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技术创新战略范文

技术创新战略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技术创新战略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技术创新战略

第1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战略;家电企业;海尔集团

1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依据

1.1技术创新战略的比较

技术创新战略一般分为自主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和合作创新战略,其特点各不相同。相比较而言,自主创新对企业的资金、研发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模仿创新则对这些方面的要求较弱一些,但它要求企业能很好的吸收所引进的技术,从而从工艺上更好的创新,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合作创新则要求合作主体之间细节的划分清晰,权责明确,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创新战略越来越多的被企业所采用。

1.2两种典型技术创新模式

现在一般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创新战略观点:一种是十分普遍的观点即模仿创新——自主创新;另一种是现在从两弹一星、吉利等这些案例所引发出来的直接自主创新的战略。那么相对我国的家电行业的企业到底应该采取何种创新战略途径?下面引用彭纪生、刘春林建立的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博弈分析模型,以期对我国家电行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

1.2.1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博弈分析

为表述的方便,考虑两个企业(企业1和企业2)均可独立进行一项创新研究的博弈问题。由于企业自主开发需要研究成本并需承担失败风险,故假设该项研究需要投入的直接成本为c,对每个企业来说,成功的概率均为p。并设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企业的研究成功将给企业1和企业2分别带来v1和v2的效用(或收益)。但是如果只有一个企业研究成功,另一个企业为共享研究成果,必须付给成功者一定使用费d(一般假定d于是对两个企业而言,有4种不同的策略组合,即企业1创新、企业2模仿;企业1模仿、企业2创新;企业1和企业2都创新;企业1和企业2都模仿。

1.2.2分析结论

如果两个企业效用(v1和v2)分别位于分界线((c/p)-d)的两侧,那么高效

用的企业选择创新,低效用的企业选择模仿,是一个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策略。如图:

根据图中的这一博弈模型,我们得出如下结论:经济发达的国家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研发新的技术所带来的收益相对高于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企业;同时前者的创新成功率相对较高,也更刺激其积极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对于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国家企业进行新的研发有可能得不偿失。因此当两企业的创新收益分别位于分界线((c/p)-d)的两侧时,中国企业选择模仿创新是博弈的均衡解。

2案例分析

2.1海尔的现状

海尔是在引进德国Liebherr公司冰箱生产技术而成立的青岛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4年1月1日,经青岛市经委决定,将青岛东风电机总厂与青岛工具四总厂合并成立青岛冰箱。同年员工有800名,销售额为348万元,赤字是147万元。2001年海尔的全球销售额达60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8%。到了2001年,海尔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并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架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在海外市场上,海尔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现有设计中心18个,工业园10个。营销网点58800个,服务网点11976个。2.2海尔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

2.2.1发展初期模仿创新战略

1984年,在“起步晚,起点高”的思想指导下,青岛冰箱在青岛市经委的指导下,比较和研究世界上32家冰箱的技术资料,决定从德国Liebherr公司引进4星级冰箱的生产技术及设备。在这个阶段,其研发活动的重点在于对引进技术的掌握,为此,海尔委派技术人员赴德国Liebherr公司接受培训。通过学习、消化,海尔突破了内部技术瓶颈,并进行模仿创新,推出了亚洲第一台4星级电冰箱。此后,海尔进入其他的家电领域时,也采用同样的做法,如1993年与意大利Merloni公司合资,生产滚筒式全自动洗衣机。

海尔集团并不是仅仅单方面的停留在“高起点”的引进技术,同时还十分注重吸收消化技术,从而更好的创新。随着产品的逐步系列化,海尔拟议低成本、高质量扩大本地市场,并打开海外市场。此时海尔步入了改进创新阶段,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TOM)的同时,其管理焦点向降低成本转移。在这一阶段,海尔德研发活动的重点在于生产工艺的创新和零部件的国产化。为更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海尔通过反求工程进行工艺创新,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开发出了适合国情的门冰箱,并通过了美国UL认证,逐步与国际接轨。

2.2.2中期至今合作创新、自主创新

实现了产品的多样化以后,海尔开始以直接出口的方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日清日高、日事日毕”的管理模式下,海尔把管理焦点放在改进产品性能上,对已有的技术的改进。海尔瞄准新的市场需求,以改进性产品创新为主,利用技术积累,逐步形成自主的研发能力,在国际上率先攻克冰箱无氟、节能、大力冷冻三合一的难题,走上了自主创新之路。

海尔产品门类已相当齐全,其主导战略演化为海外市场设计、生产、营销的三位一体化。在这个阶段,海尔研发活动的重点一方面在于对现有技术的整合创新,如把变频技术运用到冰箱中,开发出变频冰箱;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冰箱中,开发出网络冰箱;另一方面,力求紧密跟踪世界前沿技术,通过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信息分中心和设计网络,及时获取国际最新资讯。在技术策略上,则更加注重运用全球科技资源,形成了包括战略联盟工作系统、产学研工作系统等在内的技术创新外部体系。海尔利用新兴技术,捕获潜在市场需求,并初步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全球化,如海尔出口美国的冰箱都由洛杉矶设计分部研制;无霜保湿、智能保鲜的“无霜金王子”系列新产品由法国设计分部开发。

3我国家电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

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已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工业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我国不能简单地讲应该采取何种创新战略,应该根绝不同的产业,产业的不同发展时期等因素出发来讨论采取何种战略。对于我国的家电行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基于海尔案例的发现及结论,本人尽发表以下自己的见解。

中国家电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应该采取以模仿创新-自主创新为主线的战略来发展。从海尔的案例中我们发现,企业发展的初期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是海尔高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引进技术就应该引进最核心的也最先进的技术。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就曾说过:要找就找最顶级的企业去模仿,这样才会大大缩短我们和发达国家,和行业顶级企业之间的差距。同时成熟的技术领域,技术创新的空间也越来越有限,家电行业相对处于成长、成熟期,在这个阶段采取模仿创新是比较好的选择。海尔进入冰箱业时引进的就是德国Liebherr4星级冰箱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模仿创新是先去模仿然后吸引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最后去创新,当前我国企业发展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技术的消化、吸收及开发的能力很弱。大部分企业只是重视技术引进和掌握,通过先进技术、设备等制造产品、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而忽略了对技术的吸收以及进步已不创新、开发。海尔成立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其目的是通过中央研究院研究超前10年的技术,增加技术储备。既要跟踪和分析研究与集团发展密切相关的超前技术,又要着重搞好这些超前技术的商品化工作,使得各类超前技术在中央研究院得到二次开发和技术重组,实现商品化,最终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一条龙。

一个企业要寻求长足的发展,要最终在市场里立足,就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家电行业的市场发展空间较大,通过各种技术的融合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在模仿创新为企业赢得市场、资金、技术的条件下,当企业发展壮大以后就应该进行自主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先于其他企业走在市场的前列,才能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优势。近年来海尔洗衣机自主创新生产的世界上第四种洗衣机“双动力”、6A自动档洗干一体机等产品不但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更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成功完成了我们洗衣机从追随世界洗衣机行业潮流,到引领世界洗衣机行业的发展潮流的转换。其在上市第一个月就占据了国内高端市场能够50%的份额。2005年更以中国自主品牌纳入了国际IEC标准提案。

合作创新在企业发展的任何时期都是可以积极谋求的。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谋求共同发展的社会,各个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不断的加强,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在脱离其他企业而独立的生存。加强企业间的交流,相互学习,这样才能使我们自己的企业得以更好的发展。而且各种创新战略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我们采取配合使用多种战略的方式,来促进企业的发展,达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3).

[2]彭纪生,刘春林.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博弈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3,(6).

第2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 战略 提高竞争力

一、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技术创新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了其重要性,通过技术创新的变革和投入,在市场竞争中获取高效益回报。世界上大的跨国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都高达数十亿美元,主要用于支持自己的强大研发机构和团队的创新实践,使企业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成为赢家。我国的华为、海尔、联想等公司也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竞争实力不断加强。

另外,技术创新也是企业内部支持活动的核心内容,它为组织的实施和过程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障。一方面技术创新能提高物质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减少投入;另一方面又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和工艺,从而降低成本;第三,技术创新还可促进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善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使企业不断提高效率,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管理上的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交易成本,可以开拓市场,从而形成企业独特的品牌优势。

二、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

1、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情况:

相比而言,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度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在中小企业中尤其如此。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超过了1000万家,但通过技术创新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到30%,不但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0%左右的水平,这直接导致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普遍不高。与我国堪忧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相比,美国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的技术进步对GDP的增长产生了巨大的贡献。仅其IT产业的技术创新就在1995—1999年为美国实际GDP增长作了30%贡献。

2、对技术创新的认识现状:

创新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JoAoSchumpeter)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他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他把创新活动归结为五种形式:1)生产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新技术或新工艺;3)开拓新市场;4)获得一种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5)实行新的企业组织方式或管理方法。熊彼特之后,经济学家在发展创新理论的过程中把创新区分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应该是基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要素之上的,是一种新的、全面的企业生产要素再次组合的活动,通过这种组合,企业可以应用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新的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最终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高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可以说,技术创新是一种全方位的创新。

目前我国企业界,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些混乱的认识基本上可以归结为如下两种极端观点:

一是把技术创新看作纯粹的技术行为,把技术创新变成了高科技创造。

这种观点突出地表现为将技术创新等同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而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要求,创新成果的市场应用并不需要考虑或较少考虑,技术创新在这里被等同于了技术开发。这一观点倒置了企业的目标和技术创新之间的战略因果关系。企业存在的目标无非是为股东创造价值,然后是为社会创造价值。技术创新充其量也只是实现目标的途径而已,否则企业就变成了科学家的实验室。在实践中,执这一观点的企业最终出现了诸多的严重后果。一方面,由于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并不强调市场的导向作用,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并不能保证产品的市场成功,使企业对技术的开发失去兴趣和信任,对技术开发发生怀疑。这对企业的发展是绝对不利的。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开发本身能否成功,只取决于对技术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至于技术开发的成果在市场中会有什么作用并不在考虑之列,这将阻碍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的进一步深化,使技术转移的难度加大或成为不可能。

二是将技术创新看作是纯粹的经济行为,却往往忽视了技术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有的企业则认为技术创新的本质只是一种经济行为,从过去只重视技术开发本身到重视技术开发成果的市场成功。这是一个突破,促进企业技术开发行为的市场取向,将使技术开发的成果具有更多的转化可能性。但其明显的不足是:只强调技术创新中的经济行为,不仅存在理论上的缺失,而且会导致实践中的错误取向,将使技术本身发展的规律、技术开发的可能性被忽略。这将导致企业有可能作出从技术上无法实现的技术选择,企业因此承担了本不必承担的更多更大的风险,往往会造成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断层。

而有国外和香港台湾的企业界对技术创新的认识比我们要相对深刻得多,如在郎咸平教授的著作里多次提到韩国的LG、西班牙的ZARA,他们的成功所运用的技术都不是当前最新的高科技,而是对技术理念的创新、生产工具的最优应用,使之适合企业的需要而达到的。国外成功的企业追求技术创新,但并不单纯追求高科技。

三、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

(一)技术创新的定位: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该先追求生存和发展,这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首要目标。

1、根据企业的实力与发展程度,可以选择的战略有:自主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和合作创新战略。自主创新战略是指企业不依靠外部的技术,而是依靠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力量,独立自主地进行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模仿创新战略就是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的创造性活动。模仿创新战略则因其风险小、投入少、效率高的特征,有利于企业享受到市场中的外溢效益。合作创新战略,即企业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联合开展技术创新合作。它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资源优势互补,克服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难题,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合作创新战略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有效性和效率的手段。

几乎每一个企业都渴望实现技术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但是并不是都可以实现自己的创新梦想。企业在选择战略创新模式的时候不能依靠自己的主观想法,应该考虑技术创新的风险、资金投入、企业自身资金和技术条件、创新收益、技术的关键与否、模仿的难易程度等进行适当地选择。

2、根据企业服务的目标顾客不同,企业可以选择产品创新战略、工艺创新战略和服务创新战略。产品创新战略是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改造、升级,或者设计制造出新的产品。产品创新有利于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创造超额的利润,实现企业快速发展。工艺创新战略是对原有的产品生产线进行改造,这样可以调高产品的质量,或者降低产品的成本。工艺创新战略可以巩固和拓展原有市场,实现利润的增长。服务创新战略是对原有的物流系统和营销系统进行创新,提高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服务创新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增加销售收入来提高企业利润总额。

对于企业来讲,任何一种具体的创新模式都是不足的。如果把两大类的创新模式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创新模式组合。企业可以从中选择一种或者几种组合作为自己技术创新的战略。

1995年王梦飞带着“奇强”走进了洗衣粉市场,当时中国洗衣粉市场由四大外资品牌占据。“奇强”在技术上联手清华大学创办日用化工研究中心,工艺上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线,服务上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营销策略,很快就在洗衣粉市场站稳了脚跟,并成为行业的销售冠军。“奇强”的成功就是技术创新的成功,它分别采用了三种创新组合:合作产品创新、模仿工艺创新和自主服务创新。中国航天工业的发展则是同时选择了自主产品创新、合作产品创新和模仿产品创新三组组合,造就了中国今天航天大国的地位。

(二)技术创新目标的确定:

为了设定技术创新目标,企业管理层必须先根据产品线、既有市场、新市场,通常也根据服务上的要求,预测达到目标需要的创新,其次,也必须评估企业所有活动领域中在技术上可能出现的新发展。这里强调要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满足市场需求,获得商业利润,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所以技术创新要始于市场,终于市场,紧紧围绕市场。企业首先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进而发现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抓住市场机遇。通常讲市场机遇主要来源于市场的拉力和技术的推力。这二者是技术创新的催化剂;而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拉力式的技术创新,对技术创新的成功往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在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世界,国内的IC设计产业就处在集体萎靡之中。不断有公司倒闭的消息,仅有的三家海外上市公司,有两家——中星微和展讯都处于亏损之中,市值甚至远远不到1亿美元。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黑手机之父”恶名的一个台湾公司:联发科,如今已经是市值超过80亿美金,年营收约30亿美金,全球第三大手机和第二大数字电视IC设计公司(国内前十大IC设计公司加起来的营收总和也不到它的一半)。更让人郁闷的是,它的成长,它的利润主要都来自于大陆的“山寨版手机”。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联发科的董事长蔡明介是这样总结成功经验的:中微星和展讯关注于“自主创新”,脱离了市场,而联发科通过完全客户导向,选择规模庞大的应用市场而非细分的利基领域,在市场刚刚进入成熟期时迅速杀人,通过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进行逆向创新,提高了市场针对性,降低了风险。

而韩国LG,为了减少次品率,经过多年六标准差的管理,品质持续改善,空调减少了80%劣质产品,洗衣机减少了90%的劣质产品,到最后,各种产品提高了品质,增加了销路,微波炉全球占全球销量第二,洗衣机占全球销量第二,空调占全球销量第一。同时他们为了迎合世界各地不同的顾客审美需求,持续对产品的外观进行优秀设计,使得LG全球利润上升了10%。

(三)技术创新战略的执行:

1.要突出重点

如前所述,技术创新要根据技术创新目标来构造其创新过程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一系列规划、内容和程序等方面的决策。具体来讲,技术创新战略主要从宏观上解决三类问题:(1)技术创新面向市场竞争采取何种态势,是进攻型或是防卫型;(2)研究开发体积技术;(3)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要获得成功必须制定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突出重点,确定长期、中期和短期发展目标及相应的措施。

首先,确定技术创新的战略意图。它是企业长期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理论,其核心内容可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如青岛海尔的战略意图是“真诚到永远”,佳能的战略意图是“打败施乐”。战略意图的主要特点是长期性、稳定性和超越性,它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长期指导并为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提供动力。

其次,确定战略意图实现的战略方案和战略措施。企业应将所要达成的总目标划分成阶段性的企业近期可望实现的分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这个目标要突出重点,如邯钢将行业最低成本指标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佳能复印机为打败施乐确定的创新重点是提高产品功能,同时降低成本。

最后,技术创新项目参与的各方动机和目的不相同。企业关心的是商业回报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形成;研究机构主要的目的是开发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对企业来讲,协调好技术、商业和生产战略之间的关系特别重要。创新是一种持续过程,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期战略就是要对产品和工艺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

2.注重细节创新定位

企业在从事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并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精、尖”的技术,而要贴近消费者,无微不至地为消费者所想,把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作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哪怕是消费者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也要值得认真考虑。企业要学会从消费者的烦恼中捕捉用户的要求,并从解决消费者的烦恼出发来确定自己的细节创新定位。只有抓住一点一滴的细节创新,才能很快得到市场的回报。

3.创新所需的必要资源:

创新需要投入,创新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是看企业是否具备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为创新项目提供经费,保证创新项目能够及时有效的上马;物力资源也可称技术资源,它分为硬件资源(设备、仪器等)和软件资源(专利、工艺等)以及技术测试能力,它是技术创新能够正常进行的技术保障:人力资源对技术创新的成功起决定性的作用,许多创新活动的成功都与参加项目的核心人员或项目负责人直接相关,项目核心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技能,包括技术水平、商业意识、组织能力和工作热情等。一个合格的技术创新项目负责人应该能瞄准创新目标,实事求是、精心组织、勤奋求实、坚决果断、善于制订计划、勇于面对困难以及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领导才能和创新意识。以上三种资源构成企业技术创新的必备资源,缺一不可。

4.创新技术的保护与持续开发:

创新技术的保护取决于制度环境和技术性质。虽然我国已建立起比较好的专利制度,但目前还有不少企业专利意识差,不懂得用专利法来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和创新技术。通常,创新技术的保护除了用法律武器以外。还可利用技术的特殊性来保护。技术的保护性取决于技术的复制成本,凡易用文字、图表等表达的技术就不易保护,反之,就易于保护,对于企业来说,特别是依靠技术领先占领市场或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技术的企业,应从两个方面加强技术保护:一方面是增强专利意识和法律观念,树立注册在先的观念,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发一些有特色、起点高、易于保护的实施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岚,试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策略,,kyc/index.asp,2004—8

[2]华鹰,论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

[3]方文,技术创新的意义、内涵和环境,《机电工程》,2000—02

第3篇

中小企业历来是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世界各国,中小企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技术创新又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起步较晚,技术创新能力还很弱。目前,国家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已相继出台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贷款体系指导意见》和《科技中小企业创业基金实施办法》等措施。因此,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其竞争实力,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现实选择。

1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面临的困难

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看,目前中小企业总数已超过1000万家,在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已占总数的997%,占全国工业产值的60%,占全国工业企业实现利税的40%。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据1997年江苏省调查,从大中型国有企业下岗的职工,半数以上是通过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自主创业实现了再就业。同时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但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面临不少困难。

1.1企业的组织制度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从国际上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较大企业成功率高。这是因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大多是市场拉动型的,即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其主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因此,中小企业灵活的机制十分有利于技术改进和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科技人员70%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中小企业的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很小,在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方面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以河南省中小企业为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条块分割、机构庞杂、产学研脱节到1996年,河南省县属以上的科研机构仍有300个之多。过多的科研机构游离于企业之外,不利于产学研的结合,科研经费、科研力量不能集中使用,造成了科技投入的普遍浪费,致使很多基础性、关键性和普遍性的生产技术问题不能解决,直接制约了技术创新的速度和进程。以部门和行业为核心的隶属关系的羁绊,给科技系统结构上的优化组合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设置了层层障碍,使科研单位与企业的一体化遇到了无法克服的体制困难。

1.1.2中试机构建设缓慢,成果转化瓶颈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中试机构建设、人才培养、设备配备、能源和原材料供给、科技服务保障等建设步伐缓慢,措施不力,政策落实不到位,结果致使作为成果转化之核心机制的中间试验活动发展缓慢,仍为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成果转化瓶颈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1.1.3落后技术、传统技术多相当一部分属于淘汰和限制技术。技术水平低,直接造成产品档次低、质量差、消耗浪费严重,污染环境。以乡镇企业为例,1996年以来该省先后被关停五小”乡镇企业达17300多家。

1.1.4适用技术少,专利技术和高新技术更少在该省效益尚可的中小企业中,基本上属于适用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和高技术所占比例甚小。

1.1.5技术装备水平落后该省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中小工业企业平均每户固定资产仅为41万元,工艺技术设备水平也比较落后,一些乡镇中小企业基本上仍属于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

1.1.6无力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开发和创新技术改造资金严重不足,投资增幅逐年回落,由八五”时期年均递增341%下降到九五”时期的年均17%,1997年又降到9%,以上虽然是一个省的情况,但据此推算,其他各省中小企业的情况也不乐观,甚至更为悲观。此外,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费和折旧提取比例都在一个很低的水平,甚至一部分企业根本就不提取,处于只能吃剩饭”的境地,也就难以谈及技术开发和创新。

1.2企业素质和企业经济实力影响技术创新

我国中小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国有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陷于困境,设备老化,冗员过多,大多处于亏损状态。非国有中小企业以乡镇企业为主体,高科技企业比重较小,从全国范围看,地区分布上也不平衡,东南部较发达,内地相对落后。但总体上以家庭企业”和亲友企业”为主流。在工程技术人员数量、素质、层次上与大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些技术人员常常忙于日常技术性工作,很难独立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同时由于经济实力影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费用还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占销售收入15%的水平,从而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据我们对河南省南阳市的调查,该市乡镇企业中专学历的技术人员和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例只有142%和975%,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职工却高达69%,技术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也只有1%左右,不利于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

1.3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也制约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因素,以前国家的技术改造投资几乎都集中在大中型国有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不够重视。使一些有潜力、发展快、技术含量高的中小企业不能健康地成长,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3.1资金投入不足以河南省为例,八五”期间,河南省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累计10598亿元,加上1996年累计也不超过14208亿元,实际使用总量累计分别是9463亿元和12603亿元。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三项费用八五”期间累计只有499亿元,加上1996年累计也不过699亿元。这种投入的绝对数量是很小的。

1.3.2扶持企业技术开发与创新的政策力度不够1993年财税体制改革,取消了新产品减免税政策,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加上对中小企业而言,新产品开发风险很大,缺乏资金支持,致使近几年来,全省新产品的开发一直呈下滑趋势。近两年来,该省财政用于直接扶持企业技术开发的资金仅为700万元,占省科技三项费用的1/10,而其他兄弟省市,此项资金都占科技三项费用的30%以上,有的达到50%以上,而且在银行信贷、税收等方面对于企业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研制给予优惠政策。在此情况下,该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将受到极大影响。此外,由于技术创新存在着市场、技术、制造等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高投入、高风险,需要政府和企业自身的重视,才能顺利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2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初探技术创新是一项与市场密切相关的活动,企业必须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从事创新。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必须与国家创新体系相结合,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

2.1模仿创新战略针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实验和设备手段相对落后的实际,为推动技术创新,首先应采取模仿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是具有模仿创新能力的企业的战略选择。模仿创新并不完全照搬照抄袭别人的技术,它同样要投入一定的研究开发力量,以对率先者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因而模仿创新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渐进性的创新行为。由于模仿创新不仅可以使吸收开发的针对性大大增强,这就回避了研究开发竞争所带来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与自主创新战略上相比,模仿创新战略是一种风险较低的战略。日本在这方面做得较有典型性。日本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是照搬别人的技术,而是对引进技术不断进行研究改进和创新。日本中小企业在技术引进和开发过程中,首先是从研究开发某项专门技术开始,进而确立企业的主导技术。然后,根据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以主导技术为核心,吸收其他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领域,实现企业的多角化经营。这样,当某一种产品滞销,就可以马上转产,使企业具有分散风险、适应环境变化的内在调节能力。

2.2联合创新战略中小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结成较为紧密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市场,从而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采用联合竞争战略的中小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弱弱联合,优势互补,克服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困难和危机,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我国中小企业可采取以行业为依托的联合模式和区域联合创新模式等形式。(1)以行业为依托的联合创新是利用本行业的资料、人才、技术等优势,组成技术开发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项目开发。这种模式一般适于开发产品(或项目)使用范围行业性强或某方面的技术人才集中在某一部门。如煤炭行业、化工行业、医药行业等。在有关行业产品技术开发上,与本行业相关的高等院校、研究所等联合开发可以取长补短,降低创新风险。如三明制药厂和福建医学院联合开发的蛇酶注射液项目,金陵制药厂与江苏省中医学院合作开发的治疗脑血栓的中药脉络宁等都属国内首创,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区域联合创新是由地方科委、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自愿参加。地方科委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协调企业、科研院所、金融部门为某一项目成立专门的技术开发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要实现的目标。这种技术创新模式往往以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目标。如由江苏省科委、扬州水箱厂、扬州有机化工厂、南京理工大学等联合完成的国家863”项目和CIMS工程,就属国内首创。该项目的完成不仅提高了合作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江苏省企业的科技进步。

2.3与大企业合作创新战略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利用分工协作的优势,与大企业合作,一方面发挥自身创新机制灵活、市场反应快的优势,另一方面可利用大企业的科技、设备、资金等优势,快速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这是根据中小企业力量单薄、产品单一的特点而制定的一种经营战略。大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必然要摆脱大而全”的生产体制的桎梏,求助于社会分工与协作,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依赖性,为中小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生存空间,所以称这种相互信赖关系为生存互补战略。中小企业在决定自己的生产方向时,不是着力于开发新产品,而是接受一个或几个大企业的长期固定的定货,与大企业建立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如日本的松下电器公司,与它协作的中小企业约有1200多家,所需的零部件70%~80%都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所以说中小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中小企业之间所建立的相互信赖、共同发展的关系。“”版权所有

中小企业在实施这种战略的同时,还必须解决好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4篇

关键词:资源观;技术创新;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007-03

20世纪90年代早期,与技术创新的加剧、国际竞争的激烈、顾客需求的变化等因素相适应,基于资源和能力的战略管理理论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由于产业环境的不确定性,竞争的边界已越趋模糊,许多学者逐渐将战略规划的焦点从传统的外部导向的产业分析转变为以企业独特能力为中心的新战略观点,认为企业专有的资产或能力才是竞争优势的基础,形成“资源观”(Resources-Based View)学派。从战略管理的实践来看,企业要从自身资源和能力出发,在自己拥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及其相关产业进行经营活动,从而避免盲目进入不相关产业进行多元化经营。

在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方面,企业也要结合自身的资源状况,从技术来源、创新程度等方面选择一种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战略。许多对创新的相关研究将“技术创新战略”当作自变量,探讨不同的战略运作与选择下,对于组织绩效或新产品开发绩效等的影响,以“规范性”研究寻求最佳的企业决策。本文主要从企业资源观的角度出发,以技术能力、补充性资产以及企业的关系资源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前置与影响因子,考虑企业内在条件与技术创新的匹配问题,研究资源观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

自古典经济学派的学者熊彼特提出“技术创新”概念后,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结合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战略理论研究,形成了技术创新战略的相关理论。对于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到目前也没有统一的划分,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分类。本文主要从技术来源和创新程度两个方面对技术创新战略进行划分。

(一)按技术来源划分

1.模仿创新战略

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者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引进购买、破译其核心技术或技术秘密基础上,实行对产品的功能和生产工艺的发展与改进,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以确立竞争地位,取得经济效益的行为。

2.合作创新战略

合作创新是指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以及与其他企业之间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一种创新战略。在这种战略下,参加合作的各方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

3.自主创新战略

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通过研究、探索产生技术突破,攻破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实现创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并最终获得技术创新收益的创新活动。

(二)按创新程度划分

1.渐进式创新

渐进性创新是指对现有技术进行局部改进所产生的技术创新。渐进性创新是一种较稳妥的创新方式,它一般是对原产品进行渐进的、分步骤的改进。这种技术创新投资费用少、周期短、风险小、见效快,但它难以获得突破性创新所拥有的行业垄断地位或成本领先地位。

2.突破性创新

突破性创新是指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的技术创新,它常伴随着一系列渐进性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并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突破性创新可以改变整个行业的结构,形成规模效益,使企业居于行业领导地位,形成一种跳跃式发展,取得规模经济,获得成本优势和差异优势。但突破性创新研发投资与推广产品费用大,产品进入市场周期长。

二、企业资源观相关理论

资源观是一种强调企业内部分析的战略理论,聚焦于企

业内部的资产、技能、能力和知识进行研究,近年来引起战略学界相当大的反响。资源观理论研究基础是Penrose在1959年提出的“组织非均衡成长理论”,即组织的投入要素随着学习与经验而不断改变,其投入组合的关系也将随之不同,组织因而出现组织剩余(organizational slack)。由于组织剩余存在不完全市场当中,组织为发挥其经济效率,因而诱发组织内部的成长。到20世纪80年代,相关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后续研究,使得资源观获得空前的重视,因而在学术界成为主流观念。Barney(1991)发表在《Journal of Management》上的论文《企业资源与持续的竞争优势》中指出:企业可通过本身资源与能力的累积培养,形成长期且持续竞争优势,称为“资源观模式”。资源观强调以资源为公司战略决策的思考逻辑中心,将其与公司的竞争优势与企业决策相联系,重点是辨识、澄清、培植、发展与保护组织的核心或独特资源。

在企业资源观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对于企业资源的含义不同学者看法也有较大的差异。Barney(1991)采取较广义的看法,认为资源包含公司资源、能力,以及由公司所控制的资产(assets)、组织程序(organizational processes)、公司特质(firm attributes)、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等;而Fiol & Lyles(1985)与Wernerfelt(1989)则采取较狭义的看法,认为资源包括无形资产、组织能力、核心能力等。本文主要研究企业的资源与技术创新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企业的哪些资源会影响技术创新战略的决策。因此应主要从企业的技术能力、补充性资产以及企业的关系资源方面研究企业的资源对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

(一)企业的技术能力

企业技术能力是企业所具有的能够充分利用和发展已有技术知识并创造新技术知识的能力,它体现为人员素质、信息系统、硬件设备、组织结构及过程、外部知识网络以及共同价值观等。技术能力并不只是生产制造与研发的能力,它更描述了企业创新的所有活动,应包括产品设计、生产方法、市场推广,以及为了规划,组织和执行生产计划、市场计划所需的企业技术支撑体系。因此,技术能力应是有关产品设计、制造及配装以及市场扩散所需的知识、设备、信息及其诀窍等能力,能将资源转化为特定目的、任务或产品。

技术能力是企业的关键能力,特别是在技术密集行业中,技术能力是核心能力建设的基石,直接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技术能力有助于技术的模仿、修改与创新,且技术能力是技术进步提升层次的条件。

(二)企业的补充性资产

补充性资产是指一个能力资源,如销售渠道、服务能力、财务资产、无形资产和补充性产品等。对于补充性资产的有效管理,是获得创新收益的一个十分重要且有效的方法,掌握这些资产的公司更有可能从创新中获得商业利润。当一项创新产品需要利用特殊的设备或配套材料时,如果创新企业是这种补充性资产的唯一拥有者,那么创新产品是否需要专利权的保护,已经不是重要问题。与只针对“最初的和真正的发明者”的专利权保护不同,通过补充性资产获得利润的机会向每一个掌握资产的人敞开,不论是创新者还是其他任何人。

一个缺乏某些关键的补充性资产的创新者很难获得预期的创新收益,在寻求这些关键的补充性资产的过程中,提供补充性资产的企业往往坚持要分享一部分创新收益,缺乏补充性资产的创新者有时不得不花费高额的代价去获得补充性资产。因此,企业在逐步导入、拓展核心技术与能力的发展可能性,以及之后维系、扩充技术与能力成功果实的各阶段,都需要补充性资产的不断增长与配合。企业要有效的利用补充性资产,然后专注于本身的核心创新能力,为企业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

(三)企业的关系资源

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为了业务上的往来或者战略上的运用,与外界有许多频繁与必要性的互动,不论是供货商、顾客、政府单位、研究单位、同业等等。在此过程中会形成企业的关系资源,这些资源包含企业内、外部各种正式非正式、长期或短期、固定或暂时的各种关系传递的各种信息。企业的关系资源与网络关系强弱,会影响企业的营运与作业。企业间基于本身的专业形成自然分工,同时又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形成一个祸福与共的事业共同体,如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竞争力。

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与其他组织间关系各种关系,如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大学等学术机构间以及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本身即为企业竞争优势之一,不论结合的方式或内容为何,网络中的成员是借着彼此间的资源互补、相互合作来达到彼此的目的;而在信任的基础下,信息分享与学习效果也是网络内企业得以成长的重要因子,互信互赖的关系更可视为企业重要资产之一。关系资源的存在不仅有助于合作伙伴间的知识交换,降低交易成本,也可有效防止不必要的知识外流,因此企业合理运用自身的关系资源可以为企业带来战略上的巨大价值。

三、资源观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资源观是战略管理领域中运用相当广泛的一种观点与学说,资源观的重点在于强调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Grant(1991)提出的以资源观导向的战略分析架构中,说明了从资源观出发,辨识、分类,依据资源可以产生的竞争优势,再选择最能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与能力的战略,战略拟定、执行之后,再以确认必须补充、增强或提升哪些资源观,形成一个循环。如下图所示:

从图的架构中可以得知,企业的资源与战略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最初所握有的资源,因具有专用性、独特性、模糊性等特质,因而可形成竞争优势。企业通过对自身资源的辨识与分类,自身能力的识别,评估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制定可行战略,并在此过程中辨识必须增强与补足的核心资源,再一次成为循环。

从技术创新战略来看,广义的创新除产品或过程创新外,还包含组织创新、战略创新等,因此技术创新战略的内涵应是包含在企业战略之中,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应仍是以企业制定战略的程序相同。企业所选择的技术创新战略不同,对于内部的资源与能力的要求也不同:如采取高度的自主创新战略则需要大量的R&D资源的投入,要求企业有较强的技术组织管理能力与学习、吸收能力;相对的如果企业采取技术跟随战略或者模仿创新战略,则对上述资源与能力的要求则较低。因此,在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过程中,企业要结合自身的资源制定战略。

(一)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技术能力是企业在市场上竞争求胜的一种重要力量,具体呈现在新产品开发与制造过程中,如果产品开发的速度快,设计方案、品质优于对手,或成本较低,说明企业的技术能力强。企业若向来以技术领先者自居,同时其本身也具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则通常会倾向采用内部自行研发方式。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通常以自身技术能力的运用为优先,在开发升级型产品时,由于需要更高精密度的仪器设备与技术,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自行研发而突破,因而需外界专业企业的支持,以购买技术、合资或进行移转;而在开发无关性产品时,因为产品技术知识为企业完全不熟悉,在这方面的技术能力薄弱,因此倾向于自外获取技术的创新方式;而应用型产品在技术特质与原有的产品较为接近,在这方面的技术能力上较能掌握,因此多以自行研发的方式进行开发。

在创新程度方面,企业在选择技术创新战略时,受到与原有技术差距以及技术层次的影响。通常升级型与无关型的产品与原有技术差距大、技术层次较高,而应用型产品与原有技术差距小、技术层次中等。因此,技术能力较优者的企业,采用突破性的创新战略,开发与过去企业研发方向或核心技术十分迥异的产品进行开发,产品的新颖度较高、强调创意以及开发新技术,属于高度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而技术能力较劣者的企业,则选择渐进式的技术创新战略,以现有产品的延伸或附加新特性,新颖度较低、多为现有产品或技术的修正、改良或延伸,属于低度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能力对于技术创新战略有正效用,即技术能力较高的项目,在技术来源上企业将会采用自主创新战略,创新程度上采用突破性创新战略,反之亦然。

(二)补充性资产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由于企业的关系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的专有资源,如与客户关系、与供应商关系以及与政府部门的关系等,这些关系资源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有关,在此将企业的关系资源纳入补充性资产加以讨论。

企业在创新产品与商业化的过程中,除核心技术外,常伴随着其他能力或资产的使用,若不能掌握这些伴随的补充性资产,创新的利润会被别家企业所乘机占有。因此,对于多数企业而言,补充性资产与能力具有相当程度的战略重要性。

当企业新进入某个行业,虽然掌握了新技术,但由于缺乏商品化知识与经验等补充性资产。企业为了将其技术快速商品化推出市场,通常会选择与现有企业合作。在许多研发联盟的研究中发现,联盟的组成原因多以补充性资产的取得为主要动机之一,即加入研发联盟主要是为了获取自身所缺乏的补充性资产。因此,在研发项目中,当掌握的补充性资产较少时,会倾向以外部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寻求外部的协助与合作,反之,若补充性资产较多时,则由于在创新的制造、检验、测试等价值活动所需的资源已可全然掌握,则会以内部创新方式进行开发。

企业运营过程中若缺乏补充性资产的搭配,企业的创新利得将会被竞争对手有机可乘。由于高度创新的产品与项目在行业内全新或很少出现,因此,必须投入较多的资源,或者与可以充分掌握的资源相互配合,才能达成战略目标。当企业可以掌控与配置的补充性资产较高时,如上级给予充分的财务资源,与供应商、政府部门、研究单位等外部关系十分良好,由于创新所需的活动与资源都能有效掌握,无后顾之忧,故此时将会倾向于较高程度的突破性创新战略。反之,企业在进行研发项目的战略性考虑时,若缺乏资金的投入与支持,在检验、测试等活动无法自己完成,或缺乏完成此活动的外部资源可以投入,此时以理性的决策者而言,必须在有限的资源限制下做最有效的运用,达到最佳效益,故会倾向于较低程度的渐进式创新战略。

补充性资产以及关系资源对于技术创新战略也有正效用,即补充性资产较高的项目,将倾向采用自主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补充性资产较低者的项目,将倾向采用模仿或合作的技术创新战略。在创新程度上,补充性资产较高者的项目,将倾向采用突破性技术创新战略;补充性资产较低者的项目,将倾向采用渐进式技术创新战略。

四、小结

本文基于资源观的相关理论,研究了企业资源对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通过有关研究成果的分析,得出了企业技术能力、补充性资产以及关系资源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一)技术能力对于技术创新战略有正效用

技术能力较高的项目,在技术来源上企业将会采用自主创新战略,创新程度上采用突破性创新战略;技术能力较低的项目,在技术来源上企业将会采用模仿或合作的创新战略,创新程度上采用渐进式创新战略。

(二)补充性资产以及关系资源对于技术创新战略也有正效用

第5篇

关键词: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战略;合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F40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4-0119-06

党的十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1]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集群经济特别是企业集群,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不仅表现在它对形成企业竞争优势所起到的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在产业内、产业间的生存环境和运营状态,同时也是提升区域经济总量和质量的重要途径,并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知识是技术创新的成果。技术创新的专业化分工和差别性发展产生了市场主体对知识交易的需求,企业发展更加依赖外部知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分工,即企业专精于某种产品某些环节的生产加工,在其知识积累不断深化的同时,广度却在逐渐缩小。由于创新活动要求各种知识的共同支持,外部知识的补充就显得尤为重要。过去较为独立的内部创新模式已经被多方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组织间合作所取代,企业创新的集群组织形式因此产生。

企业间的竞争不仅是规模和效益的竞争,更是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较量,企业要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优势地位就必须重视技术创新。企业集群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具有对科技创新强烈的内在需求,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了技术创新成果的产生,从美国硅谷科技创新的突出成就到中国中关村的综合效益示范作用,无不得益于企业集群的发展。以企业集群为基础,注重与创新体系中的其他要素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符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要求。

一、文献综述

熊彼特将创新分为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三类,其中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一个新的生产函数,将一种崭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方式引入生产当中。从长远看,企业间竞争的实质是企业间技术水平的竞争。熊彼特所谓的创新集群,主要指创新活动在时间或者空间上的成群状态。此外,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主体,企业的创新活动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熊彼特在企业集群方面的主要学术贡献是确定了企业集群与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企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熊彼特对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关注为技术创新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在熊彼特的研究基础上,马姆伯格和库克发现,多个企业或者组织之间的合作有利于企业创新活动的进行,区域创新理论开始形成。摩根进一步认为,由于不同于国家创新中存在的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网络关系,主要由企业组成的区域性创新比国家层次上的创新的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更加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技术创新成果更为突出。

基步尔等结合成熟的技术创新理论与欧洲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集群创新分为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渐进创新,即在已有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谨慎地逐渐地进行技术改善,通常表现为技术的小规模变化和增加;另一种是激进创新,这种创新是对现有技术的彻底革新,具有突发性的特点。激进创新表现为技术的质变,其结果是新产品或者新工艺的产生。企业集群采取何种创新形式主要取决于集群自身的特点,传统的企业集群,如服装产业和钟表产业通常采取渐进创新,主要通过完善和补充现有的技术进行创新活动,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知识型集群则倾向于采取激进创新的方式,技术创新的成果大多能够代替原有的知识。由于激进创新是现有技术的彻底革新,因此对技术创新资源和技术创新能力都有着极高的要求。究竟采取哪一种形式,企业集群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环境和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国内学者对企业集群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着力于分析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区域创新中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合作形式。如尚勇与朱传柏将创新归结为企业在地理上集聚的动力,而空间集聚的载体就是区域创新系统。[2]魏江认为集群创新相对于个别企业创新活动的不同之处在于:集群创新将正式与非正式的创新网络和相关机构加以结合,促进集群内部创新成果的形成和应用,因此创新活动的单位是整个企业集群而非企业个体。[3]

二、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战略的内涵与特征

关于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将企业集群看作是一种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软环境,而并非决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因素。我国企业发展的现状证明,单个企业还不具备承担产业技术创新重任的能力,而企业集群作为主体整体发展,实施集群技术创新则更为可行。

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技术创新成果,以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为前提,与集群内的其他企业形成相应的聚集效应,同时促进创新的产生、传播和扩散的集群创新过程而采取的企业战略。

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战略表现为以下两个主要特征:

1.既合作又竞争。这是企业集群的本质特征,也是企业在集群创新的任何阶段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表面来看,从企业技术创新到企业集群技术创新似乎主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集群”成为了创新过程的核心。进一步来讲,集群中的各个企业通过联合成为信息和知识的共享体,利用集群创新实现共同发展。但企业对于自身利润的不懈追求又不可避免地与同行业内的其他企业进行竞争。而技术创新成果往往是企业的核心利润点,其垄断的程度直接决定企业是否能够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和长期的商业利润。此外,掌握技术创新成果的公司越多,技术扩散的发生可能性就越大。这就意味着对于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成果应当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技术独占则是该过程的最优化结果。以上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特征,使得企业在实行集群技术创新战略决策时,面临着怎样从二者之中得到满意的结果的两难选择。评估企业采取的集群技术创新战略的关键是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支持何种战略决策。

2.资源共享降低成本。企业集群内成员在共同创新的过程中达到人力资源、研发资金和研发设备共享,可以有效地弥补企业自身资源的欠缺,实现优势互补。通过相互学习和知识溢出,创新成果在企业集群内部迅速得以转化,使得集群内企业创新和生产成本都大大降低。

三、企业集群资源共享方式的分类

企业外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往往因为其稀缺而难以获得。集群内部企业则通常选择与拥有某种资源优势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合作,通过合作以达到资源共享,降低技术方面和市场方面的风险。

(一)通过资金投入分摊形成的创新资源共享

技术创新活动需要大量的研究经费作为支持,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合作创新共同提供并共同承担研究资金以保证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当企业难以从资本市场获取相应资金时,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分摊模式就成为集群内部企业的优先选择。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合作可以避免同质研究的重复过程,有效地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规模效应的优势也能够得到体现。通常来说,企业通过集群技术创新的协作过程越紧密、协作活动越频繁、协作关系越成熟,合作企业拥有的技术创新成果和获得的专利在数量和质量上越有优势。

(二)通过人力资源合作形成的创新资源共享

人力资源是创新知识和技术信息的核心载体,是创新过程的重要执行者和创新成果的根本来源。人力资源在企业集群内部的有效流动,是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合作机制得以成功实现的重要因素,而具备一定技术创新水平的研发人员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关键。集群内部企业通过人力资源共享,特别是研发人员合作,客观上加快了信息和知识在企业之间流动速度,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通过研发设备共享形成的创新资源共享

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创新研发设备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一方面,研发设备水平对于技术创新能力的产出影响更加明显,特别是通过引进国际国内先进的设备仪器,能加速研发活动进程和提升技术创新成果水平。另一方面,设备更新换代也对成本回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及时收回设备引进的成本,会极大地提高企业研发活动的成本,挫伤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四、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功能

企业集群创新战略的功能是为集群内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优势,具体来看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优势。

(一)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战略的静态优势

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静态竞争优势是企业集群普遍存在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聚集资源、降低成本和减少风险等方面。

1.聚集资源。企业集群是一定数量企业的聚集,这种聚集首先表现为资源的聚集,从而表现为资源方面的优势。一方面,聚集集群外资源。相对于个别企业,企业集群在资源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上有更高的要求,也为与之相关的资源提供了更大的市场。企业集群形成后,将自身需要的外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知识资源吸引到集群内,这些资源对企业技术创新都是至关重要的。随着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这样的资源聚集效应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聚集集群内资源。企业创新集群一旦形成,为了实现整个集群内成员技术创新效果的最优化和创新效率最大化,集群内企业资源向整体配置和共享的方向转化。随着集群内企业资源不断聚集,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保证了集群中企业个体的技术创新资源提升。各个企业所形成的技术创新资源如果得到有效的协调配置,整个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资源也就得到了有效保证。对于企业集群创新而言,实现了从整体配置到个体提升再到整体配置的良性发展过程。

2.控制成本。由于企业集群内部技术创新分工与协作,技术创新的过程得以分解到集群内各个企业,而各个企业分别着重于技术创新的某一环节或者某一部分,然后再将各自的成果汇集一起,形成最终的技术创新成果。这个创新过程是将本应当由个别企业进行的创新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分摊到企业集群中的多个成员中,即从企业个体创新成本转化为企业集群创新成本,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从整个企业集群来看,由于资源在集群内部的重新配置使优势资源得以集中发挥作用,特别是技术创新人才资源和设备资源的水平提高,在创新过程中会减少创新失败的可能性,更容易产生创新成果。因此,企业集群技术创新不论从个体角度来看,还是从集群角度来看,都是实现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

3.控制风险。企业集群技术创新除了在成本方面的优势外,风险控制也是其突出的优点。企业集群共同承担技术创新所带来的风险,因而对企业而言技术研发所要承担的失败风险也相应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高达九成的创新失败概率,而即便产品成功面世也未必能够收回投资,因而风险是企业创新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但企业集群内部各个企业规模不同,其对研发资金、创新决策、创新绩效的贡献不同。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过程是对企业自身创新资源衡量以适应外部技术竞争环境的过程。企业集群内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依据自身的创新资源,需要获取不同的创新成果,具有不同的创新动力。由于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企业集群中的成员需要采取不同的创新策略以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这种差异的存在也使得企业集群内部存在着技术创新风险。第一类技术风险是 “搭便车”现象,即企业集群中的中小型企业存在对技术创新少投入或不投入,而从集群内其他企业获取创新的关键技术或者共性技术的企图,从而影响整个集群创新活动的有效进行。此类风险多存在于创新意愿不强的企业集群,采取这种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也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集群内的企业应当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从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出发选择适当的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战略。对于采取领先创新战略的企业而言,这种知识技术外溢过程较为缓慢,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负面影响。但集群内部创新成果的广泛使用又可能产生另外一类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风险,即“技术锁定”。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其产品的规格参数和设计理念已经成为行业内的标准,与之相比更为合理的竞争产品则很难被企业所采纳。尽管存在以上的技术创新风险,对于企业而言,选择符合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战略仍然是有效的风险控制方式。

(二)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战略的动态优势

相对于静态优势而言,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动态竞争优势,是以信息与知识共享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竞争优势。

1.促进创新。企业之间创新能力的差别不仅是由企业内部所决定的,企业与其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影响其创新能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企业集群能够促进技术创新是由于企业集群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由于单个企业孤立发展而带来的不利于竞争的因素。企业集群的存在使得企业对集群内其他企业有着较为客观的认知,从而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促使其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竞争力。企业集群这种促进作用有利于在集群内部形成具有强烈创新意愿的创新文化环境。集群内部的整体创新有利于促进生产各个环节的创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此外,企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交流能够形成较为完善的沟通网络,这包括企业之间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信息交换。这样的交流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更强有力的媒介支持,特别是非正式的沟通能够在隐性层面形成信息和知识的流动,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2.促进学习。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之一就是成员之间的知识学习。集群内部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交流时常伴随着信息和知识的扩散,这为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知识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成熟的企业集群之中,企业员工可以在保证职业忠诚度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公司进行工作,人力资源的流动也必然伴随着相关信息资源和知识技术的流动。因此,企业集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成员企业在知识学习上的困难程度,具备较高技术创新水平的企业创新成果也能够被其他企业所吸收。

五、 我国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一)集群内企业可供选择的创新战略

在集群内部,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可以分为三类: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

独立创新是指在某一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下,集群创新主体独立开发和利用资源获得创新收益。毋庸置疑,独立创新在技术和利润独占性方面都大大优于合作创新。但是独立创新也存在着对于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苛刻要求,同时信息、知识方面的局限也加大了独立创新的难度。更为重要的是,独立创新需要企业独立承担创新活动带来的巨大风险,越是基础性、前沿性的研究活动,与其伴随的失败风险越大,有时甚至血本无归。对风险和收益进行权衡之后,企业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放弃独立创新而选择合作创新。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参与者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源条件,即该种资源能够对创新活动有所贡献,且必须被潜在合作者所认可。当企业不具备进行领先创新的条件时,实现技术创新主要的途径则只能是通过模仿其他企业的产品,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少量的改进。从目前的现实来看,地理上的聚集使得集群企业之间的知识溢出变得更加容易,无形之中降低了模仿创新企业的产业进入门槛。

(二)国内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现状

改革开放之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各地区通过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与专业化分工,企业集群逐渐形成。经济开放促进了工业聚集,而企业集群的发展和经济开放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4] 我国企业集群的早期发展多是以中小企业地理聚集的形式出现,[5]发展的大多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产业,主要考虑解决非农劳动力就业问题。[6] 同国外企业集群相比,我国的企业集群在制度变迁的进程中,由于制度欠完善,使得企业更依赖于关系资源与外部网络,来减少发展环境的不确定因素, [7] 而不是通过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实现上述目标,[8] 人际关系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因素。在许多领域和地区,企业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或者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即可完成早期的发展,因此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创新能力并不是企业考虑的首要问题。由于资金与技术进入壁垒较低,某一行业内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使企业集群得以产生。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与集群外企业的竞争,迫使企业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基于对自身创新资源的判断来选择相应的技术创新战略,而企业集群内部形成的合作关系为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创新合作建立了基础。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企业集群创新的重要意义,通过提供便利条件和优惠措施来增强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与发达国家成熟的企业集群相比,我国企业集群创新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企业创新战略的制定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硅谷的高科技企业集群为例,由于存在着激烈的企业创新能力竞争和完善的企业集群创新系统,企业通常选择积极的技术创新战略,相比较而言,我国目前的技术创新资源和技术创新能力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是其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优势的企业集群,但整体上较低水平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利于产业未来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在劳动力成本上越来越不占优势,低端制造业危机迫使相关企业集群加快技术创新。根据我国对世贸组织的承诺,各类市场逐步向外资企业开放,外资企业凭借雄厚的技术资源优势和先进的技术水平对我国的重要产业加快渗透,使我国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三)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合作的前提

在企业集群内部,成员之间不仅存在竞争关系,还有合作关系。对我国企业而言,与集群内其他企业相互信任、彼此合作的能力,是企业在集群中获得生存发展机遇的途径之一。企业集群识别并把握合作创新机会从而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是一种技能,是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方面。

企业集群内成员技术创新合作必须满足一定的前提,以保证集群技术创新活动能够顺利开展,这些前提可以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确保企业在集群技术创新中获得满意的收益。企业做出任何决策之前首先判断自身能否在该决策中获益,因此,实施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战略,需要确保参与技术创新合作的企业能够获得共同的利益,通过彼此间的合作,为企业带来各自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利益和在此基础上的相应的市场或经济利益,这是企业集群创新实现的核心基础。

2.确保企业在集群技术创新中创新目标的统一。企业集群内的成员,根据对技术创新合作可能获得的创新成果预期,通过协商形成各方共同认可的创新路径。由于企业内部对于技术创新成果存在较为明确的目标,在技术创新中通常依据创新目标来选择合作伙伴。另外,统一的创新目标也有利于避免技术创新过程中,因成员之间意见不统一而影响创新活动顺利进行。

3.确保企业在集群技术创新中相关活动的协调。在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过程中,各方能够投入的创新资源和具备的创新能力各不相同。为了实现最终的创新成果,合作成员之间要注意组织协调相关的活动,以保证创新活动的有效衔接,并各自确认承担相应的成本和风险。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19.

[2]尚勇,朱传柏. 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30-38.

[3]魏江.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5-60.

[4]徐康宁.以时代精神把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评《当代产业的知识化与生态化》[J]. 江海学刊,2001,(3):184-185.

[5]Schmitz,H. Collective Efficiency: Growth Path for Small-Scale Industry[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5,31,(4):529-566.

[6]Schmitz,H. Small shoemaker and the Fordist Giants: Tale of a super-cluster[J]. World Development,1995,23,(1):9-28.

第6篇

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①降低交易成本。搭建企业、高效、研究机构三者之间利害关系平台,从输送人才、培养人才到使用人才,避免人才浪费,降低交易成本。②消弱资源依赖性。企业对某些资源过分依赖,无形中制约了其市场份额,缩小了其交易范围,不利于企业稳步向前发展。消弱资源依赖性,使得企业能充分享受研发资源,合理利用,消除其经营局限。③扩大竞争力。良性竞争是拓宽市场的有效途径,更有助于产业技术不断革新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④创新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大资源融合,信息流通,优化产业模式。

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问题

1.技术创新体系存在动力局限。在我国,通常的产业研合作模式分为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以及产品流通,技术推广具体指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而人才培养具体指基础训练技术培训产业发展;产品流通在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进行,即产品研发商品开发市场流通。此模式的优势在于紧密抓住了市场需求这一关键要点,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战略性眼光,不具备长期发展期望。2.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率低。我国国有企业掌握了绝大部分的装备制造技术,并且有充足的投资资金,由此而来,国有企业在资金使用上无节制,对成本不加以控制,导致大量的资金浪费,投资回报率偏低。3.企业缺乏先进性技术和人才。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普遍偏低,是制约企业发展关键之一,据调查显示,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相关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明显低于国外企业的从业人员,且技术水平远在国外先进技术的水平之下。一方面企业自有技术滞后,另一方面从业人员接受能力较弱,更凸显了我国企业技术力量的薄弱。4.学研方缺乏技术突破意识。我国学研机构普遍存在对现有技术的依赖心理,轻视先进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因此,造成科研产品大量积压,真正有效投入使用的产品微乎其微。5.学研方缺乏知识产权意识。保障知识产权是企业具备诚信的首要职责,就目前看来,仍然存在一些企业无视知识产权现象,如个别企业将某一类技术项目,通过不同的形式包装,分别卖给不同的企业。如此一来,即便该企业在短时间内收获了高利润,但从产学研整体角度考虑,这种以伤害知识产权机制为代价从而谋求高回报的方式,严重阻碍了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的实践。6.中介机构规模小。中介机构规模与日益发达的相关企业不协调,一旦学研方的学术成果成熟,却不能及时将此信息准确送达至相关企业,造成学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出现空档期,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7.轻视风险投资机制。一旦产学研的技术得到显著提升,该技术的应用将愈发广泛,但随之而来的是促使技术提升的风险也逐渐增大,因此,应完善风险投资机制,缩小我国与其它发达国家技术差距。

三、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有效办法

第7篇

一、技术创新的基本战略模式

(一)产业组织模式战略

产业组织模式的特点,是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要围着市场转。即使企业没有进行技术创新的资源,也要获取资源以满足这种思路。这些企业把技术创新的努力方向建立在选择好的行业基础上,他们在企业战略选择上采用的是“市场机会带动”的增长方式。采用产业组织模式战略的中小企业有一些具体表现:①对新产品、新行业非常敏感,并且反映强烈。②注重应用开发,注重模仿。在竞争对手开发出新产品以后,他们会马上模仿,不放过可能的市场机会。③注重引进,不注重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二)资源基础模式战略

资源基础模式的特点,一个企业为了追求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率进行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内部特点,具有实力或者竞争优势比能够发现机会更加重要,因为最终能够把握机会并进行相应技术创新的企业还是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因此采用这种战略思维模式的企业不是把制定战略的重点放在外部环境分析和行业选择上,而是放在取得或者培养竞争对手所难于甚至不可能模仿的技术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上。

并不是所有中小企业都可采用资源基础模式的技术创新战略,采用这种战略的企业首先要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资源和能力,特别是要有核心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已有的竞争优势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不断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定位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定位

科技型中小企业有相当的技术开发力量,其技术创新战略是否可定位于资源基础模式呢?资源基础模式最常见的问题是可能错过一些机会或者显得比较保守,但是从长远来说,这种战略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防止一些冒险行为。这种战略比较适合于比较成熟或者市场机会比较少的行业。

产业组织模式不足之处是许多企业在发现机会的同时却忽视了企业内部的资源、能力和核心专长;选择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等的同时,忽视了与此匹配的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在重视抓住机会的同时,忽视长期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种技术创新的模式在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它可以使企业在竞争相对不激烈的情况下抓住市场机会。但是在行业发展和市场状况发生变化的时候,也会使企业在战略的选择上出现盲动和短期行为。

比较两种基本模式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产业组织模式更加符合市场机会多而各行业的竞争相对不激烈的时代,如1994年以前的中国。相反,资源基础模式更加符合市场机会少而各个行业竞争都十分激烈的时代。

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已日趋激烈,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该考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但是,即便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也不断为企业提供着诱人的市场机会。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企业盈利能力中,大约20%是由行业因素决定的;大约36%来源于企业特点和战略行动;其余则是受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所以,如果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战略管理过程中将上述两种战略思维模式有效地整合起来,就有可能不断建立起新的竞争优势。

整合产业资源战略的特点,中小企业应从拥有的技术创新资源和能力,尤其是核心能力出发,大胆寻求新的市场机会,选择有吸引力的行业和符合行业特点的技术创新战略。同时,又必须密切关注宏观环境和行业特点的变化,调整或者更新企业的技术创新资源和能力,对于市场机会所要求的资源不可能由企业现有的创新资源衍生的时候,企业就应考虑是否放弃目前的机会或者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二)非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定位

众多的中小企业属于非科技型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如何技术创新呢?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每个企业一般都只能将自己定位在生产链的某个环节上,在这个产业链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往往只是极少数的,而对于处在这条链上的所有企业来说,要认识到客户真正需要的并不完全是产品或技术本身,而更为关注的是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否适当有效。因此,企业拥有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无疑很重要,但从一定意义上讲,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和应用这种核心技术成为自己的先进适用技术。

当一个企业没能拥有核心技术,或者很难在核心技术上有效实施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的情况下,其战略模式的定位应当是适应性创新,要争取在核心技术的下游或者产业链中的非核心技术领域实施创新。还要特别注意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进行非核心技术的创新,包括产品的规格、品种、功能、款式等个性化设计及新品的开发创新。

第8篇

合并后的文思海辉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思海辉)一直受到业界的瞩目,日前,文思海辉举办了2013年第一次“媒体开放日”活动。此次“媒体开放日”活动的举办意味着文思海辉正在极力改变业务单一的过往形象,其业务模式正在从“软件外包服务业为主”向“应用解决方案服务和软件外包服务并重”转变,文思海辉希望成为中国IT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中的佼佼者。

大数据是重中之重

芮祥麟坦言,大数据是文思海辉选定的最重要的技术创新领域。他指出,大数据应用包含传统的数据分析,但其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数据分析更大的作用是回顾历史,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归纳和总结,而现代数据分析要求能够展望未来,对业务进行前瞻性分析,在时效性、数据规模、准确度等方面比以往要求更高。”

大数据应用领域非常广阔,因为,数据正在被更多行业视为重要的生产原材料。芮祥麟以金融行业为例,“过去,金融行业认为其原材料只是金钱,现在金融行业已普遍将数据当成第二个重要的原材料,比如信用卡业务。”制造业同样如此,“以前,通用汽车是实行IT外包的领头羊,其IT外包比例最高时达到90%,而现在,其IT外包只剩下10%,因为其希望掌握最丰富的购车客户信息,以便制定高效的营销战略。”

芮祥麟指出,越来越多的行业客户希望把消费者的数字足迹记录下来,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指导经营决策,因此大数据应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我在美国、德国已看到了很丰富的大数据应用案例,中国市场要慢一些,我认为在一些特定行业,如金融、旅游、制造等几个特定行业,今年会产生几个灯塔项目,大规模应用应该会发生在2014年。”

文思海辉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金融商业智能事业部总经理王闯舟的介绍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芮祥麟的判断,“金融行业近两年新启动的大型数据仓库项目几乎都是文思海辉的团队在主导承担,比如国家开发银行、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发银行、北京银行等。”王闯舟指出,银行客户对大数据应用需求走旺源于业务发展需求,“尤其在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上,比如客户网银行为、Call Center各种交互信息、客户调查和客户投诉记录、内部分析报告、来自社交媒体的数据等,银行客户希望达成真正的360度视图,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与关系管理,以及更全面的风险管理。”

芮祥麟认为在大数据领域进行技术创新,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如大数据整体技术框架、数据仓库技术、Hadoop应用技术、MapReduce并行处理技术等,文思海辉在这些技术领域都有一定的技术积累,有机会实现技术突破。

企业移动应用普及迅速

谈到企业移动应用,芮祥麟认为PC市场江河日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虽然这并非意味着PC应用会被完全取代,但移动应用的发展确实非常迅速。

在企业移动市场,数据应用正在不断前移,以前绝大多数数据分析结果只提供给CEO、CFO、CTO等高管参考使用,现在不仅营运层面的中层管理者需要看到数据,依此进行业务决策,甚至一线操作人员也对数据应用服务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比如说,做新能源的风电企业,一线服务工程师往往进行野外作业,遇到设备故障进行维修时,其需要及时得到来自总部的信息服务支持,移动应用就可以解决类似的应用场景问题。”

可以说,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移动应用的人群层次更加丰富,应用的频繁度、颗粒度跟以往相比非常不一样,移动应用的设计场景和设计思路都在发生非常大的改变,这些变化带来了技术创新的机遇。

云计算更加务实

进入2013年,关于云计算的讨论似乎有所冷却,但芮祥麟指出,实际上云计算的应用项目在不断增长,“要认识清楚,云计算不是单纯的产品采购和应用问题,云计算是一个系统工程。”

芮祥麟认为,实现云计算,需要企业的IT部门做出结构性的改变,做到产品目录化、标准化,提供工业化服务,各种服务升级要自动化,还要解决系统安全问题,“这有些象麦当劳的服务模式,更适合中小企业的应用需求。”

云计算的应用场景具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芮祥麟以航空业为例进行说明,“飞机驾驶员在起飞前,要进行各种检查,以保证起飞安全,以往这种检查很耗时间,如果将其自动化,放到云端实现应会很快;再比如,机场地面工程师在进行机械维护遇到问题时,通过云平台,可以迅速得到总部最好的建议和诊断。”

文思海辉技术有限公司欧美研发服务事业群高级副总裁吴凯是云计算业务的主要负责人,他介绍说,文思海辉在云计算业务上定位很明确,“我们不会直接提供云计算应用服务,我们将自己的业务定位在向那些想实现云计算服务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解决方案和相关服务支持,主要是在IaaS领域。”

第9篇

据中关村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调查课题负责人、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会长王小兰介绍,这一课题从方案和问卷设计、分析数据到提出报告,历时半年多,涉及近900家不同规模、各产业领域的科技型企业,采集原始数据20万个,是中关村近年来规模较大、数据齐全、效果突出的一次调研,较全面地反映了企业创新能力现状和存在问题,结论具有较强说服力。

98.4%的企业制定了技术创新战略

据调查,中关村的科技型企业普遍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战略意识。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大学本科学历是中关村企业员工构成的基本成份,其中拥有硕士学历员工的企业占77.7%,博士学历的占46.1%。在问到企业是否制定了中长期技术创新战略规划时,98.4%的企业回答说“是”;问到对技术创新战略执行情况时,选择“严格执行”的占35.5%,选择“部分执行”和“参考执行”的占64.3%,选择“不执行”的仅2家,占0.3%。同时,中关村企业非常注重对员工培训的作用,46.3%的企业选择了“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作为实现技术创新战略目标的途径。这说明,中关村企业的技术研发力量具有比较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技术创新战略机制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参与这项调研课题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关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弘解释说,创新机制是指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运行,包括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和各种影响因素的解决,都需要依靠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来推动和维持,并提供和创造企业创新的动力源。技术创新战略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关系到企业能否建立一种长期的竞争优势,能否提升企业的竞争地位,并且通过新的竞争优势来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率。技术创新战略已经成为科技型企业制定长远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中关村的创新活力始终持续增强,如今已崛起一批作为技术创新载体的企业群。其中包括联想、方正、紫光、时代等有20年成长历史的大型企业,以及推出我国第一颗进入国际市场的“星光”多媒体芯片的中星微公司、开发出“方舟1号”实用化32位CPU芯片的方舟公司、申报了20多项国际专利的生物芯片产品的博奥公司、研制出非典病毒灭活疫苗的科兴生物公司等极具创新潜力的小企业。据科技部有关专家预测,未来10年中国将有8项重大核心技术可能取得产业化跨越发展,而中关村拥有其中7项技术的研发基础和技术队伍。

85.7%的企业技术来源是自主创新

创新投入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反映企业对技术创新重视程度的主要指标,包括技术来源、科研经费支出、资金解决方式、对外合作及存在问题等方面。

调查显示,目前中关村科技企业的主要技术来源是独立研发和合作研发,这两项共占全部被调查企业的85.7%,只有14%的企业技术是通过引进达到的,这说明中关村企业比较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中关村企业研发经费支出比重上,30%以上企业的科研经费支出占到销售收入比重的10%以上,40%以上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强度低于5%。这些数字虽然高于国内其他省市、地区,但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相比还有明显差距。

中关村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主要依靠自有资金,企业融资环境有待改善。据了解,企业进行技术项目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资金的来源渠道有很多种,具体方式可以概括为:自有资金、风险投资、企业间资金拆借、信用担保、银行借贷、政府创新基金、资本市场等。调查结果显示,中关村企业技术项目资金主要来自企业自身,60%以上企业是通过“自有资金”和“企业间拆借”进行项目研发,只有24%的企业是通过金融市场来对项目开发进行融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环境还不完善。

此外,虽然北京开展科技活动的研究机构有4000余家,拥有科技人员29万人,但中关村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方面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相对缺乏。调查显示,经常开展合作的企业比重只占26%,半数以上的企业很少与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从原因上分析,主要是企业缺乏转化技术的人才设备和资金。有55.6%的企业将自身原因放在首位,36%的企业将首要原因归结为科研院所。这说明,中关村的技术创新源仍有挖掘潜力,“新型产学研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多数企业拥有自主产权的主营产品

据王小兰介绍,从整体上看,中关村科技企业产品竞争力和市场规模有待提高。但在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方面,中关村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正逐步提升,多数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营产品,专利数量和企业参与程度稳步上升,一些企业已具备国际竞争力。在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方面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中关村企业主营产品虽然占有的市场规模总体较小,但部分企业已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调查显示,中关村企业目前依然主要立足国内市场,大部分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于30%,只有不足20%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30%,但有16家企业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30%,6家企业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并超过50%。

二是中关村企业技术创新效果明显,多数企业拥有主营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主营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是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目的之一。调查中,74.1%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营产品,同时企业增强自身技术实力的愿望也较强。

三是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战略的制订。行业标准是现代高新技术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标准战略已成为科技企业的重要战略,行业标准制定的参与程度不仅反映企业技术在行业内的相对水平,而且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调查中,13.4%的企业表示参与了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制定工作,但有更多企业希望并也具备实力参与这项工作。这表明尽管目前中关村企业对国家行业标准参与程度较低,但企业很重视国家标准战略的参与。

第10篇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利益分配 博弈

一、引言

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和全球竞争的加剧,技术创新活动呈现出规模大、社会协作等复杂巨系统特性,技术创新成本也越来越高,单个企业的有限资源很难满足重大技术创新活动的需求。合作创新愈发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模式,企业迫切需要寻求有资源互补优势的合作伙伴,组成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保持竞争优势。随着全球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及对研发重视带来的挑战,具有较高知识的科研院所在解决技术难题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高校、科研院所便成为企业合作伙伴的很好备选对象,产学研合作便成为知识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发达国家的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不仅从事产业化开发、应用研究,甚至还开展基础研究,而我国由于长期以来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造成我国科研人员过多地集中在高校及科研院所,企业中的创新力量不足,产学研合作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产学研合作的断点,严重制约着我国科技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加快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逐步引起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为使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建立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我国于1992年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推动企业成为主体,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中仍存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产学研合作多以短平快的项目合作为主,缺乏战略层面的深层次合作,无法适应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的需要;产学研合作形式松散,创新资源分散重复,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有效支撑服务等。因此,为进一步引导和明确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2005年我国就开始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引导工程。而后,国家于2007年提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和利益为纽带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形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陆续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了各地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步伐。截至2014年初,国家已认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150家,仅云南省就有37家,这37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遍布在所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到2014年初,云南省集聚了400多家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等,实现经济效益过100亿元,突破了一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了一批专利等知识产权。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实施和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联盟成员之间较多的关注如何博弈采取何种利益分配方式直接影响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稳定运行。为此,本文以云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调研对象,利用博弈论考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盟员利益分配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特性及利益构成

1、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特性分析

目前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界定仍有争议,学者们对其定义的解读也大有不同。本文采用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等六部门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定位于产业技术创新,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根据上述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这种独特的产业内不同组织间合作关系具有以下性质和特征,如图1所示。

(1)盟员性质多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和发展是联盟各方通过协同合作,使得知识这一稀缺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促进产业链与技术链的有机结合。相对于客体,独立性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体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所谓独立性是指联盟主体能决策是否实施联盟活动,是否有能力进行联盟活动,是否有能力承担联盟带来的风险与收益。基于上述认识,本文认为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主体应是参与联盟的不同性质的各方,包括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政府、中介服务机构等,其属于多元创新组织之间以知识或技术为纽带的外部合作关系。

(2)谋求长效机制。从组织形态上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创造专利、技术标准等知识产权为战略目标,以盟员资源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为途径,形成的长效机制合作共同体。长效机制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应有之义,也就是说,联盟就是要克服以具体项目为纽带的产学研合作的短期行为,而使合作能长期、有效和持续地进行。将各产业创新组织联系起来的根本要素是技术研发方向和技术产出目标,这也就是意味着联盟是一种相对稳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而不是一种形式上的或意向性的合作关系,也不是基于某个科研项目而建立起来的临时性的短期的合作关系。

(3)盟员竞合关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多为自发的、非强制的,联盟成员各方仍旧保持着原有企业的经营独立性。由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由相互独立、拥有各自战略取向和利益目标的经济主体联合组成,这一内在属性,决定了战略联盟在产业技术创新合作过程中,联盟成员将处于竞争和合作的氛围。竞合是一种将竞争和合作合二为一的过程和现象,具有二元性。广义上讲,竞合是指相同的竞争对手在此时间合作而在彼时间竞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不管是针对竞争对手还是上下游的合作伙伴,都同时存在着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4)创新目标明确。除技术开发活动外,技术创新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核心活动。现代技术创新理论将技术创新理解为“包含技术、管理等方方面面创新的有机结合的经济活动过程”。技术的商业化和价值实现对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另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合作主体之间以产业技术为纽带形成的协同合作关系,联盟目标通常具有战略性,主要通过盟员之间技术创新合作,解决所处产业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产业链与技术链的有机结合,最终通过联盟内容风险共担机制、利益共享机制等完善,确保联盟各类成员实现共赢的战略目标。

(5)冲突不可避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标在于通过协同合作,使不同性质盟员的获得持续性的利益共享。因此,可以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的积极动因归纳为追求利益共享、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发展,即联盟成员一方面通过整合联盟内部相关单位互补性资源创造联盟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协同创新,实现核心竞争力提升、技术创新以及提高资源共享水平,从而有效提升所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由于每个联盟成员都具有独立性,他们会在追求自身利益和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因利益和目标差异产生一系列冲突。首先,联盟成员难以就一系列产业共性关键问题形成统一意见,建立共同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目标,其次,上述共同目标可能与某些盟员自身的战略目标存在冲突分歧。再次,利益会使联盟成员之间产生的冲突,当联盟成员认为自身收益低于贡献时,联盟成员将会寻求新的利益平衡而导致冲突的发生。

(6)具有联盟子块。针对特定产业技术创新问题,并非所有联盟成员全部参与。具体表现在更为广泛的联盟内部合作网中相比于其他企业合作更为紧密的企业群,即联盟内部会根据成员特点和任务不同,联盟成员动态组合,形成若干联盟块。长期来看,联盟块的数量和内容也是动态变化的,就联盟内部而言,随着某一单项目的结束,相对应的联盟块就面临解散或重组。联盟内部知识共享程度越深,成员之间的能力越相似,这就意味着企业之间的合作可能会破坏联盟相关企业能力的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Gultali(1998)指出联盟成立之初的社会关系网络不仅影响新关系的创立,而且影响联盟的设计、进化和最终的成功。虽然实证研究尚未完全证实上述论断,但是大多数研究仍在争论成员之间存在初始关系是否比不存在初始关系更能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度。因此,有了前期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面对下一个任务,原联盟块的成员更容易再次结为新的联盟块。

2、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益构成主要内容

利益主体即利益拥有者,不仅包含处于一定的组织的个人,也包含某个群体或者组织的整体。不同的利益主体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利益主体包括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

利益客体由人的需要所指的对象构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益主体所需求的对象构成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利益客体。联盟的利益客体包括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相较于其他的战略联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整体绩效更多的体现在技术、知识合作的有效性方面,其创新成果更多地表现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创新成果,包括专利、知识产权、重点新产品、技术标准、联合等,而间接利益则表现为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直接利益中的专利等创新成果将在产业化后通过产业的经济利润得到反映,也就是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利益分配在产业链的最后阶段将以企业利润的形式得到体现。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利益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一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利益构成相对复杂,既有有形利益也包括无形利益。对于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归属以及后期评估,不管是形式上还是方法上都超出一般的实物和资金的衡量范围。二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处于动态变化的环境中,联盟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致使事先规定的利益分配内容不再适用。此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利益客体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盟员协同创新成果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以专利等无形资产的形式存在的,其要经过产业化和商业化之后,才有可能转化为经济利润。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益主体的协同创新活动产生了利益客体,盟员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管理将利益主体与利益客体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协调联盟内部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在实现联盟利益在成员之间的共赢和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等以实现间接利益。

三、不同联盟运行模式下的利益分配方式选择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根据核心成员(一般为联盟发起单位,即盟主)属性不同以及联盟成员在产业技术创新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可以划分为企业主导型、高校/科研院所主导型以及政府推动型等。云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中,企业主导型有20家,占全省联盟试点总数的54%;高校主导型有5家,占全省联盟试点总数的13%;科研院所主导型有11家,占全省联盟试点总数的30%;行业协会主导型有1家,占全省联盟试点总数的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方式与开展技术创新的模式密切相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过程中,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组织基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原则会开展深层次的技术协同创新活动。高校及科研院所将专利等创新成果转移到企业进行产业化生产,同时还会与企业继续协同合作,推动相关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因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利益分配方式会涉及到一次性固定支付、产出提成支付以及混合支付等三种形式。

1、一次性固定支付

一次性固定支付方式是指,高校及科研院所事先取得了某种产业技术创新成果,企业通过技术转移、技术交易的形式通过市场价格一次性购买此阶段性创新成果的使用权及收益。一次性支付的价格可以通过第三方无形资产评估确认或者买卖双方协商确定。此种利益分配形式下,高校及科研院所属于技术链的前端,而企业购买创新成果之后自行开展中试及产业化开发取得的经济效益,高校及科研院所不再参与分配。

此种分配方式是技术创新成果具有市场价值,且企业产业化转化能力强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最佳选择方式。云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践中,企业主导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更多选择的一次性固定支付的利益分配方式。

2、产出提成支付方式

产出提成支付方式是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各盟员开展合作开发,按照事先协商的分配比例从联盟收益中提取分成。理论上,产出提取分成的方式包括按产品产量、销售额及利润三种方式进行。由于产品产量无法准确反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实践中很难采用。利润支付是盟员比较趋同的产出提成方式,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使利润的具体核算产生争议,进而会引发盟员之间的冲突,不利于联盟的稳定运行。相比于前两种提成方式,销售额提取有其显著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便于衡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企业的产品销售额能直观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且核算方便。二是计算简单。创新成果在企业实现产业化后,市场销售的产品额按照事先协商的一定比例进行支付,能很好的体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有利于增强盟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产出提成支付可以有效规避一次性固定支付使高校及科研院所无法持续得到成果收益的弊端,对于增加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紧密度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此种利益分配方式适用于产方与学研方均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且资源互补性强的高校及科研院所主导型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类型。

3、混合支付

产出提成支付也有其不足之处,无法保障高校及科研院所前期成果积累的成本支出,若成果产业化阶段未能取得预期效益,势必降低学研方协同创新的积极性。混合支付方式能很好的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产方与学研方联系到一起,既能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又能及时回收学研方资金投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践中,接受技术转移的企业,第一阶段可按照成果评估结果支付高校及科研院所一笔固定资金,用于补偿前期投入,第二阶段,双方协同合作,按照事先协商的提取比例根据成果产业化效益进行支付。混合支付方式对于合作开发创新模式中,高校及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强,企业创新能力较弱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具有适用性。

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益分配的博弈分析

为客观掌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益分配情况,笔者以云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调研对象,共发放问卷62份,回收有效问卷48份,回收率77.42%。调查数据表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较多采用一次性固定支付和提成支付两种分配方式。

如图3所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产方选择一次性固定支付的比例为36.36%,比学研方11.54%高出24.82%;对提成支付方式的选择则正好相反,学研方选择此类分配方式的比例为31.82%,比产方9.09%高出22个百分点;混合支付方式的选择中,云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方和学研方的选择比例相差不大,分别为18.18%和13.64%。调研数据表明,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不同性质的盟员在面对联盟利益分配时,企业更倾向于直接购买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既有成果产出,而避免高校及科研院所分享其未来产业化的收益。对高校及科研院所来讲,更倾向于选择提成支付的方式,更多的获得未来预期收益。相对于前两种利益分配方式,混合支付方式在云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践中选取的比例居中。上述分析,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及运行过程中,盟员之间利益诉求和解决方式的矛盾。盟员之间如何博弈采取何种利益分配方式直接影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运行。因此,下面本文着重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采取较多的固定支付和提成支付模式进行利益分配博弈分析。

1、固定支付模式下的利益分配博弈

在一次性固定支付模式下,尽管学研方获得收益与其承担的任务和风险相关,但是收益的额度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最终收益完全脱节。也就是说不管技术和产品的未来市场收益如何,都与学研方无关。一次性固定支付的学研方通常以高于第三方评估结果出价。故假设该技术或产品的第三方估价为p,学研方根据市场前景出价p+x,产方出价为p+y,且x>y>0。学研方和产方的贴现因子分别为?啄1和?啄2,一次性固定支付方案共同协商。此问题可以转化为产方和学研方共同分一份价值为(x-y)的物品,由学研方出价,产方还价。根据讨价还价模型可以得出,经过产方和学研方的多轮协商之后,最终的一次性固定支付的纳什均衡解为v=(1-?啄2)/(1-?啄1?啄2)。

可知v1=(1-?啄2)/(1-?啄1?啄2)(x-y),表示产方提议分给学研方的份额。

将上述纳什均衡解代入原方案中,可以得到产方和学研方协商的最终结果:(1-?啄2)/(1-?啄1?啄2)(x-y)+p+y。

一次性固定支付的协商过程较为简单,利益分配的影响要素对支付结果的影响较小。由上式可以看出,贴现因子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盟员对投入和风险等要素综合考虑的结果,但需要注意该利益分配的具体结果过于依赖于对技术和产品的评估结果。由于对技术和产品的未来效益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如果预期的结果未能实现,产方的实际收益可能低于初始成本,这就损害了产方的利益,打击了其继续合作的积极性,不利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共赢,甚至导致联盟解散。

2、提成支付模式下的利益分配博弈

提成支付模式的关键在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成员在衡量贡献大小的基础上确定提成比例。如前文所述,此模式侧重于学研方从产品和技术的未来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鉴于生产和产业化阶段,产方以其生产上的优势成为主导者,相比于研发阶段,学研方的作用已弱化,因此,根据委托理论,产业化阶段信息劣势方为委托方,信息优势方为方,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产业化阶段学研方为委托方,且由委托方决定利益提成比例,用于激励方产方的最优行动的达成;产方和学研方对生产和产业化阶段的贡献分别为?姿和?兹,令 ?姿>0。产方的资金、市场等投入为a,学研方的知识、人才等投入为b,投入成本为投入的二次函数,E(a)=a2/2,E(b)=

b2/2,表示随着投入的增加,产方和学研方的成本也逐渐递增;产业化阶段对创新成果的增加值为V=a?姿b?兹,表示创新成果转化的增加值取决于产方和学研方投入以及贡献程度;产方和学研方事前协商的提成比例为s和1-s。

本文仅分析产方和学研方进行非合作博弈的情况,考虑两阶段博弈,第一步由学研方决定利益提成的比例s,第二步学研方和产方根据这个利益提成比例决定自己的投入水平a和b。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均衡解。

考虑博弈的第二阶段,由于利益提成比例s已经确定,因此产方和学研方选择投入a和b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考虑博弈的第一阶段,在该阶段双方的投入水平已经确定,学研方选择s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q2=(1-s)V-E(b?鄢)=(1-s)a?鄢?姿b?鄢?兹-b?鄢2/2,即有:?坠q2/?坠s=0,可解得产方利益最大化的利益提成比例为s?鄢=?姿/2,相应的学研方得到的利益提成比例为1-?姿/2。

可以看出,在产品和技术的产业化阶段,实现成果的市场转化是产方和学研方的根本任务,但最终成功否与取决于产方的贡献程度,学研方为次要因素。在具体的利益分配中,产方得到的利益提成比例与其投入的贡献程度成正比,而学研方得到的利益提成比例与产方的贡献程度成反比。

五、结论

实践证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增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突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实现科技资源有效分工与协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不应忽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盟员之间的利益分配对联盟稳定运行的影响。本文通过调研及博弈分析发现,联盟成员的利益分配方式与开展技术创新的模式密切相关,固定支付模式下利益分配的具体结果依赖于对技术和产品的价值评估,而提成支付模式下的利益分配结果与各盟员的投入贡献大小相关。

【参考文献】

[1] Ruckman K. Technology sourcing acquisitions:what they mean for innovation potential[J]. Journal of Strategy and Management,2009,2(1).

[2] Dismukes J P,Petkovic R A. One Point of View:University-Based Virtual Alliances Could Spu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7,40(6).

[3] 李新男: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模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J].中国软科学,2007(5).

[4] 周晓炜: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分析及缓解机制[D].南京理工大学工商管理,2006.

[5] Brandenburger AMAB.Co-opetition[M].NewYork:Doubleday,1996.

[6] Zineldin M. Co-opetition:The organisation of the future[J]. Marketing Intelligence and Planning,2004(22).

[7] Freeman C,Soete L. Developing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indicators: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t[J].Research Policy,2009,38(4).

[8] Stephens R D. Strategic alliance block stability i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partnering networks[D].ProQuest,UMI Dissertations Publishing,1998.

[9] Dussauge PBG,Mitchell W. Learning from competing partners:Outcomes and durations of scale and link alliances in Europe,North America and Asia[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

[10] Oxley J E.Appropriability hazards and governance in strategic alliances:A transaction cost approach[J].Journal of Law Economics,and Organization,1997(13).

[11] Oxley J E A R.The scope and governance of international R&D alliances[J].Strategic Management,2004(25).

[12] 董彪: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策略与方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

第11篇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影响因素;措施

一、引言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为了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法律的形式将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或其他组织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各方优势互补的新型组织。目前学者们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联盟的内涵与分类、联盟的运行机制及治理模式、联盟绩效的评价及联盟绩效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而就联盟绩效的影响因素方面,目前学者关注的主要是各类因素分别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的影响,本文在系统阅读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合作动力、联盟能力、知识共享程度、伙伴关系以及政策环境等几个方面。

二、联盟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合作动机

关于合作动机对联盟绩效的影响,章熙春和蒋兴华(2013)通过实证研究确定了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动机的四个维度:创新队伍建设、提高研发水平、获取优势资源和构建竞争优势,这四个维度对联盟的绩效均有正向的影响作用。然而联盟的行为主体不同,合作动机也会有所不同。联盟的行为主体主要有:政府、企业、高校或科研机构。政府的合作动机主要是提高地区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企业的合作动机主要是降低交易成本,获取技术、人力以及设备资源,发展规模经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动机是获取教学资源,提高教科研水平,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化,此外,通过与企业合作,高校和科研机构还可以更好的把握市场需求,提高自己的科研价值。不同行为主体的合作动机对联盟绩效的作用方式大致相似,积极的合作动机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绩效均有着正向的影响作用。

(二)联盟能力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联盟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联盟能力的概念界定及构成要素。如Scahreiner(2009)将联盟能力视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认为联盟能力包括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凝聚能力三个维度。Simonin(1997)基于生命周期的观点,将联盟划分为决策、伙伴选择、谈判、运作、评估结束等阶段,并认为企业有效开展和管理以上不同阶段联盟活动的能力就是联盟能力。闫立罡和吴贵生(2006)将联盟能力划分为接受能力、吸收能力、整合能力、创新能力等四个能力。而对于联盟能力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的影响,彭伟和符正(2013)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联盟能力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由此本文认为,联盟能力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而联盟能力又可以分为伙伴选择、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联盟管理能力四个维度。引用生命周期理论的观点,联盟从成立到结束会经历发展、成长、成熟、结束四个阶段。(1)在联盟成立前期,联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选择正确的合作伙伴,合作伙伴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一个联盟绩效的好坏,好的合作伙伴可以促使联盟长期稳定的发展;(2)联盟成立初步稳定即联盟处于成长期时,联盟成员的学习能力对联盟的稳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此时成员学习能力越强越有利于联盟的稳定性提高联盟的绩效,与此同时,联盟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也会对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程度以及成员冲突的解决产生直接影响,从而间接影响着联盟的绩效,成员的沟通协调能力越强越有利于联盟绩效的提高;(3)联盟发展到一定阶段各方面趋于成熟时,由于联盟的组成机构不同,联盟内可能会出现一些成员意见分歧、利益纠纷等问题,此时对联盟的管理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就尤为重要;(4)在联盟经历以上三个阶段后,联盟的目标最终得以实现并约定解散,联盟终止。

(三)知识共享程度

关于知识共享,Arthur E Gross(2001)认为组织的知识共享能够提升价值,员工可以将数据信息与经验结合而产生新知识,通过共享达到改进工作方法,提高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最终提高企业的综合绩效。而曹兴和龙凤珍(2013)则认为选择联盟伙伴时不能过于强调知识共享因素,虽然知识共享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进行知识、技术的交流提供了保障,但如果共享程度过高,则可能会导致企业失去原本具有的竞争优势或核心技术,从而带来的收益可能远不如其付出的成本,甚至可能对技术联盟绩效产生负向作用。由此可见,知识共享程度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促进联盟绩效的提高,但如果在成员企业知识势差较明显时,知识共享程度过高有可能会导致部分企业经济效益降低,并会为联盟稳定性带来一定的风险。

(四)伙伴关系

联盟之所以能够成立,主要是因为利益的驱动,利益分配合理与否对联盟成员间伙伴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利益分配对联盟绩效的影响可以直接表现为伙伴关系对联盟绩效的影响。伙伴关系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结为信任和承诺。联盟的伙伴关系主要表现为信任,而一般情况下这种联盟成员之间的信任要靠承诺来体现。因此在促进联盟稳定发展的过程中,承诺的作用至关重要。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联盟成员之间的合作有时会包含着成员各方的博弈过程,不利于联盟的顺利进行。承诺可以给联盟成员各方带来持续性预期,而持续性预期、信息共享有助于增进信任,进而提高联盟绩效。如Antoncic和Prodan(2008)就指出承诺高的伙伴将为解决短期问题,达成长期目标而付诸努力,高水平的承诺期望将促进联盟伙伴的合作关系。

(五)政策环境

由于联盟组建机构的复杂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政府适当的政策引导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联盟的经济效益,此外,政府的资金支持会是保持联盟稳定性的重要保证。在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时间还不长,仍处于摸索阶段,但是国家已经逐步意识到联盟对于产业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并前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一系列政策为联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相对健康的发展环境。

三、提高联盟绩效的一些思路

(一)健全联盟的动力机制

由于联盟成员的合作动机不同,成员目标的实现情况也会不同,因此在联盟运行过程中联盟成员很容易会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做出一些对联盟不利的决定。因此很有必要在联盟成立之初就做好相关引导工作,让联盟各成员都充分意识到各成员之间是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关系,只有联盟稳定运行,联盟各成员的利益最终才能得以实现。

(二)提高联盟能力

联盟从成立到终止的过程中,联盟会面临很多挑战,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完善联盟运行机制,提高联盟能力以确保联盟的稳定运行。针对联盟伙伴的选择,可以成立专门的评选小组考察欲入选的成员单位,并结合各单位的综合能力选择相对有实力的联盟合作伙伴。此外,联盟还可以加强成员的相关培训工作,提高联盟成员的学习能力以及解决冲突的能力。

(三)建立联盟资源共享机制

由于联盟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企业从高校或科研机构获取技术、人才和设备资源;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企业或政府获取资金资源。因此很有必要建立联盟资源共享机制。联盟可以提高创新资源的信息透明度,尽量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等不确定性因素为联盟稳定性带来的风险。

(四)不断完善沟通协调机制

健全的沟通协调机制不但可以为联盟创造健康的发展环境,有利于联盟成员之间的知识转移,提高联盟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为提高联盟解决冲突的能力,降低联盟不稳定风险。联盟可开展一些活动促进联盟成员之间的交流,并不定期的对联盟成员做相关调查,掌握成员对联盟合作的满意度,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改善。

(五)增强政府对联盟的推动力

政府可以加大对联盟的政策支持以及资金投入,鼓励联盟成员沟通各自拥有的市场渠道,共同开拓技术成果的潜在市场,扩大技术成果的市场转化效率,另外,还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政府小组以及网络平台,健全政府的引导功能,进一步发挥政府在经济市场上的引导作用。

四、总结

虽然联盟在我国已取得相当的重视,但伴随着联盟的大规模扩张,联盟的失败率也随之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失败率高达60%至70%,高的联盟失败率不但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浪费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精力,还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降低社会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在总结了联盟绩效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提高联盟绩效的意见,以期为以后的一些联盟实践活动提供参考。(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龚红,李燕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综述及其最新进展[J].中国科技产业,2010(07).

[2] 原顺梅,王坚,周秀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研究综述[J].科技和产业,2012(06).

[3] 高广文.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及启示[J].科技发展研究,2008(12).

[4] 章熙春,蒋兴华.合作动机对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绩效影响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06).

[5] 赵维良,孙俊龄.产学研合作的动机及制约因素分析[J].现代管理,2013(08).

[6] 彭伟,符正平.联盟能力对联盟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以联盟网络构型为中介变量[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25(04).

[7] Arthur E Gross.Konwledge Sharing the Grux of Quality[J].Quality Congress,2001(07).

[8] 柯江林,孙健敏,石金涛等.企业R&D团队之社会资本与团队效能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知识分享与知识整合为中介变量[J].管理世界,2007(03).

[9] 曹兴,龙凤珍.技术联盟伙伴选择因素与联盟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3,27(06).

[10] Antoncic B,Prodan I.Alliances,Corporate Technological Entrepreneurship and Firm Performance:Testing a Model on Manufacturing Firms[J].Technovation,2008,28(5).

[11] Gudmundson D,Tower C B,Hartman E A.Innovation in Small Businesses:Culture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Do Matter[J].Journal of Developmental,2003,8(1).

第12篇

近几十年来,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全球经济中最有份量的角色之一,除自身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精湛的工艺设备和本国完善的科研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外,更主要的就是跨国公司拥有技术创新的能力,以及商标、专利技术、组织管理和营销技能等各种无形资产。正是凭借着对以上两种资产所有权的垄断优势,跨国公司才得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其中技术创新能力对于跨国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则是至关重要的。

一、技术创新策略

众所周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跨国公司一般都是靠自己独特的产品和先进的技术来建立市场竞争优势的,从而使产品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因此,为了保持各种优势,跨国公司都把技术创新放在首位,并通过不断增加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等方式,获取新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一)实行R&D战略联盟

战后,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取得长足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跨国公司在新技术的研制和新产品的开发上具有绝对的优势。但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费用、难度和风险也相应增加;而另一方面,产品标准化趋势不断加强,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即使实力雄厚、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也难以单独承担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巨额资金,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巨大风险。因此,从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为了保持和扩大生存与发展空间,纷纷组建不同形式的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尤其是在新技术新产品研究与开发方面的R&D战略联盟。所谓R&D战略联盟主要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资金或技术力量相当的跨国公司,基于共同研究和开发高新技术的目的而组成的一个互补型战略联盟。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最大的150跨国公司中,已有90%的公司与其他厂商结成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而这些战略联盟所涉及的领域,大多是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如微电子、新材料、汽车制造、通讯、航空和机器人等高新技术部门。从而使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成为技术创新的来源地之一。如新一代的微型芯片多是由IBM和西门子、西门子与菲利浦、摩托罗拉与东芝公司、日立公司和德州仪器等的R&D战略联盟研制出来的。在生物技术方面,大部分新技术也是由跨国公司之间联合开发出来的。又如,美国波音公司与日本三菱重工结成联盟,共同开发波音767宽体民用喷气客机;摩托罗拉与东芝达成协议利用双方的专有技术制造微处理器,等等。据有关资料显示,1980-1994年期间,美、欧、日在信息技术产业的联盟高达2800多家,生物工程领域的技术联盟近1300家,新材料领域的技术联盟占560多家,新材料、生物工程、特别是信息技术领域美日欧企业的联盟较为突出。由于实行联盟的跨国公司一般都是在全球性行业竞争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国际垄断寡头,因此通过这种强强联合不仅可以相互交换彼此拥有的专利技术等优势要素,充分吸收和利用当今世界各国的先进科技成果,提高创新产品的技术含量,从而加大其他相关企业的技术模仿成本和难度,延长创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以稳获高额的投资回报率,而且能够在分担新产品的开发成本和风险以及共同进入市场等问题上达成一致协议,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确保创新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使结盟双方最终能获得1+1>2的投资效应。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跨国公司的实力首先在于其拥有先进的技术,如何利用R&D战略联盟研究并拥有新技术,对于跨国公司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通过企业购并获得高新技术

9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逐步放宽对企业购并的管制,跨国公司的购并狂潮日趋激烈,而且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即跨国公司的购并不再以简单扩大生产规模、简单地占有市场为目的,而是以增加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增加科研人才、资金、技术的高度综合性进而加强企业发展潜力与后劲,迅速开拓和占领新市场为目的。通过购并东道国的现有企业,跨国公司实际上就控制和掌握了该企业原有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科研人才设施和商品销售渠道,这不仅使跨国公司可以直接获取它国相关产业的关键技术、科研成果和现存的生产能力以及稳定可靠的销售网络,从而推动了跨国公司技术水平和竞争实力的不断提高,而且也为其提供了重新组织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有利条件。如美国IBM为了实现由计算机供应商向国际计算机和远程通讯公司的转变,获取向全球大公司、小公司提供在公司局域网内传递和处理声音、数据和图像的技术,先后联盟和购并了许多“小巨人”,如出巨资收购罗姆公司——世界专用交换机的主要制造商之一;出资35亿美元收购莲花公司——有卓越创新纪录。因为1—2~3试算表而成为世界最大的软件公司之一,其试算表被认为是最普遍的个人电脑应用软件,其群组软件的研究开发也很有成就。1998年,美国在线公司收购了网景公司——被公认为在因特网浏览器方面唯一能与微软公司一决高下的公司,其战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同样,美国波音公司以133亿美元兼并麦道公司,看重的不只是其世界军用飞机市场5%的份额,还有其雄厚的技术力量。1999年,全球企业购并数量更创历史最高记录。从1999年1月1日到1999年12月21日,宣布收购和合并的交易额达到33100亿美元,这一数字大大超过了1998年的26000亿美元,逼近1990-1995年6年的总和。在兼并的行业中,被兼并的都是在产品、工艺专利与技术储备上有优势的大企业,可见兼并的技术获取动机非常明显。所有这些都表明,企业兼并与收购已成为跨国公司直接获得关键技术、现实生产能力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三)在海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

在海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利用东道国的人才、技术、设施、教育、研究等各种资源,研究开发适合东道国经济发展以及相关贸易发展需要的新技术,也是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实施技术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美国是外国跨国公司在其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美国在诸多科技领域都居世界领先地位,为了接近美国的高新技术,分享研究与开发成果,外国跨国公司都将美国作为其在海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的主要选择地。从1987-1995年,外国跨国公司对美国研究开发投资的存量以年均12.5%的速度增长;而同期美国公司在国内的研究开发投资年增幅仅为3%。截至1992年底,美国已拥有250多家外资独立研究开发机构,分别来自日本、德国、韩国、英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100多家跨国公司;其中62家日本跨国公司在美国设立了150多个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42家欧洲的跨国公司设立了95个独立研究开发机构,9家韩国跨国公司设立了15个独立研究开发机构,很多日本公司,如索尼、富士等,在美国没有8家以上的研究开发机构,而欧洲公司只有西门子一家在较多地点设立了15个研究开发机构。所谓独立研究开发机构,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独立研究开发机构的主要功能是研究开发,而且不属于外国跨国公司在美国的生产或销售性分支机构的附属机构,以基础研究或跟踪东道国高技术发展方向为主要目标;二是外国母公司拥有50%以上的绝对控制权,这种形式的研究与开发最能反映出投资者接近或学习乃至超越美国先进技术的动机。也正因为此,这类研究机构在选址上往往有意靠近东道国著名的大学,尤其是工科大学以及某些高科技研究院、所,或直接建立在国外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内。在美国外国研究开发机构最集中的地区是加州的圭谷,那里聚集中了众多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软件、半导体和家用电子行业的外国研究开发机构,而洛杉矶则集中了大量汽车设计等方面的外国研究开发机构。另外还有两个外国研究开发机构集中的地区是新泽西州和北卡罗莱那州的科学园区;其他一些地区则集中了一些特定领域的外国研究开发机构,如波士顿地区的电子、新材料技术、底特律的汽车技术和德克萨斯州查森的通讯技术等。鉴于高技术产业和高科技研究具有积聚效应,所以外国跨国公司选择在美国的圭谷等科学园区内设立研究开发机构,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把握当今高科技发展动向,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科研开发方向,而且可以与不同国家的科研人员进行多种多样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借鉴相关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提高跨国公司从事高技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东道国中一些大学、科研院所对外开放的科研设施也为跨国公司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加之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和便利的交通、金融服务系统不但有利于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保证了最终科研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加快高科技产业化的步伐,从而形成了一种有利于企业科研开发的良性循环。

(四)通过技术贸易获取高新技术

技术贸易是跨国公司获取高新技术的又一有效途径。技术的出售不仅可以使跨国公司获得大大高以一般商品的利润,而且随着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被人们普遍认识,技术往往成为跨国公司冲破各种政治与经济障碍,在国外进行扩张的重要手段。据有关权威机构估计,1990年以来,仅以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航天工业技术为重点的世界高技术贸易成交额可达2300亿美元,如果加上传统技术和一般实用技术的出口贸易,其成交额可能超过4000亿美元,增幅达9.5%左右,超过常规工业产品出口成交额的5.4%。

(五)积极利用社会科研力量

除了企业之间的合作外,跨国公司还利用高校等社会科研机构、政府的科技政策和民间投资基金等企业外部力量来实现技术创新,并且用合同的形式安排好各自的利益。如埃克森石油公司与麻省理工学院签订了为期10年的改进燃料系统和节能的合作研究协定,孟山都化学公司与哈佛大学签订了研究治癌新药制剂的长期合作协定。跨国公司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并不仅仅限于本国,而是跨越国界的限制。日本的一些大公司如日立、松下、索尼等平均每年仅向美国大学就提供了高达5亿多美元的巨额科研经费。同时,直接提高设立高新技术研究机构,如日立公司出资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创办了生物工艺学实验室,日本电器公司在普林斯顿大学创办了人工智能实验室,这可以充分利用美国高校的科研力量,直接为跨国公司的高新技术服务。

二、加强对R&D投入

技术创新是当代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跨国公司,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可为了在竞争中占领和扩大市场份额,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重点进行应用型和开发型的R&D活动。以保持自己在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方面的领先地位。

(一)跨国公司投巨资进行R&D活动

1984年美国人大公司R&D费用高达142亿美元,约占当年美国全年R&D费用的15%。1997年全球R&D投资最高的前10名大企业总计投资达433亿美元,且大部分都集中于诸如计算机、汽车、感光材料、化工等高新产业,体现了全球大型跨国公司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垄断优势。从发展趋势看,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正逐年上升,一般在5-10%之间。如1990年美国通用汽车科研经费为53.2亿美元,占销售收入的5.5%;IBM公司科研投入为49.34亿美元,占销售额的9.8%,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全球500强的R&D费用占全球R&D费用的65%以上,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上升之中。此外,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是近20年来,跨国公司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实施其全球发展战略,不断淡化以母国为科研开发基地的传统观念,逐步实现包括研究开发工作在内的整体业务的进一步国际化,越来越加强其在海外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从1987年到1995年,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研究开发投资的增长速度为8.6%,相当于美国跨国公司在美研究开发投资4.0%的两倍多;美国境内其他资金来源(包括联邦政府)一进行研究开发投资的年增长率只有1.3%。另外,美国工业的对外研究开发投资占其国内研究开发投资的比重也从1987年的8.5%上升到1995年的12%。很显然,从发展趋势看,加强对外研究与开发投资的力度已成为跨国公司实施全球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强R&D人力资源的配置与使用

跨国公司在对R&D大量资金投入的同时,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的配置与使用,人才高层化战略是跨国公司在R&D活动中的主要特点。例如,世界化学巨头巴斯夫公司(BASF),在不断增加其R&D资金投入的同时,还大力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在巴斯夫公司从事R&D工作的专业人员超过1万人,其中有1700人获有自然科学高级学位。事实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跨国公司十分重视对高级人才的争夺。在这方面,美国的跨国公司表现尤为突出,自60年代起,美国跨国公司就以重金从欧洲、亚洲等地招募了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如美国公司在海外雇佣的从事R&D活动的人员,从1977年的6.3万人上升到1989年的9.5万人,使其海外子公司R&D能力显著增强,使得美国公司R&D部门的科技人员比例远高于欧洲、日本公司,使之在技术创新方面独占鳖头。与此同时,日本、欧洲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纷纷到美国抢滩,很多公司在美国“圭谷”地区设立企业的R&D机构,充分利用“圭谷”的科技人力资源为本公司的R&D活动服务。

(三)R&D注重应用型和开发型

从目前研究与开发的现状来看,跨国公司一般都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应用型和开发型方面。这表明,跨国公司十分重视研究开发的应用性,集中精力研究和开发生产高科技产品的技术,不断发展可以在生产中直接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从而能够迅速收回技术投入,在短期内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应用和开发性R&D活动上的巨大资金、人力投入,使跨国公司,尤其是全球500强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埃克森石油公司由于其在石油化工方面的大量R&D成果,使之石油精炼效率要比其他公司高出16%,从而导致该公司的盈利水平连续数十年高居同业榜首,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60%以上。而美国化工巨子杜邦公司,也因为其在R&D活动上的领先地位,使之在60年代初期几乎垄断了全世界有关化学纤维专利的80%,完全垄断了合成氨的生产,并控制了合成橡胶、尿素、乙烯、尼龙、塑料等产品8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化工工业中地地道道的巨无霸。

(四)R&D的国际化趋势明显加强

当今世界跨国公司的R&D活动虽然绝大部分仍集中在母国。但随着生产和市场国际化趋势的加强,以及国际技术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在提高科技开发效益及增强公司竞争力的利益驱动下,其R&D活动越来越呈现出国际化趋势。鉴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基础力量雄厚,科研设备精良,科技人才荟萃,有利于吸引国外大量的科研投资来从事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研究开发,所以,跨国公司海外R&D活动,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科研投资的重点是尖端技术领域。如德国跨国公司在国外的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1994年,德国在美国的跨国公司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支出就高达24.5亿美元,相当于德国在国外的全部科研经费的一半,并占德国全部科研经费支出的1/10。美国跨国公司海外研究机构也大多设在日本、欧洲和北美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80年代以来,美国国外科研机构的重点目标是德国、英国、加拿大、韩国和日本。据美国商务部的一次调查统计显示,1991年美国在海外R&D的投资达93.58亿美元,其中德国占26.7%,英国占17.2%,加拿大11.1%,韩国9.3%,日本6.4%。另据统计,1982一1994年间,美国跨国公司母国的R&D经费以年均12%以上的速度递增,而同期美国用于国外子公司的经费却以每年18%的速度递增。与此同时,美国跨国公司用于国外子公司技术的R&D经费占母公司全部研究开发经费的12%,比1982年增长了三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跨国公司为了在全球竞争中获得优势,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重高科技领域的技术创新,他们越来越从长远战略出发,不断淡化以母国为科研开发基地的传统观念,逐步实现包括R&D在内的整体业务的进一步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世界范围内的科研水平。与此同时,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为了吸引、鼓励高新技术研究,纷纷建立了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为主的工业技术园区,以便聚集大批国内、国外优势企业和科研机构从事尖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力求在当今世界高科技领域内占有一席之地。这一现象从另一个侧面也加快了跨国公司R&D的国际化趋势。应该指出的是,R&D国际化作为跨国公司国际化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全球化浪潮和新技术革命的必然结果,是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式下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战略的必然结果。

第13篇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分类 指标体系

一、引言

2008年1月30日,我国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其中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定义为其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各级政府积极贯彻和实施该指导意见,大力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立,推动地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而如何尽早发现问题,在问题“潜伏期”解决它呢?只有及时、客观地反馈联盟的运行绩效,各方参与者才能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政府知道政策的实施效果并调整相应政策,联盟参与者也可及时发现、解决联盟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更好地促进联盟发展。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一种反馈,传递给各参与者,同时,这里假设信息真实、传递通畅。联盟的运行如图1所示。

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1)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评价的一般指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绩效评价要考虑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这些指标适用所有的联盟绩效衡量,可作为基本指标。当我们不了解联盟的特殊性时,能通过这些指标简单地判断或了解联盟的基本情况。

(2)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评价的特殊指标。由于联盟成员的性质、特征、所涉及的领域以及所在地等不同,联盟之间呈现出差异,绩效评价应考虑联盟自身的特殊性。目前,国内没有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行分类评价,没有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

联盟成员企业之间可能存在一些关系,根据市场上产品或服务,可归纳出上下游关系、同行业关系与分散无关系。据此,联盟可分同行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上下游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混合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分散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前两种联盟的成员构成关系明确,混合型的联盟存在同行业与上下游两种关系,而分散型联盟是指成员之间没有明显的同行业和上下游的关系,如果其中一方提供资金,而另一方则需具备技术或技术创新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双方共同获利。同行业联盟更多注重行业影响,上下游联盟更关注对产业链的影响、交易成本降低的程度以及协调效率。混合型兼有前两者的特征,而对分散型联盟更多考核成员个体的投资回报。

(3)考虑信息的可靠程度。评价指标所需信息的真实性主要取决于成员企业的信誉度,考察成员企业诚实守信的综合表现有利于加强评价体系的准确性。

2、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1)整体性原则。将联盟作为一个整体来衡量,不仅要考虑成员个体的绩效,而且还要考虑联盟这一整体的未来发展,应多角度全面地评价联盟的绩效。

(2)重要性原则。影响联盟绩效的因素有很多,但由于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有限,不能对所有影响因素进行一一衡量,对于次要的因素,要进行斟酌取舍。构建指标体系时,要突出重点,具有层次性,尽量能为不同的考核者提供所需的指标,有效地反映联盟运行的情况。

(3)相关性原则。一是评价体系中的指标与联盟相关,不可随意选择指标;二是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影响联盟绩效的因素之间往往也是相互影响的,比如成员的诚信度的高低会影响到联盟的稳定性,联盟的稳定性又会影响经济效益以及未来的发展。

(4)可操作性原则。联盟运行的成果有些是可以直接衡量的,而有些则不能或不容易计算出准确的数值,只能描述状况。首先构建出所需指标,对指标的单位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对描述性的指标进行说明解释,采用赋权重综合评价的方法,尽量构建量化指标,便于计算分析。

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评价指标分析

根据以上思路和原则,本文选用以下指标。一是一般性指标(又称基本指标),包括联盟经济收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创新能力指标、信息资源共享指标、制度建设指标,主要反映联盟的效益、创新能力、成员协作能力以及稳定性情况,不仅要考虑外部指标衡量,也要考虑对联盟内部的衡量。这些指标是每一个联盟都必须进行考核的,其评价结果能够反映出联盟的基本情况。二是分类指标,在基本指标的基础上,再选用一部分指标考核联盟的绩效。基于联盟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指标进一步分析联盟对某一领域的影响。比如对于同行业联盟,各参与方还要关注联盟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整体把握行业的发展势态,以及市场的拓展程度、市场集中程度等。三是信息可靠程度指标,主要考虑到提供的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增加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成员企业的信誉度、成员之间信任度诚信度的衡量,反映信息可靠程度。

联盟绩效评价公式:

综合评价=权重?鄢基本评价结果+权重?鄢分类评价结果+权重?鄢信息可靠程度

其中,权重采用德尔菲法调查统计得到。对于分类评价的二级权重做出以下说明:能单独判断是同行业、上下游或分散型联盟的,其权重为100%;如果是混合型联盟的,则根据成员属于以上三类的数量占联盟总成员数的比重分别给同行业、上下游或分散型赋权。

四、绩效评价方法

一般而言,分层级指标需要确定各权重,本文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权重,参与评价的小组由10位专家组成,他们分别从不同的着眼点进行评价,给出权重。在二级指标中,定量与定性指标并存,定量指标通过数据收集确定数值,定性指标则需要通过调查问卷收集评价值,而且定性指标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综合以上特点,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1、模糊综合评价法

由此可以看出“优秀”的值为0.527,是最大的,该联盟的绩效评价结果仍为优秀,但是判断其“优秀”的概率更大,不同类型联盟之间比较,更能反映联盟绩效好坏。若计算结果比0.442小,可以分析其是否存在行业发展不足、行业影响力小等问题,同类型之间的比较,即使最后综合结果都是优秀或者数值一样,也可以发现自身哪部分不足,更利于联盟的发展。

五、结语

政策指导下,一个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数量、规模上都在不断扩大,联盟的正常运行、发展更值得关注。进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评价,可以将联盟的运行情况及时反馈给各参与方,有利于联盟健康运行与发展。评价时既要抓住联盟之间的共性,又要考虑联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不同的联盟适用的评价指标有所不同。构建指标体系不仅要考虑成员企业所关心的经济收益,而且要考虑政府重视的社会效应,既要考察联盟带来的外部影响,也要考核内部的影响结果,强调联盟稳定长远的发展,重视企业的信誉,提倡诚信度高的企业加盟。

联盟的评价是多角度、多层面的,本文虽然从不同层面分类衡量,但是指标体系构建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联盟的分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分类指标需要完善。其次,联盟评价应是动态的,本文中指标体系考察静态指标比较多。最后,绩效评价应注意联盟发展的阶段性,综合考评的标准有待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晓、盛建新、林洪: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建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0).

[2] 杨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特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1).

[3] 邸晓燕、张赤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性质、分类与政府支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9).

[4] 张瑜、菅利荣等:江苏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灰评估研究――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J].华东经济管理,2013(11).

[5] 宋东林、孙继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2(1).

[6] 李海燕、吕焕方、曹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20).

[7] 叶飞、徐学军:动态联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J].中国软科学,2000(9).

[8] 潘东华、孙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绩效评价[J].科研管理,2013(34).

第14篇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战略 组织结构

一、研究意义

清华大学雷家教授在他主编的一本杂志的卷首语中写道“组织结构决定组织机制, 组织机制决定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决定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决定组织的产出。”如果把技术创新看成是企业产出的话,那么技术创新的水平和能力很大程度上受组织结构影响的。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性对企业来说是毋庸置疑的。但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难度和风险都比较大。因此,能否成功进行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具体分析如下 :

1.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对技术创新活动做的具有长远性、全局性、指导性的安排和资源配置方案。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

2.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企业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一方面,技术创新战略类型差异会对组织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另一方面,组织是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基础,组织结构不仅决定着企业技术活动的诸多环节,而且还从多方面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产生影响。

3.设计与技术创新战略相匹配的组织结构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课题之一,能否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二、研究背景

在宏观层面上看,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受到广泛关注和提倡的重要问题;在微观层面上看,企业“不创新,就灭亡”,这六个字非常生动地刻画和描绘了企业面对的现状,要让成功长期保持下去,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成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的关键是组织层次的要素。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司高技术创新中有50%~70%的失败缘于组织(结构)模式和技术创新战略的不协调。

不同企业可能采取不同的技术创新战略,或同一企业内部不同技术创新项目也可能采取不同的战略。当前尚不存在(未来也将不存在)一种适应所有技术创新战略类型的组织结构模式。因此,为了技术创新战略成功,需要深入研究两者的关系。

三、相关研究

1.哈佛商学院商业史专家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提出了“结构服从战略”的观点。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20家大型公司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个普遍的战略结构顺序:选择一个新战略;出现管理问题和业绩下滑;组织结构随战略的需求而变化;提高盈利能力和改进战略实施。

2.被誉为“战略管理之父”的H.伊戈尔.安索夫提出“通过组织结构来实施战略”的观点。安索夫就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之间的进行了匹配,提出了五种基本的组织结构类型:职能型、地理型、分部型、SBU、矩阵结构等。有效的战略实施很大程度取决于公司的基本组织结构,率先达到战略与结构相适应是公司的竞争优势之一。

3.理查德.惠廷顿等人提出的“组织匹配的新含义”的观点。他认为结构不再是战略的一个简单的因变量,它们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结构必须与战略相匹配,现在必须从公司整体来看待它们的关系。

总之,目前有关技术创新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得比较多的是组织理论,分析了各种背景因素和组织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的目的是发现组织创新决定的因素。从技术创新战略的层面上系统研究组织结构还不多,实证研究更少见。

四、研究方法

1.规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技术创新战略理论与组织结构模式的梳理,从中探求二者的有机结合,归纳一般规律,提炼理论模型(假说)。

2.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国内外大量技术创新战略及其组织结构模式的具体案例,对企业如何制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并如何设计组织结构模式,以及最后达到的效果进行研究,并利用这些案例对变量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的说明。

3.实证研究的方法。在综合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不同技术创新战略类型与组织结构模式之间的变量关系,然后通过对企业调查取得的数据,对理论模型(假说)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五、研究结论

1.技术创新小组。它为完成某一创新项目而成立的一种创新组织,该组织结构与以往组织结构的显著不同是:它淡化了纵向和横向的直线权力制,同时变个人决策为小组成员共同决策,因此在创新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效率。

2.内企业家。它是在企业内部利用企业现有资金、设备等资源进行创新活动的一个人或几个人,而创新的风险和收益均在企业内。企业对内企业家的支持能激发其创新意识,释放创新能量。

3.创新分部。它为实现具有战略影响的、涉及重大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而设立的组织。这类技术创新风险大,决策性强,需要勇气和意志。创新分部是企业进入新的技术领域的重要方式之一。

4.项目团队,团队是由来自跨部门的人组成的工作群体,有强烈的客户和需求导向,信息共享,团结协作。

5.联盟合作化。它基于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几个企业充分利用聚合知识为缩短研发时间,提高创新效率和效果,抢占市场先机而结成的共同体。

对技术创新战略的分类的方法很多,比如技术创新战略类型可分为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等。自主创新战略与技术创新小组、内企业家等组织结构相适应;合作创新战略更多的需要联盟合作化结构;模仿创新战略一般不需要特定的组织结构类型。

参考文献:

第15篇

【关键词】长输管道;工程勘察;技术创新

一、长输油气管道工程勘察概况

管道运输是国民经济综合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能源与运输业是否发达的特征之一。管道运输多用来输送流体,如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及固体煤浆等。它与其它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相比,主要区别在于驱动流体的输送工具是静止不动的泵机组、压缩机组和管道。泵机组和压缩机组给流体以压能,使其沿管道连续不断地向前流动,直至输到指定地点。管道运输具有运输量大、运费低、自动化程度高、占地少、安全环保等优点,通过长距离、大管径的管道输送石油天然气已经成为一种通行的做法。在全世界已有各种长输管道200多万公里。我国长输管道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已拥有各种长输管道3万多公里。

我国的工程勘察是建国初期按照前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包括工程测量、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3个专业。我国的长输管道工程勘察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管道建设的兴起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相对于建筑、水电、铁路等工程勘察有其特殊性。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东部地区油田生产进入旺盛时期。为了保证大庆油田和渤海湾地区油田原油生产外运,1970年8月3日,国家批准了陆续建设大庆到铁岭、铁岭到大连、铁岭到北京石楼等长距离的输油管道。这些管道途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5省市,命名为“八三工程”。1973年5月,成立了东北输油管线指挥部设计研究所,下设勘测队。1975年2月,勘测队成建制从东北沈阳迁入廊坊,归管道局设计处,1975年6月27日成立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勘察设计研究院,下设勘察大队。自此,伴随着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的建立,长输管道专业化勘察单位也同时成立了,三十多年来,承担并完成了国内大部分的长输管道勘察任务。2001年12月27日,改制成为中油四维工程勘察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随着国内长输管道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许多勘察设计单位涉足长输管道领域。目前,国内已有70余家设计院或公司具有管道勘察设计资质。我国加入WTO以后,全球最大的200家工程咨询公司已有150多家获准进入中国的技术咨询领域,尤其是排名最前的著名咨询公司几乎全部进入了中国。因此,国内管道勘察设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的工程勘察行业不论是从改革原有体制弊端上,还是在技术发展上,都有了显著的进展,特别是作为工程勘察主专业之一的工程地质勘察向岩土工程转化,从原来单一的勘察扩展到包括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监测检测、岩土工程治理、岩土工程监理与岩土工程咨询五个方面,业务范围有了很大拓展,对工程建设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工程勘察得到了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和建筑行业的公认。随着岩土工程体制的逐步形成,勘察行业成为设计与施工之间的一个独立行业,并与设计、施工、监理一起构成了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随着工程勘察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加入WTO后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以及国家建设主管部门的政策要求,工程勘察行业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发展方向和趋势也将面临新的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随着对外技术交流的广泛深入和涉外管道工程的建设,尤其是全球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中国管道建设的又一个的到来,对长输管道的工程勘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已成长为具有相当实力的管道工程专业化集团公司,具备承建国内外大型重点长输管道项目的能力。但是随着国内外管道工程建设市场的发展变化,工程建设项目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同行业专业化公司的成长壮大,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勘察单位必须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技术,提供新的服务,才能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一)建立完善勘察设计咨询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体系。作为配套的政策就是在资质申报、年审、复审换证时把评优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评优体现在工作质量、技术含量、技术创新。单位没有技术创新,不能创出优质工程,资质等级就会受到影响,单位的竞争能力就会减弱。

(二)市场竞争需要技术创新。目前长输管道勘察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一个单位要想比其他单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就必须有自己创新的技术。创新可以增强竞争力,创新可以拓展市场范围,创新可以获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而且创新往往意味着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要站在行业发展的前沿,不断形成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源泉,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新动力。

(三)随着我国加入WTO,面对市场的开放,外国知名公司已经通过与国内公司合作、委托等方式进入国内市场。每一个单位不仅要面对国内同行竞争,还要面对国外公司的竞争。没有特色的技术,没有创新的思维,不形成自己独有的领先技术和人才优势,必然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四)勘察行业将逐步实现技术与劳务的分离。长输管道工程勘察企业将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咨询、设计与评价工作,需要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技术优势作保障。目前,国内勘察人员素质与国外大的咨询公司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因此,要实现与国际接轨,急需尽快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在技术创新上有突破。

(五)技术创新战略可以看作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利用技术创新获取竞争力的方式。他是企业整个竞争战略的一个部分,并且必须与其他战略协调起来。根据企业面向的市场、顾客、经营方向、技术成熟度等的不同,技术创新战略各不相同。根据长输管道勘察行业的不同特点,可以采取如下战略。

1.开拓型战略。特点是开拓性强、风险大、潜在收益高,但对企业的要求也相应较高。首先,要求在技术创新方面有雄厚的实力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其次,要求能够从技术上预见到未来市场的潜在需要。第三,要求能够为市场提供有效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第四,还要求有能力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目前,大部分长输管道勘察设计单位主要从事陆上管道的勘察设计工作,对于海洋管道工程勘察,可以采取开拓性战略。国内外海洋管道有广阔的市场,及早投入,可以及早获益。

2.防卫型战略。特点是低风险、低效益。它要求企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以低成本、高性能、高质量来占领市场、赢得利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健全的营销机构和营销力量,同时具备较强的技术力量,为市场提供符合业主要求的技术产品与服务,在与同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适用于公司在传统的油气管道和储库方面的技术创新。公司通过30多年的磨练,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油气管道技术服务平台,能够适用目前的市场需求,但是我们必须在传统的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及时汲取国际上新的技术,采用新设备,提高公司的勘察设计水平,利用公司的技术优势,提高质量降低勘察设计成本,来和新参与的国内同行竞争,进一步确立公司在国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3.填空隙战略。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往往会下降。为避免强手的竞争,弥补下降的利润,企业必须寻找新的产品与市场,可以采用“填空隙”的战略来安排我们的研究发展工作。陆上油气管道的常规勘察设计技术已为国内同行所掌握,在长输油气管道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所获利润甚低,这就要求另辟蹊径,填补竞争同行还无暇顾及的一些市场,如城市燃气、其它介质的储运工程勘察设计市场,对其它介质如矿浆、LPG、LNG、其它烃类的储运工程勘察设计技术进行创新,来占领这部分市场,获得利润。

三、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中国长输管道工程勘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管道建设的兴起而逐渐发展起来。当今随着对外技术交流的广泛深入和涉外管道工程的建设,尤其是全球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中国管道建设的又一个的到来,对长输管道的工程勘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先进技术引入中国长输管道工程勘察行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尤其是卫星遥感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激光扫描测绘技术、新型工程物探、原位测试和工程钻探技术、地质灾害评价技术、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长输管道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发和应用、特殊性岩土的工程处理措施等方面的发展,这些技术将对长输管道工程勘察技术的发展和长输管道工程建设带来深刻的影响。应用这些技术也需要多专业的密切配合。

(一) 卫星遥感技术

通过研究遥感图像体现的盆地、高原、山地、沼泽、平原、河流、湖泊等不同的地貌特征,找出最为合理的线路方案,从而全程宏观掌控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通过勾画盐渍土、沙漠、黄土、膨胀土等特殊土分布区域,有效应对管道工程将会面临的环境和地质问题。通过对遥感图像体现的居民点、村镇、城市、道路、铁路、渠道等人文地理信息的解译,获取管道沿线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信息,建立明确有效的绕开或穿过市区的线路概念。通过查明城市的街道、街区、立交桥、机场等市政现状,规划新的城市管网系统等等,遥感技术使管道工程技术人员能够获得更高品质的勘察成果。

遥感在管道工程领域的应用在快速拓展和深入。中油四维工程勘察有限公司已经应用并可以处理中国CBERS1、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5 TM和Landsat7 ETM+、法国SPOT-1、2、4卫星等多种卫星数据以及多元影像数据的融合成果,为多项国内外管道工程服务,并将进一步利用卫星成像雷达数据,包括加拿大radarsat1、欧洲ers1,2、 日本jers、以及高分辨率商用卫星数据,像iknors 卫星,以及法国2002年5月发射的SPOT-5等。并通过多元影像数据融合提供所需的相应比例尺的遥感影像图。结合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和各种图像融合技术,可以提供不同用途、不同比例尺的影像图,可以提供1:5万、1:2万、甚至1:1万的大比例尺高精度影像地图。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使人们把影像处理从工作站或小型机移植到个人电脑(PC)上运行。

通过个人电脑在因特网上快速获取最清晰的卫星影像,表明实现基于遥感技术的勘测、设计工作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研究出一套全新的基于遥感(RS)、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长输管道选定线及勘察工作方法,这将使管道工程勘测技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

(二)地形测量技术

地形测量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全站仪数字成图、摄影测量、激光扫描测绘和水下测绘等。

1.全站仪数字成图:目前国内采用的测图系统有全站仪电子平板测量系统和全站仪数字成图系统。全站仪电子平板测量系统装备有全站仪和便携机,在野外采集数据的同时编辑、成图。虽然数字成图技术已比较多的被采用,但其中编辑、修改的工作量都相当大,将之普遍用于大规模生产,效率上尚需有新的突破。

2.摄影测量系统:在工程测量中,当测绘的面积较大或测区条件十分困难时(长输管道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应用摄影测量(包括航空摄影测量和地面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地形测绘是一种合适的方法。DGPS技术应用于航摄导航控制使得航空摄影更具针对性。由于DGPS导航系统具有高精度的定点摄影功能,航摄的主动性很大,可以保证无需多余摄影。航摄过程中,可以自动记录并通过处理后内插出摄影瞬间投影中心的精确位置,并将他们纳入后续的空中三角测量中,从而大大减少外控点的数量。

数字摄影测量从根本上改变了摄影测量对价格昂贵的专门测图仪器的依赖,是摄影测量领域的一次革命。基于微机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目前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自动定向、空中三角测量、自动数字地面模型生成、自动正射影像图制作和交互式数字测图等一系列作业。航空摄影测量是空间基础地理信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得到各种比例尺的黑白、天然彩色和彩红外等不同片种航摄图像,制作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和影像图。

3.激光扫描测绘:激光扫描测绘系统最近得到了广泛重视和迅速发展。机载激光扫描测绘系统可以视为由激光测距仪和GPS组合而成的空中全站仪,它主要由装在直升飞机上的一台激光扫描仪、一台惯性导航系统、一台GPS接收机和安置在地面参考点上的另一台GPS接收机组成。目前德国、美国等已先后推出商品化的机载激光扫描测绘系统。激光扫描测绘系统主要设计用于获取密集森林覆盖地区、沙漠地区、海岸地区的DTM,因为在这些地区常规测量和摄影测量都十分困难。同时,在森林覆盖地区,利用激光通过树顶和地面的两次反射,不仅可以测定地形,而且还可以测定树高。这些激光扫描测绘系统的测量分辨率可达平面坐标1.0m,高程坐标0.1m,能满足大比例尺测图和高精度DTM建立的需要。在一些发达国家,激光扫描测绘系统已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4.水下测绘:在工程测量中,经常需要测绘河流、码头的水下地形,水下测绘系统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实现了野外测绘到水下地形图绘制全过程自动化。主要由GPS接收机、自动水深仪、计算机、绘图设备和通讯设备组成,平面测绘精度取决于GPS的作业方式和接收机的性能,高程精度则与水深仪有关,这些测绘系统已在大比例尺水下地形测量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西气东输南京长江穿越段水下地形图就利用了这样的测绘系统。开发海洋管道工程市场,水下地形测绘是一项需要重点解决的技术。

转贴于

(三) 工程物探、原位测试和工程钻探技术

有专家指出,岩土工程物探技术将出现一个大的飞跃,过去一直处于辅助手段地位的岩土工程物探技术,未来将在岩土工程勘探中出现以物探为主、钻探为辅的局面。

工程物探是非破损探测技术,具有采样密度大、速度快、成本低、科技含量高、服务领域宽的特点。近年来,工程物探从单一的电法和电测深发展到涵盖物探的全部六大类方法,除一些传统的物探方法外,还开发出一些特有的方法技术。如探地雷达技术、基桩动测技术、电磁波和弹性波层析技术、面波勘探技术等。测试仪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为适应工程需要,国内已研制出快速实时采集处理集硬件、软件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仪器和专用仪器,如SWS多波工程物探与工程检测仪,具有多道瞬态面波、地震、地微动、桩基检测和高密度地震影像等功能,适用于陆地和水域勘探,一改以往物探设备功能单一的缺陷。长输管道工程经常穿跨越交通不便、山高林密、大江大河,这些地方往往大型设备不易到达、水电缺乏,很难实施钻探工作,尤其对于山地隧道工程勘察,工程物探由于其设备小巧,搬运方便,适应性强,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采用非开挖定向钻方法穿越江河具有明显的优点,但地质条件要求苛刻。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就显得非常重要,根据规范和工程实际要求,勘探点必须偏离管道中线15m以上,因此有必要利用工程物探技术沿管道中线进行连续探测,以查清实际穿越断面的工程条件。

地下管线探测仪是工程物探的一种应用,在管道维护、扩建、改造和障碍物勘察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2001~2002年有关的一些勘察标准规范取消了承载力表,即根据土的物理指标按照经验关系确定土的力学指标表,通过原位测试来获得土工参数将是岩土工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原位测试技术的新进展主要有以下方面:

重视通过原位测试技术确定土工参数,并对测试成果的分析应用有了新的认识;发展并完善利用原位测试数据对岩土工程问题做出评价;测试技术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在原位快速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以便进行配套完善的分析评价;适应环境保护岩土工程的新需要,发展新的原位测试技术。

岩土工程钻探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于提高:

破碎岩层、软硬岩石互层以及卵石层地区钻探的新型钻机和施工工艺;应用钻探最优化技术,解决在岩土工程钻探中自动进行信息数据采集分析和岩土层划分等问题;岩土工程钻探采取土试样质量与国际标准接轨,满足行业标准要求。

(四) 地质灾害评价

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内力或外力产生的,危及人身、财产、工程或环境安全的事件。地质灾害种类繁多,目前对其范围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一般包括崩塌(危岩)、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水库淤积与塌岸、堤防滑坡、塌陷、管涌等。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的自然地理位置,可分为:山地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面沉降、土地盐渍化等;滨海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海水入侵、海岸侵蚀等;海洋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海底滑坡等。对长输管道有影响的主要是山地地质灾害。

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成灾特点不同,对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方式和危害不同,防治对策和措施也不同。长输管道经常跨越不同的地貌和地质环境,会遭遇多种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因此对长输管道工程地质灾害的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

(五) 地震安全性评价

对管道造成影响的地震灾害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由于地震作用使土体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的破坏,如断层错动、地裂、滑坡、砂土液化等。另一类是地震波在土体中的传播,会对遭受腐蚀或焊接质量差的薄弱管段造成破坏。大量的事实证明,地震对油气管道的损坏主要是由于大规模的地层移动引起的。目前还没有发现近代埋设的焊接钢管因地震波的土层震荡而损坏的事例。因此减少地震灾害的工程措施应集中在地表断裂上。

长输管道是线性工程,地壳上普遍分布的断层也是线性构造,因此,从甲地到乙地的长输管道工程建设就不可避免地与断裂相交。为了避免或降低由于断裂活动对管道带来的损坏,断裂勘察就显得尤为重要。

(六) 特殊性岩土的工程特性和处理措施研究

特殊性岩土包括湿陷性土、膨胀岩土、软土、盐渍岩土、多年冻土、红粘土、残积土、填土、混合土和污染土等。中国境内的长输管道遇到过几乎所有的特殊土类,有些已给管道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比如阿(尔善)赛(汗塔拉)输油管道工程的膨胀土灾害,陕京、马惠管道的黄土灾害,格拉管道的冻土灾害、新疆轮库、库鄯管道的盐渍土腐蚀灾害等。虽然在多条管道针对不同的特殊土问题进行过非常有意义的探索,但遗憾的是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因此,结合我国大规模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特别是结合膨胀土、湿陷性土等特殊土地区岩土工程开展专门研究,对于提高特殊土地区工程勘察、工程设计的质量,对于防止或减轻特殊土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七) 长输管道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发和应用

目前,国内外的地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平台已经成熟。从国际到国内、从政府到企事业都在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建立基于空间地理信息的地理信息系统(GIS)。通过对地理数据和各种信息的收集、存储、检核、集成、处理、分析,研究和解决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在长输管道建设中应积极开展适应管道建设的设计、规划、施工、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以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由于国土辽阔,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建设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因此,由于基础数据的匮乏加上长输管道涉及的地域和资料的广泛,用于规划、设计的长输管道地理信息系统时机尚不成熟。但是,建立一套适用于长输管道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是十分必要的,从而提高管道的管理水平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长输管道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从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收集大量的信息,在管线运营期间,可以随时对管道检修,管道安全,灾害预测,对各种资料、数据等进行检索、预报,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八)岩土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

岩土工程涵盖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检测、治理、监理和咨询等方面;国内外已有成熟的技术和设备,近年来还在不断拓展和更新。

公司近几年来主要是针对长输管道工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其它几方面相对较薄弱或没有,人才匮乏。根据工程需要和发展趋势,必须进行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开发,拓展业务范围,培养相关技术人才。例如,针对长输管道工程中的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和相应的治理措施研究、地震安全评价,勘探技术和方法的更新与完善等方面均需尽快开展与提高,以满足管道工程的岩土工程工作的需要。

开展思路是总结以往的经验,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人才,通过对正在实施的长输管道工程进行相应的岩土工程研究,掌握和完善岩土工程方面的技术体系,并应用于长输管道的勘察、设计和施工中,确保长输管道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可靠。

四、技术创新的实施

(一)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创新体系的建立是企业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带有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在技术创新领域内的重大举措,其特征如下:

1.全局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将会对企业整体竞争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对企业发展前途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长期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仅影响到企业近期效益,而且对长期竞争力、效益产生深远影响。创新本身就是长期和连续不断的。

3.层次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仅要从战略思想、基本框架方面做出总体策划,而且要对构成体系的方方面面做出规划。

4.风险性: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期性和连续性、未来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决定了技术创新体系面临的环境是变化的,潜伏战略失误的可能。

(二)创新实施要点

1.信息搜集:针对国内外同行业及关联方面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收集与分析,随时确认自己在同行业所处的位置、优势和差距。

2.时机把握:这对出现的技术机会、产业机会、市场机会等重大机会进行分析、制定出对策方案。

3.资源配置:对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所需要的资金、仪器设备、人力等方面做出规划,确定基本来源和供给方式。

4.人力资源:对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做出基本安排,各层次人力、各方面人力进行合理搭配。

5.运行机制:技术创新体系是硬件与软件的组合体,设计并优化运行机制,会使体系发挥最大效能。

(三) 技术引进与合作开发

1.技术引进:技术创新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的过程,而企业不可能在所有环节上都有很强的能力,企业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占优势。另外,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资源优势,在技术创新中,适当地进行技术引进对企业是有利的,尤其对于国外成熟的技术或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直接引进他人的专利或技术成果来为企业服务,企业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研究和开发力量,收效快、成本低、风险小。在引进的同时,加强吸收和再开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于进行新的市场领域,技术引进不失为一条捷径。

2.合作开发:合作开发是从事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主要是指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形势下进行创新的合作。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由于高校、院所具有很强的开发实力,企业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提高技术创新水平,而高校、院所则可利用企业的生产优势,使自己的成果尽快商业化。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包括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如果组织得当,会对双方带来效益。创新具有高风险性,企业间的合作开发可以分担风险。不同地区的企业创新合作,可分配市场区域。技术优势互补的企业合作可减少创新成本,加快创新速度。

【参考文献】

[1]董鲁生,郭书太,等.长输管道工程勘察技术发展展望[J].石油规划设计,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