节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讨论时提出的建议安排幼儿再实践一次。通过再次实践,幼儿可以进一步掌握应该怎样做。例如,在“大家轮流玩”的活动中,通过实践、讨论、再实践、再讨论的过程,幼儿可以比较深入地理解轮流玩的规则。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巡回指导很有必要。巡回指导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幼儿的最新情况,还可以及时引导幼儿解决问题。例如,在“大家轮流玩”的活动中,幼儿在活动时可能会出现排队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教师巡回指导时可以及时引导幼儿解决问题。
(4)设计相应的延伸活动
相应的延伸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大家轮流玩”活动的延伸部分可以是组织幼儿到户外玩滑梯、秋千等,提醒幼儿要排好队伍轮流玩。这些活动可以进一步帮助幼儿掌握轮流玩的活动规则。
2.以情境表演开始的社会教育活动
情境表演是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幼儿不能亲身参与活动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表演的方式来再现生活场景,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
(1)情境表演
情境表演可以是现场表演,也可以播放事先录制的情境表演录像,让幼儿观看。表演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会倾听”的社会教育活动中,教师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录像,让幼儿观看小兔子在两种不同情境中的表现,一种是插嘴,一种是不理他人自顾自玩。角色表演夸张,情节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参与兴趣。
(2)引发幼儿讨论
情境表演后,教师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和讨论。例如,在“学会倾听”活动中,看完录像后教师提出了问题:爸爸妈妈在忙的时候小兔子做了什么?爸爸为什么生气?别人在说话,可是你也有话想说时,该怎么做?这3个问题分别属于看到了什么、他人的情绪原因及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讨论,幼儿可以学习辨别对错,了解他人的情绪及其产生的原因,掌握相应的社会行为规范。
(3)利用适当方式再现情境
情境表演和后续讨论可以使幼儿了解某种情境中应该怎样做,但由于在教育活动中无法将生活中的很多类似情境一一再现,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借助图片再现生活中各种类似的情境,引导幼儿利用刚刚掌握的社会知识去判断对错,以便幼儿将来在类似情境中可以表现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例如,在“学会倾听”活动中,教师准备了4幅相关图片,让幼儿判断图片中幼儿行为的对错。
教师还要坚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表现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并对这些行为及时予以表扬。
3.以游戏形式开始的社会教育活动
在社会教育中,教师经常要纠正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如不遵守活动规则等。这时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创设特定游戏情境,借此发现幼儿的行为问题并予以纠正。
(1)讲解游戏规则
教师先根据活动内容讲解游戏规则。例如,为了提高中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摸摸,猜猜”的游戏。教师准备一个纸箱子,里面放上各种物品。箱子用布蒙上,以免幼儿看到箱子里的物品。游戏时幼儿蒙上眼睛,然后把手伸进纸箱中拿出一个物品,猜猜是什么。在游戏开始前教师首先要讲解游戏规则,提醒幼儿在别的幼儿去摸纸箱子里的东西时自己要静静地看,不能发出声音,以免干扰到别人,也不要因为自己可以看清楚,就在摸的幼儿说出物品名称前抢先说出来。
(2)组织幼儿游戏
因为教师设计的游戏有针对性,所以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很可能会出现教师预先设想到的问题行为。例如,在“摸摸,猜猜”游戏中,经常会有一个或者几个幼儿违反规则抢先说出物品的名称。
(3)针对问题进行讨论
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在“摸摸,猜猜”活动中,教师首先让扰的幼儿(蒙着眼睛摸东西时被另一个幼儿抢先说出物品名称)说说自己的感受(心里不舒服,讨厌抢先说出的行为等),然后让那个抢先说出的幼儿去摸箱子里的物品,教师故意抢先说出物品名称,借此让抢先说出的幼儿体会这种情况下的心理感受,从而深刻理解遵守游戏规则的必要性。教师还可以在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充分讨论,借此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违反规则的坏处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规则等。
同样,活动结束后,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对幼儿的正确行为及时表扬强化。
除了上述三种形式外,教师还可以用以讲故事开始的方式或是以参观开始的方式等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此外,各种活动组织形式的各个环节也是可以根据需要变化的。必须强调的是,不论是何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教师都要注意在教育活动的开始部分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然后要有目的地提出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引发幼儿换位思考,帮助幼儿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从而知道该如何去做。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时,应该把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借此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扎古尔,摩西.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3〔M〕.梅祖培,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64,29.
〔3〕〔4〕郝斌.幼儿家庭教育〔M〕.大连:东北财政大学出版社,1994:27,27.
〔5〕〔6〕〔7〕李喜平.辽宁省幼儿园教师参考用书:社会性(小班)〔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5,15,15.
The Principles and Organizational Form of Social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Zou Xiaoyan
(College of Educatio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1)
《汉书》上明确记载:“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官,自文翁为之始云。”[2]319由此可见,汉代文翁之前,中国的地方郡国并没有“公立学校”,进而回溯汉代之前的历史,亦未出现过这样的学校。因此,“文翁兴学”乃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官方办学举措,开创了地方政府兴办“公立学校”之先河。同时,文翁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校长”。他的兴学举措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成都石室中学。从古代的“文学精舍讲堂”(公元前141年)、“文翁石室”,到近代的“锦江书院”(1701年),再到现代的“成都府师范学堂”(1902年)及“成都府中学堂”(1904年),直至现在的“石室中学”,在同一地址连续办学已达2152年,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不愧为奇迹[3]。
二、“文翁兴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和西方文官制度的间接源头
历史上,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是经由马可•波罗和利玛窦等对中西文化交流有重要贡献的西方人士通过“东学西渐”而传到西方去的,最终成为西方文官制度的源头。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科举起源又如何呢?目前史学界一般认为,科举制度创立于隋,盛行于唐,发展于宋,最后衰亡于明清。然而,我们注意到科举制正式诞生之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孵化时期。而这个时期的开端可一直追溯到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建立时的秦汉之交。那时候社会的发展对科举制的诉求已然提出,这是一种政治、文化一体化的诉求。换句话说,就是政治与文化的耦合,“官”与“学”的耦合。对此,汉武帝做出了两点重要的贡献。其一,独尊儒术。儒家文化注重教化,倡导“学而优则仕”,将“学”与“官”在思想观念上进行了耦合。其二,开设太学。太学以儒家文化为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封建统治人才,将“学”与“官”在文化教育实践中进行耦合。由此政治与文化的一体化得以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察举制及最终的科举制。而说到太学的开设,绝不能避开郡县学。太学作为一种官学,其制度自上而下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有一个自下而上的事实基础。而这个重要的基础就是郡、县学的创立,这必然要追溯到首创郡县地方官学的文翁。由此回推至最初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可把“文翁兴学”确立为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的起点,更是西方文官制度的源头[4]。
三、“文翁兴学”堪称社会教育的典范
汉代郡国学校以社会教化为宗旨,尽管这里的社会教化与我们今天的社会教育有一定区别,但毕竟也有许多相通之处,换句话说,“文翁兴学”是当时的“社会教育”的典范。推行社会教化是汉代设立郡国学校的宗旨,这鲜明地体现在各地立学设教的目的中。如丹阳太守李忠,“以丹阳越俗不好学,嫁娶礼仪,衰于中国,乃为起学校。”宋均任辰阳长时,为了改变当地相信“巫鬼”的陋习而“立学校,禁绝祀,人皆安之。”地方学校既讲教化,因此特别重视行礼。汉代的地方学校都有春秋飨射文礼和升降揖让之仪,成为朝廷推行社会教化的基地。除行礼之外,汉代的地方学校也学习经书。郡太守有的延请名师教授生徒,有的则亲自教授讲学。从以上论述可知,汉代的地方学校,尚属草创阶段,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办学以推行道德教化为主,学习儒经,注重礼教[5]。而文翁为了改变“蜀地辟陋有蛮夷风”的状况在蜀地兴学,成效显著,“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使得“至今巴蜀好文雅”,堪称社会教化的杰出代表。
四“文翁兴学”对当代中国社会教育的现实意义
“文翁兴学”作为汉代,甚至中国古代历史上以社会教化为宗旨的重大教育活动,以其举措的先创性、可行性,及成效的显著性,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教育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仍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一)充分重视社会教育的特殊作用
文翁以社会教化为宗旨,积极在蜀地兴学,最终使得当地从“有蛮夷风”而化为“好文雅”,这直接体现了社会教化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启示我们的政府和社会必须重视社会教育所具有的其他教育形态不可比拟的特殊作用:第一,社会教育直接面向全社会,又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它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第二,社会教育不仅面对学校,面对青少年,更面对社会上的成人劳动者。这不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满足成年人继续学习的要求,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政治、道德教育,促进社会安定与进步。第三,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制度化教育的严格约束性。它很少受阶级、地位、年龄、资历限制,能很好地体现教育的民主性。第四,现代人的成长已不完全局限于学校,必须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施行社会教育更有利于人的社会化。总之,社会教育在现代社会里的意义更加重要,是现代社会的庞大教育体系中不可忽略的部分。
(二)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机构,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华阳国志》中记载:“始文翁立文学精舍讲堂作石室,一作玉室,在城南”[6]。这就是中国的第一所公立学校———蜀郡郡学。后人又把这所学校称为“文翁石室”。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现在这所学校已成为“成都石室中学”,依然在发挥着它的教育作用。要进行社会教育,各种社会教育机构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只有充分利用这些教育机构,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让社会教育中的受教育者广泛参与其中,才能取得社会教育的预期成效,使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从而提高国民素质,改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我们国家现在缺少的不是社会教育机构,而是社会教育机构的利用率和受教育者的参与度。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对教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有新的认识,社会教育不再只是学校的事情,社会各相关组织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服务。因此,政府、学校及社会相关组织团体应该明确自己在社会教育中担负的重要责任,并切实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各种社会教育机构的利用率,提高受教育者的广泛参与度,进而充分发挥社会教育机构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应有的重要作用。
(三)充分关注社会教育中的教育公平问题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社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8-0066-02
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文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文化需要,是博物馆工作者今后很长时期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一、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
2015年3月20日,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行政法规《博物馆条例》正式实施。条例的出台,对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具有重要意义。《博物馆条例》指出:博物馆是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性组织。此次调整,将教育放到博物馆业务范围的首位。
近年来,、文化部等国家部委多次提出,要不断加强博物馆的宣传展示和教育工作,要把博物馆的教育工作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充分说明了博物馆独特的文化资源在开展社会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博物馆事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全国各地博物馆陆续实行的免费开放,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博物馆承载着记录文化的社会功能,其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早已是人类的共识,并且被国际博物馆协会明确写进章程。提高公众对博物馆的认知度,就必须加强博物馆教育。博物馆是以实物标本为基础,通过不同形式的陈列展览对人民群众进行直观教育的重要阵地。从本质上讲,博物馆是“宣传教育机构”,即使是文物标本、收藏、研究与陈列展览,最终也是服务于教育这一目的的。
博物馆既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也是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开展社会服务时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博物馆在传播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
二、运用多种教育途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博物馆条例》提出,“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制定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的政策措施”,并提出“根据自身特点、条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和服务活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利用博物馆开展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面对公众需求的变化和文化市场的日益丰富,博物馆必须改进服务理念,突出自身优势,根据自身特点、条件,运用现代信息科技,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活动,真正发挥好其教育职能。
(一)建立 “大篷车”流动博物馆,服务特殊群体
博物馆功能的发挥,应该做好两篇文章,一是把更多的公众请进博物馆,二是让博物馆走进大千世界。如何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如何让深藏闺阁的珍贵文物被人们熟知?建立“大篷车”流动博物馆,正是破解这个难题的有益探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就是将展览带出博物馆,送到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学校、军营和矿区,送到基层百姓家门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展览,切实体会文化乐民、文化惠民带来的知识与乐趣,了解博物馆的发展,掌握当地历史,推动文化资源共享,改变边远地区观众对文物、博物馆的态度;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赋予更多的“正能量”。
(二)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讲座
1.借助临时展览,举办主题讲座
在举办临时展览时,可借助展览内容举办与其相关的专题讲座,延伸展览内涵,以便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内容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唤起公众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和自觉。
2.走出博物馆,举办专题讲座
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可根据本馆馆藏特色,把一些历史事件、先贤英烈等编写成专题报告,组织馆内专家或馆外相关学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学校、部队、工厂、机关等单位作专题报告或讲座,直接深入到这些单位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从而担负起社会教育的责任,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三)开展主题活动
1.以节日为契机,举办专题活动
比如在春节、“5.18”世界博物馆日、“儿童节”、七夕、“中秋节”、“世界文化遗产日”等节日,根据节日特点,举办不同内容的专题教育活动,让观众在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能够亲自下手,丰富自己的节日体验。
2.针对青少年特长,举办系列活动
比如举办“儿童智力竞赛”、“儿童手工大赛”、“青少年书画大赛”、“博物馆征文比赛”、“我爱家乡――博物馆演讲比赛”等活动,以竞赛的形式,使孩子们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从而接受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四)展览走出展馆
今天的博物馆不能等着观众来上门参观,要深入到观众中去。有些学者认为,博物馆要把有中国特色的展览输出到外国去进行宣传展览,这样出门搞展览,既能增加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学术、文化交流,又能增加外汇收入,对国家、博物馆自身以及工作人员三者都有好处。把观众喜欢的小型展览输出到全国各地区进行流动展览,以此来普及科学、文化和历史知识,满足观众“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学习要求。临时展览小型多样,制作容易,既可以开阔群众眼界,又可使博物馆专业人员得到锻炼,还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借机宣传了馆藏文物,也展示了不同地区不同的文化底蕴,再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这两种途径都值得每个博物馆去认真思考、借鉴。因为只有把展品带到观众面前,使展览真正与观众见面,才能使观众从中学到知识,接受教育,从而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五)加强馆校合作
博物馆要同各类学校联系起来共同组织活动,以此来丰富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博物馆与学校项目是建立在对每一个班级、小组的背景了解的基础上的,知道哪些知识能被学生立刻理解吸收,这与学生的知识背景、学校的类型密切相关,也决定于学生本人独特的兴趣爱好。
(六)编辑出版博物馆教育普及性出版物
一方面博物馆可以与出版社合作,出版发行文物方面的图册、挂历以及相关方面的科普刊物等;另一方面,为了方便观众的参观,博物馆可以编写各专馆和重点特展的基础知识简介,放在各专馆入口处,免费供观众抽取使用。这种书面材料既可以帮助观众参观及理解陈列展览的内涵,又可以作为一种纪念物被带出博物馆,使博物馆的教育传播得以有效的向社会延伸。
三、改进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强化可持续发展
博物馆的服务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从关心观众、理解观众、帮助观众的角度出发开展工作,从而让观众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让他们在博物馆的参观学习成为一次身心愉悦的体验和休闲。
讲解员是观众跨入博物馆首先面对的人,做好讲解工作是博物馆开展教育工作的基础环节。要真正了解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的主题、内容、目的,了解展品的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要了解观众,针对不同的观众、使用不同的讲解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讲解起来才能做到深入浅出、得心应手,也才能吸引观众、启发观众、教育观众。讲解员要争取做专家型的讲解员,这已经成为博物馆界的共识。
新形势下,除了做好基本工作外,新技术手段的服务也要跟得上去,例如电脑触屏查询系统、博物馆网上的咨询和意见回馈及其他网上服务、多媒体演示系统,这些现代化设施既可自助使用,又可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使用下,能够为观众参观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让他们能更充分享受博物馆的展览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