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创新战略的重要性范文

创新战略的重要性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创新战略的重要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创新战略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绿色创新;绿色创新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13)07—0047—10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环境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可越过的一大障碍。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伴随着自然资源的日渐贫乏和枯竭,以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势必难以为继。中国政府对环境问题高度重视,也意识到只有依靠实施绿色创新战略,才能获得新的发展空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等重大决策文件中也体现出中国对绿色创新的承诺和参与。从企业层面来看,环境日益恶化、国际环境规制的提高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的苏醒都将对企业未来经营产生重要影响,市场的竞争规则和模式都将发生重大改变。在此背景下,企业需要前瞻性地在战略计划中纳入对环境问题的考虑,方能在未来激烈竞争的商业环境中立足。

对绿色创新战略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Hart(1995)所提出的自然资源基础观这一经典文献的基础上,学界逐步意识到了企业在战略计划中纳入对环境问题关注的重要性并开展了针对绿色创新战略的相关研究,包括对绿色创新战略的区分、绿色创新战略的前因和后果等。但是现有研究多以欧美发达国家企业为样本,缺乏针对以发展中国家企业为样本的绿色创新战略研究,尤其是缺少针对中国企业绿色创新战略驱动因素的研究。在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因素上,国外已有学者从环境经济学、创新经济学、产业组织和战略管理等视角进行过探索,但是作者通过梳理发现,以往文献大都基于“现象谈现象”,很少有文献从现象背后的机理出发探索企业采纳绿色创新战略的深层次原因。文章试图通过回顾相关研究文献,构建起一个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绿色创新战略的影响因素模型,并以我国的制造企业为样本对这一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深入分析各类因素对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效府。

一、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一)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是一种基于信息加工理论和期望一价值理论对主体的决策过程进行解释的理论流派,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Fishbein(1963)于1963年提出的多属性态度理论(Theory of Multi—attributeAttitude)。多属性态度理论认为,预期的行为结果及结果评估决定了行为态度,行为态度又决定了行为意图。然而,Wicker(1969)。通过对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综述研究发现,行为态度并不能预测行为,对行为的认识可能还需要从其它方面寻找原因。后来,Fishbein和Ajzen(1975)在发展多属性态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理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理理论认为,行为意图是行为的直接决定因素,行为意图不仅受行为态度的影响,同时受主观规范的影响。理理论假定,人是理性的行为主体,其行为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他会利用一切有用信息做出是否应该采取某项行为的决策。该理论的不足在于假定个体有完全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而在组织环境下,个体的行为会受到管理干预以及外部环境的制约。于是,Ajzen(1988)在理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感知行为控制变量,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Planned Behavior)。计划行为理论认为,行为意图除了由态度和主观规范决定之外,还受到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所有可能影响行为的因素都是经由行为意图来间接影响行为,行为意图指的是个人想要采取某一特定行为的行动倾向,也就是指在决定行为选择时所呈现的对是否要采取该项行为的程度表达。行为意图受到三项相关因素的影响。其一是源自于个人的行为态度,行为态度是个体对从事某项目标行为所持有的正面或负面的情感。它是由对行为结果的主要信念以及对这种结果重要程度的估计所决定的。其二是源自于外在的主观规范,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在决定是否从事某项行为时所感知到的社会压力,它反映了重要他人或团体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其受个体感知来自家属、主管、同事等重要参照个人或群体是否支持其该项行为的规范信念的影响。最后是源自于感知行为控制,这是指个体预期在采取某一特定行为时自己所感受到可以控制(或掌握)的程度,反映了个体对执行行为的促进或阻碍因素的知觉,它受主体感知到的推动或阻碍行为执行的各类因素影响。

(二)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绿色创新战略影响因素分析

作为企业战略的制定者,管理者在环境问题上的态度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制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考察影响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战略的因素对于管理者制定企业绿色创新战略就显得尤为必要。Sharma和Verdenburg(1998)以及Sharma(2000)。指出,企业环境活动和战略的选择取决于管理人员将环境问题理解为机会还是威胁;Cordano和Frieze(2000)的实证研究显示,企业的污染预防等环境战略与环境管理者减少污染的个人偏好正相关;Del Brio等(2001)认为高层管理者对环境问题的支持和承诺对于企业采纳主动型环境战略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企业环境战略形成的早期阶段,组织高层管理者的态度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计划行为理论关注隐藏在管理者决策下的动机,为考察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驱动力提供了适当的理论基础。因此,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管理者的决策机制出发探索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因素,如图2所示。

作为企业应对环境问题的一种战略决策,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本质上取决于管理者的个人决策。计划行为理论从管理者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方面界定了影响其决策的主要因素,为管理者进行绿色创新战略决策提供了合适的理论框架。从行为态度来看,以往研究表明,绿色创新战略的采纳有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绿色创新战略为企业所创造的预期经济收益,能让管理者对绿色创新战略的结果和价值有正向的估计,有利于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采纳绿色创新战略。从主观规范而言,随着国内外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觉醒,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经营施加了各种限制。正如Freeman(1984)所指出的,企业的生命力来自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企业的战略应符合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不断地寻求一种更有效处理各利益相关者问矛盾的途径的过程。因此,企业在决定是否要采纳绿色创新战略时,利益相关者压力是管理者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最后,从感知行为控制来看,管理者在考虑企业是否应采纳绿色创新战略时,会关注企业是否具有足够的资源。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采纳,需要企业具有足够支撑该战略的资源储备,那些有更丰富资源的企业更易于采取环保行为。

1.预期经济收益与企业绿色创新战略

企业的目标在于追求利益最大化,潜在的经济回报被认为是企业采纳前摄性环保姿态的首要推动力。通过改良生产流程,企业能够避免环保惩罚、节约原料投入和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通过绿色营销、废弃产品的销售以及外销企业的环保技术,企业收益得以改进。同时,企业的绿色创新行为还能改进企业资源的绿色租金收入,包括企业声誉、学习能力和产品质量。

当前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在此背景下,企业经营面临的规制约束日益严厉。采纳绿色创新战略的企业能够超越政府颁布的环境规制要求,避免不必要的诉讼费用和罚款;绿色创新已成为企业通过改进环境管理绩效满足环境规制要求的最好方式心。其次,采纳绿色创新战略有利于企业积极探索更为环保的产品以代替现有产品,从而形成较其他相似产品相比的差异化优势,更重要的是,这种通过绿色标签传递给消费者的环保信息,使企业能以较高的价格销售绿色产品,从而有利于企业赢得竞争优势。此外,绿色创新战略给企业带来的良好声誉,能使企业赢得更大的社会合法性,这种社会合法性使企业能通过与各种利益相关者建立健康的关系而获益,具体而言,它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为企业工作,并通过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信任感产生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通过声誉的溢出效应增加社会对企业产品的需求,扩大企业的消费者目标群体。而最为重要的是,采纳绿色创新能让企业获得先发优势,使企业能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占据市场竞争的有利位置,从而能在更长的时期内维持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竞争优势。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预期经济收益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冗余资源与企业绿色创新战略

根据资源基础理论,企业绩效差异主要来自于企业在资源禀赋上的差异,企业的绩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织的资源和能力,企业能通过开发有价值的资源和能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在同一行业内,能够形成持久竞争优势的资源往往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并且很难在不同企业间自由流动,因此,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能否获得所需的关键资源。同样,在战略管理文献中。企业独特资源被当成企业战略选择的一个主要前提。例如,Porter和van der Linde(1995a)认为,发达国家企业之所以比发展中国家企业能更好地处理环境问题,是因为发达国家的企业在环境管理技术和污染预防设备等重要资源上拥有优势,从而使得发达国家企业在应对环境问题时能够采用绿色创新战略。此外,不同类型资源对企业决定是否采纳环境战略问题上所起作用不一样。例如,物质和技术资源能通过重新设计企业生产流程而提高企业预防环境污染的能力,财务资源则使得企业有能力安装技术先进的污染预防设备以达到生态友好的环保要求,先进的污染预防设备及生产系统的采用使得企业有更多机会提升内部流程,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更强的能力去处理环境问题。

许多学者研究了企业资源的冗余度与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关系。Judge和Douglas(1998)的实证研究证明了企业资源有利于企业把环境问题纳入战略计划进程中。Sharma(2000)也指出,管理人员对环境管理战略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可支配资源的影响,这些资源包括技术、管理技能、预防污染的综合环境能力、持续创新、利益相关者关系等;大型企业由于具备相关资源和能力更有可能采取前摄性的环境行为。Buysee和Verbeke(2003)也发现企业如果要转向更高水平的主动型环境行为,需要有与之匹配的资源。冗余资源的存在使得企业可以通过购买创新技术、承受失败、忍受开发和实施创新的巨额成本、探索和试验绿色创新行为从而推动企业的创新行为。Bowen等(2010)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企业环境战略视角探索哪种类型的企业资源最有利于企业的环境战略;并以资源的复杂性、缄默性和特异性对企业资源进行了分类,把企业环境战略看作一个从污染控制到可持续发展的连续体。结果表明,企业可行的环境战略选择至少部分决定于其资源禀赋。企业的冗余资源有利于企业诸如污染控制与预防等的反应式环境战略的实施;企业战略资源和能力束有助于其进一步的污染预防与产品管理战略;而诸如可持续发展的最为前摄性的企业环境战略则需要企业动态能力的参与。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绿色创新战略的开发离不开企业资源的支持,冗余资源的存在使得企业在战略选择上有更大的自由和空间。因而,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冗余资源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利益相关者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战略

利益相关者会通过多重渠道影响企业的环保行为,包括政府制定环境规制、非政府组织环保报告和鼓励抵制非环保行为、顾客和供应商对企业施加压力、公众媒体对组织活动的监督等。另外,公众与其它利益相关者在自然环境上的利益也是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的合法压力。Banerjee(2003)指出,企业对环境的关注一方面正是来自于团体利益相关者施加的外部政治压力,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由顾客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需求所带来的外部经济压力。企业采纳绿色创新行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社会合法性以及迎合消费者需求以实现企业价值。

在利益相关者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影响上,一些学者关注了环境规制的关键驱动作用。Porter和Van der Linde(1995b)等基于佚事证据的定性案例研究表明,环境规制有利于企业绿色创新。Murillo—Luna(2008)表明了政府制定的环境规制在促进企业环保行为中的作用,那些感知到更严厉的法规的企业会在现在和将来对生态保护给予更多的重视。Rehfeld等(2007)对德国219家制造业的研究发现,环境政策与绿色产品创新正相关,69.8%的企业在进行产品创新时会将现在以及未来可能实施的环境立法考虑进去。Kammerer(2009)通过对92家德国电子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有正相关关系,即环境规制愈严厉,企业越可能进行绿色创新。另外一些学者则研究了来自其它类别的利益相关者压力对于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Del Brio等(2001)以西班牙企业为样本研究表明,来自消费者的市场需求是企业进行环保行为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Harrison等(2005)也认为,消费者通过消费选择展示的环保意识会推动企业采纳绿色创新战略。此外,非政府组织及环保团体对企业非环保行为的压力,也会促使企业控制其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减少声誉风险。Eiadat等(2008)利用约旦化学工业的数据研究表明,感知到利益相关者重要性是企业采纳绿色创新战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利益相关者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变量测量

在变量测量上,考虑到绿色创新战略、冗余资源、预期经济优势、利益相关者压力等相关变量依赖于被调研对象的判断以及问卷填写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顾虑,借鉴了环保领域以往研究的做法,同时考虑到本研究的调研对象是企业负责环保问题的中高层管理者,其对企业的环保实践应该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本研究均采用Likert七分量表法进行设计。具体操作为要求企业高管或环保负责人如实对企业的绿色创新战略开展情况、绿色创新绩效与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的动机等题项做出评价,“1”表示非常不符合,“7”表示非常符合,“4”表示不确定。

在绿色创新战略的测量上,本文借鉴了Chan(2005)的研究,从企业行为层面来测量绿色创新战略,包括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减少能源消耗等七个方面。在预期经济收益的测量上,本文借鉴了Baneuee(2003)的研究,从成本节约、在新市场的增长机会等方面进行测量。在冗余资源的测量上,借鉴了李剑力(2009)所开发的量表对企业能用于绿色创新战略的冗余资源情况进行测量。在利益相关者压力的测量上,本文借鉴了Murillo-luna等(2008)的测量量表,采用14个题项测量管理者在环境战略响应上所感知到的利益相关者压力。

(二)研究样本

选取来自浙江、山东等地的制造、化工、纺织等多个污染较为严重行业企业为样本,利用多种渠道共发放问卷372份,回收问卷289份,剔除填写不完整(27份)和前后不一致的问卷(42份)后,保留了有效问卷220份,问卷回收率为77.68%,有效问卷率为76.1%。对有效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如表l所示:

(三)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问卷中各测量量表进行效度检验。在因子分析之前,首先对各个量表进行KMO和Bartlett球体检验观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然后再根据主成分分析的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各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在预期经济收益变量上,KMO值和Bartlett球体检验P值分别为0.856>0.80和0.0000.70和0.0000.80和0.0000.80和0.000

在信度检验上,一般认为,Cronbach'a值大于0.70即可接受。对上述量表进行信度检验发现,只有已吸收冗余资源和企业治理利益相关者的a系数低于0.70,分别为0.588和0.689。按照卢文岱(2007)的说法,用a信度系数来估计量表的信度时,应注意a信度系数与量表题目数量的多少有关,对于只有4个或者更少题目的量表,Cronbaeh'a系数低于0.60甚至0.50都是可以接受的。由于已吸收冗余资源和企业治理利益相关者的题项数分别为3个和2个,因而属于完全可以接受的范围。其余量表维度的a系数都大于0.70,因而可以认为本研究中的各个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内部一致性。

(四)分析技术

本文主要分析绿色创新战略的前因变量对绿色创新战略的影响。考虑到自变量之间可能彼此相关,本研究对各个自变量做了共线性检验。在共线性检验上,方差膨胀因子(VIF)是常用的识别方法,其值越大,自变量之间存在共线性的可能性越大。卢文岱(2003)指出,当方差膨胀因子大于5或者10,可以认为存在共线性问题。本研究中的VIF值均在1.242—2.319之间,表明各个自变量之间基本不存在共线性。

三、研究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结果

本研究利用侯杰泰等所提出的题项合并的数据浓缩方法,计算各个变量的维度得分,它等于该维度所包括的各个题项上得分的均值,然后对所得出的8个维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表2对本研究的主要变量和维度的平均值、标准差、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了描述。

此外,观察到变量之间普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我们猜测各个测量指标之间可能存在同源偏差问题。通过对所有指标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判别同源偏差程度,在未经旋转的因子分析结果中,如果第一个因子揭示了大部分的变异,则表明测量指标之间存在较严重的同源偏差。本文中,第一个因子未经旋转的解释变异量仅为38.262%,表明本研究中各测量指标之间只存在轻微的同源偏差,其可能来源于同类题项的临近分布和社会称许性问题,并不足以损害样本数据的整体质量。

相关分析仅能说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能说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程度大小,因此,本研究接下来借助回归方程对样本数据作进一步分析。

(二)绿色创新战略驱动因素的实证检验

参照以往环境管理文献的做法,本文同样以行业和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在控制行业的具体操作上,本文将问卷中的电子和机械行业归为一般污染行业,纺织、有色金属、化工、皮革制造和制药产业归为重污染行业,其它行业作为第三类行业加以控制;在规模上则以企业产值来衡量。首先对控制变量进行了编码处理,将其转化为虚拟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然后以预期经济收益、未吸收冗余资源、已吸收冗余资源、企业治理利益相关者、企业内部经济利益相关者、企业外部经济利益相关者、企业外部社会利益相关者为自变量,企业绿色创新战略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得到相关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加入预期经济收益、冗余资源和利益相关者压力之后,R2由0.022变为0.433,表示上述自变量都对绿色创新战略有较强的解释力。预期经济收益、已吸收冗余资源、企业治理利益相关者、企业内部经济利益相关者和企业外部社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回归系数分别为0.354、0.241、0.147、0.113和0.194。其中,只有企业治理利益相关者和内部经济利益相关者在0.05水平上达到显著,其它三个都在0.01水平上达到显著。未吸收冗余资源和企业外部经济利益相关者尽管也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有正向影响,但是影响效用不显著,回归系数分别只有0.012和0.064。

四、结论、建议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理论构建和实证检验,本文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

首先,预期经济收益和已吸收冗余资源是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重要驱动因素,未吸收冗余资源对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战略的影响不显著。

其次,企业治理利益相关者、内部经济利益相关者和外部社会利益相关者都对开展绿色创新战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外部经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作用则不显著。

(二)政策建议

首先,企业在决定其行为方式上总是会优先考虑经济合理性,如果企业认为开展绿色创新战略会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收益,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驱动企业开展这一战略。这也与向刚和汪应洛所指出的企业进行持续创新的根本动力来源于企业内部而不是企业外部,企业家和员工的持续创新意识、精神和来自创新效应的利益驱动是企业进行持续创新的根本动力相一致。因而,强化企业家和员工关于绿色创新战略有利于提升企业经济绩效的意识,让企业能自觉开展绿色经营,这是推动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的最根本动力。

其次,已吸收的冗余指的是企业已经投入到设备和人力上的资源,包括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过剩的生产能力和专业人才,这些资源难以很好地转移到其它用途中去。在存在这种过剩生产能力的情况下,企业会出于更充分地利用资源考虑而开展绿色创新战略。未吸收资源的表现形式为企业剩余的财务资源和企业的关系资源,它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影响不显著。这与国内大多数企业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绿色创新的重要性和价值有关。多数企业家只看到企业进行绿色创新在短期成本上的增加,而看不到进行绿色创新所带给企业的长远收益,或者是因为更追求短期利益,而缺乏冒风险追求更好的长期绩效的动力,从而使得企业在选择对未吸收冗余资源的投放时,通常不会把这些资源用于开发绿色创新战略上。因而,提升企业家关于绿色创新战略对企业长远发展重要性的意识,推动企业在考虑短期绩效的同时更为关注长远利益是推动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的又一关键因素。

最后,企业治理利益相关者、内部经济利益相关者和外部社会利益相关者所涵盖的股东、管理者、员工、政府、媒体、当地居民等对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战略有正向影响,这在以往文献中已经得到验证。外部经济利益相关者包括了顾客、供应商和竞争者。从目前来看,国内多数企业仍没有实施绿色创新战略,大部分企业都是为了满足政府的规制要求而采纳了消极的环保战略,因此来自竞争者的环保压力较小。同样,按照一位被访者的说法,就算企业对产业链上的客户有环保上的要求,客观环境决定这种要求也难以成为硬性的标准。在消费者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作用上,尽管以往有研究表明消费者是企业进行绿色创新的一种驱动力,但是另一些研究则表明,消费者声称的优先考虑绿色产品这一说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在其实际购买行为中得到体现,Hillary(2000)以中小企业为样本的研究也表明,企业在绿色创新上面临的顾客和供应商的外部压力很微弱。前三类利益相关者由于与企业更为紧密的关系使得其有更大的动力去推动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而强化外部经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作用,可能需要政府在全社会营造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理念。

(三)未来研究方向

在社会各界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开展绿色创新战略、走绿色发展之路已成为企业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目前,许多企业已经通过开展绿色创新战略走在了发展前列,更多的企业还是以遵循政府的环境规制作为企业的环保目标,学界关于什么因素引起企业在面对绿色创新上态度的巨大差异仍存在争议。本文基于管理者决策视角的计划行为理论提出了绿色创新战略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大样本的企业调研数据,论证了预期经济收益、冗余资源和利益相关者压力对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效应。

尽管在理论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也有助于政府部门认识到企业外部社会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绿色创新战略所产生的正向影响机制,但由于精力和资源所限,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2篇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战略 组织结构

一、研究意义

清华大学雷家教授在他主编的一本杂志的卷首语中写道“组织结构决定组织机制, 组织机制决定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决定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决定组织的产出。”如果把技术创新看成是企业产出的话,那么技术创新的水平和能力很大程度上受组织结构影响的。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性对企业来说是毋庸置疑的。但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难度和风险都比较大。因此,能否成功进行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具体分析如下 :

1.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对技术创新活动做的具有长远性、全局性、指导性的安排和资源配置方案。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

2.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企业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一方面,技术创新战略类型差异会对组织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另一方面,组织是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基础,组织结构不仅决定着企业技术活动的诸多环节,而且还从多方面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产生影响。

3.设计与技术创新战略相匹配的组织结构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课题之一,能否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二、研究背景

在宏观层面上看,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受到广泛关注和提倡的重要问题;在微观层面上看,企业“不创新,就灭亡”,这六个字非常生动地刻画和描绘了企业面对的现状,要让成功长期保持下去,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成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的关键是组织层次的要素。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司高技术创新中有50%~70%的失败缘于组织(结构)模式和技术创新战略的不协调。

不同企业可能采取不同的技术创新战略,或同一企业内部不同技术创新项目也可能采取不同的战略。当前尚不存在(未来也将不存在)一种适应所有技术创新战略类型的组织结构模式。因此,为了技术创新战略成功,需要深入研究两者的关系。

三、相关研究

1.哈佛商学院商业史专家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提出了“结构服从战略”的观点。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20家大型公司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个普遍的战略结构顺序:选择一个新战略;出现管理问题和业绩下滑;组织结构随战略的需求而变化;提高盈利能力和改进战略实施。

2.被誉为“战略管理之父”的H.伊戈尔.安索夫提出“通过组织结构来实施战略”的观点。安索夫就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之间的进行了匹配,提出了五种基本的组织结构类型:职能型、地理型、分部型、SBU、矩阵结构等。有效的战略实施很大程度取决于公司的基本组织结构,率先达到战略与结构相适应是公司的竞争优势之一。

3.理查德.惠廷顿等人提出的“组织匹配的新含义”的观点。他认为结构不再是战略的一个简单的因变量,它们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结构必须与战略相匹配,现在必须从公司整体来看待它们的关系。

总之,目前有关技术创新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得比较多的是组织理论,分析了各种背景因素和组织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的目的是发现组织创新决定的因素。从技术创新战略的层面上系统研究组织结构还不多,实证研究更少见。

四、研究方法

1.规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技术创新战略理论与组织结构模式的梳理,从中探求二者的有机结合,归纳一般规律,提炼理论模型(假说)。

2.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国内外大量技术创新战略及其组织结构模式的具体案例,对企业如何制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并如何设计组织结构模式,以及最后达到的效果进行研究,并利用这些案例对变量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的说明。

3.实证研究的方法。在综合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不同技术创新战略类型与组织结构模式之间的变量关系,然后通过对企业调查取得的数据,对理论模型(假说)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五、研究结论

1.技术创新小组。它为完成某一创新项目而成立的一种创新组织,该组织结构与以往组织结构的显著不同是:它淡化了纵向和横向的直线权力制,同时变个人决策为小组成员共同决策,因此在创新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效率。

2.内企业家。它是在企业内部利用企业现有资金、设备等资源进行创新活动的一个人或几个人,而创新的风险和收益均在企业内。企业对内企业家的支持能激发其创新意识,释放创新能量。

3.创新分部。它为实现具有战略影响的、涉及重大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而设立的组织。这类技术创新风险大,决策性强,需要勇气和意志。创新分部是企业进入新的技术领域的重要方式之一。

4.项目团队,团队是由来自跨部门的人组成的工作群体,有强烈的客户和需求导向,信息共享,团结协作。

5.联盟合作化。它基于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几个企业充分利用聚合知识为缩短研发时间,提高创新效率和效果,抢占市场先机而结成的共同体。

对技术创新战略的分类的方法很多,比如技术创新战略类型可分为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等。自主创新战略与技术创新小组、内企业家等组织结构相适应;合作创新战略更多的需要联盟合作化结构;模仿创新战略一般不需要特定的组织结构类型。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资源观;技术创新;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007-03

20世纪90年代早期,与技术创新的加剧、国际竞争的激烈、顾客需求的变化等因素相适应,基于资源和能力的战略管理理论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由于产业环境的不确定性,竞争的边界已越趋模糊,许多学者逐渐将战略规划的焦点从传统的外部导向的产业分析转变为以企业独特能力为中心的新战略观点,认为企业专有的资产或能力才是竞争优势的基础,形成“资源观”(Resources-Based View)学派。从战略管理的实践来看,企业要从自身资源和能力出发,在自己拥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及其相关产业进行经营活动,从而避免盲目进入不相关产业进行多元化经营。

在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方面,企业也要结合自身的资源状况,从技术来源、创新程度等方面选择一种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战略。许多对创新的相关研究将“技术创新战略”当作自变量,探讨不同的战略运作与选择下,对于组织绩效或新产品开发绩效等的影响,以“规范性”研究寻求最佳的企业决策。本文主要从企业资源观的角度出发,以技术能力、补充性资产以及企业的关系资源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前置与影响因子,考虑企业内在条件与技术创新的匹配问题,研究资源观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

自古典经济学派的学者熊彼特提出“技术创新”概念后,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结合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战略理论研究,形成了技术创新战略的相关理论。对于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到目前也没有统一的划分,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分类。本文主要从技术来源和创新程度两个方面对技术创新战略进行划分。

(一)按技术来源划分

1.模仿创新战略

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者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引进购买、破译其核心技术或技术秘密基础上,实行对产品的功能和生产工艺的发展与改进,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以确立竞争地位,取得经济效益的行为。

2.合作创新战略

合作创新是指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以及与其他企业之间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一种创新战略。在这种战略下,参加合作的各方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

3.自主创新战略

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通过研究、探索产生技术突破,攻破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实现创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并最终获得技术创新收益的创新活动。

(二)按创新程度划分

1.渐进式创新

渐进性创新是指对现有技术进行局部改进所产生的技术创新。渐进性创新是一种较稳妥的创新方式,它一般是对原产品进行渐进的、分步骤的改进。这种技术创新投资费用少、周期短、风险小、见效快,但它难以获得突破性创新所拥有的行业垄断地位或成本领先地位。

2.突破性创新

突破性创新是指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的技术创新,它常伴随着一系列渐进性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并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突破性创新可以改变整个行业的结构,形成规模效益,使企业居于行业领导地位,形成一种跳跃式发展,取得规模经济,获得成本优势和差异优势。但突破性创新研发投资与推广产品费用大,产品进入市场周期长。

二、企业资源观相关理论

资源观是一种强调企业内部分析的战略理论,聚焦于企

业内部的资产、技能、能力和知识进行研究,近年来引起战略学界相当大的反响。资源观理论研究基础是Penrose在1959年提出的“组织非均衡成长理论”,即组织的投入要素随着学习与经验而不断改变,其投入组合的关系也将随之不同,组织因而出现组织剩余(organizational slack)。由于组织剩余存在不完全市场当中,组织为发挥其经济效率,因而诱发组织内部的成长。到20世纪80年代,相关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后续研究,使得资源观获得空前的重视,因而在学术界成为主流观念。Barney(1991)发表在《Journal of Management》上的论文《企业资源与持续的竞争优势》中指出:企业可通过本身资源与能力的累积培养,形成长期且持续竞争优势,称为“资源观模式”。资源观强调以资源为公司战略决策的思考逻辑中心,将其与公司的竞争优势与企业决策相联系,重点是辨识、澄清、培植、发展与保护组织的核心或独特资源。

在企业资源观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对于企业资源的含义不同学者看法也有较大的差异。Barney(1991)采取较广义的看法,认为资源包含公司资源、能力,以及由公司所控制的资产(assets)、组织程序(organizational processes)、公司特质(firm attributes)、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等;而Fiol & Lyles(1985)与Wernerfelt(1989)则采取较狭义的看法,认为资源包括无形资产、组织能力、核心能力等。本文主要研究企业的资源与技术创新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企业的哪些资源会影响技术创新战略的决策。因此应主要从企业的技术能力、补充性资产以及企业的关系资源方面研究企业的资源对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

(一)企业的技术能力

企业技术能力是企业所具有的能够充分利用和发展已有技术知识并创造新技术知识的能力,它体现为人员素质、信息系统、硬件设备、组织结构及过程、外部知识网络以及共同价值观等。技术能力并不只是生产制造与研发的能力,它更描述了企业创新的所有活动,应包括产品设计、生产方法、市场推广,以及为了规划,组织和执行生产计划、市场计划所需的企业技术支撑体系。因此,技术能力应是有关产品设计、制造及配装以及市场扩散所需的知识、设备、信息及其诀窍等能力,能将资源转化为特定目的、任务或产品。

技术能力是企业的关键能力,特别是在技术密集行业中,技术能力是核心能力建设的基石,直接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技术能力有助于技术的模仿、修改与创新,且技术能力是技术进步提升层次的条件。

(二)企业的补充性资产

补充性资产是指一个能力资源,如销售渠道、服务能力、财务资产、无形资产和补充性产品等。对于补充性资产的有效管理,是获得创新收益的一个十分重要且有效的方法,掌握这些资产的公司更有可能从创新中获得商业利润。当一项创新产品需要利用特殊的设备或配套材料时,如果创新企业是这种补充性资产的唯一拥有者,那么创新产品是否需要专利权的保护,已经不是重要问题。与只针对“最初的和真正的发明者”的专利权保护不同,通过补充性资产获得利润的机会向每一个掌握资产的人敞开,不论是创新者还是其他任何人。

一个缺乏某些关键的补充性资产的创新者很难获得预期的创新收益,在寻求这些关键的补充性资产的过程中,提供补充性资产的企业往往坚持要分享一部分创新收益,缺乏补充性资产的创新者有时不得不花费高额的代价去获得补充性资产。因此,企业在逐步导入、拓展核心技术与能力的发展可能性,以及之后维系、扩充技术与能力成功果实的各阶段,都需要补充性资产的不断增长与配合。企业要有效的利用补充性资产,然后专注于本身的核心创新能力,为企业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

(三)企业的关系资源

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为了业务上的往来或者战略上的运用,与外界有许多频繁与必要性的互动,不论是供货商、顾客、政府单位、研究单位、同业等等。在此过程中会形成企业的关系资源,这些资源包含企业内、外部各种正式非正式、长期或短期、固定或暂时的各种关系传递的各种信息。企业的关系资源与网络关系强弱,会影响企业的营运与作业。企业间基于本身的专业形成自然分工,同时又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形成一个祸福与共的事业共同体,如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竞争力。

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与其他组织间关系各种关系,如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大学等学术机构间以及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本身即为企业竞争优势之一,不论结合的方式或内容为何,网络中的成员是借着彼此间的资源互补、相互合作来达到彼此的目的;而在信任的基础下,信息分享与学习效果也是网络内企业得以成长的重要因子,互信互赖的关系更可视为企业重要资产之一。关系资源的存在不仅有助于合作伙伴间的知识交换,降低交易成本,也可有效防止不必要的知识外流,因此企业合理运用自身的关系资源可以为企业带来战略上的巨大价值。

三、资源观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资源观是战略管理领域中运用相当广泛的一种观点与学说,资源观的重点在于强调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Grant(1991)提出的以资源观导向的战略分析架构中,说明了从资源观出发,辨识、分类,依据资源可以产生的竞争优势,再选择最能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与能力的战略,战略拟定、执行之后,再以确认必须补充、增强或提升哪些资源观,形成一个循环。如下图所示:

从图的架构中可以得知,企业的资源与战略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最初所握有的资源,因具有专用性、独特性、模糊性等特质,因而可形成竞争优势。企业通过对自身资源的辨识与分类,自身能力的识别,评估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制定可行战略,并在此过程中辨识必须增强与补足的核心资源,再一次成为循环。

从技术创新战略来看,广义的创新除产品或过程创新外,还包含组织创新、战略创新等,因此技术创新战略的内涵应是包含在企业战略之中,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应仍是以企业制定战略的程序相同。企业所选择的技术创新战略不同,对于内部的资源与能力的要求也不同:如采取高度的自主创新战略则需要大量的R&D资源的投入,要求企业有较强的技术组织管理能力与学习、吸收能力;相对的如果企业采取技术跟随战略或者模仿创新战略,则对上述资源与能力的要求则较低。因此,在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过程中,企业要结合自身的资源制定战略。

(一)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技术能力是企业在市场上竞争求胜的一种重要力量,具体呈现在新产品开发与制造过程中,如果产品开发的速度快,设计方案、品质优于对手,或成本较低,说明企业的技术能力强。企业若向来以技术领先者自居,同时其本身也具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则通常会倾向采用内部自行研发方式。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通常以自身技术能力的运用为优先,在开发升级型产品时,由于需要更高精密度的仪器设备与技术,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自行研发而突破,因而需外界专业企业的支持,以购买技术、合资或进行移转;而在开发无关性产品时,因为产品技术知识为企业完全不熟悉,在这方面的技术能力薄弱,因此倾向于自外获取技术的创新方式;而应用型产品在技术特质与原有的产品较为接近,在这方面的技术能力上较能掌握,因此多以自行研发的方式进行开发。

在创新程度方面,企业在选择技术创新战略时,受到与原有技术差距以及技术层次的影响。通常升级型与无关型的产品与原有技术差距大、技术层次较高,而应用型产品与原有技术差距小、技术层次中等。因此,技术能力较优者的企业,采用突破性的创新战略,开发与过去企业研发方向或核心技术十分迥异的产品进行开发,产品的新颖度较高、强调创意以及开发新技术,属于高度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而技术能力较劣者的企业,则选择渐进式的技术创新战略,以现有产品的延伸或附加新特性,新颖度较低、多为现有产品或技术的修正、改良或延伸,属于低度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能力对于技术创新战略有正效用,即技术能力较高的项目,在技术来源上企业将会采用自主创新战略,创新程度上采用突破性创新战略,反之亦然。

(二)补充性资产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由于企业的关系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的专有资源,如与客户关系、与供应商关系以及与政府部门的关系等,这些关系资源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有关,在此将企业的关系资源纳入补充性资产加以讨论。

企业在创新产品与商业化的过程中,除核心技术外,常伴随着其他能力或资产的使用,若不能掌握这些伴随的补充性资产,创新的利润会被别家企业所乘机占有。因此,对于多数企业而言,补充性资产与能力具有相当程度的战略重要性。

当企业新进入某个行业,虽然掌握了新技术,但由于缺乏商品化知识与经验等补充性资产。企业为了将其技术快速商品化推出市场,通常会选择与现有企业合作。在许多研发联盟的研究中发现,联盟的组成原因多以补充性资产的取得为主要动机之一,即加入研发联盟主要是为了获取自身所缺乏的补充性资产。因此,在研发项目中,当掌握的补充性资产较少时,会倾向以外部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寻求外部的协助与合作,反之,若补充性资产较多时,则由于在创新的制造、检验、测试等价值活动所需的资源已可全然掌握,则会以内部创新方式进行开发。

企业运营过程中若缺乏补充性资产的搭配,企业的创新利得将会被竞争对手有机可乘。由于高度创新的产品与项目在行业内全新或很少出现,因此,必须投入较多的资源,或者与可以充分掌握的资源相互配合,才能达成战略目标。当企业可以掌控与配置的补充性资产较高时,如上级给予充分的财务资源,与供应商、政府部门、研究单位等外部关系十分良好,由于创新所需的活动与资源都能有效掌握,无后顾之忧,故此时将会倾向于较高程度的突破性创新战略。反之,企业在进行研发项目的战略性考虑时,若缺乏资金的投入与支持,在检验、测试等活动无法自己完成,或缺乏完成此活动的外部资源可以投入,此时以理性的决策者而言,必须在有限的资源限制下做最有效的运用,达到最佳效益,故会倾向于较低程度的渐进式创新战略。

补充性资产以及关系资源对于技术创新战略也有正效用,即补充性资产较高的项目,将倾向采用自主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补充性资产较低者的项目,将倾向采用模仿或合作的技术创新战略。在创新程度上,补充性资产较高者的项目,将倾向采用突破性技术创新战略;补充性资产较低者的项目,将倾向采用渐进式技术创新战略。

四、小结

本文基于资源观的相关理论,研究了企业资源对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通过有关研究成果的分析,得出了企业技术能力、补充性资产以及关系资源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一)技术能力对于技术创新战略有正效用

技术能力较高的项目,在技术来源上企业将会采用自主创新战略,创新程度上采用突破性创新战略;技术能力较低的项目,在技术来源上企业将会采用模仿或合作的创新战略,创新程度上采用渐进式创新战略。

(二)补充性资产以及关系资源对于技术创新战略也有正效用

第4篇

[关键词]自主创新 战略 高校科研

自主创新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所确定的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六大原则之一。自主创新是具有专利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创新成果。自主创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越来越重要。高校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为推进我国的自主创新做出主要的贡献。

一、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自主创新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课题。自主创新既可以理解为一种国家战略或发展道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科技创新方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自主创新的战略意义。

1.自主创新是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大战略。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支撑国家强盛的筋骨,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基础。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成功与否事关国家的国际地位、民族尊严、发展后劲。只有自主创新战略的成功实现,国家和民族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2.自主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正确选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突破人口、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解决好人民普遍关注的扶贫、教育、医疗、安全和社会保障等诸多问题都离不开自主创新。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支持,为实现发展壮大民族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3.自主创新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强大支撑。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入世”并逐渐融入世界经济。在新的国际环境中,中国仍然依靠简单模仿已没有前途,贴牌生产回报微薄,走别人的路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爬。要避免受制于人,不做低端产品的加工装配车间,就必须将自主创新作为国家的核心战略不断推进,以自主创新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改善外贸出口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

总之,全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综合分析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方针。对此,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理解。

二、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基本途径

实现自主创新是一项关系全局、时不我待的战略任务,需要全面规划、全民动员、全力推进。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基本途径主要有:

1.全面发展自主创新的各种创新方式。自主创新作为一种科技创新方式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原始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原始创新往往孕育着科学技术质的飞跃,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源泉;二是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产业。集成创新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指围绕一些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战略产品和重大项目,将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实现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甚至引起重要领域的重大突破;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消化吸收再创新。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自主创新不能封闭起来进行,而应开展广泛的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完善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充分利用人类共用的科技成果。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

2.充分发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有利因素的作用。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自主创新的过程。发展中国家实现赶超目标推进工业化、现代化也必须自主创新。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自主创新的诸多有利因素。从人才来说,我国现有的科技人才已达3200万,具有研发能力的科技人才就有105万;从投入来说,我国研发投入总额已跃居全球第六位;从学科基础来说,我国已有比较完善的科学布局,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的研发能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从市场条件来说,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对创新的需求无可比拟,在这种需求的拉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形成市场导向的自主创新机制;从制度条件来说,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自主创新战略的推进提供了巨大的活力和广阔的空间。

3.不断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自主创新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从国家层面整合创新要素,构建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供保持创新的组织保障。自主创新的主体是全民。自主创新与建设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紧密相连。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是自主创新,各种小发明小创造也是自主创新。无论是重大突破还是微小改造,都需要我们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主创新的载体是各种创新实体和机构。这些实体和机构包括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家实验室、企业研发机构以及科学普及技术推广和技术中介组织等,是一个覆盖全社会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自主创新的机制是在政府导向作用下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在这里,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三、高校科研要发挥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生力军。高校科研必须以实施和推进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为己任。

1.高校科研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现代大学不仅是从事教学活动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是从事科研提供知识产品的主体,20世纪后的大学更是将科学研究成果作为对社会的主要贡献。在现代大学中,科学研究十分活跃并贴近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要将科学研究成果提供给社会,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就必须以自主创新战略作为核心不断地推进。

2.高校科研要与企业相结合。根据科技创新的规律和社会化分工的要求,科学创新的主体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科研院校和大学,技术创新和产业的主体则是企业。高校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形成以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机制。企业面向社会,创新需求敏感,创新冲动强烈,只有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题,提升各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整体创新实力。

3.高校科研要大力营造生动、活跃、民主的创新氛围。要在高校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要注意破除那些只防出错,不求出新;只求保险,不担风险;只循陈规,不探新路的思维定式,注意克服那种唯书唯上、崇洋迷古、照搬照套的行为惯性。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推崇探索、宽容失败,鼓励冒尖、包容个性,提倡竞争、倡导合作,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新欲望得到尊重,创新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4.高校科研要以人才为本。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人的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高校要全面实施人才强校的战略,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战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规章制度保障人才,努力营造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教师充分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

5.高校科研要有完善的体制。体制催生动力,机制激发活力。高校要创新体制激励创新。要制定各类鼓励自主创新的经济政策,要制定自主创新的奖励政策,要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要构建科研成果转化机制。要形成公平有效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努力做到不问出身问学识,不重学历重能力,不论资格论水平,不看年龄看成果。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给创新者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自主创新是实现发展的核心。高校必须全面推进自主创新的战略,充分发挥高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温宪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J].广东科技,2007年2期

[2]里白:全面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访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研究员[J].经济师,2007年3期

[3]吉永华:自主创新根植于求真务实[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1期

[4]程梅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面临问题及路径选择[J].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2期

[5]陈畴镛王永丽: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济论坛,2007年1期

第5篇

许多企业虽然有了产品创新的意识,但还是处于自发型创新阶段,其创新的动力,是基于对竞争环境的激烈性的意识,期望通过产品创新举措以适应生存。自发型创新是被动的、战术性的创新状态,是从竞争角度考虑的学习模仿或创新改善,由于没有把创新上升到企业战略的层面,没有具体的创新战略实施步骤,也没有通过创新机制的制定,鼓励企业创新思想的萌芽和成长,所以也无法形成全员的创新意识和行动。由于缺少对市场需求的深刻认识和对企业发展的长久考虑,产品创新的成败具有偶然性,也会直接作用于企业的一时兴衰。

相比之下,自主型创新则是企业的自觉行动,是通过产品创新谋求持续的企业发展。所谓自主型创新,是以创新为企业的经营理念,结合企业的战略远景目标,制定出相应的创新经营战略,并将之渗透到企业文化中去,并以创新为核心,进行组织架构的设计,譬如,为了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创新,通过产品经理将市场研究、产品研发等各个相关职能相联系。将创新意识融入企业文化,是使普通员工都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切实投身于企业的创新实践,形成学习、竞争、创新、进取的创新型企业格局。

成为自主产品营销创新企业,可从以下环节对企业的产品营销创新战略制定和实施进行检视:

现状背景:

1、企业的使命和宗旨是:

2、企业现有的资源优势及改善点是:

3、环境的机会和竞争压力的来源是:

4、企业产品创新的人力资源和员工意识现状是:

远景目标:

5、企业的远景目标是:

6、上述目标意味着,企业要达到的行业/市场地位是:

创新战略:

7、达到目标的市场导入战略步骤:

8、企业产品营销创新的战略规划:

创新产品的市场目标和定位描述:

创新产品研发战略部署:

创新能力加强的组织构造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促进全员创新的企业机制是:

9、上述战略意味着,在未来的不同时期,企业各产品系的市场地位及企业创新意识和行动状况是:

实施策略:

10、依据当前的需求/竞争局面,某特定创新产品如何定位调整:

11、因当前某创新产品研发及推广需要的人力资源调整:

12、依据当前员工创新现状的机制改进:

执行:

13、依据策略的创新产品的需求研究、开发、测试与推广:

14、依据策略的人力资源措施(培训等):

15、依据策略的鼓励员工创新行动的具体措施:

评估:

16、产品创新战略对于企业的贡献状况:

17、企业员工对产品创新的参与性和态度:

18、创新战略实施的矫正点:

以上问题是要在深度研究和策略思考的基础之上,制定相应的创新战略和执行计划,并最终实现创新型企业的特征,形成创新的企业文化内涵,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将产品营销自主创新植入企业文化

企业能不能使创新成为企业成长的发动机,仅靠职能层面的努力是不够的,产品创新要求企业有良好的创新生存土壤。

创新生存土壤,就是鼓励和激发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创新文化的形成,首先是在于企业的创新战略,就是要结合企业的战略远景目标,制定具体的战略规划和实施步骤。以康师傅的小虎队产品为例,小虎队产品的市场定位是面向学生的干食面。然而真正推动产品销售的并非干食面的口味本身,毕竟,与直接的竞争对手统一的小浣熊相比,产品口味很难形成明显的差异化。为了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在产品中植入了文化营销的理念,制定出了定期推出新的趣味卡片的策略,将卡片收集、欣赏、娱乐等与产品相结合。如此以来,产品创新,成为了一项由战略规划走向战术实施的自主型产品创新举措。

第6篇

创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化经济体制日趋成熟,现代社会对企事业单位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企事业单位实现其自身的最大化发展的根本,就在于更好地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为了保障企事业单位日常良好的经营运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切实做好人员的调配与岗位安排。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促进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需要对其人力资源管理手段进行深入的探究,通过合理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才能达到提升企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也只有在创新战略导向下,积极实践创新人力资源的管理,推行切实有效的人力资源创新模式,才能使得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意义

人们已经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放眼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逐步完善,在创新战略下对于人才的分配机制已经日益成熟。而我国众多企事业单位在这一方面则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就当前形势来看,在创新战略引导下,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实践刻不容缓。只有人力资源管理跟上了步伐,企事业单位才能有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实践

(一)完善企业用人单位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于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信息资源之间的共享有着重要意义,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信息交流平台。当今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于公司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利用信息化建设,对人力资源进行统一、有效、科学地管理,使人力资源达到最大程度上的优化,同时在管理上也实现了信息化、统一化与科学化。企事业单位能够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而企业员工也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相互交流,帮助企事业单位自身与员工都能获得进步与发展,实现企事业单位与员工之间的良性循环。因此,及时有效的完善企业用人单位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实践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步骤。

(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大系统

1、招聘录用及后期培训系统

在招聘员工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根据应聘人员的实际能力,选择优质合格的人才为企事业单位服务,同时,也不能忽略企业内部员工的提拔,合理的对老员工进行升职等激励,也能极大的提升其工作效率,给予这些人更大的舞台展现自身能力。企业招聘了新的员工之后,随着新鲜血液的注入,也激励老员工更为努力的进行工作,保持企业人员的合理流动,给企业带来新旧交互的发展。以便更好的激励员工,发挥员工的潜能,提升员工工作效率。新员工刚入职往往不能充分满足岗位要求,企事业单位必须做好对其培训工作,以期能尽快掌握工作的基本要求,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做出努力。

2、人员相互关系系统

无论是对企事业单位还是对个人而言,处理好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板块。只有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员工与员工的关系处理好了,企事业单位与员工才能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对于员工来说,企事业单位与员工自身良好的关系对于员工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在员工与员工之间,他们良好关系也能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团队合作能力。因此,在创新战略的引导下,企事业单位应当也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系统,使企事业单位与员工、员工与员工都可以得到有效沟通,增强企事业单位的凝聚力,推动企事业单位与个人共同发展。

3、企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系统

通过绩效考核系统的运用,帮助企事业单位充分的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并根据绩效考核的情况对于员工进行相应的激励或是惩罚。通过绩效考核结果,企业可以通过详细的数据了解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并为其制定科学的发展道路,合理的安排其工作岗位,最大化的激发员工的个人潜力。而在考核内容方面,需要确定统一的考核指标,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对每一位员工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且结合晋升机制,鼓励员工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提升工作效率,为公司的发展做出积极有效的贡献。

4、薪资绩效系统

由于员工个体的能力差异,工作效率不同,每个员工最终产生的实际价值是不一样的,通过绩效的考核来确定员工工资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绩效考核评估结果优异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对于长期绩效考核不佳的员工予以辞退。可以有效的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在竞争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薪资绩效系统可以切实的根据员工个人工作情况,给予其符合其劳动成果的薪筹作为报答。绩效优异的员工为企事业单位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企事业单位也更愿意为这些员工支付更高的薪酬作为报答,实现了企事业单位与员工之间的良性循环,推动了企事业单位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完善薪资绩效系统,制定合理的薪资绩效标准,促进员工个人和合作团队对于工作效率的追求,激发员工更多的创造性劳动,保证企事业单位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结束语

在新时代,新经济形势的发展下,创新战略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核心,通过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实践证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必须紧跟创新战略的步伐导向,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与创新,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选题背景

选择企业创新战略导向这个题目是因为,本人认为,创新无论何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都非常重要,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进步的灵魂,之所以在后面加了战略,是因为,当前经济条件下,仅仅企业内部的创新可能已无法使企业满足顾客日益变化的需求,企业必须通过对各种创新的整合,通过制定创新战略,以节约成本,加快新产品或者新的营销销售等方式的创新,从而为企业吸引大量的客户,使企业得以发展。

2000年以前,企业的市场环境较为稳定,科技变革速度较缓慢,此时企业的创新战略视角主要放在企业内部。

近年来,企业的创新战略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开始由内部导向向外部导向进行转变。外部导向型的创新模式下,企业将大量依靠外部合作者以及顾客信息来获取创新知识,进而完成新产品的开发以及营销方式的创新等等。创新战略导向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实践和理论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

二、创新战略导向相关概念的界定

1.内部创新战略导向

所谓内部创新战略导向,是指创新来源于企业内部,以企业内部团队自主研发为主的,企业投入研发经费,人力及各种资源进行创新的一种战略导向。

2.外部创新战略导向

所谓外部创新战略导向,是指创新来源于企业外部,就是企业通过外部顾客信息以及对外部相关创新的整合,在此基础上的创新,企业大量依靠外部合作者参与创新,以及通过对顾客信息的收集,以及对他们反馈的问题的解决来获取宝贵的创新知识,进而完成新产品的开发。

根据企业不同的创新需求,可以对企业的外部创新战略导向分为: 顾客导向和技术导向。

顾客导向是指企业重视对顾客及其需求的理解和监控,以满足顾客需求、增加顾客价值为企业经营出发点,即在经营过程中,特别注意顾客的消费能力、消费偏好等的调查分析,重视新产品开发和营销手段的创新,以动态地适应顾客需求。

技术导向是指企业努力获得最新技术并将其用于产品创新的能力和意愿。采用技术战略导向的企业往往试图获得行业内最先进的技术,同时利用这些技术来提升产品生产中的过程和进程效率,进而提高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速度。

三、以小米为例论述企业创新战略

1.小米的创新战略

雷军曾经很骄傲的说:“小米是个浩瀚的工程……但我从来没有担心过,因为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还有百万米粉!”从雷军的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小米是以顾客为导向的。小米与大部分企业的不同之处就是在构建企业时,它以米粉为核心,从用户的角度细心思考问题,比如米柚――定位于手机发烧友的手机系统;通过小米社区和论坛以及小米的官方微博将“米粉”进行整合,让他们交流小米手机使用心得,从而获取更多客户对手机的相关的信息反馈,有利于企业及时的调整相应策略,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培养大批的小米手机忠实用户。

小米手机定位于――手机发烧友。这类人群有一特点:接受能力好,能很快地适应新的东西,能理解互联网商业模式,热衷于使用智能手机以及想要使用智能手机,但又考虑现有智能手机市场价格太贵而没有购买。以“专为手机发烧友研发”的手机身份出现,更容易赢得这些“专业人士”的好感,既而形成消费。再借手机发烧友的“专业身份”以口碑形式向其目标消费者宣传,以此更容易走入目标消费者的视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大大降低了小米的营销成本,为小米的低定价提供了有利因素。

小米手机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高配置,低价格”。市场上的手机企业主要提供的产品组合是“高配置+高价格”、“中配置+中价格”,当然还有大量的“低配置+低价格”模式,而小米手机的“高配置+低价格”模式是其他企业目前为止难以复制的。

2.对小米创新战略的评价

小米的“高配置,低价格”策略为小米获取了数以万计的用户,获得了许许多多的手机发烧友的青睐,小米手机的销量及销售速度一度成为神话。但是这种模式使得小米的利润率大大下降,对小米的可持续发展会有影响。

小米的“高配置,低价格”的背后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手机屏幕翘脚问题、掉漆问题、后盖缝隙闭合不严密等等问题。这对小米的发展有严重的影响。

第8篇

ABR特约撰稿 雅日泽尔斯基(Barry Jaruzelski)、罗尔(John Loehr)、霍尔曼(Richard Holman)

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企业具备多种要素:专注于创新的战略、能够凭以制胜的整体业务战略、深入的客户洞察力、卓越的人才和成功执行所需的一系列配套能力。作为企业固有的行为方式、感知方式、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在融合上述要素的过程中,发挥着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

然而,2011年度全球创新1000强研究结果显示,仅有约半数的企业认为其企业文化为创新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认为其创新战略与整体企业战略间缺乏紧密联系的企业,同样占到约一半左右。

上述这些相互割裂的现象既是问题,也是机遇。数据显示,对于那些企业文化未能提供有力支持、战略匹配度欠佳的企业而言,其业绩逊于竞争对手。此外,尽管其所属的企业可能并不总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大多数高管还是认识到了问题所在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例如,全体受访对象将“卓越的产品性能”和“卓越的产品质量”视为最高战略目标。同时,他们也认识到,“在客户/客户体验方面强烈的认同感”和“产品所蕴含的热情/荣誉感”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两个属性。

我们为此次调研所开展的创新负责人访谈,也从侧面印证了以上的观点。例如,创新引领者3M公司的研发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弗雷德•帕伦斯基(Fred Palensky)对我们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基础研究阶段和整个产品开发阶段倾听客户的意见,从而使技术人员能够明确了解到各类技术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下将如何发挥作用。”

如果更多的企业能致力于提高战略匹配度并弥补企业文化上的不足,从而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和属性,那么它们所能获得的不仅将是财务业绩的改善,还能获得足以提高全球经济整体增长率的潜力。

在此,我们希望再一次强调针对全球研发投入最多的企业所开展的年度研究,即全球创新1000强研究的关键发现。在过去七年中,我们每年的调研均验证了这样一个发现:企业的财务业绩与创新投入(无论是以研发投入总额还是以所占收入百分比计)之间并无明显的关系。

许多企业,尤其以苹果公司为代表,在研发上的投入低于同行对手,却在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利润率和股东总回报等方面实现了全面的超越。与此同时,以制药为代表的许多行业继续投入相对较多的资源进行创新,但结果却远未达到他们和股东的期望(不过鉴于医药行业创新突破较其他行业的难度,这种结果并不令人吃惊――《汽车商业评论》杂志研究部注)。

2010年,我们研究了企业所需具备的创新能力、如何根据创新战略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以及哪一类的能力最能够协助企业超越竞争对手。2011年,我们从关键的组织体系和企业文化属性这一新的角度入手,分析其如何为最能促成创新成果的能力体系提供支持。

研究结果显示,创新负责人和企业决策者看待新产品和服务(包括如何对待风险、创造力、开放性和协作等无形的因素)的方式,是创新成败的关键。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全球范围内近600位创新负责人开展了调研,他们所属的企业规模各异、遍布各个重要行业。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几乎半数的企业认为,战略的匹配度不足,企业文化未能为创新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持。更令人感到吃惊的是,近两成的企业表示,根本没有一套精心制定的创新战略。

随着创新支出的再次上升,对上述问题的清楚认识尤为重要。全球创新支出在2009年以3.5%的降幅创下十余年来的首次回落后,2010年复苏上扬,全球创新1000强的创新支出猛增9.3%,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全球经济的复苏。

在2009年因为经济衰退而出现十余年来首次下降后,全球创新1000强企业在2010年的研发投入总额达到5500亿美元,较前一年上升9.3个百分点,反弹势头强劲。即使是相对于经济衰退前的2008年,也比当时的5210亿美元高出5.6个百分点。这标志着创新支出重新回到了长期增长的轨道(见图一)。

与2010年全球创新1000强达15%的企业收入增幅相比,创新投入的增幅有所不及,但这一差距可以理解:大多数企业在2009年时因收入缩水而削减了其他方面的开支,但并未以同等的幅度削减创新投入。

因此,2010年度的研发投入增长,尤其是对于某些行业和大型企业而言,验证了这些企业愿意继续投入,用以开发或改进产品和服务,从而应对全球范围内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有68%的企业在2010年增加了投入,高于2009年的41%这一比例。

博斯公司(Booz & Company)的年度研究显示,在研发上的高投入和产出的成果间并无必然联系,战略的匹配度和一套能对创新提供支持的企业文化,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匹配度的不足

无论是对于企业整体或是对于创新等特定领域,企业文化长久以来一直是企业高管和管理理论家所关注的重点。原因显而易见:企业文化举足轻重。研究再三地显示,企业文化在决定业务成败时,发挥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战略规划和领导力。

这并不意味着战略不重要,而是企业所采用的某种战略必须由相匹配的企业文化属性提供支持,才能获得成功。因此,在本年度研究中,当我们在创新的背景下,论及企业文化这一议题时,我们的主要目的是,针对过去所确定的各种独特的创新战略所需的能力体系,确定哪些企业文化属性能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

研究结果十分明显,同时也解释了为何许多企业难以将巨额研发投入转化为丰硕的成果。总体看来,有36%的受访对象承认,创新战略与企业的整体战略并不匹配,有47%的受访对象表示企业文化并未对创新战略起到支持作用。并不出人意料的是,匹配度欠佳和企业文化支持力度较低的企业,其业绩远逊于相互协调的企业。

事实上,在企业文化和创新战略两方面都高度匹配的企业,其企业市值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比匹配度不佳的企业分别高出30%和17%(见图六)。

另一方面,战略目标明确且企业战略能为这些目标提供有力支持的企业,具备着巨大的优势。3M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帕伦斯基向我们介绍了3M的创新战略:“我们称之为‘灵感源于客户的创新’。与客户相连,发现他们明确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随后确定3M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可以发展完善哪些能力,从而以一种独特的、专有的、可持续的方式,解决客户的问题。”

帕伦斯基表示,企业文化在这一战略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一个多世纪以来,3M一直奉行着相互依赖、协作甚至是协同依赖的企业文化。我们的业务间全部相互依赖或相互协作,这种联系跨越地区、跨越业务部门、跨越行业。企业文化是关键。”

尽管在业绩上存在差距,但多数企业认为,对于实现创新成功而言,“卓越的产品性能”和“卓越的产品质量”是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有超过四成的受访对象将这两项排在前两位。

而“开发低成本的产品”和“产品面市速度”等其他战略目标的重要性则相对较低(见图七)。

同样,企业对于内部最普遍的文化属性也显示出了强烈的一致。在位列前两位的选项中,有超过六成的受访对象选择了“客户强烈的认同感”,有一半的受访对象选择了“产品所蕴含的热情/荣誉感”。而“容忍创新过程中的失败”这一选项排名最后(见图八)。这一发现与部分针对创新的学术研究的结果背道相驰,对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实际上的风险偏好提出了严峻的问题。

总的看来,企业在战略目标和文化属性如何提高业绩并支持创新方面,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业绩逊于同行的企业如果能够弥补这些差距,并在企业文化和战略品牌度等方面更上一层楼,将会受益良多。我们相信,企业需要根据既定的创新战略,更为深入地了解自己需要培养的文化属性。

都福公司(Dover Corporation) 流体管理部门执行副总裁索马•索马孙达拉姆(SomaSomasundaram)这样介绍这一挑战:“创新的表现不佳通常并不是因为缺乏想法或缺乏抱负。部分企业所缺乏的,是一种能有效地将资源调配到创新活动中的组织架构、一种制定战略的意愿,从而在未来的需求和当今的需求间取得平衡。”

三种战略

与往年一样,我们将本年度通过网上的“创新战略剖析工具”接受调研的企业划分为三个创新战略大类。根据企业是采取渐进式的创新还是突破式的创新,以及最终用户在确定未来产品需求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剖析工具描绘出创新战略的各种特征。

• 需求搜寻者 能够积极地直接携手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根据对最终用户的深入了解,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此类企业通常从尚未清晰的需求入手,抢先推出新产品和服务。

• 市场阅读者 能够仔细地观察客户和竞争对手,但保持一种更为谨慎的方式。此类企业主要致力于通过对产品开展渐进式的创新并成为市场中的迅速跟进者,从而创造价值。

• 技术推动者 能够遵循其自身的优势技术能力,利用对研发的持续投入来推动突破式的创新和渐进式的变革。此类企业通常致力于通过尖端的新技术,解决其客户尚未清晰的需求。

由于采取以上任何一种战略都能获得成功,因此无论企业采取何种战略,都在战略和企业文化这两个方面表现出高度的匹配。但是仔细研究调研结果,我们发现,出色的需求搜寻者相对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它们始终如一地在战略和企业文化层面上取得更出色的成绩。

此外,相对于采取其他两种战略之一的企业,需求搜索者在财务业绩上超过竞争对手的可能性更大。

例如,与其他两类企业相比,需求搜索者中认为自身的创新战略与业务战略联系紧密的企业所占比例高出两倍以上;而在实现“卓越的产品性能”和“卓越的产品质量”这两个最为重要的创新目标时,需求搜索者对自身表现的认可也远远高出其他两类企业。在创新文化方面,则有超过41%的需求搜索者认为自己的创新战略得到了有力的支持,相比而言,在市场阅读者和技术推动者中,该比例仅分别为7%和14%(见图九)。

这些重要的差异也体现在其他方面,其中以财务业绩尤为突出。在需求搜索者中,企业整体财务业绩超过同行的比例比其他两类企业高出30%,而且在竞争中取胜的可能性更大。

我们历年来的研究均显示,采取以上任何一种战略的企业通常能够超过同行;尽管这些表现最为出色的企业针对所采用的战略发展并完善了一套独特的、有针对性的能力体系,但无论这些企业采取哪种战略,它们在关键能力上都有着交集。

在本年度的研究中,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些战略模式:在某种特定的战略下,哪些战略目标和企业文化属性能带来最大程度的成功?这些目标和属性如何为获得成功所需的各项能力提供支持?

例如,尽管无论企业采取哪种战略模式,它们都有一套共同的战略目标和企业文化属性,但需求搜索者首要的创新目标和企业文化属性分别是“先进的产品和服务”和“对外部理念的开放性”。这些特征明显有利于通过把握所有可行的创新理念,创造真正差异化的产品。

其他两种模式在创新目标和企业文化属性上也各有特色(见图十)。这些关键的目标和属性如何协助采取不同创新战略的企业完善成功所需的各种能力?

推动技术

技术推动者战略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各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战略。今年,它仍旧是全球创新前十强中最普遍的模式。

成功的技术推动者不能再仅仅依赖于研发人员的能力来开发客户梦寐以求的独创性产品。为了在当今社会中取得成功,技术推动者必须在研发工作和以市场为导向的活动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将创新活动从过去的凭借高科技实现突破转为减少对技术的依赖。

这也是为什么谷歌等最成功的技术推动者,不仅拥有成功创新者共同具备的能力(例如:将客户需求融入产品开发,寻求客户的共同参与),而且还具备契合各自战略的能力:对新兴技术和趋势的深入了解,以及对产品和项目生命周期的管理能力。

很少有企业在长久的技术创新和贴近客户需求两方面同时达到惠普公司的高度。以硅谷奠基者和历史悠久的技术先驱者而闻名的惠普,一直有意识地将创新工作与业务更为紧密地结合,确保战略目标以及能为这些目标提供支持的创新文化与整体战略相匹配。尽管该公司的整体战略因首席执行官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的走马上任而可能发生改变,但战略与创新文化间的紧密联系却有望继续。

创新与业务间的紧密联系在惠普的中心研究机构――惠普实验室中体现无疑。该实验室在全球设有七处研究机构,由惠普公司高级研究副总裁普利斯•巴内吉(Prith Banerjee)兼任实验室主任。在这一职位上,他同时负责管理惠普的研究人员,并与其他五个各自拥有研发部门的主要事业部合作,确保将理念和创新融入产品和服务中。

巴内吉表示:“惠普实验室肩负四重使命:首先是创造绝对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其次是为惠普创造新的商机;第三是提高现有的技术水准;最后是确保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参与。”

为了实现这些使命,巴内吉说:“惠普实验室采取了一种组合式的方法,即三分之一的研究人员从事非常基础的研究,着眼于未来十年;另有三分之一的研究人员针对现有的产品,着眼于未来半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剩下的三分之一侧重于中间那部分我们称之为应用研究的领域,着眼于未来二到五年,针对某些应用,而不是产品。”

这完全吻合技术推动者的战略目标:确保卓越的产品性能和质量、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不言而喻,这需要更尊重技术人才和知识,吸纳来自外部(包括全球各高校的学术研究人员)的理念。

惠普实验室在寻求客户参与的过程中也付出了切实的行动:每年邀请500多位客户了解研究人员的工作内容,并在研究范围内直接和部分客户开展“客户合作创新”项目。

这一结构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与某些事业部间关系紧张,但事实上这却是设计的初衷。“我们有意尝试着为事业部制造一些麻烦,”巴内吉表示:“事业部的眼光只限于未来半年或一年的短期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三分之一的研发活动涉及帮助事业部解决目前的问题。但另三分之二的研发活动则是创造颠覆性的技术。”

由于事业部不断从短期研究中获益,并以实验室顾问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参与完善那些巴内吉称之为“古怪、疯狂的想法”,因此事业部会将这些理念视为潜在的突破而不断给予支持。

阅读市场

因经济衰退和困扰整个汽车产业的各类问题而饱受冲击的汽车供应商行业近期刚刚开始复苏。伟世通就是这批复苏企业中的代表。该公司为世界上各大汽车生产商提供各类系统,包括电子温控系统、内饰和照明解决方案,其业务极度依赖于客户的实际需求,随后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生产这些产品。

伟世通自然也成为市场阅读者阵营中的一员。此类企业密切关注市场,聆听客户的声音,从而判断市场需要的产品,随后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携手推出这些产品。正如伟世通全球创新及设计总监蒂姆•耶顿(Tim Yerdon)所说的那样:“大多数人认为创新只是为产品增加新技术,但实际上远非如此。我们通常会退一步观察整个行业,思考‘如何改善车上的生活’,然后携手供应商和客户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已经成功开展了很多这方面的创新。”

这一方法与我们在市场阅读者身上所发现的创新目标相匹配,包括针对不同市场定制产品,确保这些产品在各自市场中拥有明显的质量和成本优势。反过来,表现卓越的市场阅读者所拥有的企业文化能够提供支持,这种文化具体表现为促进跨职能部门和跨地区间的协作,欢迎来自外部的理念。这些目标和文化要素共同支撑着企业制胜所需的各项能力。

这些能力不仅包括关注市场和携手客户,还包括通过产品平台和资源需求管理体系来严格管理产品开发。耶顿表示:“在产品开发中,我们有一套把关程序,在四个节点上进行检查,确保我们开发那些能够成功销售给客户的产品和技术。这一流程非常严格和程序化。”

灌输协作型企业文化的相关努力极大地改变了伟世通的创新工作。无论是创造概念原型还是开发新的电子温控系统,各类创新的背后,是更多跨职能部门、跨地区、多家合资企业共同参与的协作。耶顿表示,在同一栋大楼中的不同工作组过去从不交流,但是伟世通团队已经在努力改变这种文化,因为随着车载系统间的整合度日益提高,协作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

搜索需求

与众多成功的市场阅读者和技术推动者一样,需求搜索者也有某些独到之处。在战略方面,携手客户开发产品,并抢先投放市场;在创新目标方面,确保产品在市场中具备独特的优势。最好的需求搜索者融合了一系列制胜的能力,包括精明地采用技术、有序地进行产品开发、能够通过与终端客户的定期直接联系积累洞察力。

但是,真正使需求搜索者卓尔不群的是执行战略的能力――将所有要素串联成一个连贯的整体。正如我们所发现的那样,与其他两种创新模式相比,需求搜索者所采用的创新战略在匹配度上明显更胜一筹,企业文化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也更大。这些企业的盈利率和市值更高,而且相当一部分高度连贯的企业都在采取需求搜索者模式。

需求搜索者在其他方面也显得与众不同。我们的研究显示,在被归为需求搜索者的企业中,直接向首席执行官汇报的技术负责人比例明显更高,其创新工作议程更倾向于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制定并予以明确的沟通。此次调研中,指出产品开发部门最有影响力的需求搜索者比例,比其他两类企业高出近一倍。需求搜索者甚至在创新流程管理上也更胜一筹:它们对自身的产品组合管理流程在连贯性和严格性两个方面给出了最高分。

将研发投入最多的企业与最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进行比较时,需求搜索者的优势显而易见。在创新投入最大的十家企业中,需求搜索者仅有一家,而在最有创新精神的前十强中,苹果、脸谱、3M、通用电气和IBM等需求搜索者占到了一半的席位。此外,一直以来硅谷企业多被视为技术推动者,但事实上,我们调研中近半数的硅谷企业却是需求搜索者。

安捷伦科技(Agilent TechnologiesInc.)就是位于硅谷的需求搜索者的代表之一。自1999年脱离惠普以来,该公司致力于为通信、电子、生命科学和化工品行业提供仪器测试测量解决方案。首席技术官达琳•所罗门(Darlene Solomon)这样解释这种独特性:“安捷伦对技术的追求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我们希望继续成为科技引领者,而非跟随者。但为了获得成功,我们需要在关注于客户和了解市场间找到平衡点。我们有多种技术可供选择,伴随而来的是各种技术上的挑战。当我们做出努力时,所带来的客户和所实现的业务价值能显而易见,这才是我们需要选择的方向。

与许多其他类似企业一样,安捷伦的诀窍在于,同时考虑短期研发和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未来五到十年的测试测量需要。所罗门表示:“关键是确保我们在客户短期内所从事的领域中保持领先地位,并且90%以上的工作由各事业部完成。在安捷伦研究实验室,我们必须确保目前做出正确的抉择,以便在今后有需要时,能第一时间提供相匹配的技术。”

安捷伦尤其擅长这种平衡,从该公司向客户和外部发明家征求意见的方式上可见一斑。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经常接触的对象不仅限于学术界,还包括政府实验室等客户,从而更好地了解未来的技术和客户的需求。同时,深入了解客户当前所需,不仅仅是事业部研究人员的责任,也是全体面向客户的工作人员的职责。

当问及是什么因素将这些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所罗门话锋一转,谈到了企业文化。她说:“创新文化牢牢根植于整个企业之中,是一种团队合作的文化。安捷伦鼓励这种文化。创新不仅仅是研发。我们努力让大家明确:每个人都能对现状提出质疑,寻求如何能做得更好。每年,我们通过安捷伦创新项目对各类创新进行表彰和奖励,创新的领域从客户满意度到以人员和市场为中心所作出的贡献。”

安捷伦的创新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源自于其过去的母公司惠普,但所罗门指出,安捷伦也确定了自己的价值观。她表示,“目前我们努力强化的企业文化领域涉及把握机会的速度、以客户为中心和责任心。创新一直以来就是我们的优势,但我们如今的创新文化,是更快地解决客户需求并关注于那些最重要的方面。”

最有创新精神的十家企业

今年,我们仍邀请调研参与者选出他们认为最有创新精神的企业。苹果公司再次登顶。七成的受访对象将其提名为最有创新精神的三家企业之一,超过半数的受访对象投票认为该公司是创新领军企业。鉴于该公司本年度中的强劲表现,结果并不令人感到惊讶。iPad仍然引领着平板电脑市场,而苹果公司也正在和埃克森美孚争夺美国市值最高的企业的头把交椅,这也印证了已故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史蒂芬•乔布斯(SteveJobs)的创新愿景。

紧随苹果公司分居二、三位的仍旧是谷歌和3M公司,得票率分别为44%和19%(见图十一)。今年,脸谱首次进入榜单,意味着社交媒体在互联网创新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由于脸谱并非上市公司,因此难以获得可靠的财务数据)。比较最有创新精神的十家企业和研发投入最大的十家企业,我们发现,前者的五年财务业绩提升幅度明显高于后者,以利润所占收入比进行考量时尤其如此(见图十二)。

我们在本年度中还对最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所采用的创新战略开展了研究,结果十分引人注目,尤其是与研发投入最大的企业相比时。在最有创新精神的十家企业中,共有六家企业,包括所有排名前四的企业,均采取了需求搜索者战略(以苹果公司为典型的代表);相比研发投入最大的十家企业中,只有两家采用了需求搜索者模式(见图十三)。我们对这一结果毫不意外,因为研究发现:遵循需求搜索者战略的企业,善于建立最佳的能力体系并创造实现卓越业绩所需的企业文化,因此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研发投入最大的十家企业中,有六家是制药企业,但这些企业无一进入最有创新精神的十家企业的榜单。事实上,仅有三家企业同时入选这两份前十榜单,它们分别是微软、丰田和三星。总而言之,结果再一次印证了我们多年来一直强调的观点,即创新的成功不在于投入的多少,而在于投入的方式。

硅谷的优势

一直以来,硅谷以其在计算机、半导体、软件、生物科技和其他创新型产业中的领导地位而闻名于世。但是除了人才库和获取资金的优势外,是什么让硅谷如此独特? 著名的“西海岸创新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在本年度的全球创新1000强研究中,我们携手湾区委员会(Bay Area Council),一家由旧金山湾区275家企业所组成的商业促进团体,希望发现促使该地区企业持续成功所需的战略、企业文化和组织属性。我们抽取出硅谷企业的调研结果,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是哪些企业文化和组织要素使得这些企业与众不同。

硅谷企业确实与众不同。我们发现,有46%的硅谷企业采用需求搜索者模式,该比例几乎较全球创新1000强的28%高出一倍,而两者采用技术推动者模式的比例则几乎相同。有54%的硅谷企业表示自己的创新战略与企业整体战略紧密相连,高出14%的整体水平近三倍。当问及企业文化是否对战略提供支持时,有46%的硅谷企业表示了强烈的赞同,也高出19%的整体水平近两倍(见图十四)。

也许有些出人意料的是,与其他企业相比,硅谷企业并不明显倾向于采取技术推动者模式。但是在我们看来,这一现象更加强化了我们的观点:与其他许多最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一样,硅谷企业不仅能通过创造突破性的新技术而获得成功,而且更可能具备相应的能力去了解最终用户明确和尚未明确的需求(比例高出整体水平近一倍)。

这并不是在一个芯片上能安装多少枚晶体管的简单问题,而是产品和服务如何凭借这些优势,通过出色的客户洞察力和能够赢得客户业务的实用价值主张,在市场中创造空前的吸引力。

企业文化的迫切需求

尽管各企业的创新战略及其所取得的业绩各有不同,但是以安捷伦、惠普和伟世通为代表的企业,深谙如何研发在市场中大获成功的新产品:与整体战略紧密相连的创新战略、与创新战略相匹配的重要能力体系以及能够提供支持的企业文化。

我们的分析显示,尽管需求搜索者模式最难建立,但只要辅以良好的执行,最有可能带来出色的差异化、盈利能力和企业价值的提升。这是因为该模式凭借对客户的深入了解,能在市场上首先推出服务于客户尚未清晰的需求的产品,并且具备保持成功所需的各项企业文化属性和跨部门配合的可能性也最大。

但即使是最成功的企业也坦承,保持成功所需的企业文化十分困难。在帕伦斯基看来,作为有史以来在创新方面表现最为稳定的企业,3M也面临着这一挑战:“一切需要以企业文化为中心,数十年来点滴积累。你需要保持连贯,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和风细雨,外加幕后的鼓励和自上而下的支持。而这一切也有可能迅速消亡。”

对于那些还在疲于将研发资金转化为成功的产品、有说服力的财务回报和无可动摇的市场地位的企业而言,更值得借鉴的经验在于,所需重新考虑的方面不仅限于创新途径等传统的因素。事实上,这些企业应该遵循最成功的创新者的脚步,确保企业文化不但能为创新提供支持,还能加速创新的执行。

首先,确保制定了明确的创新战略,并从上至高层下至实验室的整个企业内通过各种途径充分沟通。其次,让技术团队和高层间紧密合作,使技术负责人在高管面前有真正意义上的话语权。第三,确保将创新工作议程转化为切实的行动计划,并将其与那些能够使自己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能力明确地关联起来。

第9篇

关键词:企业家社会资本;创新战略;变革型领导风格

文章编号:1003-4625(2014)04-0020-05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志码:A

一、引言

在实业界,许多企业把创新上升到战略高度,把创新作为企业突破困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学术界,创新也成为热点研究领域,研究成果丰硕。随着组织学习理论的发展,近年来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逐渐成为创新研究领域中的热点。March认为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是基于组织学习视角的创新分类。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体现了知识学习的不同方向,探索式创新是对知识广度的扩展,而开发式创新是对知识深度的挖掘。而对知识广度的拓展和深度的挖掘必然受到行动主体所接触的信息和知识的影响,受到行动主体所处的社会网络的影响。这就链接到另一个研究热点领域――社会资本。根据林南对社会资本的定义,社会资本是以社会关系网络作为基础,并由“嵌入在个人的网络和联系中的资源”所组成,社会资本可以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社会关系获取,但是不能被个人所直接占有。社会资本是一种嵌入在个人行动者网络和联系中的资源,这里的资源包括信息、知识等。Dhanaraj和Jansen等的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对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产生影响。但现有研究没有考察社会资本网络结构维度――企业家网络中心性对企业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企业家网络中心性对创新战略选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便成为本文的研究主题。同时,本研究还进一步探索变革型领导风格对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创新战略选择的调节影响,以丰富相关理论成果。

二、理论假设

(一)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创新战略选择

程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与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是计算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的两项个体结构指标。罗家德认为程度中心性通常被用来衡量个体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而中介中心性主要是衡量网络中的个体作为媒介的能力。本研究采用程度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来衡量企业社会资本,研究它们对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

1.中介中心性与创新战略选择的关系

Benner、Tushman和Danneels认为探索式创新主要聚焦于潜在的客户和市场需求,是对全新知识进行学习和全新机会进行尝试,是对知识广度的拓展。这种战略导向对信息和知识的异质性要求高。Burt认为中介中心性高的行动者在社会网络中处于桥的位置多,能促进不同社会团体和社会身份群体间的资源交流,所以中介中心性高的行动者能够利用其连接不同群体的媒介位置获取异质性的信息、知识等资源,进而有利于其对探索式创新战略的选择。所以,企业家在社会网络中的中介中心性与探索式创新战略选择正相关。

March认为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是自我强化的。在探索式创新导向下,组织在不断拓宽知识面,异质性知识的积累会促使组织进行更为广泛的-知识探索,所以在探索式创新过程中组织会不断地强化探索式创新这一战略。因而中介中心性高的企业家在拓展信息和知识宽度的过程中会不断自我强化这一行为,进而会降低组织对现有知识的深度挖掘,降低对现有知识和技能的开发利用水平。所以,企业家在社会网络中的中介中心性与开发式创新战略选择负相关。

假设1-1a:企业家的中介中心性与探索式创新战略选择正相关。

假设1-1b:企业家的中介中心性与开发式创新战略选择负相关。

2.程度中心性与创新战略选择的关系

中介中心性反映了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信息优势,而程度中心性反映了行动者在网络中的权力特征。程度中心性越高的行动者,其在网络中越拥有权力和声望,其从社会网络关系中持续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强,所以其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相对更深。这些信息和知识,加深了其对某一领域的理解,更有利于其对现有知识和技能的深入应用。所以企业家的程度中心性与开发式创新战略选择正相关。

同样,由于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是自我强化的,强化对现有知识和技术的深入应用,必然弱化对知识广度的拓展。所以,企业家的程度中心性与探索式创新战略选择负相关。

假设1-2a:企业家的程度中心性与探索式创新战略选择负相关。

假设1-2b:企业家的程度中心性与开发式创新战略选择正相关。

(二)变革型领导风格对企业家网络中心性与创新战略选择的关系调节作用

1.变革型领导风格对中介中心性与创新战略选择的关系调节作用

Burns于1978年首次系统提出了变革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的理论。变革型领导者能够通过组织愿景、使命激励下属,使下属能意识到工作目标的价值,进而使下属愿意超越自己完成任务。Jung和Shin等一的研究表明变革型领导能够鼓励员工的创造性,促进组织创新。从创新程度来看,探索式创新是一种激进式的创新,开发式创新是一种渐进式的创新。探索式创新战略主要关注未来客户和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冒险性和前瞻性。而变革型的领导风格有助于这种创新战略导向的选择。如果企业家领导风格是变革型的,那么中介中心性高的企业家可能会借助其中介中心性位置所带来信息和资源多样化、异质化的优势,通过鼓励探索式学习,强调对新知识和新信息的搜寻和探索,并给予下属特别的个人关怀,鼓励冒险和尝试,从而进一步强化探索式创新战略导向,且更加不会选择开发式创新战略。所以变革型领导对中介中心性和创新战略选择具有调节影响。

假设2-1a:变革型领导风格对中介中心性与探索式创新战略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假设2-1b:变革型领导风格对中介中心性与开发式创新战略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

2.变革型领导风格对程度中心性与创新战略选择的关系调节作用

由上述假设可知,程度中心性高的企业家倾向于选择开发式创新。而变革型的领导风格对调动下属对新知识和新方法的探索有积极作用,同时鼓励下属勇于冒险和尝试,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探索式创新战略的选择,并弱化开发式创新战略。所以变革型领导风格对程度中心性和创新战略选择具有调节影响。

假设2-2a:变革型领导风格对程度中心性与探索式创新战略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假设2-2b:变革型领导风格对程度中心性与开发式创新战略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

三、研究方法

(一)样本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选取苏州工业园区内的科技型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的考虑:(1)所选取的样本企业具有一定的区域集中性。(2)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工业园区之一,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引入了几千家企业入驻。(3)综合考虑效果、效率与成本因素。

通过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获取苏州工业园区内入驻企业名目,在提供的1500个企业名目中挑选出科技型企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共有297家,这些企业就成为本次研究调研的全部企业。首先通过小样本现场问卷调查,进行预测试。通过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联系,在样本企业中挑选了30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共回收了30份有效问卷。对同收的30份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面、相关系数情况上都说明可以进行大样本调研。随后,通过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联系,在样本企业中随机挑选100家企业,对这些企业的问卷调查,首先由管委会与他们取得联系,在征得他们同意后,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将问卷发给他们,完成后再返回。通过这种方式共回收问卷94份,以确保本研究能够顺利进行。剩下的167个样本企业采用邮寄问卷的方式调查,通过这种方式回收问卷67份。其中,通过直接现场发放问卷的回收率为100%,通过管委会电子邮件发放问卷的回收率为94%,通过邮寄方式发放问卷的回收率为40%。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191份,其中有效问卷186份。

本文通过政府部门和企业高层的推动来进行问卷调查,确保了较高的回收率。我们对无效问卷回答者和没有提交问卷的回答者作回应偏差分析。我们根据问卷上基本信息,分别比较了回答者和其他企业家在年龄、学历以及企业规模方面的差异,分别作了T检验,T检验结果表明两类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这表明我们的样本没有表现出严重的非回应偏差(No-respondent bias)。

在同源方差(Common Method Variances)控制方面。根据Podsakoff和Organ的建议,本研究从研究设计和统计上都采取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同源误差所产生的影响。接着,在统计上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来验证本研究数据共同方法偏差的严重程度。本研究分析出现了5个大于1的特征根,解释了总变异量的72.9%,其中第一个因子解释了25.3%总方差。这表明没有一个因子解释了绝大部分的变异量,数据的同源方差问题不是很严重。

(二)指标体系

本文所用的构念测量都是已有文献中常用的、成熟的量表,这初步确保了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在企业家网络中心性测量方面,本文参考Krackhardt等的咨询网络问卷和友谊网络问卷,根据被试者对每个题项的选择,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分别计算出个体的中介中心性和程度中心性得分。

在创新战略测量方面,本文借鉴Kwaku表在AMJ的论文所采用的量表,要求被试者根据测项的描述,采用Likert五级标度,对相应题项进行评价。

在变革型领导风格测量方面,本研究采用Bass和Avolio的多因子领导行为问卷MLQ-6S版,要求被试者根据测项的描述,采用Likert五级标度,对相应题项进行评价。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构念信度和效度检验: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检验了社会资本、创新战略、企业家领导风格的Cronbach α系数均大于0.7,信度较好;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Lisre17.0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发现构念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利用SPSS16.0对所有构念的指标做探索性因子分析,没有发现存在严重的同源方差问题;采用SPSS16.0来分析调节作用以及控制变量之间是否具有严重的共线性问题,通过对方差膨胀因子分析,没有发现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在对问卷质量和数据质量进行分析后,本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本文理论假设进行检验。

四、回归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1是变量探索式创新、开发式创新、中介中心性、程度中心性、变革型领导以及控制变量的均值、标准差的描述性统计和Pearson相关系数的结果。首先,报告中的各变量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等具有足够的变异程度,表明变量适合于实证分析。其次,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16.0来分析各主要变量之间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发现,本文的主要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些结果初步预测了变量之间的关系,便于随后的分析。

(二)企业家社会资本与探索式创新战略,以及变革型领导风格的调节影响

本研究基于理论假设,以探索式创新作为应变量,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分别加入控制变量、企业家网络中心性以及变革型领导风格,共建立如下3个回归模型。

模型1为基本模型,自变量仅为控制变量。模型2加入企业家中介中心性和程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系数为0.55,并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假设1-1a得到了验证。程度中心性系数为负,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假设1-2a没有得到实证支持。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变革型领导以及变革型领导分别与中介中心性和程度中心性的交互,我们发现模型3的R2值变化到0.51,R2为0.19,变革型领导与中介中心互的系数为0.35,并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2-1a得到实证支持。而变革型领导与程度中心互的系数为0.19,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2-2a没有得到实证支持。

(三)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开发式创新战略,以及变革型领导风格的调节影响

本研究基于理论假设,以开发式创新作为应变量,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分别加入控制变量、企业家网络中心性以及变革型领导风格,共建立如下3个回归模型。

模型1为基本模型,自变量仅为控制变量。模型2加入企业家中介中心性和程度中心性,程度中心性系数为0.53,并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假设1-2b得到了验证。而中介中心性系数为正,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1-1b没有得到实证支持。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变革型领导以及变革型领导分别与中介中心性和程度中心性的交互,我们发现模型3的R2值变化到0.49,R2为0.14,变革型领导与中介中心互的系数为-0.33,并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2-1b得到实证结果支持。而变革型领导与-程度中心互的系数为-0.16,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假设2-2b没有得到实证支持。

五、结论与讨论

在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创新战略选择关系方面,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两个维度中的中介中心性对探索式创新战略选择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程度中心性对开发式创新战略选择有正向促进作用。对于中介中心性高的企业家,其作为中介或者媒介作用明显,具有获取与企业创新相关异质性资源优势,从而便于企业探索式创新战略的推进。相反,对于程度中心性高的企业家,其在网络中拥有权力和声望,对网络中的其他成员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这种影响力和控制力往往导致其可持续地从某些与创新相关成员那里获取信息和资源,这种持续的信息和资源的获得往往会加深其内某一领域的理解和认知,所以会不断深化对现有知识的利用,进而选择开发式创新战略。

中介中心性与开发式创新战略负相关以及程度中心性与探索式创新战略负相关这两个假设没有得到验证。可能的原因是:对于中介中心性与开发式创新战略选择关系,中介中心性高的企业家虽然有获取和创新有关的多样化以及异质性信息和知识的优势,拥有优势资源可能会促使他选择探索式创新战略,但不一定会排斥开发式创新战略,影响企业家创新战略选择的因素除我们选择的控制变量外还可能有很多,例如企业家个人战略偏好,企业家精神等;对于程度中心性与探索式创新战略选择关系,与之类似,企业家拥有某方面的信息和资源优势并不代表其对探索式创新的排斥,且对企业家创新战略选择的其他影响因素也很多。

变革型领导风格对中介中心性与探索式创新战略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相反,变革型领导风格对中介中心性与开发式创新战略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这说明企业家在战略选择时需要考虑领导风格的情境因素,合适的领导风格更有利于充分利用企业家网络资源。

变革型领导风格对程度中心性与探索式创新战略关系有调节影响,以及变革型领导风格对程度中心性与开发式创新战略关系有调节影响的假设均没有通过实证检验。可能原因是:对于程度中心性高的企业家其在社会网络中往往拥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从外界可持续获取信息和知识,有利于对这些信息和知识的深入挖掘,但同时,对这些信息和知识的深入了解需要和提供这些信息和知识的外部人有紧密的互动关系,进而容易受提供这些重要信息和知识的关系人的影响,从而弱化了其自身领导风格对程度中心性与创新战略选择的调节影响。

第10篇

abstract: to choose a reasonable patter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ategies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the key to success, it has the profound impact on enterprises. the article uses the causes and effects relational graph to find out various levels relations and the integrant part of traditio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ategic pattern, then apply ahp method to compare leading strategic and the followed and the imitation strategy, and draws out a conclusion that the tradition medium&small – sized enterprise should focus on the followed and the imitation strategy pattern,according to own condi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change makes pattern adjustment of strategy at the same time.

关键词: ahp法;领先战略;跟随和模仿战略

key words: ahp method;leading strategic;followed and the imitation strategy

        0  引言

        传统型中小企业是指不主要从事具有高技术含量和技术创新性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经营业务并且创新能力较低的企业。可分为生产独立产品的企业和给大企业做配套的企业[1]。为大企业配套的企业,由于其技术以大企业需求为标准,往往能得到大企业技术指导,因此,其着力点不像创新型中小企业那样视创新为其生命;生产独立产品的中小企业,其产品大都是大企业无暇或不愿从事而社会中又必不可少\只能由中小企业来生产,这类企业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市场,另一头又连着上游企业,既要关注市场,又要关注企业技术的进步。传统型中小企业在我国占绝大部分,在拉动经济增长、吸纳社会就业人员方面,举足轻重;因此,根据其本身特点和环境条件,选择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对传统型中小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1  我国传统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面临的困境

        (1)技术创新人才匮乏。技术人才往往是企业创新的关键,但传统型中小企业由于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和发展预期等方面都无法与大企业相比,所以,传统型中小企业在与大企业的人才争夺中很难网罗到合适的人才。即便是由自己本身培养、提拔起来的人才也很容易被大企业通过丰厚的待遇挖走。

        (2)技术创新风险大,承受能力小。传统型中小企业无法承受创新伴随的风险,创新一旦失败,前期创新投入的损失是难以承受的。而且即便创新成功,其成果能否受到市场的接受具有不确定性。传统型中小企业相对缺少市场运作经验,而且将技术成果商业化的能力有限,难以将技术成果大规模推向市场,所以,即使产品开发成功也很难获得高额回报。

        (3)创新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渠道不畅。进行技术创新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传统型中小企业缺乏的是财力,国家的技术改造周期在新的条件下,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刺激作用开始减退,因为国民经济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大规模投资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国家的资金已难以像过去那样可以形成资金集聚效应。因此,资金紧张使传统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面临更大的困难,企业已不像过去那样依赖国家投资,只好自筹资金。但在目前的企业留利水平下,传统型中小企业无力通过自身积累而在技术创新投入方面有所作为,而企业外部的融资环境也不利于传统型中小企业筹集资金。因此,从企业的内外两方面看,传统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都是不足的[2-3]。

        2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基本分析

        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内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层次性、风险性、依从性等特点。技术创新战略模式是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按技术竞争态势分为领先战略、跟随和模仿战略[4-5]。领先战略致力于在同行竞争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跟随和模仿战略不图率先开发、采用新技术,而是在新技术被开发、采用后即行跟上或进行模仿。两种模式各有优势和劣势,企业要依据自身特点进行合理诀择。

        2.1 两种战略模式的基本特征

        2.2 两种战略模式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2.2.1 领先战略的优势和劣势

        领先战略优势是:领先者通过制定技术标准和形成比较优势地位增加了后继者进入市场的成本;容易获得独特的市场信誉和新的技术壁垒,可以使自己与用户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并形成垄断地位。

        领先战略劣势是: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成功率较低;投入生产时缺乏合适的现成熟练技术工人和新工艺;在市场销售新产品可能存在较长时间的市场沉默期,存在较大风险。同时,由于领先者必须投入一定的技术开发成本,缺少合作投资伙伴来共同担风险、降低开发成本,而且往往需要独自打开产品销售局面,所以领先者具有较高成本。

        选择此战略条件是:企业应有独立的r&d机构,有较强的r&d能力和雄厚的财力。企业要能从技术上预见到未来市场的潜在需求,要对创新产品及技术进行专利保护,并能进行批量生产。

        2.2.2 跟随和模仿战略的优势和劣势

        跟随和模仿战略优势是:学习领先者经验和长处,可减少研发投入,降低成本;同时,通过分析领先者不足之处,寻求更好满足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有可能获得后来居上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跟随和模仿战略劣势是:跟随和模仿者往往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来改变领先者在消费者心理的先入为主定势,进入市场较慢;如果市场容量有限,很难取得足够高的市场占有率以享受规模效益;且领先者对技术和产品的专利保护,使应用此战略受到一定限制。

        选择此战略条件是:企业r&d组织应极富有弹性,能及时迅速掌握别的企业研究方向和成果并迅速而巧妙地加以利用、改进和提高[5-8]。

        3  利用因果图找出战略模式各层次关系与构成要素

        因果图又名鱼骨图,由日本东京大学石川馨教授于1953年提出,用来表示质量特性与其潜在原因的关系,是表达和分析因果关系。它将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图形化、条理化,形象直观、一目了然。特别是分析的问题越复杂就越能体现出这一优越性,可以较好地帮助我们理清需要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对症下药。我们通过头脑风暴法并结合我国传统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困境和两种模式优缺点,找出这些因素,按相互关联性将它们整理成为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

        4  运用 ahp法对两种模式进行比较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 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能够将决策者经验判断给予量化,尤其对一些难以全部量化处理的问题,能得到比较满意的决策结构。我们可以利用ahp法,对影响我国传统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选择的要素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合适的战略模式作出选择[9]。

        4.1 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

        由上述因果关系图按层次建立4方面准则:创新风险、创新效能、创新成本和创新收益;其中,风险包括研发风险、销售风险和生产风险3个指标;效能包括资金效能、产品效能和技术效能3个指标;成本包括技术成本和营销成本2个指标。收益包括品牌、销售收入和技术壁垒3个指标。

        4.2 建立两两比较矩阵,计算单一准则下的相对权重

        为了比较同一层元素对上层次某元素重要性,构造两两比较矩阵。

        构造第二层中4个元素对目标层和子风险层对第二层元素的判断矩阵。根据我国传统型中小企业的特点,所面临的困境和两种战略模式适用条件,在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科研人才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与能取得的收益相比较,追求低成本低风险高效能是比较重要的,与效能相比低成本低风险较重要,低投入比低风险重要。使用方根法(几何平均法)近似求得权重wi,wi=,(i=1,2,…,n)[10]。第二层与子风险层判断矩阵如表3和4所列。同样方法构造方案层元素对子风险层的判断矩阵。使用方根法求得权重wi。如表5所列。

        4.3 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检验是判断矩阵求出的权系数是否合理的过程。具有完全一致性时,就有λmax=n,除λmax之外,其余特征根均为0。当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时,它的最大特征根稍大于矩阵阶数n,其余特征根接近0,这样基于层次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才是基本合理的。检验过程如下:

        将求得的各判断矩阵的λmax值代入到ci=(λmax-n)/(n-1)中,得出一致性检验指标ci的数值;

        根据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数值表,查出ri的值;

        最后,用cr=ci/ri,得出相对一致性指标cr的数值。

        当cr<0.1时,判断矩阵合理,求出的权系数恰当;

        否则,要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按上述步骤重新求权重系数矩阵。经检验,各判断矩阵均符合一致性检验,即cr<0.1。

        ① 计算b层元素对目标层总权重

        ② 计算方案层元素对目标层总权重

        5  结论

        方案p2比方案p1具有优势。现阶段我国传统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受资金、设备、人员因素约束情况下,低成本、低风险、高效能的跟随和模仿创新是较具优势的战略模式。但随着企业自身和环境不断变化,影响我国传统型中小企业各因素权重也相应变化,所以应在跟随和模仿创新过程中积累更多资金,吸引更多高技术人才,将更多资金投入到企业r&d活动中,最终实现企业整体实力提升。

————————————

参考文献:

[1]徐鸿:《中小企业的分类及其意义》[j];《生产力研究》2005(4):213-214。

[2]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课题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研究》[j];《企业经营管理》2007(4):37-38。

[3]张赤东、郑垂勇:《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swot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3):107-108。

[4]银路:《技术创新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2004:20-42。

[5]葛新权、李静文、彭娟娟:《技术创新管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5:89-97.

[6]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1998:103-126.

[7]wendy dobson, a e safarian.the transition from imitation to innovation:an enquiry into china's evolving institutions and firm capabilities[j].journal of economics,2008,19(4):301-311.

[8]kevin zheng zhou. innovation, imitation, and new product performance:the case of china[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6,35(3):394-402.

[9]张玉韬、吴凤平:《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ahp 分析》[j];《价值工程》2006(7):55-56。

[10]汪应洛:《系统工程》[m];机械工业出版,2003:130-136。

第11篇

关键词:创新战略;资本结构;企业战略

在财务领域中,虽然有大量的文献对资本结构进行研究,但大多仍无法解释管理者是如何在债务与权益融资之间做出选择的。筹资与投资决策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忽略了战略对解开资本结构之谜的潜在影响。自jensen and meckling(1976)指出投资与筹资决策间的相互影响,才打开了研究竞争战略是如何影响资本结构之门的。战略的实施有助于理解行业内部资本结构的变动。如果竞争战略能够引导一个企业的投资决策,投资决策能够影响筹资决策(williamson,1988),那么就应该预期不同的资本结构服务于不同的战略。

一、资本结构的传统解释

自从modigliani and miller(1958)提出在特定的假设条件下,企业的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的理论后,便掀起了资本结构研究的热潮。几年后,当他们加入所得税的条件时,发现一旦利息的抵税作用被考虑进来,企业价值便会随着杠杆的增加而增大。接下来就非常有必要解释为什么企业不最大限度地使用杠杆。其主要原因来自于抵消利息税收益的债务筹资成本。如果企业不能履行到期偿还债务的责任,就有可能会导致企业原有价值的削减,损失程度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资产类型(long and malitz,1985)。而且,jensen andmeckling(1976)指出,还有另一种来自于激励方面的债务成本,权益持有者会侵占债权人的利益。这将导致债权人会要求通过监督及其绑定机制来保护自己,这样债务本身就会产生一种抵消债务税收收益的成本。jensen(1976)指出,虽然债务与成本有关,但从债务减少管理者所控制的自由现金流来讲,增加债务确实能减少企业的总成本。潜在的成本及税收收益促使研究者试图确定是否具有均衡了债务成本与收益的最优资本结构(jalilvand and harris,1984)。对资本结构的不同解释来自于myers and majluf(1984),他们给出了优序模型来解释公司财务决策。根据这个模型,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没有最优的债务水平,取而代之的是信息不对称驱使企业相对于外源融资来讲,更倾向于内源融资。根据这个观点,企业通常会使用内源现金流来满足新项目的资金需求。如果留存收益不足以满足企业筹资需求,企业将会考虑发行风险程度低的债务,风险程度高的债务则作为最后的选择。相反,当利润高的情况下,管理者会用剩余的现金流来偿还债务。

二、早期战略观与资本结构

在jensen and meckling(1976)的处女作《成本》中第一次提到战略决策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作者展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一个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首先发行债务,然后再做投资决策。由于所有者(管理者)只承担有限责任,投资决策的不利风险就会更多由债权持有者来承担而不是权益持有者。因此,如果投资决策在发行债务后做出,权益持有者就会有动机去寻求高风险的产出战略,这种战略在情况好时会增加收益,在情况不好时会减少收益。随着企业提高其债务,从事高风险的战略也会随之提高,因此企业的资本结构会影响企业的战略。接下来的一些研究却认为企业的资本结构可能会被企业的战略所影响。titman’s(1984)对于企业资本结构对破产决策之影响的分析中,揭示了资本结构可能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如果较高的债务水平确实与高风险战略紧密相联的话,那么那些关心企业是否会长期存在的消费者就会把高债务看作是有负面影响的,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们更喜欢选择低债务企业的产品。branderand lewis’s(1986)从博弈理论角度进一步验证了在确定资本结构时,战略有着重要作用的论断。作者展示了双寡头的二阶段连续博弈:企业在第一阶段选择了一个资本结构,在第二阶段确定他们各自的产出水平。如果较高债务水平增加了寻求产出风险较高战略的动机,那么两个企业都会在第一个阶段采用积极的债务水平,目的是向竞争者传递他们要在第二个阶段实施较高水平的信号(也就是寻求高风险的战略)。根据纳什均衡,相比较权益融资的情况来说,他们都会选择拥有较高的产出水平(更高的风险)。不幸的是,在这个模型中,财务结构这一战略的使用是具有杀伤性的。然而,对战略的直接考虑有助于激发在财务领域更广泛地接受“战略”的概念。sand-berg,lewellen,and stanley(1987)声明:只要杠杆能够有积极作用且没有阻碍企业建立有效的业务战略时,就应提高其水平。

三、现代战略观与资本结构

barton and gordon(1987)指出:无论是在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还是在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是否有影响方面,财务领域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虽然作者最初的兴趣在于把资本结构与企业高管的特征和期望联系起来,但它更主要的贡献则在于强调这样一个事实:杠杆及战略都对整个组织有影响。如果企业呈现战略一致性(porter,1960),我们则预期这两个因素是相关的。后续的实证研究中,barton and gor-don(1988)找到更多的证据,证实了不同的战略方向(被定义为多元化战略)确实会有不同的债务水平。而且,他们还发现战略与财务变量间有着多重交叉影响,预示着传统的财务变量与资本结构间的关系会随着企业战略的改变而改变。williamson(1988)运用交易成本经济学框架来解释资本结构之谜时,强调不同性质的资产在企业内部的配置方式将会影响企业所选择的治理形式。虽然企业通常更倾向于债务筹资,因为它具有较低的治理成本,但较高专用性的资产会使得债务筹资成本升高,因为这些资产具有较低的可重新配置性因而很难用来抵押。所以,虽然较高专用性资产可能会成为一种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balakrishnan and fox,1993;barney,1991),但它们仍然很难成为交易物和抵押品(long and malitz,1985)。这种“资产专用性”问题会导致拥有较高专用性资产的企业将有较高的破产成本。以交易成本文献为基础,balakrishnan and fox(1993)研究了无形资本是否对杠杆的变动有重要影响。如果这种关系能被找到,意味着对企业无形资产水平有着影响的战略将决定资本结构。用横截面数据及方差因素回归模型,作者证明了相对于企业异质性来说,行业及时间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是次要的。kochhar(1996)认为lbos(杠杆收购)倾向于发生在那些没有专用性资产和较低投资机会的企业中,因为这些企业缺少专用性资产,就使得这些企业的债务治理成本较低,债务融资的结果会比较令人满意。而且koehhar and hitt(1998)的研究表明,企业的财务战略与它的公司多元化战略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动态的关系。simerly and li(2000)对交易成本进行了延伸,他们将理论因素与环境动态相结合,指出一个企业的资本结构应该与它的环境相适应。他们认为债权人责任可能会制约企业在研发领域上的战略投资。而且,债权人是厌恶风险的,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债务筹资的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因此,这就使得对于那些不确定性较高的企业来说,可能更适合采用权益筹资。企业的资本结构如果不能与它的环境相适应,将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四、创新战略与资本结构

第12篇

一、顾客价值创新理念产生的基本动因

1、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

在知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知识正在日益取得统领有形资产(如实物和金融资产)的地位,企业市场价值的提高更多地依赖于能够创造新价值的资源而言,知识和价值创新的理念则被认为是无限的价值品,其作为资本要素主导价值的形成,给企业带来的是与新古典经济学历不同的收益递增效应。一方面以价值创新的战略眼光看,行业环境不再是企业存亡的决定因素,企业无须专注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全力竞争,一家公司再也不需要在给定的需求下为市场份额而竞争,它可以创造新的需求。低成本和差异化不再是企业二选一的选择,因为创新是一种持续性的战略。其实,对于企业来说,创新是同时追求低成本和差异化。企业可通过不断地创新用户需求和成长空间,低成本与差别化双赢的局面;另一方面,实施价值创新投入和开发的知识资本要素不同于传统战略针对的竞夺性经济物品(如有形资源)而具有非竞夺性和非完全排他性,并与潜在的规模经济潜力和收益递增相关联,这使得市场容量、成本与价格本身的重要性从一开始就受到重视,价值创新活动以大众市场能够接受的经济价位,通过向市场提供全新而优越的用户价值,去获得规模性的客户群和市场扩张,这是传统的竞争战略所无法实现的。价值创新战略将率先进入市场或者竞争者的领域。在产品价格与供求量构成的供求曲线系列中,其他条件一定时,价值创新战略实施产生的效应一方面使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左下方平移,另一方面使用户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平移,从而获得使价值创新者长期赢利空间放大和消费者剩余提高的双赢局面。这正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价值创新的实质性经济特征。

2、传统战略向顾客价值创新战略的转移

20世纪80年代开始,竞争战略理论成为主流。竞争战略理论的核心内容有两个:一是对有吸引力的产业的选择,二是企业间产业地位的争夺。竞争战略理论是对古典战略理论的一大突破,他的注意力从产品扩大到外部竞争对手的反应,并为此引入了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博弈论来分析竞争对手。但以竞争为核心的传统战略是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为实现其既定的市场目标,一切以赢得有限资源领域竞争优势为基点来谋划其经营活动的主要特征,当这种以竞争为核心的战略集中于如何击败竞争对手时,企业常会发现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获得的只不过是一种模仿性的市场改善。因此传统战略易将企业诱入至少三个竞争误区:①仅倾向于考虑如何击败竞争对手,易使企业的市场行为多为模仿而少有创新;②行动是被动的,穷于应付日常竞争性事务而非创造成长机会;③转移或浪费了企业的精力及资源,不易使其清醒地识别用户价值需求的潜在变化。

在目前这个多数行业都供大于求的经济状况下,基于竞争的战略不适应发展了。为扩大在收缩的市场中的份额,竞争是一种不重要的次好的战略。这种“零和”的战略是无用的,它不能创造新的财富。在今天的经济中,一种最好的战略是刺激经济中的需求方。他扩大现存市场并创造新的市场。价值创新所形成的战略是非“零和”的,它不但使企业获得可赢利性成长,实现资本快速增值,而且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

3、交易营销范式向关系营销范式的转变

随着营销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从交易范式过渡到关系范式,企业的营销活动正从目标市场转移到顾客个体价值,营销绩效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营销目标也随之改变。对于企业来说,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顾客,第一种是交易顾客,第二种是关系顾客。他们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和企业之间关系的内涵不同,前者和企业发生关系可能就是冲着短期的促销让利来的,他们关注的是便宜的价格,而后者则愿意和好的厂家维持关系,并反复购买,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Kotler认为,关系营销的最终结果是建立起公司的独特资产――企业与顾客之间的长期关系。在当前顾客占据主导的市场中,企业要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其首要任务就是树立关系导向,注重关系顾客的终身价值,而不是把资源花在一般的流失型顾客身上。因此,就顾客的性质来说,新范式下的营销目标是努力培育并获取关系顾客。这一营销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顾客价值创新的程度。

4、市场驱动到驱动市场观念转变

企业有两种发展战略:一是市场驱动;一是驱动市场。市场驱动型企业的运行特征在于:企业从关注市场需求开始,通过仔细的市场调研,明确顾客的要求,针对特定的细分市场,开发相应的产品与服务。驱动市场的标志是它在两个方面实现革命性的创新:一是在为顾客提供的价值上实现非连续的跳跃式创新,二是在企业运行上创新并执行独特的营运模式。驱动市场型企业在市场上并没有按照典型的市场驱动模式如通过市场调研,跟随现有竞争格局来制定战略。驱动市场型企业以不同的方式来认识市场和参与竞争:它洞察深层的、潜在的、成长的顾客需求,不强调现在的市场份额,而是去创造新的市场;它为顾客提供全新的商品价值,并由此淘汰与之相竞争企业的商品;它通过重写游戏规则,改变行业结构和竞争格局。革命性的创新产品概念要赢得市场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核心不在于销售产品,而在于教育顾客,让顾客认识到这一创新的巨大价值,教会顾客如何使用和消费这一创新产品。一旦顾客的潜在需求被启动和激发出来,往往短期内便可创造出相当大的市场。同时,驱动这一市场成长的企业能在顾客心目中取得难以动摇的领先地位。

二、顾客价值创新:企业营销创新的先导

1、顾客价值创新是产品创新的前提和保障

产品创新是企业不断创造出适应市场需求,能够带来高额利润的新产品,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求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策略。当代市场营销学界的权威,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菲利浦・科持勒曾经提出了一个有重大影响并被称为产品整体概念的思想,他认为,无论何种产品,都是一个由实质产品、形式产品、延伸产品等三个层次组合而成的整体。既然产品整体有层次性,相应的产品创新也应包括上述三个层次的创新。产品创新的目的是占领市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随着入世后形势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局面将更为激烈,企业产品创新的问题更加突出。

面对新的形势,企业的产品创新要有所作为,必须及时准确地识别顾客的潜在需求及其变化趋势,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中创新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顾客价值创新对产品创新的重要意义便由此体现出来,通过顾客价值创新战略的实施,可以有针对性的满足顾客需要,创造、引导顾客需要,使企业在产品创新上做到有的放矢。

2、顾客价值创新决定技术创新的方向和方式

企业与用户构成的系统是一个价值创造系统:一方面价值创新是价值创造的动力之源,没有创新的价值创造依赖于从量上增加价值,生命周期极为有限;没有价值的创新失去了实现创造价值的市场基础,必然归于失败;价值创新是紧抓购买者价值的创新。因此,价值创新和价值创造是不同。战略意义上的价值创造过于宽泛,它没有指明企业采取成功的战略行动的方向。另一方面,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包括了技术创新,而狭义的技术创新主要指产品或工艺创新,许多企业都普遍认为技术创新是通向“利润最大化”的最佳途径,然而在变化如此之快的市场环境下,这种创新并非都能长期适应市场需要。企业要从价值创新的角度重新理解和界定技术创新的内涵。只有当技术创新延伸到市场化阶段才与价值创新相交,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价值创新。因此价值创新不完全等同于技术创新,而应当成为技术创新的先导。在知识经济时代用户的主流消费观念、核心需求的转移都可以是价值创新的切入点,此时提供给用户的产品不一定都具有实质性的技术创新成分。从这个意义上看,价值创新,尤其是用户核心价值创新决定了技术创新的方向和方式。

3、顾客价值创新是服务创新的源泉

现在,许多企业意识到通过优质的服务实现顾客满意,并赢得顾客的忠诚。企业实施服务创新战略过程中,要通过“诚信计划”来防止顾客背离。事实上,有研究结果也表明,企业销售利润的增长与提供良好的服务是直接相关的。可见,服务创新能力不但是衡量企业能否实现消费考“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衡量企业自身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预警器”。服务质量如何取决于服务创新的理解,而服务创新的源动力是来自于价值创新的。企业的服务创新要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要通过服务创新不断实现价值创新。

4、顾客价值创新是市场创新的驱动力

长期以来,许多企业接受市场导向的观念,强调以市场的需要引导企业的经营活动,以传统的营销调研活动作为企业经营工作的起点和基础。采用这种方式,确实可以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能够适应现有市场的需要,也可以从顾客那里获得建议,对现有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改进。但是,缺乏使用经验和专业知识的顾客往往很难说清自己的需要,更不用说给企业提供创新价值的建议;追求价值创新的企业着重考虑的是在现有市场之外开拓新的市场空间,调查现有市场的需要对开拓新市场并没有太多的价值。过度依赖传统营销调研活动的,反而容易束缚企业管理人员的创新思维。用顾客价值创新的理念来驱动市场,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使企业做到更好的为目标市场提供最佳的服务。

5、顾客价值创新是营销管理创新的指南

第13篇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590)

摘 要:随着开放度的增加,企业内部要素参与和组织结构等都发生变化。而立足于市场,通过内部培育和外部网络的协同开发,对资源的获取,配置和利用能力才是企业参与创新网络的战略基点。技术创新战略的并不是单纯技术力量的确立,技术创新的根本目标是以技术力量为基盘如何去构筑竞争优势,一切应以市场及市场的需求变化为准则。

关键词 :技术创新;创新网络;R&D;市场;技术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2-0170-02

收稿日期:2014-07-12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日韩经济合作新模式》2012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发展基金项目及《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下技术创新的网络协同管理体系研究》青岛市科技局软科学的申请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志刚(1971-),男,山东青岛人,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商学博士(日本)。研究方向:人才发展及技术创新研究。

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现代创新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最早提出“创新”的概念。他深入分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

当前对技术创新及创新网络的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总体上有两个层面:

(1)是从宏观整体的层面:对行业与产业集群,区域系统经行研究,比如研究集群或区域中企业间网络行为,特征和绩效,网络结构与管理等内容。

(2)是从企业微观个体的角度进行研究,即网络中个体行为。例如把企业作为节点(node)或主体(agent)网络中学习的机制和能力的提升途径,对企业在网络中的创新能力,网络能力等提升的机制等进行研究,其研究对象是企业群体的行为,但企业个体内部创新行为仍不明确,不能真正揭示企业内部在网络环境下发生的内部变化和要素配置。

另外,在创新能力评价方面,Barton等认为知识管理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一些研究者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加以分解,对当今技术创新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但是也存在需要完善之处。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应考虑到制度,竞争,环境的影响,别是对创新能力的评价设计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我国研究者们在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上,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对有关要素进行了具体分析。

突出了创新过程中企业营销能力,产出能力,R&D能力等要素,研究更加贴合我国实际,但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是我国企业存在着大-中-小,各种经济形态共存的现状,规模实力存在很大差异。在技术创新的定位上,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和大中型上规模企业的创新模式及其内涵外延并不相同。

因此从企业类别角度分析入手,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定位,进而从具体类别企业的角度出发,来确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方向尤为重要。这也是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一、市场环境下技术创新的内涵和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技术创新促进了人类社会各个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它已成为当今企业生存发展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从内涵上“技术创新”是指:企业以创造和实现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将新的构思经过研究、开发并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技术创新”是根据企业需要和市场需要对生产工程和产品进行改造和创新过程。

“技术创新”其特点表现在:

1、它是立足于技术的活动,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创新。它不同于一般的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

2、技术创新内涵表现范围广,并不只是强调技术的根本性变动。它既包括重大的技术突破,也包括日常生产科研工作中的小积累。

当今技术创新已发展为技术与经济相互融合的体系。本质上,它是以技术为手段实现经济目标为目的活动。一般来说检验技术创新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其是否具有商业价值及市场前景。

从“NEC”和“佳能”发展的简单事例中可以看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NEC”(日本电气)在二战前是以经营通讯设备的一家小公司。但是二战后公司较早地着手于电脑,半导体,IC的技术开发。和同期的通讯设备的公司相比后来居上,成为国际著名的电器公司。而“佳能”(Canon)过去是日本一家制造照相机的小公司。该公司一直把“技术创新”放在公司发展条件的第一位,较早地在复印机、打印机、半导体装置等领域展开多角化的技术创新。时至今日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大型跨国公司,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已遥遥领先于其他同类公司。而支撑其多角化事业的关键正是其前瞻的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其不断的技术创新成果又对原有的产品技术起到了一个促动作用。在美国市场的专利申请也一直居于日本其他同行的前列。佳能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公司发展中,技术创新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要立足于原有的技术优势,明确在那些方面去发展企业的新技术。

以上事例说明了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所带来的重要作用。而为了更好地理解技术创新的作用和必要性,还需要从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R&D)的关系,技术创新和产业经济发展的关联及制度要求,技术力量和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加以说明和理解。

首先,一般把一系列技术创新的活动称之为“研究开发”(R&D),它和“技术创新”紧密相关。我们把为增加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称之“研究开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90)。“技术创新”是对产品或工艺经过“研究开发”的应用研究阶段,通过实验开发,到新产品的试销,营销,最终使之成为商品的过程。

通过购买专利,借鉴大学科研院所基础研究成果等一些途径,可以发现“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两者之间并无强烈的线性关系。具体来说就某个企业组织而言,有研发并不一定有创新,有创新也不一定非要有研发活动。但是,从本质上讲“技术创新”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创新多数从研发开始,没有研发就谈不上技术创新,当今社会研发并非只是局限在每一个企业组织中而已。因此,从宏观层面而言研发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内容,现在许多国家常用R&D经费来预测国家或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研发“研究开发”是“技术创新”的前期阶段,是创新的投入,是成功创新的基础。

二、技术创新战略和技术创新的运营管理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技术创新的行动指针被称为技术战略(technologystrategy)。技术战略是以独特的技术力量为基盘,以竞争优势的确立为目标而进行的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决策。技术战略的目的在于不仅需要开发和强化一种技术力量,关键是以这种技术力量为基盘去构筑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其中,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创新链”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通过构建创新链来促进产业发展的模式正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

产业经济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产业的发展和技术主导密切相连。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观点出发可以发现,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主要是技术进步所推动的(Romer,1986.1990)。从国内外技术创新的经验来看,要最大程度发挥技术创新,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重视国家及社会组织的R&D投入,特别是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导地位。

2、要积极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重视各类成果转化机制(合作研发,国家重大项目的导向,孵化器等)。

3、应形成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制度。专利的保护作用给技术创新提供了适当的激励,同时专利市场的存在为成果产业化提供了一个最佳中介。

当然,对于企业而言,技术力量并非就是竞争优势。现实生活中技术先进的优良产品在市场上有时会卖不出去,即使卖出去了利润不是太大的情况经常会有。相反有时缺乏技术的产品反而为消费者所接受。所以技术力量和竞争优势的关系要正确对待。这也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技术战略的目标并不是单纯技术力量的确立。对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战略的根本目标是以技术力量为基盘,如何去构筑竞争优势。技术创新“商品化”的过程中,一切应以市场及市场的需求变化为准则。并且关键要有一个技术储备,这种技术储备并不是立刻反映到企业的利润上来,是针对市场的发展状况而进行的管理“变化”的长远目标行为。比如,国际知名的化妆品公司“资生堂”每年要投入上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技术创新”,但是“技术创新”的成果仅有百分之几的比例投入到商品中来,其目的不言而喻。

企业组织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其技术创新与所处于的经济环境、政策体制等紧密相关。企业为了实现或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不断获得一定的技术优势。为此在什么样的技术方向推进技术创新,并且在工程技术革新及产品技术革新的那些部分展开技术创新,投入多少的经营资源最为恰当等等一系列的重要课题需要解决。同时技术创新人才如何去调配育成,创新各个目标的优先顺序,企业间的技术上的差别为哪些领域,知识产权及专利怎样去解决为最佳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也需要解决。而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的决策就是技术创新战略的基本要求。并且技术创新战略和财务战略、市场营销战略、生产战略等日益成为企业经济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

三、小结

第14篇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模仿创新

中图分类号:G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069-02

一、技术创新及其特征

1、技术创新的含义

技术创新可以说是由关于技术的新构想,经过研究与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综合过程的活动。其中,“技术的新构想”是指关于新产品、新服务、新工艺的构想。构想的产生可以来源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也可以来源于用户需求。“研究与开发或技术组合”是实现技术新构想的基本途径,其中,“技术组合”是指将现有技术进行新的组合,它只需进行少量的研究开发即可实现。“实际应用”是指生产出新产品、提供新服务、采用新工艺或对产品、服务、工艺所做的改进。“经济、社会效益”是指近期或未来获得的利润、市场占有或社会福利等。“综合过程”是指从新构想到获得实际应用的全部过程,包括研究开发、产品工艺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环节,这一过程如果终止于新设想或研究开发,则不能称其为技术创新。

2、技术创新的特征

技术创新是一项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活动。

首先,技术创新是基于技术的活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着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它们都能产生商业价值。技术创新要有相应的组织、管理甚至制度的变革相配合,但这种创新与“非技术”创新又存在着区别。这种区别在于基本手段不同,技术创新是一种基于技术的活动。

其次,技术创新所依据的技术变动允许有较大的弹性。技术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进步与变动,这种变动不仅包括根本性的变动如技术突破,而且它还包括增量性的变动。从实现方式上看,可以是在研究与开发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创新,也可以将已有技术进行新组合(并没有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生)来实现技术创新。

再次,技术创新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活动。从本质上说,技术创新是一种经济活动,是一种以技术为手段实现经济目的的活动,因而,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商业化,检验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在于其商业价值的实现。

二、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机制的缺乏

1、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

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它要求有相应的制度环境与之相适应。这种制度环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具备竞争条件。在这种环境中,市场竞争主宰着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命运,不存在人为阻止竞争活动的障碍,垄断不占主导地位。

二是市场的完善度高。市场应从两个方面显示其完善性:其一,市场机制完善。这意味着“看不见的手”的灵敏度较高,价格信号比较逼真,信息的传递迅捷而广泛。其二,市场体系的完善。包括产品市场、要索市场、金融市场、产权市场在内的各类市场应各得其所并充分发挥其职能。

三是存在自由企业制度。在这种制度中,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产权,有投资、改造和破产的权利,在实行创新时能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得到应有的收益。

四是有一个企业家阶层。作为创新的主体,企业家是经济中最富有活力的群体,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成败。只有具备了这些制度条件,一个社会才会出现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动,才会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持续增长。

2、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中的障碍

时至今日,发展中国家(含计划经济国家)技术创新的情况并不能让人满意。日本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曾分析过中央汁划经济缺乏创新机制和企业家精神的原因。他认为,像苏联这样的中央计划经济之所以不能维持经济增长,并不是由于教育和科学研究投资不足,而是由于缺乏创新活动所需的市场环境。在中央计划经济中,实行创新的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以及国有企业管理者,他们应当负责为人民利益而最好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但由于缺乏利润刺激和市场竞争压力,他们的努力必然是松弛的,且偏离使人民受益的目标。

对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其经济增长大多也是属于投入驱动型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较小。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不能实现持续高效的经济增长,其根本原因在于创新机制赖以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存在着缺陷。发展中国家缺乏这种制度基础,主要又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第一,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人的素质较低,缺乏管理经济的经验,从客观上说难以在短期内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市场经济制度。第二,发展中国家受苏联经济增长模式和早期发展理论的影响,强调经济计划的作用和政府控制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因而,所采取的战略和政策普遍是反市场倾向的,从而压制了竞争和技术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市场取向改革的潮流,但是,要建立起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健全的企业制度,决非朝夕之功。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建立起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

企业是实施技术创新的主体,而技术创新战略则直接决定着企业具体的创新行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企业能否选择和实施良好的创新战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有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三种基本战略思路。

1、自主创新战略

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进行研究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最终获得市场的承认。自主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来自于企业内部,是企业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的。这是自主创新的本质特征,也是自主创新战略有别于其他创新战略的关键之所在。

中国的中文电子出版系统,就是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案例。汉字排版印刷的电子化是中国印刷制业的根本出路,而汉字排版印刷的关键核心技术一汉字信息计算机处理技术,是其他国家无法提供的,只能依靠自主开发。1974年8月,中国将汉字信息处理作为国家重大项目批准立项,定名为748工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北京大学、潍坊计算机厂等单位联合攻关,发明了规则与不规则笔画、轮廓加参数的汉字压缩方案,攻克了汉字电子照排系统的关键技术,推出了“华光Ⅱ”型、“华光Ⅲ”型、“华光Ⅳ”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以及“方正91”、“华光Ⅴ”、“方正93”,“华光Ⅵ”等系列彩色排版系统,从而使中国印刷出版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模仿创新战略

模仿创新是指在率先创新的示范影响和利益诱导下,企业利用合法手段如通过购买专有技术或专利许可等方式引进技术,并在率先者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创新形式。

模仿创新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创新行为,是当今许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方法。应当说,一国经济的真正强盛最终是建立在技术自立的基础之上的,但技术自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没有一个落后国家一开始就是通过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大量事实表明,模仿创新是后进国家以较小代价、较快速度实现技术自立的途径,是实现向自主创新过渡的必经阶段。

从历史上看,美国现代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对欧洲国家先进技术的模仿创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奇迹般的崛起。相当程度上也是得益于对发达国家特别是对美国工业技术的模仿创新。当今许多以自主创新著称于世的大企业,都曾经历过实行模仿创新。踏踏实实地进行技术积累.逐步增强基础竞争力的过程。

3、合作创新战略

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或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合作创新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合作规则,合作各方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

第15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 外部环境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A・O・赫希曼在其专著《经济发展战略》中,首次将“战略”这一军事术语引入了经济学范畴。“战略”泛指“重大的、至关全局性的谋划”,而企业的技术创新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那么,就必须要把企业的技术创新放在战略高度来考虑。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总谋划,其主要解决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原则、根本目标和主要规划等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问题。因此要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企业。同时要实现技术创新不仅需要其内部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还需要良好的外部的环境支持,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具有导向、支持、激励、促进和推动作用,所以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时必须要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外部环境包含很多因素,这里我将对技术、市场、政策法规进行分析。

技术因素

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产生的。当前需求和技术寿命周期日益缩短,企业就必须谋划适应新技术阶段的战略。因此企业必须预测技术的发展及转化更新的趋势,预测技术环境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战略的调整,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技术预测

技术预测(Technology Forecasting)就是一个综合考虑未来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选择战略研究领域和新兴技术,以期产生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过程。技术预测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近几年来,在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国家范围内和私人部门的技术预测活动迅速增加。但是,究竟在哪些科技研究方向上进行投资,进而选定优先发展领域。在此背景之下,技术预测越来越受到青睐。目前我国的科技发展总体水平,比照发达国家还相对落后,科技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目前的科技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数量和质量方面还有待提高。为了贯彻“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原则,使科技资源的配置合理优化,需要利用技术预测这种能够达到目标的有效手段。

用生长曲线法进行技术预测。生长曲线法是一种趋势外推法,它是依据人的身高、体重与年龄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关系。与此类似技术成长也呈这种规律,即:在新技术引入初期,技术性能改进较慢;到了一定阶段,性能迅速改进,再往后性能趋于某一极限。典型的技术生长曲线呈懒惰的S型,因此一般称其为技术生长的S形曲线。我们可以用Pearl曲线:y=L/(1+ae-bt)来表达技术生长曲线

其中 L―参数y的极限值(技术性能指标上限),常数

y―预测值(技术性能指标)

t―自变量(时间)

a,b―常数(用历史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参数a和b)

对Pearl曲线y=L/(1+ae-bt),求一阶导数,得:y/=abLe-bt/(1+ae-bt)2;求一阶导数,得y//= ab2Le-bt(ae-bt -1)/(1+ae-bt)3,由此可看出该曲线的拐点,即二阶导数为零(y//= ab2Le-bt(ae-bt -1)/(1+ae-bt)3=0)的点为:t=a/b,当二阶导数为零时,一阶导数y/=abLe-bt/(1+ae-bt)2取得最大值,即y/=bL/4,又因为一阶导数为曲线的斜率,所以t=a/b为技术性能指标增长最快的点,又当t=a/b时,y=L/(1+ae-bt)=L/2,从而可以得出t>a/b,性能趋于某一极限。

利用Pearl曲线预测技术性能指标值,根据预测值来进行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从对Pearl曲线的分析,当t<a/b时,y=L/(1+ae-bt)的一阶导数 y/=abLe-bt/(1+ae-bt)2<bL/4,也就是说技术性能还未达到最大值,技术性能还有潜力可挖,所以此时可根据自己的资源实力选择进入这一技术行业及其进入的规模,若市场容量大就可采用模仿创新,若竞争者推出更高档次的新产品或其它替代产品就可采用自主创新;当t>a/b时,技术性能已达到最大值,无潜力可挖,此时应采用退出这一行业或在该行业进行更上一个台阶的技术创新。

技术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技术因素主要涉及企业自身的技术实力,企业技术实力是企业技术构成要素共同作用的综合表现,它反映了一个企业技术水平的高低,成功的技术创新总是在一定技术实力的推动与制约下进行的,超越企业技术实力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必然走向失败。

喻金田、杨云在1997年6月发表的题目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一文中用以下数学模型衡量企业技术实力:

模型中,W1为企业技术实力综合评价值,其值越大,说明企业技术实力越雄厚; A1为技术开发人员占企业职工人数的比重; A2为技术人员的构成合理程度; A2为技术开发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 A3 为熟悉新技术的人员占企业职工人数的比重;A4为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A5为企业生产设备技术水平; A6为企业管理手段与方法的先进性。fi为对应的权重(i=1,2,3,4,5,6)。

依据W1可进行企业市场营销战略,若W1比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大很多时,可采用进攻或阵地防御战略,若W1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相差不大时,可采用合作联盟战略,若W1比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小很多时,可采用合作迂回战略或退出市场战略。

市场因素

企业技术创新的成败,不仅决定于技术上的可行,最终是要由市场来决定。市场既是技术创新的起点,又是技术创新的终点。市场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目标和机会。企业只有灵敏地反映市场的需求,善于创造市场需求,才能不断地实现自己的技术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虽然要求推出新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但是它的实质不在于这些产品、技术和服务在技术上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而在于它们在市场上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只有实现了市场价值,被市场所认可,才能被称作技术创新。因此企业在组织技术创新时,必须从满足市场需要出发,作充分的市场调查和科学的预测,将技术努力与市场信息及用户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寻找创新机会,才能真正地实现技术创新。

市场预测

在市场经济下,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因此广泛地收集市场情报资料,采用科学的市场预测方法,是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抓住市场机会的重要依据。要对产品的需求作出准确的预测,就必须把握影响产品需求的各个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因果关系分析预测方法就是把所有的经济现象与其他的相关因素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影响产品需求的各个主要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多元线性回归法。在现实中,对产品的需求预测常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Yt= CO+Cl X1t+C2 X2t +…+Cm Xmt

式中Yt―因变量的预测值

Ci―回归系数(i=1 ,2,…,m);

Yt―因变量的观察值

Xi―自变量的观察值(i =1 ,2,…,m)。

C=(Χ/Χ)-1Χ/Yt

σ2=Σ[(Yt/ Yt - C/Χ/ Yt)/(n- m)],其中n为样本观察值的个数;m为回归系数的个数。

市场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从认识市场需要开始到满足市场需要为止的全过程。市场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场因素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熟悉市场的能力。企业对市场愈能透彻了解,就愈能把握市场发展方向,其创新成果符合市场需求的程度愈高,企业组织技术创新的市场风险越小。二是市场容量和发展前景。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广阔,企业组织技术创新获利的机会就越多。

仿照喻金田,杨云在1997年6月发表的题目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一文中衡量企业技术实力数学模型,评价企业熟悉市场的能力,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数学模型:

式中,W2/为综合评价值,其值的大小反映了企业熟悉市场能力的强弱; B1为企业获得信息的程度; B2为企业与供应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度; B3为企业对市场营销知识的积累率; B4为企业的销售网络健全程度;fi/为对应的权重(i=1,2,3,4)。

仿照喻金田、杨云在1997年6月发表的题目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一文中衡量企业技术实力数学模型,评价企业市场容量和发展前景,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数学模型:

式中,W2//为综合评价值,其值的大小反映了市场容量和发展前景;Bt/为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B2/为本企业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B3/为企业营销手段与方法的先进性;B4/为市场对新产品的认知程度;fi//为对应的权重(i=1,2,3,4)。

将以上两个影响技术创新的市场因素进行综合,得:

W2=αW2/ +βW2//

式中,W2为企业市场实力的综合评价值,其值越大,说明企业市场实力越雄厚。α,β为两个影响技术创新的市场因素所对应的权重。

政策法规

由于市场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以市场为起点和终点的技术创新所需的要素必然在某些政策法规下运动,受这些政策法规的约束或促进。这些政策法规一方面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层次的法律、法规、政策。因此企业在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时,要对这些有关的政策法规进行认真地分析和研究,使制定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符合这些政策法规。另一方面包括国际层次的政策法规,中国“入世”后,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结果不仅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实力,还受到行业协会发展状况等“外部因素”的约束。随着关税壁垒逐渐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这已成为一个世界性趋势,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则是非关税贸易壁垒中最重要的。目前我国部分出口产品遭遇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的问题带有普遍性。更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国内某些企业仍习惯于传统的价格和成本竞争,而不适应于日益广泛的技术标准竞争。因此在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时要对现行的国际环保规范、各国的技术壁垒和国际公约加强调查研究,趋利避害,防止他国利用现有国际公约及多边贸易体系环境规范的不合理性制造绿色壁垒。

参考资料:

1.傅家骥主编,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吴贵生著,技术创新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