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产业链发展存在问题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油茶产业;现状;问题;对策;浙江丽水;莲都区
中图分类号 S794.4;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360-02
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传统食用植物油,其生产和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先秦时的《山海经》中载有“员木,南方油食也”,可见我国民间早在2 300年前就已经开始榨食茶油。莲都区地处浙江西南腹地,位于丽水生态示范区的西南部,瓯江中游,油茶栽培历史悠久,素有“浙南油库”之称。笔者结合莲都区当前实际,介绍莲都区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莲都区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
1 莲都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莲都区油茶生产大致经历了、低谷和稳定3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油茶发展期,油茶面积有2.2万hm2; 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加之油茶品种混杂、管理粗放、配套设施不完善、茶油价格低等,油茶种植经济效益差,严重挫伤了广大林农的生产积极性,油茶产业陷入低谷,产量逐年下降。远山、高山油茶林荒芜,近山、低山油茶林改种,油茶面积逐步萎缩;90年代初,莲都区雅溪、黄村、老竹、太平、大港头、碧湖、高溪、联城、仙渡、丽新、水阁、紫金等乡镇连续实施2期林业部“油茶低改项目”,收到一定成效。进入21世纪,随着油茶加工业的迅速发展,面积减少的状况得到一定控制,经营管理水平和茶籽产量开始回升。近两年茶油市场看好,价格上升,调动了农民培育油茶的积极性,油茶产业逐步恢复,低改和新造林面积也有所增加,油茶籽产量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据调查,莲都区现有油茶面积约为1.4万hm2,占林业用地的11%,2009年全区油茶产业产值达7 446万元,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存在的问题
2.1 栽培面积萎缩,生产经营粗放
现存油茶栽培面积1.4万hm2,与1979年2.2万hm2相比,减少36.36%,油茶籽产量虽然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但平均油茶籽产量为322.5 kg/hm2,折初制茶油60~75 kg/hm2,低的只有7.5~15.0 kg/hm2。可见莲都区油茶生产经营粗放,基本靠“人种天养”,全区约有5 733.33 hm2油茶林处于长期失管的荒芜状态,实际经营面积估计约6 666.67 hm2(表1)。目前,莲都区相当多油茶林处在山高坡陡、土壤瘠薄的山地上,立地条件好的油茶林较低。因为当时盲目发展,栽种时不能适地适树,造成相当部分油茶低产林受立地条件的制约,难以通过改造实现产量和效益的提高。
2.2 油茶品种混杂老化,林分老、弱、病、残、劣状况严重
20世纪60―70年代造的油茶林,都是实生苗上山,由于种苗源于未经选择的集团种和实生子代林,株间产量差别很大。从个体结构看,劣株、弱株占60%以上,丰产性植株占30%左右,在同一林分中,丰产株年产果可达50 kg/株以上,而低产株却只有0.5~1.0 kg/株,甚至颗粒无收;从群体结构看,油茶老林和疏林占绝大多数,而且品种混杂,良莠不齐。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部分林分没有抚育管理,致使林地杂草灌木丛生,土壤板结,通透性差,影响油茶的生长和产量;同时由于缺乏管理,油茶抗病力弱,病虫危害严重,尤以炭疽病、煤污病最为严重,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坐果率下降,大多数油茶林地力退化严重。
2.3 林区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
现存的油茶林主要分布在一些偏远山区,山高路远,人少地广,交通非常不便,由于油茶产业长期处在边缘化状态,林区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几乎空白,远远落后于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明显滞后于其他农业产业。各地从林农到政府长期忽视油茶产业作用,对其各种投入严重不足,有的地方至今没有发展油茶产业的扶持政策[1-2]。
2.4 农民年龄结构老化,组织化程度低
由于社会经济活跃,山区青壮年劳力多数外出务工,劳动力相对短缺,留守在家里的主要是老年人和妇女,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比较低,部分人的体力、精力和管理能力较差,难以胜任油茶林集约经营的强度。同时,由于油茶林基本上是分散经营,多数农户油茶面积不到1 hm2;加之油茶林经济效益低,产业近几年才开始复苏,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低,油茶产业合作社数量少,带动能力弱。目前,莲都区油茶专业合作社还不到2家,入社社员农户、经营面积很少,带动力不强。入社农户还不到全区油茶产区农民数量的0.5%,覆盖面很窄,这将影响到油茶规模化生产和技术推广。
2.5 油茶科技投入不足,示范带动不明显
由于受油茶林经济效益相对不高、各级乡镇政府重视不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油茶的科技研发投入不足。2000年之前一段时期只有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专家在莲都区的碧湖、高溪、雅溪、黄村等地从事良种、栽培等科研活动,当地只保存少量种质资源,其他科研和技术推广部门曾一度停止对油茶科技的研发和新技术推广工作。2004年后,油茶产业发展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科技研发和推广逐步恢复。引进少量优、新、高产品种造林,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推广示范项目,并开展油茶森林食品基地认定工作,使油茶研发推广逐步走上正轨。由于项目规模不大、系统性不强、补助资金偏少等原因,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影响力不大,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与国家和林农对科技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3-4]。
3 对策
3.1 加强油茶种质资源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加强油茶优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开展本地优良单株选育相结合的良种基础工作,加大油茶芽苗嫁接、容器育苗等先进技术推广力度,确保良种油茶苗的生产与供应。推广落实油茶种苗“四定三清楚”的要求,即: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苗木品系清楚,接穗来源清楚,销售去向清楚。建立浙南油茶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油茶种质资源;建设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在油茶采穗圃、苗木基地等良种基地建设中,必须使用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油茶良种,同时加强引进新品种的区域化试验和中试研究,确保新造和改造油茶林的高产高效。
3.2 加强油茶造林基地建设和低效林改造
采用先进实用技术,全面推广油茶标准化生产,加强抚育管理,建立油茶高产品种示范林;按照低改类型和低改技术要求和标准,开展低产林改造,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建立油茶低改示范林,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丽水市莲都区计划改造面积,2009年、2010年均为500 hm2,2011年、2012年均为666.7 hm2, 2013年、2014年均为823.3 hm2,2015年为1 020 hm2, 2016年、2017年、2018年均为1 800 hm2,2019年为1 333.3 hm2, 2020年为933.3 hm2。
3.3 加强油茶林区道路设施建设
针对莲都区山地面积广、交通不便、油茶林基础设施缺乏的现状,结合新农村建设,改善劳动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更好地开展油茶生产,在油茶主产区集中连片的油茶林分和油茶示范林内修建林区道路。
3.4 加强油茶科技人才与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建立油茶科技人才队伍,完善技术推广体系。聘请科研院校专家对莲都区油茶产业进行指导,广泛开展对基层林技人员和种植大户的技术技能培训,大力推广油茶良种壮苗扩繁、科学管理及采收、加工和副产品利用等方面的先进实用技术和标准化生产。
3.5 加强油茶龙头企业培育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大力扶持和培育油茶加工企业,油茶主产区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企业扩大规模,提高装备水平和新产品研发能力,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质检中心。加大茶油产品研发力度,提升茶油的精深加工能力,全面提高茶油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要鼓励油茶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营销大户加强品牌建设,利用媒体开展宣传,创办营销窗口,推动产品进入大型连锁超市。积极鼓励加工企业参与示范基地建设和组建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形成“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农民积极开展油茶生产。
4 参考文献
[1] 回良玉.全力推进油茶产业建设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J].湖南林业,2008(10):1,4.
[2] 周席华,徐永杰.湖北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J].湖北林业科技,2008(6):50-51.
[关键词] 农产品 产业链 问题 途径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036-01
1 引言
目前而言,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于过渡阶段。所谓过渡阶段,是指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阶段,主要为市场提供初级的农业产品。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农业产业链仍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产业链非常简单,且发展布局非常不平衡,不具备长时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发展农业产业链条是毕竟之路,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农业产品产业链条的优化发展,能够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村的落后面貌,促进农村地区的风气改善。本文建议,应该积极推动农村地区产业链的现展,打破传统农业只能提供初级农产品的尴尬局面,实现农产品产业链条的优化发展。
2 当前农产品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产品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连接不紧密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仍停留在传统农业的阶段,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依然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业,很少有农村地区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群。种植和养殖是农业生产的的中心环节,但却长期被孤立的留在广大农村地区;而农产品的加工、存储、运输和销售等后续工作却集中在城镇地区。生产环节与后续环节的分离,造成了两方面的提出问题。一是广大农村地区仅仅占有农产品产业链的生产环节,利润十分有限;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次性买断初级农产品,给农民收入的增加造成了阻碍。二是农产品产业链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连接不紧密,不利于农业产品新品种和种植新技术的推广,降低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2.2 农产品产业链的发展不平衡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阶段,除了各个产业环节联系不够紧密外,还存在着产业链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产业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我国幅员辽阔,农业发展表现为区域不平衡。东部地区农业发展较为迅速,现代化水平较高;而西北地区农业发展较为封闭,仍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农业阶段。初次之外,不平衡性还体现在具体的产业链发展不平衡,受到市场形式和产业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平衡的格局。以华北地区为例,此地区棉花种植十分广泛,崛起的产业链带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具体表现为棉花加工企业数量过多;而在养殖业发展却长期滞后,很难形成规模,防疫工作跟不上,很多农户很难独自承担市场形势变化和动物疫病的双重风险。
3 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的改进路径
3.1 延长农产品产业链
本文提出的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是指提高农产品产业链的迂回程度,具体表现为广大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从延伸方向来看,可以分为农产品产业链的向前延伸、向后延伸以及增加中间环节等方法。目前而言,农产品产业链的延长多以向后延伸为主,即增加产业链的后续环节,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产业链在向后延伸的过程中,通常会追加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因素,通过加工来获取更高农产品附加值。
3.2 重视科技投入
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过程中,应该注重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加强农科联合,根据市场形势来调整农产品的具体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科技创新,能够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共享了,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在产业链条的延伸过程中,应该重视市场开拓的重要作用,开拓本地市场、国内市场甚至是国外市场,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农产品的生产规模,重点生产和加工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产品。使得农产品的生产环节与销售环节紧密相连,不至于出现农产品的滞销现象。
3.3 提升农产品产业链
农产品产业链的提升,主要依靠技术、知识、资本等因素的投入。这是产业链优化的重要方面,对提高农产品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十分重要。从根本上讲,农产品产业链的优化就是提高各个环节知识含量、技术含量、附加值水平。在提升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各个环节在技术层面存在的差距,需依靠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全面提升产业链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
3.4 整合农产品产业链
应该农产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资源的变化情况,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各个产业链时间的比例关系,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此外,也应该整合物流、信息、价值等产业链形态要素整合经营主体。本文建议,应该充分重视产业链中各因素之间的合作机制,加强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合作与衔接,通过产业链的整合而提高实际效率。
参考文献
[1]谢静,党华美,何腾兵.集成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促进农业清洁生产[J].生态经济评论,2014,00:159-174.
摘 要:天然气产业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低碳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天然气产业链将会成为未来 10 年内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阐述了成渝经济区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现状,总结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 天然气产业链; 协调发展; 技术创新。
对区域经济而言,如何根据自身发展环境和条件,形成基于资源优势的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产业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成渝经济区是我国最早进行天然气勘察、开发和消费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渝经济区的天然气产业链已初步迈向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这也是成渝经济区由天然气资源优势区域转变为天然气产业优势区域的必然途径。
但是,从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来看,成渝经济区尚未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禀赋优势带动天然气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从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内天然气产业链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成渝经济区内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的现状。
天然气产业链是指以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和依托的产业群。在天然气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构成中,资源占据主体核心地位。天然气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基于天然气资源禀赋形成的一个由点、线、面、网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多领域的网络结构,它要求在与社会生产力布局的联系上,应按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原则,合理分工,协调发展。从整体上来看,成渝经济区的天然气产业链初具雏形,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 一) 天然气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
成渝经济区域内天然气资源丰富。截止 2010年底,探明的四川省天然气基础储量为 6763. 11 亿立方米,重庆市天然气基础储量为 1921. 02 亿立方米,整个成渝经济区的天然气基础储量之和位居全国首位。随着对区域内天然气地质认识的深化以及勘察技术的提高,天然气资源总量还会有所增加。
2011 年区域内天然气开采量达 263. 48 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生产总量的 28. 2%。
( 二) 天然气产业市场培育。
在成渝经济区的能源生产结构中,天然气占26. 64% ( 按当值量计算) ; 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占 15. 53% ( 按当值量计算) ,远远高于全国3. 4% 的平均水平。天然气的利用领域涉及到了城镇燃气、化工原料、工业燃料、CNG 汽车等各方面。天然气管网设施逐步完善,基本上覆盖到经济区内的各大城市,市场培育基本成熟。
( 三) 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情况。
成渝经济区内除有产能巨大的上游企业以及为天然气开采配套的油气装备制造企业外,还拥有数量众多的天然气化工企业,这些企业分布在经济区内靠近天然气产地的城市,其产量位居全国榜首; 天然气汽车在成渝经济区内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及出租车行业的推广成效显著,CNG 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已初步建成,其在清洁能源汽车产业中崭露头角; 天然气加气站成套加气/检测设备已经完成国产化,并批量出口到国外。在成渝经济区的夹江、峨眉、沙湾及眉山一带,已形成以天然气为工业燃料的颇具竞争优势的建陶产业集群。
二、天然气产业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低碳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工业结构转型和快速城市化对能源产业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能源产业组织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都给天然气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尽管面临着如此难得的机遇,但是,要发展成渝经济区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就必须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成渝经济区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 一) 产业链延伸不足,产业结构欠合理。
天然气产业链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天然气主要用于燃料、燃气的生产和作为化工原料。天然气产业结构的布局偏重于上游产业,天然气化工主要集中在生产二甲醚、合成氨等化肥产品上,产品雷同,附加值低,经济附加值较高的下游深加工企业没有达到相应数量与规模。除此之外,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的“网状结构”不明显,削弱了其可以带来的竞争优势。天然气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拉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 二) 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之间存在矛盾。
天然气资源的特殊性,以及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垄断特性,决定了天然气产业链的布局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调控和协调。但是,由于目前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能落后于快速发展的经济需要,以致天然气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天然气生产企业反映成本高企和政府对资源的定价过低; 另一方面,闲置的民间资本难以跨过保护门槛。这不仅不利于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 三) 技术创新能力低,产业升级缓慢。
天然气产业内部创新能力比较低,产业升级缓慢,集群效应低。其主要原因是当前产业集群模式欠合理。在当前的模式下,产业集群还没有充分成长起来,高科技人才的支撑力度不足,创新体系不完善,从而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升级与进一步发展。
三、破解思路和对策。
针对成渝经济区天然气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本文提出如下对策:
( 一) 延伸深化天然气产业链。
成渝经济区内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完善的管网设施是培育发展天然气产业链的基础,成渝经济区已初步形成包括天然气生产、城市燃气、天然气化工、CNG 汽车制造等在内的天然气产业链。随着对天然气利用的不断深化,如在城市工业园区、旅游集中服务区、生态园区、大型商业设施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必将推动燃气发电机、燃气锅炉、吸收式制冷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带动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而分布式能源的建设行业、运营管理行业也将随着分布能源的发展获得迅速发展,从而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化奠定一定的技术基础。依托现在的产业基础,适当延伸深化天然气产业链,将会对整个区域的经济产生更大的拉动作用,如图1 所示。
( 二) 根据区域内产业实际情况优化产业布局。
在成渝经济区内,与天然气相关的产业已经崭露头角。重庆市的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初具规模,成都、南充、德阳、区域内资源地分别在天然气加气站成套加气/检测设备制造方面、油气机械装备制造方面、能源装备研发与生产方面以及天然气化工产业方面有一定的规模和优势。在此基础上,可加强经济区内各个行政区域天然气相关产业的规划,优化天然气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见表 1) ,提高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促进天然气产业集群的发展。
( 三) 完善政府职能,为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应该重新定位地方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地方政府既不能过度干预天然气产业发展,又不能太过放松,要与市场机制协同促进天然气产业集群发展。
成渝经济区内天然气产业集群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应该更多地促进各企业进行合作,尤其是要协调资源开发企业与资源使用企业之间的关系,使产业集群快速成长起来。政府还要制定相关政策,扶持相关中小企业,尤其是处于天然气产业链下游的企业,以达到延伸产业链的目的。在产业集群逐步成熟稳定后,政府部门可适当降低介入程度,但是仍要促进产业链内部的创新,以保持整个天然气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 四) 积极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升级。
企业是产业集群的创新主体。由于成渝经济区天然气产业链内的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互动机制不健全,而且企业本身也缺乏高素质人才,因此企业科研力量严重不足。加上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整个产业链缺乏发展后劲。利用区域内的科研力量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是天然气产业链创新最有效的途径,同时也能为整个天然气产业链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孙慧,李伟,杨义,庄涛。 2010 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动向及“十二五”展望[J]。 国际石油经济,2011( 6) : 56 -59.
[2] 周怡沛,周志斌。 中国 CNG 汽车市场发展现状、趋势与策略[J]。 国际石油经济,2009( 10) : 44 -46.
[3] 陈磊。 陕西省油气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综合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20( 6) : 13 -15.
[4] 王丽,魏敦崧。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应用[J]。 煤气与电力,2006,26( 1) : 46 -48.
[5] 李明川,黄晓川,王瑞和,张训峰,王军和。 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 钻采工艺,2011( 11) : 98 -100.
[6] 杨杰,叶小榕。 财政支出构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6) .
[7] 何东,宋宝莉。 企业生态责任行为创造顾客价值回归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 哲社版) ,2010( 2) .
[8] 柯健。 我国区域能源合作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博弈分析[J]。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0( 1) .
关键词:区域 产业链 问题 对策
引言
产业链是伴随着社会分工和产业发展而出现的,但区域产业链不同于行业产业链,行业产业链只是上下产业的关系,而区域产业链是区域各产业的经济关系,包含多个产业链,是产业链以及产业链之间环环相扣的紧密联系,包括产业横向关系,产业上下关系以及产业间交叉关系(区域各产业存在分工合作、互补互动或者间接的竞争关系)。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过去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的经济战略已经转变为沿海地区带动中西部共同发展的经济战略。随着战略的转变,我国已经进入产业结构转型时期。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势必会带来区域产业链的调整,如何将主线贯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就要从产业内部以及产业上下链条的关联方面下功夫,还需要区域空间载体的支撑(龚勤林,2004)。同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势必涉及各个区域的产业链的重新构建。我国是政府主导经济的国家,产业链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扶助、引导和规划,同时产业链还与区域自然资源、文化以及经济基础有关(陈朝隆,2007)。此外,区域产业链由核心层和支撑层组成(陈玉川,2007),没有龙头企业的产业链靠区域创新或者创新的外部性实现创新,有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则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实现创新。在具体区域内,区域优势互补,形成特色具有优势的产业链,是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区域的发展目标,所以区域产业链发展需要权衡优势企业与其他企业,也要权衡优势产业链与其他产业链的关系(龚勤林,2004)。同时,我国区域产业链的构建在面临着区域当前产业链的固化外,跨国大型企业对区域产业链的低端锁定形成了我国区域产业转型与产业链构建的外患(朱瑞博,2012)。笔者以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以我国区域产业转型以及经济全球化为背景,深入研究我国区域产业链的发展问题。
我国区域产业链发展存在问题
区域是相对的,我国是一个大区域,大区域由很多省、市、区县等小区域构成。本文研究的是大区域产业链发展问题。一个产业链一般是由大区域中各小区域联合完成,每个区域完成其中一个或几个环节。
(一)区域产业链发展的资源匹配问题
资源匹配问题是指区域产业链的发展是否利用了本区域的资源优势。此处资源是指土地资源、矿藏资源、水资源、地理位置等一些属于一定区域范围的资源,涉及自然资源和非自然资源。从我国区域产业化状况看,除了自然条件限制了农业的种植行为,农业生产专业带比较明显外(依然不能与发达国家的大规模专业带相比),以及区域内其他自然资源比较明显的工业除外,例如煤炭、钢铁制造等一些依赖自然资源的初加工业,我国各区域工业可以说比较混乱。各区域发展容易形成误区,即在本地有一定产量就想到产业集群、产业化发展或者产业带发展建立工业园等,而没有考虑本区域的资源状况。这种发展区域必然造成两个问题:本地域资源被闲置而利用效率不高,或者资源被过度利用而不能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产业链发展与经济战略的匹配问题
经济战略的匹配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战略的匹配问题;二是区域内产业链发展与经济战略的匹配问题。我国各区域整体的经济战略只是一种经济指标,没有对产业进行细化,结果即引进一切可以引进的项目、发展一些可以发展的产业以达到经济战略,最后形成各区域产业专业化不明显、产业集群规模小、产业链短小的问题。由于各区域专业化不明显,各区域对发展项目就存在盲目竞争,加剧了区域间(省与省、市与市、区县与区县)的竞争。如表1所示金属切削机床的生产情况可以看出,主要生产区域为辽宁、浙江、山东,但是三个省的生产比例相对我国庞大的生产量而言比例非常低,基本都低于20%,主要是因为其他省市都含一定量的生产,并且产量也在递增。这就是我国各区域的产业链现状:产业链很长,链条却很短小,并且各个区域都希望打造自己的产业链。
(三)区域产业链的衔接与协作问题
由于我国产业链是由各个小区域共同完成(即使当个区域可以单独完成,但是由于市场的公开化,质量、价格的不同一,采购也会跨区域进行,这导致单个区域单独完成整个产业链很少),并且虽然我国区域优势不明显,但是也有一定的产业分工,所以产业链需要各个区域产业的衔接和协作。我国区域产业链的衔接与协作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产量的衔接与协作,上、中、下的生产量无法进行匹配,这主要有两种不匹配结果,一是上游产量过剩,供给大于需求导致资源浪费,二是上游产量不足导致下游生产无法保证,最终供给满足不了市场需要;第二,时间的衔接和协作,即上游产业的生产效率是否与下游产业匹配,时间的匹配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成本;第三是质量匹配,即上、中、下游产业之间的技术匹配,一般出现两种不匹配结果,一是上游产业质量很好,但是下游产业技术差导致整体产品不佳,二是上游产业质量不好,导致下游产业产品质量不佳。所以区域间的产业链完成需要区域间进行良好的衔接和协作,衔接和协作问题直接影响我国产业链的优化。
(四)区域产业链的延伸问题
从我国各区域形成的产业链状况看,我国产业链发展呈现出产能过剩、创新不足的问题,而创新不足即我国产业链大都停留在初加工环节,从而深加工环节不足,产业链难以延伸,产业链太短。例如我国机床生产,技术上已经满足不了先进企业的生产需要,所以许多企业购买数控机床大都从国外购买,例如长沙博大机械有限公司,其为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企业,由于要求精度较高,国内设备无法满足,只能从国外高价购买。
(五)区域间的经济壁垒问题
我国区域经济壁垒主要是行政壁垒,即地方政府出于对本地区经济利益最大化考虑,利用行政权利对市场进行不合理的干预。当前我国地区之间没有关税,执行的是统一的货币、财政以及贸易政策,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应该没有经济壁垒。但是受到我国行政分区的影响,我国区域之间存在严重的市场分割现象,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各自为政,容易搞地区封闭。比如我国长江三角洲相距不远的16个城市中有11个选择汽车零配件制造业,8个选择石化业,12个选择通信产业,地区恶性竞争产生。这种壁垒在短期内会给地区经济带来积极效应,长期而言不仅不利于本地区经济的稳步发展,而且影响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这种经济壁垒直接影响产业生产成本和信息的互换,严重降低了产业链的生产效率,直接影响产业链的协调快速发展。
(六)区域知识信息共享问题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产业信息依然处于自我保护状态,一是因为经济壁垒的存在,二是我国产业信息系统建立的落后,三是生产企业出于自我保护而封闭信息。交易成本是影响产业链效率的重要因素,而化解交易成本的重要措施就是实现知识信息共享,减少上下游企业的不信任度。同时,信息的共享有助于产业链企业及时根据市场信息快速反应,做出合理决策,或者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提升产品质量,因此有助于产业链内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技术,有助于产业链协调、有序、高效进行。
对策建议
第一,完善区域经济规划,合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区域产业链发展是经济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经济战略实施的内容和途径。经济规划的科学性直接影响产业发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区域经济规划在产业链的发展方向上应该考虑区域优势资源。优势资源是区域的优势,是区域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资源基础。优势资源的利用情况直接影响产业的发展速度,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
第二,加强区域沟通与协作,打破贸易壁垒的限制,促进产业链协作发展。区域沟通协作是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各区域共同完成的产业链快速发展的基础。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打破贸易壁垒,以促进双方互惠互利发展,但是我国国内存在经济壁垒,这是矛盾而不合理的。区域之间应该加强经济合作,公开公平地进行经济竞争,沟通协作,减少行政对经济的干预,减少经济壁垒,促进产业链协调、快速发展。
第三,鼓励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链升级及延伸发展。技术创新是产业链各环节都需要,以及产业链升级的决定因素,而产业链的延伸同样依靠技术创新。我国各产业链虽然规模大,但是创新严重不足,特别是生物科技等领域。这种滞后式发展在未来将引起技术隐患,最后形成经济隐患。加强技术创新,升级产业链,延伸产业链,是未来产业链快速稳步发展的保障。
第四,加强区域专业化发展,促进区域产业集群,打造区域产业带。规模带来经济效应,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建立区域产业带,带来整体的产业规模效益。但是由于区域经济规划不合理,区域行政壁垒的存在,我国大部分区域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等经济欠发达区域,实行全能发展,能招揽的项目都招揽,这种发展必然严重影响产业链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各区域打造产业带应该充分考虑区域资源优势,在区域沟通和协作的基础上努力,防止区域间恶性竞争。
第五,建立知识信息共享系统,增强区域的信息交换,促进产业链协调发展。当前是信息化时代,信息的质量和速度决定了行动的速度和质量。产业信息对于企业的发展,对于产业链的发展起着同样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龚勤林.区域产业链研究[D].四川大学,2004
2.陈朝隆.区域产业链构建研究[D].中山大学,2007
3.陈玉川.区域产业链创新能力管理初探[J].特区经济,2007(7)
4.陈朝隆,陈烈,金丹华.区域产业链形成与演变的实证研究—以中山市小榄镇为例[J].经济地理,2007(1)
题目:
浅析传媒产业链理论在主流媒体短视频中的应用
——以“抖音”短视频为例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目前传媒行业正在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短视频传播信息提供了技术支撑。作为当下深受用户欢迎的短视频软件,成为主流媒体抢占信息时机,提高影响力的新的传播渠道。本文根据传媒产业链理论,结合“抖音”短视频,探讨主流媒体运用短视频信息的价值,并指出政务类抖音号目前的问题和 挑战所在,对其未来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从而推动主流媒体短视频更好地发展。
二、写作提纲
1. 传媒产业价值链基本概念
2. 基于传媒产业链理论,浅析主流媒体运用抖音的价值所在
①从内容生产者方面②从平台管理者方面③从用户方面
3. 主流媒体在抖音平台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4. 总结
三、研究方法和手段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为研究做准备;
2.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统计分析等,把握传媒产业链及短视频的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3.比较分析法:比较国内外、区内外不同地区之间传媒产业的差别,从中找出改进的对策。努力使课题更加完善,更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
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为了提升我国综合国力,需要对文化方面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进而通过民族创造力及凝聚力的提升实现上述目标。通过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能够使人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同时能够对我国文化软实力进行提升,人们需要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及梳理,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建设开始起步,从2002年的48个增长到2012年的1457个,直至2014年达到峰值2570个。之后园区数量稍有减少,维持在2500上下。我国政府积极引导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下面对形成模式、三大创意产业集群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形成模式现状分析
首先,很多地区普通工业园的升级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城市为追求经济增长,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产生更多重视,作为脑力密集型产业中的重要组成,能够和各类产业联系起来,并且在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发展迅速,在挂牌及创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过程中,政府方面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是较国外相比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尚且存在一定差距,无法通过适宜的规范标准对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在服务的规范性及创新能力方面存在较多不足。其次,城市退二进三时形成园区。工业用地朝着第三产业方向发展,虽然办公场地配套设施建设较为简陋,但是由于具有空间开阔的特点,租赁成本较其他商业地区办公楼低很多,人们仅需要对其进行简单改造便可以建成舒适度较高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办公地点。最后,借助文化遗产建设园区。人们可以对原有文化街区、城市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充分利用,在原有艺术特色、风格以及科学价值的基础上进行继续开发改造,将新产业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创意手段使文化资源最大限度的转变成经营资源,在产品中融入文化创意,促进经济水平的提升。
(二)三大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
以北京、上海以及广州和深圳作为核心的创意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从影响力及发展规模方面讲,上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具有较强的优势,同时苏州、杭州、南京等城市也颇具规模,最终产生一种竞争及协作并存的关系和局面。珠三角区域,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对周边城市进行带动,广东全省的很多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兴起并发展较好。
二、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其一,服务平台不够健全。针对服务平台方面的问题,园区管理人员需要对工作需求及租赁成本之外的问题进行考虑。旧楼宇、厂房驻点存在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服务平台等方面的建设,对培训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咨询等方面服务平台进行完善。
其二,园区功能定位及产业同构方面存在问题。园区发展初期存在较多的盲目性,无法对当地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对市场需求方面有所忽视,将工作重点集中于设计、软件以及咨询策划等方面的工作中,未能对主导产业进行明确,无法发挥集群效应优势等;基于此人们需要对园区规划建设工作产生更多重视,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和盲目跟风的问题,结合实际对业态分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氛围进行调整,对历史文化资源作用进行最大限度的发挥,并且对重点发展行业及园区文化主题进行突出和明确。
其三,创意高端人才有所缺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受到高端人才不足方面的限制,比如动漫产业市场极为庞大,但全国动漫从业人数和人才需求相距较远,无法满足实际发展需要,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高端创意人才培养工作产生更多重视,通过和高校加强合作的方式对园区教学基地进行建设完善,开展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创意培训活动,增加高端人才数量;并且可以增进和海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好的薪资福利待遇,进而吸收更多优秀的创意高端人才。
其四,产业链方面存在问题。文化产业产业链和传统产业链结构存在较多不同,人们不能仅将其定义为简单上下游关系,需要对市场导向方面因素进行更多思考,将创意当作中心点对产业链进行完善。对产业链建设工作进行完善时,需要对其进行充分拓展,最终使园区形成一定规模,实现对经济效益进行提升的目标。产业链缺失将会产生同质产品竞争和降价一类的问题,优秀企业可能遭受重创,基于此通过对产业链的健全能够对内耗问题进行解决,通过完善园区企业分工协作模式、扩大规模以及产业链整合延伸一类的措施,促进创意产业化及市场化发展。此外需要对标准体系进行健全,对园区标准化方面进行大力研究,尽快对国家标准进行制定和完善,为园区服务行为等方面提供更多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 陕西;影视产业;存在问题;对策
陕西影视在上世纪80年代曾有过辉煌时期。那时,以西影厂为领军,陕西影视与“第五代”导演一起成就了“影视陕军”这一品牌,成为一个时代影视产业发展的标志。到了90年代,“影视陕军”开始没落,各地影视人才纷纷向西安汇聚的盛况渐渐不再。近年来,在全国影视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影视陕军”有望重振昔日辉煌。陕西影视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电视剧创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不俗的成绩,呈现出持续高端发展态势。然而,由于资金、观念等方面的制约,陕西影视产业的发展与其所具有的优质文化资源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探讨陕西影视产业的发展对策十分必要。
一、陕西影视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1、影视产业链不完善
陕西是一个拥有丰富影视文化资源的大省,但是一直以来,陕西并不是一个影视文化强省。陕西影视产业之所以还不够强大,关键在于影视产业链不够完善。陕西影视从项目策划、评估、剧本创作、投资,到拍摄、制作、宣传、发行等各个环节来看,以及影视基地、院线、演艺经纪等延伸业务,都没有形成全产业链模式。在影视产业链的所有环节,陕西一般只在项目策划和剧本创作等方面占有一定优势,诸如拍摄制作、宣传发行等重要环节,陕西本地并不能独立完成,通常要在北京、上海等地来实施。目前,陕西影视产业链的中端和末端是“软肋”。由于资源限制、人才匮乏等原因,影视作品缺少与动漫、游戏、图书、玩具、话剧、软件等版权产品的联动,各自的价值不能通过版权交易进行有效整合,难以完成影视文化资源和文化消费的有效链接。
2、影视产业发展面临资金困境
影视产业是一个资本密集性行业,影视制作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商业行为,动辄就需要上千万甚至更多的投入,这使得影视业的生存发展一开始就面临着资金难题。影视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陕西影视企业却缺乏相应的融资能力。陕西影视资本市场很不发达,民营资本一般很少进入影视行业。由于影视企业大多是轻资产运行,规模小、可供抵押资产少、信用等级偏低,加之影视项目存在不确定性,一般缺少传统融资渠道所需的担保措施,所以很难获得传统银行贷款。因现有融资环境和方式的制约,很多影视公司拿着项目找不到投资;而传统金融机构出于防范风险考虑,在这方面的投资也十分谨慎。
3、影视人才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影视作品是一项创意艺术,影视行业是典型的智力行业,影视制作对所有人员(编剧、导演、演员、制片、监制等)的素质、公司的投资制作管理水平、市场推广能力等方面均有很高的要求。而目前陕西影视人才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与影视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一方面,陕西缺乏高质量的、专业化的影视人才院校,尽管一些综合大学有影视专业的本科人才,但数量和规模都很有限。加之外地如北京、上海等地的影视专业毕业生很少到陕西来就业,导致影视人才无法适应影视产业不断扩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影视人才质量方面,陕西有艺术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短缺和低端人才“过剩”的现象并存。现代影视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人才依赖性的行业,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长期以来,陕西缺乏既懂专业知识又懂市场运营和金融资本的影视复合型人才,这是制约陕西走向影视强省的重要因素。
二、陕西影视产业的发展对策
1、健全产业链,走集群化发展模式
陕西影视产业要想重振昔日辉煌,必须从健全产业链入手,充分发挥原有的文化资源及在项目策划和剧本创作方面的优势,加强产业链的终端和末端,并形成产业集群,走集群化发展之路。
首先,要健全影视产业链。产业链的完善是一个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完整的影视产业链涉及完善的拍摄基地、项目策划、剧本创作、拍摄、后期制作、宣传发行、院线播出等主要环节,而陕西影视产业连只在前端占据优势。如果陕西可以像浙江、北京一样,形成完整的影视产业链,搭建配套服务平台,就能吸引全国的影视公司来陕西拍戏,加上陕西的优惠政策,会吸引更多的优秀影视公司来陕落户,最终会让陕西的影视产业做大做强。
其次,要形成产业集群。陕西影视在上世纪80年代的辉煌源于西安电影制片厂的繁盛,那时,西影甚至代表了中国电影,它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学习者,几乎包括了整个“第五代”导演。由此可见,影视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积聚力量。今天,单靠昔日“一枝独秀”的模式已经难以支撑起一个产业,因而,对于陕西影视产业而言,除了利用好“西影”的品牌,还要重点扶持一批有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才能形成产业集群。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以市场为导向转变发展机制。
2、探索新的投融资体制,建立发展基金
资本,对于任何一个产业来说都是命脉所在。作为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影视发展始终面临着资金难题。陕西影视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解决投融资体制问题。政府要为影视产业投资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建立影视产业发展基金;在政府的引导下,投资方和融资方要共同创新知识产权抵押的方式,实现商业影片的系列化开发,相信会很好地解决资本问题。
3、走“合作化”发展之路
无论是资本、人才,还是拍摄制作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合作化”道路来解决。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陕西省有影视公司356家,其中民营影视公司占九成以上。除少数企业外,民营影视公司普遍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而影视作品生产周期长、成本高,这使得影视公司数量上的庞大与总体上的脆弱矛盾突出。因而,组建陕西影视产业的战略联合体刻不容缓。所幸,目前在这方面,陕西影视产业已进行了一些成功的探索。例如,陕西影视产业联盟的成立。该联盟由陕文投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西部电影集团等省内50余家影视制作生产和播出机构,以及编剧、导演、制片人等影视从业人员,依托陕西得天独厚的影视资源优势共同发起成立。联盟旨在大力整合省内优质影视产业资源,建立健全影视版权要素市场,加强与外省影视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扩大陕西影视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市场占有份额,初步形成了陕西影视产业协同发展的体制。
三、结语
陕西影视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以及深厚的历史积淀,在我国影视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借助文化体制改革,陕西影视产业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链,解决资本、人才问题,有望迎来在新世纪的复兴。
【参考文献】
[1] 陕西电视剧进入持续高端热播态势[N].陕西日报,2014.5.30(006).
“渠道霸权”式微
从全球家电连锁发展历程来看,商业模式才是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根源。
在中国独特的产业环境下,国内家电连锁长期形成了以低价吸引人流、以经营产品为主导的发展形态。这种商业模式在企业快速扩张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进入产品过剩时代后,这种方式已经不再适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商业本质来说,经营顾客才是企业实现竞争优势的根本。供应链是为消费者存在的,生产厂家和零售商最终都是为了服务消费者,因此消费者才是整个供应链条的核心。
而国内家电连锁企业最关注的是产品价格,往往通过各种方式向供货商索取费用,牺牲供应商一方的利益来满足自身的利益,在经营过程中无法创造出新的价值,这种非均衡性的利润分配模式从长期来看必然损害产业链各方的利益,最终不会有胜利者。
目前改造的大中中塔店是对当前行业模式的颠覆,它实施的“导购员自有聘用”、“产品按品类陈列”、“大大丰富关联性产品品类”等新方式打破了连锁业旧有的模式,从本质上来看是建立了以经营顾客为中心的“需求驱动型”模式。
这一模式解决了产业现存的三大问题:供应与需求的矛盾、厂商非均衡利润分配矛盾以及消费者购买体验弱化。
当前家电业最大的问题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应与需求的对接存在问题。长期的制造主导型产业模式导致制造商生产缺乏依据,大量库存堆积,当外部环境突然发生变化时企业反应力极弱,只能依靠传统的价格战来消化库存。
而中塔模式将消费者需求作为产业链的驱动中心,通过实时收集准确的消费需求指导制造商生产,调整制造与需求的矛盾,将过剩产品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降到最低,最大化地发挥了现代经济“平衡器”作用。
消费民主时代来临
供应链本身并不是一个零和博弈,而应该是相互有利的共赢关系。从产业链利益分配来看,零售商与供应商将创造消费者价值作为共同目标,零售商不再依靠损害制造商的利益来增加自身的利润,而是通过积极地与制造商建立需求共享平台,以降低整体供应链成本为根本目标,提高整体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实现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共赢。
这也意味着以产品主导和渠道主导的时代已经终结,中塔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厂家生产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的局面。它将消费者置于产业链的核心位置,使消费者需求成为推动产业链各个环节运转的根本动力。
未来产品的外观设计、性能甚至价格都不再由制造商“闭门制定”,而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研发。这将大大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和自主选择权,意味着消费民主时代的到来。
关键词: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方式
1 研究背景。
降低能耗率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节约资源以谋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人们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共识。铜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已形成以采矿、选矿、冶金、消费以及废杂铜的回收与循环利用完整产业链。面临新形势,铜工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如总能耗高、排放总量多和循环综合利用难等方面的问题。探索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使铜产业链上的物质、能源、废弃物梯级循环利用,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节点和企业内部各工序节点完成生态化[1-3],实现铜产业链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2 铜产业链的物质运动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铜产业链上的物质运动包括开采、选矿、冶金、消费,以及废杂铜的回收与循环利用各环节排放出的物质运动,如图1所示。
图1 铜产业链的物质运动情况。
3 构建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型。
我们根据铜产业链系统和铜产业链生产工艺流程,完善了产业链的企业组成,将物质、能量、水、技术和信息进行系统集成,并进行非物质化设计,构建了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型[4-6]。对构建铜产业链系统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型解释如下。
1)企业组成。根据铜资源分布和铜产业发展现状,确定以铜为核心的采选冶企业,围绕核心企业构建起共生企业,从而构建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的主体。
2)系统集成。针对构成铜产业链,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通过物质集成、能量集成、水集成、技术集成和信息集成,使铜业生态化系统低碳运行。
a物质集成。从铜产业链生产工艺流程分析生产过程,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使生产流程朝着简单化、紧凑化、大型化、连续化和循环化的方向发展,实现物质集成,从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用较少的铜资源投入,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铜再生资源,使铜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工业废物循环利用升值化、“三废”产生最小化。
b能量集成。运用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热力学分析为基础的能量集成技术[7-8],对目前铜产业链生产过程系统的用能状况进行诊断,发现“瓶颈” 问题,采用“能量集成策略”,并考虑过程的操作、控制、安全等因素,选择与确定过程系统节能降耗改造方案,推广先进的节能和环保技术,改变能源结构,淘汰或改造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装备,实现能源梯级和循环利用,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与排放。
c水集成。水的原位再生和梯级利用是实现水集成的有效方法,其核心指导思想是“全过程控制、分散和集中相结合”,水梯级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厂域梯级利用技术和区域梯级利用技术,建立工序内部、厂内、产业链各企业之间多级用水循环系统,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采用先进工艺对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及其他排水进行有效处理,使铜产业链工业废水资源化,实现铜产业链工业废水“零”排放。
e技术集成。技术集成是包括软技术和硬技术的集合[9-10]。从铜产业链出发,依据生态设计的理念,把冶金高新技术、抗风险技术、废物使用和交换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集成起来,建立最小化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少废物和污染物产生的高新技术系统,以实现铜业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
f信息集成。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物质流信息、能源流、废物流的信息,铜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生产信息、原材料信息、产品信息、技术信息、市场发展信息,以及法律法规信息、人才信息、相关领域的信息,形成铜业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信息支持系统。
3)非物质化设计。[论文格式]指通过小型化、轻型化、使用循环材料和部件以及提高铜产品寿命,在相同或者更少的物质基础上获取最大价值的铜产品和服务,或者在获取相同的铜产品和服务功能时,实现物质和能量的投入最小化。
4)铜业生态化低碳产业链设计。这是指依据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对采、选、冶、加工生产单位和为之服务单位组成的完整的产业链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链接所进行的最优化组合设计或改造。通过比照铜业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找出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下面我们通过对江铜产业链实地调研,对其产业链情况作对比分析。
4 对江铜产业链的实证分析。
我们对江铜产业链的物质运动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江铜是一家以铜的采、选、冶炼、加工及相关业务为主的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和控股6座矿山、1个铜冶炼厂、6个铜材加工厂和2个硫酸厂。江铜已建立从铜的采、选、冶到稀散金属的回收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能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基本规律:各生产装备和产品前后连接,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整个产业链活动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循环过程,基本实现了最小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代价的目标。其主要做法和经验有介绍如下。
4.1 物质减量化。
物质减量化是指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具体表现在:
1)优化采选工艺,提高回收率。江铜针对矿体复杂、品位低的特点,系统优化采矿选矿工艺,进行了“特大型低品位斑岩铜矿床采选综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科研攻关,使江铜德兴铜矿采选工艺由原设计边界品位03%下降到025%,多回收铜金属383万t、黄金116t。
2)运用湿法技术,利用废石。对永平铜矿等难选氧化矿,运用湿法冶金技术,共生产合格电极铜870t;对德兴铜矿品位在005% ~025%之间的低品位原生硫化矿展开湿法冶金提铜研究,建成了千吨级电极铜生产能力的湿法炼铜厂,有效回收了废石中的铜资源,减少了铜离子对水体的污染。
4.2 物质再利用。
物质再利用是指尽可能地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质和温室气体排放。
1)利用余热发电。德兴铜矿10万t硫酸、江铜-瓮福40万t硫酸2个项目,利用制酸过程中的余热每年可新增余热发电量约1亿kW·h,折合煤7万t。贵溪冶炼厂利用闪速炉产生的高温烟气,建立配套设施,进行余热发电达1亿kW·h。江铜化工公司利用制酸产生的余热发电,达1800万kW·h/年、折合煤7272t,这样减少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2)节能降耗改造。德兴铜矿实施节能降耗变频改造项目,安装的进口MP800圆锥破碎机,改变细碎作业环境和生产能力,年节省电能3435万kW·h,折合12万t标煤。引进22500T/D异抗坏血酸钠出产线能量系统优化工程,每年减排二氧化硫3203t。
3)综合利用尾矿。武山铜矿采用分级尾砂充填井下采空区,减少尾矿库的排入量,延长了尾矿库的使用年限。银山铜矿以尾砂为原料,开发钙化砖和绢云母等产品。德兴铜矿运用硫化提铜生物技术回收酸性废水中的铜金属,每年可提炼铜金属550t。德兴矿山新技术公司每年从尾砂库中取砂15万t,生产新型墙砖4500万块,年可减少粘土损失约10万m3。
4.3 物质再循环。
再循环是指把废弃物转化为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
1)回收废气,减少排放。贵溪冶炼厂采用先进工艺,通过回收SO2制酸,每年可生产100万t高品质硫酸,硫的利用率达到9683%,减少SO2排放量66万t,还在制氧车间所排出的气体中回收液态氮气和氩气。
2)回收稀散金属,减少废渣。贵溪冶炼厂转炉进行了二期工程改造,改进了工艺流程,使转炉渣选矿能力达到600t/日,经进一步改造,提高到750t/日,每年回收铜金属08万t;对制酸产生的含砷废渣,引进的全湿法提砷工艺,每年提取三氧化二砷01万t;江铜新材料公司运用高新技术,从各种尾渣中回收硫酸铜、铜冶金粉末和稀有稀散金属硒、碲、铼等。
3)回收杂铜废铜,减少资源浪费。江铜大力回收杂铜废铜,并引进了倾动式阳极炉,年产阳极铜10万t。江铜铜达公司采用鼓风炉技术回收不易处理的废铜,年产铜25万t。江铜还对废弃电动轮胎进行翻新,对废油进行提炼,循环利用废旧物资,节约资源和能源。
4)回收废水,充分利用资源。为使碎矿防尘水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成功地将约3000m3/d的碎矿防尘水、设备冷却水和地面卫生水引入瓦尔曼泵池,直接城为磨浮工艺用水,回收有价矿物,减轻尾矿输送负荷。对精矿浓密池溢流水进行改造,确保3个浓密池溢流水全部进入浓密溢流回水泵池,把酸性废水用于选硫工艺,把尾矿库的碱性废水用于选铜工艺,其余酸性废水引入尾矿库与库中的碱性废水中和,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实现选矿废水最大资源化目标。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江铜集团产业链正朝着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迈进,但离理想发展模式还有差距,只有经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的目标。
5 结论。
通过对江铜产业链的实证分析,铜产业链实现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的根本途径汇总如下。
1)科学地设计。按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进行科学的设计,首先考虑铜产业链上各企业之间物质循环,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提供资源,使铜产业链做到尽量少的废弃排放;其次考虑将物质、能量、水、技术和信息进行系统集成设计,形成环路;最后考虑节能问题。这三个方面综合考虑进行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的设计。
2) 按设计进行改造。按上述设计进行改造,把冶金高新技术、抗风险技术、废物使用和交换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应用到技术改造项目之中去,实现铜产业链的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能源消耗率最小化、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产生少量化的目标,以满足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
3)加强企业管理。铜产业应认真执行政府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铜企业应自觉地将环境成本纳入自身的各项决策和运行过程之中去,加强企业日常管理,特别是强化现场管理,做到物流有序、操作规范,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激励与约束长效机制,使铜产业链做到低碳排放和生态化发展。
4)依靠科技创新。铜产业链各环节生产技术和工艺方面要依靠科技的进步,不断开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因为科技创新是动态的,当科技取得阶段成果时,实时地加以应用,不断地提高铜产业链的物质和能量的使用效率,不断地降低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铜产业链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学益,田庆华。有色金属资源循环理论与方法[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2] 邱定蕃,徐传华。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3] 赵国权,贺家齐,王碧文,等。钨回收、再生与加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6] 杨立宏,赵涛,程秋林。铝工业生态产业链的设计及其利益关系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9.
[7] 元炯亮。循环经济与铝业生态系统[J]。有色金属,2003.
[8] 张照录,崔兆杰,张录强,等。铝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规划设计[J]。中国矿业,2009.
一、产业项目取得新进展
在建项目4个:一是总投资1.6亿元的辽宁辽丰食品有限公司肉禽加工厂建设项目。二是总投资3000万元的凤城市黎明辽丰包装有限公司包装制品加工项目。三是总投资3000万元的凤城市兴合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年预拌50万立方米搅拌站项目。四是总投资2090.82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推进项目4个:一是总投资1.1亿元的凤城市丰达畜禽有限责任公司种鸡养殖孵化项目。二是总投资1亿元的凤城盛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氧化钙项目。三是总投资2000万元的凤城市华瑞联合制药有限公司改扩建工程。四是总投资2529万元的XXX镇自来水供水设施改造项目。在谈项目3个:一是总投资1.5亿元的丹东晟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御河苑小区开发建设项目。二是总投资2.7亿元的凤城市瑞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鑫河湾二期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三是总投资2亿元的鸡饲料厂建设项目。
二、不断完善民生基础设施
完成总投入60万元的绿化、亮化等4个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入280万元的中山路沥青面摊铺等13个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入125万元的一事一议项目;总投入20万元的大黑山村排水沟道路工程、总投入84.5万元的老堡村、大黑山村、大甸子村水源井及自来水改造工程、总投入100万元的北张家村河坝道路工程和总投入35万元的曾家村两座农桥建设工程。新建曾家村、二道坊村文体广场。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存在问题:招商引资工作的系统性不足,拓宽眼界不够、招商线索和延伸渠道不多、招商引资与本镇整体经济和规划布局及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不够等问题是我镇产业发展不足、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一二三产融合度不深的主要原因。
解决办法: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实行重点招商、以商招商,重点推进优势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招商,同时加强招商线索的收集和招商培训。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1、积极筹备XXX镇红松特色乡镇省级特色乡镇申报工作。
2、抓紧研究制定红松全产业链发展,重点建设内容包括红松顶级群落的培育、松塔的全产业链开发、龙头企业建设、科研科普攻关以及红松文化打造等。以高科技企业为龙头,对上下游企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通过上市融资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带动整个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京津冀;产业;产业链构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一、京津冀产业链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京津冀地区的产业链也初见端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产业配套方面,围绕京津各自的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而发展的零部件供应、配套生产企业,并不仅仅只为各自的整车、整机和总装厂服务,也在京津冀地区内展开一定的区域内产业合作,为所在行政区内整车、整机或总装厂供应、配套的同时又为相邻行政区内同行业整车、整机或总装厂提供零部件。例如,入住北京顺义的德国奔驰指定生产配套供应商――北京海拉车灯有限公司,不仅为地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奔驰公司供应车灯。同时也面向其他汽车生产企业。同时,京津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现代企业整车厂刚刚入住北京顺义,21家供应,配套厂家紧随其后,也在顺义落户,另有13家迁到附近的平谷,也有部分配套厂商落户北京周边的河北地区。
2、在节点联合方面,京津冀地区已出现了优势企业联合、实现优势互补的现象。例如,我国印刷机制造龙头企业北人集团公司与河北省三河市富华印刷包装有限公司联手主办的三河京东印刷装订机械城在2004年成立。三河市是我国的印刷装订之乡,全国500多家出版社中,与三河印刷装订企业保持固定业务的就有300多家。三河市每年用于购买印刷装订设备的费用高达数亿元。以制造中高档印刷机为主的北人集团则可以依托这一项目抢占市场。
3、在产业链延伸方面,京津冀地区存在着产业链双向延伸现象,既有北京企业将生产环节迁移津冀地区,也有津冀企业将研发、营销以及企业总部等环节落户在北京。例如,投资1亿元的清华大学清华运达信息研发基地、总投资20亿元的中国农大涿州科技园区等项目设立在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而河北的民营企业,如恒利药业、建龙钢铁集团也把总部或研发中心迁到了北京。
4、在产业集群化方面,在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1984年以来已经陆续出现了一系列科技园区和工业开发区,包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顺义空港工业区以及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条主要由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的新经济产业集群的雏形已经开始显现。形成了电子信息、通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绿色能源等六大高科技型支柱产业。
二、京津冀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京津冀作为我国潜在的第三个增长极,有北京的首都优势、天津的港口优势、河北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已经有了迅速发展,市场竞争力也在加强。但是,在整个产业链方面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区域内整体协调意识较差,北京、天津作为首都、直辖市,政治色彩严重,国有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市场化意识较差,造成要素流动性差,与周边合作的意识较弱。北京和天津以本市经济发展为目的,也在构建产业链,但都是本市内的。这种产业链配套目的是要本市原有企业的产品消化掉,甚至不惜组建新的企业以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与汽车厂商北京现代有合作关系、并为其提供零部件供应和配套服务的国内40多家配套企业中,近20家是韩国现代的原配套供应商在北京建立的合资或独资企业,另外20多家主要是分布在上海和昆山等地的国内的协作厂家。如天津市的汽车产业,零部件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的零部件厂指令生产的,市场竞争远不充分。原来唐山市的齿轮厂专门给夏利配套生产微型汽车齿轮变速器,花了很多钱,引进了大量设备,且已经生产了很长时间,技术比较成熟。但天津自己建厂生产,不但成本高,质量也不如唐山厂家,而唐山生产的齿轮只好给别人配套,本来是合作区,却变成了竞争对手。各家自打算盘的结果是,资源不能在这一区域有效配置,产业链不能在这一区域有效衔接。因此,区域内整体协调意识差是形不成产业链的主观原因,无法形成产业互动、要素流动,无法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难以形成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产业链。
2、区域内产业趋同现象严重。多年来,北京、天津、河北均各自为政,城市发展目标相似,在产业政策上追求大而全,导致产业结构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结构趋同继续加重,区际分工弱化,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导致资源浪费,北京的首都优势、天津的港口优势以及河北周边各市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没能协同发挥,未能形成区域整体的竞争能力。
3、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产业梯度落差较大,北京、天津这两大城市各种产业发展快,产业定位高,但周边地区很低,因此,产业的传递梯度落差大,甚至形成了产业“悬崖”,所以很难形成平稳衔接的产业链。而且京津原来的发展思路就是大而全,城市内部就可以形成一定程度的产业链条,所以也缺乏与其他城市合作的动机。长三角、珠三角的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相当发达,企业之间的联系不是靠行政,而是和产业特性相联系的。企业规模小,往往依托于其他企业的发展,多为中间产品,考虑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京津地区相对来说以国有企业为主,中小企业不够发达,大企业习惯单独打拼自我完善。
三、构建产业链的建议
构建产业链包括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两个层面的内涵。接通产业链是指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产业链的断环和孤环借助某产业合作形式串联起来;延伸产业链则是指将一条已经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游延伸或向下游扩展。就目前京津冀存在的问题,本文就构建京津冀产业链提出一些建议对策:
1、积极促进大区域的协调发展。在京津冀的大区域内,中央政府未能及时地对整个区域进行规划,造成了地方政府的恶性竞争、基础设施未能共享、要素的流动性差等问题。整体发展规划的空缺使京津冀经济圈内部的协调发展受到影响。例如,近年来,北京和天津都提出要做北方金融中心。但在京律冀区域内不应该有两个中心,由于没有整体规划,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浪费,导致两败俱伤的局面。还有在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上同样由于没有统一规划,造成基础设施没有得到共享。因此,为了避免京津冀政府之间陷入博弈的“囚徒困境”,应整体协调各方利益,分工协作,充分利用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北京主要发展知识产业和服务业,天津主要发展物流业和制造业,河北主要发展加工制造业。如果每个省市都各自打造自己的产业链,那么区域产业链就难以构建。因此,必须明确规划出北京、天津和河北在区域产业链中的具体定位。
2、积极推进京津冀产业集群化发展。由于历史原因,北京、天津的产业政策都是发展“大而全”产业,河北省内各市的产业趋同现象也比较严重,造成京津冀地区难以构成产业链。因此,京津冀要依据自身比较优势,实行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产业的合理区域分工与协作,产业布局方面更加合理。区域内同构较大的产业实行“强强联合”,较小的朝着特色化方向发展,避免恶性竞争、造成资源浪费,朝着产业集群化的方向发展。
3、强化区域产业配套体系建设,由于北京、天津两大城市各种产业发展快,产业定位高。但周边地区却很低,因此产业的传递梯度落差大,甚至形成了产业“悬崖”。这也是该地区“三资’’经济逊色的一个原因,因为跨国公司竞争已经从单纯的技术竞争转为产业链竞争,没有产业链支持的地区,吸引力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要加快构筑合作对接的平台,破除体制、机制约束,推进产业对接、市场对接,积极引导和支持区域内行业及企业间的全方位合作,在加强联合中求发展。
由于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大力发展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林业产业发展是对现有的林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挖掘当地的优势资源进行造林丰林,从而带来生态收益和经济收益。现在很多地区都在加强林业产业建设,而且要加强林业产业的规模化,当前林业产业链建设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第一,技术短板,发展滞后。传统的林业发展理念对于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有严重影响,很多人尤其是林业人员没有认识到林业技术创新对现代林业发展的作用,在此阶段,不少地区的林业产业发展还是处于传统的管理和种植制度,有个别地区虽然看到了林业技术先进性的优点,并且设置了林业科技站,有专门的林业技术人员,能够深入林场,向种植户讲解各种技术要点,而且帮助种植户进行林业产业的经营与管理,帮助当地林业产业进步。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问题,对林业技术创新的认知程度不高,有的林业单位虽然已经认识到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但是对林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不足,所以导致林业技术创新工作无法落实,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帮助,导致很多技术工作无法开展。第二,林业技术人员的态度问题。由于林业产业链的建设与完善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从事林业技术的人员常常工作态度不够认真,纪律松散,更不会自主发展专业技术。出现此类的技术滞后问题,也是因为当地有关部门对于林业发展重视不够,忽略投入和人员编制,导致尽管有科技展对农户技术支持,可是,疏忽了高速发展的物质基础。
2林业产业链建设策略
在林业产业链建设过程中,不同的自然环境下林业规划和造林技术的应用各有不同,在林业产业发展与造林过程中,要想实现林业产业链的建设与规模化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2.1完善林业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当前我国林业产业链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森林资源危机、林业经济危机以及林业产业的效益危机等,所以从根本上来讲,为了提高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必须形成产业链,对传统的粗放式林业经营管理理念进行改进,要以技术创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林业产业链进行完善。以河北省为例,在河北省林业产业建设过程中,当地对经济林建设十分重视,但是当前的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不仅会造成林业资源的浪费,还会阻碍经济水平的提升,当地根据调查,对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等进行了解,从而选择合适的经济树种进行栽培管理,其中梨、枣、桃、柿是河北省的重要果业,这几个树种在河北省境内的种植面积十分广泛,近年来当地更是加大对梨、苹果、红枣的栽培力度,并且加强栽培技术的创新,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当地经济林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林业企业的技术研究人员的作用,提高林业技术创新水平。2.2加强政策方针的落实。林业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与引导,尤其是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完善的扶持政策,对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一方面政府要设置政策,对林业产业发展更加重视,将林业产业发展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农民的引导教育,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激发农民的积极性,让当地群众参与到林业经济建设过程中,提高经济收益,同时能够对当地的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另外,还应该从法律层面出发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具体来讲,要对林业产权制度进行完善,将经营自、产权关系进行明确,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产权人的权利的保护。2.3培育高素质技术队伍。缺乏技术创新人才,是我国的林业产业链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之一,人才可以带来技术创新,技术可以带来收益水平的提升。对此,应该加强对我国林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职称结构合理并且技术创新能力过硬的技术队伍。要组织林业工作站的技术人员参加一些网络线上课程,及时进行充电,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的综合技能。还应该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招聘,多与高校进行合作,招聘更多的大学生、技术人才,充实林业管理队伍,使更多的高素质科研管理人员参与到林业技术创新工作中来。
关键词:数字出版 商业模式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083-01
近年来,我国的数字出版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否成熟决定了一个行业的兴衰成败,了解与认识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对推动数字出版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分类
1.专业出版模式。一些传统出版社,利用自身的专业化资源优势,如科技、医药的专业机构的专业出版社,与同方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合作,将专业内容进行开发,建立了大型专门数据库平台,为专业需求用户提供服务。
2.教育增值模式。教育出版集团如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为代表的教育类出版社,充分利用自身科研优势和垄断性,在积极推动纸质教科书销售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内容的深度挖掘加工和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并把这种服务与网络销售相结合,逐步探索出符合行业特点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
3.大众出版模式。除了以上两种常见专业化模式,依托网络传播和信息技术的数字大众化的数字出版模式,日益成为新媒体时代新的发行渠道和途径。大众需求的多元化,使得大众出版模式下的选择类型也十分丰富,如网络小说、由小说延伸的电视剧、游戏内容版权等,该模式立足日常的生活,娱乐化趋势明显。
二、当前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1.行业的巨大惯性。传媒出版行业既有格局还未彻底打破,他们握有雄厚的积累资金、占有丰富的优质出版资源,但是传统格局下各自为战、死守自身现有资源、对支持信息时代转型心存疑虑等问题,不利于数字出版模式完整产业链的形成和规模化经济效益的取得。如果传统的格局不能被改变,传统出版行业继续只依靠政策支持、不以市场为导向,在网络信息化浪潮之下,继续为固有利益按兵不动或被动地接受新模式,不做长远打算,想要尽快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赶上世界出版行业的步伐将会举步维艰。
2.盈利模式单一。从传统出版行业脱身而来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没有融入当前多元化的盈利方式,但是单纯通过简单交易的思路来实现电子商品的直接获利。显然,这种单一的交易方式不能满足当前活跃的网络消费方式。从改变的角度来看,一是要强化数字出版内容的价值含量,这是基本保证,在此基础上,注重出版内容的再加工、组织、融合,变普通内容产品为多元化的文化消费品,在这过程中要关注对新信息技术的结合运用。二是从整个行业来说,要整合整合数字出版产业链并积极运营数字内容版权,大力开发目标读者群。运营内容版权的方式包括将数字内容的版权授权给影视、话剧、网游等制作商,将内容产业链延伸至游戏、电影、电视等其他领域,展全方位的版权操作,挖掘更多的利润点。
3.利润分配不合理。中国数字出版利润分配的主导权控制在运营商和终端设备制造商手中,利益分配模式也基本上是由这些机构制定。这种没有各方参与充分协商形成的利益分配体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形成了当前明显不合理的分配体系,是垄断带来的结果。过低的价格和过低的利润分配比例,使作者无法从创作中获得最基本的收益保障,出版商也无法利用内容增值获得发展空间。
三、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发展的对策
1.打破传统发展格局,先要网络意识。传统出版行业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在国家的支持下,早已成为庞然大物,这是向未来数字出版模式转变的巨大优势,也是最大的劣势。物大则体拙,在长期习惯了体制因素影响,当面对当前市场化、信息化竞争中,缺少快速反应能力,握有优势资源得不到充分释放,数字出版日益高涨的需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关于这点,还需要国家政府加快出台政策进行深化改革,从政策上引导、鼓励和支持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壮大,为实现数字出版的产业化提供政策保障,为传统出版行业重新武装起最新的武器,最终形成行业规模经济效益。此外,政府还要加大对数字出版转型的产业软环境建设,积极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创新监管模式,设立数字出版革新统筹推进部门,出台鼓励数字出版转型的政策措施,完善著作权、版权保护等法律法规,加大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完善数字出版人才的引进等。
2.整合行业发展,形成规模发展。相对于互联网而言,出版行业如同宇宙中的星辰,显得十分渺小。因此,作为新兴的数字出版行业,最佳的商业模式便是组成一支强大的产业链,让数字出版的上下游价值链真正实现贯通。产业链的企业只有通过紧密协作才能形成整体优势,各个企业只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各自发挥出最大的能量,整个产业链才能达到最佳的运作状态。单目前数字出版产业的产业链初步形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按照价值顺序来看,上游的内容提供商的出版社,参与电子出版行业行动晚,具体技术优势少,因此,在盈利和产业链分配上,不占优势,导致传统出版业对参与整个产业链热情不高,进而致使数字出版产业上游的内容资源供应不足,无法形成大规模的数字内容制造能力。中间对内容进行在加工、分类的企业,由于上游优质资源提供的缺乏,无法充分挖掘数字出版的最大价值,下游的销售行业,目前正处于激烈竞争格局,特别是终端商、移动运营商都想抢占垄断地位,致使恶性竞争情况时有发生,以上这些都对数字出版形成统一产业链带来诸多不良影响。我们的数字出版企业必须通力合作,形成联合体,群策群力,从内容、渠道、产品、人才、资本、技术等角度探索横向、纵向以及网状一体化整合的可能性,建立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
3.尝试第三方监管机构,合理分配行业利润。产业链形成困难,最根本上看还是对利益的争相追逐,因此,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产业链分工链条,需保证各个环节参与者的利益,产业链才能真正畅通。可以尝试建立第三方的监管机构,只负责掌握行业的交易数据,不涉及具体的产品、服务、技术等问题,主要来平衡各方的利益,建立符合各方利益分配和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新价值分配格局。
参考文献
[1]黄立雄.数字出版产业链整合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10.
[2]尚莹莹.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2008.
努力打造“金塔—柳元”驰名品牌
我公司经营韩国东南进口辣椒市场和柳园食品加工厂,公司一年的需求量冷冻辣椒5万吨,干辣椒2千吨,辣椒调味酱2千吨。2012年我公司从中国进口的冷冻辣椒辣椒3万吨,干辣椒1000吨,辣椒调味酱1000吨,吉林省和内蒙古占70%。通过与吉林金塔集团的合作,该公司的产品质量在韩国是最好的。
一流的生产设备和一流的管理是生产出一流产品的必然要求和必备条件,传统的加工方式是无法在市场立足的,唯有像金塔集团的设备和管理模式才能满足今天市场的要求。
韩国官方目前对辣椒产品的进口标准又有新的要求,具备这些条件的金塔集团的产品也就有了新的机会,从而加大了我公司与金塔集团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我公司会与金塔集团保持及时的、持续不断的的信息交流,提高辣椒产品质量,生产出在韩国最受欢迎的产品。我相信,我们之间的的长期合作会在韩国打造出“金塔—柳元”驰名品牌!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着色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姜祥华
中国辣椒红色素市场趋于成熟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辣椒红色素市场已经趋于成熟,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当中,包括调料包、火锅调料、酱菜以及潜在的市场肉制品。辣椒红色素的副产品——辣椒精市场发展的非常迅速,需求量很大,今年刚刚颁布了辣椒精国家标准。应用开发方面空间甚大,应引起辣椒红色素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辣椒红色素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现在金塔集团单机投料量已经达到100吨以上,这在中国已经是单机投料量最大的企业。
金塔集团在资源地建厂,进行产品改良,较好地发挥了辣椒资源属地优势,资源优势得到充分的利用。集约经营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建设。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通过现代化生产和管理,把农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保证了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金塔集团打造了打造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从资源入手,到辣椒色素的产出,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不仅是建立了环环相扣的生产工艺布局链条,而且对其辣椒产业进行了精心设计、精心布局,形成了全产业链经营模式,特别是在循环经济产业链中,力求把每个环节做大、做强、做精,应该说难能可贵。
企业产业链不是独立的,它是一个系统,一个过程,一种企业文化的集成。产业链条越长,管理难度越大,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也就越高。因此,产业链的投入要视自身条件,量身打造。既要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也要把握好自己的资源、人才、技术、资金和市场认识能力,使之相匹配,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很好的链接。当然,做到这一点,这需要一个创新、高效、有凝聚力的团队,需要科学合理的目标和发展理念,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走向成熟,创造辉煌。
洮南市辣椒产业协会会长 张利民
科技兴椒 打造绿色基地
当前,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也成为在国际贸易中设置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培育绿色种植基地,生产无公害辣椒产品,是产业的发展趋势,也是高效农业的重要途径。我市无公害辣椒种植面积4万亩,仅占辣椒总面积的五分之一,适应不了绿色辣椒产业带建设的需要。洮南市农业局和辣椒协会于2009年编印了《无公害红干椒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并在部分乡镇进行实验性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的看进展较慢,这里既有认识上的问题,也有管理和指导上的问题,还有检测手段跟不上去的问题。去年,洮南市成立了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引进了先进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市政府能把绿色辣椒基地建设纳入日程,由点到面,平稳推进,争取三五年时间,把我市打造成吉林西部无公害辣椒产业带。
由于辣椒种植耗时费工,加上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导致部分椒农形成不愿意种辣椒的心理,也不利于种植基地的稳定。洮南市政府从去年就着手研究解决这个问题,洮南市政府主要领导和主管农业的领导亲自调研拍板,金塔集团大胆引进试验,经过努力,基本实现了从栽苗到采摘收割全程机械化,效果很好。对稳定种植面积,加强基地建设具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洮南市将尽快改进或引进中小型机械,在全市大面积推开,科技兴椒,强基固本,打造绿色基地,建设万亩无公害辣椒产业带。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丽萍教授
科技创新是辣椒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辣椒产业的深度开发利用,是对辣椒传统产业的革命。辣椒深、精加工产品整体市场呈上扬趋势,辣椒产业开发市场方兴未艾,辣椒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供应紧缺,深度开发辣椒产品附加值高,盈利能力强,科技创新是辣椒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前景十分可观,。
金塔集团与吉林大学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启了校企合作的创新之路。从辣椒中利用高科技技术提取辣椒色素、辣椒碱、辣椒精、辣椒籽油和辣椒附属产品等系列高科技产品,广泛用于医药、食品、保健等行业。目前,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围绕以下课题,与金塔集团展开项目研发。1、辣椒籽中提取天然抗氧化剂研究。2、辣椒籽油的提取及产品研发。3、辣椒杆用于真菌培养的研发。4、辣椒粕中提取膳食纤维的研发。
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胡文忠教授
引领健康安全中国辣椒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食品行业没有形成上、下游高效协同的产业链条,尤其是上游种植业问题最大,发展全产业链最大的困难也就在于产业链之间的衔接。金塔集团做到了有效对接、有效协同、有效整合的辣椒全产业链。金塔集团经过多年发展,建立了中国最大的从田间到餐桌即从农产品原料到终端消费品的辣椒全产业链。通过以市场和消费需求为导向,推动辣椒产业化、集约化、工业化。金塔集团一端连着小农户,一端连着大市场,积极为农业产业化搭建供需平台,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金塔集团辣椒全产业链经营实现了五化:产品营养化、加工自动化、生产科学化、原料自理化、种植机械化。科技手段是内在品牌,是企业和产品的生命力。有理由相信,金塔集团辣椒全产业链创造的鲜食辣椒食品,一定能够保障健康安全生活,领跑中国辣椒产业。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张广臣教授
关键词:中药产业 发展模式 营销
引言: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源于自然,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药学实践的精华,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药产业更是构成我国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和理念不断增强,以及我国新医改的实施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出台,使人们对中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中药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措施,大力扶持中药产业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医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缺乏协调、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科研及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中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中药产业的科学协调发展,应进一步理清思路、优化结构、创新发展模式。
1.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伴随着我国产业政策及对中医药支持力度的增强,我国中药产业产值连续多年增长超两成。2005年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为1192亿元,2010年达3172亿元,年均增长22%。2011年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达4170亿元,其中中成药产值为3300亿元、饮片产值为870亿元,总产值较2010年增长31%。2005―2010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3%,2005年、2010年及2011年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27.0%、25.5%和28.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中药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呈逐年递增之势,发展态势平稳,但其发展水平均低于全国医药工业的平均水平,与近年来医药行业的高速增长相比,略显不足。
我国中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突显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业链中各产业环节的发展不协调,缺乏统筹规划,整个产业链急需进一步优化与整合;中药科研及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中药营销在整个产业链中的指引和拉动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挥,整个产业链的构建和产业的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各产业环节中,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不高,导致产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2.我国中药产业发展模式构建
针对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优化结构,我认为必须创新思路、构建新的发展模式――以“中药科研”为核心、以“中药营销”为拉动力、以“中药工业”为主体、以“中药农业”为基础,充分发挥营销在整个产业链中的指引和拉动作用,大力拉动中药产业协调快速发展。
2.1中药科研
中药科研及创新能力是中药产业科学快速发展的核心因素。截止2005年底,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累计涉及中药发明专利数为8355件,截止2010年底,授权累计涉及中药发明专利数为23348件,年均增长23%。目前,我国在国外申请中药专利3000多项,而外国在我国申请的中药专利却高达1万多项。洋中药占我国中成药市场的份额已达1/3,对我国的中药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可以看出,我国的中药发明专利数量较少、质量较低,中药科研及创新能力较弱。因此,保障我国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从核心影响因素入手,不断提升中药科研及创新能力,增加发明专利数量、提高发明专利质量,走质量和数量并重的科研之路。
提升我国中药科研能力的关键在于创新中药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高层次中药科研人才,同时不断创新中药科研体系,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目前,我国中药科研创新的主体仍集中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机构。中药企业由于人才、技术及信息等资源的缺乏及科研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使其创新能力提升较慢,在整个产业创新中的贡献不足。而科研机构偏重于基础研究,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低,严重制约了我国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药科研创新领域还需进一步拓展,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领域的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新需求。中药在防治重大、疑难、传染性疾病等方面的科技攻关成效还不显著。
2.2中药营销
中药营销既是中药产业发展的起点,又是终点,在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药产业的发展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决定因素,中药产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市场的要求,以市场为起点,收集市场需求信息,指引产业科学发展。中药科研、中药工业及中药农业产业环节的发展都必须以市场信息为依据,并通过营销全面协调各环节的发展。因此,营销在整个中药产业链的发展、优化与整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药营销环节要大力开展文化营销,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对中药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同时加快中药企业的品牌建设,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对中药的需求,大力拉动“中药工业”及“中药农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十一五”期间,中医药文化建设首次被纳入中医药工作重点任务之中并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我国深入开展了“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创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大大提高了社会对中药的认知度。但是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尚有差距。在中药营销环节中,要进一步深化中医药文化内涵研究、加强中药企业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加大中医药文化传播与普及力度,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形成“信中药、爱中药、用中药”的浓厚文化氛围。
2.3中药工业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产业政策及对中医药支持力度的增强,产业的联合、重组,企业做大做强的步伐加快,产业的集中度、规模化进程日益明显。2009年,中药行业前100强的产值占全部中药行业工业销售额是27.1%,到2011年已上升为33.7%。但是,可以看出我国中药工业的规模化水平及集中化程度仍然较低,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速度,必须要加强现代中药工业体系建设,加大中药工业企业的重组力度,提高行业规模化、集中化程度。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企业可以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新药的研发中,从而增强产业活力,形成良性循环,提高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2.4中药农业
目前,我国中药材种植多以农户和小型种植企业为主,二者都属于分散种植的小规模生产组织形式,容易存在管理不当、农药残留等方面的问题。为保证中药材质量,必须要加快中药材质量标准建设、加快中药农业的规模化,进一步推进现代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用GAP标准规范其栽培与种植。这对于从源头把握好中药材饮片及中药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3.结束语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中药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中药产业必须要抓住机遇,深入分析我国中药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不断创新思路、整合与优化产业链,高度重视中药营销对整个产业的指引和拉动作用,构建适合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模式,实现中药产业的科学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祺、刘盈.我国中药产业链问题及成因分析.《中国中药杂志》,2010
[2]姚震宇.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